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 演示文稿

Similar documents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阴火 为由内伤引起的虚性或本虚标实的火热 邪气

幻灯片 1

中公执业药师考试公众平台 :zgyaoshi 2019 执业药师考试 学霸笔记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zgyaoshi 中公执业药师考试公众平台 :zgyaoshi

17 RCT 1 [5] 60% 1.4 缺乏对品种有利的循证医学及药物经济学数 Jadad 据支持, 无力应对政策调整带来的新挑战 RCT 中成药 功能 主治 A 益气, 养血, 安神 心悸气血两虚证, 可改善头晕目眩, 心悸, 失眠, 多梦 B 补肾益智

中公执业药师考试公众平台 :zgyaoshi 2019 执业药师考试 学霸笔记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zgyaoshi 中公执业药师考试公众平台 :zgyaoshi

2013 Vol.15 No.4 3. 功效概念网络构建 1 2 Score 1 Cytoscape [6] 健脾 益气 活血 4. 功效网络概念聚类分析 NeMo [7] NeMo Score r ab a b S ab a b λ: N n a a n b b e 1 补中 补脾 1. 功效概念

例会抽查表

衰弱等各种慢性疾病, 以及妇女月经不调 习惯性流产等有气血两虚见证者, 皆可加减运用 近年来, 对八珍汤临床应用的探索在逐步推进, 广泛用于失血贫血 [3] 症 心血管疾病 妇科疾病 创伤愈合以及肿瘤放化疗后不良反应控制 现代研究认为八珍汤能显著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促进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 促

19 年中药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2019 初级中药士考试大纲 - 基础知识 考试单元学 细目 要点 科 一 药性理论 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中药三 中药的剂学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五 清热药 ( 一 ) 四气 1. 四气所表示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清热的适应范围 4. 清热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清热的性能特点 6. 各类清热的功效 7. 各类清热的适应范围 ( 二 ) 清热泻火 ( 三

Microsoft Word - 6-王爱华.doc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基于文献分析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特征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补益药、补养药)

例会抽查表

<4D F736F F D20B2B9D6D0D2E6C6F8CCC0B7BDD6A4CFE0D3A6D0D4D1D0BEBF2E646F63>

附件7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

Case A Edema of the whole body for 1 month Sever edema of the body, especially in lower half of the body, abdominal fullness and distension,dyspnea,he

1772 中国药理学通报 ChinesePharmacologicalBuletin 2017Dec;33(12) 乌 14 次 牡丹皮 13 次 白芍 12 次 菟丝子 12 次 苦杏仁 11 次 玄参 11 次 红参 10 次 半夏 10 次 白术 10 次等, 少于 5 次的忽略不计 于五味子

结直肠癌是美国第三大最常见癌症 年我国新发病例约 % 万 占全球总发病数的 &0 死亡 1 万 占全球总死亡数的 0 中国东部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相比全国其他地区更高 尤其浙江嘉善 嘉兴地区 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得结直肠癌成为浙江省肿瘤防治的重点癌种 高危 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 % 年生存率为 0 &0

展到解决胰岛素抵抗, 全面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近年来多个研究报道表明, 中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干预作用和临床治疗优势 传统中医方剂和现代中成药治疗糖尿病的经验丰富 临床和基础研究数据信息量巨大,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核心组方的发现和优化研究是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研究


9 年中学讨论群 : , 微信公众号 :med66_weisheng ( 三 ) 发散风热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 莉子 柴胡 升麻 葛根 淡豆豉的性 能 攻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及相似物功用异同点 五 清热 ( 一 ) 概述. 清热的性能特点 2. 清热的功效 3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107 页 1. 内痔 (2) 湿热下注 [ 方剂应用 ] 脏连丸 ( 茯苓 金银花 牛膝 车前子 此花地丁 ) 加减 1. 内痔 (2)

第 36 卷第 2 期 2017 年 4 月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6 No.2 Apr.2017 临床研究 基于中医个体化诊疗平台和无尺度网络的 2 型糖尿病中药性味

WORLDCHI NES EMEDI CI NE No v mb r Vo l No 中医证型为纲 基于关联算法 对凌昌全教授临 证处方中分布位居前列的中医辨证分型下的用 表 处方中阴虚血瘀型分布 支持度 前 位 药经验做进一步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以凌昌全教授在上海长海医院治 疗肿瘤患者所建

为贯彻落实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2015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国卫基层发〔2015〕67号)要求,进一步做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标题

2.医学信息学.FIT)

中药饮片与中药方剂编码规则 第2部分 中药方剂.doc

Microsoft Word ZW-新

祛暑剂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素问 热论 云 :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1. 暑热直入气分, 心神被扰 : 身热 面赤 心烦 小便 短赤 舌红脉数等 ; 2. 暑易伤津耗气 : 口渴寒多 体倦少气等 ; 3. 暑多夹湿 : 胸闷, 或身体困重 小便不利,

标题

Microsoft Word ZW

17. 白头翁 :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18. 威灵仙 : 祛风湿, 通经络, 消痰水, 治骨鲠 可用于风寒湿痹, 肢体拘挛, 瘫痪麻木, 痰饮积聚, 诸骨鲠喉 19. 防己 : 祛风湿, 止痛, 利水 可用于风湿痹痛, 尤以热痹为佳, 水肿, 腹水, 脚气浮肿, 小便不利 20. 桑寄生 : 祛

中公执业药师考试公众平台 :zgyaoshi 2019 执业药师考试 学霸笔记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zgyaoshi 中公执业药师考试公众平台 :zgyaoshi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第 29 卷第 2 期 2015 年 3 月 91 采用疏肝理气 清肝凉血之法 [7] ; 黄振翘主张将调肝之法贯穿于 ITP 治疗的始终, 即健脾补肾 补益气血 疏风化痰 祛瘀解毒 清热泻火各种治法无不配合调治肝木, 或疏肝 柔肝 养肝, 或泻肝 清肝, 从而协调脾胃化生气血,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答案 :3.E 4. 反佐药作用包括 A. 辅助君臣药之力 B. 防止病重邪甚拒药 C. 消除君臣药之毒 D. 监制君臣药之偏 E. 缓解君臣药之峻 答案 :4.B 5. 判定方中君药的重要依据是 A. 珍稀或贵重药物 B. 针对方证主要

