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热带气象学报第 32 卷 指出了空间非均匀非绝热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态变异的影响, 高空副热带高压出现在表面感热加 [6] 热的东侧 深对流凝结加热的西侧 钱永甫等 指出南亚高压具有趋热性, 行星尺度海陆对比加热场的季节变化影响着南亚高压的季节变化 刘 [10] 伯奇等指出南亚高压 4 月从菲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146 热带气象学报第 32 卷 指出了空间非均匀非绝热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态变异的影响, 高空副热带高压出现在表面感热加 [6] 热的东侧 深对流凝结加热的西侧 钱永甫等 指出南亚高压具有趋热性, 行星尺度海陆对比加热场的季节变化影响着南亚高压的季节变化 刘 [10] 伯奇等指出南亚高压 4 月从菲"

Transcription

1 第 32 卷第 2 期 2016 年 4 月 热带气象学报 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 Vol.32,No.2 Apr.,2016 彭丽霞, 朱伟军, 李忠贤, 等. 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变化及其与热带副热带海温关系 [J]. 热带气象学报,2016,32(2): 文章编号 : (2016) 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变化及其与热带副热带海温关系 彭丽霞 1,2, 朱伟军 1,2, 李忠贤 1,2, 倪东鸿 1,2, 陈海山 1,2 3, 潘林林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 ;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3. 美国大气研究中心, 科罗拉多博尔德市 80301) 摘要 : 采用 年 NCEP/NCAR 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 CAM3 0 大气环流模式, 探讨了南亚高压 (SAH) 强度年代际变化及其与热带 副热带海温的关系 (1)SAH 呈显著年代际变化, 以 1970 年代末期为界, 之前强度偏弱 ; 之后强度增强 面积扩大 东西扩展, 冬季西侧扩展程度大于东侧, 夏季则相反 (2) 与 SAH 强度年代际变化相对应,1970 年代末期以后, 热带 副热带辐散风分量表现为显著的两个上升区和三个下沉区 两个上升区一个位于东太平洋, 另一个随季节变化位置有所改变, 冬季位于印度洋, 夏季位于南海 西太平洋海域 ; 三个主要下沉区分别位于非洲中北部 亚洲东部和中太平洋地区 (3) 与 SAH 强度年代际变化相对应, 夏季低层涡旋风分量在南海 西太平洋地区表现为异常气旋性环流, 冬季低层涡旋风分量在印度洋表现为异常气旋性环流, 而在赤道中太平洋则呈现异常反气旋性环流 (4) 数值试验表明 :SAH 年代际变化与热带 副热带海温关系密切, 冬季印度洋海温起作用较大, 夏季则是南海 西太平洋海温起作用较大, 另外东太平洋海温也起了一定作用 关键词 : 南亚高压 ; 年代际 ; 辐散风 ; 涡旋风 ; 海温中图分类号 :P434 文献标识码 :A Doi: /j.isn 引言 南亚高压是热带 副热带对流层高层的主要环流系统, 是亚洲夏季风的主要成员之一, 其强度 位置的季节变化与整个东亚季风系统的爆发和推进, 以及我国雨带的推进 停滞都有着密切关 [1] 系 早在 1958 年,Mason 等指出夏季南亚高压是北半球 100hPa 除极地低压外最强大 最稳定的 [2] 大气活动中心 陶诗言等指出南亚高压有明显流型调整及东西振荡的特征, 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向而行 相背而斥, 自此以后人们逐步认识到了南亚高压的活动对整个北半球大气环流演变以及我国天气 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3-5]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月 年际 年代际等较长 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和预测的关注, 南亚高压季节 年际以及年代际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从季节变化角度来看, 南亚高压强度 位置存在显著的季节循环, 冬季 (10 月 次年 4 月 ) 主要位于 25 N 以南的 140~170 E 的洋面上空, 强度很弱,5 月从菲律宾东南洋面西北移到了中南半岛北部上空,6 月登上青藏高原并且强度明显增强, 夏季 (7 8 月 ) 位于亚洲上空, 中心经常位于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上空, 表现出明显的双模态 [6],9 月东退到了 6 月的位置, 强度减弱,10 月东退到中太平洋洋面上空, 完成了从夏季到冬季模态的转变 南亚高压的形成 维持 季节循环与大气热源 [7] 密切相关, 叶笃正等指出青藏高原加热是夏季 南亚高压形成的原因 吴国雄等 [8] [9] 刘屹岷等 收稿日期 : ; 修订日期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科技部公益性行业 ( 气象 ) 科研专项 (GYHY GYHY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资助 (11KJB170006);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BK ) 和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共同资助通讯作者 : 彭丽霞, 河北省人, 女, 博士, 讲师, 研究方向 : 短期气候变化及预测, 海汽相互作用 E mail:penglixia@nuist.edu.cn

2 146 热带气象学报第 32 卷 指出了空间非均匀非绝热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态变异的影响, 高空副热带高压出现在表面感热加 [6] 热的东侧 深对流凝结加热的西侧 钱永甫等 指出南亚高压具有趋热性, 行星尺度海陆对比加热场的季节变化影响着南亚高压的季节变化 刘 [10] 伯奇等指出南亚高压 4 月从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上空分裂 西移到中南半岛上空加强, 其主要促发因子是亚洲南部大气非绝热加热状态的改变 许多学者研究指出南亚高压脊线 面积 强度 东西脊点位置 中心位置 以及登上高原的时间等都存在显著的年际 年代际变化特征, 并指出南亚高压年际 年代际变化与 ENSO 事件, 以及热带 副热带地区的海温关系密切 [11-20] 陈咸吉 [11] 等指出 100hPa 南亚高压面积 脊线都存在准 3 年振荡周期, 与低纬度对流层中上部高度场变化 [12] 存在密切联系 张琼等指出南亚高压存在显著 3.8 年周期振荡, 这与 ENSO 循环周期一致, 与超前 0~5 个月的印度洋海温相关最好, 与超前 4~6 个月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相关最好 谭晶 [13] 等指出南亚高压东伸指数存在准 10 年和准 25 [14] ~30 年周期的振荡特征 杨辉等研究了热带太平洋 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对南亚高压年际 [15] 变化的影响 杨建玲等指出 ENSO 期间, 赤道中东太平洋首先对印度洋海盆模充 / 放电, 进而通 [16] 过印度洋对南亚高压产生影响 林莉等指出印度洋偶极子指数与南亚高压东伸指数在 1~8 [12] 年周期上存在密切联系 张琼等指出南亚高压自 1978 年以后, 冬半年高压脊线南移, 中心东移, 面积增大, 强度增强, 夏半年高压位置变化不明显, 但面积增大, 强度增强, 这种年代际异常与低层大气系统及赤道太平洋海温的年代际异常一 [19] 致 Jiang 等指出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存在一致的年际 年代际变化特征, 都在 1987 年以后强度同时增强, 其与热带环流和热带太平洋 印度洋海温关系密切, 与亚洲特别是中国降水 [20] 有密切联系 陈延聪等用球面上闭合气压系统环流指数的方法定义了南亚高压面积 位置和强度, 指出南亚高压强度 面积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南亚高压的年际 年代际变化与亚洲 季风以及我国气候存在密切联系 [21-27], 张琼 [21] 等研究表明南亚高压异常与我国长江流域旱涝关系密切 王黎娟等指出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建立的早晚年, 亚洲南部夏季风的爆发早晚存在明显差异 [23-24] 南亚高压夏季位于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上空, 与大陆间有强烈的陆气相互作用, 冬季东南撤到热带中太平洋上空, 与热带海洋之间发生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 南亚高压是海 陆 气相互作用的纽带, 与热带 副热带大气环流和海温之间有着直接密切作用 同时, 南亚高压作为一强大的高层环流系统, 具有稳定性 持续性和提前性, 可作为气候异常的一个显著信号 [12] 以上文献较多从年际尺度研究了热带 副热带海温的变化对南亚高压的影响, 但年代际变化作为季节 年际变化的背景, 从年代际尺度更深入探讨南亚高压与海温间的相互作用也非常必要 ; 同时, 考虑到冬 夏季南亚高压和大气环流都存在显著季节差异, 因此本文分冬 夏季分别讨论南亚高压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温的关系 认识南亚高压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成因, 对探讨我国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成因将有重要意义 2 资料方法和模式介绍 本文采用的资料为 1948 年 1 月 2012 年 12 月美国 NCEP/NCAR 月平均再分析高度场和风场资料 ( ); 年月平均扩展重建海平面温度资料 ERSST(ExtendedRecon structedseasurfacetemperatures), 水平分辨率 采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NCAR) 开发研制的 CAM3.0 大气环流模式, 水平分辨率为 T42 (128 64), 垂直方向为汇合 η 坐标, 共 26 层, 时间积分步长为 20 分钟, 试验海温和海冰资料为 CAM3 0 模式自带的 1949 年 1 月 2001 年 10 月月平均序列,1981 年以前为 SSTOI 数据集,1981 年以后为 Smith/Reynolds 数据集合而成, 气候平均海温取 年平均 3 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变化特征 考虑到南亚高压经常有几个中心同时存在,

3 第 2 期 彭丽霞等 : 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变化及其与热带副热带海温关系 147 本文选取 200hPa 等压面, 把南亚高压所在区域的位势高度场的最大值定义为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 用各月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年序列分别与 200hPa 高度场求相关, 结果表明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能够较好地代表南亚高压系统的整体强度 用各月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逐年序列减去相应月份的气候平均值得到其距平序列, 然后进行 11 点滑动平均, 提取各月的年代际变化分量 图 1a 表明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表现出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70 年代末以前为负异常, 南亚高压强度偏弱,1970 年代末以后为正异常, 南亚高压强度偏强,1970 年代末 1980 年代初为过渡期, 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 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12] 图 1b 对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时间序列进行了 Mann Kendal 检验,UF 曲线在 1970 年代末开始显著上升, 表明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开始显著增强,UF 和 UB 曲线交点的位置确定了南亚高压强度在 1970 年代末发生了突变 分别对 CEP/NCAR 和 ERA40 再分析资料描述的南亚 高压各指标的年代际分量进行了对比分析 ( 图略 ), 结果表明两资料描述的南亚高压面积 东界位置 西界位置指数都在 1970 年代中后期呈现出了一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但 ERA40 资料描述的各指数异常程度较弱, 进一步分析表明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与南亚高压面积 东界 西界指数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图 2 给出了南亚高压强度突变前后 年和 年两时段的 200hPa 南亚高压的变化特征, 分别用 12430gpm 和 gpm 等值线包围范围来表征冬 夏季南亚高压, 1977 年以前高压强度偏弱 面积偏小,1977 年以后强度增强 面积扩大, 其中东西两侧的伸展程度大于南北两侧, 冬季西侧异常程度大于东侧, 夏季东侧异常程度大于西侧, 且冬季异常程度明显强于夏季 从逐月南亚高压年代际分量方差来看, 冬季方差最大, 春夏季次之,9 月最弱, 同时, 年代际分量方差与总方差的百分比表明南亚高压年代际分量占着非常重要的比重 ( 表 1) 图 1 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距平年代际分量 ( 单位 : 位势米,a) 及其 Mann Kendal 检验 (b) 实线为 UF, 虚线为 UB, 直线为 α=0.05 显著水平临界值 图 2 南亚高压冬季 12430gpm 等值线 (a), 夏季 12480gpm 等值线 (b) 粗虚线为 年时段平均 粗实线为 年时段平均 细虚线为 年时段平均

