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段落複習一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廣論段落複習一"

Transcription

1 廣論段落複習三 重點整理 P15L7~P23L10 如得法師

2 說法緣起 逐句消文與段落大意的方式抉擇

3 1 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 由是菩提道次引導分四 2 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 3 如何講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 4 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4 3 如何講聞二種殊勝相應法中分三 1 聽聞軌理 2 講說軌理 3 於完結時共作軌理

5 1 聽聞軌理分三 1 思惟聞法所有勝利 2 於法法師發起承事 3 正聽軌理

6 1 思惟聞法所有勝利 1 宣說聞法利益 聽聞集 云 : 由聞知諸法, 由聞遮諸惡 ( 明戒學 ), 由聞斷無義 ( 明定學 ), 由聞得涅槃 ( 明慧學 ) 又云 : 如入善覆蔽, 黑暗障室內, 縱然有眾色, 具眼亦莫見 如是於此中, 生人雖具慧, 然未聽聞時, 不知善惡法 如具眼有燈, 則能見諸色, 如是由聽聞, 能知善惡法

7 1 思惟聞法所有勝利 1 宣說聞法利益 本生論 亦云 : 若由聞法發信意, 成妙歡喜獲堅住, 啟發智慧無愚癡 ( 聞法四種殊勝利益, 即發起信心 成就歡喜 獲得堅固 啟發智慧 ), 用自肉買亦應理 ( 此即 本生論 十二比喻 ) 聞除癡暗為明燈, 盜等難攜最勝財, 是摧愚怨器開示, 方便教授最勝友 雖貧不變是愛親, 無所損害愁病藥, 摧大罪軍最勝軍, 亦是譽德最勝藏, 遇諸善士為勝禮, 於大眾中智者愛 又云 : 聽聞隨轉修心要, 少力即脫生死城 於其所說諸聞勝利, 應當決心發起勝解

8 1 思惟聞法所有勝利 2 以五想聽聞正法 復次應如 菩薩地 說, 須以五想聽聞正法 謂佛出世極罕難遇, 其法亦然, 由稀貴故, 作珍寶想 時時增長俱生慧 ( 因前世善根與生俱有的智慧 ) 故, 作眼目想 由其所授智慧眼目能見如所有性 ( 性空 ) 及盡所有性 ( 緣起 ) 故, 作光明想 於究竟時能與涅槃菩提果故, 作大勝利想 現在亦能得彼二 ( 涅槃與菩提 ) 之因, 止觀樂故, 作無罪想 作是思惟, 即是思惟聽聞勝利

9 2 於法法師發起承事分三 1 隨 地藏經 略說 2 隨 菩薩地 廣說 3 隨 本生論 攝義

10 2 於法法師發起承事 1 隨 地藏經 略說 於法法師發起承事者 如 地藏經 云 : 專信恭敬聽聞法, 不應於彼起毀謗, 於說法師供養者, 謂於師起如佛想 應視如佛, 以獅座等恭敬利養而為供事, 斷不尊敬

11 2 於法法師發起承事 2 隨 菩薩地 廣說 應如 菩薩地 中所說而正聽聞, 謂應無雜染 不應作意法師五處 離高舉者, 應時聽聞, 發起恭敬, 發起承事, 不應忿恚, 隨順正行, 不求過失, 由此六事而聽聞之 離輕蔑雜染者, 謂極敬重法及法師, 及於彼二不生輕蔑 不應作意五處所者, 謂戒穿缺, 種性下劣, 形貌醜陋, 文辭鄙惡, 所發語句粗不悅耳 便作是念 : 不從此聞, 而棄捨之

12 2 於法法師發起承事 3 隨 本生論 攝義 如 本生 中亦云 : 處極低劣座, 發起調伏德, 以具笑目視, 如飲甘露雨 起敬專至誠, 善淨無垢意, 如病聽醫言, 起承事聞法

13 3 正聽軌理分三 1 總示聽聞軌理 2 別示須結合心續 3 思惟所成義利

14 1 總示聽聞軌理 1 斷器三過 2 依六種想 1 覆器 2 污器 3 漏器 1 於己作病者想 2 於師作醫想 3 於教誡作藥品想 4 於殷重修起療病想 5 於如來所住善士想 6 於正法理起久住想

15 1 斷器三過 ( 覆器污器漏器 ) 今初 若器倒覆, 及縱向上然不淨潔, 並雖淨潔若底穿漏, 天雖於彼降以雨澤, 然不入內 ; 及雖入內或為不淨之所染汙, 不能成辦餘須用事 ; 或雖不為不淨染汙, 然不住內, 當瀉漏之 如是雖住說法之場, 然不屬耳 ( 不歷耳根 ); 或雖屬耳然有邪執, 或等起心有過失等 ; 雖無上說彼等眾過, 然聽聞時, 所受文義不能堅持, 由忘念等之所失壞, 則其聞法全無大益, 故須離彼等

16 1 斷器三過 此三對治, 經說三語, 謂善諦聽聞, 意思念之 ( 漢譯為 諦聽諦聽, 善思念之 )( 三種對治, 即 善聽 諦聽 意思念之 ) 此亦猶如 菩薩地 說 : 希於遍知 ( 對治覆器之過 ), 專注屬耳 ( 對治覆器之過 ), 意善敬住 ( 對 治污器之過 ), 以一切心, 思惟聽聞 ( 對治漏器之過 )

17 2 依六種想 1 於己作病者想 依六想中, 於自安住如病想者 如 入行 云 : 若遭常病逼, 尚須依醫言, 況長遭貪等, 百過病 ( 種種煩惱 ) 所逼 延長難療, 發猛利苦, 貪等惑病, 於長時中而痛惱故, 於彼應須了知是病 迦摩巴云 : 若非實事, 作實事修 ( 若實際無病而當作有病 ), 雖成顛倒 然遭三毒, 極大乾病之所逼迫, 病勢極重, 我等竟無能知自是病者

18 2 依六種想 2 於師作醫想 於說法師住如醫想者 如遭極重風膽等病, 便求善醫 若得會遇發大歡喜, 隨教聽受恭敬承事 如是於宣說法善知識所, 亦應如是尋求 既會遇已, 莫覺如負擔, 應持為莊嚴, 依教奉行, 恭敬承事 攝德寶 中作是說故 : 故諸勇求勝菩提, 智者定應摧我慢, 如諸病人親醫治, 親善知識應無懈

19 2 依六種想 3 於教誡作藥品想 於所教誡起藥品想者 如諸病者, 於其醫師所配藥品, 起大珍愛 於說法師, 所說教授及其教誡, 見重要已, 應多勵力珍愛執持, 莫令由其忘念等門而致損壞

20 2 依六種想 4 於殷重修起療病想 :1 呵斥不實修與略修之過 於殷重修起療病想者 猶如病者, 見若不服醫所配藥, 病則不瘥 ( 痊癒 ), 即便飲服 於說法師所垂教授, 若不修習, 亦見不能摧伏貪等, 則應殷重而修習, 不應無修, 唯愛多積異類文辭, 而為究竟 是亦猶如害重癩疾, 手足脫落, 若僅習近一二次藥, 全無所濟 我等自從無始, 而遭煩惱重病之所逼害, 若依教授義, 僅一二次, 非為完足, 故於圓具一切道分, 應勤勵力, 如瀑流水 ( 精進不斷 ), 以觀察慧, 而正思惟 如大德月大阿闍黎讚悔中云 : 此中心亦恒愚昧, 長時習近重病屙 ( 疼痛聲 ), 如具癩者斷手足, 依少服藥有何益?

21 2 依六種想 4 於殷重修起療病想 :2 於自作病想極為重要 由是於自作病者想, 極為切要, 如有此想, 餘想皆起 此若僅是空言, 則亦不為除煩惱故, 修教授義, 唯樂多聞, 猶如病者求醫師已而不服藥, 若唯愛著所配藥品, 病終無脫

22 2 依六種想 4 於殷重修起療病想 :2 於自作病想極為重要 三摩地王經 云 : 諸人病已身遭苦, 無數年中未暫離, 彼因重病久惱故, 為療病故亦求醫 彼若數數勤訪求, 獲遇黠慧明了醫, 醫亦安住其悲愍, 教令服用如是藥 受其珍貴眾良藥, 若不服用療病藥, 非醫致使非藥過, 唯是病者自過失 如是於此教出家, 遍了力 ( 五力信進念定慧 ) 根 ( 五根信進念定慧 ) 靜慮 ( 四靜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 已, 若於修行不精進, 不勤現證豈涅槃 又云 : 我雖宣說極善法, 汝若聞已不實行, 如諸病者負藥囊, 終不能醫自體病 入行論 亦云 : 此等應身行, 唯言說何益, 若唯誦藥方, 豈益諸病者

23 2 依六種想 4 於殷重修起療病想 :3 辨識殷重已教誡作殷重修 故於殷重修, 應當發起療病之想 言殷重者, 謂於善知識教授諸取捨處, 如實行持 此復行持, 須先了知, 知則須聞, 聞已了知所有須要, 即是行持 故於聞義應隨力能而起行持, 是極扼要

24 2 依六種想 4 於殷重修起療病想 :3 辨識殷重已教誡作殷重修 如是亦如 聽聞集 云 : 設雖有多聞, 不善護尸羅 ( 戒 ), 由戒故呵彼, 其聞非圓滿 ; 設雖聞寡少, 能善護尸羅, 由戒故讚彼, 其聞為圓滿 ; 若人既少聞, 不善護尸羅, 由具故呵彼, 其禁行 ( 行持 ) 非圓 ; 若人聞廣博, 及善護尸羅, 由俱故讚彼, 其禁行圓滿 又云 : 雖聞善說知心藏, 修諸三昧 ( 三摩地或定 ) 知堅實, 若行放逸令粗暴, 其聞及知無大義 若喜聖者所說法, 身語如之起正行, 是等具忍友伴喜, 根護 ( 密護根門 ) 得聞知彼岸

