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Transcription

1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元 代 題 畫 女 性 詩 歌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Painting Poetries of Women Pictures in Yuan Dynasty 研 究 生 : 張 書 容 指 導 教 授 : 張 高 評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七 月

2

3 摘 要 元 代 題 畫 詩 在 唐 宋 完 善 的 基 礎 上, 蓬 勃 發 展 大 量 創 作, 根 據 御 定 歷 代 題 畫 詩 類 收 錄, 元 人 作 品 便 有 4000 多 首, 且 340 位 元 代 詩 人 中, 有 三 分 之 二 寫 作 題 畫 詩, 可 見 其 盛 況 本 文 針 對 元 代 詩 歌 題 詠 畫 女 性 圖 繪 的 作 品, 進 行 寫 作 技 巧 創 作 手 法 與 詩 歌 內 涵 的 分 析 探 討, 查 找 歸 納 屬 於 元 代 題 畫 女 性 詩 歌 的 時 代 特 性 文 中 不 僅 關 注 整 個 斷 代, 更 聚 焦 題 詠 畫 女 性 詩 歌 主 題, 且 不 限 定 特 定 詩 人 作 品, 而 能 拓 展 研 究 廣 度, 凸 顯 元 代 詩 畫 相 資 詩 與 畫 間 的 緊 密 關 係 內 容 著 重 觀 察 詩 人 再 現 畫 境 形 塑 女 子 的 寫 作 筆 法, 以 及 探 討 借 圖 發 揮 借 畫 抒 志 的 各 種 面 向 一 則 補 充 美 術 史 藝 術 史 之 不 足, 提 供 研 究 女 性 圖 畫 的 佚 失 材 料, 一 則 證 明 元 人 除 承 繼 前 人 的 詩 畫 理 論, 更 展 現 有 別 於 前 人 的 時 代 觀 點, 傳 達 在 異 族 統 治 下 的 文 人 心 聲 再 者, 發 掘 元 人 題 詩, 除 致 力 凸 顯 圖 中 女 子 的 精 神 氣 韻, 尚 意 理 念 更 籠 罩 整 個 時 代 的 詩 畫 創 作 關 鍵 詞 : 元 代 女 性 圖 畫 題 畫 詩

4 Abstract The painting poetries in Yuan Dynasty had a large number of creation due to the sound basis of Tang and So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book "Yu Ting Li Tai Ti Hua Shi Lei",which includes more than 4000 poetries written by Yuan people, there are two thirds of 340 Yuan poets write painting poetries which can show its flourishing condition. This dissertation focus on the poetries in Yuan Dynasty which chant "women pictures", and try to analyze and investigate the writing skills, writing methods and connotation of them,furthermore, is committed to figuring out and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inting poetries of women pictures of the times. This paper not only concerns about the whole Yuan Dynasty, but also pays more attention on the theme of the poetries that chant "women pictures", and is not limited to specific poets so that can expands the breadth of research, and highlights the mutual assistance and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ies and pictures. The study emphasizes on the poet s writing skills that how to reappear the scenery of pictures and shape the image of the women, and trys to find out various contents that how poets make an issue of pictures. One of the contribution is to supplementary the lack of art history, offering the lost research data to women pictures, the other is to prove Yuan people not only inherit previous theories of poetry and picture, but also show different era views to them, conveying the voice of the literati under foreign domination. Moreover, Yuan people write painting poetries to highlight the spirit and temperament of painted women, and their contemporary creations of poetry and picture are all vestured with "Shang Yi" idea. Key words:yuan Dynastywomen picturepainting poetries

5 誌 謝 鍵 下 論 文 最 後 一 個 字, 比 起 放 鬆 與 解 脫, 更 多 的 是 成 就 感 與 平 靜, 一 路 在 中 國 文 學 世 界 的 闖 蕩 與 學 習, 緩 緩 畫 下 句 點, 未 來 是 未 知, 卻 也 充 滿 可 能 讀 書 生 涯 暫 時 的 結 束, 思 及 上 大 學 時 毅 然 決 然 的 心 情, 那 是 踏 入 中 文 領 域 的 起 始, 也 是 我 堅 持 依 循 興 趣 與 熱 忱 的 選 擇 期 間 受 到 許 多 長 輩 朋 友 的 幫 助 指 點, 七 年 的 時 間 中 我 與 中 文 如 此 貼 近, 將 文 學 融 入 我 的 生 活 研 究, 是 最 滿 足 與 幸 福 的 事 首 先 要 感 謝 的, 是 我 的 指 導 教 授 張 高 評 老 師 大 四 那 年, 修 老 師 的 左 傳 課, 興 起 申 請 國 科 會 大 專 生 研 究 計 畫 的 念 頭, 同 時 請 託 老 師 擔 任 指 導 印 象 很 深 的 是, 問 及 老 師 身 在 香 港 如 何 聯 絡 討 論, 老 師 爽 朗 幽 默 的 回 答 : 那 就 用 遙 控 的 囉! 開 始 了 我 的 研 究 生 涯 爾 後 跟 隨 老 師 身 旁, 擔 任 助 理, 一 則 學 習 如 何 蒐 集 資 料 分 析 文 本, 從 老 師 嚴 謹 的 治 學 態 度 宏 觀 的 視 野 紮 實 的 研 究 方 法, 深 深 感 嘆 自 我 不 足 ; 一 則 認 識 如 何 舉 辦 活 動 溝 通 聯 絡 注 意 細 節, 並 時 常 聽 取 老 師 分 享 待 人 處 事 的 方 法 與 態 度 感 謝 老 師 三 年 來 不 吝 指 教, 不 僅 提 供 學 術 上 的 建 議 學 習 上 的 指 點, 更 在 人 際 生 活 上 給 予 多 方 提 醒, 非 常 榮 幸 能 當 老 師 的 學 生 再 者, 感 謝 進 行 論 文 口 考 的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蘇 珊 玉 老 師, 以 及 東 海 大 學 李 建 崑 老 師 蘇 老 師 為 我 的 論 文 補 充 提 供 多 點 研 究 價 值, 強 調 強 化 我 的 立 論 理 念 與 內 涵, 感 謝 蘇 老 師 的 用 心 與 耐 心 ; 感 謝 李 老 師 在 休 假 期 間 仍 進 行 我 的 論 文 審 查, 在 文 本 解 讀 錯 誤 引 文 體 制 的 更 正 與 多 項 謬 誤 上, 細 心 而 精 確 的 提 醒 指 點, 讓 我 據 此 得 以 修 正 缺 點 十 分 感 謝 二 位 老 師 的 建 議 與 鼓 勵, 更 留 下 文 本 讓 我 據 以 對 照 修 改, 順 利 的 改 正 論 文 感 謝 成 大 中 文 曾 經 教 導 指 點 我 的 諸 位 老 師, 在 研 究 的 路 上, 若 未 曾 得 到 指 教 與 意 見, 則 無 法 完 成 今 日 的 論 文

6 感 謝 我 周 遭 曾 幫 我 加 油 給 予 我 力 量 與 鼓 勵 的 朋 友 謝 謝 成 大 中 文 所 詩 雯 學 姐 榮 冠 學 長, 在 考 取 研 究 所 與 助 理 工 作 的 協 助 與 提 醒, 謝 謝 研 究 室 的 盈 翔 學 長 愷 容 學 姐 永 明 學 長 小 粉 學 姐 義 彬 學 長, 無 論 是 學 業 或 活 動 上 的 任 何 問 題, 或 寫 作 論 文 與 口 考 這 段 期 間 遭 遇 的 困 難, 總 是 麻 煩 你 們 觀 照 幫 助, 實 在 非 常 感 謝! 此 外, 更 要 謝 謝 研 究 所 家 族 的 景 文 學 長 家 幸 學 姐 欣 儀 學 姐 費 陽 學 長 震 宇 學 長 與 容 雁 學 妹, 謝 謝 你 們 的 支 持 與 關 心, 讓 我 在 研 究 所 得 有 依 靠 以 及 我 的 室 友 海 茵 學 姐, 時 常 透 過 網 路 麻 煩 妳 問 問 題, 非 常 不 好 意 思, 謝 謝 妳 的 照 顧 與 解 答 感 謝 研 究 所 的 所 有 同 學 尤 其 是 沂 澐 欣 怡 與 文 沁, 常 常 在 聚 會 的 過 程 中 彼 此 分 享 談 天 說 笑 互 相 鼓 勵, 緩 解 寫 論 文 時 的 壓 力, 交 流 相 關 訊 息 趣 事 等 等, 因 為 有 妳 們, 研 究 所 的 生 活 而 能 精 彩 豐 富 另 外, 也 感 謝 我 的 朋 友 岱 喬 馥 瑜 婉 淳 思 潔 婉 萍 凱 華 秋 華, 不 論 是 精 神 力 量 與 言 語 上 的 鼓 勵 支 持, 或 是 提 供 暫 時 放 鬆 的 居 所, 都 給 我 很 大 的 幫 助 ; 又 或 像 在 美 術 藝 術 方 面, 幫 我 多 方 奔 走 盡 己 所 能 提 供 解 答 的 惠 鈞, 實 在 感 激 不 盡 最 重 要 的, 感 謝 我 的 家 人, 我 的 父 親 母 親 與 弟 弟, 生 命 至 此 求 學 的 路 上, 乃 源 自 他 們 背 後 支 持 與 關 心, 不 論 開 始 贊 成 與 否, 最 後 總 會 尊 重 我 的 決 定 ; 不 論 在 外 經 歷 如 何, 總 會 有 個 家 在 等 我 歸 來 完 成 論 文 後, 很 大 一 部 分 的 滿 足 與 喜 悅, 是 能 不 愧 對 家 人 充 滿 自 信 的 說 : 我 做 到 了! 感 謝 你 們 二 十 五 年 來 的 愛 與 付 出, 感 謝 你 們 對 我 選 擇 的 支 持 最 後, 感 謝 我 的 男 友 宗 佑, 時 而 像 小 孩 逗 趣 幽 默, 緩 解 我 的 鬱 悶 ; 時 而 如 嚴 父 督 促 關 心, 催 促 我 趕 上 進 度, 其 中 有 疏 懶 怠 惰 的 時 候, 總 是 他 的 話 語 激 勵 我 繼 續 五 六 來 有 衝 突 也 有 歡 笑, 感 謝 一 直 有 你 伴 我 左 右 謹 以 此 論 文, 獻 給 曾 經 幫 助 我 支 持 我 觀 愛 我 的 大 家, 謝 謝 你 們! 2013 年 7 月 22 日 書 於 竹 子 腳 家 中

7 目 次 第 一 章 緒 論... 1 一 元 以 前 圖 繪 女 性 題 材 概 述... 2 二 元 代 詩 人 題 詠 女 性 圖 畫 之 擴 展... 3 三 學 界 研 究 成 果 述 評... 5 ( 一 ) 專 書... 5 ( 二 ) 論 文... 6 四 問 題 意 識 與 研 究 方 法... 7 ( 一 ) 問 題 意 識... 7 ( 二 ) 研 究 方 法... 8 第 二 章 詩 畫 相 資 -- 元 代 詩 中 有 畫 技 法 之 承 繼 與 發 揚 第 一 節 文 人 畫 意 入 詩 一 蕭 條 淡 泊, 清 新 簡 遠 之 境 二 閑 和 嚴 靜, 澹 然 趣 遠 之 態 第 二 節 有 聲 之 畫 -- 詩 歌 的 感 官 描 寫 一 有 聲 有 色 二 冷 暖 可 知 三 畫 卷 傳 香 第 三 節 景 以 情 合, 情 以 景 生 一 寓 女 子 之 情 二 寄 觀 者 之 意 第 四 節 品 鑑 賞 畫 之 論 述 一 品 賞 圖 畫, 論 述 審 美 觀 點 與 心 得 二 褒 貶 畫 師, 品 評 作 畫 技 巧 與 能 力 第 五 節 結 語 第 三 章 再 現 畫 境 -- 元 代 題 畫 詩 人 的 描 摹 與 型 塑 I

8 第 一 節 點 染 畫 境, 勾 勒 形 象 一 描 繪 衣 飾, 妝 點 神 采 ( 一 ) 整 體 裝 束, 穿 戴 塑 形 ( 二 ) 部 分 容 貌, 妝 扮 聚 焦 二 化 靜 為 動, 化 美 為 媚 第 二 節 側 面 書 寫, 借 賓 顯 主 一 渲 染 背 景, 烘 托 襯 出 二 對 比 人 物, 襯 托 形 象 ( 一 ) 歷 史 人 物 ( 二 ) 一 般 平 民 第 三 節 以 形 寫 神, 包 孕 片 刻 一 描 繪 動 作 姿 態, 塑 造 氣 韻 生 動 形 象 二 擇 選 富 孕 育 性 之 瞬 間, 展 現 無 窮 意 蘊 第 四 節 結 語 第 四 章 畫 外 意 趣 -- 元 代 題 畫 詩 人 的 觀 看 與 詮 釋 第 一 節 借 揣 摹 美 人 女 子 情 思, 延 伸 畫 意 一 詩 人 代 言, 述 其 心 聲 二 哀 樂 愁 怨, 傳 寫 如 生 第 二 節 借 評 論 畫 中 女 子 闡 述 己 見, 命 意 新 奇 一 觀 畫 自 得, 意 趣 橫 生 ( 一 ) 歷 史 人 物 與 成 敗 毀 譽 ( 二 ) 歷 史 事 件 與 推 敲 立 論 ( 三 ) 神 仙 傳 奇 與 對 映 人 間 二 推 陳 出 新, 翻 案 新 奇 ( 一 ) 遺 妍 開 發 ( 二 ) 翻 案 新 奇 第 三 節 借 題 發 揮 以 古 鑑 今, 傳 畫 外 之 意 II

9 一 借 圖 喻 志, 詩 人 自 我 象 徵 與 抒 發 ( 一 ) 植 物 與 美 人 ( 二 ) 圖 畫 投 射, 照 見 自 我 二 借 古 事 鑑 今 三 借 今 事 鑑 今 四 借 褒 貶 歷 史 女 性 故 事, 行 教 化 之 風 ( 一 ) 好 德 ( 二 ) 好 義 第 四 節 結 語 第 五 章 結 論 徵 引 書 目 附 錄 一 III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歷代詩歌發展至元 清 顧嗣立 元詩選 凡例 有云 飆流所始 同祖風騷 騷人以還 作者遞變 五言始于漢魏而變及於唐 七言盛于唐 而變及于宋 迨於有元 其變已極 故由宋返乎唐 而諸 體備焉 百餘年間 名人志士 項背相望 才思所積 發為詞華 蔚然 自成一代文章之體 上接唐宋之淵源 而後啟有明之文物 此元詩之選 所以不可緩也 1 元代詩歌 上承唐詩之盛宋詩之變 其變已極 元人不甘於此 承襲前人 寫作技巧創作理念詩歌內涵之餘 致力發展自成一家的時代特性 故 由 宋反乎唐 而諸體備焉 此即元人上溯唐宋 擷取鎔鑄前人詩歌精華 化 為己用 以開展新創別開生面的元詩作品 元代前後雖僅百年 然文人雅士 人才輩出 才思所積 發為詞華 蔚 然自成一代文章之體 上接唐宋之淵源 而後啟有明之文物 可知元詩介於 唐宋與明代之間 扮演著過渡承續轉化與之角色 十分具有研究價值 惜 前人對元詩關注較少 元曲的光芒萬丈蓋過元詩豐富的時代意蘊詩人內涵 本文關注元代題畫詩 欲客觀呈現元人詩歌豐富多彩面向多元的時代特色 題畫詩的演變 究其雛形 由漢代圖贊畫贊 六朝時的詠畫屏畫 至 唐代 成為後世題畫詩之起點 不僅詩歌體制已臻成熟 數量較六朝增加六倍 之多 且形式亦趨向多元 宋代基於前代題畫詩的完善 不僅創作數量持續增 加 且出現第一部由 宋 孫紹遠所輯題畫詩集 聲畫集 此時的發展為元 代題畫詩之興盛 埋下了良好的基礎 2 1 清 顧嗣立 編撰 元詩選 清高宗敕纂 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 臺北 世界書局 1986 年 冊 486 頁 17 2 王韶華 著 元代題畫詩研究 北京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10 年 2 月 頁 9 1

11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因此 元代成為題畫詩蓬勃發展大量創作的時代 據王韶華 元代題畫 詩統計 陳邦彥 歷代題畫詩類 收錄清以前題畫詩不到 9000 首 其中元代 就占近 4000 首 清 顧嗣立 元詩選 收錄 2000 多首 書中 340 位詩人 3 創作題畫詩者達三分之二 再者 元題畫詩雖數量繁多題材多元 真正彰顯 其價值展現時代特性者 乃蕭麗華 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 所述 真 正使之在詩畫歷史上居樞紐地位者 應是其詩畫結合的意義 即繪畫史上 元 代題畫詩正式進入畫幅 成為圖畫結構之一 在詩歌史上 元代題畫詩開展題 4 畫藝術的高度手法 即詩畫融通之藝術理念的運用 元代文人畫盛行 文人雅士對內在性情品格修養的重視 使畫法入於詩歌 詩歌補充圖畫 將 詩畫相資 詩情畫意 相得益彰 的技巧與內涵發展至極 本文針對 題畫女性詩歌 進行研究 題畫女性 即指題詠 畫女性 圖繪的詩歌作品 據筆者統計 以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為例 題詠女性圖畫 者 宋人有 40 首 元人有 227 首 兩者在數量上差別頗大 由女性畫作的題 詠 可窺見元代題畫詩興盛蓬勃的狀況 一元以前圖繪女性題材概述 初步根據上述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中題畫女性詩歌的比較 不僅在數量 上有很大的落差 在題詠對象的選擇上 也有差別 要因宋代以前的圖繪女性 除傳晉代顧愷之所繪 女史箴圖 列女仁智圖 等具教化規戒內涵的作品 較多則屬貴族仕女顯貴美人的圖畫 諸如 唐 周昉 揮扇仕女圖 簪花 仕女圖 唐 張萱 搗練圖 虢國夫人游春圖 等 畫中女子非富即貴 而針對一般非美女平民女子閨秀等作畫類別較少 故宋代對前人圖畫的題詠 不僅受到宋人強烈 好德 重於 好色 內省 3 王韶華 著 元代題畫詩研究 北京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10 年 2 月 頁 10 4 蕭麗華 著 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 臺北 花木蘭出版社 2009 年 3 月 頁 283 2

12 第一章 緒論 性格影響 更受到前人圖畫類型的拘限 反映在題詩上 則書寫較拘謹題材 變化較少 雖有吳彩鸞何仙姑毛女或秦湘二女等非貴族女性的題詠 然對 照元代的詩歌數量及內涵 差別立現 可見元代的詩人文人 面對女性圖畫的 題材與對象 有多元豐富的選擇性 衣若芬引單國強於 中國歷代仕女畫 所言 從宋以來的繪畫作品來看 仕女 一詞已是指佳人美女而言 而不是專 指貴族婦女了 現今存世的古代仕女畫作品 描繪對象有女仙列女 嬪妃貴婦閨秀村姑以至丫環歌妓 和一些非美女但生動傳神的 婦女形象 題材內容也包括現實人物和歷史傳說傳奇小說以至詩 詞戲曲中的人物 範圍比較廣泛 5 宋以來繪畫女性對象 已非聚焦在貴族婦女 而遍及多種身分地位的女性 這種演變影響到元代題畫詩題材的擴展 相較元代 宋人女性圖畫類型雖多 題詠對象卻不似元人多元精彩 以 御定歷代題畫詩 仕女類 收錄作品為 例 宋人題詩如蘇轍 周昉畫美人歌 黃庭堅 題李亮功家周昉畫美人琴阮 圖 韓駒 題伯時所畫宮女二首 等 以顯貴美人為主 再者 其中 仙佛 類 題詠 飛仙 凌波仙 王母 仙娥 仙子 類型 全無宋人作 品 即便詠吳彩鸞湘妃畫者 亦僅止一二首 由宋人題詩類型的分布 可 知元代以前女性的圖畫題材 仍偏向宮人婦女 貴族美人為主 少有一般女子 非美人與仙人之作 二元代詩人題詠女性圖畫之擴展 根據 宣和畫譜 記載 唐以前圖繪女性作品 多為仕女宮女與歷史名 女人 至於北宋可見圖畫作品 有石恪 女孝經像 湯子升 文簫彩鸞冥會 5 衣若芬 撰 觀看 敘述 審美 唐宋題畫文學論集 臺北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4 年 6 月 頁 204 3

13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6 圖 李公麟 蔡琰還漢圖 織錦回文圖 等 已初步展現作畫對象的增加 至南宋及元 除了前人已繪的歷史女性貴族婦女 女性的圖畫題材多元 可 由宋末元代的題畫詩及書畫目錄的記錄查知 如宋末元初周密錄有 雲烟過 眼錄 其中載有的宋代女性圖卷 如趙千里 乘鸞女 大雙幅畫范蠡西施 以及元代湯允謨 雲烟過眼錄續集 也有宋人吳元瑜的 瑤池圖 此外 元代的宮廷藏畫狀況 除了說明當時文藝風氣興盛書畫作品眾多 更可查知元代的女性圖卷的存畫狀況 傅申 元代皇室書畫收藏史略 記載收 7 有北宋郭忠恕 飛仙圖 南宋劉松年 天女獻花圖 兩幅女性仙子圖 再者 要觀察元人題詠女性題材畫卷的多樣 最直接的方式 便是由題畫詩名查找 宋人圖畫 如吳師道題宋代馬遠 仙壇秋月圖 楊維楨題南宋趙千里 內人 琴阮圖 或葉顒題詠可能為宋人所繪 仙女乘鸞圖 柳貫題宋黃宗道 楊儀 娘獨騎圖 又如元畫 錢惟善題錢選 毛女圖 吳萊題錢選 張麗華侍女汲 井圖 張天英題張渥 白描麻姑像 乗鸞月仙 壽陽公主梅妝圖 等 可知元人除題詠前人畫作 題當代畫作者亦不在少數 有題他人畫者 也有自 畫自題者 由上述記載 一方面可見宋代繪畫對象的多元 直接展現在元人題 詩 一方面也見證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的多種面向 另外 元代雖受異族統治 然而文人不論是漢人或胡人 包含西域基督 教世家回回教世家等 題詠圖畫皆以漢字進行 圖象更幾乎都是漢人女子 一方面與元代統治者推行漢化相關 一方面也與漢人身負存文保種的責任相關 胡人受此影響 同以漢字漢人女子圖像進行題畫詩的創作 元西域人華化 考 8中記錄 如西域人迺賢 又稱納延 基督教世家馬祖常雅琥 回回教 6 參見俞劍華 注釋 宣和畫譜 南京 江蘇美術出版社 2007 年 7 月 7 傅申 著 元代皇室書畫收藏史略 臺北 故宮博物院印行 1981 年 1 月 頁 陳新會 撰 元西域人華化考 臺北 世界書局 1962 年 10 月 頁