4 热 带 气 象 学 报 第 卷 表 各月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原序列方差 年代际分量方差及两者之比 月份 6 7 原序列方差 6 7 7 年代际方差 6 6 方差百分比 6 6 6 6 6 6 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变化与对流 层环流关系 南亚高压与对流层大气环流和大气热源直接 相关 6 考虑南亚高压和大气环流的季节差异 分冬 夏季讨论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变化与对流 层大气环流的关系 通过流函数和势函数将大气 风场分解为涡旋风分量和辐散风分量两部分 流 函数直观地反应了水平涡旋环流特征 势函数则 反映了大气辐散风场和垂直环流 以及行星尺度 热带中太平洋 以及东亚地区 hpa主要辐散 区为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和印度洋上空 主要的 辐合区为非洲北部 赤道中太平洋以及东亚地区 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所形成的主要异常上升区位于 印度洋和亚马逊流域 低层辐散高层辐合形成的 主要异常下沉区为非洲北部 热带中太平洋和东 亚季风区 图 c d指出夏季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分量 正异常时段 主要上升区位于热带东太平洋 南美 大陆北部地区和南海 西太平洋地区 主要下沉区 为非洲北部 热带中太平洋和东亚季风区 由此 的空气质量交换 图 分别用冬 夏季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年 代际分量回归 h Pa和 hpa势函数和辐散 风分量 冬季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分量正异常时 段 图 a b h Pa主要辐合区为南美洲亚马 逊河流域和印度洋地区 主要辐散区为非洲北部 可知冬 夏季异常环流主要分布在热带 副热带地 区 夏季异常程度略大于冬季 印度洋和西太平洋 地区异常环流存在较大的季节差异 冬季异常上 升支位于印度洋地区 夏季异常上升支位于南海 西太平洋地区 图 冬季 a b 夏季 c d h Pa a c 和 h Pa b d 势函数和辐散风分量回归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 年代际分量所得回归系数分布 阴影通过 显著性检验 图 分别用冬 夏季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分 西赤道南北两侧各为一异常反气旋性环流 东太 量序列回归 hpa和 h Pa流函数和涡旋风 平洋赤道南北两侧各存在一异常气旋性环流 中 b 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分量 分量 冬季 图 a N和 S hpa异常环流与 心分别位于 正异常时段 hpa上 北非存在较强异常反气 hpa几乎为反位相关系 冬季印度洋上空为异 旋环流 印度洋存在异常气旋性环流 中太平洋以 常反气旋性环流 这对应着图 a冬季南亚高压环

5 第 期 彭丽霞等 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变化及其与热带副热带海温关系 流在 7年代末以后西伸到了中印度洋上空 而 旋性环流 北非存在一异常反气旋性环流 赤道以 东伸现象并不明显 南的非洲上空也存在一异常反气旋性环流 强度 夏季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分量正异常时段 较弱 此表明南亚高压年代际异常与亚洲季风 hpa涡旋风分量 图 c 异常分布特征为 孟 非洲季风显著减弱相对应 图 d高层 hpa南 加拉湾 南海 西太平洋地区存在一较强的异常气 亚高压所在地区为显著的异常反气旋环流 南亚 旋性环流 亚洲大陆上空存在一较强异常反气旋 高压强度增强 性环流 东太平洋赤道南北两侧各存在一异常气 图 冬季 a b 夏季 c d h Pa a c 和 h Pa b d 流函数和涡旋风分量回归南亚高压 主中心强度年代际分量所得回归系数分布 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变化与海温 间关系 上节指出南亚高压年代际变化与热带 副热 带环流关系密切 在热带 副热带地区海洋对大气 环流异常起着重要作用 图 给出了冬 夏季 年和 7 7年两时段全球 海温差值图 冬 夏季海温显著异常区包括东太平 洋赤道南北两侧热带副热带海域 南海 热带副热 带西太平洋地区 赤道印度洋 南印度洋 及其几 阴影区通过 显著性检验 内亚湾地区 这些地区的海温异常都超过了 C 表明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异常与热带 副热带 海温关系密切 ENSO作为热带地区海气耦合作用的强信号 能引起全球海温和大气环流的显著变化 ENSO强 度 周期 结构等存在显著年代际变化 ENSO 与南亚高压强度的年际变化存在密切联系 7 对 比冬 夏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 7年滤波序列与 ENSO事 件 年 鉴 图 略 发 现 除 年 外 ElNi o事件衰减年的夏季 南亚高压强度偏强 图 全球海温冬 a 夏 b 年与 7 7年两时段差值图 单位 阴影通过 显著性检验

6 150 热带气象学报第 32 卷 LaNi a 衰减年夏季, 南亚高压强度偏弱 1991 年 5 月 1992 年 7 月的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了一次较强 ElNi o 事件, 该事件在 1992 年冬季达到最强, 夏季衰亡, 南亚高压在 1992 年冬 夏季都表现出了显著负异常, 且冬季负异常程度较小, 夏季最大 ( 图略 ) 对比 1992 年与其余 El Ni o 事件对应的大气环流形式, 两者存在较大差异 通常在 ElNi o 事件成熟期的冬季和衰减期的夏季,200hPa 位势高度场和对流层中高层温度场在 30 N~30 S 纬度带呈现出环绕全球的带状显著正异常, 且赤道附近正异常程度最强并向南北递减, 冬季异常程度大于夏季 ( 图略 ) 1992 年冬季,200hPa 位势高度场和对流层中高层温度场在赤道东太平都表现为显著正异常, 在 15 N~15 S 印度洋表现为弱的正异常, 南亚高压所在的赤道中太平洋以西地区表现为弱的负异常 ;1992 年夏季,200hPa 位势高度场和对流层中高层温度场在赤道中东太平洋仍有弱的正异常, 但东半球 10 N 以北都表现为显著的负异常, 南亚高压所在的东半球副热带地区表现为显著负异常 ( 图略 ), 使得南亚高压强度偏弱 1992 年 ElNi o 事件与南亚高压的关系可能由于其它因素的出现而被破坏 [32] 了, 徐群等指出了 1991 年 6 月皮纳图博火山云对 1992 年大范围气候致冷的影响, 关于火山或者 其它因子对 1992 年南亚高压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证实, 这里我们将主要讨论 ENSO 事件与南亚高压的密切关系在年代际尺度上有没有变化 图 6 分别用冬 夏季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逐年序列与冬季 Ni o3 4 区海温指数做 21 点滑动相关, 然后剔除 1992 年后重新对两者进行 21 点滑动相关 冬 夏季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逐年序列与冬季 Ni o3 4 指数相关曲线表明 ( 图 6 实心圆 ), 两者相关关系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1980 年代以前 21 点滑动相关系数基本都在 0 5 以上, 但 1980 年代初期以后相关系数开始减弱, 其中夏季减弱最显著, 部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据此则得出结论 : 在 1980 年代初期以后 ENSO 与南亚高压的联系好像变弱了 剔除 1992 年后, 重新对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与冬季 Ni o3 4 区海温指数进行 21 点滑动相关 ( 图 6 空心圆 ), 相关系数发生了很大变化, 整个时段冬 夏季滑动相关系数基本都在 0 6 和 0 5 以上, 只是在 2000 年左右才略微减弱 因此可以推断南亚高压强度与 ENSO 之间确实存在密切关系, 且两者在 1980 年代以后相关关系没有太大的变化, 只是一次较强特殊个例掩盖了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图 年冬 (a) 夏 (b) 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与冬季 Ni o3.4 指数 21 点滑动相关系数 ( 实心圆 ), 及剔除 1992 年后两者 21 点滑动相关系数 ( 空心圆 ) 6 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变化数值模拟 本节将借助 CAM3.0 气候模式分别探讨不同区域海温在南亚高压年代际变化中扮演的角色 考虑到前面的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异常区域, 试验方案共分五组, 每组为两个不同大气初值样本的 集合, 积分时段为 年 试验一 : 用气候平均年循环海温和海冰序列强迫大气, 研究在海温和海冰在气候平均年循环状态下南亚高压强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试验二 : 用历年逐月海温和海冰序列强迫大气, 研究 CAM3.0 对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 考虑了海洋 海冰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试验三 : 把 42~150 E,30 S~20 N 150~

7 第 2 期 彭丽霞等 : 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变化及其与热带副热带海温关系 E,7~20 N 和 150~280 E,30~7 S 区域热带 副热带太平洋 印度洋 ( 图 7 阴影区 ) 海温设为历年逐月序列, 其余地区海温和整个海冰设为气候平均年循环, 研究热带 副热带太平洋 印度洋海温与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变化的关系 试验四 : 把 Ni o3 Ni o4 区 (150~280 E, 7 S~7 N)( 图 7A 区 ) 海温设为历年逐月序列, 其余地区海温和整个海冰设为气候平均年循环, 检验 ENSO 与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异常的关系 试验五 : 把整个印度洋 (40~130 E,30 S~ 20 N)( 图 7B 区 ) 海温设为历年逐月序列, 而其余海区和整个海冰设为气候平均年循环, 研究印度洋海温与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异常的关系 图 7 试验三 ( 阴影 ), 四 (A 区 ) 五 (B 区 ) 海温范围 图 8a 气候平均年循环海温海冰强迫试验结果表明 : 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并没有发生显著年代际突变, 只是在 1980 年代中后期呈现出较弱年代际减弱趋势 图 8b 用历年逐月实际海温海冰做外强迫源, 试验结果较好地再现了南亚高压在 1970 年代末期发生的显著年代际增强的变化特征, 滑动 T 检验和 Mann Kendal 检验都验证了此次显著的年代际变化, 模拟突变时间比图 1 观测结果向后推迟了一两年, 异常强度比观测结果偏弱些 试验三热带 副热带太平洋 印度洋海温的强迫试验结果 ( 图 8c) 无论突变时间还是异常程度都较好表达了第二组试验结果, 对比试验一 二 三可以证明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异常与热带太平洋 印度洋海温异常关系密切 试验四单独考虑 Ni o3 Ni o4 区海温做外强迫源, 结果表明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在 1970 年代末期发生了显著年代际变化, 但是其异常程度比试验二 三结果弱很多, 表明 Ni o3 Ni o4 区海温对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异常起一定的作用, 但并不是主导作用 试验五印度洋海温强迫试验结果 ( 图 8e) 也显示了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年代际增强的变化特征, 但异常程度比试验二 三相比弱 图 8 试验一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e) 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年代际分量 ( 单位 : 位势米 )

8 152 热带气象学报第 32 卷 图 9 给出了不同试验对 1 月和 7 月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年代际变化的模拟情况 1 月, 观测结果和各试验所得南亚高压强度突变时间都是在 1970 年代末 1980 年代初期 ; 从异常程度来看, 试验二历年逐月海温强迫试验所得高压主中心强度异常程度在 年比观测结果偏弱, 印度 洋 太平洋 印度洋和 Ni o3 Ni o4 区三个区域海温试验结果所得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异常程度都比试验二结果偏弱, 其中印度洋海区试验结果偏强, 因此冬季印度洋 太平洋海温对南亚高压年代际变化起重要作用 图 9 1(a) 7(b) 月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年代际分量 ( 单位 : 位势米 ) 观测为粗实线 试验二为虚线 实验三为实心圆 实验四为细点线 实验五为空心圆 在 7 月, 除印度洋海区试验外, 其余地区海温试验所得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年代际突变时间大约都在 1970 年代末 1980 年代初期, 印度洋海区试验所得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突变发生在 1970 年代初期 ; 从异常程度来看, 试验二历年逐月海温试验所得南亚高压异常程度比观测结果偏弱, 印度洋 太平洋 Ni o3.4 区海温试验所得南亚高压异常程度都比试验二结果偏弱, 但是两者之和的异常程度与试验二异常程度相当, 因此夏季南亚高压年代际异常与太平洋海温关系更密切 ; 进一步结合图 4c 4d, 在夏季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正异常时段, 西太平洋地区和东太平洋地区, 都存在显著的气旋性环流和上升运动 ; 同时, 结合海温异常空间分布 ( 图 5b), 可知 : 夏季南亚高压与南海 西太平洋地区最近, 与此区的局地海 气相互作用的联系可能更直接, 而与赤道东太平洋海区的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则较为复杂, 需要更深一步的探讨 总结可知逐年历月海温试验结果基本反映了南亚高压强度的年代际异常特征, 只是异常程度比观测结果偏弱, 从不同海区所起的作用来看, 热带 副热带印度洋 太平洋海温与南亚高压年代际异常关系密切, 冬季印度洋海温对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异常起了重要作用, 夏季南海 西太平洋海温异常起了重要作用, 另外东太平洋海温也起了一定作用 7 结论 通过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 探讨了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异常特征及其与热带 副热带环流和海温的关系, 结论如下 (1) 南亚高压强度在 1978 年经历了一次显著年代际增强过程,1970 年代末以前, 高压强度偏弱, 面积偏小,1970 年代末以后高压强度偏强, 面积偏大, 东西扩展, 冬季西侧异常程度大于东侧, 夏季东侧异常程度大于西侧, 且冬季南亚高压强度异常程度大于夏季, 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12] (2) 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变化与热带 副热带环流关系密切 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正异常时段, 辐散风分量表现为两个显著的上升区和三个下沉区 两个上升区中一个冬 夏季都位于东太平洋 南美北部地区 另外一个冬季位于印度洋地区, 夏季位于南海 西太平洋地区 ; 三个下沉区主要位于中太平洋 非洲中北部以及东亚地区 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正异常时段, 冬季低层涡旋风分量从东到西异常分布为 : 北非存在较强异常反气旋环流, 印度洋存在异常气旋性环流, 中太平洋以西赤道南北两侧各存在一异常反气旋性环流, 东太平洋赤道南北两侧各存在一异常气旋性环流 ; 夏季低层旋转风分量在南海 西太平洋地

