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釋義



Similar documents
16?????[?????~???Q??

6-1-1極限的概念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16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第35義】中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4D F736F F 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Microsoft Word - Lecture13_1.doc

Microsoft Word doc

山 與 海 對 話 推 薦 序 推 薦 序 山 與 海 對 話

sle cover 1

Microsoft Word - ch07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章節

Layout 1


DaoCiDi2003TC ct-P255L01-R

life930106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目 錄 項 目 內 容 頁 數 1 手 機 要 求 3 2 登 記 程 序 3 3 登 入 程 序 4 4 輸 入 買 賣 指 示 6 5 更 改 指 示 14 6 取 消 指 示 18 7 查 詢 股 票 結 存 21 8 查 詢 買 賣 指 示 23 9 更 改 密 碼 查 詢 股

簽 呈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SanShiSong_05.doc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三 婚 姻 成 長 63 奉 子 不 離 婚 63 家 庭 主 夫 不 丟 臉 66 做 家 事 的 福 報 69 家 暴 是 前 世 報 應? 72 太 太 為 什 麼 不 再 是 知 己? 75 外 遇 毀 掉 一 家 人 78 娶 外 籍 配 偶 無 法 解 決 問 題 81 娶 外 籍 配

「家加關愛在長青」計劃完成表現及評估報告

目    錄

BSP 烤箱 - 封面-2

LSM Chinese

T209_06

2.報考人數暨錄取或及格率按類科分_1試

研究一:n人以『剪刀、石頭、布』猜拳法猜拳一次,決定一人勝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1. 主 工 具 列 的 視 窗 搜 尋 器 直 接 輸 入 點 擊 主 選 單 證 券 專 區 下 單 特 殊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畫 面 說 明 1. 下 單 區 2. 個 股 行 情 資 訊 與

CONTENTS 芪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2016年中國語文科試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樣本試卷示例及說明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printing.indd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Apr (chi)_Traditional

桃園市104年國民中學新進教師甄選各校複試方式及需求表

HSBC Holdings plc Interim Report Chinese

前 言 民 主 黨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長跨距暨挑高建築特殊結構系統之調查分析

期交所規則、規例及程序

268 別 行 政 區 所 以,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根 據 憲 法 第 31 條 規 定 設 立 了 特 別 行 政 區 沒 有 憲 法 第 31 條 的 規 定, 就 沒 有 特 別 行 政 區 制 度 存 在 的 合 法 性 基 礎 62 正 如 上 述, 憲 法 為 特 別 行

T0209_07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實德證券網上交易系統示範

前 項 第 三 款 所 定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驗 證 基 準, 如 附 件 一 第 七 條 驗 證 機 構 受 理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之 驗 證, 應 辦 理 書 面 審 查 實 地 查 驗 產 品 檢 驗 及 驗 證 決 定 之

2 工 礦 衛 生 技 師 證 明 文 件 者 火 災 學 消 防 法 規 警 報 系 統 消 防 安 全 設 備 專 技 人 員 專 門 職 業 及 技 術 人 員 高 等 考 試 技 師 考 試 高 考 ( 專 技 ) 專 科 三 高 等 檢 定 相 當 類 科 及 格 者 四 消 防 設 備

100 學 年 度 科 技 校 院 四 年 制 及 專 科 學 校 二 年 制 日 間 部 聯 合 登 記 分 發 入 學 各 校 系 科 組 學 程 總 成 績 統 計 表 ( 一 般 生 ) 類 別 代 碼 學 校 名 稱 系 科 組 學 程 名 稱 01 機 械 066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關 懷 照 顧 者 小 冊 子 2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4D F736F F D20B4B6BDE5B5D0C2C4A6E6C440AB7E2E646F63>

55202-er-ch03.doc

包 裝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營 養 標 示 應 遵 行 事 項 一 本 規 定 依 食 品 安 全 衛 生 管 理 法 第 二 十 二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二 本 規 定 所 稱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指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xls

四 修 正 幼 兒 園 師 資 類 科 應 修 學 分 數 為 四 十 八 學 分, 並 明 定 學 分 數 抵 免 之 相 關 規 定 及 規 範 修 習 幼 兒 園 教 育 專 業 課 程 之 最 低 年 限 ( 修 正 條 文 第 五 條 ) 五 發 給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傳 真 : 網 址 : 報 告 主 筆 : 李 略 博 士 數 據 錄

ART_RAE16_ticket_cn_p.1

財 訊 雙 週 刊 2012 年 8 月 30 日 81 把 非 主 流 變 主 流 將 推 向 舞 辦 楚 並 因 此 功 將 推 向 請 要 複 製 這 樣 經 驗 當 年 讓 舞 上 引 起 注 目 生 1942 年 現 職 珠 寶 牌 Chi ha paura... 共 同 辦 人 暨 總

高 雄 市 政 府 頒 發 台 塑 公 司 儲 運 處 海 汙 防 治 優 良 感 謝 狀 #29 #30 李 永 得 副 市 長 ( 中 ) 與 海 洋 局 孫 志 鵬 局 長 ( 左 一 ) 在 6 月 12 日 於 市 政 會 議 上 頒 發 感 謝 狀 給 海 洋 團 隊 成 員, 本 公

Microsoft Word - 稱謂表-v4.doc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死 第 一 覺 悟 : 世 間 無 常, 國 土 危 脆 金 剛 經 凡 所 有 相, 皆 是 虛 妄 大 般 若 經 云 : 諸 佛 出 世, 皆 說 本 性 空 義, 化 導 有 情, 要 聞 佛 說 本 性 空 義, 乃 入 聖 道 得 聖 道 果, 離 本 性 空, 無 別 方 便 成 佛

1公告[1].rtf

基 金 配 息 資 訊 聯 博 境 外 基 金 2016 AA/AD/AT/BA/BD/BT 月 份 除 息 日 2016 年 01 月 01 月 28 日 01 月 29 日 2016 年 02 月 02 月 26 日 02 月 29 日 2016 年 03 月 03 月 30 日 03 月 31


目 錄 壹 前 言 1 貳 人 口 分 布 2 一 人 口 成 長 趨 勢 2 ( 一 ) 人 口 數 2 ( 二 ) 人 口 數 增 加 率 2 二 性 比 例 3 三 戶 量 4 參 人 口 結 構 5 一 人 口 結 構 年 齡 三 段 組 5 二 人 口 結 構 年 齡 三 段 組 性 別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Microsoft PowerPoint - 國票期貨研究部日簡報 New

???T????????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連江縣政府所屬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實施要點(草案)

奇 妙 的 24 摘 要 從 撲 克 牌 中 隨 機 抽 取 4 張 牌 可 以 有 1820 種 牌 組, 在 這 1820 種 牌 組 中, 有 1362 組 可 經 由 四 則 運 算 的 方 式, 算 出 24 點, 有 458 組 無 解 快 速 求 解 的 方 法 有 相 加 法 因 數

09

16. 見 眾 如 來 常 隨 逐, 具 有 無 障 淨 智 者, 有 情 清 淨 遍 無 量, 如 是 具 慧 我 敬 禮 17. 如 所 盡 所 各 別 證, 智 慧 見 者 清 淨 故, 具 慧 不 退 之 僧 眾, 定 具 無 上 之 功 德 18. 眾 生 寂 滅 之 法 性, 證 悟 故

《數學奠基活動模組示例》

類 別 三 方 法 四 材 法 與 實 習 原 理 必 修 2 2 發 展 與 設 計 必 修 2 2 習 評 量 必 修 2 2 輔 導 原 理 與 實 務 2 2 班 級 經 營 必 修 2 2 媒 體 與 運 用 2 2 實 習 必 修 2 2 國 民 小 語 文 材 法 國 民 小 國 語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盒 )... 5 參 題 目 3: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晶 鑽 XO 醬 禮 盒 ).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駛 學 校 順 成 駕 駛 學 校 新 中 華 駕 駛 學 校 新 社 亮 汽 車 電 單 車 教 授 駕 駛 學 校 有 限 公 司 新 順 成 汽 車 駕 駛 學 校 及 新 福 利 駕 駛 學 校 有 限 公 司 其 中 除 新 福 利 只 提 供 輕 型 汽 車 ( 自 動 ) 教 學 課

NCKU elearning Manual

101年性別圖像1.doc

( ) 1 5 ( ) ( ) ( )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33-134_\244\337\275\ )

(Microsoft Word \245\277\244\361\273P\244\317\244\361.doc)

Transcription:

心 經 釋 義 壹 前 言 : 金 剛 經 是 佛 經 的 濃 縮 本, 而 心 經 是 金 剛 經 的 濃 縮 本, 雖 然 只 有 二 百 六 十 個 字, 但 是 浩 瀚 如 海 的 佛 法 都 涵 攝 在 裡 面, 釋 迦 牟 尼 佛 講 經 說 法 四 十 九 年, 遺 留 的 佛 經 數, 但 是 所 有 經 典 的 奧 義, 都 離 不 開 心 經 的 範 圍, 如 果 將 心 經 裡 面 的 道 理 透 徹 了, 一 切 佛 法 的 真 理, 就 可 以 迎 刃 而 解 了 心 經 不 是 只 用 於 念 誦 僻 邪 驅 鬼 治 病 求 財 保 平 安 而 已, 最 主 要 的 目 的 是 續 佛 慧 命, 傳 佛 心 法, 以 心 印 心, 破 除 一 切 相, 降 伏 一 切 煩 惱, 契 入 真 空, 顯 露 善 美 德 行, 印 證 六 祖 壇 經 所 云 : 萬 法 盡 通, 萬 法 具 備, 一 切 不 染, 離 諸 法 相, 一 無 所 得, 名 最 上 乘 法 真 空 妙 有 的 真 諦, 讓 人 人 明 心 見 性, 得 大 自 在, 大 解 脫, 了 脫 輪 迴, 得 登 彼 岸 的 一 部 寶 典 於 今, 大 道 普 傳, 讀 誦 心 經 的 眾 生, 不 計 其 數, 雖 然 心 經 讀 了 千 萬 遍, 但 是 煩 惱 妄 想 還 是 一 大 堆, 無 法 受 用, 希 望 藉 著 心 經 的 研 習, 能 夠 更 深 入 的 瞭 解 心 經 的 精 義, 將 心 經 的 道 理, 信 受 奉 行 於 日 常 尋 用 間, 讓 大 家 都 能 夠 得 到 心 經 真 理 的 引 導, 因 而 智 慧 大 開, 立 己 達 人, 覺 行 圓 滿, 共 同 航 向 清 靜 光 明 的 彼 岸, 是 最 大 希 望 貳 出 處 :

釋 迦 牟 尼 佛 五 時 說 法 之 第 四 時 之 說 法 唐 朝 玄 奘 法 師 到 天 竺 取 經, 取 回 親 自 翻 譯 的 經 典 據 說 玄 奘 大 師 在 取 經 的 過 程 中, 經 歷 過 很 多 的 危 難, 就 是 依 靠 這 部 心 經 所 獲 得 的 精 神 力 量, 突 破 重 重 困 難, 才 能 完 成 偉 大 神 聖 的 歷 史 使 命 參 經 名 解 釋 : 一 般 若 : 般 若 是 印 度 語, 意 思 是 妙 智 慧, 或 者 稱 為 大 智 慧 智 慧 跟 聰 明 不 一 樣, 聰 明 是 世 間 的 知 識, 智 慧 是 以 心 說 法, 使 眾 生 能 夠 知 道 本 性 的 止 處, 從 而 理 解 心 性, 並 且 加 以 修 心 煉 心 明 心 見 性, 覺 行 圓 滿 的 明 燈 在 智 慧 上 面 加 一 個 妙 字, 意 味 這 個 智 慧 非 常 的 希 有 尊 貴 與 殊 勝, 並 不 是 世 間 任 何 貴 重 的 寶 物 所 能 比 擬, 用 此 妙 智 慧, 參 悟 如 來 的 心 印 大 法, 勤 修 大 道, 修 己 渡 人, 必 能 破 除 煩 惱 妄 想, 明 心 見 性, 圓 滿 功 德 般 若 的 智 慧 分 為 五 種 :1 實 相 般 若 : 修 辦 道 者, 參 與 道 場 運 作, 在 修 辦 道 的 過 程 中, 體 悟 到 道 的 本 體, 洞 徹 世 間 所 有 相, 皆 是 虛 妄, 只 有 明 師 所 傳 授 的 這 點 自 性 佛, 才 是 不 生 不 滅 的 自 家 菩 薩 2 境 界 般 若 : 參 與 道 場 的 運 作 中, 智 慧 增 長, 名 利 看 淡, 心 胸 開 闊, 沒 有 煩 惱 妄 想, 從 內 心 透 出 法 喜, 這 種 境 界, 謂 之 境 界 般 若 3 文 字 般 若 : 修 辦 道 之 中. 心 性 提 昇, 開 通 智 慧, 無 形 之 中, 記 憶 很 多 文 字, 幫

