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年第 4 期 义对于获得民心和巩固政权的重要意义, 在攻取浙东未占领地区的时候 (1359) 又反复告诫诸将 : 仁义足以得天下, 而威武不足以服人心 夫克城虽以武而安民必以仁, 吾师比入建康, 秋毫无犯, 故一举而遂定 今新克婺城, 民始获苏,

Similar documents
1952 年 ( 昭和 27 年 ) 29 壬辰 ( みずのえたつ ) 50 癸丑 49 壬子 48 辛亥 47 庚戌 46 己酉 45 戊申 44 丁未 43 丙午 42 乙巳 41 甲辰 40 癸卯 39 壬寅月干支 6 日 7 日 7 日 8 日 8 日 7 日 7 日 6 日 5 日 5 日

干支暦140年表.xls

ii Copyright Copyright Marip The Feng Shui Firm Tous droits de traduction, de reproduction et d adaptation réservés pour tous pays Illustrat

? Ⅰ Ⅱ Ⅲ Ⅳ ~

!!!!!!!!!!!!!!!!!!!!!!!!!!!!!!!!!!!!!!!!!!!!!!!!!!!!!!!!!!!!!!!!!!!!!!!!!!!!!!!!!!!!!!!!!!!!!!!!!!!!!!!!!!!!!!!!!!!!!!!!!!!!!!!!!!!!!!!!!!!!!!!!!!!!!!

untitled

1 6 [] 瑏瑢 瑏瑣 瑏瑤 : 939 瑏瑠 7 / 瑏瑠 11 瑏瑡 : 1932 瑏瑢 瑏瑣 70 20

!!!!!!!!!!!!!!!!!!!!!!!!!!!!!!!!!!!!!!!!!!!!!!!!!!!!!!!!!!!!!!!!!!!!!!!!!!!!!!!!!!!!!!!!!!!!!!!!!!!!!!!!!!!!!!!!!!!!!!!!!!!!!!!!!!!!!!!!!!!!!!!!!!!!!!

Auspicious Wedding dates 2014 by

TablesDivision_Chinois


Calendrier des ans

9 ~ ~ ~ 0 00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二 中国老年教育分析框架 赋权增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7 9~9 9 ( ) 7 70 ( ) 7 ; ; 9 瑏瑠 : ; 瑏瑡 : 0 ; : 0 9~ ; : 0 ~ ; : 0 ; : : 0 ~7 ; : ( ) : 0 ~ ;: ( ) : 0 7~0 ; : (97~ 97 ) : 0 ~7 ; : 009 ~9 ; 0 : ( ) 0

38 6 ( ) : [ ] 7 ( ) 8 : (1242~1303 ) 9; ( ) (1285) 瑏瑠 ; (1259~1303 (1272~1348 ) : ( 9 ) : ) 瑏瑠 : : : 1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 瑏瑠 瑏瑡 瑏瑢 B28 /

)!!!! % &! (! (% & 琡考! 日知录 (% 部 &! (% & (!! )!!! % & #! %! & #!!!!!! % & % &!! 矻矻不已可比 书中间有误字 亦不及全校本! 精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孙锡芳 明代陕北地区驿站交通的发展及其对军事 经济的影响 鄜城驿 今富县城内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 :,, ://.. / / / / /., / / 4,,

%!

公司

7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 +94* 4 ' % 论著!! "# $ #% %"&!%'!! $ "( )& * $ +,-.)/ ) 01 " * ). " 2")3 )01 ( /" 433% /1 " 0 "51 " -.)/$ 6',)") 4.))%) 0

Ⅰ Ⅱ Ⅲ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一 补助边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

论抗战时期医学高校的迁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二 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状况

二 基于信息的微艺术


174 ( ) (PPS) % 47.5%; 50.8% 49.2% % 45.6% 53.6% 46.4% 2010 : % 48.4% 53.5% 46.5% ;

巨变 村落的终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1,,,. %,. % 2,, %, ;,,,, 3,,,, 4 ( ) ( ) ( ) (),, %, 5,,,,,,,,, 1 :,, ://.. / / - / /., 2 :,, 3 :, 4,,, 5 ( ),,, ( ),, ( ), ( ), ( );

( ),, :1 : : ( ), 2 :, 3 : ( ), 4 : 5 : :, 6 :,,,,,,,,, :,,,.....,,,, 1, ;2,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¼ ½ ¾ ¼ ½ ¾


注入新能量明確新方向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求是学刊 19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18 山东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8 同济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1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7 安徽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7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赵燕菁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寺院财产管理研究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57

公务员版 B 河北 公务员版 B 河北 公务员版 C 河北 公务员版 C 河北 公务员版 C 河北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 一 革命党人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 %& #&

非营利组织专职人员专业化问题研究

56 ; ; ; 70% % % ( ) ~ 3 7~ (1722) ( 1) 1 21 (10 ) 4 (1582~1586) 3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浙江每 万人中拥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数及居全国位次 表 年按不同学业完成情况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 # # # #


Ⅰ Ⅱ Ⅲ Ⅳ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 #!! #!! #!! # %! # %!! #!!! #! # %& ()

98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交通立法与交通管理 %& %& %& %&!!!!! # # #!!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 #! #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 (


标题

¹ º» ¹ ¹ ¹ ª ¹ ¹¹ ¹ ¹ ¹ ¹ ¹ ¹ ¹ ¹ º»