25 2 依六種想 4 於殷重修起療病想 :3 辨識殷重已教誡作殷重修 勸發增上意樂 亦云 : 謂我失修今何作, 歿時凡愚起憂悔, 未獲根底 ( 正法 ) 極苦惱, 此是愛著言說失 又云 : 如有處居觀戲場, 談說其餘勇士德 ( 劇中其他勇士所具功德 ), 自己失壞殷重修, 此是愛著言說失 又云 : 甘蔗之皮全無實, 所喜之味處於內, 若人嚼皮故非能, 獲得甘蔗精美味, 如其外皮言亦爾, 思此中義如其味, 故應遠離言說著 ( 愛著 ), 常不放逸思惟義

26 2 依六種想 5 於如來所住善士想 於如來所住善士想者, 隨念世尊是說法師, 發起恭敬

27 2 依六種想 6 於正法理起久住想 於正法理起久住想者, 作是思惟, 何能由其聞如是法, 令勝者教, 久住於世

28 3 正聽軌理 2 別示須結合心續 復次於法若講若聽, 將自相續若置餘處, 另說餘法, 是則任其講何法事, 不關至要 故須正為抉擇自身而聽聞之 譬如欲知面上有無黑汙等垢, 照鏡知已即除其垢 若自行為, 有諸過失, 由聞正法現於法鏡, 爾時意中便生熱惱, 謂我相續何乃至此 次乃除過, 修習功德, 是故須應隨法修學

29 3 正聽軌理 2 別示須結合心續 本生論 云 : 我鄙惡行影, 明見於法鏡, 意極起痛惱, 我當趣正法 是如蘇達薩子, 請月王子宣說法時, 菩薩了知彼之意樂, 成聞法器而為說法

30 3 思惟所成義利 總之應作是念發心 : 謂我為利一切有情, 願當成佛, 為成佛故, 現見應須修學其因, 因須先知, 知須聽法, 是故應當聽聞正法, 思念聞法勝利, 發勇悍心, 斷器過等而正聽聞

31 1 思惟說法所有勝利 2 說法軌理分四 2 發起承事大師及法 3 以何意樂加行而說 4 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

32 1 思惟說法所有勝利 今初 若不顧慮利養恭敬名等染事而說法者勝利極大 ( 此說條件有二 : 一者發心清淨 ; 二者所說清淨 ) 勸發增上意樂 中云 : 慈氏, 無染法施, 謂不希欲, 利養恭敬, 而施法施 此二十種是其勝利 何等二十? 謂成就念, 成就勝慧, 成就覺慧, 成就堅固, 成就智慧, 隨順證達出世間慧 ( 此六是等流果 )

33 1 思惟說法所有勝利 貪欲微劣, 嗔恚微劣, 愚癡微劣, 魔羅於彼不能得便 ( 此四是離繫果 ) 諸佛世尊而為護念, 諸非人等於彼守護, 諸天於彼助發威德, 諸怨敵等不能得便, 其諸親愛終不破離, 言教威重, 其人當得無所怖畏, 得多喜悅, 智者稱讚 ( 此九是增上果 ) 其行法施是所堪念 ( 此是異熟果 ) 於眾經中所說勝利, 皆應至心發起勝解 其中成就堅固者, 新譯 集學論 中, 譯為成就勝解, 諸故譯中, 譯為成就勇進

34 2 發起承事大師及法 發起承事大師及法者 如薄伽梵說 佛母 ( 般若經 ) 時, 自設座等, 法者尚是諸佛所應恭敬之田, 故應於法, 起大尊敬, 及應隨念大師功德, 及其深恩起大敬重 佛法從恭敬中求, 有一分恭敬, 則得一分利益, 有十分恭敬, 則得十分利益

35 3 以何意樂加行而說 以何意樂加行而說中, 其意樂者, 謂應安住 海慧問經 所說五想 (1) 謂於自所應起醫想, (2) 於法起藥想, (3) 於聞法者起病人想, (4) 於如來所起善士想, (5) 於正法理起久住想, 及於徒眾修習慈心 ( 斷六過 )(1) 應斷恐他高勝嫉妒,(2) 推延懈怠, (3) 數數宣說所生疲厭, (4) 讚自功德舉他過失, (5) 於法慳吝, (6) 顧著財物謂衣食等 應作是念 : 為令自他得成佛故, 說法功德, 即是我之安樂資具

36 3 以何意樂加行而說 其加行者, 謂先沐浴具足潔淨, 著鮮淨服, 於其清潔悅意處所, 坐於座已, 若能誦持伏魔真言 ( 今以心經修除魔 ), 海慧經 說 : 則其周匝百踰繕那 ( 音譯由旬古印度單位約今之 8 公里 ), 魔羅及其魔眾諸天所不能至, 縱使其來亦不能障, 故應誦咒 次以舒顏, 具足審定義理所有喻因至教 ( 宗因喻 ), 而為宣說

37 3 以何意樂加行而說 妙法白蓮經 云 : 智者常應無嫉妒, 說具眾義和美言, 復應遠離諸懈怠, 不應起發厭患想 智者應離一切慼 ( 憂惱 ), 應於徒眾修慈力, 晝夜善修最勝法, 智以俱胝 ( 千萬 ) 阿庾 ( 兆 ) 喻, 令眾愛樂生歡喜, 於彼終無少希欲, 亦不思欲諸飲食, 噉嚼衣服及臥具, 法衣病緣醫藥等, 於諸徒眾悉無求, 餘則智者恒願自, 及諸有情當成佛, 為利世故而說法, 思彼即我安樂具

38 4 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 於何等境應說不說, 所有差別者 如 毗奈耶經 云 : 未請不應說 謂未啟請不應為說, 雖其請白亦應觀器, 若知是器, 縱未勸請, 亦可為說 如 三摩地王經 云 : 若為法施故, 請白於汝者, 應先說是語, 我學未廣博, 汝是知善巧, 我於大士前, 如何能宣說 汝應說彼語, 不應忽爾說 觀器而後行, 若已知是器, 未請亦應說

39 4 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 復次 毗奈耶經 ( 律經 ) 云 : 立為坐者不應說法, 坐為臥者不應說法, 坐於底座為坐高座不應說法, 妙惡 ( 資具好壞 ) 亦爾 在後行者為前行者不應說法, 在道側者為道行者不應說法, 為諸覆頭 ( 以衣或布覆頭 ) 抄衣 ( 衣邊捲起 ) 雙抄 ( 衣服搭於雙肩 ) 抱肩及抱項 ( 雙手相交頸後 ) 者不應說法, 為頭結髻 ( 束髮 ) 著帽 著冠 著鬘 ( 花鬘 ) 纏首 ( 布巾 ) 不應說法, 為乘象馬 坐輦 ( 轎子 ) 餘乘及著鞋履不應說法, 為手執杖 傘 器 劍鉞及被甲者, 不應說法 反是應說, 依無病也

40 1 正明應如何行 3 於完結時共作軌理分四 2 彼之勝利 3 善士總行持之道理 4 違此有過珍重教誡

41 1 正明應如何行 於完結時共作軌理者 由講聞法所獲眾善, 應以猛利欲心迴向現時究竟諸希願處 ( 此 猛利欲心 極為關鍵, 每次迴向時皆須提起猛利欲心, 方能無限增長善根 )

42 2 彼之勝利 若以是軌講聞正法者, 雖僅一座亦定能生如經所說所有勝利, 若講聞法至扼要 ( 對心續產生大饒益 ) 故, 依是因緣, 則昔所集於法法師不恭敬等一切業障, 悉能清淨, 諸新集積亦截其流

43 3 善士總行持之道理 又講聞軌至於要故, 所講教授於相續上亦成饒益 總之先賢由見此故, 遂皆於此而起慎重, 特則今此教授昔諸尊重殷重尤極

44 4 違此有過珍重教誡 現見此即極大教授, 謂見極多由於此事未獲定解, 心未轉故, 任說幾許深廣正法, 如天成魔 ( 世人依止天神有時反而害了自己 ), 即彼正法而反成其煩惱助伴 是故如云 : 初一若錯乃至十五 ( 凡事善始極其重要初一指聽聞軌理十五指其他種種法類 ) 故此講聞入道之理, 諸具慧者應當勵力, 凡講聞時, 下至應令具足一分講教授前第一加行 ( 講聞軌理 ), 即是此故 恐其此等文詞浩繁, 總略攝其諸珍要者, 廣於餘處應當了知 教授先導, 已宣說訖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1 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啰啰 阇 序论 / 3 睺 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别解脱戒 序论 / 5 菩萨戒 金刚乘戒 如法守护 6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7 8 / 菩提道次第略论 阇 序论 / 9 10 / 菩提道次第略论 序论 / 11 12 / 菩提道次第略论 槃 序论 / 13 除三种过 14 / 菩提道次第略论 依六种想 于己作病者想 序论 / 15 于说法者作医师想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菩提道次第廣論消文 北 14 秋 316 班共學用僅供參考 2018/11/26 I 科判 甲一 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 1 造者殊勝 : P2 甲二 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 2 乙一 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 2 乙二 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 2 教授殊勝 : P11 乙三 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 乙四 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甲三 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 3 乙一 聽聞軌理 3 聽聞軌理 :

More information

02菩提道次第廣論-釋法尊譯(校正本)

02菩提道次第廣論-釋法尊譯(校正本) 菩提道次第廣論 宗喀巴大師造論 法尊法師翻譯 菩提道次第廣論... 3 歸敬頌... 3 造者殊勝... 5 教授殊勝... 9 聞說軌理... 13 親近善士... 18 修習軌理... 28 暇滿... 37 道次引導... 41 念死無常... 46 三惡趣苦... 52 歸依三寶... 59 深信業果... 69 希求解脫... 87 思惟苦諦... 88 思惟集諦... 97 十二緣起...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C26BA8CCAABAB74EB871BB50A4E8AA6B2BBB44AA6BBBF6AD FA4DFBDE55F>

