針灸科手冊



Similar documents
FZ1.s92

Microsoft Word _4

郑州大学(下).doc

厨房小知识(六)

广 东 纺 织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发 展 党 员 公 示 制 实 施 办 法 关 于 推 荐 优 秀 团 员 作 为 党 的 发 展 对 象 工 作 的 意 见 后 勤 管 理 工 作 广 东 纺 织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新 引 进 教 职 工 周 转 房 管 理


游戏攻略大全(五十).doc

金融英语证书考试大纲


健康知识(二)

中南财经大学(二).doc

广西大学(一).doc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2011年9月19日正式开课,也是我校迁址蓬莱的第一学期开学

山东大学(一).doc

2

主 编 : 杨 林 副 主 编 : 张 新 民 邹 兰 曹 纯 纯 周 秋 婷 李 雅 清 黄 囡 囡 评 审 顾 问 : 杨 林 张 新 民 评 审 : 张 新 民 邹 兰 曹 纯 纯 周 秋 婷 李 雅 清 黄 囡 囡 李 忆 萍 徐 如 雪 文 字 编 辑 : 曹 纯 纯 邹 兰 李 雅 清

最新文物管理执法全书(十四).doc

园林常识(二).doc

前 言 二 一 六 年 四 月 四 日, 兒 童 節, 誕 生 了 一 件 美 事 : 中 國 作 家 曹 文 軒 在 意 大 利 博 洛 尼 亞 國 際 童 書 展 榮 獲 國 際 安 徒 生 文 學 獎, 是 該 獎 創 設 六 十 年 來, 第 一 位 摘 桂 的 中 國 作 家, 意 義 重

湖 南 科 技 大 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二).doc

2009 陳 敦 德

切 实 加 强 职 业 院 校 学 生 实 践 能 力 和 职 业 技 能 的 培 养 周 济 在 职 业 教 育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工 作 会 议 上 的 讲 话 深 化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推 进 体 制 机 制 创 新 全 面 提 高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质 量 在

鸽子(三)

兽药基础知识(四)

园林植物卷(十).doc

园林植物卷(十七).doc

临床手术应用(三)

家装知识(二十)

医疗知识小百科

家庭万事通(一)

家装知识(三)

园林绿化(一)

园林植物卷(十五).doc

最新监察执法全书(一百五十).doc

兽药基础知识(三)

奥运档案(四).doc

最新监察执法全书(五十).doc

最新执法工作手册(三百八十四)

中华美食大全4

动物杂谈_二_.doc

抗非典英雄赞歌(三)

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实务全书(三十五)

经济法法律法规第十九卷

游戏攻略大全(五十九).doc

火灾安全实例

兽药基础知识(七)

实用玉米技术(二)

中国政法大学(一).doc

水产知识(一)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Microsoft Word mpc-min-chi.doc

( ) 1

穨cwht.PDF

900502_Oasis.indb

bnb.PDF

untitled

招行2002年半年度报告全文.PDF

(Microsoft Word - outline for Genesis 9\243\2721\243\25529.doc)

穨Shuk-final.PDF

2

Microsoft Word - om388-rnt _excl Items 16 & 38_ _final_for uploading_.doc

% 25% (i) 95% 96,290,900 (ii) 99.9% 17,196,000 (iii) 99.9% 89,663,100 2

¨Æ·~½g¡ã¾·~¤ÀÃþ

公務員懲戒法實務及新制

大小通吃-糖尿病


98825 (Project Sunshine) Chi_TC_.indb

游戏攻略大全(五十二).doc

游戏攻略大全(五十一).doc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复 星 保 德 信 境 外 旅 行 意 外 伤 害 保 险 条 款 在 本 条 款 中, 您 指 投 保 人, 我 们 本 公 司 指 复 星 保 德 信 人 寿 保 险 有 限 公 司, 本 合 同 指 复 星 保 德 信 境 外 旅 行 意 外 伤 害 保 险 合 同 投 保 人 被 保 险 人

碩士論文—健康促進醫院.PDF

广西师范学院(下)

行 为 能 力 人 或 限 制 民 事 行 为 能 力 人 的, 应 由 其 监 护 人 指 定 或 变 更 身 故 保 险 金 受 益 人 ( 二 ) 伤 残 保 险 金 受 益 人 除 另 有 约 定 外, 本 保 险 合 同 的 伤 残 保 险 金 的 受 益 人 为 被 保 险 人 本 人

女性减肥健身(二).doc

失眠防治(四).doc

临床手术应用(四)

untitled

校园之星

沈 秋 宏

通州区、密云县、大兴区(一)

尿路感染防治.doc

<4D F736F F D20C9F1BEADB2A1D1A7D5EFC1C6D6B8C4CF2E646F63>

項 訴 求 在 考 慮 到 整 體 的 財 政 承 擔 以 及 資 源 分 配 的 公 平 性 下, 政 府 採 取 了 較 簡 單 直 接 的 一 次 性 減 稅 和 增 加 免 稅 額 方 式, 以 回 應 中 產 家 庭 的 不 同 訴 求 ( 三 ) 取 消 外 傭 徵 費 6. 行 政 長

(f) (g) (h) (ii) (iii) (a) (b) (c) (d) 208


Microsoft Word - 08 单元一儿童文学理论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Microsoft Word 一年級散文教案.doc

米食天地教案

第32回独立行政法人評価委員会日本貿易保険部会 資料1-1 平成22年度財務諸表等

untitled

第三章

nb.PDF

bnbqw.PDF

1. 本文首段的主要作用是 A. 指出 異蛇 的藥用功效 說明 永之人爭奔走焉 的原因 B. 突出 異蛇 的毒性 為下文 幾死者數矣 作鋪墊 C. 交代以蛇賦稅的背景 引起下文蔣氏有關捕蛇的敘述 2. 本文首段從三方面突出蛇的 異 下列哪一項不屬其中之一 A. 顏色之異 B. 動作之異 C. 毒性之

Microsoft Word - 發布版---規範_全文_.doc

概 述 随 着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数 量 扩 张 目 标 的 逐 步 实 现,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的 重 要 性 日 益 凸 显 发 布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质 量 年 度 报 告, 是 高 等 学 校 建 立 健 全 就 业 状 况 反 馈 机 制 引 导 高 校 优 化 招

鱼类丰产养殖技术(二).doc

Transcription:

財 團 法 人 長 庚 紀 念 醫 院 針 灸 科 手 冊 長 庚 紀 念 醫 院 中 醫 針 傷 科 編 印 中 華 民 國 96 年 12 月 初 版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05 月 修 訂

編 寫 說 明 本 手 冊 編 寫 為 提 供 長 庚 紀 念 醫 院 中 醫 針 傷 科 內 部 臨 床 訓 練 參 考 用, 多 方 參 考 學 界 中 各 種 資 料 及 各 方 卓 見, 以 求 臨 床 適 用 對 本 手 冊 所 引 用 資 料 之 原 作 者, 特 申 感 謝 之 忱 本 手 冊 分 基 本 資 料 疾 病 治 療 經 典 選 讀 三 部 份 基 本 資 料 中 列 出 學 習 針 灸 需 要 記 憶 背 誦 之 歌 訣 經 絡 循 行 等 等 資 料, 方 便 使 用 時 快 速 查 詢, 平 日 亦 能 複 習, 希 望 對 各 位 實 習 醫 師 的 臨 床 學 習 或 是 國 家 考 試 有 所 裨 益 疾 病 治 療 部 份 選 擇 了 本 科 的 臨 床 常 見 疾 病, 病 因 病 機 部 份, 暫 且 沿 襲 內 科 病 因 病 機 論 述 系 統 但 針 灸 之 操 作 本 以 經 脈 氣 血 為 主 軸, 與 內 科 用 藥 實 有 相 異 之 處, 而 得 另 成 中 醫 針 灸 特 有 經 絡 氣 血 診 斷 及 病 因 病 機 辨 證 學 目 前 針 灸 界 對 此 漸 有 共 識, 但 仍 未 建 立 完 整 之 論 述 系 統, 有 待 將 來 努 力, 也 是 本 手 冊 未 來 增 修 方 向 針 灸 處 方 選 擇 了 臨 床 運 用 較 多 且 共 識 較 高 之 處 方, 希 望 作 為 臨 床 運 用 參 考, 並 藉 以 累 積 足 以 建 立 共 識 但 源 於 保 留 針 灸 臨 床 多 樣 性, 因 此 在 處 方 中 盡 量 提 供 了 不 同 的 針 灸 治 療 方 法, 保 留 不 同 之 針 灸 經 驗 疾 病 各 論 中 增 加 期 刊 選 錄, 所 選 期 刊 主 要 摘 錄 自 戴 秋 孫 主 編 實 用 針 灸 治 療 學 ( 人 民 衛 生 出 版 社 ) 朱 江 主 編 現 代 常 用 針 法 灸 法 的 臨 床 應 用 ( 中 國 中 醫 藥 出 版 社 ) 二 書, 希 望 將 來 重 修 手 冊 時, 能 以 實 證 醫 學 文 獻 評 讀 方 法, 過 濾 更 多 期 刊, 作 出 論 點 與 實 證 的 成 果, 解 決 更 多 臨 床 問 題 典 籍 選 讀 選 擇 七 篇 重 要 的 經 典 篇 章 近 年 邀 請 大 師 級 教 授 蒞 院 指 導, 在 針 法 方 面 給 予 許 多 提 點, 於 經 典 中 反 覆 咀 嚼 體 會 不 盡 從 內 經 出 發, 配 合 主 治 醫 師 臨 床 教 學 導 讀, 期 待 讓 各 位 醫 師 一 窺 針 灸 堂 奧, 同 時 教 學 相 長, 能 夠 從 寶 山 挖 掘 出 更 多 珍 藏 本 次 編 修 內 容 包 括 : 因 應 實 習 醫 師 護 照 內 容 修 訂, 刪 去 穴 位 各 論 ; 刪 去 主 治 醫 師 推 薦 期 刊, 並 預 備 後 續 增 修 相 關 實 證 醫 學 文 獻 選 讀 ; 增 加 典 籍 選 讀, 臨 床 跟 診 時 可 與 病 人 病 情 印 證, 或 請 主 治 醫 師 導 讀 1

初 版 主 編 : 孫 茂 峰 初 版 副 主 編 : 薛 宏 昇 初 版 總 審 : 張 恒 鴻 初 版 編 輯 群 : 林 建 雄 楊 建 中 林 鑫 烈 陳 玉 昇 李 科 宏 張 晉 賢 黃 澤 宏 賴 佳 君 洪 金 烈 蔡 馥 光 尤 紹 雯 涂 俐 雯 楊 雲 明 林 煒 濬 謝 逸 雯 統 稿 : 洪 金 烈 賴 佳 君 修 訂 版 主 編 : 薛 宏 昇 編 輯 群 : 林 建 雄 楊 建 中 陳 玉 昇 李 科 宏 陳 怡 帆 蔡 馥 光 唐 遠 雲 謝 逸 雯 葉 柏 巖 陳 彥 融 鄭 淑 臻 楊 宗 憲 黃 新 家 統 稿 : 謝 逸 雯

目 錄 編 寫 說 明 1 目 錄 3 基 本 資 料 4 穴 位 圖 5 十 二 經 脈 穴 位 歌 10 五 俞 穴 12 郄 絡 募 穴 13 奇 經 八 脈 14 丹 陽 天 星 十 二 穴 15 九 針 16 疾 病 治 療 17 中 風 及 其 後 遺 症 18 腦 性 麻 痺 28 顏 面 神 經 麻 痺 33 頸 部 筋 傷 疾 病 38 失 眠 43 頭 痛 49 單 純 性 肥 胖 55 痛 經 60 典 籍 選 讀 66 靈 樞. 九 鍼 十 二 原 67 靈 樞. 小 鍼 解 68 素 問. 鍼 解 69 針 灸 大 成. 內 經 補 瀉 69 針 灸 大 成. 難 經 補 瀉 73 針 灸 大 成. 標 幽 賦 ( 楊 氏 注 解 ) 74 針 灸 大 成. 金 針 賦 ( 楊 氏 注 解 ) 82 附 錄 84 NIH stroke scale 暨 說 明 指 引 85 Barthel Index 92 Brunnstrom stage 94 參 考 資 料 98

基 本 資 料 1

標 準 穴 位 圖 冊 之 同 身 寸 法 : 頭 部 直 寸 前 髮 際 至 後 髮 際 12 寸 內 經 骨 度 橫 寸 兩 頭 維 穴 之 距 離 為 9 寸 甲 乙 經 胸 脅 部 天 突 至 歧 骨 9 寸 內 經 骨 度 直 寸 上 腹 部 歧 骨 至 臍 8 寸 下 腹 部 臍 至 曲 骨 5 寸 針 灸 大 成 橫 寸 軀 幹 部 兩 乳 之 間 8 寸 針 灸 大 成 腋 窩 橫 紋 前 端 至 尺 澤 穴 ( 肘 窩 9 寸 循 經 考 穴 編 肱 前 面 胸 上 橫 紋 ) 腹 肢 肘 橫 紋 至 腕 橫 紋 12 寸 內 經 骨 度, 前 臂 部 部 原 係 12.5 寸 直 寸 耻 骨 平 線 至 股 骨 內 上 踝 18 寸 內 經 骨 度 足 三 陰 經 股 骨 內 下 踝 至 內 踝 高 點 13 寸 下 股 骨 大 轉 子 至 膕 橫 紋 19 寸 肢 足 三 陽 經 臏 骨 下 緣 至 外 踝 高 點 16 寸 外 踝 高 點 至 足 底 3 寸 * 考 同 身 寸 之 名, 原 自 唐 孫 思 邈 千 金 方, 而 目 前 通 用 之 同 身 寸 法, 實 源 於 內 經. 骨 度 篇 * 唐 千 金 方 始 以 男 左 女 右 中 指 第 一 節 之 長 度 為 一 寸, 稱 曰 同 身 寸 2

3

4

5

6

十 二 經 脈 穴 位 歌 一. 手 太 陰 肺 經 穴 歌 手 太 陰 肺 十 一 穴 中 府 雲 門 天 府 訣 俠 白 尺 澤 孔 最 存 列 缺 經 渠 太 淵 涉 魚 際 少 商 如 韭 葉 二. 手 陽 明 大 腸 經 穴 歌 手 陽 明 穴 起 商 陽 二 間 三 間 合 谷 藏 陽 谿 偏 歷 溫 溜 長 下 廉 上 廉 手 三 里 曲 池 肘 顟 五 里 近 臂 臑 肩 顒 巨 骨 當 天 鼎 扶 突 禾 髎 接 鼻 旁 五 分 號 迎 香 三. 足 陽 明 胃 經 穴 歌 四 十 五 穴 足 陽 明 頭 維 下 關 頰 車 停 承 泣 四 白 巨 髎 經 地 倉 大 迎 對 人 迎 水 突 氣 舍 連 缺 盆 氣 戶 庫 房 屋 翳 屯 膺 窗 乳 中 延 乳 根 不 容 承 滿 梁 門 起 關 門 太 乙 滑 肉 門 天 樞 外 陵 大 巨 存 水 道 歸 來 氣 衝 次 髀 關 伏 兔 走 陰 市 梁 丘 犢 鼻 足 三 里 上 巨 虛 連 條 口 位 下 巨 虛 跳 上 豐 隆 解 谿 衝 陽 陷 谷 中 內 庭 歷 兌 經 穴 終 四. 足 太 陰 脾 經 穴 歌 二 十 一 穴 脾 中 州 隱 白 在 足 大 趾 頭 大 都 太 白 公 孫 盛 商 丘 三 陰 交 可 求 漏 谷 地 機 陰 陵 穴 血 海 箕 門 衝 門 開 府 舍 腹 結 大 橫 排 腹 哀 食 竇 連 天 谿 胸 鄉 周 榮 大 包 隨 五. 手 少 陰 心 經 穴 歌 九 穴 午 時 手 少 陰 極 泉 青 靈 少 海 深 靈 道 通 里 陰 郄 邃 神 門 少 府 少 衝 尋 六. 手 太 陽 小 腸 經 穴 歌 手 太 陽 穴 一 十 九 少 澤 前 谷 後 谿 藪 腕 骨 陽 谷 養 老 繩 支 正 小 海 外 輔 肘 肩 貞 臑 俞 接 天 宗 髎 外 秉 風 曲 垣 首 肩 外 俞 連 肩 中 俞 天 窗 乃 與 天 容 偶 銳 骨 之 端 上 顴 髎 聽 宮 耳 前 珠 上 走 七. 足 太 陽 膀 胱 經 穴 歌 足 太 陽 經 六 十 七 精 明 目 內 紅 肉 藏 攢 竹 眉 衝 與 曲 差 五 處 上 寸 半 承 光 通 天 絡 卻 玉 枕 昂 天 柱 後 際 大 筋 外 大 杼 背 部 第 二 行 風 門 肺 俞 厥 陰 四 心 俞 督 俞 膈 俞 強 肝 膽 脾 胃 俱 挨 次 三 焦 腎 氣 海 大 腸 關 元 小 腸 到 膀 胱 中 膂 白 環 仔 細 量 自 從 大 杼 至 白 環 各 各 節 外 寸 半 長 上 髎 次 髎 中 復 下 一 空 二 空 腰 髁 當 會 陽 陰 尾 骨 外 取 附 分 俠 脊 第 三 行 魄 戶 膏 肓 與 神 堂 譩 譆 膈 關 魂 門 九 陽 綱 意 舍 仍 胃 倉 肓 門 志 室 胞 肓 續 二 十 椎 下 秩 邊 場 承 扶 臀 橫 紋 中 央 殷 門 浮 郄 到 委 陽 委 中 合 陽 承 筋 是 承 山 飛 揚 踝 附 陽 崑 崙 僕 參 連 申 脈 金 門 京 骨 束 骨 忙 通 谷 至 陰 小 指 旁 7

