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1. 研 討 會 說 明 2. 議 程 3. 論 文 及 發 表 人 簡 介 4. 與 會 嘉 賓 及 論 文 發 表 人 名 錄 5. 工 作 人 員 名 單 6. 交 通 指 南 及 地 圖 1



Similar documents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6-1-1極限的概念

Microsoft Word - ch07

27 中 國 海 洋 大 學 山 東 52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8 南 京 理 工 大 學 江 蘇 53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9 西 南 交 通 大 學 四 川 55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Microsoft Word doc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untitled

16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100 學 年 度 科 技 校 院 四 年 制 及 專 科 學 校 二 年 制 日 間 部 聯 合 登 記 分 發 入 學 各 校 系 科 組 學 程 總 成 績 統 計 表 ( 一 般 生 ) 類 別 代 碼 學 校 名 稱 系 科 組 學 程 名 稱 01 機 械 066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ART_RAE16_ticket_cn_p.1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2.報考人數暨錄取或及格率按類科分_1試

四 修 正 幼 兒 園 師 資 類 科 應 修 學 分 數 為 四 十 八 學 分, 並 明 定 學 分 數 抵 免 之 相 關 規 定 及 規 範 修 習 幼 兒 園 教 育 專 業 課 程 之 最 低 年 限 ( 修 正 條 文 第 五 條 ) 五 發 給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f o r u m 各 級 學 校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制 度 沿 革 之 回 顧 江 海 泉 臺 中 市 立 梧 棲 國 民 中 學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105年7月14日糖尿病研討會簡章-衛生局版_docx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Apr (chi)_Traditional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教 師 相 關 ( 升 等, 依 業 務 需 002 交 通 管 科 評 鑑, 評 量, 徵,C031, 聘, 各 項 考 試 委 C051,C054, 員, 通 訊 錄 等 ),C057, C058,C063 各 項 會 議 紀 錄 依 業 務 需 C001,, 002,130 交 通 管 科 (


前 言 民 主 黨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簽 呈

桃園市104年國民中學新進教師甄選各校複試方式及需求表

2 2.1 A H ir@abchina.com 2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目 錄 項 目 內 容 頁 數 1 手 機 要 求 3 2 登 記 程 序 3 3 登 入 程 序 4 4 輸 入 買 賣 指 示 6 5 更 改 指 示 14 6 取 消 指 示 18 7 查 詢 股 票 結 存 21 8 查 詢 買 賣 指 示 23 9 更 改 密 碼 查 詢 股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盒 )... 5 參 題 目 3: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晶 鑽 XO 醬 禮 盒 ).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1. 主 工 具 列 的 視 窗 搜 尋 器 直 接 輸 入 點 擊 主 選 單 證 券 專 區 下 單 特 殊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畫 面 說 明 1. 下 單 區 2. 個 股 行 情 資 訊 與

連江縣政府所屬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實施要點(草案)

02 動 機 2052 中 華 醫 事 科 技 大 學 環 境 與 安 全 衛 生 工 程 系 動 機 2029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資 訊 工 程 系 動 機 2094 德 霖 技 術 學 院 機

<30332EAAFEA5F3A440A142A447A142A454A142A57CA147BEC7A5CDB14DB77EC3D2B7D3BEC7B2DFA661B9CF2E786C73>

「家加關愛在長青」計劃完成表現及評估報告

Layout 1

0040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機 械 工 程 學 系 國 文 x1.00 英 文 x1.00 數 學 甲 x1.00 物 理 x1.00 化 學 x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化 學 工 程 學 系 國 文 x1.

0042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工 程 科 學 及 海 洋 工 程 學 系 國 文 x1.00 英 文 x1.00 數 學 甲 x1.00 物 理 x1.00 化 學 x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材 料 科 學

CHRISTIAN ALLIANCE CHENG WING GEE COLLEGE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Microsoft Word - 附件_table

HSBC Holdings plc Interim Report Chinese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章節

歸 回 安 息. 平 靜 安 穩 重 新 得 力. 展 翅 上 騰 Sing 2016 fermata 13 vs Sing 本 刊 經 文 引 自 和 合 本 修 訂 版, 版 權 屬


文 ( 一 ) 閱 讀 理 解 英 語 數 學 社 會 自 然 及 國 文 ( 二 ) 語 文 表 達 等 各 科 此 外 嘉 義 區 則 另 外 單 獨 辦 理 測 驗 五 專 亦 有 辦 理 特 色 招 生 考 試 分 發 入 學, 與 高 中 高 職 分 開 辦 理, 但 成 績 同 樣 採

前 項 第 三 款 所 定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驗 證 基 準, 如 附 件 一 第 七 條 驗 證 機 構 受 理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之 驗 證, 應 辦 理 書 面 審 查 實 地 查 驗 產 品 檢 驗 及 驗 證 決 定 之

期交所規則、規例及程序

8,530 1,056 52% % % % % 1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 ,072 24,043 21,950 24,684 17,

類 別 三 方 法 四 材 法 與 實 習 原 理 必 修 2 2 發 展 與 設 計 必 修 2 2 習 評 量 必 修 2 2 輔 導 原 理 與 實 務 2 2 班 級 經 營 必 修 2 2 媒 體 與 運 用 2 2 實 習 必 修 2 2 國 民 小 語 文 材 法 國 民 小 國 語

長跨距暨挑高建築特殊結構系統之調查分析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高 雄 市 政 府 頒 發 台 塑 公 司 儲 運 處 海 汙 防 治 優 良 感 謝 狀 #29 #30 李 永 得 副 市 長 ( 中 ) 與 海 洋 局 孫 志 鵬 局 長 ( 左 一 ) 在 6 月 12 日 於 市 政 會 議 上 頒 發 感 謝 狀 給 海 洋 團 隊 成 員, 本 公

台中市29個行政區至中山醫學大學附設文心院區之交通路線規劃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BOT_BS_audited_96

333 宜 蘭 縣 蘇 澳 針 具 回 收 桶 衛 生 局 / 所 蘇 澳 衛 生 所 薛 佳 鳳 宜 蘭 縣 蘇 澳 志 成 路 六 十 號 334 宜 蘭 縣 蘇 澳 針 具 回 收 桶 藥 局 宏 一 藥 局 賴 美 雲 宜 蘭 縣 蘇 澳 中 山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xls

研究一:n人以『剪刀、石頭、布』猜拳法猜拳一次,決定一人勝

BSP 烤箱 - 封面-2

<4D F736F F D20B0EAA5C1A470BEC7BB50B0EAA5C1A4A4BEC7AF5AAFC5BD73A8EEA4CEB1D0C2BEADFBADFBC342BD73A8EEB1F8A4E5B9EFB7D3AAED A14B>

( 二 ) 資 格 考 試 之 方 式 : 1. 筆 試 : 圖 書 資 訊 學 檔 案 學 或 出 版 與 數 位 科 技 ( 三 科 選 考 一 科 ), 考 試 時 間 3 小 時 筆 試 分 數 以 70 分 為 及 格, 如 不 及 格, 且 修 業 年 限 尚 未 屆 滿 者, 得 於

中 國 大 陸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之 初 探 專 題 研 究 壹 前 言 貳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理 論 與 文 獻 檢 閱 1 首 都 經 濟 貿 易 大 學 學 報 (

Microsoft Word - 附件.docx

及 國 民 中 小 學 組 織 規 程 之 規 定 辦 理, 其 班 級 數 之 計 算 依 實 際 班 級 數 ( 幼 教 班 除 外 ) 四 捨 五 入 計 算 : 1. 十 二 班 以 下 者 : 得 置 教 師 兼 教 導 總 務 主 任, 教 師 兼 教 務 訓 育 組 長 各 一 人 2

實德證券網上交易系統示範

DataWindow

sle cover 1

???T????????

2016年中國語文科試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樣本試卷示例及說明

PowerPoint 簡報

<4D F736F F 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 ) 1 5 ( ) ( ) ( )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四 資 格 考 試 ( 一 ) 本 所 學 生 修 畢 先 修 課 程 及 共 同 必 修 課 程 之 圖 書 資 訊 學 研 討 或 檔 案 學 研 究 ( 依 組 別 ), 得 申 請 參 加 資 格 考 試 ( 二 ) 申 請 時 間 每 年 2 次, 分 別 為 6 月 1-7 日 及 12

<BDC4B0F3A657B3E62DA4BDA769>

第 2 頁 理 由 現 行 計 劃 3. 現 時, 學 生 如 欲 在 考 試 費 減 免 計 劃 下 申 領 考 試 費 減 免, 必 須 符 合 以 下 資 格 - (a) 首 次 應 考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 下 稱 會 考 ) 1 或 香 港 高 級 程 度 會 考 ( 下 稱 高 考

268 別 行 政 區 所 以,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根 據 憲 法 第 31 條 規 定 設 立 了 特 別 行 政 區 沒 有 憲 法 第 31 條 的 規 定, 就 沒 有 特 別 行 政 區 制 度 存 在 的 合 法 性 基 礎 62 正 如 上 述, 憲 法 為 特 別 行

調 查 背 景 去 年 年 尾 奶 粉 供 應 緊 張 有 零 售 商 大 幅 抬 價 的 報 導 和 投 訴 在 每 兩 個 月 進 行 的 定 期 嬰 幼 兒 奶 粉 價 格 調 查 以 外, 在 農 曆 新 年 前 後, 特 別 加 強 奶 粉 供 應 和 價 格 的 調 查 工 作 2

【100年諮商輔導所應考科目】

( 第 4 項 ) 第 1 項 及 第 2 項 投 資 抵 減 之 適 用 範 圍 核 定 機 關 申 請 期 限 申 請 程 序 施 行 期 限 抵 減 率 及 其 他 相 關 事 項, 由 行 政 院 定 之 行 為 時 促 進 產 業 升 級 條 例 第 6 條 第 2 項 及 第 4 項 分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九十三年度聯合分發委員會

Appendix2


一、 資格條件: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Microsoft Word - _3_???????-Ch _???

如何正確使用自己所擁有的正版音樂光碟?

Microsoft Word - 附表二

2 工 礦 衛 生 技 師 證 明 文 件 者 火 災 學 消 防 法 規 警 報 系 統 消 防 安 全 設 備 專 技 人 員 專 門 職 業 及 技 術 人 員 高 等 考 試 技 師 考 試 高 考 ( 專 技 ) 專 科 三 高 等 檢 定 相 當 類 科 及 格 者 四 消 防 設 備

( 五 ) 財 務 會 計 理 論 研 討 3 學 分 ( 六 ) 審 計 理 論 研 討 3 學 分 ( 七 ) 管 理 會 計 理 論 研 討 3 學 分 第 四 條 選 修 科 目 : ( 一 ) 數 量 方 法 3 學 分 ( 二 ) 財 務 會 計 專 題 研 討 ( 一 ) 3 學 分

<4D F736F F D20A4BDA640BADEB27ABD64C3A5A44AC2BEB4B6B371B67DA6D25FB3F8A6D2B0DDC344B6B05F F636E>

七 獎 金 : 指 為 獎 勵 教 學 研 究 輔 導 與 年 度 服 務 績 效 以 激 勵 教 師 士 氣, 而 另 發 之 給 與 第 五 條 本 條 例 於 公 立 及 已 立 案 之 私 立 學 校 編 制 內, 依 法 取 得 教 師 資 格 之 專 任 教 師 適 用 之 第 六 條

Transcription:

0

目 錄 1. 研 討 會 說 明 2. 議 程 3. 論 文 及 發 表 人 簡 介 4. 與 會 嘉 賓 及 論 文 發 表 人 名 錄 5. 工 作 人 員 名 單 6. 交 通 指 南 及 地 圖 1

研 討 會 說 明 本 校 中 國 文 學 及 歷 史 研 究 所 成 立 於 1969 年, 開 辦 博 碩 士 研 究 生 課 程, 著 重 培 養 研 究 生 在 學 術 領 域 從 事 專 門 研 究 之 能 力, 期 為 中 國 文 化 作 出 貢 獻 中 華 文 化 博 大 精 深, 其 中 人 文 學 術 發 展 尤 為 突 出, 素 為 學 者 所 重 視 本 校 謹 於 2016 年 5 月 21 日 ( 星 期 六 ) 於 荃 灣 校 區 舉 辦 第 一 屆 中 華 文 化 人 文 發 展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誠 意 邀 請 各 地 專 家 學 者 參 與 本 次 研 討 會, 分 享 研 究 成 果, 促 進 學 術 交 流 一 日 期 2016 年 5 月 21 日 ( 星 期 六 ) 上 午 8 時 40 分 報 到 二 主 辦 單 位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及 歷 史 研 究 所 三 簽 到 流 程 到 接 待 處 簽 到, 繳 交 港 幣 $500 元 正 ( 只 收 港 幣, 不 設 找 贖 ), 並 收 取 正 式 收 據 如 未 繳 交 報 名 費, 將 不 獲 發 表 論 文 四 交 通 簡 介 1. 香 港 公 共 交 通 工 具 可 接 受 八 達 通 卡 收 費, 該 卡 屬 儲 值 形 式 收 費, 或 者 以 港 幣 乘 坐, 惟 普 遍 不 設 找 贖, 請 自 行 準 備 零 錢 2. 香 港 本 地 有 電 話 儲 值 卡 出 售, 可 自 行 到 便 利 店 購 買, 無 須 出 示 證 件 3. 從 荃 灣 校 舍 到 達 香 港 國 際 機 場 車 程 約 1 小 時 4. 香 港 國 際 機 場 建 議, 所 有 航 班 應 該 在 起 飛 前 2 小 時, 到 達 機 場, 辦 理 登 機 手 續 五 論 文 集 後 續 安 排 ( 當 天 另 行 公 佈 ) 六 午 餐 招 待.. 金 富 潮 州 酒 家 ( 荃 灣 海 灣 花 園, 距 離 學 院 步 行 約 7 分 鐘 ) 2

