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第 2 页 第 2 页共 36 页 6,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 二 ) 1 主观世界 : 人的意识 观念世界, 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 心理活动的总和 ;( 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是指 个人的存在 ),(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主体和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机密第 2 页 第 2 页共 36 页 6,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 二 ) 1 主观世界 : 人的意识 观念世界, 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 心理活动的总和 ;( 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是指 个人的存在 ),(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主体和"

Transcription

1 机密第 1 页 第 1 页共 36 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 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一 )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 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这是哲学的党性 (2)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 精神第二, 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 不附加外来成分 (3) 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 ( 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 ) 1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 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 唐刘禹锡唯物 ) 2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 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4) 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 感觉是屏障, 不可知论 )( 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 : 唯物史观 ) 1 阶级根源 : 在阶级社会, 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 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 根源 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 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 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 2 社会根源 : 社会分工 脑体劳动分离, 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3 认识论根源 : 在认识过程中, 将认识的某一特征 方面 部分加以夸大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 绝对化, 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 绝对化, 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 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 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 不彻底性, 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 重点把握 ) (6) 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 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 : 创立唯物史观 ;) (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 历史观唯心 ;)1 阶级性 --- 公开申明为谁服务 ;( 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发展变化的 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 2 实践性 --- 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 实践 ) 3 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 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 (7) 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 一般与个别 ; 抽象与具体 ; 指导与被指导 ; 普遍与特殊 2,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 一 ) 1 实事求是 : 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 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 解放思想 :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破除不符合实际的旧观念,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3 与时俱进 :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4 解放思想是前提, 实事求是是核心,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是目的, 三者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3,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 ( 多选把握 )( 一 ) 1 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为我们理解社会提供思想武器 唯心不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2 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原则, 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社会 3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4 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 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4, 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 ( 一 ) 1 科学主义否定哲学世界观功能, 推崇科学知识, 放弃世界观的研究 2 人本主义反对科学和理性, 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 ( 不是以人为本 ), 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 5,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 二 ) 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1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定义的意义 : 三个划清界限 --- 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同不可知论 同旧唯物主义 ( 正确理解物质范畴要把握自然物质的多样性, 客观实在性 ) 2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 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 3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机械唯物论 ;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论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运动绝对, 静止相对, 他们相互包含 4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相对静止使事物呈现多样性, 是区分事物基础, 衡量事物运动尺度 5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形式 : 生产 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和科学实验 6 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 : 客观现实性 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目的 手段 结果的反馈调节 7 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实践活动就是以主体 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 架的动态系统, 通过实践活动使客体主体化, 使主体客体化 1

2 机密第 2 页 第 2 页共 36 页 6,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 二 ) 1 主观世界 : 人的意识 观念世界, 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 心理活动的总和 ;( 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是指 个人的存在 ),(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限定和超越的关系 ) 2 客观世界 : 物质的, 可以感知的世界, 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 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 目的和手段 ; 创造者和被创造者 ; 能动者和被动者 ) 3 自在世界 ( 天然自然 ), 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 是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 4 人类世界 ( 属人世界 ), 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人化自然 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7, 意识的产生 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 二 ) (1) 从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 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不能说意识 创造物质, 可以说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2) 从意识的本质看, 意识是物质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 (3) 从意识的作用看,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计划性, 主观创造性, 生理机能调控 (4) 本质 : 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 不能说意识是物质的东西, 只能说意识依赖于物质, 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和精神 ) (5) 意识发挥的条件 :1 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2 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3 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 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有 : 对实践效能 实践效率和实践效果的评价 ) 8,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 二 ) 1 世界是统一的, 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 反对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2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3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 坚持辨证唯物反旧唯物 9, 联系的客观性 普遍性和多样性 ( 三 ) (1)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是客观的普遍的 坚持用联系 的观点, 反对孤立片面的观点 (2) 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 系统的主要特征 : 整体性, 结构性, 层次性, 开放性 最主要特征 : 整体性 (4) 科学的任务 : 揭示事物联系, 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看来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 (5)1 整体由部分构成, 但不等于部分之和 2 部分离不开整体, 否则将失去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3 整体决定部分, 部 分影响整体 ;4 整体和部分字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0, 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 三 ) (1) 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 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陈代谢 (3)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发展的本质 : 新生旧灭 ):1 新事物代表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2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辨证的 否定过程 3 在社会领域, 新生事物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4) 过程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 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 都有它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 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是前进 存在即过程, 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灭亡 11, 规律 ( 三 ) 1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 客观的联系 12, 本质和现象 ( 三 ) (1) 本质 : 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 (2) 现象 : 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假象也表现本质, 它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 (3) 本质和现象的辨证关系 :1 现象为感官直接感知, 本质为抽象思维把握 ;2 现象是个别, 本质是一般 ;3 现象多变易逝, 本质相对稳定 ;4 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5 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必须透过 现象看本质 13, 必然性和偶然性 ( 正确分析可能性 )( 三 ) 1 必然性 : 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 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包含 表现必然, 是必然的补充 2

3 机密第 3 页 第 3 页共 36 页 2 偶然性 : 可以出现, 可以不出现, 可以这样出现, 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必然制约偶然 3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14, 原因和结果 ( 三 ) 1 原因 :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2 结果 : 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3 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 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联系 ( 原因 和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 ) 15,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 ( 三 ) (1) 概念 :( 质是起点前提 ) 1 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2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 程度 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量 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认识量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 3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 幅度和限度 认识度要掌握适度原则 (2) 量变和质变既相区别, 又相联系 1 其区别的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 把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和量 2 其联系是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 : 量变向质变转化,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质变向量 变转化, 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 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量变中渗透质变, 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 分质变 ; 质变中渗透量变, 即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 由部分质变到 根本质变, 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如此循环往复 相互交替, 以至无穷 ( 背熟 ) 16, 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 三 ) 1 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 2 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 3 辩证的否定 : 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 包含肯定的否定 ; 既是发展的环节, 又是联系的环节 否定之否定规 律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 ( 背熟 ) 17,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 三 ) 1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是因为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 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 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2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 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其形式多种多样 斗争性绝对 3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是相对的 4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 相互制约的 :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 斗争性也不 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的原理, 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 时, 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18,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07 年新改 )( 背熟 )( 三 ) (1) 同一性的作用是 : 1 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 2 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 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3 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 规定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2) 斗争性的作用是 : 1 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造成事物的量变 ; 2 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 实现事物的质变 (3)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 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1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是变化的根据 ; 2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是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 三 ) (1) 矛盾的普遍性 :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 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 (2) 矛盾的特殊性 : 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3

4 机密第 4 页 第 4 页共 36 页 (3) 矛盾解决的形式 :( 多选注意 ) 1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2 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3 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以及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 长期共存的形式 (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 矛盾问题精髓 1 区别是 : 普遍 ( 一般 ) 只是大致地包括特殊 ( 个别 ) 的一部分 一方面或本质 ; 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 在一般之中 2 联系是 : 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 ; 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 任何事 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普遍和特殊相互依赖, 不可分割 20,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07 年新加 ) 对立的焦点是 :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 1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 2 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 3 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 4 承认矛盾和否认矛盾 21, 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 (07 年新加 )( 三 ) 1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它深刻体现了发展的本质内涵, 发展是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3 科学发展强调人是发展的主体, 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 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 ; 4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 政治 文化和社会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观点 ; 5 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 区域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这 五个统筹 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协调矛盾各方关系的辩证方式 ; 6 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的持久性 连续性和可再生性, 体现了辩证法的发展过程性思想 22, 认识 ( 认识论三对立 :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反映论和先验论 能动反映论和直观反映论 ) 1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认识论的区别 ) 2 认识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的人 ; 主体对信息的选择表现 : 感觉选择 ; 信息能动选择 ; 自觉选择 3 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 被主体的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 4 认识中介是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 手段及其操作程序和方法 5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 这是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经验论的错误表现为 : 夸大了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 23,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 四 )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具体表现在 : 四个决定作用 1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4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四点 : 提供新课题 ; 经验材料 ; 研究手段 ; 规定发展方向 (2) 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 : 思想本身不是现实力量, 和实践相结合才会变现实, 被群众掌握才起作用 1 实践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 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 ; 2 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 遵循其特有的逻辑 ; 3 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 正确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 错误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24,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 四 ) 感性是基础, 理性是升华 1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 具体的反映 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2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 概括的反映 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3 区别和联系 :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 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并要发展到 理性认识 ; 在认识活动中,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渗透的 25,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四 ) (1) 第一次飞跃的条件 :( 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区别 : 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认识过程的 4

5 机密第 5 页 第 5 页共 36 页 辩证法 ) 1 必须占有丰富 真实的感性材料 ;2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加工制作 (2) 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 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 正确的 ) 1 从实际出发,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 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同主体自身利益结合起来, 形成正确合 理的实践观念 ;3 理论必须掌握群众, 化为群众的行动 ; 4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1 实践认识实践无限循环 ;2 感性 - 理性 - 实践 26, 真理 ( 四 )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 : 是否正确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 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1)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 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 :1 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2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 真理的客观性两点 ) (3)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 :1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2 世界是可知的, 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3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4)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 1 从广度上说, 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 有待于扩展 ; 2 从深度上说, 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认识, 有待于深化 ; 3 从进程上说, 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 有待于发展 (5) 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1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 相互包含的, 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 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 和颗粒 2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 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6) 真理的具体性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 地点 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 它要受条件的制约, 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 离开具体的时间 地点和条件, 真理就是抽象的 无意义的 2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 四 ) (1)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即确定性是指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这个标准既是确定的, 又是不确定的 1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 2 实践也一定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 3 凡经过实践检验过的都包含绝对真理的因素 (2)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不确定性是指 : 1 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 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 2 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 不是一次完成的 ; 3 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28, 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 价值评价 ( 价值的特点 )( 四 ) (1) 价值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 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 益, 二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生成的 (2) 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 :( 两方面 ) 1 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 ; 2 人的需要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 (3) 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 : 1 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 2 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 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 3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中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4) 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 本质和规律进行认识的基础上, 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 对主体和客 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应当符合两项基本要求 : 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 二是 5

6 机密第 6 页 第 6 页共 36 页 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 两项要求 ) 29,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 四 ) 1 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客观尺度 ; 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主体尺度 2 凡是真理必有价值, 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 相互贯通, 互为前提, 相互引导, 实践是共同标准 3 真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 价值则强调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特点 ( 区别 ) 30,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 四 )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3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07 年新加 )( 五 ) 1 历史观是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 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2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 3 社会意识是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是社会精神生活过程 32,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 ( 五 ) 1 地理环境 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2 地理环境 : 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3 人口因素 : 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4 社会经济结构 : 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33, 生产力 ( 物质性 社会性 历史性 层次性 )( 五 ) 1 生产力 : 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 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2 构成要素分为两大类 : 实体性要素, 智能性要素 ( 科学技术 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 ) 3 先进生产力 : 集中体现科技水平的社会生产力, 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34, 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 五 ) 1 生产关系 : 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2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 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 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 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35, 社会的政治结构 ( 五 ) 社会政治结构核心问题 : 国家 1 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 : 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 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 2 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基本内容由两部分构成 :1 政治法律制度 2 政治法律设施 36, 社会的观念结构 ( 五 ) 1 社会观念结构 : 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 2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 道德观念 宗教观点 艺术思想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及其联结方式 37, 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 意识形态的本质 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 五 ) (1) 社会存在 : 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 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 社会意识 : 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 (3) 意识形态 : 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 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称为意识形态 (4) 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具体表现在 : 判断社会意识是否先进看它是否反映并服务于新生产方式 1 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 2 意识形态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意识形态是历史的, 永恒不变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3 在阶级社会里, 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4 在一个社会里, 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5) 意识形态相对的独立性表现在 :( 背熟 ) 1 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 表现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 ; 2 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3 意识的发展水平同某国家 地区的经济水平有不平衡性 4 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形态功能集中体现在维护或批判社会, 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上 6

7 机密第 7 页 第 7 页共 36 页 38, 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 五 ) (1) 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 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 本质即是人化 (2)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 人化的形式 社会的性质和多样的形态是文化的一般特征 (4) 文化的功能 : 1 知识传承功能 2 对人的教化 培育功能 3 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 4 提升 规范人类认识过程 的认识功能 (5) 先进文化 :1 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2 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3 代表未来发展方向 4 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文化 39,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 六 ) (1)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的方向 ;2 生 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 经济基础 : 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 上层建筑 :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40,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五 ) 1 科学技术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 控制和调节社会的一种重要活动 2 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并且始终是进步的革命的因素 3 科学技术具有认识功能 生产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教育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 4 科技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 5 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强烈 更加深远 41, 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 六 ) 1 社会和人是密不可分的, 社会是人的社会, 人是社会的人 2 人是社会的主体,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 社会规律只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并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 3 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 4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5 人既是历史的 剧中人, 又是历史的 剧作者 42,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 六 ) (1) 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 (2) 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人物, 包括杰出历史人物和反动历史人物 (3) 杰出人物 : 反映时代要求, 代表进步阶级阶层利益, 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 (4) 历史人物, 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 1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 当事者, 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 2 历史人物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3 甚至对历史事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4 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制约 43,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六 ) (1) 群众观点基本内容 : 1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 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 4 虚心向群众学习 的观点 (2) 群众路线 :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44, 社会形态 ( 七 )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45,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 七 ) 1 决定性 : 社会运动具有必然性 规律性, 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2 主体选择性 : 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 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3 主体的选择有前提并受规律制约, 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 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 7

