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

Transcription

1 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蕭乾源及高雄旗峰吟社研究 指導教授 : 黃文車博士 研究生 : 陳宛萱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七月

2

3 摘要 清朝時期, 旗山受限於地理位置與官方消極統治, 發展不大 日治時期, 旗山因日方積極開發逐漸成為繁榮城鎮, 文藝風氣也隨之興盛 昭和 4 年 (1929) 蕭乾源等人創立旗峰吟社, 在市街上新式洋房 鸞堂以及名勝場所舉辦集會, 經常參與報章徵詩競作, 主辦各項詩會活動, 積極拓展旗美地區的漢詩空間, 豐富地方詩藝及人文內涵 蕭乾源是地方知名實業家, 也是旗美地區閩客文人交流的典範 因鍾情古典詩學而創立詩社, 肩負地方漢學的傳授工作, 內心雖懷有民族意識, 但現實生活中, 仍是旗山市街上安分守業的仕紳文人, 在官方允許空間下, 以維護鄉里 明哲保身的政治立場, 追求自我詩學成就 他所創立的旗峰吟社, 是日治以來旗山地區古典文學代表, 以切磋詩藝, 傳授古典詩學為宗旨, 是具有社交功能的文學性社團, 不僅開啟旗山市街寫詩風潮, 也讓漢詩走入市井, 成為旗美地區推廣漢學的重要組織 只是戰後受到時代變遷 官方態度 擬宗族性的結構組織 無法現代化經營等問題, 使得傳統詩社漸失舞台 目前因社員大幅萎縮, 加上經費短缺, 個別運作困難, 已併入高雄市詩人協會 本論文首先透過地理空間 ( 旗山市街興起 ) 政治態度( 官方支持詩社發展 ), 以及社會風氣 ( 台灣古典詩蓬勃 ) 三方面, 說明日治時期旗峰吟社創立過程 活動概況, 觀察詩社所呼應的時代現象, 及對旗美地區閩客族群融和的助益 接著探究蕭乾源 ( ) 生平與文學交遊, 析論漢詩內容題材與藝術特色, 以深入了解詩人創作意涵 最後說明旗峰吟社其他詩人詩作及其傳承現況, 面臨戰後古典詩的發展困境, 冀望詩社能以現代化策略, 透過網路論壇與聯吟大會等虛實平台, 結合政府與藝文團體的支持, 積極引導古典詩壇走向現代化, 以堅定的傳統姿態, 迎向新時代考驗 筆者以 蕭乾源及高雄旗峰吟社研究 為題, 蒐羅保存旗峰吟社文獻及詩人詩作資料, 重新建構蕭乾源個人文學生命歷程, 見證日治至戰後台灣古典詩學的演變, 除了補充台灣區域文學內容外, 也為詩社及詩人留下更清晰完整的影像及定位, 給默默賡續漢學的詩人們一個肯定 關鍵詞 : 蕭乾源 旗峰吟社 旗山 漢詩 I

4 Abstract Xiao Ganyuan was a well-known industrialist and poet in Qishan area. Because of his passion for classical poetry, he founded a poetry society and seek his own poetic achievement under Japanese official permit. Politically, he stayed cautious during foreign government while protecting his hometown. The Qifeng Poetry Society he founded was the local representative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the Qishan and Meinong (Qimei) area since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t aimed to preserve classical poetry and study poetic skills by mutual discussion. It was a literary club with a social function and served as an importance organization to promote Sinology in the Qimei area. After the Taiwan s retrocession, due to the changing times, Japanese official attitudes, the closed-up structure of clan-lik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which could not be modernized, traditional poetry societies have gradually lost the stage. Qifeng Poetry Society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Kaohsiung Association of Poets due to sharp decline in membership, coupled with a shortage of funding and the difficulty of independent operation. In the future, through the physical and virtual platforms such as internet forums and poetry reading events, it is hoped that the poetry society can actively guide classical poetry to modernization and rise to the test of time with a firm traditional stance. First, from three dimensions geographical space, Japanese official attitudes and social values, the research explains the founding process and the profile of Qifeng Poetry Societ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t observs the Poetry Society s echo to the phenomenon of the time, and its assistance to the ethnic integration of Fujian and Hakka people in the Qimei Area. Then 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life of Xiao Ganyuan ( ) and his literary circle of friends, and analyzs the contents and themes of the Chinese Poetry as well as its artistic featur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mplications of poets. Finally, the works of other poets in the Qifeng Poetry Society and the post-war development dilemma of classical poetry are illustrated. It is hoped that, with the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other artistic groups, the Qifeng Poetry Society can be modernized and operate sustainably. Under the title of A Study of Xiao Qianyuan and Kaohsiung Qifeng Poetry Society", I have collected the data of Qifeng Poetry Society and the works of its poets and reconstructed the profile of Xiao s literary life to witness the evolution of Taiwan's classical poetry, in the hope of determining the value of Xiao and Qifeng Poetry Society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 regional literature. Key words: Xiao Ganyuan Qifeng Poetry Society Qishan Chinese Poetry II

5 蕭乾源及高雄旗峰吟社研究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 4 一 研究方法 4 二 章節架構 5 第三節文獻回顧與名詞界義. 14 一 文獻回顧與探討 14 二 本論文相關名詞界義 18 第四節研究侷限與解決 26 第二章 旗峰吟社創社背景與發展 29 第一節旗峰吟社的創設背景 29 一 旗山市街之興起 29 二 書房與詩社之消長 35 三 日治台灣古典詩的蓬勃 42 ( 一 ) 官方的有意推動 42 ( 二 ) 報刊媒體的發達 44 ( 三 ) 應和風雅切磋詩文 49 第二節旗峰吟社的設立與活動概況 52 一 旗峰吟社的設立 52 ( 一 ) 設立年代與目的 52 ( 二 ) 社務及社員概述 57 二 旗峰吟社的活動概況 60 ( 一 ) 日治階段 60 ( 二 ) 戰後階段 66 第三節旗峰吟社與旗美聯吟會 旗美吟社之關係 74 一 漢詩文化強勢擴展 75 二 緩合閩客對立關係 79 III

6 第三章蕭乾源之生平與文學交遊 87 第一節蕭乾源之生平 87 一 家庭背景 88 二 求學過程 100 三 事業經營 101 第二節蕭乾源之重要經歷 103 一 擔任旗山悟真社主事 104 二 參與其他詩社及詩會活動 107 第三節蕭乾源之文學交遊 112 一 日治時期 112 二 戰後時期 122 第四章蕭乾源之漢詩創作 125 第一節內容題材 127 一 寫景 127 ( 一 ) 鄉土景緻 127 ( 二 ) 自然風光 132 ( 三 ) 農漁風情 134 二 詠人 134 ( 一 ) 世間人相 135 ( 二 ) 歷史人物 139 ( 三 ) 寄懷友人 141 三 詠物 143 ( 一 ) 器物建築 143 ( 二 ) 草木花果 144 ( 三 ) 鳥獸蟲魚 146 四 感懷 147 ( 一 ) 感於節慶 147 ( 二 ) 感於季景 149 ( 三 ) 感於人事 150 五 敘事 151 ( 一 ) 記事遣懷 152 ( 二 ) 民族情懷 153 IV

7 ( 三 ) 應和皇民化政策 157 六 酬唱 159 ( 一 ) 慶賀弔唁 160 ( 二 ) 活動紀念 162 ( 三 ) 贈答代作 163 第二節藝術特色 166 一 寫作技巧 166 ( 一 ) 用典 166 ( 二 ) 修辭 171 二 寫作特色 173 第五章旗峰吟社其他詩人詩作與戰後發展 177 第一節旗峰吟社其他詩人詩作 177 一 前期詩人 177 二 後期詩人 184 第二節戰後古典詩的困境與詩社經營 191 一 戰後古典詩的發展困境 191 二 旗峰詩社的經營情況 193 ( 一 ) 地方文史團體的支持 193 ( 二 ) 培養詩社現代化能力 194 ( 三 ) 未來展望與願景 197 第六章結論 199 徵引及參考文獻 209 V

8 附錄 附錄一 : 資生吟草 詩文內容 ( 依詩作時間順序 ) 217 附錄二 : 蕭乾源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詩文 ( 依書本順序 ) 228 附錄三 : 蕭乾源 旗美詩苑 第一冊詩文 ( 依書本順序 ) 234 附錄四 : 蕭乾源與旗峰吟社登報內容 234 附錄五 : 蕭乾源漢詩中引用典故或成語入詩整理表 249 附錄六 : 蕭乾源刊登於 社會事業の友 之文章 255 附錄七 : 蕭乾源相關報章報導 259 附錄八 : 蕭乾源擔任六合吟社詞宗 260 附圖 圖 1-1 旗山郡管內圖 1 圖 1-2 昭和 2 年 (1927) 旗山圖 2 圖 1-3 美濃圖 21 圖 2-1 富田芳郎 : 高雄州旗山の町の變遷 33 圖 3-1 昭和 9 年 台灣實業名鑑 實業家 蕭乾源 91 圖 3-2 旗山悟真社社長陳啓雲表彰狀 106 附照 照片 1-1 旗峰吟社創立貳拾四週年紀念癸巳重陽雅集 19 照片 1-2 慶祝國父誕辰暨旗峯詩社卅週年全體社員合影 19 照片 2-1 旗峰吟社創立貳拾四週年紀念癸巳重陽雅集 55 照片 2-2 昭和六年杏月旗峰吟社創立紀念合影 55 照片 2-3 旗山五保 蕭家樓 59 照片 2-4 旗峰詩社社友於蕭家樓雅集吟宴後合影留念 59 照片 2-5 旗峰吟社社友一同紀念合影 ( 乙亥年端月五日 ) 64 照片 2-6 昭和 16 年 (1941) 重陽旗美吟社聚首於美濃廣善堂 65 照片 2-7 昭和 18 年 (1943) 中秋旗美吟社第二次聚首美濃廣善堂 65 照片 2-8 旗峰吟社乙未中秋雅集 66 照片 2-9 旗峰吟社主辦高屏三縣市丙申春季詩人聯吟大會紀念 66 照片 2-10 旗峰吟社同人歡送李求先生之高雄 ( 丙申國慶日 ) 67 照片 2-11 旗峰詩社舉辦五日白鶴寺雅集後合影留念 69 照片 2-12 旗峰詩社舉辦乙巳年全國詩人聯吟大會紀念 69 照片 2-13 旗峰詩社成立四十周年暨鯤南七縣市庚戌春季詩人聯吟大會 69 照片 2-14 庚申年於旗山三桃山舉行旗美吟社四十週年社慶 70 照片 2-15 蕭乾源先生與第六十三代張天師合影於蕭家樓二樓 85 VI

9 照片 3-1 蕭水連先生 蕭水連先生家族合照 88 照片 3-2 故曾老先生賜翁千古告別式紀念 89 照片 3-3 民國 45 年 南台灣人物誌 民國 54 年 台灣人物誌 剪報資料 91 照片 3-4 店舖陳列競技會煙草特等賞蕭乾源 昭和拾壹年度店鋪陳列競技會煙草特等入選旗山蕭乾源 92 照片 3-5 店舖陳列競技會煙草特等賞蕭乾源 93 照片 3-6 蕭乾源中醫師考試及格證書 94 照片 3-7 光復後的蕭家樓與乾元藥行 94 照片 3-8 蔡元亨題贈蕭乾源之匾額及墨寶 95 照片 3-9 蕭乾源家中珍藏之名家墨寶 96 照片 3-10 蕭乾源家族照 98 照片 3-11 蕭乾源與其夫人蕭陳牡丹女士 99 照片 3-12 日治時期蕭乾源就讀尋常小學校團體照 101 照片 3-13 民國 61 年中秋節於龍肚朱鼎豫先生府上聯吟大會 109 照片 3-14 旗美吟社癸亥年詩友辭歲暨迎新大會留念農曆十二月十九日 109 照片 3-15 嵫嶠山人 朱鼎豫先生 119 照片 3-16 蕭乾源 黃石輝 黃華山三人合照 121 照片 3-17 楊雨河贈與蕭乾源先賢詩人惠存 124 照片 3-18 楊雨河 旗山小記 124 照片 5-1 曾景釗近照 187 照片 5-2 曾俊源金牌獎狀 曾景釗與曾俊源父子合照 188 照片 5-3 蕭振中近照 191 附表 表 1-1 蕭乾源 資生吟草 詩作統計表 6 表 1-2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蕭乾源詩作統計表 9 表 1-3 旗美詩苑 第一冊蕭乾源詩作統計表 10 表 1-4 蕭乾源與旗峰吟社登報訊息統計表 10 表 1-5 重複刊登詩作統計表 12 表 1-6 資生吟草 旗美詩苑 與重複刊登書章詩作統計表 13 表 1-7 研究旗峰吟社與蕭乾源相關期刊論文整理表 15 表 1-8 旗山市街 行政區域沿革表 22 表 2-1 日治時期台灣書房增減數量統計資料表 37 表 2-2 旗峰吟社成立年代整理表 52 表 2-3 日治 詩報 中旗峰吟社活動記錄表 62 表 2-4 日治 資生吟草 中旗峰吟社與旗美吟社活動記錄表 63 VII

10 表 2-5 日治旗峰吟社大事年表 64 表 2-6 戰後 資生吟草 中旗峰吟社活動記錄表 73 表 2-7 戰後旗峰詩社大事年表 73 表 2-8 昭和 10 年 (1935) 旗山街管內各大字別種族別人口數表 83 表 3-1 蕭乾源擔任六合吟社詞宗資料 111 表 3-2 蕭乾源詩作比對表 116 表 4-1 旗峰吟社 女車掌 詩人名號對照表 126 表 4-2 蕭乾源引用典故與成語簡表 167 表 4-3 蕭乾源漢詩修辭整理表 171 表 5-1 詩社後期成員資料表 185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旗山市街舊稱蕃薯藔街, 因為地理位置重要, 清代即在此設官治理, 並逐漸形成市集 日治時期官方將廳治設於旗山市街, 是地方行政 商業及交通中心, 因為政治地位的提升 市區改正的推行, 街道上出現許多特殊建築, 加上產業興盛, 放射狀道路帶動地方繁榮, 讓市街呈現更多元的風貌 圖 1-1 旗山郡管內圖, 旗山郡要覽 1, 昭和 12 年 (1937) 資料來源 :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說明 : 圖中黑圈標示處為 旗山, 可看出旗山市街在整個旗山郡中的相對位置 1 旗山郡要覽 為昭和 12 年旗山郡役所編製, 內容依次介紹旗山郡之位置 地勢 土地 氣象 戶口 街庄 神社與宗教 教育 社會事業 水利 交通 各項產業 警察 衛生 理蕃概況與名勝古蹟等, 並附錄各自動車商會各線行駛時間表, 與旗山郡轄區圖 見 旗山郡要覽昭和十二年, 國立台灣圖書館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為精簡篇幅, 凡圖文中援引圖檔者, 皆於資料來源直接標示出處為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或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不另作注 1

12 圖 1-2 昭和 2 年 (1927) 旗山圖資料來源 :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旗山市街擁有豐富久遠的歷史文化, 中西建築並存的街衢也說明著日治以來經濟與政治發展過程 一般人提到旗山, 大多停留在香蕉 天后宮 老街 枝仔冰城等印象, 是一個農業 觀光興盛的城市, 其實旗山歷史悠久, 曾孕育許多人才, 當大家聚焦美濃客家文學時, 往往忽略了旗山的在地文學, 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值得深入研究 2

13 筆者源於對文史與區域文學的興趣, 偶然看見蕭乾源 資生吟草 詩集影稿, 在指導教授引導下, 開始蒐集詩人遺作, 興起研究台灣傳統詩社 高雄旗峰吟社的動機, 希望能彙整保存地方史料, 闡述詩社詩人的貢獻, 除了補強台灣區域文學內容外, 也能重新關注旗山地方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發展 談到旗山的人文歷史, 網站 認識台灣的第一站 旗山奇 是多數人首次搜尋旗山時, 一定會注意到的豐富資料庫, 成立於民國 87 年 (1998)4 月 18 日的旗山奇網頁, 由柯坤佑 張簡朝景 江明樹 王中義 莫皓帆 蕭振中 林慧卿等人提供資料 整理輸入, 內容包含網站簡述 宗教 人文 老照片 遊樂 地理 產業 生態 建築九項, 目前已有三千多個檔案, 人文部份尤其精彩, 2 其中有關在地詩人蕭乾源以及旗峰吟社的介紹, 見證了日治至戰後台灣古典詩文學的演變, 是旗山的文化瑰寶, 為區域文學史留下重要文獻資料 詩社與地方文化環境息息相關, 大正 10 年至昭和 12 年 ( ) 間, 全台估計約有 159 個新詩社成立, 3 其中也包括高雄州的 旗峰吟社 當時全台詩社組織是台灣文人面對時代困境與文化斷層時, 所能保有的一方小天地, 除了能在殖民統治下繼續興揚漢學外, 也能以詩會友, 結識更多仕紳雅士, 一方面自抒情懷, 另一方面遊戲競技, 成為另類的休閒娛樂 旗峰吟社以切磋詩藝, 傳受古典詩學為目的創社, 不僅苦心經營旗山市街的漢詩學習, 也積極參與及主辦各項詩會活動, 拓展旗美地區的漢詩空間, 對當地的文史傳承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現存 是旗峰詩社難得的特殊性, 從昭和 4 年 (1929) 蕭乾源等人創社, 歷經戰亂後於民國 41 年 (1952) 重振旗鼓, 雖然民國 73 年 (1984) 蕭乾源中風逝世後詩社沉寂, 但在 83 年 (1994) 後, 旗山詩人子弟及愛好詩學者, 極力主張恢復旗峰詩社, 並於光復節正式復社, 堅持至今 蕭乾源未屆弱冠即創立旗峰吟社, 長年致力漢詩創作, 其漢詩作品有一定的研究價值與地位 旗峰吟社及蕭乾源的漢詩研究, 既是跨越日治 戰後台灣傳統詩學的一部分, 也是高屏地區古典區域文學的研究範疇 只是翻閱期刊書報, 曾看見 旗山吟社 4 或出現如 高雄市旗峰吟 2 柯坤佑 : 本人創立旗山奇的動機是希望大家認識 旗山, 補現有教育內容之不足, 並活化內容, 使大家樂於接受, 讓文化落實在大家的生活 思維上, 提倡資源共享 珍惜資源, 以永續經營的思考與方法, 讓自己與社會能走的更遠更穩 旗山奇內容主要分為本站簡述 宗教 人文 老照片 遊樂 地理 產業 生態 建築九項, 以獅子咬劍為圖騰, 眼睛不斷地檢視各單元, 有守護旗山之意 因不限篇幅, 故本站內容相當豐富, 目前已有三千多個檔案, 人文部份尤其精彩, 不少大師級的畫家與作家常在本站發表 詳見柯坤佑 : 認識台灣的第一站 ~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26 日 3 黃美娥 : 日治時代台灣詩社林立現象的社會考察, 台灣風物 47 卷 3 期 (1997 年 9 月 ), 頁 51 4 台南新報, 詩壇 欄,1922 年 9 月 6 日, 第 5 版 轉引自李郁芬 : 台南新報 漢文欄之研究 ( 台南 :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年 ), 頁 38 旗峰詩社成立時間為昭和 4 年 (1929), 不符合 旗山吟社, 研究過程中並未發現大正年間旗山其他吟社成立, 此處說法有誤, 推測作者原意應指大正 9 年 9 月 (1920) 成立的 旗津吟社 3

14 社 5 等說法, 可見大眾對區域性的文學團體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陌生感 本論文希望以小見大, 透過一人一時一地之研究, 累積台灣漢詩資料, 藉由歷史脈絡的連結比較以及詩人唱和, 觀察詩社存在的時代意義與漢詩發展特色, 進而突顯詩人對歷史及地方的貢獻性與價值性, 不只增補更多史料, 也喚醒大家對 地方文化資產 概念的重視與保護 本論文將探討日治時期旗山地區 旗峰吟社 的發展淵源 運作方式及現況, 以蕭乾源遺著 資生吟草 和散見報章及其他詩集之作品為主要文本, 配合田調實查研究蕭乾源是何許人? 屬於何種類型的傳統詩人? 其生命中有何事蹟? 曾與何人交遊往來? 其漢詩內容有何價值觀和藝術特色? 在日治時期的台灣漢詩場域中, 我們該將旗峰吟社及蕭乾源安置於什麼樣的位置? 有鑑於傳統詩社逐漸消失, 古典詩人逐漸為人淡忘, 一旦曠時日久, 前輩詩人心血將付諸流水, 冀能透過彙整零散的文獻史料, 探析詩人詩作及後人訪談實錄, 系統性保留更多資料, 提供相關研究使用 目前台灣古典詩作者中, 仍有許多特色詩人及作品值得研究, 只是耆老日漸凋敝, 文獻散落不全, 再不加快腳步彙整資料留下研究, 只怕日後徒留更多遺憾 筆者寫作本文一方面是為了突顯傳統漢詩人的貢獻與價值, 同時這些大量的傳統漢詩也可成為未來建構區域文史面向與編纂地方志書的重要參考資料, 希望對旗峰吟社及相關詩人進行深入通貫之研究與探討, 加強論述台灣古典詩人蕭乾源之經歷 詩作與大時代間的歷史關聯, 鬆動抗議與御用文人的二元對立思考模式, 在文學事蹟與詩文的評析記錄中, 在台灣文學史上為詩社及詩人留下更為清晰完整的影像及定位, 也凸顯日治時期鮮為人知卻為數眾多的台灣傳統詩社與古典詩家, 實為台灣文學研究領域的重要一隅, 值得研究者持續深入探尋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架構 一 研究方法乙未割讓後台灣一島孤立, 在民族認同錯亂, 文化難以追隨中國又雜揉著大和文化的同時, 發展出一種特殊現實的文化環境 日治時期殖民者的 內台差別 讓台灣人民淪為次等階級, 但在傳統漢詩領域中, 儘管當權者有所企圖, 仍給予多數詩人詩社一個相對寬容的創作空間, 這樣的環境氛圍讓漢詩逐漸世俗化 功利化, 成為當時顯學, 卻也使其文學價值日趨薄弱 理解近代台灣區域歷史的發 5 民國 64 年, 方延豪在 台灣詩社之今昔談 中介紹各詩社概況, 提到 旗峰吟社設高雄市 見方延豪 : 台灣詩社之今昔談, 藝文誌 123 期 (1975 年 12 月 ), 頁 62 4

15 展及社會構造, 必須同時注意自然地理環境的特徵, 結合歷史地理 區域研究視 角來研究文學現象, 也是今日人文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因此, 研究蕭乾源與旗 峰吟社時, 應關注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的影響, 理解一地詩人詩社崛起與發展的 過程 論文一開始從歷史地理角度切入, 以日治時期為時間縱軸, 高雄郡旗山市 街為空間橫軸, 分析旗山區域文學的形成和興起過程, 布局整個論文的時空觀 念, 另外再以文學理論評述詩人作品, 包括觀察作品反映現實生活, 表達思想情 感的現象, 以及詩人的顯意識作用, 進而分析文學形式 技巧與風格, 透過文學 批評論中的考據學與社會學批評, 一方面釐清歷史, 整理詩人生平及作品, 另一 方面也能探討詩人作品中的規範與美學取向 6 根據考據學批評而言, 一個藝術家其所處的時代, 與家庭境遇 物質環境 心理情況都有可能影響其作品, 這一類的歷史的或傳記的釐訂與爬梳的工作, 能 增益研究者對作品的認識與評價, 因此論文研究時特別重視以下三點 : 首先蒐集 資料, 調查文獻, 包括旗山地區鎮志 鄉土志 庄志等所載之文學史料等, 以後 代子孫所保存的先人遺稿為主, 查閱各類期刊圖檔, 在報章及其他詩社選集中, 廣泛尋找任何吉光片羽 其二, 辨識資料, 諮詢耆老, 詳加解讀文獻, 所載若有 重文 偽誤 不詳處力求辨識查證, 避免亥豕魯魚之訛 其三, 詳細研讀詩作, 歸析內容 形式及創作特色, 突顯詩人的生活歷程與才情 此外, 還要配合田野 調查工作, 對蕭乾源後代 文學交遊以及當地文史工作者進行訪查, 希望重建更 完整的區域文學史料, 深入探討日治時期蕭乾源的身分定位? 如何遊走在當時的 漢詩場域? 以何種書寫方式回應時代壓力與自身期許? 希望藉由以上問題的爬 梳與闡述, 能更深入傳遞詩人的意念價值與生命體驗, 讓更多人知曉這位受到旗 山民眾敬重的扛鼎詩人 二 範圍架構 目前有關旗峰吟社尚無專論研究, 蕭乾源的文學創作亦未有人加以整理, 本 篇論文起手著重於史料蒐集, 包括蕭乾源 資生吟草 手抄影本 旗峰鐘韻擊 缽詩集 7 和 旗美詩苑 第一冊詩集 8, 加上日治時期 台南新報 詩報 南 方 專賣通訊 社會事業の友 等刊物, 以及戰後詩人參加高雄八景徵稿作 6 姚一葦 :( 考據學批評 ) 考據原屬治學的一種方法, 有非常廣泛的蘊含, 而此間所指者係將此一種的方法用之於對於藝術 ( 文學 ) 家或藝術品的考證, 特別是對於藝術家所處之時代背景 生平事蹟 以及作品的創作年代, 由了解藝術家到了解藝術品 蓋一個藝術家, 其所處的時代, 與家庭境遇 物質環境 心理情況當然都或多或少影響到他的作品, 這一類的歷史的或傳記的釐訂與爬梳的工作, 不僅增益吾人對於作品的認識, 復增益吾人對於作品的評價 詳見周慶華 : 臺灣當代文學理論 ( 台北市 : 揚智文化,1996 年 ), 頁 蕭振中編輯 :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 高雄縣 : 乾元藥行,2000 年 12 月 ) 8 張琴龍著作兼總編輯 : 旗美詩苑 第一冊( 高雄縣 : 美泰印刷所,1985 年 1 月 ) 5

16 品等, 目前總計整理出漢詩 402 首 9, 散文 1 篇, 減去重出部分 10, 共有詩作 356 首, 散文 1 篇 接著再以 台灣實業名鑑 旗山奇 網站資料 旗山文史工作 者作品, 以及旗峰吟社與其他詩社留存的相關文獻檔案為據, 製作蕭乾源作品集 以及詩社與詩人的活動年表, 作為論述基礎 表 1-1 蕭乾源 資生吟草 詩作統計表 時間 詩名 活動 / 序文 詩體 數量 1930 年 樓上晚眺 2 ( 昭和 5 年 ) 七夕 4 庚午 鼓山春月 1 中秋泛月 1 牡丹花 1 九日懷友 1 祝雙十節 2 從良妓 5 鏡中花影 2 榴火 1 賈誼 2 春日呈黃志輝詞兄 1 驪歌 4 燈篙 七絕 3 凍頂茶 2 問槎 2 秋懷 3 訪菊 1 浮萍 1 除夕書懷 3 步志輝兄原玉 2 鳳聲 2 恨人 3 長命縷 1 筆刀 歡迎名媛玉女士小集 2 旗山橋遠眺 2 春日登山 新年聯吟 3 9 目前從 資生吟草 中整理出漢詩 208 首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中得漢詩 63 首 詩鐘 34 首 旗美詩苑 漢詩 4 首 各報刊登載作品計有 93 篇, 總計為 402 首 10 根據表 統計 : 一稿多投的重覆詩作計有 16 首, 各報刊與 資生吟草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旗美詩苑 重覆刊登詩作共計有 30 首, 減去重出部分, 共計有詩作 356 首 6

17 1931 年 ( 昭和 6 年 ) 辛未 1935 年 ( 昭和 10 年 ) 乙亥 1936 年 ( 昭和 11 年 ) 丙子 春遊 1 春日遊太平寺 1 苦熱 2 閒居 七律 3 代碧珠女校書客輕郎 4 贈蕙蘭女校書 辛未年梅月玉珠出閣日 七絕 5 代蕙蘭女校書作 4 再贈蕙蘭女校書 七律 1 中秋玩月 五律 2 秋江盟鷗圖 2 蠅 2 敬步韻琛先生贈蕙蘭原玉 七絕 1 贈鶵妓月仙 天外天內 3 寄懷志輝兄 2 竹山亭偶感 五絕 1 端午懷鷺江國清兄 七絕 4 馬跡 旗峰擊鉢 五絕 2 夜坐 旗峰小集 3 笑花旗峰小集 2 七絕爭杯旗峰小集 2 心花 2 種菊 五律 1 壽翁 菊月祝朱阿葉壽誕擊鉢 七絕 3 寄懷阮文仁先生 七律 1 懷友 七絕 1 秋聲 旗峰擊鉢 七律 2 蔗苗 高雄州下聯吟會 年丁丑 敬步文仁兄原玉 年 檳榔樹 旗美課題 七絕 1 ( 昭和 17 年 ) 濃山秋景 中秋既望廣善堂雅集 2 壬午 月影 旗美課題 1 春耕 旗美課題 五律 3 春雪 旗美課題 1 善堂初會冠頂 2 七絕黃花酒重九蛇山雅集 年 醉菊 旗峰課題 3 ( 昭和 18 年 ) 探梅 旗美課題 七律 2 癸未 魚梭 旗美課題 七絕 3 7