第 一 屆 中 華 文 化 人 文 發 展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The 1s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umanities 大 會 議 程 2016 年 5 月 21 日 ( 星 期 六 )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8:40-9:00 報 到 地 點..309 室 9:00-9:30 開 幕 式 黃 湘 陽 教 授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及 歷 史 研 究 所 代 所 長 地 點..309 室 9:30-9:45 專 題 演 講 董 正 華 教 授 講 題 : 觀 念 史 研 究 舉 隅 地 點..309 室 9:45-10:00 大 合 照 地 點.. 珠 海 學 院 籃 球 場 10:00-11:15 第 一 小 組 主 題.. 近 現 代 史 專 題 (202 室 ) 第 二 小 組 主 題.. 現 代 文 學 專 題 (203 室 ) 第 三 組 主 題.. 儒 家 思 想 專 題 (206 室 ) 第 四 組 主 題.. 經 學 理 學 專 題 (210 室 ) 11:15-11:30 小 休 及 茶 點 時 間 地 點..309 室 11:30-12:45 第 五 小 組 主 題.. 史 地 民 俗 專 題 (202 室 ) 第 六 小 組 主 題.. 文 史 考 察 (203 室 ) 第 七 小 組 主 題.. 歷 代 詩 文 寫 作 (206 室 ) 第 八 小 組 主 題.. 道 家 與 道 教 專 題 (210 室 ) 13:00-14:00 研 討 會 結 束 午 餐 ( 海 灣 花 園 金 富 潮 州 酒 家 ) 3

第 一 屆 中 華 文 化 人 文 發 展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The 1s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umanities 大 會 議 程 時 間..10:00-11:15 主 題.. 近 現 代 史 專 題 小 組 主 持 人.. 謝 永 茂 第 一 小 組 2016 年 5 月 21 日 ( 星 期 六 )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地 點..202 室 陳 如 音 論 北 京 農 民 工 子 弟 學 校 轉 型 與 退 場 的 因 素 ---- 一 個 綜 述 性 的 分 析 郭 偉 倫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殖 民 政 策 對 臺 灣 人 身 分 認 同 影 響 之 研 究 以 棒 球 員 吳 明 捷 為 例 廖 經 綸 中 國 大 陸 憲 法 中 關 於 財 產 制 度 規 定 變 遷 與 保 險 市 場 發 展 關 聯 性 之 研 究 蘇 啟 昌 省 國 之 間 ~ 以 臺 灣 省 參 議 會 為 例 的 初 步 探 討 謝 永 茂 中 俄 北 京 條 約 與 新 疆 綜 合 討 論 建 議 每 人 發 表 時 間 約 10-15 分 鐘, 然 後 可 進 入 討 論 時 間, 小 組 主 持 人 可 按 實 際 情 況 調 節 安 排 4

第 一 屆 中 華 文 化 人 文 發 展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The 1s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umanities 大 會 議 程 時 間..10:00-11:15 主 題.. 現 代 文 學 專 題 小 組 主 持 人.. 潘 啟 聰 第 二 小 組 2016 年 5 月 21 日 ( 星 期 六 )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地 點..203 室 區 肇 龍 飛 狐 外 傳 的 哲 學 思 想 陳 惠 旻 試 論 行 過 洛 津 中 鹿 港 地 景 的 謄 寫 劉 毓 晴 誰 來 抗 敵?: 戰 爭 認 識 與 國 民 性 論 述 的 再 思 考 以 張 恨 水 大 江 東 去 蕭 紅 馬 伯 樂 為 中 心 的 討 論 趙 又 箴 亦 舒 作 品 中 的 婚 姻 與 愛 情 觀 研 究 潘 啟 聰 論 蘇 曼 殊 與 鴛 鴦 蝴 蝶 派 之 關 係 綜 合 討 論 建 議 每 人 發 表 時 間 約 10-15 分 鐘, 然 後 可 進 入 討 論 時 間, 小 組 主 持 人 可 按 實 際 情 況 調 節 安 排 5

第 一 屆 中 華 文 化 人 文 發 展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The 1s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umanities 大 會 議 程 時 間..10:00-11:15 主 題.. 儒 家 思 想 專 題 小 組 主 持 人.. 潘 銘 基 第 三 小 組 2016 年 5 月 21 日 ( 星 期 六 )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地 點..206 室 吳 湛 鴻 端 與 情 : 比 較 唐 君 毅 與 牟 宗 三 對 孟 子 四 端 說 的 詮 釋 林 昱 瑄 孝 經 以 孝 治 國 的 政 治 主 張 以 荀 子 為 參 照 曾 暐 傑 走 出 道 德 形 上 學 荀 子 道 德 經 濟 學 體 系 的 建 構 及 其 現 代 性 意 義 張 家 利 論 語 為 政 父 母 唯 其 疾 之 憂 探 析 潘 銘 基 表 章 正 學, 有 功 名 教 論 班 固 漢 書. 古 今 人 表 品 評 人 物 與 論 語 之 關 係 綜 合 討 論 建 議 每 人 發 表 時 間 約 10-15 分 鐘, 然 後 可 進 入 討 論 時 間, 小 組 主 持 人 可 按 實 際 情 況 調 節 安 排 6

第 一 屆 中 華 文 化 人 文 發 展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The 1s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umanities 大 會 議 程 時 間..10:15-11:30 主 題.. 經 學 理 學 專 題 小 組 主 持 人.. 黃 泊 凱 第 四 小 組 2016 年 5 月 21 日 ( 星 期 六 )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地 點..210 室 王 淑 儀 理 學 與 占 卜 之 宇 宙 觀 江 彥 希 知 言 與 知 人 詮 釋 理 論 綜 述 李 岳 道 莊 存 與 在 清 代 今 文 經 學 地 位 之 探 討 與 反 思 馬 耘 張 栻 南 軒 先 生 孟 子 說 心 性 問 題 辨 析 黃 泊 凱 論 甘 泉 學 派 的 功 夫 進 路 : 以 洪 覺 山 呂 汝 德 何 吉 陽 為 討 論 範 圍 綜 合 討 論 建 議 每 人 發 表 時 間 約 10-15 分 鐘, 然 後 可 進 入 討 論 時 間, 小 組 主 持 人 可 按 實 際 情 況 調 節 安 排 7

第 一 屆 中 華 文 化 人 文 發 展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The 1s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umanities 大 會 議 程 時 間..11:30-12:45 主 題.. 史 地 民 俗 專 題 小 組 主 持 人.. 劉 仁 民 第 五 小 組 2016 年 5 月 21 日 ( 星 期 六 )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地 點..202 室 錢 建 榮 構 建 香 港 飲 食 文 化 的 三 項 元 素 黃 競 聰 社 區 發 展 與 文 化 承 傳 --- 香 港 盂 蘭 勝 會 之 興 衰 林 建 強 香 港 三 合 會 文 化 與 黑 社 會 文 化 的 發 展 蜕 變 和 現 狀 何 美 珍 明 清 時 期 西 方 宴 席 文 化 對 中 國 筵 席 改 革 的 影 響 --- 以 菜 單 為 例 劉 仁 民 戰 後 臺 灣 旅 行 業 發 展 之 研 究 (1945~1987) 綜 合 討 論 建 議 每 人 發 表 時 間 約 10-15 分 鐘, 然 後 可 進 入 討 論 時 間, 小 組 主 持 人 可 按 實 際 情 況 調 節 安 排 8

第 一 屆 中 華 文 化 人 文 發 展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The 1s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umanities 大 會 議 程 時 間..11:30-12:45 主 題.. 文 史 考 察 小 組 主 持 人.. 陳 嘉 禮 第 六 小 組 2016 年 5 月 21 日 ( 星 期 六 )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地 點..203 室 陳 賡 賾 / 陳 詠 詩 從 文 獻 史 料 探 討 歷 史 懸 案 以 孔 子 誅 少 正 卯 為 例 劉 博 文 吳 志 孫 權 傳 亶 洲 地 名 考 證 蔡 奇 玲 從 漢 畫 像 石 射 鳥 圖 構 圖 元 素 論 漢 民 族 后 羿 射 日 神 話 林 皓 賢 西 夏 立 國 的 戰 略 藍 圖 與 兼 淺 論 夏 宋 戰 爭 形 勢 的 轉 變 洪 敬 清 海 公 案 罪 案 地 點 新 詮 兼 論 現 當 代 電 腦 排 印 本 之 勘 誤 陳 嘉 禮 誰 是 中 國 人? 神 話 傳 說 與 華 夏 民 族 的 建 構 以 大 禹 治 水 傳 說 為 例 綜 合 討 論 建 議 每 人 發 表 時 間 約 10-15 分 鐘, 然 後 可 進 入 討 論 時 間, 小 組 主 持 人 可 按 實 際 情 況 調 節 安 排 9

第 一 屆 中 華 文 化 人 文 發 展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The 1s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umanities 大 會 議 程 時 間..11:30-12:45 主 題.. 歷 代 詩 文 寫 作 小 組 主 持 人.. 吳 俐 雯 第 七 小 組 2016 年 5 月 21 日 ( 星 期 六 )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地 點..206 室 王 治 田 風 物 與 人 文 : 韓 愈 竇 庠 劉 禹 錫 岳 陽 樓 唱 和 詩 抒 情 結 構 試 析 王 皖 佳 宋 代 詩 作 中 的 武 夷 茶 研 究 林 哲 緯 詩 經 柏 舟 音 韻 風 格 研 究 錢 昊 論 曾 國 藩 的 魏 晉 南 北 朝 詩 學 觀 以 十 八 家 詩 鈔 為 研 究 中 心 吳 俐 雯 論 雅 笑 編 的 編 纂 方 式 與 文 獻 運 用 綜 合 討 論 建 議 每 人 發 表 時 間 約 10-15 分 鐘, 然 後 可 進 入 討 論 時 間, 小 組 主 持 人 可 按 實 際 情 況 調 節 安 排 10

第 一 屆 中 華 文 化 人 文 發 展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The 1s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umanities 大 會 議 程 時 間..11:30-12:45 主 題.. 道 家 與 道 教 專 題 小 組 主 持 人.. 蕭 振 聲 第 八 小 組 2016 年 5 月 21 日 ( 星 期 六 )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地 點..210 室 邱 嘉 瑩 吳 澄 道 德 真 經 註 引 尚 書 考 楊 捷 騰 從 老 子 身 體 觀 論 生 命 教 育 之 重 建 蔡 顯 榮 台 灣 道 教 信 仰 主 體 下 的 節 慶 觀 光 價 值 ~ 以 大 甲 媽 祖 遶 境 為 例 蕭 振 聲 莊 子. 齊 物 論 指 馬 之 喻 新 詮 綜 合 討 論 建 議 每 人 發 表 時 間 約 10-15 分 鐘, 然 後 可 進 入 討 論 時 間, 小 組 主 持 人 可 按 實 際 情 況 調 節 安 排 11

研 討 會 論 文 12

論 北 京 農 民 工 子 弟 學 校 轉 型 與 退 場 的 因 素 - 一 個 綜 述 性 的 分 析 陳 如 音 國 立 勤 益 科 技 大 學 萬 能 科 技 大 學 兼 任 講 師 農 民 工 子 弟 學 校 大 體 可 分 為 兩 個 發 展 階 段,1996 年 以 前 是 農 民 工 子 弟 學 校 的 初 創 期, 這 個 時 期 主 要 是 " 一 村 一 校 ", 或 " 一 片 ( 區 ) 一 校 " 但 是 從 1997 年 開 始 至 二 十 一 世 紀 初, 農 民 工 子 弟 學 校 迅 速 湧 現, 且 進 一 步 發 展 此 時 期 已 經 到 了 一 村 數 校 的 競 爭 階 段 此 時 學 校 數 量 增 長 迅 速, 但 設 備 依 舊 簡 陋, 以 及 未 取 得 合 法 營 運 的 資 格 這 類 學 校 在 草 創 之 初, 大 多 屬 於 地 下 化 營 運 狀 態, 相 對 影 響 到 其 所 能 應 用 和 取 得 的 教 育 資 源, 諸 如 場 地 教 室 教 具 媒 材 等 等 不 足 和 匱 乏, 進 而 人 事 費 用 拮 据, 更 別 說 能 夠 提 供 一 個 安 全 衛 生 穩 定 的 教 學 環 境 了 所 以 這 類 學 校 只 能 算 是 克 難 型 的 簡 易 學 校, 在 此 就 學 的 孩 子, 不 只 無 法 要 求 教 育 品 質, 就 是 連 最 基 本 的 安 全 衛 生 都 未 能 獲 得 保 障 如 此, 簡 易 型 的 克 難 學 校, 不 僅 無 法 符 合 現 代 國 家 教 育 的 需 要, 長 此 放 任 更 有 損 於 城 市 建 設 與 發 展 的 要 求, 所 以 北 京 市 當 局 於 2003 年 SARS 疫 情 爆 發 後, 開 始 著 手 對 農 民 工 子 弟 學 校 進 行 治 理 與 整 頓, 至 2012 年 農 民 工 子 弟 學 校 大 體 已 完 成 整 並 或 退 場, 而 農 民 工 隨 遷 子 女 多 已 能 進 入 北 京 市 的 公 立 學 校 就 學 所 以 本 文 將 針 對 北 京 市 農 民 工 子 弟 學 校 整 併 與 退 場 的 這 一 歷 程, 作 一 整 體 性 的 綜 述 關 鍵 詞 : 義 務 教 育 問 題 流 動 兒 童 教 育 農 民 公 子 地 學 校 民 辦 打 工 子 弟 學 校 農 民 工 隨 簽 子 女 13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殖 民 政 策 對 臺 灣 人 身 分 認 同 影 響 之 研 究 以 棒 球 員 吳 明 捷 為 例 郭 偉 倫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中 文 所 嘉 義 農 林 棒 球 隊 在 臺 灣 日 治 時 期 的 棒 球 史 上, 具 有 十 分 特 殊 的 代 表 性 地 位 此 特 殊 性 源 自 於, 這 是 一 支 由 漢 人 原 住 民 日 本 人 三 個 族 群 組 成 的 球 隊, 三 族 共 和 成 了 嘉 農 棒 球 隊 的 重 要 識 別 同 時, 這 樣 的 情 況, 被 視 為 是 日 本 對 臺 殖 民 統 治 政 策 轉 成 同 化 政 策 的 成 功 典 範, 也 顯 示 了 體 育 運 動 作 為 殖 民 治 理 手 段 與 工 具, 其 操 作 方 式 及 結 果 本 文 寫 作 之 旨, 即 是 在 將 棒 球 運 動 之 發 展, 置 於 日 本 殖 民 政 策 轉 變 的 脈 絡 之 下, 透 過 1931 年 嘉 農 球 員 吳 明 捷 的 生 平, 去 描 寫 臺 灣 人 民 在 日 本 殖 民 下 所 展 現 的 主 體 性 本 文 首 先 以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棒 球 發 展 與 殖 民 政 策 的 相 關 研 究 文 獻, 爬 梳 棒 球 如 何 在 日 治 時 期, 成 為 臺 灣 體 壇 備 受 大 眾 關 注 的 運 動 賽 事, 並 藉 嘉 農 三 族 共 和 論 述 的 形 成, 釐 清 體 育 運 動 作 為 殖 民 者 統 治 手 段 的 方 式 與 目 的 ; 再 透 過 吳 明 捷 的 家 系 及 生 平 介 紹, 釐 清 吳 明 捷 赴 日 求 學 後 的 生 涯 抉 擇 及 發 展, 與 日 本 當 時 以 嘉 農 球 隊 為 同 化 政 策 成 功 典 範 看 似 矛 盾 之 處, 以 提 出 日 本 帝 國 對 於 嘉 農 展 現 出 對 同 化 政 策 的 高 度 認 同 及 成 就 說 法 以 外 的 另 一 種 面 貌, 並 建 構 在 棒 球 之 外, 身 為 臺 灣 人 臺 灣 客 家 人 的 吳 明 捷 關 鍵 詞.. 吳 明 捷 嘉 農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棒 球 史 身 分 認 同 14