助 修 辦 能 力, 助 益 匪 淺, 所 以 文 字 能 夠 美 化 心 靈, 增 長 智 慧, 幫 助 記 憶, 容 易 證 道, 這 即 是 文 字 般 若 4 方 便 般 若 : 修 辦 道 者, 以 慈 悲 喜 善 的 方 便 法 門, 廣 行 三 施, 應 機 說 法, 因 病 與 藥, 以 方 便 法, 學 習 千 手 千 眼 觀 世 音 菩 薩 的 大 慈 大 悲, 救 苦 救 難 精 神, 以 及 太 上 老 君 處 處 開 堂, 方 便 闡 教, 利 世 益 民, 謂 之 方 便 般 若 5 眷 屬 般 若 : 修 辦 道 者, 如 何 將 佈 施 持 戒 忍 辱 精 進 禪 定 智 慧 行 持, 然 後 功 德 圓 滿, 大 徹 大 悟 而 證 果 成 真, 所 以 在 般 若 的 前 面, 有 五 個 眷 屬, 也 是 修 行 的 指 南 針 天 道 弟 子, 求 道 以 後, 知 道 本 性 之 所 在, 自 性 本 具 足, 要 甚 麼 就 有 甚 麼, 五 種 般 若, 缺 少 甚 麼 補 甚 麼, 不 刻 意 依 五 般 若 的 順 序 修 持, 這 是 天 道 修 行 殊 勝 之 處 二 波 羅 蜜 : 到 達 彼 岸 的 意 思, 眾 生 生 活 在 這 個 世 界 上, 苦 多 樂 少, 所 有 稱 為 苦 海 苦 海 之 中, 有 人 為 的 災 難, 有 天 然 的 災 難, 有 的 可 以 避 免, 有 的 不 能 抗 拒, 如 水 火 刀 兵, 旱 澇 飢 饉, 怨 憎 會 愛 別 離, 求 不 得 等... 等 災 害 痛 苦, 所 以 稱 為 苦 海 到 彼 岸 就 是 從 生 死 輪 迴 的 苦 海 此 岸, 乘 著 智 慧 如 慈 航 的 舟, 乘 風 破 浪, 勇 往 直 前, 到 達 不 生 不 滅 的 彼 岸 三 多 : 多 在 此 處 只 是 在 強 化 的 語 氣 網 路 上 的 註 解 語 叫 作 定, 心 穩 定 如 泰 山, 如 如 不 動 稱 為 定 定 非 指 身 體 姿 勢 端 坐 不 動 的 定, 而 是 指 心 性 不 動 的 定 修 辦 道 者, 接 受

明 師 指 點 本 性 之 所 在, 內 能 格 物 致 知, 外 能 明 德 親 民, 不 受 外 物 塵 緣 所 紛 擾 善 惡 得 失 混 亂 煩 惱 妄 想 憂 愁 悲 哀 生 死 名 利 恩 愛... 等, 都 不 為 所 動, 即 是 以 良 心 當 家, 不 再 以 識 神 用 事, 栓 心 猿, 鎮 意 馬, 意 志 堅 定, 富 貴 不 能 淫, 貧 賤 不 能 移, 威 武 不 能 屈, 自 然 達 於 如 如 自 在, 不 變 不 動 之 定 力 四 心 : 心 經 所 指 的 心, 不 是 心 臟 的 心, 是 指 一 顆 靈 明 的 心, 心 是 一 身 的 主 宰, 生 命 的 源 頭, 心 的 上 面 是 性, 下 面 是 意 識, 人 類 一 切 的 起 心 動 念 都 是 心 的 作 用, 舉 凡 語 言 文 字 文 化 知 識 科 學 成 果 倫 理 道 德 哲 學 宗 教... 等 等 甚 而 人 之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六 種 器 官 的 功 能 思 想 行 為, 以 及 身 體 各 部 份 系 統 的 感 覺, 無 不 是 靈 明 妙 心 的 作 用 心 即 是 佛, 佛 即 是 心, 只 有 明 心, 認 識 真 心, 煉 心, 才 能 見 性 成 佛 諸 位 已 經 受 過 明 師 的 指 點, 已 經 知 道 真 心 的 源 頭, 本 性 的 所 在, 日 後 起 心 動 念, 是 否 以 良 心 作 主, 是 否 合 乎 天 心, 順 乎 眾 意, 知 道 真 空 妙 有 的 道 理, 才 是 明 心 見 性, 見 性 成 佛 之 道 五 經 : 經 者 回 天 的 路 徑 也, 心 經 是 心 髓 心 法 一 切 智 慧 之 母, 十 大 般 若 經 的 精 華, 是 明 心 見 性 的 寶 筏, 是 認 心 識 心 明 心 煉 性 見 性, 恢 復 本 性 光 明, 以 達 無 上 正 等 正 覺,

必 經 必 行 的 明 路 也 六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心 經 : 以 無 上 的 大 智 慧, 渡 化 眾 生 恢 復 本 性 的 光 明, 到 達 清 靜, 不 生 不 滅, 彼 岸 的 心 法 本 文 解 釋 : 觀 自 在 菩 薩 : 觀 者 反 觀 自 照 本 性 也, 自 性 在 何 處? 訪 明 師 可 知 也 自 在 者, 自 性 離 眼 晴 最 近, 藏 在 眼 睛 戊 己 土 之 中, 禮 囑 詞 曰 : 二 目 耀 迴 光, 一 點 真 太 陽, 這 是 真 明 路, 了 結 返 故 鄉 四 書 大 學 篇 曰 : 大 學 之 道, 在 明 明 德, 在 親 民, 在 止 於 至 善 宗 門 雜 錄 曰 : 吾 有 正 法 眼 藏, 涅 槃 妙 心, 實 相 無 相, 微 妙 法 門, 不 立 文 字, 教 外 別 傳, 付 囑 摩 訶 迦 葉, 按 正 法 指 吾 人 之 佛 性, 佛 性 的 正 法 在 眼 藏, 而 眼 藏 非 指 右 眼 或 左 眼, 乃 暗 指 玄 關 一 竅 也 觀 自 在 者, 迴 光 返 照, 認 識 自 性 的 頓 法, 因 為 人 的 本 性 不 可 見, 不 能 以 肉 眼 見, 實 相 無 相 也, 而 寄 之 於 二 目, 故 禮 囑 詞 云 : 二 目 耀 迴 光, 以 返 觀 內 省 的 功 夫, 才 能 見 自 本 性, 如 果 能 夠 見 自 本 性, 就 是 : 佛 菩 薩 了 菩 薩 的 意 思 是 覺 悟 一 切 有 情 眾 生, 眾 生 是 指 眾 緣 所 生,

包 括 人 類 禽 獸 鬼 神 天 仙 之 類, 都 是 普 渡 的 對 象 總 之, 觀 自 在 菩 薩 者, 以 迴 光 返 照 的 功 夫, 認 識 自 己 的 自 性, 悟 自 性 本 空, 本 來 清 靜, 不 生 不 滅, 進 一 步 自 覺 覺 他, 達 到 覺 行 圓 滿 的 菩 薩 行 者 心 得 記 要 : 一 觀 者 返 觀 自 性 也 最 上 乘 的 頓 法, 是 向 內 觀 照, 不 可 心 外 求 佛, 身 外 求 道, 所 以 說 : 身 外 求 道 路 便 差, 水 中 月 影 鏡 中 花 二 觀 自 在 菩 薩 是 觀 世 音 菩 薩 的 聖 號, 唐 朝 以 前 翻 譯 為 觀 世 音, 唐 玄 奘 譯 為 觀 自 在 此 句 指 大 慈 大 悲, 救 苦 救 難, 自 利 利 他, 得 到 大 自 在, 大 解 脫 的 觀 自 在 菩 薩 三 菩 薩 是 菩 提 薩 埵 的 簡 稱, 是 覺 有 情, 上 求 佛 道, 下 渡 眾 生 的 大 聖 人 四 從 自 己 的 修 養 上, 得 到 大 自 在 大 解 脫, 稱 為 觀 自 在 ; 大 慈 大 悲, 尋 聲 救 苦 救 難 為 觀 世 音 五 華 嚴 經 記 載, 菩 薩 有 十 種 自 在 :

1 壽 命 自 在 2 心 自 在 3 色 自 在 4 業 自 在 5 受 生 自 在 6 勝 解 自 在 7 願 自 在 8 如 意 自 在 9 法 自 在 10 智 自 在 六 觀 自 在 菩 薩 是 指 修 為 極 深 的 菩 薩, 即 菩 薩 摩 訶 薩 華 嚴 經 記 載, 菩 薩 分 為 十 種 境 界 : 1 歡 喜 地 : 捨 異 生 性 ( 眾 生 性 ), 得 聖 種 性, 證 二 空 之 理, 自 利 利 他, 皆 大 歡 喜 2 離 垢 地 : 成 就 淨 戒, 遠 離 諸 犯 之 垢 3 發 光 地 : 成 就 勝 定 大 法 ( 三 摩 缽 底 等 ), 發 生 無 邊 慧 聞 思 修 三 慧 ) 4 焰 慧 地 : 安 住 最 勝 菩 薩 方 法, 發 出 智 慧, 除 去 煩 惱 妄 想 5 極 難 勝 地 : 真 智 ( 根 本 智 ), 與 俗 智 ( 後 得 智 ) 二

者 皆 現 前, 互 相 圓 融, 且 瞭 解 二 智 者 非 一 非 異 6 現 前 地 : 觀 十 二 緣 起, 善 能 得 染 淨 無 分 別, 現 前 即 此 無, 分 別 之 最 勝 般 若 現 前 之 義 7 遠 行 地 : 住 於 無 相, 遠 離 世 間 與 二 乘 之 有 相 行 此 地 有 七 地 沈 空 之 危 險, 易 落 入 木 頭 空, 此 乃 渡 生 與 菩 提 均 無 功 用 之 偏 見 8 不 動 地 : 無 漏 之 無 分 別 智 力, 不 用 加 行 自 現 前, 不 為 一 切 煩 惱 有 相 助 用 所 動 9 善 慧 地 : 成 就 四 無 礙 解, 遊 十 方 說 法 無 礙 之 義 10 法 雲 地 : 大 法 智 遮 一 切 惑 障, 如 空 中 現 出 大 雲, 現 大 法 雨 之 義 七 觀 者, 觀 空 觀 假 觀 中 也 所 以 一 切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的 作 用, 皆 稱 為 觀, 故 內 觀 自 在, 十 方 圓 明, 心 無 罣 礙 ; 外 觀 世 音, 菩 薩 心 腸, 尋 聲 救 苦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時 註 解 : 修 行 覆 行 實 踐 之 義 深 : 深 遠 難 見, 深 不 可 測 也 修 行 者 破 我 執 法 執 不 落 邊 見, 契 入 中 道 聖 諦, 是 大 乘 菩 薩 所 獨 修, 是 名 : 行 深 般 若 : 自 性 的 妙 智 慧 般 若 分 為 : 實 相 般 若 境 界 般 若 方 便 般 若 文 字 般 若 眷 屬

般 若 菩 薩 行 者, 修 持 五 般 若, 斷 除 無 明 煩 惱, 以 得 究 竟 涅 槃, 謂 之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 到 達 彼 岸 的 意 思 彼 岸 是 不 生 不 滅, 超 脫 生 死 苦 海, 逍 遙 自 在 的 無 極 理 天 時 : 指 修 行 修 到 不 思 善, 不 思 惡 的 當 下, 履 行 深 般 若 功 夫 極 深 之 時 也 斯 時 實 相 現 前, 本 性 圓 明, 自 在 無 礙, 萬 緣 俱 空, 人 我 雙 忘 之 時 也 解 釋 : 觀 世 音 菩 薩, 修 行 甚 深 的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的 法 門, 以 極 高 的 智 慧, 看 見 世 間 一 切 實 相, 功 行 到 了 極 點, 超 越 此 岸 彼 岸 的 分 別, 證 到 究 竟 涅 槃 的 境 界 心 得 記 要 : 1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是 觀 世 音 菩 薩 在 心 經 裡 面, 提 出 衪 修 持 的 第 一 步 功 夫 2 觀 世 音 菩 薩 的 修 持 要 訣, 是 用 無 上 的 大 智 慧, 從 此 岸 到 達 解 脫 的 彼 岸 3 六 袓 壇 經 曰 : 當 用 大 智 慧, 打 破 五 蘊 煩 惱 塵 勞 唯 有 用 大 智 慧, 看 淡 世 間 凡 所 有 相, 皆 是 虛 妄, 只 有 這 一 點 靈 明 的 自 性, 才 是 自 家 寶 藏 4 用 大 智 慧 從 此 岸 到 達 彼 岸, 要 用 行 深 的 功 夫, 才 能 做 到 四 書 大 學 篇 曰 : 至 於 用 力 之 久, 而 一 旦 豁 然 貫 通 焉,

