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緒論 電影 獵殺代理人 中描述的網路社會, 與一般社會毫無相異之處, 只有在進食或其它需要外出的事情, 才需離開機器 ; 使用者也不需外出進食, 因為已靠代理人將食物買回家, 人際互動也倚仗代理人實行, 不再要本人親自互動, 因為靠面貌姣好, 身材有致的代理人, 往往能取得更好印象, 而且乍看之

Similar documents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第一章  緒論

NAAC_FNEC.indd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進而獲得地底物質密度與深度的關係 地下世界知多少 km/s g/cm 3 P Gpa km S P S 3,000 3,000 ak K 透視地底 Percy Bridgma

09 F9 128 peer to peer, P2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bittorrent 10 P2P P2P GNU/ Linux P2P CC 單機版的智慧財產權 vs. 人權戰爭 1980 DVD content

01 用 ActionScript 3.0 開始認識 Flash CS3 Flash 是應用在網路上非常流行且高互動性的多媒體技術, 由於擁有向量圖像體積小的優點, 而且 Flash Player 也很小巧精緻, 很快的有趣的 Flash 動畫透過設計師的創意紅遍了整個網際網路 雖然很多人都對 Fl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第七章 1984 與 重裝任務 文本中的極權世界與烏托邦 1984 George Orwell, 一 喬治 歐威爾的 1984 George Orwell, Indian i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17-72c-1

目錄

02 2 成立 Facebook 粉絲專頁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1, Facebook Facebook 1 Facebook 2-21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10 6, 地球的熱循環

1

在餐點設計時, 往往會運用不同的質地做搭配, 以達到食用者口感的最佳平衡與變化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common sense agent of articulation 447

63 Equifax Experian TransUnion FICO 3 FICO FICO 620 叁 次級房貸歷史淵源 一 次級房貸市場快速擴張的主因 ,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SAMS 台上講者從左至右 : 吳薇薇女士 羅陸慧英教授 佘孟先生 李芳樂教授 從 電子銀行服務 到 電子學習 題追3 專蹤電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精子來自男人, 卵子來自女人 男女大不同的真正原因就在此! Sperm are from Men, Eggs are from Women Joe Quirk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與中共推動中華文化話語權的詮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1 Joseph S. Nye Jr. Soft Power 美國之音

統一CSR年報-封面+裡+目錄-第1章(靛)-test.indd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目錄

10 不住在水裡的淡水龜 超級大 宅龜 台灣難得仍能保留少數的食蛇龜穩定族群, 在保育研究上顯得重要與珍貴

agenda_setting_assignment

Microsoft PowerPoint - SAGE 2010

SA2016_ExhibitionSalesBrochure_web_TC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2 二 會計用語之修正 : 三 財務報表之修正 IFRS 1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KTP KTP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一開口就打中人心

若能利用生物科技來改變外觀體色, 使熱帶魚有了特殊色澤, 便能大大地提高這魚種的觀賞價值及國際競爭力 GM pet fish DNA DNA DNA 觀賞水族界的新寵兒 Time Qrio 水產轉殖科技的活教材

二次曲線 人們對於曲線的使用及欣賞 比曲線被視為一種數學題材來探討要早 得多 各種曲線中 在日常生活常接觸的 當然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 比如 投擲籃球的路徑是拋物線 盤子的形狀有圓形或橢圓形 雙曲線 是較不常見的 然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彗星的運行軌道是雙曲線的一部 分 我們將拋物線 圓與橢圓 雙曲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1.1 1 () 擴展學習領域 () () 力求卓越創新 發皇通識教育 厚植職場發展的競爭能力 拓展國際交流 e 把握資訊網路的科技應用 () 精緻教育的學校特色 提升行政效率 發揮有效人力的整體力量 達成精緻大學的師資結構 勵應用科技的研發能力 在策略執行上


關 鍵 報 告 KEY POINT REPORT 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 CIC L3C BB Corp

第三章 人間喜劇 縴夫的 愛 202 召喚亡靈的行動 219 流氓無產者 與國債 239 小塊農地的金融化 251 現代社會靠無產階級過活 260 跋一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276 跋二向馬克思學習 281

% % % 獨立 廉正 專業 創新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第三篇 第 10 章 - 管理者登入第 11 章 - 更改網路商店 Logo 第 12 章 - 系統設定第 13 章 - 商品上架第 14 章 - 付款方式設定第 15 章 - 出貨方式設定第 16 章 - 特價商品 oscommerce 103


05 PART 加入 Yahoo! 奇摩拍賣 一般型賣場 加入網拍會員並通過賣家認證即可使用 適合網拍新手 也是最多賣家使用的模式 Yahoo! 奇摩拍賣的 一般型賣場 版面較制式 網拍功能較單純 cc 拍賣店舖 這是 Yahoo! 奇摩拍賣專職賣家推出的進階功能 讓賣家能自行設計賣家風格 加強商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4 卷第 10 期中華民國 105 年 10 月? 壹 近年國有企業經營狀況 % 1.1% 一 國有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情況 ,704.1 ( ) 5.4% % ,



貳 肆 公司治理報告 一 組織系統 ( 一 ) 組織結構 ( 二 ) 組織系統圖 14 中華民國 98 年中華郵政年報

10-2 SCJP SCJD 10.1 昇陽認證 Java 系統開發工程師 的認證程序 Java IT SCJD

N3489_PYE_SChi_Cover-back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 天主教 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 ) 吳若權 ( 作家 ) 陶 ( )

老人 社 交 活 動 McAuley et al., 2000 Glass 1999 Mendes de Leon ~2 1~ % 10.56% 9.23% 6.05% 24.72% 14.18% 12.12% 影響老人社交活動的因素一 生理功能的改變 Bar

Gartner 10 App 電子化政府的發展趨勢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27

Erwin Schrodinger

一年二班 A081. 生活實業家 音樂教室三 一年二班 A071. 民主審議與公民行動 5F 多功七 一年二班 F191. 插畫設計與版畫創意 4F 圖書館 一年二班 A081. 生活實業家 音樂教室三 一年二班 C091. 打開潘朵拉的盒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3. ( 41 ) 1 ( ) ( ) ( ) 2 (a) (b) ( ) 1 2 負責人是指負責處理保險代理人的保險代理業務的人士 業務代表是指代表保險代理人銷售保險產品的人士 如保險代理人聘用上述人士 ( 例如該保險代理人是法人團體 ), 則其負責人及業務代表須向保險代理登記委員會登記 保險代理

CU0594.pdf


座談會 貳 選拔情況 一 選拔要求

行政法概要 本章學習重點 本章大綱 第一節行政作用之概念 第二節行政作用之分類 一 行政程序法 第三節行政作用法之範圍 第四節行政作用之私法 行為 二 行政罰法三 行政執行法一 源起二 類型 第五節行政作用中的非 權力行為 一 類型 二 事實行為 第六節行政作用之內部 行為 一 行政規則

4: 18 5: 44 屬天之愛的超然特性, 是一直有主動性 創造性, 和救贖性 5: 44 5: : 44 23: 34 7: 60 5: : : 4 5: 5 它乃是一種出於內心 思想或意志的決定 決意去愛那些不可愛 我們不一定喜歡

* 2

選擇學校午膳供應商手冊適用於中、小學 (2014年9月版)

EA3.pdf

滙豐強積金僱主熱線 滙豐強積金網頁 L-MPF001B v07/1016 (1016) H

公民與社會考科 臺南一中廖翠雰老師 施可為老師 壹 前言 貳 98 年學測與指考考題的分析 一 98 學測的考題分析

從傳播符號理論看運動競賽的傳播行為

實驗 使用 IPv4 和 IPv6 計算摘要路由 拓樸 位址分配表 子網 IPv4 位址 IPv6 位址 HQ 的 LAN / :DB8:ACAD:E::/64 HQ 的 LAN / :DB8:ACAD:F::/64 EAS

2

目錄 2 關於本報告 2 環境 社會及管治理念及戰略 3 利益相關方參與 年度 ESG 議題重要性評估 5 為員工創造價值 12 為供應商創造價值 14 為客戶創造價值 20 反貪腐與廉潔建設 21 為環境創造價值 28 為社會創造價值 33 附表一 :2017 年度綠色建築認證項目清

1

雲端時代來臨 產業新革命 工業 Smart Factory 企業自動化營造高產值, 漸成趨勢 小工廠創造好效率 product life 快樂升學 25

heepwoh-cover

Transcription:

網路輿論平台與影響 以臉書互動現象為例 吳櫂銓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碩士班學生 ) 摘要 從全球資訊網運用伊始, 資訊傳遞越來越便利, 訊息媒介軟體演進, 網路上的互動大幅增加, 這虛擬互動產生的現實連繫現象也越來越多, 透過虛擬社群或特定平台所凝聚的現實活動, 如雨後春筍般投入參與各種社會活動 本研究所關注的研究課題, 在於網路上的虛擬社群是否能夠影響現實社會環節的運作, 以往學術所關注的是社會團體能否倚仗網路擴張影響, 但 2010 年開始的中東茉莉花革命, 令人對網路輿論力量刮目相看, 其中影響力的發展, 亦是探討的焦點 ; 以往關注影響力與權力的研究論述很少提及網路凝聚的運作, 對象通常是現實政府或企業組織內部, 但此情況下, 網路儼然成為一個影響社會的工具途徑 本研究的基本假設, 是網路具有將虛擬凝聚轉化成現實影響力的能力, 同時這股力量也是虛實不分的影響社會, 甚至能影響國家機器的運作 換言之, 只要能掌握資訊的流動並且有效運用, 就能擁有影響力, 加上網路言論為現實情緒表述, 以往在網路所見的資訊, 通常都帶有情緒成分, 那這種具現實基礎的表述, 是否能主導某些現實社會活動, 並經由虛擬凝聚行為達到某種層次的現實目的呢? 研究立基現有網路社群及其凝聚現象文獻, 加之臉書互動虛實不分的現象探討, 輔以網路輿論新聞與評論, 對網路社會輿論做進一步的分析 網路互動形成一種串連現象, 使得影響力不再侷限特定組織, 儘管是單一使用者, 透過輿論串連過程, 也能取得不亞於國家或企業的影響力 文章的第一部分將論述科技賦權的發展, 科技賦予了組織或個人某種形式的影響力, 形成一種獨特的社會現象 第二部分則探討臉書互動的影響力是如何運用, 業者與使用者, 究竟誰取得最大程度的賦權? 第三部分則延伸探討到個人與組織的串連, 臉書的輿論平台, 是否能透過某些舉措, 連結社會現實與虛擬空間 最後則進一步探討網路影響力的虛實不分, 有哪些社會現象是經由虛擬互動而產生的 關鍵字 : 科技賦權 臉書互動 輿論凝聚 輿論平台

