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 藏象 1. 五脏的生理功能 (1) 心的生理功能 (2) 肺的生理功能 (3) 脾的生理功能 (4) 肝的生理功能 (5) 肾的生理功能 2. 五脏之间的关系 (1) 心与肺的主要生理关系 (2) 心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3) 心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 (4) 心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5)

Similar documents
( 五 )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六 ) 经络 4. 六腑的生理功能 5. 奇恒之腑 6.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1. 气 2. 血 3. 津液 1. 经络系统的组成 2. 十二经脉 3. 奇经八脉 (3) 脾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4) 肝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5) 肾与志 液 体 华

【外科学】:女,30岁

第一站 辨证论治

(4) 肝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5) 肾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 五 )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六 ) 经络 ( 七 ) 体质 4. 六腑的生理功能 5. 奇恒之腑 6.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1. 气 2. 血 3. 津液 1. 经络系统的组成 2. 十二经脉 3. 奇经八脉 4. 经

(3) 心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 (4) 心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5) 肺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6) 肺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 (7) 肺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8) 肝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9) 肝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10) 脾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1) 心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2) 肺与志 液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 (1)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1. 整体观念 ( 一 ) 中医学 (2) 人与环境的统一性的基本特点 (1) 症 证 病的区别 2. 辨证论治 (2)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1. 阴阳的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 (1) 阴阳的对立制约 (2) 阴阳的互根互用 ( 二 ) 阴阳学 2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107 页 1. 内痔 (2) 湿热下注 [ 方剂应用 ] 脏连丸 ( 茯苓 金银花 牛膝 车前子 此花地丁 ) 加减 1. 内痔 (2)

关注医考,精助辅导

1. 感冒 1.1 概念 : 感冒 时行感冒 虚体感冒的概念 1.2 病因病机 1.3 类证鉴别 : 与温病早期相鉴别 1.4 辨证论治 : 风寒证 风热证 暑湿证以及虚体感冒 ( 气虚感冒 阴虚感冒 ) 等各证型的症状 治法 方药 2. 咳嗽 2.1 概念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

19 年中医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年中医助理医师 中医诊断学 大纲 第一单元 绪论 要点 :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第二单元 望诊 细目一 : 望神要点 : 1. 得神 失神 少神 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

广州医科大学


(1) 处方用药与病症诊断的相符性 (2) 剂量 用法和疗程的正确性 (3) 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 ( 二 ) 处方审核 2. 用药适宜性审核 合理性 (4) 是否有重复用药现象 (5) 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 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判定 (6) 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3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外科学 -01 普通外科疾病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外科学 -02 肛肠外科疾病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一 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1.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 ( 包括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 精气 阴阳 五行学说 ;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 藏象 精气血津液神 经络 体质 ; 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 病因 发病 病机 防治原则

2017 年医学院 ( 含转化院 遗传所 )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成绩 准考证号 报考专业 外语政治业务 1 业务 2 总成绩 备注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要点 : 1. 西医病因 发病机制 2. 临床表现与分级 3. 并发症 4.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 诊断 6. 西医治疗 7. 中医辨证论治 细目二 : 支气管哮喘 要点 : 1. 西医病因 发病机制 2. 中医病因病机 3. 临床表现 4

4. 肺朝百脉 主治节 2 5. 肺在体合皮, 其华在毛 2 6. 肺开窍于鼻 2 7. 肺在志为悲 2 8. 肺在液为涕 2 ( 三 ) 脾 1. 脾主运化 2 2. 脾主升清 2 3. 脾主统血 2 4. 脾在体合肌肉 主四肢 2 5. 脾开窍于口 2 6. 脾在液为涎 2 7. 脾在志为思 2

【外科学】:女,30岁

1. 掌握肺系病证的一般护理 第一章 2. 熟悉肺系病证的病因病机与常见证候 3. 了解肺的生理功能及病变特点 1. 肺的生理功能与病变特点的关系 2. 肺系病证的病因病机与常见证候 3. 肺系病证的一般护理 1. 掌握感冒的辨证施护 肺病病证 第一节感冒 2. 熟悉感冒的定义 辨证要点 护治原则

试的药品, 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判定 (6) 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3. 审核结果对审核结果的判读 (1) 能按照处方的记载正确准备药品 (2) 通过通用名 商品名 别名 品牌名来确定药物处方调配的 (3) 识别合适的包装 ( 三 ) 处方调配内容和贮存要求 (4) 单剂

【外科学】:女,30岁

2. 面肿 腮肿及口眼喁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 目的脏腑分属, 望目色 目形 目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 望口 唇 齿 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 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五 : 望躯体四肢 1. 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 望四肢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六 :

例会抽查表

4. 望口 唇 齿 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 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五 : 望躯体四肢要点 : 1. 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 望四肢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六 : 望皮肤要点 : 1. 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 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 望水疱的内容及其

5. 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五 : 望躯体四肢 1. 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 望四肢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六 : 望皮肤 1. 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 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 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 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七 : 望排出物

