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 行为 朝核危机与东北亚安全秩序 279 学的研究中便产生了所谓的结构层次 ( structural level) 和单位层次 ( unit level) 两种研究视角 结构层次注重宏观, 长于描述, 单位层次注重微观, 长于说明 两种研究视角的开发只为研究的便利, 如果片面强调一端, 便会失去

Similar documents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¼ ¹ º» ¼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不对称相互依存与合作型施压 # # ( # ( %


国际政治科学 ¹ ¹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第 期 汪庆华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1,,,. %,. % 2,, %, ;,,,, 3,,,, 4 ( ) ( ) ( ) (),, %, 5,,,,,,,,, 1 :,, ://.. / / - / /., 2 :,, 3 :, 4,,, 5 ( ),,, ( ),, ( ), ( ), ( );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¹ ¹

n._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¼ ½ ¾ ¼ ½ ¾

印度崛起对中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 # # # #

¹ º» ¹ º»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美国研究 国内有关第一次和第二次朝核危机的研究成果大都发表在国内主要的国际政治类学术刊物上 诸如 美国 研究 世界经济与政治 国际政治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现代国际关系 等 在其他各种学术刊物上 也有不少相关的成果发表 有关正在进行中的朝核危机 各种即时评论出现在国内各报刊 杂志 其数量不 可尽数 有

,,,,,,,,, :,,,,,, (,,, :,,,,,,,,,, ) :, ;,,, ;,,,,,,, :,,,,,,,,,,,, :,,, (,, ) 5 -,,,,, :,,,,,,,,,,,,,,,,,,,, :,,,,,,, 7,?,,?,,,,,, :,,, 5, 7,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 &!!! & % % ( (

论文,,,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原译作 修补者, 但在英译版本中, 被译作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

对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危害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禁商为主旋律 适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

# # # # # # # # #


»

论抗战时期医学高校的迁川! # % &% & # #! # # # # # # #

中韩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新阶段辨析 129 与韩国建交的目的 : 从推动建立冷战后世界和地区新秩序的战略考虑出发, 更加稳定同美国及其他大国的关系, 以利于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 ; 推动朝鲜半岛南北和解合作与自主和平统一进程继续健康发展 ; 促进美国和日本改善同朝鲜的关系, 以维护和发展朝鲜半岛的稳定

立场一直与俄国尖锐地对立着 这构成了日俄战争前因后果的关键一环 就此而论 清政府本无中立的前提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¼ ½ ¹ º» ¼ ½

» º ¼ ½ ¾ º» ¼ ½ ¾


标题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交通立法与交通管理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 从国际法视角看朝核问题 姓名 : 常佼学号 : 专业 : 国际关系类别 : 硕士毕业论文导师 : 王海镇副教授 2010 年 5 月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4D F736F F D20B3AFBACBCECACCE2B5C4C0FACAB7BEADD1E9D3EBBDCCD1B52D2DB7AEBCAAC9E7BEFCBFD8D0ADBBE D E646F63>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社会学研究.,,, ;, ( ),, ( ),,,,,,,,,,,, ( ),,,,,,,,,,,,,,,,,,,,

<4D F736F F D20B3AFCFCABACBCAD4D1E9B5C4BEADBCC3D1A7B7D6CEF6A3A8CCABC6BDD1F3D1A7B1A8A3A92E646F63>


一 土著华人! 二 逃亡移民 #!!! 三 早期的旅俄商人! 四 劳工

¼ ½ ¾ À Á Â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状况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 # # # # ( ( ( ( ( ( ( ( )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论抗战时期江西的保学教育! #! #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Lorem Ipsum Main Title Statement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口当代亚太 本文拟通过对冷战后中韩关系发展定位的考察和分析 伙伴关系的背景和战略动机加以论述 半岛周边国家的影响 对中韩建立战略合作 以揭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朝鲜 关系 友好关系 在冷战后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政治定位上 友好条约关系 好关系定位 系 之间 合作伙伴关系 交 立 月 关系 和 传统友




巨变 村落的终结 & ( ( ) (( & & + # ) # # # # + # #

<4D F736F F D205F FD1D0BEBFB1A8B8E6A3BAB3AFBACBCFDDC8EBB6F1D0D4D1ADBBB720D5BDD5F9B7E7CFD5D3D0CBF9BCD3B4F32E646F63>

约翰 桑顿中国中心简介 布鲁金斯学会于 2006 年成立约翰 桑顿中国中心 (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 其总部位于华盛顿, 并在北京清华大学设有布鲁金斯 - 清华中心 中国中心重点关注中国的崛起及其对美国 中国的邻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 并就此开展前沿研究

