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念处经

Similar documents
Microsoft Word - 圓覺經23_SC.doc

第 一 章 绪 论 什 么 是 中 医 学? 中 医 学 是 研 究 人 体 生 理 病 理, 以 及 疾 病 的 诊 断 和 防 治 等 的 一 门 科 学, 它 有 独 特 的 理 论 体 系 和 丰 富 的 临 床 经 验 它 以 整 体 观 念 为 主 导 思 想, 以 脏 腑 经 络 的

(3) 无记 (abyākata) 诸想也可分别为六 : (1) 色想 (2) 声想 (3) 香想 (4) 味想 (5) 触想 (6) 法想 在 杂阿含 109 经 中舍利弗对六十位比丘的开示如下 : 云何见想即是我? 谓六想身 眼触生想, 耳 鼻 舌 身 意触生想, 此六想身一一见是我, 是名想即

《原始佛經選要》

正念之道

CONTENTS 芪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和法 四念处的修持有三个重点 : 第一是维持正念 ; 第二是调伏贪忧等烦恼 ; 第三是精勤方便 念 念, 它有三个意义 ; 即强烈的以专注心投入目标, 急速地不带思考的投入目标, 以正念广布整个目标 正念的生起能紧系的深入于 ( 不漂浮 不肤浅 ) 目标的性质 正念的功能是未曾错过或忽略目标 正念的

正念之道

Microsoft Word - 从无明至证悟——四圣谛 GB.txt

第三章集圣谛第一节三种贪爱第二节缘起法一 缘无明有行二 缘行有识三 缘识有名色四 缘名色有六处五 缘六处有触六 缘触有受七 缘受有爱八 缘爱有取九 缘取有有十 缘有有生十一 缘生有老死等苦十二 缘起法的分析第四章灭圣谛第一节苦的止息第二节涅槃一 涅槃的定义二 涅槃的分类三 涅槃的特点第五章道圣谛

(Microsoft Word - 01 \312\327\322\263.doc)

网 球 / 排 球 1 教 师 硕 士 四 级 男 性 诊 断 教 研 室 1 教 师 博 士 或 硕 士 六 级 本 科 阶 段 为 临 床 医 学 专 业, 男 士 温 病 教 研 室 2 教 师 博 士 或 硕 士 六 级 中 医 专 业 中 医 诊 断 教 研 室 诊 断 学 / 中 医 诊

给 第 十 一 次 版 的

<A7DCC0F9C3C4AAABAA76C0F8A6DBA7DAB7D3C555A4E2A5552DA4BAA4E52E706466>

Disk02track19 now, let us go to clarification on page 282 我们来看第 282 页的说明 here of mindful, right mindfulness alone is implied 于此, 四念处可说为一正念, similarly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录 1 序言 2 致谢 3 树立正见, 实现和平与快乐 4 给禅修者的初步指导 5 正念的七项利益 6 清净的七个阶段 7 锐利五根的九种方法 8 禅修者的五精勤支 9 禅修指南 10 小参注意事项


不净观

2013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诊断学

Venerable Dhammavaro 釋法增

四 川 大 学 华 西 医 院 北 京 协 和 医 院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同 济 医 学 院 附 属 同 济 医 院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二 医 院 北 京 大 学 人 民 医 院 第 三 军 医 大 学 西 南 医 院 第 四 军 医 大 学 唐 都 医 院 重 庆 医 科

第1次课 授课时间2007

八卦治病灵方.doc

(1) 致善戒法师的感谢函 我想从内心里由衷地表达对善戒法师的感恩和谢意 在这七个月相处的日子里, 善戒法师 给我生命中带来很多的快乐 我过去时常参加善戒法师的禅修营和聆听法师的佛法光碟, 我也常常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身心感到无比的舒畅 不知怎么的, 我觉得我和法师有一种特殊的联系 ( 或许是

第 二 十 三 讲 话 说 补 益 中 药 ( 下 ) 内 容 提 示 : 补 阳 药 补 阴 药 阴 阳 双 补 方 要 求 : 理 解 补 阳 补 阴 药 的 类 型 及 中 医 阴 阳 双 补 思 想

苦 这五蕴就是苦的种子, 它所带来的味只是苦 在 弥兰王问经 第三品第四经中, 龙军为国王解答行的生起时说 : 大王有眼与色即有眼识, 有眼识即有眼触, 有眼触即有受, 有受即有爱, 有爱即有取, 有取即有 ( 业 ) 有, 有 ( 业 ) 有即有生, 有生即有老 死 愁 悲 苦 忧 恼 如是为此全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Way to the end of suffering 八圣道 灭除烦恼之路 菩提长老 (Bhikkhu Bodhi) 释见芊林娟蒂朱怡康译 资料来源 : 香光庄严杂志 编辑 : 觉悟之路网站

2012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儿科学

( 五 ) 进 入 路 径 标 准 第 一 诊 断 必 须 符 合 ICD-10:I06.0-I06.2 /I35.0- I35.2/Q23.0-Q23.1 心 脏 主 动 脉 瓣 病 变 疾 病 编 码 有 适 应 证, 无 禁 忌 证 3. 心 功 能 III 级 或 EF 45% 4. 主 动