14 第一章 緒論 9 世家薩都拉等 都是非漢人的民族 而以漢字題詠漢人女性圖繪者 三學界研究成果述評 就題畫詩研究範疇而言 未有專論元代題畫女性詩歌者 甚至連研究元代 詩歌的專書論文 也十分稀少 足見元詩較未受重視關注的狀況 因此筆 者主要查考與元代詩歌元代題畫詩元代作家題詩等相關諸作 現就 專書 及 論文 二者進行探討 一 專書 10 近人針對元詩及元代題畫詩進行探究者 如包根弟 元詩研究 本書 先論元詩發展背景 再述元代詩歌特色 書中以分期的方式 逐一介紹各期詩 風與詩人 最後揭示元詩中的時代意識 惜對詩人的精神及作品 較未能深入 全面的探討 涉及的詩歌類型範疇也較少 適合泛覽時代特性與詩人特質 屬於初期勾勒元代詩壇樣貌的重要著作 又有蕭麗華 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 研究 11 本書分就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二者 進行深入的探討研究 前者 如元人詩史精神的發揮民族志節的呈現與隱逸思想的興盛等 後者如元詩言 志傳統的承繼模擬風氣的開展與詩畫融通的實踐 將元代詩歌作詳盡且全面 的觀覽探究 最後則是王韶華 元代題畫詩研究 12 此書專就元代題畫詩進行探討 首先述及元代題畫詩興盛的原因 再者以 詩人 書家 畫家 與 少數 9 如納延 題張萱美人織錦圖為慈溪菜元起賦 題四明王元凱畫三姬弄釵圖 馬祖常 題織錦回文 圖 題吳娃圖 二首 蔡琰圖 二首 雅琥 二喬圖 崔徽寫真 薩都拉 題壽監司所藏美人 織錦圖 題四時宮人圖 四首 題二宮人琴壺圖 鸚鵡曲題楊妃繡枕 華清曲題楊妃病齒 雪中妃子 明皇擊梧圖 等 10 包根弟 著 元詩研究 臺北 幼獅文化 1978 年 1 月 11 蕭麗華 著 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 臺北 花木蘭出版社 2009 年 3 月 12 王韶華 著 元代題畫詩研究 北京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10 年 2 月 5

15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民族 作題畫詩人身分的區分 各項又分有前中後三期詩人 末尾論元代 題畫詩的成就地位 書中針對詩人作品個性背景與詩歌作品的介紹討論 十分詳盡細膩 展現元代題畫詩豐富精采的內涵 二 論文 關於元詩或元代題畫詩的論文 多是關注作家作品或整體元代題詩的研究 少有主題性題畫詩的探討 以下所列論文 乃參考張晏菁輯錄 題畫文學知見 13 續錄 加上近年新著作的補充 詳見如下 1碩論 針對整個元代題畫詩文進行全面研究的碩論 如華文玉 元代題畫詩文研 究 14 關注元代四大畫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題詩者 有陳玉慧 元 四家題畫詩研究 15徐翔 元畫四大家 題畫詩研究 16 前者比較四人的人 生經歷與性格 如何落實於題畫詩之創作 後者概述四人畫作及題畫詩 觀 察他們在詩歌發展史中的地位 專以作家題詩進行探究者 乃呂中興 高啟題 畫詩研究 17 文中以高啟詩作審視其美學觀念 並駁斥前人評高啟不能成一 格的觀念 最後 探討宋元遺民題畫詩者 如康湘敏 宋元之際遺民畫家題畫 詩研究 18 此文根據鄭思肖馬臻龔開錢選四人 探討他們在書畫外的 詩歌創作 由上述可知 元代題畫詩的碩論多聚焦於四大家與少數詩人的研究 少有主題性的展現 13 張晏菁 撰 附錄一 題畫文學知見續錄 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第 15 期 2010 年 6 月 頁 華文玉 撰 元代題畫詩文研究 上海 上海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 年 15 陳玉慧 撰 元四家題畫詩研究 杭州 浙江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 2012 年 6 月 16 徐翔 撰 元畫四大家 題畫詩研究 合肥 安徽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 2011 年 4 月 17 呂中興 撰 高啟題畫詩研究 宜蘭 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0 年 1 月 18 康湘敏 撰 宋元之際遺民畫家題畫詩研究 桃園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0 年 1 月 6

16 第一章 緒論 2期刊 研究元代詩歌及題畫詩的期刊論文 多針對單一文人作家進行討論 如鄭 文惠 遺民的生命圖像與文化鄉愁 錢選詩 畫互文修辭的時空結構與對話 主題 19 針對錢選的詩畫 以互文修辭的時空結構對話主題切入 進行深 入而詳細的探討 其他亦以元代詩人為論文主題 專注於單一作家題畫詩研究 的 則有趙孟頫二篇 張翥一篇 與倪瓚三篇 可知在元代題畫詩的研究領 域 關注者較少 仍有許多待開發待發掘的討論空間 四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 一 問題意識 本文針對元代題畫女性詩歌進行研究 一則欲發掘屬於元人題詠女性圖卷 的時代特性詩歌特質 一則面對數量眾多的題詩作品深感好奇 欲查考元人 背後的創作動機與詩歌情韻 故踏入這塊元人詩歌的領域 此外 更產生以下 的問題意識 期望能透過文本的歸納分析與探究查證 推出元代題畫女性詩歌 的當代特色 1考察元代題畫詩 是否具有補充美術史藝術史不足的功能 以及能 否成為印證美術史修正畫卷內容釐清圖畫名稱揭示流傳狀況文人 19 鄭文惠 撰 遺民的生命圖像與文化鄉愁 錢選詩 畫互文修辭的時空結構與對話主題 政大 中文學報 第 6 期 2004 年 12 月 頁 鄧淑蘭 撰 趙孟頫的題畫詩 中國韻文學刊 第2期 2007年 頁76-82 黃慶豐 撰 趙孟頫 題畫詩 的藝術特點 新聞愛好者 理論版 第5期 2008年 頁 趙彩妹 撰 因畫題詩句 借詩傳畫意 談張翥的題畫詩 安徽文學 第9期 2009年 頁 劉茜 撰 倪瓚逸氣說及其題畫詩創作 收入 黑龍江史志 第6期 2009年 頁83-84 陳玉慧 撰 論倪瓚題畫詩的沖淡之美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06期 2011年 頁90-92 彭茵 撰 倪瓚與元末題畫詩的發展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 第2期 2010年 頁

17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23 往來情況之素材 要因時人觀得仕女圖 多歸諸唐代周昉張萱名下 導致元代可見的兩人圖作 可能是前人竄改畫名 或託名而成 因此這類 的觀察與探究十分重要 2關注元代人物畫論 是否落實在人物畫或題畫詩上 即觀察詩歌創作 的方式與意境描寫技巧 是否能窺見詩畫相資的痕跡 以及 探查元人對 前人畫論承襲與發揮的狀況 或於後代畫論中 能否發現受元人影響承 繼元代理論的蹤跡 3一代詩歌應有一代詩歌之特色 元人寫作的題畫詩 應有別於前人 然是否果真如此 元人歌詠女性圖畫能否有其時代特質 與前人 宋人 題畫詩的創作 是否存在差異 4關注顧愷之 以形寫神 蘇軾 傳神記 所謂 傳神之難在目 等畫 論 觀察元人題畫詩 是否重視對女性神韻氣質的傳達 又 是否美妙 抑如王安石所云 意態由來畫不成 若真如此 則根據圖畫所作的詩歌 是否能補充畫之不足 相補相成 期望藉由文本的探討分析 推出元人 題畫女性詩歌的精彩面貌 二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對象 乃元人題畫女性詩歌 經筆者蒐羅統計評定刪減後 共得題畫女性詩作 408 首 詩人 126 位 其中兼具畫家身分者 13 位 然因元代 紀年 一般以 1271 年元世祖忽必烈建都漢地 改國號大元為始 至 1368 年元 惠宗出亡為止 因此本文選擇界定詩人的年代 即以此為標準 若詩人生卒 年有跨及 1271 至 1368 年之間 則納入收錄 反之 詩人一生皆於 1271 年以前 或 1368 年以後 則不錄 因此有四位詩人作品未在本文討論範圍 即耶律楚 23 如宋代 宣和畫譜 未見金元時期詩人李俊民題詠的八幅 周昉內人圖 包含剪爪彈琴搗衣 汲泉吹笙學書按樂覽鏡 極有可能部分是竄改畫名 或託名而作 8

18 第一章 緒論 材 馮渭 元好問 與李俊民 四人所處時代則可視為元代前期 再者 本文選取收錄詩歌之標準 由幾個原則進行 其一 視題畫詩名 而定 即題名有 題 圖 畫 卷 等字 如唐肅 題畫 丁復 題 美人卷 若僅如唐肅詩題名 則再觀察其出處 如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仕 女 或詩歌內容 明確描寫美人樣貌姿態 而定 詩題基本需具備這類特 定的字 配以女性類型的詞彙 才是題畫女性詩 而非單純的詠物詠人詩 無名女性的諸如宮女宮人美人佳人仕女士女宮娥內人閨人等 有名字的歷史女性 一則如楊妃昭君西施蔡琰班姬二喬等 二則乃 母親形象 如孟母漂母陶母等 三則為后妃 如劉妃馮妃舜二妃長 孫皇后等 四則為神仙 如洛神王母毛女吳彩鸞等 更有當代平民女性 胡氏 其二 視其內容而定 在其一的前提下 若有爭議模糊難以了解的詩 名 則以詩歌內容判斷之 如詩中寫及女性外貌姿態名字裝束髮飾 或化用與女性相關的典故為詩 或詩題後有注詩前有序 說明詩歌與女性相 關的原因等等 則可納之 其三 視其出處而定 本文題畫詩歌之取材 大部分來自 四庫全書 各 冊元人別集 其次 對照 清 陳邦彥編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補足缺漏 再 輔以電子版 四庫全書 試圖查找不錄於上述兩著的作品 故有從 清 顧嗣 立編 元詩選 元 顧瑛編 草堂雅集 以及筆記叢談而得者 此外 有少 量的詩是由 歷代美人畫選 所收錄 歷代美人畫題畫詩 取得 更有直接由 24 畫上觀得題詩者 蒐羅至一定數量後 一面閱讀多次分析歸納 一面查找 更多可能的漏缺 以期資料之全備 本文擬以五章撰寫 茲敘述如下 24 即錢選自畫自題 楊妃上馬圖 9

19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第一章 緒論 說明元代以前圖畫題材的現制元以後題詠對象的多元 以及學界成果述評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以 詩畫 相資 筆法的運用為觀察基礎 分就四方面進行對題畫詩的探究 文人畫意 入詩 觀察文人畫蕭條情蘊嚴靜心境融入詩歌的痕跡 詩歌的感官描寫 針對詩歌能擴充畫意的特性 分以聽覺觸覺及嗅覺進行討論 景以情合 情以景生 察看詩人如何借景寄情 即景抒情 拓展畫意 品鑑賞畫之論述 分析領略詩人對圖畫獨特的時代觀點 第三章 再現畫境 元代題畫詩人的描摹與形塑 著重在詩人對畫中 女子的描繪形塑上 嘗試推論觀察詩人運用何種筆法進行對女子形象畫 面的再現 此節分為三者 勾勒形象 烘染畫境 分析詩中對佳人樣貌裝 束的描繪手法 並且關注詩人如何運用動態視線 再現眾美情態 側面書寫 烘托襯出 或觀察背景的描畫點染 或探討襯比人物的形象 發掘美人情韻 以形寫神 包孕片刻 細察詩人對女子舉止動作的描寫 或探討繪畫美學 落實於詩歌創作的片刻形塑 以再現畫境重塑美人 第四章 畫外意趣 元代題畫詩人的觀看與詮釋 針對詩人觀畫以及 表現在詩中的各種 意 進行各面向的探討 借揣摹美人女子情思 延伸畫 意 探查詩人如何運用從圖畫接受的訊息 設想為美人揣度其意 以傳畫 外之思 借評論畫中女子闡述己見 命意新奇 觀察詩人評述品論的角度 與方式 發掘畫外意趣 借題發揮以古鑑今 傳畫外之意 推論擬想詩 人寄寓圖中的情志與情懷 乃題畫詩最貼近詩人的部分 第五章 結論 作全面性綜合性的整理 展現對問題意識的解決程度 未竟細節 10

20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題畫詩既觀畫題詩 詩人勢必對作繪技巧審美標準有一定涉獵 畫作的 繪法品鑑的觀點與角度 在詩畫而同源異體的基礎下 可相資互用互為輔 25 助 宋 郭熙 林泉高致 引張舜民有言 詩是無形畫 畫是有形詩 闡 明詩畫特質 詩可延展畫面 寫時間的流動空間的變化 傳遞感官知覺 使 畫意倍出 故為 無形畫 畫則具體展現人物外貌裝扮肢體動作風景物 件 且併置於畫幅 透過畫師的巧思構想 傳達詩思 故為 有形詩 張高 評 宋詩之傳承與開拓 提及 詩之與畫 猶畫之與書 既同源而異體 又 異跡而同趣 就空間造形而言 畫較具體富形象 然就抒情感發作用而言 詩較畫便於揮灑 較為流動 詩與畫若能擷取彼之長處 以補己之短處 則 詩情畫意 相得益彰 乃題畫詩創作重要的一環 因此 作畫技法賞畫標準 套用於題畫詩創作 則可相通相洽 互資為用 詩人不斷吸收承繼與轉化前 代的作畫理論 同時也創新發揚屬於自己時代的繪畫理念 入於詩歌 則畫 意與詩境結合 充分展現詩畫融合相資相輔的成果 歷代作畫品評標準審美觀點不斷變遷 如晉代顧愷之倡有 以形寫神 傳神盡在阿堵 理念 演變至唐五代 強調 真 擬真 的作畫實力 能 使觀者難分真假 成為賞畫品鑑的標準 如 唐 白居易 畫記 云 畫 無常工 以似為工 學無常師 以真為師 26揭示求 真 以 真 為師作 畫標準 安史亂後 推崇 擬真 之風氣 逐漸因文人的參與 帶來審美觀點 的轉折 衣若芬於 觀看 敘述 審美 唐宋題畫文學論集 論及 大約在安史亂後 參與繪事的文人逐漸增多 影響了繪畫思想和繪畫的 藝術功能 繪畫文字出現對繪畫的藝術要求不只停留於 再現 物象的 25 宋 郭熙 林泉高致 清高宗敕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2 月 冊 812 頁 唐 白居易 撰 畫記 俞崑 編 中國畫論類編 臺北 華正書局 1984 年 10 月 頁 25 11

21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想法 從而省思 逼真 與 肖似 的精諦 27 可知此時的審美觀點 已逐步轉向探索作畫人作詩者的內在精神 論其 意 氣 與 立意 以及展現於畫上的 畫意 這些觀點都影響宋元以後的畫觀 與題畫詩之創作 宋代詩畫美學詩畫相資情況 在題畫詩創作中顯然可見 尤以蘇軾黃 庭堅對詩畫理論的延續拓伸與創發 影響後人深遠 元人題畫女性詩歌作品 中 處處可見蘇軾以王維詩畫闡發之 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 理念 且詩畫雖 本質各異 在意境表現形象塑造與美學內涵等方面 實可相互通融 彼此相 互補充相得益彰 詩與畫 各具優缺 若適當運用兩方優點 則可使詩歌及 繪畫作品境界提升 張高評在 創意造語與宋詩特色 中提及 晁補之 和 蘇翰林題李甲畫雁 所謂 畫寫物外形 要物形不改 詩傳畫外意 貴有畫 28 中態 要之 詩長於書情 畫工於圖景 元人題詠女性詩歌 亦對前 人 詩畫相資 理論有繼承與發揮 將 書情 與 寫景 結合 有將文人畫 意入詩者 也有寄情於景 情以景合者 或評論各代畫家 品評畫技者 皆是 元人汲取前人經驗 發揮於作品之表現 本章主要觀察元人對前代 詩中有畫 詩畫相資 之技巧與理念的承繼 及發揚 一則探討詩境的渲染鋪陳 查找文人畫意情性入於詩歌的痕跡 再 者觀察詩人的感官描述 發掘畫意的延展與發揮 此外 更討論畫意與詩境情 景交融 美人寓情於景觀者以景洽情的寫作技巧 末尾由揭示詩人透過觀畫 而生的畫論畫觀 以及品評畫師畫技的審美標準 期望透過詩歌文本的分 析探索 展現元人題畫詩中 詩畫相資 的時代特性 第一節 文人畫意入詩 27 衣若芬 撰 觀看 敘述 審美 唐宋題畫文學論集 臺北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4 年 6 月 頁 張高評 著 創意造語與宋詩特色 臺北 新文豐出版 2008 年 12 月 頁

22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王韶華 元代題畫詩研究 談及 意 有以下論述 中國繪畫美學中 意 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美學概念 面對繪畫中主體 之 意 的提倡和關注則促成了文人畫的興盛 這也是中國繪畫不同於 西方傳統繪畫的地方 29 可見元代繼承宋人 尚意 理論 不論繪畫或詩歌 皆重視文人的精神情性 秉性氣質 展現在元代文藝界 尤以文人畫的盛行最具代表 戴麗珠 詩與畫 述及唐宋之後畫家身分 曾述 畫家泰半為文人 格外講究 士氣 以與民 30 間畫工抗衡 尤其自元明以後 文人畫乃成為畫壇主流 所論文人 士 氣 即畫師胸臆 氣性 乃有別於民間畫工的精雕細琢 作畫乃重 意在筆 先 需有立意 對畫師的品性修為人格性情 嚴格要求 宋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敘論 云 人品既已高矣 氣韻不得不高 31 氣韻既已高矣 生動不得不至 所謂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所謂 人品既已 高矣 氣韻不得不高 表現於作畫寫生 意即畫者秉性清高人格超絕 圖畫傳達的意境氛圍 不得不高 既藏氣韻 則傳神生動 不得不至 乃 神 之又神 且 能精 故 人品既高 被視為文人畫追求的 氣性 一入元代 在政治社會背景影響下 此風愈盛 鄭昶 中國畫學全史 對此風曾道 自 入元後 則所謂文人畫之畫風 乃漸盛而愈熾 32足見流行遍佈的結果 文 人 意氣 不僅落實在圖畫繪作 更在書畫同源詩畫一律的基礎上 同時融 入書法與詩歌寫作 足見有元一代 受文人畫意風潮籠罩的盛況 此外 鄭昶又談及元代政治社會背景 乃是促成繪畫與文學結合的契機 認為 此九十年中 因異族主中原 政教之旨趣既殊 人民之心理亦變 其影 29 王韶華 著 元代題畫詩研究 北京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10 年 2 月 頁 121 戴麗珠 著 詩與畫 臺北 聯經出版 1978 年 7 月 頁 7 31 宋 郭若虛 撰 圖畫見聞志敘論 中國畫論類編 臺北 華正書局 1984 年 10 月 頁 鄭昶 著 中國畫學全史 上海 上海書店 1989 年 頁

23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響於藝術也 頓呈特殊之現象 圖畫之文學化 更較宋代為顯著 33 圖畫之文學化 實包含 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 兩部分 一則揭示元詩內涵 尤其題畫詩之創作 往往能得畫之意蘊融入詩歌 使作品能現清空淡雅澹 然趣遠的畫意 乃 詩中有畫 一則強調元代繪作 因文人對 意氣 的要 求 能使圖畫富含清空淡泊閑和簡遠的詩境氣氛 此則 畫中有詩 詩與 畫兩者截長補短 圖畫之文學化 作品大量出現 展現文人畫風行的情況 元人承繼吸收前代的詩畫技巧創作手法 並且在當代社會背景文藝風潮 的影響下 盡力發掘屬於當代的創作特色 故文人畫演變至元 在融入隱逸思想與儒家志節內涵後 實踐文人 尚意 34 尚氣節 的風致 使繪畫與詩歌的結合臻至成熟 文人畫既重視文人氣節 秉性內心 意氣 則賞畫觀畫有得的題畫詩 更是文人畫法化為詩法 再現畫境延展畫意之典型 蕭麗華於 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 歸結 詩 畫融通的理論始盛於宋 但實際的功夫則在元詩及元畫上才進一步完成 35元 人受宋人影響 已具備詩畫相通之基礎 進一步能融合新創拓展發揮 將 詩 畫相資 的理論充分完整的展現於題畫詩中 乃知審美觀點與品鑑標準 隨時代變化 融合前人主張 至元成為 尚意 理論的發展 推崇文人畫意 蕭條淡泊 清新簡遠 的風致 元代題畫詩人巧 妙鎔鑄畫意於詩歌 使詩畫互融 相資相成 作詩作畫多求清新簡淡 意趣 深遠富含韻味 故本節分別以 蕭條淡泊 清新簡遠之境 與 閑和嚴靜 澹然趣遠之態 二者 進行詩境氛圍與女子氣質的分析探討 觀察文人畫意融 入寫作的痕跡 一蕭條淡泊 清新簡遠之境 33 鄭昶 著 中國畫學全史 上海 上海書店 1989 年 中國畫學全史 頁 參見蕭麗華 著 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 臺北 花木蘭出版社 2009 年 3 月 頁 同上註 頁

24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如前述所言 元人繪畫承繼宋人對 畫意 要求 亦追求平淡簡淡高 遠清新之境 而不事雕琢與堆砌 此乃文人畫意特質之展現 基於畫者內心情 性的修養與保持 衣若芬在 觀看 敘述 審美 唐宋題畫文學論集 一書 中 認為 宋人觀於 意氣 的解釋較唐人的 天生而然 更近於 人文化成 的 層面 因此在談繪畫的審美品格時便將 作品的風格 聯繫於 作者的 人格及文化素質 這一套準則因 文章書畫故一理 而適用於所有的文 學與藝術 36 此 作者的人格及文化素養 即文人內在 意氣 元人 尚意 實演化宋人 觀點而來 不僅展現在圖畫意蘊畫師意氣 更要能傳畫外深意 套用至題畫 詩 則能觀畫得意延伸畫意 拓展畫外意趣 故單就繪畫理論而言 相較前人 文人畫之特點在於 意 的重視與推崇 明 張泰階 寶繪錄 曾云 古今之畫 唐人尚巧 北宋尚法 南宋尚體 元人尚意 37 揭櫫歷代繪畫觀點的變遷 然唐宋人的畫觀論點 並未隨時間推移而消失 而 是經由後人融會吸收 進一步創造發揮 開展出當代的論畫見解 畫師作畫 除需 意在筆先 能有 立意 是否能傳 畫外之意 象 外之境 也是品鑑評賞的要點 南朝 謝赫 古畫品錄 談及畫 境 曾述 若拘以體物 則未見精粹 若取之象外 方厭膏腴 可謂微妙也 38故 取 之象外 傳畫外韻致 才 可謂微妙也 葉朗於 中國美學史 中認為 謝赫說的 取之象外 是說畫家不要停留在有限的孤立的物象 拘以 36 衣若芬 撰 觀看 敘述 審美 唐宋題畫文學論集 臺北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4 年 6 月 頁 明 張泰階 撰 寶繪錄 收入 藝術賞鑑選珍 四輯 臺北 漢華出版 1972 年 5 月 頁 南齊 謝赫 古畫品錄 收入 中國畫論類編 臺北 華正書局 1984 年 10 月 頁

