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05 A Glimpse of the Relationship of Early Mahayana Buddhism and Humanistic Buddhism - Using Pure Land Thought as the Core S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05 A Glimpse of the Relationship of Early Mahayana Buddhism and Humanistic Buddhism - Using Pure Land Thought as the Core S"

Transcription

1 904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釋妙寬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 中文摘要 本文以 初期大乘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為探討主軸 徵引 維摩詰經 經證揭示初期大乘佛教思想的菩薩淨土觀 對讀人間佛教人間 淨土思想之間可能存在的關連性及教義體系為研究內容 初步做了一些解釋 與會通 維摩詰經 是繼 般若經 後 初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 具有回溯歷 史與啟發後人思想因素 通過分析原經描述的象徵意義 從中提出具有宗教 哲學意味的概念 論證經文中所蘊含的義理 並以此作為探究經中淨土思想 的概括 當然其重要的因素為 菩薩唯心淨土思想 與人間佛教的 人間淨 土思想 有著異曲同工的蘊意 考察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對於 淨土思想 的基本思想論述 探討 淨佛國 菩薩淨土行 及 唯心淨土 等主要思想概念 這些思想的 轉換與理論的落實 彰顯了人間佛教重於 解行 並重的修持 其是思想的 再詮釋 再深化 也豐富了教義的開放性與辯證性 顯示了初期大乘佛教發 展到人間佛教思想的 延續性 關鍵字 初期大乘佛教 人間佛教 淨土 維摩詰經 星雲大師

2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05 A Glimpse of the Relationship of Early Mahayana Buddhism and Humanistic Buddhism - Using Pure Land Thought as the Core Shih Miao Kuan M.A., Graduate Institute of Religious Studies, Nanhua University Abstract By quoting and analyzing the Vimalakirti Sutra,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reveal the connection of Bodhisattva Pure Land in early Mahayana Buddhism and Pure Land on earth in Humanistic Buddhism. The Vimalakirti Sutr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tras after the Prajnaparamita literature in early Mahayana Buddhism. The ideas of "Pure Buddha Land, " "Practice of Bodhisattva Pure Land" and "Mind-Only Pure Land" are the main themes of early Mahayana Buddhism and are all included in the Vimalakirti Sutra. Knowing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and the religious philosophy of this Sutra can enable the Pure Land thought to extend in Humanistic Buddhism. To apply and expound Pure Land thoughts in our practice in daily life, Humanistic Buddhism emphasizes an equal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The continuity can be viewed from early Mahayana Buddhism to contemporary Humanistic Buddhism through its trans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s. Keywords: Early Mahayana Buddhism, Humanistic Buddhism, Pure Land, Vimalakirti Sutra,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3 906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一 前言 二千五百年的佛教思想發展史 是一部 創造的詮釋學史 對於佛教 義理思想所作的 詮釋再詮釋 建構再建構 代代深化發展 如同一條永 不枯竭的思想大河 教義多面性及辯證性的開放 容許創造的詮釋者不斷地 重新詮釋 重新發展 重新擴充 重新深化 1 人間佛教的思想溯源到原始佛教思想 證經阿含經典中的佛陀語錄是有 跡可循的 個人曾以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 慧 三學為中心 一文 探討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義理思想的相應性 確實發掘人間佛教義理思想蘊涵著原始聖典基本觀念 並顯示了從初期佛教 發展到人間佛教思想的 延續性 2 繼初期佛教發展到人間佛教思想的 延續性 本文以初期大乘佛教3思 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作為探討主軸 徵引 維摩詰經 經證 對讀初期 大乘佛教思想的菩薩淨土觀與人間佛教人間淨土思想 揭示可能存在的關連 性及教義體系為研究內容 進行初步解釋與會通 4 1.參考傅偉勳著 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 哲學與宗教 四 台北 東 大圖書公司 1990年 頁349 2.釋妙寬 管窺初期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以 戒定慧 三學為中 心 收錄程恭讓 釋妙凡主編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高 雄 佛光文化 2013年08月 頁 初期大乘佛教約為西元前到西元後大約二百年間的時代 與部派佛教並列在西元前 後之際興起 與阿毘達磨佛教不同的 是提出空的思想的佛教 主張嚮往佛陀的行 跡 立足於佛陀相同的立場而救度眾生的佛教 由學習的立場的佛教 指聲聞乘 轉換成教導立場的佛教 後轉換為聲聞乘與菩薩乘的對立 當然其中則是有關大量 大乘經典的出現 包括了 般若經 華嚴經 大般涅槃經 及菩薩 教團的出現及大乘佛教思想的實踐等等 參考平川彰著 莊崑木譯 印度佛教 史 台北 商周出版 2002年 頁 關於當代 人間淨土 思想的探討 法鼓山聖嚴法師曾提出法鼓山 慈濟 佛光山

4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07 維摩詰經 是繼 般若經 系後 初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 基於般 若空觀的思想 闡揚大乘菩薩的實踐道 表面上可視為菩薩淨土思想的締造 者 因為其確立了菩薩建立淨土的理論思想 在淨土思想中扮演 傳承者 的角色 後期諸多論典常引用之 5具有回溯歷史與啟發後人思想因素 是值 得研究的課題 從 佛國品 中 通過分析原經描述的象徵意義 從中提出具有宗教哲 學意味的概念 論證經文中所蘊含的義理 並以此作為探究經中淨土思想的 概括 當然其重要的因素為 菩薩唯心淨土思想 與人間佛教的 人間淨土 思想 有著異曲同工的蘊意 所提倡的人間淨土思想是受印順導師思想影響 參考聖嚴法師 人間淨土 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 慶祝印順導師九秩嵩壽座談會講稿 法鼓山小叢刊 7 法鼓文化 1997年 頁6-7 在此筆者對佛光山的人間淨土思想 採不同的立場 看法 星雲大師說過其人間佛教思想不是受印老的影響 參閱星雲 值得尊崇的 當代佛學泰斗 永懷印順導師 普門學報 第30期 頁195 因此聖嚴法師 此論點有待商榷 爬梳文獻比較太虛 印順 星雲三者對 人間淨土 的看法 彼 此間是有顯然的不同 其實學界己發現其 與諸家大德有鮮明差異 參閱陳劍鍠 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性格的詮釋及建立人間淨土之思想 收錄於程恭讓 釋 妙凡編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高雄 佛光文化 2013年 頁 尤其星雲大師的立場想法 可參閱本文 人間佛教的人間淨土思想概述 部 份 5.如禪宗六祖惠能在 六祖壇經 中 兩度引用 維摩經 的淨土道場之說 凡愚 不了自性 不識身中淨土 願東願西 悟人在處一般 所以佛言 隨所住處恆安 樂 又說 但行十善 何須更願往生 不斷十惡之心 何佛即來迎請 若悟無 生頓法 見西方只在剎那 常行十善 天堂便至 但心清淨 即是自性西 方 另華嚴宗四祖澄觀的 答皇太子問心要 云 心心作佛 無一心而非佛 心 處處成道 無一塵而非佛國 天台宗的智顗 於 摩訶止觀 卷五上 則主 張 此三千在一念心 若無心而已 介爾有心 即具三千 以上三例之中 前二 例所說的 身中淨土 及 佛心 是指修行成就的 清淨心 故有 十善是天 堂 心淨即西方 之說 亦有 心心作佛 處處成道 之見 至於天台宗 的 一念三千 乃謂即此現前一念 不論淨穢 均具十法界的性相功德 心與佛 相應 當下即是佛 當下即在淨土

5 908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二 維摩詰經 的菩薩淨土思想 初期大乘佛教思想深信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 行六度具法空觀 並且發 大悲心 願度一切眾生 於無量劫中精進不懈 攝化十方世界 自已建設佛 國 以安穩眾生修習佛道 這是順應阿毗達磨佛教學風的時代轉變 教義多 面性及辯證性的開放 再次詮釋 深化及發展 淨佛國 思想是此時佛教 劃時的一大轉變 6 有關 淨佛國 之菩薩發願 散說於般若等諸大乘經中 其中以 道 行般若經 第六 恒竭優婆品所品 所揭示 認為是最早之敘說 7在般若 經中 經常提到 精勤不顧身命 修行六種波羅蜜多 成熟有情 嚴淨佛 土 8以 六度 來嚴淨佛土的說明 正如 大品般若經 第廿六 淨佛國 品 云 菩薩摩訶薩 皆遠離如是麁業相 自布施亦教他人布施 須食與 食 須衣與衣 乃至種種資生所須 盡給與之 亦教他人種種布 施 持是福德 與一切眾生共之 迴向淨佛國土故 持戒 忍 辱 精進 禪定 智慧 亦如是 9 淨佛國 不單只是菩薩為所為而能夠實現佛國 而是要與眾生共同成 就而達成 淨化我等所居住之世界 改善其缺失 增進人類的福祉 是一種 6.參閱望月信亨著 釋印海譯 淨土教概論 台北 華宇出版社 1988年 頁 同上註 頁21 8.CBETA電子佛典檢索 般若系 經典中 嚴淨佛國 嚴淨佛土 淨佛世 界 淨佛剎 有1069筆之多 9.後秦 鳩摩羅什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26 淨土品第八十二 大正 藏 第8冊 頁407b

6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09 社會教化運動 因此 淨佛國 則被視為初期大乘佛教的精華 也是淨土 法門的根源 十方世界皆有諸佛及其淨土的存在 從般若經開始 到阿 無量 華嚴 法華 寶積 涅槃等諸大乘經典都如是說 菩薩為度眾生廣大 誓願 踐履所願 投生於五濁惡世 淨化其所居住國土 為成就佛道 就是 淨佛國 的誓願 宣揚國土的莊嚴 安樂 清淨 一般道俗以此為理想樂 土 企盼欣往浸潤佛法喜悅中 再者 維摩詰經 是繼般若系經典後 對於中國佛教的影響具滲透 力 在歷代的注疏者可見端倪 現存的注疏者包括禪宗 三論 華嚴 唯 識 天台 淨土等 10職是故 徵引 維摩詰經 經證 探討其菩薩淨土理 論思想的意涵 一 蘊涵淨佛國思想 關於淨土的成立 至少有三個條件 諸佛菩薩的本願 眾生和眾生的功 德 即佛菩薩的願力 加上眾生的業力所感 共同促成 換言之 佛菩薩 發心立願 即發菩提心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立願為了救濟眾生 而以願力完成的淨土 再加上往生彼國的眾生之願力 才有眾生與佛菩薩共 處的淨土顯現 在 維摩詰經 佛國品 中云 10.本經的主要注疏有 一 維摩經注 十卷 姚秦僧肇注 二 維摩經 文疏 二十八卷 隋代智顗撰 三 維摩經玄疏 六卷 隋代智顗撰 天台宗 四 維摩經義疏 六卷 隋代吉藏撰 三論宗 五 維 摩經略疏 五卷 隋代吉藏撰 六 維摩經義記 八卷 隋代慧遠撰 淨土宗 七 維摩經疏記 三卷 唐代湛然述 八 維摩經略疏垂 裕記 十卷 宋代智圓撰 九 維摩經無我疏 十二卷 明代傳燈著 十 維摩經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釋會紀聞 民國太虛講 十一 維摩 經講話 民國竺摩著 此外近代大德著述 不再贅列

7 910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眾生之類 是菩薩佛土 所以者何 菩薩隨所化眾生 而取佛 土 隨所調伏眾生 而取佛土 應以何國入佛智慧 而取佛土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 所以者何 菩薩取於淨 國 皆為饒益諸眾生故 譬如有人 欲於空地造立宮室 隨意無 礙 若於虛空 終不能成 菩薩如是 為成就眾生故 願取佛 國 願取佛國者 非於空也 11 此段文是寶積長者問 淨土之相 淨相 指的是淨土因緣 淨土的 因緣有三事 一是菩薩的功德 二是眾生 三是眾生的功德 三因既淨 則 國土淨 12 眾生之類 是菩薩佛土 即所處之地 一切眾生界是菩薩淨 土 菩薩因隨所要化度的眾生而取菩薩淨土 隨其所要調伏的眾生而取菩薩 淨土 依各類眾生將在什麼樣國度 地域 才能入佛智慧而取菩薩淨土 依 各類眾生將在什麼樣的國度才能萌生菩薩道根而取菩薩淨土 此意即是願力 和業力共業所感 而得生彼國國土 譬如有人 欲於空地造立宮室 隨意無礙 如羅什所論 空中造 立宮室自在無礙 空不可以用為宮室 所以不離眾生得淨國也 又云 空 中得為宮室 不可用空為宮室 要用材木然後得成 所以 菩薩雖解於 空 不可但以空心得 要以三因成就其國 而眾生功德是不斷的淨化與累積 而成 菩薩功德 眾生及眾生功德 若於虛空 終不能成 指於虛 空而無物可作宮室也 譬如自造國而無眾生可成 菩薩如是 為成就眾生 故 願取佛國 願取佛國者 非於空也 所言淨土必由眾生 舉例如建立 宮室必要有地 無地無眾生 宮土無以成就 二乘人澄神虛無 不因眾生 11.姚秦 鳩摩羅什譯 維摩詰所說經 大正藏 第14冊 頁538a 12.姚秦 僧肇 佛國品 注維摩詰經 大正藏 第38冊 頁334b

8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11 故無淨土 此段譬說 旨在說明造立宮室須有二 一者虛空 二者依地 宮 室始成 而菩薩空心 依眾生地 方得淨土 若但空 無有地者 室終不 成 二乘人修空觀 不為眾生 故無土 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 故願取佛 國 願取佛國者 非於空 13 此段經文很有意蘊 頗值得深思與探究 主要是將菩薩取於淨土之因 緣 乃至與眾生 二乘人的差異作了分別 並將菩薩空慧與大悲心所成就淨 土做了連結 正如天台湛然大師所著 維摩經略疏 卷第二 略佛國品 之 二云 若但有行無願 不能淨佛國土 如有牛無御 有願無行 如有御 有牛 皆無所到 行人住三觀心 願行具足 成就眾生 淨佛國 土意在此也 14 總結 菩薩 發心立願 為 成就眾生 故 必須 願取佛國 修行 淨佛國 意即有情眾生的業感報體不與他共 但有情生存的器世間報 土 卻是相互依託受用 相互增上 損益 因此 佛與眾生在剎土中 彼此 也有互相增上攝益的作用 所以 菩薩 淨佛國 的思想 具有二特質 莊 嚴國土及成熟眾生 二 菩薩淨土行具體內容與模式 梵語buddha-ksetra 漢譯淨土 佛國 佛國土 佛界 佛剎 淨剎 淨界 淨國 淨方 淨域 淨世界 淨妙土 妙土 是佛所教化的世界之 13.姚秦 僧肇 佛國品 注維摩詰經 大正藏 第38冊 頁335b 14.隋 釋智顗說 唐 釋湛然略 略佛國品 之二 維摩經略疏 卷2 大正 藏 第38冊 頁589b

