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也是在学佛, 可是他的人生 他的品行不会因此而有所改变 念佛是念佛, 烦恼是烦恼, 完全是两码事 他的烦恼不会有丝毫减少, 人格也得不到丝毫提升 他干坏事的时候还是照干不误, 骗人的时候还是照骗不误 他不会去想一想, 他所做的这一切, 是否符合佛陀的教诲? 这是没有将学佛和自己的人生结合在一起,

Similar documents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Ø Ø fi» ` ˆ ˇ `ƒ»» `ƒ` `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會訊完成婉婷970918修.doc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

时常作这样的观修和训练, 做任何一件事, 都要发心为利益所有众生而做, 为解脱六道一切有情的痛苦而做 心行的成就是一种积累, 也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 只要我们不断如是观修, 菩提心的力量就会日渐增长 当菩提心具有足够的力量之后, 便能战胜凡夫心, 消除凡夫心带来的一切负面作用 舍凡夫心, 发菩提心,

# # # # # # # # #


, 3,, :,,??,,,, :, ( ),,,,, :,, :, ( ) ( ),!,?,,,??,,??,,?,,,?, :,,,,, 1,,,, : 1 : ( ), :,

IDEO_HCD_0716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锦成说33期 (电子)

年第 期

蒋维乔思想研究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º» ¼ º» ¼

)

图书馆 年第 期

未命名-1

¼ ½ ¾ À Á Â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众生 ; 无限, 是指它的作用范围 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做过利他行, 但我们的所缘极为有限 因为凡夫心非常狭隘, 我们愿意利益的, 往往只是与自己有关的那些人 而发菩提心, 则是要将利他心扩大到一切众生, 这才是关键所在 在修习菩提心的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发愿, 发愿利益一切众生 之所以要不断发愿,

一 积极乎? 消极乎? 6 一 消极 积极的产生和表现 6 二 消极与积极是相对的 10 三 佛教徒是消极的吗? 12 四 正确理解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14 二 悲观乎? 乐观乎 23 一 悲观 乐观究竟是什么? 23 二 悲观 乐观的产生和表现 25 三 佛教是悲观的吗? 31 四 中观的人生态度

»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

韩国首家齿科医疗机构 延世大学齿科医院带您体验最佳的齿科保健体系 2

格鲁派十分推崇 般若经, 认为 般若经 乃最究竟了义的经典, 故以缘起性空抉择一切, 认为凡与 无自性 之说相违背的, 皆是方便说 而根据宗大师的修学经历, 与弥勒五论和无著菩萨的论典也有极深的思想渊源, 还很重视陈那论师的因明论典 按格鲁的教法, 认为 般若经 亦蕴涵广行的思想, 并由弥勒和无著菩


一 人本思想为基础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 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这一事实说明, 作为人类的精神需求, 宗教信仰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 并非可有可无的点缀 传统宗教不仅作为信仰存在, 更是道德建立的基石 欧美地区依基督教建立其道德规范, 阿拉伯地区依伊斯兰教建立其道德规范, 而印度 中国

鱼虾蟹!鱼虾蟹游戏 H5手机小游戏系统源码开发定制

第 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我觉得, 主要是抓住两点 首先是目标清晰, 其次是方法正 确 一 从目标与方法说起 1. 目标 对学佛者来说, 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 现在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很多, 他们也有目标, 但这些目标和佛法指引的目标是否一致? 同学们通过一年的学习, 是否明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学佛?


Microsoft Word - fy.doc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¼ ½ ¾ ¼ ½ ¾


蔡 序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1:!!!!!!!!!!! 27!!!!!!!!!!!!!! 28 2:!!!!!!!!!!!!! 30!!!!!!!!!!!!!!!!!! 31 1:!!!!!!!!!!!!!!!!!!! 33!!!!!!!!!!!!!!!!! 34!!!!!!!!!!! 36 2:!!!!!!!!!!!!!!!

骨头的故事

佛法修学的基础与简明途径 三主要道颂讲记 一 开场白 : 修学五大要素 二 序 分 ( 一 ) 礼赞 ( 二 ) 著者之发愿 ( 三 ) 策励听闻三 正宗分 ( 一 ) 出离心 ( 二 ) 菩提心 ( 三 ) 空性见四 结束分 五 后 记

赵燕菁 #!!!

Microsoft Word - 上士道_04SC.doc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非常高兴来到心理学界的名校北师大, 和大家交流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 这一话题, 我觉得很有意义 佛教自古就被称作心性之学, 并被国人奉为修身养性的指南 因为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 心, 包括对各种心理的剖析, 也包括心灵的净化 改善和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说, 修行就是修心 佛教中, 关于修心的理论极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 : 00 9 : : : : : : : : : : : :

年第 期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对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危害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禁商为主旋律 适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第 期 汪庆华 名誉权 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 # #! # # # # # #! % %& ( # # # # # #! (!!