9 第 2 期 彭丽霞等 : 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变化及其与热带副热带海温关系 153 区存在一较强的气旋性异常环流, 亚洲大陆存在一较强反气旋性环流, 东太平洋赤道南北两侧各存在一异常气旋性环流, 北非存在一异常反气旋性环流 ; 高层涡旋风分量风场相对于低层几乎反位相分布 (3) 南亚高压强度的年际变化与 ENSO 存在密切的关系, 两者的 21 点滑动相关系数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年代际变化, 基本都在 0 5 以上 (4) 本文通过诊断分析指出了南亚高压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且与热带 副热带海温关系密切, 这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 [12,19], 因此, 在此基础上借助 CAM3 0 气候模式, 进一步探讨了 热带 副热带不同区域的海温在南亚高压年代际异常中的作用 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异常与热带 副热带海温异常关系密切, 冬季印度洋海温对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异常起重要作用, 夏季南海 西太平洋海温对南亚高压强度年代际异常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东太平洋海温也起了一定作用 考虑到冬季南亚高压位于 25 N 以南中太平洋洋面上空,1977 年以后南亚高压强度增强, 西伸到了中印度洋上空, 而东伸现象并不明显 ; 夏季南亚高压位于亚洲大陆和高原上空,1977 年以后南亚高压东伸最明显, 因此环流异常特征进一步验证了数值试验的结论 参考文献 : [1] MASONRB,ANDERSONCE.Thedevelopmentanddecayofthe100mbsummertimeanticycloneoversouthernAsia[J].MonWeaRev, 1958,91(1):3 12. [2] 陶诗言, 朱福康. 夏季亚洲南部 100 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 [J]. 气象学报,1964,34(4): [3] 罗四维, 钱正安, 王谦谦. 夏季 100 毫巴青藏高压与我国东部旱涝关系的天气气候研究 [J]. 高原气象,1982,1(2):1 10. [4] 朱福康, 陆龙骅. 南亚高压在长 中 短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J]. 气象科技,1984,12(1):1 7. [5] 孙国武, 宋正山. 南亚高压的建立及其与大气环流演变和我国雨带的关系 [M]. 夏半年青藏高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北京 : 科学出版社,1987: [6] QIANYF,ZHANGQ,YAOYH,etal.SeasonalvariationandheatpreferenceofthesouthAsiahigh[J].AdvAtmosSci,2002,19(5): [7] 叶笃正, 张捷迁. 青藏高原加热作用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初步模拟实验 [J]. 中国科学,1974, [8] 吴国雄, 刘屹岷, 刘平.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带形成和变异的影响 Ⅰ: 尺度分析 [J]. 气象学报,1999,57(3): [9] 刘屹岷, 吴国雄, 刘辉, 等.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影响 Ⅲ: 凝结潜热加热与南亚高压及西太平洋副高 [J]. 气象学报,1999,57(5): [10] 刘伯奇, 何金海, 王黎娟.4 5 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过程特征及其可能机制 [J]. 大气科学,2009,33(6): [11] 陈咸吉, 朱福康, 陆龙骅, 等. 南亚高压准三年振荡周期 [J]. 气象科技,1980,8(1):1 3. [12] 张琼, 钱永甫, 张学洪. 南亚高压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J]. 大气科学,2000,24(1): [13] 谭晶. 夏季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特征. 硕士学位论文 [D]. 南京 : 南京气象学院,2004:1 55. [14] 杨辉, 李崇银. 热带太平洋 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对南亚高压的影响 [J]. 大气科学,2005,29(1): [15] 杨建玲, 刘秦玉. 热带印度洋 SST 海盆模态的 充电 / 放电 作用 对夏季南亚高压的影响 [J]. 海洋学报,2008,30(2): [16] 林莉, 李跃清, 范广洲. 印度洋海温异常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的关系 [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8,28(4): [17] 彭丽霞, 孙照渤, 陈海山, 等. 南亚高压季节持续性异常及其与 ENSO 关系 [J]. 气象学报,2010,68(5):1 11. [18] 李崇银, 李琳, 谭言科. 南亚高压在平流层的特征及 ENSO 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J]. 热带气象学报,2011,27(3): [19] JIANGXW,LIYQ,YANGS,etal.InterannualandinterdecadalvariationsoftheSouthAsianandwesternPacificsubtropicalhighsand theirrelationshipswithasian Pacificsummerclimate[J].MeteorolAtmosPhys,2011,113(3): DOI /s [20] 陈延聪, 王盘兴, 周国华, 等. 夏季南亚高压的一组环流指数及其初步分析 [J]. 大气科学学报,2009,32(6): [21] 张琼, 吴国雄. 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J]. 气象学报,2001,59(5): [22] 任荣彩, 刘屹岷, 吴国雄.1998 年 7 月南亚高压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变异的过程和机制 [J]. 气象学报,2007,65(2): [23] 王黎娟, 郭帅.4-5 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亚洲南部夏季风的关系 [J]. 大气科学学报,2012,35 (1):10 23.

10 154 热带气象学报第 32 卷 [24] 秦育婧, 王黎娟, 何金海, 等.4-5 月南亚高压重建过程与中南半岛对流活动的关系 [J]. 热带气象学报,2013,29(1): [25] 张亚妮, 吴国雄, 刘屹岷, 等. 南亚高压的不稳定和位涡纬向非对称强迫对印度夏季风爆发的影响 [J]. 中国科学 : 地球科学, 2013,43(12): [26] 朱玲, 左洪超, 李强, 等. 夏季南亚高压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J]. 高原气象,2010,29(3): [27] 王同美, 吴国雄. 南亚海陆热力差异及其对热带季风区环流的影响 [J]. 热带气象学报,2008,24(1): [28] 曾刚, 孙照渤, 邓伟涛, 等. 不同海域 SSTA 对东半球越赤道气流年代际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热带气象学报,2011,27 (5): [29] SOONILAN,WANGB.InterdecadalchangeofthestructureoftheENSOmodeanditsimpactontheENSOfrequency[J].JClimate, 2000,13(12): [30] 李晓燕, 翟盘茂.ENSO 事件指数与指标研究 [J]. 气象学报,2000,58(1): THEINTERDECADALVARIATIONOFSOUTH ASIANHIGH ANDITS ASSOCIATIONWITH THESSTOFTROPICALANDSUBTROPICALREGIONS PENGLi xia 1,2,ZHUWei jun 1,2,LIZhong xian 1,2,NIDong hong 1,2,CHENHai shan 1,2,PANLin lin 3 (1.ColaborativeInnovationCenteronForecastandEvalutionofMeteorologicalDisasters,NUIST,Nanjing210044,China; 2.KeyLaboratoryofMeteorologicalDisasterofMinistryofEducation,NUIST,Nanjing210044,China; 3.NationalCenterforAtmosphericResearch,Boulder80301,Colorado,USA) Abstract:ByusingtheNCEP/NCARmonthlyreanalysisdatafrom1948to2012,Theinterdecadalvariationof SouthAsianHigh(SAH)anditsrelationshipwithSST(Seasurfacetemperature)ofthetropicalandsubtropical regionsisstudiedbythencarcam3.0generalcirculationmodel,itisfoundthat:1)theintensityofsahre presentsaremarkableinterdecadalvariationcharacteristic,theintensityofsahexperiencedfromweaktostrong atthelate1970s,andafterthelate1970s,itsstrengthisenhancedandtheareaisexpandedintheeast west direction.theexpansiondegreetowestdirectioninwinterisgreaterthantoeastdirection,whileitisopposite insummer.2)corespondingtotheinterdecadalvariationofsahintensity,afterthelate1970s,thedivergent componentofwindfieldhastwoascendingandthreedescendingareas.ofthetwoascendingareas,oneisloca tedintheeastpacificocean,theotherlocationvarieswiththeseasonfrom theindianoceaninwintertothe SouthChinaSea WestPacificOceaninsummer.Threedescendingareasarelocatedinthenorth centralafrica, theeastasiaandthemiddlepacificregionrespectively.3)corespondingtotheinterdecadalvariationofsah intensity,therotationalcomponentofwindfieldattheloverlevelisananomalouscycloneoverthesouthchina Sea WestPacificOceaninsummer,whileinwinter,itisananomalouscycloneovertheIndianOcean,stilan anomalousanticycloneovertheequatorialmiddlepacific.4)numericalsimulationsshowthattheinterdecadal variationofsahiscloselyrelatedtothesstofthetropicalandsubtropicalregions.thesstofindianocean playstheimportantroleinwinter,whileinsummer,thesstofthesouthchinasea WestPacificOceanplays theimportantrole,inaddition,thesstoftheeastpacifichasalsoplayedacertainrole. Keywords:southAsianhigh;interdecadalvariation;thedivergentcomponent;therotationalcomponent;SST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第 卷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第 卷 Ò Ò 潘敖大 孙照渤 在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进行分型的基础上 分析了长江流域南北两支雨带与春季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关系 并采用 大气环流模式对前期海温进行了敏感性试验 结果表明 赤道东太平洋区域 的海温异常对两支雨带夏季降水有重要影响 海温正异常时南支雨带旱 北支雨带不明显 海温负异常时南支雨带涝 北支雨带旱 前期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强迫可以在北半球对流层激发出遥相关波列 并影响长江流域南北两支雨带的旱涝分布

More information

NCEP/NCAR [15] 17 ( hPa) u v 1 T h 8 q 12 ( :hpa) ω OLR Fig.1 Distributionofmulti-yearlymeang

NCEP/NCAR [15] 17 ( hPa) u v 1 T h 8 q 12 ( :hpa) ω OLR Fig.1 Distributionofmulti-yearlymeang 303 2011 6 PLATEAU METEOROLOGY Vol.30 No.3 June 2011. [J]. 201130(3): 559-567 1-2 2 2 3 1 (1. 650034;2. 210044;3. 652200) : NCEP/NCAR ( ) 1992 1998 :(1) 1992 ; 1998 1992 (2) OLR 850hPa 200hPa 1992 1998

More information

科学出版中国科学杂志社

科学出版中国科学杂志社 中国科学 D 辑 : 地球科学 2009 年第 39 卷第 11 期 : 1473 ~ 1486 www.scichina.com earth.scichina.com SCIENCE IN CHINA PRESS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北半球气候影响的研究 周秀骥 1, 赵平 2*, 陈军明 1, 陈隆勋 1 1, 李维亮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1; 2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北京

More information

大 气 科 学!"# % &'& & 卷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6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大 气 科 学!# % &'& & 卷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6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第 卷第 期 年 月 大 气 科 学!"# % &'& & 林爱兰 等 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对热带夏季大气环流气候态的影响 大气科学 " # %&#! # &# # - & # &# /& ##!# %&# % & && #!"# % &'& & 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对热带夏季大气环流气候态的影响 林爱兰 /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广州 # # &!& & # -4

More information

气象 第 卷 第 期 对流不稳定度

气象 第 卷 第 期 对流不稳定度 张芳华 张 涛 周庆亮 杨克明 国家气象中心 北京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 利用上海自动观测站资料 的逐 小时分析资料 水汽云图和 多普勒雷达探测等资料 对 年 月 日上海飑线天气过程进行天气 动力学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 上海处在上干冷 下暖湿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中 对流层上层干冷空气的侵入和边界层暖湿气流强烈辐合是飑线天气的触发机制 飑线以断 续线型与后续线型相结合的型式形成 在对流单体的右侧不断新生单体

More information

é ê

é ê 廖光洪 朱小华 杨成浩 徐晓华 基于南海 年夏季调查航次诊断计算的流函数场 选取越南以东偶极子发生海域 进行 不同的声层析观测站位设置实验 模拟计算声线传播时间信息 然后应用基函数重建方法进行了 流函数场的模拟反演研究 讨论了不同随机观测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 可行的 在所选取的约 海域内 在观测海域外围配置 个声层析观测站位就能够很好地重构原流函数场 空间分辨率约为 可以分辨模拟海域中尺度涡场结构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Microsoft Word 论文 2013 年第 58 卷第 27 期 :2845 ~ 2853 www.scichina.com csb.scichina.com 中国科学 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准两年振荡及其与热带海温和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 刘芸芸 *, 丁一汇, 高辉, 李维京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北京 100081 * 联系人, E-mail: liuyuny@cma.gov.cn

