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Similar documents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Microsoft Word doc

6-1-1極限的概念

2.報考人數暨錄取或及格率按類科分_1試

Microsoft Word - ch07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27 中 國 海 洋 大 學 山 東 52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8 南 京 理 工 大 學 江 蘇 53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9 西 南 交 通 大 學 四 川 55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台中市29個行政區至中山醫學大學附設文心院區之交通路線規劃

333 宜 蘭 縣 蘇 澳 針 具 回 收 桶 衛 生 局 / 所 蘇 澳 衛 生 所 薛 佳 鳳 宜 蘭 縣 蘇 澳 志 成 路 六 十 號 334 宜 蘭 縣 蘇 澳 針 具 回 收 桶 藥 局 宏 一 藥 局 賴 美 雲 宜 蘭 縣 蘇 澳 中 山

100 學 年 度 科 技 校 院 四 年 制 及 專 科 學 校 二 年 制 日 間 部 聯 合 登 記 分 發 入 學 各 校 系 科 組 學 程 總 成 績 統 計 表 ( 一 般 生 ) 類 別 代 碼 學 校 名 稱 系 科 組 學 程 名 稱 01 機 械 066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章節

16

前 言 民 主 黨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untitled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實德證券網上交易系統示範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T????????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盒 )... 5 參 題 目 3: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晶 鑽 XO 醬 禮 盒 ).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1. 主 工 具 列 的 視 窗 搜 尋 器 直 接 輸 入 點 擊 主 選 單 證 券 專 區 下 單 特 殊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畫 面 說 明 1. 下 單 區 2. 個 股 行 情 資 訊 與

Microsoft Word - 稱謂表-v4.doc

四 修 正 幼 兒 園 師 資 類 科 應 修 學 分 數 為 四 十 八 學 分, 並 明 定 學 分 數 抵 免 之 相 關 規 定 及 規 範 修 習 幼 兒 園 教 育 專 業 課 程 之 最 低 年 限 ( 修 正 條 文 第 五 條 ) 五 發 給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X 桃 園 市 立 建 國 國 民 中 學 X 桃 園 市 立 中 興 國 民 中 學 X 桃 園 市 立 慈 文 國 民 中 學 X 桃 園 市 立 福 豐 國 民 中 學 X 桃 園 市 立

高 雄 市 政 府 頒 發 台 塑 公 司 儲 運 處 海 汙 防 治 優 良 感 謝 狀 #29 #30 李 永 得 副 市 長 ( 中 ) 與 海 洋 局 孫 志 鵬 局 長 ( 左 一 ) 在 6 月 12 日 於 市 政 會 議 上 頒 發 感 謝 狀 給 海 洋 團 隊 成 員, 本 公

「家加關愛在長青」計劃完成表現及評估報告

2 2.1 A H ir@abchina.com 2

簽 呈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103學年度宜蘭縣國民中學學區劃分一覽表

printing.indd

目 錄 項 目 內 容 頁 數 1 手 機 要 求 3 2 登 記 程 序 3 3 登 入 程 序 4 4 輸 入 買 賣 指 示 6 5 更 改 指 示 14 6 取 消 指 示 18 7 查 詢 股 票 結 存 21 8 查 詢 買 賣 指 示 23 9 更 改 密 碼 查 詢 股

ART_RAE16_ticket_cn_p.1

02 動 機 2052 中 華 醫 事 科 技 大 學 環 境 與 安 全 衛 生 工 程 系 動 機 2029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資 訊 工 程 系 動 機 2094 德 霖 技 術 學 院 機

HSBC Holdings plc Interim Report Chinese

前 項 第 三 款 所 定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驗 證 基 準, 如 附 件 一 第 七 條 驗 證 機 構 受 理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之 驗 證, 應 辦 理 書 面 審 查 實 地 查 驗 產 品 檢 驗 及 驗 證 決 定 之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30332EAAFEA5F3A440A142A447A142A454A142A57CA147BEC7A5CDB14DB77EC3D2B7D3BEC7B2DFA661B9CF2E786C73>

桃園市104年國民中學新進教師甄選各校複試方式及需求表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f o r u m 各 級 學 校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制 度 沿 革 之 回 顧 江 海 泉 臺 中 市 立 梧 棲 國 民 中 學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調 查 背 景 去 年 年 尾 奶 粉 供 應 緊 張 有 零 售 商 大 幅 抬 價 的 報 導 和 投 訴 在 每 兩 個 月 進 行 的 定 期 嬰 幼 兒 奶 粉 價 格 調 查 以 外, 在 農 曆 新 年 前 後, 特 別 加 強 奶 粉 供 應 和 價 格 的 調 查 工 作 2

長跨距暨挑高建築特殊結構系統之調查分析


Layout 1

105年7月14日糖尿病研討會簡章-衛生局版_docx

2016年中國語文科試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樣本試卷示例及說明

( ) 1 5 ( ) ( ) ( )


<BDC4B0F3A657B3E62DA4BDA769>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1] [2]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中 國 大 陸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之 初 探 專 題 研 究 壹 前 言 貳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理 論 與 文 獻 檢 閱 1 首 都 經 濟 貿 易 大 學 學 報 (

BOT_BS_audited_96

期交所規則、規例及程序

包 裝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營 養 標 示 應 遵 行 事 項 一 本 規 定 依 食 品 安 全 衛 生 管 理 法 第 二 十 二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二 本 規 定 所 稱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指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Apr (chi)_Traditional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4D F736F F 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BSP 烤箱 - 封面-2

0040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機 械 工 程 學 系 國 文 x1.00 英 文 x1.00 數 學 甲 x1.00 物 理 x1.00 化 學 x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化 學 工 程 學 系 國 文 x1.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名 師 峻 堯 老 師 地 理 考 科 壹 前 言 ( 筆 者 對 於 指 定 考 科 的 界 定 ) ~

10302 一 銀 台 北 證 券 經 紀 商 台 北 市 八 德 路 一 段 34 號 提 一 銀 台 北 證 券 經 紀 商 台 北 市 八 德 路 一 段 34 號 提 一 銀 台 北 證 券 經 紀 商 台 北 市 八 德 路 一 段 34 號 提 補 忠

及 國 民 中 小 學 組 織 規 程 之 規 定 辦 理, 其 班 級 數 之 計 算 依 實 際 班 級 數 ( 幼 教 班 除 外 ) 四 捨 五 入 計 算 : 1. 十 二 班 以 下 者 : 得 置 教 師 兼 教 導 總 務 主 任, 教 師 兼 教 務 訓 育 組 長 各 一 人 2

及 業 務 人 員 所 推 介 銷 售 之 基 金, 容 或 與 台 端 個 人 投 資 組 合 之 利 益 不 相 一 致, 請 台 端 依 個 人 投 資 目 標 及 基 金 風 險 屬 性, 慎 選 投 資 標 的 註 : 台 新 投 信 系 列 基 金 之 明 細 表 台 新 主 流 台 新

xls

8,530 1,056 52% % % % % 1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 ,072 24,043 21,950 24,684 17,

Microsoft Word - 附件.docx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Appendix2

0042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工 程 科 學 及 海 洋 工 程 學 系 國 文 x1.00 英 文 x1.00 數 學 甲 x1.00 物 理 x1.00 化 學 x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材 料 科 學

Microsoft Word - 附件_table

教 師 相 關 ( 升 等, 依 業 務 需 002 交 通 管 科 評 鑑, 評 量, 徵,C031, 聘, 各 項 考 試 委 C051,C054, 員, 通 訊 錄 等 ),C057, C058,C063 各 項 會 議 紀 錄 依 業 務 需 C001,, 002,130 交 通 管 科 (

untitled

sle cover 1

02_.PDF

【100年諮商輔導所應考科目】

Microsoft Word - 附表二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CHRISTIAN ALLIANCE CHENG WING GEE COLLEGE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全球資訊網-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財 訊 雙 週 刊 2012 年 8 月 30 日 81 把 非 主 流 變 主 流 將 推 向 舞 辦 楚 並 因 此 功 將 推 向 請 要 複 製 這 樣 經 驗 當 年 讓 舞 上 引 起 注 目 生 1942 年 現 職 珠 寶 牌 Chi ha paura... 共 同 辦 人 暨 總

托 兒 所 及 幼 稚 園 改 制 幼 兒 園 辦 法 條 文 說 明 第 一 條 本 辦 法 依 幼 兒 教 育 及 照 顧 法 ( 以 下 簡 稱 本 法 ) 第 五 十 五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第 二 條 本 法 施 行 前 之 公 立 托 兒 所 幼 稚 園 或 經 政 府

文 ( 一 ) 閱 讀 理 解 英 語 數 學 社 會 自 然 及 國 文 ( 二 ) 語 文 表 達 等 各 科 此 外 嘉 義 區 則 另 外 單 獨 辦 理 測 驗 五 專 亦 有 辦 理 特 色 招 生 考 試 分 發 入 學, 與 高 中 高 職 分 開 辦 理, 但 成 績 同 樣 採

PowerPoint 簡報

屋 稅 的 稅 基 係 房 屋 現 值 ( 房 屋 稅 條 例 第 5 條 參 照 ), 房 屋 現 值 之 計 算, 則 係 依 房 屋 標 準 價 格 的 相 關 事 項 定 期 評 定 之 ( 房 屋 稅 條 例 第 11 條 參 照 ) 至 於 評 定 房 屋 標 準 價 格 的 相 關 事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傳 真 : 網 址 : 報 告 主 筆 : 李 略 博 士 數 據 錄

連江縣政府所屬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實施要點(草案)

類 別 三 方 法 四 材 法 與 實 習 原 理 必 修 2 2 發 展 與 設 計 必 修 2 2 習 評 量 必 修 2 2 輔 導 原 理 與 實 務 2 2 班 級 經 營 必 修 2 2 媒 體 與 運 用 2 2 實 習 必 修 2 2 國 民 小 語 文 材 法 國 民 小 國 語

一、 資格條件:

目 錄 壹 前 言 1 貳 人 口 分 布 2 一 人 口 成 長 趨 勢 2 ( 一 ) 人 口 數 2 ( 二 ) 人 口 數 增 加 率 2 二 性 比 例 3 三 戶 量 4 參 人 口 結 構 5 一 人 口 結 構 年 齡 三 段 組 5 二 人 口 結 構 年 齡 三 段 組 性 別

國 立 臺 北 商 業 技 術 學 院

Transcription:

第 一 章 緒 論 宗 教 之 於 人 類 有 許 多 重 要 的 功 能 : 一 為 生 存 的 功 能 --- 宗 教 信 仰 能 撫 慰 人 類 在 與 自 然 奮 鬥 以 求 生 存 的 過 程 中, 所 產 生 的 挫 折 及 憂 慮 心 理 ; 二 為 整 合 的 功 能 --- 宗 教 信 仰 在 人 類 社 會 中 具 備 最 有 效 的 組 合 力 量, 對 個 人 而 言, 可 以 促 成 人 格 的 完 整, 對 社 會 而 言, 可 以 發 揮 整 合 群 體, 鞏 固 社 會 規 範 的 作 用 ; 三 為 認 知 的 功 能 --- 宗 教 建 構 了 一 套 世 界 觀 與 宇 宙 觀 ( 對 世 界 人 在 世 界 中 的 地 位 以 及 人 的 本 質 等 的 解 釋 ), 這 種 世 界 觀 體 現 在 信 教 者 的 行 為 和 關 係 中, 體 現 在 宗 教 組 織 的 結 構 中 人 類 藉 由 信 仰 宗 教 而 接 受 了 這 套 對 人 類 與 世 界 的 解 釋 和 定 義, 也 藉 此 穩 定 社 會 秩 序 與 建 立 行 為 規 範 因 此 無 論 中 外, 初 民 社 會 或 歷 史 悠 久 的 文 明 社 會, 宗 教 均 是 影 響 人 類 生 活 型 態 的 重 要 因 素 台 灣 漢 民 族 的 宗 教 信 仰 大 多 是 明 末 清 初 時, 閩 粵 人 士 由 中 國 大 陸 所 移 入, 主 要 為 一 般 性 鬼 神 崇 拜 與 祖 先 崇 拜, 源 流 雖 然 與 儒 釋 道 三 教 有 關, 但 不 完 全 具 備 明 確 的 組 織 要 素, 亦 無 明 確 的 教 典 教 義, 不 同 於 制 度 化 的 宗 教 ; 1 其 特 色 為 與 社 群 結 合, 融 入 一 般 大 眾 之 日 常 生 活 與 歲 時 祭 儀, 主 要 發 揮 滿 足 人 們 祈 福 避 禍 解 決 社 會 生 活 問 題 的 世 俗 功 能 特 質, 因 此 有 人 類 學 者 將 之 稱 為 民 俗 宗 教 2 而 普 及 於 台 灣 各 地 的 寺 廟 則 是 民 俗 宗 教 具 體 的 象 徵, 代 表 整 體 宗 教 活 動 1 2 研 究 宗 教 的 學 者 大 致 上 將 宗 教 區 分 為 制 度 化 的 宗 教 與 普 化 的 宗 教 前 者 具 備 完 整 的 教 義 神 學 儀 式 層 層 的 宗 教 行 政 系 統, 以 及 有 計 畫 的 傳 教 事 業, 如 基 督 教 佛 教 伊 斯 蘭 教 等 後 者 源 自 於 初 民 社 會, 對 自 然 界 神 靈 加 以 崇 拜, 無 獨 立 的 教 會 組 織 也 不 依 據 教 典, 與 社 群 密 切 結 合, 普 及 於 漢 民 族 的 民 間 信 仰 則 屬 於 此 日 本 人 類 學 者 渡 邊 欣 雄, 研 究 漢 族 的 宗 教 信 仰, 提 出 民 俗 宗 教 的 概 念, 認 為 此 宗 教 的 目 的 並 非 基 於 教 規 和 教 義, 乃 是 沿 著 人 們 的 生 活 脈 絡 來 編 成, 並 被 利 用 於 生 活 之 中, 它 構 成 了 人 們 的 慣 例 行 為 和 生 活 信 條, 沒 有 教 理 教 典 和 教 義 的 規 定 渡 邊 欣 雄, 漢 族 的 民 俗 宗 教, 台 北 : 地 景,2000, 頁 3~6 1

與 現 象, 通 常 處 於 社 群 活 動 的 中 心 位 置, 與 社 會 政 治 文 化 生 活 息 息 相 關 ; 同 時 在 台 灣 的 社 會 發 展 歷 程 中, 往 往 與 地 方 的 墾 殖 與 開 發 密 切 結 合 一 座 寺 廟 由 興 建 修 繕 與 擴 展, 代 表 著 當 地 聚 落 的 形 成 發 展 與 繁 榮, 而 地 方 人 士 寺 廟 與 地 方 政 治 也 相 互 結 合, 構 成 一 種 文 化 權 力 網 路, 3 隨 著 時 空 的 流 轉, 反 映 了 當 地 社 會 經 濟 政 治 文 化 社 群 等 的 變 遷 興 衰, 因 此, 研 究 一 座 寺 廟 的 歷 史 與 沿 革, 絕 不 能 視 為 單 一 事 件 或 元 素 來 探 討, 必 須 放 在 整 個 地 域 社 會 的 變 遷 做 考 察 和 思 索 因 此 本 文 擬 以 寺 廟 與 地 域 社 會 為 題, 以 作 者 家 鄉 彰 化 縣 大 村 鄉 五 通 宮 作 為 中 心 探 討 的 對 象, 一 方 面 探 究 其 間 的 關 聯 與 發 展, 一 方 面 希 望 藉 此 建 構 本 地 的 鄉 土 史, 以 回 饋 鄉 里 3 最 早 提 出 文 化 權 力 網 路 概 念 的 學 者 為 Prasenjit Duara, 在 其 著 作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裏 指 出, 在 中 國, 類 似 水 利 組 織 的 職 務 祭 祀 政 治 經 濟 性 的 各 種 等 級 制 度, 和 親 朋 鄉 紳 等 非 正 式 的 關 係 網 路, 以 及 帝 國 的 行 政 機 構 相 互 作 用, 共 同 形 塑 鄉 村 的 政 治 經 濟 文 化 生 活 而 吳 克 華 在 其 著 作 從 寺 廟 發 現 歷 史 ( 台 北 市 : 揚 智 文 化 事 業,2003) 借 其 概 念, 提 出 地 方 仕 紳 望 族 寺 廟 與 國 家 政 治 權 力, 三 者 之 間 呈 現 密 切 的 互 動 關 係 2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在 台 灣 傳 統 社 會 裡, 寺 廟 的 建 立, 與 聚 落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密 切 相 關 從 事 台 灣 宗 教 研 究 的 學 者, 很 早 即 發 現 此 一 現 象, 如 日 治 時 期 的 增 田 福 太 郎, 將 台 灣 的 社 會 發 展 分 成 三 個 階 段, 分 別 討 論 在 不 同 的 階 段 所 出 現 的 性 質 不 一 的 廟 宇 4 戰 後 劉 枝 萬, 引 申 增 田 的 概 念, 將 台 灣 漢 人 社 會 的 各 類 神 明 與 寺 廟, 與 社 會 形 成 的 各 階 段 之 對 照 關 係, 分 成 寺 廟 萌 芽 期 寺 廟 奠 基 期 寺 廟 發 展 期 及 寺 廟 推 展 期, 各 自 代 表 無 廟 土 地 祠 與 鄉 土 神 職 業 神 與 官 廟 信 仰 的 時 代, 顯 示 寺 廟 與 社 會 發 展 的 聯 結 關 係 5 因 此 研 究 台 灣 漢 人 社 會 的 民 間 信 仰, 在 相 當 的 程 度 上 是 可 以 了 解 特 定 區 域 與 特 定 族 群 的 鄉 土 史 6 戰 後, 已 有 許 多 學 者 從 不 同 的 角 度 及 面 向 研 究 台 灣 漢 人 社 會 的 宗 教 信 仰, 以 建 構 傳 統 社 會 的 發 展 歷 程, 如 從 開 拓 史 角 度 出 發 的 溫 振 華 蔡 相 煇 等 ; 以 人 類 學 觀 點 研 究 的 李 亦 園 莊 英 章 林 美 容 許 嘉 明 王 崧 興 等 ; 視 宗 教 本 身 為 獨 立 研 究 實 體, 進 行 台 灣 寺 廟 的 普 查 及 清 帳 工 作 的 劉 枝 萬 等 ; 以 及 專 研 光 復 後 新 興 宗 教 的 鄭 志 明 等 所 以 研 究 一 座 廟 宇 的 建 立 與 沿 革, 對 於 了 解 當 地 漢 人 的 移 入 與 聚 落 的 形 成 及 發 展, 甚 至 族 群 的 融 合 與 地 方 的 社 會 文 化 變 遷 有 其 一 定 的 價 值 其 次, 從 宗 教 的 立 場 而 言, 傳 統 漢 人 最 普 及 的 宗 教 屬 於 民 俗 宗 教, 其 宗 教 行 為 與 思 維 與 日 常 生 活 息 息 相 關, 與 社 群 組 織 密 切 結 合, 而 寺 廟 是 漢 人 宗 教 生 活 的 具 體 象 徵, 因 此 由 寺 廟 為 出 發 點, 研 究 寺 廟 的 建 立 及 其 相 關 的 宗 教 行 為 對 其 他 領 域, 如 政 治 社 會 經 濟 及 文 化 等 活 動 的 影 響, 以 及 這 種 影 響 是 否 會 隨 著 時 4 增 田 福 太 郎 將 台 灣 寺 廟 的 建 立 分 成 三 階 段 : 一 為 前 部 落 期, 二 為 部 落 構 成 期, 三 為 新 社 會 成 立 期 黃 有 興 譯, 增 田 福 太 郎 著, 台 灣 宗 教 信 仰, 台 北 市 : 東 大,2005, 頁 5 劉 枝 萬, 清 代 台 灣 之 寺 廟, 台 北 文 獻, 第 4 期,1963, 頁 101~120 廈 門 學 者 陳 小 沖 曾 明 白 指 出 : 台 灣 民 間 信 仰 的 歷 史 與 台 灣 移 民 史 台 灣 開 發 史 是 同 步 發 展 平 行 前 進 的 台 灣 民 間 信 仰, 廈 門 : 鷺 江 出 版 社,1993, 頁 1~4 5 6 3