25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體物 而要突破這有限的 象 從有限進到無限 39 可知題畫詩人觀畫得此 象外之意 以文字表現之再現之形塑之 然圖 畫從 有限進到無限 實賴詩歌補充促成 將畫意延伸發揮 達詩畫相資之效 又如宗白華朱光潛等撰 中國古代美學藝術論 談及 畫家詩人 遊心之所在 就是他獨闢的靈境 創造的意象 作為他藝術 創作底中心之中心 40 又云 藝術底意境 因人因地因情因景底不同 現出種種色相 41 套用在題畫詩的寫作途徑上 乃題畫詩人觀圖見畫而有感 將此畫境以文字 重塑再現 一方面得畫者所傳底韻 進而揣度模擬拓展延伸 一方面發己身 之感觸 創造意象塑造氛圍 使畫中本無之韻味 鮮明凸顯 宋 歐陽脩 六一跋畫 論畫之意蘊 乃云 蕭條澹泊 此難畫之意 畫者得之 覽者未必識也 故飛走遲速 意近 之物易見 而閒和嚴靜 趣遠之心難形 若乃高下向背 遠近重複 此 畫工之藝耳 非精鑑之事也 42 正因 蕭條淡泊 畫境有賴畫家 閒和嚴靜 趣遠之心 的展現 再度強調畫 師心性修養的重要 若內在平淡靜和安閑自適 便能畫出疏淡荒寒之境 然 內在性情 修持不易 故此意難畫 宗白華 美學與意境 曾言 荒寒 灑落 是心襟超脫的中國畫家所 認為最高的境界 元代大畫家多為山林隱逸 畫境最富於荒寒之趣 43且 如 清 黃鉞 二十四畫品 述畫之 荒寒 野水縱橫 亂山荒蔚 39 葉朗 著 中國美學史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6 年 1 月 頁 194 宗白華 朱光潛等 著 中國古代美學藝術論 臺北 木鐸出版社 1985 年 9 月 頁 宗白華 朱光潛等 著 中國古代美學藝術論 臺北 木鐸出版社 1985 年 9 月 頁 宋 歐陽修 六一跋畫 俞崑 編 中國畫論類編 臺北 華正書局 1984 年 10 月 頁 宗白華 撰 美學與意境 臺北 淑馨出版社 1989 年 4 月 頁

26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44 蒹葭蒼蒼 白露晞未 洗盡鉛筆 卓爾名貴 佳茗留甘 諫果回味 元詩 人多山林隱逸具超脫塵俗心志者 能有閑靜淡泊的內在修為 下筆繪圖 則 此心入於圖畫 表現荒寒清冷蕭瑟清空的畫意 衣若芬於 觀看 敘述 審 美 唐宋題畫文學論集 中認為 歐陽脩指出觀畫的重點不在其形跡 而在其 蕭條淡泊 之意境 與當時文人反對 雕章麗句 鐫刻駢偶 喜好 古淡 平淡 詩歌 以及禪悅之風有關 45 得知在詩畫一律觀點下 詩人觀畫得意 化諸文字 塑造延展出 蕭條淡泊 清新簡遠 畫境氛圍 除渲染畫面情境 更襯出美人氣質精神 映帶蕭瑟恬淡 清爽高遠的整體氣氛 元人好 平淡 乃承自宋人而來 如 宋 梅堯臣云 因吟適情性 稍 46 欲到平淡 詩的至美情境 乃平淡自然不加雕飾 平淡之境如何能得 還需以 意 造 宋 釋智圓 讀清塞集 立意造平淡 冥搜出眾情 47 然意造平淡 非人人能致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 提及 大抵欲造平澹 當自組麗中來 落其華芬 然後可造平澹之境 48 清 黃子雲 野鴻詩的 揭示 理明句順 氣斂神藏 是謂平淡 苟非絢爛之極 未易到此 49 足見造意平淡簡淡 乃 絢爛 之至從 組麗 而來 實非易事 且如宗 白華 美學與意境 談平淡之美 以玉為喻 玉的美 即 絢爛之極歸於平淡 的美 可以說 一切藝術的美 以至 44 清 黃鉞 撰 二十四畫品 俞崑 編 中國畫論類編 臺北 華正書局 1984 年 10 月 頁 衣若芬 撰 觀看 敘述 審美 唐宋題畫文學論集 臺北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4 年 6 月 頁 梅堯臣 依韻和晏相公 傅璇琮 倪其心等 主編 全宋詩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 1991 年 冊 五 卷二四七 頁 釋智圓 請清塞集 傅璇琮 倪其心等 主編 全宋詩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 1991 年 冊 3 卷一百四十 頁 宋 葛立方 撰 韻語陽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 1984 年 10 月 卷一 頁 6 49 清 黃子雲 撰 野鴻詩的 收入 清 何文煥 丁福保 編 歷代詩話統編 北京 北京圖書 館出版 2003 年 頁

27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於人格的美 都趨向玉的美 內部有光采 但是含蓄的光采 這種光采 是極絢爛 又極平淡 蘇軾又說 無窮出清新 清新 與 清真 也 是同樣的境界 50 又如衣若芬 蘇軾題畫文學研究 提及 對於詩與畫的藝術品格 蘇軾特別標舉 天工 與 清新 所謂 天工 相對於 人工 即是自然不造作 合乎造化創生之理或人世之實情 51 足見清新之境 乃由自然不造作不刻意雕琢而來 卻能 外枯中膏 實有 賴於前述 絢爛之極 組麗之至 以 落其華芬 得來 52 此外 蘇軾曾主張 蕭散簡遠 妙在筆畫之外 發纖穠於簡古 寄至 味於澹泊 所貴乎枯澹者 謂其外枯而中膏 似澹而實美 實與上述歐 陽脩 蕭條淡泊 意境相同 東坡揭示平淡簡古蕭散簡遠 乃 妙在筆畫之 外 且 簡古 淡泊 中 蘊藏 至味 與 纖穠 故 似澹而實美 衣若芬在 觀看 敘述 審美 唐宋題畫文學論集 談及蘇軾 蕭散簡遠 認為 在談論 平淡 時 他認為 平淡 是形式筆墨 精能之至 絢爛之 極 的化境 欣賞 疏淡 中含有 精勻 的畫作 55 蘇軾所談雖為畫論 然 詩畫本一律 落實於詩歌創作手法 意即描繪人物 具簡潔清淡之氣質 建構畫境 展清新蕭條之意 此即 疏淡 之筆 然 疏淡 需意造而來 作品中可觀得詩人精思巧構布置巧妙的深意 使疏淡意境富含精勻造意 蘊藏無盡韻味創造無限餘韻 王韶華 蘇軾 詩 50 宗白華 撰 美學與意境 臺北 淑馨出版社 1989 年 4 月 頁 379 衣若芬 著 蘇軾題畫文學研究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9 年 5 月 頁 宋 蘇軾 撰 書黃子思詩集後 孔凡禮 點校 蘇軾文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86 年 3 月 冊 5 卷六十七 頁 同上註 54 宋 蘇軾 撰 評韓柳詩 孔凡禮 點校 蘇軾文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86 年 3 月 冊 5 卷六十七 頁 衣若芬 撰 觀看 敘述 審美 唐宋題畫文學論集 臺北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4 年 6 月 頁

28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畫一律 的內涵 述及 疏淡 精勻 似乎是兩個意義相反的詞語 蘇軾 56 將其統一於一幅畫中 指畫面物象形象的疏散簡淡與筆墨的豐富蘊含 文 人畫意入詩 欲營造 疏淡含精勻 之詩境 必須先能有 精 才能造 疏 宋 葛守昌 論精簡 認為 大抵形似少精 則失之整齊 筆墨太簡 則失之闊略 精而造疏 簡而 意足 惟得於筆墨之外者知之 57 可知畫者必須有 意 的建構布置 而能描繪圖畫內容 需 意在筆先 才 能 精而造疏 58 張岩在 論蘇軾畫跋的美學意蘊 一文中 針對東坡 疏淡含精勻 亦 有所論 疏淡含精勻 一是說明在畫面上 筆法看似疏落淡泊 實為內含精工 勻稱之勢 這種疏淡的筆法 造成的 簡 的效果 所謂 簡 當然不 是簡單 而是 千狀萬態 筆簡而意足 以少總多 以一收萬 富 於概括性 用筆簡樸 結構才能蕭散疏淡 乃知 精勻 為絢爛至極精能之至的轉化構生 圖畫展現 淡泊 清淡 氛圍 實畫者構思深入斟酌思量後 以細緻精熟縝密之筆 繪製塑成 葛守昌主張 惟得於筆墨之外者知之 即 簡而意足 精而造疏 的作畫 技巧與深蘊 惟有觀得簡淡清淡卻富含韻致之畫外意象外境的觀者能理解 參透 題畫詩人便是能得其意者 並能將 澹泊 清新 閑靜 蕭條 等文人畫的風致韻味 再現於題畫詩中 落實詩畫相資之特點 擴展延展畫 境畫意 補充畫之不能 使原有簡淡清淡之境 更得擴充拓寬 因此文人畫意入於題詩 成 蕭條淡泊 清新簡遠 的背景意境展 閑 和嚴靜 澹然趣遠 的人物情態 皆蘇軾所謂 疏淡含精勻 之境遇 乃藉由 56 王韶華 撰 蘇軾 詩畫一律 的內涵 文藝理論研究 第 1 期 2001 年 頁 80 宋 葛守昌 撰 論精簡 俞崑 編 中國畫論類編 臺北 華正書局 1984 年 10 月 頁 67 張岩 撰 論蘇軾畫跋的美學意蘊 齊魯藝苑 第 01 期 2004 年 頁

29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詩歌文字的創造性擴充性及延展性 除再現畫面塑成畫境 更欲延伸畫意 使圖畫韻致綿延不盡帶有餘意 實詩畫相資 相輔相成的典型 元人繪畫求 蕭條淡泊 清新簡遠 既為圖畫意境氛圍的展現 則勢 必入於詩歌 表現在題畫詩的創作寫作上 圖畫的意境由詩人體會 詩人再 藉由對季節景色細節美人身心感觸的描畫與具現 塑造淡泊簡逸清空 寂寥蕭瑟恬淡等文人畫境 或正襯陪襯佳人氣質 或勾勒創造如畫如 繪畫中景致 一方面再現畫境顯示圖畫情境 一方面善用詩畫相資特質 以 補充畫面不足延伸畫意拓展畫境 如以下作品 玉骨冰肌瘞雪宮 壽陽殘夢捲春空 不知吹入高樓笛 却挽長條問曉風 元 耶律鑄 佳人惜梅圖 元 耶律鑄 雙溪醉隱集 清高宗敕 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9 月 冊 1199 卷六 頁 481 耶律鑄 佳人惜梅圖 即將畫中隱含清冷簡遠之氣氛情調 延展傳達 詩題為 佳人59惜梅 故全詩圍繞梅花而發 首二句 玉骨冰肌瘞 雪宮 壽陽殘夢捲春空 玉骨冰肌 寫美人纖瘦細長的身姿潔白清潤的肌 膚 可想見是一位清幽恬淡的女子 蘇軾 洞仙歌 冰肌玉骨 自清涼無汗 60 即形容女子肌骨如冰玉 本詩化用此句 除寫美人肌骨形體 亦暗指她清高 潔淨的性情 此外 玉骨冰肌 亦為梅花高潔脫俗的形象作點染 明寫美 人 暗及梅花 瘞雪宮 乃佳人深藏白雪皚皚清冷寂寥的宮殿 不為外人 見 宮中無人而蕭條冷清 壽陽殘夢捲春空 化用壽陽公主61典 為壽陽公 59 美人佳人 初無定稱 參見 清 沈德潛 撰 說詩晬語 收入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 編纂 清 代詩文集彙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 2010 年 頁 249 古代對 美人 及 佳人 名稱 並無嚴 謹確定的指涉對象 如 離騷 中的 香草美人 漢武帝以賢士為佳人蘇蕙稱竇滔為佳人等 60 宋 蘇軾 撰 東坡樂府 臺北 世界書局 1959 年 10 月 卷上 頁 27 時序部十五 人日 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殿簷下 梅花落公主額上 成五出花 拂 之不去 皇后留之 看得幾時 經三日 洗之乃落 宮女奇其異 競效之 今梅花粧是也 宋 李昉奉敕 撰 太平御覽 清高宗敕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6 月 冊 891 卷三十 頁

30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主臥睡含章殿 半夢半醒間 梅花飄落額上 後乃成梅花妝 詩中佳人睡起 見殿中被捲起飛舞飄盪的梅花 彷彿剛剛夢中壽陽公主置身的情景 漫天花瓣 飄搖空靈 二句將全詩氛圍帶入淡泊冰涼蕭條寂冷的環境 後二句 不知吹 則是詩人運用聯想想像 在簡淡冷落的畫境 中 添入無限的情思韻味 此外 繪畫無法繪出聲響音調 詩歌可以補之寫之 不知 二字突破 畫面空間限制 空遠而悠揚笛聲 將女子情思轉往遠方 並引發讀者好奇 樂 62 府詩集 中有 梅花落 笛曲 不知吹入高樓笛 不僅使圖境空闊 更點出 笛聲曲名梅花緊密相關 美人僅聽得曲聲 不知來處 故 却挽長條問曉風 曉風 為清晨之風 沁冷清寒 與整體畫境融通洽合 此外 挽長條 問 曉風 兩動作 凸顯她靈活生動天真自然的形象 在一片蕭瑟清寒的畫境中 展現清新意蘊 詩人以簡淡之筆 將美人梅花與畫境作一渲染描繪 詩中 意境的建構與塑成 並非隨意落筆 如 玉骨冰肌 殘夢 高樓笛 等意 象運用 塑造淡泊蕭疏的畫境 然四句內容皆緊扣 梅花 而發 足見作詩構 想細膩布置精巧勻稱 準確掌握 疏淡含精勻 之筆法 飽含文人畫意蘊 又如安熙 錢霅溪宮人圖 與袁桷 題美人圖 露冷月華白 攸攸方寸心 夫君渺何許 悵望碧雲深 元 安熙 錢霅溪宮人圖 元 安熙 默庵集 清高宗敕編 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9 月 冊 1199 卷二 頁 715 金谷煙迷清曉 玉簫聲恰餘寒 可恨花鈿委地 當時莫倚危闌 元 袁桷 題美人 元 袁桷 清容居士集 清 62 樂府詩集 橫吹曲辭四 梅花落 有郭茂倩題解 梅花落 本笛中曲也 按唐大角曲 亦有 大 單于 小單于 大梅花 小梅花 等曲 今其聲猶有存者 宋 郭茂倩 編撰 樂府詩集 臺北 里仁書局 1981 年 3 月 頁

31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高宗敕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9 月 冊 1203 卷十四 頁 183 此二詩分別為五絕及六絕 在元代題畫女性詩歌中較為少數 尤其六言作品 以袁桷八首套詩為代表 錢霅溪宮人圖 與 題美人圖 綠珠 皆先渲染清 冷寂寥的畫境氛圍 後寫美人本身 或寫心思 或擬假設 能與圖畫意境相 合相洽 互映互照 將情韻與氣氛作無盡延伸擴充 63 安熙詩題的錢霅溪 即為錢選 故此詩為題詠當代圖畫作品 露冷月華白 點染畫面 運用露 冷 月光 白 二處形容 描繪圖境之荒涼冷寂清空 蕭瑟的氣氛 下句 攸攸方寸心 與遠望思念的宮人心聲融合襯映 露水冰 冷月色冰凉 雖感蕭瑟 然真正促使 方寸心 之 攸攸 為何故 乃 夫 君渺何許 悵望碧雲深 女子身分為宮人 卻是有夫之婦 暗示君王搶民女 的霸道與荒淫 丈夫與她相隔之遠 由 渺 字可見 空間距離被無限放大 超越圖畫範圍 然遠不能及 只能借 悵望碧雲 託付企盼遙想夫君 深 字將她的 惆悵 寄寓得更深微遠入綿延不盡 使畫之意韻佳人之情韻無 窮擴展 詩人以 冷 白 渺 深 四字 寄無限餘韻 並使詩歌富含 文人畫 淡泊 清新 蕭疏 之韻致 詩中未見濃愁暗恨深悲重怨 然 於簡淡平淡意境中 足見詩人實構思深入設計精巧的創作手法 題美人圖 則寫晉代美人綠珠 金谷煙迷清曉 玉簫聲恰餘寒 同樣 先勾勒畫面情境 以金谷園 煙迷清曉 美人吹奏玉簫 聲恰餘寒 點染詩 歌意境 呈現清晨霧氣瀰漫荒寒微涼的園囿景致 詩人更為圖畫添入聲響 聲情相配詩畫相資 玉簫聲與 餘寒 相合相恰 蕭聲冰寒清曉亦冷 六 言詩每句三組二字的意象構成 可見詩人精緻細膩的寫作技巧 然能 歸絢 爛至極為平淡 表現 蕭條淡泊 之境 配以 可恨花鈿委地 當時莫倚危 63 元 錢選 白蓮圖 題詩後有改號之故 云 余改號霅溪翁者 蓋贗本甚多 因出新意 庶使 作偽之人知所愧焉 參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 中國古代書畫圖目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7 年 1 月 冊 16 頁

32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闌 的詩人感慨 末尾以設想作結 對映前二句寥落蕭條的畫境 彷彿得見 綠珠墜樓時的蕭瑟冷落 當時金谷園之勝況 如今僅剩無限唏噓 圖繪清冷之 境 詩人配以 蕭聲 映以 委地花鈿 危闌莫倚 運用聯想及假設 超 越畫面內容 將綠珠墜樓的原因 作翻新奇想 以簡潔平淡之筆 傳深遠無盡 之韻味 蕭條淡泊 清新簡遠 乃難畫之境 畫家必須心性靜和秉意澹然才能 出之 尤其文人畫意之 清 更是難繪 元人題畫詩中格外地認為 清 是 很難用畫筆描繪出來的 故以詩補 仔細分析 其 清 實際上不僅僅是景物 64 之情 也是畫家詩人心懷之 清 故難畫 如以下丁復與郯韶二人作品 即以詩歌裨補畫作 清 遠 之境 一方面延展擴充畫意 一方面也透露 表現詩人內在清高不俗的心志與心境 綠燕棲寒夜不飛 洞天霜淨月流輝 夜深彷彿梅邊卧 起摋青霞染素衣 元 丁復 題茅山彭道士畫梅花仙子 清 陳邦彥奉敕編 御定 歷代題畫詩類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年 3 月 景印文淵閣 四庫全書 本 冊 1436 卷六十一 頁 11 厭厭微步出深宮 露濕紅绡怯晚風 爭信長門今夜月 肯分清影照梧桐 元 郯韶 梧桐仕女圖 清 陳邦彥奉敕編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年 3 月 本 冊 1435 卷五十八 頁 728 題茅山彭道士畫梅花仙子 與 梧桐仕女圖 二詩 題詠女性皆與植物 相關 前者為清潔脫俗的梅花 後者乃高遠清冷之梧桐65 詩人擇選此類 圖畫題詩 表現清空淡雅超群不俗之境 除再現圖畫氛圍擴充意蘊 更融 64 王韶華 著 元代題畫詩研究 北京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10 年 2 月 頁 大雅 卷阿 鳳凰鳴矣 于彼高岡 梧桐生矣 于彼朝陽 鄭玄箋注 鳳凰之性 非梧桐不 棲 非竹實不食 參見 漢 毛亨 注 漢 鄭玄 箋 唐 孔穎達 疏 唐 龔抗雲等 整理 毛 詩正義 臺北 臺灣古籍 2001 年 10 月 頁

33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入詩人清性高情 以胸中 意氣 建塑不凡絕塵之畫意 此即融合文人畫疏 淡清空簡遠的內涵 更一展詩人超俗情志 詩與畫乃相輔相成 丁詩與郯詩題詩意涵相近 然丁詩以首二句 綠燕棲寒夜不飛 洞天霜淨 月流輝 塑造空靈清新韻味 郯詩意境創造乃後二句 爭信長門今夜月 肯 分清影照梧桐 傳達清冷簡潔的畫中氣氛 兩者詩作中的美人 在一片清空 荒冷的背景中 或步或臥 景致氛圍正與形象相合相襯 彷彿能在女子身上 見畫家詩心 詩人畫意的展現 前詩寫夜晚綠燕 棲寒 故不飛 居洞天 霜 淨 月色 流輝 點出畫面荒寒蕭瑟空靈清明的夜月之色 予人清冷寧 寂的感受 同時將後句 夜深彷彿梅邊卧 起摋青霞染素衣 梅花仙子高雅潔 淨之姿 陪襯突出 畫意藉詩境擴充 仙子 彷彿梅邊臥 彷彿 起於詩人 對畫面的推想 畫面所見是 起摋青霞 染素衣 的動作 故往回推溯 仙 子應曾臥梅樹旁 屬於詩人想像的發揮 梅花仙子雜揉 青霞 以染 素衣 二者勾勒出不俗出塵的清高形象 乃樸素無華與眾不同 實為詩人情志的 寄託 後詩寫梧桐仕女66 厭厭微步出深宮 露濕紅绡怯晚風 以美人 厭厭 微步 寫其倦弱慵懶 似有不盡疲乏 身弱紅绡濕故 怯晚風 露冷沾衣 使周遭空氣觸膚冰凉荒寒蕭瑟的感受鮮明 立於梧桐樹下 更顯冷落無依 寂寥孤單的美人 期盼長門殿月能 分清影照梧桐 塑造舉頭望月 月色清 凉空靈的景致韻味 文人畫清空蕭條簡潔淡泊的意境 以月之 清影 立 傍 梧桐 點出 映照美人雖纖弱 然卻淡雅空靈清潔不凡的性情 亦為詩 人情志投射 末句央求月色映照 除凸顯美人冷寂孤單獨立淒清的形象 多 66 晚周與秦漢時 刻畫女性形象的作品儘管已逼近 寫形 與 傳神 兼具的境界 然而專屬的名 稱卻迄未成形 直至南齊謝赫 古畫品錄 成書 方才出現了 婦人 的分類 入唐之後 則有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 所稱的 嬪嬙 與朱景玄 唐朝名畫錄 裡揭櫫的 士女 士女 起初是泛指上流社會中尚未嫁娶的男女 後來已演變成宮女的代名詞 宋元以後的畫學論著 屢可 見 仕女 一詞 並有逐漸以此來概括前此諸般說法的趨勢 劉芳如 張華芝 編 群芳譜 女 性的形象與才藝 臺北 故宮博物院 2003 年 3 月 頁

34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少亦暗喻詩人希求才性能受重視的心聲 雖高潔自立不同塵俗 然欲有為於 家國百姓 仍冀 清影 能照 梧桐 而非空抱長才以孤單終老 二詩之 清 為詩境畫境之清空清新 亦是詩人畫家內心之清高清潔 詩中疏淡俊逸 清新淡泊的意境塑造 乃由細膩精微的景致描繪動作刻畫而來 餘韻簡遠 味之無窮 文人畫意 蕭條淡泊 清新簡遠 入詩 營造清空明澈荒冷淡泊之境 如蕭麗華 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 所言 元代的詩畫尚意境 而這個 67 意境的極致以 清空 為典型 表現在題畫女性詩歌作品中 有題詠一般 仕女美人者 也有題詠仙子仙人者 後者本身即帶有脫俗不凡之氣質情性 因此對文人畫 清空 意境的展現 更能貼合切適傳之畫外 如張天英 題 凌波飛葢圖 蕊珠宮人駕雲軿 山中翠葢何亭亭 老龍飛葢作風雨 八仙池上爭娉婷 金環瓊珮裛薇露 雙成躡隨青鸞翎 酒星入水化為石 寒玉夜語天泠泠 白瑤城闕三萬里 月照影娥行洞庭 元 張天英 題凌波飛葢圖 清 陳邦彥奉敕編 御定歷代題畫 詩類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年 3 月 本 冊 1436 卷六十一 頁 11 凌波飛蓋 乃駕車凌波濤而行 故 蕊珠宮人駕雲軿 山中翠葢何亭亭 描 畫蕊珠宮仙人乘雲車 飛掠茂盛如蓋高聳獨立山林 車駕輕盈仙人飄渺 老龍飛葢作風雨 八仙池上爭娉婷 車軿由飛龍驅引 過處風雨大作68 八 位仙女各個姿態美好體態輕巧 飄立於水波蕩漾的池上 出塵脫俗 她們以 金環 瓊佩 作為裝飾薔薇露水薰染衣裳 所屬侍女則隨神鳥而來 67 蕭麗華 著 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 臺北 花木蘭出版社 2009 年 3 月 頁 清 紀昀 撰 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五 按世稱龍能致雨 大抵有天雨 有龍雨 油 油而雲 瀟瀟而雨者 天雨也 疾風震雷 不久而過者 龍雨也 觀觸犯龍潭者 立致風雨 清 紀 昀 撰 閱微草堂筆記 臺北 大中圖書 1994 年 6 月 頁 79 25

