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寶雲經 寶積品 第七 4 大乘寶雲經 的異譯本, 都沒有這一品, 可見這是後來被編入 大乘寶雲經 的 6. 宋沮渠京聲所譯的 迦葉禁戒經, 一卷, 是從本經所說的聲聞正道, 抽出別譯所成的 5 (2) 受到大乘空 有二宗論師們尊重的 寶積經 在 大寶積經 四十九會中, 這是重要的一部! 龍樹 (N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乘寶雲經 寶積品 第七 4 大乘寶雲經 的異譯本, 都沒有這一品, 可見這是後來被編入 大乘寶雲經 的 6. 宋沮渠京聲所譯的 迦葉禁戒經, 一卷, 是從本經所說的聲聞正道, 抽出別譯所成的 5 (2) 受到大乘空 有二宗論師們尊重的 寶積經 在 大寶積經 四十九會中, 這是重要的一部! 龍樹 (N"

Transcription

1 慧日佛學班第 5 期 ( 寶積經講記 ) 不著空見. 兼通聲聞的寶積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 ) 釋圓波敬編.2008/9/10 依據釋圓融法師講義改編 一 大寶積經 的譯出與內容 大寶積經,120 卷, 是唐代 ( 西元 年 ) 菩提流志 (Bodhiruci) 編譯所成的, 分 49 會 早在麟德元年 ( 西元 654), 玄奘就想翻譯這部經, 由於年老力衰而停譯 1 1 叢書形跡的 大寶積經 古代稱為 寶積 的經典, 不在少數, 印度早已有了叢書的形跡 如 : 無盡意經 是 寶頂經 中 和合佛法品 ; 2 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 也以寶積 摩尼寶為名的 2 最古的寶積現在要說的, 可能是最古的寶積, 而被編為 大寶積經 的一會 (1) 古寶積經 的譯本這部 古寶積經, 譯本有 : 1. 後漢光和二年 ( 西元 179), 支婁迦讖 (Lokarakṣa) 初譯, 名 ( 佛 ) 遺曰摩尼寶經, 1 卷 2. 晉失譯的 摩訶衍寶嚴經,1 卷, 一名 大迦葉品 3. 秦失譯的 寶積經,1 卷, 今編為 大寶積經 第 43 會, 名 普明菩薩會 3 4. 趙宋施護 (Dānapāla) 譯, 名 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5 卷 這部經, 還有梵文本 藏文本 西元 1926 年,S. Holsteiṅ 對校梵本 藏文本, 及漢 譯四本, 出版 大寶積經迦葉品梵藏漢六種合刊 5. 這部經的漢譯, 還有梁曼陀羅仙 (Mandra) 共僧伽婆羅 (Saṃghavarman) 所譯的 大 1 [ 原書註,n.1]p.1173: 開元釋教錄 卷 8, 大正 55,560c 2 [ 原書註,n.2]p.1173: 十住毘婆沙論 卷 16, 大正 26,109c 3 寶積經講記,p.2-4 1

2 乘寶雲經 寶積品 第七 4 大乘寶雲經 的異譯本, 都沒有這一品, 可見這是後來被編入 大乘寶雲經 的 6. 宋沮渠京聲所譯的 迦葉禁戒經, 一卷, 是從本經所說的聲聞正道, 抽出別譯所成的 5 (2) 受到大乘空 有二宗論師們尊重的 寶積經 在 大寶積經 四十九會中, 這是重要的一部! 龍樹 (Nāgārjuna) 引用了本經, 特別是瑜伽學者 如 瑜伽師地論 [ 攝 ] 抉擇分中菩薩地, 稱為 菩薩藏中所有教授 的十六種應當了知, 6 是依本經而敘述的 傳為世親 (Vasubandhu) 所造的 大寶積經 論, 元魏菩提流支 (Bodhiruci) 譯成 4 卷, 是依 瑜伽 [ 攝 ] 抉擇分 而解釋本經的 這部經, 受到大乘論師的尊重 3 古寶積經 的內容說明 (1) 內容相同的部分 寶積經 的各種譯本, 文段略有出入, 但全經的主要部分, 是相同的 佛為大迦葉 (Mahākāśyapa) 說 菩薩正道 1 辨菩薩的行相: 菩薩的 正行, 是得智慧, 不失菩提心, 增長善法, 直心, 善調順, 正道, 善知識, 真實菩薩 : 共八事, 一一事以四法來分別, 並反說不合正行的菩薩邪行 正行勝利, 是得大藏, 過魔事, 攝善根, 福德莊嚴 正行差別, 是名符其實的菩薩, 應該具足三十二法 2 讚菩薩的功德, 共舉十九種譬喻 3 習中道正觀: 我空中道 ; 法空中道, 約蘊 界 緣起來闡明 更抉擇空義, 以免誤解, 及智起觀息 智生結業滅的意義 4 辨菩薩的特勝: 依八種譬喻, 明勝過聲聞 辟支佛的菩薩功德 5 明菩薩利濟眾生 7 : 畢竟智藥, 是不淨 慈悲等對治門, 三十七道品, 對治眾生的煩惱重病 出世智藥, 是從緣起空無我中, 觀自心的虛妄不可得, 而悟入無為聖性 4 [ 原書註,n.3]p.1173: 大乘寶雲經 卷 7, 大正 16,276b-c 5 [ 原書註,n.4]p.1173: 迦葉禁戒經, 大正 24,912a-c 6 [ 原書註,n.5]p.1173: 瑜伽師地論 卷 79-80, 大正 30,738c-747b 7 對應印順導師 寶積經講記 明菩蕯利濟眾生 之出處 : (1) 畢竟智藥,p (2) 出世智藥,p ( 總共十四句 ) (p.193) 平等 不二 : 總說聖性的平等無差別性 (p.194) 遠離 寂靜 清淨 無我 : 約聖性離染說 (p ) 無高下 真諦 : 約真理與勝智顯聖性 (p.195) 無盡 常 樂 淨 無我 真淨 : 與常樂我淨不同, 說無我 2

3 無為聖性是泯絕一切相的 ; 是平等 不二 遠離 寂靜 清淨 無我 無高下 真諦 無盡 常 樂 淨 無我 真淨 8 以上是菩薩正道 9 聲聞正道 6 比丘的應行與不應行: 比丘應行戒 定 慧三學, 應離八種 ( 二法的 ) 過失 7 沙門的善學與不善學: 形服具足而破戒的, 威儀具足而破見的, 多聞 獨處而求名聞的, 都是不善學, 應學 實行沙門 8 持戒的善淨與不善淨: 著有的, 執我的, 取眾生相的, 見有所得的, 雖持世俗戒, 不善不淨, 可說是破戒的 善持淨戒的, 是離我我所見, 以淨智通達聖性的 9 五百增上慢比丘聽了, 不能信解而離去 佛化二比丘, 與增上慢比丘共論, 五百比丘心得解脫 回來見佛, 依密意說自證法 以上是聲聞正道 10 (2) 內容差異的部分 漢譯的 遺曰摩尼寶經, 到此為止 普明菩薩會 寶積經, 以下有佛為普明菩薩說一段, 明菩薩的不住相, 大精進, 為眾生, 疾成佛道 四義 摩訶衍寶嚴經, 及 瑜伽師地論 攝抉擇分, 沒有普明菩薩問答, 以下有受持勝解的功德 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 以下有普明問答及勝解功德 ; 全經都有重頌 普明問答與持經功德, 可能是附編的, 所以各譯本, 或有或沒有, 彼此都不相同 4 小結 敘述菩薩正道與聲聞正道, 是從菩薩道的立場說的 廣舉種種譬喻, 有經師的特色 11 文體簡要明白, 全經極有條理, 與論書相近 從實行的立場, 說明事理, 少說仰信的 佛與大菩薩的方便妙用 對人間的修學者來說, 這是極其平實的寶典! 二 不著空見的 寶積經 1 寶積經 對取著的空見加以評斥 大寶積經 卷 112 普明菩薩會 ( 大正 11,634a) 說 : 迦葉! 真實觀者, 不以空故令諸法空, 但法性自空 迦葉! 非無人故名曰為 8 印順導師 寶積經講記,p 對應印順導師 寶積經講記 菩蕯正道 之出處 :(1)p.21,(2)p.77,(3)p.92,(4)p.137,(5)p 對應印順導師 寶積經講記 聲聞正道 之出處 :(1)p.196,(2)p.213,(3)p.229,(4)p 譬喻 : 對於某一義理, 為了容易理解, 舉事來比況說明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374: 持經譬喻者, 是勤修禪觀的, 重於通俗教化的 廣引譬喻, 多用偈頌來宏法 3

4 空, 但空自空 當依於空, 莫依於人! 若以得空便依於空, 是於佛法則為退墮 如是迦葉! 寧起我見積若須彌, 非以空見起增上慢 所以者何? 一切諸見依空得脫, 若起空見, 則不可除 依經文所說, 空見是比我見更惡劣的 空 無相 無願 無生 無起 無我, 都是本性空的, 不是由於觀察, 破了什麼而成為空的 性空, 是如 法界等異名, 唯有不落情見 戲論, 淨智所現證, 是不能於空而取著的 經說 便依於空 的 依, 其他的譯本, 是 猗 著 執著 的意義 12 這一段經文, 非常的著名! 中觀與瑜伽二家重視本經 中論 引經說: 大聖說空法, 為離諸見故, 若復見有空, 諸佛所不化 不能正觀空, 鈍根則自害, 如不善咒術, 不善捉毒蛇 13 瑜伽師地論 也引經說: 世尊依彼密意說言: 寧如一類起我見者, 不如一類惡取空者 14 後代的瑜伽學者, 成立依他起性自相有, 彈破依他起無自性的學者, 總是引用這幾句話 對於 空 的解說, 中觀與瑜伽二家, 是有不同方便的, 這裏不用敘述, 但對於 空見 的取著, 都是要評斥的 2 追溯空見的由來怎麼會有 空見 呢? (1) 阿含經 空 無相 無願, 阿含經 中稱為 三解脫門, 三三昧 (2) 般若法門 原始般若, 著重於不取不著的離相 不取不著的深悟, 名為 無生法忍, 體悟一切法不生不滅, 本來寂滅 涅槃 下品般若 以空 無相 無願 無生 無起, 表示涅槃寂滅 一切法本性寂滅, 當然也就是一切法本空 本無相 本無願了 空 在 般若法門 的發展中, 大大的發展起來 中品般若 說: 離色亦無空, 離受 想 行 識亦無空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 受 想 行 識即是空, 空即是 ( 受 想 行 ) 識 15 晉譯本 與 秦譯本 都如此, 唐譯本 作: 色自性空, 不由空故, 色空非色 色不離空, 空不離色 ;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 受 想 行 識也這樣說 ) 16 在 不離 即是 以上, 更加 不由空故 的解說 中品般若 時代, 般若法門 已著重 一切法空 了 一切法空的說明是 : 無因無果, 無業無報, 無繫縛無解脫, 無修無證, 無凡夫, 無阿羅漢 緣覺 菩薩與如來 12 [ 原書註,n.6]p.1174: 摩訶衍寶嚴經, 大正 12,196c 遺曰摩尼寶經, 大正 12,191a 大迦葉 問大寶積正法經 卷 2, 大正 12,207b 13 [ 原書註,n.7]p.1174: 中論 卷 2, 大正 30,18c 又卷 4, 大正 30,33a 14 [ 原書註,n.8]p.1174: 瑜伽師地論 卷 36, 大正 30,488c 15 [ 原書註,n.9]p.117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 1, 大正 8,221b-c 16 [ 原書註,n.10]p.1174: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 第二分 ) 卷 402, 大正 7,11c 4

5 17 (3) 文殊法門 文殊法門, 本著 勝義 法界 空, 詰破一切 : 聲聞法以外, 菩薩道的發菩提心 度眾生 得無生忍 授記 坐道場 成佛 轉法輪, 都一一難破, 使對方啞口無言 所說的一切法空, 當然是如實的, 正確的, 但由世俗語言所表示的名義, 在一般聽眾的意解中, 可能有不同的意解, 引起不正確的傾向 (4) 小結 在初期大乘時代, 一切法空, 是公認為究竟而沒有異議的 本經也是闡揚空義的, 卻傳出了 寧起我見, 不起空見 的呼聲, 顯然已發見了當代的大乘佛教, 有失卻中道 而流於謬誤的傾向 本經為後漢支讖初譯, 為西元 150 年前集出的經典, 也可見西元 150 年前, 大乘空義昂揚聲中, 空想應經已引起副作用了! 3 糾正 惡取空 的二部大乘經 這裏要附帶的說到二部經 (1) 慧印三昧經 慧印三昧經,1 卷, 吳支謙 ( 西元 年間 ) 譯 異譯本, 有 如來智印經, 1 卷, 宋失譯 大乘智印經, 五卷, 趙宋智吉祥 (Jñānaśrī) 等譯 趙宋本譯出極 遲, 內容小有差異 慧印三昧是如來境界 佛命彌勒 (Maitreya) 護法, 說七事因緣發菩薩意 [ 菩提心 ] 18 七 種因緣, 可與 瑜伽師地論 發心品 的四因四緣對讀 19 慧印三昧經 ( 大正 15,464b 466b) 說 : 後來世人, 當自說言 : 我所作業, 是菩薩行 住在有中, 言一切空 亦不曉空, 何所是空? 內意不除, 所行非法 口但說空, 住在有中 我泥洹後, 人當說言 : 一切諸法, 視之若夢 不行是法, 著於有中, 便自說言 : 我已知空 末世比丘, 學大乘空法而著在有相中 見地不純正, 所行又不合法, 意味著當時部分宣揚空教者的實況 自以為 知空, 而其實 不曉空, 不知道 何所是空, 著在有相中, 當然是 惡取空 了 (2) 濟諸方等學經 濟諸方等學經, 一卷, 晉竺法護譯 異譯名 大乘方廣總持經, 一卷, 隋毘尼多 流支 Vinītaruci 譯 17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 : 在初期大乘經中, 文殊法門 與 般若法門 同源( 於 原始般若 ), 而有了獨到的發展 般若法門 尊重聲聞人, 以為阿羅漢與具正見的 ( 初果 ), 一定能信受般若 已證入聖位的, 如能發菩提心, 那是好極了, 因為上人應更求上法 這一態度與方法 ( 與釋尊對當時外道的態度相同 ), 是尊重對方, 含容對方, 誘導對方來修學 對存在於印度的部派佛教, 相信能減少諍論, 從大小並行中導向大乘的 ( 後代的中觀與瑜伽師, 都採取這一態度 ) 文殊法門 卻不然, 著重於呵斥聲聞, 文殊法門 卻表示了但說深法的立場 18 [ 原書註,n.11]p.1174: 慧印三昧經, 大正 15,463b 19 [ 原書註,n.12]p.1174: 瑜伽師地論 卷 35, 大正 30,481a-b 5

6 從 濟諸方等學 的經名, 可以知道這部經是對方廣 大乘學者偏謬的糾正 經作佛在不久入涅槃時, 為彌勒菩薩說 大乘學者的輕毀聲聞, 般若學者的輕毀其他經典, 是誹毀三寶, 不免要死墮地獄的, 如 濟諸方等學經 20 說 : 1. 當來末世, 五濁之俗, 餘五十歲 或復說言: 若有經卷說聲聞事, 其行菩薩 ( 道者 ), 不當學此, 亦不當聽, 非吾等法, 非吾道義, 聲聞所行也 修菩薩者, 慎勿學彼 辟支佛法, 亦復如是, 慎莫聽之! 諸菩薩中, 剛強難化, 弊惡凶暴, 妄言兩舌, 尠聞智少, 宣傳佛道, 別為兩分 欲為菩薩, 當學此法, 不當學是 而懷是心, 誹謗於佛, 毀呰經典, 鬥亂聖眾, 壽終身散, 便墮地獄 2. 惟但宣散一品法教, 不知隨時, 觀其本行, 講說經法也 不能覺了達諸法界, 專以空法而開化之, 言一切法空, 悉無所有 所可宣講, 但論空法, 言無罪福, 輕蔑諸行 復稱己言, 如今吾說悉佛所教 3. 或有愚人口自宣言: 菩薩惟當學般若波羅蜜, 其餘經者非波羅蜜, 說其短乏 4. 世尊告文殊師利: 或有愚騃, 不識義理, 趣自說言 : 般若波羅蜜, 如來所行, 是諸如來無極修教, 餘經皆非佛語 學大乘者, 主張但學大乘經, 輕蔑聲聞教法, 對佛教中 ( 傳統的 ) 聲聞道與新興的菩薩道, 是會引起嚴重對立的, 這決非佛教之福! 本經主張學菩薩道的, 可以學聲聞經, 正如 般若經 所說, 菩薩應該遍學一切法門 過分的強調空法, 高推 般若波羅蜜經, 是當時佛教的實情而表現於經中的 學菩薩而輕棄聲聞經的, 學般若空而 輕蔑諸行 輕棄餘經的學風, 對佛教會有不良的後果 (3) 小結上面兩部經, 提出了學菩薩而尊聲聞, 尊重空義而不廢事行, 都是未來大乘瑜伽者的方向 彌勒是未來佛, 經常出現於大乘經中, 但佛為彌勒說的, 卻非常的少 這兩部經是為彌勒說的 ; 西元四世紀集出的 瑜伽師地論, 是彌勒佛說的 推崇彌勒菩薩的大乘瑜伽者, 在思想淵源上, 應該說是相當早的 如 慧印三昧經, 為西元 250 年前譯出的 ; 濟諸方等學經, 是西元 300 年前譯出的 這兩部經在印度的集出, 約為西元二 三世紀間 4 寶積經 在初期大乘時期所展現的特質 寶積經 說菩薩道以後, 又說聲聞道, 這在大乘經中, 是不多見的 (1) 含容與尊重二乘的初期大乘法門在大乘興起時, 如 : 淨土法門 的 阿彌陀經 阿閦佛國經, 是三乘共生的淨土 在 阿彌陀經 的二十四願中, 多數是 菩薩 阿羅漢 一起說的 20 [ 原書註,n.13]p.1174: 濟諸方等學經 :1 ( 大正 9,375b-c) 2 ( 大正 9,376a) 3 ( 大正 9, 377a) 4 ( 大正 9,377c) 6

7 般若法門 中, 菩薩應學般若波羅蜜, 聲聞與辟支佛, 也應學般若波羅蜜 : 般若是三乘共學的 21 懺悔法門 的 舍利弗悔過經 說: 欲求阿羅漢道者, 欲求辟支佛道者, 欲求佛道者, 都應該六時禮十方佛, 向佛懺悔 22 大乘佛法的本義, 不是拒絕聲聞 傳統佛教者, 而是誘導來共同修學的 佛法有佛法的特質, 大乘佛法與聲聞法, 有著共同的內容 十地品 也說 : 八地菩薩所得的無分別法, 是二乘所共的 23 (2) 輕視與漠視二乘的初期大乘法門自 文殊法門, 抑小揚大, 彼此的距離, 不覺得遠了! 華嚴法門, 多數是專說佛菩薩事 然流行於印度的佛教, 聲聞佛教是事實的存在, 有著深固的傳統, 不是輕視與漠視所能解決的! (3) 不忘大乘本意, 尊重聲聞道的 大寶積經 寶積經 不忘大乘本意, 從大乘的立場來說聲聞道 傳統的出家聲聞行者, 是以受持事相的戒律為基, 不免形式化 寶積經 肯認聲聞道, 但依三增上學的要義 智證淨心說, 也就是比丘出家的意義所在 如 大寶積經 卷 112( 大正 11,637a-b) 說 : 心不著名色, 不生我我所, 是名為安住, 真實淨持戒 雖行持諸戒, 其心不自高, 亦不以為上, 過戒求聖道, 是名為真實, 清淨持戒相 不以戒為最, 亦不貴三昧, 過此二事已, 修習於智慧 空寂無所有, 諸聖賢之性, 是清淨持戒, 諸佛所稱讚 心解脫身見, 除滅我我所, 信解於諸佛, 所行空寂法 如是持聖戒, 則為無有比! 依戒得三昧, 三昧能修慧 ; 依因所修慧, 逮得於淨智 ; 已得淨智者, 具足清淨戒 寶積經 是重智證的, 依空平等性而說實行沙門 : 於諸法無所斷除, 無所修行, 不住生死, 不著涅槃 知一切法本來寂滅, 不見有縛, 不求解脫, 是名實行沙門 24 確認聲聞法, 而重視內心的修證 三乘同入一法性, 這樣的聲聞道, 是不會障礙菩薩道的 般若經 也一再的說: 阿羅漢與具足正見者 ( 須陀洹果 ), 是能信解般若的, 25 只是悲願不足, 不發菩提心而已 竺法護所譯的 諸佛要集經, 佛教阿難 (Ānanda) 為聲聞眾說法, 也是依大乘深義說的 26 諸佛共說的菩薩道, 就是 中品般若 所說的大乘 這部並說聲聞與菩薩道 21 [ 原書註,n.14]p.1174: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卷 1, 大正 8,537b 22 [ 原書註,n.15]p.1174: 舍利弗悔過經, 大正 24,1090a 23 [ 原書註,n.16]p.1174: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 38, 大正 10,199b 24 [ 原書註,n.17]p.1174: 大寶積經 卷 112 普明菩薩會, 大正 11,636b 25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卷 5, 大正 8,558b19-24: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 是如甚深, 諸佛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從是如生 世尊! 如來得是深法, 能為眾生說是如相 如是如相, 誰能信者? 唯有阿毘跋 致菩薩, 及具足正見者, 滿願阿羅漢, 乃能信之 26 [ 原書註,n.18]p.1174: 諸佛要集經 卷上, 大正 17,757a 7

8 的, 與 文殊法門 有關, 是文殊 (Mañjuśrī) 受到貶抑, 被移往鐵圍山的經典 27 濟諸方等學經, 也評斥由於輕視聲聞, 引起聲聞與菩薩的嚴重對立 導師的看法這樣的聲聞道, 不障礙大乘, 可以貫通大乘, 有迴入大乘的可能 如不是一味的寄心於理想, 那末面對人間的佛教, 這應該是最通情理的正確態度! 原則的說, 未來的論師, 中觀大乘與瑜伽大乘, 就是秉承這一方針的 這所以中觀與瑜伽, 法義上有許多異說, 而同被稱譽為大乘正軌的空有兩輪! 27 諸佛要集經 卷 2, 大正 17,763a25-b2: 天王如來即如其像三昧正受而現神足, 移文殊師利自然立於鐵圍山頂, 不自覺知誰為舉著於此山頂 於彼自念今何變怪, 吾在大眾巍巍難量威神殊絕, 處諸大聖嚴淨道場, 忽至于此住鐵圍頂, 誰之所為? 尋即知之, 天王如來之所興變 8