9 912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意 15 如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之國土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之國土 為 佛土 佛國土 菩薩 發心立願 為 成就眾生 故 必須 願取佛 國 修 淨佛國 行 淨佛國 行之具體內容為何 經云 直心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 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深心 具 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菩提心 大乘眾生來生其國 布施 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 持戒 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 忍辱 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 精進 勤修一切功德眾 生來生其國 禪定 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 智慧 正定眾 生來生其國 四無量心 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 四攝 法 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 方便 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 來生其國 三十七道品 念處 正勤 神足 根 力 覺 道 眾生來生其國 迴向心 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 說除八難 國土無有三惡八難 自守戒行 不譏彼闕 國土無有犯禁之 名 十善 命不中夭 大富 梵行 所言誠諦 常以軟語 眷屬 不離 善和諍訟 言必饒益 不嫉不恚 正見眾生來生其 15.參閱 佛光大辭典 指佛所住之處 或佛教化之國土 即不僅指淨土 甚且凡 夫居住之現實世界 穢土 以其為佛教化之世界 亦稱佛土 因此 自淨土之 意義言 彌勒菩薩之兜率天 觀音菩薩之普陀洛伽山等 雖為淨土 但均非佛 土 在初期佛教 小乘說一切有部主張佛土意指釋迦佛陀誕生之娑婆世界而言 但其後佛身演變成真如之理體為法身 歷史性之佛陀為應身 化身等 故因應化 身觀 而有真佛土 應佛土 又作方便化身土 之說 並由報身說 產生報土思 想 由於對佛身解釋之異 佛土遂有二種 三種 五種等說 三論宗吉藏之大乘 玄論卷五謂 土有不淨 不淨淨 淨不淨 雜 淨等五種 此五土係依眾生之業 而感受者 故稱眾生土 又因其為佛所教化之國土 故亦稱佛土 而在佛典中的 用語的 淨土 是否都等同為 淨佛國 淨佛土 佛國 佛國土 佛界 佛剎 之同質的意義 值得再探討區分 參見 佛光大辭典 線上查詢 佛土 頁 2609 淨土 頁4679 網址 檢索 日期 2014年4月27日

10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13 國 16 前段經文是 取土 意 此段是說明淨土 因果 是修行門 是願 門 願取佛土 土之淨者必由眾生 眾生之淨必因眾生三業行 此外 直舉 眾生行以釋土淨 包括了三心 直心 深心 菩提心 六度 大乘四無量 心 四攝法 方便法 卅七道品 回向心 除八難 自守戒行 不譏彼闕及 十善 前說明 眾生之類 是菩薩佛土 是 緣 說果名 而直心 等是 淨土因 即以 因 說果名 所以 就因與緣來說明 淨土因 因而取淨 土 然而 如何論此 淨土行 之階漸與次第 經云 菩薩隨其直心 則能發行 隨其發行 則得深心 隨其深心 則 意調伏 隨其調伏 則如說行 隨如說行 則能迴向 隨其迴 向 則有方便 隨其方便 則成就眾生 隨成就眾生 則佛土 淨 隨佛土淨 則說法淨 隨說法淨 則智慧淨 隨智慧淨 則 其心淨 隨其心淨 則一切功德淨 17 由上述梳理經文 考察而知法向次第為 直心 能發行 得深心 意調 伏 如說行 能回向 有方便 成就眾生 佛土淨 說法淨 智慧淨 心 淨 一切功德淨 此修行次第 從直心開始 直心是萬行之首 以直 心誠信佛法 而信心即立 而能化為行動 眾善奉行 累積資糧而令其心能 轉深彌堅 轉深則不會隨波逐流 揀擇 擇法 之力 不隨眾惡 對於捨惡 如糟粕 而從善如流是名調伏 心既調伏 則遇善行 則能行能行 難行能 行則能聞斯能行 如說行 如佛所說的修行 如所說行則萬善兼具 萬善 兼具 故能迴向佛道 向前彌進是方便力 方便巧慧由之生也 而方便之所 16.姚秦 鳩摩羅什譯 維摩詰所說經 大正藏 第14冊 頁538b 17.同上註 頁538b

11 914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立 期在成就眾生 眾生既淨 則土無穢 隨其處眾生純淨 則國土淨 因此成就淨土 三因具足後 則得淨土 土清淨則生純淨 而眾生受法 同具三淨 說法淨 智慧淨 心淨 則與化主 指菩薩 同功德 所以一 切淨 一切功德淨 是妙覺地 18此段經文 主要明實踐修行的階第 深廣不可頓超 一步一腳印 應尋古仙人之途履 所以說步 發跡 之始 始於直心 而最後達終極目標 一切功德淨 真善法的淨土 菩薩依十八種 淨土之行 而令自與彼眾生皆能 行淨 所以說 行淨則眾生淨 如 此一來 具有如是行的眾生 眾生淨 則來生菩薩成佛之國土 故說 眾生 淨則佛土淨 總結經意 淨佛國土中 菩薩欲淨化自己身 口 意之業 亦淨化他人 身 口 意之業 遠離惡業行善 遠離貪瞋痴而行六度波羅蜜 不取法相 了達空性迴向佛國土 即以菩薩和眾生的自 他共同業力而建設佛國 從經 文中知 淨土是由菩薩的直心 深心 乃至十善行而實現 依據能化之菩 薩與菩薩所化的眾生身口意清淨而能成就淨佛國土 三 唯心淨土 的思想淵源 唯心淨土 是大乘佛教的基本思想 中國佛教自天台之後 逐漸出現 18.在 維摩經義疏 中 吉藏將菩薩修行階第做一連結 論云 問 隨其直心 終訖一切功德淨 可約位明不 答 略擬宜之 外凡初起十信 名為直心 既有信心 則應修行 故內凡夫名為發行 初地已上 修治地業 名為深心 二 地持戒防惡 名為調伏 三地依聞修定 名如說行 四地至六地 修於順忍 趣 向無生 名為迴向 七地習於十方便故 能成就眾生 八地修淨佛國土 名佛土 淨土 九地辯才 為人說法 名說法淨 十地成就智波羅蜜 名智慧淨 等覺 地 即金剛心 名心淨 妙覺地 行願既圓故 一切功德淨 其所涉及與 華 嚴經 及 十地經論 大智度論 等經論所涉的菩薩十地的內容的對照 亦 值得研究梳理

12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15 唯心 的傾向 就其思想淵源 維摩經 應有影響力 緣於舍利弗與佛 陀間一段很 精彩 答問 舍利弗質疑佛陀所處世間不淨 自在天王言其所 見佛陀國土清淨莊嚴 而是其 舍利弗 尚不具佛的智慧 心有高下 污穢 之故 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 深心清淨 依佛智慧 則能見此佛土清 淨 也明示了菩薩依佛智慧對於一切眾生 都懷著平等之心 無人我怨親 之區 以平等清淨之心去看世界 則能夠看到這世界是十分明淨莊嚴 正如 羅什言 淨穢二土 同處而不相礙 今隱穢而現淨 以證佛語不虛 而梵王 見實 又顯二乘為生盲 彰凡夫是罪垢 19經文如是 若菩薩心淨 則佛土淨者 眾生罪故 不見如來佛土嚴淨 非 如來咎 仁者心有高下 不依佛慧 故見此土為不淨耳 舍利 弗 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 深心清淨 依佛智慧 則能見此 佛土清淨 我佛國土常淨若此 為欲度斯下劣人故 示是眾 惡不淨土耳 譬如諸天共寶器食 隨其福德 飯色有異 如是 舍利弗 若人心淨 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20 經文中 透過對舍利弗等小乘眾執著於外境法 質疑此土污穢不淨的彈 斥 指出只要 深心清淨 依佛智慧 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而 為欲度 斯下劣人故 示是眾惡不淨土 是一種方便示現 現象界的差異 種種變 現 如同諸天人同在一寶器飲食 但依各人智慧功德差別 而看到飯色各有 不同 如果人的心清淨 所見到的現象 同佛國土一樣功德具足 莊嚴清 淨 佛土本清淨 為欲度斯下劣人故 現居眾生不淨耳 是就應土回 19.隋 釋吉藏 維摩經義疏 大正藏 第38冊 頁930b 20.姚秦 鳩摩羅什譯 維摩詰所說經 大正藏 第14冊 頁538c

13 916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答 佛真土常淨 為度下劣作不淨土 如 諸天寶器隨其福德 飯色有 異 以此為喻 主要是上雖以事來驗明 而時眾未能解了 所見乃為穢 土 所以舉此喻來明示曉義 初生天上 倘若要試知其功德 要共一寶器 而食天飯 天飯 極 白 無白 為喻 其福多者 舉飯向口 飯色不異 若福少者 舉飯向 口 飯色便異 依羅什之意 一器之內 有二種食應二種眾生 因而一處有 淨 穢二土 應於二緣故 是異質同處 不相礙 而就之見解 吉藏認為 唯是一飯 福德厚者 則見其白 福德薄者 則見其赤 合喻云 實是一 淨土 菩薩依佛慧故 則見土淨 二乘不依佛慧故 見土不淨 不得云器內 本有二飯 若本有二飯 何猶得試於天 此二人為何有不同的看法 如 同 入不二法門 的見解 其實皆可 以淨 穢相對待為二 若取對待則 有二 若不落入則為一 這是羅什的看法 故 異質同處 是就眾生而 言 而吉藏則是以菩薩立場而論 所謂 高度不同 看待問題的深度就不同 了 21 若菩薩欲得淨土 當淨其心 隨其心淨 則佛土淨 此句是很經典 的一句話 是總結淨土義 而淨土實是由心所影響 欲響順必和其聲 欲 影端必正其形 三界五道 皆由心作 故欲得淨土 宜淨其心 22所 以言淨土因果 則以心為本 21. 三十三天中 所有諸天子 共同一器食 所食各不同 所食種種食 不從十方 來 如其所修業 自然咸在器 菩薩亦如是 觀察一切法 悉從因緣起 無生故 無滅 無滅故無盡 無盡故無染 於世變異法 了知無變異 無異則無處 無處 則寂滅 其心無染著 願度諸群生 唐 實叉難陀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 44 大正藏 第10冊 頁234a 22.僧肇 佛國品 注維摩詰經 大正藏 第38冊 頁337b

14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17 三 人間佛教的 人間淨土 思想概述 被視為近代人間佛教具有啟發與貢獻的三位代表人物 太虛大師 印順 導師 星雲大師 考察文獻其將人間佛教思想落實於 人間淨土 實踐言 之 有些差異與不同 1 太虛大師 太虛大師可視為近代人間佛教思想運動 的倡導者 其在對於人間淨土的建設以現存人間為主 如其 中國建設與新 佛教 便說道 佛法上所明淨土之義 不必定在人間以外 即人間亦可 改造成淨土 雖人世有煩惱生死 痛苦鬥爭等危險 但若有適當方法而改 造之 固可在人間建設淨土也 23即是淨佛國土的思想 對於什麼是人間 淨土 提到 今此人間雖非良好莊嚴 然可憑各人一片清淨之心 去修集許 多淨善的因緣 逐步進行 久之久之 此濁惡之人間便可一變而為莊嚴之淨 土 不必於人間之外另求淨土 故名為人間淨土 24對於如何創造人間淨 土 提出了 人間淨土可以由人們去創造 但又如何去創造呢 其一 須用 政治的力量為實際施設 二曰 教育 教育為改造思想與發展能力之要 素 必教育進步 社會乃有進步 三曰 藝術 藝術為實業之昇華 由資生 之工藝進而為娛樂欣賞 陶神悅性之美術 用以提高其思想與健全身心 四 曰 道德 道德為教育之根本 由致知之教導 進而為操存 涵養 誠意 正心之德行 乃可保持此良好之社會至於悠久 而永不忘卻創造之心 以繼 續發展而求進步 大虛大師 第十三編真現實論宗用論 社會 新中國建設與新佛教 太虛大師全書 精22 頁 大虛大師全書電子版 印順文教基 金會 2005年 24.大虛大師 第十四編支論 建設人間淨土論 附錄 刱造人間淨土 太虛大師全書 精24 頁 同上註 頁429

15 918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以 研究探討真理 適應潮流 樹立佛學 實是實現人間佛教 建立人 間淨土基礎的運動 因為現在要建立佛教 不是浮泛不切實際的舉動所能勝 任 奏效 是要向人群中從事實際工作 然後纔能實現人間淨土的 太虛 大師雖有崇高的看法與見解 是但始終無法實現 而成了 口號 這是其 在自述所提到 26而印順導師評論太虛大師失敗之因 也正因當時佛教徒沒 有組織及得到政府的支持 27 就淨土成就因緣而論 太虛大師有菩薩淨土思想的本願 但因緣未具而 不見彰顯 菩薩的淨佛國土不單是只靠菩薩而能夠實現佛國 而要與眾生共 同成就而達成 大師當時就菩薩立場而言 提出人間淨土的實踐道 是因眾 生淨土 信願行 的資糧未具足 而未能達到立即的彰顯 但其實確實也提 出對後人啟發的影響力 正如星雲大師從不諱言其對 人間佛教 運動的實 踐 其實受太虛大師對佛教弘法護教的熱忱是有所影響的 太虛大師提到 中國佛學會來研究探討真理 適應潮流 樹立佛學 實是實現人 間佛教 建立人間淨土基礎的運動 因為現在要建立佛教 不是浮泛不切實際的 舉動所能勝任 奏效 是要向人群中從事實際工作 然後纔能實現人間淨土的 負有此等重大責任與使命 故不是向來舊有的殘餘無精神的佛教團體所可做到 須有健全的新組織 集合健全的知識份子 認真地共同來探求得佛法的真理 然 後隨時代潮流而宣揚發展 使佛教成為人類所適宜所需要的佛教 故有佛學會的 產生 由此 可知佛學會之責任重而且大了 建設人間佛教 改造人間淨 土 宣傳已是好久了 但若沒有集團去從事深切地研究真理 則所謂人間佛教 或淨土 終不能實現 而祇是成了一種空喊的口號 參閱 第十編學行 信眾學 行 太虛大師全集 精18 頁 印順在 太虛大師年譜 中提到 師在杭 作 建設人間淨土論 致蘇慧純 蔣慧雄書 緣起於山東臧貫禪之一再函請 大師所論 人間淨土之建設 為 世界佛徒聯合國際之組織 與建設一佛化特區以資觀感 惟中國佛徒毫無組織 憑何與世界佛徒相聯合 佛教未為社會中堅分子所重 佛化特區必難得政府容 認 然則人間淨土 從何著手建設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學術版 電子版 印順文教基金會 1998年 頁 星雲大師曾表述其對人間佛教思想與佛陀一脈相承 而其人間性格則是與生俱

