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 808 号邮政编码 : 联系人 : 鲁荔联系电话 :

Similar documents
监测单位 : 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单位地址 : 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 15 号之一邮政编码 : 联系人 : 卢文浩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水土保持监测负责人 : 卢文浩 监测人员 : 卢文浩 赖定华 翟满堂

<4D F736F F D20BCE0B2E2D7DCBDE1B1A8B8E6>

编号:2015-××

水保监资证乙字第178号


水保监资证乙字第332号

附件2:

大一山庄 ( 二期工程区 )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责任页 ( 广州高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批准 : 梁鉴英 ( 工程师 ) 核定 : 李根 ( 工程师 ) 审查 : 陈炜丹 ( 工程师 ) 校核 : 李春华 ( 工程师 ) 项目负责人 : 李春华 ( 工程师 ) 编写 : 李春华 ( 工程师 )

<4D F736F F D20BCAFCFCDD7AFBCE0B2E2D7DCBDE1B1A8B8E E362E352E646F63>

中广线中山段

水保监资证乙字第178号

水保监资证乙字第178号

单位地址 : 广州市天寿路 101 号 3 楼邮编 : 联系人 : 陈强电话 :

<4D F736F F D20382ED6D5B8E5322DC2DCB8DAB3A4C1EBBED D41312D34B5D8BFE9CFEEC4BFCBAECDC1B1A3B3D6BCE0B2E2D7DCBDE1B1A8B8E62D323

<4D F736F F D20312ED5FDCEC42DC4CFC9B3C1EBC4CFBBA8D4B0B6C8BCD9BEC6B5EABDA8C9E8CFEEC4BFCBAECDC1B1A3B3D6BCE0B2E2D7DCBDE1B1A8B8E E646F6378>

<4D F736F F D20B5F7D5FBB8E C4CFC9B3C7F8D1F8C0CFD4BABCB0C5E4CCD7C9E8CAA9BDA8C9E8CFEEC4BFCBAEB1A3BCE0B2E2BCE0B2E2D7DCBDE1B1A8B8E >

1编制依据

施工过程中照片 光伏阵列桩基施工 (2016 年 5 月 ) 栈桥道路施工 (2016 年 5 月 ) 施工场地区临时排水沟 (2016 年 5 月 ) 光伏阵列现状 (2016 年 7 月 ) 升压站区现状 (2016 年 7 月 ) 光伏阵列区现状 (2016 年 11 月 ) 1

目 录 综合说明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建设项目概况 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情况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监测内容与方法 监测依据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重点对象水土流失动态

协合肥西县莲花山风电场项目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二〇一七年八月

水保报告

焦作市马村区 50MW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建设单位 : 焦作中晖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 河南联成水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8 年 1 月

<4D F736F F D C2E9D3BFC0ACBBF8B7D9C9D5CBAEB1A3BCE0B2E2D7DCBDE12E646F63>

批准代学刚 审定高增福 校核姚文雄 项目负责人 杜德虎 彭传庚 编 写 年勇 马春阳 张峰 制图祝建军

水保监资证甲字第089号

定远昊晖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永康镇真龙山 20MW 光伏发电项目 ( 二期 ) 工程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定远昊晖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定远昊晖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I

目录

水保监资证甲字第086号

杨宋凤瑞小区商品住宅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


<4D F736F F D20BCE0B2E2D7DCBDE1B1A8B8E6>

<4D F736F F D20D6D0BFC6D4BAC8FDD1C7C9EEBAA3CBF9C5E4CCD7C9FABBEED4B0C7F8CFEEC4BFCBAECDC1B1A3B3D6BCE0B2E2D7DCBDE1B1A8B8E62E646F63>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1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4D F736F F D B56C2B3CEF7B1B3BFBFB1B3BBBBC1F7D5BEC0A9BDA8B9A4B3CCBCE0B2E2D7DCBDE1B1A8B8E62E646F63>

水保方案乙豫字第012号

监测单位地址 : 河北省唐山市高新区荣华东道 69 号监测单位邮编 : 项目联系人 : 郑淏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廊坊市交通设计院

监测报告

目录 目 录 前言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建设项目概况 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监测内容和方法 扰动土地情况 取土 弃渣监测 水土保持措施.


阶段性竣工验收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4.1 各阶段土壤流失量分析 水土流失量计算方法 侵蚀模数的确定 各扰动土地类型土壤流失量分析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 项目区的面积统计结果


综合说明

铁岭新晖大青水库光伏发电项目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审 定 : 李占久 审核 : 赵野 报告编制 : 孙健 测量人员 : 李占久 赵 野 孙 健

水保监资证乙字第063号

2 工程概况

<4D F736F F D2035A1A2BCE0B2E2D7DCB1A8B8E62E646F6378>

目 录 综合说明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建设项目概况 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情况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监测内容与方法 监测依据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重

兰州-银川输气管道工程

银川东750kV变电站主变扩建及330kV

一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基本情况表 项目名称 大同煤矿集团同地龙驭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 行业类别 煤炭 主管部门 ( 或主要投资方 ) 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性质 改扩建 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机关 文号及时间 山西省水利厅晋水保函 (2012)509 号,2012

附件3:

目 i 录 前言... I 项目简况... I 监测任务由来及监测过程... I 监测结果... II 监测结论... IV 1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建设项目概况 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监测内容和方法... 1

水保监资证 甲字第 38 号 德安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工程 (1 30MW) 建设单位 : 德安县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监测单位 :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广西石化 1000 万吨 / 年炼厂成品油外输管道工程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建设单位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石化分公司 监测单位 : 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 O 一八年十月

前 言

监测单位地址 : 武汉绿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监测单位邮编 :0070 项目联系人 : 尚鹏旭联系电话 : 电子邮件

费县一期水保监测报告

<4D F736F F D D1CFB9D8D2BBC6DAB7E7B5E7B3A1B9A4B3CCCBAECDC1B1A3B3D6BCE0B2E2D7DCBDE1B1A8B8E6A3A8B7E2C3E6C2CCC9ABA3A9>

2

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利枢纽工程

中广线中山段


地址 : 广州市白云区广园中路 211 号 1106 室 联系人 : 谢志坚 电话 :

监测单位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 35 号监测单位邮编 : 项目联系人 : 王冬梅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监测单位地址 河北省唐山市高新区荣华东道 69 号 监测单位邮编 项目联系人 郑淏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Microsoft Word - 1 监测扉页

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天寿路 116 号 联系人 : 张楠 电话 :

Microsoft Word - j8.31.doc

浙江象山珠山风电场工程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责任表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监测单位 浙江象山珠山风电场工程 中广核 ( 浙江象山 ) 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杭州大地科技有限公司 审定张坤签名 : 总监测工程师刘强签名 : 监测项目部 监测工程师 监测员 张学文 签名 : 张坤 签名 : 李刚 签名 :

北京外事研修学院锅炉房及变配电室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建设单位 : 北京外事研修学院 编制单位 : 北京地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批准 : 审查 : 校核 : 汇编 : 参加工作主要人员 : 李易 廖先春 唐萍 SBJ SBJ SBJ

铁岭地区原油商业储备库工程

<463A5CCCECBDF2D1E9CAD534CFEEC4BF5CD7EED0C2D0DEB8C4B8E55CCCECBDF2D1E9CAD5CFEEC4BFB1A8B8E6D0DEB8C4BAF35CCCECBDF2C4CFCCD8B8DFD1B9D5BEC5E4CCD B5620CAE4B1E4B5E7B9A4B3CCCBAECDC1B1A3B3D6BCE0B2E2D7DCBDE1322D322E646F6378>

鹿儿台水电站工程

目 i 录 前言... I 监测背景... I 项目简况... I 监测任务由来及监测过程... I 监测结果... III 监测结论... IV 1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建设项目概况 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丽)由广东省城市?划

