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 刘会荣等 干侵入对济南 暴雨的作用 )- + " -#$%" ",-" 7 " 9%% +, 1 5 " $ $ % 2 + % " $$ " $ $ "% % " #" # 2+ " "6 "" "5 $ %" 5""", " $,#$ "" " " " 2 " ) + $$ 2 " + 5

Similar documents

气象 第 卷 第 期 对流不稳定度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第 卷

1 期汤鹏宇等 : 北京 7 21 特大暴雨中的干侵入分析研究 211 和黄海气旋中的作用, 发现干侵入对强降水有激发作用, 位涡大值区的发展变化与气旋快速生成 发 [13] 展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钟水新等利用 MM5 模式对一次东北冷涡降水模拟中发现, 在气旋发展阶段有来自对流层顶的高位涡干冷空气下

Special 专题 ( 简称过程 ) 是两次典型的副热带高压外围产生的暴雨天气过程 ( 图 ) 据区域自动站显示: 两次过程秦皇岛各地都出现了强降水天气, 过程降水量大于 5mm 过程 有 个区域气象站降水量超过 mm, 最大出现在抚宁榆关 mm, 强降水时段出现在 日 时 5 日 5 时, 抚宁

82 干旱气象 28 卷 2 环流背景 17 日 08 时 500hPa 高空天气图上, 中高纬呈西低东高型, 巴尔喀什湖至新西伯利亚有阻塞高压形成, 西萨彦岭东到贝尔加湖有一中心高度为 560hPa 的冷涡存在, 冷中心为 -20, 蒙古国受其影响, 冷涡底部已越过阿尔泰山直逼河西, 而副热带高压


期 高守亭等 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进展. 系统又是在尺度 -/# 的系统里生成的 这种多尺度相互作用的概念和观点近年来得到了明显的重视 陶诗言等还详细研究了中国大暴雨的分布特征 并总结出中国持续大暴雨发生的 个基本条件 大形势稳定 在大形势稳定条件下 当两个天气尺度的降水系统相遇时 它们的

第 1 期 陈淑琴等 : 冷空气和热带低压共同作用下的一次暴雨预报失败原因分析 143 addition,thedurationoftherainstorm wasalsounderestimated.(2)thesecondstageoftheheavyrainfal happenedinthec

17第3期.FIT)

4 : , 70, M5, 30, 105, 5 6, C,, 48 18, M15 GM4 FHD, 10 8 ( 2 ), 1 1 Fig.1 Distributionmapofthestudyareaandgeomagnetic

第 5 期 苗爱梅等 :2011 年 7 月 29 日山西大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特征 mm 和 158.0mm,1h 最大降水量分别为 49. 6mm 和 72.8mm( 图 1b 图 1c); 第二个时段在 29 日 12:00~20:00, 造成忻州东部 太原和阳泉等地局部地区的暴

第 卷 第 期 / 3 678/48/ 3 9 " / 6 / ! /36 8 /34678/ /6 838/6 98 /36 6 * 8/ 3!1/7/7 36 /3 6 8/34 6 8/ * 677 / 81 41

期 张小玲等 基于 配料 的暴雨预报 ( " # -. # /.! & # 风 温度 湿度 气压等的预报 还包括不同性质降水的定量预报 目前 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结果已经能用于诊断暴雨和强对流预报所需的各种参数 如探空曲线等 在有效的数值模式预报的基础上 有必要对我国目前短期天气预报方法做一些改进 即

é ê


74 干旱气象 35 卷 2016 年 11 月下旬, 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影响大连地区, 降温前大连上空对流层中下层温度明显低于 2015 年 11 月下旬极端低温前的温度, 但其地面最低温度却明显高于后者 本文利用 NCEP/ NCAR 再分析资料 常规观测资料 GTS1 型数字式探空仪探测资料和

利用FY-2卫星云图分析龙卷风暴发生的环境条件

第 6 期 马红, 等 : 一次西南涡引发 MCC 暴雨的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引言 2008 年 6 月 30 日 20 时至 7 月 1 日 08 时, 云南东北部和四川盆地南部出现了大范围特大暴雨天气过程, 有 13 个站 12h 降雨量超过 50mm,4 个站降雨量超过

第 5 期 张恒德等 :0604 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异常强降水过程的诊断分析 43 犓犲狔犠狅狉犱狊 :tropicaldepression heavyrainfal high numericalforecastproduct subtropical 引 言 的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分析, 以便进一步加


29期

第 期 唐红梅 等 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形成条件研究

352 气象第 44 卷 引 言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 每年的 七下八上 (7 月下旬和 8 月上旬 ) 为华北的雨季 与华南地区和长江流域不同, 华北多突发性和局地性降水, 强降水往往集中于 2~3 次 ( 或几次 ) 过程, 预报难度较大 已有的研究表明, 华北降水 ( 包括部分东北降水 ),

第 3 期 王晓丽等 : 山西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的 ATOVS 资料同化模拟分析 523 等预报的影响, 为更好利用模式产品 改进暴雨预报效果及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提供一定参考 1 降水特征 环流背景以及主要影响系统演变 1.1 降水特征 2013 年 7 月 3 4 日, 山西中南部地区出现大范围强降

资源 环境 生态 土壤 气象81-116

2 期陈丽芳等 : 梅雨锋结构的数值模拟 倍, 每天均出现日雨量大于 100mm 的特大暴雨 这次过程中长江中下游梅雨锋自始至终稳定维持, 其上有多个低涡扰动活动, 二者分别与稳定的雨带和强降水中心对应, 与连续暴雨的形成和维持关系十分密切 该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为梅雨锋结构特征及其

图 物理模型

796 气象第 37 卷 peratureinlow levelsislarge;verticalwindshearisstrong;thewindstronglyclockwisewithheightin creasing;westerlyjetexistsin hpa,whichis

!"#$%&'&& 卷 部分地区出现了持续性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这场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亿元人民币 持续性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极端灾害对交通运输 能源供应 电力传输 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事件的强度不断增大 百年或几十年一遇的超强台风 极端干旱或异


