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融入說明手冊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議題融入說明手冊"

Transcription

1

2

3 目 次 總論篇 議題融入的背景 議題教育的重要性 議題的特性 課程綱要議題融入的研修歷程 課程綱要議題融入的研修原則 課程綱要的十九項議題 十九項議題在領綱中的處理 十九項議題的學習目標與學習主題 十九項議題實施注意事項 議題融入課程的發展 議題融入課程的功能 議題融入課程的運作機制 課程轉化與轉化學習 校園議題文化的營造 激發學校內在能量 建置增能活動機制 形塑具議題理念的校園 概念篇 四項重大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十五項其他重要議題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I

4 6.3 法治教育 科技教育 資訊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示例篇 單一領域的融入示例 給山海的一封信-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示例 拄枴杖的小男孩-人權教育議題示例 跨領域之融入示例 永續發展-環境教育議題示例 波濤洶湧的南海問題-海洋教育議題示例 II

5 圖 次 圖 1-1 議題的教與學... 2 圖 1-2 議題的特性... 3 圖 1-3 議題與核心素養及各領域/科目之關係... 5 圖 3-1 學校議題融入相關課程與教學之組織運作規劃 圖 3-2 學習轉化歷程示意圖 圖 3-3 議題轉化融入領域/科目示意圖 圖 8-1 給山海的一封信-教材組織圖 圖 9-1 永續發展-教材組織圖 圖 9-2 波濤洶湧的南海問題-教材組織圖 III

6 表 次 表 2-1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與海洋教育議題重要性之依據... 8 表 2-2 十九項議題的學習目標與學習主題... 9 表 3-1 議題融入課程類型 表 5-1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核心素養表 表 5-2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表 表 5-3 人權教育議題核心素養表 表 5-4 人權教育議題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表 表 5-5 環境教育議題核心素養表 表 5-6 環境教育議題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表 表 5-7 海洋教育議題核心素養表 表 5-8 海洋教育議題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表 IV

7 1 總論篇

8 1.議題融入的背景 1.1 議題教育的重要性 面對社會的變遷與全球化時代的來臨 中小學課程發展過程中受關注的議題也隨之增加 因此 學校教育需與時俱進 實施議題教育 以補充與強化學生對議題的認識 使學生能獲 得議題的相關知識 情意和技能 理解議題發生背景與成因 現象與影響 提升面對議題的 責任感與行動力 成為健全個人 良好國民與世界公民 此外 議題與和素養兩者緊密關連 核心素養的養成是十二年國教的重要目標 所有本 乎課程綱要的課程發展均以核心素養作為重要指引 由於議題存在於你我的生活情境之中 藉由議題教育 可引導學生覺知生活中的議題 並從不同領域/學科角度對議題加以探究 分 析與思考 從而培養學生對生活情境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 使學生從各領域所獲得的學習 內容更為通透完整 進而習得所需技能 建立開放與追求共好的價值 並展現具體的行動 而此相當有助於核心素養的養成 參見圖 1-1 可以說 議題教育是學生統合各領域教育內 容 以及應用各領域所學的重要樞紐 圖 1-1 議題的教與學 1.2 議題的特性 為達成上述理想 103 年 11 月 28 日發布之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規 定領域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原 住民族教育等議題 具體而言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以下簡稱 課綱 所稱 議 題 具以下特性 時代性 隨著時代思潮與社會變遷 某些議題的重要性較以往更為凸顯 學校教育有必要加以重 2

9 視 以裨益學生在當代社會中面對這些議題的理解與表現 成為健全個體 良好國民與 世界公民 脈絡性 各國依國際情勢與國內環境 會特別關注或倡議某些議題 甚至列為國家重要政策 民 間團體或社群亦可能基於所追求的願景或理想 特別關注某些議題 倡議學校教育應納 入該等議題 變動性 議題 可能因社會變遷 在內涵上發生改變 甚至有新議題的不斷出現 因此 議題 或因時空的改變 其內涵將產生質變 或因時代更迭 議題會有所增減 討論性 有時 議題也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具高度討論的問題 社會各界對該議題可能存在對立觀 點和意見 其處理攸關社會發展 需要藉由教育加以耙梳釐析 跨領域 議題通常很難從單一的學科知識即可全面理解與解決 其跨領域的性質使得議題需由跨 領域角度去探究 以獲致較寬廣的理解 從而對爭議性的問題得以有效回應與處理 總之 議題可視為基於社會發展需要 普遍被社會大眾關注 且期待學生應有所理解與 行動的一些課題 其特性如圖 1-2 這些議題需從不同領域探究 以收相互啟發與統整學習 之效 裨益個體生活與永續社會的達成 圖 1-2 議題的特性 3

10 1.3 課程綱要議題融入的研修歷程 為使議題能適切融入各領域/科目課程綱要 國家教育研究院於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領 域課程研修工作計畫跨領域小組 之下設立 議題工作圈 進行議題融入之整體規劃 並與 各領域/科目課程綱要研修小組協作 將議題完善有效融入各教育階段之各領域/科目課程綱 要 議題工作圈 之運作遵循 多元觀點 公開透明 依循機制 之原則 組織成員共計 12 名 其中 1 名為召集人 統籌各項議題文件之分工 協調與整合 委員 11 名 包含 1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 環境與海洋四項議題之委員 4 人 其為具相關議題專長 亦具課程及 教學相關背景之教授 負責研擬各議題之融入之相關內容 其下各設議題外部諮詢委員 含 教育現場工作者 數名 2 跨議題委員 4 位 負責整體文件研擬及各項議題之橫向聯繫 其具備課程及教學相關背景 3 國家教育研究院代表 3 名 負責議題工作圈與各領綱研修 小組副召集人的橫向溝通聯繫 本次議題融入課程的研修 歷經 研擬 公聽諮詢 修改定稿 等三階段 研擬階段於 103 年 8 月起至 104 年 8 月 主要在規劃議題融入各領域/科目課程綱要之方式與原則 議 題融入課程及教學的作法 各議題的學習主題/實質內涵等之初稿 以及與各領域/科目課程 綱要研修小組對話 選擇各領綱可進行議題融入的學習重點示例 並發展議題融入情形之檢 視工具等 在公聽諮詢階段 將各項議題初稿併同各領域課程綱要草案於 104 年 9 月 4 日透過公聽 會及網路論壇 廣徵各方意見 針對所蒐集之意見 於 104 年 10 月 31 日召開諮詢會議 邀 請教師 家長 社會團體代表及學者專家等提供建議 後經議題工作圈核心會議 各領域/ 科目課程綱要研修小組會議 領域/科目課程綱要總計畫聯席會議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 研究發展會等多次會議 對各項修正內容進行充分對話與討論 以持續滾動修正 1 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研究發展會通過各領域課程綱要草案 以下或簡稱領綱 後 議題融入之內容與作法將依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課程審議會之決議 進行修改定稿 1 英語文 閩南語文 客家語文 原住民族語文 自然科學 藝術 綜合活動 科技與全民國防教育課綱草案 於 104 年 11 月 7 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研究發展會(第二屆)第 次會議通過 健康與體育課綱草案 於 104 年 12 月 15 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研究發展會(第二屆)第 13 次會議通過 國語文 數學 生活課 程與新住民語文課綱草案於 105 年 1 月 9 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研究發展會(第二屆)第 次會議通 過 4

11 1.4 課程綱要議題融入的研修原則 整體而言 本次課程綱要議題融入之研修 所依據之重要原則說明如下 配合總綱之核心素養架構 達成議題融入的連貫與統整 各議題融入之架構配合總綱核心素養 分為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學校等教育階 段 議題之實質內涵配合學生認知發展進程 將內涵安排在三個教育階段與不同的領域/ 科目 以達成議題融入的縱向連貫與橫向統整 奠基過去課綱之基礎 持續規劃議題之融入 此次總綱規範融入課程之十九項議題 有多項並非全新開創的內容 故在過去九年一貫課 程綱要重大議題之基礎上 由國民中小學擴展研訂議題之學習主題/實質內涵至高級中等學 校階段 進行與各領綱研修小組之溝通對話 將議題實質內涵適切融入領綱 議題工作圈於研修過程中與各領域/科目課程綱要研修小組積極進行雙向互動 或進行面對 面對話或進行課程文件 各領域/科目之學習內容與學習重點等 交叉檢視 以求各領綱的 基本理念 核心素養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及實施要點能適切融入議題之核心價值 學習 主題/實質內涵 實施注意事項等 議題融入各領綱學習重點 可藉由連結 延伸 統整與 轉化 豐富領域/科目之學習 有助於核心素養導向課程之落實 詳圖 1-3 尤其各領綱 之附錄二 提供了議題融入之說明與示例 可作為教科書編寫及學校課程規劃 教師教學 教材編輯之參考 圖 1-3 議題與核心素養及各領域/科目之關係 5

12 提出完整的實施配套 供領綱研修參考 議題融入需配合各方面資源之到位 進行重要內涵運作模擬 並且提出教師專業成長 教 科書審查 學校設備等建議 各議題研擬了實施的配套 供各領域/科目課程綱要研修小組 參考 以建構完善可行之方式 針對未來新議題 研提處理方式 課綱中如有未能含納之新議題 中央主管機關應成立專責小組 研議議題的教育意涵及重 要性 作為下一波課程研修的參採 同時 學校應重視並強化教師對新議題的敏感度與專 業知能 並依專業判斷 適切將新議題納入課程設計與實施 以因應環境之變化 持續追 求尊重多元 同理關懷 公平正義 永續發展等議題的核心價值與理念的實現 6

13 2.課程綱要的十九項議題 總綱 納入十九項議題 包括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 海洋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 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戶外教育 國 際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等 由於領綱係屬行政規則 因此議題融入課綱 提供了有效轉化為 教材 教科書 教學之具體且具法令效力的基本內容依據 2.1 十九項議題在領綱中的處理 考量不同議題之屬性與其發展程度之不同 且為避免學生過度之學習負擔 故十九項議 題在領綱中之處理 有下列兩種方式 於領綱本文或附錄一進行議題融入之處理 附錄二作原則性說明 十九項議題中 有的被 總綱 納為核心素養 品德 生命 科技 資訊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國際教育 有的單獨設立領域/科目 生命 科技 資訊 生涯規劃 有的則被 領域/科目納為學習重點 法治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 戶外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成 為領域課程綱要的學習內容 此十五項議題均在領綱本文或附錄一處理 附錄二呈現的是原 則性說明 總綱已納為核心素養之議題 品德 生命 科技 資訊 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 國際教育等七項議題 其議題內涵已包 含於總綱之核心素養 故各領綱發展時 已適切轉化且適時融入上述議題之精神與內涵 且跨領域小組核心素養工作圈將其納入領域課程綱要附錄一 而本手冊亦訂有其基本理念 學習主題/實質內涵 以供各領域/科目融入時之依據或參考 單獨設立領域/科目之議題 生命 科技 資訊 生涯規劃等四項議題 於總綱中已單獨設有與該議題相同名稱之領域 /科目 故對應名稱之領域/科目之課程綱要於其基本理念 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與學習重 點 已規劃並融入此等議題之概念與知識 且前三項議題在總綱中列入核心素養 於領綱 附錄一中亦做了處理 除此之外 本手冊亦訂有此四項議題之基本理念 學習主題/實質內 涵 提供各領域/科目融入之依據或參考 領域/科目已納為學習重點之議題 法治 能源 安全 防災 家庭 戶外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等七項議題 其均與其相關領 域之概念與知識有關 例如 法治 (社會/公民與社會) 能源(自然科學 科技) 安全(自 然科學 健康與體育 綜合活動/家政) 防災 (自然科學 綜合活動 全民國防教育) 家 庭(綜合活動/家政 社會/公民與社會) 戶外教育(綜合活動 社會 自然科學 健康與體 育) 原住民族教育(本土語文/原住民族語文 社會 自然科學) 7

14 上述議題括號( )內之領域/科目之課程內容或概念 有部分與這些議題之概念或內容相 關或相同 故其相關領域/科目課程綱要之基本理念 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與學習重點於課程 發展時 已含相關概念或內容 並適切轉化融入相關議題之學習目標與學習內涵 本手冊並 訂有其基本理念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以供各領域/科目融入時之依據或參考 延續及豐富九年一貫課程之議題教育 附錄二提供議題融入之實質內涵與示例 十九項議題中的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與海洋等四項議題 為全球關注 屬國家當前重 要政策 詳表 2-1 是培養現代國民與世界公民之關鍵內涵 同時也是延續九年一貫課程之 重大議題 議題工作圈配合各領域/科目課程綱要訂定之時 同步發展四項重大議題之 基本理念 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以及主要融入之領域/科目的建議與示例 以 為各領域/科目綱要研修時 一併於研擬其課程元素項目時 能適時統整 融入此等議題要項 之內容 並彰顯議題所倡議之 尊重多元 同理關懷 公平正義 及 永續發展 等核 心價值 本手冊並訂有議題之基本理念 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 學習主題/實質內涵 提供各 領域/科目融入之依據或參考 表 2-1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與海洋教育議題重要性之依據 議題名稱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依據 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 性別平等教育法 行政院性別平等政策綱領 聯合國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以上合稱 兩公約 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 兩公約施行法 教育基本法 原住民族基本法 客家基本法 原住民族教育法 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 環境教育法 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 第七信念 國家海洋政策綱領 8

15 2.2 十九項議題的學習目標與學習主題 為進一步提供教科書編寫 學校層級與教師層級之課程發展與教學需要 以下茲將十九 項議題的學習目標與學習主題彙整如表 2-2 供參考 表 2-2 議題 十九項議題的學習目標與學習主題 學習目標 學習主題 理解性別的多樣性 覺察性別不平 生理性別 性傾向 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多 等的存在事實與社會文化中的性別 權力關係 性別 平等 教育 建立性別平等的價值信念 落實尊 重與包容多元性別差異 實踐消除性別偏見與歧視的行動 樣性的尊重 性別角色的突破與性別歧視的消除 身體自主權的尊重與維護 性騷擾 性侵害與性霸凌的防治 語言 文字與符號的性別意涵分析 維護性別人格尊嚴與性別地位實質 科技 資訊與媒體的性別識讀 平等 性別權益與公共參與 性別權力關係與互動 性別與多元文化 了解人權存在的事實 基本概念與 價值 發展對人權的價值信念 人權的基本概念 人權與責任 人權 增強對人權的感受與評價 人權與民主法治 教育 養成尊重人權的行為及參與實踐人 人權與生活實踐 權的行動 人權違反與救濟 人權重要主題等 環境 教育 認識與理解人類生存與發展所面對 環境倫理 的環境危機與挑戰 氣候變遷 資 永續發展 源耗竭 生物多樣性消失及社會不 氣候變遷 正義和環境不正義 災害防救 思考個人發展 國家發展 與人類 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發展的意義 執行綠色 簡樸與永續的生活行動 體驗海洋休閒與重視戲水安全的親 海洋 教育 海行為 了解海洋社會與感受海洋文化的愛 海情懷 海洋休閒 海洋社會 海洋文化 海洋科學與技術 9

16 議題 學習目標 探究海洋科學與永續海洋資源的知 學習主題 海洋資源與永續 海素養 品德 教育 生命 教育 培養道德發展與判斷的知能 品德發展層面 增進尊重人性 自律負責與公平正 品德核心價值 義的信念與情懷 品德關鍵議題 養成實踐倫理價值的行為 品德實踐能力與行動 培養探索生命根本課題的知能 哲學思考 發 展 生命意義與目的的正向價值 人學探索 觀 增進實踐生命價值的行為 終極關懷 價值思辯 靈性修養 增進法律與法治的知能 公平正義之理念 法治 培養人權保障與公平正義的價值 法律與法治的意義 教育 養 成 日常生活實踐法治價值的行 人權保障之憲政原理與原則 為 法律之實體與程序的知識與技能 培養設計與動手實做的知能 科技知識 科技 發展學習科技的熱情與興趣 科技態度 教育 養成批判科技與使用科技產品的行 操作技能 為 資訊 教育 能源 教育 統合能力 培養運用資訊與運算思維的知能 運算思維與問題解決 發展資訊社會公民應有的態度與責 資訊科技與合作共創 任感 資訊科技與溝通表達 養成正確使用資訊的行為 資訊科技的使用態度 了解能源基本概念與影響 能源意識 培養能源意識 發展正確能源價值 能源概念 觀 養成參與能源相關活動的行為 能源使用 能源發展 行動參與 培養防範事故傷害發生與自我安全 安全 教育 的知能 安全教育概論 日常生活安全 養成居安思危的態度與安全意識 運動安全 增進安全行動的實踐 校園安全 10

17 議題 學習目標 學習主題 急救教育 培養災害風險管理與災害防救的知 防災 教育 能 養成防救行動之態度與責任感 災害風險與衝擊 災害風險的管理 災害防救的演練 增進參與災害防救行動 生涯 規劃 教育 家庭 教育 養成生涯規劃知能 生涯規劃教育之基本概念 發展洞察趨勢的敏感度 生涯教育與自我探索 發展生涯應變的行動力 生涯規劃與工作/教育環境探索 生涯決定與行動計劃 培養經營幸福與健康家庭的知能 社會變遷對家庭的影響 提升積極參與家庭活動的責任感與 家人關係與互動 態度 增進家與社會關係的反思能力 親密關係發展與婚姻預備 親密關係發展與婚姻預備 家庭活動與社區參與 閱讀 素養 發展多元閱讀知能 閱讀的歷程 養成運用文本思考 解決問題與建 閱讀的媒材 構知識的能力 閱讀的情境脈絡 涵育樂於閱讀態度 閱讀的態度 涵養永續發展的知能 觀察並覺知環境 提高對環境的敏感性 戶外 體認實境學習樂趣 戶外生活技能學習及實踐 教育 增進學科 環境和人之間連結的思 培養愛護環境的責任感 考與批判能力 多元 文化 教育 國際 教育 校外教學與考察研究 體認文化的豐富與多樣性 我族文化的認同 維護多元文化價值 文化差異與理解 養成尊重差異與追求實質平等的跨 跨文化的能力 文化能力 社會正義 認識全球重要議題 國家認同 具備國際視野的本土文化認同與愛 國際素養 國情操 實踐個人的國家責任 具備全球意識 全球智能 全球公 全球競合力 全球責任感 民責任感及全球行動力 原住 認識原住民族歷史文化與價值觀 原住民族語言文字的保存及傳承 11

18 議題 學習目標 學習主題 民族 增進跨族群的相互了解與尊重 認識部落與原住民族的歷史經驗 教育 涵養族群共榮與平等信念 原住民族的名制 傳統制度組織運作及其現 代轉化 原住民族文化內涵與文化資產 原住民族土地與生態智慧 原住民族營生模式 2.3 十九項議題實施注意事項 課程發展 議題融入領域/科目之規劃應包含正式與非正式之課程與教學 內容涵蓋議題知識 技能 與態度 除與各領域特質相結合進行議題融入之外 亦可視學生性向 社區需求及學校 發展特色 於彈性學習課程/彈性學習時間及校訂課程加以規劃與實施 包含專題/議題探 究及特色課程 或成立社團等 並與相關活動及校園文化形塑緊密配合 以發揮議題教 育之全面性教育功能 提升教育成果 學校應重視議題課程的統整與系統發展 於學期前與學期間召開融入相同議題之不同領 域/科目間的 教學聯席會議 落實相關議題融入各領域/群科/學程/科目間之橫向聯繫 統整 年段間之系統與邏輯發展 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代表應涵蓋相關議題專長教師與專家代表 並應重視性別與族 群委員人數比例 以促使學校課程發展納入性別平等 族群歷史文化與價值觀 學校各領域/群科/學程/科目教學研究會應承擔議題融入之任務 學期前應召開教學研究 會 以規劃學校相關議題融入教學之內容或重點 實施年段與進度 並將其納入學校課 程架構 構成學校 課程計畫 之一部分 一併呈報主管教育機關核定 落實施行 學 期間之教學研究會議 應設定有關議題融入之討論題綱 充份研討 從事計畫性之議題 課程研究 教材編選 教材之編選應以學生經驗為中心 選取與生活連結之教材 並掌握議題之基本理念與不 同教育階段之實質內涵 以學習心理之連續發展原則 連結領域特點組織成有效教材 以達成議題之學習目標 培養學生之核心素養 教材編選應採多元文化與價值觀點 了解性別與人權不平等存在的事實 思考人類發展 與環境之間的平衡問題 了解海洋文化發展的義意 強化對他人與自然環境的尊重與關 懷 對多元文化理解與欣賞的能力 性別平等 人權及原住民族教育議題 其教材之編寫 審查及選用皆應符合平等教育原 12

19 則 關注權力議題分析 以及機會 資源分配與暴力問題 同時為能呈現性別平等與各 族群歷史文化及價值觀 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與族群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 增進性別 與族群間之了解與尊重 領域/科目之教材融入議題學習重點或內容 可透過領域/科目主要學習內容之知識結構 或概念內涵之延伸 以議題基本理念為基礎 建構課程之精神與內涵 或在相關領域/科 目教材中 運用生活案例 時事 或與社會文化 區域特質 節慶相關之材料 使之與 領域/科目之學習重點連結 在不改變課程結構下 添加有關議題之內容 概念 主題與 觀點 教學實施 教師教學時 亦可運用人物 典範 習俗 節慶 文化 以隨機 點綴式的加入教材 或經由問題與討論 批判 反思與對話等師生互動 使教室成為知識建構與發展的學習 社群 並於作業 作品 展演 參觀 組織社團 參與團體活動等過程中 以多元方式 融入相關議題 學校應積極營造有利議題課程學習的教育環境 例如 鼓勵師生進行議題之專題研討 研究 或參與相關活動 協助成立社團 透過多元方式 形塑尊重 包容 公平 正義 關懷的校園文化 營造開放 友善 自律 且熱情的教與學的環境 學藝 訓育 輔導 等教育活動應強化對他人與自然環境的尊重與關懷 對多元文化理解與欣賞的能力 培 養社會正義感與致力改變社會不公義的行動力 依照 性別平等教育法 環境教育法 之規定 國民中小學每學期應實施性別平等教 育 環境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學校得依學生性向 社區需求及學校發展特 色 運用彈性學習課程/時間 發展主題課程 有效落實 教學資源與設備 主管教育機關宜成立 議題課程教學輔導團 或 議題課程發展中心 學校亦可因學校 規模與地理特性自組或聯合他校組織 議題課程教學研究會 以促此等議題之時代性發 展 提供議題融入課程教學之輔導 並協助相關議題融入課程計畫之審核與課程評鑑等 課程與教學研究事宜 議題因常為社會需要 受到關注 且與生活息息相關 因此政府單位或民間相關團體皆 可建立各種相關資源 例如文宣 書籍 影片 網站(或網頁) 或有關之資料 統計 研 究 報告等 學校與教育主管機關可分工蒐集 整理 以建立完整的資料庫 提供課程 發展所需的教學資源與服務 各地方與議題相關之景點 博物館 歷史建築或機關等 例如 二二八紀念碑或公園 海洋博物館 婦女館 法院等 可加以運用 規劃學習活動 進行校外教學的參訪或成 為訪調之對象 13

20 各主管教育機關提供教師研習或進修課程 宜包括各領域/群科/學程/科目融入議題之主 題 同時編列專案經費預算 提供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之諮詢服務 並協助議題專業社 群之成立 建置各領域/群科/學程/科目融入議題專長教師之評鑑與獎勵機制 發掘專業 人力 建立議題專長人才庫 發展各領域/群科/學程/科目課程綱要期間 應針對不同對象 就各議題融入相關領域/群 科/學程/科目的意義與內涵 進行有效之溝通與宣導 並提供具體示例等資料 課程綱要 公布後 應對教材研發或出版機構 教科書審查委員 以及校長 行政人員 教師 家 長等積極溝通與宣導 教材研發或出版期間 以不同議題為主題 針對教科書審查委員 辦理相關研討會 並辦理教務行政實務研習 學習評量 議題教育的評量宜包括認知 技能 情意及實踐的能力 評量內容應符合各議題之基本 理念 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和實質內涵 教學評量須兼顧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 且以了解學生學習情情形與改進教學為目的 評量宜採多元方式 除由教師考評之外 得輔以學生自評及互評完成 其形式視議題性 質與教學目的而異 可運用如觀察 口頭回答 專題報告(或發表) 參與討論 參觀心得 及學習歷程檔案等多種方式進行 14

21 3.議題融入課程的發展 一般常認為課程發展就是在發展課程內容 例如領域/科目 教科書 教材 教學活動設 計 學習評量等 其實 課程發展更包含發展這些課程內容所需的推動事項與制度建立 例 如 學校領導與經營及校園文化的形塑等 本章先從學校領導與經營的角度切入 分述議題 融入課程的功能 學校 地方與中央的運作機制 以及從課綱到課堂涉及之課程轉化與轉化 學習 下章再論及校園文化的形塑 3.1 議題融入課程的功能 十九項議題融入課程綱要 不但可改善過去以來課程綱要無法充分回應時代需要 以及 與生活脫節等的問題 更可使教育專業自主與課程教學統整得以實現 以下分述議題融入課 程可發揮之功能 激發教師專業自主之動能 因應議題之變動性 社會性 學校必須積極提供資源 發揮領導與自主經營功能 開展 主動研習進修 相互研討對話之教師文化 並強化教師專業發展信念與價值感 以及提升教 師專業知能與行動力 而議題融入課程 也使教師在嘗試議題與領域/科目間的解析 連結與 統整中 不斷累經驗與資源 建立自信和自我效能感 有助於學校發展不斷自我更新之文化 及建立課程自我改善之能力 反思課程統整與生活連結問題 為落實議題脈絡化的特性 學校重新建構知識的橫向整合 以及學習階段縱向聯繫的結 構 使得原先孤立的單一領域學習內容藉由議題可以彼此連結 俾利各教育階段間的連貫 以及各領域/科目間的統整 解決學習零碎與生活脫節等課程缺失 圓滿達成核心素養的學習 議題教育重視問題覺察 知識與技能之獲得 行動與實踐之落實之外 更強調內化核心 價值 堅定普世價值的信念 充份展現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以人為本之全人教育目標 尤其 核心素養為十二年國教課程發展之主軸 議題強化跨越學科本位的限制 以及學習與 生活的結合 重視實踐力行的能力展現 讓學生可以面對未來挑戰 議題融入課程 賦予領 域所習得知識有應用之機會 可有效強化核心素養的養成 3.2 議題融入課程的運作機制 一般而言 課程綱要從理念課程到書面課程 再到運作課程 其轉化 融入途徑複雜而 多元 包括中央-地方-學校 以及學術 政策與實務之間的轉化過程 因此 如何正確轉化 以避免各自解讀 詮釋 宣導課綱與議題的精神與內涵 至關議題融入領域/科目的結果 以 下說明學校 地方與中央之運作機制 15

22 3.2.1 學校制度化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 學校成立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之相關組織 依總綱規定 學校應成立 課程發展委員會 其組成與運作除依相關規定外 學校可在 課程發展委會成員納入具議題專長之教師 專家 學者 必要時學校亦宜成立 議題發展 諮詢小組 而各領域/科目亦可成立課程與教學發展研究會及聯席會 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組織 依教育部總綱相關規定組成 並納入議題專長之教師 行政人員 家長代表 專 家或學者等 任務 (1)審議 學校議題融入各領域/科目課程與教學計畫 (2)核定獎勵與提出課程融入議題之建議 議題發展諮詢小組 學校可視學校規模 特性 另成立或由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中另選成員組成 議題 發展諮詢小組 其組織與任務可如下 組織 教 訓 輔具教師資格之行政人員 遴選不同領域具議題專長教師 並因議題類 別之必要 不定時的加入教師 專家 學者等 任務 提供學校各領域/科目融入議題之課程與教學之諮詢 行政資源 或辦理跨教育階 段 全校性之相關教學活動 例如 專題演講 教學觀摩會 校內外議題相關之 綜合性活動 教學參觀 環境規劃等 並可不定時提供議題相關研究 傳播媒體 資料 文章或訊息等有關國內外議題發展現況的教學資源 各領域/科目課程與教學發展研究會 組織 各領域/科目相關教師組成 必要時得敦請其他科目之具議題專長教師 以及不定 時的邀請家長 專家或學者等參與研討 任務 規劃 議題融入 領域/科目課程與教學計畫 包括 議題類別(含議題名稱 單一議題或多議題) 教學目標 融入之教育年段 領域/科目單元 教材大綱或教 科書選用規範 教學評量等教學相關事宜 各領域課程與教學發展研究聯席會 組織 由各領域召集人組成 任務 (1)綜整協調各領域/科目之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計畫 據以編定 學校議題融入各 領域/科目課程與教學計畫 提送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 並將重要項目納入 學校課程整體計畫 送主管教育機關查核 16

23 (2)訂定 教材或教科書選用規準 並溝通 協調其他教學分工或合作等課程教學 實施相關事宜 (3)研討各領域/科目可共同設計有關議題融入之校內外活動或跨領域/科目的主題 式課程 以及協調授課時數分配 或彈性學習時間(課程)授課時數運用等事宜 (4)解決各領域/科目間議題融入的相關問題 學校課程發展委員納入議題融入之相關規範 學校宜將領域/科目融入議題的基本規範納入學校課程與教學之相關委員會 以建立明確督 導 評鑑 以及支援 輔導的行政管理系統 以為學校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的基本資源與 品質保證 中央與地方相關之課程與教學輔導組織納入議題研究發展之任務 除學校可自主成立 議題發展諮詢小組 之外 目前區域性之課程與教學輔導組織 如 高中之 學科中心 國中之 課程與教學輔導團 等亦宜納入議題之研究發展任務 以發揮 提供學校支持 諮詢 輔導功能 共同落實學校對議題教育之努力 各類組織關係圖詳圖 3-1 校際課程/科目 發展委員會 各領域/科目課程 發展委員會 校際領域/科目課程 發展聯席委員會 各領域/科目課程 發展聯席委員會 學校課程/科目 發展委員會 課程與教學 輔導團 課程發展中心 學校議題 發展 諮詢小組 圖 3-1 學校議題融入相關課程與教學之組織運作規劃 17

24 3.3 課程轉化與轉化學習 議題融入課程之教學必須透過課程轉化 知識轉化 素養轉化 學生轉化 教師轉化等 之循環過程(詳圖 3-2) 圖 3-2 學習轉化歷程示意圖 課程轉化 課程轉化為議題融入課程/科目的成功關鍵 課程轉化必要能精確傳達課程綱要與議題精 神與內涵 尤其教材 教科書選用 教學 學習者間之系統連結與轉化 統整機制 直 接關乎學校課程融入議題之教育品質 課程轉化不只統整課程間之相關元素 更涉及批判性價值的實踐 包含課程綱要與議題 之基本理念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與實質內涵的轉化 以形成教材 教學實踐與教學評 量 一般而言 議題透過領域/科目內容 或教材之轉化 統整 連結至教學之實際運作過程 領域/科目的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 以及議題學習目標與實質內涵等相關內容 必要透過 反覆解析 反思 批判 作為議題融入課程之媒合素材 見圖 3-3 解析後之資訊與內容 再經由統整 轉化形成可適切融入之教材 為能確實掌握課程的 精神 內涵與基本素養 並建構知識的橫向整合 以及學習階段縱向聯繫 解析 之前 應加強領域/科目與議題的論述 尋求共識 俾能精確解析相關內容 形成可適切融入領 域/科目的教材 18

25 議 議 題 題 學 學 習 習 目 主 教 主要概念 知識 題 標 學 議題學習內涵 融入 活 領域 動 科目 設 內容 計 解析 圖 3-3 議題轉化融入領域/科目示意圖 轉化後的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 可以是多元的型態 第一類課程是將議題的概念或內涵融入於既有課程內容之中 而融入的議題可僅就某單 一議題 也可選擇多項相關議題加以融入 被融入的領域可以是同領域也可跨不同領域 此類課程因建立於原既有課程架構與內容 就其內容與議題進行連結或延伸 較易於設 計與實施 參見表 3-1 第二類課程是以主題式的議題形成獨立完整的單元課程 該議題主題可為單一議題或多 議題整合方式 也由於此類課程需要另覓教學時間 通常運用彈性學習時間 高級中等 學校 或彈性學習課程 國民中小學 或規劃領域/科目之部份授課時數 以建立學校辦 學特色 成為學校的特色課程 此類課程需另行進行教材編寫 且需於原教學時間外尋 找該課程的時間 非授課教師個別能為之 較需團隊的合作 以及學校的支持與協助 上述課程類型在選擇設計時 主要視學校辦學理念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 資源條件與 等內外因素而定 學校可針對需要與條件進行不同課程類型的選擇 其次 整合多議題時 宜留意議題的結合宜思考議題彼此的理念 目標等相關程度 例如 性別平等 人權 原住 民族 環境 海洋 安全 戶外 資訊 科技 國際 多元文化 原住民族 等較易 形成多議題的融入式課程或主題式課程 表 3-1 議題融入課程類型 課程類型 融入式 課程 主題式 議題選擇 單議題 多議題 單議題 融入領域 教學實施時間 說明 同領域 該領域教學時間 參見示例篇 跨領域 相關領域教學時間 參見示例篇 同領域 該領域教學時間 參見示例篇 7.1 跨領域 相關領域教學時間 同領域 彈性學習課程/彈性學習時 19

26 課程類型 議題選擇 融入領域 課程 教學實施時間 說明 間或校訂科目 跨領域 彈性學習課程/彈性學習時 參見示例篇 9.1 間或校訂科目 同領域 多議題 彈性學習課程/彈性學習時 間或校訂科目 跨領域 彈性學習課程/彈性學習時 參見示例篇 7.2 間或校訂科目 轉化學習中的學生轉化與教師轉化 議題教學主要是藉由在師生互動 自我省思 反思與批判 由問題覺知 知識理解 技 能習得的過程 得以發展實踐的能力 終至內化 重建新的價值 達成議題教育的目標 因 此 教師應以多元方式發展議題教材 創造師生互動機會 促使學生能力不斷提升 達成學 生的轉化 另一方面 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間不斷反覆互動 在持續的相互反思與自我檢視中 新知 識繼續創造發展 教師也因與學生對話能不斷對議題有更深入的理解 也對於議題教學能力 有所精進與提升 20

