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期 陈淑琴等 : 冷空气和热带低压共同作用下的一次暴雨预报失败原因分析 143 addition,thedurationoftherainstorm wasalsounderestimated.(2)thesecondstageoftheheavyrainfal happenedinthec

Similar documents
气象 第 卷 第 期 对流不稳定度


第 5 期 张恒德等 :0604 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异常强降水过程的诊断分析 43 犓犲狔犠狅狉犱狊 :tropicaldepression heavyrainfal high numericalforecastproduct subtropical 引 言 的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分析, 以便进一步加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第 卷


82 干旱气象 28 卷 2 环流背景 17 日 08 时 500hPa 高空天气图上, 中高纬呈西低东高型, 巴尔喀什湖至新西伯利亚有阻塞高压形成, 西萨彦岭东到贝尔加湖有一中心高度为 560hPa 的冷涡存在, 冷中心为 -20, 蒙古国受其影响, 冷涡底部已越过阿尔泰山直逼河西, 而副热带高压

第 5 期 苗爱梅等 :2011 年 7 月 29 日山西大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特征 mm 和 158.0mm,1h 最大降水量分别为 49. 6mm 和 72.8mm( 图 1b 图 1c); 第二个时段在 29 日 12:00~20:00, 造成忻州东部 太原和阳泉等地局部地区的暴

第 6 期 马红, 等 : 一次西南涡引发 MCC 暴雨的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引言 2008 年 6 月 30 日 20 时至 7 月 1 日 08 时, 云南东北部和四川盆地南部出现了大范围特大暴雨天气过程, 有 13 个站 12h 降雨量超过 50mm,4 个站降雨量超过

Special 专题 ( 简称过程 ) 是两次典型的副热带高压外围产生的暴雨天气过程 ( 图 ) 据区域自动站显示: 两次过程秦皇岛各地都出现了强降水天气, 过程降水量大于 5mm 过程 有 个区域气象站降水量超过 mm, 最大出现在抚宁榆关 mm, 强降水时段出现在 日 时 5 日 5 时, 抚宁

资源 环境 生态 土壤 气象81-116

畜牧 动物医学 蚕 蜂

期 刘会荣等 干侵入对济南 暴雨的作用 )- + " -#$%" ",-" 7 " 9%% +, 1 5 " $ $ % 2 + % " $$ " $ $ "% % " #" # 2+ " "6 "" "5 $ %" 5""", " $,#$ "" " " " 2 " ) + $$ 2 " + 5

17第3期.FIT)

第 3 期 王晓丽等 : 山西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的 ATOVS 资料同化模拟分析 523 等预报的影响, 为更好利用模式产品 改进暴雨预报效果及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提供一定参考 1 降水特征 环流背景以及主要影响系统演变 1.1 降水特征 2013 年 7 月 3 4 日, 山西中南部地区出现大范围强降

期 张小玲等 基于 配料 的暴雨预报 ( " # -. # /.! & # 风 温度 湿度 气压等的预报 还包括不同性质降水的定量预报 目前 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结果已经能用于诊断暴雨和强对流预报所需的各种参数 如探空曲线等 在有效的数值模式预报的基础上 有必要对我国目前短期天气预报方法做一些改进 即

气象科技进展 1 达维 台风大暴雨实况及灾情受 2012 年第 10 号台风 达维 影响,8 月 3 4 日 河北省沿海地区出现了强降水 ( 图 1), 秦皇岛 唐 山东南部 沧州东部出现了大暴雨, 部分地区出现了 特大暴雨, 秦皇岛海阳镇最大为 mm, 唐山汤 家河次之为

796 气象第 37 卷 peratureinlow levelsislarge;verticalwindshearisstrong;thewindstronglyclockwisewithheightin creasing;westerlyjetexistsin hpa,whichis

标题

32 气象与环境学报第 30 卷 响, 天气寒冷干燥, 冬季平均降水量仅为 10 6mm 为研究廊坊市强降雪与回流形势的关系, 本文定义 : 华北地区地面气压场呈北高南低的形势分布, 且廊坊市有 4 站以上 ( 包括 4 站 ) 的观测站点出现降雪, 同时至少有一站日降雪量 5 0mm 为一次回流型

3 期蒙伟光等 : 华南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及湿位涡分析 331 象成因的分析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7~9] 1998 年 5 月 23~24 日发生在华南地区的暴雨过程是一次比较典型的暴雨个例, 受较强冷空气南下影响, 华南西部沿海和珠江口附近有对流云团的发展, 暴雨是由多个相继生消的中尺度对

29期

1256 气象第 44 卷 torrentialrainoccurredasthesubtropicalhighstrengthenedandextendednorthward.fromtheperspec tiveoftraditionalidentification,thecirculation

标题


760 气象第 44 卷 low leveljetvelocitydiferenceincreasestoacertainextent,theheavyrainfalbegins.(4)thelow level convergenceandhigh leveldivergenceof 0815 MC

1 期程磊, 等 : 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同化和数值模拟 25 初始场的质量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雷达资料的引入能明显改进模式 6h 内的短时预报 [2 3], 张菊 [4 5] 芳就 TOVS 卫星资料同化分析 卫星云导风资料同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得到卫星资料引入在湿度场 [6] 温度场 风场方面

74 干旱气象 35 卷 2016 年 11 月下旬, 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影响大连地区, 降温前大连上空对流层中下层温度明显低于 2015 年 11 月下旬极端低温前的温度, 但其地面最低温度却明显高于后者 本文利用 NCEP/ NCAR 再分析资料 常规观测资料 GTS1 型数字式探空仪探测资料和

, 大 气 科 学 卷 市次生灾害 事件的基本气象原因 对 降雪天气的发生 发展过程进行天气学和中尺度模拟诊断分析 探讨这种天气过程形成的可能机理 关于 次生灾害事件 基本气象条件的探讨 降雪造成的 城市次生灾害 是否与冬季降雪量的大小有关北京地处华北东部 属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 冬季降雪是一种常见的

18第1期.FIT)

FZ1.s92

第 1 期何群英等 : 天津地区一次回流降雪过程结构特征及发生机理分析 27 降和空管指挥造成一定困难 因此, 掌握回流降雪天气的发生机制, 特别是偏东风与降雪形成和维持的关系, 对实现准确和精细的降雪预报, 为航空气象用户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2014 年 2 月 6 7 日天津滨海国际机