408 干旱气象 32 卷 利用逐日降水量 FY-2E 卫星红外通道资料及 NCEP/NCAR1 1 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 2012 年 1 月 13~15 日 (UTC) 南方发生的一次强降水过程中的热带水汽羽 [6], 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1 实况 2012 年 1 月 13~15 日我国南方出现

, 大 气 科 学 卷 市次生灾害 事件的基本气象原因 对 降雪天气的发生 发展过程进行天气学和中尺度模拟诊断分析 探讨这种天气过程形成的可能机理 关于 次生灾害事件 基本气象条件的探讨 降雪造成的 城市次生灾害 是否与冬季降雪量的大小有关北京地处华北东部 属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 冬季降雪是一种常见的

18第1期.FIT)

气象科技进展 1 达维 台风大暴雨实况及灾情受 2012 年第 10 号台风 达维 影响,8 月 3 4 日 河北省沿海地区出现了强降水 ( 图 1), 秦皇岛 唐 山东南部 沧州东部出现了大暴雨, 部分地区出现了 特大暴雨, 秦皇岛海阳镇最大为 mm, 唐山汤 家河次之为

第 期 胡潮 等 个 - 模式模拟的大气质量海陆间迁移的季节循环!!1!!!!01!1!!! 0 1!8!!1!!!!!!!! 8! 0!!!!!!!)!! 0!!!0! 00!)!!!!!!!!!!!!! 1!! 0!!!!1!!!!!!!)! 0!!! "!!!!0!1!!!!!!!!- 引言

35期(copy)(copy)


3 期蒙伟光等 : 华南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及湿位涡分析 331 象成因的分析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7~9] 1998 年 5 月 23~24 日发生在华南地区的暴雨过程是一次比较典型的暴雨个例, 受较强冷空气南下影响, 华南西部沿海和珠江口附近有对流云团的发展, 暴雨是由多个相继生消的中尺度对

第8期 周晓敏等 2018 年 5 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1111 中旬则有较严重的 干 旱 发 展 下 旬 北 方 地 区 还 出 现 少 而黄淮 江淮 江南地区降水量偏多 全国范围内 2 次沙尘天气过程 整体表现为中 间 多 南 北 两 边 少 的 形 势 具 体 来 说 东北北部 华北东部 内

大 气 科 学! #$% & ' ' ' 卷! $ %& $ $ $ #6! $$ $ 0 $ $ $ %&'$ $ ( $ $!0! $!$ &! %%! + 0 ' $! 0 $& '!% '4 %! ' %& $ '!$ $ 0! $ $ 0 '!$ $ $! %4! + 0 ' $ #! :

第 4 期 侯淑梅等 : 环境场条件对雷暴传播运动影响实例分析 below 850 hpa,and the confluence of the dry cold air and the warm moist air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which is the pro

孙锡芳 明代陕北地区驿站交通的发展及其对军事 经济的影响 鄜城驿 今富县城内

对流层顶的物质通量值 (CTMF; 单位, 10-3 kg m-2 s-1), 黑色线, 红色线和蓝色线分布 代表总的 CTMF, 由水平输送引起的 CTMF 和由垂直运动引起的 CTMF 利用 ECMWF 再分析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 (STE) 时跨越对流层顶的物质通

自然科学版 预处理 视盘粗定位 视盘垂直坐标的粗定位 视盘水平坐标的粗定位

标题

第 卷第 期 年 月 大 气 科 学!"# $ %&% % ' 夏季欧亚中高纬环流持续异常事件的 波传播特征 潘婕 布和朝鲁 纪立人 施宁 + 王盘兴 + 张庆云 彭京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灾害性气候研究与预测中心 北京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小玲等 : 对流天气预报中的环境场条件分析 643 的各种分析技术 在中尺度对流天气的预报中, 包括两个方面的分析和诊断 : 以识别天气型和对流系统为主的主观分析和以动力热力物理参数诊断为主的客观分析 20 世纪 70 年代, 在大量的强对流个例研究基础上,Miler(1972) 和 Crisp(

( 一 ) 外来农民进入城市的主要方式, %,,,,,, :., 1,, 2., ;,,,,,, 3.,,,,,, ;,,, ;.,,,,,,,,,,,,,,,,,,,,,, :,??,?? ( 二 ) 浙江村 概况.,,,,,, 1,, 2,, 3

赵燕菁 #!!!


1 期程磊, 等 : 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同化和数值模拟 25 初始场的质量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雷达资料的引入能明显改进模式 6h 内的短时预报 [2 3], 张菊 [4 5] 芳就 TOVS 卫星资料同化分析 卫星云导风资料同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得到卫星资料引入在湿度场 [6] 温度场 风场方面

NCEP/NCAR [15] 17 ( hPa) u v 1 T h 8 q 12 ( :hpa) ω OLR Fig.1 Distributionofmulti-yearlymeang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 :,, ://.. / / / / /., / / 4,,

508 气象第 42 卷 引言 中国地处亚洲季风区, 季风气候显著 秋季是夏季风环流向冬季风环流转变的过渡期 秋季, 热带暖湿气流继续北上, 中高纬度的冷空气活动开始活跃, 干冷气团和暖湿气团在不同地区的交汇造成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变化 不同强度的冷暖气团在某些区域持续的对峙甚至可以带来一些极端天气事件

赵庆云, 等: 2010 年夏季北半球气温异常偏高现象及其成因 第1期 5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 Tmax > 40 C 的高温范围要比 Tmax > 5 C 的高温 点 问 题. 中 国 地 域 辽 阔, 气 候 条 件 复 杂, 是 易 受 气 范围小得多. Tmax > 40


第 1 期何群英等 : 天津地区一次回流降雪过程结构特征及发生机理分析 27 降和空管指挥造成一定困难 因此, 掌握回流降雪天气的发生机制, 特别是偏东风与降雪形成和维持的关系, 对实现准确和精细的降雪预报, 为航空气象用户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2014 年 2 月 6 7 日天津滨海国际机