骨 月 骨 骨 骨 骨 骨 骨 骨


離苦七-首頁-簡

<4D F736F F D20C9BDCEF7CAA1D4A4B7C0BDD3D6D6D2ECB3A3B7B4D3A6B2B9B3A5B0ECB7A8A3A8D5FDCABDCEC4BCFEA3A92E646F63>

4. 介 入 试 验 三 消 化 系 统 四 呼 吸 系 统 5.PET 心 肌 显 像 6. 放 射 性 核 素 静 脉 显 像 1. 消 化 道 出 血 显 像 2. 异 位 胃 黏 膜 显 像 3. 肝 胆 系 显 像 4. 肝 脏 肿 瘤 的 核 医 学 影 像 诊 断 1. 肺 灌 注 显

欲的出离与修断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4D F736F F D203131D5C2C4DAB7D6C3DACFB5CDB3BCB2B2A12E646F63>


卢全 章等 鳗鲡 肾病病原 菌 的研 究 期 鱼 放 人 水 族箱 中 饲 养 观 察 发 病情 况 生 化试 验 采用 和 常 规 方 法 药物 敏 感 试验 用 试 管稀释 方法 步 骤 和 结果 鳗鲡 肾病 症 状 病 鳗 症 状 主 要 表 现 在 鳗 鱼 前 腹 部 区 部 位 肿 大 严

前言

同 程 度 脱 位 或 半 脱 位, 骨 关 节 炎 改 变 ( 三 ) 选 择 治 疗 方 案 的 依 据 根 据 临 床 诊 疗 常 规 - 骨 科 学 分 册 ( 中 华 医 学 会 编 著,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外 科 学 ( 下 册 ) ( 8 年 制 和 7 年 制 临 床


, (CIP) /. - : ISBN R657.1 CIP (2003) mm1230m m 1/ IS BN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内观禅修手册

冰黄肤乐软膏中大黄素的测定

e e

第三篇

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 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应 ( 供 ), 等正觉! 前二路者, 谓众生狐疑 左路者, 三不善法 贪, 恚, 害觉 其右路者, 谓三善觉 ; 出

大乘百法明門論,這本書是

七觉支 被称为 现观道, 即谛现观之道 七觉支又分五支 : 1. 觉所依支 : 念 ( 缘谛不向余散 ) 2. 觉自性支 : 择法 ( 最初现证无我 ) 3. 觉出离支 : 精进 4. 觉利益支 : 喜 ( 饶益身心 ) 5. 觉无染支 : 轻安 ( 无染因缘 ) 定 ( 无染所依 ) 舍 ( 无染

序 言 药 学 院 目 前 有 药 学 药 物 制 剂 学 和 临 床 药 学 三 个 专 业, 均 属 实 践 性 强, 动 手 能 力 要 求 高 的 专 业 基 于 药 学 生 学 科 基 础 不 同, 培 养 目 标 不 同, 社 会 需 求 不 同, 药 学 院 药 理 学 和 毒 理 学

離苦-5-首頁-簡體

<4D F736F F F696E74202D20BCB9CBE8BBD2D6CAD1D7BFCEBCFE2E BBCE6C8DDC4A3CABD5D>

Microsoft Word doc

80-大纲-06.4.doc

四 免 疫 病 理 五 炎 症 六 肿 瘤 病 理 诊 断 基 础 2. 移 植 排 斥 反 应 3. 自 身 免 疫 病 4. 获 得 性 免 疫 缺 陷 综 合 征 ( 艾 滋 病 ) 1. 概 述 2. 基 本 病 变 3. 急 性 炎 症 4. 慢 性 炎 症 1. 概 述 2. 肿 瘤 的

南传法师论著

西安市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病种目录.xls

(Microsoft PowerPoint - \305\273\321\252\261\343\321\ ppt)

这里引 舍利弗阿毗昙论 中的解释 : 问曰 : 几正勤? 答曰 : 四 何谓四? 若比丘恶不善法未生欲令不生 ; 起欲, 自勉, 胜进, 摄心, 正断 恶不善法已生必当断 ; 起欲, 自勉, 胜进, 摄心, 正断 善法未生欲令生 ; 起欲, 自勉, 胜进, 摄心, 正断 善法已生欲令住 ; 具足修,

Microsoft Word - 百法_4SC.doc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2011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三 培 训 内 容 与 要 求 ( 一 ) 普 通 外 科 (12 个 月 ) 掌 握 : 消 毒 与 无 菌 技 术 水 与 电 解 质 平 衡 及 紊 乱 外 科 休 克 多 器 官 功 能 障 碍 创 伤 外 科 感 染 心 肺 复 苏 外 科 营 养 术 前 准 备 和 术 后 处 理 原

2015年中国最佳临床学科排行榜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SC.doc

七觉支 被称为 现观道, 即谛现观之道 七觉支又分五支 : 1. 觉所依支 : 念 ( 缘谛不向余散 ) 2. 觉自性支 : 择法 ( 最初现证无我 ) 3. 觉出离支 : 精进 4. 觉利益支 : 喜 ( 饶益身心 ) 5. 觉无染支 : 轻安 ( 无染因缘 ) 定 ( 无染所依 ) 舍 ( 无染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中图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章动物稳态维持及其意义单元检测

身观身念处密集禅修法 ( 二零一三年修订版 / 二零一六年二印 ) ~~ 目录 ~~ 1. 八关斋戒的受持与功德 1 2. 身心的真相 五蕴法与名色法 破除概念以见真实法 定力的培育 安般念 四种正知的修习 经行 四

