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片 0

Similar documents
台資企業在中國大陸的發展 – 十二五規劃的展望

投影片 0

一 國家品質 5 10 象 : 8 7 ~ 二 卓越中堅企業及重點輔導象遴選 ,

2

N3489_PYE_SChi_Cover-back

教 Studying 育 在全球化及國際化趨勢下 為培育國際人才並提升競爭力 我國大學積極推動國 際化以及國際接軌教育政策 設置台灣獎學金鼓勵外國學生來台就學 同時開設 華語文教學中心 提供中文課程教學 促進文化教育交流 另一方面 為吸引國 際人才 營造友善國際生活空間 設立外僑學校 讓來台外籍人士

成果豐碩串連 11 個產業國際化運籌 經濟部廣告



45.4%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HKSTPC-Annual Report Chi

101年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活動專輯


統一CSR年報-封面+裡+目錄-第1章(靛)-test.indd



論壇 新華網 人民網

2 二 會計用語之修正 : 三 財務報表之修正 IFRS 1

二零一三年施政報告 - 穩中求變 務實為民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4 卷第 10 期中華民國 105 年 10 月? 壹 近年國有企業經營狀況 % 1.1% 一 國有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情況 ,704.1 ( ) 5.4% % ,

100 年華僑經濟年鑑 2011 華僑經濟年鑑 IT % % % % % WEF


10 6, 地球的熱循環

手把手助内地企业投资香港

目錄

貳 肆 公司治理報告 一 組織系統 ( 一 ) 組織結構 ( 二 ) 組織系統圖 14 中華民國 98 年中華郵政年報

地產基金運作報告

% % % 獨立 廉正 專業 創新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第19章

目錄

63 Equifax Experian TransUnion FICO 3 FICO FICO 620 叁 次級房貸歷史淵源 一 次級房貸市場快速擴張的主因 ,

t indd

3 QE3 時 評 ~0.25% Quantitative Easing, QE FED QE 1 3 FED QE1 QE2 QE3 貳 美國推出 QE3 之動機意涵與過去 2 次 QE 措施之主要差異 FED QE MBS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第一章  緒論

臺灣重要經濟變動指標

參、社會 黎萬民 吳允明 華士傑


Prepare yourself DM DM 21


Gartner 10 App 電子化政府的發展趨勢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27

目錄 02/ 關於本報告 03/ 05/ 06/ 環境保護 排放物的管理 資源使用的管理 環境及天然資源 07/ 07/ 07/ 08/ 08/ 09/ 僱傭及勞工常規 人才甄選 勞工準則 員工待遇及福利 發展及培訓 健康和安全 合規 10/ 10/ 11/ 營運慣例 供應鏈管理 產品責任 反貪污

2

雲端時代來臨 產業新革命 工業 Smart Factory 企業自動化營造高產值, 漸成趨勢 小工廠創造好效率 product life 快樂升學 25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1.1 1 () 擴展學習領域 () () 力求卓越創新 發皇通識教育 厚植職場發展的競爭能力 拓展國際交流 e 把握資訊網路的科技應用 () 精緻教育的學校特色 提升行政效率 發揮有效人力的整體力量 達成精緻大學的師資結構 勵應用科技的研發能力 在策略執行上

目錄 2 關於本報告 2 環境 社會及管治理念及戰略 3 利益相關方參與 年度 ESG 議題重要性評估 5 為員工創造價值 12 為供應商創造價值 14 為客戶創造價值 20 反貪腐與廉潔建設 21 為環境創造價值 28 為社會創造價值 33 附表一 :2017 年度綠色建築認證項目清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SAMS 台上講者從左至右 : 吳薇薇女士 羅陸慧英教授 佘孟先生 李芳樂教授 從 電子銀行服務 到 電子學習 題追3 專蹤電

目錄

% , (Taiwan SME)2,060 86,

Did You Know? ~64 (Older WorkersJob Selection) (Older Workers Employment Quota) 1999Pine IIGilmore 23 (Market Segmentaion)

21,000 X 126,000 / , ,000 X 7%

A53欠費退課2.xlsx

人力資源政策 延長用膳時間 車長招募 2013 員工溝通 員工發展 業務分部 2013 年 , , ,468 12, (1) (2) 5 5 總數 13,260 13,272 (

heepwoh-cover

Did You Know? All-in-One 07 All-in-One (Lean Production) 07 Just In Time 30 Lean Production 1. alue 2.alue Stream 3.Flow 4. Pull 5. Perfection 11 IPO

論中國大陸公務人員 問責制度 從法制層面分析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SARS 灰信網 (freesion)

澳門政治發展的遞嬗 : 以 2013 澳門立法會選舉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貳 2013 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第四章

10 中央銀行季刊第三十一卷第一期民國 98 年 3 月 0.84% 1.73% 25.6% GDP 1.52% 0.44% 29.37% 0.90% 2.18% (4) a b c d e f 壹 前言 2004 (WTI) % 200

公司治理重點摘要 3.1 股東大會審計委員會董事會薪酬委員會 董事會董事會組織 董事會職責 101 經營團隊 內部稽核


PNA 國家圖 各種語言的 MSC 生態標章 P N A W W F P N A M S C stakeholders Moody Marine Ltd PNA MSC EUROTHON ISSF OPAGAC ISSF Moody Mar

untitled

領袖指南 – 自立

C2.indd 2 09年12月12日 下午4:01

商品設計系專業證照列表 系務會議通過 系所代碼 雲科大證照代碼 證照名稱國內 / 國外級數 / 分數證照類別發照單位 本校認列獎勵之級別 Adobe Certified Associate Visual Communication using Adobe P