35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酒星入水化為石 寒玉夜語天泠泠 白瑤城闕三萬里 月照影娥行洞庭 詩人運用 酒星入水 寒玉夜語 天冷冷 點染畫境 凸顯月夜荒寒蕭條 池面清新空靈的氛圍 月色寒涼冷清 酒旗星遇水化清玉 畫境清冷空逸 一則襯映仙女超塵絕俗的氣質性情 再者具現畫面的蕭疏寒冷 乃擴充畫意 渲染畫境 詩畫相資相成 末尾寫出仙城與人間遙隔 三萬里 將圖畫空間 拓展廣遠 彷彿遙遙無際備感寂冷 化靜為動 展現月色映照仙女凌波光 69 影推移 由清澈明淨的 影娥池 行至 洞庭 波光瀲灩 月夜如繪 畫境 簡遠清空 二閑和嚴靜 澹然趣遠之態 歐陽脩倡 蕭條澹泊 為難畫之意 有別於唐五代多以 求真 逼真 為重的特性 並在繪畫意境與作畫技巧上 轉而關注 意 的表現 乃文人 尚 意 之典型 詩畫既同源而異體 若 畫者得之 能畫出蕭條澹泊意境 然 覽者未必識也 則畫的價值與內涵 無人可知 可知觀畫者題畫者的觀 賞角度賞畫能力便是關鍵 若能得此 意 則與畫者為知音 但詩人觀畫 有得 並非儘自得其樂品味涵詠 乃欲與他人分享作詩表現 或轉化繪畫 技法 以文字為媒介 冀能將 蕭條澹泊 氛圍傳遞給讀者 同享看畫體畫 心得 此外 若將 蕭條澹泊 畫意 表現在人物形象的描畫 以現 閑和嚴 靜之態 難度則等同塑造 蕭條澹泊之境 詩人同畫師 要有心性氣性的 修養保持 才能以心出之 寫澹然趣遠之態 人物畫像的 閑和嚴靜 意態 實賴畫家的心性修持 宗白華朱光潛等 撰 中國古代美學藝術論 一書認為 這種微妙境界底實現 端賴藝術家平素的精神涵養 天機底培植 在活 69 三輔黃圖 未央宮 影娥池 武帝鑿以翫月 其旁起望鵠臺 以眺月影入池中 使宮人乘舟弄 月影 名影娥池 亦曰眺蟾臺 不著撰人 三輔皇圖 清高宗敕編 臺 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4 年 7 月 冊 468 卷四 頁 24 後用指清澈鑒月的水池 26

36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潑潑的心靈飛躍而又凝神寂照底體驗中突然地成就 70 凝神寂照 意指詩人畫家閑靜平和的內心狀態 此時的 心靈飛躍 則展現 在創造 趣遠 空靈動蕩而又深沉幽眇 的人物形象上 況且 閑和嚴靜 趣遠之心 不僅為畫家心理狀態與情性修養 更在落筆繪圖時 將此 意氣 付諸畫中 而使畫境平淡有致富含意趣 至於繪畫人物 則現幽閑和順端 嚴恬靜之態 整體展現清澹平和妙趣橫生的韻味 詩人觀察圖畫 得此畫家 意氣 圖畫 意韻 使文人畫意入詩 運用繪畫技法表現方式 將畫面 人物恬澹閑靜之形象擴充再現 且能拓展補足畫面之未達 傳達更多趣 味遠逸興味盎然的圖畫意韻 茲舉以下二詩為例 彼美空谷人 梅花是前身 手披先天易 心融大地春 素衣杲霜雪 孤 根堅石鐵 不夢趙師雄 長終抱明月 元 王逢 題梅花士女 元 王逢 梧溪集 清高宗敕編 景印 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12 月 冊 1218 卷 二 頁 620 軹道蒼茫異古今 長鑱相伴坐巖隂 玄獨挂危梢底 照影清流契宿心 元 劉躍 毛女71圖為用極題二首 二首其一 清 陳邦彥奉敕編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年 3 月 景印 文淵閣四庫全書 本 冊 1436 卷六十一 頁 8 王逢 題梅花士女 及劉躍 毛女圖為用極題二首 詩境皆富含 出塵脫俗與世無爭之意 二位畫中女子 一為清高氣性的 空谷美人 一 為不落塵世的得道仙女 詩人觀賞圖繪 沉靜心性斟酌落筆 除將女子性情 70 宗白華 朱光潛等 著 中國古代美學藝術論 臺北 木鐸出版社 1985 年 9 月 頁 列仙傳 毛女者 字玉姜 在華陰山中 獵師世世見之 形體生毛 自言秦始皇宮人也 秦壞 流亡入山避難 遇道士谷春 教食松葉 遂不饑寒 身輕如飛 百七十餘年 所止巖中有鼓琴聲云 參見 漢 劉向等 撰 列仙傳 收入 百部叢書集成 出版地不詳 藝文印書館 1967 年 冊 65 卷下 頁 7 27

37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氣質形諸文字 再現沉靜幽閑脫俗素雅的姿態形象 更延展畫面拓展畫意 賦予圖畫肖像外無盡的趣味意趣與意蘊 使人品味再三 題梅花士女 一詩 首四句即點出美人脫俗不凡靜和端嚴的形象 深 居 空谷 與世隔絕 且 梅花是前身 畫中梅花與美人氣質相襯相合 傳 其孤高冰潔之情性 手披先天易 心融大地春 手披易數心同造化 精神 與身體融合天地自然 無你我之分 寫其不俗超絕之情態 素衣杲霜雪 孤根堅石鐵 白衣如雪心堅似鐵 既寫梅花 也寫美人 乃其貞靜精秀嚴 的精神意態 末尾 不夢趙師雄 長終抱明月 揭示美人不迷幻夢欲抱月 終老 安閒寡欲的心思 凸顯清高出塵之秉性氣質 全詩化文人 淡泊 簡 遠 之意入詩 詩人凝神細觀 從多面細膩描畫 圍繞梅花特性而發 塑造美 人脫俗氣性孤高之姿 末尾更以趙師雄醉臥梅樹 前赤壁賦 畫龍點睛 突破繪畫侷限延展畫中未有之情韻意蘊 使梅花仕女不同流俗清閑無欲 的情態 更顯突出 劉躍題寫毛女圖 亦表現凸顯毛女不同流俗的靈氣 首句 軹道蒼茫異 古今 間接揭示毛女身世 乃秦滅後流亡宮女 當時秦王子嬰出降劉邦的軹道 亭74 如今已飛灰煙滅 獨有毛女得道成仙 長鑱相伴坐巖隂 終年憩遊山中 不知年歲 然 長鑱 相伴坐 巖陰 卻凸顯她幽閑素樸安適端嚴 強 烈的出塵氣質 末二句 玄猿獨挂危梢底 照影清流契宿心 詩人以山林幽 72 典出 唐 柳宗元 龍城錄 趙師雄醉憩梅花下 隋開皇中 趙師雄遷羅浮 一日 天寒日暮 在醉醒間 因憩僕車於松林間酒肆傍舍 見一女子 淡粧素服 出迓師雄 時已昏黑 殘雪對月色微 明 師雄喜之 與之語 但覺芳香襲人 語言極清麗 因與之扣酒家門 得數盃 相與飲 少頃 有 一綠衣童來 笑歌戲舞 亦自可觀 頃醉寢 師雄亦懵然 但覺風寒相襲 久之 時東方已白 師雄 龍城 起視 乃在大梅花樹下 上有翠羽啾嘈相顧 月落參橫 但惆悵而爾 傳 唐 柳宗元 撰 錄 任繼愈 傅璇琮 總主編 文津閣四庫全書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5 年 冊 360 卷上 頁 宋 蘇軾 撰 前赤壁賦 挾飛仙以遨遊 抱明月而長終 參見 宋 蘇軾 撰 孔凡禮 點 校 蘇軾文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86 年 3 月 頁 6 74 秦始皇本紀 子嬰為秦王四十六日 楚將沛公破秦軍 入武關 遂至霸上 使人約降子嬰 子 嬰即係頸以組 白馬素車 奉天子璽符 降軹道旁 漢 司馬遷 撰 宋 裴駟 集解 唐 司 馬貞 索隱 張守節 正義 清 瞿方梅 補正 錢大昕 考異 史記 臺北 新文豐出版 1975 年 3 月 斷句本二十五史 本 卷六 頁

38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靜玄猿掛樹之景 對映與世隔絕清新不凡的毛女形象 末尾坐傍溪水 照 影 此 清流 乃契合毛女本心 揭示毛女清新脫俗內心澄澈 此 本心 亦為詩人內在情志 映合 清流 暗喻詩人具清澈高潔不流於俗的真性情 本詩明寫毛女暗指詩人 透過林壑深山幽巖流水的圖境再現 不僅強化 擴充清空幽靜的畫境氛圍 更塑造閑和自在恬淡清高的毛女形象 又如虞集 與張翥 的詩作 展現仙人適意悠閒 清新不俗的形象 瑤草春深晝日閒 靈芝清露自怡顏 雙成吹徹參差玉 八駿人間去不還 元 虞集 王母圖 四首其一 元 虞集 道園學古錄 清高宗敕 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9 月 冊 1207 卷四 頁 仙娥微步下高寒 獨立長松月滿山 汝 影透明金背鏡 佩聲飛動玉連環 洗空碧海銀蟾冷 舞罷瑤階白鳳閒 元 張翥 仙娥翫月圖為野 雲陳氏題 元 張翥 蛻菴集 清高宗敕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12 月 冊 1215 卷三 頁 54 王母圖 仙娥翫月圖為野雲陳氏題 二詩乃詠仙娥王母圖畫 二者具為 神仙 不同凡俗 更能展現文人畫意入於題詩 簡淡閒適 幽靜端嚴 的女 子形象 虞集詩中寫王母 瑤草春深晝日閒 靈芝清露自怡顏 詩人以 晝 日閒 自怡顏 描繪悠閒靜和嫻雅自在的王母形象 不同於最初 山海 經 中乃 蓬髮虎顏76 較野蠻原始的樣貌姿態 春深無事 王母敷以靈芝清 露 舉止高貴優雅嫻靜端嚴 展現仙人安然閒適的一面 然 女為悅己者容 本應清心寡慾的仙人 又是為誰怡顏 雙成77吹徹參差玉 八駿78人間去不還 75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元詩選 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 皆作 妝 山海經 天帝之女 蓬髮虎顏 晉 郭璞 傳 山海經 收入 中國歷史地理文獻輯刊 上 海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9 年 6 月 頁 西王母侍女名 漢武帝內傳 王母乃命侍女王子登彈八琅之璈 又命侍女董雙成吹雲龢之聲 漢 班固 撰 漢武帝內傳 收入 筆記小說大觀 十六編 臺北 新興出版社 1979 年 頁

39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解答讀者疑惑 即便雙成吹徹笙歌 穆天子的八駿回到人間 不曾復還 與王 79 母當時之約 已無實現之可能 人世歲月流逝 仙境無從得知 末尾 去不 還 擴大畫意 使王母與穆天子間無盡情思 隨八駿離去而凍結 空留王母 自 怡顏 漫漫等待之興味遺韻 天上轉瞬 人間千年 詩歌可延展繪畫靜止的 時空 將畫中閑雅悠然靜嚴端秀的王母意態 無限延伸寄遠 又如張翥題寫仙娥翫月 詩中塑造一片清空荒冷的畫境 襯托仙娥空靈出 塵的情性氣質 首句 仙娥微步下高寒 獨立長松月滿山 描畫仙女超越凡俗 與眾不同的清高氣韻 仙娥 微步 走下 化靜為動 將畫面靜止瞬間 轉為 動態流動的空間 起初位於 高寒 月在近旁 至 月滿山 隨仙娥步下 月已遠 整幅畫面被清冷明亮的月光籠罩 或近或遠 如繪如畫 月色下的 仙女 獨立長松 獨立 二字富含清高不俗意味 又立長松之傍 更顯其 高潔清秀不同於俗的情性 汝影透明金背鏡 佩聲飛動玉連環 描畫仙女姿態配飾 映影 透明 揭示身為仙人的脫俗 佩以 金背鏡 玉連環 襯出高雅華貴的一面 然既為 翫月 畫中月景乃仙娥關注所在 洗空碧海銀蟾冷 舞罷瑤階白鳳 閒 夜空青碧淨潔如洗 冷肅荒寒的月色映天 神鳥舞罷 閒棲瑤階 對映仙女翫月之 閒 自在逍遙 全詩扣緊月色發揮 開展畫面之想像空間 傳遞無盡之意蘊 文人畫意的蕭疏淡泊 襯映仙娥清閑恬淡沉靜端嚴的意 態 畫意融入詩歌 文字點染畫境 乃詩畫相成 互補互輔 除有以七言絕句長篇寫女子嫻靜情態 以下張昱作品 則有別於前述幾 首 採五絕體制題詠 篇幅雖短 情韻無窮 寫美人安閒納涼的姿態 更富含 78 天子之駿 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 出自 晉 郭璞 撰 穆天 子傳 史仲文 主編 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0 年 3 月 卷一 頁 4 79 穆天子傳 卷三 吉日甲子 天子賓于西王母 乃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 好獻錦組百純 組 三百純 西王母再拜受之 乙丑 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 西王母為天子謠曰 白雲在天 山際 自出 道里悠遠 山川間之 將子無死 尚能復來 天子答之曰 予歸束土 和治諸夏 萬民平 均 吾顧見汝 比及三年 將復而野 同上註 卷三 頁 11 30

40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畫外意趣興味盎然 別殿紅綃女 無風亦自涼 闌邊是湖水 夜夜宿鴛鴦 元 張昱 水殿納涼圖 元 張昱 可閒老人集 清高宗敕編 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12 月 冊 1222 卷一 頁 525 別殿紅綃女 無風亦自涼 題目 納涼 二字點出佳人閒情 身披薄 綢 間接揭示天氣炎熱 需乘涼休息 然詩人卻寫美人 無風亦自涼 既為 納涼 卻可 自涼 是為何故 此處以 無風自涼 側面旁面描繪女子 靜心安閒恬淡無欲的情性與意態 唯有心思恬靜無憂無慮 才可無風自涼 自在安適 況且畫中 闌邊是湖水 夜夜宿鴛鴦 若一般女子居處深宮 見 鴛鴦相伴相隨 對照自己孤身一人 難免憂悶怨懟哀怨不耐 煩悶生燥熱 即使納涼亦未必能解 反觀詩歌主角 竟不動於心自在清涼 詩人此處描畫 鴛鴦成對 更加倍襯映佳人靜閑悠然澹然自處的形象 為觀看畫面景物發 揮聯想 側筆見態 補充圖意之展現 此外 納涼 與 自涼 間 富含想 像空間意趣盎然韻味無窮 一方面凸顯美人幽閑靜和之神態 一方面增添 圖畫韻致 實詩畫相資之典型 第二節 有聲之畫 詩歌的感官描寫 元 楊公遠 野趣有聲畫 中 吳龍翰序云 畫難畫之景 以詩湊成 80 吟難吟之詩 以畫補足 其意匠經營 意良苦矣 揭示詩與畫互補相成的 特性 其中 難畫之景 如人的感官知覺 色味聲香冷暖等 無法 藉畫筆形之 故需 以詩補足 詩人運用想像發揮聯想 透過文字敘述 鋪陳與描繪 傳達聽覺觸覺嗅覺與味覺的感受 增添豐富生動的畫外意 80 元 吳龍翰 野趣有聲畫原序 楊公遠 編撰 野趣有聲畫 收入王雲五 主編 四庫全書珍 本 三集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1 年 冊 頁 1 31

41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蘊 本節分別以 有聲有色 冷暖可知 與 畫卷傳香 三者 探討元代題 畫女性詩歌的感官描寫 揭示詩人如何 湊成 難畫之景 展現詩情畫意 相 得益彰之效 一有聲有色 聲音的大小遠近 音調高低樂器種類 皆為畫面未能表現的感官聽覺 詩人生發聯想付諸文字 傳遞精彩動人悠揚悅耳的樂音 配以美人吹彈 使畫境 有聲有色 以下茲舉二首為例 望瀛法曲紫霞觴 更按伊州奉玉皇 翠竹涼深宮院宻 新聲那得過宮牆 元 袁桷 宮女度曲圖 元 袁桷 清容居士集 清高宗敕編 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9 月 冊 1203 卷十三 頁 174 聞道君王罷晚朝 重門深殿欝嶣嶤 樂聲一片連雲起 知是宮中舞細腰 元 李祁 題細腰宮圖 元 李祁 雲陽集 清高宗敕編 景印 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12 月 冊 1219 卷 二 頁 646 袁桷 宮女度曲圖 與李祁 題細腰宮女圖 二詩畫中宮人 前者度曲 後者妙舞 然詩人皆運用樂音聲響 點染畫境 傳畫外之音象外之聲 聲音 凸顯詩歌環境或空闊悠遠 或環繞密閉 拓展圖畫之空間擴充繪畫之意蘊 既為度曲 乃按曲譜歌唱 望瀛法曲紫霞觴 更按伊州奉玉皇 寫宮女按 伊 州81 曲奏歌演唱 望瀛法曲82 等唐代樂音 以獻君王 宮內觥籌交錯歡 81 新唐書 禮樂志十二 天寳樂曲皆以邊地名 若 涼州 伊州 甘州 之類 後晉 劉 昫 撰 清 錢大昕 考異 岑建功 逸文 舊唐書 臺北 新文豐出版 1975 年 斷句本二十五 史 卷二十二 頁 宋 陳暘 樂書 云 法曲興自於唐 其聲始出清商部 比正律差四 鄭衛之間有鐃鈸鐘磬之音 又云 聖朝法曲樂器 有琵琶五絃箏箜篌笙笛觱篥方響拍板 其曲所存 不過 道調 望瀛 小訖 獻仙音 而已 其餘皆不復見矣 參見 宋 陳暘 撰 樂書 王雲五 主編 四庫全書珍本 九集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9 年 卷一百八十八 頁 7 32

42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聲笑語 襯以宮樂悠揚 畫面一片歡娛喧鬧 詩人化靜止無聲為有聲 即 元 岑安卿於 次韓明善題推篷圖 詩中云 無聲詩生有聲畫 吟詠工夫見揮洒 83 無聲詩指圖畫而言 詩人觀畫而發 有聲畫 得吟詠為聲 補足圖畫所不 能 乃見詩人對畫意的延展與擴充 末二句 翠竹涼深宮院宻 新聲那得過宮牆 則將這一片喧囂樂聲閉鎖於 畫中宮殿 竹林 凉深 宮院 密 建構宮中封閉幽密寒涼深遠的禁錮空 間 即使宮女樂曲悅耳宴會歡快 新度的曲子也僅能迴盪在 宮牆 內 高 牆隔絕的不僅是樂聲 也隔斷宮女的自由 詩中前後氛圍具強烈對比 前段是 熱鬧的歌唱奏樂 後段則阻絕隔閡 將音樂聲響的空間差異 強烈凸顯 又如李祁作品 樂聲帶起的空間分配則與前詩相反 乃空闊高遠 綿延不 盡 聞道君王罷晚朝 重門深殿欝嶣嶤 同樣強調宮中幽深隔絕 詩人運用 聯想發揮想像 將自己投入畫境扮演旁觀者 君王與歡宴與我間隔遙遠 而 聞道君王罷晚朝 表示間接聽說 擴大圖畫的空間距離 而 重門深殿 欝 嶣嶤 又進一步將宴席會場推深推遠 重重宮門與厚實高牆鬱積 帶來空間的 阻絕隔塞 此時 樂聲一片連雲起 知是宮中舞細腰 宮人彈奏的樂音遠遠 從高處傳來 知道正是宮中 舞細腰 之際 音樂的響起突破空間藩籬跨越 深遠的距離 傳至詩人耳中 使畫境綿延拓展餘音不盡 原本圖畫應是描繪 細腰宮女舞動的身姿 然詩人以側面旁面書寫 運用音樂的擴展性 寫出餘 韻無窮的畫外之音 且如楊維楨 為玉山雅集主人顧瑛所題作品 花點吳鹽春欲老 翡翠飛來剪芳草 美人睡起春思深 彈絲拊木寫同心 荔枝五絃調急緩 阮家月琴軸初綰 須臾鈞天雙合樂 南薰殿中風動幕 梨園樂官樂不鳴 宮中之音和且平 元 楊維楨84 內人琴阮圖為顧瑛 83 元 岑安卿 撰 栲栳山人詩集 清高宗敕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12 月 冊 1215 卷中 頁 2 84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作者為陳高 宋元詩會 石倉歷代詩選 作者皆作楊維楨 33

43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題趙千里所畫 元 楊維楨 鐵崖古樂府 清高宗敕編 景印文淵 閣四庫全書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12 月 冊 1222 卷二 頁 16 楊維楨此詩題詠南宋畫家趙千里的 內人琴阮圖 趙千里畫作今多存金碧山 水 此幅 內人琴阮 今雖不見 卻可證明在元代中後期仍留存 或可補充美 術史之一角 花點吳鹽春欲老 翡翠飛來剪芳草 寫畫景 花瓣落綴在潔白 著稱的吳鹽上 特別醒目 同時暗示春天已近尾聲 故 春欲老 翡翠鳥來 回飛舞 以銜芳草 展現一片平和悠閒的春末景致 此時 美人睡起春思深 彈絲拊木寫同心 慵懶的美人甫醒 滿懷心事 便開始拊木彈琴藉以抒懷 畫中美人應不止一位 因 荔枝五絃調急緩 阮 家月琴軸初綰 即一人調琴 一人轉軸 下句 須臾鈞天雙合樂 合樂 二 85 字更揭示圖中有多位女子合奏 非一人完成 荔枝五絃 乃以荔枝木 製成的 五絃琴 阮家月琴 則因月琴古稱 阮咸 86 或調整琴絃鬆緊 或綰琴上張 絃的木軸 正是彈奏前的準備 下段 須臾鈞天87雙合樂 南薰殿中風動幕 須臾 二字點出音樂乍然 奏起的瞬間 原本各自 調急緩 軸初綰 的宮人 瞬間一同開始演奏 合 聲如仙樂 頓時繚繞籠罩在南勳殿中 這樣浩蕩優美的樂聲 伴隨清風吹 拂宮殿的屏幕 彷彿置身仙境 因而 梨園樂官樂不鳴 宮中之音和且平 85 文獻通考 載 荔枝性堅文直 色正而音切 生於南閩 以芳實味美聞 裁之為琴 非古也 侍 御史尉遲君與長樂馮端始為之 參見 元 馬端臨 撰 文獻通考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0 年 1 月 頁 隋唐嘉話 元行沖賓客為太常少卿 有人於古墓中得銅物 似琵琶而身正圓 莫有識者 元視 之曰 此阮咸所造樂具 乃令匠人改以木 為聲甚清雅 今呼為阮咸者是也 唐 劉餗 撰 程毅中 點校 隋唐嘉話 收入 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北京 中華書局 1979 年 10 月 卷下 頁 史記 趙世家 趙簡子疾 五日不知人 居二日半 簡子寤 語大夫曰 我之帝所甚樂 與 百神游於鈞天 廣樂九奏萬舞 不類三代之樂 其聲動人心 鈞天廣樂 遂指天上音樂仙樂 漢 司馬遷 撰 宋 裴駟 集解 唐 司馬貞 索隱 張守節 正義 清 瞿方梅 補正 錢大昕 考異 史記 臺北 新文豐出版 1975 年 3 月 斷句本二十五史 卷四十三 頁