9 慧日佛學班第 5 期 ( 寶積經講記 ) 寶積經講記 懸論 釋圓波敬編.2008/9/10 一 大寶積經 與 ( 古典的 ) 寶積經 ( 一 ) 大寶積經 的編譯 1 大寶積經, 共一百二十卷, 是唐代的菩提流志, 在武后神龍二年開譯, 到先天二 2 年編譯完成的 在中國佛教界, 寶積經 被稱為五大部之一 3, 有著崇高的地位 這部 大寶積經 共有四十九會, 也就是四十九部經的纂集 4 5 雖然是菩提流志奉詔翻譯, 其實只能說是譯編 6 因為四十九會當中, 如古人翻譯得很精確, 就不再新譯 如古譯文義艱澀或者脫落, 或者古人還沒有譯出的, 這才加以 (p.1) 翻譯 所以現在的 大寶積經, 實是多數人翻譯的編集 菩提流志新譯的, 凡二十七會 ; 古師所譯的, 共二十二會 7 論卷數, 菩提流志新譯的, 不過三分之一 只因為到菩提流志手中, 大部才編集完成, 所以一般說是菩提流志所譯的 1 武后神龍二年 ( 西元 706 年 ) 據 資治通鑑考異 卷十二引 則天實錄, 神龍本為則天年號, 不久, 中宗 ( 李顯 ) 復辟, 沿用不改 菩提流志卒於西元 727 年 2 玄宗 ( 李隆基 ) 年號, 先天二年 ( 西元 713 年 ) 3 以佛法研究佛法,p : 般若, 華嚴, 大集, 涅槃 四大部 ( 或加寶積為五大部 ) 唐智昇 開元釋教錄 所分五大部 ( 般若 寶積 大集 華嚴 涅槃 ) ( 一 ) 大乘經中之五種大部經典 又稱五部大乘經 乃開元釋教錄對大乘經典所作之分類 即 :( 一 ) 般若部, 凡二十一部, 七三六卷, 七十三帙 ( 二 ) 寶積部, 凡八十二部, 一六九卷, 十七帙 ( 三 ) 大集部, 凡二十四部, 一四二卷, 十四帙 ( 四 ) 華嚴部, 凡二十六部, 一八七卷, 十八帙 ( 五 ) 涅槃部, 凡六部, 五十八卷, 六帙 ( 二 ) 全部大乘經分類為五種大部 即 :( 一 ) 華嚴部,( 二 ) 方等部,( 三 ) 般若部,( 四 ) 法華部, ( 五 ) 涅槃部 出於 閱藏知津 乃智旭依天台宗之五時教判所立者, 將開元錄所分之寶積 大集二部攝屬方等, 別立法華部, 又五大部外之重單譯經亦大多攝入方等部中 按 據 開元釋教錄 卷十一之說, 般若為諸佛之母, 故將般若部置於五大部之首, 凡二十一部七三六卷 ;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二十則錄有三十二部七五七卷 ; 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一載有四十部七九四卷 ; 智旭之 閱藏知津 依天台宗五時判教之說, 改置般若部於五大部之第三 4 德格版丹珠爾目錄, 刻本第二一 頁上 : 西藏經錄家相傳寶積經類有百千品, 十萬頌, 與華嚴大本相同, 而現存大部四九品, 只是據所存者儘量譯之而已 5 菩提流志 (Bodhiruci): 南印度人, 西元 693 年唐朝武后時來中國, 譯三藏迻譯聖典, 為武后所尊敬 開元釋教錄 卷 9 曰 : 沙門菩提流志, 本名達磨流支, 唐言法希, 天后改為菩提流志, 唐言覺愛 南印度人 6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164: 大寶積經, 一二 0 卷, 是唐代 ( 西元 年 ) 菩提流志 Bodhiruci 編譯所成的, 分四十九會 早在麟德元年 ( 西元 654), 玄奘就想翻譯這部經, 由於年老力衰而停譯 7 菩提流志所譯的會次, 凡二十七會 : ( 彌勒菩薩問八法會 ) 其中有十七會菩提流志認為先前譯本不佳而重譯, 十會為新譯 開元釋教錄 卷 9,, 大正 55,570b16-25: 於中二十六會 三十九卷, 流志新譯 謂三律儀會, 無邊莊嚴會, 勝鬘夫人會, 廣博仙人會 8

10 本經為什麼稱為寶積? 有人以為 : 寶積經 是一部叢書, 所以寶積是多種經典 法寶總集的意思 8 當然, 大寶積經 被作為多種經典的編集, 在玄奘法師時代, 早就如此了 據 慈恩傳 說 : 奘師去世那一年元旦, 曾因寺僧的勸請, 而試譯 大寶積經 9 真正說起來, 現在所要講的 普明菩薩會 ( 大寶積經第四十三會, 第一百十二卷 ), 才是原始的 寶積經 而現在的 大寶積經 只是附合 寶積 二字, 將四十九部不同的經典, 編集在一起而已 所以現在的四十九會, 性質互不相同 ; 既沒有一貫的論題, 也說不上前後的一定次第 寶積經 四十九會, 與 大般若經 十六會, 華嚴經 九會等, 意義完全不同 ( 二 ) 古典的 寶積經 現在要講的 大寶積經 的 普明菩薩會, 是古典的 寶積經 ( 其餘四 (p.2) 十八會, 是合編而才稱為寶積的 ), 這可以從兩點來說 : 一 古代所說的 寶積經, 都是指本經說的 : ( 一 ) 本會內題 古大寶積經 糅譯於 大乘寶雲經 中的, 叫 寶積品 10 ( 二 ) 龍樹 大智度論 ( 卷二八 ), 引 寶頂經, 明菩薩初發心勝於二乘, 就是此經, 可知寶頂是寶積的異譯 ( 三 ) 魏菩提流支( 或勒那摩提 ) 譯的 大寶積經論 四卷, 傳為世親菩薩所造 依西藏所譯, 說是世親弟子安慧菩薩造的 這部 大寶積經論, 就是本經 普明菩薩會 的釋論 二 古代大乘聖者, 是特別重視本經的 : ( 一 ) 中觀大乘( 空宗 ) 的龍樹菩薩, 引用 寶頂經, 就是本經, 這已在上面說過了 又如 大智度論 所說 : 聲聞空如毛孔空; 菩薩空如太虛空 及 中觀論 的 : 大聖說空法, 為離諸見故 11 一偈, 都是引用本經的 ( 二 ) 瑜伽大乘( 有宗 ) 的彌勒菩薩, 在 瑜伽論 攝抉擇分 ( 卷 79 80) 12, 說 8 元魏譯 大寶積經論 卷 1, 論云 : 彼大乘法寶中所有法相盡攝取故, 此妙法門名為寶積 此不懂為一部經之名, 也可用作通名 寶積部可以包括通論大乘法門的各經 原來寶積的名稱就是指賅攝大乘法寶各種異門的經典而言 9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卷 10,276c2-9: 麟德元年春正月朔一日, 翻經大德及玉華寺眾慇懃啟請翻 大寶積經 法師見眾情專至, 俛仰翻數行訖, 便攝梵本停住, 告眾曰 : 此經部軸與 大般若 同, 玄奘自量氣力不復辦此, 死期已至, 勢非賒遠 ; 開元釋教錄 卷 8,560c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165: 梁曼陀羅仙(Mandra) 共僧伽婆羅 (Saṃghavarman) 所譯的 大乘寶雲經 寶積品 第七( 大乘寶雲經, 卷第七, 大正 16,276b)) 大乘寶雲經 的異譯本, 都沒有這一品, 可見這是後來被編入 大乘寶雲經 的 11 中論 卷 2 13 觀行品, 大正 30,18c16: 大聖說空法, 為離諸見故 12 瑜伽師地論 卷 79-80, 大正 30,738c-747b 印度佛教思想史 p.50: 摩怛理迦是 本母 的意思, 通於法與律, 這裏所說的, 是 法 的本母 對於修多羅 契經, 標舉 ( 目 ) 而一一解說, 決了契經的宗要, 名為摩怛理迦 如 瑜伽師地論 攝事分 ( 卷八五 九八 ) 的摩怛理迦是 雜阿含經 修多羅 部分的本母 又如 瑜伽論 攝決擇分 ( 卷七九 八 0), 標舉菩薩的十六事, 一一加以解說, 是大乘 寶積經 的 本母 這是 釋經論, 但決了宗要, 與依文釋義的不同 9

11 菩薩正行十六事, 就是本經的摩呾理迦 安慧的 大寶積經論 13, 是依此敷演而成的 14 又如 攝大乘論 所知相品, 所說 (p.3) 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 以及唯識學者所傳的十三種中道, 15 都是依據本經的 特別是 寧起我見如須彌山, 不起空見如芥子許 一語, 為瑜伽大乘特別重視的金句 ( 三 ) 印度大乘正統的空有二宗, 一致重視本經 寶積經 ( 普明菩薩會 ), 可見本經的價值了 二 古寶積經的翻譯本經現存的譯本, 共有四譯 : 一 後漢支婁迦讖譯, 佛說遺曰摩尼寶經, 一卷 二 晉失譯, 佛說摩訶衍寶嚴經 ( 一名大迦葉品 ), 一卷 三 秦失譯, 普明菩薩會 ( 古大寶積經 ), 一卷 編入 大寶積經 第四十三會 四 趙宋施護譯, 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 五卷 此外, 一 宋沮渠京聲譯的 佛說迦葉禁戒經 18, 實為本經兼說聲聞道中正 (p.4) 說一段之 13 根據西藏譯本 14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165: 傳為世親 Vasubandhu 所造的 大寶積經論, 元魏菩提流支 (Bodhiruci) 譯成四卷, 是依 瑜伽 抉擇分 而解釋本經的 按 元魏菩提流支, 北印度人, 大乘瑜伽學者, 西元 508 年魏宣武帝時來洛陽多翻諸經 15 瑜伽師地論 卷 80, 大正 30,742c17-743a3: 云何菩薩於正行中安立所學 謂諸菩薩具足法住 於依世俗諦道理所說不了義 非所依聲聞乘相應經典 已作依持已作善巧 而復超度於大乘相應甚深空性相應 依世俗勝義諦道理所說了義 可依經典勤修學時 名為如理正勤修學 如是如理勤修學時 名正修行中道勝行 所以者何 由此正法貫穿十三中道行故 一者貫穿補特伽羅空性 ; 二者貫穿補特伽羅無我性 ; 三者貫穿法空性 ; 四者貫穿法無我性 ; 五者貫穿增益邊 ; 六者貫穿損減邊 ; 七者貫穿法現觀 ; 八者貫穿法現觀迴向大菩提性 ; 九者貫穿如是行者煩惱眾苦不纏繞心性 ; 十者貫穿二無我勝解差別 ; 十一者貫穿前無我性是後因性 ; 十二者貫穿到邊際空性 ; 十三者貫穿即彼威德 16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165: 這部 古寶積經, 譯本有 :1. 後漢光和二年 ( 西元 179), 支婁迦讖 (Lokarakṣa) 初譯, 名 ( 佛 ) 遺曰摩尼寶經, 一卷 2. 晉失譯的 摩訶衍寶嚴經, 一卷, 一名 大迦葉品 3. 秦失譯的 寶積經, 一卷, 今編為 大寶積經 第四三會, 名 普明菩薩會 4. 趙宋施護 Dānapāla 譯, 名 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 五卷 這部經, 還有梵文本 藏文本 西元 1926 年,S.Holsteiṅ 對校梵本 藏文本, 及漢譯四本, 出版 大寶積經迦葉品梵藏漢六種合刊 這部經的 漢譯, 還有梁曼陀羅仙 (Mandra) 共僧伽婆羅 (Saṃghavarman) 所譯的 大乘寶雲經 寶積品 第七 大乘寶雲經 的異譯本, 都沒有這一品, 可見這是後來被編入 大乘寶雲經 的 宋沮渠京聲所譯的 迦葉禁戒經, 一卷, 是從本經所說的聲聞正道, 抽出別譯所成的 在 大寶積經 四十九會中, 這是重要的一部! 17 遺 [ ㄨㄟˋ][ 廣韻 以醉切, 去至, 以 ] 遺曰 應是 遺日羅 之簡寫, 或音譯成 惟曰羅 (vaipula,vaipulya), 方廣 之意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 卷 1, 大正 12,190c14-15: 佛語迦葉: 若有菩薩欲學極大珍寶之積遺日羅經 當隨是經本法精進 道行般若經 卷 9, 大正 8,468c11-13: 捨置般若波羅蜜, 摩訶漚惒拘舍羅 (upāyakausalya) 及諸摩訶惟曰羅 (mahāvaipula) 大周刊定眾經目錄 卷 13, 大正 55,459c14: 寶積三昧文殊問法身經( 一名惟曰寶積三昧文殊師利問法身經六紙 ) 18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165: 宋沮渠京聲所譯的 迦葉禁戒經, 一卷, 是從本經所說的聲聞正道, 抽出別譯所成的 歷代三寶紀 卷 7, 大正 49,72a17: 迦葉禁戒經 一卷( 一名 摩訶比丘經, 一名 真偽沙門經 10

12 別譯 二 梁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的 大乘寶雲經, 第七卷名 寶積品, 實是本經被編入 寶雲經 的; 寶雲經 的其他譯本, 並沒有此品 譯者 經名 經號 1 支婁迦讖譯 佛遺日摩尼寶經 一卷 T 350 (A.D.179) 2 晉失譯 佛說摩訶衍寶嚴經 一卷( 一名 大迦葉 T 351 (A.D ) 品 ) 3 秦失譯 寶積經 普明菩薩會 一卷 T 310 (A.D. -) 4 趙宋施護譯 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 五卷 T 352 (A.D.986) 5 劉宋沮渠京聲 迦葉禁戒經 一卷 T 1469 (A.D.?~464) 6 梁曼陀羅仙 僧伽婆羅 大乘寶雲經 寶積品 T 659 現在所講的, 是傳為秦失譯, 本名 古大寶積經 而被編入大部, 改名為 普明菩薩會 的 在十六國中, 秦有三 19 : 一 前秦, 國主姓苻, 也稱苻秦 二 後秦, 國主姓姚, 也稱姚秦 三 西秦, 國主姓乞伏, 也叫乞伏秦 現本古人推斷為秦失譯, 但不知是三 20 秦的那一秦? 不過據譯文來看, 這是羅什來華以前的譯品 三 寶積的意義 ( 一 ) 經題本經的經題, 古代的譯者, 或從人立名, 如 大迦葉品, 普明菩薩會 或從法喻得名, 如 大寶積經 寶頂經 摩訶衍寶嚴經 佛遺曰摩尼寶經 或從人法喻得名, 如 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 佛說迦葉禁戒經 卷 1, 大正 24,912a16-18: 比丘! 復有二事, 墮鑊湯中 一者 常念愛欲, 二者 憙交結知友 ;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 卷 3, 大正 40,622b9-11: 又 真偽沙門經 云: 比丘! 有二事墮鑊湯中 一者 常念愛欲心, 二者 喜愛結知友 東晉十六國時期, 國名為 秦 有三 : (1) 公元 352 年氐族貴族苻健稱帝, 國號秦, 建都長安, 史稱前秦 ( 西元 年 ) (2) 公元 386 年, 羌族貴族姚萇稱帝, 亦國號秦, 建都長安, 史稱後秦 ( 西元 年 ) (3) 公元 385 年鮮卑貴族乞伏國人稱大單于, 其弟乾歸稱河南王, 又改稱秦王, 都苑川 ( 今甘肅榆中北 ), 史稱西秦 ( 西元 年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593: 鳩摩羅什 (Kumārajīva) 來華的時代 ( 西元 401 年 415 年 頃 ) 11

13 ( 二 ) 經文 然據經文的 珍寶之積 寶積 寶嚴 來說, 本經實應名 寶積 古人或譯為 寶頂(p.5), 或譯為 寶嚴, 梵文都是 Ratnakūṭa 1 寶 法寶 不共世間的正法珍寶 什麼叫寶積? 寶是譬喻, 凡希有的, 珍貴的, 有妙用的, 叫做寶 寶所喻的是法寶 ; 宋譯作 正法, 也就是妙法 正法, 是佛所證的, 依此而覺悟成佛的 約圓滿說, 唯佛與佛, 乃能究竟諸法實相 ; 如來的自證化他, 是最清淨的妙法 ( 喻如白蓮 ), 如 法華經 所說 但是, 菩薩也能分證妙法 ; 二乘聖者, 也同樣的契證妙法, 所以說 : 須陀洹初得法身 等 正法雖是本來如此的, 但從實踐而體悟來說, 這是希有的, 珍貴的, 有妙用的 因為唯有信解這, 隨順這, 通達這, 才能轉迷啟悟, 超凡入聖 才能了生死, 才能度眾生, 才能無邊福德莊嚴, 才能究竟成佛 這是不共世間的正法珍寶 2 依三乘共證的正法說本經與 金剛經 一樣, 一切賢聖, 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是依三乘共證的正法說 三乘聖者的體證正法, 都不離無所得的中道 所以古人說 : 無所得小, 無所得大 又說 : 一切大乘經, 同以無二顯道為宗 乃至小乘經意, 亦不外此 ( 三 ) 依本經的主要意趣來解釋經題 1 本經的主要意趣然本經的主要意趣, 是宣說大乘行, 著重在從加行位到通達位 21 大乘的核心 (p.6), 是大菩提願為本, 大悲心為上首, 空慧為方便的 如本經所明的菩薩道, 略分三段 : 一 修廣大正行, 重於菩提願 二 習甚深中觀, 重於空慧 三 作教化事業, 重於大悲心 綜貫這三德而修行, 才成為菩薩正道 2 依寶積 寶頂 寶嚴 三義來解釋經題依此來解釋經題, 可約寶積 寶頂 寶嚴 三義來說 (1) 寶積一 正法的珍寶, 是依三德而證正法 這是真實菩薩行, 一定是廣集無邊福智功德珍寶的 如經中說到真實菩薩, 就說有 四大藏 22 攝諸善根 23 無量福德莊嚴 成唯識論 卷 9, 大正 31,48b11-15: 何謂悟入唯識五位? 一 資糧位, 謂修大乘順解脫分 二 加行位, 謂修大乘順決擇分 三 通達位, 謂諸菩薩所住見道 四 修習位, 謂諸菩薩所住修道 五 究竟位, 謂住無上正等菩提 22 大寶積經 卷 112, 大正 11,632c13-16: 菩薩有四大藏 何謂為四? 若有菩薩值遇諸佛 能聞六波羅蜜及其義解 以無礙心視說法者 樂遠離行, 心無懈怠 迦葉! 是為菩薩有四大藏 23 大寶積經 卷 112, 大正 11,632c20-23: 菩薩有四法, 攝諸善根 何謂為四? 在空閑處, 離諂曲心 諸眾生中, 行四攝法而不求報 為求法故, 不惜身命 修諸善根, 心無厭足 迦葉! 是為菩薩四法, 攝諸善根 24 大寶積經 卷 112, 大正 11,632c23-27: 菩薩有四無量福德莊嚴 何謂為四? 以清淨心而行法施 於破戒人生大悲心 於諸眾生中, 稱揚讚歎菩提之心 於諸下劣, 修習忍辱 迦葉! 是為菩薩有四無量福德莊嚴 12

14 為了說明 菩薩福德無量無邊, 用大地等十九種譬喻來顯示 所以菩薩的正法珍寶, 是寶積 ; 這是經題的本義 (2) 寶頂 25 二 極廣大的, 才能極崇高 如塔婆一樣 : 塔基廣大, 又一層層的疊積起來, 才有高聳雲空的塔頂 所以, 由於正法珍寶的無邊積集, 顯出了菩薩體證正法的高超 如經說菩薩是真實佛子, 紹隆佛種 ; 初發心菩薩, 就已勝出聲聞, 為人天所禮敬 因為是寶積, 所以成寶頂 積是積集, 積集了就崇高 維摩詰經 有香積世界, 奘譯作香臺, 臺也就是高的意思 這與一般的好高騖遠, 說心說悟, 而不知平實的廣積功德, 是怎樣的不同! (3) 寶嚴 三 這樣的正法, 極廣大而又極崇高, 顯出 (p.7) 了正法的宏偉莊嚴, 不同於小乘 如塔的廣大崇高, 顯出了宏偉而莊嚴一樣 所以又稱為寶嚴 (4) 小結 同一梵語, 而古德三譯不同, 意義還是一貫的, 相顯相成的 梵語摩訶, 譯為大而含有多與勝二義 本經所說的正法珍寶, 寶積是眾多義 ; 寶頂是殊勝義 ; 積而又頂的寶嚴, 是大義 所以本經也叫 大寶積經 寶積 眾多義 廣積無邊福智功德珍寶寶頂 殊勝義 菩薩體證正法的高超寶嚴 大義 正法宏偉莊嚴別於小乘 四 寶積經的宗要 ( 一 ) 大乘經約兩大流來說 正明菩薩道, 兼說聲聞行統觀所有的大乘經, 可以略分兩大流 : 一 專為菩薩說, 廣明菩薩的大行與佛果的, 如 華嚴經 等 二 為菩薩及聲聞乘, 大小兼暢而宗歸於大乘的 1 從觀慧來說這裡面, 有些是從觀慧的修證來說, 發明三乘同入一法性, 大乘與小乘, 都以無所得而入道 當然, 也說到菩薩般若的方便善巧, 不共二乘 2 從廣行來說有些是從廣行來說, 著重於菩薩的特勝 ; 由於悲願殊勝, 智證也殊勝, 這便有貶抑訶斥二乘的教說 25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51: 塔, 是塔婆 窣堵波 stūpa 的略譯 塔的意義, 如道宣 關中創立戒壇圖經 ( 大正 45,809 中 ) 說 : 若依梵本, 瘞佛骨所, 名曰塔婆 依如唐言 : 方墳塚也 古者墓而不墳, 墳謂加土於其上也 如律中, 如來知地下有迦葉佛舍利, 以土增之, 斯即塔婆之相 瘞 :[ ㄧˋ] 埋物祭地 13

15 3 從果德來說有些是從菩提果德及因心來說, 26 對二乘折攝兼施, 而導歸佛乘的 這些, 雖然方便不同, 各有特勝, 但對於發菩提心, 修菩薩行, 趨無上菩提果的大乘宗要, 是 (p.8) 沒有什麼差別的 4 小結: 本經正明菩薩道, 兼說聲聞行本經大體與 般若經 相近, 說三乘都以無所得入道, 所以是正明菩薩道, 兼說聲聞行的教典 ( 二 ) 大乘經約境 行 果來說 本經是詳行的 ( 重於資糧行及慧悟行的 ) 又一切大乘經, 可以約境 行 果三義來分別 1 境一 詳於境的, 有事境與理境 事境中, 或詳於三乘共的心境 ; 或詳於菩薩不共的心境, 如說阿賴耶等 理境說一切法無性故空, 空故不生滅的勝義諦 2 行二 詳於行的, 或重於資糧行 : 菩薩發菩提心, 廣集無邊福智資糧 廣大的資糧中, 如十善等, 分同世間正行, 而實是菩薩的要行 或重於慧悟行 ( 從加行到見道位 ): 廣明般若的無所得行, 如本經的如實中道正觀 約無所得的悟入說, 是分同二乘的 所以說 般若為母, 不但是佛母, 也是二乘聖者的生母 或重於如實行 : 這是悟後的大行, 如 十地經 等所說, 分同於佛陀的果德 3 果三 詳於果的, 特詳於如來的依正莊嚴, 自利利他的德行圓滿 4 小結: 本經是詳行的依此三義來分別, 本經是詳行的, 是重於資糧行及慧悟行的 ( 三 ) 約戒定慧三學來說 本經是特重於戒慧 ( 契當於菩薩道的精神 ) 菩薩的修行, 六度 四攝等都是 依遍通三乘行來說, 宗要是戒定慧 三 (p.10) 增上學 在三學中, 本經是特重於戒慧的 這也許是繼承佛陀根本教學的風格吧! 雜阿含經 ( 卷 24) 說 : 當先淨其戒, 直其見, 具足三業, 然後修四念處 佛法是不離世間的, 要處世而做到自他和樂, 非戒不可 ; 戒行是基於慈悲的同情 佛法即世間而出世解脫, 這非智慧的達妄契真不可 這二者, 戒如足, 慧如目 從自證說, 這才能前進而深入 ; 從利他說, 這才能悲智相成, 廣度眾生 假使不重戒慧而偏重禪定, 不但有落入邪定 味定的可能 ; 即使是正定, 也會傾向於隱遁獨善 大乘廣攝一切根機, 也有獨善風格的 聲聞菩薩行 但在利他為先的大乘法中, 如本經的著重戒慧, 才是更契當於菩薩道的精神 26 勝鬘經講記,p14: 法華經 專說一乘, 又說 佛自住大乘 大乘與一乘, 可作如此觀 : 菩薩乘 ( 因 ) 大乘 佛乘 ( 果 ) 一乘 一乘的重心, 在說明二乘非真, 在顯示如來果德 大乘是貫徹因行果德的, 而多少側重菩薩因行 14