8 机密第 8 页 第 8 页共 36 页 4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46,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七 )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形态的更替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 (1) 纵向上 :1 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 依次更替 ;2 多样性是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地向前发展 3 跨越的方向 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 (2) 横向上, 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 又有各自特点 47,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 七 ) 1 社会发展进程的决定性 统一性表明 : 总趋势是前进的 2 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选择性 多样性表明 : 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3 社会发展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向前发展, 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 4 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总趋势中的局部的 回复 和暂时的 倒退 5 曲折前进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4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改革 : 同一社会形态中, 调整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 实现社会形态的自我完善 1 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经常出现的 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 2 社会改革是走向社会革命的一个步骤, 是革命的前提和准备 ; 3 在革命后, 改革是巩固革命成果 完善社会制度 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4 改革和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解放生产力 推动社会发展的两种方法和手段, 互相补充 5 改革是一种 制度创新, 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 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 也是解放生产力 49,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 背熟 )( 七 ) (1) 人的本质 : 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本质, 即人的社会性 (2) 人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方面的属性 ; 2 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从事物质生产 社会交往等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性 3 社会属性才是人的特殊本质所在 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性 (3)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 1 人的价值即人对人自身的意义, 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2 人的社会价值 : 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 即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 3 人的个人价值 : 个人通过自己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即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 (4) 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 以人为本, 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0, 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 背熟 )( 七 ) (1) 自由 : 指从受束缚下解放出来, 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其含义有 1 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 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 也是自由的根据 2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这是指人的意志自由 3 自由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这是指人的行动自由, (2) 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 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就是人类的解放 (3) 人的发展是指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发展, 包括人的体力 智力 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4) 人的发展三个方面 : 全面发展 自由发展 充分发展 (5) 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6)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三个阶段 1 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 2 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 3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 8

9 机密第 9 页 第 9 页共 36 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 导论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 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 ; 基础是劳动价值论 )( 一 )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 ( 决定 ) 分配 交换 消费四个环节,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关系 3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马政经研究出发点 4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 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 本质的 必然的联系, 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 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 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 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 2,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 马克思政经的枢纽 )( 二 ) 1 商品 :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 使用价值 : 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 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 ; 具体劳动创造 3 价值 :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 抽象劳动创造 4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使用价值在交换时进行量比较的基础 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生产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5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 6 生产商品的劳动, 一方面是具体劳动, 形成使用价值, 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 创造价值 3, 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 二 ) 1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 2 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3 价值的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4 商品的价值量只能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 5 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量等于倍加的或自乘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量 4,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 二 ) 1 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劳动生产率是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 2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3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5,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 二 ) 货币之所以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因为金银的天然特性适合充当货币 1 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自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 货币的本质 :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3 货币的职能 : 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它由货币本质决定, 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4 货币五种职能 :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 2 是基本职能 6, 货币流通规律 ( 二 ) 1 货币流通 : 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 叫做货币流通 2 货币流通规律, 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 3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 待售商品数量 * 价格 / 货币流通速度 ( 同一单位货币平均周转次数 ) 4 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 赊销商品价格总额 + 到期支付总额 - 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 ( 了解 ) 7, 纸币和信用货币 ( 二 ) 1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它是金属货币的代表, 自身没有价值, 只是代替金属货币主要执行流通 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可按汇率兑换, 还可充当储蓄手段, 但是不能充当储藏手段 纸币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 2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 在纸币广泛而大量流通的同时, 出现了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有银行券 支票 期票 汇票 等形式 信用货币体现着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用关系 9

10 机密第 10 页 第 10 页共 36 页 8,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 二 ) 1 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2 通货膨胀 : 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金属货币量, 引起纸币贬值 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3 通货紧缩 : 纸币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导致纸币升值 物价下跌现象 4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 9,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 二 ) 1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2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 交换 10,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 二 ) 1 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 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 2 现实的交换活动中, 由于受供求关系影响, 商品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相反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11, 市场机制 ( 二 ) 1 价格 竞争 供求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市场机制核心是价格机制 2 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 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 12,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 二 ) 1 自发调节资源配置 ;2 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 管理, 促进生产力发展 ; 3 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13,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 ( 二 ) 1 科学的理论本质上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2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 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运用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诸多现象的本质 3 列宁继承劳动价值论, 分析了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需要结合新情况运用劳动价值论, 做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释 14,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 二 ) 1 分工的发展 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 使生产过程中, 价值由 总体工人 共同创造价值 2 总体工人 包括直接生产工人, 科技劳动者, 和管理劳动者 3 创造精神财富, 特别是科技财富的劳动, 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15,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 三 ) (1) 劳动力是特殊商品, 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2)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3)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 :1 人身自由 2 一无所有 (4)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 1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2 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培训出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5)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 它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6)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 (7) 劳动力的使用能为他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 16,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 ( 三 ) (1)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 :1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 ;2 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 (2)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对于工人来说, 是一种经济强制性的劳动 17,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 三 ) 1 不变资本 :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在生产过程中转移自己价值, 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10

11 机密第 11 页 第 11 页共 36 页 2 可变资本 :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价值,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3 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 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 平均 利润分配等理论奠定了基础 18, 土地 设备 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1 土地 设备 原材料等要素是商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和劳动结合生产出使用价值 2 在剩余价值生产中, 它们是工人的活劳动的吸收器, 是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 3 本身不创造价值, 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 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 劳动者的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19, 剩余价值率 ( 三 ) m =m/v 剥削程度还可以 = 剩余劳动时间 / 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可以通过两条途径 :1 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2 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20,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 三 ) 1 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2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 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为条件 劳动力价值为 v; 而劳动创造 v+m 3 劳动不是商品, 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 劳动力和劳动不能混为一谈 4 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 支付的是工资 5 工资表现为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掩盖了剥削 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2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 三 ) 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 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工作日长度不变,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3 相对剩余价值是以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是全社会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4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它们都靠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 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22, 超额剩余价值 ( 三 ) 1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 个别企业改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 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 2 某个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具有暂时性 3 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 迫使每个资本家都必须不断改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 4 当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到先进企业水平时, 超额剩余价值转化为相对剩余价值 5 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的直接动机 ; 而各个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使资本家 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23, 资本积累 ( 三 )-- 资本家的内在欲望和外在压力 1 资本积累 : 剩余价值资本化, 叫做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必然性是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动力 2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的必然趋势 3 资本积累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 而且又是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 4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24, 资本有机构成 ( 三 ) 1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 2 等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物质形态 : 资本技术构成 ; 价值形态 : 资本价值构成 3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剩余价值而不断改进技术 更新设备, 使不变资本增大, 可变资本相对缩小,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25,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 三 ) (1)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是单个资本总额增大的两条途径和形式 1 资本积聚, 是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2 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 资本集中, 可以采取吞并的形式 ( 大资本吞并中小 资本 ), 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 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杠杆来实现 (2)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区别在于 : 11

12 机密第 12 页 第 12 页共 36 页 1 资本积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资本集中则不会, 只改变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2 资本积聚的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数额的限制, 从而增长比较缓慢 ; 3 资本集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本 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3)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联系在于 : 1 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 竞争实力增强, 从而会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 ; 2 资本集中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 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从而增大资本的积聚 26,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商业利润的实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 剩余价值本来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 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形式 2 利润形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利润率 p =m/c+v 3 利润率 : 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表示预付资本增殖程度 4 影响利润率因素 : 剩余价值率 有机构成 资本周转速度 不变资本的节省 原材料价格 27,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三 ) (1) 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2)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3) 剩余价值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 表现为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即形成平均利润 (4) 平均利润率水平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 1 各部门利润率水平,2 利润率不同的各部门的资本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小 28,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 三 ) 1 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2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也发生变化, 即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 这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支配着生产价格的变动 3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并不排斥各部门中少数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4 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9,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职能资本家 : 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农业资本家 ( 三 ) 1 商业资本 : 在流通领域中从事商品买卖, 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 2 商业资本的职能 : 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 通过商品的销售, 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3 商业利润 : 商业资本家通过购销差价, 按照平均利润率的要求, 从产业资本家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中所瓜分到的那部 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它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 并剥削包括商业职工在内的雇佣工 人的关系 30, 借贷资本和利息 ( 三 ) (1) 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 ( 产业 商业资本家 ) 使用的货币资本 (2) 借贷资本的特征有 : 1 它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 即资本商品 ; 2 它是作为一种所有权资本, 即财产资本与职能资本相对立 ; 3 它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 即 G G, 是最富有资本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3)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本质是借贷资本家通过借贷关系从职能资本家那里瓜分到的一部分剩余价 值 1 利息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 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2 利息量取决于借贷资本的大小和利息率的高低 (4) 利息率是一定时间内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 简称利率 (5) 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 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31, 股份资本和股息 ( 三 ) 1 股份资本 : 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起来的企业资本, 其组织形式是股份公司 2 股份公司 : 以发行股票方式集资经营的企业, 企业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性质并没有改变 3 股份公司的发展, 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资本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 12

13 机密第 13 页 第 13 页共 36 页 系在其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 5 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加速资本集中,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了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6 有利于大资本的统治, 并不可避免地会滋生投机与欺诈, 从而深化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7 股票价格, 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不是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业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8 股票价格不等于股票票面金额, 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 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9 股票价格受股票供求关系的影响 股票价格 = 股息收入 / 银行存款利息率 32, 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 三 ) (1) 资本主义地租 : 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的农业资本家交的超过平均利润的收入 (2) 资本主义地租两种基本形式 :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3) 级差地租 : 农业资本家租种不同等级土地而缴纳的有等级差别的地租 1 中优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 低于由劣等地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 2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程度的不同 3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 : a 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I; b 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Ⅱ (4) 绝对地租 : 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 因而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1 它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 2 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3 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 (5)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1 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 即超额利润 ) 2 因为租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 而把这部分超额利润作为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 3 地租体现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 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33, 土地价格 ( 三 ) (1) 在商品关系普遍存在的情况下, 土地可以买卖也就有了价格 (2) 土地价格并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而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 (3) 土地价格的决定因素 :1 一是地租数量的高低,2 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 (4) 土地价格和地租量成正比变化, 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5)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土地价格有提高的趋势 34, 垄断和竞争 ( 三 ) 1 垄断 : 少数大企业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 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销售 2 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 ; 垄断没有, 也不可能消除竞争, 而是与竞争并存 35, 垄断利润 ( 三 ) 1 垄断利润 : 垄断资本家凭借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2 垄断利润的来源是本国工人 小生产者和其他国家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36, 垄断价格 ( 三 ) 1 垄断价格 : 垄断组织在购买和销售时规定的 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2 垄断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只是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 生产成本 + 垄断利润 3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 ( 三 )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 借助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参与和干预社会经济生活, 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3 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固有矛盾和历史局限性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38,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三 ) 13

14 机密第 14 页 第 14 页共 36 页 (1)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2)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具体表现 (3)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有 :1 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 2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 ;3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39,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 四 ) (1) 资本循环 : 产业资本经过三个阶段, 实现了价值的增殖, 并回原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2) 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 生产 销售三个阶段, 采取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1 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 2 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 生产剩余价值 ; 3 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 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3) 资本要保存和增殖自己的价值, 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 (4) 每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 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5) 产业资本循环就有货币资本循环 生产资本循环 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 40, 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资本周转 ( 四 ) (1) 产业资本循环的必要条件 :1 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 ; 2 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 在时间上相继进行 (2) 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 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 考察资本周转, 主要是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41,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 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划分依据 目的 形式都不同 ) 1 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 机器 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部分, 它们的价值按每次生产使用过程中损耗的 程度, 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产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 2 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原料 燃料 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投在劳动力上的生产资本部分, 它们的价值在周转方式上是 一次性投人生产过程, 随着商品的销售一次性全部收回 42, 技术进步和固定资本折旧 ( 四 ) 1 固定资本的损耗分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 2 无形损耗 : 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 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 3 固定资本折旧 : 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补偿方式 43,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 四 ) 1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产业资本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 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 实现了价值的增殖, 然后重新回到 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包括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2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资本的周转速度成反比关系 3 资本周转次数 : 指一定时期内 ( 通常为一年 ) 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 n=u 年 /u 4 资本周转次数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关系 44, 影响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 :( 四 ) 1 周转时间的长短或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 ;2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45, 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 四 ) (1)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关系到一定数量的产业资本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2) 加速固定资本周转 : 1 可以减少无形磨损带来的损失 ;2 可以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 加速固定资本更新 3 有利于资本家及时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 提高劳动生产率, 获取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 (3) 加速流动资本周转 : 1 能节省预付流动资本的数量 2 使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量增加 3 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 根本是因为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46, 社会总资本运行 ( 四 ) (1)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 ( 或替换 ) 和价值补偿是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证 14