五年大纲

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Ⅰ. 考试性质中医综合是为招收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具有选拔性质的自主命题考试科目, 目的是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术型硕士所需要的医学 ( 中医 西医 ) 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 确保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

( 四 ) 药品管理和供应 ( 五 ) 药学计算 三 用药教育与咨 ( 一 ) 药物信息咨询询服务 1. 药品管理 (1) 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 (2) 药品质量验收 (3) 药品的贮存与保管 (1) 高危药品管理 2. 需要特殊 (2)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注意的药品 (3) 兴奋剂管的管理和使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学 04 肺脏病临床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学 05 肝脏病临床研究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

2. 分析判断 : 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分析 解释疾病发生 发展及诊治的机制, 并对不同的药物 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 综合运用 : 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 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 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 立法 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 考试形式和试卷

论述题 3 题, 每小题 20 分, 共 60 分 Ⅳ 考查内容一 中医基础理论 ( 一 ) 绪论 1.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金元四大家, 温病学派的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耳鼻咽喉科学 ( 专业学位 ) 非定向 全国统考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女 中西七 1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脾胃病临床研究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

(16) 祛痰剂 : 二陈汤 温胆汤 贝母瓜蒌散 清气化痰丸 小陷胸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17) 消导化积剂 : 保和丸 枳术丸 健脾丸 (18) 驱虫剂 : 乌梅丸 10. 下列方剂的组成 功用 主治及配伍特点 (1) 解表剂 : 加味香苏散 升麻葛根汤 柴葛解肌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 参苏饮 (2)

(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 五行的特性及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 五行的生克 制化 胜复和乘侮 (3)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以及五脏与形体 官窍的关系, 并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联系起来,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 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附属八一医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 04 普通外科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学 07 内分泌疾病临床研究 按专业录取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妇科学 01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迪瑞医疗 公告编号:

幻灯片 1

2019 年自命题考试科目 (707) 中医综合 考试大纲 707 中医综合 1.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 十二五 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 第九版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年 7 月第 3 版 ), 孙广仁 郑洪新主编 2. 中医诊断学

( 三 ) 浸提液的分离 常用分离方法的特点与选用 4 方法 ( 四 ) 常用精制方法 水提醇沉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4 ( 五 ) 浓缩 1. 常用浓缩方法的特点与应用 4 2. 影响浓缩效率的因素 4 ( 六 ) 干燥 常用干燥方法的特点与应用 4 中药药学 六 浸出药七 液体药 ( 一 ) 浸出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 中医基础理论 授课教师 : 胡冬裴 授课时间 : 年度 第一学期 第一周 教具 时间分配 使 内 容 用教材和参考书 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 ; 课堂讲授为主 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发展

【外科学】:女,30岁

( 四 ) 药品管理和 供应 ( 五 ) 药学计算 1. 药品管理 2. 需要特殊注意的药品的管理和使用 1. 给药剂量的计算 2. 浓度的计算 (1) 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 (2) 药品质量验收 (3) 药品的贮存与保管 (1) 高危药品管理 (2)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 (3) 兴奋剂管 (4)

上篇药学实践与用药安全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 ( 一 ) 药学服 (1) 药学服务的重要人群药学服务的内务的基本要涵与服务对象 (2) 执业药师与药学服务的关系求一 执业药 (1) 职业道德师与药学 1. 药学服务的 (2) 专业知识服务 ( 二 ) 药学服务能力要求 (3) 专业技能的开展 2.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85 非定向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科学学位 免考 69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免考 免考 非定向 护理学 科学学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材料工程 05 校外调剂 0870 化学工程 吉林大学 应用化学 05 校外调剂 0870 化学工程 四川大学 制药

( 五 ) 药学计算 ( 一 ) 药物信息资讯服务 三 用药教与咨询 ( 二 ) 用药指导 (3) 药品的贮存与保管 (1) 高危药品管理 (2)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 2. 需要特殊注 (3) 兴奋剂管意的药品的管 (4) 生物制品管理理和使用 (5) 血液制品管理 (6) 医院制剂管理与使用 1

第一站 辨证论治

招生人数 其中合计推免推免硕士连读 考 试 科 目 01( 全日制 ) 耳鼻咽喉科学 ( 专业学位 ) 肿瘤学 01( 全日制 ) 内科学 ( 专业学位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01( 全日制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专业学位 ) 麻醉学

天津市 06 年度卫生系统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计划 结核病防治所 结核病防治所 结核病防治所 结核病防治所结核病防治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心血站 0 专技岗 0 专技岗 0 0 专技岗 0 0 专技岗 专技岗 专技岗 专技岗 0 03

(1) 小肠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2) 膀胱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A. 心悸怔忡, 胸闷气短 B. 畏寒肢冷 心痛 面色 白或面唇青紫 C. 二者均有 D. 二者均无 (3) 心气虚证可见 :( ) (4) 心阳虚证可见 :( ) 4.X 型题 (1) 下列哪些是心阴虚和心血虚的共同见

分委会专业代码专业类型专业名称推免生统考生总计划 基础医学 生物学 学术型肿瘤学 基础医学 生物学 学术型 动物学 基础医学 生物学 学术型 生理学 基础医学 生物学 学术型 神经生物学 基础

