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研究 2013 年第 1 期 之间的基层参议员群体, 却缺乏较为详尽细致的研究考察 1 事实上, 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参议员, 作为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的一个新型权力主体, 不仅规模较大, 而且其社会结构要素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同时, 基层参议员的社会流动, 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陕甘宁边区基层社

Similar documents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 # +,! +,!!!!!!!! #!!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1,,,. %,. % 2,, %, ;,,,, 3,,,, 4 ( ) ( ) ( ) (),, %, 5,,,,,,,,, 1 :,, ://.. / / - / /., 2 :,, 3 :, 4,,, 5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珮云 珮云 邓小平的这段批示 使他成为第一个明确倡导节制生育的国家领导人 周恩来后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 一 革命党人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 %&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抗战时期湖南教育发展述论 # # # # #

蒋经国 赣南新政 时期的社会动员! % &! % & # # # # # #

一 补助边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

,,,,,,, ;,, ;, ;, (, / ),, ;,,.,,,,,,,,,,,,,,,,, ;,,,,,,, 1, :,,, ;,,,, (, ),,,,, 1,,, (,, )

论抗战时期江西的保学教育! #! # % % % % % % % % % % % % # #

关于殖民教育口述史的客观性释疑 # % # & # # ( # ) # % &!!!! (!! )!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 ),, :1 : : ( ), 2 :, 3 : ( ), 4 : 5 : :, 6 :,,,,,,,,, :,,,.....,,,, 1, ;2,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 #! #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¹ º» ¼ ½ ¹ º» ¼ ½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4D F736F F D20B2CEBFBC3231C6DAD1A7CFB0D3EBCBBCBFBCC4DAD2B3>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孙 蓝等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


年第 期 1 :,,,,,,,,,,? :,, :. ( ) :, ( ) :, ( ) : :,. : :, 1,,, ;,,,,, :,,,,,,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¹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旅游科学

9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织 活 动, 基 层 团 建 工 作 继 续 整 体 推 进, 有 力 地 促 进 了 基 层 组 织 的 建 设 和 发 展, 活 跃 了 基 层 团 的 工 作 为 总 结 经 验, 树 立 榜 样, 进 一 步 在 全 市 交 通 行 业 各 级 团 组 织 中 形 成 争 先 创 优 的 浓

第 期 丘志力等 从传世及出土翡翠玉器看我国清代翡翠玉料的使用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Ⅱ),,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战时期的山东日伪教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猫腻的做法 无用的伎俩 中国异教徒尤其擅长 如下文将讨论到的 阿辛 西岩

2007年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生流向地域分析


书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际政治科学 ¹ ¹



研究问题 自主学习中心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自主学习中心参与度以及学生对其认可度


验资报告的 虚假 与 真实 法律界与会计界的对立 二 德阳案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冲击

一 土著华人! 二 逃亡移民 #!!! 三 早期的旅俄商人! 四 劳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全球机器人大佬都是谁? 3. 我国的差距在哪里? 2

方正集团品牌传播日常监测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关于召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武 汉 市 市 直 机 关 女 公 务 员 现 状 调 查 岁 36 岁 至 45 岁 46 岁 至 55 岁 的 实 际 人 数 分 别 整 群 抽 样 共 发 放 问 卷 300 份, 回 收 275 份, 回 收 率 为 % 有 效 问 卷 275 份, 有 效 率 为 100%

考试研究 % 第 卷第 期 # # # # #

P. 401 ( 一 ) 西昆文士主持各类贡举考试 P P P P P P. 26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¹ ¹

Transcription:

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员的 社会结构与流动特征 * 杨东 内窑提要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会的制度建构, 既是历史发展与现实情境的逻辑演绎, 同时也是中共顺应现代革命运动的民主诉求而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 由此产生的基层参议员, 作为中共革命根据地基层社会权力结构的主体, 其规模之大以及构成要素的多样性特征, 不仅凸显着近代以来基层社会结构变动的革命性与时代性的主题, 而且在实现基层社会权力重塑的过程中, 也在重新演绎着基层社会的阶级和阶层结构 当基层民众以参议员这一制度载体, 在新的社会结构体系和运行机制中, 实现着新的社会流动, 自然会体现出当初情境下的流动特征 同时这种新的社会流动形态, 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陕甘宁边区基层社会的结构性整合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基层社会参议员社会结构 通过社会结构的理论解读中共革命根据地, 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视角, 如王先明 : 晋绥边区的土地关系与社会结构的变动},{ 中国农史 }2 3 年第 1 期 ; 渠桂萍 王先明 :{ 试述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乡村权力结构的变动 },{ 社会科学研究 }2 2 年第 1 期 ; 岳谦厚 :{ 中共重构下的晋西北乡村领袖 },{ 中共党史研究 } 2007 年第 6 期 ; 岳谦厚 : { 抗日根据地时期中共基层干部群体一一以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为中心的研究 },{ 安徽史学 }2 9 年第 1 期 ; 张文俊 张讳 :{ 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阶层之流动 },{ 抗日战争研究 }2012 年第 3 期等 这些论文都对山西, 特别是晋西北在抗战时期中共革命根据地的社会结构变动, 作了具体而微的个案研究 就研究取向而言, 由于社会结构要素是构成一个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 而社会阶层结构又是构成社会结构的核心要素 故此, 从社会结构的视角解读中共革命根据地, 显然更有助于理解和认识革命根据地基层社会的结构性变迁 与此同时,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 社会史研究犹若一股强劲之风, 成为学术界竞相沿用的学术理路 故而从社会史的视角解读中共革命根据地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 近年来学界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学术探讨中, 大体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化的研究视域 : 要么取乎其 " 上 " 关注边区上层, 要么眼光向 " 下专注于基层社会的变迁, 而对连接政府与民众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 陕甘宁边区基层议员群体研究.. ( loyjc7 70107) 的阶段性成果 97