The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middle-aged atrophic gastrit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Yin-pathogenic Fir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中西医结合助理实践技能51病种中医病症分型选方

(1) 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 是一类以高血糖 肥胖 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集簇存在为标志的临床综合征 可参考中医 肥胖 脾瘅 腹满 胸痹 眩晕 等病证进行治疗 [ 参照 ZYYXH/T 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代谢综合征 ] (2) 肥胖 (obesity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C. 辨病位的纲领 D. 辨病性的纲领 E. 辨标本的纲领 (11) 热证的形成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 阳邪致病 B. 阳气偏盛 C. 阳气亏虚 D. 阴液亏虚 E. 寒湿郁久 (12) 寒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述哪项 :( ) A. 经常畏冷 B. 不渴不饮 C. 恶心呕吐 D. 腹

2016 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线分数线 ( 执业医师综合笔 试满分为 600 分, 助理医师综合笔试满分为 300 分 ) 科目分数线科目分数线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360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180 中西医执业 / 助理医师考试科目为 : 1. 基础医学科目 : 中医基础理论 ( 含中医

(1) “肝火犯肺”是属于

1. 感冒 1.1 概念 : 感冒 时行感冒 虚体感冒的概念 1.2 病因病机 1.3 类证鉴别 : 与温病早期相鉴别 1.4 辨证论治 : 风寒证 风热证 暑湿证以及虚体感冒 ( 气虚感冒 阴虚感冒 ) 等各证型的症状 治法 方药 2. 咳嗽 2.1 概念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

¼××´ÏÙ¹¦ÄܼõÍËÖ¢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鱼腥草 败酱草 金荞麦 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 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清热解毒, 祛痰排脓, 散瘀止痛 肺痈 肠痈 肺痈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消痈, 利湿肠痈 5.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祛风湿, 通经络 祛风除

FJXBQ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7 年第 26 卷第 12 期 827 随着国家对 中医药法 的贯彻深入, 中医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 而居民自身保健意识的提高以及中医药健康知识的普及, 也使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中医中药治疗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中医院,2011 年东直门医院本部与东直门医院东区 (

头痛

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S HJ TCM N v V N 包括应用激素 免疫抑制剂 丙种球蛋白 及 脾 切 除 术 等 但存在不良反应大 价格昂贵 病情容易反复等问 题 近年来 中医药疗法在 I TP的治疗中显示出较好 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 有着巨大的临床研究价值 黄振翘 教授系上海市名中医

标题

B1 型题 1~2 题 A. 心火亢盛 B. 脾胃火盛 C. 肝胆火热 D. 肾水将涸 E. 肺热壅盛 1. 舌边生芒刺多为 答案 :1.C 2. 舌中生芒刺多为 答案 :2.B 3~4 题 A. 口气酸臭 B. 口气腥臭 C. 口气腐臭 D. 口气臭秽 E. 口气臊臭 3. 胃肠积滞, 口气多为

年 10 月第 33 卷第 10 期 2.2 专利中所选用中药功效及频率分析在入选的 484 篇专利中所用以治疗痛风的中药共计 313 味, 依据国家 十五 版高学敏主编的 中药学 中各论的分类原则, 共分为 19 大类 : 活血化瘀药 32 种, 出现比例为 17.10% ; 补

1. 掌握肺系病证的一般护理 第一章 2. 熟悉肺系病证的病因病机与常见证候 3. 了解肺的生理功能及病变特点 1. 肺的生理功能与病变特点的关系 2. 肺系病证的病因病机与常见证候 3. 肺系病证的一般护理 1. 掌握感冒的辨证施护 肺病病证 第一节感冒 2. 熟悉感冒的定义 辨证要点 护治原则

方证对应的方法与实践

(13) 二岁患儿于今年 6 月起病即发热, 烦渴, 但未见汗出, 反而尿多 此症延至 9 月 后不药而热退身安 应属 ( ) A. 阳证转阴证 B. 正虚邪恋 C. 邪去正亦虚 D. 小儿夏季热 E. 纯阳之体的反映 (14) 中午寒战, 午后即发热恶热, 汗出好转, 每日 1 次, 其病属 (

附件7

570 月经病是指月经的周期 经期或经量异常, 或伴随月经周期或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病症, 是妇科的常见病 多发病, 从古至今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叶天士为清代著名医家, 在妇科病方面有颇多建树, 对月经病的认识和治疗亦有独到见解 本文通过对 临证指南医案 未刻本叶氏医案 中关于月经病的医案进行数据

2224 WORLDCHINESEMEDICINE November2016,Vol.11,No.11 = 中药, 年限为 年, 共检索到 2364 篇文献 通过排除综述或理论探讨类文献及个案 验案报道, 没有明确的药物组成或仅提供部分药物组成等文献, 最终经筛选后实际进行分析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分析学重点学科 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小肠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2) 膀胱实热证的表现可有 :( ) A. 心悸怔忡, 胸闷气短 B. 畏寒肢冷 心痛 面色 白或面唇青紫 C. 二者均有 D. 二者均无 (3) 心气虚证可见 :( ) (4) 心阳虚证可见 :( ) 4.X 型题 (1) 下列哪些是心阴虚和心血虚的共同见

幻灯片 1

世界中医药 2016 年 11 月第 11 卷第 11 期 2457 食不佳等同于 纳差 ; 将失眠 不能寐 烦躁不眠 寐差 眠差 少寐多梦 夜寐不安和夜寐欠安等同于 夜寐不安, 其他类推,408 篇 气虚发热 医案症状频次如下 表 2 气虚发热 医案症状频次 症状 频次 症状 频次 纳差 258

方剂学72学时课 程 教 案.doc

04-中药研究(6期).FIT)

中医内科学

标题

1. 概述 产后病 : 产妇在产褥期内所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 产褥期 :6 周 产后 新产后 :1 周 小满月 : 弥月为期,1 个月 大满月 : 百日为度,3 个月 2

