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 F736F F D20B3D5A468BDD7A4E5B2C4A447B3B92E646F63>

Similar documents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NAAC_FNEC.indd


老人 社 交 活 動 McAuley et al., 2000 Glass 1999 Mendes de Leon ~2 1~ % 10.56% 9.23% 6.05% 24.72% 14.18% 12.12% 影響老人社交活動的因素一 生理功能的改變 Bar

1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17-72c-1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第一章  緒論

二 戶外教學的性質



1

一開口就打中人心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行政法概要 本章學習重點 本章大綱 第一節行政作用之概念 第二節行政作用之分類 一 行政程序法 第三節行政作用法之範圍 第四節行政作用之私法 行為 二 行政罰法三 行政執行法一 源起二 類型 第五節行政作用中的非 權力行為 一 類型 二 事實行為 第六節行政作用之內部 行為 一 行政規則

29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進而獲得地底物質密度與深度的關係 地下世界知多少 km/s g/cm 3 P Gpa km S P S 3,000 3,000 ak K 透視地底 Percy Bridgma

Zytiga... Zytiga... Zytiga Zytiga Zytiga

目錄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統一CSR年報-封面+裡+目錄-第1章(靛)-test.indd

heepwoh-cover

1-4 二 社會工作存在的前提 / 基本假設 Boehm

目錄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Bandura Bandura (381) 學習輔導.indd /5/31 2:44:13 PM

貳 肆 公司治理報告 一 組織系統 ( 一 ) 組織結構 ( 二 ) 組織系統圖 14 中華民國 98 年中華郵政年報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本章大綱 解剖學與生理學的定義人體組成的層次身體系統介紹恆定 正回饋 負回饋恆定正回饋機轉負回饋機轉解剖語言解剖學姿勢身體剖面體腔背側體腔腹側體腔腹部四象限分法與九分法四象限分法九分法 學習目標 1. 能了解解剖學和生理學的定義及範圍 2. 能了解人體組成的各個階層 3. 能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 4.

09 F9 128 peer to peer, P2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bittorrent 10 P2P P2P GNU/ Linux P2P CC 單機版的智慧財產權 vs. 人權戰爭 1980 DVD content


10 6, 地球的熱循環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SAMS 台上講者從左至右 : 吳薇薇女士 羅陸慧英教授 佘孟先生 李芳樂教授 從 電子銀行服務 到 電子學習 題追3 專蹤電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24% 9% 9% % (20%) (13%) (10%) (5%) (5%) 32% ( ) 7% % 2.7% % 10% 220. 衞 % 9.5% %

Microsoft Word - 心靈電子報-第八期.doc

軍人干政/ 軍人中立 提法的不當 221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Microsoft Word - wck.doc

表二 105 年國中教育會考英語科閱讀與聽力答對題數對應整體能力等級加標示對照表 閱讀答 對題數 聽力答對題數 待加強待加強待加強待加強待加強待加強待加強待加強待加強待加強待加強待加強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Microsoft Word ªÀ°Ïµo®i-¤º¤å_12¸¹¦r_

untitled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2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10 不住在水裡的淡水龜 超級大 宅龜 台灣難得仍能保留少數的食蛇龜穩定族群, 在保育研究上顯得重要與珍貴

HKSTPC-Annual Report Chi

I

Promotion and reduction factors of competitive anxiety among basketball players Hisamitsu Tsuda competitive anxiety basketball structural equation mod

Hella LED 前燈 日行燈 Hella

Erwin Schrodinger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V....VII.... VIII


untitled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KTP KTP

林宜旻博論第二章.doc

在餐點設計時, 往往會運用不同的質地做搭配, 以達到食用者口感的最佳平衡與變化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3 QE3 時 評 ~0.25% Quantitative Easing, QE FED QE 1 3 FED QE1 QE2 QE3 貳 美國推出 QE3 之動機意涵與過去 2 次 QE 措施之主要差異 FED QE MBS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Microsoft Word - ACI chapter00-1ed.docx

關 鍵 報 告 KEY POINT REPORT 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 CIC L3C BB Corp

高雄市光華國民中學九十二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

有你真好文山融合之愛 ( ) 孩子的另一扇門 ( 特生 / 郁絜爸爸 ) 3 82

21,000 X 126,000 / , ,000 X 7%

4: 18 5: 44 屬天之愛的超然特性, 是一直有主動性 創造性, 和救贖性 5: 44 5: : 44 23: 34 7: 60 5: : : 4 5: 5 它乃是一種出於內心 思想或意志的決定 決意去愛那些不可愛 我們不一定喜歡

14-1-人文封面

Hz 1 k ,186 Hz k 4 k 8 k 2 k

222 性地圖景 : 兩岸三地性 / 別氣候 (sexnegative)

基本數學核心能力測驗_行為觀察記錄紙_G2版本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 天主教 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 ) 吳若權 ( 作家 ) 陶 ( )

竞 赛 缘 起 Origin of the Contest 中 国 的 甲 骨 文 和 古 埃 及 纸 草 文 巴 比 伦 泥 版 文 洲 印 地 安 人 的 玛 雅 文 并 称 世 界 四 大 古 文 源 远 流 长 的 中 华 文 化 其 发 展 流 传 和 继 承 都 在 中 有

01 用 ActionScript 3.0 開始認識 Flash CS3 Flash 是應用在網路上非常流行且高互動性的多媒體技術, 由於擁有向量圖像體積小的優點, 而且 Flash Player 也很小巧精緻, 很快的有趣的 Flash 動畫透過設計師的創意紅遍了整個網際網路 雖然很多人都對 Fl

當無人飛行器越做越小時, 拍翅型的飛行方式應該是人類要參考及學習的 MAV P V 2 b P V b 0.96 P V 2 b L b 4 L b 4 W b 3 W b 3 2 向自然學習 MAV 3 升力與推力共生的拍翅運動 拍翅頻率的尺度變化

Microsoft Word - ACL chapter02-5ed.docx

Microsoft Word - ok翁志文、張佳音...doc

Transcription: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歸納 整理 評析國內外學者對於情緒管理相關變項之研究分析, 其中第一節為非理性信念 第二節為情緒特質 第三節為情緒管理 第四節為人際關係 第五節為情緒管理模式 第六節為研究假設 茲分述於下 第一節非理性信念 本節主要在說明非理性信念的意涵與非理性信念的類型, 茲分述於下 壹 非理性信念的意涵 個人評估情境或問題之後所採取的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密不可分 以加護病房護理人員為例, 其所承受的工作壓力大, 情緒勞務負荷量高, 倘若又缺乏有效的情緒管理能力, 則產生職業倦怠 逃避與離職的機率相對地就會提升 然而, 面對情境或問題, 一個人究竟會採取何種因應行為與策略, 會產生何種情緒與感受, 皆源自於個人的信念 (Ellis, 1962, 1994) 何謂 信念 (belief)? 從牛津字典 美國韋氏字典 (Webster s Dictionary) 與國內外研究者對 信念 所下的概念性或操作型定義歸納發現 : 信念是一種內在的心理傾向, 無需特別檢證, 個人即會視之為真, 且願意遵奉的觀念與信仰, 即使它不一定正確 ( 高強華,1993; Bauch, 1984) 若從信念的功能來看, 信念即每個人所具有的抽象思考方式, 它也是一種思考和想像的無知覺過程, 會影響個人對外在真實世界的評估或解釋, 進而成為個人行為判斷的依據 Muszynski(1992) 指出個人的信念 知覺 思考 情緒和行為具有同時性和關連性 個人以其自我的信念來評價 8

觀察到的自我 他人和生活環境中的事物, 從而作出假設性的結論和行為反應, 例如生氣 拒絕 責難 逃避等消極性行為, 抑或讚賞 期許 愉快 接納等積極性表現 再者, 若從信念的類別與適應功能來看,Ellis(1962, 1994) 在其所提出之情緒認知理論 (cognitive theory of emotion) 中, 曾以 ABC 理論對信念與情緒做過深入與完整的闡釋, 其認為情緒經驗源自個人的信念 態度與價值觀, 並非事件本身所導致 在 ABC 模式的假設中, 當人們的目標 (Goals, 簡稱 G s) 被引發事件 (Activating Events, 簡稱 A s) 所阻礙時, 人們有權選擇被困擾或不被困擾的結果 (Consequences, 簡稱 C s), 其中端視個人的信念系統 (Beliefs system) 是理性的或非理性的 理性信念是一種可以被驗證, 或可找到實證支持的信念, 對任何人 事 物表現出 比較喜歡如何 的態度, 並非基於個人的需求 然而, 非理性信念卻是一種無法被驗證 亦無實證支持的信念, 對週遭人 事 物的態度往往是出自於個人的需求, 甚至會對當事人造成情緒或行為困擾的想法 例如, 抱持理性信念的人, 會對自己的成就感到 滿意 ; 而抱持非理性信念的人, 會認為別人皆 應該 讚美自己的成就 而且 Ellis(1994) 在之後修正的情緒認知理論中, 更指出非理性信念會導致極為強烈的情緒反應, 如沮喪 焦慮 憤怒等 ; 但是理性信念只會導致輕微的情緒反應, 如難過 掛念 心煩等 (Ellis, 1994; Ellis & Harper, 1975) 換言之, 當一個人面對正向或負向事件時, 由理性信念所引發的情緒反應是一種功能性 (functional) 且具適應性 (adaptive) 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反之, 由非理性信念所引發的情緒反應則是一種無功能性 (dysfunctional) 且適應不良 (maladaptive) 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兩者之間的差異即為情緒反應的質性差異 David 等人 (2004) 的研究則進一步補充說明 : 理性信念僅會引發功能性且具適應性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 如難過 ), 但是非理性信念則有可能同時引發功能性 / 無功能性 具適應性 / 適應不良的正向或負向情緒 ( 如難過與沮喪 ) 然而,Cramer 等人 (Cramer & Fong, 1991; Cramer & Kupshik, 1993) 對 Ellis 修正後的理論進行系統性的研究, 卻發現理性信念與非理性 9