Microsoft Word - churchnewsletter-issue docx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2- katugomi2014_c.indd katugomi2015_c :55:18 PM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标题

!! & & 一 冯金华教授对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证明过程!!!!!! ( ( ( (!!!!!!!!

就业37.CD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 ;,,,,, 1 2 : :, :, (


1-16页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ESOL-CN-Bleed.pub

因为每种外在结果都是内在心行的外化 三恶道, 是由内在烦恼所导致 ; 佛菩萨, 也就是由生命品质所决定 我们找到问题根源, 也就知道修行的重点在哪里, 需要调整的是什么 道次第 中, 宗大师为我们建立了从道前基础到下士道 中士道 上士道的修学引导 其中的每一部分, 都是通过对某个法义的思维和观修,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17-72c-1

青少年必读的 200 条人生哲理 200 PHILOSOPHY POR THE YOUTH A. B. C. D. : A B C D 2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Cycling in NZ130305


#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Transcription:

学佛与做人 济群法师 学佛的人, 学习的程度不一样, 对学佛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学佛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有许多人, 学佛仅仅是为了保平安 保发财 保健康, 带着这种目的来学佛的人为数不少 尤其是初学的人, 对学佛的意义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学佛只是为了给自己带来一点现世的安乐 当然, 一个学佛的人, 是能够得到三宝的加持, 能够得到佛菩萨的护佑 但我们要明确, 学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生命内在的智慧 ; 为了断除烦恼, 了脱生死 ; 为了将来能像佛菩萨一样利益所有众生 学佛的人里面, 大体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平时忙于学习和工作, 生活单调乏味, 周末到佛堂来聚一聚, 找朋友聊聊天, 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个项目 如果是带着这样的目的来学佛的话, 那么学佛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不到佛堂来, 还可以到其他地方去, 可以到夜总会或亲戚朋友家去坐一坐, 同样可以消磨时光 如果是带着这样的心态来学佛, 就好比是 明珠弹雀 明珠固然是可以用来弹雀的, 但随便一颗石子也能用来弹雀 珍贵的明珠仅仅换取了微不足道的麻雀, 未免过于可惜 另一种是把学佛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比起自己的工作和家庭, 比起自己在世上所拥有的一切, 学佛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因而, 学佛是用整个生命在实践, 他们甚至可以为此而放弃一切 学佛和做人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觉得学佛只是来佛堂里磕磕头, 拜拜佛, 而不是将 学佛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是没有把学佛和自己的人生真正联系起来 我们可以看到, 生活中有那么一些人, 平时也念佛, 也诵经, 寺院里有活动也愿意参加,

似乎也是在学佛, 可是他的人生 他的品行不会因此而有所改变 念佛是念佛, 烦恼是烦恼, 完全是两码事 他的烦恼不会有丝毫减少, 人格也得不到丝毫提升 他干坏事的时候还是照干不误, 骗人的时候还是照骗不误 他不会去想一想, 他所做的这一切, 是否符合佛陀的教诲? 这是没有将学佛和自己的人生结合在一起, 也就是说, 学佛和做人严重脱节 这样的情况, 目前来说还是比较普遍的 可能有的人会问, 不学佛不是照样可以做人吗? 做人为什么要学佛呢?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 做人就贯穿了我们的一生 可以这么说, 做人是我们终身的职业, 这职业的特殊性还在于, 我们无法请假, 无法辞职, 无法将属于自己的工作移交给别人 所以, 如何将人生过得更好, 过得更有意义, 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 在世间几十年的生存时间, 看起来似乎很长, 但如果和人类的历史相比, 和宇宙的历史相比, 我们每一阶段的生命实在非常短暂 世间上有很多人, 因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过得百无聊赖, 一天到晚想尽办法消磨日子, 用各种各样的娱乐甚至毒品来打发时间 可见短暂的人生对他们来说, 不是太短而是太长了 其实我们一生所能拥有的这么几十年时间, 除掉睡眠和吃饭, 能剩下的时间并不多 假如我们每天睡八个小时, 就要睡掉人生的三分之一 假如我们能活九十年, 就要整整睡掉三十年, 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呵! 人生本来就已经很短暂了, 而真正可利用的时间就更少, 年少的时候懵懂无知, 年老的时候又精力不济 佛法告诉我们人生难得, 所以这短短几十年的时间, 我们一定要珍惜 一方面是要过得幸福, 一方面是要过得有意义, 这是我们人生的两大目标 很多人只是考虑前者, 只是想怎么过得快乐, 怎么过得开心, 怎么过得幸福 其实, 如果不了解人生的意义, 不了解幸福的内涵, 没有获得幸福的正确途径, 我们为谋求幸福所做的努力, 往往和真正的幸福是背道而驰的