17 RCT 1 [5] 60% 1.4 缺乏对品种有利的循证医学及药物经济学数 Jadad 据支持, 无力应对政策调整带来的新挑战 RCT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A 益气, 养血, 安神 心悸气血两虚证, 可改善头晕目眩, 心悸, 失眠, 多梦 B 补肾益智

一 中医基础理论 ( 一 ) 绪论 1.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金元四大家, 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 整体观念 : 即对机体

Ⅳ 考查内容一 中医基础理论 ( 一 ) 绪论 1.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金元四大家, 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 整体观念

Ⅳ 考查内容一 中医基础理论 ( 一 ) 绪论 1.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金元四大家, 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 整体观念

FJXBQ

中医类 (E) 高密市井沟镇卫生院 针灸推拿 中医类 (E) 高密市井沟镇卫生院 针灸推拿 中医类 (E) 高密市井沟镇卫生院 中药 中医类 (E) 高密市井沟镇卫生院 中药

谈中医的辨证论治

< CBB6CABFC2BCC8A1C7E9BFF6202D20B8B1B1BE2E786C73>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答案(一)

中医基础理论占 16% 中医诊断学占 16% 中药学占 16% 方剂学占 16% 中医内科学占 20% 针灸学占 16% 四 试卷题型结构 1. 单项选择题 40 小题, 每小题 1.5 分, 共 60 分 2. 是非判断题 20 题, 每小题 1.5 分, 共 30 分 3. 填空题 20 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 3(,;'4 *(9 4' ' ) 4' ( ' ( 25 ;4('4 )' )( ; (;'('4 ')(;'4 (;'('4 ' ; *(9 4 ' '(4'(9 ' ; '9 4( ' '((' : ' '! /$-2, '34( 4(4( (''

附件5

002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 4 02 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03 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04 血液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05 代谢内分泌疾病临床研究 06 急危重症临床研究 07 肿瘤内科诊治临床研究 08 临床药理研究 09 泌尿外科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10 普通外科疾

考生编号政治政治分外语外语分科目 1 科目 1 分科目 2 科目 2 分总分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考试方式报名号 思想政治理论缺考英语一 45 生物综合 38 生理学缺考 药理学全国统考 思想政治理论

中医征候部分术语语义码初探.doc

幻灯片 1

04 肺脏病临床研究 05 肝脏病临床研究 中医内科学 8 06 老年病临床研究 07 肿瘤临床研究 08 内分泌疾病临床研究 09 风湿病临床研究 10 急症临床研究 11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01 普通外科疾病研究 中医外科学 1 02 肛肠外科疾病研究 03 男性

期或大量饮酒对于某些经肝脏转化 代谢药物的血浆浓度会产生影响 乙醇的肝药酶抑制作用会使利福平 的代谢减慢, 血药浓度增加, 加速 患者出现肝损害 第四章用药安全 2017 版教材 2018 版教材 页码 旧内容 页码 新内容 页 3 所怀疑的 ADR 是否可用患者的病理状态 并用药 并

001 中医学院 学术型方剂学 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中医综合方剂学 同等学力需加试 : 中诊 方剂 001 中医学院 学术型 中医诊断学 ( 团队 ) 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 001 中医学院 学术型 中医内科学 ( 团队

6. 耳鸣与耳聋 (1) 概述 及意义 7. 鼻出血 (1) 概述 8. 口腔溃疡 (1) 概述 及意义 9. 牙痛 (1) 常见病因 (2) 临床特点 (3) 处理和转诊 10. 咽痛 (1) 概述 (4) 处理和转诊 11. 吞咽困难 (1) 概述 及意义 12. 咳嗽与咳痰 (1) 概述 13

第一临床 专业型 儿科学 ( 新生儿科学 ) 第一临床 学术型 耳鼻咽喉科学 第一临床 专业型 耳鼻咽喉科学 第一临床 学术型 妇产科学 第一临床 专业型 妇产科学

1. 十二经别的分布 2. 十二经别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细目六 : 十二经筋 1. 十二经筋的分布 2. 十二经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细目七 : 十二皮部 1. 十二皮部的分布 2. 十二皮部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细目一 : 经络的作用 1. 联系脏腑, 沟通内外 2

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 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 笔试 三 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约 13% 中医诊断学约 13% 中药学约 13% 方剂学约 13% 中医内科学约 28% 针灸学约 14%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 6%

聚英考研网 24 小时咨询电话 :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 中医 ) 考试大纲 Ⅰ 考试性质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 中医 ) 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目的科学 公平 有效地

88 WORLDCHINESEMEDICINE November017,Vol.1,No.11 规律, 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 MSA 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收集 013 年 10 月至 016 年 9 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一科 MSA 患者, 共 167 例,

中医基础理论 约 13% 中医诊断学 约 13% 中药学 约 13% 方剂学 约 13% 中医内科学 约 28% 针灸学 约 14%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约 6% 四 试卷题型结构 A 型题 第 1 36 小题, 每小题 1.5 分, 共 54 分 第 题, 每小题 2 分, 共 90 分

