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1.doc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Microsoft Word - 1.doc"

Transcription

1 2015 年 第 1 期 ( 总 第 40 期 ) ( 季 刊 ) 卷 首 语 鸣 鸠 乳 燕 寂 无 声, 日 射 西 窗 泼 眼 1 明 午 醉 醒 来 无 一 事, 只 将 春 睡 赏 春 晴 苏 轼 春 日 2 1 泼 眼 : 刺 眼, 耀 眼 2 元 丰 八 年 (1085) 二 月 作 于 南 都 竹 笼 摇 曳 着 春 日 的 寂 寥, 与 耐 不 住 寂 寞 的 桃 树 李 树 比 邻 而 居, 对 鸠 鸟 无 动 于 衷 闲 逸 的 栖 息, 只 有 无 可 奈 何 的 叹 息 被 春 雨 洗 涤 得 如 此 纯 净 的 阳 光, 悠 闲 地 涂 抹 着 蓝 天 上 那 些 寻 常 巷 陌 的 剪 影, 和 西 窗 里 那 些 寂 无 声 息 的 日 子 午 醉 像 浮 云 一 样, 在 春 天 的 大 地 上, 留 下 他 倏 忽 即 逝 的 阴 影, 与 百 无 一 事 的 从 容, 却 被 阳 光 刺 得 睁 不 开 眼 睛 许 多 欲 望 站 在 窗 前 无 法 入 睡, 而 午 醉 醒 来 的 朦 胧, 却 在 坑 坑 洼 洼 的 牧 歌 里, 欣 赏 和 煦 的 阳 光 与 翻 飞 的 乳 燕 苏 轼 这 一 首 小 诗, 逾 越 千 年 的 时 光, 在 2015 年 的 春 天 与 我 们 见 面, 你 会 有 怎 样 的 感 受 呢?

2 研 究 SUSHIYANJIU 2015 年 第 1 期 ( 总 第 40 期 ) ( 季 刊 ) 目 录 编 辑 出 版 : 中 国 苏 轼 研 究 学 会 会 刊 苏 轼 研 究 编 辑 部 委 印 单 位 : 眉 山 市 三 苏 文 化 研 究 院 主 管 单 位 : 中 共 眉 山 市 委 宣 传 部 主 编 : 张 志 烈 副 主 编 : 宋 明 刚 方 永 江 责 任 编 辑 : 刘 清 泉 编 辑 : 袁 丁 编 务 : 唐 雅 兰 苏 学 论 坛 苏 东 坡 的 花 木 情 怀 ( 一 ) 王 影 聪 / 4 苏 轼 的 以 法 治 吏 观 彭 林 泉 /10 基 于 厉 法 禁 的 分 析 苏 轼 是 杰 出 的 政 治 家 思 想 家 哲 学 家 林 冠 群 /17 苏 轼 徐 州 诗 文 精 神 意 蕴 与 密 州 时 期 之 关 系 地 址 : 四 川 省 眉 山 市 三 苏 纪 念 馆 三 楼 312 室 邮 编 : 电 话 :(028) 网 址 : 邮 箱 :sushiyanjiu@163.com 准 印 证 : 四 川 省 连 续 性 内 部 资 料 出 版 物 准 印 证 第 号 设 计 : 上 观 设 计 印 刷 : 四 川 华 信 彩 印 有 限 公 司 出 版 日 期 :2015 年 3 月 ( 内 部 资 料 免 费 交 流 ) 李 贞 管 仁 福 /25 在 己 者 未 尝 敢 行 所 愧 也 喻 世 华 /29 从 表 状 书 启 看 苏 轼 在 密 州 的 政 治 操 守 与 人 格 操 守 苏 轼 心 目 中 的 桃 花 源 刘 继 增 萧 根 胜 刘 彩 萍 /34 苏 轼 定 州 诗 文 的 地 域 特 色 与 爱 民 情 怀 周 新 华 /38 定 州 祷 雨 岳 庙 题 名 及 所 阙 人 名 试 补 李 占 才 /41 道 光 褒 城 县 志 所 载 苏 轼 牛 头 寺 诗 考 杜 学 林 /44 浅 析 道 教 与 道 家 思 想 对 苏 轼 的 影 响 陆 雪 卉 /50 苏 东 坡 与 泡 菜 刘 清 泉 /55 赠 砚 亭 与 还 砚 亭 陈 坚 体 /58 苏 轼 书 法 特 质 剖 析 张 斌 /59

3 顾 问 : 李 静 宋 朝 华 王 影 聪 ( 以 下 按 姓 氏 笔 画 排 列 ) 马 兴 荣 王 水 照 刘 乃 昌 刘 尚 荣 苏 灿 邱 俊 鹏 周 先 慎 曾 枣 庄 编 委 :( 以 下 按 姓 氏 笔 画 排 列 ) 方 永 江 木 斋 王 友 胜 王 希 龙 王 晋 川 刘 川 眉 刘 清 泉 孙 开 中 李 景 新 冷 成 金 张 志 烈 张 忠 全 杨 胜 宽 杨 常 沙 陈 弼 宋 明 刚 周 裕 锴 胡 先 酉 涂 普 生 康 震 韩 国 强 赖 正 和 蔡 心 华 熊 朝 东 潘 殊 闲 诗 文 鉴 赏 苏 学 专 家 读 东 坡 志 林 ( 七 ) 徐 康 /62 诗 吐 苦 寒, 书 抱 天 真 刘 川 眉 /66 新 书 评 介 襟 期 寥 廓, 风 流 辉 映 张 国 文 /69 评 徐 康 东 坡 志 林 百 篇 赏 析 苏 轼 知 定 州 诗 词 赋 全 注 及 研 究 论 稿 序 刘 清 泉 /70 本 期 关 注 沉 痛 哀 悼 刘 乃 昌 先 生 徐 玉 芹 等 /71 研 究 史 话 胡 先 酉 的 三 苏 情 缘 孙 开 中 /75 景 苏 札 记 我 与 苏 东 坡 的 第 二 次 握 手 ( 四 ) 李 新 /78 河 南 卫 视 成 语 英 雄 拍 摄 记 苏 学 动 态 会 长 办 公 扩 大 会 在 眉 山 举 行 一 流 /79 眉 山 西 湖 课 题 开 题 论 证 会 近 日 举 行 熊 莉 /79 东 坡 文 化 进 校 园 系 列 公 益 课 程 启 动 王 家 隆 /79 第 十 九 届 苏 轼 研 究 学 术 会 议 征 文 启 事 /80 韩 国 苏 轼 研 究 述 略 ( 一 ) [ 韩 ] 洪 瑀 钦 /73

4 苏 学 论 坛 苏 东 坡 的 花 木 情 怀 ( 一 ) 王 影 聪 内 容 提 要 以 苏 东 坡 吟 咏 竹 梅 花 松 荷 花 牡 丹 橘 橙 菊 花 幽 兰 柳 桃 梨 李 等 的 诗 文 为 例, 分 类 分 析 揭 示 苏 东 坡 的 花 木 情 怀 和 独 特 风 韵 关 键 词 苏 东 坡 花 木 情 怀 自 古 文 人 墨 客 行 吟 山 水 歌 咏 花 木 以 山 川 花 草 江 河 湖 海 为 题 材, 写 诗 作 赋, 填 词 颂 唱, 不 亦 乐 乎 借 以 言 志 抒 情 拟 人 喻 事 说 理 打 趣 等 等, 传 承 几 千 年 在 北 宋 时 期 的 苏 东 坡 也 不 例 外 在 他 的 诗 词 文 赋 中, 不 仅 仅 是 山 川 河 流, 日 月 云 雾, 还 有 50 多 种 花 木 情 怀 之 作, 可 谓 历 史 上 所 有 文 人 所 莫 及 的! 苏 东 坡 的 花 木 情 怀 中 在 吟 花 咏 木 时, 还 把 山 水 怪 石 奇 石 以 及 当 地 风 物 习 俗 融 入 其 中, 可 谓 风 韵 独 特 一 咏 竹 以 喻 高 风 亮 节 竹 子, 是 常 绿 植 物, 茎 圆 柱 形, 中 空, 有 节, 叶 子 有 平 行 脉, 嫩 芽 叫 笋 竹 的 种 类 很 多, 在 苏 东 坡 的 家 乡 天 府 之 国 的 眉 山 这 一 带, 可 是 拥 有 上 百 个 品 种 的 竹 乡 眉 山 青 神 一 带, 是 中 国 竹 编 艺 术 之 乡, 这 里 的 平 面 艺 术 竹 编, 堪 称 天 下 一 绝, 其 它 州 郡 县 无 以 匹 敌, 被 世 界 上 的 国 际 竹 藤 协 会 定 为 全 球 的 培 训 基 地, 这 里 编 织 的 彩 色 竹 编 艺 术 字 画, 也 成 为 党 和 国 家 省 级 政 府 馈 赠 外 国 政 要 组 织 的 珍 贵 礼 品 苏 东 坡 一 生 爱 竹, 也 吟 咏 竹 画 竹 在 他 的 诗 文 中 写 到 竹 提 及 竹 有 140 多 处 ( 松 130 多 处, 梅 120 多 处 ), 是 提 及 吟 诵 最 多 的 植 物 苏 东 坡 的 这 一 喜 好 也 影 响 了 后 人 千 年, 我 也 是 特 爱 竹 子 的 一 个 人, 对 竹 也 特 别 钟 爱 在 苏 东 坡 的 家 乡 和 夫 人 王 弗 王 闰 之 的 家 乡 青 神, 就 有 一 种 专 门 为 竹 编 艺 术 而 生 长 的 粉 箪 竹, 竹 节 之 间 最 长 为 1.5 米, 平 常 的 竹 节 间 隔 也 在 1.1~1.2 米 之 间, 这 种 竹 子 真 是 高 风 亮 节 光 彩 照 人 我 也 为 这 种 竹 子 吟 咏 过 诗 句 : 挺 立 高 节 施 粉 黛, 化 作 银 丝 锦 绣 来 当 年 东 坡 吟 雅 韵, 青 竹 神 笔 千 秋 在 见 笑 了, 在 这 里 咏 竹 可 谓 班 门 弄 斧 但 是 却 表 达 了 我 对 竹, 特 别 是 粉 箪 竹 的 喜 爱 之 情 然 而, 苏 东 坡 吟 竹 写 竹 题 竹 画 竹 颂 竹 是 一 种 特 殊 的 喜 爱, 是 达 到 了 一 种 至 高 的 境 界, 也 是 他 气 节 的 体 现, 是 他 以 竹 的 高 风 亮 节 为 他 的 情 怀 抒 发 在 他 的 老 家 住 所, 也 就 是 他 提 及 的 南 轩 前 后, 真 正 是 有 门 前 万 竿 竹, 堂 上 四 库 书 [1]365 的 风 韵 苏 东 坡 的 祖 父 父 亲 都 爱 竹, 总 会 在 居 所 外 的 堂 前 堂 后 种 植 竹 子 这 是 影 响 了 他 一 生 的, 所 以 他 在 诗 文 中 将 竹 子 视 为 高 风 亮 节 最 有 气 质 最 为 圣 洁 的 相 伴 之 物 这 在 他 著 名 的 于 潜 僧 绿 筠 轩 [1]219 诗 中 写 得 十 分 明 白 : 可 使 食 无 肉, 不 可 使 居 无 竹 无 肉 令 人 瘦, 无 竹 令 人 俗 人 瘦 尚 可 肥, 俗 士 不 可 医 旁 人 笑 此 言, 似 高 还 似 痴 若 对 此 君 仍 大 嚼, 世 间 那 有 扬 州 鹤 由 此 可 见, 苏 东 坡 对 竹 的 爱 好 评 价 是 何 等 的 高 洁 神 圣! 这 首 赠 于 潜 僧 的 诗 篇 是 在 40 多 岁 左 右 时 所 写 其 实 从 青 年 一 直 到 老 年 苏 东 坡 都 是 这 样 的 早 在 他 任 凤 翔 签 判 时, 他 就 写 过 一 首 南 溪 之 南 竹 林 中, 新 构 一 茅 堂, 予 以 其 所 处 最 为 深 邃, 故 名 之 曰 避 世 堂 [1]90 他 写 吟 道 : 犹 恨 溪 堂 浅, 更 穿 修 竹 林 高 人 不 畏 虎, 避 世 已 无 心 隐 几 颓 如 病, 忘 言 兀 似 喑 茅 茨 追 上 古, 冠 盖 谢 当 今 晓 梦 猿 呼 觉, 秋 怀 鸟 伴 吟 暂 来 聊 解 带, 屡 去 欲 携 衾 湖 上 行 人 绝, 阶 前 暮 霭 深 应 逢 绿 毛 叟, 扣 户 夜 抽 簪 苏 东 坡 以 竹 为 伴 作 诗 存 念, 这 年 他 28 岁 他 还 专 门 研 究 竹 的 雌 雄 他 写 了 记 竹 雌 雄 [1]3405 : 竹 有 雌 雄, 雌 者 多 笋, 故 种 竹 当 种 雌 自 根 而 上 至 梢 一 节 二 发 者 为 雌 物 无 逃 于 阴 阳, 可 不 信 哉! 短 短 的 37 个 字, 研 究 出 了 竹 的 雌 雄 特 征 和 种 雌 性 多 得 笋 和 竹, 如 何 辨 认 雌 性 竹 的 办 法 和 窍 门, 并 总 结 出 事 物 规 律 这 真 让 人 信 服 敬 佩 苏 东 坡 在 他 的 诗 句 中, 徘 徊 竹 溪 月, 空 翠 摇 烟 霏 可 谓 充 满 情 趣 他 还 专 门 写 种 竹 和 种 竹 的 乐 趣, 这 是 他 爱 竹 的 一 种 方 式 他 在 次 韵 刘 贡 父 西 省 种 竹 [1]710 中 写 咏 了 这 一 种 情 怀 : - 4 -