日 的 延 展 而 有 所 改 變, 相 信 有 助 於 對 台 灣 社 會 發 展 的 了 解 再 者, 一 座 廟 宇 的 興 建, 反 映 了 這 一 個 地 區 的 漢 人 聚 落 的 發 展 過 程, 而 由 廟 宇 的 大 小 與 重 修 的 次 數 與 規 模, 可 以 看 出 信 仰 的 凝 聚 力 與 經 濟 力 的 展 現 在 開 墾 早 期, 由 於 政 治 統 御 力 較 不 彰 顯, 宗 教 信 仰 除 了 是 心 靈 安 全 的 寄 託 外, 也 是 維 繫 社 會 安 全 的 力 量, 而 廟 會 的 定 期 的 祭 典 與 演 戲 等 活 動, 則 兼 具 教 育 與 娛 樂 的 功 能 ; 廟 宇 週 遭, 通 常 是 市 集 的 所 在 地, 神 靈 顯 赫 的 廟 宇 吸 引 無 數 的 善 男 信 女 絡 驛 不 绝 來 崇 拜, 也 間 接 養 活 了 周 遭 的 市 井 小 民, 形 成 了 寺 廟 經 濟 圈, 如 基 隆 有 名 的 廟 口 夜 市, 新 竹 城 隍 廟 口 小 吃, 鹿 港 天 后 宮 周 遭 的 綵 街 等 而 研 究 寺 廟 的 軟 體 結 構 ( 如 人 事 政 策 宗 教 事 務 等 ), 相 信 與 地 方 上 較 顯 赫 的 家 族 及 地 方 菁 英 有 絕 對 的 關 聯 基 於 以 上 的 動 機, 本 論 文 選 擇 彰 化 縣 大 村 鄉 的 五 通 宮 作 為 個 案 研 究 對 象, 探 討 五 通 宮 的 建 立 與 信 仰 的 擴 展 過 程, 與 地 緣 組 織 地 方 權 力 結 構 的 關 係, 及 自 清 朝 建 廟 以 來, 五 通 宮 在 不 同 的 政 治 情 境 下, 有 何 政 治 性 的 牽 連 ; 五 通 宮 立 廟 兩 百 多 年 來, 對 於 週 遭 的 社 會 生 活 經 濟 型 態 文 化 教 育 有 何 影 響, 希 望 對 彰 化 地 區 的 開 發 與 漢 人 的 信 仰 提 出 一 些 建 設 性 的 解 釋 4

第 二 節 相 關 研 究 回 顧 彰 化 縣 大 村 鄉 的 五 通 宮 位 於 大 村 埔 心 與 溪 湖 三 鄉 鎮 的 交 通 要 道 上, 為 周 圍 數 村 落 居 民 的 信 仰 中 心, 在 既 有 的 文 獻 上, 目 前 有 林 衡 道 蔡 相 煇 等 學 者 在 其 著 作 裏 簡 略 介 紹 五 通 宮, 及 其 地 理 環 境 與 居 民 的 來 源, 但 對 於 本 論 文 主 要 討 論 的 主 題, 目 前 尚 無 相 關 論 文 出 版, 因 此 本 節 擬 將 與 本 論 文 有 關 的 研 究 概 念, 做 一 整 理 回 顧, 相 信 對 本 論 文 的 推 展 與 研 究 會 有 相 當 的 助 益 一 祭 祀 圈 的 概 念 本 文 所 謂 的 地 域 社 會, 與 祭 祀 圈 有 密 切 的 關 係 以 往 研 究 民 俗 宗 教 或 人 群 所 建 構 的 地 域 組 織 的 學 者, 喜 用 祭 祀 圈 一 辭 來 指 涉 地 方 廟 宇 主 祀 神 祖 籍 神 明 之 信 徒 所 分 佈 的 範 圍, 或 是 據 以 建 構 漢 人 聚 落 的 社 會 史 7 最 早 用 祭 祀 圈 的 概 念 來 研 究 台 灣 社 會 的 是 岡 田 謙, 他 在 台 灣 北 部 士 林 的 研 究 調 查 裡, 指 出 台 灣 漢 人 社 會 的 團 體 生 活 與 祭 祀 行 為 緊 相 結 合, 從 家 族 職 業 到 地 方 人 群 等, 均 與 祭 祀 行 為 有 極 密 切 的 關 係, 因 此 要 了 解 台 灣 村 落 之 地 域 團 體 或 家 族 團 體, 必 須 從 祭 祀 圈 的 問 題 入 手 他 給 祭 祀 圈 下 的 定 義 是 : 共 同 奉 祀 一 個 主 神 的 民 眾 所 居 住 之 地 域, 並 指 出 祭 祀 圈 與 通 婚 圈 有 互 相 重 合 的 現 象 8 國 內 首 先 注 意 到 祭 祀 圈 的 學 者 是 劉 枝 萬 他 在 南 投 縣 寺 廟 與 祭 祀 圈 之 研 究 為 題 的 演 講 綱 要 中, 提 到 祭 祀 圈 是 一 般 信 徒 分 布 範 圍 之 具 體 展 示, 其 消 長, 與 地 方 之 開 發 史 與 各 該 寺 廟 之 沿 革, 息 息 相 關 他 並 提 出 祭 祀 圈 之 大 小 舊 廟 勝 於 新 廟, 大 廟 勝 於 小 廟, 高 級 神 勝 於 低 級 神 9 後 來 王 世 慶 在 其 民 間 信 仰 在 不 同 祖 籍 移 民 的 鄉 村 之 歷 史 一 文 中, 以 祭 祀 圈 的 概 念 來 探 討 樹 林 鎮 之 民 間 信 仰 的 歷 史 7 如 1970 年 代 的 濁 大 流 域 計 畫 的 王 崧 興 許 嘉 明 施 振 民 莊 英 章 等 陳 乃 蘗 譯, 岡 田 謙 著, 台 灣 北 部 村 落 之 祭 祀 範 圍, 台 北 文 物 第 9 卷 第 4 期,1960, 頁 14~19 引 自 林 美 容, 由 祭 祀 圈 來 看 草 屯 鎮 的 地 方 組 織, 中 央 研 究 院 民 族 學 研 究 所 集 刊, 第 62 期, 1986, 頁 53~56 8 9 5

發 展 10 張 光 直 於 1970 年 代 主 持 的 濁 大 計 畫 裡, 許 嘉 明 與 施 振 民 同 時 將 祭 祀 圈 的 概 念, 落 實 於 地 域 社 會 的 研 究 施 振 民 在 其 祭 祀 圈 與 社 會 組 織 --- 彰 化 平 原 聚 落 發 展 模 式 的 探 討 一 文 中, 就 祭 祀 圈 一 概 念 加 以 發 揮 而 建 立 一 個 研 究 彰 化 平 原 聚 落 發 展 的 模 式, 希 望 從 地 域 性 宗 教 活 動 的 線 索 入 手, 重 建 濁 大 流 域 的 開 發 史, 進 一 步 檢 討 宗 教 社 會 組 織 宗 族 人 群 和 地 域 組 織 的 相 互 關 係, 以 及 宗 教 活 動 對 聚 落 和 城 市 形 成 的 影 響 11 許 嘉 明 在 祭 祀 圈 之 於 居 台 漢 人 社 會 的 獨 特 性 一 文 中, 強 調 村 廟 的 建 立 與 聚 落 發 展 有 密 不 可 分 的 關 係, 而 祭 祀 圈 的 研 究 對 於 了 解 及 重 建 台 灣 漢 人 社 會 是 有 其 必 要 性 的 許 文 系 統 地 處 理 祭 祀 圈 的 問 題, 清 楚 地 給 祭 祀 圈 下 了 定 義 和 界 範, 他 認 為 祭 祀 圈 是 指 一 個 主 祭 神 為 中 心, 信 徒 共 同 舉 行 祭 祀 所 屬 的 地 域 單 位 其 成 員 則 以 主 祭 神 名 義 下 之 財 產 所 屬 的 地 域 範 圍 內 之 住 民 為 限 12 1980 年 代 中 葉 以 後, 林 美 容 以 祭 祀 圈 為 主 題 發 表 了 一 系 列 的 文 章,1987 年 的 土 地 公 廟 --- 聚 落 的 指 標 : 以 草 屯 鎮 為 例, 用 祭 祀 圈 的 概 念 來 說 明 草 屯 鎮 土 地 公 廟 與 聚 落 的 對 應 關 係 13 1987 年 的 由 祭 祀 圈 來 看 草 屯 鎮 的 地 方 組 織 一 文, 對 以 往 的 祭 祀 圈 相 關 文 獻 作 一 整 理 探 討, 認 為 祭 祀 圈 本 質 上 是 一 種 地 方 組 織, 表 現 出 漢 人 以 神 明 信 仰 來 結 合 與 組 織 地 方 人 群 的 方 式, 並 明 確 地 列 出 劃 分 祭 祀 圈 的 指 標 為 :(1) 共 同 出 資 建 廟 或 修 廟,(2) 收 丁 錢 或 題 緣 金,(3) 演 公 戲,(4) 頭 家 爐 主,(5) 巡 境,(6) 其 他 共 同 的 活 動, 如 宴 客 等 14 1988 年, 林 發 表 由 祭 祀 圈 10 11 12 13 14 王 世 慶, 民 間 信 仰 在 不 同 祖 籍 移 民 的 鄉 村 之 歷 史, 清 代 台 灣 社 會 經 濟, 台 北 : 聯 經,1994, 頁 295~372 施 振 民, 祭 祀 圈 與 社 會 組 織 --- 彰 化 平 原 聚 落 發 展 模 式 的 探 討, 中 央 研 究 院 民 族 學 研 究 所 集 刊, 第 36 期,1973, 頁 191~206 許 嘉 明, 祭 祀 圈 之 於 居 台 漢 人 社 會 的 獨 特 性, 中 華 文 化 復 興 月 刊, 第 11 卷 第 6 期,1978, 頁 59~68 林 美 容, 土 地 公 廟 --- 聚 落 的 指 標 : 以 草 屯 鎮 為 例, 台 灣 風 物, 第 37 卷, 第 1 期,1986, 頁 53~81 林 美 容, 由 祭 祀 圈 來 看 草 屯 鎮 的 地 方 組 織, 中 央 研 究 院 民 族 學 研 究 所 集 刊, 第 62 期,1986, 頁 53~114 6

到 信 仰 圈,1990 年 又 發 表 彰 化 媽 祖 的 信 仰 圈, 在 祭 祀 圈 的 既 定 概 念 下 加 以 擴 充, 進 而 提 出 信 仰 圈 之 新 觀 點, 皆 是 以 宗 教 信 仰 的 範 疇 來 研 究 地 方 組 織 與 社 會 組 織 的 學 術 著 作 15 張 珣 在 2002 年 發 表 祭 祀 圈 研 究 的 反 省 與 後 祭 祀 圈 時 代 的 來 臨 一 文, 對 以 往 台 灣 的 祭 祀 圈 研 究 仔 細 地 探 討 與 批 判, 並 引 用 日 本 中 國 大 陸 的 學 者 之 相 關 研 究 作 對 照, 提 出 後 祭 祀 圈 的 概 念 張 文 認 為, 往 後 的 學 者 不 應 只 陷 入 畫 圈 圈 的 研 究, 應 該 廣 化 與 深 化 其 研 究 目 標, 以 祭 祀 範 圍 為 主 軸, 結 合 親 屬 政 治 經 濟 等 層 面 的 材 料, 其 可 能 發 展 方 向 有 二 : 一 是 採 取 結 構 功 能 理 論, 考 察 市 場 宗 族 與 村 落 祭 祀 三 者 的 共 構 關 係 ; 二 是 採 取 文 化 象 徵 理 論, 視 村 落 祭 祀 為 民 間 權 威 來 源, 探 討 其 與 國 家 官 方 權 威 之 間 互 動 的 研 究 16 不 管 是 就 祭 祀 圈 或 後 祭 祀 圈 而 言, 台 灣 漢 人 的 社 會 生 活 與 地 方 組 織 在 許 多 層 面 上 與 祭 祀 活 動 是 息 息 相 關 的, 以 往 學 者 的 祭 祀 圈 概 念 提 供 了 吾 人 研 究 寺 廟 與 地 域 社 會 的 脈 絡 與 方 向, 而 後 祭 祀 圈 概 念 的 提 出 則 提 醒 吾 人 在 研 究 的 過 程 中, 需 放 大 眼 界, 關 注 社 會 經 濟 政 治 和 文 化 各 層 面, 而 這 也 正 是 本 文 的 研 究 重 點 之 一 近 期 針 對 祭 祀 圈 進 行 研 究 的 論 文, 主 要 有 鍾 振 坤 的 城 市 中 祭 祀 圈 之 地 域 變 動 研 究 --- 以 中 和 地 區 為 例, 17 及 李 鳳 華 的 由 祭 祀 圈 看 區 域 的 整 合 與 發 展 --- 以 松 山 十 三 街 庄 為 例 18 前 者 討 論 中 和 地 區 在 時 代 變 遷 下, 原 有 的 祭 祀 圈 崩 解 新 的 祭 祀 單 位 的 建 立 信 仰 觀 念 的 改 變 及 地 方 宗 教 版 圖 的 重 構 狀 態 後 者 則 是 以 松 山 慈 佑 宮 的 祭 祀 圈 作 為 區 域 的 界 定 指 標, 並 以 祭 祀 圈 內 的 民 間 信 仰 活 動 考 察 松 山 十 15 16 17 18 林 美 容, 由 祭 祀 圈 到 信 仰 圈, 中 國 海 洋 發 展 史 論 文 集 第 三 輯,1988, 頁 95~125 彰 化 媽 祖 的 信 仰 圈, 中 央 研 究 院 民 族 學 研 究 所 集 刊, 第 68 期,1989, 頁 41~104 張 珣, 祭 祀 圈 研 究 的 反 省 與 後 祭 祀 圈 時 代 的 來 臨,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考 古 人 類 學 刊, 第 58 期,2002, 頁 78~109 鍾 振 坤 的 城 市 中 祭 祀 圈 之 地 域 變 動 研 究 --- 以 中 和 地 區 為 例,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建 築 與 城 鄉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2000 李 鳳 華, 由 祭 祀 圈 看 區 域 的 整 合 與 發 展 --- 以 松 山 十 三 街 庄 為 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地 理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2002 7