中 國 大 陸 憲 法 中 關 於 財 產 制 度 規 定 變 遷 與 保 險 市 場 發 展 關 聯 性 之 研 究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班 二 年 級 廖 經 綸 自 1987 年 臺 灣 採 取 對 中 國 大 陸 開 放 政 策 以 來, 兩 岸 交 流 頻 繁, 商 務 活 動 尤 其 興 盛, 因 此 研 究 大 陸 憲 法 關 於 財 產 權 觀 念 變 遷 的 研 究, 即 具 價 值, 本 文 發 覺 中 共 中 央 委 員 會 之 決 議 影 響 國 家 憲 法 內 容 之 變 動, 進 而 影 響 諸 如 保 險 等 特 定 行 業 之 發 展 趨 勢 近 期 內, 中 共 維 持 社 會 主 義 市 場 經 濟 的 發 展 趨 勢 不 變, 但 會 在 特 定 行 業 的 特 定 商 業 行 為 上 試 行 自 由 經 濟 模 式, 在 加 入 世 界 貿 易 組 織 (WTO) 五 年 內 仍 會 採 取 保 護 民 族 企 業 的 行 政 監 理 態 度, 惟 之 後 即 採 取 更 開 放 政 策 吸 收 先 進 企 業 資 金 及 經 驗 以 訂 定 更 為 周 全 之 法 制 環 境 迎 接 全 面 開 放 之 挑 戰 臺 灣 可 利 用 此 時 機 加 速 本 身 金 融 法 令 更 新 人 才 培 育 等 籌 備 工 作, 俾 得 以 擅 長 於 大 陸 市 場, 實 踐 孫 中 山 先 生 強 調 社 會 上 大 多 數 的 經 濟 利 益 相 調 和 之 境 界 關 鍵 詞 : 中 國 憲 法 保 險 社 會 主 義 市 場 經 濟 15

省 國 之 間 ~ 以 臺 灣 省 參 議 會 為 例 的 初 步 探 討 蘇 啟 昌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抗 戰 勝 利 後 國 府 在 各 省 成 立 省 參 議 會, 臺 灣 省 也 於 1946 年 5 月 1 日 正 式 成 立 不 久 國 民 黨 領 導 的 中 華 民 國 政 府 在 內 戰 中 挫 敗, 於 1949 年 12 月 正 式 退 守 臺 灣, 形 成 中 央 與 臺 灣 省 政 府 治 理 區 域 幾 近 重 疊 的 省 國 交 疊 現 象 依 法 令, 省 參 議 會 僅 是 訓 政 時 期 諮 詢 性 質 的 參 議 機 關 而 非 議 事 機 關 但 因 代 議 政 治 剛 起 步, 加 上 臺 灣 地 區 在 日 治 末 期 具 備 了 初 步 經 驗, 所 以 僅 有 諮 詢 權 而 無 立 法 權 對 於 自 詡 代 表 民 意 的 參 議 員 而 言 顯 然 不 足 因 此, 運 作 初 期 呈 現 明 顯 的 活 力 與 亂 象, 顯 示 出 省 ( 地 方 ) 對 國 ( 中 央 ) 的 期 待, 而 國 的 措 施 與 回 應, 也 顯 示 了 中 央 的 指 揮 與 控 制 二 二 八 事 變 後 臺 灣 省 參 議 會 轉 趨 消 極 與 溫 和, 而 省 參 議 會 組 織 條 例 也 在 不 久 後 修 訂, 顯 現 出 國 的 善 意 與 局 勢 的 轉 變 1949 年 12 月 中 華 民 國 政 府 正 式 遷 臺 後, 積 極 推 動 土 地 改 革, 雖 與 甚 多 參 議 員 的 利 益 有 極 大 衝 突, 過 程 卻 相 當 順 利, 蓋 因 此 時 國 幾 已 完 全 控 制 了 省 依 照 組 織 條 例, 省 參 議 員 的 任 期 為 兩 年, 首 屆 參 議 會 應 在 1948 年 結 束 可 是 此 時 國 共 內 戰 方 殷, 國 府 一 方 頻 頻 失 利, 只 好 一 再 延 長 任 期 1950 年 以 後 中 華 民 國 政 府 中 央 機 構 悉 數 遷 臺, 而 臺 灣 省 參 議 員 也 在 多 次 延 長 任 期 後 熱 烈 要 求 改 選 行 政 區 域 調 整 之 後, 臺 灣 省 參 議 會 結 束, 由 1951 年 12 月 11 日 開 幕 的 臺 灣 省 臨 時 省 議 會 所 取 代 其 後 原 本 位 階 較 低 的 省 議 會 因 挾 民 意 基 礎, 在 聲 勢 與 代 表 性 上 逐 漸 凌 駕 立 法 院, 形 成 新 的 探 討 議 題 關 鍵 字.. 省 國 交 疊 臺 灣 省 參 議 會 省 參 議 會 組 織 條 例 諮 詢 權 16

中 俄 北 京 條 約 與 新 疆 謝 永 茂 嶺 東 科 技 大 學 觀 光 與 休 閒 管 理 系 專 技 助 理 教 授 1860 年 10 月, 英 法 聯 軍 攻 佔 北 京 奉 命 談 判 的 奕 訢 請 求 俄 國 駐 華 公 使 伊 格 那 替 業 福 出 面 調 停 戰 事 結 束 後, 俄 國 以 調 停 有 功 為 由, 提 出 領 土 要 求, 簽 訂 了 中 俄 北 京 條 約, 承 認 了 此 前 一 直 拒 絕 批 准 的 璦 琿 條 約, 承 認 了 俄 國 對 中 國 黑 龍 江 以 北 領 土 的 侵 佔 行 為, 並 將 原 為 中 俄 共 管 的 烏 蘇 里 江 以 東 四 十 多 萬 平 方 公 里 的 中 國 領 土 強 行 割 佔 同 時, 中 俄 北 京 條 約 的 簽 訂, 又 為 俄 國 進 一 步 鯨 吞 中 國 西 北 部 領 土 的 行 為, 製 造 了 條 約 依 據 與 掩 護 根 據 文 獻 輿 圖 光 緒 勘 定 西 北 邊 界 俄 文 譯 漢 圖 : 乾 隆 時 期 的 西 北 邊 界, 仍 達 巴 爾 喀 什 湖 一 帶, 到 1894 年, 邊 界 線 則 已 退 縮 到 塔 城 伊 犁 喀 什 噶 爾 等 地, 侵 佔 中 國 領 土 的 面 積, 超 過 德 法 兩 國 國 土 面 積 總 和 關 鍵 字 : 中 俄 璦 琿 條 約 中 俄 北 京 條 約 新 疆 建 省 17

飛 狐 外 傳 的 哲 學 思 想 區 肇 龍 北 京 師 範 大 學 博 士, 香 港 理 工 大 學 專 業 進 修 學 院 客 席 講 師 金 庸 小 說 之 一 的 飛 狐 外 傳 向 來 乏 人 注 視, 主 人 公 胡 斐 與 袁 紫 衣 程 靈 素 的 感 情 瓜 葛 沒 有 令 人 留 下 深 刻 的 印 象 一 直 以 來, 研 究 金 庸 小 說 的 愛 情 觀 的 學 者, 都 把 焦 點 集 中 於 射 雕 英 雄 傳 或 神 雕 俠 侶 等 較 受 歡 迎 的 作 品 之 上 然 而, 飛 狐 外 傳 所 呈 現 的 愛 情, 並 非 以 單 純 的 世 俗 觀 來 建 構, 而 是 糅 合 中 國 佛 教 捨 離 觀 念 與 西 方 文 學 悲 劇 的 元 素 而 成 本 文 嘗 試 就 上 述 三 人 的 感 情 關 係, 說 明 飛 狐 外 傳 在 感 情 的 表 達 上, 其 實 是 各 金 庸 作 品 中 書 寫 得 最 優 秀 最 深 刻 最 動 人 的 本 文 分 作 四 個 部 分 第 一 部 分 為 引 言, 說 明 本 文 的 寫 作 動 機 及 方 法 第 二 部 分 主 要 探 析 小 說 與 中 國 佛 教 的 捨 離 觀 念 及 西 方 文 學 悲 劇 的 關 係 第 三 部 分 針 對 袁 紫 衣 出 家 人 的 矛 盾 身 份 與 程 靈 素 對 胡 斐 的 捨 命 相 救 的 過 程, 來 印 證 小 說 所 體 現 的 哲 學 思 想 第 四 部 分 結 語, 用 以 總 結 全 文 關 鍵 詞.. 金 庸 小 說 哲 學 思 想 佛 教 西 方 文 學 悲 劇 18

試 論 行 過 洛 津 中 鹿 港 地 景 的 謄 寫 陳 惠 旻 國 立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臺 灣 文 學 研 究 所 小 說 家 運 用 歷 史 文 獻 資 料 來 重 新 建 構 一 個 新 的 想 像 時 空, 這 樣 的 虛 構 性 的 新 時 空 成 為 了 後 人 的 綺 想 謄 寫 (palimpsest) 特 別 對 於 後 現 代 或 後 殖 民 論 述 的 書 寫 方 式, 是 一 種 多 元 並 置 的 重 要 策 略, 讓 原 本 可 能 單 一 模 式 的 歷 史 事 件, 透 過 多 人 的 消 除 再 建 構 的 手 段, 使 後 人 了 解 了 歷 史 的 過 程 施 叔 青 利 用 小 說 行 過 洛 津 跨 越 歷 史 界 線, 將 現 今 的 鹿 港, 帶 回 到 清 代 時 期 的 洛 津 從 文 學 的 創 作 基 調 透 過 歷 史 概 念 的 謄 寫, 激 盪 了 歷 史 與 文 學 之 間 可 能 發 生 的 價 值 意 義, 而 所 謂 的 價 值 意 義 卻 又 緊 緊 繫 住 了 小 說 人 物 的 存 在 意 義 行 過 洛 津 中 人 物 的 移 動 對 比 於 時 間 的 流 動, 更 針 對 小 說 場 景 來 著 手 描 繪, 置 入 了 來 自 史 料 依 據 卻 又 是 虛 實 交 錯 的 地 景, 如 此 鋪 敘 手 法 已 經 將 謄 寫 的 意 義 放 置 其 中, 拓 印 出 鹿 港 地 景, 表 現 地 景 在 此 小 說 中 的 歷 史 意 義 地 景 時 間 的 以 縱 以 橫 地 交 織 出 小 說 人 物 的 過 往, 最 終 小 說 家 施 叔 青 探 析 小 說 人 物 與 洛 津 的 地 景 意 義, 如 同 擺 佈 了 小 說 人 物 的 命 運, 人 們 彷 彿 以 駢 肩 雜 遝 跨 越 時 間, 走 入 歷 史, 而 來 者 僅 是 依 憑 回 憶, 揣 想 那 些 人 事 物 所 交 錯 出 的 歷 史 哀 歌 關 鍵 詞 : 謄 寫 行 過 洛 津 施 叔 青 鹿 港 歷 史 想 像 19

誰 來 抗 敵?: 戰 爭 認 識 與 國 民 性 論 述 的 再 思 考 以 張 恨 水 大 江 東 去 蕭 紅 馬 伯 樂 為 中 心 的 討 論 劉 毓 晴 台 灣 政 治 大 學 中 文 系 博 士 生 中 日 戰 爭 時 期, 戰 爭 動 員 與 宣 傳 是 總 體 戰 中 增 加 人 力 的 重 要 目 標, 然 而 在 當 時 一 致 抗 敵 的 口 號 之 下, 卻 有 許 多 淹 沒 在 搖 旗 吶 喊 的 戰 爭 動 員 招 喚 中 的 思 考 聲 音, 在 過 去 經 常 被 簡 化 為 愛 國 主 義 下 的 道 德 性 論 述, 值 得 我 們 以 現 代 的 眼 光 重 新 審 視 本 文 企 圖 由 張 恨 水 大 江 東 去 蕭 紅 馬 伯 樂 兩 部 小 說, 指 出 作 家 們 的 戰 爭 認 識 與 思 考, 他 們 如 何 認 知 這 場 戰 爭 : 包 括 為 何 參 與 戰 爭, 參 與 戰 爭 的 主 體 應 該 是 誰, 自 我 在 戰 爭 時 刻 應 該 站 在 哪 裡 成 效 由 誰 保 證 等 問 題, 說 明 作 家 如 何 藉 由 書 寫 對 戰 爭 提 出 疑 問 或 賦 予 意 義, 而 影 響 到 我 們 如 今 的 歷 史 認 識 以 及 自 身 定 位 關 鍵 字 : 關 鍵 詞 : 戰 爭 國 民 性 張 恨 水 蕭 紅 20