信念皆會引發情緒, 但在非理性信念的情境中, 功能性與無功能性的負向情緒會比中立或理性情境中來的強烈, 其認為兩者之間的差異是情緒反應的量化差異 無論非理性信念與理性信念是否會導致情緒反應的質性或量化差異, 根據大多數的研究者 (Cramer & Fong, 1991; Cramer & Kupshik, 1993; David, Schnur, & Birk, 2004; Ellis, 1994; Kassinove, Eckhardt, & Endes, 1993) 對非理性信念的分析, 非理性信念可視為一種足以令人引發及產生不當情緒反應或消極行為之不合事實 不合邏輯 不合理態度或想法的信念 貳 非理性信念類型 根據 Ellis(1962, 1994) 所提之情緒認知理論, 一般人會有下列十一種非理性信念 : 一 需要被讚賞 : 一個人不管做什麼, 都絕對或必須得到其他人的喜愛和讚賞, 尤其是生活中重要的他人的肯定 二 過高的自我期許 : 一個人在各方面都必須表現得完美無缺, 能力十足具有成就, 這樣才能顯現自我的價值 三 壞人須受到責備 : 那些很壞 邪惡或卑鄙的人到頭來都應該受到責備或懲罰 四 事情不如己意時會面臨災難 : 有些事情出乎意料或不能盡如己願時, 將會導致可怕的後果與災禍 五 對不愉快的後果不必負責 : 一個人認為自己的不愉快或不幸福皆由外在因素所造成, 個人無法加以掌握或控制 六 時常心存憂慮 : 一個人經常杞人憂天, 注意負向事件, 且心裡經常記掛著可能發生的危險或可怕的事物 七 選擇逃避問題 : 一個人認為逃避某種困難或責任會比面對問題還來得容易 八 過去決定現在 : 過去的經驗與事件是現在行為的決定者, 因此, 過去的影響對一個人一定是無法磨蝕 10

九 完美主義傾向 : 每個問題皆有一個正確或完美的解決方法, 一旦無法獲致完美的解答, 會感到迷惑 挫折與痛苦 十 依賴能力好的人 : 一個人應該找一個比自己更強的人去依靠, 這樣就有人可以幫忙解決問題, 不必負擔責任 十一 過分關切他人的問題 : 當他人有難題或困擾時, 一個人不但有義務去協助, 並且應該為他人的難題或困擾而煩惱, 表現出感同身受 上述這些非理性信念共通特點為何?Ellis(1994) 認為這些非理性信念通常具有強迫性 一定 必須的 視結果為可怕的 挫折忍受力低 責難或喪氣自貶 不合邏輯的 嚴苛的 與事實不一致的 阻礙目標達成等特質 ( 武自珍譯,1997) 甚至可進一步歸納為對自我 對他人 對世界的要求三方面 ( 林意綠,2002; Ellis, 1994), 分別為 : 一 自我要求方面 (self-demandingness): 一個人認為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表現的很好, 並且贏得他人的讚賞, 否則自己就是一個糟糕的 沒有能力 價值的人 此信念會帶來自我憎恨 焦慮 憂鬱, 甚至自殺等感覺及拖延 退縮及強迫等不良功能行為 二 他人要求方面 (other-demandingness): 持這樣信念的人會認為所有重要他人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必須對我和善 體貼及公平, 否則他們就是卑劣的 無價值的, 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若持續帶著這樣的信念就會帶來憤怒 嚴苛 激烈 傷害 忌妒或自憐等感覺及對愛成癮 戰爭 復仇等行為 三 世界要求方面 (world-demandingness): 我們所有的生活條件必須是舒適 安全 言論自由及輕鬆自在的, 否則將是糟糕的 可怕且難以忍受的 持這樣信念的人會有自憐 失望 憤怒或憂鬱感覺及失功能行為如退縮 不活動 復仇 恐懼及成癮等行為 吳麗娟 (1984) 認為非理性信念可歸納為兩種類型 : 一類是 誇大, 常出現的關鍵字是 受不了 糟透了 以偏概全 ; 另一類是 不切實際的要求, 此類信念的關鍵字則常是 應該 必須 一定 綜言之, 非理性信念的類型多為對自己與他人的偏見與要求, 而這些不切實際的信念, 會導致個人產生不健康的情緒與行為 11

第二節情緒特質 本節主要在說明情緒特質的意涵, 並敘述情緒特質的測量及其與人格 特質之相關研究, 茲分述於下 壹 情緒特質的意涵 Watson 和其同事 (Watson, Clark, & Tellegen, 1988; Watson & Tellegen, 1999) 指出人具有某種特質傾向, 使得個體易於經驗到某些特定的情緒, 這種傾向稱為情緒特質 然而,Izard 與 Ackerman(2000) 認為情緒特質可視為是人格特質的子集合 此外,Humpel Caputi 與 Martin(2001) 亦指出情緒特質可用以預測人們的一般情緒傾向與反應組型 而 Watson 等人 (Watson et al., 1988; Watson & Tellegen, 1999) 也指出在情緒特質當中, 又包含兩種不同的情緒經驗傾向, 分別為正向情緒特質與負向情緒特質 在正向情緒特質方面, 當個體具有正向情緒特質時, 表現於外的特徵為具有高度活力 充滿熱情, 且能愉悅歡喜的面對一切 而一位具有高正向情緒特質的人, 其自我描述多半是對一切充滿興趣 熱情的 有自信的 合群的 興奮的 (Judge, Thoresen, Pucik, & Welbourne, 1999; Watson et al., 1988) 因此,Judge Erez 與 Thoresen(2000) 認為正向情緒特質可定義為一種個體經常抱持活力的 熱情的 活潑的 果決的情緒傾向 而 Perrewé 與 Spector(2002) 進一步將正向情緒特質明確地定義為 : 在各種情境與時間點, 個體經常能體驗到正向情緒的傾向 (p. 37) 此外,Baron(1996) 則將正向情緒特質延伸成一種全然的安適感 (well-being) 傾向, 亦即 個體經常體驗到正向情緒與心情狀態, 且能以愉悅的心去看待人際關係與成就中的每一個人 (p. 340) 後續研究者依此內涵, 指出高正向情緒特質者往往具有良好的人際敏銳度 (interpersonal acuity), 故能獲致令人滿意的人際溝通結果 (Hochwarter, Perrewé, Ferris, & Brymer, 1999) 12

相對地, 在負向情緒特質方面,Watson 等人 (Watson et al., 1988; Watson & Tellegen, 1999) 指出具有高負向情緒特質者, 看起來通常都是苦惱憂傷的, 面對一切事物都表現出不愉悅的樣子, 亦有神經質 (neuroticism) 傾向 而神經質乃反映情緒的穩定度和易於心理憂傷與適應不良的傾向 一位神經質的人具有害怕 恐懼 悲傷 窘糗 生氣 罪惡 厭惡 敏感等較多的非理性想法, 也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 無法適當的處理壓力的特質 (Costa & McCrae, 1992) 換言之, 具有高度負向情緒特質者, 看起來毫無生氣 缺乏人際熱情, 而在雙向的人際溝通中亦無法表現得宜 (Watson et al., 1988) 然而, 有研究者指出上述之正向與負向情緒特質是彼此對立 完全無關的特質 (Diener, Emmons, Larsen, & Griffin, 1985), 兩者之間亦具有不同的生物性基質 (biological substrates), 也與不同的健康行為有關 但是, Brief Butcher 與 Roberson(1995) 等人並不認同正向與負向情緒特質是彼此對立的特質, 其認為高負向情緒特質者有可能只是比低負向情緒特質者較少使用正向觀點看待事物 換言之, 高負向情緒特質者乃透過阻斷正向知覺而非增進負向知覺的方式, 進而影響自己看待事物的觀點 綜上所述, 情緒特質將使個體易於經驗到某些特定的情緒, 它與人格特質在定義與表現內涵有許多重疊之處, 甚至可看成是人格特質的一部分 但個體之正向與負向情緒特質並非必然對立, 而是在強度上存在差異, 亦即個體可能同時具有高正向情緒特質與低負向情緒特質 但無論如何, Staw 與 Barsade (1993) 認為情緒特質通常不會隨時間改變, 是非常穩定的, 且由於它對個體的行為 態度與情緒具有持續性的影響力, 因此, 頗能正確地預測個體在群體組織中的表現 貳 情緒特質相關研究 一 情緒特質的測量工具 國內目前尚無測量個體情緒特質的研究工具, 參閱國外文獻可發現研 13

究者用以測量情緒特質的工具包含 : 焦慮特質狀態量表 (the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pielberger, Gorsuch, Lushene, Vagg, & Jacobs, 1983) 區辨情緒量表 (the Differential Emotions Scale)(Izard, Dougherty, Bloxom, & Kotsch, 1974) 正向負向情緒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 簡稱 PANAS)(Watson et al., 1988) 上述的測量工具以 Watson Clark 與 Tellegen(1988) 所編製之正向負向情緒量表所涵蓋的情緒特質因素最完整, 而且廣受各領域研究者所採用 正向負向情緒量表共有 20 題, 主要是用以測量個體在不同的時間點 ( 如立即的 今天 過去一週 過去一年等 ) 的感受與經驗到的情緒狀態或普遍的傾向 其中正向情緒特質共 10 題, 主要測量個體對週遭充滿興趣的 興奮的 得意自豪等情緒經驗, 而負向情緒特質亦有 10 題, 主要在測量個體的緊張 害怕 敵意的情緒經驗 量表計分方式採 0 代表 從不 到 4 代表 總是如此 的五點量表計分 總分越高, 代表個體所具有之正向或負向情緒特質越強 此外, 在量表的信度分析方面,Watson Clark 與 Tellegen(1988) 研究發現正向情緒特質分量表在第一個時間點的 α =. 87, 第二個時間點的 α =. 88; 而負向情緒特質分量表在第一個時間點的 α =. 85, 第二個時間點的 α =. 88 整體而言,PANAS 具有良好的信度 然而,Watson 與 Clark 於 1994 年再度修訂擴增正向負向情緒量表的內涵因素, 成為目前運用最廣泛的 PANAS-X, 共計 60 題 在修訂量表中, 除了驚訝 (Surprise) 分量表無法歸入正向或負向情緒特質之外, 尚涵蓋了 10 個因素分量表, 其中 6 個分量表可進一步統整為負向情緒特質, 分別為 : 恐懼 (Fear) 分量表 6 題, 用以測量害怕 緊張的情緒特質 ; 悲傷 (Sadness) 分量表 5 題, 用以測量憂鬱 孤寂的情緒特質 ; 罪惡感 (Guilt) 分量表 6 題, 用以測量羞恥 對自我生氣的情緒特質 ; 敵意 (Hostility) 分量表 6 題, 用以測量憤怒 厭惡 輕蔑等的情緒特質 ; 羞怯 (Shyness) 分量表 4 題, 用以測量害羞 膽小的情緒特質 ; 疲累 (Fatigue) 分量表 4 題, 用以測量懶散 困倦的情緒特質 相對地, 在 PANAS-X 中尚包含 4 個分量表, 可進一步被統整為正向情緒特質, 分別為 : 快活 (Joviality) 分量表 8 題, 用以測量高興 熱情 有活力等 14