抗日战争研究 2013 年第 1 期 之间的基层参议员群体, 却缺乏较为详尽细致的研究考察 1 事实上, 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参议员, 作为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的一个新型权力主体, 不仅规模较大, 而且其社会结构要素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同时, 基层参议员的社会流动, 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陕甘宁边区基层社会的结构性整合 因此, 从社会结构视角解读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参议员群体, 无论是从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 还是从研究意义上, 都是一个需要充分关注的研究内容和学术视角 一 制度变革下的基层参议员概观 任何真正的制度设计, 都需考虑到历史发展的逻辑演绎和现实情境的客观趋势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 就是依据这一基本原则而形成的制度安排 就制度变革而言,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制度建构, 可谓是中共从政权建设上走出苏维埃模式的重大步骤 按照中共自身历史发展的逻辑观之, 通过苏联经验建构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制度, 曾被认为 " 是最民主的 " 政治制度 因为 " 它最能吸收广大工农群众到政治生活中来, 管理自己的政权,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为独立 自由 幸福的新中华而奋斗 " 但是现在却是" 让步兑换全国所需要的和平民主抗战 " 2 这一制度上的变革, 实际上也内含着 种理念上的变革 一般而言, 制度变革总会暗含着一种理念变革, 人们用一种制度安排取代另一种制度安排, 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制度转换, 也绝非是满足制度本身的需要, 而是意欲通过它获取制度以外的东西 因此所谓的制度变革乃至制度本身只是一种手段, 借助这个手段所要实现的理念才是制度变革的基本目的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作为民主化运动的制度载体, 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民主化运动广泛动员社会各阶层的力量, 才能实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进而才能从根本上巩固革命根据地 因此, 在中共的制度变革理念中, 陕甘宁边区要作为民主的样板和模范的革命根据地, 开展广泛的民主化运动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而 " 民主的第一着, 就是由老百姓来选择代表他们出来议事管事的人 " " 如果有人轻视选举, 或者说不要选举, 那就是等于不要民主 不要民主, 就等于不要革命 " 而" 革命的目的, 是为老百姓求自由 选举是老百姓行使自由的头一桩事 我们要发展老百姓的自由, 就得大量宣传 耐烦诱导 ; 使每个老百姓都能凭着自己的意愿去进行参政, 选举代表 " 3 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参议员, 就是在打破原有权力格局的基础上, 通过 " 普遍 直接 平等 无记名 " 的选举原则, 重新整合基层社会的权力资源, 以促进基层社会的结构性变迁 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员的选举是分区域进行的 县参议员的选举, 1937 年和 1939 年的选举条例都规定 " 以区为选举单位 " 但是从 1942 年开始, 县参议员选举单位变小, 规定县参议员的选举单位为乡 其目的是使每个乡都有参议员产生, 这样民众与参议会的联系更广泛更密切, 而且投票时也可灵活多变就近选举 关于县级参议员的数量, 根据陕甘宁边区 1941 年制定的参议会选举条例, 县参议会每 400 人 1 已有的研究成果, 关涉到基层参议员的论著有宋金寿 李忠全主编 :{ 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 J,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 李智勇 :{ 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1 年版 ; 中共延安地委统战部 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所编 :{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统一战线和三三制 >>,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 黄正林 :{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变迁 >>, 抗日战争研究 >>2 1 年第 3 期 ; 黄正林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妇女 >>,{ 抗日战争研究 >>2 4 年第 2 期等 这些论著在一定程度上都涉及了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参议员, 但是团于题材和视角的不同, 都没有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加以分析, 即使有所指涉, 也是从宏观的范围内展开的, 缺乏对基层议员群体的深度挖掘 2 林伯渠 :{ 由苏维埃到民主共和制度 >>,{ 林伯渠文集 >>, 华艺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44 --45 页 3 陕甘宁边区政府为改选及选举各级参议会的指示信 >>,{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 第 3 辑, 档案出版社 1987 年版, 第 48-50 页 o 98

杨东 / 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员的社会结构与流动特征 至 800 人选举 1 名参议员, 人口在 15000 以下的县, 选举参议员的居民比例不得少于 400 人, 15000 人以上的县, 选举参议员的居民比例不得多于 800 人 1 根据这一规定, 每届参议会所选举的县级 参议员至少都在 10 人以上 如在 1941 一 1942 年, 通过对各县参议员的资料统计, 呈现如下情形 ( 见表 1): 表 1 陕甘宁边区 1941-1942 年县级参议员人数统计表 2 议员人数 县别 议长 副议长 合计 正式议员 候补议员 聘请议员 延安市 姚安吉 周长安 25 6 31 安塞县 白宜影 张爱民 62 14 77 靖边县 惠中权 白文焕 58 9 67 安定县 高朗亭 薛云昌 77 14 3 943 甘泉县 贾怀济 宗炳祥 21 4 3 28 延川县 高明卿 高敦泉 97 21 2 120 延长县 谭生晨 百荣亭 43 8 7 58 清涧县 王金璋 康光年 125 22 5 152 吴堡县 裴仰山 高锦花 48 11 59 米脂县 李鼎铭 贺秉章 172 36 208 绥德县 安文钦 惠碧海 164 61 2254 霞县 赵锦峰 苗乐山 140 28 13 181 廊县 张自修 李荫文 58 8 66 固临县 冯成森 郝显德 27 5 1 33 志丹县 任志新 王海清 57 13 5 75 曲子县 苏耀亮 王世武 78 华池县 刘维舟 史九宫 61 环县 白耀卿 杨志贤 90 庆阳市 孙君一 田玉亭 70 13 8 91 合水县 李子川 杨正甲 54 镇原县 陈智忠 49 总计 18975 资料来源 : 中央档案馆 陕西省档案馆 :{ 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 (1 942 年 n, 1994 年编印, 第 65-8 5 页 同时, 县参议员的人数分布也明显体现出大县议员多 小县议员少的特点 如绥德和米脂两县 1 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 >>,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 :{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 第 1 辑,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第 182 页 2 此表是根据西北局组织部 1941-1942 年县参议员统计表格改编设计而成 3 原表为 80 人, 未将候补参议员计算在内 4 原农为 206 人, 或为计算有误 5 总计数字为笔者根据表中数据合算而成 99

抗日战争研究 2013 年第 1 期 由于人口较多, 其参议员的人数分别为 225 人和 208 人 ; 而延安市 1 的人口规模不足 1 万人, 所选参议员只有 31 人 2 另外, 尽管陕甘宁边区政府对参议员的改选有明确的规定与条件, 但是在陕甘宁边区的三届参议会中, 大多数县级参议员是连选连任, 只有少数违法乱纪 未能切实履行职责的参议员被剔除出去 1945 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曾对县级参议员的选举情况做过调查统计, 调查结果如表 2 所示 : 表 2 陕甘宁边区陇东 关中分区第三届县级参议员选举连任统计表 选区 县议员总数 连任议员人数 新选议员人数 庆阳县 60 59 1 合水县 51 47 4 华池县 30 26 4 曲子县 50 50 环县 48 40 8 镇原县 45 38 7 新正县 37 32 5 新宁县 43 36 7 合计 364 328 36 资料来源 : 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 :( 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 >>,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468 页 陕甘宁边区县级参议员的连选连任, 就选举程序而言, 县参议员是以乡为选举单位的, 而且候选人也几乎都是本地籍人 这从陇东分区新宁县参议员中可见一斑 在 1943 年新宁县的 48 个县级参议员中, 属于本地籍贯的有 41 人, 外地籍贯的仅为 7 人 3 因此, 民众对候选人的基本情况都比较熟悉 在选举的时候, 一般都能够坚持原有的判断和标准 ; 另一方面, 由于参议员自身经过参政议政实践, 也逐渐熟悉和懂得参议会的基本运行模式, 这样可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因此也就更能被群众所认可 乡参议员的选举单位, 变化比较大 1937 年的选举条例规定 " 乡代表选举, 以村为单位 " 1939 年和 1941 年的选举条例, 则扩大了选举单位的范围, 实行 " 乡市参议会参议员的选举区域, 以行政村为单位 " 的规定 1942 年的选举条例, 对乡参议会参议员选举单位又进行了重大改革, 规定 " 乡市 ( 或等于区的市 ) 参议员的选举单位为居民小组 " 但是这一规定在以后的选举工作中, 也暴露出一些缺陷 : 一方面由于选举范围太小不适应 " 三三制 " 的选举要求, 另一方面规定代表领导居民的制度, 却又与自然村长并行, 出现领导二元化的局面 所以在 1944 年公布的 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 又重新规定 " 乡参议会参议员之选举, 以行政村为单位, 市 ( 等于区或等于乡的 1 1937 年 1 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之后, 延安成为中共中央 边区政府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 随后, 陕甘宁边区以原肤施县城区及其近郊为基础, 设立了相当于县一级区划的延安市, 直属于边区政府管辖 延安县则是在撤并原肤施县所辖的区域基础上成立的县级区划, 县政所在地先后设在川口和二十里铺, 隶属于延属分区 2 西北局组织部关于志丹等十六县市及陇东分区各县参议员党派成分统计表 >>, 中央档案馆 陕西省档案馆 :( 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 (1942 年 >>, 1994 年编印, 第 70 一 71 页 3 新宁县民主政权统计 >>, 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 :( 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 >>, 第 655 页 100