16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印順導師 對於 人間淨土 的思想 目標是仰望祈 求彌勒菩薩早日下生人間 而人間淨土的實現 是一種未來教思想 29而不 是願果成的淨土 並與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思想亦不同 印順導師在其系列著 作中 對於建設人間淨土的思想並無多著墨 強調人間淨土思想實現 唯有 仰望彌勒下生才有可能 冀望於未來 正如其 佛法概論 中云 這個五 濁惡世 經過多少次災亂 彌勒佛降生時 才實現人間淨土 彌勒佛時代的 淨土 即是這個世界的將來 也就是我們仰望中的樂土 所以大家應發願親 近彌勒 希望能躬逢當來的龍華三會 其他如在 初期大乘佛教起源 淨土與禪 青年的佛教 成佛之道 等亦是寄望彌勒菩薩的下生 人間的願望 從其思想觀念中管窺 或許正是其僧涯中沒有積極具體實踐 於建設人間關懷和參與社會弘化運動的主因 而以研究學術論作為其生命歷 程 具有可能性之因 以另一面向來思惟 可視為其立足於 眾生 的視角 即以信眾視 角 對菩薩淨土 他方淨土 的欣往 其正如 維摩經 成立淨土因緣所 言 隨諸眾生 應以何國入佛智慧 而取佛土 隨諸眾生 應以何國 起菩薩根 而取佛土 菩薩隨其所化眾生 而取佛土 所以欣往彌 勒淨土的因緣 是眾生需要而有的未來教思想 所以我們不難理解 導師對 人間淨土 思想的見解 是等待彌勒菩薩的人間淨土實現的未來思想 來 參閱 人間佛教語錄上 人間淨土的意義 頁296及 百年佛緣 二 我的人間性格 高雄 佛光出版社 2013年 頁 而菩薩道的修行 也是生生世世不斷累積成就的 此外 而佛教人間化是一種歷史過程 太虛大師 提倡人間佛教的改革社會運動 雖未奏效 但當時仍是一位僧青年的星雲大師 而言 太虛為教熱忱亦有啟發的滲透力 大陸佛教長老的風範 百年佛緣 七 頁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學術版 電子版 佛法概論 頁134

17 920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3 星雲大師 說道 我一直強調 人間佛教 就是直探佛 陀的本懷與精神 而人間佛教主要是以人為本的佛教 佛陀的說法 並非對 地獄 惡鬼 畜生所說 而是對 人 所說 佛陀在各種經論中一再表示 我是眾中的一個 因為佛陀並不是神 維摩詰經 也說明了佛國淨土 應於眾生身上去求 離開了眾生就沒有佛 離開了群眾去求道 就沒有道可 求 30這是其所提倡的人間淨土思想 眾生是菩薩的佛土 眾生的功 德成就是需要教化淨化的 人世間就是星雲大師的 淨土 化娑婆為淨 土 是其本願 所以其積極參與社會群體的弘法教化就是成就眾生 就是 淨佛國 行 提出建設 佛國淨土 是人間佛教主張 積極的把現今世界轉變為 人 間淨土 即是將人間佛教的思想建構落到 佛光淨土 的實踐 佛光山於 1967年開山後 便 以弘揚人間佛教 建設人間淨土為目標 建立現代教 團 體系組織完備 發展國際佛教 闡揚人間佛法 也促進了兩岸的交流 佛光山代表出家僧團 成立在家教團佛光會 提供廣大佛教信眾參與弘法的 空間 藉著僧俗四眾的力量 使佛教人間化 生活化 現代化 乃至超越國 界 種族 宗派 繼而在信仰人間佛教與實現生活修行上確立方向 星雲大師強調 化娑婆為淨土 建設當下的 唯心淨土 並以之 為建設人間淨土的法要 所謂 唯心淨土 是依據 心淨則國土淨 來 闡述 只要保持自心的純淨快樂 開採自性的靈山寶礦 發現自心的佛陀 當下就是佛國淨土 31提到建設佛國淨土的人間佛教 很多佛教徒都希 30.星雲大師 釋迦牟尼佛所說經序 人間佛教書信選和序文選 台北 香 海文化 2006年1月 頁 星雲大師 建設唯心淨土 人間佛教語錄 上 台北 香海文化 2006年1月 頁275

18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21 望往生極樂世界 與其寄望未來 不如積極的把眼前的世界轉變為佛國淨 土 32信仰業力因果 不再把禍福寄託給神明主宰 能以 我是佛 自我 尊重 自我要求 當下即是無有濁惡的莊嚴佛國淨土 33是自我承擔與覺醒 的宗教實踐法門 現當代三位人間佛教思想提倡大師 對於往生淨土的看法亦不同 大虛 大師雖肯定人間淨土的創建與建設 但其以 求生兜率內院 將來趕赴龍華 初會 為目標 而印順導師則 仰望彌勒下生 希望能躬逢當來的龍華 三會 為其意願 星雲大師則是 化娑婆為淨土 為本願 願生生世世當 和尚 化導有情 是人間行者 與釋迦牟尼佛本願相同 以娑婆世界為成 就佛道的場域 直探佛陀本懷 是人間賢聖典範 故下文徵引大師對人間佛 教思想的闡述 探討 人間淨土 真義闡述的思想內容 而淨土在哪裡 在 人間佛教系列 禪學與淨土 淨土思想與現代生活 一 34一文 中 大師提到 1 淨土在淨土的地方 2 淨土在人間 3 淨土在心裡 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的建設 人間佛教系列 人間與實踐 台北 香海 文化 2006年1月 頁 星雲大師 印度外道種種 佛光教科書 宗教概說 台北 佛光文化 1999年 頁14 34.星雲大師 淨土思想與現代生活 一 人間佛教系列 禪學與淨土 頁 關於星雲大師 人間淨土 思想的文獻龐大 搜尋 人間佛教文集 電子版 有 158筆 1 310處 星雲大師著作系列 電子版 有313筆 1 346處 此外 關於大師人間佛教思想與 維摩詰經 人間淨土思想的探索與關注 學界已 有程恭讓: 太虛 聖嚴 星雲 現當代漢傳佛教三導師的 維摩經 詮釋 2013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開幕研討會論文集 頁27-72 陳劍鍠 星雲大 師的管理思想及佛光淨土的創建 2014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 文集 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性格的詮釋及建立人間淨土之思想 程恭讓 釋妙凡主編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頁 這些學術篇章 以不同面向的進路提出思索 頗具後學在研究上參考

19 922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一 淨土在淨土中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淨土 藥師佛的淨土是琉璃世界 釋迦牟尼佛的 淨土是婆婆世界 法界中小至一芥子微塵 大至整個宇宙 彼此之間都具有 互動的關係 這是佛教 萬法緣起 的精髓 唯有彼此抱持互尊互重 眾生 的生存獲得保障 這也是淨土法門的基本理念與理想 在佛世時代 佛陀主 張的 六和僧團 就是一個很基本的雛型典範 所以人間淨土思想的先驅者 是釋迦牟尼佛 人間淨土思想以化娑婆為主要目標 大師指出 人間佛教並非新創 而是釋迦牟尼佛一脈相承的教法 乃從淨化心靈根本之道做起 但並不因此 而偏廢物質方面的建設 而是教人以智慧運用財富 以出世的精神來作入世 的事業 從而建立富而好禮的人間淨土 36強調淨土不單在天國 而就在 我們的周遭 由你 我 他心中的淨土 匯集成人間的佛光 成就建設當下 美好的 人間淨土 而 修習四攝六度 是為了度脫眾生 莊嚴佛國淨 土 是為了接引有情 當我們在度脫眾生 接引有情的當下 也就求得了自 身的解脫 當我們無所為而為時 一切的羈絆束縛自然消失 那就是一片淨 土了 37 娑婆世界是諸有情共業增長而成的 然而淨土建設必要有指導者 同時 必有其願力為中心 因此佛光山的菩薩道場與佛光會以 人間淨土 佛國現 前 的實踐為總目標 所提倡的人間佛教 是依大家的根機需要而設 是多 元化 多功能的 隨你適合哪一種法門 就順應你 能夠實踐佛陀 觀機逗 36.星雲大師 人間淨土的意義 人間佛教語錄 上 頁 如何修淨土法門 同上註 頁223

20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23 教 的佛教 就是人間佛教 就能建設人間淨土 38 提出從 心理上自我健全 自我清淨 自我反省 自我進步 從而擴及 到家庭 社區 國家 那麼整個世界就是佛光普照的人間淨土 39而自我 內心的淨土要靠發願去創造完成 以四生九有 法界平等的 天下一家 人我一如 的理念 建設人間淨土 以 天下一家 為出發點 讓每個人胸 懷法界 成為共生的地球人 懂得保護自然 愛惜資源 以 人我一如 的 同體觀 自覺覺他 昇華自我的生命 為自己留下信仰 為眾生留下善緣 為社會留下慈悲 為世界留下光明 40其就是一種 淨佛國 的思想 二 淨土在人間 重視生活的佛教 對過去的境界不追憶 就是 持戒 對現在的 境界不貪著 就是 修定 對未來的境界不存幻想 就是 修慧 無念 實際上就是修 戒 定 慧 在 無念 的境界裡 對人沒有 愛恨 對境沒有貪著 能夠 無念 生活裡自能 隨喜 隨心 隨緣 41希望現世生活中 彼此互尊互重 社會能夠安和樂利 從物質 上 精神上都能得到和諧 那麼西方極樂世界就在人間 人間就是極樂淨土 了 42 就淨土成就三因緣論述 星雲大師的本願 佛光普照三千界 法水常流 五大洲 三千界 是佛教關於時空的基本看法 三千大千世界一般來說 38.星雲大師 佛教對修行問題的看法 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一 頁 淨土思想與現代生活 二 同註34 頁 星雲大師 人間淨土的意義 人間佛教語錄 上 頁 念佛法要 同上註 頁 人間淨土的意義 同註40 頁296

21 924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區 正如 華嚴經 所云 盧舍那佛遍十方 出一切化 莊嚴身 彼亦不來亦不去 佛願力故皆悉見 一切佛剎微塵中 無量佛子修 諸行 悉受清淨國土記 見嚴淨剎稱本行 43大師其本願就是一個佛光普 照全球化的心願 是以娑婆世界為度化的場域 以地球五大洲為主的 淨佛 國 思想 學佛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求取功德 而是外弘內修才能圓熟眾生 莊嚴 淨土 真修實證 弘法利生 才能福慧具足 莊嚴佛國 44而人間佛教是一 種大乘菩薩道的思想 依眾生需要為需要 散播希望 信心 歡喜的種子 將生活融入佛法 成就當下的淨土就是實踐人間佛教 45人間菩薩道所實踐 的本願即是 積極把世界轉變為佛國淨土 心淨國土淨 大同世界現 46 此外 眾生是淨土 人間佛教肯定唯有勤度眾生 才能證菩提 因 離開眾生就沒有淨土可言 47人間佛教所提倡的是人我相助 處處天堂 鄰 里相敬 處處淨土 天堂在我家中 淨土在我心中 48正是以佛陀的人本 精神 從自己的家庭人關係 經濟生活 居家環境等做起 健全家庭 建設 人間淨土 淨土在那裡 其實眾生就是淨土 修道的人 要以眾生為我們修行的 道場 從和大眾的接觸中 培養忍辱行 增長慈悲心 如果能夠和大家和睦 43.東晉 佛馱跋陀羅譯 盧舍那佛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4 大正藏 第 9冊 頁414a 44. 如何修淨土法門 同註40 頁 人間淨土的意義 同註40 頁 人間淨土的意義 同註40 頁 如何修淨土法門 同註40 頁 建設唯心淨土 同註40 頁286

22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25 共處 水乳交融 建立美好的人際關係 當下就是極樂淨土 49 就 緣起 法則而論 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相因相成 彼此間都是同體 共生 從自我身心的建全開始 佛光山僧團 教化信眾以做好 佛光會員 到建設 佛光人家 從建設 佛光人家 到發展 佛光社區 從發展 佛光社區 到創造 佛光淨土 50雖有大小層次之別 但彼此之間都有 相輔相成的密切關係 有時可以同時進行 有時必須次第實踐 能夠靈活運 用在日常生活上 佛光會員 佛光人家 佛光社區 到 佛光淨 土 就是推動人間淨土實踐 是菩薩淨土的具體落實 由一發展到無量無數 的菩薩淨土 不是為自己建立的 必與眾生共有 娑婆 淨土就是菩薩為 成就其大願所經營的道場 此種精神信仰落實到日常生活 推廣到每個人的 生命實體 即是具 淨佛國 思想之意 眾生功德 是靠不斷的教育與積累福德資糧 眾生不斷受化 淨化提 昇則能成就淨土 強調淨土的建立 應從人心開始 一般的環保是心外的 心中的清淨才是最大的環保 因此大師認為 提倡環保應先從心內做起 心 內的環保做好 心外的環保才能完成 51 星雲大師提到 一個國家如果能做到國富民安 繁榮進步 這個國家 就是一方淨土 一個社區如果能做到守望相助 彼此關懷 這個社區就是 一方淨土 一個家庭如果能做到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這個家庭就是一方淨 49. 人間淨土的藍圖 同註40 頁 關於 佛光淨土 一詞 意指人間淨土 大師說法通常針對不同對象而說法 對 會員幹部有時是為了強化信念思想 會以 佛光會員 佛光社區 佛光 人家 而用之 其實意同指創造 五和 思想大同世界的人間淨土 而非 佛光淨土 別於 人間淨土 人間佛國 等 即是佛教的淨土思想 51.星雲大師 建設唯心淨土 人間佛教語錄 上 頁284