352 气象第 44 卷 引 言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 每年的 七下八上 (7 月下旬和 8 月上旬 ) 为华北的雨季 与华南地区和长江流域不同, 华北多突发性和局地性降水, 强降水往往集中于 2~3 次 ( 或几次 ) 过程, 预报难度较大 已有的研究表明, 华北降水 ( 包括部分东北降水 ),

é ê

天 气 预 报 2 8卷 沿已到达江汉和江南北部一带 副热带高压稳定 少动 外围西南急流加强达到 18m/s 与南下冷 空气在湖南中部至浙江北部一带交汇 使得上述 地区陆续出现降水天气 6 日 时 随着午后气温上升对流能量的 逐步积累 江南中部和华南大部出现大于 2000J/ kg 的对

第8期 周晓敏等 2018 年 5 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1111 中旬则有较严重的 干 旱 发 展 下 旬 北 方 地 区 还 出 现 少 而黄淮 江淮 江南地区降水量偏多 全国范围内 2 次沙尘天气过程 整体表现为中 间 多 南 北 两 边 少 的 形 势 具 体 来 说 东北北部 华北东部 内

508 气象第 42 卷 引言 中国地处亚洲季风区, 季风气候显著 秋季是夏季风环流向冬季风环流转变的过渡期 秋季, 热带暖湿气流继续北上, 中高纬度的冷空气活动开始活跃, 干冷气团和暖湿气团在不同地区的交汇造成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变化 不同强度的冷暖气团在某些区域持续的对峙甚至可以带来一些极端天气事件

气 象 第 41 卷 1426 高温 华北 西北 地 区 东 部 及 内 蒙 古 中 部 等 地 气 象 干旱持续发展 台 风 苏 迪 罗 登 陆 我 国 给 我 国 江 南 中部和东部 华南 东 部 江 淮 大 部 带 来 强 风 雨 天 气 全国多个省 区 市 遭受雷雨大风 冰雹等强对流天 气袭

YS1.mps

<4D F736F F D20AFB4A7C7A555B2D5C2B4A657B3E62E646F63>

306 干旱气象 34 卷 分析飑线的时空演化特征, 并采用 WRF 模式模拟此次飑线过程, 重点考查飑线演变过程的动力 热力以及流场变化特征, 以期对飑线的维持机制和中尺度结构有新的认识 1 资料和模拟试验设置 1.1 资料所用资料有 2011 年 7 月 26~27 日每 6h 一次的 1 1

第 4 期 侯淑梅等 : 环境场条件对雷暴传播运动影响实例分析 below 850 hpa,and the confluence of the dry cold air and the warm moist air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which is the pro

或 者 紅 外 線 都 很 明 顯, 顯 示 它 是 又 厚 又 高 的 雲 (C) 丙 處 的 雲 為 對 流 發 展 旺 盛 的 積 雨 雲, 所 以 在 可 見 光 雲 圖 較 明 顯, 而 紅 外 線 雲 圖 較 暗 淡 (D) 甲 處 的 雲 主 要 是 低 層 雲, 所 以 在 可 見

第 11 期 谢 超等 2017 年 8 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图 1 2017 年 8 月全国降水量分布 单位 mm 1 To p mo ov Ch p Augus 2017 mm 1447 图 3 2017 年 8 月全国平均气温 距平分布 单位 3 D s bu o fm mp u om Au

期 高守亭等 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进展. 系统又是在尺度 -/# 的系统里生成的 这种多尺度相互作用的概念和观点近年来得到了明显的重视 陶诗言等还详细研究了中国大暴雨的分布特征 并总结出中国持续大暴雨发生的 个基本条件 大形势稳定 在大形势稳定条件下 当两个天气尺度的降水系统相遇时 它们的

第 3 期 董春卿等 : 地形对山西垣曲 0729 特大暴雨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453 制相联系的冰相微物理过程是暴雨产生的主要物理 [12] 原因 林磊等利用 WRFARW 中尺度模式, 针对华北地区一次积层混合云系降水实例进行了模拟, 指出在积状云区中有粒子群的循环增长机制, 可以 [13] 发

第 2 期 马思敏等 : 宁夏固原市一次对流性天气的数值模拟 279 模拟效果, 也可以模拟不同气溶胶浓度背景下对流云中各水成物的转变及其降水的发展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 WRF 模式对中尺度系统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 [13-16] [14] 肖辉等利用 WRF 模式对山西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利用FY-2卫星云图分析龙卷风暴发生的环境条件

szj1.s92

772 气象第 44 卷 NCEPFNLopearationalglobalanalysisdataandthetechnologyofmesoscaleanalysis,thesystemconfigu rationsoffourkindsofrainstormsarebuilt.(1)althe

吕梅251-已校.doc

2010年深圳市气候公报

46 热带气象学报 30 卷 水汽, 则很快衰亡 [10] [11] 林爱兰等针对强 弱西南季风进行对比试验, 指出西南季风通过加强环境场的水汽输送, 使 0214 号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 热力和动力结构都发生改变 越赤道气流作为南 北半球间输送物质和能量的通道, 它的加强主要表现在低纬水汽和不稳定能

D1z.mps


408 干旱气象 32 卷 利用逐日降水量 FY-2E 卫星红外通道资料及 NCEP/NCAR1 1 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 2012 年 1 月 13~15 日 (UTC) 南方发生的一次强降水过程中的热带水汽羽 [6], 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1 实况 2012 年 1 月 13~15 日我国南方出现

418 犃犮狋犪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气象学报 2014,72(3) 带的发展, 相比传统的副高标志线, 其物理意义更加明确, 对暖区对流的预报更具指示意义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动力边界, 热力边界, 对流不稳定度边界, 对流雨带 中图法分类号 P426 1 引言 2012

492 干旱气象 32 卷 3 月上旬, 除河北东北部和山东半岛局地有轻旱外, 东部旱区其余区域基本无旱情 ; 中旬起, 旱情开始发展, 至 3 月末, 除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外, 东部旱区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旱情, 河北东北部有重旱 ;4 月上旬, 河北东北部旱情有所缓解, 重旱解除, 黄淮和江汉地

976 气象第 39 卷 createpositiveandnegativeverticalwindband,formingastrongsuctionefectintheverticaldirection, andmoreoveraplentyofwatervaporconvergenceoccu

35期(copy)(copy)