情緒特質 ; 自我肯定 (Self-Assurance) 分量表 6 題, 用以測量得意自豪 自信的情緒特質 ; 關注 (Attentiveness) 分量表 4 題, 用以測量機警靈活 專注的情緒特質 ; 沉穩 (Serenity) 分量表 3 題, 用以測量冷靜 放鬆的情緒特質 此外, 為了證明正向或負向情緒特質因素間的相關程度,Watson 與 Tellegen(2002) 利用 251 名南衛理大學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與 187 名愛荷華大學 (University of Iowa) 的學生進行研究, 結果發現在南衛理大學樣本中, 正向情緒特質因素間的平均相關係數為.38, 負向情緒特質因素間的平均相關係數為.48 同樣地, 在愛荷華大學樣本中也發現相似的結果, 相關係數分別為.32 與.48 二 情緒特質與人格特質之相關 Izard 與 Ackerman(2000) 認為情緒特質是人格特質的子集合, 而許多研究者 (Roberts & DelVecchio, 2000; Watson, Wiese, Vaidya, & Tellegen, 1999; Watson, 2004) 也發現五大人格特質與情緒特質之間的相關具高度穩定性 Vaidya 等人 (Vaidya, Gray, Haig, & Watson, 2002; Watson & Clark, 1992; Watson, Hubbard, & Wiese, 2000) 也指出五大人格特質層面中的四項與情緒特質有強烈的相關, 其中外向性與正向情緒特質具有高度正相關, 而神經質與負向情緒特質具有正相關 Watson 等人 (Watson et al., 1999) 利用 4457 個樣本測得神經質與負向情緒分量表間的相關為 r =.58, 外向性與正向情緒分量表間的相關為 r =.51 ; Zillig 等人 (Zillig, Hemenover, & Dienstbier, 2002) 即指出神經質當中有 75.3% 的成分在本質上是屬於情感層面, 因為神經質本身即在測量關於人們沮喪 憂慮 緊張 喜怒無常 悶悶不樂的情況與生活適應性與情緒穩定性 此外,Watson(2004) 利用 44 題的五大人格量表 (Big Five Inventory, 簡稱 BFI) 與 PANAS-X(Watson & Clark, 1994) 作為研究工具, 並測試兩者的相關及其在時間上的穩定性, 結果顯示五大人格特質中的神經質與負向情緒特質具有相關 ; 而外向性與正向情緒特質具有相關 事實上, 在許多研究中, 五大人格特質中僅有開放性與情緒特質的相關不高 (Vaidya et al., 2002; 15

Watson & Clark, 1992; Watson et al., 2000) 綜觀 PANAS-X 的測量內涵與人格特質的相關研究, 可以看出情緒特質與人格特質的重疊與相似之處, 而情緒特質可概分成正向與負向情緒特質, 當中又可細分成許多特質因素層面 但研究者認為若直接引用 PANAS-X 作為本研究之情緒特質測量工具, 不僅測量範圍過大, 亦會分散研究焦點, 故透過實地訪談的方式, 在正向與負向情緒特質的架構之下, 先請具有多年臨床護理工作經驗, 且情緒管理良好之臨床護理人員自陳影響個人在醫療情境中的情緒管理最重要之情緒特質, 進而編製一套聚焦於臨床護理人員情緒特質的中文情緒特質量表 第三節情緒管理 本節主要在說明情緒管理的意涵與情緒管理策略類型, 茲分述於下 壹 情緒管理的意涵 情緒能力 (Emotional Competency, 簡稱 EC) 是一複雜又富有研究潛力之心理構念, 長期以來, 心理與企業組織在此領域的研究文獻如汗牛充棟 (Ashkanasy, Hartel, Fisher, & Ashforth, 1998) 甚至從 Salovey 與 Mayer(1990) 提出情緒智能 (Emotional Intelligence, 簡稱 EI) 一詞,Daniel Goleman 繼而在 1995 年出版專書 Emotional Intelligence-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說明情緒智能對個人的重要影響力後, 自此, 情緒智能的概念更成為眾所皆知 無所不在的通用語 ( 張美惠譯,1996;Goleman, 1995) 有學者更認為情緒智能可與情緒能力交替使用 (Humpel, Caputi, & Martin, 2001), 而林蔚芳 (2006) 也指出具備情緒智能的人, 可視為具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然而, 何謂 情緒管理? 研究者試著從國內外有關情緒智能與情緒管 16

理的研究文獻抽絲剝繭, 發現大部分研究者多以 Salovey 與 Mayer(Mayer & Salovey, 1993, 1997; Salovey & Mayer, 1990) Bar-On(1997, 2003) 與 Goleman(1995) 等人的理論作為研究架構 而這些學者又分屬情緒智能 能力模式 與 混合模式 的擁護者, 故研究者先依模式分別陳述諸位學者的理論架構, 再從中界定本研究情緒管理的意涵 一 情緒智能之能力模式論 Salovey 與 Mayer 是情緒智能中 能力模式 的擁護者, 不僅率先使用 EI 這個名詞, 並統整智能與情緒兩個主要概念, 倡導情緒智能屬於單純的心智能力 (mental ability), 其中智能就是抽象思考的能力, 而情緒是信號 (signals), 可以調節人際關係, 或賦予事物意義 因此, 情緒智能如同一般智能有高低之分, 並且透過日常生活的適應行為顯現於外 在 Salovey 與 Mayer 的理論模式中, 情緒智能可明確定義為 : 個體能夠覺察 處理 區別與辨識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進而運用相關的情緒訊息, 促發個體進行思考與採取行動的能力 (Salovey & Mayer, 1990) 此外,Mayer 與 Salovey 於 1997 年更進一步將情緒智能區分成兩大領域, 分別為 : ( 一 ) 經驗性情緒智能 (Experiential Emotional Intelligence): 係指個體有能力去知覺 反應與支配情緒訊息 在此領域之下, 又包含兩個面向 : 第一個面向為覺察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perceiving emotion in oneself and others), 因為情緒訊息成分在許多情境中是重要的辨識資源, 故覺察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可以增進人際情境關係的處理能力 另一個面向為運用情緒激發思考 (using emotional to facilitate thought), 因為運用情緒可促使個體凝聚注意力, 並能理性的思考 從功能論觀點來看, 情緒可指出環境中需立即注意的層面, 許多情緒智能低者往往忽略這些層面, 導致在許多情境中適應不良, 最後演變成個體認為自己無法控制生活中的事件 許多實證分析亦顯示某些情緒可以激發某種思考, 使個體在情境中適應更好, 並對情境產生更高的控制感 (Clore, Wyer, Dienes, Gasper, Gohm, & Isbell, 2001; Gasper & Clore, 2002) 17

( 二 ) 策略性情緒智能 (Strategic Emotional Intelligence): 係指個體有能力去了解與管理情緒, 在此領域之下, 又包含兩個面向 : 第一個面向為情緒了解 (understanding emotion), 由於情緒了解涉及歸類情緒與了解情緒意義的能力, 並且能了解情緒之間如何產生關聯 ; 換言之, 情緒了解可視為理解情緒的組成 運作與轉換 另一個面向為情緒管理 (managing emotion), 情緒管理乃指調節自我與他人情緒的能力 ; 換言之, 透過壓抑與促發某種情緒經驗可導致個體產生自我控制的感覺 而 Gohm Corser 與 Dalsky 等人 (2005) 亦指出調節他人的情緒可導致個體產生對情境的控制感, 且此種歷程與個體對週遭一切的滿意度與社會關係的支持度緊密相連 (Lopes, Salovey, & Straus, 2003) 從上述的面向內涵可以發現, 覺察自己與他人的情緒涉及情緒能力的基礎運作歷程, 而情緒管理是最為複雜的歷程 (Humpel, Caputi, & Martin, 2001), 許多個體或許知道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但卻鮮少身體力行 (Gohm, Corser, & Dalsky, 2005) 然而無論如何,Salovey 與 Mayer 將情緒智能視為能力取向, 且是一連串運作情緒相關訊息的技能 (Mayer & Salovey, 1997), 其理論架構亦使後續研究者可依此發展出客觀且能力測量為主的模式 (Mayer, Salovey, Caruso, & Sitarenios, 2003; Mayer, Salovey, & Caruso, 2004a, 2004b) 二 情緒智能之混合模式論 Bar-On 與 Goleman 倡導情緒智能屬於 混合模式, 兩者皆認為情緒智能與心智能力 人格特質融合在一起, 可視為各種能力匯流成河的綜合性能力 (Stys & Brown, 2004) 例如,Bar-On(1997, 2003) 認為情緒智能是個體成就與成功的基礎 情緒智能如同社會能力, 包含了覺察 了解與表達自我與他人的能力, 並能夠與他人建立關係, 處理強烈的情緒反應, 且有能力去改變與解決個人或社會問題 此外,Bar-On 更指出情緒智能可抽離出五個主要因素, 分別為內省 (intrapersonal) 人際(interpersonal) 適應性 (adaptability) 壓力管理(stress management) 及一般情緒 (general mood) 而 18

這些因素可再細分成許多次級因子 ( 參見表 1), 這些次級因子涵蓋了許多個 體發展所需適應社會的能力及特質, 可見情緒智能為一混合模式 表 1 Bar-On 情緒智能模式 因素內省人際適應性壓力管理一般心情 次級因子自尊 情緒自我覺察 肯定性 獨立性 自我實現同理心 社會責任感 人際關係現實考驗 有彈性 解決問題壓力忍受 衝動控制樂觀 喜樂 註 : 引自 教師情緒智慧能力的涵養與發展, 黃德祥,2006, 教育研究月刊,150, 頁 7 此外,Goleman 針對情緒智能所下的定義為 : 情緒智能是一種能夠維持自我控制 愉悅與自信, 並且能夠自我激勵的能力, 其包含五個面向 ( 張美惠譯,1996;Goleman, 1995), 分別為 :( 一 ) 覺察自身的情緒 : 係指個體對自身情緒具有覺察能力, 並能覺察不當的情緒對決策歷程的影響力 ( 二 ) 妥善管理情緒 : 係指個體對自我的情緒與衝動具有掌控能力, 並能透過自我安慰 擺脫焦慮 灰暗或不安 ( 三 ) 自我激勵 : 係指個體能集中注意力 自我激勵或發揮創造力的能力 ( 四 ) 認知他人的情緒 : 係指個體有能力 解讀 他人的情緒, 並同理與了解他人的情緒 ( 五 ) 人際關係的管理 : 係指個體有能力去激勵 影響 發展與他人的關係, 也有能力去管理人際間的衝突, 亦可視為一種促進人際關係的社交技巧等人際能力 依據上述之面向,Stys 與 Brown 於 2004 年認為 Goleman 的情緒智能可依認知與調節 自我與他人兩個準軸劃分成更多細微的能力向度 ( 參見表 2)( 引自黃德祥,2006) 而這些細微的能力向度如同 Bar-On 的次級因子皆主張情緒智能兼容個人能力與社會能力 19