18 江風 旗峰課題 2 鶯聲旗美課題 2 七律燕剪旗美課題 2 裁雲 旗美課題 2 柏酒旗美之日小集 1 七絕歸燕 3 冬暖 旗美課題 五律 3 夜漏 旗美課題 七絕 1 秋光 旗美擊鉢 七律 年甲申 垂釣 旗美課題 七絕 年 ( 民國 38 年 ) 己丑 1951 年 ( 民國 40 年 ) 辛卯 1952 年 ( 民國 41 年 ) 壬辰 追懷朱阿華老先生 己丑中秋既望 七律 3 甘露寺取婿 旗美擊鉢 七絕 3 辛卯詩人節紀念鄭成功全國詩全會課題七律 臺灣是民主自由之燈塔全國詩人大會課題恭祝蔣總統六五華誕 1 1 七絕 2 1 辛卯詩人節懷沈斯菴全國詩人大會課題 1 七律畫中美人旗美課題 2 眉齊雙壽 祝新化王則修先生 1 日出東方 祝鍾啟先當選美濃鎮長 五律 2 觀海 旗美課題 3 旗美吟會拾週年紀念 2 滿地紅 2 角黍全國詩人大會擊鉢 1 七絕萱草春祝雙麟令堂七一榮壽 2 謹步雙麟玉韻並祝 2 菽水供親 祝雙麟令堂七一榮壽擊鉢 1 太平鼓 旗美課題 2 筆鋒 旗美課題 七律 2 雨意 鳳山課題 4 美人 七絕 1 烽火 1 追懷七十二烈士 嘉南高屏聯吟大會課題 七律 1 灰蝴蝶 旗美課題 七絕 2 春日訪鄭王梅 嘉南高屏聯吟會擊鉢 七律 1 雞聲鳳山課題 3 七絕無題 2 8

19 五絕 :3 首 五律 :11 首 七絕 :160 首 七律 :34 首 總計 208 表 1-2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蕭乾源詩作統計表 詩 名 詩體 數量 旗鼓 一唱 ( 鳳頂格 ) 2 德成 一唱 ( 鳳頂格 ) 2 年關 一唱 ( 鳳頂格 ) 1 文運 二唱 ( 燕頷格 ) 1 寒食 三唱 ( 鳶肩格 ) 2 春雨 四唱 ( 蜂腰格 ) 1 晚涼 五唱 ( 鶴膝格 ) 2 秋月 七唱 ( 雁足格 ) 2 男女 六唱 ( 鳧脛格 ) 1 雲海 三唱 詩鐘 1 暮春 五唱 1 蕉風 魁斗格 2 情絲 魁斗格 4 天中節 足格 2 鵲橋 比翼格 2 孔子節 碎錦格 2 黃花崗 碎錦格 2 醉中秋 碎錦格 2 蘇武 筆 晦明格 2 新荷 2 蕉風 2 秋思 2 噤蟬 2 情絲 3 木鐸 2 師恩 2 七絕文運 1 鶯梭 2 燕語 2 桂影 2 詩聲 2 餞春雨 1 菊影 2 9

20 中元節有感 2 五日白鶴寺雅集 2 五日感懷 2 春餅皮 1 烈士魂 2 掘寶 七絕 2 初夏即事 2 祝彰化銀行旗山分行五二年度業績考核第一名 2 年關 1 野渡無人舟自橫 2 徵婚 2 延平詩社十周年 不拘韻 ( 七律 ) 5 甲辰詩人節有感 2 冬夜書懷 2 七律羅門秋色 2 國慶日雅集 1 羅門探春 五律 2 蝴蝶蘭 ( 高屏三縣市壬寅春季聯吟大會 ) 七律 1 旗影 ( 高屏三縣市庚子春季聯吟大會次唱 ) 七絕 1 詩鐘 :34 首 五律 :2 首 七絕 :48 首 七律 :13 首 總計 97 表 1-3 旗美詩苑 第一冊蕭乾源詩作統計表 詩 名 詩體 數量 江風 七律 1 昭和十九年甲申簡義桂芳二詞友將之南方 七絕 1 世界三十七國詩人大會 七律 1 ( 高縣徵詩 ) 龍崗觀雲 五律 1 五律 :1 首 七絕 :1 首 七律 :2 首 總計 4 表 1-4 蕭乾源與旗峰吟社登報訊息統計表 編號 日期 詩題 詩體 刊名 附錄 遊春 七絕 台南新報 介紹各吟社近況 旗峰吟社 詩報 ( 遊春 ) 春日遊太平寺 七絕 詩報 樓上遠眺二首 七絕 詩報 13 資 1930 二首 行踪 七絕 詩報 閑居二首 七律 詩報 15 資 1931 一首 10

21 旗峰鳳頂格詩鐘 詩報 旗峰吟社 尋春 詩報 15 徵詩 騷壇消息 尋春 詩鐘 旗峰 詩報 15 得獎名單 端午日懷鷺江范國清君四首 寄懷黃詠鶴硯兄二首 11 七絕 七絕 詩報 16 資 1935 四首 筆刀七絕 詩報 18 資 祝旗錚吟社陳遵友七絕 疊遵友先生祝旗峰吟社開會瑤韻黃南山七絕 詩報 19 書懷呈蕭乾源先生陳龍吟七律 專賣通信 1931 寄懷黃志輝先生 獨坐江樓 鐘聲 七絕 七絕 五絕 詩報 燈篙七絕 詩報 21 資 中秋玩月五律 詩報 寄懷中華阮文仁先生七律 詩報 呈旗峰吟社諸先生 陳壽南 七律 專賣通信 詩報 27 期 資 1936 詩報 31 期 台灣警察時報 45 書懷呈蕭乾源先生 陳壽南七律 詩報 19 期 秋思二首 七絕 寄懷中華阮文仁先生七律 詩報 27 詩報 24 期 吊悟真社副社長柯李忠先生 七古 春日登山四首七絕 詩報 30 資 1930 三首 中秋夜和蕭君乾元見贈瑤韻阮文仁七律 詩報 美人三首七絕 詩報 爭杯二首七絕 詩報 102 資 1935 二首 水仙花七絕 詩報 笑花二首七絕 詩報 110 臺南新報 第 號 資 1935 二首 心花二首七絕 詩報 111 資 1935 一首 觀棋三首 白戰蟬聯格 七絕 詩鐘 詩報 夜坐三首七絕 詩報 113 資 1935 二首 情山魁斗格詩鐘 詩報 114 女車掌二首七絕 臺南新報 第 號 種菊五律 詩報 115 資 馬跡二首五絕 詩報 116 資 1935 二首 照空燈三首五律 詩報 117

22 旗峯曉翠五律 詩報 春感四首五絕 詩報 123 臺南新報 第 號 呈旗峯吟社諸君子滌庵七古 詩報 蔗苗七絕 詩報 130 資 落花三首七絕 詩報 秋懷三首七絕 詩報 秋聲二首七絕 詩報 139 資 1936 二首 ( 七律 ) 競泳七絕 詩報 144 高雄州下聯吟會 東津秋色五律 詩報 147 高雄州下聯吟會 觀競馬七律 詩報 153 高雄州下聯吟會 選舉戰七絕 詩報 淡熙春暖五律 詩報 246 高雄州下聯吟會 新春試筆 七律 祝皇軍戰捷七絕 詩報 263 南方 145 期 元旦書懷 七律 元旦書懷七絕 南方 荷錢七律 詩報 264 陶社第三期徵詩 青樓怨三首 薄命花三首 七絕 七絕 南方 新竹七律 詩報 春日遊皷山二首七律 南方 153 詩報 273 期 敬和朱阿華先生七十五歲感懷瑤韻二首七律 詩報 287 南方 167 期 哭黃秋輝詞兄仙逝秋心七古 詩報 高雄八景三首五律 七絕 :58 首 七律 :13 首 五絕 :7 首 五律 :11 首 七言古詩 :1 首 詩鐘 :3 首 總計 93 表 1-5 重複刊登詩作統計表 編號 日期 詩題 詩體 刊名 附錄 遊春 七絕 台南新報 詩報 寄懷中華阮文仁先生 七律 詩報 24 詩報 27 期 資 寄懷中華阮文仁先生 七律 詩報 27 詩報 24 期 笑花二首 七絕 詩報 110 臺南新報 第 號 女車掌 七絕 詩報 114 臺南新報 第 號 春感三首 五絕 詩報 123 臺南新報 第 號 12

23 祝皇軍戰捷 七絕 詩報 263 南方 145 期 荷錢 七律 詩報 264 陶社第三期徵詩 春日遊皷山二首 七律 南方 153 詩報 273 期 敬和朱阿華先生七十五歲感懷瑤韻二首 七律 詩報 287 南方 167 期 重複總計 16 表 1-6 資生吟草 旗美詩苑 與書報重複刊登詩作統計表 編號日期 書報詩題 詩體刊名 資生吟草 樓上遠眺二首 七絕 詩報 二首 閑居二首 七律 詩報 端午日懷鷺江范國清君四首 七絕 詩報 四首 筆刀 七絕 詩報 燈篙 七絕 詩報 寄懷中華阮文仁先生 七律 詩報 秋思二首 七絕 詩報 ( 秋懷 ) 二首 春日登山四首 七絕 詩報 三首 爭杯二首 七絕 詩報 二首 笑花二首 七絕 詩報 二首 心花二首 七絕 詩報 夜坐二首 七絕 詩報 二首 種菊 五律 詩報 馬跡二首 五絕 詩報 二首 蔗苗 七絕 詩報 秋聲二首 七絕 詩報 二首 ( 七律 ) 17 江風 七律 旗美詩苑 龍崗觀雲 五律 旗美詩苑 高雄縣志稿藝文志 重複總計 30 以上表格為筆者歸納 11 本論文研究範圍以旗山空間為主, 論述橫跨日治 ( ) 及戰後時期 ( ), 首先蒐集旗峰吟社相關文獻資料, 包括日治報刊內容 作家手稿 網站資料與各種期刊論文, 考述詩社發展與蕭乾源生平及文學活動, 透過閱讀分 析 歸納比較等方法彙整史料並驗證評述 過程中多次田野訪查與採訪實錄, 不 11 筆者所界定的旗山空間乃以旗山市街為中心向外擴展, 主要範圍包括旗山郡中的旗山街 ( 今旗山區 ) 與美濃庄之空間, 詳細說法請參閱本章第三節 ( 頁 25) 名詞界義 ( 三 ) 旗山郡 旗山街 旗山市街 13

24 僅保存耆老的口述資料, 也能活化地方文獻資料, 佐證論述 所述內容因有跨代情況, 不管清領 日治或民國時間後一律補上西元紀年, 以求時間脈絡清晰明確 本篇論文之撰寫程序依次可分為 : 第一章緒論在探討本篇論文之研究動機 目的 方法 名詞界定與文獻回顧, 並說明本篇論文研究之局限與解決之道 第二章以旗峰吟社為主架構, 透過地理空間 ( 旗山市街興起 ) 政治態度( 官方支持詩社發展 ), 以及社會風氣 ( 台灣古典詩蓬勃 ) 三方面, 詳細探究日治時期旗峰吟社創立過程 活動概況, 觀察詩社所呼應的時代現象以及對閩客族群融和的影響, 藉此展現旗山詩壇概況, 期能全面理解旗山地區古典詩的歷史背景與發展 第三章探究蕭乾源的生平與文學交遊, 包括詩人生平 家庭背景 求學過程 事業經營 個人重要經歷以及其重要的文學交遊等, 從詩人生平事蹟 生活環境背景之追蹤調查, 期能對蕭乾源本人及其文學理念和創作有更深入完整的研究 第四章重點在於蕭乾源的漢詩創作, 從文本入手包括詩集 資生吟草 前人所編的擊缽作品集 徵稿得獎作品, 以及日治報刊雜誌所整理出的三百多首漢詩作品進行歸納分析 首先將蕭乾源漢詩創作分成寫景 詠人 詠物 感懷 敘事 酬唱等六類主題進行內容及思想的解析, 研究作品價值觀, 觀察蕭乾源詩作所呈現的主題內容與思想精神 此外, 本論文也嘗試寫作技巧及特色兩部分進行探究, 冀能透過作品之呈現與研析, 能對蕭乾源漢詩創作之語文 精神 文化各層面有更一層的認識與掌握 第五章探究旗峰吟社其他詩人詩作及戰後發展, 先介紹旗峰吟社其他詩人詩作, 再說明旗峰吟社戰後面臨的困境與未來願景, 包括古典詩的邊緣化 社員的凋零 遷徙與離開, 期許能凝聚地方文史家與文藝團體的支持, 培養傳統詩社現代化能力, 讓現存的旗峰詩社能永續經營 第六章結論總結前面五章節所論述, 針對旗峰吟社及蕭乾源之成就與影響, 替全文作出摘要式簡介及整體性回顧, 希望能蒐羅保存詩人詩社史料, 重建蕭乾源個人文學的生命歷程, 為其在台灣文學史上找到其應屬之定位, 確立旗峰吟社與蕭乾源在台灣文學史上價值性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名詞界義 一 文獻回顧與探討 早從 年代由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纂的 台灣文獻叢刊 出版開始, 具有龐大創作人數與作品的古典文學逐漸被研究者重視, 許多論述台灣整體文學發展的書寫慢慢建構出不同視野的台灣古典文學史, 包括在廖雪蘭 廖振 14

25 富 黃美娥 江寶釵 施懿琳 余美玲 許俊雅等人的著作中, 12 古典漢詩的研 究都占有相當高的比例 民國 84 年 (1995)6 月由施懿琳 楊翠與許俊雅合撰的 台 中縣文學發展史 是從田調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文學史書寫濫觴, 近二十年來台灣 文學研究興起, 學者開始重視區域文學, 各縣市陸續出現深入地區的漢詩研究 整體而言, 現有內容觸及日治時期漢詩史的區域文學研究, 已近乎覆蓋全台, 類 似地方志的官方及民間史料也累積了一定的成果, 可作為後人研究基礎 以傳統文學角度出發, 豐富的區域文學史主要貢獻在文獻史料的蒐羅, 與地 區耆老訪談, 能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勾勒出屬於當地的傳統文學發展脈絡 以當代 台灣古典詩史論述而言, 蕭乾源或許湮沒無聞, 一旦回到日治時期的旗山市街內, 儼然是引領漢文風騷的扛鼎詩人 當下學界對於蕭乾源的研究, 多以其為區域 性漢詩人代表展開旁述, 或透過網站上的 資生吟草 詩集 13 日治時期的報刊 以及旗峰吟社的相關論述等進行研究, 未有以旗峰吟社及在地詩人為核心之專 論 目前論及旗峰吟社與蕭乾源的相關期刊論文包括 : 表 1-7 研究旗峰吟社與蕭乾源相關期刊論文整理表 時間 作者 論文 期刊名稱 出處 2001 年 6 月 黃文車 黃石輝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 2005 年 1 月 邱春美 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5 年 12 月許秀霞 功名 文學與傳說 書香美濃的形塑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果報告 2006 年 陳淑滿 旗山 地名沿革與其文化傳承 高雄文化研究年刊 2006 年 2007 年 劉家宏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學碩士班論文 2009 年 黃福鎮 戰後高雄地區傳統詩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 2011 年 6 月 吳佳彰 北港口湖地區鄉勵吟社研究 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1 年 游步廣 當代旗山文化資產保存運動之研究 (1990~2011)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論 12 包括 : 廖雪蘭 臺灣詩史 廖振富 臺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 : 從晚清到二二八 櫟社研究新論 等 ; 黃美娥 : 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 古典臺灣: 文學史. 詩社. 作家論 重層現代性鏡像 : 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 等 ; 江寶釵 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 等 ; 施懿琳 台中縣文學發展史 彰化縣文學發展史 從沈光文到賴和 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 等 余美玲 日治時期臺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 臺灣古典詩選注 : 海洋與山川 等 許俊雅 台中縣文學發展史 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一八九五 ~ 一九四五之古典詩歌 等, 都是台灣古典漢詩研究著作 13 根據陳淑滿所言 : 資生吟草 此書未見, 但收於 旗山奇 網頁中, 共計 101 首詩 見陳淑滿 : 旗山 地名沿革與其文化傳承, 高雄文化研究年刊 2006 年, 高雄市高雄文化研究會編 ( 高雄市 : 春暉出版社,2006 年 7 月 ), 頁

26 在有限的研究成果中, 黃文車 黃石輝研究 最早討論蕭乾源, 論文雖以黃 石輝為重點, 文中仍有近十頁篇幅介紹蕭乾源及旗峰吟社, 不僅說明蕭乾源為黃 石輝旗山時期重要文學交遊對象, 也突顯詩人在旗山市街上的文學地位及影響 力 邱春美 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 以六堆古典文學為主軸, 綜合分析論述清 代以來, 六堆相關詩文作品, 包括重要詩人之專論 在第一章第五節 六堆之詩 文社初探 中, 概述與六堆直接相關之詩文社團, 包括六合吟社 旗美吟社 美 友吟社與旗峰詩社等, 其中六合吟社與美友吟社資料, 補足以往研究之空白, 讓 日治以來整個高屏區域的詩社聯繫互動網絡更加清晰 文後附表如 六堆客家古 典文學年表 六合吟社徵詩情形一覽表 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相關之生平 事略表 等, 眉目清晰, 對瞭解六堆詩社文史輔助頗大, 有挈領之效 許秀霞 功 名 文學與傳說 書香美濃的形塑 成果報告, 旨在探究美濃書香風氣形成之 原因, 第三章 美濃古典文學概況 中, 簡述美濃詩友創立及參與的四個詩社組 織, 突顯旗美兩地間組織聚會的功能及影響, 針對美友吟社與六合吟社僅有數行 介紹, 旗峰吟社部分則有六頁之多, 內容談及詩社大事紀 詩鐘寫作格式技巧, 以及曾景釗 江明樹兩人文章, 可惜未深入探究詩社活動及重要詩人作品 劉家宏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論文中, 主要從政治 社會 經濟等因素探 究清代以來旗山市街的興起與發展, 第四章論述 日治後期的旗山街 ( ) 時, 特別提及 旗峰詩社的成立, 足見當時詩社在市街上的地位及影響力, 只 是作者將 旗峰詩社的成立 置於 日本帝國精神的同化 標題之下, 但究竟詩 社如何呼應帝國精神? 詩人又有何同化傾向? 文中並未說明, 有待後續研究 陳 淑滿 旗山 地名沿革與其文化傳承 內容鎖定 旗山 的人文特色, 從 旗 山 地名沿革著手, 探討其舊稱及文化發展的歷史脈絡, 再談 旗山人 的文化 傳承, 包含發揚文學風氣的詩社 作家及文史工作者, 了解耕耘苦心並分析其影 響 陳淑滿引用網站蕭乾源詩作時, 誤將近體詩當成古詩賞評, 14 同樣的情況也 發生在黃福鎮的 戰後高雄地區傳統詩研究 中, 黃福鎮因撰寫 大高雄風土誌 專題, 進行了大高雄地區的田野調查與採訪工作, 文中詳細介紹戰後高雄地區詩 人及詩社, 可惜在介紹蕭乾源漢詩時, 因無註記詩作時間, 故難與時代背景結合, 深究其書寫背景及心境, 且文中未清楚分辨詩體, 導致將多首絕句 律詩合併成 古詩賞析 15, 得出 其 資生吟草 詩作, 長於古體 16 之論述, 實際上 資生吟 14 文中 醉菊 為三首七絕, 非十二句古詩 陳淑滿 : 旗山 地名沿革與其文化傳承, 頁 舉例而言 : 論文 116 頁 追懷朱阿華老先生, 應為三首七律, 非二十四句古詩 ; 同頁的 醉菊, 應為三首七絕, 非十二句古詩 其他包括 凍頂茶 燕剪 燈篙 秋聲 濃山秋景 日出東方 祝鍾啟先當選美濃社長 萱草春 祝雙麟令堂七一榮壽 閒居 除夕書懷 從良妓 畫中美人 春耕 等詩體皆有錯 16 黃福鎮 : 戰後高雄地區傳統詩研究 ( 高雄 :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論,2009 年 ), 頁

27 草 內多為近體詩, 彙集整理詩人作品之必要性可見一斑 此外, 吳佳彰 北港口湖地區鄉勵吟社研究 中, 提及鄉勵吟社詩人與台灣 各地詩社 詩人的文學交流, 其中高雄縣市部分曾提及 旗峰吟社, 除了簡單 介紹詩人詩社外, 也記載鄉勵吟社友李文峰分別於民國 49 年 (1960) 85 年 (1996) 寫下 旗峰詩社三十週年紀盛 旗峰話舊其一 旗山 詩作, 證明戰後 旗峰詩社仍持續推動社務, 與外地詩人交遊往來, 並非封閉性詩社 在游步廣 當 代旗山文化資產保存運動之研究 (1990~2011) 中, 嘗試從不同立場的人物與 團體來看待旗山文化資產的角色 功能與發展, 透過記錄 1990 至 2011 旗山文化 資產保存的歷程, 重新審視當前文化資產的規劃與策略探討 文中第三章第三節 探究 地方文化團體的傳承與壯大 時, 特別論及 旗山特刊 與蕭乾源文化 獎 不僅突顯旗峰吟社及蕭乾源的代表性, 也點出地方人士欲以文學獎培育地方 文化人才的用心與執行層面的辛苦與無奈 目前對蕭乾源的討論, 多半仍圍繞在 旗峰吟社 的開創與部分詩作賞析, 生平部分僅是簡語帶過, 難以構築出蕭乾源當時所處的時代氛圍與其處世心境 部分研究者因為對蕭乾源及旗峰吟社感覺陌生, 容易出現資料錯置或矛盾的狀 況, 例如邱春美認為 : 旗美聯吟會, 即指 旗美吟社, 昭和十八年有詩載 : 聯吟旗美歷星雙, 初會相親廣善堂 ; 大雅風情追李杜, 騷壇消息憶朱黃 迢迢 社運能堪息, 寂寂詩文覺失望 ; 過去追懷無限感, 幾多磨折幾滄桑 17 黃福 鎮也提到 : 旗美聯吟會 即指 旗美吟社 又說 1941 年, 他 ( 此指蕭乾源 ) 以旗山福佬人結合美濃客家人, 成立象徵兩地的 旗美吟社, 首次在美濃 廣 善堂 擊缽聯吟, 這是旗美兩地詩人的歷史性大結合 18 推測此說法可能引自 19 柯坤佑的旗山奇網站或是引用美濃詩人張琴龍所編的 旗美詩苑, 但根據文獻 資料, 旗美吟社是由朱阿華與黃石輝共同發起, 並非蕭乾源成立, 再者昭和 10 年 (1935) 成立的 旗美聯吟會 與昭和 16 年 (1941) 成立的 旗美吟社 兩者間雖 有因果關係, 成員有所重疊, 但並非同一團體, 論文說法明顯混淆應再釐清 另 外, 針對蕭乾源的出生年月以及旗峰吟社的創立年代目前仍有爭議, 筆者將根據 文獻與田訪資料於論文第二 三章中深究確認 17 邱春美 : 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 ( 台北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論,2005 年 1 月 ), 頁 黃福鎮 : 戰後高雄地區傳統詩研究, 頁 柯坤佑 : 蕭乾源居旗山五保 蕭家樓, 詩才早慧,19 歲 ( 西元 1930 年 ) 即邀集劉順安 簡義 游讚芳等人成立 旗峰詩社 榮任社長, 終其一生推廣古典詩學 曾禮聘碩儒陳月樵傳授詩學, 對社友增進詩藝甚大 又於民國 30 年 ( 西元 1941 年 ), 以旗山福佬人結合美濃客家人, 成立象徵兩地的 旗美吟社, 首次在美濃的廣善堂擊缽聯吟, 這是旗美兩地詩人的歷史性大結合, 在消弭清朝以降閩客械鬥的仇視對抗貢獻卓著 柯坤佑 : 認識台灣的第一站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26 日 17

28 二 本論文相關名詞界義 ( 一 ) 傳統詩 古典詩 漢詩 漢 為非中國領土內對中國的稱呼, 亦為研究華文或書寫的代詞 漢學 指的是有關域外中國學術的研究, 漢詩 則以韻文書寫的華文作品, 包括近體詩 古體詩 謎語 詩鐘 對聯, 以及竹枝詞等詩作 日治時期, 日本內地有一群接受中國漢學傳統的文人, 原已熟悉漢學, 治台初期因 漢詩 有著可以攏絡士紳文人的功用, 於是朝野廣為提倡, 成為官民往來聯繫的主要工具 一般在中文學術領域裡用傳統詩 古典詩來統稱中國詩歌, 以區別現代詩歌, 但當涉及地域和歷史相關研究時, 中國文學與台灣文學便可能出現不同立場的詮釋方式 20 台灣歷史背景複雜, 究竟日治時期的台灣古典詩是否就是中國傳統古典詩歌? 雖然當時大多數台灣詩人認為以漢文書寫的古典詩源於中國, 但對統治者而言, 殖民地文學只是一種外地文學 21, 日籍作家主張 帝國文學論, 把台灣文學視為帝國一環, 如此才能強調殖民宗主國的統治地位 回顧日治時期, 官方多是以 漢詩 稱呼中國古典詩歌, 在台灣這個多元文化交雜的區域, 其實已能客觀說明寫作形式, 也能涵括詩體源流 筆者以為 古典 與 傳統 都只是為了區別 現代 的詞彙, 不需特別避用, 只是為求慎重避免疑義, 會在文字前加上 台灣 一詞, 以示差異 另外, 王順隆認為當時台灣所認定的 漢文, 並非全都是古典的文言文, 連受到中國白話文運動影響而產生的現代文也屬於漢文的範疇 22 雖然日治時期的 漢詩 有其賡續漢文, 以別和文之用意, 被部分學者視為具有親日或馴化色彩, 但在本論文中, 筆者單純視 漢 為能象徵源流, 超越單一國家朝代, 代表詩本身主體意義的書寫語言, 故仍使用 漢詩 作為論述詞彙 ( 二 ) 吟社與詩社 20 歷年來學者們對 台灣文學 的爭議不斷, 舉例而言 : 葉石濤將台灣文學置於台灣歷史的脈絡裡進行檢討, 他的 台灣文學史綱 屬於左翼寫實主義的史觀 陳芳明從後殖民史觀出發, 兼顧藝術演變和政治流變 陳映真把台灣放進中國近代史演進過程中考察 呂正惠 趙遐秋則是由 思潮史 闡釋文學主潮, 認為 文學台獨 遮蔽台灣新文學思潮發生和發展的的事實 簡而言之, 閱讀台灣現階段文學史寫作時, 應先了解作者 史觀 立場, 才能全面且客觀地理解歷史 21 台灣文藝家協會的評論家島田謹二提出 外地文學 一詞 所謂外地文學是帝國南方文化建設的重要一環 這樣的文學史觀, 便是企圖把台灣文學收編到整個日本文學史的脈絡裡 黃得時的文學史觀, 與島田謹二的觀點恰好相反, 認為台灣文學在日據時期的發展, 應該與古典文學的鄭氏時期及清領時期聯繫在一起, 他的文學立場乃在於建構台灣文學的自主性 陳芳明 : 台灣新文學史 ( 上 )( 台北市 : 聯經出版事業,2011 年 10 月 ), 頁 王順隆 : 日治時期台灣人 漢文教育 的時代意義, 台灣風物 49 卷 4 期 (1999 年 12 月 ), 頁

29 中國漢詩組織以詩社作為總稱, 或許是受到 江西詩社 23 影響所致, 因為江西詩社是目前最早具有較完整紀錄與組織結構的古典詩社組織 觀察日治時期詩社, 雖然有以吟社 社 吟會等為名者, 未見以 詩社 自稱的組織, 但是從大正 13 年 (1924) 開始舉辦的 全島詩社聯合吟會, 便是以 詩社 統稱全島之漢詩組織, 由此可見以 詩社 作為各種漢詩組織的統稱, 仍有其根據 昭和 4 年 (1929) 蕭乾源成立詩社時定名為 旗峰吟社, 此後刊登於 詩報 上的擊缽訊息也皆以 旗峰吟社 稱呼, 直到戰後一群詩友重振旗鼓, 於民國 46 年 (1957) 改為 旗峰詩文研究會, 民國 47 年 (1958) 再改為 旗峰詩社, 24 名稱沿用至今 觀察民國 42 年 (1953) 及 49 年 (1960) 的社團合照中, 分別出現的是 旗峰吟社 與 旗峰詩社, 可證明光復十年後組織已改名為 旗峰詩社, 一直到民國 83 年 (1994), 曾景釗 蕭振中等人復社時亦稱旗峰詩社 因論文內容跨及日治及戰後時期, 故論述時以民國 47 年 (1958) 為分界點, 將昭和 4 年至民國 46 年 ( ) 間稱為 旗峰吟社, 民國 47 年 (1958) 以後則稱為 旗峰詩社, 未寫全名時則不分時期統稱為 詩社 照片 1-1 民國 42 年 (1953) 旗峰吟社創立貳拾四週年紀念癸巳重陽雅集 照片 1-2 民國 49 年 (1960) 慶祝國父誕辰暨旗峰詩社週年全體社員合影 照片來源 :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宋詩中, 形成一個集團勢力的, 前有西崑, 後有江西 江西派的創始者是黃庭堅, 但江西詩派這個名目的成立, 黃庭堅成為這一派宗主的確定, 是始於呂本中 江西詩社宗派圖 的撰述 詳見劉大杰 : 中國文學發展史, 台北市 : 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9 年 8 月, 頁 704~ 姚蔓蘋 : 戰後台灣古典詩發展考述 ( 台北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 年 ), 頁 蕭振中編輯 :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 高雄縣 : 乾元藥行,2000 年 12 月 ), 無頁碼 19