Microsoft Word - 百法_2SC.doc

三 细 菌 性 痢 疾 细 菌 性 痢 疾 是 由 痢 疾 杆 菌 引 起 的 一 种 假 膜 性 肠 炎 由 食 入 被 痢 疾 杆 菌 污 染 的 食 物 而 感 染, 是 否 致 病 取 决 于 进 入 胃 内 的 菌 量 胃 液 的 ph 值 和 细 菌 对 肠 粘 膜 上 皮 的 侵 袭

如是言 : 我欲诣某城, 某村, 某聚落, 当示我路 时, 知路者即示彼路, 语言 : 士夫, 从此道去, 前见二道, 舍左从右前行 ; 复有坑涧渠流, 复当舍左从右 ; 复有丛林, 复当舍左从右 ; 汝当如是渐渐前行, 得至某城 佛告低舍 : 其譬如是, 不知路者, 譬愚痴凡夫 其知路者, 譬如来

5cm, 可 为 多 发, 但 常 独 立 存 在, 少 数 患 者 在 踝 部 融 合 成 大 片, 有 轻 度 疼 痛 及 压 痛 皮 损 持 续 2~3 周 后 逐 渐 变 暗, 最 后 消 退 遗 留 色 素 沉 着, 但 均 无 破 溃 毛 囊 炎 样 损 害 (21.87%~28.9%)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門

呼 吸 系 统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Microsoft Word - 01.How to Examine Patients.doc

沿 肛 门 外 围, 将 刀 刺 入 雕 成 圆 形 3.7 描 脊 cutting the middle sine of back fat 沿 脊 背 正 中 线, 用 刀 切 开 皮 层 皮 下 脂 肪 4 宰 前 要 求 4.1 待 宰 猪 应 来 自 非 疫 区, 健 康 良 好, 并 有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Theravàda-sàsane bhàvanà mukha) 玛欣德尊者编译 Translated & Edited by Mahinda Bhikkhu (China) 云南省佛教协会印行

Microsoft Word - ????(?)_?.doc

患 者 信 息 A. 医 生 : 看 诊 日 期 : 请 填 写 下 列 内 容 : 患 者 姓 名 ( 如 显 示 不 正 确 ): 地 址 : 电 话 : 白 天 ( ) 夜 间 ( ) 社 会 安 全 号 码 : 出 生 地 : 西 奈 山 病 房 号 ( 如 适 用 ): 您 是 否 工 作

生 老 病 死, 无 人 可 免, 如 若 生 病, 就 需 求 医, 但 人 体 是 有 自 愈 的 能 力, 所 谓 三 分 治 疗, 七 分 调 养, 调 养 之 道, 在 于 养 生, 食 疗 为 上 战 国 扁 鹊 说 : 君 子 有 病, 期 先 食 以 疗 之, 食 之 不 愈, 然

XXXX教学大纲…………(小三宋体加粗)

概 念 布 鲁 氏 菌 病 (brucellosis( brucellosis) 又 称 地 中 海 弛 张 热, 马 尔 他 热, 波 浪 热 或 波 状 热 是 由 布 鲁 氏 菌 属 细 菌 引 起 的 人 畜 共 患 的 传 染 性 疾 病 其 临 床 特 点 为 长 期 发 热 多 汗 关

第三章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С¶ùÄÒÐÔÏËάÐÔ±ä

Microsoft Word - 1.doc

Microsoft Word - С¶ùÂéÕî.doc

5) 先 天 性 畸 形 变 形 和 染 色 体 异 常 ( 以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颁 布 的 疾 病 和 有 关 健 康 问 题 的 国 际 统 计 分 类 (ICD-10) 为 准 ) 6) 被 保 险 人 精 神 失 常 或 精 神 错 乱 期 间 7) 被 保 险 人 醉 酒 或 毒

手 术 分 级 潮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泌 尿 外 科 手 术 分 级 目 录 (2) 阴 茎 癌 双 侧 髂 腹 股 沟 淋 巴 清 除 术 睾 丸 肿 瘤 腹 膜 后 淋 巴 清 除 术 复 杂 的 一 期 性 尿 道 下 裂 修 复 术 尿 道 上 裂 修 复 术 压 力 性 尿 失 禁

±ÇÕæ¾ú²¡

尊敬的华安客户:

佛教创立于两千五百多年前, 那是一个看天作息的农业时代, 时至今日, 却是云端科技, 网络充斥的时代, 二者差距之大绝非一般 然, 两个时代的人都面对一个共同点 : 一个人类至今都还在面对的而却又无法解决的问题, 那就是死亡的问题 站在佛教的立场, 死亡的问题可以从信仰的角度来面对, 或是从智慧的层

章 次 教 学 内 容 理 论 学 时 实 验 学 时 总 学 时 第 一 章 第 二 章 第 三 章 第 四 章 第 五 章 第 六 章 第 七 章 第 八 章 第 九 章 第 十 章 第 十 一 章 第 十 二 章 第 十 三 章 第 十 四 章 第 十 五 章 第 十 六 章 第 十 七 章

Transcription:

大念处经 邓殿臣赵桐译 [ 题解 ] 大念处经 是巴利三藏中经藏 长部尼伽耶 的第二十二经, 又名 四念处经 此经论述真修实证的修行法门, 即以修习四念住, 内观身 受 心 法, 了知 身不净 受是苦 心无常 法无我, 以对治净 乐 常 我等四颠倒想, 修得慧观 知见苦 无常 无我之三法印, 达至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漏断尽, 述于涅槃之境 在初期佛教经典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此经代表了佛教早期亲修实证的特色, 有别于部派佛教时期偏重推理论证的特点 对于各部派的修行实践有很大影响, 可以说修习四念处就是禅, 就是止观 ; 对于要用自身的体验, 了悟佛法, 转凡成圣, 转痴成智的修习者来说, 修习四念处说是依止处 这部经在各个部派的经典中都有保存, 只是编排不一致, 在汉文大藏经 长阿含 中无此经, 而在 中阿含 卷二十四中收此经, 名为 念处经 此译本 大念处经 是直接译自斯里兰卡国家佛教部监制出版之僧伽罗文巴利三藏, 如与汉译 中阿含 中 念处经 相比较, 可知无论在篇幅的长短 内容的详略上都有较大区别, 可供对照参阅 [ 译文 ] 1 我这样听说: 一时世尊在拘楼人之市场小镇剑摩毖昙, 于拘楼人中, 该时佛陀对诸比丘作如是言 : 诸比丘 彼等回答 : 世尊 佛陀言曰 : 2 诸比丘啊! 惟有一途可净化众生, 脱离忧愁哀伤, 消除苦楚悲痛, 获得正法, 体证涅槃, 此途名四念处 云何思念住?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于身, 时刻注意观察, 精进警觉, 念念分明, 可灭淫欲 悲痛 于受, 时刻注意观察, 精进警觉, 念念分明, 可灭淫欲 悲痛 于心, 时刻注意观察, 精进警觉, 念念分明, 可灭淫欲 悲痛 于法, 时刻注意观察, 精进警觉, 念念分明, 可灭淫欲 悲痛 弁言竟 观 身 3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何时刻注意观察其身? 1 诸比丘啊! 若有比丘, 步入林间, 或树下, 或于幽静无人处, 跏趺而坐, 身躯端直, 2 专心系念, 入息出息, 彼作长出息时, 于彼长出息, 心中了了分明 彼作长入息时, 于彼 长入息, 心中了了分明 彼作短出息时, 于彼短出息, 心中了了分明 彼作短入息时, 于彼 短入息, 心中了了分明 彼须训练自己, 分明觉知彼所有的出息 ; 训练自己, 分明觉知彼所 有的入息 彼如是训练自己所有出息宁静有序, 训练自己所有入息宁静有序 4 诸比丘啊! 犹如技高一筹之木碹工, 或其学徒, 于镞盘做长转时, 于其所作长转, 1 入 : 底本作 如, 讹 巴利本作 入 ( 巴 gato) 今依巴利本改 2 长入 : 底本作 长出, 讹 今依下文改 1

心中了了分明, 于镞盘做短转时, 于其所作短转, 心中了了分明 诸比丘啊! 如是一样, 彼于长出息时, 于彼所作长出息, 心中了了分明, 彼于长入息时, 于彼所作长入息, 心中了了分明 彼于短出息时, 于彼所作短出息, 心中了了分明, 彼于短入息时, 于彼所作短入息, 心中了了分明 彼如是训练自己所有出息宁静有序, 训练自己所有入息宁静有序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其身, 或观察身内之生起, 或观察身内之坏灭, 或兼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其身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念入出息竟 5 复次, 诸比丘啊! 彼于行路时, 于彼行走动作, 心中了了分明 彼于站立时, 于彼站立动作, 心中了了分明 彼于坐下时, 于彼坐之动作, 心中了了分明 彼于偃卧时, 于彼偃卧动作, 心中了了分明 无论彼身体处于何种情况, 须随时于其保持心中了了分明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其身, 或观察身内之生起, 或观察身内之坏灭, 或兼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其身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念身姿节竟 6 复次, 诸比丘啊! 彼于进退之际, 应以正智观之, 了了分明所作何事 彼于瞻视凝睇之际, 应以正智观之, 了了分明所作何事 彼于屈伸臂腿之际, 应以正智观之, 了了分明所作何事 彼于穿衣持钵之际, 应以正智观之, 了了分明所作何事 彼于饮食嚼尝之际, 应以正智观之, 了了分明所作何事 彼于大小便利之际, 应以正智观之, 了了分明所作何事 彼于行 住 睡 醒 说话 沉默之际, 应以正智观之, 了了分明所作何事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其身, 或观察身内之生起, 或观察身内之坏灭, 或兼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其身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明觉节竟 7 复次, 诸比丘啊! 彼应观想此身, 自足底而上, 自头顶而下, 由皮包裹种种不净充满, 言曰, 我此身中, 有发 毛 爪 齿 皮 肉 筋 骨 髓 肾 心 肝 肋膜 脾藏 大肠 肠膜 肺 胃 屎 尿 胆汁 痰 脓 血 汗 脂肪 泪 淋巴 涕 唾 滑液 诸比丘啊! 犹如一只双口袋子, 各种种子充满, 诸如粳米 糙米 菜豆 豌豆 芝麻 精米 聪明之士于内观见分明, 曰, 此是粳米, 此是糙米, 此是菜豆, 此是芝麻, 此是精米 于此一样, 诸比丘啊! 彼观此身, 自足底而上, 自头顶而下, 由皮包裹种种不净充满 曰, 我此身中, 有发 毛 爪 齿 皮 肉 筋 骨 髓 肾 心 肝 肋膜 脾藏 大肠 肠膜 肺 胃 屎 尿 胆汁 痰 脓 血 汗 脂肪 泪 淋巴 涕 唾 滑液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其身, 或观察身内之生起, 或观察身内之坏灭, 或兼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其身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 2