八. 足 少 陰 腎 經 穴 歌 足 少 陰 穴 二 十 七 湧 泉 然 谷 太 谿 溢 大 鍾 水 泉 通 照 海 復 溜 交 信 築 賓 實 陰 谷 膝 內 附 骨 後 以 上 從 足 走 至 膝 橫 骨 大 赫 聯 氣 穴 四 滿 中 注 肓 俞 臍 商 曲 石 關 陰 都 密 通 谷 幽 門 寸 半 辟 折 量 腹 上 分 十 一 步 廊 神 封 膺 靈 墟 神 藏 彧 中 俞 府 畢 九. 手 厥 陰 心 包 絡 經 穴 歌 九 穴 心 包 手 厥 陰 天 池 天 泉 曲 澤 深 郄 門 間 使 內 關 對 大 陵 勞 宮 中 衝 侵 十. 手 少 陽 三 焦 經 穴 歌 二 十 三 穴 手 少 陽 關 衝 液 門 中 渚 旁 陽 池 外 關 支 溝 正 會 宗 三 陽 四 瀆 長 天 井 清 冷 淵 消 濼 臑 會 肩 髎 天 髎 堂 天 牖 翳 風 瘈 脈 青 顱 息 角 孫 絲 竹 張 和 髎 耳 門 聽 有 常 十 一 足 少 陽 膽 經 穴 歌 少 陽 足 經 瞳 子 髎 四 十 四 穴 行 迢 迢 聽 會 上 關 頷 厭 集 懸 顱 懸 厘 曲 鬢 翹 率 谷 天 衝 浮 白 次 竅 陰 完 骨 本 神 邀 陽 白 臨 泣 目 窗 闢 正 營 承 靈 腦 空 搖 風 池 肩 井 淵 液 部 輒 筋 日 月 京 門 標 帶 脈 五 樞 維 道 續 居 髎 環 跳 風 市 招 中 瀆 陽 關 陽 陵 穴 陽 交 外 丘 光 明 宵 陽 輔 懸 鍾 丘 墟 外 足 臨 泣 地 五 俠 谿 第 四 指 端 竅 陰 畢 十 二. 足 厥 陰 肝 經 穴 歌 一 十 三 穴 足 厥 陰 大 敦 行 間 太 衝 侵 中 封 蠡 溝 中 都 近 膝 關 曲 泉 陰 包 臨 五 里 陰 廉 羊 矢 穴 章 門 常 對 期 門 深 十 三. 任 脈 經 穴 歌 任 脈 三 八 起 陰 會 曲 骨 中 極 關 元 銳 石 門 氣 海 陰 交 仍 神 闕 水 分 下 脘 配 建 里 中 上 脘 相 連 巨 闕 鳩 尾 蔽 骨 下 中 庭 膻 中 慕 玉 堂 紫 宮 華 蓋 璇 璣 夜 天 突 結 喉 是 廉 泉 唇 下 宛 宛 承 漿 舍 十 四. 督 脈 經 穴 歌 督 脈 中 行 二 十 七 長 強 腰 俞 陽 關 密 命 門 懸 樞 接 脊 中 筋 縮 至 陽 靈 台 逸 神 道 身 柱 陶 道 長 大 椎 平 肩 二 十 一 瘂 門 風 府 腦 戶 深 強 間 後 頂 百 會 率 前 頂 顖 會 上 星 圓 神 庭 素 髎 水 溝 窟 兌 端 開 口 唇 中 央 齦 交 唇 內 任 督 畢 8

五 俞 穴 十 二 經 井 滎 俞 原 經 合 穴 之 穴 位, 均 在 四 肢, 手 不 過 肘, 足 不 過 膝, 故 又 稱 四 關 俞 陰 經 陽 經 四 季 井 所 出 為 井 井 ( 木 ) 主 心 下 滿 ( 肝 系 病 ) 井 ( 金 ) 冬 滎 所 溜 為 滎 滎 ( 火 ) 主 身 熱 ( 心 系 病 ) 滎 ( 水 ) 春 俞 所 注 為 腧 俞 ( 土 ) 主 體 重 節 痛 ( 脾 系 病 ) 俞 ( 木 ) 夏 原 所 過 為 原 以 俞 為 原 原 經 所 行 為 經 經 ( 金 ) 主 喘 咳 寒 熱 ( 肺 系 病 ) 經 ( 火 ) 合 所 入 為 合 合 ( 水 ) 主 逆 氣 而 泄 ( 腎 系 病 ) 合 ( 土 ) 秋 出 井 溜 滎 注 為 俞, 行 經 入 合 臟 俞 原, 春 宜 針 滎 夏 針 俞, 秋 宜 針 合 冬 井 間 井 滎 俞 原 經 合 郄 絡 募 肺 g 魚 際 太 淵 經 渠 尺 澤 孔 最 列 缺 中 府 脾 隱 白 大 都 太 白 商 丘 陰 陵 泉 地 機 公 孫 章 門 心 少 衝 少 府 神 門 靈 道 少 海 陰 隙 通 里 巨 闕 腎 湧 泉 然 谷 太 谿 復 溜 陰 谷 水 泉 大 鐘 京 門 心 包 中 衝 勞 宮 大 陵 間 使 曲 澤 隙 門 內 關 膻 中 肝 大 敦 行 間 太 衝 中 封 曲 泉 中 都 蠡 溝 期 門 大 腸 商 陽 二 間 三 間 合 谷 陽 谿 曲 池 溫 溜 偏 歷 天 樞 胃 厲 兌 內 庭 陷 谷 衝 陽 解 谿 足 三 里 梁 丘 豐 隆 中 腕 小 腸 少 澤 前 谷 後 谿 腕 骨 陽 谷 小 海 養 老 支 正 關 元 膀 胱 至 陰 通 谷 束 骨 京 骨 崑 崙 委 中 金 門 飛 揚 中 極 三 焦 關 衝 液 門 中 渚 陽 池 支 溝 天 井 會 宗 外 關 石 門 膽 竅 陰 俠 谿 臨 泣 丘 墟 陽 輔 陽 陵 泉 外 丘 光 明 日 月 十 二 經 井 榮 俞 原 經 合 歌 少 商 魚 際 與 太 淵, 經 渠 尺 澤 肺 相 連 商 陽 二 三 間 合 谷, 陽 谿 曲 池 大 腸 牽 隱 白 大 都 太 白 脾, 商 邱 陰 陵 泉 要 知 厲 兌 內 庭 陷 谷 胃, 衝 陽 解 谿 三 里 隨 少 衝 少 府 屬 於 心, 神 門 靈 道 少 海 尋 少 澤 前 谷 後 谿 腕, 陽 谷 小 海 小 腸 經 湧 泉 然 谷 與 太 谿, 復 溜 陰 谷 腎 所 宜 至 陰 通 谷 束 京 骨, 崑 崙 委 中 膀 胱 知 中 衝 勞 宮 心 包 絡, 大 陵 間 使 傳 曲 澤 關 衝 液 門 中 渚 焦, 陽 池 支 溝 天 井 索 大 敦 行 間 太 衝 看, 中 封 曲 泉 屬 於 肝 竅 陰 俠 谿 臨 泣 膽, 邱 墟 陽 輔 陽 陵 泉 十 二 經 表 裡 原 絡 總 歌 臟 腑 有 病 均 宜 刺, 原 絡 表 裡 相 隨 看, 肺 原 太 淵 大 偏 歷, 大 肺 合 谷 列 缺 端, 脾 原 太 白 胃 豐 隆, 胃 脾 衝 陽 公 孫 間, 心 原 神 門 小 支 正, 小 心 腕 骨 通 里 邊, 腎 原 太 谿 膀 飛 陽, 膀 原 京 骨 腎 大 鍾, 三 焦 陽 池 包 內 關, 包 原 大 陵 焦 外 關, 膽 原 丘 墟 肝 蠡 溝, 肝 膽 太 衝 光 明 閑 9

十 六 郄 穴 十 五 絡 穴 募 穴 口 訣 十 六 郄 穴 十 五 絡 穴 募 穴 俞 穴 肺 孔 裂 中 孔 最 列 缺 中 府 ( 屬 肺 ) 肺 俞 ( 屬 膀 胱 ) 大 穩 扁 輸 溫 溜 偏 歷 天 樞 ( 屬 胃 ) 大 腸 俞 ( 屬 膀 胱 ) 胃 涼 風 中 梁 丘 豐 隆 中 脘 ( 屬 任 ) 胃 俞 ( 屬 膀 胱 ) 脾 地 順 葬 地 機 公 孫 章 門 ( 屬 肝 ) 脾 俞 ( 屬 膀 胱 ) 心 戲 同 聚 陰 隙 通 里 巨 闕 ( 屬 任 ) 心 俞 ( 屬 膀 胱 ) 小 老 子 關 養 老 支 正 關 元 ( 屬 任 ) 小 腸 俞 ( 屬 膀 胱 ) 膀 金 飛 機 金 門 飛 揚 中 極 ( 屬 任 ) 膀 胱 俞 ( 屬 膀 胱 ) 腎 水 大 驚 水 泉 大 鍾 京 門 ( 屬 膽 ) 腎 俞 ( 屬 膀 胱 ) 包 門 內 談 隙 門 內 關 焦 會 外 死 會 宗 外 關 石 門 ( 屬 任 ) 三 焦 俞 ( 屬 膀 胱 ) 膽 求 明 日 外 丘 光 明 日 月 ( 屬 膽 ) 膽 俞 ( 屬 膀 胱 ) 肝 多 離 奇 中 都 蠡 溝 期 門 ( 屬 肝 ) 肝 俞 ( 屬 膀 胱 ) ( 陽 蹻 ) 跗 陽 ( 任 ) 尾 翳 尾 翳 = 鳩 尾 ( 陰 蹻 ) 交 信 ( 督 ) 長 強 ( 陽 維 ) 陽 交 ( 脾 大 ) 大 包 ( 陰 維 ) 築 賓 * 十 六 郄 穴 1. 均 在 骨 肉 之 交, 氣 血 深 集 處, 凡 遇 氣 血 不 易 宣 通 時 用 之, 除 胃 經 外, 隙 穴 都 在 合 穴 之 前 2. 治 療 各 經 急 性 疾 患 : 陰 經 隙 穴 多 治 血 證 ; 陽 經 隙 穴 多 治 痛 證 * 十 五 絡 穴 1. 經 絡 氣 相 交 會 之 樞 紐, 自 經 脈 中 別 行, 皆 就 其 別 出 處 之 俞 穴 而 定 名, 故 稱 絡 穴 2. 十 五 絡 穴 應 用 : 表 裡 主 客 原 絡 * 募 俞 穴 1. 募 穴 : 位 胸 腹 部 臟 器 附 近, 是 臟 腑 之 氣 所 結 聚 之 處 俞 穴 : 位 於 背 部, 是 臟 腑 之 氣 由 內 臟 輸 轉 至 背 部 之 處 2. 募 俞 穴 應 用 : 治 療 所 屬 臟 腑 之 病 候, 取 一 臟 之 募 俞 二 穴 同 時 針 灸 10

奇 經 八 脈 奇 經 循 行 部 位 生 理 功 能 病 候 起 於 下 極 之 腧, 並 於 脊 裡, 行 於 脊 中, 總 督 一 身 陽 督 脈 脊 強 而 厥 上 至 風 府, 入 屬 於 腦 脈, 故 稱 陽 脈 之 海 起 於 中 極 之 下, 以 上 毛 際, 行 於 胸 腹, 統 任 一 身 陰 其 內 苦 結, 男 子 七 疝, 任 脈 循 腹 裏, 上 關 元, 至 咽 喉, 脈, 故 稱 陰 脈 之 海 女 子 瘕 聚 上 頤, 循 面, 入 目, 絡 舌 起 於 氣 衝, 並 足 陽 明 與 足 少 統 領 先 天 之 元 氣 與 後 天 衝 脈 陰 之 經, 挾 臍 上 行, 至 胸 中 逆 氣 而 裡 急 之 榖 氣, 故 稱 經 脈 之 海 而 散 迴 身 一 周, 束 之 如 帶, 腹 滿, 腰 溶 溶, 若 坐 水 帶 脈 起 於 季 脅, 迴 身 一 周 故 主 約 束 諸 脈 中 起 於 跟 中, 循 外 踝 上 行, 入 屬 足 太 陽 之 別 脈, 主 一 陽 蹻 陰 緩 而 陽 急 風 池 身 左 右 之 陽 經 起 於 跟 中, 循 內 踝 上 行, 交 屬 足 少 陰 之 別 脈, 主 一 陰 蹻 陽 緩 而 陰 急 貫 衝 脈 身 左 右 之 陰 經 維 繫 諸 陽 脈, 主 一 身 在 苦 寒 熱 表 之 經 陽 維 維 絡 於 身, 溢 起 於 諸 陰 交 畜 不 能 環 流, 灌 溉 諸 經 陰 維 起 於 諸 陽 會 者 也 維 繫 諸 陰 脈, 主 一 身 在 裡 之 經 苦 心 痛 陰 陽 不 能 自 相 維, 則 悵 然 失 志, 溶 溶 不 能 自 收 持 八 脈 八 法 穴 公 孫 衝 脈 胃 心 胸, 內 關 陰 維 下 總 同, 臨 泣 膽 經 連 帶 脈, 陽 維 目 銳 外 關 逢, 後 谿 督 脈 內 眥 頸, 申 脈 陽 蹻 絡 亦 通, 列 缺 任 脈 行 肺 系, 陰 蹻 照 海 膈 喉 嚨 八 會 穴 臟 會 章 門 ( 肝 ) 腑 會 中 脘 ( 任 ) 氣 會 膻 中 ( 任 ) 血 會 膈 俞 ( 膀 ) 筋 會 陽 陵 ( 膽 ) 脈 會 太 淵 ( 肺 ) 骨 會 大 杼 ( 膀 ) 髓 會 絕 骨 ( 膽 ) 六 府 合 穴 手 三 陽 : 大 腸 上 巨 虛 小 腸 下 巨 虛 三 焦 委 陽 足 三 陽 : 胃 三 里 膀 委 中 膽 陽 陵 泉 十 總 穴 肚 腹 三 里 留, 腰 背 委 中 求, 頭 項 尋 列 缺, 面 口 合 谷 收 外 傷 陽 陵 泉, 婦 科 三 陰 交, 安 胎 公 孫 盛, 阿 是 不 可 缺 11

馬 丹 陽 天 星 十 二 穴 三 里 內 庭 穴, 曲 池 合 谷 接, 委 中 承 山 配, 太 衝 崑 崙 穴 環 跳 與 陽 陵, 通 里 並 列 缺 合 擔 用 法 擔, 合 截 用 法 截, 三 百 六 十 穴, 不 出 十 二 訣, 治 病 如 神 靈, 渾 如 湯 潑 雪, 北 斗 降 真 機, 金 鎖 教 開 徹, 至 人 可 傳 授, 匪 人 莫 浪 說 回 陽 九 針 穴 : 穴 名 : 啞 門 勞 宮 三 陰 交 環 跳 足 三 里 合 谷 湧 泉 太 谿 中 脘 主 治 : 急 發 性 之 卒 然 昏 倒 不 省 人 事 肢 冷 脈 伏 陽 虛 欲 脫 口 噤 不 開 不 能 言 語 等 危 證 孫 真 人 十 三 鬼 穴 鬼 宮 人 中 3 分 鬼 信 少 商 3 分 鬼 壘 隱 白 2 分 鬼 心 大 陵 5 分 鬼 路 申 脈 3 分 火 針 鬼 枕 風 府 2 分 鬼 床 頰 車 5 分 鬼 市 承 漿 3 分 鬼 窟 勞 宮 2 分 鬼 堂 上 星 2 分 鬼 藏 男 會 陰 女 玉 門 頭 3 分 鬼 腿 曲 池 5 分 火 針 鬼 封 舌 下 中 縫, 刺 出 血, 仍 橫 安 針 一 枚, 就 兩 口 吻, 令 舌 不 動, 此 法 甚 妙, 更 加 間 使 後 谿 二 穴 尤 妙 * 主 治 常 為 暴 亡 卒 中, 虛 脫 癲 狂 如 神 靈 所 附 急 救 之 用 行 針 指 要 穴 ( 九 症 要 穴 ) 1. 或 針 風, 先 向 風 府 百 會 中 2. 或 針 水, 水 分 俠 臍 上 邊 取 3. 或 針 結, 針 著 大 腸 泄 水 穴 4. 或 針 勞, 須 向 膏 肓 及 百 勞 5. 或 針 虛, 氣 海 丹 田 委 中 奇 6. 或 針 氣, 膻 中 一 穴 分 明 記 7. 或 針 嗽, 肺 俞 風 門 須 用 灸 8. 或 針 痰, 先 針 中 脘 三 里 間 9. 或 針 吐, 中 脘 氣 海 膻 中 補 翻 胃 吐 食 一 般 醫, 針 中 有 妙 少 人 知 12

九 針 九 針 鑱 員 鍉 鋒 鈹 員 利 毫 長 大 天 地 之 數 1 2 3 4 5 6 7 8 9 法 天 地 人 時 音 律 星 風 野 應 皮 肉 脈 筋 聲 陰 陽 齒 面 目 氣 九 竅 365 絡 針 皮 肉 脈 筋 骨 調 陰 陽 益 精 除 風 通 九 竅 除 365 節 氣 九 針 針 灸 科 學 主 治 刺 灸 心 法 主 治 鑱 去 瀉 陽 氣 邪 熱 病 在 頭 身 皮 膚 今 箭 頭 針 員 揩 摩 分 間 肉 不 得 傷 肌 肉, 以 瀉 分 氣 邪 在 分 肉 之 間 別 名 絮 針 鍉 按 脈 勿 陷 以 致 其 氣 邪 在 脈 中 利 於 用 補 鋒 以 發 痼 疾 時 氣 溫 熱 瘤 邪 今 三 稜 針 鈹 取 大 膿 寒 熱 相 搏 癰 膿 取 其 能 用 通 員 利 取 暴 氣 虛 邪 客 於 經 絡, 用 其 細 健 可 稍 深 暴 痺 走 注 歷 節 痛 毫 養 以 取 痛 痺 邪 客 經 絡, 痛 痺 邪 輕 淺 取 其 微 細 徐 緩 長 取 遠 痺 虛 邪 深 入, 內 舍 於 骨 解 今 環 跳 針 腰 脊 節 腠 之 間 大 瀉 機 關 之 水 周 身 風 水 關 節 痺 古 燔 針 13