30 ( 三 ) 書房 書院清代台灣教育措施, 有官學與鄉學之分 官學概有府 縣儒學 書院 義學 ( 一稱義塾 ) 等, 鄉學則有社學和民學, 後者通稱書房 26 民學 為鄉人私設之學校, 或稱書房 書塾 學堂等, 為私家延聘教師, 設帳授徒, 設學目的在教導學童識字讀書, 也能為將來科舉準備 自乙未割讓後, 科舉制度消失, 民間的漢文教育逐漸轉入個人籌設的私塾 到了日治時期, 台灣人的初等教育除了公立的公學校外 ( 後改為國民學校 ) 外, 還有私立的書房和義塾, 本地人稱私塾為 書房 27, 義塾則是不收學費, 收容貧困的兒童或超過學齡人士的教育機構, 以日治時期最早頒布的 書房義塾規則 可知兩者不甚相同 根據林文龍研究整理, 台灣書院可分為官設之正規書院 官民合辦之義學 特殊教育 試館 文昌或朱子祠等五種類型 28 日治時期的私塾 學堂 書房 書院等, 雖然規模與教程上水準不一, 難以有效管制, 但都是指介於正規與非正規之間的漢文教育場所, 是十分普遍的私立學校, 廣義而言, 名稱或可相通 ; 但在狹義認知上, 書院 名稱由來已久, 自有其歷史淵源與時代意義, 與書房性質不完全相同, 名稱自不當共用 因本論文探究日治時期台灣書房與詩社的消長, 為避免與清代以來的台灣書院概念混淆, 故論文中均言 書房 ( 私塾 ) ( 三 ) 旗山郡 旗山街 旗山市街明鄭時期平埔族人在溪州地區太山建置 大傑顛社, 作為宗教中心, 代繳社餉 康熙 61 年 (1722) 黃叔璥 台海使槎錄 記載 : 羅漢內 外門田, 皆大傑顛社地也 康熙四十二年, 臺 諸民人招汀州屬縣民墾治 29 顯示漢人未進入此區域時, 羅漢內門和羅漢外門都是大傑顛社的活動範圍 關於漢人的移墾旗山地區, 最早記載是在清康熙年間, 一般以黃叔璥 台海使槎錄 的 卷五番俗六考 北路諸羅番四 附載 等記錄來代表漢人移墾羅漢門之始 30 明鄭至清初, 當時的大傑顛社有十二里, 其中施里庄屬鳳山縣, 也就是今天的旗山市街 清治至日治初期, 旗山市街的行政區劃歸屬羅漢外門里, 範圍包括今高雄市旗山區中西部及內門區東北部 26 吳文星 : 日據時代台灣書房之研究, 思與言 第 16 卷第 3 期 (1978 年 9 月 ), 頁 黃得時 : 私塾台灣話叫做 書房, 是私人所設的小規模學堂 見黃得時 : 台灣詩學之演變, 孔孟月刊, 第 21 卷第 12 期 (1983 年 8 月 ), 頁 詳見林文龍 : 文昌帝君與台灣的書院, 傳統藝術 第 34 期 (2003 年 9 月 ), 頁 黃叔璥 : 台海使槎錄 ( 台北市 :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年 ), 頁 楊順安 : 台灣道教喪葬禮俗之研究 以旗山鎮為例 ( 台南 : 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論,2011 年 ), 頁 25 20

31 圖 1-3 美濃圖,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 明治 37 年調製, 大正 10 年 10 月訂正 資料來源 :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說明 : 明治年間位於楠梓仙溪兩側的蕃薯藔街歸屬羅漢外門里關於旗山市街的歷史沿革 : 清初屬鳳山縣羅漢外門里, 雍正時改歸台灣縣, 並設縣丞, 稱為施里庄 乾隆初年稱為 蕃薯藔庄, 嘉慶年間設立 蕃薯藔街, 光緒 14 年 (1888) 改蕃薯藔為 太平街, 只是一般仍習慣稱為蕃薯藔 1895 年台灣改隸日本, 旗山屬台南縣鳳山支廳 明治時期稱旗山市街為 蕃薯藔街, 大正 9 年 (1920) 因行政制度變革, 實施州郡制, 行政當局認為蕃薯藔舊名不雅, 乃擇境內地勢高峻且風景優美的旗尾山命名, 改稱旗山街, 並為旗山郡的行政中心, 市街範圍稱 旗山大字, 旗山 之地名自此乃取代蕃薯藔 同年 10 月, 成立旗山郡役所, 廢止區長役場, 合併溪州全部 ( 含磱碡坑 嶺口 ) 及旗尾區 圓潭地區, 借保甲事務所, 成立旗山街役場 戰後行政區域重新改制, 民國 35 年 (1946) 高雄州旗山郡旗山街改名為高雄縣旗山鎮, 民國 99 年 (2010)12 月 25 日高雄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 更名為高雄市旗山區 21

32 31 表 1-8: 旗山市街 行政區域沿革表 清領時期日治時期 時間隸屬名稱備註 康熙 雍正 9 年 乾隆 17 年 (1752) 嘉慶 12 年 (1807) 光緒 14 年 (1888) 明治 28 年 6 月 (1895) 明治 28 年 8 月 (1895) 明治 29 年 4 月 (1896) 明治 30 年 6 月 (1897) 鳳山縣 台灣縣 羅漢外門庄 施里庄 台灣縣羅漢外門庄蕃薯藔庄 台灣縣羅漢外門庄蕃薯藔街 安平縣羅漢外門庄太平街 黃叔璥 台海使槎錄 出現 施 里庄 乾隆 17 年 重修台灣縣治 首次出 現 蕃薯藔庄 記載 最遲於嘉慶 12 年由蕃薯藔庄發展 成 蕃薯藔街 光緒 12 年設蕃薯藔撫墾局 台南縣鳳山支廳蕃薯藔街 將三府改三縣 ( 台北縣 台灣 台南 民政支部 縣 台南縣 ), 廢止以前的廳與縣, 縣下新設支廳 因台灣社會仍紛擾, 無法有效 實行 鳳山出張所蕃薯藔街因抗日激烈, 台灣總督府決定實 行軍政, 改設台灣 台南兩民政 支部, 民政支部下設出張所 台南縣鳳山支廳蕃薯藔街總督府解除軍政, 施行民政, 警 台南縣 蕃薯藔 辦務署 蕃薯藔街 察機關採用 ( 縣 ) 知事 支廳長 警察署長 三級制度, 全台設置 三縣一廳 ( 台北 台中 台南縣及 澎湖廳 ) 地方官制改為六縣三廳, 增設 三縣兩廳 ( 新竹縣 嘉義縣 鳳山 縣 宜蘭廳 台東廳 ), 下屬機構 則廢止 支廳, 改為 辨務署, 辨務署之下再設有街 庄 社 32 設置蕃薯藔撫墾署 31 表格資料整理自劉家宏 :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 台南 : 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學碩士班論文,2007 年 ), 第 頁 第 頁 32 撫墾署的設置乃是台灣總督府為了撫育台灣境內的原住民, 仿清朝撫墾局之制, 在台灣幾處重要地點設立 撫墾局,1898 年 6 月即廢除 設置目的與掌管業務為 :(1) 與地方廳交涉 ;(2) 撫育原住民 ;(3) 交易物品 ;(4) 日本人與漢人進入山林 ;(5) 外國人 ;(6) 原住民之火槍 ;(7) 選定殖民地 ;(8) 調查原住民之部落名稱 戶口數及風俗 ;(9) 通事 ;(10) 管理樟腦製造事業 ;(11) 伐木與造林 ;(12) 森林所屬 ;(13) 取締山火 蕃薯藔撫墾署於 1897 年 8 月 3 日開辦, 總攬台南縣全境及鳳山支廳轄內原住民 山地開墾及樟腦製造等業務 劉家宏 :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頁

33 明治 31 年 6 月 (1898) 台南縣 蕃薯藔辦務署 蕃薯藔街 地方行政簡化為總督府 縣 辨務署三級 地方官制由六縣三廳變為三縣三廳 ( 台北 台中 台南三縣, 和宜蘭 台東 澎湖三廳 ) 明治 34 年 5 月 (1901) 台南縣 蕃薯藔辦務署 蕃薯藔街 由三廳三縣改制為三廳四縣 ( 增恆春縣 ) 明治 34 年 11 月 (1901) 明治 42 年 10 月 (1909) 蕃薯藔廳 蕃薯藔街 廢縣置廳, 由三廳四縣改制為二十廳, 蕃薯藔設廳, 台灣地方行政區成為總督府集權的二級制, 地方行政制度進入穩定期 蕃薯藔廳下轄杉林支廳, 後改為阿里關支廳 首任廳長為石橋亨, 廳治設於蕃薯藔街, 成為地方行政中心 阿緱廳 蕃薯藔支廳 蕃薯藔街 5 月 28 日蕃薯藔街街庄長陳順和 羅漢外門里 與人民代表莊塗上書臺灣總督佐 久間左馬太希望將名稱正名為 太平街, 33 但蕃薯藔仍持續到 1920 年才被 旗山 取代 為利地方行政長官統合政區內 行政 經濟 交通建設等事務, 將原有二十廳廢合為十二廳, 廳 下仍設支廳, 廳 ( 直轄地區 ) 及支廳 之下則新設 區, 管轄街 庄 社 10 月 25 日蕃薯藔廳 阿緱廳 恆春廳合併為阿緱廳, 本區改降 為蕃薯藔支廳 支廳治仍設於蕃薯藔街 33 明治 42 年 (1909)5 月 28 日, 於總督府行政區域調整之前, 蕃薯寮街民眾由街庄長陳順和與人民代表莊塗為首, 聯名上陳情書, 懇請將蕃薯寮街名改為 太平街 蕃薯寮廳長石橋亨派遣小島宗三郎與通譯生尾亨一同去調查, 於同月 30 日所提出調查報告書, 對地方人士之陳請更名 太平街 不表同意 明治 42 年 (1909)10 月 25 日蕃薯寮廳被整併入阿緱廳之中 見楊欽堯 : 旗山名稱之演變, 台灣文獻 別冊 29( 南投 :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9 年 6 月 ), 頁 46 23

34 大正 9 年 9 月 (1920) 高雄州 旗山郡 旗山街 旗山大字 實施州郡制度, 將 12 廳改成 5 州 2 廳, 州 ( 廳 ) 下設郡及市, 同時進行地名改革 因旗尾山四周景色優美, 乃依旗尾山之稱, 將蕃薯藔區改名旗山街 旗山郡 : 旗山街 美濃庄 杉林庄 甲仙庄 內門庄 田寮庄和不設街庄之番地 34 旗山街 : 下轄旗山 北勢 圓潭仔 溪洲 磱碡坑 旗尾 手巾寮等 7 個大字 旗山郡治及街治都設於旗山大字內 蕃薯藔漸被 旗山 一詞替代 昭和 7 年 (1932) 戰後民國 35 年 (1946) 高雄州 旗山郡 旗山街旗山大字 旗山郡 : 旗山街 美濃庄 杉 高雄縣旗山鎮鼓山里 湄洲里 太平里 大德里 三協里為 35 主構成 林庄 甲仙庄 內門庄 六龜庄 和所屬番地 田寮庄歸屬岡山郡 六龜庄由 屏東郡劃入旗山郡 十月旗山街 以旗山 磱碡坑 溪洲 北勢 圓潭子 旗尾 手巾寮大字作為 基礎, 再合併港西上里的旗尾 手巾寮, 成為跨越楠梓仙溪兩岸 的地方行政空間 全鎮區域大體可分為旗山市區 旗尾地區 溪洲地區 圓潭地區 嶺口地區和廣福 ( 手巾寮 ) 地區 等, 一共包含 25 個里 34 根據 旗山郡要覽 記載 : 大正 9 年 10 月 (1920 年 ), 改廳為州, 改支廳為郡 市, 旗山由太平庄改為高雄州旗山郡, 下轄一街 ( 旗山街 ) 五庄( 美濃 杉林 甲仙 內門 田寮 ) 旗山郡要覽 一書蒐集昭和八 九 十二 十六年 ( 年 ) 旗山郡 官方資料, 由旗山郡役所編輯而成 轉引自陳淑滿 : 旗山 地名沿革與其文化傳承, 頁 ( 一 ) 旗山自古為蕃薯寮 今日旗山鎮之中心區域以鼓山里 湄洲里 太平里 大德里 三協里為主構成, 為從高雄市方向進入美濃 杉林 六龜必經之地 見楊欽堯 : 旗山名稱之演變, 頁 45 ( 二 ) 旗山大字為今旗山市街範圍, 其地理範圍界定, 大抵東以楠梓仙溪 ( 旗山溪 ) 為界, 西至擔橫山 ( 鼓山 ), 北以木柵溪為界, 南以頭林溪 ; 以行政區域劃分則涵蓋現今永和里 瑞吉里 和平里 竹峰里 新山里 鼓山里 湄洲里 太平里和大德里 ; 以重要建設來看街區北端為鼓山國小, 南端為旗山國中, 東為旗山堤防, 西為旗山中山公園 市街範圍在不同階段發展不一, 但基本上所指便是旗山鎮的行政與商業中心 見劉家宏 :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頁 6 24

35 民國 99 年 12 月 (2010) 高雄市 旗山區 和平里瑞吉里新山里鼓山里湄州里太平里大德里 旗山行政轄區含 21 里 日治以來旗山地區行政劃分多有變更, 不同時期的名稱各有其淵源及影響, 難以用統一名詞蓋括之 為了符合論文內容的論述時空, 整理出以下名稱所指稱的時間與範圍 : 1 旗山郡: 指大正 9 年 (1920)9 月, 實施 州 郡 制度後, 將阿緱廳下的蕃薯藔支廳改制為高雄州旗山郡, 區域包含旗山街 美濃庄 杉林庄 甲仙庄 內門庄 田寮庄和不設街庄之番地 昭和 7 年 (1932) 旗山郡管轄區除去田寮庄 ( 改隸岡山郡 ), 增列原屬屏東郡的六龜庄和部分番地 2 旗山街: 指大正 9 年 (1920) 合併原蕃薯藔區 溪洲區和旗尾區部分, 下轄旗山 北勢 圓潭仔 溪洲 磱碡坑 旗尾 手巾寮等 7 個大字 約等同於戰後的高雄縣旗山鎮, 和民國 99 年 (2010) 五都合併升格後的高雄市旗山區 3 旗山市街: 指稱旗山的最小範圍, 代表著旗山人口最密集 商業最發達的地方, 也是旗山文化資產分布的主要範圍 36 依時代分別為 : 清康熙 雍正的施里庄, 清乾隆 嘉慶的蕃薯藔庄及蕃薯藔街, 清光緒的太平庄 ( 街 ), 日治前中期 ( ) 的蕃薯藔街, 以及日治中後期 ( ) 的旗山大字 ( 旗山 ) 有鑑於 旗山地區 範圍說法不一 37, 筆者界定本論文的 旗山地區 代表今旗山區 ( 昔旗山鎮 旗山街 ) 的空間範圍, 但不特定時間點 以上行政區名稱背後皆牽扯複雜的歷史背景, 因此當論述具時間概念的議題時, 更需特別留意名稱 36 旗山 一詞在不同時期代表的空間與範圍也不盡相同 游步廣認為: 旗山 一詞代表著三種範圍 例如 1920 年 ( 大正 9 年 ) 旗山同時是郡治也是大字街庄,1980 年代時所說的旗山區泛指高雄縣旗山 美濃沿山往東北延伸的 9 鄉鎮, 這是指稱為旗山的最大範圍 第二種範圍則是日治時期的旗山街, 大約等同現在的旗山鎮, 在 2010 年 12 月 25 日高雄縣市合併後則稱為旗山區 第三種為 旗山市街, 指稱旗山的最小範圍, 代表著旗山人口最密集 商業最發達的地方 引用 1900 年 變更旗山擴大暨修訂都市計畫 ( 第一次通盤檢討 ) 書 所述, 東至旗山溪 西至中山公園西側鼓山頂 南至三協里北側與太平里交界之頭林溝 北至旗山高級農工學校北側農路 事實上旗山文化資產分布的主要位置, 就是在這個範圍 見游步廣 : 當代旗山文化資產保存運動之研究 (1990~2011) ( 高雄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論,2011 年 ), 頁 簡炯仁依地理形勢及產業狀況, 將整個高雄分成三個不同的區塊 : 一為 鳳山地區, 產業以商業為主 ; 一為 岡山地區, 產業以農 漁為主 ; 一為 旗山地區, 包括旗山 美濃二鎮與內門 杉林 甲仙 六龜等鄉, 以及三民 桃源及茂林等三個山地鄉, 產業以農 林為主 參見簡炯仁作, 再現台灣編輯小組編輯 : 再現台灣 高屏地區的發展 ( 台中市 : 莎士比亞文化出版,2009 年 4 月 ), 頁

36 第四節 研究侷限與解決 研究蕭乾源與旗峰吟社所遇到的侷限與困難, 主要是在文獻史料的殘缺, 以 及當地詩壇耆老的凋零 為了配合田野調查工作, 筆者分別於 2015 年 3 月 1 日 ( 日 ) 於旗山麥當勞訪問旗山重要的文史工作者江明樹先生, 詢問旗峰詩社及許多詩人 現況, 又於 5 月 10 日 ( 日 ) 走訪旗山賽珠健保藥局與乾元藥局, 拜訪前社長曾景釗 與蕭乾源長孫蕭振中先生, 得知曾社長對台灣傳統詩發展的深切期許, 也在蕭家 見到許多名家墨寶 詩社資料及先人遺跡手稿, 另有從清朝 日治至民國後各種 珍貴文獻 照片, 其口述記錄亦是研究旗峰吟社的重要資料 目前筆者整理出蕭 乾源的文學創作約三百多首漢詩和一篇出訪日本的評論心得, 但仍有很多尚未整 理發表的詩作及新史料, 包括田調訪查時發現仍有許多蕭乾源晚期作品以及代 38 筆, 蕭振中表示 : 早期有的人是參加, 其實是不會作詩, 阮阿公 ( 蕭乾源 ) 經常是對外參加, 報名出去, 只好他們那邊攏是阮阿公作, 用他們的名去參加 例如我外公 ( 張清景 ) 他也是不太會作, 可能只會皮毛而已, 不太會作, 阮阿公會修, 或是作給他們也是攏有 39 不管是尚未發表或證明的詩作, 或是因耆老逝世難以考證真正作者的情況, 在在顯示作品整理與辨識上, 仍有許多努力空間 目前筆者只能知道有此情況, 尚無法完整蒐羅蕭乾源詩作, 有待未來繼續整理研究, 以補不足之處 此外, 早期蕭乾源的漢詩創作所呈現的思想藝術未受重視, 推測因為日治至戰後時期, 儘管日常生活中民眾廣用漢詩, 卻也質疑擊缽創作的文學價值性 目前收錄的三百多首漢詩中, 大多是擊缽課題及徵詩作品, 雖然仍可見詩人的個性思想, 但因閒詠詩作略少, 在探討作家內在情感與政治立場時, 無可避免的出現侷限性, 增加研究詩人的困難度 至於作者使用筆名部分, 更需事先了解作者生平, 或是重覆比對詩作署名方可確知, 一旦略過其一就可能遺漏掉部分詩篇, 難以一窺詩人真正面貌 以蕭乾源而言, 目前歸納出的詩作署名包括蕭乾源 蕭乾元 乾源 乾元 資生 雲津等, 是否仍有其他稱呼, 仍有待進一步考證 此外, 旗峰吟社部分社員詩作數量較少, 或無法取得詩人生活背景, 上述困境皆是本文研究的困難與限制 38 蕭振中為蕭乾源之長孫, 於旗山區東新街上經營乾元藥局, 現亦為旗峰詩社副社長 39 本論文有關蕭乾源之生平及其文學交遊之口述資料, 皆為 2015 年 5 月 10 日筆者親至高雄旗山東新街乾元藥局專訪蕭振中先生時所得 26

37 台灣文學研究正興, 但學者對台灣文學的解析與認知仍存在極大分歧, 為避免某些文學史料被不當捨棄或利用, 或是過度主觀詮釋與暗示, 即使閱讀群極少, 文獻也應刊行傳世, 讓後人自行依史料評介, 排除個人狹隘的意識型態 目前台灣許多傳統詩社因乏人經營使得史料毀損, 內容殘缺, 更突顯出版現存史料的重要性 唯有透過文獻追蹤和田野訪談調查的過程, 積極彙整編輯前人遺著, 並相互參照重要人士的生平事蹟 文學交遊, 才能更深入探究詩人生平及詩作特色, 做更全面的觀照, 保有客觀獨立的研究空間 另外, 早期詩人留下的手寫稿部分辨識不易, 為因應解決各類文字書寫形體的判讀問題, 除了可藉由訪談詩人親屬友人, 多方比對字跡外校正疑義外, 也要加強個人相關知識, 增強識字與讀詩的能力 近年來區域文學研究的問世, 更加證明區域文學與土地 人民的緊密關係, 許多過去未能被重視的文人作家, 開始有了被大眾認識的機會 本論文將重點放在日治時期高雄旗山地區詩人作家與詩社之研究, 提供相關文史資料, 期望使旗峰吟社在區域文學史書寫或是個別研究時, 能夠更為研究者所知 雖然在詩人詩作上的蒐羅仍有所不足, 論點難免有不成熟之處, 仍希望為台灣文學史上較未開發之區域奉獻一己心力 27

38 28

39 第二章 旗峰吟社創設背景與發展 綜觀台灣古典詩學淵源 歷來對台灣詩社的探究多從 海外幾社 1開始 但因六子當中張煌言與陳士京兩人未到過台灣 因此雖有眾多明代忠義之士居處 台灣 仍無法證明幾社與台灣詩社間的直接關係 僅能說明朝為台灣文學的拓荒 時期 明清之際 對台灣詩壇最有影響力的沈光文創立 東吟社 在台期間沈 斯庵混處於荒野窮鄉 漢番之社 感嘆同志乏儔 才人罕遇 可知當時地方文風 不興 詩學僅在遺老及宦遊文人間交流 直到甲午戰敗 乙未割台 台灣漢詩開 始進入日本殖民統治的另一章 回顧旗山地區歷史悠久 乃 一貴興兵 斯庵講學 之處 2自古以來詩風 興盛 人文薈萃 昭和 4 年(1929)農曆 2 月 1 日 高雄州旗山郡旗山街內的旗山 大字裡 蕭乾源 黃光軍 范國清 蔡有國 游讚芳 陳三木等人創立了 旗峰 吟社 細究這個區域性詩社的興起背景與發展 不難發現地理位置 政治經濟 與族群關係間錯綜複雜的交互關係 第一節 旗峰吟社的創設背景 研究區域文學時 除了時代背景外 空間概念也深刻影響著文學發展的可能 性 以下將就地理空間(旗山市街興起) 政治態度(官方支持詩社) 以及社會風 氣(漢詩興盛)三方面 分述日治時期旗峰吟社興起之背景 一 旗山市街的興起 台灣的鄉街發展 通常是一個區域特性的反映 旗山市街三面環山 楠梓仙 1 海外幾社 乃雲間 幾社 後續衍生在海外之社局 其創立出於 幾社六子 之一徐孚遠之 手 南明弘光朝覆滅之際 幾社在松江起義失敗後 徐孚遠繼續從事抗清復明志業 乃自松江 投奔福建隆武帝 隆武滅後 又之舟山魯王 與張煌言等結社唱和 清軍陷舟山 隨侍魯王依 廈門鄭成功 至此社事全盛 南京之役失敗後 鄭成功取臺灣 社人隨軍入臺 故海外幾社文 學被視為臺灣漢人文學之開端 郭秋顯 海外幾社三子研究 論文摘要(高雄 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7 年) 2 民國85年鄉勵吟社李文峰寫詩慶賀旗峰詩社復社 重逢握手喜相陪 踐約旗峰話舊來 一貴 興兵因抗滿 斯庵講學論開台 風和紫竹迎春燕 日暖洪岩映翠苔 釀就屠蘇堪醉酒 聯歡賓主 共含杯 李文峰 旗峰話舊其一 旗山 文峰詩草 2005年6月 頁18 根據 認識 羅漢門 說法 永曆17年 1660 明末大學士太僕寺卿沈光文先生 因不滿嗣王鄭經頻換其父 之臣為政 乃作賦諷之 幾遭不測 而變服為僧 逃抵羅漢門 結茅蘆教授生徒 過著 逃禪漫 學誦經文 的生涯 該處遂逐漸成為人文薈萃之文化發祥地 羅漢門是台灣開發最早的地方之一 在距離現在大約三百年前的清朝康熙年間就有先民來到內門開墾 因而為內門留下豐富的人文歷 史 其中以 鴨母王朱一貴 的故事 最為人所熟知 認識羅漢門 高雄內門紫竹寺 網址 檢索日期 2015年2月8日 29

40 溪縱貫其中 東南與屏東平原相連 西北與內門交界 東臨美濃 杉林 西南接 田寮 大樹 農產豐富且交通便利 以地方特性與國家行政機制而言 旗山雖被 群山環抱 仍具備對外開放的交通要素 清朝以來就具有聯繫台灣縣和鳳山縣 番界交界 閩客接觸的特殊地理位置 乾隆 44 年(1779)前 蕃薯藔街主要祭祀廟宇為原始聚落旁的福德祠 3隨著 漢人拓墾的擴大與聚落的延伸 嘉慶 15 年(1810 年)羅漢門巡檢移駐蕃薯藔街 雖然加強了軍事力量 但因蕃薯藔地區族群複雜 治安依舊不穩 因此嘉慶 22 年(1817)官方倡議興建天后宮 歷時八年 終於在道光 4 年(1824)完工 當時興建 碑誌的捐建名單上除了諸多商號及民眾捐獻外 還有知縣 羅漢門分司 羅漢門 汛官 舉人 監生 貢生 生員等仕紳 可知天后宮乃結合了地方官紳商民的資 金與意願興建而成 是當地精神信仰的核心 旗山市街位於屏東平原的西北方 與台南 高雄平原間以山相隔 處在兩地 區間的必經位置 早在清代已形成街肆 但因位置及政治因素 使得整體發展受 限 發展範圍不大 許淑娟認為 在各聚落中 蕃薯藔街因其具有進出中路的起點 邊界要地 進出番界處 近河處形成渡口各優勢 乾隆中期蕃薯藔街慢慢形成街肆 受國家管理地 方的消極態度影響 因防汛官兵軍紀不佳 台鳳邊界的浮動 閩客社會隔 閡 楠梓仙溪中上游的封閉等作用 蕃薯藔街成為一個區域貨物流通受 阻 腹地難以擴張的鄉街 街區並未擴大 4 旗山耆老曾茂源提到 自乾隆時代至今 番閩粵 等三族群居民 屢屢攜械毆鬥事件叢生 而 有傷斃命案狀況發生 已有數十條人命歸陰府 另一方面在蕃薯藔街庄 內 縱有不作盛世之良民 一生貪婪不事生業之惡徒 綽號 羅漢腳 流 棍 大部分為清國軍隊逃兵犯 有組織系統 成群結黨 遊手好閒不務正 業 流竄各庄頭部落巷尾 日成為流丐 夜晚侵入民宅行竊 或則夜深人 靜 且將病斃同伴丐屍 抬放置殷實之家門前 或丟棄田畝上 果園 街 3 清代蕃薯藔原只是福德祠南邊的聚落 汛防駐紮羅漢外門後構成營盤和聚落兩個不同的空間 後來 商街發展而將聚落 營盤聯成一體 這才是完整的清代蕃薯藔街的空間 福德祠乃是街域 空間的公共中心 不過 天然的溪溝 人為的隘門劃開福德祠的南北 而政治的強化和信仰中心 的轉移 將空間認知局限於營盤和商街 亦即以政治 軍事和信仰所構成的空間體系 見李文環 空間與歷史 旗山文化資產之歷史論述 (高雄市 麗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0 年) 頁 52 4 許淑娟 國家與地方 旗山鄉街的時空發展過程(1700s 1945) 論文摘要(台北 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4 年) 30