亦 舒 作 品 中 的 婚 姻 與 愛 情 觀 研 究 趙 又 箴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亦 舒 是 香 港 著 名 的 現 代 小 說 家 和 散 文 家, 其 作 品 在 講 述 女 性 的 婚 姻 與 戀 愛 事 件 中, 明 示 或 暗 示 的 表 達 出 各 類 型 女 性 的 真 實 情 感 體 驗 和 她 自 己 對 於 愛 情 婚 姻 的 評 論 與 認 知 並 且 往 往 表 現 出 女 性 對 自 身 的 認 同, 自 主 意 識 和 獨 立 意 識 的 發 展 有 些 研 究 者 會 將 亦 舒 與 寫 商 業 戰 爭 小 說 的 香 港 女 作 家 梁 鳳 儀 加 以 比 較, 但 我 認 為 亦 舒 與 梁 鳳 儀 的 作 品 所 書 寫 的 內 容 使 用 的 題 材 和 想 要 表 現 的 內 在 意 義 都 是 完 全 不 同 的 類 型 故 本 文 並 不 將 梁 鳳 儀 的 作 品 列 入 作 為 比 較 而 主 要 是 想 探 討 亦 舒 的 作 品 中 的 婚 姻 觀 與 愛 情 觀 關 鍵 詞 : 亦 舒 香 港 現 代 小 說 亦 舒 的 愛 情 觀 香 雪 海 流 金 歲 月 天 地 出 版 社 她 比 煙 花 寂 寞 特 首 小 姐 妳 早 德 芬 郡 奶 油 21

論 蘇 曼 殊 與 鴛 鴦 蝴 蝶 派 之 關 係 潘 啟 聰 恆 生 管 理 學 院 社 會 科 學 系 一 級 講 師 蘇 曼 殊 (1884-1914) 一 直 被 認 為 是 鴛 鴦 蝴 蝶 派 的 代 表 人 物 之 一 此 說 在 學 界 中 幾 無 異 議 本 文 認 為 將 蘇 曼 殊 歸 納 為 鴛 鴦 蝴 蝶 派 之 說 實 有 可 商 榷 的 餘 地 鴛 鴦 蝴 蝶 派 究 竟 是 一 個 怎 麼 樣 的 流 派 呢? 鴛 鴦 蝴 蝶 派 的 特 徵 是 徇 世 媚 俗, 並 以 消 閑 趣 味 為 創 作 宗 旨 曼 殊 的 作 品 實 與 這 些 特 徵 不 相 符 從 曼 殊 的 作 品 中, 吾 人 可 以 見 到 一 位 知 識 分 子 對 社 會 時 局 的 關 注 : 景 教 中 人 思 墟 人 國 袁 世 凱 以 不 當 手 段 爭 奪 正 式 總 統 之 位 對 國 人 一 味 西 化 的 不 滿 對 中 外 關 系 之 擔 憂 反 對 人 假 自 由 之 名 而 朝 秦 暮 楚 等 是 他 所 關 心 的 問 題 ; 吾 人 也 可 以 見 到 一 位 佛 教 僧 人 對 自 身 宗 教 的 關 懷 : 滿 清 政 府 借 新 學 改 革 為 名 而 逼 迫 佛 教 土 地 被 嚴 重 侵 吞 收 費 應 赴 法 事 的 歪 風 日 僧 乘 機 來 華 傳 教 帶 妻 蓄 內 風 氣 廣 傳 的 危 機 等 都 是 他 放 心 不 下 的 曼 殊 在 其 作 品 之 中 顯 露 的, 與 徇 世 媚 俗 四 字 絕 對 是 風 馬 牛 不 相 及 曼 殊 若 是 要 在 作 品 中 向 讀 者 傳 遞 他 的 想 法, 他 的 主 張 立 場 和 批 評 絕 不 含 糊 這 種 寫 作 的 方 式 可 謂 與 鴛 鴦 蝴 蝶 派 的 特 征 大 相 徑 庭 另 外, 由 刊 行 狀 況 看 來, 曼 殊 的 作 品 亦 甚 少 出 現 於 鴛 鴦 蝴 蝶 派 的 刊 物 之 上 因 此, 筆 者 得 出 一 個 與 現 存 說 法 不 太 一 樣 的 結 論, 那 就 是 : 一 直 以 來 將 曼 殊 視 為 鴛 鴦 蝴 蝶 派 之 說 是 值 得 吾 人 重 新 商 榷 的 關 鍵 詞.. 蘇 曼 殊 鴛 鴦 蝴 蝶 派 徇 世 媚 俗 刊 行 狀 況 22

端 與 情 : 比 較 唐 君 毅 與 牟 宗 三 對 孟 子 四 端 說 的 詮 釋 吳 湛 鴻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宗 教 及 哲 學 系 助 教 當 代 新 儒 家 屬 當 代 中 國 哲 學 的 重 要 流 派 它 的 發 展 又 與 西 方 哲 學 息 息 相 關 西 方 哲 學 傳 統 一 向 重 視 理 性, 而 輕 視 情 感 那 麼 當 代 新 儒 家 會 否 受 到 西 方 哲 學 的 重 理 傾 向 影 響, 輕 忽 儒 家 經 典 的 情 感 面 向 呢? 此 問 題 可 以 分 兩 步 回 答 一 當 代 新 儒 家 詮 釋 經 典 時, 有 否 呈 現 重 理 輕 情 的 傾 向 ; 二 若 有, 此 傾 向 有 多 大 程 度 受 西 方 哲 學 的 影 響 本 文 之 探 討 集 中 在 第 一 個 問 題, 並 嘗 試 以 兩 位 當 代 大 儒 -- 牟 宗 三 與 唐 君 毅 為 中 心, 比 較 二 人 對 孟 子 四 端 說 的 詮 釋, 進 而 呈 現 當 代 新 儒 家 處 理 儒 家 經 典 的 情 感 面 向 時 抱 持 的 詮 釋 傾 向 對 比 之 下, 唐 君 毅 以 性 情 心 釋 四 端, 涵 蓋 惻 隱 羞 惡 辭 讓 及 是 非 之 心, 反 映 出 他 的 詮 釋 兼 顧 情 理 的 傾 向, 而 牟 宗 三 以 康 德 道 德 哲 學 講 論 四 端, 提 出 心 性 分 析 架 構 整 理 孟 子 思 想, 則 傾 向 強 調 理 性, 而 將 情 感 置 於 一 個 次 要 地 位 關 鍵 詞 : 四 端 情 感 唐 君 毅 牟 宗 三 23

孝 經 以 孝 治 國 的 政 治 主 張 以 荀 子 為 參 照 林 昱 瑄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中 文 所 孝 經 是 為 論 語 孟 子 與 荀 子 之 後 的 作 品, 本 文 試 圖 以 荀 子 為 參 照 春 秋 戰 國 紛 亂 的 時 代 中, 不 管 孟 子 或 荀 子, 都 是 為 了 政 治 理 想 而 努 力 然 而, 孟 子 與 荀 子 走 的 卻 是 兩 種 不 同 的 道 路, 前 者 視 德 性 為 內 在 之 本 有, 順 此 而 言, 德 中 的 孝 當 然 也 是 內 在 本 有 的 ; 後 者 則 是 從 自 然 人 性 切 入, 德 並 非 沛 然 滿 盈 於 全 身 的, 所 以 需 要 一 個 外 在 的 制 度 來 做 為 學 習 榜 樣 準 則 孝 經 中 處 處 在 說 明, 從 天 子 至 庶 人 之 孝 的 具 體 規 範 準 則 如 果 是 順 著 孟 子 思 考 理 路 而 言, 孝 是 不 需 外 求 的, 它 應 該 是 沛 然 充 盈 於 其 自 身, 是 只 要 持 志 就 能 完 滿 整 全 的 有 鑑 於 此, 本 文 分 析 孝 經 關 於 孝 治 政 治 如 何 落 實 的 主 張, 將 選 擇 荀 子 做 為 參 照, 進 而 尋 繹 二 者 之 間 可 能 的 脈 絡 關 係 孝 本 包 涵 於 孔 子 所 論 及 諸 德 目 與 孟 子 四 端 德 性 中, 於 荀 子 則 是 在 禮 中, 並 且 是 規 範 軌 則 的 形 下 落 實 層 面 而 言 孝 經 中 的 孝 治 明 顯 是 依 循 著 孔 荀 一 系 的 重 禮 思 想 為 發 展 進 路, 並 且 更 進 一 步 將 孝 抽 出 以 作 為 國 治 之 用 關 鍵 字.. 孝 經 荀 子 論 語 孝 治 24

走 出 道 德 形 上 學 荀 子 道 德 經 濟 學 體 系 的 建 構 及 其 現 代 性 意 義 曾 暐 傑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候 選 人 自 宋 明 以 降, 儒 學 思 想 史 脈 絡 中 便 獨 尊 孟 學 而 將 荀 學 屏 除 於 外, 這 樣 的 傳 統 由 當 代 新 儒 家 一 系 所 承 接, 在 道 德 形 上 學 的 範 疇 內 開 展 以 孟 學 為 核 心 的 精 深 論 述 然 而, 在 形 上 學 的 孟 學 典 範 之 外, 還 有 另 一 種 儒 學 進 路 荀 學 典 範 的 可 能 荀 子 哲 學 的 確 可 以 作 為 儒 學 與 當 代 社 會 鏈 結 的 嘗 試 與 進 路 之 一, 而 不 必 一 味 以 道 德 形 上 學 否 定 荀 學 之 內 在 心 性 之 本 原 不 足 其 實, 荀 學 並 非 缺 少 內 在 心 性 理 論, 而 走 上 性 惡 之 歧 途 ; 而 是 荀 學 在 孟 學 之 外 是 一 學 說 系 統, 相 對 於 道 德 形 上 學 而 言, 可 以 稱 之 為 道 德 經 濟 學 所 謂 道 德 經 濟 學 是 在 追 求 正 義 與 社 會 秩 序 的 理 論 建 構 中, 注 意 到 正 義 的 成 本, 以 及 道 德 秩 序 養 成 的 效 率 與 可 能 性 從 荀 子 中 可 以 發 見, 荀 子 勸 學 禮 論 與 治 亂 學 說 都 是 以 學 之 經 莫 速 乎 好 其 人 為 思 考 核 心, 也 就 是 強 調 速 的 概 念 ; 以 當 代 話 語 表 達 即 是 道 德 經 濟 的 追 求 此 一 進 路 考 量 到 : 堅 持 完 全 自 覺 的 危 險 性 漫 長 的 道 德 養 成 與 不 可 保 證 的 良 知 發 用 因 此, 荀 子 提 出 師 法 禮 論, 企 圖 透 過 外 在 禮 義 的 力 量 去 導 正 與 化 約 人 的 道 德 與 建 構 社 會 秩 序, 達 到 治 亂 的 保 證 這 是 反 思 現 實, 思 考 出 性 惡 的 經 驗 論, 並 綜 合 反 省 孟 學 心 性 論 所 開 展 的 儒 學 體 系 ; 也 是 儒 學 現 代 化 下 的 契 機 關 鍵 字.. 荀 學 孟 學 道 德 經 濟 學 道 德 形 上 學 道 德 人 經 濟 人 25

論 語 為 政 父 母 唯 其 疾 之 憂 探 析 張 家 利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孝 是 一 個 很 重 要 的 中 國 文 化 生 活 概 念, 世 界 歷 史 上 從 來 沒 有 一 個 文 明 像 傳 統 中 國 人 那 樣 重 視 孝 及 孝 道 之 實 踐 最 使 近 代 以 來, 西 方 文 化 思 潮 進 入 中 國, 漸 漸 為 中 國 人 吸 收 及 接 受, 講 孝 孝 道 重 視 家 庭 倫 理 道 德 仍 然 是 分 別 中 國 人 與 非 中 國 人 的 一 個 重 要 的 文 化 生 活 概 念 在 論 語 孔 子 論 及 孝 道 計 有 十 四 例 其 中 在 為 政 篇 中, 記 載 著 孟 武 伯 向 孔 子 問 孝 一 事, 孔 子 回 答 : 父 母 唯 其 疾 之 憂 對 其 解 釋, 主 要 可 分 為 三 項 : 一 為 主 語 父 母, 其 指 子 女, 即 父 母 只 會 為 子 女 的 疾 病 擔 憂 ; 二 為 主 語 子 女, 其 指 父 母, 即 對 於 父 母, 子 女 必 須 擔 憂 父 母 的 身 體 病 痛, 如 此 才 算 是 孝 順 ; 最 後 一 說 法, 主 語 為 子 女, 其 指 父 母 擔 心 子 女 的 憂 慮 之 心, 亦 即 子 女 因 為 知 道 父 母 愛 子 之 心, 體 認 父 母 對 子 女 的 憂 掛 之 心, 因 此 以 父 母 之 心 為 心, 對 自 己 作 為 更 謹 慎, 以 免 父 母 懸 念 對 於 全 句 的 解 釋, 筆 者 試 著 從 (1) 孟 武 伯 人 格 特 質 (2) 孟 武 伯 問 孝 時 間 點 (3) 孔 子 對 時 人 應 答 習 性 (4) 唯 字 分 析 以 及 (5) 先 秦 時 代 對 孝 的 廣 義 理 解 五 方 面 入 手, 以 求 父 母 唯 其 疾 之 憂 之 意 義 綜 上, 筆 者 認 為 孟 武 伯 乃 剛 強 易 怒 之 人, 向 夫 子 問 孝 時 正 逢 其 父 孟 懿 子 臥 病, 孔 子 遂 他 要 思 憂 父 母 疾 病, 不 應 再 恣 意 妄 為, 即 對 於 父 母, 做 子 女 的 要 時 時 思 憂 父 母 身 體 上 的 病 痛 關 鍵 詞 : 孔 子 ; 孟 武 伯 ; 論 語 ; 為 政 ; 孝 ; 孝 道 26

表 章 正 學, 有 功 名 教 論 班 固 漢 書. 古 今 人 表 品 評 人 物 與 論 語 之 關 係 潘 銘 基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中 國 語 言 及 文 學 系 班 固 漢 書 多 采 經 說, 劉 勰 以 為 漢 書 乃 宗 經 矩 聖 之 典 漢 代 乃 經 學 時 代, 皮 錫 瑞 云 : 經 學 自 漢 元 成 至 後 漢, 為 極 盛 時 代 班 固 漢 書 自 是 多 采 經 說 入 文 漢 書 引 用 儒 家 經 文 甚 夥, 其 中 尤 以 詩 書 論 語 為 甚 然 而, 在 明 引 諸 經 以 外, 漢 書 各 篇 亦 多 以 儒 家 精 神 編 撰 在 漢 書. 藝 文 志. 諸 子 略 中, 班 固 歷 評 九 流 十 家 之 優 劣, 其 中 儒 家 於 道 最 為 高, 他 家 即 使 有 足 稱 者, 班 固 亦 援 引 儒 家 經 典 頌 之, 一 切 皆 以 儒 家 為 繩 論 語 載 有 孔 子 及 其 子, 以 及 154 人 之 言 行 在 此 154 人 裡, 其 中 29 人 為 孔 子 弟 子 其 餘 125 人 之 中, 在 孔 子 以 前 者 共 42 人, 與 孔 子 同 時 者 78 人, 時 代 不 詳 者 5 人 班 固 漢 書. 古 今 人 表 歷 記 前 人 姓 名, 敘 次 九 等, 全 篇 收 列 上 古 至 秦 末 人 物 各 一 千 九 百 餘 人, 王 引 之 云 : 人 表 所 載, 皆 經 傳 所 有 王 氏 言 是 本 文 將 詳 論 漢 書 古 今 人 表 與 論 語 之 關 係, 考 證 九 品 之 分 第, 以 及 各 第 人 物 之 排 列, 並 論 班 固 如 何 處 理 僅 見 論 語 之 人 物 ; 最 後, 討 論 部 分 人 物 未 依 論 語 列 次 之 原 因 關 鍵 字.. 論 語 漢 書 古 今 人 表 經 學 27