20 应 用 气 象 学 报 19 卷 时, 还 运 用 二 项 式 系 数 加 权 平 均 Morlet 小 波 变 换 以 及 相 关 分 析 和 合 成 分 析 等 方 法 2 江 淮 梅 雨 的 分 区 方 法 和 结 果 前 人 选 取 的 梅 雨 区 范 围 均 类 似 [21 23]

,, -, :, -. ; ; ; (),, (, ),,, (, ;, ),, ~, ~, ( Ⅱ),,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场 当生成的高原对流系统上升运动强烈 水汽条件优越时, 其强度不断增加, 利于对流系统维持发展并移出高原, 如果这类高原对流系统处于强西风气流控制下, 容易向东移出高原, 如受较强偏北风气流控制, 则容易向南移出高原 ; 而当生成的高原对流系统上升运动弱 水汽条件不理想时, 其强度不断减弱, 不利于

[2] [8] [3] 100 [9] [4] [10] ; 1949 [5] / % 3160

标题

32 气象与环境学报第 30 卷 响, 天气寒冷干燥, 冬季平均降水量仅为 10 6mm 为研究廊坊市强降雪与回流形势的关系, 本文定义 : 华北地区地面气压场呈北高南低的形势分布, 且廊坊市有 4 站以上 ( 包括 4 站 ) 的观测站点出现降雪, 同时至少有一站日降雪量 5 0mm 为一次回流型

国际政治科学 ¹ ¹

Microsoft Word - 钱卓蕾.doc

第 期 施宁 等 冬季平流层北极涛动对江南气温的影响! 李晓峰和李建平 的水平空间形态通常用冬季热带外地区的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距平场的经验正交函数第一模态!! ) 9 来表示 在对流层低层 由 个大气活动中心构成 一个位于北极区 另两个分别位于北太平洋和欧洲 大西洋地区 后 个大气活动中心与北极活动中


492 干旱气象 32 卷 3 月上旬, 除河北东北部和山东半岛局地有轻旱外, 东部旱区其余区域基本无旱情 ; 中旬起, 旱情开始发展, 至 3 月末, 除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外, 东部旱区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旱情, 河北东北部有重旱 ;4 月上旬, 河北东北部旱情有所缓解, 重旱解除, 黄淮和江汉地

公共管理研究 第 卷 # # # #

标题

气象第 36 卷 10 ( ) 狇 = ( θ ζ θ + 犳 )- 犵 (3) 狆其中, ζ θ 为等熵面涡度垂直分量, 犳是地转涡度的垂直分量, ( θ 为静力稳定度, 狆 ) 犵为重力加速度 式 (3) 也可写为 : 其中, 犘犞 =σ -1 ζ 犪 θ (4) σ=- 犵 -1 狆 / θ>

年第 期

1256 气象第 44 卷 torrentialrainoccurredasthesubtropicalhighstrengthenedandextendednorthward.fromtheperspec tiveoftraditionalidentification,thecirculation

第5期合

标题

33 5 Vol.33,No JournalofHebe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Oct.2012 : (2012) /,, ( 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河北石家庄 ) : 利用计算流体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大 气 科 学 卷 0 我国江淮流域的汛期降水关系密切 王会军等的实时回报试验表明 春季大气初始 异常对北半球夏季高纬特别是亚洲地区大气环流走势有重要影响 赵彦等利用两层模式通过跨季度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大气初始异常对东亚 - 高度场和降水距平场的影响 发现初始场异常的作用与 && 异常相比虽说是局地的

976 气象第 39 卷 createpositiveandnegativeverticalwindband,formingastrongsuctionefectintheverticaldirection, andmoreoveraplentyofwatervaporconvergenceoccu


760 气象第 44 卷 low leveljetvelocitydiferenceincreasestoacertainextent,theheavyrainfalbegins.(4)thelow level convergenceandhigh leveldivergenceof 0815 MC


畜牧 动物医学 蚕 蜂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南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第 期 双月刊 年 月出版 3 9 S ^ 9 F = S ]( ^ >? 67 = D ^ E Y GH I 摘要!"#$%&' ()*+,-./* :; 1 < #D.E? FGAH!" BI7JK LM.NO F

306 干旱气象 34 卷 分析飑线的时空演化特征, 并采用 WRF 模式模拟此次飑线过程, 重点考查飑线演变过程的动力 热力以及流场变化特征, 以期对飑线的维持机制和中尺度结构有新的认识 1 资料和模拟试验设置 1.1 资料所用资料有 2011 年 7 月 26~27 日每 6h 一次的 1 1

第 期 房建成等 动态定位的强跟踪卡尔曼滤波研究

二 年 医疗卫生公益性衰减

418 犃犮狋犪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气象学报 2014,72(3) 带的发展, 相比传统的副高标志线, 其物理意义更加明确, 对暖区对流的预报更具指示意义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动力边界, 热力边界, 对流不稳定度边界, 对流雨带 中图法分类号 P426 1 引言 2012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华北夏季降水转型环流特征分析

772 气象第 44 卷 NCEPFNLopearationalglobalanalysisdataandthetechnologyofmesoscaleanalysis,thesystemconfigu rationsoffourkindsofrainstormsarebuilt.(1)althe

Microsoft Word - 陈锐丹.doc


Microsoft Word - 苗青.doc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花家嘉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卷

Transcription:

第 卷第 期 年 月 大 气 科 学!"# $ %&% % ' 刘会荣 李崇银 干侵入对济南 暴雨的作用 大气科学 ) +) +, -#$%" "," " " %% +,!"# $ %&% % 干侵入对济南 暴雨的作用 刘会荣 李崇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试验室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南京 摘 要 利用! 再分析资料对 年 月 日发生在济南地区的短时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发现这次强降水过程是在高空槽和低空风切变的有利形势下产生的 济南附近最大干空气侵入出现在暴雨发生前 天 干空气侵入有利于深厚干层的形成和维持 而深厚干层的存在则有利于对流有效位能在中高层的产生 积聚和释放 从而导致强的对流上升运动 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济南以北地区干空气侵入现象在暴雨过程中一直存在 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对流层顶附近向下的干空气侵入和对流层低层由北向南的干空气侵入 济南外的干侵入一方面有利于低层产生辐合 高层产生辐散 导致上升运动的发展 另外一方面还对锋区的形成和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上述两方面表明干侵入在这次暴雨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空槽 低空风切变 干空气侵入 对流有效位能文章编号 1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 " % %" "% " " " %% +, " " 56 "" $$ 2 " +" 5 2 5 $ " " %% % " " " 2 " 7 # " 2, " %%, " " " 2 "", " 2"+ " " #" # " % " "%8, 2 7 "%8, 2 % " " + " %% # " " 2 %"2!26 " " +,! " "%% " % 2 %"2 $5 # " 5%%$ 2 2"+ % " " " %% % " " " 9" " ", " $ # %6 5, 6 2 +" " " 2 "" "5 # " 5 " $ $ ", #" # +"" % 2 " $$ " $ $ ", #" $$ 2 %6 :" " " 5 " $ $ 7, " 6, %% " 2 + % " 收稿日期 1 收修定稿 资助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 刘会荣 男 年出生 博士研究生 目前主要从事暴雨等中尺度天气动力学的研究 # % #

期 刘会荣等 干侵入对济南 暴雨的作用 )- + " -#$%" ",-" 7 " 9%% +, 1 5 " $ $ % 2 + % " $$ " $ $ "% % " #" # 2+ " "6 "" "5 $ %" 5""", " $,#$ "" " " " 2 " ) + $$ 2 " + 5 2 5, " " 2 %"2!26 " " +,! 引言 早在 世纪 年代 5+ 就讨论了锋面低压中干冷空气入侵的蒸发效应 而后 5+ 的研究还发现 在锋面系统中 降水区域的前沿与地面暖锋之间的距离取决于降水由暖输送带进入位于冷输送带的干空气中时所引起的蒸发效应 对干侵入的深入研究是在 世纪 年代以后 干侵入被定义为来源于对流层顶附近的气流侵入到低层的现象 这支气流具有高位势涡度和低湿球温度 5+; +1 5+ 大量的研究表明 干侵入活动对降水具有明显的影响 5+ 6 " 的研究指出 暖输送带中气流被卷入正在发展的气旋性环流 并与高层干冷空气相互作用可以产生不同的降水结构 # 8 的研究则明确指出 无论是中纬度还是热带地区 干侵入在调节降水结构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 +; +1 的研究进一步指出 虽然干空气的入侵使得宽广锋面降水受到抑制 但是有利于强对流性降水的产生 干冷空气入侵在暴雨过程中的作用也得到了众多国内学者的重视 陶诗言 的研究指出 梅雨期间的暴雨过程通常是暖湿气流和干冷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 的研究指出 华南北部槽后的冷空气向东南方移动对华南前汛期期间发生在香港地区的强降水事件具有重要影响 梁军等 讨论了冷空气对辽东半岛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 结果表明冷空气入侵热带气旋外围 对辽东半岛地区对流云团的强度 上升运动及降水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赵兵科等 对 年夏季梅雨期一次强气旋发展过程进行了位涡诊断分析 指出在气旋迅速发展阶段 高层 1 以上主要以沿急流轴下降的高层干冷气流和对流层底层流向气旋东北部并迅速上升的暖湿气流为主 在 及以上层次 因凝结加热引起的垂直运动 通过垂直平流可能在冷暖气流相互作用和上下大位涡的垂直耦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 通过对 年 月 日位于台湾海峡的 & 进行分析 强调指出位于 & 东部暖湿边界层的气流的抬升以及自西南方向低层的干空气的下沉才是对流得以维持的主要原因 于玉斌和姚秀萍 全面综述了国外近年来干侵入研究的进展和有关结果 指出干侵入在气旋的爆发性发展 暴雨的增幅 位势不稳定的增强 中气旋的产生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 它能够影响冷锋的演变及降水特征 针对我国 年梅雨期干冷空气活动情况的研究表明 干侵入除了与对流层中高层气流的下沉有关外 还与中高纬度气流的南下有关 姚秀萍等 1 此外 适度的干侵入对梅雨期内暴雨的产生十分有利 杨贵名等 这是因为干冷空气的入侵有利于干层的形成和维持 干层的存在加强了暴雨过程中的对流性不稳定 对暴雨的加强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姚秀萍和于玉斌 1 " 认为与梅雨锋上低涡降水相伴的干侵入来自对流层各个层次 干侵入的机制实际上是高位涡的侵入和下传 干侵入可作为高位涡侵入的重要指标 上述分析主要是针对我国南方持续性暴雨进行的研究 本文将针对 年 月 日发生在济南地区的短时暴雨个例进行详细分析 由于本次暴雨事发突然 历时短 降雨强度大 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导致济南地区众多人口受灾 本文将利用分辨率为 逐日四个时次的 资料 着重从干空气入侵方面对本次暴雨发生的大尺度环流条件进行详尽分析 济南 大暴雨雨情和灾情 年 月 日 济南地区遭遇了罕见的大暴雨灾害 根据尹承美等 的研究 自 日 时至 日 时 北京时 下同 济南全市平均降雨量为 ## 包括水利部门自动站 市区平