壹 緒論 電影 獵殺代理人 中描述的網路社會, 與一般社會毫無相異之處, 只有在進食或其它需要外出的事情, 才需離開機器 ; 使用者也不需外出進食, 因為已靠代理人將食物買回家, 人際互動也倚仗代理人實行, 不再要本人親自互動, 因為靠面貌姣好, 身材有致的代理人, 往往能取得更好印象, 而且乍看之下也更加安全 ; 姑且不論片中其他情節, 這種代理人社會似乎讓我們似曾相識 將討論轉向另一層次, 隨著網路發展, 除了網路檢索取得資料外, 還能夠透過它與他人保持高度聯繫, 即時 快速, 又具有私密性與審慎思考性, 有別於以往其他工具, 人們逐漸對於線上互動產生好感 ; 但隨著人們逐漸開始依賴虛擬互動工具時, 古老的議題 : 權力, 在此之間是否已經開始轉變, 使用者於此往往並無意識 ; 乍看之下, 是否決定使用, 也還是掌握在使用者的一念之間 自己做 自己找 自己瀏覽, 是這個現今網路虛擬社會的基本構成要素, 當我們在瀏覽網頁的時候, 其實也不知不覺與整個虛擬社會作出互動, 當然一切掌握在自身手中 ; 於此同時, 基於現實基礎而進入到網路虛擬社會的諸多使用者, 不論之間是否具友誼基礎, 卻都能因某些舉動而形成群聚, 不管是檢索 PO 文, 就算只有普遍的 潛水 看文, 都能說是與其他使用者進行意識接觸, 更別說是觀看好友部落格並且留言 這樣的社會現實, 在 FACEBOOK 平台出現後, 具有更大幅度成長, 網站的程式設計, 讓每個人都可在網路上拓展關係, 隨著每個朋友的好友圈一個接著一個的不斷拓展好友連結, 形成一個龐大的虛擬組織連結, 亦可依照不同的要素, 形成各種不同的虛擬社群, 提供很大的可變性, 這便形成了虛擬對於現實社會影響力發端 然而,FACEBOOK 串門子 的互動內容, 也引導著程式使用者逐漸從現實關係中四處串連虛擬友誼 而這種現實交誼昇華到虛擬的友誼關係, 實質上並非 1

穩固, 包曼 (Zygmunt Bauman) 在其著作 液態之愛 (LIQUID LOVE) 中提到, 城市通常被定義為陌生人相遇 長時間彼此鄰近與互動, 但對彼此卻仍然是陌生人的地方 ( 何定照 高瑟濡譯,2007:196), 城市人彼此的感情連結並不穩固, 且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處於流動的狀態,FACEBOOK 使用者的添加朋友的行為, 儘管具有某種程度的現實基礎, 但其中的關係成份並不濃厚, 甚至有時可說是見一個加一個, 哪管他新朋舊友, 但這樣的友誼連結功能, 也使得 FACEBOOK 時常出現的 輿論團 產生, 較 PTT 討論版更顯得撲朔迷離 貳 研究動機與目的 科技劇情或許誇張, 映在網路上的互動描述卻十分貼切, 至今, 因為視訊網路互動的發展, 讓社會正朝向著這個方向邁進, 網路互動日益風行, 縱然還無法完全依賴虛擬, 仍有一絲相仿 ; 觀交友方面, 有一段時間, 經常聽到人與人之間的交談結尾, 提到 線上見 或 等等 MSN 聊 等虛擬空間相關話語, 但是當我們在瀏覽部落格以及網路上的新聞資訊時, 一場以 FACEBOOK 為中心, 更具有轉化性質的社會變遷已然悄悄展開, 開車在馬路上, 兩旁的大型看板, 都張貼著 某某某已經在 FACEBOOK 上有粉絲團囉, 快點加入, 或是新聞台口號 1, 也都與 FACEBOOK 有關, 曾幾何時, 社會上的互動已經從遠距電話 近距面談, 轉變到以虛擬世界平台互動 留言 瀏覽作為最主要即時的溝通輔助工具, 這也象徵著個人化控制的世界更加茁壯, 因為是否互動都取決於自身 ; 但這樣高度自制的個人化虛擬社會, 又如何能凝結出對現實社會深具影響力的輿論? FACEBOOK 的出現, 相較於之前的 MSN 即時通等即時性通訊互動軟體而言, 是一種對現實面人際關係更加強化的虛擬工具平台 他除了兼具部落格 (blog) 網站的功能, 也具備某方面即時性虛擬互動的特點, 回到行為模式方面, 就算無法 1 TVBS 新聞台的最新口號 : 非 TVBS 不可, 宣傳該電視台已在 Facebook 創設粉絲專頁 2

作出立時性互動, 但在現實生活考量下, 這種互動或許符合現今人際關係重構的概念, 即使用者可在銀幕前思索著如何與對方互動, 或是許久不見的友人, 撥打電話顯些唐突, 留言傳訊似乎符合社會化的普遍心理, 這種社會現實在進入虛擬化社會狀態後, 面對面接觸儘管並非可以完全取代, 但文字交流友誼延伸方面, 留言版與即時文本互動, 卻是不錯的傳遞工具, 加上視訊服務產生更加強化的虛擬互動擬真 便利與即時性 傳統權力理論認為, 眾人於某種型態結合成團體, 都能形成一定影響力, 尤其這個團體有固定追求的目標或議題, 行使這股影響力將能一定程度的聚集共同態度的游移份子, 使團體有機會逐漸像滾雪球般形成強大輿論壓力 虛擬空間也不例外, 本研究以科技賦權與流動監視的觀點來探討虛擬空間群集成的虛擬輿論, 以 FACEBOOK 的互動型態作為研究標的物, 討論是否真如眾多學者與媒體所形塑的觀點 : 網路輿論具有不遜於現實群集團體的強大影響力, 及這種影響力是否可以操作, 又或者是難以操作, 純粹為網路使用者的自然發生 但是, 科技儘管賦予使用者一定權力, 但在平台程式限制下, 虛擬輿論凝結與現實輿論之間是否具有某種文化意義, 還是僅為某種的集體議論? 經過網路串連發聲的輿論, 是不是具有某種力量? 還是它的可見, 只是其它媒體取材加工而成? 影響力凝結展現的同時, 又或許變向增強某些人的權力, 比如平台提供者, 或某些團體或播報媒體, 這些問題都必需釐清 參 從資訊科技開始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 古今中外皆然,Parsons 將權力定義為取得正當性的普遍能力, 專為目的性決策而使用, 所以不免具爭議性, 因為行使權力將影響到他人, 不論是直接或者間接, 皆會造成一定影響 (Lukes,2006), 這一切都不脫出對資訊的掌握, 因為只要比別人先一步或掌握更多資訊, 自然你就能對旁 3

人施展更多權力, 或排除他人取得更多資源, 這就使科技賦予使用者權力的概念開始發韌 科技賦權論的理論原初設定是使用在民主政治的嘗試, 希望藉由數位新科技的特點, 讓民主超越客觀空間的物理限制, 即時的 具全的改善現今民主政治缺失 Hacker 與 Dijk 即在 Digital Democracy 一書中為數位民主下了定義: 數位民主是集體民主的嘗試, 運用信息通訊技術 (ICT) 與電腦中介通訊 (CMC), 超越時空及其它物理限制, 成為傳統政治的補充 (Hacker and Dijk,2000:1), 此類論點普遍認為科技所帶來的跨距直接溝通, 將帶來威權政治的崩壞, 提高人民的政治參與比例, 並認為溝通加速, 內容傳播隱密, 能夠改善民主政治成熟期的政治冷感 如依照科技賦權論者所述, 想像社會未來, 則網路發展完備後, 應由網路菁英將取代傳統政治菁英主宰社會, 可今日社會現況並非如此, 從民主國家既有的網路發展經驗已顯示, 科技賦權論所預設的論證以太過樂觀 ( 董娟娟,2005:28), 因為賦權論者忽略了架設網路基本資源的, 仍然是傳統菁英, 在中央集權的國家中, 政治審查已然是常態, 如中國對於網路內容的監看, 仍然是不遺餘力 但科技的賦權也不僅僅是政府與民間的資訊諜報戰, 實際上我們正面臨一個看不見的文化改革, 在資訊處理方面, 不論是儲存 分享 獲利或交換, 人們越來越依賴將資訊上傳到網路空間, 縱使傳統紙本式資訊尚有不能取代之處, 但資訊量與流動需要的不斷增加, 更強化了對資訊傳輸功能不斷進步的依賴性, 所以某種程度而言, 也即網際網路讓運用與表達訊息的新型態模式變得可能意味著網際網路有助於社會關係的重組, 也就是網際網路在文化傳遞上的角色更為吃重 ( 王樂成 林祐聖 葉欣怡,2002:63) 至於什麼是資訊 (information)? 籠統來說, 資訊是人類溝通或語言詮釋經由傳遞而產生的, 必須要有告知 (inform) 舉動且被運用才能被定義為是資訊, 否則只是資料而已 ( 張美惠譯,1997:41), 所以在被稱為資訊爆炸的當代資訊社會, 4

