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ocf.berkeley.edu/~darvard/CMBook3.htm



Similar documents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感 冒 治 症 簡 易 圖 表 ( 二 ) 咳 嗽 咳 嗽 ( 可 兼 有 發 燒 ) 喉 嚨 痛 喉 嚨 痛 ( 可 兼 有 發 燒 ) 有 汗 無 汗 有 汗 無 汗 黃 痰 白 痰 黃 痰 白 痰 咳 嗽 黃 痰 黃 鼻 涕 不 咳 嗽 咳 嗽 黃 痰 黃 鼻 涕 不 咳 嗽 麻 杏 甘 石


99 年 度 第 一 次 全 民 健 康 保 險 中 藥 用 藥 品 項 表 總 檔 A " 科 達 " 二 朮 湯 濃 縮 細 科 達 製 藥 股 份 有 限 公 利 濕 之 二 朮 湯 及 變 更 A " 科 達 " 杏 蘇 飲 濃 縮 細 ( 幼 科 ) 科 達 製 藥

CONTENTS 芪 芪 75 芪 76 芪 77 芪

辨證論治的含義及 臨床應用研究

6-1-1極限的概念

A 正 揚 吳 茱 萸 湯 濃 縮 A 正 揚 吳 茱 萸 湯 濃 縮 A 正 揚 越 鞠 丸 濃 縮 A 正 揚 越 鞠 丸 濃 縮 A 勝 昌 柴 胡 疏 肝 湯 濃 縮 A 勝 昌 柴 胡 疏 肝 湯 濃 縮 A03561

16?????[?????~???Q??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S2.1

101年性別圖像1.doc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Microsoft Word doc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章節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伸展操動作圖示與說明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

BSP 烤箱 - 封面-2

5k951.indd

Microsoft Word docx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Microsoft Word docx

嘉義榮民醫院普通餐表格

長跨距暨挑高建築特殊結構系統之調查分析

陳擎文老師教學網站

中藥治療消化道疾病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三) 中醫內科

Microsoft Word - ch07

中醫學概論 病機

CP70D0026D61ETW0R01-01-印刷

A """ 順 天 堂 "" 骨 碎 補 濃 縮 顆 粒 " A """ 順 天 堂 "" 訶 子 濃 縮 顆 粒 " A """ 順 天 堂 "" 石 榴 皮 濃 縮 顆 粒 " A """ 順 天 堂 "" 韭 菜 子 濃 縮 顆 粒 " A002

甘 草 干 姜 汤 心 烦 脚 急 理 须 明, 攻 表 误 行 厥 便 成, 二 两 炮 姜 甘 草 四, 热 因 寒 用 奏 功 宏 芍 药 甘 草 汤 芍 甘 四 两 各 相 均, 两 脚 拘 挛 病 在 筋, 阳 旦 误 投 热 气 灼, 苦 甘 相 济 即 时 伸 调 胃 承 气 汤 调

投影片 1

Microsoft PowerPoint 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1DEn

xls

THE JOURNAL OF PHARMACY 第 24 卷 第 4 期 臨 床 生 藥 學 症 時, 是 不 須 要 藥 物 的 治 療 ; 若 其 BM 大 於 30.0 同 時 又 有 二 種 以 上 合 併 症 時, 除 了 飲 食 控 制 及 平 時 規 律 運 動, 尚 須 使 用 藥

55202-er-ch03.doc

冰黄肤乐软膏中大黄素的测定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1-1 各 種 包 裝 保 溫 情 形 ( 室 溫 組 ) 1-2 各 種 包 裝 保 溫 情 形 ( 風 組 ) 1-3 各 種 包 裝 保 溫 情 形 ( 噴 水 組 ) 1-4 各 種 包 裝 保 溫 情 形 ( 冰 箱 組 ) 1-5 報 紙 不 同 層 數 的 保 溫 情 形 1-6 塑

Microsoft Word - ½ðØÑÒªÂÔ.doc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00206


05?????k?g

<4D F736F F D20B3B0AEFCAAC5AD78AA41A8EEB1F8A8D2AAFEB9CF2E646F63>

針灸治療頭痛301例分析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302B-1 豆 鼓 蒸 小 排 ( 蒸 ) 1. 蒜 頭 薑 蔥 紅 辣 椒 去 籽 切 末, 小 排 加 ( 醬 油 糖 ) 稍 醃 紅 辣 椒 蒜 切 末 小 排 加 : 鹽 味 精 糖 醬 油 胡 椒 粉 紅 辣 椒 末 蒜 末, 加 太 白 粉 水 等 醃 2. 薑 蒜 薑 蔥 辣 椒 末

前 言 民 主 黨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前 言

THE JOURNAL OF CHINESE-WESTERN NEUROLOGY MEDICINE 如 果 是 腫 瘤 引 起 的 腦 壓 高, 是 慢 慢 升 高 的, 危 險 性 較 低, 治 療 腦 腫 瘤, 若 將 腦 腫 瘤 切 除, 不 必 一 定 要 裝 引 流 管, 若 腫 瘤 未

Microsoft Word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頁 次 :8-2 9 壽 世 保 元 八 仙 長 壽 丸 中 含 有 下 列 何 藥 物?1 麥 門 冬 2 天 門 冬 3 五 味 子 4 吳 茱 萸 外 臺 秘 要 黃 連 解 毒 湯 與 傅 青 主 女 科 易 黃 湯 之 共 同 組 成, 為 下 列 何 項 藥


<313031B2C431A975AF66B177A5EBADB9B5E6B3E6BCF6B671AAED2E786C73>

printing.indd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儘 量 去 適 應 這 些 暫 時 性 排 毒 症 狀 : 不 要 心 灰 儘 管 排 毒 症 狀 會 讓 人 感 到 不 適, 甚 至 可 能 還 會 有 些 焦 慮, 但 這 是 身 體 治 癒 過 程 的 必 經 之 路 排 毒 症 狀 可 能 在 療 法 開 始 的 第 一 週 就 出 現,

時間問題

臨 床 生 藥 學 Clinical Pharmacognosy 儲 備 能 力 都 很 強, 被 破 壞 的 肝 細 胞 很 快 就 會 被 再 生 的 新 細 胞 遞 補, 所 以 只 要 有 五 分 之 一 的 肝 臟, 就 能 維 持 正 常 運 作 功 能 因 此, 除 了 急 性 肝 炎

包 裝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營 養 標 示 應 遵 行 事 項 一 本 規 定 依 食 品 安 全 衛 生 管 理 法 第 二 十 二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二 本 規 定 所 稱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指


8 高 血 壓 chapter 1

研究一:n人以『剪刀、石頭、布』猜拳法猜拳一次,決定一人勝

Please read the following and mark only one box beside the description that best represents your child’s movement abilities

2010年澳门市民体质监测公报

期交所規則、規例及程序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16

Microsoft Word

基 金 配 息 資 訊 聯 博 境 外 基 金 2016 AA/AD/AT/BA/BD/BT 月 份 除 息 日 2016 年 01 月 01 月 28 日 01 月 29 日 2016 年 02 月 02 月 26 日 02 月 29 日 2016 年 03 月 03 月 30 日 03 月 31

Layout 1

一. 中 藥 的 概 念 在 中 醫 藥 理 論 指 導 下, 按 照 四 氣 五 味 等 藥 性 特 點 發 揮 其 治 療 作 用 的 藥 物 是 中 醫 辨 證 論 治 過 程 中 的 一 個 重 要 環 節, 是 組 成 方 劑 以 體 現 治 法 的 基 本 要 素 以 植 物 藥 為 主

Bacillus botulinus 80 Clostridium botulinum Clostridium botulinum Herman Sommer botulinum toxin 2 開 始 用 於 治 療 1954 Vernon Brooks Alan Scott 197

sle cover 1

2 2.1 A H ir@abchina.com 2

(Microsoft Word \245\277\244\361\273P\244\317\244\361.doc)

山 與 海 對 話 推 薦 序 推 薦 序 山 與 海 對 話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

台中市29個行政區至中山醫學大學附設文心院區之交通路線規劃

Microsoft Word - 伤寒论简体版med126.com

保 健 服 務 領 導 全 球 信 諾 集 團 I N A C o r p o r a t i o n Connecticut General Corporation , A.M. Best A () A2 () A+ () A ()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目 錄 項 目 內 容 頁 數 1 手 機 要 求 3 2 登 記 程 序 3 3 登 入 程 序 4 4 輸 入 買 賣 指 示 6 5 更 改 指 示 14 6 取 消 指 示 18 7 查 詢 股 票 結 存 21 8 查 詢 買 賣 指 示 23 9 更 改 密 碼 查 詢 股

實德證券網上交易系統示範

一、性比例

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精要

09



一、性比例

105年7月14日糖尿病研討會簡章-衛生局版_docx

Transcription:

Page 1 of 117 傷 寒 論 原 文 上 編 辨 太 陽 病 脈 證 并 治 桂 枝 湯 方 桂 枝 加 葛 根 湯 方 桂 枝 加 厚 朴 杏 子 湯 方 桂 枝 加 附 子 湯 方 桂 枝 去 芍 藥 湯 方 桂 枝 去 芍 藥 加 附 子 湯 方 桂 枝 加 芍 藥 生 薑 各 一 兩 人 參 三 兩 新 加 湯 方 麻 黃 湯 方 葛 根 湯 方 葛 根 加 半 夏 湯 方 大 青 龍 湯 方 小 青 龍 湯 方 桂 枝 麻 黃 各 半 湯 方 桂 枝 二 麻 黃 一 湯 方 桂 枝 二 越 婢 一 湯 方 梔 子 豉 湯 方 梔 子 甘 草 豉 湯 方 梔 子 生 薑 豉 湯 方 梔 子 厚 朴 湯 方 梔 子 乾 薑 湯 方 麻 黃 杏 仁 甘 草 石 膏 湯 方 白 虎 加 人 參 湯 方 葛 根 黃 芩 黃 連 湯 方 黃 芩 湯 方 黃 芩 加 半 夏 生 薑 湯 方

Page 2 of 117 桂 枝 甘 草 湯 方 桂 枝 甘 草 龍 骨 牡 蠣 湯 方 桂 枝 去 芍 藥 加 蜀 漆 牡 蠣 龍 骨 救 逆 湯 方 桂 枝 加 桂 湯 方 茯 苓 桂 枝 甘 草 大 棗 湯 方 作 甘 瀾 水 法 茯 苓 桂 枝 白 朮 甘 草 湯 方 桂 枝 去 桂 加 茯 苓 白 朮 湯 方 厚 朴 生 薑 半 夏 甘 草 人 參 湯 方 小 建 中 湯 方 桂 枝 人 參 湯 方 乾 薑 附 子 湯 方 茯 苓 四 逆 湯 方 真 武 湯 方 甘 草 乾 薑 湯 方 芍 藥 甘 草 湯 方 芍 藥 甘 草 附 子 湯 炙 甘 草 湯 方 五 苓 散 方 茯 苓 甘 草 湯 方 桃 核 承 氣 湯 抵 當 湯 方 抵 當 丸 方 大 陷 胸 丸 方 大 陷 胸 湯 方 小 陷 胸 湯 方 三 物 白 散 方 大 黃 黃 連 瀉 心 湯 方 附 子 瀉 心 湯 方 半 夏 瀉 心 湯 方 生 薑 瀉 心 湯 方

Page 3 of 117 甘 草 瀉 心 湯 方 赤 石 脂 禹 餘 糧 湯 方 旋 覆 代 赭 湯 方 黃 連 湯 方 十 棗 湯 方 瓜 蒂 散 方 桂 枝 附 子 湯 方 去 桂 加 白 朮 湯 方 甘 草 附 子 湯 方 辨 陽 明 病 脈 證 并 治 白 虎 湯 方 豬 苓 湯 方 謂 胃 承 氣 湯 方 小 承 氣 湯 方 大 承 氣 湯 方 麻 子 仁 丸 蜜 煎 方 土 瓜 根 方 豬 膽 汁 方 茵 陳 蒿 湯 梔 子 櫱 皮 湯 麻 黃 連 軺 赤 小 豆 湯 吳 茱 萸 湯 方 辨 少 陽 病 脈 證 并 治 小 柴 胡 湯 方 柴 胡 桂 枝 湯 方 大 柴 胡 湯 方 柴 胡 加 芒 硝 湯 方 柴 胡 桂 枝 乾 薑 湯 方 柴 胡 加 龍 骨 牡 蠣 湯 辨 太 陰 病 脈 證 并 治

Page 4 of 117 桂 枝 加 芍 藥 湯 方 桂 枝 加 大 黃 湯 方 辨 少 陰 病 脈 證 并 治 四 逆 湯 方 通 脈 四 逆 湯 方 白 通 湯 方 白 通 加 豬 膽 汁 湯 方 真 武 湯 方 附 子 湯 方 桃 花 湯 方 黃 連 阿 膠 湯 方 麻 黃 細 辛 附 子 湯 方 麻 黃 附 子 甘 草 湯 方 四 逆 散 方 豬 膚 湯 方 甘 草 湯 方 桔 梗 湯 方 苦 酒 湯 方 半 夏 散 及 湯 方 辨 厥 陰 病 脈 證 并 治 烏 梅 丸 方 乾 薑 黃 芩 黃 連 人 參 湯 方 麻 黃 升 麻 湯 方 當 歸 四 逆 湯 方 當 歸 四 逆 加 吳 茱 萸 生 薑 湯 方 白 頭 翁 湯 方 辨 霍 亂 病 脈 證 并 治 四 逆 加 人 參 湯 方 五 苓 散 方 理 中 丸 方 通 脈 四 逆 加 豬 膽 汁 湯 方

Page 5 of 117 辨 陰 陽 易 差 後 勞 復 病 脈 證 并 治 枳 實 梔 子 豉 湯 方 牡 蠣 澤 瀉 散 方 竹 葉 石 膏 湯 方 燒 褌 散 方 下 編 辨 脈 法 第 一 平 脈 法 第 二 傷 寒 例 第 三 辨 痙 濕 暍 脈 證 第 四 辨 不 可 發 汗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十 五 辨 可 發 汗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十 六 辨 發 汗 後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十 七 辨 不 可 吐 第 十 八 辨 可 吐 第 十 九 辨 不 可 下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二 十 辨 可 下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二 十 一 辨 發 汗 吐 下 後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二 十 二 上 編 辨 太 陽 病 脈 證 并 治 太 陽 之 為 病, 脈 浮, 頭 項 強 痛 而 惡 寒 太 陽 病, 發 熱 汗 出, 惡 風 脈 緩 者, 名 為 中 風 太 陽 病, 或 已 發 熱, 或 未 發 熱, 必 惡 寒, 體 痛, 嘔 逆, 脈 陰 陽 俱 緊 者, 名 曰 傷 寒

Page 6 of 117 太 陽 病, 發 熱 而 渴, 不 惡 寒 者, 為 溫 病 若 發 汗 已, 身 灼 熱 者, 名 曰 風 溫 風 溫 為 病, 脈 陰 陽 俱 浮, 自 汗 出, 身 重, 多 眠 睡, 鼻 息 必 鼾, 語 言 難 出 若 被 下 者, 小 便 不 利, 直 視 失 溲, 若 被 火 者, 微 發 黃 色, 劇 則 如 驚 癇, 時 瘛 瘲 ; 若 火 熏 之, 一 逆 尚 引 日, 再 逆 促 命 期 病 有 發 熱 惡 寒 者, 發 於 陽 也 ; 無 熱 惡 寒 者, 發 於 陰 也 發 於 陽, 七 日 愈 發 於 陰, 六 日 愈 以 陽 數 七, 陰 數 六 故 也 傷 寒 一 日, 太 陽 受 之, 脈 若 靜 者, 為 不 傳 頗 欲 吐, 若 躁 煩, 脈 數 急 者, 為 傳 也 傷 寒 二 三 日, 陽 明 少 陽 證 不 見 者, 為 不 傳 也 太 陽 病, 頭 痛 至 七 日 以 上 自 愈 者, 以 行 其 經 盡 故 也 若 欲 作 再 經 者, 針 足 陽 明, 使 經 不 傳 則 愈 太 陽 病, 欲 解 時, 從 巳 至 未 上 陽 明 病, 欲 解 時, 從 申 至 戍 上 少 陽 病, 欲 解 時, 從 寅 至 辰 上 太 陰 病, 欲 解 時, 從 亥 至 丑 上 少 陰 病, 欲 解 時, 從 子 至 寅 上 厥 陰 病, 欲 解 時, 從 丑 至 卯 上 風 家, 表 解 而 不 了 了 者, 十 二 日 愈 太 陽 中 風, 陽 浮 而 陰 弱, 陽 浮 者, 熱 自 發, 陰 弱 者, 汗 自 出 嗇 嗇 惡 寒, 淅 淅 惡 風, 翕 翕 發 熱, 鼻 鳴 乾 嘔 者, 桂 枝 湯 主 之

Page 7 of 117 桂 枝 湯 方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芍 藥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 炙 ) 生 薑 三 兩 ( 切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上 五 味, 咀 三 味, 以 水 七 升, 微 火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適 寒 溫, 服 一 升 服 已 須 臾, 歠 熱 稀 粥 一 升 餘, 以 助 藥 力, 溫 覆 令 一 時 許, 遍 身 微 似 有 汗 者 益 佳, 不 可 令 如 水 流 漓, 病 必 不 除 若 一 服 汗 出 病 差, 停 服 後, 不 必 盡 劑 若 不 汗, 更 服 依 前 法 又 不 汗, 後 服 小 促 其 間, 半 日 許 令 三 服 盡 若 病 重 者, 一 日 一 夜 服, 周 時 觀 之, 服 一 劑 盡, 病 證 猶 在 者, 更 作 服 若 不 汗 出, 乃 服 至 二 三 劑 禁 生 冷 黏 滑 肉 麵 五 辛 酒 酪 臭 惡 等 物 太 陽 病, 頭 痛, 發 熱, 汗 出, 惡 風, 桂 枝 湯 主 之 太 陽 病, 發 熱 汗 出 者, 此 為 榮 弱 衛 強, 故 使 汗 出, 欲 救 邪 風 者, 宜 桂 枝 湯 太 陽 病, 初 服 桂 枝 湯, 反 煩 不 解 者, 先 刺 風 池 風 府, 卻 與 桂 枝 湯 則 愈 太 陽 病, 外 證 未 解, 脈 浮 弱 者, 當 以 汗 解, 宜 桂 枝 湯 傷 寒 發 汗 已 解, 半 日 許 復 煩, 脈 浮 數 者, 可 更 發 汗, 宜 桂 枝 湯 太 陽 病, 外 證 未 解, 不 可 下 也, 下 之 為 逆, 欲 解 外 者, 宜 桂 枝 湯 太 陽 病, 先 發 汗 不 解, 而 復 下 之, 脈 浮 者 不 愈 浮 為 在 外, 而 反 下 之, 故 令 不 愈, 今 脈 浮, 故 知 在 外, 當 須 解 外 則 愈, 宜 桂 枝 湯 主 之