大 气 科 学!"# $ %&% % 卷 ' 均降雨量为 ## 市区 个气象局自动雨量站有 个站降水量超过 ## 个站降水量超过 ## 个站降水量超过 ## 市区 小时最大降雨量达到 1## 小时最大降雨量达 1## 小时最大降雨量达 ## 均为济南市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大值 图 给出了 年 月 日 1 时至 日 时济南站 小时降水量的时间变化 可以看出 这次暴雨过程主要集中在 日 时至 时 其中最大降雨量出现在 时至 时 降雨量超过了 ## 图 给出了济南及其周边测站的 小时降水分布情况 结果表明 这次短时降水主要发生在山东北部 雨带基本呈东西走向 在这次降水过程中 最大降水量出现在了济南站 小时降水量达到了 1## 另外 其周边测站齐河站和长青站的降雨量也分别达到了 ## 和 ## 表明济南及其周边区域是这次强降水的中心地带 尹承美等 的研究表明 在这次暴雨过程中 因灾伤亡超过 人 另有 万群众受灾 倒塌房屋 1 间 市区内受损车辆约 辆 城市基础设施遭受重大损失 毁坏市区道路 平方米 冲失井盖 1 多套 条线路停电 济南市内公交一度处于瘫痪状态 工商企业遭受很大损失 多家企业进水被淹 据初步统计 洪涝灾害给济南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亿元, 大气环流形势分析 图 济南站 小时降水量的时间变化 + 7# 2 " " $ %$"" # " "" 图 年 月 日 时 小时降水量 ## 数字 站点降水量 单位 ## + $ %$"" # "## # )&7 " )&7 #6 $ " $ %$" " # "##" " "",- 高度场和温度场形势分析分析 1 环流场形势可以看出 年 月 日 在北冰洋拉普捷夫海附近存在一个强低压系统 而后 这一系统沿纬圈方向向西移至北地群岛附近 在这一系统西移过程中 其外围不断有短波槽生成并逐渐发展加强成为闭合系统 图略 至 月 日 时 图 以北地区生成四个低压系统 与本次济南大暴雨相关联的低压系统就是由位于贝加尔湖以北地区的低压系统发展而来的 此外 可以发现在贝加尔湖以西地区存在一阻塞高压系统 而在鄂霍次克海以南地区 有一高压脊系统正在逐步生成 这将有利于低压系统向南发展成为一个深厚系统 月 日 时 图 6 贝加尔湖以西的阻塞高压虽然强度减弱 但位置基本维持不变 而鄂霍次克海以南地区的高压脊系统已经明显加强 并向北伸展至鄂霍次克海附近 在两个高压共同作用下 使得贝加尔湖以北的低压系统向南 向东发展并靠近贝加尔湖地区 低压系统明显加强 南伸 从 月 日 时位势高度场分布形势看 图 % 贝加尔湖以西的高压系统虽然强度减弱 但形势依然存在 而鄂霍次克海地区阻塞高压继续加强北上 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得影响济南大暴雨的低压系统经贝加尔湖继续向南加深 并向东移至我国东北地区 至此 一个深厚的低压系统已然形成 济南恰好处于这一低压槽前 图 是

期 刘会荣等 干侵入对济南 暴雨的作用 )- + " -#$%" ",-" 7 " 9%% +, 图 年 月 1 高度场 实线 单位 +$# 和温度场 虚线 单位 < 日 时 6 日 时 % 日 时 日 时 + ; $ " " +" " +$#" #$ " " <"1 + )&7 6)&7 %)&7 )&7 月 日 时的位势高度场的分布情况 此时虽然暴雨即将结束 但在贝加尔湖北面还有一个低压系统 它将再次影响我国 形成另一次降水过程 本文将着重分析发生在济南地区的这次短时强降水 结合图 % 和图 可以看出自 月 日 时至 时 我国东部到日本海有一高压脊东移和向北发展 并与鄂霍次克海高压连通 这样一个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与中纬度高压脊打通所形成的高压 一方面阻挡了低压系统继续东移 使得低压系统持续南压 另一方面 和低槽的共同作用下 也为引导来自海上的暖湿气流进入济南地区提供了条件 而贝加尔湖以西地区高压系统的存在则为引导北部的干冷空气进入济南地区 抬升位于此地的暖湿气流 进而导致暴雨的发生提供了便利的大尺度环境条件 因而双阻形势的存在为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此外 分析图 中位势高度场和温度场可以发现 温度场的低值中心和与本次暴雨紧密联系的低压系统中心几近重合 这表明伴随低压系统发展 确实有冷空气的南下 在低压系统以南地区 等温 线密集 表明这一地区有强的冷平流存在 这将有利于低压系统的加强, - 风场形势分析图 中水汽通量表征了风场的分布形势 从图 可以看出 由东部高压带 包括鄂霍次克海阻高和东亚高压脊 引导下的偏南暖湿气流与沿贝加尔湖以北地区南下的干冷偏北气流相遇 在 区域形成一条明显的切变线 分析 日 时 图略 的形势可发现 这一切变线位于 以北 而 日 时 图 低空切变线南移至济南地区 日 时 切变线继续南移且呈现 ' 字形结构 其中济南地区具有最大曲率 切变线已经南移越过济南地区 上述分析表明 在本次暴雨过程中 低空伴随有切变线的发展和移动 此切变线是由西南风和偏北风气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故为冷式切变线 此冷式切变线随时间的演变与整个暴雨发展过程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 冷式切变线的变化是这次暴雨发生的直接启动机制 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而冷式切变线的形成和移动与干冷空气的侵入密不

大 气 科 学!"# $ %&% % 卷 ' 图 年 月 1 水汽通量 矢量 和水汽通量散度 阴影 单位 = + = = %# = 日 时 6 日 时 + 7 5" 2$ :2 %" 5" 2$ :2 + % + " = + = = %# = " 1 )&7 6)&7 可分 这也从一个方面表明干冷空气的侵入与暴雨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水汽作用分析 在暴雨的发展发生过程中 水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水汽通量代表大气的水汽输送情况 水汽通量散度则反映了大气中的水汽辐散和辐合 图 分别给出了 月 日 时和 日 时的 1 水汽通量情况 从图 中变量的分布形势可以看出 在这次大暴雨过程中 主要有三条气流所表征的水汽输送带 第一条西南气流来自热带印度洋 这是南亚西南季风的影响 第二条东风气流来自热带太平洋 第三条南风气流来自我国南海 由于受到我国东部海上高压系统的影响 这三条水汽输送带在高压西侧转向并建立起一条自华南至黄河下游的西南风急流带 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从图 可以看出 济南及其邻近地区处在水汽通量散度的辐合中心附近 其辐合中心量级小于 = = + = = %# = 此外 辐合区域附近存在有水汽通量的辐散中心 表明这些区域是水汽的源 这就为济南及附近地区大量水汽的堆积提供了条件 所以非常有利于暴雨的发生 从 日 时的情况看 图 6 济南及其附近地区位于水汽通量散度的辐散中心 中心强度超过 = + = = %# = 表明该地区由水汽的汇变为水汽的源 这使得降水停止 图 1 描述了地面至 纬向和经向水汽通量沿 的纬度 = 时间剖面图 从图 1 结果可以看出 自 日至 日暴雨发生前 济南地区有正的纬向水汽通量 其中 日 时和 日 时水汽通量值较大 图 16 揭示了与图 1 类似的结果 其中 日 时和 日 时的水汽通量值较大 对比分析发现 济南地区经向水汽通量的输送较纬向水汽通量的输送要大很多 这种特征几乎可以在每个时次上得到体现 表明经向水汽输送是这次暴雨发生的主要水汽条件 上述分析表明 在暴雨发生前 济南地区有正的水汽收支 且济南地区是水汽通量的辐合中心 有利于水汽在济南地区的堆积 二者共同作用 为这次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 - 干空气侵入在本次暴雨中的作用 - 干侵入在风场上的表现特征这次暴雨的发生除了暖湿气流的作用外 还与

