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Similar documents
5 : : CO 2 CO 2 3 : CO 2 ( [2] 3 : 3km 20km CO 2 ) CO 2 2 [2-319] CO 2 50 Ma [2] 217~ % ~ 7.78%(NaCl eqv ) 0.73~0.98g/cm 3 ; 50~70 Ma [

Ge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 Vol.37 No.5 Sep doi: /j.cnki.dzkq ,,,. [J].,2018,37(5): , 1, 1, 1

5 : ( [6] ) Fig.1 GeologicalmapofXitieshanPb-Znminingarea ( ); - 2 [6] - - (Mλπ) ( a-1 b ) (a-2 ) - - ( 2-A) (d ) - ( ) [1123] ; c ( 2-B) [6] [2

接 地 ( 首 批 9 个 ) 湖 南 省 唯 一 的 国 家 级 出 口 加 工 区 然 后 我 们 走 访 了 位 于 长 沙 附 近 的 一 些 下 游 加 工 类 企 业 二 企 业 的 生 产 流 程 和 原 材 料 的 构 成 在 这 里, 我 们 走 访 了 数 家 郴 州 当 地 的

2728 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 2009,25(11) 明印支期是小秦岭地区金成矿的主要时期, 小秦岭金矿属于陆陆 ( 华北与扬子 ) 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造山型金矿 关键词胶东金矿省 ; 小秦岭金矿省 ; 俯冲增生造山 ; 陆陆碰撞造山 ; 造山型金矿中图法分类号

第5期 周 栋等 豫西瑶沟金矿床辉钼矿 Re 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163 图 1 瑶沟矿区地质图 改自文献 18 Fig 1 GeologicalmapofYaogougolddeposit 向及东西向 瑶沟矿区出露的喷出岩主要为中元古界熊耳群 陆相火山岩区域 内 大 规 模 侵 入 岩 不 太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Fig.1 RegionalgeologysketchofSijiagougolddeposit 1. ;2. ;3. ;4. ;5. ;6. ;7. ;8. ;9.




+ " 岩石学报 * ) 世纪 * 年代以来 造山 成矿问题成为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前缘 随着研究深入 科学家相继提出了造山型金矿? &.>, ) 0 /,- )) 和造山型矿床 陈衍景 (! 的概念 将大批脉状中温热液金矿床确定为造山型 B,0 &.'!06?,.,0! ' 0 /,- ( 陆续识别

99710b45zw.PDF



赵宇浩 等 云南维西大宝山铜矿 0 ' ' 年代学及成矿物质来源 + 片岩 片麻岩 斜长角闪岩及少量大理岩 矿区内褶皱多为规模较小的不对称褶皱构成的复式背向斜 呈 D 向延伸 断层由近 向展布的 条断裂带 破碎带及少量近 D 向次级构造带组成 岩浆岩主要以岩体和岩脉产出 花岗岩主要分布于矿区西北部和

物质因素 能量因素

鍺共軸井型 探测器

<433A5C446F63756D656E E E67735C41646D696E F725CD7C0C3E65CB9ABCABEB8E55C31D6D3C9BDBAEAD4B4BFF3D2B5B1A8B8E6A3A8B9ABCABEA3A92E646F63>

¹ º»

Q. ;J. ;C-P. - ; -O. - ;Qb. ;Ar. ; ;γδ5. Q2m. ;C2-P1t. ;P1-2s. ;P2y. ;1. ;2. 1 [25] (a) (b) - (c)(a [10] ;b [7] ) Fig.1 Schematicgeologicalmap


untitled


五花八门宝典(一).doc

第 卷 第 期 李杰等 苏丹北部拜尤达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 为近, 向 近 向和 向 以, 向者为主 韧性剪切带与褶皱构造相伴出现 发育于褶皱构造集中分布处 具有左行走滑特征 断裂构造按走向可以划分为近 向 向, 向 组 以近 向规模最大 其中 近, 向断裂构造控矿明显 部分断裂叠加在

YYHX.mps

第 2 期 王文博等 : 豫西熊耳山地区上道回钼矿床地质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withsalinityof1 0% -13 4% and27 2% -33 2%.Themiddle stagehomogenizationtemperatureis 180 to300,withsalini

2016自然科学版第6期

夏锐等 : 青海大场金矿田矿床成因 :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及 H O 同位素的约束 1359 青海大场金矿田属北巴颜喀拉成矿带金矿矿集区之一, 是矿集区内一超大型金矿田 矿田内已发现多个大 中型金矿床和矿化点, 如大场 扎家同哪 加给龙洼 稍日哦 大东沟 扎拉依 ( 胡正国等,1998; 张昆宏,2

4 : Fig.1 PositionofShanansaginBohaiBayBasin 12.75% 0.80~ % 2.26% 2.24% ( 2) X 10% ; ;F. ;R. ;Q. 2 Fig.2 Triangulardiagramfor

, 3.1 PM303, 10(2)( 5, 5 ), 1 w (SiO 2 ) 68% ~89%, 2( 1, 1) (Al 2O 3,Fe 2O 3,MnO) (MgO,K 2O, Na 2O),w(TiO 2 ) w (SiO 2 ) ;,w (TiO 2 ) 0.31%

KCDZ nh



,,,,,,,,,,,,, ;,,,, ( ), ; ;,,,,,,,,,,,,,,,,,,,,,,,,,,,,,,,,,,,,,,,,,,,, ( ),,,,,,.,,,,,,,,,,,,,,

第 7 卷第 4 期张苏坤等 : 豫西熊耳山吉家洼金矿床同位素特征与成矿模式 图 1 熊耳山区域地质及矿床分布图 ( 据文献 [5-7]) 1 新生代沉积物 ;2 栾川群和管道口群 (1 3 ~ 0 8 Ga);3 汝阳盆地沉积物 (1 3 ~ 0 24 Ga);4 熊耳群 ( 1 85 ~ 1 4

( ) 63 ( ) 68 ( ) 72 ( ) 77 ( ) 85 ( ) 91 ( ) ( ) 98 ( ) 103 ( ) 107 ( ) 111 ( ) 114 ( ) 117 ( ) 121 ( ) 125 ( ) 127 ( ) ( ) 133 ( ) 139

世界第一 黄金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只有了解我国的金矿资源现状和潜力所在 才能更 好地服务于金矿的找矿工作 年 以中小型矿床为主 矿石品位中等 相对国外富金国家而言 我国金矿床规模普遍 较小 以中小型矿床为主我国已发现的金矿床约 我国金矿资源特点 9 处 其中大部分储量小于 我国早期 发现的超

2

2696 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 2009,25(11) targetingofpre Mesozoicore systems;regionalregularitiesanddiferencesofyanshanianlarge scalemineralizations

标题

西藏甲马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

002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改 革 研 究 实 能 力 强 素 质 高, 适 应 地 方 社 会 发 展 和 经 济 建 设 需 要 的 实 用 技 能 型 人 才, 并 为 此 做 了 大 量 的 改 革 与 实 践 工 作, 成 效 显 著 特 别 值 得 一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中未获奖项目重新推荐的有关规定的说明

1132 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 2008,24(5) 快速沉淀 ; 大气降水混入导致晚阶段流体低温 低盐度 贫 CO 2, 对成矿贡献甚微 总体而言, 成矿流体盐度高 (11.70% ~ 37.81% NaCl.eq), 成矿作用发生在中 高温 (238.3~425.