15 机密第 15 页 第 15 页共 36 页 (2)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 可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 (3) 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 : 1 第一部类 (I) 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 ;2 第二部类 (Ⅱ) 即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4)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 由三部分构成 : 不变资本的价值 (c), 可变资本的价值 (v), 剩余价值 (m) 47, 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方式 ( 四 ) (1) 社会再生产按照它的规模是否发生变化来划分, 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 简单再生产 : 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 2 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2)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从其实现的方式看, 有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 1 内涵的 : 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 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原有生产的规模 2 外延的 : 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 扩大生产场所的手段来扩大原有的生产规模 48,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实现条件及其意义 ( 四 ) (1)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所应具备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 类的不变资本价值, 即 I(v+m)=Ⅱc 可以引申出: 1 一是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 即 I(c+v+m)=Ic+Ⅱc 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 二是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即 Ⅱ(c+v+m)=I(v+m) 十 Ⅱ(v+m) 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有两个前提条件 : 物质条件是追加生产资料和追加消费资料 1I(c+v+m)>I c+ Ⅱ c 或 I(v+m)> Ⅱ c 2Ⅱ(c+v+m)>I(v+m/x)+ Ⅱ (v+m/x) 或 Ⅱ(c+m-m/x)> I(v+m/x) (3)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必须使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关系 1I(v+ v+m/x)=ii(c+ c) 2I(c+v+m)=I(c+ c)+ii(c+ c);ii(c+v+m)=i(v+ v=m/x)+ii(v+ v=m/x) (4) 表明 : 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 互为条件, 积累的规模相互制约 (5) 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 社会总资本运动的规律 : 两大部类按比例发展才能顺利实现扩大再生产 任何社会再生产的内容都包含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4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根源和周期性和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 四 ) (1) 实质 : 生产相对过剩, 是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过剩 (2) 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 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3) 资本主义国有制及国有企业产生发展的原因,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要求国家干预 调节经济的产物 它 1 通过国家收购私人垄断企业而国有化 ;2 通过直接投资兴办国有企业 ;3 通过国有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合资的方式来形成 (4) 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 其组织形式是国私合营的股份公司 (5)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 方式主要有 :1 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调节 ;2 经济计划 3 财政政策 4 货币政策 5 社会福利政策 (6) 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 生产国际化, 是指生产过程本身超出一国范围, 在国际范围形成各国生产相互依赖 相互补充的格局, 它是生产的社会化超越国界向国际发展的表现 战后, 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矛盾主要表现在贸易 投资和金融领域 (7) 国际分工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又推动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入 (8) 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 资本输出的实质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50,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实质 ( 五 ) (1)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就在于剩余产品归劳动者共同占有, 这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2) 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 (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的实现目标 15

16 机密第 16 页 第 16 页共 36 页 (4) 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 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的 (5) 在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并允许 鼓励一部分地区 企业和个人, 依靠勤奋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提倡先富帮助 带动后富,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5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 ( 五 ) (1)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 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2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根本不同, 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4) 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 : 1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 2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 不平衡的, 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 初级阶段 3 一切符合 三个有利于 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依据 52, 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主要是股份制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五 ) (1)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 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 股份合作制 合作社 股份公司等形式 (3)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 1 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 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2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 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3 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 是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4 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 5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 五 ) (1)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特点是 : 1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 而不是社会惟一的分配原则 2 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是因为存在私营经济 3 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 4 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54, 确立劳动 资本 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 五 )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生产要素包括资本 劳动力 土地 技术信息 管理经验等 (2) 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 取得相应的收入, 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 作到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 (3)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分配理论的重大发展 55, 加大分配调节力度, 理顺分配关系, 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促进社会公平 (1)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 只有给劳动者公平合理的收益, 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 (2) 效率是实现公平的条件和基础, 效率低下, 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 就不能或难以为 实现公平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困 (3)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当前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构建科学合理 公平公正的社会收 入分配体系 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 既要提倡奉献精神, 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 ;2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又要防止两极分 化的关系 ;3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16

17 机密第 17 页 第 17 页共 36 页 具体措施 :1 保护合法收入 2 取缔非法收入 3 整顿不合理收入 4 调节过高收入 ( 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 中等收入者 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 ) 1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2 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 完善分配制度,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扩大中等 收入者比重,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问题, 由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转向 效率与公平并重 5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目前小康特点 : 低水平 不全面 不均衡 ( 六 ) (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 1 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 培育和发展统一 开放 竞争 有序的市场体系 ;3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4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5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 :( 多选把握 ) 1 经济活动市场化 2 企业经营自主化 3 政府调节间接化 4 经济运行法治化 (4) 同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有自己的特征 : 1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2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共同富裕为目标 ;3 在宏观调控上, 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57, 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 六 ) (1)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 对经济发展都是必要的 (2) 计划与市场是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调节机制, 各有优点和不足, 需要相互补充合 (3) 全面认识计划与市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是运用好这两种手段的基本前提 (4) 必须从实际出发, 针对不同情况使两者有机的结合 58, 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 六 ) (1) 在我国现阶段, 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包括企业 农户和居民 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最基本的经济组织, 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2)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 (3)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依据, 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 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 (4)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1 产权清晰 2 权责明确 3 政企分开 4 管理科学 (5)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现代产权制度有四大特征 :1 一是归属清晰谁的东西 2 二是权责明确谁来管理 3 三是保护严格,4 四是流通顺畅 (6) 前两个特征决定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清晰和权责明确的特征 后两个特征说明了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 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 推动产权有序流转, 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59, 统一 开放 竞争 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 六 ) (1) 市场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整体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2) 包括消费品 生产资料市场 金融市场 劳动力市场 技术 信息市场 房地产市场等 (3) 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必须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60, 完善市场体系 ( 六 ) (1) 生产要素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 一般包括土地 劳动力 资本 技术和信息等 (2) 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商品化, 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实现流动和配置, 形成要素市场 (3)1 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开放 2 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 3 发展现代化流通方式 4 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 61, 规范市场秩序 ( 六 ) (1) 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 它构成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制约 17

18 机密第 18 页 第 18 页共 36 页 (2) 要完善行政执法 行业自律 舆论监督 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 (3) 健全质量监管机制,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 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 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 6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健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1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 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 2 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均衡 的需要 3 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2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1 促进经济增长 2 增加就业 3 稳定物价 4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 健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1) 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 以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为重要依据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 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 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 2 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 加强各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手段要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调节作用, 重要的是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构建和不断完善 1 按照简税制 宽税基 低税率 严征管的原则, 稳步推进税收改革 2 积极进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3 深化金融企业改革, 健全金融调控制机制,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6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 六 ) (1)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 1 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3 转换企 业经营机制, 搞活企业的需要 ;4 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2) 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 社会保障主要由 1 社会保险 2 社会救济 3 社会福利 4 社会优抚和 5 社会互助等方面组成 (3)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 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 资金来源多元化 保障制度规范化 管理服务社会化 的目标, 坚持广泛覆盖 适当标准 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相结合,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64,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 ( 七 ) (1) 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 经济走向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 (2) 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区域性经济合作 (3) 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 贸易全球化 (4) 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金融全球化 (5) 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投资全球化 65,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正的负的 ( 七 ) 跨国公司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 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1) 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全球化的微观基础 ; (2) 跨国公司内贸易成为贸易全球化的一个崭新形式 ; (3) 推动了金融全球化, 加速了资本跨国家的流动 ( 直接投资 ) (4) 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载体 66,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七 )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表现在 : (1) 促进世界贸易 就业和投资的增长 ; 增加世界各国经济运行风险 ; (2) 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 ; 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 ; (3) 使世界市场实现一体化, 某些商品全球性过剩成为可能 ; (4) 加剧国际竞争, 增加国际投机因素, 增大国际经济运行的风险 67,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七 ) 18

19 机密第 19 页 第 19 页共 36 页 中国经济已融人世界经济, 经济全球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机遇与挑战同在 (1) 技术扩散 规模经济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和产品出口 (2) 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和发达国家低利率政策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 加快发展我国经济机遇 (3) 同时面临更大的外部冲击和激烈的国际竞争 :( 挑战 ) 1 贸易 生产 金融的全球化国际风险增加, 而我们的抗击能力相对薄弱 ; 2 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人口 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通货紧缩与通胀, 农业与农村经济问题, 就业问题等压力大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建立主权平等互相依赖 利益共享的新型经济关系 共赢共存 68,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七 ) (1) 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 面对经济全球化, 我们要积极走向世界,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 完善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 坚持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的有机结合 (4) 努力在 走出去 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69, 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 提高国际竞争力 ( 七 ) (1) 国际市场竞争已日益深入到国内市场, 我们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 (2)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 :1 有利于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 2 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3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3) 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 基础在经济实力, 我们增强国力才能在竞争与合作中双赢 70,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 ( 七 ) (1)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和发展将是长期的现象 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 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部调整使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生产力仍有较大的空间 ; 2 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成长期, 先进的社会制度代表社会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 但原有经济基础薄弱, 仍属于科技 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 需要加快发展, 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 (2) 面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 我们要做到 : 1 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学习 吸收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经验和成果, 2 减少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3 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活力充分地体现出来, 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附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基本概念的考查 :( 主要考查五个方面的问题 ) (1) 基本概念的划分标准 ;(2) 基本概念的基本含义 (3) 基本概念之间的区别 (4) 基本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 如 1997 年理科 : 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5) 基本概念划分 ( 区分 ) 的意义 ( 如 : 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其意义在于 )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 1 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主要是选择题 )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 ( 思想武器 行动指南 指导思想 理论基础 )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1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 既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3 又坚定 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这是总结党全部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 1 任何一种理论, 都不是万能的教义, 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2 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和建设, 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复杂的问题 19

20 机密第 20 页 第 20 页共 36 页 (3)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必须做到 : 1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 2 增强全党的总体理论素养 3 从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 不断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4 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 树立世界眼光, 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 5 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理 论勇气和创新精神 2. 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 多选 ) 1 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五四运动的推动, 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 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渊源 ; 根本前提 毛泽东思想理论渊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列主义 3 生产力增长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工人运动发展, 为毛思的形成准备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 ;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深刻而复杂的人民大革命, 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莫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3. 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 单选 ) 成熟的政治保证是领导地位的确立, 遵义确立毛领导 (1) 萌芽时期 :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革前 阶分 革运 湖考 (2)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星火 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反本 (3)20 世纪 30 年代中后期至 40 年代中期 ( 即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 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 红色政权 井斗 关纠 星火 分农 (4)1945 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事业 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发展 目任 七报 论专政 论关系 处矛 4.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 ( 一个体现两个包含 ) (1) 它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2) 它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3) 它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必须做到 : 坚持马列 运用 实践发展 5.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与科学内涵 ( 多选 ) 核心是马列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1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 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 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2)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它包括两大组成部分 : 1 一是其独创性的理论内容 2 二是贯串于上述理论之中的一以贯之的立场 观点 方法 6. 试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1) 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 它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即 : 1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2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3 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4 关于政策和策略 ;5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6 关于党的建设 (2)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 即实事求 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其中,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3) 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理论和活的灵魂, 构成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这一体系具有科学性 独创性 完整性等特点 中共四大提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 ; 7. 如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多选 ) 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因此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 这个科学态度, 就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 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八七会议总方针 : 武装起义 土地革命 (2) 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严格区别开来 (3) 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8.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 多选 ) 为毛泽东思想萌芽做贡献 : 陈 李 毛 瞿 邓中夏 周 毛泽东思想在形成和发展中, 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主要是 : (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 (3)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第 2 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 近代中国国情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1)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 旧民主革命失败根本原因 : 软弱性妥协性 20

21 机密第 21 页 第 21 页共 36 页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 华民族的矛盾, 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 是经济 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极端不平衡 落后总根源是帝国主义 (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 旧民主向新民主转变转折点 : 五四运动 1 鸦片战争后, 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 : 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革命性质决定因素 : 社会的性质和社会的主要矛盾 2 这两大任务的主题 内容不一样, 不能互相替代 ; 但又息息相关, 不能分离 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创造条件, 后一 任务是前一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其具体内容 ( 最重要 ) 他在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即无产阶级领导的, 人民大 众的, 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具体内容有 : (1) 革命对象 :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 它反对的只是官僚资本主义 新旧民主革命相同点 : 革命对象和动力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1 直接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2 根本目的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 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标志旧民主向新民主革命转变的实现指 : 共产党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制定 (3) 革命动力 : 工人 农民 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贫雇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 是无产阶级最广大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 ; 城市小资产阶级属于劳动者阶级, 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 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之一, 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有天生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两面性 ( 由 软弱性决定 ) (4) 革命领导者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无产阶级必须通过自己的先锋队 共产党 来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 (5) 革命性质 : 新式的 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 1 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2 是无产阶级领导 的,3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前途不再是以发展资本主义为最终目的, 而是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6) 革命前途 : 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民主革命, 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1 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 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 2 党内曾流行过两种错误倾向 : 一是陈独秀的 二次革命论, 二是王明的 毕其功于一役 这两种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3 毛泽东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思想, 正是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3.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1) 政治纲领 :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包括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2)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主要内容 : 政权组织形式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 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人民民主政权 人民民主专政学说特点 : 衔接了两个革命阶段, 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 概念表述准确鲜明 2 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实行民主 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统一 3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任务和职能, 除了对内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 对外抵御敌人的侵略外, 还必须有步骤地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4 阐明了新中国的对外政策 建国初期人民的范畴包括 :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4. 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 两个没收一个保护 ) (1)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2) 对官僚资本主义实行没收政策, 具有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3) 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政策 其原因是 : 四面八方政策 : 公私兼顾 劳资两利 城乡互助 内外交流 1 由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所决定 ;2 由民族资本的特点所决定 ; 21