Page 8 of 117 傷 寒 不 大 便 六 七 日, 頭 痛 有 熱 者, 與 承 氣 湯, 其 小 便 清 者, 知 不 在 裡, 仍 在 表 也, 當 須 發 汗 ; 若 頭 痛 者, 必 衄, 宜 桂 枝 湯 太 陽 病, 下 之 後, 其 氣 上 衝 者, 可 與 桂 枝 湯, 方 用 前 法 若 不 上 衝 者, 不 得 與 之 病 常 自 汗 出 者, 此 為 榮 氣 和, 榮 氣 和 者, 外 不 諧, 以 衛 氣 不 共 榮 氣 諧 和 故 爾, 以 榮 行 脈 中, 衛 行 脈 外, 復 發 其 汗, 榮 衛 和 則 愈, 宜 桂 枝 湯 病 人 藏 無 他 病, 時 發 熱 自 汗 出, 而 不 愈 者, 此 衛 氣 不 和 也, 先 其 時 發 汗 則 愈, 宜 桂 枝 湯 桂 枝 本 為 解 肌, 若 其 人 脈 浮 緊, 發 熱 汗 不 出 者, 不 可 與 之 也, 常 須 識 此, 勿 令 誤 也 若 酒 客 病, 不 可 與 桂 枝 湯, 得 之 則 嘔, 以 酒 客 不 喜 甘 故 也 凡 服 桂 枝 湯 吐 者, 其 後 必 吐 膿 血 也 太 陽 病, 項 背 強 几 几, 反 汗 出 惡 風 者, 桂 枝 加 葛 根 湯 主 之 桂 枝 加 葛 根 湯 方 葛 根 四 兩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芍 藥 三 兩 生 薑 三 兩 ( 切 ) 甘 草 二 兩 ( 炙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麻 黃 三 兩 ( 去 節 ) 上 七 味, 以 水 一 升, 先 煮 麻 黃 葛 根 減 二 升, 去 上 沫, 內 諸 藥,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覆 取 微 似 汗, 不 須 啜 粥, 餘 如 桂 枝 法 將 息 及 禁 忌

Page 9 of 117 喘 家 作 桂 枝 湯, 加 厚 朴 杏 子 佳 桂 枝 加 厚 朴 杏 子 湯 方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甘 草 二 兩 ( 炙 ) 生 薑 三 兩 ( 切 ) 芍 藥 三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厚 朴 二 兩 ( 炙, 去 皮 ) 杏 仁 五 十 枚 ( 去 皮 尖 ) 右 七 味, 以 水 七 升, 微 火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覆 取 微 似 汗 太 陽 病, 下 之 微 喘 者, 表 未 解 故 也, 桂 枝 加 厚 朴 杏 子 湯 主 之 太 陽 病, 發 汗, 遂 漏 不 止, 其 人 惡 風, 小 便 難, 四 肢 微 急, 難 以 屈 伸 者, 桂 枝 加 附 子 湯 主 之 桂 枝 加 附 子 湯 方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芍 藥 三 兩 甘 草 三 兩 ( 炙 ) 生 薑 三 兩 ( 切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附 子 一 枚 ( 炮, 去 皮, 破 八 片 ) 右 六 味, 以 水 七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本 云 : 桂 枝 湯, 今 加 附 子 將 息 如 前 法 太 陽 病, 下 之 後, 脈 促, 胸 滿 者, 桂 枝 去 芍 藥 湯 主 之 桂 枝 去 芍 藥 湯 方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甘 草 二 兩 ( 炙 ) 生 薑 三 兩 ( 切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上 四 味, 以 水 七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本 云 : 桂 枝 湯, 今 去 芍 藥, 將 息 如 前 法

Page 10 of 117 若 微 寒 者, 桂 枝 去 芍 藥 加 附 子 湯 主 之 桂 枝 去 芍 藥 加 附 子 湯 方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甘 草 二 兩 ( 炙 ) 生 薑 三 兩 ( 切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附 子 一 枚 ( 炮 去 皮, 破 八 片 ) 上 五 味, 以 水 七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本 云 : 桂 枝 湯, 今 去 芍 藥 加 附 子 將 息 如 前 法 發 汗 後, 身 疼 痛, 脈 沉 遲 者, 桂 枝 加 芍 藥 生 薑 各 一 兩 人 參 三 兩 新 加 湯 主 之 桂 枝 加 芍 藥 生 薑 各 一 兩 人 參 三 兩 新 加 湯 方 兩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芍 藥 四 兩 甘 草 二 兩 ( 炙 ) 人 參 三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生 薑 四 兩 右 六 味,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本 云 : 桂 枝 湯, 今 加 芍 藥, 生 薑, 人 參 太 陽 病, 頭 痛, 發 熱, 身 疼, 腰 痛, 骨 節 疼 痛, 惡 風, 無 汗 而 喘 者, 麻 黃 湯 主 之 麻 黃 湯 方 麻 黃 三 兩 ( 去 節 ) 桂 枝 二 兩 ( 去 皮 ) 甘 草 一 兩 ( 炙 ) 杏 仁 七 十 個 ( 去 皮 尖 ) 右 四 味, 以 水 九 升, 先 煮 取 麻 黃 減 二 升, 去 上 沫, 內 諸 藥, 煮 取 二 升 半, 去 滓, 溫 服 八 合, 覆 取 微 似 汗, 不 須 啜 粥 餘 如 桂 枝 法 將 息 脈 浮 者, 病 在 表, 可 發 汗, 宜 麻 黃 湯

Page 11 of 117 脈 浮 而 數 者, 可 發 汗, 宜 麻 黃 湯 太 陽 病, 十 日 以 去, 脈 浮 細 而 嗜 臥 者, 外 已 解 也, 設 胸 滿 脅 痛 者, 與 小 柴 胡 湯 ; 脈 但 浮 者, 與 麻 黃 湯 太 陽 病, 脈 浮 緊, 無 汗 發 熱, 身 疼 痛, 八 九 日 不 解, 表 證 仍 在, 此 當 發 其 汗 服 藥 已 微 除, 其 人 發 煩 目 瞑, 劇 者 必 衄, 衄 乃 解 所 以 然 者, 陽 氣 重 故 也 麻 黃 湯 主 之 太 陽 病, 脈 浮 緊, 發 熱 身 無 汗, 自 衄 者 愈 傷 寒 脈 浮 緊, 不 發 汗, 因 致 衄 者, 麻 黃 湯 主 之 太 陽 與 陽 明 合 病, 喘 而 胸 滿 者, 不 可 下, 宜 麻 黃 湯 咽 喉 乾 燥 者, 不 可 發 汗 淋 家 不 可 發 汗, 汗 出 必 便 血 瘡 家 雖 身 疼 痛, 不 可 發 汗, 汗 出 則 缈 衄 家 不 可 發 汗, 汗 出 必 額 上 陷 脈 急 緊, 直 視 不 能 眴, 不 得 眠 亡 血 家, 不 可 發 汗, 發 汗 則 寒 慄 而 振 汗 家 重 發 汗, 必 恍 惚 心 亂, 小 便 已 陰 疼, 與 禹 餘 糧 丸 病 人 有 寒, 復 發 汗, 胃 中 冷, 必 吐 蛔 脈 浮 緊 者, 法 當 身 疼 痛, 宜 以 汗 解 之, 假 令 尺 中 遲 者, 不 可 發 汗, 何 以 知 然, 以 榮 氣 不 足, 血 少 故 也 脈 浮 數 者, 法 當 汗 出 而 愈, 若 下 之, 身 重 心 悸 者, 不 可 發 汗, 當 自 汗 出 乃 解 所 以 然 者, 尺 中 脈 微, 此 裡 虛, 須 表 裡 實, 津 液 自 和, 便 自 汗 出 愈

Page 12 of 117 太 陽 病, 項 背 強 几 几, 無 汗 惡 風, 葛 根 湯 主 之 葛 根 湯 方 葛 根 四 兩 麻 黃 三 兩 ( 去 節 ) 桂 枝 二 兩 ( 去 皮 ) 生 薑 三 兩 ( 切 ) 甘 草 二 兩 ( 炙 ) 芍 藥 二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右 七 味, 以 水 一 斗, 先 煮 麻 黃 葛 根, 減 二 升, 去 白 沫, 內 諸 藥,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覆 取 微 似 汗, 餘 如 桂 枝 法 將 息 及 禁 忌, 諸 湯 皆 仿 此 太 陽 與 陽 明 合 病 者, 必 自 下 利, 葛 根 湯 主 之 太 陽 與 陽 明 合 病, 不 下 利, 但 嘔 者, 葛 根 加 半 夏 湯 主 之 葛 根 加 半 夏 湯 方 葛 根 四 兩 麻 黃 三 兩 ( 去 節 ) 甘 草 二 兩 ( 炙 ) 芍 藥 二 兩 桂 枝 二 兩 ( 去 皮 ) 生 薑 二 兩 ( 切 ) 半 夏 半 升 ( 洗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右 八 味, 以 水 一 斗, 先 煮 葛 根 麻 黃, 減 二 升, 去 白 沫, 內 諸 藥,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覆 取 微 似 汗 太 陽 中 風, 脈 浮 緊, 發 熱 惡 寒, 身 疼 痛, 不 汗 出 而 煩 躁 者, 大 青 龍 湯 主 之 若 脈 微 弱, 汗 出 惡 風 者, 不 可 服 之, 服 之 則 厥 逆, 筋 惕 肉 缈, 此 為 逆 也 大 青 龍 湯 方 麻 黃 六 兩 ( 去 節 ) 桂 枝 二 兩 ( 去 皮 ) 甘 草 二 兩 ( 炙 ) 杏 仁 四 十 枚 ( 去 皮 尖 ) 生 薑 三 兩 ( 切 ) 大 棗 十 枚 ( 擘 ) 石 膏 如 雞 子 大 ( 碎 )

Page 13 of 117 右 七 味, 以 水 九 升, 先 煮 麻 黃 減 二 升, 去 上 沫, 內 諸 藥,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取 微 似 汗, 汗 出 多 者, 溫 粉 粉 之 一 服 汗 者, 停 後 服 若 復 服, 汗 多 亡 陽, 遂 虛, 惡 風 煩 躁, 不 得 眠 也 傷 寒 脈 浮 緩, 身 不 疼, 但 重, 乍 有 輕 時, 無 少 陰 證 者, 大 青 龍 湯 發 之 傷 寒 表 不 解, 心 下 有 水 氣, 乾 嘔 發 熱 而 咳, 或 渴, 或 利, 或 噎, 或 小 便 不 利, 少 腹 滿, 或 喘 者, 小 青 龍 湯 主 之 小 青 龍 湯 方 麻 黃 ( 去 節 ) 芍 藥 細 辛 乾 薑 甘 草 ( 炙 ) 桂 枝 ( 去 皮 ) 各 三 兩 五 味 子 半 升 半 夏 ( 洗 ) 半 升 右 八 味, 以 水 一 斗, 先 煮 麻 黃 減 二 升, 去 上 沫, 內 諸 藥,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若 渴, 去 半 夏 加 栝 蔞 根 三 兩 若 微 利, 去 麻 黃 加 蕘 花 如 一 雞 子, 熬 令 赤 色 若 噎 者, 去 麻 黃 加 附 子 一 枚, 炮 若 小 便 不 利, 少 腹 滿 者, 去 麻 黃 加 茯 苓 四 兩 若 喘, 去 麻 黃, 加 杏 仁 半 升, 去 皮 尖 且 蕘 花 不 治 利, 麻 黃 主 喘, 今 此 語 反 之, 疑 非 仲 景 意 傷 寒 心 下 有 水 氣, 咳 而 微 喘, 發 熱 不 渴 ; 服 湯 已, 渴 者, 此 寒 去 欲 解 也 ; 小 青 龍 湯 主 之 太 陽 病, 得 之 八 九 日, 如 瘧 狀, 發 熱 惡 寒, 熱 多 寒 少, 其 人 不 嘔, 清 便 欲 自 可, 一 日 二 三 度 發 脈 微 緩 者, 為 欲 愈 也 ; 脈 微 而 惡 寒 者, 此 陰 陽 俱 虛, 不 可 更 發 汗 更 下 更 吐 也 ; 面 色 反 有 熱 色 者, 未 欲 解 也, 以 其 不 能 得 小 汗 出, 身 必 癢, 宜 桂 枝 麻 黃 各 半 湯 桂 枝 麻 黃 各 半 湯 方

Page 14 of 117 桂 枝 一 兩 十 六 銖 ( 去 皮 ) 芍 藥 生 薑 ( 切 ) 甘 草 ( 炙 ) 麻 黃 ( 去 節 ) 各 一 兩 大 棗 四 枚 ( 擘 ) 杏 仁 二 十 四 枚 ( 湯 浸, 去 皮 尖 及 兩 仁 者 ) 右 七 味, 以 水 五 升, 先 煮 麻 黃 一 二 沸, 去 上 沫, 內 諸 藥, 煮 取 一 升 八 合, 去 滓, 溫 服 六 合 本 云 : 桂 枝 湯 三 合, 麻 黃 湯 三 合, 併 為 六 合, 頓 服 將 息 如 上 法 服 桂 枝 湯, 大 汗 出, 脈 洪 大 者, 與 桂 枝 湯, 如 前 法 若 形 似 瘧, 一 日 再 發 者, 汗 出 必 解, 宜 桂 枝 二 麻 黃 一 湯 桂 枝 二 麻 黃 一 湯 方 桂 枝 一 兩 十 七 銖 ( 去 皮 ) 芍 藥 一 兩 六 銖 麻 黃 十 六 銖 ( 去 節 ) 生 薑 一 兩 六 銖 ( 切 ) 杏 仁 十 六 個 ( 去 皮 尖 ) 甘 草 一 兩 二 銖 ( 炙 ) 大 棗 四 枚 ( 擘 ) 右 七 味, 以 水 五 升, 先 煮 麻 黃 一 二 沸, 去 上 沫, 內 諸 藥, 煮 取 二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日 再 服 本 云 : 桂 枝 湯 二 分, 麻 黃 湯 一 分, 合 為 二 升, 分 再 服 今 合 為 一 方, 將 息 如 前 法 太 陽 病, 發 熱 惡 寒, 熱 多 寒 少, 脈 微 弱 者, 此 無 陽 也, 不 可 發 汗, 宜 桂 枝 二 越 婢 一 湯 桂 枝 二 越 婢 一 湯 方 桂 枝 ( 去 皮 ) 芍 藥 麻 黃 甘 草 ( 炙 ) 各 十 八 銖 大 棗 四 枚 ( 擘 ) 生 薑 一 兩 二 銖 ( 切 ) 石 膏 二 十 四 銖 ( 碎, 綿 裹 ) 右 七 味, 以 水 五 升, 煮 麻 黃 一 二 沸, 去 上 沫, 內 諸 藥, 煮 取 二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本 云 : 當 裁 為 越 婢 湯, 桂 枝 湯, 合 之, 飲 一 升, 今 合 為 一 方, 桂 枝 湯 二 分, 越 婢 湯 一

Page 15 of 117 分 二 陽 并 病, 太 陽 初 得 病 時, 發 其 汗, 汗 先 出 不 徹, 因 轉 屬 陽 明, 續 自 微 汗 出, 不 惡 寒, 若 太 陽 病 證 不 罷 者, 不 可 下, 下 之 為 逆, 如 此 可 小 發 汗 設 面 色 緣 緣 正 赤 者, 陽 氣 怫 鬱 在 表, 當 解 之, 熏 之 若 發 汗 不 徹, 不 足 言 陽 氣 怫 鬱 不 得 越, 當 汗 不 汗, 其 人 躁 煩, 不 知 痛 處, 乍 在 腹 中, 乍 在 四 肢, 按 之 不 可 得, 其 人 短 氣 但 坐, 以 汗 出 不 徹 故 也 更 發 汗 則 愈, 何 以 知 汗 出 不 徹, 以 脈 澀 故 知 也 太 陽 病 三 日, 已 發 汗, 若 吐 若 下 若 溫 針, 仍 不 解 者, 此 為 壞 病, 桂 枝 不 中 與 之 也 觀 其 脈 證, 知 犯 何 逆, 隨 證 治 之 發 汗 後 惡 寒 者, 虛 故 也 不 惡 寒 但 熱 者, 實 也 當 和 胃 氣, 與 調 胃 承 氣 湯 下 之 後, 復 發 汗, 必 振 寒, 脈 微 細 所 以 然 者, 以 內 外 俱 虛 故 也 病 人 身 大 熱, 反 欲 得 衣 者, 熱 在 皮 膚, 寒 在 骨 髓 也 ; 身 大 寒, 反 不 欲 近 衣 者, 寒 在 皮 膚, 熱 在 骨 髓 也 太 陽 病, 當 惡 寒 發 熱, 今 汗 自 出, 反 不 惡 寒 發 熱, 關 上 脈 細 數 者, 以 醫 吐 之 過 也 一 二 日 吐 之 者, 腹 中 飢, 口 不 能 食 ; 三 四 日 吐 之 者, 不 喜 糜 粥, 欲 食 冷 食, 朝 食 暮 吐, 以 醫 吐 之 所 致 也, 此 為 小 逆 病 人 脈 數, 數 為 熱, 當 消 穀 引 食, 而 反 吐 者, 此 以 發 汗, 令 陽 氣 微, 膈 氣 虛, 脈 乃 數 也 數 為 客 熱, 不 能 消 穀 以 胃 中 虛 冷, 故 吐 也 本 發 汗, 而 復 下 之, 此 為 逆 也 若 先 發 汗, 治 不 為 逆 本 先 下 之, 而 反 汗 之, 為 逆, 若 先 下 之, 治 不 為 逆