; ; : ; : 2002 ;: ; : 1; : : 2009 : ; : ; : (1


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 &!!! & % % ( (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一 家长地位!!!!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Transcription: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JOURNALOFSHANDONG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2015 年第 60 卷第 4 期 ( 总第 261 期 ) 2015 Vol.60 No.4(SerialNo.261) 朱元璋人口政策探析 方 琳 (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 : 从元末战争中朱元璋推行不杀戮政策至洪武三年, 是朱元璋人口政策的萌芽时期, 以保护和安抚为主 从洪武三年起, 为人口政策的发展和定型时期 这一时期, 明政府严格管理人口 调整人口分布 增加劳动人口 优恤高年 赈灾恤孤, 政策更加稳定并逐步走向制度化, 体现出浓厚的民本主义特征, 符合 民众国强 人地相称 等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但同时也存在政策僵化封闭 强制性和优恤的有限性 差别性等局限 关键词 : 明代 ; 朱元璋 ; 人口政策中图分类号 : K2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5973(2015)04-0125-09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15.04.014 朱元璋开明代人口政策之先河, 其人口政策对于整个明代经济 政治发展及中后期人口政策的选择都具有重要影响 学术界关于朱元璋人口政策的研究状况 : 一是对朱元璋的专门研究涉及到其人口政策的部分内容 1 ; 二是对明代初期人口政策的研究 2 ; 三是对明代人口政策部分内容的研究 3 综上, 目前学界关于朱元璋人口政策的研究存在着不够全面和不够深入等问题, 所以笔者想对此展开专题论述 一般来说, 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人口政策 既反映了这个时期统治者的人口思想, 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朱元璋的人口政策同样具备这样的特征 他在政权建立初期采用的以 保护和安抚 为特征的人口政策更说明了这一点 在元末统一战争中, 朱元璋就主张不滥杀无辜, 在发兵攻取镇江时 (1356 年 ) 曾告诫将士 : 吾自起兵, 未尝妄杀, 今汝等将兵往, 当体吾心, 戒戢士卒, 城下之日, 毋焚掠, 毋杀戮, 有犯令者处以军法, 纵之者罚无赦 4 后来, 他越来越认识到不杀戮 行仁 收稿日期 :2015-06-06 作者简介 : 方琳 (1973 ), 女, 河南南阳人,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哲学科社教研部副教授 1 吴晗 : 朱元璋传, 天津 :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年 ; 冯尔康 : 论朱元璋农民政权的 给民户由, 历史研究 1978 年第 10 期 ; 王卫平 : 朱元璋社会保障思想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科版 )2012 年第 7 期 这些论著中对朱元璋争夺劳动力 移民给田 抚恤孤贫及优待高年等人口政策均有论述 2 张民服 : 试论明初的人口政策,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3 期 此文对朱元璋人口政策的许多内容有所涉及, 指出明初人口政策 农为国本 和 休养生息 的时代特色, 但着眼点是明代初年, 所以关于朱元璋的人口政策的论述仍不够全面和深入 3 孟森 : 明开国以后之制度, 文史杂志 1944 年第 3 卷第 7 8 期 ; 陈鸣钟 : 试论明建国初年土田户口赋役诸制度, 史学月刊 1957 年第 3 期 ; 曹树基 中国人口史 明时期,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 ; 栾成显 : 明代黄册研究,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 ; 牛建强 : 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 开封 :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年 ; 张民服 : 试论明代的人口管理制度, 河南社会科学 2007 年第 5 期 这些论著虽然涉及朱元璋时期人口政策的多项内容, 但因研究内容或涵盖多项制度, 或涵盖整个明代, 所以对朱元璋人口政策的探讨亦显简略和粗糙 4 明太祖实录 卷四, 丙申岁三月辛卯,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43 页 125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年第 4 期 义对于获得民心和巩固政权的重要意义, 在攻取浙东未占领地区的时候 (1359) 又反复告诫诸将 : 仁义足以得天下, 而威武不足以服人心 夫克城虽以武而安民必以仁, 吾师比入建康, 秋毫无犯, 故一举而遂定 今新克婺城, 民始获苏, 政当抚恤, 使民乐于归附, 则彼未下郡县亦必闻风而归吾 每闻诸将下一城得一郡, 不妄杀人, 辄喜不自胜 为将者能以不杀为心, 非惟国家所利, 在己亦蒙其福, 为之子孙者亦必昌盛 尔等从吾言, 则事不难就, 大功可成矣 1 朱元璋看到了保护人口的极端重要性 得民心可以得天下和治天下, 得民力可以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保护人口就是保存劳动力, 保存统治基础 这种认识的形成, 究其原因, 一方面, 朱元璋出身贫苦农民, 来自社会底层, 对贫苦百姓生计之难有切身体会 ; 另一方面, 朱元璋有其宏大抱负和远见, 能够听从有识之士的建议和意见, 以保民安民, 为自己统一天下而赢得人心 如文士陶安就曾向朱元璋献言道 : 方今四海鼎沸, 豪杰并争, 攻城屠邑, 互相雄长, 然其志皆在子女玉帛, 取快一时, 非有拨乱救民 安天下之心 明公率众渡江, 神武不杀, 人心悦服, 以此顺天应人而行, 吊伐天下不足平也 2 朱元璋的谋士 浙东四儒 刘基 章溢 叶琛 宋濂等也认为只有推行仁义 不嗜杀人的有德之人才能统一天下, 得到朱元璋的赞同和采纳 这种 不杀戮 行仁义 的思想不仅为朱元璋赢得民心 夺取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朱元璋掌握政权后所采取的人口政策 一 人口政策的萌芽期 : 保护和安抚从元末战争时期不杀戮政策的推行至洪武三年, 这段时期是朱元璋为统一和稳定天下 恢复社会秩序和经济生产 安定人民生活而积极 准备的时期, 也是其以 保护和安抚 为基本特征的人口政策的萌芽和初现时期, 反映了朱元璋顺应战乱后人民需要休养生息 社会生产需要恢复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历史趋势 他深知百姓深受流离颠沛的战乱之苦, 认为 天下初定, 百姓财力俱困, 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 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 要在安养生息之 3, 并据此制定了安民养民的一系列政策 第一, 劝民复业垦荒, 宽赋养民 封建社会里, 土地是百姓安身立命之本, 元末战乱, 百姓流离, 土地荒芜等现象比比皆是, 朱元璋登基前, 就让中书省大臣命官员遍访濠州等地, 规劝百姓还乡复业, 安心生产 洪武元年八月, 朱元璋大赦天下, 下诏规定对还乡复业的百姓给予荒田, 免除徭役三年等优免政策 4 在征收赋税方面, 朱元璋也主张田赋制度不宜苛责而要宽仁 洪武元年春, 朱元璋派周铸等 164 人往浙西核实田亩, 对周铸等人说 : 兵革之余, 郡县版籍多亡, 田赋之制不能无, 增损征敛失中则百姓咨怨, 今欲经理以清其源, 无使过制以病吾民 夫善政在于养民, 养民在于宽赋, 今遣周铸等往诸府县核实田亩, 定某赋税, 此外无令有所妄扰 5 二月, 他又告诫中书臣 : 良力有限而徭役无穷, 当思节其力, 毋重困之 ; 民力劳困岂能独安, 自今凡有兴作不获已者暂借其力, 至于不急之务 浮? 之役宜罢之 6 随后建立起来的征役方法称为 均工夫, 即按照 验田出夫 的原则, 每田一顷出丁夫一人, 不足一顷者用别田补足, 在 农隙用之, 不但使徭役负担均平, 而且也不占用农民耕作时间 洪武元年十二月, 朱元璋在任命宋冕为开封府知府时特别嘱咐其要把开垦土地 增殖人口作为要务, 所谓田野辟 户口增, 此正中原今日之急务 汝往 1 明太祖实录 卷七, 乙亥岁正月乙巳,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77 页 2 明太祖实录 卷三, 乙未岁六月丁巳,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33 页 3 明太祖实录 卷二九, 洪武元年正月辛丑,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506 页 4 明太祖实录 卷三四, 洪武元年八月乙卯,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615 页 5 明太祖实录 卷二九, 洪武元年正月甲申,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495 页 6 明太祖宝训 卷三, 劝民, 第 214 页 126