IV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

2014年第03期五稿

春 季 灯 饰 展 2016 年 美 国 芝 加 哥 家 庭 用 品 展 等 展 会 的 招 展 工 作 做 好 我 市 外 贸 企 业 入 网 广 电 商 平 台 的 推 进 总 结 收 尾 工 作 做 好 2015 年 1-12 月 全 市 外 贸 进 出 口 数 据 统 计 及 分 析 通 报

试论中韩关系中的朝鲜因素和美国因素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1, :,,, ;,,,, (, ),,,,, 1,,, (,, )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 #!! #!! #!! # %! # %!! #!!! #! # %& ()

Microsoft Word - fy.doc

标题

» ¼ ½ ¾» ¼ ½ ¾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 -, :, -. ; ; ; (),, (, ),,, (, ;, ),, ~, ~, ( Ⅱ),, (),,, -, (, ),, (, ;, ), -, -, ; ;,, ( ~ ) ( ~ ) ( ~ )( )( ),,,

获奖类别及等级 : 完成单位 : 主要完成人员 : 主要内容及重要影响 : 22

目录索引 一 朝核危机再掀波澜, 半岛紧张局势再度升级... 5 ( 一 ) 试核射星, 朝鲜再度点燃火药桶... 5 ( 二 ) 朝鲜半岛问题持续多年, 核危机成为近年来的爆发点... 7 ( 三 ) 内忧外患, 朝鲜孤注一掷发展核武器 二 朝核问题牵动世界神经, 大国博弈暗流涌动..

Transcription:

278 构建和谐东亚 结构 行为 朝核危机与东北亚安全秩序 韩献栋 一 序言 2006 年 10 月 9 日, 朝鲜宣布进行核试之后, 不少专家在探讨朝鲜为什么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而依然我行我素 有的从朝鲜内部政治权力结构的角度入手, 认为朝鲜军方的强硬势力占据上风, 影响了朝鲜领导人的决策, 有的还从政治心理学的角度, 认为朝鲜领导人的心理倾向导致了朝鲜核试 但是, 只要稍稍回溯一下冷战后的东北亚历史, 就会发现这样的结论未免以偏赅全 朝鲜半岛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第一次朝核危机到中期的停战体制危机再到今天的第二次朝核危机已经断断续续持续了 10 余年, 朝鲜也已经历了两代领导人, 境迁人非, 所以, 用领导人的心理倾向及朝鲜内部政局变化的逻辑来解释朝鲜核试恐怕难以成立 世界体系中两极格局结束却使以朝鲜半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连续经历了三次危机, 世界范围内冷战体制的结束却成了东北亚新危机的起点 这该如何解释? 尽管从一般意义上说, 通过行为者内部权力格局的变化以及领导人的心理倾向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来解释行为者的行为, 但用这种逻辑来解释朝核危机, 笔者认为有失偏颇 故此本文拟从另一种视角来解释朝核危机的爆发原因, 并对朝核危机对东北亚安全秩序的影响作一探讨 社会科学中的结构 行为者 (structure agent) 理论演化在国际政治 韩献栋,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结构 行为 朝核危机与东北亚安全秩序 279 学的研究中便产生了所谓的结构层次 ( structural level) 和单位层次 ( unit level) 两种研究视角 结构层次注重宏观, 长于描述, 单位层次注重微观, 长于说明 两种研究视角的开发只为研究的便利, 如果片面强调一端, 便会失去解释能力, 强调结构的物化倾向 ( reification) 和强调行为的还原主义 (reductionism) 便是如此 因此,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 许多人试图综合这两种视角, 从结构和行为相互作用的机制着眼, 既认为结构是行为的条件和结果, 又认为行为是个体意识和结构强制的双重产物, 既强调结构的两重性, 又强调行为的两重性, 把结构和行为设定为可以相互影响的变数, 并考虑时间变量, 通过考察结构和行为在一定的时间区段内的相互作用机制, 对社会现象给予说明 这便是通常所说的结构化理论 本文将透过结构化理论视角考察朝鲜核开发行为是在怎样的结构中产生的, 以及它如何对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的安全结构产生影响 为此, 继序言之后本文的第二部分首先对冷战后已经失衡的朝鲜半岛的安全结构进行考察 ; 在此基础之上, 第三部分将探讨这种不均衡的结构如何影响行为者的政策选择 ; 在此之后, 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将考察朝鲜的核开发行为对其他行为者尤其是朝韩美间互动关系的影响, 并对东北亚未来的安全秩序作一简单的预测 二 冷战后朝鲜半岛的安全结构 安全结构 (Security structure) 是研究国际政治的学者经常使用的一个术语, 但至今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大多数学者是在意会而不必言传的默契中使用这一概念的 沃尔兹 (Kenneth N. Waltz) 把结构与体系 ( system) 概念放在一起定义, 认为结构是体系内单位的排列方式 依照沃尔兹的逻辑, 本文把安全结构定义为由某个体系内的单位 ( 主要是国家 ) 在追求安全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安全政策构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状态 结构是否存在, 取决于体系是否存在 ; 体系是否存在, 取决于各单位间的关系是否具有关联性 在东亚近代化的过程中, 伴随着清王朝的没落和日本的崛起, 存在数百年的东亚国际体系 朝贡体系也随即崩溃, 在旧的国际体系崩溃 新的国际体系及其原则尚未确立的情况下, 日本 俄罗斯相继投身于对朝鲜半岛控制权的争夺, 自此以后, 围绕着朝鲜半岛形成了一个有关角色间的互动关