Page 16 of 117 傷 寒, 醫 下 之, 續 得 下 利, 清 穀 不 止, 身 疼 痛 者, 急 當 救 裡 後 身 疼 痛, 清 便 自 調 者, 急 當 救 表 救 裡 宜 四 逆 湯, 救 表 宜 桂 枝 湯 病 發 熱 頭 痛, 脈 反 沉, 若 不 差, 身 體 疼 痛, 當 救 其 裡, 宜 四 逆 湯 發 汗 吐 下 後, 虛 煩 不 得 眠, 若 劇 者, 必 反 覆 顛 倒, 心 中 懊 缈, 梔 子 豉 湯 主 之 若 少 氣 者, 梔 子 甘 草 豉 湯 主 之 ; 若 嘔 者, 梔 子 生 薑 豉 湯 主 之 梔 子 豉 湯 方 梔 子 十 四 個 ( 擘 ) 香 豉 四 合 ( 綿 裹 ) 右 二 味, 以 水 四 升, 先 煮 梔 子 得 二 升 半, 內 豉, 煮 取 一 升 半, 去 滓, 分 為 二 服, 溫 進 一 服 ( 得 吐 者, 止 後 服 ) 梔 子 甘 草 豉 湯 方 梔 子 十 四 個 ( 擘 ) 甘 草 二 兩 ( 炙 ) 香 豉 四 合 ( 綿 裹 ) 右 三 味, 以 水 四 升, 先 煮 梔 子 甘 草 取 二 升 半, 內 豉, 煮 取 一 升 半, 去 滓, 分 二 服, 溫 進 一 服, 得 吐 者, 止 後 服 梔 子 生 薑 豉 湯 方 梔 子 十 四 個 ( 擘 ) 生 薑 五 兩 香 豉 四 合 ( 綿 裹 ) 右 三 味, 以 水 四 升, 先 煮 梔 子 生 薑, 取 二 升 半, 內 豉, 煮 取 一 升 半, 去 滓, 分 二 服, 溫 進 一 服, 得 吐 者, 止 後 服 發 汗, 若 下 之 而 煩 熱, 胸 中 窒 者, 梔 子 豉 湯 主 之 傷 寒 五 六 日, 大 下 之 後, 身 熱 不 去, 心 中 結 痛 者, 未 欲

Page 17 of 117 解 也, 梔 子 豉 湯 主 之 傷 寒 下 後, 心 煩 腹 滿, 臥 起 不 安 者, 梔 子 厚 朴 湯 主 之 梔 子 厚 朴 湯 方 梔 子 十 四 個 ( 擘 ) 厚 朴 四 兩 ( 炙, 去 皮 ) 枳 實 四 枚 ( 水 浸, 炙 令 黃 ) 右 三 味, 以 水 三 升 半, 煮 取 一 升 半, 去 滓, 分 二 服, 溫 進 一 服 ( 得 吐 者, 止 後 服 ) 傷 寒, 醫 以 丸 藥 大 下 之, 身 熱 不 去, 微 煩 者, 梔 子 乾 薑 湯 主 之 梔 子 乾 薑 湯 方 梔 子 十 四 個 ( 擘 ) 乾 薑 二 兩 右 二 味, 以 水 三 升 半, 煮 取 一 升 半, 去 滓, 分 二 服, 溫 進 一 服 ( 後 吐 者, 止 後 服 ) 凡 用 梔 子 豉 湯, 病 人 舊 微 溏 者, 不 可 與 服 之 發 汗 後, 不 可 更 行 桂 枝 湯, 汗 出 而 喘, 無 大 熱 者, 可 與 麻 黃 杏 仁 甘 草 石 膏 湯 下 後 不 可 更 行 桂 枝 湯, 若 汗 出 而 喘, 無 大 熱 者, 可 與 麻 黃 杏 仁 甘 草 石 膏 湯 麻 黃 杏 仁 甘 草 石 膏 湯 方 麻 黃 四 兩 ( 去 節 ) 杏 仁 五 十 個 ( 去 皮 尖 ) 甘 草 二 兩

Page 18 of 117 ( 炙 ) 石 膏 半 斤 ( 碎, 綿 裹 ) 右 四 味, 以 水 七 升, 煮 麻 黃 減 二 升, 去 上 沫, 內 諸 藥,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服 桂 枝 湯, 大 汗 出 後, 大 煩 渴 不 解, 脈 洪 大 者, 白 虎 加 人 參 湯 主 之 白 虎 加 人 參 湯 方 知 母 六 兩 石 膏 一 斤 ( 碎, 綿 裹 ) 甘 草 三 兩 ( 炙 ) 粳 米 六 合 人 參 三 兩 右 五 味, 以 水 一 斗, 煮 米 熟, 湯 成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太 陽 病, 桂 枝 證, 醫 反 下 之, 利 遂 不 止, 脈 促 者, 表 未 解 也 ; 喘 而 汗 出 者, 葛 根 黃 芩 黃 連 湯 主 之 葛 根 黃 芩 黃 連 湯 方 葛 根 半 斤 甘 草 二 兩 ( 炙 ) 黃 芩 三 兩 黃 連 三 兩 右 四 味, 以 水 八 升, 先 煮 葛 根 減 二 升, 內 諸 藥, 煮 取 二 升, 去 滓, 分 溫 再 服 太 陽 與 少 陽 合 病, 自 下 利 者, 與 黃 芩 湯 ; 若 嘔 者, 黃 芩 加 半 夏 生 薑 湯 主 之 黃 芩 湯 方 黃 芩 三 兩 芍 藥 二 兩 甘 草 二 兩 ( 炙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右 四 味,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Page 19 of 117 日 再 夜 一 服 黃 芩 加 半 夏 生 薑 湯 方 黃 芩 三 兩 芍 藥 三 兩 甘 草 三 兩 ( 炙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半 夏 半 升 ( 洗 ) 生 薑 一 兩 ( 一 方 三 兩 切 ) 右 六 味, 以 水 一 斗,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日 再 夜 一 服 發 汗 過 多, 其 人 叉 手 自 冒 心, 心 下 悸, 欲 得 按 者, 桂 枝 甘 草 湯 主 之 桂 枝 甘 草 湯 方 桂 枝 四 兩 ( 去 皮 ) 甘 草 二 兩 ( 炙 ) 右 二 味, 以 水 三 升, 煮 取 一 升, 去 滓, 頓 服 火 逆 下 之, 因 燒 針 煩 躁 者, 桂 枝 甘 草 龍 骨 牡 蠣 湯 主 之 桂 枝 甘 草 龍 骨 牡 蠣 湯 方 桂 枝 一 兩 ( 去 皮 ) 甘 草 二 兩 ( 炙 ) 牡 蠣 二 兩 ( 熬 ) 龍 骨 二 兩 右 四 味, 以 水 五 升, 煮 取 二 升 半, 去 滓, 溫 服 八 合, 日 三 服 傷 寒 脈 浮, 醫 以 火 迫 劫 之, 亡 陽, 必 驚 狂, 臥 起 不 安 者, 桂 枝 去 芍 藥 加 蜀 漆 牡 蠣 龍 骨 救 逆 湯 主 之 桂 枝 去 芍 藥 加 蜀 漆 牡 蠣 龍 骨 救 逆 湯 方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甘 草 二 兩 ( 炙 ) 生 薑 三 兩 ( 切 ) 大

Page 20 of 117 棗 十 二 枚 ( 擘 ) 牡 蠣 五 兩 ( 熬 ) 蜀 漆 三 兩 ( 洗 去 腥 ) 龍 骨 四 兩 右 七 味,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先 煮 蜀 漆 減 二 升, 內 諸 藥,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本 云 : 桂 枝 湯, 今 去 芍 藥, 加 蜀 漆 牡 蠣 龍 骨 燒 針 令 其 汗, 針 處 被 寒, 核 起 而 赤 者, 必 發 奔 豚 氣 從 少 腹 上 衝 心 者, 灸 其 核 上 各 一 壯, 與 桂 枝 加 桂 湯, 更 加 桂 二 兩 也 桂 枝 加 桂 湯 方 桂 枝 五 兩 ( 去 皮 ) 芍 藥 三 兩 生 薑 三 兩 ( 切 ) 甘 草 二 兩 ( 炙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右 五 味, 以 水 七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本 云 : 桂 枝 湯, 今 加 桂 滿 五 兩 所 以 加 桂 者, 以 泄 奔 豚 氣 也 發 汗 後, 其 人 臍 下 悸 者, 欲 作 奔 豚, 茯 苓 桂 枝 甘 草 大 棗 湯 主 之 茯 苓 桂 枝 甘 草 大 棗 湯 方 茯 苓 半 斤 桂 枝 四 兩 ( 去 皮 ) 甘 草 二 兩 ( 炙 ) 大 棗 十 五 枚 ( 擘 ) 右 四 味, 以 甘 瀾 水 一 斗, 先 煮 茯 苓 減 二 升, 內 諸 藥, 煮 取 二 升,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作 甘 瀾 水 法 : 取 水 二 升, 置 大 盆 內, 以 杓 揚 之, 水 上 有 珠 子 五 六 千 顆 相 逐, 取 用 之 傷 寒 若 吐 若 下 後, 心 下 逆 滿, 氣 上 衝 胸, 起 則 頭 眩, 脈

Page 21 of 117 沉 緊, 發 汗 則 動 經, 身 為 振 振 搖 者, 茯 苓 桂 枝 白 朮 甘 草 湯 主 之 茯 苓 桂 枝 白 朮 甘 草 湯 方 兩 茯 苓 四 兩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白 朮 甘 草 ( 炙 ) 各 二 右 四 味, 以 水 六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分 溫 三 服 服 桂 枝 湯, 或 下 之, 仍 頭 項 強 痛, 翕 翕 發 熱, 無 汗, 心 下 滿 微 痛, 小 便 不 利 者, 桂 枝 去 桂 加 茯 苓 白 朮 湯 主 之 桂 枝 去 桂 加 茯 苓 白 朮 湯 方 芍 藥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 炙 ) 生 薑 三 兩 ( 切 ) 茯 苓 白 朮 各 三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右 六 味, 以 水 八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小 便 利 則 癒 本 云 : 桂 枝 湯, 今 去 桂 加 茯 苓 白 朮 發 汗 後, 腹 脹 滿 者, 厚 朴 生 薑 半 夏 甘 草 人 參 湯 主 之 厚 朴 生 薑 半 夏 甘 草 人 參 湯 方 厚 朴 半 斤 ( 炙, 去 皮 ) 生 薑 半 斤 ( 切 ) 半 夏 半 升 ( 洗 ) 甘 草 二 兩 人 參 一 兩 右 五 味, 以 水 一 斗,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傷 寒 二 三 日, 心 中 悸 而 煩 者, 小 建 中 湯 主 之 小 建 中 湯 方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芍 藥 六 兩 生 薑 三 兩 ( 切 ) 甘 草 二

Page 22 of 117 兩 ( 炙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膠 飴 一 升 右 六 味, 以 水 七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嘔 家 不 可 用 小 建 中 湯, 以 甜 故 也 太 陽 病, 外 證 未 除, 而 數 下 之, 遂 協 熱 而 利, 利 下 不 止, 心 下 痞 硬, 表 裡 不 解 者, 桂 枝 人 參 湯 主 之 桂 枝 人 參 湯 方 兩 桂 枝 四 兩 ( 別 切 ) 甘 草 四 兩 ( 炙 ) 白 朮 三 兩 人 參 三 乾 薑 三 兩 右 五 味, 以 水 九 升, 先 煮 四 味, 取 五 升, 內 桂, 更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日 再 夜 一 服 下 之 後, 復 發 汗, 晝 日 煩 躁 不 得 眠, 夜 而 安 靜, 不 嘔 不 渴, 無 表 證, 脈 沉 微, 身 無 大 熱 者, 乾 薑 附 子 湯 主 之 乾 薑 附 子 湯 方 乾 薑 一 兩 附 子 一 枚 ( 生 用, 去 皮, 切 八 片 ) 右 三 味, 以 水 三 升, 煮 取 一 升, 去 滓, 頓 服 發 汗, 若 下 之, 病 仍 不 解, 煩 躁 者, 茯 苓 四 逆 湯 主 之 茯 苓 四 逆 湯 方 茯 苓 四 兩 人 參 一 兩 附 子 一 枚 ( 生 用, 去 皮, 破 八 片 ) 甘 草 二 兩 ( 炙 ) 乾 薑 一 兩 半 右 五 味, 以 水 五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七 合, 日 二 服 太 陽 病 發 汗, 汗 出 不 解, 其 人 仍 發 熱, 心 下 悸, 頭 眩,

Page 23 of 117 身 缈 動, 振 振 欲 擗 地 者, 真 武 湯 主 之 真 武 湯 方 茯 苓 芍 藥 生 薑 ( 切 ) 各 三 兩 白 朮 二 兩 附 子 一 枚 ( 炮 去 皮 破 八 片 ) 右 五 味, 以 水 八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七 合, 日 三 服 傷 寒 脈 浮, 自 汗 出, 小 便 數, 心 煩, 微 惡 寒, 腳 攣 急, 反 與 桂 枝, 欲 攻 其 表, 此 誤 也 得 之 便 厥, 咽 中 乾, 煩 躁 吐 逆 者, 作 甘 草 乾 薑 湯 與 之, 以 復 其 陽 ; 若 厥 愈 足 溫 者, 更 作 芍 藥 甘 草 湯 與 之, 其 腳 即 伸 ; 若 胃 氣 不 和, 譫 語 者, 少 與 調 胃 承 氣 湯 ; 若 重 發 汗, 復 加 燒 針 者, 四 逆 湯 主 之 甘 草 乾 薑 湯 方 甘 草 四 兩 ( 炙 ) 乾 薑 二 兩 右 二 味, 以 水 三 升, 煮 取 一 升 五 合, 去 滓, 分 溫 再 服 芍 藥 甘 草 湯 方 芍 藥 甘 草 ( 炙 ) 各 四 兩 右 二 味, 以 水 三 升, 煮 取 一 升 五 合, 去 滓, 分 溫 再 服 發 汗, 病 不 解, 反 惡 寒 者, 虛 故 也, 芍 藥 甘 草 附 子 湯 主 之 芍 藥 甘 草 附 子 湯 芍 藥 甘 草 ( 炙 ) 各 三 兩 附 子 一 枚 ( 炮 去 皮 破 八

Page 24 of 117 片 ) 右 三 味, 以 水 五 升, 煮 取 一 升 五 合, 去 滓, 分 溫 三 服 傷 寒 脈 結 代, 心 動 悸, 炙 甘 草 湯 主 之 炙 甘 草 湯 方 甘 草 四 兩 ( 炙 ) 生 薑 三 兩 ( 切 ) 人 參 二 兩 生 地 黃 一 斤 桂 枝 二 兩 ( 去 皮 ) 阿 膠 二 兩 麥 門 冬 半 斤 ( 去 心 ) 麻 仁 半 升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右 九 味, 以 清 酒 七 升, 水 八 升, 先 煮 八 味, 取 三 升, 去 滓, 內 膠 烊 消 盡,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一 名 復 脈 湯 脈 按 之 來 緩, 時 一 止 復 來 者, 名 曰 結 又 脈 來 動 而 中 止, 更 來 小 數, 中 有 還 者 反 動, 名 曰 結, 陰 也 脈 來 動 而 中 止, 不 能 自 還, 因 而 復 動 者, 名 曰 代, 陰 也 得 此 脈 者, 必 難 治 太 陽 病, 發 汗 後, 大 汗 出, 胃 中 乾, 煩 躁 不 得 眠, 欲 得 飲 水 者, 少 少 與 飲 之, 令 胃 氣 和 則 愈 若 脈 浮, 小 便 不 利, 微 熱 消 渴 者, 五 苓 散 主 之 五 苓 散 方 豬 苓 十 八 銖 ( 去 皮 ) 澤 瀉 一 兩 六 銖 白 朮 十 八 銖 茯 苓 十 八 銖 桂 枝 半 兩 ( 去 皮 ) 右 五 味, 搗 為 散, 以 白 飲 和, 服 方 寸 匕, 日 三 服, 多 飲 暖 水, 汗 出 愈, 如 法 將 息 五 苓 散 方 豬 苓 十 八 銖 ( 去 皮 ) 澤 瀉 一 兩 六 銖 白 朮 十 八 銖 茯

Page 25 of 117 苓 十 八 銖 桂 枝 半 兩 ( 去 皮 ) 右 五 味, 搗 為 散, 以 白 飲 和, 服 方 寸 匕, 日 三 服, 多 飲 暖 水, 汗 出 愈, 如 法 將 息 中 風 發 熱, 六 七 日 不 解 而 煩, 有 表 裡 證, 渴 欲 飲 水, 水 入 則 吐 者, 名 曰 水 逆, 五 苓 散 主 之 傷 寒 汗 出 而 渴 者, 五 苓 散 主 之 ; 不 渴 者, 茯 苓 甘 草 湯 主 之 茯 苓 甘 草 湯 方 茯 苓 二 兩 桂 枝 二 兩 ( 去 皮 ) 甘 草 一 兩 ( 炙 ) 生 薑 三 兩 ( 切 ) 右 四 味, 以 水 四 升, 煮 取 二 升, 去 滓, 分 溫 三 服 太 陽 病, 小 便 利 者, 以 飲 水 多, 必 心 下 悸, 小 便 少 者, 必 苦 裡 急 也 太 陽 病 不 解, 熱 結 膀 胱, 其 人 如 狂, 血 自 下, 下 者 愈 其 外 不 解 者, 尚 未 可 攻, 當 先 解 其 外 外 解 已, 但 少 腹 急 結 者, 乃 可 攻 之, 宜 桃 核 承 氣 湯 桃 核 承 氣 湯 桃 仁 五 十 個 ( 去 皮 尖 ) 大 黃 四 兩 桂 枝 二 兩 ( 去 皮 ) 甘 草 二 兩 ( 炙 ) 芒 硝 二 兩 右 五 味, 以 水 七 升, 煮 取 二 升 半, 去 滓, 內 芒 硝, 更 上 火 微 沸, 下 火, 先 食 溫 服 五 合, 日 三 服 當 微 利 太 陽 病, 六 七 日 表 證 仍 在, 脈 微 而 沉, 反 不 結 胸, 其 人 發 狂 者, 以 熱 在 下 焦, 少 腹 當 硬 滿, 小 便 自 利 者, 下 血 乃