方琳 : 朱元璋人口政策探析 治郡, 务在安辑人民, 劝课农桑 1 第二, 抚恤孤贫 洪武元年, 朱元璋即要求中书省大臣遣人去赈恤中原孤苦无依的百姓, 而大臣以国用不足为对 朱元璋便告诫大臣说 : 夫老者, 民之父母 ; 幼者, 民之子弟 恤其老则天下之为子弟者悦, 恤其幼则天下之为父母者悦, 天下之老幼咸悦矣, 其心有不归者寡焉 今日之务, 此最为先, 宜速行之 2 对少数民族人口也加以量才使用或优养赈恤 : 蒙古色目人既居我土即吾赤子, 有才能者一体擢用, 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 3 第三, 着手整顿户籍 洪武元年初, 朱元璋颁布了两项法令 : 一项是 凡各处漏口 脱户之人, 许赴所在官司出首, 与免本罪, 收籍当差 ; 另一项规定, 凡军 民 医 阴阳诸色户, 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 不得妄行变乱 违者治罪, 仍从原籍 4 意即让漏掉户口或脱离原来户籍的人按照原有身份到政府立户备案, 不能变乱, 否则将以法律治罪 整顿户籍目的是使政府掌握百姓户籍情况, 征派赋役和稳定社会秩序 二 人口政策的发展和定型期 : 管理 调整 增加及优恤自洪武三年开始, 朱元璋在前期安养生息政策的基础上, 大规模地制定和推出一系列管理人口 调整人口布局和增加劳动人口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对这些政策加以修订和完善 第一, 造册登记, 严格管理人口 洪武三年二月, 太常少卿陈昧曾参奏, 按照周礼, 在孟冬祭祀时, 司民司应向帝王提供百姓数量和谷物数量, 帝王应接受并郑重收纳 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 : 命中书省臣凡行郊祀礼, 以天下户 口钱粮之籍陈于台下, 祭毕收入内库藏之 5 为确切了解人口情况, 也为征收赋役奠定基础, 朱元璋制定了严密的人口管理制度 首先, 建立户帖制度 朱元璋采用宁国府知府陈灌首创的户帖制度, 下令在全国推广 时天下初定, 民弃诗书久 灌建学舍, 延师, 选俊秀子弟受业 访问疾苦, 禁豪右兼并, 创户帖以便稽民 帝取为式, 颁行天下 6 洪武三年十一月, 令户部核查百姓数量, 制成户籍 户帖, 写入各户的乡贯 人数 姓名等信息 7 户籍与户帖按编好的字号相对应, 户籍保留于户部, 而户帖发放给百姓 核民数给以户帖 先是, 上谕中书省臣曰 : 民, 国之本 古者司民岁终献民数于王, 王拜受而藏诸天府, 是民数有国之重事也 今天下已定, 而民数未核实, 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 每户给以户帖, 于是户部制户籍户帖各书其户之乡贯 丁口 名岁合籍与帖以字号编为勘合, 识以部印, 籍藏于部, 帖给之民 仍令有司岁计其户口之登耗, 类为籍册以进, 著为令 8 上述史料中最后一句引发学界讨论, 有学者认为除户帖制度以外, 似乎明政府规定还有一套户口岁计系统 9 朱元璋还调用军队参与户口登记, 采用严厉处罚措施来保证户贴制度的顺利推行, 使社会秩序得以稳定, 同时也使明政府对人户及其土地 财产等有了初步了解 其次, 编制赋役黄册和推行里甲制度 在推行户帖制度的基础上,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下令编制赋役黄册 其法以一百一十户为里, 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十人为之长, 余百户为十甲, 甲凡十人, 岁役里长一人, 甲首十人, 管摄一里之事 城中曰坊, 近城曰厢, 乡都曰里, 凡十 1 明太祖实录 卷三七, 洪武元年十二月辛卯,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749 页 2 明太祖实录 卷三二, 洪武元年七月庚寅,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572 页 3 明太祖实录 卷三四, 洪武元年八月乙卯,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616 页 4 大明令 户令 第一条 第十四条 大明令 颁行于洪武元年正月十八日, 是 明律 的前身, 也是明初司法的依据 5 明太祖实录 卷四九, 洪武三年二月癸酉,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968 页 6张廷玉等 : 明史 卷二百八十一, 陈灌传, 北京 : 中华书局,1976 年点校本, 第 7187 页 7户帖内容参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内现存明代户帖 : 洪武四年徽州府祁门县汪寄佛户帖 8 明太祖实录 卷五八, 洪武三年十一月辛亥,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1143 页 9栾成显 : 