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厌想节竟 8 复次, 诸比丘啊! 彼无论所做何事, 无论置身何处, 应于此身依其组成分类而观 曰, 此身之中有地 水 火 风等四大种 诸比丘啊! 犹如熟练屠夫, 或其学徒, 立于十字道路口杀牛剥皮, 支解成块, 彼于此一样立于十字道路口, 诸比丘啊! 彼无论做何事, 无论置身何处, 应于此身从界分而观之 言曰, 我此身中有地界 水界 火界 风界等四大种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其身, 或观察身内之生起, 或观察身内之坏灭, 或兼察身内之生起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其身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观四大节竟 9 复次, 诸比丘啊! 彼于冢间, 观见腐尸, 或死一日, 或死二日, 或死三日, 膨胀瘀黑, 脓烂充满 于彼自比, 言曰, 肯定我此身性质相同, 于彼一样逃脱不了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其身, 或观察身内之生起, 或观察身内之坏灭, 或兼察身内之生起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其身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于彼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墓地观一 10 复次, 诸比丘啊! 彼于冢间, 观见腐尸, 为乌鸦所啄, 或为秃鹫所啄, 或为野犬叼食, 或为狐狸咬食, 或为各类昆虫所食, 于彼自比, 言曰, 肯定我此身性质相同, 于彼一样, 逃脱不了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其身, 或观察身内之生起, 或观察身内之坏灭, 或兼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其身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于彼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墓地观二 11 复次, 诸比丘啊! 彼于冢间, 观见腐尸, 只有骸骨 血肉 筋腱 于彼自比, 言曰, 肯定我此身性质相同, 于彼一样, 逃脱不了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其身, 或观察身内之生起, 或观察身内之坏灭, 或兼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其身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墓地观三 12 复次, 诸比丘啊! 彼于冢间, 观见腐尸, 只余骸骨, 皮肉尽脱, 血迹斑斑, 筋腱尚 3

存, 于彼自比, 言曰, 肯定我此身性质相同, 于彼一样, 逃脱不了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其身, 或观察身内之生起, 或观察身内之坏灭, 或兼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其身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墓地观四 13 复次, 诸比丘啊! 彼于冢间, 观见腐尸, 只余骸骨筋腱, 无血无肉 于彼自比, 言曰, 肯定我此身性质相同, 于彼一样, 逃脱不了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其身, 或观察身内之生起, 或观察身内之坏灭, 或兼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其身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墓地观五 14 复次, 诸比丘啊! 彼于冢间, 观见腐尸, 骸骨支解, 四散分离, 手骨一处, 足骨一处, 胫骨一处, 股骨一处, 臂骨一处, 脊骨一处, 头骨一处 于彼自比, 言曰, 肯定我此身性质相同, 于彼一样, 逃脱不了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其身, 或观察身内之生起, 或观察身内之坏灭, 或兼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其身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墓地观六 15 复次, 诸比丘啊! 彼于冢间, 观见腐尸, 骸骨惨白如海螺壳 于彼自比, 言曰, 肯定我此身性质相同, 于彼一样, 逃脱不了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其身, 或观察身内之生起, 或观察身内之坏灭, 或兼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其身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墓地观七 16 复次, 诸比丘啊! 彼于冢间, 观见腐尸白骨各异, 四散堆积, 经年日久 于彼自比, 言曰, 肯定我此身性质相同, 于彼一样, 逃脱不了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其身, 或观察身内之生起, 或观察身内之坏灭, 或兼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其身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墓地观八 4

17 复次, 诸比丘啊! 彼于冢间, 观见腐尸, 骨殖枯腐, 化为齑粉, 于彼自比, 言曰, 肯定我此身性质相同, 于彼一样, 逃脱不了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其身,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其身, 或观察身内之生起, 或观察身内之坏灭, 或兼察身内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其身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其身 墓地观九 十四观身竟 观 受 18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何注意观察其受? 诸比丘啊! 彼等感觉乐受时, 自知正感觉乐受, 心中了了分明 感觉苦受时, 自知正感觉苦受, 心中了了分明 感觉非苦非乐受时, 自知正感觉非苦非乐受, 心中了了分明 感觉有关利害乐受时, 自知正感觉有关利害乐受, 心中了了分明 感觉无关利害乐受时, 自知正感觉无关利害乐受, 心中了了分明 感觉有关利害非乐受时, 自知正感觉有关利害非乐受, 心中了了分明 感觉无关利害非乐受时, 自知正感觉无关利害非乐受, 心中了了分明 感觉有关利害非苦非乐受时, 自知正感觉有关利害非苦非乐受, 心中了了分明 感觉无关利害非苦非乐受时, 自知正感觉无关利害非苦非乐受, 心中了了分明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其受,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其受,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其受, 或观察感受之生起, 或观察感受之坏灭, 或兼察感受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感受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其感受 观受竟 观 心 19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何注意观察其心意? 诸比丘啊! 彼贪欲炽盛, 应了了分明彼贪欲炽盛, 彼心离贪欲, 应了了分明彼心离贪欲 彼瞋恚炽盛, 应了了分明彼瞋恚炽盛, 彼心离瞋恚, 应了了分明彼心离瞋恚 彼愚痴炽盛, 应了了分明彼愚痴炽盛, 彼心离愚痴, 应了了分明彼心离愚痴 彼心念专一, 应了了分明彼心念专一, 彼心念奔驰, 应了了分明彼心念奔驰 彼心志高洁, 应了了分明彼心志高洁, 彼心志卑下, 应了了分明彼心志卑下 彼心智优越, 应了了分明彼心智优越, 彼心智下劣, 应了了分明彼心智下劣 彼心力集中, 应了了分明彼心力集中, 彼心力散漫, 应了了分明彼心力散漫 彼心得解脱, 应了了分明彼心得解脱, 彼心被束缚, 应了了分明彼心被束缚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其心,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其心,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其心, 或观察心意之生起, 或观察心意之坏灭, 或兼察心意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心意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其心意 观心竟 5