杨东 / 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员的社会结构与流动特征 市 ) 参议会参议员之选举, 以街道或原有行政区域为选举单位 "1 乡参议员的数量, 同样呈现出大县议员多 小县议员少的特点 一般大县的参议员当在 2 0-30 人之间, 小县或处在统一战线区内的乡参议员也在 300 人左右 就整个陕甘宁边区而言, 从 1938 年到 1946 年的三届参议会期间, 每届所选出的乡参议员都在 2 万名以上 尤其是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期间, 仅乡参议员就有 4 万多名 而且选民参加选举的百分比, 平均达到了 80%, 绥德 清涧 延川则在 95% 左右 2 以 1941 年陕甘宁边区 30 个县的乡参议员为例 ( 见表 3) : 表 3 1941 年陕甘宁边区 30 个县的乡参议员人敛统计表 县别 乡 ( 市 ) 参议员数量 县别 乡 ( 市 ) 参议员数量 延安县 1266 延安市 289 安塞县 1127 富县 795 靖边县 1169 安定县 1181 延川县 1262 新正县 405 延长县 825 新宁县 586 清涧县 1334 赤水县 594 吴堡县 849 淳耀县 512 米脂县 2762 同官耀 181 绥德县 2889 定边县 822 佳县 2243 盐池县 519 固临县 346 华池县 961 志丹县 825 环县 936 曲子县 1170 庆阳县 1061 华池县 961 合水县 769 环县 936 镇原县 539 总计 301143 资料来源 : 宋金寿 李忠全主编 :{ 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 >. 第 270 页 很显然, 在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参议员中, 乡参议员是构成基层参议员群体中的绝对多数 这是因为在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过程中, 乡被看作是抗日民主政权的基本单位, 也是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点 " 我们一切工作的实际在乡市 ; 人民来议国事管国事, 最先而且最多的是乡市 " 4 因此广泛选举乡参议员, 通过他们代表民众行使权利 检查政府工作, 是边区政府践行民主政治的最基本 1 陕廿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 >.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编 :{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 >. 科学出版社 1958 年版, 第 235 页 2 边区政府工作报告 >.{ 陕廿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 >. 第 88 页 3 原农为 29 俑 0 人, 或为计算有误 4 谢觉哉在县长联席会议闭幕上的讲话 >.{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 第 3 辑, 第 74 页 101

抗日战争研究 2013 年第 1 期 原则 与此同时, 边区政府根据广大农村极其分散 社会关系异常复杂的客观形势, 在乡一级又实行 " 固定代表制即按照代表与居民相互邻近的原则, 将全体居民相应地分配到各个代表的领导之下, 各个代表应和其领导之下的居民之间建立固定关系 这样参议员对自己所代表的居民情况较为清楚, 民众遇事也可直接去找自己的代表, 也可随时撤换自己的代表 这种 " 固定代表制 " 的形式, 自然也需要较大数量的乡参议员 另外, 通过选举大量的乡参议员, 也有利于边区政府所倡行的乡村自治 对此, 边区政府曾明确指出, 推行民主政治的 " 头一个重要任务, 是加强乡村自治 " 而实现乡村自治, 首先就是要 " 发展以自然村为基础的代表制, 通过代表的选举为乡村自治造成有利的条件 " 1 可见, 为了开展乡村自治, 显然是需要在基层社会中产生数量较大的乡参议员 值得一提的是, 与县参议员相比, 乡参议员出现连选连任的情况明显要少很多 一方面是由于乡参议员的选举周期较县议员短,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乡参议员最接近群众, 他们的工作方式和业绩, 是很容易被民众所觉察和感受的 参议员一旦出现工作方面的失职或失误, 民众就可随时罢免和重新选举 根据陕甘宁边区选委会对 1945 年普选统计可以看出, 在庆阳县的 1155 名乡参议员中, 连任参议员为 461 人, 而新选参议员则达到 618 人 ; 合水县的 881 名乡参议员中, 连任参议员为 171 人, 新选参议员为 134 人 ; 镇原县 845 名乡参议员中, 连任参议员为 338 人, 新选参议员则为 507 人 3 另外, 由于陕甘宁边区乡政权实行的是议行合一制, 所以有不少乡议员还直接担任行政职务 实际上由乡参议员担任行政工作, 不仅是乡政权实行议行合 制度的具体体现, 同时也是边区政府以此来实现乡村自治的重要举措 在乡级参议员中, 除了那些直接担任乡级政府委员 行政村主任的参议员之外, 大多数乡参议员实际上还是村长 村主任的顾问 村长 村主任的一切决定, 均需同乡参议员商量, 由乡参议员先对其所管理的各户居民解释, 然后由村长 村主任召集村民大会通过执行 由此也可看出, 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会的制度建构与基层参议员的产生, 在很大程度上已然成为改变边区民众 " 私人世界 " 和 " 公共世界 " 的重要纽带 在普通民众的政治生活中, 参议员不仅是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的重要载体, 而且也是他们认识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信息惊 普通民众对边区政府的认知, 进而产生对中共的认同, 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这些基层参议员的互动中才形成自己的判断的 进而言之, 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参议员, 作为中共在重塑基层社会权力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群体, 也以其独特的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 演绎着陕甘宁边区基层社会结构的变迁 二 基层参议员的社会结构成分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作为彰显中共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制度性理念, 不仅深刻地改变了基层社会的权力格局, 而且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基层社会的阶层结构 由此而产生的基层参议员, 其社会结构成分也体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与特点 ( 一 ) 参议员中的农民成分从基层参议员的社会阶层及其出身来看, 贫农和中农元疑是县级参议员的主体构成 这可从 1941 年民主选举的 20 个县的参议员中明显地体现出来 根据 1941 年陕甘宁边区 20 个县参议员的社会成分统计可看出, 仅贫农和中农就占据了 72% 102 1 林伯渠 :( 边区抗战建设的新阶段 - 一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 ).( 林伯渠文集 ). 第 492-493 页 2 陕甘宁边区 1945 年普选有关统计表 ).( 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 }. 第 467 页