5 要 知 西 掖 承 平 事, 记 取 刘 郎 种 竹 初 旧 德 终 呼 名 字 外, 后 生 谁 续 笑 谈 余 成 阴 障 日 行 当 见, 取 笋 供 庖 计 已 疏 白 首 林 间 望 天 上, 平 安 时 报 故 人 书 他 还 写 过 次 韵 子 由 种 杉 竹 和 黄 鲁 直 食 笋 次 韵 郭 祥 正 家, 醉 画 竹 石 壁 上, 郭 作 诗 为 谢, 且 遗 二 古 铜 剑 记 岭 南 竹 送 竹 几 与 谢 秀 才, 还 吟 过 竹 叶 酒 : 惟 余 竹 叶 在, 留 此 千 古 情 [1] 37 当 然, 苏 东 坡 吟 竹 流 传 最 广 的 还 是 惠 崇 春 江 晚 景 二 首 ( 其 一 ) [1]209 : 竹 外 桃 花 三 两 枝, 春 江 水 暖 鸭 先 知 蒌 蒿 满 地 芦 芽 短, 正 是 河 豚 欲 上 时 苏 东 坡 在 这 里 巧 妙 地 把 竹 子 桃 花 蒌 蒿 芦 苇 等 植 物 和 鸭 子 河 豚 融 在 大 好 春 光 里, 充 满 了 动 感 静 感 和 美 感, 给 人 以 无 限 的 愉 悦! 不 过, 苏 东 坡 也 在 悲 愤 愁 怅 的 心 境 时 咏 竹, 他 在 御 史 台 榆 槐 竹 柏 四 首 [1]486 中 也 吟 竹 以 表 骨 节 清 刚 琅 然 可 诵 的 情 怀 : 今 日 南 风 来, 吹 乱 庭 前 竹 低 昂 中 音 会, 甲 刃 纷 相 触 萧 然 风 雪 意, 可 折 不 可 辱 风 霁 竹 已 回, 猗 猗 散 青 玉 故 山 今 何 有, 秋 雨 荒 篱 菊 此 君 知 健 否, 归 扫 南 轩 绿 此 外, 苏 东 坡 的 诗 词 文 牍 中, 对 竹 的 吟 咏 有 不 少 的 佳 句 : 疏 疏 帘 外 竹, 浏 浏 竹 间 雨 窗 前 修 竹 一 尺 围 闭 门 新 竹 自 千 竿 渐 入 西 南 风 景 变, 道 旁 修 竹 水 潺 潺 修 竹 带 泉 石 世 间 那 有 千 寻 竹 风 来 竹 自 啸 ; 他 一 看 见 竹 子 就 高 兴 就 吟 诗 : 修 竹 满 山 阴 寺 藏 修 竹 不 知 门 古 寺 满 修 竹 花 竹 秀 而 野 夜 开 丛 竹 轩 褰 衣 竹 风 下 古 寺 无 人 竹 满 轩 功 客 眠 风 竹 坐 咏 修 竹 林 柏 堂 南 畔 竹 如 云 夜 静 惟 闻 泻 竹 声 翠 竹 江 村 绕 白 沙 ; 他 赞 美 竹 子 : 稚 竹 真 可 人, 霜 节 已 专 车 瘦 竹 如 幽 人, 山 花 如 处 女 次 间 扫 坛 竹, 云 此 今 尚 尔 ; 翠 叶 纷 下 垂, 婆 娑 绿 凤 尾 ; 风 来 自 偃 仰, 昔 为 神 物 使 ; 在 苏 东 坡 的 心 中 爱 竹 能 延 客 神 功 不 用 淇 园 竹 普 慈 寺 后 千 竿 竹 纸 窗 竹 屋 身 自 暖 邻 里 亦 知 偏 爱 竹, 春 来 相 与 护 龙 雏 ; 苏 东 坡 也 爱 食 竹 笋 : 好 竹 连 山 觉 笋 香 也 爱 画 竹, 并 且 有 胸 有 成 竹 的 高 论, 成 为 后 世 学 习 经 典 文 同, 字 与 可, 是 画 竹 名 家, 苏 东 坡 常 与 之 切 磋, 相 互 讨 论 苏 东 坡 评 论 文 同 画 竹 诗 不 能 尽, 溢 而 为 书, 变 而 为 画, 他 在 文 与 可 画 筼 筜 谷 偃 竹 记 [1]1534 中 写 道 : 竹 之 始 生, 一 寸 之 萌 耳, 而 节 叶 具 焉 自 蜩 腹 蛇 蚹 以 至 于 剑 拔 十 寻 者, 生 而 有 之 也 今 画 者 乃 节 节 而 为 之, 叶 叶 而 累 之, 岂 复 有 竹 乎! 2015 年 第 1 期 故 画 竹 必 先 得 成 竹 于 胸 中, 执 笔 熟 视, 乃 见 其 所 欲 画 者, 急 起 从 之, 振 笔 直 遂, 以 追 其 所 见, 如 兔 起 鹘 落, 少 纵 则 逝 矣 在 这 里 苏 东 坡 的 千 古 名 句 : 胸 有 成 竹, 不 仅 道 出 了 艺 术 与 自 然 两 大 规 律 的 有 机 统 一, 也 道 出 了 他 爱 竹 画 竹 的 心 得 所 在 所 以 他 的 墨 竹 图 竹 石 图 风 雨 竹 图 等 成 为 传 世 名 画, 为 后 人 效 仿 景 仰 竹, 虚 心 劲 节, 直 竿 凌 云, 可 喻 高 风 亮 节, 他 爱 竹 的 情 怀 还 寄 托 在 儿 子 侄 儿 身 上, 告 诫 : 我 家 六 男 子, 朴 学 非 时 新 诗 词 各 璀 璨, 老 语 徒 周 谆 愿 言 敦 宿 好, 永 与 竹 林 均 [1]1113 这 就 是 苏 东 坡 爱 竹 咏 竹 题 竹 画 竹 的 情 怀! 二 咏 梅 花 以 喻 风 骨 品 格 苏 东 坡 爱 梅 花, 嘉 祐 五 年 就 有 诗 句 问 世, 他 那 年 25 岁, 作 许 州 西 湖 : 惟 有 落 残 梅, 标 格 若 矜 爽 在 这 之 前, 尚 未 查 到 苏 东 坡 咏 梅 的 作 品 和 文 字 而 到 了 中 年 的 苏 东 坡, 吟 咏 梅 花 的 作 品 甚 多, 有 120 多 首 率 先 吟 咏 梅 花 的 诗 词, 是 1074 年 作 的 行 香 子 丹 阳 寄 述 古 其 中 开 头 两 句 : 携 手 江 村, 梅 雪 飘 裙 这 是 写 梅 花 飘 落 似 雪 的 场 景 梅 花 是 中 原 南 北 都 有 的 植 物, 大 都 开 花 于 寒 冬, 少 量 开 于 初 春, 所 以 梅 花 有 傲 霜 斗 雪 之 特 色 在 万 种 植 物 中, 大 都 是 春 色 满 园 百 花 争 艳, 惟 梅 花 在 寒 冬 腊 月, 一 枝 独 秀, 香 入 肺 腑 千 百 年 来, 文 人 雅 士, 常 以 梅 品 梅 格 颂 有 风 骨 有 品 格 的 俊 杰 苏 东 坡 也 是 如 此, 他 的 百 多 首 咏 梅 诗 词 和 文 章 以 物 喻 人 格, 以 梅 颂 品 格, 以 梅 花 的 精 神 颂 风 骨 这 就 是 他 的 咏 梅 情 怀 苏 东 坡 因 乌 台 诗 案 后 贬 谪 黄 州, 丢 了 官, 遭 了 罪, 受 了 苦, 但 却 成 就 了 他 一 代 文 宗 的 事 业, 从 此 也 奠 定 了 他 的 文 坛 领 袖 北 宋 文 学 宗 师 的 地 位 不 过 当 时 没 有 人 敢 于 这 么 颂 扬 肯 定, 而 是 与 他 交 往 以 诗 文 交 流 苏 东 坡 也 常 以 咏 梅 诗 词 表 达 思 想 情 感 有 时 还 画 倒 梅 以 抒 怀 至 今 在 黄 冈 还 留 有 他 画 的 倒 梅 石 碑 拓 片 在 黄 州 贬 谪 之 前, 苏 东 坡 曾 吟 过 次 韵 李 公 择 梅 花 诗, 有 寻 花 不 论 命, 爱 雪 长 忍 冻 天 公 非 不 怜, 听 饱 即 喧 哄 的 佳 句, 又 有 次 韵 周 开 祖 长 官 见 寄 诗 中 吟 了 : 醉 看 梅 雪 清 香 过, 夜 棹 风 船 骇 汗 流 这 些 都 是 和 韵 他 人 诗 句, 并 非 是 见 到 梅 花 的 吟 诵 当 他 从 乌 台 诗 案 牢 狱 中 走 出 来, 于 元 丰 三 年 (1080) 正 月 二 十 日 过 关 山 ( 今 湖 北 麻 城 ) 春 风 岭, 见 岭 上 梅 花 盛 开, 随 即 吟 梅 花 二 首 [1]494 春 来 幽 谷 水 潺 潺, 的 皪 梅 花 草 棘 间 一 夜 东 风 吹 石 裂, 半 随 飞 雪 度 关 山 何 人 把 酒 慰 深 幽? 开 自 无 聊 落 更 愁 - 5 -

6 苏 学 论 坛 幸 有 清 溪 三 百 曲, 不 辞 相 送 到 黄 州 他 的 第 一 首 见 梅 花 而 生 情, 以 梅 自 比 第 二 首 则 是 奇 幻 的 情 怀, 实 为 感 谢 乡 友 陈 慥 在 此 迎 送 他 这 个 罪 人 苏 东 坡 后 在 元 丰 四 年 (1081) 为 好 友 陈 慥 ( 绰 号 方 山 子 ) 写 过 小 传 方 山 子 传, 记 载 了 过 关 山 在 岐 亭 这 件 事, 又 作 岐 亭 道 上 见 梅 花, 戏 赠 季 常 [1]516, 再 次 提 及 该 事 : 蕙 死 兰 枯 菊 亦 摧, 返 魂 香 入 岭 头 梅 数 枝 残 绿 风 吹 尽, 一 点 芳 心 雀 啅 开 野 店 初 尝 竹 叶 酒, 江 云 欲 落 豆 稭 灰 行 当 更 向 钗 头 见, 病 起 乌 云 正 作 堆 这 是 东 坡 赞 许 陈 季 常 的 人 品 和 热 情, 以 咏 梅 而 赠 后 又 写 了 一 首 次 韵 陈 四 雪 中 赏 梅 [1]529 : 腊 酒 诗 催 熟, 寒 梅 雪 斗 新 杜 陵 休 叹 老, 韦 曲 已 先 春 独 秀 惊 凡 目, 遗 英 卧 逸 民 高 歌 对 三 白, 迟 暮 慰 安 仁 这 首 赠 诗 也 是 送 予 陈 季 常 的, 因 陈 慥 即 陈 季 常 在 家 是 老 四, 东 坡 与 他 从 小 就 熟 悉, 也 叫 他 陈 四, 后 来 苏 东 坡 还 写 吟 红 梅 三 首 [1]531, 也 与 陈 季 常 共 赏 这 三 首 中 更 有 传 世 佳 句 : 怕 愁 贪 睡 独 开 迟, 自 恐 冰 容 不 入 时 故 作 小 红 桃 杏 色, 尚 余 孤 瘦 雪 霜 姿 寒 心 未 肯 随 春 态, 酒 晕 无 端 上 玉 肌 诗 老 不 知 梅 格 在, 更 看 绿 叶 与 青 枝 这 是 其 一, 以 花 喻 君 子, 寄 托 深 情, 艺 术 价 值 和 寓 意 颇 深, 尤 其 是 后 两 句 成 为 千 古 名 句 苏 东 坡 的 后 两 首, 全 是 步 韵 第 一 首, 其 情 怀 非 同 一 般 : 雪 里 开 花 却 是 迟, 何 如 独 占 上 春 时 也 知 造 物 含 深 意, 故 与 施 朱 发 妙 姿 细 雨 裛 残 千 颗 泪, 轻 寒 瘦 损 一 分 肌 不 应 便 杂 妖 桃 杏, 数 点 微 酸 已 著 枝 其 二 幽 人 自 恨 探 春 迟, 不 见 檀 心 未 吐 时 丹 鼎 夺 胎 那 是 宝, 玉 人 頩 颊 更 多 姿 抱 丛 暗 蕊 初 含 子, 落 盏 秾 香 已 透 肌 乞 与 徐 熙 画 新 样, 竹 间 璀 璨 出 斜 枝 其 三 在 这 一 个 时 期, 苏 东 坡 还 作 了 不 少 与 友 人 和 韵 吟 唱 的 梅 花 诗 词 篇 章 如 正 月 二 十 日, 往 岐 亭, 郡 人 潘 古 郭 三 人 送 余 于 女 王 城 东 禅 庄 院 岐 亭 道 上 见 梅 花, 戏 赠 季 常 四 时 词 四 首 次 韵 陈 四 雪 中 赏 梅 等 等, 均 是 韵 梅 或 有 韵 梅 诗 句 如 去 年 今 日 关 山 路, 细 雨 梅 花 正 断 魂 [1]516 真 态 生 香 谁 画 得, 玉 如 纤 手 嗅 梅 花 [1]525 寒 梅 雪 斗 新 长 与 东 风 约 今 日, 暗 香 先 迫 玉 梅 魂 苏 东 坡 还 时 常 以 梅 花 诗 或 次 韵 梅 花 诗 作 以 交 友 赠 友 如 前 所 提 次 韵 李 公 择 梅 花 梅 花 二 首 岐 亭 道 上 见 梅 花, 戏 赠 季 常 次 韵 陈 四 雪 中 赏 梅 梅 花 三 首 之 外, 还 有 和 秦 太 虚 梅 花 和 王 晋 卿 送 梅 花 次 韵 次 韵 杨 公 济 奉 议 梅 花 十 首 再 和 杨 公 济 梅 花 十 绝 谢 关 景 仁 送 红 梅 栽 二 首 腊 梅 一 首 赠 赵 景 贶 等 苏 东 坡 的 咏 梅 情 怀 与 众 不 同, 如 他 在 和 秦 太 虚 梅 花 一 诗 中, 只 字 未 及 梅 花 二 字, 而 是 咏 出 盛 开 的 梅 花 中 的 一 枝 斜 梅, 其 妙 甚 绝 : 多 情 立 马 待 黄 昏, 残 雪 消 迟 月 出 早 江 头 千 树 春 欲 暗, 竹 外 一 枝 斜 更 好 他 在 次 韵 周 开 祖 长 官 见 寄 诗 中, 又 咏 出 : 醉 看 梅 雪 清 香 过, 夜 棹 风 船 骇 汗 流 写 出 在 船 上 闻 梅 香 赏 梅 的 醉 态 这 就 是 潇 洒 情 怀 的 苏 东 坡 他 的 这 种 情 怀, 使 他 一 口 气 可 咏 十 首 二 十 首 梅 花 诗! 颇 有 意 韵, 着 实 让 朋 友 感 到 兴 奋 与 赞 美 这 些 诗 作 不 乏 佳 句 : 要 与 梅 花 作 伴 来, 梅 梢 春 色 弄 微 和, 作 意 南 枝 剪 刻 多, 绿 发 寻 春 湖 畔 回, 万 松 岭 上 一 枝 开, 临 春 结 绮 荒 荆 棘, 谁 信 幽 香 是 返 魂, 日 出 冰 凘 散 水 花, 野 梅 官 柳 渐 攲 斜, 多 情 发 与 风 流 伴, 不 到 双 双 燕 语 时, 肯 伴 老 人 春 一 醉, 悬 知 欲 落 更 多 情, 秾 李 争 春 犹 办 此, 更 教 踏 雪 看 梅 花 [1] 苏 东 坡 还 在 谢 关 景 仁 送 红 梅 栽 二 首 吟 有 : 年 年 芳 信 负 红 梅, 江 畔 垂 垂 又 欲 开 珍 重 多 情 关 令 尹, 直 和 根 拨 送 春 来 为 君 栽 向 南 堂 下, 记 取 他 年 著 子 时 苏 东 坡 又 有 再 和 杨 公 济 梅 花 十 绝 [1] 有 妙 语 佳 句 : 天 教 桃 李 作 舆 台, 故 遣 寒 梅 第 一 开 凭 仗 幽 人 收 艾 蒳, 国 香 和 雨 入 青 苔 春 入 西 湖 到 处 花, 裙 腰 芳 草 抱 山 斜, 何 人 会 得 春 风 意, 怕 见 黄 梅 雨 细 时, 寒 梅 似 与 春 相 避, 未 解 无 私 造 物 情, 北 客 南 来 岂 是 家, 醉 看 参 月 半 横 斜 他 年 欲 识 吴 姬 面, 秉 烛 三 更 对 此 花 此 外, 苏 东 坡 还 有 题 画 梅 花 诗, 也 是 颇 有 诗 人 情 怀 王 伯 扬 所 藏 赵 昌 花 四 首 中 就 有 梅 花 题 诗 : 南 行 度 关 山, 沙 水 清 练 练 行 人 已 愁 绝, 日 暮 集 微 霰 殷 勤 小 梅 花, 仿 佛 吴 姬 面 暗 香 随 我 去, 回 首 惊 千 片 至 今 开 画 图, 老 眼 凄 欲 泫 幽 怀 不 可 写, 归 梦 君 家 倩 在 题 梅 花 诗 中 可 以 品 味 到 苏 东 坡 咏 梅 怀 乡 以 抒 发 情 感 之 意 境 不 仅 如 此, 苏 东 坡 还 常 请 朋 友 相 会 饮 酒 品 茗 赏 梅 花, 并 以 诗 相 赠 他 的 蜡 梅 一 首 赠 赵 景 贶 [1]859 : 天 工 点 酥 作 梅 花, 此 有 蜡 梅 禅 老 家 蜜 蜂 采 花 作 黄 蜡, 取 蜡 为 花 亦 其 物 天 工 变 化 谁 得 知, 我 亦 儿 戏 作 小 诗 君 不 见 万 松 岭 上 黄 千 叶, 玉 蕊 檀 心 两 奇 绝 醉 中 不 觉 度 千 山, 夜 闻 梅 香 失 醉 眠 归 来 却 梦 寻 花 去, 梦 里 花 仙 觅 奇 句 还 有 次 韵 赵 德 麟 雪 中 惜 梅 且 饷 柑 酒 三 首 次 韵 秦 少 游 王 仲 至 元 日 立 春 三 首 次 韵 钱 穆 父 王 仲 至 同 赏 田 曹 梅 花 等 等 ; 就 连 妻 子 王 闰 之 也 了 解 苏 东 坡 赏 爱 梅 花, 以 梅 咏 诗 赠 友 的 特 点 在 苏 东