理 學 與 占 卜 之 宇 宙 觀 王 淑 儀 淡 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生 理 學 之 特 色 在 於 透 過 格 物 致 知 掌 握 宇 宙 天 地 存 在 的 根 據, 並 以 統 攝 之 天 理 來 詮 釋 人 的 價 值 涵 養 人 心 道 德 教 化 其 中 的 張 載 與 朱 熹 積 極 探 究 宇 宙 自 然, 反 映 出 宋 代 人 文 與 科 學 開 放 多 元 並 重 的 態 勢 兩 位 思 想 家 推 證 天 地 存 在 之 宇 宙 觀 氛 圍 也 影 響 了 宋 代 至 明 代 成 形 茁 壯 的 八 字 推 命 藉 由 大 量 引 用 理 學 宇 宙 觀 太 極 太 虛 理 氣 等, 八 字 推 命 從 純 占 卜 技 術 轉 化 到 具 宇 宙 存 在 立 論 的 體 系, 以 統 攝 之 理 來 對 人 事 作 預 測 分 析, 獲 得 廣 大 認 同 得 以 收 錄 於 四 庫 全 書 藉 此 研 究, 我 們 得 以 瞭 解 分 佔 義 理 與 應 用 的 理 學 與 占 卜 所 共 有 的 宇 宙 觀 關 鍵 詞 : 理 學 太 極 氣 占 卜 28

知 言 與 知 人 詮 釋 理 論 綜 述 江 彥 希 嶺 南 大 學 中 文 系 博 士 研 究 生 知 言 與 知 人 來 自 儒 家 的 三 個 命 題 : 孔 子 之 不 知 言, 何 以 知 人 及 孟 子 的 知 言 養 氣 知 人 論 世 本 文 爬 梳 歷 代 相 關 注 解, 釐 清 了 言 與 人 之 界 說, 找 到 孔 孟 知 言 與 知 人 互 相 關 聯 的 線 索 經 過 整 合, 便 形 成 儒 家 學 說 總 體 思 想 下 的 兩 種 詮 釋 觀 念 : 知 言 得 以 知 人 知 人 得 以 知 言 往 後 的 學 者 把 這 兩 種 詮 釋 觀 念 繼 續 拓 展, 發 展 方 向 卻 不 同 : 前 說 得 到 學 者 肯 定, 而 文 本 之 能 表 現 作 者 的 思 想 感 情 屢 獲 承 認 受 著 傳 統 儒 家 思 想 影 響, 有 些 學 者 進 一 步 認 為 文 本 傳 達 作 者 想 法 的 同 時, 可 以 表 現 作 者 的 道 德 操 守 承 以 上 這 種 意 見, 學 者 相 信 讀 者 能 受 作 家 的 為 人 影 響, 進 行 道 德 的 反 思 ; 後 說 得 到 部 份 學 者 支 持, 並 提 出 以 搜 集 資 料 閱 讀 史 書 來 知 人 之 方 法 然 而, 有 學 者 指 出 知 人 的 困 難, 並 開 始 懷 疑 知 人 對 掌 握 文 本 主 題 的 成 效 雖 有 學 者 曾 嘗 試 維 護 以 知 人 來 理 解 文 本, 但 更 多 的 學 者 主 張 徹 底 摒 棄, 提 出 透 過 思 考 令 自 己 的 心 思 與 作 者 的 心 思 契 合, 讓 文 本 的 深 意 隨 之 浮 現 已 有 研 究 多 就 本 文 提 及 之 多 種 詮 釋 方 法 作 個 別 論 述, 本 文 卻 加 以 匯 合, 發 掘 它 們 之 間 的 聯 繫, 及 說 明 這 個 聯 繫 如 何 衍 生 出 各 種 詮 釋 觀 念, 從 中 又 可 體 現 儒 家 的 知 言 與 知 人 命 題 在 詮 釋 理 論 上 的 影 響 與 意 義 關 鍵 字.. 知 言 知 人 儒 家 思 想 詮 釋 理 論 29

莊 存 與 在 清 代 今 文 經 學 地 位 之 探 討 與 反 思 李 岳 道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本 文 作 者 見 於 多 位 學 者 對 於 莊 存 與 在 清 代 今 文 經 學 的 創 始 地 位 有 不 同 的 見 解, 如 學 者 梁 啟 超 章 太 炎 周 予 同 陳 祖 武 朱 彤 窗 吳 雁 南 王 俊 義 黃 愛 平 黃 開 國 等 人 對 莊 存 與 的 創 始 地 位 分 別 有 肯 定 與 存 疑 的 不 同 看 法, 筆 者 乃 作 此 文 進 行 探 討 與 反 思 筆 者 從 今 古 文 經 學 的 發 展 脈 絡 作 初 步 論 述, 再 從 莊 存 與 的 注 經 工 作 與 貢 獻 加 以 探 討 與 認 定, 並 試 從 以 下 二 方 面 來 探 討 莊 存 與 是 否 為 純 粹 的 今 文 經 學 家, 並 從 中 論 述 莊 存 與 在 今 文 經 學 中 的 地 位, 其 一 是 從 撰 注 春 秋 正 辭 的 詮 釋 過 程 中, 他 可 能 對 今 古 文 經 的 優 劣 並 沒 有 明 顯 偏 好 ; 且 並 非 只 專 治 今 文 經 學, 很 難 說 莊 存 與 是 純 粹 的 今 文 經 學 者 ; 其 二 是 從 著 述 古 文 經 學 的 周 官 記 周 官 說 毛 詩 說 等 著 作 來 看, 他 不 只 是 專 治 今 文 經 學 而 已 且 從 其 尚 書 即 見 書 說 等 不 區 分 尚 書 今 古 文 字 的 不 同, 且 援 引 古 文 經 周 禮 來 彌 補 公 羊 學 的 不 足 等 種 種 現 象 看 來, 顯 現 出 莊 存 與 沒 有 專 治 今 文 經 學 的 傾 向, 於 是 引 發 筆 者 對 莊 氏 在 今 文 經 學 始 祖 地 位 的 存 疑 最 後 筆 者 提 出 如 梁 啟 超 等 晚 清 大 學 者 在 論 述 莊 存 與 在 今 文 經 學 的 地 位 時, 似 乎 是 一 種 學 術 主 流 的 價 值 判 斷 對 事 實 記 載 滲 透 的 歷 史 論 斷, 因 而 認 定 要 確 立 莊 氏 在 今 文 經 學 始 祖 的 地 位 時 有 必 要 從 學 術 主 流 與 非 主 流 論 述 分 流 前 的 源 頭 來 進 行 歷 史 的 重 審, 如 此 可 能 會 有 另 外 一 種 史 實 的 呈 現 關 鍵 詞 : 清 代 今 文 經 學 莊 存 與 經 學 今 文 經 學 始 祖 30

張 栻 南 軒 先 生 孟 子 說 心 性 問 題 辨 析 馬 耘 台 灣 嘉 義 天 主 教 崇 仁 醫 護 管 理 專 科 學 校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助 理 教 授 : 張 栻 係 宋 明 理 學 中 湖 湘 學 派 之 代 表 人 物, 本 文 以 張 栻 南 軒 先 生 孟 子 說 及 相 關 資 料 為 依 據, 辨 析 其 中 心 性 論 哲 學 之 內 涵 本 文 將 論 證 張 栻 哲 學 以 太 極 論 性 為 內 蘊 於 人 之 形 上 超 越 義 之 價 值 理 序, 此 四 端 之 必 然 呈 現 即 可 為 證 四 端 現 於 心, 則 意 謂 心 遵 循 性 之 超 越 義 之 形 上 價 值 理 序, 並 為 現 實 上 發 動 並 展 現 其 情 效 用 的 關 鍵 ; 此 即 心 主 性 情 之 義 此 義 基 本 仍 沿 襲 胡 五 峰 性 本 論 之 思 路 而 與 陸 王 心 學 之 主 宰 義 或 朱 熹 心 統 性 情 之 說 有 極 大 之 不 同 最 後, 本 文 將 論 證 張 栻 心 性 論 在 論 述 修 養 前 端 之 工 夫 仍 有 含 混 不 一 致 之 處, 間 有 若 干 理 論 之 困 難, 然 而, 其 心 性 論 展 現 出 之 人 文 化 成 之 氣 魄 與 格 局, 仍 十 分 宏 偉 可 觀 關 鍵 詞 : 張 栻 南 軒 心 性 論 心 主 性 情 太 極 心 性 31

論 甘 泉 學 派 的 功 夫 進 路 : 以 洪 覺 山 呂 汝 德 何 吉 陽 為 討 論 範 圍 黃 泊 凱 東 海 大 學 哲 學 系 助 理 教 授 本 論 文 所 要 討 論 的 主 題 為 洪 覺 山 工 夫 論 與 其 同 門 的 功 夫 進 路 之 分 析, 洪 覺 山 本 身 為 甘 泉 學 派 的 大 成 者, 受 明 代 大 儒 湛 甘 泉 稱 讚 為 得 其 真 傳 者, 其 工 夫 論 在 明 儒 學 案 的 說 明 中 是 以 知 幾 為 主, 也 就 是 發 揮 本 體 的 自 覺 力 量 為 主, 此 為 甘 泉 學 派 上 等 的 工 夫 論 進 路 但 是 甘 泉 學 派 的 工 夫 論 也 強 調 對 於 習 心 的 對 治, 故 也 有 安 立 以 知 止 為 宗 的 工 夫, 也 就 是 從 定 力 的 培 養 入 手 成 就 的 工 夫, 此 法 的 成 就 者 為 何 吉 陽, 第 三 種 便 是 以 發 揮 氣 質 變 化 力 為 主 的 工 夫 論, 也 就 是 呂 汝 德 的 變 化 氣 質 之 工 夫, 此 三 種 修 行 方 法 皆 是 從 湛 甘 泉 的 本 體 工 夫 中 所 生, 兼 顧 了 對 於 本 體 自 覺 義 與 自 由 義, 也 具 備 了 對 於 習 心 的 對 治 義, 所 以 為 一 套 完 備 的 工 夫 論, 故 本 文 便 是 以 洪 覺 山 為 主, 以 其 他 二 人 為 輔, 進 行 對 於 甘 泉 學 派 工 夫 進 路 的 討 論 關 鍵 字 : 洪 覺 山 幾 止 氣 質 變 化 32

構 建 香 港 飲 食 文 化 的 三 項 元 素 錢 建 榮 香 港 史 學 會 華 中 師 範 大 學 博 士 生 三 項 主 要 的 發 展 改 變 了 香 港 的 飲 食 文 化 : 一 是 中 國 南 方 的 移 民 城 市 ; 二 是 成 為 亞 洲 國 際 大 都 會 ; 三 是 特 區 政 府 以 旅 遊 和 金 融 業 為 香 港 經 濟 支 柱 香 港 在 中 國 近 現 化 發 展 中 是 移 民 城 市, 內 地 各 省 市 的 年 青 人 和 富 人 避 難 南 來 生 活, 間 接 地 引 進 了 他 們 在 原 居 地 的 美 食 進 入 香 港, 例 如 京 滬 名 菜 二 是 香 港 在 中 國 近 代 史 上 的 對 外 貿 易 及 經 濟 中 心, 中 西 文 化 薈 萃, 包 括 生 活 方 式, 食 譜 及 食 材 的 豐 富 和 多 元 代, 改 變 了 香 港 飲 食 文 化 的 觀 念, 從 飲 食 業 的 從 廚 師 到 東 主, 都 接 受 並 努 力 提 供 融 合 中 西 美 食 的 菜 單 其 中 港 式 茶 餐 廳 便 是 見 証 而 且 香 港 人 分 餐 觀 念 的 改 變, 推 動 了 大 都 會 飲 食 方 式 的 發 展, 為 香 港 的 飲 食 業 成 為 經 濟 支 柱 提 供 了 條 件 第 三, 香 港 政 府 以 旅 遊 業 為 香 港 經 濟 支 柱, 促 進 了 本 地 飲 食 業 的 多 元 化, 食 肆 云 集, 推 動 了 飲 食 文 化 內 在 的 競 爭 興 變 化, 營 運 方 式 的 多 元 化 及 專 業 化, 把 香 港 的 飲 食 業 變 成 了 本 土 化 和 國 際 化 的 有 機 組 合, 豐 富 了 香 港 飲 食 文 化 的 內 涵 關 鍵 字.. 南 北 融 合 中 外 薈 萃 早 茶 文 化 茶 餐 廳 文 化 33

社 區 發 展 與 文 化 承 傳 香 港 盂 蘭 勝 會 之 興 衰 黃 競 聰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盂 蘭 勝 會 起 源 眾 說 紛 紜, 佛 道 兩 家 各 有 說 法 農 曆 七 月 十 五 日 為 中 元 節, 源 自 道 教 的 三 官 說 每 年 農 曆 七 月 香 港 各 區 舉 行 盂 蘭 勝 會, 不 同 族 群 會 按 照 自 身 的 傳 統 進 行 祭 幽 活 動, 常 見 有 廣 府 水 上 人 海 陸 豐 和 潮 州 2011 年 香 港 潮 人 盂 蘭 勝 會 成 功 納 入 第 三 批 國 家 級 非 物 質 文 化 遺 產 項 目 不 過, 香 港 盂 蘭 勝 會 的 前 景 並 不 樂 觀, 不 少 地 區 的 盂 蘭 勝 會 因 不 同 的 原 因 被 迫 取 消 或 正 面 對 萎 縮 的 命 運 是 次 論 文, 嘗 試 分 析 社 區 發 展 如 何 導 致 香 港 盂 蘭 勝 會 衰 微 的 關 係 關 鍵 字.. 非 物 質 文 化 遺 產 盂 蘭 勝 會 文 化 傳 承 34