杨东 / 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员的社会结构与流动特征的比例 1 之所以农民占据多数, 客观原因是由于在中国社会里, 农民本身占据着绝大多数的比例, 而在陕甘宁边区, 农民的比例更是高于全国, 达到 90% 以上 李鼎铭先生在第三届边区参议会第一次大会上曾对此做过明确的解释 他指出各级议会里头农民代表占相对多数, 有的占绝对多数 为什么呢? 因为全国农民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我们这个地方更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在这种情况中, 农民代表自然就多了, 这是极其合理的 但这种合理的结果, 如果没有选举制度上的这一特点, 是不可能产生的 "2 关于乡参议员的社会成分, 与县级参议员大体相同, 贫农是构成乡参议员的主体 如 1942 年新宁县选举的乡议员中, 贫农占到所有乡议员的 7 1. 9%, 而地主 富农等阶层的比例较小, 只占 2.93% 3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在乡参议员中农民占多数, 除了本身基数较大这一客观原因之外, 还有另一层重要原因 按照李维汉的观点, 是因为解放区主要在农村, 乡参议会实质就是乡人民代表会, 乡村民众主要是农民和其他劳动者, 因此 " 农民由地主代表, 于理不通, 于情不合 " 所以不宜吸收众多地主阶级的代表参加, 而应由农民自己选择他们所信任的且不损害他们的根本利益的人参加 而且从根本上讲 " 乡村的选举运动也包含着阶级斗争 " 具体表现为店员 学徒和老板的斗争, 小商人和大商人的斗争, 农村中则是农民和地主的斗争 所以即使是在大力开展 " 三三制 " 的情况下, 也主要反映在边区 县两级政权机构上, 对于乡级则不必机械地实行 " 三三制 " 只照顾党和非党联盟就可以了 因为 " 三三制 "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党和非党联盟而是在我党占优势的情况下各革命阶级包括中间派在内的抗日联盟 " 4 应该说李维汉的观点, 基本上是中共当初的一种共识 :X1J 景范也曾对此有过说明 他指出 " 在基层政权中实行 三三制不能机械地凑数, 必须从农村的实际出发, 酌情变通, 防止地主豪绅 不良分子混进政权组织中来 "5 ( 二 ) 参议员中的地主绅士众所周知, 中国作为一个 " 士绅社会 "6, 士绅对基层社会的影响是至为深刻的 但是在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员中的地主士绅, 大多都是一些开明人士抑或是不满于国民党统治而赋闲在家的旧式官员 此外, 一些曾参加过科举具有功名的绅士以及从事商业的著名人士, 都是其开明绅士的组成部分 如陕甘宁边区延川绅士李丹生就是前清拔贡, 由于他热心育才 捐资兴学, 拥护民主支持抗战, 被人们誉为 " 老成持重的典型 " 而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员, 成为一名开明绅士 盐池县绅商靳体元经商出身, 以创办元华工厂而闻名 因此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员, 成为著名的开明人士 值得一提的是 " 开明绅士 " 作为抗战时期的特定时空下形成的一个特定概念, 与以往所谓的 " 正绅 " 或 " 公正绅士 " 所蕴含的内容也明显不同 它既具有时代的内涵, 而且也有着明确的指向性 正如毛泽东所说, 开明绅士是专指 " 地主和富农阶级中带有民主色彩的人士 o 在抗日战争中, 一部分大地主跟着一部分大资产阶级 ( 投降派 ) 已经投降日寇, 变为汉奸了 ; 另一部分大地 1 宋金寿 李忠会主编 :{ 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 >. 第 272 页 2 李鼎铭 :{ 边区人民的伟大胜利 关于选举工作的报告 >.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 :{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 辑 第 3 辑,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第 1 页 3 新宁县民主政权统计 >.{ 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 >. 第 669 页 4 李维汉 :{ 回忆与研究 >.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 517-518 页 5 刘景范 :{ 回顾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 >. 西北五省区领导小组 中央档案馆编 :{ 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 回忆录卷, 中 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145 页 6 关于 " 士绅社会加拿大学者卡正民 (Timothy Brook) 认为士绅社会 " 是一个由获得功名的精英主宰的社会, 它处于由 地方行政官代表的公共事务领域与个人及其家族的私人领域之间 ( 卡正民著, 张华译 :{ 为权力祈祷 : 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 的形成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第 21 页 ) 费正清也曾指出在过去 1 0 年, 士绅越来越多地主宰了中国人的生活, 以致 一些社会学家称中国为士纷之因 "( 参见费正清著, 张理京译 美国与中国 >. 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 第 36 页 ) 103

抗日战争研究 2013 年第 1 期 主, 跟着另一部分大资产阶级 ( 顽固派 ), 虽然还留在抗战营垒内, 亦已非常动摇 但是许多中小地主出身的开明绅士即带有若干资本主义色彩的地主们, 还有抗日的积极性, 还需要团结他们一道抗日 " 1 根据相关资料的统计, 在县参议员中, 地主绅士所占据的数量相对要多一些 如在 1941 年边区 20 个县参议员中, 地主绅士所占的比例约为 10% 左右 2 特别是在新解放的地区, 这种情况体现的更明显 例如, 在绥德县参议员成分中, 地主 22 人, 富农 36 人, 商人 12 人, 中农 60 人, 贫农 69 人, 雇农 7 人, 共 206 人 3 而在乡议员中, 地主绅士所占的比例要明显小于县级参议员 主要原因是由于边区政府认为在乡村社会中, 应该更多地体现农民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故而地主绅士所占的比例自然要少很多 ( 三 ) 参议员中的基层妇女在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参议员中, 女议员亦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群体 为了提高妇女的政治认识和政治觉悟, 使边区妇女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 陕甘宁边区政府向广大妇女群众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 使她们认清选举的政治意义和妇女的关系 于是在 1939 年的第一次普选到 1945 年的第三次普选中, 众多的妇女被选为参议员 尤其是在 1941 年县 乡选举中, 共有 167 名妇女当选为县参议会议员, 2005 名妇女当选为乡参议会议员, 17 名妇女当选为边区参议员 4 可以说 1941 年的选举运动是在兰次普选运动中妇女议员最多的一次 关于女参议员的社会构成可以延安县为例 ( 见表 4) : 表 4 延安县女参议员社会构成统计表 年龄阶级成分个人出身文化程度党派所占比例 18-23 岁 8 人 24---44 岁 10 人 工人 1 人 小学教师 3 人 文盲 9 人 无党 贫农 12 人 妇运干部 9 人 略识字 5 人 派 9 人 中农 3 人 公务员 2 人 师范 3 人 共产 小资产阶级 2 人 农妇 4 人 大学 1 人 党员 9 人 229 串 资料来源 :{ 陕西省志 妇女志 >,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247 页 o 从表 4 中可以看出, 在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女议员中, 中青年妇女占据着较大多数 这也就意味着中青年妇女在政治参与中是最为积极的 就社会地位来看, 在基层女议员中, 农村妇女和妇运干部所占比例最高, 这也是符合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的实际特点的 在边区民主政治中, 基层民主可谓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所以边区政府非常重视基层民主的选举 即在不忽视上层妇女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的同时 " 应该注意下层妇女的思想上 组织上和实际工作上的统一战线之建立 因为只有深入广大的下层妇女群众, 才能克服过去的弱点, 才能为妇女运动打下巩固的基础 " 5 当然, 在陕甘宁边区选举的基层女参议员中, 其文化水平也是普遍较低 这是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妇女受教育的机会是极少的, 由此也造成了基层女议员的文化程度普遍都很低 104 1 毛泽东 :{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毛泽东选集 第 2 卷,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638 页 2 宋金寿 李忠全主编 :{ 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 >. 第 272 页 3 林伯渠 :{ 陕甘宁边区三三制的经验及其应该纠正的偏向 >.{ 林伯渠文集 >. 第 376 页 4 延安市妇女运动志 >. 陕西人民出版社 2 1 年版, 第 144 页 5 当前妇女运动的特点及任务 >. 陕西省妇联 :{ 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文献资料续集 H 内部资料 ), 1985 年编印, 第 136 页