77 '' 9 ''6", 激光拉曼测试结果表明 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为 2 4 和 成矿流体为低盐度 低密度 富 的流体 当这种流体到达剪切带时 由于压力骤然降低发生以 逸失为特征的沸腾作用 导致成矿流体过饱和 成矿物质快速沉淀下来形成矿床 白乃庙铜金矿床成矿流体及矿床地质特征与造山型矿床一致 确证

zw.PDF



第 10 期 张国见等 :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控矿因素及其成因意义 1069 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2 区域地质背景 马脑壳金矿区位于秦岭地槽褶皱系与松潘 甘孜地槽褶皱系 2 个 Ⅰ 级构造单元接合部位, 受玛沁 略阳断裂带南部的洋布梁断裂带控制 矿区及外围出露地层以三叠系为主, 主要为一套浅海斜坡浊积

¹ º» ¼

万山红遍农业示范园草莓调查研究

标题

<4D F736F F D20CEF7B2D8C7FDC1FACDADBFF3B1A8B8E6CAE9BCF2B1BE>


1 : 129 Table1 1 UraniumbearingcountriesincentralandsouthernAfrica () ,, (Ⅱ-5), 28Ⅲ :9 ; - [ (,, ) ];7 ( -, Rusizia

矿产勘查 2018 年 蒙古华域地质矿产勘查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巴彦哈尔金矿区探矿权并进行了地质普查工作 年, 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及内蒙古华域地质矿产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在区内进行了金矿普查找矿, 其中在巴彦哈尔敖包 白音宝力道 干觉岭 昌特敖包 阿尔善特等矿区圈出多条金矿化蚀变

第 5 期 苏蔷薇等 : 陕西秦岭梁岩体 LA ICP MS 锆石 U Pb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引言 秦岭造山带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型大陆造山带, 标志着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碰撞拼合 [1-11] 该造山带由 4 个构造单元 ( 华熊地块 北秦岭造山带 南秦岭造山带和松潘褶皱带 ) 和两

szj1.s92

赵凯

Ge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 Vol.37 No.5 Sep doi: /j.cnki.dzkq ,,,. [J].,2018,37(5): a,b a,b a,

于达等 :-, : ; τ = ( ) / ρ ; ; ; ρ ; θ ; ; τ ; ;,,,,,, : = ( +.. ) ρ = μ = π = ρ πμ ; ; ; μ ( ), : = -.. ( ), ( ),, :. = [ -. ] ( ) ( ) 试验条件,,. ~. /,....

1 ( CIP) /,. :, ISBN X753 CIP ( 2005 ) : : : : /


正文: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内容翔实、清晰,层次分明,标题突出

孙锡芳 明代陕北地区驿站交通的发展及其对军事 经济的影响 鄜城驿 今富县城内

第 6 卷第 3 期王晓辉 : 河南上宫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图 1 熊耳山区域地质简图 ( 据文献 [2]) 1 太古宇太华群变质岩 ;2 中元古界熊耳群中酸性火山岩 ;3 中元古代管道口群砂岩 白云岩 ;4 第四系沉积物及古近系红层 ;5 中生代花岗岩体 ;6 拆离断层 ;7 断层 ;8 不整

1078 现代地质 2011 年 0 引言 长山壕 ( 曾称浩尧尔忽洞 ) 金矿位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 ( 北纬 , 东经 ), 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中西部元古宙浅变质碎屑岩系中发现的大型金矿之一 该矿床由宁夏核工业西北地质局 217 队发现, 现由中国黄金国际资源有限公

2002 /. - :, ISBN F CIP ( 2002) NIAN Z HONGGUO GUOTUZ IYUAN BAOGAO : : : : 31, : ( 010


标题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单位及联系电话 异议提出者为单位的, 应加盖单位公章 对公示期间提出异议的个人 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负责保密, 并负责组织调查, 对调查结果在终审前向黄汲清青年科学技术奖基金管理委员会汇报 中国地质学会联系方式 : 联系人 : 高梦瑶举报电话 : 传真 :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134 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 2008,24(9) 英 碳酸盐组合为标志, 早阶段石英脉或矿物组合遭受了构造变形和角砾岩化 早 中阶段的石英中可见 CO 2 H 2 O 型 NaCl H 2 O 型及含子晶型等 3 类流体包裹体, 而晚阶段碳酸盐只发育 NaCl H

第 7 卷第 6 期张庆林等 : 武夷山西坡青龙山矿区铜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图 1 青龙山区域地质简图 1 第四系 白垩系泥砂质沉积, 碎屑岩建造 ;2 侏罗系碎屑岩 火山碎屑岩建造 ;3 泥盆系 二叠系碎屑岩建造 含煤建造 碳酸盐建造 ;4 前泥盆系复理石建造 变凝灰岩 ;5 中酸性花岗岩 ;

Microsoft Word - 19-p doc

标题

314 50%, (Sorong Fault) (Jason et al., 1995; Xвopoвa, 1990),,,,,,,,, 1 区域成矿背景,,, (, 1998),,, - ( 1),,,,, 图 1 印度尼西亚塔岛区域地质图 ( 右下图据 Akira et al., 2005) F

( 岩 石 矿 物 学 杂 志 第 卷 撞阶段形成的斑岩铜矿有本质的区别 其矿床的产出背景 含矿岩系 矿石类型 蚀变分带 成矿元素组合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特点 徐文艺等 ( 张丽等 - 曲晓明等 - 另一方面 该矿床成因特征不明显 出现了斑岩型 浅成低温热液型等多种矿床成因观点 芮宗瑶等 ' 张丽等

标题

Microsoft Word - Report - Non-ferrous CN ?????????????.doc

%!

40,,, (CIP) /.:, ISBN P641.5 CIP ( 2004) KUANGQUANSHU I WENQUANSHUI DE KANCHAPINGJIA YU KAIFA LIYONG : : : : 31, 100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金桥北厂别克品牌Delta平台EREV轿车及其变型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标题

1 S P Cl Pro 2 K Na Ca Mg K Na Ca Mg % 1 6%-9% 2 1%-3% 3 70%-80% 4 P Ca Fe Cu Co Zn Se Mn Mo Ni Cr P Ca 5 VB V B1 Vpp V B2 B3 VE

第 期 引 黄昌华等 四川平武县金洞沟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岩系组成 岩石类型主要有细碧岩 角斑岩 凝 言 灰岩和阳起石片岩等 震旦系 古生界及三叠系 金洞沟金矿床位于四川省平武县坝子乡金宝 构成本区的盖层 其中震旦系 寒武系的岩性主 村境内 自 世纪 年代末以来 已在该区发 要为白云岩 结晶灰

骆必继 张宏飞 肖尊奇 地学前缘! 黑云母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前言 本文对美武岩体进行了锆石 #0 / 年代学 主量元 素 微量元素和 0* 同位素的综合研究 利用这 花岗岩的成因对于理解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般受岩浆源区性质 形成的温压条件 部

成果册

标题


抗日战争研究 #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Microsoft Word - Z8I11A0-102.doc

一 电 工 安 全 操 作 规 程 1 电 工 上 岗 前 必 须 穿 齐 防 护 用 品, 特 别 是 绝 缘 鞋, 坚 持 穿 不 齐 不 能 上 岗 的 规 定 2 作 业 前 必 须 检 查 工 具, 验 电 器 等 防 护 用 具 是 否 完 好, 绝 缘 性 能 是 否 良 好 3 不

第 期 等 乙腈 碳酸氢钠溶液混合物电嫁接叔丁氧羟基 乙二胺 7B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俯冲带岩浆岩高级研讨会 俯冲带是固体地球内部与其表层之间巨量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动态场所 板片俯冲将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带入地球深部, 这一个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壳幔相互作用 但目前对发生在俯冲隧道内的壳幔相互作用的化学地球动力学过程和机制还缺乏准确刻画和深入理解 众所周知, 俯冲带岩浆岩是研究壳幔相互

第 卷第 期李艾银等 : 西澳大利亚中西铁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图 澳大利亚西澳州地质构造及铁矿床分布 1 # " &$" "! " "!"2$! 现一批特大型铁矿床, 总资源量超过, 这使中西铁矿区成为澳大利亚可以替代哈默斯利的新兴铁成矿区, 也被列为下一步铁矿床的重要开发 区 近年来, 中国中

Fig.1 DistributionofuraniumdepositsinUzbekistan 1 Table1 Ore-bearingstrataandlithologyofsandstonetypeuraniumdepositsandcarbonate-siliceous-p

Transcription:

第 37 卷 第 6 期 2018 年 11 月 Ge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 Vol37 No6 Nov 2018 doi:1019509/jcnkidzkq20180620 蔡光耀, 安芳 造山型金矿床地质背景 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模型研究综述 [J],2018,37(6):163G172 造山型金矿床地质背景 地球化学特征和 成矿模型研究综述 蔡光耀 a,b, 安 芳 a,b ( 西北大学 a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b 地质学系, 西安 710069) 摘要 : 造山型金矿床与造山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对造山型金矿床的主要成矿时期 在世界和中国的分布规律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成矿模型进行了总结 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时间与大陆地壳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热事件对应, 主要形成于陆缘增生造山带, 少量形成于陆 - 陆碰撞造山带 造山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 (6%~12%) 富 CO2(10% ~50%) 的特征, 可以与其他类型的金矿床进行区分 就地球化学特征而言,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差别较大, 如太古宙与元古宙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流体的 δ 18 O 值集中在 6 ~11 δ 13 C 值变化范围为 0~-10, 而显生宙造山型金矿床 δ 18 O 值为 7 ~13 δ 13 C 值为 0~-10 ; 太古宙造山型金矿床中硫化物的 δ 34 S 值集中在 0~9 之间, 而显生宙造山型金矿床则集中于 0~10 之间 ; 各时代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流体均相对富集 D 同位素,δD 值集中于 -80 ~-20 之间 Pb 和 Sr 同位素虽然在示踪物质来源方面研究进展较大, 但是仍不能很好地指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物质的来源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地壳连续模式 变质脱挥发分模式 断层阀模式以及盆地尺度两阶段模式等成因模式先后被提出, 用于描述造山型金矿床的形成过程, 但关于造山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仍存在较大争议 关键词 : 造山型金矿床 ; 构造背景 ; 地球化学特征 ; 成因模式 ; 综述中图分类号 :P618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G7849(2018)06G0163G10 造山型金矿床 的定义最早由 Bohlke 提出, 经 过 Groves 等和 Goldfarb 等的补充和完善, 逐渐发 展成为一个相对系统的概念 [1G4] 造山型金矿床 包含了广泛的石英 - 碳酸盐型脉状金矿床, 也包括 太古宙同造山期以浊积岩为围岩的中温脉状金矿 床 [2] 造山 不仅指板块构造理论中所指的造山事 件, 而且也包括太古宙时期发生的地体拼接事件 [5] 一些地质学家通过对比研究, 发现赋存于澳大利亚 Yilgran 和加拿大 Abitibi 克拉通太古宙绿岩带中的金矿床和赋存于美国阿拉斯加显生宙地层中的 JuG nean 金矿带在产出环境 构造背景 元素共生组合 成矿流体性质和来源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 [6G9], 它 们代表了地壳的连续变化, 这两类金矿床均形成于 较特殊的温压条件下, 温度范围为 200~650, 压 力为 100~500 MPa [9] 基于这类金矿床的地质特 [2] 征 成因特征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Groves 等根 据此类金矿床的形成深度将其划分为 3 个亚类 : 浅 成造山型金矿床 ( 6km) 中成造山型金矿床 (6~ 12km) 和深成造山型金矿床 (>12km) 造山型金矿床提供了世界上大约 30% 的黄金储量 [10], 而且世 界上已经查明的巨型金矿床 (Au 储量 >500t) 中, 有 17 个属于造山型金矿, 如西非克拉通内的 AG shanti 金矿床 澳大利亚 Yilgarn 克拉通内的 Golden Mile 金矿床等 造山型金矿床是造山带内最主要的矿床类型 [11], 也是当今最重要的金矿工业 类型 [12] 正如卡林型金矿床的引入和发展, 使得我国地 质工作者在滇黔桂和陕甘川地区勘查出了一批大 型 特大型金矿床一样 [13G17], 自造山型金矿床的概念 发展起来后, 我国地质工作者结合我国相关造山带 的地质特征, 也发现了一大批该类型的金矿床 [18G23], 并通过对这些矿床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了造山型金矿 收稿日期 :2018G01G14 编辑 : 杨勇 基金项目 : 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 (14KJ17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203032) 作者简介 : 蔡光耀 (1993 ), 男, 现正攻读矿物学 岩石学 矿床学专业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金矿床研究工作 EGmail:1943223348@ qqcom 通信作者 : 安芳 (1984 ), 女,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矿床地质学研究工作 EGmail:anfang_china@163com

164 2018 年 床的成矿理论, 同时, 掀起了造山带金矿床地质特征 和成矿理论研究的热潮 造山型金矿床解决了诸多 地质问题, 但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争议和问题 笔 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造山型金矿床形成的 地质背景 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模型 1 地质背景 11 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背景 [2,24] Groves 等认为造山型金矿床与造山事件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提出 造山型 金矿床 是指发生在汇聚板块边缘的增生造山作用 过程中形成的金矿床, 它的形成与次绿片岩相到绿 片岩相变质作用具有密切的关系 ; 空间上, 矿体主要 受次级逆冲脆 - 韧性剪切带控制 ; 成矿时间可以从 太古宙跨越到显生宙 太古宙绿岩带中的金矿床与 显生宙造山带中发现的金矿床在产出环境 构造背 景以及成矿流体性质和来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 性和一致性 因此, 许多地质学家认为迄今发现的 太古宙 显生宙的造山型金矿床很有可能都形成于 汇聚板块边缘大地构造背景 [25G28] 需要指出的是, [2] Groves 等总结的造山型金矿床地壳连续模式中其浅部有 HgGSb 矿床的出现, 由此向下, 主要有造 [29] 山型金矿床的出现和形成 而陈衍景根据浅成 作用的特征以及变质作用 岩浆作用的差异之后将 热液矿床简单地划分为岩浆热液型矿床 变质热液 型矿床 ( 造山型矿床 ) 以及浅成热液型矿床 3 类, 并 对其特征进行了描述, 认为这一深度形成的 HgGSb 矿床属于浅成热液型矿床 [3,11] Goldfarb 等发现造山型金矿床形成的时间与大陆地壳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热事件对应, 并识别 出 3 个主要的成矿时期 : 新太古代 (28~255Ga) 古元古代 (21~18Ga) 和显生宙 (600~50 Ma)( 图 1) 造山型金矿床在前寒武纪表现出 幕式 成矿的特征, 这与初始大陆的增长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 但在 显生宙则呈现出连续成矿的特征 ( 图 1), 初步估计 显生宙造山型金矿床的经济储量为 28 万 t, 约为前 寒武纪此类金矿床的 2 倍 ( 不包括成因存在争议的 南非 Witwatersrand 金矿床 ) [3,11] 世界范围内, 造山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 YilG garn Canadian Tanzanian West African Siberian 克拉通, 以及 Alaska RussianFarEast Uralide 和 Lachlan 造山带 ( 图 2), 典型的金矿床主要有澳大利亚 Golden Mile 乌兹别克斯坦 Muruntau 加纳 AG shanti 以及美国 Grass Valey 等 [3,30] 澳大利亚 Golden Mile 金矿床位于 Yilgarn 克拉通绿岩带中, 是目前所知的全球第三大金矿床, 也是目前世界上 最大的太古宙造山型金矿床, 金储量约 2000t 区 内的矿脉可以划分为费米斯顿型 奥罗亚型和查洛 特型 3 类, 以费米斯顿型最为重要, 其矿石的金储量 几乎占整个矿区金资源的 70% [32] 乌兹别克斯坦 Muruntau 金矿床位于中亚成矿域西南天山成矿省, 形成时代为二叠纪, 其黄金储量超过 6100t, 是目 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造山型金矿床 加纳的 AG shanti 金矿床位于西非克拉通, 矿床形成于古元古代, 储量达 3100t [33] 我国造山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 华北 克拉通北缘 小秦岭和西秦岭 新疆北部 扬子克拉 通与华夏地块的碰撞褶皱带 西南三江地区以及中 部的祁连山褶皱带, 此外, 巴颜喀拉地区和拉萨地块 南北两侧的喜山期和燕山期构造带中也发育造山型 金矿床 [34] ( 图 3) 其中, 胶东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金矿产地, 累计探 明黄金储量已经超过 900t, 区内典型的金矿床有焦 家 阜山特大型金矿床, 仓上 玲珑大型金矿床和众 [36G37] [38] 多中小型金矿床 Sun 等认为太平洋板块 在 125 Ma 时俯冲方向发生了近 80 的变化, 导致胶 东地区的应力场发生重要转变, 进而引起大规模的 10 000 m(au)/t 1 000 100 Dolin Grass Valley Las Christinas Ashanti Muruntau Kolar Natalka 3 500 3 000 2 500 2 000 1 500 1 000 500 t/ma 图 1 [30G31] 造山型金矿床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分布 Fig1 Distributionoforogenicgolddepositsingeologicalhistory 图 2 Golden Mile Natalka Bendigo [3,30] 造山型金矿床在世界范围的分布情况 Fig2 Distributionoforogenicgolddepositsalovertheworld

