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二〇一六年第三期 专题研究系列 相当繁巨, 他建议,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这类的机构出面, 组织人力, 逐步地推进此项工作 修志问题也引发了与会学者的广泛讨论 对这一研究取向本身, 对于其急迫性, 与会学者多表认同, 但涉及如 何时展开 如何进行 这类操

Similar documents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 # # # # ( ( ( ( ( ( ( ( )

!!!!!!!!!!!!!!!!!!!!!!!!!!!!!! %!!!! %!!!!!!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 # # # #



年来抗战史资料的整理 研究述评

¼ ½ ¾ ¼ ½ ¾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期

蒋经国 赣南新政 时期的社会动员! % &! % & # # # # # #

蒋维乔思想研究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图一 各年份论文数 二 研究主题及其变迁

% %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抗战时期贵州役政之初探!!! # #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战时期的山东日伪教育!!!!! #!!!! (!!!!!!!!!!!!!! )!! % & # % & % & % & ( % & ) % &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殖民教育口述史的客观性释疑 # % # & # # ( # ) # % &!!!! (!! )!

¹

一 补助边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º

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营利组织专职人员专业化问题研究

»

论文,,,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原译作 修补者, 但在英译版本中, 被译作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Microsoft Word - 生活禮儀柯友惠981

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 一 革命党人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 %& #&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年第 期 1 :,,,,,,,,,,? :,, :. ( ) :, ( ) :, ( ) : :,. : :, 1,,, ;,,,,, :,,,,,,

目 录 第 一 章 电 力 行 业 内 部 控 制 操 作 指 南 概 述... 1 第 二 章 内 部 控 制 规 范 体 系 建 设 与 运 行 第 三 章 内 部 环 境 建 设 第 一 节 组 织 架 构 第 二 节 发 展 战 略 第 三 节

&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一 家长地位!!!! # % % & & & ( ((


猫腻的做法 无用的伎俩 中国异教徒尤其擅长 如下文将讨论到的 阿辛 西岩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¹ º» ¼ ¹ º» 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论抗战时期医学高校的迁川! # % &% & # #! # # # # # # #




編輯要旨 一 教育部為了協助本國失學民眾 新住民及 其他國外朋友 有系統的學習華語文的 聽 說 讀 寫 算等識字能力及跨文化 適應 以培養具有基本公民素養的終身學 習者 特別委託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住民 文教輔導科團隊編輯本教材 二 依據上述目的 本教材共有六冊 並分為 六級 分級及單元名稱詳如下表


年第 期!!!!!!! #!!!!!!! #!!!!!!!!!!

# # # # # # # # #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1,,,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一 土著华人! 二 逃亡移民 #!!! 三 早期的旅俄商人! 四 劳工

,,,,,,,,, :,,,,,, (,,, :,,,,,,,,,, ) :, ;,,, ;,,,,,,, :,,,,,,,,,,,, :,,, (,, ) 5 -,,,,, :,,,,,,,,,,,,,,,,,,,, :,,,,,,, 7,?,,?,,,,,, :,,, 5, 7, ( ):,,,

抗战时期银行界的迁移及其影响 & & & &

¹ º» ¹ ¹ ¹ ª ¹ ¹¹ ¹ ¹ ¹ ¹ ¹ ¹ ¹ ¹ º»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 & & 一 冯金华教授对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证明过程!!!!!! ( ( (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第 期 二 西康省早期藏文报纸的共同特征 三 西康省早期藏文报纸诞生的原因 一 四川省新一批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的创办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 #! #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郑杭生等 一 杭州市 社会复合主体 的组织创新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习方式 统考拟招生计划数 001 经济学院 政治经济学全日制 经济学院 经济史 全日制 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 全日制 经济学院 世界经济 全日制 经济学院


% 27. 4% % 23 92% % 18 72% 12 48% % 20% % 41% 30% % % 42.