22 机密第 22 页 第 22 页共 36 页 3 由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所决定 ;4 是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需要 第 3 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1.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 已考 ) (1)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 : 共产党人 发刊词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问题, 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是战胜敌人的三个主 要法宝 党的组织是英勇战士 (2)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 为什么?) 1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 ( 国情 ),2 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而受帝国主义压迫,3 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 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 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 武装斗争 (3) 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核心 : 积极防御 ; 根本法则 : 集中优势兵力, 各个歼灭敌人 中国的武装斗争, 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这是因为 :1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2 农民是 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3 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4)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红政 井斗 星火 反本 作理论依据 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 特殊的城乡关系, 决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 中国革命只能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 夺取全国胜利 PS: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 分析或者多选 ) 1 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 良好的群众基础 3 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 4 相当力量的正存在 5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23 是客观条件 ;45 是主观条件 (5) 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 (07 新改, 说法改变而已 ) 式红军的 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思想上 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领导 来实现的 PS 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 官兵一致 军民一致 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 PS2: 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内容 :1 战略上藐视敌人, 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方针 2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3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方法 4 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 的思想 PS3: 人民军队三大任务 : 打仗 筹款 做群众工作 ;PS4: 中国革命战争三形式 : 游击战 运动战 阵地战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 : 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 2. 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可能性及其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 (1)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个 基本特点和主要法宝 两头小, 中间大 : 工人阶级少, 大地主少, 中间小资产阶级大 (2) 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 主要决定于敌我力量的对比以及中国革命长期性与不平衡性的特点 (3) 分析中国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与变化以及各个阶级 各派政治力量在民族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 在中国革命中,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建立统一战线, 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是完全可能的 中国革命统 一战线最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4)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 第一次国共合作 > 工农民主统一 > 抗日民族统一 >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 1 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由于共产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 导致了统一战线破裂和国民革命失败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 年 9 月, 国共第二次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 发展 壮大, 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抗日统一战线特点 :1 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 ;2 两个政权两个军队 ;3 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 ;4 处于 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下 ( 多选把握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 发展进步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 对顽固派的斗争采用有理 有利 有节的策略原则 4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 为了打败蒋介石, 建立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全体中国人民在内的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5) 实现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策略思想 : 利用矛盾, 争取多数, 反对少数, 各个击破 1 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关系 一个是无产阶级与农民 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这个 是基础 ; 另一个是无产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2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实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 坚持独立自主的实质是领导权 ) 3 对资产阶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 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 对民族资产阶级要尽可能地联合, 以保证革命的顺利进行 22

23 机密第 23 页 第 23 页共 36 页 无产阶级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 : 带领斗争, 施以物质福利, 不损害其利益 3. 为什么说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毛泽东在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和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等文章中, 阐明了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1) 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农民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 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2) 农民是中国的基本群众, 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3) 毛泽东强调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在推翻反动政权, 建立人民革命政权中的重大作用 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及其意义 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2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毛泽东为整风撰写的指导性文件 : 改造我们的学习 反对党八股 整顿党的作风 (1) 有利条件是 : 1 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 根据马列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 党建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 ; 2 中国的工人阶级有坚决的革命性, 党的建设有一个良好的阶级基础 ; 3 共产党重视党的建设, 并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建党理论, 党建有锐利的思想武器 (2) 特殊困难是 : 1 党的理论准备不足 ;2 农民 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 ; 3 封建主义思想影响相当严重 ; 4 共产国际对党的影响以及不适当的干预, 党内教条主义倾向, 给党建带来特殊困难 3 主要经验:( 看政党是否先进 : 看理论纲领是不是马克思, 是不是代表社会正确方向, 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1 着重思想上建党, 看指导思想和纲领是不是马列主义的 ( 这是党的建设的中心环节 ) 2 注重党的组织建设, 坚持民主集中制 ( 民主集中制基本要求 : 个服组织, 少服多, 下服上, 全党服中央 ) 3 注重党的作风建设, 保持和发扬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 ( 理论联实际 密切联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 ) 4 正确处理党内矛盾, 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整风形式 ( 整风运动方针和宗旨是 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 ) 4 党建的意义: 整风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效方法, 进行马列教育好形式, 思想建党原则新发展, 马列建党学说新贡献 1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2 对新时期党的建设仍然有指导意义 第 4 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1.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1)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1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2 中国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2)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新民主主义实现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是中共纲领所决定的 (3)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是一个过渡时期 它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即新民主主义社会, 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只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4) 这个时期既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时期, 也是为进入社会主义作准备的时期, 它需要多长时期, 取决于由新 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具备的条件, 包括物质基础 经济条件 政治条件 国际环境等 1 经济条件主要有两个 : 一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及现代化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 二是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 中, 不仅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更重要的还有处领导地位的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它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 2 政治条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 ; 二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各级政权的建 立 3 国际环境的影响 : 苏联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支援, 也成为促使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国际条件 2. 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意义 (1)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 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对手工 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 这是一条以 一化三改 为内容的 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 化是总路线的主体, 逐步实现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总路线的两翼 总路线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 23

24 机密第 24 页 第 24 页共 36 页 (3) 过渡总路线反映历史必然 1 实现国家工业化, 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2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 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3 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是发展农业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4) 意义 1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 2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后, 不失时机地实现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就是为了确立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 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 经验与意义 ( 单独考大题不可能 ) (1) 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四马分肥 : 国家所得税, 资方红利 企业公积金 工人福利费 (2)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03 年 1 对个体农业与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 : 遵循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 创造了从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 发展到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 再发展到具有完 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 2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 : 创造了委托加工 计划订货 统购包销 委托经销代销 个别 企业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 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3) 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历史意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形式 : 利用限制改造, 高级形式是公私合营 1 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2 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重要变化, 剥削阶级已经消灭, 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3 进一步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4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 5 章社会主义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索成果 1. 以苏为鉴, 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 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 2 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 毛泽东又率领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 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 毛泽东率领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 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 1956 年和 1957 年上半年, 毛泽东发表的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以及中共八大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 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2. 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的分析 1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 ; 国内主要矛盾是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方针 : 既 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2 党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工业化, 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 3 虽然还有阶级斗争, 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PS: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就是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的改革 3.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 本章最核心理论问题 ) (1)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 : 1 在社会主义社会, 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 : 其运动具有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3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2) 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2 这两类矛盾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3 由于这两类矛盾性质不同, 解决的方法也不同 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 必须采用专政的办法来解决 ; 人民内部矛 24

25 机密第 25 页 第 25 页共 36 页 盾是非对抗性的, 只能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 4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 政策, 诸如 : 在经济上统筹兼顾, 适当安排, 兼顾国家 集体 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 ; 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 主党派实行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 在文化上实行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等等 4. 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1 毛泽东在读苏联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时, 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 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 现代工业 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 工 农 国防 科技 ) 四个现代化 3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 第一步, 从 1965 年起, 用十五年时间, 即在 1980 年以 前, 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 第二步, 在 20 世纪内, 全面实现农业 工业 国防和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5. 执政条件下的党的建设 (1)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问题 : 务必继续保持谦虚 谨慎 不骄 不躁的作风, 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 (2) 反对官僚主义,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贯彻群众路线 (3) 共产党要接受 1 党的内部监督 2 群众的监督 3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 ( 小平 8 大 ) (4) 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标准 : 懂马列 ; 为人谋利益 ; 团结人 ; 商量 ; 自我批评 (5)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1 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 ; 2 能够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精神动力 ; 3 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保障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 : 4 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 ; 5 能够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6) 为什么人的问题, 是一个根本问题 原则问题 延安文艺座谈会 6.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探索的意义 (07 年新增 )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 注意多选 ) 第一, 毛泽东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取得的探索上的初步成果, 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 第二, 毛泽东探索的初步成果, 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第三, 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过程中所表现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理论品格, 对邓小平的成功探索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存在着一种连续性 继承性和发展性的关系 第 6 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 次重点 ) 1.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及其意义 (1) 内容 :1 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 2 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3 提出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种关系 4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利用价值规律 5 对我国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 意义 : 1 毛泽东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虽然犯过错误, 但也取得了一系列初步理论成果, 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成为邓小平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 ; 2 这些正确的理论和经验总结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 方针八届九中全会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 :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的方针 中共八大把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确定为 :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2) 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1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主要是指重工业 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2 毛泽东在 论十大关系 中正式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 农业的关系, 充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问 25

26 机密第 26 页 第 26 页共 36 页 题 3 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的讲话中把重工业 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提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 年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主张, 确定了以农业为基础 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3) 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1 毛泽东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这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保证地方的机动权 ; 2 要兼顾国家 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关系, 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3 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三个 主体 和三个 补充 的重要思想 ( 在工商业经营方面, 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 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 在生产计划方面, 以国家的计划生产为主体, 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 在市场方面, 以国家市场为主体, 一定范围内国家市场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 (4) 管理体制改革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 毛泽东提出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 ; 要实行民主管理, 实行干部参加 劳动, 工人参加管理, 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工人群众 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 即 两参一改三结合 的制度 3.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 不重要 )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主要有 :1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核心 );2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 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3 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并向它负责, 接受它的监督 ;4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2)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的方针 毛泽东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对这一方针作了比较集中的论述 1 所谓 长期共存 是指, 凡属一切确实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 得到人民信任的党派, 都可以同 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同存在 ; 2 所谓 互相监督 是指各党派之间的互相监督, 中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中国共产 党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需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 其中包括来自民主党派的监督 这个方针在 论十大关系 中第一次提出 (3) 实现民族平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主要有 : 1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 2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 ; 3 民族自治地方在充分行使自治权的同时, 必须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 PS: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含 ( 三大制度 ) 多选把握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是根本政治制度 (2)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4)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 毛泽东提出的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方针的具体涵义是 :1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2 不能用行政的力量, 强制推行一种风格 一种学派, 禁止其他风格和学派 3 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 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 毛泽东提出的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的方针的具体涵义是 :1 对中国的文化遗产, 应当充分地利用, 批判地利 用 ;2 对待一切民族 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 政治 经济 科学 技术 文学 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 不能盲目地学, 不能一切照抄, 机械搬用 (5) 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1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党提出了 向科学进军 的任务, 强调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技术, 发展科学 ; 2 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 3 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4. 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 26

27 机密第 27 页 第 27 页共 36 页 (1) 中印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贡 献 :1 提供指导原则 ;2 指明解决争端途径 ;3 维护利益 ;4 促进发展 ;5 推动新秩序 (2) 三个世界 : 美 苏第一世界 ; 日本 欧洲 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 咱们是第三世界 第 7 章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与要求 (1) 内涵 : 实事求是, 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 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毛泽东最早反对教条主义, 在 反对本本主义 中包含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2) 基本要求 : 在 改造我们的学习 中提出实事求是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 2 本质要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3 必须解放思想 4 调查研究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环节 5 必须反对主观主义与经验主义 (3) 意义 :1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三个基本方面最具特色 最根本的原则, 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 根本点, 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思想路线 ; 2 它是中共领导的革命 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2. 群众路线 ( 根本工作路线 ) 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 注意 : 群众路线和群众运动不能混淆 ) (1) 群众路线内涵 : 包括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两个方面 (2) 基本要求 :1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讲的是群众观点, 包括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和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这样四个方面,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决定的, 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讲的是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这同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是一致的,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 (3) 意义 :1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也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2 它是党领导革命与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如果离开了群众路线, 就会一事无成 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 (1) 在 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 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 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 关系到党的团结 国家的安定, 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 十二大党章规定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行动指南 ; 第一次飞跃 (2)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抵制和批评了 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 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 必须完整地 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指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强调毛泽东思想丢不得, 否则犯错误 (3) 强调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 他晚年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4)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邓小平主持起草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对毛泽东的 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正确的评价 四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核心考点 1, 邓小平理论是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 多选 )( 一 ) 1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一个前提 :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一个步骤 : 三步走 的战略部署 ; 2 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一个任务 : 发展生产力 ; 一个目标 : 实现共同富裕 ; 3 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一个途径 : 改革开放 ; 一个手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4 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一个标准 : 三个有利于 2,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 ) 继承 坚持 发展和创新 1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平发展 : 1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2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4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2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1 能否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进行理论创新 2 社会实践在不断发展,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就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3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 (1) 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活动领域 :1 工人 农民和其他社会阶层在就业 分配等方面出现了多样性 ;2 物 27

