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ilar documents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S2.1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CONTENTS 芪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101年性別圖像1.doc

6-1-1極限的概念

16?????[?????~???Q??

Microsoft Word doc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27 中 國 海 洋 大 學 山 東 52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8 南 京 理 工 大 學 江 蘇 53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9 西 南 交 通 大 學 四 川 55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5k951.indd


伸展操動作圖示與說明

山 與 海 對 話 推 薦 序 推 薦 序 山 與 海 對 話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1DEn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前 言 民 主 黨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

長跨距暨挑高建築特殊結構系統之調查分析

16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Microsoft Word - ch07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目    錄

BSP 烤箱 - 封面-2

BOT_BS_audited_96

<4D F736F F D20B773A55FA5ABAC46A9B2BDC3A5CDA7BD313034A67EA6DC313035A67E33A4EBBFECB27AA9CAA74FA5ADB5A5ABC5BEC9B1A1A7CE>

<4D F736F F D20B3B0AEFCAAC5AD78AA41A8EEB1F8A8D2AAFEB9CF2E646F63>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2.報考人數暨錄取或及格率按類科分_1試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Layout 1

簽 呈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333 宜 蘭 縣 蘇 澳 針 具 回 收 桶 衛 生 局 / 所 蘇 澳 衛 生 所 薛 佳 鳳 宜 蘭 縣 蘇 澳 志 成 路 六 十 號 334 宜 蘭 縣 蘇 澳 針 具 回 收 桶 藥 局 宏 一 藥 局 賴 美 雲 宜 蘭 縣 蘇 澳 中 山

期交所規則、規例及程序

2010年澳门市民体质监测公报

2 2.1 A H ir@abchina.com 2

55202-er-ch03.doc

1公告[1].rtf

陳擎文老師教學網站

printing.indd

Microsoft Word - 稱謂表-v4.doc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CP70D0026D61ETW0R01-01-印刷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Microsoft Word - _3_???????-Ch _???

( ) 1 5 ( ) ( ) ( )

目 錄 項 目 內 容 頁 數 1 手 機 要 求 3 2 登 記 程 序 3 3 登 入 程 序 4 4 輸 入 買 賣 指 示 6 5 更 改 指 示 14 6 取 消 指 示 18 7 查 詢 股 票 結 存 21 8 查 詢 買 賣 指 示 23 9 更 改 密 碼 查 詢 股

sle cover 1

【第35義】中

高 雄 市 政 府 頒 發 台 塑 公 司 儲 運 處 海 汙 防 治 優 良 感 謝 狀 #29 #30 李 永 得 副 市 長 ( 中 ) 與 海 洋 局 孫 志 鵬 局 長 ( 左 一 ) 在 6 月 12 日 於 市 政 會 議 上 頒 發 感 謝 狀 給 海 洋 團 隊 成 員, 本 公

「家加關愛在長青」計劃完成表現及評估報告

<4D F736F F 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1. 主 工 具 列 的 視 窗 搜 尋 器 直 接 輸 入 點 擊 主 選 單 證 券 專 區 下 單 特 殊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畫 面 說 明 1. 下 單 區 2. 個 股 行 情 資 訊 與

一、性比例

包 裝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營 養 標 示 應 遵 行 事 項 一 本 規 定 依 食 品 安 全 衛 生 管 理 法 第 二 十 二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二 本 規 定 所 稱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指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100 學 年 度 科 技 校 院 四 年 制 及 專 科 學 校 二 年 制 日 間 部 聯 合 登 記 分 發 入 學 各 校 系 科 組 學 程 總 成 績 統 計 表 ( 一 般 生 ) 類 別 代 碼 學 校 名 稱 系 科 組 學 程 名 稱 01 機 械 066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

12/9 三 ( 上 午 ) 內 科 王 俊 傑 12/9 三 ( 下 午 ) 復 健 科 柳 復 威 12/10 四 ( 上 午 ) 中 醫 科 黃 智 健 12/10 四 ( 下 午 ) 家 醫 科 蘇 禕 禎 12/11 五 ( 上 午 ) 中 醫 科 張 致 仁 12/11 五 ( 下 午

關 懷 照 顧 者 小 冊 子 2

一、性比例

09


HSBC Holdings plc Interim Report Chinese

靜 態 心 電 圖 - 低 密 度 膽 固 醇 ( 間 接 ) 類 風 濕 性 關 節 炎 - 類 風 濕 關 節 炎 因 子 骨 骼 - 鈣 快 驗 保 綜 合 健 康 檢 查 計 劃 (MG038) 港 幣 1,600 元 靜 態 心 電 圖

Microsoft Word - 附件.docx

e-Submission System Quick Reference Guide for Publication Related Matters (Chinese version)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草案)

實德證券網上交易系統示範

三 婚 姻 成 長 63 奉 子 不 離 婚 63 家 庭 主 夫 不 丟 臉 66 做 家 事 的 福 報 69 家 暴 是 前 世 報 應? 72 太 太 為 什 麼 不 再 是 知 己? 75 外 遇 毀 掉 一 家 人 78 娶 外 籍 配 偶 無 法 解 決 問 題 81 娶 外 籍 配

托 兒 所 及 幼 稚 園 改 制 幼 兒 園 辦 法 條 文 說 明 第 一 條 本 辦 法 依 幼 兒 教 育 及 照 顧 法 ( 以 下 簡 稱 本 法 ) 第 五 十 五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第 二 條 本 法 施 行 前 之 公 立 托 兒 所 幼 稚 園 或 經 政 府

2 飲 料 調 製 丙 級 技 術 士 技 能 檢 定 必 勝 寶 典 Beverage Modulation Preparation 應 考 綜 合 注 意 事 項 A1 A2 A3 A4 A5 A6 B7 B8 B9 B10 B11 B12 C13

第 一 條 : 為 建 立 本 公 司 良 好 董 事 會 治 理 制 度 健 全 監 督 功 能 及 強 化 管 理 機 能, 爰 依 公 開 發 行 公 司 董 事 會 議 事 辦 法 第 二 條 訂 定 本 規 範, 以 資 遵 循 第 二 條 : 本 公 司 董 事 會 之 議 事 規 範,

桃園市104年國民中學新進教師甄選各校複試方式及需求表

2016年中國語文科試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樣本試卷示例及說明

xls

研究一:n人以『剪刀、石頭、布』猜拳法猜拳一次,決定一人勝

Microsoft PowerPoint - 國票期貨研究部日簡報 New

(Microsoft Word \245\277\244\361\273P\244\317\244\361.doc)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Apr (chi)_Traditional

代 理 人 者, 由 常 務 董 事 或 董 事 互 推 一 人 代 理 之 第 八 條 本 公 司 董 事 會 召 開 時, 總 經 理 室 應 備 妥 相 關 資 料 供 與 會 董 事 隨 時 查 考 召 開 董 事 會, 得 視 議 案 內 容 通 知 相 關 部 門 或 子 公 司 之 人

章節

人 們 在 為 生 活 空 間 中 的 物 品 選 擇 色 彩 時, 不 自 覺 地 會 反 應 出 大 腦 對 色 彩 的 解 釋, 設 計 師 若 能 掌 握 色 彩 所 隱 藏 的 訊 息, 便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並 創 造 出 極 具 魅 力 的 產 品 視 覺 對 知 覺 的 影 響

適 存 強 勢 的 生 理 特 性

中醫學概論 病機

Microsoft Word - 104身障四等-會計學

untitled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8 高 血 壓 chapter 1


0042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工 程 科 學 及 海 洋 工 程 學 系 國 文 x1.00 英 文 x1.00 數 學 甲 x1.00 物 理 x1.00 化 學 x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材 料 科 學

Transcription:

Page 1 of 220 黃 帝 內 經 -- 素 問 上 古 天 真 論 篇 第 一 四 氣 調 神 大 論 篇 第 二 生 氣 通 天 論 篇 第 三 金 匱 真 言 論 篇 第 四 陰 陽 應 象 大 論 篇 第 五 陰 陽 離 合 篇 第 六 陰 陽 別 論 篇 第 七 靈 蘭 秘 典 論 篇 第 八 六 節 藏 象 論 篇 第 九 五 藏 生 成 篇 第 十 五 藏 別 論 篇 第 十 一 異 法 方 宜 論 篇 第 十 二 移 精 變 氣 論 篇 第 十 三 湯 液 醪 醴 論 篇 第 十 四 玉 版 論 要 篇 第 十 五 診 要 經 終 論 篇 第 十 六 脈 要 精 微 論 篇 第 十 七 平 人 氣 象 論 篇 第 十 八 玉 機 真 藏 論 篇 第 十 九 三 部 九 候 論 篇 第 二 十 經 脈 別 論 篇 第 二 十 一 藏 氣 法 時 論 篇 第 二 十 二 宣 明 五 氣 篇 第 二 十 三 血 氣 形 志 篇 第 二 十 四 寶 命 全 形 論 篇 第 二 十 五 八 正 神 明 論 篇 第 二 十 六 離 合 真 邪 論 篇 第 二 十 七 通 評 虛 實 論 篇 第 二 十 八 太 陰 陽 明 論 篇 第 二 十 九

Page 2 of 220 陽 明 脈 解 篇 第 三 十 熱 論 篇 第 三 十 一 刺 熱 論 篇 第 三 十 二 評 熱 病 論 篇 第 三 十 三 逆 調 論 篇 第 三 十 四 瘧 論 篇 第 三 十 五 刺 瘧 篇 第 三 十 六 氣 厥 論 篇 第 三 十 七 欬 論 篇 第 三 十 八 舉 痛 論 篇 第 三 十 九 腹 中 論 篇 第 四 十 刺 腰 痛 論 篇 第 四 十 一 風 論 篇 第 四 十 二 痺 論 篇 第 四 十 三 痿 論 篇 第 四 十 四 厥 論 篇 第 四 十 五 病 能 論 篇 第 四 十 六 奇 病 論 篇 第 四 十 七 大 奇 論 篇 第 四 十 八 脈 解 篇 第 四 十 九 刺 要 論 篇 第 五 十 刺 齊 論 篇 第 五 十 一 刺 禁 論 篇 第 五 十 二 刺 志 論 篇 第 五 十 三 鍼 解 篇 第 五 十 四 長 刺 節 論 篇 第 五 十 五 皮 部 論 篇 第 五 十 六 經 絡 論 篇 第 五 十 七 氣 穴 論 篇 第 五 十 八 氣 府 論 篇 第 五 十 九 骨 空 論 篇 第 六 十

Page 3 of 220 水 熱 穴 論 篇 第 六 十 一 調 經 論 篇 第 六 十 二 繆 刺 論 篇 第 六 十 三 四 時 刺 逆 從 論 篇 第 六 十 四 標 本 病 傳 論 篇 第 六 十 五 天 元 紀 大 論 篇 第 六 十 六 五 運 行 大 論 篇 第 六 十 七 六 微 旨 大 論 篇 第 六 十 八 氣 交 變 大 論 篇 第 六 十 九 五 常 致 大 論 篇 第 七 十 六 元 正 紀 大 論 篇 第 七 十 一 至 真 要 大 論 篇 第 七 十 四 著 至 教 論 篇 第 七 十 五 示 從 容 論 第 七 十 六 疏 五 過 論 篇 第 七 十 七 徵 四 失 論 篇 第 七 十 八 陰 陽 類 論 篇 第 七 十 九 方 盛 衰 論 篇 第 八 十 解 精 微 論 篇 第 八 十 一 黃 帝 內 經 素 問 上 古 天 真 論 篇 第 一 昔 在 黃 帝, 生 而 神 靈, 弱 而 能 言, 幼 而 徇 齊, 長 而 敦 敏, 成 而 登 天 乃 問 于 天 師 曰 : 余 聞 上 古 之 人, 春 秋 皆 度 百 歲, 而 動 作 不 衰 ; 今 時 之 人, 年 半 百 而 動 作 皆 衰 者 時 世 異 耶 人 將 失 之 耶?

Page 4 of 220 岐 伯 對 曰 : 上 古 之 人? 其 知 道 者, 法 于 陰 陽, 和 于 術 數, 食 飲 有 節, 起 居 有 常, 不 妄 作 勞, 故 能 形 與 神 俱, 而 盡 終 其 天 年, 度 百 歲 乃 去 今 時 之 人 不 然 也, 以 酒 為 漿, 以 妄 為 常, 醉 以 入 房, 以 欲 竭 其 精, 以 耗 散 其 真, 不 知 持 滿, 不 時 御 神, 務 快 其 心, 逆 于 生 樂, 起 居 無 節, 故 半 百 而 衰 也 夫 上 古 聖 人 之 教 下 也, 皆 謂 之 虛 邪 賊 風 避 之 有 時, 恬 惔 虛 無, 真 氣 從 之, 精 神 內 守, 病 安 從 來 是 以 志 閑 而 少 欲, 心 安 而 不 懼, 形 勞 而 不 倦, 氣 從 以 順, 各 從 其 欲, 皆 得 所 願 故 美 其 食, 任 其 服, 樂 其 俗, 高 下 不 相 慕, 其 民 故 曰 樸 是 以 嗜 欲 不 能 勞 其 目, 淫 邪 不 能 惑 其 心, 愚 智 賢 不 肖, 不 懼 于 物, 故 合 于 道 所 以 能 年 皆 度 百 歲 而 動 作 不 衰 者, 以 其 德 全 不 危 也 帝 曰 : 人 年 老 而 無 子 者, 材 力 盡 邪? 將 天 數 然 也? 岐 伯 曰 : 女 子 七 歲 腎 氣 盛, 齒 更 髮 長 二 七 而 天 癸 至, 任 脈 通, 太 沖 脈 盛, 月 事 以 時 下, 故 有 子 三 七 腎 氣 平 均, 故 真 牙 生 而 長 極 四 七 筋 骨 堅, 髮 長 極, 身 體 盛 壯 五 七 陽 明 脈 衰, 面 始 焦, 髮 始 墮 六 七 三 陽 脈 衰 于 上, 面 皆 焦, 髮 始 白

Page 5 of 220 七 七 任 脈 虛, 太 沖 脈 衰 少, 天 癸 竭, 地 道 不 通, 故 形 壞 而 無 子 也 丈 夫 八 歲 腎 氣 實, 髮 長 齒 更 二 八 腎 氣 盛, 天 癸 至, 精 氣 溢 瀉, 陰 陽 和, 故 能 有 子 三 八 腎 氣 平 均, 筋 骨 勁 強, 故 真 牙 生 而 長 極 四 八 筋 骨 隆 盛, 肌 肉 滿 壯 五 八 腎 氣 衰, 髮 墮 齒 槁 六 八 陽 氣 衰 竭 於 上, 面 焦, 髮 鬢 頒 白 七 八 肝 氣 衰, 筋 不 能 動, 天 癸 竭, 精 少, 腎 臟 衰, 形 體 皆 極 八 八 則 齒 髮 去 腎 者 主 水, 受 五 臟 六 腑 之 精 而 藏 之, 故 五 臟 盛, 乃 能 瀉 今 五 臟 皆 衰, 筋 骨 解 墮, 天 癸 盡 矣, 故 髮 鬢 白, 身 體 重, 行 步 不 正, 而 無 子 耳 帝 曰 : 有 其 年 已 老, 而 有 子 者 : 何 也? 岐 伯 曰 : 此 其 天 壽 過 度, 氣 脈 常 通, 而 腎 氣 有 餘 也 此 雖 有 子, 男 子 不 過 盡 八 八, 女 子 不 過 盡 七 七, 而 天 地 之 精 氣 皆 竭 矣 帝 曰 : 夫 道 者 年 皆 百 歲, 能 有 子 乎? 岐 伯 曰 : 夫 道 者 能 卻 老 而 全 形, 身 年 雖 壽, 能 生 子 也 黃 帝 曰 : 余 聞 上 古 有 真 人 者, 提 挈 天 地, 把 握 陰 陽, 呼 吸 精 氣, 獨 立 守 神, 肌 肉 若 一, 故 能 壽 敝 天 地, 無 有 終

Page 6 of 220 時, 此 其 道 生 中 古 之 時, 有 至 人 者, 淳 德 全 道, 和 于 陰 陽, 調 于 四 時, 去 世 離 俗, 積 精 全 神, 游 行 天 地 之 間, 視 聽 八 遠 之 外, 此 蓋 益 其 壽 命 而 強 者 也 亦 歸 于 真 人 其 次 有 聖 人 者, 處 天 地 之 和, 從 八 風 之 理, 適 嗜 欲 于 世 俗 之 間, 無 恚 嗔 之 心, 行 不 欲 離 于 世, 被 服 章, 舉 不 欲 觀 于 俗, 外 不 勞 形 於 事, 內 無 思 想 之 患, 以 恬 愉 為 務, 以 自 得 為 功, 形 體 不 敝, 精 神 不 散, 亦 可 以 百 數 其 次 有 賢 人 者, 法 則 天 地, 象 似 日 月, 辨 列 星 辰, 逆 從 陰 陽, 分 別 四 時, 將 從 上 古 合 同 于 道, 亦 可 使 益 壽 而 有 極 時 四 氣 調 神 大 論 篇 第 二 春 三 月, 此 為 發 陳 天 地 俱 生, 萬 物 以 榮, 夜 臥 早 起, 廣 步 于 庭, 被 髮 緩 形, 以 使 志 生, 生 而 勿 殺, 予 而 勿 奪, 賞 而 勿 罰, 此 春 氣 之 應, 養 生 之 道 也 ; 逆 之 則 傷 肝, 夏 為 實 寒 變, 奉 長 者 少 夏 三 月, 此 為 蕃 秀 天 地 氣 交, 萬 物 華 實, 夜 臥 早 起, 無 厭 于 日, 使 志 勿 怒, 使 華 英 成 秀, 使 氣 得 泄, 若 所 愛 在 外, 此 夏 氣 之 應, 養 長 之 道 也 ; 逆 之 則 傷 心, 秋 為 痎 瘧, 奉 收 者 少, 冬 至 重 病 秋 三 月, 此 謂 容 平, 天 氣 以 急, 地 氣 以 明, 早 臥 早 起, 與 雞 俱 興, 使 志 安 寧, 以 緩 秋 刑, 收 斂 神 氣, 使 秋 氣 平, 無 外 其 志, 使 肺 氣 清, 此 秋 氣 之 應, 養 收 之 道 也 ; 逆 之 則