44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宮殿中的悠揚仙樂 沒有唐玄宗梨園子弟唱戲的歡鬧嘈雜喧騰歡愉 相反的 演奏宮女嫻雅沉靜 手中流瀉安和平順高雅和緩的樂音 音樂的演奏會影響 環境氛圍 雖未能由圖畫聽得樂聲 然詩人觀察宮女演奏的畫境氛圍 將平和 文雅的音樂 延伸畫外傳畫外之聲 題畫女性詩歌作品寫及聲音樂響者 除上述空間封閉延展的差異 或展 現平和高雅的合奏仙樂 也有借畫中音樂的演奏情形 結合史事典故 傳達詩 人的主觀評論諷刺深意 茲舉洪希文 明皇太真避暑按樂圖三絕 及張昱 題 楊妃橫玉圖 為例 供奉清平進雅歌 梨園張樂奏雲和 不知聽得新翻曲 差勝名臣金鏡磨 元 洪希文 明皇太真避暑按樂圖三絕 其一 元 洪希文 續軒 渠集 清高宗敕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9 月 冊 1205 卷七 頁 127 天寶年間好太平 華清小殿稱人情 如何玉笛纔拈起 便作風吹別調聲 元 張昱 題楊妃橫玉圖 元 張昱 可閒老人集 清高宗敕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12 月 冊 1222 卷二 頁 553 洪希文詩序云 天寶中 李白供奉翰林時 沉香亭會木芍藥開 上乘照夜車 太真以步 輦從 詔選梨園子弟 得樂一十六色 李龜年手捧檀板 押眾樂欲歌之 上曰 賞名花 對妃子焉用舊時詞 命龜年持金牋 宣賜李白 立進 清平調三章 龜年歌之 太真持頗梨七寶杯 酌西凉州葡萄酒 笑領歌 詞 自是顧李翰林異他學士 清平調 周房中之遺聲 玄宗天長 節 百寮上壽 王公以下獻鏡 唯張九齡獻千秋金鏡 錄五卷 言前後廢興 上賜書褒美 元 洪希文 撰 續軒渠集 清高宗敕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45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供奉清平進雅歌 梨園張樂奏雲和 及詩序所述 貴妃明皇賞花聽曲 為楊妃宣賜李白進奉 清平調 三首新詞 當時李白為供奉 雅歌 即指三 首 清平調 梨園立時 張樂奏雲和 琴瑟琵琶等樂器 一同合奏新曲 並 有李龜年 歌之 一時樂音繚繞歌聲悠揚 序中提及楊妃 笑領歌詞 自 是顧李翰林異他學士 可知李白因新詞而受極大偏愛 後段 不知聽得新翻曲 差勝名臣金鏡磨 名臣張九齡曾作 千秋金鏡 89 錄 以言 前後廢興 遍論歷史可資借鑑事例 供君王借以治國治事 然 明皇聽得李白的 新翻曲 卻 差勝 張九齡費心琢磨的 千秋金鏡 足見 明皇無心政事 當時僅 賜書褒美 李白近進獻三首新詞 則另眼看待愛 寵甚佳 此差別待遇使詩人觀圖的同時 不禁感歎再三 進而借圖發揮擴充 畫意 抒發對此史事的諷刺之情 本詩除描畫 清平調 的演奏與歌唱 更發 揮聯想 拓展畫師未畫之意 乃 清 沈德潛所謂 畫家未到者 詩能神會之 畫中缺少或蘊藏的諷刺議論意涵 乃由詩人神會而補足發揮之 又如張昱作品 天寶年間好太平 華清小殿稱人情 唐天寶年間乃太平 盛世 華清殿內適意悠閒 一片平和自在的氛圍 然圖中楊妃吹笛 如何玉 笛纔拈起 便作風吹別調聲 圖畫不能傳樂音聲響 此處乃詩人運用想像力 彷彿聽得楊妃吹奏的瞬間 傳出 風吹別調 之笛音 同時與史事作連結與發 揮 傳畫外之聲 亦蘊藏象外深意 原本 風吹別調 乃因風吹紙鳶 作聲 如箏90 而 唐 高駢 風箏 詩寫道 夜靜弦聲響碧空 宮商信任往來風 依稀似曲才堪聽 又被風吹別調中 紙鳶的箏聲甫 堪聽 便又風吹變調 改曲 音聲錯亂 詩人從楊妃笛聲中隱隱聽得變調音聲 表面上似寫楊妃不擅 年 9 月 冊 1205 卷七 頁 唐 張九齡 撰 進千秋節金鏡錄表 清 董誥 等撰 欽定全唐文 收入文懷沙 主編 四 部文明 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卷二百八十八 頁 詢蒭錄 云 風箏 即紙鳶 又名風鳶 初五代漢李業於宮中作紙鳶 引線乘風為戲 後于鳶首 以竹為笛 使風入作聲如箏 名俗呼風箏 明 陳沂 撰 詢蒭錄 收入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臺南 莊嚴文化 1997 年 冊 102 頁

46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91 吹笛 實際上卻暗諷貴妃吹寧王笛 心懷不軌 兩人關係的不尋常 本詩題詠 楊妃吹笛 除描畫笛聲的混亂變調 更拓展畫意 引起讀者好奇 將詩人對史 事的評價觀點 寄寓於笛聲中 實餘韻無窮富含深蘊 又如張翥 周昉按樂圖 能藉文字傳畫外之音象外之聲 故宮書畫圖 錄 收有 唐周昉演樂圖 圖中有二位雙鴉髻侍女 一女彈阮琴 一女彎背 整理園藝 仕女僅有兩人 一人捧茶而立 一人側立 皆未按樂 其餘乃四五 位文人雅士 與此詩內容不甚相符 另收錄一畫 名 唐人宮樂圖 中有多 位宮人按樂 有彈箏按阮吹蕭吹籥 近似本詩 此外 美國弗利爾美術 館藏有一幅 聽琴圖卷 中有數位女子 一人調箏 一人背坐 一人聆聽 兩邊各有一位仕女 與此詩亦甚相合 美人按樂春晝長 綠鬟翠袖雙鳴璫 玉簫高吹銀管笛 二十三絃嗁鳳皇 後來知是調箏手 窈窕傍聽曾誤否 梁州徧徹六么翻 此曲惟應天上有 韓擒虎 丹青縱復工何益 由來嗜音必亡國 元 張翥 周昉按 樂圖 清 陳邦彥奉敕編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臺北 臺灣商務印 書館 1986 年 3 月 本 冊 1435 卷五十八 頁 735 首二句 美人 美 人按樂 烏黑的髮髻翠綠的衣袖 更配戴金玉首飾 裝束華貴 玉簫高吹 銀管笛92 二十三絃嗁鳳皇 後來知是調箏手 窈窕傍聽曾誤否 其中一位 高吹玉簫 樂音動人 一位奏彈古箏 琴音清和調暢 聲啼鳳凰 然詩人細觀 91 楊太真外傳 九載二月 上舊置五王帳 長枕大被 與兄弟共處其間 妃子無何竊寧王紫玉笛 吹 故詩人張祜詩云 梨花静院無人見 閑把寧王玉笛吹 因此又忤旨 放出 唐 樂史 撰 楊太真外傳 收入 叢書集成新編 臺北 新文豐出版 1985 年 冊 81 卷上 頁 古今詞話 詞品下 用字 銀字 制笙以銀作字 飾其音節 清 沉雄 撰 古今詞話 上 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 續修四庫全書 本 冊 173 卷下 頁

47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此女 才 知是調箏手 謂其正調和箏絃 並非奏曲 乃見詩人細微觀察力 再以反詰延展圖畫意蘊 問美人 旁聽曾誤否 欣賞樂音需有音感 不知一 旁的美人是否曾聽出錯誤呢 藉與其互動 增添圖畫意趣展現詩人創意 梁 州徧徹六么翻 此曲惟應天上有 行雲不動暮雨生 流鷪暼目飛鴻驚 宮馳羽 不能傳遞聲響 此處亦為詩人發揮想像補充畫意 將 無聲畫 轉為 有聲 詩 使讀者彷彿得聽 天上樂曲 美人奏遍 涼州 六么 曲 音聲如 行雲不動暮雨生 並使 流鷪暼目飛鴻驚 二句乃將音樂具象化 如 唐 95 白居易 琵琶行 間關鶯語花底滑 幽咽泉流水下灘 一段 以形象喻聲 側筆點染 行雲不動 奏樂稍緩琴音凝結 後 暮雨生 樂音如暮雨乍臨 哀婉滂薄 使 流鷪妃目 飛鴻驚 五音急馳 共奏悅耳新聲 六宮籠罩 在美好動人的氛圍中 並傳之畫外 繚繞不盡 君王醉歌舞 一朝鼙鼓動地來 禄兒危似韓擒虎 藉圖發揮 連結唐代安史亂 事 認為君王若沉湎歌舞 後宮夜夜笙歌 一旦叛亂興起 看似安逸受寵的安 祿山 則變如隋將韓擒虎96般可滅人國 揭示逸樂亡國的深刻省思 對照圖畫 展現強烈的對比警策 末尾詩人歸結 丹青縱復工何益 由來嗜音必亡國 即便圖畫工巧描摹細膩 或能傳神韻栩栩如生 又有何益 自古 嗜音 必亡國 本詩由美人按樂寫起 對音聲刻畫細膩具體 能傳畫外之音 然正 如詩人強調 文字亦 復工何益 重要的是詩歌傳達 嗜音亡國 的畫外意 93 本為唐代樂曲 參見註 82 唐代樂曲 碧雞漫志 六么 一名 綠腰 一名 樂世 一名 錄要 參見 宋 王灼 撰 碧雞漫志 收入 叢書集成新編 臺北 新文豐出版 1985 年 冊 81 卷三 頁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 大珠小珠落 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 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 凝絕不通聲暫歇 清聖祖御定 全唐詩 臺北 明倫出版社 1971 年 冊 10 卷四百三十五 頁 參見 唐 魏徵 等撰 清 錢大昕 考異 清 楊守敬 考證 隋書 韓擒列傳 臺北 新文 豐出版社 1975 年 頁

48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蘊 規戒警示意味濃厚 二冷暖可知 畫卷中感官溫度的高低 如冰冷或炎熱涼爽適意或悶熱難耐 畫師僅能 透過對畫面物件的巧妙布置人物狀態的描畫 間接暗示其溫涼冷熱 詩歌卻 可直接描寫生動傳達圖畫的觸覺感受 一方面突破圖畫界限 一方面裨補畫 作不足 而能傳畫外冷暖 如葉顒 月中仙女驂鸞圖 雲邉仙女夜驂鸞 月下霓裳舞袖寛 吹徹紫簫風露下 玉容玄髮不勝寒 元 葉顒 月中仙女驂鸞圖 元 葉顒 樵雲獨唱 清高宗敕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12 月 冊 1219 卷四 頁 92 葉顒 月中仙女驂鸞圖 首二句 雲邉仙女夜驂鸞 月下霓裳舞袖寛 描 畫仙女夜晚駕鸞鳥雲遊 身穿跳 霓裳曲 97 之舞衣 在夜風吹拂下 寬敞的 衣袖飄動著 既處夜月下 吹徹紫簫風露下 玉容玄髮不勝寒 仙女吹到紫 簫末曲 此時夜裡的冷風與寒露已使她的衣裾黑髮與玉顏冰寒濕冷 尤是夜 色空曠清涼 更加強刺骨寒冷的感受 詩境的冰涼冷冽 一方面表現圖畫未 有的冷暖溫度 並將畫中清冷氛圍擴展凸顯 一方面襯映仙女出塵不俗清 冷超脫的精神氣質 詩人以 風露下 點染圖畫背景 不勝寒 寫出仙女單 薄清冷的身姿 乃發揮補充圖畫氣氛意境 進一步更延展擴大仙女的不凡 形象 又如陳基 水殿納涼圖 與郯韶 芭蕉仕女圖 白苧衣裳懶自裁 手搖羅扇此徘徊 水晶宮殿涼風少 欲勸君王築露臺 元 陳基 水殿納涼圖 元 陳基 夷白齋稿外集 清高宗敕編 97 韻語陽秋 霓裳羽衣舞 始於開元 盛於天寶 今寂不傳矣 參見 宋 葛立方 撰 韻 語陽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 1984 年 10 月 卷十五 頁 1 39

49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12 月 冊 1222 卷上 頁 371 玉階風細漏遲遲 月冷笄珈鬢影垂 怪底新凉滿團扇 紅蕉花下立多時 元 郯韶 芭蕉仕女圖 清 陳邦彥奉敕編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年 3 月 本 冊 1435 卷五十八 頁 729 水殿納涼圖 與 芭蕉仕女圖 二詩 除描繪圖畫景致 更展現詩畫相 資互補相成之筆法 塑出象外之意畫外之韻 將圖畫未能傳達清凉與否的 觸覺感受 由文字具體表現補充擴展 人的肌膚冷熱溫凉 無法直接觀畫而 得 畫師必須造意經營 才能間接傳達冰冷炎熱的感覺 乃難畫之景 故需 以詩湊成 裨補畫之短處 藉文字的塑造與安排 能拓展畫境氣氛 使讀 者彷彿能踏入畫中 感受其中溫度 二詩中的溫凉程度不同 一則 凉風少 故需 納涼 一則 新凉滿團扇 近乎冷 如此情境氛圍 同時塑造凸顯 二位不同性情神態的美人 陳基題畫 先描繪美人動作情性 白苧衣裳懶自裁 手搖羅扇此徘徊 寫美人情態 懶自裁 衣裳 徘徊 於宮殿 鮮明勾勒她慵懶無聊的情性意 態 此處 手搖羅扇 足見水殿的溫度並不涼快 仍需搖扇搧風才勉強解熱 凸顯畫中氣溫並不適意舒爽 主因 水晶宮殿涼風少 美人所在宮殿 雖然 雕綴水晶 氣派華貴 然 凉風少 而 納涼 不甚舒適 故 欲勸君王築露 臺 希望勸促君王築高臺以避熱吹風 減少暑氣的不快 詩中雖無一字寫及 熱 暑 汗 等溫度的感受與表現 然由美人 手搖扇 水殿 凉風 少 側筆書寫 則宮殿悶熱不適的情況 乃不言自明 畫家繪出美人持扇的 畫面 詩人能得其意 詩歌補充畫中未有的美人意態假設凉風稀少的情況 將畫境溫度具體的帶給讀者 郯韶題畫 先以 描 40

50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畫美人妝飾 風細 漏遲遲 月冷 可見夜色已晚涼風細吹月光冷 列 詩人運用景致的描寫 事先鋪陳夜晚的寒涼 美人 與髮鬢都已鬆亂垂下 表現疲累困倦的精神情態 當她輕搖團扇時 怪底新 凉滿團扇 紅蕉花下立多時 她驚訝秋夜的涼風撲面而來 一掃疲困 也許 是秋風清涼 也許令有所思 美人在紅蕉花下 立多時 畫詩擇選芭蕉配以 美人 乃欲襯映凸顯美人的清潔形象 芭蕉不枝不蔓 扶疏瀟灑素淡無 98 華的特點比較迎合古人雅的情趣 文學中多賦予其清雅高潔的意蘊 芭蕉 此意象 亦是元代文人喜愛的疏淡清雅 淨潔不俗 加上 立多時 動作的強 調 不僅延展畫面時間 加深讀者對清涼秋風的感同身受 更使畫境獲得延展 與擴充 蘊藏無盡的想像空間與可能性 美人或思遠方歸人 或遠眺含愁 帶 給讀者更大的好奇心與聯想 圖畫中的冷熱溫涼 可由物件布置人物動作間接展現 詩人觀畫得意 具體展現感官觸覺 更進一步拓展畫意擴充畫境 將炎涼冰熱 融合情感 喻指國君的愛寵消歇恩情偏好 如唐肅 題水殿避暑圖 元 唐肅 題水殿避暑圖 清 陳邦彥奉敕編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年 3 月 本 冊 1435 卷五十九 頁 744 冰肌玉骨 自清涼無汗 99寫宮中美人潔白晶瑩的體膚 水殿如秋天般涼爽 周遭 樹陰辭日赫 荷氣迎風柔 為宮殿舒凉之因 炙熱的暑氣被茂盛的樹陰 阻擋 荷花香隨細軟的風飄盪襲來 畫中一片涼快舒適安逸清爽的環境 文 字的描述加強凸顯畫境的感官感受 下段避暑凉風的解讀 卻是詩人藉圖畫 徐波 王永波 撰 論古代文學中的芭蕉意象 閱江學刊 第 1 期 2011 年 2 月 頁 125 見註 60 41

51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開展創造的畫外之意 美人幸與與君王一同避暑 恩與涼俱重 愁隨暑易 雖此時君恩與涼氣都豐厚充足 但恩寵的施予獲得 如夏日涼風 僅 暫時被需要 但轉念想 此刻能伴國君側已滿足 因此 愁隨暑易收 這番 擔憂正如暑氣 迅速隨風消逝 末尾寫出美人 願窮歌舞力 長年奉晏遊 她最大的盼望仍是 長年奉晏遊 即便君恩易逝 能 窮歌舞力 侍奉君王 便是萬幸 本詩不僅描畫宮殿清爽適意涼風陣陣的景象 更進一步延展畫意 與君恩炎涼及宮中美人的憂愁作連結 展現豐富委婉的畫外韻趣 三畫卷傳香 圖畫雖能繪出繁花綠葉薰煙繚繞 然未能使觀者體會香芬濃淡味道種 類 因此具體嗅覺的傳達表現 必須依靠詩歌文字的鋪陳描述 如此一來 畫之未能 以詩補足 詩之難形 以畫具現 以下茲舉黃公望 與許有壬 二詩為例 二詩將畫中美人香芬著衣傳之畫外的情 況 描畫生動 侍宴朱樓向暮歸 御香猶在縷金衣 相攜女伴階前立 笑指鴛鴦水面飛 元 黃公望 周文矩十美圖 清 陳邦彥奉敕編 御定歷代題畫 詩類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6 年 3 月 本 冊 1435 卷六十 頁 冰綃桂 襡縷金裙 浮動紅芳亂綵雲 捲却六銖春沁骨 荀郎無復事爐 熏 元 許有壬 題弄花香滿衣圖 元 許有壬 至正集 清高宗敕 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9 月 冊 1211 卷二十八 頁 203 周文矩十美圖 先寫美人衣裙芳馥 侍宴朱樓向暮歸 御香猶在縷金 100 應為 袿 之誤字 42

52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衣 甫結束宮中宴會侍候的工作 天色近晚 然殿中御爐薰香的味道 仍附 著在金縷衣上 若僅由圖畫觀看 並不能得知香留衣裙 此處乃詩人發揮聯想 推想 豐富增添圖畫的意蘊內涵 後段寫美人意態 既為 十美 則女子 應不止一位 因而 美人各個衣裾留香 聚集相依 更是芳香滿溢芬芳醉人 將嗅覺感受更強烈具體的描畫凸顯 詩人巧妙設想御香於衣 美人們 相攜女伴 環蹙齊聚 立於階前 並描畫 笑 指鴛鴦水面飛 動作 塑造活潑生動巧笑倩兮的女子形象 一方面得其意態 傳神生動 一方面彷彿聞得衣上爐香濃郁襲來 靈活自然的情態 配以香氣濃 烈的衣裳 實詩歌 香 補繪畫之功 題弄花香滿衣圖 詩題即點名 花香滿衣 圖畫如何表現 滿衣花香 是一難題 然詩人如何得其畫意 並進一步 以詩湊成 則是題畫詩成為佳 作重要的關鍵 冰綃桂襡縷金裙 浮動紅芳亂綵雲 寫美人裝扮渲染背景 穿著潔白絲綢製成的上等長袍 搭配金縷縫製的衣裙 足見畫中主角是位貴族 女子 空中紛亂妍麗的雲彩 襯映著隨風飄浮舞動的紅花花瓣 美人身處落 花圍繞飄落的環境 身上自然沾附許多瓣片附著濃厚紅花餘香 但詩中卻 無一字題及清香芳馥之形容 只見 捲却六銖春沁骨 春寒料峭 美人卻捲 起輕薄的紗衣 不知為了抖落紅花 或是整理裝束之故 仍不見芳香滿衣之描 畫 末句 荀郎無復事爐熏 才點染畫境凸顯主旨 詩人化 荀令香101 之 典 點明美人已不需香爐薰染 早已 花香滿衣 若據詩題推想 應是直接 正面的描寫花香濃郁 然本詩並未直寫花香芳馥濃郁芬芳 而是以側面間 接的方式 運用荀彧典故 襯托塑造美人渾身芳馥香味襲人的鮮明形象 101 太平御覽 服用部五 香爐 襄陽記 曰 劉和季性愛香爐 上廁置香爐 主簿張坦曰 人 名公作俗人 真不虛也 和季曰 荀令君至人家 坐處三日香 君何惡我愛好也 宋 李昉 奉敕 撰 太平御覽 清高宗敕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6 月 冊 599 卷七百三 頁

53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同時能傳畫外之香象外之芳 詩人題詠美人圖畫 藉文字以傳畫外之香 除描畫香氣附著衣服 更有對 香氣的濃淡程度空間遠近著墨者 以下茲舉二首為例 誰道春酣雨不禁 蒙籠眼色透雲屏 著人花氣深於霧 却是三郎睡未醒 元 牟巘 倦書圖 二首其二 元 牟巘 牟氏陵陽集 清高宗敕 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9 月 冊 1188 卷六 頁 54 寶檐么鳳探芳叢 瓊蘂飛翻入臥中 一自粉痕輕拂散 暗香吹滿壽陽宮 元 王惲 壽陽公主折梅圖 二首其二 元 王惲 秋澗集 清高 宗敕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9 月 冊 1200 卷三十四 頁 430 牟巘 與王惲 二詩 前詩使香味凝聚濃郁於 某一空間 後詩使香氣紛飛擴散於整座宮殿 運用詩歌文字塑造不同的香氣 傳遞方式 使讀者能嗅聞畫外香芬 宋 蔡絛 西清詩話 曾云 丹青吟詠 妙處相資 昔人謂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者 蓋畫手能狀 而詩人能言之 102畫 師具體描畫美人情狀 展現意態情韻 繪出文字無法描寫的樣貌姿態 詩人觀 畫得意 除再現畫境 且拓展延伸畫所不能 將圖中未有缺少的感官體會 如實呈現 則詩畫妙處相資 相合相成 如牟詩 誰道春酣雨不禁 蒙籠眼色透雲屏 寫畫面背景美人情態 盛 美的春色卻伴隨春雨 雨中模糊的景色襯映著美人 倦書 她朦朧恍惚的 眼神穿透雲屏隱約可見 正是倦困慵懶的情態 著人花氣深於霧 却是三 郎睡未醒 春天繁花正盛 適逢春雨產生朦朧的霧氣 然花氣 著人 深 於霧 表示花香濃郁蘊藏在霧的深處 甚至香味比霧氣深濃 一沾染便附 102 宋 蔡絛 撰 西清詩話 收入 中國詩話珍本叢書 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4 年 12 月 冊 1 頁