<4D F736F F D20BCE0B2E2D7DCBDE1B1A8B8E6BCC3C4CFCCFAC2B7CAE0C5A6B1B1BBB7CFDFD6C1BCC3C4CFCEF7D5BEC9CFD0D0B3A1D0C2BDA8C1AAC2E7CFDFB9A4B3CC2E646F6378>

1前言

顺德华侨城天鹅湖花园四期项目 ( 一区 二区 ) 编制单位 : 佛山市徳良水保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批准 : 核定 : 审查 : 校核 : 项目负责人 : 编写 :


水保监测甲字第035号


<4D F736F F D20352ECBAECDC1B1A3B3D6C9E8CAA9D1E9CAD5B1A8B8E6D7EED0C22E646F637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 项目名称遵义北环 ( 檬梓桥至乐理段 ) 高速公路 项目编号 建设地点 黔发改交通 2012[486] 号 贵州省遵义市 验收单位贵州遵义高速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019 年 06 月 17 日

水保监资证乙字第178号

溧阳新晖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单 位 地 址 佛山市禅城区汾江南路 38 号世博公寓 4 座 8 楼 单 位 邮 编 项目联系人 阴云康 联 系 电 话

水保方案乙豫字第012号

水保监资证甲字第061号 甘水保所JCB06—2008总编号12

祥晖新能源铁岭鸡冠山 15MWp 并网光伏电站项目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审 定 : 李占久 审核 : 赵野 报告编制 : 孙健 测量人员 : 李占久 赵 野 孙 健

中电投达茂旗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达茂旗百灵庙光电场二期 40MWp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中电投达茂旗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达茂旗百灵庙光项目名称电场二期 40MWp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建设单位 国家电投集团达茂旗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 监测单位 内蒙古大地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测项目部 审定 总监测工程师监测


批准 : 魏雪原核定 : 田红刚审查 : 刘帅校核 : 杨敬泽编写 : 任广建

淮北杜集区朱庄山南侧 19.8MW 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水土保持验收报告 淮北杜集区朱庄山南侧 19.8MW 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 建设单位 : 淮北力诺太阳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 2018 年 6 月

Transcription:

水保监测 ( 粤 ) 字第 0032 号 广州市城市绿色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 中心建设 ( 一期 )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建设单位 :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监测单位 :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二〇一八年八月

单位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 808 号邮政编码 :510650 联系人 : 鲁荔联系电话 :15218887856

项目名称 : 广州市城市绿色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建设 ( 一期 ) 建设单位 :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监测单位 :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项目负责人 : 鲁荔 监测人员 : 林兰稳 ( 水保监岗证第 8696 号 ) 鲁荔 ( 岗培 ( 乙粤 ) 级证字第 0770 号 ) 王国保 ( 岗培 ( 乙粤 ) 级证字第 0772 号 ) 牛文鹏 ( 岗培 ( 乙粤 ) 级证字第 0768 号 )

目 录 前言... 1 1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5 1.1 建设项目概况... 5 1.2 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情况... 9 1.3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10 2 监测内容和方法... 13 2.1 扰动土地情况... 13 2.2 取料 ( 土 石 ) 弃渣( 土 石等 )... 13 2.3 水土保持措施... 14 2.4 水土流失情况... 14 3 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16 3.1 防治责任范围监测... 16 3.2 取料监测结果... 17 3.3 弃渣监测结果... 18 3.4 土石方流向情况监测结果... 18 3.5 其他重点部位监测结果... 19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21 4.1 水土保持设施完成情况... 21 4.2 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 23 5 土壤流失情况监测... 25

5.1 水土流失面积... 25 5.2 土壤流失量... 25 5.3 取料 弃渣潜在的土壤流失量... 28 5.4 水土流失危害... 28 6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 29 6.1 扰动土地整治率... 29 6.2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29 6.3 拦渣率... 30 6.4 土壤流失控制比... 30 6.5 林草植被恢复率... 31 6.6 林草覆盖率... 31 7 结论... 32 7.1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 32 7.2 水土保持措施评价... 32 7.3 存在问题及建议... 33 7.4 综合结论... 34 8 附件及附图... 35 8.1 附件... 35 8.2 附图... 35

前 言 广州市城市绿色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建设 ( 一期 ) 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穗丰村 S378 省道旁, 东面是广州市兴丰垃圾填埋场, 西面约 6km 为京珠高速公路和 S116 省道, 北面约 4km 是帽峰山森林公园, 南面紧邻广河高速公路, 项目距离广州市区约 37km 项目占地类型为林地 耕地 草地和其他土地, 均为永久占地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 11.45hm 2, 其中本期建设用地 3.00hm 2, 预留用地为 8.45hm 2 其中预留用地包括保留自然山体 7.45hm 2 和示范用地面积 1.00hm 2, 本次工程不对其进行扰动 本期主体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场地平整开挖填筑, 新建办公生活区 生产区等建筑物, 配套区内道路 绿化 排水 边坡防护 围墙等 建成后年处理城市绿色废弃物 5 万 m 3, 年产土壤改良剂 1.1 万 m 3, 营养基质 0.8 万 m 3, 生物有机肥 0.1 万 m 3 代建单位为广州市富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主体工程设计单位为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施工单位为汕头市潮阳区第八建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为广州市翠绿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本项目总投资约 1092.80 万元, 其中土建投资约 522.58 万元, 资金来源为建设单位全部自筹 本工程实际于 2015 年 9 月开工,2016 年 4 月完工, 总工期 8 个月 项目建设期间实际扰动面积 3.00hm 2, 本工程施工期土方开挖总量为 3.85 万 m 3, 填方总量 3.85 万 m 3, 项目无弃方 本项目运行期间城市绿色废弃物清运至项目厂区后先经人工分拣处理, 分拣出不可利用废弃物 ( 包括废塑料瓶 玻璃瓶 包装袋等 ) 运往项目附近兴丰垃圾填埋场处理, 可利用绿色废弃物则全部作为原料进行肥料生产, 生产过程及成品后期不产生灰渣 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 本报告为该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1

2012 年 8 月, 建设单位取得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文件 关于绿色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建设 ( 一期 ) 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复函 ( 穗发改 [2012]253 号 );2012 年 8 月,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编制完成 广州市城市绿色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建设 ( 一期 ) 初步设计说明书 2012 年 11 月, 建设单位委托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进行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 2013 年 3 月, 广州市水务局以 ( 穗水函 [2013]366 号 ) 文对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予以批复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 及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等相关规定, 本项目应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以掌握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 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定期上报水行政主管部门, 并作为项目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的重要依据 2015 年 9 月, 建设单位委托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 ( 以下简称 我单位 ) 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接受委托后, 我单位抽调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人员成立工作组, 依据批复的水保方案监测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 查阅工程初步设计 施工图和工程监理报告等, 通过巡查 影像照片等监测方式, 及时 准确掌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效果, 提出水土保持改进措施, 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建议, 协助建设单位加强水土保持设计和施工管理 2018 年 8 月, 经过综合分析, 我单位技术人员编写完成了 广州市城市绿色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建设 ( 一期 )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根据主体设计资料及监测结果, 本工程实际扰动面积 3.00hm 2 项目建设期间完成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有 : 排洪沟 715m 排污渠 560m 沉泥井 6 座 土地覆土整治 1.11hm 2 雨水管网 580m 浆砌石排水沟 230m 浆砌石挡土墙 314m 3 浆砌砖截排水沟 150m 撒播混合草籽 0.33hm 2 园林绿化 0.78hm 2 植草护坡 0.27hm 2 临时排水沟 970m 沉沙池 7 座 塑料薄膜覆 2

盖 0.40hm 2 实际完成水土保持总投资 135.17 万元 工程运行期 ( 自然恢复期 ) 六项指标完成情况为 : 扰动土地整治率 99.67%,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99.30%, 土壤流失控制比 1.0, 拦渣率 97.00%, 林草植被恢复率 99.30%, 林草覆盖率 77.38%, 达到了现行建设项目的一级防治标准和水土保持方案目标值, 基本可以满足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要求 在现场勘测以及资料收集的过程中, 得到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等有关同志的积极协助,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3