人类的文明和进步都是建立在追求自身幸福的基础上, 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所做的一切努力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 我们为家庭操劳, 为事业操劳, 为拥有更多的财富操劳, 无非是为了过得更幸福 可是, 世界上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真正的幸福究竟是什么 我们可以静下心来问问自己 : 过得幸福吗? 我们还可以问问自己周围的人, 就会发现, 真正懂得幸福或是觉得自己幸福的人并不是很多 通常, 我们总是将幸福建立在物质基础上 当我们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时, 会觉得房子 汽车及相应的物质财富是我们获得人生幸福必需具备的条件 我们衡量别人的时候, 也会用同样的标准 我们会觉得 : 这个人房子那么宽敞, 那个人车子如此豪华 他们一定很幸福 一般来说, 我们所谓的幸福无非就是这些 其实, 物质条件只能用来衡量我们的生活水准, 和幸福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当我们拥有了丰厚的物质条件时, 幸福是否就会随着房子和车子一同到来? 如果幸福和物质条件能成正比的话, 那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一定是最幸福的人 可我们会发现, 事实远非如此 世界上有很多富有的人, 一生为财富所累, 成天担惊受怕, 他们的生活中并无幸福可言 而另一些人, 虽然物质条件很简陋, 但一样可以怡然自得地生活, 可以在最简陋的条件下找到人生的幸福 我们又常常将幸福建立在一个未知数上, 建立在我们不曾实现的人生目标上 幸福在哪里? 我们盲目地追逐着 当我们没有成家的时候, 会觉得成家是幸福的基础 ; 当我们没有孩子的时候, 又会觉得孩子是幸福的源泉 ; 当我们没有地位的时候, 会将显赫的社会地位当作幸福的保障 ; 当我们工作繁忙的时候, 我们会觉得, 能够闲一点会很幸福 ; 可有的人过得太清闲了, 看到别人生活得很有目标, 又会觉得忙忙碌碌才过得充实 我们所理解的这些幸福, 只是相对自身现有的生活状态而言, 同样不具有幸福的本质 所以, 当它们真正实现的时候, 能给我们带来的, 也仅仅是由于暂时满足而产生的相似的幸福感 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我们的满足是很短暂的, 新的欲望很快会产生 我们总是习惯 性地享受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只有失去之后才会认识到它们的价值

假如有一天什么都有了, 好像人生也因此失去了奋斗的目标 现在的人, 物质条件远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都优越, 一个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准, 可能已经超过了古代的帝王, 但很多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 并没有因此而产生幸福的感觉 相反地, 因为心灵空虚而去寻找刺激, 因为生活无聊而去吸毒, 因为对人生的厌倦而去酗酒闹事, 并由此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 当我们了解到这些之后, 便会发现, 所谓的人生幸福, 并不仅仅是外在的东西, 更不仅仅是改善物质条件就能抵达的 幸福的产生和建立, 离不开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但更重要的是健康的心态和对幸福的正确认识 物质只能造就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们还需要有相应的心情去享受, 所以, 良好的心情是幸福产生的基础 我们要追求幸福, 还需要找到不幸产生的根源, 只有在生活中消除一切与幸福相违背的因素, 才能获得幸福 我们常常觉得人类的不幸和烦恼是来自客观环境 : 物质条件的匮乏, 他人对我的伤害 我们总在哀叹世界的不公平, 人生的不如意 可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 所产生的结果也大相径庭 所以, 真正对我们构成伤害的并不是客观的环境, 而是我们的心, 是我们对客观环境的主观认识 我们有一颗什么样的心, 对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反映 因为我们有嗔恨心, 所以听到别人的辱骂就会烦恼 会愤怒, 会感到深深的伤害 而一个修行人, 则会将生活中的挫折当做修行的助缘 佛经记载, 佛陀在因地为忍辱仙人时, 被歌利王截截肢解身体, 但不起丝毫嗔心, 最终证得佛果 因为我们有贪心, 即使拥有了很多财富, 还在为占有更多而烦恼, 永远没有满足之时 反之, 少欲知足的人, 即使过着最简单的生活, 也能在简朴的物质条件中发现人生乐趣 正如孔子所赞叹的颜回那样 : 贤哉, 回也! 一簞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皆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由此可见, 幸福人生的关键在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心态, 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观念来生活