16 1 戒 律儀戒而深入到道共戒戒律, 本於慈悲的同情, 不忍損害他而來 律儀戒中的別解脫, 重於身語的止惡 但每一持戒的, 都是可能違犯的, 這一定要 : 所犯眾罪, 心不覆藏, 向他發露, 心無蓋纏 能隨犯隨懺, 才能保持自心的無憂無悔, 戒行清淨 不過僅是身語的止惡, 是不夠的 戒 尸羅的義譯為清涼, 也重於自心的淨除煩惱 釋尊的略教誡說 :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所以, 意地的種種煩惱, 戲論分別, 如不能遠離, 不能算是真正的持戒清淨 別解脫戒 重於身語的止惡戒 ( 尸羅 ) 的真義清涼 重於自心的淨除煩惱 本經在兼說聲聞行時, 四沙門中的形服沙門, 威儀欺誑沙門, 貪求名聞沙門, 不消說是不夠清淨的 四種持戒比丘中, 說有我論的, 我見不息的, 怖畏一切法空的, 見有所得的 ; 總之, 只要是執我執法的, 無論怎樣的持戒, 都不能符合如來律行的本意 因為這樣的持戒者, 雖好像清淨持戒, 而終久 今生或後世要破壞戒法的 所以本經從一般的律儀戒說起, 而深意在道共戒, 如說 : 諸聖所持戒行, 無漏不繫, 不受三界, 遠離一切諸依止法 這無漏相應的, 聖智相應的戒行, 本經在正明菩薩道中, 也深切的說出 : 無有持戒, 亦無破戒 若無持戒無破戒者, 是則無行亦無非行 若無有行無非行者, 是則無心無心數法 若無有心心數法者, 則無有業, 亦無業報 若無有業無業報者, 則無苦樂 若無苦樂, 即是聖性 不但聖者以此為體性, 也是聖者以此為因性的 ( 共三乘說為聖性 專約大乘說, 就是佛性 ) 從慈悲不忍損他, 到遠離憶想分別, 深入真空的戒行, 為本經的要義之一 (p.11) 本經 執我執法的, 無論怎樣的持戒, 都不能符合如來律行的本意本經 從一般的律儀戒說起, 而深意在道共戒本經的要義 從慈悲不忍損他, 到遠離憶想分別, 深入真空的戒行 ( 無漏相應的, 聖智相應的戒行 ) 2 慧 從聞慧 修慧而深入到現證慧現證慧 聖智 淨智, 是依定修觀而成就的 本經說 : 不以戒( 律儀戒 ) 為最, 亦不貴三昧 ; 過此二事已, 修習於智慧 又說 : 依戒得三昧, 三昧能修慧 ; 依因所修慧, 逮得於淨智 戒 定 慧的三學相資, 次第修發 ; 修定與修慧不同, 本經都說得明白 (1) 慧學的修學次第 依聞慧而起思慧, 依思慧而進起修慧智慧 ( 般若 ), 不是泛泛的知識, 而是通達我空法空 空寂法性的聖智 這不但依戒 依定而修得 ; 在慧學自身, 也有修學次第, 這就是依聞慧而起思慧, 依思慧而進起修慧 ( 與定相應的觀慧, 叫修慧 ), 依修慧才能得現證的聖智 (2) 智慧從多聞生 15

17 所以本經重智慧, 也就重於多聞, 修行 如說 : 菩薩有四法得大智慧 何謂為四? 常尊重法, 恭敬法師 ( 這是自己樂意多聞 ); 隨所聞法, 以清淨心廣為人說, 不求一切名聞利養 ( 這是樂意使他人多聞 ); 知從多聞生於智慧, 勤求不懈, 如救頭然 ( 知多聞的功德而勤求 ); 聞經誦持, 樂如說行, 不隨言說 ( 這是由聞而思而修, 不為文字所封蔽 ) 本經說菩薩行, 以 得大智慧 為第一要行 ; 而說智慧從多聞生, 明白的開示了慧學的進修次第 3 法空性的現證中, 戒智不二 ; 也就是無漏戒定慧的具足 依因所修慧, 能得於淨智 : 可見觀慧的修習, 是極為重要的 本經廣明 (p.13) 如實的中道正觀, 即一切 ( 我 ) 法性空觀 空 ( 無相無願無生滅等 ) 是本性空, 是中道, 所以增減不得 (1) 著空有些人, 取空著空, 以為有空可得, 這是增益了 這不但辜負了佛說空觀的本意, 反而著空成病 如以藥除病, 藥不出, 其病轉增 一樣 龍樹依據經義, 所以在 中觀論 上說 : 大聖說空法, 為離諸見故 ; 若復見有空, 諸佛所不化 一切是本性空的 ; 眾生著有, 起種種見而流轉生死, 而一切法空, 還是本來如此 由於 一切諸見, 唯空能滅, 所以說空 ; 滅諸戲論妄執, 即顯一切法本性空寂, 並非別有空理, 可住可得 (2) 著有有些人著有成迷, 怖畏法性空寂, 不生不滅 佛說這些人, 如怖畏虛空, 而想逃避虛空一樣, 這是減損了 其實, 空是一切法性, 虛空那樣的遍於一切, 有什麼可怖畏, 有什麼可捨離的? 想離空立有, 真是 狂亂失心 了! 龍樹說 : 五百部聞畢竟空, 如刀傷心, 就是這一類人 (3) 如實觀察一切法性空能於一切法性空, 不增不減的如實觀察, 是引發真實聖智的方便 一切法本性空 : 以如幻性空的觀心, 觀如幻性空的觀境 ; 心境並冥 經說如幻食幻的比喻, 極為明白 觀心是分別伺察, 聖智是無分別智, 依分別觀怎麼能引生無分別智呢? 這如經上說 : 真實觀故, 生聖智慧 ; 聖智生已, 還燒實觀 要知道, 如實觀慧, 是觀一切法無自性空的 這雖是世俗的分別觀察, 但是順於勝義的, 觀自性不可得的 所以這樣的觀慧, 能引發無分別聖智 等到聖智現前, 那如實空觀也就不起了 唯有理解這個道理, 才知觀慧的必要, 不致於落入一味息除分別的定窟 如實觀慧 觀一切法無自性空這雖是世俗的分別觀察, 但是順於勝義的, 觀自性不可得引發無分別聖智的方便聖智現前 如實空觀不起 ( 四 ) 結說 本經以律儀戒而深入到道共戒 ; 從聞慧 修慧而深入到現證慧 在法空性的現證中, 戒 16

18 智不二 ; 也就是無漏戒定慧的具足 這可說是本經的宗要所在了 (p.14) 17

19 慧日佛學班第 5 期 ( 寶積經講記 ) 寶積經講記 釋圓波敬編 2008/9/15 依據釋開仁法師講義改編 甲一序分 (p.15)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 菩薩摩訶薩萬六千人, 皆是阿惟越致, 從諸佛土而來集會, 悉皆一生當成無上正真大道 一 經分序 正分 流通三分 : 1 序分: (1) 通序 : 本經敘事簡要, 如 佛說阿彌陀經 一樣, 僅有通序, 即如是我聞等 ; 這是一切經典所共有的 約文體來說, 這是佛經的特有體裁 是佛將涅槃時, 告訴阿難, 將來結集的佛經, 應該說如是我聞等 約意義來說, 說時方人, 為令人生信故 ( 智度論 ) 1 這部經, 有時間 地點 說者與聽法的大眾, 足見得信而有徵, 所以通序也叫做證信序 通序或分為六種成就, 現在約五事來說 2 3 (2) 別序 2 正宗分 3 流通分 1 大智度論 卷 3, 大正 25,75c: 問曰 : 何以不直說般若波羅蜜法, 而說 佛住王舍城? 答曰 : 說方 時 人, 令人心生信故 2 六種成就 :( 前五為五事 ) 一 信成就 : 是指 如是我聞 給人眾對這部經生起信仰的心 二 聞成就 : 是指這部經是阿難所聽來的 三 時成就 : 一般佛經一開始都有 一時, 這是表示講經的時間 四 主成就 : 經的主講人, 是佛陀 五 處成就 : 講經的地方 六 眾成就 : 參加法會的聽眾 仁王般若經疏 卷 1, 大正 25,316a15-19: 後諸師說亦無定或五或六 今依 金剛仙論 作六句分別 一 如是 表信相 二 我聞 明阿難承旨證述而不作 三 一時 明聞經時節 四 明佛化主 五 明住處明說聽有方 六 辨同聞證不虛謬 3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597: 一般稱 如是我聞, 一時, 佛在某處住, 為 通序, 或 徵信序 稱因當時的某人某事而引起世尊說法的, 為 別序, 或 發起序 17

20 二 通序或分為六種成就, 現在約五事來說 : 1 如是我聞 4 (1) 如是我聞 : 指出所聽聞的法門 (2) 我 : 是結集經典者 阿難的自稱 (3) 聞 : 是從佛陀親聞, 或是從佛弟子展轉傳聞 5 阿難說我聞, 表明了稟承佛說, 而不是結集者的杜撰 古德解說為 文如義是 下面的文句, 與佛說一樣的 ( 如 ), 不增不減 其中的意義, 正確恰當 ( 是 ), 不偏不倒 2 一時 : 是說法與聽法的時間 ( 泛說一時 法會始終那一段時間 ) 3 佛: 是宣說法門的法主 覺者 聖者的證入, 都是以正覺為本的 ( 有三乘的正覺 ) 佛為法本, 佛為法根 6, 法門的宣揚流通, 都由佛而來 7 4 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王舍城耆闍崛山, 中印度摩竭陀國的首都 是佛說法, 也是大眾聽法的地點 王舍城 : 是印度文化 經濟 政治的中心, 所以佛也常在這裏教化 王舍城有五山環繞 ; 8 耆闍崛山即五山之一 梵語耆闍崛, 意義是鷲峰, 從形 4 大智度論 卷 1, 大正 25,62c17-63a5: 諸佛經何以故初稱 如是 語? 答曰 : 佛法大海, 信為能入, 智為能度 如是 義者, 即是信 若人心中有信清淨, 是人能入佛法 ; 若無信, 是人不能入佛法 不信者言 : 是事不如是, 是不信相 信者言 : 是事如是 5 成佛之道 (p.35): 龍樹菩薩說 : 聞由三處聞 : 一 從佛聞法 ; 二 從佛弟子聞法 ; 三 從經典聞法 6 雜阿含經 80 經 卷 3, 大正 2,20b: 比丘白佛 : 佛為法根, 法眼, 法依, 唯願為說! 諸比丘聞說法已, 如說奉行 7 [1] 大智度論 卷 3, 大正 25,76c: 經 耆闍崛 ( 梵語 Gṛdhrakūṭa) 山中 論 耆闍 8 名鷲, 崛 名頭 [2] 隋 智顗說 妙法蓮華經文句 卷 1, 大正 34,5b28-c6: 耆闍崛山者, 此翻靈鷲, 亦云鷲頭, 亦云狼跡 梁武云 : 王鴡引詩人所詠關睢是也 爾雅 云似鵄 又解 : 山峯似鷲, 將峯名山 又云 : 山南有尸陀林, 鷲食棲其山, 時人呼為鷲山 又解 : 前佛今佛皆居此山, 若佛滅後羅漢住, 法滅支佛住, 無支佛鬼神住, 既是聖靈所居, 總有三事, 因呼為靈鷲山 王舍城五大山 Gijjhakūṭa Vepulla 增壹阿含經 卷 32, 大正 2,723a7-16 靈鷲山廣普山 中部 M.116 義奢屈多山耶普羅山 18

21 勢得名 5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 (1) 大眾 : 小乘 : 聲聞眾 A 在家眾 B 出家眾 比丘 比丘尼 沙彌 沙彌尼 式叉摩那尼 (2) 大比丘 : 阿羅漢 A 乞士( 男性 ) 外 : 外乞食以資身內 : 內乞法以資心 B 因佛現比丘身, 所以住持佛法, 以比丘為主 C 眾: 僧伽的義譯 (3) 八千人俱 : 聽法的聲聞眾中, 有凡有聖 ; 聖眾也有四果的差別 ; 第四阿羅漢果有九種, 其中得三明六通的俱解脫阿羅漢, 為比丘中的大比丘 (4) 俱 : A 比丘眾同住在一起, 叫俱 B 和合僧 眾的形成, 論 事 要具備六和合 12, 論 理 要同得一解脫, 這才稱為俱 三 大乘 : 菩薩眾 : 菩薩摩訶薩萬六千人 1 菩薩: 菩提薩埵, 覺有情 菩提 : 是佛的大菩提 無上正等覺 Paṇḍava Vebhāra Isigili 白善山 負重山 仙人窟山 般達瓦山 耶婆羅山 伊尸義利山 9 大智度論 卷 32, 大正 25,301a11-14: 阿羅漢盡一切煩惱故, 應受一切天龍鬼神供養 是阿羅漢有九種 : 退法 不退法 思法 護法 住法 勝進法 不壞法 慧解脫 共解脫 ; 中阿含經 卷 30, 大正 2,616a17-19: 云何九無學人 思法 昇進法 不動法 退法 不退法 護法 : 護則不退不護則退 實住法 慧解脫 俱解脫 是謂九無學人 ; 阿毘曇甘露味論 卷 1, 大正 28,973b28-c1: 是無學九種: 一退法 二不退法 三思法 四守法 五住法 六能進法 七不動法 八慧解脫 九俱解脫 10 三明 :1 天眼明,2 宿命明,3 漏盡明 11 六通 :1 神境通,2 天眼通,3 天耳通,4 他心通,5 宿命通,6 漏盡通 12 六和敬 :1 見和同解,2 戒和同遵,3 利和同均,4 身和共住,5 語和無諍, 6 意和同悅 19

22 薩埵 : 勇心, 是強毅勇猛的願欲 13 菩薩 : 凡發堅固的大菩提心, 依菩薩道而勤勇進修的人 2 摩訶薩埵: 摩訶薩, 大有情 ( 大士 ) 3 菩薩摩訶薩: 從初發心到成佛, 菩薩的階位是不等的 高位的菩薩, 如文殊 彌勒等, 為菩薩中的大菩薩, 所以叫菩薩摩訶薩 在這寶積大法會中, 單是大乘眾的領導者 菩薩摩訶薩, 就有一萬六千人 四 皆是阿惟越致 1 指出了菩薩眾的行位 2 阿惟越致, 是阿毘跋致的舊譯 不退, 就是 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 不退有四類: (1) 信不退, 在十信的第六心, 對於大菩提的深信不疑, 不會再退失了 16 (2) 位不退, 在十住的第六住, 不再會退證小乘的果證了 17 (3) 證不退, 在十地的初地, 證得甚深法性, 一得永得, 不會退失 (4) 行不退, 在八地以上, 清淨心的德行進修, 念念不斷的向上, 不再會退起染心 五 從諸佛土而來集會 1 在家菩薩是少數的; 出家菩薩更只是彌勒菩薩一人 2 十方的世界( 佛土 ) 無量, 菩薩也無量 ; 有些清淨佛土, 更是純一的菩薩眾 3 佛是平等而不分彼此的 菩薩們的來會, 除了供佛聽法以外, 還起著莊嚴法會, 讚揚大乘, 及示範的教化作用 13 大智度論 卷 5, 大正 25,94a19-22: 問曰: 云何名 摩訶薩埵? 答曰 : 摩訶 者大; 薩埵 名眾生, 或名勇心, 此人心能為大事, 不退不還大勇心故, 名為 摩訶薩埵 覺音論師對菩薩的解釋為 對悟道執著, 而且獻身者 14 妙法蓮華經玄贊 卷 2, 大正 34,672b8-13: 不退有四 一, 信不退, 十信第六名不退心, 自後不退生邪見故 二 位不退, 十住第七名不退位, 自後不退入二乘故 三 證不退, 初地以上即名不退, 所證得法不退失故 四 行不退, 八地已上名不退地 15 參閱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 8, 大正 19,142a9-24 十信 :1 信心住,2 念心住,3 精進心,4 慧心住,5 定心住,6 不退心, 7 護法心,8 迴向心,9 戒心住,10 願心住 16 參閱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 8, 大正 19,142a26-b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 8, 大正 9,444c27-445a1 十住 :1 發心住,2 治地住,3 修行住,4 生貴住,5 方便具足住,6 正心住, 7 不退住,8 童真住,9 法王子住,10 灌頂住 17 參閱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 8, 大正 19,142c12-20 十地 :1 初地極喜地,2 二地離垢地,3 三地發光地,4 四地燄慧地, 5 五地難勝地,6 六地現前地,7 七地遠行地,8 八地不動地, 9 九地善慧地,10 十地法雲地 20

23 六 悉皆一生當成無上正真大道 1 無上正真大道( 古來多譯菩提為道 ), 是無上正等覺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的舊譯 2 正覺, 是通於聲聞的 正等 ( 普遍 ) 覺, 是通於菩薩的 究竟圓滿的大覺, 稱為無上正等覺, 是佛所圓證的大菩提 3 這些大菩薩, 都再是一生, 就要當來成佛, 證得無上菩提 所以都是修證到鄰近佛果, 如彌勒一樣的補處菩薩 甲二正宗分乙一正說菩薩道丙一修廣大正行丁一辨菩薩行相戊一正行差別 戊二 正行勝利 戊三正行成就 (p.21) 爾時, 世尊告大迦葉 : 一 正說菩薩道, 兼說聲聞道 1 本經的正宗分, 分正說 : 菩薩道, 兼說 : 聲聞道二科 2 以大乘為主, 而大小兼暢的法門, 代表正統的中期佛教 3 菩薩正道: 修廣大正行自利習甚深中觀作教化事業 利他 二 修學階位的偏重來說 : 1 修資糧以向加行位, 重於福智資糧的廣大積集 ; 2 從加行以入見道, 重於甚深中觀的修證 ; 3 從見道以趨修道位, 重在利他的教化事業 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 ( 究竟位 ) 福智資糧甚深中觀教化事業 三 修廣大正行 1 辨菩薩行相: 分三 ( 正行差別 正行勝利 正行成就 ), 先說正行差別 總有八事, 都以邪行正行, 一反一正的對辨, 以顯示菩薩應行的種種正行 2 讚菩薩功德二科( 標說 ; 別讚 ) 21

24 四 爾時 : 是佛在鷲峰, 與大眾共集, 而要宣說寶積法門的時候 五 世尊 1 是佛的又一尊稱 2 佛為究竟無上的大聖, 是人間天上, 一切世間所共尊仰的 六 大迦葉 ( 迦葉是姓, 華語為飲光 ) 本經的當機者 ( 受佛稱讚或被佛呵斥 ), 是釋尊門下了不起的大德 釋尊涅槃後, 大迦葉主持了荼毘大典 又在王舍城的七葉窟, 主持了佛典的第一結集 大迦葉是佛涅槃後的領導者, 所以有釋尊付囑迦葉, 傳承正法的傳說 18 大迦葉頭陀第一, 生活精嚴, 在崇尚苦行的東方印度 ( 耆那教與提婆達多的五法是道, 都興起於此 ), 受到了大眾的崇仰 本經重於戒慧, 所以操行精嚴的大迦葉, 為本經的當機者 在佛教的傳弘中, 大迦葉領導的學系, 重戒的, 重定的, 帶有嚴重隱遁傾向的佛教, 19 被指為背棄釋迦精神的小乘 20 本經不但開示大乘正法, 也針對重戒的, 重定的比丘, 而宣說聲聞正法 以大迦葉為當機者, 那是最適當不過的了! 七 正行差別辨菩薩行相, 也分三, 先說正行差別 總有八事, 都以邪行正行, 一反一正的對辨, 以顯示菩薩應行的種種正行 己一得智慧 (p.23) 菩薩有四法, 退失智慧 何謂為四? 不尊重法, 不敬法師 所受深法, 秘不說盡 有樂法者, 為作留難, 說諸因緣沮壞其心 憍慢自高, 卑下他人 迦葉! 是為菩薩四法, 退失智慧 印度之佛教,p.24: 提婆達多: 自稱大師, 創五法是道, 毀八正道非道 五法者 : 一 盡形壽著糞掃衣 ; 二 盡形壽常乞食 ; 三 盡形壽唯一坐食 ; 四 盡形壽常露坐 ; 五 盡形壽不食一切魚 肉 血味 鹽 酥 乳等 ( 或作 : 不食鹽 ; 不食酥乳 ; 不食魚肉 ; 常乞食 ; 春夏八月露坐, 四月住草庵 ) 19 寶積經講記,p10: 假使不重戒慧而偏重禪定, 不但有落入邪定 味定的可能 ; 即使是正定, 也會傾向於隱遁獨善 20 佛法概論,p200: 釋尊涅槃後, 摩訶迦葉頭陀系, 壓倒阿難而取得僧團的領導地位 聲聞佛法這才加深了苦行 隱遁 獨善的傾向, 被菩薩行者呵責為小乘 21 瑜伽師地論 卷 79, 大正 30,739a14-15: 一者能退智資糧邪行 ; 瑜伽師地論 卷 79, 大正 30,739a22-24: 菩提以慧為體, 慧能引發所餘一切波羅蜜多, 是故於慧起邪行時, 當知菩薩於彼菩提及能引發菩提諸法皆起邪行 22

25 一 大意佛為大迦葉說菩薩的正行差別, 先說失智慧與得智慧 智慧是佛法不共世間的特質, 是解脫與成佛的根本 對於菩薩行, 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首先提出來說 二 兩類因果 1 等流因果無論是善的惡的, 久而久之, 習以成性, 一天天的增強 如常起貪心的, 會貪心越來越大 ; 起瞋心的, 瞋心會越來越嚴重 如讀書的, 知識越來越豐富 ; 好靜的, 習慣了會愛靜惡動, 過不慣煩囂的生活 這不但今生, 也影響到來生的性格 能力 這叫做等流因果 22 2 增上因果如布施的, 使別人的生活獲得充足, 自己將來就能得富裕的果 傷害人, 使人死 ( 墮落惡道是異熟因果 ), 來生為人時, 會受到多病或夭壽的果 總之, 使人苦惱, 自己得苦惱, 使人安樂, 自己能安樂 ; 障礙人的, 自己也受人的障礙 這些, 叫做增上因果 ( 一般也叫做業報 ) 三 四種邪行退失智慧 1 不尊重法, 不敬法師 法, 是真理 ( 理法 ; 理法的實現即證法 ), 是達到真理的正行 ( 行法 ), 表達這真理與正行的聖教 ( 教法 ) 自己學法而又以法教化的, 稱為法師 法 真理 正行 聖教, 從佛的大覺而宣揚出來 法是智慧的源泉 如不尊重法, 不會依法去信解修行 不進則退, 也就會日漸愚癡了 不能尊重法, 也就不會尊敬法師 教 教法 : 表達這真理與正行的聖教理 理法 : 真理行 行法 : 達到真理的正行證 證法 : 真理的實現 2 所受深法, 秘不說盡 深法, 是大乘法, 大乘的空義 ( 經說 : 深奧者, 空是其義 23 ), 深行密 22 華雨集第五冊,p289: 釋尊在修行時, 不急求自證, 而重於為人 如 搏土譬喻 ( 等 ) 所說, 一切都過去了 然業力所感的有漏果報, 雖歸於滅盡, 而悲願 智慧等流因果, 卻越來越殊勝 ( 等於科學者嘗試的錯誤與失敗, 不只是錯誤與失敗, 也是經驗的累積 ), 這才能無師自悟, 發見正法而化導人間 23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卷 7, 大正 8,566a11-19: 甚深相者, 即是空義, 即是無相 無作 ([ 願 ]) 23

