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Similar documents

¼ ½ ¾ À Á Â

年第 期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 3,, :,,??,,,, :, ( ),,,,, :,, :, ( ) ( ),!,?,,,??,,??,,?,,,?, :,,,,, 1,,,, : 1 : ( ), :,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¼ ½ ¾ À Á» ¼ ½ ¾ À Á ½ À À À À À À À

<4D F736F F D20D7AAB7A2C7F8BCB6B1EDD5C3BEF6B6A8CDA8D6AA2E646F63>


¼ ½ ¾ ¼ ½ ¾

! #!! #!! #!! # %! # %!! #!!! #! # %& ()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 ;,,,, ( ), ; ;,,,,,,,,,,,,,,,,,,,,,,,,,,,,,,,,,,,,,,,,,,,, ( ),,,,,,.,,,,,,,,,,,,,,

¹


对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危害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禁商为主旋律 适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期

º» ¼ º» ¼

特稿 艰辛与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 石仲泉 2011 年第 6 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 # # # % % % # #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闻与传播研究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图书馆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D % R&D 122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土著华人! 二 逃亡移民 #!!! 三 早期的旅俄商人! 四 劳工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抗战时期的山东日伪教育!!!!! #!!!! (!!!!!!!!!!!!!! )!! % & # % & % & % & ( % & ) % &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5FB8BDBCFE315FBFBCCAD4B0B2C5C5B9ABCABE5F E786C73>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Microsoft Word - fy.doc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¹ º» ¼ ¹ º» ¼

<4D F736F F D20B9FAB1EACEAFD7DBBACF3739BAC5A3A8B9D8D3DAD3A1B7A2A1B6B1EAD7BCBBAFCAC2D2B5B7A2D5B9A1B0CAAEB6FECEE5A1B1B9E6BBAEA1B7B5C4CDA8D6AAA3A9>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抗战时期湖南教育发展述论 # # # # #

¼ ½ ³Ê ³Í ³Ê ³Í ¼ ½  Áü± ÇÀ³± ÁÁ  µ µà¾ üÅÃÃij± ı ý±³Ã¼ ÀÑ Î ³ üÅÃÃÄ ³ üÅÃÃijÀ  Áü± ÇÀ³± ÁÁ  µ µà¾ üÅÃÃij±

234

论抗战时期江西的保学教育! #! # % % % % % % % % % % % % # #

社会学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山西 体育教育 ( 师范类 ) 体育文 368 休闲体育 体育教育 ( 师范类 ) 体育理 350 运动人体科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第 期 二 西康省早期藏文报纸的共同特征 三 西康省早期藏文报纸诞生的原因 一 四川省新一批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的创办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标题

表 年北京 伦敦 东京 纽约人口净迁移规模比较 图 1 伦敦 东京 纽约 北京净迁移率 (%) 比较 109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营利组织专职人员专业化问题研究

未命名-1

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 一 革命党人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 %& #&

抗战时期贵州役政之初探!!!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郑杭生等 一 杭州市 社会复合主体 的组织创新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一 家长地位!!!! # % % & & & ( ((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2009 年第 6 期 高清总动员 35

3 2. 全体女性的贴心朋友 瑞丽 Fiske denotation 3. 选择这两本杂志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Transcription:

第三章体育文化与健康促进 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紧密联系的 在人类社会初期, 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 人们对文化的认识是十分粗浅的, 直到资本主义带来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 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文化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关联 人类对于文化的研究始于 18 世纪中叶, 至今也只有一 二百年的历史, 可以说文化是一门新兴的 年轻的科学 早期人们对体育文化的认识更为肤浅, 直至 20 世纪初, 人们才真正开始了对体育文化进行研究 第一节 体育文化概述 一 体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在人类悠久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发展 19 世纪中叶, 特别是 20 世纪中叶以来, 人类才真正感受到了体育文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 许多学者从多角度对体育文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随着人们对体育文化研究的深入, 人们对体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趋于以下方面的认识 : 概括起来由劳动起源论 军事起源论 游戏起源论 宗教起源论和教育起源论等 ( 一 ) 劳动起源论 早期人类劳动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生存, 在生存需要的驱动下, 人类开始通过各种身体活动形式特别是在捕鱼 狩猎等活动中培养了多种技能, 提高了包含速度 力量 耐力 灵敏在内的多方面身体素质 并逐步形成了以生存为直接目的的体育文化 ( 二 ) 军事起源论 研究表明, 物质资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早期人类为了争夺生活资料, 由个人之间的争夺逐渐演变为部落冲突, 各部落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对部落内的成员有组织 有目的地展开了骑射 拳击 摔跤 棍棒等技能的军事训练, 形成了以军事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及其技能传授形式 ( 三 ) 游戏起源论 当早期人类通过劳动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资料之后, 就形成了余暇 为了充实余暇生活, 特别是当原始人获得物质资料大丰收时, 原始人从四面八方会聚集在一起, 以游戏 欢舞等方式进行庆贺 表明这种具有娱乐性的体育活动是在跑 跳 投等劳动形态中演化出来的 ( 四 ) 宗教起源论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 低下的生产力使原始人类无法正确认识和征服自然, 往往将自然力人格化 神化, 出现了崇拜自然 崇拜神灵等现象 从而在人们求助于自然恩施, 祭祀天地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宗教文化内含的体育活动 ( 五 ) 教育起源论 1