明 清 時 期 西 方 宴 席 文 化 對 中 國 筵 席 改 革 的 影 響 - 以 菜 單 為 例 何 美 珍 國 立 勤 益 科 技 大 學 兼 任 助 理 教 授 中 國 自 古 以 來, 對 於 各 種 的 儀 式 節 慶 或 事 件 總 是 離 不 開 飲 食, 各 種 不 同 名 義 的 筵 席 於 是 形 成 例 如 周 代 是 中 央 集 權 與 封 建 諸 侯 並 存 的 時 期, 當 時 天 子 與 諸 侯 諸 侯 與 諸 侯 的 朝 覲 皆 離 不 開 享 宴 因 此, 所 謂 的 以 飲 食 之 禮, 親 宗 族 兄 弟, 以 享 燕 之 禮, 親 四 方 之 賓 客 ( 周 禮. 大 宗 伯 ) 便 成 為 周 代 立 國 的 方 針 及 至 清 代, 中 國 筵 席 發 展 到 了 一 個 高 峰, 且 極 盡 奢 糜 西 方 飲 食 傳 入 之 後, 當 時 的 有 識 之 士 參 考 了 西 方 的 筵 席 規 格 與 形 式, 對 此 種 的 奢 靡 的 筵 席 也 提 出 了 一 些 他 們 的 看 法 與 批 評, 同 時 主 張 改 良 筵 席, 壓 縮 菜 品 數 量, 並 且 講 究 飲 食 營 養 衛 生, 對 中 國 筵 席 歷 史 上 是 一 重 要 的 貢 獻 本 論 文 以 明 清 時 期 的 外 來 飲 食 文 化 對 中 國 筵 席 改 革 影 響 為 例, 蒐 集 相 關 文 獻 進 行 考 察, 探 討 西 方 飲 食 對 近 現 中 國 筵 席 產 生 的 影 響 首 先, 參 考 各 文 獻 中 對 筵 席 的 定 義 及 其 源 起, 並 對 中 國 與 西 方 的 筵 席 發 展 作 初 步 的 解 釋, 以 了 解 中 西 方 筵 席 發 展 的 過 程 ; 接 著 在 第 二 部 分 探 討 晚 明 筵 席 的 奢 華 表 現, 與 清 朝 中 葉 後 筵 席 由 簡 入 奢 的 轉 變 ; 第 三 部 分 則 以 西 方 飲 食 文 化 的 傳 入 並 對 中 國 筵 席 改 革 的 影 響 ; 第 四 部 份 為 結 語 關 鍵 詞.. 西 方 飲 食 文 化 筵 席 飲 食 交 流 外 來 飲 食 35

臺 灣 旅 行 業 發 展 之 研 究 (1945~1987) 劉 仁 民 台 灣 嘉 南 藥 理 大 學 觀 光 事 業 管 理 系 ( 含 溫 泉 產 業 碩 士 班 ) 副 教 授 據 聯 合 國 世 界 觀 光 組 織 (UNWTO) 論 述, 觀 光 旅 遊 活 動 已 成 為 世 界 未 來 的 潮 流 與 趨 勢, 觀 光 事 業 亦 將 蓬 勃 發 展, 東 亞 地 區 更 將 是 發 展 最 迅 速 的 國 家 與 地 區 臺 灣 政 府 為 因 應 將 到 臨 的 世 界 趨 勢, 在 經 濟 發 展 上 提 出 國 家 策 略, 其 中 觀 光 旅 遊 為 經 濟 發 展 的 六 大 產 業 之 一, 足 見 觀 光 旅 遊 在 世 界 各 個 國 家 經 濟 發 展 的 重 要 性 與 被 重 視 度 旅 行 業 在 觀 光 事 業 中 是 提 供 服 務 平 台 極 為 重 要 一 環 的 產 業, 本 研 究 目 的 乃 是 從 歷 史 的 角 度 去 回 顧 探 討, 並 紀 錄 臺 灣 旅 行 業 的 發 展 (1945~1987) 過 程 與 經 驗, 以 知 悉 臺 灣 在 旅 行 業 發 展 過 程 之 優 劣 點, 便 於 開 創 觀 光 事 業 之 原 動 力 或 前 人 經 驗, 應 該 說 是 鑑 古 思 今 開 創 未 來 的 工 作 在 研 究 過 程 中, 發 現 有 關 臺 灣 觀 光 方 面 之 相 關 著 作 書 籍, 雖 然 不 少, 然 卻 偏 重 遊 記 和 文 學 類, 在 政 府 官 方 文 獻 資 料 或 碩 博 士 論 文 中, 從 史 學 角 度 去 研 究 者, 卻 非 常 稀 少 本 研 究 在 研 究 寫 作 上, 就 採 用 歷 史 文 獻 回 顧 法 文 獻 分 析 法 二 手 資 料 法 等 多 種 學 術 研 究 方 法, 以 探 究 臺 灣 旅 行 業 發 展 之 議 題 本 研 究 就 臺 灣 旅 行 業 在 1945~1987 年 間 的 興 起 業 務 範 圍 與 經 營 管 理 之 資 本 額 經 理 人 保 證 金 設 備 法 規 等 各 面 向 去 研 究 探 討, 以 記 錄 出 不 同 年 代 的 經 營 模 式 與 規 定, 並 提 出 結 論, 以 作 為 旅 行 業 經 營 管 理 之 參 考 關 鍵 詞.. 旅 行 業 觀 光 經 營 管 理 台 灣 36

從 文 獻 史 料 探 討 歷 史 懸 案 以 孔 子 誅 少 正 卯 為 例 陳 賡 賾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文 系 研 究 所 博 士 班 研 究 生 陳 詠 詩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文 系 研 究 所 碩 士 班 研 究 生 有 關 孔 子 誅 少 正 卯 一 事, 歷 來 眾 說 紛 紜, 據 史 料 記 載 孔 子 誅 殺 少 正 卯, 如 荀 子 宥 坐 云 : 孔 子 為 魯 攝 相, 朝 七 日 而 誅 少 正 卯 史 記 云 : 孔 子 為 魯 司 寇, 七 日 而 誅 少 正 卯 之 類 是 也 是 非 直 尚 無 定 論 淮 南 子 氾 論 訓 孔 子 相 魯 孔 子 誅 少 正 卯 而 魯 之 邪 塞 說 苑 指 武 孔 子 為 魯 司 寇, 七 日 而 誅 少 正 卯 於 車 觀 之 下, 子 貢 後 至, 趨 而 問 曰 本 文 試 圖 從 古 今 列 舉 有 關 子 山 子 誅 少 正 卯 此 事 的 記 載, 認 同 者 的 觀 點 和 反 對 者 的 觀 點, 對 於 孔 子 誅 少 正 卯 一 事 探 討 文 獻 史 料 的 相 關 記 載 並 對 觀 察 荀 子 非 十 二 子 助 證 宥 坐 的 真 偽 性 質, 繼 而 審 視 孔 子 誅 少 正 卯 的 學 術 意 義 至 於 孔 子 思 想 探 研 只 是 相 關 佐 證 參 考 藉 由 本 文 文 獻 史 料 的 比 對, 進 一 步 瞭 解 孔 子 誅 少 正 卯 較 可 相 信 的 事 實 面 貌 關 鍵 詞 : 歷 史 懸 案 孔 子 少 正 卯 非 十 二 子 37

吳 志 孫 權 傳 亶 洲 地 名 考 證 劉 博 文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三 國 志 亶 ( 澶 ) 洲 之 名 稱 與 古 代 日 本 列 島 受 朝 鮮 半 島 之 文 化 移 入 有 關 亶 洲 的 亶 ( 音 tan) 與 檀 字 相 通, 而 亶 檀 桓 韓 皆 與 古 代 韓 民 族 之 熊 圖 騰 有 關 亶 字 實 來 自 古 代 朝 鮮 之 開 國 始 祖 檀 君, 而 檀 君 之 名 與 韓 民 族 之 族 名 均 源 自 古 代 韓 民 族 之 熊 圖 騰 崇 拜 ; 即 亶 檀 韓 三 字 實 出 於 同 一 來 源 ; 而 所 謂 亶 洲 者 即 是 受 韓 人 ( 文 化 ) 影 響 之 島 亶 洲 地 名 乃 中 國 遲 至 三 國 時 期 孫 吳 民 間 對 日 本 九 州 島 之 稱 呼 相 較 於 魏 倭 間 的 正 式 官 方 往 來, 孫 吳 與 日 本 的 關 係 則 偏 重 於 民 間 的 貿 易 往 來 由 於 兩 國 民 間 有 著 密 切 的 貿 易 往 來, 才 會 有 吳 志. 孫 權 傳 的 亶 洲 人 民 渡 海 來 會 稽 郡 從 事 貿 易 的 記 載 由 此 可 知 三 國 時 期 孫 吳 會 稽 郡 與 亶 洲 經 由 貿 易 往 來 已 建 立 海 上 交 通 路 線, 因 此 才 會 有 孫 權 派 兵 尋 找 亶 洲 之 舉 另 一 方 面, 由 於 吳 人 對 於 倭 地 之 知 識 均 來 自 民 間 傳 說 及 渡 來 倭 人 之 口 述 公 元 三 世 紀 的 倭 地 九 州 島 仍 處 於 文 化 相 對 落 後 地 區, 文 化 上 受 到 朝 鮮 半 島 韓 族 之 極 大 影 響, 因 而 至 吳 地 貿 易 之 倭 人 遂 自 稱 其 所 居 之 島 國 為 亶 洲, 意 即 受 到 韓 人 ( 文 化 ) 影 響 之 島 而 此 一 地 名 於 三 國 時 期 結 束 之 後 便 不 再 為 後 人 所 用 關 鍵 字 : 亶 洲 韓 族 彌 生 文 化 38

從 漢 畫 像 石 射 鳥 圖 構 圖 元 素 論 漢 民 族 后 羿 射 日 神 話 蔡 奇 玲 台 灣 國 立 中 興 大 學 中 文 所 碩 士 生 二 年 級 摘 要 二 千 多 年 前 的 漢 畫 像 石, 鳥 圖 像 是 使 用 最 頻 繁 的 題 材 之 一 追 根 溯 源 中 華 民 族 應 是 鳥 的 子 孫, 由 於 先 民 生 活 與 鳥 息 息 相 關, 萌 發 對 鳥 的 眷 戀 和 敬 仰, 形 成 鳥 信 仰 文 化 陳 勤 建 於 中 國 鳥 信 仰 一 書 言, 據 今 考 古 最 新 發 現, 文 獻 資 料 及 現 實 社 會 生 活 中 的 遺 存 判 斷, 中 華 先 民 對 太 陽 鳥 的 信 仰 至 少 七 千 餘 年, 歷 史 上 少 出 現 三 個 高 潮 以 河 姆 渡 文 化 時 期 為 首, 其 次 是 大 汶 口 文 化 期, 再 次 是 兩 漢 石 畫 像 階 段 的 確 漢 畫 像 石 不 斷 出 土 射 鳥 圖 金 烏 負 日 圖 三 足 烏 朱 雀 鋪 首 其 中 射 鳥 圖 目 前 出 土 量 多 達 三 十 多 幅 今 日 學 界 對 於 射 鳥 圖 的 看 法 大 約 有 三 種 : 一 認 為 是 后 羿 射 日 的 神 話 故 事, 二 認 為 是 準 備 祭 祀 祖 先 用 的 犧 牲, 三 是 獵 取 官 位, 求 取 富 貴 之 意 后 羿 射 日 是 中 華 民 族 上 古 時 期 太 陽 鳥 的 經 典 神 話 之 一, 由 於 中 國 神 話 一 向 保 留 甚 少, 相 關 的 史 料 文 獻 一 向 零 星 破 碎, 故 本 論 文 試 以 葉 舒 憲 學 者 提 出 的 四 重 證 據 法, 透 過 出 土 的 漢 代 畫 像 石 上 的 圖 像 符 號 重 新 探 究 中 華 民 族 后 羿 射 日 的 太 陽 鳥 文 化, 畢 竟 早 期 學 者 對 於 神 話 故 事 僅 能 通 過 不 完 整 的 書 面 神 話 傳 說 文 獻 研 究, 然 而 這 些 出 土 物 可 以 突 破 文 字 符 號 材 料 的 時 空 局 限 性, 筆 者 得 以 從 畫 面 石 上 的 射 鳥 圖 重 新 解 讀 漢 民 族 對 於 后 羿 射 日 的 神 話 想 像 關 鍵 字 : 漢 畫 像 石 射 鳥 圖 太 陽 鳥 后 羿 射 日 39

西 夏 立 國 的 戰 略 藍 圖 與 兼 淺 論 夏 宋 戰 爭 形 勢 的 轉 變 林 皓 賢 香 港 城 市 大 學 中 文 及 歷 史 學 系 博 士 生 香 港 科 技 專 上 書 院 導 師 西 夏 於 第 六 代 君 主 崇 宗 乾 順 時, 針 對 當 時 嚴 峻 的 軍 事 形 勢, 曾 作 出 一 次 全 面 的 軍 事 改 革, 亦 即 貞 觀 玉 鏡 將 ( 下 簡 稱 玉 鏡 將 ) 的 頒 行 在 談 到 玉 鏡 將 刊 行 於 乾 順 年 間 的 原 因, 一 般 來 說 會 有 三 個 原 因 一 是 推 行 尚 文 重 法 " 立 國 方 針 的 要 求, 即 從 元 昊 以 來 尚 武 的 建 國 方 針 改 變 為 以 文 為 本, 以 法 治 國 的 立 國 方 針 ; 二 是 針 對 當 時 嚴 峻 的 軍 事 形 勢 有 關, 夏 崇 宗 乾 順 (1083-1139 年,1086-1139 年 在 位 ) 即 位 之 初, 便 要 面 對 西 夏 自 惠 宗 秉 常 (1061-1086 年,1068-1086 年 在 位 ) 以 來 對 宋 戰 爭 的 失 利 狀 況 ; 第 三 是 舊 有 的 軍 事 法 規 必 須 更 新, 因 應 元 昊 立 國 時 所 制 定 的 法 規 到 了 乾 順 時 已 經 八 十 餘 年, 而 不 再 適 應 新 的 國 情 民 情 和 軍 情, 故 此 需 要 根 據 新 情 況 作 出 改 革 驟 眼 看 來, 這 三 個 原 因 好 像 已 順 理 成 章 地 指 出 了 乾 順 時 期 要 作 出 改 革, 卻 不 見 有 太 多 研 究 關 於 為 什 麼 元 昊 時 期 的 法 制 到 了 乾 順 時 期 就 已 經 不 能 行 之 有 效, 究 竟 這 八 十 年 間 雙 方 發 生 了 什 麼 改 變, 使 西 夏 在 西 北 戰 場 上 一 直 能 壓 著 宋 軍 的 優 勢 會 消 失 本 文 嘗 試 回 到 當 時 國 際 環 境 的 局 面, 釐 清 上 述 的 這 些 疑 問, 對 西 夏 兵 制 進 行 回 顧 主 要 從 元 昊 立 國 定 制 的 藍 圖, 看 舊 有 兵 制 發 展 是 否 先 天 性 不 足, 還 是 後 天 形 勢 影 響 而 要 作 出 改 革 關 鍵 字.. 嵬 名 元 昊 夏 宋 戰 爭 西 夏 國 家 戰 略 貞 觀 玉 鏡 將 40