第 期 唐红梅 等 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形成条件研究

张小玲等 : 对流天气预报中的环境场条件分析 643 的各种分析技术 在中尺度对流天气的预报中, 包括两个方面的分析和诊断 : 以识别天气型和对流系统为主的主观分析和以动力热力物理参数诊断为主的客观分析 20 世纪 70 年代, 在大量的强对流个例研究基础上,Miler(1972) 和 Crisp(

1 期汤鹏宇等 : 北京 7 21 特大暴雨中的干侵入分析研究 211 和黄海气旋中的作用, 发现干侵入对强降水有激发作用, 位涡大值区的发展变化与气旋快速生成 发 [13] 展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钟水新等利用 MM5 模式对一次东北冷涡降水模拟中发现, 在气旋发展阶段有来自对流层顶的高位涡干冷空气下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年各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 省份年份专业科类批次最低分 安徽 北京 金融学 理科 本科一批 639 金融学 文科 本科一批 626 金融学 文史 国家专项 620 金融工程 理科 本科一批 629 信用

2015年泉州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_原创含答案).doc

35 b. 粗线箭头表示 - T24 移动路 图 8 日 4 时 ~22 时总雨量和 海鸥 路径图图 2 8 日 08 时 () 20 时 (b)925 hp T 24 场 ( 单位 : ) 扩散,20 时在湖北和江西的交界处形成了 -6 的 - T 24 中心, 安徽和福建也被 ~-4 的 - T

: 453 P448 β 1 β β ( ) ; ( 2002) α β β ( ) (1996) α β (Ni- ; nomiyaetal ) (2004a2004b) ( ) : ; (1996) (2004) 2000km (2004) 3 : β ( 1990; 2006)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半 导 体 学 报! " # $%&'%' $!&' #% #$1 /#1 $'! / ?/ ?/ / 3 0,?/ ) * +!!! '!,!! -. & ' $! '! 4% %&1)/1(7%&)03 (% )

7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 +94* 4 ' % 论著!! "# $ #% %"&!%'!! $ "( )& * $ +,-.)/ ) 01 " * ). " 2")3 )01 ( /" 433% /1 " 0 "51 " -.)/$ 6',)") 4.))%) 0

花家嘉

图 物理模型

2 期陈丽芳等 : 梅雨锋结构的数值模拟 倍, 每天均出现日雨量大于 100mm 的特大暴雨 这次过程中长江中下游梅雨锋自始至终稳定维持, 其上有多个低涡扰动活动, 二者分别与稳定的雨带和强降水中心对应, 与连续暴雨的形成和维持关系十分密切 该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为梅雨锋结构特征及其

untitled

气象第 36 卷 10 ( ) 狇 = ( θ ζ θ + 犳 )- 犵 (3) 狆其中, ζ θ 为等熵面涡度垂直分量, 犳是地转涡度的垂直分量, ( θ 为静力稳定度, 狆 ) 犵为重力加速度 式 (3) 也可写为 : 其中, 犘犞 =σ -1 ζ 犪 θ (4) σ=- 犵 -1 狆 / θ>

校园之星

第 1 期 王海燕等 :ECMWF 模式在长江上游流域调度关键期的预报检验评估 143 域 287 个国家气象站逐 6h 雨量 逐日雨量资料 ; 长江上游流域逐日面雨量资料 (2) 数值模式降水资料 : 年 ECMWF 模式 ( 以下简称 EC 模式 )20:00 降水预报资料,

JOURNALOFXI ANJIAOTONG UNIVERSITY Vol.43 7 Jul ,2, 1, FG 1,"#$ 1,2,HI 1 (1.JK.; /LMJK N/O,610054, ;2. / :; 4,400050, ) :!"#$

1.9 E F (kv) m a. 1.7m b

自然科学版 预处理 视盘粗定位 视盘垂直坐标的粗定位 视盘水平坐标的粗定位

孙锡芳 明代陕北地区驿站交通的发展及其对军事 经济的影响 鄜城驿 今富县城内

第 5 期 赵淑芳等 : 山东极端强降雨分钟雨量 Z-R 关系和风暴结构演变特征 807 大, 实际业务应用中难以把握 虽然短时强降水的形成机理和中小尺度特征有诸多研究, 但对于除台风外的小时极端强降水不仅研究较少, 而且也没有统一的雨量标准, 对强降雨分钟雨量变化特征的统计和研究工作就更少 高留喜

2 期黄秋霞等 : 新疆昌吉州一次暴雪过程的多模式数值预报检验 71 根据中国气象局降水评分办法, 采用 TS 评分对昌吉州国家站点降水预报量进行评定, 分一般性降水和暴雪两部分统计 当预报有雪, 若实况降水量 R 实 0.1mm 评定为正确 (NA), 若实况无雪或降水量为 0.0mm 则评定为空

Ps22Pdf

标题

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卷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卷

Microsoft Word - 第三章第三節.doc

36 N G 04 犱 犫犮 X, 犐 (, β ) () 犫 ) ( 犮 犱 ) β * 6 B, 犐 (, β ) 犮 β 犐 (, β )], ( 犮 ) β ( 犫 ) β ( 犮 犱 ) ( 犮 ) β 犐 (, β ), *,,, X, 犐 (, 犮 β ) β ( 犮 犱 ) β (

2 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 日 6 时强台风在台湾花莲南部沿海登陆 ; 强台风穿过台湾岛后减弱为台风, 向西北方向移动, 日 22 时在福建省福清市东瀚镇登陆, 登陆时中心气压 975 hpa, 近中心最大风力 级 ( 风速 33 m/s) 台风登陆后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 穿过福建省内陆后, 于

文章

第 期 徐娴英等 服务质量测量方法改进与应用

< F2D955C8E8691E63395AA8DFB2E6A7464>

L

财务部57

130 应用气象学报第 29 卷 带南支西风槽西风汇合而形成 副热带季风与我国 [19] 东部汛期降水的联系也已做过研究 鉴于此, 本文利用东亚至南海西太平洋对流层低层纬向风建立表征江南春雨的环流指数, 并探讨该指数与同期降水和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 此外, 通过指数的建立, 在数值模式降水要素预报的基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Ⅱ),, (),,, -, (, ),, (, ;, ), -, -, ; ;,, ( ~ ) ( ~ ) ( ~ )( )( ),,,

<534B544C DACFCA8FDB160B3C6B5E B FB8D5BE5C2E706466>


Transcription:

第 44 卷第 1 期 2018 年 1 月 气象 METEOROLOGICAL MONTHLY Vol.44 No.1 January 2018 陈淑琴, 徐邁, 曹宗元, 等,2018. 冷空气和热带低压共同作用下的一次暴雨预报失败原因分析 [J]. 气象,44(1):142 150. 冷空气和热带低压共同作用下的一次暴雨预报失败原因分析 陈淑琴 1 徐邁 2 曹宗元 1 刘菡 1 陈梅汀 1 1 浙江省舟山市气象台, 舟山 316021 2 浙江省气象台, 杭州 310017 提要 : 利用 NCEP 再分析资料 高空 地面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分三个阶段, 从水平 垂直方向分析了 2014 年 8 月 18 20 日冷空气和热带低压共同作用下的浙江暴雨过程中水汽输送 垂直运动过程, 以及对流不稳定特征, 总结预报失败原因 结果表明 :(1) 第一阶段浙北的暴雨主要是由冷锋引起的, 但南海热带低压的存在加强了西南暖湿气流, 使得北方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相遇, 产生变形场锋生作用 预报偏小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注意到热带低压的存在和影响, 其次是对降水时间的长度也估计不足 (2) 第二阶段浙中南的大暴雨, 水汽主要是由热带低压东侧和南侧的偏南或西南气流输送的 热带低压在福建登陆后, 与冷空气相遇, 移动缓慢, 导致低层在浙南有中尺度辐合线长时间维持 两个系统耦合, 产生了强烈的上升运动, 低层又有不稳定能量释放, 最终产生了大暴雨 预报偏小的原因是对热带低压的作用估计不足 ( 包括水汽 动力和不稳定能量方面 ) (3) 第三阶段预报偏大的原因主要是数值预报误差较大 得出的一些启示 : 预报暴雨时要注意分析降水时间长度, 也应重视分析热力条件, 以及对数值预报的订正应用 热带系统和中纬度系统相遇, 往往会造成大暴雨, 主要原因是两个系统耦合会造成强烈的上升运动, 同时两个系统对峙会使强降水区长时间维持在同一个地方, 热带系统附带的急流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能量, 所以实际雨量往往会比数值预报更大 关键词 : 热带低压, 冷空气, 暴雨中图分类号 : P456,P458 文献标志码 : A 犇犗犐 : 10.7519 /j.issn.1000 0526.2018.01.012 ResultsofaFailureForecastAboutaRainstorm Causedby ColdAirandTropicalLowPressure CHENShuqin 1 XU Yi 2 CAOZongyuan 1 LIU Han 1 CHEN Meiting 1 1Zhoushan MeteorologicalObservatoryofZhejiangProvince,Zhoushan316021 2Zhejiang MeteorologicalObservatory,Hangzhou310017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BasedontheNECP/NCARreanalysisdata,high levelandsurfaceobservationdataandradarda ta,thispaperanalyzesthethreestagesoftheheavyrainfalthatoccurredinzhejingprovinceduring18-20august2014.thewatervaportransmission,verticalmovementandconvectiveinstabilityoftherain stormareinvestigatedfrom horizontalandverticaldirections,sothelessonofafailureforecastcouldbe summarized.theresultsareasfolows.(1)thefirststageoftheheavyrainfalinnorthernzhejiangwas mainlycausedbythecoldfront,buttheexistenceofthetropicaldepressionplayedapositiverolein strengtheningwarm wetflowcomingfromsouthwest,makingthenorthcoldairmeetwiththewarm wet flow,whichinducedthefrontogeneticfunctioninthedeformationfield.so,theneglectedexistenceandin fluenceofthetropicaldepressionarethe maininaccuratereasonofthelessprecipitationforecast.i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1705031) 和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 (CMAYBY2017 029) 共同资助 2017 年 2 月 28 日收稿 ; 2017 年 7 月 17 日收修定稿第一作者 : 陈淑琴, 主要从事天气预报工作.Email:457920850@qq.com

第 1 期 陈淑琴等 : 冷空气和热带低压共同作用下的一次暴雨预报失败原因分析 143 addition,thedurationoftherainstorm wasalsounderestimated.(2)thesecondstageoftheheavyrainfal happenedinthecentralandsouthernzhejiang.thesoutherlyandsouthwesterlyflowaroundtheeastern orsouthernsideofthelowpressuredrewabundantwatervapor.therewasaslow movingcoldfrontthat resultedinthemaintenanceofthemesoscaleconvergencelineintheloweratmosphereforalongtimewhen thetropicaldepressionlandedatfujianprovince.thereexistedthecouplingofthetwosystems,genera tingstrongupward motion,andtheinstabilityenergyinthelowerlevelreleased.finaly,thesevere downpouroccurred.so,theunderestimatedinfluencesofthetropicaldepression (moisture,dynamicand instabilityenergyconditions)arethemaininaccuratereasonforthelessprecipitationforecast.(3)thebig errorofnumericalforecastingisacrucialreasonforoverestimatingtheprecipitationinthethirdstage.as aresult,wefindthatthedurationoftherainfal,heatconditionandcorrectionofnumericalforecasting playedimportantrolesinpredictingtheprecipitationofsuchrainstorm.besides,therewasstrongupward motioncausedbythecouplingoftropicalweathersystem and mid latitude weathersystem,and mean while,severeprecipitationareamaintainedatthesameplacewhenthetwosystemsconfrontedeachother. Whatis more,plentyof watervaporandenergybroughtbyjetcausedtheheavyrainfalfrequently. Therefore,theactualrainfalwasbiggerthantheforecastedrainfal.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 :tropicaldepression,coldair,heavyrainfal 引言 热带系统和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 往往会造成大暴雨, 分为两种情况 : 一种是热带系统和中纬度系统相遇产生的强降水, 另一种是远距离作用产生的暴雨, 这与陈联寿等 (2002) 指出台风造成的四块暴雨区中的第三块和第四块相对应, 第三块暴雨区是指台风倒槽区或者台风减弱后留下的残涡倒槽区遇上冷空气结合后产生的暴雨, 第四块是远离台风的北方中纬度西风槽前 这样的实例很多 :0716 号台风罗莎与冷空气结合在浙江 上海造成的大暴雨 2012 年台风海葵在宁波象山登陆后减弱为热带低压, 在安徽 江西和江苏产生了大暴雨 080825 上海大暴雨, 最强降水 117.5 mm h -1, 当时在香港 广东有 0812 台风鹦鹉 2011 年 7 月 21 日北京特大暴雨历史罕见, 当时在南海有一个热带低压, 即将生成为热带气旋 (TC) 这些都是热带系统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暴雨, 有直接作用, 也有间接作用, 其中的影响机制也有过一些研究 项素清 (2003) 及陈小芸等 (2004) 分析发现, 冷空气侵入热带低压环流残体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 导致中小尺度系统发展 台风罗莎 ( 刘晓波等,2008) 对上海造成的降水, 冷空气侵入时间与上海降水开始时间非常吻合, 干冷空气南下和台风外围暖湿气流北上使辐合加强, 为激发台 风外围中尺度对流云团提供了动力抬升机制 范学峰等 (2007) 对 0418 号台风艾利造成河南东部大暴雨过程分析表明台风倒槽外围的东南急流为暴雨提供了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 台风倒槽顶部的强辐合作用则是暴雨发生发展的动力机制 孙欣和陈传雷 (2009) 对辽宁的一次暴雨分析指出北上热带气旋携带的暖湿空气为暴雨提供了热力条件, 并使低空偏南急流加强维持, 为暴雨提供了必要的动力和水汽条件 张清华等 (2012) 对 0903 号热带风暴莲花外围环流在粤东引发特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 : 台风低槽外围的西南急流为特大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 ; 暴雨区上空存在强对流性不稳定层结 周福等 (2014) 对 2013 年 10 月 7 9 日台风菲特登陆减弱后浙江异常强暴雨事件的分析认为 : 由于北侧的弱冷空气从近地层渗透流入, 导致垂直涡度加强, 上升气流增强, 低层能量锋区堆积, 辐合增强, 诱生中小尺度系统而产生的 谢惠敏等 (2016) 认为在 菲特 强降水第二阶段, 菲特 的环流已经基本消散, 超强台风丹娜丝与冷空气的共同作用主导了这一阶段强降水的发生 孙力等 (2015)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 WRF 对 2012 年第 15 号台风布拉万在中国东北地区造成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 : 由于冷空气侵入造成了在台风环流西北侧湿等熵面的陡立倾斜和水平风垂直切变的增强, 导致了气旋性涡度的显著增强, 气旋性涡度增强造成的强烈上升运动将降水区东南侧输