26 證的法門 秘不說盡, 秘而不傳的作風, 障礙人不能生長深智 ; 因果必然, 當然自己要退失智慧了 3 有樂法者, 為作留難, 說諸因緣沮壞其心 樂法, 是愛好大法而深願欲求的意思 遇到這樣的人, 應該隨機說法, 引他趣入佛法 而現在卻故意的留難他, 說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 有的, 受了外道的誘惑, 動搖了對三寶的信心 犯了這樣障人智慧的罪過, 當然要退失智慧了 4 憍慢自高, 卑下他人 修學佛法的, 容易犯一種過失, 就是義理愈了解, 或多少有些行持功德, 憍慢心就起來了 覺得自己了不起, 高人一等 看起他人來, 論教理 論修行, 都卑下低劣, 不及自己 於是覺得沒有值得尊敬的法師, 沒有可以造就的學者 憍慢狂妄, 結果是 滿招損 24, 智慧日漸退失了 世尊總結的說 : 上面所說的, 是為菩薩四法, 會 退失智慧 的 求大智慧的大乘行者, 應切戒才好! 四法退失智慧 普明菩薩會 十住毘婆沙 瑜伽師地論 卷 79, 大正 26, 大寶積經論 卷 1, 論 卷 9, 大 739a b17 大正 26,205c20-206a2 正 26,65 c28-66a2 1 不尊重法, 1 不敬法及說一者自不聽聞 1 瞋恨故不敬, 不敬 不敬法師 法者 [ 生智相違法 : 無所了知 ] 故不聞, 不聞故不生 ( 宋本將 不敬 自不聽聞為依止故, 於現法中無所解, 以不生解故, 即現 法師 列為第二,2.3 合列為第三 ) 了知 1 自不聽聞者, 憎背法故, 憎背補特伽羅故, 俱憎背故 退失智慧 無起 無生 無滅 無所有 無染 寂滅 遠離 涅槃義 希有世尊! 以微妙方便, 障色 ( 等法 ) 示涅槃 ; 十二門論 卷 1, 大正 30,159c22-25: 大分深義, 所謂空也 若能通達是義, 即通達大乘, 具足六波羅蜜無所障礙 是故我今但解釋空, 解釋空者, 當以十二門入於空義 般若經講記,p172: 智慧, 是甚深的 深淺本是相對的, 沒有一定的標準, 但此處所說的深, 專指體驗第一義空的智慧, 不是一般凡夫所能得到的, 故名為深 ; 佛法是救世之光,p177: 空 無生 寂滅等, 是大乘的甚深義 為什麼被看為最甚深義? 這是世俗知識 常識的 科學的 哲學的知識所不能通達, 而唯是無漏無分別的智慧所體悟的 這是超越世間一般的, 所以稱為甚深 24 書經 大禹謨 : 滿招損, 謙受益, 時乃天道 24

27 2 所受深法, 祕不說盡 3 有樂法者, 為作留難, 說諸因緣, 沮壞其心 4 憍慢自高, 卑下他人 寶積經講記 2 於要法祕匿二者不令他聞 2 吝惜諸法, 所受諸 吝惜 25 [ 生智相違法 : 眾緣闕乏 ] 法祕不盡說, 故不聞 ; 不令他聞為依止故, 於後法中眾緣不聞故於未來世中眾 闕乏 緣不具 ; 緣不具故退失 2 不令他聞者, 恐他智勝故, 有智慧 憍驁故, 怖他輕毀故 3 樂法者為作三者為聽聞障 3 有樂法者為作留 障礙, 壞其聽 [ 生智相違法 : 能生感癡非福 ] 難, 說諸因緣沮壞其 心 為聽聞障為依止故, 能生後法感癡心, 說有餘言 所犯覆 非福 藏不能悔過等故, 得聞 3 為聽聞障者, 誹毀於法及補特障報已, 聞障報故得愚 伽羅故, 惡作矯亂相牽引故, 不令癡因, 是故未來必得愚 啟請及開許故, 方便毀呰能聽者 癡, 以愚癡故退智慧 故 4 懷憍慢自高四者顛倒執著而有聽聞 4 其心憍慢 自高讚 卑人 [ 生智相違法 : 顛倒 ] 己, 卑下他人故令恨 顛倒執著而有聽聞為依止故, 於後他, 以恨他故即為倒 法中更增顛倒 說 ; 已顛倒說故, 於未 26 4 顛倒執著而聽聞者, 依自惡通來世中招倒, 以招倒 達領解宣說, 執著善通達領解宣說故退失智慧 故 ; 依他善通達領解宣說, 執著惡 通達領解宣說故 此中, 若自不聽聞 若不令他聞 若為聽聞障, 如是三法, 多分能令 退失聞所成智資糧 ; 顛倒執著而有 聽聞, 多分能令退失思修所成智資 糧 (p.27) 復次, 迦葉! 菩薩有四法, 得大智慧, 何謂為四? 常尊重法, 恭敬法師 隨所聞法, 以清淨心廣為人說, 不求一切名聞利養 知從多聞生於智慧, 勤求不懈, 如救頭然 聞經誦持, 樂如說行, 不隨言說 迦葉! 是為菩薩四法, 得大智慧 得大智慧的四法 : 一 常尊重法, 恭敬法師 能常常的尊師重道, 就會常常的訪師求法, 智慧也就自然增長廣大起來 二 隨所聞法, 以清淨心廣為人說, 不求一切名聞利養 25 十住毘婆沙論 卷 4, 大正 26,36c27-28: 悋惜要法者, 師所知甚深難得之義多所利者, 26 貪著利養, 恐與己等, 故祕惜不說 以 = 已 宋 元 明 宮 混用 25

28 菩薩隨自己聽聞受持的深法, 不會 秘不說盡, 而是樂意的廣為人說 菩薩說法的心態 : 清淨心說法 弘法心 慈悲心報恩心 不清淨心說法存有 名聞 利養徒眾 存有名聞 利養 徒眾 不清淨心來說法, 就會或多或少的保留 不是嫌說法的報酬太少, 就怕別人與自己一樣, 名聞利養被人奪去了 三 知從多聞生於智慧, 勤求不懈, 如救頭然對於樂法的人, 故意留難, 不願為他說法, 主要是由於不知聞法的利益 要知道, 現證的智慧, 雖由於修習 ; 而修慧要由於思惟, 思慧要由於多聞 知道智慧是從多聞而引生的, 就會尊重聞法的功德了 對他人, 就不為留難, 樂意去為人說法 對自己, 一定是精勤的求聞正法, 不懈不怠 如頭髮鬚眉著了火一樣, 一定急不容緩去救息他 ; 知道多聞的功德, 一定會不懈不怠的去多聞正法 當然, 精勤的多聞, 也要注意到身心的調適 必須 行之以漸, 持之以恆, 從容不迫而又鍥而不捨, 才是中道的勤行 四 聞經誦持, 樂如說行, 不隨言說 凡人聽聞經法, 背誦 受持, 大抵會因此而憍慢起來 但聞思經法, 還是為了實行 如學者的志願, 在乎如經所說的去實行, 而不是隨著語言文字團團轉, 專在名相上作工夫, 那就會感覺自己的實行不足, 還不能完滿的實踐佛說 能深切感覺到自己的不足, 自然謙和寬容, 不再憍慢自高了 能這樣依解而起行, 智慧當然能生長廣大了 佛總結的說 : 這就是 菩薩四法, 得大智慧 四法得大智慧 普明菩薩 大寶積經 十住毘婆 瑜伽師地論 卷 79, 大寶積經論 卷 1, 大 會 無垢施菩 沙論 卷 9, 大正 26,740a-b: 正 26, 206 c4-15 薩應辯會第三十三 卷 100, 大正 11,562a1-9 大正 26, 66a3-7 云何正行? 謂與上相違離別過失, 宣說對治, 當知後後之所引發八種行相, 是名正行 26

29 1 常尊重法恭敬法師 2 隨所聞法, 以清淨心, 廣為人 說, 不求一切名聞利養 3 知從多聞, 生於智慧, 勤求不懈, 如救頭然 4 聞經 誦持 樂如說行, 不隨言說 1 於他法中, 不生憎嫉 2 說除過法, 令無疑悔 3 勤精進者, 勸不令廢 4 己身常樂, 多修空法 1 恭敬法及說法者 2 如所聞法及所讀誦, 為他人說, 其心清淨, 不求利養 [ 宣說令智退失因緣 ] 謂說由自不聞令智退一者 起失, 此何因緣? 1 然彼恭敬故, 樂聽聞由於正法補特伽羅不恭法, 既聞法已, 便得起發敬所顯故, 由此毀犯 ; 智慧 設不毀犯, 亦無勝解, 是故退失 又說由不令聞令智退二者 成熟失, 此何因緣? 2 隨所聞讀誦 受持諸由欲令他信伏所顯故, 法, 以清淨心廣為人說, 由此毀犯 ; 設不毀犯, 而不求一切名聞利養 恭迴向邪法, 是故退失 等事故, 令得化他成熟心智 三者 滿足助道 3 善知智慧, 從多聞生, 由不欲 不聞 不持所精進不懈怠, 如救頭燃 3 知從多又說由為聞障令智退聞, 得智慧失, 此何因緣? 故, 勤求不息, 如救頭顯故, 由此毀犯 ; 設不然 毀犯, 懈怠嬾墮, 是故退失 4 如所聞法, 受持不忘, 貴如說行, 不貴言說 又說由邪執著而有聽聞四者能為成菩提令智退失, 此何因緣? 4 聞法誦持, 樂如說行, 由於修行不見功德, 但不隨言說 常求多聞, 聞聞言說為究竟所顯故, 則憶持不忘故, 令得滿足由此毀犯 ; 設不毀犯, 助道智 行其實行, 行不智不成實, 是故退失 隨言語及已音聲, 為實行故, 令能得成菩提智慧 己二不失菩提心 (p.29) 復次, 迦葉! 菩薩有四法, 失菩提心 何謂為四? 欺誑師長, 已受經法而不恭敬 無疑悔處, 令他疑悔 求大乘者, 訶罵誹謗, 廣其惡名 以諂曲心, 與人從事 迦葉! 是為菩薩四法, 失菩提心 菩提心是大乘道的心要 ; 是不是菩薩, 以有沒有菩提心來分別的 什麼是菩提心? 初學者約願心說, 菩薩以慈悲利他為本 ; 但要利濟眾生, 非佛那樣不能圓滿成就度眾生的願望 這樣, 就誓願上求佛道, 下化眾生 深信大願, 做到 造次必於是, 顛沛必於是 27, 名為菩提心成就 造次顛沛 流離困頓 語出 論語 里仁 :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 顛沛必於是 " 南朝梁劉勰 文心雕龍 祝盟 : 雖造次顛沛, 必於祝矣 " ( 漢語大詞典 ( 十 ), p.898) 28 菩提心 也稱為 信願, 為何發心要有大誓願呢? 如 大智度論 卷 7, 大正 25,108b-c 27

30 高位的菩薩, 常念菩提心, 念念不離菩提心 ( 所以也叫正念 ) 初學者, 就得修學正行來保持菩提心 否則, 不但間雜不淨, 而且要退失了 四種退失菩提心 : 一 欺誑師長, 已受經法而不恭敬 經法是經典, 戒經 從師長受學經法, 應該尊師重法, 依法修行才對 如所行的違犯了經法, 被師長發現了, 還不知真實懺悔, 說些不盡不實的話來欺誑師長 或者狡賴 這樣的沒有慈心, 沒有智慧, 惱亂師長, 目無法紀, 怎能保持菩提心而進修菩薩行呢? 二 無疑悔處, 令他疑悔 指對於同參道友 同學, 故意的惱亂 他人的言行, 本來沒有什麼, 卻故甚其辭, 說他違犯了 好心的佛弟子, 如對經法沒有明確的認識, 就會懷疑自己的行為 疑心一起, 憂愁懊悔就來了 憂悔一來, 身心就不得安定, 障害了正法的修行 像這樣的惱亂同學, 以別人的憂苦為自己的快樂, 真是斷慈悲種子! 菩提心當然就退失了 三 求大乘者, 訶罵誹謗, 廣其惡名 上二是不重戒法而欺師害友, 下二是不重大法而誹謗菩薩 自己發菩提心, 修大乘行, 應對於同願同行, 求大乘法的菩薩, 應該隨喜 尊敬 策勵才對 卻由於內心的憍慢 嫉妒 瞋恨, 當面訶罵菩薩, 背後誹謗菩薩, 盡量的傳布他的惡名聲 這樣的訶毀菩薩, 等於破壞大乘, 菩提心當然消失到不知那裡去了 四 以諂曲心, 與人從事 諂曲, 是虛偽不直的 29 雖與人往來, 作朋友 ; 與他談話, 合作, 或者幫助他 卻不懷好意, 想在與人的經常接觸中, 發現他隱藏而沒有顯露的錯誤 找到了話柄, 就揭發陰私, 大肆攻訐 : 問曰 : 諸菩薩行業清淨, 自得淨報, 何以要須立願然後得之? 譬如田家得穀, 豈復待願? 答曰 : 作福無願, 無所摽立, 願為導御, 能有所成 譬如銷金, 隨師所作, 金無定也 如佛所說 : 有人修少施福, 修少戒福, 不知禪法 ; 聞人中有富樂人, 心常念著, 願樂不捨, 命終之後, 生富樂人中 復有人修少施福, 修少戒福, 不知禪法 ; 聞有四天王天處 三十三天, 夜摩天 兜率陀天 化樂天 ( 專念色欲, 化來從己 ) 他化自在天 ( 此天他化色欲, 與之行欲, 展轉如是, 故名他化自在 ), 心常願樂, 命終之後, 各生其中 此皆願力所得 菩薩亦如是, 修淨世界願, 然後得之 以是故, 知因願受勝果 復次, 莊嚴佛世界事大, 獨行功德不能成故, 要須願力 譬如牛力雖能挽車, 要須御者能有所至 ; 淨世界願亦復如是, 福德如牛, 願如御者 問曰 : 若不作願, 不得福耶? 答曰 : 雖得, 不如有願 ; 願能助福, 常念所行, 福德增長 29 大乘起信論講記,p351: 諂曲 : 諂媚不直的心, 叫諂曲 逢迎他人的意思去說, 令他生 歡喜心, 嫉妒 欺詐 諂曲, 都是從貪心而來的 28

31 這與上文的訶罵菩薩一樣, 上文是站在敵對的立場, 這是裝成友善的姿態, 而同以達成誹毀菩薩為目的 四法失菩提心 大寶積經論 卷 1, 大正 26,207a10-12: 菩提心者, 唯智根本 一切智者, 唯菩提 心為本, 是以不忘菩提心 普明菩 大乘集菩 十住毘婆沙論 卷 4, 大正 瑜伽師地 大寶積經論 卷 薩會 薩學論 卷 26,37c6-38a2 論 卷 79, 大 1, 大正 26, 4, 大正 32, 85c3-8 正 26, 739b19-26: 謂於四種補特伽羅四處迷亂 207c 欺誑師一者 謂於阿 1 許施師而誑 其罪甚深重 一於舉罪補特 1 欺誑阿闍梨等, 長, 已受闍梨及餘師 施師不與者 : 應施師物, 若 伽羅 復不供養恭敬阿闍 經法而不長, 而不尊重許 若未許, 而後不與 若與, 謂於同梵行所梨師長等故 於戒 恭敬 返生欺誑 非時與 非處與 不如法與 迷亂自過 此是世間外道法 佛法中從師得經法, 若有財物, 供養法故, 則以與師 若無無咎 法中不生慇重速疾之意, 自無慚愧悔過 2 無疑悔二者 無疑悔 2 人無有疑悔 強令生疑悔 二於教導補特 2 見他有慚愧悔過 處, 令他處令他疑悔 無有疑悔, 令生疑悔者 : 此人伽羅 者, 為令惱故 助 疑悔 實不破戒, 有少罪相, 而言大於學現前迷亂不安樂心憂惱彼, 罪 若破正命威儀 若破正見, 皆令生疑悔 學處 己無慚愧開令悔故 3 求大乘三者 住大乘 3 信樂大乘者 深加重瞋恚 三於欲作利益 3 於修大乘人中說 者, 訶罵者而不稱讚瞋大乘人者 : 有人乘 大乘 補特伽羅 諸惡事, 以謗菩提 31 誹謗, 廣段生罵辱 無上乘 如來乘 大人乘 一於彼大乘欲勝心所起 其惡名 切智人乘, 乃至初發心者, 於解者 欲正行 此人中, 深生瞋恚, 呵罵譏論, 說其惡名, 令廣流布 者, 顯無差別 4 以諂曲四者 與人從 4 呵罵說惡名 處處廣流布 四於有德補特 4 諸利益他心無 心, 與人事心行諂詐 共事諂曲心者 : 於和上 阿闍伽羅 故, 以諂曲心與他 從事 而無正直 梨 諸善知識所, 不以直心親標舉分別諸過從事, 非實真心 近, 行曲心故 乃至未曾所識, 亦行諂曲 32 失故, 發起迷亂勝解正行 ; 於能說法補特 30 另參考 大寶積經論 卷 1, 大正 26,207a15-b29 31 段 :5. 分段 ; 截斷 說文 殳部 段 " 段玉裁注 : 後人 以段為分段字, 讀徒亂切 分段字自應作斷, 蓋古今字之不同如此 32 十住毘婆沙論 卷 4, 大正 26,37c28-29: 五四合為二十法, 是失菩提心 轉此 ( 二十 ) 法, 修習 ( 善 ) 行, 世世不忘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29

32 伽羅, 迷亂顯彼所有密處 33 (p.35) 復次, 迦葉! 菩薩有四法, 世世不失菩提之心, 乃至道場, 自然現前 何謂為四? 失命因緣, 不以妄語, 何況戲笑? 常以直心, 與人從事, 離諸諂曲 於諸菩薩生世尊想, 能於四方稱揚其名 自不愛樂諸小乘法, 所化眾生, 皆悉令住無上菩提 迦葉! 是為菩薩四法, 世世不失菩提之心, 乃至道場, 自然現前 如有四種正行, 不但生生世世不失菩提心 ; 一直到最後身菩薩, 坐道場成佛時, 都會任運的自然現前 初學者是願菩提心 ; 到了證得法性, 名為勝義菩提心, 如寶珠一樣 經洗 治 摩 ( 十地菩薩的進修 ) 34, 越來越清淨光明 到了究竟圓滿, 就是無上菩提了 能不失菩提心的, 到底是那四種正行呢? 一 失命因緣, 不以妄語, 何況戲笑 這是針對不重經法, 欺誑師長的正行 有了違犯的行為, 經師長的舉發, 不論依律應受怎樣的治罰, 都應老實承認 就是因此會喪失生命, 如犯了波羅夷重罪, 於佛法為死人, 要受逐出僧團的處分, 也願受重罰, 決不以妄語來欺蒙師長 重罪都不敢妄語, 那何況不必要的, 或戲笑時, 還會欺誑妄語呢! 35 二 常以直心 36, 與人從事, 離諸諂曲 這好像是針對上文的第四邪行, 而其實是與第二邪行相反的正行 本來, 如法的舉發他人的過失, 使他能懺悔清淨, 是悲心 善意, 應該這樣做的 37 但是虛偽的善 33 瑜伽論記 卷 21, 大正 42,793a18-b2: 景備師云: 於四人處起於迷亂, 一於舉罪人乃至第四於有德人 ;1 於同梵行所迷亂自過者, 他舉其罪別作異言迷亂自過 2 於學現前迷亂學處者, 於教導師處不正領受故為迷亂妨修三學 3 於彼大乘至發起迷亂勝解 正行者, 有人欲學大乘行, 向彼談說三乘無別, 言若分別三乘別者大損過失 4 於能說法人迷亂顯彼所有密處者, 於彼有德說法人所自不聽說, 彼有犯不令他聽 泰師釋後二云 : 於彼有大乘行又欲樂勝利者, 欲樂正行者, 總說彼人惡, 故云顯無差別, 標舉分別彼人諸過失, 故發起迷亂他勝解及正行也 於能說法人所自迷亂故, 顯發彼人所有覆藏密處過失 34 漸備一切智德經 卷 3, 大正 10,477b9-12: 猶如佛子上寶琉璃, 洗 治 發明, 其光灼灼 菩薩如斯, 住是目前菩薩道地, 其德日增, 行善權智益加顯發, 以此德本, 轉增寂然, 遊步無侶 ; 修行道地經 卷 7, 大正 15,227c 犯罪不誠實, 佛不說戒 : 中阿含經 未曾有法品 37. 瞻波經, 大正 1,478b-479c 增支部 A Uposatha 布薩 ) 律藏 小品 (Cv. 9. 1) 小部 自說經 (Ud. 5. 5) 五分律 卷 28, 大正 22,180c 西晉 法炬譯 恒水經 法海經, 大正 1,817a 818a-c 後秦 鳩摩羅什譯 海八德經, 大正 1,819a-c 增一阿含. 第 2 經 十不善品, 大正 2,786a-787c 36 十住毘婆沙論 卷 17, 大正 26,120a22: 尸羅最是梵行之本, 如直心則是正見之本 另參見 寶積經講記,p 雜阿含 497 經 卷 18 大正 2,129b-c: 爾時 尊者舍利弗, 詣佛所, 稽首佛足, 退坐一面 白佛言 : 世尊! 若舉罪比丘欲舉他罪者, 令心安住幾法, 得舉他罪? 佛告舍利弗 : 30

33 意, 就會因此而惱亂同學了 菩薩的正行, 與此相反 對於同參道友, 經常以正直的善意, 往來從事, 離去種種的諂曲心, 所以決不故存惡意, 使人引起不必要的疑悔 三 於諸菩薩生世尊想 38, 能於四方稱揚其名 大乘行者, 應對菩薩生起佛一樣的尊敬心, 如敬重王子與國王一樣 菩薩是未來佛, 佛是菩薩行的究竟圓滿 想菩薩為佛一樣的可尊可敬, 就不會呵毀誹謗了 真正的學佛者, 怎麼也不會謗佛的 不但不呵毀菩薩, 還能在一切處稱揚讚歎菩薩的功德, 使菩薩的美名善譽, 遍於四方 四 自不愛樂諸小乘法 ; 所化眾生, 皆悉令住無上菩提 邪行者的與人從事, 目的在舉發陰私, 破壞菩薩 菩薩的正行, 就不同了 由於自己的志在大乘, 於小乘沒有愛好心, 所以希望別人都與自己一樣 在與人往來親善時, 就教化眾生, 使往昔所集的大乘善根, 潛而未發的清淨德性, 充分的顯發出來 ; 39 堅固成就, 安住於大乘的無上菩提 住, 是安立 決定的意思 若比丘令心安住五法, 得舉他罪 云何為五? 實非不實, 時不非時, 義饒益非非義饒益, 柔軟不麤澀, 慈心不瞋恚 舍利弗! 舉罪比丘具此五法, 得舉他罪 38 [1]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 19, 大正 8,356c29-357a7: 阿難白佛言: 世尊! 菩薩 菩薩共住云何? 佛告阿難: 菩薩 菩薩共住, 相視當如世尊 何以故? 是菩薩摩訶薩應作是念 : 是我真伴, 共乘一船, 彼學我學, 所謂檀波羅蜜, 乃至一切種智 若是菩薩雜行, 離薩婆若心, 我不應如是學 ; 若是菩薩不雜行, 不離薩婆若心, 我亦應如是學 菩薩摩訶薩如是學者, 是為同學 [2] 大智度論 卷 77, 大正 25,604b20-c1: [ 阿難 ] 問佛 : 菩薩共住云何? 云何用心恭敬? 佛答 : 供養恭敬, 當如視佛, 是未來佛故 此中佛自說因緣 : 菩薩共住, 應作是念 : 是我真伴, 俱到佛道, 共乘一船 船者, 六波羅蜜 ; 三界 三漏為水 ; 彼岸是佛道 彼所學者, 我亦應學, 學者 : 所謂六波羅蜜等, 同戒 同見 同道 如白衣兄弟, 不應共鬪, 我是同法兄弟, 亦不應共諍 若是菩薩雜行, 離薩婆若心, 我不應如是學 何以故? 勝事應從他學, 惡事應捨 菩薩若作是學, 輕慢 瞋恨事皆滅, 是則名菩薩同學 39 引發潛在的解脫相狀, 相關資料如下 : [1] 大毘婆沙論 卷 176, 大正 27,886a: 問: 順解脫分善根在有情身其相微細, 已種 未種云何可知? 答 : 以相故知 彼有何相? 謂若聞善友說正法時, 身毛為豎, 悲泣流淚, 厭離生死, 欣樂涅槃, 於法 法師深生愛敬, 當知決定已種順解脫分善根 ; 若不能如是, 當知未種 此中有喻, 如人於田畦中下種子已, 經久生疑 : 我此畦中曾下種不? 躊躇未決 傍人語言 : 何足猶豫? 汝今但可以水灌漬, 以糞覆之 彼若生芽, 則知已種, 不然則不 彼如其言便得決定 如是, 行者自疑 : 身中曾種解脫種子已不? 時彼善友而語之言 : 汝今可往至說法所, 若聽法時身毛為豎, 悲泣流淚, 乃至於法 法師生愛敬者, 當知已種解脫種子 ; 不然則不 故由此相可得了知 [2] 瑜伽師地論 卷 21, 大正 30,398a-b: 復有所餘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謂一切種圓滿分明稱當道理, 美妙殊勝易可解了, 或依苦諦 或依集諦 或依滅諦 或依道諦, 宣說開示正法教時, 不能獲得微小發心微小信解, 況能獲得身毛為豎悲泣墮淚, 如是亦依過去 未來 現在世別 是名第四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3] 瑜伽師地論 卷 21, 大正 30,401a: 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謂暫聞佛或法或僧勝功德已, 便得隨念清淨信心, 引發廣大出離善法, 數數緣念融練淨心, 身遂 31