人类将生产劳动以及在军事 游戏中演变出来的运动技能 技巧, 以劳动教育的方式传授给后代 它既发展了走 跑 掷等各种技能和速度 耐力 灵敏等身体素质, 并使人类逐步脱离了动物野性向人性进化过程中, 形成了具有文化内涵的体育生活 综上所述,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人类从动物野性变为人性的过程中以及上述因素相互综合演化的结果 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如同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 经历了古代体育文化 近代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文化 也就是说, 人类为了生存和延续, 产生了跑 跳 投 攀爬等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 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代代相传, 最终形成了今天如此灿烂夺目的体育文化 由此可见,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体育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根基, 而体育文化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二 体育文化的特征 体育文化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并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 动作技能 运动器材 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 观念 时代精神反映出来, 显现出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 它是人性和人类本身需求的特殊反映, 具有民族性 时代性 传承性 依赖性等特征 ( 一 ) 民族性 不同的地域环境 不同的族群, 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 这些民族文化规范着本民族的行为习惯与价值观念 体育文化在本民族文化精神的影响下, 形成了本民族共有的并区别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体育文化, 特别是在体育文化的精神层面上鲜明地体现了本国家或本民族的民族文化精神 如东 西方体育文化由于受到东 西方民族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东 西方体育文化 ( 二 ) 时代性 从空间角度, 即时空的发展角度看, 体育文化的发展是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演进与发展相适应的 也就是说一定阶段的体育文化反映了这一历史时代民族文化的精神 而且由于发展程度的差异, 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都会存在不同发展水平的民族体育文化 当今世界, 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地区 各民族文化通过频繁地传播 交流 融合, 积极地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发展, 并随着体育文化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体育文化的时代性已体现出世界性的特征 ( 三 ) 传承性 体育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 历经沧桑 饱受磨难, 但却始终传承不绝 每一次历史的变迁, 它都面临着一次新的挑战 体育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变迁与精神支撑下, 面对挑战 不断创新, 一直延续至今, 表现出了体育文化巨大的再生能力 ( 四 ) 依赖性 从体育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 体育文化始终以一种依附的, 不独立的性状存在于宗教 军事 教育 娱乐等各种社会活动中, 甚至于已经具有独立文化形态的现代体育文化依然无法摆脱现实社会中与之共存的主要文化丛结, 体现了极强的依赖性 2

三 东 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自古以来, 人们按照地理位置, 习惯性地将世界分为东方和西方 于是将文化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 世界文化大致可分为四大体系, 即汉文化体系 印度文化体系 阿拉伯和伊斯兰文化体系和欧洲文化体系 在这四大文化体系中, 除了欧洲文化体系之外, 其他三大文化体系都在世界的东方 ( 中国 日本 印度 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 并植根于本民族 本地区土壤之中, 从而世界体育文化也形成了形态相对稳定的, 各具特色的东方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 ( 一 ) 东方体育文化特征 1. 在体育性状上无论是印度的瑜伽, 还是中国的养生术和太极拳, 都鲜明地体现了东方体育文化讲究 整体 平衡 统一 的特征 2. 在体育价值观上表现为内向性 封闭性, 体现出较强的 民族本位论, 并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体育的竞争性 如以农耕文明为背景的中国体育文化, 根源于农业文明中成长起来的儒家文化, 主张修身养性, 重节制 求持中 3. 在体育形态 内容 手段上表现为强调整体效果和直观感受, 意念和内部修炼等, 极其强烈地体现出东方文化的哲理和民族特征 如太极拳强调的刚柔相济, 不偏不倚, 并在长期的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演化成技击 健身 娱乐 观赏于一体的运动 4. 在竞技观方面强调道德对于人生和社会的重要性, 也在一定程度地潜移默化地抑制了人的阳刚之气和竞争意识, 淡化了习惯上意识的运动色彩, 对运动效果的衡量方面主要体现在人格的高低和修养的深浅上 ( 二 ) 西方体育文化特征 1. 在体育性状上西方文化在早期受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自由竞争的影响下, 强调个人进取和利益, 体现出追求冒险 激进等特征 2. 在体育价值观上表现出外在统一和自由竞争以及强 勇 险的特征, 体现出了 人本主义 如西方人通常把健美和肌肉发达视为崇拜的偶像, 古希腊人追求的人体艺术和人体雕塑, 是西方体育追求完美人体的重要标志 3. 在体育形态 内容和手段方面表现为注重个人外形锻炼, 通过身体外部运动, 达到身体健美, 并创造了许多身体练习的手段 如健美运动中对身体各部位进行锻炼, 以促进身体发展, 达到人体美化, 并获得精神上的快感 4. 在竞技观方面在军事体育文化的影响下, 以取胜为目标, 提倡竞争, 追求在对抗中取胜, 表现得淋漓尽致 ( 三 ) 东 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各个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塑造了各有不同特征群体的体育文化, 并植根于民族的土壤之 3