23 926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土 一個人如果能做到慈悲為懷 人我平等 這個人的內心就是一方淨土 簡言之 淨土不在他方世界 也不必求來世往生 如果大家都能從心理上自 我健全 自我清淨 自我反省 自我進步 從而擴及到家庭 社區 國家 那麼整個世界就是佛光普照的人間淨土 52 提出 佛國的完成 不在他方世界 也不在未來的時光 佛國的完成 在當下的人間 在現世的人生 53以聞 思 修三慧及戒 定 慧三學 來改進身 口 意三業 期心境一如 確實實踐發願 淨行 懺悔 回向 依此實修 則內能圓滿六度萬行 外能建設佛國淨土 54如何實踐人間淨土 的理想目標 奉行五戒 實踐六度 四攝法 發四無量心 信因緣果報 行禪淨中道 為遵循準則 55因此 在人間佛教的弘化事業裡 以教育培 養人才 以文化弘揚佛法 以慈善福利社會 以共修淨化人心 的宗旨 實 踐 給人信心 給人歡喜 給人希望 給人方便 的工作信條 已為眾生指 引出一條邁向人間淨土的康莊大道 此外 人間佛教提出 一教 二眾 三 好 四給 五和 六度 七誡 八道 的法數思想修持法門 是義理思想的 理論建構 是引導有情眾生的解脫論 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星雲大師 佛光會員的任務 人間佛教系列 佛光與教團 頁 星雲大師 人間淨土的意義 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上 頁 人間淨土的藍圖 同上註 頁 星雲大師 從佛教觀點看未來的世界 人間佛教系列 緣起與還滅 頁 個人另一篇論文 阿毗達磨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法數思想略論 主要探 討人間佛教的法數思想 將原僅有八門分類 本文依據個別法數的基本涵義的分 析 嘗試通貫思想為線索 初步整理建構修行次第來呈現其思想系統 其系統是 把初修行到獲證涅槃 解脫道 的成佛路徑 就淺見所及 至今還沒有出現過有 關人間佛教義理思想系統的專題研究出現 本文不揣淺陋 首次做了一些基本的 研究 也是將人間佛教中教理的實踐修行 組織成為系統化的一種模式 本文進 行中未臻完善 尚未發表

24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27 三 淨土在心中 大師主張 唯心淨土 是人間淨土的法要 57 在世間建設人間淨土 首先須建設 唯心淨土 從自我觀念 心理的改變 則淨土即現 是 淨土 是娑婆 各人感受不同 但心美 心善 心真 心明都是淨土的特 色 以佛心將塵世的煩囂汙穢轉為清淨 包括外界環境的清淨和自心的清 淨 58強調淨土在心裡 重視心裡建設 可以將娑婆化為美好的淨土 在大師的著作中大量關於 唯心淨土 的論述 其中包括在 人間佛教 語錄 上 建設唯心淨土 59一文中摘錄六十五條語錄參考 這是研究 探討大師人間淨土很重要的文獻參考 在此選擇部份列舉如下 什麼是唯心淨土 你的心能任運逍遙 隨緣放曠 則 隨所住 處 皆是淨土 就如天上的太陽 月亮 不管烏雲密布也好 或是刮風下雨也好 太陽 月亮都是那麼逍遙自在的悠遊於虛空 之中 這就是隨心而住 唯心淨土了 對世間懷抱愛心 娑婆世界就是淨土 對世間充滿瞋恨 清涼佛 土即成火宅 佛光菜根譚 心 是一個微妙不可思議的宇宙世界 眾生流轉六道 受苦受 難 或成佛作祖 取證聖境 但由心的作為而定 因此吾人不必 在心外追尋 只要此心覺悟 不妄自造作 則山河大地 樹木花 草 盡納於胸中 當下一念即是法界 娑婆世界轉瞬而成淨土 宇宙萬象 心識的起滅 無不豁朗明了 自得心開 佛光 57.星雲大師 建設唯心淨土 人間佛教語錄 上 頁 何謂淨土 同上註 頁 建設唯心淨土 同註57 頁

25 928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教科書 佛教與世學 佛教與宇宙 佛國的完成 不在他方世界 不在未來時光 佛國的完成 在當 下的人間 在現世的人生 佛光菜根譚 在唯心淨土裡 雖然身處地獄 內心和在天堂裡一樣快樂 在唯 心淨土裡 燠熱中可以安坐 苦難中也能自在 建設唯心淨土 要隨遇而安 隨緣生活 隨心自在 隨喜而作 唯心淨土的思 想 可以在惠能 百丈 臨濟等祖師的言教中找到淵源 這是人 間佛教的傳統見地 如是說 鑒於此 可見 唯心 思想對大師有很大的影響力 對於 轉識 的運 作極為巧妙 對於觀念的轉化 建立 自心淨土 建設 唯心淨土 開 始 外在現象界的差異 實為 眾生業海廣無量 隨其感報各不同 斯由 業力所化 清淨離垢從心起 淨化吾人身語意 是諸佛教 對於娑婆 世界的不圓滿 帶有積極的使命感 化娑婆為淨土 願生生世世當和 尚 來教化有情 其悲願非我等凡人所能識知 正如 華嚴經 所云 欲知 佛境界 當淨其意如虛空 是也 四 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 淨土思想 之交涉 大乘菩薩本願 purva pranidhamam 思想的特色 就是菩薩在修行的 時代 至於將來成就佛道時 在其所建設的佛國土內 欲實現某某作用或狀 態的預先誓願 可不是於今世發願而今世成就 而是涉及生生世世經過長遠 的修行而實現 有總願與別願 總願是一切菩薩共通之誓願 簡言之 上求 菩提 下化眾生 而別願則是依下化眾生之樣式之特殊念願 其種類或性

26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29 質各有相異 60 通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淨土思想 就別願思想論之 從性質上需要從 二方面觀之 第一 本願思想展開的經過 即是所涉及本願思想關係經典的 研究 第二 是對於前述材料 進行佛教教義立場內容的考察 大師在 從現實的世界到理想的世界 一文中 道出 維摩經 所指的 理想世界是人間淨土 以 心淨土淨 大小互融 無量方便 不二法門 的世界來說明 啟示我們加強心理的建設 人格的昇華及內心 的淨化 61職是故 就論述淨土部份 本節試圖將 維摩詰經 對照 星雲 模式 的人間淨土思想觀 探討分析大師是如何運用經證實質意涵 將實踐 的行為模式接軌 呈現 心中有佛 佛國在人間 的哲理思想意義 揭櫫大 師一生所致力於人間佛教的弘揚 人間淨土創造 全球化的弘法事業是實踐 了 佛光普照三千界 法水常五大洲 具體寫照 就 淨佛國 菩薩淨 土行 唯心淨土 三面向 略述考察其立論之梗概 一 人間是菩薩 淨佛國 的場域 就 維摩經 中 寶積長者問 淨土之相 經文而論 就文分為二 取報土之意 和 取應土之意 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 此即標取土 之意也 菩薩取土 是由大悲起 大悲心是由眾生起 眾生是取土之緣 緣中說果 所以說眾生之類是菩薩的佛土 取報土之意 菩薩隨其所化 60. 日 木材泰賢 本願思想之開展與道德的文化的宗教的意義 參閱張曼濤 主編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五十六 淨土思想論集 一 台北 大乘文 化出版社 1978年 頁 星雲大師 從現實的世界到理想的世界 人間佛教系列 緣起與還滅 頁

27 930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眾生 而取佛土 隨所調伏眾生 而取佛土 取應土之意 隨諸眾 生 應以何國入佛智慧 而取佛土 隨諸眾生 應以何國起菩薩根 而 取佛土 菩薩隨其所化眾生 而取佛土 即指隨化人多少 故國有大 小也 所以眾生則佛土 佛土者即眾生之影響 此處明所化眾生多寡 而取 佛土之濶狹 此為什公之所意 而吉藏則明含有二義 一是隨眾生善之淺 深 二是隨人眾之多少也 生善義 隨以何法化於眾生 若施 若戒 各隨 彼所行 來生其國 若因持戒 則其地平生 若因行施 則七珍具足 略舉 之 餘類皆是 62 維摩經 所說的 乃是隨著受其已度 正度 將度的眾生的需要 而 取其國土之故 可知 諸佛的本願 雖為完成淨土的主導力 至於淨土的 性質和成分 以及其時空關係的決定權 則在於生彼國土的眾生 所有的功 德 為成就眾生故 願取佛國 願取佛國 非於空也 取於空則為 虛無 娑婆世界是吾人的淨土 接受現實世間的不圓滿 而淨化世間就是人 間行者之願 是人間宗教行者的承擔與實踐 是積極入世的菩薩道 諸佛淨土雖由所化眾生身口意清淨共業而實現 但菩薩的行願 回向 方便力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在諸大乘經典中敘說菩薩的發願是特別重要 也 是菩薩建立大誓願的根據 63 若不能淨佛國土成就眾生 則不能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 人間佛教重視當下的淨土 致力於解決人間各種問題 所 謂以 出世思想 作 入世事業 屬於菩薩乘的思想 主張 人成即佛 成 也就是以聲聞 緣覺出世的思想做人天乘入世的事業 進而實踐菩薩 62.隋 吉藏 佛國品 維摩經義疏 大正藏 第38冊 頁927c 63.望月信亨著 釋印海譯 藍吉富主編 淨佛國土之教旨與菩薩發願 淨土 教概論 頁19-31

28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31 道的慧業 64大師強調 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 是一個菩薩的道場 以菩薩慈悲為共願 結合僧 信二眾的力量 將這個五濁的娑婆世界 建設 成清淨的人間淨土 65所以佛光山與佛光會以組織系統發展全球事業 便 是實踐 淨佛國 的思想的體現 66 1 人間淨土的拓荒與實踐 佛陀紀念館的興建 成為台灣的新地標 星雲大師興建時 提到一段談 話 佛陀並不需要寶塔 而是眾生需要 我憑著這句話而建寶塔 67從 這一自述當中 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思想中心 是一位人間菩薩行者的善念 而起 以建築說法 打造了人間佛國 此一信念的基本思想與和 維摩詰 經 中成就菩薩淨土的條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經云 菩薩取於淨國 皆為饒益諸眾生故 就文而言 發起問言 菩薩成佛 得土自安 而何故偏言為生耶 所以者何 這是問答 羅什解釋言 先立國土優劣 然後造行 若為我取國者 應任行之所成 今 為饒益眾生也 所以物所宜而制國也 僧肇云 法身無定 何國之有美惡 斯外何淨可取 取淨國者皆為彼耳 故隨其所應而取焉 菩薩皆是為眾生 利益眾生 如同星雲大師為什麼要蓋佛館 皆是眾生需要 為眾生而蓋 而 64.星雲大師 禪門淨土篇 人間佛教語錄 上 頁 星雲大師 菩薩道 中國佛教菩薩思想 學術會議 序 人間佛教菩 薩道 人間佛教序文選 頁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11 若不能淨佛國土成就眾生 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 何以故 是回向雜毒故 復次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應作是 念 如諸佛所知諸善根回向 是真回向 我亦應以是法相回向 是名正回向 姚秦 三藏鳩摩羅什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大正藏 第8冊 頁300b 67.星雲大師審訂 潘煊撰文 人間佛國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紀事 台北 天 下文化 2011年12月 頁21

29 932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成就了人間佛國 從佛光山的開山 佛陀紀念館的興建 至中國大陸佛光祖庭的重建 乃 至全球五大洲建立二百多個道場 幾乎都是從零開始 這是宗教界的 奇 蹟 也是星雲大師 佛光普照三千界 法水常流五大洲 的願心所成 其 建寺安僧的情懷是什麼呢 其言云 建寺安僧 廣度有緣無量數 弘法利生 菩提道路萬古長 佛光 普照 法水長流 像靈山的再現 像祇園重光 是修行路上的加 油站 是心靈安住的幸福地 是擁有法寶的無盡藏 是悲智願行 交會點 是四攝六度的選佛場 那是藝術 那是法寶 都是法同 舍 都是如來場 68 從分燈五大洲道場之興建因緣 了解大師親領弟子們一步一腳印 開疆 闢地 蓽路藍縷的精神 可一窺知 人間佛教 如來場的拓荒史 皆具影響 力 人與人之間必有微妙因緣 不是一家人 不入一家門 佛光人能齊聚在 這一大傘下 大師的威德感召下 想必皆是發菩提心 為成佛道 服務利 益眾生的基石下相聚一堂 正如 維摩經 經文開頭云 菩薩三萬二千 眾所知識 大智本行 皆悉成就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 為護法城 受持正 法 能師子吼 名聞十方 眾人不請之友而安 紹隆三寶 能使不絕 海 會雲來集的清淨海眾 集體創作了佛光山 莊嚴成就了人間淨土 68.佛光山宗務委員會 以法為家 道場篇 雲水三千 高雄 佛光出版 社 2003年 頁590

30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人間淨土的藍圖 隨諸眾生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 佛土 此為明應土之意 應以何國者 若應見淨土以得悟故 則示之以寶 玉 若應見穢國以受道故 則現之以沙土 入佛慧者 依僧肇言 七地 所得無生慧 七地為佛眼地 是起菩薩根者 六住已下菩提心 此言 隨 所化眾生 是化外夫凡夫 令生信解 而隨所調伏 為教內凡夫 令生信 解 而隨所調伏 為教內凡夫修起眾行 此二句 是化地前人 取土也 69 婆婆世界是我們的淨佛國的場域 所以在般若經中提到 自淨佛國土 成就 眾生 亦教人淨佛國土 成就眾生 歡喜讚歎淨佛國土 成就眾生法 70 正是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所行也 所以建設人間淨土便是娑婆世界終極目 標 人間佛教的要點 以 五和思想 為人間淨土的終極目標 首先要注重 自我的建全 進而維護每一個人的家庭幸福 才能談到開展人間淨土 大師 在 淨土思想與現代生活 一文中 為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大眾 描繪出人 間淨土的理想藍圖 1 平等包容是我們的淨土 2 自由民主是我們的 淨土 3 慈悲喜捨是我們的淨土 4 安住禪心是我們的淨土 5 大 乘方便是我們的淨土 6 清淨唯心是我們的淨土 7 勤奮願力是我們 的淨土 8 智慧靈巧是我們的淨土 如果大家都能從心理上自我健全 自 我清淨 自我反省 自我進步 從而擴及到家庭 社區 國家 那麼整個世 界就是佛光普照的人間淨土 隋 吉藏 佛國品末 維摩詰經義疏 大正藏 第38冊 頁927c 70.姚秦 鳩摩羅什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卷16 大正藏 第8冊 頁338c 71.星雲大師 淨土思想與現代生活 二 人間佛教系列 禪學與淨土 頁