表 2 Goleman 之情緒智能向度 向度 自我 ( 個人能力 ) 他人 ( 社會能力 ) 自我覺察 社會覺察 認 情緒自我覺察 同理心 知 正確自我評估 服務導向 自信 組織覺察 自我管理 關係管理 調 自我掌控 發展他人 節 信賴影響良心溝通 適應性 衝突管理 成就驅力 領導 激發 轉換 建立關係 團隊與合作 註 : 引自 教師情緒智慧能力的涵養與發展, 黃德祥,2006, 教育研究月刊,150, 頁 8 三 情緒管理意涵分析 Salovey 與 Mayer Bar-On 與 Goleman 等人的情緒智能理論, 可以看出情緒管理乃隸屬於情緒智能當中的一個環節, 而情緒調節更是情緒管理當中的一個核心向度 (Goleman, 1995; Salovey & Mayer, 1990) 此想法從林志成與童鳳嬌 (2006) 所提出之情緒智能的層面與概念架構 ( 見圖 1) 亦可獲得驗證 然而若要明確地界定情緒管理之意涵, 林蔚芳 (2006) 根據 Salovey 與 Mayer Goleman 等人的情緒智能理論為情緒管理所下之定義顯然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 其將情緒管理定義為自我的情緒管理 協助他人的情緒管理 人際情緒管理三個層面, 各層面內涵分別為 :( 一 ) 自我的情緒管理 : 意指對自身情緒的覺察 辨識 評估 表達 調整與運用 ( 二 ) 協助他人的情緒管理 : 意指對他人情緒的覺察 辨識 評估, 進而協助其表達 調整及運用 ( 三 ) 人際情緒管理 : 在人際互動中, 能夠同時運用上述兩種情緒管理能力, 以促進溝通的效果, 達到溝通的目的 20

21 圖 1 情緒智慧之層面與概念架構註 : 引自 教師情緒智慧的涵養, 林志成與童鳳嬌,2006, 教育研究月刊,150, 頁 40 植基於此, 研究者在考量情緒管理與自我調節 人際互動的緊密關連後, 將本研究之情緒管理意涵界定為 : 個體在覺察 辨識 評估自身與他人的情緒後, 會以某種策略調節情緒, 以妥善因應週遭的情境, 使身心保持和諧狀態, 進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促使人際互動更加和諧, 生活適應更良好 貳 情緒管理策略從上述文獻分析可以看出, 情緒管理包含了情緒調節歷程 當個體能覺察 辨識自我與他人的情緒後, 此時情緒調節即扮演了關鍵角色, 因為一個人是否能成為情緒管理能力佳者, 端賴情緒調節機制是否發揮應有的效能 然而, 情緒管理並非單純地將負向的情緒調節成正向的情緒, 而是視特殊情境需求, 考量到情緒對自身或他人的助益 (Pattott, 2001) 換言之, 情緒可以自動化的吻合適當的情境, 一旦自動化系統失效, 個體才會介入, 並試著調節情緒符合目標 (Gross & John, 2002) 故研究者將先探討情緒調節之意涵與策略, 再從中界定本研究之情緒管理策略 情緒智慧 ( Emotional Wisdom) 情緒的覺知與評估情緒的管理與表現 EQ 的提升與應用有效學習 增能與彈性計畫創造活化 轉負為正向情緒以喜樂關愛的情緒勵己勵人世事通曉人情練達人際圓熟調整與轉化人我的情緒循環省思與恰如其分的表現自己他人語文與非語文的覺知實證 詮釋 批判語文與非語文的覺知善用同理心

一 情緒調節意涵 在心理學領域中, 有關情緒調節 (emotion regulation 或 affect regulation) 的研究與日俱增, 並已累積相當豐碩的成果 而學者對於情緒調節的探究, 可進一步歸納為五個向度 :( 一 ) 測量情緒調節的個別差異 (Catanzaro & Mearns, 1990; Salovey, Mayer, Goldman, Turvey, & Palfai, 1995; Swinkels & Giuliano, 1995);( 二 ) 研究情緒調節能力的發展 ( 江文慈,1999; Dodge, 1989; Eisenberg & Fabes, 1992; Kobak, Cole, Ferenz-Gillies, & Fleming, 1993);( 三 ) 分析個體嘗試調節情緒時之自動化與控制化認知歷程的交互作用 (Wegner, Erber, & Zanakos, 1993);( 四 ) 探討情緒壓抑的生理層面 (Gross & Levenson, 1995);( 五 ) 釐清某些調節策略對情緒的相關效果 (Barros, 2006; Bonanno, Keltner, Holen, & Horowitz, 1995; Gross, 1998a, 1998b, 2001; Gross & John, 2003; Nolen-Hoeksema & Morrow, 1993; Parkinson & Totterdell, 1996) 而這些學者在從事研究之際, 均認為情緒調節牽涉到複雜的認知歷程, 有必要先釐清情緒調節的概念意涵, 以下分別說明學者們對情緒調節的界定 : Gross 與 Levenson(1993) 認為情緒調節是指個體會操控自己或他人之誘發情緒先前事物 (emotion antecedents) 與情緒反應之生理的 (physiological) 主觀的(subjective) 及行為的 (behavioral) 成分 換言之, Gross(1998a, 1998b) 視情緒調節為個體在意識和潛意識層面, 努力增加 維持或減少情緒的某一層面或某些層面 然而,Thompson (1994) 認為情緒調節應包含更廣泛的概念, 涉及所有監控 評估和調節情緒反應之內在與外在歷程 換言之, 情緒調節包含了所有生理的 認知的和行為的調適歷程 Eisenberg Fabes Murphy Maszk Smith 和 Karbon (1995) 等人則對情緒調節提出更周詳的看法, 他們認為情緒調節包含三種類型 :( 一 ) 內在經驗的調節 : 透過引發或維持情緒, 抑或尋求社會支持, 以降低內在不愉快的狀態 ( 二 ) 調節與情緒經驗相關的行為 : 包含表現於外的面部表情或外顯行為 通常行為調節能力較差者, 傾向於表現敵意的情緒或攻擊的行 22

為 ; 相對地, 行為調節能力較佳者, 則傾向採取建設性的調適方法 ( 三 ) 針對產生情緒的情境加以調節 : 亦即調整誘發情緒的來源, 此類似於問題焦點因應, 個人可能尋求實質的幫助或他人的支持, 以改變問題的來源 承上述,Eisenberg Fabes Guthrie 和 Reiser (2000) 等人進一步將情緒調節統整歸納為引發 維持 調節或改變內在的感覺狀態及其相關的生理歷程, 更將內在狀態的調節與行為反應的調節加以區分, 前者稱之為情緒調節, 後者則是行為調節 Parkinson Totterdell Briner 與 Reynolds(1996) 認為情緒調節即個體透過監控情緒訊息, 以調整與維持情緒或心情的歷程, 其下又包含兩種類型 : ( 一 ) 自動化情緒調節 (automatic affect regulation): 係指在潛意識都沒有覺察與調節的情形下, 個體採用某些情緒調節策略或防衛機制以維持平衡機制 ( 二 ) 控制化情緒調節 (controlled affect regulation): 係指個體謹慎地試圖運用某些策略以維持或改變其心情, 此歷程涉及意識層面的認知監控 Tice 和 Bratslavsky (2000) 認為情緒調節是一種特別形式的自我控制 Lee (2001) 則針對情緒調節的機制或類型提出了看法, 他認為情緒調節涵蓋了整個情緒歷程, 這歷程包含了所有認知的和動作的反應 自動化的或有意識的反應 個體可透過以生理為基礎的自我調節機制 人際的機制和認知的機制進行情緒調節 Nicolotti El-Sheikh 與 Whitson(2003) 等人則指出情緒調節為當個體的成長 優勢 (mastery) 社會和諧受到威脅時, 個體能適時地加以克服, 且能適當地表達情緒, 並促發行動之能力 江文慈 (1999) 認為情緒調節可分成五個層面, 分別為 : 情緒覺察 情緒表達 調整策略 情緒反省及情緒效能 情緒調節會隨著年齡層之不同而在發展內容上有實質之差異, 這些差異包括 :( 一 ) 由單一情緒轉向混合情緒 : 個體能隨著年齡成長而覺察並表達較多元的情緒類型 ( 二 ) 由外在事件轉向內在感受 : 隨著自省能力的提高, 個體更能將外在生活事件對自己情緒的影響呈現出來 ( 三 ) 情緒表達 : 從直接外顯到間接內隱, 且情緒控制也較為成熟 ( 四 ) 情緒調整策略 : 逐漸轉向尋求支持 正向思考及問題解決等策略 23