中, 推动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许多历史资料表明, 东方体育文化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刻丰富的内涵, 但生产力低下和在东方文化的影响下, 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发展十分缓慢 而西方体育文化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下, 发展十分迅速 特别是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到来, 这种原来互相隔绝的民族体育正在相互交流中也促使东 西方体育文化逐渐互相渗透, 互相借用, 乃至互相认同 例如人们对于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服用兴奋剂等丑恶现象的日益增多, 却又感到这些困惑无法解决的时候, 引起了对东方体育文化中倡导的道德方式 文明行为等热情的关注 东 西方体育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认同,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1. 在体育文化思想上的认同孔子在仁学中指出 : 己欲立而立, 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认为, 教育学先要倡导平等相待和注重自身修炼的理念, 这和现代体育思想提倡的体育道德 公平竞争 平等参与精神是一致的 这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具有的诚实无欺 修身养性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深得体育界的广泛认同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对孔子学说进行高度评价 : 孔子崇尚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思想不仅影响他的国人, 也影响了全人类, 孔子学说世代相传, 提示了全人类丰富的做人处世原则 可见, 东方体育文化越来越被西方有识人士所关注 2. 在体育文化内容方面的认同体育文化内容的认同, 不仅表现在形式上, 而且还表现在内涵方面 中国武术是在总结人类劳动 生活技术 技能中分解 综合提炼出来的, 他所蕴涵的技击意识 健身 观赏价值不仅在国内长盛不衰, 而且已经逐步被西方人所接受 一些中国的武打明星 ( 李小龙 李连杰 成龙等 ) 能够在美国好莱坞站稳脚跟, 也与此有关 同时, 具有西方的实用主义文化特征的拳击运动, 也逐步在东方展开 另外, 起源于 20 世纪 20 年代英国的足球博彩活动也已经在全世界日益展开 目前, 国际足球彩票联合会已经拥有 60 个国家的 102 个会员, 已有 37 个国家发行各种形式的足球彩票等等 由此可见, 随着体育的全球化, 东 西方体育文化必然会在逐渐认同中互相借用, 文化 借用 越多, 将进一步促进东 西方体育文化向一种新型的体育文化发展 第二节 奥林匹克运动文化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性体育竞赛, 每四年举行一次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 但其渊源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从有文字记载的公元前 776 年举行的第一届古奥运会到公元 393 年, 共举办了 293 届, 历时 1169 年, 经历了产生 发展 巅峰与衰落的过程 古奥运会是人类体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它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产生 发展的源泉 但是,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并不仅仅是古奥运会的延续, 它具有深刻的体育文化内涵, 并积极地推动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奥运会奥运会是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统称, 通常是指现代夏季奥运会 夏季奥运会的术语奥林匹亚德 (Olympiad) 指的是奥林匹克周期, 是指从本届夏季奥运会开始, 直到下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为止连续四年的时期 一 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4