Page 7 of 220 傷 肺, 冬 為 飧 泄, 奉 藏 者 少 冬 三 月, 此 為 閉 藏 水 冰 地 坼, 勿 擾 乎 陽, 早 臥 晚 起, 必 待 日 光, 使 志 若 伏 若 匿, 若 有 私 意, 若 已 有 得, 去 寒 就 溫, 無 泄 皮 膚, 使 氣 極 奪 此 冬 氣 之 應, 養 藏 之 道 也 ; 逆 之 則 傷 腎, 春 為 痿 厥, 奉 生 者 少 天 氣 清 淨, 光 明 者 也, 藏 德 不 止, 故 不 下 也 天 明 則 日 月 不 明, 邪 害 空 竅 陽 氣 者 閉 塞, 地 氣 者 冒 明, 雲 霧 不 精, 則 上 應 白 露 不 下 交 通 不 表, 萬 物 命 故 不 施, 不 施 則 名 木 多 死 惡 氣 不 發, 風 雨 不 節, 白 露 不 下, 則 菀 不 榮 賊 風 數 至, 暴 雨 數 起, 天 地 四 時 不 相 保, 與 道 相 失, 則 未 央 絕 滅 唯 聖 人 從 之, 故 身 無 奇 病, 萬 物 不 失, 生 氣 不 竭 逆 春 氣 則 少 陽 不 生, 肝 氣 內 變 逆 夏 氣 則 太 陽 不 長, 心 氣 內 洞 逆 秋 氣 則 太 陰 不 收, 肺 氣 焦 滿 逆 冬 氣 則 少 陰 不 藏, 腎 氣 獨 沉 夫 四 時 陰 陽 者, 萬 物 之 根 本 也 所 以 聖 人 春 夏 養 陽, 秋 冬 養 陰, 以 從 其 根 ; 故 與 萬 物 沉 浮 于 生 長 之 門, 逆 其 根 則 伐 其 本, 壞 其 真 矣 故 陰 陽 四 時 者, 萬 物 之 終 始 也 ; 生 死 之 本 也 ; 逆 之 則 災 害 生, 從 之 則 苛 疾 不 起, 是 謂 得 道 道 者 聖 人 行 之, 愚 者 佩 之 從 陰 陽 則 生, 逆 之 則 死 ; 從 之 則 治, 逆 之 則 亂 反 順 為 逆, 是 謂 內 格 是 故 聖 人 不 治 己 病, 治 未 病 不 治 己 亂 治 未 亂, 此 之 謂 也 夫 病 已 成 而 後 藥 之, 亂 己 成 而 後 治 之, 譬 猶 渴 而 穿

Page 8 of 220 井, 鬥 而 鑄 錐, 不 亦 晚 乎? 生 氣 通 天 論 篇 第 三 黃 帝 曰 : 夫 自 古 通 天 者, 生 之 本, 本 于 陰 陽 天 地 之 間, 六 合 之 內, 其 氣 九 州 九 竅 五 臟 十 二 節, 皆 通 乎 天 氣 其 生 五, 其 氣 三, 數 犯 此 者, 則 邪 氣 傷 人, 此 壽 命 之 本 也 蒼 天 之 氣, 清 靜 則 志 意 治, 順 之 則 陽 氣 固, 雖 有 賊 邪, 弗 能 害 也, 此 因 時 之 序 故 聖 人 傳 精 神, 服 天 氣 而 通 神 明 失 之 則 內 閉 九 竅, 外 壅 肌 肉, 衛 氣 解 散, 此 謂 自 傷, 氣 之 削 也 陽 氣 者, 若 天 與 日, 失 其 所, 則 折 壽 而 不 彰 故 天 運 當 以 日 光 明 是 故 陽 因 而 上, 衛 外 者 也 因 于 寒, 欲 如 運 樞, 起 居 如 驚, 神 氣 乃 浮 因 於 暑 汗, 煩 則 喘 喝, 靜 則 多 言 體 若 燔 炭, 汗 出 而 散 因 于 濕, 首 如 裹 濕 熱 不 攘, 大 筋 퐘 短, 小 筋 馳 長 퐘 短 為 拘, 馳 長 為 痿 因 于 氣, 為 腫 四 維 相 代, 陽 氣 乃 竭

Page 9 of 220 陽 氣 者, 煩 勞 則 張, 精 絕, 辟 積 于 夏, 使 人 煎 厥 ; 目 盲 不 可 以 視, 耳 閉 不 可 以 聽, 潰 潰 乎 若 壞 都, 汨 汨 乎 不 可 止 陽 氣 者, 大 怒 則 形 氣 絕 而 血 菀 于 上, 使 人 薄 厥 有 傷 於 筋, 縱, 其 若 不 容 汗 出 偏 沮, 使 人 偏 枯 汗 出 見 濕, 乃 生 痤 疿 高 梁 之 變, 足 生 大 丁 受 如 持 虛 勞 汗 當 風, 寒 薄 為, 鬱 乃 痤 陽 氣 者, 精 則 養 神, 柔 則 養 筋 開 闔 不 得, 寒 氣 從 之, 乃 生 大 僂 陷 脈 為 퐘, 留 連 肉 腠 俞 氣 化 薄, 傳 為 善 畏, 及 為 驚 駭 營 氣 不 從, 逆 于 肉 理, 乃 生 癰 腫 魄 汗 未 盡, 形 弱 而 氣 爍, 穴 俞 以 閉, 發 為 風 瘧 故 風 者, 百 病 之 始 也, 清 靜 則 肉 腠 閉 拒, 雖 有 大 風 苛 毒, 弗 之 能 害, 此 因 時 之 序 也 故 病 久 則 傳 化, 上 下 不 并, 良 醫 弗 為 故 陽 畜 積 病 死, 而 陽 氣 當 隔 隔 者 當 瀉, 不 亟 正 治, 粗 乃 敗 之

Page 10 of 220 故 陽 氣 者, 一 日 而 主 外 平 旦 人 氣 生, 日 中 而 陽 氣 隆, 日 西 而 陽 氣 已 虛, 氣 門 乃 閉 是 故 暮 而 收 拒, 無 擾 筋 骨, 無 見 霧 露, 反 此 三 時, 形 乃 困 薄 岐 伯 曰 : 陰 者 藏 精 而 起 極 也, 陽 者 衛 外 而 為 固 也 陰 不 勝 其 陽, 則 脈 流 薄 疾, 并 乃 狂 陽 不 勝 其 陰, 則 五 臟 氣 爭, 九 竅 不 通 是 以 聖 人 陳 陰 陽, 筋 脈 和 同, 骨 髓 堅 固, 氣 血 皆 從 如 是 則 內 外 調 和, 邪 不 能 害, 耳 目 聰 明, 氣 立 如 故 風 客 淫 氣, 精 乃 亡, 邪 傷 肝 也 因 而 飽 食, 筋 脈 橫 解, 腸 澼 為 痔 因 而 大 飲, 則 氣 逆 因 而 強 力, 腎 氣 乃 傷, 高 骨 乃 壞 凡 陰 陽 之 要, 陽 密 乃 固, 兩 者 不 和, 若 春 無 秋, 若 冬 無 夏 因 而 和 之, 是 謂 聖 度 故 陽 強 不 能 密, 陰 氣 乃 絕 陰 平 陽 秘, 精 神 乃 治 ; 陰 陽 離 決, 精 氣 乃 絕 因 于 露 風, 乃 生 寒 熱 是 以 春 傷 于 風, 邪 氣 留 連, 乃 為 洞 泄 夏 傷 于 暑, 秋 為 痎 瘧 秋 傷 於 濕, 上 逆 而 咳, 發 為 痿 厥 冬 傷 於 寒, 春 必 溫 病

Page 11 of 220 四 時 之 氣, 更 傷 五 臟 陰 之 所 生, 本 在 五 味 ; 陰 之 五 宮, 傷 在 五 味 是 故 味 過 於 酸, 肝 氣 以 津, 脾 氣 乃 絕 味 過 于 鹹, 大 骨 氣 勞, 短 肌, 心 氣 抑 味 過 于 甘, 心 氣 喘 滿, 色 黑, 腎 氣 不 衡 味 過 于 苦, 脾 氣 不 濡, 胃 氣 乃 厚 味 過 于 辛, 筋 脈 沮 弛, 精 神 乃 央 是 故 謹 和 五 味, 骨 正 筋 柔, 氣 血 以 流, 腠 理 以 密, 如 是 則 骨 氣 以 精 謹 道 如 法, 長 有 天 命 金 匱 真 言 論 篇 第 四 黃 帝 問 曰 : 天 有 八 風, 經 有 五 風, 何 謂? 岐 伯 對 曰 : 八 風 發 邪 以 為 經 風, 觸 五 臟, 邪 氣 發 病 所 謂 得 四 時 之 勝 者, 春 勝 長 夏, 長 夏 勝 冬, 冬 勝 夏, 夏 勝 秋, 秋 勝 春, 所 謂 四 時 之 勝 也 東 風 生 於 春, 病 在 肝, 俞 在 頸 項 ; 南 風 生 於 夏, 病 在 心, 俞 在 胸 肋 ; 西 風 生 於 秋, 病 在 肺, 俞 在 肩 背 ; 北 風 生 於 冬, 病 在 腎, 俞 在 腰 股, 中 央 為 土, 病 在 脾, 俞 在 脊 故 春 氣 者, 病 在 頭 ; 夏 氣 者, 病 在 臟 ; 秋 氣 者, 病 在 肩 背 ; 冬 氣 者, 病 在 四 肢

Page 12 of 220 故 春 善 病 鼽 衄, 仲 夏 善 病 胸 脅, 長 夏 善 病 洞 泄 寒 中, 秋 善 病 風 瘧, 冬 善 痺 厥 故 冬 不 按 蹻, 春 不 鼽 衄 ; 春 不 病 頸 項, 仲 夏 不 病 胸 肋 ; 長 夏 不 病 洞 泄 寒 中, 秋 不 病 風 瘧, 冬 不 病 痺 厥, 飧 泄 而 汗 出 也 夫 精 者, 身 之 本 也 故 藏 於 精 者, 春 不 病 溫 夏 暑 汗 不 出 者, 秋 成 風 瘧, 此 平 人 脈 法 也 故 曰 : 陰 中 有 陰, 陽 中 有 陽 平 旦 至 日 中, 天 之 陽, 陽 中 之 陽 也 ; 日 中 至 黃 昏, 天 之 陽, 陽 中 之 陰 也 ; 合 夜 至 雞 鳴, 天 之 陰, 陰 中 之 陰 也 ; 雞 鳴 至 平 旦, 天 之 陰, 陰 中 之 陽 也 故 人 亦 應 之, 夫 言 人 之 陰 陽, 則 外 為 陽, 內 為 陰 言 人 身 之 陰 陽, 則 背 為 陽, 腹 為 陰 言 人 身 之 臟 腑 中 陰 陽, 則 臟 者 為 陰, 腑 者 為 陽 肝 心 脾 肺 腎 五 臟 皆 為 陰, 膽 胃 大 腸 小 腸 膀 胱 三 焦 六 腑 皆 為 陽 所 以 欲 知 陰 中 之 陰, 陽 中 之 陽 者, 何 也? 為 冬 病 在 陰, 夏 病 在 陽, 春 病 在 陰, 秋 病 在 陽, 皆 視 其 所 在, 為 施 針 石 也 故 背 為 陽, 陽 中 之 陽 心 也 ; 背 為 陽, 陽 中 之 陰 肺 也 ; 腹 為 陰, 陰 中 之 陰 腎 也, 陰 中 之 陽 肝 也 ; 腹 為 陰, 陰 中 之 至 陰 脾 也 此 皆 陰 陽 表 裏, 內 外 雌 雄, 相 輸 應 也 故 以 應 天 之 陰 陽 也 帝 曰 : 五 臟 應 四 時, 各 有 收 受 乎? 岐 伯 曰 : 有 東 方 青 色, 入 通 於 肝, 開 竅 於 目, 藏 精 於

Page 13 of 220 肝 其 病 發 驚 駭, 其 味 酸, 其 類 草 木, 其 畜 雞, 其 穀 麥, 其 應 四 時, 上 為 歲 星, 是 以 春 氣 在 頭 也 其 音 角, 其 數 八, 是 以 知 病 之 在 筋 也 其 臭 臊 南 方 赤 色 入 通 於 心, 開 竅 於 耳, 藏 於 心, 故 病 在 五 臟 其 味 苦, 其 類 火, 其 畜 羊, 其 穀 黍, 其 應 四 時, 上 為 熒 惑 星 是 以 知 病 之 在 脈 也 其 音 征, 其 數 七, 其 臭 焦 中 央 黃 色 入 通 於 脾, 開 竅 於 口, 藏 精 於 脾, 故 病 在 舌 本 其 味 甘, 其 類 土, 其 畜 牛, 其 穀 稷, 其 應 四 時, 上 為 鎮 星 是 以 知 病 之 在 肉 也 其 音 宮, 其 數 五, 其 臭 香 西 方 白 色, 入 通 於 肺, 開 竅 於 鼻, 藏 精 於 肺, 故 病 背 其 味 辛, 其 類 金, 其 畜 馬, 其 穀 稻, 其 應 四 時, 上 為 太 白 星 是 以 知 病 之 在 皮 毛 也 其 音 商, 其 數 九, 其 臭 腥 北 方 黑 色, 入 通 於 腎, 開 竅 於 二 陰, 藏 精 於 腎, 故 病 在 谿 其 味 鹹, 其 類 水, 其 畜 彘, 其 穀 豆, 其 應 四 時, 上 為 辰 星 是 以 知 病 之 在 骨 也 其 音 羽, 其 數 六, 其 臭 腐 故 善 為 脈 者, 謹 察 五 臟 六 腑, 一 逆 一 從, 陰 陽 表 裏 雌 雄 之 紀, 藏 之 心 意, 合 心 於 精, 非 其 人 勿 教, 非 其 真 勿 授, 是 謂 得 道 陰 陽 應 象 大 論 篇 第 五 黃 帝 曰 : 陰 陽 者 天 地 之 道 也, 萬 物 之 綱 紀 也, 變 化 之 父 母, 生 殺 之 本 始, 神 明 之 府 也 治 病 必 求 於 本

Page 14 of 220 故 積 陽 為 天, 積 陰 為 地 陰 靜 陽 燥, 陽 生 陰 長, 陽 殺 陰 藏, 陽 化 氣, 陰 成 形 寒 極 生 熱, 熱 極 生 寒, 寒 氣 生 濁, 熱 氣 生 清 清 氣 在 下, 則 生 飧 泄 ; 濁 氣 在 上, 則 生 脹 此 陰 陽 反 作, 病 之 逆 從 也 故 清 陽 為 天, 濁 陰 為 地 ; 地 氣 上 為 雲, 天 氣 下 為 雨 ; 雨 出 地 氣, 雲 出 天 氣 故 清 陽 出 上 竅, 濁 陰 出 下 竅 ; 清 陽 發 腠 理, 濁 陰 走 五 臟 ; 清 陽 實 四 肢, 濁 陰 歸 六 腑 水 為 陰, 火 為 陽 ; 陽 為 氣, 陰 為 味 味 歸 形, 形 歸 氣, 氣 歸 精, 精 歸 化, 精 食 氣, 形 食 味, 化 生 精, 氣 生 形 味 傷 形, 氣 傷 精 ; 精 化 為 氣, 氣 傷 於 味 陰 味 出 下 竅 ; 陽 氣 出 上 竅 味 厚 者 為 陰, 薄 為 陰 之 陽 氣 厚 者 為 陽, 薄 為 陽 之 陰 味 厚 則 泄, 薄 則 通 氣 薄 則 發 泄, 厚 則 發 熱 壯 火 之 氣 衰, 少 火 之 氣 壯 壯 火 食 氣, 氣 食 少 火 壯 火 散 氣, 少 火 生 氣 氣 味, 辛 甘 發 散 為 陽, 酸 苦 涌 泄 為 陰 陰 勝 則 陽 病, 陽 勝 則 陰 病 陽 勝 則 熱, 陰 勝 則 寒 重 寒 則 熱, 重 熱 則 寒 寒 傷 形, 熱 傷 氣 氣 傷 痛, 形 傷 腫 故 先 痛 而 後 腫 者 氣

Page 15 of 220 傷 形 也, 先 腫 而 後 痛 者 形 傷 氣 也 風 勝 則 動, 熱 勝 則 腫 燥 勝 則 乾, 寒 勝 則 浮, 濕 勝 則 濡 瀉 天 有 四 時 五 行 以 生 長 收 藏, 以 生 寒 暑 燥 濕 風 人 有 五 臟 化 五 氣, 以 生 喜 怒 悲 憂 恐 故 喜 怒 傷 氣, 寒 暑 傷 形 暴 怒 傷 陰, 暴 喜 傷 陽 厥 氣 上 行, 滿 脈 去 形 喜 怒 不 節, 寒 暑 過 度, 生 乃 不 固 故 重 陰 必 陽, 重 陽 必 陰 故 曰 : 冬 傷 於 寒, 春 必 溫 病, 春 傷 於 風, 夏 生 飧 泄, 夏 傷 於 暑, 秋 必 痎 瘧 ; 秋 傷 於 濕, 冬 生 咳 嗽 帝 曰 : 余 聞 上 古 聖 人, 論 理 人 形, 列 別 臟 腑, 端 絡 經 脈, 會 通 六 合, 各 從 其 經, 氣 穴 所 發, 各 有 處 名, 谿 谷 屬 骨, 皆 有 所 起 分 部 逆 從, 各 有 條 理 四 時 陰 陽, 盡 有 經 紀 外 內 之 應, 皆 有 表 裏, 其 信 然 乎 岐 伯 對 曰 : 東 方 生 風, 風 生 木, 木 生 酸, 酸 生 肝, 肝 生 筋, 筋 生 心, 肝 主 目 其 在 天 為 玄, 在 人 為 道, 在 地 為 化 化 生 五 味, 道 生 智, 玄 生 神, 神 在 天 為 風, 在 地 為 木, 在 體 為 筋, 在 臟 為 肝 在 色 為 蒼, 在 音 為 角, 在 聲 為 呼, 在 變 動 為 握, 在 竅 為 目, 在 味 為 酸, 在 志 為 怒 怒 傷 肝, 悲 勝 怒, 風 傷 筋, 燥 勝 風, 酸 傷 筋, 辛 勝 酸 南 方 生 熱, 熱 生 火, 火 生 苦, 苦 生 心 心 生 血, 血 生 脾 心 主 舌 其 在 天 為 熱, 在 地 為 火, 在 體 為 脈, 在 臟 為 心,