如果没有健康的心态, 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念, 想把这几十年过得幸福真是不太容易 也许有的人会问 : 学佛有什么好处吗? 可以给我们变出一台电视机来吗? 可以给我们变出一幢房子来吗? 物质条件的改善对我们的生活来说固然重要, 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 即便拥有再多, 也不可能解决人生的痛苦和烦恼 而学佛的意义正在于此 : 佛法可以给我们提供正确的人生观念, 依法修行能使我们培养健康的心态 所以说, 学佛是为我们的幸福人生服务的 现代人心理问题很多, 这些心理问题怎样才能解决? 有些人求助于心理医生, 但心理医生的治疗只能起到一种疏导和缓解的作用,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不能灭除问题产生的根源, 那么, 今天这个问题得到了疏导, 得到了暂时的解决, 明天又会继续制造新的问题, 心理问题并不能得到彻底解决 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是什么? 是无始以来伴随着我们生命的无明, 和由此产生的种种不健康因素 : 如贪心 嗔恨心 愚痴 我慢等等 所以我们要从佛法入手, 通过勤修戒定慧, 来熄灭贪嗔痴, 从根本上铲除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 贪嗔痴在佛教里被称为三毒, 就是三种危害我们精神健康的毒品, 它时时都在伤害着我们的心灵, 左右着我们的人生 现在吸毒的人很多, 我们知道毒品对人构成的伤害主要是在身体上的, 但身体和精神的关系很密切, 在身体受到伤害的同时, 我们的精神也会随之受到伤害 我们对于毒品的危害已经有了深刻认识, 所以, 全世界都在为了人类的健康而抵制毒品 但危害到我们心理健康的精神毒品是无形的, 它潜伏在我们的生命里, 反映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和我们的关系密切到使自己都难以察觉 我们常常不由自主被它推动着, 造下种种恶业, 不仅影响到今生的幸福, 更影响到未来的生命形态 世间的一切, 因为和我们的贪嗔痴烦恼相应, 都可能变成毒品 我们对世界的错误认识, 使我们每个人都对 自我 产生高度的执著, 又因为对 自我 的执著, 带来了种种烦恼 因为执我, 进一步执著我们的事业, 执著我们的家庭 一旦事业受挫, 一旦家庭解体, 都会对精神构成极大的伤害 在这个世界上, 每天都有人因为无法接受感情挫折和事业失败

而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 同样的一件事情, 如果不是具体到和自己发生关系, 如果不是具体地落实在自己的身上, 结果会完全不同 世界上每一天都有人破产, 每一天都有人家庭破裂, 可我们很少会因为别人的挫折和失败感到切身的 难以忍受的痛苦 为什么挫折与失败一旦和自己发生关系之后, 就会构成那么大的伤害? 原因就是我们对 我 的执著 同样的一个孩子, 他的健康, 他的学业, 他的发展, 做父母的感觉会和外人有着很大的区别 因为父母对儿女有一种强烈的感情上的执著, 而这种对 我的孩子 的执著, 同样也是来自于对 自我 的执著 而我们对金钱的执著, 对地位的执著, 对名誉的执著 对世间的一切执著, 都是生长在我执的土壤上 我们把整个身心都安住在我们的执著之上, 一生都在为它欢喜为它忧 先贤告诉我们 : 人到无求品自高 怎样才能无求? 没有了对自我的执著, 自然就无所求 无所求也无所谓得失, 没有了得失之心, 人生就能因此得到解脱 所以, 我们对世上的一切, 对我们的事业, 对我们的家庭, 对我们的人际关系, 都要运用智慧去观照, 从因缘的角度正确地透视它们, 才能活得自在, 活得洒脱 否则处处都有牵挂, 走到哪里都不得自在, 这就是佛法关于解脱的道理 除了对幸福的追求, 几千年来, 人类还致力于生存价值的寻找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 总要为自己的生存找到足够的理由 一般人只会从自己的生活出发, 从自己的亲人出发来考虑这个问题 小时候, 我们觉得在为自己的父母活着, 为了他们的希望去读书 ; 长大后, 我们又要为妻子儿女活着, 为家庭的生存去奔波劳碌 有的人胸怀更宽广一点, 他们会为了更多的人活着, 为更多的人谋求利益 但由于认识的局限, 人生目的大多比较现实, 比较短暂 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很多人并没有清晰的概念 我们所认为的人生意义无非基于现世的生活 : 有人觉得书读得好就是意义 ; 有人觉得事业成功就是意义 ; 有人觉得受人尊敬就是意义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看来, 活着就是要出人头地,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吃再多的苦都可以,