疾 病 治 療 14

中 風 及 其 後 遺 症 一 概 述 : 本 病 屬 中 醫 學 風 痱 中 風 範 疇, 又 稱 為 卒 中 是 因 本 病 發 病 急 驟, 有 漸 進 發 展 過 程, 與 風 性 善 行 數 變 的 特 性 相 似, 故 稱 為 中 風 病 因 氣 血 上 逆, 導 致 腦 絡 必 阻 或 血 溢 於 腦, 經 脈 氣 血 運 行 受 阻, 肌 膚 筋 脈 失 於 濡 養 而 發 生 病 症 以 猝 然 昏 仆 肢 麻 半 身 不 遂 舌 強 語 蹇 為 主 症 多 發 於 中 老 年 人, 且 有 高 血 壓 病 和 動 脈 硬 化 病 史 者 發 病 率 較 高, 在 氣 溫 驟 降 或 寒 冬 季 節 易 發, 死 亡 傷 殘 率 較 高 中 風 之 後 往 往 存 留 半 身 不 遂 口 角 歪 斜 口 角 流 涎 語 言 不 利 記 憶 力 下 降, 甚 至 痴 呆 失 語 等 後 遺 症, 故 應 在 辨 證 論 治 腦 血 栓 形 成 腦 出 血 腦 血 管 痙 攣 等 的 基 礎 上, 再 針 對 其 後 遺 症 進 行 治 療 中 風 後 之 肢 體 有 軟 癱 細 涼 畸 五 大 特 徵 癱 瘓 肢 體 腫 脹, 肌 力 下 降 (0 級 至 4 級 不 等 ), 遲 緩 型 癱 瘓 者 肌 張 力 減 退, 痙 攣 型 癱 瘓 者 肌 張 力 增 強 部 分 病 例 伴 有 肩 關 節 脫 臼 大 小 便 失 禁 現 象 等 表 現 此 外, 長 期 癱 瘓 失 用 亦 可 造 成 被 動 牽 拉 性 損 傷, 常 出 現 結 筋 病 灶 點 並 引 起 疼 痛, 加 重 病 痛, 應 予 針 對 性 治 療 針 灸 對 肢 體 功 能 的 恢 復 具 有 較 好 作 用, 對 痙 攣 癱 瘓 療 效 較 差, 對 失 語 有 一 定 作 用 ; 另 外, 在 中 風 恢 復 期, 亦 有 復 發 的 危 險, 並 且 病 情 一 次 比 一 次 為 重 針 灸 同 時 兼 有 預 防 復 中 的 作 用 二 分 類 : 中 風 後 遺 症 是 由 中 風 發 展 而 來, 中 風 基 本 上 分 二 種, 缺 血 性 中 風 (Ischemic stroke) 及 出 血 性 中 風 (hemorrhage stroke) (1) 缺 血 性 中 風 : 佔 所 有 中 風 形 成 的 80%, 又 可 分 成 因 血 管 逐 漸 變 窄 阻 塞 引 起 (Thrombi) 及 飄 浮 血 塊 突 然 塞 住 腦 血 管 而 引 起 (Emboli) 的 二 種, 一 般 而 言, 由 血 管 阻 塞 而 引 起 的 中 風, 其 症 狀 就 是 漸 進 式 的, 而 由 血 塊 栓 塞 而 引 起 的 中 風, 其 症 狀 多 是 急 速 且 明 顯 的 (2) 出 血 性 中 風 : 則 是 由 於 腦 中 的 血 管 突 然 破 裂 而 造 成, 佔 所 有 中 風 的 20%. 也 可 因 出 血 位 置 分 成 二 大 類 若 發 生 在 腦 組 織 中, 叫 腦 溢 血 (Cerebral Hemorrhage ), 多 是 由 於 高 血 壓 及 腦 血 管 硬 化 破 裂 所 引 起, 若 發 生 成 腦 外 層 血 管 所 謂 的 蜘 蛛 膜 層 位 置, 則 叫 蜘 蛛 膜 層 出 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這 種 出 血 則 多 由 腦 部 的 血 管 瘤 破 裂 而 引 起, 腦 溢 血 及 蜘 蛛 膜 會 出 血 而 造 成 中 風 的 比 15

率 大 概 是 一 樣 多 三 病 因 病 機 : 中 風 各 期 之 病 因 病 機 並 不 相 同, 再 加 上 中 風 病 往 往 伴 有 心 血 管 之 病 史, 因 此 可 以 說 中 風 病 是 慢 性 病 之 急 性 發 作 耳 所 以 對 其 病 因 病 機 之 說 解, 就 必 須 先 說 明 是 在 何 時 期 論 說 ( 中 風 前 或 中 風 後 何 期 ) 要 之 不 外 虛 ( 氣 血 陰 陽 ) 實 ( 風 火 痰 氣 瘀 等 ), 且 虛 與 實 多 本 標 互 聯, 氣 血 相 傾 其 病 因 病 機 簡 述 如 下 : (1) 肝 陽 化 風 : 素 日 或 因 陰 虛, 或 因 氣 鬱, 而 致 肝 陽 偏 亢, 復 因 情 志 所 傷, 肝 陽 暴 動, 氣 血 上 逆, 上 蒙 元 神, 突 發 中 風 (2) 體 胖 濕 盛 : 體 質 肥 胖, 恣 食 甘 膩, 氣 虛 不 能 帥 血, 血 行 不 暢, 痰 瘀 阻 滯 經 絡, 而 發 中 風 (3) 氣 虛 邪 中 : 素 日 氣 血 不 足, 脈 絡 空 虛, 風 邪 乘 虛 入 中, 氣 血 凝 滯, 筋 脈 失 養, 而 發 中 風 四 治 療 : 中 風 後 遺 症 之 治 療 主 要 仍 以 強 化 其 復 元 生 機 疏 通 其 氣 血 運 行 而 為 主 軸 在 此 同 時, 阻 斷 其 再 中 風 之 進 程, 時 時 注 意 調 和 氣 血 亦 是 治 療 中 重 要 之 方 針 治 則 : 調 和 氣 血 疏 通 經 絡 行 氣 活 血, 以 針 刺 為 主, 平 補 平 瀉 處 方 ( 一 ) 內 關 極 泉 尺 澤 委 中 三 陰 交 足 三 里 ( 醒 腦 開 竅 法 ) 隨 證 ( 症 ) 配 穴 : 上 肢 不 遂 加 肩 俞 曲 池 手 三 里 合 谷 ; 下 肢 不 遂 加 環 跳 陽 陵 泉 陰 陵 泉 風 市 足 內 翻 加 絕 骨, 糾 內 翻 ( 承 山 穴 外 側 旁 開 一 寸 ) 丘 墟 透 照 海 足 外 翻 加 中 封 太 溪 糾 外 翻 ( 承 山 穴 內 側 旁 開 一 寸 ) 足 下 垂 加 解 溪 脛 上 ; 口 角 歪 斜 加 頰 車 地 倉 喉 中 痰 鳴 加 天 突 豐 隆 頭 暈 加 風 池 完 骨 天 柱 便 秘 加 豐 隆 支 溝 尿 失 禁 或 尿 瀦 留 加 中 極 曲 骨 關 元 操 作 方 法 : 內 關 用 捻 轉 瀉 法, 持 續 運 針 1-3 分 鐘 ; 三 陰 交 足 三 里 用 提 插 補 法 ; 刺 極 泉 時, 在 原 穴 位 置 下 兩 寸 心 經 上 取 穴, 避 開 腋 毛, 直 刺 進 針, 用 提 插 瀉 法, 以 患 者 上 肢 有 麻 脹 和 抽 動 感 為 度, 尺 澤 委 中 直 刺, 提 插 瀉 法, 使 肢 體 有 抽 動 感 16

處 方 ( 二 ) 體 針 :(1) 水 溝 內 關 ; (2.) 肩 隅 曲 池 合 谷 外 關 環 跳 陽 陵 泉 足 三 里 解 溪 崑 崙 隨 證 ( 症 ) 配 穴 : 閉 證 取 十 宣 太 衝 脫 證 取 素 膠 關 元 腦 出 血 (1) 方 加 風 府 啞 門 腦 梗 塞 早 期 用 (1) 方 加 極 泉 尺 澤 委 中 意 識 障 礙 加 百 會 啞 門 血 壓 增 高 加 曲 池 太 衝 大 小 便 障 礙 加 秩 邊 陰 陵 泉 半 身 不 遂 取 (2) 方 肘 部 拘 攣 加 曲 澤 腕 部 拘 攣 加 大 陵 膝 部 拘 攣 加 曲 泉 踝 部 拘 攣 加 太 溪 手 指 拘 攣 加 八 邪 足 趾 拘 攣 加 八 風 流 涎 加 承 漿 語 言 不 利 加 廉 泉 通 里 口 眼 歪 斜 加 地 倉 下 關 翳 風 操 作 方 法 : 第 (1) 方 用 於 腦 出 血 或 腦 梗 塞 發 病 1-4 週 後, 病 情 相 對 穩 定 的 階 段 先 直 刺 雙 內 關 深 約 2-3 公 分, 施 提 插 結 合 捻 轉 瀉 法, 運 針 1 分 鐘 ; 再 刺 水 溝, 向 鼻 中 膈 下 斜 刺 約 一 公 分, 用 雀 啄 ( 震 顫 ) 法, 至 流 淚 或 眼 球 濕 潤 為 度 直 刺 極 泉, 進 針 1.5-3.5 公 分, 用 提 插 瀉 法, 至 上 肢 連 續 抽 動 三 次 為 佳 尺 澤 針 深 約 2.5 公 分 委 中 以 仰 臥 抬 腿 取 穴, 進 針 1.5-3.5 公 分, 採 用 提 插 瀉 法, 以 下 肢 抽 動 三 次 為 度 針 風 池 穴, 針 尖 向 結 喉, 進 針 2-3.2 公 分, 採 用 快 速 捻 轉 手 法 進 針 合 谷 進 針 斜 向 三 間, 採 用 提 插 瀉 法, 每 日 針 1-2 次, 五 天 後 改 隔 日 一 次 第 (2) 方 用 於 發 病 後 期 的 半 身 不 遂, 按 常 規 刺 法, 隔 日 一 次, 十 次 為 一 療 程 電 針 : 凡 半 身 不 遂, 舌 強 語 蹇, 口 角 歪 斜, 均 可 用 電 針 配 合 體 針 或 頭 針 治 療, 以 加 強 針 刺 療 效, 在 主 要 穴 位 接 通 脈 衝 電 刺 激, 電 流 強 度 以 通 電 側 肢 體 出 現 輕 度 節 律 性 收 縮 為 度, 每 次 30 分 鐘 左 右 處 方 ( 三 ) 對 症 治 療 (1) 半 身 不 遂 : 17

治 法 : 疏 通 經 絡, 取 手 足 陽 明 經 穴 為 主 處 方 : 極 泉 曲 池 外 關 合 谷 後 溪 環 跳 足 三 里 陽 輔 俠 溪 太 衝 方 義 : 風 病 多 在 陽 經, 陽 明 為 多 氣 多 血 之 經, 陽 經 主 動, 循 經 取 穴 調 和 經 氣, 而 奏 熄 風 治 癱 之 功 操 作 : 極 泉 在 原 穴 下 一 寸 處 進 針, 施 提 插 瀉 法, 以 得 氣 為 度, 針 環 跳 時 針 尖 刺 向 外 陰 方 向, 以 得 氣 為 度 餘 穴 均 用 提 插 捻 轉 瀉 法, 以 得 氣 為 止 每 次 留 針 三 十 分 鐘, 每 日 一 次, 十 次 為 一 療 程, 休 息 三 天 (2) 口 角 歪 斜 : 治 法 : 通 絡 熄 風, 取 手 足 陽 明 經 穴 為 主 處 方 : 翳 風 地 倉 頰 車 合 谷 太 衝 方 義 : 手 足 陽 明 經, 足 厥 陰 肝 經 均 上 達 面 頰 部, 合 谷 太 衝 遠 部 取 穴 以 疏 通 本 經 氣 血, 翳 風 地 倉 頰 車 近 部 取 穴, 疏 經 通 絡 熄 風 操 作 : 面 頰 部 穴 均 平 刺, 用 捻 轉 瀉 法, 遠 部 穴 用 捻 轉 瀉 法, 使 針 感 上 傳 每 日 一 次, 十 次 為 一 療 程, 休 息 三 天 (3) 失 語 :( 包 括 運 動 性 失 語 感 覺 性 失 語 命 名 性 失 語 ) 治 法 : 調 神 開 竅, 以 頭 部 穴 位 為 主 處 方 :1. 懸 顱 透 懸 厘 風 池 啞 門 通 里 2. 天 衝 浮 白 風 池 啞 門 通 里 3. 承 靈 風 池 啞 門 通 里 方 義 : 頭 為 元 神 之 府, 失 神 則 竅 閉 不 能 言, 故 取 頭 部 穴 位 為 主, 調 神 開 竅 風 池 平 肝 熄 風, 通 里 通 手 少 陰 心 經, 配 啞 門 專 治 不 語 操 作 : 頭 部 穴 位 均 用 平 刺 捻 轉 瀉 法 ; 風 池 啞 門 進 針 時 針 尖 向 下 深 刺, 通 里 用 捻 轉 瀉 法, 每 日 一 次, 十 次 為 一 療 程, 休 息 三 天 (4) 發 音 不 清 吞 嚥 困 難 : 治 法 : 利 咽 開 竅, 以 頸 項 部 穴 位 為 主 處 方 : 風 池 治 嗆 ( 風 池 下 1.5 寸 ) 翳 明 廉 泉 外 金 津 玉 液 方 義 : 諸 穴 均 為 近 部 取 穴, 以 利 咽 喉, 通 舌 本, 通 調 氣 機 操 作 : 風 池 治 嗆 翳 明 進 針 時 針 尖 向 下 內 方 向, 可 深 達 1-1.5 寸, 廉 泉 外 金 津 玉 液 刺 向 舌 根, 深 達 1.5 寸, 有 麻 脹 熱 感 時 出 針 每 日 一 次, 十 次 為 一 療 程, 休 息 三 天 (5) 哭 笑 不 止 : 治 法 : 醒 神 開 竅, 以 頭 部 穴 位 為 主 處 方 : 曲 差 透 本 神, 四 神 聰, 風 池 方 義 : 風 池 益 腦 醒 神, 曲 差 本 神 四 神 聰 醒 神 開 竅, 益 智 復 聰 操 作 : 風 池 進 針 時 針 尖 向 下 內 方 向, 可 深 達 1-1.5 寸, 餘 穴 均 平 刺, 捻 轉 瀉 法 每 日 一 次, 十 次 為 一 療 程, 休 息 三 天 (6) 小 便 不 禁 : 治 法 : 溫 腎 止 遺, 取 任 脈 足 少 陰 經 穴 為 主 18

處 方 : 關 元 三 陰 交 太 溪 四 神 聰 方 義 : 三 陰 交 太 溪 補 腎 固 澀, 關 元 益 陰 壯 陽 升 陷, 四 神 聰 調 神 益 腦, 統 攝 水 液 而 止 遺 操 作 : 關 元 針 感 向 外 陰 方 向 傳, 三 陰 交 太 溪 針 感 向 上 傳, 四 神 聰 平 刺, 各 穴 均 用 捻 轉 補 法, 每 日 一 次, 十 次 為 一 療 程, 休 息 三 天 (7) 手 指 屈 伸 不 能 : 治 法 : 疏 通 經 絡, 以 手 部 穴 位 為 主 處 方 : 手 指 拘 攣 : 內 八 邪 ( 掌 指 關 節 後 緣 ) 後 溪 合 谷 ; 不 能 握 拳 : 十 宣 方 義 : 近 部 取 穴, 疏 通 病 變 部 位 經 氣 通 則 利 操 作 : 先 針 後 溪 合 谷 待 手 指 伸 開 後, 再 針 內 八 邪, 捻 轉 瀉 法, 每 次 捻 轉 一 分 鐘, 休 息 五 分 鐘, 五 次 後 出 針 十 宣 穴 點 刺 每 日 一 次, 十 次 為 一 療 程, 休 息 三 天 (8) 足 內 翻 : 治 法 : 疏 通 經 絡, 以 下 肢 穴 位 為 主 處 方 : 丘 墟 懸 鐘 糾 內 翻 方 義 : 病 因 陽 緩 而 陰 急, 近 部 取 穴 針 之 以 強 陽 緩 急, 疏 脈 柔 筋 操 作 : 丘 墟 穴 由 前 向 後 平 刺, 餘 穴 均 直 刺, 捻 轉 瀉 法 每 日 一 次, 十 次 為 一 療 程, 休 息 三 天 (9) 肩 痛 : 治 法 : 疏 筋 止 痛, 遠 端 取 穴, 動 法 治 療 處 方 : 後 溪 或 合 谷 方 義 : 針 刺 得 氣 後, 行 捻 轉 補 法, 使 針 感 上 傳, 同 時 主 動 或 被 動 活 動 肩 關 節, 做 前 後 外 展 摸 頭 活 動, 十 分 鐘 後 再 行 針, 反 覆 三 次 後 出 針 每 日 一 次, 十 次 為 一 療 程, 休 息 三 天 (10) 褥 瘡 : 治 法 : 活 血 生 新 處 方 : 阿 是 穴 方 義 : 在 病 變 部 位, 用 艾 條 灸 之 可 以 益 氣 活 血, 袪 腐 生 新 操 作 : 用 艾 條 溫 和 灸, 使 病 變 部 位 微 紅, 每 次 施 灸 十 分 鐘, 褥 瘡 表 面 敷 雙 料 喉 風 散 或 生 肌 玉 紅 膏, 瘡 面 用 無 菌 紙 敷 蓋, 每 日 一 次 處 方 ( 四 ) 上 肢 取 肩 俞 曲 池 外 關 合 谷 下 肢 取 環 跳 陽 陵 泉 足 三 里 絕 骨 崑 崙 口 眼 歪 斜 取 風 池 頰 車 地 倉 水 溝 外 關 失 語 取 風 池 廉 泉 高 血 壓 眩 暈 取 太 衝 湧 泉 腰 無 力 取 腎 俞 足 三 里 操 作 方 法 : 進 針 得 氣 後 用 較 強 刺 激, 19