41 頭巷尾及移屍吊在果樹上偽裝投環自盡 其惡劣之行為 已為街庄民眾所 不齒痛恨在心 怒而不敢言 而又不肯收屍埋葬 故意藉著屍體嚇騙詐財 勒索分肥 無所忌憚行為 清朝官員又無能伸手懲戒 這批惡徒流棍 任 由鼠輩橫行危害地方的社會秩序 其因縣衙的威嚴盡失 在此深山奧地的 蕃薯藔街庄人民 怨聲載道 怒火難消無處投訴 5 因為地點的限制性與特殊性 使得清代蕃薯藔街開始發展 但也因清朝的消極作 為 使得此處軍紀不佳 族群隔閡嚴重 人民生活也飽受惡徒騷擾 通過性的優 點未被發揮 因此清末為止只發展成一條長約二百公尺 人口一千餘人的小街 區 直到日治時期 日本開始積極開發治理 居民經濟狀況穩定 生活日漸富足 地方上讀書識字 學詩吟唱等文教活動也隨之興盛 逐步發展成萬人以上的沿山 地區中心 根據曾茂源說法 日治以後 羅漢外門蕃薯藔街 旗山 仍暫時沿襲清國行政制度行使 隸屬台南縣鳳 山支廳 蕃薯藔街戶數約量三百餘戶 人口約一千餘人 明治二十八年 乙 未變革 一八九五 日本皇軍部隊在此設置守備部隊 掛牌謂 蕃薯藔 撫墾署 內設郵政便受所 警察署 衙戌病院 軍政初期 於靖肅工作 為重點 掃蕩不務正業之盜寇 以及國防上需求擴寬修護 台南至蕃薯藔 街假軍事要道 另一方面並且進入番界地域 開山撫番教導為人修身禮教 之課程工作 而且宣導台灣已歸屬日本國統治 將以和平與愛心之心情輔 導 明治三十年 一八九七 八月改制為蕃薯藔廳辦務署 以訓政之政策 一般行政機構處理地方人士業務 隸屬更改謂鳳山縣 接照清國行政體制 暫時作為範本管理 首任署長石母田正輔擔任實施一切掌理行政 番閩粵 等民族事務工作 6 日治之初 官方於蕃薯藔街設置了許多行政機構 不只有眾多官員進駐 市街活 動也開始熱絡 迫使蕃薯藔街有擴大修建之必要 當日本政府開始積極介入開發 旗山附近山區與平原 主動調解族群對立僵局時 以蕃薯藔街為中心的放射狀網 絡7便開始日漸擴大 除了強化街區要道 打通區域界線 這些聯外道路也確立 5 曾茂源 日治時代羅漢外門蕃薯藔街庄 旗山 首任庄長莊塗先生事蹟 旗山奇 網址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6 曾茂源 日治時代羅漢外門蕃薯藔街庄 旗山 首任庄長莊塗先生事蹟 旗山奇 網址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7 明治 29 年(1896)在日本軍隊修築下完成兩條連外的軍事道路 一條為台南經關帝廟道蕃薯藔的 道路 寬 4 米 列為一等道路 另外一條為南化經內門中埔到蕃薯寮的道路 寬 3 米 為二等道 路 而後以蕃薯藔街為中心發展六條放射狀交通系統 分別是第一條 蕃薯藔街到瀰濃庄 並 31

42 了蕃薯藔街的交通中心位置 使其晉身州郡下重要的行政 軍事與交通中心 關於 蕃薯藔 名稱的由來 一說在乾隆初年 有一老婦人在施里庄路旁結 茅寮賣蕃薯粥湯 由於待人親切 吸引行旅駐足 人人稱老嫗寮為蕃薯寮 日久 足見形成聚落為 蕃薯藔庄 再經過數十年人口增加 蔚成一條街稱之 太平 街 今老一輩者叫舊街路 約仁和街到復新街 也就是現今延平南路段 8另 一說為康熙年間由鳳山進入開墾的漳州人與平埔族大傑顛社訂約 來此地結寮 開墾旱田 種植蕃薯 故稱之蕃薯藔 9清代的蕃薯藔街(太平街)與日治時期新規 劃的街路相比 差別甚大 日治時期稱清代旗山市街為舊街路(太平街) 位於車 站前的主要道路之東 與之略為平行 因天災與環境因素 猶如後街似的 漸成 寂靜冷清的街道 明治36年(1903)4月14日 廳長石橋亨積極變革整治 針對市街 新道路的命名及家屋建築方式提出訓示 這項市區現代化改正計畫 把原本過路 10 性質的街道轉為棋盤式的新式街衢 也將 亭仔腳 建築規範引入蕃薯藔街 根據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 記載 舊街昔日之繁盛 今已冷淡矣 昔之荒野 今已繁盛矣 此吾人所以不能 無今昔之感也 夫舊街自去年因旗尾溪水氾濫之故 被崩流者 十居二三 當此創後 商況亦因之頓挫 且茅葺瓦葺 參差不齊 而新街則蒙當道限 制 須瓦葺土壁 方許建築 且亦必須測定基址 以杜伸縮 似此齊整 舊街豈能望其項背 至於商況 則內地人旅店飲食店及諸料理竝雜貨店 計拾五六間 本島人固在百間左右 第新街則繁盛無比 日見顧客熱鬧 若舊街則寂寞無聞 總之人以風氣移 物以隨俗轉 願舊街商人 勿竚立 背後也 11 日治時期 舊街街道狹隘 環境汙穢不堪 買賣都在叢雜街路 又陷於旗尾溪水 深入竹頭角庄 九芎林庄和龍肚庄 第二條 蕃薯藔街經旗尾庄到吉洋庄 抵達手巾庄一帶 第三條 蕃薯藔經溪洲庄到磱碡坑庄 再轉至楠仔坑 第四條 蕃薯藔街到山杉林庄 並深入 到楠梓仙溪上游的甲仙埔庄 第五條 蕃薯藔街到牛蛙潭庄 再通往田寮 第六條 蕃薯藔街 經內門最後抵達台南 見劉家宏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台南 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 所教學碩士班論文 2007 年) 頁 84 8 江明樹 旗山天后宮沿革 旗山奇 網站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30 日 9 根據日人伊能嘉矩所言 漳州人由鳳山越過領口進入該區 向番人贌得土地 結草寮進行開 墾 于田園墾成之際 賴栽種蕃薯得以存活 大日本地名辭書 台灣 東京 富山房 1909 年 頁 789 此說法較符合歷史發展與地名之形成 見楊欽堯 旗山名稱之演變 台灣 文獻 別冊 29 (南投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009 年 6 月) 頁 街路與家屋的中間 應設步道即亭仔腳 亭仔腳之建築 以外柱高十尺 簷端一尺五吋 步 道內寬八尺 且以雨水能落在街側之下水溝中央為原則 見 蕃薯藔廳報 第 114 號 台 南新報 明治 36 年 4 月 26 日 頁 223 轉引自劉家宏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頁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 第 2603 號 明治 40 年(1907)1 月 8 日 第 5 版 32

43 患之災, 部分店家慘遭沖毀, 生意更是冷清零落, 才使得市街發展核心西移到本通 ( 中山路 ) 路段, 新興街道不只清潔無比, 繁榮高尚, 各式新式街屋和特殊的石拱圈亭仔腳, 更是居民財富的表徵 在交通建設與產業動能的驅策下, 吸引各地人口流入, 整個蕃薯藔街大幅向外擴展, 旗山市街繁盛, 具有小都市消費形態 圖 2-1 富田芳郎 : 高雄州旗山の町の變遷 12 資料來源 :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說明 : 虛線部分為舊街路, 即清領時期的蕃薯藔街 ( 太平街 ) 明治年間, 蕃薯藔街農業人口偏低, 居民以工商業者居多, 13 此處不僅是廳治 ( 支廳治 ) 所在地, 也是行政與與商業中心 大正 9 年 (1920 年 ) 以後旗山街管內各大字的人口數都逐漸成長, 其中又以旗山人口成長最明顯, 不論是成長數或成長率皆是各大字中最高 14 區域內各種事業蓬勃興起, 當時甘蔗種植普遍, 官方曾 12 富田芳郎 : 高雄州旗山の町の變遷, 台灣民俗, 卷期 004 期號 003 總號 033( 台北 : 東都書籍台北支店東都書籍株式會社, 昭和 19 年 (1944)3 月 1 日 ), 頁 由明治 40 年羅漢外門里農業人口資料, 依各街庄農業人口來看其所佔總人口數比例, 可發現蕃薯藔街本島人從事農業人口只佔蕃薯寮皆總人口數的 16.77%, 相較於各庄農業人口佔總人口數比例顯得甚低, 除了北勢庄佔 78.98%, 其餘各庄都超過 89%, 甚至有達到 100% 者, 因此更可得知羅漢外門里農業人口比例降低的原因, 主要是因為蕃薯藔街從事農業人口數降低, 也可知道當時工商業者都集中在蕃薯藔街 明治 39 年 (1906) 南部台灣紳士錄 中蕃薯藔廳的商業業者, 只有一位位於磱碡坑庄, 其他都在蕃薯藔街, 更加確定蕃薯藔街不只是行政中心更是商業中心 詳見劉家宏 :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頁 自大正 9 年 (1920 年 ) 到昭和 16 年 (1941 年 ) 這 22 年之間人口增加了 6400 人, 人口達到 人, 突破一 33

44 於旗尾設立糖廠, 旗尾煙囪煙霧終日不停, 被稱為 糖業工業街 不論是土地 開墾或甘蔗栽植 採收 壓榨與砂糖運銷, 都需要大量人力, 如果本地農工不足, 工廠亦會委託中介人到外地招工, 當時就有許多來自台南北門郡或附近的農人, 在工頭的號召下, 開始為期三個月左右的短暫採蔗生活, 15 不僅增加貨品產量, 也吸引大批人群移入, 熱絡旗山市街生意 根據昭和 4 年 9 月 高雄州商工人名錄 記載資料 : 旗山商業者銀行業者有 1 家, 信用組合有 1 家, 倉庫運輸業有 5 家, 自 動車會社有 1 家, 青果容器會社有 1 家, 米業者有 5 家, 雜貨 糖粉肥 鹽藥 石 油 煙草 酒等有 9 家, 日用雜貨有 12 家, 肉商則有 10 家, 鹽乾魚 1 家, 藥品鴉片 煙膏有 2 家, 材木業 1 家, 金物 1 家, 石炭木炭 1 家, 陶器 1 家, 服裝雜貨有 4 家, 合 洋雜貨 2 家, 寫真館 1 家, 料理店 5 家, 旅館業 3 家, 16 顯示整個旗山大字內的商業 及生活機能十分完備 除了食衣住行日漸豐盈, 旗山市街的育樂也持續發展中 在清代, 南管被視為高尚的音樂, 重要集會或廟會少不了南管演奏, 成員也多為 仕紳富商等具有一定身分地位之人, 以今日天后宮西廂題有 明治 40 年 的 鳳 吟聲南樂社 匾額來看, 可知蕃薯藔街因為商業活動日漸熱絡, 居民生活水平提 升, 自清末以來已經開始發展較文雅細膩的娛樂休閒活動 17 日治初期蕃薯藔廳並不富裕, 但到了昭和 16 年 (1941)12 月末, 旗山街民眾財 富成長驚人, 18 其中大部分的資產家集中在旗山大字, 市街人民財力日漸豐厚, 一幢一幢美輪美奐的新式街屋, 就是居民財富累積的象徵 日治時代旗山市街因 為是行政中心, 加上交通便利 人口增加 街市活絡而不斷擴張, 提供了旗峰吟 社興起與發展的良好空間 蕭乾源居住在旗山五保的 蕭家樓, 根據 大高雄 風土誌 記載 : 蕭厝約建於西元 1920 年, 由當時名人蕭水連先生所興建 日據 時, 蕭乾源先生曾在此創辦旗峰詩社, 帶動當地文藝風氣 19 日治中期興建的 蕭厝, 座落於舊時四保五保之間 ( 今文中路 ), 為兩層式仿巴洛克風格的磚造騎樓 洋房, 是棟綜合式的洋房 據蕭厝後代子孫言, 其曾祖蕭水連先生因經商有成, 萬人, 回顧明治 28 年 (1895 年 ) 當時蕃薯藔街人口約 1000 人, 日治之初到日治末期人口的成長超過 10 倍, 增加倍數不可謂不驚人 資料來源 : 大正 9 年 14 年 ; 昭和 7 8 9: 台灣現住人口, 昭和 : 台灣常住戶口統計, 昭和 16 年 : 旗山街管內概況一覽簿 見劉家宏 :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頁 許淑娟 : 國家與地方: 旗山鄉街的時空發展過程 (1700s 1945), 頁 劉家宏 :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頁 明治 42 年 (1909 年 )8 月 1 日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 ( ,4 版 ) 報導蕃薯寮廳本島人資產一萬圓以上者有 7 人, 二萬圓以上者有 1 人, 在各廳中只優於深坑廳 台東廳和恆春廳, 蕃薯寮廳人民的資產在全島可說是敬陪末座, 人民普遍不富裕 見劉家宏 :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頁 到了昭和 16 年 (1941)12 月末, 旗山街役場所編 管內概況一覽簿 於昭和 17 年記載的資產家, 超過一萬圓者, 旗山街人士共有 193 人, 在旗山大字部分也高達 105 人, 而且吳萬順的長子吳見立的資產已超越 100 萬圓 見劉家宏 :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頁 黃福鎮 : 大高雄風土誌 第一輯古老的建築 ( 高雄市 : 高雄復文,2000 年 ), 頁 60 根據網頁 旗山奇 建築 已經不在的古蹟 說法 : 蕭家樓約興建於 1916 年前後 34

45 故興建大厝 20蕭乾源生長於日益興盛繁榮的旗山五保 是市街上的實業家也是 文學愛好者 他所創立的旗峰吟社 興起於旗山市街繁榮之際 除了帶動旗山詩 潮外 更突顯地理位置對文學發展的重要性 以漢詩發展的場域概念而言 由於近代社會中 資產階級基於新生活型態的需求而往都市或各地方的市 街集中是共同的趨勢 所以日治臺灣漢詩文化空間 多半是以交通便利的 都會區 或各地主要工商繁榮的大街為主 正是受到此族群特性的影響 正因為人潮聚集之處 就是流行文化的中心 資產階級又是社會風氣的領 導者 所以當漢詩群體透過相關活動以發揮力量 亦即產生場域作用時 其所展現的公共性必然是相當鮮明的 21 日治台灣漢詩的文化空間多在交通便利的都會區 或各地主要工商繁榮的大街為 主 熱衷漢詩族群的各地社會領導階層 活躍於繁榮市街 聚會時不乏地方仕紳 名士與藝妓流連 也常有交際應酬詩作交流 旗峰吟社正是從熱鬧的旗山市街興 起 逐漸發展成區域內大眾認同的開放文化 清領以來 旗山市街是軍事與行政重鎮 加上產業興盛 以及日治後二次街 區改正擴張 市街成為旗山郡人潮匯聚的重要區域 昭和時期旗山市街是實業家 蕭乾源經營事業 發展漢詩文化的生活空間及嘻遊核心 旗峰吟社源起於日治中 期繁榮熱鬧的旗山市街 當資產階級號召群體聚集旗山市街 以文人姿態創立詩 社 舉辦漢詩活動時 詩社已是引領地方文化潮流的核心 透過媒體宣傳更加強 化其地位 成為旗山市街興起後重要的文化地景之一 旗峰吟社不僅在市街上的 新式洋房 鑾堂以及山水名勝等場所舉辦集會活動 也多次出現在報章傳媒上徵 詩競作 將漢詩文化兼容於實體與媒體空間中 為旗山市街增添豐富的藝術及人 文內涵 二 書房與詩社之消長 回溯台灣初等教育經歷 清代地方所設學校包括社學 義學及書房(私塾)三 種教育機構 官府對民間書房採放任態度 書房本身也缺乏制度 在師資 年紀 入學資格 修業年限 課程設備等 皆無明文規定 當時一般人除了受到科舉取 20 整樓樓宇由白 紅 綠三色搭配而成 典雅大方 門面約為一般商家的兩倍大 洋樓的山頭正 面是鮑魚塑花 門與窗皆有造形裝飾 鑲有當時流行且高貴的磁磚 二樓的洋台護欄由琉璃窗及 琉璃瓶圍砌而成 有荷蘭及清代之風味 樓下是四點金式的圓柱承載著 所以稱其為綜台式的洋 樓 見 已經不在的古蹟 旗山旗 網址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21 謝崇耀 日治時期臺北州漢詩文化空間之發展與研究 (嘉義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 論文 2010年) 頁16 35

46 士影響, 謀生也需具備識字能力, 因此清代書房是相當普及的教學單位, 直到日本治台, 傳統書房教育開始出現挑戰 馬關條約割台之際, 許多傳統文人競相投入開設書房, 一方面謀生一方面亦可避世, 造成 1897 年全台書房總數從 1127 所, 在一年內增加了 580 所, 詩社 成為傳統詩人的另一活動層面 日本接台之初, 因統治者對台灣的教育方針仍未確立, 一切採臨機應變辦法, 因此書房教育尚不受干預 直到 1898 年頒布 書房義塾規程 後, 將書房納入管理, 開始逐步對書房進行干涉, 隔年立刻有 300 所書房關閉 ;1903 年教育令修改公學校規則, 漢文成為獨立一科, 但在教學時一律用日文表達 ;1919 年公布秉持 內地延長主義 的 台灣教育令,1922 年又修改教育令, 漢文已成為選修科目 ;1937 年正式廢除漢文, 到 1943 年頒布 廢除私塾令 為書房教育正式劃下句點 22 反觀傳統詩社, 從割台前的 11 個可考詩社, 到日治晚期已達二三百個詩社 23, 可見傳統詩社在日本政府默許下蓬勃擴展 根據日治時期初等教育研究, 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教育機構分雙軌實施, 公學校為台童而設, 小學校為日童而設, 公學校的水準明顯低於小學校, 不平等的教育方式, 讓台人父母雖將孩子送往公學校就讀, 仍將書房視為教育的另一個重要環節 24 雖然文官總督田健次郎倡導 臺日共學, 總督府也曾二次修正 臺灣教育令 25, 將公學校與小學校改為 國民學校, 以單軌形態宣傳臺日教育均等, 事實上差異化 不平等教育依然存在, 就算將漢文列入學校課程, 也只是為了暫時保留官方與台灣仕紳間的溝通工具 日本十分重視日語 品德和實業教育, 目的在同化台灣人民做一個奉公守法 忠君愛國, 具有基本知識技能的順良皇民 隨著日語普及率快速提升, 相對的使漢文程度與母語表達能力明顯萎縮, 至日治中晚期, 日語已成為使用不同方言的台灣人彼此交談的 共同語言 連雅堂在 臺語考釋 序文中, 曾無奈說道 : 今之搢紳上士乃至里胥小吏, 遨遊官府, 附權趨勢, 趾高氣昂, 自命時彥, 而交際之間, 已不屑復語台語矣! 26 清楚見 22 陳芳萍 : 彰化應社及其詩作研究( ) ( 新竹 :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年 ), 頁 根據王文顏與陳丹馨的統計, 割台前的 213 年間, 台灣可考的詩社共 11 個, 到 1943 年的顛峰期, 四十餘年間已達 226 個 ; 許俊雅所作的統計數字為 290 個 ; 而黃美娥則是認為有 370 個以上的詩社 24 日治時期的教育體制, 在廢除書房以前, 書房與公學校是兩種比較普遍的基礎教育 而由於時間與金錢的餘裕, 社會領導階級的子弟往往能兼顧兩種學制, 且較能擺脫殖民教育方針的制約而表現出認同漢學的自主性, 並進而影響漢學環境的維繫 見謝崇耀 : 日治時期臺北州漢詩文化空間之發展與研究, 頁 年日本對臺之殖民教育政策確定, 頒布 台灣教育令, 採取同化主義, 以教育臺灣人民為 忠良臣民 為宗旨 1922 年修訂 臺灣教育令, 使臺日學童依循同一教育法令, 以示 平等 1939 年二戰爆發後, 為落實皇民化教育政策, 總督府第二次修改 臺灣教育令, 將小學校與公學校一律改成國民學校 26 連雅堂 : 臺語考釋 序二, 連雅堂先生全集 雅堂先生集外集, 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年 3 月, 頁 20 36

47 到同化政策已明顯削弱民眾的文化認同 日治初期傳授中國文化的書房未被立即禁止 並非日本教育政策的寬大包 容 而是因為書房具有過渡性價值 官方評估現實狀況後 選擇先利用後查禁方 式處理民間書房教育 明治30年(1897)10月木下邦昌於 學事視察報告書 指出 本島書房由來已久 在教育上貢獻甚大 今日遽然予以廢除 教師糊口 無著 必然成為本島施政上之妨害 而另一方面又必須設立取代書房的 教育機構 然而 畢竟經費有所不足 因此他日在本島頒布新學制時 仍需保留書房 唯希望對之有改良之方案 27 日本積極設立國語傳習所 推廣日語普及化運動 放任書院繼續維繫中國傳統文 化的影響力 扮演暫時性的替代角色 直到明治31年(1898)頒布 台灣公學校令 同年另頒 書房義塾規程 開始階段性限制書房活動 漸次改良書房教科 包 括加設日語課程 並編印 大日本史略 教育敕語述義 等轉發各書房作為主 要上課教材 至此書院已受到嚴格監管 再加上公學校免繳學費 書房教師素質 參差不齊 許多優秀教師受聘至公學校教授漢文科 部分組織鬆散或未依書房義 塾規程經營的書房紛遭官廳取締等因素 導致原本興盛的書房逐漸衰微 28不僅 數量銳減 續存者多數終不免淪為代用公學校 根據 台灣省通志 卷五 教育 志 教育設施篇 的日據時期臺灣書房增減數量統計資料 表2-1 日治時期臺灣書房增減數量統計資料表29 類 書房 年 總數 增減數 民國6年 (1917年) 民國7年 (1918年) 民國8年 (1919年) 民國9年 (1920年) 民國10年 (1921年) 民國11年 (1922年) 備註 日方統治日趨穩固 書房數量急速下滑 台灣公立公學校規則 發布 為因應 台 27 台灣教育會編 台灣教育沿革誌 台北 1939 頁 969 轉引吳文星 日據時代台灣書房之 研究 思與言 16 卷 3 期(1978 年 9 月) 頁 詳見黃文樹 日據時期高雄市初等教育之研究 高市文獻 第 7 卷第 2 期(1994 年 12 月) 頁 統計資料摘錄自施懿琳 日據時期臺灣古典詩的抗議精神與比興諷諭傳統 古典文學 第12 集(1992年10月) 頁286 對應西元年分及備註欄部分為筆者自行增補說明 37

48 灣教育令 之 台日共學 新措施, 將所有漢文課改為每週二小時的 隨意科 ( 選修 ), 並得視地方情勢, 廢除漢文課 民國 12 年 (1923 年 ) 官方廢除公學校漢文科, 民間又再度興起學習漢文的風氣 民國 13 年 (1924 年 ) 民國 14 年 (1925 年 ) 民國 15 年 (1926 年 ) 民國 16 年 (1927 年 ) 旗山悟真社成立, 借天后宮開設學堂 民國 17 年 (1928 年 ) 民國 18 年 (1929 年 ) 旗峰吟社創立 民國 19 年 (1930 年 ) 民國 20 年 (1931 年 ) 年後書房統計逐年遞減, 未有再增 明治至大正年間公學校本島學齡兒童比逐年提升, 公學校漸為社會學習主流, 勢力已凌駕書房之上 根據書房增減情況可推知, 大正 11 年 (1922) 因日方統治日趨穩固, 傳統書房數量急速下滑 事實上在 1922 年正式公布漢文課改成隨意科前, 已經存在漢文廢止論的爭議 當時日方取締書房和廢除漢文課的理由包括 : 漢文教授不得不讀台灣音, 很阻礙內地語的進步 其次是利用漢文的時間, 可以多練習內地語云云 30 明顯可見廢除書房及漢文科就是要強制台人學習日本語, 在無詩書薰陶且缺乏民族觀念的學習環境中, 慢慢改變民眾的生活形式, 強調勞力服從而莫能議論, 達成同化政策之目的 只是早期漢文在台灣社會中有其實用性與必要性, 主張應繼續漢文教育的理由包括 : 一 漢文化的卓越, 二 利於台灣與中國商業往來 親善交流, 三 日常生活書信 記帳的道具 31 因此當官方廢除公學校漢文科時, 不僅刺激台灣人的民族情感, 也限制了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所需 政令一出台灣群情譁然, 一方面投書報社訴諸輿論, 一方面讓子弟於夜間重返書房接受漢文教育或聘家庭教師教授漢文, 使得逐年減少的書房數量又略為攀升, 民間再度興起學習漢文的風氣 由於公學校的資本支出必須仰賴當地有錢的資本家慷慨解囊才得以穩健發展, 因此日政府一開始採溫和漸禁方式監督書房, 同時也給各地詩社經營漢文的 30 台灣新民報 361 號, 頁 2, 新竹州勢調查會又一產物 廢止公學校漢文科 轉引自王順隆 : 日治時期台灣人 漢文教育 的時代意義, 台灣風物 49 卷 4 期,1999 年 12 月, 頁 王順隆 : 日治時期台灣人 漢文教育 的時代意義, 台灣風物 49 卷 4 期 (1999 年 12 月 ), 頁

49 空間 以避免社會的反彈 繼續爭取社會領導階層的支持 就算政策限禁書房存 在 但各地方廳對書房管理監督之寬嚴不齊 步驟不一 當時未經官方認可的書 房普遍存在 32連續八年各地區仍有零星書房成立 以旗山市街而言 部分仕紳 文人對台灣本土漢語文化仍有著強烈的傳承使命感 根據旗山耆老曾茂源說法 在旗山街上有位紳耆陳啓雲先生 出生於明治九年二月十五日 一八七 六 先父陳先贊先生教子有方 陳啓雲先生睿知明鑑 憂心忡忡 耿耿 於懷 台灣本土母語化 唯恐將來被日本帝國之教育文化薰陶習染之下 又跟日本大和民族逐步融和共同生活 終被融和一體 並且又承奉日本本 國歷史地理教學 悠遠在不知不覺之中被蠶食 倘若台灣人民仍然渾沌無 警覺心 可能危害到本土優美語言文化 掉落日本人的陷阱 甚至逐漸在 台灣島上 消失 殆盡 33 台灣從清中葉以後由移墾社會轉型 文教事業逐漸興起 各地仕紳開始建立鞏固 的階層與勢力 成為一個以仕紳為領導中心的鄉治與文治社會型態 日本治台後 統治者必須處理與仕紳相處的問題 除了企圖改變這種 鄉治社會 型態 也 要尊重原有地方的 文治社會 文化 與仕紳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 當時社會中 漢文仍有極高的實用性 推廣漢學 未必就是宣揚民族主義 使得漢文教育能 在地方仕紳支持與官方默許下繼續發展 陳啓雲生於清同治年間(1876) 乙未(1895)割台時 年僅19歲 他在旗山街經 營米穀精米 店名 利源精米所 34 生意擴及屏東 是旗山市街上儲蓄破萬的 資本家 35日治後 陳啓雲因擔憂台灣本土母語話消失殆盡 於是積極奔走各方 尋訪地方士紳 耆老及碩學人士 期能徵得大家共識 盡速搶救鄉土語言 為了 不讓傳統文化失根 希望後代子孫知道自己的出身來歷 昭和2年(1927) 51歲的 陳啓雲在旗山天后宮東廡成立籌備處 並禮聘漢學塾師 設置學堂授課 以啓童 蒙 曾茂源提到 擇吉昭和二年四月初成立籌備處 暫借用天后宮東廡 教導學子經研本土 32 各地方廳對書房管理監督之寬嚴不齊 步驟不一 尤為影響書房實質改變之重要因素 未 經官方認可的書房普遍存在 詳見吳文星 日據時代台灣書房之研究 頁 曾茂源 追尋 被遺忘行善團 悟真社 的足跡 旗山奇 網址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34 見昭和 9 年(1934)9 月 6 日 最新版 臺灣商工業案內總覽 出版單位 東明印刷合資會社 頁 386 資料來源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35 昭和 16 年(1941)12 月末資產超過 2 萬圓者(旗山大字部分) 陳啓雲 職業 貸地業 資產額 見劉家宏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頁 98 39