期 刘会荣等 干侵入对济南 暴雨的作用 )- + " -#$%" ",-" 7 " 9%% +, 图 1 地面至 纬向和 6 经向水汽通量沿 的纬度 = 时间剖面图 单位 1 + = %# = + 17 "" "# % %" 3 6# 5" 2$ : 1 + = %# = #+ " + 干空气的侵入息息相关 这里以北风表征干空气的活动特征 其强弱可以表征干空气活动的强弱 姚秀萍和于玉斌 1 的研究指出 正是干空气和暖湿气流在江淮流域的对峙导致了当地的持续性暴雨 图 给出了 1 沿 经向风的纬度 = 时间演变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 自 日至 日 干冷空气逐渐南压 尤其是 日干冷空气的南侵特别显著 这与持续性暴雨过程中的干空气和暖湿气流在某一纬度附近对峙有很大不同 因而也就导致了济南这次短时局地性暴雨的发生 从 1 结果来看 图 6 济南北部干空气侵入主要发生在 日以后 且 日以后干空气的侵入形势与 1 类似 这主要与图 中阻塞高压影响下低压系统的南压有关 此外可以发现 年 月 日在 以北 图 和图 6 中均存在北风的大值中心 表明在这次暴雨过程中 干空气的侵入极其明显 对比分析发现 暴雨发生前后 低层济南附近的经向风梯度较高层要大得多 表明低层侵入的强度要比高层大 姚秀萍和于玉斌 1 对 年梅雨期暴雨的研究指出 除了来自中高纬度的干空气南下外 在中高层明显也存在干冷空气的侵入 二者在暴雨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与之有些一致 图 % 给出了暴雨发生地附近上空的 经向风的时空剖面图 可以看出 在暴雨发生前 对流层中低层为弱南风所控制 而在对流层上层却有较强的北风 在姚秀萍等 1 的研究中 北风的中心值强度约为 # 本文所选取的个例中心强度达到了 #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济南暴雨过程中的干侵入比较强烈 这可能是导致对应这次暴雨在垂直运动场上 1 附近有极大值中心的原因 图略 在暴雨发展过程中 自对流层中高层的干空气侵入对流层中低层 并与那里的南风暖湿气流相互作用 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 有关干侵入研究多针对持续性降水 对短时暴雨的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 本文特别强调了干空气的侵入在本次暴雨过程中的作用 - 干侵入在湿度场上的表现特征图 给出了相对湿度场沿 的经向 = 高度剖面图 定义相对湿度小于 > 的区域为干区 日 时 图 在 1 以北地区 干区自对流层高层呈漏斗状向下伸展至 1 其中心轴线介于 1 11 之间 日 时 图 6 干区继续向下伸展至 附近 干区中心轴线南移至 1 1 之间 日 时 图 % 干区继续向下侵入至 以下 干区中心轴线南移至 1 并与其前部干区连成一片 济南位于干区南部边缘地区 日 时 图 干区继续

大 气 科 学!"# $ %&% % 卷 ' 图 暴雨发展过程中 1 和 61 沿 经向风的纬度 = 时间演变以及 % 暴雨期间经向风沿 的高度 = 时间剖面图 单位 # + 7 "" "# % %" # 5 + " 1 61 %" +" "# % %" # 5" +" 2 " " " " " # 南移 图 给出了 年 月 日 时不同层次上相对湿度场和风场的分布特征 从图 % 干侵入的分布可以看出 不同层次上均存在干侵入现象 且各个层次上干侵入的位置和强度不同 中高层的干侵入强度较低层要大 表明干侵入主要来自对流层中高层 干区内盛行西北风气流 受干区北侧强西北气流的影响 干区向东南方向侵入 最强干侵入出现在对流层中层 1 左右 自对流层高层向下的干侵入可以向下伸展至 以下 结合图 和图 可以看出 在 层次以下 干侵入主要表现为由北向南侵入 图 和图 的分析结果表明 在这次暴雨过程中 存在自对流层高层向下的干侵入 其形状类似漏斗 随着时间推移 干区向下向南伸展 当其到达济南北部边缘时 暴雨发生 自对流层顶至 干侵入主要表现为由上向下的侵入 在 以下 干空气活动主要表现为由北向南的干侵入 且最大干侵入位于最低层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 图 中所强调的干侵入区域与图 中并不相同 图 中干侵入发生区域位于济南以北地区 而图 中位于济南上空 因而其表现有很大不同 -, 干空气侵入的动力作用分析图 中给出了 年 月 日 时 图 和 时 图 6 沿 的经向环流 流线 由风速的南北分量和垂直分量共同组成的环流圈 和经向风的垂直剖面图 从图 中经向环流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看出 在济南地区存在着很强的上升运动 过去关于梅雨的研究表明 年梅雨期间 江淮流域的上升气流主要是由 1 附近的热力间接环流的上升支所引起的 图 分析结果表明 在济南南北两侧分别存在一支反环流和一支正环流 位于济南地区的上升气流就是由这两支环流的上升支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在 1 附近是正环流的下沉支 在其北部 对流层整层均为北风气流所占据 此下沉支携带高层冷空气下沉至 1 时向南发展至济南地区 与来自济南南部的暖湿气流相互作用 产生上升运动 上升支可以向上伸展至对流层顶附近 环流形势的配置形势表明干空气的侵入在暴雨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经向风 图 中实线和虚线 的分布形势看 在这次暴雨中 位于济南南部对流层高层的干