明初人口数值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1 年第 4 期 127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年第 4 期 年一周, 先后则各以丁粮多寡为次, 每里编为一册, 册之首总为一图, 其里中鳏寡孤独不任役者则带管于百一十户之外而列于图后, 名曰畸零, 册成为四本, 一以进户部, 其三则布政司府县各留其一焉 1 朱元璋采取按照人户来确定里数, 即以户定里的方式, 既对人户进行了有效登记, 又管理了基层社会, 把人口管理 征收赋役与治理基层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进一步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体系 黄册除了 实在 项沿袭户帖的内容外, 还多了 旧籍 开除 新收 等类项, 比户贴更能够全面地反映人口和事产动态变化的实况 种类包括 : 各里赋役黄册 司府州县黄册和专职役户册 各里所造赋役黄册为明代黄册的最基本册籍 洪武十四年首次在全国推行黄册制度时, 对各里所造黄册曾规定 : 册成, 一本进户部, 布政司及府州县各存一本 2 洪武二十四年 (1391 年 ) 又定为 : 其各州县每里造册二本, 进呈册用用黄纸面, 布政司 府 州县册用青纸面 3 司府州县黄册是在各里黄册的基础上攒造而成的总册 在造册过程中, 严格规定由里到州县再到府最后送至布政司, 各级官吏必须经过 躬亲检阅, 磨算相同, 依式类造总册一本, 于内分豁各 ( 里 ) 府州人丁事产总数 4 的检阅过程, 才能逐级汇总, 送呈上级, 可谓严密 专职役户册是除了民户黄册以外针对其他身份的人户所造的册藉 明史 食货志 载 : 凡户三等 : 曰民 曰军 曰匠 民 : 有儒, 有医, 有阴阳 ; 军 : 有校尉, 有力士, 弓铺兵 ; 匠 : 有厨役, 裁缝, 马, 船之类 濒海有盐灶, 寺有僧, 观有道士, 毕以其业著籍 人户以籍为断, 禁数姓合户附藉 漏口脱户许自实 户籍身份一旦确定就不得变更, 世代沿 袭 这种编织严密 管理严格的户籍制度, 使明政府有效掌握了人口 土地等经济情况, 也为征收赋役提供了可靠依据 第二, 组织移民, 调整人口分布 政府有组织地迁徙百姓, 分为几种情况, 除了迁蒙古降民和边疆地区人民到内地外, 还有两种迁民的规模比较大 : 一是针对富民的迁徙 对富民的迁徙从吴元年就开始了 : 这年冬十月, 徙苏州富民实濠州 5 洪武十四年, 徙江南富民十四万田濠州, 以善长经理之 6 洪武二十四年七月, 徙天下富民至 ( 京师 ) 者凡五千三百户 7 洪武三十年四月, 应朱元璋选用富民的要求,( 户部 ) 籍浙江等九布政司 直隶应天十八府州, 田赢七顷者, 万四千三百四十一户, 列其名以进 8 后来也逐渐使他们迁徙到京师之地 从洪武初到洪武末年, 朱元璋不断地迁富民到濠州 京师等地, 一方面是为打击豪族地主势力, 有效监督和控制他们 富民在当地有很大的权势与影响力, 甚至还拥有武装 : 富民各专武断, 聚兵自卫 9 对于刚刚建立的明政权构成极大威胁 只有将他们举家迁往京师或异地, 才能从根本上清除其势力影响, 巩固政权 另一方面是为发展濠州及京师地区的经济并与其相应的政治地位相适应 论政治地位, 濠州是朱元璋的家乡, 洪武二年在此设立中都 而京师是 天下之根本, 促进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同样也是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 二是将地狭人稠地区无田的百姓迁到有田可耕的地方 据考证, 洪武二年 三年, 朱元璋就开始有组织地把山西民迁徙到了河南 河北 凤阳等地 明初河南等中原及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极大, 土地荒芜, 人口凋敝, 凤阳也因其地处淮河流域, 自 1 明太祖实录 卷一三五, 洪武十四年正月丙辰,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2144 页 2正德 大明会典 卷二一, 户部六 户口二 攒造黄册, 汲古书院影印本 3正德 大明会典 卷二一, 户部六 户口二 攒造黄册, 汲古书院影印本 4正德 大明会典 卷二一, 户部六 户口二 攒造黄册, 汲古书院影印本 5 明太祖实录 卷二六, 吴元年十月乙巳,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383 页 6张廷玉等 : 明史, 卷一百二十七, 李善长传, 北京 : 中华书局,1976 年点校本, 第 3771 页 7 明太祖实录 卷二百一十, 洪武二十四年七月庚子,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3128 页 8 明太祖实录 卷二百五十二, 洪武三十年四月癸巳,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3643 页 9 静学集 卷二, 凌府君行录, 嘉业堂丛书本 128