則 眾 物 之 表 裡 精 粗 無 不 到, 而 吾 心 之 全 體 大 用 無 不 明 矣 修 辦 道 者, 等 到 盡 心 盡 力 付 出 的 時 間 一 久, 有 一 天 心 竅 自 然 融 會 貫 通, 萬 事 萬 物 的 道 理, 自 然 明 白, 對 於 事 物 的 精 微 粗 淺 大 綱, 沒 有 一 樣 事 物 不 知 道, 到 了 這 種 境 界, 我 心 的 全 部 體 制 和 最 大 的 作 用, 沒 有 不 清 楚 的 瞭 如 指 掌, 這 就 是 對 萬 物 的 格 物 窮 理 後 所 產 生 的 功 效, 乃 真 正 明 理, 一 切 智 慧 全 顯 現 到 極 點, 用 力 之 久, 即 是 行 深 的 功 夫 也 5 六 袓 壇 經 般 若 品 : 後 代 得 吾 法 者, 將 此 頓 教 法 門, 於 同 見 同 行, 發 願 受 持 如 事 佛 故, 終 身 而 不 退 者, 定 入 聖 位 所 以 未 來 世 修 道 者 得 到 六 袓 惠 能 大 師 所 傳 承 下 來 的 真 理 大 道, 得 受 真 理 大 道 的 人 必 須 是 同 見 同 行 的 人, 也 就 是 眾 生 與 諸 佛 菩 薩 的 心 性 完 全 相 同, 有 慈 悲 智 慧 道 德 心, 才 能 得 聞 大 道, 還 要 發 願 受 持, 依 循 著 願 力, 努 力 實 踐, 行 功 立 德, 如 事 佛 故, 效 法 顏 回 拳 拳 服 膺, 如 臨 深 淵, 如 覆 薄 冰, 一 日 三 省 吾 身, 虔 誠 侍 奉 佛 袓, 不 可 隨 便 馬 虎, 更 要 信 心 堅 定, 始 終 如 一, 精 進 不 懈, 克 服 一 切 魔 考, 終 其 一 生 而 不 退 道, 定 入 聖 位, 證 果 成 真, 是 要 有 始 有 終, 終 身 而 不 退 的 修 持, 才 能 到 達, 這 即 是 :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6 禮 囑 詞 曰 : 你 今 得 一 指, 飄 飄 在 天 堂, 無 有 生 和 死, 終 日 煉 神 光 一 貫 道 弟 子 接 受 明 師 一 指, 超 生 了 死 大 事 已 經 完 畢, 只 要 一 方 面 了 業 障, 一 方 面 渡 眾 生, 終 日 煉 神 光, 不 斷 精 進, 必 能 步 步 踏 上 成 佛 之 道, 這 即 是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照 見 五 蘊 皆 空 註 解 : 照 見 : 照 是 妙 智 慧 觀 照, 見 是 圓 明 本 性 的 真 見 五 蘊 : 蘊 是 遮 蔽 吾 人 本 覺 的 真 心, 未 能 使 本 心 顯 現 五 蘊 就 是 色 蘊 受 蘊 想 蘊 行 蘊 識 蘊 也 皆 空 : 究 竟 沒 有 實 體, 皆 非 實 相, 故 曰 皆 空 解 釋 : 觀 世 音 菩 薩 在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時, 以 智 慧 觀 照 到 世 間 的 色 蘊 受 蘊 想 蘊 行 蘊 識 蘊, 這 五 蘊 都 是 空 無 不 實 在 的 心 得 記 要 : 1 照 見 五 蘊 皆 空 是 觀 世 音 菩 薩 修 行 的 第 二 關 障 礙 2 照 是 迴 光 返 照 的 照, 即 是 以 自 我 真 心 本 體 智 慧 之 光, 通 過 自 身 的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接 觸 到 外 界 的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照 見 自 心 無 知 無 明 之 暗, 就 是 照 3 五 蘊 又 叫 五 陰 ( 色 受 想 行 識 ), 蘊 就 是 聚 集 的 意 思, 例 如 在 家 裡 在 學 校 在 社 會 在 道 場 在 工 作 上 :: 等 累 積 了 很 多 的 知 識 經 驗 習 性 腦 細 胞 從 生 到 老

摺 子 愈 來 愈 多, 所 裝 不 同 的 內 容 也 愈 來 愈 多, 就 是 蘊 道 德 經 曰 : 為 學 日 益, 為 道 日 損 4 所 有 眾 生 都 被 五 蘊 所 迷, 身 心 被 虛 妄 不 實 的 假 景 所 惑, 以 致 六 道 輪 迴, 永 不 停 止, 若 能 識 透 假 象, 借 假 修 真, 才 能 去 妄 歸 真, 獲 得 解 脫 5 色 蘊 : 是 指 有 形 質 有 障 礙 者 都 叫 做 色 例 如 世 界 上 一 切 的 萬 物 稱 為 外 色, 吾 人 自 身 的 四 大 假 合 ( 水 火 風 土 ) 稱 為 內 色 色 蘊 大 約 分 為 三 種 : 一 可 見 可 對 色 : 如 青 黃 赤 白 黑 等 顏 色 長 短 方 圓 等 行 色 動 作 方 面 的 仰 伏 伸 屈 等 表 色, 以 上 都 是 眼 睛 可 以 看 到 的 稱 為 可 見 可 對 色 二 不 可 見 可 對 色 : 例 如 聲 香 味, 它 雖 然 不 可 以 用 肉 眼 看 見, 但 是 可 以 用 耳 朵 鼻 子 舌 頭 接 受, 稱 為 不 可 見 可 對 色 三 不 可 見 無 可 對 色 : 眼 根 塵 鼻 根 塵 耳 根 塵 舌 根 塵 身 根 塵 意 根 塵, 以 上 稱 為 六 根 塵, 因 為 不 可 以 用 肉 眼 見, 又 不 可 以 用 耳 鼻 舌 接 觸, 所 以 稱 為 不 可 見 無 可 對 色 6 受 蘊 : 受 是 領 受 之 義, 謂 內 在 的 五 根 ( 眼 耳 鼻 舌 口 ), 對 外 之 五 塵 ( 色 聲 香 味 觸 ), 而 起 五 識 去 領 受 一 切 境 界 的 意 思 領 受 順 境 叫 作 樂 受, 容 易 引 起 貪 心 ; 領 受 逆 境 叫 作 苦 受, 容 易 引 起 瞋 心 ; 領 受 不 苦 樂 境 叫 作 中 庸 受, 容 易 引 起 痴 心 總 之 眼 受 色 耳 受 聲 鼻 受 香 舌 受 味 身 受 觸 :: 等 所 產 生 的 五 種 感 受, 即 憂 受 喜 受 苦 受 樂 受 捨 受 指 前 五

識 7 想 蘊 : 相 像 也, 於 善 惡 憎 愛 等 境 界 中, 取 種 種 相, 作 種 種 想, 此 處 指 第 六 識 8 行 蘊 : 行 就 是 行 為 或 造 作, 由 意 念 常 緣 過 去 現 在 未 來 一 切 善 惡 之 心, 前 滅 後 生, 念 念 不 停 而 行 動 去 造 作 種 種 的 善 惡 業 指 第 七 識 意 根 9 識 蘊 : 識 就 是 了 別 的 意 思, 由 識 去 辨 別 事 物 的 本 體, 指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10 總 之, 色 是 物 質 的 一 切 現 象 ; 受 是 接 觸 塵 緣 所 生 的 感 覺 ; 想 是 對 外 境 分 別 的 感 覺 ; 行 是 造 作 思 慮 的 作 用 ; 識 是 對 前 四 蘊 能 分 別 認 識 色 蘊 屬 生 理, 餘 四 蘊 屬 心 理 也, 即 感 情 ( 受 ) 觀 念 ( 想 ) 意 志 ( 行 ) 認 識 ( 識 ) 11 依 照 五 蘊 的 順 序 是 : 識 受 相 行 色 有 了 識, 心 才 能 領 受 ; 有 了 領 受, 然 後 才 有 想 ; 有 了 想 像, 然 後 才 有 造 作 行 ; 依 所 造 的 善 惡, 然 後 才 感 到 色 身, 色 蘊 是 我 執 的 大 本, 色 蘊 一 破, 其 餘 諸 執, 皆 可 迎 刃 而 解 12 皆 空 : 五 蘊 都 是 因 緣 所 生, 例 如 色 是 四 大 假 合 而 有, 受 想 行 識 是 由 妄 想 分 別 而 有, 究 竟 沒 有 實 體, 虛 妄 不 實 在 的, 所 以 說 皆 空 13 金 剛 經 曰 : 凡 所 有 相, 皆 是 虛 妄, 若 見 諸 相 非

相, 即 見 如 來 ; 圓 覺 經 曰 : 四 大 分 離, 今 此 妄 身, 當 在 何 處, 大 般 若 經 曰 : 色 如 聚 沫, 受 如 水 泡, 想 如 陽 燄, 行 如 芭 蕉, 識 如 幻 事 故 云 : 五 蘊 皆 空 度 一 切 苦 厄 : 註 解 : 度 : 救 度 拔 度 濟 度 超 度 一 切 : 全 部 包 括 在 內, 指 世 間 所 有 痛 苦 災 難 的 事 情 苦 : 身 心 苦 惱 厄 : 災 厄 患 難 釋 解 : 修 持 深 度 的 波 羅 蜜, 照 見 五 蘊 皆 空 的 道 理, 能 夠 解 脫 人 間 一 切 的 苦 厄 心 得 記 要 : 1 度 者 從 煩 惱 妄 想, 生 死 苦 厄 的 此 岸, 乘 著 智 慧 的 法 舟, 到 達 不 生 不 滅 的 彼 岸 2 世 間 有 八 苦, 這 八 苦 是 :A 生 苦 : 在 母 胎 中, 如 囚 牢 獄 B 老 苦 : 力 弱 形 枯, 神 衰 智 鈍 C 病 苦 : 臟 腑 病 痛, 坐 臥 不 安 D 死 苦 : 四 大 分 離, 筋 骨 分 散 E 愛 別 離 苦 : 眷 屬 恩 愛, 生 離 死 別 F 求 不 得 苦 : 事 不 順 心, 欲 得 偏 失 G 怨 憎 會 苦 : 怨 家 相 會, 如 眼 中 釘 I 五 蘊 熾 盛 苦 :

五 蘊 煩 惱, 如 火 熾 熱 焚 燒 身 心 3 生 老 病 死 四 者 屬 身 體 之 苦 ; 愛 別 離 求 不 得 怨 憎 會 三 者 屬 心 苦 ; 五 蘊 熾 盛 屬 身 心 苦 4 又 學 生 為 考 試 苦, 年 輕 人 為 前 途 苦, 父 母 為 生 活 苦, 老 年 人 為 絕 望 苦 5 在 佛 法 中 所 述 說 的 苦 有 : 二 苦 : 即 內 苦 和 外 苦, 內 苦 有 二 種, 即 一 切 疾 病 為 身 苦, 憂 愁 嫉 恨 為 心 苦 ; 外 苦 也 有 二 種, 即 盜 賊 虎 狼 之 害, 和 風 雨 寒 暑 之 災 三 苦 ; 苦 苦 壞 苦 行 苦 苦 苦 是 身 心 受 苦 時 所 生 的 苦 ; 壞 苦 是 偶 現 之 樂 境 所 感 受 的 苦 ; 行 苦 是 諸 行 無 常 遷 流 不 息 不 得 安 定 的 苦 欲 界 三 苦 俱 全, 色 界 只 有 壞 行 二 苦, 無 色 界 只 有 行 苦 四 苦 : 生 老 病 苦 五 苦 : 生 老 病 死 苦 ( 人 生 必 有 此 四 大 過 程 ) 愛 別 離 苦 ( 與 所 愛 者 別 離 之 苦 ) 怨 憎 會 苦 ( 常 與 憎 惡 者 會 合 之 苦 ) 求 不 得 苦 ( 不 得 所 求 之 苦 ) 五 陰 盛 苦 ( 吾 人 五 陰 合 成 的 身 體 受 熾 盛 的 痛 苦 ) 八 苦 : 第 三 條 所 述 之 苦 十 苦 : 生 苦 老 苦 病 苦 死 苦 愁 苦 怨 苦 苦 受 苦 憂 苦 病 惱 苦 生 死 流 轉 苦 6 禮 囑 詞 曰 : 你 今 受 一 指, 跳 出 苦 海 淵, 飛 身 來 上 岸, 即 得 登 雲 船, 天 道 弟 子, 在 接 受 彌 勒 袓 師 石 破 天 驚 點 玄 的 剎 那, 會 見 自 家 菩 薩, 超 生 了 死 大 事 已 經 完 畢, 只 要 積 極 行 功 立 德, 即 可 度 一 切 苦 厄, 超 凡 入 聖 7 參 與 道 場 運 作, 即 是 靈 性 的 大 掃 除, 一 切 苦 厄 災 難