31 934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家庭是一個人一生成長的重要場所 從出生到婚嫁 另組家庭 家 是生命的延續 是個人身心調和 價值觀念養成的基礎 是社會組成的基本 單位 也是國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 佛教尤其重視家庭關係 因此在 善 生經 大寶積經 優婆塞戒經 等諸經典中 均有佛陀教導信眾如 何實踐家庭倫理的記載 現代人間佛教所提倡的 也正是以佛陀的人本精 神 從自己家庭的人際關係 經濟生活 家居生活等做起 健全家庭 建設 人間淨土 72 目前社會上問題叢生 往往都是肇因於家庭 建立幸福的家庭生活 然後才能貢獻於國家 社會 全人類 73天堂 地獄有什麼不同 只要肯容 忍 幫助人 那就是天堂 反之 自私 執著 計較 那就是地獄 74如何 建設人間的淨土呢 若要實現生活中的淨土 就必須改變我們的觀念 改變 我們的心理 如果心念不改 每天在貪 瞋 痴裡打轉 即使走遍天下 甚 至到西方極樂世界 那也不是我們的淨土 75 二 菩薩淨土行的解脫道 大師指出 維摩詰經 所提倡菩薩淨土 是 唯心淨土 如經中 說 若菩薩欲得淨土 當淨其心 隨其心淨 則國土淨 也是人間佛教 的淨土思想 主張將佛法與生活結合在一起 在生活中奉行佛法 在佛法 中建設淨土 76對此 自 他 眾生 行淨則佛土淨 的淨土相 提問主要 72.星雲大師 佛教的家庭觀 佛光教科書 六 頁 星雲大師 人間淨土的藍圖 人間佛教語錄 上 頁 建設唯心淨土 同上註 頁 星雲大師 淨土思想與現代生活 一 人間佛教系列 禪學與淨土 頁 星雲大師 佛光教科書 四 菩薩行證 頁

32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35 是出自於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者77的答問 意指菩薩依 淨土之 行 令自與彼眾生皆 行淨 故說 行淨則眾生淨 而 眾生淨則佛土 淨 的真義闡述 職是之故 大師指出 維摩經 的理想世界就是人間淨土 淨土是人人 欣樂的境界 如何修行 才能到達淨土佛國呢 佛陀曾說 眾生之類 是 淨土行 意即 唯有勤度眾生 才能證得淨土 因為離開眾生 就沒有淨 土可言 這一信念即是菩薩淨土思想 眾生之類 是菩薩淨土 的會通 當 菩薩發心化度眾生時 就是佛國淨土的現前 所以 佛光會的實踐方向是 從僧眾到信眾 從寺院到社會 從自學到他學 從靜態到動態 從弟子到 教師 從本土到世界 以 發願普度眾生 人間淨土佛國現前 為宗旨之 一 實為該為終極目標 維摩經 中提到直心 深心 菩提心 六度行 四攝法 方便 三十七道品 回向心 去除八難 自行守戒 不譏彼闕 十善 等都是 菩薩淨土行 而人間佛教提出 一教 二眾 三好 四給 五和 六度 七 誡 八道 的法數思想修持法門 是具體的義理思想的理論建構 是引導有 情眾生邁向 成佛大道 的解脫論 大師提到 人間佛教的大乘菩薩行者 或現出家相或現在家身 皆以 發菩提心利他為修行 甚至不離 發大精進為除一切眾生煩惱 廣起 四無量心 安置眾生 他們以般若空性的智慧 智不住諸有 悲不滯涅 77.回溯 心淨則佛土淨 之說 是佛對寶積菩薩所問 菩薩淨土之行 的回答 如 下文 世尊 是五百長者子皆以發阿藐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願聞得佛國土清 淨 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 姚秦 鳩摩羅什 維摩詰所說經 大正 藏 第14冊 頁538a

33 936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槃 以家庭為水月道場 行空花佛事 自度度他 圓滿佛道 78 以維 摩居士為例 道出在生活裡 行 住 坐 臥之中居家逍遙 隨處都是淨 土 79生活中 眾生中 人間中實踐 則 隨其心淨 則國土淨 淨土 就在心裡 這正是人間佛教所謂的 人間淨土 所以佛光會以推動人間佛 教由僧眾帶到信眾 讓佛法走入生活 落實人間 這是人間佛教一大特色 倡導由僧 信二眾共同成就淨土 而非落於僧眾 菩薩淨土行思想的特質 三 以唯心淨土為法要 在 大智度論 中論述到 菩薩由於深心清淨故 所以能夠教化眾生 所以眾生心清淨 則世界清淨 經云 深心清淨故能教化眾生 何以故 是煩惱故 不起高心 我心 瞋心故 眾生愛樂信受其語 教化眾生故得淨 佛世界 如 毘摩羅詰 即 維摩詰經 佛國品 中說 眾生淨 故世界清淨 80 有情淨 則 佛土淨 關鍵點在於有情眾生淨 即有 情眾生的功德成就 以有情眾生清淨功德故 因此成就淨佛國土 則為窺基 在 說無垢稱經疏 所言 菩薩自心清淨 五蘊假者有情亦淨 內心既 淨 外感有情及器亦淨 81是也 人間佛教講的淨土 不只是指十萬億佛土以外的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 界 和藥師佛的東方琉璃世界 佛教的淨土是可以在人間實現 也可以在現 代實現的 因為 維摩詰經 說 隨其心淨則國土淨 意思是說 娑婆 世界很髒亂 很黑暗 很動盪不安 很令人煩惱 但這一切都是我們不健全 78.星雲大師 第十一課 佛教的家庭觀 佛光教科書 六 頁 星雲大師 人間淨土的意義 人間佛教語錄 上 頁 姚秦 藏鳩摩羅什譯 龍樹菩薩造 大智度論 卷85 大正藏 第25冊 頁 657b 81.唐 窺基 說無垢稱經疏 卷2 大正藏 第38冊 頁1027a

34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37 的心理所表現出來的 假如我們有健全而美好的心理建設 則未來在佛光普 照下 我們的社會再也沒有階級鬥爭 沒有男女關係 眾生一律平等 沒有 經濟占有 沒有物質匱乏 人民生活逍遙 沒有惡人騷擾 沒有政治迫害 社會安定和樂 則極樂世界的一切都可以在我們的眼前實現 這個世界就可 以成為人間淨土了 82存乎一心 這是唯心淨土的思想 也是人間佛教的 淨土思想 而大師在 迷悟之間 論述道 宗教的生活 就如佛教徒 心包太 虛 量周沙界 他把世界看成是心中的世界 他把眾生看成是心內的眾 生 他可以轉苦為樂 轉邪為正 轉迷為悟 所謂 轉娑婆為淨土 83 此岸 彼岸存乎一心 可以將此岸建設成淨土 也可把彼岸建成心中的國 土 經云 若菩薩欲得淨土 當淨其心 隨其心淨 則國土淨 舍利弗 聞言 心中納悶 難道佛陀心有不淨 為什麼娑婆世界如此惡濁 佛陀知 道他的想法 於是以足趾按地 即時三千大千世界珍寶嚴飾 佛陀告訴舍利 弗 我佛國土常淨如是 原來我們之所以見娑婆為穢土 是因為自己心 有高下 而諸佛菩薩因見一切眾生悉皆平等 身心清淨 所以能見此土清 淨 經云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佛光會員應和光接物 普度眾生 當 外在眾生度盡的同時 內在貪瞋愚痴的眾生也將轉為菩提眷屬 果能如此 則何處不是淨土佛國 84 佛光山提倡人間佛教 就是要讓佛教落實在人間 讓佛教落實在我們 生活中 讓佛教落實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上 佛在那裡 在我的心裡 淨土 在那裡 在我的心裡 眼睛一閉 宇宙三千大千世界 都在我這裡 天下的 82.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的藍圖 人間佛教系列 人間與實踐 頁 星雲大師 宗教生活 迷悟之間 頁 星雲大師 佛光會員的信條 人間佛教系列 佛光與教團 頁232

35 938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人都捨我而去了 但我的佛祖在我心中 沒有離開我 那就是淨土 85淨 土在心裡 建立唯心淨土 重視心理建設 可以娑婆化為美好的淨土 即以 心為本也 五 結論 本文以 初期大乘佛教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 為研究主軸 徵引 維摩詰經 經證 揭示初期大乘佛教思想的菩薩淨土蘊涵 對讀人間佛教 人間淨土思想的關係 內容主要分三部份 第一部份 就初期大乘佛教淨土思想淵源的代表經典 維摩詰 經 析論經中 淨佛國 菩薩淨土行 及 唯心淨土 等基本概念的 梳理 揭示初期大乘佛教菩薩淨土的思想蘊意 菩薩 淨佛國 的思想 具 有二特質 莊嚴國土及成熟眾生 救濟眾生以願力完成的淨土 再加上往生 彼國的眾生之願力 才有眾生與佛菩薩共處的淨土顯現 而菩薩淨土行則菩 薩依十八種 淨土之行 而令自與彼眾生皆能 行淨 考察以 直心 為 首的修行法向次第而達 一切功德淨 所以說 行淨則眾生淨 如此一 來 具有如是行的眾生 眾生淨 則來生菩薩成佛之國土 故說 眾生淨 則佛土淨 此外 以 若菩薩欲得淨土 當淨其心 隨其心淨 則佛土 淨 總結淨土義 也被視為 唯心淨土 思想的淵源 接著 探討人間佛教的 人間淨土 思想內容 徵引 星雲模式 的 人間淨土 思想的闡述為研究內容 發掘人間佛教菩薩道所實踐的本願即 是 化娑婆為淨土 積極把當今的 世界轉變為佛國淨土 心淨國土淨 大同世界現 人間佛教肯定唯有勤度眾生 才能證菩提 因離開眾生就沒 85.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的思想 人間佛教系列 人間與實踐 頁224

36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939 有淨土可言 這一信念即是菩薩淨土思想 眾生之類 是菩薩淨土 的會 通 提出從 心理上自我健全 自我清淨 自我反省 自我進步 從而擴及 到家庭 社區 國家 而自我內心的淨土要靠 發心立願 去創造完成 是 淨佛國 真義的重新詮釋 提出 一教 二眾 三好 四給 五和 六 度 七誡 八道 的法數思想修持法門 是具體的義理思想的理論建構 實 踐是引導有情眾生的解脫論 最後一部份 考察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對於 淨土思想 的基本思 想論述 探討 淨佛國 菩薩淨土行 及 唯心淨土 等主要思想概念 的相應性與關連性 從闡述 維摩詰經 中來貫通意旨 佛國土是菩薩成佛 時感得之國土 欲令佛國土清淨 則應先清淨己心 己心清淨 則其國土得 清淨也 所以菩薩發心立願 成就當來淨土 為清淨心行的 淨佛國 而 人間佛教的淨佛國思想是以 化娑婆為淨土 為本願 而 行佛 是人間佛 教將理論落實的具體菩薩行 重視心裡建設以 唯心淨土 為法要 此岸 彼岸存乎一心 可以將此岸建設成淨土 也可彼岸化為佛國淨土 這些思想 的轉換與理論的落實 彰顯了人間佛教重於 解行 並重的修持 是思想的 再詮釋 再深化 也豐富了教義的開放性與辯證性 顯示了初期大乘佛教發 展到人間佛教思想的 延續性 人間佛教作為現當代佛教的主流 星雲模式 的 佛光學 以權巧方 便開啟了弘法的多元與契理契機的度眾法門 迅速成為探討研究的熱點 除 了 法統 的確立以及對經文義理的論證揭櫫具有獨特內容的教義體系外 其修行方法內涵及儀軌制度 也是佛教學派向宗派演進的關鍵因素 86 而 86.賴永海主編 中國佛教通史 五 隋唐篇 高雄 佛光出版社 2014年06 月 頁

37 940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上 星雲模式 的 佛光學 研究 尚蘊含龐大的研究論述的空間 惟有待佛 光門人 僧信 孜孜不倦共同努力 拜讀大師遺囑 真誠告白 有感而發 與大眾共勉之 參考書目 一 古藉 1.東晉 佛馱跋陀羅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正藏 第9冊 2.姚秦 三藏鳩摩羅什譯 龍樹菩薩造 大智度論 大正藏 第25冊 3.姚秦 三藏鳩摩羅什譯 維摩詰所說經 大正藏 第14冊 4.姚秦 三藏鳩摩羅什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大正藏 第8冊 5.姚秦 僧肇 注維摩詰經 大正藏 第38冊 6.隋 吉藏 維摩經義疏 大正藏 第38冊 7.唐 智顗說 湛然略 維摩經略疏 大正藏 第38冊 8.唐 窺基 說無垢稱經疏 大正藏 第38冊 二 專書 1. 日 平川彰著 莊崑木譯 印度佛教史 台北 商周出版 2002年 2.佛光山宗務委員會 雲水三千 高雄 佛光出版社 2003年 3.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系列 台北 香海文化 2006年1月 4.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書信選和序文選 台北 香海文化 2008年4月 5.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語錄 台北 香海文化 2008年4月 6.星雲大師 百年佛緣 高雄 佛光出版社 2013年 7.星雲大師 佛光教科書 台北 佛光文化 1999年 8.星雲大師 迷悟之間 台北 香海文化 2001年 9.星雲大師審訂 潘煊撰文 人間佛國 台北 天下文化 2011年1月 10.張曼濤主編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台北 大乘文化出版社 1978年 11. 日 望月信亨著 釋印海譯 藍吉富主編 淨土教概論 台北 華宇 出版社 1988年