杨东 / 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员的社会结构与流动特征 ( 三 ) 参议员中的其他群体在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参议员中, 还包括一些少数民族议员和工人参议员 其中少数民族参议员中回族和蒙古族较多, 大体分布在关中分区 陇东分区 三边分区和延安等地 他们同样是构成基层参议员的重要社会群体 就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不久, 中国共产党就在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中提出 " 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一切少数民族, 在民族自决和民族自治的原则下, 共同抗日 "1 的主张 这样, 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始着手选举本地区的参议员 如镇原县三岔区 29 户回民在 1941 年 6 月成立了三岔回民自治乡之后, 便由回民选举产生了 5 人组成的乡参议会 1942 年又改选了乡参议会, 参议员也由原有的 5 人增加至 7 人 同时组建了乡政府, 下属三个行政村, 每村由村民大会选出村长 1 人, 负责全村行政工作 2 宁夏盐池县回六庄, 同样被确定为民族自治乡, 1941 年回六庄实行独立选举, 共选出乡参议员 5 人, 候补议员 2 人 3 当然还有一些与汉民族杂居在一起的少数民族, 由于在当地有一定的威望而被选为参议员 除少数民族参议员外, 在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参议员中, 还有不少工人参议员 工人参议员一般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民主选举产生的 工厂职工的选举由工会主持, 农村的工人是和农民一起选举 他们首先成立 " 参选委员会然后编小组登记选民, 提出候选人名单, 讨论提案, 最后召开选民大会正式选出候选人 候选人在大会上要报告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个人简历 根据对陕甘宁边区基层工人参议员的统计, 延属分区有县参议员 25 名, 乡参议员 586 名 ; 缓德分区没有县参议员的统计数字, 乡参议员 580 名 ; 陇东分区有县参议员 13 名, 乡参议员 176 名 ; 关中分区有县参议员 7 名, 乡参议员 114 名 ; 三边分区有县参议员 4 名, 乡参议员 15 名 ; 公营工厂有县参议员 49 名 4 陕甘宁边区的工人参议员, 不少都参加政权工作 他们为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兰 基层参议员的政治结构成分 按照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 : 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居民, 年满 18 岁, 不分阶级 党派, 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因此在基层参议员中, 其政治成分也体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既有共产党员也有非共产党员 其中在非党成分中, 既包括国民党员 无党派人士, 甚至也包括部分哥老会成员和其他宗教人士 ( 一 ) 参议员中的党派结构在陕甘宁边区的县级参议员中, 非共产党参议员的人数比例大大超过了共产党员的比例 特别是一些新解放的地区, 更有不少国民党员被选为参议员 O 如陇东分区的合水县, 在 1941 年选举的参议员中, 共产党议员仅占 19 名, 而国民党议员和其他无党派议员则有 29 名 5 在陕甘宁边区, 国民党员进入基层参议会的渠道大体有三种形式 : 第一种是由群众自己选举 由于一些国民党员为人公正开明, 积极抗日, 热心公益事业, 在群众中影响较好, 因此在普选时人们自然便将其选举 1 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一一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 11 册,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328 页 2 镇原县志编篡委员会 :< 镇原县志 H 内部资料 ), 1987 年编印, 第 169 页 3 中共吴忠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 中国共产党吴忠革命史 }, 宁夏人民出版社 2 8 年版, 第 110 页 4 钟明主编 :< 中国工远大典 上卷, 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567 页 5 陇东分区选举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总结},< 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 >, 第 425 页 105

抗日战争研究 2013 年第 1 期 为参议员 ; 第二种情况是在选举运动时, 党组织指名保证一些有威信有影响的国民党人士当选 如清涧县在 1945 年的参议员选举中, 李兴参 师子民 惠仁斋等国民党员, 就是以 " 威望人士 " 的名义被选为清涧县参议员的 1; 第三种情况是为了适应 " 三三制 " 政权模式, 在改选时原当选的共产党员主动退出, 进行调整递补时一些国民党员往往被增补为参议员 关于乡参议员的党派结构成分, 与县议员的情形大体一致 这可从 1942 年 11 个县的乡参议员统计中体现出来 2 但需要指出的是, 在县乡两级参议员中, 共产党议员所占的数额之比却是各不相同的 O 从总体上来看, 县级参议员中共产党员占有的数量显然要比乡参议员高 如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时期, 延川县参议员 99 人中有共产党员 45 人, 清涧县参议员 138 人内共产党员 54 人 而在乡参议员中, 共产党员所占的比例却明显少于县级参议员 根据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时期的统计, 延安 1291 个乡参议员中共产党员只有 546 人 ; 延安市 125 个乡参议员, 共产党员为 53 人 ; 绥德乡参议员 2889 人, 共产党员仅占 269 毛 ; 清涧乡参议员中, 共产党员平均只占 115 3 这在 1942 年部分乡参议员的统计图表中也有着同样的体现 3500 r 口议员总数 共产党议员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塞安绥德吴堡米脂合水镇原环县新宁 图 1 1942 年陕甘宁边区部分乡级共产党参议员比例表 资料来源 :( 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 ), 西北大学出版社 2 4 年版, 第 125 页 共产党议员在乡议会中只占不到 20% 的席位, 最高的如合水县, 也只占到 29.4% 如果按照 " 兰兰制 " 的政权结构体系, 显然并不与此相匹配, 但是却是符合 " 三三制 " 的精神实质 因为按照 " 三三制 " 的运行机制, 民众少选或不选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是不能干涉的 不仅如此, 如果当选的共产党员超过 113, 还必须主动辞去 正如谢觉哉所说共产党占优势地区可行三三制, 国民党占优势地区可行三三制, 二个党派以上势力平衡的地区更需要行三三制 三三制实施的社会基础, 一方面由于有共同敌人需要有各个阶级共同出力 ; 另一方面也由于各阶级都有力量, 互相制约, 不能不产生各阶级的联合政权 " 因此 " 三三制不是法令上的制, 人民要多选举你几个是没有法的 "4 ( 二 ) 参议员中的哥老会成员抗战爆发后, 随着中共 " 三三制 " 政权结构模式的推行, 选举一些支持中共政策 拥护抗战的哥 106 1 清涧县参议员候选人履历表), i 青涧县档案馆藏, 档案号 :QOO2/018 2 参见宋金寿 李忠全主编 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 ), 第 274 页 3 谢觉哉 :( 三三制的理论与实际 ),(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 ), 第 201 页 4 谢觉哉 :( 三三制的理论与实际 ),(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 ), 第 200-202 页