27 4.校園議題文化的營造 課程發展基本上是選擇與決定的過程 由於議題為非主流科目又採融入科目方式教學 因此議題融入課程必須藉由合作完成 需要學校所有教育人員的參與 甚至家長 社會教育 團體的支持與鼓勵 校園文化包括校內之師生員工與家長 以及學校與社區所有與學校相關的人 事 物 故校園文化展現在學校的願景 校長辦學的理念 學校行政的組織運作 課程與教學設施的 建置 制度與規章的制定及執行 學生的行為與態度 以及學校成員間包括師生 學生間及 親師的互動等 校園文化營造須積極改變組織運作與文化 實踐以人為本的生命關懷 並創造典範 締 造校園中所有成員的生活意義 而要營造學校實施議題的文化 可從以下所談的激發內在能 量 建置增能機制與形塑議題理念等三方面進行 4.1 激發學校內在能量 要激發學校的內在能量 首先要經營一個開放 主動 積極的組織文化 這種文化的產 生應擴及教師的班級經營 學校的領導與經營 以及學校制度建置等 且所有作為或措施要 能反應對人的關懷 包容與正義感 對物之珍惜與公共性之感受 能愛己 更能愛陌生的大 眾與自然 其次 要重建校園內的團隊伙伴關係 營造討論的氛圍 養成傾聽 分享的習慣 提高 溝通的品質 才能改變教學與學習的習性 由於團體間彼此的信任 產生每個人的自覺 自 信與自我檢視的能量 在相互的對話與討論中逐漸產生改變傳統教學與學習的力量 進而發 展成每個人自動自發 適時融入議題理念的熱誠與使命感 積極致力教學或行政品質的改善 4.2 建置增能活動機制 議題融入課程之學校整體營造 首宜強化增能活動 以涵養議題正確理念 知識與態度 因此 行政人員與教師可透過有規劃且多元的相關研習 理解與掌握課綱與議題精神與內涵 進而能正確詮釋 宣導與推展課程 而各領域/科目任課教師亦須提升對議題的敏感度與教學 專業知能 積極強化課程發展與設計的知識與能力 以及融入議題的態度與實踐力 同時 學校持續透過講解與宣導議題 領域/科目課程綱要之理念與目標 促使全校師生 家長對議題之內涵產生共識 並創造教師 行政與家長的合作關係 激發教育人員的責任感 理想性與對議題的敏感度與關心 進而逐漸形成議題核心價值的校園文化 成為學校的共同 教育願景 議題教育因此而能永續發展 21

28 4.2.1 制定有效的增能活動實施計畫 增能活動的成效 端視 實施計畫 的設計與執行 因此 宜審慎規劃主題 內容 時 程 人員等 同時 為使研習活動順利進行 計畫執行應考慮時間 經費及埸所等資源之提 供 例如 安排研習時間 為不影響教師課務 且能有效 定時 密集聚會 以進行正式或非正式的研習 交換教學 經驗或心得 學校須在排課之初 即運用排課技巧 使相同領域/科目 以及擔任不同議題 教師 每週皆能有一共同無課的時間 以方便進行增能活動 制定增能之基本規範 同時宜配合獎勵辦法 制定基本規範 作為研習準則 以促進研習持續而不中斷 且能積 極 有效進行 安排研習場所 廣設方便到達 舒適 安寧且備有茶水與基本文具的研習或教師們聚會之埸所 以激發熱 情 減少因研習而影響課務等因素 設計適切的研習內容 有效增能活動須配合對象 領域/科目 以及議題之不同 系統規劃 兼具課程觀念與行 動策略 同時 亦須能有效促成團隊學習與團隊教學環境之形成與運作機制之建置 並能發 展教師課程與教學的信心與能力 促進教師自我學習動機與終身學習習慣的養成 以使議題 融入課程教學成為教育改革的常態 為讓教師具備議題融入領域/科目之課程與教學的基本知能 總綱之基本理念與核心素養 以及十九議題與相關領域/科目之基本理念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實質內涵等相關內容之理 解與體悟 應為增能活動之首要內容 此等研習內容應涵蓋知識 技能與態度 且應依議題 概念之邏輯系統規劃 視不同對象設計不同的主題與內容 例如 全校性之活動內容 可宣導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 之基本理念與十九項議題的精神與內涵 增進教師對 新課程的關切與了解 各領域/科目任課教師 除正確理念與熱情之外 教師宜以各專長領域/科目之課程綱要為本 詳實閱讀 充分理解 其內容 領悟其理念與目標 並研討課程綱要附錄二的內容 內化議題之核心價值 增進 教案製作等教學活動相關知能 22

29 種子教師或進階研習教師 為促使領導議題融入之教師 精進其專長 除深化與系統化上述各研習內容外 宜提升教 師研究能力 從事行動研究 並使教師能發展示例 示範教學或提出具體方案或教學模式 成為有能力提供諮詢與發展課程的專業人員或種子教師 培養具議題專長之教師 總綱納入的議題達十九項 為求專精 學校可結合教師興趣與專業背景 或學校發展需 要等 分別組成研習團隊 如此做法除可因分組減少教師負擔之外 更可運用教師專業分工 與合作 精進研習內涵 教育人員之培養宜配合學校各類課程與教學委員會任務之需要 發 展成為議題教學研究會召集人或種子教師 以擔負研究 諮詢與支持之任務 學校可制定鼓勵辦法 積極發展課程發展與實施之討論環境 確保團隊運作與研討之品 質 此辦法亦可併入學校相關規章 具體做法建議如下 尋求團隊成員 以議題基本理念 核心價值相近之領域/科目之專任教師組成團隊為主 輔以相關之教育或 學術專業人員 例如公民 生命 社會科目專任教師之於生命 人權 品德 法治 性別 議題 自然科學領域教師之於環境 海洋 戶外 防災 安全議題等 並輔以具輔導 教 務 訓育等不同職責的教育人員或專業人士等 進行有效分工 配合團隊成員領域/科目專業 興趣 經驗或資源等進行分組 並建立具體 明確 周延的 運作機制 例如責任分配表 成員規範 以及研討主題 目標 形式與各類會議時間等周 全設計 促進分工合作與討論機制之有效運作 以培養達成不同議題融入之研發 諮詢與 教學目標之種子教師或團隊 鼓勵自組團隊 為使團隊多元發展 集思廣義 自我成長 以發展教師個人強烈的連結感和重要感 擴大 議題發展之資源與成果 鼓勵教師透過領域/群科/學程/科目等教學研究會 年級或年段間 會議 或自發組成校內 跨校或跨領域/科目之專業學習社群 進行備課 觀課 議課 或 發展教材 或互通具體作法與相關表件之運用等 4.3 形塑具議題理念的校園 學校宜喚醒所有同仁與家長對議題的關心 充份理解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 融入 議題的意義與重要性 形塑具議題理念的校園 23

30 4.3.1 隨時隨地強化議題的理念 利用機會提出議題理念討論 強化議題之重要理念 學生集會 教師與行政人員會報 甚至家長會 校長與教師相互之間的對話 或同仁間的 閒聊 都可以在有意 無意間提出與生活議題相關之理念 例如 公平正義 包容差異 永續發展等 以交換觀念 制定及執行合於議題相關理念的規章 制度與獎懲辦法 且將此理念擴及各類活動與競賽 校規可融入程序正義理念 內涵 並加以落實 成績與考核重視發展自我 個別差異 自 我進步等實質平等價值 資源分配考慮性別 族群生活經驗與歷史背景 以及貧富學生資 源差異處境等 彰顯議題理念的校園環境布置 校園與教室環境設計可融入多元 國際化 安全性 教育性與永續發展等理念 另外 可 利用校園空間設置議題櫥窗 展示佈告欄 以及議題校刊專欄等 傳達議題理念 傳達議題理念宜具真誠 堅定的意志 且能具體 正確詮釋核心價值 並能以強烈責任 與使命感 持續不中斷地運用時機 投入時間傳達議題理念 付諸實際的行為或行動 學校相關的人員必須以議題理念的實際行為或行動來傳達理念 避免形成負面的教材與示 範 影響學校議題教育的成果 利用節慶或學生活動 利用國家慶典或學校的校慶 畢業典禮 觀摩會等 以象徵議題精神與內涵的行為來溝通 理念 例如 辦理展覽 佈置環境 辦理座談會 專題演講 研討會 或以學生活動 競 賽等來傳達理念 藉由社會發生之重大事件 學校可藉由社會或學校所發生與議題有關的事件 進行機會教育 例如 性侵事件之於性 別平等教育 歐洲難民之於人權教育與國際教育 彰化台化事件之於環境教育與人權教育 南海問題之於海洋教育與國際教育 又如學生虐貓事件與環境 生命 品德 法治等皆可 連結 藉以宣導理念 激勵自我成長 鼓勵學校成員自我成長 關心社會 適應變遷 並利用課餘時間閱讀與彙集相關資料 著 作 以培養對現代社會議題之關心與敏感度 教師亦可自行組成團隊 或獨立進行行動研 24

31 究 發表教學與教材成果, 以提升議題教育實施之能力與自信 議題基本理念常挑戰傳統習性 思維與價值 因此除有計畫地發展學校本位研習機制, 培養議題的知識 技能與態度之外, 宜以議題強調的尊重多元 同理關懷 公平正義及永續發展等核心價值, 以及總綱之自發 互動 共好等基本理念為基礎, 整體營造學校文化, 發展學校願景, 深化議題融入課程之教育意義 25

32 26 概念篇

33 核心素養教育目標與議題融入領域 / 科目是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重要特色, 核心素養可以引導各領域 / 科目的內容, 達成情意 態度 及能力實踐的層次 ; 而議題融入可以經由學習主題的認知 議題情境的理解 議題討論的互動 及議題處理的實踐, 連結領域 / 科目的內容, 達成核心素養的目標 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融入議題有十九項 :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及海洋等四個延續性的重大議題, 依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架構及內涵, 延伸擴充至十二年國民教育的完整體系 ;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戶外 生涯規劃 家庭 閱讀素養 多元文化 國際 及原住民族等十五個議題教育, 是從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以來, 廣為社會大眾所關切的議題, 兼具重要性及迫切性而必須融入十二年國民教育的各領域 / 科目 議題融入的特質, 具備以議題為中心的知識系統性 完整性 關聯性及操作性 十九個議題都具有議題認知發展的系統性, 議題連結各領域 / 科目的知識完整性, 議題發生地點 空間及時間與學習者的關聯性, 還有議題討論與處理很容易發展 做中學 的教學設計 本章內容介紹四項延續性重大議題的基本理念 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 及學習主題 / 實質內涵, 與十五個其他重要議題的基本理念及學習主題 / 實質內涵, 提供教師及教科書出版在發展以議題融入的課程設計及教學的參考 27

34 5.四項重大議題 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及海洋等四項延續性重大議題教育 依據九年一貫課程建構的架 構及內涵 延伸擴充至十二年國民教育的完整體系 這四項議題教育的理念回應了人類發展 的反思與精進 從自我個體中心逐漸轉移提升為認同不同性別 不同族群 甚至不同物種的 價值 而且擴大對自然環境與海洋的關懷 進而實踐永續發展的願景 百年來 聯合國人權 宣言 人類環境宣言 二十一世紀議程及最近推動的兩公約 展現人類追求尊重 關懷 公 平 及正義的成果 也是本四項議題教育的核心價值與教學實踐的依據 以下呈現性別平等 人權 環境及海洋等四項議題的基本理念 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 及學習主題/實質內涵 提 供各領域/科目進行融入的參考 28

35 5.1 性別平等教育 基本理念 性別平等是一種價值 一種思維方式 更是一種行動目的 立基於我國性別平等教育法之 立法理念 十二年國民教育的性別平等教育實踐 應促進性別地位實質平等 消除性別歧視 維護人格尊嚴 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 性別平等教育應培養學生之性別平等 意識 啟發學生多元文化理解及批判思考能力 覺察性別權力不平等 肯認性別多樣性 悅納 自己與他人的性別展現 進而能以具體行動消除各項歧視 使所有學生皆能在性別友善的校園 中學習與成長 學習目標 理解性別的多樣性 覺察性別不平等的存在事實與社會文化中的性別權力關係 建立性別平等的價值信念 落實尊重與包容多元性別差異 付諸行動消除性別偏見與歧視 維護性別人格尊嚴與性別地位實質平等 核心素養 表 5-1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核心素養表 總綱核心素養項目 性別平等教育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 性 A1 尊重多元的生理性別 性別氣質 性傾向與性別認同 以促 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 問題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 應變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 表達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 素養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 意識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 合作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 理解 進性別的自我了解 發展不受性別限制之自我潛能 性 A2 覺知生活中性別刻板 偏見與歧視 培養性別平等意識 提 出促進性別平等的改善策略 性 A3 維護自我與尊重他人身體自主權 善用各項資源 保障性別 權益 增進性騷擾 性侵害與性霸凌的防治(制)能力 性 B1 了解語言 文字等符號的性別意涵 分析符號與人際溝通中 的性別權力關係 性 B2 培養性別平等的媒體識讀與批判能力 思辨人與科技 資訊 與媒體之關係 性 C1 關注性別議題之歷史 相關法律與政策之發展 並積極參與 提出建議方案 性 C2 覺察人際互動與情感關係中的性別權力 提升情感表達 平 等溝通與處理情感挫折的能力 性 C3 尊重多元文化 關注本土的性別平等事務與全球之性別議題 發展趨勢 29

36 5.1.4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表 5-2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表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性 E1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性 J1 性 U1 學習主題說明 旨在理解性別的多樣 認 識 生 理 性 接 納 自 我 與 尊 肯 定 自 我 與 接 性 將從生理與心理兩個 別 性傾向 重 他 人 的 性 傾 納 他 人 的 性 傾 面向探討 國小階段能夠 生 理 性 性 別 特 質 與 向 性別特質與 向 性別特質與 認知生理性別的差異 性 別 性 傾 性 別 認 同 的 性別認同 性別認同 向 性 別 多元面貌 特 質 與 性 性 E2 傾向 覺察到不同的身體 意象及悅納不同的性別 性 J2 性 U2 特質 國中階段強調接納 別認同多 覺知身體意 釐清身體意象 探究社會文化 自 我 與 他 人 的 性 別 認 樣 性 的 尊 象 對 身 心 的 的性別迷思 與 媒 體 對 身 體 同 並釐清身體意象中性 重 意象的影響 影響 別迷思 高中階段進一步 突破性別多樣性的限 制 並探究社會文化與媒 體如何塑造身體的迷思 性 E3 性 J3 性 U3 旨在瞭解性別角色的限 覺 察 性 別 角 檢 視 家 庭 學 分 析 家 庭 學 制與破除相關的性別歧 色 的 刻 板 印 校 職場中基於 校 職場與媒體 視 國小階段可以覺察性 性別角色 的突破與 性別歧視 的消除 象 了 解 家 性 別 刻 板 印 象 中 的 性 別 不 平 別角色的刻板印象(如職 庭 學校與職 產 生 的 偏 見 與 等現象 提出改 業 學校 家庭場域) 國 業的分工 不 歧視 善策略 中階段進一步檢視相關 應受性別的 場域中 有哪些因性別刻 限制 板而產生的偏見與歧 視 高中階段在前兩個階 段的基礎上 進一步提出 因應與改善的策略 性 E4 性 J4 性 U4 旨在瞭解身體的界限與 身 體 自 主 認 識 身 體 界 認 識 身 體 自 主 維 護 與 捍 衛 自 自主 國小階段強調認識 權 的 尊 重 限 與 尊 重 他 權相關議題 維 己 的 身 體 自 主 自己的身體界限 以及如 與維護 人 的 身 體 自 護 自 己 與 尊 重 權 並尊重他人 何尊重他人的身體 國中 主權 他 人 的 身 體 自 的身體自主權 階段進一步認識身體自 30

37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主權 學習主題說明 主權的相關議題 在高中 階段強調如何捍衛與維 護自己與他人的身體自 主權 性 E5 性 J5 性 U5 旨在瞭解性騷擾 性侵害 認 識 性 騷 辨識性騷擾 性 探究性騷擾 性 與性霸凌 國小階段強調 性 騷 擾 擾 性侵害 侵 害 與 性 霸 凌 侵 害 與 性 霸 凌 認識性騷擾等 並知道尋 性 侵 害 與 性 霸 凌 的 概 的樣態 運用資 相關議題 並熟 求救助管道 國中階段強 性 霸 凌 的 念 及 其 求 助 源解決問題 知權利救濟的 調 能 夠 運 用 資 源 去 解 防治 管道與程序 管道 決 高中階段則要知道相 關權利與救濟管道 性 E6 性 J6 性 U6 旨在分析語言 文字與符 了解圖像 語 探 究 各 種 符 號 解 析 符 號 的 性 號的性別意涵 國小階段 語 言 文 言 與 文 字 的 中 的 性 別 意 涵 別意涵 並運用 強調理解並使用性別平 字 與 符 號 性別意涵 使 及 人 際 溝 通 中 具 性 別 平 等 的 等的文字與語言 國中階 的 性 別 意 用 性 別 平 等 的性別問題 涵分析 語言及符號 段探究人際溝通中的各 的語言與文 種性別符號 高中階段能 字 進 行 溝 進一步運用具有性別平 通 等的語言與符號 性 E7 性 J7 性 U7 旨在培養媒體中性別識 解 讀 各 種 媒 解 析 各 種 媒 體 批判科技 資訊 能 國小階段能夠解讀媒 科技 資 訊與媒體 的性別識 體 所 傳 遞 的 所 傳 遞 的 性 別 與 媒 體 的 性 別 介的性別刻板印象 國中 性 別 刻 板 印 迷思 偏見與歧 意識形態 並尋 階段可以解析其中的迷 象 讀 視 求改善策略 思與偏見 在高中階段可 性 J8 性 U8 以發展批判的能力 並尋 解 讀 科 技 產 品 發 展 科 技 與 資 求解決的可能辦法 的性別意涵 訊能力 不受性 別的限制 性 別 權 益 性 E8 性 J9 性 U9 旨在瞭解性別相關的權 與 公 共 參 了 解 不 同 性 認 識 性 別 權 益 了 解 性 別 平 等 益與公共參與 國小階段 31

38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與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學習主題說明 別 者 的 成 就 相 關 法 律 與 性 運 動 的 歷 史 發 強調不同性別者的貢獻 與貢獻 別 平 等 運 動 的 展 主動參與促 與成就 國中階段強調相 楷模 具備關懷 進 性 別 平 等 的 關的法律權益與性別平 性 別 少 數 的 態 社 會 公 共 事 等運動的歷史發展 高中 性 E9 度 務 並積極維護 階段強調主動參與促進 性 J10 性別權益 性別平等的公共事務 檢 視 校 園 中 探 究 社 會 中 資 性 U10 空間與資源 源運用與分配 檢視性別相關 分 配 的 性 別 的 性 別 不 平 政策 並提出看 落差 並提出 等 並提出解決 法 改善建議 策略 性 E10 性 J11 性 U11 旨在瞭解性別人際關係 辨 識 性 別 刻 去 除 性 別 刻 板 分 析 情 感 關 係 與互動 及其中的權力關 板 的 情 感 表 與 性 別 偏 見 的 中 的 性 別 權 力 係 國小階段強調辨識與 達 與 人 際 互 情 感 表 達 與 溝 議題 養成溝通 破除性別刻板的情感表 性別權力 動 平 等 互 動 的 能 理 情 感 挫 折 的 省思與他人的性別權力 關係與互 動 通 具備與他人 協 商 與 提 升 處 達與互動 國中階段強調 性 E11 力 能力 關係 培養平等互動的能 性 J12 性 U12 力 高中階段進一步養成 培 養 性 別 間 省 思 與 他 人 的 反 思 各 種 互 動 溝通 協商的能力 提升 合 宜 表 達 情 性 別 權 力 關 中 的 性 別 權 力 處理情感的挫折 感的能力 係 促進平等與 關係 良好的互動 性 E12 性 J13 性 U13 旨在瞭解家庭型態的多 了 解 與 尊 重 了 解 多 元 家 庭 探 究 本 土 與 國 樣性 國民小學階段可以 家 庭 型 態 的 型 態 的 性 別 意 際 社 會 的 性 別 針對不同社會文化 中 的 性別與多 多樣性 涵 與家庭議題 性別文化意涵進行討 元文化 性 E13 性 J14 性 U14 論 國民中學階段可以連 了 解 不 同 社 認 識 社 會 中 性 善 用 資 源 以 拓 結至性別 種族與階級的 會 中 的 性 別 別 種族與階級 展 性 別 平 等 的 交織 高中階段應拓展至 文化差異 的 權 力 結 構 關 本 土 與 國 際 視 國際趨勢 並與本地議題 32

39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係 野 33 學習主題說明 進行對話

40 5.2 人權教育 基本理念 人權是人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利和自由 不論其種族 性別 社會階級皆應享有的權利 不 但任何社會或政府不得任意剝奪 侵犯 甚至應積極提供個人表達和發展的機會 才能尊重個 人尊嚴 包容差異 達到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標 因此 人權教育實際上是關乎人類尊嚴的教育 也就是在幫助我們了解 人之所以為人 所應享有的基本生活條件 包括生理 心理及精神方 面的發展 也讓我們檢視社會上有哪些問題是違反人類尊嚴 以及涉及公平 平等的問題 如 種族主義 性別歧視等議題 從而採取行動 解決問題 去除阻礙人權發展的因素 建構一個 美好的社會 進一步來說 藉由人權教育的實施 加強對人權的意識 了解 尊重 包容 而 能致力於人權文化的建立 共同推展人類世界的和平與合作 人權教育的中心思想是不斷地探 索尊重人類尊嚴和人性的行為法則 促使社會成員意識到個人尊嚴及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並能 加強種族 族群 宗教 語言群體之間的了解 包容與發展 由此可知 尊重 與 包容 是人權的基本概念與核心價值 互惠的權利與責任 則是民主法治社會中每個人所應謹守的共 同契約 因此 人權教育即是尊重與包容 自由與平等 公平與正義等觀念的教導 進而促進 個人權利與責任 社會責任 全球責任的理解與實踐 學習目標 了解人權存在的事實 基本概念與價值 發展對人權的價值信念 增強對人權的感受與評價 培養尊重人權的行為及參與實踐人權的行動 核心素養 人權重視個人作為法律與權利之主體 和總綱的核心素養 強調個人作為教育與學習之主 體 有異曲同工之妙 人權教育 配合總綱的核心素養的三面九項 發展出人權教育核心素養 以下表格之左邊 是總綱之核心素養 而表格之右邊 是對應的人權教育核心素養 表 5-3 人權教育議題核心素養表 核心素養項目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 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 問題 人權教育核心素養 人 A1 能從自我探索與精進中 不僅建立對自我之尊重 更能推己及 人 建立對他人 對人性尊嚴之普遍性尊重 人 A2 能思考與分析人權侵害問題背後之社區 國家與國際的政治 經 濟 社會 文化等因素 並能提出有效之改善策略與具體之行動 方案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 人 A3 能規劃與執行人權促進之計劃 並能面對現實之困難 發揮創新 34

41 核心素養項目 人權教育核心素養 應變 精神 提出有效之應變措施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 人 B1 能運用各種表達形式 舉例說明美好 正義 公平 和平之人權 達 保障的藍圖 並能和他人溝通與分享人權價值之重要性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 人 B2 能有效利用資訊與媒體 蒐集人權相關之訊息或宣傳與推動人權 養 相關之活動與倡議 並能覺察 思辨 批判媒體上各種歧視與偏 見的內容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 人 B3 能欣賞 理解與人權相關之藝術 音樂 戲劇等創作 並能透過 養 藝術或人文作品表達人性尊嚴之價值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 人 C1 具備人權實踐之素養 從個人小我到社會公民 循序漸進 養成 意識 社會責任感及人權意識 主動關注人權議題並積極參與人權行 動 而展現自尊尊人的品德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 人 C2 能覺察偏見並能尊重差異 而能避免歧視行為 建立友善與包容 合作 之人際關係 進而在發展社會參與和團隊合作的素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 人 C3 能理解世界上有不同的國家 族群和文化 並能尊重其文化權 理解 且能關心全球之人權議題與國際情勢 追求世界和平之願景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人權教育 是一種價值教育 希望能讓學習者 由心動而行動 讓學習者能心動 第一須 先對 人權的基本概念 有所認識 即人權係與生俱有的 普遍的且不容剝奪的人性尊嚴 第 二 人權與責任 即維護人權不僅是國家 更是每個人的責任 第三 人權與民主法治 人 權的保障必須建立民主與法治的體制 讓學習者的心動 能導致進一步的行動 接續能第四 人 權與生活實踐 即人權須落實在生活中的人際互動 第五 人權違反與救濟 即人權的違反 必須被導正與救濟 價值學習的心動與行動 更可以結合不同的重要主題內容來促進 以加深 與加廣有關人權的學習 因此 規劃第六 人權重要主題 在不同的教育階段 可以探討相 關的人權主題 以下表格的左邊 即 學習主題 而表格的中間 希望學習者能逐步隨教育 階段而擴展 因此規劃不同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相應的議題實質內 涵 而表格的最右邊 提供有關學習主題的說明 希望有助於議題內涵的認識與理解 表 5-4 人權教育議題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表 教育階段 學習 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35 學習主題說明

42 教育階段 學習 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人 E1 國民中學 學習主題說明 高級中等學校 人 J1 人 U1 人權 係與生俱有的 普遍 認 識 人 權 是 認識基本人權 理解普世人權 的且不容剝奪的人性尊嚴 與 生 俱 有 的意涵 並了 意涵的時代性 人權的英文 Human 的 普遍的 解憲法對人權 及聯合國人權 Rights 直譯可以解釋為 對 不 容 剝 奪 保障的意義 公約對人權保 人做 對 的事 而其相反 的 障的意義 即為 Human Wrongs 換 言之 侵犯人的尊嚴 使其 受 非人 的對待 即係侵 人權的基本概 犯人權 人的尊嚴 強調人 念 的主體性 能有自己的信仰 與意見 能有自己的自由 且人格上無所謂 高低 在 社會上或法律上 能有平等 的地位 人權的追求 已不 僅在國內的憲法上被建立 更是在國際法上 被聯合國 所主導的國際人權公約所確 立 人 E2 人 J2 人 U2 維護人權 不僅是國家 更 關 心 周 遭 不 關懷國內人權 探討國際人權 是每個人的責任 人權的價 公 平 的 事 議題 提出一 議題 並負起 值 不僅是一種權利 更是 件 並提出改 個符合正義的 全球公民的和 一種責任 且不僅是國家不 善的想法 人權與責任 社會藍圖 並 平與永續發展 得違反 更 是每 個人的責 進行社會改進 責任 任 人權強調維護人權人人 與行動 有責 踐踏人性尊嚴 就是 貶抑所有人的人權 每個人 都有責任來制止或避免其發 生 教學生人權 就是教其 能自尊尊人 尊重每個人平 等的自由 享有權利也須盡 36

43 教育階段 學習 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學習主題說明 高級中等學校 責任 人 E3 人 J3 人 U3 人權的保障 必須建立在民 了 解 每 個 人 探索各種利益 認識我國重要 主與法治的體制 人權保障 需 求 的 不 可能發生的衝 的人權立法及 每個人平等的自由 而公共 同 並討論與 突 並了解如 其意義 理解 的生活與秩序 則必須透過 遵 守 團 體 的 何運用民主審 保障人權之憲 民主與法治的體制來形成 人 權 與 民 主 法 規則 議方式及正當 政 原 理 與 原 不同的價值與利益之衝突 治 的程序 以形 則 更需透過公共審議的過程 成公共規則 來形成公共的規範 公共的 落實平等自由 規範 不僅 規範 人民的行 之保障 為 更規範公權力的行使 而形成民主憲政的體制 以 落實人權的保障為目的 人 E4 人 J4 人 U4 人權 必須落實在生活中的 表 達 自 己 對 了解平等 正 理解人權與世 人際互動 人權的保障 除 一 個 美 好 世 義的原則 並 界 和 平 的 關 國家的規範體制中實踐 更 界的想法 並 在 生 活 中 實 係 並在社會 需要在生活的人際互動中實 人權與生活實 踐 聆 聽 他 人 的 踐 中實踐 踐 尊重每個人 族群 文 想法 人 J5 人 U5 化等 皆有其差異 且須避 人 E5 了解社會上有 理解世界上有 免因為各種偏見 而導致不 欣賞 包容個 不同的群體和 不同的國家 公平的對待特定的個人或族 別 差 異 並 尊 文化 尊重並 族群和文化 群 不要小看族群的歧視 重 自 己 與 他 欣賞其差異 並尊重其文化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歷史上 人的權利 人 J6 權 人 E6 正視社會中的 人 U6 往往會導致戰爭或大規模的 族群屠殺 且其與社會上政 覺 察 個 人 的 各種歧視 並 探討歧視少數 治經濟的不平等或種族主義 偏見 並避免 採取行動來關 民族 排除異 等互為因果 必須正視且採 歧 視 行 為 的 懷 與 保 護 弱 類 污名化等 取行動來避免其發生 37

44 教育階段 學習 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產生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勢 學習主題說明 現象 理解其 經常和政治經 濟不平等 種 族主義等互為 因果 並提出 相關的公民行 動方案 人 E7 人 J7 人 U7 人權的違反 必須被導正與 認 識 生 活 中 探討違反人權 體悟公民不服 救濟 權利往往必須透過爭 不公平 不合 的 事 件 對 個 從的人權法治 取 才可能獲得保障 歷史 理 違反規則 人 社 區 / 部 意涵 並倡議 上的人權爭取行動 甚至必 和 健 康 受 到 落 社會的影 當今我國或全 須透過公民不服從的方式 人權違反與救 濟 傷 害 等 經 響 並提出改 球人權相關之 才能獲得法律體制的導正與 驗 並知道如 善策略或行動 議題 救濟 人權的倡議 往往不 何 尋 求 救 助 方案 僅必須 透過 正式 的司法救 的管道 濟 更 需採 取社 會抗爭模 式 來喚醒社會的重視 特 別是弱勢的抗爭行動 其所 採取的激烈方式 正凸顯其 政經資源不平等的狀況 人 E8 人 J8 人 U8 不同的教育階段 可以逐步 了 解 兒 童 對 了解人身自由 說明言論自由 探討相關的人權主題 在小 遊 戲 權 利 的 權 並具有自 或新聞自由對 學階段 如兒童對遊戲權利 人權重要主題 需求 我 保 護 的 知 於民主社會運 的需求 認識生存權 身分 人 E9 能 認 識 生 存 人 J9 作的重要性 權的剝 奪與 個人 尊嚴的關 人 U9 係 認識隱私權與日常生活 權 身分權的 認識教育權 理解法律對社 的關係 了解兒童權利宣言 剝 奪 與 個 人 工作權與個人 會上原住民 的內涵及兒童權利公約對兒 尊 嚴 的 關 生涯發展的關 身心障礙者等 童基本需求的維護與支持 係 係 弱勢所提供各 在國中階段 如人身自由 38

45 教育階段 學習 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人 E10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人 J10 學習主題說明 種平權措施 教育權 工作權 人權的起 認 識 隱 私 權 了解人權的起 旨在促進其能 源與歷史 人權的組織與活 與 日 常 生 活 源與歷史發展 擁有實質平等 動 貧窮與階級剝削 戰爭 的關係 對人權維護的 的社會地位 與世界和平 世界人權宣言 人 E11 意義 等 在高中階段 如言論與 人 U10 了 解 兒 童 權 人 J11 認識聯合國及 新聞自 由 平權 行動的意 利 宣 言 的 內 運用資訊網絡 其他人權相關 涵 聯合國及其相關的人權 涵 及 兒 童 權 了解人權相關 組織對人權保 組織 大屠殺 國際人權公 利 公 約 對 兒 組織與活動 障的功能 童 基 本 需 求 人 J12 人 U11 的 維 護 與 支 理解貧窮 階 理解人類歷史 持 級剝削的相互 上發生大屠殺 關係 的原因 思考 人 J13 如何避免其再 理解戰爭 和 發生 平對人類生活 人 U12 的影響 認識聯合國的 人 J14 各種重要國際 了解世界人權 人權公約 宣言對人權的 維護與保障 39 約體制等等

46 5.3 環境教育 基本理念 環境教育以人類發展所引發的環境問題為主要關切 環境教育的緣起與目的是針對人類發展所引發的環境問題 進行學習 了解 與行動 從 年代快速工業發展所產生的環境汙染問題 從人類生活空間擴大所導致的生物多 樣性消失 及生活需求提升所引發的資源耗竭 甚至是目前最受人矚目的氣候變遷衝擊 都是環境教育的核心標的 環境教育以環境問題的覺知 知識 態度 技能及行動為課程目標 從 1975 及 1977 年由聯合國所啟動的環境教育 就包含五個主要教育目標 環境議題的覺 知與敏感度 環境議題的知識學習 環境價值觀與態度 環境行動的技能 及環境行動的 經驗 從環境議題的覺知到環境行動的產生 讓環境教育成為教育創新的實踐者 除了知 識學習 還重視社會參與及行動實踐 環境教育以永續發展為終極目標 永續發展的概念形成與政策發展與環境教育的內涵發展密切相關 更是環境教育的主要目 標 永續發展的內涵包含環境 社會 與經濟 主要的核心思考是發展與環境之間的平衡 以及資源分配和環境衝擊的正義與不正義的考量 學習目標 認識與理解人類生存與發展所面對的環境危機與挑戰 氣候變遷 資源耗竭 生物多樣性 消失及社會不正義和環境不正義 思考個人發展 國家發展 與人類發展的意義 執行綠色 簡樸與永續的生活行動 核心素養 表 5-5 環境教育議題核心素養表 總綱核心素養項目 環境教育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 環 A1 能從人類發展與環境負擔的平衡 思考人類發展的意義與生活 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 題 品質的定義 建立合宜的人生觀 探尋生命意義 環 A2 能思考與分析氣候變遷 等重大環境問題的特性與影響 並深刻 反思人類發展的意義 採取積極行動有效合宜處理各種環境問 題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 環 A3 能經由規劃及執行有效的環境行動 發展多元專業之能力 充 變 實生活經驗 發揮創新精神 增進個人的彈性適應力 40

47 總綱核心素養項目 環境教育核心素養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 環 B2 能善用資訊 科技等各類媒體 進行環境問題的資訊探索 進 養 行分析 思辨與批判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 環 B3 能欣賞 創作與環境相關的藝術與文化 體會自然環境與人造 養 環境之美 豐富美感體驗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 環 C1 能主動關注與環境相關的公共議題 並積極參與相關的社會活 識 動 關懷自然生態與人類永續發展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 環 C3 能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關心全球議題及國際情勢 發展國際 解 理解 多元文化價值觀與世界和平的胸懷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表 5-6 環境教育議題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表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環 E1 國民中學 環 J1 高級中等學校 環 U1 學習主題說明 環境倫理的內涵包 參 與 戶 外 學 習 與 了解生物多樣性及 關心居住地區 因 括對人的關懷 社 自然體驗 覺知自 環境承載力的重要 保 護 所帶 來的 發 會正義 世代正 環境倫理 然 環 境 的 美 平 性 展 限 制及 權益 受 義 對生命的關 衡 與完整性 環 J2 損 理解補償正義 懷 動物福利 環 E2 了解人與周遭動物 的重要性 覺 知 生 物 生 命 的 的互動關係 認識 環 U2 及對環境的關懷 環境體驗 生態 美 與 價 值 關 懷 動物需求 並關切 理 解 人為 破壞 對 保育 從體驗周 動 植物的生命 動物福利 其 他 物種 與棲 地 遭的自然環境和生 環 E3 所 帶 來的 生態 不 命關懷開始 擴展 環 J3 了 解 人 與 自 然 和 經由環境美學與自 正義 進而支持相 到生態保育及環境 諧共生 進而保護 然文學了解自然環 關環境保護政策 守護 重要棲地 境的倫理價值 環 E4 環 J4 環 U3 永續發展的內涵是 覺 知 經 濟 發 展 與 了解永續發展的意 探 討 臺灣 二十 一 人類對工業 經 永續發展 工 業 發 展 對 環 境 義 環境 社會 世 紀 議程 的內 涵 濟 及科技發展的 的衝擊 與 經 濟 的 均 衡 發 與相關政策 反思與未來發展的 環 E5 展 與原則 規劃 其核心的概 覺 知 人 類 的 生 活 環 J5 環 U4 思 考 生活 品質 與 念是世代正義與社 41