临床表现消化不良的主要症状包括餐后饱胀 早饱感 上腹痛 上腹烧灼感 询问病史时需了解 :1 消化不良症状及其程度和频度 ;2 症状的发生与进餐的关系, 有无夜间出现症状以及症状与体位 排便的关系 ;3 进食量有无改变, 有无体质量下降以及营养状况 ;4 患者的进食行为 心理状态以及是否影响生活质量

处方录入与核对 V 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分析 8 [4] 数据分析 V 讨论 2 结果 2.1 用药频次统计 基于关联规则的中风后遗症方

26 既能清暑热. 又能退虚热的药是 银柴胡 秦艽 地骨皮 青蒿 白薇 27 功能息风止痉, 用治破伤风的药物为 桑叶 菊花 升麻 葛根 蝉蜕 28 风热外感, 咽喉肿痛, 可选用 细辛 羌活 桂枝 白芷 荆芥 29 表虚有汗, 恶风发热当选用麻黄 桂枝 防风 紫苏 黄芪 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作用的药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 1 用药频次大于 10 次以上的药物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 频次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频次 甘草 69 前胡 17 陈皮 27 川芎 12 防风 53 麦门冬 17 紫苏 25 野菊花 12 连翘 52 芦根 16 桂枝 23 川贝母 11 薄荷 49 杏仁 16 黄芪 23 五味子 11 金银

19 年中医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题号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一站 (60 题全 ) 第一站 001 病案分析 : 1. 感冒 - 暑湿感冒 2. 肠痈 - 湿热证解析 :1 暑湿伤表证 主症 : 身热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 : 温下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 : 润下 麻子仁丸 济川煎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 : 逐水

目 录 第一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3 第二部分 中医诊断学... 7 第三部分 中药学 第四部分 方剂学 第五部分 中医内科学... 19

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 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 品名 规格 处方成分 功效和适应证 用法用量 禁忌 注意事项 生产批号 有效期等内容 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 中成药无需煎煮, 可直接使用, 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 且体积小, 有特定的包装, 存贮 携带方便

1. 肺虚证 补肺固卫 玉屏风散加减 2. 脾虚证 健脾化痰 六君子汤加减 3. 肾虚证 补肾纳气 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三 肺炎球菌肺炎 ( 咳嗽 喘证 肺炎喘嗽 ) 1. 邪犯肺卫证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2. 痰热壅肺证 清热化痰, 宽胸止咳 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 月第 卷第 期! " 证候者 适用于放疗 化疗 手术后白细胞减少 免疫功能低下 高脂血症 动脉硬化 病后体虚 贫血等的治疗 ) 养阴生血合剂 养阴清热 益气生血 本品为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时的辅助用药 有助于减轻患者白细胞下降 改善免疫功能 用于肿瘤放疗患者阴虚内热 气血不足证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桑菊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寒下 1.

第一章 : 解表剂银翘散 组成 : 金银花 9 克连翘 9 克桔梗 6 克薄荷 6 克竹叶 4 克甘草 5 克荆芥穗 5 克淡豆豉 5 克牛蒡子 9 克芦根 30 克 功效 :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 : 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发热无汗, 或有汗不畅, 微恶风寒, 头痛口渴, 咳嗽咽痛, 舌尖红, 苔

2015 Vol.17 No.9 2 结 果 总 述 Sunshine Sunshine 不 同 层 次 Sunshine { }={ - Sunshine } ( {} ) 2.

Microsoft Word ZW

开少合多则少尿浮肿 ; 或肝肾阴虚, 精血不能上承于目而致两目干涩 视物模糊 病变进展期脾肾阳虚, 水湿潴留, 泛溢肌肤, 则面足水肿, 甚则胸水 腹水 ; 阳虚不能温煦四末, 则畏寒肢冷 病变晚期肾体劳衰, 肾用失司, 浊毒内停, 五脏受损, 气血阴阳衰败 肾阳衰败, 水湿

第一章 八纲辨证

Clinical effect of YangXueShengBai syrup on leukopenia of tumor sufferers caused by chemotherapy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Master s Degree Cand

19 年中医医师讨论 : , 微信公众号 :yishi_med66, 客服电话 年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妇科学 大纲 第一单元绪论 要点 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主要著作及对中医妇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第二单元女性生殖器官 细目一 : 外生殖器 要点 : 1.

标题

世界中医药 2017 年 9 月第 12 卷第 9 期 2119 气虚重证 室壁瘤患者心功能不全, 直接影响心 脑 肾及其他脏气的供血, 表现为头晕, 消化不良, 肾脏供血不足, 甚者肾功能的减退, 也有反复肺部感染者等临床多种情况 灵枢 口问篇 :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7]

6 号题 6 月 17 日第一站 :1 哮病, 肺脾气虚, 六君子汤 2 痔疮湿热证, 脏连丸 1 哮病缓解期 - 肺脾气虚证主症 : 有哮喘反复发作史 气短声低, 自汗, 怕风, 常易感冒, 倦怠无力, 食少便溏, 或可有喉中时有轻度哮鸣, 痰多质稀色白, 舌质淡, 苔白, 细弱 证机概要 : 哮

C. 胃阴虚证 D. 风湿热痹 E. 跌打损伤 答案 B 5. 既能燥湿健脾, 又祛风湿的药是 A. 苍术 B. 厚朴 C. 白术 D. 砂仁 E. 防风 答案 A 6. 泽泻的功效是 A. 利水渗湿, 止痒 B. 利水渗湿, 杀虫 C. 利水渗湿, 泄热 D. 利水渗湿, 安神 E. 利水渗湿,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Transcription:

第八章补益剂 定义 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 具有补养人体气 血 阴 阳等作用, 治疗各种虚损病证的方剂, 统称补益剂 适用于 虚损病证 分类 补气剂 补血剂 气血双补剂 补阴剂 补阳剂 阴阳并补剂 气血阴阳并补剂 1

补益剂 治疗要点 少佐行气活血之品 1. 补气 + 补血 : 有形之血不能自生, 生于无形之气故也 2. 补阴 + 补阳 : 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 3. 直补虚脏 + 虚则补其母 : 培土生津 滋水荣木