三 街 庄 內 部 社 會 結 構 的 變 遷, 並 藉 此 檢 視 區 域 整 合 與 發 展 過 程 二 有 關 寺 廟 與 地 方 的 期 刊 論 文 溫 振 華 對 於 台 灣 的 開 發 史 做 了 許 多 的 研 究, 與 寺 廟 相 關 的 文 章 有 清 代 一 個 台 灣 鄉 村 宗 教 組 織 的 演 變 寺 廟 與 鄉 土 史 --- 以 淡 水 福 佑 宮 與 鄞 山 寺 為 例 和 蘆 洲 湧 蓮 寺 等 19 在 寺 廟 與 鄉 土 史 一 文 中, 討 論 淡 水 福 佑 宮 與 鄞 山 寺 的 修 建 與 沿 革, 提 出 寺 廟 的 建 立 是 人 們 凝 聚 力 的 重 要 表 徵 20 福 佑 宮 奉 祀 的 神 明 是 媽 祖 觀 音 和 水 仙 尊 王, 是 以 反 映 早 期 移 民 渡 海 來 台, 對 海 神 水 神 崇 拜 強 烈 的 一 面 ; 而 福 佑 宮 是 由 七 縣 籍 的 移 民 共 同 出 資 興 建, 顯 示 早 期 移 民 面 對 開 墾 的 社 會 互 助 合 作 的 需 求 而 鄞 山 寺 則 由 汀 州 人 所 建, 兼 為 早 期 該 籍 人 士 的 會 館 ( 也 是 北 台 汀 州 人 唯 一 的 會 館 ), 其 建 立 則 為 少 數 籍 民 同 鄉 互 助 的 表 現 了 解 這 兩 座 廟 的 歷 史 沿 革, 對 於 淡 水 區 的 鄉 土 移 民 互 助 史 有 很 大 的 助 益 在 < 蘆 > 文 中 溫 振 華 提 到 : 村 廟 鄉 廟 區 域 廟 的 形 成, 也 等 於 是 村 落 鄉 庄 區 域 土 地 認 同 的 重 要 指 標 一 座 廟 的 建 立, 其 實 就 是 一 地 社 會 發 展 某 個 階 段 的 縮 影 21 很 切 實 的 點 出 寺 廟 與 地 域 鄉 土 史 的 關 聯 在 此 文 中, 溫 振 華 重 建 蘆 洲 的 地 理 歷 史 背 景, 進 而 探 討 湧 蓮 寺 的 建 廟 過 程, 整 理 出 蘆 洲 的 漢 人 社 會 的 信 仰 組 織 型 態, 說 明 早 期 漢 移 民 透 過 神 明 信 仰 形 成 類 似 血 緣 性 質 的 組 織, 以 便 聯 結 同 姓 彼 此 合 作 但 隨 著 移 民 人 數 增 多, 村 落 的 擴 大, 超 越 血 緣 的 新 地 緣 意 識 日 漸 滋 長, 尤 其 在 面 對 作 為 生 活 空 間 的 鄉 土 遭 受 外 在 威 脅 時 ( 如 械 鬥 ), 這 種 意 識 會 更 加 深 化, 因 此 蘆 洲 鄉 廟 便 在 此 種 需 求 下 應 運 而 生 前 述 之 外, 溫 振 華 另 有 幾 篇 與 民 間 信 仰 或 寺 廟 相 關 的 論 文, 如 北 港 媽 祖 信 仰 大 中 心 形 成 試 探 清 代 東 勢 角 仙 師 廟 的 建 立 及 其 發 展, 村 廟 與 鄉 土 史 教 學 19 20 21 溫 振 華, 清 代 一 個 台 灣 鄉 村 宗 教 組 織 的 演 變, 史 聯 雜 誌, 第 1 期,1980, 頁 91~107 寺 廟 與 鄉 土 史 --- 以 淡 水 福 佑 宮 與 鄞 山 寺 為 例, 北 縣 文 化, 第 49 期,1996, 頁 1~10 蘆 洲 湧 蓮 寺 --- 一 座 鄉 廟 的 形 成, 北 縣 文 化, 第 50 期,1996, 頁 4~9 溫 振 華, 寺 廟 與 鄉 土 史 --- 以 淡 水 福 佑 宮 與 鄞 山 寺 為 例, 北 縣 文 化, 第 49 期,1996, 頁 4 溫 振 華, 蘆 洲 湧 蓮 寺 --- 一 座 鄉 廟 的 形 成, 北 縣 文 化, 第 50 期,1996, 頁 4 8

等, 也 都 從 開 拓 史 的 角 度 來 說 明 寺 廟 與 台 灣 漢 人 社 會 發 展 過 程 之 關 係 22 日 本 學 者 木 內 裕 子 在 1987 年 發 表 了 廟 宇 活 動 與 地 方 社 區 --- 以 屏 東 縣 琉 球 鄉 漁 民 社 會 為 例 一 文, 她 首 先 觀 察 小 琉 球 地 區 的 廟 宇 祭 祀 情 形, 將 小 琉 球 的 廟 宇 活 動 歸 納 成 三 種 階 層 關 係, 即 全 島 性 角 頭 性 及 角 頭 內 的 信 仰, 前 二 種 為 公 眾 的 信 仰, 第 三 種 為 私 人 的 家 內 神 就 作 者 的 觀 察 研 究, 小 琉 球 的 廟 宇 活 動 帶 給 當 地 居 民 精 神 上 的 支 柱, 但 並 沒 有 成 為 小 琉 球 社 會 活 動 的 中 心, 作 者 從 三 個 面 向 去 推 論 其 原 因 : 一 為 地 理 條 件, 二 為 生 產 範 式, 三 是 小 琉 球 的 歷 史 條 件 作 者 以 此 推 論, 認 為 台 灣 本 島 村 落 的 居 民, 並 非 十 分 重 視 地 方 社 區 的 團 結 性 及 組 織 性, 同 時 對 於 村 廟 而 言, 在 地 方 社 區 的 團 結 力 與 強 化 並 未 擔 負 積 極 的 角 色, 作 者 大 膽 推 斷 其 為 漢 人 社 會 中 的 共 通 因 素, 並 引 述 日 本 的 氏 神 信 仰 與 之 比 較, 認 為 日 本 的 氏 神 信 仰 比 較 重 視 村 落 的 整 合, 台 灣 的 漢 人 信 仰 型 態 比 較 個 人 性 23 木 內 裕 子 的 推 論 顯 然 有 以 偏 概 全 的 弊 病 小 琉 球 的 地 理 與 歷 史 環 境 與 台 灣 內 地 不 盡 相 同, 不 能 以 小 琉 球 的 觀 察 研 究 推 斷 台 灣 漢 人 社 會 的 村 廟 與 村 落 整 合 的 關 係, 但 她 所 提 出 的 階 層 信 仰 的 概 念 及 日 本 氏 神 信 仰 的 模 式, 可 以 提 供 研 究 漢 人 村 落 信 仰 的 比 較 角 度 木 內 裕 子 又 在 2003 年 發 表 了 從 地 方 性 廟 宇 到 全 台 性 廟 宇 : 馬 鳴 山 鎮 安 宮 的 發 展 及 其 祭 祀 圈 一 文 ( 此 文 已 改 名 三 尾 裕 子 ), 作 者 從 鎮 安 宮 的 觀 察 研 究 中, 想 要 了 解 廟 裡 信 徒 的 地 域 範 圍 是 如 何 與 地 方 的 社 會 組 織 產 生 關 聯, 並 驗 證 從 宗 教 象 徵 社 會 功 能 的 角 度 來 作 說 明 是 否 妥 當 結 果 經 過 作 者 的 調 查 與 反 覆 的 辨 證, 作 者 得 出 的 結 論 是, 不 論 是 什 麼 圈 域, 不 能 說 它 與 什 麼 社 會 組 織 之 間 有 對 應 關 係 24 這 個 論 點 顯 然 與 我 們 週 遭 的 經 驗 不 相 符 合 不 過 作 者 提 出 一 個 頗 有 趣 的 看 法, 22 23 24 溫 振 華, 北 港 媽 祖 信 仰 大 中 心 形 成 試 探, 史 聯 雜 誌, 第 4 期,1984, 頁 10~20 清 代 東 勢 角 仙 師 廟 的 建 立 及 其 發 展, 中 縣 開 拓 史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台 中 縣 立 文 化 中 心,1994, 頁 44~61 村 廟 與 鄉 土 史 教 學, 鄉 土 文 化 教 育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1996, 頁 287~294 木 內 裕 子, 廟 宇 活 動 與 地 方 社 區 --- 以 屏 東 縣 琉 球 鄉 漁 民 社 會 為 例, 思 與 言, 第 25 卷 第 3 期,1987, 頁 257~272 三 尾 裕 子, 從 地 方 性 廟 宇 到 全 台 性 廟 宇 : 馬 鳴 山 鎮 安 宮 的 發 展 及 其 祭 祀 圈, 信 仰 儀 式 與 9

她 認 為 王 爺 ( 鎮 安 宮 的 主 神 ) 是 一 個 與 國 家 關 係 非 常 疏 離 的 神 明, 而 台 灣 相 對 於 中 央 政 權, 則 一 直 是 處 於 邊 陲 地 帶, 並 沒 有 受 到 中 央 的 關 注 重 視, 所 以 王 爺 這 樣 性 質 的 神 明, 反 而 成 了 對 台 灣 民 眾 最 適 當 不 過 的 神 明 康 豹 曾 發 表 日 治 時 期 新 莊 地 方 菁 英 與 地 藏 庵 的 發 展 一 文, 認 為 寺 廟 除 了 能 夠 反 映 表 徵 一 個 地 方 社 會 的 發 展, 應 該 還 有 許 多 隱 性 的 社 會 意 義 等 著 人 們 去 發 掘, 比 如 作 者 發 覺 地 方 菁 英 與 地 藏 庵 的 創 建 重 修 息 息 相 關, 他 認 為 地 方 菁 英 透 過 支 持 地 藏 庵 的 具 體 行 動, 建 設 與 建 構 新 莊 的 地 方 社 會, 參 與 當 地 的 文 化 權 力 網 路, 累 積 象 徵 資 本 ( 俗 稱 的 面 子 ), 以 及 解 決 個 人 的 宗 教 需 求 25 康 豹 的 研 究 提 供 吾 輩 很 好 的 探 討 角 度 康 豹 另 一 篇 相 關 的 論 文 是 新 莊 地 藏 庵 的 大 眾 爺 崇 拜, 著 重 於 大 眾 爺 ( 厲 鬼 信 仰 ) 的 探 討, 本 文 首 先 探 討 台 灣 厲 鬼 信 仰 的 淵 源, 再 略 述 地 藏 庵 的 歷 史, 接 著 討 論 在 此 廟 舉 行 各 種 儀 式 ( 有 關 大 眾 爺 暗 訪 繞 境 寫 訴 狀 等 ), 最 後 探 討 地 藏 庵 的 發 展 所 呈 現 的 歷 史 意 義 該 文 指 出, 台 灣 厲 鬼 信 仰 很 盛 行 可 能 與 早 期 開 發 史 有 密 切 的 關 係 ; 而 發 展 到 後 期, 台 灣 的 大 眾 爺 的 形 象 除 了 具 有 厲 鬼 特 質 外, 也 與 佛 教 的 地 藏 王 及 地 獄 信 仰 結 合 在 一 起 而 新 莊 的 大 眾 爺 除 了 驅 邪 逐 祟 的 功 能 外, 也 被 當 作 地 府 司 法 體 系 的 神 明, 接 受 百 姓 的 告 訴, 為 百 姓 主 持 公 道 判 決 是 非, 使 得 大 眾 爺 的 信 仰 越 趨 泛 眾 化 與 流 行 而 康 文 另 指 出 一 個 觀 點, 認 為 大 眾 爺 的 信 仰 如 此 盛 行 的 原 因 與 其 受 難 儀 式 有 關, 因 其 可 以 消 災 解 厄, 解 決 社 會 衝 突 與 個 人 問 題 26 除 上 述 外, 相 關 的 論 文 有 彭 明 輝 中 和 地 區 的 寺 廟 與 聚 落 發 展 27 李 綺 文 的 從 宗 教 信 仰 與 地 方 產 業 看 麻 豆 鎮 的 社 區 發 展 28 蔡 相 煇 的 台 灣 寺 廟 與 地 方 發 25 26 27 28 社 會, 台 北 : 中 央 研 究 院 民 族 學 研 究 所,2003, 頁 229~296 康 豹, 日 治 時 期 新 莊 地 方 菁 英 與 地 藏 庵 的 發 展, 北 縣 文 化, 第 64 期,2000, 頁 83~100 康 豹, 新 莊 地 藏 庵 的 大 眾 爺 崇 拜, 發 表 於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文 學 院 人 文 學 報 第 16 期,1997, 頁 123~159 彭 明 輝, 中 和 地 區 的 寺 廟 與 聚 落 發 展, 北 縣 文 化 出 版,1995 李 綺 文, 從 宗 教 信 仰 與 地 方 產 業 看 麻 豆 鎮 的 社 區 發 展, 國 立 師 範 大 學 地 理 學 系 研 究 10

展 之 關 係 29 和 曾 月 吟 日 據 時 期 朝 天 宮 與 北 港 地 區 之 發 展 等 30 這 些 研 究 也 都 以 寺 廟 與 地 方 之 關 係 為 主 要 焦 點, 對 吾 人 在 這 方 面 的 了 解 有 不 少 助 益 三 寺 廟 發 展 與 經 營 寺 廟 的 發 展 及 其 功 能 之 擴 大, 與 管 理 委 員 會 和 信 眾 的 刻 意 經 營 也 有 密 切 關 聯, 尤 其 在 逐 漸 過 渡 到 工 業 社 會 的 過 程 中 更 是 如 此, 牽 涉 此 方 面 的 論 文 頗 多, 包 括 高 雅 信 的 宗 教 組 織 之 參 與 與 信 仰 過 程 之 研 究 --- 佛 光 山 普 賢 寺 個 案 研 究 31 黃 郁 文 的 鹿 港 寺 廟 空 間 研 究 --- 俗 民 文 化 與 空 間 形 式 探 微 32 黃 大 展 的 信 仰 儀 式 與 社 會 --- 以 嘉 義 民 雄 大 士 爺 為 例 33 莊 芳 榮 的 台 灣 地 區 寺 廟 發 展 之 研 究 34 高 麗 珍 的 台 灣 民 俗 宗 教 之 空 間 活 動 --- 以 玄 天 上 帝 祭 祀 活 動 為 例 35 林 渭 洲 的 台 灣 地 區 清 水 祖 師 信 仰 研 究 --- 以 台 北 台 南 地 區 為 中 心 36 黃 勝 雄 民 俗 宗 教 建 築 及 其 土 地 使 用 秩 序 問 題 之 探 討 --- 以 台 北 市 媽 祖 廟 為 例 37 林 素 梅 的 台 南 市 媽 祖 信 仰 之 研 究 38 龍 玉 芬 的 北 埔 慈 天 宮 之 研 究 39 范 明 煥 的 新 竹 地 區 客 家 人 媽 祖 信 仰 之 研 究 40 凌 淑 菀 的 台 灣 城 隍 信 仰 的 建 立 與 發 展 (1683~1945) 等 41 前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所 碩 士 論 文,2002 蔡 相 煇, 台 灣 寺 廟 與 地 方 發 展 之 關 係, 文 化 大 學 史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1976 曾 月 吟, 日 據 時 期 朝 天 宮 與 北 港 地 區 之 發 展, 中 正 大 學 歷 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1996 高 雅 信, 宗 教 組 織 之 參 與 與 信 仰 過 程 之 研 究 --- 佛 光 山 普 賢 寺 個 案 研 究,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山 學 術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2002 黃 郁 文, 鹿 港 寺 廟 空 間 研 究 --- 俗 民 文 化 與 空 間 形 式 探 微, 東 海 大 學 建 築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1990 黃 大 展, 信 仰 儀 式 與 社 會 --- 以 嘉 義 民 雄 大 士 爺 為 例, 國 立 清 華 大 學 人 類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1999 莊 芳 榮, 台 灣 地 區 寺 廟 發 展 之 研 究, 文 化 大 學 史 學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1987 高 麗 珍, 台 灣 民 俗 宗 教 之 空 間 活 動 --- 以 玄 天 上 帝 祭 祀 活 動 為 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地 理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1988 林 渭 洲 的 台 灣 地 區 清 水 祖 師 信 仰 研 究 --- 以 台 北 台 南 地 區 為 中 心,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史 語 所 碩 士 論 文,1993 黃 勝 雄, 民 俗 宗 教 建 築 及 其 土 地 使 用 秩 序 問 題 之 探 討 --- 以 台 北 市 媽 祖 廟 為 例, 中 興 大 學 都 市 計 畫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1992 林 素 梅, 台 南 市 媽 祖 信 仰 之 研 究, 國 立 台 南 師 範 學 院 台 灣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2003 龍 玉 芬, 北 埔 慈 天 宮 之 研 究,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碩 士 論 文,2002 范 明 煥, 新 竹 地 區 客 家 人 媽 祖 信 仰 之 研 究,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歷 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2002 凌 淑 菀 的 台 灣 城 隍 信 仰 的 建 立 與 發 展 (1683~1945), 國 立 中 正 大 學 歷 史 研 究 所 碩 史 論 文,2002 11

述 專 題 當 中, 均 或 多 或 少 論 及 了 寺 廟 廟 勢 的 發 展, 其 中 地 方 人 士 的 努 力 經 營 實 為 諸 多 主 要 原 因 之 一 12

第 三 節 研 究 方 法 與 架 構 一 研 究 方 法 本 文 基 本 上 以 歷 史 沿 革 作 為 研 究 縱 軸, 社 會 學 觀 察 方 法 為 橫 軸, 從 事 以 宗 教 社 會 學 為 基 礎 的 民 俗 宗 教 史 研 究 本 文 以 彰 化 縣 大 村 鄉 五 通 宮 為 探 討 中 心, 以 其 信 眾 分 佈 ( 或 稱 之 為 祭 祀 圈 ) 的 九 個 庄 頭 為 主 要 研 究 範 圍, 分 別 是 埔 心 鄉 的 菜 寮 梧 鳳 二 重 埤 腳 埤 霞 五 庄 頭 ; 大 村 鄉 的 加 錫 新 興 二 村 ; 溪 湖 鎮 的 中 竹 里 ; 以 及 員 林 鎮 的 湖 水 里 ( 今 已 退 出 ) 此 一 地 區 約 位 於 東 經 120.3 度, 北 緯 23.6 度 附 近 其 彼 此 間 的 地 理 相 關 位 置 如 下 圖 : 圖 1-1 與 五 通 宮 有 關 的 彰 化 四 鄉 鎮 位 置 圖 : 五 通 宮 的 位 置 資 料 來 源 : 作 者 自 繪 13

本 論 文 主 要 採 取 史 學 專 有 之 文 獻 研 究 法 和 社 會 科 學 常 用 之 實 地 調 查 法 首 先, 集 中 於 一 般 文 獻 的 蒐 集 與 閱 讀 ; 其 次, 則 以 前 者 為 基 礎, 進 一 步 實 施 田 野 調 查, 以 補 文 獻 資 料 之 不 足 ( 一 ) 文 獻 蒐 集 文 獻 資 料 為 本 文 之 基 礎 史 料, 其 中 包 括 : 1. 台 灣 省 文 獻 委 員 會 彰 化 縣 立 文 化 中 心 及 彰 化 縣 政 府 鄉 鎮 公 所 及 戶 政 事 務 所 等 相 關 資 料 2. 彰 化 縣 中 區 四 鄉 鎮 的 歷 史 開 拓 相 關 文 史 資 料 3. 五 通 宮 廟 宇 沿 革 史 管 理 委 員 會 名 冊 匾 額 捐 款 建 廟 的 贊 助 人 名 冊 等 廟 宇 相 關 資 料 4. 與 研 究 相 關 之 第 二 手 文 獻 資 料 ( 二 ) 實 地 調 查 以 實 際 田 野 訪 查 與 個 案 深 度 訪 談 為 主 實 際 訪 查 各 相 關 廟 宇 主 祀 神 之 性 質 祭 祀 日 期 及 祭 祀 儀 式 等, 與 坊 間 相 關 的 文 史 記 載 相 互 驗 證, 探 討 五 顯 大 帝 的 來 源 及 性 質 訪 談 五 通 宮 的 管 理 委 員 參 與 廟 宇 重 修 的 重 點 家 族 與 人 物, 釐 清 五 通 宮 的 沿 革 祭 祀 活 動 及 與 地 方 之 各 種 關 係 本 文 的 探 討 架 構, 在 時 間 軸 的 部 分, 主 要 探 討 從 農 業 社 會 進 入 工 業 社 會 的 過 程 中, 寺 廟 與 地 域 社 會 的 關 聯 及 其 變 遷 為 了 突 顯 其 變 遷 趨 勢 和 各 階 段 之 特 色, 文 中 盡 量 遵 照 清 領 時 期 日 治 時 期 與 戰 後 三 大 階 段 之 順 序, 對 各 議 題 進 行 鋪 陳 在 橫 軸 部 分, 則 主 要 從 社 會 結 構 宗 教 活 動 與 宗 教 功 能 等 主 題 著 手, 探 討 其 在 不 同 階 段 的 共 生 共 存 情 況 及 其 演 變 趨 勢 二 研 究 架 構 本 文 第 一 章 就 撰 寫 論 文 的 動 機 目 的 及 研 究 方 法 逐 一 介 紹, 並 蒐 集 相 關 研 究 14