48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學習主題說明 型 態 對 其 他 生 物 了解聯合國推動永 人 類 發 展 的 意 會正義 而主要內 與生態系的衝擊 續發展的背景與趨 義 並據以思考與 涵是生態環境 社 環 E6 勢 永續發展的關係 會文化 及經濟發 覺 知 人 類 過 度 的 環 J6 環 U5 展的平衡考量 物 質 需 求 會 對 未 了解世界人口數量 採 行 永續 消費 與 來世代造成衝擊 增加 糧食供給與 簡 樸 生活 的生 活 環 E7 營養的永續議題 覺知人類社會有 型態 促進永續發 展 糧食分配不均與 貧富差異太大的 問題 環 E8 環 J7 環 U6 氣候變遷的內涵包 認 識 天 氣 的 溫 透過 碳循環 了 探 究 國際 與國 內 括全球溫暖化及其 度 雨量要素與覺 解化石燃料與溫室 對 氣 候變 遷的 應 誘發的氣候型態轉 察 氣 候 的 趨 勢 及 氣體 全球暖化 對措施 了解因應 變 以及對人類的 極端氣候的現象 及 氣 候 變 遷 的 關 氣 候 變遷 的國 際 衝擊與影響 從日 環 E9 係 覺 知 氣 候 變 遷 會 環 J8 氣候變遷 公約的精神 常生活中氣候變遷 環 U7 的覺知 瞭解氣候 對生活 社會及環 了解臺灣生態環境 收 集 並分 析在 地 變遷的成因及影 境造成衝擊 及社會發展面對氣 能 源 的消 耗與 排 響 進而在生活中 環 E10 候變遷的脆弱性與 碳的趨勢 思考因 實踐氣候變遷的減 覺 知 人 類 的 行 為 韌性 地 制 宜的 解決 方 緩與調適 是 導 致 氣 候 變 遷 環 J9 案 參與集體的行 的原因 了解氣候變遷減緩 動 與調適的涵義 以 及臺灣因應氣候變 遷調適的政策 環 E11 災害防救 環 J10 環 U8 災害防救的內涵是 認 識 臺 灣 曾 經 發 了解天然災害對人 從 災 害防 救法 規 災害成因 趨勢 生的重大災害 類生活 生命 社 了 解 臺灣 災害 防 及相關的衝擊 影 環 E12 會發展與經濟產業 救的政策規劃 42 響 及如何減災與

49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學習主題說明 養 成 對 災 害 的 警 的衝擊 環 U9 避災 相對之下是 覺心及敏感度 對 環 J11 分 析 實際 監測 數 比較新興的議題 災 害 有 基 本 的 了 了解天然災害的人 據 探究天然災害 尤其是經歷幾次重 解 並能避免災害 為影響因子 頻 率 的趨 勢與 預 大地震 南亞海 的發生 環 J12 估 環 E13 認識不同類型災害 環 U10 嘯 美國卡翠納颶 風 日本福島核 覺 知 天 然 災 害 的 可能伴隨的危險 執 行 災害 防救 的 災 及我國的 921 頻 率 增 加 且 衝 擊 學習適當預防與避 演練 地震 莫拉克風 擴大 災 等 災害防救 難行為 環 U11 環 J13 運 用 繪圖 科技 與 已是國際重要關切 參 與 防 災 疏 散 演 災害資料調查 繪 的議題 環 E14 練 製防災地圖 環 J14 環 U12 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覺 知 人 類 生 存 與 了解能量流動及物 了 解 循環 型社 會 的內涵主要是資源 發 展 需 要 利 用 能 質循環與生態系統 的 涵 意與 執行 策 的循環與能源的流 能源資源永續 利用 源及資源 學習在 運作的關係 略 實踐綠色消費 動 包括的主題有 生 活 中 直 接 利 用 環 J15 與 友 善環 境的 生 水資源 資源循 自 然 能 源 或 自 然 認識產品的生命週 活模式 環 再生能源 廢 形式的物質 期 探討其生態足 環 U13 棄物的再利用 環 E15 跡 水足跡及碳足 了解環境成本 汙 等 可以參考環境 覺 知 能 資 源 過 度 跡 染者付費 綠色設 學的基本理論 而 利 用 會 導 致 環 境 環 J16 計 及 清潔 生產 機 且可應用有機 簡 汙 染 與 資 源 耗 竭 了解各種替代能源 制 樸 碳足跡 循環 的問題 的基本原理與發展 環 U14 型社會 等概念 環 E16 趨勢 了 解 國際 及我 國 了解物質循環與 對 能 源利 用之 相 資源回收利用的 關 法 律制 定與 行 原理 政措施 環 E17 環 U15 養成日常生活節 了 解 因地 制宜 及 約用水 用電 物 友 善 環境 的綠 建 43

50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質的行為 減少資 高級中等學校 築原理 源的消耗 44 學習主題說明

51 5.4 海洋教育 基本理念 臺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國家 每一位國民都應具備認識海洋 善用海洋與愛護海洋的基 本能力與情操 因此 教育應強化對整體自然環境的尊重及相容並蓄的 海陸平衡 思維 將教育政策延伸向海洋 讓全體國民能以臺灣為立足點 並有能力分享珍惜全球海洋所賦予 人類的寶貴資源 為實踐 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 與我國 國家海洋政策綱領 達成 臺灣 以海洋立國 的理想 各級學校應以塑造 親海 愛海 知海 的教育情境 讓學生親近海 洋 熱愛海洋與認識海洋 藉由參與生動活潑且安全健康的海洋體驗活動 分享其體驗經驗 導引熱愛海洋情操與增進探索海洋知識的興趣 進而達到善用海洋 珍惜海洋資源 並維護 海洋生態平衡的理想 奠定國民之海洋基本素養 建立海洋臺灣的深厚基礎 完成海洋國家 永續的發展 學習目標 體驗海洋休閒與重視戲水安全之親海行為 了解海洋社會與感受海洋文化之愛海情懷 探究海洋科學與永續海洋資源之知海素養 核心素養 表 5-7 海洋教育議題核心素養表 總綱核心素養項目 海洋教育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 海 A1 能從海洋探索與休閒中 建立合宜的人生觀 探尋生命意義 精進 並不斷精進 追求至善 A2 系統思考與問題 海 A2 能思考與分析海洋的特性與影響 並採取行動有效合宜處理海 解決 洋生態與環境之問題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 海 A3 能規劃及執行海洋活動 探究海洋與開發海洋資源之能力 發 應變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 表達 揮創新精神 增進人與海的適切互動 海 B1 能善用語文 數理 肢體與藝術等形式表達與溝通 增進與海洋 的互動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 海 B2 能善用資訊 科技等各類媒體 進行海洋與地球資訊探索 進行 素養 分析 思辨與批判海洋議題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 海 B3 能欣賞 創作有關海洋的藝術與文化 體會海洋藝術文化之美 素養 豐富美感體驗 分享美善事物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 海 C1 能從海洋精神之宏觀 冒險 不畏艱難中 實踐道德的素養 主 意識 動關注海洋公共議題 參與海洋的社會活動 關懷自然生態與 45

52 總綱核心素養項目 海洋教育核心素養 永續發展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 海 C2 能以海納百川之包容精神 建立良好之人際關係 參與社會服務 合作 團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 海 C3 能從海洋文化與信仰中 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關心全球議題及 理解 國際情勢 發展出世界和平的胸懷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表 5-8 海洋教育議題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表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海 E1 國民中學 海 J1 高級中等學校 海 U1 學習主題說明 參與並規劃海洋休 喜歡親水活動 參與多元海洋休閒 熟 練 各 項 水 域 運 閒活動與海洋生態 海洋休閒 重視水域安全 與水域活動 熟練 動 具備安全之知 旅遊 從熟練水域 海 E2 各 種 水 域 求 生 技 能 求生及急救技能開 學會游泳技巧 能 海 U2 始 使國民願意參 熟悉自救知能 海 J2 規劃並參與各種水 與並規劃海洋休閒 海 E3 認識並參與安全的 域 休 閒 與 觀 光 活 活動 以致能規劃 具備從事多元水 海洋生態旅遊 動 設計 導覽海洋生 域休閒活動的知 海 J3 海 U3 態旅遊 識與技能 了解沿海或河岸的 了解漁村與近海景 環境與居民生活及 觀 人文風情與生 海 E4 休閒方式 態旅遊的關係 海 J4 海 U4 了解海洋歷史及相 認識家鄉或鄰近 了解海洋水產 工 分析海洋相關產業 關產業並建立海洋 的水域環境與產 程 運輸 能源 與科技發展 並評 意識與積極關心國 海洋社會 業 與旅遊等產業的結 析其與經濟活動的 家海洋發展 了解 海 E5 構與發展 探討臺灣開拓史 海 J5 關係 我國與其他國家海 海 U5 洋歷史的演變 差 與海洋的關係 了解我國國土地理 認 識 海 洋 相 關 法 異並能分析海洋相 海 E6 位置的特色及重要 律 了解並關心海 關 產 業 與 經 濟 活 了解我國是海洋 性 洋政策 動 也要具備海洋 國家 強化臺灣 海 J6 海 U6 法律基本素養 並 海洋主權意識 了解與日常生活相 評析臺灣與其他國 瞭解其與生活之關 46

53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學習主題說明 關的海洋法規 家海洋歷史的演變 係並關心國家海洋 海 J7 及異同 政策 探討與海洋相關產 海 U7 業之發展對臺灣經 認識臺灣海洋權益 海 E7 濟的影響 與戰略地位 海 J8 海 U8 欣賞並創作海洋文 閱讀 分享及創 閱讀 分享及創作 善用各種文體或寫 學與藝術 進而欣 作與海洋有關的 以海洋為背景的文 作技巧 創作以海 賞 海 洋 相 關 之 習 故事 學作品 洋為背景的文學作 俗 評析我國與其 海 E8 海 J9 品 了解海洋民俗活 了解我國與其他國 海 U9 他國家海洋文學與 歷史的演變及差 動 宗教信仰與 家 海 洋 文 化 的 異 體認各種海洋藝術 異 善用各種寫作 海洋文化 生活的關係 同 的價值 風格及其 技巧或文體 創作 海 E9 海 J10 文化脈絡 透 過 肢 體 聲 運用各種媒材與形 海 U10 以海洋為背景的文 學作品 體認各種 音 圖像及道具 式 從事以海洋為 比較我國與其他國 海洋藝術的價值 等 進行以海洋 主題的藝術表現 家海洋民俗信仰與 風 格 及 其 文 化 脈 為主題之藝術表 海 J11 現 祭典的演變及異 絡 善 用 各 種 媒 了解海洋民俗信仰 同 材 創作以海洋為 與祭典之意義及其 內容之藝術作品 與社會發展之關 進而評析我國與其 係 他國家海洋洋民俗 信仰與祭典的演 變 差異 海 E10 海 J12 海 U11 熟悉海洋科學與技 認識水與海洋的 探討臺灣海岸地形 了解海浪 海嘯 術的基礎知識與技 特性及其與生活 與近海的特色 成 與黑潮等海洋的物 能 瞭解海洋的基 海 洋 科 學 的應用 因與災害 理特性 以及鹽 本 觀 測 海 水 運 與技術 海 J13 度 礦物質等海洋 動 並能分析海洋 海 E11 認識海洋生物與 探討海洋對陸上環 的化學成分 物理 化學特性與 生態 境與生活的影響 海 U12 生活的關係 進而 海 E12 海 J14 了解海水結構 海 知悉海洋結構與海 47

54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學習主題說明 認識海上交通工 探討海洋生物與生 底地形及洋流對海 底地形 探討海洋 具和科技發展的 態環境之關聯 洋環境的影響 對長短期氣候變化 關係 海 U13 造成的影響 並重 海 J15 探討船舶的種類 探討海洋環境變化 視海洋相關產業的 構造及原理 與氣候變遷的相關 技術 瞭解當前探 性 測海洋應用科學的 海 U14 基本技術與原理 了解全球水圈 生 態系與生物多樣性 的關係 海 U15 熟悉海水淡化 船 舶運輸 海洋能 源 礦產探勘與開 採等海洋相關應用 科技 海 E13 海 J16 海 U16 知悉海洋資源之應 認識生活中常見 認識海洋生物資源 探討海洋生物資源 用 促進海洋環境 的水產品 之種類 用途 復 管理策略與永續發 的永續發展 熟悉 海 E14 育與保育方法 了解海水中含有 海 J17 展 海洋相關水產食 海 U17 物 評析主要天然 鹽等成份 體認 了解海洋非生物資 了解海洋礦產與能 水產資源 並覺察 海洋資源與生活 源之種類與應用 源等資源 以及其 環 境 保 護 的 重 要 海 洋 資 源 的關聯性 海 J18 與永續 探討人類活動對海 海 U18 海 E15 經濟價值 性 進而評析海洋 礦產資源與能源 認識家鄉常見的 洋生態的影響 了解海洋環境污染 及其經濟價值 瞭 河 流 與 海 洋 資 海 J19 造成海洋生物與環 解海岸變遷的成因 源 並珍惜自然 了解海洋資源之有 境累積的後果 並 並提出因應對策 資源 限性 保護海洋環 提出因應對策 海 E16 境 海 U19 認識家鄉的水域 海 J20 了解全球的海洋環 或海洋的汙染 了解我國的海洋環 境問題 並熟悉或 48

55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過 漁 等 環 境 問 境問題 並積極參 參 與 海 洋 保 護 行 題 與海洋保護行動 動 49 學習主題說明

56 6.十五項其他重要議題 品德 生命 法治 科技 資訊 能源 安全 防災 戶外 生涯規劃 家庭 閱讀素 養 多元文化 國際及原住民族教育等十五項重要議題教育 是從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以來 廣為社會大眾所關切的議題 兼具重要性及迫切性而必須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領域中 這十五項重要議題反映出我國社會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 例如品德 生命及法治教育在回應 現代社會中個人的生命意義 道德準則及行為規範的省思與實踐 科技 資訊 能源及防災 教育則是強調如何面對新興的科技發展及引發的各種問題 戶外及安全教育在關切自然環境 體驗經驗的缺失及如何在戶外安全學習 至於生涯規劃 家庭 閱讀素養及國際教育 更直 接回應最近我國社會所遭遇的問題 而多元文化及原住民族教育則充分展現社會對於臺灣原 住民的多元文化背景的尊重與融合 這十五項重要議題的特色是具衝擊性 急迫性 而且具 有區域連結性 也就是社會必須面對的議題 這十五項議題教育的融入 展現出本次十二年 國民基本教育的先進卓越 強調教育在回應人類社會所面對的挑戰 而不是僅僅學習為未來 而準備的概念內容 以下呈現十五項重要議題的基本理念及學習主題/實質內涵 提供各領域 /科目進行融入的參考 50

57 6.1 品德教育 基本理念 品德教育 包含品格與道德教育 乃指培育學生具備品德核心價值與道德發展的知能 期以養成知善 樂善與行善兼具的品德素養 使個人與社群都能擁有幸福 關懷與公平正義 的生活 因此 品德教育在當前面臨嚴峻挑戰與多元價值之際 期以自由 民主 專業與創 新原則 得以選擇 批判 轉化與重建當代品德教育 並以新思維與新行動 共同推動公民 資質的扎根與提升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整體說明 品德發展層面 品德教育需要增進個人 社會 自然與世界等多元層面的發展 包括 良好生活習慣與德行 自尊尊人與自愛愛人 溝通合作並維繫和諧人際關係 重視群體 規範與榮譽 關懷生活環境與自然生態永續發展 關心在地與全球道德議題並增進公民 意識與行動等 品德核心價值 品德教育需要培養各種品德核心價值 包括 尊重生命 孝悌仁愛 誠 實信用 自律負責 謙遜包容 欣賞感恩 關懷行善及公平正義等 品德關鍵議題 品德教育需要探究社會生活中各個重要道德議題 主要包括 生命倫理 家庭倫理 族群平權 科技倫理 關懷弱勢 社會公義及專業倫理等 品德實踐能力與行動 品德教育需要強化問題解決且創新發展 同理分享且多元接納 批判反思且理性論辯 以及知行合一且精益求精等品德形塑歷程中的實踐能力 並進而 付諸行動 各教育階段說明 品德教育的實質內涵 呈現由國民小學至國民中學進而至高級中等學校的螺旋式或跨教育 階段的開展 每個教育階段皆包含前一教育階段的內涵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品 E1 良好生活習慣 品 J1 溝通合作與和諧 品 U1 重視群體規範與榮譽 與德行 人際關係 品 U2 關懷生活環境與自然 品 J2 重視群體規範與 生態永續發展 品 德 發 展 層 品 E2 自尊尊人與自 面 愛愛人 品 E3 溝通合作與和 諧人際關係 榮譽 品 J3 關懷生活環境與 自然生態永續發 51 品 U3 關心在地與全球議題 並增進公民意識與行 動

58 教育階段 議題實質內涵 學習主題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展 品德核心價 值 品 EJU1 尊重生命 品 EJU4 自律負責 品 EJU7 關懷行善 品 EJU2 孝悌仁愛 品 EJU5 謙遜包容 品 EJU8 公平正義 品 EJU3 誠實信用 品 EJU6 欣賞感恩 品 E4 生命倫理的意 品 J4 族群差異與平等 涵 重要原則 以及生與死的 品德關鍵議 題 道德議題 品 E5 家庭倫理的意 的道德議題 品 J5 資訊與媒體的公 共性與社會責 任 涵 變遷與私領 品 J6 關懷弱勢的意 域民主化的道 涵 策略 及其 德議題 實踐與反思 品 E6 同理分享 品 E7 知行合一 品德實踐能 力與行動 品 U4 各類正觀點 社會中 不平等現象與議題 以 及社會公義的在地化 與全球行動 品 U5 專業倫理意涵 議題 及對公共利益的維護 品 J7 同理分享與多元 品 U6 同理分享與多元接納 接納 品 U7 批判反思與理性論辯 品 J8 理性溝通與問題 品 U8 問題解決與創新發展 解決 品 U9 知行合一與精益求精 品 J9 知行合一與自我 反省 融入領域/科目的說明 建議融入之領域/科目 品德教育為落實十二年國教總綱所揭櫫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核心素養的重要內涵 故宜以不同程度與各種策略融入所有領域/科目 融入原則說明2 在課綱層次 須強調積極實質地與各領域/科目特點相結合 在學校層次 可於彈性學習課程及校訂課程 含專題/議題探究及特色課程等 中加以規劃與實施 並 與相關活動及校園文化形塑緊密配合 以發揮品德教育的全方位成效 例舉 1 語文領域 例如可運用具有品德教育意涵的文本或素材 引導學生進行思辨 討論 與反省 2 可參考李琪明 方志華 陳延興 劉秀嫚 2014 品德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之研究 教育部 國家教育研究院專案研究成果報告 NAER A 臺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其內容載 明品德教育融入各領域/科目的具體內容 52

59 (2) 社會領域 : 例如可將歷史 地理與公民等學科知識, 結合品德核心價值與關鍵議題予以深化 (3) 數學領域及自然科學領域 : 例如可讓學生於探究 批判與問題解決等學習活動中, 適度連結品德議題 (4) 藝術領域 : 例如藉由藝術學習與人文涵育, 可激發學生對於品德的想像 情意發展與人格陶冶 (5) 健康與體育領域及綜合活動領域 : 例如可透過各類競賽與活動, 強化學生品德精神及其實踐能力與行動 53

60 6.2 生命教育 基本理念 生命教育在於探索生命的根本課題 引領學生在生命實踐上知行合一 追求幸福人生與 至善境界 其實施乃是全人教育之理念得以落實的關鍵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整體說明 哲學思考 哲學思考培養如何進行正確思考的知識 技能 情意 態度 以及對於各種 類型之思考 例如 數學 自然科學 社會科學 人文學科 藝術等等 的不同模式 特色 優點等等有所理解 並能進一步反思其有效性與侷限性 人學探索 人學探索是對於 人是什麼 我是誰 等問題進行探究 藉由人性 論與自我觀的理解 肯定每一個人都不只是時空中具有展延性的 物 或 客體 而已 同時是一個不能被物化或工具化的 主體 從而建立個人尊嚴與尊重他人生命的適當 態度 終極關懷 人生不只有工作或生涯發展的問題 還有生命有無意義 如何面對生命的苦 難與死亡 如何確立人生目標等更終極性的課題 終極關懷乃是整合生死 人生哲學與 宗教的重要課題 讓學生能夠掌握人生的意義 建立生命的終極信念 價值思辨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資訊 網路 媒體時代中 不僅道德與倫理問題愈趨複雜 審美素材與美感經驗也日益多元 因此更需要具備討論這些議題的價值思辨能力 價值 思辨包含道德的思辨素養 探索美感經驗與增加生活美學的素養等 靈性修養 人有能力察覺到自我生命的有限性而生發超越的響往 靈性 指的是人自 我超越 企向永恆的精神特性 人的靈性因為追求意義 無限與神聖而有宗教向度 但 它未必與特定宗教信仰相連 靈性修養不僅包括靈性自覺與發展 也包括人格修養與人 格統整 使人的知 情 意三方面能夠整合並有能力解決生命困境的難題 以達致幸福 與至善 各教育階段說明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生 E1 思考的重要性與進 生 J1 思考所需的基本邏 行思考時的適當情 哲學思考 意與態度 輯能力 生 J2 進行思考時的適當 情意與態度 高級中等學校 生 U1 基本邏輯能力與 進行思考時的適當 情意與態度 生 U2 不同類型之思考 的模式 特色 優 54

61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點 有效性 侷限 生 E2 人的身體與心理 生 J3 性別與自我之間的 理性與感性之間的 關係 人學探索 生 E3 性別與自我之間的 關係 關係 生 J4 了解自己的渴望與 追求 如何以適當 生 U4 人的主體尊嚴與 內在價值 培養尊 重他人的態度 的方法達成目標 生 U5 自我相關問題之 生 E4 了解自我 探索自 生 J5 人不只是客體 更 我 生 U3 人的命定與自由 探究 是具有自我尊嚴的 主體 生 E5 人生目的與意義 生 J6 人生目的與意義 生 U6 人生目的與意義 生 E6 快樂與幸福的意 生 U7 幸福 與 至善 義 生 E7 死亡的意義 終極關懷 生 E8 主要宗教的核心理 念 生 E9 學習分辨正信與迷 生 J7 快樂與幸福之間的 關係 生 J8 死亡的人學意義與 生死學意涵 生 J9 宗教信仰在生活與 生命中的價值 信的宗教態度 生 U8 死亡與生死學基 本素養 生 U9 臨終關懷的理念 與安寧療護的意 涵 生 U10 宗教信仰在生活 與生命中的價值 生 E10 道德判斷的意義 與分類 價值思辨 為對錯的判斷 生 E11 行為者善惡與行 生 J11 道德規範與道德 為對錯的判斷 判斷之間的關係 生 E12 道德規範與道德 生 U11 道德規範與道德 判斷之間的關係 與衝突 生 U12 公共議題中的道 與衝突 德思辨 生 J12 公共議題中的道 生 U13 美感經驗的發現 與衝突 德思辨 與創造 生 E13 生活中的美感經 生 J13 美感經驗的發現 判斷之間的關係 驗 生 E14 慈悲與智慧的重 要性 靈性修養 生 J10 行為者善惡與行 與創造 養 生 J14 靈性自覺的培養 生 U15 靈性的修養 生 J15 靈性修養的內涵 生 E15 愛自己與愛他人 與途徑 的能力 生 J16 慈悲與智慧的重 生 E16 情緒管理的能力 生 U14 生活美學的素 要性 55 生 U16 慈悲與智慧的涵 養 生 U17 愛自己與愛他人 的能力

62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生 E17 意志貫徹力 生 E18 知 情 意統合 的能力 國民中學 生 J17 愛自己與愛他人 的能力 高級中等學校 生 U18 人格統整的能 力 生 J18 人格統整的能力 融入領域/科目的說明 建議融入之領域/科目 生命教育議題為十二年國教總綱核心素養的重要內涵 宜以不同 程度與各種策略融入所有領域 尤其是綜合活動領域 社會領域 健康與體育領域 科 技領域與藝術領域等 融入原則說明 依據各教育階段的課程需求 研發相關議題課程 教材及教學模式 鼓 勵學校教師將哲學思考 人學探索 終極關懷 價值思辨及靈性修養等融入課程 達成 具備自我察覺 尊重他人 豐富生命的生命教育目標 例舉 1 綜合活動領域 例如涉及自我探索與成長 尊重與珍惜生命 生活美感與創新等主 題項目時 可融入生命教育中對於自我的探索與理解相關主題 反思生命的獨特性 與重要性 2 社會領域 例如涉及社會責任感與公民意識時 可融入推理能力 分析不同價值觀 等哲學思考 3 健康與體育領域 例如涉及 生長 發育 老化與死亡 健康心理 等主題時 可融入生命教育之統整素養 健康觀念 積極 健康 正向的生命態度 4 科技領域 例如涉及資訊科技合理使用 以及資訊倫理 法律及社會相關議題時 可融入生命教育的價值思辨的主題 5 藝術領域 例如涉及藝術表現 鑑賞與實踐的學習過程 體驗美感經驗 創造藝術 價值時 可融入生命教育從而領悟生命價值與意義 56

63 6.3 法治教育 基本理念 在價值與利益多元的民主社會 其秩序之形成與維護 莫不仰賴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之 法律規範 因此 人民必須具備基本之法律素養 而能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 參與民主憲政 之運作 尊重他人之權利 也會伸張自己的權利 履行法律上的義務 追求人權保障與公平 正義之法律核心價值 法治教育 旨在培養現代公民之法律基本素養 包括能實踐公平正義 之理念 認識法律與法治的意義 理解人權保障之憲政原理與原則 具備法律之實體與程序 之基本知識與技能等等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整體說明 公平正義之理念 人類社會的各種衝突 唯有透過公平正義理念的實踐 才能真正維持 和平與秩序 確保人性尊嚴 社會生活中有許多公平性的問題 如在資源 責任的分配(分 配正義) 或在錯誤與傷害的糾正與彌補(匡正正義) 以及處理與決定的過程應採用的程序 (程序正義) 都牽涉到公平正義 而上述問題的處理都與如何實踐平等原則 消除偏見與 歧視 推展平權行動等有關 也涉及到相關法律基本觀念 法律與法治的意義 法律 係重要的社會規範型態 其不同於道德 以國家的強制力為 後盾 違反者必須接受國家之制裁 其藉由制訂的過程 調和社會上多元的利益與價值 且應透過明文之訂定 使受規範者與執法者 皆有明確的依據 且規範之解釋 若有所 衝突 亦應透過司法之公開審理過程 獲得明確之裁決 法治 rule of law 與 法 制 rule by law 的意義常混淆 二者皆與法律和統治者相關 惟前者強調統治者的 權力 需受法律所規範 必須在規範之範圍內行使其權力 相反地 對後者而言 統治 者是高於法律 並不受其規範 且行使或不行使 端視統治者的意志 在民主國家 強 調透過對國家公權力之規範 來保障人民的權利 因此 法治 的理念 反對人治色彩 的 法制 人權保障之憲政原理與原則 民主社會之法律 係以人權保障之憲政原理與原則為基礎 所建立 憲政主義 以人權保障為目的 透過權力之分立與制衡 來避免國家公權力之 濫用 代表人民的國會 透過制訂法律來規範國家公權力 沒有經過法律之授權 公權 力機關並不能限制人民的自由 人民的權利 若遭受到侵害 更可對公權力機關提起訴 訟 透過司法來審查其合法性與合憲性 因此 人民若遭受到行政公權力之強制 更可 以在司法的程序中 針對有無合乎法律保留原則 有無符合正當程序原則 有無符合信 賴利益保護 有無合乎比例原則等等 甚者 人民若被刑事的訴追 在司法的程序中 亦須遵守罪刑法定主義與無罪推定原則等等 皆係為保障人權衍生的重要憲政原理與原 則 57

64 法律之實體與程序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在社會生活中 很難不涉及法律 不管是私人之 間的契約 交通的行政裁罰 提起告訴啟動刑事的訴追等等 無不涉及基本的法律素養 法律的基本知識 可以再區分為實體性和程序性 前者指民法 刑法 行政法等有關之 知識 而後者與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行政程序法與行政訴訟法等 不同教育階段 的學生 因其認知發展與生活經驗之限制 可以逐步的加深加廣相關之內容 在小學階 段 可以從介紹認識責任與兒少保護 在國中階段 可以更進一步介紹少年的法律地位 與民事 刑事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以及學生權利與校園法律之初探 在高中階段 可 以再進一步介紹公民的法律地位 與民事 刑事 行政法的專題探究 以及學生權利與 校園法律的專題探究 各教育階段說明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學 公 平 正 義 法 E1 認識公平 法 J1 探討平等 法 U1 探究正義與司法關係 之理念 法 J2 避免歧視 法 U2 認識對弱勢的平權行動 法 E2 認識偏見 法 律 與 法 法 E3 利用規則來避 法 J3 認識法律之意義 治的意義 免衝突 與制定 法 E4 參與規則的制 法 J4 理解規範國家強 定並遵守之 制力之重要性 法 U3 理解法律之意義與修正 的原理 法 U4 認識法律的階層體系 法 U5 認識法治之意義 人 權 保 障 法 E5 認識恣意與濫 法 J5 認識憲法的意義 法 U6 理解憲政主義的意義 之憲政原 理與原則 權的問題 法 E6 理解權力的必 法 J6 理解權力之分立 與制衡的原理 法 U7 認識憲政主義之原理與 原則 要與限制 法 律 之 實 法 E7 認識責任 體 與 程 序 法 E8 認識兒少保 的知識與 護 技能 法 J7 理解少年的法律 地位 法 J8 認識民事 刑事 行政法的基本原 則 法 U8 認識公民的法律地位 法 U9 進行民事 刑事 行政 法的專題探究 法 U10 進行學生權利與校園法 律的專題探究 法 J9 進行學生權利與 校園法律之初 探 融入領域/科目的說明 建議融入之領域/科目 如生活課程(國小) 語文領域 社會領域 綜合活動領域等 融入原則說明 依據各教育階段的課程需求 逐步研發相關課程 教材及教學模式 鼓 58

65 勵學校教師將公平正義之理念 法律與法治的意義 人權保障之憲政原理與原則 法律 之實體與程序的知識與技能 透過生活案例與時事融入課程 增進學生法治的知能 提 升法治的意識與落實法治的實踐 達成培育具備基本法律素養公民之教育目標 例舉 1 生活課程 例如在遵守常規之相關課程中 利用規則來避免衝突 2 語文領域 例如選擇法治教育議題相關之文本 來認識法治相關之知識與價值 3 社會領域 例如在政治與法律相關之課程 提供有關之法律知識與理念 4 綜合活動領域 例如在活動中學習制訂與遵守規則 在學習中理解規則與秩序之重 要性 59

66 6.4 科技教育 基本理念 科技教育旨在培養所有學生具備科技素養 technological literacy 科技素養是利用知 識 創意 材料 資料和工具等資源採取行動 以調適環境 滿足人類需要和愛好的基本必 要能力 科技種類繁多且日新月異 科技教育需重視培養學生樂於學習和持續學習科技的興 趣與能力 因此 中小學階段的科技教育應教導學生如何從生活中的需求中去設計與製作有 用及適用的物品 並在這實作的過程中 學習如何從嘗試錯誤以至系統性思考 科技教育的 基本理念是以 做 用 想 為主 培養學生動手 做 的能力 如挑選適當工具及材料 使 用 科技產品的能力 如機具之簡易保養及故障排除 實作時的安全考量與評估 及設 計與批判科技之 想 的能力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整體說明 科技知識 包含本質演進 科技概念 科技程序 影響評估等項目 著重在培養學生了 解科技的本質演進 科技的概念知識 如科技原理 工具使用知識 材料處理知識等 科技的程序知識 如問題解決程序 工程設計程序等 及能進行科技的影響評估 如科 技與社會的互動 科技與環境的互動 等 科技態度 包含興趣 態度 習慣及職涯試探等項目 著重在培養學生學習科技的興趣 使用科技的正確態度 養成動手實作的習慣 及進行職涯試探等 操作技能 包含操作 使用及維護等項目 著重在培養學生具備操作機具的能力 使用 科技產品的能力 以及維護科技產品的能力 統合能力 包含設計 實作 整合 創意 溝通等項目 著重在培養學生具備整合科際 知能以實踐設計與製作的能力 並能在過程中進行有效地溝通與合作 以利於創意之發 揮 各教育階段說明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科 E1 了解平日常見 科 J1 了解科技本質 科 科技知識 高級中等學校 科 U1 了解工程與工程設 科技產品的用 技系統與設計製作 計的基本知識 如 途與運作方 的基本概念 工程設計流程 動力 科 J2 能了解科技產物的 機構 結構設計 工 式 科 E2 了解動手實作 的重要性 設計原理 發展歷 程材料 機電控制 程 與創新關鍵 等 60

67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科 J3 了解選用適當材料 科 U2 了解科技產業現況 及正確工具的基本 及新興科技發展趨 知識 勢 科 J4 了解選擇 分析與 科 U3 分析 思辨與批判人 運用科技產品的基 與科技 社會 環境 本知識 之間的關係 科 E3 體會科技與個 科 J5 主動參與科技實作 科 U4 主動探索科技新 人及家庭生活 活動及職涯的試 知 並從事個人生涯 的互動關係 探 發展試探與規劃 科 E4 體會動手實作 科 J6 具有正確的科技價 科技態度 高級中等學校 科 U5 從關懷自然生態與 的樂趣 並養 值觀 並適當的選 社會人文的角度 思 成正向的科技 用科技產品 考科技的選用及永續 態度 科 J7 主動關注人與科 技 社會 環境的 關係 科 J8 針對重大科技議題 發展議題 科 U6 主動關注並參與全 球及本土重大科技議 題的社會活動 養成社會責任感與 公民意識 科 E5 繪製簡單草圖 科 J9 繪製可正確傳達設 操作技能 科 U7 運用工程繪圖軟體 以呈現設計構 計理念的平面或立 或相關科技以表達工 想 體設計圖 程設計構想 科 E6 操作家庭常見 科 J10 運用基本工具進行 科 U8 針對實作需求 有效 的手工具 精確的材料處理 活用材料 工具並進 與組裝 行精確加工處理 科 J11 運用科技工具保養 科 U9 運用科技工具維修 與維護科技產品 及調校科技產品 科 E7 依據設計構想 科 J12 運用設計流程 實 科 U10 運用工程設計流 統合能力 以規劃物品的 際設計並製作科 程 規劃 分析並執 製作步驟 技產品以解決問 行專案計畫以解決 題 實務問題 科 E8 利用創意思考 的技巧 科 E9 具備與他人團 科 J13 展現實作活動中的 科 U11 運用科技知能及創 創新思考能力 61 新思考以設計並實