海 公 案 罪 案 地 點 新 詮 兼 論 現 當 代 電 腦 排 印 本 之 勘 誤 洪 敬 清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生 本 文 試 以 海 公 案 71 回 案 例 的 罪 案 發 生 地 為 觀 察, 梳 理 罪 案 地 點 與 判 官 海 瑞 之 關 係, 並 校 對 明 清 善 本 書 現 當 代 電 腦 排 印 本 對 罪 案 地 點 的 錯 置 現 象 文 中 指 出 : 海 公 案 對 71 回 案 例 的 罪 案 地 點, 是 以 第 56 回 爲 分 界, 採 用 先 浙 江, 後 南 京 的 序 位 結 構, 呼 應 著 海 瑞 官 職 升 遷 的 歷 程 此 序 位 的 結 構 特 色, 爲 海 公 案 創 造 一 種 功 能 和 意 義 的 標 誌, 一 種 只 憑 其 位 置, 不 需 用 語 言 說 明, 而 比 起 用 語 言 說 明 更 爲 重 要 的 功 能 和 意 義 的 標 誌 其 次, 運 用 上 述 的 觀 察, 校 對 明 清 善 本 書 現 當 代 電 腦 排 印 本 對 罪 案 地 點 的 錯 置 現 象 這 些 錯 置 現 象 的 發 生, 主 因 是 原 善 本 刊 刻 錯 誤 所 造 成, 致 使 各 時 期 出 版 之 海 公 案 發 生 誤 讀 罪 案 地 點 的 狀 況 例 如 第 17 26 回 的 紹 興 府 東 陽 縣 處 州 府 嚴 水 縣, 兩 回 故 事 的 罪 案 地 點 與 史 料 記 載 相 違 權 衡 全 書 71 回 案 例 的 地 點 安 排, 此 等 筆 誤 不 僅 突 顯 編 纂 者 的 疏 忽, 同 時 也 彰 顯 海 公 案 對 罪 案 地 點 的 經 營 策 略 藉 由 重 讀 海 公 案 罪 案 地 點 的 安 排, 這 些 被 隱 藏 於 文 本 之 中 的 隻 言 片 語, 不 再 僅 是 毫 不 起 眼 的 文 本 訊 息 : 它 們 的 存 在, 不 僅 為 我 們 展 示 海 瑞 仕 途 升 遷 與 海 公 案 的 關 係, 同 時 亦 能 成 為 檢 驗 工 具, 對 現 當 代 刊 印 本 海 公 案 進 行 比 對 勘 誤, 以 還 原 海 公 案 的 真 正 面 貌 關 鍵 字.. 海 公 案 罪 案 地 點 浙 江 南 京 41

誰 是 中 國 人? 神 話 傳 說 與 華 夏 民 族 的 建 構 以 大 禹 治 水 傳 說 為 例 陳 嘉 禮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歷 史 系 香 港 恆 生 管 理 學 院 社 會 科 學 系 大 禹 傳 說, 是 中 國 早 期 神 話 20 世 紀 疑 古 運 動 對 大 禹 傳 說 的 質 疑, 揭 櫫 大 禹 研 究 新 一 頁, 加 上 近 百 年 考 古 學 長 足 的 發 展, 史 學 家 紛 紛 對 大 禹 傳 說 真 偽 作 出 考 辨 經 過 近 百 年 的 討 論, 夏 朝 已 經 得 到 證 實, 作 為 歷 史 人 物 的 身 份 也 逐 漸 得 到 確 認 不 過, 前 輩 學 者 多 集 中 討 論 大 禹 其 人 其 事 的 真 偽, 忽 略 了 大 禹 傳 說 的 演 變 為 了 彌 補 這 個 缺 失, 本 文 試 圖 以 大 禹 治 水 傳 說 的 演 變 過 程 及 其 中 添 加 或 減 少 之 元 素, 以 重 構 大 禹 的 歷 史 圖 像, 考 察 大 禹 形 象 塑 造 的 過 程 本 文 利 用 古 籍 官 方 或 民 間 的 資 料, 並 配 合 神 話 傳 說 民 間 野 史 四 部 資 料 等, 冀 望 能 為 大 禹 研 究 提 供 全 新 的 面 貌, 並 以 此 說 明 神 話 傳 說 與 華 夏 民 族 之 間 的 關 係, 試 圖 說 明 中 國 人 和 華 夏 民 族 是 如 何 構 成 關 鍵 字.. 大 禹 華 夏 民 族 歷 史 記 憶 神 話 傳 說 42

風 物 與 人 文 : 韓 愈 竇 庠 劉 禹 錫 岳 陽 樓 唱 和 詩 抒 情 結 構 試 析 王 治 田 新 加 坡 南 洋 理 工 大 學 中 文 系 博 士 生 : 岳 陽 樓 自 來 是 文 人 騷 客 們 題 詠 的 重 要 對 象 在 这 些 吟 咏 作 品 中, 韓 愈 竇 庠 劉 禹 錫 于 永 貞 元 年 (805) 關 於 岳 陽 樓 的 唱 和 詩, 在 抒 情 結 構 上 尤 其 具 有 自 己 的 特 色 首 先, 在 之 前 的 寫 景 抒 情 類 詩 作 中, 典 故 的 使 用 更 多 是 為 抒 情 而 服 務 的, 韓 竇 劉 岳 陽 樓 唱 和 詩 體 現 了 歷 史 典 故 與 風 物 書 寫 的 有 機 結 合, 是 對 賦 體 文 學 的 借 鑒 其 次, 傳 統 的 唱 和 詩, 參 加 者 之 間 較 少 呈 現 出 密 切 的 互 動, 或 者 頂 多 是 三 方 的 互 動 然 而 在 這 組 唱 和 詩 中, 詩 人 之 間 的 互 動 性 明 顯 增 強, 極 大 地 擴 展 了 詩 歌 的 抒 情 容 量 最 後, 是 在 情 " 與 景 " 的 關 係 上, 突 破 了 傳 統 的 情 景 交 融 " 式 寫 法, 而 是 採 用 二 者 之 間 象 征 性 的 內 在 呼 應, 造 成 了 一 種 別 樣 的 藝 術 效 果 而 這 組 唱 和 詩 的 結 構 對 於 宋 代 范 仲 淹 的 岳 陽 樓 記 等 的 創 作, 均 產 生 了 一 定 影 響 關 鍵 詞 : 韓 愈, 劉 禹 錫, 竇 庠, 岳 陽 樓, 抒 情 結 構 43

宋 代 詩 作 中 的 武 夷 茶 研 究 王 皖 佳 臺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宋 代 繼 承 了 中 國 歷 史 悠 遠 的 飲 茶 文 化, 在 製 茶 鬥 茶 茶 器 品 茗 場 域 等 方 面 皆 有 許 多 創 發 與 開 展, 儼 然 是 當 今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的 先 聲 現 今 的 福 建 武 夷 茶 早 已 享 譽 國 際, 在 宋 代 詩 歌 中 也 多 有 提 及, 本 論 文 以 全 宋 詩 當 中 的 武 夷 茶 為 主 軸, 採 主 題 式 研 究, 透 過 分 析 歸 納 等 方 法, 意 在 探 討 宋 代 飲 茶 文 化 與 文 學 之 關 係 然 而, 飲 茶 文 學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等 概 念 皆 產 生 於 現 代 社 會, 在 進 行 此 番 後 設 性 研 究 時, 為 了 取 法 古 人, 以 經 典 回 應 當 代, 在 研 究 步 驟 方 面 必 須 格 外 謹 慎 限 制 本 文 以 全 宋 詩 的 精 讀 工 作 為 第 一 優 先, 針 對 文 本 解 讀 文 本 同 時 對 宋 代 社 會 進 行 廣 泛 的 資 料 瀏 覽, 將 宋 詩 與 其 產 生 的 時 代 連 結, 盡 量 還 原 當 代 的 創 作 語 境 待 此 詮 釋 工 作 結 束 之 後, 才 將 其 與 現 代 的 後 設 觀 點 進 行 會 通, 探 討 : 宋 人 如 何 飲 用 武 夷 茶? 與 現 代 品 茗 有 何 差 異? 宋 代 人 對 武 夷 茶 有 何 評 價? 宋 人 如 何 透 過 詩 作 表 達 出 個 人 的 生 活 審 美 感 受? 以 期 由 宋 人 的 飲 茶 文 學 中, 挖 掘 出 啟 發 當 代 的 文 化 要 素 關 鍵 字.. 飲 茶 詩 宋 代 飲 茶 文 化 文 化 創 意 當 代 詮 釋 44

詩 經 柏 舟 音 韻 風 格 研 究 林 哲 緯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中 文 所 碩 士 生 詩 經 柏 舟 為 變 風 之 首, 歷 來 評 論 者 雖 對 於 其 章 旨 有 不 同 的 理 解, 但 對 其 藝 術 成 就 都 給 予 極 高 的 評 價 然 而, 以 往 的 研 究 多 是 側 重 在 詩 旨 的 探 討 押 韻 的 探 究 與 文 學 技 巧 的 分 析, 本 文 嘗 試 以 語 言 風 格 學 的 方 法, 用 精 確 客 觀 的 分 析 技 術, 找 出 柏 舟 的 音 韻 風 格 論 文 首 先 指 出 歷 來 分 析 柏 舟 時 的 藝 術 價 值, 較 著 重 於 印 象 式 的 描 寫, 因 此 本 文 採 用 語 言 風 格 學 的 研 究 手 法, 透 過 描 寫 分 析 與 詮 釋 三 個 步 驟, 具 體 說 出 作 品 的 風 格 第 二 節 梳 理 歷 來 對 柏 舟 主 旨 的 不 同 觀 點, 指 出 雖 各 家 對 章 句 的 詮 釋 不 一, 但 皆 將 此 詩 視 為 憂 憤 悲 怨 之 人 的 自 詠 之 詞 第 三 至 五 節 分 別 為 柏 舟 聲 母 韻 部 與 聲 調 的 具 體 分 析 在 聲 母 上, 採 用 頭 韻 (Alliteration) 造 成 句 中 韻 律 重 覆 交 錯 的 效 果, 在 句 與 句 之 間, 也 用 聲 母 的 頂 真 連 接 在 韻 部 的 分 析 中, 於 前 人 對 韻 部 的 探 討 基 礎 上, 進 一 步 指 出 詩 中 的 句 中 韻 以 及 三 角 韻 律 現 象 最 後, 在 聲 調 方 面, 除 了 一 句 中 聲 調 的 交 錯 安 排, 從 全 篇 的 視 角 觀 察, 可 發 覺 詩 中 如 古 典 樂 奏 鳴 曲 式 (Sonata Form) 的 三 段 體 (ABA) 形 式 透 過 對 詩 中 聲 韻 調 的 探 索, 較 全 面 客 觀 的 理 解 柏 舟 的 音 韻 效 果 關 鍵 字 : 邶 風 柏 舟 語 言 風 格 音 韻 風 格 45

論 曾 國 藩 的 魏 晉 南 北 朝 詩 學 觀 以 十 八 家 詩 鈔 為 研 究 中 心 錢 昊 新 加 坡 南 洋 理 工 大 學 人 文 與 社 會 科 學 學 院 中 文 系 碩 士 研 究 生 晚 清 名 臣 曾 國 藩 通 過 其 詩 歌 選 本 十 八 家 詩 鈔 勾 勒 自 魏 至 金 約 一 千 年 的 詩 壇 風 貌, 標 榜 其 詩 學 旨 趣 十 八 家 詩 鈔 以 時 代 為 次 序, 首 先 選 入 魏 晉 南 北 朝 詩 人 六 家 : 曹 植 阮 籍 陶 淵 明 謝 靈 運 鮑 照 謝 脁 曾 國 藩 對 六 位 詩 歌 大 家 的 選 鈔 表 達 了 其 對 魏 晉 南 北 朝 詩 史 的 體 認, 揭 示 了 其 魏 晉 南 北 朝 詩 學 觀, 具 體 而 言 有 兩 個 方 面 : 在 體 裁 上 獨 尊 五 古 不 選 他 體 ; 在 題 材 上 借 鑒 文 選 有 所 拓 展 同 時, 十 八 家 詩 鈔 中 曾 國 藩 評 點 與 校 註 具 有 以 意 逆 志 訓 詁 精 確 旁 徵 博 引 的 特 點, 體 現 了 極 高 的 治 學 水 準 關 鍵 詞 : 曾 國 藩 十 八 家 詩 鈔 魏 晉 南 北 朝 詩 學 觀 評 點 與 校 註 46

