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的禅修世界戒

Similar documents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图书馆 年第 期

IDEO_HCD_07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crosoft Word - fy.doc

, 3,, :,,??,,,, :, ( ),,,,, :,, :, ( ) ( ),!,?,,,??,,??,,?,,,?, :,,,,, 1,,,, : 1 : ( ),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Cycling in NZ130305


就业办口袋书

骨头的故事

蒋维乔思想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未命名-1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



蔡 序

孙 蓝等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¼ ½ ¾ À Á Â

Microsoft Word - 模板.docx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Ø Ø fi» ` ˆ ˇ `ƒ»» `ƒ` `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文字作品二等奖 M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水晶分析师

¼ ½ ¾ ¼ ½ ¾

Microsoft Word - 十一月月刊.docx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 寻找事情的关键步骤 将事情分类处理 化零为整 懂得强化自己 这个假期有点荒废



国度、权柄、荣耀

赵燕菁 #!!!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年第 期


19板书

º» ¼ º» ¼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º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未命名-7


1:!!!!!!!!!!! 27!!!!!!!!!!!!!! 28 2:!!!!!!!!!!!!! 30!!!!!!!!!!!!!!!!!! 31 1:!!!!!!!!!!!!!!!!!!! 33!!!!!!!!!!!!!!!!! 34!!!!!!!!!!! 36 2:!!!!!!!!!!!!!!!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猫腻的做法 无用的伎俩 中国异教徒尤其擅长 如下文将讨论到的 阿辛 西岩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

%!

牙买加美食.cdr

! #!! #!! #!! # %! # %!! #!!! #! # %&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国培计划”项目实施工作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D F736F F D20D7AAB7A2C7F8BCB6B1EDD5C3BEF6B6A8CDA8D6AA2E646F63>

不对称相互依存与合作型施压 # # ( # ( %

年第 期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标题

Microsoft Word -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第三部)慧.doc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论文,,,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原译作 修补者, 但在英译版本中, 被译作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Microsoft Word - churchnewsletter-issue docx

: : 00 9 : : : : : : : : : : : :

)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一 家长地位!!!! # % % & & & ( ((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2009 年第 6 期 高清总动员 35

我不知道你看了这个贴的理解有多深 我想尝试用我的角度为你导读, 希望你也用心体悟 原本的我们, 有满满的希望和能力去爱 不断去期待那个他会出现 而他未出现前, 自己还是开心的那个自己 初恋并不是那么难在一起的事情, 瓶子因为期待那个 他, 而金鱼又需要水 ( 象征追求 ) 于是, 你便给了他一个机会

Transcription:

目录 : 推荐序这本书将改变你的生命 ------------------------- 2 推荐序与证悟者的生命相遇 --------------------------- 3 导论灭苦之道 -------------------------------------- 9 ( 作者简传 ) 阿姜查 ---------------------------------- 25 前言关于这颗心 ------------------------------------ 26 第一章与 法 同住世间 ---------------------------- 31 第二章使心变好 ------------------------------------ 35 第三章感官接触 智慧的泉源 ---------------------- 40 第四章了解戒律 ------------------------------------- 47 第五章维持标准 ------------------------------------ 54 第六章为何我们生于此?---------------------------- 59 第七章欲流 ---------------------------------------- 65 第八章实相的两面 ---------------------------------- 70

推荐序这本书将改变你的生命 我不太晓得如何介绍这位我所见过最有智慧的人才好 只要有他在的地方, 就有机锋与活力 率真与实话 庄严与亲密, 以及幽默与严肃的戒律 动人的悲心与自然的解脱 阿姜阿玛洛 (Ajahn Amaro) 对本书精彩的导读, 将他描写得很传神 多数阿姜查的教导, 是藉由举例 譬喻与活泼的对话所作的即时开示 他的教导直接而诚恳, 没有任何保留 观察人世间的苦因, 它就像这样 他会如此说, 而将我们的心导向实相 因为他是个拥有十八般武艺的巧师, 他与每位访客都坦诚相见, 对眼前的处境皆保持幽默与直观, 因此, 很难完全用语言捕捉他教学的活力 所幸他的遗产还包括近两百座寺院 许多活生生的优秀传法弟子 数百卷泰语绿音带, 以及数百万个被其智慧感动的人 在这些篇章中, 你将发现阿姜查的另外一面, 有条不紊与略微严肃的一面, 它们的场合主要是针对比丘 比丘尼与访客团体所举行比较有系统的长篇开示 在这些教导中, 他邀请我们所有人省察教法的本质, 思惟它们, 并将之谨记在心 在这本书中, 他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 无论我们是谁, 生命的状态都是不确定的 : 如果死亡在你里面, 那么你可以逃到哪里去呢? 无论是否害怕, 你都一样会死 ; 死亡是无法逃避的, 以这个事实为基础, 他举出超越生死轮回的解脱之道 这是重点 : 你应该持续思惟, 直到放下为止 那里一无所有, 超越善恶 来去与生灭 训练还颗心, 安住于无为法中, 他宣称, 解脱是可能的 那些会遵循这位亲爱导师教导的人, 都一定愿意探索他们自己的心, 把结松开, 放下执著 恐惧与我见 如果你真的了解, 则无论你过的是哪种生活, 你时时刻刻都可以修行 为何不试试看呢? 阿姜查建议, 它将改变你的生命! 愿阿姜查所传达慈悲佛陀的祝福, 能充实你的心灵, 并利益十方一切众生 献上我诚挚的敬意 杰克 康菲尔德 于心灵磐石中心 加州 伍德克,2002 年 2

推荐序与证悟者的生命相遇 世界上的佛法书有两种, 一种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理性追求而写成的, 例如图书馆里满柜子能增长佛法知识的书 ; 另一种则是让我们在书中探险, 而在路途中与另外一个生命的相遇, 就如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这套书 ( 全心融入贴近阿姜查的心灵世界 ) 这套书不是阿姜查特别为告诉读者什么刻意所写的, 而是一群泰国比丘 农民 官员 西方嬉皮 教授等, 在面临生命困顿, 企图从佛法寻求答案时, 与这位慈悲长者的心灵对话 对本书的读者而言, 如何在这些随机的对话中, 找到属于自己的启示呢? 我想很关键的一点是, 千万不要用第三者的旁观心情, 以喝茶读小说的态度, 在一旁 轻松阅读; 而是要将自己全心融入, 才能真正尝到阿姜查以毕生经验, 顺手捻来的简单话语里所蕴含的无穷滋味 如果你可以试著贴近阿姜查, 顺著他所锐的个人经验, 去观察自己, 在自身上运作, 你就会在书中与这位证悟者的伟大心灵相遇 ( 阿姜查的修行方法来自森林的体验 ) 在今天这个资讯取得非常容易的时代, 学习佛法的方式很多, 而阿姜查为何偏偏选择森林苦修这古老的头陀行呢? 在原始森林中, 人类无法享有现代文明所提供的安全与凭障, 更没有社会与物质的支持 生活在其中, 人类不再是唯一的主控者与活存者, 他必须学习森林中的其他生命和平共存, 赤裸裸地独自面对动物的威胁 疾病的侵袭, 以及巨大的死亡恐惧 这是一般人想也不敢想的修行方式, 但却能打开了心灵的无限可能 让我用我的一位朋友的经验, 来说明在原始森林中, 心灵是如何被开发的微妙过程 我的这位朋友是个女企业家, 在矽谷拥有百万美金的股票, 却为了治病而走进森林禅修 刚开始, 她的老师让她待在一个非常简陋但尚有人烟的禅堂禅修, 但是她仍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 于是, 老师就教她往森林更深处去禅修 当她走进森林里的小木屋, 发现满地都是蚂蚁爬上爬下, 蜈蚣窜来窜去, 蜘蛛还会从天花板垂坠下来 她感到很可怕, 根本就无法静下来打坐, 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把地打扫干净, 或怎样把从虫子赶走 就如所有自许为文明人会有的惯性反应一样 : 这是我的地盘, 非我族类都给我滚 表面上, 这只是对舒适环境的基本需要, 但更深一层来看, 其实是现代人很习惯的一套自我中心的运作 这位企业家朋友的转变, 来自一位她认为很不认真的禅修者所给的震撼教育 她竟然可以花三 四个小时, 只为了将一只掉到坑里的青蛙救起来 更让她印象深刻的是, 等那只青蛙爬出坑后, 这位森林行者还不停的柔声细语地安抚那只青蛙, 就好像在对一个的受惊吓的小孩说 : 不要害怕 没事了 她被这个举动给深深震撼了 于是, 她花了七 八个小时, 把蚂蚁放在纸上一张一张把牠们请走, 并告诉蚂蚁 : 我在这儿修行, 让你们不要伤害我 逐渐地, 她的心开始感觉到她与这些大自然里的大小生命不再是互不相干的 接著, 她和周遭环境的关系就有了奇妙的转变, 她似乎觉得牠们是来守护她的 这种密切的连结感, 竟使她快速地突破原来禅修的进程 禅修到后来, 她听到屋顶传来轻悦的笑声 ; 两天后 3

的清晨, 竟发现屋子四周开满了不属于那个季节的花 许多选择森林修行的人都有类似这样的历程 : 从害怕被外来力量侵害的自我中心 ( 恐惧死亡 ), 转化到领悟自己与其他生命息息相关, 终至体会生命与生命之间, 应该是开放 给予 相容与平等的 对阿姜查来说, 在艰困的森林苦行里, 支持他不放弃的也是对死亡的拥抱 坦然以及真实地面对 阿姜查的伟大, 不在于他是一代大禅师, 而在于他让我们知道他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都怕死, 只是他让死能够进入到真实的拥抱历程里, 因此能够有多一分的坚持与超越 ( 十年的重病与超越 ) 在经过四 五十年的禅修后, 阿姜查晚年生了重病, 一病十年, 到最后几乎没有办法开口讲话, 只能用手指比划, 可是他仍照样教导别人禅修 肉体上的剧痛中, 并没有阻碍他继续与众人分享佛法 一般人在学佛时难免会有一种期待 : 希望藉由学佛可以免于横逆而永处顺境, 可是我们迟早会发现, 这种期盼并不是一个必然 学佛并不能保证我们一辈子都在顺境中, 学佛只是让我们能够身在痛苦里, 心却不被痛苦所掌控 ; 透由单钝地接受自身的感受和情绪世界, 学会面对这些逆境, 并观察我们怎么面对它 我们随便翻阅这套书的任何一章, 不难发现他经常挂在嘴边的提醒 : 修行就在我们这个身体 修行不在于我们读了什么书, 也不在于我们记得了什么道理, 而在于我们能够观察 我们的眼 耳, 鼻 舌 身是如何为外界所引动, 我们的心又是如何因这些引动而起了喜恶的反应, 阿姜查要我们去仔细观察这一连串的变化是如何运作的 他所道出的这个单纯的原则 : 往内去观察我们自己, 并不是阿姜查的发明, 而是佛陀的方法, 也是历代禅修者共同秉持的方法 佛教和其他灵修传统不一样之处, 就在于观察此时此刻 观察自己的身心, 那么, 到底要怎么样去观察呢? ( 以生病的身体为老师 ) 在南传巴利经典 相应部 里记载 : 有一天, 佛陀去探望一位生病的比丘, 佛陀就问他说可以忍受吗? 可以忍受病痛而愁烦不再增加吗? 比丘刚开始说不行, 觉得身体很痛 心里很烦, 还是很难遇 佛陀就对他税, 要用自己的心去观察自己和这不舒服的境界的关系, 观察痛是如何产生 增加的程度如何, 痛是如何在身体里移动, 细微的观察所有的变化, 如此忍受力就会增强 身体不会带给我们快乐, 因为肉身会生病 会老化, 也会死亡 因此, 我们能做的只是培养我们的心, 不让它受外在的变化所遮蔽, 错把五蕴的感受当成是主宰, 其实那只是短暂的现象, 可是我们大多没有这层的观察, 很容易就被感受的假相所主宰 生病的时候, 让生病的身体成为我们的老师, 就可以引导我们迈入新的道路 让心引领我们 我们可以决定在那时候只做一个好的病人, 好好休息, 不要再忙著让我们的心去映照外在世界, 而是让心映照出我们自己 阿姜查的一生就是告诉我们 照顾我们的心 虽然有很多痛苦在我们的身体发生, 在我们的周遭发生, 但是我们可以有一条新的路, 就是照顾我们的心, 让心不会因为身体的舒服与否, 就跟著起舞 4

阿姜查的教导重点, 就是要我们学习观察自己的心 每个人的心就是一个舞台, 台上的舞者自己决定了舞蹈的演出 : 心, 也像一面反射镜, 整个世界都是我们心的投射, 是我们决定了自己所感受的这个世界, 而不是世界真的以我们所认为的面貌存在 ( 修行的道场就是我们的身心 ) 阿姜查不断地重复强调 : 修行的道场就是我们的身心, 在我们的六根里 在我们接触外境中去观照 我们必须在眼 耳 鼻 舌 身接触外境的当下, 去仔细觉察, 心如何被这些外境对象引发出不同的反应, 而这些反应又如何构成我们一连串的行为, 以及一连串的喜恶分别的制约反应 阿姜查以非常浅显活泼的比喻, 让我们知道如何在这个修行道场里用功, 如何在这过程中找到内心的光明 清净与喜悦 他的方法归纳起来, 就是戒 定 慧三学 这三个步骤好像是一个连续 互相关联的过程 从观察我们自己的内心做为始点和核心, 来指导我们如何去观察自已的内心世界, 并从这儿超越和放下 不执著 ( 慧 修行的开始 ) 阿姜查认为戒 定 慧三者的核心在于智慧 : 他不是指开悟这个层次的智慧, 而是指我们在面对人世这实存的经验里面, 能够去辨识什么会导致痛苦, 什么会导致快乐的因果关系的智慧 除非我们能如实的去观察所有的因果相互的变化, 我们不会发现自心是如何的被蒙蔽, 又如何的自我欺骗 但为什么人们不想要脱离苦, 原因在于我们根本就不想看苦 因为我们不想看苦, 所以不能认知苦, 当然就不想脱离苦了 阿姜查用了一个比喻 : 一个人在袋子里面抓摸, 但是他不晓得袋子里是鱼还是蛇, 他不知道 也不想看清楚袋里的东西, 如果他看到袋里蛇的模样, 一定会把手放掉, 但他没看见也不想看, 才会把手伸进袋里抓摸 我们的烦恼与痛苦也是一样被放在遮蔽的袋子里, 如果我们不愿意看, 就会被烦恼之蛇所侵害 唯有拥有能够辨识生活中苦之蛇的智慧, 我们也才会产生动力, 想要寻找到可以脱离苦的方法和机会, 让心获得真正的平静 因此, 戒 定 慧三学须以慧为发动的开始 ( 戒 修行者的保护衣 ) 阿姜查认为, 知道苦的因果循环是让我们愿意修持戒律的根本动力 而这些戒律的目的, 并不是要控制或形塑我们, 而是要让我们保持醒觉, 在保持觉察力的增长上去持守这个戒律 所以, 犯戒是非关道德的惩罚, 而是显示自己的正念还不够强, 才会犯戒 持戒, 是帮我们在提升内心的专注力与智慧的开发上, 建筑一道保护墙 唯有对自我内在的有限性能有所觉察, 我们才会意识到需要持戒, 以保护自己的生活和世界 阿姜查认为这样的了解就是智慧的发挥, 而不在于以这样的规则 规矩, 来要求别人或环境, 而是从这些规矩里检验和提醒自己, 如何让己的觉察力与正念能够持续 ( 定 培养专注平静的心 ) 追求内心的平静, 关键不在于要有很好的老师, 也不在于一定要到特定的地方去, 重要的是要懂得训练自己的心 训练我们的心能够找到合适的修行的场所, 也就是所谓的 业处 基本上, 阿姜查所提出来的是南传佛教一脉的方法, 先从观息开始, 再从观息到观身, 然后观 5