68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隊合作的能 國民中學 科 J14 具備與人溝通 協 力 高級中等學校 際製作科技產品 調 合作的能力 科 U12 具備溝通協調 組 織工作團隊的能力 融入領域/科目的說明 建議融入之領域/科目 以不同程度與各種策略融入科技領域 自然科學領域 社會領域 數學領域 其他相關領域亦可以融入 融入原則說明 科技教育議題可採用科學 科技 工程 數學 STEM 數學 科學 科技 MST 或科學 科技 社會 STS 的方式進行整合 其中 科技教育主要扮演實 務應用的角色 協助學生理解和應用所學的學科知識 就融入方式方面 可參考以下兩 種方式 (1)單科融入 可參考前述各教育階段的重點 挑選適當的主題融入各領域的教 學 (2)跨科融入 可邀請各領域教師進行協同教學 針對一項科技議題進行主題式教學 活動設計 為了落實科技教育的精神 建議前述融入方式皆應以動手實作為主體 方能 確實有助於學生理解和應用所學的相關知識 例舉 1 科技領域 STEM 科際整合教學 以 動手做 為主的教學活動 由科技領域教師 或協同自然科學領域教師 數學領域教師 介紹與該實作活動相關的科學 科技 數學等相關知識 並介紹應用前述原理的日常生活實例 引導學生如何善用日常生 活的經驗 結合課堂中的相關原理 提出適切的解決問題方案 藉此協助學生在設 計與製作的過程中充分應用所學 並透過實際製作產品 以進行測試 檢討與改善 藉此深化先前所學的相關知識 2 社會領域 可以藉由探討科技發展 應用與衝擊的議題 關注人與科技 社會 環 境的關係及全球及本土重大科技議題的社會活動 62

69 6.5 資訊教育 基本理念 資訊教育趨勢已由資訊與通訊科技之學習演變為問題解決與運算思維等高階思考技能之 培養 傳統側重資訊科技之操作與應用的教學方式已不敷時代需要 資訊教育應著重於培養 公民在資訊時代中有效使用資訊科技之思維能力 使其能運用資訊科技與運算思維解決問題 溝通表達 與合作共創 並建立資訊社會中公民應有的態度與責任 以滿足資訊時代中生活 與職涯之需求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整體說明 運算思維與問題解決 能具備運用運算工具之思維能力 藉以分析問題 發展解題方法 並進行有效的決策 資訊科技與合作共創 能利用資訊科技與他人合作並進行創作 資訊科技與溝通表達 能利用資訊科技表達想法並與他人溝通 資訊科技的使用態度 能建立康健 合理與合法的資訊科技使用態度與習慣 並樂於探 索資訊科技 各教育階段說明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資 E1 認識常見的資訊 系統 資 E2 使用資訊科技解 運算思維 決生活中簡單的 與問題解 問題 決 資 E3 應用運算思維描 述問題解決的方 法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資 J1 了解資訊系統的基本 資 U1 了解資訊系統之 組成架構與運算原 理 資 J2 熟悉資訊系統之使用 與簡易故障排除 運算原理 資 U2 使用程式設計實 現運算思維的解 題方法 資 J3 設計資訊作品以解決 資 U3 應用運算思維評 生活問題 資 J4 應用運算思維解析問 估解題方法的優 劣 題 資 E4 認識常見的資訊 資訊科技 科技共創工具的 與合作共 使用方法 創 資 E5 使用資訊科技與 他人合作產出想 資 J5 熟悉資訊科技共創工 資 U4 使用資訊科技增 具的使用方法 進團隊合作效率 資 J6 選用適當的資訊科技 資 U5 認識專案管理的 與他人合作完成作 品 63 概念 資 U6 整合適當的資訊

70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法與作品 資 J7 應用資訊科技與他人 科技與他人合作 合作進行數位創作 完成專題製作 資 E6 認識與使用資訊 資 J8 選用適當的資訊科技 資 U7 整合資訊科技進 科技以表達想 組織思維 並進行有 行有效的溝通表 法 效的表達 達 資 E7 使用資訊科技與 資訊科技 他人建立良好的 與溝通表 互動關係 達 高級中等學校 資 E8 認識基本的數位 資 J9 利用資訊科技與他人 進行有效的互動 資 J10 有系統地整理數位 資源 資源整理方法 資 E9 利用資訊科技分 享學習資源與心 得 資 E10 了解資訊科技 於日常生活之 重要性 資訊科技 的使用態 度 資 J11 落實康健的數位使 用習慣與態度 資 J12 了解資訊科技相關 資 U8 實踐康健的數位 公民生活 資 U9 使用多元的觀點 資 E11 建立康健的數 之法律 倫理及社會 評論資訊科技相 位使用習慣與 議題 以保護自己與 關議題 態度 尊重他人 資 E12 了解並遵守資 資 J13 了解資訊科技相關 訊倫理與使用 行業之進路與生涯 資訊科技的相 發展 關規範 資 E13 具備學習資訊 資 U10 樂於探索新興的 資訊科技 資 J14 具備探索資訊科技 之興趣 科技的興趣 融入領域/科目的說明 建議融入之領域/科目 如科技領域等 其他相關領域亦可適切融入 融入原則說明 各領域之融入皆須能透過資訊科技與該領域之聯結更清楚呈現領域知識 並使學生體會以資訊科技輔助各領域知識學習之重要性 各領域可按其屬性選擇適當之 學習內涵進行融入 利用資訊科技應用軟體進行該領域資料之搜尋 處理與分析 以培 養學生善用資訊科技探求知識與解決問題之能力 64

71 例舉 1 數學領域 例如可利用演算法與程式設計呈現數學解題流程 以使學生更深刻體驗 抽象化與步驟化之歷程與重要性 2 自然科學領域 例如可利用程式設計實作科學模擬工具 以使學生更深入明瞭科學 現象與原理 以及其與科技 工程與數學之關聯性 3 社會領域 例如可探討資訊科技相關之法律 倫理及社會議題 以保護自己與尊重 他人 65

72 6.6 能源教育 基本理念 我國現有能源多數仰賴國外進口 面臨能源需求持續成長 全球能源價格劇烈波動 以 及石油 天然氣與煤炭等化石燃料即將枯竭等重大議題 需喚起學生重視能源 培育對能源 實質內涵的知能 養成節約能源的習慣與態度 知道開發新興能源的可能方向 以降低能源 枯竭之衝擊 如何提升能源使用效益並加強發展能源新利用技術與替代能源 儼然已成為我 國日後能源開發與應用之重要課題 能源教育旨在培養所有學生的能源素養(energy literacy) 舉凡能源的基本概念及知識 正確能源價值之觀念 強化節約能源之思維 習慣和態度等均是融入各領域的重點 藉教育 政策之延伸以融入能源認知素養之教育 普及各級學校將能源教育融入課程教學 進而擴展 至社會對能源開發和應用之重視 形塑全民對開源節流及能源新利用技術之共識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整體說明 能源意識 能源教育首先要喚起學生的能源意識 覺知 意即當學生認為能源與自身有 關 才能促進他們想了解能源是什麼 為何要節約能源的學習動機 並以例舉國內外時 事 實際案例的方式來引導學生 以連結學生的日常生活與能源間之關係 能源概念 使學生認識能源的種類 形式 應用 開發及原理 並了解能量轉換的概念 能源使用 使學生了解能源的使用與經濟發展 環境之間相互的牽動與影響 知悉能源 高效率使用可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以及能源安全的意義 能源發展 使學生認識及了解國內外傳統能源及新興能源的發展趨勢 以及我國目前能 源政策方向等議題 行動參與 培養學生蒐集能源議題相關資料 與他人討論 分析 分享所獲得的資訊 進而展現行動參與的實踐能力 達到將節能減碳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之目的 包括對於家 庭 校園生活能提出合適的節能規劃或能源專題實作 參與能源相關活動 對於國內外 的能源政策 措施 能提出自己的創新看法 各教育階段說明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能 E1 認識並了解能源與 能 J1 認識國內外能源 能源意識 日常生活的關連 議題 能 E2 了解節約能源的重 能 J2 了解減少使用傳 66 高級中等學校 能 U1 養成正確的能源價 值觀 能 U2 了解提高能源使用

73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要 統能源對環境的 高級中等學校 效率的重要性 影響 能 E3 認識能源的種類與 能 J3 了解各式能源應 形式 能源概念 用的原理 能 E4 了解能源的日常應 能 J4 了解各種能量形 用 式的轉換 能 U3 了解效率化使用能 源的意義 能 U4 了解各種能量的存 在方式與相互間之 轉換 能 E5 認識能源於生活中 能 J5 了解能源與經濟 的使用與安全 能源使用 能 U5 認識我國與國際間 發展 環境之間相 能源管理及永續發 互的影響與關連 展的情形 能 U6 理解我國與國際間 能源使用情形及未 來發展 能 E6 認識我國能源供需 能 J6 了解我國的能源 能源發展 現況及發展情形 政策 能 U7 分析新興能源的發 展現況及未來趨 勢 能 E7 蒐集相關資料 與 能 J7 實際參與並鼓勵 行動參與 能 U8 運用知識 蒐集資 他人討論 分析 他人一同實踐節 料 並發揮創意 分享能源議題 能減碳的行動 動手製作節能相關 能 E8 於家庭 校園生活 能 J8 養成動手做探究 實踐節能減碳的 之實物作品 能源科技的態度 能 U9 分析國內外能源政 行動 策 措施 並提出 自己的看法 融入領域/科目的說明 建議融入之領域/科目 能源議題為十二年國教總綱核心素養的重要內涵 宜以不同程度 與各種策略融入所有領域 尤其在科技領域 自然科學領域中融入的程度相對應較高 融入原則說明 依據各教育階段的課程需求 逐步研發相關課程 教材及教學模式 鼓 勵學校教師依各教育階段 將能源意識 能源概念 能源使用 能源發展及行動參與等 學習主題適切融入課程 達成培育專業人才 厚植我國節能科技研發與推廣應用能量之 目標 例舉 67

74 (1) 綜合活動領域 : 例如涉及消費行為 資源運用與風險評估等內容時, 可將能源與經濟發展 環境之間相互的影響與關連等實質內涵融入 (2) 社會領域 : 例如引用國內外社會關注的時事話題, 有涉及能源相關主題時, 適時進行議題實質內涵之融入 (3) 自然科學領域 : 例如涉及能量的形態與流動 自然界的現象與交互作用 資源與永續發展等主題, 可將能源概念 使用與發展等能源教育主題依不同教育階段之實質內涵進行融入 (4) 科技領域 : 例如涉及能源與動力的基本概念及其應用方式, 以及學生動手做的課程等, 可融入能量的轉換與電磁感應運作等原理, 或未來可能利用的新能源 68

75 6.7 安全教育 基本理念 安全教育的目的在於防範事故傷害的發生 提高生活品質 其作用是以教育的方法 教 導學生確保生命安全 避免非預期的(Unintended 或 unintentional)各種傷害 防範事故傷 害的發生 安全教育是第一道防線 因此安全教育是使學生對整個環境作正確與有效的判斷 敏感性和警覺性 妥善的安排與預防 建立自我安全意識 以應付生活上的需要 保障生命 財產的安全 享受健康安全的生活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整體說明 安全教育概論 事故傷害會造成人命傷亡和財物損失 避免事故傷害的發生是十分重要 安全本身可分為絕對安全與相對安全 而一般安全的概念都是相對安全為主軸追求絕對 安全為理想 而安全教育是教導學生防範事故傷害的策略隨時注意自我的安全 建議自 我安全意識 日常生活安全 日常生活的安全是人類基本的需求 所以日常生活中如防範火災的發生 氣爆 一氧化碳中毒以及天然災害等 透過課程的教導 使學生可以察覺危險 判定情 境中的風險 營造安全的情境 讓學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過著安全的生活 運動安全 近年來國家政策中 提倡全民運動 在運動的過程中 如何避免運動傷害是 一項很重要的課題 學校教育不僅教導學生如何運動 也應教導運動過程要避免傷害 校園安全 學校是教育的場所 校園中物質環境的安全是校方跟學生的責任 另外也要 加強社會環境安全的營造 友善校園是很重要的根基 急救教育 當發生事故傷害時 急救教育就顯現其重要 在學校教育中 讓學生越早學 習急救課程 有助緊急事故發生時可以妥善照護 各教育階段說明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安 E1 了解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 概論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安 J1 理解安全教育的 安 U1 預防事故傷害的 安 E2 了解危機與安全 安 E3 知道常見事故傷害 意義 安 J2 判斷常見的事故 發生 安 U2 執行安全行為 傷害 日常生活 安全 安 E4 探討日常生活應該注意 安 J3 了解日常生活容 的安全 易發生事故的原 安 E5 了解日常生活危害安全 因 69 安 U3 具備日常生活安 全的行為

76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的事件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安 J4 探討日常生活發 生事故的影響因 素 安 E6 了解自己的身體 運動安全 安 J5 了解特殊體質學 安 E7 探究運動基本的保健 生的運動安全 安 U5 落實運動設施安 全的維護 全的維護 安 E9 學習相互尊重的精神 精神 安 E10 關注校園安全的事件 安 J8 演練校園災害預 防的課題 安 J9 遵守環境設施設 備的安全守則 安 E11 了解急救的重要性 急救教育 全行為 安 J6 了解運動設施安 安 E8 了解校園安全的意義 安 J7 了解霸凌防制的 校園安全 安 U4 確實執行運動安 安 J10 學習心肺復甦 安 E12 操作簡單的急救項目 術及 AED 的操 安 E13 了解學校內緊急救護 作 設備的位置 安 J11 學習創傷救護 安 E14 知道通報緊急事件的 技能 安 U6 落實霸凌防制行 動 安 U7 確實執行各項防 災演練 安 U8 維護校園各項設 施設備安全 安 U9 熟悉心肺復甦術 及 AED 的操作 安 U10 學習各項急救 救護技能 方式 融入領域/科目的說明 建議融入之領域/科目 如自然科學領域 健康與體育領域 綜合活動領域與全民國防教 育等 其他相關領域亦可適切融入 融入原則說明 依據各教育階段的課程需求 逐步研發相關課程 教材及教學模式 鼓 勵學校教師將安全教育等融入課程 達成培育重視安全教育的國民 讓全民對安全有更 深層的了解與認識 例舉 1 自然科學領域 例如在教授物品 器材儀器 科技設備與資源的操作時 可以讓學 生了解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性 並從中學習環境設施設備的安全守則 另外也可以了 解生活中如何避免傷害的發生 並且讓學生認知隔絕空氣可以減少火災的發生 2 健康與體育領域 例如在體育課程 可以讓學生了解運動前暖身的重要性 運動後 的緩和運動的動作 可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 健康教育課程可以讓學生了解日常生 70

77 活中注意安全的重要, 包括家庭內廚房 浴室以及樓梯等的安全 ; 另外, 也需要讓 學生了解校園內擺設緊急救護設施的位置, 如健康中心緊急包的地點,AED 擺設 的位置等, 以及學習心肺復甦術加 AED 的操作技能 71

78 6.8 防災教育 基本理念 根據世界銀行 2005 年 天然災害熱區 全球性風險分析 臺灣同時暴露在三項以上天 然災害威脅的土地面積與人口 73% 都是世界第一 而有 90%的土地及人口暴露在兩項以 上天然災害之中 天然災害是臺灣人必須面對的威脅 921 地震 莫拉克風災 慘痛的衝擊 已經深深烙刻臺灣人的心中 如何從認識天然災害成因 災害風險的管理及災害防救的演練 以降低災害的影響 是國民基礎教育必須教授的課題 實質內涵 整體說明 災害風險與衝擊 防災教育應從災害認知開始 如災害的種類 颱風 地震 洪水 土 石流 等 及災害所造成的衝擊 人員傷亡 財產的損失 等 而且必須連結學生的生 活環境以及考量臺灣的地理 地質 生態及人文的特殊性 災害風險的管理 災害風險的管理重在如何減少災害風險的因子以及降低災害的衝擊 減少生活環境的脆弱度及提高回復力是根本的做法 而相關的機制與做法包括 繪製防 災地圖 災害潛勢分析 防災預警機制 耐災城市的指標與評估工具 等 防災校園與防 災社區更是學生必須學習與實際參與的機制 災害防救的演練 防災教育重在實際的參與 培養有效的實作技能 才能面對災害的挑 戰 災害防救的演練必須是終身學習與持續精進的課題 各個不同教育階段的學校教育 都需要進行災害防救的演練 依身心智能的發展 災害防救的能力可分為自我照護 協 助照護 及規劃執行 各教育階段說明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災害風險 與衝擊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防 E1 災害的種類包含洪 防 J1 臺灣災害的風險因 防 U1 分析臺灣災害 洪 水 颱風 土石流 子包含社會 經 水 颱風 土石流 乾旱 濟 環境 土地利 乾旱 的風險趨 用 勢及衝擊 防 E2 臺灣地理位置 地 質狀況 與生態環 境與災害緊密相 防 J2 災害對臺灣社會及 生態環境的衝擊 關 防 E3 臺灣曾經發生的重 大災害及其影響 72

79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防 E4 防災學校 防災社 防 J3 臺灣災害防救的機 區 防災地圖 災 制與運作 害潛勢 及災害預 防 J4 臺灣災害預警的機 警的內涵 災 害 風 險 防 E5 不同災害發生時的 的管理 適當避難行為 防 E6 藉由媒體災難即時 訊息 判斷嚴重 制 防 J5 地區或社區的脆弱 防 E9 協助家人定期檢查 災害防救 急救包及防災器材 的演練 的期限 指標與評估工具 防 U4 應用政府提供的各 害風險管理 防 J6 應用氣象局提供的 當的判斷及行動 散演練 防 U3 耐災都市和社區的 義 護 防 E8 參與學校的防災疏 勢 衝擊與管理 種防災資訊進行災 災害資訊 做出適 圖 防 U2 複合式災害的趨 度與回復力的意 性 及通報請求救 防 E7 認識校園的防災地 高級中等學校 防 J7 繪製校園的防災地 防 U5 規劃並繪製校園防 圖並參與校園防災 災地圖 並主動參 演練 與防災演練的規劃 防 J8 繪製社區防災地圖 並參與社區防災演 練 防 J9 瞭解校園及住家內 各項避難器具的正 確使用方式 與執行 防 U6 規劃並繪製社區防 災地圖 並主動參 與防災演練的規劃 與執行 防 U7 了解地方防災組織 的運作 並能配合 組織做災情速報 以及防救災行動 融入領域/科目的說明 建議融入之領域/科目 如自然科學領域 綜合活動領域 全民國防教育等 其他相關領 域亦可適切融入 融入原則說明 依據各教育階段的課程需求 逐步研發相關課程 教材及教學模式 應 用實際的經驗 如 921 地震 莫拉克風災 日本福島的複合式災害 等 確實的數據 溫 度 雨量 颱風 社會影響 等 及實際發展的機制 防災校園 社區 防災資訊平台 等 先以扼要重點講述後 運用不同階層的假想模擬情境 如:不同類型災害 防救/救 災/恢復 班級/學校/社區 進行模擬情境學習 讓學生對所在的學校及社區規劃防災策 略及動線 培養其防災能力 73

80 例舉 1 自然科學領域 尤其是地球科學 可融入 災害風險與衝擊 的實質內涵 分析 臺灣災害 洪水 颱風 土石流 乾旱 等 的風險趨勢及衝擊 2 綜合活動領域 可連結 災害風險管理 的實質內涵 特別是童軍活動應該教導戶 外環境與災害風險的管理 3 全民國防教育 可涵括 災害防救的演練 的實質內涵 進行實際操作的演練任務 74

81 6.9 家庭教育 基本理念 家庭是每個人出生 成長 茁壯 老年安適的場所 因此人人都希望擁有幸福的家庭 然經營一個幸福及健康的家庭必需要學習 家庭教育提供所有家庭成員 終其一生的各種學 習活動 以增進家人關係與家庭功能 在各教育階段的家庭教育課程是提供學生學習建立與 經營幸福家庭 達成人人擁有溫暖 關懷 安全 相聚 包容 接納的家庭 進而建立祥和 社會的基石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整體說明 社會變遷對家庭的影響 了解社會變遷才能因應社會變遷對家庭的影響 在變遷社會下 產生家庭韌性 在各教育階段的社會變遷對家庭影響學習主題 宜引導學生了解人口變 遷 如少子女化 高齡化等 跨文化婚姻 全球化 法律 宗教 政策 文化 媒體等 如何影響家庭的意涵 型態 功能 發展歷程 因應與調適 家人關係與互動 個人的成長與發展 深受家人關係與互動的影響 在各教育階段的家 人關係與互動學習主題 可從兒童及少年的親子 手足 隔代間等家人互動倫理關係著 手 進而引導學生關懷不同發展階段家人的需求 並展現愛家行動 親密關係發展與婚姻預備 幸福家庭必須靠學習 因而引導學生 因為愛而學習 學習 讓家人更相愛 是親密關係發展與婚姻預備的重要基石 在各教育階段的親密關係發展 與婚姻預備學習主題 宜包含人際互動與親密關係的發展 約會與分手 擇偶 姻願景 與承諾 為人父母的喜悅與責任等重要議題 家庭資源管理與環境永續 家庭資源的管理與運用必須以環境永續發展為前提 在各教 育階段的家庭資源管理與環境永續學習主題 可從家庭與資源的開發運用與管理 資源 運用與決策歷程出發 繼而探討個人 家庭的消費行為 科技與消費行為 以達成環境 永續 家庭活動與社區參與 家庭生活與社區息息相關 家庭必須從社區獲取資源 也需要透 過社區參與以貢獻資源 在各教育階段的家庭活動與社區參與學習主題 可包括家庭生 活管理與經營的意涵 家庭共學活動 家務工作規劃與參與 家庭休閒生活規劃與參與 社區參與與關懷等重要內涵 75

82 各教育階段說明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社 會 變 遷 家 E1 家庭的意義與功 家 J1 家庭的發展歷程 家 U1 家庭系統的意涵 對家庭的 家 J2 社會與自然環境對 家 U2 健康家庭的特質 影響 能 家 E2 家庭的多樣型態與 轉變 個人及家庭的影 家 U3 家庭發展任務 響 家 U4 家庭壓力與韌性 家 人 關 係 家 E3 家人的多元角色與 家 J3 家人的情感支持 家 U5 少年與家人的互 與互動 責任 家 E4 兒童的家庭責任 家 J4 對家人愛與關懷的 表達 家 E5 主動與家人分享 家 J5 國中階段的家庭責 家 E6 關心及愛護家庭成 員 親密關係 任 動關係 家 U6 高中階段的家庭 責任 家 U7 學習型家庭 家 J6 參與家庭活動 家 J7 約會 婚姻與家庭 家 U8 人生伴侶的選擇 發展與婚 的發展歷程 姻預備 家 U9 理想家庭的願景 家 J8 親密關係的發展 家 U10 生育與家庭 社 會人口結構的關 係 家 U11 生育的喜悅與壓 力 家 庭 資 源 家 E7 家庭資源的意涵 家 J9 家庭資源與個人生 家 U12 家庭資源與家庭 管 理 與 環 家 E8 物品的購買與整 境永續 理 家 E9 家庭日常消費 家 E10 金錢與物品的價 活目標 家 J10 家庭財物 生活目標 家 U13 家庭理財知能 家 J11 法規 公共政策 家 U14 家庭資源與家務 對家庭的影響 工作 值 家 E11 傳播媒體對消費 的影響 家 E12 社區資源的了解 與運用 家 庭 活 動 家 E13 良好家庭生活習 家 J12 家庭生活中的性 家 U15 家庭參與社區活 與社區參 與 慣 別角色與分工 家 E14 家務技巧與參與 家 J13 家庭休閒活動的 家 E15 個人與家庭生活 規劃與執行 76 動的規劃與執 行 家 U16 家庭生活與環境

83 教育階段 議題實質內涵 學習主題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作息的規劃 高級中等學校 永續 家 E16 家庭生活與社區 的關係 融入領域/科目的說明 建議融入之領域/科目 家庭教育議題可用不同策略融入各領域 特別是綜合活動 社會 語文 生活課程 健康與體育 數學等領域 融入原則說明 建議融入的各領域或學科除透過主題或融入教學的方式融入家庭教育之 內涵外 也可以就學科屬性 在教學的歷程中適時 適切地介紹家庭教育內涵 引導學 生自我覺察 省思與原生家庭的家人互動關係 家庭資源運用與決策 家庭與社會脈絡 的連結 具備經營幸福家庭的知能 例舉 1 綜合活動領域 例如涉及運用資源 個人與家庭生活 家人互動關係 愛家行動 婚姻與選擇與經營等學習議題或相關內容時 可將家人關係與互動或親密關係發展 與婚姻預備等學習主題融入 2 社會領域 例如涉及人口結構 家庭法律等 可將社會變遷對家庭的影響融入 3 語文領域 例如涉及家庭 家人或選文為主題時 可將家人關係與互動學習主題融 入 4 健康與體育領域 例如涉及個體發展可將個人與家庭發展融入 涉及社區議題時 可將家庭活動與社區參與融入 5 數學領域 例如涉及收入 利率 成本等議題時 可將家庭儲蓄 記帳等家庭資源 管理內涵融入 77

84 6.10 生涯規劃教育 基本理念 生涯發展是指個人一生發展過程中 在家庭 學校 社會等不同場域所從事的工作以及 所扮演角色的整合 個人生涯發展 除時空連續及全面生活之特性外 也包括個人獨特 主 觀 以及對未來視野的擴展等涵意 因此 個人整體生活品質的滿意及快樂 與其生涯發展 有密切的相關 在協助個人進行生涯規劃時 應當涵蓋對個人特質及興趣的瞭解 對工作/教育環境的認 識與適應 以及對發展過程中重要事件的決定 計畫和行動 並培養學生具備洞察未來與應 變的能力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整體說明 生涯規劃之基本概念與重要性 生涯規劃的內容主要包括認識自我 認識工作/教育環境 以及生涯決定與適應技巧 但不同階段學生的特性與需求並不相同 國小階段的生涯發 展著重自我概念的發展以及覺察能力的培養 國中階段的生涯發展除了自我特質及價值 觀的探索外 也增加決策能力的培養 高中 職 教育階段 決定技巧是其應具備的能 力 而工作與職業興趣的探索及能力的培養更是畢業前應完成的發展任務 自我探索與生涯規劃的關係 生涯規劃與自我探索重視個人特質 興趣 能力 價值觀 及道德意識之覺察與認識 藉由實際的觀察和具體的操作練習 進一步在生活中探索其 生活角色 以及該角色與教育與工作環境之關係 同時培養其職業道德及倫理概念 工作/教育環境探索與生涯規劃的關係 生涯規劃教育強調個人對於教育及工作環境的認 識與分析能力 以適應全球化環境下之社會變遷 生涯規劃教育應教導學生蒐集與分析 工作/教育環境的方法 認識教育學習內涵與生涯進路的關係 並了解社會 經濟及科技 的變化對人才供需市場及職業工作內容的影響 以作為升學及就業選擇的依據 生涯決定分析與生涯行動計畫 生涯規劃教育強調對自我與工作/教育環境的探索後 能 夠更進一步學習生涯評估與抉擇的方法 發展彈性因應的能力 並且能夠確認不同發展 階段的生涯目標 擬訂適當的行動計畫與方案 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反思與修正 各教育階段說明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生 涯 規 劃 涯 E1 了解個人的自我概 教育之基 念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涯 J1 了解生涯規劃的意 涯 U1 從個人生涯發展過 義與功能 78 程與脈絡理解生涯

85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本概念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涯 E2 認識不同的生活角 涯 J2 具備生涯規劃的知 色 識與概念 涯 E3 認識生涯規劃的意 高級中等學校 規劃的意義與重要 性 涯 U2 思考生命與存在的 涵 價值 建構個人生 涯願景 涯 E4 認識自己的特質與 興趣 生涯教育 與自我探 索 涯 E5 探索自己的價值 觀 涯 E6 覺察個人的優勢能 力 涯 E7 培養良好的人際互 動能力 涯 E8 對工作/教育環境 的好奇心 涯 E9 認識不同類型工作 生涯規劃 與工作/ 教育環境 /教育環境 涯 E10 培養對不同工作/ 涯 J3 覺察自己的能力與 興趣 涯 J4 了解自己的人格特 質與價值觀 涯 J5 探索性別與生涯規 劃的關係 質 興趣 性向 價值觀 生涯態度 及信念的能力 涯 U4 發展主動建構個人 生涯願景的能力 涯 J6 建立對於未來生涯 的願景 涯 J7 學習蒐集與分析工 涯 U5 培養對教育環境變 作/教育環境的資 化的覺察與調適能 料 力 涯 J8 工作/教育環境的類 涯 U6 能夠運用科技資訊 型與現況 教育環境的態度 涯 J9 社會變遷與工作/教 育環境的關係 探索 涯 U3 分析與統整個人特 進行工作/教育環 境與生涯進路的探 索與分析 涯 J10 職業倫理對工作 涯 U7 理解工作/教育環 環境發展的重要 境的內涵 掌握全 性 球產業發展的趨 勢 涯 E11 培養規劃與運用 時間的能力 生涯決定 與行動計 畫 涯 E12 學習解決問題與 做決定的能力 涯 E13 認識職業倫理及 相關法律概念 涯 J11 分析影響個人生 涯 U8 具備生涯評估與決 涯決定的因素 定的方法 展現反 涯 J12 發展及評估生涯 思與彈性的能力 決定的策略 涯 J13 培養生涯規劃及 執行的能力 涯 J14 培養並涵化道德 倫理意義於日常 79 涯 U9 確認生涯目標 擬 訂生涯行動方案 並在實踐中反思與 修正 涯 U10 理解職業倫理對

86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生活 高級中等學校 個人職場發展的 重要性 融入領域/科目的說明 建議融入之領域/科目 綜合活動領域及高中生涯規劃課程等 其他相關領域 如語文 藝術 自然科學 生活課程等 亦可適切融入 融入原則說明 依據各教育階段的課程內涵 逐步設計生涯規劃相關課程 教材 教學 及評量方式 鼓勵教師將生涯規劃基本理念 自我探索 工作/教育環境探索及生涯決定 與行動計畫等概念融入課程中 以引導學生適性發展 開展生涯願景 並陶冶其終身學 習的意願與能力 例舉 1 綜合活動領域 活動課程可設計履歷自傳書寫活動 訪談親友職業活動 或藉由蒐 集求職資訊 社區參訪等 融入了解自我特質與工作世界之關係等生涯主題 2 社會領域 歴史事件或故事 可融入人生各階段的生涯角色轉化 終身學習概念 以及生涯楷模 公民科涉及理財 可將探索經濟 成就 利他等工作價值觀融入 3 健康與體育領域 引用重要風雲人物為生涯楷模 融入成功背後的歷練 探索生涯 發展資源與自我的關連 規劃個人生涯抉擇等主題 4 數學領域 涉及數學相關數據運算 原理時 可融入探索自己的性向與職業之關係 80

87 6.11 多元文化教育 基本理念 我國憲法肯定多元文化的理念 多元文化教育的精神亦納入 教育基本法 第 2 條中 顯示我國以法律維護多元文化之價值 臺灣為多族群融合之移民社會 加上全球化發展趨勢 文化交流與混雜之現象益為明顯 更凸顯多元文化教育議題之重要性 多元文化教育是尊重 差異 考量不同文化觀點之教育 藉由教育協助學生對不同的種族 族群 階級 宗教 性 別 語言等文化型態發展多樣性的認識與態度 從了解 接納 進而尊重與欣賞 減低對不 同文化的偏見及刻板印象 發展跨文化素養 並有意識的覺察與批判主流預設的價值及運作 使不同群體與文化均有發聲及平等參與社會各項活動之機會 無須放棄自己獨特的文化認同 涵養自我省思與行動實踐社會正義的能力 這不僅是全球公民必備的基本素養 也是多元文 化教育的核心價值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整體說明 我族文化的認同 中小學多元文化教育的推動 在於讓學生透過文化學習 了解自己的 歷史 傳統及生活方式 了解我族文化 珍惜我族文化 樂於宣揚我族的文化 並進而 能對我族文化進行創新 批判或傳承 文化差異與理解 多元文化的內容不僅涉及種族 族群 還包括不同語言 性別 階級 宗教等不同背景群體 人際間互動與溝通的基礎在於願意理解與接受不同的文化 體認 人我及不同文化間的異同 尊重並肯定社會的文化多樣性 跨文化的能力 多元文化教育協助學生跨越國內及國際間不同文化的界線 除了引導學 生面對不同文化時具有正面的自我認同外 也能透過異文化的學習 有意識地探究自身 和他人文化的獨特性 願意與不同群體及文化建立群際與合作關係 展現跨文化互動的 能力 促進文化合作與交流 社會正義 過去因單一文化發展的想像 而形成主流與弱勢群體之間支配性的宰制關係 多元文化教育並非只是理念或口號 需擴展至社會行動的層次 具體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透過課程活動與日常生活引導 減低或消除學生對特定文化的刻板印象和偏見 當有剝 奪 歧視或宰制他族文化或群體之現象 能有意識的覺察並批判 面對文化衝突時 能 對抗偏見及所有形式的壓迫或歧視 有處理及解決問題能力 多元文化教育希望學生能 參與民主 落實人權 並促進社會正義 81

88 各教育階段說明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我 族 文 化 多 E1 瞭解自己的文化 多 J1 珍惜並維護我族文 多 U1 肯認並樂於宣揚我族 的認同 特質 化 的文化 多 E2 建立自己的文化 多 J2 關懷我族文化遺產 多 U2 我族文化的批判或創 認同與意識 的傳承與興革 新 文 化 差 異 多 E3 認識不同的文化 多 J3 提高對弱勢或少數 多 U3 探討不同群體的文 與理解 概念 如族群 群體文化的覺察與 化 並能從各文化群體 階級 性別 宗 省思 的觀點進行分析 教等 多 E4 理解到不同文化 共存的事實 多 J4 瞭解不同群體間如 多 U4 批判主流或優勢文化 何看待彼此的文 的宰制與運作 化 多 J5 瞭解及尊重不同文 化的習俗與禁忌 跨 文 化 的 多 E5 願意與不同文化 多 J6 分析不同群體的文 多 U5 具備跨文化省思的能 能力 背景的人相處 化如何影響社會與 並發展群際關 生活方式 係 多 E6 瞭解各文化間的 多樣性與差異 性 多 J7 探討我族文化與他 力 多 U6 培養跨文化互動與交 流的能力 族文化的關聯性 多 U7 培養在不同文化間圓 多 J8 探討不同文化接觸 融處事的智慧 時可能產生的衝 突 融合或創新 社會正義 多 E7 減低或消除對他 多 J9 關心多元文化議題 多 U8 思考社會正義相關的 族文化的刻板印 並做出理性判斷 課題 如貧窮 差別待 象或偏見 不以 多 J10 了解多元文化相 遇等 並提出可能的解 特定標準或成見 決方法 關的問題與政策 去框限不同文化 多 J11 增加實地體驗與 的意義與價值 多 E8 認識及維護不同 多 U9 對不同形式的文化壓 行動學習 落實文 迫 能夠抗拒並採取行 化實踐力 動 文化群體的尊 嚴 權利 人權 與自由 82