54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著全身 三郎 應指唐玄宗 圖中美人原本未必畫貴妃 可能詩人借圖發揮 運用聯想 將倦書一圖聯結史事 拓展擴充未有畫意 此處玄宗未醒 不免 讓人想及唐代 長恨歌 春宵苦短日高起 從起君王不早朝 之語 何況花 氣深濃 不免沉醉其中 詩人塑造似夢似幻的春景 美人倦困 三郎未起 伴 隨濃烈濃厚的花香充斥宮殿 畫幅空間彷彿將芳馥圈困匯聚 而能傳之畫 外餘香不盡 王詩寫壽陽公主折梅 前二句描畫景致 並化靜為動 將生動活潑的生機 注入畫境 寶檐么鳳探芳叢 瓊蘂飛翻入臥中 屋簷上的么鳳鳥正探看梅花 靈活可愛 雪白的花瓣翻飛入室 展現自然的動態景象 末尾 一自粉痕輕拂 103 散 暗香吹滿壽陽宮 化壽陽公主 梅花妝 之典 落於公主額間的花瓣 拂落後在脂粉上留下鮮明的印痕 成為風行的 梅花妝 同時花的暗香經風 吹拂 已遍佈壽陽宮 暗香吹滿壽陽宮 一方面寫梅花幽香 瀰漫遍散 一 方面暗指 梅花妝 的流行普遍 使宮女爭相仿效 若牟詩香氣是在一空間中 凝聚積累 本詩的香氣則是跨越空間 無限的擴散延展 宋 胡仔 苕 溪漁隱叢話 曾謂 畫工意初未必然 而詩人廣大之 乃知作詩者徒言其景 不若盡其情 此題品之津梁也 104若本詩徒寫折梅之景 則不能盡畫師之情 亦不能創造拓展無限的畫外之韻 因此 透過 詩人廣大之 將壽陽宮主 折梅畫意聯想擴展 傳畫 初未必然 之意 描畫繁花香氣者 除牟巘與王惲題畫作品 其餘詩歌亦有描寫香氣情狀的 段落 雖篇幅不長 然亦可得其象外之芳 如王馮 題紅女圖 二首其一 春 閨寂寂春漏長 美人 105 與薩都拉 題二宮人琴壺圖 行雲留影雪弄香 藕絲織翠芙蓉裳 春風拂拂 103 見註 61 宋 胡仔 編著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 收入 筆記小說大觀 三十五編 臺北 新興出版 1978 年 卷三十 頁 元 王逢 題紅女二圖 二首其一 元 王逢 梧溪集 清高宗敕編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 書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12 月 冊 1218 卷三 頁

55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106 蘭蕙芳 金殿不鎖雙鴛鴦 為例 前詩先描寫春閨寂寞漏長 美人織 鏽鴛鴦的景象 窗外綠樹圍繞柳樹成蔭 一片自然清新的風光 末句 紅露 撲簾花氣香 乃香氣來源 紅露 指紅花帶著露水 嬌艷欲滴 撲簾 而來 自然花氣襲人香氣濃郁 詩人以 撲簾 二字 既寫紅花 也寫花香 除塑 造生機無限的動態氛圍 更具體展現花香滿溢撲面而來的情況 將畫裡未有 的香氛馥郁 傳之畫外 後詩首二句寫宮女彈琴與飲 雪香 酒的情態 以及畫中的穿著打扮 此 時春風輕輕拂過蘭花與蕙草 帶來一股迷人的芬芳幽香 香氣雖不濃烈馥郁 卻將畫境浸染在一片平和悠閒的氣氛裡 詩與畫的相資相成 展現在題畫詩對 感官聽覺觸覺與嗅覺的具體描繪上 能使圖繪未能傳達不能表現的聲色 冷暖與香氣濃淡 藉由文字對畫意的擴展與發揮 傳之畫外 增添圖畫的意趣 韻味 使讀者彷彿親身經歷親眼所見 第三節 景以情合 情以景生 畫中有景畫師有意詩人有情 題畫詩正是結合圖景與情感的媒介 觀 畫生情 故 情以景生 景以情合 尤以詩人題他人畫者多見 王韶華 元 代題畫詩研究 談及 題畫詩有兩種 一是畫家自題詩 二是詩人題他人畫 後者則有兩種 依據 或客觀地再現畫家的畫意 或將自己融入畫中 根據自己的情思 創造畫意 107 即指詩人觀畫題詩 乃融入自我情感情志 再運用想象構思 新創畫意構 築畫境 此外 劉煥陽在 中國古代詩歌藝術研究 述及景致與情感的關聯 曾歸納為二 一則 因景起情 一則 緣情寫景 106 元 薩都拉 題二宮人琴壺圖 元 薩都拉 雁門集 清高宗敕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12 月 冊 1212 卷一 頁 王韶華 著 元代題畫詩研究 北京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10 年 2 月 頁 82 46

56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在因景起情的方式中 前面的景物描寫既具有生發感情的作用 又對感 情具有一種渲染烘托的作用 使景物染上一定的主觀感情色彩 後面的 抒情則對詩的主旨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108 足見題畫詩景情交融 乃詩人觀畫生發 抒發感觸表達畫外之情 情以景 生 同時圖景亦具洽合烘托之效 乃 景以情合 論及 緣情寫景 劉煥 陽則認為 情不是由景所引發的 而是詩人胸中先有了某種特定的情感 當他對自 然景物進行觀照和描寫時 情的不同常常會使景物染上不同的感情色彩 109 由此推得詩人觀畫而生情 此 情 或為詩人得畫家之意 化身女子 胸中自 有美人情緒 屬 緣情寫景 者多 或為詩人觀畫生發 由圖畫觸發心得抒 發情志 屬 因景起情 者眾 題畫女性詩歌 圖畫內容多為佳人美女 此 景 可能為畫家所繪襯托 美人的背景 也可能為白描勾勒的美人本身 因 景 而生 情 緣 情 而生 景 不論是站在女子立場揣想推測想像之 情 或受引發觸動 聯想之 情 皆與景致美人相互呼應相輔相成 即詩人與圖畫間 能相 互補充連結及觸發的效果展現 觀畫圖景 興起感應 而欲創造再現圖境 凸顯美人詩人寄寓其中的 情致 則有賴意境的塑造構成 葉朗 中國美學史 認為 意境的創造 要依賴在 目擊其物 的基礎上的主觀情意 心 與審美 客體 境 的契合 從而引發藝術靈感和藝術想像 110 此心可指畫師之心 眼觀美人 輔以背景 繪造動人畫境 亦可指題畫詩人之 心 觀畫有得 由景觸發引發藝術聯想與想像 或揣度女子情意 或表達心 劉煥陽 著 中國古代詩歌藝術研究 濟南 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8 年 12 月 頁 269 同上註 頁 273 葉朗 著 中國美學史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6 年 1 月 頁

57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聲 再現畫境 此外 更欲擴充拓展畫外意蘊 高木森在 元氣淋漓 元畫 思想探微 即主張 意境上 文人畫追求超俗 所以總是要有幾分抽象 留取空間讓觀者的 想像力去馳騁 也藉此寄託文人的清愁 111 詩人正扮演想像馳騁的觀者 將畫面留下的空間作良好發揮 或藉景生情 寓 圖中女子之情 或藉圖抒志 寓一己之感 畫中留有畫者悲喜愁情 則詩人延 之展之 將文人畫意之 超俗 進一步創發拓展 塑造無窮不盡之餘韻 本文第三章 渲染背景 襯托形象 雖亦描畫圖景 然與此節差異 在於 情景關聯的差異 前者景致用以襯托 多與美人情感較無關聯 後者詩歌情感 乃由觀看圖畫而生 或假以美人之情 或托以詩人之感 情因景生 景合於情 前者多運用畫中物件景致或他人 以側寫旁寫與不直接描寫的方式 烘托 襯出凸顯點染主角之形象 或寫水邊樓閣倒影 或寫動植物行為 或寫景色 變動 或聚焦小物 詩中甚至無一字寫及主角 然主角藉旁物托映 已在其中 此節 景以情合 情以景生 則圖畫風景皆寓有情感與情志 風景或勾 起美人心思 或引起詩人感觸 皆觀畫景美人圖像 實 而生發情意 虛 乃虛實相間 虛實相成之筆 然許多詩中的景致 可能為詩人之想像生發 景 則轉為聯想之 虛 結合美人形象之 實 相互點染襯托 即虛實相反相成 別種風情 本節分別以 寓女子之情 與 寄觀者之意 二者 探討元代題畫 女性詩歌中 情景相生景情交融展現的詩畫融會狀況 一寓女子之情 詩人觀察畫中美人 能得畫師之意 揣想推測女子哀樂愁喜的心情感受 並藉由畫面背景與美人情思的融合 將期盼哀怨愁苦遙想的情緒反應凸 顯襯托 乃借 畫景 言美人 情思 同時 圖景 的氛圍情境 亦洽合美 111 高木森 著 元氣淋漓 元畫思想探微 臺北 東大圖書 1998 年 10 月 頁 8 48

58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人 情致 乃情景交融景情相合 如貢性之 題美人圖 與張昱 題凝思 士女 離離珠樹隔秋烟 望斷歸帆信杳然 試問海山今夜月 不知何處照人圓 元 貢性之 題美人圖 元 貢性之 南湖集 清高宗敕編 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12 月 冊 1220 卷下 頁 46 蘐艸花開一雨枝 薰風更是斷腸時 自家團扇無心把 想得迴文織錦詩 元 張昱 題凝思士女 元 張昱 可閒老人集 清高宗敕編 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12 月 冊 1222 卷二 頁 535 這二首作品皆因景生情 緣情合景 同為七絕的詩歌體制 景中寓託美人 情思者 至少佔篇幅二分之一 如貢性之 題美人圖 的 試問海山今夜月 不知何處照人圓 與張昱 題凝思士女 蘐艸花開一雨枝 薰風更是斷腸時 皆寄蘊美人心聲傳畫外之韻 貢詩首二句 離離珠樹隔秋烟 望斷歸帆信杳 然 寫圖畫景致美人動作 濃密的樹蔭隔著秋日的煙靄 朦朧模糊的水邊 美人 望斷歸帆 卻 信杳然 有 唐 溫庭筠 夢江南 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112之怨 心念遠方歸人 卻全無消息 後段 試問海山今夜月 不知何處照人圓 寄寓美人無限的思念無奈 舉 頭所望的明月 不知正映照何處歡聚的家庭 反觀自己 在同樣一輪月色的照 耀下 何時何地才能與君團圓 美人想念之情 見團月而益濃 圓月清朗的照 映 卻將思慕之情襯托凸顯 實情景交融借景言情 張昱作品開頭以 蘐艸花開一雨枝 薰風更是斷腸時 點景寫情 忘憂草 於雨中開花 本可忘憂 然薰暖的夏風卻引發美人的斷腸之思 以致 自家團 112 後蜀 趙崇祚 撰 花間集 收入 四部備要 臺北 中華書局 1981 年 冊 589 卷二 頁 3 49

59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扇無心把 想得迴文織錦詩 畫名既為 凝思 美人專注凝聚心懷思慮的 形象 由 自家團扇無心把 可見端倪 無心 乃因其心別有他想 未有多 餘心緒關注把玩團扇 究竟所想為何 則有賴詩人的生發聯想創意思維 以擴充畫外意蘊 原來是 想得迴文織錦詩 滿腹相思欲託於蘇蕙 迴文織 113 錦 一切思念的哀怨愁悶鬱鬱寡歡 惟有此詩能表其心聲 美人幽思 即景生情 見 忘憂花 盛開 盼以解相思之愁 受暖和的夏日清風吹拂 卻 仍令人 斷腸 詩人寓情於景 將美人情緒與感觸 託植物情景以現 一方 面傳達士女的思愁 一方面將 情景相洽 之畫意 延伸發揮於畫外 芭蕉 自古在詩歌中便有多種意象 針對情感意蘊之發揮 有象徵淒苦 114 愁怨 也用以表現清新閒適 或代表佛心禪性等 廣泛的用於創作中 在美 人畫幅裡 身旁芭蕉正是寄託美人哀愁凄凉鬱悶憂思的景物對象 如倪瓚 題芭蕉士女 及沈夢麟 芭蕉士女 二詩 鳳釵斜壓鬢雲低 望斷羊車意欲迷 幾葉芭蕉共憔悴 秋聲近在玉階西 元 倪瓚 題芭蕉士女 元 倪瓚 清閟閣全集 清高宗敕編 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12 月 冊 1220 卷八 頁 279 花落朱闌日影移 玉人睡起要扶持 東風一巻芭蕉葉 欲寫春愁寄與誰 元 沈夢麟 芭蕉士女 二首其二 元 沈夢麟 花谿集 清高宗 敕編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12 月 冊 1221 卷三 頁 105 倪詩中的美人 113 晉書 列女傳 竇滔妻蘇氏 竇滔妻蘇氏 始平人也 名蕙 字若蘭 善屬文 滔 苻堅時為 秦州刺史 被徙流沙 蘇氏思之 織錦為迴文旋圖詩以贈滔 宛轉循環以讀之 詞甚悽惋 凡八百 四十字 後 迴文織錦 因此比喻相思的絕妙詩文 參見 唐 房玄齡 撰 吳士鑑 劉承幹 注 清 錢大昕 考異 丁國鈞 丁辰 補藝文志 晉書斠注 臺北 新文豐出版 1975 年 斷句本二十五史 卷九十六 頁 參見徐波 王永波 撰 論古代文學中的芭蕉意象 閱江學刊 第 1 期 2011 年 2 月 頁

60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都鬆落低垂 顯示美人經歷一段長時間的等待 故 望斷羊車 意欲迷 115 翹首期盼多次羊車 的到來 卻失望落空 神思已迷糊疲倦憔悴灰心 舉目 所見 幾葉芭蕉共憔悴 秋聲近在玉階西 美人寄情於景託情於物 此處 芭蕉並非暗示清高淨潔的人格 而是悽苦愁怨的意象 芭蕉葉如我一般憔悴哀 怨 共 字的點染 將物與我合而為一 塑造彷彿萬物為我訴衷情之情境 如 中國古代美學藝術論 所論 藝術意境底創構 是使客觀景物作我主觀 116 情思底象徵 美人哀怨憂悶 託以幾葉芭蕉傳遞 並且蕭瑟的秋聲已 近 在玉階西 蕭條的秋色氛圍 渲染美人周遭環境 同時浸染她的情緒 景中 見情 全詩情景混融 傳達無限憂思遺韻 又如沈夢麟詩作亦寫芭蕉 他先描畫圖景點出美人情態 花落朱闌日 影移 玉人睡起要扶持 落花於欄 日影漸移 詩人寫出圖景時間的流動與 流逝 同時間接揭示天色漸晚 愁思易增 佳人甫醒 身姿嬌弱 睡起要扶 持 加深她無力可憐的形象 至於美人心思 則以 東風一巻芭蕉葉 欲寫春 愁寄與誰 寄情於景借景言情 東風 一卷 芭蕉葉 葉捲則如美人糾結百 轉的心思 越捲越愁悶 論古代文學中的芭蕉意象 提及 如果說將卷曲未 舒的形象比作卷帙還是形似 那麼用於比喻人的心曲情結則是一個絕妙的象 徵 117美人心如芭蕉葉 曲折鬱結 欲將此愁題寫葉上 而寄與誰解呢 詩 末留下想像空間 將畫意作延展與擴充 引發讀者懸念 在景情交融中 窺見 餘韻織無窮 又如薩都拉 作品 寫二女借織錦圖樣 寄託委婉哀曲的心 聲 115 晉書 胡貴嬪 晉武帝 常乘羊車 恣其所之 至便宴寢 宮人乃取竹葉插戶 以盬汁灑地 而引帝車 參見 唐 房玄齡 撰 吳士鑑 劉承幹 注 清 錢大昕 考異 丁國鈞 丁辰 補藝文 志 晉書斠注 臺北 新文豐出版 1975 年 斷句本二十五史 卷三十一 頁 宗白華 朱光潛等 著 中國古代美學藝術論 臺北 木鐸出版社 1985 年 9 月 頁 徐波 王永波 撰 論古代文學中的芭蕉意象 閱江學刊 第 1 期 2011 年 2 月 頁

61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118 卷中 織錦秦川女 大姬啞啞弄機杼 小姬織倦何所思 簾幕無人燕雙 119 語 成都花發江水春 門前馬嘶車轔轔 髻雲 兩耳看欲墮 蛾睂八字 120 畫不伸 行 人一去無消息 冰蠶吐絲成五色 柔腸九曲細於絲 萬縷 121 春愁正如織 綺牕睡起聞早鶯 西樓月落金盆 傾 暖霞拂地海棠曉 122 香雪潑戶梨花晴 日長春 院機聲動 梭影穿花飛小鳳 水心驚起鴛鴦 123 棲 花底不成蝴蝶夢 纖纖玉指柔且和 香鈎小襪裁春羅 滿懷心事 付流水 蕩目 雲錦迴青 波 元 薩都拉 題壽監司所藏美人 126 織錦圖 元 薩都拉 雁門集 清高宗敕編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 書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 年 12 月 冊 1212 卷一 頁 581 薩都拉詩風清麗俊逸清新自然 清 顧嗣立 寒廳詩話 曾云 貫酸 齋馬石田 祖常 開綺麗清新之派 而薩經歷 都剌 大暢其風 清而不佻 127 麗而不縟 則本詩可證之 詩中描繪大小二姬織錦弄絲的景象 融合二 女內在情感情緒心聲 化不盡情思於錦緞圖樣 景中藏情 寄情於景 卷 中織錦秦川女 大姬啞啞弄機杼 小姬織倦何所思 簾幕無人燕雙語 描述大 小姬皆進行女紅工作 然長時間的織緞寂靜無人的簾幕 皆使小姬疲倦恍惚 不知 何所思 內心別有所想 引起讀者好奇 同時鋪陳下段寓情與景的原 因 成都花發江水春 門前馬嘶車轔轔 髻雲兩耳看欲墮 蛾睂八字畫不伸 118 元詩紀事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作 蘭閨 此詩版本 宋元詩會 與 之 雁門集 同 另有 元詩紀事 本 其中有數字之差 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 幾與其同 119 元詩紀事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作 鬟 120 元詩紀事 作 良 121 元詩紀事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作 盤 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 作 盆 122 元詩紀事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作 深 123 元詩紀事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作 飛 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 亦作 棲 124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作 日 125 元詩紀事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作 生層 126 御定歷代題畫詩類 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 及 元詩選 皆作 織女圖 127 清 顧嗣立 撰 寒廳詩話 收入 清 何文煥 丁福保 編 歷代詩話續編 北京 北京圖 書館出版 2003 年 冊 4 頁

62 第二章 詩畫相資 元代 詩中有畫 技法之承繼與發揚 此段正解答小姬思緒的來源 同時也是詩人利用聯想想像 補充圖畫意蘊 將畫中的情感內涵 延展畫外 春季的成都繁花盛開江水春意無限 經過家 門前的馬車一輛又一輛 美人引頸期盼 卻都失望落寞 髮髻經過無數次的抬 頭觀看 已鬆散垂墮 畫著八字眉的面容無法放鬆舒展 主因 行人一去無消 息 冰蠶吐絲成五色 柔腸九曲細於絲 萬縷春愁正如織 掛念的 行人 128 離去後毫無消息 面對的僅有冰蠶五色絲 因此 柔腸九曲 萬縷春愁 她們百轉糾結綿延不盡的思量與惦記 正如織錦絲線般綿延不絕 綺牕睡 起聞早鶯 西樓月落金盆傾 暖霞拂地海棠曉 香雪潑戶梨花晴 早晨鶯啼 繁花盛開 春色盛艷 襯映著美人形單影隻孤單寂寥 再好的春色也只是徒 增思念 春景呈現反面效果 寓有美人的落莫思愁 所織何圖 日長春院機聲動 梭影穿花飛小鳳 水心驚起鴛鴦棲 花底 不成蝴蝶夢 先織出花朵與小鳳 再織 鴛鴦 蝴蝶 既為驚起 鴛鴦 雙棲 暗示美人形單影隻的寂寥 蝴蝶夢 129典出 莊子 唐 崔涂 春 夕 詩有云 胡蝶夢中家萬里 子規枝上月三更 130乃寫遠方遊子思鄉 得 知花底織 不成蝴蝶夢 意味遊子的無消無息 亦為美人憂思來源 纖纖玉 指柔且和 香鈎小襪裁春羅 滿懷心事付流水 蕩目雲錦迴青波 另一位美 人織錦玉指柔和細長 纖足穿著春羅製成的小襪 她將心聲寄託於織緞 正如 炫目翻動的的流水雲霞 美人思緒隨著織布的搖盪擺動 激起層層波瀾而 綿延不絕 本詩描畫圖中織錦樣式 不僅再現畫面 更渲染美人無盡的愁思 足見詩人的巧構妙想 而能情景混融景情俱工 128 拾遺記 員嶠山 有冰蠶長七寸 黑色 有角有鱗 以霜雪覆之 然後作璽 長一尺 其色五 彩 織為文錦 入水不濡 以之投火 經宿不燎 晉 王嘉 撰 拾遺記 收入 百子全書 臺 北 黎明文化 1996 年 冊 31 頁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 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適志與 不知周也 俄然覺 則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 夢為胡蝶與 胡蝶之夢為周與 郭慶藩 輯 王孝魚 整理 莊子集釋 臺北 華正書局 1982 年 卷一下 頁 唐 崔涂 春夕 清 清聖祖御定 全唐詩 臺北 明倫出版社 1971 年 5 月 冊 10 卷 六百七十九 頁

Microsoft Word - 論文封面-980103修.doc

Microsoft Word - 論文封面-980103修.doc 淡 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學 系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呂 正 惠 蘇 敏 逸 博 士 博 士 倚 天 屠 龍 記 愛 情 敘 事 之 研 究 研 究 生 : 陳 麗 淑 撰 中 華 民 國 98 年 1 月 淡 江 大 學 研 究 生 中 文 論 文 提 要 論 文 名 稱 : 倚 天 屠 龍 記 愛 情 敘 事 之 研 究 頁 數 :128 校 系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465.doc

Microsoft Word - 465.doc 第 13 卷 第 4 期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Vol.13 No4 2007 年 8 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Aug 2007 幽 人 空 山, 过 雨 采 蘋 唐 代 诗 歌 蘋 意 象 探 微 张 俊 峰 (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江 苏 南 京,210097) 摘 要 : 蘋 意 象 源 自

More information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致 谢 文 学 是 我 们 人 类 宝 贵 的 精 神 财 富 两 年 半 的 硕 士 学 习 让 我 进 一 步 接 近 文 学,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Yiwei( 易 緯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Yi ( 易 )study of Han dynasty. It had rich meanings and close relation with other parts

Abstract Yiwei( 易 緯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Yi ( 易 )study of Han dynasty. It had rich meanings and close relation with other parts 中 文 系 一 四 年 度 碩 士 位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陳 睿 宏 教 授 鄭 玄 易 緯 注 及 其 詮 釋 述 評 研 究 生 : 邵 吉 辰 通 過 日 期 : 一 五 年 六 月 Abstract Yiwei( 易 緯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Yi ( 易 )study of Han dynasty. It had rich

More information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精 英 汉 语 和 新 实 用 汉 语 课 本 的 对 比 研 究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Jing Ying Chinese and The New Practical Chinese Textbook 专 业 : 届 别 : 姓 名 : 导 师 :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2013 届 王 泉 玲 杨 金 华 1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 文 學 所 ) 碩 士 論 文 論 文 題 目 ( 陳 千 武 小 說 活 著 回 來 及 其 相 關 事 例 研 究 ) 論 文 題 目 (Chen Chien Wu Return Alive And Some Research About It) 研 究 生 : 朱 妍 淩 指 導 教 授 : 林 葉 連 中 華 民 國 一 0 一 年 6 月 8 日 陳 千 武 小 說