處 方 ( 五 ) 頭 針 療 法 頭 穴 : 運 動 區 感 覺 區 足 運 感 區 語 言 二 區 語 言 三 區 運 用 區 血 管 舒 縮 區 頭 皮 針 : (1) 選 用 病 變 對 側 相 應 區 治 療, 如 癱 瘓 選 用 對 側 運 動 區, 上 肢 功 能 障 礙 為 主 則 以 對 側 運 動 區 中 2/5; 命 名 失 語 用 言 語 二 區, 感 覺 性 失 語 用 言 語 三 區, 失 用 症 選 用 運 用 區, 偏 癱 側 肢 體 浮 腫 者 用 對 側 血 管 舒 縮 區 選 用 2 寸 毫 針, 將 針 刺 入 帽 狀 腱 膜 下, 橫 臥 針 身, 快 速 捻 針, 並 在 留 針 過 程 中 間 歇 行 針, 或 通 以 電 針 脈 衝 電 流 每 次 三 十 分 鐘, 隔 日 一 次 三 十 次 為 一 療 程, 適 用 於 恢 復 期 或 後 遺 症 期 (2) 病 變 以 偏 癱 為 主, 取 對 側 運 動 區, 下 肢 癱 取 對 側 運 動 區 上 1/5 足 運 感 區 ; 上 肢 癱 取 對 側 運 動 區 中 2/5; 面 舌 癱 運 動 性 失 語, 取 對 側 運 動 區 下 2/5, 偏 身 感 覺 障 礙, 取 對 側 感 覺 區 下 肢 感 覺 障 礙, 取 對 側 感 覺 區 上 1/5 對 側 足 運 感 區, 上 肢 感 覺 障 礙 取 對 側 感 覺 區 中 2/5, 面 部 感 覺 障 礙 取 對 側 感 覺 區 下 2/5, 感 覺 性 失 語 曲 主 側 言 語 三 區, 命 名 性 失 語 取 言 語 二 區, 精 神 障 礙 強 哭 強 笑 選 情 感 區 ( 髮 際 上 2 釐 米, 正 中 線 旁 開 1.5 釐 米 ) 操 作 : 選 28 號 1.5 寸 針, 平 刺 入 皮 下, 快 速 捻 轉 每 分 鐘 200 轉, 持 續 2-3 分 鐘, 休 息 8-10 分 鐘, 反 覆 三 次 後 出 針 本 法 對 中 臟 腑 搶 救 後 的 恢 復 期 及 中 風 中 經 絡 型 可 單 獨 或 配 合 體 針, 早 期 療 效 較 好, 以 腦 梗 塞 為 著, 每 日 一 次, 十 次 為 療 程, 休 息 兩 天 五 期 刊 選 錄 : (1) 應 用 醒 腦 開 竅 法 針 刺 治 療 279 例 中 風 患 者 臨 床 觀 察 在 279 例 患 者 中, 發 病 多 因 勞 累 情 緒 波 動 或 嗜 酒 房 室 等 發 病 279 例 中 均 有 高 血 壓 病 史 採 用 醒 腦 開 竅 針 刺 手 法, 以 醒 腦 開 竅, 疏 通 經 絡, 滋 補 肝 腎 為 治 療 原 則, 並 強 調 針 刺 法 法 和 量 學 觀 主 穴 : 內 關 人 中 三 陰 交 副 穴 : 極 泉 尺 澤 委 中 配 穴 : 吞 嚥 困 難 加 風 池 翳 風 ; 手 指 不 能 屈 伸 加 合 谷 ; 失 語 配 金 津 玉 液 操 作 方 法 : 先 刺 雙 側 內 關 ( 雙 手 進 針 ), 直 刺 0.8-1 寸, 採 用 提 插 瀉 法, 使 針 感 直 達 指 端, 可 施 手 法 一 分 鐘, 繼 刺 人 中, 向 鼻 中 膈 方 向 斜 刺 0.3-0.5 寸, 用 雀 啄 手 法 ( 瀉 法 ), 以 流 淚 或 眼 球 濕 潤 為 度, 三 陰 交 在 內 踝 上 三 寸, 沿 脛 骨 後 緣 與 皮 膚 呈 四 十 五 度 角, 針 尖 向 後 斜 刺 進 針 1-1.5 寸, 採 用 提 插 補 法, 使 下 肢 抽 動 三 次 抬 臂 取 極 泉, 直 刺 1-1.5 寸, 用 提 插 瀉 法, 以 上 肢 抽 動 三 次 為 宜, 讓 患 者 上 肢 屈 肘 呈 一 百 二 十 度 角, 取 尺 澤 進 針 0.8-1 寸, 餘 同 極 泉, 委 中 宜 仰 臥 屈 胯 直 腿 取 穴, 進 針 0.5-1 寸, 採 用 提 插 瀉 法, 使 下 肢 抽 動 三 次 即 可 風 池 翳 風 均 向 喉 結 方 向 深 刺, 進 針 2-2.5 20

寸, 採 用 小 幅 度 高 頻 率 捻 轉 ( 補 法 ) 每 穴 施 手 法 一 分 鐘, 針 刺 合 谷, 向 第 二 掌 指 關 節 基 底 部 即 三 間 穴 處 進 針, 採 用 提 插 瀉 法, 使 食 指 抽 動 金 津 玉 液 用 三 棱 針 點 刺 放 血, 三 至 五 天 一 次 治 療 時 間 : 一 日 針 兩 次, 十 天 為 一 療 程 治 療 效 果 :279 例 患 者 平 均 治 療 天 數 為 53 天, 治 癒 率 達 61%, 總 有 效 率 達 98% ( 翟 義 德, 醒 腦 開 竅 法 針 刺 治 療 279 例 中 風 患 者 臨 床 觀 察, 中 國 針 灸,1988 年 第 5 期, 頁 10-) (2) 針 刺 啞 門 為 主 治 療 中 風 失 語 60 例 治 療 方 法 : 主 穴 啞 門, 輔 穴 廉 泉 通 里 ( 癱 側 ); 舌 體 僵 硬 加 金 津 玉 液 點 刺 放 血 針 刺 操 作 : 針 刺 啞 門 穴 時, 患 者 取 坐 位 或 側 臥 位, 失 針 者 以 左 手 固 定 患 者 頭 部 並 使 之 微 前 屈 ( 這 樣 患 者 第 一 二 頸 椎 間 隙 增 大 有 利 進 針 ), 右 手 持 28 號 3 寸 毫 針 於 第 一 頸 椎 和 第 二 頸 椎 間 ( 枕 外 隆 凸 下 方 的 凹 現 正 中 ) 進 針, 針 尖 向 患 者 口 唇 方 向 直 刺, 針 尖 依 次 通 過 皮 膚 皮 下 組 織 項 韌 帶 棘 間 韌 帶 黃 韌 帶 達 硬 脊 膜 表 面, 進 針 後 當 針 下 遇 有 堅 韌 而 有 彈 性 的 阻 力 時, 說 明 針 尖 達 項 韌 帶, 這 時 應 緩 慢 進 針, 如 繼 續 進 針 尖 遇 到 頸 椎 應 退 針 少 許, 上 下 變 動 針 尖 方 向 ( 切 不 可 左 右 變 動 方 向, 因 頸 椎 左 右 橫 突 孔 內 有 椎 動 脈 走 行 ), 當 針 尖 達 硬 脊 膜 時, 患 者 可 有 酸 脹 麻 等 不 同 針 感 放 射 到 頭 部 上 肢 或 下 肢, 這 時 應 緩 慢 退 針, 且 不 可 繼 續 進 針, 以 免 損 傷 脊 髓 針 刺 廉 泉 通 里 穴, 進 針 得 氣 後 留 針 20 分 鐘 每 天 上 午 針 刺 一 次, 針 刺 六 天 休 息 一 天 治 療 效 果 : 本 組 經 3-8 週 針 刺 治 療, 治 癒 27 例 (45%), 顯 效 21 例, 好 轉 9 例, 無 效 2 例 期 中 治 癒 率 為 45%, 總 有 效 率 為 96.67% ( 晏 義 平, 針 刺 啞 門 為 主 治 療 中 風 失 語 60 例 小 結, 安 徽 中 醫 學 院 學 報,1991 年 第 1 期, 頁 6-) (3) 頭 針 治 療 腦 血 管 意 外 後 遺 症 113 例 診 為 腦 血 栓 形 成 者 109 例, 腦 栓 塞 4 例 治 療 方 法 : 選 健 側 頭 部 運 動 區 感 覺 區 配 雙 側 足 運 感 區, 有 語 言 障 礙 者 加 語 言 I II III 區, 用 1.5-2 寸 毫 針 沿 皮 分 段 快 速 刺 入, 進 針 1-1.5 寸, 每 分 鐘 200 次 的 速 度 捻 轉 五 分 鐘 後 休 息 十 分 鐘, 再 捻 轉 五 分 鐘, 重 複 三 次 後 起 針, 每 日 一 次, 十 次 為 一 療 程 治 療 結 果 :113 例 中 基 本 痊 癒 43 例, 顯 效 31 例, 好 轉 33 例, 無 效 6 例, 總 有 效 率 94.7% ( 孟 慶 良, 頭 針 治 療 腦 血 管 意 外 後 遺 症 113 例, 中 國 針 灸,1989 年 第 3 期, 頁 36-) (4) 頭 針 為 主 治 療 腦 血 管 病 失 語 症 50 例 療 效 觀 察 臨 床 資 料 50 例 中, 男 35 例, 女 15 例, 年 齡 最 小 50 歲, 最 大 74 歲, 病 程 最 短 21

半 年, 最 長 三 年 臨 床 症 狀 結 合 CT 確 診, 其 中 腦 出 血 13 例, 腦 血 栓 形 成 37 例, 其 中 運 動 性 失 語 33 例, 混 合 性 失 語 17 例 初 發 病 者 45 例, 復 發 病 者 5 例 治 療 方 法 : 予 以 頭 針 加 體 針 治 療, 配 合 語 言 訓 練 針 刺 第 一 組 取 穴 頭 針 言 語 一 區 言 語 二 區, 體 針 百 會 四 神 聰 增 音 ( 在 甲 狀 軟 骨 兩 側 凹 陷 處 ); 第 二 組 穴 取 頭 針 言 語 一 區 言 語 三 區 精 神 情 感 區, 體 針 廉 泉 操 作 方 法 : 頭 針, 針 與 頭 皮 成 15 度 角 的 方 向 刺 入 頭 皮 下 3-4 釐 米, 以 約 240 次 / 分 的 捻 針 速 度, 連 續 捻 轉 五 分 鐘, 然 後 休 息 五 分 鐘, 重 複 三 次 體 針 : 平 補 平 瀉, 留 針 20-30 分 鐘 隔 日 針 刺 一 次, 三 個 月 為 一 個 療 程 每 月 更 換 一 組 穴 位 療 程 間 休 息 兩 週 言 語 訓 練 : 每 次 針 刺 後 訓 練 便 人 練 習 發 音 三 十 分 鐘 治 療 結 果 : 在 50 例 病 患 中, 顯 效 4 例 (8%), 有 效 35 例 (70%), 無 效 11 例 (22%), 總 有 效 率 78% 經 分 析 療 效 與 初 發 病 者 療 程 病 程 及 年 齡 有 一 定 關 係 發 現 治 療 時 間 越 長 療 效 越 好 年 紀 越 輕 療 效 越 高 病 程 越 短 療 效 越 好 初 發 病 者 療 效 高 於 復 發 病 者 疾 病 性 質 不 同 與 療 效 無 明 顯 關 係 失 語 的 性 質 與 療 效 也 無 明 顯 關 係 ( 馮 秀 娥, 頭 針 為 主 治 療 腦 血 管 病 失 語 症 50 例 療 效 觀 察, 中 國 針 灸,1996 年 第 8 期, 頁 53-) 六 按 語 : (1) 中 風 的 針 灸 治 療 時 機, 一 般 腦 梗 塞 患 者 在 意 識 障 礙 無 顱 壓 高 時, 即 可 進 行 針 刺 治 療, 有 顱 壓 高 者 經 腦 水 腫 治 療 後 再 行 針 刺 治 療 腦 出 血 患 者 多 在 2-3 週 後 進 行 針 刺 治 療, 近 年 來 有 的 學 者 報 導 腦 出 血 急 性 期 針 刺 治 療 有 利 於 意 識 障 礙 的 恢 復, 但 應 注 意 防 止 加 重 或 再 次 出 血 (2) 針 刺 治 療 腦 出 血 的 研 究 : 治 療 組 從 發 作 入 院 即 開 始 針 刺 風 府 啞 門 穴, 同 時 加 刺 對 證 輔 穴 對 照 組 除 不 針 刺 該 二 穴 外, 其 餘 療 法 同 治 療 組 結 果 : 治 療 組 46 例, 痊 癒 15 例, 基 本 痊 癒 8 例 ; 對 照 組 46 例, 痊 癒 2 例, 基 本 痊 癒 7 例, 表 明 針 刺 風 府 啞 門 治 療 腦 出 血 確 有 顯 著 療 效, 早 期 針 刺 該 二 穴 之 療 效 有 其 值 得 探 究 之 必 要 (3) 中 風 之 中 經 絡 較 為 輕 緩, 若 治 療 及 時 得 當, 一 般 預 後 較 好, 這 是 針 灸 主 要 治 療 範 圍 中 臟 腑 較 為 危 篤, 若 搶 救 不 及 時, 病 勢 加 重, 或 惡 化, 預 後 較 差, 有 的 在 數 小 時 內 就 可 死 亡 ; 若 經 搶 救 後, 神 智 漸 清, 病 情 好 轉, 病 由 中 臟 腑 轉 為 中 經 絡, 預 後 較 好 針 灸 參 與 搶 救 不 僅 能 夠 降 低 死 亡 率, 而 對 後 遺 症 的 治 療 也 有 幫 助 總 的 來 看, 比 大 腦 前 動 脈 和 大 腦 中 動 脈 梗 塞 者 的 針 灸 療 效 較 好, 椎 基 底 動 脈 血 栓 形 成 的 效 果 較 差 (4) 針 刺 治 療 中 風 應 根 據 病 情 來 辨 證 施 治, 如 病 變 早 期 肢 體 軟 癱, 可 應 用 電 針 治 療, 使 肢 體 出 現 結 律 性 抽 動, 以 促 進 肌 力 肌 張 力 的 恢 復 病 變 後 期 肢 體 呈 硬 癱, 應 以 遠 端 的 手 足 太 陽 少 陽 經 穴, 既 可 減 緩 上 肢 屈 肌 下 肢 內 側 伸 肌 張 力 增 高, 又 可 活 動 肘 膝 等 大 關 節 22

(5) 過 去 很 多 學 者 運 用 肩 三 針 治 療 中 風 後 肩 痛 或 抬 肩 不 能, 實 踐 證 明, 現 在 多 採 取 遠 端 取 穴, 動 氣 療 法 治 療 肩 部 病 變 療 效 高 於 前 者 (6) 針 刺 治 療 腦 梗 死 有 許 多 現 代 研 究 的 報 導, 所 選 穴 位 主 要 有 : 百 會 風 府 風 池 陽 陵 泉 曲 池 豐 隆 天 鼎 環 跳 等, 在 配 合 辨 證 酌 加 穴 位 現 代 研 究 證 實 : 針 刺 可 明 顯 促 進 腦 部 血 液 循 環, 增 加 腦 灌 注 量 和 血 管 彈 性, 促 進 神 經 組 織 代 謝 和 修 復, 進 而 改 善 大 腦 生 理 功 能 ; 針 刺 能 改 善 血 液 的 黏 聚 凝 狀 態, 增 強 並 改 善 膽 固 醇 和 血 脂 的 代 謝, 使 纖 凝 系 統 趨 向 穩 定, 從 而 促 進 腦 梗 死 的 康 復 和 預 防 腦 梗 死 的 復 發 ; 針 刺 能 使 缺 血 性 腦 血 管 病 患 者 血 漿 亮 氨 酸 腦 內 啡 物 質 水 平 明 顯 下 降, 減 輕 缺 血 性 腦 損 傷 的 病 理 過 程 (7) 針 刺 治 療 腦 出 血 有 許 多 現 代 研 究 的 報 導, 所 選 穴 位 主 要 有 內 關 人 中 三 陰 交 極 泉 尺 澤 委 中 等, 再 配 合 辨 證 酌 加 穴 位 現 代 研 究 證 實, 針 刺 有 鎮 靜 解 痙 改 善 腦 供 血 的 作 用, 天 津 中 醫 學 院 第 一 附 屬 醫 院 通 過 對 879 例 腦 出 血 患 者 針 刺 前 後 頭 顱 CT 觀 察, 證 實 醒 腦 開 竅 針 法 有 促 進 腦 出 血 吸 收 的 效 果 (8) 山 東 醫 科 大 學 生 理 教 研 室 研 究 證 實, 針 刺 人 中 對 呼 吸 停 止 的 動 物 有 呼 吸 啟 動 效 應, 對 呼 吸 節 律 紊 亂 的 動 物 有 節 律 恢 復 作 用 故 腦 出 血 合 併 呼 吸 障 礙 者 針 之 有 效 (9) 針 灸 治 療 中 風 提 倡 盡 早 介 入, 積 極 參 與 搶 救 和 治 療 中 風 初 起 的 治 療, 強 調 用 穴 少 手 法 輕 腦 出 血 的 手 法 操 作, 要 求 輕 捷 熟 練, 用 弱 刺 激 ; 症 情 穩 定, 情 況 較 好 的 病 人 可 酌 用 中 強 度 刺 激 或 高 強 度 刺 激 除 極 少 數 穴 位 外, 均 不 留 針, 在 治 療 過 程 中, 要 隨 時 測 量 血 壓, 應 指 導 患 者 及 時 進 行 肢 體 功 能 鍛 鍊 和 語 言 練 習 凡 老 年 形 盛 氣 虛, 或 肝 陽 亢 逆, 自 覺 頭 暈 指 麻, 偶 有 語 澀 者, 可 能 是 中 風 的 預 兆 宜 保 持 情 志 平 靜, 飲 食 清 淡, 起 居 有 常, 並 針 灸 風 市 足 三 里 等 穴 預 防 發 生 中 風 (10) 本 科 林 建 雄 醫 師 以 顳 三 針 治 療 中 風 後 意 識 不 佳 ; 項 叢 刺 治 療 失 語 及 神 志 不 清 ; 開 四 關 治 療 中 風 患 者 血 壓 升 高 ; 針 上 灸 氣 海 關 元 中 極 治 療 中 風 後 小 便 不 利 ; 針 天 樞 大 橫 足 三 里 上 巨 虛 下 巨 虛 治 療 中 風 後 便 秘, 除 了 臨 床 效 果 良 好 外, 更 逐 漸 建 立 中 風 治 療 之 模 式 附 錄 中 風 的 診 斷 依 據 證 候 分 類 療 效 評 定 一 定 義 中 風 是 由 於 氣 血 逆 亂, 導 致 腦 脈 閉 阻 或 血 溢 於 腦 以 昏 仆 半 身 不 遂 肢 麻 舌 蹇 等 為 主 要 臨 床 表 現 屬 於 腦 血 管 病 範 圍 二 診 斷 依 據 (1) 以 半 身 不 遂, 口 舌 歪 斜, 舌 強 言 蹇, 偏 身 麻 木, 甚 則 神 智 恍 惚 迷 蒙 23