自 然 遠 離, 從 內 心 透 出 喜 悅, 即 可 度 一 切 苦 厄 8 履 行 十 條 大 愿, 可 以 度 一 切 苦 厄, 這 十 條 大 愿 是 : 誠 心 保 守, 實 心 懺 悔 ( 實 心 修 煉 ) 如 有 虛 心 假 意 退 縮 不 前 欺 師 滅 袓 藐 視 前 人 不 遵 佛 規 洩 漏 天 機 匿 道 不 現 不 量 力 而 為 者 ( 不 誠 心 修 煉 者 ) 以 上 十 條 大 愿 若 能 信 受 奉 行, 就 能 圓 滿 道 果, 離 苦 得 樂 9 持 用 三 寶 心 法, 三 毒 消 滅, 四 相 皆 空, 身 心 意 業 皆 清 靜, 可 以 躲 災 避 難, 圓 滿 心 性, 遠 離 人 世 間 一 切 苦 厄 舍 利 子, 色 不 異 空, 空 不 異 色 色 即 是 空, 空 即 是 色 註 解 : 舍 利 子 : 釋 迦 牟 尼 佛 的 十 大 弟 子 之 一, 即 舍 利 弗 也 弗 是 梵 語, 譯 為 子, 舍 利 也 是 梵 語, 譯 為 印 度 的 鳥 類 鶖 鷺, 鶖 鷺 的 眼 睛 很 銳 利 明 亮, 舍 利 弗 的 母 親 自 從 懷 有 舍 利 弗 以 後, 突 然 變 的 聰 明, 眼 睛 猶 如 鶖 鷺 一 般 的 銳 利, 出 世 以 後 取 名 舍 利 子 舍 利 子 也 可 以 比 喻 為 自 性 色 : 指 身 與 宇 宙 間 一 切 形 形 色 色 的 萬 物 不 異 : 各 異 空 : 究 竟 沒 有 實 體, 分 二 種 解 釋 : 一 物 質 方 面 : 例 如 軀 殼 是 水 火 風 土 四 大 假 合 而 成, 四 大 分 散, 當 體 即 空 二 精 神 方 面 : 六 根 塵 (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 五 蘊 ( 色 受 想 行 識 ) 都 是 虛 妄 不 實 在, 故 曰 空 色 不 異 空 : 色 雖 然 分 明 顯 現, 但 是 可 以 分 明 顯 現 萬 有, 故 云 空 不 異 色 色 即 是 空 : 一 切 形 色 皆 因 緣 而 生, 經 過 一 段 時 間 以 後, 終 歸 空 無, 故 說 色 即 是 空 空 即 是 色 :

真 空 可 以 產 生 妙 有, 所 以 說 空 即 是 色 解 釋 : 南 海 觀 世 音 菩 薩 向 舍 利 弗 尊 者 傳 授 智 慧 到 彼 岸 的 心 法 曰 : 舍 利 弗! 世 間 一 切 萬 物 都 是 緣 生 緣 滅 的 假 相, 都 是 沒 有 實 性 的 空 相, 但 是 空 相 仍 是 一 切 實 相 的 根 源 空 相 可 以 幻 化 出 宇 宙 的 一 切 色 相, 所 謂 真 空 妙 有 也 當 我 們 體 悟 到 真 空 的 本 性 時, 必 能 顯 現 本 性 妙 有 的 善 美 行 為 人 生 中 一 切 的 思 想 行 為 意 識 感 覺, 也 都 是 空 相 不 實 在 的 心 得 記 要 : 一 舍 利 有 幾 種 解 釋, 一 是 鳥 名 ; 二 是 佛 的 身 骨 二 佛 菩 薩 羅 漢 高 僧 圓 寂 火 化 以 後, 每 凝 結 舍 利, 其 形 狀 如 珠, 或 如 花, 白 色 為 骨 舍 利, 赤 色 為 血 肉 舍 利, 黑 色 為 髮 舍 利, 也 有 五 彩 舍 利, 此 是 生 前 修 持 戒 定 慧, 累 積 無 邊 無 量 功 德 而 得 的 堅 固 子, 如 是 佛 舍 利, 堅 固 無 比, 世 間 無 物 能 損, 菩 薩 以 下 的 舍 利, 其 堅 度 相 應 減 少 三 指 佛 世 尊 的 十 大 弟 子 之 一 的 舍 利 弗 三 舍 利 子 在 此 指 觀 世 音 菩 薩 向 舍 利 弗 說 以 大 智 慧 登 彼 岸 的 心 法 三 色 不 異 空 : 世 間 上 形 形 色 色 的 萬 物, 顯 現 的 時 候, 我 們 看 得 見, 摸 得 著, 損 壞 隱 藏 的 時 候, 看 不 見, 摸 不 著,

所 以 世 間 一 切 色 都 是 空 無 的 四 例 如 水 可 以 轉 換 為 看 得 見 的 雨 雪 霜 霧 冰 露 :: 等, 也 可 以 變 換 成 看 不 見 的 水 蒸 氣 五 道 德 經 四 十 章 曰 : 反 者 道 之 動, 弱 者 道 之 用, 天 下 萬 物 生 於 有, 有 生 於 無 大 意 是 說 萬 物 生 生 滅 滅 反 覆 的 運 轉 著, 最 後 還 是 歸 於 柔 弱 與 寧 靜, 天 下 萬 物 皆 從 有 太 極 之 中 而 生, 可 是 這 個 有 ( 太 極 ) 還 是 從 無 ( 無 極 ) 之 中 生 化 而 來 即 是 色 不 異 空 六 我 們 的 思 想 行 為 意 識 感 覺 和 一 切 色 相 一 樣, 都 是 虛 妄 不 實 在 的, 此 色 不 異 空 七 空 不 異 色 : 但 是 在 真 空 裡 面, 又 含 攝 了 一 切 的 妙 有, 即 道 德 經 所 謂 萬 物 生 於 有, 有 生 於 無 道 理 也 是 一 樣 八 天 道 弟 子 接 受 明 師 的 點 傳 以 後, 點 傳 師 在 新 求 道 人 的 臉 畫 一 個 圓 圈, 意 思 是 將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回 歸 於 清 清 靜 靜 的 玄 關 一 竅, 再 點 一 點, 就 是 顯 露 善 美 德 行, 這 是 色 不 異 空, 空 不 異 色 九 色 即 是 空 : 觀 世 音 菩 薩 再 次 強 調 色 不 異 空, 意 思 就 是 空 即 是 色, 因 為 眾 生 對 於 世 間 上 色 相 的 執 著 很 深, 所 以 再 次 強 調 色 不 異 空, 空 即 是 色 的 道 理 十 修 辦 道 的 白 陽 弟 子, 參 與 道 場 運 作, 智 慧 增 長, 煩 惱 妄 想 逐 漸 剝 離, 對 於 世 間 的 酒 色 財 氣, 名 利 恩 愛 自 然 遠

離, 由 內 心 透 出 喜 悅, 這 是 色 即 是 空 十 一 空 即 是 色 : 知 道 世 間 萬 事 萬 物 都 是 色 即 是 空 以 後, 心 中 已 經 沒 有 執 著 妄 想, 日 後 起 心 動 念, 都 是 本 性 真 善 美 的 流 露, 便 是 空 即 是 色 十 二 所 以 空 是 真 空 真 理 能 源 無 極 老, 空 無 一 物, 虛 靈 一 團, 在 佛 法 上 稱 做 實 相, 是 一 切 萬 有 的 根 源 色 者, 既 然 知 道 真 空 本 性 以 後, 一 切 視 聽 言 動, 行 住 坐 臥, 由 真 空 的 本 性 直 接 展 現 慈 悲 喜 捨, 行 持 十 條 大 愿 :: 等 善 美 行 為, 就 是 空 即 是 色 受 想 行 識, 亦 復 如 是 註 解 : 色 : 宇 宙 間 一 切 的 物 質 自 然 現 象, 統 稱 為 色, 又 人 身 的 眼 耳 鼻 舌 身 稱 為 內 色,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稱 為 外 色 受 : 感 受 苦 樂 的 感 覺 想 : 感 受 苦 樂 以 後, 反 覆 的 回 想 行 : 因 為 想, 而 有 取 捨 的 行 動 識 : 清 清 靜 靜 的 本 性, 因 為 受 到 色 受 想 行 識 的 感 染, 而 成 因 緣 果 報 之 識, 因 識 而 流 轉 六 道 輪 迴, 生 死 流 轉, 苦 無 窮 盡 亦 復 如 是 : 除 了 色 以 外, 其 它 的 受 想 行 識, 也 和 色 一 樣 空 而 不 實 在 的 解 釋 : 受 想 行 識 這 四 蘊 是 從 色 蘊 而 來 的, 因

為 有 了 色 蘊, 才 有 感 覺 思 想 行 動 意 識 如 果 色 身 不 存 在 了, 自 然 受 想 行 識 也 都 不 會 存 在 了 心 得 記 要 1 色 不 異 空, 空 不 異 色 色 即 是 空, 空 即 是 色, 所 以 空 也 就 是 受 想 行 識 2 為 甚 麼 呢? 因 為 在 真 空 中, 可 以 展 現 出 無 邊 的 妙 色, 例 如 : 慈 悲 喜 捨, 六 度 萬 行 轉 識 成 智 圓 滿 佛 智 等 等 3 色 蘊 : 是 指 一 切 因 緣 的 根 源, 修 道 者 能 夠 一 心 一 意 的 抱 道 奉 行, 二 六 時 中 不 離 本 性, 時 時 宏 道 渡 人, 從 內 心 透 出 喜 悅, 可 以 將 五 濁 惡 世 化 為 莊 嚴 佛 土, 轉 污 濁 穢 身 為 圓 滿 報 身 4 受 蘊 : 只 要 立 志 修 辦 道, 持 用 三 寶, 辦 道 渡 人, 參 與 道 場 運 作, 內 心 充 滿 法 喜, 禪 定 喜 悅, 降 伏 煩 惱 妄 想, 遠 離 世 間 一 切 苦 厄, 這 是 轉 化 苦 海 為 極 樂 的 例 證 5 想 蘊 : 師 母 曰 : 置 心 一 處, 無 事 不 辦, 修 辦 道 者, 只 要 宏 揚 般 若 正 法, 參 與 道 場 運 作, 胸 懷 大 中 至 正, 在 天 人 合 一 的 攝 受 下, 一 切 邪 思 忘 想, 如 冰 塊 遇 到 太 陽 光 一 般 的 溶 化 掉, 想 蘊 轉 化 為 正 法 正 念, 斯 時 明 心 見 性, 無 事 不 辦 也

6 行 蘊 : 眾 生 迷 於 聲 色 貨 利 之 中, 每 日 犯 了 殺 盜 淫 妄 酒 貪 嗔 癡 愛 之 中, 造 罪 無 邊, 沈 淪 苦 海 若 能 接 受 明 師 一 指, 奉 行 十 條 大 愿, 持 用 三 寶, 宏 道 渡 人, 必 可 轉 業 行 為 六 度 萬 行, 化 貪 嗔 癡 愛 為 慈 悲 喜 捨 7 識 蘊 是 對 世 間 萬 事 萬 物 的 分 別 認 識 與 瞭 解, 當 我 們 瞭 解 真 理 以 後, 能 夠 至 誠 修 辦, 宏 道 度 人, 清 口 茹 素, 持 用 三 寶, 禮 敬 仙 佛, 遵 守 十 條 大 愿, 遠 離 十 惡 業, 履 行 六 度 萬 行, 將 五 識 ( 眼 耳 鼻 舌 身 ) 轉 化 為 成 所 作 智, 將 第 六 意 識 轉 為 妙 觀 察 智, 將 第 七 識 ( 末 那 識 ) 轉 為 平 等 性 智, 將 第 八 識 ( 阿 賴 耶 識 ) 轉 為 大 圓 鏡 智 必 能 從 內 心 透 出 喜 悅, 將 污 濁 的 色 塵, 轉 化 為 清 靜 的 理 域 淨 土 8 金 剛 經 曰 : 凡 所 有 相, 皆 是 虛 妄, 心 經 曰 : 受 想 行 識, 亦 復 如 是, 因 為 色 既 然 不 存 在, 其 它 四 蘊 : 受 想 行 識 也 和 色 一 樣, 虛 妄 而 不 實 在 的 舍 利 子, 是 諸 法 空 相 註 解 : 舍 利 子 : 南 海 觀 世 音 菩 薩 更 進 一 步 的 重 呼 舍 利 子 而 告 之 直 顯 性 體 的 妙 諦 是 諸 法 : 指 前 之 五 蘊, 以 及 後 之 十 二 入 十 八 界 十 二 因 緣 四 聖 諦 八 正 道 六 度 波 羅 蜜

等 空 相 : 指 五 蘊 色 受 想 行 識 等 諸 法, 皆 是 緣 起 緣 滅 的 現 象, 虛 妄 而 不 實 在, 故 曰 諸 法 空 相 解 釋 : 南 海 觀 世 音 菩 薩 告 訴 舍 利 弗 尊 者 曰 : 世 界 上 一 切 萬 事 萬 物 諸 法 皆 無 自 性, 是 真 空 實 相 的, 凡 是 可 以 看 到 聽 到 的 現 象, 都 是 因 緣 集 合 的 假 象, 如 水 中 之 月, 鏡 中 之 花 一 樣, 都 是 會 因 為 無 常 而 消 失, 無 法 永 恆 存 在 心 得 記 要 : 1 上 文 觀 世 音 菩 薩 告 訴 舍 利 弗 色 空 不 二 的 妙 諦, 現 今 再 次 述 說 更 深 一 層 諸 法 性 體 的 道 理 2 諸 法 者 為 身 外 之 根 塵, 如 : 五 蘊 十 二 入 十 八 界 十 二 因 緣 四 聖 諦 八 正 道 六 度 波 羅 蜜 等 3 諸 法 本 身 無 自 性, 為 因 緣 和 合 所 集 合 之 幻 相, 虛 妄 不 實 在 的, 故 曰 諸 法 空 相 4 諸 法 空 相, 世 間 不 可 離 諸 法 而 別 言 空 相, 萬 物 因 緣 聚 合 則 現 幻 妄 之 相, 緣 散 則 歸 於 真 空 之 本 來 面 目, 例 如 水 中 之 月, 鏡 中 之 花 5 諸 法 本 體, 是 離 言 說 相 文 字 相 心 緣 相, 言 語 道 斷, 心 行 處 滅, 不 落 有, 不 落 無, 實 相 無 相 也