水土保持监测特性表 主体工程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广州市城市绿色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建设 ( 一期 ) 建设单位 联系人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梁工 /13602754175 建设地点 广州市白云区 建设规模 用地面积 11.45hm 2 所属流域 珠江流域 工程总投资 1092.80 万元 工程总工期 2015 年 9 月 ~2016 年 4 月, 共 8 个月 水土保持监测指标 自然地理类型珠江三角洲平原防治标准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 监测指标监测方法 ( 设施 ) 监测指标监测方法 ( 设施 ) 监测内容 水土流失状况监测沉沙池 巡查 调查防治责任范围监测巡查 调查 水土保持措施情况监测巡查 调查防治措施效果监测巡查 调查 水土流失危害监测巡查 调查水土流失背景值 500t/(km 2 a) 方案设计防治责任范围 11.65hm 2 容许土壤流失量 500t/(km 2 a ) 水土保持投资 144.74 万元水土流失目标值 500t/(km 2 a ) 监测结论 防治效果 防治措施 分类指标 扰动土地整治率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 目标值 (%) 完成水保措施 : 排洪沟 715m 排污渠 560m 沉泥井 6 座 土地覆土整治 1.11hm 2 雨水管网 580m 浆砌石排水沟 230m 浆砌石挡土墙 314m 3 浆砌砖截排水沟 150m 撒播混合草籽 0.33hm 2 园林绿化 0.78hm 2 植草护坡 0.27hm 2 临时排水沟 970m 沉沙池 7 座 塑料薄膜覆盖 0.40hm 2 达到值实际监测数量 (%) 95% 99.67% 97% 99.30% 防治措施 1.42hm 2 面积实际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永久建筑物及硬化面积 1.42hm 2 1.57hm 2 水土流失总面积 1.0 1.0 工程措施面积 0.01hm 2 容许土壤流失量拦渣率 97% 97% 植物措施面积 1.41hm 2 监测土壤 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植被覆盖率 水土保持治理达标评价 99% 99.30% 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 1.42hm 2 流失情况林草类植被面积 扰动土地总面积 1.43hm 2 3.00hm 2 500t/(km 2 a ) 500t/(km 2 a ) 27% 77.38% 实际拦挡弃渣量 - 总弃渣量 - 本项目六项防治指标均可达到或超过现行建设项目的一级防治标准 8.86m 2 总体结论 项目建设区水土保持设施基本完善, 设施完好, 具备正常运行条件, 符合交付使用要求 主要建议 增加区内绿化植被覆盖面积, 加强区内建筑垃圾清理工作, 区内排水系统 林草植被的管理和养护工作, 开展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评估, 验收通过后主体工程方可投入使用 4

1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1.1 建设项目概况 1.1.1 项目基本情况 1) 项目地理位置及建设性质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穗丰村 S378 省道旁, 东面是广州市兴丰垃圾填埋场, 西面约 6km 为京珠高速公路和 S116 省道, 北面约 4km 是帽峰山森林公园, 南面紧邻广河高速公路, 项目距离广州市区约 37km 场地地理坐标为 E113 27 34,N23 15 52 2) 工程规模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 11.45hm 2, 其中本期建设用地 3.00hm 2, 预留用地为 8.45hm 2 其中预留用地包括保留自然山体 7.45hm 2 和示范用地面积 1.00hm 2, 本次工程不对其进行扰动 3) 项目组成本期主体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场地平整开挖填筑, 新建办公生活区 生产区等建筑物, 配套区内道路 绿化 排水 边坡防护 围墙等 建成后年处理城市绿色废弃物 5 万 m 3, 年产土壤改良剂 1.1 万 m 3, 营养基质 0.8 万 m 3, 生物有机肥 0.1 万 m 3 4) 项目投资与建设工期本工程已于 2015 年 9 月开工, 于 2016 年 4 月完工, 总工期为 8 个月 工本项目总投资约 1092.80 万元, 其中土建投资约 522.58 万元, 资金来源为建设单位全部自筹 5) 工程占地 5

本项目原场地主要为林地 耕地 草地和其他土地, 植被覆盖率较高 根据本项目有关设计 施工和完工资料及图纸, 结合现场核实, 本项目占地面积为 11.45hm 2, 实际扰动原地表面积共计 3.00hm 2, 保留区用地面积 8.45hm 2, 均为永久占地 工程占地情况见表 1-1 表 1-1 工程占地统计表单位 :hm 2 项目组成 占地性质 占地面积 占地类型 林地耕地草地其他土地 扰动区 边坡区 主厂区 1.36 0.51 0.46 0.39 挖方边坡区 0.21 0.21 填方边坡区绿化区 永久占地 0.14 0.78 0.06 0.05 0.08 0.03 0.36 0.34 道路区 0.51 0.14 0.19 0.13 0.05 保留区 8.45 7.05 1.34 0.06 总计 11.45 8.02 1.64 1.01 0.78 6) 土石方量本工程施工期土方开挖总量为 3.85 万 m 3, 填方总量 3.85 万 m 3, 项目无弃方 本项目运行期间城市绿色废弃物清运至项目厂区后先经人工分拣处理, 分拣出不可利用废弃物 ( 包括废塑料瓶 玻璃瓶 包装袋等 ) 运往项目附近兴丰垃圾填埋场处理, 可利用绿色废弃物则全部作为原料进行肥料生产, 生产过程及成品后期不产生灰渣 1.1.2 项目区概况 (1) 地形地貌白云区位于广州市北部, 相邻增城市, 西接南海, 南连荔湾 越秀 天河 黄埔等 4 个城区, 北接花都区和从化市, 面积 795.79km 2, 本项目位于白云区新广从公路与尖彭路交界西南侧地段 ( 规划地块编号 : 白云分区 AB2902), 南侧靠近黄边北路, 北侧为规划路, 西面为苗圃用房及规划路, 6

东面临近广州本田鸿粤田店 项目区与华南快速路 白云大道北路联系紧密, 与地铁白云大道北站距离仅 500m, 交通十分便利 白云区地貌主要由丘陵山地 台地和平原构成 本区东部属侵蚀 剥蚀构造地貌, 为丘陵山地, 一般高度在 200m 以下 ; 少数为高丘, 高度在 250~500m 之间 ; 溪流沿岸河谷平原, 流溪河沿岸属台地, 相对高度在 5~ 35m 西部和西南部属台地和冲积平原 本项目处于白云区太和镇穗丰村, 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貌类型主要为丘陵, 区内多为林地, 北面谷间分布有耕地 区域地形总体呈南 北低, 中部高的地势 北部及东西沟谷高程在 107.7m~110.0m 之间, 区内中部丘陵高程为 110.0~146.7m (2) 气象广州市白云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季风环流盛行 冬季处于大陆高压东南边缘, 多吹来自大陆的偏北风, 因有南岭等山脉作屏障, 阻隔北方南下寒潮, 又可使冷空气锋面停滞, 形成阴雨, 故冬季不致严寒干燥 夏季主要受太平洋高压影响, 多吹来自海洋的偏南风, 因南岭山脉及区内东北高 西南低的地形特点, 可截留大量水蒸气上升成雨, 故夏季不至于酷热 热量丰富, 雨量充沛, 霜雪稀少, 四季分明, 春夏之间多暴雨, 夏秋之间多台风 该区年平均气温 21.8 ;7 月平均气温 28.4, 极端最高气温 38.1 ;1 月平均气温 13.3, 极端最低气温 0 ; 无霜期达 345 天 ; 年降雨量 1694mm,4 月至 9 月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82.1% (3) 水文 水系白云区水系发达, 境内河流众多, 山塘水库星罗棋布 西部是珠江水系, 河网交织, 珠江西航道 巴江河及流溪河流经境内, 既得灌溉之便, 更得航运之利, 其中流溪河更是广州市民主要的饮水源 珠江全长 2200km 左右, 自西向东而来, 是我国南方的最大河流, 也是 7