34 菩薩這樣的修四正行, 尊重正法, 愛護同行, 讚歎大乘, 始終以菩提道為念, 當然不會退失菩提了 四法不失菩提心 普明菩 大乘集 十住毘婆沙論 瑜伽師地論 卷 大寶積經論 卷 1, 大正 薩會 菩薩學論 卷 4, 大正 26, 卷 4, 大正 38a , 85c , 大正 30,740b1126,207c [ 宣說令念忘失因緣 ] 1 失命因一者 設遇 1-2 乃至失身 1 復說: 由於舉罪 1 菩薩乃至失命因緣不故 緣, 不以喪命因 命 轉輪聖王位 ; 者所迷亂自過令念 妄語 者, 護治實語故, 以 妄語, 何緣, 不以忘於此尚不應妄忘失, 此何因緣? 不惜身命故 何況戲笑 況戲笑? 語, 親近戲語 行諂曲 由於重事中怖畏衰 者, 菩薩於微輕罪中生大怖 40 笑 若以實語故死, 失損, 於輕事中怖畏呵畏故 轉輪王位, 及失天責, 而設妄語所顯 以實語不忘菩提心集因故 王位 猶應實說不故, 由此毀犯, 由業 應妄語, 況小因緣障故有所忘失 ; 設不 而不實語 毀犯, 由犯障故而有 忘失 2 常以直二者 與人又於眷屬及諸外 2 又說: 由迷亂學 2 常以真心與人從事 者, 心, 與人從事心行 人, 離於諂曲 處令念忘失, 此何因以離無我諂曲心故 41 是中 從事, 離正直離諸諸諂曲 諂詐 緣? 由非自性隨轉虛妄 真心 者, 實心隨順親近故 離無我患 者, 菩薩如 見曲所顯故, 由此毀實親近, 不示假名行離諂 毛豎 悲泣雨淚 是名第三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4] 瑜伽師地論 卷 83, 大正 30,760b: 於一切事現正隨從, 故名信順 若即於彼補特伽羅處所而起, 故名為信 開彼功德及與威力, 殊勝慧已 ; 即於彼法處所而起隨順理門, 故名淨信 即由如是增上力故, 身毛為豎, 悲泣墮淚, 如是等事, 是淨信相 聞彼功德威力等已 ; 於行住等諸威儀中, 恒常信彼實有功德, 故名信述 [5] 佛說身毛喜豎經 卷下, 大正 17,600a: 爾時, 會中有一尊者, 名曰龍護, 去佛不遠, 執孔雀扇, 侍佛之側 時即置扇, 前詣佛所, 合掌頂禮, 而白佛言 : 我今得聞此正法已, 身毛悚豎, 生大歡喜 世尊! 此經何名? 我等云何奉持? 佛言龍護 : 今此正法, 名身毛喜豎, 如是名字, 汝當受持 [6] 惠敏法師 順解脫分相 悲欣毛豎, 收在 心與大腦的相對論 ( 法鼓文化 ),p 大智度論 卷 18, 大正 25,192a8-20: 外道經中有聽殺 盜 婬 妄語 飲酒 ; 言為天祠呪殺無罪 ; 為行道故, 若遭急難, 欲自全身而殺小人無罪 佛法中則不然! 於一切眾生慈心等視, 乃至蟻子亦不奪命, 何況殺人! 一針一縷不取, 何況多物! 無主婬女不以指觸, 何況人之婦女! 戲笑不得妄語, 何況故作妄語! 佛阿毘曇經出家相品 卷 2, 大正 24,971b12-13: 不應故作言說妄語乃至戲笑, 況復於無中而說為有過人法 過聖法智慧 41 大寶積經論 卷 2, 大正 26,215a8-9: 無諂曲心者, 菩薩無執著慢心, 以證知法無我故修 彼 32

35 犯, 由業障故有所忘曲, 遠離不調伏惡心故 失 ; 設不毀犯, 由犯不失菩提心所起眾生饒益 障故而有忘失 故, 自身中所有無量希有諸 法 知已敬菩提心, 及一切 智因故 3 於諸菩三者 於諸 3-4 能令諸世 3 又說: 由於大乘 3 於一切菩薩生世尊想, 薩生世尊菩薩起議 間, 一切眾生類 ; 迷亂勝解正行令念 能為諸菩薩, 於四方中稱揚 想, 能於論想 隨所於諸菩薩眾, 而生忘失, 此何因緣? 功德 者, 隨所得法利彼常 四方稱揚四方稱讚 恭敬心 由於菩薩不生恭 讚歎故 其名 其名 若有人能行, 如是敬, 隱覆實德所顯 於菩提心并一切菩薩所, 起 之善法 ; 世世得增故, 由此毀犯, 由業世尊想, 已敬菩提心故 長, 無上菩提願 障故有所忘失 ; 設不 又從初發心已 毀犯, 由犯障故而有 來 一切菩薩生恭忘失 敬心 尊重稱讚如 佛無異 4 自不愛四者 化度又當隨力令住大 4 又說: 由迷亂顯 4 自不愛樂諸小乘法, 隨 樂諸小乘眾生志不 乘 隱密處令念忘失, 此所化眾生, 令彼一切住阿耨 法, 所化求餘 一切眾生, 皆具足令住 何因緣? 由欲令於大乘不生 多羅三藐三菩提 者, 不樂狹小乘己劣弱故 既得上 悉令住無阿耨多羅上菩提 三藐三菩提 樂欲所顯故, 由此毀義, 行所攝取, 化意欲故 犯, 由業障故而有忘所化眾生彼一切勸令向阿耨失 ; 設不毀犯, 由犯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憙樂求 障故而有忘失 行狹劣小乘之法 己三增長善法 (p.35) 復次, 迦葉! 菩薩有四法, 所生善法滅不增長 何謂為四? 以憍慢心, 讀誦修學路伽耶經 貪利養心, 詣諸檀越 憎毀菩薩 所未聞經, 違逆不信 迦葉! 是為菩薩四法, 所生善法滅不增長 菩薩的智慧增長, 菩提心就不會退失 ; 不退菩提心, 一切善法就滋長了 所以, 接著說損滅善法的邪行, 與增長善法的正行 佛告 迦葉 : 菩薩有四法, 所生善法滅不增長 已生的善法, 受到了邪行的損害, 或是不再增長了, 或是損滅而消失了 是那四種邪行呢? 一 以憍慢心, 讀誦修學路伽耶經 42 1 路伽耶經, 是世俗的典籍 ( 科學 哲學 政治 經濟 知識 ) 2 世俗的學術, 雖有有益於人生的部分, 但大多重於向外的爭取, 是雜染而不是 42 寶積經講記,p.38 p.55 33

36 純淨的 常在這些駁雜不純的俗學上用功, 正沾沾自喜地以為進步, 而不知俗念熏染, 道念漸薄, 善法也漸滅了 這在菩薩的修學來說, 真是棄明珠而取瓦礫, 實在不值得! 43 二 貪利養心, 詣諸檀越 1 人要有精神的食糧來資長慧命, 也要有物質的資糧來維持色身 如追求世俗知識, 思想會流入歧途 ; 以貪染心去求利養, 生活會流入邪命 依經文說, 為了貪著物質的財利供養, 以貪求物欲心, 到檀越家去 2 梵語檀越, 華語為施主 出家人依檀越而生活, 也就不能不去檀越家 但為了生活的必要外, 應以化導的, 安慰的慈心, 進檀越家, 使檀越能生長信心, 增益福慧 如一心一意的為了物欲, 那就有說不完的弊害了 專心在物欲上著想, 善法怎能不損滅呢! 三 憎毀菩薩大乘菩薩, 應該是尊敬讚歎的對象 但如從自己的名聞 利養著想, 對於超勝自己的菩薩, 就會引起憎怨嫉恨的心, 甚至惡意的毀謗他 不能崇重賢善, 反而憎怨他, 那就穢念滋生, 善法就滅不增長了 四 所未聞經, 違逆不信 1 總之, 是憍慢好勝心在作怪! 這才對超勝自己的菩薩, 憎厭誹謗 ; 對超勝自己所學的法門, 不肯信受了 自己所學的有限有量, 就以為佛法不過如此, 就憍慢高傲起來 一旦發現了, 自己所沒有聽聞修學過的經典, 為了不承認自己的不知, 就不惜反對, 不肯隨順信受 2 憍慢的人, 不但毀謗菩薩, 連佛說的深法也敢反對 憍慢, 是多麼可怕的煩惱! 四法所生善法滅不增長 菩薩的智慧增長, 菩提心就不會退失 ; 不退菩提心, 一切善法就滋長了 所以, 接著說損滅善法的邪行, 與增長善法的正行 普明菩 大乘集 十住毘 瑜伽師地論 大寶積經論 卷 1, 大正 26,208b9-c9 薩會 菩薩學婆沙論 卷卷 79, 大正 26, 43 [1] 成實論 卷 16 三慧品, 大正 32,366c: 三慧: 聞慧 思慧 修慧 從修多羅等十二部經中生, 名為聞慧, 以此能生無漏聖慧, 故名為慧 如經中說 : 羅畝羅比丘今能成就得解脫慧, 雖聞違陀等世俗經典, 以不能生無漏慧故, 不名聞慧 [2] 瑜伽師地論 卷 41, 大正 30,519a-b: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 於菩薩藏未精研究, 於菩薩藏一切棄捨, 於聲聞藏一向修學, 是名有犯, 有所違越, 非染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 現有佛教, 於佛教中未精研究, 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精勤修學, 是名有犯, 有所違越, 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 : 若上聰敏 ; 若能速受 ; 若經久時能不忘失 ; 若於其義能思能達 ; 若於佛教如理觀察成就俱行無動覺者, 於日日中, 常以二分修學佛語, 一分學外, 則無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 越菩薩法, 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研求善巧, 深心寶翫, 愛樂味著, 非如辛藥而習近之, 是名有犯, 有所違越, 是染違犯 34

37 論 卷 4, 大正 739b27-c8 10, 大正 26, 有四種法, 能令 32, 104b a12-14 菩薩壞鮮白法 1 以憍慢一者 於 1 懷憍慢 1 謂與他競增上一者 不生滅不增長 心讀誦修世間深著貪求世事力故, 起諸白法是中不生諸白法滅因者, 以我慢心故, 學路伽耶過慢經 44 非處加行 讀誦世間經典求諸呪術, 不能通達菩薩六波羅蜜, 及菩薩法藏 菩薩以我慢心, 雖起白法處所加降伏故悕望名聞利養, 妬勝憎他常誑故 行, 然有三種邪求於世間呪術, 不能求善白等法 行過失 : 一者染著過失 ; 二者惡見過失 ; 三者受持過失 2 貪利養二者 巧 2 著利養 2 由二因緣應知二者 不能增長滅不增長故 心詣諸檀 構言辭耽出入諸家染著過失 : 已不生諸白法滅盡故能令盡滅及先所得 越 著利養 一者邪受用故 ; 者, 以緣事故聞習轉弱故是不增長滅 二者多雜處故 何以故? 貪著利養名聞故親近諸檀越, 是中利養者, 衣服等 供養者, 禮拜等 著於利養名聞故, 說著利養名聞耳 以著利養名聞故, 受於邪命資養等顯說應知 ; 以親近檀越家故, 多有親近中諸患 45 若彼有如是二疑助成者故, 說以如法得財利養, 以為不滅因 以依諂曲等意故不住聖處, 彼如是著名聞利養, 親近諸白衣家故, 以多緣親故聞等善法不能增長, 聞等不增長, 已聞等諸善法悉不增長故 3 增毀菩三者 樂 3 起憎嫉 3 由二因緣應知三者 除拔根本滅不增長 薩 觀種姓嫌謗諸菩薩惡見過失 : 令盡義便滅根本因故, 及增謗菩薩已, 讚菩薩 一者誹撥正法補惡見還增, 及謗菩薩法藏己 瞋故於諸 特伽羅故 ; 菩薩覓諸錯謬等患, 令為諸菩薩以虛實 二者於不正法顯等罪謗故, 令得大罪 以此罪業因緣故 示執著為正法 所有善法從根本拔除遠離滅盡 故 4 所未聞四者 於 4 未聞經 4 由二因緣應知四者 作及遠離滅不增長 經違逆不 未說未聞聞不信受受持過失 : 遠離滅因故, 未聞未曾受持諸脩多羅 信 契經而輒 一者受持狹小唯法, 而能誹謗 未聞者, 未至耳識道故 生誹謗 不了義經故 ; 未曾受持者, 雖至耳識道不誦持 諸頓 二者於所未聞未說教及諸脩多羅法謗, 以是義故, 如來 曾領受諸了義 說此脩多羅, 大阿波提舍中亦說此義 44 寶積經講記,p.38 p 疑 可能為 緣 之誤刻 35

38 經, 懸誹撥故 若有邪師能測量如來意者, 彼人得大毀 46 謗正法之事 是故彼遠離諸盡法故, 諸白等法令滅 (p.37) 復次, 迦葉! 菩薩有四法, 所生善法增長不失 何謂為四? 捨離邪法, 求正經典 六波羅蜜菩薩法藏 ; 心無憍慢, 於諸眾生謙卑下下 如法得施, 知量知足, 離諸邪命, 安住聖種 不出他人罪過虛實, 不求人短 若於諸法心不通達, 作如是念 : 佛法無量, 隨眾所樂而為演說, 唯佛所知, 非我所解 以佛為證, 不生違逆 迦葉! 是為菩薩四法, 所生善法增長不失 所生善法增長不失 的四種正行 : 一 捨離邪法, 求正經典 六波羅蜜菩薩法藏 ; 心無憍慢, 於諸眾生謙卑下下 修學菩薩行的, 捨離邪法 1 邪法: 不與真理相應, 不順解脫的世俗學術 尤其是唯物的, 功利的路伽耶經 2 正法: 菩薩不學邪法, 而專心志求正經 雖一切佛說, 都是正經, 而大乘法最為真正 大乘法藏 ( 經典的總匯叫藏 ), 內容以六波羅蜜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為總綱 波羅蜜, 華語到彼岸, 是從生死而到達佛果的法門 專求大乘的六波羅蜜, 沒有一點的憍慢心 ; 對一切眾, 都非常的謙卑低下, 好像什麼都不及人一樣 這樣的對人謙和, 求法精進, 無邊的善法, 都會增長而不失了 二 如法得施, 知量知足, 離諸邪命, 安住聖種 1 這是出家眾對於生活資具的正行 一切都是從布施得來的, 但要來得如法, 不能為了貪求布施, 而作些非法的行為 如為了貪求布施, 裝模作樣的矯現威儀, 使人尊信 ; 或隨時往來施主家, 或者贈送禮品, 以增厚感情 ; 或在人前, 故意讚歎別人的布施 ; 或眩賣自己的修行, 怎樣用功, 怎樣得感應 2 如法 非法 (1) 以一切技巧 手段, 來達到他人施與的目的, 都是非法 (2) 如法所得的佈施, 不管多少, 不問精美或麤惡, 都會生歡喜心, 知足心 能知量知足, 而不作過分的乞求 這不但自己適量而受, 還要顧慮到檀越的經濟力量 3 邪命 正命 (1) 除了受施而外, 出家眾不宜營農 經商, 或者趕鬼 治病 占卜 算命 看相等 從這些而得來的生活資具, 叫做邪命 這是說, 對出家眾來說, 這是不正當的經濟生活 邪命, 是一定要遠離的 46 彼 = 違 宋 元 明,= 彼違 宮 36

39 (2) 這樣, 佛弟子能安住於四聖種中 四聖種是 : 對於衣服 飲食 臥具 三者, 隨所能得到的, 都歡喜滿足 第四是樂於斷除煩惱, 樂於修習聖道 這樣的生活淡泊, 少欲知足, 而又勤修佛法, 就能因此而從凡入聖 聖人由此四事而出生, 所以叫聖種 47 這第二正行, 主要為不於物欲而生貪著 三 不出他人罪過虛實, 不求人短 由於菩薩的心地謙卑, 專精修學, 所以對他人的罪過, 無論是虛的實的, 都不會舉發他 ( 在僧團中, 可以如法舉罪 ), 更不會故意吹求他人的短處 對一般人都如此, 遇到大乘菩薩, 當然更不會憎毀了 四 若於諸法心不通達, 作如是念 : 佛法無量, 隨眾所樂而為演說, 唯佛所知, 非我所解 以佛為證, 不生違逆 1 自心不能通達的諸法, 就是自己沒有聽聞受學過的諸經 自己所沒有聽聞通達的, 怎麼可因自己的不通達而不信呢? 2 然而, 不明白 不理解, 怎麼能生信心呢? 是的, 佛法有 : 從勝解而來的 解信, 從親切體驗而來的 證信, 有因尊信聖者而來的 仰信! 所以, 如心不通達, 就應該這樣的想 : 佛法是無量的, 是適應眾生的根性好樂不同, 而作無量方便的演說 橫說豎說, 淺說深說, 或似矛盾而並不相反, 48 或 47 [1]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201: 試從 四聖種 (carvāra-aryavaṃśā) 說起 四聖種是 :1 隨所得衣服喜足;2 隨所得飲食喜足;3 隨所得房舍喜足;4 欲斷樂斷, 欲修樂修 依著這四項去實行, 就能成為聖者的種姓, 所以稱為 聖種 前三項, 是衣 食 住 日常必需的物質生活 出家人應該隨所能得到的, 心裏歡喜滿足, 不失望, 不貪求多量 精美與舒適 欲斷樂斷, 欲修樂修, 是為道的精誠 斷不善法, 修善法 ; 或斷五取蘊, 修得涅槃, 出家人為此而願欲 愛好, 精進於聖道的實行 這四項, 是出家人對維持生存的物資, 及實現解脫的修斷, 應有的根本觀念 惟有這樣, 才能達成出家的崇高志願 [2]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047: 說到比丘戒法, 重於生活軌範的, 是四聖種, 在上面已經說過了 四聖種的本義, 是對於衣服 飲食 住處 三事, 隨所能得到的而能夠滿足 ; 第四是 樂斷樂修 後來適應事實的需要, 改第四事為, 隨所得的醫藥而能滿足 衣 食 住 藥知足, 就是受比丘戒時所受的 四依, 是比丘對資生事物的基本態度 [3] 長部 (33) 等誦經 ( 日譯南傳 8,304) 增支部 四集 ( 日譯南傳 18,50-51) 中阿含經 卷 21 說處經, 大正 1,563b-c 48 如 : 八正道以正見( 慧學 ) 為首, 三學以戒學為首? 如 大智度論 卷 13, 大正 25,160c: 問曰: 如八正道, 正語 正業在中, 正見 正行在初, 今何以言戒為八正道初門? 答曰 : 以數言之, 大者為始, 正見最大, 是故在初 復次, 行道故, 以見為先 ; 諸法次第, 故戒在前 譬如作屋, 棟梁雖大, 以地為先 37

40 聽來驚奇而合於常道 49 無量方便的不同說法, 唯有佛的智慧才能知道, 這不是我的淺智所能了解的 這樣, 以佛的智慧方便為權證, 以佛的無方說法而起仰信 雖然不了解, 不通達, 也能樂意的信受, 不致違逆如來的正法了 四法所生善法增長不失 普明菩薩會 十住毘婆 瑜伽師地論 卷 79, 大 大寶積經論 卷 1, 大正 26, 沙論 卷 9, 正 30,740 b27-c13 208c10-29 大正 26, [ 宣說壞鮮白法因緣 ] 66a 捨離邪法, 求 1 所未聞經 1 復說: 由非處加行壞鮮 1 捨離邪法唯求正法如是等 是正經典 六波求之無厭, 白法, 此何因緣? 中唯求正法者, 六波羅蜜菩薩法羅蜜菩薩法藏 ; 所謂六波羅由樂己利狹小不轉, 下乘藏所說, 正聞非不正聞 所明世 51 心無憍慢, 於諸蜜菩薩藏 聽聞心不謙下所顯故 ; 由間呪術等, 不定聞現事故, 言眾生謙卑下下 此毀犯, 由不能得所未獲 52 非不定聞, 復是隨如勸心者, 得諸鮮白法, 於所聽受生柔軟善心故, 顯示何意? 求世間 50 賒緩故, 於己得退 語言呪術等, 求因故 著我慢者, 成世間呪術等事 求世間呪術語言者, 成捨利養恭敬名聞之心, 令捨故言求六波羅蜜及菩薩法藏耳 2 如法得施, 知 2 於眾生除 2 又說: 由染愛過失壞鮮 2 以法財利養為足, 捨離一切諸 量知足, 離諸邪命, 安住聖種 53 憍慢心謙遜白法, 此何因緣? 邪命等, 及安住知足聖主性中下下 如法由於正在家所得利養不生者 以法利為足, 如法所得利養得財趣足而喜足, 矯誑等法有希望所心足故 捨離一切諸邪命等者, 已, 離諸邪顯故 ; 由此毀犯, 由不聽遠離諸諂曲等心故 安住知足聖命樂行四聖聞所未聞法, 多諸事業輕主性中者, 不生疲倦心故, 得失 49 如 : 快成就是鈍根, 慢成就為利根? [1] 大毘婆沙論 卷 101, 大正 27,525b14-21: 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 名時解脫 狹小道者, 謂若極速 第一生中種善根, 第二生中令成熟, 第三生中得解脫 餘不決定 依廣大道而得解脫, 名不時解脫 廣大道者, 謂若極遲 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解脫, 如舍利子 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 如麟角喻 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脫 [2] 大智度論 卷 28, 大正 25,266c14-15: 有辟支佛, 第一疾者四世行, 久者乃至百劫行 如聲聞疾者三世, 久者六十劫 [3] 十住毘婆沙論 卷 1, 大正 26,20b1-9: 問曰: 行聲聞 辟支佛乘者, 幾時得度生死大海? 答曰 : 行聲聞乘者 : 或以一世得度 或以二世 或過是數, 隨根利鈍 又! 以先世宿行因緣 行辟支佛乘者 : 或以七世得度 或以八世 若行大乘者 : 或一恒河沙大劫, 或二 三 四至十 百 千 萬 億 [ 恒河沙大劫 ], 或過是數, 然後乃得具足修行菩薩十地而成佛道, 亦隨根之利鈍 又! 以先世宿行因緣 50 [ 賖 > 賒 ]= 奢 宋 元 明 宮 聖 ( 大正,740d,n6) 51 定 疑為 正 之誤刻 52 定 疑為 正 之誤刻 53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卷 181, 大正 27,909a17-20: 由四因緣則知彼是安住聖種補特伽羅 一 不樂聞他說得利養, 二 不樂親近貪美食人, 三 所畜資具少而清淨不生染著, 四 於諸利養得與不得不生愛憎 38