144 气象第 44 卷 送过来的暖湿空气向上输送, 从而导致了暴雨的发生 曹晓岗和王慧 (2016) 分析了一次远距离台风与北方扩散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产生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大暴雨过程, 发现北方扩散南下冷空气与台风北侧外围的东风急流汇合使得辐合抬升得到加强 梁军等 (2015) 对比分析影响辽东半岛两个台风米雷 (Meari) 和梅花 (Muifa) 暴雨环流特征, 两个台风均进入西风槽区而变性, 但两者影响辽东半岛时处于不同的变性阶段, 因而降水强度不同 由于热带系统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非常复杂, 暴雨产生的机理目前尚不是非常清楚, 预报有很大的难度, 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地进行研究 2014 年 8 月 18 20 日, 受冷空气和热带低压的共同影响, 福建 浙江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 部分地区达大暴雨, 瓯江发生流域性洪水, 温州 丽水 金华 绍兴等地发生了山体滑坡 农田受淹 道路中断 堤防和房屋受损等灾情 这次过程前期主要是受冷锋影响, 热带系统间接影响, 中期是由冷空气和热带低压共同影响, 热带低压还有登陆 变性过程, 后期是由变性后的低涡影响,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当时的预报比实况偏小, 对这次过程的预报思路进行梳理 对大暴雨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可以进一步了解热带系统和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产生暴雨的机制, 为此类暴雨的预报提供经验 1 降水实况和大气环流背景 2014 年 8 月 18 20 日, 受冷空气和热带低压的共同影响, 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 部分地区达大暴雨量级 全省平均降雨量 133 mm, 其中丽水 宁波 台州 金华面雨量都在 150mm 以上, 舟山 96.5mm 全省有 87 座中小型水库超汛限水位, 丽水城区 缙云县城受淹, 倒塌房屋 466 间, 直接经济损失 8.6 亿元 8 月 18 日, 高空 500hPa 为两槽一脊型, 贝加尔湖地区为高压脊, 东北有一冷涡, 巴尔喀什湖地区和我国东部地区分别有两支深厚的大槽, 我国东部地区的大槽槽底到达 30 N 附近, 槽上有冷平流, 引导冷空气南下 在四川附近有一支较弱的南支槽逐渐东移 副热带高压 588dagpm 线西脊点在 24 N, 114 E 附近 在菲律宾以西有一热带低压, 缓慢朝西北偏北方向移动 低层 850hPa 在黄海有一低压, 低压西南侧有一东北 西南走向切变线 地面 在黄海到舟山沿海有一条冷锋, 浙江中部形成一条东北 西南走向的暴雨带 全省面雨量达 41.4 mm, 其中绍兴 衢州 金华和杭州四个地区面雨量超过 50 mm 累计雨量最大为绍兴柯桥区钱清 162.6mm, 小时最大雨强为丽水 57.4mm, 同时, 浙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出现 50 多站 ( 含自动气象站 )8~ 9 级雷雨大风 19 日 500hPa 东亚大槽南压到 30 N 以南, 南支槽东移至江西到广西一带, 南海热带低压环流不明显, 但 700hPa 以下还可看到明显的低压环流, 并且在福建登陆, 热带低压云系和冷锋云系相接, 发展加强, 在福建 浙江产生强烈的暴雨 热带低压随着高空槽前西南气流朝东北方向移动,19 日半夜进入浙江境内, 低压强度略有加强, 在浙江南部地区产生很强的降水, 浙江全省面雨量达 62.4 mm, 最大丽水达 104.6mm, 累计雨量最大的自动站为温州龙湾区永强 265.1 mm, 小时最大雨强瑞安宁益达 88.4mm 20 日 500hPa 东亚大槽进一步南压, 甚至在安徽境内生成一个低涡 低层热带低压已经变性为温带低涡, 朝东北方向移动, 中午在杭州湾入海进入舟山海域, 强度加强,5 个小时地面中心最低气压从 1006hPa 下降到 1003hPa, 舟山海域出现 11 级大风, 在宁波北部 杭州湾海面产生暴雨, 雨量 50~ 100mm 这次暴雨过程历时三天, 从主要影响系统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是 18 日, 主要强降水在浙江中北部地区, 降水带呈东北 西南走向, 主要是由冷锋产生的降水, 第二阶段是 19 日下午到 20 日早晨, 主要由热带低压和冷锋共同作用产生的暴雨, 也是最强烈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 20 日 08 时后由变性后的低涡在浙江境内产生的降水 下面利用常规高空 地面资料 雷达资料 数值预报资料 NCEP 再分析资料 ( 水平分辨率为 1 1 ) 计算各种物理量, 分三个阶段分别分析其预报失误原因 2 第一阶段预报失误原因分析 18 日舟山台只报了阵雨, 实况 18 日 08 时至 19 日 08 时舟山南部地区中到大雨, 北部出现了暴雨, 雨量达 90mm, 全省 24h 雨量有两条超过 50 mm 的雨带 当时考虑的是 18 日 500hPa 高空槽虽然深厚, 但距离还较远,700hPa 有西南急流, 但没有