綜合上述, 可看出情緒調節涉及認知心理的策略運用與自我監控的複雜歷程 故研究者統整諸位學者的看法, 進一步將情緒調節意涵歸納為 : 當個體覺察到情緒陷於失衡狀態時, 為了維持生物機制中的平衡感, 個體會於潛意識或意識層面採取生理 人際或認知等策略, 以維持或改變自身或他人的情緒狀態 二 情緒調節策略 目前有關情緒方面的研究雖然豐富多元, 但關於情緒調節策略的探究 卻仍以 Thayer Newman 與 McClain(1994) Parkinson 與 Totterdell(1999) Gross(1998a, 1998b) 等人所提出之調節策略分類為主, 茲分別敘述於下 ( 一 ) Thayer Newman 與 McClain 情緒調節策略 由於壓力因應與情緒調節概念彼此相關, 亦有重疊之處 (Parkinson & Totterdell, 1999), 因此在情緒的研究中, 兩種概念常被交替使用 (Saarni, Mumme, & Campos, 1998), 更有學者試圖將壓力因應策略延伸應用於情緒調節策略的分析 例如,Pearlin 與 Schooler(1978) 提出三種壓力因應策略 : 1. 在誘發壓力的情境中, 直接採取行動 2. 在壓力產生之前, 嘗試改變情境的意義 3. 控制壓力源所引發的情緒反應 Morris 與 Reilly(1987) 以上述分類做為情緒調節策略的分析架構, 且重新命名為 : 直接行動 (direct action) 認知再定義(cognitive redefinition) 情緒管理(mood management) 然而, 最先以因素分析對情緒調節策略進行結構化研究首推 Thayer Newman 與 McClain(1994) 等人, 在其分析結果中, 人們常用的 32 種調節策略被進一步劃分成積極情緒管理 (active mood management) 尋求快樂活動以分散注意力 (seeking pleasurable activities and distraction) 消極情緒管理 (passive mood management) 社會支持 討論或愉悅(social support /ventilation/gratification) 直接減少緊張(direct tension reduction) 退縮或逃避 (withdrawal/avoidance) 等六種類型 雖然 Thayer 等人的量化實證分析為情緒調節策略奠定分類架構模式, 24

但是 Mayer 與 Stevens(1994) 依據後設情緒經驗概念, 在 Thayer 等人的因素分析歸類中又區辨出許多不同的策略概念 此外,Parkinson 與 Totterdell(1999) 亦指出 Thayer 等人在分類過程中將許多調節策略歸成一類, 未考慮到個體在使用不同策略時, 是關注問題本身或轉移注意力, 抑或關注改變自身的情緒或改變情境的意義 例如, 正向思考 (think positively) 關注別的事情 (concentrate on something else) 別讓事情困擾自己(don t let things bother me) 自我鼓勵(give myself a pep talk) 等都被歸成控制思考 (control thoughts) 有鑑於此,Parkinson 與 Totterdell(1999) 廣泛地蒐集個體自陳之情緒調節策略, 並以集群分析方式試圖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分類模式 ( 二 ) Parkinson 與 Totterdell 情緒調節策略 Parkinson 與 Totterdell(1999) 指出情緒調節方面的研究雖然多元豐富, 但學者們所提出的情緒調節策略分類架構一方面不夠嚴謹, 例如 Thayer Newman 與 McClain(1994) 等人的研究結果 另一方面, 亦無法比較不同調節策略之間的差異與優缺點, 例如,Gross(1998a) Nolen-Hoeksema 與 Morrow(1993) 等人僅採用某種調節傾向或策略, 卻沒有詳細考量不同的個體可能會在不同的情境採取不同的策略 為了涵蓋情緒調節的複雜性,Parkinson 與 Totterdell(1999) 透過日常生活紀錄 訪談 問卷方式, 請受試者陳述自己較常使用的情緒調節策略, 並加以排序 此外, 受試者需指出哪一種策略最能調節自身的情緒 在初步的分類過程中,Parkinson 與 Totterdell(1999) 共歸納出四種類別, 分別為 1. 逃避 (Avoidance): 意指將注意力從情緒或關注焦點轉移出去 2. 分心 (distraction) : 意指尋找其他可以轉移或替代注意力的焦點 3. 面質 (confrontation): 意指主動處理情緒或關注焦點 4. 接受 (acceptance): 意指對於已發生之事採取消極的態度 然而,Parkinson 與 Totterdell(1999) 利用問卷確認上述四個類別是否能有效地涵蓋整體的策略面向時, 卻發現 33% 的策略未被納入, 顯示初步的分類有待改善 由於 Parkinson 與 Totterdell(1999) 並非事先擬定分類架構進 25

行強迫歸類, 而是以受試者陳述資料的意義與面向作為歸類準則 因此, Parkinson 與 Totterdell 在詳細審閱資料, 並與同儕討論之後, 擬定六項準則做為歸類依據 : 1. 達成媒介 (Implementation medium): 意指策略是透過認知或行為方式去達成 例如 : 有些人是透過思考方式改善情緒, 但有些人卻是身體力行, 甚至有些人是混合使用認知與行為兩種方式 2. 策略性意圖 (Strategic intention): 意指策略本身是想逃避或解決問題 其中轉移注意力策略 (Diversion strategies) 涉及將認知與行動從關注焦點轉移出去, 例如使用逃避 (avoidance) 否認(denial) 退縮 (withdrawal) 分心(distraction) 等方式 投入策略 (Engagement strategies) 涉及關注或解決情緒問題, 例如使用問題解決或重新評估方式 3. 替代活動 (Substitution of activity): 意指在轉移注意力策略中, 個體是否提出替代活動藉以轉移注意力 4. 替代活動內容 (Content of substituted activity): 意指在分心導向的思考或行動中, 個體會利用支配 佔據注意力 以及消耗精力的方式改變情緒 換言之, 則是進一步區分活動或思考內容是直接令人愉悅的 放鬆的, 抑或產生間接的情緒效益 5. 被動 (Passivity): 意指在投入策略中, 個體是主動關注問題或情緒焦點, 例如使用面質方式, 抑或被動地接受已發生之事 6. 策略部署焦點 (Resource deployment focus): 意指在投入策略中, 個體是處理情境所產生之不愉悅情緒 ( 情境導向 ), 還是處理自身的情緒反應 ( 情緒導向 ) 此種分類與學者所提之壓力因應策略中的問題焦點或情緒焦點策略有異曲同工之處 (Folkman & Lazarus, 1980; Pearlin & Schooler, 1978) 根據上述準則,Parkinson 與 Totterdell 歸納整理出一個完整的情緒調節策略 (affect-regulation strategies) 分類模式表 ( 參見表 3) 其中分類模式先依認知與行為 轉移注意力與投入等概念策略劃分出四個向度 而在轉移注 26

意力策略中又可分成逃避與分心策略, 分心策略亦可進一步再細分成放鬆導向 (Relaxation-oriented) 愉悅導向(Pleasure-oriented) 或精熟導向 (Mastery-oriented) 同樣地, 在投入策略中又可分成面質與接受策略, 而面質與接受策略分別可細分成情境導向或情緒導向 從表 3 可以看出 Parkinson 與 Totterdell 所提出的情緒調節策略, 一方面涵蓋了先前學者所提出的調節策略面向, 如發洩策略 (McCrae, 1984; Stone & Neale, 1984; Thayer et al., 1994) 分心策略(Nolen-Hoeksema, 1991; Parker & Brown, 1982) 逃避或不投入策略(Carver, Scheier, & Weintraub, 1989; Endler & Parker, 1990; Thayer et al., 1994); 另一方面, 與之前的研究結果相較,Parkinson 與 Totterdell 所提出的分類模式顯得更加詳細與容易理解, 且具有統整性, 亦可看出不同策略之間的差異性 表 3 Parkinson 與 Totterdell 情緒調節策略分類模式 轉移注意力 (Diversion) 逃避 (Avoidance) 分心 (Distraction) 放鬆導向 (Relaxation-oriented) 愉悅導向 (Pleasure-oriented) 精熟導向 (Mastery-oriented) 投入 (Engagement) 面質 (Confrontation) 情緒導向 (Affect-directed) 情境導向 (Situation-directed) 接受 (Acceptance) 認知的 (Cognitive) 認知形式的分心 認知形式的投入 行為的 (Behavioural) 不投入 使用放鬆或愉悅活動行為形式的分心 使用積極或建設性活動行為形式的分心 創造快樂發洩分享感受 情緒導向 (Affect-directed) 情境導向 (Situation-directed) 註 : 引自 Classifying Affect-regulation Strategies, by B. Parkinson and P. Totterdell, 1999, Cognition and Emotion, 13(3), p. 297. 然而, 為了使後續研究者能運用上述分類模式比較不同策略之間的差 異性,Parkinson 與 Totterdell(1999) 將表 3 再度歸納成一個簡捷扼要的四向度 分類表 ( 參見表 4) 27

表 4 Parkinson 與 Totterdell 修正後之情緒調節策略分類模式 認知的 (Cognitive) 行為的 (Behavioural) 轉移注意力 (Diversion) 不投入 (Disengagement) 逃避想到問題 逃避問題情境 分心 (Distraction) 尋求愉悅 想快樂的事情 做快樂的事情 放鬆 放鬆的想法 做放鬆的事情 重新分配資源 想會佔據注意力的事情 做些消耗體力的活動 投入 (Engagement) 重新評估 ( 情緒導向 ) 發洩感受 ( 情緒導向 ) 尋求幫助或他人的安慰 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 情境導向 ) 採取行動解決問題 ( 情境導向 ) 註 : 引自 Classifying Affect-regulation Strategies, by B. Parkinson and P. Totterdell, 1999, Cognition and Emotion, 13(3), p. 300. 在表 4 中, 許多向度仍被保留, 但有部份向度消失或被結合成一個向 度 換言之, 修正後的情緒調節策略分類模式仍然依認知與行為 轉移注 意力與投入等概念策略劃分出四個向度, 但在轉移注意力策略中乃分成不 投入與分心策略, 分心策略中再細分成尋求愉悅 放鬆 重新分配資源 特別的是, 原先隸屬於投入策略向度的次要概念策略皆被合併或消失 ( 三 ) Gross 雙向度情緒調節策略 有別於上述學者的分類模式,Gross(1998a) 綜合許多學者 (Arnold, 1960; Ekman, 1972; Frijda, 1986; Izard, 1977; Lang, 1995; Lazarus, 1991; Levenson, 1994; Plutchik, 1980; Scherer, 1984; Tomkins, 1984) 對情緒研究的精髓要義, 提出情緒調節運作模式 ( 參見圖 2), 再從調節歷程中歸納出雙向度的調節策略 在圖 2 中,Gross 認為情緒始於個體對外在或內在情緒線索的評估, 而這些評估會觸發一連串行為 經驗及生理的情緒反應傾向, 因此增進個體對所覺察到的挑戰與機會產生適應性的反應 然而, 他亦指出情緒調節歷程可能是自動化或個體自身可以控制的, 會發生於意識或潛意識層面, 甚 28