Transcription: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3 2016 民国研究 民国史研究的新史料与新叙事 第三届 民国史研究高峰论坛 评述 张 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 北京 100006 摘 要 近年来 新史料 的出现以及爆发式增长已成为民国史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不管对 其价值作何判断 新史料 和由此引发的 新叙事 已经并还将继续给民国史研究带来深刻的影 响和变化 这已毋庸置疑 学界应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一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于 2015 年 11 月主办的第三届 民国史研究高峰论坛 即以 民国史研究的新史料与新叙事 为主题 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与会学者围绕 研究现状与未来取向 新史料对未来研究的影响 历史叙事 的传承与求新 民国的嬗变与承继 等核心问题陈述的一系列观点颇具启发性 关键词 民国史 新史料 新叙事 档案文献 历史数据库 近年来 大量民国档案文献的开放 整理和出版 引发民国史研究的新一轮热潮 同时 相关 大型资料数据库的建立 改变了传统的档案文献资料的获取途径与检索方式 为民国史研究者提 供了便利 新史料 的出现以及史料的爆发式增长还在其它方面对民国史研究产生影响 可以 推动新的研究视角 研究取向 历史叙事出现 也易助推历史研究的 碎片化 大数据时代 也 使得民国史研究者面临诸多未知的挑战 有鉴于此 2015 年 11 月 26 至 27 日 以 民国史研究的 新史料与新叙事 为主题 第三届 民国史研究高峰论坛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举行 来自海内外四十位学者与会 除讨论新史料 新叙事问题外 也广泛探讨了有关民国史研究现状 及未来发展的种种问题 一 民国史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取向 自 1978 年来 大陆的民国史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对于民国史的研究 现状 中山大学的桑兵教授提出一个总体评价 他认为 民国史研究开展为时未久 仍相当粗疏 处于刀耕火种阶段 很多问题都有重新研究的必要 他的报告 从刀耕火种到深耕细作 民国史 研究的取向 讨论了民国研究的未来取向 他对民国史研究是否需要 开新 持质疑态度 并提 出 所谓填补研究空白的说法是可疑的 只能说前人研究是多或者是少 在他看来 许多问题不 仅可以重新研究 而且不少已有研究与历史真实相去甚远 在此基础上 他提出的见解是 民国 史研究应从刀耕火种走向深耕细作 需要注意横向发展及上下勾连 对于民国史研究未来的取向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茅海建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继出席 前两届民国史研究高峰论坛之后 他又一次呼吁 民国史研究已到了修志之时 他认为 传统史 书编纂包括志 传 书 表等体裁 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都未曾为自身修志 加以民国处于转型时 期 制度变化甚巨 故今日的民国史研究者在涉及制度问题时 时常出错 考虑到编纂志书工作 123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二〇一六年第三期 专题研究系列 相当繁巨, 他建议,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这类的机构出面, 组织人力, 逐步地推进此项工作 修志问题也引发了与会学者的广泛讨论 对这一研究取向本身, 对于其急迫性, 与会学者多表认同, 但涉及如 何时展开 如何进行 这类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 学者们各自有其见解 桑兵认为, 志书应该修, 但直接修会有很多问题, 