<4D F736F F D20C26BA8CCAABAB74EB871BB50A4E8AA6B2BBB44AA6BBBF6AD FA4DFBDE55F> 簡要科判 甲三 結示勸修今初 甲二 別明歸依的方法 甲一 總標歸依的意義 將釋此義, 大分為三 : 歸依的意義與方法 1 二 業疏 云 : 多論云 : 以三寶為所歸 所歸以救護為義 如人獲罪於王, 投向他國, 以求救護, 彼王勑言, 汝求無畏以投我者, 莫出我境, 莫違我教, 必當救護 眾生亦爾, 繫屬於魔, 有生死過, 歸向三寶, 魔無如之何 依 依止 義 一 三歸依歸 歸順 趣向 義 三 即 佛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 藏語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 漢譯 敬禮尊重 妙音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 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 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 是無等師最勝子 現化遊戲無量土 如極難量勝者教 名稱遍揚於三地 攝二大車善傳流 圓滿道心教授藏 遍視無央佛語目 悲動方便善開顯 今勤瑜伽多寡聞 觀視佛語多片眼 故離智者歡喜道 見已釋此大車道 諸有遍執暗未覆 欲令暇身不唐捐 荷佛一切事業擔 禮阿逸多及妙音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02<518A>_09-16_282pp Landscape Final.indd

02<518A>_09-16_282pp Landscape Final.indd 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 第 9 卷 舊版. 第九卷 A 3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 舊版第九卷.A 面 若謗法者, 由謗法故, 是謗如來, 是謗僧伽 如來無量劫來, 三大阿僧 劫積累的法, 你說這個不對, 不是謗法嗎? 然後這個法的 傳承靠僧伽, 你說這個不對, 不是謗僧伽嗎? 所以啊, 別的罪, 你是造五無間罪可以救, 謗法罪是沒辦法救, 道理在此 所以現在大家千萬不要犯這個毛病啊! 若作是云, 此則應理,

More information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二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 雖犯戒等, 亦應就其功德思惟, 莫觀過失, 悉無差別 寶雲經云: 若知由其依止尊重, 諸善增長不善損減, 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 或有智解或無智解, 或具尸羅或犯尸羅, 皆應發起大師之想 如於大師信敬愛樂, 於親教師亦應信樂, 於軌範師悉當發起恭敬承事 由此因緣菩提資糧, 未圓滿者悉能圓滿, 煩惱未斷悉能斷除 如是知已, 便能獲得歡喜踴躍, 於諸善法應隨順行,

More information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aoCiDi2003TC ct-P027L08

Microsoft Word - DaoCiDi2003TC ct-P027L08 菩提道次第二十三菩提道次第二十三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4/05/16 課程開示課程開示 將前行將前行的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皈依發心皈依發心與後面的正行建立與後面的正行建立關係 在我們做任何修行之前, 都要先念 皈依發心文, 在念的時候, 如果沒有任何覺受產生, 並不是好現象 以皈依區分內 外道之別, 以發心區分大 小乘 所以, 我們在念誦的時候, 並不是只有以造作的意樂 動機來思惟而已 我們開始時如果以皈依發心來做,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寧靜致遠 21 淺談 POP 潛能心理學理論架構的由來 飛吧! 宇宙先鋒 海星的故事 我是漁夫 POP 2011/10 POP POP 啟發者 善修忍辱, 安忍不瞋的富樓那 ( P rna Punna) 2011/10 POP Purna Maitrayanip u t r a 耶穌基督誕生在仇恨之地 1-13 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的地藏王 POP 2011/10 10 (551-479B.C.E.)

More information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0 010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 011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1 012 012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013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3 014 014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015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5 018 018 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 01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19 028 028 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 029 卷一 天地萬物的運行之道029

More information

1 譯者說明譯者說明一 承蒙恩師尊貴的一 二任甘丹赤巴法王日宗仁波切慈悲應允,於西元二 一 年四月及次年四月,二度蒞臺講授宗喀巴大師所造的 菩提道次第略論 藉由此次因緣,末學以藏文版的 略論 作為依據,參考 廣論四家合注 至尊洛桑諾布文集(第二 三 四函) 法尊法師所譯的 菩提道次第廣論,在恩師日宗仁波切及經教師拉然巴格西蔣巴確登細心的釋疑解惑下,進行重新翻譯 編排;並於文中附上第三世赤江仁波切所造

More information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目錄 緣起 聖嚴法師 2 一 規畫生活, 享受高齡 4 ( 一 ) 心理調適最重要 ( 二 ) 生活起居善安排 二 養生保健, 延年益壽 10 ( 一 ) 長壽養生的要訣 ( 二 ) 別讓病痛成主宰 三 修心養性, 常保安樂 16 ( 一 ) 精進在家自修 ( 二 ) 定期參加共修 ( 三 ) 加入義工行列 附錄一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23 附錄二 念佛的方法 26 佛化長青手冊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新譯草稿(一)

菩提道次第廣論新譯草稿(一) 菩提道次第廣論 現代漢語新譯稿 ( 一 )/ 陳智音 (Sherab Chen) 底本 : 藏文青海版 ; 參考資料 : 法尊法師漢譯本 四家和注 KA 函 菩提道次第廣論 多聞比丘修斷行者宗喀巴 - 洛桑扎巴 ( 善慧名稱 ) 著 文前歸敬 敬禮上師妙音! 法脈傳承及歸敬頌 俱胝圓滿調善所成身滿足無邊眾生希願語如實觀見無餘所知心釋迦尊主我恭敬頂禮 此無等導師之最勝子肩負一切如來事業擔於無量剎土化現遊戲者

More information

廣論段落複習一

廣論段落複習一 廣論段落複習十二 共中士道 (4) 解脫正道 P187L5~P202L1 如得法師 2017/06 1 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1 過門 2 正說 1 正修意樂 1 明求解脫之心 2 發此之方便 1 過門 2 於苦集門中思惟 3 於十二緣起思惟 2 彼生起之量 3 除遣此中邪執 4 抉擇能趨解脫道性 2 彼生起之量 1 真實生起之量 第二生此意樂 ( 中士道希求解脫的心 ) 之量者 如是由於苦集二諦及其十二緣起支門,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繁體).pages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鉢, 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鉢, 洗足已, 敷座而坐 2. 時,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希有! 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善男子

More information

P. 2 必是樂見者具足光明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諸天眾住在於空中歡喜而讚歎旋轉在空中必是利世者最勝天中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城眾生悉生於慈心各各意相謂如母子相親必是功德聚功德花莊嚴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男子女人持種種妙花滿掬而侍立歡喜相瞻視必是人中龍功德花莊嚴右足下而蹈因陀枳羅邊天花及人花

P. 2 必是樂見者具足光明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諸天眾住在於空中歡喜而讚歎旋轉在空中必是利世者最勝天中尊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此城眾生悉生於慈心各各意相謂如母子相親必是功德聚功德花莊嚴放右足而下因陀枳羅邊如男子女人持種種妙花滿掬而侍立歡喜相瞻視必是人中龍功德花莊嚴右足下而蹈因陀枳羅邊天花及人花 大乘頂王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4, No. 478 No. 478 [Nos. 477, 479] 大乘頂王經 梁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歸命大智海圓滿淨覺尊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菴羅樹園 與大比丘僧八百人俱

More information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三 第二如何取心要之理分二, 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 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初 中分二, 一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 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 今初 佛初發心, 中集資糧, 最後現證圓滿正覺, 一切皆是為利有情, 故所說法一切亦唯為利有情 如是所成有情利義, 略有二種, 謂現前增上生, 及畢竟決定勝 其中依於成辦現前增上生事, 盡其所說, 一切皆悉攝入下士, 或共下士所有法類

More information

行政法概要 本章學習重點 本章大綱 第一節行政作用之概念 第二節行政作用之分類 一 行政程序法 第三節行政作用法之範圍 第四節行政作用之私法 行為 二 行政罰法三 行政執行法一 源起二 類型 第五節行政作用中的非 權力行為 一 類型 二 事實行為 第六節行政作用之內部 行為 一 行政規則

行政法概要 本章學習重點 本章大綱 第一節行政作用之概念 第二節行政作用之分類 一 行政程序法 第三節行政作用法之範圍 第四節行政作用之私法 行為 二 行政罰法三 行政執行法一 源起二 類型 第五節行政作用中的非 權力行為 一 類型 二 事實行為 第六節行政作用之內部 行為 一 行政規則 第 6 章 行政作用及其分類 行政法概要 本章學習重點 1. 2. 本章大綱 第一節行政作用之概念 第二節行政作用之分類 一 行政程序法 第三節行政作用法之範圍 第四節行政作用之私法 行為 二 行政罰法三 行政執行法一 源起二 類型 第五節行政作用中的非 權力行為 一 類型 二 事實行為 第六節行政作用之內部 行為 一 行政規則 二 內部指令 CHAPTER 6 行政作用及其分類 內文教學區 1 行政法概要

More information

2345

2345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2 科科判 己㆓ 略說修習軌理分㆓...18 庚㆒ 正明修法分㆓...18 辛㆒ 正修時應如何分㆔...18 壬㆒ 加行分七...18 癸㆒ 灑掃住處且安佈身語意像分五...19 子㆒ 住處之要求...19 子㆓ 以教 理成立須灑掃住處...20 子㆔ 與灑掃相應之觀修...20 子㆕ 灑掃之利益...21 子五 以教 理成立須安佈身語意像...22 癸㆓ 須無諂供且端正陳設分㆓...22

More informa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Vajracchedik -Prajñ p ramit S tra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Kum rajiva) 譯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1 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世尊食時, 著衣持金本, 入舍衛大城乞食