280 构建和谐东亚 系, 一个国际体系和结构也随之生成 这个结构是动态的, 朝鲜战争以后, 朝鲜 韩国 中国 美国 日本和俄罗斯等成为半岛安全结构的主要行为角色, 六者间相互的安全政策便构成了半岛的安全结构 依据布赞 ( Barry Buzan) 提出的决定一个地区安全结构的最主要变量是结构内行为者间的力量 (power) 排列关系和社会意识关系的地区安全复合体 ( regional security complexes) 理论, 以朝鲜战争为契机形成的安全结构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如图 1 所示 图 1 朝鲜半岛安全结构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 ) 此结构具有防御对抗性 均衡性和双层性三个特点, 所谓防御对抗性即在这个结构中存在着两个防御对抗性的同盟集团, 即南方三角同盟和北方三角同盟 1951 年日美同盟缔结, 1953 年韩美同盟缔结, 在美国的积极倡导下, 1965 年韩日建交, 形成半同盟关系, 南方同盟体系形成 1961 年苏联和中国分别同朝鲜签订了安全条约, 同 1950 年的中苏同盟条约一起完成了北方同盟集团的构筑 这两个同盟集团是对抗性的, 但从各同盟条约的内容来看又具有防守性 均衡性是指两个同盟集团的力量经过朝鲜战争的较量基本处于一种均衡状态, 当然, 朝鲜和韩国的国力并不均衡, 朝鲜由于具备良好的工业基础, 在实力上要优于韩国 所谓双层性, 即这个结构中朝鲜和韩国的同盟是由大国和小国结成的不对称同盟 (asymmetric alliance), 力量大小的不同也决定着结盟者战略目标上的差异, 美苏以阻止对方集团的扩展为目的, 是在东亚甚至世界层次上看待同盟价值, 而朝鲜和韩国则以维护政权生存为目的, 是从半岛层次上着眼

结构 行为 朝核危机与东北亚安全秩序 281 评估同盟价值的 这就决定了结构具有双层性, 但这种特性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处于隐性状态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 由于中美苏日之间关系的变化, 结构的上层有所变动, 但由于同盟关系的不对称性, 大国关系的变化没有能够带来它们与朝鲜和韩国关系的根本性变化, 结构的双层性呈显性状态 对朝鲜和韩国来说, 仍然维持着国际关系层面和实力对比层面上的均衡, 如图 2 所示 图 2 朝鲜半岛安全结构 (20 世纪 70 ~ 80 年代 ) 图 3 朝鲜半岛安全结构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由于苏联 中国同韩国建交, 曾经提议的交叉承 认未能实现, 朝鲜 韩国间在国际关系层面上的均衡被打破, 如图 3 所示