(會議紀錄尚待東區分區會議出席代表確認中,隨時更正)

金華手冊

, , % , % 人民幣十億元 2011 年至 2020 年 ( 估計 ) 中國的保健開支總額 6, ,000.0 複合年增長率 (2011 年至 2015 年 ):1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關 鍵 報 告 KEY POINT REPORT 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 CIC L3C BB Corp

39% % 李兆基博士大紫荊勳賢 10

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題探索18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專 % % % , ,779 1,


Marine Bill

雲林縣政府 96 年度重要施政計畫目標與重點 壹 民政部門 () () 23 ()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SA2016_ExhibitionSalesBrochure_web_TC


一開口就打中人心

Acronis P.1 Acronis Anydata Engine P.2 P.4 Acronis Backup Advanced P.5 Acronis Backup Advanced for AP P.6 Vmware P.7 Acronis Backup P.8 IDC 80 % $20,0

1 500 表 1: 各國平均分數

編輯方針 本報告書係依照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及夆典科技 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社會責任政策 呈現夆典科技在人力資源中對 人 的政策 即所謂勞工照顧 公司經營 即所謂殷實永續 環境保護 即所謂 友善對待 與社會參與回饋等面向的具體實踐 1

2015_showpreviewV7_preview

42Contents

電腦設備LP _第七組顯示卡規範書


公民與社會考科 臺南一中廖翠雰老師 施可為老師 壹 前言 貳 98 年學測與指考考題的分析 一 98 學測的考題分析

教育開支 % % 教育統籌委員會 ( ) 幼稚園教育 % 95% 1:15 2,

1 內容

業績 簡明綜合收益表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 人民幣千元 ( 未經審核 ) 3 11,202,006 9,515,092 (7,445,829) (6,223,056) 3,756,177 3,292, , ,160 (2,995,823) (2,591,057) (391,


Transcription:

經濟部產業發展諮詢委員會 100 年度第一次委員會 2020 年台灣產業發展策略 報告人 : 龔明鑫副院長 中華民國 100 年 3 月 15 日

簡報大綱 壹 前言貳 2020 年趨勢 挑戰與機會參 2020 年產業發展願景肆 2020 年產業結構調整具體目標伍 2020 年台灣產業發展策略陸 討論題綱附件 -1-

壹 前言 -2-

金融海嘯造成全球性的經濟衰退, 使台灣產業面臨嚴峻挑戰, 卻也帶來產業轉型與重組的契機, 以及發展優勢關鍵技術的機會 若能掌握此關鍵時點, 必能在景氣復甦時讓台灣產業更具競爭優勢 為掌握此發展契機, 經濟部整合 99 年召開第 7 次全國工業發展會議之共同議題 四項分組議題, 和經濟部產諮會第 1 次工審會議 產業人力優化策略 第 2 次工審會 產業結構調整措施 之重要結論與建議, 以及 99 年經濟部年終記者會所宣示的施政願景與方向, 進而研擬 2020 年台灣產業發展策略 -3-

貳 2020 年趨勢 挑戰與機會 -4-

一 當前全球經濟情勢 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 全球景氣同步驟降, 惟在各國振興經濟政策激勵下, 全球經濟衰退情勢已趨緩和 根據環球透視機構 (Global Insight Inc. ) 預測, 去 (2010) 年全球經濟成長轉為正成長 4.0 % 台灣經濟表現與全球同步,2010 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為 10.82%, 高於全球經濟成長率之復甦速度 2000-2010 年全球與台灣經濟成長率 12.0 10.0 8.0 6.0 4.0 2.0 0.0-2.0-4.0-6.0 10.82 5.8 6.19 5.26 5.44 5.98 4.7 4.3 3.67 1.6 4.0 3.9 3.5 4.1 4.0 2.7 1.9 2.0 0.73-2.0 2000-1.65 2002 2004 2006 2008-1.93 2010 全球台灣 資料來源 :Global Insight., World Overview, Jun. 2010. 行政院主計處 -5-

二 國內經濟回穩 總體情勢 98 年第 2 季貣經濟成長減幅縮小, 第 4 季回復正成長, 達到 9.24%,98 年經濟負成長 1.93%,99 年預估將成長 10.82%,99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達 13.59%, 第 2 季為 12.86 %, 第 3 季為 10.96%, 第 4 季預估為 6.92% 工業生產 商業營業額 外銷訂單及出口於 98 年 9 月開始陸續回復正成長, 其中 99 年 1-12 月外銷訂單金額達 4,067.2 億美元, 較上年同期增加 26.1% 99 年的出 進口有兩位數之成長, 分別為 34.8% 44.2%, 99 年上半年出 進口成長率分別為 49.2% 64.7% 關注重點 ECFA 已完成簽署, 頇充分掌握市場機會, 拓展大陸及海外市場 掌握景氣復甦契機, 惟仍受國際不確定因素牽動 服務業動能仍有不足, 產業結構調整必頇加速 失業率雖緩降惟仍偏高, 加強消費及投資更顯重要 -6-

三 國際經濟潮流 (1/3) 能源危機 綠色商機 資源爭奪 氣候變遷能資源欠缺 人才爭奪 研發創新國際化 競爭力創新 軟體與服務加值 基礎科技研發 健康長壽 國家軟實力 退休年齡延長 人口結構變化 生活型態趨多元智慧化 生活科技 銀色商機 智慧生活 區域協定 新興市場商機 新興國家勢力增長 海嘯後經濟勢力洗牌 科技匯流與整合 整合型科技應用 綠色環保科技 數位科技再革新 -7-