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时间

<4D F736F F D20C0A5C3F7D2BDBFC6B4F3D1A C4EACBB6CABFD1D0BEBFC9FAC8EBD1A7BFBCCAD4B3F5CAD4B3C9BCA8>

单位挂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15年公开招聘人员岗位需求表.xls

中医诊断学 01 证的规范化研究 02 五脏系统辨证规范研究 03 中医诊法及辨证规律的研究 药理学 01 基于系统生物学揭示中医药复杂体系多样性研究 02 中医药分子神经精神药理学 03 针药结合优势病种机理研究及评价 04 中医药防治重大脑疾病的神经损伤与神经保护 0

作品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 藏象学说 教师姓名 周慧敏 课程名称 藏象学说 职 称 讲师 授课对象 护理学本科学生 联系电话 教材信息 中医护理学基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所需学时 10 学时 教学目标 : 教学背景 中医护理学基础 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是在中医学基本理论指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六 浸出药七 液体药八 注射 ( 附 : 眼用溶液 ) 19 年中药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 四 ) 常用精制 1. 水提醇沉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4 方法 2. 膜分离法的原理与应用 4 3. 树脂吸附分离与应用 4 ( 五 ) 浓缩 1. 常

(13) 二岁患儿于今年 6 月起病即发热, 烦渴, 但未见汗出, 反而尿多 此症延至 9 月 后不药而热退身安 应属 ( ) A. 阳证转阴证 B. 正虚邪恋 C. 邪去正亦虚 D. 小儿夏季热 E. 纯阳之体的反映 (14) 中午寒战, 午后即发热恶热, 汗出好转, 每日 1 次, 其病属 (

Ó Ñ Ñ Ñ

002 第一临床医学院 04 代谢内分泌疾病临床研究 101 英语 201 中医基础理论 301 中医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 05 肿瘤内科诊治临床研究 101 英语 201 中医基础理论 301 中医内科学 06 泌尿外科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 101 英语 201 中医基础理论 301

19 年中医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年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妇科学 大纲 第一单元绪论 要点 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主要著作及对中医妇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第二单元女性生殖器官 细目一 : 外生殖器 要点 : 1.

关于转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的通知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

潍坊市中医院 电生理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电生理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儿科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儿科医师

附件 2: 2019 年阳谷县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汇总表 序号 招聘单位 主管部门 岗位类别 岗位等级 岗位性质 岗位名称 岗位代码 招聘人数 学历要求专业名称其他条件要求 面试比例 咨询电话 备注 1 阳谷县人民医院卫健局 专业技术 初级 医疗类 (A) 临床 全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Microsoft Word ZW

Transcription: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综合运用所学的各项知识和技能, 正确分析 处理和解决在开展药品质量管理和指导合理用药工作中所遇到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集中反映执业药师理论联系实际 有效开展药学服务的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 本科目要求在理解中医理论 ( 包括民族医药 ) 知识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常见病的辨证论治, 中药联合用药和特殊人群用药等合理用药的综合知识与技能 ; 熟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以及中药不良反应知识, 以及中药调剂 中药贮藏与养护的各种必要知识和技能 ; 在开展药物信息与咨询服务中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可靠的医药学信息, 并用于与医师 护士 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和指导合理用药 ( 一 ) 中医学的基 本特点 1. 整体观念 2. 辨证论治 (1)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 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l) 症 证 病的区别 (2)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一中医基础理论 ( 二 ) 阴阳学说 1. 阴阳的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 2. 阴阳的相互关系 (1) 阴阳的对立制约 (2) 阴阳的互根互用 (3) 阴阳的消长平衡 (4) 阴阳的相互转化 3 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l)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 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 五行与五行学说五行的特性 ( 三 ) 五行学说 2. 五行的生克乘侮 (1) 五行的相生相克 (2) 五行的相乘相侮 3. 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l)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 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四 ) 藏象 1. 五脏的生理功能 (1) 心的生理功能 (2) 肺的生理功能 (3) 脾的生理功能 (4) 肝的生理功能 (5) 肾的生理功能 2. 五脏之间的关系 (1) 心与肺的主要生理关系 (2) 心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3) 心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 (4) 心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5) 肺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6) 肺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 (7) 肺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8) 肝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9) 肝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10) 脾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 ( 四 ) 藏象 (1) 心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2) 肺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3. 五脏与志 液 体 华 (3) 脾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窍的关系 (4) 肝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5) 肾与志 液 体 华 窍的关系 (l)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2)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3) 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4. 六腑的生理功能 (4)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5)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 (6) 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5. 奇恒之腑 (1) 奇恒之腑所包括的组织器官 (2) 脑的生理功能及与五脏的关系 (3)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其功能的生理因素中公教育整理