所谓 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古人有 三不朽 的人生标准, 即 立德 立功 立言 能够成为圣贤, 使自己的名字万古流芳, 使自己的事迹千秋万代地延续下去, 就是人生最大的价值所在 可在社会上建功立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还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若是抱负得不到施展, 就退而著述, 也就是立言, 在人间留下几本书, 也不枉过一生 其实, 这些也还是基于现世的考虑 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说, 生命怎样才能更有意义? 佛陀教导我们,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觉觉他, 自利利他 我们在人世的这几十年, 只是生命的一个片段, 一生过得再风光, 死后也同样化为尘土 再则, 世事无常, 昨日的君主可能就是明日的阶下之囚, 过去如此, 现在同样是如此, 所谓的事业和功名都非常短暂 学佛能使我们将眼光放远, 不仅从现世的生命着眼, 更考虑到未来的命运 所以, 我们不能以几十年的成败论英雄, 不要为了今生的享乐, 为了今生的风光, 而造下罪业 我们都知道, 一个人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 是一无所有而来 ; 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还是两手空空而去 我们走的时候可以带走什么? 我们的儿女? 我们的财富? 还是我们的事业? 哪一样我们也带不走 短暂的人生很快就会过去, 即使再有钱, 像比尔 盖茨那样的世界首富, 死后又可以带走什么? 一样也带不走 所以说, 只有懂得合理使用自己的财富, 懂得用自己的财富造福人类, 才能为未来的生命种下更多的福报 万般带不去, 唯有业随身 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生生世世伴随着我们的, 那就是我们的业力 我们这一期的生命为来世留下的是善业还是恶业, 是人生最关键的问题 从前, 有个富翁快死了, 想想很难过 : 娇妻美妾, 房宅田地, 要丢下所有一切独自走上黄泉路, 未免太孤单 于是找来小老婆说 : 现在我要走了, 平时我对你最好, 你能不能陪着我一起走? 小老婆答 : 没错, 平时你是对我最好, 可我这么年轻, 怎么能和你一起去死呢? 然后他又找来第三个老婆, 她当然也拒绝了富翁的请求 再找来第二个老婆, 可她也不乐意 : 平时你对她们那么好, 她们都不肯陪着你走, 我也犯不着和你一起去死 三个人都不答应,

他只好找来原配, 原配说 : 虽然你平时对我关照不多, 但既然我已经嫁给你了, 也只能跟着你走 这四个老婆就代表着我们的财富 事业 家庭以及业力 我们平时最关心的是什么? 无非是财富 事业 家庭, 可这些, 到你走的时候, 有什么可以陪伴你? 古代的帝王们, 为自己建造庞大的陵墓, 用数不尽的财宝甚至活人陪葬, 希图再现生前荣光, 除了给自己增添更大的恶业, 又何曾为他们的死亡带来任何利益? 而我们最不关心的就是业力 只要对眼前有利, 就不管使用的手段是正当与否, 也不管造下的是善业还是恶业 但我们要知道, 当你离开人世之时, 只有业力是跟着你一道去的, 就像那个平时最受冷落的原配夫人一样 世间的富贵荣华都是虚幻不实的, 人生的吉凶祸福更是变化无常的 没有学习佛法的人, 即使他的眼光再长远, 比起一个学佛的人来说, 都是近视眼, 因为他所能看到的, 最多就是一生短短的几十年 学佛的人, 不仅要对今世的生命负责, 还要为未来的生命负责 学佛的意义就在于完善并提升我们的生命素质 人生难得, 它的珍贵在于给了我们一个修行的机会, 使我们通过今生的努力为未来种下善的因缘, 使未来生命能够生生增上 生命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人生幸福, 所以, 我们一方面要通过自己的努力, 使自己的生命从不健康的 充满烦恼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从而获得智慧 觉悟的人生 另一方面, 我们还要积极地自觉觉他 自利利他, 使更多的人走向光明的解脱之路 所以说, 人生的意义还在于, 你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同样是人, 对世界 对人类的意义和作用完全不同 大多数人的个体生存, 不会对世界构成太大的影响, 甚至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 但也有那么些人, 因为他的存在, 使许多人活得痛苦不堪, 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比如过去的暴君, 现代的战争狂 他们的出现, 使世界充满了血腥和恐怖 还有另一些人, 因为他的存在, 给世界带来幸福, 带来智慧, 带来了光明 我们学佛, 不仅要自利还要利他, 不仅要自觉还要觉他, 这样才能使我们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 我们完善自己, 同时也在利益他人 ; 我们帮助别人, 同时也在完善自己 修学佛法, 首先要认识到人生的意义, 然后才能知道怎样利用这一生来完善自我并造福人类

佛法修行的基础就是做人 世间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也教我们做人, 比如儒家所强调的仁 义 礼 智 信 仁, 就是要有慈悲心 ; 义, 就是要有德行 ; 礼, 就是要循规蹈矩 ; 智, 就是要用智慧指导生活 ; 信, 就是要有信誉, 要言行一致 和世间的德行相比, 佛法中也有类似的教导, 佛陀要求我们遵循的五戒十善, 就是人天乘修行的标准 凡夫从学佛到成佛的次第可以分为五乘 乘的概念和楼房一样, 从第一层上去, 层层递增 在佛法修行中, 最高的一层是佛, 其次是菩萨, 再其次是声闻缘觉, 最后是天道和人道 五乘又可分为三士道, 即上士道 中士道和下士道 上士道通过菩萨乘的修行最终成就佛果, 中士道是声闻乘的解脱道, 下士道是关于人天乘的内容 作为出世间的解脱道, 佛法又不完全等同于世间的道德标准 世间的道德只是停留在人天乘 如果一个学佛的人仅仅修五戒十善, 不管怎么努力, 还是跳不出三界, 不能脱离生死, 获得真正的自由 三界就是欲界 色界 无色界 三界内最享乐的是什么地方? 是天上, 所以一般宗教都将天堂作为人生最好的归宿 他们认为, 人间充满着缺陷和痛苦, 充满着不幸和污浊, 一旦升到天堂, 就可以远离种种的不如意, 永远在那儿享乐 在这个问题上, 佛教和其他宗教的看法不同 从环境的享受来说, 天堂的确比人间好 ; 但从修行的角度来说, 天堂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一个人升到天堂后, 就会沉溺在五欲的享乐中不能自拔 俗话说 : 贫穷布施难, 富贵修行难 没钱的人, 让他布施很难, 因为他没有条件 ; 可有钱的人, 让他放弃享受去修行也很难, 因为优越的生活环境往往会使人失去修行的动力 所以, 佛教认为天堂虽然美好, 但因为天人不能修行, 所以并不是修行人的理想选择 而且, 一旦天上的福报享尽, 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天福享尽必然堕落 在这一点上, 佛教和其他宗教也是不同的 一般宗教认为升到天堂就意味着永生, 但佛教认为, 天福也是有限的