察五蕴, 再到观察五蕴的苦无常, 进而产生厌离 他的观息方法有个很大的特色, 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先把整个息从鼻端进入到身体, 到胸部 腹部, 同时仔细观察从吸进来到吐出去的每个历程 等到这三个点让我们注意力安定下来时, 第二个阶段就是把这三个点放下, 然后单以气息在鼻端或上嘴唇的出入做为观察对象, 之后才把正念建立在鼻端呼吸的出入 在这过程最重要的关键就是放松, 接著观察三十二分身髪毛爪指甲等 这个南传的观身念处的方法, 能够破除我们习惯性地认为身体是 我 的 要保持健康 很害怕受到任何损害的执著, 尤其能够看清我们身体是四大组成, 没有一个 我 存在 观察身体的三十二分身有个好处, 对修行过程中身体因修行而产生的疲劳 对天气的热或冷等, 会有内在力量能够忍受 这样将有助我们在禅修过程中敢于挑战自己, 而让自己的心力可以引导培养专注力 培养专注力的目的是让心能够平静和安定, 之后才有能力进一步观察觉知的心 ( 戒 定 慧相互关联, 互为因果 ) 在这个观心过程里, 我觉得最难的, 就是它不断重复提醒我们在观照自己的心时, 不管是什么念头 感受, 都得直接面对它们, 去看这些痛苦或快乐是怎么生起的, 更要去观这些痛苦或快乐生起的根源是什么 在观的过程中, 不管念头是什么, 觉知的心若是清净, 就可以清楚觉察这些念头所引起的感受与反应, 念头只是进来然后就离开, 心却不会被这些喜恶情绪带著跑 阿姜查以蜘蛛与蛛网来比喻 : 蜘蛛结好网以后, 就在这个网的中心伺候著, 当虫子闯进来, 就像烦恼进入, 这时蜘蛛就离开网中心去抓这只进来的虫, 然后又回到网的中心 整个阿姜查的指导就在智慧, 关键还是在于我们去觉知自己的心, 对于所接触任何状态不执著, 可是也不逃避, 而是去直接观察 他又用一个很有趣的比喻, 说痛苦烦恼都有它们的家, 贪有它的家, 烦恼 瞋恼也都有它们的家, 你就是观察它们, 然后让它慢慢回到它各自的家 他用这样的比喻是要告诉我们, 对待烦恼不是去讨论应不应该有烦恼, 而是能够清清楚楚的看著烦恼来了, 让烦恼自己回家去, 始终保持做 自己做主人 这般的清明 我们的内心若有这样的平稳力与觉照力, 就是真的定力和智慧 由于定力和智慧的增强, 也会进一步地支持与强化戒行 戒 定 慧是互相关联互为因果的, 绝不只是单一命题, 或者只是阶梯式的次第 戒 定 慧三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阿姜查这么有修为的禅师的解说下, 让我们看出那是一个立体且互动的修行历程 ( 持续精进需要慧力 ) 在第三部 慧 篇里, 阿姜查告诉我们如何持续地保持精进 禅师比较著重的几个提醒中, 第一个就是修行的场所是我们的内心, 而非任何其他的事物 阿姜查提醒当时与他一起修学的禅修者 : 我们有一种习惯, 认为要得到修行的成果要累积很多的经验, 或者要有很好的老师, 这种消费心态, 是与切入了解 观察自己的心, 进而能够离苦是背道而驰的 因为心的特性就是会去抓取对象, 这种抓取是一种贪爱, 有了贪爱, 就会想进一步保持它 拥有它, 于是就会对可能失去它 不能掌握它产生恐惧和焦虑 我们长期顺应著心的这个特性活著, 在它的惯性思惟下运作而不自觉 我们大部分的时候是活在焦虑 不安与矛盾里, 这是由于我们顺著我们的心要去追寻什么 去抓取什么的习惯性导致, 这不是法, 那么法的价值是什么呢? 法的价 6

值就是在看到心是无常的, 心所抓取的对象也是无常的, 没有一个是永恒不变的, 如果有永恒不变的话, 那是因为我们自己夸大性的期待, 导致我们希望它永恒不变, 阿姜查在帮助我们看到心的特质, 期望我们不要被自己的想法所控制 ( 觉察惯性就可以灭苦 ) 不要跟著想法走, 但是我们该如何辨识不要跟自己的想法游荡呢? 记得! 当我们把自己所想绝对化时, 就会被自己的想法控制 阿姜查举了好几个很实际的例子, 如 : 有禅修者认为, 放下 这个想法是老师教的, 很重要, 所以就什么都放下, 包括房子破了也要 放下 不管它 这就是把 放下 绝对化, 而没有在每一时刻观察我的心与什么样的境界接触, 去观察那个苦是如何生起, 却把 放下 当成了我唯一想要掌控和自我满足的假相运作 我们的心本性本来就是清净的, 只要不随著惯性反应进入一个惯性的制约历程, 我们在当下就可以灭苦, 在当下就不会随着习惯反应而活, 而是跟著法 什么是 法 呢? 就是智者自觉, 就是观察我们的心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自己去做的, 也没有辨法从外在任何一个资源里面去找到的 ; 只有自己回过来观我们的心, 如何生起贪爱与愤怒 在此比较不一样的伦理道德思惟是 只是很单纯地观察, 让这些心念能够自己生起, 自己息灭, 但是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 这需要一颗十分安静 平衡的心, 才能观察如此快速的心理活动历程 ( 受 字诀 切断惯性反应 ) 但是, 初学者如何才能不跟著自己的习惯反应走呢? 阿姜查甚至提出一个口诀 受 当快乐或烦恼的感受来了, 却一下子断不了的时候, 你就念 受 用这个来切断我们习惯反应的纠缠历程 第二就是去观察内心战场是如何展开, 又是如何活动的, 但是这个方法需要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心做为基础, 才能够去看内心还个战场, 如果自己的修行不平衡时, 有时候去看内在的战场时, 常会撑不住, 这时就要靠平时累积的 定 力了 阿姜查对于观察自心的智慧与累积佛教知识的不同, 也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辨别 知识的累积事实上只是记忆的增加, 并不是观察 佛教对我们的心理活动有丰富的细微描述, 知道这些描述只是记忆, 并不是真的知道, 唯有透过自己的观察去体会到这些细微变化, 才是真的有了智慧 就像看一个人从树上掉下来, 可以知道他撞断几根树枝, 但是若是自己从树上跌下来, 恐怕就除了感到很痛外, 根本就观察不到折了几根树枝 重要的是, 我们能够观察自己所产生的痛苦与快乐, 而且是持续不断地观察, 这持续不断地观察以及自我的诚实面对是一种精进, 这种精进与平常精进有什么不同呢? 关键在于这个精进在于 放下 不执著我们任何的思考与感觉, 只是单纯地观察自己身心世界的活动, 而不执著那就是我的身心世界, 甚至连想它就是这样的概念都不要生起 ( 分享阿姜查这位老友的心路历程 ) 当我们把修行变成一个熟悉的习惯时, 心会比较平静, 身体的负荷也会比较低, 接著就有馀力去观察内心的种种想法是如何生灭, 并能随时提醒自己放下 不执著 最后, 我们就可以养自己的心像一个空房子, 烦恼的客人来了, 它也会走 这不是消极被动或弃械投降, 而是清楚冷静地让烦 7

恼的客人进来, 然后离去 让我们不住任何执著, 只活在当下 活在觉知的观照里 这是一个方向, 有助于我们在面对自己的生活惯性时, 可以从佛法里得到脱离自我束缚的苦的可能历程 做法和方向 就如他在书中不断提醒我们, 不管我们想修行或根本不想修行, 都还是要持续修行, 这样才有脱离苦的一天 阅读本书可以感受到阿姜查的坦承与慈悲, 感觉到他毫不保留地把他的世界与修行的心路历程整个敞开, 希望藉由他的历程与经验, 让我们对 法 与修行有依循的方向, 而且更愿意更喜欢地持续地修行 所以读本书时, 不妨用遇到一位关心我们心灵成长的老友一般的心情, 聆听他的经验分享, 并学习将他的指导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实践 释自鼐 ( 本文作者为华梵大学助理教授 香光佛学院讲师 ) 8

导论灭苦之道 阿姜查开示一景夜幕逐渐低垂, 森林响起无数蟋蟀与知了一波波奇异的叫声, 稀疏的星光在树梢闪烁 在愈来愈昏暗的天色中, 有片温暖的灯光, 发自一对煤油灯, 照亮了高脚茅篷下的空间 灯光下, 十几个人聚集在一个矮小结实的比丘旁, 他盘腿坐在藤椅上 空气中弥漫著祥和的气氛, 阿姜查正在开示 这群人可说是形形色色 : 最靠近阿姜查 ( 或 隆波 Luang Por, 尊贵的父亲, 是学生对他的昵称 ) 的是群比丘与沙弥, 多数是泰国人与寮国人, 但其中还夹杂著几个白人 一个加拿大人 两个美国人 一个年轻的澳大利亚人, 以及一个英国人 在阿姜前面, 坐著一对衣著入时的中年夫妇 女的绑著头巾并佩戴金饰, 男的则衣著笔挺 他是远道而来的国会议员 ; 他们趁公务之便, 前来致敬并供养寺院 在他们后方不远处, 有群为数可观的当地村民, 散布在两侧 他们的衬衫与上衣都磨平了, 瘦削四肢上的皮肤晒得黝黑与发皱 像当地贫瘠的土地一样干枯 其中有些人是隆波儿时抓青蛙与爬树的玩伴, 在他出家之前, 每年播种与两季结束收割时, 他们都会互相帮忙 靠近后方的一侧, 一位来自瑞士夫里堡 (Freibrug) 的教授, 她和另一位同修会的朋友一起前来研究佛教 ; 女众分院的一位美国八戒女 1 陪她前来, 担任森林里的响导与翻译 她们身旁坐著其他三 四位八戒女, 是来自女众分院的长老八戒女, 她们藉此机会前来向阿姜请教一些女众道场的事务, 并请他到森林另一边对女众团体说法, 距离他上次拜访, 已过了好几天 她们在那里已待了好几个小时, 因此在致敬后, 便与来自女众道场的其他访客一起告辞 她们要赶在入夜前离开, 时间已有些晚了 靠近后方, 在灯光尽头处, 坐著一个板著脸约三十几岁的青年 他侧著身体, 显得有些尴尬与别扭 他是当地的流氓, 瞧不起一切有关宗教的事物, 不过却勉强对隆波表达尊敬 ; 可能是源于这比丘强硬的风格以及安忍的力量, 以及他认为在所有宗教人士中, 他是真正有内涵的 但他可能是全省唯一值得礼敬的人 ] 他愤怒与沮丧, 得了心病 一周之前, 跟著他一起混帮派且出生入死的心爱兄弟, 在几天前染患疟疾去世了 从那时起, 他就感觉心如刀割, 人生乏味 若他是在打斗时被刀砍死, 我至少还能报仇 现在我能做什么, 找出叮他的蚊子并杀死牠吗? 为何不去看看隆波查呢? 一个朋友这么对他说, 因此他来了 隆波在说明时爽朗地笑著, 手上拿著一个玻璃杯阐述他的比喻 他已注意到阴暗角落里那个别扭的青年, 于是他极力哄劝他到前面来, 就好像是在钓一尾难缠与机警的鱼 : 接下来, 这流氓将头埋在隆波的手里, 如婴儿般哭泣 ; 接著, 他对于他的自大与执著感到好笑, 了解到自己并非第一个或唯一一个失去兄弟的人, 愤怒与哀伤的眼泪, 于是转变成宽心的眼泪 这一切都发生在二十个陌生人的面前, 不过气氛却显得安全与值得信赖 虽然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与世界各地, 不过此时此地都是 同行法侣 (saha dhammika), 以佛教的术语来说, 他们都是 老 病 死的兄弟姊妹, 所以同是一家人 9

( 阿姜查的教导风格 ) 这种场景, 在阿姜查传法的三十年中, 上演了无数次 有些具有远见的人, 经常会在这时带著录音机 ( 并设法找到足够的电池 ), 才能捕捉到收集在本书中的一些谈话 读者在阅读书中长篇开示时也应知道,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尤其是在这些非正式的谈话中, 无论教学的连贯性, 或所针对的对象, 都是高度自发与无法预测的 阿姜查在教导时, 在许多方面都很像是乐团指挥 : 不只要领导和谐声响的连贯性, 且要注意在场人员的个性与心情 ; 在心中融和他们的语言 感觉与问题, 然后自然地做出反应 对聚集在他身边的群众, 前一刻他可能正在用剥芒果皮的对错方式做比喻, 下一刻则以同样就事论事的亲切态度, 转而描述究竟实相的本质 前一刻他可能板著脸孔冷淡对待骄傲自大者, 下一刻则对于害羞者展现和蔼与温柔的态度 有时, 他可能正与村里来的老朋友谈笑, 一转身, 则盯著某名贪污的上校, 恳切地告戒他解脱道上诚实的重要性 几分钟前他可能正在责骂某位穿著邋遢的比丘, 接著, 让衣服从肩上滑下, 露出圆滚滚的肚子 若碰到有人提出机巧的学术问题, 想与他做高深的哲学对话以展现才智时, 他们经常发现, 隆波会将假牙取下, 交给随侍的比丘清洗 与他对话者, 接著必须通过大师的测试, 在清新的假牙装回去之前, 透过紧闭的大嘴唇回应他深奥的问题 这本合辑中的一些谈话, 即出现在这样一种自然的场合, 其他的谈话, 则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 如诵戒结束后, 或僧俗二众于朔望之日的集会, 无论是前者或后者, 阿姜查从未事先准备 本书中没有任何字是说话前预设好的, 他觉得这是个重要的原则, 教师的职责是根据当时的需要而说法 若非活在当下, 那就不是法 他这么说 有次, 他邀请年轻的阿姜苏美多 (Ajahn Sumedho, 他的首位西方弟子 ), 对巴蓬寺的大众谈话 这是一次震撼教育, 不只必须对几百个已习惯阿姜查高水准机智与智慧的听众发表谈话, 还必须使用三 四年前才刚开始学习的泰语 阿姜苏美多的内心充满恐惧与想法, 他曾读过六道轮回对应心理层次的关系 ( 嗔恨对地狱, 欲乐对天堂等 ), 他判断这会是个好主题, 并已想好如何遣词用字 在那个重要的夜晚, 他自认为发表了一次漂亮的谈话, 隔天许多比丘都前来向他致意, 称赞他的谈话 他觉得松了一口气, 且颇为自得 不久之后, 在一个安静的时刻, 阿姜查向他示意, 直盯著他瞧, 然后温和地对他说 : 不要再那么做了 这种教导风格并非阿姜查所独有, 而是泰国森林传统广泛采用的方式 也许在此有必要先说明这传统的特性与起源, 那将更有助于我们了解阿姜查智慧生起的背景 ( 在森林觉悟的森林传统 ) 森林禅修传统可说在佛陀出生之前就已存在, 在他之前的印度与喜马拉雅山区, 不乏有人为了追求精神解脱而离开城市与村庄, 独自到山区与森林旷野去 就跳脱世间的价值而言, 这是项很有意义的举动 森林是个野生自然的地方, 在那里只有罪犯 疯子 贱民和离俗的宗教追寻者 那是个不受物质文明形式影响的地区, 因此适合开发超越物质文明的心灵面 当菩萨 ( 即得道前的释迦牟尼 ) 于二十九岁离开宫廷时, 他便进入森林接受当时瑜伽苦行的训练 这是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他因为不满最初接受的教导而离开老师, 去寻找自己的道路 他确实办到了, 在尼连禅河 2 畔的菩提树下, 位于现在印度比哈尔邦 (Bihar) 的菩提伽耶 (Bodh Gaya), 10

发现了真理的准绳, 他称之为 中道 佛陀经常被描写成是在森林诞生, 在森林觉悟, 一辈子都在森林中生活与讲学 若可以选择, 森林是他最优先挑选的生活环境, 因为他说 : 如来乐住于隐处 现在大家熟知的泰国森林传统, 遵循的是佛陀所鼓吹的精神生活, 且依据佛陀时代的标准修行 它是佛教的南传支派, 经常被称为 上座部 (Theravada) ( 上座部的传承 ) 就简略的历史记载来看, 佛陀去世后不久, 便有一次大型的长老集会, 目的是结集教法与戒律, 使用的标准语言形式被称为巴利语 (Palibhasa) 经典语言 百年之后, 这些结集的教法便成为巴利藏经的核心, 是后来佛教各派的共同基础 一百多年后, 他们又举行第二次结集, 再次检视一切教法, 试图调和各方意兄 不过, 结果是造成僧伽的第一次重大分裂 多数僧伽希望改变其中一些规则, 包括允许出家人使用金钱 少数团体对于这些可能的改变抱持谨慎的态度, 他们宁可这么想 : 嗯! 不管它是否有意义, 我们希望按照佛陀与他原始弟子们的方式去做 那些小团体据悉是由长老 ( 巴利语 thera, 梵文 sthavira) 们所组成 又过了大约一百三十年后, 他们逐渐形成, 上座部 (Theravada), 其字面上的意思是 长老们的说法, 那已成为他们一贯的宗旨 这传统的特质可以如此形容 : 无论好与坏, 那都是佛陀制定的方式, 因此, 那也是我们要做的方式 它一直拥有这种特殊的保守特质 如同一切宗教传统与社会团体, 一段时间后, 佛教出现许多派别 据传在佛陀灭后两百五十年, 在印度阿育王的统治时期, 对于佛陀教义持有不同见解的教派与传承, 总共有十八个, 也许还更多 在斯里兰卡也建立了一个传承, 由于地处偏远, 恰好避开印度的文化动乱, 那是婆罗斗教的复兴这动, 以及从西方到东方的宗教冲击, 这些全都造成了佛教思想新形式的崛起 这传承以它自己的方式发展, 较少外来的输入与刺激, 它发展出自己对巴利经典的注解与诠释, 重点不在于发展新观点以面对其他信仰的挑战, 而是增加对巴利经典细节的探讨 有些以譬喻为主, 是为了吸引一般社会大众的心 ; 有些则较哲理化与形上化, 诉求的对象是学者 上座部佛教就如此走出自己的风格, 尽管印度次大陆上有战争 饥荒与其他文化动乱, 上座部还是保留原貌至今, 主要是因为它最初是在一个比其他地方都更安全的避风港 斯里兰卡岛上建立的 虽然其他佛教部派也在此弘传, 不过, 上座部佛教始终是该岛的主要宗教 这传承最后传播到南亚地区, 传教士在不同时期从斯里兰卡与印度出发, 到达泰国 柬埔寨 寮国, 后来再从这些地方传入西方 上座部在这些地区传播时, 仍维持以巴利藏经为信仰主轴的传统 当它在新国家建立时, 始终对原始教法保持强烈的尊重与敬意, 并尊重佛陀与原始僧伽 最早的林住比丘们的生活型态, 这模式就如此被代代传承下来 ( 森林传统的衰退与复兴 ) 显然地, 千百年来政治情势起起伏伏, 不过这传统始终维持不坠 当斯里兰卡的宗教出现危机时, 一些泰国比丘就前来扶持 ; 而当它在泰国衰退时, 一些来自缅甸的比丘则前来挽救 数百年来, 他们都一直相互扶持 因此这传承才能持续流传, 且仍保有大部分的原始面貌 除了衰退以外, 这些循环的另一个层面是关于成功的问题 经常, 当宗教顺利发展时, 寺院会 11