6.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1) 心与小肠的主要生理关系 (2) 肺与大肠的主要生理关系 (3) 脾与胃的主要生理关系 (4) 肝与胆的主要生理关系 (5) 肾与膀胱的主要生理关系 ( 五 ) 生命活动的 基本物质 1. 气 2. 血 (1) 氕的生成 (2) 气的分类与分布 (3) 气的功能 (4) 气的运行 (1) 血的生成 (2) 血的运行 (3) 血的功能 (4) 气与血的关系 ( 五 ) 生命活动的 基本物质 3. 津液 1. 经络系统的组成 (1) 津液的生成 (2) 津液的代谢 (3) 津液的功能 (1) 经络系统的组成 (2) 经脉和络脉的组成 中医基础理论 ( 六 ) 经络 2. 十二经脉 (1) 走向和交接规律 (2) 分布规律和流注次序 3. 奇经八脉 (1) 奇经八脉的特点和作用 (2) 督 任 冲 带脉的基本功能 4. 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 ( 七 ) 体质 1. 体质的构成要素与分 类 2. 体质学说的应用 (1) 体质的构成要素 (2) 体质的分类 (1) 指导养生防病 (2) 指导辨证治疗

( 八 ) 病因 1. 六淫 2. 七情内伤 3. 饮食与劳逸失常 4. 痰饮 5. 瘀血 http://www.cyikao.com/ (1) 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及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2)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3)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4)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5)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6)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7) 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8) 疫疠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 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2)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 饮食不节 不洁 偏嗜的致病特点 (2) 劳逸失常的致病特点中公教育整理 (1) 痰饮的形成 (2) 痰饮的致病特点 (1) 瘀血的形成 (2) 瘀血的致病特点 1. 发病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辩证关系 中医基础理 (l)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2. 邪正盛衰病机 (2)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l) 阴阳盛衰的病机特点 ( 九 ) 发病与病机 (2) 阴阳互损的病机特点 3. 阴阳失调病机 (3) 阴阳格拒的病机特点 (4) 阴阳亡失的病机特点 (l) 气失调的病机特点 4. 气血津液失调病机 (2) 血失调的病机特点 (3) 津液失调的病机特点 (1) 未病先防的原则和方法 ( 十 ) 预防与康复 1. 预防 (2) 既病防变的基本措施 2. 康复康复的原则及常用疗法 中 ( 一 )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要点 (l) 主要内容 (2) 基本原则

医诊断基础 ( 二 ) 四诊 1. 望诊 2. 闻诊 3. 问诊 http://www.cyikao.com/ (l) 望神 失神 假神 神乱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2) 白 黄 赤 青 黑五种病色的临床意义 (3) 望形体 头面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4) 望舌质 舌苔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5) 望排出物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1) 语声 呼吸异常及咳嗽 呃逆 嗳气声音变化的临床意义 (2) 口气 痰涕 二便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1) 恶寒发热 但寒不热 但热不寒 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2) 表证辨汗 自汗 盗汗 绝汗 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中公教育整理 (3) 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不同部位疼痛的临床意义 (4) 口渴与饮水 食欲与食量及口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5) 大便和小便变化的临床意义 (6) 失眠和嗜睡的临床意义 (7) 耳鸣耳聋 头晕目眩的临床意义 中医诊断基础 ( 二 ) 四诊 4. 切诊 ( 三 ) 辨证 1. 八纲辨证 (1) 切脉的部位和寸口脉分候脏腑 (2) 常见病脉的脉象及主病 (3) 按肌肤 按脘腹的要点和临床意义 (1) 表证 里证的临床表现 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 (2) 寒证 热证的临床表现 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 (3) 虚证 实证的临床表现 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 (4) 阴证 阳证的形成 临床表现和辨证鉴别要点