第 1 期 陈淑琴等 : 冷空气和热带低压共同作用下的一次暴雨预报失败原因分析 145 明显的风向 风速辐合,850hPa 有一条冷式切变线影响, 但没有急流, 西南风速只有 4~6m s -1 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就是冷锋, 一般情况下, 冷锋不太容易产生很强的降水, 数值预报浙北的雨量也报得很小 从雷达拼图 ( 图略 ) 上可以看到 18 日浙江省一直有一条东北 西南走向的带状回波维持, 东移的速度非常缓慢 雨带主体的回波并不强, 没有小时雨强大于 20mm 的强降水, 但是由于单体的移动方向和回波带走向一致, 使降水长时间地经过同一个地方, 形成列车效应 虽然降水强度不强, 但是由于西面强盛的副热带高压阻挡, 冷锋移动缓慢, 降水持续时间长, 从而达到暴雨的量级 而在这条雨带的东面逐渐发展了一条强对流回波带, 出现了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 从而也达到了暴雨 当时没有注意到南海还有一个热带低压, 这个低压比较弱, 在 700hPa 以上没有明显的反映, 主要在 925hPa 反映最明显, 在云图上有明显的云团, 中央气象台没有编号, 日本气象厅有编号 18 日 08 时 850hPa( 图 1a) 流场图上可以看到在南海有一气旋性环流中心, 在黄海有一温带气旋, 其东南侧有一低压槽, 引导北方的冷空气到达浙江, 南方地区全部盛行西南暖湿气流, 两支气流在浙江北部汇合, 形成变形场, 有利于锋生, 低层的水平温度梯度不断增大 水汽通量大值区一个是在华西到华南, 从孟加拉湾和北部湾输送水汽, 另一个是在浙江沿海, 由沿 海的西南气流输送水汽 08 时在杭州湾地区有一个 1 10-7 g cm -2 hpa -1 s -1 的水汽通量辐合中心 14 时 ( 图 1b) 冷锋略东移, 南海热带低压也有所北抬, 南北两支气流的交汇更加明显, 辐合上升运动更强烈,700hPa 垂直速度中心由 08 时的 -0.1 Pa s -1 上升到 -0.4Pa s -1, 浙北的水汽通量辐合中心达 -2 10-7 g cm -2 hpa -1 s -1, 并且呈东北 西南走向, 与强降水带走向一致 此阶段降水过程主要是由冷锋引起的, 但通常情况下, 单纯的冷锋很难产生暴雨, 南海热带低压的存在, 加强了西南暖湿气流和水汽输送, 产生对流不稳定能量, 并且使得北方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交汇, 产生变形场锋生作用, 所以也对浙江的暴雨产生了积极作用 3 第二阶段预报失误原因分析 第二阶段是 19 20 日早晨, 也是最强烈的阶段, 强降水主要在浙江南部的台州 金华 丽水 温州地区, 一般雨量都在 100 mm 以上, 温州部分地区 200mm 以上 浙江省气象台预报了大到暴雨, 局部大暴雨, 但与实况比还是偏小很多 分析原因主要是对热带低压的影响估计不足 19 日热带低压在福建南部登陆, 一般情况下热带系统登陆后很快减弱, 但实际上此热带低压从福建进入浙江的过程中并没有减弱, 还略有增强, 对浙江暴雨的产生从水汽 动力 热力条件各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图 1 2014 年 8 月 18 日 08 时 (a),14 时 (b) 第一阶段暴雨发生时 850hPa 水汽通量散度 ( 虚线, 单位 :10-7 g cm -2 hpa -1 s -1 ) 和流场的分布 Fig.1 Moisturefluxdivergenceat850hPa(dashline,unit:10-7 g cm -2 hpa -1 s -1 ) andflowfieldonthefirststageoftherainstormat08:00bt (a) and14:00bt (b)18august2014

146 气象第 44 卷 3.1 水汽条件分析在 18 日 08 时, 浙江省上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北部湾和孟加拉湾 ( 图 1a), 到了 18 日 14 时 ( 图 1b), 来自北部湾的水汽通量减弱, 来自热带低压东侧的水汽通道已经建立, 而这支水汽也是 18 日浙江东部强对流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 图 2 是 19 日 14 时至 20 日 02 时水汽通量 700hPa 分布及沿 120 E 经向垂直剖面 19 日 14 时 ( 图 2a), 浙江仍有东西两支水汽通道影响, 垂直方向看 ( 图 2d) 水汽通量随高度向北方倾斜, 有两个大值中心, 一个在底层, 由于山脉的阻挡, 并未进入浙江, 一个在 700hPa ( 中心值为 14g cm -1 hpa -1 s -1 ) 到了 19 日 20 时 ( 图 2b), 随着热带低压沿副热带高压边缘北上, 西路水汽被热带低压切断, 输入到热带低压环流中, 再经由热带低压东侧偏南气流向北输送, 两支水汽合并加强,700hPa 浙江南面水汽通量中心值加强到 16g cm -1 hpa -1 s -1,500hPa 以下水汽通量都超过 12g cm -1 hpa -1 s -1 ( 图 2e) 20 日 02 时 ( 图 2c), 来自南海的水汽仍全部经由热带低压东侧输送到浙江省上空, 而热带低压因为得到 来自西南季风的水汽输送, 其强度得以维持和加强, 并且华南沿海的水汽通量也比 19 日 14 时有所增强 垂直方向 ( 图 2f) 水汽通量进一步向北向上发展 因此, 伴随热带低压北上, 两支水汽合并加强是 19 日浙江大暴雨的重要原因 3.2 动力 热力条件分析首先分析一下热带低压登陆后的强度变化情况 19 日 08 时 ( 图 3a), 热带低压在福建南部登陆, 925hPa 中心最低高度是 76dagpm, 在浙江南部到江西 湖南为等温线密集的锋区 14 时 ( 图 3b), 热带低压北抬, 浙南的锋区略有南压, 中低纬两系统靠近, 等温线梯度加大 锋区北部为东北气流, 锋区南部为偏南气流, 在浙南形成了一条切变线, 这条切变线加强了低层的辐合上升运动 同时热带低压的中心最低高度变为 75dagpm, 到 20 时 ( 图 3c) 热带低压的中心最低高度变为 74dagpm, 说明这个热带低压在登陆后并没有减弱, 反而略微有些加强 垂直速度的变化也能证实这一点,14 时 500hPa 低压中心附近最大的垂直速度为 -0.7Pa s -1,20 时迅速增大到 -1.1Pa s -1 20 时热带低压继续北抬, 冷 图 2 2014 年 8 月 19 日 14 时 (a,d),20 时 (b,e),20 日 02 时 (c,f) 风场和水汽通量 ( 单位 :g cm -1 hpa -1 s -1 ) 700hPa 分布 (a,b,c) 及沿 120 E 经向垂直剖面 (d,e,f) Fig.2 Windfieldandwatervaporfluxat700hPa(a,b,c;unit:g cm -1 hpa -1 s -1 )and verticalcross sectionofwatervaporfluxalong120 E (d,e,f)at14:00bt (a,d)and 20:00BT (b,e)19and02:00bt (c,f)20august2014