除了大量的資訊在不斷被傳遞的同時, 背後則具有更大量的資料在虛擬空間中不斷累積, 所以梁瑞祥認為, 傳播媒介的被使用之於資訊, 有四個比較重要的特點 : 表達性 (Expressiveness) 紀錄永久性 (Permance of record) 迅速性 (Swiftness) 分佈性(Diffusion)( 梁瑞祥,2001:14) 更令人頭痛的是, 這些相較於資料量而言已算少數的資訊, 定義還因人而異, 如最新社會學資料傳遞到社會研究者手中可能是新資訊, 傳到法律學者手上, 則可能只是一個新知, 而收進自己的資料庫, 更有甚者直接丟入垃圾桶, 絲毫沒有可運用的價值 所以, 我們在處理新資訊的同時, 也可以說是如同 Shannon 與 Weaver 所說的, 在去除資料的 不確定性 ( 張美惠譯,1997:42), 正因處理資訊是依照 人 的意念 (Ideas) 來取捨, 所以本研究為文的核心前提是 一切始於檢索 當今通訊方式改革, 造就資訊傳播質量 速度大幅度提升, 使社會上的資訊流動速度較上個世紀有長足進步 留聲機 電話 網路將資訊轉化後加以利用 傳播, 尤其是網路發展至今, 已經不只是一個資訊擺放系統, 更是一種多元化的運用系統, 然誠如學者程予誠所述, 知識網路是概念化的網路, 也是非物質的網路 ; 但卻是與大腦知覺網路互相呼應的非物質網路 ( 程予誠,2003:38), 使用者透過網路將意識觸角延伸, 將自身意識也化為資訊的一部分在網路上流動, 所以資訊就幾乎等同於意識, 所以 不論任何網路, 形成的原因幾乎都相同, 就是以 人 為中心需求所形成的網路, 因此會有許多不同的網路形成 ( 程予誠, 2003:39) 而我們可以確認的是, 資訊傳播是一種文化傳遞的形式, 任何可以語言產物都能化作資訊模式加以傳播, 包括使用者的意識, 藉由詮釋與文本化也能成為資訊, 這些資訊化的過程, 檢索舉動在空間形成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 現今的網路介面, 已能同時檢索無數個數據庫, 並且提取其中帶有主題範疇的數據庫條目, 以及導航清單, 對我們所要尋找的資訊作出整理與相關聯繫, 甚至能夠取得沒有接觸過的使用者所放置的資訊條目, 使社會文化的連繫更加的簡單 5

但這裡必須釐清, 我們在資訊科技運用過程中, 很容易忽略的一點, 當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 社會應當發現本身落後於科技的事實 ( 張介英 徐子超, 1999:153), 現今的社會結構已跟不上科技所形構的腳步, 我們常會發現, 現實社會的政治 道德與法律, 經常試著將觸角伸展到虛擬實境的空間當中, 就因為使用者本身也是實人, 受到社會傳統與法律的制約, 但虛擬空間的特質讓使用者並不歡迎這種作法, 因為現實社會中的政治經濟作為, 所展現的一切舉動, 都令各類的網路使用者產生反感, 尤其是 1996 年後, 網路的發展使 全球資訊網開始成為大企業和大國政府利益的戰場 ( 張介英 徐子超,1999:154) 肆 全景敞視的平台 從歐威爾的老大哥 (the Big Brother) 概念開始, 社會的監視概念便不斷蓬勃, 不論東 西方, 何種樣式的政權, 都必然對於旗下人民進行監視與控制, 尤其是對於反社會 反政府 反精英舉動尤為甚之 起初, 學者們對於這類論點表示社會是受到控制的, 如 Lukes 所定義的權力 當 A 以違反 B 利益的方式影響 B 時, 就表示 A 對 B 行使了權力, 當中利益的影響, 則是一個評價性概念 ( 林葦芸譯, 2006:69), 精英是不論直接或間接都影響社會的運作 ; 然而, 隨民智啟迪 社會意識抬頭, 使精英不再敢肆意妄為的使用權力後, 監視在精英控制的概念中便突顯其重要性之所在 通常學者在論述監視時, 除了老大哥運用恐懼達到目的的極權監視概念外, 邊沁的圓形監獄 (panopticon) 亦是不可不提的概念, 它的希臘原文語意為 無所不見的地方, 其功能並不限於監禁, 也可以用於照護, 結構是把房間以同心圓的方式建在圓周邊上, 牢頭或管理員的房間則放在圓心 ( 王佳煌,2003:162), 如此一來, 只要透過光影變換就能掌控牢中人之所作所為, 管理員不需花太大力氣 6

就能隨機監控, 房間裡的人也會覺得許多雙眼經無時無刻在盯著自己, 但這也僅僅是一種上對下權力的宰制 傅柯則進一步提出全景敞視主義 (Panopricism) 監視概念, 這建立在不斷登記體制的基礎上, 不斷層層上報, 每個封閉 被割裂的空間都受到監視, 管理控制甚至深入社會生活的枝微末節, 但它的監視是真實的, 只對真實姓名 位置 肉體與人際關係產生作用 它不僅僅具有監視效果, 也具有某種緩慢控制與引導, 在被控者身上發揮一種有意識和持續可見性的安排, 使之被一種權力局勢 (power situation) 所制約, 就如同老大哥概念一般, 被控制者無時無刻認為自己有可能正在被觀看當中 這是一種裂解的概念, 他並不是多元的, 而是一種精英概念, 被監控者與監控者之間存在著不對等的權力, 兩者之間具有行為上的斷層, 即監控者能夠看到被監控者, 反之卻無法看到 ( 劉北成 楊遠嬰,1992:195-213) 規訓的趨勢越靠近近代就越發達, 尤其在二戰之後, 美國民主挾著自由光環逐漸散播到世界上各角落, 除北韓 中國等世界上少數幾個獨裁國家外, 其餘國家不是君主立憲, 就是全然的民主政體, 儘管這類國家在權力的直接控制上不如獨裁國家, 但規訓的效應卻似乎大過於控制, 這種規訓體制的進程, 傅柯主要分成三個段落 : 一 規訓 ( 紀律 ) 的功能轉換 傅柯認為, 紀律本來是一種消除不穩定的手段, 它束縛軍隊與無用或躁動的居民, 避免大規模聚會造成的煩擾 ( 劉北成 楊遠嬰,1992:209), 但它逐漸變成一種馴化的概念, 紀律轉變成增加秩序與軍隊運動能力的一種手段, 它使被控制者按表操課, 降低控制上的成本, 而且這種規訓能力是從小就被建構的, 學校的教育不斷的灌輸守時與行程的概念, 儘管這種行動必須得讓人民必須自願參加才行 ( 羅耀宗,1997:238), 但在自由主義資本社會現實下, 工具理性所帶來的環節填補現實, 使學校所傳授的知識成為在社會求生存的基礎, 包括識字 人際 7

關係 溝通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養它能夠勝任任何機械式工作的能力, 義務教育與選擇教育制度下所帶來的文憑社會現實, 使得歷經社會現實的家長不得不也不敢不帶小孩前去學校就學, 演變成一種民眾自動接受規訓的不斷反覆 加上規訓紀律成為一種法律規範的道德隱喻, 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 將會容易受到社會的異樣眼光 二 規訓機制的紛至沓來 當一種大規模嚴密機制發展運用臻致完成, 機制本身就會開始裂解成小部分的運作方式, 因為嚴密機制在完成與遵循 運作無礙一段時間後, 將內化成整個依循規則的主體, 會形成一種非制度化 理所當然的制約, 這時將形成零散小規約的推廣與訂立, 將變成可轉換和調節的 靈活的控制方法, 有時, 封閉機構給自身內部的特定功能增添一種外部的監視作用, 在自身周圍形成一個側面控制地帶 ( 劉北成 楊遠嬰,1992:210) 這裡傅柯舉了學校的例子, 學校不但將學童型塑成符合社會大規則所期望的, 也不斷的監督家長, 讓他們的生活習慣 型態, 符合社會對於學童家庭所期盼的, 學校也能定期舉辦各種監督活動, 例如親師會等等, 成為一個社會的小型監督站, 讓民眾難以逃離型塑的過程 三 對規訓機制的國家控制 當民眾看到警察出現在面前, 大多數人通常都感到不自在, 因為警察組織的設立通常被視為國家權力的直接管制,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們會罰錢 讓你留下案底, 造成規訓性質的社會標籤, 這也是資本社會的重要管控手段 有了警察, 民眾便身處全景敞視社會中, 他們不斷到處巡邏, 碰見認定的可疑份子就上前盤查, 不會因為你是良民 罪犯或知識分子有所差別 為了行使這種權力, 必須使它具備一種持久的 洞察一切的 無所不在的監視手段, 它必須像一種無面孔的目 8

光, 把整個社會有機體變成一個感知區域, 有上千隻眼睛分佈在各處, 流動的注意力總是保持著警覺 ( 劉北成 楊遠嬰,1992:213) 因為自由主義資本社會的民眾流動性高, 這種監控運作形式, 將使得社會草木皆兵, 自由主義已不再自由, 反而某種程度加強了社會控制與管控, 因為自由主義標榜著政府干涉減少, 但相對因秩序需要所以賦予了政府合法的監控權力, 所以 Walby 認為, 儘管監視器的發展是為了安全目的而設置, 但這也只是一個社會控制其中一種, 因為公共空間將會進入一個排他性的社會控制, 經濟掛帥使國家與商人參與機制, 將演為一種治理模式, 將所有民眾變成除己之外所有人的獄卒, 本身又與所有人是牢友 (Kevin Walby,2005:663-667) 四 網路空間的規訓 人體中有寄生蟲, 電腦也不例外, 它被我們叫成蠕蟲 (Worm), 它較為人所知的是另一個叫 特洛伊木馬 的名字, 簡稱 木馬, 它會在電腦中不斷複製, 利用系統軟體上不被注意的 後門 直接進入 ( 王美音譯,1997:184), 除破壞電腦系統中的記憶外, 甚至可能竊取資料提供給有心人士, 當我們在處理一些重要資訊並利用電腦終端機對談時, 木馬將紀錄我們一切行為, 儘管我們的電腦本身就會紀錄所使用的一切行為, 但我們並沒有授權平台業者在我們使用平台的同時, 在我們的電腦植入類似木馬的監控程式 業者所提出的主張認為, 這種監控合乎對使用者運用的保護, 因為可以讓業者更有效且快速的看出程式 BUG 的癥結, 立刻進行修復, 避免使用者的權益授到損害引發更大的風波, 這看起來甚為合理, 但換個方面想, 我們一舉一動卻也掌握在業者手中 這樣的監控合理性是令人質疑的, 業者有這麼一個說法, 倘若無法不即時監控這些資訊, 發生問題時將耗費更大的資源與能力去維修, 並且耗損使用者的時間, 可因為如此, 使用者的隱私將被迫暴露在他人的窺視當中 9