2. 脏腑辨证 3. 气皿津液辨证 (1) 心气虚与心阳虚 心血虚与心阴虚及心血瘀阻 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中公教育整理 (2) 肺气虚与肺阴虚 风寒犯肺与风热犯肺及燥热犯肺 痰浊阻肺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3) 脾气虚与脾阳虚 寒湿困脾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4) 肝气郁结 肝火上炎 肝阳上亢 肝风内动 肝阴虚 肝血虚 肝胆湿热 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5) 肾阳虚 肾阴虚 肾精不足 肾气不固 肾不纳气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6) 胃寒 胃热 ( 火 ) 食滞胃脘 胃阴虚 大肠湿热 大肠液亏 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7) 心肺两虚 心脾两虚 心肾不交 肺脾两虚 肝火犯肺 肺肾阴虚 肝脾 (1) 气虚 气陷 气滞 气逆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2) 血虚 血瘀 血热 血寒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3) 气滞血瘀 气血两虚 气不摄血 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4) 津液不足证 水肿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三常见病辨证论 ( 一 ) 治则与治法 1. 治病求本 (1) 治标与治本的运用 (2) 正治与反治的运用 2. 扶正与祛邪 (1) 扶正与祛邪的区别 (2) 扶正祛邪的运用 3. 调整阴阳 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的区别及临床应用 (1) 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4. 三因制宜 (2) 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3) 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治 1. 感冒 2. 咳嗽 http://www.cyikao.com/ (2) 辨证论治 ( 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 时行感冒 体虚感冒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 中成药选用 ) (2) 辨证论治 ( 风寒犯肺 风热犯肺 燥邪伤肺 痰热壅肺 肺肾阴虚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 中成药选用 ) ( 二 ) 中医内科病 证的辨证论治 3. 喘证 4. 胸痹 5. 不寐 (l) 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 (2) 辨证论治 ( 风寒闭肺 痰热郁肺 肾不纳气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2) 辨证论治 ( 气虚血瘀 气滞血瘀 痰瘀痹阻 寒凝心脉 气阴两虚, 心肾阳虚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2) 辨证论治 ( 心火炽盛 肝气郁结 阴血亏虚 心脾两虚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l) 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 二 常 ( 二 ) 中医内科病 证的辨证论治 6. 胃痛 (2) 辨证论治 ( 寒凝气滞 饮食停滞 肝胃不和 肝胃郁热 脾胃虚寒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见病辨证论治 7. 泄泻 8. 便秘 9. 中风 10. 头痛 11. 眩晕 12. 消渴 http://www.cyikao.com/ (l) 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 (2) 辨证论治 ( 食伤肠胃 湿热内蕴 脾胃气虚 脾肾阳虚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2) 辨证论治 ( 热结肠胃 气滞郁结 津亏肠燥 阳虚寒凝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2) 辨证论治 (1 半身不遂 : 气虚血瘀 肝阳上亢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2 语言不利 : 风痰阻络 肝阳上亢 肾精亏损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2) 辨证论治 ( 风寒头痛 风热头痛 肝阳上亢 瘀血阻络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迭用 ) (2) 辨证论治 ( 肝火上扰 气血亏虚 痰浊上蒙 肝肾阴虚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2) 辨证论治 ( 阴虚燥热 脾胃气虚 肾阴亏虚 阴阳两虚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l) 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 13. 淋证 (2) 辨证论治 ( 热淋 石淋 劳淋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14. 癃闭 (2) 辨证论治 ( 膀胱湿热 湿热瘀阻 肾阳衰惫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 成药选用 ) 15. 阳痿 (2) 辨证论治 ( 惊恐伤肾 心脾两虚 肾 阳不足 肝郁不舒的症状 治法 方 三 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常见病辨证论治 ( 二 ) 中医内科病 证的辨证论治 16. 郁证 17. 虚劳 (l) 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 (2) 辨证论治 ( 肝气郁结 痰气郁结 心脾两虚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2) 辨证论治 ( 气虚 血虚 阴虚 阳虚 阴阳两虚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 中成药选用 ) 中公教育整理 18. 痹证 (2) 辨证论治 ( 行痹 痛癖 虺痹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着痹 的症状 治法和方剂应用 ) 19. 中暑 (2) 辨证论治 ( 阳暑 阴暑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1. 疮疖 (2) 辨证论治 ( 热毒蕴结 湿毒瘀结的症 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2. 乳癖 (2) 辨证论治 ( 肝郁痰凝 冲任失调的症 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l) 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 三 3. 痤疮 (2) 辨证论治 ( 肺经风热 胃肠湿热 痰湿瘀滞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常见病辨证论治 ( 三 ) 中医外科病 证的辨证论治 4. 瘾疹 (2) 辨证论治 ( 胃肠湿热 风热犯表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2) 辨证论治 (1 内痔 : 肠风下血 湿热 5. 痔疮 下注 气滞血瘀 脾虚气陷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2 外 痔 : 气滞血瘀 湿热下注的症状 治 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诠治的西医学疾病 6. 跌打损伤 (2) 辨证论治 ( 气滞血瘀 瘀血阻络 风寒湿瘀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 成药选用 )

(2) 辨证论治 (1 月经先期 : 肾气虚 肝 1. 月经不调 经郁热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2 月经后期 : 肾虚血少 气滞血瘀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 中成药选用 ;3 月经先后无定期 : 肾 虚 肝郁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 2. 痛经 (2) 辨证论治 ( 气滞血瘀 阳虚内寒的症 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 四 ) 中医妇科病 三 证的辨证论治 3. 崩漏 中公教育整理 (2) 辨证论治 ( 气血两虚 脾不统血 肝 常见病辨证论治 4. 带下过多 肾不足 瘀血阻络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l) 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 (2) 辨证论治 ( 肾虚带下 湿热下注 脾虚湿盛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l) 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 5. 绝经前后诸症 (2) 辨证论治 ( 阴虚火旺 脾肾阳虚的症 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申成药选用 ) 1. 积滞 (2) 辨证论治 ( 乳食内积 脾虚夹积的症 ( 五 ) 中医儿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2. 厌食 (2) 辨证论治 ( 脾运失健 脾胃气虚 胃 阴不足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 成药选用 )