杨东 / 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员的社会结构与流动特征 老会成员作为参议员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 O 依据相关资料的统计, 在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参议员特别是在陇东分区的乡级参议员中, 哥老会议员所占比重最多 根据对 1942 年陕甘宁边区 10 个乡的参议员统计, 计有共产党议员 62 人, 国民党议员 1 人, 哥老会议员 12 人, 无党派人士 117 人 1941 年新宁县的县议员统计显示, 共产党 14 人 (29.6%), 国民党 2 人 (4%), 哥老会 2 人 (4%), 无党派人士 30 人 (62.5% ) 在乡议员中, 计有共产党 111 人 (1 8.9%), 国民党 10 人 (1. 649 毛 ), 哥老会 25 人 (4.1% ), 无党派人士 463 人 (76% ) 宜耀县 1942 年的选举结果显示, 全县乡议员中共产党员 43 名 (10.02%), 国民党员 11 名 (2.569 毛 ), 哥老会 9 名 (2.10%), 无党派人士 366 名 (85.31 %) 1 可见在基层社会中, 哥老会的威望与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 在有的地区出现了将哥老会看作是一个党派的倾向, 甚至有的地方党政干部中 出现了将 " 三三制 " 直接解释为共产党 国民党 哥老会各占 1/3 的情况 2 这种情形也能从当初留 下来的档案资料中看出些许端倪 当初边区各县在统计基层参议员报表时, 许多地方明确地将哥老会议员置于 " 其它党派 " 这一栏 如靖边县副议长白文焕, 在统计参议员党派成分时就直接将其 " 哥老会 " 的身份置于 " 党派 " 这一栏中, 并在 " 备注 " 一栏中明确地将哥老会议员列为 " 其它党派 " 3 当然, 选举哥老会分子为参议员, 终归只是一种策略, 即通过对哥老会采取分化 瓦解同时并用的策略, 最后达到无形中消灭哥老会组织的目的 在中共看来, 他们 " 坚信无产阶级也有力量去影响与领导哥老会清帮中贫苦破产失业的群众 " 因此在抗日民主根据地, 对于哥老会及清帮的政策是 " 在政治上提高他们以达到在组织上同化他们于革命进步团体之内的目的 因为在抗日民主政权之下, 哥老会清帮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均与一般群众一样的获得了解放, 样的参加了各种群众组织及抗日工作, 故哥老会清帮的封建性的组织即无存在的余地 " 4 由此可见, 中共将哥老会纳入 " 三三制 " 政权结构体系之中, 从根本上是实现基层社会权力结构变动的一种举措 通过 " 在这种具有忍耐性的系统构造框架之内, 哥老会虽说可以在共产党统治地区内生存, 但无法取得更大的扩大和发展 秘密结社并不是追求掌握权力的组织, 而是以其与既存的权力或权力群谋求共生 ( symbiosis) 的命运存在下来 " 5 事实上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 中共很好地实现了对哥老会的改造 ( 三 ) 参议员中的无党派人士在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参议员群体中, 占比例最大的还是那些无党无派的中间阶层 其中开明绅士又是中间阶层中更需紧密团结的对象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中共在划定开明绅士的政治成分和政治态度时, 尽管从总体上是将其定性为中间分子中的左翼, 但是认为开明绅士是地主阶级, 在这一点上是不会改变的, 故而所谓的 " 开明 " 也只是在严峻的抗战形势以及民众翻身这一前提下才会出现的 因为 " 对地主来说, 农民和日本都是害, 两害相较取其轻 日本人要把地主一切都搞光, 我们只割他一些肉, 不会死, 因此靠近我 1 参见朴尚沫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在陕甘宁边区与哥老会关系论析 >.< 近代史研究 >2005 年第 4 期, 第 156-157 页 2 林伯渠 :( 陕甘宁边区三三制的经验及其应该纠正的偏向 >,( 林伯渠文集 >, 第 372 页 3 西北局组织部关于志丹等十六县市及陇东分区各县参议员党派成分统计表 >,( 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 (1942 年 )>, 第 66 页 4 中央关于哥老会清帮工作的初步指示 >, 中央档案馆编 :(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 12 册,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584-585 页 5 参见朴尚沫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在陕甘宁边区与哥老会关系论析 >,( 近代史研究 >2 5 年第 4 期, 第 161 页 107

抗日战争研究 2013 年第 1 期 们 所以开明地主只有在基本群众真正抬头时才能出现 地主的开明不是他们的本质, 而是群众抬头的结果, 应归功于基本群众 " 1 可见中共与开明绅士的合作始终是一种政治上的策略, 也就是说 " 我们团结他们, 并不是因为他们在政治上有什么大的力量, 也不是因为他们在经济上有什么重要性, 而是因为他们在抗日战争时期, 在反美蒋斗争时期, 在政治上曾经给我们以相当的帮助 " 2 不过在基层社会中, 普通民众对基层参议员政治态度的认知, 并非严格按照中共的划分标准, 甚至有的地方在选举之初也并没有对基层参议员的政治态度进行研究, 因此在认识上不免有些模糊 如赤水县就是如此, 该县只有到 1941 年才有对县参议员政治成分的统计 具体情况如表 5: 表 5 赤水县 1941 年当选县级参议员政治成分统计表 3 共产党员 苦之 国民党员 进步分子 中间分子 落后分子 自首分子 无法辨别 正式议员 24 2 8 7 1 1 4 候补议员 2 O O 2 O O 聘请议员 4 合计 27 2 8 9 1 l 8 中共延安地委统战部 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所编 :<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统一战线和三三制 >. 第 524 页 事实上, 赤水县在 1942 年补选参议员时, 依然有 14 名参议员的政治态度无法辨知或者是划分不够明确 这种情况在乡级参议员中更为明显 在赤水县, 由于一些乡级干部调动频繁, 导致他们对处在农村中的参议员多不熟悉, 有的甚至从未参加议会, 连自己是否是议员都不知道 最终只能笼统地将 " 贫农 中农估计为进步分子 " 对于这种情况, 赤水县政府自己也认为先前的统计 " 有出人 " 究其原因是" 对进步分子估计的标准提得过高所致, 容易受去年抢救运动的影响 " 4 还有的地区则是由于对 " 三三制 " 认识的不正确与不一致, 导致大部分人认为 " 三三制 " 就是共产党员 国民党员 无党无派各占一份 由于这些错误认识, 所以在选举中就未研究考察谁为进步分子, 谁为中间分子, 谁为顽固分子, 只是凑数而已 有的地区则是把大多数中间阶层划归为落后分子, 只将少数人划归为进步分子 如在庆阳县的赤城乡议员中, 进步分子只占 7 名, 中间分子有 2 名, 而落后分子则占到 42 名 5 出现这种情况, 在很大程度上同整风运动有关 如合水县不少干部在整风以后 " 不放心党外人士, 认为不可靠, 怀疑他们 " 一部分干部在整风后又认为" 土包子又吃开了, 因此, 三三制 ' 也吃不开了 " 于是便把参议会丢在一边了, 对一切人都怀疑 6 实际上, 中共对基层参议员政治结构成分和政治态度的划分, 是在抗日战争这一大背景之下, 以制度化的路径和革命化的思维作为基本依据的, 同时也是中共重构基层社会权力主体结构的重 1 刘澜涛 :< 晋察冀边区的群众工作 >.<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中央档案馆 :<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第 1 册文献选编 " 下 ).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984 页 2 毛泽东 :< 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 >.< 毛泽东选集 第 4 卷, 第 1290 页 3 本表在制作时对原表略有改动, 另原表计算时或有失误 4 关中分区实行三三制民主政权的概括 >. 中共延安地委统战部 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所编 :<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统一战线和三三制 >. 第 529 页 5 庆阳县两年来三三制执行情况 >.<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统一战线和三三制 >. 第 505 页 6 合水县" 三三制 " 工作总结报告 >.< 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 >. 第 634 --635 页 108