变富有, 整个系统接著会虚胖与腐化, 然后被它自己的重量压垮 此时, 就会有个小团体说 : 让我们重新回到根本上! 他们出离世间, 进入森林, 恢复遵守律法的原始标准, 修习禅定, 并研究原始教法 注意这个循环很重要 : 进步 过度膨胀 腐化 改革, 这过程在其他佛教国家的历史上也发生过很多次 诸如西藏的巴楚 (Patrul) 仁波切, 以及中国的虚云老和尚 ( 两者都出现在十九世纪末 二十世纪初 ), 观察这两位杰出人物的生活与修行, 完全符合森林传统的精神 这两位大师选择过最简单的生活, 且严格持戒, 都是拥有高深禅定与智慧的老师 他们极力避免阶级与俗务的牵绊, 透过智慧与戒德的纯粹力量, 发挥深还的影响力 这也是泰国伟大森林阿姜们典型的生活型态 十九世纪中期以前, 泰国佛教有各式各样的地方传统与修行, 但精神生活则普遍坠落, 不只戒律松弛, 教法也混杂密咒与万物有灵论的痕迹, 且几乎不再有人修定 除此之外, 也许最重要的是, 学者所持的正统意见 ( 不只是懒散 无知或困惑的比丘 ), 皆认为在此时代不可能证悟涅盘, 事实上, 甚至连入定也不可能 这是振兴森林传统者拒绝接受的事, 也是导致他们被当时大长老僧伽会 3 视为异议者与麻烦制造者的原因, 其中许多人 ( 包括阿姜查 ), 受到他们自己上座部传统内多数研经比丘们的鄙视, 因为森林比丘们主张 : 你无法从书本中得到智慧 关于这点有必要多加阐述, 否则读者或许会质疑, 为何阿姜查在某种程度上反对研究 特别是上座部被认为是最尊敬佛语者 这对泰国森林僧的描述是个关键 : 决定将焦点放在生活风格与个人体验上, 而反对书本 ( 特别是注释书 ) 有人可能会觉得, 这种想法过于放肆或自大, 或可能是不学无术者的嫉妒表现, 除非他了解到, 学者的诠释正在将佛教带入黑洞中 总之, 那是种有助于心灵改革的情况, 正是这种肥沃的土壤, 促成森林传统的复兴 ( 阿姜曼影响了森林传统 ) 若没有一位特殊大师的影响, 泰国森林传统不可能存在于今日 他就是阿姜曼 布利达陀 (Ajahn Mun Bhuridatta), 一八七 O 年生于泰国紧临寮国与柬埔寨的乌汶省 (Ubon Province) 从当时到现在, 那里都是不毛之地, 不过也正是这块土地的艰苦与人民的和善性格, 成就了世间稀有的心灵深度 阿姜曼年轻时拥有活泼的心智, 他在即与歌谣 ( 泰文 morlam) 的民俗艺术方面表现优异, 并热衷于心灵修行 在成为比丘之后, 前往追随一位稀有的当地森林比丘阿姜扫 (AjahnSao), 向他学习禅定, 并了解到严持戒律对于心灵进步非常重要 他成为阿姜扫的弟子, 积极投入修行 这两个元素 ( 即禅定与严格的戒律 ), 虽然从现在有利的位置来看可能并不起眼, 然而, 当时戒律在整个地区已变得非常松弛, 而禅定更是受到很大的怀疑 可能只有对黑暗艺术有兴趣的人, 才会笨到去接近它, 它被认为会让人发疯或使心灵著魔 阿姜曼适时且成功地对许多人解释与证明禅定的功效, 并成为僧团更高行为标准的典范 此外, 虽然地处偏远, 他仍成为全国最受敬重的心灵导师 几乎所有二十世纪泰国最有成就与最受尊敬的禅师, 若不是直接师承于他, 就是受到他的深刻影响, 阿姜查也是其中之一 4 阿姜查出生在泰国东北部乌汶省家村里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约九岁时, 他选择离开家里, 到当地的寺院居住 他先出家成为沙弥, 由于持续感受到宗教生活的习唤, 在届满二十岁时便受具足戒 12

身为年轻的比丘, 他研读了一些基本的法义 戒律与经典 之后, 由于不满村庄寺院的戒律松弛, 以及渴望得到禅定的指导, 于是离开这些相对安全的限制, 采取头陀 (tudong) 比丘的苦行生活 他参访了几位当地的禅师, 并在他们的指导下修行 他以头陀比丘的形式云游了好几年, 睡在森林 岩穴与墓地里, 并曾与阿姜曼有过一段短暂但充满悟性的相处时光 ( 阿姜查向阿姜曼请益 ) 根据由帕翁努 (Phra Ong Neung) 比丘所作, 即将出版的隆波查传记 乌汶的珍宝 或 莲花中的珍宝 (Uppalamani) 有段关于他们相遇的最重要描述 : 两安居结束, 阿姜查与其他三位比丘 沙弥与两位在家人动身, 长途跋涉走回伊桑 (1shan, 泰国东北方 ) 他们在邦高(BahnGor) 暂停, 休息几天后, 继续朝北展开两百五十公里的行脚, 到了第十天, 他们抵达塔帕农 (That Panom) 的大白塔, 一座古代湄公河岸的遗迹, 礼拜供奉在该处的佛陀舍利后, 便继续行脚 沿途发现路上有森林寺, 就留下来过夜 即使如此, 那仍是一段艰辛的旅程, 沙弥与在家人纷纷要求回头 当他们最后抵达阿姜曼的住处沛塘寺 (Wat Peu Nong Nahny)5 时, 一行人只剩下三位比丘与一名在家人 当他们走进寺院时, 阿姜查立即被它祥和与幽静的气氛所感动 中央一座小会客厅, 打扫得一尘不染, 他们见到几位比丘正在安静地干活, 散发出谨慎而沈著的优雅气质 这座寺院带给他前所未有的感觉 静默中充满著奇异的活力 阿姜查与他的同伴受到亲切的招呼, 并被告知帐伞 ( 泰文 glot, 撑开蚊帐的大伞 ) 摆设的位置, 然后, 他们痛快地洗澡, 洗去一路的尘垢 到了晚上, 这三位年轻比丘将只层袈裟整齐地披在左肩上, 怀抱著既期待又畏惧的忐忑心情, 前往会客木屋, 向阿姜曼 6 顶礼 阿姜查双只膝跪地爬向大师, 另外两位比丘则在他的两侧, 他们逐渐接近一个瘦小而年老, 却坚毅如钻石般的身影 当阿姜查向他顶礼三次并选择适当的距离坐下时, 不难想像阿姜曼深邃而透澈的眼神是如何凝视著他 ; 一位坐在阿姜曼稍微后面的人慢慢挥舞扇子驱赶蚊子 当阿姜查的眼光向上时, 瞥见阿姜曼的锁骨明显地突出苍白皮肤上的袈裟, 而他的薄唇则被蒟酱汁染红, 与他奇异的光采形成醒目的对比 基于比丘之间尊敬戒腊的习俗, 阿姜曼首先询问访客, 他们出家的时间 在哪些寺院修行 旅途的细节, 以及是否对修行有任何疑惑? 阿姜查吞了一下口水, 是的, 他有 他过去一直热心研究律典, 不过却遇到挫折 戒律似乎太繁琐了, 很难落实, 似乎很难持守所有的规则, 标准在哪里呢? 阿姜曼向阿姜查建议 世间的两个护卫 惭与愧 7 为他的的基本原则 有了这两种美德, 其他的就会随之而来 他接著便开始讲述戒 定 慧三学, 四正勤 8 与五力 9 他的眼睛半闭, 声音愈来愈洪亮而迅速, 如同在逐步换向更高速的排档 他斩钉截铁地描述, 实相 与解脱之道, 阿姜查与同伴听得浑然忘我 阿姜查后来说, 虽然他走了一整天的路已筋疲力竭, 听到阿姜曼的开示却让他倦意全消 ; 他的心变得平静而澄澈, 觉得自己好像从座位上飘到空中 直到深夜, 阿姜曼才结束谈话 阿姜查回到伞帐, 神采奕奕 第二晚, 阿姜曼给了他们更多的开示, 阿姜查觉得他对修行已不再有任何疑惑 他生起前所未有的法喜, 现在要做的, 只是把了解化成行动 确实, 这两晚带给他最大的启发, 是阿姜曼的训诫让 见识实相 (sikkhibhuto) 但最清楚的解释, 就是给他一个至今仍欠缺却必要的修行背景或基础, 即心本身与心里刹那生灭状态之间的区别 13

阿姜曼说, 它们只是状态, 因为不了解这点, 我们才会将它们视为真的, 视为心本身 ; 事实上, 它们都只是刹那的状态 当他那么说时, 事情突然变清楚了 假设心中有快乐 对心本身而言, 它是不同的事, 是不同的层次 若你了解这点, 你就可以停止, 可以将事情放下 当世俗谛 ( 世间共许的实相 ) 被如实看见时, 它就是腾义谛 ( 究竟的实相 ) 多数人把每件事都混为一谈, 说成心本身, 但事实上, 有心的状态和对它们的觉知 若你了解这点, 就差不多了 到了第三天, 阿姜查顶礼阿姜曼后, 就带著他的夥伴告辞, 再次追入普潘 (Poopahn) 偏僻的森林中 他就此离开沛塘寺, 再也没有回来过 10; 不过, 他的内心满怀启发, 一生受用不尽 ( 建立森林修行体系 ) 一九五四年, 在经历过许多年的行脚与修行后, 他受邀前往靠近出生地邦高村旁的浓密森林安居 这片树林无人居住, 是公认毒蛇 老虎与鬼魅的出没处, 就如他所说的, 是最适合森林比丘居住的理想地点 一座大型寺院围绕著阿姜查建立起来, 愈来愈多比丘 八戒女与在家居士前来听他说法, 并留下来和他一起修行 如今在泰国与西方, 共有超过两百座山丘与森林分院住著他的弟子们, 在那里禅修与传法 虽然阿姜查在一九九二年逝世, 他所建立的修行体系仍持续在巴蓬寺与其分院流传 通常一天有两次团体禅修, 且有时会有一位资深教师开示, 禅修的核心是生活的方式 出家人除了劳动之外, 还要染整与缝补自己的袈裟, 尽量做到自给自足, 并维持寺院建筑与地面的整洁 他们过著简朴的生活, 遵从托钵与日中一食, 以及限制私人财物的头陀苦行 森林各处散布著比丘与八戒女独居 禅修的茅篷, 他们还在树下干净的路上练习行禅 在西方一些寺院与泰国少数寺院中, 禅修中心的地理位置即说明这风格可能略有差异 例如, 瑞士的分院是座落在山脚下村庄里的老旧木造旅馆, 虽然如此, 简朴 安静与严谨的精神, 仍是它们一贯的基调 严格持守戒律, 在和谐与有条不紊的团体中, 过简易与单纯的生活, 以便让戒 定 慧能善巧与持续地增长 除了住在固定场所的寺院生活之外, 在乡间行脚, 朝圣或寻找独修静处的头陀行, 仍被认为是修行的重点 虽然泰国的森林正在快速消失 ⑾, 过去在行脚时经常会遇到的老虎与其他野生动物也几乎绝迹 ; 不过, 这个生活与修行方式仍可能持续下去 这个修法不只在泰国, 被阿姜查 他的弟子们与其他森林僧保存下来, 它也在印度与其他许多西方国家, 被他的比丘与八戒女弟子们延续著, 例如 : 向当地居民托钵维生, 只在日出与中午之间进食, 不携带或使用金钱, 以及睡在任何能找得到的遮蔽处 智慧是一种生活与存在的方式, 阿姜查努力将简单的出家生活形式完整地保存下来, 以便现代人依然能学习与修行佛法 ( 阿姜查对西方人的教导 ) 有个广泛流传并已得到证实的故事 一九六七年, 在新出家的阿姜苏美多抵达并请求阿姜查指导之前不久, 阿姜查开始在森林里建造一座新茅篷 正当要安置角落的柱子时, 一个帮助建筑的村民问到 : 咦? 隆波! 我们为何要盖这么高? 屋顶比平常需要的高出很多呢! 他很困惑, 如这种建筑的空间通常都设计成足以让一个人安住即可, 般是八乘十呎见方, 屋顶的高度则大约七呎 14

别担心, 不会浪费的, 他回答: 有天, 一些西方比丘会前来此地, 他们比我们高很多 在这第一位西方学生抵达后, 人潮即连年和缓而持续地涌入阿姜查寺院的大门 从一开始, 他就决定不给这些外国人任何特殊待遇, 而是让他们尽量适应当地的气候 食物与文化, 并进一步利用任何他们可能感到的不适, 作为开发智慧与耐心的方法 智慧与耐心, 是他认为修行进步的核心特质 尽管有让僧团处于单一和谐标准的重要考量, 不让西方人有任何特殊待遇, 但于一九七五年, 在因缘际会之下, 国际丛林寺 (Wat pah Nanachat) 仍然在靠近巴蓬寺处成立, 专供西方人修行 说话当时, 阿姜苏美多与一小群西方比丘, 正准备前往靠近姆恩 (Muhn) 河畔的分院, 他们彻夜停留在朋怀 (Bun Wai) 村外的小森林, 碰巧那里有许多村人是长期追随阿姜查的信众, 他们既惊且喜地看著这群外国比丘, 一起走在他们满是灰尘的街道托钵, 他们询问这些比丘, 是否可在附近的森林安住下来, 盖座新寺院 阿姜查应许这个计划, 这针对与日俱增有志于出家的西方人所设的特别训练寺院, 于焉成立 不久之后, 阿姜苏美多于一九七六年受到某个伦敦团体的邀请, 前往英格兰建立一座上座部寺院 翌年阿姜查前来, 将阿姜苏美多与其他几位比丘留在汉普斯戴德寺 (Hampstead Vihara), 一栋位于伦敦北方闹街道上的公寓住宅 几年之后, 他们搬到乡下, 并建立了好几座分院 ( 阿姜查的弟子们向西方传法从那时起, 阿姜查的资深西方弟子们, 就在世界各地展开建寺与弘法的工作, 其他寺院陆续在法国 澳大利亚 瑞士 义大利 加拿大与美国等地成立 阿姜查本人曾于一九七七 一九七九年两度前往欧洲与北美, 并全力支持这些新机构的建立 他曾说过, 佛教在泰中, 就如一棵老树, 过去曾繁荣茂盛, 现在它老了, 只能结出几颗又小 又苦的果实 反之, 佛教在西方, 就如一株年轻的树苗, 朝气蓬勃并充满成长的潜力 不过, 它需要适当的照顾与支持, 才能顺利地茁壮 一九七九年访问美中国时, 他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 在西方, 英国是个适合佛教建立的好地方, 但它也是个古老的文化 : 美国则不然, 它拥有年轻国家的精力与可塑性 这里的每件事都是新的, 只有这里才是佛法真正可以兴盛的地方 当他对一群刚成立佛教禅修中心的年轻美国人说话时, 还加入这样的警语 : 你们将能在这里成功地弘扬佛法, 前提是要敢于挑战学生的欲望与成见 ( 直译为 戳他们的心 ), 若能如此做就会成功 ; 若无法这么做, 若为了讨好他们而改变教导与修行, 以迎合人们既有的习惯与观念, 你们将会一败涂地 虽然这本书包含许多清楚的佛法解释, 不过若先将本书常用的关键字 态度与概念釐清, 或许会更有帮助, 尤其是对那些不熟悉一般上座部说法, 或特殊泰国森林传统的人而言 ( 四圣谛是佛教的基因密码 ) 虽然佛教各种传统中都有静多佛经, 但有种说法是, 整个教法都包含在他最早的开示 转法轮经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 中, 那是他觉悟不久后, 在波罗奈国 ⑿ 的鹿野苑对五比丘所说 在这简短的开示中 ( 大约只需二十分钟就可诵完 ), 他解释了中道与四圣谛的本质 这教导通用于一切佛教传统, 就如一粒橡树籽包含了最后长成巨大橡树的基因密码一样, 一切多采多姿的佛陀 15