More information

第 期 施宁 等 冬季平流层北极涛动对江南气温的影响! 李晓峰和李建平 的水平空间形态通常用冬季热带外地区的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距平场的经验正交函数第一模态!! ) 9 来表示 在对流层低层 由 个大气活动中心构成 一个位于北极区 另两个分别位于北太平洋和欧洲 大西洋地区 后 个大气活动中心与北极活动中

第 期 施宁 等 冬季平流层北极涛动对江南气温的影响! 李晓峰和李建平 的水平空间形态通常用冬季热带外地区的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距平场的经验正交函数第一模态!! ) 9 来表示 在对流层低层 由 个大气活动中心构成 一个位于北极区 另两个分别位于北太平洋和欧洲 大西洋地区 后 个大气活动中心与北极活动中 第 卷第 期 大气科学学报 年 月! "!! 施宁 张乐英 冬季平流层北极涛动对江南气温的影响 大气科学学报 $ " -!$ )!! )!!! )!0!! ) 6!: 0!! " $ %!! 冬季平流层北极涛动对江南气温的影响 施宁 张乐英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摘要 利用 : $! 及 % $ 两种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冬季北极涛动 与我国江南地区地表气温相关的时空结构

More information

the wave train is out-of-phase and extends in a more southern path 2 in the higher level atmosphere during phase 3 a significant positive anoma

the wave train is out-of-phase and extends in a more southern path 2 in the higher level atmosphere during phase 3 a significant positive anoma 34 3 Vol. 34 No. 3 2011 6 Transactions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Jun. 2011. 2011. J. 34 3 297-304. Yin Zhi-cong Wang Ya-fei Yuan Dong-min. 2011. Analysis of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Meiyu quasi-biweekly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oc

Microsoft Word doc 2012 年第 57 卷第 36 期 :3516 ~ 3521 www.scichina.com csb.scichina.com 中国科学 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亚洲夏季风爆发早晚的新前兆信号 : 冬季南极涛动 高辉, 刘芸芸, 王永光, 李维京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北京 100081 E-mail: gaohui@cma.gov.cn 2012-05-24 收稿,

More information

第 1 期 孙晓娟, 等 : 阿留申低压四种环流指数的分析和比较 75 sitiontimeofintensityindicesi i (i=2,4).instrongeini noevents,thealstrengthenedwithitscenter shiftingeastward;andv

第 1 期 孙晓娟, 等 : 阿留申低压四种环流指数的分析和比较 75 sitiontimeofintensityindicesi i (i=2,4).instrongeini noevents,thealstrengthenedwithitscenter shiftingeastward;andv 第 34 卷第 1 期 大气科学学报 Vol.34No.1 2011 年 2 月 TransactionsofAtmosphericSciences Feb.2011 孙晓娟, 王盘兴, 智海, 等.2011. 阿留申低压四种环流指数的分析和比较 [J]. 大气科学学报,34(1):74 84. SunXiao juan,wangpan xing,zhihai,etal.2011.analysisandcomparisonoffourkindsofcirculationindicesofaleutianlow[j].transatmos

More information

第 1 期 章开美等 : 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年代际异常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65 在 1970 年代后期发生了一次由冷态向暖态的转变, 主要增暖区为赤道以及热带东太平洋 以往研究表明中国降水和海表温度距平 (SS TA) 均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不少学者从不同侧面对中国降水和 SSTA 特别是太平

第 1 期 章开美等 : 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年代际异常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65 在 1970 年代后期发生了一次由冷态向暖态的转变, 主要增暖区为赤道以及热带东太平洋 以往研究表明中国降水和海表温度距平 (SS TA) 均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不少学者从不同侧面对中国降水和 SSTA 特别是太平 第 34 卷第 1 期 2016 年 2 月 干旱气象 JournalofAridMeteorology Vol.34 No.1 Feb,2016 章开美, 李丽平, 陈胜东. 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年代际异常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干旱气象,2016,34(1):64-74,[ZHANGKaimei,LILiping, CHENShengdong.AnalysisofInterdecadalVariationofPrecipitationandImpactFactorsDuringthePre-rainySeasoninSouthChina[J].JournalofAr

More information

4 : , 70, M5, 30, 105, 5 6, C,, 48 18, M15 GM4 FHD, 10 8 ( 2 ), 1 1 Fig.1 Distributionmapofthestudyareaandgeomagnetic

4 : , 70, M5, 30, 105, 5 6, C,, 48 18, M15 GM4 FHD, 10 8 ( 2 ), 1 1 Fig.1 Distributionmapofthestudyareaandgeomagnetic 36 4 2017 7 Ge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 Vol.36 No.4 Jul. 2017 doi:10.19509/j.cnki.dzkq.2017.0429,,. [J].,2017,36(4):222-227. 1,2, 3 1 1,2 1,2 1,2,,, (1., 430071; 2., 430071;3., 210014)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oc

Microsoft Word doc 论文 2010 年第 55 卷第 14 期 :1397 ~ 1408 www.scichina.com csb.scichina.com 中国科学 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大西洋海温异常在 ENSO 影响印度 - 东亚夏季风中的作用 容新尧 1, 张人禾 1, LI Tim 2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6; 2 International Pacific Research

More information

期 王在志等 大气环流模式 海气耦合前后性能的比较 气候和环境变化是气候系统五大圈层 气圈 水圈 岩石圈 冰雪圈 生物圈 相互作用的结果 要真正掌握气候系统的变化规律 必须立足于研究大气海洋陆地海冰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可望 胜任此项研究的工具就是耦合各圈层的气候系统模 式 在现阶段 海陆气冰耦合的数

期 王在志等 大气环流模式 海气耦合前后性能的比较 气候和环境变化是气候系统五大圈层 气圈 水圈 岩石圈 冰雪圈 生物圈 相互作用的结果 要真正掌握气候系统的变化规律 必须立足于研究大气海洋陆地海冰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可望 胜任此项研究的工具就是耦合各圈层的气候系统模 式 在现阶段 海陆气冰耦合的数 第 卷第 期 年 月 大 气 科 学 王在志 宇如聪 包庆 周天军 刘屹岷 王鹏飞 吴国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北京 基于耦合器框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流谱模式 最近成功地实现了与海洋 海冰等气候分量模式的耦合 形成了 非通量调整 的海陆气冰直接耦合的气候模式系统

More information

7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 +94* 4 ' % 论著!! "# $ #% %"&!%'!! $ "( )& * $ +,-.)/ ) 01 " * ). " 2")3 )01 ( /" 433% /1 " 0 "51 " -.)/$ 6',)") 4.))%) 0

7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 +94* 4 ' % 论著!! # $ #% %&!%'!! $ ( )& * $ +,-.)/ ) 01  * ).  2)3 )01 ( / 433% /1  0 51  -.)/$ 6',)) 4.))%) 0 论著!! "# $ #% %"&!%'!! $ "( )& * $ +,-.)/ ) 01 " * ). " 2")3 )01 ( /" 433% /1 " 0 "51 " -.)/$ 6',)") 4.))%) 0 ".. " - 23 )"." ( ).)") 4. " ' $ 7 " #$%"$8 &' + +." 0"3 / 3 3( 0 ) %.% "(% 2). +.) ")( ) (

More information

第5期合

第5期合 兰州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17, 53(5) / 10 月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17,53(5) / October 两类 El Niño 事件对 Hadley 环流及中国气候的影响分析 李艳, 马百胜, 王琪, 路瑶, 王嘉禾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 摘要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刘芸芸.doc

Microsoft Word - 刘芸芸.doc 第 36 卷第 4 期 2012 年 7 月 Vol. 36, No. 4 Jul. 2012 刘芸芸, 丁一汇. 2012. 亚洲 太平洋夏季风系统的基本模态特征分析 [J]., 36 (4): 673-685,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2.11049. Liu Yunyun, Ding Yihui. 2012. Analysis of the leading

More information

苏 洁 吴辉碇 刘钦政 张蕴斐 白 珊 在国内外冰 海洋耦合模式研究基础上 根据渤海水文 气象和冰情特点 以国家海洋环境 预报中心的渤海海冰预报模式和 海洋模式为基础 开发了一个冰 海洋耦合模式 在该耦合 模式中 冰和海洋之间的动量和热量交换是双向的 冰厚和冰密集度的变化不仅由冰表面和冰底的热收支决定 还由开阔水的表面热收支决定 侧重阐述了耦合模式的动力和热力学过程的耦合 并 对模式中一些热力参数进行了讨论

More information

大 气 科 学! #$% & ' ' ' 卷! $ %& $ $ $ #6! $$ $ 0 $ $ $ %&'$ $ ( $ $!0! $!$ &! %%! + 0 ' $! 0 $& '!% '4 %! ' %& $ '!$ $ 0! $ $ 0 '!$ $ $! %4! + 0 ' $ #! :

大 气 科 学! #$% & ' ' ' 卷! $ %& $ $ $ #6! $$ $ 0 $ $ $ %&'$ $ ( $ $!0! $!$ &! %%! + 0 ' $! 0 $& '!% '4 %! ' %& $ '!$ $ 0! $ $ 0 '!$ $ $! %4! + 0 ' $ #! : 第 卷第 期 年 月 大 气 科 学! #$% & ' ' '!! 杨亚力 杜岩 陈海山 等 ( 事件对云南及临近地区春末初夏降水的影响 大气科学 ) + +! - +. $! /! ' ( 0 $! %! 0 + 0 ' $!$ &! %%! #$% & ' ' ' ) 事件对云南及临近地区春末初夏降水的影响 杨亚力 杜岩 陈海山 张永生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More information

任春平 邹志利 在坡度为 的平面斜坡上进行了单向不规则波的沿岸流不稳定运动实验 观测到了沿 岸流的周期性波动 波动周期约为 利用最大熵方法和三角函数回归法求得这种波动的主 频率以及幅值 分析了波动幅值在垂直岸线方向的变化 结果表明该变化与沿岸流变化类似 即在 沿岸流最大值附近这种波动强度最大 为了分析波动的机理 利用线性沿岸流不稳定模型对模型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求得了不稳定运动增长模式和波动周期 并与对应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More information

508 气象第 42 卷 引言 中国地处亚洲季风区, 季风气候显著 秋季是夏季风环流向冬季风环流转变的过渡期 秋季, 热带暖湿气流继续北上, 中高纬度的冷空气活动开始活跃, 干冷气团和暖湿气团在不同地区的交汇造成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变化 不同强度的冷暖气团在某些区域持续的对峙甚至可以带来一些极端天气事件

508 气象第 42 卷 引言 中国地处亚洲季风区, 季风气候显著 秋季是夏季风环流向冬季风环流转变的过渡期 秋季, 热带暖湿气流继续北上, 中高纬度的冷空气活动开始活跃, 干冷气团和暖湿气团在不同地区的交汇造成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变化 不同强度的冷暖气团在某些区域持续的对峙甚至可以带来一些极端天气事件 第 42 卷第 4 期 2016 年 4 月 气象 METEOROLOGICAL MONTHLY Vol.42 No.4 April 2016 聂羽, 孙冷, 李清泉, 等.2016.2015 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及暖湿成因分析. 气象,42(4):507 513. 2015 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及暖湿成因分析 聂羽孙冷李清泉马丽娟 国家气候中心, 北京 100081 提要 : 2015 年秋季, 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More information

卷! ## & 0 $ 0! %% #- $& ' & $$ $ $$ $ " %($ 0 #! 0$" 0 " %% & ' & $$ $ $ $ 0 %& '! $ -!" '$ % $ 0 : $ "$ ; -$ 0 5$ % 00! 0! ' "$ ; -$

卷! ## & 0 $ 0! %% #- $& ' & $$ $ $$ $  %($ 0 #! 0$ 0  %% & ' & $$ $ $ $ 0 %& '! $ -! '$ % $ 0 : $ $ ; -$ 0 5$ % 00! 0! ' $ ; -$ 第 卷第 期 年 月! &$ 金大超 管兆勇 蔡佳熙 等 近 年华东地区夏季异常降水空间分型及与其相联系的遥相关 大气科学 ( ' - $! # %! %% "!& $ $ 0$!$ 0$! ' '$ ' $ ( 近 年华东地区夏季异常降水空间分型及与其相联系的遥相关 金大超 管兆勇 蔡佳熙 江丽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 绍兴市气象局

More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亚洲季风区海 - 陆 - 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 ( 批准号 :ZKCX2-SW-210) ( 纪 )2003-01 亚洲季风区海 - 陆 - 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 1 课题 : 海 - 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 2002 年度第一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一 课题预定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摘自课题任务书 )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调研 ; 通过分析海洋和大气的观测和同化资料,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钱卓蕾.doc