50 母語文化 避免遭遇失傳命運使其復活 進而重然薪火傳承後代 子子孫 孫於萬世 籌備處成立後 積極快速處理繁雜事務 訂制桌椅 購買書籍 課本教材 預備文房四寶等 暫定授課學子限額三十人 另外在天后宮大 廟東側倚靠壁角一隅 興建一座 惜字紙 焚化爐 揭櫫綱目 主旨在促 使學童領悟勿迷惑未來 應切實確保 留存傳統固有 為人互尊重道德規 範教育 而強調勿遺忘本土母語之精髓 促成意涵 中堂左右上方各懸掛 著一塊匾額 右方 悟門 左方 道真 命名 悟真社 喚起民眾 勿忘本為長遠傳承 並於東廡中堂 正中央供奉大成至聖先師 右側倉頡 制字先師 及左側文昌大帝君三位神君牌位 以勵學子灌輸進德修業 俾 得使他日貢獻社會 36 陳啓雲設立學堂的目的在督促學童 勿忘本才能長遠傳成 尊重道德規範教 育 更重要的是 勿遺忘本土母語之精髓 因此以至聖孔子為首 期勉學子 努力向學 推崇 傳統中國 的形象鮮明 根據台灣總督府 台灣教育誌稿 早期台灣書房教室或在教師自宅 或借宮廟等場所 教室的正面設 至聖 先師孔子神位 或懸掛文昌帝或魁星畫像 學生必須自備桌椅 教師的收 入主要有束脩 贄儀 節儀及供膳 係隨貧富自由致送 概言之 一所書 房學生多則三 四十人 普通約十餘人 教師一年的收入多則二 三百圓 少則約數十圓 膳米約二 三石內外 37 悟真社成立於日治 同化政策 ( )時期 分析其成立目的及形式 剛開 始設置的悟真社猶如傳統書房 在官方漸禁書房的同時 地方學堂仍能依附當地 38 社會領導階層而存在 可見在總督府大方向政策下 區域內仍有 因地制宜 的力量 旗山市街內 日本官員對當地仕紳有一定程度的包容與禮遇 39以陳啓 36 曾茂源 追尋 被遺忘行善團 悟真社 的足跡 旗山奇 網址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37 詳閱台灣總督府 台灣教育誌稿 (台北 1902)頁 台灣教育會編 台灣教育沿革誌 (台 北 1939)頁 轉引自吳文星 日據時代台灣書房之研究 頁 當時社會的領導階級 雖然因為與官方必須維持和諧而必須送子弟入學甚至贊助公學校設立 但 家長認為公學校只是學兩句日文的地方 他們更堅持子弟規規矩矩的到私塾上學 許多學生 在這兩種學校上課 因而得以支持漢學傳承的基礎 書房 之存在 見謝崇耀 日治時期臺 北州漢詩文化空間之發展與研究 頁56 39 日本統治旗山 原先在旗山開發創業有成的吳萬順 主動提供鼓山下一塊土地供保甲會館使用 後日本政府在旗山設郡 下設旗山街役場 位於旗山街旗山公園下方 保甲會館 改為街役場 公館 街長宿舍 該地主吳萬順一直不肯放棄土地所有權 日本政府將該土地列為官有地 州有地 並取消吳萬順擁有官有原野地資格 土地所有權雖遭取消 大地主吳萬順在旗山有 他的身份與力量 又與大日本帝國政界關係良好 了解日本雖然在台灣是征服國 但國內崇尚法 40

51 雲而言, 生於清末的他對漢語有著無法切割的民族情感, 儘管設置學堂, 提倡漢文, 但對地方貢獻甚大, 與官方關係依舊良好, 40 因此並未真正受到日方官員打壓或禁制, 還曾獲頒表彰狀 更改日本姓氏 根據昭和 7 年 (1932)1 月 1 日 社會事業の友 內地視察團の感想 一文記載, 昭和 6 年 (1931) 蕭乾源曾擔任過悟真社主事, 隨官員一同至日本考察內地的社會福利事業 當時旗峰吟社已經成立二年, 由此可見, 悟真社與旗峰吟社間有著一定的聯結與交流, 兩者都是市街上重要的漢文學習場所, 推想當時旗山大字內推廣漢文學習的環境並不嚴峻 悟真社成立後開始關注旗山市街各項慈善事業, 從事社會救濟和窮民救護事業, 昭和 6 年 (1931) 開設附屬醫院, 先後聘請蔡江河 蘇壁琮和蘇明玉擔任主治醫生, 昭和 8 年 (1933) 增設行旅病人收容所, 已不再是單純的學堂教育組織 自古以來, 地方文教發展可視為一地開化程度的重要指標 日治時期的社會領導階級重視漢文化, 在民眾對漢文仍有生活 社交的實質需求下 41, 或因書房數量及品質每況愈下, 或是經濟能力不足以支應兩種教育, 詩社逐漸成為學習漢文的主要場域 日治時期的傳統詩社, 對內扮演著聯繫台灣文人與延續漢文命脈的角色 ; 對外則有促進台日文人交流, 達成日本官方拉攏監督的目標, 在日台雙方各取其利的情況下, 詩社持續發展, 承接延續漢文化的功能, 逐漸建構出組織性極強的地方性社團, 不僅是漢人 延一線斯文 的基地, 也是鄉里仕紳聯誼交際的最佳聚所 當時全台各地皆有詩社創立, 社會興起寫詩風氣, 中嘉南地區的詩社有 69 社之多, 冠於全省, 高雄地區雖是後起之秀, 詩社數目也相當可觀 昭和 4 年 (1929) 成立於旗山市街的 旗峰吟社, 在社長蕭乾源自宅二樓定期聚會, 律, 因此不理它, 該地產權歸屬問題持續存在 整個案子一直拖到昭和 4 年 (1929), 吳萬順主動向高雄州知事太田吾一提出 還地願 書, 甘願將土地交由官方處置 身為旗山第一家, 吳萬順為了繼續持有該地, 與官方關係爭執了十二年, 最終在各界協調下才放棄 當時那塊二分四厘六毛土地只是吳家全部土地之九牛一毛, 但從吳萬順的堅持, 也可見日本政府為了便於統治, 希望藉由台人治台, 因此對台地地方仕紳是有些放縱 詳見曾宜中 : 日治旗山街役場資料研讀- 日治政府對台地地方仕紳之放縱, 旗山奇, 網址 : jun_e/j_e_charn_landlord.html,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23 日 40 陳啓雲先生於昭和十四年十月三十一日, 榮獲高雄州知事正五位勳四等, 赤堀鐵吉先生頒賞表彰狀一紙及花瓶一個, 表揚對地方之貢獻 並於昭和十八年八月一日, 經州知事許可, 更改日本姓氏為東田啟文 參見曾茂源 : 追尋 被遺忘行善團 悟真社 的足跡, 旗山奇, 網址 : chi.com.tw/2culture/db/moa_yuen/wu-jen-she/index.html,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41 因為日治時期的社會領導階級多來自於資產階級, 這種仕紳與工商整合的情況, 使其對整體社會的支配性與領導性有增無減, 而其文化意向對社會整體層面的影響勢必更甚於以往, 由於社會領導階級仍重視漢文化, 故不論是在工商社會的實用目的, 例如簿記工作, 以及社交領域的應用所需, 例如興觀詩文, 乃至民族認同與生命意境的展現, 例如書畫藝術, 都仍依賴漢文化的元素, 所以使得民間社會在生活上仍保有相當程度的漢文化認同與依賴, 也因此書房不至於迅速消滅, 社會對公學校也有漢學課程的期待 見謝崇耀 : 日治時期臺北州漢詩文化空間之發展與研究, 頁

52 傳授漢詩寫作並與同好一同創作課題 是舊式書房式微之際所成立的地方性詩社 組織 透過文友間擊缽吟詠 著詩相贈之風氣 不僅成為地方上的文教指標 社 交社團 也擔負起傳統漢學的傳承 日治時期官方逐步限禁書房扶植詩社成立 使得各地書房數量萎縮 知識份 子開始轉向日本政府採寬容態度的組織 促使台灣各地詩社蓬勃興起 這是一個 總體性的概略說法 事實上 各地仍存在著因地制宜的現象 在禁止與允許間 關係著倡議者在地方上的背景與影響力 以旗山市街而言 在旗峰詩社成立的前 兩年 地方上也曾出現推廣漢文學習的社會救助機構(悟真社) 能看出當時旗山 大字內對漢文教學相對寬容的態度 因此 在官方對書房規範及限制日多 以及 官方支持 詩社 且尊重地方仕紳 希望保持良好互動的態度下 昭和4年(1929) 旗山五保的實業家蕭乾源 成功創立主張切磋詩藝 傳授古典詩學的旗峰吟社 期間未受到太多官方阻撓 三 日治台灣古典詩的蓬勃 台灣古典文學先驅可推至明朝遺老沈光文 清領時期台灣古典詩文從寓台文 士的歌詠山川蟲魚鳥獸 轉向本土文士反映現實 批判時局 1895 年之後 台灣 文壇生態出現改變 學者歸納日治古典詩興起的背景 包括官方的推動 印刷傳 媒的刊載流通 詩社團體交流等42 日治時期臺灣人學習漢文 一開始可能是源 於根深柢固的民族情懷 加上不信任官方的差別教育政策 視漢文為文化權力的 延伸等 因此學習風氣盛行 既然社會上漢文實用性頗高 重視子弟教育與前途 的社會領導階級 在時間及經濟皆寬裕的情況下 當然希望子弟同時接受多種語 言和文化的教育 43為了增強謀生能力 社交應酬 日漢語雙學成為趨勢 但因 書房沒落 取而代之的詩社成為台灣人學習漢文的重要場所 加上官方倡導 媒 體鼓吹 以擊缽 徵詩等應用性為主的特殊漢詩文化逐漸成形穩固 旗峰吟社創立於日治台灣古典詩興起階段 當時除了官方支持與印刷媒體的 推波助瀾外 各地受到擊缽酬唱之風氣影響 不僅鄉里仕紳互動活絡 也帶動民 眾閱讀與創作的風氣 是日治旗山第一個成立的傳統詩社 也是日後旗山地區重 要的漢學文化搖籃 (一)官方的有意推動 日治以來 書房不受統治者青睞 逐步收編查禁 日本政府舉辦以籠絡為目 42 顧敏耀 薛建蓉 許惠玟 一線斯文 台灣日治時期古典文學 (台南市 台灣文學館 2012 年 11 月) 頁 10 按 本章節談詩社興起之背景 因詩社交流屬社團成立後的活動 故有關詩社 團體交流部分暫不討論 43 來自有餘裕和書香門第的幼童 往往 公學校放學後 許多學生進入書房學習漢文 見Tsurumi, E. Patricia著 林正芳譯 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 (宜蘭縣 仰山文教基金會 1999年) 頁25 42

53 的的揚文會與饗老典 希望透過老者和尊者在地方的影響力 宣傳統治者的德 政 爭取地方仕紳及文人的支持 達到收攬民心之效 日治時期全台詩社紛起 傳統詩社成為日本官方默許推動漢學的場域 尤其 在大正 10 年到昭和 12 年( ) 這 17 年間是全台詩社數目增加最多的階 段 共成立 159 個新詩社 是台灣詩社林立的高峰期 此 高峰期 出現的原因 與當時總督優渥文人 社會興起寫詩風氣有關 44關於日治初期的台灣詩壇 郭 水潭曾言 一布衣之詩人得與總督交驩酬唱 其感榮幸 當難言喻可知矣 故臺灣詩 社之所以興 及全臺聯吟之所以發端 多由此而起者 45 推廣漢詩 是日本治台的 懷柔 政策之一 大抵有聯合吟唱 全島徵詩 報 紙推動等具體做法 所謂聯合吟詩 包括由在台官員邀集文士到官邸吟詩作對同 時聯絡感情 使漢詩人地位獲得擢升 對日後台人參與漢詩寫作具有強烈的暗示 與鼓勵意義 還有由各地官員出面與台灣文士互相唱酬 甚至組織結社以收攬人 心 或將全島詩人集結起來 由官員加以勗勉 給與金錢及地位上的好處等 明 確的傳達了政府鼓勵古典詩發展的立場 此外 握有普及媒體的日本官方曾舉辦 全島徵詩活動 不只讓漢詩發展普及化 滿足許多人的成名欲望 也能依其政策 方向影響大眾視聽 達到收攬人心的目的 日治時期漢詩群是發展的 因為吟社成員絕大部分都 思想穩健 課題擊 缽亦多 平凡題目 未涉及政治 時事 人物也多是當時穩健紳士 都是中等 以上之家 46以統治者角度而言 成立漢詩社的舊文人大多擁有一定資產 是官 方眼中有地位的紳商 給他們一個活動場域不僅可以拉攏詩人 使其重溫獲取科 舉功名般的殊榮 更可以就近看管 避免反抗思想的滋長 舊文人可從作詩中找 尋榮耀與安慰 新生代也從長者的教導中習得作詩的技術 又從社會中感受到 詩 人 身分所帶來的榮耀感與實用性 自然助長詩社林立 成員也愈加複雜 這些 44 大正 10 年(1921)田健治郎總督曾於官邸招待全台詩人 對於詩人的高度禮遇 無疑是各地詩人 漸增 詩社紛起重要契機 除了總督推動文雅外 台人風起雲湧的響應更是造成詩社盛起的主 因 這期間台灣又有許多地區才開始設立第一個或第二個以上的詩社 如今之宜蘭縣 苗栗 縣 南投縣 高雄縣 澎湖縣等 至於全台詩社林立的高峰期下限 出現在昭和 12 年(1937)後 的原因 自然與中日戰爭有關 過去舉辦已久的全島聯吟活動也一度暫停 是故爾後之詩社活 動當然無法再與前階段相比 參見黃美娥 古典臺灣 文學史 詩社 作家論 (台北市 國 立編譯館出版 2007 年) 頁 郭水潭 日僑與漢詩 臺北文物 4 卷 4 期 1956 年 2 月 頁 楊永斌 從 風月 到 南方 論析一份戰爭期的中文文藝雜誌 郭怡君 楊永彬編 著 河原功監修 風月 風月報 南方 南方詩集 總目錄 專論 著者索引 (臺北市 南天書局 2001 年) 頁

54 日治後的新生代詩人來自各行各業 雖然看重詩 喜好寫詩 但也將古典詩當作 日常生活中人際往來的最佳應酬文字 詩社性質已逐漸成為文人仕紳酬唱贈答 舞文弄墨的休閒場域 在台灣古典詩的發展過程中 雖然台灣文人已有自己獨立 的空間 不一定需要日本政府的幫助 但官方對古典詩發展仍可見貢獻 施懿琳根據日治時期台灣古典詩作者的生平事蹟 詩作內容及其與統治者的 親疏關係 將之分為三者類型 一為徹底反日 拒絕妥協者 二是表面與日政府 虛應 而骨子裡卻有堅定的抗日意識者 三指親日色彩濃厚 但作品實不乏抒發 滄桑之痛者 47受到官方支持的必然是二 三類型的詩人 多數吟社成員思想穩 健 課題擊缽也是平凡題目 少有批判政治 時勢之作 且主導人物也多是當時 鄉里仕紳文士 與統治者間保有某種程度的互動交流 才有閒情雅致結社交遊 吟風嘯月 日政府對漢私塾與漢詩社呈現兩極化的態度 不同於逐步廢除書房 漢詩社反受賡揚 至二戰爆發後 日本為加緊奴化政策開始禁用漢文 但全島仍 有一百多個詩社 以漢文印行的 詩報 還能免於被摧殘 可想而知當時日本人 眼中的詩社活動 僅是地方仕紳雅士的娛樂聚會 擊缽吟詩也只是一種休閒遊 戲 香奩綺麗與應酬諂媚之詩充斥其中 實無嚴禁之必要 日本政府推動漢文 主要作為溝通東亞的工具 促進台日人民交流 將漢詩 視為一種社交工具 或是實用藝術 相當程度的達成殖民政府籠絡台人的目的 昭和 4 年(1929)蕭乾源創立旗峰吟社時 並未受到嚴厲監督或打壓限制 對官方 而言 反而是另一個收攏旗山仕紳認同的管道 蕭乾源與旗山郡官員互動良好 因此昭和 6 年(1931)才有機會隨總督府官員赴日考察 回台投入旗山地區的社會 救助事業 也證明他在地方上有一定的聲望及影響力 只是官方也非一味放任詩 社成立運作而不加管束 舉例而言 昭和 10 年(1935)黃石輝因日警騷擾 經濟貧 困及個人健康因素 決定離開屏東舉家遷居旗山市街開設印鋪 當時蕭乾源積極 48 邀請他為社員講解漢詩創作之法 但因黃石輝本身左翼思想濃厚 仍然經常受 到旗山地區的日警監控 希望藉此嚇阻並規範詩人的思想與創作 由此可見 日 本政府雖支持詩社集會吟唱 但仍在意民眾的反抗意識 一旦列為官方黑名單 其思想及行動自由都將被監控限制 (二)報刊媒體的發達 47 詳見施懿琳 日據時期臺灣古典詩的抗議精神與比興諷諭傳統 古典文學 第 12 集 1992 年 10 月 頁 黃石輝的印鋪就在旗山大街 即今旗山鎮中山路 95 號 那是一排頗具特色的古老建築 據黃承系先生回憶說 那時他的父親的身體狀況雖然不佳 但聽別人說他好像還有在跟中部一 帶的農民組合聯絡 只是沒聽說他曾經加入而已 然而也因為這些原因 旗山地區的日警便三 不五時地到 心影印房 (黃石輝所開的印鋪名 心影 乃其筆名)繞繞 希望能收到嚇阻之效 見黃文車 黃石輝研究 (嘉義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 年 6 月) 頁 16 44

55 日治時期總督府對於台灣的新聞發行制度採取許可主義(統治主義) 49不許自 由發行 實施事前檢查制度 將大眾媒體視為殖民政策之方法 以管制思想與意 識為目的 正因官方嚴厲管制台灣新聞 受到日政府支持的漢詩活動更可直接藉 由報章雜誌大肆推廣 透過印刷媒體的宣傳功能 不僅提升了各地詩人詩社的知 名度 也加速了文人間的聯絡往來 包含 台灣日日新報 詩報 南方 等 皆建構出一個跨區域的漢詩交流平台 是當時傳統文人互通聲氣及自我宣傳的休 閒刊物 除此之外 由於印刷術的進步 出版業日益發達 詩集刊物蓬勃產出 也使詩作更為流行 引領更多民眾欣賞並創作漢詩 因此 日治初期官方對漢詩 的推行態度 連帶促使大量印刷傳媒刊行 不僅讓漢詩普及化 也左右了當時文 壇的領導權 對招徠漢詩人有一定成果 以報章徵詩而言 透過媒體公開徵求詩作 社會大眾多了一個更寬大的發表 及閱讀平台 對於區域型小詩社或默默無聞的詩人而言 藉由媒體的引介 不僅 能認識更多詩界同好 也相當程度彌補了地理空間的局限 使詩人詩社間的交流 更為活絡 根據謝崇耀說法 根據 日治時期臺灣徵詩表 1907年以前臺灣僅有三次徵詩活動 但 發起者都是內地人為表彰紀念之用 本島人發起徵詩由1908年起 直到 1917年才第一次有詩社延伸徵詩的適用範圍 正式開啟徵詩作為漢詩之媒 體空間 跳脫地理與實體空間限制 以作為文人交流的用途 但直到1919 年臺灣文社每月定期徵詩 連續數年 才確立了徵詩可作為詩人倚賴的交 流管道 而這樣的文化儼然成風 顯然是在1921年之後 當時臺灣漢詩 文化空間在實體組織上已逐漸成熟 媒體空間亦順勢發展 1921年臺灣 全島的總徵詩次數至少在53次之上 已超越過去20餘年的總和 且多為 詩社定期徵詩 1923年甚至高達76次以上 與全盛期已相距不遠 由此 可見漢詩文化空間與媒體密切的關係 年代以來台灣詩社蓬勃發展 印刷媒體功不可沒 以台灣北中南三大詩社為 例 各自有印刷媒體支持 提供發表園地 51這些報紙主編又往往在當時各地詩 49 根據日本大正 6 年(1917)頒布的律令第二號 台灣新聞紙令 規定 新聞紙係指用一定的名稱 定有期間 或在六個月內不定期發行的著作 及定期之外臨時發行 且用與原著作相同之名稱 者 以上法令對報紙與雜誌並無明顯的區分 統以 新聞紙 稱之 參見張圍東 日據時代 台灣報紙小史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 5 卷 3 期(1999 年 3 月) 頁 謝崇耀 日治時期臺北州漢詩文化空間之發展與研究 頁 分析台灣漢文壇的生態 包括從武裝反殖民走向非武裝的歷程 以及詩社林立促進日 台文人 交流與文化組織的形成 以日治時期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詩社而言 北部瀛社成員多數與日人 保持良好關係 以總督府機關報 台灣日日新報 為刊載作品的主要媒介 在文壇上快速崛起並 居領導地位 中部櫟社以 台灣新聞 為主 是日治較具台灣意識的詩社團體 南部南社則以 台 45

56 社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如謝雪漁 傅錫祺 連橫等, 正是瀛社 櫟社 南社的 巨擘, 吸引更多慕名而來的讀者 詩人加入漢詩陣容, 提升當時讀詩及習詩風氣 台灣能讀書的知識階層, 自幼多受過漢文教育, 當新文學思潮湧入社會時, 多數舊文人仍專注古典詩文, 藉以交際或吟詠抒懷 日本領台之初, 除了積極推 動國語 ( 日文 ) 教育, 也有條件的准許書房義塾教導漢文, 支持詩社成立, 報章上 的漢文壇提供台灣詩人一個能抒懷社交的管道 印刷媒體的普及不但開展出詩社 林立的現象, 也帶動詩社藝文活動的興盛, 以及在報刊發表作品的寫作熱潮 以 台南新報 52 而言, 其漢詩活動以 詩壇 欄的內容為多, 有個人稿件的刊登, 也有以詩社活動為名的詩作刊載, 可知南部地區文學社團的活動相當活躍 從目 前可見的 台南新報 來觀察, 大正 10 年 (1921)5 月至大正 11 年 (1922)7 月, 詩壇活 動幾乎完全以 南社 為主, 至大正 11 年 (1922)8 月之後開始有其他詩社活動的出 現, 個人投稿詩作來源亦以南部區域為主 53 大正 11 年 (1922) 末起高雄 屏東地區 文士也開始熱絡參與報刊, 在昭和 3 年 (1928) 年 新聞總覽 中曾附錄 社員一覽 表, 詳細說明了昭和 2 年 (1927) 以前的報社職務分工, 包括鳳山林亮 屏東陳家 駒都是當時報社分派島內各地的通信員, 這些通訊員通常在所屬的地方有舉足輕 重的地位, 極深厚的文學素養, 54 更增強了報刊的知名度及公信力 大正 13 年 (1924) 後與漢詩有關的媒體已達 30 家以上, 55 使得漢詩人及廣大的閱 報族群都能在耳濡目染中接觸並了解漢詩作品及相關詩社動態, 此時期台灣漢詩 文化的訊息交流, 因支援印刷媒體的建置完備, 也給了許多新興詩社多元開展的 空間與機會 不管是詩人雅集或是詩社聯吟, 都能陪襯並強化詩社結構, 而印刷 出版業所提供的媒體空間, 則是配合宣傳, 增加詩社 聯吟會的知名度, 顯示日 治漢詩文化的運作形式並非單向死板的封閉系統 昭和 4 年 (1929) 蕭乾源創立詩社, 隔年便陸續在 台南新報 詩報 56 及 南方 57 發表數十篇詩作, 可見他對 南新報 漢文欄為園地, 報刊登載的漢詩活動與其地緣性的聯繫相當綿密, 在全島性質 跨區域性質的詩會活動中, 展現了 南方 的視角 52 臺南新報 是 1899 年由日人富地近思所創, 原名 臺澎日報 1903 年擴充資金後, 始改名 臺南新報, 與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新聞 並稱為日治時期臺灣三大官報 臺南新報 內容包羅萬象, 除官方的法令規章與各類新聞之外, 還大量刊載宗教 民俗 音樂 戲曲 遊藝等活動, 乃研究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面貌與庶民生活最具價值的史料之一 先後於臺北 臺中 嘉義 高雄 屏東 新竹 東京 大阪設立支局, 頗具蓬勃氣象 1937 年 4 月中日戰事將起, 日本當局下令所有報刊停止漢文欄, 臺南新報 更名為 臺灣日報 見 台南新報復刻本, 政府出版品資訊網,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53 李郁芬 : 台南新報 漢文欄之研究, ( 台南 :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 頁 李郁芬 : 台南新報 漢文欄之研究, 頁 年後能與漢詩文化空間配合的相關媒體達到前所未有的數量, 除超過 30 家媒體與漢詩文化空間有不同程度的關連外, 曾常態性扮演漢詩活動訊息接收與傳送之角色的媒體便至少有 9 家 見謝崇耀 : 日治時期臺北州漢詩文化空間之發展與研究, 頁 詩報 為傳統詩半月刊, 昭和 5 年 (1930)10 月 30 日由 吟稿合刊詩報社 發行, 目前所見的 46

57 印刷媒體的喜好及功能性絕不陌生 當時有許多詩社創辦雜誌 如桃園吟社發行 的 詩報 為例 昭和5年(1930)以後全台詩社的運作 各地擊缽佳作的發表 幾 乎全在其中 58不僅提供自家詩社社員刊稿 延續詩社活動力 也收納各地詩社 訊息與投稿 聯繫各地詩友互通聲氣 交遊聯誼 利於全台詩社的發展與茁壯 日治時期蓬勃發展的報刊傳媒帶動社會大眾閱讀及創作漢詩的風氣 報刊的 發達使騷壇訊息傳遞更為便利 不僅提高詩社本身知名度 也大大提升仕紳文人 的能見度 使得本島漢詩和詩社獲得更多發展空間 旗峰吟社就在那樣的社會氛 圍中創立 日治漢文報刊中 詩報 記載當時全台詩社活動概要 詩人和詩社 的擊缽吟與騷壇消息等最為詳盡 是日治台灣詩社活動最重要的刊物 詩報 創刊主旨揭示 本報主旨 本島詩社林立 熱心詩學者亦多 因無專事發表機關 致吟稿泯詩不少 嘔盡心血不現於世 殊可惜也 茲本報即為此發端 本佐各項之意而刊 非為利刊也 望各界指導援助 共扶大雅之輪 一 學校已廢漢文而書房亦不易設 故鼓舞島內漢文惟有各詩社吟會可 以自由 本報即為此而為發表機關 二 求名儒碩學之稿刊之以為後學之津梁 三 集各吟社擊缽課題之詩選及各個人所咳唾之珠玉合刊紙上 交換見 識 互通聲氣 四 登載各界中新學者所作詩文 以引誘其研讀漢文興趣 五 指導者賴各顧問先生及諸鴻儒碩學 維持費賴諸贊助員先生及有心公 益諸志士之贊襄及購讀 編輯亦賴各地熱心漢學先生共成 六 每年領收支決算公開 絕不曖昧 59 最末期 319 期發行於昭和 19 年(1944)9 月 5 日 詩報 記錄詩作及詩社動態為主 並包括傳統 散文 小說 燈謎等內容 透過 騷壇消息 可觀全島聯吟大會的概況及詩社動態 各吟社作 品輯錄 留下許多傳統詩歌 全島詩社并代表者名錄 可知各地詩社的分布狀況及負責人 各 詩社徵詩題目及內容 反映日治時代傳統文人的文學視角 各社社友錄 可知詩社的顧 問 社長 副社長 幹事 贊助員 書記 社員名單等 是日治時代發行最久的文學刊物 參 見翁聖峰 台灣文學與文化盛事 詩報 覆刻序 國文天地 22 卷 12 期 2007 年 5 月 頁 風月 第 1~44 號( ) 風月報 第 45~132 期( ) 南方 第 133~188 期( ) 南方詩集 第 189~190 期( ) 58 黃美娥 古典臺灣 文學史 詩社 作家論 頁 詩報 第 30 期 昭和 7 年(1932)2 月 24 日 頁 1 文中援引 詩報 內容 資料來源皆引自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圖文內容 為精簡篇幅 以下提及 詩報 詩篇時 僅簡單列出 報刊期號 出版日期及頁數 47