古代奥运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3000 多年前的古希腊, 在赞美人的体魄的同时, 它主要是一种祭神活动 公元前 884 年, 伊利斯城邦的国王伊菲图斯联络其他几个城邦的国王, 达成了一项定期举行赛会的协议, 并规定在赛会期间实行 神圣休战 由于当时古希腊人将运动竞技当作是对所信奉的神, 特别是对宙斯的尊敬, 因此选择了古希腊最古老的宗教中心之一 奥林匹亚举办赛会 可见, 古代奥运会体现了当时希腊民族的体育文化传统 古奥运会随着希腊城邦奴隶制的繁荣而兴盛 ( 公元前 5 世纪达到全盛, 赛会要持续 5 天 ) 然而随着希腊城邦奴隶制逐渐走向衰落, 特别是当罗马人征服了古希腊以后, 古奥运会的辉煌时期就宣告结束了 在基督教统治下的欧洲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时期 ( 公元 476 年 1640 年 ), 在 宿命论 禁欲主义 以及内体与灵魂是罪恶等反社会思潮下, 体育受到无情地扼杀, 使希腊文化和人们的身心都受到严重的摧残 公元 393 年, 罗马皇帝以宗教信仰为理由废除了古奥运会 后来入侵者对奥林匹亚地区进行了疯狂掠夺 最后在公元 4 世纪, 地震和洪水又使这个地方长埋于地下 但是, 古奥运会为人类社会留下了竞技赛会模式和一千多年持续不断的运动竞技传统, 以及奥林匹克理想与精神等宝贵的文化财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 体育的重要性再次逐渐被人们意识到 尤其是从 19 世纪 60 70 年代开始, 资本主义由自由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大工业化生产所形成的工种专业化, 使人的身体被残酷地肢解成机器的附件, 造成人体的畸形发展 另外, 资本主义制度所引起的生活节奏 环境的污染以及赌博 吸毒等不良现象, 也不断地唤起人们对健康的需要, 从而促进了体育的发展 同时, 在 14 18 世纪欧洲相继发生了以资产阶胡安 安东尼奥 萨马兰奇级新文化取代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文艺复兴 宗教改国际奥委会第七任主席胡安 安东革和思想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 一批新兴的尼奥 萨马兰奇是 20 世纪后 20 年中最资产阶级倡导自由 平等 博爱和个性解放, 宣扬具有影响力的西班牙人之一 国际奥委人本主义文化, 特别是在英国教育家洛克会在他就任期间, 经历了 1984 年洛杉矶 (1632-1702 年 ),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1715 奥运会东欧势力的抵制, 对运动员服用 1771 年 ) 先后揭示了 三育 并重学说并在身心自兴奋剂的争议以及奥委会成员收取奥运由发展学说的推动下, 冲跨了长达一千多年的欧洲会申办城市贿赂丑闻的抗击 是他拯救中世纪的宗教哲学, 使古希腊的体育文化运动得以了濒临破产的国际奥委会, 并使奥运会复苏 成为真正的全球化盛会, 同时成为一个另一方面, 随着考古学对奥运会研究的深入, 效益颇丰的产业 特别是在 1875 年, 古奥运会遗迹在考古挖掘下重见国际奥委会历任主席分别为 : 希腊天日, 更加加快了奥运会复活的步伐 而且, 希腊人特里乌思 维凯拉斯 (1894 1896); 人不屈不挠地进行复兴奥运会的尝试 ( 分别于 1859 法国人皮埃尔 德 顾拜旦 (1896 年 1870 年 1875 年 1887 年 1889 年举行了希 1925); 比利时伯爵亨利 德 贝雷腊奥运会 ), 以及国际间体育运动的普及与传播, 为特 雷托 (1925 1942); 瑞典人西格弗在现代奥运会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里德 埃德斯特隆 (1946 1952); 美国 1894 年 6 月 23 日, 在 现代奥运之父 人艾弗里 布伦戴奇 (1952 1972); 爱出生于法国贵族家庭的法国教育家皮埃尔 德 顾尔兰勋爵基拉宁 (1972 1980); 西班牙拜旦 (Pierre de Coubertin) 的极力倡导下, 以及世人胡安 萨马兰奇 (1980 2001); 比利界各国一些体育界和社会知名人士的大力支持下, 时人雅克 罗格 (2001 ) 在法国巴黎索邦学院 ( 巴黎大学前身 ) 召开了 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 在会议上通过了 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 并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简称 IOC) 由希腊人泽麦特里乌斯 维 5

凯拉斯 (Demetrius Vikelas,1835-1909) 担任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 在顾拜旦等人的积极组织与筹备下, 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 1896 年希腊雅典隆重举行, 使奥林匹克运动再次得到重生 如今, 奥林匹克运动通过一百多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最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 二 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特征 从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特征看, 是以欧洲文化为主要特征, 这是因为奥林匹克运动发源于欧洲, 而且最初的参加者主要来自欧洲和北美等国家 但是,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不是古奥运会简单翻版, 作为一种文化, 它是对古奥运会的继承和发展, 是带有古奥运会传统色彩的具有现代思想内涵的国际体育盛会 总的来说, 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具有平等化 国际化 理性化和人文化的特征 ( 一 ) 平等化 古奥运会由于受到古希腊体育文化及古希腊宗教文化的影响, 种族主义 阶级性和性别歧视特别明显, 对于参加奥运会的选手作出了禁止外来居民 奴隶参加, 禁止妇女观看和参加比赛的规定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完全摆脱这种情况, 在 奥林匹克宪章 的第二部分中, 对于参赛选手资格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即凡是承认和遵守 奥林匹克宪章 奥林匹克反兴奋剂条例的运动员, 无论种族 国家 阶级 性别如何, 都可以参加奥运会, 充分地体现了体育运动面前人人平等, 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宗旨, 教导着人们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 而是斗争, 不是征服, 而是拼搏, 并影响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 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 二 ) 国际化 古奥运会的参赛选手是有限制的, 最初规定参赛的人必须是具有希腊血统和自由人身份, 并且没有犯罪记录的男性公民, 而在地域上主要以欧洲为主, 这导致了体育文化交流的匮乏 但是随着体育的不断普及和传播奥林匹克运动已深入人心, 奥运会的规模不断的扩大, 从 1896 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时只有 13 个国家 311 名参赛者, 发展到 2000 年悉尼第 27 届奥运会,199 个国家和地区的 11000 名运动员参加了 28 个大项,300 个单项比赛 ( 见表 ), 奥运会成为了一项国际性的体育盛会 由此可见, 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了世界的汇合点和各种不同文化联系的纽带 ( 三 ) 理性化 奥林匹克运动从古奥运会创始初期就强调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认为竞技优胜者不仅应具有高超的技艺, 而且是道德高尚 知识丰富 内心充实 体魄健美 举止幽雅, 体现了极强的理性认识 但是, 由于在古奥运会的发展初期, 受到欧洲文化, 以及宗教文化等的当代主导文化的制约, 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物质层面上体现得较为突出, 人们主要追求外在形体健美等功利性东西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于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认识也开始由感性深入到理性, 即从 形体美 深入到 心灵美, 开始着重强调其精神层面 即要求锻炼者在身体健美, 均衡和体态端正的基础上达到意志品质 身心的完美结合, 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充分体现了奥 6