28 机密第 28 页 第 28 页共 36 页 质利益的多样化日趋明显, 群众的不同利益要求越来越多 (2) 党情 :1 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 ;2 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 ;3 党员干部队伍 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3,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07 新改 )( 二 )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 :1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3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三个代表 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 1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 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2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 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 四个必须, 多选 )( 二 ) 1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2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3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 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 2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 3 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 4 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5,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07 新改 )( 二 ) 1 历史地位 1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同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2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3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2 指导意义 1 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 创造性地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 在改革发展稳定 内政外交国防 治党治国治军上, 提出新思想, 构成系统的科学理论 4 是对马列 毛 邓的继承和发展, 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执导思想 3 始终做到 三个代表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6, 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 ( 三 ) 1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 体现在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中 2 在新的历史时期, 党的这一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3 三个代表 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4 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把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看作一个整体 7,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 三 ) 1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2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3 尊重实践 尊重群众, 是实事求是思 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8, 与时俱进是的精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 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 三 )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1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它不是教条, 而是行动的指南 2 时代变化 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也必然要丰富和发展 3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 进行理论创新, 才能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4 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坚持创新, 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赢得人民的拥护, 永葆生机 这既是党自身建 设的要求, 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9, 与时俱进的内容 ( 三 ) 28

29 机密第 29 页 第 29 页共 36 页 (1)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2) 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具体体现在 : 1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能够体现时代特征, 要随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 ; 2 要把握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 3 要在理论上进行创新, 并以理论创新为先导, 来推动和指导制度 科技 文化的创新 10,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三个有利于 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1 三个有利于 标准 :1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 核心 )2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 力 ( 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 )3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 三个有利于 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 一切符合 三个有利于 标准的, 都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 反之都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 4 对于排除姓 社 姓 资 抽象争论的干扰, 深化改革, 加快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 四 ) 1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 搞清楚 什么是社会主义, 关键是要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 搞清楚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本质前两个目标是生产力目标, 后三个是生产关系目标 3 社会主义本质 :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 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 才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1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 四 ) 三大历史任务 : 现代化建设 完成祖国统一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1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因为: 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1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2 共同富裕 1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内在要求 3 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 并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2 发展是硬道理,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 我国的历史前提, 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工作的中心, 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3 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 也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4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答为什么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就要 :( 回答如何发展 ) (1)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立足中国现实, 顺应时代潮流, 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 (2) 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 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 改变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 清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 ; (3) 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 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五 ) 初级阶段含义 : 已经进入社会主义 ( 定性 ), 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定位 ) 特征 :1 发展水平 : 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 阶段 ;2 实现目标 : 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1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56 年一化三改造社会主义简明概括为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87 年 13 大提出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 政治路线也叫总路线 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 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三者有机统一, 不可分割 先有路线后有纲领 (1) 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展开, 在经济 政治 文化各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就要 :( 区分本质 特征 制度 体制 模式 ) 1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2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 3 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允许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带动和帮助后富, 逐 2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易风 :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 : 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对 新资本主义 的构想 ; 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 ; 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 市场与政府平衡 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 ; 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 ; 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 本文最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More information

本文通过对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研究 提出了体能文 化的概念 论述了体能文化的国际化和民族性及其对人类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 会生活多方面的影响 文章指出 国际竞技体育运动是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活全 球化的先导 是当代世界各民族 各国家和平共处 平等参与 公平竞争机制实现程度最高的国际事务 是人类社会国际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多样性实现整合的范例 是展望 新世纪人类社会文明范式的着眼点 同时提示了进行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

More information

年第 期

年第 期 年第 期 论虚拟实践的哲学意蕴 孙伟平 信息技术 虚拟技术 实践 实践形态 虚拟实践 所谓虚拟实践 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 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时空进行的 主体与虚拟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 它是人们有目的 有意识进行的能动的探索和改造 虚拟客体 同时也提升和改造自身的客观活动 是人类在当代技术革命推动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实践活动形态 具有与传统实践迥然不同的特征 虚拟实在性 即时交互性 自由开放性

More information

57

57 包心鉴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其本质和功能来说, 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具体体现协商民主制度化程 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密切相适应这就要求 : 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本质, 科学确立协商民主制度化构建的基 本原则 ; 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 深刻认识广泛开展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 ; 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规律, 积极完 善我国协商民主的制度体系 协商民主制度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56 57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周 弘 本文全面回顾了中国与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及其成员国 年至 年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当前中欧关系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 年来中国与欧洲关系的发展变化见证并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和欧洲这两大很不相同的世界力量自身的发展变化 中欧之间不断深入和拓展的交往使双方都从中获益 而这种交往所创造出来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也堪为人先 中欧关系能否在第二个 年中顺利发展

More information

%!

%! 黑龙江社会科学 李春玲 经济改革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发展 一个被称之为中产阶级! 的社会群体逐步增长 尤其 自本世纪开始以来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中产人群 数量增长更为明显 它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并有极大社会影响的社会群体 不过 中国社会目前还是以农民和工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结构 要发展成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另外 作为一个正在形成的社会阶层

More information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易风 :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 : 对资本主义 的反思和对 新资本主义 的构想 ; 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 ; 对自由市场经 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 市场与政府平衡 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 ; 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 ; 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 本文最 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More information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肖 峰 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归结为物质 它既不是物质内在既成的东西 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更不是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客观现象或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 哲学含义上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是主体对对象的感知 辨识和建构 也是生命控制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机能 信息与 意义 关联 是一种属人的认识现象 不存在所谓的 本体论信息 而只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 信息的哲学含义应与信息的日常用法具有连续性

More information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国外理论动态 年第 期 英 安德列亚斯 比勒尔 著 工力 译 英国诺丁汉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安德列亚斯 比勒尔在 新政治经济学 年第 期上发表题为 劳工和新社会运动反抗欧洲的新自由主义改革 的文章 对本世纪初欧洲工会和非政府组织 为反对欧盟着手对公有经济部门实行私有化而组织的 一场持续 年的联合行动进行专题研究 世纪 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的工会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处境窘困 劳工问题学者一般认为近年来各国工会运动与社会运动联合行动的趋势

More information

年第 期

年第 期 年第 期 马 艳 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量 理论假定 新的释义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反向变动关系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 我们将马克思经典 成反比 理论中关于劳动因素做了重新假定 即假定在科技进 步的条件下 伴随劳动客观因素的变化 劳动主观因素也发生同方面的变化 并假设劳动主观 条件的变化幅度大于劳动客观条件的变化幅度 那么 我们就可以获得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 量之间呈现正向变动趋势的结论

More information

王海明 科学 学科 宗教 经验 科学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概念 当我们说 伦理学是一门科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广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或普遍性的知识体系 当我们说 科学的伦理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狭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 普遍性的正确的 真理的知识体系 我国有着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 并且 与时并进 不断有新的发展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 以德治国 方略 正是在充分肯定我们民族传统的

More information

毛概第二章

毛概第二章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1840 年鸦 1919 年五四运动 1921 年党的 片战争 一大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40 年 新民主 主义论 半 ( 殖民地 ) 半 ( 封建 ) 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时期 毛概 理 论 的 形 成 第一章 第七章 第二章 第八章 第三章 第九章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P58 电教p13: 第四章 第十章 第五章 十一章

More information

!! & & 一 冯金华教授对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证明过程!!!!!! ( ( ( (!!!!!!!!

!! & & 一 冯金华教授对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证明过程!!!!!! ( ( ( (!!!!!!!! 一个真实的经济学命题和一个伪证的学术否定 评冯金华 价值转形 一个伪问题 丁堡骏 长春税务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 价值之所以转化为生产价格 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对利润的平等追求权利 其前提是不同生产部 门资本有机构成差别 不同部门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别 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 冯金华 教授的生产价格体系中既没有资本有机构成的考察 也没有资本周转速度的考察 更没有利润率平均化的分

More information

破解斯蒂德曼的联合生产之谜 斯蒂德曼声称 如果按照马克思的方法来计算价值 则在联合生产中 就会出现负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从而出现负剩余价值与正利润并存的现象 这是不正确的 其原因是 斯蒂德曼在确定不同生产过程中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时 根据的是自然时间 而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实际上 如果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不同生产过程中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则即使是在联合生产的条件下 也不可能出现负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从而更谈不上负剩余价值与正利润并存

More information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唐永春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 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 的遗存及其影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 认识这种深层原因 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法学 中国法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 星 内容提要 : 本文通过对住房商品和住房市场的分析, 剖析了住房市场构架以及市场主体的行为特点, 并进一步分析了政府干预行为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及作用 作者 认为住房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住房市场的特点为有限开放性 地域性 层次性和价格 的差别性, 市场交易的非物流性以及住房市场上的投机性和投资性 住房商品的社 会属性表明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不仅与收入相关, 低收入家庭 人群的住房需求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More information

( 二 ) 事物的永恒发展 41 二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43 ( 一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3 ( 二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45 ( 三 )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46 ( 四 )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 二 ) 事物的永恒发展 41 二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43 ( 一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3 ( 二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45 ( 三 )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46 ( 四 )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0 年修订版 ) 目录页码索引 By Cindy 诸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3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 ( 一 )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4 ( 二 )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7 ( 三 )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1 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4 ( 一 )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刘中荣王平周长城 矿区作为一类特殊的社区, 它的发展所追求的不仅是矿产资源和经济效益的提 高, 而且是一种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整体性进步 这种进步应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以矿区职工和居民素质的提高 生活的改善为核心的经济与非经济方面的均衡发展 作者在对大冶市铜绿山铜铁矿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矿区人口与就业 教育与文 化 工农关系与社会治安 矿区管理体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文 章指出,

Mor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12656 2015 年版主编 : 钱淦荣罗正楷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9-7 2016-9-7 温馨提示 上课期间一律不回答与课程知识无关的问题 关于直播卡顿 重播卡顿的同学请加 :QQ4009987985 总论 毛泽东思想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 总论 )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919-1949 毛泽东思想 )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949-1956

More information

英雄主义及其在后新时期中国文艺中的显现方式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 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不断进取和奋进 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经历了人与神 鬼 兽之间的挣扎过程 世纪开端 中国文艺的后新时期到来了 主导文艺发展的既不是政治也不是艺术作品本身 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文艺发展的脉搏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的消费型时代 红色经典 的出现 使我们思考在无情的市场中如何显示出英雄主义有情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汪 波 伊拉克战后重建在美军撤离后 将进入伊拉克人自己管理的 后重建 时期 在后重建时期的政治转型中 伊拉克国内政治发展面临着中央集权主义势力与地方自治势力之间的严重分歧 对于建立在阿拉伯民族主义基础上的中央集权主义势力来说 其政治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阿拉伯国家 因此必须削减库尔德人在美国主导的战后重建时期获得的过多的自治权利 修改宪法的联邦主义性质 强化中央政府对国家的全面控制 而库尔德人所代表的地方自治势力则坚持维护已经获得的高度自治

More information

2013ÄêÕã½�Å©ÁÖ´óѧëÔó¶«Ë¼ÏëºÍÖйúÌØÉ«Éç»áÖ÷ÒåÀíÂÛÌåϵ¸ÅÂÛ¿¼ÊÔ´ó¸Ù

2013ÄêÕã½�Å©ÁÖ´óѧëÔó¶«Ë¼ÏëºÍÖйúÌØÉ«Éç»áÖ÷ÒåÀíÂÛÌåϵ¸ÅÂÛ¿¼ÊÔ´ó¸Ù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 考试性质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是为招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水平和素质, 包括对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More information

欧盟与欧盟属下的民族国家 刘 泓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欧洲人从分散走向联合的步伐 剖析作为新型人们共同体的欧盟的权力 属性与组织功能 阐释欧盟属下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 研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认为 建立欧盟是欧洲人的一种理性选择 欧盟是一个兼有超国家政治成分和政府间政治成分的区域性人们共同体 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服务于跨国社会的利益 致力于超国家的治理 其成员国政府的长期利益将日益屈服于跨国社会的长期利益

More information

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 # # # % % % # #

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 # # # % % % # # 米彦军 德富苏峰是继福泽谕吉之后日本近代第二大思想家 其思想体系完整地显示了日本天皇制军国主义的发展过程 他早期主张主权在民 与日本社会现实不符 甲午战争前后开始改变主张 狂热鼓吹以皇室为中心对外侵略 给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带来极大伤害 皇室中心主义是包含家国同构 忠君爱国 神国思想和武士道等在内的天皇专制国体思想 其实质是内行尊皇之 王道 外行霸道 继承和发展了唯心主义的皇国史观 对当今日本右翼思想仍有很大影响

More information

对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危害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禁商为主旋律 适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