第 6 期蔡光耀等 : 造山型金矿床地质背景 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模型研究综述 165 [36] 岩浆活动和金成矿作用 Qiu 等认为胶东地区 金矿床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消减作用有关, 但同时也指出胶东地区的金矿床与国外典型造山型 金矿床存在差异 小秦岭地区是我国仅次于胶东的 第二大黄金产地, 区内发育文峪 东闯 金硐岔 桐峪 和枪马等大中型造山型金矿床, 主成矿期为印支期, 形成于陆 - 陆 ( 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 ) 碰撞造山过程 中, 属于秦岭碰撞造山带的边缘组成部分 [37] 西秦 岭的造山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秦岭造山带中的脆韧 性剪切带内, 呈脉状产出, 形成于 210~70 Ma [18], [39] [40] [41] 包括阳山 八卦庙和李子园等一系列大中 [42] 型金矿床,Meng 等指出, 这些造山型金矿床主要 发育于秦岭古特提斯洋最后的闭合阶段 西南三江 地区的哀牢山造山型金矿带位于三江特提斯成矿域 东北端, 发育老王寨 冬瓜林 金厂 长安和大坪等大 中型金矿床和诸多的中小型金矿床, 累计探明金储 量超过 200t, 成矿时代为喜山期 [43G44] 0 800 km - 图 3 中国典型造山型金矿床分布图 ( 底图据文献 [35]) Fig3 DistributionoforogenicgolddepositsinChina 12 造山型金矿的产出环境造山带主要有 2 种类型 : 陆缘增生型造山带和 陆 - 陆型碰撞造山带 [45G46] 陆缘增生型造山带与洋 壳向陆壳的俯冲消减有关, 而陆 - 陆碰撞型造山带 [2] 则是两陆块间大洋最终消失的产物 Groves 等 认为, 不论是陆缘增生型造山带还是陆 - 陆碰撞型 造山带, 均代表地壳作用过程的结束 就二者之间 的关系而言, 任何陆 - 陆型碰撞基本上都是以洋盆 的闭合为先导, 它可以看作是陆缘增生型造山带的 最后一个阶段 陆缘增生型造山带在 20 世纪 80 年 代中期就已经被广泛接受, 并认为它与俯冲作用相 [2] 关, 是造山型金矿床产出的有利环境 Groves 等论 述了陆缘增生型造山带和陆 - 陆型碰撞造山带之间 的差别,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洋壳俯冲作用有关的陆 缘增生型造山带是造山型金矿床主要的产出环境 造山型金矿床的本质其实就是由造山作用 ( 如 地壳加厚 洋脊俯冲以及下地壳拆沉等 ) 引起的地壳 中的强大热流所诱发的大规模流体成矿事件 [11] 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事件是陆缘增生或陆 - 陆型碰撞 造山作用的结果, 其时间一般同步或滞后于造山事 件, 不可能早于造山事件, 如中国西秦岭地区呈脉状 产出于韧性剪切带中的金矿床以及中国青海东昆仑 地区造山型金矿床都形成于造山事件之后 [18,21] 造山型金矿床通常发育在造山带内部或受造山事件 影响强烈的地区, 如南秦岭夏家店金 ( 钒 ) 矿床产于 印支期褶皱带, 区域内构造活动强烈而广泛 [4,47] 就陆缘增生型造山带来说, 金矿床主要发育在弧前 增生楔或者增生地体内, 即大洋岩石圈俯冲于大陆 岩石圈形成的俯冲带或 B 型俯冲带与岩浆弧之 间 [48] ( 图 4), 如美国阿拉斯加东南部 Juneau 金矿带 中的脉状金矿床就产于显生宙增生并俯冲到大陆边 缘的地体之中 [50] 而对于陆 - 陆型碰撞造山带而言, MBT RBT VMS SEDEX 图 4 [49] 造山型金矿 ( 含其他金矿类型 ) 成矿系统发育的板块构造背景 Fig4 Tectonicsetingsofvarioustypesgoldsystemsincludingorogenicgolddeposit

166 2018 年 造山型金矿成矿系统则主要发育在主边界逆冲断层 (MBT) 和反向边界逆冲断层 (RBT) 之间 ( 图 4), 如 秦岭造山带中的造山型金矿床基本分布在龙门山 - 大巴山主边界逆冲断裂与三门峡 - 宝丰反向边界逆 冲断裂之间 [49,51G53] 与形成于挤压构造环境中的这类金矿床不同, 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裂谷带和弧后盆地内, 构 造对金矿化的控制作用较强, 且在不同的矿区有不 同的表现 ;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板块 俯冲带上盘的大陆弧以及弧后的拉张动力学环境条 件下 ; 而一些富金斑岩型矿床大都发育于大陆和岛 弧造山带中, 矿体主要受与侵入体有关的脆性构造 控制 [2,54] 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21 流体包裹体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 造山型金矿床中的流体 包裹体可以划分为 3 种主要类型 [2,5,49,55] (1) 富 CO2 包裹体包括纯 CO2 包裹体和 CO2 体积分数在 50% 以上的 CO2-H2O 包裹体, 前者可以由单相或气 - 液两相 CO2 组成, 可含有 N2 CH4 等 ; 后者主要由 CO2 和水溶液组成, 为气 - 液两相或气相 CO2 - 液相 CO2 - 水溶液三相 此类包裹体的盐度通常 <5%NaCleq, 一般在成矿的 早 中阶段比较发育, 晚阶段相对不太发育 (2) 含 CO2 包裹体其中 CO2 体积分数一般 小于 30%, 以 CO2 和水溶液为主要组分, 呈两相或 三相, 其中气相成分为 CO2, 可含一定比例的 CH4, 盐度通常 <10% NaCleq, 以成矿早 中阶段较为常 见 (3) 水溶液包裹体 (NaClGH2O) 为单相或气 液两相包裹体, 此类包裹体盐度变化大 (<3% NaCleq~>10% NaCleq ), 在成矿的中 晚阶段常见 通过大量流体包裹体研究, 矿床学家认为造山 型金矿成矿流体为低盐度的炭质流体, 可见 CO2- H2O 不混溶, 盐度较低 [22,49,55G57] 从成矿过程来看, 流体的成分由富含 CO2 逐渐演变为水溶液, 其 中 CO2 与 H2O 含量的比值也在中阶段突然降低, 指示发生了不混溶或流体沸腾现象, 致使成矿流体 [22,49,53,58G59] [60] 中的 CO2 逸失 Ridley 等将不同类 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成分做了相对系统的总结, 发 现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 (6%~12%) 富含 CO2(10%~50%) 的特征, 与其他类型金矿床 [61] 有很大的差别 ( 图 5) 但 Hart 等特别指出, 虽 然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流体中 CO2 含量变化范围大, 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具有这种成矿流体特征的金矿 02 04 06 x(nacl) x(h2o) 0 2 0 4 () x(co 2 ) x(h2o) x(co2) x(nacl) 为摩尔分数 ; 虚线区域表示了大部分造 山型金矿床的数据记录, 实线区域表示出现频率最高的数据记录 图 5 [60] 不同类型金矿成矿流体成分特征 Fig5 CompositionsoforeGformingfluidsofdiferenttypesofgold deposits 床就是造山型金矿床, 比如与侵入岩有关金矿床成 矿系统中的流体也具有类似的特征 22HGOGSGC 同位素造山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一般经历了较长距离 的迁移, 其 H-O 同位素组成不仅反映了成矿流体 的源区性质, 而且很有可能表征了沿着流体通道的 水岩反应以及后期流体的混合特征 [60,62G64] 深入研 究 H O 同位素沿着流体通道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 各个成矿阶段的时间演化规律, 在具体分析影响同 位素组成主导因素的基础上, 可以揭示成矿流体的 来源 流体的演化轨迹 甚至矿床成因, 也可以为找 矿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65] [5,11,66] 前人通过对不同地区 不同时代造山型 金矿的研究, 积累了大量 H O 同位素数据, 这些研 究结果表明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流体显示出富集重同 位素的特征, 其中, 太古宙 - 元古宙造山型金矿床成 矿流体的 δ 18 O 值集中在 6 ~11, 显生宙造山型 金矿床为 7 ~13 [11,66] ;δd 值变化范围较大 (-180 ~-20 ), 但是利用云母类矿物获得的 [5,11,66] δd 值相对比较集中, 介于 -80 ~-20 间 ( 图 6) 造山型金矿床中的金通常被认为是以硫的络合 物的形式进行搬运和迁移 [11,24], 而且矿石中的金主 要赋存在黄铁矿等硫化物中, 因此, 认识和确定硫的 来源对于理解金的来源 热液流体的来源以及矿床 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对大量造山型金矿床硫同位素 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 不同地区 不同时代的造山型 金矿, 其 δ 34 S 值变化范围较大, 且存在着较大的差 别 太古宙造山型金矿床中硫化物的 δ 34 S 值主要