补益剂 使用注意 1. 首先应注意辨别虚实真假 至虚之病, 反见盛势 ; 大实之病, 反有羸状 2. 其次, 因补益剂多为滋腻之品, 易碍胃气, 且须多服久服, 故在应用时须时时注意脾胃功能, 必要时宜酌加健脾和胃 消导化滞之品, 以资运化 3

补益剂 正方 附方 补气剂 5 6 补血剂 3 3 气血双补剂 2 2 补阴剂 6 5 补阳剂 2 3 阴阳并补剂 3 0 气血阴阳并补剂 2 1 23 20 4

第一节补气剂 适用于 : 脾肺气虚证 症见 : 倦怠乏力, 少气懒言, 语声低微, 动则气喘, 食少便溏, 面色萎白, 舌淡苔白, 脉虚弱等 常用药物 : 补气药, 如人参 黄芪 白术等 o 代表方 : 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汤 玉屏风散 生脉散等 5

补气 - 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 脾胃气虚证 功用 补气健脾 6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 四君子汤 补气 - 四君子汤 病机 : 脾胃气虚, 运化乏力 气短乏力, 脾胃虚弱, 气血语声低微, 生化不足面色萎白 纳谷减少胃主受纳, 脾主运化, 胃气虚弱 大便溏薄脾失健运, 湿从内生 舌质淡, 苔薄白, 脉虚缓 脾胃气虚之象 治法 : 益气健脾 君人参 9g 臣白术 9g 佐茯苓 9g 佐使 炙甘草 6g 甘温益气, 健补脾胃 既助人参补益脾胃之气, 更以其苦温之性, 健脾燥湿, 助脾运化 甘淡, 健脾渗湿 益气和中, 调和诸药 用法 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 (6g), 水一盏, 煎至七分, 通口服, 不拘时 ; 入盐少许, 白汤点亦得 7

配伍特点 补气 - 四君子汤 本方重在补益脾胃之虚, 兼以 苦燥淡渗以祛湿浊, 颇合脾欲缓 喜燥恶湿之性 8

辨证要点 补气 - 四君子汤 本方为补气之基础方 以气短乏力, 面色萎白, 食少便溏, 舌淡苔 白, 脉虚缓为辨证要点 9

附方 1 补气 - 异功散 异功散 小儿药证直诀 主治 脾胃气虚兼气滞证 症见胃脘闷滞, 不思饮食, 大便溏薄, 或呕吐 泄泻等 功用 益气健脾, 行气化滞 组成 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甘草各 6g 异功散为四君子汤加味而成, 有益气健脾之功 异功散中加陈皮, 功兼行气化滞, 适用于脾胃气虚兼 气滞证 用法 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 (6g), 水一盏, 生姜五片, 枣二个 10, 同煎至七分, 食前温服, 量多少与之

附方 2 ( 考 ) 补气 - 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 医学正传 主治 脾胃气虚兼痰湿证 食少便溏, 胸脘痞闷, 呕逆等 功用 益气健脾, 燥湿化痰 组成 人参茯苓陈皮甘草各 3g 白术 4.5g 半夏 4.5g 六君子汤为四君子汤加味而成, 有益气健脾之功 六君子汤配半夏 陈皮, 功兼和胃燥湿, 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痰湿证 用法 上细切, 作一服, 加大枣二枚, 生姜三片, 新汲水煎服 11

附方 3 ( 考 ) 补气 - 香砂六君子汤 香砂六君子汤 古今名医方论 主治 脾胃气虚, 痰阻气滞证 呕吐痞闷, 不思饮食, 脘腹胀痛, 消瘦倦怠, 或气虚肿满 功用 益气健脾, 行气化痰 组成 人参 3g 白术 6g 茯苓 6g 甘草 2g 陈皮 2.5g 半夏 3g 砂仁 2.5g 木香 2g 生姜 6g 香砂六君子汤为四君子汤加味而成, 有益气健脾之功 香砂六君子汤伍半夏 陈皮 木香 砂仁, 功在益气和 胃, 行气化痰, 适用于脾胃气虚, 痰阻气滞证 用法 水煎服 12

附方 4 补气 - 保元汤 保元汤 博爱心鉴 主治 虚损劳怯, 元气不足证 倦怠乏力, 少气畏寒 ; 以及小儿痘疮, 阳虚顶陷, 不能发起灌浆者 功用 益气温阳 组成 黄芪 9g 人参 3g 炙甘草 3g 肉桂 1.5g 生姜一片 ( 原书无用量, 今据 景岳全书 补 ) 保元汤为四君子汤加减而成, 有益气健脾之功 保元汤以补气药为主, 配伍少量肉桂以助阳, 功能益气温阳, 适用于小儿元气不足之证 用法 水煎, 不拘时服 13

鉴别 四君子汤和理中丸 四君子汤 理中丸 相同点 : 均用人参 白术 炙甘草补益脾胃之气 功用 : 补气健脾温中驱寒, 补气健脾 药物配伍 : 以人参配白术为主以干姜配人参为主 主治 : 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

补气 -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 脾虚夹湿证 功用 益气健脾, 渗湿止泻 15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 参苓白术散 病机 : 脾虚湿盛 饮食不化肠鸣泄泻 胸脘痞闷 气短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舌质淡, 苔白腻, 脉虚缓 脾虚失运 湿浊内停 湿阻气机 脾失健运, 气血生化不足, 肌肉四肢百骸失于濡养 脾虚湿盛 用法 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 (6g), 枣汤调下 小儿 量岁数加减服 治法 : 益气健脾, 渗湿止泻 君 人参 白术 茯苓各 15g 臣山药 15g 莲子肉 9g 白扁豆 12g 薏苡仁 9g 益气健脾渗湿 补脾益肺健脾涩肠 扁豆健脾化湿, 薏苡仁健脾渗湿, 均可资健脾止泻之力 佐 缩砂仁 6g 芳香醒脾, 行气和胃, 化 湿止泻 佐使 桔梗 6g 甘草 10g 大枣 3 枚 补气 - 参苓白术散 一者配砂仁调畅气机, 治胸脘痞闷 ; 二者开提肺气, 以通调水道 ; 三者以其为舟楫之药, 载药上行, 使全方兼有脾肺双补之功 补脾和中, 调和诸药 16