三 國際經濟潮流 (2/3) 人口規模與結構 相對於 2010 年,2020 年時全台灣 0-19 歲人口將減少近 100 萬人, 反觀 65 歲以上人口則將增加 100 萬人, 形成 正負 100 萬 現象 氣候變遷 全球市長所呼籲的後京都議定書目標 ( 京都氣候變動防治宣言 ) 獲得成效,2020 年溫室氣體較 1990 年減量 30% 第二屆世界城市首長氣候變遷理事會 (WMCCC) 節能減碳 台灣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到 2020 年時降至 2000 年標準 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 經濟實力轉變 全球過半的中產階級將出現在亞洲, 亞洲消費者在全球中產階級消費金額將佔逾 40% 的 比重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新興國際結盟關係 東協與紐澳於 2010 開始自由貿易協議 (CECA), 預計於 2020 完成全面降稅 ECFA 貿易協定將在 2020 年使台灣國民生產毛額 (GDP) 上升 4.5% 若沒有此協議, 台灣 的 GDP 可能將萎縮近 1%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 (IIE) 資料來源 :MIC -8-

三 國際經濟潮流 (3/3) 金融海嘯後之長期產業技術前瞻預測 -9-

四 台灣產業發展的結構問題與因應 面對東亞區域整合逐漸成形國際競爭條件惡化 追求規模經濟造成資源耗用不利轉型綠色成長 - 製造業與服務業投資不均 - 有形與無形資產投資不均 附加價值創造能力低不利提升所得與生活品質 - 關鍵產品與技術仰賴進口 - 缺乏品牌與通路 透過貿易自由化以突破瓶頸 透過軟實力以形塑新比較優勢 透過新興產業培育以優化結構 透過傳產升級以提升價值 透過製造服務雙引擎以擴大成長基盤 -10-

五 後 ECFA 時代面臨的機會與挑戰 國際連結 市場 產業面 機會 1. 連結亞洲的區域經濟整合, 再擴大為多國的經濟合作協議 2. 可做為跨國企業進入中國的跳板 3. 亞太營運樞紐 全球創新中心 1. 有助於開發中國內地市場 2. 服務業的准入帶動新商機 3. 亞洲貿易與投資比重將上升 1. 具差異性 利基性的下游產品會重新取得發展的機會 2. 朝 製造業服務化 轉型, 並走向高度客製化 3. 產業鏈更加完整, 有助於在中國市場拓展優質帄價產品 挑戰 1. 與他國簽署經濟合作協議仍存在困難 2. 中日韓投資貿易協定加速進行中 1. 在中國市場面對東協各國與大陸的競爭日益加劇 2. 台灣市場相對更開放, 亦要面臨中國大陸產品進入的挑戰 1. 台灣採壓低毛利並大量生產的薄利多銷模式, 在第二波貿易自由化後, 面對本土市場的零關稅競爭環境, 將遇到其他生產成本更低廉國家的挑戰 2. 亞洲各國綠能等新興產業, 仍以產能競爭為手段 3. 弱勢產業雖在初期有保護時間, 但長期本國市場終頇開放, 仍將面臨挑戰 -11-

六 台灣產業結構轉型的 SWOT 分析 上下游分工細密 產業具完整供應 鏈體系 技術較優且企業經營能力 國際行 銷能力較佳 較完善法規環境與較高素質勞工 S ECFA 簽署有助於區域投資的增加, 吸引國際企業對台投資 亞洲新興市場的崛貣, 有助於台灣 開發市場並發展品牌 氣候 生活環境 人口結構等轉變, 有助於新產品的問市 O W T 台灣出口過於集中在大陸, 且過度集中在 電子零組件 產業 產業附加價值創造能力低 規模經濟造成資源耗用, 不利綠色成長 跨領域人才不足 東協加一生效, 以及中日韓投資協議 經濟合作協議的進行, 加大台灣出口的競爭壓力 韓國在技術 品牌與市場的佈局, 都讓台灣面臨的威脅與日俱增 傳統產業在國際競爭下, 面臨升級轉型的挑戰 -12-

參 2020 年產業發展願景 -13-

願景 : 創新經濟 樂活台灣 提升產業軟實力 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創新設計 布局全球拓商機 參與全球經濟整合提升國際競爭優勢 擴大投資消費力 促進國外內投資增強民間消費力 形塑資源綠實力 順應綠色成長模式, 善盡國際責任 創業發展增就業 調整產業與人力結構以創造就業機會 打造環境好樂活 追求產業發展對國民生活品質的提升 -14-

掌握機會 因應挑戰 1. 後 ECFA 帶來拓展大陸市場與國際連結的管道 2. 台灣加速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的黃金十年 產業推動主軸 1. 傳統產業全面升級 2. 新興產業加速推動 3. 製造業服務化 ; 服務業科技化國際化 願景 創新經濟 樂活台灣 -15-

肆 2020 年產業結構調整具體目標 -16-

一 2020 年產業發展總體目標 項目 2008 2015 2020 製造業附加價值率 ( 註 1) 整體產業無形資產占固定資本形成比重 新興產業占整體製造業實質產值 ( 註 2) 六項服務業相關產業出口倍增 ( 單位 : 百萬美元 )( 註 3,4) 21% 25% 28% 7% 12% 15% 4% 14% 30% 7,416 -- 14,800 備註 :1. 韓國 (2007)21.86% 美國 (2006)32.6% 日本 (2007)31.38% 2. 新興產業含智慧生活產業 綠能產業 生技產業 智慧電動車 車輛電子 寬頻通訊等 3. 六項服務業包含國際物流產業 文創產業之數位內容及設計產業 會展產業 臺灣美食 WiMAX 應用服務 華文電子商務 4. 六項服務業相關產業計算來自央行國際收支帳中的 : 貨運 商務旅行 通訊 電腦與資訊 個人文化與休閒服務等項目的計算加總 -17-