More information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MASTER DISSERTATION 学 院 国 际 文 化 交 流 学 院 专 业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硕 士 题 目 届 别 2010 届 学 生 陈 炜 导 师 张 艳 莉 副 教 授 日 期 2010 年 4 月 A VALIDATION STUDY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文 與 哲 第 二 十 期 2012 年 06 月 頁 205~238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論 蘇 軾 黃 州 紅 梅 詩 詞 的 書 寫 策 略 劉 昭 明. 彭 文 良 [ 摘 要 ] 蘇 軾 詠 梅 詩 詞 質 精 量 多, 廣 泛 流 播, 影 響 深 遠, 推 動 提 升 宋 代 詠 梅 詩 詞 的 發 展 與 地 位 蘇 軾 謫 居 黃 州, 作 紅 梅 三 首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茶 詩 與 文 人 茶 道 生 活 顏 鸝 慧 人 社 科 院 / 人 文 藝 術 教 學 中 心 摘 要 飲 茶 的 起 源, 歷 來 眾 說 紛 紜, 根 據 文 獻 資 料 顯 示, 在 唐 代 之 前, 飲 茶 只 是 一 種 區 域 性 的 生 活 風 俗 然 西 漢 時 已 有

中 國 茶 詩 與 文 人 茶 道 生 活 顏 鸝 慧 人 社 科 院 / 人 文 藝 術 教 學 中 心 摘 要 飲 茶 的 起 源, 歷 來 眾 說 紛 紜, 根 據 文 獻 資 料 顯 示, 在 唐 代 之 前, 飲 茶 只 是 一 種 區 域 性 的 生 活 風 俗 然 西 漢 時 已 有 明 新 科 技 大 學 校 內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中 國 茶 詩 與 文 人 茶 道 生 活 A Study of Chinese Tea Poetry and The Tea Rule of Poet 計 畫 類 別 : 整 合 型 計 畫 個 人 計 畫 計 畫 編 號 : MUST- 97- 人 藝 -02 執 行 期 間 : 97 年 03 月 01 日 至 97 年

More information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朱 書 萱 博 士 文 徵 明 師 門 書 藝 傳 承 研 究 研 究 生 : 黃 乾 殷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八 月 文 徵 明 師 門 書 藝 傳 承 研 究 摘 要 明 代 吳 中 書 派 自 祝 允 明 文 徵 明 一 出, 引 領 時 代 潮 流, 將 整 個 吳 中 書 法 藝 術

More information

96 7 () 124

96 7 () 124 123~142 96 7 Journal of Kun Shan University, Vol.4, pp.123~142jul, 2007 * ** * ** 123 96 7 () 124 125 96 7 邨 126 () 嶫 127 96 7 : : 128 129 96 7 130 ( 131 96 7 邨 132 ( ). 133 96 7.. 悞 菓 躭 134 畊 嶫 薲 苽 湙

More information

Analysis of Cultural Elements of Meinong s Paper Umbrella Painting Abstract Meinong paper umbrellas are a traditional industrial art for the Hakka peo

Analysis of Cultural Elements of Meinong s Paper Umbrella Painting Abstract Meinong paper umbrellas are a traditional industrial art for the Hakka peo 美濃紙傘彩繪文化元素之分析及其應用 歐純純 何明穎 摘 要 美濃紙傘是客家人的傳統工藝 也是客家人生活習俗的一部分 就推廣客家文化而言 是 一個非常值得探究的課題 然而就紙傘的研究而言 到目前為止數量並不多 而且針對彩繪元素 的論述並不完整 是以本文企圖以較為細膩深入的方式 對於紙傘的彩繪進行主題式研究 針對 繪圖時所運用的文化元素進行分析 讓讀者能清楚掌握美濃紙傘彩繪時 這些文化元素的圖象類 型及其意涵

More information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論文典藏.pdf 1974~2003 Xiang Yang and the Research upon His Modern Poems: 1974~2003 1974~2003 Xiang Yang and the Research upon His Modern Poems: 1974~2003 by StudentSu-Chen Lee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 碩士論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十四日 Elfin Excel I II III ABSTRACT Since Ming Hwa Yuan Taiwanese Opera Company star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Chinese orchestra, the problem of how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music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II I Abstract Abstract This thesis mainly approaches Wu Wengying s ci poetry through his different class artistic style, and make a subject comment on the controversy of whether its has modernist element

More information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20080791010103 学 院 ( 系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专 业 古 代 文 学 专 业 方 向 明 清 文 学 论 文 题 目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20080791010103 学 院 ( 系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专 业 古 代 文 学 专 业 方 向 明 清 文 学 论 文 题 目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分 类 号 密 级 UDC 编 号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文 化 意 蕴 学 位 申 请 人 : 童 尚 兰 学 科 专 业 : 古 代 文 学 指 导 教 师 : 吴 昌 林 教 授 答 辩 委 员 会 主 席 : 答 辩 日 期 :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20080791010103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東 華 漢 學 第 10 期 ;227-256 頁 東 華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2009 年 12 月 方 東 樹 昭 昧 詹 言 論 陶 詩 張 俐 盈 摘 要 方 東 樹 (1772-1851) 論 詩 名 著 昭 昧 詹 言, 係 就 王 士 禛 古 詩 選 與 姚 鼐 今 體 詩 鈔 所 選 名 家 之 作, 一 一 論 其 詩 法 而 成 全 書 凡 二 十 一 卷, 其 中

More information

4.阿的故事地圖-林曉萍.doc

4.阿的故事地圖-林曉萍.doc ( 肆 ) 從 阿 的 故 事 地 圖 出 發 論 原 住 民 兒 童 文 學 於 原 住 民 兒 童 的 教 育 功 能 林 曉 萍 (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教 學 暑 期 教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班 ) 摘 要 台 灣 原 住 民 歷 史 記 憶 的 喪 失, 一 方 面 是 殖 民 者 的 文 化 機 制 取 代 了 原 住 民 最 初 的 文 化 樣 貌, 其 次 便 是 因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6, Dec 2014 pp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The analyses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六 期 2014 年 12 月 頁 151-176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蘇 軾 與 李 方 叔 書 內 容 析 探 兼 論 蘇 李 軼 事 及 情 誼 許 雅 貴 * 摘 要 蘇 軾 與 李 方 叔 書, 是 寫 給 門 生 李 廌 的 一 篇 書 信 文, 信 中 主 要 提 出 了 四 點 : 一 推 辭 薦 引 之 因 二 君 子 相 交 之 道 三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本論文獲 客家委員會 103 年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獎助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語文碩士班 碩 士 論 文 研 究 生 許宏勛 指導教授 黃菊芳 博士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6 月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More information

86 定人 人生 人性 历史 社会的运动与前进 他们 极善于把政治上对于苏维埃政权的忠贞与爱国主 义 与对于白桦树和草原的依恋 与对于人和人性 2011 年 夺秒地把自己的音乐造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伐木 工人的儿子孙长宁 粉碎 四人帮 后 孙长宁千里 人生的天真的勃勃有生气的肯定结合起来 三 迢迢来

86 定人 人生 人性 历史 社会的运动与前进 他们 极善于把政治上对于苏维埃政权的忠贞与爱国主 义 与对于白桦树和草原的依恋 与对于人和人性 2011 年 夺秒地把自己的音乐造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伐木 工人的儿子孙长宁 粉碎 四人帮 后 孙长宁千里 人生的天真的勃勃有生气的肯定结合起来 三 迢迢来 第 12 卷第 5 期 2011 年 10 月 Vol 12 No 5 Oct 2011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张洁与俄苏文学 黄 乐 平 (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摘 要 俄苏文学对张洁的影响 既来自于时代文化背景的熏陶浸染 也来自于作家主动的接受与借鉴 总体而言 俄苏文学主要影响了张洁早期的创作

More information

Printing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ng Poetry in the Song Dynasty: Grasp the Essence and the Anthologies of Tang Poetry of Song publication Cha

Printing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ng Poetry in the Song Dynasty: Grasp the Essence and the Anthologies of Tang Poetry of Song publication Cha 2007 4 1-44 着 1 Printing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ng Poetry in the Song Dynasty: Grasp the Essence and the Anthologies of Tang Poetry of Song publication Chang Kao-P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ore information

何繼文 232 詩代表因此分析黃詩的肌理特色也會從詩史的宏觀角度出發考察評價黃庭 堅對 詩法 演進所起的作用他主要從三方面探討黃庭堅詩的價值 一 薈萃宋詩 之長為宋詩之祖 二 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 三 運用 逆筆 本文即從 以上三方面展開討論闡述翁方綱評論黃庭堅詩的觀點剖析其背後的詩學理論依 據探討

何繼文 232 詩代表因此分析黃詩的肌理特色也會從詩史的宏觀角度出發考察評價黃庭 堅對 詩法 演進所起的作用他主要從三方面探討黃庭堅詩的價值 一 薈萃宋詩 之長為宋詩之祖 二 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 三 運用 逆筆 本文即從 以上三方面展開討論闡述翁方綱評論黃庭堅詩的觀點剖析其背後的詩學理論依 據探討 翁方綱對黃庭堅詩的評價 何繼文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 引論 蘇軾 1036 1101 黃庭堅 1045 1105 一直是宋詩特徵的典範其毀譽反映著宋詩 地位的升降自宋迄明不少崇唐抑宋的詩學家往往強烈批評蘇黃以表示整 體的宋詩不能繼承唐音例如胡應麟說 大曆而後學者溺於時趨罔知反正 宋元諸子亦有志復古而不能者其說有二 一則氣運未開 一則鑒戒未備 1 蘇黃矯晚唐而為杜得其變而不得其正故生澀崚嶒而乖大雅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人 文 藝 術 學 院 語 文 與 創 作 學 系 語 文 教 學 碩 士 班 ( 暑 期 班 ) 碩 士 論 文 Master Program of Language Instruction ( Summer Program) Department of Language and Creative Writ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More information

穨1-林聖欽.doc

穨1-林聖欽.doc 1 39 92 11 Geographical Research No. 39, November. 2003 * The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study of the Taiwanese christening culture: A case of Xuei-gia-liau, Xuei-gia Bau, Yan-Shui-Gang Ting in Japanese Rule

More information

生活意象繪畫創作研究 林清鏡 著 生活意象繪畫創作研究 The Mind Reflects the Scenery Research into the Painting of Living Concepts 林清鏡 著 境隨心游 生活意象繪畫創作研究 摘要 中國水墨繪畫發展淵源流長 有如一部是歷史的長卷 承繼往開來的延續 在中國美術史上 有著篳路藍縷的輝煌階段 呈現最具特色的演變經驗脈絡 及 受外來文化洗禮的過往歷史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中 國 文 學 系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肉 蒲 團 研 究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肉 蒲 團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Rou Pu Tuan 研 究 生 : 林 欣 穎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論 年 六 ii 離 年 拾 領 更 年 不 論 不 不 年 良 年 力 兩 年 不 料 利 論 論 劉 精 了 論 論 更 不 領 六 更 老 論 見 老 老 見 論 句 讀 見 論 更 立 年 歷 不 不 累 便 iii 論 領 易 領 領 來 年 歷 了 數 累 了 數 不 參 領 年 年 老 零 螺 不 力 說 類 更 度 識 不 留 料 螺 料 理 理 念 林 了 略 林 力 螺 iv Chiang

More information

張 愛 玲 小 說 中 雙 親 形 象 研 究 楊 書 瑋 摘 要 下 : 本 論 文 旨 在 分 析 張 愛 玲 小 說 作 品 中 雙 親 人 物 形 象 的 特 色 及 異 同, 重 點 如 一 張 愛 玲 的 母 親 黃 逸 梵 為 湖 南 武 將 後 代, 生 母 去 世 後 由 父 親

張 愛 玲 小 說 中 雙 親 形 象 研 究 楊 書 瑋 摘 要 下 : 本 論 文 旨 在 分 析 張 愛 玲 小 說 作 品 中 雙 親 人 物 形 象 的 特 色 及 異 同, 重 點 如 一 張 愛 玲 的 母 親 黃 逸 梵 為 湖 南 武 將 後 代, 生 母 去 世 後 由 父 親 私 立 東 吳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博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鄭 明 娳 教 授 張 愛 玲 小 說 中 雙 親 形 象 研 究 研 究 生 楊 書 瑋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七 月 張 愛 玲 小 說 中 雙 親 形 象 研 究 楊 書 瑋 摘 要 下 : 本 論 文 旨 在 分 析 張 愛 玲 小 說 作 品 中 雙 親 人 物 形 象 的 特 色 及

More information

KEY WORDS Eastern Zhou dynasty Hairstyles Accessories ABSTRACT Hair styles and accessorie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research of clo

KEY WORDS Eastern Zhou dynasty Hairstyles Accessories ABSTRACT Hair styles and accessorie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research of clo 46 2011 3 100102 KEY WORDS Eastern Zhou dynasty Hairstyles Accessories ABSTRACT Hair styles and accessorie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research of clothing. This paper classifies women s hair style into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學刊7-內文88-101_14頁_

Microsoft Word - 學刊7-內文88-101_14頁_ 探 討 高 職 生 對 於 指 甲 彩 繪 技 法 上 的 運 用 之 研 究 探 討 高 職 生 對 於 指 甲 彩 繪 技 法 上 的 運 用 之 研 究 A study on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preference for nail design techniques 蕭 伊 芳 HSIAO YI- FANG 萬 能 高 級 工 商 職 業

More information

摘要

摘要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客 家 語 文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台 灣 客 家 童 謠 以 月 光 光 起 興 作 品 研 究 研 究 生 : 黃 彥 菁 指 導 教 授 : 王 帅 華 博 士 陳 秀 琪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一 月 摘 要 月 光 光 是 一 首 流 傳 已 久 的 童 謠, 以 此 為 主 題 的 文 本 數 量 甚 多 這 些 大 量 流 傳 下 來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1期 阅江学刊 2016 年 2 月 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 No 1 Feb 2016 审美文化研究 植物审美专辑 论 红楼梦 中的桂花 俞香顺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 210097 摘要 红楼梦 继承了桂花的原型意义 比德 思路 用桂花形容袭人的性格 还使用了 蟾桂 折桂 两个与桂花有关的典故 红楼梦 中出现的桂花既有秋桂 也有南方特有的春 桂 红楼梦 中有两次赏桂活动

More information

50 03 3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0No. Mar. 03 0087 I 07. A 000-599 03 0-007- 00 986 0-0-8 73 3 4 00 3 4 6 0 3 00 867 906 0 74 03 46 56 3 3 4085 886 98 75 885 76

More information

1

1 Activity- based Cost Management: A New Mode of Medical cost Management () 1 Activity - based Cost Management A New Mode of Medical cost Management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market, the defects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5F355FBDD7A16DA4E5A4DFC04AC073A16EA4A4AABAA175B74EB648A176BB50A175A4F1BFB3A176>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5F355FBDD7A16DA4E5A4DFC04AC073A16EA4A4AABAA175B74EB648A176BB50A175A4F1BFB3A176> 東 吳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期 2010 年 11 月 頁 109-132 論 文 心 雕 龍 中 的 意 象 與 比 興 陳 秋 宏 提 要 本 文 以 文 心 雕 龍 中 的 神 思 物 色 比 興 等 篇 章 為 出 發 點, 藉 由 打 破 篇 章 侷 限 的 論 述, 試 圖 從 物 象 心 象 ( 文 字 ) 意 象 ( 語 言 文 字 層 面 ) 的 創 作 活 動 架 構,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42EB9F9ACFCA5C9BDD7A4E5A15DA4E5BB50ADF5A15E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42EB9F9ACFCA5C9BDD7A4E5A15DA4E5BB50ADF5A15E2E646F63> 文 與 哲 第 十 九 期 2011 年 12 月 頁 87~116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唐 代 江 南 諸 曲 的 轉 化 記 憶 與 書 寫 廖 美 玉 [ 摘 要 ] 本 文 以 唐 代 江 南 諸 曲 作 為 研 究 文 本, 首 先 探 討 由 南 音 到 華 夏 正 音 的 江 南 諸 曲, 闡 述 樂 府 詩 流 傳 與 政 權 的 密 切 關 係 接 著 探

More information

致 谢 论 文 写 到 这 里, 两 年 半 的 研 究 生 生 涯 也 即 将 结 束 回 顾 两 年 半 来 的 学 习 生 活, 心 中 充 满 感 恩 和 感 激, 从 松 江 到 虹 口, 校 园 生 活 给 我 留 下 了 深 刻 的 印 象 与 回 忆 感 谢 我 的 导 师 张 健

致 谢 论 文 写 到 这 里, 两 年 半 的 研 究 生 生 涯 也 即 将 结 束 回 顾 两 年 半 来 的 学 习 生 活, 心 中 充 满 感 恩 和 感 激, 从 松 江 到 虹 口, 校 园 生 活 给 我 留 下 了 深 刻 的 印 象 与 回 忆 感 谢 我 的 导 师 张 健 中 英 主 流 媒 体 对 北 京 / 伦 敦 奥 运 会 报 道 的 比 较 研 究 以 人 民 日 报 和 泰 晤 士 报 为 例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Beijing Olympics and London Olympics reports between the People s Daily and The Times 姓 名 : 刘 桦 艺 导 师 : 张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5F4230365FB942A5CEA668B443C5E9BB73A740B5D8A4E5B8C9A552B1D0A7F75FA6BFB1A4ACFC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5F4230365FB942A5CEA668B443C5E9BB73A740B5D8A4E5B8C9A552B1D0A7F75FA6BFB1A4ACFC2E646F63> 運 用 多 媒 體 製 作 華 文 補 充 教 材 江 惜 美 銘 傳 大 學 應 用 中 文 系 chm248@gmail.com 摘 要 : 本 文 旨 在 探 究 如 何 運 用 多 媒 體, 結 合 文 字 聲 音 圖 畫, 製 作 華 文 補 充 教 材 當 我 們 在 進 行 華 文 教 學 時, 往 往 必 須 透 過 教 案 設 計, 並 製 作 補 充 教 材, 方 能 使 教 學

More information

高餐通識教育學刊 第六期 On the Tea Culture in Verses of the Yuan Dynasty Shu-Hung Chuang Assistant professor,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Abstract Tang poetry, Sung

高餐通識教育學刊 第六期 On the Tea Culture in Verses of the Yuan Dynasty Shu-Hung Chuang Assistant professor,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Abstract Tang poetry, Sung 高餐通識教育學刊 第六期 頁 189-216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 NKUHT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Vol.6, pp.189-216, December 2010 也談元代散曲中的茶文化 莊淑紅 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摘要 在中國文學中 唐詩 宋詞 元曲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它們記錄並傳承著中 古時代的東方文化 記敘了那個時空下璀璨的中國歷史 在本論文中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95 年 01 1 34 林 逸 論 林 量 錄 歷 錄 數 行 行 行 類 理 林 便 老 林 行 來 論 1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Interpretation of Zhuang Zi s Sayings by Buddhism in Xi-Yi Lin s Verbal Interpretation of Zhuang Zi Min-Chie Chiu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375-398 19 2 90 12 1763-1820 1911-1992 1 2 * 1 1962 11 2 1994 475-481 1994 539-546 375 376 19 2 3 4 5 6 7 8 9 3 1964 440-446 4 1967 10 18 1967 17 1 5 13 22 6 7 1936 452-465

More information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 18 卷 第 4 期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2008 年 12 月 Vol.18 No.4 Journal of Handan College Dec. 2008 赵 文 化 研 究 论 赵 都 邯 郸 与 赵 国 都 城 研 究 问 题 朱 士 光 (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地 理 研 究 所, 陕 西 西 安 710062) 摘 要 : 战 国 七 雄 之 一 的 赵 国 都 城

More information

:

: Thesis on Court Banquet and Assemblage Poetry in Early Tang : I Abstract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ree different stages early Tang: Taizong GaozongWuhou and Zhongzong,this thesis mainly analyzes

More information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精 簡 報 告 計 畫 主 持 人 : 丁 旭 輝 壹 中 英 文 摘 要 摘 要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是 成 就 最 高 的 現 代 詩 人, 作 品 中 出 現 大 量 對 中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精 簡 報 告 計 畫 主 持 人 : 丁 旭 輝 壹 中 英 文 摘 要 摘 要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是 成 就 最 高 的 現 代 詩 人, 作 品 中 出 現 大 量 對 中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研 究 成 果 報 告 ( 精 簡 版 ) 計 畫 類 別 : 個 別 型 計 畫 編 號 :NSC 99-2410-H-151-025- 執 行 期 間 :99 年 08 月 01 日 至 100 年 07 月 31

More information

206 雜但總的來說陳維崧仍然受到肯定特別是陳廷焯 對陳維崧有了再 發現 侯雅文的文章試圖抽樣選取不同時期的清詞選本來探討陳維崧詞的經典化 內涵及其過程不過其中與本文有關係的只有王昶 國朝詞綜 一種雖然前後對 照多少揭示了其價值但對如何反映雍乾詞學傾向尚未能展開 李睿的文章全 面

206 雜但總的來說陳維崧仍然受到肯定特別是陳廷焯 對陳維崧有了再 發現 侯雅文的文章試圖抽樣選取不同時期的清詞選本來探討陳維崧詞的經典化 內涵及其過程不過其中與本文有關係的只有王昶 國朝詞綜 一種雖然前後對 照多少揭示了其價值但對如何反映雍乾詞學傾向尚未能展開 李睿的文章全 面 雍乾詞壇對陳維崧的接受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晚清譚獻 1832 1901 討論清詞時曾提出過一個著名論斷 錫鬯其年出而本 朝詞派始成 他認為朱彝尊 1629 1709 和陳維崧 1625 1682 是清詞發展中的 1 重要代表人物並特別指出 嘉慶以前為二家牢籠者十居七八 譚獻是在詞學 理論上具有卓越建樹的批評家他的看法歷來為學界所重視 從具體實踐來看對 於朱彝尊的研究已經證明了他的這一論斷正確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7-3.doc

Microsoft Word - 7-3.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第 39-64 頁 2003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 馬 行 誼 摘 要 這 篇 論 文 旨 在 討 論 元 儒 郝 經 的 學 術 核 心 - 有 用 之 學 郝 經 是 元 初 一 位 重 要 的 思 想 家 政 治 家, 歷 代 學 者 對 其 學 術 內 涵 的 論 述, 各 執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4217010311110028谢雯雯.doc

Microsoft Word - 24217010311110028谢雯雯.doc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MASTER S DEGREE DISSERTATION 80 后 女 硕 士 生 择 偶 现 状 以 武 汉 市 七 所 高 校 为 例 POST-80S FEMALE POSTGRADUATE MATE SELECTION STATUS STUDY TAKE WUHAN SEVEN UNIVERSITIES

More information

文档 9

文档 9 : : :2001 5 10 :2001 6 10 : < > :Rudimental Studies on A Classified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Books on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 : :K2904.6 Yu Shaosong A classified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Books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22D312DC2B2B4C2AB47A16DC5AAAED1B0F3B5AAB0DDA144A7B5B867A16EB2A4B1B4A277A548AED1A4A4BEC7A5CDB0DDC344ACB0A8D2>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22D312DC2B2B4C2AB47A16DC5AAAED1B0F3B5AAB0DDA144A7B5B867A16EB2A4B1B4A277A548AED1A4A4BEC7A5CDB0DDC344ACB0A8D2>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趙 詠 寬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班 研 究 生 摘 要 孝 經 是 十 三 經 中 字 數 最 少 的 經 典, 然 實 踐 性 高, 受 歷 來 帝 王 重 視 但 在 清 末 民 初, 傳 統 思 維 受 到 挑 戰, 被 視 為 維 護