因此, 網路對使用者的能動性便被大打折扣, 加上資訊社會的發展過於迅速, 使國家對於網路的觸角甚為恐懼, 致使國家安全範疇也將網路輿論視為其中的一環, 即國家可以藉著安全的名義介入各種網路輿論場域 ( 高一中,2002:12) 簡單來說, 國家精英有其權力與權責, 以國家安全的理由進行監控, 儘管平台業者有其規定, 抑或者是跨國公司, 但在面對國家權力的恫嚇情況, 業者似乎難以維繫其原本隱私權之初衷, 更枉論業者本身如有意圖監控, 造成的使用者行動完全被掌控 把視角轉回到互動上, 儘管商業與政治讓使用者不免受到牽礙, 但 談到新科技, 關係還是重於一切, 能以新方式促進關係的工具 ( 周宜芳譯,2009:49), 正因為是以人為中心的互動, 所以賴曉黎提出, 我們必須正視 資訊本身就具有共享與交換的特質 ( 賴曉黎,2000:6), 他認為在現代資本主義交換體制下, 限制資訊自由流動及全面開放, 讓資訊具有交換價值, 但駭客本身並不服膺於資本主義體制, 他們是以程式為槓桿, 堅持共享價值的駭客社群文化 ( 賴曉黎,2000: 6), 正因如此, 在資本主義與駭客文化的兩相衝擊下, 網路空間的文化便形成一種以既有共識主導, 但又難以駕馭 控制的資訊流動型態, 因為資本主義社會逐漸將社會分化成兩個層次, 即精英論者的說法, 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 並透過商業手段, 將這些資本規則逐漸帶入網路 ; 但駭客遊走於兩者之間, 不斷破壞這些依照現存社會強加的鉗制, 也無怪乎某些網路論者會將駭客加以汙名化, 以達到型塑使用者的懼怕與歧視 鮑曼認為這種情形還會持續, 因為流動空間因為科技的質變, 已經讓每個使用者無力抵抗 ( 何定照 高瑟濡,2007:191), 所以只能固守自身, 但柯斯特卻有不同的想法, 他認為 網路被創造出來, 不僅是為了溝通, 也還是為了脫離溝通 ( 夏鑄九 王志弘譯,2000:78), 但這句話也能夠被理解為, 網路也能逃避任何地方襲來的控制 今日隱私侵害並非在黑客或政府的干預, 反是網路企業的掌控與使用者因為便利性而自願的受控, 因為在虛擬社群或遊戲平台, 使用者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 10

的使用者, 更進一步的說, 如果我們可以同時扮演兩種, 或者更多的人生, 我們就可以更瞭解他人的想法 ( 簡欣瑜,2003:64), 讓使用者逐漸重視虛擬與真實轉換中的便利性, 加之企業軟體串連不斷引誘 型塑網路使用方式與途徑, 讓不論是硬體設施或軟體應用, 都恰恰無法逃脫出政府與企業的掌控, 尤其是企業的掌握, 因為資訊化作數位傳播都會留下一定的軌跡, 這使得使用者透過企業所設計的軟體平台互動時, 資訊同時也被平台業者所保留與監控 伍 虛擬社會還是社群? 其實我們所稱的虛擬社會 (Virtual social), 是將網路上無數個別互動的虛擬社群 (Virtual community) 通一而論 Gordon Graham 對虛擬社群的定義 : 它是一個主觀的興趣團體, 亦即在裡頭交往的人都對同一件事感興趣, 他們通常都是自願加入這種團體 ( 江淑琳譯,2003:148), 這個定義似乎與一般現實的團體無所不同, 然而, 關鍵的因素在於, 它是在網路上所發生的, 奠基於網路的虛擬互動, 且與現實團體不同的是, 它可以隨時隨地不受空間干擾的討論, 即如一種無時無刻 無需約定的電子沙龍 (electronic salon) 於今, 虛擬互動已獨立於現實生活成為一個族群, 這個族群環繞著網際網路, 嚴然形成一個跨越地理疆界的 網路族, 它們自行一套不見得被政府所喜歡, 但卻符合自身需要的行為規範 ( 李英明,2001;37), 隨著資訊科技不斷發達, 人在任何地點, 只要能接收網路訊號, 都能透過網際網路工具對他人發佈訊息 互動, 不管對象在何方, 在網路上總會有一個固定的位址, 給與其他人接觸的機會 ( 洪志衛,2005:14,18), 它有別於以往網路給人科技的刻板印象, 整合了影音 聲音給與使用者全然一新的親切感 ( 袁文宗,1997:2-7), 任何資料只要在網路上一按就即可取得, 這轉變了知識獲取的模式, 也帶來了變革, 虛擬社群成立 11

之故或許是來自共同的興趣, 大家依照自己的興趣形式去完成某件事情 ( 廖鐿鈤,2001:63) 從現實的有限空間擴至無限之後, 任何行為也同時具有相對於現實的隱密性與自我性, 這便形成了使用者的賦權 使用者在網路賦權運用背景上具有三種最基本特質 : 自由 即時與隱密性, 個別特質或兩兩相結, 皆具有某種能動性, 能動性之間也會互相牽制, 但資訊社會形成的過程中, 除了使用者間的互動與使用者與提供者間的相互制衡背景外, 其中的關鍵還是在科學家的程式架構創造, 故本研究將觀察角度分成使用者與資訊型構兩個分析層面 首先, 虛擬社會是現實社會透過網路所創造而成的社會變遷, 其中的平台更進一步的強化了社會現況的虛擬融入, 全球資訊網 (World Wide Web) 依創立者 Berners-Lee 的論點, 全球資訊網能夠將知識資訊透過電腦的個人標記, 讓它們成為如同蛛網般的關聯, 方便使用者的瀏覽 ( 洪志衛,2005;18), 讓所有虛擬互動都建立在資訊的交流, 形成包曼所認為的 因果關係鍊, 即沒有人在網路的使用上是孤獨的, 儘管我們不會直接面對, 但沒有一個人是毫無連結的 他者, 我們都是同一塊大陸的一小塊 ( 楊淑嬌譯,2004:160), 搜尋並取得這大陸上礦脈的同時, 也就是網路科技使用者取得賦權的時候 Jaron Lanier 認為, 儘管平台是數位科學家開發出某一項程式, 其中的互動也還是由廣大使用者群眾所構成, 這些使用者的虛擬身分, 原則上是立基於現實的社會身分, 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身分認同也會受到小工具的巧妙操作而移轉, 資訊科技的使用不可能脫離社交工程 ( 周宜芳譯,2011:4); 這樣的社會結構將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深遠影響,Peter F. Drucker 認為, 這是 城市的進化, 因為資訊科技讓知識可以瞬間傳播, 每個人都能取得, 網際網路更讓世界各地的人知道其它地方有什麼, 使知識社會變成更加激烈競爭的社會 ( 劉真如譯,2002;244) 資訊可得性大幅提升, 讓所有網路使用者都取得很高程度的賦權, 但 James Slevin 認為, 這種場合的討論, 建構了一個讓個人能向其他具體存在的人, 傳達 12

資訊內容的情境, 當然的, 在此同一時間, 也區分出某些人, 根本無法接收由其他人所製造出的資訊內容 ( 王樂成, 林佑聖, 葉心怡譯,2002:99), 這些無法接收的個人網路身分, 相較於其他使用者, 其賦權程度便相對降低, 使虛擬社會產生不同於現實社會的 不可見 社會階級結構, 只要掌握的資訊與技術比平常人要多, 便能夠為所欲為, 一個現成的例子便是黑客經常運用技術入侵政府與其它相關防護嚴密的網站 可即使如此, 網路聚落本身也具有一定約束性, 如曾雅惠指出, 網路使用者會將現實的禮儀文字帶入虛擬空間當中 所謂網路網路禮儀, 曾雅惠將其定義為 各種網頁聊天室的各類網管文件, 文件當中通常載明一些行為規範, 如禁止某某種類之行為, 但實際上的效果並不張顯 ( 曾雅惠,2002: 58) 儘管因為資訊程度不同而產生權力差異, 但表面上使用者在某些平台上, 也還是具有一定的相對權力或者權利 然而, 當社會的人際關係進入到虛擬,Tim burners-lee 指出, 在大多數情況之下, 這個人是 誰 根本無所謂, 瞭解一個人只要了解他所扮演的角色, 也就是它的公開鑰匙就可以了 ( 張介英 徐子超譯,1999;190), 即在平台上的 信任網絡 是很陽春的, 但卻產生出一種互惠模式, 即平台使用者間不斷的與人分享自身資訊與經驗, 它在個人主義與工具理性當道的社會出現, 實令人難以理解, 但法蘭西斯福山認為, 個人主義並非只是全憑理性計算自身利益為出發點, 而是群體中的個體往往喜歡採取獨立的行動, 但對加入群集或付出心力並無惡感 ( 李宛蓉譯,2004:328) 故從曾志文 許晉龍的研究中可以看出, 使用者經營個人平台, 如部落格, 主要意義在於 串連與互動, 如果部落格是封閉的, 就失去意義與樂趣, 所以對於部落格的使用, 大都採取公開分享的態度,( 曾志文 許晉龍,2008;225) 而李銘薰 卜小蝶則認為, 影響虛擬社群成員進行知識分享之個人動機因素, 大致是為了獲得聲譽 贏得尊重與出於樂於助人的心態 ( 李銘薰 卜小蝶,2009; 381) 13