282 构建和谐东亚 而且在经济军事实力对比方面, 朝鲜和韩国也出现了较大的差距 对朝鲜来 说, 半岛的安全结构已经失衡 南北经济力量差距 表 1 韩国和朝鲜经济力量比较 韩国 朝鲜 比较 年 度 GNI ( 亿美元 ) 人均 GNI ( 美元 ) GNI ( 亿美元 ) 人均 GNI ( 美元 ) GNI: 南 / 北 ( 倍 ) 人均 GNI: 南 / 北 ( 倍 ) 1990 2635 6147 232 1146 11. 4 5. 4 1991 3076 7105 229 1115 13. 5 6. 4 1992 3293 7527 211 1013 15. 6 7. 4 1993 3614 8177 205 969 17. 7 8. 4 1994 4223 9456 212 992 19. 9 9. 5 1995 5155 11432 223 1034 23. 1 11. 1 1996 5553 12197 214 989 25. 9 12. 3 1997 5136 11176 177 811 29. 1 13. 8 1998 3404 7355 126 573 27. 1 12. 8 1999 4400 9438 158 714 27. 9 13. 2 2000 5096 10841 168 757 30. 4 14. 3 2001 4811 10160 157 706 30. 6 14. 4 2002 5475 11499 170 762 32. 1 15. 1 2003 6086 12720 184 818 33. 1 15. 6 2004 6810 14162 208 914 32. 8 15. 5 数据来源 : 韩国统计厅, http: / / kosis. nso. go. kr / cgi-bin / sws_ 999. cgi 依据表 1 中的统计资料, 1990 年韩国的国民总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 分别是朝鲜的 11. 4 倍和 5. 4 倍, 而在 2004 年则达到了 32. 8 倍和 15. 5 倍 经济实力作为国家总体实力的基础, 总量差距的扩大不仅通过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差距折射为体制正统性的强弱, 而且还会在军备方面表现出来 南北军事力量差距国家间军事力量的比较一般有三种方法, 目前韩国国防部主要使用单纯数量比较方法, 表 2 是韩国国防部以 2004 年为基准对韩国和朝鲜的军事力量进行的比较

结构 行为 朝核危机与东北亚安全秩序 283 表 2 朝鲜和韩国军事力量比较 兵力 主要 战力 陆军海军空军 区分 韩国 朝鲜 陆军 55 万余名 100 万余名 海军 67000 余名 6 万余名 空军 64000 名 11 万余名 总计 68. 1 万名 117 万余名 军团部队师团机动旅团战车装甲车装备火炮多联装 / 放射炮地对地导弹战斗舰 水上登陆航舰水雷战航支援航潜水艇战斗机特殊机支援机 13 19 49 75 19 69 2300 余辆 3700 余辆 2400 余辆 2100 余辆 5100 余门 8700 余门 200 余门 4600 余门 30 余个发射架 60 余个发射架 120 余艘 430 余艘 10 余艘 260 余艘 10 余艘 30 余艘 20 余艘 30 余艘 10 余艘 70 余艘 530 余架 830 余架 70 余架 ( 包括海军航空机 ) 30 余架 200 余架 520 余架 直升机 690 余架 ( 包括陆海空直升机 ) 320 余架 预备役兵力 304 万余名 770 万余名 资料来源 : 韩国国防部 : 国防白皮书, 2004 单纯数量比较方法被认为是最机械的而不能反映实际力量对比的方法 依据此种比较方法, 韩国国防部和军方的结论是目前朝鲜的军事力量仍然优于韩国, 这个结论也成为韩国军方维持高额国防支出的理由之一 但这样的结论却受到了不少韩国学者的质疑 郭台焕认为韩国的军事力量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已与朝鲜相均衡, 而咸泽英依据他提出的军事资本存量 ( military capital stock) 模型认为韩国的军事能力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就已经超过了朝鲜, 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则达到了朝鲜的 2 ~ 3 倍, 美国的军事专家杜尼甘 (James F. Dunnigan) 也依据相关数据得出了类似的结果 所以, 尽管就南北间军事实力的差距具体有多大尚存有争议, 但韩国的军事能力早已大大超过朝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参考一下朝鲜和韩国国防支出的具体数据, 事实便会更加清晰 ( 见表 3)

284 构建和谐东亚 表 3 冷战后朝鲜和韩国国防支出比较 单位 : 百万美元 年 度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韩 国 5010 5328 11994 13153 14179 16172 朝 鲜 6637 6359 5305 5412 5232 5559 年 度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韩 国 14732 10461 12088 12749 11165 13237 14632 朝 鲜 5409 2086 2100 2091 2049 5000 5500 注 : a) 1990 年 1991 年数据以 1985 年价格和汇率换算 b) 1993 年 1994 年数据以 1993 年价格换算 c) 1995 年 1996 年 1997 年数据以 1997 年价格换算 d) 1998 年 1999 年数据以 1999 年价格换算 资料来源 : The Military Balance,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1991 / 92, 1992 / 93, 1995 / 96, 1997 / 98, 1999 / 2000, 2001 / 02, 2003 / 04, 2004 / 05 根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资料, 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前期开始, 韩国持续维持着 2 ~ 3 倍于朝鲜的国防支出, 在朝鲜经济困难比较严重的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 甚至还达到了 5 ~ 6 倍 这尚未考虑驻韩美军的战力, 如果考虑 3 万余名驻韩美军及其保有的战斗能力, 南北间的战略失衡则会更加严重 而且驻韩美军已于 2003 年开始计划投入 110 亿美元对其军事装备进行改造和升级换代 韩国也将从 2005 年开始, 计划到 2020 年投入 67 万亿韩元 ( 约 700 亿美元 ) 实施国防改革, 到 2020 年, 至少到 2015 年之前, 韩国的国防预算将维持在 11% 左右的增长率上 由此可以看到国际社会在关注朝核问题的同时也常常忽略的另一个侧面, 即南北间 ( 包括驻韩美军参与 ) 始终在进行着激烈的军备竞赛, 常规军备的均衡早已被打破, 而且还呈现进一步加深的趋势 甚至不少韩国学者也对韩国的国防改革会进一步加大南北军事实力的失衡, 导致南北的军控谈判更加艰难, 而且还会进一步刺激朝鲜加强对非对称遏制能力的开发等方面表示出了忧虑 三 结构导致行为 : 朝核危机的爆发 朝核危机正是这种已经倾斜的结构所挤压出来的问题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国际环境的恶化以及持续的经济困难使朝鲜开始承受双重的压 力 其一是来自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国家的压力, 这是因半岛安全结构的国际