林匹克运动文化理性化特征, ( 四 ) 人文化 每一届奥运会的举行都有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主题 然而, 每一次奥运文化主题的设计, 并不能尽善尽美的实现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 有时甚至完全背离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过程中,20 世纪的奥林匹克以竞技体育运动为核心主宰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命运, 营造了 20 世纪灿烂夺目的竞技运动文化, 并积极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但是,20 世纪的竞技体育运动出现了两大危机 : 一是奥林匹克的绅士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忘记了自我检点, 贿选丑闻引起了一场奥林匹克空前危机 ; 二是兴奋剂败坏了奥林匹克的精神和形象, 从而引起了一些人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质疑 现代奥运之父 顾拜旦曾明确指出 奥林匹克 精神, 首先是文化概念 当今,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体育要讲经济功能, 但是绝不能忘记奥林匹克是一种文化 因此, 中国 2008 年奥运会文化主题设计为 人文奥运, 体现了当今社会, 人们追求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这也将奥运未来文化的整合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走向 三 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价值 不同地域 不同民族以及不同的时代, 其文化形态也是不尽相同的, 而文化形态又约束 表 3-1 历届夏季奥运会概况 届数 举行参加国家举行地点时间和地区数 运动员数 运动项数 单项数 1 1896 雅典 ( 希腊 ) 13 311 8 43 2 1900 巴黎 ( 法国 ) 22 1300 9 56 3 1904 圣路易 ( 美国 ) 12 625 9 73 4 1908 伦敦 ( 英国 ) 22 2034 23 109 5 1912 斯德哥尔摩 ( 瑞典 ) 28 2547 16 107 6 1916 柏林 ( 德国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 7 1920 安特卫普 ( 比利时 ) 29 2607 22 158 8 1924 巴黎 ( 法国 ) 44 3092 19 31 9 1928 阿姆斯特丹 ( 阿根廷 ) 46 3014 16 122 10 1932 洛杉矶 ( 美国 ) 37 1048 17 126 11 1936 柏林 ( 德国 ) 49 4066 21 144 12 1940 东京 ( 日本 ) 赫尔辛基 ( 芬兰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 13 1944 伦敦 ( 英国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 14 1948 伦敦 ( 英国 ) 59 4099 18 136 15 1952 赫尔辛基 ( 芬兰 ) 69 4925 19 149 16 1956 墨尔本 ( 澳大利亚 ) 67 3184 19 151 17 1960 罗马 ( 意大利 ) 84 5348 19 150 18 1964 东京 ( 日本 ) 94 5140 21 163 19 1968 墨西哥城 ( 墨西哥 ) 112 5531 20 172 20 1972 慕尼黑 ( 联邦德国 ) 121 7147 21 196 21 1976 蒙特利尔 ( 加拿大 ) 88 6189 21 198 7

22 1980 莫斯科 ( 苏联 ) 81 5872 21 203 23 1984 洛杉矶 ( 美国 ) 140 7960 22 221 24 1988 汉城 ( 韩国 ) 160 9572 23 227 25 1992 巴塞罗那 ( 西班牙 ) 172 11684 25 257 26 1996 亚特兰大 ( 美国 ) 197 11000 26 271 27 2000 悉尼 ( 澳大利亚 ) 199 11000 28 300 和规范着不同地域 不同民族及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文化形态也表现出其特有的价值,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左右着人类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价值取向 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主题的设计从一开始就一直是人类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向往的文化价值的体现, 奥林匹克格言 奥林匹克主义 奥林匹克精神等等, 则对其文化价值作出了十分精髓的阐述 总的来说, 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价值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一 ) 精英精神与拼搏意识 在古希腊奥运会时期, 古希腊的竞技运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的支持和尊重, 古罗马竞技场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象征 作为竞技场上的优胜者, 不仅会得到橄榄枝冠 棕桐枝花环 月桂冠和塑像等奖励 更重要是他们会像英雄一样受到故乡人民的崇拜, 为他们举行盛大庆典, 奥林匹克主义并成为他们的榜样 究其目的在于奥林匹克运动 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 意志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一个真人 完人, 一个有智和精神, 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慧和不断超越自我的人 在精英精神的价值取向活哲学 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下, 造就了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等 巨文化教育想融合, 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 人 发挥良好榜样教育作用, 并尊重公德原但是, 不可否认古奥运的精英精神具有一定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的局限性, 体现出明显的阶级性 其原因大致为 : 奥林匹克主义是把生活和运动联系古希腊的教育思想中蕴藏着精英精神, 而且 现起来的重要概念, 它所体现的五个理念代奥运之父 顾拜旦以及早期的奥委会委员所以成为我们生活的向导 : 目标 集中 们都出生贵族家庭, 属于社会的上层, 他们有着责任 坚持 奥林纪律 奥林匹克是尽强烈的阶级优越感, 这种高贵地意识在潜移默化你所能去建立自信 自尊 自身效用和中规范着他们思想与行为 冒险精神 虽然 精英精神 作为时代的产物, 给人一种无法与现代社会文化相合拍的感觉, 但随着现代体育文化必然走大众化 普及化 平民化的发展道路 奥林匹克运动教育人们充分体现自我价值, 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并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 古希腊人在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下, 具有十分强烈的拼搏精神 无论是竞技场上, 还是在现实生活中, 他们崇尚 永远争取第一, 永远争取超过别人 奥运会的文化设计者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充分地激发了人们的拼搏意识 更快 更高 更强 的奥林匹克格言以及奥林匹克主义则集中体现了这种精神, 不断地鼓励和鞭策着人们努力战胜对手, 超越自我, 永不满足, 不断拼搏, 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这种勇于克服各种艰难险阻, 付出辛勤的汗水争取胜利的意志和品质对所有人都是一种启迪 ( 二 ) 促进世界和平 8