而且制度设计与实际运行往往差距颇大 他的看法是, 在修志前, 应先做史料长编 与会学者讨论了修志工作有可能面临的种种困难 有学者提到, 修志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 但也有学者认为, 金钱只是次要问题, 关键是如何独立自主地进行 一些来自高校的学者提及, 组织人力从事修志, 在现有教育体制及学术评估体系下, 将遇到种种现实的困境 一些学者对于修志工作如何推进提出了建议, 认为, 此项工作不宜急于进行, 应从讨论其基本体例 内容 范畴等问题入手, 积累材料, 吸引队伍, 以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日本信州大学的久保亨教授对日本学界中华民国史研究的近期动向做了介绍 他认为, 从日本的中国史认识来看, 日本民众对民国史的认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因此, 在日本研究中华民国史的意义和任务是 : 改变 中国蔑视 观, 普及侵华战争的历史认识, 探讨中日关系的总合理解 他对近两三年来日本的民国史研究较为集中的主题 视角 领域 ( 包括 : 全球史 亚洲史 连续性的观点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 ; 日中关系 日中战争 日中比较 ; 政治思想史 ; 政治社会史 ; 人物研究 ; 地域社会经济史等 ) 的主要学术成果做了介绍 二 新史料与民国史研究 新史料 是本次论坛的一大主题 此处所言之 新史料, 包括多重涵义 其一, 近年来, 学界对于民国史档案文献 日记 报刊等各种资料的发掘 搜集 整理工作愈发重视, 各学术机构也在有意识 有计划地推动此项工作 其二, 以往较少受注意的材料类型, 如影像 绘画等, 也日渐进入民国史研究者的视野 与新史料的发掘整理比肩进行的, 是越来越多的传统纸本文献资料经由数字化工作, 并通过网络平台整合等途径, 开放给研究者使用 在此种背景下, 一方面, 对于民国史研究者来说, 史料的利用较以往便易了许多 ; 另一方面, 史料的爆炸性增长, 亦使史学研究者面对着 大数据时代 的各种挑战 本次论坛, 有数位学者就与近代史研究相关的海内外档案馆 史料中心 数据库的近期发展状况以及开放 利用情形, 做了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成立于 2013 年, 是在原图书馆特藏室基础上建成的 马忠文馆长做了题为 档案馆馆藏特色与民国史研究 的报告 据他介绍, 该馆目前的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 : 其一, 是海外中西档案的征集 ; 其二, 是原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 数年来, 该馆入藏海外中西档案, 主要包括国民党党史馆材料 陆征祥档案 民国政要日记 顾维钧档案等 就纸质档案而言, 该馆已收藏原始档案 10 万件, 其中 80% 以上为原件, 类别包括文稿 书信 日记 奏折 地图 碑帖 契约等 他对建所迄今馆藏档案文献的来源做了说明, 并重点介绍了与民国史相关的部分特色馆藏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黄克武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 中研院近史所的数位资料库与民国史研究, 他介绍了此数据库的建设及利用情况 该所典籍 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始于 1997 年, 2014 年, 整合已有的近代史全文资料库, 以及该所档案馆 胡适纪念馆 郭廷以纪念图书馆的数据库等资源, 设立了近代史数位数据库 最近, 又开发了 妇女杂志 资料库 近代妇女期刊资料库 清代粮价资料库 清代奏折档案资料库 清季职官查询系统 英华字典 数据库等 建立了近代春秋 TIS 系统 近现代人物信息整合系统 近代史全文资料库等平台, 将各资料库整合在一起 他介绍说, 此数据库是向全世界开放的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余敏玲研究员做了题为 俄国档案馆资料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的 124