中国第三大河流 其包括西江 北江 东江三大水系, 流域面积约 42 万多 km 2, 年平均径流量 3400 亿 m 3, 珠江流经白云区境内河段长 16km, 境内集水面积 129.704km 2, 珠江在区内的主要支流有石井河 新市涌 小北江 白坭河 沙贝海 增江沿白云区西部汇入珠江 流溪河发源于从化桂峰山, 全长 157km, 流域面积 2300km 2, 从钟落潭镇洴湖村流入白云区, 流长 50km, 经钟落潭 竹料 人和 蚌湖 江高 新市 石井等镇, 至鸦岗村附近的三江口汇合白坭河流入珠江 区内中小型水库有白汾 腰坑 新陂 沙田 南塘 禾龙 铜锣湾 木强 磨刀坑 水口 东坑 金田等 14 座 本项目附近水域为兴丰坑, 兴丰坑发源于丁龙围水库, 流经后背岭 秧地村 兴丰村 童子岭 鸭子坑顶 山猪窝 独树下流入金坑水库, 全长 2.60km, 集水面积 3.20km 2, 本项目距丁龙围水库约 600m, 距兴丰坑约 400m, 距金坑水库 2000m 项目建设区下游金坑水库上坝址集雨面积 0.60km 2, 流域最高峰高程 165m, 河流长度 850m, 坝址处高程 18m, 库区范围内植被良好, 森林覆盖率高, 树种以松树 桉树 及其它阔叶杂树混交林为主, 属于人工次生林 流域内坡陡, 产汇流时间短, 下雨后产流很快流出坝址断面, 基流很小 坝址处位于山脚, 地下径流集中涌出, 有一片约 500m 2 左右的沼泽湿地 湿地下游, 有一条宽 80cm 的小渠道, 将水引入下游菜地农田灌溉 在枯水期, 渠道水深 5~8cm (4) 土壤植被广州地处南亚热带, 在高温 多雨和相应的生物作用等条件影响下, 土壤富铁铝化过程比较强烈, 土壤多呈酸性反应, 地带性土壤以赤红壤为主 项目区土壤以赤红壤为主, 由花岗岩风化而成, 土质疏松, 含钾 磷较丰富, 以壤土为主, 透水性强, 持水力差, 容易风化, 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8

(5) 水土保持区划及容许土壤流失量根据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为南方红壤丘陵区, 根据广东省土壤侵蚀区划结果显示, 项目区土壤侵蚀以水力面蚀 沟蚀为主, 自然水土流失轻微, 土壤侵蚀模数容许值为 500t/(km 2 a ) 根据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为南方红壤丘陵区, 根据广东省土壤侵蚀区划结果显示, 项目区土壤侵蚀以水力面蚀 沟蚀为主, 自然水土流失轻微, 土壤侵蚀模数容许值为 500t/(km 2 a ) 根据 穗水函 [2013]366 号 广州市水务局关于广州市城市绿色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建设 ( 一期 ) 水土保持方案的复函 : 项目区属国家级和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 根据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 全国水土流失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 > 的通知 ( 办水保 [2013]188 号 ) 和 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划分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公告 (2015 年 10 月 13 日 ) 等文件, 项目区现行不属于国家和广东省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 但考虑到省会城市以及地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 据调查,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基本能按照各分区施工进度情况及时实施工程 植物和临时措施, 包括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区的排水设施和绿化, 工程完工后及时对项目区建 ( 构 ) 筑物以外的可绿化区域进行绿化 这些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 很好地控制了项目建设区的水土流失, 恢复了项目区生态环境 项目区植被恢复状况较好, 现状无水土流失发生 此外, 现状调查未发现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对养殖场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影响 1.2 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情况本工程属于新建项目, 于 2015 年 9 月开工建设,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建设单位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高度重视到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防 9

治工作, 并于 2013 年 3 月委托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并编制了 广州市城市绿色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建设 ( 一期 )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 报批稿 ),2013 年 3 月, 广州市水务局以 ( 穗水函 [2013]1366 号 ) 文对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予以批复 施工过程中, 施工单位汕头市潮阳区第八建筑有限公司基本按照方案设计及其批复要求布设了较为完善的水土保持设施, 使项目建设区因工程建设导致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 根据主体设计资料, 项目主体工程主要包括建筑物施工 道路施工 排水施工和绿化施工等 4 个部分 根据施工工艺, 项目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是来自各区施工的土石方开挖和填筑 项目已于 2016 年 4 月完工, 工程建设过程中已基本按水土保持要求及 三同时 制度实施了临时沉沙 排水, 永久排水措施及绿化措施等水土保持措施, 工程占地区植被恢复良好, 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不存在明显水土流失情况, 以及建设期间未发生水土流失危害事件, 总体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1.3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1.3.1 监测实施方案执行情况根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 本项目的监测方法主要为影像对比监测法及调查法, 并严格按照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路线 布局 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监测 重点监测了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 占地的使用情况及安全要求落实情况, 扰动土地及植被占压情况,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状况和水土保持责任制度落实情况等 1.3.2 监测项目部设置 2015 年 9 月, 我单位受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委托, 承担广州市城市绿色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建设 ( 一期 ) 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接到监测任务后, 根据主体设计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 我单位水土保持监 10

测人员成立了监测项目部, 配备专业监测人员 3 人, 并设总监测工程师 监测工程师和监测员等岗位, 于 2015 年 9 月 ~2016 年 4 月定期不限次对项目区的地形地貌 气候水文 地质构造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 并对工程扰动 破坏地表面积, 挖方 填方数量 水土流失数量及水土保持措施的完成 进展情况进行了资料查阅 抽样调查和实地监测 1.3.3 监测点布设结合景观规划情况 以及水土保持设施布局等, 用地范围内布设 5 个固定监测点 :1# 监测点设置在项目区南侧表土临时堆放点 ;2# 监测点设置生产区东侧山包开挖处 ;3# 监测点设置在生产区北侧山包开挖处 ;4# 监测点设置在项目区北侧道路排水沟出水口沉沙池处 ;5# 监测点设置在生活区填方边坡处 每季度定期不限次进行现场监测 1.3.4 监测设施设备为准确获取各项地面观测及调查数据, 水土保持监测必须采用现代技术与传统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借助一定的先进仪器设备, 使监测方法更科学, 监测结论更合理 监测设施主要利用水土保持措施中的排水沟和沉沙池等 ; 监测仪器主要有皮尺 GPS 仪 雨量计 取样器 标志牌 数码相机 植被盖度测量仪器和笔记本电脑等 1.3.5 监测技术方法本项目监测期间对各水土流失敏感位置主要采用影像对比分析法和实地测量法相结合进行监测, 对工程扰动区域内其他一些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进行随机调查监测, 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种类及数量 项目建设扰动区域的治理情况, 水土保持措施运行 维护情况以及植被恢复情况采用调查监测 11

1.3.6 监测成果提交情况自 2015 年 9 月承担本项目的监测任务以来, 我单位已定期向建设单位和广州市水务局报送监测成果, 包括监测实施方案 监测记录表 监测意见 季度报告 年度报告等成果 监测资料已按规范加盖建设单位和监测单位印章 项目建设期间, 每季度第一个月报送上一季度的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表 ; 每一年的第一季度报送上一年的年度总结报告 ; 监测任务完成后三个月内报送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2018 年 7 月, 经现场勘查, 项目建设区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明显, 植被恢复状况良好, 基本达到了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要求 我单位按照水土保持监测规范要求对施工期水土流失情况加以总结, 综合分析和评价了施工期防治责任范围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以及 6 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等内容, 于 2018 年 8 月编写完成了 广州市城市绿色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建设 ( 一期 )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12