More information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宗喀巴師徒三尊 菩宗喀巴大師著提道次第略論釋迦比丘恭譯 菩提道次第略論 菩提道次 第之引導 分四 目 錄(兼科判表) 甲一 為顯其法源清淨故 開示造論者之殊勝 接表一 甲二 為令他於教授起恭敬故 乙一 通達一切聖教無違之殊勝 開示法之殊勝 乙二 一切經典現為教授之殊勝 乙三 易於獲得勝者意趣之殊勝 乙四 極大惡行自行消滅之殊勝 甲三 如何聞 說具有二種殊勝之法 接表二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 宗喀巴大師造論 泂尊泂師翻譯 (2012 校版 ) 菩提道次第廣論... 3 歸搙頌... 3 造者殊勝... 4 教授殊勝... 8 聞說軌理... 12 親近善士... 17 修習軌理... 26 暇滿... 35 道次引導... 39 念死無常... 43 三惡趣苦... 49 歸依三寶... 55 深信業果... 65 希求解脫... 81 思惟苦諦... 82 思惟集諦...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翻譯~上士道(四)

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翻譯~上士道(四) 菩提道次第廣論 白話翻譯 ~ 上士道 ~ ( 四 ) 宗喀巴大師造 法尊法師譯 佛法山聖德禪寺 序 一 緣起 : 1. 2008 年 8 月, 有幸於佛學學院研讀廣論 2. 2009 年 8 月, 著手寫 廣論中, 總 別 結的文體結構 3. 後來在舉證的部分, 因為越寫越多, 故生起進一步完成導讀細科判的意樂 4. 2013 年 11 月著手寫白話翻譯二 主旨 : 願能提高初學者的效率三 助緣 :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翻譯~上士道(四)

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翻譯~上士道(四) 序 一 緣起 : 1. 2008 年 8 月, 有幸於佛學學院研讀廣論 2. 2009 年 8 月, 著手寫 廣論中, 總 別 結的文體結構 3. 後來在舉證的部分, 因為越寫越多, 故生起進一步完成導讀細科判的意樂 4. 2013 年 11 月著手寫白話翻譯二 主旨 : 願能提高初學者的效率三 助緣 : 1. 印順導師所著妙雲集諸典 2. 淨蓮法師廣論白話譯本 3. 日常法師廣論淺釋 4. 修印法師廣論講解光碟片

More information

234

234 菩提道次第攝修加持頌攝修加持頌南無第㆓法王無 悲智雪山善巧賢慧普聞文殊應化根本大師宗喀巴尊足 恭敬頂禮伏乞㆒切時處普垂攝護 菩提道次第攝修求加持頌 宗喀巴大師造法尊法師譯萬善根本從師出能生利樂如良田依止違法善根斷如理事師求加持㆒切時處普攝護諸善知識真佛身但觀功德毋尋過並念大恩求加持殷重敬信為意樂身命財物如教修殊勝供養作加行唯令師喜求加持八難既離十圓滿小大顯密總能修後恐此身難再得願受心要求加持死仇決定終須到容或今日便降臨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44\244\306[\304_\366\245\275\327\271|.doc)

(Microsoft Word - \244\244\306[\304_\366\245\275\327\271|.doc) 中觀寶鬘論頌 聖龍樹菩薩造 仁光法師從藏譯漢 頂禮至尊諸上師明增上生決定善品第一解脫一切障, 眾德莊嚴者 ; 有情唯一友, 敬禮一切智 為王修法故, 說唯一善法 誰是正法器, 則能成辦法 先增上生法, 後生決定善 ; 由得增上生, 次生決定善 增上生即樂, 定善謂解脫, 成辦此二因, 略說即信慧 具信故依法, 具慧故正知, 二中慧為主, 信是彼前導 諸不由欲瞋, 怖痴而越法, 說彼是具信, 決定善勝器

More information

larong_36.pdf

larong_36.pdf 序 堪布慈誠羅珠 如何依止善知識 前言 益西彭措 如何依止善知識目錄... 9... 19... 133... 211... 215... 216... 220 科判 乙一 宣說依止之根據道之根本親近善知識軌理分二乙二 正式宣說依止軌理分六丙二 能依學者之相分五丁一 弟子德相具足之功德與不具之過失丁二 必須具足德相之根據丁三 宣說德相之差別丁四 攝為四種德相丁五 宣說須了知能依之相丁一 略說丁二 上等法相丁三

More information

上士道(七)

上士道(七) 菩提道次第廣論 - 上士道第九講 第二依寂天教典而修分三 : 一 思惟自他能換勝利及不換過患, 二 若能修習彼心定能發生, 三 修習自他相換法之次第 今初 修菩提心的次第當中, 第二種傳承是依寂天菩薩的教典而修 內容分三 : 第一 思惟能修自他交換的殊勝利益 及不能修自他交換的過患, 第二 如果藉由修習, 自他交換的心一定能生起, 第三 修習自他交換法的次第 首先介紹思惟能修自他交換 即不能修自他交換的利益和過失

More information

中觀寶鬘論頌

中觀寶鬘論頌 中觀寶鬘論頌 聖龍樹菩薩造龍幢和巴操論師從梵譯藏觀空法師講授並校正修改仁光法師從藏譯漢 頂禮至尊諸上師 明增上 生決定善品第 一 1. 解脫 一切障, 衆德莊嚴者 ;; 有情唯 一友, 敬禮 一切智 2. 爲王修法故, 說唯 一善法 誰是正法器, 則能成辦法 3. 先增上 生法, 後 生決定善 ;; 由得增上 生, 次 生決定善 4. 增上 生即樂, 定善謂解脫, 成辦此 二因, 略說即信慧 5.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校訓與院訓僧林悟語聖嚴法師著1 目錄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僧大校訓 悲智和敬 17 僧大校風的建立 23 三學研修院院訓 35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菩提心與出離心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5 6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7 放眼全世界, 處處為佛教 8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9 10 校訓與院訓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11 實踐創校的精神 12 校訓與院訓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大般若經 中菩薩摩訶薩不證實際的探討 一 前言 林崇安 ( 法光雜誌,252 期,2010) 玄奘大師所譯的 大般若經 是由 16 部經典所組成, 分成十六分, 也稱作十六會 前三分的內容大致相同而經文長短有異, 其品數和卷數為 : 初分 七十九品 400 卷 : 卷 1 卷 400 第二分 八十五品 78 卷 : 卷 401 卷 478 第三分 三十一品 59 卷 : 卷 479 卷 537 以下引用這三分的經文,

More information

修道 比方說凡夫和上師學習空性, 學會了空性, 又要不斷地修空性 所謂修是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做 比方說知道了怎樣打坐, 只是知道, 但是, 得不到禪定的效力, 而是要不斷去習練, 才能有禪定的效果, 所以, 見道位的時候, 雖然見到法性, 但是, 要不斷修行法性, 這樣的修道如果圓滿, 達到十地的

修道 比方說凡夫和上師學習空性, 學會了空性, 又要不斷地修空性 所謂修是不斷地學習, 不斷地做 比方說知道了怎樣打坐, 只是知道, 但是, 得不到禪定的效力, 而是要不斷去習練, 才能有禪定的效果, 所以, 見道位的時候, 雖然見到法性, 但是, 要不斷修行法性, 這樣的修道如果圓滿, 達到十地的 < 辨法法性論 > 釋 : 善誡天鼓 絨敦瑪畏僧格著洛桑滇增堪布譯教授 : 堪布洛桑滇增時間 :2009 年 11 月 8 日地點 : 八蚌講修法林 已六 到達 : 分二, 一 略說二 廣說 到達就是到達目的地 一個人從資糧道修行, 修到什麼程度就被稱為到達呢? 大乘修行的目的地就是成佛, 修行到圓滿成就, 就是所謂的到達 庚一 略說 : 悟達彼自性謂真如無垢 一切唯真如顯現彼即是 轉依圓滿成 修法性的修道,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科 判 丑 四 既 皈 依 已 所 學 次 第 分 三... 15 寅 一 攝 分 中 出 分 二... 15 卯 一 初 四 聚... 錯 誤! 尚 未 定 義 書 籤 卯 二 次 四 聚... 錯 誤! 尚 未 定 義 書 籤 寅 二 教 授 中 出 分 二... 18 卯 一 別 學 分 二

科 判 丑 四 既 皈 依 已 所 學 次 第 分 三... 15 寅 一 攝 分 中 出 分 二... 15 卯 一 初 四 聚... 錯 誤! 尚 未 定 義 書 籤 卯 二 次 四 聚... 錯 誤! 尚 未 定 義 書 籤 寅 二 教 授 中 出 分 二... 18 卯 一 別 學 分 二 ( 三 ) 益 西 彭 措 堪 布 講 授 四 川 色 達 喇 榮 五 明 佛 學 院 科 判 丑 四 既 皈 依 已 所 學 次 第 分 三... 15 寅 一 攝 分 中 出 分 二... 15 卯 一 初 四 聚... 錯 誤! 尚 未 定 義 書 籤 卯 二 次 四 聚... 錯 誤! 尚 未 定 義 書 籤 寅 二 教 授 中 出 分 二... 18 卯 一 別 學 分 二 :... 19

More information

宗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道前基礎 一 宗喀巴大師 造 法尊法師 譯 智敏上師 講 多寶講寺 目 錄 講記 與 廣論 原文 集註 頁碼對照表 第一講 廣論 第一 四頁 集註 第一 九頁 1 第二講 廣論 第四 五頁 集註 第一零 一四頁 13 第三講 廣論 第六 一零頁 集註 第一四 二五頁 27 第四講 廣論 第一零 一三頁 集註 第二五 三一頁 41 第五講 廣論 第一三

More information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KTP KTP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KTP KTP 您選對雷射了嗎 40 1917 1959 Maiman 1963 20 1983 AndersonParrish 22 2013 5 485 以往須以手術 磨皮等方法才能去除的刺青, 現在用雷射就可以輕易處理 此外, 各種皮膚血管病變 痣 疤痕, 乃至於皺紋的去除, 也可以用雷射來達成 治療血管的雷射 port wine stain 1988 FDA 585 590 595 600 1.5 40 4