报告, 对于俄罗斯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有关的各档案馆 ( 在中央层级的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 俄罗斯国家历史档案馆 俄罗斯国家经济档案馆 苏联文学与艺术档案馆 俄罗斯国家军事档案馆 俄罗斯国家纪录片与照片档案馆 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史档案馆 ; 非中央级的外交部历史文献档案馆 联邦中央安全部档案馆 俄罗斯当代史国家档案馆等 ) 的资料收藏现状及其开放利用情况逐一做了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韩刚教授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当代史料文献中心的档案收集情况 华东师大历史系原设有两个中心 : 国际冷战史中心与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 2014 年两中心资源整合, 并与东方历史研究基金会合作, 成立当代文献史料中心 该中心之建立的初衷之一, 是鉴于当代史研究仍处于待开拓阶段, 其发展须由收集资料着手 该中心已收集资料包括三大类别 : 第一类是国际关系档案, 主要是冷战史档案 ; 第二类是官方档案, 这部分目前最有特色的是县级档案 ; 第三类是民间档案 此外, 韩刚还做了题为 中国当代史料中的民国史问题 报告, 重点介绍了当代史料文献中心收藏的 1949 年后产生的有关民国史的档案资料, 主要涉及四方面的资料 : 其一是 1950 年代各级政府机构对工商业和农村所做大量调查资料 ; 其二是历次政治运动中形成的专案材料 ; 其三是公安司法档案 ; 其四是干部的农村土改工作笔记 这四类档案资料均含有涉及民国历史情况的内容 打造当代史研究的资源平台仍面临诸多困难 因此, 有学者建议, 史料中心应积极搜集, 慎重开放, 认真整理编目 谈及档案馆 史料中心 数据库的建设等问题, 与会学者所提出的一个共同愿景是建成开放程度高 资源共享 易于利用的资源平台 一些学者提出, 在此方面应效仿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的做法 但也有学者提出, 在档案馆 史料中心 数据库的实际运作过程中, 仍有种种现实的制约与考量, 目前完全开放尚不现实, 当下的工作, 应继续推进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加强学界沟通, 并以开放程度高的互联网资源平台为远景目标 也有学者重估了日记在近代史研究中的地位与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黄道炫研究员由中共抗战史研究角度出发, 探讨此问题 他提出, 抗战时期的中共文献, 因资料产生的程式化而导致其呈现高度同质化问题, 因此, 需要在档案文献以外, 发掘其他形式的资料, 日记即这样一种资料 他表示, 利用日记做近代史研究的空间超出其个人此前的料想 日记虽存在主观性问题, 但有着其他史料不一定具备的优势, 如 : 即时性, 能呈现生活的实态, 可以触摸到人的内心世界等 因此, 对日记加以鉴别使用, 尽量摒弃主观成分, 发挥其长处, 这种史料或可在近代史研究中获得比以往更高的位置 与会学者围绕 新史料 问题, 还展开了一些学理性的讨论 首先, 对于 新史料 这一概念本身, 换言之, 即史料是否存在新旧之别, 学者们提出了各自见解 南京大学的孙江教授认为, 史料没有新旧之分, 之所以看上去有新旧, 次第呈现是表象, 主要取决于史家的主观取舍和史料自身的性格 四川大学的罗志田教授亦认为史料无新旧之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的汪朝光研究员赞同史料本身无新旧之分, 但又认为, 新史料是存在的, 如图片信息 影像资料, 进而提出, 对于后两类材料的解读和利用, 是研究者和出版界面临的挑战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陈永发研究员也认为, 影像资料对于抗战史研究很重要, 但如何解释, 如何用, 都非常困难 其次, 对于史料的运用问题, 桑兵提出, 民国史研究在此方面应从 看得到 转向 读得懂, 应将新出材料与基本材料相互融会贯通 黄克武也认为, 在大数据时代, 一方面如何看得到材料, 一方面如何读得懂材料, 这是民国史研究者所面临两大问题 三 历史叙事 : 求新抑或回归传统 新史料 的发掘及史料获取方式的变革有可能引发历史叙事的变化 在 新史料 爆炸性 张 静 民国史研究的新史料与新叙事 民 国 研 究 12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二〇一六年第三期 专题研究系列 增长的时代应如何处理史料? 