一般宗教都崇拜上帝或神祗, 佛教承认不承认上帝呢? 佛教也承认上帝 其他宗教认为上帝是独一无二的, 但在佛教中, 上帝却非常之多 仅欲界天就有六个上帝, 色界天里就更多了 一般宗教认为上帝永远都是上帝, 而且可以主宰一切 但佛教认为, 上帝在福报享尽后也会堕落, 也会在六道中轮转, 并不具备主宰一切的能力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 人间比天堂更殊胜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主要是从修行的角度而言 人间有苦有乐, 正因为对痛苦有切身的感受, 我们才会想尽办法去摆脱痛苦, 追求解脱 在摆脱痛苦的过程中, 我们就会对宇宙人生做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 佛陀之所以能够成为觉悟者, 能够亲证趣向解脱的真理, 也正是通过不断的观察 思考和修证而来 阿含经 告诉我们: 诸佛世尊皆出人间 佛陀是以人的身份成佛, 而不是以天人的身份得道 天上的人太享乐了, 他们无法体会痛苦, 也就没有修行的动力 而不修行就无法开发智慧, 更谈不上解脱 智慧 解脱 真理都在人间, 而不是在天上, 这是佛法和其他宗教的重要区别 因此, 一个学佛的人首先要学会做人 汉传佛教属于大乘, 大乘佛教的立足点比较高, 一开始就要求我们当菩萨, 但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人里, 真正有菩萨心肠的并不是很多 相反, 大多数的人, 修学佛法只是为了自己了脱生死, 为了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修行, 很难说是个真正意义上的菩萨 那么,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很多人觉得, 只要学习大乘经教就是大乘行者, 而学习小乘经教就是小乘行者, 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 我们判断一个修行人是属于大乘还是小乘, 关键是看发心 如果你发的是出离心, 修行只是为了自己了脱生死, 那就是小乘的自了汉 如果你发的是菩提心, 学佛不仅是为了自己解脱, 更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 那才称得上是修学菩萨道 佛法的修行是有次第的 即使我们发的是菩提心, 还是要以小乘的出离心为基础 ; 而出 离心又要以增上心, 以人天乘为基础 也就是说, 想要学做菩萨, 还是应该做好一个人 那么, 做人的标准是什么? 这就要以人天乘的德行来衡量 很多信徒学修达到一定程度

后, 会求受菩萨戒, 这种发心固然非常好, 但必须明确, 菩萨戒同样离不开人天乘的五戒十善 五戒就是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妄语 不饮酒 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 加上不两舌 不恶口 不绮语, 及不贪 不嗔 不邪见 五戒十善虽然只是人天乘的标准, 但要真正做好并不容易, 严格地说, 世界上没多少人能真正做到 可是我们想一想, 如果一个人不杀生也做不到, 不偷盗也做不到, 就想做菩萨, 又有谁会相信? 菩萨能杀生吗? 菩萨要慈悲一切众生 ; 菩萨能偷盗吗? 菩萨要利益一切众生 所以说, 菩萨的修行是以人天乘为基础, 菩萨戒则是以五戒十善为基础 在我们的修行中,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 大经大论虽然学了很多, 大道理也似乎懂得很多, 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五戒十善 我们很少以五戒十善来对照自己的起心动念, 来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很多大乘经典, 如 维摩诘所说经 妙法莲华经 等等, 对阿罗汉及声闻乘的修行都持批判的态度 但我们要知道, 佛陀是为了要那些声闻弟子进一步回小向大才批判他们 事实上, 那些阿罗汉的人格和德行都非常了不起, 凡夫若与之相比是远远不及的 所以, 我们决不能因为佛经里批判他们, 也跟着批判他们 但汉传佛教因为接受了这样一种大乘思想后, 却严重忽略了解脱道和人天乘的修行, 这可以说是汉传佛教的一大弊病 我们拼命强调入世, 却往往没有具备出世的心态 而没有出世的基础就急于入世, 往往会被五欲尘劳淹没 所以, 我们虽然也在修行, 但心态比起那些没有学佛的人并没有好多少, 并没有高明多少 菩提道次第论 是藏传佛教很重要的一部论典, 这部论非常好 在藏传佛教的发展过程中, 同样出现过忽略修行次第的弊病 宗喀巴大师有感于此, 以阿底峡尊者的 菩提道炬论 为基础造下此论, 为我们明确了修行应当遵循的整个次第, 既有理论的指导, 又有具体的修行实践, 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佛法修行的教学大纲 菩提道次第论 分广论和略论, 都有汉译本, 其中略论由大勇法师翻译, 广论由法尊法师翻译 法尊法师曾在西藏留学多年, 精通藏语 广论翻译完成之后, 太虚大师非常赞赏,