Page 16 of 220 在 色 為 赤, 在 音 為 徵, 在 聲 為 笑, 在 變 動 為 憂, 在 竅 為 舌, 在 味 為 苦, 在 志 為 喜 喜 傷 心, 恐 勝 喜 熱 傷 氣, 寒 勝 熱 苦 傷 氣, 鹹 勝 苦 中 央 生 濕, 濕 生 土, 土 生 甘, 甘 生 脾, 脾 生 肉, 肉 生 肺 脾 主 口 其 在 天 為 濕, 在 地 為 土, 在 體 為 肉, 在 臟 為 脾, 在 色 為 黃, 在 音 為 宮, 在 聲 為 歌, 在 變 動 為 噦, 在 竅 為 口, 在 味 為 甘, 在 志 為 思 思 傷 脾, 怒 勝 思, 濕 傷 肉, 風 勝 濕, 甘 傷 肉, 酸 勝 甘 西 方 生 燥, 燥 生 金, 金 生 辛, 辛 生 肺, 肺 生 皮 毛, 皮 毛 在 腎, 肺 主 鼻 其 在 天 為 燥, 在 地 為 金, 在 體 為 皮 毛, 在 臟 為 肺, 在 色 為 白, 在 音 為 商, 在 聲 為 哭, 在 變 動 為 咳, 在 竅 為 鼻, 在 味 為 辛, 在 志 為 憂 憂 傷 肺, 喜 勝 憂, 熱 傷 皮 毛, 寒 勝 熱, 辛 傷 皮 毛, 苦 勝 辛 北 方 生 寒, 寒 生 水, 水 生 鹹, 鹹 生 腎, 腎 生 骨 髓, 髓 生 肝, 腎 主 耳 其 在 天 為 寒, 在 地 為 水, 在 體 為 骨, 在 臟 為 腎, 在 色 為 黑, 在 音 為 羽, 在 聲 為 呻, 在 變 動 為 慄, 在 竅 為 耳, 在 味 為 鹹, 在 志 為 恐 恐 傷 腎, 思 勝 恐, 寒 傷 血, 燥 勝 寒, 鹹 傷 血, 甘 勝 鹹 故 曰 : 天 地 者, 萬 物 之 上 下 也 ; 陰 陽 者, 血 氣 之 男 女 也 ; 左 右 者, 陰 陽 之 道 路 也 ; 水 火 者, 陰 陽 之 徵 兆 也 ; 陰 陽 者, 萬 物 之 能 始 也 故 曰 : 陰 在 內, 陽 之 守 也, 陽 在 外, 陰 之 使 也 帝 曰 : 法 陰 陽 奈 何? 岐 伯 曰 : 陽 盛 則 身 熱, 腠 理 閉, 喘 麤 為 之 俛 抑, 汗 不 出 而 熱, 齒 乾, 以 煩 冤 腹 滿 死, 能 冬 不 能 夏 陰 勝 則 身 寒, 汗 出 身 長 清, 數 慄 而 寒, 寒 則 厥, 厥 則 腹

Page 17 of 220 滿 死, 能 夏 不 能 冬 此 陰 陽 更 勝 之 變, 病 之 形 能 也 帝 曰 : 調 此 二 者, 奈 何? 岐 伯 曰 : 能 知 七 損 八 益, 則 二 者 可 調, 不 知 用 此, 則 早 衰 之 節 也 年 四 十 而 陰 氣 自 半 也, 起 居 衰 矣 年 五 十 體 重, 耳 目 不 聰 明 矣 年 六 十, 陰 痿, 氣 大 衰, 九 竅 不 利, 下 虛 上 實, 涕 泣 俱 出 矣 故 曰 : 知 之 則 強, 不 知 則 老, 故 同 出 而 名 異 耳 智 者 察 同, 愚 者 察 異, 愚 者 不 足, 智 者 有 餘, 有 餘 而 耳 目 聰 明, 身 體 強 健, 老 者 復 壯, 壯 者 益 治 是 以 聖 人 為 無 為 之 事, 樂 恬 憺 之 能, 從 欲 快 志 于 虛 無 之 守, 故 壽 命 無 窮, 與 天 地 終, 此 聖 人 之 治 身 也 天 不 足 西 北, 故 西 北 方 陰 也, 而 人 右 耳 目 不 如 左 明 也 地 不 滿 東 南, 故 東 南 方 陽 也, 而 人 左 手 足 不 如 右 強 也 帝 曰 : 何 以 然? 岐 伯 曰 : 東 方 陽 也, 陽 者 其 精 並 於 上, 並 於 上 則 上 明 而 下 虛, 故 使 耳 目 聰 明 而 手 足 不 便 西 方 陰 也, 陰 者 其 精 並 於 下, 並 於 下 則 下 盛 而 上 虛, 故 其 耳 目 不 聰 明 而 手 足 便 也 故 俱 感 於 邪, 其 在 上 則 右 甚, 在 下 則 左 甚, 此 天 地 陰 陽 所 不 能 全 也, 故 邪 居 之 故 天 有 精, 地 有 形, 天 有 八 紀, 地 有 五 理, 故 能 為 萬 物 之 父 母 清 陽 上 天, 濁 陰 歸 地, 是 故 天 地 之 動 靜, 神 明 為 之 綱 紀, 故 能 以 生 長 收 藏, 終 而 復 始 惟 賢 人 上 配 天 以 養 頭, 下 象 地 以 養 足, 中 傍 人 事 以 養 五 臟

Page 18 of 220 天 地 通 於 肺, 地 氣 通 於 嗌, 風 氣 通 於 肝, 雷 氣 通 於 心, 穀 氣 通 於 脾, 雨 氣 通 於 腎 六 經 為 川, 腸 胃 為 海, 九 竅 為 水 注 之 氣 以 天 地 為 之 陰 陽, 陽 之 汗 以 天 地 之 雨 右 之 ; 陽 之 氣 以 天 地 之 疾 風 名 之 暴 氣 象 雷, 逆 氣 象 陽 故 治 不 法 天 之 紀, 不 用 地 之 理, 則 災 害 至 矣 故 邪 風 之 至, 疾 如 風 雨, 故 善 治 者, 治 皮 毛, 其 次 治 肌 膚, 其 次 治 筋 脈, 其 次 治 六 腑, 其 次 治 五 臟 治 五 臟 者, 半 死 半 生 也 故 天 之 邪 氣 感, 則 害 人 五 臟 ; 水 谷 之 寒 熱 感, 則 害 於 六 腑 ; 地 之 濕 氣 感, 則 害 皮 肉 筋 脈 故 善 用 針 者, 從 陰 引 陽, 從 陽 引 陰, 以 右 治 左, 以 左 治 右, 以 我 知 彼, 以 表 知 裏, 以 觀 過 與 不 及 之 理, 見 微 得 過, 用 之 不 殆 善 診 者, 察 色 按 脈, 先 別 陰 陽, 審 清 濁 而 知 部 分 ; 視 喘 息, 聽 音 聲, 而 知 所 苦 ; 觀 權 衡 規 矩, 而 知 病 所 主 ; 按 尺 寸, 觀 浮 沈 滑 澀 而 知 病 所 生 以 治 無 過 以 診 則 不 失 矣 故 曰 : 病 之 始 起 也, 可 刺 而 已 ; 其 盛, 可 待 衰 而 已 故 因 其 輕 而 揚 之, 因 其 重 而 減 之, 因 其 衰 而 彰 之 形 不 足 者, 溫 之 以 氣 ; 精 不 足, 補 之 以 味 其 高 者, 因 而 越 之 ; 其 下 者, 引 而 竭 之 ; 中 滿 者 瀉 之 於 內 其 有 邪 者, 漬 形 以 為 汗 ; 其 在 皮 者, 汗 而 發 之 ; 其 慄 悍

Page 19 of 220 者, 按 而 收 之, 其 實 者 散 而 瀉 之 審 其 陰 陽, 以 別 柔 剛 陽 病 治 陰, 陰 病 治 陽 定 其 血 氣, 各 守 其 鄉 血 實 宜 決 之, 氣 虛 宜 掣 引 之 陰 陽 離 合 篇 第 六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天 為 陽, 地 為 陰, 日 為 陽, 月 為 陰 大 小 月 三 百 六 十 日 成 一 歲, 人 亦 應 之 今 三 陰 三 陽 不 應 陰 陽 ; 其 故 何 也? 岐 伯 對 曰 : 陰 陽 者 數 之 可 十, 推 之 可 百, 數 之 可 千, 推 之 可 萬, 萬 之 大 不 可 勝 數, 然 其 要 一 也 天 覆 地 載, 萬 物 方 生 未 出 地 者, 命 曰 陰 處, 名 曰 陰 中 之 陰 ; 則 出 地 者, 命 曰 陰 中 之 陽 陽 予 之 正, 陰 為 之 主 故 生 因 春, 長 因 夏, 收 因 秋, 藏 因 冬 夫 常 則 天 地 四 塞 陰 陽 之 變, 其 在 人 者, 亦 數 之 可 數 帝 曰 : 願 聞 三 陰 三 陽 之 離 合 也 岐 伯 曰 : 聖 人 南 面 而 立, 前 曰 廣 明, 後 曰 太 沖 太 沖 之 地, 名 曰 少 陰 少 陰 之 上, 名 曰 太 陽 太 陽 根 起 於 至 陰, 結 於 命 門, 名 曰 陰 中 之 陽 中 身 而 上 名 曰 廣 明 廣 明 之 下 名 曰 太 陰, 太 陰 之 前,

Page 20 of 220 名 曰 陽 明 陽 明 根 起 於 厲 兌, 名 曰 陰 中 之 陽 厥 陰 之 表, 名 曰 少 陽 少 陽 根 起 於 竅 陰, 名 曰 陰 中 之 少 陽 是 故 三 陽 之 離 合 也 : 太 陽 為 開, 陽 明 為 闔, 少 陽 為 樞 三 經 者 不 得 相 失 也, 搏 而 勿 浮, 命 曰 一 陽 帝 曰 : 願 聞 三 陰? 岐 伯 曰 : 外 者 為 陽 內 者 為 陰 然 則 中 為 陰, 其 沖 在 下, 名 曰 太 陰, 太 陰 根 起 於 隱 白, 名 曰 陰 中 之 陰 太 陰 之 後, 名 曰 少 陰, 少 陰 根 起 於 涌 泉, 名 曰 陰 中 之 少 陰 少 陰 之 前, 名 曰 厥 陰, 厥 陰 根 起 於 大 敦, 陰 之 絕 陽, 名 曰 陰 之 絕 陰 是 故 三 陰 之 離 合 也, 太 陰 為 開, 厥 陰 為 闔, 少 陰 為 樞 三 經 者 不 得 相 失 也, 搏 而 勿 沉, 名 曰 一 陰 陰 陽, 積 傳 為 一 周, 氣 裏 形 表, 而 為 相 成 也 陰 陽 別 論 篇 第 七 黃 帝 問 曰 : 人 有 四 經, 十 二 從, 何 謂? 岐 伯 對 曰 : 四 經, 應 四 時 ; 十 二 從, 應 十 二 月 ; 十 二 月 應 十 二 脈 脈 有 陰 陽, 知 陽 者 知 陰, 知 陰 者 知 陽 凡 陽 有 五, 五 五 二 十 五 陽

Page 21 of 220 所 謂 陰 者, 真 臟 也 見 則 為 敗, 敗 必 死 也 所 謂 陽 者, 胃 脘 之 陽 也 別 於 陽 者, 知 病 處 也, 別 於 陰 者, 知 生 死 之 期 三 陽 在 頭, 三 陰 在 手, 所 謂 一 也 別 於 陽 者, 知 病 忌 時, 別 於 陰 者, 知 死 生 之 期 謹 熟 陰 陽, 無 與 眾 謀 所 謂 陰 陽 者, 去 者 為 陰, 至 者 為 陽, 靜 者 為 陰, 動 者 為 陽, 遲 者 為 陰, 數 者 為 陽 凡 持 真 脈 之 藏 脈 者, 肝 主 懸 絕 急, 十 八 日 死 ; 心 至 懸 絕, 九 日 死 ; 肺 至 懸 絕, 十 二 日 死 ; 腎 至 懸 絕, 七 日 死 ; 脾 至 懸 絕, 四 日 死 曰 : 二 陽 之 病 發 心 脾, 有 不 得 隱 曲, 女 子 不 月 ; 其 傳 為 風 消, 其 傳 為 息 賁 者, 死 不 治 曰 : 三 陽 為 病, 發 寒 熱, 下 為 癰 腫, 及 為 痿 厥, ; 其 傳 為 索 澤, 其 傳 為 퐘 疝 曰 : 一 陽 發 病, 少 氣, 善 咳, 善 泄 ; 其 傳 為 心 掣, 其 傳 為 隔 二 陽 一 陰 發 病, 主 驚 駭 背 痛 善 噫 善 欠, 名 曰 風 厥 二 陰 一 陽 發 病, 善 脹 心 滿 善 氣 三 陰 三 陽 發 病, 為 偏 枯 萎 易, 四 肢 不 舉 鼓 一 陽 曰 鉤, 鼓 一 陰 曰 毛, 鼓 陽 勝 急 曰 弦, 鼓 陽 至 而

Page 22 of 220 絕 曰 石, 陰 陽 相 過 曰 溜 陰 爭 於 內, 陽 擾 於 外, 魄 汗 未 藏, 四 逆 而 起, 起 則 熏 肺, 使 人 喘 嗚 陰 之 所 生, 和 本 曰 和 是 故 剛 與 剛, 陽 氣 破 散, 陰 氣 乃 消 亡 淖 則 剛 柔 不 和, 經 氣 乃 絕 死 陰 之 屬, 不 過 三 日 而 死, 生 陽 之 屬, 不 過 四 日 而 死 所 謂 生 陽 死 陰 者, 肝 之 心 謂 之 生 陽, 心 之 肺 謂 之 死 陰, 肺 之 腎 謂 之 重 陰, 腎 之 脾 謂 之 辟 陰, 死 不 治 結 陽 者, 腫 四 支 結 陰 者, 便 血 一 升, 再 結 二 升, 三 結 三 升 陰 陽 結 斜, 多 陰 少 陽 曰 石 水, 少 腹 腫 二 陽 結, 謂 之 消 三 陽 結, 謂 之 隔 三 陰 結, 謂 之 水 一 陰 一 陽 結, 謂 之 喉 痺 陰 搏 陽 別, 謂 之 有 子 陰 陽 虛, 腸 澼 死 陽 加 於 陰, 謂 之 汗 陰 虛 陽 搏, 謂 之 崩

Page 23 of 220 三 陰 俱 搏, 二 十 日 夜 半 死 ; 二 陰 俱 搏, 十 三 日 夕 時 死 ; 一 陰 俱 搏, 十 日 死 ; 三 陽 搏 且 鼓, 三 日 死 ; 三 陰 三 陽 俱 搏, 心 腹 滿, 發 盡 不 得 隱 曲, 五 日 死 ; 二 陽 俱 搏, 其 病 溫, 死 不 治, 不 過 十 日 死 靈 蘭 秘 典 論 篇 第 八 黃 帝 問 曰 : 願 聞 十 二 臟 之 相 使, 貴 賤 何 如? 岐 伯 對 曰 : 悉 乎 哉 問 也 請 遂 言 之! 心 者, 君 主 之 官 也, 神 明 出 焉 肺 者, 相 傅 之 官, 治 節 出 焉 肝 者, 將 軍 之 官, 謀 慮 出 焉 膽 者 中 正 之 官, 決 斷 出 焉 膻 中 者, 臣 使 之 官, 喜 樂 出 焉 脾 胃 者, 食 廩 之 官, 五 味 出 焉 大 腸 者, 傳 道 之 官, 變 化 出 焉 小 腸 者, 受 盛 之 官, 化 物 出 焉 腎 者, 作 強 之 官, 伎 巧 出 焉 三 焦 者, 決 瀆 之 官, 水 道 出 焉 膀 胱 者, 州 都 之 官, 津 液 藏 焉, 氣 化 則 能 出 矣 凡 此 十 二 官 者, 不 得 相 失 也 故 主 明 則 下 安, 以 此 養

Page 24 of 220 生 則 壽, 沒 世 不 殆, 以 為 天 下 則 大 昌 主 不 明 則 十 二 官 危, 使 道 閉 塞 而 不 通, 形 乃 大 傷, 以 此 養 生 則 殃, 以 為 天 下 者, 其 宗 大 危, 戒 之 戒 之 至 道 在 微, 變 化 無 窮, 孰 知 其 原 窘 乎 哉, 消 者 瞿 瞿, 孰 知 其 要 閔 閔 之 當, 孰 者 為 良 恍 惚 之 數, 生 於 毫 釐, 毫 釐 之 數, 起 於 度 量, 千 之 萬 之, 可 以 益 大, 推 之 大 之, 其 形 乃 制 黃 帝 曰 : 善 哉, 余 聞 精 光 之 道, 大 聖 之 業, 而 宣 明 大 道, 非 齊 戒 擇 吉 日 不 敢 受 也 黃 帝 乃 擇 吉 日 良 兆, 而 藏 靈 蘭 之 室, 以 傳 保 焉 六 節 藏 象 論 篇 第 九 黃 帝 問 焉 : 余 聞 以 六 六 之 節, 以 成 一 歲, 人 以 九 九 制 會, 計 人 亦 有 三 百 六 十 五 節, 以 為 天 地, 久 矣 不 知 其 所 謂 也? 岐 伯 對 曰 : 昭 乎 哉 問 也, 請 遂 言 之! 夫 六 六 之 節, 九 九 制 會 者, 所 以 正 天 之 度, 氣 之 數 也 天 度 者, 所 以 制 日 月 之 行 也, 氣 數 者, 所 以 紀 化 生 之 用 也 天 為 陽, 地 為 陰 ; 日 為 陽, 月 為 陰 ; 行 有 分 紀, 周 有 道 理 日 行 一 度, 月 行 十 三 度 而 有 奇 焉 故 大 小 月 三 百 六 十 五 日 而 成 歲 積 氣 餘 而 盈 閏 矣 立 端 於 始, 表 正 於 中, 推 餘 於 終, 而 天 度 畢 矣