方琳 : 朱元璋人口政策探析 兵兴以来, 人民死亡或流徙他乡, 田多未辟, 土有余利, 而山西相对受战乱影响较小, 人口众多, 地狭人稠 汲县李氏族谱稿 中有这样的记载 : 盛, 明洪武二年自山西泽州府凤台县 头村迁汲 1 洪武三年六月, 徙苏州 松江 嘉兴 湖州 杭州民无业者田临濠, 给资粮牛种, 复三年 2 对于迁移的百姓, 朱元璋体恤其流离故乡, 辗转不易, 给予银钞以购置农具 免除赋役等优免政策 洪武二十一年, 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 真定 临清 归德 太康诸处闲旷之地, 令自便置屯耕种, 免其赋役三年, 仍户给钞二十锭, 以备农具 3 另外, 由于两浙地区地狭民众, 无地的百姓许多从事商业末作, 朱元璋认为这样会导致农业发展不足, 影响社会稳定, 便将两浙地区的百姓迁往地多人稀的地区就耕 洪武二十二年四月乙亥,( 太祖 ) 命湖 杭 温 台 苏 松诸郡无田的百姓可以往淮河以南滁 和等处就耕, 官给钞每户三十锭, 免赋役三年 朱元璋还诏谕户部尚书杨靖说 : 朕思两浙民众地狭, 故务本者少而事末者多, 苟遇岁歉, 民即不给, 其移无田者于有田处就耕, 庶田不荒芜, 民无游食 靖对曰 : 去年陛下念泽 潞百姓衣食不足, 令往彰德真定就耕, 今岁丰足, 民受其利 4 由此可见, 迁移之后的百姓在获得土地后, 生活还是有所改善的 第三, 鼓励生育, 增加劳动人口 为了增殖人口, 明代采取的是鼓励早婚的政策 凡庶人娶妇, 男年十六, 女年十四以上, 并听婚娶 5 徐泓依据 古今图书集成 闺媛典 统计了明代女子的初婚年龄, 最早的是十三岁 6 为了使适龄妇女生育, 明政府在洪武六年时 又以民家多女子为尼姑, 女冠自今年四十以上者听, 未及者不许, 著为令 7 在生育方面, 对育有多胞胎的家庭赐以钱米, 并寻求乳母助养,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家庭的生活压力 洪武七年, 应天府上元县民史广妻李氏一产三男, 事闻, 给赐钱六千, 俾求乳母 之 8 到洪武二十六年关于所赐钱数 米数 时间等都有了制度规定 洪武二十六年秋七月, 河南卫军王狗儿妻周氏一产三男, 事闻, 遣行人给赐钞十锭, 米五石, 且命分其子二俾无子之家养之, 月给米五斗, 过二岁罢给, 著于例 9 如果怀孕期的妇女触犯了法律, 也要对其减轻刑罚或缓期执刑 大明律 规定 : 若妇人怀孕, 犯罪应拷决者, 依上保管, 皆待产后一百日拷决 若未产而拷决, 因而坠胎者, 官吏减凡斗伤罪三等 致死者杖一百, 徒三年 ; 产限未满而拷决者, 减一等 若孕妇犯死罪, 听令稳婆入禁看视, 亦听产后百日乃行刑 未产而决者, 杖八十 ; 产讫限未满而决者, 杖七十 ; 其过限不决者, 杖六十 瑏瑠明确规定了妇人怀孕及产后未满百日都不得加以拷问, 如果执法人员对怀孕女犯实行拷问或刑罚, 根据后果将会招致不同程度的惩罚, 保障了妇女的生育权利 为增加劳动人口, 朱元璋还下令释放奴隶, 严限僧道 洪武五年, 朱元璋下令 诸遭乱为人奴隶者, 复为民, 而且 禁闽 粤豪家毋阉人为火者, 犯者抵罪 瑏瑡同时, 明政府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 普通地主不许蓄养奴婢, 违者 杖刑一百, 所养奴婢放为良民 瑏瑢僧道数量的 1 汲县李氏族谱稿, 抄本三册, 今存河南新乡市图书馆 2张廷玉等 : 明史 卷二 太祖二, 北京 : 中华书局点校本 1976 年, 第 24 页 3 明太祖实录 卷一百九十三, 洪武二十一年八月癸丑,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2895 页 4 明太祖宝训 卷三 劝民, 第 225 页 5张廷玉等 : 明史 卷五五 礼九, 北京 : 中华书局,1976 年点校本, 第 1403 页 6徐泓 : 明代的婚姻制度 ( 下 ), 大陆杂志 1989 年第 2 期 7 明太祖实录 卷八六, 洪武六年十二月戊戌,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1537 页 8 明太祖实录 卷八八, 洪武七年五月辛酉,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1571 页 9 明太祖实录 卷二百二十九, 洪武二十六年七月乙巳,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3348 页 瑏瑠 大明律 卷二八, 刑律十一 断狱 妇人犯罪 条 瑏瑡张廷玉等 : 明史 卷二 太祖二, 北京 : 中华书局,1976 年点校本, 第 27 页 瑏瑢吴晗 : 朱元璋传, 天津 :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年, 第 237 页 129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年第 4 期 日渐增多消耗大量的财力和民力, 所以在洪武六年, 朱元璋便颁布了针对僧道的诰令 : 释老教行, 僧道日多, 蠢财耗民, 莫此为甚 下令全国府 州 县止存大观 寺一, 僧道并存之 非有戒行通经典者不得请给度牒 