資 料 從 事 文 獻 探 討 歷 史 的 發 展 與 地 理 環 境 息 息 相 關, 地 方 的 開 發 農 商 活 動 等 均 以 自 然 條 件 為 基 礎, 而 宗 教 活 動 亦 深 受 其 影 響, 比 如 沿 海 居 民 的 生 活 與 海 洋 緊 密 相 連, 宗 教 信 仰 也 以 具 海 神 性 格 的 神 明 為 中 心, 如 媽 祖 玄 天 上 帝 等 ; 而 台 灣 早 期 的 環 境 惡 劣 多 瘴 癘 疾 疫, 驅 瘟 避 邪 的 王 爺 自 然 受 到 廣 大 民 眾 的 崇 拜 因 此 欲 解 讀 歷 史 的 發 展 必 須 對 相 關 地 理 環 境 有 基 本 的 認 識 本 文 第 二 章 首 先 就 研 究 範 圍 的 地 理 位 置 與 自 然 環 境 加 以 介 紹, 並 探 究 漢 人 的 移 入 拓 墾 與 聚 落 形 成 的 經 過, 重 塑 本 區 中 心 信 仰 的 形 成 背 景 第 三 章 著 手 探 討 五 通 宮 信 仰 的 形 成 與 廟 宇 的 建 立 五 通 宮 的 主 神 五 顯 大 帝, 坊 間 有 許 多 不 同 的 解 釋 面 向, 本 文 嘗 試 透 過 文 獻 探 究 與 田 野 實 查, 了 解 五 顯 大 帝 信 仰 的 由 來 與 發 展 的 情 形, 並 實 地 走 訪 五 通 宮 與 訪 問 相 關 人 士, 建 構 出 五 通 宮 的 沿 革 史 第 四 章 探 討 五 通 宮 信 眾 分 佈 範 圍 從 地 緣 組 織 著 手, 研 究 祭 祀 圈 的 形 成 與 範 圍, 就 聯 合 與 分 化 兩 種 趨 勢 分 別 探 討 祭 祀 圈 的 變 化 及 其 與 社 群 組 織 之 間 的 關 係 寺 廟 經 營 與 發 展 往 往 與 地 方 望 族 或 菁 英 有 密 切 關 聯, 而 後 者 也 常 藉 廟 務 和 相 關 宗 教 活 動 的 參 與, 提 升 或 鞏 固 其 地 位, 因 此 在 第 五 章 裡 探 究 五 通 宮 與 地 方 權 力 結 構 的 關 聯 首 先 研 究 廟 務 的 參 與 與 管 理 方 式, 發 掘 與 廟 宇 發 展 關 係 密 切 的 家 族 與 宗 族, 其 中 並 討 論 五 通 宮 與 地 方 派 系 的 關 聯, 接 著 另 闢 一 節 討 論 地 方 菁 英 與 寺 廟 的 關 係 第 六 章 探 討 五 通 宮 與 地 方 信 眾 社 會 生 活 的 融 合 情 形, 先 分 析 例 行 祭 典 與 宗 教 活 動, 接 續 分 節 討 論 寺 廟 與 日 常 生 活 地 方 文 教 及 社 會 救 助 之 關 聯, 了 解 寺 廟 及 宗 教 行 為 對 庶 民 生 活 的 影 響 第 七 章 針 對 本 文 所 提 出 的 問 題, 與 文 中 所 討 論 的 主 題, 作 一 總 結, 並 加 以 申 論 15

第 二 章 彰 化 縣 中 部 四 鄉 鎮 的 開 發 寺 廟 的 產 生 源 於 聚 落 的 形 成, 因 此 欲 究 明 寺 廟 與 地 域 的 關 聯, 對 此 地 域 的 環 境 與 漢 人 的 開 發 經 過 必 須 有 一 番 了 解, 因 此 本 章 擬 就 此 地 區 的 開 發 做 一 探 究 五 通 宮 的 九 庄 頭 分 佈 於 埔 心 大 村 溪 湖 及 員 林 四 鄉 鎮, 因 此 本 章 首 先 介 紹 四 鄉 鎮 的 地 理 位 置 與 自 然 環 境, 其 次 探 究 漢 人 的 移 入 拓 墾, 最 後 著 重 描 述 九 個 庄 頭 的 開 墾 與 聚 落 的 形 成, 以 為 了 解 本 區 中 心 信 仰 的 形 成 背 景 第 一 節 地 理 位 置 與 自 然 環 境 一 地 理 形 勢 與 位 置 溪 湖 埔 心 大 村 與 員 林 四 鄉 鎮 相 鄰, 自 彰 化 縣 的 中 心 向 東 延 伸 至 八 卦 山 脈, 與 南 投 縣 相 接 埔 心 鄉 在 彰 化 縣 略 中 心 偏 東 南 位 置, 居 鹿 港 溪 上 游 段 彰 化 隆 起 海 岸 平 原 上, 埔 心 昔 作 大 埔 心, 大 正 九 年 (1920) 改 稱 坡 心, 戰 後 再 改 為 今 稱 埔 心 這 一 帶 在 往 昔 移 民 入 墾 時, 因 位 於 廣 闊 未 墾 埔 地 之 中 央 位 置, 故 得 此 稱 1 大 村 鄉 居 彰 化 縣 東 部, 八 卦 山 台 地 山 麓, 地 處 彰 化 隆 起 海 岸 平 原 之 略 中 央 大 村 昔 作 燕 霧 大 庄, 因 係 燕 霧 山 下 ( 八 卦 台 地 ) 一 大 集 村 而 得 名, 日 治 時 期 更 改 為 今 稱 員 林 鎮 在 彰 化 縣 的 東 部, 東 倚 八 卦 山 台 地 西 側 斜 面, 西 半 部 為 彰 化 隆 起 海 岸 平 原 地 界 東 鄰 南 投 縣 及 彰 化 縣 芬 園 鄉, 南 面 與 彰 化 縣 社 頭 鄉 與 永 靖 鄉 相 鄰, 西 鄰 埔 心 鄉, 北 接 彰 化 縣 大 村 鄉, 交 通 便 利 溪 湖 鎮 在 彰 化 縣 略 中 央 位 置, 地 居 彰 化 隆 起 海 岸 平 原 之 西 南 緣, 有 舊 濁 水 溪 及 麥 嶼 厝 溪 中 游 段 斜 貫 而 過 溪 湖 1 高 育 仁 主 修, 重 修 台 灣 省 通 志 卷 三 住 民 志 地 名 研 革 篇, 南 投 : 台 灣 省 文 獻 委 員 會,1992, 頁 317 16

昔 作 溪 湖 厝, 因 有 舊 濁 水 溪 支 流 環 流 於 此, 其 周 圍 又 繞 有 荷 婆 崙 連 乾 溪 內 山 腳 新 庄 仔 北 勢 尾 竹 圍 仔 四 塊 厝 等 地 之 沙 丘 群, 以 溪 道 環 流 取 其 溪, 以 其 盆 地 低 平 稱 湖, 併 而 成 溪 湖 ( 參 見 圖 2-1) 2 圖 2-1 彰 化 縣 行 政 區 域 圖 資 料 來 源 : 作 者 改 繪 自 彰 化 縣 政 府 網 站 認 識 彰 化 --- 二 十 六 鄉 鎮 : http://www.chcg.gov.tw/index/history/his3_all.asp 就 全 境 而 言, 地 勢 上 東 高 西 低, 除 了 大 村 鄉 與 員 林 鎮 東 側 鄰 接 八 卦 山 台 地 之 2 高 育 仁 主 修, 重 修 台 灣 省 通 志 卷 三 住 民 志 地 名 研 革 篇, 頁 315 17

外, 其 餘 均 是 海 拔 一 百 公 尺 以 內 的 平 原 員 林 鎮 東 部 八 卦 山 脈 之 丘 陵 山 坡 地, 高 度 也 不 高, 約 在 海 拔 三 十 至 三 百 多 公 尺 之 間, 大 村 鄉 東 側 則 在 二 百 公 尺 左 右 埔 心 鄉 全 境 平 坦, 無 顯 著 突 出 台 地 及 低 窪 地, 溪 湖 鎮 的 地 勢 則 較 為 低 漥, 尤 其 是 中 部 北 部 西 部, 在 開 拓 初 期, 泥 澤 漫 漫, 每 逢 雨 季 常 氾 濫 成 災 本 區 除 了 東 部 的 八 卦 山 台 地 外, 其 餘 均 屬 濁 水 溪 沖 積 扇, 地 形 平 緩 單 調, 但 也 因 其 起 伏 小 坡 度 緩 又 向 西 傾 斜, 因 此 使 得 濁 水 溪 成 放 射 狀 散 開, 其 大 沖 積 扇 面 上 之 放 射 狀 河 系 中 之 主 要 者, 大 致 有 五 條 : 即 麥 嶼 厝 溪 西 螺 溪 新 虎 尾 溪 舊 虎 尾 溪 虎 尾 溪 早 期 濁 水 溪 移 動 無 常, 如 乾 隆 末 年 以 虎 尾 溪 為 幹 流, 嗣 後 改 以 西 螺 溪 為 幹 流, 明 治 31 年 (1898) 之 大 洪 水 時, 改 麥 嶼 厝 溪 ( 即 東 螺 溪 ) 為 幹 流 等, 而 每 一 次 流 路 的 變 動, 往 往 造 成 極 大 的 災 害 3 但 也 因 其 放 射 線 狀 河 系 的 分 佈, 使 得 先 民 得 以 加 以 利 用, 鑿 成 灌 溉 水 圳, 對 本 區 的 農 業 成 長 有 莫 大 助 益, 關 於 水 圳 的 開 鑿 與 本 區 的 拓 墾, 將 於 下 一 節 加 以 敘 述 流 經 本 區 的 河 川, 有 鹿 港 溪 ( 今 員 大 排 水 溝 ) 自 員 林 西 南 部 流 經 埔 心 鄉, 進 入 埔 鹽 直 至 鹿 港 出 海 又 有 舊 濁 水 溪 支 流 大 突 溪 與 麥 嶼 厝 溪 貫 穿 溪 湖 鎮 西 部, 向 西 流 入 二 林 鎮, 於 頂 萬 合 之 東 轉 向 北 流, 經 湖 厝 萬 興 西 庄 之 西 側 向 西 北 入 海 二 氣 候 本 區 位 於 彰 化 縣 中 部 地 區, 屬 於 亞 熱 帶 季 風 氣 候, 四 月 至 九 月 為 春 夏 季 節, 吹 西 南 風, 十 月 至 三 月 為 秋 冬 季 節, 吹 東 北 風 雨 勢 集 中 在 春 夏 兩 季, 降 雨 量 介 於 一 千 至 一 千 七 百 公 釐 之 際 三 月 中 旬 至 五 月 上 旬 為 春 天 氣 候, 氣 溫 暖 和, 雨 量 豐 沛, 適 宜 各 項 農 作 物 的 生 長 夏 季 高 溫 溼 熱, 白 天 時 常 高 達 三 十 度 以 上, 六 月 中 旬 至 九 月 中 旬, 同 時 為 颱 風 季 節, 不 但 風 力 強 勁, 水 氣 又 極 豐 沛, 偶 而 暴 風 挾 帶 豪 雨 帶 來 災 害 冬 季 因 為 受 到 來 自 西 伯 利 亞 及 蒙 古 高 原 的 寒 冷 氣 團 南 下 侵 3 莊 淑 菁, 清 代 溪 湖 鎮 的 開 發 與 社 會 變 遷,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歷 史 學 系 碩 士 論 文,2003, 頁 12 18

襲, 偶 爾 會 出 現 攝 氏 十 度 以 下 的 低 溫, 寒 冷 而 乾 燥, 對 農 漁 牧 作 物 造 成 寒 害 大 村 鄉 與 員 林 鎮 東 部 因 靠 八 卦 山 山 麓, 冬 天 東 北 季 風 稍 微 減 弱, 然 而 氣 溫 稍 涼, 天 氣 晴 朗 乾 旱 三 地 質 土 壤 ( 一 ) 地 質 本 區 的 地 質 包 括 現 代 沖 積 層 複 合 沖 積 扇 頭 嵙 山 層 碎 屑 岩 相 紅 土 礫 石 層 等 4 茲 分 述 如 下 : 1. 現 代 沖 積 層 : 是 四 鄉 鎮 面 積 最 大 最 主 要 的 地 質 層, 由 濁 水 溪 所 沖 積, 分 佈 在 八 卦 山 台 地 以 西, 包 括 大 村 鄉 員 林 鎮 中 西 部 的 平 原 區, 以 及 埔 心 鄉 溪 湖 鎮 全 境 此 地 層 為 全 新 世, 至 今 一 萬 多 年, 沖 積 物 皆 礫 石 粉 砂 砂 粘 土 礫 石 多 石 英 質 者, 粘 土 顏 色 黃 黑 紅 灰 青 都 有, 主 要 為 中 央 山 地 之 粘 板 岩 風 化 物 其 特 色 為 年 代 新, 地 質 鬆 軟 不 固, 開 挖 鐵 路 平 交 道 地 下 道 等 曾 遇 流 沙, 但 地 下 水 蘊 藏 豐 富, 對 農 業 灌 溉 與 養 殖 業 大 有 助 益 至 於 地 勢, 則 成 東 南 向 西 北 漸 降, 但 坡 度 甚 緩 2. 複 合 沖 積 扇 : 位 於 山 腳 路 以 東 之 台 地 山 麓, 約 為 員 林 鎮 東 部 地 區, 由 順 向 河 之 山 麓 沖 積 扇 南 北 聯 合 所 成, 亦 為 現 代 沖 積 層 5 暴 雨 鬆 軟 地 層, 使 台 地 易 蝕 易 積 每 年 四 月 至 八 月 出 水, 號 稱 水 冬, 野 溪 漫 流, 下 游 平 直, 谷 深 變 淺, 更 使 沖 積 物 到 處 漫 積 6 由 於 台 地 北 段, 為 頭 嵙 山 層 之 砂 頁 岩, 相 夾 有 泥 岩 層, 本 複 合 扇 北 段 亦 含 較 多 泥 沙 沖 刷 物 但 南 段 則 因 為 礫 石 相, 礫 石 含 量 較 多, 南 段 寬 度 亦 較 北 段 大 員 林 東 山 公 墓 公 園 百 果 山 水 源 地, 皆 位 本 區 3. 頭 嵙 山 層 碎 屑 岩 相 : 位 於 員 林 鎮 東 北, 為 地 層 最 古 老 地 帶 本 區 土 地 利 4 5 6 張 義 清 總 編, 員 林 鎮 志, 彰 化 : 員 林 鎮 公 所,1990, 頁 49~56 山 腳 路 為 一 沿 著 八 卦 山 山 麓 所 修 築 的 南 北 向 道 路, 北 可 達 彰 化 市, 中 經 花 壇 大 村 員 林 社 頭 田 中, 最 南 至 二 水 鄉 因 地 下 積 水 過 多, 每 年 四 月 至 八 月 間, 地 表 會 自 然 湧 出 水 流, 稱 為 出 水, 員 林 鎮 東 南 邊 出 水 里 得 名 於 此 19

用 以 果 園 雜 林 為 主, 而 最 大 特 色 為 採 土 石 場 之 石 供 建 屋, 土 則 為 白 善 土, 供 磚 場 使 用 4. 頭 嵙 山 層 礫 岩 相 : 或 叫 火 山 相, 為 頭 嵙 山 層 上 部 地 層, 分 佈 在 員 林 鎮 東 南, 原 為 礫 石 層 受 蝕, 頂 部 如 火 似 焰, 夕 陽 西 照 輝 映 紅 紅, 草 屯 九 九 峰 即 是 5. 紅 土 礫 石 層 : 為 更 新 世 造 山 運 動 後 之 沖 積 層, 是 八 卦 台 地 的 最 上 部 地 層, 分 布 於 台 地 中 央 背 斜 軸 附 近, 緊 鄰 複 合 沖 積 扇 之 上 端 上 為 紅 土 層, 下 為 礫 石 層, 中 有 漸 移 帶 土 層 厚 度 受 地 形 控 制, 乾 時 堅 硬 而 脆, 濕 時 易 蝕 ; 雨 後 含 水 可 為 乾 季 時 之 二 倍, 故 有 相 當 程 度 之 透 水 性, 沖 蝕 之 紅 土 形 成 二 次 堆 積, 本 縣 地 名 赤 水 崎 赤 塗 崎, 即 與 此 相 關 ( 二 ) 土 壤 土 壤 的 生 成 主 要 受 到 土 質 氣 候 和 地 形 的 影 響 本 區 的 土 壤 並 不 複 雜, 平 原 地 帶 的 土 壤 均 為 濁 水 溪 沖 積 物 沉 積 而 成, 而 其 沖 積 物 之 來 源 為 粘 板 岩 風 化 物, 但 由 於 濁 水 溪 沖 積 物 之 年 代 不 同, 其 土 壤 剖 面 特 徵 亦 有 所 不 同, 故 將 該 沖 積 土 再 分 為 老 沖 積 土 與 新 沖 積 土 : 7 1. 粘 板 岩 老 沖 積 土 : 是 四 鄉 鎮 平 原 區 最 主 要 的 土 壤 層, 主 要 以 老 濁 水 溪 沖 積 物 沉 積 而 成, 其 母 質 為 橄 欖 灰 色 粘 板 岩 風 化 物, 其 特 徵 為 土 壤 剖 面 內, 表 土 之 下 至 少 有 厚 度 五 十 公 分 以 上 之 土 層, 具 有 下 列 特 性 :(1) 土 壤 顏 色 成 橄 欖 灰 色 ; (2) 土 壤 反 應 成 中 鹼 性, 含 石 灰 結 核, 偶 有 微 弱 石 灰 性 反 應 2. 粘 板 岩 新 沖 積 土 : 主 要 以 新 濁 水 溪 沖 積 物 沉 積 而 成, 其 母 質 以 暗 灰 色 粘 板 岩 風 化 物 之 沖 積 物 為 主 其 主 要 特 徵, 以 剖 面 內 表 土 之 下, 至 少 有 厚 度 五 十 公 分 以 上 之 土 層, 具 有 下 列 特 性 :(1) 底 土 顏 色 成 暗 灰 色 ;(2) 土 壤 反 應 成 中 鹼 性, 常 有 強 烈 石 灰 性 反 應 7 參 閱 台 灣 省 立 中 興 大 學 土 壤 學 系 編 彰 化 縣 土 壤 調 查 報 告, 南 投 : 台 灣 省 政 府 農 林 廳,1969; 台 灣 省 政 府 農 林 廳 山 地 農 牧 局 編 南 投 縣 彰 化 縣 山 坡 地 土 壤 調 查 報 告, 南 投 : 台 灣 省 政 府 農 林 廳,1984 20