7 坡 知 颍 州 时, 一 天 晚 上, 梅 花 盛 开, 月 色 明 媚, 王 闰 之 对 苏 轼 说 : 春 月 色 胜 如 秋 月 色, 秋 月 令 人 惨 凄, 春 月 令 人 和 悦 为 何 不 请 朋 友 们 来 梅 花 月 下 饮 酒 呢? 苏 东 坡 大 喜, 说 : 我 不 知 道 夫 人 也 能 作 诗 啊! 夫 人 的 一 番 话 真 是 诗 人 之 语 言 于 是 请 朋 [2] 友 们 在 梅 花 月 下 共 饮 赏 梅, 而 且 即 兴 作 词 其 减 字 木 兰 花 [1]1170 云 : 春 庭 月 午, 摇 荡 香 醪 光 欲 舞 步 转 回 廊, 半 落 梅 花 婉 娩 香 清 烟 薄 雾, 总 是 少 年 行 乐 处 不 是 秋 光, 只 与 离 人 照 断 肠 此 后, 苏 东 坡 再 贬 惠 州 时, 也 有 咏 梅 诗 词, 不 过 其 风 格 有 变 化, 不 仅 仅 是 自 诩 骨 风 品 格, 也 寄 情 喻 人, 犹 比 朝 云 苏 东 坡 写 下 了 十 一 月 二 十 六 日, 松 风 亭 下, 梅 花 盛 开 一 诗 ; 接 着 又 写 再 用 前 韵, 又 咏 梅 花, 前 后 韵 梅 花, 足 见 苏 东 坡 之 情 怀 兴 致 请 看 两 诗 各 前 几 句 : 其 一 的 咏 梅 四 句 : 春 风 岭 上 淮 南 村, 昔 年 梅 花 曾 断 魂 岂 知 流 落 复 相 见, 蛮 风 蜑 雨 愁 黄 昏 其 二 的 咏 梅 四 句 : 罗 浮 山 下 梅 花 村, 玉 雪 为 骨 冰 为 魂 纷 纷 初 疑 月 挂 树, 耿 耿 独 与 参 横 昏 [1] 过 了 几 日, 梅 花 将 落, 苏 东 坡 又 用 前 两 首 诗 韵, 再 咏 梅 花 花 落 复 次 前 韵, 请 看 前 四 句 : 玉 妃 谪 堕 烟 雨 村, 先 生 作 诗 与 招 魂 人 间 草 木 非 我 对, 奔 月 偶 桂 成 幽 昏 可 见 苏 东 坡 咏 梅 花 之 情 怀 之 强 烈, 之 热 烈, 令 人 感 慨 并 回 味 无 穷 后 北 返 时, 他 还 写 赠 岭 上 梅 以 抒 怀 : 梅 花 开 尽 百 花 开, 过 尽 行 人 君 不 来 不 趁 青 梅 尝 煮 酒, 要 看 细 雨 熟 黄 梅 这 时 的 咏 梅 心 情 就 与 惠 州 时 不 大 一 样 这 就 是 苏 东 坡 的 情 怀 苏 东 坡 晚 年 还 填 有 咏 梅 词, 我 以 为 是 为 朝 云 而 作, 有 西 江 月 梅 花, 有 阮 郎 归 梅 词, 他 用 这 两 首 词 以 颂 朝 云 伴 他 终 生 的 品 格 和 意 志, 令 我 们 读 后 感 动 这 西 江 月 梅 花 [1]1153 是 这 样 咏 吟 的 : 玉 骨 那 愁 瘴 雾, 冰 姿 自 有 仙 风 海 仙 时 遣 探 芳 丛, 倒 挂 绿 毛 幺 凤 素 面 常 嫌 粉 涴, 洗 妆 不 退 唇 红 高 情 已 逐 晓 云 空, 不 与 梨 花 同 梦 再 看 阮 郎 归 梅 词 [1]1160 : 暗 香 浮 动 月 黄 昏, 堂 前 一 树 春 东 风 何 事 入 西 邻, 儿 家 常 闭 门 雪 肌 冷, 玉 容 真, 香 腮 粉 未 匀 折 花 欲 寄 岭 头 人, 江 南 日 暮 春 由 此 可 见, 性 情 中 人 的 苏 东 坡 爱 梅 花 咏 梅 花 赏 梅 花, 赠 友 人 梅 花 诗 悼 故 人 爱 妾 以 咏 梅 花 词, 均 以 梅 花 品 格 以 抒 情, 以 喻 情 怀, 着 实 令 人 回 味 万 2015 年 第 1 期 端 尤 其 是 他 黄 州 所 作 定 惠 院 寓 居 月 夜 偶 出, 更 是 把 月 色 和 残 梅 竹 柳 松 等 景 物 和 他 的 酒 后 醉 态, 一 表 尽 兴, 可 谓 仙 人 之 境 界 和 傲 霜 之 梅 骨, 令 后 人 长 久 回 味 : 幽 人 无 事 不 出 门, 偶 逐 东 风 转 良 夜 参 差 玉 宇 飞 木 末, 缭 绕 香 烟 来 月 下 江 云 有 态 清 自 媚, 竹 露 无 声 浩 如 泻 已 惊 弱 柳 万 丝 垂, 尚 有 残 梅 一 枝 亚 清 诗 独 吟 还 自 和, 白 酒 已 尽 谁 能 借 不 惜 青 春 忽 忽 过, 但 恐 欢 意 年 年 谢 自 知 醉 耳 爱 松 风, 会 拣 霜 林 结 茅 舍 浮 浮 大 甑 长 炊 玉, 溜 溜 小 槽 如 压 蔗 饮 中 真 味 老 更 浓, 醉 里 狂 言 醒 可 怕 闭 门 谢 客 对 妻 子, 倒 冠 落 佩 从 嘲 骂 [1]497 三 咏 松 以 喻 意 志 品 质 并 示 子 孙 苏 东 坡 喜 爱 竹 和 梅 花, 也 特 爱 松 柏 岁 寒 然 后 知 松 柏 之 后 凋 也 是 他 的 警 句, 文 人 雅 士 以 岁 寒 三 友 松 竹 梅 为 怀, 自 诩 是 如 同 松 竹 梅 一 般 有 坚 强 的 意 志 虚 怀 若 谷 的 气 节 傲 霜 斗 雪 的 品 格 苏 东 坡 亦 然 他 爱 松 植 松 咏 松 写 松, 以 喻 他 的 意 志 品 质, 还 常 以 松 为 题 吟 写 咏 诵, 赠 予 儿 孙 以 效 仿 这 就 是 苏 东 坡 爱 吟 松 的 情 怀 在 苏 东 坡 的 作 品 中, 能 查 找 到 写 松 吟 松 和 咏 松 的 地 方 有 120 多 处, 有 的 是 专 门 写 松 咏 松 的, 也 有 与 竹 梅 合 在 一 起 吟 诵 的 也 就 是 千 百 年 文 人 墨 客 所 言 称 的 岁 寒 三 友 在 上 面 一 段 的 叙 说 苏 东 坡 作 定 惠 院 寓 居 月 夜 偶 出 一 篇 文 章 中, 就 有 岁 寒 三 友 的 描 写, 有 梅 花 吟 残 梅 一 枝 亚, 有 竹 吟 竹 露 无 声 浩 如 泻, 也 有 松 吟 自 知 醉 耳 爱 松 风 瘦 竹 枯 松 写 残 月 那 么, 苏 东 坡 咏 吟 松 柏, 特 别 是 青 松 有 哪 些 寓 意 情 怀 呢? 我 也 爱 松, 尤 爱 山 峰 上 的 奇 松 劲 松 等 所 以, 我 遐 想 苏 东 坡 爱 松 吟 咏 松 有 如 下 情 怀 : 要 么 是 见 松 思 乡 思 亲 情, 要 么 是 见 松 吟 松 以 寄 朋 友, 要 么 是 咏 松 吟 松 与 朋 友 和 韵 抒 怀, 要 么 是 咏 吟 松 柏 以 喻 自 我 的 意 志 品 格, 要 么 以 吟 颂 松 柏 以 教 后 辈 效 仿 学 习 等 首 先, 苏 东 坡 爱 松, 并 写 专 门 论 说 文 章 : 记 松 [1]3411 他 在 这 篇 仅 120 余 字 的 文 章 中 记 下 了 他 对 松 的 特 性 和 研 究 心 得, 表 明 了 他 对 松 的 爱 : 松 之 有 利 于 世 者 甚 博 松 花 脂 茯 苓, 服 之 皆 长 生 其 节 煮 之 以 酿 酒, 愈 风 痺, 强 腰 足 其 根 皮 食 之 肤 革 香, 久 则 香 闻 下 风 数 十 步 外 其 实 食 之 滋 血 髓, 研 为 膏, 入 漓 酒 中, 则 醇 酽 可 饮 其 明 为 烛, 其 烟 为 墨 其 皮 上 藓 为 艾 纳, 聚 诸 香 烟 其 材 产 西 北 者 至 良, 名 黄 松, 坚 韧 冠 百 木 略 数 其 用 于 世, 凡 十 有 一 不 是 闲 居, 不 能 究 物 理 之 精 如 此 也 从 这 篇 记 松 的 短 文 中, 足 见 苏 东 坡 对 松 的 养 生 治 病 酿 酒 以 及 各 种 功 效 的 研 究 和 欣 赏, 并 十 分 认 - 7 -

8 苏 学 论 坛 真 谦 逊 地 述 说 以 上 心 得 只 谈 到 松 树 益 处 的 十 分 之 一, 尤 为 西 北 的 黄 松 最 好 正 因 为 如 此, 苏 东 坡 就 实 践 松 的 功 用, 酿 出 松 醪 酒, 还 专 写 中 山 松 醪 赋 [1]1196 : 始 予 宵 济 于 衡 漳, 车 徒 涉 而 夜 号 燧 松 明 而 识 浅, 散 星 宿 于 亭 皋 郁 风 中 之 香 雾, 若 诉 予 以 不 遭 岂 千 岁 之 妙 质, 而 死 斤 斧 于 鸿 毛 效 区 区 之 寸 明, 曾 何 异 于 束 蒿 烂 文 章 之 纠 纆, 惊 节 解 而 流 膏 嗟 构 厦 其 已 远, 尚 药 石 而 可 曹 收 薄 用 于 桑 榆, 制 中 山 之 松 醪 救 尔 灰 烬 之 中, 免 尔 萤 爝 之 劳 取 通 明 于 盘 错, 出 肪 泽 于 烹 熬 与 黍 麦 而 皆 熟, 沸 春 声 之 嘈 嘈 味 甘 馀 而 小 苦, 叹 幽 姿 之 独 高 知 甘 酸 之 易 坏, 笑 凉 州 之 蒲 萄 似 玉 池 之 生 肥, 非 内 府 之 蒸 羔 酌 以 瘿 藤 之 纹 樽, 荐 以 石 蟹 之 霜 螯 曾 日 饮 之 几 何, 觉 天 刑 之 可 逃 投 拄 杖 而 起 行, 罢 儿 童 之 抑 搔 望 西 山 之 咫 尺, 欲 褰 裳 以 游 遨 跨 超 峰 之 奔 鹿, 接 挂 壁 之 飞 猱 遂 从 此 而 入 海, 渺 翻 天 之 云 涛 使 夫 嵇 阮 之 伦, 与 八 仙 之 群 豪 或 骑 麟 而 翳 凤, 争 榼 挈 而 瓢 操 颠 倒 白 纶 巾, 淋 漓 宫 锦 袍 追 东 坡 而 不 及, 归 餔 啜 其 醨 糟 漱 松 风 于 齿 牙, 犹 足 以 赋 远 游 而 续 离 骚 也 这 就 是 潇 洒 自 在 快 乐 和 超 然 欲 将 东 山 松, 涅 尽 南 山 竹 的 苏 东 坡, 他 把 这 松 与 酒 结 合 起 来, 再 把 这 酒 和 文 章 与 诗 赋 融 为 一 体 还 书 写 题 后 等 以 酒 以 赋 馈 赠 朋 友 让 亲 近 的 朋 友 分 享 他 对 松 和 酒 的 快 乐, 甚 至 笑 谈 欲 问 东 坡 学 种 松 苏 东 坡 眼 中 的 松 是 诗 是 风 是 韵, 而 且 是 自 己 的 品 格 和 意 志 所 在! 在 他 的 眼 中 看 到 的 是 山 前 江 水 流 浩 浩, 山 上 苍 苍 松 柏 老 岁 寒 松 柏 肯 惊 秋 长 松 千 树 风 萧 瑟 依 依 古 松 学, 郁 郁 绿 毛 身 路 穷 斤 斧 绝, 松 桂 得 干 霄 南 山 孤 松 积 雪 底, 抱 冻 不 死 谁 复 贤 孤 松 吟 风 细 冷 气 乔 松 百 尺 苍 髯 须 白 须 相 映 松 间 鹤 他 吟 咏 松 的 风 范, 喜 听 松 风 的 韵 味 : 长 松 吟 风 晚 雨 细 长 松 怪 石 宜 霜 鬓, 不 用 金 丹 苦 驻 颜 寂 历 疏 松 欹 晚 照, 伶 俜 寒 蝶 抱 秋 花 古 松 攀 龙 蛇, 怪 石 坐 牛 羊 夜 窗 骚 骚 闹 松 竹 更 然 松 炬 照 幽 深 他 用 吟 咏 松 来 喻 颂 友 人 : 此 老 如 松 柏, 不 受 霜 雪 槁 江 海 相 忘 十 五 年, 羡 公 松 柏 蔚 苍 颜 徂 来 无 老 松, 易 水 无 良 工 莫 道 长 松 浪 得 名, 能 教 覆 额 两 眉 青 凛 然 苍 松 动 竹 坞 松 窗 老 居 闾 里 自 浮 沉, 笑 问 伯 松 何 苦 心 他 喜 欢 看 到 居 所 有 松, 常 怀 当 年 种 松 的 情 怀, 也 时 常 想 念 家 乡 的 短 松 岗 如 吟 有 且 看 松 雪 媚 南 山 竹 屋 松 扉 试 乞 浆 坐 看 松 根 络 断 崖 万 松 谁 种 已 摐 摐 请 公 作 诗 寄 父 老, 往 和 万 壑 松 风 哀 丹 砂 未 易 扫 白 发, 赤 松 却 欲 参 黄 梅 青 青 一 寸 松, 中 有 梁 栋 姿 结 茅 穷 山 啖 松 腴 且 要 长 松 作 土 毛 君 家 长 松 十 亩 阴 他 还 写 了 万 松 亭 并 叙 和 戏 作 种 松 : 我 昔 少 年 日, 种 松 满 东 冈 [1] 后 来 在 密 州 作 江 城 子 ( 十 年 生 死 雨 茫 茫 ) 悼 亡 妻 王 弗 时 还 追 忆 明 月 夜, 短 松 冈, 想 念 家 乡 家 何 在, 因 君 问 我, 归 梦 绕 松 杉, 为 问 庭 松 尚 西 指, 不 知 老 奘 几 时 归 苏 东 坡 还 吟 咏 诗 篇 给 晚 辈 子 侄, 以 嘱 咐 晚 辈 以 松 的 意 志 品 质 为 怀 他 作 次 韵 子 由 送 千 之 侄 [1]681 : 江 上 松 楠 深 复 深, 满 山 风 雨 作 龙 吟 年 来 老 干 都 生 菌, 下 有 孙 枝 欲 出 林 白 发 未 成 归 隐 计, 青 衫 傥 有 济 时 心 闭 门 试 草 三 千 牍, 仄 席 求 人 少 似 今 再 有 苏 东 坡 在 惠 州 与 友 人 一 起 游 罗 浮 山 道 院 等 以 后 写 一 长 诗, 其 子 苏 过 也 作 诗 和 韵, 他 便 将 诗 寄 长 子 苏 迈 和 次 子 苏 迨 也 望 儿 孙 们 有 松 风 侠 骨 之 意 志 他 写 道 : 断 桥 隔 胜 践, 脱 屦 欣 小 揭 瘴 花 已 繁 红, 官 柳 犹 疏 细 斜 川 二 三 子, 悼 叹 吾 年 逝 凄 凉 罗 浮 馆, 风 壁 颓 雨 砌 黄 冠 常 苦 饥, 迎 客 羞 破 袂 仙 山 在 何 许, 归 鹤 时 堕 毳 崎 岖 拾 松 黄, 欲 救 齿 发 弊 坐 令 禅 客 笑, 一 梦 等 千 岁 栖 禅 置 晚 酒, 蛮 果 粲 蕉 荔 齐 厨 釜 无 羹, 野 饷 篮 有 蕙 嬉 游 趁 时 节, 俯 仰 了 此 世 犹 当 洗 业 障, 更 作 临 水 禊 寄 书 阳 羡 儿, 并 语 长 头 弟 门 户 各 努 力, 先 期 毕 租 税 [1]973 这 就 是 苏 东 坡 松 树 情 怀, 爱 松 种 松 咏 松 等 等 伴 伴 随 着 他, 缘 由 予 少 年 颇 知 种 松, 手 植 数 万 株, 皆 中 梁 柱 矣 [1]889 哦, 我 品 味 明 白 了 苏 东 坡 的 松 之 情 怀 意 韵! 啊, 真 是 坡 仙 : 醉 卧 松 下 石, 扶 归 江 上 津 [1]1093, 妙 哉! 快 哉! 四 咏 荷 花 以 喻 品 性 圣 洁 苏 东 坡 是 个 性 情 中 人, 见 物 咏 物, 以 咏 抒 怀 荷 花 藕 节, 是 中 国 最 古 老 的 可 观 可 品 可 吟 可 颂 的 本 土 植 物 在 西 周 时 就 有 记 载, 历 代 文 人 墨 客 以 荷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以 喻 示 其 圣 洁, 苏 东 坡 同 样 不 例 外 如 今 能 在 苏 东 坡 的 诗 词 文 赋 中 找 到 最 早 的 吟 咏 荷 藕 的 诗 句 是 他 年 轻 时 出 任 凤 翔 签 判 的 诗 句, 也 就 是 他 26 岁 前 后 的 作 品 而 此 前 在 他 南 行 集 中 的 浰 阳 早 发 诗 中 有 一 句 种 藕 春 满 湖 不 过 他 的 第 一 首 完 整 的 吟 咏 荷 花 的 诗 作 荷 叶 倒 是 挺 有 韵 味 : 田 田 抗 朝 阳, 节 节 卧 春 水 平 铺 乱 萍 叶, 屡 动 报 鱼 子 [1]66 他 把 种 荷 的 方 式 特 征 写 得 很 明 白 清 晰, 告 知 人 们 种 荷 的 气 候, 也 照 应 了 他 在 南 行 集 的 那 句 种 藕 春 满 湖 的 诗 句 然 而, 苏 东 坡 爱 荷 花, 喻 之 圣 洁 在 心 中 始 终 珍 藏 着, 凡 看 见 了 荷 花, 总 要 吟 诵 之 尤 其 是 他 在 外 放 州 府 时, 以 表 达 他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的 圣 洁 心 志! 他 在 徐 州 吟 飞 电 过 隙 珠