6 三 界 萬 物 的 一 切, 暫 時 看 是 有, 實 質 是 不 存 在 的, 好 像 在 睡 夢 中 萬 般 皆 有, 睡 醒 時 萬 般 皆 無 一 樣, 所 以 諸 法 的 根 本 是 空 相 不 生 不 滅 不 垢 不 淨 不 增 不 減 註 解 : 不 生 : 本 來 就 不 生 不 滅 : 本 來 就 不 滅 不 垢 : 不 被 污 染 不 淨 : 雖 為 善 緣 所 勳, 本 性 未 嘗 淨 不 增 : 實 相 本 不 增 加 不 減 : 實 相 本 不 減 少 解 釋 : 這 個 實 相, 以 自 性 來 比 喻, 實 相 無 相 的 自 性 是 過 去 不 生, 未 來 不 滅 ; 性 體 本 來 光 明 無 礙, 不 能 污 染, 也 不 能 潔 淨 ; 而 本 性 具 有 不 能 增 加, 不 能 減 少 的 妙 用 心 得 記 要 : 1 不 生 不 滅 不 垢 不 淨 不 增 不 減 是 南 海 古 佛 告 訴 我 們 要 看 清 楚 真 理 實 相, 不 要 有 二 見 分 別, 跳 出 執 著 的 繫 縛 2 患 有 白 內 障, 近 視 遠 視 弱 視 斜 視 色 盲 眼 翳 者, 看 見 萬 物 的 實 體 是 不 正 確 的, 因 為 有 幻 相 幻 影 眾 生 也 有 無 明 的 幻 相 執 著 於 萬 物 的 心 念, 所 以 不 能 識 透

萬 物 的 本 體 實 相 3 喜 歡 生 存 生 長 長 生 緣 聚 之 生 ; 厭 惡 滅 亡 毀 壞 終 止 緣 盡 色 滅 等 謂 之 增 減 滅 相 4 追 求 清 靜 舒 適 環 境 清 靜 淨 土 清 靜 身 心 ; 厭 惡 身 心 垢 穢 世 間 污 穢 人 間 惡 濁 等 是 執 垢 淨 相 5 追 求 增 加 功 德 增 加 福 報, 增 加 收 入 提 高 地 位 貪 圖 享 受 想 做 人 上 人, 逃 避 昏 沉 墮 落 厭 惡 下 賤 等, 是 增 減 滅 相 6 例 如 燈 泡 接 在 電 源 則 亮, 切 斷 電 源 燈 光 則 熄 滅, 但 是 電 本 身 沒 有 光 暗 ; 又 例 如 陽 光 照 在 污 泥 上, 陽 光 不 隨 之 污 垢, 照 在 清 潭, 陽 光 也 不 隨 之 澄 清, 照 在 海 洋, 陽 光 也 不 隨 之 增 滅, 謂 之 不 生 不 滅 不 垢 不 靜 不 增 不 減 7 二 見 分 別 是 修 行 者 的 障 礙, 所 以 南 海 觀 世 音 菩 薩 指 示 修 行 者 要 破 除 三 執 著, 遠 離 一 切 二 見 分 別, 直 接 契 入 中 道 聖 諦 是 故 空 中 無 色, 無 受 想 行 識 註 解 : 是 故 : 承 上 啟 下 之 詞 空 中 : 謂 真 空 實 相 之 中 無 : 沒 有 的 意 思 解 釋 : 南 海 觀 世 音 菩 薩 說 明 修 行 者 要 破 除 生 滅 垢 淨

增 減 三 種 執 著 以 後, 接 著 又 慈 悲 的 指 示 要 破 除 五 蘊 的 束 縛, 因 為 真 空 實 相 之 中, 沒 有 色 受 想 行 識 五 蘊 蓋 五 蘊 有 生 滅 才 能 建 立, 宇 宙 的 本 質 如 果 沒 有 生 滅, 五 蘊 當 然 無 法 存 在 心 得 記 要 1 南 海 觀 世 音 菩 薩 在 前 面 提 過 五 蘊 皆 空 以 後, 此 段 再 次 重 覆 提 出 空 中 無 色 受 想 行 識, 最 主 要 的 目 的 是 再 度 提 醒 我 們 要 破 除 五 蘊, 跳 出 三 界, 永 斷 輪 迴 之 苦 2 五 蘊 六 根 六 塵 交 織 形 成 三 界, 我 們 身 處 其 中, 好 像 居 住 在 燃 燒 的 火 宅 之 中, 隨 時 都 有 可 能 被 燒 傷 或 被 燒 死 的 可 能 法 華 經 曰 : 三 界 猶 如 火 宅 3 三 界 者 : 欲 界 色 界 無 色 界 也, 指 眾 生 生 死 往 來 的 世 界 三 界 依 眾 生 的 善 惡 業 分 別 受 生 4 欲 界 分 : 一 上 之 六 欲 天 ( 四 大 天 王 天 忉 利 天 焰 摩 天 兜 率 天 化 樂 天 他 化 自 在 天 ) 二 中 之 人 界 下 之 地 獄 欲 界 的 特 色 是 有 食 欲 與 淫 欲 5 色 界 在 欲 界 之 上, 包 括 四 禪 天 ( 初 禪 天 二 禪 天 三 禪 天 四 禪 天 ), 以 及 無 想 天 無 煩 天 無 熱 天 善 見 天 色 突 竟 天 和 音 天 大 自 在 天 色 界 的 特 色 是 已 經 遠 離 淫 欲 和 食 欲, 但 是 仍 然 執 著 於 有 形 的 物 質, 所 以 有 物 質 身 體

宮 殿 等 6 無 色 界 包 括 : 空 無 邊 處 識 無 邊 處 無 所 有 處 非 想 非 非 想 處 無 色 界 裡 沒 有 身 體 物 質 宮 殿, 偍 是 心 識 執 著 於 空 相 之 中, 無 法 解 脫, 所 以 還 是 住 於 無 色 界 之 中, 不 能 跳 出 三 界 外 7 是 故 空 中 無 色 受 想 行 識, 並 非 叫 我 們 逃 避 現 實, 對 世 間 一 切 萬 事 萬 物 不 去 看 不 聽 不 想, 而 是 要 我 們 識 透 世 間 並 非 實 存, 都 是 幻 化 的 假 相, 所 以 不 可 貪 取 執 著 無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無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註 解 :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 稱 為 六 根, 或 內 六 入, 為 我 們 生 理 上 的 活 動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 稱 之 六 塵 或 外 六 入, 為 我 們 心 理 上 的 活 動 解 釋 : 真 空 實 相 中, 沒 有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六 根, 也 沒 有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六 塵

心 得 記 要 : 1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六 根 : 以 及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六 塵, 是 束 縛 我 們 身 心 的 最 大 障 礙, 能 夠 放 下 六 根 六 塵, 身 心 才 能 解 脫 自 在, 本 性 才 能 光 明 2 六 根 六 塵 合 稱 十 二 入, 入 是 涉 入 的 意 思, 因 為 根 能 涉 塵, 塵 能 入 根, 根 塵 互 相 涉 入 而 生 識, 並 且 為 識 之 所 入 3 十 二 入 又 名 十 二 處, 處 是 依 拖 的 意 思, 因 為 識 乃 依 拖 六 根 六 塵 而 生 的 近 一 步 言 之, 六 根 六 塵 為 識 的 所 生 處, 六 根 為 所 依, 六 塵 為 所 緣 4 六 根 者 : 眼 根 耳 根 鼻 根 舌 根 身 根 意 根 是 也 眼 根 視 神 經 能 視 耳 根 聽 神 經 能 聽 鼻 根 嗅 神 經 能 嗅 舌 根 味 神 經 能 嚐 身 根 觸 神 經 能 觸 意 根 能 思 慮 前 五 根 為 四 大 所 成, 屬 物 質 ; 後 一 根 為 心 所 依, 屬 精 神 心 理 5 六 塵 又 名 六 境 塵 有 污 染 動 搖 之 意 眼 根 所 對 相 是 色 塵 ( 境 ) 如 : 青 黃 赤 白 黑 長 短 方 圓 男 女 老 幼 形 象 等, 耳 根 所 對 相 是 聲 塵 ( 境 ) 如 宮 商 角 徵 羽 一 切 聲 音 等 ; 鼻 根 所 對 相 是 香 塵 ( 境 ) 如 : 麝 香 檀 香 沉 香 脂 粉 男 女 身 分 之 香 等 ; 舌 根 所 對 相 是 味 塵 ( 境 ) 如 : 酸 甘 苦 辛 鹼 以 及 飲 食 美 味 等 ; 身 根 所 對 相 是 觸 塵 ( 境 ) 如 : 寒 勢 冷 暖 輕 柔 粗 細 之 感 受 等

6 意 根 所 對 相 是 法 塵 ( 境 ) 如 : 對 前 五 根 所 緣 五 塵 境, 分 別 好 醜 而 起 愛 惡 諸 法, 或 是 過 去 一 切 事 物 的 幻 影 等 7 六 根 與 六 塵 本 身 都 沒 有 自 性, 沒 有 實 體, 凡 所 對 相 不 起 妄 念 分 別, 頓 悟 妄 念 本 空, 如 船 過 水 無 痕, 回 歸 性 本 空 寂, 故 曰 無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無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8 六 根 六 塵 六 識 共 為 十 八 界, 性 體 本 空, 諸 法 亦 空, 則 十 八 界 亦 空, 不 起 執 著, 外 無 六 塵 境 界, 內 無 六 根 色 身, 根 塵 既 無, 六 識 沒 了, 何 來 起 惑 造 業, 自 然 不 受 生 死 輪 迴 之 苦 9 明 師 一 指, 打 破 生 死 枷 鎖, 迴 光 返 照, 會 見 自 家 菩 薩, 破 除 十 八 界, 跳 出 苦 海 淵 無 眼 界, 乃 至 無 意 識 界 註 解 : 無 眼 界 : 界 是 六 根 六 塵 各 有 其 界 限, 眼 界 是 十 八 界 的 第 一 界, 無 眼 界 乃 至 無 意 識 界 泛 指 沒 有 十 八 界 乃 至 : 是 文 章 的 省 略 法, 全 文 應 該 是 無 眼 界, 無 耳 界 鼻 界 舌 界 身 界 意 界 之 六 根 ; 色 根 聲 根 香 根 味 根 觸 根 法 根 之 六 塵 ; 以 及 眼 識 界 耳 識 界 鼻 識 界 舌 識 界 身 識 界 意 識 界 之 六 識 解 釋 : 沒 有 眼 界 耳 界 鼻 界 舌 界 身 界 意 界 ; 也

沒 有 色 界 聲 界 香 界 味 界 觸 界 法 界 ; 更 沒 有 眼 識 界 耳 識 界 鼻 識 界 舌 識 界 身 識 界 意 識 界 心 得 記 要 : 1 南 海 觀 世 音 菩 薩 說 : 無 眼 界, 乃 至 無 意 識 界, 意 思 就 是 說 : 沒 有 十 八 界 2 界 就 是 界 限 或 差 別 界 別 的 意 思, 例 如 土 地 有 地 界, 國 土 有 國 界 根 塵 識 各 有 界 限 3 如 眼 以 色 為 界, 耳 以 聽 為 界, 鼻 以 香 為 界, 舌 以 味 為 界, 身 以 觸 為 界, 意 意 法 為 界 ; 眼 不 能 越 色 而 見, 耳 不 能 越 聲 而 聞, 鼻 不 能 越 香 而 嗅, 舌 不 能 越 味 而 嚐, 身 不 能 越 觸 有 覺, 意 不 能 越 法 有 知 簡 言 之, 眼 睛 只 能 看, 其 它 的 聽 聞 嗅 嚐 知 皆 不 能 產 生 作 用 也 4 六 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加 上 六 塵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再 加 上 六 識 界, 內 六 根 與 外 六 塵 接 觸 又 牽 生 了 六 識, 便 構 成 了 十 八 界, 眾 生 受 此 十 八 界 的 牽 纏, 生 死 流 轉, 輪 迴 六 道, 永 不 停 止 5 禮 囑 詞 曰 : 你 今 得 一 指, 飄 飄 在 天 堂, 無 有 生 和 死, 終 日 煉 神 光 天 道 弟 子 在 明 師 一 指 的 剎 那, 接 受 彌 勒 祖 師 付 財 大 貫 頂, 已 經 破 除 一 切 現 象 界 的 生 滅 垢 淨 增 減 也 破 除 了 五 蘊 六 根 六 塵 六 識 等 十 八 界 的 束 縛, 好 像