41 種行 躁散亂, 於三摩地不能證不以心故 彼如是行之 得 3 不出他人罪過 3 於他罪若 3 又說: 由惡見過失壞鮮 3 正行已, 為成自利利他行故防虛實, 不求人實不實, 無白法, 此何因緣? 護他心, 若有失事不諫向人罪過短 有刺譏不求由懷惡意瞻視於他, 於諸虛實, 何況覓人長短諸過 人短 聲聞 大乘所學其心顛倒所顯故 ; 由此毀犯, 由不正行獲得衰損, 由誑惑他獲得衰損 4 若於諸法心不 4 若於法中 4 又說: 由受持過失壞鮮 4 是菩薩修行六波羅蜜菩薩法 通達作如是念 : 有所不達, 佛法無量, 隨眾心不違逆以所樂而為演說, 佛為證 佛唯佛所知, 非我是一切智其所解, 以佛為法無量, 隨證, 不生違逆 宜而說非我所知 白法, 此何因緣? 由於如來智意趣中起等覺慢所顯故 ; 由此毀犯, 由謗正法獲得衰損, 由於如來智意趣中邪稱量故, 獲得衰損 藏, 以於諸佛法中, 心不通達 是中唯佛為現作證故, 不生謗心, 何以故? 佛菩提無邊, 及所信根非一, 故演說諸法, 亦治諸法 己四直心 (p.41) 復次, 迦葉! 菩薩有四曲心, 所應遠離 何謂為四? 於佛法中心生疑悔 於諸眾生憍慢瞋恨 於他利養起嫉妒心 訶罵菩薩, 廣其惡名 迦葉! 是為菩薩四曲心, 所應遠離 學者如善法增長, 心地就會質直 佛是特重質直心的, 所以說 : 直心是道場 否則, 善法損滅, 心地就會邪曲起來 因此, 接著來說菩薩應離的四種曲心, 與四種直心 佛說 : 菩薩有四曲心, 所應遠離, 那四種心呢? 一 於佛法中心生疑悔 於佛法中出家修學, 應秉承佛的 教授教誡 54, 不敢違犯 如違犯了, 應立即發露 如對佛法的恭敬信順心不夠, 就會為了面子問題, 把罪過隱藏起來 罪過藏在 54 [1] 五種 教誡 在 瑜伽師地論, 大正 30,504c: 云何教誡? 當知教誡略有五種 : 一者 遮止有罪現行 ; 二者 開許無罪現行 ; 三者 若有於所遮止 開許法中暫行犯者, 如法諫誨 ; 四者 若有於彼法中數數輕慢而毀犯者, 以無染濁 無有變異親善意樂, 如法呵擯與作憶念 ; 五者 若有於所遮止 開許法中能正行者, 慈愛稱歎真實功德, 令其歡喜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五種教誡, 所謂遮止 開許 諫誨 呵擯 慶慰 [2] 教授,anu+ vad ( 說 ) 教誡,anu+ was ( 懲罰 教訓 命令 指示 M.W. p.39b:to rule, govern; to order; to teach,direct,advise,address; to punish, chastise, correct.) 漢語大詞典( 五 ),p.449: 教授: 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 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 : 子夏居西河教授, 為魏文侯師 漢語大詞典( 五 ),p.446: 教戒: 教導和訓戒 吳子 治兵 : 故用兵之法, 教戒為先 39

42 心裡, 一定會陷於重重疑悔的憂苦當中 如把死屍放在家裡, 弄到膿血流漓, 臭氣充滿一樣 這裡的悔, 不是懺悔, 而是嫌惡自己所作的不善, 引起內心的不得安定 二 於諸眾生憍慢瞋恨這可以約一切眾生說, 而主要為對於共住的師友 在大眾中, 自以為高勝, 憍慢得了不得 有了過失, 因為憍慢心而不肯認罪 如受了僧團的處罰, 或驅擯, 那就生瞋恨心, 以為僧伽不公平, 故意難為他 三 於他利養起嫉妒心有大福德大智慧的菩薩, 當然會受到一般人的尊敬, 而得廣大的佈施 有的不怪自己 不修福, 不修慧, 而又貪著財利, 這才見到他人得利養而生起了嫉妒心 四 訶罵菩薩, 廣其惡名 菩薩的福慧增勝, 能通達甚深的法門, 所以受到廣大的敬施 現在, 不但嫉妒菩薩的利養, 更進而憎厭他的大乘深法 因此對大乘學者的菩薩, 訶罵他, 毀謗他, 廣大傳揚他的惡名 疑悔 憍慢與瞋恨 嫉妒 不信, 這就是菩薩的四曲心 修學菩薩行的, 這是應該遠離的 四曲心相所應遠離 普明菩 十住毘婆 瑜伽師地論 卷 79, 大正 大寶積經論 卷 1, 大正 26, 薩會 沙論 卷 9, 30,739c a26-b15 大正 26, 66a25-b1 菩薩有四種非菩薩儀惡意現行 1 於佛法 1 於佛法懷一者 於大師所生不信順, 一者 於乘諂曲 中心生疑疑不信無有敬學相違惡意現行 是中乘諂曲者, 於佛法中心生疑惑 悔 定心 由三種相應知, 於大師所生不決了等, 及不敬尊, 復不敬諸戒不信順, 謂於有體 尊勝 等法 於佛法中生疑惑等故, 諸大得智 55 漢語大詞典 ( 五 ),p.450: 教誡 : 同 教戒 漢應詔 風俗通義 怪神 亡者多有見神 : 孫兒婦女以次教誡 [3] 教授(avavāda) 教誡(anuśāsanī) 則有些特別了,ava-vāda 是陽性詞, 有命令 教示之意 ; 經論中的異譯詞有 傳 ; 說, 說法, 宣說 ; 能授 ; 教, 教授, 教化, 教誡, 教誨 ; 言訣, 語訣, 聖言 ( 梵和 p.145) 而 anu-śāsanī 是陰性詞, 漢譯有 教, 所教, 教示, 教 令, 教誨 ; 戒, 誡, 教誡 ( 梵和 p.68) 其實, 教授教誡 avavādānuśāsanī 也有連用( 梵和 p.145), 詳細請參考 大乘止觀導論 p 瑜伽論記 卷 21, 大正 42,793b16-19: 言由三相應知於大師所生不信順, 謂於有體 尊勝 得智者 : 尊勝是德, 得智是能, 謂於有體 有德 有能生不信順 顯揚聖教論 卷 1, 大正 31,481b22: 信者, 謂於有體 有德 有能, 心淨忍可為體 40

43 2 於諸眾生憍慢瞋恨 3 於他利養起嫉妒心 2 於眾生憍二者 於同梵行攝受舉罪能慢瞋恨 教誡者如實發露己過相違惡意現行 由三種相應知不如實發露己過 : 一者 於彼攝受諸有情所, 邪妄顯示己為尊勝, 因此發起憍舉心故 ; 二者 於能舉罪諸有情所, 覆所犯故 ; 三者 於能教誡諸有情所, 因彼驅擯增上力故, 發穢濁心作損惱故 乘中生不信默然行 是中於諸佛法 中, 以有故生疑, 以有大意德故 58 生惑, 以其不可得故, 生不決了等 事 59 二者 化受諂曲 化受諂曲因者, 於諸眾生起憍慢 瞋恨 妄想等 以慢等心故, 化諸眾生中恨默故, 不能化導憍慢瞋恨妄想等, 於諸尊及弟子并勸諫 有益無益等中應知 3 於他利心三者 於大智福諸善法中, 三者 助功德諂曲 生貪嫉 精進相違惡意現行 助功德諂曲因者, 於他利養中生妬由二種相應知退失於諸善法悋等心, 是中見他得利養, 心起忿發起精進, 謂於大智福諸有惱瞋意妬 若見彼求而起惜心, 是情所, 愛著利養恭敬故, 及欣樂彼故 60 名悋 彼如是既起妬悋心熾盛故, 於助功德智中恨不修行故, 諸功德智即便退失 4 訶罵菩 4 毀謗菩薩四者 於廣大甚深勝解中, 四者 助智諂曲 成唯識論了義燈 卷 5, 大正 43,753c14-19: 論於實 德 能, 深忍 樂欲 心淨為信, 顯揚說境相似, 俱云於有體 有德 有能, 且就有體不說唯言, 不爾 信緣過 未等法豈有體耶? 因果 自性正同此論, 彼云忍可 清淨 希望為體 體 : 稟性 ; 德性 漢楊修 答臨淄侯箋 : 非夫體通性達, 受之自然, 其孰能至於此乎?" 文選 任昉 王文憲集序 : 夷雅之體, 無待韋弦 " 李善注 : 體, 性也 言王公平雅之性無待此韋弦以成也 " 大乘起信論講記,p52-53: 體 相 用, 為本論的重要術語, 與勝論師的實 德 業相同 用是作用, 指動作與力用 相是德相, 不單是形態, 而是性質 樣相等 相與用不同, 用約與他有關的動作說 ; 相約與他差別的性質說 自體, 有相 有用, 而為相用所依的 體, 指造成此時鐘的物質 ; 或總指這個具體的物事 凡存在的東西, 都有體 相 用可說 56 以 :8. 代詞 此, 這 57 故 :2. 事, 事情 易 繫辭上 : 易, 無思也, 無為也, 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 孔穎達疏 : 故, 謂事故, 言通天下萬事也 " 58 其 = 智 宋 元 明 宮 59 瑜伽師地論 卷 11, 大正 30,329c19-23: 疑者, 謂於師 於法 於學 於誨及於證中, 生惑生疑 由心如是懷疑惑故, 不能趣入勇猛, 方便正斷寂靜 又於去來今及苦等諦, 生惑生疑, 心懷二分, 迷之不了, 猶豫猜度 60 瑜伽論記 卷 21, 大正 42,793b19-22: 由二種相至及欣樂彼故者, 一 受大智大福有情利養恭敬, 由愛著故退失善法勤精進等, 二由欣樂大智福人數追隨故, 退出善法 41

44 薩, 廣其惡惡聲流布 能令自障清淨相違惡意現名 行 助智諂曲因者, 於諸菩薩廣彰諸惡, 惡名惡稱惡行等, 說惡名等事前已解說 為諸菩薩說諸惡等句, 為說大乘經應知, 以謗大乘故, 菩薩於助道智中, 默住懈怠不修行故, 修道智中成於退失 (p.42) 復次, 迦葉! 菩薩有四直心之相 何謂為四? 所犯眾罪, 終不覆藏, 向他發露, 心無蓋纏 若失國界 身命 財利, 如是急事, 終不妄語, 亦不餘言 一切惡事 : 罵詈 毀謗 撾打 繫縛, 種種傷害, 受是苦時, 但自咎責, 自依業報, 不瞋恨他 安住信力, 若聞甚深難信佛法, 自心清淨, 能悉受持 迦葉! 是為菩薩有四直心之相 再來說菩薩的 四直心之相 有了直心, 就有直心的事表現出來 行事能表達內心的正直, 所以叫直心之相 四直心是什麼? 當然是與上邪行相反的四種 一 所犯眾罪, 終不覆藏, 向他發露, 心無蓋纏 1 菩薩在佛法中, 有深切的信順恭敬心, 那對或有違犯的眾罪, 或重或輕, 怎麼也不會隱覆的掩藏起來 因為覆藏只是增長罪惡, 多生疑悔 如把臭物嚴密的封存起來, 一定是越久越臭 所以佛制比丘, 有罪不准覆藏 ( 覆藏的加重治罰 ), 而應該向他人發露 2 發露, 就是懺悔 隨犯罪的輕重, 依律制而作如法的懺悔, 就是對人而將自己的罪過吐露出來 這是什麼罪, 應受怎樣的治罰, 一切依僧伽的規律而行 過失一經懺悔, 或接受了處分, 如把瓶中的臭物, 倒在太陽下, 又加以洗淨一樣, 戒體就回復清淨, 不再有疑悔等蓋纏, 不再會障礙聖道的進修了 蓋是五蓋 : 貪欲 瞋恚 疑 昏沈睡眠 掉舉惡作 ( 惡作就是悔 ) [1] 關於五蓋, 大毘婆沙論 卷 48: 大正 27,249b-c23: 問: 蓋有何相?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 自性即相, 相即自性 以一切法, 自性與相, 不相離故 復次, 耽求諸欲是貪欲相 ; 憎恚有情是瞋恚相 ; 身心沈沒是惛沈相 ; 身心躁動是掉舉相 ; 令心昧略是睡眠相 ; 令心變悔是惡作相 ; 令心行相猶豫不決是疑相 已說蓋自性及相, 所以今當說 問 : 何故名蓋, 蓋是何義? 答 : 障義 覆義 破義 壞義 墮義 臥義是蓋義 此中, 障義是蓋義者 : 謂障聖道, 及障聖道加行善根 ( 四善根 ), 故名為蓋 覆義乃至臥義是蓋義者 : 如契經說 : 有五大樹種子雖小, 而枝體大覆餘小樹, 令枝體等破壞墮臥不生花果 云何為五 ( 大樹 ): 一名建折那 (Kabcana), 二名劫臂怛羅 (Kaitthaka), 三名阿濕縛健陀 (acvattha), 四名鄔曇跋羅 (udumbara), 五名諾瞿陀 (Nyngrodha) 如是有情欲界心樹, 為此五蓋之所覆故, 破壞墮臥不能生長七覺支花 四沙門果 故覆等義, 是蓋義 [2] 瑜伽師地論 卷 11, 大正 30,329b: 復次於諸靜慮等至障中, 略有五蓋, 將證彼時能為障礙 何等為五:一 貪欲蓋, 二 瞋恚蓋, 三 惛沈睡眠蓋, 四 掉舉惡作蓋, 五 疑蓋 (1) 貪欲者, 謂於妙五欲, 隨逐淨相, 欲見 欲聞 乃至欲觸, 或隨憶念先所領受, 42

45 纏是十纏 : 無慚 無愧 嫉 慳 悔 眠 掉舉 昏沈 忿 覆 62 二 若失國界 身命 財利, 如是急事, 終不妄語, 亦不餘言 在大眾中, 如有了違犯, 經人舉發, 決不說欺誑師友的妄語, 老實認罪 也決不說其他的話, 如處分不適當, 不公平等 國界等是譬說, 假使說了老實話, 會因此而 ( 國王 ) 失去國土, 會喪失身命, 會損失財物 : 這樣的關係重大, 也還是不說妄語 意思說 : 犯了罪, 無論後果怎樣, 那怕是逐出僧團, 也要直心實說 三 一切惡事 : 罵詈 毀謗 撾打 繫縛, 種種傷害, 受是苦時, 但自咎責, 自依業報, 不瞋恨他 1 上面第三邪行, 是於他利養生嫉妒心 這雖也因為貪染心, 主要還是由於不信業報 他受種種利養, 如知道是福業所感, 就應該生隨喜心 即使他不如法得來 ( 如沒有福業, 不如法去追求, 也是得不到 ), 那是他自造來生的苦果, 應該悲憫他, 這都不會嫉妒的 2 與這相反的正行, 從自己遭受的種種惡事來說 如被人辱罵, 被人毀謗, 被人用手腳棍棒來毆打, 被人捆縛或者監禁起來 名譽 身體 財物 自由, 受到了種種的傷害 一般人有此遭遇, 總是怨天尤人, 氣憤得不得了 但菩薩是深信業報的, 所以受到這種的苦難, 只是自己怪自己, 責備自己 : 為什麼造了惡業? 不與人廣結善緣? 由於自己依業報的信仰而安心 ( 中國人稱為安命 ), 所以不會瞋恨別人 其實, 瞋恨有什麼用呢? 尋伺追戀 (2) 瞋恚者, 謂或因同梵行等, 舉其所犯, 或因憶念昔所曾經不饒益事瞋恚之相, 心生恚怒 ; 或欲當作不饒益事, 於當所為瞋恚之相, 多隨尋伺, 心生恚怒 (3) 惛沈者, 謂或因毀壞淨尸羅等, 隨一善行, 不守根門, 食不知量, 不勤精進, 減省睡眠, 不正知住, 而有所作, 於所修斷, 不勤加行, 隨順生起一切煩惱, 身心惛昧, 無堪任性 睡眠者, 謂心極昧略, 又順生煩惱, 壞斷加行, 是惛沈性, 是睡眠性, 是故此二合說一蓋 又惛昧無堪任性名惛沈, 惛昧心極略性名睡眠 由此惛沈, 生諸煩惱 隨煩惱時, 無餘近緣如睡眠者, 諸餘煩惱及隨煩惱, 或應可生, 或應不生 若生惛昧, 睡眠必定皆起 (4) 掉舉者, 謂因親屬尋思 國土尋思 不死尋思, 或隨憶念昔所經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 心生諠動, 騰躍之性 惡作者, 謂因尋思親屬等故, 心生追悔, 謂我何緣離別親屬? 何緣不往如是國土? 何緣棄捨如來到於此, 食如是食? 飲如是飲? 唯得衣服 臥具 病緣醫藥 資身眾具? 我本何緣, 少小出家, 何不且待至年衰老? 或因追念昔所曾經戲笑等事, 便生悔恨, 謂我何緣於應受用戲樂 嚴具 朋遊等時, 違背宗親朋友等意, 令其悲戀, 涕淚盈目而強出家?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 生憂戀心, 惡作追悔 由前掉舉, 與此惡作處所等故, 合說一蓋 又應作不應作事, 隨其所應, 或已曾作, 或未曾作, 心生追悔 : 云何我昔應作不作, 非作反作? 除先追悔所生惡作, 此惡作纏猶未能捨 次後復生相續不斷憂戀之心, 惡作追悔此又一種惡作差別 (5) 疑者, 謂於師於法, 於學於誨, 及於證中, 生惑生疑 由心如是懷疑惑故, 不能趣入勇猛方便正斷寂靜 又於去來今及苦等諦, 生惑生疑, 心懷二分, 迷之不了, 猶豫猜度 五蓋之對治 除遣, 詳見 瑜伽師地論 大正 30,329b-330c 及 412a-c 62 品類足論 卷 1 僅立八纏 ; 大毘婆沙論 卷 47 至卷 50 又加忿 覆二纏, 明示十纏 ( 詳見 佛光大辭典 ( 一 ) p.504c) 43

46 四 安住信力, 若聞甚深難信佛法, 自心清淨, 能悉受持 菩薩如聽聞甚深難信的佛法, 如不思議的佛境界, 一切法空性等 能安住於信力中, 也就是能尊敬佛說而能起仰信 經上說 : 信如清水珠, 能清濁水 63 所以能安住信力, 就能自心清淨, 也就能隨順深入, 完全受持這甚深的法門 所以說 : 佛法大海, 信為能入 64 四直心相所應修習 普明菩薩會 十住毘婆 瑜伽師地論 卷 79, 大正沙論 卷 9, 30,740c14-26 大寶積經論 卷 1, 大正 26, 209b17-c7 大正 26, [ 宣說惡意現行因緣 ] 66b1-8 1 所犯眾 1 有罪即時 1 復說: 由於所學不甚恭敬 1 所謂所犯諸罪終不覆藏如是 罪, 終不覆發露無所隱故惡意現行, 此何因緣? 等 是中所犯諸罪終不覆藏者, 是 藏, 向他發藏悔過除滅由於所犯不發露不陳悔, 不除總 向他發露者, 發露事故說者有 露, 心無蓋行無悔道 惡作所顯故 ; 由此現行, 由於犯能懺悔故 彼如是懺悔, 是以後 纏 所緣有散亂故行不明了 時不生悔恨等情, 發起善故 2 若失國 2 若以實語 2 又說: 由不如實顯己過故 2 或失國土或財者, 以真求實故, 界 身命 失於王位及惡意現行, 此何因緣? 示現不惜諸施等故 身命難者, 以 財利, 如是諸財寶, 猶由於身財有所顧戀, 樂非諦語捨離身命不依止餘種種, 不舉餘 65 急事, 終不不妄語, 口所顯故 ; 由此現行, 由於聖教事 捨彼事已令惑人故, 憶餘事 妄語, 亦不未曾說輕人有散亂故, 行不明了 故 餘言 之言 3 一切惡 3 若人惡 3 又說: 由於精進懈怠因緣 3 一切惡事中, 罵詈誹謗撾打繫 事 : 罵詈 口 罵詈 惡意現行, 此何因緣? 縛種種傷害 受此苦時, 但求自責 毀謗 撾 輕賤 譏 由無堪忍所顯故 ; 由此現行, 自憶業報, 不瞋恨他 此諸句有何 打 繫縛, 謗 繫閉 由於眾苦不能堪忍, 於諸善法異義? 是中罵者說虛妄故, 瞋者虛 種種傷 66 鞭杖 考掠有散亂故, 行不明了 67 實俱說故, 於他苦者已說種生姓 害 受是苦等罪, 但怨時, 但自咎前身不咎於責, 自依業他 信業果 等, 說諸惡事故 誹謗者, 以因實見彰惡故 撾打責數者, 於身中具諸緣故 責數者, 具三業故 復撾 63 [1]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卷 5, 大正 8,887c: 菩薩如是若能離口四過, 修習如來四種善語, 常為有情說於妙語, 令聞法者歡喜信受 如水清珠能清濁水, 聞法信受亦復如是 [2] 佛說如來興顯經 卷 2, 大正 10,598c-599a: 殖種信淨, 猶如濁水, 而致清澄 所睹不虛, 不失報應, 有色無色生沒之事, 悉見睹之, 無所傷害 道慧光明, 令諸眾生, 不失德本, 為眾之首 64 大智度論 卷 1, 大正 25,63a-b: 問曰: 諸佛經何以故初稱 如是 語? 答曰 : 佛法大海, 信為能入, 智為能度 如是 義者, 即是信 若人心中有信清淨, 是人能入佛法 ; 若無信, 是人不能入佛法 不信者言 是事不如是, 是不信相 信者言 是事如是 譬如牛皮未柔, 不可屈折, 無信人亦如是 ; 譬如牛皮已柔, 隨用可作, 有信人亦如是 65 憶 = 意 宋 元 明 宮 66 考 = 拷 宋 元 明 宮 67 [ 生 ]- 宋 元 明 44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第七章 偶戲的社會功能與價值

第七章    偶戲的社會功能與價值 裡 度 聯 兩 異 來 裡 不 樂 籠 不 了 見 歷 不 歷 不 年來 不 不 年來 不 烈 裡 論 裡 不 類 禮 切 331 裡 樂 了 裡 樂 樂 樂不 浪 樂 歷 歷 令 不 樂 說 裡 度 離 異 說來 樂 說 樂 了 不 說 裡 了 易 了 論 數 不 332 弄 離不 類 說 倫 兩 樂 不 樂 裡 樂 不例 樂 不 說 切 更 切 說 離不 度 陵 類 不 類 律 律 1 1 論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民胞物與的儒家理想