89 融入領域/科目的說明 建議融入之領域/科目 多元文化議題為十二年國教總綱核心素養的重要內涵 宜以不同 程度與各種策略融入所有領域/科目 融入原則說明 多元文化教育非僅限定在某個時段 某個科目領域或特定議題 各級學 校及教師可依據各教育階段的課程內涵及學校需求 經由學校的正式課程 非正式課程 和潛在課程 逐步研發與設計相關課程 教材及教學模式 鼓勵教師將文化學習議題 跨文化比較 社會正義議題等多元文化內涵 在適當的課程目標或日常課堂時機中 融 入至既有之課程架構上 藉由相關課程設計或進行隨機教學提供對話 討論與反思的機 制 在環境氛圍上 可透過整體學校文化環境的改造 營造多元文化環境與布置 及學 校人員提升文化意識 文化親和力並強化族群互動關係 發展多元文化關係 例舉 1 語文領域 例如在閱讀相關之文本時 不同地方或區域的飲食文化 穿著文化 風 土習俗等 可透過新聞時事 故事繪本 影片引起興趣 或透過真人敘事 班上的 原住民 新移民 外籍學生等生活經驗 引發學習共鳴與融入文化情境 並理解不 同區域與族群的文化特色 認識文化的多樣性 減低文化的偏見與刻板印象 2 社會領域 除了培養文化基本概念 具有跨文化理解的能力外 例如提到社會階層 化或勞動力等單元 可討論外籍移工的文化適應與衝突議題 或提到家庭 性別等 概念 可適時適機融入多元家庭 多元性別等議題 討論 反思及批判不同立場論 述 並以證據論述自己的主張 增進理性思辨判斷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3 自然科學領域 例如可納入多元文化科學 例如運用原住民科學的 竹弓 陷阱 吹箭 等傳統武器來教導物理原則 運用 魚藤 竹炮 電土燈 教導化學 原則 讓學生真正透過承認多元文化科學知識而得以承認多元族群的價值 83

90 6.12 閱讀素養 基本理念 閱讀素養乃決定國家競爭力之首要條件 而臺灣學生在 PISA 與 PIRLS 等國際成就測驗 的表現 已成為語文教育改革的重要指標 比較近幾年來臺灣對於語文素養的論述及十二年 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對素養的定義 不難看出未來語文教育的趨勢 逐漸趨向培養公民多 元的閱讀素養 以厚植學習的根基 迎接二十一世紀的挑戰 一個有閱讀素養的讀者 乃是 一位具有批判思考能力的讀者 他能體察不同的社會 文化情境脈絡的差異 瞭解如何與文 本 與作者 與環境及與其他讀者進行交流 解決閱讀理解的問題 另一方面 一個有閱讀 素養的讀者不但能積極主動反思 批判文本的內容 以此建構自己的知識 也能以閱讀為利 器 實現個人目標 增進知識 發揮潛能 並參與社群活動 貢獻所長 最後 因應數位時 代的來臨 一個有閱讀素養的讀者應該發展樂於閱讀的態度 更應發展檢索文本 取得資訊 及判讀資訊以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 閱讀素養教育應包含培育學生運用文本進行批判思考 解決問題 建構知能 社會生活及善用資訊等能力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整體說明 閱讀的歷程 讀者應具備基本及進階的閱讀能力 其中基本的閱讀能力是指具備檢索資 訊 獲得資訊及整合資訊的能力 進階的閱讀能力是指詮釋 反思 評鑑文本的能力 一個有閱讀素養的讀者 應具備足夠的字詞彙及文體知識 以擷取文本的知識 理解作 者欲傳達之意涵 並與其他文本及個人經驗進行比較 深究 以發展多元的觀點與自我 的詮釋 另外 讀者應能依據各種文本媒介的形式與內容靈活調整其閱讀策略 以正確 理解文本的訊息 閱讀的媒材 讀者能使用不同的文本傳播媒介 如紙本 數位文本 或搭配影像 圖像 擴增實境等的混合性文本等蒐集所需要的訊息 閱讀的情境脈絡 讀者能在多變的社會情境中 具備足夠的能力運用不同領域 如政治 經濟 法律等等 的文本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為此 讀者必須培養對多元文本的覺察度 與敏銳度 懂得在不同情境中 正確判斷 用什麼文本 以及 如何運用文本 來解決 問題 閱讀的態度 讀者不僅能樂於閱讀 也樂於與他人交流所學 並願意主動以閱讀學習不 同領域的知識 另外 讀者應具備主動反思 評鑑 省察文本的態度 84

91 各教育階段說明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閱 E1 認識一般生活情境中 閱 J1 發展多元文本的 閱 U1 獨立蒐集資 需要使用的 以及學習 閱讀策略 料 判讀不同文 學科基礎知識所應具 閱 J2 發展跨文本的比 本的優劣 並整 備的字詞彙 對 分析 深究 合 比對文本的 閱 E2 認識與領域相關的文 的能力 以判讀 觀點 本類型與寫作題材 文本知識的正確 閱 E3 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 的文本閱讀策略 閱讀的歷程 高級中等學校 性 閱 J3 理解學科知識內 閱 U2 深究文本的內 容並發展自己 的詮釋 以此豐 閱 E4 中高年級後需發展長 的重要詞彙的意 富自己的知識 篇文本的閱讀理解能 涵 並懂得如何 體系 力 運用該詞彙與他 閱 E5 發展檢索資訊 獲得 人進行溝通 資訊 整合資訊的數位 閱讀能力 閱 E6 發展向文本提問的能 力 閱 E7 發展詮釋 反思 評 鑑文本的能力 閱 E8 低 中年級以紙本閱 閱 J4 除紙本閱讀之 讀為主 閱讀的媒材 閱 U3 除紙本閱讀之 外 依學習需求 外 依學習需求 閱 E9 高年級後可適當介紹 選擇適當的閱讀 選擇適當的閱 數位文本及混合文本 媒材 並了解如 讀媒材 並了解 作為閱讀的媒材 何利用適當的管 如何利用適當 道獲得文本資 的管道獲得文 源 本資源 閱 E10 中 高年級 能從報 章雜誌及其他閱讀媒 材中汲取與學科相關 的知識 閱 E11 低年級 能在一般生 閱 J5 活用文本 認識 閱 U4 運用不同領域 閱讀的情境 活情境中 懂得運用 並運用滿足基本 如政治 經 脈絡 文本習得的知識解決 生活需求所使用 濟 法律等等 問題 之文本 的文本解決生 85

92 教育階段 議題實質內涵 學習主題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閱 J6 懂得在不同學習 閱 E12 培養喜愛閱讀的態 活上及學習上 及生活情境中使 的問題 用文本之規則 閱 U5 判讀不同類型 閱 J7 小心求證資訊來 的文本在各種 源 判讀文本知 情境脈絡下的 識的正確性 適用程度 閱 J8 在學習上遇到問 度 閱 E13 願意廣泛接觸不同類 型及不同學科主題的 文本 高級中等學校 閱 U6 將閱讀視為認 題時 願意尋找 識世界與人我 課外資料 解決 的方式之一 以 困難 此發展健全的 閱 J9 樂於參與閱讀相 人生觀與世界 閱讀的態度 閱 E14 喜歡與他人討論 分 關的學習活動 公民的意識 成 享自己閱讀的文本 並與他人交流 為能獨立思 閱 J10 主動尋求多元 的詮釋 並試著 考 尊重自由意 志的個體 表達自己的想 法 融入領域/科目的說明 建議融入之領域/科目 閱讀素養為十二年國教總綱核心素養的重要內涵 宜視學生的語 文能力與學習狀況 以適宜之課程設計融入所有領域/科目 融入原則說明 1 營造氛圍 教師應提供廣泛的學習經驗幫助學生接觸閱讀 並根據學科特性 將閱 讀策略及閱讀媒材融入學科教學當中 並且容許多元的解釋存在 幫助學生發展自 己的學習策略與詮釋體系 2 循序漸進 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的特性及語文能力給予適當的引導 給予適合學生 程度之閱讀材料 並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 運用有效教學的策略 循序漸進培養學 生發展高層次的閱讀能力 例舉 1 語文領域 閱讀素養為語文教育之重要目標 課程綱要 學習內容 皆應融入閱讀 素養教育 尤其國語文學習內容 舉凡涉及語言文字的結構特性之 標音符號 字 詞 句段 或各類多元之文本等學習目標皆含閱讀素養教育理念 重要閱讀歴 程 例如 具備足夠的字詞彙及文體知識 詮釋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理解句 86

93 子和段落的意義與主要概念等皆為閱讀素養教育的實質內涵 (2) 其他領域 / 科目 : 除語文領域之外, 各領域 / 科目教學使用的課文或相關之文獻 報章雜誌等多元文本應融入閱讀素養教育, 重視課文等文本之理解 評析 詮釋或再詮釋, 運用閱讀的情境脈絡及不同的閱讀媒材研判資料可信度及敘說觀點, 或解決問題, 並激勵自主學習等皆為閱讀素養教育之目標 87

94 6.13 戶外教育 基本理念 戶外教育是課室外真實生活環境中的教育 是德 智 體 群 美五育均衡發展的必要 途徑 是一種教育哲學觀 亦是強調親身體驗的學習 尤其重視身體 感官和心靈的教育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整體說明 戶外教育不是一個單獨科目 而是可以在所有學校科目 知識與技能 於真實環境中的 綜合學習與應用 它也不只是將學校科目搬到教室外 戶外 校外教學 它是在教室外 戶 外 校外 教師使用真實環境 自然或人為 幫助學生認識生活環境 了解各學科 環境和 人之間的相互關係 德 養成良好習慣 培育保育觀念 愛惜大自然 愛惜公共設施 公物 智 觀察研究大自然和真實社會的奧秘 獲得各種啟示 體 登山健行等戶外身體運動 有 助健康體魄的發展 消除身心的疲勞 群 團體活動中 學習得顧慮他人 彼此尊重 學習 觀察 尊重別人的活動 美 欣賞大自然之美的感官訓練 把注意力投至周圍環境 含野生 動植物 戶外教育的學習主題包含 觀察並覺知真實環境 自然或人為 提高對環境的敏感性 戶外生活技能學習及實踐 培養愛護環境 自然或人為 的責任感 及 校外教學與考 察研究 四大學習主題說明如下 觀察並覺知環境 提高對環境的敏感性 戶外教育應提供學生善用各項感知能力的機會 透過實際參與各類型的活動 從觀察中體會到心靈上的喜悅 進而達成德 智 體 群 美五育的內涵 戶外生活技能學習及實踐 戶外教育應由學生的生活環境出發 包含教室外 戶外及校 外教學 從認識臺灣的自然環境與文化資產 實踐戶外生活技能 促進自我成長與社會 化發展 培養愛護環境的責任感 戶外教育重點在於培養個人對環境的責任感 學生的學習應循 序漸進 從公私立戶外環境教育場所 一直到公私保育機關 從參與戶外教育的營隊活 動 一直到服務學習的活動 透過各式戶外體驗的學習活動 逐步培養學生對戶外教育 的行動力與責任感 校外教學與考察研究 戶外教育就是帶領學生走向戶外的真實環境 因此除了學校的校 外教學活動 應配合外宿型戶外教育 提供學生更長時間的體驗經驗 並且配合各類的 環境議題進行考察活動 88

95 各教育階段說明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戶 E1 善用五官感知環 境 分別培養眼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戶 J1 描述 測量 紀錄 戶 U1 分析及應用觀察 觀察所得 所得 觀察並覺知 耳 鼻 舌 觸覺 戶 J2 從環境中捕獲心靈 戶 U2 活動中學習德 環境 提高對 及心靈的感受能 環境的敏感 力 性 面的喜悅 智 體 群 美五 育的內涵 戶 E2 參加賞鳥 賞花 賞蝶 看星星等活 動 戶 E3 善用教室外 戶外 戶 J3 善用教室外 戶外 戶 U3 參與戶外生活體 及校外教學 認識 及校外教學 認識 驗 在真實生活情 戶外生活技 生活環境 自然或 臺灣環境並參訪 境中實際體會生 能學習及實 人為 自然及文化資 活 促進自我成長 產 如國家公園及 與社會化發展 踐 國家風景區及國 家森林公園等 戶 E4 寒暑假期間參加 戶 J4 寒暑假期間參加公 戶 U4 參加服務學習活 學校辦理的營 私立保育機關(國 動 或是各式戶外 隊 或是優質的公 家公園 自然教育 體驗學習的活動 培養愛護環境 私立戶外環境教 中心 風景區 實 如登山 野營 的責任感 育場所辦理的營 驗林 文化資產 健行等 隊活動 博物館 )及民間 團體所舉辦的環 境保護活動 戶 E5 參加學校校外教 戶 J5 參加學校辦理外宿 戶 U5 善用環境議題 實 學活動 參訪生 型戶外教學及考 地到戶外及校外 態 環保 地質 察活動 考察 認識臺灣環 校外教學與 文化 的戶外學 境並參訪自然及 考察研究 習 文化資產 如國家 戶 E6 參加學校辦理外 公園及國家風景 宿型戶外教學 區及國家森林公 園等 89

96 融入領域/科目的說明 建議融入之領域/科目 所有領域均可融入 特別是藝術領域 自然科學領域與綜合活動 領域等 融入原則說明 1 戶外探索是國小階段認識生活環境的主要途徑 宜多辦理教室外 戶外 校外教學 活動 小學高年級及國中教育階段應於每年寒暑假期間辦理外宿型戶外教學 2 國中階段應增加戶外研究部分 各領域 學科依需要於課綱實施要點中 加註配合 課程需要應實施戶外教學 並善用公私保育機關 國家公園 自然教育中心 風景 區 實驗林 科研單位等 及民間生態農場 文化保存設施場域等資源 並可邀請 民間團體 如各地區關心自然保育與文化保存的民間組織等協力辦理 3 高中階段可要求學生在寒暑假期間參加以自然保護 文化保存 社會關懷等有關的 服務學習 活動 促進學生的自我成長與社會化發展 為將來的成人生活做準備 4 教學設計應融入德爾的經驗塔 馬斯洛 人本心理學之父 的高峰經驗 杜威的進 步主義 柯奈兒的自然覺知(Nature Awareness)暢流學習及心流體驗等理論 例舉 1 藝術領域 例如融入 觀察並覺知真實環境 自然或人為 提高對環境的敏感性 的學習實質內涵 以習得善用五官感知環境 培養眼 耳 鼻 舌 觸覺及心靈的 感受能力 2 自然科學領域 例如地球科學及生物科可以融入 校外教學及考察研究 的學習實 質內涵 善用環境議題 實地到戶外及校外考察 3 綜合活動領域 例如童軍課程很適合融入 戶外生活技能學習及實踐 的學習實質 內涵 參與戶外生活體驗 在真實生活情境中實際體會生活 促進自我成長與社會 化發展 90

97 6.14 國際教育 基本理念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 國際競爭不再是傳統的數量與價格的競賽 而是創意與價值的競爭 而人力資源乃是決定競爭力強弱的關鍵因素 面對社會 經濟與科技的快速變遷與競合需求 教育需要跳脫傳統的框架 邁向創新的思維 加以我國退出聯合國以來 國際活動受到排擠 與侷限 國人對於國際社會的了解甚為有限 面對全球化的發展 教育必須添加國際化的學 習元素 落實國際化人才的培育 因此 中小學國際教育的目標在透過教育國際化的過程 讓學生了解國際社會 發展國際態度 培育具備國家認同 國際素養 全球競合力 全球責 任感的國際化人才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整體說明 國家認同 國際教育應從認識自我文化出發 擴展文化接觸 增進文化識能 中小學國 際教育之推動 學校能透過國際文化的對照 教導學生深入了解自我文化的特質 包括 種族 語言 階級 宗教 人口等 認識臺灣特殊的歷史定位 體認國家在國際社會的 特殊處境 並喚醒國家意識 正視自己對國家的責任 國際素養 國際教育應循序漸進 讓學生從外語 文化及相關全球議題的學習中 產生 具有國家主體的國際意識 中小學國際教育之推動 學校能透過國際面向課程與國際交 流活動 促進學生文化學習 包括文化的共通性與差異性 文化認同等 教導中小學生 理解 尊重與欣賞不同文化 接觸並認識國際及全球議題 學習跨文化溝通的知識與技 巧 全球競合力 透過國際教育的學習 激發學生跨文化比較的觀察力與反思能力 引導學 生瞭解國際間合作與競爭的運作情形 包括國際組織 國際援助 文教交流 國際關係 國際經濟競爭等 強化學生參加國際交流及國際教育活動所需的多元外語能力 專業知 識與技能 並鼓勵學生體驗國際競爭與合作經驗 厚植邁向國際舞臺的實力 全球責任感 國際教育應強調對不同族群 地域 文化的尊重包容 以及對於全球的道 德與責任 並提倡世界和平的價值 體現和平與衝突 包括國家的衝突革命與內亂 武 器競賽 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等 中小學國際教育之推動 學校能教導學生認識及尊重 不同族群的異質文化 強調人權與永續觀念 體認世界和平的價值 並重視全球生命共 同體的相互依賴性和因果關係 理解全球化議題 進而產生對整個地球村的責任 各教育階段說明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91 高級中等學校

98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國 E1 了解我國與世界其 國 J1 理解國家發展和全 國 U1 從歷史脈絡中理 他國家的文化特 質 國家認同 國 E2 表現具國際視野的 球之關連性 國 J2 具備國際視野的國 家意識 本土文化認同 解我國在國際社會 的角色與處境 國 U2 正視自己對國家 的責任 國 E3 向外國人介紹我國 文化特色的能力 國 E4 認識全球化與相關 國 J3 了解我國與全球議 國 U3 具備探究全球議 重要議題 題之關連性 國 E5 體認國際文化的多 國 J4 尊重與欣賞世界不 國際素養 樣性 同文化的價值 國 E6 具備學習不同文化 題之關連性的能 力 國 U4 具備跨文化反思 的能力 的意願與能力 國 U5 具備跨文化的溝 通能力 國 E7 認識全球競爭與合 國 J5 檢視個人在全球競 國 U6 分析我國在全球 作的現象 全球競合 力 國 E8 探究全球競爭與合 爭與合作中可以扮 競爭與合作關係中 演的角色 的地位 作關係的能力並體 國 J6 具備參與國際交流 國 U7 具備解讀全球勞 認其重要性 活動的能力 動市場的能力 國 J7 察覺偏見與歧視對 全球競合之影響 國 E9 認識世界基本人權 國 J8 了解全球永續發展 國 U8 辨識維護世界和 與道德責任 國 E10 了解並體會國際 全球責任 感 之理念並落實於日 平與國際正義的方 常生活中 法 弱勢者的現象與處 國 J9 尊重與維護不同文 國 U9 體認全球生命共 境 化群體的人權與尊 同體相互依存的重 嚴 要性 國 U10 發展解決全球議 題方案與評價行 動的能力 92

99 融入領域/科目的說明 建議融入之領域/科目 國際教育為十二年國教總綱核心素養的重要內涵 宜以不同程度 與各種策略融入所有領域/科目 融入原則說明 依據各教育階段的課程需求 逐步研發相關課程 教材及教學模式 鼓 勵學校教師將國際議題 外語及文化學習等融入課程 達成培育具備國家認同 國際素 養 全球競合力 全球責任感的國際化人才的目標 例舉 1 綜合活動領域 在教授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群與文化時 可結合國際教育中文化多 樣性的內涵 讓學生認識世界各國不同的婚禮習俗 並理解新移民女性在陌生環境 中面臨的文化溝通和適應困難 進而思考跨國婚姻可能產生的問題與適應 2 社會領域 在介紹臺灣的多元文化時 可結合國際教育中了解不同國家文化特質的 實質內涵 加入語言以及語言多樣性的學習 增進學生認識世界各地語言的特色 差異 了解世界語言面臨的危機 引發學生學習其他語言的興趣 與關注語言面臨 的問題 進而學生培養重視語言文化多樣性的態度 93

100 6.15 原住民族教育 基本理念 臺灣本為多元族群社會 原住民族更是現有各族群中最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民族 歷 史長河中 原住民族曾經是被同化的對象 原住民學生無從自學校教育中習得自身文化 一 般學生也少有機會自課本中認識原住民族 但自憲政改革後 我國基本國策宣示尊重原住民 族多元文化及其民族意願 教育政策亦依據此原則進行調整 包括 原住民族基本法 強調 政府應依原住民族意願 本多元 平等 尊重之精神 保障原住民族教育之權利 原住 民族教育法 亦明言原住民族教育的目的在於 維護民族尊嚴 延續民族命脈 增進民族福 祉 促進族群共榮 準此 為保障原住民族文化傳承的集體權利 以及促進族群間的相互瞭 解 學校教育自應融入適當的原住民族教育議題 以彰顯我國對於原住民族權利之尊重以及 促進族群平等理念的決心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整體說明 原住民族教育議題之內涵 應以原住民族知識為基底 含括族群傳統文化 歷史進程以 及當前處境之相關知識 以提供原住民學生學習自身族群議題的管道 支持原住民族學生的 族群認同 也提供非原住民學生認識原住民族社會的機會 以增進跨族群的相互了解與尊重 進一步言之 原住民族教育議題 至少涉及部落民族歷程 語言 部落民族運作制度 文化展現 傳承 營生 技術/工藝 醫治 傳統領域/自然資源 法權 媒介 族群互動等 面向 原住民族教育之學習主題包含原住民族語言文字的保存及傳承 部落與原住民族的歷 史經驗 原住民族的名制 傳統制度組織運作及其現代轉化 原住民族文化內涵與文化資產 原住民族土地與生態智慧與原住民族營生模式 其實質內涵依據各教育階段 歸納詳述如下 表 各教育階段說明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原 E1 學習原住民族語 原 J1 學習並應用原住民 原住民族語言 文字的保存及 傳承 高級中等學校 原 U1 具備使用原住民 言文字的基本 族語言文字的簡易 族語言文字的口 生活溝通 生活溝通 語及書面溝通能 原 E2 學習原住民族的 原 J2 了解原住民族語言 語言文字化 發展的文化脈絡與 原 E3 認識原住民族語 言瀕危的處境 智慧 原 J3 培養對各種語言文 94 力 原 U2 主動了解原住民 族語言發展的困 境及解決之道

101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並喜愛說自己 化差異的尊重 的族語 原 E4 認識所在部落/ 原 J4 認識原住民族在各 經驗 原 U4 認識原住民族被 社區民族分佈 歷階段的重大事 殖民的歷史經 的概況 件 驗 尤其是土地與 族整體概況 住民族的歷史 原 U3 主動發揚語言文 字之美 原 E5 認識臺灣原住民 原 J5 認識原住民族與後 認識部落與原 高級中等學校 來各族群的互動經 原 E6 了解並尊重不同 驗 文化受侵害的過 程 原 U5 了解原住民族追 族群的歷史文 求集體自主性的 化經驗 過程以及國家對 修復歷史正義的 努力 原 U6 關注原住民族當 前重要議題 促進 跨文化的溝通及 理解 原 E7 認識原住民族氏 原 J6 認識部落的氏族 族/家族及命名 政治 祭儀 教育 利及 原住民族基 體系 規訓制度及其運 本法 等原住民族 作 法律保障體系 原 E8 參與部落或社區 原住民族的名 活動 體驗族群 原 J7 認識部落傳統制度 制 傳統制度組 內部運作 織運作及其現 代轉化 原 U7 認識原住民族權 原 E9 提升原住民族人 原 U8 認識原住民族自 運作背後的文化意 治及集體同意權 涵 制度 的自我認同 增 原 U9 認識部落法人地 進主體民族對 位及其自主權利 原住民族文化 原 U10 認識原住民族傳 的理解 統慣習與現代法 律間的關係 原住民族文化 內涵與文化資 產 原 E10 原住民族音 原 J8 學習原住民族音 原 U11 瞭解原住民族音 樂 舞蹈 服 樂 舞蹈 服飾 樂 舞蹈 服飾 飾 建築與各種 建築與各種工藝技 建築與各種工藝 工藝技藝實作 藝並區分各族之差 技藝的文化意涵 95

102 教育階段 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原 E11 參與部落活動 異 或社區活動認 原 J9 學習向他人介紹各 識原住民族文 種原住民族文化展 化 現 高級中等學校 與文化資產的保 存與文化產業的 發展 原 U12 了解當代社會環 境變遷下的原住 民族文化傳承議 題 原 E12 了解原住民族 原住民族土地 與生態智慧 原 J10 認識原住民族地 原 U13 思考原住民族地 部落山川傳統 區 部落及傳統土 區開發案相關議 名稱與土地利 地領域的地理分 題 用的生態智 佈 慧 原 J11 認識原住民族土地 原 E13 了解所在地區 原 U14 思考氣候變遷 災害防治與原住 自然資源與文化 民族傳統生態智 原住民族部落 間的關係 慧間的關係 的自然生態環 原 J12 主動關注原住民族 境 包括各種 土地與自然資源 動植物生態 議題 原 E14 學習或實作原 原 J13 學習或實作原住民 原 U15 學習原住民族傳 住民族傳統採 族傳統採集 漁 統採集 漁獵 集 漁獵 農 獵 農耕知識 農耕知識的文化 耕知識 原 J14 了解原住民族傳統 貿易行為與現代 就業情況 原住民族營生 文涵 原 U16 反思原住民族傳 統營生模式與現 代社會生活間的 模式 互動 原 U17 跨族群共思如何 互相尊重與共存 共榮的解決原住 民族生存與發展 的考驗 融入領域/科目的說明 建議融入之領域/科目 以本土語文/原住民族語文 社會領域 自然科學領域為主要融入 96

103 領域 其他各學習階段的相關領域亦可視學科特性融入 若是原住民族重點學校可以依 當地民族人口組成特性 結合各領域/科目發展有民族特色的學校本位課程 融入原則說明 依據各教育階段的課程需求 研發相關議題課程 教材及教學模式 鼓 勵學校教師將原住民族知識議題融入教學 以提升原住民族人的自我認同 和互為主體 的尊重原住民族文化和生態智慧 例舉 1 語文領域 例如閱讀相關文本時 融入諸如原住民族歷史 部落傳統組織 部落山 川傳統名稱 小米文化之類農耕知識等 2 社會領域 例如歷史相關課程融入原住民族重大事件 原漢族群的互動經驗以及原 住民族於 1980 年代以來爭取集體權利 正名 還我土地 自治 的過程 地理相 關課程中涉及臺灣人文環境時 可介紹原住民族地區範圍 各族部落及人口分佈概 況 涉及環境問題時亦可納入原住民族地區自然災害議題中原住民族的文化思維 公民相關課程中可以引用憲法增修條文以及 原住民族基本法 介紹原住民族權利 特別是在原住民族地區或原住民族重點學校 亦可重點介紹何謂部落公法人 原住 民族自治以及 原住民族基本法 第 21 條所涉及的原住民族集體同意權議題 3 自然科學領域 例如相關課程中納入原住民族的生態智慧 如原住民族對於動植物 的認識 原住民族工藝中的科學要素 如排灣族或魯凱族石板屋聚落等 4 科技領域 例如農業科技相關課程可以融入原住民小米種植等實作活動 97

104 98 示例篇

105 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的課程架構下, 議題融入可以有多元的方式 首先, 議題可以透過融入之方式成為學校領域課程的一部分, 以學校為課程推動的單位, 基本上應參考各領域課程綱要的附錄二, 透過課程計畫的規劃, 可以掌握議題課程推動的完整性, 亦即參考特定議題的學習主題與教育階段, 學校可以將不同的議題規劃融入不同的領域, 且可以檢視各議題的學習主題, 是否皆能被涵蓋到, 若發現不足者, 即可透過彈性學習課程 / 彈性學習時間, 以議題探究課程的方式來總整或補足之 甚者, 學校可以選擇某些議題成為學校的特色課程, 而能結合學校的願景與資源, 在學校的課程計畫中, 提出完整的議題特色課程架構, 包括涵蓋哪些主題與單元的名稱, 且能清楚地規劃, 不同議題的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將在哪個年段的哪個學期, 透過彈性學習課程 / 時間或領域時數, 落實特色課程的哪些單元等 我們將會在 7. 議題特色課程示例, 分別介紹一個國小示例 7.1 防災 e 點靈, 安全有一套 - 國小議題特色課程示例 ( 待補充 ), 將防災 安全教育等議題, 規劃為學校的特色課程 ; 一個國中示例 7.2 布農族環保智慧, 將原住民族 多元文化 國際教育等議題, 規劃為學校的特色課程 ( 待補充 ) 再者, 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各領域課程綱要之附錄二中, 提供了議題實質內涵融入領域學習重點的對應示例, 即期待教師在進行領域的教學過程中, 可以適時的融入議題的實質內涵, 以達課程加深與加廣之效果 所謂 議題融入領域 的教學, 係期待教師在領域與議題相關的部分, 帶出議題實質內涵的學習, 且其往往並非僅著重在知識認知的層面, 更在價值態度的學習 換言之, 並非僅在提供知識, 更重價值的思辨, 與引導學生反思 以下 8. 單一領域的融入示例, 在國小階段有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國語文 8.1 給山海的一封情書 -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示例 環境教育融入英語文 8.2 Today is Earth Day- 環境教育議題示例 ( 待補充 ) 海洋教育融入生活課程 8.3 海產哪裡來 菜市場學問大 - 海洋教育議題示例 ( 待補充 ); 在國中的階段, 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健康與體育 8.4 性別與情感 -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示例 ( 待補充 ) 人權教育融入國語文 8.5 拄枴杖的小男孩 - 人權教育議題示例 海洋教育融入英語文領域 8.6 Lanyu Flying Fish Festival- 海洋教育議題示例 ( 待補充 ); 在高中的階段, 人權教育融入綜合活動的生涯規劃 8.7 生涯角色 - 人權教育議題示例 ( 待補充 ) 環境教育融入自然科學領域 8.8 氣候變遷調適 - 面對氣候變遷,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環境教育議題示例 ( 待補充 ) 最後, 在總綱架構下, 學校亦被鼓勵規劃跨領域的學習, 其實議題本身即具備跨領域之性質 換言之, 透過彈性學習課程 / 時間四至八小時, 某些議題即可以議題探究的方式來進行, 一方面可以整合領域的學習, 另一方面可以使議題的教學更直接與完整 跨領域之議題探究示例, 可參考本手冊, 不同的議題已提供完整的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學校可以提出完整的跨領域之主題式規劃於課程計畫中, 清楚地提出橫跨哪些的領域, 有哪些學習主題與單元, 將透過哪些彈性學習課程 / 彈性學習時間, 落實於哪些年級與學期 以下 9. 跨領域之融入示 99

106 例, 在國小部分, 將提供跨健康與體育領域和生活課程的人權教育議題探究示例 9.1 創造美好公平的遊樂場單元一 : 生活中的公平?- 人權教育議題示例 ( 待補充 ); 在國中部分, 環境教育將會跨國語文 英語文 數學等領域 9.2 永續發展 - 環境教育議題示例 ; 在高中部分, 性別平等教育將跨國語文 數學 生涯規劃 9.3 從性別看人生 -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示例 ( 待補充 ), 海洋教育將提出跨地球科學與全民國防教育 9.4 波濤洶湧的南海問題 - 海洋教育議題示例, 海洋教育跨地球科學和健康與體育領域 9.5 美麗海域樂逍遙 - 海洋教育議題示例 ( 待補充 ) 100

107 8.單一領域的融入示例 8.1 給山海的一封信-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示例 議題在國小階段的學習目標 理解性別的多樣性 覺察性別不平等的存在事實與社會文化中的性別權力關係 建立性 別平等的價值信念 落實尊重與包容多元性別差異 付諸行動消除性別偏見與歧視 維護性 別人格尊嚴與性別地位實質平等 示例設計的構想 十二年國教課綱議題以實質內涵適切融入各領域教學中 以國語文來說 教學應考量學 生的生活環境 社區及社會文化脈絡的特殊性 有效利用多元教學媒體與社區資源 適時融 入社會重大議題 以增進學生公民意識與社會參與能力 融入重大議題可以豐富學生學習國語文的視角與觀點 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質內涵可與國 語文領綱的學習重點對應整合 以提升核心素養的實踐 國語文課綱第二學習階段的學習表 現提到 5-Ⅱ-10 能閱讀多元文本 以認識重大議題 教師藉由提供學生豐富多元的閱 讀文本 讓孩子認識文本中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的概念與觀點 在學習內容部分 可讓孩子練 習不同的文本表述方式或是應用修辭的方式 了解語言與文字的性別意涵 使用性別平等的 語言與文字進行溝通 國語文教科書文本常常把大自然界的植物 動物或無生命的狀態擬人化 有時也再製了 性別刻板化印象 例如常見的 太陽公公 月姑娘 等 以下就 山和海的書信 一文 運用擬人法將山比擬成強壯又勇敢的青年 將海比擬成婀娜多姿的美女 描述強壯的山和神 秘的海之間的書信往來 擬人法是把主題中沒有生命的物 比擬成有生命 有情感的人來描述 像這樣把物人格 化的寫法 可以使文章富有想像力 讀者感覺也特別親切 國語文教科書文本要能呈現性別 特質的多元面貌 不適宜將屬於中性的特質 例如勇敢 溫柔 美麗或不屈不撓等 以性別 為區隔呈現在文中 複製與強化性別刻板 這些特質其實都是不分性別 屬於個體都能擁有 的特質 老師在教學時要能敏覺 並以平衡的方式引導孩子去想像與創作 侷限在性別框框 裡的想像 如何能有好的創意呢 再從寫信的先後來看 文本呈現傳統的男主動女被動的刻板互動模式 先由強壯的山向 神秘的海表達了欣賞之情 神秘的海再驚喜的回信 海天天望著山的身影 言詞充滿愛慕之 情 雖然很想認識山 但卻宥於女性要矜持的傳統文化 而無法主動表達心中的情感 國語 文教科書應要能引導學生情感表達與溝通 而不受性別的限制 海既然天天仰望山的背影 為什麼不主動寫信給山呢 文本複製強化了男主動女被動的傳統互動模式 本示例希望透過 101

108 書信的創作 突破孩子情感表達的束縛 示例設計的主要內容 示例主要透過兩個教學活動 揮動想像的翅膀 寫一封給山海的情書 來進行 嘗試 運用擬人法的教學 啟發孩子的想像力 以擬人法形容山和海及其他大自然的景物 以多元 的性別特質取代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 以擬人法修辭的欣賞與運用 讓學生嘗試觀察感受 發揮想像力 產生經驗的連結 讓抽象的東西變為具體 進而在日常生活中練習應文體來表 達情感 適切地與人溝通互動 圖 8-1 給山海的一封信-教材組織圖 示例設計的實施與評量 本示例設計於國語文課程節數中實施 配合課文深究進行 預計實施兩節課 延伸活動 可視班級教學進度決定是否進行 學習評量應與教學緊密結合 由教學目標決定評量內容 教學時應採取多元評量方式 以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 評量原則如下 整體性 除重視國語文閱讀 寫作等面向的表現外 並應著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語 言不受性別刻板化之限制 多元性 除學習單及書信創作之外 教師可彈性運用觀察 問答等方式 多方了解學生 的學習進展和性別平等教育情意方面的成效 歷程性 協助學生發現並診斷其學習上的性別迷思概念 以促進學生持續成長 不只重 視學生的學習成果 更重視學習歷程 差異性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國語文學習及生活背景的個別差異 調整不同的評量方式及 標準 102