因此, 可以推出虛擬平台使用者間的互動, 大致上具有聲譽式的社會階級, 但亦具流動特質, 因此包曼認為, 這種意識形態產生的結果是 共同認同, 以認同為基礎的團體, 成為一種 對選擇的群體的同理心, 同時也拒絕那些不在此特定範圍者, 同時, 加入群體的人要成為 我們 的一員, 也必需要逐漸 緩慢的接受自白儀式, 就是被要求分享內心真意, 透過虛擬平台的言論, 化作資訊流通, 假如在儀式中保持沉默, 則將被排除在外 ( 何定照 高瑟濡譯,2007;79-84), 同時, 他也就變相受到其他具有資訊的使用者排除 基此, 可以看出使用者反而不是互動舉措的核心, 擁有 資訊 的角色才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重點在於關係, 而非科技 ( 周宜芳譯,2009:49), 賴曉黎便提出, 讓一切回歸資訊的本質, 他認為資訊本身便具有科技的本質, 這些電子資訊的流動, 除了資料性質的文本, 絕大多數也飽含了關係與情感, 所以我們必須重新檢視資訊, 釐清其本質, 才能夠解釋資訊發展中呈現的種種現象, 但資訊本身又並非能夠完全支配與左右社會動向, 它起作用的條件, 是既有社會的政治與經濟的互動 ( 賴曉黎,2000:4-5), 資訊置於其中才具有使用者理解語詮釋的意義, 但資訊的流動過程, 現今受到平台業者的篩選, 使用者幾乎都透過平台方便與快速的掌握資訊, 縱使能藉由資訊來取得權力, 但也只是一種受影響的權力施展, 也可說是取力使力, 但實際的影響力還是在掌握資訊篩選權的平台業者手中 若平台上的多元文化受到限制 ( 趙偉妏 陳晏茵 陳秉逵譯,2009;90-92), 將使互動廣度受到侷限,Monica Whitty 與 Adam joinson 認為, 平台本身所造成的氛圍, 具有某種環境影響力 (Monica Whitty & Adam joinson,2009) 江淑琳則認為網路平台是一個獲取知識與學習的工具, 但也必須要體認到它同時也是一個有力的欺騙工具 ( 江淑琳,2002:102) 更因電磁紀錄的存取受到網路企業的壟斷與利用, 使王佳煌則進一步指出新種資訊監視型態, 即 圓形監獄是建立在囚犯 14

的恐懼與想像上, 現代消費監視則是建立在消費主義與消費者的快樂之上, 即使查覺, 也沒有力量或意願進一步思考抵抗的可能性 ( 王佳煌,2003;165) 如果歐威爾 (George Orwell) 在其著作 一九八四 中所述的 老大哥 是一種權力第三面向的平台影響手段 那與現今網站平台因為網際網路設計的運用有何不同之處? 業者使用商業手段, 讓軟體設計方向受到鎖定, 加上市場機制, 使業者可供行使的第三面向權力更加強化, 削減了原本因科技對使用者的賦權, 不論其平台提供者是否具有導引意圖, 也會引發一個對資訊商品化的質疑, 既然網路特質是將資訊作為公開與自由的資源, 那麼將自身意識化成資訊與人互動的網路使用者, 是否也有被網路平台企業視為商品的可能性 ; 回到本研究的核心問題點, 當平台企業掌握了一切透過程式軟體傳播 發送的資訊項目, 那這個由虛擬互動所形構的社會, 究竟是不是我們所認知的, 一個全然自由且不受控制的 擬真型態社會互動網絡? 接下來讓本研究借用 Facebook 平台作為為文案例 陸 眾臉成書 Facebook 的社交 資訊社會的特徵之一, 乃是到處都充滿著資訊 ( 賴鼎銘,2004:163), 不斷有資訊產生被轉成文本或數位影片放到網路上, 當然, 除了可以翻找我們需要的資訊外, 我們也經常希望能有一個記憶方式, 來隨時紀錄我們所認識的人, 不再需要絞盡腦汁的回想記憶 羅馬時代, 有專職記人 記名的侍從, 近代演變成名片互換, 到網路開始發展, 我們運用電子郵件網址紀錄來附註, 隨後轉為運用部落格, 供親朋好友參觀選取 至於什麼是社交網絡 (Social network),nick Bilton 將它定義為 : 一個讓人以個人方式來溝通或接觸的網站或網路服務 ( 王惟芬等譯,2011:106), 時下流行的 blog Facebook 都是涵蓋在這個定義之下 受到長期以來網路部落格的日記模式的使用方式影響,Facebook 塗鴉牆的使用, 自然也不能避免, 使用者在 15

塗鴉牆上所發佈的資訊, 經驗的發佈形式也逐漸的改變, 從原本的大型文本件式, 轉變成多數屬於零碎的生活經驗, 日常生活的瑣事 即時的情感表述也成發佈的焦點, 而隨著行動式發佈平台的日漸成熟, 使用者不再綁定 侷限於電腦大型終端機之前, 更大量的資訊便出現於平台之上, 儘管這類資訊通常被學者界定為無意義且雜亂無章的, 但是這種看法忽略了一個很巨大的關鍵, 即這類資訊的被解讀, 很大的一部分受限於發佈者與觀看者之間的共同生活默契, 即安德森 想像的共同體 中所論述的, 共同的生活經驗會使群集之間產生共鳴, 觀看者在理解使用者所發佈資訊並加以解碼 詮釋的同時, 也會產生共同的生活環境下的經驗分享, 也使得這些龐大資訊之分析是否無意義變得更為個人化 今日的網際網路, 鬆散的結合了相互連結的商業和非商業網際網路 ( 王美音譯,1997:183), 這是比爾蓋茲在 15 年前所描述的虛擬空間狀態, 這時的網路規模性的互動才剛發韌, 許多的使用者都還未意識到, 這個工具將成為未來許多人除了日常口語之外最經常性使用的溝通工具, 甚至它也即將取代手機通聯的功能, 亦或可說成將通聯功能也吸附其中 ; 至今, 它已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程式碼衍生出更多的軟體產品供我們使用, 如今, 全世界包含台灣, 最為人所知的社交軟體平台, 就是本研究所研究的對象 Facebook 一 翻 臉 為何比翻書還快? 鑒於校園中互動流通的不便性, 許多學校逐漸發展出各自的網路互動平台, 最常使用的便是假類似 BBS 之類的留言板, 以系所而分, 進而形構出以本校學生為主要使用者的互動網絡, 若依台灣而言, 此性質之留言板最為出名者, 莫過於台大的 PTT 實業坊 Facebook 的發端大致上的用途與校園網路使用相仿, 他的前身是 the Facebook, 創立者 Mark Zuckerberg, 將它設計成專門運用在校園與校際之間的 16

連動與男女學生之間的訊息聯誼, 然實際上, 它似乎也是一種社會資本交換的平台, 社會資本理論指出, 無論個人或團體行動, 多由工具性或情感性目的驅動, 以取得它人資源, 並達成獲得較佳成果的目的 ( 李銘薰 卜小蝶,2009:379), 但與尋常 bbs 等校園社群互動平台不同的是, 他的使用者註冊除了以學號等代號為稱呼或暱稱外, 另外還加入使用者照片以及互動的真實姓名, 那究竟為何令學生甘願的使用本名註冊, 其中不外乎 性 的因素, 即男 女學生之間希望互相理解與追求的期盼與嚮往, 又或許只是純然的動物本能而已 ( 陳琇玲譯,2010), 但比起查閱名籍冊與自傳上的資訊, 翻 Facebook 似乎更能掌握同學 / 使用者們的近況與個人資訊 正因為 Facebook 的學生使用本質, 協助他們利用網路介面與遊戲來認識校內的其他成員 ( 張純富,2010:39), 並結合許多服務性便利功能, 使得這個平台在學生界內不斷廣泛的流傳, 加上 Zuckerberg 對於平台的傳播採用校際包圍的手法, 讓其它原本便已經存在的區域性 校園性社交網站逐漸式微, 更加強了它在學校與校際主要互動平台的地位 ( 李芳齡譯,2011) 成因如此, 也無怪乎當平台程式從校園推廣到世界時, 它的流轉廣度超越之前任何平台, 更因其各國版本翻譯交與當地使用者, 更令人產生親切感, 因為 當我們掙扎著理解從全球資訊網 (World Wide Wed) 湧來的資訊 八卦和數據資料洪流時, 這些發展中的網絡提供了至關重要的錨, 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方向 ( 王惟芬等譯,2011:29), 一般而言, 使用者在選擇工具時, 都會選擇較易上手與較多人推薦者, 這種群聚連鎖效應, 能讓社群資訊版圖迅速擴展, 加之可立刻理解的簡潔版面與控制項, 會令新進的數位移民使用上的不便減輕許多 全世界目前的 Facebook 使用者人數已近八億大關, 台灣的使用總人口數也達到將近國家總人口數一半的 11163900 人 2 (2011/11/1),Facebook 在歐美是以互動社群作為使用者關注的最大賣點, 然台灣則是以其附加的互動式遊戲 開心農場 2 人數資訊請查 Facebook 使用者觀察網站, 網址 :http://www.checkfacebook.com/ 17

作為發端, 簡單遊戲的互動式, 加上需要人際關係加以串連的虛擬毗鄰而居, 使得風潮接踵而起, 甚至連公務 企業人員上班, 都不時的 串門子 與朋友們加入偷菜的行列 3, 然當遊戲風潮過了之後, 使用者也逐漸看到了 Facebook 的社群運用層面, 各種的粉絲團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企業 商家甚至連政治人物與官員, 都不斷的在 Facebook 上開設專頁, 進行與網路社會大眾的互動 在 Facebook 的頁面中, 有幾個強化互動層面的功能, 但都為人所詬病, 其因是這些功能為預設開啟, 直接更新且不通知用戶, 對隱私有相當戕害, 然這些功能卻能強化輿論的凝聚, 具有一種雙面刃特性, 這些功能依序是動態訊息 訂閱追蹤與行動發佈 : ( 一 ) 動態訊息 這個功能的開啟造成很大的反對聲浪, 甚至一度形成拒用 Facebook 的輿論風潮, 動態訊息的效果分成兩種, 一種是即時訊息, 即使用者只要持續開啟 Facebook 頁面, 就能持續接收到每個人的當下的訊息滾動列表 ; 另一種動態訊息則是全面公佈, 只要隱私權控制項目一直使用預設模式, 則使用者不論在自己還是友人塗鴉牆上所發佈的訊息, 全部都會寄送到所有友人處, 顯示 某某某正在某某某處留言 等訊息 儘管這個功能有類於全景敞視, 但也同時強化了某些議題的影響廣度, 透過訊息串的連動, 讓議題不斷傳播 ( 二 ) 訂閱追蹤 當使用者對某人感興趣時, 它可以在對方的頁面上點選訂閱, 如此, 對方的 資訊更新以及與臉書相關一舉一動都逃不出你的法眼 ; 儘管這個用途的點選會讓 3 倪慈緯,2009/10/21, 網路即時新聞 : 開心農場目前對企業資安影響有限, 取用日期 2011/10/23, 網址 :http://www.runpc.com.tw/news.aspx?id=100421 18

