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修改.doc

Similar documents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前面普眼菩薩請佛開示修行的漸次也就是漸修的次第既然不能頓悟就用漸修的方法一樣可以悟到圓覺漸修的第一步是持戒修定接下來就是觀慧所以修行的漸次第二個是觀慧就是前面的「戒定」方便來助成後面的「觀慧」這樣三學相由,就回答了「修行漸次」的問難

各位居士大德阿彌陀佛

Microsoft Word - 百法_5.doc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各位居士大德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1.doc

Microsoft Word - 圓覺經_SGP_06.doc

17-72c-1

越溝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德阿彌陀佛

untitled


Microsoft Word - 百法_2.doc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untitled

第七章 偶戲的社會功能與價值

14: 6 不做清單上的事, 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隨心所欲 ; 我們不做, 是為了更深一層的原因 同樣, 也沒有人會因不受這些清單的捆綁, 就更能活出 豐盛的生命來 14: 15 8: : 17 在所有十誡中, 第十誡往往是最先遭破壞的一條 22: 37, 39 凡是使我們不能愛神與愛

Mirabilis劇本

序場:海邊

不可以墮胎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Microsoft Word - 成唯識論述記_01_終稿.doc

附件一: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育儿的简单规则

untitled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2.doc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untitled

Microsoft Word - CDtc_XinJing_01.doc

從收到錄取通知起,現在新年也過完了,是該開始著手準備赴美的事情了

Microsoft PowerPoint - 遊戲企劃


他還記得,一切都是由那天開始的‧‧‧

我的學思歷程

第四章、個案分析

02 2 成立 Facebook 粉絲專頁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1, Facebook Facebook 1 Facebook 2-21

untitled

1 解深密經講義中道佛學會如源 Dec. 05, 2014 介紹 : 1 解深密經最早的唯識經典, 公元 300 左右集出, 以阿毘達磨的形式表現 2 主要思想 : 三時教 : 阿含 ( 有教 ) 般若 ( 空教 ) 解深觀念論 : 因禪觀而產生唯心思想阿賴耶識的思想依三性三無性成立大乘空義 3 經

瞞魔籬

有你真好文山融合之愛 ( ) 孩子的另一扇門 ( 特生 / 郁絜爸爸 ) 3 82

untitled

民胞物與的儒家理想

「Hip-Hop舞蹈發源尋根探究之旅」成果報告書

untitled

讀 2 年 12 3 便 不 讀 老 了 冷 念 立 力量 若 讀 老 見 了 度 良 了更 識 旅 不 不 了 不 不 更 年 不 了 理 例 理 流 不 流 冷 來 不 來 來 倫 勒說 不 不 便 不 力 連 了 裡 力量 留 來 練 力 不行了 不行了 裡 句 力 了 不 了 老 裡留 了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untitled

探索死亡的世界(三)

大家好

untitled

Erwin Schrodinger

解深密經

中國科技大學

untitled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會訊完成婉婷970918修.doc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untitled

慧律法師佛學問答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013年6月份會訊

佛教楞嚴經(第一百零四講)無明一念不覺電子書.pdf

94年公共電視人生劇展劇本甄選

Microsoft Word - xiguan.doc

untitled

Ma-zo.com

今夜不回家-張婷婷

untitled

untitled

場一

【1】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政府再造的基本精神:小而美或小而能?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Session 15-Col-1.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untitled

序場1

中華民國第 四 十 七 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untitled

香港電影工業的中國背景:以台灣為對照

Microsoft Word - CDtc_liumiaomen_2009__03.doc

untitled

戀愛世代

untitled

NAAC_FNEC.indd

Transcription:

圓覺經第九講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 經文 善男子! 此無明者非實有體, 如夢中人夢時非無, 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 如眾空華滅於虛空, 不可說言有定滅處, 何以故? 無生處故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 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從真起妄 一念不覺生三細, 境界為緣長六粗 三細 : 1 業相生相無明 2 轉相 3 現相六粗 : 住相無明 1 智相 2 相續相 3 執取相 4 計名字相異相無明 5 起業相滅相無明 6 業繫苦相 返妄歸真 1 從苦相 2 了業相 3 除名字相 4 破執取相 5 遣徧計執 6 捨相分 7 攝見分歸自證分 8 遣依他起 9 證圓成實 長行的第二個重點, 是說明 無明本無 內容有兩個部分 : 第一個是 先示其相, 就是先說明什麼是無明 這個部分, 我們前面已經介紹過了 今天介紹第二個部分, 後顯本空, 就是再顯示無明本來空 內容有三 : 第一, 先說明 無明無體 ; 再說明 無明無因 ; 最後總結 妄見成輪 首先, 說明 無明無體 我們看經文 : 善男子! 此無明者非實有體, 佛說 : 善男子! 這個無明, 並非真實有它的自體 這個 非實有體 的意思, 是說 無明 它只是一個假名, 我們如果一定要找, 從頭找到腳, 從裡面找到外面, 都找不到 無明 它到底在什麼地方 我們說能夠拿得出來的, 是現量境 ; 拿不出來的, 是非量境 現在拿不出來, 你找不到無明到底在什麼地方,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中間, 遍尋不著, 這就說明它是非量境的, 根本不存在 無明 沒有它的自體, 所以我們也不能說它是從那裡生起的, 無明它只是變現而已, 一念不覺, 無明就變現, 變現出身 圓覺經第九講 1

心世界 就好像魔術師, 拿一條手帕, 變出一隻兔子, 你不能說兔子是從手帕裡生出來的, 無明變現出身心世界, 也是同樣的道理 無明 是能變, 身心世界 是所變, 不論能變 還是所變, 都不是真實存在的 無明, 它到底是怎麼變現出身心世界來的呢? 我們都知道本來是妙明, 那什麼時候變成無明了? 本來是真心, 它為什麼又變成妄心了? 所以我們現在就要看這張講義 妙明是怎麼變成無明的呢? 真心它怎麼會變成妄心呢? 從真起妄的一個過程 雖然本來是妙明, 但因為最初的一念不覺, 所以心動, 因此有了第一個 業相 業, 就是起動的意思 這一起動, 就轉如來藏成為藏識 ( 藏識, 就是第八識 ), 叫做 生相無明 這個生相無明, 只有佛能夠知道, 所以經論上才會說, 等覺菩薩破了最後一品生相無明, 才能夠成佛 這時真心雖然現起了第八識, 但是仍在自證分 自證分的意思, 是說它還在第八識的本體 ( 自體分 ), 還沒有分出見分和相分, 只是最微細的念頭, 這就是 唯心所現 的過程 真心現起了第八識, 真心是能現 ; 第八識是所現 我們都知道真心本來無念, 真心本來沒有生滅, 真心本來寂滅 現在因為無明的力量, 鼓動而起了念頭, 因此有了生滅 ( 生住異滅四相 ), 也打破了本來的寂滅, 於是轉本有的智光, 成為能見的妄見, 這就是 轉相 轉什麼呢? 轉本有的智慧光明, 成為能見的妄見, 這個能見的作用, 就是八識的 見分, 這時的見分功能, 就是妄心, 我們所謂的妄心, 就是從這邊來的 真心怎麼變成妄心? 就是這樣子變來的 有了能見的功能, 當然接下來就有和能見相對的所見境界, 這個所見的境界, 就是和八識見分相對的, 八識的 相分 八識的相分有那些呢? 內而根身, 外而器界, 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身心世界 所以, 由能見相, 而有了 現相, 妄現根身器界等相, 叫做 現相 這些所現的境界相, 就是妄境, 也是 俱生法執 以上由八識的自證分, 變現出見分和相分, 因此有了妄心和妄境, 這就是 唯識所變 的過程 但是這時的妄心 妄境還是種子, 非常非常的微細, 只有九地 ( 見到妄心 ) 八地 ( 見到妄境 ) 的菩薩能夠見到 以上從業相 轉相 到現相, 就是所謂的 三細相, 屬於根本無明 這是 一念不覺生三細 的過程, 接下來是 境界為緣長六粗 有了前面的境界相, 就妄起分別, 分別它的好 醜 好, 就是可愛, 就是我們所謂的順境 ; 醜, 就是不可愛, 就是我們所謂的逆境, 就有了 智相 智, 是分別的意思, 屬於慧心所的作用 這就是分別心的開始, 屬於 分別法執 對於順境產生樂受 ; 對於逆境產生苦受, 我們的心就這樣和境界相應, 念念分別 相續不斷, 這就是 相續相 無明和前面的生相結合, 於是有了轉相 現相 智相 相續相, 這時的行相 ( 這時候的心念 ) 還很微細, 對法的執著堅固執持, 稱為 住相, 圓覺經第九講 2