2 监测内容和方法 2.1 扰动土地情况工程建设扰动 损坏地表和植被面积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随着主体工程的进度, 对该项内容的监测就是为了掌握水土流失面积变化动态过程 本项内容主要包括 :1 主体工程扰动 破坏地表和植被的面积 强度以及类型的监测 ;2 项目区挖方 填方数量等情况 通过量测用地红线图和现场调查相结合, 扰动地表范围 面积 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情况等实地量测频次不少于每季度 1 次, 具体见表 2-1 表 2-1 扰动土地情况监测规划表 施工时段 施工期 施工区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监测内容 主体工程建设进度 工程建设扰动土地面积 水土流失灾害隐患 水土流失及造成的危害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等以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水土保持管理等方面情况 监测方法 量测用地红线图和现场调查法 监测频次 防治责任范围 扰动土地面积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情况监测每月监测一次 ; 暴雨 大风天气等情况应及时加测 自然恢复期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土地整治工程效果 水土保持设施和质量 植被生长情况 巡查法 2 次 2.2 取料 ( 土 石 ) 弃渣 ( 土 石等 ) 本项目建设期间不设取土 ( 石 料 ) 场 弃土 ( 石 渣 ) 场 一般情况下, 取土 ( 石 料 ) 场 弃土 ( 石 渣 ) 场面积 水土保持措施不少于每月监测记录 1 次 ; 正在实施的取土 弃土场方量等情况不少于每 10 天监测 1 次 ; 临时堆放场监测频次不少于每月监测记录 1 次 施工过程中重点监测堆土堆渣数量 堆放位置 是否位于指定地点以及采取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等 13

2.3 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监测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监测和植物 措施监测 工程措施 ( 含临时措施 ) 主要监测实施数量 完好程度 运行 情况和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等 植物措施主要监测不同阶段林草植被种植面 积, 成活率 生长情况和覆盖率等 工程措施及防治效果 ( 包括措施类型 开工与完工日期 位置 规格 尺寸 数量 林草覆盖度 郁闭度 防治 效果 运行状况等 ) 不少于每月监测记录 1 次 ; 植物措施生长情况不少于 每季度监测记录 1 次 ; 临时措施不少于每月监测记录 1 次, 具体见表 2-2 表 2-2 水土保持措施监测规划表 施工时段 施工区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监测频次 主体工程建设进度 工程建设扰动土地面积 水土 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等每 施工期 流失灾害隐患 水土流失 10 天监测记录一次 ; 水土流失及造成的危害 水土保持巡查法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防治责任工程建设情况 水土流失沉沙池法长情况等每 3 个月监范围防治效果等以及水土保持测记录一次 ; 暴雨 工程设计 水土保持管理等方面情况 大风天气等情况应及时加测 自然恢复期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2.4 水土流失情况 (1) 土壤流失量监测 土地整治工程效果 水土保持设施和质量 植被生长情况 巡查法 土壤流失量监测主要包括地表扰动类型监测和不同扰动类型侵蚀强度 监测 通过扰动面积和侵蚀强度确定不同阶段土壤流失量 地表扰动类型 监测包括扰动类型判断和面积监测 不同扰动类型土壤侵蚀前度不同, 在 监测过程中必须根据扰动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归类, 在此基础上进行面 积统计, 然后根据侵蚀强度计算土壤侵蚀量 土壤流失面积监测不少于每 季度 1 次 ; 土壤流失量 取土 弃土潜在水土流失量应不少于每月 1 次, 2 次 14

遇暴雨和大风应加测 (2) 水土流失危害监测通过搜集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分析, 监测项目区水土流失对工程建设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情况 如项目区边坡防护治理及稳定情况, 临时堆土堆渣的拦挡情况等 工程措施拦挡效果等每月监测 1 次 ; 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每 3 个月监测记录 1 次 ; 主雨季每月监测 2 次, 旱季每月监测 1 次, 遇暴雨加测 水土流失灾害事件发生后在 1 周内完成监测, 见表 2-3 表 2-3 水土流失情况监测规划表 施工时段施工区监测内容 施工期 自然恢复期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主体工程建设进度 工程建设扰动土地面积 水土流失灾害隐患 水土流失及造成的危害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等以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水土保持管理等方面情况 土地整治工程效果 水土保持设施和质量 植被生长情况 监测方法 巡查法 沉沙池法 巡查法 监测频次 水土流失面积的监测每月监测一次 ; 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情况等每 3 个月监测记录一次 ; 暴雨 大风天气等情况应及时加测 2 次 15

3 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3.1 防治责任范围监测 3.1.1 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根据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08) 的规定, 将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项目建设区为工程建设征 占地范围, 包括可建设用地和代征用地 直接影响区主要指工程建设区以外, 因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或受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区域 根据 广州市水务局关于广州市城市绿色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建设 ( 一期 ) 水土保持方案的复函 ( 穗水函 [2013]366 号 ) 及报告书,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 11.65hm 2, 其中项目建设区 11.45hm 2, 直接影响区 0.20hm 2 经实地调查以及查阅施工资料, 本项目建设期间实际水土流失责任范围为 11.45hm 2, 其中建设区面积为 11.45hm 2, 直接影响区约 0 方案批复的防治责任范围和实际防治责任范围对比情况见表 3-1 表 3-1 验收评估范围与方案批复防治责任范围对比表单位 :hm 2 扰 动 区 方案批复防治责任范围 实际发生防治责任范围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增减情况 防治分区 项目 直接 项目 直接 项目 直接 建设区 影响区 小计 建设区 影响区 小计 建设区 影响区 小计 主厂区 1.36 0 1.36 1.36 0 1.36 0 0 1.36 边坡区 挖方边坡区 0.21 0.10 0.31 0.21 0 0.21 0-0.10 0.21 填方边坡区 0.14 0.10 0.24 0.14 0 0.14 0-0.10 0.14 绿化区 0.78 0 0.78 0.78 0 0.78 0 0 0.78 道路区 0.51 0 0.51 0.51 0 0.51 0 0 0.51 保留区 8.45 0 8.45 8.45 0 8.45 0 0 8.45 合计 11.45 0.20 11.65 11.45 0 11.45 0-0.20 11.45 注 : - 表示减少, + 表示增加, 0 表示无变化 16

由表 3-1 可以看出, 建设期的实际防治责任范围的面积比方案估算的防治责任面积减少了 0.20hm 2, 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变动原因如下 : 由于项目施工前沿扰动范围设置了围蔽, 工程施工严格控制在作业区以内, 对征地线以外区域没有引起或加剧水土流失的现象 绿化 硬化处理等措施及时跟进, 施工活动未对周边造成水土流失影响 因此, 本项目防治责任范围比方案减少了 0.20hm 2, 建设期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 11.45hm 2 3.1.2 背景值监测背景值监测, 主要是对监测范围的地形地貌 地面组成物质 植被 水文气象 土地利用现状 水土保持措施与质量 水土流失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分析掌握项目建设前项目区的水土流失背景状况 经调查, 项目区土壤流失背景值为 500t/(km 2 a) 3.1.3 建设期扰动土地面积项目建设区占地类型为林地 耕地 草地和其他土地, 区内水土流失轻微 本项目施工准备期为 2015 年 8 月, 施工单位于 2015 年 9 月进场施工, 施工前已沿扰动红线修筑有实体围墙, 基本可将工程控制在围蔽范围内施工, 建设期间建筑物边线排水情况良好, 现状基本无水土流失, 区内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主体工程区的土石方挖 填施工 根据本工程施工资料 监理报告, 工程 2015 年度主要进行场地平整及施工准备, 该时段扰动面积广 扰动强度大, 扰动面积约 3.00hm 2 ; 工程 2015~2016 年进行基础施工和道路施工, 该时段无新增扰动面积 ;2016 年度, 本项目主要进行道路管线及绿化施工, 该时段无新增扰动 3.2 取料监测结果 本项目建设期间挖方等于填方, 而不存在取料场, 根据工程实际施工 安排, 本工程回填土方尽量利用施工开挖土方 17