观 法 20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何注意观察诸法?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从妨碍梵行生活之五盖中注意观察诸法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何从妨碍梵行的五盖中注意观察诸法呢? 诸比丘啊! 彼有贪欲, 应了了分明彼有贪欲, 彼无贪欲, 应了了分明彼无贪欲 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贪欲云何会生起, 应了了分明已生起之贪欲如何弃除, 应了了分明已弃除之贪欲如何未来不生 彼有瞋恚, 应了了分明彼有瞋恚, 彼无瞋恚, 应了了分明彼无瞋恚, 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瞋恚云何会生起, 应了了分明已生之瞋恚如何弃除, 应了了分明已弃除之瞋恚如何未来不生 彼有昏沉, 应了了分明彼有昏沉, 彼无昏沉, 应了了分明彼无昏沉, 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昏沉云何会生起, 应了了分明已生之昏沉如何弃除, 应了了分明已弃除之昏沉如何未来不生 彼有掉悔, 应了了分明彼有掉悔, 彼无掉悔, 应了了分明彼无掉悔, 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掉悔云何会生起, 应了了分明已生之掉悔如何弃除, 应了了分明已弃除之掉悔如何未来不生 彼有多疑, 应了了分明彼有多疑, 彼无多疑, 应了了分明彼无多疑, 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多疑云何会生起, 应了了分明已生之多疑如何弃除, 应了了分明已弃除之多疑如何未来不生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诸法,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诸法,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诸法, 或观察诸法之生起, 或观察诸法之坏灭, 或兼察诸法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诸法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诸法 五盖竟 21 复次,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于五取蕴之中注意观察诸法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何于五取蕴之中注意观察诸法呢? 诸比丘啊! 彼应了知色的性质, 云何生起, 如何消灭 ; 受的性质, 云何生起, 如何消灭 ; 想的性质, 云何生起, 如何消灭 ; 行的性质, 云何生起, 如何消灭 ; 识的性质, 云何生起, 如何消灭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诸法,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诸法,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诸法, 或观察诸法之生起, 或观察诸法之坏灭, 或兼察诸法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诸法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诸法 五取蕴竟 22 复次,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从六内处与六外处中注意观察诸法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何从六内处与六外处中注意观察诸法呢? 诸比丘啊! 彼应了了分明眼根, 了了分明色尘, 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缚, 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缚云何生起, 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缚如何弃舍, 了了分明已弃舍之束缚如何 6

未来不生 应了了分明耳根, 了了分明声尘, 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缚, 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缚云何生起, 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缚如何弃舍, 了了分明已弃舍之束缚如何未来不生 应了了分明鼻根, 了了分明香尘, 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缚, 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缚云何生起, 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缚如何弃舍, 了了分明已弃舍之束缚如何未来不生 应了了分明舌根, 了了分明味尘, 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缚, 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缚云何生起, 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缚如何弃舍, 了了分明已弃舍之束缚如何未来不生 应了了分明身根, 了了分明触尘, 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缚, 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缚云何生起, 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缚如何弃舍, 了了分明已弃舍之束缚如何未来不生 应了了分明意根, 了了分明法尘, 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缚, 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缚云何生起, 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缚如何弃舍, 了了分明已弃舍之束缚如何未来不生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诸法,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诸法,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诸法, 或观察诸法之生起, 或观察诸法之坏灭, 或兼察诸法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诸法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诸法 处节竟 23 复次,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注意观察七觉支诸法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何注意观察七觉支诸法呢? 诸比丘啊! 彼有念觉支, 应了了分明彼有念觉支 ; 彼无念觉支, 应了了分明彼无念觉支 ; 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念觉支如何生起, 应了了分明已生起之念觉支如何发展圆满 彼有择法觉支, 应了了分明彼有择法觉支 ; 彼无择法觉支, 应了了分明彼无择法觉支 ; 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择法觉支如何生起, 应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择法觉支如何发展圆满 彼有精进觉支, 应了了分明彼有精进觉支 ; 彼无精进觉支, 应了了分明彼无精进觉支 ; 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精进觉支如何生起, 应了了分明已生起之精进觉支如何发展圆满 彼有喜觉支, 应了了分明彼有喜觉支 ; 彼无喜觉支, 应了了分明彼无喜觉支 ; 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喜觉支如何生起, 应了了分明已生起之喜觉支如何发展圆满 彼有轻安觉支, 应了了分明彼有轻安觉支 ; 彼无轻安觉支, 应了了分明彼无轻安觉支 ; 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轻安觉支如何生起, 应了了分明已生起之轻安觉支如何发展圆满 彼有定觉支, 应了了分明彼有定觉支 ; 彼无定觉支, 应了了分明彼无定觉支 ; 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定觉支如何生起, 应了了分明已生起之定觉支如何发展圆满 彼有舍觉支, 应了了分明彼有舍觉支 ; 彼无舍觉支, 应了了分明彼无舍觉支 ; 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舍觉支如何生起, 应了了分明已生起之舍觉支如何发展圆满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诸法,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诸法,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诸法, 或观察诸法之生起, 或观察诸法之坏灭, 或兼察诸法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诸法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诸法 觉支竟 24 复次,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从四圣谛中注意观察诸法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何从四圣谛中观察诸法呢? 诸比丘啊! 彼应了知苦圣谛, 了知集圣谛, 了知灭圣谛, 了知道圣谛 7