109 8.1.5 示例試教的省思 在練習擬人的創作時 大部分學生能觀察老師準備的圖片進行想像或創作 但有些學生 仍會受性別刻板的限制 此時老師帶入多元性別特質的提問 經過教師引導及小組討論後調 整 書信創作時 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 再運用大家討論出的素材完成創作 在情感表達的 討論中 剛開始學生多有傳統的想法 認為女生應該被動的等待 但也有同學舉出了一些電 視劇的情節 認為表達自己的情感 應不受性別的限制 國語文融入性別平等的概念進行教學 事實上並沒有壓縮國語文的學習 相反的 利用 多元文本的閱讀 讓孩子認識重大議題的觀點 也開展了閱讀與創作的豐富性 經過引導與 提醒 孩子在表達及溝通時 例如運用擬人修辭或是書信創作時 都比教學之前更能掌握與 人互動的精神 教學者覺得國語文的教學加入性別平等議題的觀點與視角 可以讓文本更貼近學生的生 活 也更符合十二年國教所希冀的素養導向課程 脈絡化的學習情境 重視學生思考與討論 引導學生使用策略及方法 最後的延伸活動則可讓孩子反思與自我調整 103

110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國語文教學示例 單元名稱 給山海的一封情書 實施年級 第二學習階段-四年級 設計者 節數 李怡穎 共 2 節 80 分鐘 領域/科目:國語文 實施類別 單一領域融入 跨領域融入 課程實施時間 校訂必修/選修 團體活動時間 彈性學習課程/時間 總綱核心素養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國-E-B1 理解與運用本國語言 文 字 肢體等各種訊息 在 性B1了解語言 文字等符號的性別 核心素養 日 常 生活 中學 習體 察他 核心素養 人的感受 並給予適當的 意涵 分析符號與溝通的性別權 力關係 回應 以達成溝通及互動 的目標 領域/ 5- Ⅱ -10 能 閱 讀 多 元 文 學習 本 以認識重大議題 重點 學習表現 6-Ⅱ-2培養感受力 想像 議 題 學習主題 語言 文字與符號的性別意涵分析 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Bb- Ⅱ -1 自 我 情 感 的 表 達 學習內容 Be- Ⅱ -2 在 人 際 溝 通 方 面 以書信 卡片 便 性E6了解圖像 語言與文字的性別 實質內涵 意涵 使用性別平等的語言與文 字進行溝通 條 啟事等慣用語彙及 書寫格式為主 1.能培養感受力與想像力 嘗試欣賞與運用擬人法修辭 不受性別刻板化語 學習目標 言文字的限制 2.能以書信寫作表達情感 突破性別刻板的情感表達模式 1.文本 山與海的書信 教學資源 2.ppt 簡報 揮動想像的翅膀-擬人法應用教學 3.學習單 揮動想像的翅膀-擬人法應用 給海的一封信 給山的一封 信 104

111 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 時間 備註 活動一 揮動想像的翅膀 一 教師引言 5 分鐘 本篇文章中 有許多有趣的擬人法 運用擬人法 1.能找出文章中的擬人修 辭運用 修辭可以讓文章更活潑更有想像力 二 引導思考 15 分鐘 2.能舉出哪些句子或形容為 (一)文章中哪些擬人修辭是形容山 哪些是形容海 例 說明作者將山或海比 (二)這些形容山或海的詞 分別把山 海形容成男性 擬成何種性別 或女性的形象呢 (三)說說看 你可以舉出哪些句子或形容為例 說明 3.能理解在運用擬人法時 作者將山或海比擬成某一性別呢 不受性別刻板化的限制 三 歸納說明 10 分鐘 (一)認為 強壯 勇敢 是山的特性 所以認為他 4.能小組完成學習單 並分 是男性 認為 婀娜多姿 是形容女性的特質 享 從性別這些形容山或海的特質 容易產生性別特 質的刻板化印象 其實特質是沒有性別區隔的 注意事項 是因人而異的 分類的目的是協助學生監 (二)練習形容景物時 可以讓想像力的範圍不要受到 控自己的理解 增進閱讀的 侷限 在運用擬人法時 更不要受性別特質刻板 收穫 以及思考意義 化的限制 揮動想像的翅膀 讓景物擬人描寫更 教師不須批改分類的正確 生動更有創意 性 只要不斷的協助學生做 四 練習與討論 15 分鐘 更深層的思考 (一)教師運用 揮動想像的翅膀-擬人法應用教學 簡 報 引導學生練習擬人描寫 (二)討論與發表 請各組分練習以擬人法 發揮想像 力 描寫山與海 並上台分享 將各組的想法寫 在黑板上 供同學們參考 亦可改成男生的海 你會如何描述 用那些形容詞 改成女生的山 你會如何描述 用那些形容詞 活動二 山與海的書信改寫 一 教師引言 5 分鐘 上一節課 我們理解了課文中運用擬人的手法可 以讓文章更富想像力 也進一步知道在擬人的描寫 能說明山海書信的先後順 序 並說明自己的想法

112 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 時間 備註 中 我們可以更廣泛的不受性別特質刻板的限制 讓 擬人的描寫更有自己的想像在其中展現 這堂課 我 們要來練習寫一封信給大自然的山或海 二 引導思考 10 分鐘 2.能理解寫信是為了抒發情 (一)有沒有小朋友發現 在這篇文章中 山和海寫信 感與溝通表達 突破性別 的互動及情感表達 是由誰先開始的呢 互動刻板模式的限制 (二)為什麼會由他先開始 如果由另一方先寫信可以 嗎 大家認為主動與被動的差別是什麼 三 討論與發表 15 分鐘 3.能利用上節課討論得擬人 從文中找到寫信的先後 小組討論 為什麼是由 修辭 完成書信的仿作一 山先開始寫信呢 海可不可以先寫信給山呢 說說 篇 看你的想法 並分享為什麼 四 歸納說明 10 分鐘 (一)性別刻板的情感與溝通表達 寫信是為了抒發情感與溝通表達 文中的山被比 喻成強壯勇敢的男性 而海是婀娜多姿的女性 雖然 都對彼此有欣賞愛慕的情感 卻由山先寫信表達 反 觀海 她在回信中首先表達自己對山的崇拜與仰望已 經很久了 可見海其實早就想提筆寫信給山了 (二)合宜的性別情感與溝通表達 在傳統的性別框框裡 常常會認為在表達溝通 時 應由男性主動 女性才可以回應 如果男性不主 動 女性是不是只好被動等待呢 其實在情感及情緒 的表達上 應該要破除傳統 男主動 女被動 的互 動模式 五 課後延伸 書信改寫仿作 學生進行山與海書信的改寫練習 依文章仿作 (寫給山或海 僅需挑選一篇即可) 可以替換擬人修 辭的特質描寫 呈現多元的性別特質 也可以轉換寫 信的主動性 適切表達情感 延伸活動 山與海的對照記 閱讀理解策略運用-連結比對策略運用 106

113 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 時間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比較原本課文及後來完成的 書信內容(教師從第二節課學生的作品挑選出山與海 的書信各一封) 運用閱讀理解策略中的 連結 策 略(共有三種方式 文本到個人 文本到文本 文本 到生活) 本活動運用的是文本到文本的連結策略 引導學生找出原文本與後來的文本兩者間的異同 一 教師提問 (一)課本中原本的書信內容和現在這篇改寫的內容有 哪些相同的地方呢 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 (二)同學可以從擬人修辭的異同來比較 也可從寫信 表達的主動性來比較 (三)說說看 不同的擬人修辭形容 形塑出來的山海 形象有何不同呢 (四)在使用擬人修辭時 將自然景象比擬成某一性別 時 一定要使用刻板的性別特質描述嗎 說說看 你的想法 二 教師歸納 (一)教師透過學生對文章比對的發現與結果 引導學 生思考性別特質刻板化對於擬人修辭表達的影 響 日後在使用擬人修辭時 能突破刻板的窠臼 激發對文學創作的想像力 (二)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表達情感的方式 不用受被動 或主動的限制 107 備註

114 8.5 拄枴杖的小男孩-人權教育議題示例 議題在國中階段的學習目標 人權教育在國中階段的學習目標 除培養學生的正義感外 更能關懷弱勢與採取平權的 行動 學生關懷國內人權議題 能提出一個符合正義的社會藍圖 並進行社會改進與行動 此外 學生要能了解平等與正義的原則 並在生活中實踐 了解社會上有不同的群體和文化 尊重與欣賞其差異 正視社會中的各種歧視 並採取行動來關懷與保護弱勢 示例設計的構想 選擇此文章做素材 是因為文章中涉及身心障礙者的處遇問題 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及人 權主題相關聯 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歧視的錯誤與平權措施的公平與必要性 國語文的選材相 當自由 是最容易融入人權的議題 可選擇涉及人際間相互公平對待有關的文本 透過閱讀 理解策略融入人權價值進行提問與反思 在師生或生生互動中進行討論 參與意見表達 傾 聽看法交流 了解公平與否 什麼是歧視 什麼是平權 進而在生活中行動實踐 示例設計的主要內容 賞析文本 文章中作者先敘事 在所見所聞中覺察到身心障礙者在臺灣和美國的處境非 常不同 進而也了解到友善的環境 使人可以開心自在的過生活 最後抒發感受提出看法 希望身心障礙者不必被詛咒 不必痛苦躲藏 生活在溫和有禮 無障礙的社會 透過閱讀理 解策略融入人權價值 來進行不同層次的提問 首先 藉由提問喚起學習舊經驗 引起學生 關注人權議題 再者 引導學生從文本與生活經驗中來擷取 推論訊息 察覺並了解到友善 環境與人權價值的關聯 文本中比較差異後點出臺灣身心障礙者的不利處境 請學生進一步 來思考討論什麼是公平的差別對待 溝通分享彼此的意見 再透過勾選世界人權宣言 並說 明勾選的原因 來了解人權價值的侵害與保障 最後 希望學生能了解到保障有需要的人之 權利 就是保障每個人的權利 且進一步能採取倡議或改進之行動 示例設計的實施與評量 課程的實施 朝向十二年國教的素養導向 強調自發 互動 共好 以分組討論的方式 進行 透過閱讀理解策略進行人權價值提問 完成學習單 分組報告 討論過程中讓學生充 分表達看法 傾聽大家的意見 省思人權的共好價值 評量的重點 不僅在知識認知上 更 在於過程中學生能否表達看法 能否傾聽別人的意見 能否作價值判斷 等學習素養的達成 為核心的判斷標準 例如 老師提問學生思考合理公平的問題 過程中學生的回應 能否理 解公平對待的意義 能否反思 能否說明理由 甚至在行動面能否提出改進的作法等等 108

115 8.5.5 示例試教的省思 透過閱讀理解策略進行人權價值提問 以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 確實能讓學生友善互動 有系統的分析思辨 能傾聽會表達 分享人權價值的重要 關注並參與人權行動 引導學生 進行有系統的思考 師生或生生之間能激發創意 進行高層次的分析詮釋整合判斷 透過思 辨做到價值澄清 價值認同 學生認同這個價值就會願意付諸行動 即使我們不在他們的身 邊 也能獨立思考 樂於終身學習 對於提問 從文本與生活經驗中 比較哪些是對身心障礙公平的對待 哪些是不公平的 對待 學生會先從學校生活經驗出發 理解到有了這些友善的環境 會讓特教班同學和我 們一樣方便進出校園的每個地方 保障其學習權 老師可引導學生想一想國內外社會新聞事 件 找到了合理的對待和不合理的對待的事例 也發現不合理對待的方式 態度輕蔑 沒理 由就是討厭 往往是因為本身或社會對人有偏見而對他們有不合理的對待 還是有學生會問 到 電梯我又不能用 這算不算是特權呢 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只有特教學生可以用 嗎 腳受傷不方便的同學可不可以使用學校電梯 學生會發現任何有需要的人都可使用 這 利益不是額外的享受 保障有需要的人就是保障每個人 是拉平與保障其受教的機會 最後 可串聯歸納出 我們會因為對身心障礙者看法的不同 而導致公平或不公平 合理或不合理 的差別對待 公平的差別對待是一種平權的行動 不公平的差別對待是一種歧視 讓學生充分表達 老師可幫忙搭鷹架進行思考 甚至提出反例挑戰他 在討論勾選世界 人權宣言學習單的過程中 會思考到不公平對待造成哪些侵害 更凸顯應該要保障哪些權利 這個情境指的就是 權 我覺得因為 權沒被保障到所以才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當學 生發現很多都可以勾選時 可請學生說明清楚關聯性 釐清哪些較無關 哪些是直接或間接 關聯 重點在讓學生說出他們各自的理由 老師再來回應他們 引導他們沒有思考到的部分 互動中思辨與傾聽 做價值判斷 這樣的引導確實讓學生釐清一些概念 課程也能使學生思 辨後充分了解到公共議題的正當性 對於行動面 學生很快就想到世界人權日倡議行動中的畫標語海報拍照上傳 接著引發 各種有趣的創意 想到可以利用大眾傳播媒體 張貼到網站上 多作宣導影片 拍微電影來 感動人心 寫信向政府提出訴求 也有人提到可以支持公益團體的行動 認真思考努力表 達 在在傳遞出這是件很重要 應該好好做的事 109

116 人權教育議題融入國語文教學示例 主題/單元名稱 拄枴杖的小男孩 實施年級 設計者 陳小凰 陶秀英 八年級 節數 國語文 課程實 校訂必修/選修 跨領域融入 施時間 團體活動時間 領域/科目: 總綱核心素養 (於第四節融入) 領域/科目: 單一領域融入 實施類別 4 節 共 180 分鐘 彈性學習課程/時間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國-J-B1 運用本國語言 文字 核心 素養 表情達意 增進閱讀理解 人B1 能運用各種表達形式 舉例 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 說明美好 正義 公平 和平之 能力 並能傾聽他人的需 人權保障的藍圖 並能和他人溝 求 理解他人的觀點 達到 核心 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素養 國-J-C1 透過文本選讀 培養 道德觀 責任感 同理心 並能觀察生活環境 主動關 領域/學 懷社會 增進對公共議題的 習重點 興趣 學習 表現 5-IV-5大量閱讀多元文本 理 解重大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 生活 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通與分享人權價值之重要性 人C1 具備人權實踐之素養 從個 人小我到社會公民 循序漸進 養成社會責任感及人權意識 主 動關注人權議題並積極參與人權 議 行動 而展現自尊尊人的品德 題 學習 人權與責任 主題 人權與生活實踐 人J2關懷國內人權議題 提出一個 學習 內容 Bd-Ⅳ-1以事實 理論為論據 達到說服 建構 批判等目 的 實質 內涵 符合正義的社會藍圖 並進行社 會改進與行動 人J4了解平等 正義的原則 並在 生活中實踐 能夠了解平等 正義的原則 學習目標 學會尊重包容差異 並在生活中實踐 採取人權友善環境的行動 110

117 教材來源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一個小男孩的美國遊學日誌 簡媜著 印刻文學生 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教學設備/資源 電腦 單槍投影機 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 時間 課前準備 備註 文章如附件一 第一至三節課已完成課程說明與賞析 第四堂先 進行複習以喚起學生學習舊經驗 將學生分為約 4 人 一組 藉由先提問複習來鋪陳出探討人權的基礎 引 起學生關注人權議題的學習動機 融入人權之加深加 廣教學 考量討論時間 分配不同 活動一 拄枴杖的小男孩 組別討論 參考答案如附 一 學生分組討論描述拄枴杖的小男孩的特徵及每一 5 分鐘 件二 段小男孩和大家的互動句子 二 歸納說明 主角和人事物的互動 貫串全文 大 5 分鐘 家了解到馬托與大家互動良好 環境友善 開心 上學 三 運用閱讀理解策略 透過提問不同層次的問題 30 分鐘 引導學生覺察並了解文本與生活經驗中的人權 價值 (一)擷取訊息 檸檬綠的夏天的早晨 在銀色陽光下 一個拄杖 小男孩上學的印象 像鳥兒整日在作者的腦海迴旋 請說明為什麼這印象在作者心中迴旋 (二)推論訊息 1.引導提問 (1)馬托在學校能過著正常方便生活 受到哪些友善 的協助 (2)為什麼馬托需要這些友善的環境 這對馬托有哪 些影響或有什麼意義 (3)學校為什麼需要無障礙空間 說明為了要讓他們和大家一樣方便上學 就需要有 不同的設備(差別待遇)他也可以就學方便 例如 111 參考答案如附件三-1

118 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 時間 備註 平時的階梯(不需要無障礙設備)就已經方便我們到 教室去上課 多重障礙的孩子可能需要一層樓教 室 無障礙道路才能和我們一樣輕鬆學習 自由自 在的參與 障礙不會妨礙其尊嚴生活 (4)特教學生可以使用學校電梯 你的看法是什麼 有哪些情形下 其他人也可以使用電梯 少數人能使用的利益並不是額外的享受 是保障有 需要的人 也是保障其受教的機會 2.小結 作者在本文寫出旁人對馬托的態度 來帶出 馬托的際遇 大家透過文中的線索所舉的例子 說 明了社會環境的友善對待 使身障者受到尊重與公 平對待 大家都能獲得有尊嚴的生活 (三)比較評估 作者從不解到察覺出臺灣和美國有很大不同(第 七段 這些跟我所來自的那個社會同樣遭遇者的處 境不同 天與地般不同 第十三段 在一個溫和 有禮的社會 一個無障礙空間規畫完善的城市 ) 對照出臺灣身心障礙者的不利處境 1.引導提問 從文本與生活經驗中 比較哪些是對身 參考答案如附件四-1 心障礙公平的對待 哪些是不公平的對待 2.學生討論及分享 3.小結 我們會因為對身心障礙者看法的不同 而導 致公平或不公平(合理或不合理)的差別對待 公平 的差別對待是一種平權的行動 不公平的差別對待 是一種歧視 (四)詮釋整合 隨著時間推移 從文章中找出各個段落中主角與 周遭人事物互動的句子 串連出脈絡 看到由於環境 友善而馬托的快樂與成長 透過對照 了解臺灣仍有 許多可以進步改善的空間 透過世界人權宣言勾選 單 思考人權價值的侵害與保障 112 世界人權宣言勾選單 附件五

119 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 時間 備註 1.引導提問 參考答案如 生存權 家 (1)基本需求不可被剝奪 想一想 馬托因哪些權利 庭權 學習權 平等權 受到保障 才有美好的生活 人格發展 等 (2)身邊有那些人的人權遭受侵害?我們可以採取什 麼行動來幫助他們? 2.延伸閱讀力克胡哲 蓮娜瑪莉亞 黃美廉的故事和 影片 進一步思考 因為社會保障他們哪些權利 才能擁有美好的生活和達到自我實現 四 歸納總結 5 分鐘 從馬托的際遇和作者的反思 我們應該留意身邊 的人是否被公平的對待 且能夠採取行動或倡議人權 的保障 正義就是公平 沒有公平對待 往往侵犯他 人的尊嚴及人權 保障身心障礙者的人權 也是保障 大家的人權 人權必須落實在生活中實踐 注意事項 1.分析文本架構 先敘事 寫景 主角與大家互動情形 事情發展時間軸 後抒感 結尾往 往是前後呼應 總結全文 提問扣緊人權價值即是個融入點 2.文章中出現了修辭的語句 往往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情緒感受看法的所在 即是個融入點 例如 作者透過轉化排比 不會活在陰暗的洞穴裡 用鹹淚醃漬自己的生命 不必背著繁 複的痛苦 被悲苦的蠹蟲啃咬一生 說明了臺灣身心障礙者的痛苦 一輩子浸泡在鹹淚 水中 許多不為人知的傷害啃咬生命到死 抒寫出作者感受 說明作者慶幸馬托的現在和 未來不會這樣的生活 也藉此反思臺灣現狀身心障礙者仍然是過如此痛苦的日子 進一步 省思公平的對待 3.針對題目 一個拄枴杖的小男孩 先進行預測 找出標題關鍵字 學生根據所知所學和經 驗過的進行預測 進而預想主題 內容和未來發展 這樣 就能和學生生活經驗連結 了 解學生對主題的看法和感受 例如 調皮受傷 被欺負受傷 身心障礙 受欺凌 堅強活 著 勵志 悲慘等 以融入人權教育為例 標題的拐杖即彰顯文章與身心障礙者有所關 聯 段落進行中 即可著重身心障礙者被對待的情節 以鋪陳後續融入人權價值相關的提 問 4.深入了解文意脈絡和段落大意 反思生活中是否可用到文章所學和個人的經驗相同及不同 的地方 可以針對人權價值提問 深化人權價值 113

120 附件一 拄枴杖的小男孩 簡媜 文本 那還是個檸檬綠的夏天 我們興奮地站在指定的那棵大樹下排隊等校車 這是第一天 小朋友臉上的表情透露其年級 一個鬈髮的韓國小男孩牽著媽媽的手一路哭過來 不用猜 一年級 接著 所有人的眼光被他吸引 一個拄枴杖的小男孩 他從最遠的那區宿舍村走來 銀色陽光照著瘦小身影 兩根枴杖之間是歪歪斜斜的步伐 臉上戴眼鏡 背著書包 他的媽媽推輪椅走在後面 距離一箭之遙 隊伍這裡有人喊他 他的小枴杖划得快起來 但腳的速度跟不上手的意 志 改以聲音回應同伴的招呼 他未加入排隊 站在隊伍旁邊 我因此看到他有一張開朗的美國小男孩的臉 牙齒未長 齊 左耳戴著助聽器 媽媽也是溫和強壯的樣子 他們各與朋友聊著 草地上 小朋友排隊 七八個媽媽話家常 校車來了 小男孩先上 媽媽收好輕便輪椅遞給女司機 彼此笑著招呼 很熟悉的模樣 其他小朋友一一上車之後 巴士開走 一個拄杖小男孩上學了 不知怎地 早晨的印象像鳥兒整日在腦海迴旋 令我莫名不解 我重新回想陽光下他與媽媽遠遠走來的情景 終於了解盤旋的原因在於 那印象如此明亮 自在 溫和 這些跟我所來自的那個社會同樣遭遇者的處境不同 天與地般不同 顯然 姚小弟也注意他 幾天後主動報告 他叫馬托 一年級 校車到學校 有個老師 會幫忙把輪椅拿下來 送他進教室 全校在大禮堂集會時 他看到馬托坐輪椅 老師推他來 後來 他觀察到馬托搭車的規律 問那位接車老師 為什麼馬托星期一和五的早上不搭校車 老師顯然頗驚訝他注意到這事 告訴他 那兩天早上馬托必須去醫院治療腳 我們猜 應是 復健 學校是一層樓建築 所有教室 廁所皆是無障礙 馬托除了行走不方便無法跑跳 其餘 作息都很方便 隨著時序流轉 每天這一段搭校車的路 似乎成為馬托很重要的練習 他愈走愈穩 展 示醫療與自身鍛鍊的成果 有幾次 甚至跑了幾步 他的媽媽仍然一派從容走在後面 有時 連輪椅都沒帶 接著 這個小男孩跟大家一起排隊 站在草地等校車 之前 他與輪椅站在隊伍最前面 總是第一個上車 排隊的二十多個孩子們無須任何提醒 自然而然等著 讓馬托先上車 沒 人催他快一點 沒人不耐煩發出叫聲 一切是這麼自然 平安 即使是宿舍村有名的兩位脾 氣較不易控制的孩子 我默默觀察到他們對馬托的善行 為他開柵門 走在他旁邊以防路滑 跌倒 現在 馬托不做例外的那一個 他要跟大家一樣 開開心心地排隊 聊天 114

121 下雪次日, 小徑非常滑, 我必須摟著姚小弟慢慢走 卻看到馬托拄杖如騎著他的寶馬一般, 慢慢地穩穩地走著每一步 他戴帽子 手套, 穿大夾克 小靴, 臉上的眼鏡因溫差而模糊, 依然踏上積雪草坪加入隊伍之中, 因下雪而歡叫的孩子們嘴裡呼出一朵朵熱霧 在一個溫和有禮的社會, 一個無障礙空間規畫完善的城市, 像馬托這樣天生帶著多重缺憾的人, 其痛苦不會被放大, 其遭遇不會引來側目或取笑 我從孩子們的表情行動讀到和善 禮貌, 從姚小弟所描述的學校生活, 窺見馬托雖然雙腳無力, 但隨時有人當他的腳 我為這個小男孩感到慶幸, 他生在如此湛藍亮麗的天空下, 許多人努力要彌補他的天生缺憾, 彷彿讓他承擔肢體不便是大家的失誤, 不是他遭受詛咒 前世為惡活該如此 我從他那開朗的小圓臉預測, 馬托不會活在陰暗的洞穴裡, 用鹹淚醃漬自己的生命, 不必背著繁複的痛苦, 被悲苦的蠹蟲啃咬一生 115

122 附件二 參考答案一 描述主角的特徵 : ( 一 ) 瘦小身影, 兩根枴杖之間是歪歪斜斜的步伐, 臉上戴眼鏡, 背著書包 ( 二 ) 他有一張開朗的美國小男孩的臉, 牙齒未長齊, 左耳戴著助聽器 ( 三 ) 下雪次日, 馬托拄杖如騎著他的寶馬一般, 慢慢地穩穩地走著每一步 二 描述主角與他人互動的句子 : ( 一 ) 第一至七段 : 1. 隊伍這裡有人喊他, 他的小枴杖划得快起來, 但腳的速度跟不上手的意志, 改以聲音回應同伴的招呼 2. 他們各與朋友聊著 3. 校車來了 小男孩先上 ( 二 ) 第八至十二段 : 1. 校車到學校, 有個老師會幫忙把輪椅拿下來, 送他進教室 全校在大禮堂集會時, 他看到馬托坐輪椅, 老師推他來 2. 馬托除了行走不方便無法跑跳, 其餘作息都很方便 3. 接著, 這個小男孩跟大家一起排隊, 站在草地等校車 之前, 他與輪椅站在隊伍最前面, 總是第一個上車 排隊的二十多個孩子們無須任何提醒, 自然而然等著, 讓馬托先上車, 沒人催他快一點, 沒人不耐煩發出叫聲, 一切是這麼自然 平安 即使是宿舍村有名的兩位脾氣較不易控制的孩子, 我默默觀察到他們對馬托的善行 : 為他開柵門, 走在他旁邊以防路滑跌倒 現在, 馬托不做例外的那一個, 他要跟大家一樣, 開開心心地排隊, 聊天 4. 依然踏上積雪草坪加入隊伍之中 附件三 推論訊息學習單環境的協助老師的協助同學的協助媽媽的協助馬托自己附件三 -1 推論訊息參考答案 1. 學校是一層樓建築 環境的協助 2. 所有教室 廁所皆是無障礙 老師的協助 1. 老師幫忙把輪椅拿下車, 送馬托進教室 116

123 2.老師推馬托參加集會 1.自然而然等著 讓馬托先上車 沒人催他快一點 沒人不耐煩 同學的協助 發出叫聲 一切是這麼自然 平安 2.脾氣較不易受控制的孩子也默默為馬托開門 走在他旁邊以防 他路滑跌倒 1.推輪椅走在馬托後面 馬托的母親自在的走在後面 沒有幫忙 背書包 媽媽的協助 2.收好輕便輪椅遞給女司機 彼此笑著招呼 很熟悉的模樣 3.馬托復健有成後 她仍然一派從容走在後面 有時 連輪椅都 沒帶 1.回應同伴的招呼 2.每周兩天復健 而且以每天這一段搭校車的路做練習 愈走愈 馬托自己 穩 甚至跑了幾步 3.態度開朗 走路愈來愈穩 不做例外的那一個 他要跟大家一 樣 開開心心地排隊 聊天 附件四 公平或不公平對待 對身心障礙者的看法 (合理或不合理)差別待遇 公平不公平 附件四_1 公平或不公平對待 參考答案 對身心障礙者的看法 遭受詛咒 前世為惡 許多人漠不關心 愈來愈重視身心障礙者 的權益 (合理或不合理)差別待遇 以特殊的眼光看待他們 不願意與他們 為伍或以言語侮辱 漠視身心障礙者 無障礙空間的規畫未 必真的符合身心障礙人士所需 公平不公平 不公平 不公平 增設無障礙設施 殘障廁所 專用道及 停車位 低底盤公車 導盲磚 許多社 公平 會褔利基金會 117

124 對身心障礙者的看法 (合理或不合理)差別待遇 公平不公平 1.一個溫和有禮的社會 一個無障礙空 許多人努力要彌補他的 天生缺憾 彷彿讓他承 擔肢體不便是大家的失 誤 間規畫完善的城市 2.孩子們的表情行動讀到和善 禮貌 不 會取笑身心障礙者 或以特殊的眼光 看待他們 3.馬托雖雙腳無力 但隨時有人當他的 腳 能夠適時給予協助 118 公平

125 附件五 世界人權宣言 1.我們天生自由而平等 2.不要有差別待遇 3.生存的權利 4.不要有奴隸制度 5.沒有折磨 6.不管到哪裡 你都有權利 7.法律之前 我們都是平等的 8.你的人權受到法律的保護 9.沒有不公平的拘留 10.審判的權利 11.直到被證明有罪之前 我們都是清白的 12.隱私的權利 13.行動的自由 14.尋求安全居所的權利 15.有國籍的權利 16.結婚與家庭 17.擁有屬於你自己東西的權利 18.思想的自由 19.表達的自由 20.公眾集會的權利 21.民主的權利 22.社會保障 23.工作者的權利 24.玩的權利 25.所有人都有食物與居所 26.接受教育的權利 27.著作權 28.一個自由而公平的世界 29.責任 30.沒有人可以剝奪你的人權 出處 119

126 9.跨領域之融入示例 9.2 永續發展-環境教育議題示例 議題在國中階段的學習目標 永續發展的內涵是人類對工業 經濟 及科技發展的反思與未來發展的規劃 其核心的 概念是世代正義與社會正義 而主要內涵是生態環境 社會文化 及經濟發展的平衡考量 國中階段對於永續發展的學習目標包括 了解永續發展的意義 環境 社會 與經濟的均衡 發展 與原則 了解聯合國推動永續發展的背景與趨勢 及了解世界人口數量增加 糧食供 給與營養的永續議題 示例設計的構想 環境教育 國語文+英語文+數學 主題名稱 永續發展 禮運大同篇 1. 永續發展的意義 2. 禮運大同篇的永 續發展涵意 Earth Summit 1. Earth Summit 2. Severn Suzuki s speech in Earth Summit 成長的極限 1. 世界人口的趨勢 2. 貧窮的定義 比 例與趨勢 圖 9-1 永續發展-教材組織圖 示例設計的主要內容 本示例的主要內容包括藉由國語文閱讀及講解聯合國永續發展的意涵及 禮運大同篇 的理念和意義 使學習者了解永續發展的原意以及傳統中華文化在 禮運大同篇 所呈現的 永續發展的涵義 經由英語文的影像教學 認識 Severn Shuzuki 在聯合國地球高峰會的演講 以及地球高峰會的源起 成果及影響 本示例應用數學的學習內容--統計數據 及表格內容 及趨勢的分析 探究世界人口趨勢及國際貧窮的問題 120

127 9.2.4 示例設計的實施與評量 本示例的教學設計主要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 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及發表 並由 教師帶領課程總結及反思 搭配的評量策略是記錄小組討論及發表的內容 以及各個學習單 元的學習單 進而以質性資料分析 評估學生的學習效益及對教學設計的接受程度 示例試教的省思 對永續發展而言 教育是關鍵 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中提到 教育在永續發展 的推動及培養個人思考環境與發展議題的能力方面 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達成環 境與倫理上的覺知 價值與態度 技能及行為等 以學習者為中心 注重系統性思考和解 決問題的能力 藉由環境教育議題融入和跨領域主題式協同教學 為 107 新課綱彈性學習課 程帶來新的方向 亦是 21 世紀課程發展趨勢 121

128 環境議題融入國中階段國語文 英語文 數學之示例 主題/單元名稱 永續發展 實施年級 設計者 張子超 七年級 節數 3 節 135 分鐘 領域/科目: 單一領域融入 實施類別 共 課程實施 校訂必修/選修 跨領域融入 時間 領域/科目: 團體活動時間 彈性學習課程/時間 總綱核心素養 E-C3 具備理解與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的素養 並認識與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國-J-C1 透過文本選讀 培養 道德觀 責任感 同理心 並能觀察生 活環境 主動關 懷社會 增進對公共議題的 環C1能主動關注與環境相關的公 興趣 共議題 並積極參與相關的社 英-J-C3 具備基本的世界觀 會活動 關懷自然生態與人類 核心 能以簡易英語介紹國內外主 核心 素養 要節慶習俗及風土民情 並 素養 環C3能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 關 加以比較 尊重 接納 心全球議題及國際情勢 發展 數 -C1 具 備 立 基 於 證 據 的 態 國際理解 多元文化價值觀與 世界和平的胸懷 度 建構可行的論述 並發 領域/ 永續發展 展和他人理性溝通的素養 議 學習 成為理性反思與道德實踐的 題 重點 公民 Cb-IV-2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 個人與家庭 鄰里 國族及 其他社群的關係 Cc-IV-1 各類文本中的異數 學習 信仰 思想等文化內涵 學習 表現 3-IV-15能分析及判斷文章內 容 了解敘述者的觀點 態 度及寫作目的 6-IV-4 樂於 接觸 課外的英語 多元素材 如歌曲 英語學 122 主題 永續發展

129 習雜誌 漫畫 短片 廣播 網路等 8-IV-5 能具有基本的世界觀 d-iv-1 理解常用統計圖表 並 能運用簡單統計量分析資料 的特性及使用統計軟體的資 訊表徵 與人溝通 Ad-IV-1篇章的主旨 結構 寓 環J4 了解永續發展的意義 環 意與分析 學習 內容 境 社會 與經濟的均衡發展 Ae-IV-16 敘述者的觀點 態度 及寫作目的 D-7-2 統計數據 用平均數 實質 內涵 中位數及眾數描述一組資料 與原則 環J5 了解聯合國推動永續發展的 背景與趨勢 環J6 了解世界人口數量增加 糧 食供給與營養的永續議題 的特性 了解地球高峰會與永續發展的趨勢 學習目標 了解永續發展的理念與意義 了解地球人口增加 貧窮議題與永續發展的關連 教學資源 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 時間 備註 活動一 Earth Summit 一 介紹 1992 年在里約舉行的地球高峰會(Earth 5 分鐘 Summit) 在全球各國領袖 非政府組織 企業家 媒體 共同參與 提出以跨世代正義為核心的永續發 展 強調以生態保育和社會正義為前提的人類發 展 會議中 12 歲的 Severn Suzuki 以兒童代表的 身分進行演說 六分鐘的演講 精彩動人 媒體的 標題是 讓全球沉靜的六分鐘(Silence the world for 6 minutes) 二 影片討論:觀賞 Severn Suzuki 的六分鐘演講 10 分鐘 附件一 Severn Suzuki 12 years old when she spoke at 教學網 the UN Earth Summit 1992, appealing to world 站: 123