至情緒調節可能發生於情緒產生歷程 (emotion generation process) 之中的任 何一個點 (Gross, 1998a) 換言之, 這些反應傾向可能會在輸入或輸出點受 到調整, 這種調整即為個體主要情緒反應的形式 情緒反應傾向 情緒線索. 行為的. 經驗的. 生理的 情緒反應 先前焦點情緒調節 ( 例如 : 再評估 ) 反應焦點情緒調節 ( 例如 : 壓抑 ) 圖 2 Gross 雙向度情緒調節歷程模式 註 : 引自 Antecedent- and 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 Divergent consequences for experience,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y, by J. J. Gross, 1998a,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1), p. 226. 然而,Gross 卻也指出圖 2 當中之輸入輸出模式並未能完整表達情緒的複雜特質, 因為這個模式並未適切地表現出評估與調整歷程的多向性, 而且這個模式亦未能攫獲住情緒的動態與遞迴本質, 甚至也未能表現出情緒的個別差異 (Gross, 1998a) 儘管如此, 比較肯定的是 Gross 明確指出了情緒調節的兩個主要方向, 亦即在情緒運作系統的輸入或輸出點進行調整, Gross 將其稱為先前焦點情緒調節 (antecedent-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 與反應焦點情緒調節 (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 29

情緒反應傾向情境觀點意義反應 S1 S2 S1x S1y a1 a2 a3 a4 m1 m2 經驗的 + 行為的 - 生理的 選擇情境調整情境注意力部署改變認知反應調控 重新評估 壓抑 先前焦點情緒調節 反應焦點情緒調節 圖 3 Gross 情緒調節歷程模式註 : 引自 Emotion regulation in adulthood: Timing is everything, by J. J. Gross, 2001,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s, 10, p. 215. 如同圖 3 所示, 先前焦點情緒調節共包含了四種調節策略, 分別為 :( 一 ) 選擇情境 (situation selection): 係指個體會趨向或逃避某些可能引發自身情緒衝擊的人或情境 ( 二 ) 調整情境 (situation modification): 係指個體會以調整情境的方式, 改變環境對個體所產生之情緒衝擊 ( 三 ) 注意力部署 (attention deployment): 係指個體會將注意力集中或遠離於某些會影響個體情緒的事物 ( 四 ) 改變認知 (cognitive change): 係指個體會透過重新評估自己所處之情境或者自己是否有能力因應此情境, 以改變環境對個體所產生之情緒衝擊 相對地, 反應焦點情緒調節涉及個體運用強化 (intensify) 消弱 (diminish) 拖延(prolong) 縮短(curtail) 等策略以調節發生中的情緒經驗 行為表現或生理反應 特別的是 Gross 與 John(Gross, 2001; Gross & John, 2003) 曾援引認知重新評估 (cognitive reappraisal) 與壓抑 (suppression) 策略進行情緒調節效能的實證分析, 而為何僅引用認知重新評估與壓抑策略, 他們指出認知重新評估與壓抑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慣用的策略, 且其定義明確, 可以從中看出個別差異, 又剛好分別隸屬先前焦點情緒調節與反應焦點情緒調節 此外, 30

重新評估是一種認知的改變, 而認知改變涉及個體以非情緒化的方式去解釋一個潛在的情緒抽離之情境, 進而改變情境對情緒當下的衝擊 (Lazarus & Alfert, 1964)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重新評估需要的認知策略亦較少, 當個體一旦成功地重新解釋情境後, 情緒就會隨著改變, 亦不再需要認知的運作 相對地, 壓抑則是一種回應的方式, 指個體抑制正在進行的情緒表達行為 (Gross, 1998a), 且相較於重新評估, 壓抑不只需要較多的認知策略, 而且需要長期的使用這些策略去監控並抑制情緒的表達 (Richards & Gross, 2000) 如同 Gross 與 John(2003) 原先的假設, 重新評估策略的確比壓抑策略會使個體產生更多的正向情緒經驗, 並使負向情緒的發生頻率相對地降低, 而重新評估策略也比壓抑策略對於調節情緒更具影響力 然而, 有別於 Gross 與 John(2003) 所採用之策略,Barros(2006) 改以先前焦點情緒調節當中的注意力部署策略與壓抑策略進行情緒調節效能的實證分析, 結果顯示較常使用注意力部署策略者亦比使用壓力策略者感受到更多正向情緒經驗 此外, 與 Gross 與 John (2003) 研究結果相異的是, 注意力部署策略與壓抑策略皆未能預測情緒調節的效果 甚至,Barros(2006) 更指出注意力部署與壓抑這兩種策略之間彼此並無相關 三 情緒管理策略 由於情緒管理涵蓋情緒調節歷程, 因此, 個體用以調節情緒的策略可視為情緒管理策略的內涵之ㄧ 在上述的文獻探討中, 研究者援引多位學者 (Thayer et al., 1994; Parkinson & Totterdell, 1999; Gross, 1998a) 的情緒調節策略作為基礎架構理論 然而, 不管是 Gross 的雙向度調節歷程模式或是 Parkinson 與 Totterdell 歸納的情緒調節策略分類模式, 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這些策略之間並非完全互斥, 而是同中有異, 異中有同 在 Gross 所提之先前焦點情緒調節中, 選擇情境 涉及趨向或逃避某些可能引發自身情緒衝擊的人或情境, 對照 Parkinson 與 Totterdell(1999) 的情境調節策略分類模式表, 即屬於行為與不投入式調節 ; 而 調整情境 31

係指個體會以調整情境的方式, 以改變環境對個體所產生之情緒衝擊, 因此屬於行為與投入式調節 ; 同樣地, 注意力部署 涉及個體將注意力集中或遠離於某些影響情緒的事物, 因此屬於認知與不投入調節 ; 改變認知 是指透過重新評估情境或因應能力, 故屬於認知與投入調節 再者, Gross 所提之反應焦點情緒調節涉及個體運用強化 消弱 拖延 縮短等策略以調節發生中的情緒經驗 行為表現或生理反應, 故可歸屬於行為與不投入調節 此外, 李坤崇 (1995) 依據行動與非行動 直接面對或間接面對等概念畫分出四種向度的情緒困擾因應策略 ( 見表 5), 分別為 : ( 一 ) 解決問題策略 : 係屬直接面對的行動策略, 意指個體遭遇問題時, 採取直接面對的行動以克服障礙 解決問題的策略, 包括理性思考 積極態度 控制情境等三種策略 ( 二 ) 暫時擱置策略 : 亦屬直接面對的行動策略, 意指個體遭遇問題時, 雖採取直接面對但卻不行動的方式, 即暫時擱置問題, 讓自我稍作調整後, 再解決問題, 此種策略係個體能接納問題和自我負責, 而未做逃避或責備他人, 包括轉移注意力 接納責任 順其自然等三種策略 ( 三 ) 改變策略 : 係屬間接面對的行動策略, 意指個體遭遇問題時, 採取間接面對的行動方式, 即積極尋求他人支持, 或正向重估自己認知和情緒狀態與所面對的問題, 透過自我充實, 來增強自我的資源或能力, 企圖改變自己的認知, 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增強所擁有資源以解決問題, 包括增強自我 重新評估 尋求支持等三種策略 ( 四 ) 逃避策略 : 係屬不面對的非行動策略, 意指當個體面對問題時, 採取不面對且不行動的方式, 即採取逃避或壓抑問題 責怪他人或自己 引發負向情緒, 甚至產生身心疾病, 致使問題難以解決或更加困難的狀態, 包括壓抑逃避 負向情緒或症狀 攻擊他人或自己等三種策略 32

表 5 四向度情緒困擾因應策略分類模式 直接面對 間接面對 ( 或不面對 ) 尋求改變 行動解決問題策略 1. 理性思考 2. 積極態度 3. 控制情境改變策略 1. 增強自我 2. 重新評估 3. 尋求支持 非行動暫時擱置策略 1. 轉移注意力 2. 接納責任 3. 順其自然逃避策略 1. 壓抑逃避 2. 負向情緒或症狀 3. 攻擊他人或自己 註 : 整理自 教師因應策略量表之編製報告, 李坤崇,1995, 測驗年刊, 42, 頁 249-250 而曹中瑋 (1997) 從情緒的理論與個人實務經驗中, 提出情緒的調適與 管理的策略包括 : 瞭解自己情緒的特色 增加對他人情緒的覺察 給予自 己表達的空間 學習生理的調適 認知的分析與調整 培養熟練和多樣化 的興趣 勇於面對問題 學習解決策略 培養自信 樂觀 彈性的特質 同樣地, 蔡秀玲與楊智馨 (1999) 亦提出有效處理情緒的策略包括 : 身心鬆 弛法 找人傾訴 轉移注意力 改變想法, 改變心情 培養幽默感 建立 社會支持網路 綜合上述, 若採單一學者的見解作為本研究情緒管理策略的理論基 礎, 可能因過於簡化, 而不易捕捉到真實的結果 再者, 由於本研究對象 為加護病房護理人員, 就工作性質而言, 護理工作屬於專業助人的工作, 且與他人的互動關係相當頻繁 因此, 個體在情緒管理策略的選擇上往往 必須兼顧三項準則, 分別為 :( 一 ) 控制自己的負向情緒 例如面對他人的 抱怨, 要努力克制住自己的不愉快 ;( 二 ) 展現自己的正向情緒 例如要努 力表達關懷的態度, 使對方感受到關心與照顧 ;( 三 ) 處理他人的負向情緒 例如努力去安撫他人的情緒衝動, 使其平靜下來 故研究者以為統整 Parkinson 與 Totterdell(1999) 李坤崇 (1995) 的策略模式較能真實反應情緒管 理策略的多樣性, 並兼顧上述三項準則 綜言之, 本研究之情緒管理策略 內涵可界定為 : 個體藉以調節情境意義或情緒反應的方法, 包含逃避問題 擱置或分心 重新評估 改變情境 尋求支持等策略 33