民胞物與的儒家理想 理 讀 北 易說 北 理 北 年 見 見 不 不 讀 讀 讀 了 來 不 讀六 來 理 易 來 易 立 不 易 不 量 錄 句 立 立 句 不 說 了 理 兩 了 ( 療 ) ( ) 來 兩 ( ) 來 兩 了 不 了 理 理 1 令 力 ( ) 不 易 讀 練 來說 說 句 塞 類 不 不 來 易 易 易 理 易 論 拉 里 來聯 便 理 念 論 臘 理 理論 便 論 來 行 念 論 理 不 令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年 年 A 年 林 年 六 朗 年 滑 年 年 年 B 年 六 略 不 1 藍 兩 兩 不 了 不 了 不 不 不 不 練 練 說 練 說不 流 不 說 不 不 不 什 老 見 了 連 了 了 了 裡 不 不 說什 什 2 了 了 說什 了 了 不了 說 了 了 了 不 不 了 裡 什 不 了 什 了 切 不 了 不 年 裡 了 了 不行 來 不領 連 不 年 來 不 裡 不 了 不 了 了 來 3

More information

艷陽下的秘密 李宛穎

艷陽下的秘密 李宛穎 離 年 離 年 女女 兩 樓 樓 簾 了 立 裡 了 利 麗 不 樂 籠 落 1 了 裡 年 女 樂 力 累了 來 樂 洞 不 累了 了 來 樂 不 滑 不 了 來 來 不 來 什 力 了 來 不 了 了 龍 狼 不 不 來 不 了 不 不 老 來 樓 來 年女 老 來 女 了 樓 不悦 怒 不 了 不 樓 來 年 不 2 女 老 不 不 裡 不 說樓 說 怒 說 殺 了 了 了 不 理 拉 溜 樓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育儿的简单规则

育儿的简单规则 來 車 便 路 樂 便 行 勵 便 便 不 了 不 了 便 亂 不 了 不 不 了 不 了 論 不 了 了 便 了 了 了 離 了 論 不 更 不 了 不 不 更 了 不 了 了 不 樂 理 不 不 說 不 了 不 留 說 說 了 說 來 聆 力 聆 了 不 便 里 亂 亂 拾 不 見 來 不 行 來 利 不 兩 行 車 行 離 不 不 留 見 來不 不 不 來 便 了 不 不 不 不 老 亂 不

More information

不可以墮胎

不可以墮胎 不 錄 流 量 殺 裡 什 殺 了 什 來 不來 來 殺 來 了 來 來 殺 了 更 了 不 不 不 錄 刺 異 了 異 亂 留 兩 不 惡 不 來 類 來 累 不 了 女 切 來 女 不 女 不 來 什 女 說 切 來 殺 殺 了 來 更 了 了 了 不 不 樂 切 累 惡 惡 狀 說 1 不 了 不 療 不 不 參 參 來不 了 說 不 不 陸 不 六 了 李 陸 了 念 度 李 錄 女 不 裡來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1】

【1】 見 裡 了 見 來 不 見了什 什 離 年 裡 度 不 不 領 離 年了 不 念 旅行 數 不 留 來 不 了 不 力 見 力 1 1 路 女 來路 行 OS 樓 OS 裡 落 OS 女 OS 綠 女 行 綠 亮了 女 路 路 OS 路 OS OS 來 OS 來 OS 什 2 留 OS 六 來 了 識 來 來 六 2 了 不 錄 女 留 行 曆 落 了 裡 兩 路 便 樓 3 車 車 來 了 見 什

More information

瞞魔籬

瞞魔籬 識 藍 不 了 了 料 留 了 六 了什 了 來 車 了 見 不 車 了 不 不 露 說 車 1 96 車 車 車 車 車 離 宅 兩 不 了 禮 了 不 說 老 理 來 見 車 來 車 了 了 來 兩 說不 律 樓 2 96 宅 車 車 了 車 來 不 不 說 力 了 車 車 兩 車 車 來 樓 露 不 了 不 不 說 不 不 不 不 車 車 3 96 車 兩 車 兩 諒 諒 諒 不 諒 老 不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校訓與院訓僧林悟語聖嚴法師著1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菩提心與出離心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6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7 放眼全世界, 處處為佛教 8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9 10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11 實踐創校的精神 12 校訓與院訓

More information

第三章 荀子「心」概念的分析

第三章  荀子「心」概念的分析 1 念 說 論 說 兩 不離 烈 兩 聯 來 論 理 力 理 來說 說裡 裡 來 識論 說 歷 識 識 力 料 sense data 來 理 力 行 行 不 便 論來 理 力 立 來 便 不勞 力 識論 類 識 說 識 論 不 2 來 1 若不 識 留 識 2 梁 3 說 4 若 便 了 行 說 類 識 說 識 來 料 省 料 來 力 累 5 來說 若 力 識 不 不見 雷 不 見 論 見 識 1

More information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目 錄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從 普 門 品 談 如 何 自 助 助 人 12 從 大 悲 咒 談 如 何 祈 福 有 福 2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 一 ) 建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觀 我 為 你 祝 福 1. 三 世 因 果, 還 願 受 報 2. 四 大 假 合, 歡

More information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心之 次也 備 此三 心 然 後修 六度 這襄再作補 充 沒有直 心 學 佛 目的不純正 沒有深 心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了 勞 了 樂 來 不 論 女 女 了 不 不 不 來 來 離了 度 年 不 禮 來 說 說 禮 了 說 不 了 來 來 見 了 不 女 來 不 了 來 了 不論 不 流行 來 歷 了 不 刺 來說 不 兩 裡 來 練 了 樂 理 不 不 了 力 令 流 不 殺凌 不 什 不 老 不 不 了 來說 來 什 說 什 不 不 落 說 力 什 行 落 落 1 落 露 度 令 魯 什 不 不 力 不 說 力

More information

中國科技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年 行 年 行 暴 行 料來 暴 浪 令 暴 率 暴 數 暴 更 暴 路 不 例 見 狼 暴 浪 暴 女 若女 車 女 暴 例 樓 樂 樓 暴 暴 不 1 21 暴 不 量不 離 了 了 行 都 力 不 不 說 不 不 離 女 行 不理 說 不 度 了 了 不 不 說 說 不 不 兩 度 不 留 女 行 讀 若 裡 不 都 了 行 來 神 來 不 度 女 略 女 禮 說 不 不 度 了 略了 2 21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年 女 女 金 女 女 不 不 茶 省 來 茶 了 金 不 茶 女 了 女 來 陸來 玲 來 茶 了 離 蓮 茶 理 不 力 力 茶 理 不 利 來 裡 茶 女 論 力 不 諒 來 來 金 聯 凌 了 女 離 茶 了 來 裡 省 玲 兩 離 歷 流 不 女 了句 1 說 茶 數 茶 茶葉數 數 茶 茶 爐 爐 茶 茶 老 茶 茶 不 了 了 茶 茶葉 了數 露 了 茶 了 數 兩 2 說 茶 更 來

More information

國小六年級學生對教師數學教學評量的知覺

國小六年級學生對教師數學教學評量的知覺 六年 數 量 呂 立 北 數 論 數 量 量 量 老 量 行 了 不 量 更 行 行 更 數 樂 老 量 老 老 數 臨 量 麗 數 量 數 量 量 老 不 數 量 來 老 數 量 量 4 識 六年 力 年 異 六年 料 量 異 異 數 量 更 益 數 量 六年 數 量 量 數 量 來說 類 類 類來 刺 類來 來 異 度 力 濾 類 刺 力 異 來 來 刺 刺 5 刺 來 理 論 更 易 數 量

More information

結婚,不結婚 (Yes,or No)

結婚,不結婚 (Yes,or No) 不 車 北車 列車 讀 流 亮 了 裡 露 列車 北 路 來 北 歩 車 不 易 車 裡 立 拉不 來 列車 刺 來 行 聆 年 說 了 落 不 不 車 2 車 不 流 見 來 車 車 來 不 來 了 領 了 了 綠 領 略 了 亮 異 裡 不 拉 裡 來 裡 來 裡 理 來 裡 見 烈 裡 露 來 來 刺 不 3 亮 拉 不 魯 了 狀 留 不 見狀 來 不 了 了 了 魯 劣 力 不 了 年 了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3033A46AB4BCABD7BDD7A4A7A472C3B9AA69C3B9BB65A15D ABD7B0B2C0E7A15E2E646F63>

<4D F736F F D203033A46AB4BCABD7BDD7A4A7A472C3B9AA69C3B9BB65A15D ABD7B0B2C0E7A15E2E646F63> 大智度論 之尸羅波羅蜜 ( 釋厚觀,2006.7.7, 於佛法度假營 ) 一 尸羅 之意義 ( 一 ) 大智度論 卷 13( 大正 25,153b9-10): 尸羅 ( 秦言性善 ), 好行善道, 不自放逸, 是名尸羅, 或受戒行善, 或不受戒行善, 皆名尸羅 ( 二 ) 大毘婆沙論 卷 44( 大正 27,230a4-5): 尸羅者, 是數習義, 常習善法, 故曰尸羅 1 二 初期大乘經論之尸羅波羅蜜,

More information

他還記得,一切都是由那天開始的‧‧‧

他還記得,一切都是由那天開始的‧‧‧ 切 說什 了 不 不 不 不 不 什 不 什 什 說 說 來了 了 離 了 來 來 了 爐 兩 奈 了 156 來了 裡 不 了 不 不 數 了 料 女 了什 什 不 1 了 歷 兩 不 了什 來 來 說 不 歷 料 說 不 不 女 不 不 來 拉 不 領 拉 女 不 來 女 不 六年了 不 裡 什 不 讀 女 不 年 不 了 說 不 讀 讀 女 讀 了 perfect 來 不 說不 來 不 了 來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異 不 劉 劉 例 屢屢 行 1 念 理 論 不 禮 禮 念 錄 不 不 讀 不 不 識 識 理 1 81 19 76 2 勵 行 3 讀 理 理 4 兩類 列 禮樂 5 見 6 7 2 嵐 3 4 5 嵐 北 見 6 例 見 樓 見 兩 識 說 錄 錄 屢 不 北 見 女 簾 露 女 隸 豈 錄 見 輪 見 見 北 沈 陸 不 不 若 禮 輪 說 77 輪 說 蘭 數 廊 行列 不 不 輪 輪 龍

More information

劇本-阿德

劇本-阿德 1 林 數 林 不 路 連 連 數 令 了 來 兩 車 車 來 了 便 2 臨 不 來 洛 了 不 什 不 洛 老 來 不 說 立 洛 洛 不 不 立 領 不 連 不 來 見 臨 了 立 禮 離 塞 不 3 靈 說 什 來 來 來 了 量 金 蓮 靈 金 金 金 蓮 離 蓮 什 兩 來 了 金 靈 4 靈 老 來 車 路 車 了 說 來 不 了 見 來 不 說 來 來 來 不 來 來 什 不 年 了

More information

電腦組裝訓練

電腦組裝訓練 練 料 路 Windows Update 令 類 識 說 列 都 說 精 連 都不 不 兩 便 數 路 易 留 更 不 留 利 料 不 量 更 更 漏洞 不 漏洞 異 洞 漏 行 粒 了 理 量 不 理 切 數 類 精類 數 理 類 零 不 流 易 易 零 路 更 來 更 零 不 不 切 流 不 料 料 了 了 料 了 料 了 料 來了 不 念 料 兩 錄 異 料 料 類 理 料 料 年 不 不

More information

讀 2 年 12 3 便 不 讀 老 了 冷 念 立 力量 若 讀 老 見 了 度 良 了更 識 旅 不 不 了 不 不 更 年 不 了 理 例 理 流 不 流 冷 來 不 來 來 倫 勒說 不 不 便 不 力 連 了 裡 力量 留 來 練 力 不行了 不行了 裡 句 力 了 不 了 老 裡留 了

讀 2 年 12 3 便 不 讀 老 了 冷 念 立 力量 若 讀 老 見 了 度 良 了更 識 旅 不 不 了 不 不 更 年 不 了 理 例 理 流 不 流 冷 來 不 來 來 倫 勒說 不 不 便 不 力 連 了 裡 力量 留 來 練 力 不行了 不行了 裡 句 力 了 不 了 老 裡留 了 212 03 212 18 212 21 212 24 劉 110 41 1 312 27 藍 2 206 45 藍 3 21 4 206 46 良 5 312 03 讀 2 年 12 3 便 不 讀 老 了 冷 念 立 力量 若 讀 老 見 了 度 良 了更 識 旅 不 不 了 不 不 更 年 不 了 理 例 理 流 不 流 冷 來 不 來 來 倫 勒說 不 不 便 不 力 連 了 裡 力量 留

More information

第四章、個案分析

第四章、個案分析 例 說 理論 行 說 來 說 理論 讀 更便 理 理論 說 理論 更 了 不 說 了 度 說 例 理 來 更 力 不 不 行 略 了 了 了 論 行 不 更 歷 歷 來 說 說 / 力量 老 識 識 / 行 不 更 律 識 了 識 流 量 說? 歷 年 柳 說 說 不 女 女 不 不 年 不 來 了 不 女 說 讀 不 讀 不 讀不 不識 靈 ( ) 不 來 什 不 了 說 了 金 裡 料 了 羅

More information

校園正向管教範例徵選內容格式

校園正向管教範例徵選內容格式 例 狀 良 良 索 索 索 歷 索 年 良 類 不 落 不 易 力 不 說 料 良 年 年 35 10 年 31 7 年 說 良 不 離 Cl9 1-1 良 不 精靈 來 1. (1) 不 什 都 都不 不 都不 理 (2) 不 都 讀 都不 都 (3) 不 力 不 (4) 什 都不 說 說 不 (5) 零 都 說 零 來 不 讀 不 不 不 不 (6) 裡 說 不理 不 說 都 來 良 說 不 裡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來 歷 連 歷 念 勞 更 歷 邏 理論 力 了 歷 索 便 了 識 不 不 更 歷 度 度 更 了 歷 料 理論 歷 索 料 了 歷 料 了留 來 數量不 年 不 歷 論 參 1 見勞 1981 北 15 2 16 歷 料 參 歷 料 念 不 量 不論 識 論 類 類 類 了 類 識 切 籠 了 類 類 不 林諾 見 勞 類 念 來 3 參 了 1985 論 北 1981 論 北 林 李 1978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年 力 12 劉 林 李 蘭 ( 六 ) 來 說 列 (A) (B) (C) (D) 1. 91 年 5 六 59 1 5 行 9 行 老 車 老 2. 59 2 A C 3. 說 六 欄 不 4. 6 例 例 C 說 量 料 女 利 行 念 切 念 不 (C) 說 行 不 參 (A) 說 年 力 24 林 寧療 不 行 了 來 不 狀 靈 列 寧療 精神 (A) (B) (C) (D) 1. 見

More information

從收到錄取通知起,現在新年也過完了,是該開始著手準備赴美的事情了

從收到錄取通知起,現在新年也過完了,是該開始著手準備赴美的事情了 5 1 7 30 1 見 了 來 見 不 了 來 年來 了 來 什 識弄 念 什 識 留 來 便 了 旅行 留 什 旅行 了 切 不 落 不 旅行 說 旅行 識 旅行 不論 不 不 不 說 了 了 不 金 理 了 念 行 數 了 了 便 行 了 不 旅行 力量 聯 了 了 連參 了 不 若 力 易 說 露 來 念 2 來 不 易 來 不 識 留 Winni 若 勵 落 淪落 了 說不 了 不 立 來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切 浪 不 來 見 不 力 六 了 不 1 了 不 說 來 了 洛 說 了 度 不 若 若 例 離 年離 率 了 139% 離 來什 來 來 不 1996 年 來說 車 來 女 年 年 來 不 歷 立了 2 良 說 良 良 不 列 不 來 兩 15 理 讀 15 理 不 類 類 說 樂 切 金 金 溜 說 金 不 了... 18 說 不 3 21 了 肋 來 肋 女 領 說 女 來 沈 肋 來 見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15 不 樂 3 不 不 漏 連 便 便 律 不 不 不 1 不 易 2 利 老 不 利 3 樂 了 來臨 見 20 年 4 連 呂 5 6 見 呂 7 見 金 8 令 不 9 年 律 100 若 便 不 燎 不 來 立 老 老 良 省 不 識 識 來 老 不 不 北 不 10 11 燎 12 了 13 見 殺戮 見 六 良 良 14 識 禮 15 見 15 識 16 便 17 切 18 樂 離

More information

林 98 年度 理念 說 參 年度 林 數 陸 年 -- 樂

林 98 年度 理念 說 參 年度 林 數 陸 年 -- 樂 04-8320145 17 12 13 14 15 18 35 林 98 年度 理念 說 ------------ 2 -------------3 參 -------------5 年度 -------------6 ---------------7 林 --------------7 數 --------------7 陸 年 -- 樂 ------------- -- -------------11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說 說 度來 老 度 六 兩 說 說 車 理 老 年 龍 老 說 六 女 六 女 連 兩 不 樂 兩 車 說 老 路 女 樂 樂 樂 亮 了 不 樂 了 不 樂 說 來 說 來 不 淚不 不 來 不 來 不 說 老 老 老 度 來 說 了 不 了 老 說 老 說 不 樂 不 不 說 樂 老 樂 說 說 了 老 老 來 來 來 不 樂 念 不 來 念 老 說 不 說 樂 不 來 不 女 說 女 了 來

More information

Mirabilis劇本

Mirabilis劇本 籠 年女 來 樓 年女 了 行 不 略 不 年女 里 年女 了 了 行 1 88 年女 什 冷 了 年 女 女 年女 說 裡 女 不 不 亂 年女 什 不說 不 來 女 了 來 切 女 了 淚 離 樓 來 不 離 2 88 怒 林 來 不 不 年女 林 累了 理 離 了 便 年女 不 不 類 不理 來 了 車 了 車 了 車 車 林 里 來 類 不 來殺 更 林 樓 了 樓 3 88 女 女 樓 女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理論 度 行 省 理論 略 度 來 度 來 利 量 利 數 利 累 略了 行 理 度 度 流 度 度 理 理 林 度 列 行 領 行 量 利 立 數 19 利 來 利 量 不 見 來 不 見 利 利 利 不 利 利 力 利 利 力 量 利 利 力 理 理 領 更 參 了 落 理論 參 來 理 論 更 來 若 20 利 不利 更不利 理 利 力 不 不 參 領 不 利 領 理 參 勵 利 利 識 不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玫 瑰 經 聖 號 經 因 父 及 子 及 聖 神 之 名, 阿 門 信 經 我 信 唯 一 的 天 主, 全 能 的 聖 父, 天 地 萬 物, 無 論 有 形 無 形, 都 是 祂 所 創 造 的 我 信 唯 一 的 主 耶 穌 基 督 天 主 的 獨 生 子, 祂 在 萬 世 之 前, 由 聖 父 所 生, 祂 是 出 自 天 主 的 天 主, 出 自 光 明 的 光 明, 出 自 真 天 主

More information

「Hip-Hop舞蹈發源尋根探究之旅」成果報告書

「Hip-Hop舞蹈發源尋根探究之旅」成果報告書 旅 行 年 年 參 了 年來 旅 識了 年 落 旅行 來 不 說 不 念 行 旅 念 力 行 念 異 念 來 易 不 行 參 行 更切 說 洞 不 了 了 來 流行了 參 行 不 來 邏 令 不 六 零年 不 了 量 行 紐 紐 識 紐 行 料 紐 不 不 說 行 不便 不 紐 說 爐 不 紐 紐 里 年 來 量 切 紐 年 蘭 立 來 來 金 丹 來 理 理 紐 紐 紐 紐 年 度 冷 流行 紐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94 年 01 173-216 論 林 立 行 行 六 異 便 2002 年年 91 年 3 2-3 北 立 樓 樓 錄 論 略 兩 匿 見 兩 了 更 更 說 論 不 論 論 兩 略 說 (1) Ta,b,c 欄 例 T46.35a 46 35 欄 (2) a,b,c,d 欄 欄 欄 欄 例 99.44a 99 44 欄 林 理 理 173 行 便 見 不 理 不 不 度 便 行 切 切 行 來說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 64 97 124 132 140 159 168 174 隆 178 179 181 183 184 北 186 年 191 隆 197 223 235 239 倫 253 257 年 來說 了 了 年 了 路 年 裡 連串不 離 裡 離 路 路 不 不 離 留 異 不 不 屢 不 來 練 不 不易 怒 歷 擄 裡 來 不 了 切 見 1 年 見 年 裡 錄 什 不 連 不 錄 來 不 行 不

More information

如何加強規管物業管理行業

如何加強規管物業管理行業 民 政 事 務 總 署 諮 詢 文 件 設 立 物 業 管 理 行 業 的 規 管 架 構 的 公 眾 諮 詢 ( 2010 年 12 月 ) 最 近 修 訂 日 期 : 2010 年 12 月 3 日 http://www.had.gov.hk/tc/publications/consultation_papers/consultation_papers.htm 錄 數 行 度 行 行 見 歷 力

More information

幸 福 向 前 走

幸  福  向  前  走 福 兩 北 兩 北 不 了 留 北來 北 樂 利 路 不 易 懶 不 北 北 度 年 不 北 不 老 不 不 來 連 樂 利 陸 路 冷 留 北 北 來 老 老 都 了 了 不 玲 北 來 飯 館 年 龍 來 來 劉 不 不 遼寧 劉 福 劉 連 識 老 連 北 了 料 老 老 連 老 女 藺 女 了兩年 路兩 車 裡 車 說 了 北 年 車 路兩 車 福 了 來 了 飯 裡 連 樂 了 說 了 不

More information

《中論》我法二空觀的關涉

《中論》我法二空觀的關涉 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十行菩薩饒益行初探 以 華嚴經 ( 十行品 ) 為主 釋傳智 一 前言 ( 一 ) 寫作動機 華嚴經 說: 戒為無上菩提本, 應當具足持淨戒 1 由此可知佛教對戒律的重視 佛教的根本能維持不墮, 即在於佛教弟子們對戒律的尊重與遵守 換言之, 不論在家或出家, 只要是佛弟子都應堅持守戒律的本份 當然, 這樣說不是無根無據 戒分積極的行善 ( 作持 ) 與消極的避免做惡 (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5 女 狀 療 療 了 女 狀 女 了 女 狀 歷 理 力 落 異 類 類 類 臨 類 類 復 落 狀 樂 六 樂 降 累 力 不 理 惡 力 殺 念 落 兩年 落 狀 度 度 狀 兩 療 狀 理 殺 林 狀 療 度來 類 療 六 臨 療 六 療 狀 易復 年 更 療 復 度 列 度 度 6 度 不 狀 臨 狀 臨 復 不 錄 復 度 療 兩 狀 參 類 復 歷 狀 兩 復 復 兩 療 連 力 復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類 : 類 : 例 : 李 立 老 : 老 讀 不 歷 屢 不 參 泥 歷練 度 落 不 不 泥 略 切 行 不 利祿 行 行 不 不 林 1980 論 論 行 不 行 便 不 屢歷 若 樂 若 不 數度 行 行 不 更 例 來 年 立 惡 磊落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兩 不 量 里 淚 行 1998 見兩 年 論 列 寧 年 寧 年 1 不 力 行 論 李 說 年 離 北 練 不 年 年 臨 年

More information

我的學思歷程

我的學思歷程 領 歷 年 立 不 六 了 說 歷 兩年 年 不 度來 歷 論 年 裡 禮 來 裡 都 理 劉 勞 理 說 理 來 不 不 例 了 歷 都 什 什 什 什 類 都 什 理 領 不 不 什 來 了 什 說 不 不 年 數 Andrew Wiles Andrew Wiles 林 了 兩 年 數 Fermat s Last Theorem Fermat 數 n n n 論 x +y =z n 2 數 來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今夜不回家-張婷婷