9 翻 荷 涉 江 共 采 秋 江 荷 ; 他 在 湖 州 任 太 守 时, 与 朋 友 王 郎 昆 仲 及 儿 子 迈, 绕 城 观 荷 花, 以 示 情 怀 : 清 风 定 何 物, 可 爱 不 可 名 所 至 如 君 子, 草 木 有 嘉 声 我 行 本 无 事, 孤 舟 任 斜 横 中 流 自 偃 仰, 适 与 风 相 迎 举 杯 属 浩 渺, 乐 此 两 无 情 归 来 两 溪 间, 云 水 夜 自 明 [1]477 也 就 是 他 吟 诵 观 荷 心 志 后 不 久, 就 被 乌 台 诗 案 所 累, 拘 禁 百 多 天, 后 贬 黄 州 此 后, 他 咏 吟 荷 花 的 诗 词 仍 不 少, 但 这 种 直 白 胸 臆 心 志 的 诗 句 要 隐 秘 和 少 了 些, 华 丽 的 颂 扬 要 多 一 些! 请 读 他 在 黄 州 所 作 的 咏 荷 花 的 词 他 的 少 年 游 [1]1155 : 银 塘 朱 栏 曲 尘 波, 圆 绿 卷 新 荷 兰 条 荐 浴, 菖 花 酿 酒, 天 气 尚 清 和 好 将 沉 醉 酬 佳 节, 十 分 酒 一 分 歌 狱 草 烟 深, 讼 庭 人 悄, 无 吝 宴 游 过 这 词 中, 仅 圆 绿 卷 新 荷 5 个 字, 写 出 了 苏 东 坡 的 心 情 和 感 激 他 喻 意 自 己 获 得 新 生, 太 守 徐 君 猷 善 待 他 这 个 罪 臣, 也 颂 扬 徐 太 守 治 州 有 方, 同 样 有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的 圣 洁 风 范, 不 落 井 下 石, 还 时 常 携 酒 探 望, 善 待 苏 东 坡 全 家, 充 满 感 激 情 怀! 不 过, 苏 东 坡 吟 咏 荷 花 荷 藕 的 诗 词 是 用 作 一 个 背 景 环 境, 他 善 把 景 物 如 荷 花 荷 叶 等 放 在 记 事 抒 怀 寄 情 的 氛 围 和 背 景 中, 写 事 写 物 写 人 以 抒 发 个 人 爱 好 情 趣 和 独 特 的 感 悟 写 得 多 的 是 人, 如 写 小 姑 娘 的 手 足 等 像 双 荷 叶 [1]1174 : 双 溪 月, 清 光 偏 照 双 荷 叶 双 荷 叶, 红 心 未 偶, 绿 衣 偷 结 背 风 迎 雨 流 珠 滑, 轻 舟 短 棹 先 秋 折 先 秋 折, 烟 鬟 未 上, 玉 杯 微 缺 这 首 词 中 借 咏 荷 叶 实 指 他 的 朋 友 贾 收 字 耘 老 的 侍 女 再 如 减 字 木 兰 花 [1]1177 : 江 南 游 女, 问 我 何 年 归 得 去 雨 细 风 微, 两 足 如 霜 挽 纻 衣 江 亭 夜 语, 喜 见 京 华 新 样 舞 莲 步 轻 飞, 迁 客 今 朝 始 是 归 这 写 的 是 一 个 莲 步 轻 飞 的 舞 女 的 足, 是 苏 东 坡 在 京 城 时 所 作 他 的 菩 萨 蛮 咏 足 也 同 样 写 的 舞 女 之 足 而 在 满 庭 芳 [1]1149 一 词 中 又 以 荷 花 荷 藕 比 作 舞 女 的 手 : 香 叆 雕 盘 寒 生 冰 箸, 画 堂 别 是 风 光 主 人 情 重, 开 宴 出 红 妆 腻 玉 圆 搓 素 颈, 藕 丝 嫩 新 织 仙 裳 歌 声 罢, 虚 檐 转 月, 余 韵 尚 悠 扬 人 间 何 处 有? 司 空 见 惯, 应 谓 寻 常 坐 中 有 狂 客, 恼 乱 愁 肠 报 道 金 钗 坠 也, 十 指 露 春 笋 纤 长 亲 曾 见, 全 胜 宋 玉, 想 象 赋 高 唐 这 里 苏 东 坡 用 藕 的 嫩 比 舞 女 的 细 嫩 的 纤 手 玉 指, 实 寓 藕 与 偶, 藕 丝 为 情 丝 这 是 他 的 好 友 附 马 都 尉 王 诜 的 盛 情 宴 会 上 的 表 演, 让 他 感 动 当 年 2015 年 第 1 期 王 诜 曾 冒 死 向 他 通 风 报 信, 虽 未 免 遭 乌 台 诗 案 之 苦, 但 东 坡 记 住 这 份 情 再 有 双 荷 叶 也 是 同 样 的 情 怀 再 有 蝶 恋 花 过 涟 水 赠 赵 晦 之 [1]1162 也 是 同 样 咏 荷 的 表 其 情 怀 : 自 古 涟 漪 佳 绝 地, 绕 郭 荷 花, 欲 把 吴 兴 比 倦 客 尘 埃 何 处 洗? 真 君 堂 下 寒 泉 水 左 海 门 前 鱼 酒 市, 夜 半 潮 来, 月 下 孤 舟 起 倾 盖 相 逢 拼 一 醉, 双 凫 飞 去 人 千 里 这 里 苏 东 坡 用 绕 郭 荷 花 四 个 字 比 喻 湖 州 与 涟 水 相 似, 也 写 在 荷 池 中 泛 舟, 写 涟 水 的 荷 花 盛 景, 以 此 赠 好 友 立 志 千 里, 以 荷 为 洁 还 有 一 首 词 把 荷 花 写 得 很 美, 苏 东 坡 赞 美 这 荷 花 开 过 尚 盈 盈, 充 实 有 精 气 神 这 就 是 他 在 杭 州 时 作 的 江 城 子 湖 上 与 张 先 同 赋 时 闻 弹 筝 [1]1160 一 词 : 凤 凰 山 下 雨 初 晴 水 风 清, 晚 霞 明 一 朵 芙 蕖, 开 过 尚 盈 盈 何 处 飞 来 双 白 鹭, 如 有 意, 慕 娉 婷 忽 闻 江 上 弄 哀 筝 苦 含 情, 遣 谁 听 烟 敛 云 收, 依 约 是 湘 灵 欲 待 曲 终 寻 问 取, 人 不 见, 数 峰 青 再 读 苏 东 坡 阮 郎 归 初 夏 [1]1159 同 样 也 咏 荷 花 在 这 个 季 节 的 美 : 绿 槐 高 柳 咽 新 蝉, 薰 风 初 入 弦 碧 纱 窗 下 水 沈 烟, 棋 声 惊 昼 眠 微 雨 过, 小 荷 翻, 榴 花 开 欲 然 玉 盆 纤 手 弄 清 泉, 琼 珠 碎 却 圆 苏 东 坡 在 这 首 词 中 把 初 夏 的 各 种 植 物 昆 虫 气 象 和 人 的 活 动 与 荷 花 巧 妙 融 为 一 体, 动 静 相 融, 汇 成 美 好 的 夏 日 风 景, 特 别 是 微 雨 过, 小 荷 翻 6 个 字, 非 常 巧 非 常 美, 这 是 荷 花 在 初 夏 的 绝 妙 点 化, 使 荷 花 成 为 这 首 词 的 主 角 苏 东 坡 还 写 了 一 首 菩 萨 蛮 [1]1165, 以 荷 藕 咏 美 女 之 手, 充 满 了 情 趣 柳 庭 风 静 人 眠 昼, 昼 眠 人 静 风 庭 柳 香 汗 薄 衫 凉, 凉 衫 薄 汗 香 手 红 冰 碗 藕, 藕 碗 冰 红 手 郎 笑 藕 丝 长, 长 丝 藕 笑 郎 苏 东 坡 专 咏 荷 花 词 有 一 首, 叫 做 荷 华 媚 荷 花 [1]1175, 据 说 这 一 词 牌 是 苏 东 坡 独 创, 而 且 就 创 于 这 咏 吟 荷 花 : 霞 苞 电 荷 碧, 天 然 地 别 是 风 流 标 格 重 重 青 盖 下, 千 娇 照 水, 好 红 红 白 白 每 怅 望 明 月 清 风 夜, 甚 低 迷 不 语, 夭 邪 无 力 终 须 放 船 儿 去, 清 香 深 处 住, 看 伊 颜 色 苏 东 坡 笔 下 眼 中 头 脑 中 的 荷 花 美 丽, 婀 娜 多 姿, 出 淤 泥 不 染, 仍 保 持 强 大 的 生 命 力 他 的 这 首 咏 荷 花 词 可 谓 绝 佳 力 作, 无 愧 宋 代 第 一 词 仙 苏 东 坡 的 荷 花 吟 咏, 妙 语 绝 佳, 令 人 神 往 : 明 月 如 霜, 好 风 如 水, 清 景 无 限 ( 下 转 第 16 页 ) - 9 -

10 苏 学 论 坛 苏 轼 的 以 法 治 吏 观 基 于 厉 法 禁 的 分 析 彭 林 泉 内 容 提 要 在 厉 法 禁 这 篇 重 要 的 法 律 文 献 中, 苏 轼 针 对 突 出 的 吏 治 问 题, 提 出 了 以 法 治 吏 的 观 点, 主 张 用 法 始 于 贵 戚 大 臣, 反 对 刑 不 上 大 夫, 抑 制 豪 门 权 贵, 解 决 执 法 不 平 等 的 问 题 苏 轼 继 承 和 发 展 了 范 仲 淹 的 吏 治 主 张, 与 他 自 身 的 治 国 论 改 革 思 想 有 关 在 全 面 推 进 依 法 治 国 的 今 天, 具 有 借 鉴 意 义 关 键 词 苏 轼 以 法 治 吏 厉 法 禁 法 律 文 献 进 行 了 分 析, 涉 及 苏 轼 以 法 治 吏 的 内 容, 但 缺 乏 深 入 具 体 的 研 究 问 题 是 苏 轼 是 在 什 么 背 景 下 提 出 的 以 法 治 吏 观? 其 主 要 内 容 是 什 么? 渊 源 来 自 何 处? 与 苏 轼 的 治 国 论 改 革 思 想 有 何 关 联? 又 有 何 意 义? 本 文 结 合 苏 轼 的 思 治 论 等 政 论 文 章, 对 苏 轼 的 以 法 治 吏 的 观 点 进 行 详 细 分 析, 也 许 对 繁 荣 苏 轼 司 法 研 究, 推 进 公 正 司 法 有 所 帮 助 一 苏 轼 以 法 治 吏 观 提 出 的 背 景 厉 法 禁 是 仁 宗 嘉 祐 六 年 (1061) 苏 轼 应 制 科 考 试 所 献 二 十 五 篇 进 论 之 一 进 论 由 策 略 策 断 和 策 别 三 部 分 组 成, 其 中 策 别 有 十 七 篇, 分 别 是 课 百 官 六 篇, 安 万 民 六 篇, 厚 货 财 二 篇, 训 兵 旅 三 篇, 涉 及 驭 官 安 民 丰 财 和 治 军 等 内 容 这 里 的 别 是 指 类 别, 也 就 是 分 门 别 类 地 来 谈 一 些 政 策 性 的 建 议, 分 为 四 大 类 和 十 七 条 厉 法 禁 是 策 别 课 百 官 六 篇 中 的 首 篇, 处 于 重 要 地 位, 是 苏 轼 策 别 论 中 的 一 部 分 这 些 策 论 系 统 地 体 现 了 苏 轼 的 政 治 主 张, 在 当 时 产 生 了 重 大 的 影 响, 李 泰 伯 在 经 进 东 坡 文 集 事 略 卷 十 五 曾 经 称 赞 这 二 十 五 篇 策, 霆 轰 风 飞, 震 伏 天 下 [1]43 从 法 律 的 角 度 讲, 厉 法 禁 不 仅 是 应 试 之 作, 也 是 一 篇 重 要 的 法 律 文 献, 是 涉 及 执 法 问 题 的 ( 政 ) 论 文, 而 不 是 有 论 者 所 说 的 杂 议 过 去, 有 论 者 从 文 学 写 作 的 角 度 对 此 进 行 过 分 析 评 论, 如 有 的 认 为, 此 篇 段 段 有 警 句, 庄 子 之 文, 以 无 为 有 ; 战 国 策 之 文, 以 曲 作 直 东 坡 平 生 熟 此 二 书, 故 其 为 文, 横 说 竖 说, 惟 意 所 到, 俊 辨 痛 快, 无 复 滞 疑, 苏 文 架 虚 行 危, 纵 横 倏 忽, 数 百 千 言, 读 者 皆 如 其 所 欲 出, 推 者 莫 知 其 所 自 来, 古 今 议 论 之 杰 也 [2]386 ; 也 有 论 者 从 政 治 态 度 对 此 苏 轼 步 入 仕 途 时 的 北 宋, 正 处 于 积 贫 积 弱 内 忧 外 患 之 中, 面 对 突 出 的 吏 治 问 题 在 重 文 抑 武 的 指 导 思 想 下, 北 宋 广 开 科 举 录 取 进 士, 实 行 恩 荫 和 进 纳 制, 导 致 官 僚 队 伍 迅 速 膨 胀, 成 为 北 宋 王 朝 难 以 卸 下 的 沉 重 包 袱 北 宋 科 举 正 式 录 取 儒 士 有 赐 进 士 及 第 进 士 出 身 同 进 士 出 身 种 种, 屡 考 不 中 的 还 可 特 赐 本 科 出 身 宋 太 祖 时 每 次 录 取 的 儒 士 仅 有 二 三 十 人, 到 真 宗 咸 平 三 年 (1000) 录 取 的 儒 士 竟 有 1800 余 人 仁 宗 朝 共 举 行 了 13 次 科 举, 共 录 取 了 4000 多 人 和 诸 科 5000 多 人 比 起 唐 代 每 次 取 士 二 三 十 人 来, 北 宋 开 科 69 次, 取 士 总 数 6100 人, 平 均 每 年 360 人 要 知 道, 李 白 杜 甫 都 不 是 进 士 苏 轼 在 送 章 子 平 诗 序 中 说 : 观 进 士 登 科 录, 自 天 圣 初 讫 于 嘉 祐 之 末, 凡 四 千 五 百 一 十 有 七 其 贵 且 贤, 以 名 闻 于 世 者, 盖 不 可 胜 数 数 其 上 之 三 人, 凡 三 十 有 九, 而 不 至 于 公 卿 者, 五 人 而 已 可 见, 宋 代 科 举 考 试 不 惟 取 士 名 额 较 唐 代 大 大 增 加, 而 且 备 受 重 视, 登 第 成 为 显 身 的 最 重 要 的 途 径, 尽 管 及 第 者 仍 是 少 数, 但 考 试 还 是 吸 引 了 更 多 应 试 者, 举 业 之 士 遍 布 天 下, 士 人 群 体 迅 速 扩 大, 超 过 任 何 时 期 [3]