教法, 都可说是从这 根本智 ⒀ 中衍生出来的 四圣谛的形成, 就如同阿轮吠陀 ⒁ 的医方解释 :( 一 ) 病症 :( 二 ) 原因 :( 三 ) 预后 ;( 四 ) 治疗 佛陀总是充分利用当时人们熟悉的架构与形式, 此例即是他心中的蓝图 第一圣谛 ( 病症 ) 是苦 (dukkha) 我们会感到不圆满 不满足与痛苦 虽然我们也可能会对一个粗糙或超越的本质, 有刹那或长时间的快乐 ; 不过, 心总是会有不满的时候 这范围可能从极度痛苦, 到一些无法持久的微细乐受 这一切都隶属于 苦 的范畴 有时, 人们阅读第一圣谛, 却将它误解为绝对的陈述 : 一切领域的实相都是苦的 这陈述为一切事物作了价值判断, 不过那不是此处要表达的意义 若是如此, 那就意味著每个人都没有解脱的希望, 而觉悟事物存在实相的 法, 也无法带来安稳与快乐 ; 然而, 根据佛陀的智慧, 是可以的 因此重点是, 这些是 圣 谛, 而非 绝对的 真理 它们是在相对真理的意义下, 名之为 圣 ; 不过, 当它们被了解时, 会为我们带来 绝对 或 究竟 的领悟 第二圣谛是苦的起因, 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渴爱 ( 巴利语 tanha, 梵文 trsna), 原文字面上的意思就是 口渴 这渴爱或执著, 就是苦的因 : 可能是对感官欲乐的渴爱 成为什么的渴爱 身分被肯定的渴爱, 也可能是不要成为什么的渴爱, 或消失 消灭 摆脱的欲望 这有许多细微的面向 第三圣谛是苦灭 (dukkha-nirodha), 即预后,nirodha 的意思就是 灭 这意思是, 苦或不圆满的经验可能消失, 可能被超越, 可能结束 换言之, 苦并非绝对的真理, 只是一种暂时的经验 心可以超越它, 获得解脱 第四圣谛是灭苦之道, 是到达第三圣谛的方法, 从苦的起因到达苦灭 其处方是八正道, 其要素为戒 定 慧 ( 颠扑不破的因果法则 ) 佛教的一个重要世界观, 是颠扑不破的因果法则 每项行为都有一个同等与反向的作用力 这不只见于物理世界, 更重要的是, 也适用于心理与社会的领域 佛陀深入实相本质的智慧, 让他了解到这是个道德的宇宙 :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自然即是如此运作 无论是现世受报, 或未来世报报, 符合因的果报必然会出现 佛陀并澄清, 业 ( 巴利语 kamma, 梵文 karma) 的关键因素是动机 如同上座部经典中最著名, 也最受喜爱的 法句经 (Dhammapada) 卷首所说 : 心是一切事物的先导 : 以恶心思考与行动, 优愁必将随之而至, 就像车辙跟在牛车后面一样 ; 以善心思考与行动, 快乐亦必随之而至, 如影随形, 永不分离 ⒂ 这个理解, 多数的亚洲地区很早以前就知晓并视为理所常然, 本书中的许多开示也处处看得到回响 虽然在佛教世界里, 它算是一种信仰 ; 不过, 它同时也是可透过经验被认知的法则, 并非被当成老师的保证或某种文化使命, 而被盲目的接受 当阿姜查遇到不相信这说法的西方人时, 他不是批秤他们, 或驳斥他们持有邪见, 或觉得必须让他们以他的方式去看事情 他对有人能以如此不同的态度看事情感到有趣, 会请他们描述自己如何看待事情运作, 然后由此展开对话 ( 每件事物都一直在变化 ) 16

本书书, 另一个他经常反覆谈论的教学重点, 是存在的三个特徵 从佛陀的第二次开示 ( 即 无我相经,Anattalakkhana Sutta), 以及他往后的教学生涯中, 都一再强调一切现象, 无论是内在或外在 心或身, 都有三个不变的特徵 无常 苦 无我 (anicca,dukkha,anatta), 每件事物都一直在变化 : 没有任何事物能一直圆满或可靠 ; 也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真的被说成是 我的, 或有个真实不变的 我 当这些特徵透过直接体验 了解与觉知时, 智慧就真的可说是露出了端倪 无常是智慧生起的三个要素中的第一个, 阿姜查长久以来一直强调, 无常的思惟是智慧的首要入口 如同他在 < 静止的流水 > 中所说 : 在此所说的不确定性就是 佛, 佛 就是 法, 法 就是不确定性 凡是看见事物的不确定性者, 就看见它们不变的实相 法 就是如此, 而那就是 佛 若见 法, 就见 佛 ; 见 佛, 就见 法 若你觉知事物的无常或不确定性, 就会放下它们, 不执著它们 这是阿姜查教学的特色, 他习惯使用人们较不熟悉的 不确定性 ( 泰文 my naer) 来代替 无常 无常 会让人感觉比较抽象或专门, 不确定性 则更能妥贴地传达遭遇变化时心中的感觉 ( 透过否定的方式表达 ) 上座部教法一个最重要的特色, 以及本书常使用的说话方式, 是探讨它们 不是 什么, 而非它们 是 什么, 以此来解释实相与到达实相的方法 在基督教的神学语言中, 这被称为是种 遮遣的 (apophatic) 方式 谈论上帝不是什么, 相对于 直说的 (kataphatic) 方式 谈论上帝是什么 这种 遮遣 的阐述风格, 也称为 透过否定的方式 (vianegativa, 千百年来, 不少重要的基督徒使用遇, 其中一个立即浮上心头的人物, 是著名的神秘主义者兼神学家, 基督教的圣约翰 ⒃ 这风格的范例从其诗作 < 登上加氽默罗山 >(Ascent of Mount Carmel) 即可看出端倪, 他如此叙述心目中最直接的灵修方式 ( 即直上山顶 ): 没什么, 没什么, 没什么, 没什么, 即使站在山上, 也没什么 巴利经典拥有许多相同的 透过否定方式 的风格, 常被读者误解为虚无主义的生命观 实相虽然无法往前更进一步, 不过我们很容易由此看出误会如何形成, 尤其若有人是来自于习惯以肯定方式表述生命的文化 有一次, 在佛陀觉悟后不久, 他走在摩竭陀国 (Magadhan) 乡村的路上, 前往寻找之前和他一起修苦行的五名同伴 途中, 另一位头陀行者优婆伽 (Upaka) 看见他走来, 深受佛陀外表的震撼 不只因为他是位刹帝利王子, 有著皇室的气质 ; 且因他身长六尺以上, 相貌堂堂, 却穿著头陀行者的破衣服, 而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优婆伽深受感动 : 朋友! 你是谁? 你的脸如此明亮与洁净, 你的态度如此威严与平静, 你一定发现了什么伟大的真理, 朋友! 你的老师是谁? 你又发现了什么? 才刚觉悟的佛陀回答他 : 我是一个超越一切烦恼者, 一个全知者 我没有老师, 我是世上唯一的正觉者, 没有人教我这个 我是靠自己的努力完成的 你的意思是说, 你宣称自己已战胜生与死? 是的, 朋友! 我是个胜利者 ; 现在, 在这心灵盲目的世上, 我将前往迦尸国 (Varanasi), 敲响无死的鼓声 17

祝你顺利, 朋友! 优婆伽说, 然后摇著头, 走另一条路离开 ( 大事 第一篇, 第六页 ) ( 实相难以言传别愈描愈黑佛陀从这次相遇了解到, 直接宣示事实不一定能激发信心, 也不见得是与他人沟通的有效方法, 因此在抵达迦尸国外的鹿野苑, 遇见先前的同伴时, 他探取一种更接近 分别论说 (vibhajjavada) ⒄ 的方式, 所以才有四圣谛准则的产生 这反映了表达形式的转变, 从 我已获得正等正觉, 到 让我们探讨人为何会感到不圆满( 苦 ) 佛陀的第二次开示 ( 即 无我相经 ), 也是他在迦尸国鹿野苑所说, 且是让五比丘觉悟的教法, 就充分发挥, 透过否定的方式 在此并不适合详细阐述该经, 不过, 简单来说, 佛陀以寻找自我 ( 巴利语 atta, 梵文 atman) 为主题, 让人们藉由分析, 去发现自我并无法在身或心的元素中找到, 藉由如此的陈述, 他说 : 于是, 睿智的圣弟子们, 对色 受, 想, 行, 识, 皆不再渴爱 心就这样获得解脱 一旦我们放下错误的执著, 实相就会呈现出来 由于实相难以言传, 因此最适合也最不让人误会的方式, 就是留白, 别愈描愈黑 这就是 否定方式 的本质 ( 避免谈论成就或禅定的境界 ) 绝大多数佛陀的教法, 尤其是在上座部传统中, 就是如此表现解脱道的本质, 这是遵循它的最好方式, 而非热烈地添加说法于标的上 这也是阿姜查的主要风格, 他尽量避免谈论成就或禅定的境界, 以此对治心灵唯物论 ( 获胜心 兢争与嫉妒 ), 并让他们的目光放在最需要的地方 解脱道上 若情况需要, 阿姜查谈论起究竟实相也很有特色, 那就是明快与直接 关于 < 趋向无为 > < 胜义 > 与 < 无住 > 的谈话, 都是这方面的范例 不过, 若他认为一个人的理解还不成熟, 而他们却仍然坚持询问胜义的特质 ( 例如他在 < 什么是 观?> 中的对话 ), 他会巧妙地回答, 如同他在那次对话中所说 : 根本没有任何东西, 我们不称它为 任何东西 它就是那样存在! 一切都放下 ( 直译为 : 若那里还有什么, 就把它丢去喂狗!) ( 教法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正见与戒 ) 当被问到, 他认为什么是教法中最重要的元素时, 阿姜查经常回答, 根据他的经验, 一切心灵提升都得依赖正见与纯净的行为 针对正见, 有次佛陀说 : 就如黎明预示日出一样, 正见是一切善法的先导 建立正见的意义是, 第一 拥有一张值得信赖的心与世间的地图, 特别是关于业报法则的正确评价 ; 第二 依据四圣谛去生活, 据此将受 想与行的流动, 转变成智慧的燃料 将这四点变成罗盘的方位, 可以藉此调整我们的理解, 并导正我们的行为与动机 阿姜查将 戒 视为心的大守护者, 并鼓励所有认真追求快乐与光明人生的人, 都要用心持戒 无论是在家众的五戒 ⒅, 或出家众的八戒 ⒆ 十戒 ⒇ 与具足戒 (21) 戒律, 即善的行为与话语, 能直接让心与 法 一致, 成为定 慧与解脱的基础 内在的正见必然导致外在的持戒, 反之亦然,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若了解因果, 明白渴爱与痛苦的关系, 我们的行为自然就会更加调和与自制 同样地, 若我们的言行是恭敬 诚实与仁慈的, 就能创造出内在平静的因, 如此将更容易让我们了解控制心的法则与它的运作, 而正见也将更容易生起 18

阿姜查经常提起的这层关系有个特别的结果, 就如他在 < 世俗与解脱 > 中所说, 一方面既洞见一切世间法 ( 例如金钱 修道生活与社会习俗 ) 的空性, 一方面又完全尊重它们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矛盾, 不过他了解, 中道是解答这类难题的同义词 若执著世间法, 就会被它们压迫与限制 ; 而若想要对抗或否定它们, 将会发现自己陷于失落 冲突与迷惑中 他了解这点, 只要秉持正确的态度, 两者都可获尊重, 且是以一种自然与自由的方式, 而非被迫或妥协的方式 可能是由于他在这领域拥有深奥的智慧, 因此, 才能一方面保持比丘坚苦卓绝的传统与苦行, 一方面又能完全放松, 不会受他所遵循的规则所束缚 对许多见过他的人来说, 他似乎是这世上最快乐的人 这事实说来可能有些讽刺 : 他一生中从未有过性经验 ; 没有钱 ; 不曾听过音乐 ; 每天经常得腾出十八至二十个小时待人接物 ; 睡在一张薄薄的草席上 ; 有糖尿病与各种疟疾症状 ; 很高与巴蓬寺有 世上伙食最差 的名声 ( 阿姜查训练弟子的方法 ) 阿姜查训练弟子的方式有许多种, 教导当然是用口说, 我们已谈过不少 不过, 多数学习过程都是因势利导, 阿姜查了解, 要让心真正学到 法 并被它转化, 这课程就应藉由体验而吸收, 而不只是智力上的了解而已 因此, 他运用一万条出家生活 团体活动与头陀行的事件与观点, 做为教导与训练弟子的方式, 包括 : 社会工作计划, 学习背诵规则, 帮忙处理日常琐事, 随机更改时间表等, 这一切都拿来作为研究苦的生起与灭苦之道的道场 他鼓励做好准备学习一切事物的态度, 就如在 < 法性 > 的谈话中所说 他会一再强调, 我们就是自己的老师, 若具有智慧, 一切个人的问题 事件与自然的面向, 都能指导我们 ; 若愚昧无知, 即使佛陀出现在眼前解释一切事物, 也无法让我们产生深刻的印象 这智慧也出现在他处理问题的方式上 他更常回问对方来自何方, 而非根据他们的主张回答问题 通常当被问到某些事时, 他会先接受问题, 慢慢将它拆开, 然后再将片段还给提问者, 接著他们就会了解它是如何组成的, 且会惊讶阿姜查让他们回答自己的问题, 以此完成对他们的指导 当被问到他如何能经常做到这点时, 他回答 : 若这人不是已知道答案, 不会一开始就提出这样的问题 他所鼓励并贯穿本书教导的基本态度, 还有 : 第一 必须于禅修中培养一种深切的发心 ; 第二 善用修行环境以培养忍辱 后者近来较少受到重视, 尤其是在西方讲究 速成 的文化之下, 不过在森林生活中, 它几乎被视为心灵训练的同义词 ( 了解苦的因并放下 ) 当佛陀首次开示出家戒时, 他是在竹林精舍对一千两百五十位出家弟子说的, 他的第一句话是 : 忍辱, 是让心从恶法中解脱的最佳方式 (22) 因此当有人前来向阿姜查诉苦, 说她们的丈夫如何酗酒与今年的作物歉收时, 他的第一个反应经常是 : 你能忍受它吗? 这里说的不是男子气概的表现, 而是指出超越痛苦事实的方法 ; 不是逃避 耽溺或单靠意志力咬牙撑过, 不! 鼓励忍辱是说在困境中保持稳定, 确实领会与消化痛苦的经验, 了解它的因, 并放下它们 阿姜查的教学, 当然有许多场合是同时对在家人与出家人说的, 不过也有许多例子并非如此 这是阅读本书广泛题材时应牢记在心的要点 例如,< 使心变好 > 的谈话就明显是针对在家听众 一群前来巴蓬寺 供养僧团并为自己求功德 ( 泰文 tam boon) 的人 ; 而 < 欲流 > 则只对出家人说, 在 19