配伍特点 补气 - 参苓白术散 本方补脾与利湿并用, 而以补 脾为主, 祛湿止泻 ; 补脾与补肺 兼顾, 仍以补脾为主, 培土生金 古今医鉴 所载参苓白术散, 较本方多陈皮一味, 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者 17

辨证要点 补气 - 参苓白术散 本方为健脾渗湿止泻之常用方 以气短乏力, 肠鸣泄泻, 舌淡苔腻, 脉虚缓 为辨证要点 18

附方 补气 - 七味白术散 七味白术散 小儿药证直诀 主治 脾胃虚弱, 清阳不升证 呕吐泄泻, 频作不止, 烦渴欲饮 功用 健脾益气, 和胃生津 组成 人参 6g 茯苓炒白术各 12g 甘草 3g 藿香叶 12g 木香 6g 葛根 15g 用法 为粗末, 每服三钱 (6g), 水煎服 19

鉴别 参苓白术散和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四君子汤 相同点 : 均有参苓术草, 均有益气健脾之功 功用 : 补气健脾 + 祛湿止泻补气健脾 主治 : 脾虚夹湿证脾胃气虚证 且适于肺虚久咳 食少便溏 咳喘少气者

补气 -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功用 补中益气, 升阳举陷 主治 1. 脾胃气虚证 2. 气虚下陷证 3. 气虚发热证 21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 补中益气汤 病机 : 饮食劳倦, 损伤脾胃, 以致脾胃气虚 清阳下陷 饮食减少 少气懒言 大便稀薄 脱肛 子宫脱垂 久泻久痢 发热 其热不甚病程较长 脾胃气虚, 纳运乏力 脾虚清阳不升, 中气下陷 清阳下陷, 阴火上乘土位, 泛溢肌腠 非实火 自汗气虚腠理不固, 阴液外泄 治法 : 补中益气, 升阳举陷 君黄芪 18g 臣人参 9g 炙甘草 9g 佐白术 9g 佐使 当归 3g 陈皮 6g 升麻 6g 柴胡 6g 补气 - 补中益气汤 味甘微温, 入脾肺经, 补中气, 固表气, 升阳举陷 人参大补元气, 炙甘草补脾和中, 与黄芪合用, 大补一身之气 补气健脾, 助脾运化, 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补养营血, 使所补之气有所依附 理气和胃, 使诸药补而不滞 升阳举陷, 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 22 用法 上 ( 口父 ) 咀, 都作一服, 水二盏, 煎至一盏, 去滓, 食远, 稍热服

配伍特点 补气 - 补中益气汤 本方补气与升提并用, 使气虚者补之, 气陷者升之, 气虚发热者甘温益气而除之, 使元气内充, 清阳得升 诸药合用, 既补益中焦脾胃之气, 又升提下陷之气, 且全方皆为甘温之药而能治气虚发热证, 即所谓 甘温除大热 之法也 23

补气 - 补中益气汤 关于用本方治疗气虚发热的理论依据李东垣说 : 是热也, 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 乃肾间脾胃下流之湿气闷塞其下, 致阴火上冲, 作蒸蒸燥热 又说 :" 既脾胃虚衰, 元气不足, 而心火独盛 心火者, 阴火也, 起于下焦, 其系系于心, 心不主令, 相火代之 ; 相火, 下焦包络之火, 元气之贼也 火与元气不两立, 一胜则一负 "( 内外伤辨惑论 卷中) 可见这种发热在李东垣看来, 就是 " 阴火 " 24

补气 - 补中益气汤 其实质主要是脾胃元气虚馁, 升降失常, 清阳下陷, 脾湿下 流, 下焦阳气郁而生热上冲, 加之化源不足, 中焦取汁 不足以化赤生血, 则心血不足以养心而致心火独亢而出现的热象 治疗这种发热, 惟当以甘温之剂, 补其中, 升其阳, 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盖温能除大热, 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 今立补中益气汤 ( 内外伤辨惑论 ) 综上李氏创立 温能除大热 的理论, 对区别外感与内 伤发热的辨证 病机 治则 治法以及使用的宜忌等均 有阐发, 对深入理解本方意义和指导临床运用均有裨益 25

辨证要点 补气 - 补中益气汤 本方为体现 甘温除热 法, 治疗气虚发热证及脾虚气陷证之代表方 以中气虚弱, 或清阳下陷, 或慢性发热, 症见少气乏力 面色 ( 白光 ) 白 舌淡 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 26

补气 - 补中益气汤 使用注意 本方所治之气虚发热, 乃由中气既虚, 清阳下陷, 郁遏不运, 阴火上乘所为 故其热有病程较长, 或发有休时, 手心热甚于手背等特点, 且必兼见中气不足之证 此证应与外感及实火发热者详加辨析 27

附方 补气 - 升陷汤 升陷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主治 大气下陷证 气短不足以息, 或努力呼吸, 有似乎喘, 或气息将停, 危在顷刻, 脉沉迟微弱, 或叁伍不调 功用 益气升陷 组成 生黄芪 18g 知母 9g 柴胡 4.5g 桔梗 4.5g 升麻 3g 升陷汤与补中益气汤立意有相同之处, 即重用补脾益气药物, 配伍 举陷升提之品 升陷汤重用黄芪配伍升麻 柴胡以升阳举陷 ; 并以知母之凉润, 以 制黄芪之温 ; 桔梗载药上行, 用为向导, 主治胸中大气下陷之证 对脾肺虚极者, 可酌加人参以加强益气之力, 或更加山茱萸以收敛 气分之耗散 用法 水煎服 28

补气 - 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 究原方, 录自 医方类聚 功用 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 表虚自汗 29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 玉屏风散 补气 - 玉屏风散 病机 : 卫气虚弱, 不能固表 恶风 常自汗 面 ( 白光 ) 白, 舌质淡, 脉浮虚 卫气虚弱, 不得温分肉, 充肌肤, 则腠理空疏 卫气不固, 开合失司, 营阴不得内守而外泄 气虚 治法 : 益气固表止汗 君 臣 佐 黄芪 30g 甘温, 既能补中气以益肺气, 更善实卫气而固表止汗 白术 30g 益气健脾, 助黄芪补气固表之力 防风 15g 走表而祛风邪, 黄芪得防风而功愈大 用法 上口父咀, 每服三钱 (9g), 水一盏半, 加大枣一枚, 煎至 七分, 去滓, 食后热服 30