神 昏 昏 憒 為 主 症 (2) 發 病 急 驟, 有 漸 進 發 展 過 程 病 前 多 有 頭 暈 頭 痛, 肢 體 麻 木 等 先 兆 (3) 常 有 年 老 體 衰, 勞 倦 內 傷 嗜 好 菸 酒, 膏 梁 厚 味 等 因 素 每 因 惱 怒 勞 累 酗 酒 感 寒 等 誘 發 (4) 做 血 壓 神 經 系 統 腦 脊 液 及 血 常 規 眼 底 等 檢 查 有 條 件 做 CT 磁 共 振 檢 查, 可 有 異 常 表 現 (5) 應 注 意 與 癇 病 厥 證 痙 病 等 鑒 別 三 證 候 分 類 中 經 絡 (1) 肝 陽 暴 亢 : 半 身 不 遂 舌 強 語 蹇, 口 舌 歪 斜, 眩 暈 頭 痛 面 紅 目 赤, 心 煩 易 怒, 口 苦 咽 乾, 便 秘 尿 黃, 舌 紅 或 絳, 苔 黃 或 燥, 脈 弦 有 力 (2) 風 痰 阻 絡 : 半 身 不 遂, 口 舌 歪 斜, 舌 強 語 蹇, 肢 體 麻 木 或 手 足 拘 急, 頭 暈 目 眩 舌 苔 白 膩 或 黃 膩, 脈 弦 滑 (3) 痰 熱 腑 實 : 半 身 不 遂, 舌 強 不 語, 口 舌 歪 斜, 口 粘 痰 多, 腹 脹 便 秘, 午 後 面 紅 煩 熱 舌 紅, 苔 黃 膩 或 灰 黑, 脈 弦 滑 大 (4) 氣 虛 血 瘀 : 半 身 不 遂, 肢 體 軟 弱, 偏 身 麻 木, 舌 歪 語 蹇, 手 足 腫 脹, 面 色 淡 白, 氣 短 乏 力 心 悸 自 汗 舌 質 暗 淡, 苔 薄 白 或 白 膩, 脈 細 緩 或 細 澀 (5) 陰 虛 風 動 : 半 身 不 遂, 肢 體 麻 木, 舌 強 語 蹇, 心 煩 失 眠, 眩 暈 耳 鳴, 手 足 拘 攣 或 蠕 動 舌 紅 或 暗 淡, 苔 少 或 光 剝, 脈 細 弦 或 數 中 臟 腑 : (1) 風 火 蔽 竅 : 突 然 昏 倒, 不 省 人 事, 兩 目 斜 視 或 直 視 面 紅 目 赤, 肢 體 強 直, 口 噤, 項 強, 兩 手 握 緊 拘 急, 甚 則 抽 搐, 角 弓 反 張 舌 紅 或 絳, 苔 黃 而 燥 或 焦 黑, 脈 弦 數 (2) 痰 火 閉 竅 : 突 然 昏 倒, 昏 憒 不 語, 躁 擾 不 寧, 肢 體 強 直 痰 多 息 促, 兩 目 直 視, 鼻 鼾 身 熱, 大 便 秘 結, 苔 黃 厚 膩, 脈 滑 數 有 力 (3) 痰 濕 蒙 竅 : 突 然 神 昏 迷 睡, 半 身 不 遂, 肢 體 癱 瘓 不 收 面 色 晦 垢, 痰 涎 雍 盛, 四 肢 逆 冷 舌 質 暗 淡, 苔 白 膩, 脈 弦 滑 或 緩 (4) 元 氣 衰 敗 : 神 昏, 面 色 蒼 白, 瞳 神 散 大, 手 撒 肢 逆, 二 便 失 禁, 氣 息 短 促, 多 汗 膚 涼 舌 淡 紫 或 萎 縮, 苔 白 膩, 脈 散 或 微 四 療 效 評 定 治 癒 : 症 狀 及 體 徵 消 失, 基 本 能 獨 立 生 活 好 轉 : 症 狀 及 體 徵 好 轉, 能 扶 杖 行 動, 或 基 本 生 活 能 自 理 未 癒 : 症 狀 及 體 徵 無 變 化 24

腦 性 麻 痺 (cerebral palsy) 一 概 述 : 腦 性 麻 痺 屬 於 中 醫 學 五 遲 五 軟 五 硬 痿 證 的 範 疇 是 指 大 腦 中 的 中 樞 神 經 系 統, 在 發 育 成 熟 之 前 受 到 損 傷 或 受 到 損 傷 或 發 生 病 變, 而 導 致 其 運 動 機 能 發 生 障 礙, 可 伴 隨 有 智 力 低 下 驚 厥 聽 覺 與 視 覺 障 礙 及 學 習 困 難 等 主 要 由 圍 產 期 和 出 生 前 各 種 原 因 引 起 顱 內 缺 氧 出 血 等 導 致, 如 母 孕 期 感 染 胎 兒 窘 迫 新 生 兒 窒 息 早 產 腦 血 管 疾 病 或 全 身 出 血 性 疾 病 等 發 生 的 時 間 通 常 在 出 生 之 前 或 出 生 不 久, 也 就 是 還 在 發 育 中 的 大 腦, 其 控 制 運 動 方 面 的 細 胞 受 到 傷 害, 使 的 肌 肉 控 制 方 面 發 生 障 礙, 所 以 腦 性 麻 痺 病 人 一 般 來 說 會 有 無 力 或 是 僵 硬 的 情 形 發 生 不 過 腦 性 麻 痺 和 小 兒 麻 痺 並 不 相 同, 腦 性 麻 痺 患 者 的 肌 肉 通 常 不 是 完 全 癱 瘓, 但 其 傷 害 可 能 會 影 響 動 作 以 外 的 其 他 腦 部 區 域, 因 此 使 腦 性 麻 痺 兒 童 可 能 同 時 有 視 覺 聽 覺 語 言 或 學 習 上 的 障 礙, 是 屬 於 多 重 障 礙 類 別 在 各 種 治 療 方 案 中, 針 灸 是 重 要 的 方 法 之 一 針 灸 治 療 小 兒 腦 癱 的 療 效 與 病 情 輕 重 有 關, 一 般 癱 瘓 程 度 清 或 單 純 下 肢 癱 瘓 易 於 治 療, 產 傷 比 先 天 發 育 不 良 核 黃 疸 後 遺 症 療 效 好 臨 床 觀 察 發 現, 在 兩 歲 以 前, 肢 體 無 畸 形 改 變 時 及 早 治 療, 有 利 於 患 兒 康 復 二 分 類 : ( 一 ) 運 動 障 礙 (1) 痙 攣 形 (Spastic): 肌 肉 拉 緊, 引 致 姿 勢 畸 形, 行 動 困 難 是 最 常 見 的 一 種 腦 性 麻 痺 患 者 手 腳 的 屈 曲 肌 (flexors), 髖 內 收 肌 (hip adductors) 及 小 腿 後 肌 (plantarflexors) 通 常 較 會 較 受 痙 攣 的 影 響 而 引 致 張 力 上 升 病 人 會 因 不 同 肌 肉 受 痙 攣 影 響 的 程 度 而 有 個 別 不 正 常 姿 勢 肌 肉 在 長 期 張 力 上 升 的 情 況 下 會 收 短 及 引 起 攣 縮 (contracture) 嚴 重 的 攣 縮 會 引 致 骨 格 變 形 痙 攣 及 張 力 上 升 又 會 令 活 動 變 得 僵 硬 及 不 流 暢 半 身 麻 痺 (hemiplegia) - 即 半 邊 身 體 受 到 影 響 雙 邊 麻 痺 (diplegia) - 四 肢 都 受 到 影 響, 但 雙 腳 的 影 響 較 為 嚴 重 三 肢 麻 痺 (triplegia) - 常 見 是 雙 腳 及 一 隻 手 受 到 影 響 四 肢 麻 痺 (quadriplegia) - 全 身 都 受 到 影 響 (2) 運 動 障 礙 形 (Dyskinetic): 全 身 會 受 到 不 自 主 的 張 力 (Dystonia) 及 動 作 影 響 ; 患 者 會 不 斷 及 不 自 主 的 轉 變 姿 勢 及 舞 動 四 肢 (choreo-athetosis) (3) 協 調 不 良 形 (Ataxic): 活 動 的 協 調 有 困 難, 導 致 如 寫 字 扣 鈕 繫 鞋 帶 等 需 要 25

協 調 的 動 作 十 分 緩 慢 (4) 混 合 形 (Mixed): 任 何 上 述 形 態 的 混 合 常 見 是 痙 攣 及 運 動 障 礙 的 混 合 形 因 為 這 些 不 自 主 的 姿 勢 與 動 作, 病 者 的 外 觀 會 很 不 自 然 這 些 不 自 主 的 姿 勢 與 動 作 又 會 病 者 的 活 動 有 困 難 因 為 喉 部 控 制 困 難, 說 話 亦 會 變 得 不 清 楚 其 實 很 多 病 人 的 智 力 都 比 他 們 的 外 表 聰 明 透 過 適 當 的 協 助, 他 們 可 以 與 人 溝 通 讀 書 工 作 ( 二 ) 智 力 障 礙 : 一 般 人 都 誤 解 腦 性 病 患 都 是 智 能 不 足, 但 事 實 上 並 非 所 有 的 腦 性 麻 痺 病 患 都 會 有 智 能 不 足 的 症 狀, 在 所 有 的 腦 性 麻 痺 病 患 之 中, 約 有 75% 的 人 會 有 智 能 不 足 的 症 狀, 換 句 話 說 有 四 分 之 一 的 人 智 力 正 常, 甚 至 有 些 還 比 一 般 人 高 ( 三 ) 癲 癇 : 大 約 有 40% 的 腦 性 麻 痺 病 人 會 有 癲 癇 症 狀 的 產 生, 若 是 沒 有 將 癲 癇 控 制 好, 癲 癇 會 對 腦 部 造 成 再 次 的 傷 害, 影 響 以 後 的 學 習 因 此 癲 癇 的 控 制 十 分 重 要, 有 癲 癇 症 狀 時, 應 該 遵 照 醫 師 指 示 服 用 抗 癲 癇 藥 物, 以 控 制 癲 癇 ( 四 ) 視 力 缺 損 : 約 有 25% 的 腦 性 麻 痺 病 人 會 有 斜 視 的 症 狀, 不 過 隨 著 小 孩 子 長 大, 此 現 象 會 漸 漸 消 失 但 是 如 果 當 孩 子 大 於 六 個 月 時 仍 有 此 症 狀, 則 應 找 眼 科 醫 師 加 以 矯 正, 以 免 小 孩 習 慣 以 一 隻 眼 看 東 西, 造 成 另 一 隻 眼 弱 視 ( 五 ) 聽 力 障 礙 : 約 有 20% 的 腦 性 麻 痺 病 人 會 有 聽 覺 障 礙, 聽 覺 障 礙 會 影 響 病 人 的 語 言 學 習 ( 六 ) 語 言 障 礙 : 大 約 有 70%~75% 的 腦 性 麻 痺 病 患 會 有 語 言 障 礙, 主 要 原 因 是 腦 傷 使 得 口 部 肌 肉 的 控 制 產 生 問 題, 而 說 話 是 依 賴 嘴 唇 舌 頭 與 喉 嚨 肌 肉 的 控 制, 因 此 口 部 肌 肉 控 制 有 問 題, 說 話 當 然 也 就 有 問 題 了 ( 七 ) 發 育 障 礙 : 造 成 發 育 不 良 的 原 因 有 二 : 一 為 有 些 腦 性 麻 痺 病 人 有 進 食 困 難, 因 此 營 養 吸 收 不 足, 發 育 較 差 ; 另 一 方 面 是 因 為 腦 性 麻 痺 病 人 可 能 動 的 較 少, 因 而 肌 肉 較 少 使 用, 因 而 較 不 發 達 ( 八 ) 情 緒 障 礙 : 26

一 般 來 說, 痙 攣 型 的 小 孩 較 為 內 向 畏 縮 與 緊 張 ; 徐 動 型 的 小 孩 較 為 外 向 與, 情 緒 是 以 爆 發 的 方 式 發 洩 出 來, 因 此, 面 對 不 同 的 腦 性 麻 痺 病 患, 我 們 應 給 予 不 同 方 式 來 疏 導 他 們 的 情 緒 三 病 因 病 機 : 本 病 發 生 在 出 生 之 前 或 之 後 不 久, 常 被 認 為 與 先 天 稟 賦 相 關, 小 兒 腦 性 麻 痺 屬 中 醫 學 五 遲 五 軟 五 硬 痿 証 急 慢 驚 風 等 範 疇 主 要 由 於 先 天 胎 稟 不 足 ; 肝 腎 虧 損 ; 後 天 失 養 ; 真 氣 虛 弱 或 受 寒 ; 陰 精 不 足, 筋 骨 肌 膚 失 其 溫 煦 等 因 素 所 致 根 據 小 兒 腦 性 麻 痺 病 機 及 相 關 臨 床 表 現 一 般 可 分 為 五 型 (1) 精 氣 不 足 型 (2) 血 虛 生 風 型 (3) 肝 強 脾 弱 型 (4) 肝 腎 虛 弱 型 (5) 陰 虛 風 動 型 四 治 療 : 本 病 之 治 療 以 取 脾 胃 腎 督 經 為 主, 因 四 經 與 原 氣 相 關 之 生 成 及 補 給 相 關 又 因 背 俞 主 五 臟 之 氣, 故 亦 多 取 之 除 此 之 外, 針 灸 在 治 療 本 病 時, 多 取 頭 針 及 醒 腦 開 竅 與 治 神 之 穴, 如 風 府 百 會 神 庭 等 而 本 病 造 成 之 肢 體 癱 瘓, 則 往 往 分 經 而 治 之 治 則 : 補 益 肝 腎, 益 氣 養 血, 疏 通 經 絡, 強 筋 壯 骨 處 方 ( 一 ) (1) 體 針 : 大 椎 身 柱 風 府 四 神 聰 懸 鐘 陽 陵 泉 隨 證 ( 症 ) 配 穴 : 肝 腎 不 足 加 肝 俞 腎 俞 太 溪 三 陰 交 補 養 肝 腎 ; 脾 胃 虛 弱 加 中 脘 脾 俞 足 三 里 健 運 脾 胃 ; 上 下 肢 癱 瘓 分 別 加 曲 池 手 三 里 合 谷 外 關 伏 兔 環 跳 風 市 委 中 承 山 豐 隆 等 疏 通 肢 體 經 氣 操 作 方 法 : 風 府 朝 鼻 尖 以 下 方 向 針 刺 一 寸 左 右, 切 勿 向 上 深 刺, 以 免 誤 入 枕 骨 大 孔, 四 神 聰 分 別 從 四 個 不 同 方 位 刺 向 百 會 穴, 背 俞 穴 宜 斜 刺 淺 刺 ; 其 餘 穴 位 常 規 針 刺 (2) 頭 皮 針 : 取 頂 顳 前 斜 線 頂 旁 一 線 頂 旁 二 線 顳 前 線 枕 下 旁 線 毫 針 刺 激, 留 針 1-4 小 時, 每 日 一 次 處 方 ( 二 ) (1) 體 針 基 本 方 :. 百 會 四 神 聰 大 椎 合 谷 足 三 里 懸 鐘 ; 備 用 穴 : 風 池 啞 門 曲 池 陽 陵 泉 崑 崙 隨 證 ( 症 ) 配 穴 : 腎 精 虧 虛 加 腎 俞 志 室 太 溪 痰 瘀 阻 絡 加 委 中 曲 澤 刺 血, 膈 俞 血 海 (2) 耳 穴 : 枕 皮 質 下 心 腎 肝 脾 神 門 27