Page 26 of 117 愈 所 以 然 者, 以 太 陽 隨 經, 瘀 熱 在 裡 故 也, 抵 當 湯 主 之 抵 當 湯 方 水 蛭 ( 熬 ) 蟲 各 三 十 個 ( 去 翅 足, 熬 ) 桃 仁 二 十 個 ( 去 皮 尖 ) 大 黃 三 兩 ( 酒 洗 ) 右 四 味, 以 水 五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不 下 更 服 太 陽 病, 身 黃, 脈 沉 結, 少 腹 硬, 小 便 不 利 者, 為 無 血 也 ; 小 便 自 利, 其 人 如 狂 者, 血 證 諦 也, 抵 當 湯 主 之 傷 寒 有 熱, 少 腹 滿, 應 小 便 不 利, 今 反 利 者, 為 有 血 也, 當 下 之, 不 可 餘 藥, 宜 抵 當 丸 抵 當 丸 方 水 蛭 二 十 個 ( 熬 ) 蟲 二 十 個 ( 去 翅 足, 熬 ) 桃 仁 二 十 五 個 ( 去 皮 尖 ) 大 黃 三 兩 右 四 味, 搗 分 四 丸 以 水 一 升, 煮 一 丸, 取 七 合 服 之 晬 時 當 下 血, 若 不 下 者, 更 服 問 曰 : 病 有 結 胸, 有 藏 結, 其 狀 何 如? 答 曰 : 按 之 痛, 寸 脈 浮, 關 脈 沉, 名 曰 結 胸 也 病 發 於 陽, 而 反 下 之, 熱 入 因 作 結 胸, 病 發 於 陰, 而 反 下 之, 因 作 痞 也 所 以 成 結 胸 者, 以 下 之 太 早 故 也 結 胸 者, 項 亦 強, 如 柔 缈 狀, 下 之 則 和, 宜 大 陷 胸 丸 大 陷 胸 丸 方 大 黃 半 斤 葶 藶 子 半 斤 ( 熬 ) 芒 硝 半 斤 杏 仁 半 升

Page 27 of 117 ( 去 皮 尖, 熬 黑 ) 右 四 味, 搗 篩 二 味, 內 杏 仁 芒 硝 研 如 脂, 和 散, 取 如 彈 丸 一 枚 ; 別 搗 甘 遂 末 一 錢 七, 白 蜜 二 合, 水 二 升, 煮 取 一 升, 溫 頓 服 之 一 宿 乃 下 如 不 下, 更 服, 取 下 為 效 禁 如 藥 法 太 陽 病, 脈 浮 而 動 數, 浮 則 為 風, 數 則 為 熱, 動 則 為 痛, 數 則 為 虛 客 氣 動 膈, 短 氣 躁 煩, 心 中 懊 缈, 陽 氣 內 陷, 心 下 因 硬, 則 為 結 胸, 大 陷 胸 湯 主 之 若 不 結 胸, 但 頭 汗 出, 餘 處 無 汗, 劑 頸 而 還, 小 便 不 利, 身 必 發 黃 大 陷 胸 湯 方 大 黃 六 兩 ( 去 皮 ) 芒 硝 一 升 甘 遂 一 錢 七 右 三 味, 以 水 六 升, 先 煮 大 黃 減 二 升, 去 滓, 內 芒 硝, 煮 一 兩 沸, 內 甘 遂 末, 溫 服 一 升 得 快 利, 止 後 服 傷 寒 六 七 日, 結 胸 熱 實, 脈 沉 而 緊, 心 下 痛, 按 之 石 硬 者, 大 陷 胸 湯 主 之 傷 寒 十 餘 日, 熱 結 在 裡, 復 往 來 寒 熱 者, 與 大 柴 胡 湯 ; 但 結 胸, 無 大 熱 者, 此 為 水 結 在 胸 脅 也, 但 頭 微 汗 出 者, 大 陷 胸 湯 主 之 太 陽 病, 重 發 汗 而 復 下 之, 不 大 便 五 六 日, 舌 上 燥 而 渴, 日 晡 所 小 有 潮 熱, 從 心 下 至 少 腹 硬 滿 而 痛, 不 可 近 者, 大 陷 胸 湯 主 之 結 胸 證, 其 脈 浮 大 者, 不 可 下, 下 之 則 死 結 胸 證 悉 具, 煩 躁 者 亦 死 小 結 胸 病, 正 在 心 下, 按 之 則 痛, 脈 浮 滑 者, 小 陷 胸 湯

Page 28 of 117 主 之 小 陷 胸 湯 方 黃 連 一 兩 半 夏 半 升 ( 洗 ) 栝 蔞 實 大 者 一 枚 右 三 味, 以 水 六 升, 先 煮 栝 蔞 取 三 升, 去 滓, 內 諸 藥, 煮 取 一 升, 去 滓, 分 溫 三 服 寒 實 結 胸, 無 熱 證 者, 與 三 物 小 陷 胸 湯, 白 散 亦 可 服 三 物 白 散 方 桔 梗 三 分 三 分 巴 豆 一 分 ( 去 皮 心, 熬 黑, 研 如 脂 ) 貝 母 上 三 味, 為 散 內 巴 豆 更 於 臼 中 杵 之, 以 白 飲 和 服 強 人 半 錢 七, 羸 者 減 之 病 在 膈 上 必 吐, 在 膈 下 必 利 不 利, 進 熱 粥 一 杯 ; 利 過 不 止, 進 冷 粥 一 杯 何 謂 藏 結? 答 曰 : 如 結 胸 狀, 飲 食 如 故, 時 時 下 利, 寸 脈 浮, 關 脈 小 細 沉 緊, 名 曰 藏 結 舌 上 白 胎 滑 者, 難 治 藏 結 無 陽 證, 不 往 來 寒 熱, 其 人 反 靜, 舌 上 胎 滑 者, 不 可 攻 也 病 脅 下 素 有 痞, 連 在 臍 旁, 痛 引 少 腹, 入 陰 筋 者, 此 名 藏 結, 死 脈 浮 而 緊, 而 復 下 之, 緊 反 入 裡, 則 作 痞, 按 之 自 濡, 但 氣 痞 耳 心 下 痞, 按 之 濡, 其 脈 關 上 浮 者, 大 黃 黃 連 瀉 心 湯 主 之

Page 29 of 117 大 黃 黃 連 瀉 心 湯 方 大 黃 二 兩 黃 連 一 兩 右 二 味, 以 麻 沸 湯 二 升 漬 之, 須 臾, 絞 去 滓, 分 溫 再 服 傷 寒 大 下 後, 復 發 汗, 心 下 痞, 惡 寒 者, 表 未 解 也 不 可 攻 痞, 當 先 解 表, 表 解 乃 可 攻 痞 解 表 宜 桂 枝 湯, 攻 痞 宜 大 黃 黃 連 瀉 心 湯 心 下 痞, 而 復 惡 寒 汗 出 者, 附 子 瀉 心 湯 主 之 附 子 瀉 心 湯 方 大 黃 二 兩 黃 連 一 兩 黃 芩 一 兩 附 子 一 枚 ( 炮, 去 皮, 破, 別 煮 取 汁 ) 右 四 味, 切 三 味, 以 麻 沸 湯 二 升 漬 之, 須 臾, 絞 去 滓, 內 附 子 汁, 分 溫 再 服 傷 寒 五 六 日, 嘔 而 發 熱 者, 柴 胡 湯 證 具, 而 以 他 藥 下 之, 柴 胡 證 仍 在 者, 復 與 柴 胡 湯 此 雖 已 下 之, 不 為 逆, 必 蒸 蒸 而 振, 卻 發 熱 汗 出 而 解 若 心 下 滿 而 硬 痛 者, 此 為 結 胸 也, 大 陷 胸 湯 主 之 但 滿 而 不 痛 者, 此 為 痞, 柴 胡 不 中 與 之, 宜 半 夏 瀉 心 湯 半 夏 瀉 心 湯 方 半 夏 半 升 ( 洗 ) 黃 芩 乾 薑 人 參 甘 草 ( 炙 ) 各 三 兩 黃 連 一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右 七 味, 以 水 一 斗, 煮 取 六 升, 去 滓, 再 煎, 取 三 升,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Page 30 of 117 傷 寒 汗 出, 解 之 後, 胃 中 不 和, 心 下 痞 硬, 乾 噫 食 臭, 脅 下 有 水 氣, 腹 中 雷 鳴, 下 利 者, 生 薑 瀉 心 湯 主 之 生 薑 瀉 心 湯 方 生 薑 四 兩 ( 切 ) 甘 草 三 兩 ( 炙 ) 人 參 三 兩 乾 薑 一 兩 黃 芩 三 兩 半 夏 半 升 ( 洗 ) 黃 連 一 兩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右 八 味, 以 水 一 斗, 煮 六 升, 去 滓, 再 煎, 取 三 升,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傷 寒 中 風, 醫 反 下 之, 其 人 下 利 日 數 十 行, 穀 不 化, 腹 中 雷 鳴, 心 下 痞 硬 而 滿, 乾 嘔, 心 煩 不 得 安 醫 見 心 下 痞, 謂 病 不 盡, 復 下 之, 其 痞 益 甚, 此 非 結 熱, 但 以 胃 中 虛, 客 氣 上 逆, 故 使 硬 也, 甘 草 瀉 心 湯 主 之 甘 草 瀉 心 湯 方 甘 草 四 兩 ( 炙 ) 黃 芩 三 兩 半 夏 半 升 ( 洗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黃 連 一 兩 乾 薑 三 兩 右 六 味, 以 水 一 斗, 煮 取 六 升, 去 滓, 再 煎 取 三 升,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傷 寒 服 湯 藥, 下 利 不 止, 心 下 痞 硬 服 瀉 心 湯 已, 復 以 他 藥 下 之, 利 不 止 醫 以 理 中 與 之, 利 益 甚 理 中 者, 理 中 焦, 此 利 在 下 焦, 赤 石 脂 禹 餘 糧 湯 主 之 復 不 止 者, 當 利 其 小 便 赤 石 脂 禹 餘 糧 湯 方 赤 石 脂 一 斤 ( 碎 ) 太 一 禹 餘 糧 一 斤 ( 碎 ) 右 二 味, 以 水 六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分 溫 三 服

Page 31 of 117 本 以 下 之, 故 心 下 痞, 與 瀉 心 湯 痞 不 解, 其 人 渴 而 口 燥 煩, 小 便 不 利 者, 五 苓 散 主 之 傷 寒 發 汗, 若 吐 若 下, 解 後, 心 下 痞 硬, 噫 氣 不 除 者, 旋 覆 代 赭 湯 主 之 旋 覆 代 赭 湯 方 旋 覆 花 三 兩 人 參 二 兩 生 薑 五 兩 代 赭 一 兩 甘 草 三 兩 ( 炙 ) 半 夏 半 升 ( 洗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右 七 味, 以 水 一 斗, 煮 取 六 升, 去 滓, 再 煎 取 三 升,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傷 寒 胸 中 有 熱, 胃 中 有 邪 氣, 腹 中 痛, 欲 嘔 吐 者, 黃 連 湯 主 之 黃 連 湯 方 黃 連 二 兩 甘 草 三 兩 ( 炙 ) 乾 薑 三 兩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人 參 二 兩 半 夏 半 升 ( 洗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右 七 味, 以 水 一 斗, 煮 取 六 升, 去 滓, 溫 服, 晝 三 夜 二 太 陽 病 二 日, 反 躁, 凡 熨 其 背, 而 大 汗 出, 大 熱 入 胃, 胃 中 水 竭, 躁 煩, 必 發 譫 語 十 餘 日, 振 栗, 自 下 利 者, 此 為 欲 解 也 故 其 汗, 從 腰 以 下 不 得 汗, 欲 小 便 不 得, 反 嘔, 欲 失 溲, 足 下 惡 風, 大 便 硬, 小 便 當 數 而 反 不 數 及 不 多, 大 便 已, 頭 卓 然 而 痛, 其 人 足 心 必 熱, 穀 氣 下 流 故 也 太 陽 病 中 風, 以 火 劫 發 汗, 邪 風 被 火 熱, 血 氣 流 溢, 失 其 常 度 兩 陽 相 熏 灼, 其 身 發 黃 陽 盛 則 欲 衄, 陰 虛 小 便

Page 32 of 117 難 陰 陽 俱 虛 竭, 身 體 則 枯 燥, 但 頭 汗 出, 劑 頸 而 還, 腹 滿 微 喘, 口 乾 咽 爛, 或 不 大 便, 久 則 譫 語, 甚 者 至 噦, 手 足 躁 擾, 捻 衣 摸 床, 小 便 利 者, 其 人 可 治 形 作 傷 寒, 其 脈 不 弦 緊 而 弱, 弱 者 必 渴, 被 火 必 譫 語, 弱 者 發 熱 脈 浮, 解 之 當 汗 出 愈 太 陽 病, 以 火 熏 之, 不 得 汗, 其 人 必 躁, 到 經 不 解, 必 清 血, 名 為 火 邪 脈 浮, 熱 甚, 而 反 灸 之, 此 為 實, 實 以 虛 治, 因 火 而 動, 必 咽 燥, 吐 血 微 數 之 脈, 慎 不 可 灸 因 火 為 邪, 則 為 煩 逆, 追 虛 逐 實, 血 散 脈 中, 火 氣 雖 微, 內 攻 有 力, 焦 骨 傷 筋, 血 難 復 也 脈 浮, 宜 以 汗 解 用 火 灸 之, 邪 無 從 出, 因 火 而 盛, 病 從 腰 以 下 必 重 而 痹, 名 火 逆 也 欲 自 解 者, 必 當 先 煩, 煩 乃 有 汗 而 解 何 以 知 之? 脈 浮, 故 知 汗 出 解 凡 病, 若 發 汗, 若 吐, 若 下, 若 亡 血, 亡 津 液, 陰 陽 自 和 者, 必 自 愈 大 下 之 後, 復 發 汗, 小 便 不 利 者, 亡 津 液 故 也 勿 治 之, 得 小 便 利, 必 自 愈 太 陽 病, 先 下 而 不 愈, 因 復 發 汗, 以 此 表 裡 俱 虛, 其 人 因 致 冒 冒 家 汗 出 自 愈 所 以 然 者, 汗 出 表 和 故 也 裡 未 和, 然 後 復 下 之 太 陽 病 未 解, 脈 陰 陽 俱 停, 必 先 振 栗 汗 出 而 解 但 陽 脈 微 者, 先 汗 出 而 解 ; 但 陰 脈 微 者, 下 之 而 解 若 欲 下 之, 宜 謂 胃 承 氣 湯 太 陽 中 風, 下 利, 嘔 逆, 表 解 者, 乃 可 攻 之 其 人

Page 33 of 117 汗 出, 發 作 有 時, 頭 痛, 心 下 痞 硬 滿, 引 脅 下 痛, 乾 嘔, 短 氣, 汗 出, 不 惡 寒 者, 此 表 解 裡 未 和 也 十 棗 湯 主 之 十 棗 湯 方 芫 花 熬 甘 遂 大 戟 大 棗 十 枚 右 三 味 等 分, 分 別 搗 為 散 以 水 一 升 半, 先 煮 大 棗 肥 者 十 枚, 取 八 合, 去 滓, 內 藥 末 強 人 服 一 錢 七, 羸 人 服 半 錢, 溫 服 之, 平 旦 服, 若 下 少 病 不 除 者, 明 日 更 服, 加 半 錢, 得 快 下 利 後, 糜 粥 自 養 病 如 桂 枝 證, 頭 不 痛, 項 不 強, 寸 脈 微 浮, 胸 中 痞 硬, 氣 上 衝 喉 咽 不 得 息 者, 此 為 胸 有 寒 也, 當 吐 之, 宜 瓜 蒂 散 瓜 蒂 散 方 瓜 蒂 一 分 ( 熬 黃 ) 赤 小 豆 一 分 右 二 味, 各 別 搗 篩, 為 散 已, 合 治 之, 取 一 錢 七 以 香 豉 一 合, 用 熱 湯 七 合, 煮 作 稀 糜, 去 滓 取 汁 合 散, 溫 頓 服 之 不 吐 者, 少 少 加 得 快 吐 乃 止 諸 亡 血 虛 家, 不 可 與 瓜 蒂 散 問 曰 : 證 象 陽 旦, 按 法 治 之 而 增 劇, 厥 逆, 咽 中 乾, 兩 脛 拘 急 而 語 師 曰 : 言 夜 半 手 足 當 溫, 兩 腳 當 伸 後 如 師 言 何 以 知 此? 答 曰 : 寸 口 脈 浮 而 大, 浮 為 風, 大 為 虛, 風 則 生 微 熱, 虛 則 兩 脛 攣, 病 形 象 桂 枝, 因 加 附 子 參 其 間, 增 桂 令 汗 出, 附 子 溫 經, 亡 陽 故 也 厥 逆, 咽 中 乾, 煩 躁, 陽 明 內 結, 語 煩 乳, 更 飲 甘 草 乾 薑 湯 夜 半 陽 氣 還, 兩 足 當 熱, 脛 尚 微 拘 急, 重 與 芍 藥 甘 草 湯, 爾 乃 脛 伸 以 承 氣 湯 微 溏, 則 止 其 語, 故 知 病 可 愈

Page 34 of 117 未 持 脈 時, 病 人 手 叉 自 冒 心, 師 因 教 試 令 咳, 而 不 咳 者, 此 必 兩 耳 聾 無 聞 也 所 以 然 者, 以 重 發 汗 虛 故 如 此 發 汗 後, 飲 水 多 必 喘, 以 水 灌 之 亦 喘 傷 寒 十 三 日, 過 經 譫 語 者, 以 有 熱 也, 當 以 湯 下 之 若 小 便 利 者, 大 便 當 硬, 而 反 下 利, 脈 調 和 者, 知 醫 以 丸 藥 下 之, 非 其 治 也 若 自 下 利 者, 脈 當 微 厥, 今 反 和 者, 此 為 內 實 也, 調 胃 承 氣 湯 主 之 傷 寒 腹 滿 譫 語, 寸 口 脈 浮 而 緊, 此 肝 乘 脾 也, 名 曰 縱, 刺 期 門 傷 寒 發 熱, 嗇 嗇 惡 寒, 大 渴 欲 飲 水, 其 腹 必 滿, 自 汗 出, 小 便 利, 其 病 欲 解, 此 肝 乘 肺 也, 名 曰 橫, 刺 期 門 太 陽 傷 寒 者, 加 溫 針, 必 驚 也 太 陽 病 吐 之, 但 太 陽 病 當 惡 寒, 今 反 不 惡 寒, 不 欲 近 衣, 此 為 吐 之 內 煩 也 太 陽 病, 過 經 十 餘 日, 心 下 溫 溫 欲 吐, 而 胸 中 痛, 大 便 反 溏, 腹 微 滿, 鬱 鬱 微 煩, 先 此 時 自 極 吐 下 者, 與 調 胃 承 氣 湯 若 不 爾 者, 不 可 與 但 欲 嘔, 胸 中 痛, 微 溏 者, 此 非 柴 胡 湯 證, 以 嘔, 故 知 極 吐 下 也 太 陽 病, 二 三 日, 不 能 臥, 但 欲 起, 心 下 必 結, 脈 微 弱 者, 此 本 有 寒 分 也 反 下 之, 若 利 止, 必 作 結 胸, 未 止 者, 四 日 復 下 之, 此 作 協 熱 利 也 太 陽 病, 下 之, 其 脈 促, 不 結 胸 者, 此 為 欲 解 也 ; 脈 浮 者, 必 結 胸 ; 脈 緊 者, 必 咽 痛 ; 脈 弦 者, 必 兩 脅 拘 急 ; 脈 細 數 者, 頭 痛 未 止 ; 脈 沉 緊 者, 必 欲 嘔 ; 脈 沉 滑 者, 協 熱 利 ; 脈 浮 滑 者, 必 下 血