58 詩報 自創刊以來 即以漢詩群為主體 購閱與投稿陣容強於綜合文藝類的 南 方 尤其不少詩文重複出現二刊的狀況甚多(一稿數投) 60以蕭乾源而言 許多 刊登於 詩報 的作品 內容稍有修改後也曾出現在 南方 及 台南新報 漢 詩欄中 翁聖峰發現旗峰吟社刊在1935年8月 臺南新報 與1935年10月刊在 詩 報 的內容幾乎一致 惟少數用字或作者改用筆名的差異 旗峰吟社先刊在 臺 南新報 應是日報傳遞速度快 能掌握時效 所以優先投稿 臺南新報 惟 臺 南新報 以臺灣南部為重心 中北部讀者可能看不到 故再投稿全島規模最大的 詩刊 詩報 讓全島傳統文人共同分享第一次女車擊鉢作品 61由此可見 各類報章媒體不僅介紹詩社訊息 也可刊登擊缽及徵詩內容 能讓各地文人認識 旗峰吟社 媒體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詩報 熱心詩學 有意延續漢文一脈 從創刊起經歷中日戰爭爆發一直持 續到日治末期為止 當日政府陸續禁止其他報章的漢文欄時 詩報 仍得以正 常發行 應與其所刊載 各吟社擊缽課題之詩選及各個人所咳唾之珠玉合刊紙上 之內容有極大的關係 日人刻意寬容詩人詩社的存在 除了提供台灣文人延續漢 學抒發胸懷的空間 也藉此轉移本島知識分子的抗日意識 在 詩報 第12期的 報代領收報告 中曾記載 旗山 蕭乾源先生 一個年分之報代金皆已領收 謹 此申謝 62當時 詩報 報代一部八錢 一個年分金為壹圓八拾錢 可知蕭乾源 有長期訂閱 詩報 習慣 除此之外 當期編輯室也刊載 旗峰吟社友范國清先 生為本報極力援力招募讀者不勝感謝之至 63 亦是旗峰吟社重視 詩報 等報 章傳媒的證據之一 傳統詩社場域中 發布徵詩訊息後包括詩社 詞宗 收卷者 寄附獎品者或 是優勝者等名單也會一併登出 透過報章媒體的傳播 無形中強化了部分詩會及 士紳的名氣聲望 旗峰吟社成立翌年 詩報 上關於詩社近況與擊缽徵詩的訊 息不斷 例如 旗山街旗峯吟社五月一日午後七時開臨時擊鉢吟會社員一齊出席題 玩 60 楊永斌 從 風月 到 南方 論析一份戰爭期的中文文藝雜誌 郭怡君 楊永彬編 著 河原功監修 風月 風月報 南方 南方詩集 總目錄 專論 著者索引 頁111 此外王文顏曾言 黃衫客於民國三十年(1941)六月發表台灣詩人的毛並於風月報(後改名南方) 謂時下舊詩人犯七大毛病 一 作者多於讀者 根柢薄弱 二 模仿古人 失卻天真性靈 三 借用成語 不重創作 四 偽託他人之作 以造成兒女 門徒 情侶之名氣 五 僅仰詞宗鼻息 以邀膺選 六 無中生有 描寫景物 多出虛構 七 如同商人廣告 一詩連投數處 王文顏 臺灣詩社之研究 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79年 頁 由此可見 一詩連投數處 乃當時報刊中常見之事 61 翁聖峰 日治時期臺灣 女車掌 文學與文化書寫 文史臺灣學報 第 1 期 2009 年 頁 詩報 第 12 期 昭和 6 年(1931)5 月 15 日 頁 詩報 第 12 期 昭和 6 年(1931)5 月 15 日 頁 16 48

59 月 七絕先韻十時交卷得詩四十八首由郭韻琛蕭乾源左右詞宗各選十名乾 源南山二氏獲左右元至夜闌各領贈品散去 仝吟社前徵 尋春 詩鏡 旗峯 各詩已托洪鉄濤先生評選不日可能 發表云云 64 旗峰吟社第一期徵詩 尋春 詩鐘 旗峰 計共得壹千八拾六首 托洪 鉄濤先生各選取參拾名 附第二期徵詩如左 詩題 苦熟 體韻 七 絕不限韻/期限 七月十五日止/贈品 十名內均有薄贈/詞宗 未定/交卷 旗山旗峰吟社事務所65 這種近乎廣告手法的徵詩活動 大大提升徵詩數量 可見當時蕭乾源及社友們十 分看重印刷媒體的傳播力 希望利用徵詩與登詩爭取報章曝光度 以吸引大眾注 目 只是分析蕭乾源刊登報章的詩作 幾乎全是旗峰吟社擊缽之作 少見投稿其 他詩社之作 因此知名度不若其他跨區域詩人 當時蕭乾源所參與的詩社以高屏 地區為主 雖是在地著名詩人 但若非高雄當地文士或有緣相交者難知其名聲 因而易被時代忽略 實為可惜 (三) 應和風雅切磋詩文 清廷割台後 台灣北中南雖有義軍反抗 但隨著日人政權的擴張與確立 社 會秩序已漸趨安定 在日人高壓及懷柔政策雙管齊下的情況下 台人轉而以文化 革新運動之路取代過去的武力鬥爭 此時台灣社會環境更為安定平和 開始恢復 過往文風 具有娛樂性的文學活動才能夠推廣至全台 獲得各地仕紳文人 市井 小民 甚至女校書(藝旦)等群眾迴響 使詩社得以繼續經營生存 日人來台之初 藉吟詩酬唱 擊缽交驩來營造 內台融合 的假象 不僅總 督及官員邀請台日詩人吟詩同樂 並有唱和集問世 甚或舉辦全島詩人大會以攏 絡鄉紳文士 不少詩人在報章上和韻應酬 擊缽競詩 蔚成一片風氣 社會主流 族群透過漢詩創作與分享結識成盟 展現事業外的風流韻雅 不僅成就自身文化 高度 又能使所屬文化廣泛深入大眾生活中 帶動民眾對漢詩的認同與投入 昭 和 15 年(1940) 詩報 曾於 藝苑消息 中刊登 台灣詩人名鑑發刊趣意書 對當時詩社激增之因略作說明 詩言志也 而詩風之淳厚 於臺瀛當以聖代為盛矣 自十數年來 島內諸 老 嘆斯道之莫振 有詩社之創立 風雅唱和 相沿成習 各地慕風而起 詩報 第 12 期 昭和 6 年(1931)5 月 15 日 頁 16 詩報 第 15 期 昭和 6 年(1931)7 月 1 日 頁 8 49

60 是以詩社林立 競相切磋 不數年間 文風大振 詞人墨客 何止三千 而詩學一途 已冠絕於藝林 豈偶然哉 66 日治初期島內遺老嘆詩道不振 故有志創立詩社 而後文人雅士 風雅唱和 各地文士亦附庸風雅 學詩吟詠 競相切磋 一時詩社林立 文風大盛 詩社活 動的盛行反映出文學社會現象 參加詩會或徵詩 是社交活動也是個人知識水平 與文化涵養的展現 傳統詩人除了藉漢詩創作言志抒懷外 也以傳承漢學文化的 使命感為動機 熱衷應和風雅與切磋詩文之集會 將漢詩視為凝聚身分認同的另 類符碼 蕭乾源一方面是事業有成的實業家 一方面也崇尚士大夫閒雅自適的精神 詩酒交酬逐漸成為新社會領導階層所追求的生活方式 談到日治臺灣社會領導階 67 級支持漢詩活動的原因 包含彰顯傳統詩教精神 以及呼應閒雅適性文化 其 中擊缽吟唱 更是應和閒雅適性文化的重要活動 謝崇耀認為 臺灣在1890年以前的第一次擊缽風潮時 就很明顯透露出漢詩活動是一種 具有階級性與反映上層社會對生活趣味之追求的意涵 日治臺灣新社會領 導階級由於多是自仕紳階層過渡而來 故除了對文化資本繼承的重視 也 同時繼承了此套中國仕紳階級所發展出的閒雅文化生活方式 仕紳的閒雅 文化往往也擴及都市的各角落 尤其是酒肆 名勝 或是都市之外的山林 之中 由於資產階級已不純粹來自仕紳階級 受到商業文化更偏重感 官娛樂的影響 日後漢詩文化空間衍生出耽溺功利實用的享樂主義 正是 源於此 68 擊鉢 原是詩人間的雅興 是切磋詩藝的聚會 當時詩人經常藉由聚會吟詠美 景 交遊酬唱 反應參與者一種追求閒雅文化的普遍心態 投入漢詩創作 就個 人而言 能透過書寫創作與集體活動來提昇心靈 開拓視野 也能結交同好 達 到社交需求的滿足 最終藉此尋找生命的價值與定位 就社會層面而言 每個時 代都有必須面對的政治現實 參與詩社的成員廣泛 許多人寄望能得到當局支持 使得漢詩與徵詩活動開始變形成為一種工具 不論是社交應酬 消遣抒懷 悼 念離別 婚喪喜慶 文化傳承 宣揚皇民思想等目的都可作為籌開詩會的原因 雖然漢詩通俗化是社會發展的常態 一旦詩人自身涵養不足 大量徵詩 酬唱 和韻等作品的出現 勢必降低詩詞本身的藝術及文學性 成為漢詩發展的隱憂 66 詩報 第 221 期 昭和 15 年(1940)4 月 6 日 頁 1 謝崇耀 日治時期臺北州漢詩文化空間之發展與研究 頁 謝崇耀 日治時期臺北州漢詩文化空間之發展與研究 頁

61 人們熱中擊缽活動的動機不一, 有人想學寫詩, 有人想爭賞品, 或想集結勢力, 素質良莠不齊, 吟詩寫作的社交功能勝過文學內涵, 開始扭曲詩作的純粹性, 引來強力抨擊, 包括張我軍諷言盛行台灣的擊缽吟為 偽文學, 陳逢源視詩社之害等同於 鴉片窟, 認為拿詩來應酬頌揚, 明顯喪失先賢的遺民風格 以當時詩人結構與時代背景看來, 擊缽 雖被指為雕蟲小技, 非真詩人之吟詠, 但就 社會交際 面向出發, 擊缽詩作實為詩人入世之道 以旗峰吟社而言, 成立之初本非遺民意識的延續, 純粹是鄉里的一群文人雅士, 因崇尚古典詩文而結社吟詠, 是一個重視社交娛樂的文學性社團 地方人士參與詩社, 一方面可以學習漢詩, 一方面也能滿足參與者的差異心理, 強化詩友對詩社與吟會的依賴度與需求度 不論是入世層面的酬唱交際, 或是出世避俗的閒適抒懷, 漢詩都是日治時期社會領導階級認同的一種文化符號, 因此許多詩人在擊缽詩會中, 同時展現出入世及出世情懷, 他們在意世俗生計問題與人際網絡, 一旦創作時往往也會衍生出 避俗 心態, 因此發展出閒雅適性的文化涵養, 能使同時具有社交與遣懷功能的擊缽活動更為盛行, 更成為日治閒雅文化的重要特色 當時民間盛行漢詩創作, 寫詩只是一種休閒或生活的寄託, 吟詠奪元也是生活樂事之一, 詩社活動成為附庸風雅的社交集會, 也是逢場作戲的娛樂場所, 若從文學批評中的 規範取向 來看 69, 這類無益的遊戲 有閒階級的消遣, 對社會也有不良影響 許多攀附權貴 沉迷酒色 失格酬唱等負面印象重創傳統漢詩人形象, 使得蕭乾源這類擅長 擊鉢, 重視傳統詩教精神, 單純呼應閒雅適性文化的舊詩人被人忽視 事實上, 詩可 興觀群怨 古今皆然, 社員投入詩社的動機不一, 詩人為何吟詩抒懷, 都當深入探究其生長背景與作品意涵, 方可公允評之, 不可一言以蔽之 當日本人以懷柔手段軟化本島人的反抗意識, 逐漸發展出應和閒雅適性文化的寫詩風氣, 提供彼此 各取所需 的空間, 不但促使詩社林立, 也讓漢詩創作走向庶民化 庸俗化, 成為全民的文藝活動 以蕭乾源為例, 其書寫主題也包含贈與藝妓 愛戀美人 祝壽弔念等詩作, 一方面認同日治時期漢詩文化中的世俗性及便利性, 同時也兼顧個人內在情感的寄託, 以自己的方式傳承漢詩文化, 引領更多詩友共同參與 當時參與旗峰吟社的詩友來自市街上不同行業, 寫詩態度 69 文學批評中所謂的 規範取向的批評, 姚一葦 : 孔子云: 詩可以興, 可以觀, 可以羣, 可以怨, 邇之事父, 遠之事君, 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在此孔子確立了詩的目的, 肯定了詩的用途 ; 它的目的乃有益於社會規範或世道人心, 它的用途乃事父 事君的倫理的 政治的用途 因此詩是從屬於社會規範的一種 教 這便成為儒家最基本的藝術觀和批評觀 龔鵬程 : 文學如果能夠陶冶人心 教訓社會 發揮經世濟民 風上化下的功能, 對現實社會狀況有所反應與批評, 則文學本身便常被視為是道德的, 或是具有道德功用的 如果, 文學本身在內容及其傳達的意義上具有洗滌情緒 提升人性, 或包括道德教訓等性質, 則它也常被看成是含有道德意義的 詳見周慶華 : 臺灣當代文學理論 ( 台北市 : 揚智文化,1996 年 ), 頁

62 更是兼容並蓄 就算擊缽聚會時出現藝妓相伴或其他餘興節目也無傷大雅 只要 能把持住漢詩的內在基本價值 避免出現放浪形骸或媚俗逢迎的舉措 就能兼顧 詩人文化傳承與休閒娛樂之雙重心理 本論文不以應制酬唱風氣判定詩人的民族 忠貞程度 而是藉此看出在日人籠絡政策下 文人雅士應和風雅切磋詩文 使得 擊缽風氣興盛 促使更多地方詩社應運而生 第二節 旗峰吟社的設立與活動概況 從日治到戰後 旗峰吟社已成立 86 年( ) 從昭和 4 年(1929)蕭乾源 等人創社 歷經戰亂 民國 41 年(1952)重振旗鼓 一度社運興盛 然因民國 73 年(1984)蕭乾源逝世 詩社隨之沉寂 幸而民國 83 年(1994)後 有愛好詩學者積 極復社 堅持至今 成為旗美地區重要的傳統詩社團 一 旗峰吟社的設立 日治時期創立於高雄州的旗峰吟社 十分重視傳統詩學 不僅熱心傳授詩藝 更積極參與並主辦各項活動 開展出旗美地區的漢詩空間 對地方的文史傳承 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以下概述旗峰吟社設立年代 目的及社務及社員內容 (一)設立年代與目的 昭和初期旗山市街改建陸續完工 仿造巴洛克式二層大樓接連落成 旗山街 景觀煥然一新 家家戶戶燈火通明 娛樂場所酒家林立 笙歌通宵達旦 整個市 街百業興盛 旗峰吟社就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創立 有關旗峰吟社成立年代 目 前出現昭和 4 年 昭和 5 年以及昭和 6 年三種時間 說法包括 表 2-2 旗峰吟社成立年代整理表 成立年代 說明 資料來源 昭和 4 年 旗峰吟社 民國十八年 旗山鎮蕭乾源 邀集地 王文顏 台灣詩社之 (1929 年) 研究 頁 83 方人士 創立旗峰吟社 二十四年 與美濃諸吟 友會於廣善堂 設立旗美聯吟會 昭和四年成立旗峰吟社 江明樹 蕉城風雨 1997 年 3 月 1 日出版 高雄旗山之 旗峰吟社 創立於昭和四年(1929) 黃文車 黃石輝研 二月 由蕭乾源任社長 每週課題一次 月例會 二次 究 頁 29 旗峰吟社 由蕭乾源創於昭和四年 1929 當 邱春美 六堆客家古 52

63 時社員僅社長 黃光軍 范國清 蕭有國 游讚典文學研究, 芳 陳三木六人 每週課題一次, 月例會兩次, 頁 後社員漸增, 十九年庚午四月, 舉行高雄州下聯吟會於旗山, 至者六十餘人 旗峰吟社創立於昭和四年農曆二月初一曾景釗 : 民國 42 年 (1953), 舉辦旗峰吟社創立二十四週年 旗峰詩社大事記 紀念會 以時間推論, 成立日期為昭和 4 年 (1929) 1929 年成立旗峰吟社曾景釗 : 溪山嘯詠集 昭和 5 年 (1930 年 ) 昭和 6 年 (1931 年 ) 蕭乾源詩才早慧,19 歲 ( 西元 1930 年 ) 即邀集劉順安 簡義 游讚芳等人成立 旗峰詩社 榮任社長, 終其一生推廣古典詩學 1912 年生, 他一手成立的旗峰詩社, 我換算日期, 他纔十九歲 網頁 : 旗山奇 人文 蕭乾源江明樹 : 旗峰詩社的扛鼎詩人 蕭乾源 昭和六年杏月旗峰吟社創立紀念合影照片 ( 圖 2-1) 詩報 介紹各吟社近況: 該社山旗山街靑年同志組織於昭和辛未年花月 創辦時間 : 昭和六年 (1931) 創辦時間 : 昭和六年 (1931) 詩報 第 12 期, 昭和 6 年 (1931)5 月 15 日, 頁 1 網頁 : 全臺詩 台灣詩社資料庫 旗峯吟社賴子清 : 古今台灣詩文社 ( 一 ), 臺灣文獻 10 卷 1 期,1959 年, 頁 103 旗峰吟社成立年為昭和 4 年 (1929)? 或是昭和 6 年 (1931)? 根據前任社長曾景釗說法, 昭和 5 年 (1930) 庚午 4 月, 旗峰吟社曾於旗山舉行高雄州下聯吟會, 筆者整理 資生吟草 時也發現, 庚午年間 (1930) 蕭乾源留下多篇詩作, 其中 筆刀 一詩, 寫於昭和 5 年 (1930), 序文註明 庚午歡迎石儷玉女士小集, 同一詩作也刊登於昭和 6 年 (1931)8 月 15 日第 18 號 詩報 : 旗峰吟社擊缽錄: 七月廿二日歡近臺南香芸吟社石儷玉女士 同樣情況也出現在昭和 7 年 (1932)2 月 24 日, 第 30 號 詩報 收錄 旗峰吟社擊缽錄 春日登山 四首, 其中三首為 資生吟草 庚午年 (1930) 作品, 由此推測庚午年 (1930) 前詩社應已成立, 可能因創社初期社員僅社長 黃光軍 范國清 蔡有國 游讚芳 陳三木六人, 尚未廣為人知, 後來社員逐漸增加, 詩社組織才日趨完整 昭和 6 年 (1931)2 月 詩報 曾報導旗峰吟社概況 : 53

64 該社山旗山街靑年同志組織於昭和辛未年花月專研究詩文為目的每月徵 詩每週間開擊鉢吟會每夜切磋講義事務所置仝街協記商店樓上 社 長 黃永好詠鶴 庶務幹事 蔡有國遊谷 陳三木鴻飛 財務幹事 蕭乾源雲津 外務幹事 范國淸克仁 社 吳昆政心機 劉進丁書燈 葉貞觀靜觀 員 特別社員 吳直哉 黃南山 郭韻琛 陳蓮友 李作藩70 報刊記載社長為黃永好(詠鶴) 蕭乾源任財務幹事 與一般熟知蕭乾源創社並任 社長之印象有所出入 昭和 6 年(1931) 7 月 15 日蕭乾源曾刊登 寄懷黃詠鶴硯兄 秋水伊人眼欲穿 文旌何日可言旋 高雄遙望空惆悵 別後銀蟾兩度圓 71 根據 詩報 說法 昭和 6 年(1931) 2 月成立旗峰吟社 5 月刊登社訊介紹 7 月 時蕭雲津寫詩寄懷友情 文中由 銀蟾兩度圓 得知與黃詠鶴已兩個月未見 兩 個月前社訊明載社長為黃永好(詠鶴) 加上 望眼欲穿 高雄遙望空惆悵 等 離恨情境 推測昭和 6 年(1931)2 月至 5 月期間 黃永好(詠鶴)曾任旗峰吟社社長 5 月後因負笈鷺江離開旗山 無法繼續擔任社長 故由財務幹事蕭乾源接任社長 旗峰吟社成立之初屬於地方性詩社 因當時 詩報 尚未開辦 僅部分南部 詩人知曉 直到昭和 5 年(1930)10 月 30 日 詩報 發行 開始透過報章傳播提升 各地詩社能見度後 旗峰吟社才漸為人知 以 詩報 第 15 期為例 旗峰吟 72 社第一期徵詩 尋春 詩鐘 旗峰 計共得壹千八拾六首 此時詩社徵詩 不再局限高雄州 包含中北部如中壢 苑裡 台中等皆有人投稿 稿件甚至破千 首 詩社知名度漸開 根據曾景釗編輯的 旗峰詩社大事記 73所言 旗峰吟社 創立於昭和 4 年(1929)農曆二月初一 由蕭乾源倡議黃光軍 范國清 蔡有國 74 陳三木 游讚芳等六人立社 蕭乾源擔任社長 相較之下 昭和 6 年(1931) 詩 70 詩報 第 12 期 昭和 6 年(1931)5 月 15 日 頁 1 詩報 第 16 期 昭和 6 年(1931)7 月 15 日 頁 4 72 詩報 第 15 期 昭和 6 年(1931)7 月 1 日 頁 8 73 旗峰詩社 旗山奇 網址 檢索日 期 2014 年 8 月 31 日 74 旗山奇網站中 旗峰詩社大事年表記載 蕭乾源倡議黃光軍 范國清 蔡有國(網頁資料誤植 為蕭有國) 陳沐(疑將 三木 誤植為 沐 ) 游讚芳等六人立社由蕭乾源任社長 經報紙人 名比對及調查詢問 立社六人應為 蕭乾源 黃光軍 范國清 蔡有國 陳三木 游讚芳 54 71

65 報 介紹旗峰吟社的社況時, 主要成員已達 13 人以上, 足見社務應已發展一段時間, 且根據照片 2-1 旗峰吟社創立弍拾四週年紀念癸巳重陽雅集 推算, 癸巳為民國 42 年 (1953), 回溯 24 年前, 詩社成立日期也應是昭和 4 年 (1929) 筆者根據上述文獻資料, 推論旗峰吟社成立於昭和 4 年 (1929) 為正確說法, 只是回推昭和 4 年 (1929), 詩人年僅 16 歲, 是否有能力號召同好成立詩社? 另外照片 2-2 為何寫明詩社創立於 昭和六年杏月 ( 辛未年花月 )? 以上兩點疑慮, 筆者尚未找到更有利的證據說明, 有待後續研究補足 照片 2-1: 旗峰吟社創立貳拾四週年紀念癸巳重陽雅集 照片來源 :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前排 : 左一柳傳 左二黃來成 左三朱鼎豫 左四游讚芳 右一張琴龍 右四李彬 ; 後排 : 左一顏是 左二蕭榮宗 ( 蕭乾源子 ) 75 左三黃承系 左四簡義 右一劉福麟 右二蕭乾源 右三劉順安 右四林桂芳 照片 2-2: 昭和六年杏月旗峰吟社創立紀念合影 照片來源 :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照片前排右二為蕭乾源 照片 中的人物為筆者至旗山乾元藥局田調時, 由蕭振中先生協助辨認詩社長輩 55 75

66 黃美娥探究日治時代台灣詩社林立之因時 曾指出台人入社吟詠的潛在意識 包括 耽溺詩歌以自遣 維繫漢文於一線 風雅唱和切磋詩文 抬高身分博取美 名以及溝通聲息敦睦情誼等 76其中旗峰吟社設置之因 便著重在 風雅唱和切 磋詩文 一類 黃美娥提到 在當時刊登藝苑消息頗多之 詩報 便載有若干詩社創社之情形 如 竹 林吟社 又若 旗峰吟社 該社山旗山街靑年同志組織於昭和 辛未年花月 專研究詩文為目的 每月徵詩 每週間開擊鉢吟會 每夜切 磋講義 再如 萍聚吟社 足證當時許多詩社之成立 係以 研究漢學之寫作 便於相互觀摩切磋而設置之組織 由其後生學子為主要 成員之詩社 更是基於此項原因而設 77 當時文人藉由詩社組織風雅酬唱 以詩會友 一方面切磋詩文 敦睦情誼 另一 方面藉由詩會結交 彼此有志一同 作詩風氣自然更加盛行 蕭乾源非前清遺儒 而是接受日人新式教育又習得漢詩技巧的讀書人 身為社會領導階級 在經濟穩 定後更會開始注重內在學養 用心經營生活美學 詩文創作便是方式之一 旗峰吟社成立的目的在研究漢文韻學 傳授古典詩學 切磋社員詩藝 並 廣募社員 帶動旗山一帶的地方詩學 使地方文教風氣日興 昭和6年(1931) 旗 峰吟社舉辦擊缽吟會 詩友陳遵友曾寫 祝旗錚吟社 祝賀 萍水相知結靜緣 躬逢盛會接群賢 旗峯擊鉢開今夜 喜看珠璣滿錦箋 78 期間詩友黃南山也疊詩相賀 締成翰墨好因緣 獨占鰲頭仰大賢 刻鵠自慚羞大雅 葫蘆依樣寫吟箋 79 此外 詩人陳龍吟旅居旗山時也曾作詩 呈旗峰吟社諸先生 因緣翰墨契知音 文字交情海樣深 一室芝蘭多異味 滿堂瑞靄鬥春陰 酒逢醉裏稱中聖 詩到酣時足浪吟 安得此身無事掛 消閒日月鼓峯臨80 76 參見黃美娥 古典臺灣 文學史 詩社 作家論 頁 黃美娥 古典臺灣 文學史 詩社 作家論 頁 報紙原文為 祝旗錚吟社 應為旗峯吟社 詩報 第 19 期 昭和 6 年(1931)9 月 1 日 頁 4 79 黃南山 疊遵友先生祝旗峰吟社開會瑤韻 詩報 第 19 期 昭和 6 年(1931)9 月 1 日 頁

67 可見昭和 6 年(1931)開始 旗峰吟社漸為人知 不僅多次於報章徵詩 也邀請各 地群賢參加擊缽吟會 詩友間應和唱遊頻繁 詩風鼎盛 自日本政府逐步限制漢文教育以來 詩社開始取代傳統書房的社學功能 許 多詩社為了延續漢文化 研討詩文而創設 並非受到殖民政府鼓舞或為奉承官方 而成立 旗峰吟社實屬文學性社團 尤其當日治後期 政府與民眾都不再熱衷漢 詩活動時 蕭乾源等人仍苦心經營詩社 其目的不只為了振興逐漸衰頹的漢文教 育 也是詩人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與喜好 旗峰吟社創立目的不在意揭榜功名的刺 激與榮耀 也無藉詩成名的功利想法 而是重視風雅唱和 與詩友相互切磋詩藝 單純的 以文會友 也是旗峰吟社能夠跨越日治存留至今的重要因素 只是戰後 傳統詩社雖曾有短暫的熱絡景象 不過受到新文學影響 文言使用已逐漸邊緣 化 且因傳統擊缽吟詩 詩鐘等作詩型態大受抨擊 再加上耆宿詞長相繼辭世 後生晚輩又分飛外地 傳統漢詩快速式微 各地詩社大多陸續解散或是社務停 擺 若無有心之士堅持 實難長久經營 (二)社務及社員概述 昭和4年 月旗山街青年同志組織旗峰吟社 成立初期每週課題一次 月例會兩次 社員漸增 昭和5年(1930)庚午4月 還曾於旗山舉行高雄州下聯吟 會 只是昭和6年(1931)後至昭和10年(1935)間社友星散 詩社活動沉寂81 直至昭 和10年(1935) 黃石輝 劉順安 王良珪 魏錦標外數名加入 隨著新成員的加 入 地方詩風再起 旗峰吟社社務部分包括 每夜切磋講義 每週間開擊鉢吟會 每月徵詩 課 題等82 另有臨時擊缽吟會 例如第12號 詩報 報導 旗山街旗峯吟社開臨時 擊鉢吟會 或是歡迎文人所辦的擊缽吟 如第14號 詩報 刊登旗峰吟社 歡 迎葉榮春先生 擊缽錄等等 皆可見具體的社務運作 只是社規不甚明確 王玉 輝提到 日據時期高雄市並未產生如瀛社 櫟社和南社等組織嚴謹的大型詩社 原因在於本市詩社的經營 往往缺乏強有力的中心人物或制度的組織章程規範 以致社務運作無法長久 83橫跨日治與戰後的旗峰吟社同樣因缺乏嚴謹的組織 80 同一首詩也刊載於 詩報 第 31 號( 年) 以及 1932 年 台灣警察時報 第 45 號 懸 賞文藝 漢詩欄 229 頁 三篇詩作同名只是有部分文詞不同 本文選成詩時間最早之作 81 根據表 2-3 表 年間旗峰吟社表現活躍 不久後卻有中斷情況 直到 1935 年新 社員加入後 詩風再興 雖然 1932 年 詩報 曾刊登 春日登山 但此詩實為 1930 年的作品 事隔 2 年再投稿 更可見 1931 至昭和 1935 年間 詩社活動一度沉寂 82 擊缽吟詩 與 課題詩 公開徵詩 的差別 其一是舉行方式與寫作時間長短的不同 擊缽吟詩必須共同集會 在短時間限時交卷 課題詩和爭詩則是應徵者各自在家創作後寄交 通常有較長的創作時間 其二 擊缽詩多半是限題 限體 限韻 課題詩 徵詩雖限題 卻未 必限體 限韻 給創作者較大的自由 廖振富 櫟社研究新論 (台北市 國立編譯館 2006 年 3 月) 頁 王玉輝 日據時期高雄市詩社和詩人之研究 以旗津吟社為例 (高雄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 57