Microsoft Word - 钱卓蕾.doc 第 23 卷第 2 期 2018 年 3 月 气候与环境研究 Vol. 23, No. 2 Mar. 2018 钱卓蕾, 娄小芬, 马洁华, 等. 2018. 2014 年夏季浙江低温多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及与海温异常关系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3 (2): 199 209. Qian Zhuolei, Lou Xiaofen, Ma Jiehua, et al. 2018. Large-scale

More information

第 期 胡潮 等 个 - 模式模拟的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的季节循环!!1!!!!01!1!!! 0 1!8!!1!!!!!!!! 8! 0!!!!!!!)!! 0!!!0! 00!)!!!!!!!!!!!!! 1!! 0!!!!1!!!!!!!)! 0!!! "!!!!0!1!!!!!!!!- 引言

第 期 胡潮 等 个 - 模式模拟的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的季节循环!!1!!!!01!1!!! 0 1!8!!1!!!!!!!! 8! 0!!!!!!!)!! 0!!!0! 00!)!!!!!!!!!!!!! 1!! 0!!!!1!!!!!!!)! 0!!! !!!!0!1!!!!!!!!- 引言 第 卷第 期 大气科学学报 年 月!"!! 胡潮 卢楚翰 管兆勇 等 个 - 模式模拟的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的季节循环 大气科学学报 )) 0-0 - 0%0 9!"!!!!1!!!!0!! -!" -!! 个 -/ 模式模拟的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的季节循环 胡潮 卢楚翰 管兆勇 常春辉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

More information

热带气象学报 卷 资料和方法 为了表征云南全省雨季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年 时间序列 年 的月平均降水资料 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 本文采用的降水资料为云南省 个台站 取雨季 月 平均的降水量构成 年的 文中所用的上层海洋热含量资料为美国 海洋同化资料 中的 料 其时间长度为 年 月 定义为海水深度与海水

热带气象学报 卷 资料和方法 为了表征云南全省雨季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年 时间序列 年 的月平均降水资料 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 本文采用的降水资料为云南省 个台站 取雨季 月 平均的降水量构成 年的 文中所用的上层海洋热含量资料为美国 海洋同化资料 中的 料 其时间长度为 年 月 定义为海水深度与海水 第 卷第 期 年 月 热带气象学报 从 文章编号! 云南省雨季降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 与热带上层海洋热含量分布的关系 郑春怡 黄 菲 普贵明 云南省气象台 云南昆明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系 山东青岛 摘 要利用云南省 个站 究了云南省雨季降水异常 振荡与热带海洋上层热含量的异常分布相关 洋异常偏冷 暖 季的印度洋上层热含量的异常 海深水海盆区上层海洋热状况的异常 年的月平均降水资料 年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准

More information

目录 1. 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 与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相比的创新性 人才培养 合作交流 数据共享等方面的情况 经费使用情况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包括研究计划的调整思路 ) 课题负责人签字... 15

目录 1. 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 与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相比的创新性 人才培养 合作交流 数据共享等方面的情况 经费使用情况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包括研究计划的调整思路 ) 课题负责人签字... 15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014CB953900) 全球变化背景下南海及周边地区春夏气候变异特征 和机理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反馈作用 第一课题 (2014CB953901) 全球变化背景下南海及周边地区春夏季节转换和气 候变异特征 早期信号和物理过程 中期总结报告 课题承担单位 : 中山大学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课题负责人 : 简茂球首席科学家 : 杨崧 2015 年 7 月 目录 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oc

Microsoft Word doc 中国科学 : 地球科学 2013 年第 43 卷第 2 期 : 192 ~ 208 www.scichina.com earth.scichina.com SCIENCE CHINA PRESS 论文 决定北半球冬季哈得莱环流年际变率的三维大气环流图像 : 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 孙咏 12, 周天军 13* 1, 张丽霞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More information

86 热带气象学报第 32 卷 [17] Fan 等发现在欧亚大陆对流层上层的经向遥相关波列对春季欧洲冷空气向亚洲传播起着重要的 [18] 桥梁作用,Wang 等的研究进一步指出热带太平洋对流层上层也存在经向的遥相关, 并且这种遥相关型在南半球环流对东亚气候的影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并将这种遥相关型

86 热带气象学报第 32 卷 [17] Fan 等发现在欧亚大陆对流层上层的经向遥相关波列对春季欧洲冷空气向亚洲传播起着重要的 [18] 桥梁作用,Wang 等的研究进一步指出热带太平洋对流层上层也存在经向的遥相关, 并且这种遥相关型在南半球环流对东亚气候的影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并将这种遥相关型 2016-03-28 09:11:31 第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4.1326.p.20160328.0911.009.html 32 卷第 1 期热带气象学报 2016 年 2 月 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 Vol.32,No.1 Feb.,2016 伯癑, 王澄海. 北半球冬季亚澳振荡与亚澳地区气候的关系 [J]. 热带气象学报,2016,32(1):85

More information

大 气 科 学 卷 0 我国江淮流域的汛期降水关系密切 王会军等的实时回报试验表明 春季大气初始 异常对北半球夏季高纬特别是亚洲地区大气环流走势有重要影响 赵彦等利用两层模式通过跨季度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大气初始异常对东亚 - 高度场和降水距平场的影响 发现初始场异常的作用与 && 异常相比虽说是局地的

大 气 科 学 卷 0 我国江淮流域的汛期降水关系密切 王会军等的实时回报试验表明 春季大气初始 异常对北半球夏季高纬特别是亚洲地区大气环流走势有重要影响 赵彦等利用两层模式通过跨季度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大气初始异常对东亚 - 高度场和降水距平场的影响 发现初始场异常的作用与 && 异常相比虽说是局地的 第 卷第 期 年 月 大气科学!"# $ %&% % ' 大气初始异常在跨季度短期气候预测中作用的研究 郎咸梅 王会军 姜大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 摘 要 针对大气初始异常在跨季度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可能作用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层大气环流格点模式 简称,!-+.!/ 对全球夏季气候进行了 年 +0 +++ 年 集合回报试验 系统地考察了基于大气初始异常条件下模式对跨季度短期气候异常的可预测性

More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 D 辑 : 地球科学 2008 年第 38 卷第 8 期 穿越对流层顶的水汽输送, 即平流层 - 对流层水汽交换对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例如平流层的极干现象就是水汽穿越热带冷对流层顶的结果 [1]. 其次, 平流层 - 对流层水汽交换的研究对深入认识其他大气成份输送过程和正确评估人类活动

中国科学 D 辑 : 地球科学 2008 年第 38 卷第 8 期 穿越对流层顶的水汽输送, 即平流层 - 对流层水汽交换对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例如平流层的极干现象就是水汽穿越热带冷对流层顶的结果 [1]. 其次, 平流层 - 对流层水汽交换的研究对深入认识其他大气成份输送过程和正确评估人类活动 中国科学 D 辑 : 地球科学 2008 年第 38 卷第 8 期 : 1028 ~ 1040 www.scichina.com earth.scichina.com SCIENCE IN CHINA PRESS 青藏高原和热带西北太平洋大气热源在亚洲地区夏季平流层 - 对流层水汽交换的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 12 2* 占瑞芬, 李建平 1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上海 200030;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More information

赵庆云, 等: 2010 年夏季北半球气温异常偏高现象及其成因 第1期 5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 Tmax > 40 C 的高温范围要比 Tmax > 5 C 的高温 点 问 题. 中 国 地 域 辽 阔, 气 候 条 件 复 杂, 是 易 受 气 范围小得多. Tmax > 40

赵庆云, 等: 2010 年夏季北半球气温异常偏高现象及其成因 第1期 5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 Tmax > 40 C 的高温范围要比 Tmax > 5 C 的高温 点 问 题. 中 国 地 域 辽 阔, 气 候 条 件 复 杂, 是 易 受 气 范围小得多. Tmax > 40 第 47 卷 第 1 期 2011 年 2 月 Vol. 47 No. 1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Feb. 2011 文章编号: 0455-2059(2011)01-0052-05 2010 年夏季北半球气温异常偏高现象及其成因 赵庆云 1, 黄建平 2, 吕 萍 2, 张 武 2, 程 鹏 1 1. 兰州中心气象台, 兰州

More information

张礼平253_修订稿.doc

张礼平253_修订稿.doc 第 25 卷第 3 期热带气象学报 Vol.25, No.3 2009 年 06 月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Jun., 2009 文章编号 :1004-4965(2009)03-0321-08 东亚冬季风系统低空环流特征及其对 1 月华中地区气温异常的影响 张礼平 1, 张乐飞 2 (1.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湖北武汉 430074; 2. 武汉大学 /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赵巧莲.doc

Microsoft Word - 赵巧莲.doc 第 18 卷 第 2 期 2013 年 3 月 气 候 与 环 境 研 究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Vol. 18, No. 2 Mar. 2013 赵 巧 莲, 李 崇 银, 李 琳. 2013. 东 亚 经 向 型 气 压 异 常 偶 极 模 与 冬 季 北 太 平 洋 关 键 区 域 海 温 的 关 系 及 其 数 值 模 拟 试 验 [J].

More information

8 年夏季全国气候趋势展望 Oscillatin) 预测系统, 大气环流模式 海 - 气耦合模 初始化 大气 海洋前兆信号 数值模式结果 式 统计模型和动力 - 统计模型 ENSO 事件是指赤道 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增暖或变冷 由于海洋巨大的 ENSO 预测系统 大气所气候预测系统 统计预测模型

8 年夏季全国气候趋势展望 Oscillatin) 预测系统, 大气环流模式 海 - 气耦合模 初始化 大气 海洋前兆信号 数值模式结果 式 统计模型和动力 - 统计模型 ENSO 事件是指赤道 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增暖或变冷 由于海洋巨大的 ENSO 预测系统 大气所气候预测系统 统计预测模型 科技与社会 S & T and Sciety 8 年夏季全国气候趋势展望 彭京备 * 布和朝鲁 郑飞陈红郎咸梅俞越林朝晖张庆云林壬萍 李超凡汪君田宝强包庆穆松宁陆日宇朱江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9 摘要 中科院大气所 ENSO 预测结果显示,8 年夏季 (6 8 月 ),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将处于中性状态 中科 院大气所的全国气候趋势预测结果表明,8 年夏季 (6 8 月 ), 全国总体形势为降水趋于常年

More information

大 气 科 学 卷 空高度场变化如何更好地应用于高原东侧旱涝预测也需深入分析 因此 应用有效的方法进一步研究高原加热与上空环流对川渝地区气候异常的重要影响 建立旱涝预测新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应用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 通过 - 技术 深入研究了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与其上空.# 环流场的时空耦合图

大 气 科 学 卷 空高度场变化如何更好地应用于高原东侧旱涝预测也需深入分析 因此 应用有效的方法进一步研究高原加热与上空环流对川渝地区气候异常的重要影响 建立旱涝预测新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应用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 通过 - 技术 深入研究了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与其上空.# 环流场的时空耦合图 第 卷第 期大 气 科 学 年 月!" #$%&'" #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及上空环流场与 东侧旱涝预测的关系 李跃清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成都 * 摘 要 应用奇异值分解 - 技术研究了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与高原上空.# 高度场及其东侧川渝地区夏季降水场的时空联系和旱涝预测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地面加热场与高度场的第一模态代表了两场间的主要耦合特征 具有高度的时空相关 前期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通过影响后期高原上空.#

More information

第 期 杜美芳 等 基于 %51 资料的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变化与降水变化的关系及其成因分析 引言 世纪 年代以来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 张楠等 这不仅引起气象学家的注意 政府部门及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也与日俱增 对于这一问题 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作了大量研究 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 姚洁等 1%%

第 期 杜美芳 等 基于 %51 资料的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变化与降水变化的关系及其成因分析 引言 世纪 年代以来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 张楠等 这不仅引起气象学家的注意 政府部门及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也与日俱增 对于这一问题 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作了大量研究 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 姚洁等 1%% 第 卷第 期 大气科学学报 年 月! "!! #! 杜美芳 徐海明 邓洁淳 基于 %51 资料的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变化与降水变化的关系及其成因分析 大气科学学报 ) # 5! /; /#!/!!!!!!!!!!!! 1!!! %51 " %!! 基于 %0! 资料的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变化与降水变化的关系及其成因分析 杜美芳 徐海明 邓洁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东台市气象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刘屹岷.doc