對方知曉, 但也只是在頁面左方的訂閱區增加小小 (1) 的字樣, 若使用者不察, 則可能一舉一動都會落入對方的監控當中 ( 三 ) 友站串連 在 PTT 實業坊曾經流傳一則笑話, 丈夫去拍賣網站買了一顆鑽戒, 想要瞞到結婚紀念日才告訴妻子, 讓他有個驚喜, 但妻子卻在臉書上看到 某某某 買了一顆鑽戒, 便質問丈夫要買給誰, 丈夫自然否認有買鑽戒這回事, 收場自然不問可知 臉書發展擴張至今, 儘管造就許多輿論風潮, 但有許多業者看上 Facebook 龐大的人流商機, 除買互動式廣告外, 網站也都標榜與 Facebook 掛勾, 讓大家可以依照對店家的感想推文按讚, 也能夠透過這種形式加強廣告的效果, 卻也造成使用者隱私上的不便, 尤其是網路交易日漸頻繁的今天, 相當於每筆交易都會為人所知, 只要有掛勾而使用者未主動在隱私選項上點選, 增加了使用者對於網路交易的安全憂慮 這三種功能儘管只是眾多互動功能之一, 但已造成廣大的抗議回響, 因為互動平台原本只是為了延續或增加使用者間的互動, 但這樣的程式作為已經形成一種監視與反隱私, 因為具有利益考量, 將形成全景敞視概念的環境, 縱使互動狀態越發與現實互動看齊, 但也逐漸失去原有黑客網路文化的初衷, 即盡可能隱密, 讓所有人暢所欲言 於此同時, 輿論效果也大打折扣, 也加強有心人士利用潮流的可能性 4 二 虛實不分的連動 4 請詳見張正芊 陰謀? 巧合? 占領華爾街 幕後金主竟有索羅斯! 一文, 巨亨網新聞 2011/10/14, 網址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1014/kdzs9h0n8t2lc.shtml?c= 19

在普遍的印象上, 使用者在網路或者各種社群中的角色是可以自行挑選或者扮演的, 只要使用者對文本的創造力夠強, 他們便能隨時隨地以不同的暱稱扮演不同的角色, 儘管有國家對於資訊管理所創造的虛擬位址申請限制, 但只要使用者的作為沒有干礙到國務社稷便不會受到追蹤監控, 也就同 May 所言 : 我們可以在互動中挑選所要扮演的角色, 且從不侷限於單一角色, 我們大可以在不同場合呈現不同的自我, 從社會的束縛中解放自己 ( 葉欣怡譯,2004:13) 這互動狀態固然是對使用者的高度賦權, 因為它提供確定身分的模糊性, 然而,Facebook 的角色身份取向並不同, 它對於使用者的註冊限制甚為鬆散, 甚至較其他社群沒有多突出限制多少, 但它對使用者角色的引導與監視上卻鮮少平台能突出其右 ; 其基本的原因也還是在 Facebook 本身的使用方式上, 如前所述, 此平台原本使用目的是大學生聯誼, 這目的本身就限制了學生的平台身分, 男 女生想互相認識, 放上自己的照片與自我基本介紹, 同時, 自然也會放上令周遭好友相關人能檢索到的暱稱 關鍵就在於檢索, 如前所述, 關於網路媒介的資訊傳播, 除了系統自動或相關人等的傳遞, 最重要的就是使用者自身的檢索行為 因為有了關鍵字的查詢, 才能增加資訊的便利性, 按照這個說法, 儘管平台上的個人資訊是有其限度, 但使用者之間檢索最便利的就是以本名或周遭眾所皆知的暱稱註冊 以本名或熟稔的暱稱註冊, 加上邀請者在請求加入好友的過程中, 使用者對這項邀請資訊的審核, 必然會加入觀看其基本資料與名稱是否為自己熟悉或相關連的人士, 由此一來, 儘管平台在本身註冊管理上甚為鬆散, 也能夠依照使用者間的相互認證而達到身分確認與管理的效果, 而這個效果, 也是造成虛實不分的最主要因素 也正因為使用者之間彼此認識, 當使用者很明確知道對方的身分時, 所作出的任何思考與互動話語, 即使沒有開啟視訊閒聊, 縱使在線時間不一, 就與其人面對面無異 20

依照李銘薰與卜小蝶所作的聲望重要性調查 5, 可見網路虛擬社群中的互動聲望為使用者所重視, 由此推知, 使用真實身分與真實人際關係認證的 Facebook 互動, 是會讓使用者具有虛實不分的實際互動感 當然, 想像力在互動資訊的詮釋上扮演著關鍵角色, 同時也是製碼與解碼的過程中的黑箱, 這是屬於個人形式的, 每個人所作詮釋都有所不同, 形成各式各樣的不同資訊, 網際網路的 空間虛擬真實 指的並不是由電腦所創出與真實環境相似的虛擬實境, 而是指藉由人類內在的心理反應之認同產生的一種真實的感覺 ( 劉燕青,2003:12), 使用者藉由認同, 與資訊檢索連結的的建構, 造成一種虛擬空間的意識模擬知覺, 這也是造成使用者虛實不分的所在, 因為資訊的文本化就象徵著日常生活經驗的詮釋, 資訊的擺放地點, 就有如日常生活意識知覺的延伸 正因如此, 透過電腦終端互動讓得使用者擁有充分的時間, 來評估所發送訊息的內容是否有害, 將所有人隔絕在實際互動的風險之外, 這種隔絕也讓使用者能較容易的將自己的心意闡發出來 ; 其實我們往往比較容易把秘密告訴陌生人, 而不是關係較親密的人 (Whitty and Joinson,2009:9), 因為自我揭露 (Self-disclosure) 很容易帶來人際關係上的恐懼與缺失, 尤其是在面對面的當口, 往往會令人口不擇言, 但虛擬關係與現實人際互動不同的是, 虛擬關係往往會讓人有比較輕鬆的感覺, 舒暢寫意 能盡情的與人分享經驗, 而不需畏首畏尾, 因為儘管我們認識當下與我們進行虛擬對話的對方, 但沒有實際見面, 人與人的情感傳遞, 文本反到成為理解的首要目標 ; 與陌生人交談時也不需畏首畏尾, 畢竟話不投機時便能夠及時的隔斷與對方的聯繫, 所幾乎在年輕族群, 這種互動方式似乎嚴然成為主流的互動取向, 現實生活中的面面相覷似乎已然成為不得已而為之的事項, 畢竟也還是有需要現實互動的關鍵事務在 三 輿論生成模型 5 統計資料查李銘薰與卜小蝶著 電腦與數位 3C 專業虛擬社群知識分享之影響因素研究 一文第 389 頁表 15 21

當人們不斷以網路溝通的同時, 社會對人的傳統控制逐漸喪失, 本來資本主義社會的工具理性與個人主義相輔相成, 在逐漸社會化與生存求取的過程中, 賦予了人猶如機械零件般的位置 然當人進入網路擬真空間, 將這些束縛欲破棄而後快, 工具理性逐漸變成可忽視的一環, 個人主義的無限擴大, 造致一個無政府狀態的空間, 可資本主義的社會想像有實際的被剝離嗎? 以紀登斯的觀點來看是沒有, 依新制度主義的觀點, 就算制度無法管制, 使用者在網路上也會有路徑依循的模式產生, 對於本體安全感是絕定性的, 所有文化中的所有人類, 都在其自我認同和特定社會場合中的 表演 之間保持區分 ( 趙旭東 方文譯,1991: 64), 即使用者縱使對於某種場合應對時認為是錯的, 他也會因為過去遵循的慣例而不覺去依循, 本研究認為實際上的網路使用者互動也相去不遠 ; 業者 版主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 就猶如小學時期的老師 班長與同學一般, 沒有強制性的規則可供遵循, 縱使有, 也僅是公共遵守的約定, 班長在規定中, 並沒有任何權力, 就只是一個供給同學們維持 引領與區分的作用, 遇上某些事務, 例如吵架 打人等超規則事件, 班長也只能是作為規則維持者的角色, 初步的勸告與阻止, 請老師出面干涉, 並無作出實質裁罰的能力 像這樣猶如散沙似的虛擬凝聚, 卻能造成真實社會上的波動, 縱使平台上的身分是真實的, 有可能受到法律或其他國家權力制裁或追究責任, 但有這麼多人附和意見並有意共同採取行動時, 俗話說的好, 打量著法不治眾, 不管什麼事, 只要通過了輿論的批判與響應, 就有可能形成真實的作為, 但一切的源頭, 也還是在 檢索 這個舉動上 :( 圖 1: 網民凝聚過程模型圖 ) 22

一切始於檢索, 是本研究為文最初的假設核心, 電腦本身只是個資訊提取與彙整的終端機, 儘管我們已開始將電腦及電腦遊戲視作會思考的東西, 甚至比父母還早一步 ( 譚天 吳佳真譯,1998:24), 不管今後科技如何發展, 但 它 現今仍是一部必須要有 人 來驅動的機器, 與資訊一樣, 一切都以人為中心而發端, 所以在虛擬空間中的使用者, 儘管是一個代號或名稱, 行為也還是具有 人 意念 所使用的平台也是由 人 所架構, 其中的使用者自然也受到架構者意念的影響, 儘管檢索能夠取得關鍵字相關資訊, 但某些敏感議題, 也可能事先受到平台業者排除或刻意忽略 檢索有可能漫無目的, 也有可能專為某事, 經驗與意念 (Ideas) 成為主角, 如塑化劑事件, 新聞媒體 報章雜誌皆強力播送, 造致一股糾舉黑心食物風潮, 許多使用者都在自己的塗鴉牆上留下對於此事的意見, 並有人專門開設粉絲團追蹤新聞媒體所披露的黑心食品, 透過眾人數大而零散的分工, 將眼下令人難以下嚥的食物統整出來形成資訊嘉惠眾人, 但也使廠商對於自家的辯護有流傳的餘地, 甚至擁有自身的支持網友, 形成兩股對抗的粉絲團勢力 23