1. 鼻渊 (2) 辨证论治 ( 风热蕴肺 胆经郁热的症 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三常见病辨证论治 ( 六 ) 中医耳鼻咽 喉科病证的辨证 论治 2. 口疮 3. 咽喉肿痛 (2) 辨证论治 ( 心脾积热 脾肾阳虚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成药选用 ) (l) 该疾病的中医界定及可参考本病辨证 (2) 辨证论治 ( 风热外袭 火毒上攻 虚火上炎的症状 治法 方剂应用和中 成药选用 ) 1. 藏医基础知识 (1) 五元 三因 阴阳学说的内容 (2) 藏医的治疗方法 四民族医药基础知识 ( 一 ) 藏医药 ( 二 ) 蒙医药 (1) 药物与五元的关系 (2) 药物的六味 八性 十七效 2. 藏药基础知 (3) 配伍方法 原则 (4) 剂型和用药禁忌 (5) 常用方剂 (1) 三根 七素 三秽的内容 1. 蒙医基础知识 (2) 七素与三根的关系 (1) 药味 药力 药能 药物功能的内容, 药味与五元的关系 2. 蒙药基础知识 (2) 组方依据和准则 (3) 传统剂型中公教育整理 (4) 用药方法 剂量和用药禁忌 1. 维吾尔医基础知识维吾尔医学的各种学说内容 ( 三 ) 维舌尔医药 2. 维吾尔药基础知识 (1) 药性 药性级别 药味 矫正药的内容 (2) 方剂的组成, 方剂的命名, 方剂的用量 (3) 维吾尔药的四大类剂型

1. 白细胞计数 2. 白细胞分类计数 ( 一 ) 血常规检查 3. 红细胞计数 4. 血红蛋白 5. 血小板计数 6. 红细胞沉降率 1. 尿液酸碱度 2. 尿比重 (1) 正常值参考范围 (2)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五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 二 ) 尿常规检查 ( 三 ) 粪常规检查 ( 四 ) 肝功能检查 3. 尿蛋白 4. 尿葡萄糖 5. 尿胆红素 6. 尿隐血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7. 尿中白细胞 8. 尿沉渣管型 9. 尿沉渣结晶 10. 尿酮体 11. 尿淀粉酶 1. 粪外观 2. 粪隐血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3. 粪胆原 4. 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 1.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中公教育整理 3. 血清 1,. 谷氨酰转移 (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 4. 血清碱性磷酸酶转移酶的正常值参考范围 (2)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5. 血清总蛋白 白蛋白和球蛋白 6. 血清总胆红素 非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 五 ) 肾功能检查 1. 血清尿素氮 2. 血清肌酐 (1) 正常值参考范围 (2)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1. 淀粉酶 五常用医学 ( 六 ) 血液生化检查 2. 血清肌酸激酶 同工酶 3. 心肌肌钙蛋白 4. 血尿酸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检查指 1. 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标 2. 糖化血红蛋白 及其临床 ( 七 ) 糖 脂代谢检查 3. 总胆固醇 4. 三酰甘油 (1) 正常值参考范围 (2) 检查结果的 I 临床意义 意 5. 高密度脂蛋白 义 6. 低密度脂蛋白 ( 八 ) 乙型肝炎病 毒标志物检测 1. 乙肝病毒六项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 乙肝病毒 DNA 六中医药文献信息与咨 ( 一 ) 中医药信息 1. 特点与来源 2. 传统文献 3. 现代信息 (1) 特点 (2) 主要来源 (1) 主要的医学典籍 (2) 主要的本草典籍 (3) 主要的方书典籍 (1) 药品标准 (2) 常用中医药期刊 (3) 常用中医药工具书与文献 (4) 常用的药品集和专著 (5) 互联网资源

六中医药文献信息与七 ( 二 ) 咨询服务和 用药指导 ( 一 ) 中药处方 1. 咨询服务方法 2. 咨询服务的对象和内 容 3. 咨询技巧 (1) 咨询环境 (2) 咨询方式 (1) 患者用药咨询服务 (2) 医师用药咨询 (3) 护士用药咨询 (1) 沟通技巧 (2) 投诉应对 4. 应用药品的特殊提示 (l) 需特殊提醒的用药人群 (2) 需特殊提示的情形和特别注意的问题 1. 处方格式前记 正文 后记的内容 2. 处方的常用术语 (1) 与药名有关的术语 (2) 与调剂有关的术语 (3) 与煎煮等有关的术语 3. 处方调剂的流程中药调剂流程的一般环节和 四查十对 1. 处方审核的原则和要求审方中的注意事项 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 (l) 处方规范性内容与要求 ( 二 ) 处方审核 (2) 处方的药品用名与处方应付 2. 处方审核的主要内容 (3) 处方的用法用量 (4) 用药禁忌 (1) 饮片斗谱安排 1. 饮片处方调配, (2) 饮片调剂用具 (3) 药昧调配要求 ( 三 ) 处方调配与 (l) 中成药处方调配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复核 2. 中成药处方调配 (2) 妊娠慎用的中成药 (3) 妊娠禁用的中成药 3. 调配复核 (1) 饮片调配复核内容 (2) 中成药调配复核内容 ( 四 ) 发药 1. 中药饮片用药指导 内容与要点 2 中成药用药指导内容与要点 ( 五 ) 中药汤剂中药汤剂的煎煮 1. 煎煮程序 2. 注意事项 3. 特殊煎药方法