以 上 二 類 沖 積 土, 均 蘊 含 豐 富 地 下 水, 有 助 於 農 作 水 稻 為 本 區 最 主 要 的 作 物, 出 產 聞 名 全 台 的 濁 溪 米 八 卦 山 台 地 的 部 分, 多 為 洪 積 層, 主 要 為 紅 壤 ( 原 意 為 熱 帶 紅 壤 化 作 用 所 形 成 ), 一 般 呈 紅 色, 海 拔 最 高 的 台 地 紅 壤 土 色 更 深, 厚 度 更 大, 是 地 形 平 坦 土 壤 安 定 長 久 化 育 而 成 因 常 受 淋 洗, 鹽 基 物 質 盡 失, 留 下 鐵 鋁 氧 化 物 而 成 依 土 色 分 為 紅 棕 色 紅 壤 黃 紅 色 紅 壤, 土 壤 反 應 表 土 呈 極 端 酸 性 至 強 酸 性, 土 壤 構 造 為 屑 粒 狀 小 鈍 角 狀 或 稜 角 狀, 底 土 以 下 是 卵 石 層 土 力 貧 瘠, 無 法 種 植 水 稻, 排 水 良 好 地 區, 居 民 多 栽 植 果 樹, 如 龍 眼 鳳 梨 荔 枝 什 木 相 思 樹 等 21

第 二 節 漢 人 的 移 入 與 拓 墾 台 灣 的 發 現 以 至 於 開 闢, 受 到 中 國 大 陸 沿 海 的 發 展 影 響, 不 是 自 南 而 北 即 是 自 北 而 南 彰 化 平 原 位 於 濁 水 溪 北 岸, 大 肚 溪 之 南, 東 接 山, 西 臨 海, 居 台 灣 西 岸 之 中 點, 因 此 不 管 是 台 灣 的 發 現 或 是 開 闢 的 路 線 是 南 下 或 北 上, 本 區 的 開 發 相 較 之 下 是 較 晚 的 西 元 1662 年, 鄭 成 功 逐 走 荷 蘭 人, 建 立 漢 人 政 權 鄭 氏 以 赤 崁 為 承 天 府, 承 天 府 以 南 置 萬 年 縣, 承 天 府 以 北 置 天 興 縣, 實 行 寓 兵 於 農 的 政 策, 為 按 鎮 分 地, 按 地 開 墾, 使 野 無 曠 土, 軍 有 餘 糧, 以 解 決 缺 糧 問 題, 並 招 徠 漳 泉 惠 潮 之 民 來 台, 開 闢 荒 野 8 鄭 氏 勢 力 真 正 進 入 彰 化 平 原 始 於 西 元 1666 年, 設 北 路 安 撫 司 於 半 線, 並 由 武 平 侯 劉 國 軒 率 兵 進 駐, 平 北 路 諸 番 並 進 行 屯 墾, 是 為 入 墾 之 始, 亦 為 漢 人 勢 力 奠 基 的 開 端 9 今 之 二 水 鄉 一 部 分 及 彰 化 鹿 港 均 有 開 發 的 痕 跡 10 部 將 林 杞 亦 曾 拓 地 至 日 月 潭 及 竹 山 一 帶, 並 在 竹 山 為 生 番 所 殺, 因 此 今 天 竹 山 又 稱 為 林 杞 埔 日 月 潭 與 竹 山 在 彰 化 平 原 的 東 邊 與 東 南 方, 可 得 知 鄭 氏 的 開 墾 範 圍 已 達 彰 化 平 原, 但 限 於 人 力 只 集 中 開 墾 半 線 至 鹿 港 一 帶 的 土 地 彰 化 中 區 平 原 的 墾 成, 主 要 集 中 在 清 領 初 期, 尤 其 是 清 康 熙 末 年 至 乾 隆 時 期 自 康 熙 末 年 起 有 資 本 雄 厚 的 大 墾 首 入 墾 彰 化 平 原, 並 著 手 開 闢 完 成 大 規 模 的 灌 溉 水 利 系 統 灌 溉 水 源 解 決, 入 墾 的 漢 人 當 然 紛 至 沓 來, 在 數 十 年 間, 已 目 無 荒 野 了 據 道 光 六 年 (1826 年 ) 周 璽 彰 化 縣 誌 記 載, 在 今 彰 化 中 部 平 原 開 鑿 的 水 圳 8 賴 熾 昌, 彰 化 縣 志 稿, 台 北 : 成 文,1983, 頁 15 9 連 橫, 台 灣 通 史. 開 闢 紀, 南 投 : 台 灣 省 文 獻 委 員 會,1976, 頁 90 10 如 和 美 鎮 內 的 營 盤 埔 ( 今 和 北 里 之 一 部 份 ) 與 營 盤 埔 大 竹 圍 ( 今 彰 化 市 大 竹 里 ), 以 及 國 姓 井 ( 在 今 彰 化 市 國 聖 里 ) 等, 見 洪 敏 麟 台 灣 舊 地 名 之 沿 革 第 二 冊 ( 下 ), 南 投 : 台 灣 省 文 獻 委 員 會,1984, 頁 11 22

與 水 陂 有 : 11 打 廉 庄 陂 : 在 東 螺 社 西 北, 康 熙 五 十 五 年, 諸 羅 縣 周 鍾 瑄 捐 粟 五 十 石, 助 庄 民 合 築 燕 霧 庄 陂 : 在 半 線 社 南, 康 熙 五 十 五 年, 諸 羅 縣 周 鍾 瑄 捐 穀 五 十 石, 助 庄 民 合 築 埔 鹽 陂 : 水 從 施 厝 圳 尾 流 出, 埔 鹽 業 戶 施 姓 築 埤 灌 溉 好 脩 庄 等 處 田 數 百 餘 甲 施 厝 圳 : 在 東 螺 堡, 源 由 濁 水 分 流, 康 熙 五 十 八 年, 庄 民 施 長 齡 築 時 圳 道 難 通, 有 自 稱 林 先 生 者, 繪 圖 教 以 疏 鑿 之 方, 于 是 通 流 灌 溉 五 十 餘 里 之 田 十 五 庄 圳 : 在 大 武 郡 堡, 康 熙 六 十 年 庄 民 黃 仕 卿 築 二 八 水 圳 : 在 東 螺 堡, 橫 亙 施 厝 圳 十 五 庄 圳 中 福 馬 圳 : 俗 稱 馬 水, 從 大 肚 溪 合 二 八 圳, 流 灌 李 厝 庄 等 處, 共 田 千 餘 甲, 施 長 齡 築 其 餘 在 彰 化 平 原 北 部 的 水 圳 有 王 田 圳 快 官 圳 貓 兒 高 圳 二 八 圳 福 口 厝 圳 等 12 由 此 記 載 可 推 知, 直 至 康 熙 末 年 才 出 現 較 大 規 模 的 陂 圳 水 利 設 施, 在 此 之 前, 漢 人 的 開 墾 受 制 於 水 源 的 問 題, 開 發 的 範 圍 及 人 口 有 限, 但 自 水 源 問 題 解 決 後, 漢 人 開 發 的 速 度 便 與 日 迅 進, 漢 人 聚 落 也 快 速 擴 展 在 康 熙 五 十 六 年 (1717) 知 縣 周 鍾 瑄 主 纂 的 諸 羅 縣 志 裡, 今 彰 化 縣 地 區 只 記 載 了 一 個 半 線 莊 及 一 個 半 線 街, 到 了 乾 隆 六 年 (1741) 劉 良 壁 的 重 修 福 建 台 灣 府 志 裡, 彰 化 縣 已 有 了 十 個 保, 一 百 一 十 莊 了 這 當 中 的 差 距 也 不 過 二 十 多 年 而 已, 可 見 當 時 墾 殖 速 度 之 快 大 規 模 的 水 利 工 程 完 工 使 燕 霧 堡 的 開 發 迅 速, 至 康 熙 末 年, 燕 霧 堡 大 致 墾 殖 11 12 周 璽, 彰 化 縣 誌 卷 二 陂 圳, 台 北 市 : 台 灣 銀 行, 台 灣 研 究 叢 刊 第 四 十 八 種,1957, 頁 50 同 上, 頁 50~51 23

完 成, 漢 人 聚 落 也 因 之 形 成 武 西 堡 原 係 大 武 郡 社 所 屬 的 埔 地, 地 勢 較 為 低 漥, 條 件 較 差, 因 此 完 墾 的 時 間 也 較 晚 康 熙 六 十 年 (1721) 黃 仕 卿 完 成 有 名 的 十 五 庄 圳 ( 因 灌 溉 面 積 達 十 五 個 村 莊 而 得 名, 後 稱 為 八 堡 二 圳 ), 因 此 武 西 堡 在 擁 有 八 堡 圳 與 十 五 庄 圳 的 優 越 水 利 條 件 下, 至 乾 隆 中 葉, 全 堡 大 致 開 墾 完 成 13 一 清 領 初 期 最 早 入 墾 彰 化 四 鄉 鎮 的 墾 戶 ( 一 ) 施 長 齡 開 墾 事 業 除 了 水 利 設 施 是 必 要 條 件 之 外, 資 本 雄 厚 的 大 墾 首 招 佃 作 大 規 模 的 開 墾, 也 是 開 發 史 上 很 重 要 的 一 環 節 最 早 入 墾 本 區, 且 最 有 成 就 的 大 墾 首 首 推 墾 戶 施 長 齡, 他 在 康 熙 中 葉 招 閩 粵 民 人 自 半 線 入 墾, 康 熙 四 十 八 年 (1709) 自 番 社 取 得 埔 地, 投 入 鉅 資, 開 鑿 水 圳, 籌 引 濁 水 溪 之 水 灌 田, 費 時 十 年 時 間 竣 工, 命 名 為 施 厝 圳 水 圳 規 模 宏 大, 可 灌 溉 的 田 園 面 積 達 八 個 堡 ( 以 清 末 彰 化 縣 共 有 十 三 個 堡 來 計 算 ), 因 此 此 圳 又 稱 為 八 堡 圳 15 施 厝 圳 成, 施 長 齡 擴 大 招 佃 開 墾, 歲 收 水 租 數 萬 石, 施 氏 子 孫 累 世 富 厚, 與 此 有 莫 大 的 關 係 16 施 長 齡 藉 由 向 官 府 申 請 墾 墾 執 照, 自 番 社 取 得 埔 地 ( 如 阿 束 社 半 線 社 等 ), 或 收 購 他 人 之 土 地, 其 開 墾 的 範 圍 相 當 廣 大, 為 各 墾 戶 中 之 最, 涵 蓋 有 半 線 堡 ( 今 和 美 鎮 伸 港 鄉 一 帶 ) 馬 芝 遴 堡 ( 今 鹿 港 地 區 ) 燕 霧 上 下 堡 ( 主 要 為 花 壇 大 村 鄉 一 帶 ), 武 東 武 西 堡 的 一 部 分, 至 於 東 螺 堡, 亦 可 能 有 些 許 施 家 土 地 17 整 個 開 墾 區 域 偏 在 彰 化 縣 的 中 部 與 北 部 14 13 臨 時 台 灣 土 地 調 查 局 編, 台 灣 土 地 慣 行 一 斑 ( 上 ), 台 北 : 臨 時 台 灣 土 地 調 查 局,1905, 頁 51 14 清 領 時 期 以 堡 為 行 政 區 域 劃 分, 四 鄉 鎮 在 清 朝 時 代, 埔 心 鄉 全 境 隸 屬 武 西 堡, 大 村 鄉 隸 屬 燕 霧 下 堡, 員 林 鎮 分 屬 燕 霧 下 堡 武 西 堡 及 武 東 堡, 溪 湖 鎮 則 分 屬 武 西 堡 馬 芝 堡 二 林 上 堡 各 一 部 分, 以 本 論 文 的 中 心 區 域 九 個 庄 頭 而 言, 溪 湖 鎮 探 討 的 部 分 主 要 為 武 西 堡 的 區 域 15 依 據 日 據 時 期 的 水 圳 圖 及 伊 能 嘉 矩 的 研 究, 這 八 個 堡 的 名 稱 及 涵 蓋 區 域 大 致 為 : 東 螺 東 堡 東 螺 西 堡 武 東 堡 武 西 堡 燕 霧 上 堡 燕 霧 下 堡 線 東 堡 馬 芝 上 堡, 約 佔 今 天 彰 化 縣 二 十 六 個 鄉 鎮 市 的 十 八 個 鄉 鎮 市 16 連 橫, 台 灣 通 史, 卷 十 三, 列 傳 三, 頁 624 17 土 地 慣 行 記 載, 東 螺 堡 北 邊 的 北 斗 鎮 北 勢 寮 一 帶, 由 黃 姓 施 姓 兩 家, 向 番 人 取 得 土 地, 招 佃 開 墾, 此 處 的 施 姓 不 知 是 否 為 施 長 齡 家 族, 仍 待 考 證 臨 時 台 灣 土 地 調 查 局 編, 台 灣 土 地 慣 行 一 斑 ( 上 ), 台 北 : 臨 時 台 灣 土 地 調 查 局,1905, 頁 53 24

( 二 ) 黃 仕 卿 黃 為 廣 東 籍 大 墾 戶, 於 康 熙 六 十 年 (1721) 完 成 十 五 庄 圳, 灌 溉 範 圍 達 永 靖 與 埔 心 十 五 個 村 莊, 吸 引 了 大 批 粵 籍 漢 民 到 此 開 墾, 大 埔 心 與 湳 港 為 最 早 形 成 的 聚 落 18 ( 三 ) 泉 州 籍 蕭 姓 墾 戶 據 土 地 慣 行 一 斑 記 載, 乾 隆 初 年 蕭 姓 首 向 大 武 郡 社 承 懇 土 地, 地 屬 武 東 堡 19 ( 四 ) 丁 作 周 雍 正 元 年 (1723) 八 月 到 十 月 間, 丁 作 周 與 大 武 郡 社 的 土 官 簽 署 三 件 買 地 契 字 大 武 郡 社 原 將 一 些 草 地 贌 給 漢 人 丁 文 陳 維 周 曾 浩 然 等 耕 作, 但 因 缺 水 灌 溉, 雍 正 元 年 時 由 丁 作 周 收 購 但 丁 作 周 早 在 康 熙 59 年 (1720), 於 濫 港 溪 開 水 圳 兩 條, 雍 正 二 年 又 於 虎 尾 溪 開 圳, 因 資 金 不 足, 轉 向 吳 林 興 借 貸, 最 後 無 法 清 償 債 務, 遂 將 上 述 土 地 抵 還 債 主 業 戶 吳 林 興 丁 氏 的 土 地 大 致 在 永 靖 一 帶 20 ( 五 ) 吳 林 興 吳 林 興 是 一 業 戶 名, 由 吳 文 海 林 賢 二 人 合 組, 於 雍 正 五 年 (1727) 承 買 業 主 丁 作 周 的 土 地, 亦 成 為 業 主, 並 報 官 陞 科 土 地 21 ( 六 ) 武 西 堡 水 漆 林 庄 業 主 吳 氏 雍 正 十 三 年 (1735) 以 前, 吳 氏 已 建 立 墾 庄 --- 水 漆 林 庄, 乾 隆 四 十 九 年 (1784) 時, 本 庄 業 主 為 吳 郡 山, 到 了 道 光 四 年 (1824) 本 庄 業 主 為 吳 義 記, 同 治 七 年 (1868) 時, 吳 氏 家 族 雖 然 仍 掌 握 水 漆 林 庄 的 租 業, 但 業 主 權 已 有 分 割 的 現 象 水 漆 林 庄 18 19 20 21 高 育 仁 等, 重 修 台 灣 省 通 志, 卷 三, 住 民 志 地 名 沿 革 篇, 頁 317~318 臨 時 台 灣 土 地 調 查 局 編, 台 灣 土 地 慣 行 一 斑 ( 上 ), 台 北 : 臨 時 台 灣 土 地 調 查 局,1905, 頁 51 臨 時 台 灣 土 地 調 查 局 編 印, 清 代 台 灣 大 租 調 查 書 ( 上 ), 台 灣 文 獻 史 料 叢 刊 第 七 輯, 台 北 市 : 大 通 書 局, 頁 325~327 陳 宗 仁, 彰 化 開 發 史, 彰 化 : 彰 化 文 化 中 心,1997, 頁 168 25