More information

二 一四年十一月 放眼二十一世紀的大世界 核武 擴散 戰亂依然 環境污染 溫 室效應加劇 惡疾 空難 以及 自 然 災 害 頻 生 火 宅 中 人 苦不堪言 傳統的人生觀 價值觀逐漸剝離 網絡社會的虛 擬現實 真偽難辨 是非難決 令本來精神貧乏 心靈空虛的人 更加惶惑不安 環顧我們身處的 香港 政制 經濟 以至民生都 不得安穩 怨氣沖天 暴戾詛咒 抑鬱苦悶湧現 再加上自身的人 事感情 學業工作 可謂無一

More information

上士道(八)

上士道(八) 菩提道次第廣論 - 上士道第十講 如是除自他換諸障礙已, 正修習者 謂由於自貪著力故, 起我愛執, 由此執故無始生死乃至現在, 發生種種不可愛樂, 欲修自利作自圓滿, 行非方便經無數劫, 自他二利悉無所成, 非但無成, 且唯受其眾苦逼惱 若自利心移於利他, 則早定成佛, 圓滿自他一切利益, 由未如是, 故經長時勞而無益 今乃了知第一怨敵即我愛執, 應後依止念及正知, 堅固決定勵力滅除 其未生者當令不生,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法觀人月刊 考場特刊 專業科目專欄 專業科目專欄 非訟事件法重要考點分析 編目 : 非訟事件法 非訟事件流程圖 易 兩 立 女 不 列 Q 7 理 切 17 法觀人月刊 考場特刊 專業科目專欄 理 理 論 度 力 理 理 理 理 理 理 理 不 理 論 75 年 24 說 念 考點提醒 留 理 理 兩 理 留 18 法觀人月刊 考場特刊 專業科目專欄 壹 非訟裁定之圖解與考點解析 相關考點回顧 複習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246\362\273\241\244K\244j\244H\304\261\270g_\301\277\260O_ \244\337\275\345)

(Microsoft Word - 2.\246\362\273\241\244K\244j\244H\304\261\270g_\301\277\260O_ \244\337\275\345) 佛說八大人覺經 佛說八大人覺經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下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賣 -1- 前言代序我們這一次有這樣殊勝的因緣, 跟大家一起來學習 佛遺教三經 這三部經是 佛說八大人覺經 佛遺教經 跟 佛說四十二章經 在學習這三部經之前, 先簡單的說明學習這三部經的目的 佛法說我們凡夫的生命, 就像是一條永遠沒有止境的水流,

More information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xtrac The Haks Language Modeling System: Examples from Buddhist Texts in Sanskrit, Tibetan and Chinese Christopher Handy Michael Litchard handyca@mcmaster.ca http://handyc.sdf.org Inaugural NARNiHS Conference

More information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Bandura Bandura (381) 學習輔導.indd /5/31 2:44:13 PM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Bandura Bandura (381) 學習輔導.indd /5/31 2:44:13 PM 學習輔導 課業輔導 381 19 學習輔導 五至七章重點整理 第五章 在學學生的學習輔導 / 第一節 中學生的學習特徵 1. 2. 3. 4. 1. 2. 3. 1. 2. 3. 4. 5. 1. 2. 3. 4. (381)019-030 學習輔導.indd 19 2007/5/31 2:44:08 PM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More information

心自在如意足, 彼於地作小想, 於水作無量想 彼因是故, 此地隨所欲 隨其意, 擾復擾, 震復震 護比丘天亦復如是, 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心自在如意足, 彼於地作小想, 於水作無量想 彼因是故, 此地隨所欲 隨其意, 擾復擾, 震復震 是謂第二因緣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心自在如意足, 彼於地作小想, 於水作無量想 彼因是故, 此地隨所欲 隨其意, 擾復擾, 震復震 護比丘天亦復如是, 有大如意足, 有大威德, 有大福祐, 有大威神, 心自在如意足, 彼於地作小想, 於水作無量想 彼因是故, 此地隨所欲 隨其意, 擾復擾, 震復震 是謂第二因緣令地大動, 地大動時, 地動經 比對 林崇安編 ( 內觀雜誌,89 期,pp. 50-58,2013.01) 說明 : 北傳 中阿含經 和南傳 增支部 中有一些經典談到地動或地震的原因 以下比對這些經典 1. 中阿含 36 經 : 地動經 2a 增支部 8.69: 眾經 2b 增支部 8.70: 地震經 1. 中阿含 36 經 : 地動經 (01) 我聞如是 : (02) 一時, 佛遊金剛國, 城名曰地 (03) 爾時,

More information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 第 17 卷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 舊版第十七卷.A 面 乃至於了解了以後也不改過, 請問 : 這樣的話談什麼修行? 所以這一點我們要了解, 了解了以後, 就有一個標準去衡準自己 這個地方注意, 不是說你了解了, 啊, 懂了, 懂了! 了解了, 正趁這個機會努力修行, 我們了解的目的就是要去改善它, 你了解了不修行更加可惜 所以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 假定說我們沒有達到這樣的一個認識,

More information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切智所行之義 皆得自在 修諸功德 悉已圓滿 其菩提座 具足莊嚴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 佛處其上 轉妙法輪 說諸菩薩所有行願 開示無量諸佛境界 令諸菩薩 皆得悟入 修行種種清淨妙行 復能示導一切眾生 令種善根 生於如來平等地中 住諸菩薩無邊妙行 成就一切功德勝法 一切世界 一切眾生 一切佛剎 一切諸法 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七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之二佛子 諸佛世尊 有十種廣大佛事 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 一切世間 諸天及人 皆不能知 去來現在 所有一切聲聞獨覺 亦不能知 唯除如來威神之力 何等為十 所謂一切諸佛 於盡虛空遍法界 一切世界 兜率陀天 皆現受生 修菩薩行 作大佛事 無量色相 無量威德 無量光明 無量音聲 無量言辭 無量三昧 無量智慧 所行境界 攝取一切人天魔梵 沙門婆羅門 阿脩羅等 大慈無礙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DaoCiDi2003TC ct-P247L11-R

DaoCiDi2003TC ct-P247L11-R 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一一八 雪歌仁波切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8/06/15 如 普賢行願品 云 : 乃至虛空世界盡, 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母有情的數量是無量無邊, 就如虛空無邊際般, 世間也是無邊際, 住在世間中的有情也是無量無邊 所有這些如母有情都欲求安樂, 卻缺乏安樂 ; 都欲離苦, 偏偏卻要遭受一切痛苦 一方面這些如母有情都曾經當過我們的母親, 而且次數是不可計數, 另一方面他們都欲求獲得安樂卻不得安樂,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曹正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修次中篇.docx

Microsoft Word - 修次中篇.docx 修次中篇 梵語云 : 跋瓦納乍瑪藏語云 : 鞏貝林巴漢語云 : 修行次第 敬禮文殊孺童尊 茲當略述隨行大乘經藏軌理眾之修行次第 此中, 欲速 證得一切種智, 具了悟者, 當勤此能得彼之眾因緣 如是, 此一切遍智, 非從無因生, 否則, 一切應於一切 時中皆生遍智故 若無觀待而生, 則無何能為阻礙, 然非一 切皆成遍智 是故, 時有生故, 所有實事, 唯觀待因 又時 而有成遍智, 非一切時 非一切處

More information

Ava_ch40-普賢行願品科判.indd

Ava_ch40-普賢行願品科判.indd 別解文義 ( 分三 ) A1. 結前所說爾時, 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 告諸菩薩及善財言 : 善男子! 如來功德, 假使十方一切諸佛, 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 相續演說, 不可窮盡 A2. 正示普因 ( 分二 ) B1. 長行 ( 分三 ) C1. 正顯普因分 ( 分四 ) D1. 標示所應若欲成就此功德門, 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D2. 徵列名數何等為十? 一者 禮敬諸佛 ; 二者

More information

P. 2 若有眾生樂成就應當發起菩提心作大光明現世間一切暗冥皆照耀若有眾生樂成就應當發起菩提心雖復生於三界中斷除一切顛倒行若有眾生樂出離應當發起菩提心所有煩惱等諸障及餘一切不善法若有眾生樂除斷應當發起菩提心所有三界諸結使隨所造作為魔攝若有眾生樂除斷應當發起菩提心若能調伏於無明一切愛網悉能斷若有眾生樂

P. 2 若有眾生樂成就應當發起菩提心作大光明現世間一切暗冥皆照耀若有眾生樂成就應當發起菩提心雖復生於三界中斷除一切顛倒行若有眾生樂出離應當發起菩提心所有煩惱等諸障及餘一切不善法若有眾生樂除斷應當發起菩提心所有三界諸結使隨所造作為魔攝若有眾生樂除斷應當發起菩提心若能調伏於無明一切愛網悉能斷若有眾生樂 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838 [No. 837] 完成日期 : 2002/11/04 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卷上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7, No. 838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精舍

More information

寤夢犯欲無差別也 佛言 於意云何 我先不言一切諸法皆如夢耶 答言 如是 佛言 於意云何 如夢諸法是真實耶 答言 不也 佛告比丘 於意云何 寤夢二心俱真實耶 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 若非真實是有法不 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 於意云何 無所有法為有生不 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 若法無生有滅有縛有解脫耶 不也世尊 佛

寤夢犯欲無差別也 佛言 於意云何 我先不言一切諸法皆如夢耶 答言 如是 佛言 於意云何 如夢諸法是真實耶 答言 不也 佛告比丘 於意云何 寤夢二心俱真實耶 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 若非真實是有法不 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 於意云何 無所有法為有生不 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 若法無生有滅有縛有解脫耶 不也世尊 佛 修訂日期 : 2009/04/23 發行日期 : 2009/5/9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4, No. 1494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伽耶山基金會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1494 佛說淨業障經失譯人名今附秦錄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菴羅樹園 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菩薩摩訶薩三萬二千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bj1903a.doc