Microsoft Word - 刘屹岷.doc 第 37 卷第 2 期 2013 年 3 月 大气科学 Vol. 37, No. 2 Mar. 2013 刘屹岷, 洪洁莉, 刘超, 等. 2013. 淮河梅雨洪涝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推进异常 [J]. 大气科学, 37 (2): 439 450, 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2. 12313. Liu Yimin, Hong Jieli, Liu Chao,

More information

科技与社会 气环流① 是全球气候年际变化的最主要外强迫 也是跨 季度测首要关注的信号 大气所发展的 ENSO 大样 集合报系统能够提前一年测 ENSO 事件的形成 发 展及衰亡过程 具有国际一流的报技巧 中科院大气 所的短期气候测首先由 ENSO 测系统向数值模式和 部分统计模型提供赤道太平洋地区的

科技与社会 气环流① 是全球气候年际变化的最主要外强迫 也是跨 季度测首要关注的信号 大气所发展的 ENSO 大样 集合报系统能够提前一年测 ENSO 事件的形成 发 展及衰亡过程 具有国际一流的报技巧 中科院大气 所的短期气候测首先由 ENSO 测系统向数值模式和 部分统计模型提供赤道太平洋地区的 科技与社会 S & T and Society * 2017 年夏季全国气候趋势展望 ** 彭京备 ** 布和朝鲁 郑飞陈红郎咸梅俞越张庆云马洁华 林壬萍李超凡田宝强穆松宁林朝晖陆日宇朱江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摘要 2017 年春季至夏初,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将处于中性状态 2017 年夏季 (6 8 月 ), 全国总体降水形势趋于常年, 现大范围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不大 计,

More information

58 应用气象学报第 22 卷 [20] 万日金等系统地分析了江南春雨的时空分布, 指出将江南春雨的建立和终结时间分别定为第 13 候和第 27 候比较适当, 同时江南春雨的空间范围被定义为包括长江中下游 (30 N) 以南,110 E 以东的我国东南部地区 [21 22] 赵平等在观测分析的基础上

58 应用气象学报第 22 卷 [20] 万日金等系统地分析了江南春雨的时空分布, 指出将江南春雨的建立和终结时间分别定为第 13 候和第 27 候比较适当, 同时江南春雨的空间范围被定义为包括长江中下游 (30 N) 以南,110 E 以东的我国东南部地区 [21 22] 赵平等在观测分析的基础上 第 22 卷第 1 期 2011 年 2 月 应用气象学报 JOURNALOFAPPLIED METEOROLOGICALSCIENCE Vol.22,No.1 February2011 张博, 钟珊珊, 赵滨, 等. 春季西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对我国江南春雨的影响. 应用气象学报,2011,22(1):57 65. 春季西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对我国江南春雨的影响 张博 1) 钟珊珊 2) 赵滨 1) 何金海

More information

4 期宋大伟等 : 夏季海洋性大陆区域 OLR 年际变动与中国长江中上游旱涝的关系 561 虑与印度洋和中东太平洋 SST 的 跷跷板 结构的关系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澳大利亚 - 印度尼西亚区域降水和南方涛动两者间存在很强的季节性变动 [6-9] 在 MC 气候变动对中国夏季降水年际异常的影响

4 期宋大伟等 : 夏季海洋性大陆区域 OLR 年际变动与中国长江中上游旱涝的关系 561 虑与印度洋和中东太平洋 SST 的 跷跷板 结构的关系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澳大利亚 - 印度尼西亚区域降水和南方涛动两者间存在很强的季节性变动 [6-9] 在 MC 气候变动对中国夏季降水年际异常的影响 第 27 卷第 4 期热带气象学报 Vol.27, No.4 2011 年 08 月 JOURNL OF TROPICL METEOROLOGY ug., 2011 宋大伟, 管兆勇, 唐卫亚. 夏季海洋性大陆区域 OLR 年际变动与中国长江中上游旱涝的关系 [J]. 热带气象学报,2011,27(4): 560-568. 文章编号 :1004-4965(2011)04-0560-09 夏季海洋性大陆区域

More information

图 物理模型

图 物理模型 熊可嘉 王 伟 张万平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上海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安徽芜湖 采用 算法 紊流模型 考虑了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 应用整体求解法计算气固耦合传热问题 讨论了固体壁面间辐射对计算的影响 结果表明 固壁辐射对处于低流速区域的壁 面温度有较大影响 不应忽略 进 回风口的布置不仅影响车室内气流速度和温度的具体数值大 小 而且决定了整个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结构 轿车 热舒适性 计算 固壁辐射 图 物理模型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孙丹.doc

Microsoft Word - 孙丹.doc 第 18 卷第 1 期 2013 年 1 月 Vol. 18, No. 1 Jan. 2013 孙丹, 薛峰, 周天军. 2013. 不同年代际背景下南半球环流变化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J].,18 (1): 51-62, doi:10.3878/j.issn. 1006-9585.2012.11007. Sun Dan, Xue Feng, Zhou Tianjun. 2013. Influence

More information

第 35 卷第 3 期 大气科学学报 Vol. 35 No 年 6 月 Transactions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Jun 卢楚翰, 王蕊, 秦育婧, 等 平流层异常下传对 2009 年 12 月北半球大范围降雪过程的影响 [J

第 35 卷第 3 期 大气科学学报 Vol. 35 No 年 6 月 Transactions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Jun 卢楚翰, 王蕊, 秦育婧, 等 平流层异常下传对 2009 年 12 月北半球大范围降雪过程的影响 [J 第 35 卷第 3 期 大气科学学报 Vol. 35 No. 3 2012 年 6 月 Transactions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Jun. 2012 卢楚翰, 王蕊, 秦育婧, 等. 2012. 平流层异常下传对 2009 年 12 月北半球大范围降雪过程的影响 [J]. 大气科学学报,35( 3) : 304-310. Lu Chu-han,Wang Rui,Qin

More information

气溶胶光学厚度 的测量原理 Ê

气溶胶光学厚度 的测量原理 Ê 肖钟湧 江洪 余树全 周国模 陈然 宋晓东 焦荔 洪盛茂 常杰 江波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南京 浙江林学院国际空间生态与生态系统生态研究中心 杭州 杭州市环境监测总站 杭州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杭州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杭州 气溶胶光学厚度 的测量原理 Ê 仪器和观测 实验场地 数据处理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高光谱反演 浑浊度系数 波长指数 Ê Ê 精度检验 气溶胶光学厚度 浑浊度系数

More information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蒋纯焦 通过采用计量研究 比较研究的方法 对 年以来中国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差异的变迁作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探讨形成和影响高等教育的区域差异的原因 揭示高等教育区域差异与社会变迁区域差异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而建立地方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实行区域推进策略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 当代中国 东中西部 高等教育 区域差异 实证研究 一 建国初期 见图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N doc

Microsoft Word - N doc 中国科学 : 地球科学 2015 年第 45 卷第 9 期 : 1394 ~ 1408 www.scichina.com earth.scichina.com 中国科学 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论文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东亚夏季对流层温差的年代际转折及成因 张丽霞 123* 1, 周天军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More information

期 牛宁等 年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严重秋旱特征及其同期大气环流异常 - " 6""2-"3%% -" " &" "-" " #3%""-" -2" -"22:""# "2- "-" -- 2"26-" %%-"" " " "-"2 #! -"" 3%" " #"2 -""#6 "%-" $%$"" "

期 牛宁等 年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严重秋旱特征及其同期大气环流异常 -  62-3%% -  & -  #3%- -2 -22:# 2- - -- 226- %%-   -2 #! - 3%  #2 -#6 %- $%$ 第 卷第 期 年 月 大 气 科 学!"#$%&% % 年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严重秋旱特征及其同期大气环流异常 牛宁 李建平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兰州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摘 要 利用 年 月的中国 台站降水资料以及.! 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 年秋季发生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的严重干旱 简称 年长江以南秋旱 前兆和发展特征以及秋旱持续期间的东亚大气环流异常

More information

大 气 科 学!"#$ % &'& & 卷 # / #! #! #" $$ $"' && # 9#!### # #: # &# 4 4 %#& #"#$$ #$ &&# %$ 4 #:#. :& #&##:; $%!# : # &!& 4# %& '!:& $ # ## 7 &!# & #%4 #:

大 气 科 学!#$ % &'& & 卷 # / #! #! # $$ $' && # 9#!### # #: # &# 4 4 %#& ##$$ #$ &&# %$ 4 #:#. :& #&##:; $%!# : # &!& 4# %& '!:& $ # ## 7 &!# & #%4 #: 第 卷第 期 年 月 大 气 科 学!"#$ % &'& & 苏同华 薛峰 东亚夏季风环流和雨带的季节内变化 大气科学 '-#. /#! $$ $&& #! #"!"#$ % &'& & 东亚夏季风环流和雨带的季节内变化 苏同华 薛峰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摘 要 基于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及变差度方法 分析了东亚夏季风环流的演变特征 发现东亚地区在夏季期间存在两次明显的次季节突变

More information

王伏村

王伏村 第 37 卷第 2 期 2014 年 3 月 ARID LAND GEOGRAPHY Vol. 37 No.2 Mar. 2014 河西走廊春末夏初降水异常与大气环流及海温场关系 2 王伏村 1, 付双喜 2, 王旭东 3, 沈福 4 5, 李庆玉 (1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 甘肃张掖 734000; 2 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甘肃兰州 730020; 3 内蒙古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内蒙古呼和浩特

More information

青藏高原夏季大气视热源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张镇宏 1 蔡景就 , );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16lgjc05) 1 2 乔云亭 1 简茂球 1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

青藏高原夏季大气视热源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张镇宏 1 蔡景就 , );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16lgjc05) 1 2 乔云亭 1 简茂球 1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 青藏高原夏季大气视热源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张镇宏 1 蔡景就 41530530, 40975030);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16lgjc05) 1 2 乔云亭 1 简茂球 1 中山大学学院 / 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 / 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275 2 广东省气象台,

More information

期 刘向文等 澳洲北部强 弱越赤道气流对应的环流配置 # & #! #!'# / # # ## 指出 北半球东亚经向环流盛行时 南半球中纬也盛行经向环流 而且在近赤道地区存在强烈的向北质量输送 这种情况在澳洲附近尤为显著 其通常对应着澳洲强冷空气活动的发生 南半球副热带到中纬地区的强冷空气活动可触动

期 刘向文等 澳洲北部强 弱越赤道气流对应的环流配置 # & #! #!'# / # # ## 指出 北半球东亚经向环流盛行时 南半球中纬也盛行经向环流 而且在近赤道地区存在强烈的向北质量输送 这种情况在澳洲附近尤为显著 其通常对应着澳洲强冷空气活动的发生 南半球副热带到中纬地区的强冷空气活动可触动 第 卷第 期 年 月 大 气 科 学!"#$ % &'& & 刘向文 孙照渤 李维京 等 澳洲北部强 弱越赤道气流对应的环流配置 大气科学 ( ' - /#&& # &! #! # & #! # ##!" #!"#$ % &'& & ( 澳洲北部强 弱越赤道气流对应的环流配置 刘向文 孙照渤 李维京 黄亮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北京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More information

卷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卷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第 卷第 期 年 月 穆松宁 周广庆 冬季欧亚大陆北部新增雪盖面积变化与中国夏季气候异常的关系 大气科学 & " $, "- -" ". - " " ## %#" #!"# $ %&% % 冬季欧亚大陆北部新增雪盖面积变化与中国夏季气候异常的关系 穆松宁 周广庆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摘 要 利用美国冰雪资料中心 5 " & -6% " "

More information

第 期 房建成等 动态定位的强跟踪卡尔曼滤波研究

第 期 房建成等 动态定位的强跟踪卡尔曼滤波研究 第 卷第 期 年 月 东南大学学报 房建成万德钧吴秋平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 南京 提出一种改进的强跟踪卡尔曼滤波算法 应用于 动态定位滤波中获得明显效果 首先采用描述机动载体运动的 当前 统计模型 建立了一种新的 动态定位扩展卡尔曼滤波模型及其自适应算法 然后 为了进一步提高滤波器的动态性能 改进了周东华等提出的强跟踪滤波器 大大提高了 动态定位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跟踪能力 动态定位 卡尔曼滤波

More information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福州市生态城市初步研究姓名 : 李楠申请学位级别 : 硕士专业 : 环境科学指导教师 : 隋玉柱 20080615 青岛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y 鞭 福州市地貌类勉图 圈 t E冀 t 暖融 憎 r一1 t 例口A f 震 扩阄 图3 1福州市地貌类型图 图3 2福州市土壤分布图 3 海岸曲折 海域广阔 多港湾 多岛屿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邱金晶.doc