第 1 期 陈淑琴等 : 冷空气和热带低压共同作用下的一次暴雨预报失败原因分析 147 图 3 2014 年 8 月 19 日 08 时 (a),14 时 (b),20 时 (c) 和 20 日 02 时 (d)925hpa 高度场 ( 黑色线, 单位 :dagpm) 温度场 ( 红色线, 单位 : ) 及平均风 Fig.3 Heightfieldat925hPa(blacklines,unit:dagpm),temperaturefield (redlines,unit: )andwindfieldat08:00bt (a),14:00bt (b)and 20:00BT (c)19,and02:00bt (d)20august2014 锋锋区停滞不动,925hPa 浙南的切变线仍然维持, 850 700hPa 在浙南没有明显的风向切变, 但有明显的风速切变,700hPa 浙南为偏南风 10 m s -1, 福建北部为偏南风 14 m s -1, 所以低层的辐合特别强烈, 这是浙南强降水的一个动力条件 20 日 02 时 ( 图 3d), 低压中心 <74dagpm 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已经进入等温线密集的锋区, 它的温度水平分布变得不对称, 从垂直分布来看, 从 925~700hPa 向西北方倾斜, 已经变性为一个温带的低涡了 冷空气与热带低压相遇, 导致低层中尺度辐合线长时间维持, 是这阶段浙南大暴雨的一个动力原因 热带低压在登陆后没有减弱, 反而略有加强 这主要的原因应该是 500hPa 华南地区有一支深厚的南支槽, 热带低压正处于槽前, 有较强的正涡度平流 随着南支槽的东移, 福建境内的正涡度平流越来越强,19 日 20 中心达 28 10-10 s -2 ( 图 4a), 正好 处于低层低压所在的位置, 非常有利于低层低值系统的发展 低压东侧低空的偏南急流到达 27 N 后, 遇上冷锋, 沿着冷锋前沿上升 ( 图 4b), 上升气流一直延伸到 200hPa 以上 北方冷锋锋区等位温线密集, 而且陡立, 根据湿位涡理论 ( 吴国雄等, 1995), 在湿位涡守恒的制约下, 由于相当位温面的倾斜, 大气水平风垂直切变能够导致垂直涡度显著发展, 倾斜越大, 气旋性涡度越剧烈, 这种涡度的增长称为倾斜涡度发展, 这使得低压强度维持, 并且向西北倾斜, 变性为温带低涡 由于 500hPa 华东地区一直有一支深厚的西风槽, 槽前正涡度平流引起上升运动, 而低层 ( 图 3) 浙南地区一直有西南气流与偏东气流形成的切变线, 产生辐合上升运动, 垂直速度沿 120 E 剖面的图上 ( 图 4c) 可以看到有两个中心, 一个在 30 N 附近, 主要在 850hPa 以上, 这是由中纬度系统冷锋引起的,

148 气象第 44 卷 图 4 2014 年 8 月 (a)19 日 20 时 500hPa 高度场 ( 黑实线, 单位 :dagpm) 和涡度平流 ( 虚线, 单位 :10-10 s -2 ),(b)20 日 02 时沿 120 E 剖面的流线 假相当位温 ( 单位 :K), (c)19 日 14 时和 (d)20 日 02 时沿 120 E 剖面的垂直速度 ( 单位 :Pa s -1 ) Fig.4 Heightfieldat500hPa(blacklines,unit:dagpm)andvorticityadvection (dotedlines,unit:10-10 s -2 )at20:00bt19august(a),profileofstreamline andpotentialpseudo equivalenttemperature(unit:k)along120 Eat02:00BT 20August(b),profileofverticalspeed (unit:pa s -1 )along120 E at14:00bt19 (c)and02:00bt20 (d)august2014 一个在 27 N, 位置较低, 这主要是由低层辐合上升引起 随着冷锋南压, 热带低压北上, 这两个中心逐渐靠近合并, 形成一个中心 ( 图 4d), 强度大大加强, 达到了 -2.1Pa s -1, 高度也伸展到了 400hPa, 这是非常强的上升运动 第二阶段的降水也有一些强对流性质的特征, 温州雷达产品显示 19 日下午组合反射率最强回波达 60dBz, 顶高最高达 15km, 部分小时雨强达到 50~80mm 计算 MPV1 诊断不稳定情况 19 日 14 时 ( 图 5a)850hPa 福建有一负值中心, 达 -0.8 PVU, 是由热带低压形成的不稳定区 19 日 20 时 ( 图 5b) 负值中心北抬到浙闽交界处, 说明有不稳定能量向浙南输送, 使浙南的大气层结变得更加不稳定, 有利于对流的发展 而且负值中心北侧 MPV1 梯度很大, 暴雨一般发生在 MPV1 梯度很大的负值 一侧, 浙南正处于这种情况下 4 第三阶段预报失误原因分析 第三阶段在浙江境内产生的降水整体较弱, 仅 10 12 时在杭州湾附近有暴雨, 局地性较强 舟山台预报 19 日下半夜到 20 日白天有大到暴雨, 实况全市为中到大雨过程, 预报偏大 当时考虑从 EC 预报的各层形势场和物理量看, 都是预报大到暴雨比较合适 20 日 08 时 500hPa 东亚大槽进一步南压, 甚至在安徽境内生成一个低涡, 槽前在沿海有一条水汽输送带 700 和 850hPa 东南沿海有西南急流, 低层热带低压已经变性为温带的低涡, 从浙江西南地区朝东北地区移动,08 时 850hPa 在低涡东北方有暖切变影响舟