Page 35 of 117 太 陽 與 少 陽 并 病, 頭 項 強 痛, 或 眩 冒, 時 如 結 胸, 心 下 痞 硬 者, 當 刺 大 椎 第 一 間 肺 俞 肝 俞, 慎 不 可 發 汗, 發 汗 則 譫 語 脈 弦, 五 日 譫 語 不 止, 當 刺 期 門 太 陽 少 陽 并 病, 而 反 下 之, 成 結 胸, 心 下 硬, 下 利 不 止, 水 漿 不 下, 其 人 心 煩 太 陽 病, 醫 發 汗, 遂 發 熱 惡 寒 因 復 下 之, 心 下 痞, 表 裡 俱 虛, 陰 陽 氣 并 竭, 無 陽 則 陰 獨 復 加 燒 針, 因 胸 煩 面 色 青 黃, 膚 缈 者, 難 治 ; 今 色 微 黃, 手 足 溫 者, 易 愈 傷 寒 吐 下 後 發 汗, 虛 煩, 脈 甚 微, 八 九 日 心 下 痞 硬, 脅 下 痛, 氣 上 衝 咽 喉, 眩 冒, 經 脈 動 惕 者, 久 而 成 痿 太 陽 少 陽 并 病, 心 下 硬, 頸 項 強 而 眩 者, 當 刺 大 椎 肺 俞 肝 俞, 慎 勿 下 之 傷 寒 八 九 日, 風 濕 相 搏, 身 體 疼 煩, 不 能 自 轉 側, 不 嘔 不 渴, 脈 浮 虛 而 澀 者, 桂 枝 附 子 湯 主 之 若 其 人 大 便 硬, 小 便 自 利 者, 去 桂 加 白 朮 湯 主 之 桂 枝 附 子 湯 方 桂 枝 四 兩 ( 去 皮 ) 附 子 三 枚 ( 炮, 去 皮, 破 ) 生 薑 三 兩 ( 切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甘 草 二 兩 ( 炙 ) 右 五 味, 以 水 六 升, 煮 取 二 升, 去 滓, 分 溫 三 服 去 桂 加 白 朮 湯 方 附 子 三 枚 ( 炮, 去 皮, 破 ) 白 朮 四 兩 生 薑 三 兩 ( 切 ) 甘 草 二 兩 ( 炙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右 五 味, 以 水 六 升, 煮 取 二 升, 去 滓, 分 溫 三 服, 初 一 服, 其 人 身 如 痹, 半 日 許 復 服 之, 三 服 都 盡, 其 人 如 冒

Page 36 of 117 狀, 勿 怪, 此 以 附 子 白 朮 並 走 皮 內, 逐 水 氣 未 得 除, 故 使 之 耳, 法 當 加 桂 四 兩, 此 本 一 方 二 法, 以 大 便 硬, 小 便 自 利, 去 桂 ; 以 大 便 不 硬, 小 便 不 利, 當 加 桂, 附 子 三 枚 恐 多 也, 虛 弱 家 及 產 婦, 宜 減 服 之 風 濕 相 搏, 骨 節 疼 煩, 掣 痛 不 得 屈 伸, 近 之 則 痛 劇, 汗 出 短 氣, 小 便 不 利, 惡 風 不 欲 去 衣, 或 身 微 腫 者, 甘 草 附 子 湯 主 之 甘 草 附 子 湯 方 甘 草 二 兩 ( 炙 ) 附 子 二 枚 ( 炮, 去 皮, 破 ) 白 朮 二 兩 桂 枝 四 兩 ( 去 皮 ) 右 四 味, 以 水 六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初 服 得 微 汗 則 解, 能 食 汗 止 復 煩 者, 將 服 五 合, 恐 一 升 多 者, 宜 服 六 七 合 為 始 辨 陽 明 病 脈 證 并 治 陽 明 之 為 病, 胃 家 實 是 也 問 曰 : 病 有 太 陽 陽 明, 有 正 陽 陽 明, 有 少 陽 陽 明, 何 謂 也? 答 曰 : 太 陽 陽 明 者, 脾 約 是 也 ; 正 陽 陽 明 者, 胃 家 實 是 也 ; 少 陽 陽 明 者, 發 汗 利 小 便 已, 胃 中 燥 煩 實, 大 便 難 是 也 問 曰 : 何 緣 得 陽 明 病? 答 曰 : 太 陽 病, 若 發 汗, 若 下, 若 利 小 便, 此 亡 津 液, 胃 中 乾 燥, 因 轉 屬 陽 明 不 更 衣, 內 實, 大 便 難 者, 此 名 陽 明 也

Page 37 of 117 本 太 陽 初 得 病 時, 發 其 汗, 汗 先 出 不 徹, 因 轉 屬 陽 明 也 傷 寒 發 熱 無 汗, 嘔 不 能 食, 而 反 汗 出 濈 濈 然 者, 是 轉 屬 陽 明 也 傷 寒 轉 繫 陽 明 者, 其 人 濈 然 微 汗 出 也 問 曰 : 陽 明 病 外 證 云 何? 答 曰 : 身 熱, 汗 自 出, 不 惡 寒, 反 惡 熱 者 也 病 有 得 之 一 日, 不 發 熱 而 惡 寒 者, 何 也? 答 曰 : 雖 得 之 一 日, 惡 寒 將 自 罷, 即 自 汗 出 而 惡 熱 也 問 曰 : 惡 寒 何 故 自 罷? 答 曰 : 陽 明 居 中, 主 土 也, 萬 物 所 歸, 無 所 復 傳, 始 雖 惡 寒, 二 日 自 止, 此 為 陽 明 病 也 傷 寒 三 日, 陽 明 脈 大 陽 明 病, 脈 浮 而 緊, 咽 燥 口 苦, 腹 滿 而 喘, 發 熱 汗 出, 不 惡 寒, 反 惡 熱, 身 重, 若 發 汗 則 燥, 心 憒 憒, 反 譫 語, 若 加 溫 針, 必 怵 惕, 煩 躁 不 得 眠 若 下 之, 則 胃 中 空 虛, 客 氣 動 膈, 心 中 懊 缈, 舌 上 胎 者, 梔 子 豉 湯 主 之 陽 明 病, 下 之, 其 外 有 熱, 手 足 溫, 不 結 胸, 心 中 懊 缈, 飢 不 能 食, 但 頭 汗 出 者, 梔 子 豉 湯 主 之 傷 寒, 脈 浮 滑, 此 表 有 熱, 裡 有 寒, 白 虎 湯 主 之 白 虎 湯 方 知 母 六 兩 石 膏 一 斤 ( 碎 ) 甘 草 二 兩 ( 炙 ) 粳 米 六 合 右 四 味, 以 水 一 斤, 煮 米 熟, 湯 成,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三 陽 合 病, 腹 滿 身 重, 難 以 轉 側, 口 不 仁 面 垢, 譫 語 遺

Page 38 of 117 尿, 發 汗 則 譫 語, 下 之 則 額 上 生 汗, 手 足 厥 冷, 若 自 汗 出 者, 白 虎 湯 主 之 傷 寒, 脈 浮, 發 熱 無 汗, 其 表 不 解, 不 可 與 白 虎 湯 ; 渴 欲 飲 水, 無 表 證 者, 白 虎 加 人 參 湯 主 之 傷 寒 無 大 熱, 口 燥 渴, 心 煩, 背 微 惡 寒 者, 白 虎 加 人 參 湯 主 之 傷 寒 若 吐 若 下 後, 七 八 日 不 解, 熱 結 在 裡, 表 裡 俱 熱, 時 時 惡 風, 大 渴, 舌 上 乾 燥 而 煩, 欲 飲 水 數 升 者, 白 虎 加 人 參 湯 主 之 若 渴 欲 飲 水, 口 乾 舌 燥 者, 白 虎 加 人 參 湯 主 之 若 脈 浮 發 熱, 渴 欲 飲 水, 小 便 不 利 者, 豬 苓 湯 主 之 豬 苓 湯 方 豬 苓 ( 去 皮 ) 茯 苓 澤 瀉 阿 膠 滑 石 ( 碎 ) 各 一 兩 右 五 味, 以 水 四 升, 先 煮 四 味, 取 二 升, 去 滓, 內 阿 膠 烊 消, 溫 服 七 合, 日 三 服 陽 明 病, 汗 出 多 而 渴 者, 不 可 與 豬 苓 湯, 以 汗 多 胃 中 燥, 豬 苓 湯 復 利 其 小 便 故 也 太 陽 病 三 日, 發 汗 不 解, 蒸 蒸 發 熱 者, 屬 胃 也, 謂 胃 承 氣 湯 主 之 謂 胃 承 氣 湯 方 甘 草 二 兩 ( 炙 ) 芒 硝 半 升 大 黃 四 兩 ( 清 酒 洗 ) 右 三 味, 切, 以 水 三 升, 煮 二 物 至 一 升, 去 滓, 內 芒

Page 39 of 117 硝, 更 上 微 火 一 二 沸, 溫 頓 服 之, 以 調 胃 氣 傷 寒 吐 後, 腹 脹 滿 者, 與 調 胃 承 氣 湯 陽 明 病, 不 吐 不 下, 心 煩 者, 可 與 調 胃 承 氣 湯 陽 明 病, 其 人 多 汗, 以 津 液 外 出, 胃 中 燥, 大 便 必 硬, 硬 則 譫 語, 小 承 氣 湯 主 之 若 一 服 譫 語 止 者, 更 莫 復 服 小 承 氣 湯 方 大 黃 四 兩 ( 酒 洗 ) 厚 朴 二 兩 ( 炙, 去 皮 ) 枳 實 三 枚 ( 大 者 炙 ) 右 三 味, 以 水 四 升, 煮 取 一 升 二 合, 去 滓, 分 溫 二 服, 初 服 當 更 衣, 不 爾, 盡 飲 之 若 更 衣 者, 勿 服 之 陽 明 病, 譫 語, 發 潮 熱, 脈 滑 而 疾 者, 小 承 氣 湯 主 之 因 與 承 氣 湯 一 升, 腹 中 轉 氣 者, 更 服 一 升, 若 不 轉 氣 者, 勿 更 與 之, 明 日 又 不 大 便, 脈 反 微 澀 者, 裡 虛 也, 為 難 治, 不 可 更 與 承 氣 湯 也 太 陽 病, 若 吐 若 下, 若 發 汗 後, 微 煩, 小 便 數, 大 便 因 硬 者, 與 小 承 氣 湯, 和 之 愈 二 陽 并 病, 太 陽 證 罷, 但 發 潮 熱, 手 足 汗 出, 大 便 難 而 譫 語 者, 下 之 則 愈, 宜 大 承 氣 湯 大 承 氣 湯 方 大 黃 四 兩 ( 酒 洗 ) 厚 朴 半 斤 ( 炙 去 皮 ) 枳 實 五 枚 ( 炙 ) 芒 硝 三 合 右 四 味, 以 水 一 斗, 先 煮 二 物, 取 五 升, 去 滓, 內 大 黃, 更 煮 取 二 升, 去 滓, 內 芒 硝, 更 上 微 火 一 二 沸, 分 溫

Page 40 of 117 再 服, 得 下, 餘 勿 服 傷 寒, 若 吐 若 下 後, 不 解, 不 大 便 五 六 日, 上 至 十 餘 日, 日 晡 所 發 潮 熱, 不 惡 寒, 獨 語 如 見 鬼 狀, 若 劇 者, 發 則 不 識 人, 循 衣 摸 床, 惕 而 不 安, 微 喘 直 視, 脈 弦 者 生, 澀 者 死 ; 微 者, 但 發 熱 譫 語 者, 大 承 氣 湯 主 之 若 一 服 利, 則 止 後 服 大 下 後, 六 七 日 不 大 便, 煩 不 解, 腹 滿 痛 者, 此 有 燥 屎 也 所 以 然 者, 本 有 宿 食 故 也, 宜 大 承 氣 湯 病 人 小 便 不 利, 大 便 乍 難 乍 易, 時 有 微 熱, 喘 冒 不 能 臥 者, 有 燥 屎 也, 宜 大 承 氣 湯 傷 寒 六 七 日, 目 中 不 了 了, 睛 不 和, 無 表 裡 證, 大 便 難, 身 微 熱 者, 此 為 實 也, 急 下 之, 宜 大 承 氣 湯 陽 明 病, 發 熱 汗 多 者, 急 下 之, 宜 大 承 氣 湯 發 汗 不 解, 腹 滿 痛 者, 急 下 之, 宜 大 承 氣 湯 腹 滿 不 減, 減 不 足 言, 當 下 之, 宜 大 承 氣 湯 陽 明 少 陽 合 病, 必 下 利, 其 脈 不 負 者, 為 順 也 負 者, 失 也, 互 相 剋 賊, 名 為 負 也, 脈 滑 而 數 者, 有 宿 食 也 當 下 之, 宜 大 承 氣 湯 病 人 不 大 便 五 六 日, 繞 臍 痛, 煩 躁, 發 作 有 時 者, 此 有 燥 屎, 故 使 不 大 便 也 陽 明 病, 譫 語, 有 潮 熱, 反 不 能 食 者, 胃 中 必 有 燥 屎 五 六 枚 也 若 能 食 者, 但 硬 耳, 宜 大 承 氣 湯 下 之 汗 出, 譫 語 者, 以 有 燥 屎 在 胃 中, 此 為 風 也, 須 下 者, 過 經 乃 可 下 之 下 之 若 早, 語 言 必 亂, 以 表 虛 裡 實 故 也

Page 41 of 117 下 之 愈, 宜 大 承 氣 湯 陽 明 病, 下 之, 心 中 懊 缈 而 煩, 胃 中 有 燥 屎 者, 可 攻, 腹 微 滿, 初 頭 硬, 後 必 溏, 不 可 攻 之, 若 有 燥 屎 者, 宜 大 承 氣 湯 跗 陽 脈 浮 而 澀, 浮 則 胃 氣 強, 澀 則 小 便 數, 浮 澀 相 搏, 大 便 則 硬, 其 脾 為 約, 麻 子 仁 丸 主 之 麻 子 仁 丸 麻 子 仁 二 升 芍 藥 半 斤 枳 實 半 斤 ( 炙 ) 大 黃 一 斤 ( 去 皮 ) 厚 朴 一 尺 ( 炙, 去 皮 ) 杏 仁 一 升 ( 去 皮 尖 熬 別 作 脂 ) 右 六 味, 蜜 和 丸, 如 梧 桐 子 大, 飲 服 十 丸, 日 三 服, 漸 加, 以 知 為 度 陽 明 病, 自 汗 出, 若 發 汗, 小 便 自 利 者, 此 為 津 液 內 竭, 雖 硬 不 可 攻 之, 當 須 自 欲 大 便, 宜 蜜 煎 導 而 通 之, 若 土 瓜 根 及 大 豬 膽 汁, 皆 可 為 導 蜜 煎 方 食 蜜 七 合 右 一 味, 於 銅 器 內, 微 火 煎, 當 須 凝 如 飴 狀, 攪 之 勿 令 焦 著, 欲 可 丸, 並 手 捻 作 挺, 令 頭 銳, 大 如 指, 長 二 寸 許, 當 熱 時 急 作, 冷 則 硬 以 內 穀 道 中, 以 手 急 抱, 欲 大 便 時 乃 去 之 已 佚 土 瓜 根 方

Page 42 of 117 豬 膽 汁 方 大 豬 膽 一 枚, 瀉 汁, 和 少 許 法 醋, 以 灌 穀 道 內, 如 一 食 頃, 當 大 便 出 宿 食 惡 物 甚 效 陽 明 病, 脈 遲, 雖 汗 出 不 惡 寒 者, 其 身 必 重, 短 氣, 腹 滿 而 喘, 有 潮 熱 者, 此 外 欲 解, 可 攻 裡 也, 手 足 濈 然 汗 出 者, 此 大 便 已 硬 也, 大 承 氣 湯 主 之 ; 若 汗 多, 微 發 熱 惡 寒 者, 外 未 解 也, 其 熱 不 潮, 未 可 與 承 氣 湯 ; 若 腹 大 滿 不 通 者, 可 與 小 承 氣 湯, 微 和 胃 氣, 勿 令 致 大 泄 下 陽 明 病, 潮 熱, 大 便 微 硬 者, 可 與 大 承 氣 湯, 不 硬 者, 不 可 與 之 若 不 大 便 六 七 日, 恐 有 燥 屎, 欲 知 之 法, 少 與 小 承 氣 湯 湯 入 腹 中, 轉 失 氣 者, 此 有 燥 屎 也, 乃 可 攻 之 ; 若 不 轉 失 氣 者, 此 但 初 頭 硬, 後 必 溏, 不 可 攻 之, 攻 之 必 脹 滿 不 能 食 也 欲 飲 水 者, 與 水 則 噦 其 後 發 熱 者, 必 大 便 復 硬 而 少 也, 以 小 承 氣 湯 和 之 不 轉 失 氣 者, 慎 不 可 攻 也 得 病 二 三 日, 脈 弱, 無 太 陽 柴 胡 證, 煩 躁, 心 下 硬, 至 四 五 日, 雖 能 食, 以 小 承 氣 湯 少 少 與, 微 和 之, 令 小 安, 至 六 日, 與 承 氣 湯 一 升 若 不 大 便 六 七 日, 小 便 少 者, 雖 不 受 食, 但 初 頭 硬, 後 必 溏, 未 定 成 硬, 攻 之 必 溏, 須 小 便 利, 屎 定 硬, 乃 可 攻 之, 宜 大 承 氣 湯 陽 明 病, 本 自 汗 出, 醫 更 重 發 汗, 病 已 差, 尚 微 煩 不 了 了 者, 此 必 大 便 硬 故 也 以 亡 津 液, 胃 中 乾 燥, 故 令 大 便 硬 當 問 其 小 便, 日 幾 行 若 本 小 便 日 三 四 行, 今 日 再 行, 故 知 大 便 不 久 出, 今 為 小 便 數 少, 以 津 液 當 還 入 胃 中, 故 知 不 久 必 大 便 也 傷 寒 嘔 多, 雖 有 陽 明 證, 不 可 攻 之