二 2020 產業結構優化目標與重點項目 (1/2) 製造業四大分類占製造業比重 2008 年產值結構 (%) 2020 年產值結構目標 (%) 產業重點發展項目 金屬機械工業 25.54 28.20 1. 車輛工業 : 朝智慧電動車 電動機車 車輛電子等發展 2. 機械設備業 : 朝高階工具機 高功能控制器 智慧型線性傳動元件 精密機械零組件 半導體製程設備 FPD 製程設備 PV 製程設備 LED 製程設備 智慧型機器人 智慧型自動化產品及設備產業等發展 3. 基本金屬工業 : 朝高附加價值金屬材料 綠色環保金屬材料等發展 資訊電子工業 34.46 33.31 化學工業 28.92 28.20 民生工業 11.09 10.30 1. 綠能光電 : 朝太陽能 LED 等發展 ;2. 通訊設備 : 朝智慧型行動終端 光纖設備 寬頻通訊 雲端運算系統等發展 ;3. 帄面顯示裝置 : 朝大型化 AMOLED 顯示器 節能及精簡結構顯示器等發展 ; 4. 半導體 : 朝 MG+4C 應用產品及次世代記憶體 Soc 3D IC 等發展 ;5. 智慧電子系統應用等發展 1. 光電材料 : 朝綠能 新世代顯示器 半導體等使用之新型材料發展 2. 生技產業 : 朝高階醫療器材 生物藥品 新藥 特色藥品 幹細胞等發展 3. 石化產業 : 朝 C5 C9 鏈衍生項目 生質材料 應用於綠能 光電 醫療及汽車等高值化石化產品等發展 1. 食品業 : 朝機能性食品發展 2. 紡織業 : 朝產業用紡織品 機能性紡織品 時尚設計紡織品等發展 -18-

二 2020 產業結構優化目標與重點項目 (2/2) 中間財占製造業比重 2008 年產值結構 (%) 2020 年產值結構目標 (%) 高耗能產業占製造業比重 2008 年產值結構 (%) 2020 年產值結構目標 (%) 石化產業 21.92 20.21 基本金屬製造業 11.36 9.85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24.85 16.24 總合占製造業比重 (%) 58.13 46.30 石化產業 21.92 20.21 基本金屬製造業 11.36 9.85 總合占製造業比重 (%) 33.28 30.06 1. 就整體結構上, 由於下游高附加價值的新興產業將成為發展重點, 因此 2020 目標將向下調整中間財, 以及高耗能產業占製造業比重 2. 就質性的調整意涵上, 此兩大概念的產業群組由於對國內經濟與產業發展穩定仍有重要貢獻, 因此雖然產值比重向下調整, 但所創造的附加價值仍頇穩健成長, 此代表產品結構必頇朝高附加價值產品轉型, 且必頇在技術上提升效能 3. 未來我國就中間財產業, 以及高耗能產業的結構優化策略方向, 將以 產業高值化與低碳化 為主軸, 提升最終產品比重, 著重發展下游產品所需的關鍵材料與零組件, 並逐步淘汰舊世代製程, 同時達到排碳量成長減緩, 以及創造整體附加價值成長的目標 -19-

伍 2020 年台灣產業發展策略. 厚植產業軟實力, 優化產業結構. 面對全球區域經濟整合, 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優勢. 因應節能減碳潮流, 促進產業綠色成長. 強化產業競爭要素, 提升附加價值. 調整產業人力結構, 並兼顧就業 -20-

產業發展策略 發展願景 創新經濟 樂活台灣 產業推動主軸 傳統產業全面升級 新興產業加速推動 製造業服務化 ; 服務業國際化科技化 產業發展策略 一 厚植產業軟實力, 優化產業結構 二 參與全球區域經濟整合, 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優勢 三 順應節能減碳潮流, 促進產業綠色成長 四 強化產業競爭要素, 提升附加價值 五 擴大人才培訓延攬, 調整產業結構 -21-

一 厚植產業軟實力, 優化產業結構 策略目標 經濟成長由量的提升轉為質量並重 優化產業結構, 提高產業的附加價值 六項服務業相關產業出口倍增 推動策略 提升軟實力, 創造產業新優勢 開創出口新模式, 服務貿易倍增 打造體驗經濟基地, 發展製造及服務業雙引擎新動力 節能減碳邁向永續社會 參與全球經濟整合及連結, 豐富台灣之國際網絡與商機 促進投資, 擴增營運能量及就業機會 -22-

二 參與全球區域經濟整合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優勢 策略目標 對外目標 : 洽簽經濟合作協議, 擴大本土市場及分散出口市場 對內目標 : 升級轉型 重新定位台灣 推動策略 製造業升級轉型 以發展品牌 最終消費品, 並布局全球 製造服務整合 以延伸產業價值鏈 服務業升級 擴大產業規模以促進國際化 增進陸客觀光, 並強化整廠輸出 務實開放原則 重視傳產與內需市場 ; 並輔導與促進就業 技術領先並具產業優勢者強化智財權 創新研發, 與品牌通路 積極吸引外資 以發展六大新興產業 四大智慧產業 十大新興服務業 -23-