就是 住相無明 對於前面的苦樂等境界, 深生取著, 妄計有 我 和 我所, 這就是 俱生我執, 屬於思惑, 稱為 執取相 從這裡就進入了 枝末無明 所以枝末無明怎麼來的? 就是對種種的苦樂境界, 以為是我在受苦 我在受樂, 把 我 放進去了, 而那個我又是怎麼來的呢? 就從這邊來的, 先有俱生我執, 然後才有下面的分別我執 ( 計名字相 ) 對於所執取的相, 假立種種的名稱和言說, 去分別它, 這就是分別我執, 屬於見惑, 稱為 計名字相 我們不但執種種的苦樂境界, 以為有我 有我所 ( 屬於我的種種人事物 ), 還要給它種種的名稱跟言說, 譬如說我喜歡誰, 我很在乎那件事情, 還有我喜歡什麼東西, 這些人事物都是可以用名言去把它形容出來的, 所以在你心中, 充滿了種種的名稱跟言說, 還把這些名稱言說當作是真實存在的, 它就是我們煩惱生起最主要的原因 本來假立這些名稱言說, 是為了方便我們去分辨種種的人事物, 它不是真實存在的, 可是我們立了種種的名稱言說之後, 就對這些名稱言說的內容執為實有, 因此才會生煩惱, 所以分別我執從這邊來的 無明和前面的住相和合, 於是有了執取相 計名字相, 這時候的心念就比較粗了, 稱為 異相, 就是 異相無明, 從這裡開始變異了 本來沒有我 我所的, 本來這些名稱言說都是假施設的, 我們現在都把它執為實有的, 所以就變異了 再依所計的名字相, 生起貪愛或憎恨等等煩惱, 發動身口, 造種種業, 稱為 起業相 無明的功用, 到這裡就結束了, 所以稱為 滅相, 就是 滅相無明 有了業, 就會招種種的果報, 受輪迴的苦, 這就是 業繫苦相 這個苦相, 就是不自在的意思, 我們沒有辦法自在作主, 因為怎樣? 你造業就一定要受報, 這個受報, 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所以業繫苦相, 沒有包含在滅相無明裡面, 就是因為它已經受報了, 已經感果了, 沒有辦法改變 以上從智相 相續相 執取相 計名字相 起業相 到業繫苦相, 就是所謂的 六粗相 一念不覺生三細, 境界為緣長六粗, 這兩句話就說明了真心怎麼從一念不覺而有了無明, 這個業相 ( 第八識 ); 再由第八識而變現出了身心世界, 就是轉相 ( 見分 ) 現相 ( 相分 ); 再進一步對身心世界等境界相, 生起分別 ( 智相 ); 念念不斷 ( 相續相 ); 深生執取 ( 執取相 ); 假立名言 ( 計名字相 ); 起惑造業 ( 起業相 ); 受輪迴苦 ( 業繫苦相 ) 這就是 從真起妄 的過程 我們現在修行, 就是要 返妄歸真, 循原路回家 怎麼循原路回家呢? 從苦相 了業相 除名字相 破執取相, 這樣一步一步回家, 回歸到真心 所以第一步, 就是要先思惟苦諦的內容, 知道三界只有苦 沒有快樂, 圓覺經第九講 3