第四節人際關係 本節主要在說明人際關係的意涵, 以及影響人際關係良窳之因素, 茲 分述於下 壹 人際關係的意涵 雖然國內外學者對於人際關係的定義見解不同, 但其中的差異卻不大 例如 Heider(1958) 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兩個或三個人之間的關係 Schutz(1966) 指出人際關係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 為了達成某種目的, 因此產生交互作用, 亦即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看法 想法及做法 Brammer(1993) 則認為人際關係又稱為人群關係, 意指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 相互影響的一種狀態, 也可視為一種社會影響的歷程 吳淑敏 (1986) 亦指出人際關係乃是少數互有關聯的人, 其間交互作用的狀態或歷程 朱敬先 (1992) 認為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係及心理距離, 它反映了個人或團體尋求滿足其社會需求的心理狀態 張春興 (1995) 提出人際關係意指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關係, 關係的和諧與否, 維繫於個人待人處事的態度與能力 張宏文與邱文芳 (1996) 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兩個人之間的想法 知覺 期望 評價 感受等產生交流互動的動態關係 再者, 蔡培村 (2000) 則認為人際關係可詳細界定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 將其思想 情感透過各種語言或非語言的行為方式加以知覺 評鑑 反應, 彼此產生交互作用 相互影響的歷程 且進一步指出, 個體與外在社會的接觸網路構成了自身與他人的人際關係架構, 此架構的內涵以 我 為中心點, 再向外延伸成 愛 誠 信 三個向度 ( 參見圖 4) 換言之, 個體乃透過這三個向度與外界產生互動, 一個人的人際關係良好與否, 端視其在這三方面的表現 茲將 愛 誠 信 所包含的要素簡述於下 : 34

愛誠我忠誠 真誠 接納 尊重 誠實 自信互信信人信關愛 圖 4 人際關係基本內涵 註 : 引自 人際關係, 頁 4, 蔡培村,2000, 高雄市 : 復文 一 愛 愛就是能夠以一種關懷的態度來面對外在的人 事 物, 包括了接納 尊重與關愛三種要素 首先, 對於他人, 應能給予最基本的接納, 盡量減少心中的偏見 ; 其次, 要能尊重他人, 如此才能發展彼此進一步的關係 ; 再者, 也就是能關心他人, 幫助他人, 自然可以與對方發展良好的關係 二 誠 誠就是能以真實誠懇的態度來面對外在的人 事 物, 其中包括了忠誠 真誠與真實三個要素 在忠誠方面, 無論是對事對人, 都應該堅持自己的信念與承諾, 不宜見風轉舵 ; 在真誠方面, 主要是針對人而言, 在與他人相處時, 應該開放心胸, 誠懇相待 ; 最後, 在真實方面, 就是做人要實實在在 腳踏實地, 若想一步登天 好高騖遠, 會讓人印象大打折扣 三 信 信就是對自己 對他人都能夠抱持著相信 肯定的態度 其中包含了自信 互信與信人三大內涵 在自信方面, 即是要對自己有信心, 但不是過度的自我膨脹, 而是要認識自己, 對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 ; 至於在互信 35

方面, 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 對彼此的信任是良好關係建立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後, 在信人方面, 與自信一樣, 應該對情勢 對對方有所評估, 培養出自己的識人之明 綜上所述, 人際關係可定義為人與人之間透過語言 思想 情感等方式與他人產生互動, 相互影響, 進而形成的一種緊密關係, 亦即人際關係產生於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作用歷程, 是人與人之間的心靈交會 情感的溝通, 以及生命的對話所形成的一種特殊關係, 涵括親情 友情 師長 朋友 同學等之間的互動與依存關係 此外, 良好而和諧的人際關係應以愛 誠 信為出發點, 本著接受 尊重 關愛他人的心, 忠誠地對待他人, 並能與他人在互信的基礎上交流互動 然而, 本研究並不探討護理人員所有的人際關係, 僅將焦點置於在醫療環境中與同事 病患或家屬之間彼此互動的情形 因為若從護理觀點來看,Peplau(1952, 1991) 指出 護理即是一種人際關係, 存在於有健康服務需求的病患與受過專業教育的護士之間, 護理人員有必要回應病人所提出之協助需求 (p. 6) Moore 與 Kuipers(1992) 指出這種人際關係會影響病患的治療過程, 尤其是當護理人員對病患有批評 敵意 過度的情緒涉入時, 會促發病患的病情再度復發 觀之蔡培村 (2000) 所提出愛 誠 信的觀點恰能適切反應護理人員的人際關係本質 據此, 本研究進一步將護理人員之人際關係界定為護理人員與他人之間的交互作用歷程, 泛指護理人員能抱持關愛的態度主動表達對病患與家屬的關懷, 並在真誠信任的基礎上積極傾聽他人的需求, 且善於察言觀色, 能以同理心跟他人互動溝通 貳 影響人際關係之因素 影響人際關係良窳的因素很多, 陳皎眉與鄭美芳 (2002) 認為這些因素 可概分成五大類, 茲分述如下 : 一 個人特質 個人的特質包含人格特質 外表 儀態等, 而這些通常也是決定人們 36

是否會產生人際吸引而決定繼續交往的原因之ㄧ 例如, 具有歡愉的 正向的人格特質者, 較能溫暖友善的對待他人, 因此亦能博得人們的好感 王柏壽 (1986) 在探討幼兒人際關係時, 也發現了外表氣質會影響幼兒的人際關係 此外,Erwin(1993) 亦證實了兒童的友誼關係會受到一個人的外表 吸引力 社會技巧與和父母的依附關係而有所影響 二 情境因素 陳皎眉與鄭美芳 (2002) 指出個體之間會因時空接近導致相互吸引, 比 如隸屬同一社團的人互動頻繁 感覺熟悉, 這種熟悉會導致人際吸引, 產 生愉悅的人際互動關係 三 互動因素 依附 (Attachment) 是個體最原始的互動模式, 個體終其一生無不受其影響 Bowlby (1988) 和 Ainsworth (1989) 亦指出依附的內在運作模式是個人預測和處理人際互動的機制 除了依附之外, 陳皎眉與鄭美芳 (2002) 指出個體與他人之間會因具有相似的志趣或氣質, 而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另外, 彼此之間也可能因互補不足之處, 相得益彰, 導致互相吸引 四 情緒表達與管理 中國文化自古即不鼓勵公開地表達正向或負向的情緒 ; 相對地, 較為傾向自我控制或壓抑情緒 (Hsu, 1995; Yeo, 1997), 因為中國人相信過度地情緒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害 基於健康觀點, 人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 並讓情緒維持在平衡的狀態 (Arthur et al., 2002) 然而, 在 EQ 一書中,Goleman 卻推翻上述論點, 明確指出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需做到自我掌控情緒與同理心兩個技巧 陳皎眉 (1997) 亦指出適當的表達情緒有助於人際關係的增長 如同 David Robin 與 Ross(2000) 研究發現, 孩子在失望的情境中使用正向的臉部情緒表達時, 在同儕間的關係也是正向的 反之, 如出現負向的臉部情緒表情時, 在同儕間的評價較低 37

五 人際間認知的差異 陳皎眉與鄭美芳 (2002) 指出認知的差異起因於個體的生理因素 過去經驗 個人價值觀 動機, 以及認知上的謬誤, 如月暈現象 刻板印象 上述這些可能是理性的信念, 亦有可能是非理性思考的結果, 但無論如何, 都是個體用以評估人事物的基準, 皆會引發情緒反應, 進而影響人際關係 綜觀上述, 人際關係的良窳乃許多複雜因素所致之結果, 不僅受到個人與生俱來的氣質 外貌 人格所影響, 個人後天學習所得之主觀評價或認知信念亦在人際關係中扮演了重要媒介 因此, 本研究在探討影響加護病房護理人員的人際關係因素時, 分別選取了情緒特質與非理性信念作為自變項, 以了解其對人際關係之影響 第五節情緒管理模式 本研究為了以結構方程模式驗證非理性信念 情緒特質 情緒管理與 人際關係四者之間的關係, 因此, 先綜合歸納國內外相關的文獻, 並提出 預期的因果關係如下 : 壹 非理性信念 情緒特質與情緒管理 在非理性信念與情緒管理方面, 雖然國內外目前尚無針對兩者所進行的相關研究文獻, 但是情緒管理涉及個體自身對情緒的覺察與辨識, 以及情緒調節策略的使用, 而 Calkins(1994) 指出信念或認知對個體情緒調節類型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力, 這樣的論述間接指明了信念會促進或誘發某些情緒管理策略的使用 換言之, 個體對自我或外在世界中人事物的觀點 歸因與信念, 會左右情緒的經驗與策略的使用 例如, 在自我信念與情緒的研究中,Showers 與 Kling(1996) 指出個體的自我信念會影響悲傷情緒的復元程度 Wells 與 Mathews(1994) 亦指出自我信念 因應策略與情緒困擾之 38

間的關聯, 其中自我信念會與因應策略產生互動回饋關係 當個體以自我信念去選擇因應策略, 且評估因應策略的有效性後, 會再度修正自我信念 所以個體的因應策略與自我信念的交互作用之後, 進而影響情緒困擾的情形, 此亦突顯出個體的情緒困擾可能受到負向自我信念的影響, 此種想法正如 Ellis 在其 ABC 模式中指出人是被事件背後的非理性信念所困擾著 再者, 方紫薇 (1993) 指出氣憤的情緒是一種緊張 不安 煩躁 發火 暴怒等主觀感受的情緒狀態, 雖然往往由人際問題所引發, 但研究結果卻發現氣憤的情緒大都源自於個人之非理性信念 郭從吉 (2001) 以犯罪青少年為對象, 發現非理性信念分別與內外控人格特質 生氣程度 生氣表達具有顯著相關 甚至非理性信念中的 挫折反應 情緒控制 完美 等層面與內外控人格特質對生氣程度具有某種程度的預測力, 非理性信念中的 逃避困難 與 情緒控制 層面對生氣表達中的 間接表達 亦具有某種程度的預測力, 同樣地, 責備傾向 與 無法改變 對生氣表達中的 放在心裡 具有某種程度的預測力 曾秀卿 (1997) 以高齡者為對象, 發現非理性信念與情緒困擾具有顯著的正相關, 亦即非理性信念愈高時, 其情緒困擾情形愈嚴重 顏宏旭 (2000) 探討已婚婦女之非理性信念時, 發現非理性信念與焦慮 憂鬱傾向有顯著的正相關, 而且背景變項 非理性信念對情緒困擾具有聯合的預測力 盧怡任 (2004) 以有行為困擾國中生為對象, 亦發現相同結果 在情緒特質與情緒管理方面, 目前雖無實證研究指出兩者的直接關聯, 但從情緒特質與情緒知覺 工作壓力知覺 情緒困擾程度的實證研究中亦可看出情緒特質對個人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例如,Humpel Caputi 與 Martin(2001) 針對澳洲地區醫院 43 名心理健康護理人員的情緒能力 情緒特質 壓力知覺與經驗到之情緒進行相關研究, 結果發現護理人員之情緒特質與經驗到之情緒與壓力知覺有關, 亦即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特質會影響個體日常生活與工作環境的知覺, 進而影響工作的心情狀態, 導致對壓力情境產生不真實或偏誤的判斷 (Humpel, Caputi, & Martin, 2001) 因為當個體具有高負向情緒特質時, 代表個人傾向於不高興 注意事物的負向層面, 39