从古至今, 促进世界和平一直是人们所共同拥戴的文化主题 1618 1945, 分裂是当时欧洲历史的主要潮流, 旷日持久的冲突和战争驱使国家机器始终高负荷地运转, 人们渴望和平, 时代呼唤和平 同时,19 世纪末, 欧洲文化的发展, 使人从神本主义中走出来, 人道主义逐渐深入人心 古奥运的 休战精神 也在顾拜旦先生的诠释下升华为 和平 团结 友谊 民主 的文化精神 顾拜旦在 体育颂 中所倡导 体育就是和平 的奥林匹克理想, 正是欧洲走向联合 实现休战的和平思想的一种反映, 是对人道主义世界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一种反映和吸取 当今社会, 生产力高速发展,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和平已成为了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 但专制政治的堡垒仍旧存在, 和平依然是人们所渴望的 体育以世界和平为终极目标 的历史任务也没有完成 因此, 体育将继续为促进和维护人们的尊严和社会的和平服务 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歧视的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 以互相了解 友谊 团结和公平竞争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 从而规范和指导着人们为建立一个和平和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 三 ) 为世界文化的交融搭台 随着社会的进步, 原先地域 血缘关系十分明显的民族体育文化逐渐的趋于模糊 淡化, 特别是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 奥林匹克运动既是展现民族体育文化的舞台, 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体育文化的交流, 呈现出体育文化东进和西移的新局面 研究表明, 传统的体育文化有其深厚的民族性和历史性 因此,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然而, 世界体育文化的根基在于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 因此未来体育文化既不是西方文化主宰世界, 也不是以东方文化为主导, 但是可以预言, 随着东方文化的崛起和奥林匹克文化的拓展, 东方文化必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总之, 现代奥运会不是古奥运会的简单翻版,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更是一种全新的理念, 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宗旨 : 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主义 奥林匹克格言等集中地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精髓 第三节大众体育文化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 出于人类共同的需要, 对人类自身生存 发展以及对享受的追求 和关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其力度与 灵性 也不断得到深化 正是这种大众体育文化在教 育全球化的浪潮中其推动力最大, 影响力最广泛, 也最为深刻 一 大众体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大众体育文化是人们通过体育活动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获得满足感, 促进人们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的体育文化活动 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渗透在人类社会发展 演变的过程中, 经历了早期大众体育文化, 近代大众体育文化和现代大众体育文化的三个阶段 ( 一 ) 早期大众体育文化 在人类原始社会初期, 大众体育是随着体育从个体走向群族的过程而产生和发展的 早 9

期人类在闲暇时间内, 大家聚在一起, 通过一定的体育活动来提高跑 跳 掷等生活基本技能和身体素质, 并将这种体育活动逐渐扩展到个体平时的生活中 这种出于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最原始 最直接的目的, 大众体育在东 西方传统大众体育文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古希腊人通过身体活动, 追求强壮的体魄, 健美的外形, 以求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而在东方中国传统大众体育文化中, 始终围绕着 养生 为主而开展, 认为人与自然的结合, 在于通过与自然的交换排除内部的毒气, 吸取真气 互相通达 六腑调和以达到长寿而更好地生存下去的目的 但是, 早期的体育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化形态, 早期人类进行体育活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生存和发展 也就是说, 早期大众体育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 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的文化形态 ( 二 ) 近代大众体育文化 私有制的出现使学校教育应运而生, 体育训练以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出现, 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去 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欧洲在大工业时代对人体的残酷摧残, 人们发现已经无法通过电影 电视 无线电 报纸 杂志等庸俗的大众文化中寻找到真正克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茫然感 孤独感和生存危机造成的恐惧感 另一方面, 体育在受到大工业对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三大文化思想运动的作用下, 逐渐趋向科学化, 使黑暗中的人们再次看到了指路的明灯, 人们再次提倡体育运动 近代的大众体育文化在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强烈追求下, 十分强调体育对于人类肢体健康的作用, 比较注重体魄的强健, 从而适应社会生存的需要, 其对大众体育的物质层面的追求体现较为明显 ( 三 ) 现代大众体育文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于体育研究的不断深入, 大众体育已经深入人心 人们对于体育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求得身体的健康, 体形的健美, 体魄的强健, 逐渐趋向于通过体育来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 另一方面, 体育文化的普及 交流与融合, 使大众体育的锻炼内容 手段和方法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 现代大众体育已经向着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不断地向人们阐释体育是人生存的基本权利的哲理 二 大众体育文化的特征 综观人类的文化, 包括体育文化, 不仅具有共同的特征, 同时也有其丰富的独特的文化个性特征, 大众体育与校园体育 奥林匹克运动一样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一般来说, 大众体育文化, 还具有社会性 健身性 多样性和娱乐性等特征 ( 一 ) 社会性 所谓大众体育文化的社会性是指大众体育参与群体的广泛性 如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参与者要求是具备高超技能, 并具有高尚品德的运动员, 奥林匹克格言是 更高 更快 更强, 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鲜明的竞技性 ; 校园体育的参与者也具有一定的范围,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参与对象只能集中在就读学生, 体现出极强的教育性 另外, 目前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体育强国的标准, 就是一个国家的体育人口 所谓奥运会金牌的多少以及校园体育参与人数的多少都无法真正代表一个国家体育人口的数量 目前在西方国家中德国 美国等不仅在竞技体育中表现十分出色, 大众体育开展地也 10