希望能夠出離輪迴, 這就是第一步, 從苦相 怎麼出離呢? 先要知道輪迴是怎麼造成的? 就是業造成的 因為有業才會輪迴, 這就是第二步, 了業相 業是怎麼來的呢? 煩惱來的 煩惱又是怎麼來的呢? 我執和法執來的 所以想要斷煩惱, 就要先破執著, 這個執著就是我執和法執 我執和法執破了, 就不會起惑造業, 這裡的惑, 包含了我們剛才講的智相 相續相 它是屬於法執 ; 執取相 計名字相, 它是屬於我執, 所以這四個都是屬於惑 我們說起惑, 造業, 然後才有輪迴, 這個 惑, 就是包含了法執跟我執, 造業就是起業相, 輪迴就是業繫苦相, 所以我們一般說的 惑業苦, 就是這樣子 如何破我執呢? 那就要先了解我執的內容 我執有 分別我執 和 俱生我執 分別我執 就是見惑, 就是計名字相, 所以我們現在只要知道這些名字相是分別假立的, 就不會生起貪愛或者是瞋恚, 不生貪瞋種種的煩惱, 就不會造種種的業, 這就是第三步, 除名字相 除名字相, 就能夠破見惑, 破分別我執 什麼是 俱生我執 呢? 俱生我執就是思惑, 就是執取相, 執取苦樂等境界為我 我所, 現在只要對苦樂等境界, 知道它是虛妄的, 就不會深生取著, 妄計有我和我所, 這就是第四步的 破執取相 破執取相, 就能夠破思惑, 破俱生我執 所以, 怎麼修呢? 就是三受生起的時候, 不要把我放進去, 知道一切苦樂等境界, 是因緣所生, 不是真實存在的, 你就不會深生取著, 妄計我和我所 那怎麼破法執呢? 也是要先了解法執的內容 法執有 分別法執 和 俱生法執 分別法執 就是智相 相續相 它是怎麼來的? 就是對於八識所變現的相分, 我們不明白它是依他起的 ( 只要是依他起, 就是虛妄 不真實的 ), 才會起了徧計執, 執為實有, 然後分別它的可愛 不可愛, 對於可愛的順境, 就生起樂受, 對於不可愛的逆境, 就生起苦受 而且念念分別, 相續不斷 現在怎麼辦呢? 現在只要知道一切境界, 都是八識相分種子所生, 是依他起, 是虛妄 不真實的, 就能不起徧計執, 破分別法執 這就是第五步, 遣徧計執 遣徧計執, 就不會起惑 造業 受苦 俱生法執, 它是 現相, 就是八識的相分, 內而根身, 外而器世界等境界相 由於無明, 才會依前面的能見相, 妄現身心世界等境界相 我們現在知道, 真心裡面本來無相, 只因妄見, 才有妄境 ( 現相 ), 這樣就能破俱生法執 這就是第六步, 捨相分 能夠捨相分 ( 現相 ), 破分別 ( 智相 相續相 ), 十法界就沒有了 ; 你能夠破執著 ( 執取相 計名字相 ), 六道就沒有了 破妄想呢? 只要回歸到真心 ( 業相 轉相 ), 因為真心無念 一般所謂的破執著 破分別 破妄想, 就是這樣子來修 如果沒有一切境界相, 當然能見的功能也不必要了, 這樣就能夠捨八 圓覺經第九講 4

識的見分 ( 轉相 ), 這就是第七步, 攝見分歸自證分 既然相分沒有了, 見分也沒有必要存在, 這時見分到那裡去了? 回歸到自證分去了, 回歸到第八識的自體分 因為沒有妄境, 妄心也空, 見分自然就回歸到自證分裡面去了 當初為什麼會現起第八識, 這個 業相 呢? 就是因為一念不覺心動, 才會轉如來藏成為第八識, 這也是依他起 現在只要知道真心本來無念, 並沒有最初的起相 ( 業相 ), 就能遠離業相, 這就是第八步, 遣依他起 因為一念不覺, 才有無明, 是依他起的, 現在知道真心本來無念, 自然就能夠遣依他起 真心本來無念, 你一直保持無念, 不會一念不覺而心動, 一直保持念念無念, 就是念念都是真心, 依他起就沒有了, 這個就是 遣依他起 這時一切的念想都沒有了 ( 破妄想 ), 真心顯現, 這就是最後一步, 證圓成實, 回歸到真心了 唯識所謂 : 對一切依他起, 不起徧計執, 就能證圓成實, 這其中修證的詳細內容, 就是現在所說的 證圓成實, 就是見到我們的自性本體, 真正的大徹大悟, 回到家了, 回歸真心, 就是回到我們的家 第一步, 從苦相, 是苦諦所攝的 ; 第二步, 了業相, 是集諦所攝 ; 從除名字相, 一直到遣依他起, 是道諦所攝 ; 最後的證圓成實, 是滅諦所攝 這是依四諦, 返妄歸真的路 如果是依菩薩五十一個階位來修的話, 生相無明, 是十地菩薩所證的 ; 住相無明, 是初地到九地菩薩所證的 ; 異相無明, 是三賢位中的後二十九位 ( 十住 十行 十迴向是三賢位 ) 所證的 ; 滅相無明, 是十信位所證的 十信 十住 十行 十迴向, 加上十地和等覺, 一共是五十一個階位, 這就是以生 住 異 滅四相無明, 來說明這五十一個階位修證的次第 當然, 你也可以不用依這個次第來修證, 而是依現在所說的, 只要用智慧覺照, 照破無明本來沒有它真實的自體, 是不是當下就能頓破四相? 無明本來不存在, 管你什麼生住異滅四相, 統統都沒有了 所以剛剛那句話 : 此無明者, 非實有體 很重要, 無明本來沒有它真實的自體, 就統統破掉了, 因為一切都是從無明來的, 儘管它有生住異滅四相, 都可以頓破, 這個就是頓修頓悟的法門 當然, 無明滅了, 行就滅了, 十二因緣也沒有了 無明滅則行滅, 行滅則識滅, 乃至老死滅, 所以了解無明本來空, 後面都沒有了, 也證到十二因緣 因此不論是四諦 十二因緣 還是五十一個菩薩的階位, 都可以這樣子來修 上面所說, 就是解釋 善男子! 此無明者, 非實有體 這一句 如夢中人夢時非無, 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 這是用比喻來說明 無明並沒有它真實的自體 因為前面說了種種的過患, 我們都把它歸咎於無明, 現在又說明無明沒有它的自體, 就好像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了罪魁禍首, 現在又說它根本不是真實存在的, 這個道理, 實在很難讓人家理解, 用言語也很難說明白, 所以只有用比喻的 佛現在 圓覺經第九講 5