结构 行为 朝核危机与东北亚安全秩序 285 层面的失衡而带来的国家安全上的压力 ; 其二是来自韩国的压力, 这是在进行了半个世纪的体制竞争之后南北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巨大差距所带来的体制安全上的压力 一方面, 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其推行的单边主义政策和敌视态度使朝鲜感到不安 ; 另一方面, 在南北关系上韩国的主导趋势也更加明显, 这两方面压力的共同作用造成了朝鲜政权生存上的危机意识, 因此, 维持政权的生存便成了朝鲜领导人的当务之急 如何缓解这两种压力, 朝鲜认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来自美国方面的, 因为只有与美国改善关系, 才能在基本的国际层面上保持与韩国相均衡的地位 而对韩方面, 朝鲜主要的战略是回避其主导锋芒, 尽量避免其影响的渗透对自己体制瓦解功效的产生, 但作为战术, 适应对美政策的需要, 对韩政策也时时表现出一定的策略上的灵活性 朝鲜曾经奉行的 通美封南 外交战略 在 KEDO 事业中排斥韩国型轻水反应堆以及坚决主张的朝美直接对话都是这一战略的具体运用 如何对美, 在没有其他有效措施的情况下, 针对冷战后美国关注核扩散的迫切心理, 具有核技术开发基础的朝鲜运用核政策这种不对称的抑制 (asymmetric deterrence) 手段便成了相对可能性较大的一种选择 困窘的经济状况使它无法支撑与韩美在常规方面的军备竞赛, 它选择核开发计划, 以此作为杠杆, 以达到要么改善关系, 要么以保有核武达到所谓的 威胁的均衡 的遏制威慑效果, 以便减轻常规军备竞赛方面的压力 这就是为什么朝鲜一方面在推进核计划 另一方面却又主张半岛无核化的原因 四朝韩美间的互动 : 行为能否撬动结构的调整? 朝鲜靠核计划能否撬动美国的对朝政策, 以在国际层面均衡半岛的安全结构? 这不但与美国的国内政治有关, 而且更主要的是, 与美国的东北亚整体战略有关 冷战结束后, 美国在东北亚的关注点主要有两个 : 一是东北亚地区稳定问题 ; 二是朝鲜核问题 在地区稳定问题上, 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的一个极短时期曾经认为日本是后冷战时期美国在该地区的主要威胁, 但很快就把目光转到中国, 认为经济迅速增长的中国将是影响该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因而试图把解决美日贸易摩擦作为第一关心要事的克林顿政府在第一届任期末又重新回到了 防御优先, 贸易次之 ( defense first, trade later) 的政策, 并开始强化其在冷战时期形成的同盟体系, 日美同盟的强化