38 管窺初期大乘佛教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以淨土思想為核心 傅偉勳著 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 台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90 年 13.程恭讓 釋妙凡編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高雄 佛光文 化 2013年 14.聖嚴法師 人間淨土 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 慶祝印順導師九秩嵩壽座 談會講稿 法鼓山小叢刊7 法鼓文化 1997年 15.賴永海主編 中國佛教通史 五 隋唐篇 高雄 佛光文化 2014年6 月 三 期刊論文 1.星雲 值得尊崇的當代佛學泰斗 永懷印順導師 普門學報 第30 期 2.程恭讓 太虛 聖嚴 星雲 現當代漢傳佛教三導師的 維摩經 詮釋 2013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開幕研討會論文集 3.陳劍鍠 星雲大師的管理思想及佛光淨土的創建 2014星雲大師人間佛 教理論實踐研討會 會議論文 4.陳劍鍠 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性格的詮釋及建立人間淨土之思想 收錄於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高雄 佛光文化 2013年 四 電子版 1. 太虛大師全書 電子版 印順文教基金會 2005年 2.CBETA電子佛典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學術版 電子版 印順文教基金會 1998年 五 網路資源 1. 佛光大辭典線上查詢 網址 /04/27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心之 次也 備 此三 心 然 後修 六度 這襄再作補 充 沒有直 心 學 佛 目的不純正 沒有深 心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目錄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2 婚姻的意義 4 建立佛化家庭的意義 7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9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婚姻的意義 婚姻的意義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建立佛化家庭的意義 建立佛化家庭的意義 ( 一 ) 以宗教信仰來促進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滿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 二 ) 以家庭的淨化, 提昇人品 淨化人間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More information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目錄 緣起 聖嚴法師 2 一 規畫生活, 享受高齡 4 ( 一 ) 心理調適最重要 ( 二 ) 生活起居善安排 二 養生保健, 延年益壽 10 ( 一 ) 長壽養生的要訣 ( 二 ) 別讓病痛成主宰 三 修心養性, 常保安樂 16 ( 一 ) 精進在家自修 ( 二 ) 定期參加共修 ( 三 ) 加入義工行列 附錄一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23 附錄二 念佛的方法 26 佛化長青手冊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997 197-210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7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一 問題與方法 1 ---- ---- 2 3 1 2 3 ---- 198 ---- ---- 4 二 內聖人格的形成與文學理想之建構 ( 一 ) 道德主體的確立 ( 仁 ) 與文學理想之根據 ( 質 ) 4 199 5 ---- 6 ( 二 ) 道德主體的落實 ( 禮 ) 與文學質素之要求

More information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米契爾博士 (Dr. Edgar Mitchell, 佛心 宇宙與覺醒 目錄 宇宙大震撼 3 宇宙的形成與 華嚴經 宇宙觀 12 科學與心識奧祕 19 量子世界與心識業力 23 人類的未來 34 現場問答 37 佛心 宇宙與覺醒 佛心 宇宙與覺醒 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 時間 : 二 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地點 : 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主持人 : 葉祖堯教授 ( 亞洲大學教授 ) 與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創辦人 ) 艾德格.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校訓與院訓僧林悟語聖嚴法師著1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菩提心與出離心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6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7 放眼全世界, 處處為佛教 8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9 10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11 實踐創校的精神 12 校訓與院訓

More information

NAAC_FNEC.indd

NAAC_FNEC.indd 攜 手 同 步 五 載 情 齊 心 邁 向 新 一 天 2003-2008 1 4 5 6 7 耆 智 全 接 觸 消 除 隔 膜 回 饋 社 會 8 9 10 11 12 13 14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5 2008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032008 我們的願景 攜手共創佳 在 過去五年 義工與中心並肩作戰社區的層面有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聖人慶日及節日 五月十一日 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 宗徒 慶日 五月二十九日 耶穌升天 節日 五月三十一日 聖母天地元后 慶日 文章分享 淺談拉丁文在天主教會的重要性 緒論 一直以來 教會拉丁語被視為西方文化之基石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 可是在 近四十年來 這種 天主教徒的特徵 (sensus catholicus) 已從教會禮儀 信友靈修生活 等逐漸褪色 這現象當然與人們 甚至神長和教會機構對拉丁語應用之誤解有關

More information

四種環保 四環總論 一 心靈環保

四種環保 四環總論 一 心靈環保 法鼓山的實踐四種環保 目錄 四環總論 2 心靈環保 7 生活環保 29 禮儀環保 35 自然環保 41 四種環保 四環總論 一 心靈環保 四環總論 二 生活環保 四種環保 三 禮儀環保 四環總論 四 自然環保 四種環保 心靈環保 心靈環保一 心靈環保 四種環保 心靈環保 二 儒道二家與心靈環保 10 四種環保 1. 2. 3. 心靈環保 11 4. 12 四種環保 心靈環保 13 14 四種環保 心靈環保

More information

17-72c-1

17-72c-1 台灣喜宴文化與陶瓷餐具設計開發 廖素慧 林長弘 林秀娟 摘 要 喜宴文化它包括了生活風俗習慣 禮教的 禁忌與料理 飲食的結合 可以看到民族的思 想行為以及社會的結構模式 是生活文化的濃 縮 它的過程對於一對新人在人生旅程開始 時 得到關愛與祝福也給予責任 所以喜宴的 禮教約束 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好的飲 食禮教約束可以產生良性的人生觀 從喜宴的 食物料理與新開發餐具的造形與裝飾美感等的 結合來做一個開始

More information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第 6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97 年 1 月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 現狀與問題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Central-Local Relation Reforms in China 林文軒 (Lin, Wen-Hsua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所博士生 1 摘要 關鍵詞 : 權力下放 職能轉換 地方主義 部門利益 壹 前言 1 76 吉首大學學報

More information

校園倫理 25 觀念作育英才, 相互愛敬 實踐因材施教, 潛移默化引導正確的人生觀增進溝通與合作明訂法令, 保障權益 自然倫理 32 觀念自然是人類共有的大身體珍惜唯一的地球 實踐少砍樹, 多種樹美化環境保護水資源重視水土保持以身作則, 帶動他人 場倫理 42 觀念良好互是職場倫理的根本 實踐互助互

校園倫理 25 觀念作育英才, 相互愛敬 實踐因材施教, 潛移默化引導正確的人生觀增進溝通與合作明訂法令, 保障權益 自然倫理 32 觀念自然是人類共有的大身體珍惜唯一的地球 實踐少砍樹, 多種樹美化環境保護水資源重視水土保持以身作則, 帶動他人 場倫理 42 觀念良好互是職場倫理的根本 實踐互助互 法鼓山的新時代倫理觀心六倫 目錄 前言 3 家庭倫理 9 觀念家庭是社會的基石 實踐多付出, 不計較舉行家庭會議提昇家庭教育善用 四它 制定家庭規約延伸家庭倫理到社區關懷 生活倫理 17 觀念和世樂群, 對生活負責資源有限, 珍惜共享 實踐多利用大眾交通工具徹底做好資源回收廢棄物再利用避免製造噪音 校園倫理 25 觀念作育英才, 相互愛敬 實踐因材施教, 潛移默化引導正確的人生觀增進溝通與合作明訂法令,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珍惜生命 聖嚴法師與吳念真 黃春明 李明濱的對話 珍惜生命 時間 : 二 六年六月十七日地點 : 台北圓山飯店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禪修文教體系創辦人 ) 黃春明 ( 知名作家, 國家文藝獎得主 ) 吳念真 ( 知名導演 ) 李明濱 (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持人兼主任 ) 主持人

珍惜生命 聖嚴法師與吳念真 黃春明 李明濱的對話 珍惜生命 時間 : 二 六年六月十七日地點 : 台北圓山飯店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禪修文教體系創辦人 ) 黃春明 ( 知名作家, 國家文藝獎得主 ) 吳念真 ( 知名導演 ) 李明濱 (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持人兼主任 ) 主持人 珍惜生命 目錄 一 可以再多想想, 放下自殺念頭 4 二 正確的價值觀, 破解自殺迷思 9 三 肯定自我價值, 實踐生命意義 11 四 落實人文關懷, 成功防治自殺 15 五 放下自責內疚, 勇敢承擔責任 19 六 呼吸就是財富, 活著就有希望 23 七 重新檢視媒體, 重視精神生活 28 八 重建媒體道德, 善盡社會責任 30 九 不做成功的人, 做個實在的人 33 十 逆境讓人成長, 打擊磨練意志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18-24 25-44 45-64 65 10 8 6 4 2 0 ( 40% 15% Affect Cognition : drive Behavior DSM-V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2 9 5 Electronic Convulsion Therapy; ECT Rabins65 1% Rabins, 1992 20%-30% Blazer, 1994 65 12.9

More information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PROSPECT EXPLORATION 第 10 卷第 9 期中華民國 101 年 9 月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A Research on the Issue Concerning Assistant Police in Mainland China and its Regulation: Suzhou as an Example 陳銘聰

More information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劉 再 復 著 與 李 澤 厚 李 歐 梵 等 共 論 五 四 共 鑒 五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8 附 論 二 誰 是

More information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2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你可能不知道的媒體影響 劉正山若用 選戰 的角度來看選舉和參與選舉, 你大腦裡情感的作用一定大過理性的作用, 便會很習慣地拿各種媒體或別人的觀點來使自己的選擇合理化 2012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4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agendasetting 報紙和網路新聞的頭版空間有限,

More information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禪學與生活補充教材 397 35 淺原才市念佛入禪的心識轉化 ( 下 ) / 三 超凡入塵 36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37 叁 評論才市的禪境與疑情 38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一 才市是否有禪病? 39 二 淨土宗如何消除業障? 40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Bhaktiyoga 41 三 有相念佛 42 397 補充教材 禪學與生活 43 四 唯心淨土 44 397 補充教材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什麼叫做佛事? 3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5 四 臨命終時怎麼辦? 6 五 亡靈是什麼? 9 六 誰該做佛事? 12 七 誦經做什麼? 15 八 拜懺做什麼? 18 九 放焰口做什麼? 20 十 人鬼之間的佛事? 22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二 什麼叫做佛事? 二 什麼叫作佛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1 緒言 澳門博彩業發展面面觀 2010 香港城市大學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仍 未 有 好 轉 的 消 息 2. 同 註

More information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95 年 訂 定 96 年 11 月 修 正 97 年 10 月 修 正 100 年 2 月 修 正 101 年 4 月 修 正 102 年 1 月 修 正 103 年 4 月 修 正 103 學 年 度 入 學 新 生 適 用, 舊 生 可 比 照 適 用 1. 研 究 生 須 於 入 學 後 第 二 學 期 開 學 前 選 定 指 導 教 授, 經 課 程 委 員 會 認 定 後 方 得 繼 續

More information

二 一 五 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星雲大師所講的人間佛教是廣義的人間佛教 而不是狹義的人間佛教 也不是學界 所認為的當代中國佛教 所謂廣義的人間佛教是指回歸到以人為本的 傳統的 根本佛 教教理上來的人間佛教 大師說 人間佛教不是佛光山自創 人間佛教的理念來自佛 陀 因為佛陀出生在人間 修行在人間 成道在

二 一 五 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星雲大師所講的人間佛教是廣義的人間佛教 而不是狹義的人間佛教 也不是學界 所認為的當代中國佛教 所謂廣義的人間佛教是指回歸到以人為本的 傳統的 根本佛 教教理上來的人間佛教 大師說 人間佛教不是佛光山自創 人間佛教的理念來自佛 陀 因為佛陀出生在人間 修行在人間 成道在 興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副教授 佛 學博士 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 現任教於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 心 曾擔任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新加坡佛教學院客座教授 研究領域為 中國佛教 佛教倫理 早期佛教 早期 大乘佛教 目前學術計畫分為兩方面 一為 中國佛教孝道研究 二為 佛 教與中國文化 個人著作有英文版 佛陀觀的演變 與發展 中文版 人間佛陀 歷史佛 陀觀 等專書 並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 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

More information

關 鍵 報 告 KEY POINT REPORT 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 CIC L3C BB Corp 20149 31.6 20157 2

關 鍵 報 告 KEY POINT REPORT 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 CIC L3C BB Corp 20149 31.6 20157 2 no.04 關 鍵 報 告 KEY POINT REPORT 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 CIC L3C BB Corp 20149 31.6 20157 2 社 會 企 業? 社 會 效 益 債 券 創 櫃 板?? 社 會 創 新? KEY WORDS B Lab B 型 企 業 多 元 就 業 開 發 方 案?? 培 力 就 業 計 畫? 3 關 鍵 報 告 KEY POINT

More information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編撰教育部出版中華民國 96 年 9 月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 林育瑋 3 目錄 幸福拼圖 序文...p.2 引言 能和心愛的人共度一生, 就是最大的幸福!...p.6 幸福方程式 : 我 + 你 = 幸福關鍵一 我...p.10 關鍵一 你...p.20 關鍵一 +...p.28 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撇步 附錄一...p.48

More information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1 3 4 13 14 34 17 19 20 24 2 5 26 27 28 29 3 0 31 32 3 3 3 4 35 50 36 42 43 45 46 48 49 50 51 66 52 57 58 60 61 65 6 6 67 76 1. 2. 3. 1 4. 5. 6. CEPA 7. 8. 9. 2 10. 11. 12. 13. 3 14. 15. 16. 17. 4 18.