那例子中只有比丘与沙弥 这种区别, 不是因为某些教导是 秘密 或比较高级的, 而是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家人的日常生活, 当然会有不同的考量与影响范畴, 例如他们必须试著找时间禅修 维持一份收入, 以及与配偶共同生活 而出家人则没有这些考量 此外, 最特别的是, 在家团体不必持守出家的戒律 阿姜查的在家弟子一般而言只需遵守五戒, 而出家人则需遵守八戒 十戒乃至两百二十七条具足戒等不同程度的戒律 当他单独教导出家众时, 焦点则会更放在出家生活方式上, 以此为关键的训练法 ; 因此, 会著重于教导那种生活方式可能产生的障碍 陷阱与荣耀 由于泰国寺院的比丘, 平均年龄通常介于二十五至三十岁之间, 他们必须严格遵守独身的戒律 : 因此, 阿姜查需要善巧地疏导不安与性欲的能量, 那是比丘经常会面临的问题 当这些能量获得适度引导之后, 人们就能控制与运用它们, 且加以转化, 这将有助于禅定与智慧的发展 ( 修行时多受点打击是很自然的 ) 在一些例子中, 对出家人的谈话语气, 要比对在家人严厉得多, 例如在 < 法 的战争 > 中的谈话 这种表现方式, 显露出某种 不收犯人 的风骨, 那是泰国森林传统许多老师的特色 这种说话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激起 战斗意志 无论事情多么困难, 都要作好承担一切苦难准备的心态, 达到智慧 忍辱与正信 有时这种态度在请气上会显得过于强硬或好斗, 因此读者们应谨记, 这些语言背后的精神是为了激励行者与鼓舞内心, 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提供支持的力量, 让心顺利地从贪 嗔 痴中解脱出来 正如阿姜查所说 : 所有认真修行的人, 都应期待经历许多摩擦与困难 心正在接受训练, 以便对抗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气, 因此多受点打击也是很自然的 关于阿姜查在这方面的教导, 尤其牵涉到 更高 或 胜义 的词汇时, 很重要的一点是, 他不会独厚出家人 若他觉得一群人都已可以进入最高层次的教导时, 他会自由与公开地传授, 无论对象是在家人或出家人 例如 < 趋向无为 >, 或在 < 静止的流水 > 中所说 : 人们一直在学习, 找寻善与恶, 但对于超越善与恶的东西, 则一无所知 和佛陀一样, 他从来不会, 留一手, 他只根据何者对听众最有利而选择教什么, 不在乎他们持戒的多寡与身分的高低 ( 阿姜查强调修行的实用性 ) 阿姜查最为人所知的特色之一, 是敏于排除与泰国佛教修行有关的迷信 他强烈批评充斥在社会中的巫术 护身符与算命, 也很少谈论前生或来世 他方世界 天眼或神通经验 若有人来向他询问下次赢得乐透彩的号码秘诀 ( 这是一些人前往拜访著名阿姜的常见理由 ), 他们通常会得到很简短的忏悔 他了解, 法 本身就是最无价的珍宝, 能提供生命中真实的保护与安全, 却因无益于世间的轮回, 而一直受到忽视 他为了消除一般人认为佛法过于高深的共通信念, 便一再强调佛教修行的效益与实用性 出于对他人真实的慈心 他的批评不只是推翻他们对于好运与巫术的幼稚依赖, 且更希望他们能将时间与精力, 投资在一些真正有益的事情上 虽然他毕生努力破除迷信, 不过他于一九九三年的葬礼, 却因周围大环境的扭曲而令人啼笑皆 20

非 他于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六日逝世, 在一年后举行葬礼, 他的纪念塔有十六根柱子, 各三十二公尺高, 地基也有十六公尺深, 因此乌汶地区许多人选购彩票的号码, 皆同时押注一与六 翌日当地报纸的头条新闻是 : 隆波查给弟子们的最后礼物 一与六大获全胜, 许多当地的组头甚至因而破产 ( 阿姜查的教学充满高度的幽默感 ) 前述的故事, 将我们引入阿姜查教学风格的最终特质 他不只拥有令人惊讶的机智, 且是位天生的演员 虽然在表达方式上, 他可以冷酷与严峻, 或敏感与温柔, 不过他的教学始终充满高度的幽默感 他有瓣法运用机智让听者打开心房, 不光是逗人笑, 而是为了让实相更有效地被传达与接受 他的幽默感, 以及对于生命荒谬悲喜剧的别具慧眼, 让人可以用自嘲的方式认清事实, 然后被导向更明智的观点 它可能是与行为有关的事情, 例如他曾做过一次著名的表演, 示范许多拿僧袋的错误方式 : 挂在背上 吊在脖子上 抓在手上 拖在地上 ; 或也可能是与一些个人痛苦奋斗有关的事 有一次, 某个年轻比丘垂头丧气地来找他, 他见识了世间的悲哀, 以及生死轮回陷阱的可怕, 他若有所悟地说 : 我再也笑不出来了, 一切都如此令人哀伤与痛苦, 四十五分钟之后, 透过一只小松鼠练习爬树屡试屡败的图书故事, 这比丘笑到捣著肚子跌滚在地上, 一边抽搐, 一选泪流满面, 久久无法平复 ( 佛陀也不能逃避死亡 ) 在一九四八年雨安居期间, 阿姜查病得非常严重, 出现了一些明显的中风症状 他的健康在最后几年已非常不稳定 有晕眩与糖尿病的问题 如今颓然垮下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 他接受各种治疗, 包括几次手术, 不过却不见起色 衰退的情况持续到翌年中, 他陷入瘫痪, 只剩下一只手稍微能动, 此时他已失去说话的能力, 不过还能眨眼 接下来的十年, 一直持续这样的情况, 他能控制的身体部位愈来愈少, 终至丧失一切自主的能力 在这段时间, 经常听说他仍在教导弟子 : 他的身体不断地诉说病与老的本质, 那是人所能法控制的, 不是吗? 是的, 他说的正是一件大事 任何一位大师, 甚至连佛陀自己, 都不能逃避这不可改变的自然法则 要得要平静和自由, 就要努力修行, 不将自己等同那具会改变的身躯 ( 阿姜查以身体示范生命的不确定性 ) 在这段时间, 不管他的限制有多严重, 除了以身体示范生命的不确定性, 以及让他的比丘与沙弥有机会藉由看护提供支持之外, 他还是偶尔会设法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导 比丘们经常得轮流工作, 一次三或四个人, 二十四小时照顾阿姜查的身体需求 在一次特殊的情况下, 有两位比丘发生争吵, 根本忘了 ( 经常发生在瘫痪或昏迷的病人周围 ) 房里还有另一个人可能完全清楚所发生的事 若阿姜查能正常行动, 根本无法想像他们会在他的面前口沫横飞 当口角愈来愈激烈时, 房间一角的床上开始骚动 突然间, 阿姜查剧烈地咳嗽, 据描述, 吐出一块相当大的痰, 划破长空, 穿过两位当事者, 啪 地一声击在两人身旁的墙上 无言的教化如当头棒喝, 争吵嘎然而止, 尴尬地画上句点 在他生病期间, 寺院的生机仍如以往旺盛 大师既在那里, 又不在那里, 以一种奇异的方式, 21

帮助僧团适应公共决策, 以及不以最敬爱的老师为诸事中心的生活观念 一般而言, 在如此一位大长者去世后, 一切事物就迅速瓦解, 弟子们各奔前程的情况并不少见, 这位老师的遗产在一 两代后就消耗殆尽了 由此也许可以看出, 阿姜查训练人们建立自信有多么成功 : 他生病时, 在泰国与世界各地大约有七十五座分院 : 到他去世时, 数目则增加到超过百座, 现在则已超过两百座 ( 布施精神的呈现 ) 十年前他去世后, 他的僧团为其安排葬礼 与他生活和教学的精神一致, 这葬礼不只是个仪式, 同时也是一次闻法和修法的机会 时间超过十天, 每天都有好几段团体禅修与开示, 由国内最有成就的法师所主持 在那十天当中, 共计约有六千名比丘 一千名八戒女与超过一万名在家人在森林里扎营 除此之外, 在修行的时段, 估计约有一百万人前来参加 : 在火葬那天, 包括泰国的国王 王后与首相, 总计四十万人, 来到寺里 再一次, 在阿姜查毕生维护的精神标准下, 整个丧礼的过程都未花半毛钱 : 食物是由四十二个免费厨房提供给每个人, 由许多分院管理与贮存 ; 价值超过二十五万元的法本免费分送出去 ; 瓶装水由当地一家公司大量提供 ; 当地客运公司与其他附近的卡车车主, 每天早晨载运上千名比丘, 到该区的村庄与城市进行托钵 那是个慷慨而隆重的葬礼, 也是个向这位伟人道别相称的方式 这套开示录能够编辑出版, 也是同样布施精神的呈现 能获得阿姜查僧团准许, 将他的教导付诸贩售, 是很难得的 ( 通常他的书都是由在家信众赞助, 然后免费流通 ) 事实上, 这是从阿姜查传法以来, 获得英语授权的第三本书 这套合辑囊括许多先前以英语出版, 并免费流通的阿姜查法语 智慧出版社 (Wisom Publications) 请求应允将这些谈话编辑与印刷成书, 是为了能将阿姜查的教导, 带给比透过僧团管道更广大的读者 这似乎是个高尚的动机, 因此获得阿姜查僧团的完全支持 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 是因为它恰巧是在阿姜查逝世十周年完成的 愿这些教导, 能为追求解脱道者提供有益的思惟, 并有助于建立觉醒 清净与平静之心 阿玛洛比丘 (Amaro Bhikkhu) 于无畏山寺 (Abhayagiri Monastery) 2002 年 1 月 16 日 ( 本文作者于一九五六年出生于英国, 一九七九年由阿姜查剃度出家 他目前是加州无畏山寺的共同住持, 属于阿姜查传统的一支 ) 注释 1 八戒女 : 泰国僧团由比丘和沙弥组成, 并无比丘尼和沙弥尼 不过, 有一种穿白衣 剃髪的女性修行者, 称为 梅齐 她们是长期或终生受持八关斋戒的学法女, 寄住在佛寺里特辟的地方, 听闻比丘的教戒, 也接受信施者的供养 这是南传佛教比丘尼传承断绝下, 让女性出家修行的一种方便 因终生受持八关斋戒, 所以又称为 八戒女 2 尼连禅河 (Neranara): 为恒河支流, 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东方, 由南向北流 22

31902 年, 泰国政府通过 僧伽法案, 建立了一个以暹罗教会长老 ( 由曼谷当局任命 ) 为首的僧伽组织, 其中属于中央的僧伽行政组织是大长老僧伽会, 以僧王为首 先前自治 隶属不同传承的比丘, 皆归于拥有标准经文与常规的暹罗宗教体制的一部分 4 泰国学者卡玛拉 堤雅瓦妮特 (Kamala Tiyavanich) 所著的 森林回忆缘 二十世纪泰国云游僧传奇 (Forest 元 Recollection:Wandering Monks in Twentieth-Century Thailand) 一书中, 对阿姜曼以下的九位传承弟子, 以及僧森林僧的修行生活有详尽的描述 ( 本书中文节译本由法耘出版社于 2003 年 12 月出版 ) 5 今日的沛塘寺 (Wat Peu Nong Nahny) 位于泰国东北的沙功那空省 (Sakon Nakhon) 帕那尼空县 (Phanna Nikhom) 那那依乡 (Nanai), 直到 1982 年, 该处成为正式的法宗派寺院, 并以阿姜曼的巴利语法号, 命名为 布利达陀 (Pa Bhuridatta) 森林寺 6 当时阿姜曼七十九岁, 阿姜查三十一岁, 阿姜曼于翌年 (1949) 逝世, 之后弟子们便各自云游去了 7 惭 (hiri) 是对恶行感到厌恶, 愧 (ottapa) 是对恶行感到害怕, 两者的作用都是不造恶 佛陀称此二法是世间的守护者, 因为它们能制止世间陷入广泛的不道德 8 四正动 (cattari sammappadhanani): 又名 四正断, 意指策励身 口 意的修行, 不令放逸 即 :( 一 ) 已生恶令断除 ;( 二 ) 未生恶令不生 :( 三 ) 未生善令生起 ;( 四 ) 已生善令增长 9 五力 (panca balani): 指五种破恶的力用, 即 :( 一 ) 信力 对三宝虔诚, 可破除一切邪信 ( 二 ) 精进力 修四正勤, 可断除诸恶 ( 三 ) 念力 修四念处以获正念 ( 四 ) 定力 专心禅定以断除烦恼 ( 五 ) 慧力 观悟四谛, 成就智慧, 可达解脱 10 阿姜查并未说明何以急著离去的原因, 他只是提到住在那里有一些障碍存在 ⑾ 森林快速消失的原因很多, 如普遍铺设道路与铁路 丛林战争 砍伐树林, 还有大自然的洪水灾难等, 都剥夺了森林僧的修行空间 ⑿ 波罗奈, 梵名 Varanasi, 巴利名 Baranasi 中印度古王国, 又称波罗奈斯国 波罗捺国 旧称伽尸国 (Kasi), 近世称为贝那拉斯 (Benares), 即今之瓦拉那西 (Varanasi) 佛常游化至此教化众生, 系六大说法处之一, 今城内有数以千计之印度教寺庙, 其中有著名之金寺 ⒀ 根本智又名如理智 无分别智 正智 真智等, 即符合真理无分别之真智, 因它乃生一切法乐, 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 所以称为根本智 ⒁ 阿轮吠陀 (ayur-vedic) 又译 寿命吠陀 一种古代印度医学, 其主要原理均源自吠陀 目前在印度的阿轮吠陀中心仍实行这种医术 ⒂ 法救尊者所译的 ( 法句经 双要品 ) 说 : 心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恶, 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 车轹于辙 心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 即言即行, 福乐自追, 如影随形 ( 大正藏 卷四, 页 562 上 ) ⒃ 空约翰 (St.John of the Cross): 西班牙讨人与神秘主义者, 与圣泰瑞莎 (St.Teresa of Avila) 共同于 1568 年创设加尔默罗 (Carmelites) 赤足冥想修会 他有诗作 < 灵魂的暗夜 >(Dark night of the Soul). 23

⒄ 分别论说 (vibhajjavada): 由多方面分别解说一切法, 对未尽理之说, 更须分别论究, 故称 分别论者, 与上座部关系密切 ⒅ 五条训练自己身口善行的准则 : 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妄语与恶口 不使用麻醉品 ⒆ 八戒 : 即八关斋戒, 是佛陀为使在家信众有机会学习出家生活, 藉以长养出世善根, 而特别开设的方便法门 共有八条戒律 :( 一 ) 不杀生 ;( 二 ) 不偷盗 ;( 三 ) 不淫 ;( 四 ) 不妄语 ;( 五 ) 不饮酒 :( 六 ) 不著华鬘 不香油涂身 ; 不歌舞倡伎, 不故往观听 ;( 七 ) 不坐卧高广大床 ;( 八 ) 不非时食 ⒇ 十戒 : 即沙弥或沙弥尼受持的十条戒律, 是从五戒的基础上, 加了五条与世间俗欲隔离的规定, 而成为养成僧伽人格的训练 其内容是 :( 一 ) 不杀生 ;( 二 ) 不偷盗 :( 三 ) 不淫 ;( 四 ) 不妄语 ;( 五 ) 不饮酒 ;( 六 ) 不著华鬘 不香油涂身 ;( 七 ) 不歌舞倡伎, 不故往观听 ;( 八 ) 不坐卧高广大床 ;( 九 ) 不非时食 ;( 十 ) 不捉持金银宝物 (21) 具足戒 : 即指比丘与比丘尼戒 具足 是旧译, 新译作 近圆, 近 是邻近, 圆 是圆寂 ( 涅盘 ), 近圆 意指能清净受持比丘 比丘尼戒, 便已邻近涅盘了, 因每条戒都可以长养定慧 解脱生死 沙弥或沙弥尼要年满二十岁才可受具足戒, 成为比丘或比丘尼 在 巴利律 中, 比丘有二百二十七条戒, 比丘尼有三百一十一条戒 (22) 这些话是佛陀于二月满月时, 在王舍城附近的竹林精舍, 对一千两百五十名出家弟子所举行一场著名教导的开场白 后来的满月筋 (Magha Puia) 就是为纪念这日子 此 波罗提木叉教戒 (Ovada Patimokka), 形成 法句经 的 183-185 颂 一切恶莫作, 一切善应行, 自调净其意, 是则诸佛教 (183 颂 ) 诸佛说涅盘最上, 忍辱为最高苦行 害他实非出家者, 恼他不名为沙门 (184 颂 ) 不讲与不害, 严持于戒律, 饮食知节量, 远处而独居, 勤修增上定, 是为诸佛教 (185 颂 ) 24

( 作者简传 ) 阿姜查 阿姜查 波提央 (Chah Phothiyan) 一九一八年六月十七日, 出生在泰国东北部乌汶省瓦林姜拉县吉靠村, 一个有十个孩子的富裕大家庭中 九岁时离开学校, 在父母亲的允许下出家成为沙弥, 三年后还俗回家帮忙农务 然而他还是比较喜欢修道生活, 因此一到二十岁, 又在村落的寺院出家成为比丘, 一九三九年四月二十六日受比丘戒 他早年的僧侣生活较传统, 研习佛教教义 阅读泰文教典及巴利经文 第五年时, 父亲因重病去世, 人命的脆弱和不确定, 促使他深思生命的真正目的, 厌离感开始在心中生起 经过六年的寺院教育之后, 一九四六年阿姜查通过了最高级的正规佛学课程考试 从那时起, 他放弃学业, 开始托钵行脚, 走上另一段寻师访道的旅程 阿姜查走了四百公里抵达泰国中部, 沿途行乞于村落 睡在森林 之后追随几位寮语系统的师父修学, 过著传统的丛林苦行生活 他听说了备受推崇的阿姜曼, 渴望能见到如此一位有成就的老师, 于是, 花了一段时间的寻找, 才在一九四八年遇见阿姜曼并受到教导 : 如果看到在内心生起的每件事物, 当下便是真正修行之道, 当时阿姜曼七十九岁, 翌年便逝世了 虽然阿姜查只与阿姜曼相处两天, 但阿姜曼所授的法门却非常受用 简洁而又直接的教法是很大的启示, 改变了他修行的方法 往后几年, 阿姜查经常选择在有野兽出没的森林中修行 住在老虎和眼镜蛇成群之处, 甚至丛林坟场, 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并洞察生命的真正意义 一九五四年他受邀回故乡, 在乌汶省他出生村落旁的巴蓬 (Phong Pond) 森林里住了下来 那里热病横行 鬼魅出没, 他不顾疟疾的困境 简陋的住处以及稀少的食物, 追随他的弟子却愈来愈多 巴蓬寺于是应运而生 阿姜查的教导不强调任何特别的打坐方法, 也不鼓励人们参加速成内观或密集禅修课程 他教人先观出入息以调心, 等心安住了, 继续观察身心的变化 保持生活简朴 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观察心念是他的修行要领, 以培养一种平衡的心境, 既无所执著也无我 无论是静坐或日常生活作息都是修行, 只要耐心观照, 智慧与祥和便自然产生 一九八一年, 阿姜查的健康逐渐走下坡, 但他以 正见 如实觉知自己的病情 : 如果它可以治愈, 就治愈 ; 如果不能, 就不能 他不断提醒人们, 要努力在自己心中找到一个真实的皈依之所 当年雨安居结束前, 他被送往曼谷做一项手术 几个月内, 他停止说话, 并逐渐失去四肢的控制, 终至瘫痪卧床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六日, 上午五时二十分, 阿姜查在巴蓬寺, 在随侍的比丘们面前, 安祥地离开人间 ( 转载自阿姜查 ( 森林中的法语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皈敬世尊 \ 阿罗汉 \ 正等正觉者皈敬世尊 \ 阿罗汉 \ 正等正觉者皈敬世尊 \ 阿罗汉 \ 正等正觉者 25