第 6 期蔡光耀等 : 造山型金矿床地质背景 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模型研究综述 167 δd/ 0-20 -60-100 -140 SMOW -180-20 -10 0 10 20 30 δ 18 O/ 图 6 不同时代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流体中 δd-δ 18 [5,66G68] O 图 Fig6 OreGformingfluidsoforogenicgolddepositsformedinArG chaean,phanerozoicandproterozic 集中在 0~9 之间 [7,11,69], 大部分显生宙造山型金 矿床中硫化物的 δ 34 S 值变化于 0~10 之间, 然而 一些金矿床中获得的 δ 34 S 值介于 -20 ~25 [11] [11,70] Goldfarb 等指出造山型金矿床中的 S 同位素主要反映了围岩的 S 同位素特征, 并不能很好地指 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的来源, 这也说明造山型金 矿中的硫具有多来源的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 显生 宙造山型金矿床硫化物的 δ 34 S 值出现了负值, 这也 许指示了流体氧逸度对硫同位素分馏的影响 [71] 而且, 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 一些赋矿围岩为沉积岩 的显生宙造山型金矿床, 如产于美国阿拉斯加地区 显生宙的金矿床, 其中黄铁矿 δ 34 S 值的变化趋势与 海水中硫酸盐基本一致, 指示这些金矿床中的 S 来 自于海水 [70,72G73] [11] Goldfarb 等认为 C 同位素虽然被广泛地用来示踪金矿床中 CO2 的来源, 但是由于对数据的解 释存在着差异, 因此依然无法提供决定性的结果 在显生宙造山型金矿床中, 与矿石相关的 δ 13 C 值为 0~ -10, 而在太古宙和古元古宙金矿床中, 其 δ 13 C 值也接近 0~ -10, 澳大利亚 PineCreek 金矿床的 δ 13 C 值甚至可低至 -32 [11] 大部分造山 型金矿床中获得的 δ 13 C 值可能受绿岩带或者变质 碎屑岩地层液化作用的影响 [11,74G75] 23Pb Sr 同位素特征与 H O S C 等稳定同位素类似, 近年来 Pb Sr 等放射性成因同位素在造山型金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尤其是在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方面取得了重 要的进展 [76], 但依旧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以放射性 同位素 Pb 为例, 虽然 Pb 同位素常常被用作示踪元 素示踪成矿物质的来源, 但是却很少能够确定成矿 物质的具体来源, 例如阿尔卑斯地区的 MonteRose 金矿中成矿时期硫化物的 Pb 同位素数据具有典型 的末端泥质变质岩的特征, 而并没有显示其最邻近 的绿岩带的特征 [77] 与 Pb 同位素类似,Sr 同位素 比值也不能很好地指示成矿物质的来源, 甚至可能 使结果更为复杂, 而且其物源特征也不能很好地被 保存 [11,60], 比如加拿大 Nova Scotia 南部的 Meguma 金矿床, 其初始 Sr 同位素比值并不能表明它是来自于单一的浊积岩围岩, 还是来自于片麻岩 基底 [78G79] 不同时代的造山型金矿床,Pb 同位素的 指示意义不同, 前寒武纪造山型金矿床中硫化物的 Pb 同位素比值比较一致, 指示了深部放射性成因来源, 与赋矿围岩基本无关 ; 而显生宙造山型金矿床的 Pb 同位素比值与围岩一致 [11,60,70,80G81] 3 矿床成因模式 根据造山型金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 矿石结构 构造 矿物共生组合 成矿流体特征以及同位素 ( 稳 定性和放射性 ) 组成等, 矿床学家已经提出了一些矿 床成因模式, 试图解释此类金矿床的形成过程, 例如 地壳连续模式 [9,82] 变质脱挥发分模式 [83G84] 断层阀 [85] [73] 模式和盆地尺度两阶段模式等 31 地壳连续模式 [9,82] 地壳连续模式是 Groves 等在长期研究澳 大利亚西部 Yilgarn 地块太古宙脉状金矿床的基础 上提出的, 提出该模式的依据是 Yilgarn 地块太古 宙脉状金矿床在元素组合 围岩蚀变类型 控矿构造 性质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表现出的一系列连续 变化的趋势, 而且这种趋势在加拿大 Abitibi 等地区 太古宙绿岩带内的金矿床中也同样存在 地壳连续模式主要揭示了造山型金矿床在地壳 一定深度范围内垂向上的分布规律与特征, 认为从 次绿片岩相一直到麻粒岩相这一地壳深度的变化过 [2,24] 程中都有金矿床的形成 ( 图 7)Groves 等指出 与次绿片岩相以及绿片岩相相关的造山型金矿床元 素的共生组合为 AuGAg±As±B±Bi±Sb±Te± W 在绿片岩相地层中, 其蚀变矿物的共生组合主要是石英 碳酸盐 云母 (± 钠长石 ) 绿泥石和黄铁 矿 (± 白钨矿, 电气石 ), 其蚀变类型主要是钾化 白 云母化 碳酸盐化 绿泥石化 黄铁矿化以及电气石 化 ; 在空间上主要受次级逆冲脆 - 韧性剪切带的控 制 [86]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造山型金 矿床在该模式的指导下被发现, 大部分产于绿片岩 相的岩石中, 但在次绿片岩相 角闪岩相 甚至麻粒

- 168 2018 年? 图 7 Pb Sr Nd?? Pb Sr Nd? /Pb Sr Nd? [9,76] 造山型金矿床地壳连续成矿模式图 Fig7 Crustalcontinuum modelfororogenicdeposits 岩相的岩石中也发现了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金矿 床, 如西澳大利亚 NorsemanGWiluna 金矿带北部的 Wiluna 金矿产于次绿片岩相中, 澳大利亚 Yilgarn 克拉通中的 Grifin sfind 金矿产于麻粒岩相之 中 [9,87G88] 大量研究表明, 这些产于不同变质岩相 中的造山型金矿床在构造性质 元素共生组合 元素 迁入 - 迁出 蚀变类型以及成矿流体来源等方面具 有一定的相似性和一致性 [6,76,82] 然而, 造山型金矿床的地壳连续成矿模式也存 [89] 在着一些不足, 例如, 周军等认为该模式缺乏对 [22] 大地构造演化复杂性的认识 ; 陈衍景指出, 该模 式主要基于澳大利亚 Yilgarn 加拿大 Abitibi 和美 国 Juneau 金矿床的研究提出, 而这些地区几乎只有 脉状金矿床, 缺少类似于中国胶东地区的蚀变岩型 金矿床, 与东秦岭地区多类型 多矿种发育的造山型 金矿床也具有明显的不同, 并指出在考虑矿床垂向 变化的同时, 缺乏对矿体在侧向上变化规律和矿化 分带的认识 32 变质脱挥发分模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造山型金矿床的地壳连 续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一些造山型金矿床的成 因, 有研究者对地壳连续模式提出了质疑 [83G84,88,90], 主要集中在高级变质地体内的金成矿作用与围岩峰 [68] 期变质作用之间的关系 与此同时,Philips [83G84] 等提出并完善的变质脱挥发分模式, 进一步解 释了金成矿作用与变质作用之间的关系 该模式主 要用于解释单个造山型金矿床的形成过程, 解决了 诸多关于造山型金矿床中金的富集 分离 分布以及 基本地质特征相关的问题 变质脱挥发分模式认为造山型金矿床中, 金和 流体的释放出现在绿片岩相向角闪岩相转变的过程 中, 金的沉淀主要发生在绿片岩相条件下, 或者发生 在由脆性向韧性过渡的地壳深度, 并指出金矿床在 形成后有可能继续发生进变质作用, 甚至发生部分 熔融 [68,83G84] 该模式同时指出, 含水和含炭的绿片 岩相岩石, 特别是变质的基性岩石, 在造山过程中主 要在变质达绿片岩相 - 角闪岩相边界时发生脱挥发 分作用 [84] 在单个矿物颗粒发生脱挥发分作用时, 不仅仅可以萃取 H2O 和 CO2, 还能萃取金和硫 通过 S 的络合反应减少流体中的 S, 同时 H2CO3 等 弱酸使得流体处于最优 ph 值, 有效地提高了金的 溶解度 当然, 地壳中的岩石在由绿片岩相向角闪 岩相过渡的过程中有流体产生是变质脱挥发分模式 成立或运用的一个基本条件, 同时, 该模式强调造山 型金矿床的形成主要发生在变质作用较低的地体 [84] [84] 中 Philips 等指出, 这一成因模式可以解释 太古宙绿岩带和板岩带中发现的造山型金矿床的分 布及其相关特征 33 断层阀模式 [85] 断层阀模式由 Sibson 等提出, 该模式很好 地解释了造山型金矿床中的金是如何进入控矿空间 的 一般, 造山型金矿床主要赋存于二级或三级高 角度逆冲断层内, 在区域水平应力的挤压作用之下, 这些断层容易发生破裂, 为流体迁移提供通道 陈 [91] 柏林指出断层阀模式能够合理地解释剪切带的 脆 - 韧性转化过程, 认为这种高角度逆冲断层作为 阀门促进了成矿体系的压力从超静岩压力到静水压 力的周期性变化与波动, 而断层的活动则主要发生 在压力超过静岩负载的地段, 断层破裂会导致断层 破碎带内部形成渗透性较高的裂隙, 有利于深部流 体的释放 ; 断层的破碎所引起的成矿热液体系的压 力骤降, 是导致成矿物质溶解度降低 沉淀结晶的主 要原因 成矿物质的沉淀有利于成矿体系转变为封 闭体系, 又重新发生压力的积累和周期性重复, 这样 就构成了成矿物质迁移和沉淀的完整体系 断层阀 模式中, 压力变化在金沉淀及矿化方面扮演很重要 的角色, 随着流体压力的降低, 金的溶解度也逐渐降 低, 进而导致金的沉淀及金矿化的发生, 如 t= 350, 当压力从 400 MPa 降低到 50 MPa 时, 金的溶解度约从 1 10-6 降低到 01 10-6 ( 图 8) 34 盆地尺度两阶段模式 [73] 盆地尺度两阶段模式由 Large 等提出, 该模 式认为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是沉积岩容矿的造山型