286 构建和谐东亚 以及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TMD) 建设便是重要的步骤 对于朝核问题, 虽然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美国便开始关注, 但刚开始它并不准备通过正面与朝接触来解决, 而是试图从两个侧面入手把朝鲜的核计划纳入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 一是依靠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把朝鲜的核计划纳入 IAEA 的管理框架之内 ; 二是要求韩国在南北对话和接触中把朝核问题作为最主要议题, 把签署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作为最主要的对朝政策目标, 以形成另一层管理朝核计划的制度性约束 1984 年美国要求苏联向朝鲜施压, 要求朝鲜加入 NPT, 1985 年 12 月朝鲜以从苏联获得 635MWe 轻水反应堆为条件, 加入了 NPT 根据有关规定, 加入 NPT18 个月之后应该与 IAEA 签署全面安全措施协定, 但朝鲜并未按时限签署这个协定 1990 年 2 月朝鲜在 IAEA 理事会发表声明说, 如果美国撤出在韩国部署的核武器, 废除对韩国的核保护, 朝鲜才有履行 NPT 的可能 这实际上意味着朝鲜把自己的核计划与美国东北亚政策的调整联系起来 对此, 刚开始美国比较强硬, 除对朝鲜的核计划加强监视活动外, 还加强了在国际机构中的活动 但在 1991 年 6 月, 美国的政策出现了调整的迹象, 表达了可以撤出在韩国配置的核弹头的意愿, 同时从 1988 年 10 月开始的朝美北京参赞级秘密接触也开始讨论朝核问题 1991 年 9 月布什政府宣布了拆除配置在世界各地的战术核武器的计划, 而朝美间的接触也于 1992 年 1 月升级为高级 在这种情况下, 朝鲜才于 1992 年 1 月 30 日签署了全面安全措施协议 与此步调一致, 南北方面的交涉也取得进展, 双方于 1992 年 1 月 20 日签署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 3 月 18 日签署了南北核控制共同委员会的构成运营协议, 该委员会也随即于次日启动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到, 朝鲜之所以愿意签署这两个协议, 主要是因为它靠核计划已经部分地挑动了美国东北亚政策的调整, 美国不但撤出了配置在韩国的核弹头, 而且还启动了朝美间的高级会谈, 给朝鲜带来了可以与美国改善关系的希望 但与朝鲜不同, 美国之所以调整对朝政策, 目的是把朝鲜拉进 IAEA 和签署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 并依靠 IAEA 和共同宣言来管理朝鲜的核计划 这就决定了它的政策调整空间十分有限, 两者政策目标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危机爆发的必然性 在朝鲜加入全面安全措施并与韩国签署无核化共同宣言之后, 美国认为大功告成, 对朝美间的高级会谈趋于冷淡, 使朝鲜颇为失望, 成为朝鲜与 IAEA 间冲突爆发的一个原因

结构 行为 朝核危机与东北亚安全秩序 287 第一次朝核危机通过朝美双方直接会谈签署 日内瓦框架协议 得以化解 之后直至克林顿政府末期, 朝美关系进展相对顺利, 美国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与朝鲜的关系, 如自动电话的连接 外汇交易控制的解除 (1995 年 1 月 ), 旅行警告国 ( Travel Warning State) 中朝鲜的除外 (1996 年 3 月 ), 人道主义物资和资金提供的许可 (1996 年 3 月 ), 着手美国内朝鲜资产冻结解除的调查 (1997 年 9 月 ), 恐怖支援国和违反导弹输出有关的制裁除外的经济制裁的解除 (2000 年 6 月 ), 等等, 在安全关系方面, 朝美围绕着朝鲜战争中美军遗骸的送还以及朝鲜导弹问题也展开了高级会谈, 直至 2000 年实现了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赵明录和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互访 顺利发展的朝美关系给朝鲜带来了可以首先在国际层面上均衡已失衡的安全结构的希望, 但使美国始料不及的是, 朝美关系的发展却深深地影响了结构内的另一个行为者 韩国的国内政局, 并直接导致了它的对朝政策以及对美政策的重大调整 在第一次朝核危机的解决过程中韩国的态度变化比较复杂, 陷入了斯奈德 (Glenn H. Snyder) 提出的连累 抛弃 ( entrapmentabandonment) 的同盟安全困境 : 当美国的强硬派提出 炮击宁边 论调时, 它担心被连累 ; 在朝美双边会谈顺利进行时, 它又产生了被盟友抛弃的感觉 特别是在签署了无核化共同宣言的情况下, 却没能参与朝核危机的解决, 这使韩国非常失望 冷战结束之后, 半岛问题半岛化即南北当事人原则是韩国政府确立的一项基本战略 被排斥在朝美会谈之外, 墨迹未干的南北无核化共同宣言也化同废纸, 韩国无法抑制对自己被边缘化的不满, 认为美国没能考虑自己的安全利益, 韩美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随后在 KEDO 的主导权问题上, 在朝鲜潜艇潜入韩国水域的处理问题上, 韩美间的冲突加深 在南北关系上, 尽管最终韩国掌握了 KEDO 的主导权, 但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启动的南北政府层面的交流渠道全部被朝鲜的 通美封南 战略所冻结, 随即金泳三政府的对朝政策遭到了韩国社会的普遍抨击, 认为金泳三政府缺乏 统一哲学, 是 冷温汤式 的外交 正是在此背景下, 主张对朝实行 阳光政策 的金大中得以上台, 金大中政府上台后, 立足于功能主义 (functionalism), 对朝推行政经分离的 阳光政策, 经济层面的交流随后外溢到政治领域, 1999 年南北当局会谈再次启动, 并于 2000 年 6 月实现了历史上的首次南北首脑会晤 南北政治层面的交流成果又进一步改变了韩国的国民意识和政治结构 2004 年实施的舆论调查显示有 39% 的