3.3 弃渣监测结果 3.3.1 设计弃渣情况根据施工及监理资料, 本工程无弃方 3.3.2 弃渣场位置 占地面积及弃渣量监测结果项目运行期间城市绿色废弃物清运至项目厂区后先经人工分拣处理, 分拣出不可利用废弃物 ( 包括废塑料瓶 玻璃瓶 包装袋等 ) 运往项目附近兴丰垃圾填埋场处理, 可利用绿色废弃物则全部作为原料进行肥料生产, 生产过程及成品后期不产生灰渣 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布置施工现场 利用机械化施工, 减少了土方的重复开挖, 提高了土方回填利用率, 工程施工过程所采取的土方调配方式基本合理, 有利于水土保持 3.4 土石方流向情况监测结果工程施工过程所需回填土主要采用区内开挖土方, 绿化覆土外购, 开挖回填过程基本遵循随挖 随运 随填 随压原则, 并基本做好了相应的临时排水 沉沙等防护措施 整体而言, 本项目土石方调配较合理 (1) 施工期的土石方本工程施工期土方开挖总量为 3.85 万 m 3, 填方总量 3.85 万 m 3, 项目无弃方 本项目运行期间城市绿色废弃物清运至项目厂区后先经人工分拣处理, 分拣出不可利用废弃物 ( 包括废塑料瓶 玻璃瓶 包装袋等 ) 运往项目附近兴丰垃圾填埋场处理, 可利用绿色废弃物则全部作为原料进行肥料生产, 生产过程及成品后期不产生灰渣 本工程所需砂 石 料均就近购买, 建设单位均在具备合法手续的市场购买 方案设计土石方平整和实际施工土石方平衡对比情况表见表 3-2 根据咨询参建人员及查阅资料 : 1) 挖方增加了 0.14 万 m 3, 增加主要原因是挖方边坡区域场地平整开 18

挖量增加 ; 2) 回填土方量增加了 0.42 万 m 3, 增加主要原因是填方边坡区场地平整覆土量增加以达到设计标 ; 3) 弃方量减少了 0.28 万 m 3, 减少主要原因是区内无表土回填土方, 绿化覆土均外购 (2) 取土 ( 料 ) 情况本项目不设取土 ( 料 ) 场, 施工期间需回填的土方利用项目挖方及外购土方 本项目填方包括场地平整及绿化覆土, 施工过程中通过调整施工时序, 土方逐渐填至填方区域 3.5 其他重点部位监测结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本项目建设期间不存在大型开挖填筑区, 也未设临时堆土场 19

表 3-2 实际土石方平衡表单位 : 万 m 3 方案设计实际工程增减情况 分区 开挖 回填 调方调方调方借方弃方开挖回填借方弃方开挖回填调入调出调入调出调入调出 借方 弃方 扰 动 区 主厂区 3.43 3.19 0.06 0.18 3.57 3.51 0.06 0 +0.14 +0.32 0-0.18 道路区 0.28 0.24 0.06 0.10 0.28 0.34 0.06 0 0 +0.10 0-0.10 合计 3.71 3.43 0.06 0.06 / 0.28 3.85 3.85 0.06 0.06 / 0 +0.14 +0.42 0 0 / -0.28 注 : + 代表增加, - 代表减少 20

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4.1 水土保持设施完成情况根据项目实际情况, 建设单位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了主体工程的管理体系, 水土保持建设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步进行, 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和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组织施工 经统计, 本项目各防治分区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情况如下 : 1) 主厂区 a) 主厂区查阅工程设计资料及水保监测资料, 结合监理月报资料可知, 本区共实施排洪沟 715m 排污渠 560m 沉泥井 6 座 土地覆土整治 0.33hm 2 撒播混合草籽 0.33hm 2 临时排水沟 570m 沉沙池 3 座 塑料薄膜覆盖 0.10hm 2 各项措施从 2015 年 9 月陆续开始施工, 至 2016 年 4 月以上措施基本布设完成 本区现为建筑物及硬化面, 水土保持效果良好 b) 边坡区查阅工程设计资料及水保监测资料, 结合监理月报资料可知, 本区共布设浆砌石挡土墙 314m 3 浆砌砖截( 排 ) 水沟 150m 3 植草护坡 0.27hm 2 薄膜覆盖 0.30hm 2 沉沙池 2 座 各项措施从 2015 年 9 月陆续开始施工, 至 2016 年 4 月以上措施基本布设完工 本区现为硬化路面, 水土保持效果良好 c) 道路区查阅工程设计资料及水保监测资料, 结合监理月报资料可知, 本区共布设雨水管网 580m 浆砌石排水沟 230m 临时排水沟 400m 沉沙池 2 座 各项措施从 2015 年 9 月陆续开始施工, 至 2016 年 4 月以上措施基本布设完工 本区现为硬化路面, 水土保持效果良好 21

d) 绿化区查阅工程设计资料及水保监测资料, 结合监理月报资料可知, 本区共布设土地覆土整治 0.78hm 2 园林绿化 0.78hm 2 各项措施从 2016 年 3 月陆续开始施工, 至 2016 年 4 月以上措施基本布设完工 本区现为绿化区域, 水土保持效果良好 2) 保留区此区域不扰动, 不考虑措施设计 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实际完成和方案设计的工程量对比情况见表 4-1 由下表可以看出, 实际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案设计相比有些许变化, 主要如下 : (1) 工程措施设计的工程量与实际完成的有一定的变化, 其中表土剥离未产生 建设单位为减少项目土方临时堆填时间, 未对表土进行剥离 浆砌护坡框架未产生 ; 浆砌石挡土墙较方案减少了 99m (2) 本项目植物措施设计的工程量与实际完成一致 (3) 项目建设区实际完成的临时措施与方案设计的有一定的差距, 施工过程中临时排水及拦挡覆盖措施有所减少, 其中拦挡 覆盖措施减少主要为项目施工减少了土方临时堆放量, 且绿化覆土施工过程尽量避开了雨天施工 ; 区内施工过程临时硬化, 因此实际施工过程减少了该区的临时排水措施 整体而言, 项目施工过程实际实施临时防护措施较设计方案有所降低 总体来说, 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的水土流失危害 22

表 4-1 水土保持措施完成量与设计情况对比分析表 措施类型项目分区措施单位方案设计实际完成增减量 排洪沟 m 715 715 0 排污渠 m 560 560 0 主厂区 沉泥井座 6 6 0 表土剥离 hm 2 0.92 0-0.92 扰 土地覆土整治 hm 2 0.33 0.33 0 工程措施 动 区 道路区 雨水管网 m 580 580 0 浆砌石排水沟 m 230 230 0 绿化区土地覆土整治 hm 2 0.78 0.78 0 浆砌护坡框架 m 3 156 0-156 边坡区 浆砌石挡土墙 m 3 413 314-99 植物措施 扰 动 区 浆砌砖截排水沟 m 3 150 150 0 主厂区 撒播混合草籽 hm 2 0.33 0.33 0 绿化区 园林绿化 hm 2 0.78 0.78 0 边坡区 植草护坡 hm 2 0.27 0.27 0 临时排水沟 m 565 570 +5 主厂区 沉沙池 座 3 3 0 编织土袋围堰 m 3 155 0-155 扰 塑料薄膜覆盖 hm 2 0.10 0.10 0 临时措施 动 区 道路区 临时排水沟 m 423 400-23 沉沙池 座 2 2 0 薄膜覆盖 hm 2 0.35 0.30-0.05 边坡区 编织土拦挡 m 3 183 0-183 沉沙池座 2 2 0 4.2 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 截止 2018 年 8 月, 本项目基本根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完成了排水 沉沙及景观绿化等水土保持措施 经实地监测, 本项目工程措施 植物措 施和临时措施防治效果良好 23

经查阅工程施工图, 并通过实地监测统计, 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临时防护措施主要有拦挡措施 结合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工程施工过程设置的临时防护措施量基本与设计工程量一致 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布置及现场实际情况, 对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进一步优化, 基本不影响该区积水疏导, 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效果整体较好, 也未发生水土流失危害事件 24