脫 胎 換 骨 一 般, 由 凡 身 轉 為 法 身, 由 肉 體 變 成 聖 體 般 的 邁 向 成 佛 之 路 無 無 明, 亦 無 無 明 盡 ; 乃 至 無 老 死, 亦 無 老 死 盡 註 解 : 無 : 作 空 字 解 無 無 明 : 沒 有 十 二 因 緣, 這 十 二 因 緣 是 : 無 明 行 識 名 色 六 入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 死 盡 : 作 滅 字 解 解 釋 : 沒 有 無 明 等 十 二 因 緣, 也 不 須 要 滅 無 明 等 十 二 因 緣 ; 乃 至 於 沒 有 老 死 之 相, 也 不 須 要 滅 除 老 死 心 得 記 要 : 1 南 海 觀 世 音 菩 薩 為 闡 揚 一 佛 乘 法 門, 所 以 將 佛 法 中 修 行 的 大 乘 中 乘 小 乘 法 一 一 破 除 2 三 乘 者 聲 聞 緣 覺 六 度 萬 行 也, 緣 覺 乘 以 修 十 二 因 緣 為 主, 是 中 乘 佛 法 的 修 持 科 目, 在 心 經 裡 面 觀 世 音 菩 薩 認 為 修 緣 覺 乘 是 空 無 的 3 十 二 因 緣 的 內 容 如 下 :( 一 ) 無 明 : 不 明 真 理, 忘 生 一 切 執 著, 執 萬 象 為 有, 妄 念 障 蔽 本 性, 是 煩 惱 的 總 稱,

是 墮 入 六 道 輪 迴 的 主 因 ( 二 ) 行 : 三 業 心 口 意 的 活 動, 因 而 產 生 心 念 語 言 行 動 都 是 行, 因 為 行 而 造 下 善 惡 業, 決 定 未 來 的 去 路 ( 三 ) 識 : 就 是 業 識 第 八 識 阿 賴 耶 識, 又 名 藏 業, 有 能 藏 所 藏 含 藏 的 意 義, 因 為 行 而 造 下 善 惡 業, 由 此 藏 識 的 儲 存, 生 死 的 禍 根 將 此 開 演, 是 六 道 輪 迴 的 根 本 ( 四 ) 名 色 : 名 指 心 識, 色 指 形 體, 眾 生 一 念 愛 欲 借 父 精 母 血 而 入 體 投 生, 初 投 胎 時, 形 體 尚 未 生 成, 不 能 稱 身, 故 稱 名 色 ( 五 ) 六 入 : 在 母 胎 中, 由 名 色 漸 漸 成 長 到 六 根 完 備, 出 胎 以 後, 對 六 塵 有 互 相 涉 入 的 作 用, 六 入 即 六 根 :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也 ( 六 ) 觸 : 六 根 受 到 六 塵 六 識 的 接 觸 而 成 觸, 所 以 觸 是 接 觸 觸 覺 的 意 思 ( 七 ) 受 : 領 受 接 受 的 意 思, 就 是 對 境 生 起 苦 樂 的 感 覺 之 謂 也 ( 八 ) 愛 : 對 境 所 起 的 貪 心, 因 苦 樂 的 感 受 的 產 生 愛 憎 的 分 別 ( 九 ) 取 : 因 愛 而 對 境 的 追 取, 如 酒 色, 名 利 財 勢 地 位 等 ( 十 ) 有 : 因 為 接 受 而 貪 愛, 貪 愛 而 執 取, 因 執 取 而 佔 有, 佔 有 有 二 義, 有 行 物 質 的 佔 有, 以 及 佔 有 無 形 業 力 的 因 果 ( 十 一 ) 生 : 即 受 生 也, 以 現 在 所 造 的 業 因, 結 成 未 來 輪 迴 的 果 ( 十 二 ) 老 死 : 既 然 受 生, 一 旦 四 大 分 散, 軀 體 從 少 而 老, 老 而 死, 老 死 而 後 再 受 生, 如 環 無 端, 循 環 不 止 4 十 二 因 緣 的 流 轉 是 這 樣 的 : 無 明 緣 行 行 緣 識 識 緣 名 色 名 色 緣 六 入 六 入 緣 觸 觸 緣 受 受 緣 愛 愛 緣

取 取 緣 有 有 緣 生 生 緣 老 死 5 惑 業 苦 三 道, 是 一 切 有 情 眾 生 生 死 輪 迴 的 總 根 源 所 謂 依 過 去 世 的 無 明 行 二 惑 因, 招 感 現 在 世 的 識 名 色 六 入 觸 受 五 苦 道 ; 復 由 現 在 世 的 苦 道, 再 現 在 世 的 惑 業, 依 現 在 世 之 惑 業 愛 取 有, 再 受 未 來 世 苦 道 生 老 死, 過 去 無 始, 未 來 無 終 如 是 依 惑 造 業, 由 業 引 發 苦 道, 依 苦 道 再 起 惑 再 造 業 再 感 苦 惑 業 苦 成 為 螺 旋 式, 沒 有 窮 盡 的 生 死 輪 迴, 稱 為 流 轉 門 6 眾 生 從 無 始 劫 以 來, 一 直 在 惑 業 苦 三 道 上 兜 圈 子, 無 法 跳 出 輪 迴, 辟 支 佛 觀 察 到 這 一 點, 心 生 畏 懼, 厭 生 死 苦, 遂 用 般 若 空 智, 以 斷 除 惑 業, 於 無 限 生 死 延 續 中, 求 的 解 脫 而 證 涅 槃 7 要 破 除 十 二 因 緣, 在 接 受 明 師 傳 受 三 寶 以 後, 參 與 道 場 運 作, 抱 持 三 寶, 時 時 以 良 心 作 主, 履 行 十 條 大 愿, 不 必 借 用 其 他 名 相 法 門, 就 能 簡 單 的 破 除 十 二 因 緣, 是 邁 向 成 佛 之 路 的 最 短 捷 徑 無 苦 集 滅 道, 無 智, 亦 無 得 註 解 : 苦 集 滅 道 即 是 四 聖 諦 苦 : 苦 諦 也 三 界

眾 生 在 無 限 生 死 輪 迴 之 中, 被 苦 所 迫 集 : 集 諦 也 瞭 解 苦 是 根 本, 是 由 貪 嗔 癡 從 身 口 意 三 惡 業 所 集 結 而 成 滅 : 謂 能 斷 除 貪 嗔 癡 三 惡 業, 便 能 離 苦 而 獲 得 解 脫 寂 滅 之 樂 道 : 道 諦 也 要 離 苦 斷 集, 脫 離 貪 嗔 癡, 以 達 寂 滅 之 樂, 就 要 靠 修 道, 實 踐 八 正 道 無 智 : 智 是 指 六 度 波 羅 蜜 佈 施 持 戒 忍 辱 禪 定 精 進 智 慧 也 無 的 意 思 是 要 我 們 破 除 大 乘 菩 薩 的 修 行 無 得 : 般 若 波 羅 蜜 的 妙 諦, 諸 法 諸 相 皆 不 可 得 解 釋 : 觀 世 音 菩 薩 破 除 了 緣 覺 乘 十 二 因 緣 法 之 後, 接 著 又 破 除 了 小 乘 聲 聞 四 聖 諦 的 修 行 法 門 釋 迦 牟 尼 佛 所 說 的 苦 集 滅 道 四 聖 諦 的 修 行 法 門, 是 生 滅 法, 也 不 是 究 竟 的 至 於 大 乘 菩 薩 的 修 行 法 六 度 波 羅 蜜, 有 智 有 得 有 分 別, 也 要 能 捨, 如 果 存 有 得 有 修 證 的 念 頭, 還 是 不 能 達 到 無 餘 涅 槃 菩 薩 的 境 界 心 得 記 要 : 1 苦 集 滅 道, 謂 之 四 聖 諦 這 是 小 乘 的 修 行 法 門, 又 稱 聲 聞 乘 因 為 聞 佛 之 聲 教 而 開 悟 2 苦 諦 者, 世 間 有 五 種 的 苦 : 一 自 身 方 面 : 疾 病 老 死 飢 渴 疲 勞 醜 陋 殘 廢 : 等 苦 二 內 心 方 面 : 貪 嗔 癡 慢 嫉 妒 怨 恨 憂 悲 恐 懼 : 等 苦 三 外 界 方 面 如 : 水 火 雷

電 寒 暑 風 雨 的 襲 擊, 以 及 旱 澇 瘟 疫 虎 狼 蛇 蠍 的 毒 害 四 人 事 方 面 : 刀 兵 盜 賊 威 脅 壓 迫 嘲 笑 怒 罵 毀 謗 仇 恨 妒 嫉 失 戀 拘 禁 刑 罰 內 憂 外 患 等 五 死 後 有 墮 落 六 道 輪 迴 的 可 能 3 集 諦 者, 貪 嗔 癡 是 世 間 痛 苦 的 根 本, 不 是 天 降 不 是 地 生 不 是 佛 賜 不 是 人 與 而 是 自 己 所 造 出 來 的 因 為 三 毒 能 招 生 死 等 苦, 所 以 稱 為 集 諦 4 滅 諦 者, 即 是 滅 掉 貪 嗔 癡 等 三 毒 的 惡 業, 滅 去 生 死 煩 惱 之 苦, 證 得 無 餘 涅 槃 寂 滅 之 快 樂, 所 以 稱 為 滅 諦 5 道 諦 者, 即 八 正 道 也, 這 八 正 道 是 : 正 見 正 思 維 正 語 正 業 正 命 正 精 進 正 念 正 定 6 世 間 畢 竟 是 苦 海, 苦 是 從 三 毒 招 集 而 來, 想 要 滅 除 三 毒, 達 到 寂 滅 解 脫, 安 樂 的 方 法, 只 有 修 道 這 一 條 路 7 無 智 亦 無 得, 是 上 乘 菩 薩 乘 的 修 行 法 也 要 破 除 8 智 是 般 若 正 智, 正 是 六 度 波 羅 蜜 中 最 根 本 的 般 若 波 羅 蜜, 心 經 中 以 此 代 表 六 度 9 得 者, 就 是 證 得 無 上 正 等 正 覺 的 果 位 也 就 是 所 謂 :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10 為 甚 麼 智 及 得 都 要 破 除 呢? 因 為 有 得 即 有 失, 修 道 不 能 著 相 金 剛 經 說 離 一 切 相, 是 名 菩 薩,

又 說 : 凡 所 有 相, 皆 是 虛 妄, 若 見 諸 相 非 相, 即 見 如 來 11 修 道 法 門, 六 祖 慧 能 大 師 指 出 有 四 種 : 法 無 四 乘, 人 心 自 有 等 差, 見 聞 轉 誦 是 小 乘 ; 悟 法 解 義 是 中 乘 ; 依 法 修 行 是 大 乘 ; 萬 法 盡 通, 萬 法 俱 備, 一 切 不 染, 離 諸 法 相, 一 無 所 得, 名 最 上 乘 以 上 是 心 經 所 說 無 所 得 為 最 上 乘 的 修 行 法 門 12 心 經 裡 面, 觀 世 音 菩 薩 一 一 破 除 修 行 的 三 執 著 五 蘊 十 二 因 緣 十 八 界 四 聖 諦 八 正 道 六 度 般 若 波 羅 蜜 及 智 得 的 菩 薩 行 都 要 破 除, 是 要 我 們 契 入 一 佛 乘, 最 上 乘 法, 正 是 天 道 的 修 行 法 門 以 無 所 得 故, 菩 提 薩 埵 註 解 : 無 所 得 : 眾 生 本 性 本 自 圓 滿 具 足, 不 假 外 求, 故 曰 無 所 求 菩 提 薩 埵 : 菩 薩 的 簡 稱 解 釋 : 我 們 的 本 性, 也 是 清 清 靜 靜 的 法 身, 本 自 具 足 清 靜 圓 滿 沒 有 生 滅 垢 靜 增 減 苦 樂 好 惡 等 本 來 無 有 一 物 可 因 為 無 所 得, 而 能 成 就 菩 薩

心 得 記 要 : 1 因 為 無 所 得, 而 能 成 就 菩 薩 清 靜 經 曰 雖 名 得 道, 實 無 所 得, 為 化 眾 生, 名 為 得 道, 能 悟 之 者, 可 傳 聖 道 2 金 剛 經 第 六 分 曰 : 是 故 不 應 取 法, 不 應 取 非 法 以 是 義 故, 如 來 常 說 : 汝 等 比 丘, 知 我 說 法, 如 筏 喻 者, 法 尚 應 捨, 何 況 非 法 意 思 是 說 修 道 的 人, 不 可 執 有, 也 不 可 執 無, 方 可 悟 入 性 空 的 妙 理 又 如 來 所 說 渡 人 的 方 法, 以 竹 筏 來 譬 喻, 要 渡 河 之 時, 不 可 無 竹 筏, 利 用 竹 筏 渡 到 彼 岸 以 後, 此 竹 筏 就 不 用 了, 譬 喻 眾 生 未 了 悟 真 性 之 時, 不 可 無 佛 法 來 引 渡, 既 然 開 悟 見 性 以 後, 佛 法 也 要 捨 掉, 何 況 不 是 佛 法 的 外 道, 怎 可 堅 執 不 捨 呢 3 金 剛 經 莊 嚴 淨 土 分 第 十 分 曰 : 如 來 昔 在 燃 燈 佛 所, 於 法 有 所 得 不? 不 也, 世 尊 如 來 在 燃 燈 佛 所, 於 法 實 無 所 得 意 思 是 說 : 如 來 我 往 昔 在 燃 燈 佛 的 地 方, 已 經 瞭 解 自 性 的 本 覺 的 時 候, 於 佛 法 有 所 得 嗎? 須 菩 提 回 答 世 尊 說 : 世 尊 呀! 我 師 父 在 燃 燈 佛 的 地 方, 沒 有 一 點 佛 法 可 得, 是 名 無 上 菩 提, 所 以 燃 燈 佛 只 是 開 導 性 質, 讓 如 來 佛 覺 性 自 理 而 已 4 因 為 無 上 菩 提 是 自 家 物, 本 來 無 失, 那 裡 有 外 來 可 得 之 理, 如 果 本 性 可 以 從 外 面 得 來, 自 性 本 體 就 不 能 顯 露