288 构建和谐东亚 被调查者认为美国是韩国的最大威胁, 超过了认为朝鲜是韩国最大威胁的 33% 的比例, 而在 10 年前的 1993 年实施的舆论调查则有 44% 的人认为朝鲜是韩国的最大威胁, 认为美国是韩国最大威胁的比例只有 1% 2002 年两名女中学生死亡事件使韩国国内的反美情绪高涨, 受到社会基层情绪的影响, 韩国学政两界开始认真反思存在已逾 50 余年的韩美同盟所面临的问题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卢武铉击败了具有亲美保守倾向的候选人李会昌当选韩国总统 而卢武铉上台之后, 又从制度层面加快了韩国对美政策的调整, 2003 年韩美同盟未来构想会议组建, 对韩美同盟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开始进行探讨, 直至 2005 年 3 月卢武铉在韩国陆军军官学校提出要担当 东北亚均衡者 角色的口号 由这个过程可见,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 韩国在某种程度上 偏离 了同盟轨道 之所以如此,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韩国的国力已有相当程度的壮大, 并导致了外交独立性的增强 虽然仍有不少人认为韩美同盟应是韩国外交关系的主轴, 但是许多人也认为韩国需要也应该根据东北亚国际形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外交战略 因此, 鉴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美日同盟的强化给本地区的安全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韩国表现出了相当的克制, 对 TMD 以经费难支为由婉言拒绝 2003 年美国邀请韩国出兵协助伊拉克战事, 与 20 世纪 60 年代朴正熙政权主动争取出兵越南的态度相反, 韩国在派兵兵种和在伊驻屯位置上屡与美国讨价还价, 国会决议案也是迟迟难以表决通过 因此, 可以说源于第一次朝核危机解决过程而逐渐发展的韩美间的分歧已使美国在东亚的同盟体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裂痕, 这恰与冷战后美国欲强化其同盟体系的战略相冲, 也是美国极不愿看到的 这个裂痕能否继续扩大并导致美国同盟体系的瓦解, 目前作出判断还为时尚早, 但是可以肯定美国决不会容忍这个裂痕再继续扩大 到目前为止, 这个裂痕还在韩美范围之内, 并没有扩大到日美之间 但是一旦美国改善与朝关系, 日美同盟也将会面临调整, 因为在美国看来, 同朝鲜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与美日安全防卫条约是相冲突的 考虑到不仅日美同盟关系被美国认定为其亚太政策的支柱, 而且日本还被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合作者关系的水平上, 美国不会不评估同朝鲜改善关系可能对韩美同盟和日美同盟产生的影响, 而第一次核危机的解决方式对韩国的国内政治以及半岛国际关系的影响美国不会不引以为戒 2005 年 9 19 共同声明发表不久, 美国即违背声明的精神, 从

结构 行为 朝核危机与东北亚安全秩序 289 金融制裁和人权干涉入手对朝鲜进行钳制, 这些政策的背后是否具有战略性 的考虑值得怀疑 五朝鲜核试帮了谁的忙? 对于韩国的 背离 行为, 美国国内已经超越了政党政治, 形成了超党派的共识, 不但执政的共和党政府对卢武铉政府表示不满, 就连在野的民主党也公开地谴责韩国, 民主党领袖希拉里就曾批评韩国说, 韩国患了 历史的健忘症 ( historical amnesia), 韩国之所以能实现目前的经济发展, 美国可谓功不可没, 但目前韩国对此认识不足, 甚至可以说遗忘了两国关系的历史 韩国应该认识到两国的关系有多重要 为了修补韩美之间的裂痕, 美国正在从各方面着手, 一是考虑把韩国纳入美国的免签证计划 (VWP), 给予韩国国民赴美免签证权利 ; 二是提前了韩美间的自由贸易协定 (FTA) 谈判, 目前已经进行了 4 轮谈判, 经过 2005 年 12 月第 5 轮谈判后, 韩美 FTA 有望在 2007 年初签署 ; 三是尊重韩国政府的要求, 把韩国军队的战时作战指挥权归还韩国 美国所做的这一切都可以解释为为了拴住韩国, 包括在社会基础层面上改变韩国国民对美国的认识, 以消除影响韩美同盟健康维系的一切不利因素 对上述几个问题, 虽然卢武铉政府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 但在 FTA 和战时作战指挥权归还问题上, 韩国社会却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冲突和对立 为了消除韩国农民对韩美 FTA 的反对, 最近美国已经表示将给予韩国产商品 农产品 纺织产品零关税待遇 战时作战指挥权归还问题, 虽然卢武铉政府表示将按既定日程推进, 但由于国内保守阵营的反对和攻击, 现在也面临着众多的变数 颇有意味的是, 朝鲜在核试之后, 美国似乎看到了它所希望看到的发展趋势, 韩国内保守阵营的声音在高涨, 并出现了重新在韩国部署美国战术核武器的呼声, 国民意识的舆论调查也显示出韩国国民意识的保守转向 因为激烈的党争, 主张对朝包容政策的统一外交安全部门的要人也纷纷递交辞呈, 卢武铉政府的对朝包容政策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2007 年将届临韩国总统大选, 目前各派政治势力已经严阵以待, 为了影响选举结果, 今后一年期间, 美国必会关注并有意影响韩国的国民意识, 而它的对韩 对朝政策也会服务于这个主轴, 会时有微调, 但不会出现大的转折