的 位 置, 可 能 位 於 埔 心 鄉 西 南 部 一 帶 22 ( 七 ) 李 朝 榮 雍 正 十 年 (1732) 以 前, 買 得 大 突 社 埔 地, 位 在 巴 劉 巴 來 ( 位 置 不 詳, 可 能 在 溪 湖 一 帶 ), 雍 正 十 年 李 招 來 李 思 仁 賴 束 李 祿 亭 梁 學 俊 等 人 開 墾 乾 隆 九 年 (1744), 李 朝 榮 等 呈 報 陞 科 下 則 園 三 十 九 頃 二 十 畝 23 ( 八 ) 楊 管 : 乾 隆 年 間 開 墾 武 西 堡 羅 厝 莊 24 ( 九 ) 黃 朝 宜 : 乾 隆 年 間 招 佃 開 墾 武 西 堡 羅 厝 莊 25 ( 十 ) 楊 壽 : 嘉 慶 年 間 招 佃 開 墾 二 林 上 堡 鳳 凰 厝 庄 26 以 目 前 的 資 料, 我 們 只 找 到 上 述 幾 位 與 四 鄉 鎮 的 開 墾 有 關 的 大 墾 戶, 相 信 應 還 有 為 數 不 少 的 墾 戶 投 入 彰 化 中 部 的 開 墾 工 作, 翻 閱 清 代 台 灣 大 租 調 查 書 的 各 種 契 約 書, 可 見 許 多 註 寫 業 主 楊 業 主 王 業 主 陳 等, 但 因 無 確 切 的 記 載, 使 得 他 們 的 事 蹟 被 引 入 歷 史 中, 尚 待 後 人 繼 續 發 掘 新 的 資 料, 如 土 地 買 賣 契 字, 或 相 關 人 物 的 族 譜, 以 補 所 遺 二 四 鄉 鎮 漢 莊 的 建 立 首 先 從 各 時 期 的 志 書 來 看 四 鄉 鎮 漢 莊 的 建 立 過 程 : 表 2-1 清 代 彰 化 四 鄉 鎮 街 庄 的 發 展 時 間 漢 人 聚 落 資 料 來 源 康 熙 35 年 (1696) 高 拱 乾,1993:37 康 熙 51 年 (1712) 周 元 文,1993:43 康 熙 56 年 (1717) 周 鍾 瑄,2005:105 乾 隆 6 年 (1741) 大 村 鄉 : 佳 錫 莊 劉 良 璧,1993:79~84 22 23 24 25 26 陳 宗 仁, 彰 化 開 發 史, 彰 化 : 彰 化 文 化 中 心,1997, 頁 168 周 璽, 彰 化 縣 志, 卷 六 田 賦 志, 台 北 市 : 臺 灣 銀 行,1957, 頁 87 臨 時 台 灣 土 地 調 查 局 編, 清 代 台 灣 大 租 調 查 書 ( 上 ), 台 北 : 台 灣 大 通 書 局, 頁 69 臨 時 台 灣 土 地 調 查 局 編, 清 代 台 灣 大 租 調 查 書 ( 上 ), 台 北 : 台 灣 大 通 書 局, 頁 71 臨 時 台 灣 土 地 調 查 局 編, 清 代 台 灣 大 租 調 查 書 ( 上 ), 台 北 : 台 灣 大 通 書 局, 頁 104 26

員 林 鎮 : 員 林 仔 莊 柴 頭 井 莊 埔 心 鄉 : 油 車 店 莊 溪 湖 鎮 : 大 突 莊 市 街 : 員 林 仔 街 ( 員 林 鎮 ) 乾 隆 12 年 (1747) 同 上, 無 異 動 范 咸,2005:159~163 乾 隆 27 年 (1762) 大 村 鄉 : 燕 霧 內 莊 余 文 儀,1993:75 員 林 鎮 : 員 林 仔 莊 東 山 莊 埔 心 鄉 : 埔 心 莊 吳 鳳 莊 水 漆 林 莊 溪 湖 鎮 : 大 突 新 莊 番 婆 莊 市 街 : 員 林 仔 街 道 光 12 年 (1832) 大 村 鄉 : 燕 霧 大 莊 小 三 角 潭 周 璽,1957:46 黃 厝 莊 擺 塘 莊 過 溝 莊 茄 苳 林 佳 錫 莊 大 崙 莊 埤 仔 頭 犂 頭 厝 埔 心 鄉 : 太 平 前 徑 口 厝 梧 鳳 莊 坡 腳 莊 油 車 店 二 抱 竹 大 埔 心 芎 蕉 腳 瓦 瑤 厝 羅 厝 莊 員 林 鎮 : 員 林 街 田 中 央 東 山 三 塊 厝 大 三 角 潭 大 埔 厝 南 平 莊 27

圳 頭 厝 萬 年 莊 三 條 圳 番 仔 崙 湖 水 坑 泉 州 簝 柴 頭 井 下 垻 莊 浮 圳 莊 挖 仔 莊 溪 湖 鎮 : 頂 寮 溪 湖 厝 山 寮 鳳 凰 厝 北 勢 尾 車 店 交 田 中 央 大 突 頭 阿 公 厝 水 汴 頭 大 竹 圍 竹 圍 子 崙 仔 厝 牛 埔 港 竹 頭 仔 大 突 莊 北 勢 莊 番 婆 莊 霞 盃 崙 巫 厝 莊 四 塊 厝 崙 仔 腳 三 角 仔 阿 媽 厝 西 勢 厝 資 料 來 源 : 高 拱 乾, 台 灣 府 志, 南 投 : 台 灣 省 文 獻 委 員 會,1993 周 元 文, 重 修 台 灣 府 志, 南 投 : 台 灣 省 文 獻 委 員 會,1993 周 鍾 瑄, 諸 羅 縣 志, 台 北 市 : 文 建 會,2005 劉 良 璧, 重 修 台 灣 府 志, 南 投 : 台 灣 省 文 獻 委 員 會,1993 范 咸, 重 修 台 灣 府 志, 台 北 市 : 文 建 會,2005 周 璽, 彰 化 縣 誌, 台 北 市 : 臺 灣 銀 行,1957 以 上 的 資 料, 雖 然 不 盡 然 完 整, 但 大 致 上 可 以 了 解 四 鄉 鎮 最 早 形 成 聚 落 的 區 域, 如 大 村 比 較 早 形 成 的 聚 落 是 燕 霧 莊 和 佳 錫 莊, 員 林 則 是 員 林 仔 街 與 東 山, 埔 心 鄉 較 早 形 成 的 聚 落 是 油 車 店 埔 心 莊 梧 鳳 莊 和 水 漆 林 莊, 溪 湖 鎮 最 早 發 展 的 地 區 則 是 大 突 社 核 心 區 域 而 根 據 道 光 年 間 的 記 載, 漢 人 聚 落 大 量 出 現, 顯 示 四 鄉 鎮 的 開 發 已 接 近 完 成, 今 日 村 落 的 雛 型 也 大 致 出 現 28

志 書 上 要 到 乾 隆 六 年 (1741) 才 有 街 莊 的 記 載, 其 實 我 們 從 許 多 資 料 上 可 以 判 讀, 有 些 聚 落 早 在 康 雍 兩 朝 便 已 建 立 如 康 熙 五 十 六 年 (1719) 周 鍾 瑄 纂 修 的 諸 羅 縣 志 曾 提 到 水 利 的 興 築 : 燕 霧 庄 陂, 在 半 線 社 南 康 熙 五 十 五 年, 知 縣 周 鍾 瑄 捐 榖 五 十 石 助 庄 民 合 築 27 此 陂 稱 為 燕 霧 庄 陂, 之 後 又 有 庄 民, 顯 示 在 康 熙 年 代 已 建 立 燕 霧 庄 陳 宗 仁 指 出, 在 雍 正 八 年 (1730), 燕 霧 下 堡 已 有 員 林 仔 庄 ( 今 員 林 鎮 三 民 民 生 中 正 等 里 一 帶 ) 燕 霧 內 庄 ( 即 燕 霧 大 庄, 即 大 村 鄉 大 村 田 洋 南 勢 村 一 帶 ) 東 山 庄 ( 今 員 林 鎮 南 東 東 東 北 等 里 ) 等 聚 落 建 立 28 而 乾 隆 六 年 的 志 書 記 載, 員 林 仔 庄 已 形 成 街 市 ( 稱 員 林 仔 街 ), 顯 示 員 林 的 發 展 快 速 另 外, 我 們 從 清 代 大 租 調 查 書 及 埔 心 鄉 志 裏 看 到 一 些 契 約 紀 錄, 裡 面 出 現 的 聚 落 名 稱 也 提 供 我 們 一 些 資 料 : 表 2-2 清 代 契 約 書 中 有 關 四 鄉 鎮 地 區 之 聚 落 名 稱 及 界 址 年 代 聚 落 名 稱 界 址 買 受 者 給 受 者 契 約 性 質 乾 隆 18 年 武 西 堡 羅 東 : 楊 家 邱 家 田 黃 定 業 主 : 給 墾 字 (1753) 厝 庄 西 : 湳 岸 楊 管 27 28 周 鍾 瑄, 諸 羅 縣 志, 台 北 市 : 文 建 會,2005, 頁 118 陳 宗 仁, 彰 化 開 發 史, 彰 化 : 彰 化 文 化 中 心,1997, 頁 124 29

南 : 邱 家 田 尾 北 : 出 水 溝 乾 隆 21 年 大 武 郡 東 東 : 大 路 界 何 欣 官 何 正 典 賣 字 (1756) 堡 挖 仔 庄 西 : 中 溝 界 南 : 水 路 界 北 : 張 家 田 界 乾 隆 32 年 溪 湖 庄 東 : 番 婆 庄 及 大 黃 合 亭 東 螺 社 杜 賣 永 耕 (1767) 崙 仔 厝 湖 竹 圍 牛 埔 界 大 租 契 沙 仔 湖 西 : 大 圳 港 及 溪 番 婆 庄 仔 岸 大 竹 圍 牛 南 : 圳 溝 埔 北 : 崙 仔 厝 崙 車 路 界 乾 隆 60 年 斗 門 頭 後 東 : 楊 家 佃 田 楊 章 哉 鳳 凰 翔 招 墾 契 (1795) 汴 頭 庄 西 : 圳 溝 館 業 主 南 : 圳 溝 張 給 北 : 楊 家 園 及 抄 封 田 界 嘉 慶 3 年 二 重 湳 庄 東 : 蘇 家 田 業 主 : 王 黃 宗 淑 退 佃 字 (1798) 二 抱 竹 庄 西 : 姪 田 南 : 圳 岸 北 : 大 路 嘉 慶 九 年 大 崙 庄 東 : 崙 仔 埔 張 驚 生 黃 本 典 賣 字 西 : 湳 港 溝 張 浴 沂 黃 連 30

南 : 宋 家 田 北 : 黃 家 田 嘉 慶 13 年 大 武 郡 西 東 : 至 圳 邱 鄰 業 主 : 楊 給 墾 字 (1808) 保 四 塊 厝 西 : 浮 圳 庄 南 : 林 家 田 北 : 劉 家 田 嘉 慶 13 年 二 林 上 堡 東 : 楊 曾 二 家 園 陳 阿 聽 業 主 : 楊 給 墾 字 (1808) 鳳 凰 厝 庄 西 : 楊 曾 二 家 園 尾 南 : 水 圳 北 : 牛 埔 嘉 慶 15 年 鳳 凰 厝 山 東 : 鳳 凰 厝 山 邊 楊 文 若 業 主 : 楊 給 墾 字 (1810) 寮 庄 路 西 : 水 溝 南 : 山 寮 後 園 山 崙 腳 北 : 水 圳 嘉 慶 25 年 大 突 社 東 : 巫 家 園 巫 卯 巫 大 突 社 番 社 給 墾 (1820) 頂 寮 庄 西 : 至 埔 友 番 字 南 : 出 水 溝 北 : 吳 家 園 及 出 水 道 光 五 年 北 勢 尾 庄 東 : 山 崙 楊 章 經 大 突 社 番 社 給 墾 西 : 楊 家 園 番 字 南 : 楊 菜 園 31

北 : 小 溝 資 料 來 源 : 臨 時 台 灣 土 地 調 查 局, 清 代 台 灣 大 租 調 查 書, 台 灣 文 獻 史 料 叢 刊 第 七 輯, 台 北 : 台 灣 大 通 書 局 曾 慶 國, 埔 心 鄉 志, 彰 化 : 埔 心 鄉 公 所,1993, 頁 514~520 由 上 表 可 知, 埔 心 鄉 的 區 域, 在 乾 隆 前 期 出 現 的 聚 落, 除 了 埔 心 庄 梧 鳳 庄 及 水 漆 林 庄, 尚 有 羅 厝 庄, 而 二 重 湳 與 二 抱 竹 可 能 在 乾 隆 中 後 期 才 形 成 大 村 的 燕 霧 庄 早 在 康 熙 朝 時 已 形 成, 佳 錫 庄 略 晚, 而 大 崙 庄 最 晚 在 嘉 慶 年 間 已 出 現 溪 湖 鎮 的 部 分, 從 乾 隆 中 期 至 道 光 年 間, 所 出 現 的 聚 落 有 溪 湖 庄 汴 頭 庄 鳳 凰 厝 庄 山 寮 庄 及 北 勢 庄, 此 外 還 有 些 小 聚 落 如 大 竹 圍 崙 仔 厝 頂 寮 等, 都 集 中 在 溪 湖 鎮 西, 而 鎮 東 則 無 發 現 相 關 的 土 地 契 約, 可 能 溪 湖 鎮 的 開 發 西 先 於 東 以 下 則 將 四 鄉 鎮 較 著 名 的 開 墾 人 士 與 村 落 分 別 簡 介 如 下 : ( 一 ) 大 村 鄉 大 村 鄉 在 雍 正 年 間 屬 彰 化 縣 燕 霧 堡, 康 熙 年 間 墾 戶 施 長 齡 築 八 堡 圳 引 濁 水 溪 灌 溉 本 鄉, 並 率 眾 佃 入 墾 29 康 熙 末 年 已 有 燕 霧 庄, 至 雍 正 八 年 (1830) 與 員 林 東 山 並 稱 燕 霧 下 堡 內 三 大 聚 落 康 熙 末 葉, 入 墾 此 區 尚 有 福 建 漳 州 府 平 和 縣 賴 景 春 賴 景 錄 賴 完 等 人 ; 至 雍 正 年 間, 續 有 平 和 縣 賴 棟 直 賴 珍 明 賴 錠, 及 詔 安 縣 游 文 翁 等 人 來 墾 ; 乾 隆 初 葉 有 平 和 縣 賴 樸 園 吳 忠 朴 吳 由, 詔 安 縣 人 黃 國 帖 黃 國 查 游 心 正, 廣 東 省 饒 平 縣 吳 查 某 等 來 墾 30 全 域 至 嘉 慶 年 間 (1796~1820) 大 致 墾 成, 為 漳 州 人 居 多 之 部 落, 清 代 開 拓 之 聚 落 有 大 莊 ( 今 大 村 村 ) 田 洋 仔 貢 旗 南 勢 仔 茄 苳 林 加 錫 大 崙 小 三 角 潭 擺 塘 過 溝 蓮 花 池 黃 厝 港 尾 犁 頭 厝 埤 仔 頭 等, 其 中 有 一 些 血 緣 聚 落, 如 田 洋 仔 ( 賴 姓 ) 貢 旗 ( 賴 姓 ) 加 錫 ( 黃 姓 ) 過 溝 ( 賴 姓 ) 黃 厝 ( 黃 29 30 今 大 村 國 小 土 名 公 館 底, 即 施 長 齡 租 館 館 址 洪 敏 麟, 台 灣 舊 地 名 之 研 革 第 二 冊 ( 下 ), 台 中 市 : 台 灣 省 文 獻 委 員 會,1984, 頁 335 32

姓 ) 埤 仔 頭 ( 陳 姓 ) 等 31 大 村 鄉 經 濟 型 態 以 農 業 為 主, 至 今 農 業 人 口 仍 佔 百 分 之 九 十 以 上 ( 二 ) 埔 心 鄉 埔 心 屬 於 清 領 時 期 的 武 西 堡, 昔 作 大 埔 心, 大 正 九 年 (1920) 改 稱 坡 心, 戰 後 再 改 為 今 稱 埔 心 這 一 帶 在 往 昔 移 民 入 墾 時, 因 位 於 廣 闊 未 墾 埔 地 之 中 央 位 置, 故 稱 之 漢 人 有 組 織 大 量 的 入 墾 埔 心 鄉, 大 約 在 康 雍 乾 時 期, 距 今 二 百 年 至 三 百 年 之 間, 而 在 嘉 慶 道 光 年 間 ( 約 一 百 七 十 年 前 ), 另 有 一 批 漢 人 繼 續 移 入 埔 心 鄉, 埔 心 鄉 主 要 住 民 與 村 落, 逐 漸 形 成 32 康 熙 中 葉, 廣 東 饒 平 縣 大 墾 首 黃 仕 卿, 率 族 眾 入 墾 埔 心 一 帶 之 荒 埔, 並 首 創 大 埔 心 ( 今 埔 心 村 ) 與 湳 港 舊 ( 今 永 靖 鄉 南 港 新 莊 浮 圳 等 村 ) 兩 聚 落 康 熙 六 十 年 (1721), 黃 仕 卿 所 築 十 五 庄 圳 通 水 後, 加 上 施 長 齡 的 八 堡 圳 灌 流 過 本 區, 吸 引 大 批 客 籍 墾 戶 抵 此 開 墾, 境 內 羅 厝 梧 鳳 埤 霞 等 村 莊 先 後 成 立 33 至 乾 隆 年 間 (1736~1795 年 ) 全 境 墾 成, 清 末 日 治 初, 主 要 聚 落 有 大 埔 心 瓦 瑤 厝 徑 口 厝 太 平 油 車 店 大 溝 尾 菜 寮 梧 鳳 二 重 湳 底 芎 蕉 腳 埤 霞 埤 腳 舊 館 羅 厝 等 ( 三 ) 員 林 鎮 員 林, 台 灣 道 道 台 姚 瑩 所 作 台 北 道 里 記 一 文, 稱 它 為 下 林 仔 (ㄚ), 洪 敏 麟 著 台 灣 舊 地 名 研 革 曾 載 : 員 林 仔 : 員 ( 英 梔 切 ) 林 (ㄋㄚˊ) 仔 (ㄚ), 或 做 下 林 仔, 因 出 闢 之 時, 原 為 樹 林 茂 盛 之 地, 居 民 在 墾 餘 之 圓 形 森 林 築 屋 成 村, 故 得 名 為 之 圓 林 仔, 後 31 32 33 高 育 仁 主 修, 重 修 台 灣 省 通 志 卷 三 住 民 志 聚 落 篇, 頁 280 據 埤 霞 村 村 長 黃 其 錩 所 提 供 的 開 台 祖 神 主 牌 記 載, 及 民 國 七 十 七 年 回 大 陸 詔 安 縣 霞 葛 鄉 省 親 時, 當 地 耆 老 口 述, 約 於 一 百 五 十 年 前 詔 安 縣 有 大 批 黃 姓 居 民 前 往 台 灣 高 育 仁 等, 重 修 台 灣 省 通 志, 卷 三, 住 民 志 地 名 沿 革 篇, 頁 317~318 33