出 來 了 所 以 說 : 於 法 實 無 所 得, 是 名 無 上 之 菩 提 也 5 譬 如 有 一 位 白 內 障 患 者, 視 物 不 清 楚, 醫 師 為 白 內 障 患 者 去 除 白 內 障, 使 白 內 障 患 者 恢 復 光 明, 患 者 視 神 經 的 光 明 是 自 己 的, 不 是 醫 師 給 他 的, 道 理 也 是 一 樣 依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故, 心 無 罣 礙 註 解 : 依 : 依 止 依 靠 也 故 : 承 上 文 :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原 因 解 ; 啟 下 文 : 心 無 罣 礙 所 以 解 罣 礙 : 真 心 被 無 明 所 蔽 覆, 事 事 執 著 妄 為, 對 境 生 阻 滯 解 釋 : 依 靠 這 一 條 :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的 心 法 修 持, 所 以 心 無 罣 礙 心 得 記 要 : 1 依 者, 依 從 依 靠 也, 依 靠 甚 麼 呢? 依 靠 妙 智 慧 到 達 彼 岸 的 心 法 也 2 心 經 告 訴 我 們 要 破 除 五 蘊 十 二 因 緣 法 十 八 界 大 乘 中 乘 小 乘 之 道, 啟 示 真 空 妙 有 的 道 理, 才 能 心 無 罣 礙, 遠 離 一 切 苦 厄 3 何 謂 真 空 妙 有 之 道 呢? 無 生 是 真 空, 老

是 妙 有 求 道 的 時 候, 點 傳 師 在 臉 部 畫 一 個 圓 圈, 這 是 契 入 真 空 ; 在 玄 關 處 點 一 點, 這 是 妙 有, 正 是 一 貫 道 所 傳 的 心 法 4 真 空 妙 有 是 大 智 慧 到 彼 岸 的 意 思, 這 就 是 :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5 六 祖 壇 經 曰 : 當 用 大 智 慧, 大 破 五 蘊 煩 惱 塵 勞, 所 以 唯 有 依 靠 大 智 慧, 才 能 打 破 一 切 罣 礙 五 蘊 六 根 十 八 界 酒 色 財 氣 與 三 乘 修 行, 直 登 彼 岸 6 罣 礙 是 甚 麼 呢? 罣 礙 是 眾 生 因 為 無 明 覆 蔽 本 性, 被 物 質 現 象 業 障 牽 纏, 執 著 : 空 法, 產 生 貪 嗔 癡 慢, 因 染 三 毒 而 輾 轉 生 死, 輪 迴 六 道 7 道 德 經 曰 : 吾 所 以 有 大 患 者, 為 吾 有 身, 及 吾 無 身, 吾 有 何 患 故 貴 以 身 為 天 下 者, 若 可 寄 天 下, 愛 以 身 為 天 下 者, 若 可 托 天 下 世 間 上 一 切 禍 患 得 失 罣 礙, 都 是 因 為 有 我 執, 如 果 能 打 破 我 執, 以 愛 我 貴 我 之 假 體, 來 立 己 達 人, 又 有 甚 麼 罣 礙 憂 患 恐 懼 呢? 8 要 解 除 罣 礙, 脫 離 六 道 輪 迴 的 束 縛, 唯 有 依 靠 :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的 心 法, 也 就 是 求 道 以 後, 將 小 我 的 生 命, 融 入 大 我, 認 理 歸 真, 參 與 道 場 運 作, 代 天 宣 化, 渡 化 有 緣, 才 能 達 願 9 所 以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心 法, 是 可 以 讓 我 們 從 苦 海 無 邊 的 此 岸, 渡 到 不 生 不 滅, 極 樂 理 域 彼 岸 的 大 智 慧, 也

就 是 天 道 的 : 無 生 老, 依 靠 無 生 老 的 心 法 修 持, 行 功 立 德, 必 能 除 去 心 中 一 切 罣 礙, 進 入 無 餘 涅 槃 的 理 天 淨 土 無 罣 礙 故, 無 有 恐 怖 註 解 : 恐 怖 : 恐 ; 恐 懼, 一 時 驚 駭 也 怖 : 畏 怖, 常 存 畏 懼 也 總 之 就 是 被 事 情 所 牽 累, 而 心 生 恐 懼 畏 怖, 心 不 得 安 寧 的 意 思 解 釋 : 世 間 充 滿 了 罣 礙 煩 惱 恐 懼, 只 要 掃 除 了 罣 礙, 自 然 一 切 恐 懼 畏 怖, 心 不 得 安, 也 就 消 失 心 得 記 要 : 1 凡 夫 為 五 蘊 所 罣 礙, 而 有 分 段 生 死 的 恐 怖 2 因 為 凡 夫 內 執 四 大 假 合 之 身 的 我, 貪 戀 取 著, 而 有 老 病 死 等 種 種 恐 怖 ; 外 執 萬 法 為 實 有, 妄 為 取 著, 而 有 患 得 患 失 的 恐 怖 3 修 行 人 若 執 於 萬 法, 有 偏 空 的 罣 礙, 而 有 變 易 生 死 的 恐 怖 4 佛 法 中 提 到 十 種 恐 怖 :1 死 2 煩 惱 垢 3 貧

窮 4 惡 業 5 惡 道 6 求 不 得 7 謗 法 罪 業 8 追 求 縛 不 活 9 疑 10 大 眾 威 德 5 現 在 人 的 恐 怖 有 : 戰 爭 的 恐 怖 生 病 開 刀 的 恐 怖 前 途 的 恐 怖 生 死 的 恐 怖 遇 到 災 難 的 恐 怖 業 障 現 前 的 恐 怖 6 依 靠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心 法 而 修, 參 與 道 場 運 作, 接 受 佛 光 普 照, 煩 惱 妄 想 降 伏, 心 胸 開 闊, 智 慧 增 長, 脾 氣 毛 病 速 得 清 除, 自 然 沒 有 恐 怖 7 因 為 依 靠 無 生 老 智 慧 到 彼 岸 的 心 法 而 修, 以 至 誠 的 心 集 中 於 聖 業 上, 內 不 為 身 心 所 罣 礙, 外 不 為 萬 法 所 執 著, 既 無 執 著, 則 無 罣 礙, 無 罣 礙, 也 沒 有 恐 怖 ; 故 曰 : 心 無 罣 礙, 無 罣 礙 故, 無 有 恐 怖 遠 離 顛 倒 夢 想, 究 竟 涅 槃 註 解 : 遠 離 : 脫 離 解 脫 的 意 思 顛 倒 : 頭 在 下, 腳 朝 天, 身 體 相 反 錯 亂 意 味 眾 生 背 覺 合 塵, 認 假 為 真 的 意 思 夢 想 : 虛 妄 不 實 的 假 相 究 竟 : 推 求 到 極 點 涅 槃 : 不 生 不 滅, 滅 渡, 解 脫 也 解 釋 : 從 此 遠 離 六 道 輪 迴, 顛 倒 錯 亂 之 夢 想, 達 到 不 生 不 滅, 無 餘 涅 槃 的 境 界

心 得 記 要 : 1 遠 離 指 依 照 般 若 波 羅 蜜 大 智 慧 到 彼 岸 的 心 法 修 持 成 就 以 後, 永 遠 解 脫 六 道 輪 迴 之 苦, 永 不 投 東, 自 在 逍 遙 也 2 大 般 若 經 曰 : 甚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遠 離 之 相 因 為 得 到 般 若 正 法, 一 切 酒 色 財 氣 名 利 恩 愛 貪 嗔 癡 慢 煩 惱 妄 想 五 蘊 四 生 六 道 等, 才 得 以 遠 離 3 眾 生 顛 倒 於 假 景 之 中, 而 不 自 知, 例 如 對 於 世 間 諸 行 無 常 之 生 滅 法, 妄 計 為 常 ; 世 間 諸 苦, 妄 計 為 樂 ; 世 間 諸 法, 不 明 一 切 無 我 ; 妄 計 為 我 ; 世 間 諸 不 淨 法, 妄 計 為 淨 4 世 尊 涅 槃 時, 曾 囑 咐 修 行 者 要 依 四 念 處 為 住, 這 四 念 處 是 :1 觀 身 不 淨 2 觀 受 是 苦 3 觀 心 無 常 4 觀 法 無 我 如 此 再 依 般 若 波 羅 蜜 修 行, 必 能 遠 離 一 切 顛 倒 5 一 切 夢 境 都 是 虛 幻 不 實, 當 醒 來 時, 萬 有 皆 空, 所 謂 : 人 生 如 夢 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的 修 行 者, 洞 見 世 間 一 切 諸 法 皆 空, 自 然 不 起 種 種 貪 妄 執 著, 遠 離 所 有 顛 倒 夢 想 6 遠 離 一 切 顛 倒 夢 想 以 後, 三 惑 全 無, 二 種 生 死 永

滅, 再 無 其 餘 的 煩 惱 可 斷 生 死 可 了, 達 到 不 生 不 滅 的 境 界, 故 曰 : 究 竟 涅 槃 7 究 竟 涅 槃 是 得 道 的 境 界, 它 是 已 經 明 心 見 性, 圓 斷 煩 惱, 圓 滿 解 脫, 圓 證 三 身 ( 清 靜 法 身 圓 滿 報 身 百 千 億 化 身 ), 圓 獲 三 智 ( 妙 觀 察 智 成 所 作 智 大 圓 鏡 智 ), 法 身 般 若 解 脫 三 德 俱 備, 常 樂 我 淨 四 德 不 缺 8 大 智 度 論 曰 : 涅 名 為 [ 出 ], 槃 名 為 [ 趣 ], 謂 永 出 諸 趣 生 死 玄 裝 法 師 譯 為 : 圓 寂, 也 就 是 具 足 一 切 福 德 智 慧, 永 離 一 切 生 死 煩 惱 9 得 道 的 菩 薩 們, 意 念 不 離 玄 關, 生 命 就 如 法 輪 般 的 常 轉, 法 輪 一 轉, 顛 倒 夢 想 就 變 成 正 等 正 覺, 貪 嗔 癡 慢 就 變 成 慈 悲 喜 捨 10 持 念 三 寶, 參 與 道 場 運 作, 叩 首 禮 佛, 接 受 仙 佛 加 持, 履 行 十 條 大 愿, 自 然 降 伏 一 切 煩 惱 妄 想, 遠 離 一 切 顛 倒 夢 想, 以 及 分 斷 生 死 與 變 易 生 死, 就 能 契 入 究 竟 涅 槃, 歸 根 復 命 三 世 諸 佛, 依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得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註 解 : 三 世 : 言 時 間 很 長, 即 現 在 世 過 去 世 未 來 世 泛 指 一 切 時 代 也 諸 佛 : 佛 : 翻 譯 為 大 覺 者, 即 自 覺 覺 他

覺 行 圓 滿 之 謂 諸 佛 指 十 方 世 界 無 數 之 佛 陀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阿 : 譯 為 無 耨 多 羅 : 譯 為 上 三 藐 : 正 等 三 菩 提 : 正 覺 整 句 的 意 思 是 無 上 正 等 正 覺 之 義 解 釋 : 過 去 世 現 在 世 未 來 世 的 諸 佛, 都 是 依 照 這 個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無 上 的 心 法 而 修, 待 覺 行 圓 滿, 獲 得 究 竟 才 證 得 :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這 種 無 上 正 等 正 覺 的 佛 位 心 得 記 要 : 1 眾 生 都 是 佛, 只 是 早 成 佛 晚 成 佛 的 差 別 上 根 利 器 者 久 遠 以 前 便 已 經 成 佛, 有 的 現 代 修 行 成 佛, 有 的 眾 生 慧 根 比 較 鈍, 要 等 到 未 來 才 能 成 佛, 所 以 眾 生 都 是 未 來 佛 金 剛 經 曰 : 眾 生 非 眾 生, 是 名 眾 生 因 為 眾 生 都 是 未 來 佛, 現 在 尚 未 成 佛, 故 暫 時 稱 為 : 眾 生, 以 後 修 道 成 功 都 可 以 證 得 無 上 正 等 正 覺 之 果 位 2 蓋 無 上 心 法 的 傳 授, 乃 是 祖 祖 相 續, 莫 令 斷 絕, 昔 時 五 祖 擊 仗 於 槽 廠, 傳 法 於 三 更, 吩 咐 六 祖 曰 : 善 自 護 念, 廣 度 有 情, 流 布 將 來, 無 令 斷 絕 3 接 受 明 師 傳 授 :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無 上 心 法, 真 修 實 煉, 把 本 性 發 揮 出 來, 積 功 累 德, 代 天 宣 化, 弘 揚 般 若 正