即使壓力情境已消失, 個體仍會知覺到更多壓力與負擔 緊張 (Judge, Erez, & Thoresen, 2000) 相對地,Judge Erez 與 Thoresen(2000) 指出正向情緒特質是個體經常抱持活力的 熱情的 活潑的 果決的情緒傾向, 這種傾向會促使個體透過自我欺騙 (self-deception), 進而影響對壓力的知覺, 因此降低了情緒困擾的程度 此外,Izard 與 Ackerman(2000) 認為情緒特質可視為人格特質的子集合, 不僅會使個人傾向於獲致某種情緒經驗, 研究者 (Chang & D Zurilla, 1996; Chang, Maydeu-Olivares, & D Zurilla, 1997) 更指出正向情緒特質與樂觀 (optimism) 之間存有顯著正相關, 亦與個人對事物的制控感 (locus of control) 有關 而郭從吉 (2001) 以犯罪青少年為對象, 同樣發現非理性信念與制控感有顯著相關 由此看來, 情緒特質與非理性信念之間似乎存有某種潛在的關聯 綜合上述, 本研究預期非理性信念與情緒特質之間存在交互作用, 而且非理性信念與情緒特質亦會各自對情緒管理產生直接的影響力 貳 非理性信念 情緒特質與人際關係 在非理性信念與人際關係方面, 國內許多研究者都指出非理性信念對人際關係極具影響力, 例如, 許仁榮 (1991) 以高中生為對象, 探討非理性信念與人際關係之相關, 以及非理性信念對人際關係的預測力 結果顯示在非理性信念中, 除了 依賴他人 與 追求完美 層面之外, 其餘層面與人際關係的相關皆達顯著水準, 且非理性信念對人際關係的解釋總變異量更達 28.8% 再者, 黃璧如 (2005) 以高中職學生為對象, 發現非理性信念與親子關係的相關係數為 r =.26, 而非理性信念中的 過度焦慮 完美 依賴 要求讚許 高自我期許 等五個層面更是預測親子關係之重要變項 此外, 由於郭從吉 (2001) 指出控制信念與非理性信念具有高度相關, 兩者在概念內涵中具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 故研究者亦將制控信念對人際關係的影響納入探討範圍, 例如, 包玉仙 (2005) 以國小高年級學生為對象, 發現學生的控制信念與其人際關係有顯著相關, 控制信念中傾 40

向內控者, 其人際關係比外控者較為良好, 而控制信念對人際關係更具有良好的預測力 在情緒特質與人際關係方面, 許多研究者 (Ashforth & Humphrey, 1995; Isen & Baron, 1991) 指出正向情緒特質與組織間的人際互動有關 例如, 一位情緒敏銳的僱員可以透過引發工作場合中的重要他人的正向情緒, 使自己獲得更多顯著的利益 (Isen & Baron, 1991) 而這種人在工作評估上亦是令人喜愛的, 面試之後比較可能被錄取, 且在協商的環境中, 比較有可能獲得對方的退讓, 在組織環境中, 比較能獲得同事的必要協助, 與雇主建立良好的關係 (Isen & Baron, 1991) 故 Staw 與 Barsade (1993) 認為正向情緒特質的影響力特別適用於以人際信念勸導為主的管理工作 而 Fox 與 Spector(2000) 認為正向情緒特質就其本身而言, 應不僅是情緒智力的一個成份, 而是會影響工作面談的人際互動歷程 許多研究者亦指出正向情緒特質在工作中的人際互動佔有重要地位, 且在個人的工作表現評定與情緒管理策略中居於調節地位 (Castro et al., 2003) 因為具有高度負向情緒特質者會顯現出高度地苦惱憂愁 焦慮 不滿意, 傾向於聚焦於自己或他人 世界 或未來的不愉快層面 (Larsen & Ketelaar, 1989, 1991) 相對地, 具有高度正向情緒特質者面對週遭事物時都是活力十足 樂觀 充滿社會興趣 (social interest), 因此, 對自己生活中的一切感到滿意, 也會與他人產生良好的互動 (Watson et al., 2000) 事實上, 正向與負向情緒特質亦被視為主觀的幸福感概念的研究指標 (DeNeve & Cooper, 1998) 綜合上述, 本研究預期非理性信念與情緒特質之間存在交互作用, 而且非理性信念與情緒特質對人際關係應具有影響力, 但此影響力可能是透過情緒管理的中介, 進而對人際關係產生間接的影響效果 參 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 Goleman 在其情緒智能書中所指陳, 一個情緒調節良好的人, 除了能隨時辨識覺察自身與他人的感受, 了解自己所處的情境, 更能夠與他人互動溝通,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張美惠譯,1996;Goleman, 1995) 而回顧 41

國外有關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的研究文獻亦發現相似的結果, 例如, Chester 和 Beaudin (1996) 發現善於情緒管理之教師會尋求社會支持 維持較好的人際關係, 而且彼此間會有密切的合作及頻繁的接觸與討論, 以增進教師彼此間的支持與友誼 陳騏龍 (2001) 在分析國小學童情緒智能的現況時, 亦發現和善性 外向性等人格特質與情緒智能呈現正相關, 而情緒智能對人際關係之影響力具有獨立的預測效果 同樣地, 林淑華 (2002) 與黃鈺程 (2004) 在國小學生身上也發現了相同的效果, 亦即在情緒管理能力與人際關係之間存有顯著的正相關, 而黃鈺程 (2004) 更指出情緒管理變項對人際關係具有良好之預測性 由於上述研究者明確地指出個體的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具有正向相關, 且情緒管理對人際關係具有良好的預測性 因此, 本研究亦預期情緒管理對人際關係產生直接的影響力 肆 非理性信念 情緒特質 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 從上述文獻分析, 可以看出非理性信念 情緒特質 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兩兩之間的關聯性, 至於如何將這四者整併成一個理論模式, Calkins(1994) 以幼兒做為研究對象, 進而提出的情緒調節理論模式 ( 參見圖 5) 可作為本研究的參考架構 在其理論模式中, 影響個體情緒調節類型的內在因素包括生理系統與心理系統, 前者涉及中央神經系統運作的變化 腦半球的側化, 以及神經傳導系統的發展 ; 而後者涉及個體本身所具有的行為特質 抱持的信念或認知發展能力 相對地, 外在因素則指個體與照顧者的互動關係或外在訓練 在圖 5 中, 神經調整機制會透過個體的行為特質, 而對情緒調節類型產生間接的影響力 但就情緒調節類型而言, 乃受到個體的信念認知 行為特質 個體與照顧者的互動關係以及外在訓練所影響, 進而影響到個體與同儕的互動 42

內在因素 外在因素 神經調整機制 行為特質 與照顧者的互動關係以及外在訓練 情緒調節類型 信念 / 認知 與同儕的互動 圖 5 情緒調節內外在因素對預測同儕互動的一般發展路徑 註 : 引自 Origins and outcom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by S. D. Calkins, 1994,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9, p. 60. 承上述, 研究者在參酌 Calkins(1994) 的情緒調節模式, 且綜理文獻分析之後, 初步提出本研究所建構之情緒管理模式 ( 參見圖 6), 企圖釐清影響加護病房護理人員情緒管理之原因, 及其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然而, 在整體模式中, 研究者將個人之情緒管理歷程劃分為負向情緒激發與積極回應策略兩階段 因為情緒管理涉及個體的情緒調節, 就 Mayer 與 Salovey(1997) 的策略性情緒智能觀點與研究者 (Eisenberg, Fabes, Guthrie & Reiser, 2000) 所統整之情緒調節意涵, 在個體的情緒管理歷程中, 必先經歷某些內在生理的感覺變化與某種情緒狀態的激發, 之後再透過評估以及策略的運用, 進而引發 維持 調節或改變內在及其相關的生理歷程 故藉由負向情緒激發先行評估情緒困擾事件所激發之負向情緒反應的強度, 而在負向情緒 43

激發之後, 再評估個人是否能透過積極回應的策略以達到良好的情緒管理 綜言之, 在變項的路徑模式中, 研究者預期非理性信念 正向情緒特質或負向情緒特質皆會對負向情緒激發與積極回應策略產生直接的影響, 但非理性信念 正向情緒特質與負向情緒特質並不會對人際關係產生直接的影響, 而是透過負向情緒激發或積極回應策略的中介, 進而對人際關係產生間接的影響 再者, 非理性信念與正向情緒特質或負向情緒特質亦會產生交互作用, 並且透過負向情緒激發與積極回應策略, 進而影響人際關係 非理性 信念 負向情緒激發 正向情 緒特質 人際 關係 積極回 應策略 負向情 緒特質 圖 6 本研究初步建構之情緒管理結構方程模式 第六節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目的, 以及上述文獻探討的結果, 提出本研究假設如下 : 44

壹 加護病房護理人員之非理性信念 情緒特質與情緒管理 假設一 不同非理性信念者, 在醫療情境中的負向情緒激發有差異 假設二 不同非理性信念者, 在醫療情境中的積極回應策略有差異 假設三 不同正向情緒特質者, 在醫療情境中的負向情緒激發有差異 假設四 不同正向情緒特質者, 在醫療情境中的積極回應策略有差異 假設五 不同負向情緒特質者, 在醫療情境中的負向情緒激發有差異 假設六 不同負向情緒特質者, 在醫療情境中的積極回應策略有差異 貳 加護病房護理人員之非理性信念 情緒特質與人際關係 假設七 不同非理性信念者, 在醫療情境中的人際關係有差異 假設八 不同正向情緒特質者, 在醫療情境中的人際關係有差異 假設九 不同負向情緒特質者, 在醫療情境中的人際關係有差異 參 加護病房護理人員之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 假設十 不同負向情緒激發者, 在醫療情境中的人際關係有差異 假設十一 不同積極回應策略者, 在醫療情境中的人際關係有差異 肆 加護病房護理人員之非理性信念 情緒特質與情緒管理對人際關 之影響路徑 假設十二 加護病房護理人員之非理性信念與情緒特質會產生交互作 用, 並透過情緒管理進而對人際關係產生間接的影響力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