洪武十七年, 规定三年一次出给度牒, 严加考试 洪武二十年, 又作了更严格的规定 : 民年二十以上者不许落发为僧 年二十以下者来请度牒, 俱令于在京诸寺试事三年, 考其廉洁无过者, 始度为僧 鼓励早婚和生育, 解放奴隶 严格管理和限制僧道, 增加了大量劳动力, 为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四, 优恤高年, 提高人口素质 优恤高年的政策主要有 : 减免差役 存问 赐物和赐爵位等 洪武元年八月, 朱元璋下诏令 : 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令一子侍养, 免其差役 1 洪武十九年五月, 又颁布诏令 : 命有司对高龄之人加以存问, 具体措施有 : 凡民年八十 九十而乡党称善者, 有司以时存问 若贫无产业, 年八十以上者月给米五斗, 肉五斤, 酒三斗 ; 九十以上者岁加赐帛一匹, 絮一斤, 其有田产能瞻者止给酒肉絮帛 惟应天凤阳二府富民年八十以上赐爵里士 ; 九十以上赐爵社士 ; 皆与县官平礼, 复其家, 冠带服色别议, 颁行各处 2 对于百岁老人更加优待 洪武二十一年夏四月, 河南兰阳县民陈济樵等二人年百岁, 各赐里仁冠黑角带圆领衫, 人月给酒三斗, 肉五斤, 岁加帛一匹, 絮一斤 3 朱元璋还认识到一些年高有才德者的价值并加以重用, 洪武二十三年, 诏令天下 选天下耄民有才德知典故者, 授以官 4 朱元璋行养老之政, 除重视老年人价值 继承和发扬历史上尊老敬老传统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目的, 就 是借此教化百姓, 醇化风俗, 维持社会秩序, 巩固明王朝的统治 早在建立明政权之前, 朱元璋就意识到 : 丧乱之后法度纵驰, 当在更张, 使纪纲正而条目举 然必明礼义 正人心 厚风俗以为本也 5 与纲纪法度相比较, 朱元璋更看重礼义 教化 风俗的作用, 认为推行尊老恤老的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百姓遵循孝悌等基本礼义, 有利于风俗淳厚 所以, 他于洪武十六年正式颁布了 乡饮酒礼图式, 规定这一礼仪于每年正月的十五日和十月的初一日举行 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助于百姓遵循长幼礼节, 区别贤良奸顽, 使 家识廉耻, 人知礼让,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之道, 不待教而兴 6 他还充分利用年高有德之人在乡里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赋予其一定职位, 以协助政府管理基层社会, 教化风俗 洪武二十七年设置了里老, 具有督课农桑 倡导民俗及维护治安等职责 第五, 赈灾恤孤, 减少人口损耗 朱元璋通过设置惠民药局 义冢, 建立和扩建养济院, 赐物 令天下郡县访贫苦无依之人并提供屋舍衣食等, 来帮助和保障困苦百姓的生活 洪武三年六月, 府 州 县均设置惠民药局, 为军民中贫苦患病的人提供医药 ; 令民间设立义冢, 埋葬那些家贫无地的人 7 洪武七年八月, 因为旧有的养济院狭隘而不足以容纳众多鳏寡孤独废疾无依的人, 朱元璋又命在龙江选择闲旷之地, 建造房屋二百六十间 8 此后, 还多次敕谕中书省臣, 令他们督促天下有司走访那些孤苦无依的贫穷百姓, 或月给衣食, 或提供屋舍银钞等 洪武八年春正月, 命中书省令天下郡县访穷民无告者, 月给以衣食 无依者给以屋舍 9 洪武十二年春正月, 朱元璋敕谕中书省臣曰 : 今 1 明太祖实录 卷三四, 洪武元年八月乙卯,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616 页 2 明太祖实录 卷一百七十八, 洪武十九年六月甲辰,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2696 页 3 明太祖实录 卷一百九十, 洪武二十一年四月壬子,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2863 页 4 明太祖实录 卷二百零二, 洪武二十三年六月庚寅,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3032 页 5 明太祖宝训 卷一 论治道, 第 3 页 6 明太祖实录 卷一三五, 洪武十四年二月丁丑,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2147 页 7 明太祖实录 卷五三, 洪武三年六月壬申置惠民药局,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1040 1052 页 8 明太祖实录 卷九二, 洪武七年八月丁巳,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1617 页 9 明太祖实录 卷九六, 洪武八年春正月癸酉,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1651 页 130