論 雅 笑 編 的 編 纂 方 式 與 文 獻 運 用 吳 俐 雯 耕 莘 健 康 管 理 專 科 學 校 助 理 教 授 李 日 華 不 隨 潮 流 依 俗 之 趨 勢, 而 依 循 雅 之 品 類, 在 博 覽 歷 代 正 史, 兼 收 多 種 稗 官 野 史 筆 記 叢 談 的 基 礎 上, 於 明 神 宗 萬 曆 二 十 九 年 (1601 年 ) 輯 撰 成 雅 笑 編 在 編 輯 改 寫 笑 話 的 同 時, 已 預 設 讀 者 群 為 知 識 分 子, 並 欲 取 得 其 認 同, 使 作 品 能 躋 身 風 雅 之 林 李 氏 採 摘 錄 和 纂 輯 的 方 式 編 纂, 狀 況 可 歸 納 為 : 一 基 本 照 錄, 文 字 小 異 ; 二 剪 裁 鎔 鑄, 削 除 浮 文 ; 三 加 工 改 寫, 演 化 成 文 ; 四 主 題 相 類, 同 呈 併 錄 歸 結 上 述 四 種 編 纂 方 式 可 知, 在 取 材 的 過 程 中, 並 非 一 味 抄 錄 同 時, 在 引 用 的 過 程, 也 符 合 晚 明 知 識 分 子 喜 好 遣 興 文 字, 而 不 好 正 史 的 傾 向 再 者, 雅 笑 編 是 李 日 華 引 經 史 子 部 書 籍 超 過 二 百 七 十 種, 取 材 多 元 歸 納 題 材 的 主 要 來 源, 包 括 : 摘 錄 歷 代 典 籍 捃 摭 史 書 傳 記 徵 引 當 朝 著 作 篩 選 輯 錄, 成 就 一 集 聚 歷 代 笑 話 精 華 系 統 井 然 的 笑 書 鉅 作 關 鍵 字.. 雅 笑 編 李 日 華 笑 話 文 學 編 纂 方 式 47

吳 澄 道 德 真 經 註 引 尚 書 考 邱 嘉 瑩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經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生 本 文 探 究 元 代 大 儒 吳 澄 在 道 德 真 經 註 解 老 時 引 經 證 經 的 特 色, 其 中 主 要 是 聚 焦 在 吳 澄 引 用 尚 書 及 其 相 關 義 理 詮 釋, 探 究 其 引 尚 書 解 老 是 使 尚 書 與 老 子 兩 部 經 典 會 通 或 是 吳 澄 獨 特 的 創 造 性 詮 釋? 進 而 探 究 對 於 儒 道 之 間 究 竟 是 主 張 尊 儒 抑 道? 尊 道 抑 儒? 或 是 儒 道 互 通? 本 文 以 下 列 環 節 展 開 研 究 : 一 老 子 原 典 用 意 為 何? 吳 澄 注 老 是 依 循 原 典 來 疏 解 或 是 有 獨 特 詮 釋? 二 吳 澄 所 引 尚 書 經 文 原 意 為 何? 吳 澄 書 纂 言 如 何 詮 釋 引 證 的 經 文? 三 基 於 一 與 二 再 進 一 步 比 對 老 子 與 吳 澄 所 引 證 的 尚 書 經 文 兩 者 之 間 有 何 關 聯 或 互 動? 吳 澄 非 依 老 子 原 意 詮 釋, 而 從 引 證 儒 經 解 道 德 經, 儒 道 兼 採 詮 釋 道 家 老 子, 不 僅 是 儒 道 思 想 的 融 合 詮 釋, 更 是 經 學 詮 釋 上 的 創 造 發 展 關 鍵 字 : 吳 澄 道 德 真 經 註 書 纂 言 儒 道 兼 採 48

從 老 子 身 體 觀 論 生 命 教 育 之 重 建 楊 捷 騰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春 秋 年 間, 諸 子 百 家 爭 鳴, 在 眾 多 思 想 分 流 中, 道 家 的 思 想 主 張, 在 當 時 兵 馬 紛 亂 的 年 代, 宛 如 一 股 清 流, 沁 入 心 脾 而 道 家 的 首 要 經 典 老 子, 其 思 想 是 出 於 老 子 個 人 的 獨 特 體 悟, 進 而 了 解 宇 宙 萬 事 萬 物 的 規 律, 此 萬 事 萬 物 的 規 律 即 道 因 此, 老 子 所 隱 含 的 做 人 或 生 活 原 則 ( 包 括 自 處 或 接 世 的 準 則 ), 便 是 老 子 個 人 在 一 次 次 探 究 無 為 的 境 界 中 發 現 的 在 老 子 的 自 處 保 健 之 道 中, 其 身 體 觀 最 能 與 短 視 近 利 持 強 鬥 狠 的 現 今 社 會 相 照 應, 一 翻 開 報 章 雜 誌, 種 種 出 現 不 尊 重 生 命 之 情 事, 令 人 對 未 來 憂 慮 不 堪, 價 值 觀 的 扭 曲, 道 德 感 的 薄 弱, 在 在 都 顯 示 出 人 們 對 生 命 的 價 值 意 義 不 再 如 此 重 視 而 老 子 身 體 觀 就 是 針 對 欲 望 充 心 憂 慮 煩 心 隨 意 輕 生 的 人 們 發 出 的, 它 強 調 不 要 在 乎 形 體 化 的 美 醜 肥 胖 裝 扮 等 等, 擺 脫 感 官 知 覺 所 引 發 的 欲 望 羈 絆, 將 重 心 轉 移 到 精 神 層 面, 建 立 起 無 身 之 身 的 心 靈 層 次, 注 重 精 神 的 陶 冶 蘊 藉, 不 逞 強 鬥 狠 不 利 欲 薰 心, 如 此 才 能 維 持 生 命 的 永 續, 進 入 渾 沌 樸 實 的 道 關 鍵 詞 : 生 命 教 育 身 體 觀 老 子 道 49

莊 子. 齊 物 論 指 馬 之 喻 新 詮 蕭 振 聲 國 立 中 興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助 理 教 授 齊 物 論 公 認 是 莊 子 一 書 中 文 義 最 含 混 晦 澀 的 篇 章 而 在 組 成 本 篇 的 多 個 段 落 中, 有 關 指 馬 之 喻 的 一 段 文 字 尤 為 眾 說 紛 呈, 難 有 的 解 職 是 之 故, 本 文 試 對 陳 鼓 應 唐 君 毅 牟 宗 三 這 幾 位 代 表 學 者 的 詮 釋 作 出 批 判 考 察, 並 在 此 考 察 的 成 果 上 釐 清 幾 個 備 受 忽 略 的 關 鍵 問 題, 從 而 為 指 馬 之 喻 建 立 一 更 周 延 更 合 理 的 新 詮 關 鍵 詞 : 莊 子 齊 物 論 指 馬 之 喻 50

第 一 屆 中 華 文 化 人 文 發 展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The 1s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umanities 姓 名 鄭 吉 雄 鮑 紹 霖 陳 立 中 陳 志 誠 李 焯 芬 張 忠 柟 郭 家 強 俞 肇 熊 古 頴 慈 任 少 玲 莫 雲 漢 馬 桂 綿 楊 明 賴 慶 芳 徐 康 梅 真 董 就 雄 鍾 鳳 鳴 王 治 田 王 淑 儀 王 皖 佳 方 淑 範 江 彥 希 李 岳 道 何 美 珍 吳 俐 雯 吳 湛 鴻 宋 孟 遠 林 昱 瑄 林 建 強 林 哲 緯 林 皓 賢 與 會 嘉 賓 及 論 文 發 表 人 名 錄 代 表 院 校 或 單 位 香 港 教 育 學 院 協 理 副 校 長 香 港 樹 仁 大 學 歷 史 系 教 授 及 主 任 南 京 大 學 文 學 院 教 授 香 港 大 學 中 文 學 院 榮 譽 教 授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校 監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校 長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副 校 長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副 校 長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教 務 長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總 務 長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系 教 授 及 代 系 主 任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系 教 授 及 課 程 主 任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系 副 教 授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系 副 教 授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系 助 理 教 授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系 助 理 教 授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系 助 理 教 授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系 助 理 教 授 南 洋 理 工 大 學 中 文 系 博 士 生 淡 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在 職 碩 士 生 臺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博 士 生 國 際 皮 紋 學 研 究 發 展 中 心 講 師 嶺 南 大 學 中 文 系 博 士 生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勤 益 科 技 大 學 兼 任 助 理 教 授 耕 莘 健 康 管 理 專 科 學 校 助 理 教 授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宗 教 及 哲 學 系 助 教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台 灣 校 友 會 理 事 長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中 文 所 碩 士 生 湖 北 警 官 學 院 客 座 教 授 世 界 華 人 幫 會 研 究 學 會 會 長 警 察 歷 史 收 藏 學 會 會 長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中 文 所 碩 士 生 香 港 城 市 大 學 中 文 及 歷 史 學 系 博 士 生 香 港 科 技 專 上 書 院 51

林 道 夫 邱 嘉 瑩 洪 敬 清 馬 耘 陳 如 音 陳 賡 賾 陳 詠 詩 陳 嘉 禮 陳 惠 旻 張 家 利 郭 偉 倫 區 肇 龍 黃 泊 凱 黃 競 聰 黃 嘉 麒 曾 暐 傑 楊 捷 騰 趙 又 箴 廖 經 綸 劉 仁 民 劉 博 文 劉 毓 晴 潘 啟 聰 潘 銘 基 錢 昊 錢 建 榮 謝 永 茂 蔡 奇 玲 蔡 顯 榮 蕭 振 聲 蘇 啟 昌 Ng Chi Ho Dicken 導 師 絡 風 人 力 資 源 顧 問 行 首 席 執 行 長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經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生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生 崇 仁 醫 護 管 理 專 科 學 校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助 理 教 授 勤 益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中 心 兼 任 講 師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系 研 究 所 博 士 班 研 究 生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系 研 究 所 碩 士 班 研 究 生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歷 史 系 講 師 國 立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臺 灣 文 學 研 究 所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中 文 所 碩 士 生 香 港 理 工 大 學 專 業 進 修 學 院 講 師 東 海 大 學 哲 學 系 助 理 教 授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珠 海 學 院 國 學 文 學 碩 士 生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候 選 人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嘉 南 藥 理 大 學 觀 光 事 業 管 理 系 副 教 授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中 文 系 博 士 生 恆 生 管 理 學 院 社 會 科 學 系 一 級 講 師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中 國 語 言 及 文 學 系 副 教 授 南 洋 理 工 大 學 中 文 系 碩 士 生 香 港 史 學 會 理 事 華 中 師 範 大 學 博 士 生 嶺 東 科 技 大 學 觀 光 與 休 閒 管 理 系 專 技 助 理 教 授 國 立 中 興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生 德 霖 技 術 學 院 會 展 與 觀 光 系 講 師 國 立 中 興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專 任 助 理 教 授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香 港 珠 海 學 院 校 友 52

大 會 工 作 人 員 黃 湘 陽 朱 自 力 李 立 信 李 志 文 董 正 華 蕭 國 健 方 淑 範 彭 家 駒 蘆 黎 媛 江 怡 萱 庄 清 鄭 榮 標 趙 又 箴 鄭 彩 鈞 黃 旭 東 蘇 啟 昌 董 越 東 廖 經 綸 劉 博 文 楊 捷 騰 張 家 利 蔡 顯 榮 中 國 文 學 及 歷 史 研 究 所 代 所 長 中 國 文 學 及 歷 史 研 究 所 教 授 中 國 文 學 及 歷 史 研 究 所 教 授 中 國 文 學 及 歷 史 研 究 所 教 授 中 國 文 學 及 歷 史 研 究 所 教 授 中 國 文 學 及 歷 史 研 究 所 教 授 國 學 文 學 碩 士 班 研 究 生 國 學 文 學 碩 士 班 研 究 生 國 學 文 學 碩 士 班 研 究 生 中 國 文 學 及 歷 史 研 究 所 秘 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中 國 歷 史 研 究 所 博 士 生 53

第 一 屆 中 華 文 化 人 文 發 展 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The 1st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umanities 交 通 指 南 1. 本 校 位 於 香 港 新 界 荃 灣 海 濱 花 園, 可 乘 搭 以 下 交 通 工 具 到 達 珠 海 學 院.. (a) 自 港 鐵 西 鐵 線 荃 灣 西 站, 步 行 15 分 鐘, 或 搭 乘 綠 色 小 巴 99 號 至 本 校 ; (b) 自 港 鐵 荃 灣 線 荃 灣 站, 轉 乘 巴 士 238M 到 達 本 校 ; (c) 從 港 鐵 葵 芳 站 轉 乘 綠 色 小 巴 404M 到 達 本 校 ; (d) 從 如 心 廣 場 巴 士 站 或 楊 屋 道 街 市 小 巴 站 轉 乘 綠 色 小 巴 99 號 到 達 本 校 ; (e) 港 鐵 青 衣 站 轉 乘 綠 色 小 巴 310M; (f) 直 接 召 喚 計 程 出 租 車 ; 2. 自 機 場 至 珠 海 學 院.. (a) 召 喚 計 程 出 租 車 從 機 場 往 荃 灣 海 濱 花 園 珠 海 學 院 約 45 分 鐘 車 資 超 過 港 幣 $200 54

(b) 搭 乘 機 場 快 線 到 青 衣 站 搭 乘 機 場 快 線 到 青 衣 站 後, 再 轉 乘 計 程 出 租 車 到 海 濱 花 園 珠 海 學 院, 車 資 低 於 港 幣 $100 從 機 場 到 青 衣, 約 需 時 15 分 鐘, 從 青 衣 站 搭 計 程 車 到 珠 海 學 院 約 15 分 鐘 或 在 青 衣 站 搭 乘 綠 色 小 巴 310M 到 珠 海 學 院, 約 15 分 鐘 ( 以 上 均 未 包 括 候 車 時 間 ) 55

(c) 搭 乘 機 場 巴 士 路 搭 乘 A31 至 終 點 如 心 廣 場 總 站, 再 換 綠 色 小 巴 99 號 到 海 濱 花 園 珠 海 學 院, 或 由 如 心 廣 場 總 站 步 行 15 分 鐘 到 校 3. 除 了 計 程 出 租 車 需 支 付 現 金 以 外, 其 他 交 通 工 具 均 可 使 用 八 達 通 卡 支 付 車 資, 八 達 通 卡 在 機 場 或 各 港 鐵 站 有 售 4. 可 參 考 http://www.kmb.hk/tc/ 九 龍 巴 士 公 司 http://www.mtr.com.hk/ch/customer/main/index.html 港 鐵 及 機 場 快 線 http://www.octopus.com.hk/home/tc/index.html 八 達 通 5. 抵 達 香 港 後, 交 通 上 如 有 疑 問, 可 向 大 會 接 待 組 張 家 利 先 生 (Gary) 洽 詢 張 家 利 電 話 : +852-92056863 6. 珠 海 學 院 附 近 海 濱 花 園 海 灣 花 園 有 社 區 時 租 停 車 場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