对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危害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禁商为主旋律 适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 我国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的变迁及完善 王琳瑜 杜治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 中国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的变迁过程可以划分为探索 发展 加速推进三个阶段 呈现出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越来越注重制度的执行力 日趋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进一步完善的制度建设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对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进行立法 重构现有制度并使其系统化 建立有效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实施机制以提高制度执行力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葛延风 内容提要 :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基金预筹积累的个人帐户制度 在向新制度的转轨过程中, 核心的问题是解决老职工的养老金来源 年以来的改 革没有解决这一问题, 以致于陷入困境 作者认为改革的思路是用国有资产存量偿 还对老职工的养老金负债, 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全的个人帐户制度 医疗和失业保障 改革也应转换思路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应打破城乡分割问题,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保障体系 失业保障不能通过失业保险解决,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 沛 张 丹 本文以过去史学界较少论及的抗日战争后期国统区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为研究对象 从运动的缘起 运动在国统区的扩展 运动背后的党团纷争等几个方面 力求对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进行较为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和评价 本文认为 应肯定青年学生从军的爱国热情 客观考察当时国民党政权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目的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从军运动及青年军在促进战时国统区社会风气的转变 提高国民革命军素质乃至促进军队改革 国民党整党及行政效率的改革方面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论中欧伙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与对称性 周 弘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充满了不对称性和对称性的复杂关系 其中潜藏着挑战 也蕴涵着动力和机遇 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中欧关系之中 中欧关系中的不对称性表现在经济社会 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等三个主要方面 在这些不对称性中同时又包含着对称性 并孕育着发展中欧伙伴关系的机遇 中欧双方需要相互理解对方的 方式 寻求对称性与互补性 创造共赢局面 推动合作伙伴关系的继续发展

More information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1,,,. %,. % 2,, %, ;,,,, 3,,,, 4 ( ) ( ) ( ) (),, %, 5,,,,,,,,, 1 :,, ://.. / / - / /., 2 :,, 3 :, 4,,, 5 ( ),,, ( ),, ( ), ( ), ( );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1,,,. %,. % 2,, %, ;,,,, 3,,,, 4 ( ) ( ) ( ) (),, %, 5,,,,,,,,, 1 :,, ://.. / / - / /., 2 :,, 3 :, 4,,, 5 ( ),,, ( ),, ( ), ( ), ( ); 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 李培林李炜 : 改革开放 年来, 农民工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的组成部分, 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基于 年和 年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的数据, 对近年来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年数据反映出农民工在收入水平较低 劳动强度较高的情况下, 却保持着较为积极的社会态度 ; 近两年的新变化是, 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More information

赵燕菁 #!!!

赵燕菁 #!!! 赵燕菁 城市规划在灾后重建中对于工程技术的关注 很容易掩盖城市灾后重建中看不见的制度因素!!! 产权 城市最基本的制度 原型 # 就是公共产品交易的存在 城市 发达 # 与否 取决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围和水平 现代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最大差别 就是可以以信用的方式 抵押未来的收益 获得公共产品建设所需要的原始资本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差别 就在于高度复杂的产权制度 因此 未来灾区规划中 产权的恢复和重建

More information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年以来 中国的医改决策经历了医疗卫生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医疗卫生公 益性衰减 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回归的基本历程 为中国新时期医改决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 要坚持正确的决策价值导向 要发扬决策民主 要走渐进改革的道路 要不断增强政 府的环境回应能力和政策学习能力 年以来 医改决策 医疗卫生事业 一 年以来中国医改决策的基本历程 一 年 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低水平发展 钟裕民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More information

贾根良 马国旺 后凯恩斯经济学 多样性 共同基础 综合 后凯恩斯经济学是自 凯恩斯革命 以来 一直致力于完成 流产 的 凯恩斯革命 并以反新古典主流面目存在的一支异端经济学流派 它是对凯恩斯经济学范式的恢复和拓展 凯恩斯 卡莱茨基 斯拉法和老制度主义的思想构成了其理论渊源 该学术传统经历了三代的 传承演进 今天 后凯恩斯主义者在方法论 宏观经济学 微观定价理论和内部综合等方面已经 取得了重大进展 成为西方经济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流派

More information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陈谦平 南京大学历史系 南京 上海解放前夕 英国朝野各界已经看到了中共胜利的必然性 因此 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在华利益成为英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核心 国民党封锁上海引起了英国政府的关注 后者遂考虑 采取一些救援措施 以防止上海局势进一步恶化 英国各界普遍认为应该寻求同中共合作 而不应该与之对立 上海解放前后英国与中共政权的政治接触以及经贸关系的发展为英国在 年 月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奠定了基础 英国 中共

More information

论中日 囚徒困境 的存在及逃逸 马亚华 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中日关系发生困难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前中日关系已在重复博弈中陷入了 囚徒困境 状态 囚徒困境 不仅为第三方势力提供了渔利的空间 直接损害了两国战略利益 而且其 溢出效应 还损害了全体东亚人民的利益 只有透过中国和平发展的参照系考察中日关系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才能把握当前中日关系困难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前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基本处于同一层次

More information

2013ÄêºÚÁú½�´óѧ807Öйú»¯Âí¿Ë˼Ö÷Òå»ù±¾Ô�Àí¿¼ÊÔ´ó¸Ù

2013ÄêºÚÁú½�´óѧ807Öйú»¯Âí¿Ë˼Ö÷Òå»ù±¾Ô�Àí¿¼ÊÔ´ó¸Ù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科目代码 :[807] 一 考试要求考生应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掌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 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More information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世界政治 年第 期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王 军 近年来 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中国外交的新因素 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政治社会属性和作用上看 它正拓展着中国的公共领域 以国家民族主义和族裔民族主义为核心议题 催生着中国市民社会的新构造 反映着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推动着网络内外中国大众的民族主义行动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 中国大众的网络民族主义因其信息获取能力增强

More information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阮艳萍 在今天轰轰烈烈的遗产运动中 各类传承和保护主体纷纷登场 除了传统的民间的传承人之外 中央和地方政府 学者 商人 新闻媒体等也都纷纷加入了这场博弈 与数字化技术同步进入这场运动的还有一类新型主体 那就是 数字传承人 他们是民族文化遗产传播 生存和发展的又一类新型主体 他们的数字传承活动 使文化遗产从唯一 不可共享和不可再生的变成了无限 可共享和可再生的 文化遗产 数字传承人 民间传承人 遗产表述

More information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年第 期 陈 东 信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已被人们广泛认同 的认识 人们仍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认为 但对其地位 特性和作用 就目前人类需求而言 信息资源仍是位 于土地和水 能源和原材料之后的资源 可称之为 第三级资源 信息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较 具有知识性 中介性 转化性 再生性和无限性等特点 因而是一 种 特殊资源 在未来社会中 资源的争夺将以信息资源的争夺为目标 信息战 的形式将是引导其他战争形式的主导形式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回归传统 历史学视野中的资本主义 刘光临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 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 世纪末 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 可简称为 德国历史学派 一起创造出来的 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 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 有鉴于此 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

More information

中考试题(一).doc

中考试题(一).doc 2003...1 2003...14 2004...49 2004...76 2004...99 2003... 118 2003... 133 2003... 141 2003... 151 2003... 163... 174 2004... 180... 192 I 20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03 14 15 16 17 18 19 3 1 3

More information

(P37) 新华社评论员 : 加强队伍建设造就新闻人才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P40) 人民日报 社论: 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P43) 人民日报 评论员: 从全局出发把握新闻舆论工作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

(P37) 新华社评论员 : 加强队伍建设造就新闻人才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P40) 人民日报 社论: 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P43) 人民日报 评论员: 从全局出发把握新闻舆论工作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 意识形态与宣传思想工作 学习资料汇编 党委宣传部 (2016 年 3 月 )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P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P8)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 (P17)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More information

丁光训文集 研读札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丁光训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 他结合新中国的国情 重 新思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他对上帝和基督 的根本特性做了新的界定 对神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诠释 他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新道路和基督徒思想信仰的新 变化 丁光训神学思想 当代中国基督教

More information

174 ( ) (PPS) % 47.5%; 50.8% 49.2% % 45.6% 53.6% 46.4% 2010 : % 48.4% 53.5% 46.5% ;

174 ( ) (PPS) % 47.5%; 50.8% 49.2% % 45.6% 53.6% 46.4% 2010 : % 48.4% 53.5% 46.5% ; 44 2 Vol.44.2 ( ) JournalofAnhuiNormalUniversity(Hum.&Soc.Sci.) 2016 3 Mar.2016 DOI:10.14182/j.cnki.j.anu.2016.02.005 X * 顾 辉 ( 230051) : 社会流动 ; 阶层固化 ; 二代 现象 : 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结构调整进入了新阶段 各阶层之间流动 尤其是向上流动的机会是否公平合理

More information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串讲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串讲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串讲 1 邓天虹 2016 年 1 月 12 日 题型与分值分布 1. 分数分布 = 书本知识 90% + 形式与政策 10% 题型 题数 分值 总分 选择 25 2 50 简答 5(7 选 5) 7 35 材料 1 15 15 历史事件三要素 : 历史背景 : 谁, 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提出, 经过什么事件, 最终确立科学内涵 : 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历史意义

More information

年度回眸 领航中国, 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述评 1

年度回眸 领航中国, 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述评 1 浙江大学党支部理论学习 参考资料 2015 年第 2 期 党委宣传部编 2015 年 1 月 13 日 年度回眸 目录 评论改革 党建工作 年度回眸 领航中国, 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述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〇一四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14 15 16 17 18 19 教育改革打响攻坚战

More information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期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期 外军史研究 冷战 政策与朝鲜战争的爆发 彭安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阵营 为 遏制共产主义 美国不遗余力地推行 冷战 政策 朝鲜半岛是 两大阵营在东方对立的主要阵地 朝鲜战争是两大阵营之间不可避免的大较量 也是 冷战 政策的必然产物 冷战 政策 朝鲜战争 美国 苏联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期 外军史研究 冷战 政策与朝鲜战争的爆发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江红英 进行人力管制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 实施这一举措的直接原因在于抗战的需要 即推行兵役制度 保障军需后勤 建设后方工业 平衡人力资源 国民政府为实施人力管制 设置了专门机构 进行大规模摸底调查与登记 制订出一系列法规 人力管制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主要为 一般人力管制 技术员工管制 工资管制 实施国民义务劳动 在抗战最为艰苦的 年代初期 国民政府的人力管制为坚持持久抗战 最后夺取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人力政策上的保证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秦 燕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改革婚姻家庭制度 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 出现了法律与习俗 两性关系 新旧婚姻观念之间的冲突 表明了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边区政府为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一时期婚姻家庭变革的实践促进了边区的建设和持久抗战 并为新中国建立以后继续实行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陕甘宁边区 婚姻家庭 变革!!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More information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滕守尧 生态观就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观 本文通过生态农业和生态教育的对比 证明了自然界中物与 物之间相互联系和补充导致可持续性发展的事实也可以用到教育上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整个现代生态教育 的重中之重 因为它直接让学生面对人类心理深层的生态原型 认识自己的神性 从而有了使自身可持续 性发展的重要动力 生态观 可持续性发展 园丁式教育 灌输式教育 生态式教育 世界存在的真相 # # # 马克思 恩格斯的贡献!