#期! ;:# 刘会荣等干侵入对济南 " >= %?#暴雨的作用 AEO B -)C 1=E56 7 +2 ' ^ E ) + )), G ) )U ) 1N )W7 7 )C-)%?, 1 D D#$$>!!!!?% 图>!#$$>年>月暴雨发展过程中相对湿度 &b'沿%%> \K 的纬度a高度剖面图& '%?日$?时,& T'%?日%" 时,& 7'%? 日 #$ 时,& F' %H日$#时 _ >!U'1 F ' 7 + ++ 7 -) +2 1 P '5 F 1 -)C%%> \KF )C, 1#$$>& '$?$$A8U%?, 1,& T'%"$$A8U%? C= C' D &b',& ',& ', 1 7 #$$$A8U%?, 1 F $#$$A8U%H, 1 空气与位于济南以北地区对流层中低层的干空气可 从而导致对流运动的产生) 以打通!表明在暴雨过程中!冷空气非常活跃) 在 总之!在暴雨发展中!济南以南地区对流层低 对流层中低层!!> \; 以南地区盛行南风!以北则为 层为南风控制!高层为北风控制,济南以北地区分 北风,在对流层中高层!!> \; 以南地区盛行北风! 布形势恰好相反)这将有利于出现低层辐合+高层 而其以北则为南风) 另外!在济南以南地区!在对 辐散的配置形势!从而使得上升运动加强+对流活 流层的低层和高层分别有南+北风的大值中心!这 动活跃!并最终导致了暴雨的发生) 种配置形势表明!在暴雨发展过程中!济南及其南 部确实存在着来自对流层高层的干空气向中低层暖 E= G!干空气侵入的热力作用分析 前面的分析表明!干空气的侵入在这次暴雨的 湿气流的侵入) 济南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正好相 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干空 反)这种配置形势表明低空存在南北风的辐合!而 气在暴雨发展过程中的动力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 高空则存在南北风的辐散!这使得上升运动发展! 那么!干空气侵入的热力作用又是什么样子的 利

!?# 大!气!科!学 &' ) +, - ) 1235+ 78 7 ) 7 + 6'!!!!!"卷 91 :!" 图?!#$$>年>月%?日#$时相对湿度场 &阴影'和风场 &矢量'& '!$$'M,& T'I$$'M,& 7'>$$'M,& F'?I$'M _?!N 1 P '5 F + ' F F' )FS )F2 1 F& P 7 ' #$$$A8U%?, 1#$$>& '!$$'M,& T'I$$'M,& 7'>$$'M,& F'?I$'M C= D& 用温度露点差 & EaEF'来刻画湿度场的结构!这 里规定 EaEF""` 的空气为干空气) 下面!分析 干空气侵入和湿度场之间的关系) 区域,%>日后!北风减弱!相应的空气湿度迅速增 图%$给出了与暴雨发生相伴的温度露点差的 它区域空气均已达到饱和)图%$中所分析的干侵 分布情况!比较图?7和图%$的结果可以发现!二 入特征同样可以在相对湿度场上得到很好的体现 者发展形势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自 %I 日至 %> 日! &图略') 北风经历了弱a强a弱的变化!对应的空气湿度也 气几乎未达到饱和)%> 日 $? 时!在对流层中层有 图%$T中给出了沿济南地区地面处对流有效位 能& &3MK'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自 %> 日 $? 时开 始!对流有效位能产生,%> 日 %" 时后!对流有效 位能快速积聚!至%? 日 $? 时!对流有效位能达到 一深厚的干层存在!而在其上下方则为相对较湿的 最大值,%?日$?时以后!对流有效位能迅速减小! 发生了相同变化!此时干空气主要位于对流层中上 层!其中中层具有最干空气!且在整个对流层!空 大!至%?日暴雨发生前后!弱北风贯穿整个对流 层!此时只有对流层中层小范围内未达到饱和!其

期 刘会荣等 干侵入对济南 暴雨的作用 )- + " -#$%" ",-" 7 " 9%% +, 图 年 月 日沿 的经向环流 流线 和经向风的经向垂直剖面图 单位 # 时 6 时 实线 南风 虚线 北风 + 7 # 2 "%% %" # % % " # 5 # )&7 6 )&7 7 5 "," 5 ", 图 暴雨发生前后沿 温度露点差 -=- 的高度 = 时间剖面图 单位 < 以及地面对流有效位能随时间的变化 6 单位 8+ + 7 +" "# % %" " % 6 "5 " #$ " 5 $ "--" " < 6" "# " % % 2 %"2 26 $ " " +,! " +" 2 " " " " 这属于能量的释放过程 这次强降水就是发生在这个过程中 上述分析表明 干空气活动与湿度场变化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在暴雨酝酿过程中 由于对流层中上层存在着强的干空气活动 使得对流层中层形 成一深厚的干层 这种强对流天气发生前高层的干冷空气倾斜状向下侵入到对流层中低层附近 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钱传海等 在深厚干层的下方是对流不稳定层 由于强大干层的存在 有利于对流不稳定能量在低层的