(3) 頭 皮 針 : 額 中 線 頂 顳 前 斜 線 頂 旁 一 線 頂 旁 二 線 頂 中 線 頂 後 線 枕 下 旁 線 ; 運 動 區 足 運 感 區 平 衡 區 操 作 方 法 : 百 會 四 神 聰 針 後 可 留 針 1-2 小 時, 並 可 與 頭 皮 針 同 時 運 餘 穴 一 般 用 補 法, 可 以 配 合 電 針 使 用 如 患 兒 難 以 合 作, 除 頭 部 穴 位 外, 在 提 插 捻 轉 後 不 做 留 針, 隔 日 一 次, 三 各 月 為 一 個 療 程, 療 程 間 休 息 一 週 耳 針 則 每 次 選 用 2-4 穴, 毫 針 刺 用 弱 刺 激, 留 針 30 分 鐘, 隔 日 一 次, 三 十 次 為 一 療 程, 也 可 用 磁 珠 貼 壓 頭 皮 針 : 局 部 消 毒 後, 用 0.5-1 寸 毫 針 迅 速 刺 入 皮 下, 深 度 在 帽 狀 腱 膜 下, 將 體 針 與 頭 皮 平 行, 推 送 至 一 定 深 度 的 刺 激 區 後, 留 針 1-2 小 時, 留 針 其 間 可 以 自 由 活 動 五 期 刊 選 錄 (1) 針 刺 治 療 本 病 122 例, 取 百 會 大 椎 四 神 聰 懸 鐘 足 三 里 ; 語 言 障 礙 加 啞 門 通 里 廉 泉 ; 智 力 低 下 加 通 里 心 俞 腎 俞 ; 上 肢 癱 加 肩 俞 曲 池 外 關 頸 夾 脊 ; 下 肢 癱 加 環 跳 陽 陵 泉 髀 關 腰 夾 脊 ; 關 節 屈 曲 拘 攣 在 肩 部 加 肩 膠 ; 肘 部 加 曲 澤 ; 腕 部 加 大 陵 ; 髖 部 加 風 市 ; 膝 部 加 曲 泉 ; 踝 部 加 太 溪 等 毫 針 平 補 平 瀉, 留 針 20-30 分 鐘, 每 日 一 次, 同 時 進 行 功 能 訓 練, 十 次 為 一 療 程 另 外, 單 用 功 能 訓 練 治 療 94 例 結 果 : 兩 組 治 療 後 綜 合 發 育 商 數 和 動 作 發 育 商 數 均 有 明 顯 提 高, 與 治 療 前 比 較 均 有 顯 著 性 差 異, 而 針 灸 治 療 組 較 功 能 訓 練 組 的 改 變 幅 度 更 為 明 顯 ( 曹 建 國 等, 針 刺 治 療 小 兒 痙 攣 性 腦 癱, 中 國 康 復,2000 年 第 4 期, 頁 196-197) 六 按 語 : (1) 臨 床 治 療 以 督 脈 經 穴 為 主, 尤 其 是 頭 枕 部 腧 穴,, 如 百 會 啞 門 風 池 大 椎 等, 不 僅 能 醒 腦 開 竅, 還 可 以 調 理 周 身 氣 血, 增 強 體 質 因 此, 在 安 全 條 件 下, 採 用 針 刺 灸 法 或 穴 位 注 射 等 能 夠 取 得 較 好 的 效 果 針 刺 手 足 陽 明 經 穴 主 要 目 的 是 改 善 肢 體 的 功 能 狀 況, 至 於 關 節 畸 形 如 指 屈 曲 肘 關 節 內 旋 腕 下 垂 足 內 翻 外 翻 踝 關 節 下 垂 剪 刀 步 態 腰 軟 等 皆 以 局 部 配 穴 為 主 本 病 治 療 療 程 一 般 需 要 1-2 年, 長 期 治 療 應 考 慮 數 組 處 方 輪 流 交 替 使 用, 並 根 據 患 者 不 同 臨 床 表 現 隨 證 選 穴 (2) 本 科 孫 茂 峰 醫 師 治 療 本 病 主 要 採 取 靳 三 針 方 : 智 三 針 四 神 針 腦 三 針 顳 三 針 等, 並 因 應 各 兼 症 而 採 體 針 半 刺 法, 經 過 一 段 時 間 治 療, 在 肢 體 動 作 及 語 言 情 緒 上, 有 一 定 程 度 之 助 益 體 針 半 刺 法 上 肢 癱 瘓 : 肩 髃 肩 髎 曲 池 手 三 里 支 溝 外 關 合 谷 下 肢 癱 瘓 : 秩 邊 環 跳 陽 陵 泉 足 三 里 懸 鐘 三 陰 交 丘 墟 委 中 太 沖 足 臨 泣 28

語 言 障 礙 : 風 府 啞 門 口 角 流 涎 : 上 廉 泉 地 倉 承 漿 人 中 吞 咽 困 難 : 上 廉 泉 天 突 頸 軟 : 天 柱 大 椎 腰 軟 : 命 門 腰 陽 關 腎 俞 脾 俞 腰 夾 脊 穴 二 便 失 禁 : 上 髎 次 髎 中 極 關 元 眼 球 內 斜 視 : 太 陽 絲 竹 空 聽 力 障 礙 : 翳 風 聽 宮 聽 會 腎 俞 太 溪 命 門 剪 刀 步 : 風 市 髀 關 解 溪 尖 足 : 解 溪 昆 侖 足 外 翻 : 三 陰 交 太 溪 足 內 翻 : 絕 骨 昆 侖 29

顏 面 神 經 麻 痺 一 概 述 顏 面 神 經 麻 痺 ( 面 癱 ), 在 中 醫 上 又 稱 作 口 僻 口 喎 口 眼 歪 斜 吊 線 風 歪 嘴 風 等, 主 要 是 指 嘴 歪 眼 皮 不 能 閉 合 流 眼 淚 味 覺 障 礙 食 物 在 口 內 有 停 滯 感 喝 水 會 流 出 來 等 一 系 列 症 狀 表 現 本 病 發 病 急 速, 以 一 側 面 部 發 病 為 多, 罹 患 率 並 無 男 女 性 別 年 齡 差 別, 不 過 以 十 五 至 四 十 五 歲 發 生 的 較 多 見 好 發 月 份, 在 台 灣 以 每 年 季 節 交 替 時 期, 四 五 十 一 十 二 月, 或 是 多 變 的 氣 候 最 為 常 見 一 般 預 後 不 錯, 平 均 約 七 至 八 成 病 患 可 完 全 恢 復 恢 復 時 間 約 須 三 至 六 周, 這 是 因 為 神 經 纖 維 的 復 原 須 要 一 定 的 時 間 所 致 有 些 因 素 會 影 響 恢 復 快 慢 與 程 度, 如 高 齡, 抽 煙, 喝 酒, 熬 夜, 或 血 管 硬 化 及 高 血 壓 糖 尿 病 等 二 分 類 顏 面 神 經 麻 痺 通 常 可 分 為 (1) 中 樞 性 顏 面 神 經 麻 痺 及 (2) 末 稍 性 顏 面 神 經 麻 痺 兩 種 前 者 常 見 於 腦 出 血 腦 血 管 栓 塞 或 腦 腫 瘤 等 嚴 重 的 腦 疾 病, 顏 面 神 經 麻 痺 只 是 這 些 疾 病 的 附 帶 症 狀 而 已, 麻 痺 本 身 並 非 這 些 疾 病 的 治 療 對 象 中 央 性 病 變 侵 犯 腦 幹 神 經 核 以 上 的 神 經 纖 維, 並 不 會 影 響 到 前 額 的 肌 肉 而 後 者 麻 痺 則 是 其 主 要 症 狀, 所 以 治 療 的 第 一 目 標 是 麻 痺 的 處 理 引 起 顏 面 神 經 麻 痺 的 原 因 有 數 種, 但 代 表 性 的 是 亨 特 氏 症 候 群 (Hunt's syndrome) 及 貝 爾 氏 麻 痺 (Bell's palsy) 其 他 造 成 顏 面 神 經 麻 痺 的 原 因, 還 有 外 傷 或 腫 瘤 中 耳 炎 手 術 的 後 遺 症 等 等 所 謂 貝 爾 氏 麻 痺 被 認 為 是 原 因 不 明 或 病 毒 的 感 染 等, 使 供 給 顏 面 神 經 營 養 的 血 管 中 之 血 流 惡 化, 導 致 顏 面 神 經 功 能 失 調 而 引 起 麻 痺 大 部 份 的 顏 面 神 經 麻 痺 都 是 屬 於 這 類 麻 痺 相 反 的 亨 特 氏 症 候 群 是 因 為 水 痘 帶 狀 皰 疹 病 毒 引 起 顏 面 神 經 發 炎 而 導 致 的 麻 痺, 這 情 形 在 發 覺 顏 面 神 經 麻 痺 之 前, 耳 朵 的 周 圍 或 後 腦 部 會 產 生 疼 痛, 且 耳 朵 一 帶 長 出 水 泡, 部 份 會 有 劇 烈 的 疼 痛, 同 時 身 體 會 搖 搖 晃 晃 無 法 行 走 ( 失 去 平 衡 感 ), 顏 面 的 症 狀 以 外 也 會 出 現 流 淚 困 難, 或 相 反 的 流 太 多 眼 淚 而 困 擾, 失 去 味 覺, 小 小 的 聲 音 在 腦 中 大 聲 鳴 響 等 的 症 狀, 是 否 為 亨 特 氏 症 候 群, 通 常 可 從 症 狀 判 斷 出 來, 但 如 有 疑 問, 可 抽 血 檢 查 對 病 毒 的 抗 體 值 就 做 確 定 診 斷 三 病 因 病 機 : 中 醫 學 認 為, 勞 作 過 度, 機 體 正 氣 不 足, 脈 絡 空 虛, 衛 外 不 固, 風 邪 乘 虛 入 中 30

面 部 經 絡, 致 氣 血 痺 阻, 不 能 濡 養 經 絡, 經 筋 功 能 失 調, 筋 肉 失 於 約 束, 出 現 喎 僻 周 圍 性 面 癱 包 括 眼 部 和 口 頰 部 筋 肉 筋 肉 症 狀, 由 於 足 太 陽 經 筋 為 目 上 綱, 足 陽 明 經 筋 為 目 下 綱, 故 眼 瞼 不 能 閉 合 為 足 太 陽 和 足 陽 明 經 筋 功 能 失 調 所 致 ; 口 頰 目 部 主 要 為 手 太 陽 和 手 足 陽 明 經 筋 所 主, 因 此, 口 歪 主 要 係 該 三 條 經 筋 功 能 失 調 所 致 ; 而 側 邊 之 麻 痹 或 牽 引 耳 部 之 疼 痛 則 主 要 與 手 足 少 陽 經 筋 之 關 係 較 為 密 切 風 邪 為 六 淫 之 首 百 病 之 長, 風 邪 入 中 經 絡, 每 與 寒 熱 痰 等 邪 兼 夾 為 患, 導 致 一 側 面 部 氣 血 不 和, 經 絡 失 養, 肌 肉 弛 緩 不 收, 面 部 兩 側 經 絡 氣 血 失 去 相 對 平 衡, 使 病 側 面 肌 歪 向 健 側, 形 成 口 眼 喎 邪 且 邪 氣 鬱 久 成 瘀, 或 煉 津 為 痰, 痰 瘀 阻 滯, 絡 道 不 利, 則 病 更 深 一 層 總 之, 風 痰 瘀 血 阻 滯 經 脈, 是 其 機 本 病 機 不 過, 臨 床 所 見, 風 熱 所 致 者, 常 繼 發 於 風 熱 感 冒, 風 火 牙 痛 中 耳 炎 或 面 部 疱 疹 之 後, 故 其 病 機 演 變 往 往 又 夾 熱 邪 為 患 四 治 療 處 理 本 病 有 幾 個 原 則, 一 是 在 位 置 上 需 辨 析 出 與 何 條 經 筋 相 關, 選 擇 本 經 筋 之 相 關 經 脈 穴 位 與 其 經 筋 牽 引 部 位 之 阿 是 穴 治 療 ; 二 是 在 邪 氣 種 類 上 選 擇 祛 風 為 主 之 穴 位 ; 三 是 在 穴 位 選 擇 上 要 兼 顧 避 免 瘀 痰 肝 風 等 之 相 助 為 患 治 則 : 以 手 足 陽 明 經 為 主, 手 足 少 陽 為 輔, 採 取 局 部 近 取 與 脈 引 筋 氣 循 經 遠 取 相 結 合 的 方 法 初 起 宜 淺 刺, 一 週 後 酌 予 平 刺 透 穴 或 斜 刺 處 方 : 風 池 翳 風 頰 車 地 倉 合 谷 太 沖 方 義 : 本 病 為 風 邪 侵 襲 面 部 陽 明 少 陽 脈 絡, 故 取 風 池 翳 風, 有 疏 散 風 邪 之 效, 其 中 翳 風 可 祛 風 止 痛, 適 用 於 初 病 耳 後 乳 突 痛 ; 頰 車 地 倉 同 屬 陽 明, 平 刺 透 穴 以 推 動 經 氣 ; 合 谷 太 沖 為 循 經 遠 取 法, 合 谷 善 治 頭 面 諸 疾, 太 沖 用 瀉 法 治 唇 吻 喎 斜 最 為 有 效 隨 證 ( 症 ) 配 穴 : 鼻 唇 溝 平 坦 : 迎 香 禾 髎 鼻 中 溝 歪 斜 : 水 溝 頦 唇 溝 歪 斜 : 承 漿 目 不 能 合 : 陽 白 攢 竹 或 申 脈 照 海 面 頰 板 滯 : 四 白 巨 髎 抬 眉 困 難 加 攢 竹 風 寒 證 加 風 池, 祛 風 散 寒 風 熱 證 加 曲 池, 疏 風 瀉 熱 ; 恢 復 期 加 足 三 里, 補 益 氣 血 濡 養 經 筋 以 上 隨 證 ( 症 ) 配 穴 需 根 據 麻 痺 部 位, 選 取 適 當 穴 位 分 組 輪 換 治 療 操 作 方 法 : 面 部 腧 穴 均 行 平 補 平 瀉 法, 恢 復 期 可 加 灸 法 ; 在 急 性 期, 面 部 31

穴 位 手 法 不 宜 過 重, 肢 體 遠 端 的 腧 穴 行 瀉 法 且 手 法 宜 重 ; 在 恢 復 期, 合 谷 行 平 補 平 瀉 法, 足 三 里 施 行 補 法 五 期 刊 選 錄 (1) 本 次 研 究 從 1997 年 10 月 至 2000 年 12 月, 共 收 集 病 例 80 例, 均 為 四 川 大 學 華 西 醫 院 針 灸 科 門 診 及 住 院 患 者, 隨 機 將 患 者 分 為 早 期 針 刺 組 40 例 早 期 不 針 刺 組 40 例 早 期 針 刺 組 患 者 就 診 時 即 採 用 毫 針 針 刺 法, 均 選 取 患 側 穴 位 風 池 ( 或 翳 風 ) 地 倉 頰 車 聽 會 ( 或 下 關 ) 迎 香 頭 維 承 光 合 谷 足 三 里 三 陰 交 ( 或 太 沖 ) 等 穴, 針 直 刺 或 橫 刺 入 皮 膚 0.5~1cm 左 右, 採 用 平 補 平 瀉 手 法, 以 患 者 有 脹 或 酸 痛 感 為 度, 留 針 30 分 鐘, 留 針 期 間 行 針 3~4 次 早 期 不 針 刺 組 患 者 就 診 時 給 予 西 藥 強 的 松 及 維 生 素 C 複 合 維 生 素 B 等 治 療 強 的 松 用 法 如 下 : 發 病 初 期 五 天 60mg/d, 分 早 晚 兩 次 服 用 ; 第 六 七 天 30mg/d, 分 早 晚 兩 次 服 用 ; 第 八 天 10mg, 分 早 晚 兩 次 服 用 ; 第 九 天 5mg, 早 晚 頓 服 一 共 用 藥 九 天 急 性 期 10 天 過 後, 採 用 與 患 側 面 部 針 刺 組 一 樣 的 針 刺 治 療 方 法 治 療 針 灸 治 療 時 間 與 療 程 : 每 天 治 療 一 次, 每 次 四 十 分 鐘 左 右, 其 中 十 分 鐘 為 開 始 和 結 束, 三 十 分 鐘 為 留 針 行 針 時 間, 逢 週 末 休 息, 治 療 至 患 者 臨 床 痊 癒 為 止 ; 治 療 經 兩 個 月 後, 如 未 治 癒 者 繼 續 針 灸 治 療, 改 每 週 三 次, 一 個 月 為 一 個 療 程, 治 療 兩 個 月 ; 治 療 或 隨 訪 共 四 個 月 本 次 研 究 結 果 提 示 : 急 性 期 針 刺 與 不 針 刺 治 療, 兩 組 患 者 的 臨 床 痊 癒 率, 平 均 臨 床 痊 癒 時 間 經 比 較 (P>0.05) 無 顯 著 差 別, 針 刺 組 的 不 完 全 性 面 癱 患 者 在 急 性 期 治 療 中 有 18 例 發 展 成 為 完 全 性 面 癱, 非 針 刺 組 則 有 21 例 發 展 成 為 完 全 性 面 癱, 兩 組 經 比 較 (P>0.05) 無 顯 著 差 別 ; 但 兩 組 發 展 成 為 完 全 性 面 癱 的 患 者 經 治 療 而 臨 床 痊 癒 時 間 不 同, 針 刺 組 明 顯 少 於 非 針 刺 組, 經 統 計 比 較 P<0.05, 有 統 計 意 義 此 外, 作 為 本 病 的 主 要 伴 隨 症 狀 : 流 淚, 早 期 通 過 對 承 光 穴 位 的 針 灸 治 療 能 有 效 消 除 本 症 狀 (P<0.05) 同 時, 大 量 實 驗 研 究 證 實 的 針 刺 鎮 痛 作 用, 在 本 病 的 早 期 針 灸 治 療 中 也 得 到 驗 證 (P<0.05) 所 以, 結 合 經 驗 及 本 次 研 究 結 果 我 們 認 為, 面 癱 的 針 灸 治 療 最 佳 介 入 時 間 應 是 發 病 的 早 期, 及 急 性 期 ( 發 病 的 七 日 內 ), 以 盡 早 消 除, 以 盡 早 消 除 伴 隨 症 狀 及 縮 斷 完 全 性 面 癱 患 者 的 臨 床 痊 癒 時 間, 促 進 疾 病 的 早 日 痊 癒 ( 李 寧 田 豐 偉 吳 濱 等,Bell's 面 癱 急 性 期 的 針 灸 治 療 臨 床 觀 察, 北 京 中 醫 藥 大 學 學 報,2002 年 第 2 期, 頁 66-68) (2) 割 治 療 法 耳 背 放 血, 治 療 面 神 經 麻 痺 160 例, 其 中 154 例 經 放 血 治 療 恢 復 了 健 康 操 作 方 法 : 選 病 者 患 側 耳 背 近 耳 輪 處 明 顯 的 血 管 一 根, 搓 揉 數 分 鐘, 使 其 充 血 按 常 規 消 毒 後, 用 左 手 拇 食 指 將 耳 背 拉 平, 中 指 頂 於 下 ; 右 手 持 刮 臉 刀 片, 用 刀 尖 劃 破 血 管 ; 流 血 二 至 三 毫 升 即 可 然 後 擦 去 血 跡, 蓋 上 敷 料, 敷 上 膠 布 病 情 較 32