11 另 外, 靠 恩 荫 入 官 的 也 不 少 一 人 入 仕, 则 子 孙 亲 族 俱 可 得 官, 大 者 并 可 及 于 门 客 医 士 仁 宗 庆 历 七 年 靠 恩 荫 入 官 的 就 有 一 千 多 人 恩 荫 入 官 已 成 为 当 时 最 大 的 任 官 来 源 中 央 六 品 以 上 官 地 方 五 品 以 上 官 每 三 年 都 可 恩 荫 子 孙 一 人, 最 高 可 恩 荫 六 人 此 外, 还 可 以 用 钱 粮 买 官 做, 这 样 的 官 称 为 进 纳 之 官 包 拯 在 仁 宗 朝 任 户 部 副 使 时, 在 论 冗 官 财 用 事 中 做 过 这 样 的 统 计 : 景 德 祥 符 中, 文 武 官 总 九 千 七 百 八 十 五 员 ; 今 内 外 官 属 总 一 万 七 千 三 百 余 员, 其 未 授 遣 京 官 使 臣 及 守 选 人 不 在 其 内 从 包 拯 统 计 数 字 来 看, 北 宋 中 期 仅 在 三 十 年 左 右 的 时 间 里, 官 员 人 数 就 增 长 了 将 近 一 倍 包 拯 接 着 说 : 今 天 下 州 郡 三 百 二 十, 县 一 千 二 百 五 十, 而 一 州 一 县 所 任 之 职, 素 有 定 数, 大 率 用 吏 不 过 五 六 千 员 则 有 余 矣 今 乃 三 倍 其 多, 而 又 三 岁 一 开 贡 举, 每 放 仅 千 人, 复 有 台 寺 之 小 吏 府 监 之 杂 工 荫 序 之 官 进 纳 之 辈, 总 而 言 之, 不 止 于 三 倍 因 此, 出 现 了 一 个 官 职 常 有 四 五 个 人 排 队 等 候 补 缺 的 怪 现 象, 而 且 居 其 官 不 知 其 职 者, 十 常 八 九, 可 见 冗 官 之 多 包 拯 感 叹 道 : 食 禄 者 日 增, 力 田 者 日 耗, 则 国 计 民 力 安 不 窘 乏 哉! [4]3-4 苏 轼 在 课 百 官 抑 侥 幸 一 文 中 也 指 出 北 宋 存 在 大 量 冗 官, 国 家 从 近 些 年 来, 官 吏 众 多 而 职 位 有 限, 时 常 是 一 个 职 位 而 有 三 个 人 谋 求 它 在 职 的 一 个 人, 离 任 无 事 的 一 个 人, 而 等 待 补 缺 的 还 有 一 个 人 这 就 造 成 一 个 职 位 却 有 两 个 人 无 事 可 做 而 白 吃 俸 禄 的 况 且 他 们 任 职 的 时 间 不 长, 而 赋 闲 的 时 间 倒 不 短, 凭 着 他 在 官 时 的 薪 俸 收 入, 作 为 闲 居 时 的 生 活 费 用 因 此 贪 官 污 吏 时 常 出 现 而 屡 禁 不 止, 这 是 用 人 的 一 大 弊 端 换 言 之, 冗 官 多 不 仅 成 为 财 政 的 负 担, 还 会 带 来 人 浮 于 事 相 互 扯 皮 推 委 了 事 的 官 场 通 病, 也 会 滋 生 贪 官 污 吏 苏 轼 在 决 壅 蔽 一 文 中 对 此 作 了 描 述 他 说, 与 清 明 理 想 相 比, 现 在 的 情 况 却 不 是 这 样 天 下 的 事 遇 到 不 幸, 向 官 府 诉 冤, 就 如 同 求 见 天 子 一 样 困 难 有 不 得 已 而 向 官 府 提 出 要 求, 就 好 像 求 见 鬼 神 一 样 公 卿 大 臣 不 弄 清 原 委 详 情, 就 把 事 情 推 给 下 面 的 衙 差 小 吏 办 理 所 以 凡 是 先 送 贿 赂 来 的, 早 晨 请 办 的 事, 晚 上 就 有 结 果 ; 空 手 不 送 贿 赂 来 的, 一 年 到 头 也 办 不 成 至 于 按 照 常 规 应 办 的 事, 理 应 解 决 而 没 有 疑 义 的 事, 2015 年 第 1 期 无 不 极 力 刁 难, 而 等 待 别 人 来 送 礼 请 托 天 下 到 处 如 此, 一 点 点 小 事 没 有 金 钱 就 无 法 办 成 在 他 看 来, 如 今 天 下 安 定, 长 官 大 吏 奉 行 法 律, 不 敢 徇 私 舞 弊 然 而 官 署 办 事 的 小 吏 却 揽 权 卖 法, 长 官 大 吏 明 知 不 问, 习 以 为 常 指 出 贪 污 腐 败 现 象 存 在 的 严 重 性 我 国 学 者 认 为, 宋 代 集 权 政 治 是 靠 一 套 官 僚 体 系 来 实 现 的, 因 为 要 贯 彻 集 权 的 目 的, 便 要 使 官 僚 体 系 内 部 牵 制, 令 任 何 一 个 主 管 部 门 不 得 擅 权, 这 样 就 造 成 设 官 复 沓 的 局 面 然 后, 官 员 们 又 养 成 照 章 办 事 的 习 性, 但 求 无 过, 不 敢 有 所 作 为 于 是, 宠 大 的 官 僚 机 构 在 耗 费 巨 额 俸 禄 之 余, 又 愈 益 显 出 腐 败 拖 拉 的 弊 端, 几 无 效 率 可 言 而 北 宋 中 期 兴 起 的 改 革 思 潮, 也 首 先 要 求 整 顿 吏 治 [5]323 这 揭 示 了 冗 官 的 体 制 原 因 和 种 种 弊 端, 也 有 维 持 政 治 平 衡, 供 养 众 多 的 官 吏, 造 成 冗 官 之 弊 端 日 益 突 出 的 问 题, 致 使 苏 轼 这 种 有 志 报 国 的 士 大 夫 不 堪 忍 受 在 这 种 背 景 下, 在 吏 治 问 题 上, 苏 轼 提 出 了 以 法 治 吏 的 主 张 二 苏 轼 以 法 治 吏 观 的 主 要 内 容 从 苏 轼 现 存 的 文 献 来 看, 苏 轼 多 次 谈 及 以 法 治 吏, 而 在 厉 法 禁 这 篇 法 律 文 献 上 作 了 集 中 而 充 分 的 阐 述 作 为 课 百 官 的 厉 法 禁, 这 里 的 课 是 指 督 责, 厉 是 指 严 厉, 法 是 指 法 令, 多 指 刑 罚 处 罚 之 意 有 的 也 把 它 译 为 刑 法 刑 罚 苏 轼 的 以 法 治 吏 观, 主 要 包 含 以 下 内 容 : ( 一 ) 提 出 判 断 执 法 是 否 公 正 的 标 准 苏 轼 在 文 中 首 先 指 出, 古 时 候 圣 人 制 定 处 罚 和 奖 赏 的 条 令, 知 道 天 下 的 人 乐 于 接 受 奖 赏 而 惧 怕 受 到 处 罚, 于 是 自 下 而 上 地 施 行 人 们 所 乐 意 接 受 的 奖 赏 普 通 老 百 姓 有 一 点 善 行, 马 上 就 会 有 奖 赏 随 之 而 来, 因 此, 广 大 民 众 中 那 些 做 了 善 事 的 人, 都 知 道 这 样 做 了 不 会 得 不 到 奖 赏 自 上 而 下 地 施 行 人 们 所 惧 怕 的 刑 罚, 公 卿 大 臣 有 毫 发 之 罪, 不 终 朝 而 罚 随 之, 意 思 是 公 卿 大 臣 即 使 有 一 丝 一 毫 的 罪 过, 马 上 就 会 有 惩 罚 随 之 而 来, 因 此, 居 于 高 位 做 坏 事 的 人, 也 都 知 道 做 了 坏 事 不 会 不 得 到 惩 罚 那 时, 天 下 之 所 谓 权 豪 贵 显 而 难 令 者, 圣 人 就 拿 他 来 向 天 下 示 众 舜 诛 四 凶 而 天 下 服, 证 明 圣 人 打 击 了 天 下 不 法 的 大 族, 小 民 就 心 服 了, 最 终 天 下 就 归 于 大 治, 因 此, 他 们 制 定 的 刑 罚 是 用 来 防 备 而 不 经 常

12 苏 学 论 坛 使 用 这 如 同 树 立 了 一 个 标 杆, 提 出 了 判 断 执 法 是 否 公 正 的 标 准 ( 二 ) 赞 同 和 主 张 法 家 的 用 法 始 于 贵 戚 大 臣 苏 轼 指 出, 周 朝 衰 败 之 后, 商 鞅 韩 非 用 峻 刑 酷 法 督 责 天 下, 获 得 了 成 功 其 原 因 是 用 法 始 于 贵 戚 大 臣, 而 后 及 于 疏 贱, 故 能 以 其 国 霸, 意 思 是 首 先 对 王 公 贵 戚 大 臣 施 用 刑 罚, 然 后 再 推 及 平 民 百 姓, 故 而 他 们 的 国 家 能 称 霸 于 诸 侯 这 里 的 用 法 始 于 贵 戚, 出 自 史 记 商 君 列 传, 太 子 犯 法, 卫 鞅 曰 : 法 之 不 行, 自 上 犯 之 将 法 太 子 太 子, 君 嗣 也, 不 可 施 刑, 刑 其 傅 公 子 虔, 黥 其 师 公 孙 贾 明 日, 秦 人 皆 趋 令 苏 轼 对 法 家 用 法 始 于 贵 戚 的 主 张 和 做 法 成 效 持 积 极 态 度, 在 他 入 仕 之 初 写 的 书 论 中 也 有 类 似 的 观 点 : 愚 读 史 记 商 君 列 传, 观 其 改 法 易 令, 变 更 秦 国 之 风 俗, 诛 秦 民 之 议 令 者 以 数 千 人, 黥 太 子 之 师, 杀 太 子 之 傅, 而 后 法 令 大 行, 盖 未 尝 不 壮 其 勇 而 有 决 也 尽 管 他 一 贯 蔑 视 法 家 代 表 商 鞅 韩 非 苏 轼 肯 定 用 法 始 于 贵 戚 大 臣, 然 后 推 及 一 般 官 吏 及 平 民 的 作 用, 认 为 法 律 禁 令 无 法 推 行, 违 法 作 乱 之 人 就 不 能 禁 绝 对 于 犯 罪 者, 应 一 体 治 罪, 不 应 因 其 身 份 不 同 而 同 罪 殊 罚 在 他 看 来, 以 义 正 君 而 无 害 于 国, 可 谓 大 臣 矣 对 大 臣 犯 法 的 问 题, 苏 轼 在 文 中 指 出 : 今 夫 大 吏 之 为 不 善, 非 特 簿 书 米 盐 出 入 之 间 也 其 位 愈 尊, 则 其 所 害 愈 大 ; 其 权 愈 重, 则 其 下 愈 不 敢 言 意 思 是 如 今 一 些 高 官 做 坏 事, 就 不 是 仅 仅 在 簿 书 上 的 米 盐 出 入 之 间 做 文 章 可 比 的 了, 他 的 地 位 越 高, 所 造 成 的 危 害 就 越 大 ; 他 的 权 力 越 重, 属 下 就 越 不 敢 揭 发 他 也 就 是 说, 如 果 大 臣 犯 法, 应 该 用 法 律 束 缚 他 他 列 出 了 两 条 理 由, 其 位 愈 尊, 则 其 所 害 愈 大, 他 的 权 力 越 大, 不 遵 守 法 的 危 害 就 越 大 ; 对 大 臣 绳 之 以 法 是 对 小 臣 及 百 姓 的 警 告 不 包 庇 大 臣, 就 起 到 了 警 示 作 用, 小 官 吏 自 会 有 所 收 敛 而 当 朝 的 情 况 却 相 反, 今 夫 大 臣 有 不 法, 或 者 既 已 举 之, 而 诏 日 勿 推, 此 何 为 者 也? 圣 人 之 为 天 下, 岂 容 有 此 暧 昧 而 不 决! 在 他 看 来, 这 样 纵 容 大 臣, 他 们 就 敢 不 严 格 执 行 政 令, 假 公 济 私, 贪 赃 枉 法, 如 此 再 上 行 下 效, 政 治 怎 会 有 清 明 的 时 候? 当 然, 商 鞅 韩 非 所 用 的 刑 法, 不 是 舜 所 用 的 刑 法, 但 他 们 用 刑 之 术 是 舜 的 术, 指 打 击 不 法 的 权 豪 贵 显 后 来 否 定 商 鞅 韩 非 峻 刑 酷 法 是 对 的, 但 庸 人 竟 以 为 舜 所 用 刑 之 术, 与 商 鞅 韩 非 相 同, 也 弃 而 不 用, 致 使 法 禁 之 不 行, 奸 宄 之 不 止 ( 三 ) 批 评 对 大 臣 与 平 民 执 法 的 不 平 等 苏 轼 批 评 当 时 执 法 对 州 县 小 吏 严 厉, 而 公 卿 犯 法 不 敢 揭 发, 即 使 揭 发, 处 理 也 很 轻, 往 往 是 他 的 罪 行 重 大, 而 所 受 到 的 处 罚 却 不 能 损 伤 毫 毛 他 主 张 用 法 要 服 人 心, 即 使 是 公 卿 大 臣, 也 应 有 罪 则 论, 犯 法 则 罚 指 出 现 在 州 县 的 官 员 贪 财 枉 法, 受 到 除 名 的 处 分, 甚 至 被 捆 绑 杖 棰, 所 受 的 耻 辱 够 大 的 了, 但 士 大 夫 中 还 是 有 人 要 去 冒 狂 潮 的 风 险, 为 啥 昵? 是 这 些 小 官 吏 心 中 不 服 呀! 大 官 吏 犯 法, 顶 多 降 其 官 爵, 罚 金 也 罚 得 不 多, 总 之, 罪 恶 暴 著 于 天 下 的, 而 罚 不 伤 其 毫 毛, 公 卿 犯 法 就 马 虎 敷 衍 过 去 了, 州 县 小 吏 犯 法 却 要 严 厉 追 究, 也 就 是 说, 在 公 卿 将 相 之 中 施 用 刑 罚 如 此 草 率, 而 对 于 州 县 小 吏 犯 法 却 如 此 严 厉, 这 当 然 使 天 下 不 能 心 服 了 施 用 刑 罚 而 不 能 使 人 心 服, 即 使 是 刀 斧 锯 钺 摆 在 那 里, 也 会 有 人 铤 而 走 险, 更 何 况 只 是 枷 锁 鞭 笞 呢? ( 四 ) 对 刑 不 上 大 夫 内 涵 的 理 解 和 辩 驳 苏 轼 指 出, 现 在 法 令 繁 多, 一 不 小 心 就 会 触 犯, 但 大 官 吏 并 不 害 犯 法, 为 什 么? 因 为 他 们 说, 刑 不 上 大 夫 是 古 人 留 下 来 的 规 矩, 因 此 不 能 不 可 以 在 大 臣 身 上 用 刑 苏 轼 对 此 辩 驳 说, 刑 不 上 大 夫, 并 不 是 说 大 夫 犯 了 罪 也 不 能 用 刑 苏 轼 认 为, 古 代 之 所 以 刑 不 上 大 夫 是 人 君 希 望 大 臣 能 自 觉 守 法, 不 是 指 大 夫 以 上 的 高 官 犯 了 罪 却 不 受 刑 罚 在 苏 轼 看 来, 刑 不 上 大 夫 是 指 审 讯 方 法, 不 是 指 制 刑 所 以 大 夫 以 上 的 官 员 犯 了 罪, 只 是 不 按 照 对 待 平 民 的 审 讯 程 式 罢 了, 这 就 是 刑 不 上 大 夫 的 内 涵 也 就 是 说, 鉴 于 王 公 大 臣, 尤 其 是 士 大 夫 特 殊 的 社 会 地 位 和 更 注 重 人 格 尊 严 的 普 遍 特 点, 对 于 公 卿 大 夫 犯 罪, 在 审 理 程 序 上, 相 比 于 对 士 庶 人 罪 犯, 可 以 有 所 照 顾, 不 进 行 刑 讯 鞫 问 这 种 认 知 是 准 确 的 古 有 刑 不 上 大 夫 的 说 法, 影 响 也 大, 但 在 大 夫 犯 罪 增 多 的 情 况 下, 为 了 统 治 阶 级 的 整 体 利 益, 或 镇 压 统 治 者 中 的 异 己 势 力, 法 律 对 于 犯 罪 的 大 夫, 也 并 非 不 加 惩 治, 只 是 有 一 些 与 对 庶 人 不 同 的 处 置 方 式 罢 了 例 如 周 礼 规 定 : 凡 命 夫 命 妇 不 躬 坐 狱 讼, 凡 王 之 同 族, 有 罪 不 即 市 西 汉 贾 谊 对 刑 不 上 大 夫 作 过 详 细 的 阐 述 他 说 : 古 之 大 夫 有 坐 不 廉 污 秽 者, 则 曰 簋 不 饰 ; 淫 乱 男 女 无 别 者, 则 曰 惟 薄 不 修 ; 罔 上 不 忠 者,