Page 43 of 117 陽 明 病, 心 下 硬 滿 者, 不 可 攻 之, 攻 之, 利 遂 不 止 者 死, 利 止 者 愈 陽 明 病, 面 合 色 赤, 不 可 攻 之, 必 發 熱 色 黃 者, 小 便 不 利 也 陽 明 中 風, 口 苦, 咽 乾, 腹 滿 微 喘, 發 熱 惡 寒, 脈 浮 而 緊, 若 下 之, 則 腹 滿, 小 便 難 也 陽 明 病, 不 能 食, 攻 其 熱 必 噦, 所 以 然 者, 胃 中 虛 冷 故 也 以 其 人 本 虛, 攻 其 熱 必 噦 陽 明 病, 無 汗, 小 便 不 利, 心 中 懊 缈 者, 身 必 發 黃 陽 明 病, 被 火, 額 上 微 汗 出, 而 小 便 不 利 者, 必 發 黃 陽 明 病, 發 熱 汗 出 者, 此 為 熱 越, 不 能 發 黃 也 ; 但 頭 汗 出, 身 無 汗, 劑 頸 而 還, 小 便 不 利, 渴 引 水 漿 者, 此 為 瘀 熱 在 裡, 身 必 發 黃, 茵 陳 蒿 湯 主 之 茵 陳 蒿 湯 茵 陳 蒿 六 兩 梔 子 十 四 枚 ( 擘 ) 大 黃 二 兩 ( 去 皮 ) 右 三 味,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先 煮 茵 陳, 減 六 升, 內 二 味,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分 三 服 小 便 當 利, 尿 如 皂 莢 汁 狀, 色 正 赤, 一 宿 腹 減, 黃 從 小 便 去 也 傷 寒 七 八 日, 身 黃 如 橘 子 色, 小 便 不 利, 腹 微 滿 者, 茵 陳 蒿 湯 主 之 傷 寒 身 黃, 發 熱, 梔 子 蘗 皮 湯 主 之 梔 子 櫱 皮 湯

Page 44 of 117 肥 梔 子 十 五 個 ( 擘 ) 甘 草 一 兩 ( 炙 ) 黃 蘗 二 兩 右 三 味, 以 水 四 升, 煮 取 一 升 半, 去 滓, 分 溫 再 服 傷 寒 瘀 熱 在 裡, 身 必 黃, 麻 黃 連 軺 赤 小 豆 湯 主 之 麻 黃 連 軺 赤 小 豆 湯 麻 黃 二 兩 ( 去 節 ) 連 軺 二 兩 杏 仁 四 十 個 ( 去 皮 尖 ) 赤 小 豆 一 升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生 梓 白 皮 一 升 ( 切 ) 生 薑 二 兩 ( 切 ) 甘 草 二 兩 ( 炙 ) 右 八 味, 以 潦 水 一 斗, 先 煮 麻 黃 再 沸, 去 上 沫, 內 諸 藥,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分 溫 三 服, 半 日 服 盡 傷 寒 發 汗 已, 身 目 為 黃, 所 以 然 者, 以 寒 濕 在 裡 不 解 故 也, 以 為 不 可 下 也, 於 寒 濕 中 求 之 陽 明 病, 脈 遲, 食 難 用 飽, 飽 則 微 煩 頭 眩, 必 小 便 難, 此 欲 作 穀 癉, 雖 下 之, 腹 滿 如 故, 所 以 然 者, 脈 遲 故 也 陽 明 病, 口 燥, 但 欲 漱 水, 不 欲 嚥 者, 此 必 衄 脈 浮 發 熱, 口 乾 鼻 燥, 能 食 者 則 衄 陽 明 病, 下 血 譫 語 者, 此 為 熱 入 血 室, 但 頭 汗 出 者, 刺 期 門, 隨 其 實 而 瀉 之, 濈 然 汗 出 則 愈 陽 明 證, 其 人 喜 忘 者, 必 有 畜 血 所 以 然 者, 本 有 久 瘀 血, 故 令 喜 忘, 屎 雖 硬, 大 便 反 易, 其 色 必 黑 者, 宜 抵 當 湯 下 之 病 人 無 表 裡 證, 發 熱 七 八 日, 雖 脈 浮 數 者, 可 下 之 假 令 已 下, 脈 數 不 解, 合 熱 則 消 穀 善 飢, 至 六 七 日, 不 大 便 者, 有 瘀 血, 宜 抵 當 湯

Page 45 of 117 若 脈 數 不 解, 而 下 不 止, 必 協 熱 便 膿 血 也 陽 明 病, 若 能 食, 名 中 風 ; 不 能 食, 名 中 寒 陽 明 病, 若 中 寒 者, 不 能 食, 小 便 不 利, 手 足 濈 然 汗 出, 此 欲 作 固 瘕, 必 大 便 初 硬 後 溏 所 以 然 者, 以 胃 中 冷, 水 穀 不 別 故 也 陽 明 病, 反 無 汗 而 小 便 利, 二 三 日 嘔 而 咳, 手 足 厥 者, 必 苦 頭 痛 ; 若 不 咳, 不 嘔, 手 足 不 厥 者, 頭 不 痛 陽 明 病, 但 頭 眩, 不 惡 寒, 故 能 食 而 咳, 其 人 必 咽 痛 ; 若 不 咳 者, 咽 不 痛 若 胃 中 虛 冷, 不 能 食 者, 飲 水 則 噦 食 穀 欲 嘔, 屬 陽 明 也, 吳 茱 萸 湯 主 之 ; 得 湯 反 劇 者, 屬 上 焦 也 吳 茱 萸 湯 方 吳 茱 萸 一 升 ( 洗 ) 人 參 三 兩 生 薑 六 兩 ( 切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右 四 味, 以 水 七 升, 煮 取 二 升, 去 滓, 溫 服 七 合, 日 三 服 夫 實 則 譫 語, 虛 則 鄭 聲, 鄭 聲 者, 重 語 也 直 視 譫 語, 喘 滿 者 死, 下 利 者 亦 死 發 汗 多, 若 重 發 汗 者, 亡 其 陽, 譫 語, 脈 短 者 死, 脈 自 和 者 不 死 陽 明 病, 脈 浮 而 緊, 必 潮 熱, 發 作 有 時, 但 浮 者, 必 盜

Page 46 of 117 汗 出 陽 脈 微 而 汗 出 少 者, 為 自 和 也 ; 汗 出 多 者 為 太 過, 陽 脈 實 因 發 其 汗, 出 多 者, 亦 為 太 過, 太 過 者, 為 陽 絕 於 裡, 亡 津 液, 大 便 因 硬 也 脈 浮 而 芤, 浮 為 陽, 芤 為 陰, 浮 芤 相 搏, 胃 氣 生 熱, 其 陽 則 絕 陽 明 病, 法 多 汗, 反 無 汗, 其 身 如 蟲 行 皮 中 狀 者, 此 以 久 虛 故 也 陽 明 病, 初 欲 食, 小 便 反 不 利, 大 便 自 調, 其 人 骨 節 疼, 翕 翕 如 有 熱 狀, 奄 然 發 狂, 濈 然 汗 出 而 解 者, 此 水 不 勝 穀 氣, 與 汗 共 并, 脈 緊 則 愈 傷 寒 四 五 日, 脈 沉 而 喘 滿, 沉 為 在 裡, 而 反 發 其 汗, 津 液 越 出, 大 便 為 難, 表 虛 裡 實, 久 則 譫 語 脈 浮 而 遲, 表 熱 裡 寒, 下 利 清 穀 者, 四 逆 湯 主 之 陽 明 中 風, 脈 弦 浮 大, 而 短 氣, 腹 都 滿, 脅 下 及 心 痛, 久 按 之, 氣 不 通, 鼻 乾, 不 得 汗, 嗜 臥, 一 身 及 目 悉 黃, 小 便 難, 有 潮 熱, 時 時 噦, 耳 前 後 腫 刺 之 小 差, 外 不 解, 病 過 十 日, 脈 續 浮 者, 與 小 柴 胡 湯 脈 但 浮, 無 餘 證 者, 與 麻 黃 湯 若 不 尿, 腹 滿 加 噦 者, 不 治 陽 明 病, 脈 遲, 汗 出 多, 微 惡 寒 者, 表 未 解 也, 可 發 汗, 宜 桂 枝 湯 陽 明 病, 脈 浮, 無 汗 而 喘 者, 發 汗 則 愈, 宜 麻 黃 湯 病 人 煩 熱, 汗 出 則 解, 又 如 瘧 狀, 日 晡 所 發 熱 者, 屬 陽

Page 47 of 117 明 也 脈 實 者, 宜 下 之 ; 脈 浮 虛 者, 宜 發 汗 下 之 與 大 承 氣 湯 ; 發 汗 宜 桂 枝 湯 太 陽 病, 寸 緩 關 浮 尺 弱, 其 人 發 熱 汗 出, 復 惡 寒, 不 嘔, 但 心 下 痞 者, 此 以 醫 下 之 也, 如 其 不 下 者, 病 人 不 惡 寒 而 渴 者, 此 轉 屬 陽 明 也, 小 便 數 者, 大 便 必 硬, 不 更 衣 十 日 無 所 苦 也, 渴 欲 飲 水, 少 少 與 之, 但 以 法 救 之, 渴 者, 宜 五 苓 散 辨 少 陽 病 脈 證 并 治 少 陽 之 為 病, 口 苦, 咽 乾, 目 眩 也 少 陽 中 風, 兩 耳 無 所 聞, 目 赤, 胸 中 滿 而 煩 者, 不 可 吐 下, 吐 下 則 悸 而 驚 傷 寒, 脈 弦 細, 頭 痛 發 熱 者, 屬 少 陽 少 陽 不 可 發 汗, 發 汗 則 譫 語, 此 屬 胃, 胃 和 則 愈, 胃 不 和, 煩 而 悸 傷 寒 五 六 日, 中 風, 往 來 寒 熱, 胸 脅 苦 滿, 嘿 嘿 不 欲 飲 食, 心 煩 喜 嘔 或 胸 中 煩 而 不 嘔, 或 渴, 或 腹 中 痛, 或 脅 下 痞 硬, 或 心 下 悸 小 便 不 利, 或 不 渴 身 有 微 熱, 或 咳 者, 小 柴 胡 湯 主 之 小 柴 胡 湯 方 柴 胡 半 斤 黃 芩 三 兩 人 參 三 兩 半 夏 半 升 ( 洗 ) 甘 草 ( 炙 ) 生 薑 各 三 兩 ( 切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右 七 味,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煮 取 六 升, 去 滓, 再 煎, 取 三 升,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若 胸 中 煩 而 不 嘔 者, 去 半 夏 人

Page 48 of 117 參, 加 栝 蔞 實 一 枚 若 渴 者, 去 半 夏, 加 人 參 合 前 成 四 兩 半, 栝 蔞 根 四 兩 若 腹 中 痛 者, 去 黃 芩, 加 芍 藥 三 兩 若 脅 下 痞 硬, 去 大 棗, 加 牡 蠣 四 兩 若 心 下 悸 小 便 不 利 者, 去 黃 芩, 加 茯 苓 四 兩 若 不 渴 外 有 微 熱 者, 去 人 參, 加 桂 枝 三 兩, 溫 覆 微 汗 癒 若 咳 者, 去 人 參 大 棗 生 薑, 加 五 味 子 半 升, 乾 薑 二 兩 血 弱 氣 盡, 腠 理 開, 邪 氣 因 入, 與 正 氣 相 搏, 結 於 脅 下, 正 邪 分 爭, 往 來 寒 熱, 休 作 有 時, 嘿 嘿 不 欲 飲 食, 藏 府 相 連, 其 痛 必 下, 邪 高 痛 下, 故 使 嘔 也, 小 柴 胡 湯 主 之 服 柴 胡 湯 已, 渴 者 屬 陽 明, 以 法 治 之 本 太 陽 病, 不 解, 轉 入 少 陽 者, 脅 下 硬 滿, 乾 嘔 不 能 食, 往 來 寒 熱, 尚 未 吐 下, 脈 沉 緊 者, 與 小 柴 胡 湯 傷 寒 四 五 日, 身 熱 惡 風, 頸 項 強, 脅 下 滿, 手 足 溫 而 渴 者, 小 柴 胡 湯 主 之 傷 寒, 陽 脈 澀, 陰 脈 弦, 法 當 腹 中 急 痛, 先 與 小 建 中 湯, 不 差 者, 與 小 柴 胡 湯 主 之 傷 寒 中 風, 有 柴 胡 證, 但 見 一 證 便 是, 不 必 悉 具 凡 柴 胡 湯 病 證 而 下 之, 若 柴 胡 證 不 罷 者, 復 與 柴 胡 湯, 必 蒸 蒸 而 振, 卻 復 發 熱 汗 出 而 解 陽 明 病, 發 潮 熱, 大 便 溏, 小 便 自 可, 胸 脅 滿 不 去 者, 與 小 柴 胡 湯 陽 明 病, 脅 下 硬 滿, 不 大 便, 而 嘔, 舌 上 白 胎 者, 可 與 小 柴 胡 湯, 上 焦 得 通, 津 液 得 下, 胃 氣 因 和, 身 濈 然 汗 出 而 解 傷 寒 五 六 日, 頭 汗 出, 微 惡 寒, 手 足 冷, 心 下 滿, 口 不 欲 食, 大 便 硬, 脈 細 者, 此 為 陽 微 結, 必 有 表, 復 有 裡 也

Page 49 of 117 脈 沉 亦 在 裡 也 汗 出 為 陽 微 假 令 純 陰 結, 不 得 復 有 外 證, 悉 入 在 裡, 此 為 半 在 裡 半 在 外 也 脈 雖 沉 緊, 不 得 為 少 陰 病 所 以 然 者, 陰 不 得 有 汗, 今 頭 汗 出, 故 知 非 少 陰 也 可 與 小 柴 胡 湯, 設 不 了 了 者, 得 屎 而 解 得 病 六 七 日, 脈 遲 浮 弱, 惡 風 寒, 手 足 溫, 醫 二 三 下 之, 不 能 食, 而 脅 下 滿 痛, 面 目 及 身 黃, 頸 項 強, 小 便 難 者, 與 柴 胡 湯, 後 必 下 重 本 渴 飲 水 而 嘔 者, 柴 胡 不 中 與 也, 食 穀 者 噦 若 已 吐 下 發 汗 溫 針, 譫 語, 柴 胡 湯 證 罷, 此 為 壞 病, 知 犯 何 逆, 以 法 治 之 傷 寒 六 七 日, 發 熱, 微 惡 寒, 支 節 煩 疼, 微 嘔, 心 下 支 結, 外 證 未 去 者, 柴 胡 桂 枝 湯 主 之 柴 胡 桂 枝 湯 方 桂 枝 ( 去 皮 ) 黃 芩 各 一 兩 半 芍 藥 一 兩 半 人 參 一 兩 半 甘 草 一 兩 ( 炙 ) 半 夏 二 合 半 ( 洗 ) 大 棗 六 枚 ( 擘 ) 生 薑 一 兩 半 ( 切 ) 柴 胡 四 兩 右 九 味, 以 水 七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本 云 : 人 參 湯, 作 如 桂 枝 法, 加 半 夏 柴 胡 黃 芩 ; 復 如 柴 胡 法, 今 用 人 參 作 半 劑 太 陽 病, 過 經 十 餘 日, 反 二 三 下 之, 後 四 五 日, 柴 胡 證 仍 在 者, 先 與 小 柴 胡 ; 嘔 不 止, 心 下 急, 鬱 鬱 微 煩 者, 為 未 解 也, 與 大 柴 胡 湯 下 之 則 愈 大 柴 胡 湯 方 柴 胡 半 斤 黃 芩 三 兩 芍 藥 三 兩 半 夏 半 升 ( 洗 ) 生 薑 五 兩 (

Page 50 of 117 切 ) 枳 實 四 枚 ( 炙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右 七 味,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煮 取 六 升, 去 滓, 再 煎,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一 方, 加 大 黃 二 兩, 若 不 加, 恐 不 為 大 柴 胡 湯 傷 寒 發 熱, 汗 出 不 解, 心 中 痞 硬, 嘔 吐 而 下 利 者, 大 柴 胡 湯 主 之 傷 寒 十 三 日 不 解, 胸 脅 滿 而 嘔, 日 晡 所 發 潮 熱, 已 而 微 利 此 本 柴 胡 證, 下 之 以 不 得 利, 今 反 利 者, 知 醫 以 丸 藥 下 之, 此 非 其 治 也 潮 熱 者, 實 也 先 宜 服 小 柴 胡 湯 以 解 外, 後 以 柴 胡 加 芒 硝 湯 主 之 柴 胡 加 芒 硝 湯 方 柴 胡 二 兩 十 六 銖 黃 芩 一 兩 人 參 一 兩 甘 草 一 兩 ( 炙 ) 生 薑 一 兩 ( 切 ) 半 夏 二 十 銖 ( 本 云 五 枚, 洗 ) 大 棗 四 枚 ( 擘 ) 芒 硝 二 兩 右 八 味, 以 水 四 升, 煮 取 二 升, 去 滓, 內 芒 硝, 更 煮 微 沸, 分 溫 再 服 不 解, 更 作 傷 寒 五 六 日, 已 發 汗 而 復 下 之, 胸 脅 滿 微 結, 小 便 不 利, 渴 而 不 嘔, 但 頭 汗 出, 往 來 寒 熱, 心 煩 者, 此 為 未 解 也, 柴 胡 桂 枝 乾 薑 湯 主 之 柴 胡 桂 枝 乾 薑 湯 方 柴 胡 半 斤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乾 薑 二 兩 栝 蔞 根 四 兩 黃 芩 三 兩 牡 蠣 二 兩 ( 熬 ) 甘 草 二 兩 ( 炙 ) 右 七 味,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煮 取 六 升, 去 滓, 再 煎 取 三 升,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初 服 微 煩, 復 服, 汗 出 便 癒 傷 寒 八 九 日, 下 之, 胸 滿 煩 驚, 小 便 不 利, 譫 語, 一 身