130 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 時間 備註 leaders to make world a better place for her be.com/watch?v=ojj generation to inherit. GuIZVfLM 三 閱讀原文 詳見附件一之黑體字 15 分鐘 四 小組討論及發表 Do you concern about the following issues and why? How to fix the holes in our ozone layer? How to bring salmon back up a dead stream? How to bring back an animal now extinct? How to bring back forests that once grew where there is now desert? 五 總結與反思 15 分鐘 Inspiration of Severn Suzuki s presentation The meaning of Earth Summi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ldren and adult s views of world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sustainability. 活動二 禮運大同篇 一 課前活動 學生分組上網蒐集 我們共同的未來 這份報告 二 發表對 我們共同的未來 報告的看法 (一)這是一份是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關於人類未來的 報告 於 1987 年 4 月出版 以 永續發展 為基本 綱領 以豐富的資料論述了當今世界環境與發展方面 存在的問題 提出了處理這些問題的具體的和現實的 行動建議 (二)討論報告中關於 永續發展 三個觀點的看法 1.環境危機 能源危機和發展危機不能分割 2.地球的資源和能源遠不能滿足人類發展的需要 3.必須為當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變發展模式 分鐘

131 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 時間 三 閱讀 禮運大同篇 備註 20 分鐘 禮運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 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 故人不 獨親其親 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 壯有所用 幼有 所長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男有分 女有歸 貨 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 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 盜竊亂賊而不作 故外戶而不閉 是謂大同 (一)小組討論與發表 1. 禮運大同篇 所揭示的大同世界與 我們共同的未 來 所提出的永續發展有何異同 2. 禮運大同篇 對社會發展的看法 3. 禮運大同篇 對生態環境的看法 四 總結與反思 5 分鐘 (一)永續發展的理念與發展 (二)中西文化對人類發展的觀點 (三)永續發展概念的啟發與實踐 活動三 成長的極限 附件二 一 地球的極限 5 分鐘 地球宛如是一艘在宇宙中飛行的太空船 她所乘載 的資源是有限的 而且可居住的空間也是固定的 隨著 地球上的人類數量持續的增加 會不會對地球的生態環 境和經濟發展造成衝擊呢 二 數字會說話 30 分鐘 (一)1970 年的 成長的極限 與馬爾薩斯的 人口論 都是在討論人口增加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閱讀人口數 量趨勢的表和圖人口發展的趨勢 探討下列問題 1.現在世界人口數約幾億 2.五十年前(1966)的人口數有多少 3.最近三十年 每年大約增加多少人口 4.如果維持這個速度 預估甚麼時候會達到 100 億的 人口數 125 附件三

132 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 時間 (二)閱讀貧窮線與貧窮人數 探討下列問題 1.貧窮線的意義為何 2.絕對貧窮與相對貧窮的意義與差別 3.比較貧窮線與物質匱乏的意義與差別 美元相當於多少新台幣 如何使用才能維持一天 的生活需要 三 總結與反思 (一)人口數量的增長趨勢與貧窮議題 人類發展的關聯 (二)貧窮議題對人類發展 永續發展 的影響 分鐘 備註

133 附件一 Full Text of Severn Suzuki s speech at the U.N. Earth Summit in Rio de Janeiro in 1992: Hello, I m Severn Suzuki speaking for E.C.O. The Environmental Children s Organization. We are a group of twelve and thirteen-year-olds from Canada trying to make a difference: Vanessa Suttie, Morgan Geisler, Michelle Quigg and me. We raised all the money ourselves to come six thousand miles to tell you adults you must change your ways. Coming here today, I have no hidden agenda. I am fighting for my future. Losing my future is not like losing an election or a few points on the stock market. I am here to speak for all generations to come. I am here to speak on behalf of the starving children around the world whose cries go unheard. I am here to speak for the countless animals dying across this planet because they have nowhere left to go. We cannot afford to be not heard. I am afraid to go out in the sun now because of the holes in the ozone. I am afraid to breathe the air because I don t know what chemicals are in it. I used to go fishing in Vancouver with my dad, until just a few years ago, we found the fish full of cancers. And now we hear about animals and plants going extinct every day vanishing forever. In my life, I have dreamt of seeing the great herds of wild animals, jungles and rain forests full of birds and butterflies, but now I wonder if they will even exist for my children to see. Did you have to worry about these little things when you were my age? All this is happening before our eyes and yet we act as if we have all the time we want and all the solutions. I m only a child and I don t have all the solutions, but I want you to realize, neither do you! * You don t know how to fix the holes in our ozone layer. * You don t know how to bring salmon back up a dead stream. * You don t know how to bring back an animal now extinct. * And you can t bring back forests that once grew where there is now desert. If you don t know how to fix it, please stop breaking it! Here, you may be delegates of your governments, business people, organizers, reporters or politicians but really you are mothers and fathers, brothers and sister, aunts and uncles and all of you are somebody s child. 127

134 I m only a child yet I know we are all part of a family, five billion strong, in fact, 30 million species strong and we all share the same air, water and soil borders and governments will never change that. I m only a child yet I know we are all in this together and should act as one single world towards one single goal. In my anger, I am not blind, and in my fear, I am not afraid to tell the world how I feel. In my country, we make so much waste, we buy and throw away, buy and throw away, and yet northern countries will not share with the needy. Even when we have more than enough, we are afraid to lose some of our wealth, afraid to share. In Canada, we live the privileged life, with plenty of food, water and shelter we have watches, bicycles, computers and television sets. Two days ago here in Brazil, we were shocked when we spent some time with some children living on the streets. And this is what one child told us: I wish I was rich and if I were, I would give all the street children food, clothes, medicine, shelter and love and affection. If a child on the street who has nothing, is willing to share, why are we who have everything still so greedy? I can t stop thinking that these children are my age, that it makes a tremendous difference where you are born, that I could be one of those children living in the favelas of Rio; I could be a child starving in Somalia; a victim of war in the Middle East or a beggar in India. I m only a child yet I know if all the money spent on war was spent on ending poverty and finding environmental answers, what a wonderful place this earth would be! At school, even in kindergarten, you teach us to behave in the world. You teach us: * not to fight with others, * to work things out, * to respect others, * to clean up our mess, * not to hurt other creatures * to share not be greedy. Then why do you go out and do the things you tell us not to do? 128

135 Do not forget why you re attending these conferences, who you re doing this for we are your own children. You are deciding what kind of world we will grow up in. Parents should be able to comfort their children by saying everything s going to be alright, we re doing the best we can and it 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 But I don t think you can say that to us anymore. Are we even on your list of priorities? My father always says You are what you do, not what you say. Well, what you do makes me cry at night. You grown ups say you love us. I challenge you, please make your actions reflect your words.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Be Sociable, Share! 附件二 世界人口史 年 人口 成長率 N/A % % % % % % % % % % % % % % % % % % 129

136 年 人口 成長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0

137 年 人口 成長率 % % % % % % % % % % % % % % % % % 附件三 你對貧窮知多少 絕對貧窮 Absolute Poverty 採用一個以客觀方法界定 可滿足維生或基本生活需要的 物品和服務水準 未能達到這個水準的 便被界定為貧窮 相對貧窮 Relative Poverty 對於社會上一般人的日常生活 如缺乏相關的食用 社交活動 生活條件及享受等資源 便屬貧窮 貧窮線 Poverty Line 以貨幣單位量度貧窮的方法 但定義會受不同社會因素影 響 世界銀行 以每日收入低於 1.90 美元為絕對貧窮線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OECD)則以家庭可支配相等收入中位的一半(50%)為相對貧窮線 物質匱乏 Material Deprivation 愛爾蘭政府於 2007 年修訂了匱乏指標 以更 適當地反映現行的生活水準 特別著重加入反映社會共融和參與的專案 原本的量度 在 8 個專案的列表中缺乏一個或以上即屬貧窮 修訂後 改為在以下 11 個項目的列 131

138 表中缺乏兩個或以上即屬貧窮 清單包括 1. 兩雙完好的鞋子 2. 一件溫暖而防水的外套 3. 可以購買新衣 而不是二手衣服 4. 每兩天可以進食有肉類 雞或魚 或相等水準的素食 的餐一次 5. 每週可以吃烤肉或相等水準的食物一次 6. 過去 12 個月不致因缺乏金錢而不開動暖氣 7. 能令居所足夠溫暖 8. 每年至少一次為家人或朋友購買禮物 9. 可更換破爛的家具 10. 每月可以跟家人或朋友一同進餐或喝酒一次 11. 最近兩星期內 曾有一個早上 下午或晚上出外消遣 國際貧窮線的定義 收入低於 1.90 美元 全球生活費低於國際貧窮線的人口 9 億人(世界銀行 2012 年) 132

139 9.4 波濤洶湧的南海問題-海洋教育議題示例 議題在高中階段的學習目標 本示例符應自然科學領域學習目標與內容 學生能從日常經驗 科技運用 社會中的科 學相關議題 學習活動 自然環境 書刊及網路媒體中 進行有計畫 有條理的多方觀察 進而能察覺南海主權爭議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所獲得的科學資訊抱持批判的態度 審慎檢視 其真實性與可靠度 並且了解節用海洋資源與合理開發 可以降低人類對地球環境的影響 以達到永續發展 尤其南海富有漁業與海底資源 南海周圍各國在這個區域爭議不斷 因此 永續發展必須同時在經濟 生態 文化與政策四個面向上均衡進展 本示例可結合全民國防 教育的學習目標與內容 學生能舉例說明全球與亞太區域安全情勢地位與重要安全議題 並 評述對於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且強化臺灣海洋利益與軍事地緣價值 示例設計的構想 圖 9-2 波濤洶湧的南海問題-教材組織圖 示例設計的主要內容 本示例關於海洋教育含有兩個學習主軸 分別為海洋社會與海洋資源 南海獨特的地理 位置且我國擁有南海最大島嶼-太平島的主權 然而南海區域與東南亞一些國家經濟海域重疊 尤其在南海分布的島嶼 群礁各國紛爭不休 加上南海區域擁有豐富的地質資源 更是各國 133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兒 歌 內 容 分 析 ~ 以 台 灣 省 教 育 廳 發 行 之 大 單 元 活 動 設 計 內 之 兒 歌 為 例 ~ 摘 要 82 76 158 一 兒 歌 類 目 的 分 布 情 形 ( ) 26 23 22 16 61 38.6 16.5 ( )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79 第 二 節 研

More information

類 別 三 方 法 四 材 法 與 實 習 原 理 必 修 2 2 發 展 與 設 計 必 修 2 2 習 評 量 必 修 2 2 輔 導 原 理 與 實 務 2 2 班 級 經 營 必 修 2 2 媒 體 與 運 用 2 2 實 習 必 修 2 2 國 民 小 語 文 材 法 國 民 小 國 語

類 別 三 方 法 四 材 法 與 實 習 原 理 必 修 2 2 發 展 與 設 計 必 修 2 2 習 評 量 必 修 2 2 輔 導 原 理 與 實 務 2 2 班 級 經 營 必 修 2 2 媒 體 與 運 用 2 2 實 習 必 修 2 2 國 民 小 語 文 材 法 國 民 小 國 語 國 立 屏 東 大 國 民 小 師 師 資 職 前 專 業 科 目 及 一 覽 表 部 103 年 1 月 24 日 臺 師 二 字 第 1030010873 號 函 同 意 核 定 本 校 103 年 11 月 12 日 103 年 度 第 1 期 第 1 次 委 員 會 議 修 正 通 過 原 名 稱 : 國 立 屏 東 大 國 民 小 師 師 資 職 前 專 業 科 目 及 一 覽 表 本 校

More information

桃園市104年國民中學新進教師甄選各校複試方式及需求表

桃園市104年國民中學新進教師甄選各校複試方式及需求表 桃 園 市 105 年 國 民 中 學 新 進 教 師 甄 選 各 校 複 試 方 式 及 需 求 表 編 號 校 名 教 評 會 審 查 方 式 及 學 校 需 求 備 註 1 2 桃 園 青 溪 ( 一 ) 口 試 80% 是 否 符 合 學 校 需 求 度 20% 具 數 學 專 長 者 為 佳 ( 一 ) 口 試 70% 是 否 符 合 學 校 需 求 度 30 % 需 擔 任 資 源 班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07

Microsoft Word - ch07 五 本 要 點 補 助 款 之 請 撥 及 核 結, 依 下 列 規 定 辦 理 : ( 一 ) 補 助 經 費 由 本 署 直 接 撥 付 至 地 方 政 府 經 費 代 管 學 校 及 其 他 學 校 ( 二 ) 聯 絡 處 及 校 外 會 應 檢 附 收 據, 向 經 費 代 管 學 校 或 地 方 政 府 辦 理 核 銷, 原 始 支 出 憑 證 由 經 費 核 銷 單 位 留 存 備 查

More information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四 增 進 認 知 體 驗 五 提 升 語 言 層 次 六 激 發 創 造 力 發 展 88 肆 幼 兒 在 積 木 遊 戲 上 的 發 展 過 程 86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20 90 066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20 90 066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專 題 研 究 法 律 與 法 制 探 析 中 國 大 陸 現 行 土 地 估 價 法 律 制 度 體 系 探 析 中 國 大 陸 現 行 土 地 估 價 法 律 制 度 體 系 A Study on the Legal Framework of Real Estate Appraisal in China 蔣 國 基 * (Chiang, Kuo-chi) 香 港 鴻 裕 公 司 法 務 長 摘

More information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法 律 學 系 學 士 班 基 礎 科 目 一 覽 表 101 學 年 度 入 學 學 生 適 用 科 目 名 稱 必 規 定 第 一 學 年 第 二 學 年 第 三 學 年 第 四 學 年 群 學 分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備 註 ( 先 修 科 目 ) 刑 法 ( 一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刑 法 ( 二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 先 修 刑 法 ( 一 ) 刑 事

More information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95 年 訂 定 96 年 11 月 修 正 97 年 10 月 修 正 100 年 2 月 修 正 101 年 4 月 修 正 102 年 1 月 修 正 103 年 4 月 修 正 103 學 年 度 入 學 新 生 適 用, 舊 生 可 比 照 適 用 1. 研 究 生 須 於 入 學 後 第 二 學 期 開 學 前 選 定 指 導 教 授, 經 課 程 委 員 會 認 定 後 方 得 繼 續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二 零 一 零 年 財 政 年 度 施 政 報 告 目 錄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政 府 前 言...7 協 調 發 展, 和 諧 共 進 施 政 安 排 闡 述...11...12...17...18...20...24 結 語...25 目 錄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政 府 二 零 一 零 年 財 政 年 度 施 政 方 針 摘 要 行 政 法 務 範

More information

「家加關愛在長青」計劃完成表現及評估報告

「家加關愛在長青」計劃完成表現及評估報告 - 1 - - 2 - - 3 - - 4 - 註 一 一 般 義 工 : 任 何 人 志 願 貢 獻 個 人 時 間 及 精 神, 在 不 為 任 何 物 質 報 酬 的 情 況 下, 為 改 進 社 會 而 提 供 服 務, 時 數 不 限 ( 參 考 香 港 義 務 工 作 發 展 局 之 定 義 ) 註 二 核 心 義 工 : 由 於 建 立 社 會 資 本 所 重 視 的 是 網 絡 的

More information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諮 心 組 職 涯 領 域 與 生 涯 徑 路 圖 一 職 涯 領 域 以 下 為 本 所 畢 業 生 就 業 相 關 領 域 與 簡 介 說 明, 各 類 別 修 課 事 項 之 說 明 請 參 照 頁 碼 欄 位, 並 翻 至 該 頁 詳 讀 其 說 明, 以 作 為 未 來 就 業 與 修 業 課 程 安 排 之 參 考 此 外, 同 學 在 思 索 未 來 實 習 或 工 作 之 機 構 時,

More information

篇 考 績 察 事 條 例 有 關 額 外 給 與 考 績 獎 金 之 規 定 待 遇 俸 給 現 行 俸 給 及 各 項 加 給 危 勞 降 齡 退 休 具 有 危 險 及 勞 力 等 特 殊 性 質 職 務 降 低 退 休 年 齡 規 定 察 陞 遷 資 積 計 分 察 局 內 部 請 調 或 陞 職, 資 積 計 分 作 業 察 定 期 請 調 作 業 基 層 定 期 請 調 及 特 殊 困

More information

0042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工 程 科 學 及 海 洋 工 程 學 系 國 文 x1.00 英 文 x1.00 數 學 甲 x1.00 物 理 x1.00 化 學 x1.00 14 390.90 ***** ----- ----- ----- 0043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材 料 科 學

0042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工 程 科 學 及 海 洋 工 程 學 系 國 文 x1.00 英 文 x1.00 數 學 甲 x1.00 物 理 x1.00 化 學 x1.00 14 390.90 ***** ----- ----- ----- 0043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材 料 科 學 104 學 年 度 大 學 考 試 入 學 分 發 各 系 組 最 低 及 錄 取 人 數 一 覽 表 0001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國 文 x1.50 英 文 x1.25 數 學 乙 x1.00 歷 史 x1.25 地 理 x1.00 32 464.48 ***** 497.24 ----- ----- 0002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外 國 語 文 學 系 國 文 x1.25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附 件 一 公 務 員 資 歷 組 別 I. 資 歷 組 別 及 名 稱 資 歷 組 別 名 稱 1 無 需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2 中 學 會 考 證 書 第 一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的 第 二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並 具 相 當 經 驗 的 3 高 級 文 憑 及 文 憑 第 一 組 : 高 級 文 憑 第 二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第 四 章 - 試 分 別 說 明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與 序 向 邏 輯 電 路 之 定 義 解 :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由 基 本 邏 輯 閘 所 組 成 的 此 種 邏 輯 電 路 之 輸 出 為 電 路 所 有 輸 入 的 組 合 因 此 輸 出 狀 態 可 完 全 由 目 前 之 輸 入 來 決 定 而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之 示 意 圖 如 圖 所 a 示 ; 而 序 向 邏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附件_table1020328

Microsoft Word - 附件_table1020328 表 1-1: 課 程 名 稱 學 分 數 開 課 時 間 修 訂 表 原 課 程 名 稱 修 改 後 課 程 名 稱 學 分 數 護 理 助 產 學 I 進 階 護 理 助 產 學 I 護 理 助 產 學 II 進 階 護 理 助 產 學 II 護 理 助 產 學 實 習 進 階 護 理 助 產 學 實 習 6 表 1-: 課 程 名 稱 開 課 時 間 修 訂 表 課 程 名 稱 原 開 課 學

More information

四 修 正 幼 兒 園 師 資 類 科 應 修 學 分 數 為 四 十 八 學 分, 並 明 定 學 分 數 抵 免 之 相 關 規 定 及 規 範 修 習 幼 兒 園 教 育 專 業 課 程 之 最 低 年 限 ( 修 正 條 文 第 五 條 ) 五 發 給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四 修 正 幼 兒 園 師 資 類 科 應 修 學 分 數 為 四 十 八 學 分, 並 明 定 學 分 數 抵 免 之 相 關 規 定 及 規 範 修 習 幼 兒 園 教 育 專 業 課 程 之 最 低 年 限 ( 修 正 條 文 第 五 條 ) 五 發 給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公 告 及 送 達 教 育 部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11 月 21 日 臺 教 師 ( 二 ) 字 第 1030167058A 號 主 旨 : 預 告 修 正 幼 稚 園 及 托 兒 所 在 職 人 員 修 習 幼 稚 園 教 師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課 程 辦 法 草 案 依 據 : 行 政 程 序 法 第 一 百 五 十 一 條 第 二 項 準 用 第 一 百 五 十 四 條

More information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生 態 環 境 產 生 很 嚴 重 的 傷 害, 為 確 保 農 業 的 永 續 發 展 與 安 全

More information

0040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機 械 工 程 學 系 國 文 x1.00 英 文 x1.00 數 學 甲 x1.00 物 理 x1.00 化 學 x1.00 25 406.30 **** ----- ----- ----- 0041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化 學 工 程 學 系 國 文 x1.

0040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機 械 工 程 學 系 國 文 x1.00 英 文 x1.00 數 學 甲 x1.00 物 理 x1.00 化 學 x1.00 25 406.30 **** ----- ----- ----- 0041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化 學 工 程 學 系 國 文 x1. 103 學 年 度 大 學 考 試 入 學 分 發 各 系 組 最 低 及 錄 取 人 數 一 覽 表 0001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國 文 x1.50 英 文 x1.25 數 學 乙 x1.00 歷 史 x1.25 地 理 x1.00 32 493.40 **** ----- ----- ----- 0002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外 國 語 文 學 系 國 文 x1.25

More information

16

16 序 1 16 序 2 KK KK KK KK KK KK 溫 溫 KK KK 周 婉 芬 博 士 2016 年 5 月 前 言 平 安 健 康 便 好 了 16 10 ICU ICU 26 300 26 10 ICU ICU 曾 錦 強 2016 年 5 月 目 錄 Chapter 1 家 庭 親 子 關 係 1.1 多 存 款 入 關 係 戶 口 2 1.2 不 傷 關 係 管 學 業 12 1.5

More information

2 工 礦 衛 生 技 師 證 明 文 件 者 火 災 學 消 防 法 規 警 報 系 統 消 防 安 全 設 備 專 技 人 員 專 門 職 業 及 技 術 人 員 高 等 考 試 技 師 考 試 高 考 ( 專 技 ) 專 科 三 高 等 檢 定 相 當 類 科 及 格 者 四 消 防 設 備

2 工 礦 衛 生 技 師 證 明 文 件 者 火 災 學 消 防 法 規 警 報 系 統 消 防 安 全 設 備 專 技 人 員 專 門 職 業 及 技 術 人 員 高 等 考 試 技 師 考 試 高 考 ( 專 技 ) 專 科 三 高 等 檢 定 相 當 類 科 及 格 者 四 消 防 設 備 公 共 衛 生 學 系 相 關 公 職 報 考 資 格 以 下 資 料 係 作 為 報 名 之 參 考, 最 終 仍 須 經 考 選 部 應 考 資 格 審 查 通 過 為 準 類 科 別 種 類 名 稱 等 級 學 歷 資 格 應 考 資 格 特 殊 限 制 條 件 專 技 人 員 專 門 職 業 及 技 術 人 員 高 等 暨 普 通 消 防 設 備 人 員 高 考 ( 專 技 ) 專 科 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臺 灣 集 中 保 管 結 算 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辦 理 認 購 ( 售 ) 權 證 帳 簿 劃 撥 作 業 配 合 事 項 部 分 條 文 修 正 條 文 對 照 表 附 件 1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五 章 認 購 ( 售 ) 權 證 之 權 利 行 使 第 一 節 認 購 權 證 採 證 券 給 付 或 以 證 券 給 付 之 認 購 權 證 發 行 人 得 選

More information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台 中 市 財 團 法 人 光 華 高 級 工 業 職 業 學 校 專 業 科 目 -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教 案 本 適 用 科 別 : 機 械 科 製 圖 科 編 寫 單 位 : 光 華 高 工 機 械 製 圖 科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民 主 黨 0 9-1 0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1 2002 1 2 2 0 0 5 2 0 1 2 1 2 0. 5 3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前 言 民 主 黨 0 9-1 0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1 2002 1 2 2 0 0 5 2 0 1 2 1 2 0. 5 3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前 言 民 主 黨 0 9-1 0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1 2002 1 2 2 0 0 5 2 0 1 2 1 2 0. 5 3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目 錄 前 言... 1 政 治 1....5 2....7 3....8 4....9 5....10 經 濟 6....12 7....13 8....14 9....15 10....16 11....17

More information

<30332EAAFEA5F3A440A142A447A142A454A142A57CA147BEC7A5CDB14DB77EC3D2B7D3BEC7B2DFA661B9CF2E786C73>

<30332EAAFEA5F3A440A142A447A142A454A142A57CA147BEC7A5CDB14DB77EC3D2B7D3BEC7B2DFA661B9CF2E786C73> 嶺 東 科 技 大 學 財 務 金 融 系 日 四 技 學 生 專 業 學 習 地 圖 02 年 6 月 28 日 0 學 年 度 第 二 學 期 財 務 金 融 系 課 程 委 會 議 通 過 名 稱 微 積 分 ( 一 ) 微 積 分 ( 二 ) 個 體 經 濟 學 商 業 套 裝 軟 體 ( 二 ) 應 用 統 計 學 ( 一 ) 期 貨 與 選 擇 權 國 際 - 管 理 學 保 險 學 商

More information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學 績 效 考 評 辦 法 修 正 對 照 表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二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日 教 育 部 臺 教 授 國 部 字 第 1020118431A 號 令 修 正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任 期 考 評 辦 法, 名 稱 並 修 正 為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More information

2.報考人數暨錄取或及格率按類科分_1試

2.報考人數暨錄取或及格率按類科分_1試 103 年 公 務 人 員 高 等 考 試 三 級 考 試 暨 普 通 考 試 ( 含 公 職 類 科 第 一 試 ) 報 考 人 數 暨 錄 取 或 及 格 率 按 類 科 分 報 考 人 數 到 考 人 數 類 科 別 需 用 人 數 錄 取 標 準 % % % % 錄 取 或 及 格 人 數 到 考 率 (%) 錄 取 或 及 格 率 (%) % % 總 到 考 率 總 及 格 率 119,959

More information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生 態 環 境 產 生 很 嚴 重 的 傷 害, 為 確 保 農 業 的 永 續 發 展 與 安 全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附表二-1030714

Microsoft Word - 附表二-1030714 六 條 附 表 公 特 種 應 目 表 壹 本 表 每 年 所 設 類, 仍 需 配 合 當 年 任 用 需 求 予 以 設 置 貳 類 普 通 目 為 : 及 四 國 文 ( 作 文 公 文 與 測 驗 ) 其 占 分 比 重, 分 為 作 文 占 百 分 之 六 十, 公 文 測 驗 占 百 分 之 十, 時 間 小 時 五 國 文 ( 包 括 公 文 格 式 用 語 ) 採 測 驗 式 題,

More information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國 立 高 雄 大 學 東 亞 語 文 學 系 大 學 部 修 業 規 則 (104 學 年 後 入 學 學 生 適 用 ) 修 正 對 照 表 條 文 修 正 後 條 文 原 條 文 備 註 第 二 條 第 三 條 第 四 條 第 五 條 大 學 部 104 學 年 度 入 學 學 生 大 四 上 下 皆 未 選 擇 校 外 實 習 I 及 校 外 實 習 Ⅱ 者 畢 業 學 分 為 128 學

More information

人 們 在 為 生 活 空 間 中 的 物 品 選 擇 色 彩 時, 不 自 覺 地 會 反 應 出 大 腦 對 色 彩 的 解 釋, 設 計 師 若 能 掌 握 色 彩 所 隱 藏 的 訊 息, 便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並 創 造 出 極 具 魅 力 的 產 品 視 覺 對 知 覺 的 影 響

人 們 在 為 生 活 空 間 中 的 物 品 選 擇 色 彩 時, 不 自 覺 地 會 反 應 出 大 腦 對 色 彩 的 解 釋, 設 計 師 若 能 掌 握 色 彩 所 隱 藏 的 訊 息, 便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並 創 造 出 極 具 魅 力 的 產 品 視 覺 對 知 覺 的 影 響 色 彩 是 人 的 視 覺 機 制 所 創 造 出 來 用 以 探 究 環 境 的 工 具, 它 不 僅 能 提 供 辨 識 的 作 用, 還 具 有 知 覺 與 文 化 上 的 意 涵, 並 能 引 發 強 烈 到 超 越 理 智 的 情 緒 反 應, 對 人 類 的 生 活 影 響 十 分 深 遠 2120 21 3 30 20109453 人 們 在 為 生 活 空 間 中 的 物 品 選 擇

More information

職能基準

職能基準 專 案 管 理 專 員 基 準 基 準 代 碼 基 準 名 稱 BGM2421-002 職 類 ( 擇 一 填 寫 ) 職 業 專 案 管 理 專 員 所 屬 類 別 職 類 別 企 業 經 營 管 理 / 一 般 管 理 職 類 別 代 碼 BGM 職 業 別 組 織 及 政 策 管 理 專 業 人 員 職 業 別 代 碼 2421 行 業 別 專 業 科 學 及 技 術 服 務 業 / 企 業

More information

第 二 章 基 本 法 是 協 調 內 地 與 香 港 地 區 法 律 衝 突 的 基 本 法 律 第 一 節 基 本 法 的 性 質 與 特 點 55 一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基 本 法 是 全 國 性 法 律 55 二 基 本 法 是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憲 法 性 的 法 律

第 二 章 基 本 法 是 協 調 內 地 與 香 港 地 區 法 律 衝 突 的 基 本 法 律 第 一 節 基 本 法 的 性 質 與 特 點 55 一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基 本 法 是 全 國 性 法 律 55 二 基 本 法 是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憲 法 性 的 法 律 目 錄 原 序 修 訂 本 序 i iv 導 論 中 國 恢 復 對 香 港 行 使 主 權 後 中 國 內 地 與 香 港 地 區 的 法 律 衝 突 與 協 調 一 中 國 恢 復 對 香 港 行 使 主 權, 並 沒 有 改 變 香 港 仍 然 是 一 個 與 中 國 內 地 實 行 不 同 法 律 和 法 律 制 度 的 獨 立 法 律 區 域 的 事 實 1 二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More information

前 項 第 三 款 所 定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驗 證 基 準, 如 附 件 一 第 七 條 驗 證 機 構 受 理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之 驗 證, 應 辦 理 書 面 審 查 實 地 查 驗 產 品 檢 驗 及 驗 證 決 定 之

前 項 第 三 款 所 定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驗 證 基 準, 如 附 件 一 第 七 條 驗 證 機 構 受 理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之 驗 證, 應 辦 理 書 面 審 查 實 地 查 驗 產 品 檢 驗 及 驗 證 決 定 之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驗 證 管 理 辦 法 (101.06.07 修 正 ) 第 一 條 本 辦 法 依 農 產 品 生 產 及 驗 證 管 理 法 ( 以 下 簡 稱 本 法 ) 第 五 條 第 二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第 二 條 本 辦 法 用 詞, 定 義 如 下 : 一 生 產 廠 ( 場 ): 指 在 國 內 生 產 加 工 分 裝 或 流 通 有 機

More information

WORD文書排版班教育計畫

WORD文書排版班教育計畫 國 家 文 官 學 院 105 年 度 三 階 五 段 團 隊 力 數 位 學 專 班 訓 練 計 畫 一 緣 起 : 國 家 文 官 學 院 為 因 應 數 位 學 趨 勢 並 提 升 訓 練 成 效, 自 92 年 4 月 起 正 式 建 置 文 官 e 學 苑 學 網 站, 與 開 發 數 位 線 上 課 程, 提 供 公 務 人 員 豐 富 多 元 的 數 位 學 內 容, 並 在 各 項

More information

CHRISTIAN ALLIANCE CHENG WING GEE COLLEGE

CHRISTIAN ALLIANCE CHENG WING GEE COLLEGE 宣 道 會 鄭 榮 之 中 學 科 目 : 通 識 教 育 科 教 學 進 度 表 2015-16 級 別 : 中 ( 六 ) 級 編 寫 人 姓 名 : 黃 志 偉 老 師 其 他 任 教 老 師 : 黃 愛 敏 老 師 譚 活 幹 老 師 顏 燕 玲 老 師 教 科 書 : 1. 雅 集 新 高 中 通 識 教 育 現 代 中 國 (2012 年 更 新 版 ) 2. 採 用 校 本 教 材 全

More information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劉 再 復 著 與 李 澤 厚 李 歐 梵 等 共 論 五 四 共 鑒 五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8 附 論 二 誰 是

More information

一、 資格條件:

一、 資格條件: 臺 灣 港 務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新 進 人 員 甄 選 規 範 交 通 部 民 國 102 年 7 月 22 日 交 人 字 第 1025010095 號 函 核 定 交 通 部 民 國 103 年 8 月 4 日 交 授 港 總 人 字 第 10300564431 號 函 核 定 修 正 交 通 部 民 國 104 年 2 月 13 日 交 授 港 總 人 字 第 10401620891

More information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綠 野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教 案 設 計 / 朱 秀 芳 老 師 28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故 事 簡 介 綠 野 仙 蹤 心 得 分 享 [99] 處 處 有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設 計 者 : 朱 秀 芳 適 用 年 級 : 授 課 時 間 :200 教 學

More information

102.6.30.xls

102.6.30.xls 之 二 資 產 負 債 權 益 展 開 表 102 年 6 月 30 日 單 位 : 新 臺 幣 千 元 資 產 會 計 項 目 展 開 項 目 現 金 及 約 當 現 金 75,497 75,497 存 放 央 行 及 拆 借 銀 178 178 同 業 透 過 損 益 按 公 允 價 值 衡 量 之 金 融 資 產 139,578 139,578 對 金 融 相 關 事 業 之 資 本 投 資

More information

廿一世紀集居環境規劃與建築型態塑造之研究

廿一世紀集居環境規劃與建築型態塑造之研究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1 第 二 節 研 究 內 容 與 方 法 2 3 4 5 第 二 章 回 顧 與 前 瞻 第 一 節 文 獻 回 顧 一 集 居 環 境 規 劃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9.