Page 25 of 220 帝 曰 : 余 已 聞 天 度 矣 願 聞 氣 數, 何 以 合 之? 岐 伯 曰 : 天 以 六 六 為 節, 地 以 九 九 制 會, 天 有 十 日, 日 六 竟 而 周 甲, 甲 六 覆 而 終 歲, 三 百 六 十 日 法 也 夫 自 古 通 天 者, 生 之 本, 本 於 陰 陽 其 氣 九 州 九 竅, 皆 通 乎 天 氣 故 其 生 五, 其 氣 三 三 而 成 天, 三 而 成 地, 三 而 成 人, 三 而 三 之, 合 則 為 九 九 分 為 九 野, 九 野 為 九 臟 ; 故 形 臟 四, 神 臟 五, 合 為 九 臟 以 應 之 也 帝 曰 : 余 已 聞 六 六 九 九 之 會 也, 夫 子 言 積 氣 盈 闊, 願 聞 何 謂 氣? 請 夫 子 發 蒙 解 惑 焉 岐 伯 曰 : 此 上 帝 所 秘, 先 師 傳 之 也 帝 曰 : 請 遂 聞 之 岐 伯 曰 : 五 日 謂 之 候, 三 候 謂 之 氣, 六 氣 謂 之 時, 四 時 謂 之 歲, 而 各 從 其 主 治 焉 五 運 相 襲 而 皆 治 之, 終 期 之 日, 周 而 復 始, 時 立 氣 佈, 如 環 無 端, 候 亦 同 法 故 曰 不 知 年 之 所 加, 氣 之 盛 衰, 虛 實 之 所 起, 不 可 以 為 工 矣 帝 曰 : 五 運 之 始, 如 環 無 端, 其 太 過 不 及 如 何? 岐 伯 曰 : 五 氣 更 立, 各 有 所 勝, 盛 虛 之 變, 此 其 常 也 帝 曰 : 平 氣 何 如? 岐 伯 曰, 無 過 者 也 帝 曰 : 太 過 不 及 奈 何? 岐 伯 曰 : 在 經 有 也 帝 曰 : 何 謂 所 勝? 岐 伯 曰 : 春 勝 長 夏, 長 夏 勝 冬, 冬 勝 夏, 夏 勝 秋, 秋 勝 春, 所 謂 得 五 行 時 之 勝, 各 以 氣 命 其 臟 帝 曰 : 何 以 知 其 勝? 岐 伯 曰 : 求 其 至 也, 皆 歸 始 春, 未 至 而 至, 此 謂 太 過, 則 薄 所 不 勝, 而 乘 所 勝 也 命 曰 氣 淫

Page 26 of 220 不 分, 邪 僻 內 生, 工 不 能 禁 至 而 不 至, 此 謂 不 及, 則 所 勝 妄 行, 而 所 生 受 病, 所 不 勝 薄 之 也, 命 曰 氣 迫 所 謂 求 其 至 者, 氣 至 之 時 也 謹 候 其 時, 氣 可 與 期, 失 時 反 候, 五 治 不 分, 邪 僻 內 生, 工 不 能 禁 也 帝 曰 : 有 不 襲 乎? 岐 伯 曰 : 蒼 天 之 氣, 不 得 無 常 也 氣 之 不 襲 是 謂 非 常, 非 常 則 變 矣 帝 曰 : 非 常 而 變 奈 何? 岐 伯 曰 : 變 至 則 病, 所 勝 則 微, 所 不 勝 則 甚 因 而 重 感 於 邪 則 死 矣, 故 非 其 時 則 微, 當 其 時 則 甚 也 帝 曰 : 善 余 聞 氣 合 而 有 形, 因 變 以 正 名 天 地 之 運, 陰 陽 之 化, 其 於 萬 物 孰 少 孰 多, 可 得 聞 乎? 岐 伯 曰 : 悉 哉 問 也, 天 至 廣, 不 可 度, 地 至 大, 不 可 量 大 神 靈 問, 請 陳 其 方 草 生 五 色, 五 色 之 變, 不 可 勝 視, 草 生 五 味, 五 味 之 美 不 可 勝 極, 嗜 欲 不 同, 各 有 所 通 天 食 人 以 五 氣, 地 食 人 以 五 味 五 氣 入 鼻, 藏 於 心 肺, 上 使 五 色 修 明, 音 聲 能 彰 ; 五 味 入 口, 藏 於 腸 胃, 味 有 所 藏, 以 養 五 氣, 氣 和 而 生, 津 液 相 成, 神 乃 自 生 帝 曰 : 臟 象 何 如? 岐 伯 曰 : 心 者 生 之 本, 神 之 變 也 ; 其 華 在 面, 其 充 在 血 脈, 為 陽 中 之 太 陽, 通 於 夏 氣 肺 者, 氣 之 本, 魄 之 處 也 ; 其 華 在 毛, 其 充 在 皮, 為 陽 中 之 太 陰, 通 於 秋 氣 腎 者 主 蟄, 封 藏 之 本, 精 之 處 也 ; 其 華 在 髮, 其 充 在 骨, 為 陰 中 之 少 陰 通 於 冬 氣 肝 者, 罷 極 之 本, 魂 之 居 也 ; 其 華 在 爪, 其 充 在 筋, 以

Page 27 of 220 生 血 氣, 其 味 酸, 其 色 蒼, 此 為 陽 中 之 少 陽 通 於 春 氣 脾 胃 大 腸 小 腸 三 焦 膀 胱 者 食 廩 之 本, 營 之 居 也, 名 曰 器, 能 化 糟 粕, 轉 味 而 入 出 者 也, 其 華 在 唇 四 白, 其 充 在 肌, 其 味 甘, 其 色 黃, 此 至 陰 之 類, 通 於 土 氣 凡 十 一 臟, 取 決 於 膽 也 故 人 迎 一 盛 病 在 少 陽 二 盛 病 在 太 陽 三 盛 病 在 陽 明 四 盛 以 上 為 格 陽 寸 口 一 盛 病 在 厥 陰 二 盛 病 在 少 陰 三 盛 病 在 太 陰 四 盛 已 上 為 關 陰 人 迎 與 寸 口 俱 盛 四 倍 以 上 為 關 格 關 格 之 脈, 贏 不 能 極 於 天 地 之 精 氣 則 死 矣 五 藏 生 成 篇 第 十 心 之 合 脈 也, 其 榮 色 也, 其 主 腎 也 肺 之 合 皮 也, 其 榮 毛 也, 其 主 心 也 肝 之 合 筋 也, 其 榮 爪 也, 其 主 肺 也 脾 之 合 肉 也, 其 榮 唇 也, 其 主 肝 也 腎 之 合 骨 也, 其 榮 髮 也, 其 主 脾 也 是 故 多 食 鹹, 則 脈 凝 泣 而 變 色 ; 多 食 苦, 則 皮 稿 而 毛 拔 ; 多 食 辛, 則 筋 急 而 爪 枯 ; 多 食 酸, 則 肉 胝 而 唇 揭 ; 多 食 甘, 則 骨 痛 而 髮 落, 此 五 味 之 所 傷 也 故 心 欲 苦, 肺 欲

Page 28 of 220 辛, 肝 欲 酸, 脾 欲 甘, 腎 欲 鹹, 此 五 味 之 所 合 也 五 臟 之 氣, 故 色 見 青 如 草 茲 者 死, 黃 如 枳 實 者 死, 黑 如 者 死, 赤 如 衄 血 者 死, 白 如 枯 骨 者 死, 此 五 色 之 見 死 也 青 如 翠 羽 者 生, 赤 如 雞 冠 者 生, 黃 如 蟹 腹 者 生, 白 如 豕 膏 者 生, 黑 如 烏 羽 者 生, 此 五 色 之 見 生 也 生 於 心, 如 以 縞 裹 朱 生 於 肺, 如 以 縞 裹 紅 生 於 肝, 如 以 縞 裹 紺 生 於 脾, 如 以 縞 裹 括 蔞 實 生 於 腎, 如 以 縞 裹 紫 此 五 臟 所 生 之 外 榮 也 色 味 當 五 臟, 白 當 肺 辛, 赤 當 辛 苦, 青 當 肝 酸, 黃 當 脾 甘, 黑 當 腎 鹼 故 白 當 皮, 赤 當 脈, 青 當 筋, 黃 當 肉, 黑 當 骨 諸 脈 者, 皆 屬 於 目 ; 諸 髓 者, 皆 屬 於 腦 ; 諸 筋 者, 皆 屬 於 節 ; 諸 血 者, 皆 屬 於 心 ; 諸 氣 者, 皆 屬 於 肺, 此 四 肢 八 谿 之 朝 夕 也 故 人 臥 血 歸 於 肝, 肝 受 血 而 能 視, 足 受 血 而 能 步, 掌 受 血 而 能 握, 指 受 血 而 能 攝 臥 出 而 風 吹 之, 血 凝 於 膚 者 為 痺, 凝 於 脈 者 為 泣 凝 於 足 者 為 厥 此 三 者, 血 行 而 不 得 反 其 空, 故 為 痺 厥 也 人 有 大 谷 十 二 分, 小 溪 三 百 五 十 四 名, 少 十 二 俞, 此 皆 衛 氣 所 留 止, 邪 氣 之 所 客 也, 針 石 緣 而 去 之 診 病 之 始, 五 決 為 紀 欲 知 其 始, 先 建 其 母 所 謂 五 決 者, 五 脈 也 是 以 頭 痛 巔 疾, 下 虛 上 實, 過 在 足 少 陰 巨 陽, 甚 則 入 腎 徇 蒙 招 尤, 目 冥 耳 聾, 下 實 上 虛, 過 在 足 少 陽 厥 陰, 甚 則 入 肝 腹 滿 脹, 支 膈 胠 脅 下 厥 上 冒, 過 在 足 太 陰 陽 明 咳 嗽 上 氣, 厥 在 胸 中, 過 在 手 陽 明 太 陰 心 煩 頭 痛, 病 在 膈 中, 過 在 手 巨 陽 少 陰 夫 脈 之 小 大, 滑 澀 浮 沈, 可 以 指 別 五 臟 之 象, 可 以 類

Page 29 of 220 推 五 臟 相 音, 可 以 意 識 五 色 微 診, 可 以 目 察 能 合 脈 色, 可 以 萬 全 赤 脈 之 至 也, 喘 而 堅 診 曰 : 有 積 氣 在 中, 時 害 於 食 名 曰 心 痺 得 之 外 疾, 思 慮 而 心 虛, 故 邪 從 之 白 脈 之 至 也, 喘 而 浮 上 虛 下 實, 驚, 有 積 氣 在 胸 中, 喘 而 虛 名 曰 肺 痺 寒 熱, 得 之 醉 而 使 內 也 青 脈 之 至 也 長 而 左 右 彈 有 積 氣 在 心 下, 肢 胠 名 曰 肝 痺 得 之 寒 濕, 與 疝 同 法 腰 痛 足 清 頭 痛 黃 脈 之 至 也, 大 而 虛 有 積 氣 在 腹 中, 有 厥 氣, 名 曰 厥 疝 女 子 同 法, 得 之 疾 使 四 肢, 汗 出 當 風 黑 脈 之 至 也, 上 堅 而 大 有 積 氣 在 小 腹 與 陰, 名 曰 腎 痺 得 之 沐 浴, 清 水 而 臥 凡 相 五 色 之 奇 脈, 面 黃 目 青, 面 黃 目 赤, 面 黃 目 白, 面 黃 目 黑 者, 皆 不 死 也 面 青 目 赤, 面 赤 目 白, 面 青 目 黑, 面 黑 目 白, 面 赤 目 青, 皆 死 也 五 藏 別 論 篇 第 十 一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方 士, 或 以 腦 髓 為 臟, 或 以 腸 胃 為 臟, 或 以 為 腑 敢 問 更 相 反, 皆 自 謂 是, 不 知 其 道, 願 聞 其 說 岐 伯 對 曰 : 腦 髓 骨 脈 膽 女 子 胞 此 六 者, 地 氣 之 所 生 也 皆 臟 於 陰 而 象 於 地, 故 藏 而 不 瀉, 名 曰 奇 恒 之 府

Page 30 of 220 夫 胃 大 腸 小 腸 三 焦 膀 胱 此 五 者 天 氣 之 所 生 也, 其 氣 象 天, 故 瀉 而 不 藏 此 受 五 藏 濁 氣, 名 曰 傳 化 之 府, 此 不 能 久 留, 輸 瀉 者 也 魄 門 亦 為 五 臟 使, 水 穀 不 得 久 藏 所 謂 五 臟 者, 藏 精 氣 而 不 瀉 也, 故 滿 而 不 能 實 六 腑 者, 傳 化 物 而 不 藏, 故 實 而 不 能 滿 也 所 以 然 者, 水 穀 入 口 則 胃 實 而 腸 虛, 食 下 則 腸 實 而 胃 虛 故 曰 實 而 不 滿, 滿 而 不 實 也 帝 曰 : 氣 口 何 以 獨 為 五 臟 之 主? 岐 伯 說 : 胃 者 水 穀 之 海, 六 腑 之 大 源 也 五 味 入 口, 藏 於 胃 以 養 五 臟 氣, 氣 口 亦 太 陰 也, 是 以 五 臟 六 腑 之 氣 味, 皆 出 於 胃, 變 見 於 氣 口 故 五 氣 入 鼻, 藏 於 心 肺, 心 肺 有 病, 而 鼻 為 之 不 利 也 凡 治 病 必 察 其 下, 適 其 脈, 觀 其 志 意, 與 其 病 也 拘 於 鬼 神 者, 不 可 與 言 至 德 ; 惡 於 針 石 者, 不 可 與 言 至 巧 病 不 許 治 者, 病 必 不 治, 治 之 無 功 矣 異 法 方 宜 論 篇 第 十 二 黃 帝 問 曰 : 醫 之 治 病 也, 一 病 而 治 各 不 同, 皆 愈 何 也? 岐 伯 對 曰 : 地 勢 使 然 也 故 東 方 之 域, 天 地 之 所 始 生 也 魚 鹽 之 地, 海 濱 傍 水, 其 民 食 魚 而 嗜 鹹, 皆 安 其 處, 美 其 食 魚 者 使 人 熱 中, 鹽 者 勝 血, 故 其 民 皆 黑 色 疏 理 其 病 皆 為 癰 瘍, 其 治 宜 砭 石

Page 31 of 220 故 砭 石 者, 亦 從 東 方 來 西 方 者 金 玉 之 域, 沙 石 之 處, 天 地 之 所 收 引 也 其 民 陵 居 而 多 風, 水 土 剛 強, 其 民 不 衣 而 褐 荐, 其 民 華 食 而 脂 肥, 故 邪 不 能 傷 其 形 體, 其 病 生 於 內, 其 治 宜 毒 藥 故 毒 藥 者 亦 從 西 方 來 北 方 者, 天 地 所 閉 藏 之 域 也 其 地 高 陵 居, 風 寒 冰 冽, 其 民 樂 野 處 而 乳 食, 臟 寒 生 滿 病, 其 治 宜 灸 炳 故 灸 炳 者, 亦 從 北 方 來 南 方 者, 天 地 所 長 養, 陽 之 所 盛 處 也 其 地 下, 水 土 弱, 霧 露 之 所 聚 也 其 民 嗜 酸 而 食 胕, 故 其 民 皆 致 理 而 赤 色, 其 病 攣 痺, 其 治 宜 微 針 故 九 針 者, 亦 從 南 方 來 中 央 者, 其 地 平 以 濕, 天 地 所 以 生 萬 物 也 眾 其 民 食 雜 而 不 勞, 故 其 病 多 痿 厥 寒 熱 其 治 宜 導 引 按 蹻, 故 導 引 按 蹻 者, 亦 從 中 央 出 也 故 聖 人 雜 合 以 治, 各 得 其 所 宜, 故 治 所 以 異 而 病 皆 愈 者, 得 病 之 情, 知 治 之 大 體 也 移 精 變 氣 論 篇 第 十 三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古 之 治 病, 惟 其 移 精 變 氣, 可 祝 由 而 己 今 世 治 病, 毒 藥 治 其 內, 針 石 治 其 外, 或 愈 或 不 愈, 何 也? 岐 伯 對 曰 : 往 古 人 居 禽 獸 之 間, 動 作 以 避 寒, 陰 居 以 避 暑, 內 無 眷 暮 之 累, 外 無 伸 官 之 形, 此 恬 淡 之 世, 邪 不 能 深 入 也 故 毒 藥 不 能 治 其 內, 針 石 不 能 治 其 外, 故 可 移

Page 32 of 220 精 祝 由 而 己 當 今 之 世 不 然, 憂 患 緣 其 內, 苦 形 傷 其 外, 又 失 四 時 之 從, 逆 寒 暑 之 宜 賊 風 數 至, 虛 邪 朝 夕, 內 至 五 臟 骨 髓, 外 傷 空 竅 肌 膚, 所 以 小 病 必 甚, 大 病 必 死 故 祝 由 不 能 己 也 帝 曰 : 善 余 欲 臨 病 人, 觀 死 生, 決 嫌 疑, 欲 知 其 要, 如 日 月 光, 可 得 聞 乎? 岐 伯 曰 : 色 脈 者, 上 帝 之 所 貴 也, 先 師 之 所 傳 也 上 古 使 僦 貸 季 理 色 脈 而 通 神 明, 合 之 金 木 水 火 土, 四 時 八 風 六 合, 不 離 其 常, 變 化 相 移, 以 觀 其 妙, 以 知 其 要, 欲 知 其 要, 則 色 脈 是 矣 色 以 應 日, 脈 以 應 月, 常 求 其 要, 則 其 要 也 夫 色 之 變 化 以 應 四 時 之 脈, 此 上 帝 之 所 貴, 以 合 於 神 明 也 所 以 遠 死 而 近 生, 生 道 以 長, 命 曰 聖 王 中 古 之 治 病, 至 而 治 之, 湯 液 十 日, 以 去 八 風 五 痺 之 病 十 日 不 已, 治 以 草 蘇 草 荄 之 枝, 本 末 為 助, 標 本 已 得, 邪 氣 乃 服 暮 世 之 病 也, 則 不 然, 治 不 本 四 時, 不 知 日 月, 不 審 逆 從, 病 形 已 成, 乃 慾 微 針 其 外, 湯 液 治 其 內, 粗 工 兇 兇 以 為 可 攻, 故 病 未 已, 新 病 復 起 帝 曰 : 願 聞 要 道 岐 伯 曰 : 治 之 要 極, 無 夫 色 脈, 用 之 不 惑, 治 之 大 則 逆 從 到 行, 標 本 不 得, 亡 神 失 國 去 故 就 新, 乃 得 真 人 帝 曰 : 余 聞 其 要 於 夫 子 矣, 夫 子 言 不 離 色 脈, 此 余 之 所 知 也 岐 伯 曰 : 治 之 極 於 一 帝 曰 : 何 謂 一? 岐 伯 曰 : 一 者 因 得 之 帝 曰 : 奈 何? 岐 伯 曰 : 閉 戶 塞 牖, 系 之 病 者, 數