More information

510 漢傳佛教研究的過去現在未來 1 一 從人間佛教 的特質談起 依佛教文明之發展而觀 其創興源自於印度釋迦族之悉達多王子 眼見現實世間之眾生皆須面對的生老病死 以及與其相關涉而由之生起 之憂悲苦惱等諸多問題 因而出離王宮 追求究竟終極之了悟與超脫 歷經多年的苦修 終至證悟世間存在之真諦 並廣為世

510 漢傳佛教研究的過去現在未來 1 一 從人間佛教 的特質談起 依佛教文明之發展而觀 其創興源自於印度釋迦族之悉達多王子 眼見現實世間之眾生皆須面對的生老病死 以及與其相關涉而由之生起 之憂悲苦惱等諸多問題 因而出離王宮 追求究竟終極之了悟與超脫 歷經多年的苦修 終至證悟世間存在之真諦 並廣為世 人間佛教的弘法與利生 借鏡 維摩詰經 的論析 尤惠貞 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專任副教授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的關懷為具體論析人間佛教實現佛教在人世間之實踐 若 藉由弘傳大乘菩薩道之代表經典的 維摩詰經 為借鏡 可以映顯出那 些法門是現世佛教之弘法利生的具體參照 同時在如此的借鏡中 是否 亦能彰顯 維摩詰經 所宣說之弘法利生法門 亦蘊含了人間性 生活 性 利他性 喜樂性 時代性與普濟性等特質 關鍵詞

More information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目 錄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從 普 門 品 談 如 何 自 助 助 人 12 從 大 悲 咒 談 如 何 祈 福 有 福 2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 一 ) 建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觀 我 為 你 祝 福 1. 三 世 因 果, 還 願 受 報 2. 四 大 假 合, 歡

More information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九 章 算 術 西 漢 張 蒼 耿 壽 昌 編 定 魏 劉 徽 注 唐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郭 書 春 校 點 九 章 算 術 卷 第 二 魏 劉 徽 注 唐 朝 議 大 夫 行 太 史 令 上 輕 車 都 尉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粟 米 以 御 交 質 變 熒 易 粟 米 之 法 凡 此 諸 率 相 與 大 通, 其 特 相 求, 各 如 本 率 可 約 者 約 之, 別 術 然 也 粟

More information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因素與 飛航安全 人為因素 7 7 8 人為因素的類別 H 1972 E. Edward SHELL S S L E software, H handware, E environment, L liveware L SHELL 20 2014 3 495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2014 3 495

More information

N3489_PYE_SChi_Cover-back

N3489_PYE_SChi_Cover-back 保華建業集團 業務方針 業務方針 保華建業1946年始建於上海 逾六十年來致力為香港及各 地城市打造宏偉景觀與世界級基建設施 保華建業作風穩 健 積極進取 專注發展其多元化的工程及房地產業務 保華建業的核心業務涵蓋承建管理 物業發展管理及房地 產投資 集團於香港 澳門 中國內地以至海外均擁有龐 大的客戶網絡 保華建業集團 願景 以創新精神 專業態度以及對品質的追求 提供一條龍的房地產服務 從而在香港

More information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43,1052,272 791222101452 2014719 58339347 396634355 196413164 28269 26 27 28 29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heepwoh-cover

heepwoh-cover 2016-2017年度 enquiry@heepwoh.edu.hk PDF processed with CutePDF evaluation edition www.cutepdf.com 目 錄 一 本校辦學團體...P. 3 二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教育事工部組織架構...P. 3 三 願景 使命及核心價值...P. 3 四 辦學宗旨...P. 3 五 校徽 校訓...P. 3 六 校歌...P.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檔 號 : (20) in EDB(SCR) 25/58/11 Pt.4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3/2012 號 2012 年 教 育 ( 修 訂 ) 規 例 2012 年 教 育 ( 豁 免 )( 提 供 非 正 規 課 程 的 私 立 學 校 )( 修 訂 ) 令 2012 年 香 港 考 試 及 評 核 局 條 例 ( 修 訂 附 表 1) 令 [ 注 意 : 本 通 告 應 交 ( a )

More information

ART_RAE16_ticket_cn_p.1

ART_RAE16_ticket_cn_p.1 1. 2. 3. 4. 基 础 部 分 - 色 彩 TM TM Premier B2C Sales to China 2014 TM OCR www.divcom.com.hk/ocrc 現 在 開 始 計 劃 訪 問 亞 洲 零 售 博 覽 的 行 程! 交 通 配 套 乘 車 路 線 : 由 機 場 乘 坐 公 共 汽 車 : A11 或 E11 到 灣 仔 (~80 分 鐘 ) 地 鐵 :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年 7 月 頁 125-142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 提要 關鍵詞 : 戲曲 關目 情節 故事 表演 勞逸均衡 冷熱調劑 元刊雜劇三十種 曲論 125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前言 1 一 關目 之原意與 元刊三十種雜劇 的 關目 126 2 3 4 5 6 127 7 8 9 128 10 129 11 二 明清曲論中 關目 的義涵 12

More information

ë 3 5 51 67 101 127 171 193 219 247 269 289 313 327 341 349 357 4 維摩詰經現代直解 出維摩詰居士的修行水準竟然是如此之高 在釋迦牟尼佛開創佛教時 並沒有把居士放在主要位置 而是把比丘放在第一位 這樣對當時的社會結構而言 是自然 又適當的事 但是到了現在 居士則變得重要了 而且釋迦牟 尼佛也曾預言居士在以後會變得重要 現在看 維摩詰經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進而獲得地底物質密度與深度的關係 地下世界知多少 km/s g/cm 3 P Gpa km S P S 3,000 3,000 ak K 透視地底 Percy Bridgma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進而獲得地底物質密度與深度的關係 地下世界知多少 km/s g/cm 3 P Gpa km S P S 3,000 3,000 ak K 透視地底 Percy Bridgma 透視地球深處 的窗戶? extreme condition extreme environment 94.5 1 270 21 3.9 12.3 6,400 300 4,000 1864 Jules Gabriel Verne 1959 2008 1990 Paul Preuss 2003 24 2013 2 482 現在人類獲取地球內部訊息的方法, 是從可能影響我們身家性命安全的地震, 用數學模型把地震資料轉換成地震波速度,

More information

統一CSR年報-封面+裡+目錄-第1章(靛)-test.indd

統一CSR年報-封面+裡+目錄-第1章(靛)-test.indd 社會責任報告書 統一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1 2 1 GRI 4 6 8 8 9 10 11 12 13 18 20 21 26 29 30 31 32 39 48 50 57 60 68 70 72 73 2 3 4 5 6 489.6 4,758 37,000 72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樂活產品 做為一個負責任的食品生產者 我 們重視消費者的健康

More information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反 導 函 數 與 不 定 積 分 定 義 6.. 反 導 函 數 說 明 : 第 六 章 求 積 分 的 方 法 若 F( ) f ( ), Df, 則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antierivative) () 當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時, 則 F( ) C,C 為 常 數, 亦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故 若 反 導 函

More information

南關五年路康莊 02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南關五年路康莊 02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迎接下一個五年 01 築 93 10 南關五年路康莊 02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03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夢南關粉墨社區 社團跳動參與社團,開啟了心中的桃花源;走進社區,沉浸在民眾散發的人情味 04 築透過南關社區大學藝術列車, 人文種子在社區中不斷地萌芽與茁壯!

More information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第一章導言第一章 導 言 1-1 人一生的年齡變化和老年的概念 1994 0 14 15 6465 20 WHO 44 45 59 60 74 1 1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青老年,75-84 歲稱為 中老年,85 歲以上稱為 老老年 ( 鈕則誠,2006);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年輕老人期 (the youngold),75-84 歲稱為 中度老人期 (moderately),85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8.doc 9483 175-203 中共地方政府 較大的市 建制與地位之探討 摘要 關鍵詞 : 較大的市 設區的市 行政區劃 地級市 地方政府 地方立法 175 壹 前言 1 2 貳 較大的市 設置的背景與意義 1949 10 176 1950 1954 9 20 53 1955 6 9 20 1959 9 17 9 3 1978 177 33 4 5 6 80 7 1976 1979 7 1 20

More information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 天主教 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 ) 吳若權 ( 作家 ) 陶 ( )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 天主教 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 ) 吳若權 ( 作家 ) 陶 ( ) 生命的價值 目錄 生命的價值 2 青少年問題面面觀 4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1 認識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18 墮胎是不尊重個體的生存權 28 栽培自我, 展現生命之光 40 生命的價值 聖嚴法師與單國璽樞機主教 吳若權 陶喆的對話 生命的價值 時間 : 二 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 : 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主持人 : 劉麗惠 ( 電視台主播 ) 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創辦人 ) 單國璽樞機主教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國 中 數 學 基 本 學 習 內 容 補 救 教 材 第 一 冊 一 -1 單 元 一 數 線 與 整 數 的 加 減 運 算 主 題 一 正 數 負 數 的 意 義 一 正 數 和 負 數 : 尋 找 寶 藏 北 西 東 小 明 南 小 明 無 意 間 得 到 了 一 張 藏 寶 圖, 圖 上 的 黑 點 代 表 小 明 現 在 站 的 地 方, 每 個 腳 印 都 代 表 1 步 若 要 在

More information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兒 歌 內 容 分 析 ~ 以 台 灣 省 教 育 廳 發 行 之 大 單 元 活 動 設 計 內 之 兒 歌 為 例 ~ 摘 要 82 76 158 一 兒 歌 類 目 的 分 布 情 形 ( ) 26 23 22 16 61 38.6 16.5 ( )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79 第 二 節 研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目錄 2014 年度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目錄 1 4 2 5 3 7 3.1 7 3.2 8 3.3 8 4 9 4.1 9 4.2 2014 10 4.3 11 5 16 5.1 16 5.2 18 5.3 20 5.4 21 6 22 6.1 22 6.2 23 6.3 24 6.4 25 6.5 26 6.6 27 6.7 27 6.8 27 7 28 7.1 28 7.2 29 7.3 30 7.4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兩岸社區發展與社區交流之研析 專題研究 兩岸社區發展與社區交流之研析 A Stud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張峻豪 * (Chang, Chun-Hao)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摘 要 關鍵詞 : 社區 社區發展 社區交流 兩岸關係 基層民主 * 47 PROSPECT

More information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法 律 學 系 學 士 班 基 礎 科 目 一 覽 表 101 學 年 度 入 學 學 生 適 用 科 目 名 稱 必 規 定 第 一 學 年 第 二 學 年 第 三 學 年 第 四 學 年 群 學 分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備 註 ( 先 修 科 目 ) 刑 法 ( 一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刑 法 ( 二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 先 修 刑 法 ( 一 ) 刑 事

More information

printing.indd

printing.indd 上 帝 信 仰 與 古 代 中 國 13 基 督 教 之 景 教 在 唐 朝 傳 入 中 國 人 類 最 早 期 活 動 都 在 兩 河 流 域 一 帶 人 類 文 化 始 於 巴 比 倫 兩 河 流 域 14 圖 片 中 國 基 督 教 簡 史 挪 亞 三 子 後 裔 分 散 全 地, 中 國 人 是 閃 族 的 後 人 四 大 文 明 古 國 都 離 不 開 大 河 滋 潤 一 般 書 籍 所

More information

* 1 2 3 32 1 2 3 2014 9 15 4 33 http://www.hisp.ntu.edu. tw/ 34 ID ID 2014 9 15 4 35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 圖三 文獻與案例蒐集資料截圖示意 三 網路平台與資料庫建置 配合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 建置資料庫與網站供計畫成員與大眾進 行資源分享與交流 本網路平台目前已建置完成 內容包含計畫之說明 實 踐研究團隊 政治大學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The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Of The Seafood Industry Studies In Taiwan. I II 目 錄 頁次 第一章: 緒論 1-9 第一節: 研究的動機與研究的目的 第二節: 研究的步驟與研究方法 1-7 8 第三節: 資料蒐集 9 第四節:本文組職 9 第二章: 台灣的水產加工及全球水產供需 10-44 第一節: 台灣的地理位置與水產資源

More information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SAMS 台上講者從左至右 : 吳薇薇女士 羅陸慧英教授 佘孟先生 李芳樂教授 從 電子銀行服務 到 電子學習 題追3 專蹤電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SAMS 台上講者從左至右 : 吳薇薇女士 羅陸慧英教授 佘孟先生 李芳樂教授 從 電子銀行服務 到 電子學習 題追3 專蹤電 鄭燕祥教授演講座座無虛席專題追蹤電子學習電子學習如何提升 學與教 模式? 學與教博覽 2010 論壇直擊報道 整理 : 蘇家輝 2 學與教博覽 2010 於本年 7 月 15 日至 17 日假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其中 電子學習提升 學與教 模式 論壇邀請了多位學者 專家和官員就相關話題發表意見, 當中不乏具啟發性的觀點, 值得老師參考和細思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BOOK 山 與 溪 谷 社 編 堀 內 一 雄 執 筆 蕭 雲 菁 譯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練 068 心 率 計 為

More information

16

16 序 1 16 序 2 KK KK KK KK KK KK 溫 溫 KK KK 周 婉 芬 博 士 2016 年 5 月 前 言 平 安 健 康 便 好 了 16 10 ICU ICU 26 300 26 10 ICU ICU 曾 錦 強 2016 年 5 月 目 錄 Chapter 1 家 庭 親 子 關 係 1.1 多 存 款 入 關 係 戶 口 2 1.2 不 傷 關 係 管 學 業 12 1.5

More information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台 中 市 財 團 法 人 光 華 高 級 工 業 職 業 學 校 專 業 科 目 -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教 案 本 適 用 科 別 : 機 械 科 製 圖 科 編 寫 單 位 : 光 華 高 工 機 械 製 圖 科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More information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王蘋 ( 主持人 ) 張正學 愛滋 ( )15 愛滋 185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2011 186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責任 (MSM) MSM 2011 2 187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粗糙的年齡劃分 ISO( ) ( :. )!!

More information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綠 野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教 案 設 計 / 朱 秀 芳 老 師 28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故 事 簡 介 綠 野 仙 蹤 心 得 分 享 [99] 處 處 有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設 計 者 : 朱 秀 芳 適 用 年 級 : 授 課 時 間 :200 教 學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一 前 言 大 般 若 經 中 菩 薩 證 住 實 際 的 探 討 林 崇 安 ( 法 光 雜 誌,251 期,2010) 玄 奘 大 師 所 譯 的 大 般 若 經 是 由 16 部 經 典 所 組 成, 分 成 十 六 分, 也 稱 作 十 六 會 前 五 分 內 容 大 致 相 同 而 經 文 長 短 有 異, 其 品 數 和 卷 數 為 : 初 分 七 十 九 品 400 卷 : 卷 1 卷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20 90 066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20 90 066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專 題 研 究 法 律 與 法 制 探 析 中 國 大 陸 現 行 土 地 估 價 法 律 制 度 體 系 探 析 中 國 大 陸 現 行 土 地 估 價 法 律 制 度 體 系 A Study on the Legal Framework of Real Estate Appraisal in China 蔣 國 基 * (Chiang, Kuo-chi) 香 港 鴻 裕 公 司 法 務 長 摘

More information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國 立 高 雄 大 學 東 亞 語 文 學 系 大 學 部 修 業 規 則 (104 學 年 後 入 學 學 生 適 用 ) 修 正 對 照 表 條 文 修 正 後 條 文 原 條 文 備 註 第 二 條 第 三 條 第 四 條 第 五 條 大 學 部 104 學 年 度 入 學 學 生 大 四 上 下 皆 未 選 擇 校 外 實 習 I 及 校 外 實 習 Ⅱ 者 畢 業 學 分 為 128 學

More information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3 家庭變遷對健康的影響 在經濟起伏時 家庭支持十分重要 在 兩地三岸社會政策 一書中 魏雁濱 曾群 在 社會排斥 一文提及一項研究發現 在北歐六國和蘇格蘭 家人支持對防止失業 青年陷入貧窮發揮重要作用 在福利制度相對比北歐較弱的南歐國家如意大利 家庭 和社會網絡對失業者起較大的支持和保護作用 在中國人社會 家庭支持也十分重要 根據本港社會服務聯會