68 章程規範 加上參與者漸少 寫作族群日益固定 即便有新世代加入發表 但由 於詩人本身號召力不足 使得社運多次因人事問題而興起或沉寂 難以持久發展 旗山區內保留許多日治時期興建的大厝 其中以莊厝 洪厝 吳厝與蕭厝最 具代表性 合稱 旗山四大厝 蕭厝為旗峰詩社社長蕭乾源住家 建築揉合西 洋式洋樓與台式樓房特色 建築年代略早於中山路的仿巴洛克式街屋 特別注重 山頭與山牆的裝飾 山頭正面是鮑魚塑花 立面屬於台灣早期的牌樓 各個窗戶 的造成充滿洋式風格 鑲有當時流行且高貴的磁磚 二樓內縮 前留空間作為露 天陽台 護欄由琉璃窗及琉璃瓶圍砌而成 有荷蘭及清代之風味 整棟樓宇由白 紅 綠三色搭配而成 典雅大方 門面約為一般商家的兩倍大 樓下是四點金式 的圓柱承載著 所以稱其為綜台式的洋樓 84日治時期蕭厝是旗峰吟社集會活動 場所 根據第12期 詩報 所言 該社 每週間開擊鉢吟會每夜切磋講義事務所 置仝街協記商店樓上 可知 旗峰吟社事務所 置於旗山街 協記商店 樓上 比對早期蕭厝相片 正門樓排上嵌有 協記 二字 根據 大高雄風土誌 記載 蕭厝約建於西元 1920 年 由當時名人蕭水連先生所興建 日據時 蕭乾 源先生曾在此創辦旗峰詩社 帶動當地文藝風氣 蕭宅外觀典雅大方 門 面比一般店家大兩倍 樓頂山牆飾有鮑魚塑花 門窗都鑲有磁磚與造型裝 飾 二樓的洋台護欄 用琉璃窗 瓶圍砌而成 樓下是由四點金式的圓柱 承載 兼有清代與荷蘭的建築風格 成為一綜合式的洋樓 在旗山大厝建 築中 別具一格 85 一般而言 台灣傳統詩社經常利用區域性公共空間進行詩會集會 之後慢慢發 展出跨地域整合性的詩社聯吟活動 其活動場所包括 地方廟宇 私塾 個人 林園 社員住宅 書院等 旗峰吟社曾在旗山白鶴寺雅集 平日則在旗山街上 蕭家祖厝二樓聚會切磋 蕭振中先生表示 光復後阿公(蕭乾源)很常出去參加對 外或在地詩會比賽 自己也曾多次舉辦 早期詩友很常聚會 都在蕭家樓樓上 因為阿媽(蕭陳牡丹)很會料理煮食 一群人經常在住家二樓一起吃飯唱詩 86 可惜蕭厝已在民國 94 年(2005)2 月 1 日被拆除 後代只能藉由照片詩作憑弔之 所碩士論文 2003 年) 頁 5 84 陸宇潔 旗山 日式南洋臺式風貌並存 中華日報 2001 年 12 月 11 日 第 10 版 資料來 源 臺灣資料剪報系統 國立台灣圖書館 網址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85 黃福鎮 大高雄風土誌 第一輯古老的建築 頁 60 另一說 曾中宜 詩人蕭乾源故居 興建於 1916 年前後 見曾中宜 旗山大事記補充 旗山奇 網址 /2culture/index.htm 檢索日期 2015 年 4 月 12 日 86 口述資料為筆者於 2015 年 5 月 10 日 至旗山東新街乾元藥局專訪蕭振中先生所得 58

69 照片 2-3 旗山五保 蕭家樓 資料來源 : 旗山奇 網站 照片 2-4 旗峰詩社社友於蕭家樓雅集吟宴後合影留念資料來源 :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旗峰吟 ( 詩 ) 社歷任社長包括蕭乾源 黃永好 曾景釗 曾俊源, 前期社員 : 蕭乾源 黃光軍 范國清 蔡有國 游讚芳 陳三木 吳昆政 劉進丁 葉貞觀 黃石輝 劉順安 阮文仁 王良珪 魏錦標 朱阿華 劉慶雲 陳月樵 簡義 黃來成 柳傳 顏公祝 張清景 李常 李彬 林桂芳 劉福麟 李國琳 黃承系 林逢琴等人 後期社員則有 : 曾景釗 劉福雙 曾茂源 黃澤祥 蕭振中 徐麗山 陳育芬 林佑民 陳樂嘉 蘇榕 曾景崧 張丁興 王安正等人 昭和 4 年 (1929) 蕭乾源成立 旗峰吟社, 此後各類訊息皆以 旗峰吟社 稱之, 民國 46 年 (1957) 改為 旗峰詩文研究會, 民國 47 年 (1958) 再改為 旗峰詩社, 名稱沿用至今 民國 73 年 (1984) 蕭乾源去世後, 詩社幾乎解體, 直到民國 83 年 (1994), 曾景釗 蕭振中等人以 旗峰詩社 之名復社 論文中所言的前 後前詩人原則上是以民國 83 年重新復社為界, 前期詩人主要限定於昭和 4 年 (1929) 至民國 82 年 (1993), 後期詩人則從民國 83 年 (1994) 迄今為止 59

70 二 旗峰吟社的活動概況 (一)日治階段 旗峰吟社成立於昭和 4 年(1929) 昭和 5 年(1930)四月便在旗山大字舉行高雄 州下聯吟會87 召集南部詩人齊聚一堂擊鉢聯吟 與會者計有六十餘人 之後因 社員四散 詩社人數減少 集會活動逐漸沉寂 昭和 7 年(1932)台灣話文論戰與 鄉土文學代表 也是屏東礪社社員的黃石輝前往旗山工作 當時蕭乾源託人邀請 黃石輝至詩社講授作詩之法 但因講課時間為晚上 黃石輝又疾病纏身 無法長 期勝任 只好暫時允諾一星期上一次課 88直到昭和 10 年(1935)黃石輝舉家遷居 高雄旗山 與劉順安 王良珪 魏錦標等人陸續加入旗峰吟社 才壯大詩社陣容 重振地方吟詠風氣 同年八月與龍崗(龍肚)廩生朱阿華等詩友結盟 於美濃廣善 堂89輪流舉辦聯吟會 每週課題ㄧ次 稱為 旗美聯吟會 兩地詩人互動日漸 頻繁 詩風興盛 中日戰爭(1937)後 因受到皇民化與廢漢文等政治力干涉 全 台漢詩活動面臨中央沉寂 地方各自為政的狀態 傳統詩社不論在組織 成員 活動規模與發展上 都呈現出停滯或退縮的虛弱狀態 從 詩報 的集會記錄 資生吟草 的詩作序文 以及曾景釗編製的 旗峰吟社大事年表 中 清楚可 見光復前的旗峰吟社重要資料皆集中在昭和 4 至 6 年(1929 年創社) 與昭和 10 年至 11 年間 (1935 年成立旗美聯吟社) 其後受到戰爭影響 物資匱乏百業蕭條 旗山街經濟遭受打擊 社會吟詩熱度不再 詩社參與人數減少 社務一度停擺 昭和16年(1941) 由美濃的客家人朱阿華與旗山的閩南人黃石輝兩人共同創 立 旗美吟社 於美濃廣善堂吟詩酬唱 進一步拉攏旗美兩地詩人交換詩作 互相觀摩品評 引為旗美兩地佳話 值得一提的是 日治時期臺灣各地鸞堂90多 87 王玉輝 到了昭和六年(民國二十年 1931) 高雄州內已呈詩社林立的現象 是以高雄州內各 詩社援引三友吟會聯絡情誼 以通聲氣之旨 成立高雄州下聯吟會 該會與三友吟會和四 美吟會相同 係一跨縣市地區性定期的聯吟組織 旨在切磋詩藝 見王玉輝 日據時期高雄市 詩社和詩人之研究 以旗津吟社為例 頁 95 然而根據江寶釵 謝崇耀說法 1928 年高雄 州為舉辦大會 也因此而有鼓山 旗津 苓洲等吟社組成 高雄州聯吟會 紀錄 江寶釵 謝崇 耀 從日治時期 全島詩人大會 論臺灣詩社的轉型及其時代意義 中正漢學研究 第一 期 總第二十一期 2013 年 6 月 頁 346 再根據 旗峰吟社大事記 內容推論 民國 19 年 (1930)詩社曾於旗山舉辦 高雄州下聯吟會 故其成立時間應早於昭和 6 年(1931) 88 黃文車 黃石輝研究 頁 己卯年(1879)春 一生行善的古阿珍先生 自萬巒廣善堂分得香火在家奉祀三聖(文昌帝君 關 聖帝君 孚佑帝君)香案 至丁巳(1917)之梅月 誠尋壇所 得於雙峯山之麓 此處山光水色俱 佳 即擇吉日以建築 歷六月 至戊午冬而堂成 號廣善堂 見鍾壬壽主編 徐傍興編輯發起 人 六堆客家鄉土誌 (常青出版社 1999 年 8 月) 頁 日治初期 由 臺灣慣習研究會 所發行的 臺灣慣習記事 中 依據其實際的調查而稱 鸞 堂乃是一種學者的降乩迷信 他們對鸞堂主事者的身份 多為信奉儒家思想的地方士紳文人已 有清楚的認識 這也使得該研究會的總幹事伊能嘉矩得以在其名著 臺灣文化志 中記載 淡水 行忠堂是由士紳一派所組成的結社 其堂內戒律十分嚴格 又至 1925 年 昭和元年 增田福太 郎在親自訪問過宜蘭勉民堂 木柵指南宮後 在其著作 臺灣本島人的宗教 一書中 反對丸井 60

71 為具有傳統漢學根底的地方儒士所倡立 鸞堂的發展帶動了祭孔 宣講 詩社等 活動 不僅提供信眾祈福 也是宣揚儒教 提倡漢文的文化場所 張二文說到 台灣鸞堂最興盛的時期是日治時代的後期 今天最主要的鸞堂大都出現在 這個時期 日治後期 台灣的漢人社會產生了一股保存漢文的風氣 日人 治台的基本方針就是要斬斷台灣漢人的中國文化根基 讓台灣的漢人同化 於日本現代文化之中 於是在施政上處處壓制漢文化 在學校教育中不准 教漢文 以讓小孩子不識漢文為手段 達成同化的目的 可是漢文是台灣 漢人日常生活必需要具備的生活工具 一般人做生意 記帳 寫信 訂約 等等都是使用漢文 學校不能教授漢文 就只有私下教授 寺廟的後殿就 成了教授漢文的場所 再加上日本警察要取締 主事者就讓純粹的教育活 動披上宗教的外衣 藉神明降壇寫訓 而教化一般平民百姓 也就規避了 日本警察的取締 因此 鸞堂的發展 伴隨而來的就是祭孔運動 興建孔 廟 宣講 詩社等活動 91 光復前台灣客家地區的仕紳與領導階層 有許多鸞堂信徒 大正6年(1917)梅月 美濃古阿珍得吉地建堂 隔年廣善堂落成 成為美濃地區著名鸞堂 也是旗美 聯吟會及旗美吟社切磋詩藝時的主要聚會場所 就教義而言 鸞堂較少涉及神鬼 玄談 超脫生死之事 以儒家文化與入世化為主體 是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組織 不僅滿足個人心靈與文化權力 也保存了客家人的文教傳統與漢學知識 92對人 民生活影響甚大 在日本當局厲行同化及皇民政策下 美濃廣善堂成為傳播漢 學 宣揚儒教的場所 在民間默默的進行宣揚儒教 傳承漢學的工作 值得重視 中日戰爭爆發後 雖少見旗峰吟社活動記錄 但在蕭乾源的 資生吟草 中 昭和17年至19年( )間 旗山美濃兩地間雅集課題不斷 雖不是由旗峰吟 社主辦 仍可見許多旗山詩人共同參與創作漢詩 93當時大東亞戰事緊迫 為使 台人成為大日本順民 官方積極宣揚 皇民化運動 嚴厲箝制文化思想 使得 課題詩作幾乎全以自然景物為主 圭治郎對鸞堂的分類 而認為鸞堂乃盛行於儒流好學之士的結社 並逕稱之為 儒教 日人以 儒教 來稱謂鸞堂可說相當準確的把握住其特質性 這可以從鸞堂大多為雅好儒家思想的士紳 文人所創立看出 而許多鸞堂甚至就是士紳原來的書房 事實上 鸞堂的主事者也多自視為儒 教中人 所行亦是依儒教之義理而為 張二文 高雄縣客家地區鸞堂與鸞書文學意涵之研究 以美濃廣善堂的發展為例 (台北市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學術研究 2006 年) 頁 張二文 高雄縣客家地區鸞堂與鸞書文學意涵之研究 以美濃廣善堂的發展為例 頁 張二文 高雄縣客家地區鸞堂與鸞書文學意涵之研究 以美濃廣善堂的發展為例 頁 旗美吟社 重要詩人有朱阿華 黃石輝 蕭乾源 朱鼎豫 李春生 林富琦 簡義 劉順安 宋永成 劉慶雲 謝丙祥 林富生 鍾美盛 陳新賜 溫華玉 游讚芳 林桂芳等 其中旗山 詩人約占三分之一 比例不低 61

72 日治後期在漢文盡廢, 經濟蕭條的環境下, 旗峰吟社中仍有一群默默延續詩 學香火, 堅守文化承傳的舊詩人, 戰後隨即重新集結有志之士, 繼續推廣漢詩創 作, 積極興辦各類擊缽或聯吟聚會, 再度帶起地方詩風, 其心可敬 只是戰後舊 詩人逐漸凋零, 新世代漢文基礎不足的問題益發明顯, 在缺乏大眾關注與支援的 現況下, 再度考驗傳統詩社的經營發展 表 2-3: 日治 詩報 中旗峰吟社活動記錄表 詩報 編號 日期 期數 詩社活動 / 序文 1 昭和 6 年 (1931)5 月 15 日 第 12 號 旗山街旗峯吟社 : 旗山街旗峯吟社五月一日午後七時開臨時擊鉢吟會社員一齊出席題 玩月 七絕先韻十時交卷得詩四十八首由郭韻琛蕭乾源左右詞宗各選十名乾源南山二氏獲左右元至夜闌各領贈品散去仝吟社前徵 尋春 詩鏡 旗峯 各詩已托洪鉄濤先生評選不日可能發表云云 2 昭和 6 年 (1931)6 月 15 日 第 14 號 旗峰吟社擊缽 : 歡迎葉榮春先生詩題 行踪 3 昭和 6 年 (1931)7 月 1 日 第 15 號 頁 8: 旗峰吟社第一期徵詩 尋春 詩鐘 旗峰 計共得壹千八拾六首頁 15: 旗峰吟社徵詩作品 詩鐘 旗峰 鳳頂格 4 昭和 6 年 (1931)8 月 15 日 第 18 號 旗峰吟社擊缽 : 七月廿二日歡近臺南香芸吟社石儷玉女士, 詩題 筆刀 5 昭和 7 年 (1932)2 月 24 日 第 30 號 旗峰吟社擊缽 : 春日登山 6 昭和 10(1935) 3 月 15 日 第 101 號旗峰吟社擊缽 : 美人 7 昭和 10 年 (1935)4 月 1 日 第 102 期旗峰吟社徵詩 : 爭杯 8 昭和 10 年 (1935)4 月 15 日 第 103 期旗峰吟社課題 : 水仙花 9 昭和 10 年 (1935)8 月 1 日 第 110 號旗峰吟社擊缽 : 笑花 10 昭和 10 年 (1935)8 月 15 日 第 111 號旗峰吟社 : 心花 11 昭和 10 年 (1935)9 月 1 日 第 112 號旗峰吟社擊缽 : 觀棋 詩鐘 白戰 12 昭和 10 年 (1935)9 月 16 日 第 113 號旗峰吟社擊缽 : 夜坐 62

73 13 昭和 10 年 (1935) 10 月 1 日 第 114 號旗峰吟社擊缽 : 女車掌 詩鐘 情山 14 昭和 10 年 (1935) 10 月 15 日 第 115 號旗峰吟社課題 : 種菊 15 昭和 10 年 (1935) 11 月 1 日 第 116 號旗峰吟社擊缽 : 馬跡 16 昭和 10 年 (1935)11 月 18 日 第 117 號旗峰吟社擊缽 : 照空燈 17 昭和 11 年 (1936) 2 月 15 日 第 123 號 旗峰吟社擊缽 : 春感 ( 旗山旗峯吟社新曆元旦擊鉢 ) 18 昭和 11 年 (1936) 6 月 15 日 第 131 號旗峰吟社擊缽 : 落花 19 昭和 11 年 (1936) 10 月 2 日 第 138 號 旗峰吟社擊缽 : 歡迎朱阿華 蘇維吾 施雁翔先生, 詩題 秋懷 20 昭和 11 年 (1936) 10 月 15 日 第 139 號旗峰吟社擊缽 : 秋聲 表 2-4: 日治 資生吟草 中旗峰吟社與旗美吟社活動記錄表 資生吟草 時間 詩名 活動 / 序文 昭和 5 年 (1930) 庚午 筆刀 歡迎名媛玉女士小集 春日登山 新年聯吟 昭和 10 年 (1935) 乙亥 馬跡 旗峰擊鉢 夜坐 旗峰小集 笑花 旗峰小集 爭杯 旗峰小集 昭和 11 年 (1936) 丙子 秋聲 旗峰擊鉢 昭和 17 年 (1942) 壬午 檳榔樹 旗美課題 濃山秋景 中秋既望廣善堂雅集 月影 旗美課題 春耕 旗美課題 春雪 旗美課題 善堂初會 冠頂 黃花酒 重九蛇山雅集 昭和 18 年 (1943) 癸未 醉菊 旗峰課題 探梅 旗美課題 魚梭 旗美課題 江風 旗峰課題 鶯聲 旗美課題 燕剪 旗美課題 裁雲 旗美課題 63

74 柏酒 旗美之日小集 冬暖 旗美課題 夜漏 旗美課題 秋光 旗美擊鉢 昭和 19 年 (1944) 甲申 垂釣 旗美課題 94 表 2-5: 日治旗峰吟社大事年表 ( 日治 ) 旗峰詩社大事年表 1929 年蕭乾源倡議黃光軍 范國清 蔡有國 陳三木 游讚芳等六人立社由蕭乾源任社長 1935 年黃石輝 劉順安 王良珪 魏錦標, 加入並與龍崗廩生朱阿華等美濃諸吟友於廣善堂成立旗美聯吟會 照片 2-5 昭和 10 年 (1935) 旗峰吟社社友一同記念撮影 ( 乙亥年端月五日 ) 照片來源 :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最後排 : 左一劉順安 左三蕭乾源, 最前排 左三黃石輝 旗峰吟社大事年表 由前任社長曾景釗編撰介紹 64 94

75 照片2-6 昭和16年(1941) 重陽旗美吟社聚首於美濃廣善堂 照片來源 旗美詩苑 95 前排 左二林富琦 左三朱阿華 右一簡義 右二 蕭乾源 右三黃石輝 後排 右一劉順安 照片2-7 昭和18年(1943) 中秋旗美吟社第二次聚首美濃廣善堂 照片來源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96 前排 左三朱阿華 左四黃石輝 照片後 排 左一蕭乾源 右一劉順安 95 天心客(張琴龍)簡介 日據時代民國叁拾年 昭和拾陸年 歲次辛巳 九月初九重陽節 由美濃朱阿華老詞長及旗山黃石輝老詞長兩人發起成立旗美吟社 聚首於美濃廣善堂 第一次 擊缽聯吟 中間持杖之鶴髮美髯公是前清秀才朱阿華 其左席穿黑西裝者為黃石輝 右席為林 富琦諸老先生 見張琴龍編著 旗美詩苑 高雄縣 美泰印刷所 1985 年 1 月 96 天心客(張琴龍)簡介 民國三十二年 昭和十八年 歲次癸未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復第二 次聚首於美濃廣善堂 出席者十二名 朱阿華 林富琦 童一生 宋永成 朱鼎豫 李春生 謝炳祥 劉慶雲以上是美濃鎮人 旗山鎮人 黃石輝 劉順安 簡義 蕭乾源 諸老詞長 見 張琴龍編著 旗美詩苑 65

76 (二)戰後階段 戰後初期 民生困頓 社友星散 民國 39 年(1950) 劉順安力挽社運 鼓吹 中興傳授詩學 培植後起之秀入社 民國 40 年(1951)辛卯詩人節 蕭乾源 劉順 安 劉慶雲三人參加全國詩人大會 重整旗鼓 二十餘人返社吟唱 鉢韻鐘聲盛 極一時 民國 42 年(1953)舉辦旗峰吟社創立二十四週年紀念會 癸巳年重陽節社 友雅集 當時照片中尚有 17 位成員(照片 1-1) 民 44 年(1955) 舉行旗峰吟社乙 未年中秋詩人雅集 民國 45 年(1956) 蕭乾源再次於旗山承辦高屏三縣市聯吟大 會(鯤南三縣市聯吟會) 此時亦有北部詩友參與盛會 共計有一百多名詩人敲鐘 競賽 同年於國慶日餞別李求社友遷於高雄 照片2-8 民國44年(1955) 旗峰吟社乙未中秋雅集 照片來源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前排右四蕭乾源 後排右一游讚芳 右四 劉順安 左二李彬 左四簡義 照片2-9 民國45年(1956)旗峰吟社主辦高屏三縣市丙申春季詩人聯吟大會紀念 照片來源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中排右一為蕭乾源 66

77 照片2-10 民國45年(1956) 旗峰吟社同人歡送李求先生之高雄(丙申國慶日) 照片來源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照片前排 左一游讚芳 左二簡義 左三蕭 乾源 左四李求 右一林桂芳 右二劉順安 照片後排 左一李彬 左二張清景 (蕭振中外公) 左三柳傳97 戰後旗峰詩社也曾在端午佳節於旗山白鶴寺舉辦 五日白鶴寺雅集 詩友 齊聚一堂 留下許多吟唱詩篇 民國 46 年(1957)春天 成立 旗峰詩文研究社 聘請高雄碩儒陳月樵傳授詩學 臘月結業者約六十人 對當時詩友增進詩藝幫助 甚大 同年主辦冬季高屏三縣市詩人大會(冬季鯤南三縣市聯吟大會) 盛況如前 民國 47 年(1958) 荔月 向高雄縣政府提出籌備會 預備立案 獲高雄縣政府核 准重開成立典禮 改選理監事 蕭乾源當選會長 劉順安 簡義當選常務理事 理事有黃來成 游讚芳 柳傳 顏公祝 張清景 李常 監事主席為李彬 監事 有林桂芳 劉福麟 顧問有陳月樵 李國琳 社員達三十二人 民國49年(1960)11月12日為慶祝 國父誕辰紀念日暨旗峰吟社三十週年社慶 (照片1-2) 蕭乾源於旗山鎮農會舉辦第一次全國詩人聯吟大會 會後全體社員於 農會門前合影留念 照片中仍有20位成員(照片1-2) 當時劉孟梁98曾寫詩慶賀 社倡旗峯三十秋 堂堂冠冕冠南州 宏揚正氣撐天地 丕振風騷繼漢周 勝地勝朝聯勝會 賢賓賢主仰賢儔 縱橫筆陣壇壝壯 鼓吹中興沐國庥 照片 2-10 人物為筆者至旗山乾元藥局田調時 由蕭振中先生協助辨認詩社長輩 劉孟梁是國民政府 1949 年從中國撤退來台的第一代文人 劉孟梁以其深厚的古典文學素養 積極遊走於台灣詩社與書 畫藝壇 除了與同時撤退來台的大陸文人和將領有密切來往之外 劉孟梁也與台灣本土文藝人士結交 劉慧蘭 劉孟梁及其詩書畫研究 (嘉義 南華大學文學 系碩士論文 2012 年) 論文摘要 99 劉孟梁 慶旗峯詩社 30 年 二首 鄭定國編 劉孟梁詩書畫集 (嘉義 南華大學台灣研 究中心 2011 年) 頁

78 戰後蕭乾源等人苦心經營旗峰詩社, 一時詩風鼎盛, 影響力不容小覷 以當時台灣南北詩社發展而言, 旗峰詩社的社員人數穩定, 詩社聯吟活動也相對活躍 民國 51 年 (1962) 於鼓山國小禮堂舉辦高屏三縣市壬寅春季聯吟大會 民國 54 年 (1965) 為紀念國父百年誕辰, 於旗山鎮農會舉辦乙巳年第二次全國詩人大會, 會後於武德殿拍攝團體照留念 民國 59 年 (1970) 為慶祝青年節暨旗峰吟社創立四十週年紀念, 舉行第三次的全國詩人聯吟大會 ( 鯤南七縣市庚戌春季詩人聯吟大會暨四十週年社慶 ), 盛況空前 旗美吟社與旗峰吟社關係密切, 詩友也多有重複, 因此詩會活動中亦常見旗峰社友共襄盛舉 包括民 69 年 (1980) 於旗山三桃山舉行庚申年旗美吟社四十週年社慶, 往後大抵兩年一次大聚會, 如民國 72 年 (1983) 由張琴龍主辦旗美吟社 癸亥年詩友辭歲暨迎新大會 74 年 (1985) 於朱鼎豫宅舉辦 乙丑年迎新大會 ( 當日詩詞由 廣善堂 業餘康樂班員古信來 楊登盛 吳榮滿 張水妹 溫桂娣等譜曲演唱, 其樂融融 ) 100 民國 74 年 (1985) 張琴龍於 旗美詩苑 楔子 一文中提到 : 三十年來, 吟社林立, 端賴諸賢達匡扶大雅, 鼓吹中興, 然而也發出感慨道 : 眼見旗美吟社, 耆宿詞長相繼賦歸道山, 後生一輩同儕, 又分飛外地, 因此社況寂寥 101 由此可知社務推廣也面臨著嚴峻挑戰 關於旗美吟社, 目前根據張琴龍所編的 旗美詩苑 詩題 102, 可知作品以詠懷生活為主, 除了詩社成員作品, 也包含六合吟社徵詩詩題, 可見兩社往來密切 民國 73 年 (1984) 元月仍有徵詩活動, 在張琴龍主持 邀請旗美兩鎮詩人擊缽聯吟大會邀請文 後附有 詩題予告 103, 可知當時擊缽聯吟已可在家自行創作投稿, 重視群體間的交際聯誼, 這也是時代趨勢 100 詳見邱春美 : 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 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4 年, 頁 張琴龍著作兼總編輯 : 旗美詩苑 第一冊, 高雄縣 : 美泰印刷所,1985 年 1 月, 頁 詩題包括 : 春寒 春雪 新梅 江風 山月 裁雲 白扇 壬午七十五歲感懷 謹和原玉 甲申簡義桂方二詞友將之南方 讀韓文公詩後感 乙酉元月春生丙祥兩詞友疏開大坑寄來訊 謹和兩先生原玉 仝乙酉年四月大空襲感懷 茶山天雲宮攬勝 獅山朝天宮 龍肚八景 讚才用先生 懷保貴叔公老詞長 梅雨 爐邊閒談 丙午春災後感 春生詞兄和來, 乙酉年十二月祝宜善老詞長八一華誕及六合週年 獅山朝天宮重九雅集 中秋月夜雅集 世界三十七國詩人大會 世界詩人主席馬加利達奧沙博士徵詩世界博愛與和平 建設南迴鐵路 雙喜 仲秋曉望 訪僧 秋夜雨 寒夜懷友 傘 濃山東望 世俗 山居 丙午春春生詞兄寄來訊 門對雙峰春景好 秋江月 幽居 春日遊茶頂山記 村女 高縣徵詩 : 龍崗觀雲 玉良老詞長 直昇機 飛吻 觀棋 黃蝶翠谷 庚年九月 和尚文先生原玉 慈母線 斷乳 中正亭 東門樓 廣善堂 中正湖等詩題 參見邱春美 : 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 台北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年 1 月, 頁 內容提到 :1 首唱: 癸亥年辭歲 五七絕各乙首 2 次唱:(1) 迎甲子年新歲言志 五律乙首 (2) 迎甲子新歲祈願國運昌隆, 暨蔣總統政躬康泰 七律乙首 3 恭祝鍾榮吉 吳海源當選立法委員 ( 詩體韻自由發揮 ) 懇乞各位詞長於元月十九日前將大作交與古詞長信來處便彙集抄錄 按排席位, 是以為禱 當日一切免費, 如有墨寶相賜, 晚生絕不婉拒, 還要深深拜謝, 無又何妨? 張琴龍著作兼總編輯 : 旗美詩苑 第一冊, 頁 13 68

79 照片2-11 旗峰詩社舉辦五日白鶴寺雅集後合影留念 資料來源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前排左二蕭乾源 左三游讚芳 左五劉順安 後排左一簡義 照片2-12 民國54年(1965) 旗峰詩社舉辦乙巳年全國詩人聯吟大會紀念 照片來源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後者攝於武德殿前 照片2-13 民國59年(1970) 旗峰詩社成立四十周年社慶舉辦鯤南七縣市庚戌春 季詩人聯吟大會 照片來源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69

80 照片2-14 民69年(1980) 庚申年於旗山三桃山舉行旗美吟社四十週年社慶 照片來源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民國 73 年(1984) 農曆 5 月 10 日 由於蕭乾源社長中風逝世 詩友老成凋零 或創業遷居 社運陷入停擺 旗峰詩社幾近解散 直到民國 83 年(1994) 由原為 林園詩社社員的旗山子弟曾景釗倡議恢復旗峰詩社 劉福雙 曾茂源 蕭振中 黃澤祥等人極力支持 於光復節正式復社 社員 11 人 由曾景釗擔任社長 副 社長劉福雙 定期舉行詩文切磋會 每週例會一次 在曾景釗處研習 為古典詩 注入新生命 重新開展旗山文化 復社之際 社長曾景釗曾寫下 復社吟聲 旗峰振鐸復斯文 翰墨飄香大雅群 吟詠市詞宏國粹 騷聲遠播譽名芬 曾景釗 溪山嘯詠集 旗山奇 網址 _san_shoaw/index.html 檢索日期 2014 年 12 月 23 日 70