5 土壤流失情况监测 5.1 水土流失面积 本工程监测时段分为施工期及自然恢复期, 施工期场地平整 基础开 挖 建构筑物施工 道路施工及绿化覆土等扰动地表, 造成大面积地表裸 露, 裸露地表在降雨作用下极易引发水土流失 ; 场地覆土平整后硬化场地 内将不再产生水土流失, 项目区水土流失明显降低 ; 进入自然恢复期, 项 目区基本由建筑物 硬化面及林草植被覆盖, 区内水土流失发生轻微 根 据水土保持监测结果, 本项目各阶段水土流失面积汇总情况见表 5-1 表 5-1 项目区各阶段水土流失面积统计表 时间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 (hm 2 ) 2015.9~2015.12 2016.1~2016.4 5.2 土壤流失量 5.2.1 土壤侵蚀背景值及流失量计算 扰动区 3.00 保留区 - 扰动区 3.00 保留区 - 各种类型的土壤侵蚀容许量和相应的地质条件有关 项目所在的广州 市白云区地处南方红壤丘陵区, 降雨量大, 水力侵蚀强 根据南方土壤侵 蚀构成, 土壤侵蚀的动力主要在于降雨, 其次与地面坡度 地块类型 植 物种类和覆盖度等水土流失因子有关 本工程土壤侵蚀背景值通过实地调查地面坡度 植被覆盖度等水土流 失因子, 结合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2007) 中面蚀分级标准 ( 见表 5-2 5-3) 调查项目区土壤侵蚀背景值 25

非耕地林草覆盖度 (%) 地类 表 5-2 面蚀 ( 片蚀 ) 分级指标 地面坡度 ( ) 5~8 8~15 15~25 25~35 >35 60~75 轻度中度轻度 45~60 轻度中度强烈 30~45 中度强烈极强烈 <30 中度 坡耕地轻度中度 强烈极强烈剧烈 表 5-3 水力侵蚀强度分级 级别平均侵蚀模数 t/(km 2 a ) 平均流失厚度 (mm/a) 微度 <200,<500,<1000 <0.138,<0.345,<0.690 轻度 200,500,1000~2500 0.138,0.345,0.690~1.724 中度 2500~5000 1.724~3.448 强烈 5000~8000 3.448~5.517 极强烈 8000~15000 5.517~10.345 剧烈 >15000 >10.345 注 : 本表流失厚度系按广东省当地平均土壤干密度 1.45g/cm 3 折算, 各地可按当地土壤干密度计算 通过现场调查, 项目区地面坡度 5, 本项目建设前地表植被覆盖情 况良好 根据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2007), 本项目原地表水 土流失强度为微度 ~ 轻度侵蚀, 土壤侵蚀背景值约为 500t/(km 2 a) 本工程于 2015 年 9 月入场施工,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于 2015 年 9 月开 展 各阶段土壤流失量根据相应扰动类型面积 土壤侵蚀模数及侵蚀持续 时间进行计算 土壤流失量计算公式为 : 式中 : 项目区施工扰动期土壤流失总量,t; 扰动类型分布面积,km 2 ; 26

扰动类型土壤侵蚀模数,t/(km 2 a); 侵蚀持续时间,a 本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开挖 场地覆土平整 建筑物施工 道路管线施工及绿化工程施工等 监测过程将其划分为施工期监测 (2015 年 9 月 ~2016 年 4 月 ) 和自然恢复期 (2016 年 5 月 ~2016 年 12 月 ) 监测两个时段 本项目施工期土方开挖 填筑等施工破坏原有地形地貌, 造成大面积地表裸露, 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 2016 年 4 月以后, 地表已基本实现水泥硬化或植被覆盖, 裸露地表面积大大减小, 区内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2016 年 4 月为两个时段的分界点 5.2.2 施工期土壤流失量 (1) 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期从 2015 年 9 月项目开始施工准备至 2016 年 4 月完工, 水土流失量根据当地降雨情况并结合项目区扰动地表面积 扰动类型等计算确定 结合主体工程区后期占地范围基本全部硬化或绿化以及区内围蔽 临时防护措施的布设等实际情况, 本项目施工期扰动区 ( 主厂区 ) 扰动区( 边坡区 ) 扰动区( 绿化区 ) 扰动区 ( 道路区 ) 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 12500t/(km 2 a) 13500t/ (km 2 a) 7500 t/(km 2 a) 和 10000t/(km 2 a) 本项目施工期水土流失总量约 327t( 表 5-4) 27

表 5-4 监测期土壤流失量及平均侵蚀模数计算表 项目 扰动面积 (hm 2 ) 平均侵蚀模数 t/(km 2 a) 侵蚀量 (t) 主厂区 1.36 12500 170 扰 动 区 边坡区 挖方边坡区 0.21 13500 28 填方边坡区 0.14 13500 19 绿化区 0.78 7500 59 道路区 0.51 10000 51 合计 3.00 327 5.2.3 自然恢复期土壤流失量监测人员通过对项目建设区 2018 年 6 月以后的现场实地调查发现, 项目建设区裸露地表大部分已硬化或绿化, 扰动区域植被覆盖情况良好, 基本都转为无危害扰动 ( 已治理扰动 ) 道路硬化和植被恢复状况良好, 水土流失逐渐转为微度侵蚀, 从而有效的控制了水土流失 总体而言, 项目运行以来, 区内未发生明显水土流失现象 ( 无明显侵蚀沟 ),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约为 500t/( km 2 a) 5.3 取料 弃渣潜在的土壤流失量 根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文件及工程实际施工安排, 本工程回填 土方利用施工开挖土方, 无弃方, 施工过程不存在取料场和永久弃渣场 5.4 水土流失危害 工程已于开工前沿扰动红线修筑有实体围墙和山体围蔽, 基本可将工程控制在围蔽范围内施工, 施工出入口布设有洗车 沉沙措施 项目施工过程中, 施工单位基本能够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要求施工, 各区域水土保持措施能及时要求跟进, 施工过程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 水土保持总体情况较好 截止目前, 工程未发生水土流失危害事件 28

6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主要是为了监测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 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控制和景观改善的效果能否满足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要求 根据实地勘查并结合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 来确定项目实施过程中扰动土地整治率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土壤流失控制比 拦渣率 林草植被恢复率 林草覆盖率等六项量化指标, 是否已达到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及其批复文件的要求, 以及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技术标准 6.1 扰动土地整治率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本项目实际扰动土地整治面积 3.00hm 2, 其中, 完成硬化及其他面积 1.57hm 2, 工程措施面积 0.01hm 2, 植物措施面积 1.41hm 2, 完成扰动土地整治面积 1.31hm 2 项目建设区扰动土地整治率为 99.67%, 达到建设类项目一级防治标准的要求 详见表 6-1 表 6-1 施工期扰动土地整治率监测结果 扰 动 区 扰动土地 扰动土地整治面积 (hm 2 ) 扰动土地 分区名称面积工程植物硬化及整治率 (hm 2 小计 ) 措施措施其他 (%) 主厂区 1.36 / 0.33 1.03 1.36 100 边坡区 挖方边坡区 0.21 / 0.17 0.04 0.21 100 填方边坡区 0.14 / 0.14 / 0.14 100 绿化区 0.78 / 0.77 / 0.77 98.72 道路区 0.51 0.01 / 0.50 0.51 100 保留区 / / / / / / 合计 3.00 0.01 1.41 1.57 2.99 99.67 6.2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本项目水土流失面积约 1.43hm 2, 实际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1.42hm 2 项 29