lg(au ) 第 6 期蔡光耀等 : 造山型金矿床地质背景 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模型研究综述 169-20 -30-40 -50-60 -70-80 -90-100 Fig8 400 Mpa 200 Mpa 100 Mpa 50 Mpa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T/10 3 K 图 8 t/ C 250 350 450 550 625 725 [92] 成矿流体温度 - 压力与金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10 4 10 3 10 2 10 1 10-1 10-2 10-3 10-4 10-5 RelationshipbetweenoreGfluidstemperatureGpressureand Auconcentration 金矿床和卡林型金矿床中金和砷的来源 该模式同 时指出, 在早期成矿成岩期, 炭质等有机质沉淀, 同 时金 砷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在沉积和成岩作用过程 中就已经开始进入黑色页岩和浊积岩盆地预富集, 并在后期的热液 构造以及岩浆活动的过程中活化 富集 在缺氧 闭塞的大陆边缘盆地环境下, 有机质 以及其他沉积物开始从底层海水向大陆斜坡中的泥 岩 粉砂岩以及盆地相中固定 聚集金 砷以及其他 [73] 微量元素, 如 V,Ni,Zn,Cu,Mo,U 等 Large 等 指出, 在成岩作用的早期阶段, 金和其他微量元素优 先进入含砷黄铁矿中, 到成岩作用的晚期阶段以及 变质作用的早期阶段, 早期成岩过程中的含砷黄铁 矿逐渐形成粗粒的黄铁矿, 有机质则形成沥青 在 较高级的变质作用过程中, 含砷黄铁矿逐渐转化为 磁黄铁矿 在整个过程中释放出金 砷以及 Cu Zn Mo Bi 等微量元素, 并在黑色页岩内部或者褶皱带 剪切带等构造中赋存金矿石 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揭示了普遍存在于沉积岩容 矿金矿床中 Au As 与 S 之间的相关性以及 S 的来 源问题, 并且总结了多数矿床中出现的典型微量元 素组合 (Mo V Ni Cr Zn As Sb Hg Cu Se Te W 等 ) 当然, 这种模式并没有很好地解释造山型金矿床沿着或邻近地壳断裂系统分布的原因 [73] 需要说明的是, 盆地尺度两阶段模式仅适用于解释 以炭质沉积物为源岩的造山型金矿床和卡林型金矿 床的成矿模式, 尽管这一成因模式也阐述了部分造 山型金矿床产于绿片岩相中绿泥石 黑云母亚相的 原因 [73], 但更多用于解释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过 w(au )/ 10-6 程 4 存在问题 由于构造背景以及地质环境的不同, 再加之后 期的地质作用,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成因模式来 概括造山型金矿床的形成, 这也是我们在以后的研 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造山带众多, 这在客观上为发现造山型金 矿床提供了可能与依据, 为国内寻找金矿指出了方 向, 而且目前已经在秦岭等造山带中发现了该类金 矿床 由于碰撞造山带中该类金矿床应该分布较 多, 因此后期应当在这些区域加大研究和勘探的力 度及规模 5 结论 (1) 造山型金矿床与造山事件具有一定的时空 联系, 矿体主要受次级逆冲脆 - 韧性剪切带控制 ; 成 矿时间从太古宙延续到显生宙, 并存在 3 个主要的 成矿时期 : 新太古代 (28~255Ga) 古元古代 (21 ~18Ga) 和显生宙 (600~50 Ma) 造山型金矿床一般形成于陆缘增生型造山带和陆 - 陆碰撞型造山 带, 形成时间一般同步或晚于相应的造山事件 (2) 造山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 (6% ~12%) 和富 CO2(10% ~50%) 的特征 ; 太古宙与 元古宙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的 δ 18 O 值为 6 ~ 11,δ 13 C 值为 0~-10, 太古宙 δ 34 S 值集中在 0 ~9 ; 显生宙金矿 δ 18 O 值为 7 ~13,δ 13 C 值为 0~-10,δ 34 S 值 0~10 ;δd 值主要集中于 -80 ~-20 之间 (3) 地壳连续模式 变质脱挥发分模式 断层阀 模式以及盆地尺度两阶段模式相继被提出, 用于解 释造山型金矿床成矿过程, 但均不够全面 完善 参考文献 : [1] BohlkeJKOrogenic(metamorphic,hosted)goldGquartzveins [R]USGeologySurveyOpenGFileReport,1982,795:70G76 [2] GrovesDI,GoldfarbRJ,CebreGMriam M,etalOrogenicgold deposite:proposedclassificationinthecontextoftheircrustal distributionandrelationshiptotheothergolddepositstypes [J]OreGeologyReviews,1998,13:7G27 [3] GoldfarbRJ,GrovesDI,GardolSOrogenicgoldandgeologG icaltime:aglobalaynthesis[j]oregeologyreviews,2001, 18:1G73 [4] 任涛, 王瑞廷, 孟德明, 等 南秦岭造山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 模式 : 以陕西山阳夏家店金 ( 钒 ) 矿床为例 [J] 西北地质,2014, 47(1):150G158 [5] HagemannSG,CassidyK FArcheanorogeniclodegolddeG posits[j]reviewineconomicgeology,2000,13:9g68