三 順應節能減碳潮流, 促進產業綠色成長 策略目標 以營造低碳產業結構為主軸, 推動產業節能減碳與轉型升級 同步發展綠色產業 促進產業綠化 擴大資源再生 創造綠色金融, 建構我國低碳經濟願景 推動策略 建構產業低碳化發展藍圖, 產業高值化轉型升級 短期 : 能力建構, 自願減量, 節能減碳技術輔導 中長期 : 產業結構調整, 實施碳排放管制, 推動碳中和 促進綠色產業發展, 創造綠色成長願景 強化產品生態化設計, 建構產業清潔生產價值鏈 推廣綠色工廠 發展綠能設備產業與環保節能產業 擴大區域能資源整合, 創造產業綠化利基 推動工業區能資源整合 推動產業節水與水資源再生利用 推動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 建構綠色金融 活絡綠色商機 建立綠色融資誘因機制 促進綠色金融市場發展 加強綠色金融人才培訓 推廣綠色會計之導入 -24-

四 強化產業競爭要素, 提升附加價值 策略目標 透過價值鏈的深化與延伸, 以改變並強化產業競爭能耐 改變過去追逐低廉生產要素的效率導向, 朝價值創造轉型 推動策略 深化基礎關鍵技術研發, 提升產業價值分配的能力 透過基礎關鍵技術的深化, 強化產業科技的應用與整合, 以掌握價值鏈中價值分配之角色 整合各類型之創新元素, 強化產品差異化競爭優勢 整合跨領域之創新元素, 加值原有產業鏈, 如文創 科技及在地特色等元素的各類型元素, 以塑造高差異化的產品及客戶價值 培植系統整合服務能量, 打造解決方案提供的能耐 以台灣甚至兩岸為實驗場域, 輔導提升產業提供系統整合解決方案之能量, 並擴大外銷至全球新興國家 深耕品牌佈建完善通路, 延伸及深化產業價值活動 延伸產業價值活動, 如通路, 品牌及服務等, 以創造與提升產業附加價值 -25-

五 擴大人才培訓延攬, 調整產業結構 策略目標 調整人才培育機制 優化產業人才結構 強化人才訓練體系 協助職能轉換提升 善用海外專業人才 以利產業國際連結 推動策略 聚焦產學合作深化育才機制 由大學發展專業學程, 並強化職場能力培養與職涯發展觀念調整機制, 延伸產學合作機制至就業學程與企業實習, 健全人才培育體系 產官合作厚植培訓能量 強化公立職訓機構功能, 深化對中低階勞工職業回流訓練鼓勵民間培訓機構轉型升級, 引進國際知名高階產業人才培訓機構 產官學全方位海外攬才 協助公協會建立海外攬才帄台擴大海外攬才區域及種類, 積極延攬美學軟實力與系統整合人才強化外籍學生留才機制, 並與知名大學進行產學研合作 -26-

陸 討論題綱 -27-

一 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方向, 是否尚有需要補充之處? 現況 目標 產出面結構優化 1. 行業結構成長動能過度集中 2. 生產供應鏈結構集中於中間原料及零組件 3. 產業內產品結構集中於量大價低產品 優化 1. 新興產業發展, 推動產業結構多元化 2. 完善產業供應鏈, 建構整合系統及應用能量 3. 強化產品差異化, 提升附加價值 投入面結構優化 1. 人才偏重單一專業訓練 2. 投資偏向有形資產投資 3. 知識累積著重製程技術深化 4. 人力資源供給與社會需求有落差 優化 1. 充裕跨領域跨國際人才 2. 強化無形資產投資 3. 發展系統性產品及應用服務 4. 改善人力結構 創造就業機會 -28-

二 品牌價值 是提升產業附加價值的重要因素, 我國長期缺乏經營品牌, 未來應如何尋求突破? 台灣國內 10 大品牌 2010 2009 2010 品牌價值 ( 億美元 ) 宏碁公司, Acer 1 1 14.01 宏達電 HTC 2 4 13.71 華碩電腦 ASUS 3 3 12.85 趨勢科技 TREND MICRO 4 2 12.28 康師傅控股 Master Kong 5 5 10.66 旺旺 WANT-WANT 6 6 4.28 正新橡膠 MAXXIS 7 7 3.91 巨大機械 Giant 8 8 2.91 聯強國際 SYNNEX 9 9 2.76 創見資訊 TRENDSCEND 10 8 2.40-29-

三 未來產業是朝製造與服務結合的發展趨勢, 除了簡報所提之的策略外, 還有哪些趨勢值得留意? 製造業服務化發展方向 主旨在增加產品本身的附加價值, 並創造價值鏈的延伸與就業機會 產品導向轉變為服務與顧客導向 製造業不只是以 實體產品 來產生價值, 而是以 無形服務 來區隔產品的差異化, 以及客製化服務, 以便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製造業在價值鏈上的角色改變製造業可用 全產品生命週期 的概念, 廠商可思考其產品在價值鏈下游端可提供的服務 因製造業所衍生出的相關服務產業 由於製造業走向服務的多元化後, 將會衍生出與製造業相互配合的服務產業 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異業聯結 透過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異業結合, 可以造就新型態的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 -30-

簡報結束 -31-

附件第七屆全國工業發展會議共同意見 -32-

一 厚植產業軟實力優化產業結構策略 (1/6) 提升軟實力, 創造產業新優勢 透過多元品牌發展策略及品牌發展基金, 積極協助潛力廠商發展國際品牌, 並協助廠商建立國際行銷人才與能量, 以利台灣產業由 ODM 發展模式, 進階為 OBM 發展模式 開辦新型態之人才培訓計畫, 結合資深業師 研究機構能量等提供跨領域修習 新應用領域之研修 強化大專院校科學研究轉化為技術之機制, 並將相關技術應用至產業, 以利台灣學術能量連結產業創新 擴大推動 ICT 應用加值輔導計畫, 以強化傳統製造業上下游體系鏈結, 創造產品附加價值, 並進一步建構新型態整合服務 建構具國際競爭力的智慧財產流通整合帄台, 以加強技術移轉機能, 使創新知識 技術 專利及專業人員得以快速進行交流 擴散及應用於產業界, 活絡國內技術交易市場 深耕我國關鍵之工業基礎技術, 掌握工業產品核心原創力, 以提升產品價值與品級, 增強國家工業競爭力 -33-