13 则 曰 臣 节 未 著 ; 罢 软 不 胜 任 者, 则 曰 下 官 不 职 ; 干 国 之 纪 者, 则 曰 行 事 不 请 此 五 者 大 夫 定 罪 名 矣, 不 忍 斥 然 以 正 呼 之 是 故 大 夫 之 罪, 其 在 五 刑 之 域 者, 闻 有 谴 发 则 自 冠 耗 续, 盘 水 加 剑, 造 乎 阙 而 自 请 罪, 君 不 使 有 司 执 缚 牵 而 加 之 也 其 大 罪 者, 闻 命 则 北 面 跪 而 自 裁, 君 不 使 人 厂 引 而 刑 杀 之 也, 曰 : 子 大 夫 自 取 之 耳! 吾 遇 子 有 礼 矣 是 曰 刑 不 上 大 夫 这 种 思 想, 主 张 用 谦 耻 节 礼, 对 待 统 治 阶 级 中 的 成 员, 反 对 以 束 缚 系 纵 及 黥 劓 刖 弃 市 等 刑 罚 对 待 所 谓 大 夫 者 流, 反 对 把 这 些 犯 罪 的 大 夫 交 付 徒 宫 司 寇 小 吏 等 鞭 笞 詈 骂 ( 五 ) 明 确 主 张 厉 法 禁 自 大 臣 始, 则 小 臣 不 犯 矣 苏 轼 认 为, 古 代 的 人 君 让 公 卿 大 臣 担 很 重 的 责 任, 所 以 放 宽 了 对 他 们 的 约 束, 而 约 束 愈 宽, 大 臣 愈 加 害 怕 犯 法, 因 为 他 们 心 中 知 道 君 主 不 怀 疑 自 己, 也 就 不 忍 心 欺 蒙 君 主 了 如 果 大 臣 犯 了 法, 那 是 仍 然 要 处 罚 的 苏 轼 在 文 中 提 到 爵 减 罚 金 首 免 和 勿 推, 这 不 仅 是 段 落 表 述 的 变 化, 而 且 表 明 他 对 犯 了 罪 的 公 卿 大 臣, 通 过 这 些 方 式 来 减 轻 或 免 除 处 罚 的 否 定 态 度 如 按 照 法 律, 犯 了 罪 允 许 自 首 而 免 于 处 罚, 这 就 为 盗 贼 小 人 开 启 了 悔 过 自 新 的 道 路 而 如 今 公 卿 大 夫 犯 了 罪 亦 也 可 以 用 自 首 来 免 于 处 罚, 这 是 用 对 待 盗 贼 小 人 的 方 式 来 对 待 官 吏 如 果 知 道 他 有 罪 而 又 轻 易 地 免 除 对 他 的 处 罚, 那 又 凭 什 么 来 号 令 天 下 呢? 如 今 大 臣 中 犯 了 法 的, 有 些 已 经 被 揭 露 出 来 了, 可 天 子 却 下 诏 不 予 追 究, 这 是 为 什 么 呢? 圣 人 治 理 天 下, 不 能 容 忍 这 样 不 明 不 白 的 现 象 存 在 所 以, 苏 轼 明 确 主 张 : 厉 法 禁 自 大 臣 始, 则 小 臣 不 犯 矣 也 就 是, 严 明 法 律 应 该 从 大 臣 入 手, 明 确 提 出 公 卿 大 臣 有 一 丝 一 毫 的 罪 过, 马 上 就 会 有 惩 罚 随 之 而 来, 那 么 其 他 官 吏 就 不 敢 犯 法 了 这 反 映 了 他 的 法 不 阿 贵 的 思 想 三 苏 轼 的 以 法 治 吏 观 与 范 仲 淹 的 吏 治 主 张 庆 历 三 年 三 月, 范 仲 淹 被 朝 廷 起 用, 为 参 知 政 事, 当 年 九 月, 受 仁 宗 皇 上 的 责 承, 着 手 改 革 随 后 写 了 著 名 的 答 手 诏 条 陈 十 事 [6], 欧 阳 修 等 人 也 提 出 了 一 系 列 补 充 意 见, 宋 仁 宗 采 纳 了 他 们 的 建 议, 并 颁 布 全 国, 号 为 庆 历 新 政 2015 年 第 1 期 答 手 诏 条 陈 十 事 是 新 政 的 重 要 纲 领, 范 仲 淹 在 文 中 提 出 了 十 项 改 革 方 案, 其 中 第 1 项 至 第 4 项 为 明 黜 陟 抑 侥 倖 清 贡 举 和 择 官 长 他 提 出, 目 前 文 官 三 年 一 迁, 武 官 五 年 一 迁 的 磨 勘 制 度 客 观 上 打 击 了 真 正 为 国 效 力 的 人 的 积 极 性 对 于 百 官 应 根 据 他 们 的 政 绩 升 迁, 不 称 职 者 撤 换 改 革 考 试 制 度, 由 重 诗 赋 改 为 重 策 论, 由 死 背 经 书 改 为 阐 述 经 书 之 义, 并 鼓 励 发 挥 新 义 选 派 得 力 之 人 前 往 各 地 检 察 政 绩 奖 励 能 吏, 罢 免 贪 图 享 受 贪 赃 枉 法 的 官 员 这 项 改 革 方 案 中, 改 革 重 点 明 显 在 于 吏 治, 吏 治 的 重 点 在 于 地 方 长 官 的 任 用 范 仲 淹 深 信, 贤 者 在 位, 能 者 在 政, 必 可 医 国 救 民 他 检 查 全 国 监 司 名 单, 将 不 称 职 的 转 运 使 提 点 刑 狱 一 一 勾 掉, 以 便 撤 换 枢 密 副 使 富 弼 对 他 说 : 你 这 一 笔, 要 使 被 勾 掉 的 一 家 人 都 哭 了 范 仲 淹 说 : 一 家 哭 总 比 一 个 地 区 哭 好 啊! [7] 范 仲 淹 主 持 庆 历 新 政, 一 时 间, 政 局 因 而 有 所 刷 新, 国 子 监 直 讲 石 介 写 了 庆 历 圣 德 颂 一 诗 加 以 颂 扬, 后 传 入 西 蜀 当 时 在 乡 校 读 书 的 苏 轼 时 年 8 岁, 不 仅 能 够 背 诵 这 首 诗, 还 向 老 师 请 教 诗 中 的 11 人, 得 到 耐 心 的 解 释 后, 对 这 11 人 中 的 韩 琦 范 仲 淹 富 弼 和 欧 阳 修 名 字 有 了 深 刻 的 印 象, 尽 管 对 其 人 品 和 功 业 还 缺 乏 深 入 的 理 解 八 岁 的 苏 轼 当 时 虽 然 还 不 能 完 全 理 解 老 师 所 说 的 一 切, 但 这 四 个 人 的 名 字 则 牢 牢 地 记 在 心 中, 以 后 每 当 读 到 这 些 人 的 文 章 诗 篇, 总 要 特 别 细 细 地 加 以 揣 摩, 所 以, 当 父 亲 命 他 仿 欧 阳 修 谢 宣 诏 赴 学 士 院, 仍 谢 赐 对 衣 金 带 及 马 表 试 作 一 篇 时, 他 能 写 得 那 么 成 功 [5]9 庆 历 新 政 对 苏 轼 的 影 响 远 不 止 这 些 虽 然 新 法 的 执 行 使 朝 廷 行 政 效 率 有 了 明 显 的 提 高, 但 是 因 为 触 动 了 许 多 大 官 僚 的 利 益, 受 到 守 旧 派 的 攻 击, 加 上 北 宋 台 谏 制 度 本 身 的 缺 陷, 庆 历 新 政 历 时 1 年 零 4 个 月, 终 于 失 败 庆 历 新 政 是 北 宋 统 治 集 团 为 挽 救 危 机 所 进 行 的 一 次 革 新 运 动, 范 仲 淹 以 吏 治 为 中 心 的 改 革 反 映 了 进 步 力 量 的 要 求, 反 映 了 社 会 大 众 的 心 声 尽 管 目 的 是 为 了 加 强 宋 朝 的 中 央 集 权, 以 图 本 固 邦 宁 [7] 可 是, 范 仲 淹 的 史 治 主 张 成 了 苏 轼 吏 治 主 张 的 来 源 之 一 成 年 后, 苏 轼 在 政 治 态 度 上, 继 承 和 发 展 了 范 仲 淹 的 吏 治 主 张, 诚 如 我 国 学 者 所 说 : 范 仲 淹 主 持 的 庆 历 新 政, 其 政 纲 见 于 答 手 诏 条 陈 十 事, 前 四 事 为 明 黜 陟

14 苏 学 论 坛 抑 侥 倖 清 贡 举 择 官 长, 皆 针 对 吏 治 而 发 苏 轼 将 课 百 官 列 在 策 别 之 首, 显 然 也 是 继 承 了 前 辈 的 改 革 思 想 他 对 于 吏 治 问 题, 提 出 了 六 点 主 张 : 厉 法 禁 抑 侥 倖 决 壅 蔽 专 任 使 无 责 难 无 沮 善 这 里 以 厉 法 禁 为 首, 可 见 他 并 不 太 忽 视 法 制, 虽 然 他 认 为 用 人 比 法 制 更 为 根 本, 但 在 用 人 之 术 上, 则 首 先 强 调 用 法, 并 且 要 求 用 法 始 于 贵 戚, 故 他 后 来 对 新 法 中 裁 减 皇 族 恩 例 刊 定 任 子 条 式 等 限 制 贵 戚 大 臣 之 特 权 的 措 施, 是 深 表 赞 同 的 从 以 法 治 吏 的 思 想 出 发, 他 力 图 建 设 一 支 在 皇 权 领 导 下 事 有 所 主 上 下 交 通 反 馈 快 速 富 有 效 率 的 官 僚 队 伍, 故 以 抑 侥 倖 来 裁 减 冗 官 以 决 壅 蔽 来 排 除 障 碍 以 专 任 使 来 提 高 办 事 效 率 以 无 责 难 和 无 沮 善 来 鼓 励 官 员 有 所 作 为 的 积 极 性 按 照 他 的 理 想, 行 政 体 系 犹 如 人 身, 皇 帝 和 官 员 之 间, 应 如 心 与 手 足 的 关 系, 自 然 协 调, 这 才 是 有 道 [5] 从 法 律 的 角 度 讲, 苏 轼 在 提 出 省 刑 慎 罚 的 同 时, 提 出 在 执 法 上 要 严 厉 法 禁, 从 朝 庭 大 臣 入 手 严 明 法 律, 从 而 以 法 治 吏, 绝 不 是 偶 然 的, 有 其 渊 源 换 言 之, 在 厉 法 禁 一 文 中 提 出 的 吏 治 措 施, 显 现 出 苏 轼 继 承 和 发 展 了 范 仲 淹 的 改 革 思 想 四 苏 轼 的 以 法 治 吏 观 与 其 治 国 论 改 革 思 想 在 厉 法 禁 一 文 中, 苏 轼 针 对 执 法 不 平 等 的 问 题, 在 强 调 执 法 平 等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了 以 法 治 吏 的 观 点, 这 与 他 的 治 国 论 和 改 革 思 想 有 关, 从 一 定 程 度 上 说 为 前 者 提 供 了 必 要 的 理 论 依 据 人 多 地 广 资 源 少 治 理 难, 加 上 积 贫 积 弱, 内 忧 外 患 的 社 会 现 实, 成 了 北 宋 中 叶 的 基 本 实 情 苏 轼 对 此 进 行 了 深 入 的 思 考, 提 出 了 治 国 的 一 系 列 看 法 和 措 施 基 于 天 地 万 物 都 是 在 不 断 运 动 之 中 存 在 和 发 展 的 道 理, 苏 轼 认 为 冶 国 不 能 老 是 守 着 老 规 矩 一 成 不 变, 要 破 旧 立 新, 以 立 为 先 先 定 规 摩, 意 思 是 谋 划 筹 划 治 国 就 跟 建 造 房 子 一 样, 也 要 先 定 规 摩 那 么 如 何 定 规 摩 呢? 苏 轼 认 为, 皇 帝 有 了 立 新 的 主 意, 臣 子 们 就 会 争 先 恐 后 地 提 出 各 种 各 样 的 建 议, 皇 帝 便 可 以 选 择 其 中 切 实 可 行 的 建 议, 跟 头 脑 清 醒 的 大 臣 仔 细 周 详 地 研 究 策 划, 确 定 目 标, 制 定 实 施 的 办 法 然 后 大 胆 地 推 行 下 去, 坚 持 下 去, 努 力 地 去 实 现 它 苏 轼 认 为 当 时 需 要 立 新 的 有 四 个 方 面 : 清 中 书 之 务, 让 其 专 心 致 志 地 研 求 国 家 治 理 的 大 计 ; 要 信 用 大 臣, 否 则, 即 使 有 贤 臣 千 万, 国 家 还 是 治 理 不 好 ; 破 除 庸 人 之 论, 开 放 功 名 之 门, 使 天 下 人 都 为 国 家 踊 跃 奔 走 ; 深 结 天 下 之 心 [8] 苏 轼 的 治 国 理 念 并 非 一 成 不 变 的 起 初, 苏 轼 是 主 张 仁 政 的 在 刑 赏 忠 厚 之 至 论 一 文 中, 苏 轼 提 出 了 爱 民 忧 民 广 恩 慎 刑 的 观 点, 认 为 应 以 忠 厚 为 本, 从 而 初 步 阐 明 了 仁 治 的 思 想, 即 用 君 子 长 者 宽 厚 仁 爱 的 风 度 对 待 天 下 百 姓, 使 天 下 的 人 争 着 效 法 君 子 长 者 之 道 随 着 实 践 认 识 的 深 化, 他 的 看 法 发 生 了 一 些 变 化, 融 合 了 仁 政, 元 祐 更 化 后 期, 他 却 主 张 兼 行 二 帝 忠 厚 励 精 之 政, 要 求 推 进 宽 猛 相 资 的 政 策 [9]23 而 且, 苏 轼 对 北 宋 中 叶 的 社 会 现 实 有 着 清 醒 的 认 识 在 策 略 一 中 苏 轼 指 出 : 臣 闻 天 下 治 乱, 皆 有 常 势 是 以 天 下 虽 乱, 而 圣 人 以 为 无 难 者, 其 应 之 有 术 也 认 为 政 治 运 行 有 规 律 可 循, 治 天 下 有 术, 救 弊 有 方, 可 以 讲 究 然 后 指 出 : 天 下 有 治 平 之 名, 而 无 治 平 之 实, 有 可 忧 之 势, 而 无 可 忧 之 形, 此 其 有 未 测 者 也 意 思 是 说 从 表 面 上 看 社 会 是 太 平 的, 实 际 上 隐 藏 着 严 重 的 社 会 危 机 从 表 面 上 看 没 有 水 旱 盗 贼 人 民 流 离 之 祸, 实 际 上 百 姓 不 能 安 生, 心 存 怨 愤 ; 从 表 面 上 没 有 乱 臣 割 据 四 分 五 裂 之 忧, 实 际 上 财 政 收 入 常 常 不 够 用 ; 从 表 面 上 看 没 有 权 臣 专 制 擅 作 威 福 之 弊, 实 际 上 君 臣 不 亲 上 下 之 间 没 有 交 情 ; 从 表 面 上 看 没 有 外 族 侵 略 边 境 不 宁 之 灾, 实 际 上 中 国 ( 指 北 宋 ) 惶 惶 不 安, 常 有 外 忧 也 就 是 说, 其 所 谓 可 忧 者, 大 致 有 四, 民 生 不 安 财 用 不 足 上 下 不 通 边 患 不 息 苏 轼 已 经 敏 锐 地 看 到 了 当 时 社 会 有 治 平 之 名 而 无 治 平 之 实 的 潜 在 性 危 机 在 以 后 写 的 思 治 论 中, 苏 轼 还 把 社 会 危 机 归 纳 为 三 患, 患 无 财 患 无 兵 和 患 无 吏 ( 没 有 好 的 官 吏 ) 换 句 话 说, 国 家 负 担 太 重, 缺 钱 用 ; 国 家 养 了 许 多 兵, 但 真 正 能 打 仗 的 兵 没 有 多 少 ; 国 家 有 不 少 官, 但 真 正 有 用 的 官 吏 太 少 尽 管 北 宋 王 朝 几 十 年 来 采 取 不 少 措 施 解 决 这 三 患, 但 都 没 有 成 效 苏 轼 提 出 要 以 犯 其 至 难 而 图 其 远 的 勇 气, 决 心 革 除 三 患 方 今 之 势, 苟 不 能 涤 荡 振 刷, 而 卓 然 有 所 立, 未 见 其 可 也 故 臣 特 以 人 主 自 断 而 欲 有 所 立 为 先, 而 后 论 所 以 为 立 之 要 云 这 里 表 明 了 他 的 基

15 本 政 治 态 度, 是 要 求 涤 荡 振 刷, 而 卓 然 有 所 立, 含 有 更 新 之 意 策 略 第 三 至 第 五 篇, 讲 内 政, 在 第 三 篇 中 通 论 内 政 之 弊 有 二 立 法 之 弊 与 任 人 之 失, 而 苏 轼 认 定, 当 今 之 病 失 在 于 任 人, 而 非 法 制 之 罪, 所 以, 他 主 张 法 不 须 大 变, 要 有 所 树 立 的 话, 应 该 在 用 人 上 讲 究 [5]322 苏 轼 主 张 渐 变 的 政 治 变 革, 似 乎 想 在 激 烈 的 改 革 派 与 顽 固 派 之 外 寻 找 第 三 条 道 路, 始 终 固 执 地 坚 持 他 的 温 和 的 改 革 思 想 这 体 现 了 苏 轼 独 立 的 政 治 人 格, 尽 管 遭 受 命 运 的 悲 剧 性 他 主 张 人 与 法 并 用 他 说 : 任 人 而 不 任 法, 则 法 简 而 人 重 任 法 而 不 任 人, 则 法 繁 而 人 轻 法 简 而 人 重, 其 弊 也, 请 谒 公 行 而 威 势 下 移 法 繁 而 人 轻, 其 弊 也, 人 得 苟 免, 而 不 贤 不 肖 均 此 古 今 之 通 患 也 但 是, 苏 轼 认 为 任 人 和 任 法 要 从 实 际 情 况 出 发, 灵 活 掌 握, 不 能 生 搬 硬 套 在 用 人 上 讲 究, 并 不 否 定 法 的 作 用, 特 别 是 在 吏 治 方 面 因 为 吏 治 问 题 是 以 法 治 吏 的 关 键 环 节 和 重 要 领 域, 是 多 年 来 想 解 决 而 没 有 解 决 的 问 题 对 此, 苏 轼 提 出 厉 法 禁 抑 侥 幸 专 任 使 决 壅 蔽 教 战 守 厚 货 财 等 变 革 主 张 他 把 吏 治 问 题 和 民 生 问 题 放 在 主 要 地 位, 具 有 很 强 的 问 题 意 识 在 过 去, 贪 污 是 一 个 含 义 广 泛 的 概 念, 包 括 贿 赂 贪 赃 枉 法 等 在 内 苏 轼 的 以 法 治 吏,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就 是 反 贪 腐, 是 基 于 冗 官 冗 吏 和 贿 赂 等 认 识 的 产 物 这 与 苏 轼 的 治 国 理 论 和 苏 轼 式 的 改 革 或 者 改 革 思 想 有 关, 不 能 仅 仅 把 厉 法 禁 作 为 敦 教 化 的 内 容 五 苏 轼 以 法 治 吏 观 的 意 义 以 上 分 析 了 苏 轼 以 法 治 吏 观 的 背 景 内 容 来 源 和 与 治 国 论, 改 革 思 想 的 关 联, 从 某 种 程 度 上 说, 也 就 是 来 源 和 理 论 依 据, 可 以 得 出 以 下 初 步 结 论, 苏 轼 提 出 以 法 治 吏 不 是 偶 然 的, 不 是 一 时 冲 动 的 产 物, 恰 恰 相 反, 是 深 入 思 考 的 结 果 用 他 自 己 的 话 来 说, 经 过 了 深 思 极 虑 吏 治 问 题 在 宋 之 前 已 经 存 在, 只 是 至 苏 轼 应 试 前, 已 较 为 突 出 范 仲 淹 王 安 石 苏 洵 等 都 对 吏 治 问 题 发 表 过 意 见, 提 出 过 自 己 的 改 革 措 施 苏 轼 更 是 提 出 了 较 为 系 统 的 主 张 对 此, 有 论 者 给 予 了 客 观 的 评 价 比 如, 公 卿 大 臣 如 若 犯 法, 蠹 害 无 穷, 更 应 严 责 如 果 对 此 类 犯 罪 疏 于 制 裁, 却 对 州 县 小 吏 严 加 苛 责, 势 必 难 以 服 众 因 此 应 当 厉 法 禁 自 大 2015 年 第 1 期 臣 始, 则 小 臣 不 犯 矣 正 是 基 于 这 一 观 点, 苏 轼 在 上 神 宗 皇 帝 书 中 对 王 安 石 新 政 当 中 的 裁 减 皇 族 恩 例 刊 定 任 子 条 式 的 做 法 十 分 赞 同 由 此 看 来, 在 苏 轼 的 法 律 思 想 当 中, 已 经 显 现 出 法 律 面 前 人 人 平 等 的 朦 胧 意 识 [10] 对 当 时 存 在 执 法 不 平 等 的 现 象, 苏 轼 发 现 不 单 是 当 时 的 朝 廷 贯 彻 政 策 法 规 的 问 题, 还 是 我 国 实 行 人 治 的 传 统 社 会 普 遍 存 在 的 一 种 情 况, 理 想 的 人 治 是 大 家 都 严 格 依 据 自 己 所 扮 演 的 社 会 角 色 的 职 责 办 事, 现 实 的 人 治 却 是 不 可 能 不 伴 随 着 多 数 人 按 照 自 己 的 利 益 办 事, 按 照 自 己 的 好 恶 个 人 的 判 断 来 办 事 [11]216 如 前 所 说, 这 在 当 时 产 生 了 重 大 的 反 响 也 对 后 人 产 生 着 影 响 苏 轼 的 厉 法 禁 自 大 臣 始, 小 臣 不 犯 矣, 常 被 后 人 引 用 有 论 者 认 为, 课 百 官 就 是 吏 治, 是 对 官 员 的 监 督 管 理 和 使 用 而 六 条 措 施 中 的 厉 法 禁, 对 谁 厉? 对 高 官, 就 是 严 厉 惩 治 贪 腐 的 高 级 官 员 不 能 只 打 苍 蝇 不 打 老 虎, 而 是 要 大 打 老 虎 老 虎 一 打, 则 狼 啊 狐 狸 啊 就 不 在 话 下 了, 更 何 况 苍 蝇, 吓 都 吓 死 了 老 虎 一 打, 民 心 大 顺, 社 会 安 定 厉 法 禁 是 治 标, 是 一 剂 猛 药, 用 了 会 起 很 大 作 用 [12] 谢 晖 教 授 在 重 罚 与 信 罚 一 文 中 指 出, 如 何 能 够 唤 起 国 民 对 法 律 的 敬 意? 苏 轼 曾 云 厉 法 禁 自 大 臣 始, 小 臣 不 犯 矣 ; 古 人 还 讲 法 之 不 行, 自 上 犯 之 这 两 句 话 从 正 反 两 个 方 面 说 明 了 一 个 道 理, 当 政 府 不 尊 重 法 律 时, 不 仅 法 律 是 无 效 的, 而 且 以 执 法 为 使 命 的 政 府 也 是 失 信 的 [13] 实 际 上, 近 年 来, 一 些 单 位 在 廉 政 建 设 中, 注 意 总 结 苏 轼 的 廉 政 思 想, 比 如 提 倡 用 制 度 管 理 干 部 队 伍 他 所 提 出 的 厉 法 禁 抑 侥 幸 决 壅 蔽 专 任 使 无 责 难 无 沮 善 等 观 点, 可 以 作 为 开 展 制 度 文 化 建 设 的 重 要 参 考 这 涉 及 到 反 腐 制 度 反 腐 相 信 和 信 任 法 律 等 内 容 从 法 治 的 角 度 讲, 法 治 之 要 在 吏 治 法 治 的 基 本 含 义 是 治 权, 本 质 是 治 官 ( 吏 ) 法 治 是 建 立 在 良 法 和 善 法 基 础 上 的 社 会 形 态, 其 基 本 信 条 是 法 律 至 上 和 人 人 平 等 法 治 的 主 要 目 标 不 是 治 民, 而 是 治 官 当 然, 老 百 姓 也 要 守 法, 但 是 对 于 法 治 来 说, 更 为 重 要 的 是 国 家 官 员 必 须 严 格 按 照 法 律 规 定 去 行 使 手 中 的 权 力 一 言 以 蔽 之, 法 治 的 要 旨 是 治 官 限 权 [14] 苏 轼 的 以 法 治 吏 观 涉 及 的 对 象 方 式 和 理 由, 在 全 面 推 进 依 法 治 国 的 今 天, 具 有 借 鉴 意 义