十分活跃, 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 近年来, 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大众体育重要性, 在抓好 奥运争光计划 的同时积极领导好 组织好 全民健身计划, 积极投资筹建健身场所, 添置健身器材, 设立全民健身网点打下了很好的社会基础, 使我国体育人口迅速得到提高, 很好地推动和促进了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 ( 二 ) 健身性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各种社会生产劳动实践活动最原始 最直接的目的, 大众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也在为人类所追求的生存与发展的目的而开展 研究表明, 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博大精深的篇章, 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 但是, 中国的大众体育由于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 较多地注重人的内在性, 将健身观念建立在自我生命开发 自我完善的基础上, 对身体的期望仅仅局限于养护生命 祛病 防病和延年益寿上 西方大众体育则受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影响, 追求体形健美而忽略了内在修养 不管如何, 东 西方的大众体育文化表现的形式不同, 但都是追求人的健康, 透射出明显的健身性 随着东 西方文化的积极交往,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大众体育与现代科学相结合, 逐渐形成新的独特风格走向市场 人类对于生存与发展的认识, 已经不再停留在东方的 自我修炼 和西方的 体形健美, 从而给予了大众体育更为深刻的内涵 ( 三 ) 多样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 当代体育文化通过频繁的交流, 东 西方体育文化的认同与借用, 大众体育也体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在东 西方体育文化交流中, 西方在反对高物质文明和余暇生活而进一步扩展了大众体育文化的内涵, 呼唤着从原来与自然隔离的都是生活中解放出来, 重新回归大自然 于是在继续追求冒险 激进的体育活动的同时, 也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东方则在文化的交流与认同中, 摆脱了自我封闭的枷锁, 不再固步自封, 从纯粹的自我修炼转而积极吸取西方的冒险 激进精神 现代大众体育在东 西方体育文化整合中, 其锻炼内容 方法和手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扩展 如俄罗斯的攀岩, 澳大利亚的跳崖等已成为世界大众体育所接纳并逐步朝着体育旅游 体育娱乐 野营 体育欣赏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 四 ) 娱乐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裕, 余暇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人们对于体育的要求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于强健体魄的追求, 更加要求能够通过体育活动获得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心理的放松和愉悦 大众体育的锻炼内容 手段和方法不断地得到丰富, 在通过体育活动满足了人们生理的需要, 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心理的需要, 并趋向于娱乐化 如野营, 人们通过体育活动, 不仅锻炼和身体, 更为重要的是, 人们通过野营活动, 使人远离了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的却又是喧嚣的 充满污染的现代化城市, 体验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 从而缓和了人们紧张的心理, 减轻了生活的压力, 愉悦了身心 因此, 不以夺标和不断超越自我为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的大众体育, 体现了极强的娱乐性特征 三 大众体育文化的价值 11