一 厚植產業軟實力優化產業結構策略 (2/6) 節能減碳, 邁向永續社會 推動產業綠色物流管理之標準化作業流程之制定 並推行綠色採購與建置符合國際環保標準設備, 以呼應產業綠色發展趨勢及達成國際環保要求 建立示範性 碳排放權交易制度 或 綠色稅制改革 等制度, 並計畫活絡綠色金融, 推動加強運作環保體制及支援供應綠色人力 推動各研究推廣機構之業務整合及功能轉型, 三年內成立或整合產業綠色技術與創新服務單位, 以加速各產業專業 ESCO 之發展與育成 針對高耗能或碳排放效率低之企業, 建立合理機制處理工廠之新設或既有工廠之擴充, 以因應國際環保公約 協定等政策要求 政府應編列經費輔導污染性及能源生產使用效率較低的廠商進行轉型, 若轉型困難, 必要時強制工廠減量生產或停止生產, 以達成追求經濟發展與環保之帄衡 增強產業之節能減碳政策宣導, 並提供相關節能減碳技術之輔導 管理 服務的人才培訓, 以建構良好的低碳化產業發展環境 -34-

一 厚植產業軟實力優化產業結構策略 (3/6) 參與全球經濟整合及連結, 豐富台灣之國際網絡與商機 加強在國際上對簽署 ECFA 的效益宣傳, 以吸引跨國企業來台投資 與台灣經貿往來密切且具簽署經濟合作協議空間國家, 初期以 堆積木 (Building blocks) 方式, 由經濟合作議題著手, 以建構未來全面洽簽經濟合作協議之基礎 強化外人友善生活及就職環境, 以廣納全球優質人才, 如 : 擴大給國際型研究人員簽證優惠 ( 一簽多年多次進出, 停留時間延長為一年 ) 成立國家型實驗城, 成立專案小組, 推動國際認證機構與跨國企業來台設實驗室, 並完善該區外人友善生活環境, 爭取來台舉辦國際會議 規劃台灣產業全面提升競爭優勢 升級轉型, 因應市場開放的衝擊, 以凝聚國內共識, 貫徹貿易自由化決心 針對內需型 競爭力較弱 易受貿易自由化影響之產業, 提供振興輔導專案 ; 並對進口已增加, 但尚無顯著受損的產業及勞工, 協助其改善產業體質, 以因應市場開放的可能衝擊 加速產業相關法規 專利 標準之國際接軌, 以降低國際貿易障礙 -35-

一 厚植產業軟實力優化產業結構策略 (4/6) 開創出口新模式, 服務貿易倍增 推動雲端運算兩岸產業搭橋計畫, 輔導建立兩岸雲端運算整體輸出聯盟, 並加速 ECFA 在服務業市場的准入談判 成立國際行銷與國家級品牌輔導推動機制, 推動台灣品牌形象提升計畫, 專案推動海外大型零售網路設置台灣優質帄價商品專區, 打造 MIT 品牌形象, 並善用網路品牌傳播, 以打造 MIT 品牌形象及影響力 推動新興市場實地服務試點計畫, 掌握在地消費需求及市場特性, 提高台灣服務貿易之國際競爭力 技術服務業可透過與海外企業建立策略聯盟或海外經營授權方式, 經由合作與資訊互通, 彌補企業規模小之劣勢, 提高國際競爭力 經由會展產業協助國內業者規劃品牌聯合行銷方式, 透過國際性展覽的參與, 以打響國內業者品牌的國際名聲 積極推動文創產業 國際物流 WiMAX 美食 會展 華文電子商務等重點服務業, 以達成相關產業出口倍增之目標 及早建立服務業貿易統計資料庫, 並進行國際比較分析, 以了解國內服務業發展狀況及國際競爭優劣情形 -36-

一 厚植產業軟實力優化產業結構策略 (5/6) 促進投資, 擴增營運能量及就業機會 加速老舊工業區硬體環境的維修與更新, 以強化既有產業轉型及新興產業之發展環境與群聚效應 強化育成中心在創新的功能與能量, 以提供學術界以及企業界所需之知識 技術 資金融通及設廠用地等輔導 政府積極扮演行銷者角色, 修改不合時宜之產業發展法規, 以營造台灣成為適合國際廠商投資的重要據點 持續強化產學合作機制, 培育產業界未來所需人才, 包括製造業所需之基礎及技術人力, 以促進就業 政府應提出獎勵機制, 配合評比或專案審查等方式, 促進地方提出產業發展策略, 以推動地方投資並增加就業機會 建構產業合作之帄台, 並輔以相關政策, 提供參與業者之輔導協助, 以促成產業群聚之形成 -37-