方琳 : 朱元璋人口政策探析 春雨雪经旬不止, 严宁之气切骨, 朕思昔在寒微, 当此之际, 衣单食薄艰苦特甚, 今居九重, 拥裘衣帛尚且觉寒, 若是其天下孤老, 衣不蔽体, 食不充腹者有之 尔中书令天下有司俱以钞给之, 助其薪炭之用 又敕曰 : 连日阴雨, 京民中亦有孤贫者, 尔中书审其户, 凡孤幼户给盐十五斤, 孤寡者户十斤 1 除此之外, 为减轻灾荒对人口和经济的破坏, 朱元璋还积极实施荒政 仅洪武二十三年 (1390) 一年之中, 明朝组织救灾 20 多次, 共发放备荒赈灾宝钞 85,318,474 锭, 按时价折合白银为 106,648,092 两 2 在赈灾过程中朱元璋也不断总结经验, 发展和完善救灾机制 : 凡四方水旱辄免税, 丰岁无灾伤, 亦择地瘠民贫者优免之 凡岁灾, 尽蠲二税, 且贷以米, 甚者赐米布若钞 又设预备仓, 令老人运钞易米以储粟 荆 蕲水灾, 命户部主事赵乾往赈, 迁延半载, 怒而诛之 青州旱蝗, 有司不以闻, 逮治其官吏 旱伤州县, 有司不奏, 许着民申诉, 处以极刑 孝感饥, 其令请以预备仓赈贷, 帝命行人驰骤往, 且谕户部 : 自今凡岁饥, 先发仓庾以贷, 然后闻, 著为令 在位三十余年, 赐予布钞数百万, 米百余万, 所蠲租税无数 3 如上所述, 蠲免税款 救助灾民 设立预备仓 将赈灾作为考核官吏政绩的主要内容, 对赈灾不及时的官员严加制裁 他曾痛切地说 : 昔在民间, 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 往往贪财好色, 饮酒废事, 凡民疾苦, 视之漠然, 心实怒之 4 大明律 规定, 灾荒不奏杖八十 大诰 规定 : 查勘水 灾, 贪要赃私, 不问民瘼, 处以死罪 5 不仅如此, 为提高百姓的生产水平和抗灾能力, 朱元璋鼓励垦荒 兴修水利, 重视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推广 据洪武二十八年不完全统计, 全国府县修建塘堰共 40987 处, 浚河 4162 处, 修陂渠堤岸 5048 处 6 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 栽桑 麻 木棉各半亩, 十亩以上者倍之, 其田多者率以是为差 7 三 人口政策评说 : 积极和消极通过推行以上人口政策, 明初经济从残破中恢复过来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 洪武末年, 耕地面积 人口以及税粮都有了大幅度增长 洪武十四年, 全国垦田数目为 3,667,715 顷 8, 至洪武二十四年, 这个数字增加到 3,874,746 顷 9, 比 10 年前增加 20 多万顷 从人口上看也有了显著增长 洪武十四年, 全国有户 10, 654,362, 口 59,873,305 瑏瑠, 洪武二十六年, 全国有户 10,652,870, 口 60,545,812 瑏瑡 同时政府的收入也大量增加 洪武十八年, 征天下田租 20,889,617 石 瑏瑢, 洪武二十六年为 32,789,800 石 瑏瑣 相比之下增加了三分之一的收入, 对整个明初经济和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 洪 永 熙 宣之际, 百姓充实, 府藏衍溢 盖是时, 劭农务垦辟, 土无莱芜, 人敦本业, 又开屯田 中盐以给边军, 军饷不仰藉于县官, 故上下交足, 军民胥裕 瑏瑤由此可见, 朱元璋的人口政策推动了生产 1 明太祖实录 卷一百二十二, 洪武十二年正月乙巳,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1975 页 2赵玉田 : 救灾天子 朱元璋, 中国教育报 2008 年 6 月 18 日 3张廷玉等 : 明史 卷七八, 赋役, 北京 : 中华书局,1976 年点校本, 第 1908 页 4 明太祖实录 卷三九, 洪武二年二月甲午,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800 页 5 大诰续编 卷八四 6 明太祖实录 卷二百四十三, 洪武二十八年十一月乙未,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3535 页 7 明太祖实录 卷十七, 乙巳年六月乙卯,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231 页 8 明太祖实录 卷一百四十, 洪武十四年庚辰,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2218 页 9 明太祖实录 卷二百十四, 洪武二十四年十二月壬午,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3166 页 瑏瑠 明太祖实录 卷一百四十, 洪武十四年庚辰,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2216 页 瑏瑡张廷玉等 : 明史 卷七十七, 食货一, 北京 : 中华书局,1976 年点校本, 第 1880 页 瑏瑢 明太祖实录 卷一百七十六, 洪武十八年十二月癸巳,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2674 页 瑏瑣 明太祖实录 卷二百三十, 洪武二十六年十二月庚子,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3370 页 瑏瑤张廷玉等 : 明史 卷七十七, 食货一, 北京 : 中华书局,1976 年点校本, 第 1877 页 13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年第 4 期 发展和社会进步, 具有积极意义 第一, 政策的稳定性较强 安民恤民 严格掌控和调整人口分布等主要人口政策贯穿于朱元璋执政的始终, 很少朝令夕改, 这就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并使之不断完善, 对明代中后期人口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 政策逐步走向制度化 掌握民数 增殖人口 优恤高年和孤贫等政策都既借鉴了前代人口政策, 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并逐步形成制度 如在掌握民数方面, 严格控制 严密登记和层层把关使明代户籍制度更趋完善 将恤孤政策列入法律, 大明律 户律 中有 收养孤老 一条, 规定 : 凡鳏寡孤独笃疾之人, 贫穷无亲属依倚, 不能自存, 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 杖六十 若应给衣粮而官吏鮨减者, 以监守自盗论 第三, 民本主义特征浓厚 朱元璋积极备荒赈灾 宽赋养民 完善养老之政和抚恤孤贫等政策不仅出于怜悯之心和个人经历, 而且是因为他认识到民的重要性, 把养民看成是君主应尽的职责 : 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此有国家者, 所以厚民生而重民命也 1 天生民而立之君, 君者, 奉天而安养斯民者也 2 所以在政策的制定和实行中显现出浓厚的民本色彩 正如吴晗先生所指出的 : 对农民吃饭穿衣问题的关切, 从历史上封建帝王加以比较, 朱元璋是较为突出的 3 第四, 符合 民众国强 人地相称 等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封建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 朱元璋主张务本, 限制游食末作, 鼓励垦荒和水利建设, 是发展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主要途径 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技术有限, 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一个主要措施就是增 加劳动力, 正所谓 天下盛衰在庶民, 庶民多则国势盛, 庶民寡则国势衰 朱元璋在元末战争后人口减少的背景下实行了许多有利于促进人口增殖的政策措施, 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属于明智之举 此外, 通过迁移人口来达到 人地相称, 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 最终促使生产力得以发展 另一方面, 朱元璋的人口政策也呈现出消极的一面 第一, 僵化性和封闭性初现端倪 不仅百姓身份世代沿袭, 不得变更, 朱元璋还严格限制人口流动 早在洪武六年, 就已经规定了百姓出门需要 路引 一类官方认可的东西, 才可通行 洪武十八年九月, 命户部大臣 尔宜申明天下四民各守其业, 不许游食 4 规定百姓出入作息要互相知晓 : 尔户部即榜谕天下, 其令四民务在各守本业, 医卜者土著不得远游, 凡出入作息, 乡邻必互知之, 其有不事生业而游惰者, 及舍匿他境游民者, 皆迁之远方 5 这种严格掌控百姓的政策限制了商业发展和百姓的自主活动 第二, 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强制性和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在由政府组织移民的过程中, 一些无田农民从江南等地迁往凤阳, 一路上 械系相疾视, 皆有难色 6 历史上有 洪武赶散 之说, 陈其弟先生经考察, 认为 是明朝初年江苏南部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 因为当时这些被 赶散 者, 无一出自自愿, 而是强制性的, 加上是武装押送, 事情又集中发生在洪武年间, 故称为 洪武赶散 7 移民迁入的地方往往是土著人口较少, 又不易耕种的贫瘠地段 : 以近郭为上地, 远之为中地 下地, 因此, 先 1 明太祖实录 卷七六, 洪武五年十月丁酉,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1402 页 2 明太祖实录 卷三四, 洪武元年八月乙卯,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163 页 3吴晗 : 朱元璋传, 天津 :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年, 第 237 页 4 明太祖实录 卷一百七十五, 洪武十八年九月戊子,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2663 页 5 明太祖实录 卷一百七十七, 洪武十九年四月壬寅, 台北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年校印本, 第 2688 页 6胡翰 : 胡仲子集 卷九, 吴季可墓志铭 7陈其弟 : 红蝇赶散 与苏北移民, 寻根 2012 年第 1 期 132