大众体育文化给人类带来了快感和美感, 给社会带来了健康和活力, 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体现出极强的社会文化价值 ( 一 ) 培养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人们往往可以通过电视 报纸 非正式集会等大众媒介和大众活动, 来克服生活中的恐惧感和茫然感等心理需要 虽然这种大众文化为社会普遍接受, 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造成了大众文化先天的难以克服的文化弱点, 并充满着浓厚的庸俗气氛 由于文化精神的缺乏, 使大众文化的品质很不稳定, 极容易造成大众社会人文危机和人类精神的异化 如日本的奥姆真理教 美国的太阳圣殿教, 乌干达的上帝恢复实践运动组织等 大众体育则通过多样化的锻炼内容 方法和手段, 不断地充实人们的大众文化生活, 营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体育旅游 野营等 同时, 大众体育通过其 健康 的理念, 积极地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 尤其是在现代生活中, 人们对大众体育文化所营造的健康的文化环境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 引导着人们养成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 二 ) 促进人们身心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 大众体育随着人们对体育研究的不断深入, 无论是中国的大众体育, 还是西方的大众体育, 都是以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为根基 世界体育文化的全球化, 促进了东 西方大众体育的交流与发展 西方大众体育在注重形态美的基础上开始重视人的意志品质 体育道德等自身修养方面 而东方大众体育也在强调内部修炼, 追求 礼 仪 的基础上追求西方冒险 激进的体育活动内容与手段 在认同与借用中, 使大众体育为促进人们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第四节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体育意识和体育技 能, 提高体育文化素养, 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宗旨下开展的各种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在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校园体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体育的发展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沉浮起落, 校园体育文化的兴衰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而不断变化着 虽然西方校园体育文化和东方校园体育文化存在着民族差异性和时代差异性, 但无论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校园体育文化的起源的动因, 还是东方校园体育文化的起源的渊源来看, 其根本原因都是私有制的出现, 使教育 ( 包括体育 ) 逐渐从人类各种社会活动中分离出来, 并由于战争的军事需要产生了校园体育文化 从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脉络来看, 校园体育文化的演变大致可分为古代校园体育文化 近代校园体育文化和现代校园体育文化三个阶段 如我国商代学校称为 序 和 痒, 序者射也 孟子. 滕文公, 就是学射的学校, 痒 是一种乡学, 是练武讲礼的学校, 并容纳了有关其他体育的内容 但是, 从严格意义上说, 古代的学校体育还不具备相应的规模, 因此, 这种校园体育文化依然不具备文化形态 12

的特征 近代社会, 随着体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 校园体育文化也随着体育的发展而形成独立的文化形态 在我国随着军事侵略, 国外传教士纷纷建立教会和兴办学堂, 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 并在校园里积极开展了西方各种体育活动 使学校体育不论在内容上, 教育思想的认识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特别是 1917 年 4 月毛泽东发表了 体育之研究, 以朴素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了体育的意义, 全面论述了体育与德育 智育的关系 给中国的学校体育注入了许多新的思想和观念, 无论在认识上 内容上 形式上还是在组织上, 都有了较大的拓展 当今世界, 随着世界大文化, 大科学, 大教育的出现, 各国教育在保持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走向世界的大舞台 我国学校体育在摆脱了 20 世纪后期实用主义体育思想, 迎来了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挑战, 在教育要 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超前思想指导下, 先后颁发了 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 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 等, 并进行了一系列有效改革, 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 推动了我国校园体育的发展 而今, 我国的校园体育文化在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教育方向的同时, 不仅继承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 并引进国际先进体育文化, 不断地进行改革 二 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校园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极强的教育性等特征 ( 一 ) 鲜明的时代性 纵观校园体育文化产生 发展的演变过程, 我们不难发现校园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校园体育文化受到每个时代的政治体制 经济 军事等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不同的校园体育文化思想 如早期的校园体育文化由于战争的需要, 体现出 文武兼备 的体育教育思想, 并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反映 我国的孙武所著的 孙子兵法 中就有不少关于身体训练的内容 手段和方法 随着政治的不稳定, 经济的衰退, 体育文化的衰败, 校园体育文化也随之改变, 其发展也受到严重阻碍 如我国历史上的两南北朝时期, 以及宋代 重文轻武 之风使校园体育的发展也受到挫折 近代社会, 欧洲的校园体育文化在人们认识到了中世纪宗教文化对人体的摧残之后, 在文艺复兴和 三育并重 思想的指导下, 校园体育再次焕发出新生, 体现出对 人体健康 积极追求的校园体育文化 在现代社会, 随着人类对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入, 校园体育文化体现出了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 提高体育文化素养, 增进学生健康等现代校园文化的时代特征 ( 二 ) 极强的教育性 校园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各类学校, 在开展的各种体育主要目的在于知识 技能 方法 道德的传授和培养, 表现出显著的教育性特征 如我国古代的 序 痒 以射箭等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以教育学生掌握骑 射等军事知识 技能 近代的洋务学堂和体操科以教育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军国民主义为主要目的 13

而今, 校园体育不仅是对人类进行综合性的生活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使个人在心智 情绪 行为品性等方面在体育实践中得到发展, 而且还教育人们在体育活动中培养人的行为, 趋向于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要求, 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的有用人才 三 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校园体育文化在体育文化特别是人类文化中起到了独特的文化价值 校园体育在 健康第一 的教育指导思想下, 树立使学生在生理上 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发展, 明确要求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校园体育已经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注重人文体育的素养, 培养健康人格, 增强健身意识和品德修养, 协调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为推行素质教育服务 校园体育在终身教育观的指导下, 积极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教育的观念, 使终身体育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并推动终身教育的形成 校园体育为了丰富和完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其文化已向多样性发展, 具体表现为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 ;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 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 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等 使校园体育文化在完善民族体育文化, 并推向世界, 成为共同财富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 校园体育文化是人类的一种传递活动, 一方面向人们传授一定的体育价值观念 文化规则和运动技能, 另一方面不断地接受世界体育文化和时代精神, 充实到体育教育中来, 使体育文化在这种传递功能中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工具, 并在互相融合中不断获得创新和发展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