第 1 期 陈淑琴等 : 冷空气和热带低压共同作用下的一次暴雨预报失败原因分析 149 图 5 2014 年 8 月 19 日 14 时 (a),20 时 (b)850hpampv1 ( 单位 :10-1 PVU) Fig.5 TheMPV1at850hPa(unit:10-1 PVU)at14:00BT (a)and 20:00BT (b)19august2014 山地区,14 时低涡中心到达舟山地区, 动力抬升条件依然很好 从物理量场来分析, 也有利于强降水, EC 预报 20 日 11 时舟山的自由对流高度很低, 有不稳定能量,CAPE 达 746J kg -1,K 指数也达 38, 各家数值预报模式的雨量预报也报得比较大 但实况是强降水的范围较小, 位置偏西, 仅在杭州湾海面 宁波慈溪 上海南汇 奉贤有暴雨发生, 舟山只有中到大雨 分析原因 20 日热带低压北上后, 低层的水汽输送减弱, 降水范围减小 在低涡的移动过程中,925hPa 低涡的南面基本上没有降水, 降水都在低涡附近或北面, 原因可能是因为垂直运动向北倾斜,700 和 500hPa 的垂直速度中心都在 925hPa 低涡的北面 第二个原因低涡移动速度较快, 比各家数值预报的都偏快, 数值预报低涡下午入海, 实际根据地面自动站的气压场和风场分析,10 时就在宁波慈溪入海了, 并且地面低压入海的位置比数值预报偏西, 这样强降水中心位置偏西, 降水的时间缩短, 所以舟山整体的雨量就小了 热带系统进入西风带后北上的速度往往比数值预报偏快 5 结论 对这次暴雨过程分三个阶段分别总结其预报失误原因,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1) 第一阶段降水主要是由冷锋引起的, 但南海热带低压的存在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加强西南暖 湿气流输送, 使得北方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相遇, 产生变形场锋生作用 预报偏小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注意到热带低压的存在和影响, 其次对降水时间的长度也估计不足, 没有想到冷锋降水移动如此缓慢 (2) 第二阶段强降水主要发生在浙南, 是由热带低压和冷锋共同作用产生的暴雨, 也是最强烈的阶段 水汽主要是由热带低压东侧和南侧的偏南或西南气流输送的 热带低压在福建登陆后, 与冷空气相遇, 移动缓慢, 导致低层在浙南有中尺度辐合线长时间维持 两个系统耦合, 产生了强烈的上升运动, 低层又有不稳定能量要释放, 最终产生了大暴雨 预报偏小的原因是对热带低压的作用估计不足 ( 包括对热带低压环流的水汽输送 动力抬升 不稳定能量估计不足 ) (3) 第三阶段预报偏大的原因主要是数值预报误差较大, 热带低压变性北上后, 移动速度快, 水汽输送减弱, 对此预计不足 总的体会和启发如下 : (1) 暴雨三要素 : 充足的水汽供应 强烈的上升运动 较长的持续时间 预报员在预报时是比较重视分析前两项, 对影响时间的分析不够重视 (2) 预报暴雨雨量时也应重视分析热力条件, 在对流不稳定情况下雨强大, 也会导致过程雨量大 (3) 注意数值预报的订正应用, 数值预报的形势场有时也不准确, 热带系统进入西风带时移动速度往往比数值预报快, 类似的经验要进行总结

150 气象第 44 卷 (4) 热带系统和中纬度系统相遇, 往往会造成大暴雨, 主要原因是两个系统耦合会造成强烈的上升运动, 同时两个系统对峙会使强降水区长时间维持在同一个地方, 热带系统附带的急流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能量, 所以实际雨量往往会比数值预报更大, 这在实际业务中值得注意 致谢 : 国家气象中心郑永光教授在绘图上的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 曹晓岗, 王慧,2016. 8 23 24 上海远距离台风大暴雨影响分析 [J]. 气象,42(10):1184 1196. 陈联寿, 徐祥德, 罗哲贤, 等,2002. 热带气旋动力学引论 [M].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211 236. 陈小芸, 黄姚钦, 炎利军,2004. 台风倒槽局地性强降雨分析 [J]. 气象科技,32(2):71 75. 范学峰, 吴蓁, 席世平,2007.AERE 台风远距离降水形成机制分析 [J]. 气象,33(8):12 16. 梁军, 李英, 张胜军, 等,2015. 影响辽东半岛两个台风 Meari 和 Mui fa 暴雨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 [J]. 大气科学,39(6):1215 1224. 刘晓波, 邹兰军, 夏立,2008. 台风罗莎引发上海暴雨大风的特点及成因 [J]. 气象,34(12):72 78,132. 孙力, 董伟, 药明, 等,2015.1215 号 布拉万 台风暴雨及降水非对称性分布的成因分析 [J]. 气象学报,73(1):36 49. 孙欣, 陈传雷,2009. 环高 热带风暴登陆后路径分析及其对辽宁暴雨影响 [J]. 气象科学,29(4):536 540. 吴国雄, 蔡雅萍, 唐晓菁,1995. 湿位涡和倾斜涡度发展 [J]. 气象学报,53(4):387 405. 项素清,2003. 热带低压环流引发的中尺度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J]. 气象科技,31(1):38 41,49. 谢惠敏, 任福民, 李国平, 等,2016. 超强台风丹娜丝对 1323 号强台风菲特极端降水的作用 [J]. 气象,42(2):156 165. 张清华, 吴建成, 刘蕾, 等,2012. 热带风暴莲花外围特大暴雨的成因分析 [J]. 气象,38(5):543 551. 周福, 钱燕珍, 朱宪春, 等,2014. 菲特 减弱时浙江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J]. 气象,40(8):930 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