16 苏 学 论 坛 应 当 看 到, 这 是 篇 应 试 之 作, 作 于 仁 宗 嘉 祐 六 年 (1061), 虽 然 经 过 了 深 入 的 考 虑, 提 出 了 厉 法 禁 的 看 法, 作 为 督 责 官 员 的 措 施, 特 别 是 以 法 治 吏, 但 是 由 于 阅 历 教 育 等 原 因, 对 一 些 具 体 的 观 点 和 论 证 还 存 在 不 足, 如 苏 轼 既 蔑 视 法 家 的 刻 薄 寡 恩, 又 喜 欢 他 们 在 某 些 问 题 上 的 严 格 执 法, 他 的 建 议 对 于 改 良 人 治 的 弊 端 很 有 帮 助, 但 是 不 容 易 落 到 实 处 [11]217 有 论 者 认 为, 今 夫 大 臣 有 不 法, 或 者 既 已 举 之, 而 诏 曰 勿 推 仂 数 句, 必 其 事 之 至 小 与 可 矜 疑 者 而 释 之, 所 以 存 政 体 也 何 议 之 有? 但 总 体 上 讲, 瑕 不 掩 玉, 苏 轼 的 以 法 治 吏 仍 然 不 失 其 光 辉 注 释 [1] 刘 乃 昌 高 洪 奎 : 苏 轼 散 文 选 集,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97 年 [2] 曾 枣 庄 主 编 : 苏 文 汇 评, 成 都 : 四 川 文 艺 出 版 社,2000 年 [3] 熊 海 英 : 北 宋 文 人 集 会 与 诗 歌,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2008 年 [4] 赖 正 和 : 苏 轼 与 北 宋 政 治 变 革, 成 都 : 四 川 文 艺 出 版 社,2001 年 [5] 王 水 照 朱 刚 : 苏 轼 评 传, 南 京 : 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2011 年 [6] 范 仲 淹 : 范 文 正 公 集 政 府 奏 议 卷 上, 四 部 丛 刊 [7] 齐 涛 主 编 : 中 国 清 官 的 归 宿, 济 南 : 齐 鲁 书 社,2008 年 [8] 赖 正 和 : 苏 东 坡 的 革 新 政 治 主 张, 漫 话 苏 东 坡, 北 京 : 中 国 文 史 出 版 社,2014 年 [9] 朱 靖 华 : 论 苏 轼 政 治 思 想 的 发 展, 苏 轼 新 论, 济 南 : 齐 鲁 书 社,1983 年 [10] 秦 文 : 因 法 便 民 为 民 自 重 苏 轼 人 本 法 律 理 念 的 现 代 解 读, 理 论 月 刊 2009 年 第 1 期 参 见 [11] 刘 燕 飞 : 苏 轼 哲 学 思 想 研 究, 北 京 : 人 民 出 版 社,2014 年 [12] 参 见 og/static/ /, 访 问 时 间 年 10 月 20 日 [13] 参 见 e_detail.asp?articleid=30481, 访 问 时 间 2014 年 10 月 2 0 日 [14] 参 见 html?touping, 访 问 时 间 2014 年 10 月 24 日 ( 彭 林 泉, 眉 山 市 人 民 检 察 院 专 委 高 级 检 察 官 ) ( 上 接 第 9 页 ) 曲 港 跳 鱼, 圆 荷 泻 露, 寂 寞 无 人 见 紞 如 三 鼓, 铿 然 一 叶, 黯 黯 梦 云 惊 断 ( 永 遇 乐 [1]1162 ) 他 的 咏 荷 莲 佳 句 还 有 : 渐 如 灈 灈 出 水 莲 水 精 池 产 红 莲 花 无 主 荷 花 到 处 开 荷 花 夜 开 风 露 香 故 遣 双 莲 一 夜 开 剑 潭 桥 畔 秋 荷 老 清 风 乱 荷 叶 四 面 垂 杨 十 里 荷 菊 暗 荷 枯 一 夜 霜 秋 水 静 芙 蕖 等 等 苏 东 坡 的 咏 吟 荷 花 的 诗 词 不 及 梅 竹 松 多, 但 不 少 是 传 世 佳 作, 同 样 与 岁 寒 之 友 一 般, 抒 发 了 他 的 圣 洁 情 怀 ( 未 完 待 续 ) 注 释 [1] 苏 轼 : 苏 东 坡 全 集, 北 京 燕 山 出 版 社,2009 年 [2] 赵 令 畤 : 侯 鲭 录,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2001 年 ( 王 影 聪, 眉 山 市 政 协 主 席 文 联 主 席 作 协 主 席 ) 湛 江 市 遂 溪 县 河 头 镇 双 村 村 赠 砚 亭

17 2015 年 第 1 期 苏 轼 是 杰 出 的 政 治 家 思 想 家 哲 学 家 林 冠 群 内 容 提 要 以 苏 轼 诗 文 为 例, 论 证 苏 轼 是 杰 出 的 政 治 家 思 想 家 和 哲 学 家 关 键 词 苏 轼 政 治 家 思 想 家 哲 学 家 若 说 苏 轼 是 一 个 伟 大 的 文 学 家, 自 古 及 今 没 有 异 议 ; 若 说 苏 轼 是 个 杰 出 的 政 治 家 思 想 家 哲 学 家, 恐 怕 很 多 人 会 心 存 疑 惑 但 是, 人 们 似 乎 也 还 没 有 提 出 过 较 为 具 体 充 分 的 理 由 那 么, 苏 轼 为 何 不 能 是 一 个 杰 出 的 政 治 家 思 想 家 哲 学 家 呢? 所 以 看 来, 具 体 问 题 还 须 具 体 分 析 一 苏 轼 具 有 远 大 的 政 治 抱 负 系 统 的 政 治 纲 领 完 整 坚 定 而 一 以 贯 之 的 治 国 理 念 丰 富 的 政 治 实 践 与 政 绩 什 么 叫 政 治 家? 判 定 政 治 家 的 标 准 是 什 么? 不 同 时 代 的 政 治 学 家 都 会 从 不 同 的 角 度 不 同 的 侧 重 点 对 其 作 出 各 自 的 解 释 而 就 辞 源 来 说, 在 中 国 的 典 籍 中, 政 治 一 词 最 早 出 现 在 尚 书 毕 命 : 道 洽 政 治, 泽 润 生 民 其 次 周 礼 地 官 遂 人 : 掌 其 政 治 禁 令 很 明 显, 这 里 的 政 与 治 是 分 开 的 政 者, 正 也, 以 公 正 正 确 之 道 对 社 会 实 行 治 理, 如 论 语 为 政 道 之 以 正, 齐 之 以 刑, 就 是 这 个 意 思 以 先 王 之 政, 治 当 世 之 民 [1]339 才 是 中 国 封 建 社 会 中 儒 家 对 于 政 治 一 词 的 准 确 诠 释 根 据 这 一 诠 解, 可 以 得 出 自 汉 唐 以 来 中 国 封 建 社 会 所 谓 政 治 家 的 基 本 概 念 即 深 刻 理 解 儒 家 的 政 治 理 念, 有 系 统 的 治 国 方 略, 能 掌 握 一 定 的 政 治 权 力, 能 左 右 政 治 局 势 使 社 会 稳 定 发 展 进 步, 有 突 出 的 政 绩, 在 社 会 上 产 生 广 泛 影 响 以 这 样 的 政 治 家 标 准 对 历 代 帝 王 将 相 名 公 巨 卿 进 行 扫 描, 今 天 的 学 者 们 得 出 了 自 汉 唐 以 来 一 连 串 的 政 治 家 名 单 : 刘 邦 萧 何 刘 彻 霍 光 光 武 帝 曹 操 杨 坚 杨 广 李 世 民 房 玄 龄 赵 匡 胤 范 仲 淹 司 马 光 且 不 论 这 些 名 单 是 否 完 备 以 及 其 是 否 都 合 乎 标 准, 只 要 有 了 这 些 具 体 的 标 杆, 就 等 于 有 了 可 以 比 较 的 参 照 系 其 中 尤 以 北 宋 的 赵 匡 胤 范 仲 淹 司 马 光 三 位 与 苏 轼 更 有 可 比 性 苏 轼 自 小 便 有 大 志 七 八 岁 开 始 读 书, 闻 古 今 成 败, 辄 能 语 其 要 [2]63, 年 少 入 乡 校, 读 庆 历 圣 德 诗, 即 向 乡 先 生 打 听 韩 琦 范 仲 淹 富 弼 欧 阳 修 等 政 界 名 人 的 情 况, 并 表 示 了 向 慕 追 攀 的 志 气 十 岁 听 母 亲 读 后 汉 书 范 滂 传 便 立 志 要 做 范 滂 那 样 的 人, 问 母 亲 轼 若 为 滂, 夫 人 亦 许 之 否 乎? 母 亲 回 答 他 汝 能 为 滂, 吾 顾 不 能 为 滂 母 耶, 从 此, 母 亲 常 对 家 人 说 : 二 子 必 不 负 吾 志 ( 二 子, 指 苏 轼 与 苏 辙 ) [3]1280 他 十 八 岁 时, 在 上 韩 太 尉 书 中 也 坦 言 : 自 七 八 岁 知 读 书, 及 壮 大, 不 能 晓 习 时 事, 独 好 观 前 世 盛 衰 之 迹 与 其 一 时 风 俗 之 变 自 三 代 以 来, 颇 能 论 著 这 就 是 说, 苏 轼 自 青 少 年 时 期 起 即 留 心 历 代 国 家 盛 衰 治 乱 的 政 治 事 件, 并 能 就 此 发 表 看 法, 提 出 观 点, 著 为 文 章 这 种 胸 怀 大 志, 留 心 历 代 兴 亡 盛 衰 并 能 以 文 字 表 达 见 解 的 本 领 使 苏 轼 在 科 举 仕 途 上 占 得 了 先 机 二 十 二 岁, 苏 轼 赴 礼 部 试, 著 论 刑 赏 忠 厚 之 至 论, 极 言 儒 家 仁 爱 为 治 的 本 旨 其 中 申 述 疑 罪 从 无, 刑 以 助 教 化 的 人 性 化 法 治 思 想, 直 到 今 天 仍 是 我 们 所 应 该 汲 取 的 政 治 法 则 之 一 欧 阳 修 等 阅 其 文, 以 为 异 人, 说 明 苏 轼 对 于 儒 家 治 道 深 有 感 悟, 认 识 深 刻, 异 于 流 辈 欧 阳 修 作 为 主 考 官, 本 拟 以 苏 轼 为 第 一 名, 后 疑 为 自 己 的 弟 子 曾 巩 所 作, 避 嫌 而 定 为 第 二, 而 接 下 来 的 春 秋 对 义 考 试, 苏 轼 又 取 得 了 第 一 名 这 都 充 分 说 明 青 少 年 时 期 的 苏 轼 对 于 政 治 的 识 见 已 经 远 远 超 出 同 时 期 的 诸 生 苏 轼 二 十 六 岁 时 与 弟 弟 子 由 应 制 科 ( 即 制 举 ) 考 试, 这 是 宋 时 仕 途 上 最 高 等 级 的 任 职 资 格 考 试 苏 轼 入 三 等 ( 宋 代 制 科 试, 一 二 等 皆 空 缺 ) 此 次 制 科 考 试 前 后, 苏 轼 就 历 史 上 的 政 治 得 失 以 及 当 前 国 事 的 现 实 问 题, 分 别 进 论 进 策 达 数 十 篇, 又 在 宋 仁 宗 亲 自 主 持 的 廷 试 中 回 答 种 种 策 问, 表