Page 33 of 220 問 其 情, 以 從 其 意, 得 神 者 昌, 失 神 者 亡 帝 曰 : 善 湯 液 醪 醴 論 篇 第 十 四 黃 帝 問 曰 : 為 五 穀 湯 液 及 醪 醴 奈 何? 岐 伯 對 曰 : 必 以 稻 米, 炊 之 稻 薪, 稻 米 者 完, 稻 薪 者 堅 帝 曰 : 何 以 然? 岐 伯 曰 : 此 得 天 地 之 和, 高 下 之 宜, 故 能 至 完 : 伐 取 得 時, 故 能 至 堅 也 帝 曰 : 上 古 聖 人 作 湯 液 醪 醴, 為 而 不 用 何 也? 岐 伯 曰 : 自 古 聖 人 之 作 湯 液 醪 醴 者, 以 為 備 耳! 夫 上 古 作 湯 液, 故 為 而 弗 服 也 中 古 之 世, 道 德 稍 衰, 邪 氣 時 至, 服 之 萬 全 帝 曰 : 今 之 世 不 必 已 何 也 岐 伯 曰 : 當 今 之 世, 必 齊 毒 藥 攻 其 中, 鑱 石 針 艾 治 其 外 也 帝 曰 : 形 弊 血 盡 而 功 不 應 者 何? 岐 伯 曰 : 神 不 使 也 帝 曰 : 何 謂 神 不 使? 岐 伯 曰 : 針 石 道 也 精 神 不 進, 志 意 不 治, 故 病 不 可 愈 今 精 壞 神 去, 營 衛 不 可 復 收 何 者? 嗜 欲 無 窮, 而 憂 患 不 止, 精 氣 弛 壞, 營 泣 衛 除, 故 神 去 之 而 病 不 愈 也 帝 曰 : 夫 病 之 始 生 也, 極 微 極 精, 必 先 入 結 於 皮 膚 今 良 工 皆 稱 曰 病 成, 名 曰 逆, 則 針 石 不 能 治, 良 藥 不 能 及 也 今 良 工 皆 得 其 法, 守 其 數, 親 戚 兄 弟 遠 近 音 聲 日 聞 於 耳, 五 色 日 見 於 目, 而 病 不 愈 者, 亦 何 暇 不 早 乎? 岐 伯 曰 : 病 為 本, 工 為 標, 標 本 不 得, 邪 氣 不 服, 此 之 謂 也

Page 34 of 220 帝 曰 : 其 有 不 從 毫 毛 而 生, 五 臟 陽 以 竭 也, 津 液 充 郭, 其 魄 獨 居, 孤 精 於 內, 氣 耗 於 外, 形 不 可 與 衣 相 保, 此 四 極 急 而 動 中, 是 氣 拒 於 內 而 形 施 於 外, 治 之 奈 何? 岐 伯 曰 : 平 治 于 權 衡, 去 宛 陳 莝, 微 動 四 極, 溫 衣 繆 剌 其 處, 以 復 其 形 開 鬼 門, 潔 淨 府, 精 以 時 服 ; 五 陽 已 布, 疏 滌 五 臟, 故 精 自 生, 形 自 盛, 骨 肉 相 保, 巨 氣 乃 平 帝 曰 : 善 玉 版 論 要 篇 第 十 五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揆 度 奇 恒, 所 指 不 同, 用 之 奈 何? 岐 伯 對 曰 : 揆 度 者, 度 病 之 淺 深 也 ; 奇 恒 者, 言 奇 病 也 請 言 道 之 至 數, 五 色 脈 變, 揆 度 奇 恒, 道 在 於 一 神 轉 不 回, 回 則 不 轉, 乃 失 其 機 至 數 之 要, 迫 近 以 微, 著 之 玉 版, 命 曰 合 玉 機 容 色 見 上 下 左 右, 各 在 其 要 其 色 見 淺 者, 湯 液 主 治, 十 日 已 其 見 深 者, 必 齊 主 治, 二 十 一 日 已 其 見 大 深 者, 醪 酒 主 治, 百 日 已 色 夭 面 脫 不 治, 百 日 盡 已 脈 短 氣 絕 死, 病 溫 虛 甚 死 色 見 上 下 左 右, 各 在 其 要 上 為 逆, 下 為 從 ; 女 子 右 為 逆, 左 為 從 ; 男 子 左 為 逆, 右 為 從 易, 重 陽 死, 重 陰 死 陰 陽 反 他, 治 在 權 衡 相 奪, 奇 恒 事 也, 揆 度 事 也 搏 脈 痺 躄, 寒 熱 之 交 脈 孤 為 消 氣, 虛 泄 為 奪 血 孤 為 逆, 虛 為 從

Page 35 of 220 行 奇 恒 之 法, 以 太 陰 始 行 所 不 勝 曰 逆 勝, 逆 則 死 行 所 勝 曰 從, 從 則 活 八 風 四 時 之 勝, 終 而 復 始, 逆 行 一 過, 不 可 復 數, 論 要 畢 矣 診 要 經 終 論 篇 第 十 六 黃 帝 問 曰 : 診 要 何 如? 岐 伯 對 曰 : 正 月 二 月, 天 氣 始 方, 地 氣 始 發, 人 氣 在 肝 三 月 四 月 天 氣 正 方, 地 氣 定 發, 人 氣 在 脾 五 月 六 月 天 氣 盛, 地 氣 高, 人 氣 在 頭 七 月 八 月 陰 氣 始 殺, 人 氣 在 肺 九 月 十 月 陰 氣 始 冰, 地 氣 始 閉, 人 氣 在 心 十 一 月 十 二 月 冰 複, 地 氣 合, 人 氣 在 腎 故 春 刺 散 俞, 及 與 分 理, 血 出 而 止 甚 者 傳 氣, 間 者 環 也 夏 刺 絡 俞, 見 血 而 止 盡 氣 閉 環, 痛 病 必 下 秋 刺 皮 膚 循 理, 上 下 同 法, 神 變 而 止 冬 刺 俞 竅 於 分 理, 甚 者 直 下, 間 者 散 下 春 夏 秋 冬, 各 有 所 刺, 法 其 所 在 春 刺 夏 分, 脈 亂 氣 微, 入 淫 骨 髓, 病 不 能 愈, 令 人 不 嗜 食, 又 且 少 氣 春 刺 秋 分, 筋 攣 逆 氣 環 為 咳 嗽, 病 不 愈, 令 人 時 驚, 又

Page 36 of 220 且 哭 春 刺 冬 分, 邪 氣 著 藏, 令 人 脹, 病 不 愈, 又 且 欲 言 語 夏 刺 春 分, 病 不 愈, 令 人 解 墮 夏 刺 秋 分, 病 不 愈, 令 人 心 中 欲 無 言, 惕 惕 如 人 將 捕 之 夏 刺 冬 分, 病 不 愈, 令 人 少 氣, 時 欲 怒 秋 刺 春 分, 病 不 已, 令 人 惕 然, 欲 有 所 為, 起 而 忘 之 秋 刺 夏 分, 病 不 已, 令 人 益 嗜 臥, 且 又 善 秋 刺 冬 分, 病 不 已, 令 人 洒 洒 時 寒 冬 刺 春 分, 病 不 已, 令 人 欲 臥 不 能 眠, 眠 而 有 見 冬 刺 夏 分, 病 不 愈, 氣 上 發 為 諸 痺 冬 刺 秋 分, 病 不 已, 令 人 善 渴 凡 刺 胸 腹 者, 必 避 五 臟 中 心 者 環 死, 中 脾 者 五 日 死, 中 腎 者 七 日 死, 中 肺 者 五 日 死 中 膈 者, 皆 為 傷 中, 其 病 雖 愈, 不 過 一 歲 必 死 刺 避 五 臟 者, 知 逆 從 也 所 謂 從 者, 膈 與 脾 腎 之 處, 不 知 者 反 之 刺 胸 腹 者, 必 以 布 憿 著 之, 乃 從 單 布 上 刺, 刺 之 不 愈 復 刺 刺 針 必 肅, 刺 腫 搖 針, 經 刺 勿 搖, 此 刺 之 道 也 帝 曰 : 願 聞 十 二 經 脈 之 終 奈 何? 岐 伯 曰 : 太 陽 之 脈, 其 終 也 戴 眼, 反 折 瘈 瘲, 其 色 白, 絕 汗 乃 出, 出 則 死 矣

Page 37 of 220 少 陽 終 者, 耳 聾 百 節 皆 縱, 目 寰 絕 系 絕 系 一 日 半 死, 其 死 也 色 先 青, 白 乃 死 矣 陽 明 終 者, 口 目 動 作, 善 驚 妄 言 色 黃 其 上 下 經 盛, 不 仁 則 終 矣 少 陰 終 者, 面 黑 齒 長 而 垢, 腹 脹 閉, 上 下 不 通 而 終 矣 太 陰 終 者, 腹 脹 閉, 不 得 息, 善 噫 善 嘔, 嘔 則 逆, 逆 則 面 赤, 不 逆 則 上 下 不 通, 不 通 則 面 黑, 皮 毛 焦 而 終 矣 厥 陰 終 者, 中 熱 溢 乾, 善 溺 心 煩 甚 則 舌 卷, 卵 上 縮 而 終 矣 此 十 二 經 之 所 敗 也 脈 要 精 微 論 篇 第 十 七 黃 帝 問 曰 : 診 法 何 如? 岐 伯 對 曰 : 診 法 常 以 平 旦, 陰 氣 未 動, 陽 氣 未 散, 飲 食 未 進, 經 脈 未 盛, 絡 脈 調 勻, 氣 血 未 亂, 故 乃 可 診 有 過 之 脈 切 脈 動 靜 而 視 精 明, 察 五 色, 觀 五 臟 有 餘 不 足, 六 腑 強 弱, 形 之 盛 衰, 以 此 參 伍, 決 死 生 之 分 夫 脈 者 血 之 府 也 長 則 氣 治, 短 則 氣 病, 數 則 煩 心, 大 則 病 進 上 盛 則 氣 急 下 盛 則 氣 脹 代 則 氣 衰 細 則 氣 少 澀 則 心 痛 渾 渾 革 至 如 湧 泉, 病 進 而 色 弊 ; 綿 綿 其 去 如 弦 絕 死 夫 精 明 五 色 者, 氣 之 華 也 赤 欲 如 白 裹 朱, 不 欲 如 赭 ;

Page 38 of 220 白 欲 如 鵝 羽, 不 欲 如 鹽 ; 青 欲 如 蒼 璧 之 澤, 不 欲 如 藍 ; 黃 欲 如 羅 裹 雄 黃, 不 欲 如 黃 土 ; 黑 欲 如 重 漆 色, 不 欲 如 地 蒼 五 色 精 微 象 見 矣, 其 壽 不 久 也 夫 精 明 者, 所 以 視 萬 物 別 白 黑, 審 短 長, 以 長 為 短, 以 白 為 黑 如 是 則 精 衰 矣 五 臟 者 中 之 守 也 中 盛 臟 滿 氣 盛 傷 恐 者, 聲 如 從 室 中 言, 是 中 氣 之 濕 也 言 而 微, 終 日 乃 復 言 者, 此 奪 氣 也 衣 被 不 歛, 言 語 善 惡, 不 避 親 疏 者, 此 神 明 之 亂 也 倉 廩 不 藏 者, 是 門 戶 不 要 也, 水 泉 不 止 者, 是 膀 胱 不 藏 也 得 守 者 生, 失 守 者 死 夫 五 臟 者 身 之 強 也 頭 者 精 明 之 府, 頭 傾 視 深 精 神 將 奪 矣 背 者 胸 中 之 府, 背 曲 肩 隨, 府 將 壞 矣 腰 者 腎 之 府, 轉 搖 不 能, 腎 將 憊 矣 膝 者 筋 之 府, 屈 伸 不 能, 行 則 僂 附, 筋 將 憊 矣 骨 者 髓 之 府, 不 能 久 立, 行 則 振 掉, 骨 將 憊 矣 得 強 則 生, 失 強 則 死 岐 伯 曰 : 反 四 時 者, 有 餘 為 精, 不 足 為 消 應 太 過 不 足 為 精, 應 不 足 有 餘 為 消 陰 陽 不 相 應, 病 名 曰 關 格 帝 曰 : 脈 其 四 時 動 奈 何? 知 病 之 所 在 奈 何? 知 病 之 所 變 奈 何? 知 病 乍 在 內 奈 何? 知 病 乍 在 外 奈 何? 請 問 此 五 者, 可 得 聞 乎 岐 伯 曰 : 請 言 其 與 天 運 轉 大 也 萬 物 之 外, 六 合 之 內, 天 地 之 變, 陰 陽 之 應, 彼 春 之 暖, 為 夏 之 暑, 彼 秋 之 忿, 為 冬 之 怒, 四 變 之 動 脈 與 之 上 下, 以 春 應 中 規, 夏 應 中 矩, 秋 應 中 衡, 冬 應 中 權 是 故 冬 至 四 十 五 日 陽 氣 微 上, 陰 氣 微 下 ; 夏 至 四 十 五 日 陰 氣 微 上 陽 氣 微 下, 陰 陽 有 時, 與 脈 為 期, 期 而 相 失,

Page 39 of 220 知 脈 所 分 分 之 有 期, 故 知 死 時 微 妙 在 脈, 不 可 不 察, 察 之 有 紀, 從 陰 陽 始, 始 之 有 經, 從 五 行 生, 生 之 有 度, 四 時 為 宜 補 瀉 勿 失, 與 天 地 如 一, 得 一 之 情, 以 知 死 生 是 故 聲 合 五 音, 色 合 五 行, 脈 合 陰 陽 是 知 陰 盛 則 夢 涉 大 水 恐 懼, 陽 盛 則 夢 大 火 燔 灼 陰 陽 俱 盛, 則 夢 相 殺 毀 傷 上 盛 則 夢 飛, 下 盛 則 夢 墮, 甚 飽 則 夢 予, 甚 飢 則 夢 取 ; 肝 氣 盛 則 夢 怒, 肺 氣 盛 則 夢 哭 短 蟲 多 則 夢 聚 眾, 長 蟲 多 則 夢 相 擊 毀 傷 是 故 持 脈 有 道, 虛 靜 為 保 春 日 浮, 如 魚 之 游 在 波 ; 夏 日 在 膚, 泛 泛 乎 萬 物 有 餘 ; 秋 日 下 膚, 蟄 蟲 將 去 ; 冬 日 在 骨, 蟄 蟲 周 密, 君 子 居 室 故 曰 : 知 內 者 按 而 紀 之, 知 外 者 終 而 始 之, 此 六 者 持 脈 之 大 法 心 脈 搏 堅 而 長, 當 病 舌 卷 不 能 言 ; 其 軟 而 散 者, 當 消 環 自 己 肺 脈 搏 堅 而 長, 當 病 唾 血 ; 其 軟 而 散 者, 當 病 灌 汗, 至 今 不 復 散 發 也 肝 脈 搏 堅 而 長, 色 不 青, 當 病 墜 若 搏, 因 血 在 脅 下, 令 人 喘 逆 ; 其 軟 而 散 色 澤 者, 當 病 溢 飲, 溢 飲 者, 渴 暴 多 飲, 而 易 入 肌 皮 腸 胃 之 外 也 胃 脈 搏 堅 而 長, 其 色 赤, 當 病 折 髀, 其 軟 而 散 者, 當 病 食 痺 脾 脈 搏 堅 而 長, 其 色 黃, 當 病 少 氣 ; 其 軟 而 散 色 不 澤

Page 40 of 220 者, 當 病 足 腫, 若 水 狀 也 腎 脈 搏 堅 而 長, 其 色 黃 而 赤 者, 當 病 折 腰 ; 其 軟 而 散 者, 當 病 少 血 至 今 不 復 也 帝 曰 : 診 得 心 脈 而 急, 此 為 何 病, 病 形 何 如? 岐 伯 曰 : 病 名 心 疝, 少 腹 當 有 形 也 帝 曰 : 何 以 言 之? 岐 伯 曰 : 心 為 牡 臟, 小 腸 為 之 使, 故 曰 少 腹 當 有 形 也 帝 曰 : 診 得 胃 脈, 病 形 何 如? 岐 伯 曰 : 胃 脈 實 則 脹, 虛 則 泄 帝 曰 : 病 成 而 變 何 謂? 岐 伯 曰 : 風 成 為 寒 熱, 癉 成 為 消 中, 厥 成 為 巔 疾, 久 風 為 飧 泄, 脈 風 成 為 癘 病 之 變 化, 不 可 勝 數 帝 曰 : 諸 癰 腫 筋 攣 骨 痛, 此 皆 安 生? 岐 伯 曰 : 此 寒 氣 之 腫, 八 風 之 變 也 帝 曰 : 治 之 奈 何? 岐 伯 曰 : 比 四 時 之 病, 以 其 勝 治 之 愈 也 帝 曰 : 有 故 病 五 臟 發 動, 因 傷 脈 色, 各 何 以 知 其 久 暴 至 之 病 乎? 岐 伯 曰 : 悉 乎 哉 問 也, 徵 其 脈 小 色 不 奪 者, 新 病 也 ; 徵 其 脈 不 奪 其 色 奪 者, 此 久 病 也 ; 徵 其 脈 與 五 色 俱 奪 者 此 久 病 也 ; 徵 其 脈 與 五 色 俱 不 奪 者 新 病 也 肝 與 腎 脈 並 至, 其 色 蒼 赤, 當 病 毀 傷 不 見 血, 已 見 血 濕 若 中 水 也 尺 內 兩 旁 則 季 脅 也, 尺 外 以 候 腎, 尺 裏 以 候 腹 中 附 上 左 外 以 候 肝, 內 以 候 鬲, 右 外 以 候 胃, 內 以 候 脾 上 附 上 右 外 以 候 肺, 內 以 候 胸 中, 左 外 以 候 心, 內 以 候 膻 中 前 以 候 前, 後 以 候 後 上 竟 上 者, 胸 喉 中 事 也 下 竟 下 者, 少 腹 腰 股 膝 脛 足 中 事 也 粗 大 者, 陰 不 足 陽 有 餘, 為 熱 中 也 來 疾 去 徐, 上 實 下 虛, 為 厥 巔 疾 來 徐 去 疾, 上 虛 下 實, 為 惡 風 也 故 中 惡

Page 41 of 220 風 者, 陽 氣 受 也 有 脈 俱 沉 細 數 者, 少 陰 厥 也 ; 沉 細 數 散 者, 寒 熱 也 ; 浮 而 散 者 為 朐 仆 諸 浮 不 躁 者, 皆 在 陽, 則 為 熱 ; 其 有 躁 者 在 手, 諸 細 而 沉 者, 皆 在 陰, 則 為 骨 痛 ; 其 有 靜 者 在 足 數 動 一 代 者, 病 在 陽 之 脈 也 泄 及 便 膿 血 諸 過 者 切 之, 澀 者 陽 氣 有 餘 也, 滑 者 陰 氣 有 餘 也 ; 陽 氣 有 餘 為 身 熱 無 汗, 陰 氣 有 餘 為 多 汗 身 寒, 陰 陽 有 餘 則 無 汗 而 寒 推 而 外 之, 內 而 不 外, 有 心 腹 積 也 推 而 內 之, 外 而 不 內, 身 有 熱 也 推 而 上 之, 上 而 不 下, 腰 足 清 也 推 而 下 之, 下 而 不 上, 頭 項 痛 也 按 之 至 骨, 脈 氣 少 者, 腰 脊 痛 而 身 有 痺 也 平 人 氣 象 論 篇 第 十 八 黃 帝 問 曰 : 平 人 何 如? 岐 伯 對 曰 : 人 一 呼 脈 再 動, 一 吸 脈 亦 再 動, 呼 吸 定 息, 脈 五 動, 閏 以 太 息, 命 日 平 人 平 人 者 不 病 也 常 以 不 病 調 病 人, 醫 不 病, 故 為 病 人 平 息 以 調 之 為 法 人 一 呼 脈 一 動, 一 吸 脈 一 動, 日 少 氣 人 一 呼 脈 三 動, 一 吸 脈 三 動 而 躁, 尺 熱 曰 病 溫, 尺 不 熱 脈 滑 曰 病 風, 脈 澀 曰 痺