透過檢索, 除了檢視資料知識, 也有如 副作用 般與其他使用者互動, 隨機補充其他資訊, 就算無意識的搜尋, 亦能注意到日常生活中接收不到的訊息或根本不會關注到的資訊 ; 接收訊息第一時間主觀想法發表, 也有可能形成眾多的共同關注與共鳴, 只要這些意見發表累積的夠多, 後續就可能有使用者開闢新的專頁, 共同邀請一群意見相仿的人加入, 共同討論與傳播壓力 一個輿論團體中的個人, 或許也是另外一個團體的參與者, 網路團體更加強了這種情形, 因為網路互動的即時性與可控制性, 讓使用者可以同時是無數個粉絲團 專頁或後援會的成員, 如此一來, 輿論的空間散佈能力便大幅增加, 加上現實人脈在平台上以輻射狀的態勢連結, 隨著臉書態訊息的轉動, 將會有更多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等等觀看到訊息, 又將訊息散播出去, 使輿論的力道更為加強, 別於以往靜態部落格, 等候其他人觀看的同時, 事件的時效卻也已經超過它發揮作用的範圍 但是值得持續關注的是, 這些輿論通常在時效過了之後, 就如同三通鼓, 一而起 二而衰 再而竭, 很難再引起共鳴, 又或是持續關注, 受到另外一個事件的突出而逐漸淡化 柒 Facebook 到底控制了什麼? 本研究的初步發現 作者在對 Facebook 功能進行調查時, 創設甲 乙 丙 丁 戊 己等 6 個假帳號, 都以仿擬姓名註冊信箱, 希望利用這六個假帳號, 在互動上能進一步對社交功能進行理解, 但卻發現令人意料之外的玩味之處, 影響了筆者對於輿論生成與科技民主的看法 : 一 程式更新的宰制 24

Facebook 的原始預設的使用方式, 屬於學生通訊錄的電子型態, 功能自然著重於單純的使用者的社交資訊擺放及互動, 對於社群網站其他面向功能, 自然忽略 薄弱 ; 只要是社群網站, 隨著使用者範圍逐漸擴大, 乃至從限制身分開放到所有人, 原本的功能自然不敷使用, 故而即時的程式更新, 乃是這類網站保持競爭力的手段之一 然而,Facebook 對於這類更新的手法卻與其他社群網站不同, 比如國內熱門的某電玩討論社群網站, 對於該網站頁面使用方式的更新, 不論何種, 皆事先公告於使用者, 或讓使用者評斷更新模式, 或由參與討論抓出程式的 BUG, 用意是為了發展出更舒適的程式運用環境 ; 但 Facebook 卻不這麼做, 除多國版本的翻譯與針對區域文化不同的頁面功能改善外, 幾近每次更新皆以強迫推銷的方式直接套用, 儘管推出的新用途大多具有某方面的實用性, 又或是取其他社交軟體之長, 以補 Facebook 之短 6, 但卻也令知情者 發現者難以接受 在這方面, 儘管可以說 Facebook 團隊對於推出之軟體具有自信, 然就實際面而言, 儘管軟體的補強之於實用性, 卻也犧牲了使用者的自由與隱私, 因其推出的新軟體補丁, 大多與互動有關, 強化了互動, 便犧牲隱私, 造成了許多爭議, 使用者卻也對此莫可奈何 ; 如動態訊息爭議, 首先在美國造成幾近暴動的抗爭, 使 Facebook 官方不得不將該功能下架以示負責 然在 2010 年, 這個功能卻又死灰復燃, 滾動列在毫無聲息的情況下, 被擺放在其首頁的右上角, 造成了新一波的抗議潮, 但一股作氣 再而衰 三而竭, 此番的抗議聲浪已不及第一次, 取而代之的, 是更多消遣聲與無所謂的意見, 一方面可說是使用者對於全面玻璃帷幕化的虛擬空間已然接受, 但一方面也可說是對於使用現實的無奈, 畢竟網路空間平台是否使用, 使用者本身才掌握決定權 6 近期推出的使用者即時視訊互動, 便是取材於 Msn Skype 等知名社交互動軟體, 強化了原本 Facebook 僅是靜態留言的功能, 使用者互動並更加方便 25

二 業者對真實資訊的控制 ( 一 ) 流動資訊的商業監測 首先, 作者賦予這六個假人之間具有差別的興趣, 特別設計的相互留言中, 相互提到了某幾項物品的關鍵字, 如甲在乙的塗鴉牆上提到相機 NIKON, 乙對丙提到某家蛋糕, 丙對丁提到電視機 等等以此類推, 但絕不在各自的塗鴉牆上提到, 卻發現每個假人的首頁上都出現了類似的分類廣告, 卻不盡相同 如旅遊 網路視訊交友等等, 都在六個帳號都有出現, 網購蛋糕或速食折價卷等廣告, 只出現在曾提及食物取向的乙首頁上, 當然相機與液晶電視與內衣的廣告, 便只出現在各自提到該類關鍵字的假人頁面上 但有一點筆者必須澄清, 這種偵測功能在 Facebook 本已存在, 但當時僅對使用者個人資訊進行偵測與擺放, 於今, 作者在諸假人的個人資訊並未提及性別與興趣, 僅有在塗鴉牆上發言時才做出幾項關鍵字與內容發言, 卻也被捉摸到各自假人設計的特徵與個性, 可見 Facebook 平台對其上互動資訊掌控是更加精密 ( 二 ) 真實身分的請求與補充 當註冊 Facebook, 系統會要求我們交出個人稱呼 出生年月, 居住地與 e-mail 等基本資料, 隨後便引導開始技巧性的編輯個人重點資訊 ( 鄭緯筌,2009:31), 然當使用者互動至一定時間後, 系統便會開始要求取得用戶更進一步的資訊 7, 並開始質疑用戶身分是否為真 儘管補充彈跳視窗次數頻繁, 且每次登入都會出現, 讓使用上略為不便, 但至目前為止, 六個假帳號中的使用功能並未受到限制, 7 彈出視窗內容為 : 你真的是 xxx 嗎? 進一步的輸入個人訊息, 確認你的帳號, 避免受到系統移除 以下便要求用戶輸入更詳細的個人資訊, 如真實地址 電話等相關訊息 26

將持續觀察 然這個舉措已然成為個資洩漏的盲點, 縱然業者信誓旦旦不會用濫 用, 但在商業掛帥的 錢 題下, 恐怕難以為繼 8 三 使用方式上的制約 ( 一 ) 資訊取得 當身邊所有人都將資訊擺放到 Facebook, 自身的工作又不允許長途會友時, 原本使用電話交誼的社會長距離互動行為已然轉變, 使用者透過 實名制 將現實生活的關連帶到網路中, 讓 Web 2.0 時代, 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網路進行聯繫 ( 鄭緯筌,2009:97), 而並未使用的你將成為資訊洪流中的孤島, 讓長期未曾蒙面的朋友圈, 會逐漸的將你排除在外, 甚至連朋友的婚喪喜慶都難以知曉 這使得原本對網路社群不懷好感或使用其他社交網站的使用者來說, 是一個難以拒絕 不使用的理由, 因為這種使用狀態, 也變相的造成資訊流向的箝制 ( 二 ) 互動遊戲 當使用者開啟 Facebook 上的小遊戲時, 會發現, 不管是開心農場 Cityville 或撲克牌等遊戲, 程式每到相關程度後, 都會自動跳至邀請朋友加入或幫助的頁面, 又或需要倚仗朋友點擊的專有功能, 儘管這些功能都能以實際金錢儲值達成, 但對於互動上, 等於慫恿使用者強邀更多朋友加入 Facebook, 用以達到使用者遊戲的便利性, 又變相達到 Facebook 取得更多使用者的意圖 8 詳見洪佳儒 社交網站要真名, 為用戶或圖利? 一文, 台灣醒報 2011 年 8 月 2 日, 網址 : http://tw.news.yahoo.com/%e7%a4%be%e4%ba%a4%e7%b6%b2%e7%ab%99%e8%a6%81%e7%9c %9F%E5%90%8D-%E7%82%BA%E7%94%A8%E6%88%B6%E6%88%96%E5%9C%96%E5%88%A9-03040 0117.html 27

( 三 ) 情感的利用 當使用者意識到 Facebook 對於自身資訊的制約, 並想要跳脫時, 首要的辦法就是移除或封閉該帳戶, 讓自身意識與連結斷除, 但除非有強烈情感必要, 否則使用者縱然有這個心跡, 但絕沒斷絕所有朋友連絡的膽量 ;Facebook 對於想跳脫平台掌控的使用者, 也下了一番功夫 當帳號即將被刪除時, 確認頁面將會出現 某某某會想你的 等一連串與使用者連結朋友相關的字樣, 令使用者難以抉擇是否停用, 再加上系統會要求詳述停用帳戶的緣由, 更讓使用者在填寫時, 有仔細思考與閃轉騰挪的空間 儘管這些隨機挑出的選項並非實際的朋友發言, 但也足以讓使用者仔細深思停用後的結果, 僅僅如此,Facebook 便已達到留住使用者的目的, 當然去意堅定者自然不在話下 簡言之, 本研究原認為 一切始於檢索 是立於使用者互動, 然實際上, 這一切檢索的功能, 卻也造成了對資訊的監控型態, 任何有關資訊的掌控皆無法逃脫, 你的資訊就已成為資料, 隨時供人取閱, 儘管社群提供人際互動便利性, 然在使用功能上, 不邀請朋友加入的設定便會造成不便, 但邀請的同時, 也將資料出賣給商業利益, 讓每個使用者的資訊都放在資料庫中待價而沽, 就如 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所言,acebook 的廣告賣點不在其它, 就是在其驚人的客戶資訊數量與流動曝光率 捌 平台對於輿論的拉扯與型塑 本研究第二個發現, 若使用者長期未使用 Facebook 進行資訊發佈與更新, 則與個人資訊相關的連結狀態與互動廣告, 除少數商業性廣告外, 版面廣告與推 薦資訊的變異程度, 便與原先使用最後時刻的性質相去不遠 28