Microsoft Word - 邱金晶.doc 第 37 卷第 5 期 2013 年 9 月 Vol. 37, No. 5 Sept. 2013 邱金晶, 孙照渤. 2013. 夏季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垂直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活动的关系 [J]., 37 (5): 1129-1142, doi:10.3878/j.issn. 1006-9895.2013.12174. Qiu Jinjing, Sun Zhaobo. 2013. Variation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吴荷.doc

Microsoft Word - 吴荷.doc 第 20 卷第 1 期 2015 年 1 月 Vol. 20, No. 1 Jan. 2015 吴荷, 陈海山, 黄菱芳. 2015. 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 [J].,20 (1): 119 128,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14.14003. Wu He, Chen Haishan, Huang Lingfang. 201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张顾炜.doc

Microsoft Word - 张顾炜.doc 第 40 卷第 2 期 2016 年 3 月 大气科学 Vol. 40 No. 2 Mar. 2016 张顾炜, 曾刚, 倪东鸿, 等. 2016. 西南地区秋季干旱的年代际转折及其可能原因分析 [J]. 大气科学, 40 (2): 311-323. Zhang Guwei, Zeng Gang, Ni Donghong, et al. 2016. Decadal shift of autumn drought

More information

!"#$%&'&& 卷 部分地区出现了持续性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这场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亿元人民币 持续性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极端灾害对交通运输 能源供应 电力传输 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事件的强度不断增大 百年或几十年一遇的超强台风 极端干旱或异

!#$%&'&& 卷 部分地区出现了持续性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这场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亿元人民币 持续性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极端灾害对交通运输 能源供应 电力传输 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事件的强度不断增大 百年或几十年一遇的超强台风 极端干旱或异 第 卷第 期 年 月!"#$%&'&& 张庆云 陶诗言 彭京备 我国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成因机理的研究进展 大气科学 (,'-.,#/!$#& /#! 我国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成因机理的研究进展 张庆云 陶诗言 彭京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摘 要 全球变暖背景下 极端灾害事件增加的可能性不断增大 加强极端异常灾害事件成因机理的研究 对提高短期气候预测水平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陈锐丹.doc

Microsoft Word - 陈锐丹.doc 第 36 卷第 5 期 2012 年 9 月 Vol. 36, No. 5 Sept. 2012 陈锐丹, 温之平, 陆日宇, 等. 2012. 华南 6 月降水异常及其与东亚 太平洋遥相关的关系 [J]., 36 (5): 974-984, doi:10.3878/j.issn.1006-9895. 2012.11209. Chen Ruidan, Wen Zhiping, Lu Riyu, et

More information

2012/2013年东北地区冬季异常低温多雪的气候背景分析

2012/2013年东北地区冬季异常低温多雪的气候背景分析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4, 3, 61-68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4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ccrl http://dx.doi.org/10.12677/ccrl.2014.32010 Climate Background Analysis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v = 2 gr 2 ( p h p a 9η ) v 2 gr 2 ( p h p a 9η = ) α = R 2 ω g 6-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4- 5-6- 7-8- 6-12 1. 2. 3. 1 4. 5. 2 6. 7. 8. 9. 310. 11. 4 12. 1 1 2 2 1. 2. 3. 6-16

More information

2 : 235 [17] ( ) 70 [18~20] [21] [22] [23] [2425] [26] [27] 31 ( ) 1 [13] [28] : CV vw = n i=1 槡 (Y i - Y) 珚 2 (P i /P ) 珚 Y

2 : 235 [17] ( ) 70 [18~20] [21] [22] [23] [2425] [26] [27] 31 ( ) 1 [13] [28] : CV vw = n i=1 槡 (Y i - Y) 珚 2 (P i /P ) 珚 Y 31 2 2012 2 GEOGRAPHICAL RESEARCH Vol.31No.2 Feb.2012 ( 210046) : 1978~1987 1987~2008 1978 ;1987 ;2008 1978 ;1987 GDP ;2008 GDP : ; ;Mann-Kendal ; ; :1000-0585(2012)02-0234-11 [1~8] [9] [10] 90 20 80 90

More information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半 导 体 学 报! " # $%&'%' $!&' #% #$1 /#1 $'! / ?/ ?/ / 3 0,?/ ) * +!!! '!,!! -. & ' $! '! 4% %&1)/1(7%&)03 (% )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半 导 体 学 报!  # $%&'%' $!&' #% #$1 /#1 $'! / ?/ ?/ / 3 0,?/ ) * +!!! '!,!! -. & ' $! '! 4% %&1)/1(7%&)03 (% )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 $!&'#%#$1/#1 $'! /18103 2?/03101?/18103 /3 0,?/0301.13 )*+!!! '!,!! -.&' $!'! 4%%&1)/1(7%&)03(%)%&,%*(1&0)%$-0*,%30)17*1*)0(+1(1+&1*+*),)1; &113(%44(10&.0701&0-&00*/)%;()1%-1+%&0)0*1*)%

More information

482 犃犮狋犪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气象学报 2015,73(3) 关键词 高温, 下沉运动, 非绝热加热, 哈得来环流, 海表温度 中图法分类号 P 引言 2013 年夏季中国中东部出现了少有的持续异常高温天气, 许多地区连续高温日数和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482 犃犮狋犪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气象学报 2015,73(3) 关键词 高温, 下沉运动, 非绝热加热, 哈得来环流, 海表温度 中图法分类号 P 引言 2013 年夏季中国中东部出现了少有的持续异常高温天气, 许多地区连续高温日数和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doi:10.11676/qxxb2015.035 气象学报 2013 年盛夏中国中东部高温天气的成因分析 邹海波 1 吴珊珊 2 单九生 1 王四化 3 ZOU Haibo 1 WUShanshan 2 SHANJiusheng 1 WANGSihua 3 1. 江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中心, 南昌,330046 2. 江西省气候中心, 南昌,330046 3. 广州市气象局, 广州,511430

More information

印度崛起对中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印度崛起对中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年第 期 刘少华 高祖吉 印度是继中国之后又一个迅速崛起的国家 印度崛起对地区和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更是全方位的 印度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也增添了解决南海问题的变数 加大了中印边境问题解决的难度 影响中国在中亚的发展 对中国的印度洋航线和南亚战略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印度崛起是中国面临的新挑战 印度崛起 地缘政治 影响 印度崛起对中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年第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孙颖.doc

Microsoft Word - 孙颖.doc 第 38 卷第 6 期 2014 年 11 月 大气科学 Vol. 38 No. 6 Nov. 2014 孙颖, 徐海明, 邓洁淳. 2014. 太平洋 日本遥相关型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成因 [J]. 大气科学, 38 (6): 1055 1065, doi:10.3878/j.issn.1006-9895.1402. 13273. Sun Ying, Xu Haiming, Deng Jiechun.

More information

? Ⅰ Ⅱ Ⅲ Ⅳ !!!!!!!!!!!!!!!!!!!!!!!!!!!!!!!!!!!!!!!!!!!!!!!!!!!!! !!!!!!!!!!!!!!!!!!!!!!!!!!!!!!!!!!!!!!!!!!!!!!!!!!!!!!!!!!!!!!!!!!!! !!!!!!!!!!!!!!!!!!!!!!!!!!!!!!!!!!!!!!!!!!!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刘伟光.doc

Microsoft Word - 刘伟光.doc 第 43 卷第 1 期 2019 年 1 月 大气科学 Vol. 43 No. 1 Jan. 2019 刘伟光, 陈海山, 俞淼. 2019. 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东亚夏季环流和降水模拟的影响 [J]. 大气科学, 43 (1): 64 74. Liu Weiguang, Chen Haishan, Yu Miao. 2019. Impacts of cumulus convective parameterization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谭红建.doc

Microsoft Word - 谭红建.doc 第 39 卷第 6 期 2015 年 11 月 大气科学 Vol. 39 No. 6 Nov. 2015 谭红建, 蔡榕硕. 2015. 2000 年以来福州地区夏季极端高温的新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大气科学, 39 (6): 1179 1190. Tan Hongjian, Cai Rongshuo. 2015. New characteristics of heat extremes in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C1F5D2D9E1BAA3ADD6D0BFC6D4BACFEEC4BFC8BABCF2B1A82D B5DA33C6DA2DB8DFD4ADCFEEC4BF202E646F63>

<4D F736F F D20C1F5D2D9E1BAA3ADD6D0BFC6D4BACFEEC4BFC8BABCF2B1A82D B5DA33C6DA2DB8DFD4ADCFEEC4BF202E646F6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群 圈层相互作用与亚洲季风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简报第 2 卷第 3 期 2010 年 11 月 第一项目 青藏高原和亚印太热力异常对亚洲季风年际 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2010 年年度总结报告 本年度总结为逐人列出项目成员的个人总结 按课题顺序, 项目成员为马耀明, 阳坤, 胡泽勇, 周立波 ; 段安民, 吴国雄, 任荣彩, 李晓峰 ; 刘屹岷, 施建成, 刘新 1. 马耀明按计划完成预定的年度工作内容和研究任务,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薛峰.doc

Microsoft Word - 薛峰.doc 第 42 卷第 6 期 2018 年 11 月 Vol. 42 No. 6 Nov. 2018 薛峰, 段欣妤, 苏同华. 2018. 强 El Niño 衰减年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 :1998 年和 2016 年的对比分析 [J]., 42 (6): 1407 1420. Xue Feng, Duan Xinyu, Su Tonghua. 2018. Intraseasonal variation

More information

自然科学版 预处理 视盘粗定位 视盘垂直坐标的粗定位 视盘水平坐标的粗定位

自然科学版 预处理 视盘粗定位 视盘垂直坐标的粗定位 视盘水平坐标的粗定位 自然科学版 文章编号 视网膜图像中视盘的快速自动定位方法 赵晓芳 林土胜 李碧 摘 要 基于眼底视网膜血管的分布结构及视盘本身的特点 提出一种快速自动定位视盘的方法 首先根据视网膜血管的网络分布结构大致定位视盘的垂直坐标 然后根据视盘 的亮度信息及视盘与血管的关系来定位视盘的水平坐标 最后把视盘限定在以粗定位的视盘为中心的一个小窗口内 用 变换精确定位视盘中心 该方法不需要事先分割视网膜血管 也不需要对算法进行训练

More information

130 应用气象学报第 29 卷 带南支西风槽西风汇合而形成 副热带季风与我国 [19] 东部汛期降水的联系也已做过研究 鉴于此, 本文利用东亚至南海西太平洋对流层低层纬向风建立表征江南春雨的环流指数, 并探讨该指数与同期降水和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 此外, 通过指数的建立, 在数值模式降水要素预报的基

130 应用气象学报第 29 卷 带南支西风槽西风汇合而形成 副热带季风与我国 [19] 东部汛期降水的联系也已做过研究 鉴于此, 本文利用东亚至南海西太平洋对流层低层纬向风建立表征江南春雨的环流指数, 并探讨该指数与同期降水和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 此外, 通过指数的建立, 在数值模式降水要素预报的基 第 29 卷第 2 期 2018 年 3 月 应用气象学报 JOURNALOFAPPLIED METEOROLOGICALSCIENCE Vol.29,No.2 March2018 张博, 金荣花, 赵滨, 等. 一个表征江南春雨的环流指数及其天气学特征. 应用气象学报,2018,29(2):129 140. DOI:10.11898/1001 7313.20180201 一个表征江南春雨的环流指数及其天气学特征

More information

第5期合

第5期合 兰州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17, 53(5) / 10 月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17,53(5) / October 冬季两类 ENSO 事件对欧亚地区阻塞高压的影响 李艳, 路瑶, 王嘉禾, 王琪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 摘要 : 利用 1979-2015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 39 卷第 7 期海洋学报 Vol.39,No.7 2017 年 7 月 HaiyangXuebao July2017 罗蕊, 祁莉, 张文君, 等. 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北极海冰的可能影响 [J]. 海洋学报,2017,39(7):53-69,doi:10.3969/j.issn. 0253-4193.2017.07.006 LuoRui,QiLi,ZhangWenjun,etal.ThepossibleinfluenceofseasurfacetemperatureanomaliesoverthetropicalPacificontheArcticseaice[J].HaiyangXuebao,2017,39(7):53-69,doi:10.3969/j.issn.0253-4193.2017.07.006