法, 廣 渡 有 緣, 必 能 達 至 無 上 正 等 正 覺 4 六 祖 壇 經 曰 : 後 代 得 吾 法 者, 將 此 頓 教 法 門, 於 同 見 同 行, 發 願 受 持 如 事 佛 故, 終 身 而 不 退 者, 定 入 聖 位 得 吾 法 者 即 是 得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心 法 也 後 代 的 眾 生, 得 此 一 指 直 超, 以 心 印 心 智 慧 到 彼 岸 的 心 法, 與 祖 師 同 心 來 行 此 道, 並 發 願 虛 心 奉 行, 好 像 侍 奉 佛 仙 般 的 堅 志 不 懈 怠, 始 終 如 一, 經 過 魔 考 而 不 退 志, 最 後 一 定 可 以 超 凡 入 聖, 證 果 成 佛 5 禮 囑 詞 曰 : 二 目 耀 迴 光, 一 點 真 太 陽, 這 是 真 明 路, 了 結 返 故 鄉 點 傳 師 藉 無 極 的 燈 光, 點 破 自 家 的 心 燈, 指 出 本 來 面 目 此 後, 意 念 不 離 玄 關, 煩 惱 妄 想 降 伏, 大 智 慧 的 本 來 佛 顏 現 前, 這 就 是 :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6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是 真 空 妙 有 明 師 一 指 是 無 生 真 空 ; 十 條 大 愿 是 老 妙 有 只 要 深 信 明 師 一 指, 修 持 三 寶 心 法, 履 行 十 條 大 愿, 必 能 自 覺 覺 他 覺 行 圓 滿, 成 就 : 無 上 正 等 正 覺 的 佛 果 7 正 覺 者, 謂 正 確 的 覺 悟 ; 正 等 者, 自 覺 之 後, 毫 不 自 私, 真 正 平 等, 力 行 利 他 的 聖 事, 謂 之 : 正 等 正 覺 8 正 等 正 覺 從 自 證 方 面 謂 : 智 慧 圓 滿 無 上 ; 從 利 他 方 面 謂 : 功 德 圓 滿 無 上 9 總 之 : 罣 礙 是 生 死 的 業 因 ; 恐 怖 是 生 死 的

業 果 ; 顛 倒 妄 想 是 生 死 的 業 惑 ;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是 修 行 解 脫 的 結 果 10 金 剛 經 第 二 十 二 分 曰 : 須 菩 提, 我 於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乃 至 無 有 少 法 可 得, 是 名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般 若 正 法 之 中, 沒 有 一 點 可 得 之 義, 因 為 有 得 就 有 失, 如 果 可 以 言 得 者, 皆 是 身 外 之 物, 非 自 性 本 體 自 性 本 無 得 失, 所 謂 菩 提 自 性 人 人 具 足, 何 必 言 得, 沒 有 一 點 點 之 法 可 得, 是 名 無 上 菩 提 之 法 也 當 能 不 取 於 有 無, 又 能 不 捨 於 有 無, 才 是 中 道 圓 融 的 妙 諦 故 知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是 大 神 咒, 是 大 明 咒, 是 無 上 咒, 是 無 等 等 咒, 能 除 一 切 苦, 真 實 不 虛 故 說 若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咒 註 解 : 故 : 所 以 知 : 覺 悟 瞭 解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 妙 智 慧 到 彼 岸 的 心 法 咒 : 梵 語 稱 : 陀 羅 尼 亦 名 : 總 持 ( 謂 總 括 一 切 功 德, 概 括 一 切 義 理, 令 一 切 善 法 不 失 去, 一 切 惡 法 不 生 起 ) 也 譯 為 真 言 或 密 語, 是 溝 通 仙 佛 的 密 碼, 如 現 今 的 電 話 號 碼 大 神 咒 ; 具 大 神 威 力, 不 可 思 議 之 真 言 大 明 咒 : 能 使 自 性 大 放 光 明, 破 除 無 明 障 礙 之 密 語 無 上 咒 : 最 上 最 妙 最 殊 勝, 沒 有 法 可 以 超 出 其 上, 是 一 切 咒 之 王 無 等 等 咒 : 沒 有 其 它 法 可 以 相 等 倫 比 能 除 一

切 苦 : 能 夠 除 去 一 切 災 難 苦 厄 真 實 不 虛 : 絕 對 沒 有 虛 假 解 釋 : 由 此 可 知, 這 個 智 慧 到 彼 岸 的 心 法, 是 大 威 神 咒 是 使 自 性 光 明 之 密 咒 是 無 上 佛 法 之 密 咒 是 無 其 它 法 可 以 相 比 之 神 咒, 可 以 滅 除 世 間 一 切 的 災 難 苦 厄, 真 實 沒 有 虛 假 心 得 記 要 : 1 觀 世 音 菩 薩 將 :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這 個 心 法, 濃 縮 成 : 大 神 咒 大 明 咒 無 上 咒 無 等 等 咒 的 心 咒, 意 義 在 破 除 一 切 語 言 文 字 思 想 知 識 等 知 見 障, 要 我 們 以 至 誠 的 信 心, 棄 除 一 切 苦 厄, 直 登 彼 岸 2 咒 語 有 莫 測 高 深 的 神 秘 力 量, 雖 不 可 以 解 釋, 但 是 能 夠 一 心 一 意 虔 誠 誦 唸, 久 之 自 能 發 生 感 應, 獲 得 神 效, 有 不 可 思 議 功 德 :[ 近 則 身 心 安 寧, 消 災 解 厄, 增 長 福 慧 ; 遠 則 能 夠 解 脫 生 死 煩 惱, 證 得 正 等 正 覺 之 無 上 菩 提 ] 3 咒 語 有 不 可 思 議 的 神 秘 力 量, 正 如 帝 王 的 密 旨, 但 宜 欽 奉, 不 可 妄 傳 ; 又 如 軍 中 號 令, 號 令 對 了, 可 以 通 行 無 阻 因 為 它 的 作 用 在 聲 音, 故 不 須 解 釋 4 持 念 真 經 也 是 一 樣, 不 一 定 要 知 道 真 經 的 內 涵 與

意 思, 只 要 每 日 誠 心 常 持 唸, 一 切 無 明 業 障 急 速 剝 落, 如 太 陽 一 出 來, 一 切 冰 塊 自 然 溶 化 彌 勒 真 經 曰 : 嬰 兒? 女 常 持 唸, 邪 神 不 敢 來 近 身 持 唸 一 遍 神 通 大, 持 唸 兩 遍 得 超 生 持 唸 三 遍 神 鬼 怕, 魍 魎 邪 魔 化 為 塵 修 持 劫 內 尋 路 徑, 唸 起 真 言 歸 佛 令 可 見 持 唸 真 經 的 作 用, 無 邊 無 量 也 5 心 經 的 妙 諦, 要 我 們 破 除 一 切 萬 有 而 證 真 空, 再 由 真 空 展 現 妙 有 ; 而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咒, 直 接 破 除 一 切 執 著, 知 見, 讓 我 們 由 迷 轉 悟, 直 契 無 心 而 證 涅 槃 6 現 今 大 道 普 傳, 完 全 吻 合 心 經 所 闡 述 的 真 理 明 師 一 指, 要 我 們 契 入 真 空, 放 下 一 切 外 在 的 攀 援 與 分 別 對 待 ; 傳 三 寶, 即 是 真 空 中 展 現 妙 有, 要 我 們 履 行 十 條 大 愿, 行 功 立 德, 使 心 性 圓 滿, 返 本 還 源, 歸 根 認 即 說 咒 曰 : 揭 諦 揭 諦, 波 羅 揭 諦, 波 羅 僧 揭 諦, 菩 提 薩 婆 訶 註 解 : 揭 諦 : 去 也 渡 也 此 言 [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 心 法 的 功 能, 能 渡 眾 生 到 彼 岸 揭 又 有 行 不 得 的 意 思 諦 有 諸 法 如 如 不 可 得 的 意 思 重 複 揭 諦, 言 自 渡 又 能 渡 人 波 羅 : 到 彼 岸 也 僧 ; 言 眾 也, 謂 願 大 眾 同 到 彼 岸 去 菩 提 : 即 無 上 佛 果 薩 婆 訶 : 急 速 成 就 解 釋 : 不 可 得 不 可 得, 由 於 不 可 得 而 智 慧 圓 滿, 令 所 有

眾 生 因 為 不 可 得 故 證 得 智 慧 圓 滿, 究 竟 成 就 佛 果 ( 也 可 以 翻 譯 為 : 依 般 若 得 渡 去 吧, 依 般 若 得 渡 去 吧! 渡 到 彼 岸 去 吧! 大 家 都 到 彼 岸 去 吧, 急 速 的 來 成 就 無 上 佛 菩 提 ) 心 得 記 要 : 1 揭 諦 揭 諦, 華 語 翻 譯 為 去 也 渡 也 謂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心 法, 功 能 甚 深, 能 渡 化 眾 生 到 彼 岸 去, 以 脫 離 六 道 輪 迴 之 苦 2 揭 者 去 也, 諦 者 真 實 也 謂 依 照 :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心 法 而 修, 能 去 掉 一 切 罣 礙 煩 惱 妄 想 顛 倒 夢 想, 證 得 真 空 實 想 3 揭 者 為 行 不 可 得 義, 諦 者 為 一 切 諸 法 如 如 不 可 得 義, 故 揭 諦 是 無 住 ( 無 執 者 ) 的 意 思 六 祖 壇 經 曰 : 一 無 所 得, 萬 法 盡 通, 萬 法 具 備, 一 切 不 染, 離 諸 法 相, 名 最 上 乘 法 4 揭 者 揭 開 也, 諦 者 玄 關 妙 諦 也, 謂 藉 明 師 一 指, 揭 開 玄 關 妙 諦, 會 見 自 家 菩 薩, 日 後 起 心 動 念, 以 本 性 良 心 作 主, 興 慈 布 化, 代 天 宣 化, 立 己 達 人, 助 辦 收 圓 5 重 言 揭 諦 者, 顯 示 自 渡 亦 能 渡 他, 這 是 最 上 上 乘 法 門 的 殊 勝, 能 自 覺 覺 他, 覺 行 圓 滿, 必 能 成 就 無 上 菩 提

6 波 羅 揭 諦, 謂 渡 到 彼 岸 去, 以 達 到 究 竟 圓 滿, 無 餘 涅 槃 的 果 位 蓋 生 死 為 此 岸, 涅 槃 為 彼 岸, 煩 惱 為 中 流, 彼 岸 者, 修 道 成 就 以 後, 得 登 無 上 正 等 正 覺 之 究 竟 彼 岸 也 7 僧 者 眾 也, 波 羅 僧 揭 諦, 即 自 度 度 他, 一 同 到 彼 岸 去 也 因 為 極 樂 淨 土, 非 一 二 人 到 達 而 已, 是 希 望 有 情 同 胞, 攜 手 同 登 8 菩 提 : 覺 悟 而 證 佛 果 也, 覺 分 為 事 理 二 法, 理 者 即 斷 煩 惱 障, 證 涅 槃 之 一 切 智 慧 ; 事 者, 一 切 有 為 法, 因 菩 提 覺 而 斷 所 知 障, 知 諸 法 之 一 切 種 智, 即 所 到 之 彼 岸 也 9 薩 婆 訶 : 謂 依 此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心 法 而 修, 皆 能 成 就 無 上 正 等 正 覺 的 菩 提, 願 大 家 趕 快 發 心 修 持 吧 10 整 句 心 咒 的 意 思 是 : 不 可 得, 不 可 得, 因 為 不 可 得 而 圓 滿, 因 為 無 所 得 而 到 達 彼 岸, 不 但 自 己 圓 滿 無 所 得, 也 要 令 一 切 眾 生 圓 滿 無 所 得, 如 此 自 渡 渡 他, 成 就 彌 勒 祖 師 自 渡 渡 他, 究 竟 圓 滿 成 佛 的 境 界 11 以 上 解 釋 謹 作 參 考, 若 依 照 咒 語 本 身 是 不 作 解 釋 的, 只 要 信 心 充 滿, 一 心 一 意 持 唸, 心 咒 相 契, 自 獲 解 脫 12 觀 世 音 菩 薩, 大 慈 大 悲, 救 苦 救 難 的 慈 示 心 經,

無 非 要 眾 生 急 速 修 辦, 速 離 苦 海, 以 登 彼 岸 如 若 依 然 迷 昧 不 省, 不 肯 發 心 勇 猛 精 進, 依 照 般 若 波 羅 蜜 心 法 修 持 而 證 涅 槃, 實 在 太 辜 負 諸 佛 菩 薩 苦 口 婆 心 的 接 引 13 總 之, 整 部 般 若 心 經, 要 我 們 依 照 般 若 而 證 真 心 先 說 種 種 空, 是 破 心 執, 後 說 心 咒, 是 除 心 障, 心 執 心 障 一 除, 自 然 真 心 發 現, 則 煩 惱 頓 斷, 生 死 永 了, 究 竟 成 佛, 實 現 度 一 切 苦 厄, 遠 離 顛 倒 夢 想, 得 證 佛 位, 是 本 經 修 證 之 一 大 要 義 14 時 逢 三 期 普 渡,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心 法 大 普 天 下, 希 望 有 緣 眾 生, 急 速 修 辦, 立 己 達 人, 廣 渡 有 緣, 協 天 普 渡 辦 收 圓, 是 實 踐 心 經 要 旨 的 最 明 確 方 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