前言关于这颗心 关于这颗心 事实上, 它实在没有错 它本质上是清净的, 且原本就是平静的, 若不平静, 那是因为它跟著情绪走 真心与这些无关, 它只是自然的一面, 因受情绪欺骗, 而变得平静或扰动 未受训练的心是愚痴的, 感官印象很容易让它陷入快乐 痛苦 愉悦与忧伤之中 不过心的真实本质并没有那些东西 欢喜或悲伤不是心, 它只是欺骗我们的情绪, 未经训练的心迷失后, 就跟随著情绪而忘了自己 于是, 我们便以为是自己在沮丧 自在或其他等等 但是, 其实这颗心原本是不动与平静的 真正的平静! 只要风静止, 叶子就会安住不动 : 风来了, 叶子随之舞动, 它舞动是源自于风 心的舞动则是源于感官印象, 心跟随著它们, 否则就不会舞动 若完全觉知感官印象的真实本质, 我们就能不为所动了 修行就只是要看见 本心, 我们必须训练心去觉知那些感官印象, 且不于其中迷失, 让它能平静下来 我们艰苦修行的一切努力, 都只是为了这个单纯的目标 ( 阿姜查平衡的教导方式 ) 人们从许多来源听到佛法, 例如不同的老师或比丘处 在一些例子中, 法 被以非常广泛与模糊的字眼教导, 以致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在其他例子里, 它则以华丽的语词或特殊的名相来教导, 尤其是采用逐字解释经典的方式时, 更让人难以理解 最后, 有种教导则是以平衡的方式进行, 既不会太模糊或深奥, 也不会太空泛或太隐晦, 最适合听者理解与修行, 符合每个人的利益 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惯常指导弟子的教法 希望获得佛法者必须以信仰或信心为基础, 我们必须了解佛法的意义如下 : 佛 1: 觉知者 2, 心中有清净 光明与安稳者 法 3: 清净 光明与安稳的特徽, 从戒 定 慧生起 因此, 获得佛法者是培养与增长心中的戒 定 慧者 希望回家的人, 不是那些只是坐著幻想旅行者, 他们必须踏上旅程, 朝著正确的方向一步步前进 若走错路, 就可能遇到沼泽或其他类似的障碍, 或陷入险境而永远到不了家 家, 是个让身心舒适的场所, 那些真正到家者才能放松与舒服地睡觉 但旅行者若经过或绕过家门而不入, 那么在整段旅程中, 他们将无法得到任何利益 ( 修行的成果完全取决于自己 ) 同样地, 达到佛法的道路是每个人必须独自去践履的, 没有人能替代 我们必须走戒 定 慧的正道, 直到获得内心清净 光明与安稳的喜悦, 那是践履正道的成果 但若人拥有的只是书本 圣典 教戒与经典的知识 那只是旅游的地图或计划 就永远无法觉悟心的清净 光明与安稳, 即使经过几百世, 他将只是徒劳无功, 永远无法得到修行的真实利益 老师只能指出正道的方向, 我们是否行走正道而获得修行的成果, 则完全取决于自己 在此有另一个观察的角度 修行就如医师开给病人的药, 瓶子上有详细的用药说明 但若病人只是阅读说明, 即使读上一百次, 还是可能会死 他们无法从药物得到任何利益, 并可能会在死前埋怨医生差劲, 是个骗子, 那些药物无法治愈他们, 因此毫无价值 殊不知他们只是花时间检视药瓶与阅读说明, 并未遵从医师指示服药 26

但若遵从医生指示服药就能康复, 假使是重病, 就必须服用较重的药量, 若病情轻微, 则只需服用少量的药即可 服用重药是因为病重的关系, 那是非常自然的, 你们自己仔细思量后就会了解 医师开列处方以减轻身体的疼痛, 佛陀的教导则是心病的药方, 让心能恢复自然的健康状态 因此, 佛陀可说是开列心病处方的医师 事实上, 他是世上最伟大的医师 我们每个人毫无例外地都有心病 当你看见这些心病时, 难道不会合理地想寻求 法 做为依靠或药方吗? 践行佛法之道, 不能以身体去完成, 你必须用心去实践 我们可以将解脱道的行者区分成三种层次 : 第一层次, 包括那些了解自己必须修行, 并知道如何做的人 他们皈依佛 法 僧, 决心依教法精进修行 这些人已拼弃盲从的习俗与传统, 而能根据理智亲自检视世间的本质 这群人名为 佛教行者 中间层次, 包括那些已修行到对佛 法 僧深信不移的人, 他们已觉悟一切因缘法的真实本质, 逐步降低执取与贪著, 不会紧抓事物不放, 他们的心深悉佛法 根据不执著与智慧的程度, 而分别称为 入流 4 一来 5 不来 6, 或统称为 圣者 最高层次, 是那些修行已导向佛陀的身 口 意者 他们超越世间 解脱世间, 解脱一切贪染与执著, 而称为 阿罗汉 7 或 世尊, 是最高层次的圣者 ( 修行正念和正知将能生出善戒戒, 是对身和语业的自制与纪律, 正式的区分是在家戒与比丘 比丘尼戒 不过, 一般而言, 有个基本特性 动机 当我们正念或正知时, 就有正确的动机, 修行正念 8 与正知 9 将能生出善戒 若我们穿上脏衣服, 身体会变脏, 心也会感到不舒服与沮丧, 那是非常自然的 若保持身体洁净, 并穿上整洁的衣服, 心就会变得轻快与喜悦 同样地, 当无法守护戒律时, 我们的身行与言语就会腐化, 而让心痛苦 悲伤与沈重 我们将偏离正确的修行, 无法洞见 法 的本质 善的身行与言语有赖正确训练的心, 因为身体与语言都由心所控制 因此, 我们必须持续调伏自己的心 ( 定的修习能让心更坚固 ) 以定 10 来训练, 能让心更坚定 稳固, 为心带来平静 通常未经训练的心是动 ( 上湯下皿 ) 不安的, 难以控制与驾驭 这种心狂野地跟随感官起舞, 就如水往低处窜流一样 农学家与工程师知道如何控制水, 以供人类社会使用, 他们筑起水坝以拦截河流, 建立水库与渠道, 只为了输送水让人更方便使用 ] 这些蓄积起来的水, 变成电力与灯光的来源 这是控制水流更进一步的利益, 如此一来, 不仅阻止它四处流窜 淹没低地, 还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心经常受拦阻 控制与疏导的情况也是如此, 将能带来无边的利益 佛陀说 : 调伏之心, 将带给我们真正的的快乐, 因此好好训练你的心, 以得到它的最大利益 同样地, 环顾周遭的动物大象 马 牛等, 在使用牠们之前, 也必须先加以训练, 唯有如此, 牠们的力量才能充分发挥, 为我们所用 调伏的心所带来的福报, 比未调伏要来得多多 佛陀与圣弟子们都和我们一样 从未调伏的心开始, 但后来都成为我们尊敬的对象, 我们从他们的教导中得到许多利益 仔细想想, 整个世界 27

已从这些调伏心且获得解脱者的身上, 得到多少利益 受到控制与调伏的心, 将更能适切地在各行各业帮助我们 有纪律的心, 会使我们的生活保持平衡, 让工作更顺利, 并培养与发展出理性的行为模式 最后, 我们的快乐亦将随之提升 ( 修行最有效方式是对呼吸保护正念 ) 心的训练可透过许多方式, 使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去做 每种人都可以修行的最有效方式是对呼吸保持正念, 即培养入息与出息的正念 在本寺, 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鼻端, 并配合念诵 Bud-dho⑾ 以培养入出息的觉知 若禅修者希望念诵另一个字, 或单纯地于气息的进出保持正念, 那也很好, 调整修法以适合自己 禅修的基本要素, 是必须在当下注意或觉知呼吸, 因此, 在吸气或吐气时都要保持正念 修习行禅时, 我们尝试将注意力放在脚接触地面的感受上 禅修要想有结果, 就必须尽可能经常练习 不要一天禅修一小段时间后, 隔了一 两个星期或甚至一个月才再修习一次, 如此不会有什么效果 佛陀教导我们要经常练习, 并要精进地练习, 尽可能持续训练心 要想有效地修行, 应该寻找不受干扰的理想僻静处 适合的环境是花园 后院的树阴下, 或任何可以独处的地方 若是比丘或比丘尼, 应该找个茅篷或安静的森林, 或一个洞穴 山林, 是最适合修行的埸所 无论如何, 不管身在何处, 我们都必须努力维持入息与出息的正念 若注意力转移, 就把它再拉回到禅修的所缘上 尝试放下其他一切想法与关心的事, 不要想任何事 就只是观察呼吸 念头一生起, 便立即警觉, 并努力回到禅修的所缘上, 心将变得愈来愈平静 当心达到平静与专注后, 就可以把它从禅修的所缘 呼吸上放开 现在, 开始检视组成身心的五蕴 ⑿: 色 受 想 行 识 观察它们的生灭, 你将清楚地了解它们都是无常的 ; 无常让它们成为苦与可厌的 ; 它们自行生灭, 没有一个主宰的 我, 只有根据因果而生的自然变动 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无常 苦与无我的特相 若你能如此看待一切存在的事物, 对五蕴的贪染与执著就会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你了解世间的实相 我们称此为慧的生起 ( 了解身心各种现象的实相就是慧 ) 慧 ⒀ 是指了解身心各种现象的实相 当我们以调伏与专注的心观察五蕴时, 就会清楚地了解身与心都是无常 苦与无我的 以智慧了解这些因缘和合的事物, 我们就不会贪取或执著 无论接收到什么, 都以正念接受, 就不会乐不可支 ; 当拥有的事物坏灭时, 也不会不快乐或痛苦, 因为我们清楚了解一切事物的无常本质 心已经调伏, 遭遇任何疾病或苦难时, 就能保持平常心, 所以, 最真实的依怙, 就是这颗调伏的心 这一切便被称为 慧 明了事物生起时的真实特相 慧从正念与定生起, 定则从戒的基础生起, 戒 定 慧三者彼此密切相关, 无法断然区分 修行时它如此运作 : 首先, 以调伏的心注意呼吸, 这是戒的生起 ; 持续修习入出息念, 直到心平静下来, 定便生起 ; 接著, 观察呼吸的无常 苦与无我, 如此便能不执著, 这是慧的生起 因此, 入出息念可说是发展戒 定 慧的因, 三者展转相互提携 当戒 定 慧同时开发时, 如此的修行即称为 八正道 ⒁, 佛陀说这是唯一的离苦之道 八 28

正道是最殊胜的, 因为若正确地修习, 它直接通往涅盘 寂灭 ( 修行的果报将会生起 ) 当我们依上述的解释禅修, 修行的果报将分三阶段生起 : 首先, 对在 随信行者 ⒂ 而言, 将会增加对佛 法 僧的信心 此信心会成为他们内在真实的支撑, 他们也将了解一切事物的因果法则 :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因此, 这种人的快乐与安稳将大为提升 其次, 达到入流 一来与不来圣果者, 将增长对佛 法 僧的不坏净信 ⒃, 他们是喜悦与趋入涅盘的 第三, 阿罗汉或世尊, 已完全离苦得乐 他们是觉者, 已出离三界, 并究竟圆满解脱道 我们都有幸生而为人, 并且听闻佛法, 这是难得 难遇的机会 因此, 切莫轻忽 放逸 赶紧持戒行善, 遵从初 中 高级的修行正道, 切莫蹉跎光阴, 甚至就在今天尝试证入佛法的真谛 让我以一个寮语的俗谚作为结语 : 欢乐已逝, 暗夜将至 此时饮泣, 驻足观望, 不久之后, 结束旅程, 将已太迟 [ 注释 ] 1 佛 (Buddha,Buddho): 意译为 觉者, 即觉醒的人, 已达到觉悟状态者 历史上的佛陀是悉达多 乔达摩 (Siddhatta Gotama) 2 这是阿姜查常用的关键字, 英译本常将它译为 the knowing 或 the one whoknows, 中文可对为 觉知者 或 觉性 意指在无明或烦恼的影响下, 它错误地觉知 ; 但是, 透过八正道的修行, 它就是觉者 ( 佛陀 ) 的觉悟 3 法 (Dhamma): 事物的实相 : 佛陀的教导, 内容为揭示实相, 以及阐述让人证入它的方法 4 入流 ( 须陀洹 ): 是指断除身见 疑 戒禁取三种烦恼, 而进入圣者之流者, 是圣者的最初阶段者 成为此圣者之后, 就永不再坠入地狱 饿鬼 畜生, 至多生于欲界七次, 其后必定得正觉而般涅盘 5 一来 ( 斯陀含 ): 于须陀洹后, 部分地断除欲界贪 嗔 痴烦恼, 再生到欲界一次, 之后即成为阿那含或阿罗汉 6 不来 ( 阿那含 ): 于斯陀含之后, 再断除嗔恚 欲贪二种烦恼, 至此阶段完全断除欲界的烦恼, 不再生于欲界, 必定生于色界或无色界, 在此处获得最高证悟, 或从欲界命终时, 直接证得阿罗汉果 7 阿罗汉 : 圣者的最高果位, 于阿那含断除欲界烦恼后, 阿罗汉再断除色贪 无色贪 慢 掉举 无明等五种色界与无色界的烦恼, 获得最终解脱, 而成为堪受世间大供养的圣者 8 正念 (sati): 念 是将心稳定地系在所缘上, 清楚 专注地觉察实际发生于身上 身内的事, 不忘却也不让它消失 正念是八正道的第七支, 有正念才能产生正定 : 它也是七觉支的第一支, 为培育其他六支的基础 : 也是五根 五力之一, 有督导其他四根 四力平衡发展的作用 9 正知 (sampajanna): 即清楚觉知, 通常与正念同时生起 正知共有四种 :( 一 ) 有益正知 : 了知 29

行动是否有益的智慧 :( 二 ) 适宜正知 : 了知行动是否适宜的智慧 ;( 三 ) 行处正知 : 了知心是否不断地专注于修止 观业处的智慧 ;( 四 ) 不痴正知 : 如实了知身心无常 苦 无我本质的智慧 10 定 (samadhi): 音译为 三摩地 三昧, 意译为 正定 等持 即心完全专一的状态, 将心和心所平等 平正地保持在同一个所缘上, 而不散乱 不杂乱 ⑾Bud-dho 是用来方便持念的咒语, 是由 Buddha( 佛陀 ) 转化而来, 在泰国一般被拿来作为禅修的所缘 ⑿ 五蕴 (khandha): 蕴 意指 积集, 五蕴即指构成人身 心的五种要素 :( 一 ) 色蕴 : 色即物质, 包括四大种及其所造色 ( 二 ) 受蕴 : 受即感受, 包括眼触等所生的苦 乐 舍等感受 ( 三 ) 想蕴 : 想即思想与概念, 是通过眼触等对周遭世界的辨识, 包括记忆 想像等 ( 四 ) 行蕴 : 行即意志的活动 ( 心所法 ), 包括一切善 恶的意志活动 ( 五 ) 识蕴 : 识即认为判断的作用, 由六识辨别六根所对的境界 以上色蕴属于色法, 受 想 行 识蕴则属于心法 ⒀ 慧 (Panna): 音译 般若, 系指对实相的了解与洞见 ⒁ 八正道 又称为 八圣道支, 是成就圣果的正道, 也是能入于涅盘的唯一法门, 有八种不可缺少的要素 : 正见 正思惟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精进 正念 正定 其中正语 正业 正命属于戒学 ; 正精进 正念 正定属于定学 ; 正见 正思惟属于慧学 ⒂ 随信行者 是以信仰为主而获得初步证悟者, 它相对于依理论而得初步证悟的 随法行者, 两者皆是从凡夫到圣人的最初证悟 须陀洹 随信行者所得的证悟称为 不坏净, 得此净信者, 绝对不会从佛教信仰退转而改信其他宗教 ⒃ 不坏净 是绝对而确实的金刚不坏的净信, 共有四项 : 对佛 法 僧三宝绝对皈依的信, 以及对圣戒的绝对遵守, 称为 四坏净 30