170 2018 年 [6] ColvineAJAnempiricalmodelfortheformationofArchean goiddeposits:productsoffinalcratonizationofthesuperior Province,Canada[J]EconomicGeology Monograph,1989(6): 37G53 [7] KerrichRArcheangold:RelationtogranuliteformationorfelG sicintrusions? [J]Geology,1989,17(11):1011G1015 [8] HoSE,BennetJM,CassidyKF,etalFluidinclusionstudies GolddepositsoftheArchaeanYilgarnBlock,WesternAustralG ia:nature,genesis,andexplorationguides[j]universityof WesternAustraliaPublication,1990,20:198G211 [9] GrovesDIThecrustalcontinuum modelforlategarchaean lodeggolddepositsoftheyilgarnblock,westernaustralia[j] Mineralium Deposita,1993,28(6):366G374 [10] WeatherleyDK,HenleyR WFlashvaporizationduringearthG quakesevidenced by gold deposits[j]nature Geoscience, 2013,6(4):294G298 [11]GoldfarbRJ,BakerT,DubeB,etalDistribution,character, andgenesisofgolddepositsin metamorphicterranes[j]ecog nomicgeology,2005,100:1g45 [12]BierleinFP,CroweDEPhanerozoicorogeniclodegolddeposG its[j]reviewsineconomic,2000,13:103g139 [13] 张复新, 宗静婷, 马建秦 秦岭卡林型金矿床及相关问题探讨 [J] 矿床地质,1998,17(2):172G184 [14] 张复新, 季军良, 龙灵利, 等 南秦岭卡林型 - 类卡林型金矿床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地质论评,2001,47(5):592G499 [15] 张复新, 肖丽, 齐亚林 卡林型 - 类卡林型金矿床勘察与研究回顾及展望 [J] 中国地质,2004,31(4):406G412 [16] 王伟涛, 肖丽, 周铁锁, 等 南秦岭夏家店卡林型金矿床构造特征与成矿关系 [J] 西北地质,2004,37(3):61G66 [17] 陈衍景, 张静, 张复新, 等 西秦岭地区卡林 - 类卡林型金矿床及其成矿时间 构造背景和模式 [J] 地质论评,2004,50(2): 134G152 [18] 毛景文 西秦岭地区造山型与卡林型金矿床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20(1):11G13 [19] 毛景文, 张作衡, 王义天, 等 华北克拉通周缘中生代造山型金矿床的氮同位素和氮含量记录 [J] 中国科学 : 地球科学,2002, 32(9):705G716 [20] 毛景文, 李晓峰, 李厚民, 等 中国造山带内生金属矿床类型 特点和成矿过程探讨 [J] 地质学报,2005,79(3):342G272 [21] 丰成友, 张德全, 王富春, 等 青海东昆仑复合造山过程及典型造山型金矿地质 [J] 地球学报,2004,25(4):415G422 [22] 陈衍景 造山型矿床 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 [J] 中国地质, 2006,33(6):1181G1196 [23] 伊有昌, 陈树云, 文雪峰 青海北祁连松树沟南沟造山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J] 黄金,2006,27(10):16G19 [24]GrovesDI,GoldfarbRJ,RobertF,etalGolddepositsinmetG amorphicbelts:overview ofcurrentunderstanding,outstandg ingproblem,futureresearch,andexplorationsignificance[j] EconomicGeology,2003,98(1):1G29 [25] HodgsonC,HamiltonJVGold mineralizationintheabitibi GreenstoneBeltEndGstageresultofArcheancolisionaltectonG ics[j]econgeolmonogr,1989,6:86g100 [26]KerrichR,WymanDGeodynamicsetingofmesothermalgold deposits:anassociationwithaccretionarytectonicregimes[j] Geology,1990,18(9):882G885 [27]Kerrich R,Cassidy K FTemporalrelationshipsoflodegold mineralizationto accretion,magmatism,metamorphism and deformationgarcheantopresent:areview[j]oregeologyreg views,1994,9(4):263g310 [28]GoldfarbRJ,PhilipsG N,Nokleberg WJTectonicsetingof sysorogenicgolddepositsofthepacificrim[j]oregeology Reviews,1998,13(1):185G218 [29] 陈衍景 初论浅成作用和热液矿床成因分类 [J] 地学前缘, 2010,17(2):27G34 [30]BierleinFP,GrovesDI,GoldfarbRJ,etalLithosphericconG trolsontheformationofprovinceshostinggiantorogenicgold deposits[j]mineraldeposita,2006,40:874g886 [31]TomkinsABiogeochemicalinfluenceontheseculardistribuG tionoforogenicgold[j]economicgeology,2013,108(2):193g 197 [32] 江思宏, 梁清玲 澳大利亚卡尔古利高登麦尔世界级金矿床 [J] 矿床地质,2013,32(3):649G652 [33]FrimmelH EEarth scontinentalcrustalgoldendowment[j] EPSL,2008,267(1/2):45G55 [34] 李春影, 张文钊, 葛良胜, 等 中国造山型金矿床时空分布及找矿前景 [J] 矿物学报,2011( 增刊 1):340G341 [35] 罗镇宽, 苗来成, 关康, 等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作用 [J] 地质找矿论丛,1998,13(3):24G34 [36]QiuY M,GrovesDI,McNaughtonNJ,etalNature,ageand tectonicsetingofgranitoidghosted,orogenicgolddepositsof JiaodongPenisula,easternNorthChinacarton,China[J]MinG eraldeposita,2002,37:283g305 [37] 蒋少涌, 戴宝章, 姜耀辉, 等 胶东和小秦岭 : 两类不同构造环境中的造山型金矿省 [J] 岩石学报,2009,25(11):2727G2738 [38]Sun W D,DingX,HuY H,etalThegoldentransformationof thecretaceousplatesubductioninthewestpacific[j]earth PlanetScienceLeters,2007,266:533G542 [39] 刘桂阁, 王恩德, 常春郊, 等 川陕甘地区阳山金矿床矿床成因及成矿背景 [J] 黄金,2010,31(5):10G15 [40] 刘芳 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床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 [J] 矿床地质,2014,33( 增刊 ):711G712 [41] 杨涛 西秦岭李子园造山型金矿床地质 - 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动力学背景 [D] 西安 : 西北大学,2012 [42]MengQ R,ZhangG WTimingofcolisionoftheNorthand SouthChinablocks:Controversyandreconciliation[J]GeoloG gy,1999,27(2):123g126 [43] 杨立强, 刘江涛, 张闯, 等 哀牢山造山型金矿系统 : 复合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初探 [J] 岩石学报,2010,26(6):1723G1739 [44] 孙晓明, 石贵勇, 翟伟, 等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期碰撞造山型金矿矿化特征和动力学机制 : 以哀牢山金矿床带为例 [J] 矿床地质,2010,29( 增刊 ):995G996 [45] WindleyBFProterozoiccolisionandaccretionaryorogens[C] Condie K CProterozoic crustal evolutionamsterdam: Elsevier,1992:419G446 [46]CondieKCPlatetectonicsandcrustalevolution,fourthedition [M]Oxford:ButerworthGHeinemann,1997:92G96 [47] 王瑞廷, 李剑斌, 任涛, 等 柞水 - 山阳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分析 [J] 中国地质,2008,35(6):1291G1298 [48] 王少军 AG 型俯冲与 BG 型俯冲的特征和判别 [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4):44G45 [49] 陈衍景, 倪培, 范宏瑞, 等 不同类型热液金矿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特征 [J] 岩石学报,2007,23(9):2085G2108 [50] 舒孝敬 阿拉斯加东南部朱诺金矿带中脉金矿床的成因 [J] 地质科学译丛,1989,1:59G63