方琳 : 朱元璋人口政策探析 耕者近郭, 后垦者远郊 1 移民所负担的徭役也重于当地民, 虽然朱元璋下令免征三年赋役, 但地方官吏的实际执行常常不到位 第三, 政策优恤的有限性和差别性明显 如明政府优待老人的政策是以 70 岁为起点的, 60 至 70 岁的老人是被忽视的群体 现实中由 于物质条件和医疗条件都极为有限, 加上战争 灾害等因素, 年逾 70 的老人并不多, 真正享受到养老政策的老年人是有限的 此外, 还存在性别 出身和地位等方面的差异 老年妇女并未和老年男子享受相同的优待, 宗室老人 致仕官员和普通老人之间所享受的优待也不相同 AnalysisofZhuYuanzhang'sPopulationPolicy FangLin (Instituteofhistory,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52) Abstract:TheperiodfromtheEnd-of-the-Yuan-dynastyWartothethirdyearofHongwuwhenZhu Yuanzhangpursuedtheno-kilingpolicyistheembryonicstageofhispopulationpolicyinwhichprotec tionandpacificationwerehismajorconcerns.theperiodstartingfrom thethirdyearofhongwuisthe developmentandconsolidationstageofhispopulationpolicy,inwhichmeasuresasstrictmanagementof population,adjustmentofpopulationdistribution,increaseofworkingpopulation,comfortandcompensa tionfortheaged,andreliefforthedisaster-strickenandpensionsforthebereavedwereadoptedbythe Minggovernment,sothatitspoliciesweremorestableandmovedtowardsinstitutionalization.And,dem onstratingstrongfeaturesofthepeople-centereddoctrine,thisisinaccordancewiththeeconomicdevel opmentlawofafeudalsocietyof astrongcountrywithalargepopulation and proportionalitybetween populationandteritory,pushingforwardeconomicdevelopmentandsocialprogres,but,atthesame time,notwithoutlimitationssuchastherigidnesandclosure,andcoercivenesofitspolicies,andthe finitenesanddiferenceofcomfortandcompensation. Keywords:ZhuYuanzhang;populationpolicy;analysis 责任编辑 : 时晓红 1 顾炎武 : 日知录 卷十, 地亩大小, 兰州 : 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 年, 第 487 页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