25 诸比丘啊! 何谓苦圣谛呢? 生是苦, 老是苦, 死是苦, 忧 悲 苦 恼 绝望是苦, 怨憎会是苦, 爱别离是苦, 求不得是苦, 凡执着于五取蕴皆是苦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生呢? 于比比众生中, 有如此一名众生出生 受生 入胎 重又获出生, 五蕴重受, 六处重获, 诸比丘啊! 这就是生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老呢? 于比比众生中, 有如此一名众生, 衰老降身, 朽弱龙钟, 齿牙脱落, 声音嘶哑, 皮肤松皱, 青春消止, 机能衰退, 诸比丘啊! 这就是老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死呢? 于比比众生中, 有如此一名众生谢世 逝去 分崩 消失 弥留 死亡 生命终止, 五蕴离析, 尸首掩埋, 诸比丘啊! 这就是死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忧呢? 无论何人遇到损失惨重, 遭受不幸之击, 生起忧伤 忧愁 忧心如捣, 伤心 心伤肠断, 诸比丘啊! 这就是忧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悲呢? 无论何人, 损失惨重, 遭受不幸之击, 难忍悲哀 悲伤 悲思 悲号 悲啼 悲哭 诸比丘啊, 这就是悲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苦呢? 身上痛苦, 身上不适, 苦楚, 以及由身体接触感受不适, 诸比丘啊! 这就是苦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恼呢? 心理痛苦, 心理不适, 苦楚, 以及由心灵印象感受不适, 诸比丘啊! 这就是恼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绝望呢? 任何人遭逢重大损失, 或遭不幸之击, 决心死志, 绝望, 决死情态, 绝望情态, 诸比丘啊! 这就是绝望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怨憎会苦呢? 如某人遇到他所不喜欢的, 令他怨憎的形象 声音 气味 味道 感触时, 或遇到令他厌恶的人时, 或者这一切同时降临时, 他所感受到的, 便是怨憎会苦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爱别离苦呢? 如果某个人喜爱某种形象 某种声音 气味 味道 感触, 或某个人, 比如他的父亲 母亲 或兄弟姐妹亲友, 但却不能得到, 必须与他们别离 诸比丘啊! 这便是爱别离苦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求不得苦呢? 诸比丘啊! 受生支配之众生, 愿望如是生起, 但愿不受生的支配, 但求生不临身, 此亦非以愿望而得, 这就是求不得苦一语之意 诸比丘啊! 受老 病 死 忧 悲 苦 恼 绝望支配之众生, 愿望如是生起, 但愿不受绝望的支配, 但求绝望永不临身, 此亦非以愿望而得, 这就是求不得苦一语之意 诸比丘啊! 简言之, 执着于五取蕴皆为苦一语又为何意? 色取蕴 受取蕴 想取蕴 行取蕴 识取蕴, 如是, 诸比丘啊! 此为简言之, 执着于五取蕴皆为苦一语之意 诸比丘啊! 这就是苦圣谛 26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集圣谛呢? 那是导致再生的欲望, 它是贪欲与享乐相结合, 于每一生中皆能寻到欣喜 它是寻求感官享乐的欲望, 寻求永生的欲望, 寻求短暂生存的欲望 但是, 诸比丘啊! 此欲望由何处产生与成长? 它在何处立足生根? 只要有任何令人喜悦 适意产生之地, 欲望就会于此生起成长, 立足生根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令人喜悦 适意的东西, 使其欲望于此生起成长, 立足生根呢? 眼根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生起成长, 立足生根 耳根 鼻根 舌根 身根 意根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生起成长, 立足生根 色尘 声尘 香尘 味尘 触尘 法尘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生起成长, 立足生根 眼识 耳识 鼻识 舌识 身识 意识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生起成长, 立足生根 眼触 耳触 鼻触 舌触 身触 意触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生起成长, 立足生根 眼触之受 耳触之受 鼻触之受 舌触之受 身触之受 意触之受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 8