第 6 期蔡光耀等 : 造山型金矿床地质背景 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模型研究综述 171 [51] 陈衍景 影响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的因素及其机制 [J] 地学前缘,1998,5( 增刊 ):109G118 [52 ]ChenYJ,PirajnoF,QiJPOriginofgold metalogenyand sourcesoforegformingfluids,inthejiaodongprovince,eastern China[J]InternationalGeologyReview,2005,47(5):530G549 [53]ChenYJ,PirajnoF,SuiY HGeologyandDGOGCisotopesysG tematicsofthetielupingsilverdeposit,henan,china:implicag tionsfororegenesis[j]actageologicasinica,2005,79(1): 106G119 [54] 姚凤良, 孙丰月 矿床学教程 [M] 北京 : 地质出版社,2006 [55]KerrichR,GoldfarbRJ,GrovesDI,etalThecharacteristics, originsandgeodynamicsetingsofsupergiantgoldtalogenic provinces[j]scienceinchina:seriesd,2000,43(supp):1g68 [56]FanH R,XieY H,ZhangXZ,etalOreGformingfluidsassociG atedwithgranieghostedgold mineralizationatthesanshandao deposit,jiaodonggoldprovince,china[j]mineralium DeposiG ta,2003,38:739g750 [57]MernaghTP,BastrakowEN,WygralakAS,etalComparison offluidinclusiondataandmineralizationprocessesforaustralg ianorohenicandintrusiongrelatedgoldsystems[j]actapetrog logicasinica,2007,23(1):21g32 [58]ChenYJ,SuiY H,GaoX LFluidgeochemistryofTieluping AgoreanditsimplicationsfortheCPMfmodel[C] WaterG RockInteraction2001Lisse:Swets & Zeitlinger,2001:689G 692 [59]PhilipsC N,EvansK ATheroleofCO2intheformationof golddeposits[j]nature,2004,429:860g863 [60]RidleyJR,DiamondL WFluidchemistryoforogeniclodegold depositsandimplicationsforgeneticmodels[j]reviewsineg conomicgeology,2000,13:141g162 [61]HartCJR,GoldfarbRJ,QiuY M,etalGolddepositsofthe northernmarginofthenorthchinacraton:multiplelatepag leozoicgmesozoicmineralizingevents[j]mineralium Deposita, 2002,37(3/4):326G351 [62]DengJ,YangLQ,SunZS,etalA metalogenicmodelofgold depositsofthejiaodonggraniteggreenstonebelt[j]actageog logicasinica,2003,77(4):537g546 [63]DengJ,YangL Q,SunZS,etalLateGPaleozoicfluidsystems andtheiroregformingefectsintheyuebeibasin,china[j]acg tageologicasinica,2005,79(5):673g687 [64] 李楠, 杨立强, 张闯, 等 西秦岭阳山金矿带硫同位素特征 : 成矿环境与物质来源约束 [J] 岩石学报,2012,28(5):1577G1585 [65] 杨利亚, 杨立强, 袁万明, 等 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的氢 - 氧同位素示踪 : 夹皮沟金矿带例析 [J] 岩石学报, 2013,29(11):4025G4035 [66]BierleinFP,CroweDEPhanerozoicorogeniclodegolddeposG its[j]reviewsineconomicgeology,2000,13:103g139 [67]PartingtonG A,WiliamsPJProterozoivand (iron)gcopperg golddeposits:acomparisonofaustralianandglobalexamples [J]ReviewsinEconomicGeology,2000,13:69G101 [68] 邱正杰, 范宏瑞, 丛培章, 等 造山型金矿床成矿过程研究进展 [J] 矿床地质,2015,34(1):21G28 [69]GoldingSD,GrovesDI,McnaughtonNJ,etalSourceofore fluidandorecomponents:sulphurisotopestudies[c]geology Departmentand UniversityExtension,Universityof Western AustralianPublication20,1990:259G262 [70] Goldfarb RJ,MilerL D,Leach D L,etalGolddepositsin metamorphicrocksof Alaska[J]Economic Geology MonoG graph,1997,9:151g190 [71]HodkiewiczP,GrovesD,DavidsonG,etalInfluenceofstrucG turalsetingonsulphurisotopesinarcheanorogenicgolddeg posits,easterngoldfieldsprovince,yilgarn,western Australia [J]Mineralium Deposita2009,44(2):129G150 [72]ChangZ,LargeR R,Maslennikov VSulfurisotopesinsediG mentghostedorogenicgolddeposits:evidenceforanearlytimg ingandaseawatersulfursource[j]geology,2008,36(12): 971G974 [73]LargeR R,BulS W,MaslennikovV VAcarbonaceoussediG mentarysourcegrock modelforcarlingtypeandorogenicgold deposits[j]economicgeology,2011,106(3):331g358 [74]KerrichR,FyfeW SThegoldGcarbonateassociation:Sourceof CO2,andCO2fixationreactionsinArchaeanlodedeposits[J] ChemicalGeology,1981,33(1):265G294 [75]GrovesDI,PhilipsG NThegenesisandtectoniccontrolon Archaeangolddepositsofthe Western Australian Shield:A metamorphicreplacement model[j]ore Geology Reviews, 1987,2(4):287G322 [76] 郭耀宇 西秦岭金矿带南亚带印支期造山型金成矿系统 [D] 北京 :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2016 [77]CurtiELeadandoxygenisotopeevidencefortheoriginofthe MonteRosagoldlodedeposits(WesternAlps,Italy):AcomG parisonwith Archaeanlodedeposits[J]Economic Geology, 1987,82(8):2115G2140 [78]KontakDJ,SmithP K,KerrichRMegumagoldstudies:V, carbon,strontium,oxygenandsulphurisotopiccompositionsof veinminerals:implicationsforsourcereservoirsandfluidgrock ratiosatendingveinformation[j]novascotiadeptofmines andenergyreport,1988,88:101g110 [79]KontakDJ,Kerrich RAnisotopic (C,O,Sr)studyofvein golddepositsinthe MegumaTerrane,NovaScotia:ImplicaG tionforsourcereservoirs[j]economicgeology,1997,92(2): 161G180 [80]BrowningP,GrovesDI,BlockleyJG,etalLeadisotopeconG straintsontheageandsourceofgoldmineralizationinthearg cheanyilgarnblock,westernaustralia[j]economicgeology, 1987,82(4):971G986 [81]McCuaigT,KerrichRPTtGdeformationGfluidcharacteristicsof lodegolddeposits:evidencefrom alterationsystematics[j] OreGeologyReviews,1998,12(6):381G453 [82]GrovesDI,BarleyM E,BarnicoatAC,etalSubGgreenschistto granuliteghosted ArchaeanlodeGgold depositsofthe Yilgarn Craton:A depositionalcontinuum from deepgsourced hydrog thermalfluidsincrustalgscaleplumbingsystems[j]geology Department(KeyCentre)andUniversityExtension,TheUniG versityofwesternaustraliapublication,1992,22:325g337 [83]PhilipsG N,PowelRFormationofgolddeposits:Reviewand evaluationofthecontinuum model[j]earthgsciencereviews, 2009,94(1):1G21 [84]PhilipsG N,PowelRFormationofgolddeposits:A metag morphicdevolatilizationmodel[j]journalofmetamorphicgeg ology,2010,28(6):689g718 [85]SibsonR H,RobertF,PoulsenK HHighGanglereversefaults fluidgpressurecycling and mesothermalgoldgquartzdeposits [J]Geology,1988,16(6):551G555

172 2018 年 [86] 李杰美, 王美娟, 朝银银, 等 中国造山型金矿围岩蚀变特征 [J] 矿物学报,2013( 增刊 2):330 [87]HagemannSG,GrovesDI,RidleyJR,etalTheArcheanlode golddepositsatwiluna,westernaustralia:highglevelbritleg stylemineralizationinastrikegslipregime[j]economicgeolog gy,1992,87(4):1022g1053 [88]TomkinsA G,GrundyCUppertemperaturelimitsoforogenic golddepositformation:constraintsfromthegranuliteghosted Grifin sfinddeposit,yilgarncraton[j]economicgeology, 2009,104(5):669G685 [89] 周军, 祁世军 造山带金矿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J] 地球科学 与环境学报,2004,26(2):16G23 [90]TomkinsA G,MavrogenesJARedistributionofgold within arsenopyriteand lingiteduringprogandretrograde metamorg phism:applicationtotimingof mineralization[j]economic Geology,2001,96(3):525G534 [91] 陈柏林 从成矿构造动力学探讨脉状金矿床成矿深度 [J] 地质科学,2001,36(3):380G384 [92]LoucksR R,MavrogenesJAGoldsolubilityinsupercritical hydrothermalbrinesmeasuredinsyntheticfluidinclusions[j] Science,1999,284:2159G2163 ReviewofGeologicalBackground,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and OreGFormingModelofOrogenicGoldDeposits CaiGuangyao a,b,anfang a,b (astatekeylaboratoryofcontinentaldynamics;bdepartmentofgeology, NorthwestUniversity,Xi an710069,china) Abstract:OrogenicgolddepositsandorogeniceventsarelinkedcloselyintemporalGspatialdistribution Thispapersummarizesthemain mineralizationperiod,distributioninchinaandtheworld,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andgeneticmodelthepaperalsopointsoutthatorogenicgolddepositsareconnectedwith thethermaleventsduringthegrowthofcontinentalcrustorogenicgolddepositsaremainlyproducedin accretionaryorogensandafewonesareproducedincolisionalorogensthefeaturesoforegformedfluids fororogrnicgolddepositsarelowsalinity(6%-12%)andco2grich(10%-50%),whichcouldbedisting guishfromotherdepositsforits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therearebiggerdiferenceinvariousages anddepositsforexample,theorogenicgolddepositsshowδ 18 Ovaluesof6-11 andδ 13 Cvaluesof0 to -10 inarchaeanandproterozicdepositsbuttheyshowδ 18 Ovaluesof7-13 andδ 13 Cvaluesof 0to-10 inphanerozoicdepositsorogenicgolddepositsshowδ 34 Svaluesof0-9 inarchaeandeposg itsandδ 34 Svaluesof0to10 inphanerozoiconestheoregformedfluidsofalagesareenrichedwithhyg drogenisotope,showingaconcentratedδdvaluesof-80 to-20 AlthoughPbandSrisotopeshave abiggerprogressintracingsourcesof metalogenic materials,theycould notaccuratelyindicatethe sourcesofmaterialsfororogenicgolddepositswiththeadvancesoftheresearches,thecrustalcontinug um Model,the Metamorphic Devolatilization Model,theFaultGvalve Modeland TwoGstageBasinGscale Modelareproposedtoexplaintheformingprocessoforogenicgolddepositsthoughmajorargumentsexist aboutthegeneticmodel Keywords:orogenicgolddeposit;tectonicseting;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geneticmodel;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