今夜不回家-張婷婷 不 禮 朗 樓 理 不 度 來 女 女 了 了 說 樂樂 兩 識 了 樂樂 不 懶 不 樂樂 行 力 不切 冷 不 老 老 不 老 來 來了 禮 了 不 弄 路 車 老 了 禮 禮 弄 不 了 不 拾 拾 淋 落 禮 了 老 不 什 禮 老 禮 老 禮 說 不 老 不 禮 說 說 裡 老 奈 拾 說老 來 不 老 禮 老 不 不 不 禮 老 裡 老 不說 不 禮 老 禮 老 說 不 老 不 禮 不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年度 度 林 李 年 錄 說 理 參 度 六 離 行 理 行 行 行 陸 參 錄 錄 離 錄 錄 行 立 歷年 理 令 離 不 離 離 益 離 若 行 離 見 令 律 行 年 行 來 見不 行 行 年 立 立 度 行 行 說 論 理 料 參 度 不 來 離 離 離 來 度 參 行 離 行 理 行 行 年 行 行 行 六 陸 說 行 行 來 行 離 理 行 益 行 來 參 來 行 年 度 離 行 易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93 年 07 151-170 說 切 說 切 不 異 便溺 不 理 不 不 不 索 類 識 了 理 說 切 理 151 The Buddha-view of Abhidharma Buddhism Won Pil-sung ABSTRACT This paper concentrates on the thoughts of Sarvastivadin and Mahasanghika to examine

More information

行 葉 () 欄 律 律 力 讀了 不 利 不 不 兩 行 年 年 車 車 車不 車 了六 都 北 連 了六 車 料 老 車 都 便 行 來領 了 年 車 了 理 理 了 便 異 理 不 都 理 裡 不 行 不 力 行 不 行 不 不 了 理行 便 不 了 了 年 來 律 什 了 兩

行 葉 () 欄 律 律 力 讀了 不 利 不 不 兩 行 年 年 車 車 車不 車 了六 都 北 連 了六 車 料 老 車 都 便 行 來領 了 年 車 了 理 理 了 便 異 理 不 都 理 裡 不 行 不 力 行 不 行 不 不 了 理行 便 不 了 了 年 來 律 什 了 兩 行 98 年 10 令 行 車 來 易 勞 靈 見 例 流 識 行 念 行 葉 () 欄 律 律 力 讀了 不 利 不 不 兩 行 年 年 車 車 車不 車 了六 都 北 連 了六 車 料 老 車 都 便 行 來領 了 年 車 了 理 理 了 便 異 理 不 都 理 裡 不 行 不 力 行 不 行 不 不 了 理行 便 不 了 了 年 來 律 什 了 兩 不 兩 什 不 兩 異 律 都 *** ***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94 年 07 31-54 論 李 玲 見 類 六度 見 度論 利 吝 念 不 不 惡 臨 療 念 行 臨 念不 惡 見 念 若 行 不 立 31 Offerings with Bodhisattva s pity --A topical subject of Organ Donation according to offering inner properties of Huayanjing Lee,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3031A46AB4BCABD7BDD7C2B2A4B6A15D ABD7B0B2C0E7A15E2E646F63>

<4D F736F F D203031A46AB4BCABD7BDD7C2B2A4B6A15D ABD7B0B2C0E7A15E2E646F63> 大智度論 簡介 ( 釋厚觀,2006.7.4, 於佛法度假營 ) 一 大智度論 是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 大品般若經 ) 的釋經論 相傳為龍樹菩薩 ( 約西元 150 年至 250 年 ) 所造 1 此論之註解書今僅存北周 慧影的 大智度論疏 ( 原有 24 卷, 現存 7 卷 ) 2 二 龍樹所處的時代 ( 印順法師 : 印度佛教思想史 p.119-120) 龍樹是南印度人, 約生於西元 150

More information

一、前言

一、前言 療 劉 療 不 識 療 不 不 年 療 神 說 療 不 療 療 利 識 療 不 療 療 療 療 行 療精 不 療 益 說 不 論 論 療行 論 療 說 說 療 療行 療行 療行 論 律 念 療行 類 療行 念 療行 療 療 療 行 復 行 療行 療行 說 說 說 行 見 立 流 療行 念 療 行 療行 立 北 立 律 療行 類 療行 療 行 行 療行 療行 療行 療 療 療 行 療行 切 療行 類

More information

ET BRO

ET BRO E.T. Brother 1 年 龍 不 力 龍 都 龍 龍 龍不 老 年 龍 裡 龍 了 龍 了 龍 裡 領 惡 龍 弄 女 了 不良 來 來 龍 年 女 不 不 更 龍 不良 女 龍 龍 勒 龍 異 了 惡 了 見 龍 了 龍 龍 龍 龍 裡不 來 2 龍 異 龍 來 不 說 龍 龍 龍 兩 車 了 龍 龍 兩 車 龍 了 來 了 年來 龍 年 路來 來 不 立 亂 亂 寧 朗 龍 3 龍 力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路 識 例 識 行 異 若 理 路 識 不 理 類 理 Anthony Giddens 度 聯 裂 力 不 兩 臨 Giddens 2005: 285 不 Giddens 理 理 理 什 理 更 力 蘭 1999: 45 理 度 理 更 說 力 理 理 裡 理 理 理 識 識 更 理 類 識 理 識 識 歷 來 識 識 1 度來 度 路 識 不 理 識復 識 理 理 路 理 度來 low or popular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角色簡介:

角色簡介: 行 ~ 路 老 車 來 樓 車 女 鱗 樓 來 理 來 車 來 ~ 塞 樓 來 路 ~ 來 行 車 車 女 盧 車 行 行 裡 尿尿 行 行 行 兩 車 行 行 理 ~ 車 來 車 來 索 行 行 樓 見 理 見 ~ 理 理 論 女 來 不 不 識 女 離 行 兩 行 令 淚 行 六 ~ 拉 陋 靈 異 說 兩 論 索 亂 行 行 裂 錄 喇 喇 料 北 宅 北 拉 宅 樓 宅 樓 樓 簾 亂 料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一 前 言 大 般 若 經 中 菩 薩 證 住 實 際 的 探 討 林 崇 安 ( 法 光 雜 誌,251 期,2010) 玄 奘 大 師 所 譯 的 大 般 若 經 是 由 16 部 經 典 所 組 成, 分 成 十 六 分, 也 稱 作 十 六 會 前 五 分 內 容 大 致 相 同 而 經 文 長 短 有 異, 其 品 數 和 卷 數 為 : 初 分 七 十 九 品 400 卷 : 卷 1 卷

More information

(開頭可能是豆子碰到一個女孩子,說是他以前的演員

(開頭可能是豆子碰到一個女孩子,說是他以前的演員 1 宅 來 裂 女 烈 女 女 了 女 來 流 烈 女 連 了 不 留 不 裂了 女 落 不拉 不拉不 2 不拉 不 不 說 參 惡 不拉 不 了 不拉 不拉 見 不拉 了 不拉 什 了 不 理 不 了 來 不 不 了 不拉 不拉 什 不拉 不拉 說 不來 金 不 不 不拉 了 說 不 不 不 來 不拉 3 了 不 裡 不 什 不拉 什 什 什 不拉 了 不拉 雷 雷 不 更 不拉 不見 不拉 落落

More information

中國科技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年 行 年 行 列 ~ 異 念 見 北 年 北 北 藍 北 北 北 呂 北 禮 1 25 列 ~ 異 念 見 北 年 瑩 北 行 北 北 北 禮 ~~ 北 年 路 籠 不 來 了 來 說 2 25 了 裡 了 力 了 女 說 力 理 了 不 不 度 不 了 不 奈 了 拉 了 不 來 路 不 說 炙 不行 不 了 什 什 不行 什 什 什 不 什 了 了 離不 不 不 流 什 行 切 行 切 行 鈴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識 立 論 索 理 識說 論 識 行 不 識 識更 識 識論 識 了 識論 識 論 念 歷 識 識 識 論 論 識 識論 識 行 更 說 a- li 異 說 了 歷 來說 索 念 立 來 說 索 行 論 識說 更 1 識論 行 例 2 參見 識 1999 pp.88-106 3 論 說 行 參見 呂 識 1989 pp.190-199 Schmithausen Alayavijbana acara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 第 四 十 三 期 發行單位 銘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發 行 人 沈佩蒂 主任 指導教授 張國保 教授 施明發 教授 編 輯 主編 莊偉聖 地 址 桃園縣 山鄉大同村德明路 5 號 電 話 (03)350-7001 分機3282 網 址 http://www.mcu.edu.tw/department/educlass/index.htm 電子信箱 yichuang@mail.mcu.edu.tw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越溝

越溝 年 炙 了 力 不 更籠 寧 路 連 不 了 來 了 不 了 鈴 來 裡 了 不 不 了 不 什 來 說 見 來 了 說 年 拉 年 讀 歷 兩 葉 不 更 說 了 讀 什 說 裡 不 說 連 令 行 說 什 來 更 了 來 來 說 - 1 - 不 了 什 來 不 說 讀 路 不離 老 數 老 說 了 說了 句 不 易 了 說 不 了 不 說 數 不 來 了 說什 了 了 說 不 淚 不 不 不 說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VCC-1.doc

Microsoft Word - VCC-1.doc 2006 年佛法度假中文營隊課程講義 十住毘婆沙論 之菩薩修行要略 釋長慈編 2006/5/22 壹 簡介一 釋 論 題 : ( 一 ) 關於 十住 (DazabhUmi): 1 十住毘婆沙論 中的 十住, 即 華嚴經 十地品中之 十地, 如 十住毘婆沙論 卷 1 入初地品第二 ( 大正 26,22c25~23a3) 云 : 此中十地法去來今諸佛為諸佛子故已說今當說初地名歡喜第二離垢地三名為明地第四名焰地五名難勝地六名現前地第七深遠地第八不動地九名善慧地十名法雲地分別十地相次後當廣說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拉 理 行 行 行 行 流 例 例 1 行 行 異 度 列 利 行 理 異 異 行 行 年 年 年六 年六 行 年 年 年六 年六 行 行 益 切 行 列 行 列 行 行 識 行 行 列 不 2 行 行 行 利 行 行 不 料 行 六 不 列 行 理 留 留 留 行 六 落 落 六 行 不 行 六 列 理 留 留 留 行 列 車 年 令 行 異 理 行 3 離 離車 行 理 易 行 列 車 識 精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樂 年 立 年 立 樂 路 靈 來 來 路 料 六 路 理 不 理 亂 歷了 樂 都 了 年 年 樂 數 行 來 列兩 念 樂 行 42 樂 識 不 樂 路 路 樂 識 領 路 路 樂 來 料來 拓 略聯 年 立 樂 行 年 立 43 理 不 路 女 了 路 了 了 路 來 路 列 數 樂 不 不 年 了 路 了 路 流行 路 落 44 料來 年 年六 行了 行 不 類 流行 年 路 量 數 了 不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陸 易 老 老 - 1 - 錄 論 流 易 陸 陸 行 略 六 陸 理 略 論 錄 易 錄 易 - 2 - 論 年來 陸 勞 廉 量 金 陸 行 例 了 流 易 易 易 易 了 易 陸 狀 例 易 料 行 - 3 - 流 流 易 易 聯 料 行 理 論 料 例 論 流 - 4 - 易 易 立 年 落 易 立 年 類 例 老 若 數量 理念 易 累 力 - 5 - 年來 都 陸 易 易 論 陸 不 老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數 不 林立 裡 陸陸 便 來 了 行列 了流行 了 不 列 落 罹 率 了 來說 了 蘭 罹 率 車 肋 不 了 了 什 力量 來 陸裡 來 了 料裡 度 來 1 2 料 陸六 量來 裡 更 類 類 六 類 年 來參 裡 不 了 不 不 不 類 類 來什 說 說 年 來 類 來什 類 罹 率更 類 老 力 蘭 罹 率 不 量 類 見 來 量 類 不 來 六 裡 度裡 類 了 累 來 量 了 了 酪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 2. 年 年 2 利 金 3 不 不 量 不 不 不 不 8. 不 不 不 不 9. 4 10. 不 5 爐 6 13. 量 不 7 8 不 9 1 不了 2 了 年 年 來 葉 炙 年 不 見 離 3 兩 力 力量 利 切 金 見 易 4 老 見 離 5 見 31 年 6 奈 不了 爐 律 律 度 律 7 8 9 不 不 見 73 113 不 鍊 金 10 力量 11 不 不 念 老 不老 不

More information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目錄 緣起 聖嚴法師 2 一 規畫生活, 享受高齡 4 ( 一 ) 心理調適最重要 ( 二 ) 生活起居善安排 二 養生保健, 延年益壽 10 ( 一 ) 長壽養生的要訣 ( 二 ) 別讓病痛成主宰 三 修心養性, 常保安樂 16 ( 一 ) 精進在家自修 ( 二 ) 定期參加共修 ( 三 ) 加入義工行列 附錄一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23 附錄二 念佛的方法 26 佛化長青手冊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不 碌碌 不 爲了 不 牢 輪 不 來 便 爲 都 輪 不 切 輪 離輪 不論 裡 都 說 751 爲 樂 爲 樂 說 諸 福 不見 爲 不 了 離 兩 樓 樓 類 神 掠 亮女 不 不 不 神 産 更不 說了 便 了 752 便 神 便不 都 兩 力 更爲 神 不 留 裡 歷 見 殺戮 見 神 樂 神 慄 裂殺 說 爲不 不樂 諸 神 諸 諸 753 神 不 刺 落 歷 度 不 爲例 年 754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讀 理 念 讀 讀 論 來 例 不 了 良 讀 讀 力 力 讀 不 力 更 力 讀 更 了 讀 略 力 讀 樂 讀 識 識 讀 理 識 力 力 了 讀 讀 勵 論 識 讀 讀 讀 立 讀 落 行 年 度 讀 讀 讀 年 度 領 讀 樂 念 識 度 良 讀 欄 讀 論 讀 度 利 讀 讀 六 勵 良 略 歷 略 歷 路 讀 利 連 讀 年 路 讀 讀 讀 理 更 讀 連 1 老 老 六 良 讀 讀 讀

More information

94/03/25 (94 0940002083 94 12 31 C 1-8 (65 29 5 15 1 2 1-23 28 24-27 k1. k1a. 1 2 3 4 k1b. 1 2 3 4 5 k1c. 1 2 ( 3 4 ( 5 k2. 1 A 2 k 3k 4 3 k3k4 k3. k3a. 1 2 3 4 ( k3b. 1 2 k3b1.? 3 ( (D4 k4. 11 12 02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年 (1875) 列 來 便絶 流 留 來 6 64 見 1 錄 10 2 金 3 女 37 20 年 不 來 見 20 理 戀 稜 戀戀 流 來 切 女 () 讀 流 來 3 不 流露 樓 憐女 不 行 了 不 戀 留 量 錄 ( ) 4 不 年 1 1960 年 2 立 2008 年 4 10 133-142 3 參 1992 年 1 13 4 參 北 年 41 103 6 類 類 露 露 流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91 年 5 1 Media Literacy Bimonthly 行 玲 行 金 (Fubon Cultural & Educational Foundation) (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 in Taiwan, CMLT) 行 嵐 2938743629387764 E-Mailmedia@nccu edu.tw 2 See See 嵐 5 行 10 See See 嵐

More information

Catalan Numbers簡介

Catalan Numbers簡介 輪 紐 輪 紐 紐 輪 紐 行 紐 輪 類 數 ( -) 數 紐 輪 輪 行 0 4 6 7 8 9 0 4 數 Lucas(84-89) Sturm(80-8) Sturm 了 了 ( -) Lucas 說 數 紐 輪 行 來 0 4 6 7 8 9 04 67-7 -6 - -4 - - - 0 4 6 7 8 利 數 兩 行了 a b a b a + b = 7 a b N {0} ab 0

More information

PATENT PROSECUTION

PATENT PROSECUTION 利 黎 黎 利 不 類 利 利 利 利 利 行 利律 利 利 念 律 更 利 不 行 利 了 了 利 利 利 聯 行 隸 參 利 利 理 利 利 利 北 羅 數 樓 領 不 領 理 立 利 利 理 利 了 利 利 利 利 利 利 利 律 利 參 例 利 不 聯 年 立了 利 年 論 利 利 年度 利 聯 利 利 利 利 利 律 類 律 律 利 理 利 利 利律 理 利 利 說 年 金 利 說 利 利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輪 輪 輪 年 料來 錄 錄 輪 什 來 說 例 立 年度 禮 行 例 例 輪 理 六 輪 輪 金 行 料 參 料 輪 說 立 輪 年度 輪行 曆 輪 輪 年 歷 不 年 輪 年 輪 輪理 不 列 輪 年 北 洛 北 羅來 立 年 立 年 年 女 拓 了 輪 都 利 輪 輪 理 說 輪 說 輪 流 輪 輪 金 輪 行 來 輪 輪 輪 輪 都 輪 立 輪 年 參 立 年 參 立 輪 輪 力 年 輪 來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SBIR) DOIT 行 力 北 路 樓 若 97 年 01 錄 說 1 1 1 1 3 3 料 3 3 列 5 參 6 流 6 7 行 10 10 10 10 11 A B 行 C 列 D E F 契 GSBIR 聯 契 說 H 聯 參 I 聯 利 J 領 K I (SBIR) 說 勵 SBIR 力 識 () 說 /Phase 1/Phase 2 聯 類 聯 聯 聯 聯 () 1. 列 (1)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章  導論 料 林 藍 林 老 年 1 錄 論 論 類 料 連 連 料 料 料流 來 論 論 參 料 2 錄 悪 年 龍 車 說 料理 料 聯 連 連 聯 料 流 料 流 料 3 料 離 更 料 料 料 欄 更 料 料更 料 料 料 料 料 更 料 料 料 更 料 樂 嵐 樂 嵐 料流 4 料 了 類 料 理 便 利 不 浪 便 降 了 量 利 說 料 論 說 度 度 論 類 行 利 說 料 連 料 立 料 說

More information

如來藏之研究 第二章第四節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

如來藏之研究 第二章第四節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 福嚴推廣教育班第 34 期 如來藏之研究 第四節佛子與佛種性 (pp. 59 65) 第二章如來藏思想探源 (pp. 19 65) 釋長慈 (2017/12/19) 一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是有啟發作用 如來藏 (tathāgata-garbha) 是胎藏的藏, 與懷妊 誕生, 也與種性 (gotra) 血統有 1 關 從譬喻而發展起來的 佛子 與 佛種性, 對如來藏說,

More information

Maha Mula Acarya Lian Sheng

Maha Mula Acarya Lian Sheng Maha Mula Acarya Lian Sheng Maha Guru Lian Sheng (Lu Sheng-Yen) adalah perintis Zhen Fo Zong (True Buddha School) yang dilahirkan pada tahun 1945 (Imlek tanggal 18 bulan 5) di Chiayi, Taiwan. Beliau juga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xiguan.doc

Microsoft Word - xiguan.doc 力量 讀 不 不 利 不 不 讀 力量 力量 說 行 說 若 路 句 句 省 力量 了 說 說 不 不 力 不 林 兩 識 不 兩 兩 了 識 見 識 力量 力量 年 勵 蘭 說 理 勵 勵 說 金 滑 利 見 練 不 勵 不 不 不 識 識 識 狀 識 識 識 識 類 識 不 識 不 便 力量 力量 行 行 識 識 累 行 不 識 立 林 林 了 了 老 不 了 林 裡 淚 裡 不 年 林 不 兩

More information

中國大陸女排成功之道

中國大陸女排成功之道 立 來 來 來 六 例 說 女 參 料 ( 63 64 65) 65 年 來 來 數 略了 ( 例 行 識 ) ( 87) 了 列 19 樂 行 鍊 立 論 參 利 狀 理論 識 ( ) 行 力 力 立 行 識 力 列 良 不利 不利 更 不 力降 略 來 來 識 20 不 不 來 來 量 了 來 說 力 行 力 利 拓 識 力 立 力 利 利 來 識 陸 了 來 更 率 力 女 理 練理論 樂 理論來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契 律 契 契 契 益 契 律 益 立 政 治 大 國 契 易 見契 契 類 契 學 契 契 律 National Chengch 契 律 益 律 例 律 例 i University 論 契 契 類 契 契 契 類 契 契 類 論 契 若 契 來 契 類 律 契 契 漏洞 93 行 契 契 契 契 利 契 利 契 契 契 異 契 律 益 異 契 勞 勞 契 不 契 類 契 見 契 契 契 契 契

More information

斜字要proof read

斜字要proof read 2005 年 1 1 12 31 露 料 狀 不 露 露 料 料 年來 露 都 歷 理 露 列 1. 露 料 2. 3. 露 理 歷 料 理 練 不 理 料 露 索 不 索 露 料 不 露 索 不 索 露 露 1 2004 年 5 兩 理 露 兩 療 2002 年 7 狀 錄 2003 年 11 暈 塞 讀數 1 來 療 兩 錄 都 更 2002 年 8 2004 年 1 讀數 兩年 錄 兩 療 露兩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7 年 行 行 玲 行 更年 行 李 龍 復 落 更年 行 更年 念 更年 女 見 更年 識不 力量 老 老 老 老 靈 年更年 ~ 更年 年更年 ~ 更年 都不見 更年 年更年 ~1~ 更年 年 更 了 更年 不 更年 念 更年 靈 見 更年 臨 更年 年 更年 更年 林 玲 更年 識不 力量 老 老 更年 率 降 念 不論 論 女 了 理 論 精 論 讀 更 更年 ~2~ 更年 年 靈 更年 力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第 四 章 - 試 分 別 說 明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與 序 向 邏 輯 電 路 之 定 義 解 :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由 基 本 邏 輯 閘 所 組 成 的 此 種 邏 輯 電 路 之 輸 出 為 電 路 所 有 輸 入 的 組 合 因 此 輸 出 狀 態 可 完 全 由 目 前 之 輸 入 來 決 定 而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之 示 意 圖 如 圖 所 a 示 ; 而 序 向 邏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年 理念 兩 異 陸 異 異 理念 異 來 利 兩 流 兩 理念 略 兩 55 The Difference and Supplementary of Popular Buddhism Idea between the Two Sid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in Practice Deng Zimei ABSTRACT Buddhism of China mainland

More information

見 例 年 例 利 不 料 林 不 立 理 不 念 類 理 利 了 路 來 行 來 行 立 見不 立 亂 不 理 立 來 2

見 例 年 例 利 不 料 林 不 立 理 不 念 類 理 利 了 路 來 行 來 行 立 見不 立 亂 不 理 立 來 2 ! 不 裡. 力 5 見 了 94 年 8 來 了 了 見 年度 參 流 留 ~ 路 易 1 見 例 年 例 利 不 料 林 不 立 理 不 念 類 理 利 了 路 來 行 來 行 立 見不 立 亂 不 理 立 來 2 02-23431927 02-23431929 02-23431928 隆 羅 02-23431930 02-23431932 林 02-23431930 02-23431931 隆

More information

影響閱讀與記憶的因素

影響閱讀與記憶的因素 讀 SpeedReading & Memory 讀 六 讀 了 良 刺 良 力 理 讀 力 讀 力 切 讀 力 力 六 良 力 不 不 識 理 力 理 量 量 不 若 不 力 讀 了 年 1 來 行 ( 律 練 ) 2 省理 說 不 識 說 說 量 識 量 量 六 量 年 3 盧 樂 力 2001 年 11 參 32 年來 什 了 利 盧 樂 力 樂 兩 來 行練 盧 練 什 力 練不 狀 狀 了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例 1. 2. 不 不? 3.? 4. 立更 5. 6. 臨 7. 8. 理 () 9. 10. 讀 率 11. 12. 13. 料 14. 15. 16. 參 烈 讀 讀 來 什 參 1987 參 狀 參 了 1987 立 (1989) (1993) 路 不 不 不 不 句 例 不見 不見 利 來 數 什 易 1. 力 2. 來 4. 念 5. 讀 6. 7. 狀不 ? 讀 數 來說 參 更 念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