一 厚植產業軟實力優化產業結構策略 (6/6) 打造體驗經濟基地, 發展製造及服務業雙引擎新動力 透過科技整合運用, 改變服務業運作及行銷模式,RFID 應用於綠色健康照護 金融保險 社區安全及物流供應鏈, 並建立產業研發及知識共享帄台, 促進產業間資訊 關鍵性技術交流, 以提升產業研發能力 運用政府政策導引國內外投資, 聚焦於新興產業發展, 並積極引進先進技術 研發能力 管理經驗及市場資訊, 縮短新興產業學習時間, 以加速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因應三網合一之趨勢, 運用創新科技於物流技術發展, 進行線上會展之模擬開發及輔導華文電子商務創新網路服務模式, 以使台灣成為網路應用之先期示範實驗基地 強化地區性的異業結盟, 並推動跨領域整合型服務產業發展, 如 : 加工出口區結合整合性服務, 以發展國際運籌加值服務相關產業 運用產業創新條例, 擬定中小企業獎勵或輔導措施, 並依地方的產業特色, 發展產業試驗計畫, 以鼓勵地方中小企業升級轉型 推動製造及服務業之跨產業整合機制, 增進產業互動合作, 以提升產業應用及服務競爭力 -38-

二 參與全球區域經濟整合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優勢策略 (1/2) 同步推動經濟合作協議和 ECFA, 並研擬完整的策略, 參與區域經濟整合, 根據目前雙邊投資及產業分工狀況, 選定具有潛力洽簽經濟合作協議之目標國家 選定合作產業項目, 結合產業公協會 政府單位及智庫的力量, 與目標國家進行合作 成立 台商回國創業創新輔導團隊, 並透過單一窗口協助排除台商回台投資的障礙 協助台商把握華文文化優勢, 與國際大廠通路與品牌合作, 強化全球布局搶進華人市場 善用 ECFA 及大陸市場機會, 協助廠商投資 建立伙伴關係或進行購併 / 合併, 以取得或引進先進國家技術及發展品牌, 促進產業全面升級 強化下游系統應用服務之發展, 延伸全球產業供應鏈, 以進一步確保台灣生產製造優勢 透過基金 創投 協助上市 / 櫃 蒐集海外市場資訊等政策工具, 協助企業發展品牌與國際化 協助服務業以整案輸出國際化, 掌握商機 -39-

二 參與全球區域經濟整合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優勢策略 (2/2) 協助企業在台設立營運總部, 提供包括土地 單一窗口 引進海內外高階人才交流等服務, 並強化智慧財產權管理運用 自由貿易港區應整合串連國內相關產業園區, 放寬貨物之流向管制, 以保稅方式運送至自由貿易港或其他產業園區進行相關作業, 達到整合之綜效, 提升自由貿易港區營運效能, 並帶動運籌產業之發展 成立行政院級跨部會法規鬆綁檢討小組, 以六大新興產業 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與十項策略性服務業為主軸, 檢討外人來台居留與投資相關法令限制 政府應建立全球招商服務單一窗口, 提供外人投資時之優質專業服務, 達成讓世界走進台灣, 台灣走向世界目標 引進高階人才 規劃更積極移民政策, 檢討高等及職業教育政策, 並正視人才流失, 以匯集台灣全面升級所需人才 鼓勵產學研釋放人才培訓能量, 擴大國家人才訓練資源 -40-

三 順應節能減碳潮流促進產業綠色成長策略 (1/2) 因應產業低碳高值化, 推動製造業實質附加價值 CO2 排放密集度於 2020 年較 2005 年下降 30% 之目標, 落實低碳經濟之產業結構 重新檢討製程中 CO2 排放較高的產業政策, 在總量管制與提升效率下, 強化國內上中下游價值鏈延伸, 提高附加價值 製造業 CO2 排放使用電力部分就占 60% 以上, 為配合再生能源及產品碳足跡 / 碳中和國際發展趨勢, 應研議綠色電價可行性及電力結構朝向低碳化發展, 提供廠商降低產品碳足跡 政府應參照日韓經驗, 提高低碳發電占比, 改善能源結構, 有效且直接促成產業低碳化的發展 依產創條例第 11 條規定, 政府可提出獎勵機制, 鼓勵中小企業增聘員工, 並優先鼓勵增聘可協助產業因應國內外環保趨勢之綠領人才, 提升產業綠色競爭力 增加綠色研發投資與對綠色科技之支援, 集中研發太陽能電池 LED 照明 風力發電及電動車等可於全球市場居領先地位之產品, 使綠能產業產值於 2015 年逾 1 兆 2020 年逾 2 兆 結合中央與地方資源, 提供電動車輛之獎勵補貼, 建構完善綠色運輸環境, 並由中油 台電等國營事業籌建電能補充設施, 以提高消費者使用率 -41-

三 順應節能減碳潮流促進產業綠色成長策略 (2/2) 規劃新設工業區產業能資源互補及推動機制, 促成互補性產業聚落成形, 以合理使用能源與資源 並推動既有工業區能資源整合工作, 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與廢棄物再利用比例 藉由國內品牌大廠及中心廠, 透過綠色供應鏈體系帶動國內中小企業, 加強國內綠色產品研發及生態化設計 積極推動綠色製程 工廠 建築 產品及採購, 建立相關指標規範及標章制度, 並研擬獎懲機制與辦法, 以增加綠色消費之推拉力 政府應檢討各產業用水及其價格合理性, 規範及輔導高耗水產業推動廠內製程分流與節水, 並提高廢水回收率及用水效率 為提升消費者採購運用再生產品之意願與信賴, 應訂定各項再生產品標準與工程規範, 以擴大國內再生產品市場需求 發展 碳金融 制度, 建構我國 碳交易市場 / 帄台, 發展 碳金融 制度, 提供產業節能減碳誘因 鼓勵企業集團成立節能減碳服務部門, 將節能減碳技術服務化 商品化, 並提供示範運行, 進而帶動節能技術服務產業發展, 提高綠色 GDP -42-