Microsoft Word - chbj1903a.doc 中華佛學學報第 19 期 (pp.27-46): ( 民國 95 年 ), 臺北 : 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9, (2006) Taipei: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7132 分別與無分別 無分別 > 分別 > 分別

More information

宗喀巴大師的 菩提道次第攝義 ( 三 ) 袞德林仁波切藏文講述 慈仁格西中譯 死後難保不墮落, 能救此畏唯三寶, 故應勤修正皈依, 終不毀犯諸學處 復應善思諸業果, 如理取捨乃能辦, 至尊恩師如是修, 欲解脫者如是行 若未獲得眾德身, 欲修勝道亦難達, 故應學此圓滿因, 淨修三業諸垢染 懺悔業障尤切

宗喀巴大師的 菩提道次第攝義 ( 三 ) 袞德林仁波切藏文講述 慈仁格西中譯 死後難保不墮落, 能救此畏唯三寶, 故應勤修正皈依, 終不毀犯諸學處 復應善思諸業果, 如理取捨乃能辦, 至尊恩師如是修, 欲解脫者如是行 若未獲得眾德身, 欲修勝道亦難達, 故應學此圓滿因, 淨修三業諸垢染 懺悔業障尤切 宗喀巴大師的 菩提道次第攝義 ( 三 ) 袞德林仁波切藏文講述 慈仁格西中譯 死後難保不墮落, 能救此畏唯三寶, 故應勤修正皈依, 終不毀犯諸學處 復應善思諸業果, 如理取捨乃能辦, 若未獲得眾德身, 欲修勝道亦難達, 故應學此圓滿因, 淨修三業諸垢染 懺悔業障尤切要, 故應恒時依四力, 以上是下士道的內容, 最主要是爭取來世暇滿的人身, 這是下士道的核心, 非常重要 針對這個人身, 須思惟死無定期

More information

基本數學核心能力測驗_行為觀察記錄紙_G2版本

基本數學核心能力測驗_行為觀察記錄紙_G2版本 基本數學數學核心能力測驗 G2 行為觀察記錄記錄紙 學校 : 班級 : 姓名 : 日期 : 記錄者 : ~ 學生作答時, 請他 ( 她 ) 將雙手皆置於桌面 ~ 認識數字 ( 三 ): 數列 ( 共 1 頁 ) 注意事項 逐題觀察並作底下記錄, 等分測驗做完後, 每一個策略任選一題問 這一題你是怎麼算的? ( 如果只運用一種策略, 則再任選 2-3 題訪問 ) 利用學生的回答來作為 自己觀察記錄的證據

More information

2011 動力機械群 2011... 2 2011... 3 98102... 3... 4... 7... 13... 15... 16 99 2011 3 04636116 3 04637106 3 04638106 3 04416106 3 04417106 3 0418106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04635106 04832106 2 04739116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云何得離雜染心唯願世尊隨問說爾時佛告月光童子 菩薩摩訶薩若與一法相應 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諸法悉皆剋獲 云何一法 若菩薩摩訶薩於眾生所 起平等心 救護心 無礙心 無毒心 是為一法相應 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能獲如是功德之利 爾時世尊 而說偈言若有受持是一法能順菩薩正修行因此一法功德故速得成

云何得離雜染心唯願世尊隨問說爾時佛告月光童子 菩薩摩訶薩若與一法相應 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諸法悉皆剋獲 云何一法 若菩薩摩訶薩於眾生所 起平等心 救護心 無礙心 無毒心 是為一法相應 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能獲如是功德之利 爾時世尊 而說偈言若有受持是一法能順菩薩正修行因此一法功德故速得成 月燈三昧經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639 月燈三昧經卷第一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5, No. 639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與大比丘眾百千人俱 菩薩八十那由 他皆一生補處 阿氏多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More information

2 以是因緣 受三歸依 凡在家受五戒 八關齋戒 菩薩戒者 3 4 皆以三皈而納受戒體 出家沙彌十戒 式叉摩那戒 比丘 比 5 6 丘尼戒 菩薩戒雖以羯 磨法 而受戒 但在受戒之中亦須行三皈 ˊ ㄐ ㄧ ㄝ 納體 是故三皈為萬行之開初 成佛之樞紐 肆 為何要歸依三寶 佛為覺者 能自覺 覺他 覺行圓滿

2 以是因緣 受三歸依 凡在家受五戒 八關齋戒 菩薩戒者 3 4 皆以三皈而納受戒體 出家沙彌十戒 式叉摩那戒 比丘 比 5 6 丘尼戒 菩薩戒雖以羯 磨法 而受戒 但在受戒之中亦須行三皈 ˊ ㄐ ㄧ ㄝ 納體 是故三皈為萬行之開初 成佛之樞紐 肆 為何要歸依三寶 佛為覺者 能自覺 覺他 覺行圓滿 在家 三歸五戒菩薩戒講義 2015/01/06 釋開聖 整理 三歸依 壹 三歸依五戒的由來 1 五分律 卷十五載 世尊成道後七日遊化人間 受五百商 人中的離謂與波利二人供養 並為彼等授二自歸 不久度五比丘 三寶具足 時長者子耶舍為比丘 其父先受三自歸 次受五戒成 優婆塞 由此可知 佛成道之初三寶未具足時 僅授佛 法二歸 戒 耶舍比丘之父 是第一位授三歸五戒的佛教徒 貳 什麼是歸依 又作 三皈依 皈依

More information

勸發菩提心集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勸發菩提心集卷上 翻經沙門慧沼撰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5, No. 1862

勸發菩提心集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勸發菩提心集卷上 翻經沙門慧沼撰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5, No. 1862 勸發菩提心集 CBETA 電子版版本記錄 : 1.1 No. 1862 勸發菩提心集卷上 翻經沙門慧沼撰 完成日期 : 2002/11/04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5, No. 1862 一明菩薩種姓相門二明發心因緣門三顯勝負論門四譬喻讚歎門五勸發勝 劣重廣門六立誓發願門七復說發心及哀愍門八雜明修行及退不退門九依觀普

More information

17-72c-1

17-72c-1 台灣喜宴文化與陶瓷餐具設計開發 廖素慧 林長弘 林秀娟 摘 要 喜宴文化它包括了生活風俗習慣 禮教的 禁忌與料理 飲食的結合 可以看到民族的思 想行為以及社會的結構模式 是生活文化的濃 縮 它的過程對於一對新人在人生旅程開始 時 得到關愛與祝福也給予責任 所以喜宴的 禮教約束 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好的飲 食禮教約束可以產生良性的人生觀 從喜宴的 食物料理與新開發餐具的造形與裝飾美感等的 結合來做一個開始

More information

窍诀宝藏论释

窍诀宝藏论释 譯序譯 序 眾生的無上怙主全知無垢光尊者的色身雖已融入法界, 然而, 為悲憫我們這些濁世愚昧的眾生而留下了以甚深古薩里派 四心滴 廣行班智達派 七寶藏, 以及 三休息 三解脫 為主數目驚人的豐厚遺產 其中的 七寶藏 可堪為寧瑪派的璀璨明珠 無價之寶 七寶藏 中的 如意寶藏論 有頌詞與自釋, 共分二十二品, 詳細論述一切顯密乘 實相寶藏論 有頌詞與自釋, 共分四品, 分別闡述無有 自成 平等 唯一四大誓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¼s½×Á¿°O07.doc

Microsoft Word - ¼s½×Á¿°O07.doc ( 七 ) 益西彭措堪布講授 科判 午㆔ 忍辱分六... 17 未㆒ 忍之自性分㆔... 17 申㆒ 安忍體性... 17 申㆓ 安忍違品... 18 申㆔ 安忍波羅蜜多... 18 未㆓ 趣入修忍之方便分㆔... 21 申㆒ 思惟修忍之勝利... 22 申㆓ 思惟不忍之過患分㆓... 32 戍㆒ 真實義... 32 戍㆓ 以瞋恚摧壞善根之義分㆕... 33 亥㆒ 生瞋的對境... 33 亥㆓ 生瞋的所依...

More information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反 導 函 數 與 不 定 積 分 定 義 6.. 反 導 函 數 說 明 : 第 六 章 求 積 分 的 方 法 若 F( ) f ( ), Df, 則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antierivative) () 當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時, 則 F( ) C,C 為 常 數, 亦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故 若 反 導 函

More information

2

2 98 2009115 1 2 / 3 18-1 1-1 2 2 25 1 4 - - - - - - 5 140 1 60 5 2 8 7 6 229 1-2 - - 26 1-30 32 3 - - - - 1-36 2 - - - - - 1-3 - 1 - - - - - - 4 2 - - - - - - 6 5 4 - - - - - - 9 1 8 - - - - - - 9 - - -

More information

Ledderose,Buddhist Stone Sutras in China, Sichuan 2

Ledderose,Buddhist Stone Sutras in China, Sichuan 2 中國佛教石經 Buddhist Stone Sutras in China 叢書主編雷德侯 Series Editor Lothar Ledderose on behalf of Heidelberger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2014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Chengdu Municip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More information

結集 謂能貫穿縫綴種種能引義利 能引梵行真善妙義, 是名契經 02 云何應頌? 謂於中間 或於最後宣說伽陀, 或復宣說未了義經, 是名應頌 03 云何記別? 謂於是中, 記別弟子命過已後當生等事, 或復宣說已了義經, 是名記別 說明 : 此處的契經內容是 : 蘊 處 緣起 食 諦 界相應語 聲聞乘相