More information

90 2011 7 1 90 90 90 * 30 1984 1989 4 * 2011 6 1993 1997 1992 1998 2003 5 2004 2007 2008 2010 2008 6 2011 6 * 33% 21% 19% 18% 3% 8 5% * 7 - - - 8 2011 6 * 1921 2011 90 90 90 90 90 1921 1949 1949 16 12

More information

their careers and left so many important poem works to be on everybody s lips which achieved that it can never be decayed and also it affected the lat

their careers and left so many important poem works to be on everybody s lips which achieved that it can never be decayed and also it affected the lat 95 12 71 103 Journal of Yuanpei University No. 13, December 2006 P. 71 P. 103 The Poems of Analyzed Theories in Journey of Yangtze Gorges that the Four Great Poets Traveled by the Time of the Tang Dynasty

More information

1對外華語文詞彙教學的策略研究_第三次印).doc

1對外華語文詞彙教學的策略研究_第三次印).doc 37 92 1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he Strategy Research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Li-Na Fa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Kaohsiung

More information

32 2 2013 227 238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32 No. 2 2013 100191 4972 N092 TS-092 A 1000-1224 2013 02-0227-12 1 1 10 9 1 2012-09-03 2013-06-25 1962 2008 228 32 10 1298 1324 1324 1325

More information

清  华  大  学

清  华  大  学 清 华 大 学 综 合 论 文 训 练 题 目 : 陶 瓷 艺 术 中 的 昆 虫 元 素 系 专 姓 别 : 美 术 学 院 业 : 陶 瓷 艺 术 设 计 名 : 胡 莹 莹 指 导 教 师 : 郑 宁 教 授 2015 年 6 月 6 日 关 于 学 位 论 文 使 用 授 权 的 说 明 本 人 完 全 了 解 清 华 大 学 有 关 保 留 使 用 学 位 论 文 的 规 定, 即 : 学

More information

5 05 5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No. May 05 0087 I 07. A 000-599 05 0-07- 4 5 05-0-0 4 5 96 6 994 4 008 408 409 8 05 979 984 96 5 9 987 55 006 67 0 05 00 987 57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5, Jun 2014, pp. 151-178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Era of Suffe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5, Jun 2014, pp. 151-178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Era of Suffe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2014 年 06 月 頁 151-178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時 代 苦 難 論 甲 午 戰 爭 詩 張 柏 恩 * 摘 要 梁 啟 超 云 : 喚 起 吾 國 四 千 年 之 大 夢, 實 自 甲 午 一 役 始 也 1894 年 甲 午 戰 爭 把 整 個 清 廷 從 鴉 片 戰 爭 以 來 的 努 力 打 垮, 中 國 陷 入 極 大 的

More information

Master Dissertation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on the Christian Charity Career in the Modern Times of Suzhou (18501937) Master Candidate:Wu Xiaodi Supervisor:Professor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參 行 玲 年 年 理 行 年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關 懷, 使 得 作 品 內 涵 有 著 生 命 悲 嘆 生 死 的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II III The Study on the Calligraphy Theory and Writing Arts of Sun Guoh-Tyng Shu Puu Summary Sun Chyan-Lii, also known as Guoh-Tyng, was born in Chern Liou (or Fuh Yang)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at th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01...v...doc

Microsoft Word - 001...v...doc 政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期 2005 年 12 月 59-78 頁 陸 游 評 價 的 系 譜 愛 國 詩 人 與 國 家 主 義 高 津 孝 摘 要 本 文 以 南 宋 詩 人 陸 游 為 檢 點 的 焦 點, 從 文 學 史 的 角 度 考 察 陸 游 的 評 價 歷 史, 探 討 文 學 研 究 所 隱 含 的 政 治 性 問 題 和 國 家 主 義 問 題 文 學 史 在 取 舍 評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口試本封面.doc

Microsoft Word - 口試本封面.doc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客 家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劉 明 宗 博 士 台 灣 客 家 俗 諺 中 的 數 詞 研 究 研 究 生 : 謝 淑 援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六 月 本 論 文 獲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99 度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論 文 獎 助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獎 助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 Managing Traditional Temples A Case Study of Representative Temples in CHIA-YI i Abstract This research used the methodology of field study historical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Modern Dance and Cultural Identity A Study on Contemporary Indigenous Choreographers in Taiwan Modern Dance and Cultural Identity A Study on Contemporary Indigenous Choreographers in Taiwan Chen Yang-Wei

More information

Preface to Du Fu s Poetry Chen Mei-Chu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Scholars of all the

Preface to Du Fu s Poetry Chen Mei-Chu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Scholars of all the 2007 12 183-210 The Chényù-Dùncuò (Profound and Forceful) Theory in Zhan-Tai Wu s 183 Preface to Du Fu s Poetry Chen Mei-Chu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ore informatio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dissertation for master s degree Research of e-learning style for public servants under the context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dissertation for master s degree Research of e-learning style for public servants under the context of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新 媒 体 环 境 下 公 务 员 在 线 培 训 模 式 研 究 作 者 姓 名 : 学 科 专 业 : 导 师 姓 名 : 完 成 时 间 : 潘 琳 数 字 媒 体 周 荣 庭 教 授 二 一 二 年 五 月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dissertation for

More information

68 ( ) 2006,,,,,,,,,, (narrative history),,, [1 ] (P ),,,,,,, [ 2 ] ( P ), ;,,,,,,,,,,,,,, (1917),, 30,,,, :,, ;,,,,, ( ) ( ), :,,,,,,,,,,

68 ( ) 2006,,,,,,,,,, (narrative history),,, [1 ] (P ),,,,,,, [ 2 ] ( P ), ;,,,,,,,,,,,,,, (1917),, 30,,,, :,, ;,,,,, ( ) ( ), :,,,,,,,,,, 43 2 2006 3 ( )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 Vol. 43, No. 2 Mar. 2006 (, 100871) :,,,,,,,,,, : ; ; ; : I20616 :A :100025919 (2006) 0220067211,,,, 20,, (, ),,,,,,, ( ),,,,,,,,,,,,,,,,

More information

致 謝 在 研 究 所 這 段 期 間 受 到 了 許 多 人 的 幫 助, 才 有 今 日 我 創 作 及 論 文 的 樣 貌 首 先 我 要 謝 謝 我 的 爸 媽, 知 道 我 自 小 就 喜 歡 塗 塗 畫 畫, 高 中 開 始 為 了 準 備 考 美 術 系 而 每 日 下 課 後 往 畫

致 謝 在 研 究 所 這 段 期 間 受 到 了 許 多 人 的 幫 助, 才 有 今 日 我 創 作 及 論 文 的 樣 貌 首 先 我 要 謝 謝 我 的 爸 媽, 知 道 我 自 小 就 喜 歡 塗 塗 畫 畫, 高 中 開 始 為 了 準 備 考 美 術 系 而 每 日 下 課 後 往 畫 東 海 大 學 美 術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學 位 創 作 論 述 風 景 變 奏 指 導 教 授 : 倪 再 沁 教 授 研 究 生 : 吳 冠 瑩 撰 西 元 2011 年 6 月 致 謝 在 研 究 所 這 段 期 間 受 到 了 許 多 人 的 幫 助, 才 有 今 日 我 創 作 及 論 文 的 樣 貌 首 先 我 要 謝 謝 我 的 爸 媽, 知 道 我 自 小 就 喜 歡 塗

More information

2012 2 157 No. 2 2012 Jinan Jour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um No. 157 100871 I127. 41 A 1000-5072 2012 02-0002 - 10 4 1 1 2 1540 1503 2 2011-06 - 27 1969 1 1985 19 2 3 1997 1998 3 2 34 2 3 1540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 13 卷 摇 第 2 期 2014 年 6 月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Vol. 13 摇 No. 2 Jun. 摇 2014 芍 药 作 为 中 国 爱 情 花 冶 之 史 考 于 晓 南 1,2, 苑 庆 磊 1 1, 郝 丽 红 (1. 北

More information

,,,,, (,1988: 630) 218

,,,,, (,1988: 630) 218 * 1 19 20 * 1,,,,, (,2006) 217 2018. 1 1959 453 1959 472 1 20 20 1928 1929 2014 20 30 1,,,,, (,1988: 630) 218 2003 405 1930 2005 1 2005 2 20 20 1930 2003 405 1934 1936 2003 411 2003 413 2005 206 2005 219

More information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唐 彪 讀 書 作 文 譜 選 析 唐 彪 讀 書 作 文 譜 選 析 * 呂 湘 瑜 龍 華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摘 要 唐 彪 乃 清 初 浙 江 名 儒, 其 讀 書 作 文 譜 簡 潔 地 呈 現 了 對 於 讀 書 作 文 以 及 文 學 的 種 種 看 法 其 以 為 無 論 是 讀 書 或 者 作 文, 都 必 須 以 靜 凝 神 為 出 發 點, 先 求 得 放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論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首 黃 帝 之 意 義 林 立 仁 明 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摘 要 太 史 公 司 馬 遷 承 父 著 史 遺 志, 並 以 身 膺 五 百 年 大 運, 上 繼 孔 子 春 秋 之 史 學 文 化 道 統 為 其 職 志, 著 史 記 欲 達 究 天 人 之 際, 通 古 今 之 變, 成 一 家 之 言 之 境 界 然 史 記 百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Rebuilding The Golden Town Everyday Life and Space at Jin-gua-shi 1897-1987.. ABSTRACT Rebuilding The Golden Town Everyday Life and Space at Jin-gua-shi ABSTRACT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of

More information

9 21-40 2004 12 * * 22 9 1 2 3 1 1992 2 1960 2 3 1984 8 87 23 4 5 1697 AD 1779 6 7 8 9 10 11 12 4 1977 109-112 5 87 41993 13-38 6 614 7 8 632 9 1974 8 10 631 11 12 632 9 24 13 14 13 1990 14 25 15 16 15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2B8ADACC2A7672DB4E5C3C0A9F3C0B8A141A6DCB5BDA9F3C3C0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2B8ADACC2A7672DB4E5C3C0A9F3C0B8A141A6DCB5BDA9F3C3C02E646F63> 2009 年 12 月 頁 17-36 游 藝 於 戲, 至 善 於 藝 - 論 孔 子 與 席 勒 思 想 的 交 通 You Yi Yü Shi, Jr Shan Yü Yi- Discourse on the Thought Interflow between Confucian and Friedrich Schiller 葉 玲 君 Yeh Ling-Chun 摘 要 人 類 對 美 的

More information

341-367

341-367 BIBLID 0254-4466(2000)18:2 pp. 341-367 18 2 89 12 341 342 1 2 3 1 19 1983 2 3 1996. 10 1218 343 4 5 6 7 11 8 28 9 10 11 12 13 14 4 3 1808 5 3 1349 6 3 343 7 3 1292 8 9 1996 4 988 10 3 187 11 3 1506 12

More information

4 47 / / / / / / / / / / / / / / 30 T. S

4 47 / / / / / / / / / / / / / / 30 T. S 5 4 05 7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 No. 4 Jul. 05 0087 0 30 I 06. 6 A 000-599 05 04-0046-3 0 30 30 30 05-03-0 0&ZD098 4 47 / / / / / / / / / / / / / / 30 T. S. 9

More information

從詩歌的鑒賞談生命價值的建構

從詩歌的鑒賞談生命價值的建構 Viktor E. Frankl (logotherapy) (will-to-meaning) (creative values) Ture (Good) (Beauty) (experiential values) (attitudinal values) 1 2 (logotherapy) (biological) (2) (psychological) (3) (noölogical) (4)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MCHA

Microsoft Word - MCHA 探 讨 曹 操 用 人 之 法 与 其 政 治 成 就 THE METHODS OF CAO CAO IN THE USE OF PERSONNEL AND HIS POLITICAL ACHIEVEMENTS 张 伟 隆 CHONG WEI LOONG MASTER OF ARTS ( CHINESE STUDIES ) 拉 曼 大 学 中 华 研 究 院 INSTITUTE OF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陈 异 叶 玉 佩 赋 曳 院 余 幼 好 此 奇 服 兮 袁 企 前 修 之 耿 光 遥 咱 1 暂 渊 册 59 袁 P518 冤 54 袁 P21 冤 P319 冤 胡 或 火 叶 东 白 山 赋 曳 院 佳 树 连 蜷 兮 山 之 幽 遥 咱 1 暂 渊 册 甘 衢 叶 孺 子 亭 赋 曳

陈 异 叶 玉 佩 赋 曳 院 余 幼 好 此 奇 服 兮 袁 企 前 修 之 耿 光 遥 咱 1 暂 渊 册 59 袁 P518 冤 54 袁 P21 冤 P319 冤 胡 或 火 叶 东 白 山 赋 曳 院 佳 树 连 蜷 兮 山 之 幽 遥 咱 1 暂 渊 册 甘 衢 叶 孺 子 亭 赋 曳 2012 年 9 月 求 是 学 刊 Sep.,2012 第 39 卷 第 5 期 SEEKING TRUTH Vol.39 No.5 阴 古 代 文 学 研 究 新 视 界 院 诗 文 研 究 元 朝 后 期 的 骚 体 赋 牛 海 蓉 袁 柳 建 国 渊 湖 南 大 学 文 学 院 袁 湖 南 长 沙 410082 冤 摘 要 院 元 朝 后 期 袁 骚 体 赋 盛 行 一 时 遥 赋 家 的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生 死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另 一 種 親 密 關 係 的 社 會 保 障 -- 女 同 志 家 庭 生 活 之 探 究 The Social Protection of Another Intimacy --- A Study on The Lesbian Family Life 研 究 生 : 葉 曉 穎 指 導 教 授 : 魏 書 娥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6

More information

490 Evidence Science Vol.20 No.4 2012 40 [2] ( 二 ) 法 庭 科 学 定 义 [34] ; (Legal med) (Forensic med) (Forensic chemistery) : [5] : : ( 二 ) 法 庭 科 学 的 定 位 1

490 Evidence Science Vol.20 No.4 2012 40 [2] ( 二 ) 法 庭 科 学 定 义 [34] ; (Legal med) (Forensic med) (Forensic chemistery) : [5] : : ( 二 ) 法 庭 科 学 的 定 位 1 489 黄 瑞 亭 * 二 十 年 来 法 医 学 之 进 步 一 文 是 林 几 对 法 庭 科 学 史 法 庭 科 学 内 涵 范 围 管 理 教 育 学 术 立 法 及 法 庭 科 学 人 文 人 格 等 的 研 究 成 果 是 林 几 的 教 育 思 想 及 学 术 思 想 的 集 中 体 现 文 章 揭 示 了 法 庭 科 学 的 真 谛 对 今 天 仍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历 史 和

More information

致 谢 本 论 文 能 得 以 完 成, 首 先 要 感 谢 我 的 导 师 胡 曙 中 教 授 正 是 他 的 悉 心 指 导 和 关 怀 下, 我 才 能 够 最 终 选 定 了 研 究 方 向, 确 定 了 论 文 题 目, 并 逐 步 深 化 了 对 研 究 课 题 的 认 识, 从 而 一

致 谢 本 论 文 能 得 以 完 成, 首 先 要 感 谢 我 的 导 师 胡 曙 中 教 授 正 是 他 的 悉 心 指 导 和 关 怀 下, 我 才 能 够 最 终 选 定 了 研 究 方 向, 确 定 了 论 文 题 目, 并 逐 步 深 化 了 对 研 究 课 题 的 认 识, 从 而 一 中 美 国 际 新 闻 的 叙 事 学 比 较 分 析 以 英 伊 水 兵 事 件 为 例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Narration of Sino-US International News Case Study:UK-Iran Marine Issue 姓 名 : 李 英 专 业 : 新 闻 学 学 号 : 05390 指 导 老 师 : 胡 曙 中 教 授 上 海

More informatio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二 期 Chang Kao-P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Painting and poetry are comp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二 期 Chang Kao-P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Painting and poetry are comp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二 期 2008 年 10 月 頁 23-60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蘇 軾 題 畫 詩 與 意 境 之 拓 展 * 張 高 評 提 要 繪 畫 之 局 限, 詩 歌 可 以 相 濟 ; 詩 歌 之 藝 術, 繪 畫 往 往 借 鏡 之 因 此, 詩 與 畫 由 於 同 趣, 故 會 通 較 易 ; 又 因 異 迹, 故 借 鏡 可 成 本 論 文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4期 阅江学刊 2015 年 8 月 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 No 4 Aug 2015 审美文化研究 江南渔隐与元代吴镇的渔父词画 李杰荣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广州 510303 摘要 渔父的隐士形象源自姜尚 范蠡 严光等典范人物 受其影响最深远的是唐代张志和 张志和首唱 渔父词 又随句赋象 写景夹词 绘写江南渔隐图 张志和使江南渔隐传统在后 世渔父词画中得以继续传承

More information

mode of puzzle-solving

mode of puzzle-solving 91 12 145 174 * * 146 1 1 mode of puzzle-solving 91 12 147 83-105 148 2 3 2 3 151 91 12 149 150 4 4 101-104 91 12 151 identity 5 6 7 5 6 7 100 140 152 8 9 10 8 31-32 9 27-29 10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王 充 有 善 有 惡 的 人 性 論 王 充 有 善 有 惡 的 人 性 論 朝 陽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中 文 摘 要 王 充 (27-100) 的 人 性 論 本 於 世 碩 公 孫 尼 子, 主 張 人 性 先 天 上 有 善 有 惡, 進 而 批 評 在 其 之 前 諸 家 的 各 種 陳 言, 斷 其 優 劣, 在 中 國 人 性 論 發 展 史 上 十

More information

本 論 文 獲 客 家 委 員 會 102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謹 此 致 謝

本 論 文 獲 客 家 委 員 會 102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謹 此 致 謝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客 家 社 會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清 代 臺 灣 客 家 文 人 的 人 際 網 絡 以 吳 子 光 為 中 心 研 究 生 : 呂 欣 芸 指 導 教 授 : 吳 學 明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一 月 本 論 文 獲 客 家 委 員 會 102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謹 此 致 謝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圖

More information

2005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for a Chain Supermarket Intelligent Delivery System () 2005 4 I Abstract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for a Chain Supermarket Intelligent Delivery System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More information

論文封面

論文封面 6 21 1973 13 274 A Study of Children s Poetry by Lin Huan-Chang Chen, Chun-Yu National Taitung Teachers College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ldren s Literature Abstract Lin Huan-Chang, the poet who devoted

More information

昔与小王先生言:“王舒公介甫何至于无后”小王先生曰:“介甫天下之野狐也,又安得有后?”归白鲁公,鲁公曰:“有是哉

昔与小王先生言:“王舒公介甫何至于无后”小王先生曰:“介甫天下之野狐也,又安得有后?”归白鲁公,鲁公曰:“有是哉 () 1 61 146 167 374 36 14 2 2 1 1 9 1 3 2 3 1 7 1 1 3 1 1 3 28 4 104 35 5 22 3 3 2 1 2 1 11 5 10 2 3 1 1 2 2 1 1 2 1 2 1 1 3 1 3 2 1 3 3 2 1 5 1 600 166 77 50 6 5 8 2 22 5 1 1 2 6 1 3 1 3 5 1 1 3 17 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6-李宗定.doc

Microsoft Word - 06-李宗定.doc 臺 北 大 學 中 文 學 報 第 4 期 2008 年 3 月 頁 165~192 165 葛 洪 抱 朴 子 內 篇 與 魏 晉 玄 學 神 仙 是 否 可 學 致 與 聖 人 是 否 可 學 致 的 受 命 觀 李 宗 定 摘 要 葛 洪 以 抱 朴 子 內 篇 一 書 奠 定 道 教 史 上 承 先 啟 後 的 地 位, 書 中 講 神 仙 方 術 養 生 延 年, 又 繼 承 魏 伯 陽

More information

03邱敏捷_方以智《藥地炮莊》之「以禪解莊」(刪註).doc

03邱敏捷_方以智《藥地炮莊》之「以禪解莊」(刪註).doc 37 39 1 94 37 54 1 2 3 4 -- NSC92 2411 H 024 003 1 2 1988 27 3 17 257 4 2001 3 1 1652 38 5 1611 1693 6 7 1618 1683 8 9 1724 1805 10 11 12 13 14 5 6 1401 2002 143 7 8 1313 72 101 9 15 54 10 68 12 2901 11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n Grading and Sequencing of Senses of Grade-A Polysemous Adjectives in A Syllabus of Graded Vocabulary for Chinese Proficiency 2002 I II Abstract ublished in 1992, A Syllabus of Graded Vocabulary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5B171AB73B6CBA8ECAB73A6D3A4A3B6CBA158B3AFA46CA9F9BB50B169A445C4D6AABAB750B94AB8D6B9EFA4F1ACE3A87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5B171AB73B6CBA8ECAB73A6D3A4A3B6CBA158B3AFA46CA9F9BB50B169A445C4D6AABAB750B94AB8D6B9EFA4F1ACE3A873> 中 正 漢 學 研 究 2012 年 第 一 期 ( 總 第 十 九 期 ) 2012 年 6 月 頁 111~134 國 立 中 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111 從 哀 傷 到 哀 而 不 傷 : 陳 子 昂 與 張 九 齡 的 感 遇 詩 對 比 研 究 * 丁 涵 摘 要 在 中 國 古 典 文 學 語 境 中, 一 個 主 題 的 奠 立 往 往 需 要 歷 時 彌 久, 而 這 本

More information

投影片 1

投影片 1 NSS Visual Arts 新 高 中 視 覺 藝 術 課 程 理 念 Rationale NSS Visual Arts Curriculum 新 高 中 視 覺 藝 術 課 程 透 過 學 習 視 覺 藝 術 所 發 展 的 技 巧 與 能 力, 應 用 於 日 常 生 活 與 工 作 上 The skills and abilities developed through studying

More information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38-2008.6 Study of Emperor Qianlong as Manjusri Bodhisattva Lo Chung C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8-邱湘雲(223-260).doc

Microsoft Word - 18-邱湘雲(223-260).doc 興 大 人 文 學 報 第 三 十 七 期, 頁 223-260 1 二 六 年 九 月 禪 學 對 唐 代 詩 歌 美 學 的 影 響 邱 湘 雲 摘 要 禪 宗 大 顯 於 唐 朝, 詩 歌 也 大 盛 於 唐 朝, 禪 學 與 詩 學 交 會 於 一 時, 進 而 又 激 發 出 美 學 的 火 花 禪 與 詩 所 追 求 的 境 界 之 美 有 許 多 相 通 之 處, 例 如 重 直 觀

More information

崑 山 科 技 大 學 學 報 第 九 期 ( 民 國 101 年 6 月 ) 然 敦 煌 詩 歌 殘 卷, 其 內 涵 仍 有 相 當 大 的 研 究 空 間, 如 民 間 詩 歌 反 映 社 會 現 狀 敦 煌 地 區 土 地 水 利 條 件 優 越, 農 業 興 旺, 農 業 活 動 是 敦

崑 山 科 技 大 學 學 報 第 九 期 ( 民 國 101 年 6 月 ) 然 敦 煌 詩 歌 殘 卷, 其 內 涵 仍 有 相 當 大 的 研 究 空 間, 如 民 間 詩 歌 反 映 社 會 現 狀 敦 煌 地 區 土 地 水 利 條 件 優 越, 農 業 興 旺, 農 業 活 動 是 敦 崑 山 科 技 大 學 學 報 第 九 期 第 1~13 頁 ( 民 國 101 年 6 月 ) Journal of Kun Shan University, No.9, pp.1~13(june, 2012) 敦 煌 文 獻 節 令 詩 初 探 曾 玉 惠 * 楊 惠 娥 ** * 崑 山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講 師 ** 景 文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講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