于此生起成长, 立足生根 色想 声想 香想 味想 触想 法想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生起成长, 立足生根 思色 思声 思香 思味 思触 思法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生起成长, 立足生根 贪色 贪声 贪香 贪味 贪触 贪法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生起成长, 立足生根 论究色 论究声 论究香 论究味 论究触 论究法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生起成长, 立足生根 省察色 省察声 省察香 省察味 省察触 省察法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生起成长, 立足生根 诸比丘啊! 这就是集圣谛 27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灭圣谛呢? 它就是欲望完全的消失与止息, 它就是放弃 松手 不染着 但是诸比丘啊! 这欲望衰退消失于何处? 它于何处离去, 断灭呢? 何处有令人喜悦适意之处, 欲望应于此处衰退消失, 于此离去 断灭? 何物 ( 处 ) 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何处衰退消失, 于何处离去 断灭呢? 眼根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衰退消失, 于此离去 断灭 耳根 鼻根 舌根 身根 意根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衰退消失, 于此离去 断灭 色尘 声尘 香尘 味尘 触尘 法尘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衰退消失, 于此离去 断灭 眼识 耳识 鼻识 舌识 身识 意识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衰退消失, 于此离去 断灭 眼触之受 耳触之受 鼻触之受 舌触之受 身触之受 意触之受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衰退消失, 于此离去 断灭 色想 声想 香想 味想 触想 法想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衰退消失, 于此离去 断灭 思色 思声 思香 思味 思触 思法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衰退消失, 于此离去 断灭 贪色 贪声 贪香 贪味 贪触 贪法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衰退消失, 于此离去 断灭 论究色 论究声 论究香 论究味 论究触 论究法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衰退消失, 于此离去 断灭 省察色 省察声 省察香 省察味 省察触 省察法令人喜悦适意, 欲望于此衰退消失, 于此离去 断灭 诸比丘啊! 这就是苦灭之圣谛 28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灭苦之道圣谛呢? 这就是八正道, 即正见 正思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勤 正念 正定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正见? 诸比丘啊! 知道苦, 知苦的生起, 知苦的断灭, 知灭苦之道 诸比丘啊! 这就是正见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正思? 决心离绝欲乐, 决心不于任何人心怀怨恨 立志不伤任何生灵, 诸比丘啊! 这就是正思惟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正语? 不打妄语, 不背地诽谤, 不恶声相向, 不轻率戏语 诸比丘啊! 这就是正语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正业? 戒杀生, 戒不与取, 戒邪淫, 这就是正业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正命? 圣弟子弃舍不正当职业, 以正当的职业而谋生, 这就是正 9

命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正勤? 诸比丘啊! 彼立志 努力 奋发 精进, 任持此心, 令一切邪恶不善之法不得生起 立志 努力 奋发 精进, 任持此心, 令已生邪恶不善之法皆得丢弃 立志 努力 奋发 精进, 任持此心, 令尚未生起的优良品德得以生起 立志 努力 奋发 精进, 任持此心, 令已生起优良品德常保常存, 维持成长, 增进发展, 以达于圆满成就 诸比丘啊! 这就是正勤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正念?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于身应常注意观察 精进不懈, 了了分明, 忆念不忘, 除淫欲, 灭苦恼 于受应常注意观察, 精进不懈, 了了分明, 忆念不忘, 除淫欲, 灭苦恼 于心应常注意观察, 精进不懈, 了了分明, 忆念不忘, 除淫欲, 灭苦恼 于法应常注意观察, 精进不懈, 了了分明, 忆念不忘, 除淫欲, 灭苦恼 诸比丘啊! 这就是正念 那么, 诸比丘啊! 何谓正定?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已离欲求, 已离恶习, 犹有寻思 观察, 入住初禅 初禅中从舍离生, 而有喜乐 止理性 观察, 犹有喜乐, 入住二禅 二禅之中, 内心清净, 思想集中, 喜乐渐淡, 趋于冷静, 忆念不忘, 了了分明, 身内只余快乐感受, 于此境界高人述之为冷静, 忆念不忘, 快乐生活, 彼入住三禅 去快乐, 弃苦受, 先前一切苦欣皆已消失, 入住无苦无乐之四禅, 四禅中只余行舍净化的念支, 诸比丘啊! 这就是正定 诸比丘啊! 这就是灭苦之道圣谛 29 彼如是生活, 彼于自身注意观察诸法, 彼于他人注意观察诸法, 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诸法, 或观察诸法之生起, 或观察诸法之坏灭, 或兼察诸法之生起与坏灭 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诸法无非是如其所念, 如其所知而已 如是, 彼生活会无所染着, 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诸比丘啊! 彼于日常生活中, 应如是注意观察诸法 30 诸比丘啊! 无论何人能依法修习四念处七年, 可得二果报之一, 或于现世获净智, 或故时五蕴尚存, 得不还果 诸比丘啊! 且不谈七年问题, 诸比丘啊! 有人依法修习四念处六年 五年 四年 三念 二年 一年, 可得二果报之一, 或于现世获净智, 或故时五蕴尚存, 得不还果 31 诸比丘啊! 且不谈一年问题, 诸比丘啊! 有人依法修习四念处七个月 六个月 五 个月 四个月 三个月 二个月 一个月 半个月 七天 可得二果报之一, 或现世获净智, 或故时五蕴尚存, 得不还果 32 因此, 这就是我开宗明义第一句话之意, 诸比丘啊! 众生得清净, 克服忧伤, 除苦 恼, 得正果, 证涅槃, 惟有一途, 此途名四念处 释尊如是说法已, 诸比丘欢喜信受 大念处经终 ------------------------------------------------------------------------------ * 本经录自 藏外佛教文献 第五辑, 由 原始佛法博客 法友电脑制作 (2011.3.24) http://blog.sina.com.cn/dhammo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