簡 化 為 員 林 仔 34 又 云 : 康 熙 年 間, 施 世 榜 ( 字 文 標 ) 建 施 厝 圳, 廣 東 潮 州 府 饒 平 縣 人 黃 仕 卿 鑿 十 五 庄 圳, 二 圳 合 稱 八 堡 圳, 灌 溉 彰 化 平 原 八 堡 田 地 於 是 福 建 省 漳 州 府 平 和 縣 人 曹 阿 慈, 廣 東 嘉 應 州 鎮 平 縣 ( 今 名 蕉 嶺 縣 ) 詹 志 道 劉 延 魁 吳 三 麟 ; 廣 東 潮 州 府 饒 平 縣 人 黃 可 久 黃 實 賢 盧 剛 直 張 應 和 張 文 敞 張 剛 直 ; 廣 東 惠 州 府 陸 豐 縣 梁 文 開 梁 文 舉 兄 弟 來 墾 員 林 35 雍 正 年 間, 福 建 省 漳 州 府 平 和 縣 江 包, 詔 安 縣 黃 盛 漳, 及 客 籍 墾 民 饒 平 縣 朱 天 壽 朱 天 海 ( 兄 弟 ) 張 儒 林 劉 寧 廳 等 人 陸 續 來 墾 自 施 厝 圳 及 十 五 莊 圳 完 工 後, 員 林 鎮 的 開 墾 速 度 很 快, 雍 正 八 年 (1730 年 ), 便 形 成 一 大 村 莊 名 員 林 仔 莊 又 因 交 通 便 利, 員 林 遂 於 清 乾 隆 六 年 (1741 年 ) 已 形 成 市 街, 稱 員 林 仔 街 36 至 道 光 年 間, 改 稱 員 林 街 清 末 日 治 初, 境 內 除 員 林 街 外, 另 有 三 條 圳 南 平 大 埔 厝 溝 槽 田 中 央 大 饒 萬 年 番 仔 崙 柴 頭 井 湖 水 坑 三 塊 厝 東 山 等 莊 ( 四 ) 溪 湖 鎮 昔 為 平 埔 族 洪 雅 大 突 社 社 域, 康 熙 中 葉 有 廣 東 省 潮 州 府 饒 平 縣 巫 為 樂 者 入 墾, 至 康 熙 末 葉 嗣 有 福 建 省 泉 州 府 南 安 縣 楊 方 曹 來 墾, 雍 正 年 間 有 泉 州 府 安 溪 縣 謝 候 軒, 晉 江 縣 莊 允 業 等 墾 戶 陸 續 抵 達 ; 乾 隆 年 間 續 有 南 安 縣 胡 石 齊 莊 濟 生 馬 雙 楊 士 琬 兄 弟 及 漳 籍 詔 安 縣 黃 端 雲 黃 君 寵, 平 和 縣 巫 仕 姜 兄 弟, 客 籍 饒 平 縣 施 慘 之 來 墾, 至 嘉 慶 年 間 墾 成 並 形 成 街 市 因 地 當 鹿 港 彰 化 二 林 員 林 西 螺 間, 往 來 道 路 之 交 會 點, 至 光 緒 末 葉 形 成 農 產 品 交 易 中 心 清 代 境 內 聚 落 除 溪 湖 街 區 外, 尚 包 括 田 中 央 車 店 外 四 塊 厝 竹 頭 仔 三 塊 厝 北 勢 尾 田 簝 34 35 36 洪 敏 麟, 台 灣 舊 地 名 之 研 革 第 二 冊 ( 下 ), 頁 310 洪 敏 麟, 台 灣 舊 地 名 之 研 革 第 二 冊 ( 下 ), 頁 312 張 義 清 編, 員 林 鎮 志, 頁 58 34

頂 簝 大 突 水 汴 頭 四 塊 厝 崙 仔 腳 阿 公 厝 阿 媽 厝 大 竹 圓 番 婆 巫 厝 後 溪 西 勢 厝 等 莊 日 治 時 期 並 建 有 糖 廠 及 運 蔗 鐵 路, 昭 和 十 三 年 (1938) 年 升 格 為 溪 湖 街, 戰 後 改 稱 溪 湖 鎮 37 圖 2-2 清 代 台 灣 中 部 地 區 的 堡 圖 資 料 來 源 : 改 繪 自 曾 慶 國, 埔 心 鄉 志, 彰 化 : 埔 心 鄉 公 所,1993, 頁 51 37 高 育 仁 主 修, 重 修 台 灣 省 通 志 卷 三 住 民 志 地 名 研 革 篇, 頁 315~316 聚 落 篇, 頁 268 35

第 三 節 聚 落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本 節 著 重 介 紹 五 通 宮 祭 祀 圈 內 九 個 庄 頭 ( 分 屬 八 個 村 落 ) 的 形 成 與 居 民 一 埔 心 鄉 梧 鳳 村 梧 鳳 村 位 於 埔 心 鄉 西 北 方, 左 鄰 溪 湖 鎮 中 竹 里, 北 以 鹿 港 溪 中 游 員 大 排 水 溝 與 埤 腳 村 為 界 梧 鳳 村 在 乾 隆 27 年 (1762) 余 文 儀 續 修 台 灣 府 志 裏 已 有 紀 錄, 是 埔 心 鄉 裏 較 早 形 成 的 聚 落 地 名 由 來, 據 傳 因 往 昔 附 近 為 梧 桐 樹 密 生 之 地, 鳥 群 棲 息 於 此, 而 得 稱 梧 鳳 村 以 黃 姓 為 主 姓, 來 自 福 建 省 漳 州 府 詔 安 縣, 為 客 屬, 出 自 三 妻 二 十 一 門 下, 堂 號 江 夏 38 其 中 以 黃 郡 記 一 系 文 獻 記 載 較 為 清 晰 黃 氏 來 台 開 基 祖 為 十 二 世 黃 端 雲, 於 乾 隆 九 年 (1744) 由 福 建 省 漳 州 府 詔 安 縣 二 都 龍 乾 堡 深 邱 裡, 渡 海 經 鹿 港 登 陸 來 台, 先 創 基 於 梧 鳳 庄 竹 圍 子 ( 溪 湖 鎮 中 竹 里 ), 其 四 子 黃 郡 記 於 乾 隆 五 十 一 年 (1786) 遷 來 梧 鳳 村 立 基, 成 為 梧 鳳 的 望 族 與 首 富 黃 郡 記 四 子 黃 超 英 曾 以 武 生 官 拜 四 品 之 都 司, 為 本 鄉 當 時 之 最 高 官 職 當 時 梧 鳳 村 因 有 竹 筏 可 通 航 鹿 港, 商 務 發 達, 繁 榮 富 裕, 曾 有 梧 鳳 的 鴉 片 煙 斗, 多 過 二 重 湳 的 鋤 頭 的 俗 語 39 不 過 在 河 道 淤 淺 後, 商 船 不 能 到, 梧 鳳 也 隨 之 沒 落, 成 為 典 型 的 農 村 聚 落 依 民 國 八 十 二 年 (1993) 埔 心 鄉 的 戶 政 資 料, 梧 鳳 村 黃 姓 仍 佔 有 總 人 口 83.6% 的 比 例 二 埔 心 鄉 二 重 村 梧 鳳 聚 落 東 南 約 一 公 里 處 員 大 排 水 南 岸, 有 舊 小 字 二 重 湳 之 村 莊, 今 為 38 三 妻 二 十 一 子 由 來 : 黃 世 第 九 十 世 祖 峭 公, 在 宋 真 宗 時 中 進 士, 官 至 尚 書, 娶 妻 官 吳 鄭 三 氏, 各 生 七 子, 共 二 十 一 子, 有 孫 八 十 一, 其 後 代 子 孫 繁 多, 來 台 甚 眾, 通 稱 三 妻 二 十 一 子 埔 心 鄉 的 黃 姓, 大 部 分 來 自 福 建 省 漳 州 府 詔 安 縣 與 廣 東 省 潮 州 府 饒 平 縣, 以 客 屬 為 主, 均 出 自 三 妻 二 十 一 子 門 下 見 埔 心 鄉 志, 頁 123 39 曾 慶 國, 埔 心 鄉 志, 彰 化 : 埔 心 鄉 公 所,1993, 頁 125 36

二 重 村 地 名 由 來, 因 初 墾 之 時, 這 一 帶 為 十 五 庄 圳 與 鹿 港 溪 之 間, 溪 水 氾 濫 之 沼 澤 地, 土 質 鬆 軟, 故 以 湳 稱 二 重 湳 意 即 以 溪 圳 為 界 劃 地, 在 第 二 塊 處 之 鬆 軟 地 本 村 居 民 來 源 以 詔 安 縣 黃 姓 移 民 為 主, 堂 號 江 夏 有 紀 錄 可 查 的 開 基 祖 如 下 : 黃 秀 芳, 於 清 雍 正 六 年 (1728), 由 福 建 漳 州 府 詔 安 縣 來 台, 由 鹿 港 登 陸, 拓 墾 定 居 於 二 重 湳 黃 平 候, 於 清 乾 隆 年 間, 由 福 建 詔 安 縣 來 台, 入 墾 本 鄉 二 重 村, 子 孫 世 居 至 今 十 三 世 黃 學 孔, 祖 籍 福 建 省 漳 州 府 詔 安 縣 涇 口 鄉 涇 口 村, 於 清 乾 隆 二 十 二 年 (1757) 渡 海 由 鹿 港 登 陸, 輾 轉 入 墾 二 重 村, 已 是 乾 隆 末 年, 其 子 孫 世 居 至 今 40 由 上 紀 錄, 我 們 可 以 了 解, 二 重 村 的 開 發 可 能 始 於 雍 正 時 期, 完 成 於 乾 隆 時 期, 而 二 重 湳 聚 落, 最 晚 在 乾 隆 年 間 也 已 出 現 目 前 本 村 為 一 農 業 村, 種 植 稻 米 蔬 菜 水 果 為 主, 近 十 年 來 有 果 農 積 極 推 廣 葡 萄 觀 光 事 業, 成 為 本 村 之 特 色 村 民 仍 以 黃 姓 為 主, 以 民 國 82 年 的 戶 口 資 料, 黃 姓 佔 有 81% 強 三 埔 心 鄉 埤 腳 村 與 菜 寮 埤 腳 村 位 於 埔 心 鄉 西 北 方, 鹿 港 溪 中 游 員 大 排 水 溝 ( 柳 仔 溝 ) 北 岸 與 八 堡 圳 ( 第 十 支 圳 ) 之 間 在 志 書 上, 埤 腳 是 遲 至 道 光 年 間 才 見 到 的 村 落, 在 周 璽 彰 化 縣 志 裏 作 坡 腳, 後 來 改 成 埤 腳, 地 名 由 來 為 在 埤 下 方 創 建 之 村 莊 按 往 昔 埤 腳 庄 東 北 有 一 大 埤, 分 八 堡 圳 之 水 蓄 之 成 埤, 鑿 圳 以 灌 漑 附 近 一 帶 農 田 原 本 是 一 大 埤 腳 庄, 日 治 時 期 為 舊 埤 霞 大 字, 戰 後 才 分 割 為 埤 腳 村 與 埤 霞 村 埤 腳 村 左 方 有 一 菜 寮 聚 落, 臨 員 大 排 水 埔 鹽 埤 間, 往 昔 種 菜 業 者 在 此 搭 寮 以 居 而 得 名, 因 人 數 不 少, 庄 頭 意 識 濃 厚, 住 民 目 前 仍 習 用 舊 稱, 自 稱 菜 寮 40 曾 慶 國, 埔 心 鄉 志, 彰 化 : 埔 心 鄉 公 所,1993, 頁 125~127 37

人, 而 非 埤 腳 人 埤 腳 村 的 住 民 多 黃 姓 客 裔, 祖 籍 來 自 福 建 省 漳 州 府 詔 安 縣, 堂 號 江 夏, 屬 於 三 妻 二 十 一 子 門 下 依 埔 心 鄉 志 所 錄 的 黃 姓 家 系 如 下 : 依 據 黃 氏 大 族 譜 記 載 : 十 一 世 祖 黃 英 哲, 渡 台 彰 化 縣 埔 心 鄉 埤 腳 村 菜 寮 巷, 祖 籍 福 建 省 漳 州 府 詔 安 縣 二 都 六 乾 保 江 寨 甲 徑 口 社 十 三 世 黃 聆 渡 台 彰 化 縣 埔 心 鄉 埤 腳 村 菜 寮 巷, 祖 籍 福 建 省 漳 州 府 詔 安 縣 二 都 隆 乾 保 深 邱 里 41 本 村 是 農 業 村, 居 民 多 栽 種 水 稻 蔬 菜 葡 萄 維 生, 戰 後 因 修 築 大 溪 路 穿 越 埤 腳 村, 沿 馬 路 旁 商 店 興 起, 帶 來 一 些 商 業 氣 息, 但 農 業 人 口 還 是 佔 多 數 本 地 黃 姓 為 主 要 住 民, 且 多 宗 族 關 係, 依 民 國 82 年 (1993) 的 資 料, 本 村 黃 姓 佔 總 人 口 83% 左 右 四 埔 心 鄉 埤 霞 村 埤 霞 村 位 於 埔 心 鄉 北 端, 鹿 港 溪 中 游 員 大 排 水 溝 ( 柳 仔 溝 ) 北 岸 與 八 堡 圳 ( 第 十 支 圳 ) 之 間 清 領 時 期 屬 於 埤 腳 庄, 日 治 後 則 為 埤 霞 大 字 ( 含 今 埤 腳 菜 寮 埤 霞 ), 戰 後 才 分 割 為 埤 腳 村 與 埤 霞 村 埤 霞 位 於 員 大 排 水 溝 北 端, 舊 稱 湳 底, 可 想 見 早 期 應 是 低 漥 潮 濕 之 地, 開 墾 條 件 並 不 優 越 按 照 清 朝 志 書 及 各 項 土 地 契 約 上 的 資 料, 埔 心 鄉 北 四 堡 的 出 現 順 序, 應 是 梧 鳳 二 重 埤 腳, 最 後 才 是 埤 霞, 因 此 會 來 墾 者 多 為 已 無 甚 選 擇 機 會 的 客 屬 漢 人 埤 霞 住 民 多 客 裔 黃 姓, 堂 號 江 夏, 亦 屬 於 三 妻 二 十 一 子 門 下 埤 霞 村 的 居 民 以 湳 底 五 座 厝 入 墾 定 居 最 早 所 謂 五 座 厝, 係 指 五 座 大 厝, 有 五 個 不 同 支 系 之 黃 姓, 包 括 頂 厝 田 中 央 厝 中 厝 下 店 厝 及 後 壁 厝 五 座 厝 的 祖 籍 地 相 同, 皆 為 福 建 省 漳 州 府 詔 安 縣 霞 葛 鄉, 來 台 時 間 約 在 清 朝 嘉 道 年 間, 各 座 厝 之 開 台 祖 41 曾 慶 國, 埔 心 鄉 志, 彰 化 : 埔 心 鄉 公 所,1993, 頁 129~130 38

入 墾 本 地 之 時 間 有 些 不 同, 惟 相 去 不 遠 茲 列 舉 埔 心 鄉 志 中 所 錄 之 開 台 祖 : 42 中 厝 開 台 祖 為 十 五 世, 黃 玉 友, 生 於 乾 隆 五 十 六 年, 於 清 嘉 慶 年 間, 由 福 建 詔 安 縣 來 台, 入 墾 本 鄉 埤 霞 村, 子 孫 世 居 至 今 黃 金 水, 於 清 道 光 年 間, 由 福 建 詔 安 縣 來 台, 入 墾 本 鄉 埤 霞 村, 子 孫 世 居 至 今 今 天 的 埤 霞 村 為 一 農 業 村 落, 村 民 以 種 植 稻 米 蔬 菜 葡 萄 為 主, 依 民 國 八 十 二 年 (1993) 的 資 料, 黃 姓 佔 總 住 民 的 百 分 之 八 十 一 強 五 溪 湖 鎮 中 竹 里 中 竹 里 舊 稱 竹 圍 子, 位 於 十 五 庄 圳 西 岸, 因 往 昔 村 莊 環 值 竹 林, 故 得 稱 中 竹 里 亦 屬 於 黃 姓 詔 安 客 的 聚 落, 堂 號 皆 為 江 夏 堂 據 黃 氏 族 譜 記 載, 十 三 世 黃 君 寵 於 乾 隆 九 年 (1744) 時 渡 台, 是 為 竹 圍 子 之 開 基 祖, 至 今 中 竹 里 的 詔 安 巷, 便 是 保 存 完 整 的 黃 姓 傳 統 聚 落 另 外 十 二 世 的 黃 端 雲, 也 於 乾 隆 九 年, 由 祖 籍 地 福 建 省 漳 州 府 詔 安 縣 二 都 龍 乾 堡 深 邱 裡, 渡 海 經 鹿 港 登 陸 來 台, 創 基 於 梧 鳳 庄 竹 圍 子 43 由 上 述 紀 錄, 我 們 可 知 竹 圍 子 在 乾 隆 時 期 原 屬 於 梧 鳳 莊, 因 人 員 興 茂, 到 了 道 光 時 期 已 獨 立 為 竹 圍 子 庄 ( 見 周 志 ) 竹 圍 子 與 梧 鳳 的 居 民 同 屬 漳 州 詔 安 客 三 妻 二 十 一 子 門 下, 加 上 溪 湖 以 泉 人 為 大 多 數, 因 此 此 地 的 黃 姓 居 民 與 埔 心 的 關 係 遠 較 溪 湖 來 的 密 切, 竹 圍 子 的 黃 姓 有 些 與 梧 鳳 村 或 二 重 村 均 有 宗 親 關 係 44 竹 圍 子 因 處 漳 泉 人 聚 居 的 交 界 處, 因 此 開 墾 初 期 的 處 境 較 為 艱 困, 時 常 面 臨 鄰 近 族 群 前 來 搶 地 盤, 生 活 極 不 安 定, 其 聚 落 環 植 竹 林, 即 具 有 防 衛 之 意 45 42 43 44 45 曾 慶 國, 埔 心 鄉 志, 彰 化 : 埔 心 鄉 公 所,1993, 頁 92~93 莊 淑 菁, 清 代 溪 湖 鎮 的 開 發 與 社 會 變 遷,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歷 史 學 系 碩 士 論 文,2003, 頁 57~58 如 黃 端 雲 四 子 黃 郡 記 遷 至 梧 鳳 村 立 基, 黃 學 孔 本 在 竹 圍 子 屯 墾 立 業, 後 因 發 生 大 四 房 械 鬥, 移 墾 二 重 村 溪 湖 鎮 大 部 分 為 泉 州 聚 落, 大 村 鄉 為 漳 州 人, 埔 心 鄉 則 為 漳 客 的 聚 居 地 39