杨东 / 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员的社会结构与流动特征 要举措 事实上还不仅如此, 在中共的制度变革与革命道路中, 通过重新塑造基层社会的权力主体 结构, 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社会流动格局 这种新的社会流动形态与流动格局, 也从根本 上推动和促进了陕甘宁边区基层社会的结构性整合 四 基层参议员的社会流动及其特征 陕甘宁边区时期, 是基层社会的阶级结构与阶层流动处于分化和重组的剧烈变动时期 这种变动既是社会转型过程的反映, 又是深化转型的推动力 其中基层参议员的社会流动, 不仅在制度变革与革命激荡下更是实现了较大的分化和重组, 而且在社会流动形态方面亦有着深刻的转变 1 ( 一 ) 农民参议员的社会流动在传统中国乡村社会里, 以科举制度为媒介的社会流动, 决定了其社会流动并非是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 但是其流动速率终究还是较为缓慢的 而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员的社会流动, 则大大超过了传统社会的流动速率 对于基层社会的农民参议员, 他们的社会流动无论是从流源 流程还是流向, 都可以称作是一种结构性的流动 就流向而论, 大多数基层参议员基本上都成为基层政府委员 乡长或更高一级的参议员或政府委员 行政领导 ; 就流程而论, 一般都是被选举为参议员之后, 在体制之内实现了垂直流动 实际上农民参议员 " 这一称谓本身, 就体现了他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变化 正如赤水县一位农民参议员这样说道 " 咱那贴自从变成边区, 给人把福享咋啦 吃的也好, 穿的也好, 地方也平静 " 作为一名参议员, 他又说道 " 边区是咱百姓的天下 百姓当家 我兄弟六个都是扛长工出身, 一个瞎字也不识, 革命前受人家欺负, 吃亏 选刻民主啦, 幸福啦, 可就是没文化办不了大事 这两次来延安开会可给弄结实啦 人家问我 你到延安见过毛主席没有?' 我说 见过啦 ' 人家说 他讲的什么? ' 我只觉调度好, 主意好, 话句可记不全啦 要是有文化呢, 你看记录去! ' 那多方便 回家去一定要娃好好念书, 把学校办好 我家现有四个娃在小学, 一个娃在完小, 一个娃在黑牛窝师范 远刻搬到马栏了 "2 这位农民参议员的言论, 真切地体现出他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变化 显然, 对于为数众多的农民群体而言, 能够被选举为参议员, 无疑是在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地位方面的重大变化 而这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变化, 却是以往从未有过的事情 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处于饥饿和压迫状态下的贫农而言, 则更是如此 陕甘宁边区的吴满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吴满有从一个濒临死亡边缘的贫苦农民, 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不仅实现了日常生活的盈余, 而且相继被选为劳动英雄和参议员, 并在政府中担任领导职务 于是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 贫苦农民吴满有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不仅是一个劳动英雄, 而且还是一个乡参议员 优抗主任 延安南枣园乡乡长 延安县副议长 中共七大代表 全国国民大会陕甘宁边区十人正式代表之一 同时在 1944 年春天, 吴满有所在的延安县柳林区二乡, 还被冠上了吴满有的名字, 成为 " 吴满 1 王先明教授认为, 中国传统社会的流动模式是混合型的, 是一种适度型封闭 ( 而不是极度封闭 ) 的社会流动 它既严格限制垂直流动在任何阶级 阶层间自由发生, 同时又保证一定范围内的上升性流动 这种流动主要是通过旧式教育来实现的 旧式教育是以私塾和书院为主要教育场所, 以儒家经典及封建伦理为重要教学内容, 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传统教育体系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首先, 社会流动主要是士绅 地主与官僚阶层之间的竞争性流动 ; 其次, 社会流动的流向仅限于士绅 官僚阶层 ; 再次, 向上流动的社会集团主要限于地主 阶层 ; 其四, 向城市的地域流动甚小 具体详见王先明著 变动时代的乡绅 : 乡种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 (1 901 一 1945)>, 人民出版社 2 佣 9 年版, 第 75-81 页 2 吴伯萧 :{ 一个农民参议员 >,{ 吴伯萧文集 上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728 一 730 页 109

抗日战争研究 2013 年第 1 期 有乡 " 作为一个破产农民到参议员乃至于后来的各种头衔, 吴满有身上所体现的社会流动模式, 应该说是陕甘宁边区基层农民参议员的一个社会缩影 ( 二 ) 边缘群体的社会流动随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的建立和普选运动的推行, 一些在非正常社会流动中的基层民众, 由于在参议会中被选为参议员, 并最终在这一制度之内实现了更为深远的社会流动 靖边县参议会副议长白文焕就是其中的典型 白文焕, 1883 年出生在靖边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1 岁人私塾, 半工半读 后被选到旧衙署当工役 因为他对工作尽职尽责, 被提拔为 " 户房掌管粮食事宜, 前后任职达 10 年 但是由于县衙知县 9 年中换了 8 任, 白文焕目睹了这 8 任知县的户房大进小出 贪污私分的可恶行为, 因他不满县衙官署, 不满朝延圣上, 便辞职还家 回乡后不久便投身到乡里民间的 " 哥老会 " 行列进行反清活动 因在 " 哥老会 " 的反清运动中劫富济贫讲义气, 被推举为西北 " 龙头大爷 "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后, 中共认为要在陕北站稳脚跟, 必须大胆启用陕北的优秀干部和群众中的能人, 包括党外民主人士, 以及各方面有影响的陕北人物 西安事变爆发后, 在周恩来的提议之下, 与杨虎城是患难弟兄的白文焕在这次事变中担负宣传工作, 最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度确立之后, 白文焕被选为靖边县第一届参议会议长 但根据边区参议会的安排,1/2 的县议长应由县委书记兼任 所以, 1941 年 8 月靖边县二届一次参议会上, 白文焕被选为副议长 在此期间, 他积极向县委县府提出建议, 指出在靖边应开展植树造林 发展畜牧 修水漫地等, 加强靖边县的基本建设 他的这些建议都被县委书记采纳 后来靖边县实施的修水漫地 发展水利 植树造林 养牛养羊等先进事例, 在边区高干会上曾得到毛泽东的肯定和赞扬 1941 年 11 月边区二届 A 次参议会上, 白文焕当选为边府委员 之后他更加关注边区的各项建设事业 白文焕从一个西北哥老会 " 龙头大爷 " 到被选举为靖边县参议会副议长 陕甘宁边区参议员 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 实现了从边缘群体向中心群体的移动, 并在参议会这一制度框架之内实现了更为深远的社会流动 事实上, 这种社会流动也是社会结构分层的一个过程 正是在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动过程中, 原有的哥老会身份因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这一制度之下, 通过体制内的社会流动而成为新的社会阶层一一民主人士 可以说这种制度安排不仅扭转了以往的非正常社会流动, 而且也深刻地改变了基层社会的权力结构体系, 从而也使得陕甘宁边区的基层社会流动, 既适应了社会变动的时代要求, 也契合了中共彻底改造基层社会的具体目标 ( 三 ) 绅士群体的社会流动陕甘宁边区的绅士参议员, 一般都是经历了从帝制时代的科举人仕到民国时期委任授权, 再到边区时期的选举任免, 及至随后进 - 步流动上升的复杂模式 鉴于民国时期的政治腐败局面, 一些开明正直的绅士因不愿意在黑暗官场随波逐流, 于是便辞职还乡不问政治 如盐池县惠安堡人刘炳, 是清光绪年间贡生, 曾出任宁夏豫旺县县长, 为人刚正不阿 他认为当官就得为民办事, 认为做官对民不利, 不如引退回乡 后辞职回家, 专事医术治病救人, 倡导办学不问政治 1 但是也有一些绅士因得到中共与民众的信任而被选为参议员, 并在这一体制之内实现了更大范围的社会流动 如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副厅长贺连城 建设厅副厅长霍子乐 绥德县县长霍祝兰 米脂县务委员会主任马继棠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2 不过在陕甘宁边区的绅士参议员中, 有些人在体制内的流动始终是以党外人士的身份参与 还有一些绅士议员, 他们通过 110 1 刘广增 :{ 奇人刘炳 >, 盐池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 :{ 盐州纪事 下册, 宁夏人民出版社 2 6 年版, 第 615 页 2 一年来三三制实行的材料 >, 陕西省档案馆藏, 卷宗号 :2/1183 0