新史料与新叙事的关系是怎样的? 孙江教授做了题为 链接性转向 和传统叙事的复归 的报告, 讨论上述问题 其所谓 链接性转向, 指的是用简单的现代化数字工具, 把大量资料瞬间调动到自己电脑里 在 链接性转向 这样一个史料大爆炸的时代, 如何看待史料? 他提出, 对于文字这种承载史料的工具, 历来存在两种态度, 一种是怀疑, 另一种是膜拜 今天, 特别是在语言学转向后, 历史学正面临严重困境 他借用了布克哈特的理论, 对文本和痕迹这两种史料做了区分, 认为文本带有意向性, 曾受到检阅, 可以伪装, 痕迹则不带意向性 孙江认为, 痕迹和文本分别占据了对立的两极 他认为, 在 链接性转向 的时代, 需要发现文字之内与之外的痕迹 新叙事与新史料的发现无关, 唯有应对语言学转向的写作才能称新叙事 历史学应回归希罗多德时代, 重拾调查研究的叙事道路 南京大学的张生教授做了题为 历史书写中的六个 W 的报告, 讨论了历史书写的六个要素, 即 : who ( 由谁书写 ) what ( 写什么 ) when ( 时间问题 ) how ( 如何书写 ) why ( 为什么 ) for whom ( 为谁书写 ) 关于时间问题, 他提出, 现代物理学中, 时间可以是实体, 只要引力场足够大 在此基础上, 他提出, 在史学研究的某些领域, 如南京大屠杀研究, 由于形成了强大的引力场, 使得时间获得实体性存在, 时间成为场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关研究已日渐深入到细节 关于如何书写问题, 他认为, 民国历史书写的各种相关理论 实践和流派之间并无学术和道德优劣问题, 只有是否更好地说明问题之分 华东师范大学的杨奎松教授探讨了民国人物研究的新史料与新叙事问题 他认为, 随着新史料的大量公布, 民国史研究, 特别是民国人物研究面临挑战 其中之一就是研究视角的转变, 即不再简单地从重大历史事件的角度看待问题, 而是把人与历史背景相结合, 对日常生活中的人, 对其行为举止 教育 知识体系 人际关系 生长环境等做重新梳理 这又需要整个知识结构的拓展 其次, 当下的民国人物研究虽有许多新材料, 但对材料进行解读也是个大问题 此外, 就共和国史人物研究而言, 由于目下可见的档案资料多为个人档案, 因而相关研究以小人物为对象 在这种情形下, 如何引起发阅读者的兴趣, 如何处理历史叙事中文学性因素, 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的张济顺教授的报告 红色摩登 民国上海的另一种叙述 介绍了她继 远去的都市 :1950 年代的上海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年出版 ) 后, 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即 : 从私家历史角度出发, 探寻 1930 年代的上海摩登能否通过某种革命的机制获得延续, 获得革命的正当性问题 她认为, 上海史过往与革命史的联系较多, 近些年来的研究总体上非常活跃, 在进入文化史 社会史领域后, 很多精细化的研究把上海史研究带到了饱和的学术平台 她计划利用私家材料, 并进一步发掘相关档案 口述 影像等材料, 以新材料 新视野进行研究 此外, 上海史研究进入精细化后, 革命的大视野往往被忽略, 导致 1949 年前的革命与之后的革命发生断裂, 革命在城市史中的定位受到影响 她所考虑的, 是中国革命如何与城市史结合, 使革命回归城市史研究 其设想是, 通过研究, 展示上海摩登的革命迁移, 即上海摩登如何从城市转向乡村, 并经由革命机制, 实现正统地位 摩登 与革命的关系问题, 也引发了与会学者的讨论 许纪霖提出, 革命并非完全与摩登相反, 恰恰又成为它的一部分 不能把摩登与资产阶级画等号 ; 把革命与清教徒完全画等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王建朗研究员也认为, 革命与摩登有一定通联性, 在一定时期, 革命就是一种摩登 早期中共领导人的世界观 生活观并非清教徒式的 不能说革命完全是草根式的进程 四 民国的嬗变与承继与会学者还就民国政治 社会 思想的一些具体问题做了探讨, 这些讨论事实上大多都涉及 126