七基中本药技调能剂知操识作 ( 六 ) 特殊中药处方的调剂 ( 一 ) 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1. 特殊管理的中药 (1) 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及调剂要求 (2) 罂粟壳的用法用量及调剂要求 2. 有毒 小毒中药用法用量及调剂要求 1. 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 虫蛀 霉变 泛油 变色 气味散失 风 的质量变异现象化 潮解 粘连 腐烂 2. 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 质量变异现象 易发生虫蛀 霉变 酸败 挥发 沉淀现象的常见剂型 八中药的贮藏与养护 1. 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所含水分 淀粉 黏液质 油脂 挥发油 变异的影响 色素等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 二 ) 引起中药质温度 湿度 日光 空气 霉菌 虫害 量变异的因素 2. 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包装容器 贮存时间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变异的影响响 (1) 中国药典 > 凡例 贮藏项下各名词 ( 三 ) 中药贮藏 1. 中药贮藏的环境要求 术语的规定 (2) 中药贮藏对环境的基本要求 2. 中药饮片的贮藏要求不同特性饮片的贮藏要求 3. 中成药的贮藏要求 不同剂型中成药的贮藏要求 1. 传统养护技术 清洁 除湿 密封 ( 密闭 ) 低温 高温养 护法, 对抗贮存法 ( 四 ) 中药养护 2. 现代养护技术 远红外加热干燥 微波干燥 气调 射线辐射杀虫灭菌 包裟防霉 气幕防潮 蒸气加热 气体灭菌 挥发油熏蒸防霉养护技术

九中药的合理应用十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 合理用药的诸原则 ( 安全 有效 简便 经 1. 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济 ) 2. 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 (1) 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 ( 一 ) 合理用药现及后果 (2) 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后果 3. 保证合理用药的主要保证合理用药的各种措施措施 (1) 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 1. 中成药的合理联用 (2) 中成药与药引的配伍应用 ( 二 ) 中成药的联 (1) 含 十八反 十九畏 药昧中成药 合应用 2. 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 己 1. 中西药联用的特点 的配伍禁忌中公教育整理 (2) 含有毒药物中成药的联用 (3) 不同功效药物联用的禁忌 (1) 协同增效 (2) 降低毒副反应 (3) 降低用药剂量 2. 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 (1)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 三 ) 中西药的联互作用 (2)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合应用 3. 中西药联用的实例分 (l) 中西药合理联用的实例分析 析 (2)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的实例分析 (1) 常用的品名和所含西药成分 4. 含西药组分的中成药 (2) 使用注意事项 ( 一 ) 老年人的中 (1) 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药应用 (2) 老年人合理服用滋补药的注意事项 ( 二 ) 妊娠期患者 1. 妊娠期患者的中药皮根据风险慎重选择用药和哺乳期患者的用 2. 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中药应用哺乳期用药对新生儿的影响用 ( 三 ) 婴幼儿患者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 (1) 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的中药应用 (2) 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1. 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基 (1) 基本原则 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2) 注意事项 ( 四 ) 肾功能不全 2. 常见对肾功能有影响相关品种者的中药应用的中药 3. 中药引起肾损伤的防防治原则治原则 ( 五 ) 肝功能不全 1. 肝功能不全者用药基 (1) 基本原则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2) 注意事项

者的中药应用 2. 引起肝损伤的中药及 其主要化学物质 http://www.cyikao.com/ 相关品种及有关化学物质 ( 一 ) 中药不良反 1, 皮肤症状各种类型药疹 十中药不良反应 应常见的临床表现 ( 二 )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 ( 三 ) 医疗用毒性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 ( 四 ) 常用中药品种的不良反应 ( 五 ) 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 2. 全身症状 1. 药物和使用的因素 2. 机体因素 1. 乌头类药物 2. 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 中成药 3. 蟾酥及含蟾酥的中成 药 4. 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 药 (1) 各系统常见的中毒表现 (2) 肝肾损害的中毒表现 品种混乱 炮制不当 剂量过大 疗程过 长 辨证不准 配伍失度等引发不良反应 的因素中公教育整理 (1) 生理因素 (2) 遗传因素 (3) 病理因素 (1) 乌头类药物和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 (2) 中毒表现 原因 解救 (l) 含马钱子的常见中成药 (2) 中毒表现 原因 解救 (1) 含蟾酥的常见中成药 (2) 中毒表现 原因 解救 (1) 含雄黄的常见中成药 (2) 中毒表现 原因 解救 5. 含朱砂 轻粉 红粉的 (1) 含朱砂 轻粉 红粉的常见中成药 中成药 (2) 中毒表现 原因 解救 1. 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 (1) 常见品种 (2) 不良反应表现及处理 2.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3.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 应 1.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 法和报告 2.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报告表 (1) 常见品种 (2) 不良反应表现及用药指导 (1) 常见品种 (2) 不良反应表现及用药指导 (1) 自愿呈报和集中监测 (2) 监管系统 (3) 报告范围和程序 (1) 填写内容 (2) 注意事项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zgyaoshi http://www.cyik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