More information

课上随堂考课后作业, 找不到, 请问班主任哦 与课程无关的问题 问答列表区留言 不建议买教材 以课件为主哦 老师我明白啦 1 老师我完全不懂 2 课上有随堂考试, 课后有课后作业, 还要记得给老师打五分哦 ~~

课上随堂考课后作业, 找不到, 请问班主任哦 与课程无关的问题 问答列表区留言 不建议买教材 以课件为主哦 老师我明白啦 1 老师我完全不懂 2 课上有随堂考试, 课后有课后作业, 还要记得给老师打五分哦 ~~ 课上随堂考课后作业, 找不到, 请问班主任哦 与课程无关的问题 问答列表区留言 不建议买教材 以课件为主哦 老师我明白啦 1 老师我完全不懂 2 课上有随堂考试, 课后有课后作业, 还要记得给老师打五分哦 ~~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那就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十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More information

关于罗斯福时代新政 宪法革命 的几点浅见 韩 铁 美国宪法的若干重要法理原则及其运用在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任内 发生了巨大变化 史称新政 宪法革命 不过 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所谓 年最高法院的 及时转向 中一锤定音的 最高法院在正当程序 商业权 公众福利条款上的态度及其变化充分说明 新政宪法革命无论是从当时还是其后的发展来看都有它的连续性 局限性和复杂性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对新政宪法革命乃至于整个新政的历史评价才会比较准确

More information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战时文化统制与日本文化的现代转型 尚 侠 战时文化统制和 大政翼赞 统制经济三位一体 是日本法西斯国家体制的一个重要而有机的构成 就国民意识整合的本质而言 它是膨胀的 扩大化了的国家主义 文化统制作为政府主导下的一种文化强制力量 割断了日本文化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导致了日本民族精神的某种惯性模式与病态现实 日本 战时 文化统制 文化转型!!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战时文化统制与日本文化的现代转型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D7AAB7A2C7F8BCB6B1EDD5C3BEF6B6A8CDA8D6AA2E646F63>

<4D F736F F D20D7AAB7A2C7F8BCB6B1EDD5C3BEF6B6A8CDA8D6AA2E646F63> 玉市教函 2010 132 号 签发人 : 杨希初 各县 ( 市 区 ) 教育局, 市直各有关学校 : 现将自治区教育厅 关于表彰 2010 年度全区优秀学生 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的决定 ( 桂教 2010 6 号 ) 转发给你们, 请你们及时在校内公布获得表彰的学生名单, 以资鼓励 希望受到表彰的个人和班集体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再接再厉, 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希望广大学生以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为榜样,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汪朝光 抗战时期 日本扶植的沦陷区伪政权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电影检查 从沦陷初期各地各自为政的电影检查 到沦陷中后期分别集中于汪伪 华北和东北三个伪政权统治地域内的统一电影检查 从汪伪政权表面上沿袭国民政府的电影检查制度 到华北伪政权另行自己的电影检查 再到东北伪政权基本上照搬日本电影检查制度 但万变不离其宗 沦陷区电影检查的实质是为日本侵略中国服务的 是为了禁止可能出现的反映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 独立精神和民族感情的影片

More information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 本文从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方式这一新的视角, 对北京著名的外来农村人口聚 居区 浙江村 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状况进行了生动描述和深入分析 指出 : 浙江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 劳动力 的流动, 它是带着综合性资源的 经营者的流动 浙江村村民进入城市的过程是不断寻找市场和开拓市场的过程, 并 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以聚居为基础的产业加工基地, 作者将这种类型的流动称为产

More information

2.2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科学的理论成果, 基础 : 旧唯物主义物质观, 现代科学成果, 方式 : 批判地继承, 进行科学总结 内容 : 唯物主义一元论 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物质决

2.2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科学的理论成果, 基础 : 旧唯物主义物质观, 现代科学成果, 方式 : 批判地继承, 进行科学总结 内容 : 唯物主义一元论 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物质决 马原期末复习 2018 年 1 月 7 日 1 绪论 1.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创造者, 继承者 :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造, 各个时代, 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 阶级属性 : 无产阶级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自然 社会及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 1.2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经济社会基础

More information

¹ º» ¹ º»

¹ º» ¹ º» 中国获取全球石油资源的战略选择 孙学峰 王海滨 大国获得海外石油权益的基本目标是希望能够顺利进入 分 享石油资源 理想目标则是能够逐步稳定 扩大既有的石油开采权益 大国 分享石油资源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降低竞争对手 包括先进入国家和其他后 进入国家 的抵制 争取资源拥有国的支持 从中国能源外交的实践来看 有 限分流是成功分享海外石油权益最为重要的战略 而有效化解竞争对手干扰的 主要策略包括限制收益和借助矛盾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9FAB1EACEAFD7DBBACF3739BAC5A3A8B9D8D3DAD3A1B7A2A1B6B1EAD7BCBBAFCAC2D2B5B7A2D5B9A1B0CAAEB6FECEE5A1B1B9E6BBAEA1B7B5C4CDA8D6AAA3A9>

<4D F736F F D20B9FAB1EACEAFD7DBBACF3739BAC5A3A8B9D8D3DAD3A1B7A2A1B6B1EAD7BCBBAFCAC2D2B5B7A2D5B9A1B0CAAEB6FECEE5A1B1B9E6BBAEA1B7B5C4CDA8D6AAA3A9> 标准化事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 〇 目 录 一 发展环境 1 2 二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 一 ) 指导思想 3 ( 二 ) 发展目标 4 三 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进程 5 6 四 提升制造业标准化水平 7 五 拓展服务业标准化领域 8 ( 一 ) 生产性服务业 9 10 ( 二 ) 生活性服务业 六 加强能源资源环境标准化工作 ( 一 ) 能源生产与利用 11 ( 二 ) 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 ( 三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孙新兴 本文以大量的历史事实 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两次侵占青岛时期在青岛实施的殖民教育和奴化归附教育 论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当年以教育为侵略武器 在青岛培养殖民统治者 并且妄图从思想上征服中国人民 最终吞并中国的侵略野心 日本侵占青岛 殖民教育 奴化归附教育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日本在青岛的殖民奴化教育评析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日本在青岛的殖民奴化教育评析 #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郭洪茂 满铁是日本推行大陆扩张政策的产物 铁路在满铁经营中始终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九一八事变后 满铁铁路运输业务不断膨胀 铁路工人数量也迅速增大 但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 尤其七七事变以后 满铁铁路运输日益紧张 劳动力供求矛盾也不断加剧 铁路劳动力严重不足 从业员素质下降 铁路事故增多 战时经济日趋窘迫 在这种形势下 满铁庞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体系赖以运转和经营的广大铁路工人 一方面在自身素质不断恶化条件下肩负着日益沉重的运输劳务

More information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 # # # # ( ( ( ( ( ( ( ( )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 # # # # ( ( ( ( ( ( ( ( ) 戚其章 世纪 年代 日本国内兴起了一股兴亚思潮 对此后的中日关系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这是近代中日关系上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 但也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课题 对此 近年来研究者颇不乏人 多谓兴亚主义的主流是应该肯定的 窃不谓然 本文认为 对兴亚主义须作具体分析 应肯定的只是其中的个别派别 其主流是不能肯定的 至于大力推动兴亚主义的兴亚会 不但不是所谓 民间组织或 民间对清友好组织 而是由日本外务省直接掌控和主导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 二十世纪的清史研究 钞晓鸿 郑振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省赈济会的难民救济活动及其社会影响 周术槐 难民 是一种特殊社会现象 产生难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 战争因素 是导致难民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国内因战争而形成的难民问题 成为当时中国 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 贵州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支援全国抗战的战略大后方 每日都有大量来自沦 陷区的难民涌入 国民党政府因此不仅对难民救济机构进行了必要调整 同时 还制定了相应的难 民转移方案

More information

考研政治张鑫团队基础班讲义s

考研政治张鑫团队基础班讲义s 考研政治张鑫团队基础班讲义 s 真题分析 一 单选 (16 题,16 分 ) 1,2,3,4 5,6,7,8 1. 马原 : 约 22 分 (4 单 4 多 1 分析 )8 章 :195 个考点 考试特点 9,10 (22 分,12 年 24 分 ) 分析 : 辩证法认识论 / 选择 : 章均 1 个 (1) 基础体系 11,12,13,14 (2) 理解能力 15,16 (3) 时代特征 二 多选

More information

特稿 艰辛与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 石仲泉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特稿 艰辛与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 石仲泉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着力培育爱心和责任感 余心言 特稿 艰辛与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 石仲泉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特稿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话说思想工作 出版发行 专题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More information

2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知道, 通过调查研究, 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2) 遵义会议以后, 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 (3)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 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

2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知道, 通过调查研究, 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2) 遵义会议以后, 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 (3)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 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世纪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运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 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

More information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 基于经济全球化两个重要假说的实证研究 刘志彪 吴福象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贸易一体化水平持续上升 对此虽然可以利用引力模型加以说明 但其解释力是有限的 本文在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一体化进行统计描述和计量检验的基础上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体的贸易竞争状况进行了结构分析 结果表明 经济体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 贸易量越大 贸易一体化程度也越高 通过各种因素的传导 经济体的出口竞争能力增强

More information

学而优则仕, 仕出京佳 京佳官方网站 :www.jingjia.org 知识结构 一 唯物论 2 个核心 : 物质 意识 2 大原理 : 唯物主义一元论 (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 辩证法 2 个核心 : 联系 发展 3 大规律 : 质变量变律 否定之否定 对立统一律 5

学而优则仕, 仕出京佳 京佳官方网站 :www.jingjia.org 知识结构 一 唯物论 2 个核心 : 物质 意识 2 大原理 : 唯物主义一元论 (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 辩证法 2 个核心 : 联系 发展 3 大规律 : 质变量变律 否定之否定 对立统一律 5 学而优则仕, 仕出京佳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400-700-9270 (VTPGJ HN)12180 中国 京佳 内部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京佳教育集团公考研究院 编写 京佳网站 :www.jingjia.org 京佳网校 :www.ccse.cn 勇于开始, 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京佳格言 第 1 页共 13 页 学而优则仕, 仕出京佳 京佳官方网站 :www.jingjia.org 知识结构 一 唯物论

More information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1927 南昌 汉口 湖南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 八七会议总结了失败教训, 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 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瞿秋白开始担任领导工作 ; 秋收起义 : 文家市决策提出战略重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1927 南昌 汉口 湖南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 八七会议总结了失败教训, 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 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瞿秋白开始担任领导工作 ; 秋收起义 : 文家市决策提出战略重 2017 事业单位公基精讲班 课程 : 毛中特 主讲人 : 张帅 时间 :2017.5.16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前中共党史 会议时间地点内容上 ( 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 ) 1921 海确定党的名称为 中国共产党 ; 中共 7 浙江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 :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一大月嘉兴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共二大 中共三大 国共第一次合作 四大 五大 1922 7 月 1923

More information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 # # # #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 # # # # 田苏苏 作为日本侵华战争中除东北地区之外中国最大的沦陷区和日本发动 大东亚战争的战略基地的华北 也是日军实施慰安妇政策最普遍和较典型的地区之一 但由于资料和证据的缺乏 目前对日军在这一地区实施慰安妇制度的具体情况的揭露还远远不够 本文以笔者掌握的有关资料 结合实地调查 对日军在华北地区实施慰安妇政策的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初步考察 日本侵华 慰安妇政策 华北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More information

% 27. 4% % 23 92% % 18 72% 12 48% % 20% % 41% 30% % % 42.

% 27. 4% % 23 92% % 18 72% 12 48% % 20% % 41% 30% % % 42. 2013. 1. 以成都市为例 由于我国城市社区福利服务具有弱可获得性的特征, 导致我国城市社区福利发展受制约从福利多元主义的视角看, 解决这种弱可获得性的途径, 一是明确国家是社会福利 制度的责任主体, 政府应继续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力度, 整合社区已有资源 ; 二是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 使它们成为社区福利服务的提供者输送者 ; 三是大力发展社区福利的 软 件, 即社区福利服务队伍建设 城市社区

More information

二 民国八年的五四运动 群众革命的斗争 曾经给帝国主义与卖国军阀 以莫大的打击 并且发展成为的革命高潮 但资产阶级国民党背叛出卖了革 命 所以现在帝国主义的进攻又厉害起来了

二 民国八年的五四运动 群众革命的斗争 曾经给帝国主义与卖国军阀 以莫大的打击 并且发展成为的革命高潮 但资产阶级国民党背叛出卖了革 命 所以现在帝国主义的进攻又厉害起来了 一 五三 的 济案 与 五九 的 二十一条 一样是日本帝国主 义利用卖国军阀侵略中国的纪念日子 济案 的结束 比 二十一条 更可 耻得多 二 民国八年的五四运动 群众革命的斗争 曾经给帝国主义与卖国军阀 以莫大的打击 并且发展成为的革命高潮 但资产阶级国民党背叛出卖了革 命 所以现在帝国主义的进攻又厉害起来了 中共党史资料 年第 期 三 代表资产阶级的蒋介石 在 济案 发生以后 不但做了许多卖国的

More information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习方式 统考拟招生计划数 001 经济学院 政治经济学全日制 经济学院 经济史 全日制 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 全日制 经济学院 世界经济 全日制 经济学院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习方式 统考拟招生计划数 001 经济学院 政治经济学全日制 经济学院 经济史 全日制 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 全日制 经济学院 世界经济 全日制 经济学院 001 经济学院 020101 政治经济学全日制 14 001 经济学院 020103 经济史 全日制 3 001 经济学院 020104 西方经济学 全日制 14 001 经济学院 020105 世界经济 全日制 7 001 经济学院 0201Z2 发展经济学 全日制 0 001 经济学院 020201 国民经济学 全日制 4 001 经济学院 020202 区域经济学 全日制 4 002 财政税务学院

More information

(9) 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 ( 理论基础 )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主要内容 ) 科学社会主义 ( 核心 纲领 ) 2 物质世界和实践 (1) 哲学定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 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关于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世界观

(9) 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 ( 理论基础 )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主要内容 ) 科学社会主义 ( 核心 纲领 ) 2 物质世界和实践 (1) 哲学定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 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关于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世界观 2014 春季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 期末复习要点 考试安排 ( 适用于 6-8 班 ) 时间 :6 月 13 日 14:00-16:00 地点 : 二教 107( 开卷 ) 二教 210( 闭卷 ) 题型 : 简答题 *3 辨析题*1 材料题*2 课程内容 1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More information

5. 人类迄今为止经历过的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是 ( 本题难度系数为 0.7)() A.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B.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C.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D. 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 6. 商品价值量的多少是由 ( 本题难度系数为 0.8)() A. 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B. 生产商品的劳