Page 51 of 117 盡 重, 不 可 轉 側 者, 柴 胡 加 龍 骨 牡 蠣 湯 主 之 柴 胡 加 龍 骨 牡 蠣 湯 柴 胡 四 兩 龍 骨 黃 芩 生 薑 ( 切 ) 鉛 丹 人 參 桂 枝 ( 去 皮 ) 茯 苓 各 一 兩 半 半 夏 二 合 半 ( 洗 ) 大 黃 二 兩 牡 蠣 一 兩 半 ( 熬 ) 大 棗 六 枚 ( 擘 ) 右 十 二 味, 以 水 八 升, 煮 取 四 升, 內 大 黃, 切 如 棋 子, 更 煮 一 兩 沸,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本 云 : 柴 胡 湯, 今 加 龍 骨 等 傷 寒 六 七 日, 無 大 熱, 其 人 躁 煩 者, 此 為 陽 去 入 陰 故 也 傷 寒 三 日, 三 陽 為 盡, 三 陰 當 受 邪, 其 人 反 能 食 而 不 嘔, 此 為 三 陰 不 受 邪 也 傷 寒 三 日, 少 陽 脈 小 者, 欲 已 也 婦 人 中 風, 發 熱 惡 寒, 經 水 適 來, 得 之 七 八 日, 熱 除 而 脈 遲 身 涼, 胸 脅 下 滿, 如 結 胸 狀, 譫 語 者, 此 為 熱 入 血 室 也, 當 刺 期 門, 隨 其 實 而 取 之 婦 人 中 風, 七 八 日 續 得 寒 熱, 發 作 有 時, 經 水 適 斷 者, 此 為 熱 入 血 室, 其 血 必 結, 故 使 如 瘧 狀, 發 作 有 時, 小 柴 胡 湯 主 之 婦 人 傷 寒, 經 水 適 來, 晝 日 明 瞭, 暮 則 譫 語, 如 見 鬼 狀, 此 為 熱 入 血 室, 無 犯 胃 氣 及 上 二 焦, 必 自 愈 三 陽 合 病, 脈 浮 大, 上 關 上, 但 欲 眠 睡, 目 合 則 汗

Page 52 of 117 辨 太 陰 病 脈 證 并 治 太 陰 之 為 病, 腹 滿 而 吐, 食 不 下, 自 利 益 甚, 時 腹 自 痛, 若 下 之, 必 胸 下 結 硬 太 陰 中 風, 四 肢 煩 疼, 陽 微 陰 澀 而 長 者, 為 欲 愈 自 利 不 渴 者, 屬 太 陰, 以 其 臟 有 寒 故 也, 當 溫 之, 宜 服 四 逆 輩 太 陰 病, 脈 浮 者, 可 發 汗, 宜 桂 枝 湯 本 太 陽 病, 醫 反 下 之, 因 爾 腹 滿 時 痛 者, 屬 太 陰 也, 桂 枝 加 芍 藥 湯 主 之 ; 大 實 痛 者, 桂 枝 加 大 黃 湯 主 之 桂 枝 加 芍 藥 湯 方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芍 藥 六 兩 甘 草 二 兩 ( 炙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生 薑 三 兩 ( 切 ) 右 五 味, 以 水 七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分 三 服 本 云 桂 枝 湯, 今 加 芍 藥 桂 枝 加 大 黃 湯 方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大 黃 二 兩 芍 藥 六 兩 生 薑 三 兩 ( 切 ) 甘 草 二 兩 ( 炙 ) 大 棗 十 二 枚 ( 擘 ) 右 六 味, 以 水 七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太 陰 為 病, 脈 弱, 其 人 續 自 便 利, 設 當 行 大 黃 芍 藥 者,

Page 53 of 117 宜 減 之, 以 其 人 胃 氣 弱 易 動 故 也 傷 寒 脈 浮 而 緩, 手 足 自 溫 者, 繫 在 太 陰 ; 太 陰 當 發 身 黃, 若 小 便 自 利 者, 不 能 發 黃 ; 至 七 八 日, 雖 暴 煩 下 利, 日 十 餘 行, 必 自 止, 以 脾 家 實, 腐 穢 當 去 故 也 傷 寒 脈 浮 而 緩, 手 足 自 溫 者, 是 為 繫 在 太 陰 太 陰 者, 身 當 發 黃, 若 小 便 自 利 者, 不 能 發 黃 ; 至 七 八 日, 大 便 硬 者, 為 陽 明 病 也 辨 少 陰 病 脈 證 并 治 少 陰 之 為 病, 脈 微 細, 但 欲 寐 也 少 陰 病, 欲 吐 不 吐, 心 煩 但 欲 寐, 五 六 日, 自 利 而 渴 者, 屬 少 陰 也, 虛 故 引 水 自 救 ; 若 小 便 色 白 者, 少 陰 病 形 悉 具, 小 便 白 者, 以 下 焦 虛 有 寒, 不 能 制 水, 故 令 色 白 也 病 人 脈 陰 陽 俱 緊, 反 汗 出 者, 亡 陽 也, 此 屬 少 陰, 法 當 咽 痛 而 復 吐 利 少 陰 病, 脈 細 沉 數, 病 為 在 裡, 不 可 發 汗 少 陰 病, 脈 微, 不 可 發 汗, 亡 陽 故 也 ; 陽 已 虛, 尺 脈 弱 澀 者, 復 不 可 下 之 少 陰 病, 脈 沉 者, 急 溫 之, 宜 四 逆 湯 四 逆 湯 方 甘 草 二 兩 ( 炙 ) 乾 薑 一 兩 半 附 子 一 枚 ( 生 用, 去 皮,

Page 54 of 117 破 八 片 ) 右 三 味, 以 水 三 升, 煮 取 一 升 二 合, 去 滓, 分 溫 再 服 強 人 可 大 附 子 一 枚, 乾 薑 三 兩 少 陰 病, 飲 食 入 口 則 吐, 心 中 溫 溫 欲 吐, 復 不 能 吐, 始 得 之, 手 足 寒, 脈 弦 遲 者, 此 胸 中 實, 不 可 下 也, 當 吐 之 若 膈 上 有 寒 飲, 乾 嘔 者, 不 可 吐 也, 當 溫 之, 宜 四 逆 湯 少 陰 病, 下 利 清 穀, 裡 寒 外 熱, 手 足 厥 逆, 脈 微 欲 絕, 身 反 不 惡 寒 其 人 面 色 赤, 或 腹 痛, 或 乾 嘔, 或 咽 痛, 或 利 止 脈 不 出 者, 通 脈 四 逆 湯 主 之 通 脈 四 逆 湯 方 甘 草 二 兩 ( 炙 ) 附 子 大 者 一 枚 ( 生 用, 去 皮, 破 八 片 ) 乾 薑 三 兩, 強 人 可 四 兩 右 三 味, 以 水 三 升, 煮 取 一 升 二 合, 去 滓, 分 溫 再 服, 其 脈 即 出 者 癒 面 赤 色 者, 加 蔥 九 莖 腹 中 痛 者, 去 蔥 加 芍 藥 二 兩 嘔 者, 加 生 薑 二 兩 咽 痛 者, 去 芍 藥 加 桔 梗 一 兩 利 止 脈 不 出 者, 去 桔 梗 加 人 參 二 兩 病 皆 與 方 相 應 者, 乃 服 之 少 陰 病, 下 利, 白 通 湯 主 之 白 通 湯 方 蔥 白 四 莖 乾 薑 一 兩 附 子 一 枚 ( 生, 去 皮, 破 八 片 ) 右 三 味, 以 水 三 升, 煮 取 一 升, 去 滓, 分 溫 再 服 少 陰 病, 下 利, 脈 微 者, 與 白 通 湯 利 不 止, 厥 逆 無 脈, 乾 嘔 煩 者, 白 通 加 豬 膽 汁 湯 主 之 服 湯 脈 暴 出 者 死, 微 續 者 生

Page 55 of 117 白 通 加 豬 膽 汁 湯 方 蔥 白 四 莖 乾 薑 一 兩 附 子 一 枚 ( 生, 去 皮, 破 八 片 ) 人 尿 五 合 豬 膽 汁 一 合 右 五 味, 以 水 三 升, 煮 取 一 升, 去 滓, 內 膽 汁 人 尿, 和 令 相 得, 分 溫 再 服 若 無 膽 亦 可 用 少 陰 病, 二 三 日 不 已, 至 四 五 日, 腹 痛, 小 便 不 利, 四 肢 沉 重 疼 痛, 自 下 利 者, 此 為 有 水 氣, 其 人 或 咳, 或 小 便 利, 或 下 利, 或 嘔 者, 真 武 湯 主 之 真 武 湯 方 茯 苓 三 兩 芍 藥 三 兩 白 朮 二 兩 生 薑 三 兩 ( 切 ) 附 子 一 枚 ( 炮, 去 皮, 破 八 片 ) 右 五 味, 以 水 八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七 合, 日 三 服 若 欬 者, 加 五 味 子 半 斤, 細 辛 一 兩, 乾 薑 一 兩 若 小 便 利 者, 去 茯 苓 若 下 利 者, 去 芍 藥, 加 乾 薑 二 兩 若 嘔 者, 去 附 子, 加 生 薑, 足 前 為 半 斤 少 陰 病, 身 體 痛, 手 足 寒, 骨 節 痛, 脈 沉 者, 附 子 湯 主 之 附 子 湯 方 附 子 二 枚 ( 炮, 去 皮, 破 八 片 ) 茯 苓 三 兩 人 參 二 兩 白 朮 四 兩 芍 藥 三 兩 右 五 味, 以 水 八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少 陰 病, 得 之 一 二 日, 口 中 和, 其 背 惡 寒 者, 當 灸 之,

Page 56 of 117 附 子 湯 主 之 少 陰 病, 吐 利, 手 足 逆 冷, 煩 躁 欲 死 者, 吳 茱 萸 湯 主 之 少 陰 病, 下 利 便 膿 血 者, 桃 花 湯 主 之 桃 花 湯 方 赤 石 脂 一 斤 ( 一 半 全 用, 一 半 篩 末 ) 一 升 乾 薑 一 兩 粳 米 右 三 味, 以 水 七 升, 煮 米 令 熟, 去 滓, 溫 服 七 合, 內 赤 石 脂 末 方 寸 七, 日 三 服, 若 一 服 癒, 餘 勿 服 少 陰 病, 二 三 日 至 四 五 日, 腹 痛, 小 便 不 利, 下 利 不 止, 便 膿 血 者, 桃 花 湯 主 之 少 陰 病, 下 利 便 膿 血 者, 可 刺 少 陰 病, 吐 利, 手 足 不 逆 冷, 反 發 熱 者, 不 死, 脈 不 至 者, 灸 少 陰 七 壯 少 陰 病, 下 利, 脈 微 澀, 嘔 而 汗 出, 必 數 更 衣, 反 少 者, 當 溫 其 上, 灸 之 少 陰 病, 脈 緊, 至 七 八 日, 自 下 利, 脈 暴 微, 手 足 反 溫, 脈 緊 反 去 者, 為 欲 解 也, 雖 煩 下 利, 必 自 愈 少 陰 病, 下 利, 若 利 自 止, 惡 寒 而 踡 臥, 手 足 溫 者, 可 治 少 陰 病, 惡 寒 而 踡, 時 自 煩, 欲 去 衣 被 者 可 治 少 陰 病, 惡 寒 身 踡 而 利, 手 足 逆 冷 者, 不 治

Page 57 of 117 少 陰 病, 吐 利 躁 煩, 四 逆 者 死 少 陰 病, 下 利 止 而 頭 眩, 時 時 自 冒 者, 死 少 陰 病, 四 逆 惡 寒 而 身 踡, 脈 不 至, 不 煩 而 躁 者 死 少 陰 病, 六 七 日, 息 高 者 死 少 陰 病, 脈 微 細 沉, 但 欲 臥, 汗 出 不 煩, 自 欲 吐 至 五 六 日, 自 利, 復 煩 躁, 不 得 臥 寐 者 死 少 陰 病, 得 之 二 三 日 以 上, 心 中 煩, 不 得 臥, 黃 連 阿 膠 湯 主 之 黃 連 阿 膠 湯 方 黃 連 四 兩 黃 苓 二 兩 芍 藥 二 兩 雞 子 黃 二 枚 阿 膠 三 兩 ( 一 云 三 挺 ) 右 五 味, 以 水 六 升, 先 煮 三 物, 取 二 升, 去 滓, 內 膠 烊 盡, 小 冷, 內 雞 子 黃, 攪 令 相 得, 溫 服 七 合, 日 三 服 少 陰 病, 下 利, 六 七 日, 咳 而 嘔 渴, 心 煩 不 得 眠 者, 豬 苓 湯 主 之 少 陰 病, 始 得 之, 反 發 熱, 脈 沉 者, 麻 黃 細 辛 附 子 湯 主 之 麻 黃 細 辛 附 子 湯 方 麻 黃 二 兩 ( 去 節 ) 細 辛 二 兩 附 子 一 枚 ( 炮, 去 皮, 破 八 片 ) 右 三 味, 以 水 一 斗, 先 煮 麻 黃, 減 二 升, 去 上 沫, 內 諸 藥,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Page 58 of 117 少 陰 病, 得 之 二 三 日, 麻 黃 附 子 甘 草 湯 微 發 汗, 以 二 三 日 無 證, 故 微 發 汗 也 麻 黃 附 子 甘 草 湯 方 麻 黃 二 兩 ( 去 節 ) 甘 草 二 兩 ( 炙 ) 附 子 一 枚 ( 炮, 去 皮, 破 八 片 ) 右 三 味, 以 水 七 升, 先 煮 麻 黃 一 兩 沸, 去 上 沫, 內 諸 藥,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少 陰 病, 得 之 二 三 日, 口 燥 咽 乾 者, 急 下 之, 宜 大 承 氣 湯 少 陰 病, 自 利 清 水, 色 純 青, 心 下 必 痛, 口 乾 燥 者, 可 下 之, 宜 大 承 氣 湯 少 陰 病, 六 七 日, 腹 脹, 不 大 便 者, 急 下 之, 宜 大 承 氣 湯 少 陰 病, 四 逆, 其 人 或 咳, 或 悸, 或 小 便 不 利, 或 腹 中 痛, 或 泄 利 下 重 者, 四 逆 散 主 之 四 逆 散 方 甘 草 ( 炙 ) 枳 實 ( 破, 水 漬, 炙 乾 ) 柴 胡 芍 藥 右 四 味, 各 十 分, 搗 篩, 白 飲 和 服 方 寸 七, 日 三 服 咳 者, 加 五 味 子 乾 薑 各 五 分, 並 主 下 利 悸 者, 加 桂 枝 五 分 小 便 不 利 者, 加 茯 苓 五 分 腹 中 痛 者, 加 附 子 一 枚, 炮 令 坼 泄 利 下 重 者, 先 以 水 五 升, 煮 薤 白 三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以 散 三 方 寸 七, 內 湯 中, 煮 取 一 升 半, 分 溫 再 服 少 陰 病, 八 九 日, 一 身 手 足 盡 熱 者, 以 熱 在 膀 胱, 必 便

Page 59 of 117 血 也 少 陰 病, 咳 而 下 利, 譫 語 者, 被 火 氣 劫 故 也, 小 便 必 難, 以 強 責 少 陰 汗 也 少 陰 病, 但 厥 無 汗, 而 強 發 之, 必 動 其 血, 未 知 從 何 道 出, 或 從 口 鼻, 或 從 目 出 者, 是 名 下 厥 上 竭, 為 難 治 少 陰 病, 下 利, 咽 痛, 胸 滿, 心 煩, 豬 膚 湯 主 之 豬 膚 湯 方 豬 膚 一 斤 右 一 味, 以 水 一 斗, 煮 取 五 升, 去 滓, 加 白 蜜 一 升, 白 粉 五 合, 熬 香, 和 令 相 得, 溫 分 六 服 少 陰 病, 二 三 日, 咽 痛 者, 可 與 甘 草 湯 ; 不 差, 與 桔 梗 湯 甘 草 湯 方 甘 草 二 兩 右 一 味, 以 水 三 升, 煮 取 一 升 半, 去 滓, 溫 服 七 合, 日 二 服 桔 梗 湯 方 桔 梗 一 兩 甘 草 二 兩 右 二 味, 以 水 三 升, 煮 取 一 升, 去 滓, 溫 分 再 服 少 陰 病, 咽 中 傷, 生 瘡, 不 能 語 言, 聲 不 出 者, 苦 酒 湯 主 之

Page 60 of 117 苦 酒 湯 方 半 夏 ( 洗 破 如 棗 核 ) 十 四 枚 苦 酒, 著 雞 子 殼 中 ) 雞 子 一 枚 ( 去 黃, 內 上 右 二 味, 內 半 夏, 著 苦 酒 中, 以 雞 子 殼 置 刀 環 中, 安 火 上, 令 三 沸, 去 滓, 少 少 含 嚥 之, 不 差, 更 作 三 劑 少 陰 病, 咽 中 痛, 半 夏 散 及 湯 主 之 半 夏 散 及 湯 方 半 夏 ( 洗 ) 桂 枝 ( 去 皮 ) 甘 草 ( 炙 ) 右 三 味, 等 分, 各 別 搗 篩 已, 合 治 之, 白 飲 和, 服 方 寸 七, 日 三 服 若 不 能 服 散 者, 以 水 一 升, 煎 七 沸, 內 散 兩 方 寸 七, 更 煮 三 沸, 下 火 令 小 冷, 少 少 嚥 之 半 夏 有 毒, 不 當 散 服 少 陰 中 風, 脈 陽 微 陰 浮 者, 為 欲 愈 辨 厥 陰 病 脈 證 并 治 厥 陰 之 為 病, 消 渴, 氣 上 撞 心, 心 中 疼 熱, 飢 而 不 欲 食, 食 則 吐 蛔, 下 之 利 不 止 傷 寒, 脈 微 而 厥, 至 七 八 日, 膚 冷, 其 人 躁 無 暫 安 時 者, 此 為 藏 厥, 非 蛔 厥 也 蛔 厥 者, 其 人 當 吐 蛔 令 病 者 靜, 而 復 時 煩 者, 此 為 藏 寒 蛔 上 入 其 膈, 故 煩, 須 臾 復 止, 得 食 而 嘔, 又 煩 者, 蛔 聞 食 臭 出, 其 人 常 自 吐 蛔 蛔 厥 者, 烏 梅 丸 主 之 又 主 久 利