补气 - 玉屏风散 三药相伍, 固表气, 实肌腠, 兼疏风邪, 补中寓散, 散不伤正, 补不留邪, 共奏固表止汗之功 方名玉屏风者, 谓其功用似御风之屏障, 有贵重如玉之意 31

配伍特点 补气 - 玉屏风散 本方以益气固表为主, 佐入祛 风散邪之品, 补中兼疏, 散中寓收, 相反相成 32

辨证要点 补气 - 玉屏风散 本方为治疗表虚自汗之常用方 以汗出恶风, 面色 ( 白光 ) 白, 舌淡脉虚为 辨证要点 33

鉴别 玉屏风散和桂枝汤 玉屏风散 桂枝汤 相同点 : 均治表虚自汗 自汗病机 : 卫气虚弱, 腠理不固外感风寒, 营卫不和 - 表虚 主证 : 汗出恶风汗出恶风 兼证 : 面色 ( 白光 ) 白, 舌淡苔薄白, 脉浮虚等正气虚乏之象 发热 鼻鸣 身痛等外感表证

补气 - 生脉散 生脉散 医学启源 功用 益气生津, 敛阴止汗 主治 1. 温热 暑热伤气耗阴证 2. 久咳伤肺, 气阴两虚证 35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 生脉散 补气 - 生脉散 病机 : 温热 暑热之邪, 耗气伤津, 或久咳伤肺, 气阴两虚 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自汗出 咽干口渴舌干少苔干咳少痰 脉虚而兼数, 或虚而兼细 感受暑热, 或温热病后期, 伤气所致 或久咳伤肺 感受暑热, 或温热病后期, 或咳久, 耗津所致 气阴两伤 治法 : 益气生津, 敛阴止汗 君人参 9g 臣麦冬 9g 佐五味子 6g 大补元气, 并能生津止渴 甘寒养阴, 清热生津, 润肺止咳 酸收, 配人参补固正气, 伍麦冬收敛阴津 用法 长流水煎, 不拘时 服 36

补气 - 生脉散 三药相合, 一补一润一敛, 共成益气养阴 生津止渴 敛阴止汗之功 方名 生脉 者, 乃补其正气以鼓动血脉, 滋其阴津以充养血脉, 使气阴两伤, 脉气虚弱者得以复生 医方集解 : 人有将死脉绝者, 服此能复生之, 其功甚大 至于久咳肺伤, 气阴两伤证, 则取本方补益肺气, 滋润肺阴, 并能敛肺止咳, 故可一并治之 37

配伍特点 补气 - 生脉散 本方气阴同治, 补敛合法, 使 元气充, 阴津复, 而脉来得生 38

辨证要点 补气 - 生脉散 本方为益气养阴生脉之代表方 以气短, 乏力, 咽干, 舌干红, 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方中人参为补气之要药, 气虚重证必用之 ; 若阴虚有热者, 宜用西洋参代之 39

第二节补血剂 适用于 : 血虚证 症见 : 面色无华, 头目眩晕, 唇爪不荣, 心悸, 失眠, 舌质淡, 脉细 ; 或妇女月经不调, 量少色淡, 或经闭不行等 常用药物 : 补血药, 如熟地 当归 白芍 阿胶 龙眼肉等 o 代表方 : 四物汤 当归补血汤 归脾汤等 40

补血 - 四物汤 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功用 补血和血 主治 营血虚滞证 41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 四物汤 病机 : 营血亏虚, 血行不畅, 冲任虚损 眩晕 心悸失眠面色唇甲无华 色淡无华 月经不调 ( 月经量少 色淡 或前或后 ), 或经闭不行 脐腹疼痛 营血亏虚, 头目失荣 心主血藏神其华在面, 肝藏血藏魂其华在爪, 心肝血虚 营血亏虚, 面部 唇舌 爪甲等失于濡养 冲为血海, 任主胞胎, 营血不足, 冲任失司 营血既虚, 运行不畅 治法 : 补血和血 君熟地黄 15g 臣当归 9g 佐白芍 9g 川芎 6g 补血 - 四物汤 甘温滋腻, 善能滋补营血 辛温, 主入血分, 力能补血, 又补中有行 和血 酸寒, 养血敛阴, 柔肝和营 辛温走窜, 活血行气, 祛瘀止痛. 配于滋补药中可使补而不滞 用法 上为粗末 每服三钱 (15g), 水一盏半, 煎至八分, 去渣, 空心热服 42

补血 - 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以本方治外伤瘀血作痛,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用于妇人诸疾 是方以熟地厚润滋腻之性为生营阴之 基, 伍当归和血入心则 变化而赤是谓血, 又取白芍酸敛入肝而使所生之血藏于肝, 更借川芎辛行之长而使营血畅于周身 此虽属 线性 取类之描绘, 确可品悟前人精妙配伍之神韵, 遂后世皆谓本方乃补血调血之基础方 43

配伍特点 补血 - 四物汤 本方熟地 白芍阴柔补血之品 ( 血中血药 ) 与辛甘之当归 川芎 ( 血中气药 ) 相配, 动静相宜, 重在滋补营血, 且补中寓行, 使补血而不滞血, 行血而不伤血 44

辨证要点 补血 - 四物汤 本方原治外伤瘀血作痛, 后用治妇人诸疾, 今多作补血调血之基础方 以头晕心悸, 面色 唇甲无华, 舌淡, 脉细为辨证要点 45

加减变化 补血 - 四物汤 原方四药各用等分, 意在补血调血并行 ; 重用熟地, 增强滋补营血之功 ; 少用川芎, 取其活血化瘀, 意在补而不滞 ; 如血热改熟地为生地, 以清热凉血, 且重用为君 ; 血瘀易白芍为赤芍, 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功等 四物汤是血分病的基础方剂, 关键在于用药与药量 的配伍变化 46