Page 42 of 220 人 一 呼 脈 四 動 以 上 曰 死, 脈 絕 不 至 曰 死, 乍 疏 乍 數 曰 死 平 人 之 常 氣 稟 于 胃, 胃 者 平 人 之 常 氣 也, 人 無 胃 氣 曰 逆, 逆 者 死 春 胃 微 弦 曰 平, 弦 多 胃 少 曰 肝 病, 但 弦 無 胃 曰 死 胃 而 有 毛 曰 秋 病, 毛 甚 曰 今 病 臟 真 散 于 肝, 肝 臟 筋 膜 之 氣 也 長 夏 胃 微 軟 弱 曰 平, 弱 多 胃 少 曰 脾 病, 但 代 無 胃 曰 死, 軟 弱 有 石 曰 冬 病, 弱 甚 曰 今 病 臟 真 濡 于 脾, 脾 藏 肌 肉 之 氣 也 夏 胃 微 鉤 曰 平, 鉤 多 胃 少 曰 心 病, 但 鉤 旡 胃 曰 死, 胃 而 有 石 曰 冬 病, 石 甚 曰 今 病 臟 真 通 於 心, 心 藏 血 脈 之 氣 也 秋 胃 微 毛 曰 平, 毛 多 胃 少 曰 肺 病, 但 毛 無 胃 曰 死, 毛 而 有 弦 曰 春 病, 弦 甚 曰 今 病 臟 真 高 於 肺, 以 行 營 衛 陰 陽 也 冬 胃 微 石 曰 平, 石 多 胃 少 曰 腎 病, 但 石 無 胃 曰 死, 石 而 有 鉤 曰 夏 病, 鉤 甚 曰 今 病 臟 真 下 於 腎, 腎 藏 骨 髓 之 氣 也 胃 之 大 絡 名 曰 虛 里, 貫 鬲 絡 肺, 出 於 左 乳 下, 其 動 應 衣, 脈 宗 氣 也 盛 喘 數 絕 者, 則 在 病 中, 結 而 橫 有 積 矣 絕 不 至 曰 死, 乳 之 下 其 動 應 衣, 宗 氣 泄 也 欲 知 寸 口 太 過 與 不 及, 寸 口 之 脈 中 手 短 者, 曰 頭 痛 ; 寸 口 脈 中 手 長 者, 曰 足 脛 痛 ; 寸 口 脈 中 手 促 上 擊 者, 曰 肩

Page 43 of 220 脊 痛 ; 寸 口 脈 沉 而 堅 者, 曰 病 在 中 ; 寸 口 脈 浮 而 盛 者, 曰 病 在 外 ; 寸 口 脈 沉 而 弱, 曰 寒 熱 及 疝 瘕 少 腹 痛 ; 寸 口 脈 沉 而 橫, 曰 脅 下 有 積, 腹 中 有 橫 積 痛 : 寸 口 脈 沉 而 澀, 曰 寒 熱 脈 盛 滑 堅 者, 曰 病 在 外 ; 脈 小 實 而 堅 者, 病 在 內 脈 小 弱 以 澀, 謂 之 久 病 ; 脈 滑 浮 而 疾 者, 謂 之 新 病 脈 急 者, 曰 疝 瘕 少 腹 痛 脈 滑 曰 風, 脈 澀 曰 痺, 緩 而 滑 曰 熱 中, 盛 而 堅 曰 脹 脈 從 陰 陽, 病 易 已 ; 脈 逆 陰 陽, 病 難 已 ; 脈 得 四 時 之 順, 曰 病 無 他 ; 脈 反 四 時 及 不 間 臟 曰 難 已 臂 多 青 脈 曰 脫 血, 尺 脈 緩 澀, 謂 之 解, 安 臥 脈 盛 謂 之 脫 血, 尺 澀 脈 滑 謂 之 多 汗, 尺 寒 脈 細 謂 之 後 泄, 脈 尺 粗 常 熱 者 謂 之 熱 中 肝 見 庚 辛 死, 心 見 壬 癸 死, 脾 見 甲 乙 死, 肺 見 丙 丁 死, 腎 見 戊 己 死 是 為 真 臟 見, 皆 死 頸 脈 動 喘 疾 咳 曰 水, 目 裹 微 腫 如 臥 蚕 起 之 狀 曰 水 溺 黃 赤 安 臥 者, 黃 疸 已 食 如 飢 者, 胃 疸 面 腫 曰 風 足 脛 腫 曰 水 目 黃 者 曰 黃 疸 婦 人 手 少 陰 脈 動 甚 者, 妊 子 也 脈 有 逆 從 四 時, 未 有 臟 形 春 夏 而 脈 瘦, 秋 冬 而 脈 浮 大, 命 曰 逆 四 時 也 風 熱 而 脈 靜, 泄 而 脫 血 脈 實, 病 在 中 脈 虛, 病 在 外 脈 堅 澀 者, 皆 難 治, 命 曰 反 四 時 也

Page 44 of 220 人 以 水 穀 為 本, 故 人 絕 水 穀 則 死, 脈 無 胃 氣 亦 死 所 謂 無 胃 氣 者, 但 得 真 臟 脈 不 得 胃 氣 也 所 謂 脈 不 得 胃 氣 者, 肝 不 弦, 腎 不 石 也 太 陽 脈 至, 洪 大 以 長 ; 少 陽 脈 至, 乍 數 乍 疏, 乍 短 乍 長 ; 陽 明 脈 至, 浮 大 而 短 夫 平 心 脈 來, 累 累 如 連 珠, 如 循 琅 玕 曰 心 平 復 以 胃 氣 為 本 病 心 脈 來, 喘 喘 連 屬, 其 中 微 曲 曰 心 病 死 心 脈 來, 前 曲 後 居, 如 操 帶 鉤 曰 心 死 平 肺 脈 來, 厭 厭 聶 聶, 如 落 榆 莢, 曰 肺 平 秋 以 胃 氣 為 本 病 肺 脈 來, 不 上 不 下, 如 循 雞 羽, 曰 肺 病 死 肺 脈 來, 如 物 之 浮, 如 風 吹 毛, 曰 肺 死 平 肝 脈 來, 軟 弱 招 招, 如 揭 長 竿 末 梢 曰 肝 平 春 以 胃 氣 為 本 病 肝 脈 來, 盈 實 而 滑, 如 循 長 竿, 曰 肝 病 死 肝 脈 來, 急 益 勁 如 新 張 弓 弦, 曰 肝 死 平 脾 脈 來, 和 柔 相 離, 如 雞 踐 地, 曰 脾 平 長 夏 以 胃 氣 為 本 病 脾 病 來, 實 而 盈 數, 如 雞 舉 足, 曰 脾 病 死 脾 脈 來, 銳 堅 如 鳥 之 喙, 如 鳥 之 距, 如 屋 之 漏, 如 水 之 流, 曰 脾 死 平 腎 脈 來, 喘 喘 累 累 如 鉤, 按 之 而 堅 曰 腎 平 冬 以 胃 氣 為 本 病 腎 脈 來 如 引 葛, 按 之 益 堅, 曰 腎 病 死 腎 脈 來 發 如 奪 索, 辟 辟 石 彈 石, 曰 腎 死 玉 機 真 藏 論 篇 第 十 九 黃 帝 問 曰 : 春 脈 如 弦, 何 如 而 弦?

Page 45 of 220 岐 伯 對 曰 : 春 脈 者, 肝 也, 東 方 木 也, 萬 物 之 所 以 始 生 也, 故 其 氣 來 軟 弱, 輕 虛 而 滑, 端 直 以 長, 故 曰 弦, 反 此 者 病 帝 曰 : 何 如 而 反? 岐 伯 曰 : 其 氣 來 實 而 強, 此 謂 太 過, 病 在 外 其 氣 來 不 實 而 微, 此 謂 不 及, 病 在 中 帝 曰 : 春 脈 太 過 與 不 及, 其 病 皆 何 如? 岐 伯 曰 : 太 過 則 令 人 善 忘, 忽 忽 眩 冒 而 巔 疾 ; 其 不 及, 則 令 人 胸 痛 引 背, 下 則 兩 脅 胠 滿 帝 曰 : 善 夏 脈 如 鉤, 何 如 而 鉤? 岐 伯 曰 : 夏 脈 者 心 也, 南 方 火 也, 萬 物 之 所 以 盛 長 也, 故 其 氣 來 盛 去 衰, 故 曰 鉤, 反 此 者 病 帝 曰 : 何 如 而 反? 岐 伯 曰 : 其 氣 來 盛 去 亦 盛, 此 謂 太 過, 病 在 外, 其 氣 來 不 盛 去 反 盛, 此 謂 不 及, 病 在 中 帝 曰 : 夏 脈 太 過 與 不 及, 其 病 皆 何 如? 岐 伯 曰 : 太 過 則 令 人 身 熱 而 膚 痛, 為 浸 淫 ; 其 不 及 則 令 人 煩 心, 上 見 咳 唾, 下 為 氣 泄 帝 曰 : 善 秋 脈 如 浮, 何 如 而 浮? 岐 伯 曰 : 秋 脈 者, 肺 也, 西 方 金 也, 萬 物 之 所 以 收 成 也 故 其 氣 來 輕 虛 以 浮, 來 急 去 散, 故 曰 浮, 反 此 者 病 帝 曰 : 何 如 而 反? 岐 伯 曰 : 其 氣 來 毛 而 中 央 堅, 兩 傍 虛, 此 謂 太 過, 病 在 外 ; 其 氣 來 毛 而 微, 此 謂 不 及, 病 在 中 帝 曰 : 秋 脈 太 過 與 不 及, 其 病 皆 何 如? 岐 伯 曰 : 太 過 則 令 人 逆 氣 而 背 痛 慍 慍 然, 其 不 及 則 令 人 喘, 呼 吸 少 氣 而 咳, 上 氣 見 血, 下 聞 病 音 帝 曰 : 善 冬 脈 如 營, 何 如 而 營? 岐 伯 曰 : 冬 脈 者, 腎 也 北 方 水 也, 萬 物 之 所 以 含 藏 也 故 其 氣 來 沈 以 搏, 故 曰 營, 反 此 者 病

Page 46 of 220 帝 曰 : 何 如 而 反? 岐 伯 曰 : 其 氣 來 如 彈 石 者, 此 謂 太 過, 病 在 外 ; 其 去 如 數 者, 此 謂 不 及, 病 在 中 帝 曰 : 冬 脈 太 過 與 不 及, 其 病 皆 何 如? 岐 伯 曰 : 太 過 則 令 人 解, 脊 脈 痛, 而 少 氣 不 欲 言 ; 其 不 及 則 令 人 心 懸, 如 病 飢, 中 清, 脊 中 痛, 少 腹 滿, 小 便 變 帝 曰 : 善 帝 曰 : 四 時 之 序, 逆 從 之 變 異 也, 然 脾 脈 獨 何 主 岐 伯 曰 : 脾 脈 者 土 也, 孤 臟, 以 灌 四 傍 者 也 帝 曰 : 然 而 脾 善 惡 可 得 見 之 乎? 岐 伯 曰 : 善 者 不 可 得 見, 惡 者 可 見 帝 曰 : 惡 者 何 如 可 見? 岐 伯 曰 : 其 來 如 水 之 流 者, 此 謂 太 過, 病 在 外 如 鳥 之 喙 者, 此 謂 不 及, 病 在 中 帝 曰 : 夫 子 言 脾 為 孤 臟, 中 央 以 灌 四 傍, 其 太 過 與 不 及, 其 病 皆 何 如? 岐 伯 曰 : 太 過 則 令 人 四 支 不 舉, 其 不 及 則 令 人 九 竅 不 通, 名 曰 重 強 帝 瞿 然 而 起, 再 拜 而 稽 首 曰 : 善 吾 得 脈 之 大 要, 天 下 至 數, 五 色 脈 變, 揆 度 奇 恒, 道 在 於 一, 神 轉 不 迴, 迴 則 不 轉, 乃 失 其 機, 至 數 之 要, 迫 近 以 微, 著 之 玉 版, 藏 之 臟 腑, 每 旦 讀 之, 名 曰 玉 機 五 臟 受 氣 於 其 所 生, 傳 之 於 其 所 勝, 氣 舍 於 其 所 生, 死 于 其 所 不 勝 病 之 且 死, 必 先 傳 行, 至 其 所 不 勝, 病 乃 死 此 言 氣 之 逆 行 也, 故 死 肝 受 氣 於 心, 傳 之 於 脾, 氣 舍 於 腎, 至 肺 而 死 心 受 氣 於 脾, 傳 之 於 肺, 氣 舍 於 肝, 至 腎 而 死 脾 受 氣 於 肺, 傳 之 於 腎, 氣 舍 于 心, 至 肝 而 死 肺 受 氣 於 腎, 傳 之 於 肝, 氣 舍 於 脾, 至 心 而 死 腎 受 氣 於 肝, 傳 之 於 心, 氣 舍 於 肺, 至 脾 而 死 此 皆 逆 死 也, 一 日 一 夜, 五 分 之, 此 所 以 占 死 生 之 早 暮 也 黃 帝 曰 : 五 臟 相 通, 移 皆 有 次 五 臟 有 病, 則 各 傳 其 所

Page 47 of 220 勝, 不 治 法 三 月, 若 六 月, 若 三 日, 若 六 日 傳 五 臟 而 當 死, 是 順 傳 其 所 勝 之 次 故 曰 : 別 於 陽 者, 知 病 從 來 ; 別 於 陰 者, 知 死 生 之 期 言 知 至 其 所 困 而 死 是 故 風 者, 百 病 之 長 也 今 風 寒 客 於 人, 使 人 毫 毛 畢 直, 皮 膚 閉 而 為 熱 當 是 之 時, 可 汗 而 發 也 盛 痺 不 仁 腫 病, 當 是 之 時, 可 湯 熨 及 火 灸 刺 而 去 之 弗 治, 病 入 舍 於 肺, 名 曰 肺 痺, 發 咳 上 氣 弗 治, 肺 即 傳 而 行 之 肝, 病 名 曰 肝 痺, 一 名 曰 厥, 脅 痛 出 食 當 是 之 時, 可 按 若 刺 耳 弗 治, 肝 傳 之 脾, 病 名 曰 脾 風, 發 痺, 腹 中 熱, 煩 心, 出 黃 當 此 之 時, 可 按 可 藥 可 浴 弗 治, 脾 傳 之 腎, 病 名 曰 疝 瘕, 少 腹 퐘 熱 而 痛, 出 白, 一 名 曰 蠱 當 此 之 時, 可 按 可 藥 弗 治, 腎 傳 之 心, 病 筋 脈 相 引 而 急, 病 名 曰 瘈 當 此 之 時, 可 灸 可 藥 弗 治, 滿 十 日, 法 當 死 腎 因 傳 之 心, 心 即 復 反 傳 而 行 之 肺, 發 寒 熱, 法 當 三 歲 死, 此 病 之 次 也 然 其 卒 發 者, 不 必 治 於 傳, 或 其 傳 化 有 不 以 次, 不 以 次 入 者, 憂 恐 悲 喜 怒, 令 不 得 以 其 次, 故 令 人 有 大 病 矣 因 而 喜, 大 虛 則 腎 氣 乘 矣, 怒 則 肝 氣 乘 矣, 悲 則 肺 氣 乘 矣, 恐 則 脾 氣 乘 矣, 憂 則 心 氣 乘 矣, 此 其 道 也 故 病 有 五, 五 五 二 十 五 變 及 其 傳 化 傳, 乘 之 名 也 大 骨 枯 槁, 大 肉 陷 下, 胸 中 氣 滿, 喘 息 不 便, 其 氣 動 形, 期 六 月 死, 真 臟 脈 見, 乃 予 之 期 日 大 骨 枯 槁, 大 肉 陷 下, 胸 中 氣 滿, 喘 息 不 便, 內 痛 引 肩 頸, 期 一 月 死 真 臟 見, 乃 予 之 期 日 大 骨 枯 槁, 大 肉 陷 下, 胸 中 氣 滿, 喘 息 不 便, 內 痛 引 肩

Page 48 of 220 項, 身 熱 脫 肉 破 胭 真 臟 見, 十 月 之 內 死 大 骨 枯 槁, 大 肉 陷 下, 肩 髓 內 消, 動 作 益 衰 真 臟 來 見, 期 一 歲 死, 見 其 真 臟, 乃 予 之 期 日 大 骨 枯 槁, 大 肉 陷 下, 胸 中 氣 滿, 腹 內 痛, 心 中 不 便, 肩 項 身 熱, 破 胭 脫 肉, 目 眶 陷 真 臟 見, 目 不 見 人, 立 死 ; 其 見 人 者, 至 其 所 不 勝 之 時 則 死 急 虛 身 中 卒 至, 五 臟 絕 閉, 脈 道 不 通, 氣 不 往 來, 譬 如 墮 溺, 不 可 為 期 其 脈 絕 不 來, 若 人 一 息 五 六 至, 其 形 肉 不 脫, 真 臟 雖 不 見, 猶 死 也 真 肝 脈 至, 中 外 急, 如 循 刀 刃, 責 責 然 如 按 琴 瑟 弦, 色 青 白 不 澤, 毛 折, 乃 死 真 心 脈 至, 堅 而 搏, 如 循 薏 苡 子, 累 累 然, 色 赤 黑 不 澤, 毛 折, 乃 死 真 肺 脈 至, 大 而 虛, 如 以 毛 羽 中 人 膚, 色 白 赤 不 澤, 毛 折, 乃 死 真 腎 脈 至, 搏 而 絕, 如 指 彈 石, 辟 辟 然, 色 黑 黃 不 澤, 毛 折, 乃 死, 真 脾 脈 至, 弱 而 乍 數 乍 疏, 色 黃 青 不 澤, 毛 折, 乃 死 諸 真 臟 脈 者, 皆 死 不 治 也 黃 帝 曰 : 見 真 臟 曰 死, 何 也? 岐 伯 曰 : 五 臟 者, 皆 稟 氣 於 胃, 胃 者 五 臟 之 本 也 ; 臟 氣 者, 不 能 自 致 於 手 太 陰, 必 因 於 胃 氣, 乃 至 於 手 太 陰 也 故 五 臟 各 以 其 時, 自 為 而 至 於 手 太 陰 也 故 邪 氣 勝 者, 精 氣 衰 也 故 病 甚 者, 胃 氣 不 能 與 之 俱 至 於 手 太 陰, 故 真 臟 之 氣 獨 見, 獨 見 者, 病 勝 臟 也, 故 曰 死 帝 曰 : 善 黃 帝 曰 : 凡 治 病 察 其 形 氣 色 澤, 脈 之 盛 衰, 病 之 新 故, 乃 治 之 無 後 其 時 形 氣 相 得, 謂 之 可 治, 色 澤 以 浮, 謂 之 易 已 ; 脈 從 四 時, 謂 之 可 治 ; 脈 弱 以 滑, 是 有 胃 氣, 命 曰 易 治, 取 之 以