目建设区水土流失治理度为 99.30%, 达到建设类项目一级防治标准的要 求 详见表 6-2 表 6-2 施工期水土流失总治理度监测结果单位 :hm 2 扰 动 区 分区名称 水土流失面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 (hm 2 ) 水土流失积 (hm 2 总治理度 ) 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小计 (%) 主厂区 0.33 / 0.33 0.33 100 边坡区 挖方边坡区 0.17 / 0.17 0.17 100 填方边坡区 0.14 / 0.14 0.14 100 绿化区 0.78 / 0.77 0.77 98.72 道路区 0.01 0.01 / 0.01 100 保留区 / / / / / 合计 1.43 0.01 1.41 1.42 99.30 6.3 拦渣率根据查阅施工资料及现场调查发现 : 本工程施工期无弃方 本项目运行期间城市绿色废弃物清运至项目厂区后先经人工分拣处理, 分拣出不可利用废弃物 ( 包括废塑料瓶 玻璃瓶 包装袋等 ) 运往项目附近兴丰垃圾填埋场处理, 可利用绿色废弃物则全部作为原料进行肥料生产, 生产过程及成品后期不产生灰渣 本项目施工期的拦渣率为 97%, 达到了现行建设类项目一级防治标准的要求 6.4 土壤流失控制比 根据项目各防治分区的治理情况, 植物措施全部实施后, 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 经查阅资料 现场调查和走访群众, 确定治理后平均土壤流失量降到 500t/(km 2 a) 以下, 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容许值为 500t/(km 2 a) 项目建设区土壤流失控制比为 1.0, 达到现行建设类项目一级防治标准的要求 30

6.5 林草植被恢复率项目区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 1.42hm 2, 实际林草植被恢复面积 1.41hm 2, 植被恢复率为 99.30%, 达到现行建设类项目一级防治标准的要求, 具体计算过程见表 6-3 表 6-3 林草植被恢复率计算表单位 :hm 2 扰动区 防治分区 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林草植被面积 (hm 2 ) 林草植被恢 (hm 2 ) 本次新增植物措施复率 (%) 主厂区 0.33 0.33 100 边坡区 挖方边坡区 0.17 0.17 100 填方边坡区 0.14 0.14 100 绿化区 0.78 0.77 98.72 道路区 / / / 保留区 / / / 合计 1.42 1.41 99.30 6.6 林草覆盖率本项目通过绿化工程建设, 项目建设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11.45hm 2, 共实施林草植被治理达标总面积 8.86hm 2, 项目建设区林草覆盖率已达到 77.38%, 满足现行建设类项目一级防治标准的要求, 满足现行建设类项目一级防治标准的要求 详见表 6-4 表 6-4 林草覆盖率计算表单位 :hm 2 项目区规划林草植被面积 (hm 2 ) 林草覆盖防治分区建设用地面场地原有积 (hm 2 率 (%) ) 本次新增植物措施小计植物措施主厂区 1.36 / 0.33 0.33 24.27 扰 动 区 挖方边坡区 0.21 / 0.17 0.17 80.96 边坡区 填方边坡区 0.14 / 0.14 0.14 100 绿化区 0.78 / 0.77 0.77 98.72 道路区 0.51 / / / / 保留区 8.45 7.45 / 7.45 88.17 合计 11.45 7.45 1.41 8.86 77.38 31

7 结论 7.1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本项目主要采用实地调查 地面观测以及影像对比分析法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显示, 本项目的水土流失过程主要发生施工期, 扰动类型包括土质开挖面 平台及无危害扰动, 其中主体工程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最大土壤侵蚀强度达到极强烈及以上 在项目施工前, 项目区植被覆盖率较高, 原地貌水土流失轻微 ; 在施工期, 由于场地平整 基坑开挖和堆放 施工机械碾压等活动扰动地表, 破坏了原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 造成土体松散 地表裸露, 在雨季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特别是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开挖面的水土流失程度最为严重, 土壤侵蚀强度多为强烈侵蚀和极强烈侵蚀 随着主体逐渐完工, 路面硬化以及排水和绿化工程等后续水土保持措施的逐步实施, 项目地表裸露面积逐渐减小, 扰动类型以平台和无危害扰动为主, 土壤侵蚀强度多为轻度 ~ 中度侵蚀 到了自然恢复期, 项目建设区内裸露地表已基本进行了相应的硬化或绿化, 植被覆盖良好, 目前已经转化为无危害扰动, 土壤侵蚀强度低于容许土壤流失量值 500t/(km 2 a ), 土壤侵蚀强度多为微度 ~ 轻度侵蚀 7.2 水土保持措施评价 (1) 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包括主体工程设计的排水系统以及景观绿化等永久措施, 也包括为防治施工期水土流失而设计的场地临时排水沟 新增的排水 沉沙等临时措施 为避免随意扩大施工区域和土方运输过程中车辆车轮携带泥土影响周边环境, 本项目施工前沿扰动红线修筑有实体围墙和自然山体围蔽, 基本将工程控制在围蔽范围内施工, 施工出入口布设了洗车及沉沙措施 32

(2) 施工期为使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降到最低, 项目遵循 整体预防 分区控制 因害设防 的原则 永久措施包括排水和绿化工程等基本按照主体工程设计和施工安排适时完成, 从而避免了地表长时间大面积裸露引起的水土流失 ; 临时措施按照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和实际需要而有所增减, 能及时采取基坑排水沟 基坑支护 拦挡 排水及沉沙等措施, 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基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3) 项目建成后进入自然恢复期, 经现场调查 : 项目绿化植被生长良好, 植被覆盖率高, 地表无明显冲刷现象 ; 区内排水顺畅, 排水设施完好, 沟道无泥沙淤积 因此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基本合理, 措施完善, 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作用明显 7.3 存在问题及建议 (1) 项目施工过程中, 施工单位能够基本按照 广州市城市绿色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建设 ( 一期 ) 水土保持方案 ( 报批稿 ) 及其批复的要求施工, 各区域水土保持措施能及时按要求跟进, 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 水土保持总体情况较好 (2) 由于植物的生长特性, 在运行管护过程中, 应加强巡查力度, 认真做好运行期的植被管养工作, 发现枯死 病死植株应及时采取措施, 补植补种, 防病治虫 (3) 为维持目前各项措施的水土保持和景观美化功能, 持续保护项目区水土资源, 建议建设单位认真做好林草植被的管理与养护工作, 确保管辖范围内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正常使用和运行,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在以后的水土保持工作中, 建议加强水土保持法及其实际意义的普法宣传, 提高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进而更有利于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33

7.4 综合结论监测结果表明, 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基本合理, 建设单位在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履行了水土保持防治责任 项目建设过程中, 施工单位基本能够根据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和实际需要, 在施工期间落实各项水土保持临时措施, 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情况整体较好, 施工期新增水土流失能得到有效控制, 建设过程中未发生水土流失危害事件 截止 2018 年 8 月底, 本项目区扰动地表基本得到治理 ; 水土保持设施布局基本合理, 项目区排水顺畅 ; 绿地区植被生长覆盖情况良好, 环境优美, 地表未发现明显水土流失冲刷现象 ; 经计算六项防治指标均已达到开发建设项目一级标准的目标值 34

8 附件及附图 8.1 附件 (1) 监测影像资料 (2) 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 8.2 附图 (1) 主体工程总平面图 (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图 (3)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与监测位点布设图 (4) 项目竣工验收图 35

附件 1 图 1 裸露坡面及坡脚排水沟渠 (2015.12) 图 2 工程护坡 (2016.10) 图 3 边坡种植攀爬植物 (2018.6) 图 4 场地硬化 厂房 (2018.6) 图 5 场界排水渠 (2018.6) 图 6 坡脚排水渠 (2018.6) 36

图 7 保留区现状 (2018.6) 图 8 边坡种植攀爬植物 (2018.6) 图 9 排水边沟 (2018.6) 图 10 场地硬化现状 (2018.6) 图 11 排水边沟 (2018.6) 图 12 雨污水管网 (2018.6) 37

图 13 沿线排水边沟 (2018.6) 图 14 进厂区道路 (2018.6) 图 15 场地硬化现状 (2018.6) 图 16 道路边线排水沟 (2018.6) 图 17 厂区运行现状 (2018.6) 图 18 生产区排水边沟 (2018.6) 38

图 19 雨水井 (2018.6) 图 20 边坡防护 (2018.6) 图 21 截水沟 (2018.6) 图 22 坡脚排水沟 (2018.6) 图 23 植草护坡 (2018.6) 图 24 区内道路 (2018.6) 39

附件 2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