結集 謂能貫穿縫綴種種能引義利 能引梵行真善妙義, 是名契經 02 云何應頌? 謂於中間 或於最後宣說伽陀, 或復宣說未了義經, 是名應頌 03 云何記別? 謂於是中, 記別弟子命過已後當生等事, 或復宣說已了義經, 是名記別 說明 : 此處的契經內容是 : 蘊 處 緣起 食 諦 界相應語 聲聞乘相 從聞思正法到證果的完整學佛過程 林崇安教授編 (2012.08.11 講於馬來西亞. 沙巴. 寂靜禪林行政中心 ) 一 前言 學佛的整個過程, 和今日教育的訓練很相似, 共經過聽聞 思考和實踐三個階段 釋尊成佛後, 為了度化大眾, 常常先以理服人, 而後導之以實踐, 因而有 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如理作意 法隨法行 的修學次第 經由 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 可以獲得聞所成慧 經由 如理作意 可以獲得思所成慧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D332E3420A16DA44AA4A4BDD7A16EAF7DAF75B9EAA6B3A94DA6DBA9CAA6B3AABAB1B4A A6726E65772E646F63>

<4D F736F F D D332E3420A16DA44AA4A4BDD7A16EAF7DAF75B9EAA6B3A94DA6DBA9CAA6B3AABAB1B4A A6726E65772E646F63> 入中論入中論 破真實有和自性有的探究 以幻事喻 繩蛇喻 色盤喻說明 / 林崇安 一 前言為了闡述深奧的義理, 佛法的經論上常用譬喻來解說 真實有 和 實執 自性有 和 自性執, 是探討法無我 人無我 ( 此處將補特伽羅, 簡略為人 ) 時, 所必須掌握的核心觀念 此處先依據 入中論 的 幻事喻 來說明中觀宗自續派所破的 真實有 和 實執 ; 接著以 繩蛇喻 來說明應成派所說的 唯以分別安立 和所破的

More information

無量繒綵敷覆其上 懸七寶鈴及諸羅網百千幡華 高座四面一切地界變為金剛七寶所成 悅眾人意平坦如掌 掃灑淨潔燒諸雜香 無量天華皆散其上 無量百千蓮華大如車輪從地踊出 皆是金色瑠璃為臺 因陀尼羅珠以為其鬘 香氣馚馥可愛柔軟供養世尊 高座四角不近不遠 有四寶樹自然而出高六十里 四維各十五里 爾時世尊坐師子座

無量繒綵敷覆其上 懸七寶鈴及諸羅網百千幡華 高座四面一切地界變為金剛七寶所成 悅眾人意平坦如掌 掃灑淨潔燒諸雜香 無量天華皆散其上 無量百千蓮華大如車輪從地踊出 皆是金色瑠璃為臺 因陀尼羅珠以為其鬘 香氣馚馥可愛柔軟供養世尊 高座四角不近不遠 有四寶樹自然而出高六十里 四維各十五里 爾時世尊坐師子座 修訂日期 : 2005/08/28 發行日期 : 2006/2/1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6, No. 659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自行掃瞄辨識 No. 659 [No. 658] 大乘寶雲經卷第一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序品第一如是我聞 一時佛婆伽槃

More information

學佛五講

學佛五講 絕妙說法 - 法華經講要 02 方便品 -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目錄 書籍光碟光碟 2 P.33 9 05 P.70 光碟 4 24 30 1.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2. 佛陀說法, 五千增上慢人退席 3. 諸佛世尊出現於世的目的 4. 唯一佛乘, 方便說三 1.1 此品開始為正宗分 1.2 舍利弗請法 1.3 佛告舍利弗,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1.4 羅漢弟子們的疑問 2.1 舍利弗再三請法, 佛陀應允

More information

( ) (1) (2) (3) (4) 2

( ) (1) (2) (3) (4) 2 2007 11 29 1. ( ) 2. ( ) 3. 1 ( ) 1. 2. (1) (2) (3) (4) 2 1. (1) (2) 2. ( ) $20,000,000 X1 1 1 $3,000,000 X1 1 1 1,000,000 $12,000,000 $4,000,000 $5,000,000 $10 X1 1 1 $13 (1) ( ) $5,000,000 $8,000,000

More information

家務工作安全及健康要點 家務工作看似簡單, 但我們絕不應忽視家居環境中潛在的各種危害及風險 如工作時不注意安全及健康, 很容易釀成意外, 導致勞損 受傷甚至死亡 本單張簡明扼要地闡述了家務料理者在工作時應注意的安全健康要點以及有關預防意外的措施 1 清潔窗戶及高處工作 絆倒滑倒 清潔窗戶及高處工作

家務工作安全及健康要點 家務工作看似簡單, 但我們絕不應忽視家居環境中潛在的各種危害及風險 如工作時不注意安全及健康, 很容易釀成意外, 導致勞損 受傷甚至死亡 本單張簡明扼要地闡述了家務料理者在工作時應注意的安全健康要點以及有關預防意外的措施 1 清潔窗戶及高處工作 絆倒滑倒 清潔窗戶及高處工作 Doing Housework in a Safe and Smart Way 家務工作安全及健康要點 家務工作看似簡單, 但我們絕不應忽視家居環境中潛在的各種危害及風險 如工作時不注意安全及健康, 很容易釀成意外, 導致勞損 受傷甚至死亡 本單張簡明扼要地闡述了家務料理者在工作時應注意的安全健康要點以及有關預防意外的措施 1 清潔窗戶及高處工作 絆倒滑倒 清潔窗戶及高處工作 絆倒滑倒 2 燙傷 燒傷

More information

2

2 2 Tehillim 12:46 Psalmos "le" (I) 27:46 22:1 (II) --- --- --- --- ( 71:14-16) --- ( 71:2) --- ( 71:6) --- ( 71:18) 2 () 73 2 12 50,73-83 11 42,44-49,84-85, 87-88 1 1 48 - 顺 - - - ) 15:1-19 6:33 15:17

More information

Session 15-Col-1.pdf

Session 15-Col-1.pdf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5 15 1 5 15 2 5 15 3 5 15 5 5 15 6 167 1 5 15 1 2 3 4 5 15 2 5 15 3 5 6 5 15 5 168 7 5 15 6 8 1 2 3 4 1 2 3 169 3 --- 4 170 171 5 15 1 5 15 1 172 5 15 1 1 2 3 4 5 173 5 15

More information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忘眾生恩德 務 使 眾生亦終有 一 天 同證 菩提 這就是透 見緣起 事實的修道者要發 菩提 心 的來由 (四 )為 甚麼 維摩 經 置三 心於 修 淨 土行 之首? 維摩 經註 僧 肇云 : 夫欲 弘大道 先 要直其心 心 既 真 直 然 後 人行 能深 ;入 行 既深 則 能廣 運無 涯 此三 心之 次也 備 此三 心 然 後修 六度 這襄再作補 充 沒有直 心 學 佛 目的不純正 沒有深 心

More information

善知識的追尋 目錄 壹 成一切智最初因緣 貳 菩薩有十種善知識 一 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 二 令出生諸善帳善知識 三 令行諸波羅蜜善知識 四 令解說 切法善知識 五 令成熟諸眾生善知識 六 令得無礙辯才善知識 七 令不著於世間善知識 八 令修行無厭倦善知識 九 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 十 令入佛智所入善知

善知識的追尋 目錄 壹 成一切智最初因緣 貳 菩薩有十種善知識 一 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 二 令出生諸善帳善知識 三 令行諸波羅蜜善知識 四 令解說 切法善知識 五 令成熟諸眾生善知識 六 令得無礙辯才善知識 七 令不著於世間善知識 八 令修行無厭倦善知識 九 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 十 令入佛智所入善知 華嚴系列 釋普獻 講述 善知識的追尋 LOKEYA] 善知識的追尋 目錄 壹 成一切智最初因緣 貳 菩薩有十種善知識 一 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 二 令出生諸善帳善知識 三 令行諸波羅蜜善知識 四 令解說 切法善知識 五 令成熟諸眾生善知識 六 令得無礙辯才善知識 七 令不著於世間善知識 八 令修行無厭倦善知識 九 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 十 令入佛智所入善知識 參 於善知識生何種心 一 與善知識同一志趣

More information

君规教言论释

君规教言论释 目錄目錄 第一品不放逸...9 第二品觀察智者... 30 第三品觀察行為...70 第四品觀察語言... 121 第五品觀察眷屬... 180 第六品觀察作法... 245 第七品觀察具德... 294 第八品觀察正行... 312 第九品穩重精進... 320 第十品觀察調柔... 358 1 君規教言論釋2 君規教言論釋君規教言論釋 全知麥彭仁波切造頌堪布索達吉譯釋 梵語 : 日查呢德善章布瑪巴拉色阿朗呷藏語

More information

一、前言

一、前言 隨信行與隨法行之初探 釋覺海 論文摘要〆 本文以 雜阿含經 與阿毘達磨論書來說明聲聞乘兩種行者〆隨信行與隨法行的 入道方式, 修行方法及修行道次第的差別, 並且提出印順導師在著作中對兩種行者的看 法作為比較 關鍵詞〆隨信行 隨法行 堅法人 堅信人 1 目次 一 前言 02 二 行者的根性 03 ( 一 ) 習慣於情意的隨信行 03 ( 二 ) 習慣於理性的隨法行 04 三 行者修行的道次第 05 (

More information

證明 一切色聚中都有四大種 都是有四大的 那麼這是一件事 寅三 約色聚辨 分二科 卯一 流轉 分二科 辰一 標列 又色聚有三種流轉 : 一者長養, 二者等流, 三者異熟生 這是第三科 約色聚辨 前面是 約諸種辨 現在是 約色聚辨 分成兩科 第一科是 流轉 第二科是 依處 流轉 這句話的意思 就是相續