杨东 / 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员的社会结构与流动特征 体制内的社会流动, 最终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如绥德县参议员霍祝三即是如此 霍祝三, 清光绪五年 ( 1879) 十月出生于陕西省绥德义合镇楼沟村一户农民家庭 早年曾在家乡办私塾, 并在县纺织加工厂当办事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 霍祝三担任了义合区桥上乡征募委员会的委员, 协助共产党进行征兵 征粮 动员担架运输等支前工作 在绥德知名进步民主人士中霍祝三是第一个坚持抗战 坚持统战 坚决跟共产党走的 一边倒 ' 人物 " 1 正因为如此, 霍祝三曾多次被选为绥德县参议员 1941 年 8 月, 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大规模普选运动, 霍祝三被选举为陕甘宁边区参议员 同年 11 月, 在延安参加了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 1942 年 8 月, 霍祝三又被选为绥德县政府县长, 团结各阶层抗日爱国力量, 组织领导绥德人民开展减租 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 1944 年由杨和亭介绍, 霍祝三加人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 他更自觉地领导绥德人民进行民主建设和经济建设 1948 年 1 月, 霍祝三升任绥德专署副专员 随着全国的解放, 霍祝三以更高的热情技身到绥德老区的生产建设事业中 综上可见, 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员的社会流动模式, 是在社会激变与制度变革双重助推之下, 从基层参议员向更高地位发生的自下而上的垂直流动 这种流动模式不仅是陕甘宁边区基层社会结构体系决定的, 同时也是战时环境下的必然趋势 当然, 就成千上万的基层参议员而言, 这种垂直流动模式的规模又是有限的 首先, 从客观因素来看, 由于陕甘宁边区地处极端分散的农村环境, 大多数参议员的文化水平都很低 根据 1943 年新宁县参议员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在 48 个县级参议员中, 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有 2 人, 高小文化程度的 8 人, 初小文化程度的 9 人, 文盲则高达 29 人 2 应该说新宁县参议员的情况, 与其他地区的情况大体上是相吻合的 至于乡参议员, 其文化程度就更低了, 不少参议员几乎都是文盲 因此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较低, 就必然会限制他们的社会流动 其次, 参议员作为战时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个社会群体, 他们的自身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社会流动 不可否认, 在基层参议员中也有一些人并非完全都能够积极负责 廉洁奉公 特别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由散漫的作风, 也使得一些参议员并不习惯于战时复杂艰难的环境 同时, 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参议员, 尽管从理论上来讲是民主政治的践行者, 但是似乎依然存在着乡村社会的传统烙印, 即道德意义上的 " 好人 " 这种所谓的" 好人 " 尽管在基层社会会受到拥护和欢迎, 但就整个政治与社会发展而言, 显然还存在着较大的时代之差 这种时代性的落差自然会影响着他们的社会流动 最后, 基层参议员的社会流动与中共的社会分层标准体戚相关 在中共的意识形态结构中, 社会分层特别是以阶级 阶层和政治态度为标准的社会层次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 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地主绅士身份的党外参议员而言则更是如此 事实上, 中共的社会分层标准曾一度受到质疑 赵超构就曾指出 " 虽说兰三制容许三分之二的党外人士参加, 然而 党外人士 ' 并不就等于 反对党 ' 这是很明白的; 各党各派在边区还是有名无实的 至于边区的国民党员, 即说是真有其人, 也是脱离了国民党组织的党员, 共产党倘要加强三三制的民主性, 还必须进一步, 在事实上容许各党各派有组织 宣传, 公开竞争的自由, 由各党派的组织来选举他们的代表, 而不必出于共产党的恩赐 "3 1 王树才 :{ 爱国民主人士的光辉榜样一一霍叔, 三传略 >. 陕西省榆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 榆林文史 第 4 辑.2 2 年编印, 第 218 页 2 新宁县民主政权统计 >.< 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民主政权建设 >>. 第 655 页 3 赵超构 :{ 延安一月 >. 上海书店 1992 年版, 第 230 页 111

抗日战争研究 2013 年第 1 期 但是无论如何, 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员的社会流动, 却是符合战时的实际情况的, 同时也是符合民主实际的 即便对 " 三三制 " 持有不同看法的赵超构也指出三三制虽不足以代表完全的民主, 却不失为聪明漂亮的办法 " 对于那些地主士绅商人 " 固然绝少反抗力量, 尽可摒诸大门之外, 可是拒绝究竟不如争取, 拒绝的结果是不合作, 争取得好却可以增加党策的便利 拒绝他们, 只能强迫他们不动而不能推动他们服从共产党, 争取他们则可以有机会领导他们到自己的方向来, 这就是共产党 尊重多数, 照顾少数 ' 政策的动机 这动机看来民主, 却是现实的 "1 更为重要的是, 基层参议员的社会流动, 在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同时, 也为中国的抗战和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位绥德参议员曾对丁雪松说到, 当年绥德的参议员选举, 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是因家贫不得不辍学当店员的, 年薪仅两元大洋 以前他感到人生艰难, 前途无望, 可在选举中被群众投票选举为参议员后, 他感到前途有望了, 从而信心大增 特别是当他鼓起勇气登上讲台, 表述他当家作主的喜悦之情时, 他的东家安文钦昕了后也大感惊奇, 竟起身坐到前排认真谛昕 于是从此决心参加革命, 一扫过去悲观厌世的情绪 不久便入了党, 又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曾任江西省委书记陈正人的秘书, 后来又担任过北京化工局局长 2 结语 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员的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 既是基层社会结构转型过程的反映, 又是基层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当基层民众以参议会这一制度性载体, 在新的社会结构体系和运行机制中以路径依赖的方式实现着新的社会流动, 这也就从根本上实现了对基层社会的结构性整合 如果从历史发展的长时段观之, 这一新的社会流动格局也凸显着近代以来基层社会结构变动的革命性与时代性的主题 正如台湾学者傅宗慰所言历史的发展是过去的根源与当时的环境 政治领导人物 一般人的观念与政治制度的运作汇集而成的 "3 实际上,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 就是在摧毁旧的制度 改造社会环境 倡导新的社会观念中, 实现对基层社会政治权力结构彻底改造的历史 更为重要的是, 中共在改造基层社会的同时, 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自身 应该说在这一点上, 中共元疑是自晚清以来基层权力结构主体擅递演进的历史进程中, 最具特色也是最为成功的 作者杨东, 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 责任编辑 : 高士华 ) 112 1 赵超构 :< 延安一月 >. 第 231 页 2 丁雪松口述, 杨德华整理 :< 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回忆录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 削年版, 第 298 页 3 秦孝仪主编 :< 中华民国政治发展史 >. 台北, 近代中国出版社 1987 年版,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