18 苏 学 论 坛 示 了 对 历 史 问 题 及 现 实 问 题 的 真 知 灼 见 及 应 对 策 略 其 中 如 王 者 不 治 夷 狄 论, 强 调 对 于 少 数 民 族, 中 央 王 朝 应 充 分 尊 重 他 们 的 生 活 习 惯 与 文 化 传 统, 提 出 以 不 治 治 之, 治 之 以 不 治 者, 乃 所 以 深 治 之 也 的 辩 证 观 点 这 就 是 他 晚 年 谪 琼 居 儋 时 期 与 儿 子 过 所 提 出 的 实 行 民 族 自 治 的 政 治 主 张 这 也 是 古 代 政 治 家 们 从 未 涉 及 的 话 题, 为 苏 氏 所 首 议, 而 在 今 日 的 政 治 环 境 中 为 我 们 所 切 实 施 行 在 形 势 不 如 德 论 中, 苏 轼 强 调 了 要 以 仁 义 为 本 的 儒 家 德 治 思 想, 指 出 大 封 诸 侯 错 置 亲 贤, 以 示 天 下 形 势 的 以 人 为 形 势 以 及 有 以 地 为 形 势 者, 秦 汉 之 建 都 是 也 秦 汉 之 取 天 下, 非 天 下 心 服 而 臣 之 也, 不 管 是 以 人 为 形 势 还 是 以 地 为 形 势, 只 要 德 政 不 施, 人 心 解 体, 君 臣 相 悖, 最 后 都 会 导 致 亡 国 的 危 险 儒 家 德 治 的 要 义 就 在 于 为 政 而 得 人 心, 所 以 苏 轼 后 来 在 上 皇 帝 万 言 书 中 对 神 宗 皇 帝 的 第 一 建 议 就 是 要 结 人 心, 而 在 他 以 后 四 十 年 的 仕 宦 生 涯 中, 他 都 一 以 贯 之, 将 人 民 的 利 益 百 姓 的 安 危 放 在 从 政 的 第 一 要 务 上, 践 行 不 废 而 他 的 上 皇 帝 万 言 书 一 直 到 清 代 还 得 到 康 熙 乾 隆 等 政 治 家 的 赞 许 在 应 制 科 考 试 期 间, 苏 轼 针 对 当 时 的 社 会 积 弊, 所 上 的 应 对 之 策 以 及 回 答 仁 宗 皇 帝 的 策 问 中, 提 出 了 要 求 改 革 弊 政, 督 察 百 官, 厉 行 法 纪, 体 察 民 情, 节 省 费 用, 保 障 边 防, 注 重 选 才, 以 至 于 一 国 之 相 所 需 要 考 虑 的 富 人 强 国, 尊 君 重 朝, 弭 灾 致 祥, 改 薄 从 厚 [4]325 等 当 今 要 务, 苏 轼 都 对 宋 仁 宗 作 了 详 尽 的 回 答 难 怪 宋 仁 宗 事 后 高 兴 地 说 : 朕 今 日 为 子 孙 得 两 宰 相 矣! ( 两 宰 相 指 苏 轼 兄 弟 ) [5]10812 可 惜 的 是, 还 未 等 到 苏 轼 兄 弟 被 重 用 之 日, 宋 仁 宗 就 驾 崩 了 接 下 来 的 英 宗 皇 帝 本 也 欲 重 用 苏 轼, 却 被 宰 相 韩 琦 以 年 轻 未 经 基 层 锻 炼 为 借 口 加 以 阻 挠 一 直 到 神 宗 朝, 虽 然 宋 神 宗 赵 顼 也 一 直 看 重 苏 轼 的 才 华, 常 有 人 才 难 得 之 叹, 但 他 根 本 不 能 接 受 苏 轼 的 政 治 主 张 ( 即 实 施 社 会 改 革 须 结 人 心, 厚 风 俗, 存 纪 纲, 以 爱 民 富 民 为 本, 实 行 渐 进 式 的 改 革, 整 肃 吏 治 与 军 队, 整 军 备 战 示 敌 以 不 败 而 不 是 轻 启 边 衅 ) 他 一 心 只 想 富 国 强 军, 抗 辽 击 夏, 洗 雪 前 耻 这 一 动 机 让 王 安 石 窥 探 得 十 分 清 楚, 立 即 迎 合 上 意, 提 出 以 收 利 权 [6]327 为 本 的 改 革 目 标, 向 天 下 百 姓 放 债 取 息 与 民 争 利, 而 谓 之 理 财 所 以 后 世 若 以 王 安 石 为 政 治 家, 那 他 这 个 政 治 家 是 宋 神 宗 给 的, 同 样, 若 神 宗 看 好 苏 轼 的 变 革 主 张, 付 与 宰 执 雄 权, 能 说 他 不 是 政 治 家 么? 差 别 仅 在 于 宋 神 宗 并 不 接 受 苏 轼 的 政 治 主 张 而 已 而 宋 神 宗 坚 信 王 安 石 却 不 接 受 苏 轼, 正 是 北 宋 走 向 衰 亡 的 开 始 到 了 宋 哲 宗 朝, 苏 轼 便 纯 然 成 了 党 派 斗 争 的 出 气 筒, 政 治 生 命 从 此 了 结 但 除 了 上 皇 帝 万 言 书 之 外, 苏 轼 在 朝 期 间, 如 元 祐 更 化 时 期, 他 虽 不 能 执 掌 宰 相 大 权, 却 提 出 了 许 多 连 当 朝 宰 相 也 见 解 不 到 的 正 确 的 政 治 主 张 如 他 作 为 礼 部 尚 书, 在 其 职 权 范 围 内, 反 对 开 除 太 学 生 马 澈 因 为 马 澈 发 现 当 时 礼 部 颁 行 的 礼 部 韵 略 尚 有 许 多 不 完 备 之 处, 上 书 提 出 修 改 补 充 意 见, 却 遭 来 被 国 子 监 开 除 学 籍 的 处 分 苏 轼 认 为, 这 是 一 起 严 重 的 堵 塞 言 路, 使 朝 廷 听 不 到 正 确 意 见 的 错 误 处 分 他 说 : 投 献 书 启 文 字, 求 知 公 卿, 此 正 举 人 常 事 若 论 列 朝 政 得 失, 使 其 言 当 理, 固 人 主 所 欲 闻 也 ; 若 不 当 理, 亦 人 主 所 当 容 也 目 的 就 是 要 达 聪 明, 防 壅 蔽 [7]1011 这 件 事 正 好 反 映 出 元 祐 末 年, 政 局 混 乱, 下 情 不 能 上 达 的 昏 庸 状 态 此 时 的 苏 轼 正 受 到 各 路 小 人 的 嫉 妒 攻 击, 所 以 如 此 正 确 的 意 见 竟 然 被 淹 没 在 无 休 无 止 的 党 派 恶 斗 中 又 如, 在 礼 部 尚 书 任 上, 苏 轼 反 对 向 高 丽 使 者 出 售 皇 家 典 藏 的 图 书 他 认 为, 高 丽 使 者 提 出 购 买 这 些 图 籍, 或 有 不 可 告 人 的 目 的, 因 为 这 些 图 籍 中 存 在 可 涉 及 国 家 机 密 的 资 料, 可 供 敌 国 利 用, 对 国 防 不 利 可 是 昏 庸 的 北 宋 当 权 者 并 不 理 会 苏 轼 的 再 三 警 告, 最 后 还 是 允 许 高 丽 使 者 带 走 了 大 量 图 书 苏 轼 还 在 奏 疏 中 指 出 : 高 丽 人 使 每 一 次 入 贡, 朝 廷 及 淮 浙 两 路 赐 予 馈 送 燕 劳 之 费, 约 十 万 贯, 而 修 饰 亭 馆, 骚 动 行 市, 调 发 人 船 之 费 不 在 焉 除 官 吏 得 少 许 馈 遗 外, 并 无 丝 毫 之 得 而 有 五 害 [7]994 这 是 涉 及 外 交 事 务 的 重 大 事 项, 可 是 当 时 的 当 政 者 却 对 此 麻 木 不 仁, 完 全 不 考 虑 其 中 的 得 失, 任 由 贪 浊 官 吏 为 一 己 之 私 祸 害 国 家 至 元 祐 八 年, 宋 哲 宗 亲 政, 更 昏 庸 地 将 苏 轼 逐 出 朝 廷, 出 任 定 州 知 州 苏 轼 临 行 前, 哲 宗 甚 至 不 按 惯 例 接 见 他, 而 苏 轼 却 忍 受 委 屈 向 昏 庸 的 宋 哲 宗 提 出 忠 告 其 中 有 言 : 臣 闻 天 下 治 乱, 出 于 下 情 之 通 塞 至 治 之 极, 至 于 小 民, 皆 能 自 通 ; 大 乱 之 极, 至 于 近 臣, 不 能 自 达 上 下 不 交, 则 虽 有 朝 廷 君 臣, 而 亡 国 之 形 已 具 矣, 可 不 畏 哉! [7]1018 苏 轼 去 世 后 不 过 三 十 多 年, 北 宋 便 灭 亡 了, 而 这 样 的 亡 国 之 痛 完 全 可 以 从 苏 轼 当 年 的 种 种 正 确 见 解 中 找 到 其 致 病 根 由 能 说 苏 轼 不 是

19 一 个 具 有 杰 出 见 解 的 政 治 家? 苏 轼 不 仅 具 有 卓 越 的 政 治 见 解, 同 时 也 具 有 丰 富 的 政 治 实 践 与 骄 人 的 政 绩 苏 轼 从 政 四 十 多 年, 除 了 在 皇 帝 身 边 工 作 的 六 七 年 外, 包 括 被 流 放 的 十 多 年, 一 直 在 基 层 工 作 而 他 每 到 一 个 地 方, 总 是 首 先 深 入 了 解 群 众 的 疾 苦 及 地 方 亟 需 解 决 的 重 大 问 题 自 王 安 石 变 法 开 始, 东 南 一 带 农 村 因 各 种 税 赋 太 多, 农 民 欠 下 朝 廷 的 债 务 相 当 沉 重 元 祐 七 年, 苏 轼 在 赴 扬 州 知 州 任 途 中, 为 了 解 群 众 拖 欠 朝 廷 税 赋 情 况, 特 地 孤 身 一 人, 深 入 村 落, 不 要 随 从, 微 服 私 访 结 果 情 况 令 他 大 为 吃 惊 他 说 : 臣 顷 知 杭 州, 又 知 颍 州, 今 知 扬 州, 亲 见 两 浙 京 西 淮 南 三 路 之 民, 皆 为 积 欠 所 压, 日 就 穷 蹙, 死 亡 过 半 而 欠 籍 不 除, 以 至 亏 欠 两 税, 走 陷 课 利, 农 末 皆 病, 公 私 并 困 [7]959 为 此, 他 再 三 向 朝 廷 奏 请 免 除 百 姓 所 欠 的 债 负 并 大 声 疾 呼 : 孔 子 曰 苛 政 猛 如 虎, 昔 常 不 信 其 言, 以 今 观 之, 殆 有 甚 者, 水 旱 杀 人 百 倍 于 虎, 而 人 畏 催 欠, 乃 甚 于 水 旱! [7]959 如 此 认 真 负 责 的 政 治 态 度, 如 此 为 民 请 命 的 果 敢 精 神, 不 要 说 被 后 人 捧 为 政 治 家 的 王 安 石 司 马 光 之 流 没 有 做 到, 即 如 苏 轼 所 一 直 敬 仰 的 范 仲 淹 也 无 如 此 从 政 记 录 苏 轼 在 杭 州 任 上, 主 持 修 浚 即 将 湮 塞 的 西 湖 动 工 前, 广 集 民 意, 听 取 专 家 建 议 ; 动 工 时, 以 工 代 赈, 救 济 灾 民, 结 果 不 数 月 大 功 告 成, 成 为 千 古 传 颂 的 德 政 反 观 王 安 石 之 流 治 理 黄 河, 听 信 几 个 不 谙 治 水 工 程 的 太 监 及 小 人 李 公 义 等, 搞 出 什 么 浚 川 耙 铁 龙 爪 之 类 的 愚 蠢 玩 意, 结 果 积 以 数 年, 靡 费 百 十 万 之 钱 谷, 漂 没 百 十 万 之 丁 夫, 迄 无 成 功 [8]927 如 此 作 为, 被 明 代 杨 慎 讥 为 愚 且 戆 以 此 为 例, 说 王 安 石 是 政 治 家 反 而 贬 抑 苏 轼, 认 为 他 不 是 政 治 家, 能 说 得 过 去 吗? 更 让 人 惋 惜 的 是, 苏 轼 在 徐 州 任 上, 面 临 洪 水 威 胁, 不 顾 个 人 安 危, 禁 止 富 人 逃 跑, 誓 与 全 城 百 姓 共 存 亡, 三 过 家 门 而 不 入, 坚 守 在 最 危 险 的 地 方, 与 兵 士 百 姓 抵 御 洪 水, 最 后 全 城 以 闻, 获 得 宋 神 宗 的 嘉 奖 的 同 时, 苏 轼 还 特 别 就 徐 州 的 战 略 地 位 写 了 徐 州 上 皇 帝 书, 提 出 了 一 整 套 十 分 正 确 而 有 远 见 的 防 御 策 略, 文 章 最 后 说 今 臣 于 无 事 之 时, 屡 以 盗 贼 为 言 其 私 忧 过 计, 亦 已 甚 矣 陛 下 纵 能 容 之, 必 为 议 者 所 笑 使 天 下 无 事 而 臣 获 笑 可 也, 不 然, 事 至 而 图 之, 则 已 晚 矣 [7]762, 然 而, 神 宗 虽 知 道 嘉 奖 苏 轼, 却 将 他 的 正 确 建 议 置 诸 脑 后, 不 予 理 睬 直 到 三 十 多 年 后, 金 兵 铁 蹄 踏 破 北 宋 帝 都 时, 2015 年 第 1 期 朝 臣 们 才 知 道 苏 轼 建 议 防 御 徐 州 城 的 无 比 正 确, 然 而, 则 已 晚 矣! 宋 神 宗 不 忘 嘉 奖 苏 轼 抗 洪 救 灾 的 功 劳, 因 为 这 在 北 宋 一 百 多 年 的 治 绩 中 是 十 分 罕 见 的 政 府 官 员 的 典 型 可 是, 他 立 即 又 背 过 身 来, 容 许 一 班 无 耻 小 人 以 莫 须 有 的 罪 名 将 苏 轼 打 入 死 牢, 差 点 送 命, 赏 罚 不 明, 罚 有 过 当, 这 难 道 是 一 个 明 君 的 作 为 么? 苏 轼 在 如 此 昏 庸 的 权 力 操 弄 中 失 去 了 实 现 个 人 政 治 理 想 的 机 会, 绝 不 能 说 他 是 一 个 失 败 者! 从 今 天 的 角 度 看, 苏 轼 当 年 为 北 宋 朝 廷 开 出 的 种 种 政 治 策 略, 无 论 在 政 治 经 济 军 事 文 化 礼 法 外 交 等 方 面, 都 是 匡 时 济 世 的 良 方! 苏 轼 实 不 愧 为 北 宋 时 期 杰 出 的 政 治 家 有 人 说, 苏 轼 在 政 治 上 是 失 败 的, 那 么 苏 轼 政 治 上 的 失 败 究 竟 表 现 在 什 么 地 方? 假 如 说 苏 轼 没 能 登 上 相 位, 不 能 像 王 安 石 那 样 推 行 变 法, 算 是 失 败, 那 么 范 仲 淹 的 庆 历 新 政 不 也 以 失 败 告 终 么? 范 文 正 公 是 政 治 家, 苏 文 忠 公 又 何 以 不 能 成 为 政 治 家? 也 有 人 认 为, 苏 轼 在 权 术 方 面 其 实 是 个 低 能 儿, 换 言 之, 他 缺 乏 政 治 家 的 八 面 玲 珑 和 见 风 转 舵, 不 懂 处 理 人 际 关 系 这 更 是 一 种 严 重 的 误 解 把 政 治 家 与 八 面 玲 珑 见 风 转 舵 阴 险 毒 辣 不 择 手 段 翻 手 为 云 覆 手 为 雨 玩 弄 权 术 不 讲 道 义 等 等 不 顾 人 类 道 德 良 知 的 奸 恶 行 为 联 系 起 来, 这 样 定 义 的 决 不 是 政 治 家 而 是 政 客, 是 一 个 贬 义 的 称 谓 二 苏 轼 具 有 深 邃 的 思 想 意 识, 有 着 过 人 的 洞 察 思 辨 能 力, 有 极 高 的 智 慧 与 幽 默 感, 有 着 深 刻 的 人 文 精 神 与 社 会 良 知 考 察 苏 轼 作 品 的 思 想 性 即 可 以 见 出 苏 轼 作 为 一 个 思 想 家 的 思 想 魅 力 其 思 想 性 可 以 从 如 下 几 方 面 来 概 括 : ( 一 ) 唯 物 辩 证 性 在 苏 轼 的 思 想 意 识 中, 唯 物 辩 证 思 维 是 他 思 想 中 最 具 活 力 的 能 超 越 时 代 局 限 的 科 学 进 步 意 识 北 宋 中 期 以 后, 随 着 二 程 唯 心 天 命 观 打 着 诠 解 大 学 中 庸 论 的 招 牌 在 学 术 界 大 行 其 道 他 们 鼓 吹 天 命 性 理 之 说, 以 一 个 虚 无 缥 渺 的 天 的 意 志 来 主 宰 人 类 社 会 的 一 切 社 会 行 为 这 种 玄 而 又 玄 的 荒 诞 说 教, 受 到 年 仅 二 十 六 岁 的 苏 轼 的 勇 敢 挑 战 他 说 : 甚 矣, 道 之 难 明 也! 论 其 著 者, 鄙 滞 而 不 通 ; 论 其 微 者, 汗 漫 而 不 可 考 其 弊 始 于 昔 之 儒 者, 求 为 圣 人 之 道 而 不 可 得, 于 是 务 为 不 可 知 之 文, 庶 几 乎 后 世 之 以 我 为 深 知 也 后 之 儒 者,

Microsoft Word - 1.doc

Microsoft Word - 1.doc 2014 年 第 4 期 ( 总 第 39 期 ) ( 季 刊 ) 卷 首 语 东 晋 永 和 九 年 (353) 上 巳 节, 王 羲 之 召 集 谢 安 王 凝 之 王 献 之 等 40 余 人, 于 会 稽 山 阴 之 兰 亭 雅 集 曲 水 流 觞, 饮 酒 赋 诗, 共 作 诗 30 余 首, 王 羲 之 作 兰 亭 集 序, 成 为 了 享 誉 千 古 的 文 坛 佳 话 而 雅 集 也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doc

Microsoft Word - 1.doc 2015 年 第 4 期 ( 总 第 43 期 ) ( 季 刊 ) 卷 首 语 苏 轼 一 生 为 学 为 官 或 迁 谪, 走 遍 了 大 半 个 中 国, 从 巴 蜀 到 秦 陇, 从 吴 越 到 齐 鲁, 从 河 洛 到 荆 楚, 从 燕 赵 到 岭 南, 苏 轼 与 众 多 地 域 结 缘 他 到 杭 州, 修 复 六 井 疏 浚 西 湖 ; 知 密 州, 抗 旱 捕 蝗 重 葺 超 然 台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doc

Microsoft Word - 1.doc 2010 年 第 4 期 ( 总 第 23 期 ) 冬 天 小 语 冬 天 潜 藏 着 春 天 的 信 息 苦 寒 酿 造 出 梅 花 的 幽 香, 苏 轼 梅 花 诗 云 : 春 来 幽 谷 水 潺 潺, 的 皪 梅 花 草 棘 间 一 夜 东 风 吹 石 裂, 半 随 飞 雪 度 关 山 遍 地 的 茅 草 丛 生 的 灌 木 纵 横 的 荆 棘, 蔓 延 在 幽 寂 的 山 谷 陪 衬 出 蜿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