第一章与 法 同住世间 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禅修的本质, 他们认为行禅 坐禅与闻法即是修行 那也没有错, 不过这些都只是修行的外在形式 真正的修行, 发生在心遇到感官对象时, 感官接触的地方才是修行的所在 当他人说到我们不喜欢的事时, 嗔恨便生起 ; 若说的是喜欢的事, 我们便感到快乐 这就是修行的所在, 我们应如何利用它们来修行呢? 这才是重点 若只是一味地追逐快乐 逃避痛苦, 我们可能至死都见不到 法 当欢乐与痛苦生起时, 如何运用佛法而从中解脱呢? 这才是修行的要点 ( 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 当人们遇见不如意事时, 通常会封闭自己 例如受到批评时, 可能会回答 : 别烦我! 为什么责备我? 这是封闭自我者的反应, 而那正是修行之处 当他人批评时, 我们应该聆听, 他们所说是真的吗? 我们应该敞开心胸去思考他们所说的话, 也许其中是有意义的, 或我们自身确实有值得批评之处 他们可能是对的, 但我们当时的反应却是恼怒 当他人指出我们的过错时, 我们应心怀感激, 并努力改进自己, 这才是智者的作风 哪里有迷妄, 哪里便会有平静生起 ; 当以智慧洞察迷妄时, 留存的就是平静 有些人非常自大, 无法接受批评, 且还会反唇相讥, 这尤其常见于大人应付小孩时 事实上, 小孩有时可能会提出聪明的见解, 但若你正好是他们的母亲, 将无法让步 若你是老师, 学生有时会说些你不懂的事, 但你会因身为老师而听不进去 这不是 正思惟 1 ( 有智慧的人不盲目相信 ) 舍利弗尊者 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他非常有智慧 有次佛陀正在说法时, 突然转而问他 : 舍利弗, 你相信这点吗? 舍利弗回答: 不! 我还未相信 佛陀赞叹他的回答 : 很好, 舍利弗! 你是具有智慧者, 是不盲目相信的智者 智者以开放之心聆听, 然后衡量其真实性, 再决定是否相信 在此佛陀树立了教师的典范 舍利弗所说是真实的, 他只是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对某些人而言, 若说不相信, 就会被视为质疑教师的权威, 因此不敢说而只会附和与同意 但佛陀并不以为忤, 他说你无须为不是错误或邪恶的事感到羞耻, 对不相信的事表示不相信, 这并没有错 佛陀在此的作为, 对身为人师者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有时你也可能从小孩的身上学到东西, 不要盲目执著于权威的身分 ( 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 ) 无论行 住 坐 卧, 你都可能从身边的事物学习 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学习, 采取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 色 声 香 味 触 法, 智者会思惟这一切 在真实的修行中, 我们将做到不使内心再为任何挂念而苦恼 当喜欢和厌恶的感觉生起时, 若我们仍无法觉知, 心里就会有焦虑 若知道它们的实相而省察 : 哦! 喜欢的感觉是空的, 它只是种生灭无常的感觉 ; 厌恶的感觉也同样生灭不已, 为何要执著它们呢? 若认为欢乐与痛苦都属于我们, 就免不了烦恼 问题就如此辗转相生而永无止尽, 大多数 31

人的世界就是如此 但现在老师们在教导 法 时很少谈到心, 也不谈实相, 若我们说实相, 他们甚至会生气说 : 他不知道适合的时间与地点, 也不知如何婉转地表达 但人们应该聆听实相, 真正的老师不会只谈记忆, 而应该说实相 社会上的人通常都根据记忆在说话, 也常以自吹自擂的方式说话 真实的比丘不会如此, 他说实相 事物的本来面目 ( 真了解如何修法出家与否并不重要 ) 若你了解 法, 就应照著修行, 不一定要出家, 虽然那是修行的理想形式 真的想修行就必须出离迷妄的世间, 放弃家庭与财产, 进入森林, 这是理想的修行方式 但若还有家庭与责任, 我们应如何修行? 有人说在家人不可能修习佛法 但是请想想, 出家人或在家人哪一个团体比较大? 当然是在家人的要大得多 现在, 若只有出家人修行而在家人不修, 那意味著将会有更多的迷妄 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是否成为比丘或比丘尼并非重点! 若不修行, 成为比丘并无任何意义 若真了解如何修法, 那么无论处于什么地位或从事何种行业, 不论是老师 医师 公务员或其他身分, 都能善用每一分钟去修行 认为在家人无法修行, 这是完全迷失正道的 为何人们能找到做其他事的动机? 若觉得有所欠缺, 他们就会努力去得到它 只要有充分的欲望, 就可以做任何事 有人说 : 我没有时间修行 我说 : 那你怎么有时间呼吸? 修行, 不是你必须大费周章或疲于奔命的事, 只要留意心中生起的感受 当眼见色 耳闻声 鼻嗅香时, 它们都来到这同一个心 觉知者, 现在, 当心认知这些事物时, 发生什么事? 若我们喜欢就会愉悦, 若不喜欢就会不悦, 一切的反应就是如此 因此在这世上, 你应该向何处寻找快乐? 你期望这辈子人人都只对你说愉悦的事吗? 那可能吗? 若不可能, 你能到哪里去?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我们必须要能 世间解 2 了知这世间的实相, 我们应该清楚了解世间 佛陀生在这世上, 经历过家庭生活, 但因看见它的限制而从中出离 现在, 身为在家人的你应该怎么做? 若想要修行, 就必须努力遵循解脱之道 若坚持修行, 你就会了解这世间的限制而能放下 ( 不了解戒律修行无结果 ) 喝酒的人有时会说 : 我就是戒不掉 为何戒不掉呢? 因为他们还不了解喝酒的弊害 若你不了解其弊害, 就意味也不知戒酒的利益, 修行将毫无结果, 只是以游戏的态度在修行 但若你清楚地看见它的利弊, 就无须等待别人告诉你它的一切 想想发现筌中有鱼的渔夫的故事, 他晓得里面有东西, 能听到牠拍动的声音 他以为那是一尾鱼, 便把手伸进筌里, 却发现那是另一种动物 他看不到牠, 心中便揣测牠可能是鳗鱼 3 或是蛇 若丢掉可能会后悔, 因牠可能是鳗鱼 ; 若是蛇的话, 去捉就可能被咬 他陷入疑惑中, 但欲望如此强烈, 因此便伸手去捉, 期望牠是鳗鱼 然而, 当他取出的那一刻, 看见皮上的花较, 立刻就抛开牠 他不必等人呼叫 : 那是蛇, 快放手! 看见蛇的那一幕比别人的警告更加管用 为什么? 因为他看见危险 蛇会咬人! 还需要别人告诉他要放手吗? 同样地, 若能修行直到看清楚事物的实相, 我们就不会再与有害的事物纠缠不清 ( 只谈不老和不死培养不出正确的修行观 ) 32

人们通常不如此修行, 不反省老 病与死, 而只谈不老与不死, 因此培养不出正确的修行观 他们前去闻法, 但并未真的聆听 有时我应邀在重要集会开示, 但那经常对我造成干扰, 当我看聚集的人群时, 我了解他们并未在闻法 有人满身酒味, 有的在抽烟或聊天, 看起来丝毫不像是信仰佛法的人 在这种地方讲话, 成效可说微乎其微 那些放逸者心想 : 他到底要讲到什么时候? 这不能做, 那不能做 他们完全心不在焉 有时他们甚至为了客套而邀请我讲话 : 法师, 请给我们一段简短的开示 他们不希望我谈太多 那可能会惹恼他们! 我一听到这么说, 就知道他们并不想听闻佛法, 那会惹恼他们 若我只说几句话, 他们是不会了解的 ; 若你只吃很少的食物, 那会饱吗? 有时当我正在讲话, 才刚准备进入主题, 就会听到一些醉汉在大喊 : 好了! 让路! 给法师让路, 他现在要走了! 试图将我赶走! 遇见这种人, 提供我很多省思的食粮, 让我更加洞悉人性 就如瓶子已装满水, 人却还要求更多, 瓶子已无空间再容纳, 倒再多水也只会无效地溢出来 这种人不值得浪费时间与精力去教导, 因为他们的心已经满了 当人提不起精神来接受时, 我也提不起精神去给予 ; 若他们的瓶子还有空间装更多的水, 则施者与受者都会获得利益 现在的开示慢慢变成这样, 情况仍一直在恶化中 人们并不追求实相, 他们研读只是为了寻找能谋生 养家活口与照顾自己的知识, 是为了生计而研读, 并非为了 法 现在的学生比过去拥有更多知识, 生活条件也比以往更好, 每件事都更方便, 但同时也拥有更多的迷妄与苦恼 为何会如此? 因为他们只追求那种谋生的知识 甚至比丘们也是如此 有时我听到他们说 : 我不是为了修法而出家, 我是为了研究而成为比丘! 这些话是彻底自断修行之道, 那是条死路 这些比丘只是根据记忆在教导, 他们可以教一件事, 心却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这种教导是不真实的 世间的情况就是如此 若你想单纯地生活, 想修法与平静地生活, 他们会说你怪异 反社会或阻碍社会进步, 甚至会胁迫你 最后, 你可能会开始相信他们, 而重新回到世俗的方式, 一步步陷入世间, 直到求出无门 有些人说 : 我现在出不去, 我已陷得太深! 这就是社会的趋势, 它不认同 法 的价值 ( 了悟 法 即了悟自心 ) 法 的价值无法从书本中找到, 那些都只是 法 的外表, 它们并非个人对于 法 的体悟 若你了悟 法, 就了悟自己的心, 你在那里看见实相, 当实相清楚地显露时, 愚痴之流即被斩断 佛陀的教导是种不变的实相, 他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揭露了这实相, 它一直都未改变 这教导不该被增删, 佛陀说 : 凡是如来所制定者, 不应该被舍弃 ; 不是如来所制定者, 也不应该被增加 他将教法封锁起来 为何佛陀要将它们封锁起来呢? 因为这些教法是漏尽者所说, 无论这世界如何改变, 教法都不会受影响而随之改变 若某件事是错误的, 谈论它就能减少其错误吗? 若某件事是正确的, 它会因别人说它错而改变吗? 世代会交替, 但这些教导不会改变, 因为它是实相 现在我们要问, 是谁创造实相? 实相本身创造实相! 佛陀创造了它吗? 不, 他没有 佛陀只是发现实相 事物的本来面目, 然后率先说出, 无论佛陀出世与否, 实相始终是真实的 在这层意 33

义下, 佛陀只是 拥有 法, 并非真的创造出它, 法一直都在这里, 不过以前无人寻找并发现 佛陀是寻找并发现不死 4, 然后再以 法 为名教导它的人, 他并未创造它 ( 实相从未离开 法 也没消失 ) 在历史上, 实相曾显耀, 法 的修行也曾盛行 时光荏苒, 世代更迭, 修行逐渐没落, 直到教法完全消失 一段时间后, 教法再次被发现与盛行, 其追随者与日俱增, 进入辉煌时期 然后, 再次屈服于世间的黑暗之下而衰退, 几至荡然无存, 迷妄再次获胜, 接著又是重建实相的时间 事实上, 实相从未离开, 诸佛去世后, 法 并未随之消失 世间如此周而复始 它有点像芒果树, 会经历成熟 开花与结果的阶段 它们腐烂后, 种子掉落地上, 长成一棵新的芒果树, 循环又重新开始 世间就是如此, 不会偏离轨则, 它只是周而复始, 旧调重弹 我们现在的生命也是如此, 今天只是在重复过去做过的事 人们想太多了, 他们有那么多感与趣的事, 却一事无成 其中有数学 物理 心理等科学, 你可以随意钻研, 但唯有在觉悟实相后, 事情才会结束 想像牛拖著牛车, 当牛前进时, 车轮便会留下车辙 车轮也许并不太大, 但沿路会留下长长的车辙 当牛车静止时观时观察它, 你看不到什么, 一旦牛开始移动, 就会看到身后留下的车辙 只要牛往前拉, 轮子就会持续转动, 但有天牛累了, 挣脱牛轭走开, 独剩牛车, 车轮不再转动 最后, 牛车腐朽了, 零件重新回到地 水 火 风四界 5 当在世间寻求安稳时, 你的车轮不停转动, 车辙也会在身后无限延伸 只要遵从世间, 你就无法停下来休息 若就此打住, 车子就会停止, 车轮也不再转动 造作恶业就是如此, 只要重蹈覆辙, 就不可能停止 ; 但若你停止, 它就会停止 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方式 [ 注释 ] 1 正思惟 : 指正确的思惟, 包括离欲 无嗔 无害等三个层面的思惟 2 世间解 (1okavidu), 又作 知世间, 为佛十号之一 即佛能了知众生 非众生两种世间的一切, 既了知世间之因 世间之灭, 也了知出世间之道 3 鳗鱼在泰国某些地区被视为珍馐 4 不死 : 即指涅盘 5 四界是地界 水界 火界 风界, 这些是色法不可分离的主要元素, 在它们的组合之下, 造成小至微粒子, 大至山岳的一切色法 这四大元素因 持有自性, 故称为 界 34

第二章使心变好 现在, 人们四处求功德 1, 似乎总是会于往返的路程间在巴蓬寺 2 短暂逗留 有些人行色匆匆, 我甚至连和他们见面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多数人都是来求功德, 我很少看到他们前来寻求断恶之道 他们急于得到功德, 却不知该将它摆在哪里, 犹如想为脏布染色, 却不先清洗它一样 虽然比丘们如此直言不讳, 但对多数人而言, 却不知如何将这类教导付诸实践 之所以困难, 是因他们不懂, 若能了解就会比较容易 想像有样东西在洞底, 伸手搆不到底的人可能会说洞太深, 成千上百的人伸手进去可能都会如此说, 却没有人会说是自己的手太短了! 这些求功德者迟早都必须开始寻找断恶之道, 但很少人对它有兴趣 佛陀的教导如此简洁, 多数人都忽略了它, 就如他们经过巴蓬寺一样 对多数人而言, 法 只不过是个中途休息站而已 ( 不肯断恶永远求不到功德 ) 这是诸佛的教导, 只有三行字 第一行是 诸恶莫作 3 断一切出于身 口 意, 无论大小之恶, 这是诸佛的教戒 佛教的核心, 但人们老是忽略它, 他们不想要这个 若要染布, 必须先清洗它, 但多数人不这么做, 无视于布料的情况, 直接把它浸入染料中 若是块脏布, 取出后反而会比先前更糟 想想看! 染块肮脏的旧破布, 效果会好吗? 你了解吗? 这就是佛教的教导, 但多数的人都忽略它 他们只想做好事, 而不想断除恶行 犹如只会说洞太深, 而不检讨自己手太短一样 我们必须反求诸己, 根据这教导, 你必须退一步反省自己 有时他们藉由搭车求功德, 甚至可能在车上争吵或喝醉 问要去何处, 他们会回答说要去求功德 他们想要功德, 却不肯断恶, 因此永远求不到功德 人们就像这样, 你必须看好自己, 佛陀教导我们,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正念 正知 恶行从身 口 意生起, 一切善 恶 福 祸都存在于行为 言语与思想里 这是你必须观察的地方, 就在这里, 看看自身的作为是否正确, 而无须搭车到远处求功德 人们并不真的在乎这些, 就如家庭主妇板著脸洗盘子一样, 她只是急于洗盘子, 而未觉察自己的心并不清净! 她看得太远了, 不是吗? 人们如此在意洗盘子, 却放任心变脏 这并不好, 他们正在遗忘自己 ( 及时看见自己就可停止作恶 ) 因为不了解自己, 人们可能犯下各种恶行 当他们计划作恶时, 会先环顾四周, 观察是否有人注意 妈妈会看到我吗? 先生会看到我吗? 孩子们会看到我吗? 太太会看到我吗? 若无人注意, 就会放手去做 他们是在侮辱自己, 自以为没有人注意, 趁别人看到之前赶快做完这件事 但他们自己算什么呢? 难道不是 某个人 吗? 你了解吗? 他们如此轻视自己, 所以永远无法发现真实的价值, 找不到 法 若你看著自己, 就会看见自己 每当作恶时, 若能及时看见自己, 你就可能停止 若希望做些有意义的事, 就看著自己的心 若知道如何看自己, 就会知道对错 祸福与善恶了 这些事若我不说, 你不会知道自己的心中有贪与痴 若你一直向外看, 就不会知道任何事, 这 35