5. 人类迄今为止经历过的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是 ( 本题难度系数为 0.7)() A.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B.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C.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D. 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 6. 商品价值量的多少是由 ( 本题难度系数为 0.8)() A. 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B. 生产商品的劳 考研政治习题精选 :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 选择题 Ⅰ, 即单项选择题 ( 每题 1 分 ):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 将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就是 ( 本题难度系数为 0.7)() A. 资本积累 B. 资本积聚 C. 资本原始积累 D. 资本集中 2. 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历史和逻辑的出发点是 ( 本题难度系数为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¹

国际政治科学 ¹ ¹ 中国在领土争端中的政策选择 聂宏毅 李 彬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能够同多数国家通过和平谈判方式顺利解决边界问题 但同印度 苏联和越南曾一度兵戎相见 在解决与陆地邻国边界问题上 中国为何有宽和与强硬两种不同的政策选择 作者发现 邻国的边界政策属性对中国的政策选择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中国的政策选择是 强硬对扩张 宽和对现状 即如果邻国奉行扩张性边界政策 中国的态度趋于强硬 反之 如果邻国奉行维持现状的边界政策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À Á Â

¼ ½ ¾ À Á Â 追求知识神话的终结者 评马洛的戏剧人物浮士德 邓亚雄 在西方文学里 求知神话的传统历史悠久 浮士德 既是这个传统的延续 又是它的终结 随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文艺复兴的到来 神被边缘化 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 人的意志取代了神的观念 人们渴望认识自然 获得驾驭自然力的知识 在求知精神与新教意识形态严重冲突的语境下 马洛在继承神话传统的基础上 运用他的塑造能力 通过再现和改变神话的方式建构了一个浮士德求知的神话

More information

政治笔试材料参考

政治笔试材料参考 北大光华 MBA 政治复试锦囊 北大 MBA 才子们, 恭喜你们在联考一战中大获全胜! 听闻在应对 政治及英语听力复试 上, 略有忧虑 为回馈考友们对于高仕华章 2015-16 届辉煌成绩所做的支持与贡献, 特定于 2016 年 3 月 6 日上午 9:30-11:30 为北大成都考友们公益培训复试政治, 奉上 政治及英语听力复试 锦囊! 报名 : 请联系刘老师 18030476639 截止 2016.3.5

More information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国别与地区 冯 梁 英美两国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 但自近代以来 英美两国的关系既不友好也不特殊 甚至还是对手 英美 特殊关系 的形成 与两国在世界 上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并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政治家刻意追求 的产物 英美 特殊关系 得以延续 主要是基于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而非单纯的文化因素 英国从 特殊关系 中得益匪浅 特别在欧洲事务上获得了仅次于 美苏的影响 但在世界其他地区 两国关系并无特殊可言

More information

¹

¹ 复仇母题与中外叙事文学 杨经建 彭在钦 复仇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 也是以超常态的 极端性方式为特征的人类自然法则的体现 而在中外叙事文学中以 复仇 为取向的创作大致有三种母题形态 血亲复仇 痴心女子负心汉式复仇 第三类复仇 本文在对这三类复仇叙事模式进行艺术解析的前提下 发掘并阐释了蕴涵其中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指向 复仇母题 叙事文学 创作模式 文化蕴涵 ¹ º » ¼ ½ ¹

More information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庄世同 ## 祇和理性来统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二 法治应该具备哪些要件 & %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三 人性尊严应该具有哪些内涵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More information

实问题, 选取社会现实问题与考试大纲上的知识点具有结合点的内容, 以生动鲜活的材料作为载体, 命制材料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 考研政治的试题题型 政治理论是一门综合性 理论性 现实性很强的考试科目, 它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全部内容 政治经济学的部分主要原理 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

实问题, 选取社会现实问题与考试大纲上的知识点具有结合点的内容, 以生动鲜活的材料作为载体, 命制材料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 考研政治的试题题型 政治理论是一门综合性 理论性 现实性很强的考试科目, 它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全部内容 政治经济学的部分主要原理 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 2012 考研政治高分指导方略 李海洋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国家选拔高层次人才而在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设置的 一种高规格的人才遴选形式, 考研政治是检查考生是否具备基本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能力 的选拔性考试 考研政治的评价目标 考试的学科范围包括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 界经济与政治 思想政治理论科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汪丁丁贾拥民 (, ) 本文是一个从理论出发, 最终又回到理论的 案例研究 在特定的社会网络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习俗 习俗如果能够经受住不断发生的独僻性冲击, 就可以成为传统 这是对梅纳德史密斯的演化稳定策略概念的拓展 独僻性相当于变异或者突变, 演化稳定策略只经受了一次独僻性的冲击, 只有在随机地不断出现的冲击下保持稳定的习俗, 才能成为培顿杨所定义的传统, 这就是随机稳定均衡 义乌市场的发展,

More information

¹ º» ¼ ½ ¹ º» ¼ ½

¹ º» ¼ ½ ¹ º» ¼ ½ 战争制胜的秘密 评 军事力量 解释现代战争中的 胜利与失败 李 卓 近年来 美国国际安全研究中关于军事行动制胜因素的研究非常活跃 本文评述了此类研究的代表人物比德尔的 军事力量 解释现代战争中的胜利与失败 一书 对书中提出的 军事力量部署差异制胜论 的研究问题 分析框架 经验论证等主要研究环节进行了归纳和梳理 本文从理论 方法论等角度总结了此书的成就 认为该书通过构建以 军事力量部署 这一非物质变量为核心的安全理论

More information

第 期 曹 源 等 形式化方法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第 期 曹 源 等 形式化方法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曹 源 唐 涛 徐田华 穆建成 为了确保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设计和开发的正确性 比较了仿真 测试和形式化 种能够验证 系统设计正确性的方式 根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对安全的苛求性 提出了 个与系统安全相关的重要特性 即实时性 混成性 分布 并发 性 反应性 并分析了与这些特性相关的具体形式化方法 通 过对每种形式化方法的数学基础和应用范围的分析和归类 给出了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More information

微信公众号 :zaozhuangoffcn 2019 事业单位备考 2 群 : 第三章毛概 30 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毛泽东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 A. 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依靠社会主义制度

微信公众号 :zaozhuangoffcn 2019 事业单位备考 2 群 : 第三章毛概 30 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毛泽东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 A. 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依靠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章毛概 30 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毛泽东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 A. 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D. 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1. 答案 C 中公教育解析: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这些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

More information

¹ º» ¼ ¹ º» ¼

¹ º» ¼ ¹ º» ¼ 重构后冷战时期的跨大西洋关系 理想与现实 赵怀普 冷战时期以北约为支柱的大西洋联盟构成了美欧关系的基础 但由于双方权力的不对称 美欧联盟关系带有从属性质 冷战结束和欧盟崛起对传统的美欧关系格局带来了强烈冲击 重构后冷战时期的跨大西洋关系成为美欧双方的共同议程 美欧在跨大西洋关系重构问题上的互动和博弈表明 由于双方之间存在着利益和目标上的深刻分歧 短期内并不具备形成一种新的全面和机制化的大西洋伙伴关系的现实基础

More information

16 全球职业规划师 GCDF 资格培训教程 图 1 4 舒伯的循环式发展任务 Super 1990 的时候 由于工作者角色的中断 个人又缺乏其他角色可以替代它满足个人 的心理需求 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乃至出现严重的适应不良状况 角色和显著角色的概念有助于我们评估一个人在工作 学习 家庭 休 闲和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投入程度及其相互间的关联影响 从而帮助个人协 调平衡生活各部分的内容 丰富个人的生活空间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社会科学实验班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第一学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 3 周 考查 秋季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体育 (1

社会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社会科学实验班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第一学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 3 周 考查 秋季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体育 (1 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科学实验班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第一学年 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 3 周 考查 10720011 体育 (1) 1 2 考查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 考查 10640532 英语 (1) 2 2 考试 10420963 大学数学 (1)( 社科类 ) 3 3 考试 30700213 经济学原理 (1) 3 3 考试 20700012 社会学概论

More information

问题和实际问题

问题和实际问题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Ⅰ. 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 全国招生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 课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 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

More information

张成思 本文运用向量系统下的协整分析方法 针对 年不同生产和消 费阶段的上中下游价格的动态传导特征以及货币因素对不同价格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上中下游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并且上中游价格对下游价格具有显 著动态传递效应 而下游价格对中游价格以及中游价格对上游价格分别存在反向传导的 倒逼机制 另外 货币因素对上游价格的动态驱动效果最为显著 但并没有直接作用于下 游价格 因此 虽然货币政策的现时变化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不会直接反映在下游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化上

More information

!!

!! 涂正革 肖 耿 本文根据中国 个省市地区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 产出和污染排放数据 构建环境生产前沿函数模型 解析中国工业增长的源泉 特别是环境管制和产业环境结构变化对工业增长模式转变的影响 研究发现 现阶段中国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 污染排放总体上增长缓慢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中国工业高速增长 污染减少的核心动力 环境管制对中国工业增长尚未起到实质性抑制作用 产业环境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 污染减少的贡献日益增大

More information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两大理论成果 年中共七大的突出贡献是 A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C. 结束了王明 左 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D.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2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中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两大理论成果 年中共七大的突出贡献是 A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C. 结束了王明 左 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D.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2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中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 练习 ( 毛中特部分 ) 主讲 : 魏海涛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两大理论成果 1.1945 年中共七大的突出贡献是 A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C. 结束了王明 左 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D.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2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六大 C 中共七大 D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贵州役政之初探!!! # #

抗战时期贵州役政之初探!!! # # 莫子刚 抗战爆发前夕 国民政府被迫实行征兵制度 为了办好役政 抗战时期的贵州省国民政府采取了诸多政策措施 制订征集兵源办法和防漏堵逃措施 开展军民训练的基础扎实工程 采取宣传 抚慰 督导 奖惩和示范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推进手段 役政基本上取得成功 但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弊端和不足 此时的征兵运动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 但其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是日本帝国主义者 抗战时期 贵州省军政当局 役政 征兵!! #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胡迎建 抗战时期 旧体诗创作走出了五四以来的低迷状态 出现了复兴的态势 其表现是 残酷的战争为诗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题材与人生体验 抗战之初开展了利用旧的文艺形式包括旧体诗以鼓舞民心的讨论 诗作者队伍不断扩大 诗社纷纷成立 雅集 唱和活动频繁 出版诗集 创办刊物林林总总 总的特点是承继 诗经以来兴观群怨的优秀传统 多角度 广视野深刻地反映时代 高扬抗战救国主旋律 题材多样 内容丰富 主要表现为 一是描写世乱时艰

More information

一八一试卷代号 :2005 座位号仁口 国家开放大学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5 年秋季学期 " 开放专科 " 期末考试 政治经济学 (A) 试题 自 四五2016 年 1 月 一分一一一凸j iω一 一一 单项选择题 ( 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将其 标号填入括号中 每小题

一八一试卷代号 :2005 座位号仁口 国家开放大学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5 年秋季学期  开放专科  期末考试 政治经济学 (A) 试题 自 四五2016 年 1 月 一分一一一凸j iω一 一一 单项选择题 ( 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将其 标号填入括号中 每小题 一八一试卷代号 :2005 座位号仁口 国家开放大学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5 年秋季学期 " 开放专科 " 期末考试 政治经济学 (A) 试题 自 四五2016 年 1 月 一分一一一凸j iω一 一一 单项选择题 ( 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将其 标号填入括号中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 1.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在单位时间内 ( ) A. 创造的价值总量越少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 马 骏 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谁来使用权力 如何使用权力 选举制度是解决前一问题相对较好的制度 而预算制度是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好的制度 通过历史比较分析 可以总结出三条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世纪的欧洲道路 从建国到进步时代改革的美国道路以及雏形初现的中国道路 这意味着 西方经验并不是唯一的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相对于西方经验来说

More information

以南方电视台为例 南方电视台建于 年 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共电视台 致力于向全球报道 我们的美洲 它希望创造出一种能抗衡国际传媒集团的信息传播模式 推动拉美实现传媒独立 以传媒手段促进拉美一体化 它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拉美各国人民以自己的眼睛观察自我 使拉美各国人民加强相互了解和借鉴 发掘和认同自身的文化和身份 还有助于打破发达国家对全球传媒市场的垄断 为构建 国际信息新秩序 作出尝试 同时 它在保持独立性

More information

诗词的时空关系可分为诗词的外部时空关系和内部时空关系 在从时空关系的角度欣赏诗词 时 产生审美感受的主要动因不是审美过程中的 时间率领空间 和 收空于时 而是诗词自身化时间为 空间的审美机制 中国人从宇宙意识的构成到对艺术作品的审美 都遵循着在可把握的现实空间中寻找家 园感的心理机制 化时间为空间在诗词中的表现可分为将时间收摄入空间 在时空合一中归于空间 营造 往复循环的空间等数种 时空关系的疏离会导致价值空没的悲剧感

More information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一 治理 概念的历程 一 治理的概念化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二 理解欧盟治理 一 欧盟治理的主要特征 年第 期 欧盟研究 二 规制国家的出现及其对治理的影响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三 新治理模式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三 欧洲治理中民族国家的转型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