由於塗鴉牆的使用類似心情抒發園地, 讓使用者經常將經歷與資訊轉載於網上, 但這些資訊關鍵字, 卻反映在 Facebook 網頁架構右側的互動狀態列, 除動態訊息之外, 右側狀態列亦會出現系統推薦之未登錄好友 所關注的相關訂閱等等, 故而筆者進一步假設, 只要使用者分享或以 Facebook 關注某種議題連結, 右側便會出現該種類型的介紹訂閱, 於是本研究從 Yahoo 奇摩新聞中分享一則小白柴犬活活餓死的新聞至塗鴉牆 9, 隔日觀察右側便顯示推薦 殺狗女... 還小白柴一個公道.. 死八婆, 你去死啦... 的粉絲專頁訂閱; 隨後本研究又進一步分享動畫角色扮演 (Cosplay) 等相關部落格訊息, 隔日便又出現某幾位著名 Coser 的相關粉絲專頁 故本研究現階段推論,Facebook 已全景敞視所有使用者, 並且依照使用者愛好進行型塑的能力, 因其所推薦的訂閱專頁項目, 與人氣, 筆劃排列等等幾無相關, 儘管可能為隨機抽取, 亦可能是由商業手段加以控制所推薦的優先順序 10, 進而形塑使用者對於互動新知的攝取, 但此方面尚待持續的觀察與查證 玖 代結論 涂爾幹認為, 社會的現實面離不開分工, 但網路功能轉化這種分工的固化, 形成一種流動分工模式, 人人都付出一點心力提供資訊在網路空間, 姑且不論用意為何, 或為聲望 或為滿足, 又或無所企求, 誠如賴曉黎 禮物文化 中所述概念, 使用者們都不計得失的付出資訊, 但實際上也還是沒有脫離資本社會的分 9 詳閱新聞 棄養柴犬活餓死, 北市罰少女十萬元, 中廣新聞網, 林麗玉,2011/10/25, 網址 : http://tw.news.yahoo.com/%e6%a3%84%e9%a4%8a%e6%9f%b4%e7%8a%ac%e6%b4%bb%e9%a4 %93%E6%AD%BB-%E5%8C%97%E5%B8%82%E7%BD%B0%E5%B0%91%E5%A5%B3%E5%8D%81%E8% 90%AC%E5%85%83-035734522.html 10 數位策略分析網站中表示, 搜尋結果排名與點閱率之中的相關率極高, 越前面的結果越容易為使用者所點閱 數位策略分析網址 : http://www.socialnetwork.tw/2011/08/%e6%90%9c%e5%b0%8b%e7%b5%90%e6%9e%9c%e6%8e% 92%E5%90%8D%E8%88%87%E9%BB%9E%E9%96%B1%E7%8E%87%E4%B9%8B%E9%96%93%E7%9A %84%E9%97%9C%E4%BF%82/#.TrurVvQgh98 29

工態勢, 資訊科技在這平衡的過程中, 更廣泛的來看似乎是幫了倒忙, 因為資訊科技不斷創新而造成的不穩定, 會造成人員工作的擾亂與人際長期性的不安 ( 顧淑馨譯,2001:84) 長期以來, 工具理性使社會同環節一般將人視為螺絲釘, 縱使下班回到家中, 人也被侷限在居住環節中無法自拔, 隔天還得回到工作的崗位上 童年與求學時期的友人, 因地緣關係而無法時常見面, 起初人們常用的是筆談, 隨後是電話, 現在則是透過電腦使用各種的軟體, 達到穿透時空的溝通感, 透過電腦將意識數位化成資訊, 也具有互相聯繫與交流的效果, 儘管實際上未逢其面, 卻也能收到互補之效 綜上所述, 溝通技術不斷更新的同時, 社會就會不斷演變出新互動型態, 權力與輿論也會不斷的衍生出形構與變化, 創造出不同於現況的新現象, 這往往是令人難以平心接觸, 卻又不自覺的去接受的一種矛盾 當然, 社會也是在這種矛盾中不斷改變, 從鄉里人情轉變為巨型網狀, 從街頭巷議轉變以終端機為目標的傳播模式, 但不論科技如何演變, 行為模式總離不開人之間的溝通互動 當然, 資訊傳播也是一個重點所在, 從人開始認識世界 身處的社會, 所有資訊都逃不開政府的掌控, 最好的例子就是教育 有句話說, 歷史是勝利者的陳述, 更具體的說, 有權力者可以改變其他人對歷史的認知, 從架構本身就被權力所掌控的社會現實, 資訊打從一發生便是受到影響的, 但這並不會影響我們對於社會的看法, 因為我們身處於這個社會現實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架構 ; 可是當時序進入到網路時代, 任何有關政府規訓力量進入網路這個場域, 所有使用者都會群起而攻之, 只要它作出干涉的行為, 但干涉的力量並沒有消失, 只是轉變了形式 ; 企業對網路社群的干涉, 使用者難以知曉, 不論實物科技使用, 或軟體科技運用, 所有舉動都逃不過企業的眼睛, 弔詭的, 政府的作為卻也如同使用者一般, 難逃企業的法眼, 只要它有使用對外網路或任何企業架構的平台,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更何況是儲存在伺服 30

器中的資訊, 只要連結到對外網路, 任何資訊都有辦法被監控或掌握, 就如同自由主義所陳述的一般, 企業凌駕政府, 但它並不會作出浮於表面的干涉作為 所以, 接下來本研究的後續研究, 將是持續觀察此六假帳號的功能變化, 以及社會現象所產生的粉絲團互動, 深入探尋如何繼續演變, 以及資訊的十里洋場環境, 平台如何運用以及吸納使用者, 借使用者群聚的力量, 達到自己其他方面目的後, 再看看使用者凝結態勢, 這儘管具有隨機性, 又如何受到制約, 又可能受到引導, 這些都是本研究之後將繼續探討的問題 31

參考書目 Anthony Giddens 著 趙旭東 方文譯,1991, 現代性與自我認同: 現代晚期的自我與社會 北京 : 三聯書店 Ben Mezrick 著 陳琇玲譯,2010, Facebook : 性愛與金錢 天才與背叛交織的祕辛 台北 : 商周出版社 Bill Gates 著 王美音譯,1997, 新 擁抱未來 台北 : 遠流出版社 Charlene Li Josh Bernoff 著 周宜芳譯,2011, 網客聖經 台北: 天下遠見出版社 Christopher May 著 葉欣怡譯,2004, 質疑資訊社會 台北: 韋伯文化出版社 David Kirkpatrick 著 李芳齡譯,2011, facebook 臉書效應 : 從 0 到 7 億的串連 台北 : 天下雜誌 Francis Fukuyama 著 李宛蓉譯,2004, 信任 Trust 台北: 立緒文化出版社 Frank J. Cilluffo 等著 高一中譯,2002, 網路威脅與資訊安全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Gordon Gragam 著 江淑琳譯,2002, 從哲學看網際網路 台北: 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Gordon Graham 著 江淑琳譯,2003, 網路的哲學省思 台北: 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32

James Slevin 著 王樂成 林佑聖 葉心怡譯,2002, 網際網路與社會 台北 : 弘智出版社 Jaron Lanier 著 周宜芳譯,2010, 別讓科技統治你 台北: 天下遠見出版社 John Seely Brown Paul Duguid 著 顧淑馨譯,2001, 資訊革命了什麼? 台北 : 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Kenneth L. Hacker and Jan van Dijk, 2001, Digital Democracy Issues of Theory & Practice, London:New Delhi. Manuel Castells 著 夏鑄九 王志弘譯,2000, 網絡社會之崛起 台北: 唐山出版社 Michael Dertouzos 著 羅耀宗譯,1997, 資訊新未來 台北: 時報文化出版社 Michel Foucault 著 劉北成 楊遠嬰譯,1992, 規訓與懲罰 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Nick Bilton 著 王惟芬 黃柏恒 楊雅婷譯,2011, 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 台北 : 行人文化實驗室 Nick Stevenson 著 趙偉妏 陳晏茵 陳秉逵譯,2009, 媒介 文化與社會理論 韋伯文化出版社 Peter F. Drucker 著 劉真如譯,2002, 下一個社會 台北: 商周出版社 Richard Saul Wurman 著 張美惠譯,1997, 資訊焦慮 台北: 時報文化出版社 Sherry Turkle 著 譚天 吳佳真譯,1998, 虛擬化身 台北: 遠流出版社 Steven Lukes 著 林葦芸譯,2006, 權力: 基進觀點 台北 : 商周出版社 Tim Berners-Lee 著 張介英 徐子超,1999, 一千零一網 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33

Walby, Kevin, 2005, Open-Street Camera Surveillance and Governance in Canada, Canad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 and Criminal Justice, 47/4:655-683. Whitty and Joinson, 2009, Truth, lies and trust on the Internet, New York : Routledge. Zygmunt Bauman & KeithTester 著 楊淑嬌譯,2004, 與包曼對話 台北: 巨流文化出版社 Zygmunt Bauman 著 何定照 高瑟濡譯,2007, 液態之愛 台北: 商周出版社 方紫薇,2010, 網路沉迷 因應 孤寂感與網路社會支持之關係: 男女大學生之比較 教育心理學報, 第 41 卷第 4 期, 頁 773-798 王佳煌,2003, 資訊科技與社會變遷 台北: 韋伯文化出版社 李英明,2001, 網路社會學 台北: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銘薰 卜小蝶,2009, 電腦與數位 3C 專業虛擬社群知識分享之影響因素研究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6)3 卷, 頁 377-401 洪志衛,2005, 網際網路與民主政治 : 論網際網路作為政治參與工具的可能性 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台北 袁文宗編,1997, 網路概論 台北: 儒林圖書有限公司 張純富,2010, 社交網站人際關係維繫之研究: 以 Facebook 為例 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瑞祥,2001, 網際網路與傳播理論 台北: 揚智文化出版社 曾志文 許晉龍,2008, 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使用者參與部落格行為之研究 資訊社會研究 (15), 頁 209-232 曾雅惠,2002, 網路性愛與女性賦權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台北 程予誠,2003, 網際傳播 對網路 人 組織未來的影響 台北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4

董娟娟,2005, 新加坡監視社會之分析 台北: 憬藝出版社 廖鐿鈤,2001, 虛擬社區凝聚力的初探 資訊社會研究 (1), 頁 57-84 翟本瑞,2001, 網路文化 台北: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劉燕青,2003, 揭開網路開放 自主的假象- 從數位落差到數位霸權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緯筌,2009, 擁抱世界的 Facebook 城邦文化事業出版社 賴柏偉,2002, 虛擬社群 : 一個想像共同體的形成 以線上角色扮演遊戲網路創世紀為例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台北 賴鼎銘,2004, 資訊科學的思考 台北: 文華圖書館管理 賴曉黎,2000, 資訊的共享與交換 黑客文化的歷史 場景與社會意涵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未出版, 台北 戴怡君 董旭英,2002, 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討 資訊社會研究 (2), 頁 59-58 簡欣瑜,2003, 網路咖啡廳的虛擬世界探討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