輕 病 程 較 短 者, 放 血 一 次 可 癒 ; 病 情 較 重 病 程 較 長 者, 可 放 2-4 次 重 複 進 行 時, 可 在 上 次 手 術 之 耳 背, 另 選 一 根 血 管 放 血 ( 王 建 閣, 耳 背 放 血 治 面 神 經 麻 痺, 中 國 針 灸,1985 年 第 3 期, 頁 45-) (3) 以 翳 風 穴 為 主, 診 治 周 圍 性 面 癱 32 例 治 療 方 法 : 取 穴 : 以 翳 風 為 主, 配 以 頰 車 地 倉 人 中 承 漿 攢 竹 四 白 合 谷, 體 弱 者 可 配 足 三 里 穴 具 體 操 作 : 對 翳 風 穴 的 刺 法 及 其 觸 診 : 面 癱 患 者 多 在 翳 風 穴 有 壓 痛 若 觸 診 翳 風 穴 似 有 物 堵 塞 感 時, 則 提 示 病 情 趨 向 加 重 伴 隨 治 療, 翳 風 穴 壓 痛 逐 次 減 輕, 局 部 觸 診 鬆 軟, 則 面 癱 也 有 好 轉 或 接 近 痊 癒 針 刺 翳 風 穴 時, 針 尖 需 向 鼻 尖 方 向 進 針, 針 到 1.0~1.5 寸 深 時, 使 患 者 有 酸 麻 脹 感 擴 散 到 面 部 為 度, 主 要 用 瀉 法 針 刺 配 穴 時 主 要 用 平 補 平 瀉 法, 刺 後 對 於 患 側 ( 如 眼 瞼 周 圍 唇 角 眉 頭 眉 梢 額 頰 部 ) 使 患 者 自 行 按 摩, 務 期 使 各 部 皮 膚 發 熱 每 日 針 刺 一 次,10 次 為 一 個 療 程 治 療 結 果 : 本 組 32 例, 經 用 上 法 治 療, 痊 癒 31 例, 顯 效 1 例, 有 效 率 為 100%, 療 程 最 短 一 個, 最 長 兩 個 ( 金 伯 華, 翳 風 穴 為 主 診 治 周 圍 性 面 癱 32 例, 中 國 針 灸,1986 年 第 3 期, 頁 3-) (4) 穴 位 敷 貼 : 治 療 組 患 者 38 例, 其 中 男 20 例, 女 18 例 ; 年 齡 最 小 2 歲, 最 大 76 歲, 平 均 年 齡 40.5 歲 ; 左 側 面 癱 21 例, 右 側 面 癱 17 例 ; 病 程 在 0-7 天 者 30 例,7-15 天 內 5 例,40 天 1 例, 三 個 月 1 例, 六 個 月 以 上 1 例 治 療 組 藥 物 製 備, 將 天 南 星 防 風 全 蠍 川 芎 白 芨 各 10g 研 細 粉, 用 生 薑 汁 調 糊 備 用 取 太 陽 下 關 頰 車 地 倉 顴 髎 四 白 穴, 每 次 選 2 穴, 先 用 棉 球 蘸 薑 汁 反 覆 擦 穴 位 處 皮 膚 至 紅, 再 塗 以 上 述 糊 劑, 其 直 徑 約 2cm, 厚 約 3mm, 外 貼 三 層 紗 布, 糊 劑 將 乾 時 不 斷 從 紗 布 外 滴 加 薑 汁, 保 持 糊 劑 濕 潤, 每 日 換 藥 一 次 治 療 組 七 日 內 治 癒 30 例, 治 癒 最 快 為 4 天 ;7-10 天 內 治 癒 4 例 ;11 天 治 癒 2 例 ;2 例 分 別 治 療 2 3 天 無 效, 後 改 去 他 處 治 療 治 癒 率 94.7% 加 之 從 紗 布 外 不 定 時 地 補 充 薑 汁, 使 血 藥 濃 度 保 持 高 效, 從 而 達 到 事 半 功 倍 的 效 果, 這 也 是 本 組 病 例 能 在 短 期 內 治 癒 的 原 因 ( 馬 海 明 等, 中 藥 穴 位 敷 貼 治 療 貝 爾 氏 面 癱 38 例, 武 警 醫 學,1999 年 第 12 期, 頁 7-10) 六 按 語 (1) 研 究 表 明, 面 癱 的 針 灸 治 療 最 佳 介 入 時 間 是 發 病 的 早 期, 及 急 性 期 ( 發 病 33

的 七 日 內 ), 可 盡 早 消 除 伴 隨 症 狀 及 縮 短 完 全 性 面 癱 的 患 者 的 臨 床 痊 癒 時 間, 促 進 疾 病 的 早 日 痊 癒 對 周 圍 性 面 癱 的 神 經 定 位 與 單 純 用 針 刺 治 療 面 癱 的 療 效 相 關 性 進 行 了 研 究, 發 現 其 相 關 規 律 是 單 純 性 面 神 經 炎 的 療 效 優 於 Bell 氏 面 癱,Bell 氏 面 癱 的 療 效 優 於 Hunt 氏 面 癱, 面 神 經 損 傷 平 面 越 高 療 效 越 差, 反 之 則 療 效 越 好 (2) 一 般 認 為 面 癱 可 分 為 三 個 階 段, 第 一 階 段 為 發 展 期 (1-7 天 ), 第 二 階 段 為 靜 止 期 (7-20 天 ), 第 三 階 段 為 恢 復 期 (20 天 後 ) 在 發 展 期 多 取 健 側 面 部 穴 位 或 患 側 局 部 穴 位 及 遠 道 配 穴 治 療, 大 多 數 患 者 病 情 可 迅 速 控 制, 但 刺 激 強 度 不 宜 過 大, 應 以 毫 針 淺 刺 為 主, 留 針 時 間 不 宜 過 常, 否 則 易 加 重 病 情 ; 靜 止 期 可 深 刺 透 穴, 中 等 刺 激, 可 加 灸 電 針 以 低 頻 疏 密 波 和 連 續 波 交 替 使 用 為 宜 ; 恢 復 期 可 加 大 刺 激 量, 透 穴 為 主, 電 針 可 高 頻 疏 密 波 與 連 續 波 交 替 使 用, 灸 法 穴 位 注 射 及 綜 合 療 法 等 均 可 選 擇 使 用 (3) 對 於 顏 面 神 經 麻 痺 的 病 人 而 言, 最 要 緊 的 是, 就 是 簡 易 的 自 我 保 護 與 復 健 因 為 眼 皮 常 無 法 閉 攏, 故 容 易 造 成 眼 角 膜 的 乾 燥, 甚 至 於 破 皮 缺 損, 所 以 平 時 可 以 人 工 淚 液 加 強 保 濕, 在 睡 覺 時 要 以 乾 淨 的 紗 布 把 眼 睛 蓋 住, 或 以 膠 布 把 眼 睛 閉 上 固 定, 其 他 如 嚼 口 香 糖, 面 部 肌 肉 的 按 摩 等, 都 可 對 顏 面 神 經 麻 痺 的 運 動 功 能 復 健 提 供 幫 助 (4) 一 般 而 言, 單 純 顏 面 神 經 麻 痺 的 病 人 中, 有 80% 在 數 週 到 一 兩 個 月 內 會 漸 漸 回 復, 在 少 數 較 嚴 重 的 病 人 身 上, 回 復 的 時 間 可 能 會 長 達 1-2 年 通 常 這 些 回 復 較 慢 的 病 人, 其 顏 面 神 經 麻 痺 回 復 的 情 形 也 不 完 全 但 儘 管 本 病 在 發 病 1-2 個 月 內 有 一 定 的 自 然 恢 復 傾 向, 但 針 灸 具 有 提 高 痊 癒 率, 縮 短 恢 復 期 及 防 治 後 遺 症 的 作 用 (5) 本 病 因 與 經 筋 病 關 係 密 切, 因 此 局 部 取 穴 有 其 重 要 地 位, 且 多 採 用 刺 經 筋 法 面 部 經 筋 的 透 刺 排 刺 法 及 取 穴 治 療 皆 在 疏 調 陽 經 經 筋 (6) 本 科 林 鑫 烈 醫 師 習 以 董 氏 奇 穴 治 療 本 病, 一 般 選 側 三 里 側 下 三 里 與 足 九 里 治 療, 久 病 則 每 多 配 伍 腎 關 使 用, 療 效 頗 佳 34

頸 部 筋 傷 疾 病 一 概 述 頸 部 活 動 範 圍 廣 泛 而 軟 組 織 及 頸 椎 損 傷 的 機 會 較 多, 且 傷 筋 疾 病 多 有 內 因, 頸 部 筋 傷 疾 病 也 不 例 外 或 因 身 體 素 質 較 差, 或 過 度 勞 累 致 使 氣 血 虧 損, 營 衛 失 和, 氣 血 循 行 不 暢 ; 一 但 遭 受 直 接 或 間 接 外 力, 如 跌 仆 碰 撞 墜 摔 扭 轉 打 壓 等, 便 易 使 局 部 氣 滯 血 瘀, 經 絡 阻 滯, 導 致 頸 部 疼 痛 另 有 因 長 期 低 頭 伏 案 工 作 或 睡 眠 姿 勢 不 良, 或 頭 頸 部 過 度 偏 轉, 復 感 風 寒 濕 邪, 使 頸 部 氣 滯 血 瘀, 經 絡 不 通, 而 發 本 病 臨 床 常 見 損 傷 部 位 多 在 手 足 三 陽 經, 肌 肉 分 布 上 多 集 中 在 胸 鎖 乳 突 肌 斜 方 肌 上 部 頭 半 棘 肌 頸 夾 肌 和 肩 胛 提 肌 等, 尤 其 以 胸 鎖 乳 突 肌 及 斜 方 肌 上 部 多 見, 青 壯 年 發 病 率 較 高 屬 於 扭 傷 者 頸 部 多 出 現 一 側 疼 痛, 頭 偏 向 患 側, 頸 部 功 能 活 動 受 限, 損 傷 處 可 觸 及 肌 肉 痙 攣, 挫 傷 局 部 可 有 輕 度 腫 脹, 壓 痛 明 顯 損 傷 後 波 及 到 頸 神 經 根 時, 可 出 現 手 臂 麻 木 疼 痛 等 如 引 起 頸 椎 小 關 節 錯 縫 時, 可 在 患 椎 脊 突 旁 有 明 顯 壓 痛 點 或 脊 突 偏 歪 針 灸 治 療 具 有 即 時 性 消 腫 止 痛 效 果, 對 慢 性 損 傷 能 夠 使 症 狀 得 到 明 顯 的 改 善, 並 且 使 局 部 組 織 的 病 理 狀 況 產 生 良 性 轉 變 二 分 類 (1) 睡 眠 時 姿 勢 不 正 枕 頭 過 高 或 過 低 頸 部 肌 肉 長 時 間 過 份 牽 拉, 或 風 寒 之 邪 侵 襲 項 背, 導 致 頸 項 局 部 經 筋 發 生 痙 攣, 習 稱 落 枕, 是 較 為 常 見 之 頸 部 肌 肉 筋 膜 炎 多 在 起 床 後, 自 覺 一 側 項 背 發 生 牽 拉 痛, 甚 至 向 同 側 肩 胛 及 上 臂 擴 散 頸 項 活 動 受 限 不 能 前 後 俯 仰 左 右 回 顧 扭 向 健 側 痛 甚, 頭 常 向 患 側 傾 斜, 局 部 壓 痛 明 顯 (2) 頸 項 部 肌 肉 筋 膜 無 菌 性 炎 症 稱 頸 部 肌 肉 筋 膜 炎 (3) 頸 項 韌 帶 非 正 常 鈣 化 稱 頸 項 韌 帶 鈣 化 症 (4) 因 頸 椎 間 盤 關 節 韌 帶 的 退 行 性 改 變, 引 起 頸 椎 的 內 外 平 衡 失 調, 刺 激 或 壓 迫 頸 部 血 管 神 經 脊 髓 而 產 生 的 一 系 列 症 狀 稱 頸 椎 病 (5) 因 頸 椎 周 圍 經 筋 ( 軟 組 織 ) 損 傷, 引 發 受 損 筋 肉 保 護 痙 攣, 從 而 牽 拉 頸 椎, 使 其 生 理 曲 度 改 變, 壓 迫 刺 激 頸 部 血 管 神 經 等 組 織, 引 起 類 似 頸 椎 病 一 組 症 狀 稱 頸 椎 症 候 群 三 病 因 病 機 本 類 疾 病 之 病 機 為 氣 滯 血 瘀, 筋 失 其 位, 經 絡 閉 阻 但 由 病 因 至 病 機 之 間 的 關 35

係 多 端, 其 直 接 之 病 因 病 機 可 分 為 : (1) 外 感 風 寒 : 風 寒 侵 襲, 首 犯 太 陽, 經 絡 氣 血 凝 滯 而 成 枕 項 強 痛 多 發 病 較 快, 惡 風 寒, 筋 肉 痙 攣, 舌 淡 苔 白, 脈 弦 緊 (2) 腎 虛 骨 變 : 年 老 腎 氣 虛 憊, 或 久 病 腎 虧, 勞 慾 過 度, 精 血 不 足, 骨 失 所 養 而 退 變, 壓 迫 經 絡, 筋 肉 失 養 而 疼 痛 多 發 病 慢, 痛 勢 綿 綿, 可 有 頭 暈 耳 鳴 眩 暈 發 作 等 表 現, 一 般 舌 淡 苔 白, 脈 細 澀 (3) 外 傷 勞 損 : 跌 仆 外 傷, 或 睡 眠 姿 勢 不 當, 勞 作 姿 勢 過 久, 以 致 頸 部 骨 節 筋 肉 受 損, 筋 肉 拘 急 而 發 疼 痛, 枕 項 部 多 有 外 傷 史 此 外, 肝 主 筋, 脾 主 肉, 心 主 血, 肺 主 氣 ; 五 臟 及 其 協 調 性 皆 與 本 病 相 關, 也 都 可 為 本 病 之 內 在 病 因 四 治 療 針 灸 臨 床 結 合 經 脈 分 佈, 主 要 分 為 太 陽 經 型 和 少 陽 經 型 兩 類 前 者 以 痛 在 項 背 頸 項 前 俯 後 仰 受 限 為 主, 後 者 以 痛 在 頸 臂 頸 項 左 顧 右 盼 受 限 或 不 能 向 兩 側 偏 斜 為 主 靈 樞 雜 病 : 項 痛 不 可 俯 仰 刺 足 太 陽, 不 可 以 顧 刺 手 太 陽 也 可 做 為 臨 床 參 考 此 外 若 病 在 足 太 陽 經 筋, 表 現 為 項 筋 急 肩 不 舉 腋 支, 缺 盆 紐 痛, 不 可 左 右 搖 由 於 足 少 陰 經 筋 上 至 項, 結 於 枕 骨, 與 足 太 陽 經 筋 相 結 合, 且 腎 主 骨, 提 示 臨 症 從 除 足 太 陽 外, 也 需 結 合 足 少 陰 經 筋 進 行 診 治 從 部 位 來 看, 枕 部 疼 痛 者 常 在 天 柱 風 池 穴 有 壓 痛, 頸 部 疼 痛 者 相 應 夾 脊 穴 有 壓 痛, 壓 痛 點 皆 可 做 阿 是 穴 使 用 治 則 : 袪 風 散 邪, 舒 筋 活 絡, 針 與 灸 並 用, 主 要 行 瀉 法 處 方 ( 一 ) 基 本 方 : 阿 是 穴 天 柱 備 用 穴 : 風 池 大 椎 肩 外 俞 後 溪 外 關 隨 證 ( 症 ) 配 穴 : 不 能 前 俯 後 仰 加 飛 揚 崑 崙 不 能 左 右 顧 加 支 正 束 骨 操 作 方 法 : 阿 是 穴 多 處 於 頸 夾 脊 附 近, 用 強 刺 激 手 法 ; 天 柱 直 刺 約 二 公 分, 施 捻 轉 法 3-5 分 鐘, 不 留 針, 根 據 損 傷 部 位 選 擇 配 穴, 疼 痛 減 緩 後, 針 刺 一 側 或 雙 側 飛 揚 穴, 囑 咐 病 人 做 頸 部 活 動 慢 性 損 傷 可 留 針 20-30 分 鐘 處 方 ( 二 ) 大 椎 天 柱 肩 外 俞 懸 鐘 後 溪 隨 證 ( 症 ) 配 穴 : 如 不 能 前 後 俯 仰, 可 配 崑 崙 列 缺 不 能 左 右 回 顧, 加 取 支 正 以 疏 導 太 陽 經 氣 36

操 作 方 法 : 針 用 瀉 法, 針 後 加 灸, 以 達 袪 風 散 寒 疏 經 活 絡 之 功, 並 可 在 患 部 附 近 穴 位 上, 施 用 火 罐, 此 外 還 可 配 用 落 枕 穴 處 方 ( 三 ) 天 柱 風 池 大 椎 肩 頸 後 溪 崑 崙 絕 骨 落 枕 穴 隨 證 ( 症 ) 配 穴 : 病 及 太 陽 經 可 加 肩 中 俞 肩 外 俞 申 脈 病 及 少 陽 經 者 可 加 外 關 足 臨 泣 向 肩 胛 區 放 射 痛 加 天 宗 秉 風 等 操 作 方 法 : 諸 穴 均 常 規 針 刺, 同 時 囑 咐 患 者 在 局 部 腧 穴 取 針 後 遠 端 穴 位 行 針 時 向 前 後 左 右 活 動 頸 項 部 : 由 風 寒 所 致 者, 局 部 加 灸 處 方 ( 四 ) (1) 天 柱 頸 二 三 夾 脊 風 池 阿 是 穴 (1) 頸 二 三 四 夾 脊 後 溪 阿 是 穴 處 方 (1) 適 用 於 枕 區 痛 ; 處 方 (2) 適 用 於 項 部 痛 操 作 方 法 : 天 柱 夾 脊 進 針 時 針 尖 稍 向 內, 風 池 穴 進 針 時 針 尖 向 下 方 斜 刺 處 方 (2) 夾 脊 產 生 針 感 後 出 針, 再 針 後 溪, 使 針 感 上 傳, 同 時 活 動 頸 部, 實 證 用 捻 轉 瀉 法, 虛 證 用 捻 轉 補 法, 每 日 一 次, 六 次 為 一 療 程, 休 息 兩 天 處 方 ( 五 ) 健 側 中 平 穴 ( 足 三 里 下 一 寸 ), 為 經 驗 特 效 穴 五 期 刊 選 錄 (1) 獨 針 八 脈 交 會 穴 治 療 落 枕 167 例 治 療 方 法 : 頭 頸 不 能 左 右 活 動 者 取 後 溪, 不 能 前 俯 後 仰 者 取 申 脈, 所 上 下 左 右 活 動 均 受 限 者 同 時 取 後 溪 申 脈 均 施 捻 轉 手 法, 同 時 令 患 者 活 動 頸 部 治 療 結 果 : 痊 癒 139 例, 好 轉 28 例, 總 有 效 率 100% ( 蔡 曉 剛, 獨 針 八 脈 交 會 穴 治 療 落 枕 167 例, 上 海 針 灸 雜 誌,2000 年 第 1 期, 頁 48) (2) 指 針 治 療 落 枕 260 例 治 療 方 法 : 患 者 取 坐 位, 醫 生 站 在 其 患 側 後 方, 拇 食 指 尖 輕 按 頸 部 查 找 痛 點, 在 痛 點 下 兩 寸 處 找 一 配 穴, 天 宗 穴 外 下 方 找 第 二 配 穴 醫 生 雙 手 指 分 別 按 以 上 三 個 穴 位, 用 指 尖 端 按 捏 施 以 抑 制 法, 每 2-3 分 鐘 抬 手, 同 時 囑 咐 患 者 前 後 左 右 活 動 頸 部, 如 此 反 覆 2-3 次, 每 日 一 次, 以 三 次 評 定 療 效 治 療 結 果 : 本 組 經 治 一 次 痛 止 183 例, 二 次 痛 止 77 例, 總 有 效 率 100% ( 賈 銳, 指 針 治 療 落 枕 260 例, 中 國 針 灸,1988 年 第 4 期, 頁 43-) 37