是不知自省的麻烦 向内看, 就会看见善恶, 看到善法, 就可以记住它, 并照著修行 断恶 修善是佛教的核心, 诸恶莫作 无论经由身 口或意 那是正确的修行, 佛陀的教法 然后, 我们的衣服 就会干干净净 ( 若心是善良与正真的就会微笑 ) 接下来是 众善奉行 若心是正直与善巧的, 就无须搭车四处求功德, 即使坐在家里, 也能获得功德 多数人只是四处求功德, 而不肯断除诸恶, 两手空空地回到家里, 又回复原先的臭脸, 故态复萌地板起脸洗盘子 人们就是不愿向内看, 因而离功德愈来愈远 我们可能知道这一切, 但若非真的知道它在我们里面, 佛教就不会进入内心 若心是善良与正直的, 它就是快乐的, 心中也会有微笑, 但多数人却很难找到时间微笑, 我们能吗? 我们只有在事情称心时才笑得出来 大多数人的快乐是建立在事事称心如意上, 他们必须让世上每个人都只说令人愉快的事, 但每个人是否可能都如此做呢? 若那是你想要的方式, 怎么可能找到快乐? 我们怎么可能让别人每天都只说我们喜欢的事呢? 那可能吗? 即使是自己的小孩, 他们是否曾说过触怒你的话呢? 你曾伤过父母的心吗? 不只是其他人, 甚至连自己的心也可能搅乱我们 有时我们考虑的事是令人不悦的, 你能怎么办? 你可能正独自走路, 突然间摔了一大跤, 哎哟喂呀! 问题出在哪里? 到底是谁绊倒了你? 你能怪谁? 那是你的错, 连自己的心也可能得罪我们 若仔细想想, 你将了解这是真的 有时我们会做连自己都不喜欢的事, 你只能说 : 该死! 没人可以责怪 我们必须使用 法 来寻找快乐 无论它是什么, 不论是对或错, 不要盲目执著它, 只要注意它, 然后放下它 当心自在时, 你就能微笑 ; 一旦你讨厌某样事物, 心就变坏, 然后没有一件事是好的 ( 觉知心就可以获得清明 ) 自净其意 : 心断除恶垢之后, 就不再有烦恼 平静 慈悲与正直 心恢复光明与断恶后, 随时都有自在, 平静祥和的心是人类成就的真实表征 佛教中的功德, 是断一切恶 恶法断除后, 就不再有任何压力, 压力消除后, 心就会安定下来 安定的心是清净 明亮的心, 不会夹杂嗔念 你如何让心清明呢? 只要觉知它即可 例如, 你可能心想 : 今天我的心情真是糟透了! 看到的每样东西都在招惹我, 即使橱柜里的盘子也一样 : 你可能有种想把它们全都砸碎的冲动 你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很糟糕, 鸡 鸭 猫 狗 你憎恨这一切 丈夫说的每件事都让你讨厌 ; 甚至连看自己的心也觉得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 你怎么办呢? 这苦恼出自何处? 这就称为 无功德 今日在泰国有种说法, 人死后功德便随之结束 但事实不然, 有许多还活著的人早已无功德了 进行这种 作功德 之旅, 就如建造华厦却未事先整地一样, 那座房屋不久后就会倒塌, 对吗? 那个地基不好, 你必须用另一种方式再试一次 你必须针对身 口 意的过失, 自我检讨 你还能往别处去修行吗? 人们迷失了, 他们想到一个真正平静的地方, 如森林里或巴蓬寺修法 巴蓬寺平静吗? 不! 它并非真的平静, 真正平静的地方是在你自己家里 36

( 若有智慧就能无忧无虑 ) 若你拥有智慧, 无论到哪里都能无忧无虑 整个世界原本就很好, 森林里的树都有各自的好, 有高的 矮的 空心的等各式各样, 它们就是那个样子 但我们忽略它们的真实本质, 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它们身上 : 这棵树太矮了! 这棵是空心的! 那些就只是树, 它们的情况比我们都要好 所以我要将这些小诗挂在树上 4, 让它们来教导你们 你们有从它们那里学到东西吗? 你们应该试著至少学到一件事 有这么多的树, 它们每个都有东西可以教导你们 法 无所不在, 它存在于一切自然事物中, 你应该了解这点 不要埋怨洞太深, 回过头来看看你自己的手臂吧! 若了解这点, 你就会真的快乐 若你们有行善或修福, 把它存放在心里, 那是保存它最好的地方 你们今日所做 ( 供养僧众 ) 是很好的修福方式, 但并非是最好的 ; 布施建寺也是很有功德的事, 不过也不是最好的 建设你自己的心, 使它成为善的, 才是最好的方式 无论你来这里或待在家里, 只要那样做, 在你的心里都能找到这个美善 如这座讲堂的外在建物, 只是树的表皮, 而非树心 ( 若无智慧善也会变成恶 ) 若你们有智慧, 放眼望去一切都是 法 : 若无智慧, 即使是善也会变成恶 这个恶来自何处? 不是别处, 就源自于自己的心 看看这颗心的变化有多大! 一对夫妻平时相处融洽, 彼此能快乐地交谈, 但有天闹别扭时, 对方讲的每句话似乎字字都很刺耳 心转恶了, 它也就跟著变了, 事实就是如此 因此, 想要断恶与修善, 无须去其他任何地方 若心转恶, 不要牵扯别人, 只要看你自己的心, 找出这些想法来自何处 心为何会想这种事? 明白一切事物都是短暂的, 爱是短暂的, 恨也是如此 你爱过自己的小孩吗? 当然爱过 ; 你恨过他们吗? 我可代你们回答, 也恨过, 你有时会恨他们, 不是吗? 但你不能抛弃自己的小孩, 你能吗? 为何不能? 孩子们并不像子弹 5, 不是吗? 子弹是笔直地往前发射, 但孩子却会射回父母的心坎里 若孩子是好的, 它会回馈父母 ; 若孩子是坏的, 它也会回馈给父母 你可以说孩子是业 你的业, 业有好坏, 两者皆在孩子身上 不过, 即使他们是坏的, 也是珍贵的, 有人可能生来就是小儿麻痹 跛脚或畸形, 却比其他小孩都更获得疼爱 当你暂时离家时, 必须特别交代 : 照顾最小的, 他不是那么强壮 你爱他胜过其他小孩 ( 想建设自己的心就要认清自己的业 ) 所以, 你应该好好建设自己的心 半爱 半恨, 不偏向任何一方, 永远都要心存两者 孩子是你的业, 他们和其拥有者是相称的, 他们是你的业, 你必须负起责任 若他们真的带给你痛苦, 只要提醒自己 : 那是我的业 若他们令你高兴, 也只要提醒自己 : 那是我的业 有时你在家里感到很挫折, 一心只想逃开, 更糟的是有人甚至想上吊自杀! 这都是业, 我们必须接受事实 避免作恶, 会让你更看清楚自己 所以, 思惟是如此重要 通常当人禅修时, 他会使用诸如 Bud-dho( 佛 ) Dham-mo( 法 ) 或 San-gho( 僧 )6 为禅修的所缘, 但你甚至可用一个更短的 每次当你恼怒或心情很差时, 只要说 : So! ( 如此而已 ) 当你觉得不错时, 只要说 : So! 原来它并非一成不变 若你爱某人, 只要说 : So! 37

_] 当你感到愤怒时, 只要说 : So! 你了解吗? 你不必钻到三藏 7 中去寻找 只要说 : So! 意思是 它是短暂的 爱 恨是短暂的, 善 恶也是短暂的 它们怎么可能是永恒的? 其中有永远不变的东西吗? ( 停止心中的愤怒只要一句 So! ) 在 它们必然是无常的 这点上, 你可说它们是常的 在这方面它们是确定的, 永远不会有例外 前一分钟还是爱, 后一分钟变成恨, 事情就是如此 在这个意义下, 它们是常的 所以我说当爱生起时, 只要说 : So! 那会省下很多时间, 你无须说 : 无常 苦 无我 若你不想要一长串的禅修主题, 只要用这个简单的字即可 若爱生起, 在尚未真的迷失于其中之前, 只要告诉自己 : So! 这就够了 每件事都是短暂的, 在总是无常这点上, 它是常的 只要了解这么多, 就是了解 法 真实法 的心要 现在, 若每个人都更常说 : So! 并如此投入训练, 贪著就会减少 人们不会再那么执著爱与恨, 或再贪著事物, 就可以把信心放在实相, 而非其他事物上 只要了解这么多就够了, 还需要知道什么其他的呢? 听完这个教导, 你应该试著牢记在心 应记得什么呢? 禅修 你了解吗? 若你了解, 法 也与你相应, 心就会 停止 若心里有愤怒, 只要一句 So! 就够了, 它立刻就会停止 若你还不了解, 就更深入观察那件事 若了解后, 当心里生起愤怒时, 就可以用一句 So! 把它关掉 今天, 你们都有机会从内在与外在两方面收录佛法 内在的是声音透过耳朵被录在心里, 若无法如此做, 你在巴蓬寺的时间就空过了 至于录音带则不是那么重要, 真正要紧的是心里的 录音机 录音机会损坏, 若 法 真的进到心里, 它不会变坏, 只会一直存在, 且还不用花钱买电池! [ 注释 ] 1 求功德 是常见的泰国片语, 是种到寺庙礼拜法师并行供养的泰国习俗 2 巴蓬寺 (Wat Pah Pong) 是阿姜查四十岁时 (1959), 在泰国乌汶省 (Ubon Ratchathani) 其出生村落旁的巴蓬 (Phong Pond) 森林里, 所创立的森林道场, 阿姜查是该寺的住持 3 诸恶莫作 (sabba papassa akaranam), 众善奉行 (kusalassupasampada), 自净其意 (sacittapariyodapanam), 这些话出自于 波罗提木叉教戒 (Ovada Patimokka), 并形成 法句经 的 183-185 颂 4 在巴蓬寺里的树上, 经常悬挂著一块块的木板, 上面写著能发人深省的优美文句 5 这是个文字游戏 泰语 luuk 意指 小孩, 而 luuk peun 字面的意思是 枪的小孩 就是子弹 6Bud-dho Dham-mo,San-gho 是用来方便持念的咒语, 是由 Buddha( 佛陀 ) Dhamma( 法 ) sangha( 僧 ) 等声转化而来, 在泰国一般被拿来做为禅修的所缘 7 三藏 (Tipitaka) 即指巴利律 经 论三藏 律藏包含比丘与比丘尼戒, 以及僧团运作的条规 经藏是收集佛陀四十五年弘法的教导 论藏是佛陀入灭后, 早期在印度举行的三次圣典结集时所编, 38

是有系统地将佛法分门别类并作诠释的圣典 39

第三章感官接触 智慧的泉源 ( 真正的平静在我们内心 ) 为了找到平静, 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 那么,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佛陀说, 真正的平静并不远 它就在我们的内心! 但我们却长久忽视它 人们渴望获得平静, 却始终感到迷妄和不安 他们一直对自己缺乏信心, 且无法从修行中获得满足 犹如我们离家四处旅行, 但只要还未回家, 就不会感到满足, 而仍有未完成的事需要费心 这是因为旅程还未结束, 我们尚未到达最后的目的地 所有比丘与沙弥,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平静 当我年轻时, 四处寻找它, 无论到哪里都无法满足 我进入森林行脚, 参访各类老师聆听开示, 都无法从中获得满足 为何会如此? 我们在极少接触色 声 香 味的环境寻找平静, 相信安静地生活能令我们满意 但事实上, 若我们在不受干扰的地方, 非常安静地生活, 能生起智慧吗? 我们能觉知到什么? 仔细想想, 若眼不见色, 那会是什么情况? 若鼻不嗅香, 舌不尝味, 身无触受, 那会是什么情况? 那情况就如盲 聋之人, 鼻子与舌头失灵, 且身体完全麻痹失去知觉 那里有任何东西存在吗? 然而人们却还固执地认为, 只要到没有任何事情发生的地方, 就能找到平静 ( 放下不是什么都不做 ) 当我还是个年轻比丘, 刚开始修行时, 坐禅便会受到声音的干扰, 我自问 : 该怎么做才能让心平静下来? 于是我拿了一些蜜蜡将耳朵塞起来, 如此就听不到任何声音, 只剩下嗡嗡嗡的残响 我以为那样会比较平静, 但并非如此, 所有的思考与迷妄根本不是从耳朵生起, 而是从心生起, 那才是找寻平静的地方 换句话说, 无论待在哪里, 你都不想做任何事, 因为那会妨碍修行 你不想扫地或做任何工作, 只想坐著不动来寻找平静 老师要求你帮忙做些杂务或日常执事, 你并不用心, 因为觉得那些都只是外在的事 我有个弟子, 他真的很努力 放下 以追求平静 我曾教导 要放下, 他认为只要放下一切事物, 便可获得平静 从来这里的那天起, 他就不想做任何事, 即使大风吹走他茅篷的半边屋顶, 也丝毫不在意 他认为那只是外在的事, 因此不想费心去修理, 当阳光或雨滴从一边洒进来时, 就挪到另一边去 他唯一关心的是让心平静, 其他的事都只会让他分心 有天我经过那里, 看见倾颓的屋顶 咦? 这是谁的茅篷? 我问 有人告诉我是他的, 我心想 嗯! 奇怪 因此便找他谈话, 对他解释许多事, 如 屋舍仪法 (senasanavatta) 比丘对住处的相关义务 我们必须有个住处, 且必须照顾它 放下 并非如此, 它不是要逃避我们的责任, 那是愚蠢的行为 雨从这边下来, 你就移到另一边, 阳光照进来时, 你又再移回这边, 为什么要这样? 你为什么不干脆连那里也放下? 我在这上面为他上了颇长的一课 当我结束时, 他说 : 哦! 隆波 1! 有时你教我执著, 有时又教我放下, 不晓得你到底要我怎么做 甚至当屋顶塌了, 我都能放下到这种程度, 你还是说这样不对, 可是你教我们要放下啊! 我不知道你还指望我怎么做 40

有些人就是可以如此愚蠢! ( 每件事物皆可用来修行 ) 若我们如实觉知眼 耳 鼻 舌 身 意六根, 那么它们都是生起智慧可用的素材 若我们无法如实觉知它们, 就会否定它们, 宣称不想见色或闻声, 因我们会受到干扰 若切断了这些因缘, 我们要凭藉什么进行思惟呢? 因此, 佛陀教导我们要防护, 防护即是 戒 有防护感官的戒 2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这些都是我们的戒和定 想想舍利弗的故事, 在他成为比丘之前, 有次看见马胜 (Assaji, 音译为 阿说示, 五比丘之一 ) 长老正在托钵, 心想 : 这出家人如此不凡, 走路不疾不徐, 衣著整洁, 威仪庄严 舍利弗受到鼓舞, 趋上前去致敬并问道 : 抱歉, 长者! 请问你是谁? 我是一位沙门 3 你的老师是谁? 我的老师是乔达摩尊者 乔达摩尊者教导什么? 他教导一切事物都从因缘生, 当因缘灭时, 就随之息灭 当舍利弗问法时, 马胜比丘给了他这简短的关于因果的解释 诸法因缘生, 有因才有果 ; 若是果息灭, 必是因先灭 他虽然只说了这些, 但对舍利弗而言已经足够 4 这是一个佛法生起的因, 那时舍利弗六根具足, 拥有眼 耳 鼻 舌 身 意, 若无感官, 他会有足够的因以生起智慧吗? 能觉知任何事吗? 但多数人都害怕感官接触, 无论害怕或喜欢, 我们都未从中发展出智慧, 反而透过这六根放纵自己, 贪图感官享受并迷失于其中 这六根可能诱使我们享乐与放纵, 也可能引导我们获得知识与智慧 因此, 我们应该把每件事物都拿来修行, 即使是不好的事 当谈到修行时, 我们不只指针对美好或令人愉悦的事, 修行并非如此 在这个世上, 有些事物我们喜欢, 有些则否, 通常我们想要喜欢的, 即使对同修的比丘与沙弥也一样 我们不想和不喜欢的比丘或沙弥交往, 只想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你了解吗? 这是依自己的喜好在做选择 通常只要是不喜欢的, 就不想看见或了解, 但佛陀希望我们去体验这些事, 世间解 看著这世间并清楚地觉知它 若无法清楚觉知世间的实相, 我们将无处可去 活在这世上, 就必须了解这世间, 包括佛陀在内的过去的圣者, 都与这些事物一起生活 他们活在这个世上, 在凡夫之中, 就在这里达到实相, 而不在他处 但他们有智慧, 能防护六根 ( 一直逃避智慧无从生起 ) 防护并非意指不看 不听 不闻 不尝 不触或不想任何事, 若行者不了解这点, 一旦见闻到什么, 就退缩逃避, 以为只要这么做, 那件事最后就会丧失控制的力量, 然后他们就能超越它 但往往事与愿违, 他们根本无法超越任何事 若他们逃避而未了知实相, 相同的事不久仍会生起, 一样得再面对 例如那些永不满足的行者, 在寺院 森林或山中受持头陀支 (Dhutanga)5, 他们到处行脚, 东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