Page 49 of 220 時 ; 形 氣 相 失, 謂 之 難 治 ; 色 夭 不 澤, 謂 之 難 已 ; 脈 實 以 堅, 謂 之 益 甚 ; 脈 逆 四 時, 為 不 可 治, 必 察 四 難, 而 明 告 之 所 謂 逆 四 時 者, 春 得 肺 脈, 夏 得 腎 脈, 秋 得 心 脈, 冬 得 脾 脈 ; 其 至 皆 懸 絕 沈 澀 者, 命 曰 逆 四 時 未 有 臟 形, 於 春 夏 而 脈 沈 澀, 秋 冬 而 脈 浮 大, 名 曰 逆 四 時 也 病 熱 脈 靜 ; 泄 而 脈 大 ; 脫 血 而 脈 實 ; 病 在 中, 脈 實 堅, 病 在 外, 脈 不 實 堅 者 ; 皆 難 治 黃 帝 曰 : 余 聞 虛 實 以 決 死 生, 願 聞 其 情? 岐 伯 曰 : 五 實 死, 五 虛 死 帝 曰 : 願 聞 五 實 五 虛? 岐 伯 曰 : 脈 盛, 皮 熱, 腹 脹, 前 後 不 通, 悶 瞀, 此 謂 五 實 脈 細, 皮 寒, 氣 少, 泄 利 前 後, 飲 食 不 入, 此 謂 五 虛 帝 曰 : 其 時 有 生 者 何 也? 岐 伯 曰 : 漿 粥 入 胃, 泄 注 止, 則 虛 者 活 ; 身 汗 得 後 利, 則 實 者 活 此 其 候 也 三 部 九 候 論 篇 第 二 十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九 針 于 夫 子, 眾 多 博 大, 不 可 勝 數 余 願 聞 要 道, 以 屬 子 孫, 傳 之 後 世, 著 之 骨 髓, 藏 之 肝 肺, 歃 血 而 受, 不 敢 妄 泄 令 合 天 道, 必 有 終 始 上 應 天 光 星 辰 歷 紀, 下 副 四 時 五 行, 貴 賤 更 互, 冬 陽 夏 陰, 以 人 應 之 奈 何, 願 聞 其 方? 岐 伯 對 曰 : 妙 乎 哉 問 也! 此 天 地 之 至 數 帝 曰 : 願 聞 天 地 之 至 數, 合 於 人 形 血 氣, 通 決 死 生, 為

Page 50 of 220 之 奈 何? 岐 伯 曰 : 天 地 之 至 數 始 於 一, 終 於 九 焉 一 者 天, 二 者 地, 三 者 人, 因 而 三 之, 三 三 者 九, 以 應 九 野 故 人 有 三 部, 部 有 三 候, 以 決 死 生, 以 處 百 病, 以 調 虛 實, 而 除 邪 疾 帝 曰 : 何 謂 三 部? 岐 伯 曰 : 有 下 部 有 中 部 有 上 部, 部 各 有 三 候 三 候 者, 有 天 有 地 有 人 也 必 指 而 導 之, 乃 以 為 真 上 部 天, 兩 額 之 動 脈 ; 上 部 地, 兩 頰 之 動 脈 ; 上 部 人, 耳 前 之 動 脈 中 部 天, 手 太 陰 也 ; 中 部 地, 手 陽 明 也 ; 中 部 人, 手 少 陰 也 下 部 天, 足 厥 陰 也 ; 下 部 地, 足 少 陰 也 ; 下 部 人, 足 太 陰 也 故 下 部 之 天 以 候 肝, 地 以 候 腎, 人 以 候 脾 胃 之 氣 帝 曰 : 中 部 之 候 奈 何? 岐 伯 曰 : 亦 有 天, 亦 有 地, 亦 有 人, 天 以 候 肺, 地 以 候 胸 中 之 氣, 人 以 候 心 帝 曰 : 上 部 以 何 候 之? 岐 伯 曰 : 亦 有 天, 亦 有 地, 亦 有 人 天 以 候 頭 角 之 氣, 地 以 候 口 齒 之 氣, 人 以 候 耳 目 之 氣 三 部 者, 各 有 天, 各 有 地, 各 有 人 三 而 成 天, 三 而 成 地, 三 而 成 人 三 而 三 之, 合 則 為 九, 九 分 為 九 野, 九 野 為 九 臟 故 神 臟 五, 形 臟 四, 合 為 九 臟 五 臟 已 敗, 其 色 必 夭, 夭 必 死 矣

Page 51 of 220 帝 曰 : 以 候 奈 何? 岐 伯 曰 : 必 先 度 其 形 之 肥 瘦, 以 調 其 氣 之 虛 實, 實 則 瀉 之, 虛 則 補 之 必 先 去 其 血 脈 而 後 調 之, 無 問 其 病, 以 平 為 期 帝 曰 : 決 死 生 奈 何? 岐 伯 曰 : 形 盛 脈 細, 少 氣 不 足 以 息 者 危 形 瘦 脈 大, 胸 中 多 氣 者 死 形 氣 相 得 者 生 參 伍 不 調 者 病 三 部 九 候 皆 相 失 者 死 上 下 左 右 之 脈 相 應 如 參 舂 者 病 甚, 上 下 左 右 相 失 不 可 數 者 死 中 部 之 候 雖 獨 調, 與 眾 臟 相 失 者 死 中 部 之 候 相 減 者 死, 目 內 陷 者 死 帝 曰 : 何 以 知 病 之 所 在? 岐 伯 曰 : 察 九 候 獨 小 者 病, 獨 大 者 病, 獨 疾 者 病, 獨 遲 者 病, 獨 熱 者 病, 獨 寒 者 病, 獨 陷 下 者 病 以 左 手 足 上, 上 去 踝 五 寸 按 之, 庶 右 手 足 當 踝 而 彈 之, 其 應 過 五 寸 以 上 蠕 蠕 然 者 不 病, 其 應 疾 中 手 渾 渾 然 者 病, 中 手 徐 徐 然 者 病 其 應 上 不 能 至 五 寸, 彈 之 不 應 者 死 是 以 脫 肉 身 不 去 者 死 中 部 乍 疏 乍 數 者 死 其 脈 代 而 鉤 者, 病 在 絡 脈 九 候 之 相 應 也, 上 下 若 一, 不 得 相 失 一 候 後 則 病, 二 候 後 則 病 甚, 三 候 後 則 病 危 所 謂 後 者, 應 不 俱 也 察 其 腑 臟, 以 知 死 生 之 期, 必 先 知 經 脈, 然 後 知 病 脈 真 藏 脈 見 者 勝 死 足 太 陽 氣 絕 者, 其 足 不 可 屈 伸, 死 必 戴 眼 帝 曰 : 冬 陰 夏 陽 奈 何? 岐 伯 曰 : 九 候 之 脈 皆 沈 細 旋 絕 者 為 陰, 主 冬, 故 以 夜 半 死 盛 躁 喘 數 者 為 陽, 主 夏, 故 以 日 中 死 是 故 寒 熱 病 者 以 平 旦 死 熱 中 及 熱 病 者 以 日 中 死 病 風 者 以 日 夕 死 病 水 者 以 夜 半 死 其 脈 乍 疏 乍 數, 乍 遲 乍

Page 52 of 220 疾 者, 日 乘 四 季 死 形 肉 已 脫, 九 候 雖 調 猶 死 七 診 雖 見, 九 候 皆 從 者 不 死 所 言 不 死 者, 風 氣 之 病, 及 經 月 之 病, 似 七 診 之 病 而 非 也, 故 言 不 死 若 有 七 診 之 病, 其 脈 候 亦 敗 者 死 矣 必 發 噦 噫 必 審 問 其 所 始 病, 與 今 之 所 方 病, 而 後 各 切 循 其 脈, 視 其 經 絡 浮 沈, 以 上 下 逆 從 循 之 其 脈 疾 者 不 病, 其 脈 遲 者 病 ; 脈 不 往 來 者 死, 皮 膚 著 者 死 帝 曰 : 其 可 治 奈 何? 岐 伯 曰 : 經 病 者 治 其 經, 孫 絡 病 者 治 其 孫 絡 血 血 病 身 有 痛 者 治 其 經 絡 其 病 者 在 奇 邪, 奇 邪 之 脈 則 繆 刺 之, 留 瘦 不 移 節 而 刺 之 上 實 下 虛 切 而 從 之, 索 其 結 絡 脈, 刺 出 其 血 以 見 通 之 瞳 子 高 者 太 陽 不 足, 戴 眼 者 太 陽 已 絕, 此 決 死 生 之 要, 不 可 不 察 也 手 指 及 手 外 踝 上, 五 指 留 針 經 脈 別 論 篇 第 二 十 一 黃 帝 問 曰 : 人 之 居 處 動 靜 勇 怯, 脈 亦 為 之 變 乎? 岐 伯 對 曰 : 凡 人 之 驚 恐 恚 勞 動 靜, 皆 為 變 也 是 以 夜 行 則 喘 出 於 腎, 淫 氣 病 肺 有 所 墮 恐, 喘 出 於 肝, 淫 氣 害 脾 有 所 驚 恐, 喘 出 於 肺, 淫 氣 傷 心 渡 水 跌 仆, 喘 出 於 腎 與 骨

Page 53 of 220 當 是 之 時, 勇 者 氣 行 則 已, 怯 者 則 著 而 為 病 也 故 曰 : 診 病 之 道, 觀 人 勇 怯, 骨 肉 皮 膚, 能 知 其 情, 以 為 診 法 也 故 飲 食 飽 甚, 汗 出 於 胃 驚 而 奪 精, 汗 出 於 心 持 重 遠 行, 汗 出 於 腎 疾 走 恐 懼, 汗 出 於 肝 搖 體 勞 苦, 汗 出 於 脾 故 春 秋 冬 夏, 四 時 陰 陽, 生 病 起 於 過 用, 此 為 常 也 食 氣 入 胃, 散 精 於 肝, 淫 氣 於 筋 食 氣 入 胃, 濁 氣 歸 心, 淫 精 於 脈 脈 氣 流 經, 經 氣 歸 於 肺, 肺 朝 百 脈, 輸 精 於 皮 毛 毛 脈 合 精, 行 氣 於 腑, 腑 精 神 明, 留 於 四 藏 氣 歸 於 權 衡, 權 衡 以 平, 氣 口 成 寸, 以 決 死 生 飲 入 於 胃, 游 溢 精 氣 上 輸 於 脾, 脾 氣 散 精, 上 歸 於 肺, 通 調 水 道, 下 輸 膀 胱, 水 精 四 佈, 五 經 併 行 合 於 四 時, 五 臟 陰 陽, 揆 度 以 為 常 也 太 陽 臟 獨 至, 厥 喘 虛 氣 逆, 是 陰 不 足 陽 有 餘 也 表 裏 當 俱 瀉, 取 之 下 俞 陽 明 臟 獨 至, 是 陽 氣 重 併 也 當 瀉 陽 補 陰, 取 之 下 俞 少 陽 臟 獨 至, 是 厥 氣 也 蹻 前 卒 大, 取 之 下 俞 少 陽 獨 至 者, 一 陽 之 過 也 太 陰 臟 搏 者, 用 心 省 真, 五 脈 氣 少, 胃 氣 不 平, 三 陰 也 宜 治 其 下 俞, 補 陽 瀉 陰

Page 54 of 220 一 陽 獨 嘯, 少 陽 厥 也 陽 并 於 上, 四 脈 爭 張, 氣 歸 於 腎 宜 治 其 經 絡 ; 瀉 陽 補 陰 一 陰 至, 厥 陰 之 治 也 真 虛 心, 厥 氣 留 薄, 發 為 白 汗, 調 食 和 藥, 治 在 下 俞 帝 曰 : 太 陽 臟 何 象? 岐 伯 曰 : 象 三 陽 而 浮 也 帝 曰 : 少 陽 臟 何 象? 岐 伯 曰 : 象 一 陽 也, 一 陽 臟 者, 滑 而 不 實 也 帝 曰 : 陽 明 臟 何 象? 岐 伯 曰 : 象 大 浮 也 太 陰 臟 搏, 言 伏 鼓 也 二 陰 搏 至, 腎 沈 不 浮 也 藏 氣 法 時 論 篇 第 二 十 二 黃 帝 問 曰 : 合 人 形 以 法 四 時 五 行 而 治, 何 如 而 從, 何 如 而 逆? 得 失 之 意, 願 聞 其 事 岐 伯 對 曰 : 五 行 者, 金 木 水 火 土 也 更 貴 更 賤, 以 知 死 生, 以 決 成 敗, 而 定 五 臟 之 氣, 間 甚 之 時, 死 生 之 期 也 帝 曰 : 願 卒 聞 之 岐 伯 曰 : 肝 主 春, 足 厥 陰 少 陽 主 治 其 日 甲 乙 肝 苦 急, 急 食 甘 以 緩 之 心 主 夏, 手 少 陰 太 陽 主 治 其 日 丙 丁 心 苦 緩, 急 食 酸 以 收 之 脾 主 長 夏, 足 太 陰 陽 明 主 治 其 日 戊 己 脾 苦 濕, 急 食 苦 以 燥 之 肺 主 秋, 手 太 陰 陽 明 主 治 其 日 庚 辛 肺 苦 氣 上 逆, 急 食 苦 以 泄 之

Page 55 of 220 腎 主 冬, 足 少 陰 太 陽 主 治 其 日 壬 癸 腎 苦 燥, 急 食 辛 以 潤 之, 開 腠 理, 致 津 液 通 氣 也 病 在 肝, 愈 於 夏, 夏 不 愈, 甚 於 秋, 秋 不 死, 持 於 冬, 起 於 春 禁 當 風 肝 病 者, 愈 在 丙 丁, 丙 丁 不 愈, 加 於 庚 辛, 庚 辛 不 死, 持 於 壬 癸, 起 於 甲 乙 肝 病 者, 平 旦 慧, 下 晡 甚, 夜 半 靜 肝 欲 散, 急 食 辛 以 散 之, 用 辛 補 之, 酸 瀉 之 病 在 心, 愈 在 長 夏, 長 夏 不 愈, 甚 於 冬, 冬 不 死, 持 於 春, 起 於 夏 禁 溫 食 熱 衣 心 病 者, 愈 在 戊 己, 戊 己 不 愈, 加 於 壬 癸, 壬 癸 不 死, 持 於 甲 乙, 起 於 丙 丁 心 病 者, 日 中 慧, 夜 半 甚, 平 旦 靜 心 欲 軟, 急 食 鹹 以 軟 之 ; 用 鹹 補 之, 甘 瀉 之 病 在 脾, 愈 在 秋, 秋 不 愈 ; 甚 於 春, 春 不 死, 持 於 夏, 起 於 長 夏 禁 溫 食 飽 食, 濕 地 濡 衣 脾 病 者 癒 在 庚 辛, 庚 辛 不 愈, 加 於 甲 乙, 甲 乙 不 死, 持 於 丙 丁, 起 於 戊 己 脾 病 者, 日 昳 慧, 日 出 甚, 下 晡 靜 脾 欲 緩, 急 食 甘 以 緩 之, 用 苦 瀉 之, 甘 補 之 病 在 肺, 愈 於 冬 冬 不 愈, 甚 於 夏, 夏 不 死, 持 於 長 夏, 起 於 秋 禁 寒 飲 食, 寒 衣

Page 56 of 220 肺 病 者, 愈 在 壬 癸, 壬 癸 不 愈, 加 於 丙 丁, 丙 丁 不 死, 持 於 戊 己, 起 於 庚 辛 肺 病 者, 下 晡 慧, 日 中 甚, 夜 半 靜 肺 欲 收, 急 食 酸 以 收 之, 用 酸 補 之, 辛 瀉 之 病 在 腎, 愈 在 春, 春 不 愈, 甚 於 長 夏, 長 夏 不 死, 持 於 秋, 起 於 冬, 禁 犯 焠 熱 食, 溫 炙 衣 腎 病 者, 愈 在 甲 乙, 甲 乙 不 愈, 甚 於 戊 己, 戊 己 不 死, 持 於 庚 辛, 起 於 壬 癸 腎 病 者, 夜 半 慧, 四 季 甚, 下 晡 靜 腎 欲 堅, 急 食 苦 以 堅 之, 用 苦 補 之, 鹹 瀉 之 夫 邪 氣 之 客 於 身 也 以 勝 相 加, 至 其 所 生 而 愈, 至 其 所 不 勝 而 甚, 至 於 所 生 而 持, 自 得 其 位 而 起 ; 必 先 定 五 臟 之 脈, 乃 可 言 間 甚 之 時, 死 生 之 期 也 肝 病 者, 兩 脅 下 痛 引 少 腹, 令 人 善 怒 虛 則 目 無 所 見, 耳 無 所 聞, 善 恐, 如 人 將 補 之 取 其 經 厥 陰 與 少 陽, 氣 逆 則 頭 痛 耳 聾 不 聰 頰 腫 取 血 者 心 病 者, 胸 中 痛, 脅 支 滿, 脅 下 痛, 膺 背 肩 胛 間 痛, 兩 臂 內 痛 虛 則 胸 腹 大, 脅 下 與 腰 相 引 而 痛 取 其 經, 少 陰 太 陽 舌 下 血 者, 其 變 病 刺 郗 中 血 者 脾 病 者, 身 重, 善 飢 肉 痿, 足 不 收 行, 善 瘈, 腳 下 痛 虛 則 腹 滿, 腸 鳴 飧 泄, 食 不 化