290 构建和谐东亚 六 结论 对于朝鲜核试, 布什政府好像默认了既成事实, 比起朝鲜是否拥有核武, 布什政府更关心朝鲜是否会把核武及其技术扩散问题 因此, 朝鲜提出解除金融制裁即可重返六方会谈的条件, 但美国对此兴趣不大,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构建范围更广 更严密的防扩散安全倡议 ( Proliferation Security Initiative, PSI) 上, 似乎这更符合它在东北亚的整体战略 冷战后, 美国试图以冷战时期形成的同盟体系为基础, 构建以它为主导 以既有的同盟体系为主轴的地区安全秩序, 以应对由于中国的崛起和朝鲜半岛可能的激变事态所可能引发的地区动荡, 但它并未认识到这种战略本身就是引发地区不安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朝鲜半岛的安全结构是一种从极端的冲突结构 即战争状态演变出来的不稳定的冲突结构 ( unstable conflict formation), 对这种不稳定的冲突结构, 美国缺乏一个综合的 长远的把它演化为稳定的冲突结构 (stable conflict formation) 的思路, 更谈不上向着类似于东盟的地区安全体制 (regional security regime) 和西欧的地区安全共同体 (security community) 的转化 它只是从眼前出发, 希望依靠既有的同盟资产应对可能的突变事态 在它看来, 维护住同盟体系, 东北亚的地区稳定 自己在东北亚的战略利益也就有了保障, 因此, 维护既有的同盟体系便成了美国的主要战略目标 服从这一战略目标, 美国不愿意改善对朝关系, 担心一旦改善对朝关系, 自己的同盟体系特别是韩美同盟, 又要面临不确定的变数, 极有可能又要被动地调整, 甚至向着解体的方向发展 这便是美国需要多边框架来解决朝核问题的真正原因, 靠多边机制既可把自己的盟友纳入其中, 减少不必要的误会, 又能避免直接与朝接触所产生的外交腾挪空间的狭小, 减小对整体战略的损伤 因此, 可以预测, 只要美国继续按照固有的逻辑思维, 从一国安全利益, 而不是从地区安全利益出发, 它将难以放弃对朝的敌对态度, 东北亚地区现存的不稳定的冲突结构状态也将会继续存在, 只要这种结构存在, 半岛的危机将不会消除 如果美国改善与朝鲜的关系, 会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业已失衡的结构, 东北亚地区也会转化为一个稳定的冲突结构, 到时尽管东北亚地区仍然存在着诸如军备竞赛 领土争议等各种问题, 但双边的协调和业已存在的多边机制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结构 行为 朝核危机与东北亚安全秩序 291 第四次六方会谈发表的 9 19 共同声明已经为从根本上解决朝鲜半岛的危机画好了大致的路线图, 重要的是相关各方尤其是美国要尊重声明的精神, 并具体履行 这就需要韩国克服国内的理念之争和政党之争, 达成共识, 支持朝美间的双边接触, 并充分正确发挥均衡者的作用 ; 需要日本真正地对本地区的安全利益负责, 改变随从角色, 发挥出独立的作用 ; 也需要中国切忌抱有以趋同美国而树立 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的想法和做法 只有三者共同努力, 才有可能迫使美国改变以同盟保稳定 以对朝敌对保同盟的从而使它自己和本地区都陷入安全困境的战略思路, 并认真思考东北亚地区未来的安全秩序框架 最近中朝美三方经过北京接触, 带出了重开六方会谈的好消息, 但由上述分析可知, 朝核问题具有深刻的结构性背景, 解决朝核问题的机制只有从调整已失衡的结构入手, 才会最终为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带来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