附方 1 胶艾汤 ( 又名芎归胶艾汤 金匮要略 ) 主治 妇人冲任虚损, 血虚有寒证 崩漏下血, 月经过多, 淋漓不止, 产后或流产损伤冲任, 下血不绝 ; 或妊娠胞阻, 胎漏下血, 腹中疼痛 功用 养血止血, 调经安胎 补血 - 胶艾汤 组成 川芎 6g 阿胶 6g 甘草 6g 艾叶 9g 当归 9g 芍药 12g 干地黄 15g 胶艾汤较四物汤多阿胶 艾叶 甘草, 侧重于养血止血, 兼以调经安胎, 是标本兼顾之方, 故既可用于冲任虚损, 血虚有寒的月经过多 产后下血不止, 又可用治妊娠胎漏下血 用法 以水五升, 清酒三升, 合煮, 取三升, 去滓, 内胶令消尽, 温服一升, 日三服 不瘥更作 47

附方 2 补血 - 圣愈汤 圣愈汤 医宗金鉴 主治 气血虚弱 月经先期而至, 量多色淡, 四肢乏力, 体倦神衰 功用 补气养血 组成 熟地 20g 白芍 15g 川芎 8g 人参 15g 炙黄芪 18g 当归 l5g 圣愈汤在组成中含有四物汤 圣愈汤加用参 芪以补气养血, 故适用于气血两虚的月经先期量多 用法 水煎服 48

附方 3 ( 考 ) 补血 - 桃红四物汤 桃红四物汤 ( 原名 加味四物汤 医垒元戎, 录自 玉机微义 ) 主治 血虚兼血瘀证 妇女经期超前, 血多有块, 色紫稠粘, 腹痛 功用 养血活血 组成 熟地 12g 当归 9g 白芍 9g 川芎 6g 桃仁 9g 红花 6g 桃红四物汤在组成中含有四物汤 桃红四物汤多桃仁 红花, 因此偏重于活血化瘀, 适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 痛经 用法 水煎服 49

补血 -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汤 内外伤辨惑论 功用 补气生血 主治 血虚发热证 50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 当归补血汤 补血 - 当归补血汤 病机 : 劳倦内伤, 血虚气弱, 阳气浮越 肌热面赤 脉来洪大, 但按之虚软无力 劳倦内伤, 血虚气弱, 阴不维阳, 阳气浮越 烦渴欲饮血虚气弱, 阴津不足, 因气不化津 治法 : 补气生血 君黄芪 3Og 臣当归 6g 大补脾肺之气, 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养血和营 用法 上 ( 口父 ) 咀, 以水二盏, 煎至一盏, 去滓, 温 服, 空心食前 51

补血 - 当归补血汤 方中重用黄芪, 其用量五倍于当归 : ( 一 ) 本方虽谓血虚, 而以虚阳浮越之发热为急, 故宜重力挽其浮越阳气, 所谓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 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之理 ( 二 ) 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 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 以资化源, 使气旺血生 52

配伍特点 补血 - 当归补血汤 本方重用补气, 少伍养血, 意在补 气以生血 至于妇人经期 产后发热头痛, 属血虚发热者, 用此方益 气补血, 其证自解 疮疡溃后, 久不愈合者, 亦为气血不足, 用本方补养气血, 托疮生肌, 疮自收口愈合 53

辨证要点 补血 - 当归补血汤 本方为体现补气生血法, 治疗血虚发热证之代表方 以肌热面红, 渴喜热饮, 脉大而虚为辨证要点 54

鉴别 当归补血汤和白虎汤 当归补血汤 惟脉不长实有辨耳, 误服白虎汤必死 - 内外伤辨惑论 白虎汤 相同点 : 均可见发热 ( 当归补血汤 ) 血虚发热, 证象白虎 病性 : 虚热证实热证 主证 : 身热面赤身热面赤 兼证 : 无汗出而不恶热 脉洪大而按之无力 口渴而喜热饮 汗大出而恶热脉洪大有力大渴而喜冷饮

鉴别 当归补血汤和补中益气汤 当归补血汤 补中益气汤 相同点 : 均治虚热 病机 : 血虚气无所依 虚阳浮越 中气下陷 阴火上乘 主治 : 血虚发热气虚发热 证见 : 身热口渴, 脉虚大无力 身热口渴, 脉虚大无力恶寒 面白 自汗, 且气短乏力为甚

补血 - 归脾汤 归脾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 功用 益气补血, 健脾养心 主治 1. 心脾气血两虚证 2. 脾不统血证 57

命名 : 本方证因思虑过度, 劳伤心脾 而致气血两虚, 不能统摄血液, 其 治不论益气 生血 统血 摄血, 终归于脾, 故名归脾汤 58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 归脾汤 病机 : 思虑过度, 劳伤心脾 心悸怔忡, 健忘失眠 气短乏力, 面色萎黄, 舌质淡脉弱 诸出血症 心主血而藏神, 脾主思而藏意, 心脾气血两虚 脾虚则化源不足, 气血衰少 脾虚不能统血 治法 : 益气补血, 健脾养心 君黄芪 18g 龙眼肉 18g 臣人参 9g 白术 18g 当归 3g 酸枣仁 18g 佐茯神 18g 远志 3g 木香 9g 佐使 炙甘草 6g 使生姜 5 片大枣 1 枚 甘温, 补脾益气甘平, 补脾气, 养心血 补脾益气之功益助补血养心宁心安神 养心安神宁神益智理气醒脾 补益心脾之气调和诸药 调和脾胃, 以资化源 用法 上 ( 口父 ) 咀, 每服四钱 (12g), 水一盏半, 加生姜五片, 枣子一枚, 煎至七分, 去滓温服, 不拘时候 补血 - 归脾汤 59

补血 - 归脾汤 本方原载于宋朝严用和 济生方, 但无当归 远志 至明朝薛己在 内科摘要 中补入此二药, 沿用至今 其适应范围随后世医家临证实践而不断扩充 济生方 原治思虑过度, 劳伤心脾, 健忘怔忪之证 60

补血 - 归脾汤 元 危亦林在 世医得效方 中增加治疗脾不统血之吐 下血证 明 薛己在 内科摘要 中增补治疗惊悸 盗汗 嗜卧食少 月经不调 赤白带下等 至清 医宗金鉴 则又增虚劳烦热, 时时恍惚 经断复来, 痘色灰白陷下等 61