六 大 村 鄉 加 錫 村 加 錫 昔 作 佳 錫, 乾 隆 六 年 劉 良 璧 的 重 修 福 建 台 灣 府 志 即 有 佳 錫 庄 的 記 載, 顯 示 其 聚 落 形 成 頗 早 其 地 名 由 來 不 明, 有 云 一 帶 係 乾 隆 年 間 福 建 省 漳 州 府 詔 安 縣 黃 姓 墾 戶 所 開 闢, 因 黃 姓 以 江 夏 為 堂 號, 由 江 夏 之 官 音 jiang shiah 訛 為 佳 錫 Jia shyi; 一 說 該 地 俗 稱 加 走 莊, 初 墾 時 佃 丁 搭 寮 居 住, 多 加 走 ( 蝨 子 ), 由 此 訛 為 佳 錫 46 加 錫 地 方 屬 於 八 堡 圳 灌 溉 區 域, 居 民 多 黃 姓, 為 一 血 緣 聚 落, 屬 詔 安 縣 江 夏 堂 一 系, 以 農 為 業, 為 水 稻 豌 豆 之 產 地 從 以 上 所 述, 中 竹 里 梧 鳳 埤 腳 埤 霞 二 重 加 錫 等 六 個 村 落 七 庄 頭, 祖 籍 均 為 漳 州 詔 安 縣, 屬 江 夏 堂 一 系, 為 黃 姓 之 血 緣 聚 落, 彼 此 關 係 密 切, 且 至 今 仍 保 有 此 特 色 七 大 村 鄉 新 興 村 新 興 村 於 清 領 時 期 屬 於 大 崙 莊 的 小 三 角 潭 聚 落, 因 當 時 曾 有 小 型 的 三 個 小 潭, 取 其 形 象 而 名 此 處 係 乾 隆 年 間, 陳 日 包 高 法 喜 張 色 邑 所 墾 成 47 本 村 有 八 堡 圳 加 錫 排 水 經 過, 為 稻 米 蔬 菜 產 區, 居 民 多 來 自 漳 州 的 黃 蘇 二 姓 本 論 文 探 討 的 中 心 廟 宇 五 通 宮, 即 坐 落 於 此 八 員 林 鎮 湖 水 里 湖 水 里 舊 稱 湖 水 坑, 現 今 中 年 以 上 的 居 民 還 是 慣 用 舊 名 湖 水 坑 位 於 八 卦 山 台 地 西 側 斜 面 坑 谷 中, 為 員 林 鎮 東 南 方 邊 境 的 聚 落, 海 拔 約 在 120 公 尺 至 260 公 尺 間, 與 南 投 縣 為 鄰 地 名 由 來 為 有 水 坑 的 小 盆 地 居 民 以 黃 姓 佔 多 數, 其 次 為 張 姓, 均 來 自 漳 州, 黃 姓 多 屬 江 夏 堂, 同 為 三 妻 二 十 一 子 門 下 據 謝 英 從 的 調 查, 湖 水 坑 有 一 支 黃 姓 其 實 與 大 村 大 崙 埔 心 梧 鳳 埤 腳 的 黃 姓 為 同 一 46 洪 敏 麟, 台 灣 舊 地 名 之 沿 革 第 二 冊 ( 下 ), 台 中 市 : 台 灣 省 文 獻 委 員 會,1984, 頁 337 洪 敏 麟, 台 灣 舊 地 名 之 沿 革 第 二 冊 ( 下 ), 台 中 市 : 台 灣 省 文 獻 委 員 會,1984, 頁 337~338 47 40

祖 先, 即 黃 久 隆 所 傳, 雙 方 關 係 相 當 密 切 48 湖 水 坑 的 居 民 大 部 分 以 農 為 主 業, 為 楊 桃 龍 眼 鳳 梨 及 蜜 餞 加 工 品 產 地 48 謝 英 從, 員 林 鎮 湖 水 坑 居 民 參 加 大 村 鄉 五 通 宮 祭 祀 活 動 初 探, 台 灣 史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南 投 : 國 史 館 台 灣 文 獻 館,2003 41

第 三 章 五 顯 大 帝 的 信 仰 由 來 與 五 通 宮 的 沿 革 五 顯 大 帝 在 台 灣 並 非 普 遍 性 的 信 仰, 根 據 民 國 八 十 一 年 (1992) 出 版 的 重 修 台 灣 省 通 志 上 的 統 計 資 料, 全 台 以 五 顯 大 帝 為 主 神 的 廟 宇 共 有 十 二 座, 且 分 散 在 南 北 各 地, 由 此 可 知 五 顯 大 帝 對 於 大 部 分 的 民 眾 是 個 陌 生 的 神 明 而 翻 閱 近 來 介 紹 五 顯 大 帝 的 論 文 著 作, 發 現 許 多 與 作 者 認 知 差 異 甚 大 之 處, 因 此 作 者 擬 在 本 章, 以 文 獻 探 討 與 實 地 訪 查 的 方 式 嘗 試 釐 清 五 顯 大 帝 的 信 仰 由 來 與 神 明 的 特 性, 以 彌 所 誤 在 對 五 顯 大 帝 的 信 仰 有 初 步 的 了 解 後, 進 一 步 根 據 史 料 五 通 宮 的 碑 文 與 相 關 人 士 的 訪 談, 建 構 五 通 宮 的 沿 革 史 第 一 節 五 顯 大 帝 信 仰 來 源 台 灣 有 關 五 顯 大 帝 的 文 獻 記 載 相 當 多 元 而 模 糊, 一 般 認 為 寺 廟 裡 所 奉 祀 的 五 顯 大 帝 五 顯 靈 官 五 通 神 五 福 大 帝 五 瘟 使 者 等, 名 異 而 實 同, 而 且 認 為 五 顯 大 帝 是 王 爺 信 仰 的 一 種, 如 早 期 的 連 橫, 戰 後 的 鄭 志 明 林 國 平 林 衡 道 蔡 相 煇 等 1 但 王 爺 信 仰 大 多 分 布 在 台 灣 西 部 及 沿 海 地 區, 因 應 早 期 的 台 灣 疾 疫 為 虐, 大 多 發 展 為 以 除 瘟 為 主 要 功 能 之 信 仰 型 態, 因 此 遶 境 暗 訪 燒 ( 送 ) 王 船 為 其 特 色, 2 但 本 文 主 要 討 論 的 五 通 宮 則 從 無 暗 訪 與 燒 王 船 儀 式 林 衡 道 與 蔡 相 煇 均 認 為 五 顯 大 帝 與 五 福 大 帝 名 異 實 同, 為 福 州 人 的 信 仰, 但 五 通 宮 附 近 的 居 民, 卻 是 來 自 福 建 漳 州 詔 安 縣 的 福 佬 客 族 群 基 隆 另 一 奉 祀 五 顯 大 帝 的 天 顯 宮, 規 模 宏 大, 其 香 火 則 來 自 浙 江, 均 不 符 合 以 上 的 調 查 報 告 1 2 見 連 橫 台 灣 通 史 鄭 志 明 神 明 的 由 來 --- 台 灣 篇, 南 華 管 理 學 院,1998, 頁 300~303 林 國 平 閩 台 民 間 信 仰 源 流, 台 北 市 : 幼 獅 文 化,1996, 頁 111~113 林 衡 道 台 灣 地 區 神 明 的 由 來, 南 投 : 台 灣 省 文 獻 委 員 會,1979, 頁 56~60 劉 枝 萬, 台 灣 的 瘟 神 信 仰, 收 錄 在 其 著 作 台 灣 民 間 信 仰 論 集, 台 北 市 : 聯 經,1984, 頁 225~234 42

仇 德 哉 在 其 書 中, 謂 五 顯 大 帝 另 稱 五 顯 靈 官 五 靈 官 五 靈 公 靈 官 大 帝, 或 謂 五 行 大 帝, 亦 即 東 方 青 帝 南 方 赤 帝 西 方 白 帝 北 方 黑 帝 中 央 黃 帝 之 總 稱 另 說 五 顯 大 帝 為 太 皞 炎 帝 黃 帝 少 皞 顓 頊 五 帝, 或 係 伏 羲 神 農 軒 轅 金 天 高 陽 五 帝 之 總 稱 或 謂 五 顯 大 帝 姓 王 名 善, 鳳 口 銀 牙, 容 貌 雄 偉, 玉 皇 上 帝 曾 賜 金 鞭, 令 其 助 關 帝 懲 罰 惡 人 再 者 為 明 代 任 工 部 大 臣 之 職 者, 精 通 社 會 百 事, 並 善 於 製 造 各 種 器 具 3 連 橫 台 灣 通 史 裡 認 為 五 顯 大 帝 的 信 仰 來 自 古 代 五 帝 的 傳 說 : 五 帝 之 說 見 於 史 記 封 禪 書 : 東 方 曰 青 帝, 西 方 曰 白 帝, 南 方 曰 赤 帝, 北 方 曰 黑 帝, 中 央 曰 黃 帝 秦 漢 天 子 以 時 祀 之 而 台 灣 於 祀 之 五 帝 有 二 : 其 一 為 五 顯 大 帝 其 一 為 五 福 大 帝 4 連 橫 認 為 五 顯 大 帝 與 五 福 大 帝 並 不 相 同, 五 顯 的 傳 說 繁 多, 五 福 則 為 福 州 人 所 信, 兩 者 所 祀 之 神 並 不 同 五 福 有 名 姓 : 為 張 為 劉 為 鍾 為 史 為 趙, 均 公 爵, 稱 部 堂, 威 儀 有 如 帝 王 5 林 衡 道 言 五 顯 大 帝 又 稱 五 靈 官 五 顯 公 五 顯 靈 官 五 福 大 帝 靈 官 大 帝, 在 其 所 著 鯤 島 探 源 裡 曾 介 紹 本 文 的 主 題 五 通 宮 : 此 地 ( 大 村 鄉 ) 最 古 老 的 廟 宇, 創 建 於 乾 隆 五 十 七 年 的 新 興 村 五 通 宮, 所 供 奉 的, 正 是 福 州 人 的 鄉 土 神 五 顯 大 帝, 可 見 當 時 一 定 有 若 干 的 福 州 人 參 加 過 此 地 的 開 拓 行 列 6 蔡 相 煇 承 襲 此 一 說 法, 認 為 五 顯 大 帝 是 福 州 人 所 帶 來 的 信 仰, 五 顯 大 帝 與 五 福 大 帝 是 異 名 實 同 的 神 明 7 鄭 志 明 亦 曾 整 理 五 顯 的 來 源 傳 說, 雖 不 明 顯 主 張 台 灣 的 五 帝 信 仰 是 福 州 人 的 信 仰, 但 亦 認 為 五 顯 五 福 等 是 指 同 一 種 神 明, 且 認 為 3 4 5 6 7 仇 德 哉, 台 灣 之 寺 廟 與 神 明 ( 四 ), 南 投 : 台 灣 省 文 獻 委 員 會,1983, 頁 216~219 連 橫, 台 灣 通 史, 宗 教 志, 頁 444 連 橫, 台 灣 通 史, 宗 教 志, 頁 444 林 衡 道 口 述, 楊 鴻 博 整 理, 鯤 島 探 源 第 三 冊, 台 北 縣 : 稻 田,2000, 頁 459 蔡 相 煇, 台 灣 的 祠 祀 與 宗 教, 台 北 : 台 原,1993, 頁 141~142 43

五 顯 的 信 仰 脫 胎 自 五 瘟 使 者, 是 瘟 神 信 仰 的 延 伸 8 由 第 二 章 的 彰 化 中 部 平 原 開 拓 介 紹 裡, 我 們 已 經 明 瞭 埔 心 大 村 員 林 的 早 期 開 拓 移 民 最 多 是 漳 州 人 與 廣 東 人, 還 有 部 分 的 泉 州 人, 並 沒 有 福 州 人, 而 以 五 通 宮 為 信 仰 中 心 的 八 個 村 落, 主 要 為 漳 州 詔 安 縣 的 居 民 因 此 我 們 已 經 推 翻 林 衡 道 以 及 蔡 相 煇 的 看 法, 五 顯 大 帝 並 非 全 是 福 州 人 的 守 護 神, 有 五 顯 大 帝 的 地 方 也 不 一 定 存 在 福 州 籍 墾 民 連 橫 的 說 法 則 比 較 保 守 就 筆 者 實 際 探 訪 供 奉 五 福 大 帝 的 彰 化 市 白 龍 庵, 同 時 也 是 彰 化 縣 福 州 同 鄉 會 所 在 地, 其 廟 神 五 尊, 各 有 名 姓, 分 別 為 張 元 伯 鍾 仕 秀 劉 元 達 史 文 業 趙 公 明, 五 神 的 生 辰 各 是 七 月 初 十 四 月 初 十 三 月 初 三 九 月 初 一 三 月 十 五, 而 五 通 宮 五 顯 大 帝 的 名 字 分 別 是 顯 聰 顯 明 顯 直 顯 正 顯 德, 生 辰 慶 典 為 九 月 二 十 八 日, 兩 者 並 不 相 同 而 五 顯 大 帝 通 常 是 五 尊, 其 中 一 尊 赤 面 三 眼, 手 拿 三 角 金 磚, 五 福 大 帝 亦 是 五 尊, 張 元 伯 三 眼 金 髮 紅 面, 鍾 仕 秀 黑 臉 鴨 嘴, 劉 元 達 猿 猴 臉 形, 史 文 業 龍 形 臉 貌, 趙 公 明 臉 如 虎 形, 望 之 令 人 生 畏 8 鄭 志 明, 神 明 的 由 來 ( 台 灣 篇 ), 南 華 管 理 學 院,1998, 頁 301~303 44

圖 3-1 彰 化 縣 白 龍 庵 五 靈 公 ( 五 福 大 帝 ) 神 像 資 料 來 源 : 作 者 攝 影 圖 3-2 彰 化 縣 五 通 宮 五 顯 大 帝 神 像 資 料 來 源 : 作 者 攝 影 古 籍 中 記 載 五 顯 事 迹 最 多 的 是 宋 朝 夷 堅 志 與 明 朝 的 古 今 圖 書 集 成, 45

都 沒 有 提 到 與 五 福 有 關 以 下 就 五 顯 大 帝 的 來 源 傳 說 作 一 整 理 一 天 神 說 夷 堅 志 內 載 : 德 興 五 顯 廟, 本 其 神 發 跡 處, 故 赫 靈 示 化, 異 於 他 方 9 夷 堅 志 為 南 宋 洪 邁 所 著, 為 目 前 所 見 記 載 五 顯 信 仰 最 早 的 書 籍, 因 此 保 守 估 計, 五 顯 信 仰 最 遲 在 宋 朝 已 出 現 夷 書 所 載 多 為 五 顯 顯 靈 示 化 於 人 的 故 事, 如 : 福 州 長 溪 人 林 劉 舉 在 國 學, 淳 熙 四 年, 將 赴 解 省, 禱 于 錢 塘 門 外 九 西 五 聖 行 祠 夢 成 大 殿, 見 五 人 正 座, 著 王 者 服, 贊 科 如 禮 聞 殿 上 唱 云 : 五 飛 雲 翔, 坐 吸 湖 光 子 今 變 化, 因 遡 吾 鄉 覺 而 不 能 曉 是 秋 獲 荐, 來 春 於 姚 穎 榜 登 科 黃 甲, 注 德 興 尉 既 交 印, 奠 謁 五 顯 廟, 知 為 祖 祠, 始 驗 夢 中 之 語 10 另 宋 朝 的 三 教 源 流 搜 神 大 全 有 以 下 的 記 載 : 按 祖 殿 靈 應 集 云 : 五 顯 公 之 神 在 天 地 間 相 與 為 本 始, 至 唐 光 啟 中 乃 降 于 茲 邑 圖 籍 莫 有 登 載, 故 後 來 者 無 所 考 據, 為 邑 悼 耆 口 以 相 傳, 言 邑 民 王 瑜 有 園 在 城 北 偏, 一 夕, 園 中 紅 光 燭 天, 邑 人 糜 至 觀 之, 見 神 五 人 自 天 而 下, 異 從 威 嚴 如 王 侯 狀, 黃 衣 皂 縧, 坐 呼 床, 呼 瑜 而 言 曰 : 吾 受 天 命, 當 食 此 方, 福 佑 斯 人 訪 勝 尋 幽, 而 來 至 止, 我 廟 食 此, 則 佑 汝 亦 無 憂 瑜 拜 首 曰 : 唯 命 言 迄, 禪 云 四 方, 神 升 天 矣 明 日 邑 人 來 相 宅 立 像 肖 貌, 揭 處 安 靈, 四 遠 聞 之, 麟 集 輻 湊 自 是 神 降, 格 有 功 于 國, 福 佑 斯 民, 無 時 不 顧 先 是 廟 號 上 名 五 通, 大 觀 中 始 賜 廟 額 曰 靈 順 宣 和 年 間 封 兩 字 侯, 紹 興 中 加 四 字 侯, 乾 道 年 加 八 字 公 淳 熙 初 封 兩 字 公, 甲 辰 間 封 祀 字 公, 十 一 年 加 六 字 公, 慶 元 一 年 加 八 字 公 嘉 泰 二 年 封 二 字 王, 景 定 元 年 封 四 字 王, 累 有 陰 助 於 江 左, 封 六 字 王, 六 年 十 一 9 宋, 洪 邁, 夷 堅 三 志 己 卷 十, 台 北 市 : 明 文 書 局,1994, 頁 1378 10 同 上, 頁 1379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