认为 菩提道次第论 正可弥补当今汉传佛教存在的不足 汉传佛教不太重视解脱道和人天乘的修行, 而 菩提道次第论 建构了一个从学佛到成佛的完整脉络 其中, 道前基础为学佛之始的准备, 如亲近善知识等等, 然后在善知识的正确引导下, 从下士道入手修行, 进而至中士道 上士道, 最后是止观部分, 每个过程都讲述得非常完整 学佛的人发心要高, 但落实到具体的修行, 必须从人天乘开始 或许有人会说, 我不想修人天乘, 我想直接做菩萨, 这样可不可以呢? 如果没有人天乘的基础, 菩萨乘就好比是空中楼阁 所以, 只有完善了人天乘的德行, 才有进一步修行的可能 人是果报生, 虽然引业使我们得生为人, 但各人的满业不同, 而福报不够也会障碍我们的修行 或者得到了人生, 但没有机会听闻佛法 ; 或者虽有机会听闻佛法, 可因为没有善根而不能生信 ; 或者天生就是白痴, 没有能力学习佛法 ; 再或者, 虽想学佛, 但每天都要为生存奔波, 没有时间可以修行 所以, 学佛要有暇满的人生 我们要成办世 出世间的一切功德, 首先必须获得具足修行机会的人生, 必须有善知识的正确引导 有些人也想学佛, 但不幸遇到了恶知识, 结果学了邪魔外道 现在很多邪教都打着佛教的旗号, 如曾经盛行一时的法轮功, 及日本的奥姆真理教等等, 都是以似是而非的教义来欺骗信众 如果我们缺乏辨别真相的智慧, 又没有善知识的指点, 往往会走上邪路而不自知 有些人也想修行, 但没有正确 系统的修持方法, 心理障碍始终不能突破, 虽然付出了许多努力, 却收效甚微 所以, 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 必须时时依靠善知识的关照 指点, 使自己能够具足正念, 如法修行 暇满人生是学佛的保障, 但人天乘属于下士道, 依然要在三界里轮回, 而流转三界非常不保险 众生在三界沉浮漂流, 像浮木漂在海洋 一重浪过来, 把你高高地托到浪尖 ; 下一重浪过来, 又会将你深深地抛到谷底 我们沉溺在生死中, 每一刻都在随着业风飘动, 时而被淹没, 时而又浮出水面, 完全身不由己 我们不知道生从何来, 我们也不知道死往何去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 没有办法知道要投生在什么样的家庭, 也没有办法选择谁来当我们的父母 如果我们可以选择, 一定会选择环境特别好的国家, 选择富有的 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行都很优秀的父母 如果我们可以选择, 应该不会选择贫穷落后的国家, 选择既没有文化, 道德水准又差的父母, 使自己连基本的教育都无法保障, 使自己的人生从一开始就面临艰难困苦的挣扎 但是我们无法选择, 我们只能随着自己往昔业力的推动投生世间 当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同样没有办法决定自己要到哪里去, 来世是升到天堂, 还是继续做人, 或者干脆到地狱去走一趟? 我们没有能力为自己立下一个遗嘱来安排这一切 众生身不由己地在三界里轮回, 身不由己地漂流在生死苦海之中 不要说来生身不由己, 大多数的人现在就身不由己 我们在这个世界, 为了生存, 为了事业, 为了家庭, 不愿意干的工作还得去干, 不愿意接触的人还得去接触, 除了忍耐, 没有办法可想 你现在作不了主, 未来一样作不了主 众生真的非常地可怜, 因为我们连自己的主也作不了 虽然人世间有苦有乐, 但痛苦总是要更多一点 连曹操这样的一代枭雄, 也感慨人生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人的一生就像清晨的露水般短暂, 而曾经经历的日子, 痛苦远多于欢乐 现代的人生活比较丰富, 痛苦是否会因此减少呢? 当痛苦到来的时候, 我们出于本能用另外的方式来麻醉自己, 所以现在的人对痛苦的感受不是很敏锐 但不去正视痛苦, 并不能说明痛苦就不存在 虽然我们可以用各种娱乐来躲避痛苦, 无聊的时候可以看电视, 可以去跳舞 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我们这个有漏的世间, 无论是外在的环境, 还是我们内在的身心, 都是痛苦产生的根源 现在, 地球的环境已经越来越恶劣 人类对自然不遗余力的破坏, 已经使我们开始吞咽 自己亲手种下的这颗苦果 : 空气污染了, 水源污染了, 臭氧层出现了空洞 而由此带来的 各种自然灾害正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 : 水土的流失使水灾空前地泛滥 ; 森林面积的减少使