一个问题, 即民国的变革 开创与承继问题 近代中国处在不断的激烈的变革过程中, 中华民国相对于晚清, 既有其变革与创制的一面 ; 又在制度 社会 思想等层面, 相对于晚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有承前启后之处 复旦大学的吴景平教授探讨了中国国民党的历史地位问题, 他将其概括为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意义的政党, 第一个提出革命纲领的政党, 第一个执掌全国政权的政党 他认为, 国民党作为第一个执掌全国政权的政党, 对 1949 年后的中国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它对全国的统一 ; 其经济 财政 文化 教育等领域的制度文本 ; 其疆域 国际地位 国内民族关系 ; 其主要领域人才的养成等 在他看来, 当前的国民党研究仍存在诸多欠缺, 主要体现在 : 对中央关注较多, 对地方关注较少 ; 对主流关注较多, 对非主流研究薄弱 ; 对其海外部分, 及涉海外部门, 关注不够 ; 对国民党如何执政, 关注较多, 对国民政府研究相对较多, 对国民党本身, 特别是党务部分, 关注较少 ; 对国民党在大陆时期关注多, 对去台后的国民党, 关注欠缺 ; 国民党史人物研究, 除个别金字塔尖人物外, 仍相当欠缺 四川大学罗志田教授的报告 传统的异化与异化的保守者 讨论的是过渡时代的特征 他认为, 梁启超提出过渡时代, 过渡时代的特征之一是乱, 不定, 总处在紧张状态, 未整合出一个确定的秩序, 变化随时发生, 其落实在各领域, 即存在多层次的紧张, 又有多重异化, 其中之一是传统的异化, 并且出现了已异化的保守者 他以东方文化派为例, 通过考察其内部各系 各成员间的一致与分歧, 他们对新文化的态度及与新派的关系, 借以说明, 传统异化 维护传统的人异化, 反传统的人也异化, 这是过渡时代的一个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雷颐研究员做了题为 不新的 新文化 : 民国思潮第一幕的嵌入式研究 的报告 他认为, 所谓新文化运动的几大母题, 如 : 中国几千年历史是黑暗的皇权专制的历史 国民性改造 个性解放 彻底批判儒学 民主与科学, 都是在戊戌到辛亥时期已建构完毕, 五四新文化运动只是在此基础上添砖加瓦 他通过对孔教会的兴衰及儒学公共形象的变化的分析, 提出思想史的嵌入式研究 他认为, 思想史研究, 应把观念嵌入历史脉络中进行研究, 而非仅进行纯文本的解读 中国大陆的近代思潮研究始于 1990 年代初, 二十年来, 此研究领域已取得相当的进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郑大华研究员就如何进一步推进近代思潮研究提出自己的思考 他认为, 近代社会演变很快, 同一思潮在不同时代有不同表现, 因此, 应动态地研究近代思潮, 不能停留在静态叙述 ; 不同思潮之间互相影响, 个人的思想也往往是多面向的, 故思潮研究应有全局观念, 加强总体研究 ; 要同时关注思潮的国外资源与本土资源, 现有研究更多地注意前者, 而对后者重视不够, 应加以注意 近代地方史, 以及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是近年来史学界所关注的问题, 本次会议, 有两位学者的报告, 对此问题有所涉及 复旦大学的章清教授的报告 地方的消失 重建地方近代史管窥 探讨了近代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地方的边缘化问题 他提出, 导致地方的消失的主要因素有 : 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 即地方被纳入国家政权架构 ; 针对地方所开展的动员, 进入民国时期, 被纳入国家政权建设架构中, 国家权力向地方拓展 ; 地方事务与晚清比, 有很大差异, 减去很多内容, 又加入了很多内容 ; 地方志修纂对历史有所遮蔽, 地方性被淡化 华东师范大学的许纪霖教授的报告 土豪 与 游士 清末民初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士大夫精英 