Page 61 of 117 烏 梅 丸 方 烏 梅 三 百 枚 細 辛 六 兩 乾 薑 十 兩 黃 連 十 六 兩 附 子 六 兩 ( 炮, 去 皮 ) 當 歸 四 兩 黃 櫱 六 兩 桂 枝 六 兩 ( 去 皮 ) 人 參 六 兩 蜀 椒 四 兩 ( 出 汗 ) 右 十 味, 異 搗 篩, 合 治 之 以 苦 酒 漬 烏 梅 一 宿, 去 核, 蒸 之 五 斗 米 下, 飯 熟 搗 成 泥, 和 藥 令 相 得, 內 臼 中, 與 蜜 杵 二 千 下, 丸 如 梧 桐 子 大, 先 食 飲 服 十 丸, 日 三 服 稍 加 至 二 十 丸, 禁 生 冷 滑 物 臭 食 等 傷 寒 本 自 寒 下, 醫 復 吐 下 之, 寒 格, 更 逆 吐 下, 若 食 入 口 即 吐, 乾 薑 黃 芩 黃 連 人 參 湯 主 之 乾 薑 黃 芩 黃 連 人 參 湯 方 乾 薑 黃 芩 黃 連 人 參 各 三 兩 右 四 味, 以 水 六 升, 煮 取 二 升, 去 滓, 分 溫 再 服 傷 寒 六 七 日, 大 下 後, 寸 脈 沉 而 遲, 手 足 厥 逆, 下 部 脈 不 至, 喉 咽 不 利, 唾 膿 血, 泄 利 不 止 者, 為 難 治, 麻 黃 升 麻 湯 主 之 麻 黃 升 麻 湯 方 麻 黃 二 兩 半 ( 去 節 ) 升 麻 一 兩 一 分 當 歸 一 兩 一 分 知 母 十 八 銖 黃 芩 十 八 銖 萎 蕤 十 八 銖 ( 一 作 菖 蒲 ) 芍 藥 六 銖 天 門 冬 六 銖 ( 去 心 ) 桂 枝 六 銖 ( 去 皮 ) 茯 苓 六 銖 甘 草 六 銖 ( 炙 ) 石 膏 六 銖 ( 碎, 綿 裹 ) 白 朮 六 銖 乾 薑 六 銖 右 十 四 味, 以 水 一 斗, 先 煮 麻 黃 一 兩 沸, 去 上 沫, 內 諸 藥,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分 溫 三 服, 相 去 如 炊 三 斗 米 頃, 令

Page 62 of 117 盡, 汗 出 癒 傷 寒 先 厥, 後 發 熱 而 利 者, 必 自 止 見 厥 復 利 傷 寒 病, 厥 五 日, 熱 亦 五 日, 設 六 日, 當 復 厥, 不 厥 者 自 愈 厥 終 不 過 五 日, 以 熱 五 日, 故 知 自 愈 傷 寒, 厥 四 日, 熱 反 三 日, 復 厥 五 日, 其 病 為 進 寒 多 熱 少, 陽 氣 退, 故 為 進 也 傷 寒, 先 厥 後 發 熱, 下 利 必 自 止 而 反 汗 出, 咽 中 痛 者, 其 喉 為 痹 發 熱 無 汗, 而 利 必 自 止, 若 不 止, 必 便 膿 血 便 膿 血 者, 其 喉 不 痹 傷 寒 發 熱 四 日, 厥 反 三 日, 復 熱 四 日, 厥 少 熱 多 者, 其 病 當 愈 四 日 至 七 日, 熱 不 除 者, 必 便 膿 血 傷 寒 始 發 熱 六 日, 厥 反 九 日 而 利 凡 厥 利 者, 當 不 能 食, 今 反 能 食 者, 恐 為 除 中 食 以 索 餅, 不 發 熱 者, 知 胃 氣 尚 在, 必 愈 恐 暴 熱 來 出 而 復 去 也 後 日 脈 之, 其 熱 續 在 者, 期 之 旦 日 夜 半 愈 所 以 然 者, 本 發 熱 六 日, 厥 反 九 日, 復 發 熱 三 日, 并 前 六 日, 亦 為 九 日, 與 厥 相 應, 故 期 之 旦 日 夜 半 愈 後 三 日 脈 之 而 脈 數, 其 熱 不 罷 者, 此 為 熱 氣 有 餘, 必 發 癰 膿 也 傷 寒 脈 遲, 六 七 日, 而 反 與 黃 芩 湯 徹 其 熱, 脈 遲 為 寒, 今 與 黃 芩 湯 復 除 其 熱, 腹 中 應 冷, 當 不 能 食, 今 反 能 食, 此 名 除 中, 必 死 凡 厥 者, 陰 陽 氣 不 相 順 接, 便 為 厥 厥 者, 手 足 逆 冷 者 是 也 傷 寒 一 二 日, 至 四 五 日, 厥 者, 必 發 熱, 前 熱 者, 後 必 厥 厥 深 者, 熱 亦 深, 厥 微 者, 熱 亦 微 厥 應 下 之, 而 反 發

Page 63 of 117 汗 者, 必 口 傷 爛 赤 傷 寒, 熱 少 微 厥, 指 頭 寒, 嘿 嘿 不 欲 食, 煩 躁 數 日, 小 便 利, 色 白 者, 此 熱 除 也, 欲 得 食, 其 病 為 愈 若 厥 而 嘔, 胸 脅 煩 滿 者, 其 後 必 便 血 傷 寒, 脈 滑 而 厥 者, 裡 有 熱, 白 虎 湯 主 之 大 汗 出, 熱 不 去, 內 拘 急, 四 肢 疼, 又 下 利, 厥 逆 而 惡 寒 者, 四 逆 湯 主 之 大 汗, 若 大 下 利 而 厥 冷 者, 四 逆 湯 主 之 手 足 厥 寒, 脈 細 欲 絕 者, 當 歸 四 逆 湯 主 之 當 歸 四 逆 湯 方 當 歸 三 兩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芍 藥 三 兩 細 辛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 炙 ) 通 草 二 兩 大 棗 二 十 五 枚, 擘 ( 一 法 十 二 枚 ) 右 七 味, 以 水 八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若 其 人 內 有 久 寒 者, 宜 當 歸 四 逆 加 吳 茱 萸 生 薑 湯 當 歸 四 逆 加 吳 茱 萸 生 薑 湯 方 當 歸 三 兩 芍 藥 三 兩 甘 草 二 兩 ( 炙 ) 通 草 二 兩 桂 枝 三 兩 ( 去 皮 ) 細 辛 三 兩 生 薑 半 斤 ( 切 ) 吳 茱 萸 二 升 大 棗 二 十 五 枚 ( 擘 ) 右 九 味, 以 水 六 升, 清 酒 六 升 和, 煮 取 五 升, 去 滓, 溫 分 五 服

Page 64 of 117 病 者 手 足 厥 冷, 言 我 不 結 胸, 小 腹 滿, 按 之 痛 者, 此 冷 結 在 膀 胱 關 元 也 傷 寒 脈 促, 手 足 厥 逆, 可 灸 之 病 人 手 足 厥 冷, 脈 乍 緊 者, 邪 結 在 胸 中, 心 下 滿 而 煩, 飢 不 能 食 者, 病 在 胸 中, 當 須 吐 之, 宜 瓜 蒂 散 傷 寒, 厥 而 心 下 悸, 宜 先 治 水, 當 服 茯 苓 甘 草 湯, 卻 治 其 厥 不 爾, 水 漬 入 胃, 必 作 利 也 諸 四 逆 厥 者, 不 可 下 之, 虛 家 亦 然 傷 寒 五 六 日, 不 結 胸, 腹 濡, 脈 虛 復 厥 者, 不 可 下, 此 亡 血, 下 之 死 傷 寒 四 五 日, 腹 中 痛, 若 轉 氣 下 趣 少 腹 者, 此 欲 自 利 也 熱 利 下 重 者, 白 頭 翁 湯 主 之 白 頭 翁 湯 方 白 頭 翁 二 兩 黃 櫱 三 兩 黃 連 三 兩 秦 皮 三 兩 右 四 味, 以 水 七 升, 煮 取 二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不 癒, 更 服 一 升 下 利 欲 飲 水 者, 以 有 熱 故 也, 白 頭 翁 湯 主 之 下 利 譫 語 者, 有 燥 屎 也, 宜 小 承 氣 湯 下 利 後, 更 煩, 按 之 心 下 濡 者, 為 虛 煩 也, 宜 梔 子 豉 湯 下 利, 脈 沉 而 遲, 其 人 面 少 赤, 身 有 微 熱, 下 利 清 穀

Page 65 of 117 者, 必 鬱 冒 汗 出 而 解 病 人 必 微 厥 所 以 然 者, 其 面 戴 陽, 下 虛 故 也 下 利 清 穀, 裡 寒 外 熱, 汗 出 而 厥 者, 通 脈 四 逆 湯 主 之 下 利 腹 脹 滿, 身 體 疼 痛 者, 先 溫 其 裡, 乃 攻 其 表, 溫 裡 宜 四 逆 湯, 攻 表 宜 桂 枝 湯 下 利 清 穀, 不 可 攻 表, 汗 出 必 脹 滿 乾 嘔, 吐 涎 沫, 頭 痛 者, 吳 茱 萸 湯 主 之 嘔 而 脈 弱, 小 便 復 利, 身 有 微 熱, 見 厥 者 難 治, 四 逆 湯 主 之 嘔 而 發 熱 者, 小 柴 胡 湯 主 之 嘔 家 有 癰 膿 者, 不 可 治 嘔, 膿 盡 自 愈 傷 寒, 大 吐 大 下 之, 極 虛, 復 極 汗 者, 其 人 外 氣 怫 鬱, 復 與 之 水, 以 發 其 汗, 因 得 噦 所 以 然 者, 胃 中 寒 冷 故 也 傷 寒, 噦 而 腹 滿, 視 其 前 後, 知 何 部 不 利, 利 之 即 愈 厥 陰 病, 渴 欲 飲 水 者, 少 少 與 之 愈 下 利, 有 微 熱 而 渴, 脈 弱 者, 今 自 愈 下 利 脈 數, 有 微 熱 汗 出, 今 自 愈 設 復 緊, 為 未 解 傷 寒 六 七 日, 脈 微, 手 足 厥 冷, 煩 躁, 灸 厥 陰, 厥 不 還 者, 死 傷 寒 發 熱, 下 利 厥 逆, 躁 不 得 臥 者, 死

Page 66 of 117 傷 寒 發 熱, 下 利 至 甚, 厥 不 止 者, 死 傷 寒 六 七 日, 不 利, 便 發 熱 而 利, 其 人 汗 出 不 止 者, 死, 有 陰 無 陽 故 也 下 利, 手 足 厥 冷, 無 脈 者, 灸 之 不 溫 若 脈 不 還, 反 微 喘 者, 死 少 陰 負 跗 陽 者, 為 順 也 下 利 後 脈 絕, 手 足 厥 冷, 晬 時 脈 還, 手 足 溫 者, 生 ; 脈 不 還 者, 死 傷 寒 下 利, 日 十 餘 行, 脈 反 實 者, 死 下 利, 寸 脈 反 浮 數, 尺 中 自 澀 者, 必 清 膿 血 下 利, 脈 數 而 渴 者, 今 自 愈 設 不 差, 必 清 膿 血, 以 有 熱 故 也 下 利, 脈 沉 弦 者, 下 重 也 ; 脈 大 者, 為 未 止 ; 脈 微 弱 數 者, 為 欲 自 止, 雖 發 熱, 不 死 厥 陰 中 風, 脈 微 浮, 為 欲 愈, 不 浮, 為 未 愈 發 熱 而 厥, 七 日, 下 利 者, 為 難 治 辨 霍 亂 病 脈 證 并 治 問 曰 : 病 有 霍 亂 者 何? 答 曰 : 嘔 吐 而 利, 此 名 霍 亂 問 曰 : 病 發 熱, 頭 痛, 身 疼, 惡 寒, 吐 利 者, 此 屬 何 病? 答 曰 : 此 名 霍 亂 霍 亂 自 吐 下, 又 利 止, 復 更 發 熱 也

Page 67 of 117 傷 寒, 其 脈 微 澀 者, 本 是 霍 亂, 今 是 傷 寒, 卻 四 五 日, 至 陰 經 上, 轉 入 陰 必 利, 本 嘔 下 利 者, 不 可 治 也 欲 似 大 便, 而 反 失 氣, 仍 不 利 者, 此 屬 陽 明 也, 便 必 硬, 十 三 日 愈 所 以 然 者, 經 盡 故 也 下 利 後, 當 便 硬, 硬 則 能 食 者 愈 今 反 不 能 食, 到 後 經 中, 頗 能 食, 復 過 一 經 能 食, 過 之 一 日 當 愈 不 愈 者, 不 屬 陽 明 也 惡 寒 脈 微 而 復 利, 利 止 亡 血 也, 四 逆 加 人 參 湯 主 之 四 逆 加 人 參 湯 方 甘 草 二 兩 ( 炙 ) 一 兩 半 人 參 一 兩 附 子 一 枚 ( 生, 去 皮, 破 八 片 ) 乾 薑 右 四 味, 以 水 三 升, 煮 取 一 升 二 合, 去 滓, 分 溫 再 服 霍 亂 頭 痛, 發 熱 身 疼 痛, 熱 多 欲 飲 水 者, 五 苓 散 主 之, 寒 多 不 用 水 者, 理 中 丸 主 之 五 苓 散 方 ( 見 太 陽 病 篇 ) 理 中 丸 方 人 參 乾 薑 甘 草 ( 炙 ) 白 朮 各 三 兩 上 四 味, 搗 篩, 蜜 和 為 丸, 如 雞 子 黃 許 大, 以 沸 湯 數 合, 和 一 丸, 研 碎 溫 服 之 日 三 四, 夜 二 服, 腹 中 未 熟, 益 至 三 四 丸, 然 不 及 湯, 湯 法 以 四 物, 依 兩 數 切, 用 水 八 升,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若 臍 上 筑 者, 腎 氣 動 也, 去 朮 加 桂 四 兩 吐 多 者, 去 朮 加 生 薑 三 兩 下 多 者, 還 用 朮 悸 者, 加 茯 苓 二 兩 渴 欲 得 水 者, 加 朮, 足 前 成 四 兩 半 ; 腹 中 痛 者, 加 人 參, 足 前 成 四 兩 半 ; 寒 者, 加 乾 薑, 足 前 成 四 兩 半 ; 腹 滿 者, 去 朮, 加 附 子 一 枚 服 湯 後, 如 食 頃, 飲 熱 粥 一 升 許, 微 自 溫, 勿 發 揭 衣 被

Page 68 of 117 吐 利 止 而 身 痛 不 休 者, 當 消 息 和 解 其 外, 宜 桂 枝 湯 小 和 之 吐 利 汗 出, 發 熱 惡 寒, 四 肢 拘 急, 手 足 厥 冷 者, 四 逆 湯 主 之 既 吐 且 利, 小 便 復 利, 而 大 汗 出, 下 利 清 穀, 內 寒 外 熱, 脈 微 欲 絕 者, 四 逆 湯 主 之 吐 已 下 斷, 汗 出 而 厥, 四 肢 拘 急 不 解, 脈 微 欲 絕 者, 通 脈 四 逆 加 豬 膽 汁 湯 主 之 通 脈 四 逆 加 豬 膽 汁 湯 方 甘 草 二 兩 ( 炙 ) 乾 薑 三 兩 ( 強 人 可 四 兩 ) 豬 膽 汁 半 合 附 子 大 者 一 枚 ( 生, 去 皮, 破 八 片 ) 上 四 味, 用 水 三 升, 煮 取 一 升 三 合, 去 滓, 內 缈 膽 汁, 分 溫 再 服, 其 脈 即 來, 無 豬 膽, 以 羊 膽 代 之 吐 利 發 汗, 脈 平, 小 煩 者, 以 新 虛 不 勝 穀 氣 故 也 辨 陰 陽 易 差 後 勞 復 病 脈 證 并 治 大 病 差 後, 勞 復 者, 枳 實 梔 子 豉 湯 主 之 枳 實 梔 子 豉 湯 方 枳 實 三 枚 ( 炙 ) 梔 子 十 四 個 ( 擘 ) 香 豉 一 升 ( 綿 裹 ) 右 三 味, 以 清 漿 水 七 升, 空 煮 取 四 升, 內 枳 實 梔 子, 煮 取 二 升, 下 豉, 更 煮 五 六 沸, 去 滓, 溫 分 再 服, 覆 令 微 似

Page 69 of 117 汗, 若 有 宿 食 者, 內 大 黃 如 博 棋 子 五 六 枚, 服 之 癒 傷 寒 差 以 後, 更 發 熱, 小 柴 胡 湯 主 之 脈 浮 者, 以 汗 解 之, 脈 沉 實 者, 以 下 解 之 大 病 差 後, 從 腰 以 下 有 水 氣 者, 牡 蠣 澤 瀉 散 主 之 牡 蠣 澤 瀉 散 方 牡 蠣 ( 熬 ) 澤 瀉 蜀 漆 ( 暖 水 洗 去 腥 ) 葶 藶 子 ( 熬 ) 商 陸 根 ( 熬 ) 海 藻 ( 洗 去 鹹 ) 栝 蔞 根 各 等 分 右 七 味, 異 搗, 下 篩 為 散, 更 於 臼 中 治 之, 白 飲 和 服 方 寸 七, 日 三 服 小 便 利, 止 後 服 大 病 差 後, 喜 唾, 久 不 了 了, 胸 上 有 寒, 當 以 丸 藥 溫 之, 宜 理 中 丸 傷 寒 解 後, 虛 羸 少 氣, 氣 逆 欲 吐, 竹 葉 石 膏 湯 主 之 竹 葉 石 膏 湯 方 竹 葉 二 把 石 膏 一 斤 半 夏 半 升 ( 洗 ) 麥 門 冬 一 升 ( 去 心 ) 人 參 二 兩 甘 草 二 兩 ( 炙 ) 粳 米 半 升 右 七 味, 以 水 一 斗, 煮 取 六 升, 去 滓, 內 粳 米, 煮 米 熟 湯 成, 去 米, 溫 服 一 升, 日 三 服 病 人 脈 已 解, 而 日 暮 微 煩, 以 病 新 差, 人 強 與 穀, 脾 胃 氣 尚 弱, 不 能 消 穀, 故 令 微 煩, 損 穀 則 愈 傷 寒 陰 陽 易 之 為 病, 其 人 身 體 重, 少 氣, 少 腹 裡 急, 或 引 陰 中 拘 攣, 熱 上 衝 胸, 頭 重 不 欲 舉, 眼 中 生 花, 膝 脛 拘 急 者, 燒 褌 散 主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