四 強化產業競爭要素, 提升附加價值策略 (1/2) 建立中長期產業技術前瞻規劃機制 : 因應快速變化的國際環境, 應建立一套中長期產業技術前瞻規劃機制及建立國家級專利資料庫, 針對工業基礎關鍵技術進行前瞻性研究, 形成滾動式監測機制, 並應明列主辦機關結合政府重要施政及科專計畫予以落實 國家創新系統組成元素的重新定位 : 配合工業發展所需關鍵技術擬訂之目標與方向, 重新定位學術機構與研究機構之角色與任務 深化連結國際相關組織的合作網路 : 積極進行海外專家及國際組織之連結, 以建立研發網絡及參與國際標準規格制定 ; 蒐集研析各國創新研發成果, 提供我國各界在產品或事業創新研發的重要參考或運用的來源 獎勵跨產業跨領域融合以創新價值 : 鼓勵並獎勵跨產業交流與合作網路的建立 以文創為例, 應促成文創產業與高科技及傳統產業之融合, 以文創素材的加值與應用提升產品及服務的附加價值 強化科技元素的創新以為產品加值 : 為促進產業升級轉型, 進軍國際新興市場, 應導入優質帄價產品開發元素, 協助建立科技加值與應用服務並瞭解新興市場需求之機制, 推動科技加值輔導, 建構新型態之整合服務, 強化產品或服務的價值, 以提升我國產品新興市場佔有率 -43-

四 強化產業競爭要素, 提升附加價值策略 (2/2) 結合地方特色與聚落促成在地創新 : 建議提出全國性整合型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規劃, 重新組織上中下游產業結構與生態及跨業整合, 形成新的產業合作網路, 並透過產業評估指標體系與地方政府招商功能的強化, 促成地方產業與國際產業鏈接軌 推動資通訊整合應用服務模式試驗 : 持續推動 ICT 基礎建設及共通性之服務, 強調發展與整合應用 ICT 技術及服務模式, 篩選具系統整合意涵之大型系統, 如第二代電子化政府資訊架構 防救災整合資訊服務系統等, 以專案推動方式, 透過政府採購與技術研發相關配套, 鼓勵業者在台灣進行服務商業模式試驗 促成國際聯盟以共同發展創新服務 : 鼓勵本土業者與異業或國際大廠策略結盟, 針對國內及新興市場之特殊在地需求發展創新產品及應用服務, 以完備產業價值鏈並建立具顧客價值及可獲利之營運模式 深耕品牌價值提昇產品市場競爭力 : 鼓勵及獎勵自有品牌廠商進行國際推廣, 提升國際形象 ; 推動及提升 MIT 品牌 ; 協助重點廠商推動其參股或併購或強化與國外服務業者之連結 ; 提供中小企業完善相關配套措施, 如創意設計 品牌行銷與專利保護等資源 順應產業發展潮流, 協助代工製造類型廠商轉型服務或服務品牌經營, 以提升整體產業價值 建構新興市場通路以掌握市場脈動 : 鑑於新興市場崛貣, 建議協助廠商建立, 或以併購或合併之方式建立新興市場銷售管道或行銷帄台 -44-

五 擴大人才培訓延攬, 調整產業結構 (1/2) 大學應增設職場能力培養與職涯發展相關課程, 加強學生品格教育及職場適應能力, 確立職涯發展的正確觀念 ; 並增加實務專題與個案教學,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與溝通表達的基本能力 利用產學合作的能量與成果, 發展為就業學程, 並由企業提供實習機會, 且應適度評估其執行成效, 使產學合作 就業學程與企業實習成為緊密人才供應鏈 以現有人力扎根計畫 產業碩士專班計畫 產學攜手計畫為基礎, 鼓勵企業與學校簽訂長期人才培育合作計畫, 以儲訓企業所需專業人才 強化公立職訓機構的功能, 增加訓練師名額與設備投入, 以深化對中低階勞工職業訓練內涵, 並增加中低階勞工接受回流教育的機會 落實產業創新條例第 19 條規定, 強化委外辦訓的機制, 以鼓勵民間培訓機構轉型升級 ; 並善用我國既有產業基礎, 引進國際知名產業人才培訓機構, 進而使我國成為亞太地區產業人才培訓中心 以 人才培訓及引進會報 為帄台, 加強各部會職能建置資源之整合, 引入民間企業能量, 並協助中小企業利用職能標準培訓人才 配合黃金十年規劃, 勾勒具體可行之產業發展願景, 並以前瞻性角度推估未來 10 年所需之科技與產業人才, 以提供延攬海外人才規劃方針及法規鬆綁內容 -45-

五 擴大人才培訓延攬, 調整產業結構 (2/2) 強化外籍學生之 尋才 + 留學 + 留才 機制, 並建立外籍學生畢業後之人才資料庫, 作為企業在國際布局時延攬人才之參考 協助企業或研究機構與國際知名大學進行產學研合作, 延攬教師與研究生來台工作 放寬經濟部業界科專及主導性新產品等產業研發政策工具之人事補助範圍, 鼓勵國內業者與跨國企業合作, 補助跨國企業之研發人才來台, 落實延攬海外研發人才目標 協助公協會成立海外攬才帄台, 並建構對國外科技與產業人才之資料庫, 以協助中小企業延攬海外人才 在海外設立或運用當地培訓機構, 培訓當地人才或海外僑胞, 並推介予當地台商工作或延攬回台灣工作 擴大海外攬才的區域與人才種類, 避免侷限於美加地區, 另應積極延攬美學軟實力人才與系統整合人才, 以因應產業結構優化所需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