More information

配套措施5 精進高級中等學校師資人力發展

配套措施5  精進高級中等學校師資人力發展 配 套 措 施 5 精 進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師 資 人 力 發 展 方 案 5-1 提 升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教 師 教 學 品 質 實 施 方 案 壹 緣 起 教 師 是 教 育 改 革 的 核 心 人 物, 教 師 素 質 與 教 學 品 質 攸 關 教 育 改 革 的 成 敗, 因 此, 教 師 教 學 品 質 的 良 窳, 是 決 定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成 敗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773A55FA5ABAC46A9B2BDC3A5CDA7BD313034A67EA6DC313035A67E33A4EBBFECB27AA9CAA74FA5ADB5A5ABC5BEC9B1A1A7CE>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773A55FA5ABAC46A9B2BDC3A5CDA7BD313034A67EA6DC313035A67E33A4EBBFECB27AA9CAA74FA5ADB5A5ABC5BEC9B1A1A7CE> 新 北 市 政 府 衛 生 局 104 年 至 105 年 3 月 辦 理 性 別 平 等 宣 導 情 形 宣 導 方 式 ( 含 平 面 網 頁 廣 播 影 音 座 談 會 說 明 會 性 別 平 等 宣 導 文 宣 製 作 情 形 CEDAW 宣 導 情 形 宣 導 成 效 記 者 會 及 活 動 等 ) 時 間 :104 年 1 月 10 日 內 容 : 溫 柔 生 產 分 享 及 母 乳 支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104年說明會簡報-final-0923.ppt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Point - 104年說明會簡報-final-0923.ppt [相容模式] 主 任 導 師 一 年 級 導 師 系 學 會 導 師 二 年 級 導 師 教 育 專 業 課 26 學 分 教 師 資 格 檢 定 考 試 ( 每 年 3 月 ) 中 等 學 校 教 師 證 書 學 習 護 照 ( 實 地 實 習 研 習 服 務 時 數 心 霊 美 學 與 藝 術 人 文 活 動 )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書 教 師 甄 試 專 門 課 程 ( 任 教 類

More information

長跨距暨挑高建築特殊結構系統之調查分析

長跨距暨挑高建築特殊結構系統之調查分析 第 一 章 1 2 3 4 第 二 章 5 6 7 8 1. 2. 9 3. 4. 5. 6. 7. 8. 9. 10. 11.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 第 三 章 p 12 b / B 0.75 13 p 14 15 D = l 20 +10 16 17 p l D l D l D 3 p 4 3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BOOK 山 與 溪 谷 社 編 堀 內 一 雄 執 筆 蕭 雲 菁 譯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練 068 心 率 計 為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芚è¡fiè‹⁄人æŒ⁄å�¸ç¿™é€Ÿå��修訇說柔.doc

Microsoft Word - 芚è¡fiè‹⁄人æŒ⁄å�¸ç¿™é€Ÿå��修訇說柔.doc 國 民 中 小 學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綱 要 藝 術 與 人 文 學 習 領 域 修 訂 說 明 目 錄 壹 前 言 1 貳 微 調 重 點 1 參 微 調 內 容 2 肆 結 語 9 國 民 中 小 學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綱 要 藝 術 與 人 文 學 習 領 域 修 訂 說 明 壹 前 言 邁 向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臺 灣 競 爭 力, 首 重 各 項 人 才 的 優 勢,

More information

( ) 1 5 ( ) 6 37 8 11 12 16 17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29 30 32 33 37 ( ) 38 66 42 48 49 51 52 56 57 59 60 65 66 ( ) 67 89 75 76 79 80 83 84 86 87 88

( ) 1 5 ( ) 6 37 8 11 12 16 17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29 30 32 33 37 ( ) 38 66 42 48 49 51 52 56 57 59 60 65 66 ( ) 67 89 75 76 79 80 83 84 86 87 88 二 零 一 六 年 施 政 報 告 創 新 經 濟 促 進 和 諧 改 善 民 生 繁 榮 共 享 ( ) 1 5 ( ) 6 37 8 11 12 16 17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29 30 32 33 37 ( ) 38 66 42 48 49 51 52 56 57 59 60 65 66 ( ) 67 89 75 76 79 80 83 84 86 87 88 89

More information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 14 學 年 度 大 學 繁 星 推 薦 入 學 - 第 一 類 學 群 至 第 七 類 學 群 各 校 系 一 覽 表 21 中 學 系 16 16 22 外 國 語 文 學 系 23 劇 場 藝 術 學 系 2 2 24 企 業 管 理 學 系 1 11 2 資 訊 管 理 學 系 學 測 術 科 考 試 分 發 比 序 科 目 檢 定 及 級 分 項 目 檢 定 及 分 數 項 目 4 4 學

More information

頁 1 / 8 法 規 名 稱 : 公 務 人 員 俸 給 法 修 正 時 間 :97.1.16 第 一 條 ( 本 法 內 容 ) 公 務 人 員 之 俸 給, 依 本 法 行 之 第 二 條 ( 名 詞 定 義 ) 本 法 所 用 名 詞 意 義 如 下 : 一 本 俸 : 係 指 各 職 等 人 員 依 法 應 領 取 之 基 本 給 與 二 年 功 俸 : 係 指 各 職 等 高 於 本 俸

More information

簽 呈

簽      呈 台 新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5 月 4 日 台 新 投 (105) 總 發 文 字 第 00116 號 主 旨 : 本 公 司 經 理 之 台 新 亞 美 短 期 債 券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基 金 等 3 檔 基 金 ( 以 下 合 稱 本 基 金 ), 修 正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契 約 暨 配 合 修 正 公 開 說 明

More information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查 詢 本 公 司 資 訊 公 開 說 明 文 件, 請 上 本 公 司 網 站, 南 山 產 物 團 體 傷 害 保 險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給 付 ( 日 額 型 ) 附 加 條 款 ( 主 要 給 付 項 目 :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金 日 額 保 險 金 ) 100.05.27(100) 美 亞 保 精 字 第 0097 號 函 備 查 101.08.08(101) 美 亞 保 精

More information

ZX 102 國 文 科 大 甲 高 中 朱 碧 霞 老 師 壹 前 言 102 99.07.29 1. 2. 3. 4. 99 101 38 2 76 1 24 102 1. 20 2. 6 18 1 貳 試 題 分 析 99 101 102 一 選 擇 題 1 99~101 年 試 卷 架 構

ZX 102 國 文 科 大 甲 高 中 朱 碧 霞 老 師 壹 前 言 102 99.07.29 1. 2. 3. 4. 99 101 38 2 76 1 24 102 1. 20 2. 6 18 1 貳 試 題 分 析 99 101 102 一 選 擇 題 1 99~101 年 試 卷 架 構 102 四技二專 統一入學測驗 大甲高中 朱碧霞 老師 共同科目 國文 發行人 陳炳亨 總召集 周耀琨 總編輯 蔣海燕 主 編 陳俊龍 校 對 黃筱閔 美 編 林靖雨.本書內容同步刊載於翰林我的網 出 版 民國一 二年一月 發行所 7 0 2 4 8 臺南市新樂路 76 號 編輯部 7 0 2 5 2 臺南市新忠路 8-1 號 電 話 (06)2619621#314 E-mail periodical@hanlin.com.tw

More information

名 師 峻 堯 老 師 地 理 考 科 壹 前 言 ( 筆 者 對 於 指 定 考 科 的 界 定 ) 105 103~104 20 107 2

名 師 峻 堯 老 師 地 理 考 科 壹 前 言 ( 筆 者 對 於 指 定 考 科 的 界 定 ) 105 103~104 20 107 2 / / 105 / / 7 0 2 4 8 76 / / 7 0 2 5 2 8-1 / / 06 2619621 #311 / E-mail / periodical @ hanlin.com.tw / http://www.worldone.com.tw http://www.worldone.com.tw NO.00847 ZXCV 名 師 峻 堯 老 師 地 理 考 科 壹 前 言 ( 筆

More information

適 存 強 勢 的 生 理 特 性

適 存 強 勢 的 生 理 特 性 晴 台 天 灣 氣 野 候 豬 的 帽 子 戲 法 氣 現 象 況 海 與 嘯 保 育 野 豬 家 豬 一 家 親 Lyall Watson 12 2013 11 491 適 存 強 勢 的 生 理 特 性 44 2013 11 491 13 台 灣 野 豬 憑 藉 著 各 種 優 異 且 特 殊 的 生 理 特 徵 與 行 為, 得 以 成 功 繁 衍 廣 布 全 島, 卻 也 因 此 與 人 類

More information

國 文 景 美 女 高. 涂 釋 仁 老 師 壹 前 言 93 8 94 1 98 1 101 98 102 貳 測 驗 題 之 測 驗 目 標 1 2 3 4 98 表 一 98~101 學 測 測 驗 題 能 力 指 標 統 計 年 度 題 數 98 99 100 101 四 年 總 計 四 年

國 文 景 美 女 高. 涂 釋 仁 老 師 壹 前 言 93 8 94 1 98 1 101 98 102 貳 測 驗 題 之 測 驗 目 標 1 2 3 4 98 表 一 98~101 學 測 測 驗 題 能 力 指 標 統 計 年 度 題 數 98 99 100 101 四 年 總 計 四 年 國文考科 景美女高 涂釋仁 老師 發行人 陳炳亨 出 版 民國一 一年九月 總召集 周耀琨 發行所 7 0 2 4 8 臺南市新樂路 76 號 總編輯 蔣海燕 編輯部 7 0 2 5 2 臺南市新忠路 8-1 號 主 編 陳俊龍 電 話 (06)2619621 #314 校 對 游振姍 E-mail periodical@hanlin.com.tw 美 編 宋易儒 翰林我的網 http://www.worldone.com.tw

More information

2010年澳门市民体质监测公报

2010年澳门市民体质监测公报 2010 年 澳 門 市 民 體 質 監 測 綜 合 簡 報 為 了 系 統 掌 握 澳 門 市 民 體 質 狀 況 和 變 化 規 律, 推 動 澳 門 市 民 科 學 健 身 活 動 的 開 展, 澳 門 體 育 發 展 局 聯 合 衛 生 局 教 育 暨 青 年 局 社 會 工 作 局 高 等 教 育 輔 助 辦 公 室 和 澳 門 理 工 學 院 等 部 門, 在 國 家 體 育 總 局 體

More information

幼教數學與國小一年級數學新綱之能力指標分析

幼教數學與國小一年級數學新綱之能力指標分析 幼 小 數 學 教 材 銜 接 問 題 探 討 觀 亭 國 小 孫 志 成 壹 前 言 生 活 教 育 之 養 成 是 學 校 教 育 首 要 之 指 標, 使 得 不 管 是 幼 教 老 師 或 國 小 教 師 在 任 課 時 間 上 都 負 擔 很 大 的 量, 因 此 在 課 程 教 材 上 大 都 以 專 業 教 授 及 專 家 所 編 撰 的 課 本 為 主, 數 學 教 學 亦 是 如

More information

1DEn

1DEn 浮 潛 Skin Diving 基 本 浮 潛 裝 備 基 本 裝 備 Mask 面 鏡 Snorkel 呼 吸 管 Fins 蛙 鞋 Belt 配 重 帶 Weight 配 重 Suit 潛 水 衣 Gloves 手 套 Boots/Socks 潛 水 靴 / 襪 基 本 裝 備 面 鏡 呼 吸 管 蛙 鞋 配 重 帶 配 重 潛 水 衣 手 套 潛 水 靴 / 襪 使 用 選 擇 型 式 材 質

More information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九十三年度聯合分發委員會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九十三年度聯合分發委員會 新 增 更 名 整 併 或 停 招 校 系 一 覽 表 註 : 本 表 為 與 104 學 年 度 參 與 考 試 分 發 校 系 比 對 之 結 果, 各 系 組 實 際 狀 況 請 另 洽 該 校 系 105 學 年 度 新 增 校 系 編 號 校 名 系 組 名 1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表 演 藝 術 學 士 學 位 學 程 2 東 海 大 學 永 續 科 學 與 工 程 學 士

More information

EL-B14 ???~???|?d???????u?h 02 ???q???W??OA?? (3)

EL-B14 ???~???|?d???????u?h 02 ???q???W??OA?? (3) 標 準 書 制 修 廢 訂 審 核 履 歷 表 提 報 董 事 會 否 :Y( 須 經 董 事 會 通 過 ) 相 關 作 業 部 門 : 適 用 於 全 集 團 審 核 會 簽 版 次 審 核 管 理 表 : 版 次 制 修 廢 訂 及 原 因 修 正 備 註 ( 修 訂 日 期 ) 01 新 103.7.30 董 事 會 通 過 02 配 合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11 月 7 日 臺 灣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及 國 民 中 小 學 組 織 規 程 之 規 定 辦 理, 其 班 級 數 之 計 算 依 實 際 班 級 數 ( 幼 教 班 除 外 ) 四 捨 五 入 計 算 : 1. 十 二 班 以 下 者 : 得 置 教 師 兼 教 導 總 務 主 任, 教 師 兼 教 務 訓 育 組 長 各 一 人 2

及 國 民 中 小 學 組 織 規 程 之 規 定 辦 理, 其 班 級 數 之 計 算 依 實 際 班 級 數 ( 幼 教 班 除 外 ) 四 捨 五 入 計 算 : 1. 十 二 班 以 下 者 : 得 置 教 師 兼 教 導 總 務 主 任, 教 師 兼 教 務 訓 育 組 長 各 一 人 2 臺 北 縣 所 屬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員 額 編 制 要 點 修 正 對 照 表 修 正 規 定 名 稱 : 臺 北 縣 所 屬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員 額 編 制 要 點 一 為 規 範 臺 北 縣 ( 以 下 簡 稱 本 縣 ) 所 屬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員 額 編 制 標 準 設 置 原 則 及 加 置 原 則, 特 訂 定 本 要 點 二 本 縣 教 師 員 額 計 算 標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1 緒言 澳門博彩業發展面面觀 2010 香港城市大學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仍 未 有 好 轉 的 消 息 2. 同 註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2 3

目 錄 2 3 國 立 海 洋 科 技 博 物 館 National Museum of Marine Science & Technology 簡 介 目 錄 2 3 主 任 序 Foreword Vision 建 館 理 念 與 願 景 4 5 館 區 概 述 6 7 從 北 火 到 海 科 北 部 火 力 發 電 廠 的 前 世 今 生 8 從 北 火 到 海 科 9 uide Map 全 區 導 覽 圖 預

More information

銜 接 與 配 套 其 他 的 應 用, 以 便 銜 接 研 究 的 課 程 Q:107 學 年 度 實 施, 課 程 銜 接 有 無 困 難? 若 有 困 難 如 何 補 救? A:107 學 年 度 十 二 年 國 教 新 課 程 之 實 施, 從 高 中 一 年 級 開 始, 對 學 校 課

銜 接 與 配 套 其 他 的 應 用, 以 便 銜 接 研 究 的 課 程 Q:107 學 年 度 實 施, 課 程 銜 接 有 無 困 難? 若 有 困 難 如 何 補 救? A:107 學 年 度 十 二 年 國 教 新 課 程 之 實 施, 從 高 中 一 年 級 開 始, 對 學 校 課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綜 合 型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自 然 ( 化 學 科 ) 課 程 綱 要 ( 草 案 ) 研 修 Q & A 項 目 研 修 理 念 研 修 原 則 研 修 過 程 研 究 特 色 或 差 異 問 與 答 Q: 為 何 要 進 行 綜 合 型 高 中 自 然 領 域 化 學 課 程 綱 要 的 修 訂? A: 綜 合 型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的 自 然

More information

托 兒 所 及 幼 稚 園 改 制 幼 兒 園 辦 法 條 文 說 明 第 一 條 本 辦 法 依 幼 兒 教 育 及 照 顧 法 ( 以 下 簡 稱 本 法 ) 第 五 十 五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第 二 條 本 法 施 行 前 之 公 立 托 兒 所 幼 稚 園 或 經 政 府

托 兒 所 及 幼 稚 園 改 制 幼 兒 園 辦 法 條 文 說 明 第 一 條 本 辦 法 依 幼 兒 教 育 及 照 顧 法 ( 以 下 簡 稱 本 法 ) 第 五 十 五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第 二 條 本 法 施 行 前 之 公 立 托 兒 所 幼 稚 園 或 經 政 府 托 兒 所 及 幼 稚 園 改 制 幼 兒 園 辦 法 總 說 明 幼 兒 教 育 及 照 顧 法 ( 以 下 簡 稱 本 法 ) 業 於 一 百 年 六 月 二 十 九 日 制 定 公 布, 並 自 一 百 零 一 年 一 月 一 日 施 行, 依 本 法 第 五 十 五 條 規 定 : ( 第 一 項 ) 本 法 施 行 前 之 公 立 托 兒 所 幼 稚 園 或 經 政 府 許 可 設 立 核

More information

2016 主 辦 單 位 臺 灣 大 學 法 律 學 院 財 稅 法 學 研 究 中 心 中 華 產 業 國 際 租 稅 學 會 財 團 法 人 資 誠 教 育 基 金 會 東 吳 大 學 法 學 院 協 辦 單 位 臺 灣 稅 法 學 會 會 計 研 究 月 刊 稅 務 旬 刊 2 4 4 8 9 2016 10 10 2016 14 103 65 15 104 358 23 104 412 30

More information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通 報 一 一 年 第 四 週 100 年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度 調 查 結 果 內 政 部 統 處 8 成 5 的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對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各 項 服 務 表 示 有 7 成 5 表 示 會 介 紹 他 人 使 用 有 接 受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協 助 洗 澡 協 助 換 穿 衣 服 協 助 吃 飯 協 助 起 床 站 立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第 二 章 : 至 今 的 進 展 高 水 平 的 系 統 可 使 用 性.. 建 立 高 水 平 的 系 統 可 使 用 性, 以 確 保 系 統 有 能 力 支 援 醫 療 服 務 需 每 星 期 七 天 每 天 24 小 時 運 作 的 需 要 2.13 我 們 會 為 電 子 健 康 記 錄 互 通 資 料 建 立 中 央 資 料 儲 存 庫, 所 有 由 參 與 計 劃 的 醫 療 服 務

More information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1. 主 工 具 列 的 視 窗 搜 尋 器 直 接 輸 入 2121 2. 點 擊 主 選 單 證 券 專 區 下 單 特 殊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畫 面 說 明 1. 下 單 區 2. 個 股 行 情 資 訊 與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1. 主 工 具 列 的 視 窗 搜 尋 器 直 接 輸 入 2121 2. 點 擊 主 選 單 證 券 專 區 下 單 特 殊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畫 面 說 明 1. 下 單 區 2. 個 股 行 情 資 訊 與 下 單 :2111 證 券 快 速 下 單 1. 主 工 具 列 的 視 窗 搜 尋 器 直 接 輸 入 2111 2. 點 擊 主 選 單 證 券 專 區 下 單 一 般 下 單 2111 證 券 快 速 下 單 1. 點 擊 後, 可 選 擇 群 組 帳 號 或 單 一 帳 號, 選 擇 後 快 速 點 擊 滑 鼠 左 鍵 兩 下, 可 將 帳 號 完 成 登 錄 並 帶 入 視 窗 2. 點

More information

專 題 研 究 20 90 1 壹 前 言 21 2 3 1 (Internet) 2 : 中 國 大 陸 研 究 ( 41 8 1998 8 49~57 社 會 科 學 論 叢 ( 2 2 2008 10 149~179 問 題 與 研 究 ( 40 2 2001 3~4 40~53 展 望 與

專 題 研 究 20 90 1 壹 前 言 21 2 3 1 (Internet) 2 : 中 國 大 陸 研 究 ( 41 8 1998 8 49~57 社 會 科 學 論 叢 ( 2 2 2008 10 149~179 問 題 與 研 究 ( 40 2 2001 3~4 40~53 展 望 與 習 近 平 時 期 中 共 的 網 絡 輿 論 管 理 PRC s Management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under the Xi Administration 宋 筱 元 (Song, Sheau-Yuan) 中 央 警 察 大 學 公 共 安 全 學 系 教 授 摘 要 關 鍵 詞 : 網 絡 輿 論 網 絡 安 全 以 法 治 網 輿 情 分 析 46 專

More information

一 業 務 內 容 本 公 司 依 郵 政 法 第 5 條 得 經 營 下 列 業 務 : 1. 2. 3. 4. 5. 6. 7. 1 6 單 位 : 新 臺 幣 千 元,% 99 98 5,486,746,426 100.00 5,318,734,633 100.00 3,039,301,167

一 業 務 內 容 本 公 司 依 郵 政 法 第 5 條 得 經 營 下 列 業 務 : 1. 2. 3. 4. 5. 6. 7. 1 6 單 位 : 新 臺 幣 千 元,% 99 98 5,486,746,426 100.00 5,318,734,633 100.00 3,039,301,167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中 華 郵 政 年 報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中 華 郵 政 年 報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中 華 郵 政 年 報 陸 營 運 概 況 38 41 43 44 48 53 54 55 56 57 58 58 59 60 61 一 業 務 內 容 ( 一 ) 郵 件 業 務 ( 二 ) 郵 件 運 送 ( 三 ) 儲 金 及 匯 兌 業 務 ( 四 ) 簡

More information

1010327

1010327 核 算 加 計 利 息 滯 納 金 滯 納 利 息 規 定 及 計 算 範 例 各 稅 法 對 納 稅 義 務 人 逾 期 繳 納 稅 款, 大 多 有 加 徵 滯 納 金 加 計 利 息 之 規 定, 而 逾 期 與 否, 應 以 繳 款 書 所 填 載 之 繳 納 期 間 繳 納 期 限 或 限 繳 日 期 為 準 認 定 之 各 代 收 稅 款 金 融 機 構 對 於 逾 期 繳 納 稅 款

More information

通 識 教 育 2015-2016 弱 項 分 析 : 1. 香 港 過 去 以 直 接 教 授 為 主 要 的 教 學 模 式, 並 以 課 堂 知 識 為 主 要 考 核 內 容 通 識 教 育 科 議 題 探 究 法 的 新 概 念 將 會 成 為 學 生 及 的 一 項 新 挑 戰, 教 師

通 識 教 育 2015-2016 弱 項 分 析 : 1. 香 港 過 去 以 直 接 教 授 為 主 要 的 教 學 模 式, 並 以 課 堂 知 識 為 主 要 考 核 內 容 通 識 教 育 科 議 題 探 究 法 的 新 概 念 將 會 成 為 學 生 及 的 一 項 新 挑 戰, 教 師 通 識 教 育 科 年 度 計 劃 (2015 2016) 通 識 教 育 2015-2016 ( 一 ) 教 學 目 標 1. 透 過 探 究 各 類 議 題 以 擴 闊 學 生 的 知 識 基 礎, 加 強 學 生 對 社 會 的 觸 覺 2. 隨 著 個 人 和 社 會 環 境 的 不 斷 轉 變, 本 科 協 助 學 生 培 養 與 終 身 學 習 有 關 的 能 力, 包 括 溝 通 能

More information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反 導 函 數 與 不 定 積 分 定 義 6.. 反 導 函 數 說 明 : 第 六 章 求 積 分 的 方 法 若 F( ) f ( ), Df, 則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antierivative) () 當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時, 則 F( ) C,C 為 常 數, 亦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故 若 反 導 函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0EAA5C1A470BEC7BB50B0EAA5C1A4A4BEC7AF5AAFC5BD73A8EEA4CEB1D0C2BEADFBADFBC342BD73A8EEB1F8A4E5B9EFB7D3AAED3936303230A14B>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0EAA5C1A470BEC7BB50B0EAA5C1A4A4BEC7AF5AAFC5BD73A8EEA4CEB1D0C2BEADFBADFBC342BD73A8EEB1F8A4E5B9EFB7D3AAED3936303230A14B> 國 民 小 學 與 國 民 中 學 班 編 制 及 教 職 員 員 額 編 制 準 則 修 正 總 說 明 現 行 國 民 小 學 與 國 民 中 學 班 編 制 及 教 職 員 員 額 編 制 準 則 ( 以 下 簡 稱 本 準 則 ) 係 於 九 十 四 六 月 二 十 三 日 修 正 發 布, 為 配 合 立 法 院 第 六 屆 第 三 會 期 第 五 次 會 議 決 議, 請 教 育 部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檔 號 : (20) in EDB(SCR) 25/58/11 Pt.4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3/2012 號 2012 年 教 育 ( 修 訂 ) 規 例 2012 年 教 育 ( 豁 免 )( 提 供 非 正 規 課 程 的 私 立 學 校 )( 修 訂 ) 令 2012 年 香 港 考 試 及 評 核 局 條 例 ( 修 訂 附 表 1) 令 [ 注 意 : 本 通 告 應 交 ( a )

More information

教 師 相 關 ( 升 等, 依 業 務 需 002 交 通 管 科 評 鑑, 評 量, 徵,C031, 聘, 各 項 考 試 委 C051,C054, 員, 通 訊 錄 等 ),C057, C058,C063 各 項 會 議 紀 錄 依 業 務 需 C001,, 002,130 交 通 管 科 (

教 師 相 關 ( 升 等, 依 業 務 需 002 交 通 管 科 評 鑑, 評 量, 徵,C031, 聘, 各 項 考 試 委 C051,C054, 員, 通 訊 錄 等 ),C057, C058,C063 各 項 會 議 紀 錄 依 業 務 需 C001,, 002,130 交 通 管 科 ( 個 資 檔 案 名 稱 保 有 依 據 個 資 類 別 特 定 目 的 保 有 單 位 教 職 員 業 務 聯 絡 資 料 ( 含 教 職 員 工 通 訊 錄 校 安 中 心 通 訊 錄 文 康 活 動 名 冊 ) 電 子 郵 件 管 業 務 需 C001 002 工 業 與 資 訊 管 各 類 申 請 表 相 關 資 料 ( 含 門 禁 磁 卡 申 請 表 汽 機 車 通 行 證 申 請 資 料

More information

8,530 1,056 52% 951 5.1 94% 1.9 33.3% 730 515 27.2% 179 50.3% 1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5,072 24,043 21,950 24,684 17,537 2011 201

8,530 1,056 52% 951 5.1 94% 1.9 33.3% 730 515 27.2% 179 50.3% 1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5,072 24,043 21,950 24,684 17,537 2011 201 第 四 章 金 融 財 務 80 246 000 6.5% 16.6% 香 港 的 國 際 金 融 中 心 地 位 總 覽 24 Z/Yen 證 券 及 衍 生 工 具 市 場 蓬 勃 暢 旺 24.7 1 866 2,630 52 8,530 1,056 52% 951 5.1 94% 1.9 33.3% 730 515 27.2% 179 50.3% 1 30,000 25,000 20,000

More information

f o r u m 各 級 學 校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制 度 沿 革 之 回 顧 江 海 泉 臺 中 市 立 梧 棲 國 民 中 學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1984 076

f o r u m 各 級 學 校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制 度 沿 革 之 回 顧 江 海 泉 臺 中 市 立 梧 棲 國 民 中 學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1984 076 F O R U M 學 校 體 育 教 師 與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之 對 談 時 間 :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1 月 11 日 ( 星 期 三 )18:30~20:30 地 點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綜 合 體 育 館 247 會 議 室 主 持 人 : 周 宏 室 教 授 ( 國 立 體 育 大 學 ) 指 導 單 位 : 教 育 部 體 育 署 與 談 人 ( 按 姓 氏

More information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高雄市立茄萣國中國中 103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 英文補救教學彈性學習課程計畫表 一 教材來源 : 二 教學節數 : 每週 (1) 節, 學期共 ( 20 ) 節 三 各單元內涵分析 : 週次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第四週 9/1 9/5 9/8 9/12 9/15 9/19 9/22 9/26 Lesson1 ( 一 ) Lesson1 ( 一 ) Lesson2 ( 二 ) Lesson2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7300網頁設計.doc

Microsoft Word - 17300網頁設計.doc 技 能 檢 定 規 範 之 一 七 三 網 頁 設 計 行 政 院 職 業 訓 練 局 編 印 勞 工 委 員 會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年 六 月 網 頁 設 計 技 術 士 技 能 檢 定 規 範 目 錄 一 網 頁 設 計 技 術 士 技 能 檢 定 規 範 說 明... 1 二 丙 級 網 頁 設 計 技 術 士 技 能 檢 定 規 範... 2 三 乙 級 網 頁 設 計 技 術 士 技

More information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傳 真 : 網 址 : 報 告 主 筆 : 李 略 博 士 數 據 錄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傳 真 : 網 址 :  報 告 主 筆 : 李 略 博 士 數 據 錄 家 長 對 澳 門 中 小 學 教 育 現 狀 的 意 見 調 查 報 告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中 華 學 生 聯 合 總 會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2009.3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00853-28365314 28526255 傳 真 : 00853-28526937 網 址 :

More information

02 動 機 2052 中 華 醫 事 科 技 大 學 環 境 與 安 全 衛 生 工 程 系 4 4 155 130 313 247 02 動 機 2029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資 訊 工 程 系 12 12 125 100 300 242 02 動 機 2094 德 霖 技 術 學 院 機

02 動 機 2052 中 華 醫 事 科 技 大 學 環 境 與 安 全 衛 生 工 程 系 4 4 155 130 313 247 02 動 機 2029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資 訊 工 程 系 12 12 125 100 300 242 02 動 機 2094 德 霖 技 術 學 院 機 02 動 機 2004 國 立 臺 北 科 技 大 學 車 輛 工 程 系 15 15 385 355 641 601 02 動 機 2006 國 立 高 雄 第 一 科 技 大 學 機 械 與 自 動 化 工 程 系 智 慧 自 動 化 組 2 2 365 355 592 587 02 動 機 2099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工 業 教 育 學 系 車 輛 技 術 組 14 14 375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4 卷 第 7 期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7 月 壹 前 言 ( ) (2016) 3 5 1 25% 5 2 8 25 2020 (GDP) 2010 貳 任 務 目 標 與 發 展 理 念 一 任 務 目 標 2020 GDP 1 2 (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4 卷 第 7 期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7 月 壹 前 言 ( ) (2016) 3 5 1 25% 5 2 8 25 2020 (GDP) 2010 貳 任 務 目 標 與 發 展 理 念 一 任 務 目 標 2020 GDP 1 2 ( 專 題 研 究 從 十 三 五 規 劃 剖 析 大 陸 經 濟 發 展 前 景 An Analysis of China 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spects Based on the 13 th Five-Year Plan 高 長 (Kao, Charng) 國 立 東 華 大 學 公 共 行 政 學 系 教 授 兼 系 主 任 摘 要 2020 (GDP) 2010

More information

包 裝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營 養 標 示 應 遵 行 事 項 一 本 規 定 依 食 品 安 全 衛 生 管 理 法 第 二 十 二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二 本 規 定 所 稱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指

包 裝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營 養 標 示 應 遵 行 事 項 一 本 規 定 依 食 品 安 全 衛 生 管 理 法 第 二 十 二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二 本 規 定 所 稱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指 包 裝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營 養 標 示 應 遵 行 事 項 一 本 規 定 依 食 品 安 全 衛 生 管 理 法 第 二 十 二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二 本 規 定 所 稱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指 以 營 養 添 加 劑 作 為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來 源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三

More information

Appendix2

Appendix2 附 錄 二 跨 境 服 務 開 放 措 施 ( 正 面 清 單 ) 部 門 或 分 部 門 具 體 承 諾. 商 務 服 務 A. 專 業 服 務 d. 建 築 設 計 服 務 (CPC867) e. 工 程 服 務 (CPC867) f. 集 中 工 程 服 務 (CPC867) g. 城 市 規 劃 和 風 景 園 林 設 計 服 務 ( 城 市 總 體 規 劃 服 務 和 國 家 級 風 景

More information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全球資訊網-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全球資訊網-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104 年 6 月 17 日 修 正 證 券 商 辦 理 財 富 管 理 業 務 應 注 意 事 項 問 答 集 一 證 券 商 於 98 年 9 月 28 日 前 經 本 會 核 准 辦 理 財 富 管 理 業 務 者 ( 辦 理 顧 問 諮 詢 業 務 ), 擬 依 新 修 正 證 券 商 辦 理 財 富 管 理 業 務 應 注 意 事 項 ( 以 下 簡 稱 注 意 事 項 ) 第 2 點 第

More information

如何加強規管物業管理行業

如何加強規管物業管理行業 民 政 事 務 總 署 諮 詢 文 件 設 立 物 業 管 理 行 業 的 規 管 架 構 的 公 眾 諮 詢 ( 2010 年 12 月 ) 最 近 修 訂 日 期 : 2010 年 12 月 3 日 http://www.had.gov.hk/tc/publications/consultation_papers/consultation_papers.htm 錄 數 行 度 行 行 見 歷 力

More information

智慧財產創新推廣模式會議_電子邀請函

智慧財產創新推廣模式會議_電子邀請函 The innovative promotion mode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se sharing-patent pledge and financing Pledge. Patent. Sep. 9 Wednesday. 15:00 16:30 (485) THE COLLEG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UDIES () 20092013

More information

BSP 烤箱 - 封面-2

BSP 烤箱 - 封面-2 BSPO615 使 用 及 安 裝 說 明 書 總 代 理 優 氏 集 團 客 林 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台 北 市 內 湖 區 行 愛 路 69 號 2 樓 TEL 02-2794 2588 FAX 02-2794 3789 台 中 市 北 屯 區 后 庄 路 1080-12 號 TEL 04-2422 0958 FAX 04-2422 0938 高 雄 市 左 營 區 政 德 路 633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簡報

PowerPoint 簡報 程 序 一 : 系 科 自 我 適 性 定 位 1. 分 析 系 ( 科 ) 教 師 之 專 長 特 性 為 何? 1-1: 分 析 系 ( 科 ) 教 師 之 學 歷 專 長 特 性 情 形 1-2: 分 析 系 ( 科 ) 教 師 之 業 界 實 務 背 景 特 性 情 形 1-3: 完 成 系 ( 科 ) 教 師 專 長 背 景 經 驗 分 析 表 1-1: 已 完 成 系 ( 科 ) 教 師

More information

教育實習問與答:

教育實習問與答: 問 與 答 集 一 總 則 Q1: 本 校 開 設 的 教 育 學 程 的 類 別 有 那 幾 種? A1: 本 校 開 設 的 教 育 學 程 有 中 等 學 校 師 資 類 科 教 育 學 程 ( 取 得 國 中 高 中 高 職 等 教 師 資 格 ) 國 民 小 學 師 資 類 科 教 育 學 程 取 得 國 小 教 師 資 格 ) 二 修 習 對 象 與 資 格 Q1: 在 何 種 條 件

More information

實德證券網上交易系統示範

實德證券網上交易系統示範 實 德 證 券 網 上 交 易 系 統 示 範 實 德 證 券 網 上 交 易 系 統 分 別 提 供 增 強 版 及 標 準 版, 使 用 標 準 版 必 須 安 裝 JAVA, 標 準 版 自 動 更 新 戶 口 資 料, 而 使 用 增 強 版 則 不 必 安 裝 JAVA, 但 必 須 按 更 新 鍵 才 能 更 新 戶 口 資 料, 請 用 戶 根 據 實 際 需 要 選 擇 使 用 標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第 五 章 實 證 結 果 第 一 節 敘 述 統 計 表 11 表 12 分 別 為 男 女 癌 症, 實 驗 組 與 控 制 組 樣 本 之 基 本 特 性 此 為 罹 癌 前 一 年 度 樣 本 特 性 由 於 我 們 以 罹 癌 前 一 年 有 在 就 業, 即 投 保 類 別 符 合 全 民 健 康 保 險 法 中 所 規 定 之 第 一 類 被 保 險 人, 且 年 齡 介 於 35 至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簡報

PowerPoint 簡報 行 政 院 第 3439 次 院 會 偏 鄉 育 創 新 發 展 規 劃 情 形 報 告 育 部 104 年 3 月 12 日 1 簡 報 大 綱 1 2 3 4 5 前 言 規 劃 方 向 104 年 規 劃 架 構 104 年 工 作 項 目 結 語 2 壹 前 言 少 子 女 化 與 都 市 化 現 象 使 偏 鄉 生 不 斷 流 失, 再 加 上 偏 遠 交 通 不 便 和 隔 代 養 等

More information

八十八學年度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課程

八十八學年度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課程 ( ) 88 11 18 ( )123014 00 -- 1. 2. -- 1. 2. 3. 4. -- -- -- 1.2.89 3 4 3. --- 11 9 9 10 1. 1 TEA 2 (Commission on Standars 50 2. (Examination for Certification of Educators in Texas student teaching 1.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B65B4FAB0DDA8F7BB50BFC5C5B2A470B2D5B5FBAA525FA7F3B773AAA95F3230313030383236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B65B4FAB0DDA8F7BB50BFC5C5B2A470B2D5B5FBAA525FA7F3B773AAA95F32303130303832362E646F63> 再 興 中 學 戴 詠 芳 復 興 商 工 莊 宗 運 景 美 女 中 吳 思 端 南 港 高 工 張 逸 翔 前 / 後 測 問 卷 與 評 量 小 組 評 析 一 主 題 討 論 : 前 後 測 問 卷 評 量 ( 如 附 件 一 二 ) 有 八 個 主 題 : 目 標 學 習 風 格 與 智 力 的 類 型 時 間 管 理 閱 讀 學 習 和 做 筆 記 考 試 準 備 及 記 憶 策 略 職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