證明 一切色聚中都有四大種 都是有四大的 那麼這是一件事 寅三 約色聚辨 分二科 卯一 流轉 分二科 辰一 標列 又色聚有三種流轉 : 一者長養, 二者等流, 三者異熟生 這是第三科 約色聚辨 前面是 約諸種辨 現在是 約色聚辨 分成兩科 第一科是 流轉 第二科是 依處 流轉 這句話的意思 就是相續 辰二 明具有 分二科 巳一 標 又於一切色聚中, 一切時具有一切大種界 又於一切色聚中 一切時具有一切大種界 如世間現見乾薪等物 鑽即火生 這一科是 明具有 在 約諸種辨 裡面分兩科 第一科說 色聚種 第二科明 四大種 四大種 這一科裡面 先引經上佛說的話加以解釋 現在第二科 說在一切色聚中 都具有四大種 這一段文的大意是這樣 又於一切色聚中 前面解釋佛說的話 這底下又正式說明這件事 又於一切 的物質

More information

6 月 4 日上午 這次非常高興能夠來到台灣 如同在上一次堪度仁波切請問說是否能夠向蔣哲曲杰仁波切請 法, 仁波切答應了 但是原本是要到美國還是其他的地方, 但是後來改變, 來到了台灣 這 樣對大家比較方便 所以他非常高興能夠來到台灣, 也向大家問候吉祥如意 在這次的教授當中, 主要是以修心為主 而

6 月 4 日上午 這次非常高興能夠來到台灣 如同在上一次堪度仁波切請問說是否能夠向蔣哲曲杰仁波切請 法, 仁波切答應了 但是原本是要到美國還是其他的地方, 但是後來改變, 來到了台灣 這 樣對大家比較方便 所以他非常高興能夠來到台灣, 也向大家問候吉祥如意 在這次的教授當中, 主要是以修心為主 而 修心日光 第 104 任甘丹赤巴法座洛桑天津仁波切教授 緣起 : 第 104 任甘丹赤巴法座洛桑天津仁波切於 2017 年 6 月 4 日至 15 日, 應堪度倫珠卻殿仁波切邀請, 在台灣蒙藏漢那蘭陀佛學研究會會址講授 修心日光 為了裨益更廣, 堪度仁波切於生前交待將此教授內容作成文字紀錄, 披露於官網, 以供大家研讀及練習 惟擔任口譯的勝義師兄受限於時間, 無法親自校閲此教法的文字紀錄, 因此,

More information

蔡 序

蔡 序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祇 祇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巿 26 27 28 29 30 巿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2 44 45 46 47

More information

如天一味雨 遍灑於十方 草木及叢林 根莖隨大小 而於大地中 無不蒙滋益 如來所說法 悉亦復如是 以一微妙音 演說無量義 根器有差殊 聞之各得解 故於一會中 咸皆入佛慧 是佛神通力 名為不思議 我於往昔劫 常隨佛所化 而今此會中 亦預佛座下 如來所說法 我悉能總持 見在及未來 願佛為宣說 爾時佛告師子

如天一味雨 遍灑於十方 草木及叢林 根莖隨大小 而於大地中 無不蒙滋益 如來所說法 悉亦復如是 以一微妙音 演說無量義 根器有差殊 聞之各得解 故於一會中 咸皆入佛慧 是佛神通力 名為不思議 我於往昔劫 常隨佛所化 而今此會中 亦預佛座下 如來所說法 我悉能總持 見在及未來 願佛為宣說 爾時佛告師子 修訂日期 : 2004/10/11 發行日期 : 2006/2/1 發行單位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15, No. 652 原始資料 :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自行掃瞄辨識 No. 652 [Nos. 650, 651] 佛說大乘隨轉宣說諸法經卷上宋明教辯才法師充譯經三藏沙門紹德等奉詔譯如是我聞

More information

55202-er-ch03.doc

55202-er-ch03.doc 8 第 章 機 率 - 樣 本 空 間 與 事 件 列 出 擲 一 粒 骰 子 所 出 現 點 數 的 樣 本 空 間, 並 以 集 合 表 示 下 列 各 事 件 : A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偶 數 的 事 件, B 是 出 現 點 數 為 奇 數 的 事 件, C 是 出 現 點 數 大 於 的 事 件 骰 子 出 現 的 點 數 可 能 是,,, 4,5, 6, 因 此 出 現 點 數 的

More information

金光明經 1 / 年 03 月 02 日 金光明經 01 序品 壽量品 懺悔品 讚歎品 空品 四天王品 大辯天品 功德天品 堅牢地神品...

金光明經 1 / 年 03 月 02 日 金光明經 01 序品 壽量品 懺悔品 讚歎品 空品 四天王品 大辯天品 功德天品 堅牢地神品... 金光明經 金光明經 1 / 141 2016 年 03 月 02 日 金光明經 01 序品... 3 02 壽量品... 6 03 懺悔品... 10 04 讚歎品... 28 05 空品... 35 06 四天王品... 39 07 大辯天品... 61 08 功德天品... 62 09 堅牢地神品... 66 金光明經 2 / 141 2016 年 03 月 02 日 10 散脂鬼神品... 69

More information

大寶積經迦業問品說成就四法,於餘生中忘失發心,或不現行

大寶積經迦業問品說成就四法,於餘生中忘失發心,或不現行 菩提道次第廣論 - 上士道第十三講 第二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分二 : 一 斷除能失四種黑法 ; 二 受行不失四種白法 今初 已受者, 守護不令失壞, 第二部分是修學於他世也不離發菩提心之因 內容分二 : 一 斷除能失壞的四種黑法 ; 二 受持不失壞的四種白法 首先介紹斷除能失壞的四種黑法 大寶積經迦葉問品說成就四法, 於餘生中忘失發心, 或不現行 又成就四法乃至未證菩提中間不忘菩提之心, 或能現行,

More information

釋迦文佛偈讚 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佛本行集 經

釋迦文佛偈讚 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佛本行集 經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釋迦文佛偈讚 天上天下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 一切無有如佛者 佛本行集 經 南無上師薈供資糧田 宗喀巴大師偈讚 釋尊大法 策源月邦 派分三幹 化各一方 錫蘭支那 爰及西藏 蓮華生後 密咒當陽 律像經教 若存若亡 末流猥雜 染風孔張 大師崛起 濁激清揚 菩提之道 次第宣鬯 下中上士 胥歸金剛 根深枝茂 德隆譽芳 此土禪淨 今亦淪荒 扶戒研理 救之不遑 唯師與我 志趣相當

More information

生活 Etiquette 禮儀. 2. 一 人無禮不立 你, 想要把自己當成 人 嗎? 自尊而後人尊, 自重而後人重 二 擁有禮儀就擁有就業力 7

生活 Etiquette 禮儀. 2. 一 人無禮不立 你, 想要把自己當成 人 嗎? 自尊而後人尊, 自重而後人重 二 擁有禮儀就擁有就業力 7 Etiquette 要 生活 Etiquette 禮儀. 2. 一 人無禮不立 你, 想要把自己當成 人 嗎? 自尊而後人尊, 自重而後人重 二 擁有禮儀就擁有就業力 7 . 3. 2006 6 (C)= (K)+ (S) (A) 美而無德, 好像沒有香味的花一樣, 虛有其表 迪福 生活 Etiquette 禮儀. 4. 三 禮儀是獲致成功與快樂的關鍵 四 禮儀維護人的自由與權益 . 5. 經驗,

More information

報考資格高中以上或具同等學歷, 年齡十八歲以上, 五十歲以下, 身心健全, 品行端正之出家男眾或正信三寶的男居士 報名日期即日起向福嚴佛學院報名 繳交證件 (1) 報名表 ( 報名表下載 : (2) 最高學歷證件影本一份 (3) 身分證 ( 護照 )

報考資格高中以上或具同等學歷, 年齡十八歲以上, 五十歲以下, 身心健全, 品行端正之出家男眾或正信三寶的男居士 報名日期即日起向福嚴佛學院報名 繳交證件 (1) 報名表 ( 報名表下載 :  (2) 最高學歷證件影本一份 (3) 身分證 ( 護照 ) 報考資格高中以上或具同等學歷, 年齡十八歲以上, 五十歲以下, 身心健全, 品行端正之出家男眾或正信三寶的男居士 報名日期即日起向福嚴佛學院報名 繳交證件 (1) 報名表 ( 報名表下載 :http://www.fuyan.org.tw) (2) 最高學歷證件影本一份 (3) 身分證 ( 護照 ) 影本一份 (4) 自傳 (800 字以上, 內容須含學佛經歷 報考佛學院動機等, 請用 600 字稿紙或

More information

260 1 10 30 2 1 2 1982 24 1984 3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9. 菩提妙心猶如劫盡火 剎那能焚諸罪盡無餘 10. 是故發心功德量無邊 慈氏依怙廣為善財說 11. 總攝而言菩提心 應知有二種差別 謂即發起菩提願 及與趣入菩提行 12. 如人欲行興趣行 差別如何易了知 如其次第願行別 智者當知亦如是 13. 願菩提心雖亦能 於生死中與大果 然不如行菩提心 出生福

9. 菩提妙心猶如劫盡火 剎那能焚諸罪盡無餘 10. 是故發心功德量無邊 慈氏依怙廣為善財說 11. 總攝而言菩提心 應知有二種差別 謂即發起菩提願 及與趣入菩提行 12. 如人欲行興趣行 差別如何易了知 如其次第願行別 智者當知亦如是 13. 願菩提心雖亦能 於生死中與大果 然不如行菩提心 出生福 前行緣念 入菩薩行論 ( 第 1 2 3 4 品 ) 梵語 : 菩提薩埵雜雅阿瓦打日阿藏語 : 降曲生巴覺巴那覺勿巴 頂禮一切諸佛菩薩 1. 善逝具足法身及佛子 一切應禮敬處敬禮已 2. 如來勝子律儀趣入處 遵依經都總攝當宣說 3. 昔所未聞此中既未述 韻音善巧亦非我所能 故我亦非意樂為利他 唯為自心練修造斯論 4. 為修善法我心淨信力 因作斯論萬一能增長 5. 與我根機相等餘有情 由見斯論或能成義利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