(3) 一 針 治 療 落 枕 100 例 治 療 方 法 : 患 者 取 坐 位, 醫 者 站 在 患 者 後 方 在 頸 部 找 出 壓 痛 點 明 顯 處, 壓 痛 點 明 顯 處 在 手 陽 明 大 腸 經 上 取 合 谷 穴, 在 手 少 陽 三 焦 經 上 取 外 關 穴, 在 手 太 陽 小 腸 經 上 取 後 溪 穴, 在 足 少 陽 膽 經 上 取 足 臨 泣 穴, 用 2 寸 毫 針 在 選 定 的 穴 位 上, 進 針 1.0-1.5 寸, 以 每 分 鐘 200 次 的 頻 率 快 速 捻 轉, 隔 十 分 鐘 捻 轉 一 次, 留 針 三 十 分 鐘, 在 捻 針 過 程 中 囑 咐 患 者 活 動 頸 部 治 療 結 果 :100 例 患 者 全 部 治 癒, 其 中 一 次 治 癒 42 例,2-3 次 治 癒 56 例,5 次 治 癒 2 例 ( 王 玉 草, 一 針 治 療 落 枕 100 例, 中 國 針 灸,1992 年 第 4 期, 頁 52-) (4) 刮 痧 治 療 落 枕 20 例 治 療 方 法 : 採 用 水 牛 角 長 方 形 刮 板 及 特 殊 配 方 的 中 藥 活 血 劑, 病 人 姿 勢 採 用 騎 馬 勢 坐 於 靠 背 凳 上 醫 生 一 般 站 在 病 人 左 側, 左 手 持 刮 板, 在 需 刮 的 部 位, 塗 上 少 許 活 血 劑, 刮 板 向 下 斜 45 度, 從 髮 際 到 大 椎 下 方, 從 上 而 下 來 回 刮, 待 所 刮 部 位 出 痧 即 可 然 後 刮 患 側 頸 肩 部 肩 井 穴 加 強 刮 再 刮 健 側 在 治 療 過 程 中 患 病 處 均 可 出 紫 紅 色 皮 下 瘀 痧, 嚴 重 者 呈 紫 黑 色 大 部 分 病 人 刮 痧 後 症 狀 均 可 消 失, 頸 部 活 動 自 如, 無 牽 拉 感, 無 疼 痛 感 如 個 別 病 人 仍 有 些 症 狀, 加 刮 雙 側 外 關 穴, 同 時 囑 咐 患 者 慢 慢 轉 動 頭 部 治 療 結 束 後, 局 部 避 風 治 療 結 果 :20 例 病 人 經 治 療, 頸 部 轉 動 自 如 局 部 疼 痛 立 即 消 失 者 12 例, 疼 痛 在 一 小 時 內 消 失 者 4 例, 另 4 例 也 在 2-3 小 時 內 消 失 ( 顧 林 勛, 刮 痧 治 療 落 枕 20 例, 上 海 針 灸 雜 誌,1995 年 第 6 期, 頁 263-) (5) 針 刺 落 枕 穴 治 癒 落 枕 30 例 治 療 方 法 : 針 刺 雙 側 落 枕 穴 約 0.5 寸 深, 患 者 有 針 感 後, 將 針 柄 連 接 電 針 儀 導 線 上, 調 以 間 斷 波, 其 強 度 以 病 人 能 耐 受 為 度, 同 時 囑 咐 患 者 做 前 屈 後 伸 左 右 擺 動 動 作, 留 針 15-20 分 鐘, 一 日 一 次, 一 般 不 超 過 三 次, 若 連 及 背 痛 加 大 椎 穴, 若 向 肩 部 擴 散 加 肩 井 穴 治 療 結 果 : 針 一 次 的 治 癒 17 例, 針 二 次 的 治 癒 9 例, 針 三 次 而 癒 的 4 例, 全 部 治 癒 ( 張 淑 敏, 全 國 針 灸 臨 床 經 驗 交 流 研 討 會 論 文 集,1991 年, 頁 153-) (6) 針 刺 大 杼 穴 治 療 頸 椎 病 100 例 治 療 方 法 : 以 大 杼 穴 為 主, 配 頸 部 壓 痛 點 天 宗 外 關 穴, 針 刺 用 瀉 法 治 療 結 果 :100 例 治 癒 62 例, 顯 效 29 例, 有 效 9 例 ( 焦 念 學, 全 國 針 灸 臨 床 經 驗 交 流 研 討 會 論 文 集,1991 年, 頁 433-) 六 按 語 38

(1) 運 用 針 灸 方 法 治 療, 在 目 前 非 手 術 治 療 頸 椎 病 症 的 方 法 中 安 全 性 都 是 較 高 的 但 針 灸 治 療 頸 椎 病 仍 要 注 意 安 全 操 作 : 在 頸 部 下 端 或 肩 背 與 肺 臟 相 鄰 穴 位 不 宜 深 刺 直 刺 ; 患 者 患 有 嚴 重 心 臟 病 高 血 壓 尿 毒 症 等 疾 病 不 宜 深 刺 ; 在 對 風 府 啞 門 等 穴 位 時, 嚴 禁 向 上 深 刺 直 刺, 以 免 傷 及 深 部 脊 髓 在 應 用 推 拿 或 牽 引 配 合 治 療 本 病 時, 應 注 意 施 術 力 量, 以 免 造 成 新 的 損 傷 (2) 急 性 頸 部 損 傷 以 遠 道 取 穴 為 主, 對 緩 解 疼 痛 有 一 定 幫 助 一 般 損 傷 當 日, 局 部 不 宜 做 灸 法 等 熱 治 療, 局 部 痙 攣, 針 刺 手 法 宜 輕 (3) 頸 椎 筋 傷 疾 病 可 見 於 各 種 原 因, 針 灸 可 改 善 症 狀, 症 狀 嚴 重 或 久 治 不 癒 的 患 者 仍 須 配 合 影 像 學 及 神 經 骨 學 檢 查 以 找 出 病 因, 進 行 治 療 (4) 若 見 有 軟 組 織 及 微 小 關 節 易 位 者, 傷 科 之 整 復 仍 為 不 可 缺 少 之 優 先 選 擇 39

失 眠 一 概 述 失 眠 是 一 種 持 續 時 間 較 長 的 睡 眠 質 量 或 數 量 不 能 達 到 正 常 人 體 生 理 需 要 的 異 常 狀 態 ( 睡 眠 的 質 量 比 睡 眠 的 數 量 更 為 重 要 ) 包 括 睡 眠 時 間 深 度 及 體 力 恢 復 的 不 足 表 現 為 入 睡 困 難 頻 繁 醒 轉 早 醒 及 睡 眠 多 夢 等 形 式 失 眠 患 者 白 天 出 現 精 神 不 振 疲 乏 易 激 怒 困 倦 焦 慮 和 抑 鬱 等 Morroe 於 1967 年 提 出 睡 眠 不 良 的 標 準 為 : 入 睡 困 難 : 入 睡 時 間 長 達 30-60 分 鐘 以 上 ; 睡 眠 中 至 少 覺 醒 一 次 以 上 ; 清 醒 以 後 有 倦 怠 昏 沈 之 感 失 眠 是 一 種 症 狀, 而 不 是 一 種 疾 病, 就 像 是 發 燒 或 腹 痛 一 樣, 只 是 一 種 疾 病 的 象 徵, 必 需 找 出 潛 在 的 病 因 加 以 治 療, 不 應 只 是 治 療 失 眠 的 症 狀 而 已 除 此 之 外, 造 成 失 眠 的 原 因 很 多 精 神 緊 張 興 奮 抑 鬱 恐 懼 焦 慮 煩 悶 等 精 神 因 素 常 可 引 起 失 眠 ; 工 作 和 學 習 壓 力 過 重 環 境 改 變 噪 音 光 和 空 氣 污 染 等 社 會 環 境 因 素 是 另 一 重 要 原 因 ; 晚 餐 過 飽 睡 前 飲 茶 和 咖 啡 這 些 不 良 生 活 習 慣 也 會 造 成 失 眠 二 分 類 在 1984 年, 美 國 國 家 健 康 組 織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把 失 眠 症 依 病 程 時 間 的 長 短 分 為 短 暫 性 失 眠 ( 短 於 1 星 期 ) 短 期 性 失 眠 (1-3 星 期 ) 及 長 期 性 失 眠 ( 長 於 3 星 期 ), 此 種 分 類 方 法 沿 至 今 雖 然 美 國 睡 眠 醫 學 會 對 其 時 間 的 長 短 有 所 更 改, 但 其 基 本 的 精 神 不 變 1. 短 暫 性 失 眠 (transient insomnia): 此 類 失 眠, 幾 乎 每 個 人 都 有 經 驗, 當 你 遇 到 重 大 的 壓 力 ( 如 考 試 或 會 議 ) 情 緒 上 的 激 動 ( 如 興 奮 或 憤 怒 的 事 物 ) 都 可 能 會 造 成 你 當 天 晚 上 有 失 眠 的 困 擾 此 外 跨 越 多 個 時 區 的 旅 行, 造 成 的 時 差 反 應 (jet lag), 也 會 對 你 到 達 目 的 地 的 前 幾 晚 睡 眠 有 所 影 響 2. 短 期 性 失 眠 (short term insomnia) 此 類 失 眠 的 病 因 和 短 暫 性 失 眠 有 所 重 疊, 只 是 時 間 較 長 如 喪 偶 離 婚 男 女 朋 友 分 手 等, 此 類 問 題 皆 會 造 成 一 時 情 緒 上 的 衝 擊, 其 平 復 所 需 的 時 間, 往 往 需 要 數 星 期 3. 長 期 性 失 眠 (long term insomnia) 是 患 者 至 失 眠 門 診 求 診 中, 最 常 遇 到 的 疾 病 類 型, 其 病 史 有 些 達 數 年 或 數 十 年, 必 須 找 出 其 潛 在 病 因, 才 有 痊 癒 的 希 望 40

三 病 因 病 機 本 症 屬 於 中 醫 的 不 寐 古 代 文 獻 稱 為 不 得 眠 不 得 臥 目 不 瞑 少 寐 等 多 因 邪 氣 擾 動 或 正 虛 失 養, 陰 陽 失 衡, 導 致 神 不 守 舍, 臨 床 以 經 常 不 能 獲 得 正 常 睡 眠 為 特 徵 的 一 種 病 症 其 病 因 病 機 如 下 : (1) 七 情 所 傷 : 過 喜 傷 心, 導 致 心 神 不 寧 而 不 寐 大 怒 傷 肝, 肝 氣 橫 逆, 化 火 上 炎, 擾 亂 心 神 而 不 寐 思 慮 過 度 則 傷 脾, 脾 氣 虛 則 運 化 無 權, 氣 血 化 源 不 足, 心 神 失 養 而 成 本 證 悲 憂 傷 肺, 肺 氣 傷 則 魄 不 能 安, 亦 可 發 為 本 證 驚 恐 做 腎, 腎 之 陰 精 虧 於 下, 心 火 炎 於 上, 心 腎 不 交, 亦 可 導 致 本 證 (2) 飲 食 不 節, 損 傷 脾 胃 : 脾 胃 運 化 失 和, 氣 機 升 降 逆 亂, 且 濕 盛 生 痰, 痰 鬱 熱 生, 上 擾 神 明 而 致 不 寐 (3) 勞 逸 過 度 : 或 大 病 久 病 耗 氣 傷 血 而 致 氣 血 兩 虛, 心 神 失 養, 而 致 本 病 (4) 房 室 過 度 : 或 先 天 不 足 腎 精 虧 虛, 腎 陰 虛 不 養 心 陰, 心 陰 不 足 則 心 陽 上 亢 而 致 心 腎 不 交, 發 為 本 證 (5) 外 感 時 邪 : 如 風 寒 火 熱 燥 等, 邪 氣 侵 擾, 神 志 不 安 發 為 本 證 四 治 療 本 症 之 治 療 首 先 要 明 確 本 病 主 要 特 徵 為 入 寐 艱 難, 其 次 要 分 清 虛 實 虛 證 多 屬 陰 血 不 足, 責 在 心 脾 肝 腎 實 證 多 因 肝 鬱 化 火, 食 滯 痰 濁, 胃 腑 不 和 外 感 時 邪 不 癒 在 治 療 上 當 發 補 虛 瀉 實, 調 整 陰 陽 為 原 則 虛 者 宜 補 其 不 足, 益 氣 養 血, 滋 補 肝 腎 ; 實 者 宜 瀉 其 有 餘, 或 消 導 和 中, 或 清 火 化 痰, 或 散 表 除 邪 實 證 日 久, 氣 血 耗 傷, 亦 可 轉 為 虛 證 虛 實 夾 雜 者, 應 補 瀉 兼 顧 為 宜 從 經 脈 特 質 而 言, 足 陽 明 足 太 陰 足 少 陰 經 氣 不 和 及 陰 蹺 脈 虛 均 可 導 致 失 眠, 另 外, 氣 血 不 足 時 又 有 善 驚 多 夢 等 臨 床 表 現 治 則 : 寧 心 安 神 清 心 除 煩 心 脾 兩 虛 者, 補 益 心 脾, 心 虛 膽 怯 者 補 心 壯 膽, 均 針 與 灸 並 用, 多 行 補 法 ; 陰 虛 火 旺 者 育 陰 潛 陽, 往 往 只 針 不 灸, 多 行 平 補 平 瀉 法 ; 肝 鬱 化 火 者 宜 平 肝 降 火, 痰 熱 內 擾 者 宜 清 熱 化 痰, 往 往 只 針 不 灸, 多 行 瀉 法 處 方 ( 一 ) 神 門 內 關 百 會 安 眠 隨 證 ( 症 ) 配 穴 : 心 脾 兩 虛 加 心 俞 脾 俞 三 陰 交 補 益 心 脾 益 氣 養 血 心 虛 膽 怯 加 心 俞 膽 俞 丘 墟 補 心 壯 膽 安 神 定 志 陰 虛 火 旺 加 太 溪 太 衝 湧 泉 滋 陰 降 火 寧 心 安 神 肝 鬱 化 火 加 行 間 太 衝 風 池 平 肝 降 火 解 鬱 安 神 痰 熱 內 擾 加 中 脘 豐 隆 內 庭 清 熱 化 痰 和 胃 安 神 41

操 作 方 法 : 背 俞 穴 注 意 針 刺 方 向 角 度 和 深 度 以 睡 前 兩 小 時 病 人 處 於 安 靜 狀 態 下 治 療 為 佳 可 配 用 耳 針 : 取 心 脾 神 門 皮 質 下 交 感 每 次 選 2-3 穴, 時 時 輕 刺 激, 留 針 一 至 二 天 處 方 ( 二 ) (1) 體 針 基 本 穴 : 百 會 四 神 聰 安 眠 神 門 三 陰 交 備 用 穴 : 金 鐘 ( 素 膠 穴 下 3 分 左 右, 平 鼻 口 上 弧, 鼻 柱 正 中 ) 虎 邊 ( 合 谷 與 三 間 之 間 ) 照 海 隨 證 ( 症 ) 配 穴 : 入 睡 難 加 本 神 神 庭 易 覺 醒 加 印 堂 太 陽 煩 躁 加 內 關 多 夢 加 魄 戶 夢 驚 加 大 鐘 夢 魘 加 歷 兌 隱 白 (2) 耳 穴 : 神 門 心 皮 質 下 枕 操 作 方 法 : 治 療 初 期 以 頭 部 穴 不 做 強 刺 激, 隨 療 程 進 展 加 重 手 法 刺 激, 也 可 用 百 會 透 後 頂 餘 穴 以 得 氣 為 度, 針 感 宜 漸 加 重 治 療 一 週 後 效 果 不 明 顯 時 加 虎 邊 穴, 用 強 刺 激 ; 也 可 在 頭 部 穴 位 加 用 電 針, 症 狀 反 覆 或 加 重 時 可 去 三 陰 交, 加 金 鐘 照 海 等, 針 刺 金 鐘 以 患 者 雙 眼 出 現 淚 水 為 佳 留 針 30-60 分 鐘 隔 日 治 療 一 次, 十 次 為 一 療 程 可 根 據 病 情, 屬 虛 寒 及 下 焦 虛 者 可 配 用 灸 法 : 取 湧 泉 百 會 足 三 里 用 麥 粒 灸 法, 每 穴 五 壯, 也 可 每 日 睡 前 一 小 時 按 各 穴 順 序 用 艾 條 溫 和 灸 十 分 鐘 具 有 改 善 和 預 防 失 眠 的 作 用 處 方 ( 三 ) 內 關 神 門 三 陰 交 安 眠 隨 證 ( 症 ) 配 穴 : 肝 火 上 擾 : 行 間 風 池 痰 熱 內 擾 : 豐 隆 內 庭 陰 虛 火 旺 : 太 溪 大 陵 心 脾 兩 虛 : 脾 俞 心 俞 心 膽 氣 虛 : 足 臨 泣, 膽 俞 五 期 刊 選 錄 (1) 針 灸 神 門 為 主 治 療 失 眠 症 2485 例 2485 例 中 其 中 217 例 為 單 純 性 失 眠, 伴 有 高 血 壓 症 352 例, 精 神 分 裂 症 28 例,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