Page 57 of 220 取 其 經 太 陰 陽 明 少 陰 血 者 肺 病 者, 喘 咳 逆 氣, 肩 背 痛, 汗 出, 尻 陰 股 膝 髀 足 皆 痛 虛 則 少 氣, 不 能 報 息, 耳 聾 嗌 乾 取 其 經, 太 陰 足 太 陽 之 外, 厥 陰 內 血 者 腎 病 者, 腹 大 脛 腫 喘 咳 身 重, 寢 汗 出 憎 風 虛 則 胸 中 痛, 大 腹 小 腹 痛, 清 厥 意 不 樂 取 其 經 少 陰 太 陽 血 者 肝 色 青, 宜 食 甘 粳 米 牛 肉 棗 葵 皆 甘 心 色 赤, 宜 食 酸 小 豆 犬 肉 李 韭 皆 酸 肺 色 白, 宜 食 苦 麥 羊 肉 杏 薤 皆 苦 脾 色 黃, 宜 食 咸 大 豆 豬 肉 栗 藿 皆 鹹 腎 色 黑, 宜 食 辛 黃 黍 雞 肉 桃 蔥 皆 辛 辛 散 酸 收 甘 緩 苦 堅 鹹 軟 毒 藥 攻 邪 五 穀 為 食 五 果 為 助 五 畜 為 益 五 菜 為 充 氣 味 合 而 服 之, 以 補 精 益 氣 此 五 者, 有 辛 酸 甘 苦 鹹, 各 有 所 利, 或 散, 或 收 或 緩 或 急 或 堅 或 軟 四 時 五 臟, 病 隨 五 味 所 宜 也 宣 明 五 氣 篇 第 二 十 三

Page 58 of 220 五 味 所 入 : 酸 入 肝 辛 入 肺 苦 入 心 鹹 入 腎 甘 入 脾, 是 為 五 入 五 氣 所 病 : 心 為 噫 肺 為 咳 肝 為 語 脾 為 吞 腎 為 欠, 為 嚏, 胃 為 氣 逆 為 噦, 為 恐, 大 腸 小 腸 為 泄, 下 焦 溢 為 水, 膀 胱 不 利 為 癃, 不 約 為 遺 弱, 膽 為 怒, 是 為 五 病 五 精 所 並 : 精 氣 並 於 心 則 善, 並 於 肺 則 悲, 並 於 肝 則 憂, 並 於 脾 則 畏, 並 於 腎 則 恐, 是 謂 五 並, 虛 而 相 並 者 也 五 臟 所 惡 : 心 惡 熱 肺 惡 寒 肝 惡 風 脾 惡 濕 腎 惡 燥 是 謂 五 惡 五 臟 化 液 : 心 為 汗 肺 為 涕 肝 為 淚 脾 為 涎 腎 為 唾 是 為 五 液 五 味 所 禁 : 辛 走 氣 氣 病 無 多 食 辛 ; 鹹 走 血, 血 病 無 多 食 鹹 ; 苦 走 骨, 骨 病 無 多 食 苦, 甘 走 肉, 肉 病 無 多 食 甘 ; 酸 走 筋, 筋 病 無 多 食 酸 是 謂 五 禁, 無 令 多 食 五 病 所 發 : 陰 病 發 於 骨, 陽 病 發 於 血, 陰 病 發 於 肉, 陽 病 發 於 冬 ; 陰 病 發 於 夏 是 謂 五 發 五 邪 所 亂 : 邪 入 於 陽 則 狂, 邪 入 於 陰 則 痺 ; 搏 陽 則 為 巔 疾, 搏 陰 則 為 瘖 ; 陽 入 之 陰 則 靜, 陰 出 之 陽 則 怒 是 為 五 亂 五 邪 所 見 : 春 得 秋 脈, 夏 得 冬 脈, 長 夏 得 春 脈, 秋 得 夏 脈, 冬 得 長 夏 脈, 名 曰 陰 出 之 陽, 病 善 怒 不 治 是 謂 五 邪, 皆 同 命 死 不 治 五 臟 所 藏 : 心 藏 神 肺 藏 魄 肝 藏 魂 脾 藏 意 腎 藏 志 是 謂 五 臟 所 藏

Page 59 of 220 五 臟 所 主 : 心 主 脈 肺 主 皮 肝 主 筋 脾 主 肉 腎 主 骨 是 為 五 臟 所 主 五 勞 所 傷 : 久 視 傷 血 久 臥 傷 氣 久 坐 傷 肉 久 立 傷 骨 久 行 傷 筋 是 謂 五 勞 所 傷 五 脈 應 象 : 肝 脈 弦 心 脈 鉤 脾 脈 代 肺 脈 毛 腎 脈 石 是 謂 五 臟 之 脈 血 氣 形 志 篇 第 二 十 四 夫 人 之 常 數, 太 陽 常 多 血 少 氣, 少 陽 常 少 血 多 氣, 陽 明 常 多 氣 多 血, 少 陰 常 少 血 多 氣, 厥 陰 常 多 血 少 氣, 太 陰 常 多 氣 少 血 此 天 之 常 數 足 太 陽 與 少 陰 為 表 裏, 少 陽 與 厥 陰 為 表 裏, 陽 明 與 太 陰 為 表 裏, 是 為 足 陰 陽 也 手 太 陽 與 少 陰 為 表 裏, 少 陽 與 心 主 為 表 裏, 陽 明 與 太 陰 為 表 裏, 是 為 手 之 陰 陽 也 今 知 手 足 陰 陽 所 苦, 凡 治 病 必 先 去 其 血, 乃 去 其 所 苦, 伺 之 所 欲, 然 後 瀉 有 餘, 補 不 足 欲 知 背 俞, 先 度 其 兩 乳 間, 中 折 之, 更 以 他 草 度 去 半 已, 即 以 兩 隅 相 拄 也, 乃 舉 以 度 其 背, 令 其 一 隅 居 上, 齊 脊 大 柱, 兩 隅 在 下, 當 其 下 隅 者, 肺 之 俞 也 復 下 一 度, 心 之 俞 也 復 下 一 度, 左 角 肝 之 俞 也 右 角 脾 之 俞 也, 復 下 一 度, 腎 之 俞 也, 是 為 五 臟 之 俞, 灸 刺 之 度 也 形 樂 志 苦, 病 生 於 脈, 治 之 以 灸 刺

Page 60 of 220 形 樂 志 樂, 病 生 於 肉, 治 之 以 針 石 形 苦 志 樂, 病 生 於 筋, 治 之 以 熨 引 形 苦 志 苦, 病 生 於 咽 嗌, 治 之 以 百 藥 形 數 驚 恐, 經 絡 不 通, 病 生 於 不 仁, 治 之 以 按 摩 醪 藥 是 謂 五 形 志 也 刺 陽 明 出 血 氣, 刺 太 陽 出 血 惡 氣, 刺 少 陽 出 氣 惡 血, 刺 太 陰 出 氣 惡 血, 刺 少 陰 出 氣 惡 血, 刺 厥 陰 出 血 惡 氣 也 寶 命 全 形 論 篇 第 二 十 五 黃 帝 問 曰 : 天 復 地 載, 萬 物 悉 備, 莫 貴 於 人 人 以 天 地 之 氣 生, 四 時 之 法 成 君 王 眾 庶, 盡 欲 全 形 形 之 疾 病, 莫 知 其 情, 留 淫 日 深, 著 於 骨 髓, 心 私 慮 之 余 欲 針 除 其 疾 病, 為 之 奈 何? 岐 伯 對 曰 : 夫 鹽 之 味 鹹 者, 其 氣 令 器 津 泄 ; 弦 絕 者, 其 音 嘶 敗 ; 木 敷 者, 其 葉 發, 病 深 者, 其 聲 噦 人 有 此 三 者, 是 謂 壞 府, 毒 藥 無 治, 短 針 無 取, 此 皆 絕 皮 傷 內, 血 氣 爭 黑 帝 曰 : 余 念 其 痛, 心 為 之 亂 惑 反 甚 其 病 不 可 更 代, 百 姓 聞 之, 以 為 殘 賊, 為 之 奈 何 岐 伯 曰 : 夫 人 生 於 地, 懸 命 於 天 ; 天 地 合 氣, 命 之 曰 人 人 能 應 四 時 者, 天 地 為 之 父 母 ; 知 萬 物 者, 謂 之 天 子 天 有 陰 陽, 人 有 十 二 節 天 有 寒 暑, 人 有 虛 實 能 經 天 地

Page 61 of 220 陰 陽 之 化 者, 不 失 四 時 知 十 二 節 之 理 者, 聖 智 不 能 欺 也, 能 存 八 動 之 變, 五 勝 更 立, 能 達 虛 實 之 數 者 獨 出 獨 入, 呿 吟 至 微, 秋 毫 在 目 帝 曰 : 人 生 有 形, 不 離 陰 陽 天 地 合 氣, 別 為 九 野, 分 為 四 時, 月 有 大 小, 日 有 短 長 萬 物 並 至, 不 可 勝 量 虛 實 呿 吟, 敢 問 其 方? 岐 伯 曰 : 木 得 金 而 伐, 火 得 水 而 滅, 土 得 木 而 達, 金 得 火 而 缺, 水 得 土 而 絕, 萬 物 盡 然, 不 可 勝 竭 故 針 有 懸 布 天 下 者 五 : 黔 首 共 餘 食, 莫 知 之 也 一 曰 治 神, 二 曰 知 養 身, 三 曰 知 毒 藥 為 真, 四 曰 制 砭 石 大 小, 五 曰 知 腑 臟 血 氣 之 診 五 法 俱 立, 各 有 所 先 今 末 世 之 刺 也, 虛 者 實 之, 滿 者 泄 之, 此 皆 眾 工 所 共 知 也 若 夫 法 天 則 地, 隨 應 而 動, 和 之 者 若 響, 隨 之 者 若 影, 道 無 鬼 神, 獨 來 獨 往 帝 曰 : 願 聞 其 道 岐 伯 曰 : 凡 刺 之 真, 必 先 治 神, 五 臟 已 定, 九 候 已 備, 後 乃 存 針, 眾 脈 不 見, 眾 凶 弗 聞, 外 內 相 得, 無 以 形 先, 可 玩 往 來, 乃 施 於 人 人 有 虛 實, 五 虛 勿 近, 五 實 勿 遠, 至 其 當 發, 間 不 容 瞚 手 動 若 務, 針 耀 而 勻 靜 意 視 義, 觀 適 之 變, 是 謂 冥 冥, 莫 知 其 形 見 其 烏 烏, 見 其 稷 稷, 從 見 其 飛, 不 知 其 誰 伏 如 橫 弩, 起 如 發 機 帝 曰 : 何 如 而 虛? 何 如 而 實? 岐 伯 曰 : 刺 虛 者 須 其 實, 刺 實 者 須 其 虛 經 氣 已 至, 慎 守 勿 失, 深 淺 在 志, 遠 近 若 一, 如 臨 深 淵, 手 如 握 虎, 神 無 營 於 眾 物 八 正 神 明 論 篇 第 二 十 六

Page 62 of 220 黃 帝 問 曰 : 用 針 之 服, 必 有 法 則 焉, 今 何 法 何 則? 岐 伯 對 曰 : 法 天 則 地, 合 以 天 光 帝 曰 : 願 卒 聞 之 岐 伯 曰 : 凡 刺 之 法, 必 候 日 月 星 辰, 四 時 八 正 之 氣, 氣 定 乃 刺 之 是 故 天 溫 日 月, 則 人 血 淖 液 而 衛 氣 浮, 故 血 易 瀉, 氣 易 行 ; 天 寒 日 陰, 則 人 血 凝 泣 而 衛 氣 沉 月 始 生 則 血 氣 始 精, 衛 氣 始 行 ; 月 郭 滿 則 血 氣 實, 肌 肉 堅, 月 郭 空, 則 肌 肉 減, 經 絡 虛, 衛 氣 去, 形 獨 居, 是 以 因 天 時 而 調 血 氣 也 是 以 天 寒 無 刺, 天 溫 無 疑 ; 月 生 無 瀉, 月 滿 無 補 ; 月 郭 空 無 治 是 謂 得 時 而 調 之 因 天 之 序, 盛 虛 之 時, 移 光 定 位, 正 立 而 待 之 故 日 月 生 而 瀉, 是 謂 臟 虛 ; 月 滿 而 補, 血 氣 揚 溢 ; 絡 有 留 血, 命 曰 重 實 ; 月 郭 空 而 治, 是 謂 亂 經 陰 陽 相 錯, 真 邪 不 別, 沈 以 留 止, 外 虛 內 亂, 淫 邪 乃 起 帝 曰 : 星 辰 八 正 何 候? 岐 伯 曰 : 星 辰 者, 所 以 制 日 月 之 行 也 八 正 者, 所 以 八 風 之 虛 邪 以 時 至 者 也 四 時 者 所 以 春 秋 冬 夏 之 氣 所 在, 以 時 調 之 也 八 正 之 虛 邪 而 避 之 勿 犯 也 以 身 之 虛 而 逢 天 之 虛, 兩 虛 相 感, 其 氣 至 骨, 入 則 傷 五 臟, 工 候 救 之, 弗 能 傷 也 故 曰 : 天 忌 不 可 不 知 也 帝 曰 : 善 其 法 星 辰 者, 余 聞 之 矣, 願 聞 法 往 古 者 岐 伯 曰 : 法 往 古 者, 先 知 針 經 也, 驗 於 來 今 者, 先 知 日 之 寒 溫, 月 之 虛 盛, 以 候 氣 之 浮 沈, 而 調 之 於 身, 觀 其 立 有 驗 也 觀 其 冥 冥 者, 言 形 氣 榮 衛 之 不 形 於 外, 而 工 獨 知 之 以 日 之 寒 溫, 月 之 虛 盛, 四 時 氣 之 浮 沈, 參 伍 相 合 而 調

Page 63 of 220 之, 工 常 先 見 之 然 而 不 形 於 外, 故 曰 觀 於 冥 冥 焉! 通 於 無 窮 者, 可 以 傳 於 後 世 也 是 故 工 之 所 以 異 也 然 而 不 形 見 於 外, 故 俱 不 能 見 也 視 之 無 形, 嘗 之 無 味, 故 謂 冥 冥, 若 神 髣 彿 虛 邪 者, 八 正 之 虛 邪 氣 也 ; 正 邪 者, 身 形 若 用 力 汗 出, 腠 理 開, 逢 虛 風, 其 中 人 也 微 故 莫 知 其 情, 莫 見 其 形 上 工 救 其 萌 牙, 必 先 見 三 部 九 候 之 氣, 盡 調 不 敗 而 救 之, 故 曰 上 工 下 工 救 其 已 成, 救 其 已 敗, 救 其 已 成 者, 言 不 知 三 部 九 候 之 相 失, 因 病 而 敗 之 也, 知 其 所 在 者, 知 診 三 部 九 候 之 病 脈 處 而 治 之, 故 曰 守 其 門 戶 焉 莫 知 其 情, 而 見 邪 形 也 帝 曰 : 余 聞 補 瀉, 未 得 其 意 岐 伯 曰 : 瀉 必 用 方, 方 者 以 氣 方 盛 也 以 月 方 滿 也, 以 日 方 溫 也, 以 身 方 定 也, 以 息 方 吸 而 內 針, 乃 復 候 其 方 吸 而 轉 針, 乃 復 候 其 方 呼 而 徐 引 針, 故 曰 瀉 必 用 方, 其 氣 而 行 焉 補 必 用 員, 員 者 行 也 行 者, 移 也 刺 必 中 其 榮, 復 以 吸 排 針 也 故 員 與 方, 非 針 也 故 養 神 者, 必 知 形 之 肥 瘦, 榮 衛 血 氣 之 盛 衰 血 氣 者, 人 之 神, 不 可 不 謹 養 帝 曰 : 妙 乎 哉 論 也, 合 人 形 於 陰 陽 四 時, 虛 實 之 應, 冥 冥 之 期, 其 非 夫 子 孰 能 通 之 然 夫 子 數 言 形 與 神, 何 謂 形? 何 謂 神? 願 卒 聞 之 岐 伯 曰 : 請 言 形, 形 乎 形, 目 冥 冥, 問 其 所 病, 索 之 於 經, 慧 然 在 前, 按 之 不 得, 不 知 其 情, 故 曰 形 帝 曰 : 何 謂 神? 岐 伯 曰 : 請 言 神, 神 乎 神, 耳 不 聞, 目 明, 心 開 而 志 先, 慧 然 獨 悟, 口 弗 能 言, 俱 視 獨 見, 適 若

Page 64 of 220 昏, 昭 然 獨 明, 若 風 吹 云, 故 曰 神 三 部 九 候 為 之 原, 九 針 之 論, 不 必 存 也 離 合 真 邪 論 篇 第 二 十 七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九 針 九 篇, 夫 子 乃 因 而 九 之, 九 九 八 十 一 篇 餘 盡 通 其 意 矣 經 言 氣 之 盛 衰, 左 右 傾 移 以 上 調 下, 以 左 調 右 有 餘 不 足, 補 瀉 於 榮 輸, 余 知 之 矣 此 皆 榮 衛 之 傾 移, 虛 實 之 所 生, 非 邪 氣 從 外 入 於 經 也 余 願 聞 邪 氣 之 在 經 也, 其 病 人 何 如? 取 之 奈 何? 岐 伯 對 曰 : 夫 聖 人 之 起 度 數, 必 應 於 天 地 ; 故 天 有 宿 度, 地 有 經 水, 人 有 經 脈 天 地 溫 和, 則 經 水 安 靜 ; 天 寒 地 凍, 則 經 水 凝 泣 ; 天 暑 地 熱, 則 經 水 沸 溢, 卒 風 暴 起, 則 經 水 波 涌 而 隴 起 夫 邪 之 入 於 脈 也, 寒 則 血 凝 泣, 暑 則 氣 淖 澤, 虛 邪 因 而 入 客, 亦 如 經 水 之 得 風 也, 經 之 動 脈, 其 至 也, 亦 時 隴 起, 其 行 於 脈 中, 循 循 然 其 至 寸 口 中 手 也, 時 大 時 小, 大 則 邪 至, 小 則 平 其 行 無 常 處, 在 陰 與 陽, 不 可 為 度 從 而 察 之, 三 部 九 候 卒 然 逢 之, 早 遏 其 路 吸 則 內 針, 無 令 氣 忤 靜 以 久 留, 無 令 邪 布 吸 則 轉 針, 以 得 氣 為 故 候 呼 引 針, 呼 盡 乃 去, 大 氣 皆 出, 故 命 曰 瀉 帝 曰 : 不 足 者 補 之, 奈 何? 岐 伯 曰 : 必 先 捫 而 循 之, 切 而 散 之, 推 而 按 之, 彈 而 怒 之, 抓 而 下 之, 通 而 取 之, 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