More information

钱伊恬 等 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季提早展开 超级厄尔尼诺的影响 论著 7$"' #.% 这一东风爆发阻止了 年的冬季 $ 的发展 并且根据充放电理论 $" 爆发的东风阻碍了暖水向两极输送 暖水储存了下来 因此停止的 $ 却没有在 年转变成 9$ 反而为 的超强 $ 积蓄了力量 9&$"&"' 3'&"

钱伊恬 等 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季提早展开 超级厄尔尼诺的影响 论著 7$' #.% 这一东风爆发阻止了 年的冬季 $ 的发展 并且根据充放电理论 $ 爆发的东风阻碍了暖水向两极输送 暖水储存了下来 因此停止的 $ 却没有在 年转变成 9$ 反而为 的超强 $ 积蓄了力量 9&$&' 3'& 年 第 卷 第 期 专刊!"#$%&'#" '! 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季提早展开 / 超级厄尔尼诺的影响 钱伊恬 徐邦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 联系人 /$"($"#$%&'#" 收稿 接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计划 资助项目 4 摘要 年 月西北太平洋上异常出现了 个热带风暴

More information

80 犃犮狋犪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气象学报 2011,69(1) 1 引言 非绝热加热是大气运动及其发生的主要能源, 了解大气热源特征是理解天气和气候变化的一个基础性工作, 因此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由于出发点不同, 冷热源有不同的概念 ( 叶笃正等,1957): 一是从下垫面

80 犃犮狋犪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气象学报 2011,69(1) 1 引言 非绝热加热是大气运动及其发生的主要能源, 了解大气热源特征是理解天气和气候变化的一个基础性工作, 因此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由于出发点不同, 冷热源有不同的概念 ( 叶笃正等,1957): 一是从下垫面 0577 6619/2011/69(1) 0079 88 犃犮狋犪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 气象学报 冬季青藏高原大气热状况分析 Ⅰ: 气候平均 宇婧婧 1,2,3 刘屹岷 1 吴国雄 1 YUJingjing 1,2,3 LIU Yimin 1 WU Guoxiong 1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2.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王春学.doc

Microsoft Word - 王春学.doc 第 39 卷第 3 期 2015 年 5 月 Vol. 39 No. 3 May 2015 王春学, 马振峰, 王佳津, 等. 2015. 华西秋雨准 4 年周期特征及其与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关系 [J]., 39 (3): 643 652, doi:10.3878/j.issn. 1006-9895.1408.14141. Wang Chunxue, Ma Zhenfeng, Wang Jiajin,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 35 卷第 期西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3 年 月 Vol.35 No. JouralofSouthwestUiversity (NaturalScieceEditio) Feb. 3 文章编号 :673 9868(3) 69 4 一类积分型 Meyer-KiḡZeler-Bzier 算子的点态逼近 赵晓娣, 孙渭滨 宁夏大学数学计算机学院, 银川 75 摘要 : 应用一阶 DitziaṉTotik

More information

附表一 毕业论文 ( 设计 ) 开题报告 论文 ( 设计 ) 题目 : 春季印度洋海温异常及持续对夏季亚洲季风区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目的 : 长期以来, 海洋的异常尤其是直接与大气进行相互作用的海表温度的异常对全球天气气候的影响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对于印度洋区域来说, 春季海温最高, 而

附表一 毕业论文 ( 设计 ) 开题报告 论文 ( 设计 ) 题目 : 春季印度洋海温异常及持续对夏季亚洲季风区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目的 : 长期以来, 海洋的异常尤其是直接与大气进行相互作用的海表温度的异常对全球天气气候的影响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对于印度洋区域来说, 春季海温最高, 而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 : 春季印度洋海温异常及持续对夏 季亚洲季风区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院 专 系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业 : 大气科学 学生姓名 : 李振宁 学号 :10357022 指导教师 : 杨崧 ( 教授 ) 二〇一四年五月 附表一 毕业论文 ( 设计 ) 开题报告 论文 ( 设计 ) 题目 : 春季印度洋海温异常及持续对夏季亚洲季风区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目的 : 长期以来, 海洋的异常尤其是直接与大气进行相互作用的海表温度的异常对全球天气气候的影响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刘丽.doc

Microsoft Word - 刘丽.doc 第 42 卷第 5 期 2018 年 9 月 大气科学 Vol. 42 No. 5 Sept. 2018 刘丽, 谭言科, 夏淋淋. 2018. 北太平洋冬季天气尺度涡旋的机理分析 [J]. 大气科学, 42 (5): 977 986. Liu Li, Tan Yanke, Xia Linlin. 2018. The possible physical mechanism for the synoptic-scale

More information

WDR 2010 EAP booklet CH.indd

WDR 2010 EAP booklet CH.indd 东亚与太平洋地区 气候变化要求变革 Act Now, Act Together, Act Differently 2 行动的理由 规划未来 3 气候变化 : 对增长与福祉的威胁 4 5 促进气候智能型增长 6 7 减少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 8 9 扩大气候变化融资规模 10 11 发明推广气候智能型技术 12 2010 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 http://www.worldbank.org/wdr2010

More information

24 海洋学报 38 卷 变暖 ) 和 LaNi a 事件 ( 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变冷 ) 的交替发生 已有研究表明,IOD 和 ENSO 之间可以通 [4 7] 过 Walker 环流, 即大气桥过程相互影响 Izumo [8] 等指出,IOD 信号对 1 年后的 ENSO 预报而言是非常有效的预

24 海洋学报 38 卷 变暖 ) 和 LaNi a 事件 ( 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变冷 ) 的交替发生 已有研究表明,IOD 和 ENSO 之间可以通 [4 7] 过 Walker 环流, 即大气桥过程相互影响 Izumo [8] 等指出,IOD 信号对 1 年后的 ENSO 预报而言是非常有效的预 第 38 卷第 12 期海洋学报 Vol.38,No.12 2016 年 12 月 HaiyangXuebao December2016 徐腾飞, 周慧. 海洋再分析资料中 IOD ENSO 遥相关的海洋通道机制分析 [J]. 海洋学报,2016,38(12):23 35,doi:10.3969/j. issn.0253 4193.2016.12.003 XuTengfei,ZhouHui.OceanicchanneldynamicsoftheIOD

More information

没有幻灯片标题

没有幻灯片标题 大气 - 海洋学概论 第七章 海 - 气相互作用和气候异常 郑建秋 qiu@ustc.edu.cn 海 - 气相互作用研究重要性和可行性 1. 在地球上, 海洋面积辽阔, 对长期天气和气候的变化有重要影响 2. 大规模的海洋考察和探测, 特别是人造地球卫星的问世, 能广泛和有效地提供海洋与大气的各种信息 为开展海 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天气和气候影响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大气 - 海洋学概论 2 关于海

More information

1140 气象第 39 卷 引言 梅雨期是东亚夏季风季节性北推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雨带主要徘徊在长江流域附近,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旱涝有重要影响 梅雨期 (6 7 月 ) 的强降水与梅雨区洪涝灾害密切相关, 如 1991 年梅雨期暴雨所造成的江淮地区洪涝灾害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1140 气象第 39 卷 引言 梅雨期是东亚夏季风季节性北推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雨带主要徘徊在长江流域附近,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旱涝有重要影响 梅雨期 (6 7 月 ) 的强降水与梅雨区洪涝灾害密切相关, 如 1991 年梅雨期暴雨所造成的江淮地区洪涝灾害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第 39 卷第 9 期 2013 年 9 月 气象 METEOROLOGICAL MONTHLY Vol.39 No.9 September 2013 蒋薇, 高辉.2013.21 世纪长江中下游梅雨的新特征及成因分析. 气象,39(9):1139 1144. 21 世纪长江中下游梅雨的新特征及成因分析 蒋薇 1 高辉 2 1 江苏省气候中心, 南京 210008 2 国家气候中心, 北京 100081

More information

98

98 /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 /... 人本与物本 翻译 与 语义谱系分析比较 牛云平, 杨秀敏 (., ;., ) : 翻译 与 的语义谱系有着根本不同之处 : 前者的本义是语官及其解释活动, 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 ; 后者的本义则是物体搬移行为, 具有明显的物化特征 两词的语义谱系不同, 决定了各自理论发展形态有别, 证明了中西翻译学自然而然地有着不同的研究重心和研究取向 因此, 中国学人强求与西人苟同乃是不智之举,

More information

夏 阳等 : 中国西南地区春季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异常的环流特征 511 及准 5a 的活动周期 对流层中低层副热带地区的异常气旋式环流波列形成的异常气流将洋面上空的水汽向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输送, 暖湿气流与异常活跃的北方冷空气活动相配合, 加上西南地区大气低层辐合 高层辐散而产生抽吸作用, 使得当地对

夏 阳等 : 中国西南地区春季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异常的环流特征 511 及准 5a 的活动周期 对流层中低层副热带地区的异常气旋式环流波列形成的异常气流将洋面上空的水汽向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输送, 暖湿气流与异常活跃的北方冷空气活动相配合, 加上西南地区大气低层辐合 高层辐散而产生抽吸作用, 使得当地对 doi:10.11676/qxxb2016.038 气象学报 中国西南地区春季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 异常的环流特征 夏阳 1,2 万雪丽 3 严小冬 4 吴磊 3 龙园 1 XIA Yang 1,2 WAN Xueli 3 YAN Xiaodong 4 WU Lei 3 LONG Yuan 1 1. 六盘水市气象局, 六盘水,553000 2. 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贵阳,550002 3.

More information

万日金等 : 江南春雨和南海副热带高压的时间演变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 801 因此在分析预测东亚气候异常时必须同时关注全球气候异常背景 关键词 江南春雨, 东亚夏季风, 南海副高, 相关分析, 时间指数 中图法分类号 P 引言东亚夏季风的环流和降水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

万日金等 : 江南春雨和南海副热带高压的时间演变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 801 因此在分析预测东亚气候异常时必须同时关注全球气候异常背景 关键词 江南春雨, 东亚夏季风, 南海副高, 相关分析, 时间指数 中图法分类号 P 引言东亚夏季风的环流和降水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 0577 6619/2008/66(5) 0800 07 犃犮狋犪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 气象学报 江南春雨和南海副热带高压的时间演变及其与 东亚夏季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 万日金 1 王同美 2 吴国雄 3 WAN Rijin 1 WANG Tongmei 2 WU Guoxiong 3 1.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上海,200030 2.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广州,510275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 38 卷 第 1 期 2018 年 2 月 海洋气象学报 JOURNAL OF MARINE METEOROLOGY Vol.38 No.1 Feb., 2018 陈海山, 杨静秋, 张莞昕, 等. 中国东北初夏降水与冷涡活动及西亚春季陆面热力异常的可能联系 [ J]. 海洋气象学报,2018, 38(1):10 16. Chen Haishan,Yang Jingqiu, Zhang Wanxin,

More information

500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第 15 卷 90 年代初期到 21 世纪初期偏多, 在 2003~2009 年又偏少 ; 秋季降水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以来 偏少, 其中,2002~2009 年严重偏少 ; 冬季降水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到 2009 年也偏少 [4

500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第 15 卷 90 年代初期到 21 世纪初期偏多, 在 2003~2009 年又偏少 ; 秋季降水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以来 偏少, 其中,2002~2009 年严重偏少 ; 冬季降水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到 2009 年也偏少 [4 2014-10-11 15:57 hp://www.cnk.n/kcm/do/10.7666/j.n.1009-3443.201311008.hm 第 15 卷第 5 期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Vo.15No.5 2014 年 10 月 JounoPLA UnvyoScncndTchnoogy (NuScncEdon) Oc.2014 中国西南秋季旱涝的诊断分析 蔡荣辉 1,2, 耿新

More information

论高校薪酬制度改革与人才强校战略 三 实施薪酬制度改革的效果 分配制度的改革就是在提高广大职工收入水平的基础上 重点要提高拔 尖人才的工资性收入及各种福利待遇 自从实施薪酬制度改革以来 我校职 工的工资性收入普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薪酬改革方案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支 持和欢迎 根据我们的调查 自 1999 年薪酬制度改革以来我校职工的工资性 收入增长了近 3畅 5 倍 具体增长情况见下图 1 图 1 199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纪忠萍.doc

Microsoft Word - 纪忠萍.doc 第 40 卷第 2 期 2016 年 3 月 Vol. 40 No. 2 Mar. 2016 纪忠萍, 谷德军, 林爱兰. 2016. 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多尺度统计预测模型 [J]., 40 (2): 227 242. Ji Zhongping, Gu Dejun, Lin Ailan. 2016. A multiscale statistical prediction model of East Asian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