沙漠向城市逼近 ; 众多野生动物的灭绝又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人际关系也是我们痛苦的一大根源 : 心爱的人不能长相厮守, 只有苦苦问天 :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是爱别离苦 ; 离别的人天各一方, 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是求不得苦 ; 不喜欢的人, 讨厌的人, 却低头不见抬头见, 所谓冤家路窄, 又是怨憎会苦 我们的身体更是时时伴随着痛苦, 吾之大患在吾有身 : 出生的痛苦, 衰老的痛苦, 疾病的痛苦, 死亡的痛苦, 色身的成 住 坏 空, 无时不在给我们的身心带来折磨 我们不愿意衰老, 可不得不老 ; 我们不愿意死, 可不得不死 即便外在的条件都很好, 但只要我们的内心还有烦恼, 一样会活得无聊, 活得痛苦 我们修学佛法, 必须认识到人生是苦 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 就无法生起出离心, 因为出离心是基于对苦的认识而产生的 : 三界如火宅, 只要在三界轮转, 就无法摆脱痛苦的煎熬 所以, 我们既要利用人生为进一步的修行打下基础, 又不能过分贪著和留恋人世 贪著和留恋本身, 就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痛苦 世界是无常变化的, 如果我们执著于人间, 那么, 任何一点变化都会对我们造成影响 认识到人生是苦之后, 我们要进一步发出离心 : 这世界不可靠,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是可靠的 净土法门教我们发愿 : 一方面要愿离娑婆, 一方面要愿生极乐 如果说, 我既喜欢极乐世界, 又舍不得离开娑婆世界, 那能不能往生呢? 阿弥陀佛来接你了, 你说, 不行呵, 我舍不得离开, 我过几天再来, 我再享受一阵子再来 你对人世的贪著就障碍了你往生 所以, 出离心是解脱的基础 而现在大部分学佛的人都缺乏出离心 修行要从出世到入世, 没有出世的基础就没有资格谈入世 如果我们没有出世的超然, 一旦入世, 往往会迷失方向 在修学佛法中, 次第非常重要 要从人天乘到声闻乘, 再到菩萨乘, 一步一个脚印, 把每一个阶段的基础打扎实 同样, 由下士道到中士道, 再到上士道 下士道是我们凡夫 ; 中士道是解脱的圣人 ; 上士道是圆满的圣人 而最圆满的圣人就是佛, 如果说佛也是人, 那和我们凡人有什么区别呢?

佛是人格 智慧完全圆满的人 凡夫在认识上有很多困惑, 有很多障碍, 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 不知道自己的生前死后, 不能正确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 而佛陀具有清净无碍的智慧, 在认识上不再有任何困惑 凡夫有着种种的烦恼, 有贪心 嫉妒心 我慢心, 而佛陀彻底断除了一切无明和烦恼, 了无挂碍 学佛就是要把我们生命中不健康的因素彻底去除 太虚大师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偈子, 是关于成佛与做人的关系 : 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 佛陀代表着人生的最高境界, 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但太虚大师进一步告诉我们, 成佛并没有离开做人, 人格彻底完善之后, 修行也就成就了 整个佛法的修行都是为做人服务的, 我们可以根据佛陀的教法来树立人生不同时期的目标 目标越高, 对自己的要求越高, 将来的成就也就越高, 这就是佛教中特别强调的发心 如果我们学佛只是去佛堂拜一拜, 供上两个水果, 就开始和菩萨谈生意 : 保佑自己家庭和睦, 保佑自己生意兴隆, 保佑孩子考上大学 如果我们是带着这样的凡夫心态来学佛, 那我们的行为还是充满了贪心, 永远都只能是可怜的众生 有了出离心之后, 我们要进一步发菩提心 真正的学佛, 是要学习佛菩萨的行为, 以佛菩萨的德行来要求自己 所以, 我们立志要高, 志当存高远 但落实到具体修行处, 还要从最基础的做人开始, 从当下做起, 为成佛打下坚实的基础 济群法师主页 http://www.jiqun.com 济群法师博客 济群法师微博 http://blog.sina.com.cn/sjiqun http://t.sina.com.cn/jiqun 西园论坛 http://bbs.jcedu.org 戒幢佛学教育网 西园寺法宝结缘处 http://www.jcedu.org http://book.jc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