大 气 科 学!"# $ %&% % 卷 ' 聚积 伴随着北风的减弱以及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垂直运动得到发展 位于对流层低层的暖湿气流可以向上伸展到较高的层次 直至贯穿整个对流层 进而导致了这次强降水的发生 - - 干空气侵入与锋区关系分析根据假相当位温 的定义可知 干空气具有较低的 图 给出了假相当位温 沿 的高度 = 时间剖面图 从中可以看出 其刻画的干空气活动特征与图 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日之前 在对流层的中层是 的低值区 表明对流层中层干空气活动强烈 而对流层上层干空气活动相对较弱 日 在对流层底层和高层分别存在 的大值中心 表明这一时段暖湿气流活跃 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水汽条件 图 给出了暴雨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次 的纬度 = 高度剖面图 日 时 在 以北地区有 的密集区 表明有锋区的存在 且锋区向北倾斜 随时间推移 密集区逐渐南移 并可向上伸展至对流层高层 表明锋区发展强烈 当锋区发展至济南北部边缘时就导致了这次暴雨的发生 分析图 还可以发现 锋区后部干空气来自对流层各个层次 干空气一方面自对流层高层向下侵入 另外还由北向南侵入至济南地区 分析 1? 等 线 其上下贯通 这有利于济南北部边缘锋 图 暴雨发生前后沿 假相当位温的高度 = 时间剖面图 单位? + 7 +" "# % %" " +" 2 " " " " "? 区前沿干空气下滑至对流层低层 分析? 等 线可以发现 在济南附近对流层低层有暖湿气流的活动? 等 线的变化表明 暖湿气流活跃 可以沿等熵面向上伸展至较高的高度 并与那里的下沉干空气气流相互作用 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此外 随着时间的变化 对流层中高层锋区向南移动缓慢 而对流层低层相对较快 这表明 在对流层低层 干空气活动主要表现为由北向南的侵入 而在对流层中高层 干空气活动表现为自对流层顶附近向下的干侵入 这与前面利用相对湿度场分析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结论和讨论 针对 年 月 日发生在济南地区的短时强降水 本文对导致本次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进行了分析 并利用经向风 相对湿度以及 等物理量探讨了干侵入的特征及其在暴雨中的作用 得到以下结论 大尺度环流背景场有利于暴雨的发生 1 位势高度场分布为明显的 两脊一槽 形势 在暴雨过程中 贝加尔湖以西地区阻塞高压的存在有利于冷空气沿阻高东部边缘进入济南地区 而鄂霍次克海阻高的发展加强及与东亚高空脊的打通一方面有利于低压系统加强南伸 另一方面又使得来自海上的暖湿气流可以沿高压脊西部边缘进入济南附近区域 暖湿气流和干冷空气相互作用 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条件 此外 在 1 上有一条冷式切变线 其存在和移动对暴雨具有重要影响 是这次暴雨发生的直接启动机制 在济南附近 最大干侵入出现在暴雨发生前 天 主要表现为在对流层中高层的一个深厚干层 干层的存在有利于对流不稳定能量在低层的积聚 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可以将低层的暖湿气流向上输送至较高的层次 有利于降水的发生 暴雨过程中 济南以北地区干侵入活动一直存在 并且干侵入有两种表现形式 在 以上 向下伸展很快 主要表现为由对流层顶附近向下的干侵入 在对流层低层则主要表现为由北向南的干侵入 经向风和经向环流的的经向垂直剖面图分析表明 干侵入有利于对流层低层辐合 高层辐

期 刘会荣等 干侵入对济南 暴雨的作用 )- + " -#$%" ",-" 7 " 9%% +, 1 图 同图 但为假相当位温 单位? + &# + 6 " "? 散 从而导致强的上升运动 可以将低层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高层 有利于暴雨的产生 1 对 的经向垂直剖面图分析表明 在这次暴雨过程中有锋区的存在 此外 这次暴雨过程中的干空气活动非常强烈 济南北部干侵入的存在对锋区的形成和移动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个例分析发现 济南地区干冷空气活动对暴雨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济南以北地区干侵入则对暴雨过程中的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均有重要影响 此外 本文尚未涉及有关这次暴雨过程中的一些中尺度特征 以后 我们将利用一个数值模式对这次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特征进行详细分析 参考文献! 5+?! 7 @! # " $ %$"" + 5"52 $ A ", " & % 5+?! &! # " $ %$"" + 5" ", " #!$$ ; $, 1 1 5+?!; + @ 1 % $ %"," 5"2+ %,% A ", " & % 5+?! 6 " ' " "$ %$ "" " %" +% " A ", " & % 1

大 气 科 学!"# $ %&% % 卷 ' 5+?! 7," $ $ %"2 :" " $% %,% 2 $# " "!$$ # 8 7 + 2 "%# " 5"," @ % "+ 1 1 梁军 陈联寿 张胜军 等 冷空气影响辽东半岛热带气旋降水的数值试验 大气科学 1 )+ ) +& +B " # % ", #$%" % " $%%,% 2 ) +!"# $ %&% % 1 钱传海 张金艳 应冬梅 等 年 月江西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应用气象学报 A +, + +# "! 2 % 2 %" 5 " +:!$!$$ " +%&% % 陶诗言 中国之暴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1$$ 7 &, 2, B+ &% % 11$$ 杨贵名 毛冬艳 姚秀萍 强降水和黄海气旋 中的干侵入分析 高原气象 1 +; #+ +, C $+!,," 2, + %,% " " +, 1 姚秀萍 于玉斌 1 年梅雨期干冷空气的活动及其对梅雨降水的作用 大气科学 1 C $+ 6 1!%"2",,% " #$%", +, $!"# $ %&% % 1 C @ ;C? " % ", " %% #$,+" 52 " :$ %$"" &% % & 1 于玉斌 姚秀萍 干侵入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气象学报 6 C $+ 2 5 "," " $$%"!%" " +% &% 尹承美 卓鸿 胡鹏 等 产品在济南 大暴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气象 +# + + " 7 $$%" " " $ %" " 2 2, 5% "+, " +% ", +A )?? "! # % ", # % % 2 %"2, " # 2 " 75&" " @ 2 1 赵兵科 吴国雄 姚秀萍 年夏季梅雨期一次强气旋发展的位涡诊断分析 大气科学 11 +8 @ ; : + C $+!+ "%, $ " "2 "%", %" 5" 2 $# " " +%, % +", $!" # $ %&% % 11 &C & %, 2, 2 " 2 +? + +$, & "!2!"# &% 1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