讨论了辛亥革命后地方与国家之间的知识分子问题 他认为, 辛亥革命, 是一场地方对中央的革命, 由此奠定了革命后的中央 地方关系的格局 他认为, 清末民初, 精英群体分化为 土豪 与 游士 土豪 是帝国体制留下的旧士绅阶级, 是晚清新政的产物, 到民国, 特别是五 张 静 民国史研究的新史料与新叙事 民 国 研 究 127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二〇一六年第三期 专题研究系列 四新文化运动后, 沉淀于各省, 致力于地方的温和主义 保守主义改革 游士 指民国后诞生的新知识分子, 是民初学制改革的产物, 他们希望通过激进的中央的变革, 建立强大的国家 联省自治失败后, 土豪 已失去历史舞台, 国民党联合新的 游士 最终统一中国 五 抗战史研究的新史料与新取向本次论坛之举办, 正值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有数位学者就抗战史 中日关系史研究领域的若干问题做了探讨 一些学者提到, 目前的抗战史研究的总体水平仍不能令人满意, 一个基本原因就在于资料的限制 因此, 应加强对于以往较为忽视的史料的收集 整理及利用, 特别是对日本档案文献资料等海外史料的利用 北京大学的臧运祜教授做了题为 日本外交文书 与民国时期的中日关系研究 以十五年战争史为中心 的报告 他评价中国大陆的民国时期中日关系研究现状, 认为由于大陆相关档案的缺陷, 主要利用台湾以及美国的档案资料, 而对日本史料的发掘利用存在欠缺, 故而造成在近代中日关系研究领域, 中国大陆学界与日本学界相比仍有不足之处, 并存在一定的 自说自话 问题 他进而介绍了日本有关十五年战争史料现状, 并重点介绍了 日本外交文书 的编纂 出版状况, 及其中 昭和战前期 (1927-1945)29 册外交文书的分布情形 在他看来, 在民国中日关系史研究领域有几项重要的史料工作, 即 : 对于专业研究者来说, 利用 日本外交文书 的重要性 ; 对于一般研究者, 对 日本外交文书 进行整理 编译 选译工作的必要性 ; 对于民国史研究而言, 对海外史料的发掘 整理 利用的重要性 南京师范大学的张连红教授围绕正在展开的有关抗战老兵口述资料的抢救整理的一项课题作了报告 他认为, 现有抗战研究仍有诸多不足, 史料方面的局限是原因之一, 对于抗战老兵口述资料的抢救整理已是最后的机会 2005 年后, 以关爱抗战老兵为号召, 抗战老兵口述进入高潮期 但十年来, 也显现出许多问题 总体上看, 口述资料数量仍有限, 而可使用 符合专业标准的资料更少, 后者主要受抗战老兵文化水平的制约 此外, 口述内容集中于战斗战役, 偏重战斗行为 ; 口述资料存在单一 重复 同质性问题 ; 老兵也有虚夸行为 如何处理这些资料, 对于研究者而言, 亦是挑战 对于未来工作之进行, 他提及此项工作的困难之处, 即在现有学术评估体系下, 专业人员的招募仍较困难 他还对未来建立的数据平台提出设想, 即, 希望数据平台是开放 包容 非筛选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高士华研究员, 主要从 抗日战争研究 主编的视角, 探讨如何深入开展抗日战争研究问题 他分析抗日战争史与民国史的关系, 并重点介绍了之所以在 2015 年 抗日战争研究 第 1 期卷首语提出 国际抗日战争 概念的学术及现实层面的考量, 他认为抗日战争研究应具有国际视野 在他看来, 迄今为止的抗战研究仍有诸多问题, 如 : 沦陷区问题等, 尚未弄清楚 应深入开展抗战研究, 重视以前较忽略的问题, 提高研究水平 他还介绍了 2015 年 9 月 日本历史学研究会委员会对安倍首相战后 70 周年谈话的声明, 以展示日本学者在此方面所做的努力 除上述问题外, 与会学者还就推进民国史研究, 以及民国史研究高峰论坛的下一步发展等问题做了探讨 有学者还提出一些问题, 例如 : 在史料爆炸式增长的今天, 是否更应注重史观问题, 特别是青年学生树立史观的问题? 再如 : 在当前社会 民国热 持续发酵, 而对许多问题上意见分歧颇大之时, 民国史学界是应注意回应社会关切的热点, 还是应专注于专业工作? 这些问题, 虽未来得及深入讨论, 但也值得进一步思考 ( 责任编辑赵枫 )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