配伍特点 补血 - 归脾汤 本方心脾同治, 以补脾为主, 使脾 旺则气血生化有权 ; 气血双补, 以补气 为重, 使气旺而益于生血 62

辨证要点 补血 - 归脾汤 本方为补益心脾之常用方 以气短乏力, 心悸失眠, 便血或崩漏, 舌淡, 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临证加减 若崩漏下血偏寒者, 加炮姜炭 艾叶炭以温经止血 ; 偏寒者, 加生地炭 地榆炭以凉血止血 63

鉴别 归脾汤和补中益气汤 归脾汤 补中益气汤 相同点 :1 均有补脾益气之功 ;2 均用参芪术草 配伍 : 养心安神之品升阳举陷之品 意在 : 补养心脾 益气生血 重在补气 且能升阳 主治 : 心脾气血两虚之神志不宁及脾不统血之失血证 脾胃气虚 中气下陷及气虚发热等证

第三节气血双补剂 适用于 : 气血两虚证 症见 : 面白无华, 头晕目眩, 心悸怔忡, 食少倦怠, 少气懒言, 舌淡, 脉虚细等 常用药物 : 补气药 + 补血药 o 代表方 : 八珍汤等 65

气血双补 - 八珍汤 八珍汤 正体类要 功用 益气补血 主治 气血两虚证 66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 八珍汤 病机 : 久病失治 或病后失调 或失血过多而致气血两虚 面色萎白或无华 头目眩晕 气短懒言 倦怠乏力 食欲减少 心悸怔仲 舌质淡 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气血两亏, 不能上荣于头面 肺脾气虚 血不养心 气血虚弱 治法 : 益气补血 君人参 10g 熟地 10g 臣白术 10g 当归 10g 佐茯苓 10g 白芍 10g 佐使 川芎 10g 炙甘草 5g 生姜大枣 用法 加生姜三片, 大枣五枚, 水煎服 大补元气, 补气生血补血滋阴 补气补脾补血和血 健脾养心养血敛阴 活血行气, 使补而不滞 益气和中 气血双补 - 八珍汤 调和脾胃, 以助气血生化 67

配伍特点 气血双补 - 八珍汤 本方以益气之四君子汤与补血之 四物汤合方, 气血双补 68

辨证要点 气血双补 - 八珍汤 本方为治疗气血两虚之基础方 以气短乏力, 头晕心悸, 舌淡, 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临证加减 临证时, 当视气血虚损程度, 相应调配君药与用量 : 若气虚偏重者, 加大人参 白术用量以之为君药, 或酌加黄芪以增补气之功 ; 若血虚偏重者, 加大熟地用量以之为君药, 或加阿胶以增补血 之功 69

附方 气血双补 - 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 气血不足 饮食减少, 久病体虚, 脚膝无力, 面色萎黄, 精神倦怠, 以及疮疡不敛, 妇女崩漏 功用 温补气血 组成 人参 6g 肉桂 3g 川芎 6g 地黄 12g 茯苓 9g 白术 9g 炙甘草 3g 黄芪 12g 当归 9g 白芍药 9g 十全大补汤由八珍汤加减而成, 具益气补血作用而主治气血两虚之证 十全大补汤较之八珍汤多芪 桂, 增强补气温阳之力, 使阳生阴长, 治疗气血俱虚而偏寒者 用法 上一十味, 锉为粗末, 每服二大钱 (9g), 水一盏, 生姜三片 枣 子二个, 同煎至七分, 不拘时候温服 70

气血双补 - 泰山磐石散 泰山磐石散 古今医统大全 功用 益气健脾, 养血安胎 主治 堕胎 滑胎 71

证治机理 组成 方解 - 泰山磐石散 病机 : 气血两虚弱, 肝肾不足 屡有滑胎 堕胎 面色萎白 倦怠乏力 不思饮食 气虚不能固胎, 血虚不能养胎, 肾虚则胎失固护 气虚之象 脉滑而无力气血已虚 治法 : 益气健脾, 养血安胎 补气 补血 人参 3g 白术 2g 炙甘草 2g 黄芪 3g 熟地 3g 当归 3g 白芍 2g 川芎 2g 川续断 3g 黄芩 3g 四君子去茯苓加黄芪, 增强补气健脾之功, 且其升举之性, 举胎防堕 四物汤养肝血滋养胎元补肝肾调血脉 清热安胎 砂仁 2g 芳香醒脾, 理气和胃, 安胎 糯米 2g 气血双补 - 泰山磐石散 补养脾胃而益胎元 用法 上用水一盅半, 煎七分, 食远服 但觉有孕, 三五日 常用一服, 四月之后方无虑也 72

配伍特点 气血双补 - 泰山磐石散 本方取八珍汤以益气补血, 更伍 用多味安胎之品, 而成颐养胎元之专 剂 73

辨证要点 气血双补 - 泰山磐石散 本方为补虚安胎之常用方 以体倦乏力, 腰酸腹坠, 胎动不安, 脉滑而无力为 辨证要点 临证加减 临证时, 应视气 血 肝 肾虚损之轻重, 调剂药量 : 若气虚明显者, 重用人参 黄芪以益气 ; 若血虚重者, 多用熟地以养血 74

附方 气血双补 保产无忧散 保产无忧散 傅青主女科 主治 妊娠胎动 腰疼腹痛, 势欲小产, 或临产时, 交骨不开, 横生逆下, 或子死腹中 功用 益气养血, 理气安胎, 顺产 组成 当归 5g 炒黑芥穗 2.5g 川芎 5g 艾叶 2g 面炒枳壳 2g 炙黄芪 2.5g 菟丝子 5g 厚朴 2g 羌活 1.5g 川贝母 3g 白芍 4g 甘草 1.5g 姜三片 本方与泰山磐石散均能安胎, 治疗堕胎 后者补气养血之力强, 主治屡有堕胎 滑胎者 ; 本方补气血之力较逊, 但有理气顺产之功, 主治难产, 有未产能安, 临产能催之用 用法 水煎温服 保胎, 每月三五服 ; 临产热服, 催生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