就用在睡夢中見到種種的景物來比喻, 在夢中, 一切的人事物好像都有, 等到醒過來, 才發覺它了不可得 佛就用這個比喻, 來顯示無明本來沒有它的自體 這個夢, 比喻無明 ; 醒, 比喻覺悟 ; 了不可得, 比喻無明無體 那麼, 我們要進一步問了 : 醒來的時候了不可得, 那它究竟到那裡去了呢? 因此經中回答 : 如眾空華滅於虛空, 不可說言有定滅處 就有如虛空中的花朵, 好像在虛空中滅去了, 可是你不能說它有一定的滅處 ( 不可說花朵在虛空中滅去了 ) 我們又要問了 : 如果沒有一定的滅處, 那應該還在啊, 為什麼又說它沒有呢? 所以, 經中又回答 : 何以故? 無生處故 為什麼說虛空中的花朵沒有一定的滅處呢? 因為虛空本來不是生花的地方啊! 有生處才有滅處, 現在根本找不到生處, 那又怎麼會有滅處呢? 既然沒有生處, 就說明它無因, 這就是第二個, 再說明 無明無因 前面是以 夢中人 來比喻 無明無體, 夢中的人事物, 你醒過來了不可得, 這就形容無明無體, 沒有它的自體 現在又用 空中華 來比喻 無明無因, 找不到它的生處, 所以無明無因 最後總結 妄見成輪 因為你起了妄見, 才會看到虛空中有種種的花朵, 輪迴就是這麼造成的, 由妄見, 才會有輪迴的現象, 所以叫做 妄見成輪 前面說因為無明妄執, 才有輪轉生死, 現在又說無明本來無體, 無體, 生死就應該無所依, 無所依, 就應該沒有生死, 可是前面為什麼又說有輪轉生死呢? 因此經中回答 :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 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一切眾生, 於圓覺本無生滅之中, 妄見有生滅, 所以才說有輪轉生死, 而並非圓覺性中, 真實有生死輪轉 一切眾生, 是指還沒有悟道的人, 因為沒有悟道, 才會在本來無生中, 妄見有生滅, 妄見有生滅, 就有輪轉生死 可是如果你悟道的話, 就能夠了知真心本來沒有生滅, 沒有生滅, 就沒有生死 就看你悟? 還是沒悟? 沒悟, 就有輪轉生死 ; 悟了, 就沒有輪轉生死 所以前面說有輪轉生死, 是依妄見才說有 ; 現在說本來沒有生死, 是就實論才說無 但這個 無, 並不是空無, 不是說什麼都沒有, 明明有身心世界, 你現在說什麼都沒有, 這就落入斷滅空 所以這邊的 無, 不是什麼都沒有, 現象界的身心世界是有, 只是我們知道它是八識相分所變現的, 不是真實存在的, 因此不會再像以前那麼執著而已, 為什麼可以不執著? 因為既然無明本來無, 那麼由無明所生起的一切身心世界, 當下 圓覺經第九講 6

也就能夠空去了 這個空去, 不是沒有, 而是不再執著而已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圓覺經第九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