More information

55202-er-ch03.doc

55202-er-ch03.doc 8 第 章 機 率 - 樣 本 空 間 與 事 件 列 出 擲 一 粒 骰 子 所 出 現 點 數 的 樣 本 空 間, 並 以 集 合 表 示 下 列 各 事 件 : A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偶 數 的 事 件, B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奇 數 的 事 件, C 是 出 現 點 數 大 於 的 事 件 骰 子 出 現 的 點 數 可 能 是,,, 4,5, 6, 因 此 出 現 點 數 的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大 陸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之 初 探 專 題 研 究 壹 前 言 1 2006 1999 2014 2 2026 3 2037 4 2051 3 4 2 2013 3 貳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理 論 與 文 獻 檢 閱 1 首 都 經 濟 貿 易 大 學 學 報 (

中 國 大 陸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之 初 探 專 題 研 究 壹 前 言 1 2006 1999 2014 2 2026 3 2037 4 2051 3 4 2 2013 3 貳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理 論 與 文 獻 檢 閱 1 首 都 經 濟 貿 易 大 學 學 報 (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3 卷 第 12 期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2 月 中 國 大 陸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之 初 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Elderly Empolyment in China 楊 銘 杰 (Yang, Ming-Jey)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中 山 與 中 國 大 陸 研 究 所 博 士 候

More information

268 別 行 政 區 所 以,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根 據 憲 法 第 31 條 規 定 設 立 了 特 別 行 政 區 沒 有 憲 法 第 31 條 的 規 定, 就 沒 有 特 別 行 政 區 制 度 存 在 的 合 法 性 基 礎 62 正 如 上 述, 憲 法 為 特 別 行

268 別 行 政 區 所 以,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根 據 憲 法 第 31 條 規 定 設 立 了 特 別 行 政 區 沒 有 憲 法 第 31 條 的 規 定, 就 沒 有 特 別 行 政 區 制 度 存 在 的 合 法 性 基 礎 62 正 如 上 述, 憲 法 為 特 別 行 行 政 第 二 十 三 卷, 總 第 八 十 八 期,2010 No.2,267 275 267 * 憲 法 和 基 本 法 是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的 憲 制 基 礎, 體 現 在 二 個 方 面 第 一, 一 國 兩 制 的 實 施 需 要 制 度 化 和 法 律 化, 制 度 化 就 是 設 立 特 別 行 政 區, 法 律 化 就 是 制 定 特 別 行 政 區 基 本 法 制 度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通 訊 第 二 十 四 卷 第 一 期 研 究 動 態 (Confucius Institute) 2006-2010 34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通 訊 第 二 十 四 卷 第 一 期 研 究 動 態 (Confucius Institute) 2006-2010 34 研 究 動 態 大 陸 國 學 熱 現 狀 的 分 析 與 評 價 董 恩 林 * 一 國 學 熱 現 狀 舉 隅 ( 一 ) 政 府 方 面 * 董 恩 林, 武 漢 華 中 師 範 大 學 國 學 院 教 授 33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通 訊 第 二 十 四 卷 第 一 期 研 究 動 態 (Confucius Institute) 2006-2010 34 研 究 動 態 大 陸 國 學

More information

人 們 在 為 生 活 空 間 中 的 物 品 選 擇 色 彩 時, 不 自 覺 地 會 反 應 出 大 腦 對 色 彩 的 解 釋, 設 計 師 若 能 掌 握 色 彩 所 隱 藏 的 訊 息, 便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並 創 造 出 極 具 魅 力 的 產 品 視 覺 對 知 覺 的 影 響

人 們 在 為 生 活 空 間 中 的 物 品 選 擇 色 彩 時, 不 自 覺 地 會 反 應 出 大 腦 對 色 彩 的 解 釋, 設 計 師 若 能 掌 握 色 彩 所 隱 藏 的 訊 息, 便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並 創 造 出 極 具 魅 力 的 產 品 視 覺 對 知 覺 的 影 響 色 彩 是 人 的 視 覺 機 制 所 創 造 出 來 用 以 探 究 環 境 的 工 具, 它 不 僅 能 提 供 辨 識 的 作 用, 還 具 有 知 覺 與 文 化 上 的 意 涵, 並 能 引 發 強 烈 到 超 越 理 智 的 情 緒 反 應, 對 人 類 的 生 活 影 響 十 分 深 遠 2120 21 3 30 20109453 人 們 在 為 生 活 空 間 中 的 物 品 選 擇

More information

HSBC Holdings plc Interim Report 2015 - Chinese

HSBC Holdings plc Interim Report 2015 - Chinese 聯 繫 客 戶 創 先 機 助 握 商 情 百 五 載 HSBC Holdings plc 滙 豐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2015 年 中 期 業 績 報 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More information

關心教會 溝通會友 關心教會 溝通會友 探索生命 溝通會友 探索生命 2009年3月1日 第30卷第1期 香港浸信教會家訊 屬於全體會友的家訊 馨風 創刊至今已30年 你可曾見證 她 的面世與改變 又或 許伴著你成長 她 可曾幫助你認識教會的人和事 當中的 生命故事 也曾給你激 勵和提醒 展望未來 我們仍朝著創刊的目標 關心教會 溝通會友 探索生命 讓 馨 風 成為每位讀者的祝福 我們更需要您的參與和支持

More information

6 2012 8476你猜得到它是什麼嗎 它就是 高分子! 生活中的高分子 有種物質的重要性不亞於我們所呼吸的空氣, 不管身在何處, 都有它的存在, 它甚至就隱藏在人體裡面! 人類若失去了它, 就得回到遠古時代, 甚至可能終止生命 高分子是什麼 高分子是由千個 甚至萬個以上的原子所組成, 呈現柔軟的特性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膠袋就是由高分子製造的, 人體組成中的 DNA 也是一種高分子 2012 8476

More information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專題研究專題研究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An Introduction of Wang Mon s Ideological Novels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deological Novels 林文軒 (Lin,

More information

10 6, 地球的熱循環

10 6, 地球的熱循環 52 2013 4 484 人類活動與 地球熱循環 46 不斷追求進步的我們, 殊不知在迅猛發展的同時, 已經陸續對地球的整個環境生態引爆一顆顆不定時炸彈, 所造成的傷害正逐漸擴大並增強中 10 6,000 500 地球的熱循環 3 2013 4 484 53 54 2013 4 484 工業革命後, 人類活動產生的熱迅速增加, 使地球原本趨於最適合人類活動的熱平衡必須重新調整 環境變遷 18 280

More information

2013 03 1 02 1.1 03 1.2 03 1.3 03 1.4 03 2 04 3 06 3.1 07 3.2 09 3.3 11 3.4 14 4 16 4.1 18 4.2 21 5 24 5.1 26 5.2 27 5.3 29 5.4 32 5.5 33 6 34 6.1 35

2013 03 1 02 1.1 03 1.2 03 1.3 03 1.4 03 2 04 3 06 3.1 07 3.2 09 3.3 11 3.4 14 4 16 4.1 18 4.2 21 5 24 5.1 26 5.2 27 5.3 29 5.4 32 5.5 33 6 34 6.1 35 02 2013 2013 企 業 社 會 責 任 報 告 2013 03 1 02 1.1 03 1.2 03 1.3 03 1.4 03 2 04 3 06 3.1 07 3.2 09 3.3 11 3.4 14 4 16 4.1 18 4.2 21 5 24 5.1 26 5.2 27 5.3 29 5.4 32 5.5 33 6 34 6.1 35 6.2 38 7 2013 42 02 2013

More information

CHRISTIAN ALLIANCE CHENG WING GEE COLLEGE

CHRISTIAN ALLIANCE CHENG WING GEE COLLEGE 宣 道 會 鄭 榮 之 中 學 科 目 : 通 識 教 育 科 教 學 進 度 表 2015-16 級 別 : 中 ( 六 ) 級 編 寫 人 姓 名 : 黃 志 偉 老 師 其 他 任 教 老 師 : 黃 愛 敏 老 師 譚 活 幹 老 師 顏 燕 玲 老 師 教 科 書 : 1. 雅 集 新 高 中 通 識 教 育 現 代 中 國 (2012 年 更 新 版 ) 2. 採 用 校 本 教 材 全

More information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KTP KTP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KTP KTP 您選對雷射了嗎 40 1917 1959 Maiman 1963 20 1983 AndersonParrish 22 2013 5 485 以往須以手術 磨皮等方法才能去除的刺青, 現在用雷射就可以輕易處理 此外, 各種皮膚血管病變 痣 疤痕, 乃至於皺紋的去除, 也可以用雷射來達成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585 590 595 600 1.5 40 4

More information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摘 要 魔 術 師 讀 心 術 背 後 到 底 藏 了 多 少 祕 密? 一 般 觀 眾 心 裡 常 有 著 這 句 話 本 研 究 我 們 破 解 了 魔 術 師 透 過 數 學 規 律 加 上 置 中 手 法 完 成 一 連 串 騙 人 撲 克 牌 遊 戲, 也 學 會 了 如 何 透 過 整 理 表 格 方 式, 來 找 出 數 學 規 律, 也 更 懂 得 如 何 把 簡 單 數 學 技 巧

More information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卷 3 發 菩 提 心 品 第 6 ( 釋 開 仁 指 導, 釋 惟 欣 整 理 ) p.2-3: 見 法 欲 壞, 為 守 護 故 發 心 一 人 二 處 行 出 三 界 四 聖 諦 大 導 師 1 知 五 種 法 藏 脫 於 六 道 佛 多 種 可 能 :1) 自 利 利 他 ;2) 福 慧 ;3) 見 道 修 道 欲 界 色 界 無 色 界 苦 集 滅 道 過 去 法

More information

篇 考 績 察 事 條 例 有 關 額 外 給 與 考 績 獎 金 之 規 定 待 遇 俸 給 現 行 俸 給 及 各 項 加 給 危 勞 降 齡 退 休 具 有 危 險 及 勞 力 等 特 殊 性 質 職 務 降 低 退 休 年 齡 規 定 察 陞 遷 資 積 計 分 察 局 內 部 請 調 或 陞 職, 資 積 計 分 作 業 察 定 期 請 調 作 業 基 層 定 期 請 調 及 特 殊 困

More information

2 慈悲的力量 Dr. Jane Goodall

2 慈悲的力量 Dr. Jane Goodall 慈悲的力量 目錄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3 二 世界的希望在教育 9 三 奉獻他人完成自我的人生旅程 16 四 根與芽 與 心六倫 一條相同的道路 20 2 慈悲的力量 Dr. Jane Goodall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3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主持人 ( 以下稱主 ): 珍古德 ( 以下稱珍 ): 4 慈悲的力量 聖嚴法師 ( 以下稱師 ): 一 展開慈悲的力量 5 主 : 珍 : 6 慈悲的力量

More information

第 二 節 知 識 份 子 篇 Social formation 144 1990 2 15 145 第 二 節 知 識 份 子 篇 146 theoretical practice 147 搞 148 第 二 節 知 識 份 子 篇 freelance 149 此 外, 自 由 供 稿 者 因 為 被 其 他 社 會 因 素 分 化 的 程 度 很 高, 所 以 其 共 同 利 益 之 落 差 很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4 卷 第 7 期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7 月 壹 前 言 ( ) (2016) 3 5 1 25% 5 2 8 25 2020 (GDP) 2010 貳 任 務 目 標 與 發 展 理 念 一 任 務 目 標 2020 GDP 1 2 (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4 卷 第 7 期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7 月 壹 前 言 ( ) (2016) 3 5 1 25% 5 2 8 25 2020 (GDP) 2010 貳 任 務 目 標 與 發 展 理 念 一 任 務 目 標 2020 GDP 1 2 ( 專 題 研 究 從 十 三 五 規 劃 剖 析 大 陸 經 濟 發 展 前 景 An Analysis of China 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spects Based on the 13 th Five-Year Plan 高 長 (Kao, Charng) 國 立 東 華 大 學 公 共 行 政 學 系 教 授 兼 系 主 任 摘 要 2020 (GDP) 2010

More information

马 克 思 主 义 公 正 观 的 基 本 向 度 及 方 法 论 原 则!! # #

马 克 思 主 义 公 正 观 的 基 本 向 度 及 方 法 论 原 则!! # # 马 克 思 主 义 公 正 观 的 基 本 向 度 及 方 法 论 原 则 马 俊 峰 在 社 会 公 正 问 题 的 大 讨 论 中 罗 尔 斯 诺 齐 克 哈 耶 克 麦 金 泰 尔 等 当 代 西 方 思 想 家 的 论 述 被 反 复 引 用 和 申 说 而 将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等 经 典 作 家 的 观 点 置 于 一 种 被 忽 视 甚 至 被 忘 却 的 状 态 形 成 这 种

More information

二 零 一 零 年 財 政 年 度 施 政 報 告 目 錄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政 府 前 言...7 協 調 發 展, 和 諧 共 進 施 政 安 排 闡 述...11...12...17...18...20...24 結 語...25 目 錄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政 府 二 零 一 零 年 財 政 年 度 施 政 方 針 摘 要 行 政 法 務 範

More information

Palmer & Yu 2013 地方道教論文集PRE-PUB

Palmer & Yu 2013 地方道教論文集PRE-PUB Title 廣東省英德市黃花鎮醮儀紀實 Author(s) Palmer, DA; Yu, WT Citation 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國香港, 2011 年 4 月 21-23 日. In 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3, p. 469-502 Issued Date 2013 URL http://hdl.handle.net/10722/205323

More information

Erwin Schrodinger

Erwin Schrodinger 基因改造 的過去 與未來 一般報導 地球是一個充滿生命的星球 在這兒 各種生物所展現的生命跡象都有一些共通性 只是 這麼多千奇百怪的生命現象與生物個體 又具有哪些獨特的性質呢 演講人 周成功 演講人 Erwin Schrodinger 20042374 57 ATGC DNA J. D. Watson and F. Crick DNAATGC DNAATGC DNA ATGC ATGC DNA A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0 所 有 圖 檔, 皆 為 權 巧 方 便 詮 釋 之 用, 並 非 究 竟 義, 請 勿 複 製, 阿 彌 陀 佛 1 舌 入 阿 難! 譬 如 有 人 : 以 舌 舐 吻, 熟 舐 令 勞 其 人 若 病, 則 有 苦 味 無 病 之 人, 微 有 甜 觸 由 甜 與 苦, 顯 此 舌 根, 不 動 之 時, 淡 性 常 在 兼 舌 與 勞, 同 是 菩 提, 瞪 發 勞 相 ( 圖 39.40)

More information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學 績 效 考 評 辦 法 修 正 對 照 表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二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日 教 育 部 臺 教 授 國 部 字 第 1020118431A 號 令 修 正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任 期 考 評 辦 法, 名 稱 並 修 正 為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