81 詩人以 薪傳詩學 發揚國粹 為宗旨 希望以詩社之力興揚國粹外 由此可見 成立於日治時期 重視詩文研究的旗峰吟社 對古典詩學一直抱持著高度興趣 一路走來 終始如一 並非趨炎附勢 缺乏寫作信念的傳統詩社所能相提並論 旗峰詩社復社是當時南部文壇的一大盛事 社長曾景釗出錢出力 廣發英雄 帖 當時南部重要詩人代表 如傳統詩會副理事長黃火盛 高市詩人協會理事長 曾人口 壽峰詩社長李玉水 鳳崗詩社長劉福麟賢伉儷及林園詩社全體社員等皆 參加盛會 計送二十幅字畫 105慶賀旗峰詩社復社 身為旗山人也曾是旗峰吟社 一份子的劉福麟亦獻上頌辭106 勉勵新任社長曾景釗重新整頓社務 再創旗峰詩 社第二春 民國 84 年(1995)元宵節 於旗山一江山飯店舉辦復社典禮及南部詩人 聯誼大會 邀請南部詩人與高屏地區詩社觀禮 復社首任社長曾景釗 副社長劉 福雙 總幹事曾茂源 副總幹事蕭振中 常務幹事黃澤祥 張丁興 幹事徐麗山 陳育芬 劉鎮源等 會後更於旗山天后宮舉辦元宵燈謎晚會 與群眾同樂 北港 鄉勵吟社李文峰曾寫詩祝賀旗峰詩社社慶 復社後再次受邀至旗山聯歡 更見心 中喜悅 宣揚國粹萃詩盟 鬥角鉤心感不禁 堪羨其峰文物盛 還看玉枕白雲騰 一溪煙雨真靈秀 卅載騷風印瑞徵 國父誕辰開雅會 師旌齊揭頌中興 107 重逢握手喜相陪 踐約旗峰話舊來 一貴興兵因抗滿 斯庵講學論開台 108 風和紫竹迎春燕 日暖洪岩映翠苔 釀就屠蘇堪醉酒 聯歡賓主共含杯 詩人從民國49年(1960)慶賀旗峰成立三十週年到民國85年(1996) 踐約旗峰 與 詩社間橫跨近半世紀的深厚情感 著實難得 民國 85 年(1996) 復社後首次配合鎮公所香蕉節文藝活動 特於旗山國小輪 辦高屏三縣市詩人大會(丙子春季聯吟大會) 擊鉢敲詩 吟宴詠詩風氣再起 民 國 86 年(1997)副社長劉福雙逝世 由曾茂源 蕭振中遞補副社長 黃澤祥任總幹 事 莫皓帆任副總幹事 民國 88 年(1999) 舉辦高屏三縣市庚辰元宵節聯吟大會 民國 93 年(2004)高雄市歷史博物館舉辦 大高雄地區先賢手澤展 當時美濃以 朱阿華為首 旗山以蕭乾源為首 包括陳保貴父子 鍾美盛等 蒐集整理許多旗 105 黃福鎮 戰後高雄地區傳統詩研究 高雄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 2009 年 頁 劉福麟 突起騷壇一幟新 相延藜火賴斯人 行看社務從頭整 再創旗峰第二春 引自 江明樹 旗峰詩社復社 旗山奇 網址 年 8 月 23 日 107 李文峰 旗峰詩社三十週年紀盛 文峰詩草 (2005 年 6 月) 頁 李文峰 旗峰話舊其一 旗山 文峰詩草 (2005 年 6 月) 頁 18 71

82 美地區詩人遺作 詩集 手稿 文房四寶展覽 民國 95 年(2006) 六月曾景釗擬 定旗峰詩社大事年表 民國 96 年(2007)協助高雄縣政府文化局研討堤防史料保存 為文化歷史古蹟 民國 97 年(2008) 中華詩壇 109第 40 期頁 中仍刊有旗 峰詩社詩作 詩題為 詩隄燦夜 (首唱) 旗山懷古 (次唱)110 可見詩社仍有 運作 詩堤燦夜 是曾景釗在高屏三縣市時期舉辦的最後一屆活動 之後因為 高雄縣市合併 所以開會同意成立一個高雄市詩人聯吟會 決定以 高雄市詩人 聯吟會 為名 涵蓋所有大高雄縣市所有詩社 曾景釗表示 現在整個高雄縣市都併入高雄市詩人協會 都沒有個人的小詩社了 除了 像林園詩社堅持要個人去辦 因為他們有經費 像壽峰還有旗峰等 都併 入高雄市詩人協會了 111 目前高雄市詩人聯吟每月都會寄送一張明信片 附上月課題 課題詞宗分成兩 種 第一種是詩社社長 第二種則是上個月月課例題狀元 只是隨著時代轉變 年輕一輩不願學傳統詩 加上旗峰詩社很多社員(如劉福雙 徐麗崑 副社長曾 茂源等)都已過世 部分因遷居他鄉或已無興趣而未再出席 目前較常參加詩會 活動的僅曾景釗與曾俊源父子 加上兩位副社長(黃澤祥 蕭振中) 社員約莫剩 下四人而已 曾俊源於 2010 年全國詩人大會憑詩作 薪火相承 獲首唱全國狀 元 因此民國 103 年(2014)年底 由曾俊源正式接棒 擔任旗峰詩社新社長 繼 續經營旗山地區的百年詩社 回溯旗山文化 日治創立的 旗峰吟社 充滿歷史及人文意義 蕭乾源 簡 義 劉順安等人前期努力經營 黃石輝入社後開始與美濃詩人結社聯吟 戰後雖 一度困頓無人 在劉順安等人重振旗鼓下 聘請儒士陳月樵主講詩學 舉辦各項 詩學活動 引領旗美地區學子進入古典詩殿堂 詩社功不可沒 旗峰詩社後因社 長蕭乾源去世而再度沉寂 幸有曾景釗等人積極復社 默默堅持理想 承繼百年 詩社 根據 資生吟草 及 旗峰詩社大事年表 歸納戰後旗峰詩社活動如下 109 李知灝 台灣古典文學創作概論 中華詩壇 ( )在 2001 年 台灣古典詩雙學刊 停刊 後 民間詩社頓失發表之平台 中華詩學 與 乾坤詩刊 並不刊登詩社的擊缽 課題之作 而 古典詩刊 與 楚辭吟刊 又屬於詩社內部刊物 在此需求下 由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 掛名發行機構 學會會長擔任發行人 實際編務則交由彰化縣楊龍潭 張麗美夫婦負責發行此刊 詩刊以雙月刊形式發行 內容延續 台灣古典詩雙月刊 的風格 除刊登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 徵詩 聯吟大會的作品外 亦刊載各地詩社例會之作 與投稿的論詩專文 也因此 中華詩壇 成為民間詩社互通消息的重要刊物至今 彭瑞金總編輯 2010 臺灣文學年鑑 (台南市 台灣文 學館 2011 年 12 月) 頁 彭瑞金總編輯 2008 臺灣文學年鑑 (台南市 台灣文學館 2009 年 12 月) 頁 口述資料為 2015 年 5 月 10 日 筆者至旗山賽珠健保藥局專訪曾景釗先生所得 72

83 表 2-6: 戰後 資生吟草 中旗峰吟社活動記錄表 資生吟草 時間 詩名 活動 / 序文 民國 38 年 (1949) 己丑 甘露寺取婿 旗美擊鉢 民國 40 年 (1951) 辛卯 辛卯詩人節紀念鄭成功 全國詩全會課題 臺灣是民主自由之燈塔 全國詩人大會課題 辛卯詩人節懷沈斯菴 全國詩人大會課題 畫中美人 旗美課題 觀海 旗美課題 角黍 全國詩人大會擊鉢 萱草春 祝雙麟令堂七一榮壽 菽水供親 祝雙麟令堂七一榮壽擊鉢 太平鼓 旗美課題 民國 41 年 (1952) 壬辰 筆鋒 旗美課題 雨意 鳳山課題 追懷七十二烈士 嘉南高屏聯吟大會課題 灰蝴蝶 旗美課題 春日訪鄭王梅 嘉南高屏聯吟會擊鉢 雞聲 鳳山課題 表 2-7: 戰後旗峰詩社大事年表 ( 戰後 ) 旗峰詩社大事年表 時間 大事記 1950 年 ( 民 39) 劉順安鼓吹中興傳授詩學培植後起之秀入社 1952 年 ( 民 41) 蕭社長乾源 劉順安於詩人節重整旗鼓二十餘人返社 1953 年 ( 民 42) 創立二十四週年紀念, 癸巳年重陽節社友雅集 1955 年 ( 民 44) 舉行旗峰吟社乙未年中秋詩人雅集 1956 年 ( 民 45) 主辦鯤南三縣市聯吟會, 國慶日餞別李求社友遷於高雄 1957 年 ( 民 46) 首春成立旗峰詩文研究社, 聘請陳月樵講師傳授, 同年臘月約六 十人結業, 並主辦冬季鯤南三縣市聯吟大會 1958 年 ( 民 47) 荔月蒙高雄縣政府核准重開成立典禮, 改選理監事 理事長主席 73

84 蕭乾源 常務理事劉順安 簡義, 理事黃來成 游讚芳 柳傳 顏公祝 張清景 李常, 監事主席李彬, 監事林桂芳 劉福麟, 顧問陳月樵 李國琳, 社員三十二人 1960 年 ( 民 49) 於國父誕辰在旗山農會舉行全國詩人聯吟大會暨三十週年社慶 1965 年 ( 民 54) 於旗山鎮農會舉辦乙巳年全國詩人聯吟大會 會後於武德殿團體照相留念 1969 年 ( 民 58) 舉辦鯤南七縣市庚戌春季詩人聯吟大會暨四十週年社慶 1980 年 ( 民 69) 在旗山三桃山舉行庚申年旗美吟社四十週年社慶 1984 年 ( 民 73) 農曆五月十日蕭社長乾源中風逝世, 詩社於茲沉寂 1994 年 ( 民 83) 原為林園詩社社員之旗山子弟曾景釗倡議復社 1995 年 ( 民 84) 元宵節於旗山一江山大飯店舉行復社典禮, 邀請南部詩人與高屏地區詩社觀禮並於旗山天后宮舉辦元宵燈謎晚會 復社首任社長曾景釗, 副社長劉福雙, 總幹事曾茂源, 副總幹事蕭振中, 常務幹事黃澤祥 張丁興, 幹事徐麗山 陳育芬 劉鎮源等 1996 年 ( 民 85) 復社後首次輪辦高屏三縣市丙子春季聯吟大會於旗山國小舉行 1997 年 ( 民 86) 劉副社長福雙仙逝, 由曾茂源 蕭振中遞補副社長 總幹事黃澤祥, 副總幹事莫皓帆 1998 年 ( 民 87) 舉辦第一屆 蕭乾源獎 獎勵後學 1999 年 ( 民 88) 舉辦高屏三縣市庚辰元宵節聯吟大會 2004 年 ( 民 93) 應高雄市歷史博物館之 大高雄地區先賢手澤展 蒐集旗美地區已逝詩人遺作 詩集 手稿 文房四寶參展 2006 年 ( 民 95) 六月曾景釗擬定旗峰詩社大事年表 2007 年 ( 民 96) 協助高雄縣政府文化局研討堤防史料保存為文化歷史古蹟 2008 年 ( 民國 97) 舉辦高屏三縣市詩會, 首唱 詩隄燦夜 次唱 旗山懷古 2014 年 ( 民 103) 曾俊源接任社長 第三節 旗峰吟社與旗美聯吟會 旗美吟社之關係 昭和 4 年 (1929) 旗峰吟社成立, 昭和 10 年 (1935) 旗美兩地詩人組成 旗美聯吟會, 昭和 16 年 (1941) 朱阿華與黃石輝共同發起 旗美吟社, 社員重疊明顯 根據三者發展的過程與影響, 可看出日治時間漢詩一度強勢擴張, 加上殖民官員對旗美地區採行 閩粵和睦 的統治政策, 積極融合族群, 更讓詩人無謂地域界線, 閩客衝突也會隨著日趨熱絡的交流活動, 逐漸消弭 74

85 一 漢詩文化強勢擴展 清朝以來 由於移居高屏的客家人較閩南人遲慢 因此幾乎都居住在山區的 邊緣地帶 土地 土壤 交通與生活條件較差 使得客家人種田造林者居多 從 事企業貿易者少 在民風淳使樸的美濃客家 家學 扮演著極重要地位 父母 往往將期望寄託子女 鼓勵孩子努力讀書 出人頭地 顯祖耀宗的同時也可改變 自己的社會地位 這種就算 賣田賣地 都要讓子女上進 的教育風氣根深柢固 讓整個旗山郡縣除了就讀公學校外 亦默許孩子學習漢文漢詩 不僅以延一線之 斯文 更帶動旗山郡內的鼎盛詩風 自古以來 地方的文教發展是一地開化程度的重要指標 根據昭和9年(1934) 旗山郡要覽 記載 當時旗山街的學校包括旗山尋常高等小學校 手巾寮尋常 小學校 旗山第一公學校 旗山第二公學校 美濃庄則有美濃公學校 龍肚公學 校 吉洋公學校等 清代美濃地區 學生在學堂或私塾裡上課 教授書本 三字 經 千字文 幼學瓊林 唐詩 四書五經等書 教育的目的以能讀書識字為主 更進一步參加科舉考取功名 台灣粵族參加福建科舉 鳳山縣二十八名舉人中客 家子弟佔二十人 其中美濃又考上大席 112當時地方上的文教風氣可見一斑 日 治時期 明治33年(1900)成立瀰濃(美濃)公學校 因各地學生上學不便 之後陸續 設立分校 大正9年(1920) 日本政府推行街庄治 彌濃改為高雄州旗山郡美濃庄 彌濃公學校改為美濃公學校 大正11年(1922)美濃庄龍肚公學校成立 學生人數 905人 比高雄州任何一所學校人數多 學生表現出色 除了官方教育日趨普及 外 地方上參加詩社學習漢詩的風氣也隨官方態度而日漸興盛 針對高雄詩社興 起之因及過程 許成章曾言 日本治台 對教育一事 不敢造次於廢除漢文 故學校必招舉人 秀才等 上漢文課 乃至中期乃鬆弛 然猶聽任私塾教漢文 但在功利社會上已引 不起注意 當時台人心目中尚有清代學者影子(大於日本學人)也 因 此 凡清時秀才及童生而貧者多以詩為號召 在各地創社詩社 其實是教 四書 唐詩 尺牘 等 反正台人讀日本學校 多以公學校為最高 學歷 故夜間讀私塾 乃自然現象 至於讀多了自然也會做幾句詩 後來 就真的加入詩社成為詩人了 113 日治時期與美濃地域相關的傳統詩社包括 美友吟社114 六合吟社 旗美吟社等 112 邱錦輝 台灣美濃客家鄉土典故 (文豪印刷企業社 2010 年 9 月) 頁 18 方俊吉主訪 陳慕貞記錄 許成章先生訪問紀錄 高縣文獻 第 9 卷第 2 期(高雄縣鳳山 市 高雄縣政府 1996 年 12 月) 頁

86 旗峰吟社因與美濃有地利之便 與美友吟社往來密切 昭和10年(1935)詩人黃石 輝 劉順安 魏錦標等人陸續加入旗峰吟社 詩社陣容日漸茁壯 同年八月蕭乾 源與美濃詩友朱阿華等人結盟 於廣善堂輪流舉辦聯吟會 每週課題ㄧ次 稱為 旗美聯吟會 兩地詩人定期擊缽切磋 聯繫情誼 互動頻繁 詩風日盛 日治以後 由於交通與聯絡方式的進步 各地文友往來頻率增多 詩社聯吟 風氣日盛 不同於詩社雅集 聯吟規定締盟者應定期輪值 以期砥礪 藉以互通 聲氣 切磋詩學 關於 聯吟 之風 聚奎吟社黃師樵 臺灣聯吟會存廢論 云 吾臺到處常主開聯吟會 或州下聯吟 或全島聯吟 此舉為聯絡文人聲氣 以 文會友 盡騷人之樂事 固屬難得之美舉也 以 台灣詩薈 記載 即有以下 聯吟會 台中中嘉南聯吟會 高雄三友聯吟會 中部聯吟會 台北劍樓吟會 北 部吟會 消夏吟會 桐侶吟社聯吟會 宜蘭蘭社聯吟 台北聯吟會等 另外由其 他記載還可知 櫟鰲聯吟會 曾北六社聯吟會 民國二十四年旗津 美濃聯吟會 (旗峰吟社主辦)115 東部聯吟會等 台灣詩社聯吟風氣盛行可見一斑 116再根據王 文顏 台灣詩社之研究 所列舉的台灣重要聯吟團體 包括 櫟鰲聯吟會(1918 年 櫟社 鰲西吟社 開全省詩社聯吟之先河) 中嘉南聯吟會(1923年 台中 嘉義 台南) 瀛桃竹聯吟會(瀛社 桃社 竹社) 星瀛聯吟會(瀛社 星社 天 籟) 消夏聯吟會 桃園五社聯吟會 曾北六社聯吟會 旗美聯吟會 東部台灣 聯吟會 全台聯吟會 117可知 旗美聯吟會 並非默默無聞的聯吟組織 在旗山 郡或高雄州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與號召力 符合地域性的分布特色 黃美娥認為 詩社真正強調其 地域性 應與大正13年(1924年)全台聯吟大會成為一 正式而規律化之活動有關 後來的會則中更明言由北 中 南五州輪辦詩 會 以 地域觀念 去劃分全台各地日增的詩社的想法已然形成 是故 往後以區域性詩社為主體而進行聯吟的風氣大開 參加吟會的詩社往 往在其社名前面冠上區域屬地 無形中使清朝以來這種徒以文藝切磋為主 的文人集團 逐漸演變成帶有地域性色彩的文學集團 當然這種地域性文 學集團的活動並不是封閉性的 相反地在人親 土親的呼喚下 也間接促 114 美友吟社成立時間及主持人 有云 美濃鎮曾廷掄等創立 年代不詳 或云 年代不詳 曾廷論 址設美濃鎮 等 然而據 陳故保貴紀念集 可知 由朱阿華和陳保貴等人成立 而陳 保貴被推為社長 若據六堆文教基金會出版 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 之 教育篇 則載 大正元年 1912 陳保貴 朱阿華 林富琦等人組成 美友吟社 見邱春美 六堆客 家古典文學研究 (台北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5 年 1 月) 頁 民國二十四年旗津 美濃聯吟會(旗峰吟社主辦) 活動時間與主辦單位皆與昭和 10 年(1935) 第一次旗美聯吟會相同 因此筆者認為此處資料有誤 應改為 旗山 而非旗津 116 參見陳丹馨 台灣光復前重要詩社作家作品研究 (台北 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96 年 5 月) 頁 王文顏 台灣詩社之研究 (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1979 年) 頁

87 使當地加入詩社的人數銳增 詩社數量激長 以求該地詩社在全島詩人聯 吟大會或其他詩會活動終能有更多顯露頭角的機會 118 雖然各地詩社定期聚會雅集 但參與者多為一地之里巷仕紳 親朋師友 想要增 廣見聞 結交新知同好 則需跨出地方以聯吟形式 打破地理上的侷限 旗美 聯吟會 的出現 是旗美兩地的歷史結合 也是以區域性詩社為主體而進行的聯 吟活動 到了昭和16年 1941 重陽節 美濃朱阿華與旗山黃石輝兩人發起成立 旗美吟社 首聚於美濃廣善堂 第一次擊缽聯吟參與人員包括美濃林富琦 童一 生 宋永成 龍肚朱阿華 李春生 謝炳祥 劉慶雲 朱鼎豫 以及旗山劉順安 簡義 蕭乾源等共十二人 其後加入者包括黃來成 游讚芳 李彬 劉福麟 顏 是等人 由昭和18年(1943)第二次聚首於美濃廣善堂 以及 民國61年中秋節時 119 在龍肚朱鼎豫先生府上聯吟大會 合影照片中 可見當時至少有十六位成員 可知詩社持續引領著旗美兩地的漢詩創作風氣 日治時期的詩社團體有地域性關聯 也有全島以及跨區域性質的聯吟活動 黃美娥指出從當時詩社的制度化 時間 以及通俗化傾向 可以看到詩社的現代 性轉向 族群來自地區人群 組織則是由社團結構 當受益於族群的資本與活動 力越強 組織越能高度發展 對所屬文化空間規模的擴張也越有利 大正 9 年(1920) 地方制度改正後 台灣全島共五州二廳 下轄市郡 再由各郡下轄街庄之層級架 構確立 各式會合開始仿造此行政層級架構發展出相應的組織 日漸興盛的漢詩 組織也不例外 大正 10 年 月 23 日召開第一屆全島詩人聯吟會 全 臺北 中 南部詩社均有代表出席 約八十餘名 與會眾人決議每年在臺北召開 一次 成為一常態性活動 臺灣詩社發展更為蓬勃 大正 13 年 1924 台灣全 島詩人於大稻埕江山樓聚會吟詩 正式宣佈成立全臺詩社擊缽吟會 至昭和 2 年 月 日臺北集會時 與會者已達 270 餘名 會中決議往後變更為 五州(台北 新竹 台中 台南 高雄)輪番 全島詩人聯吟會亦稱 五州詩人大 會 進一步擬定全臺聯合吟會會則草案 使詩會活動更加普及化 有助全台詩 風氣 在殖民者的空間內 臺灣漢詩界由全島至各市郡甚至街庄 建立起一套具 有層級劃分方式的自主文化空間 以全島詩社聯吟會為最高位階 舉辦全島詩人 大會 下轄各州層級之聯吟會 進而統籌區域內各跨社 跨區聯吟會 以及各類 漢學研究會的活動與聯繫 由旗峰吟社 旗美聯吟會 旗美吟社的出現 可以看出漢詩文化以 地 域觀念 強勢在各街庄的興起擴展 以日治台灣漢詩文化空間而言 黃美娥 日治時代台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 台灣風物 47 卷 3 期(1997 年 9 月) 頁 54 參見論文附照 照片 2-7 照片 2-8 照片

88 由於漢詩群體是以資產與社會領導階級為族群基礎 進而在組織上也能自 成一格 故經過日治前期各地詩社組織活絡的發展 逐漸發展出一整套立 體化與精確分工的科層組織 其是以 全島詩社聯吟會 為最高位階 每 年常態舉辦全島詩人大會以揭示其存在的地位與高度 並下轄各州層級之 聯吟會以統籌區域內其他跨社 跨區聯吟會 詩社 以及各類漢學研究會 的活動與聯繫 而由州層級聯吟會所節制之組織 又多在各街庄之漢詩文 化空間中具代表性地位 120 當漢詩文化發展興盛時 由各街庄 各州到全島最高的聯合統籌組織 全臺各地 幾乎都有詩社分佈 緊接著由全島 全州到各街庄的層級組織架構開始清晰 不 管是詩人雅集或是詩社聯吟 都具有陪襯與強化詩社結構的意義 日治以來 台 灣詩社開始形成極具組織性的團體 詩會舉行的時間也從不定期聚會變成週聚或 月聚的定期詩會 甚至有縝密的社則規範 建構成為組織性極強的地方性社團 觀察旗峰吟社活動 昭和4年(1929)成立 昭和5年(1930)庚午4月在旗山市街舉行 高雄州下聯吟會 召集南部詩人齊聚一堂 昭和10年 1935 更與美濃吟友結盟 於廣善堂輪流舉辦 旗美聯吟會 每週課題ㄧ次 旗美兩地詩人互動頻繁 漢 詩成為社會大眾間聯繫的重要橋梁 初成立的旗峰吟社明顯為 街庄組織 一 年後便聯合高屏詩人一同擊鉢聯吟 持續壯大詩社陣容 充實詩員內涵 不久又 發展出區域性的聯吟組織 進一步組成跨區域詩社團體 發展出一整套強化漢詩 文化的層級組織 日治時期台灣詩社林立 漢詩的遊戲娛樂特質強過文學色彩 詩社既為詩 人社群往還的重要平台 便須滿足當時詩人不同心理層面的需求 因此 當詩人 漸漸散居各行各業後 非由士大夫所承傳 文化任務也已經不是主要的與會之目 的 適時行樂反為要務 詩會對 餘興 的重視 或更超過 詩興 本身 舉辦 地點講究交通的可及性與風物景觀的明媚 重視休閒享樂 感官情慾 也正是當 時臺灣古典文壇普遍的趨尚 121正因詩社活動趨向世俗化 社會化 已然成為聯 誼交際的最佳場域 無形中形塑了文學社會化 社會文學化的特殊時代現象 從 旗美聯吟會的成立 我們可以觀察到旗峰吟社以旗山市街的中心 向外推展詩社 觸角與聯結詩友同好的脈絡過程 使得地方上開始出現以旗峰吟社為主的跨區域 聯吟活動 緊接著昭和 16 年(1941)兩地詩人共同合辦了 旗美吟社 更強化整 個旗山郡的漢詩文化的層級網絡 以詩社進化史而言 旗峰吟社已由地方性社團 謝崇耀 日治時期臺北州漢詩文化空間之發展與研究 頁 15 江寶釵 謝崇耀 從日治時期 全島詩人大會 論臺灣詩社的轉型及其時代意義 頁

89 開始向外擴散 發展出可跨區創作的聯吟會形式 再透過旗美吟社的活動 與美 濃及其他地區的詩社緊密互動 不僅擴大詩人的文學交遊 也串連起整個高屏地 區的漢詩組織 顯示漢詩文化的強勢擴展 證明旗山地區的詩社活動非一潭止水 二 緩合閩客對立關係 根據伊能嘉矩 台灣文化志 記述 羅漢門係以東方楠梓仙溪劃境 西方 烏山山脈為屏障之一帶 即後之羅漢內外門里之總稱 122黃叔璥 台海使槎錄 中記錄了漢人移墾羅漢門之始 清康熙三十八年郡民謝鸞 謝鳳相偕至羅漢門堪輿卜地 康熙四十二年 在台諸民召汀洲屬縣民墾治 自後漢人往來漸眾 康熙末年 另有福建泉 漳籍人民自鳳山縣地方越過南界嶺口進入羅漢外門地區墾拓 123 旗山古屬羅漢外門 早在清康熙時期已有閩南人入住開墾 當時羅漢門內還有大 傑顛社群 因此開墾過程中曾激起原住民的反抗 閩番間衝突不斷 許淑娟提到 清代蕃薯藔街所在的羅漢外門里地區 由漢人取代原大傑顛社人的勢力 後 慢慢在楠梓仙溪下游兩岸形成一個以福佬人為主的漢番雜錯的羅漢外 門地區 人文劃定的番界與縣界沒有限制羅漢外門里福佬人活動的範圍 其以稻作 甘薯 姜黃 甘蔗等為主的為生活活動 商業農作氣氛濃厚 因為盜匪叢雜 清代軍事人員駐紮帶來的相對浮動 加上和鄰區瀰濃客家 人長期的衝突 羅漢外門地區的社會風氣呈現浮動不安 124 美濃平原是清乾隆年間 由屏東縣里港鄉和高樹鄉的原廣東省嘉應州的客族二次 移民開墾而成的地區 兩地均為馬卡道族 鳳山八社 游耕狩獵的地區 125以開 發史而言 早期客家先民過境屏東平原 武洛庄 大路關庄入墾美濃平原 大量 移民南部約始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卒後126 康熙 60 年( 1721) 122 楊順安 台灣道教喪葬禮俗之研究 以旗山鎮為例 (台南 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 論 2011 年) 頁 楊順安 台灣道教喪葬禮俗之研究 以旗山鎮為例 頁 許淑娟 國家與地方 旗山鄉街的時空發展過程(1700s 1945) 論文摘要 125 鍾壬壽 六堆客家鄉土誌 1973 年 頁 台海使槎錄 援引 理台末議 終將軍施琅之世 嚴禁粵中惠 潮之民 不許渡台 蓋 惡惠 潮之地素為海盜淵藪 而積習未忘也 琅歿 漸弛其禁 惠 潮之民乃得越渡 藍鼎元 在 平台紀略 所觀察 廣東潮 惠人民 在台種地傭工 謂之客子 所居莊曰客庄 人眾不 下數十萬 皆無妻孥 時聞強悍 然其志在力田謀生 不敢稍萌異念 參見簡炯仁 再現台 灣 高屏地區的發展 (台中市 莎士比亞文化出版 2009 年 4 月) 頁

90 爆發朱一貴之亂, 由於大規模動盪, 促使各地村庄各按原鄉語音集結互保, 逐漸 分類別居, 埋下閩 客籍長期而頻繁的緊張對立關係 127 在這為求生存的族群鬥 128 爭裡, 客家人除了組織嘗會外, 也開始發展有組織的自衛武力, 促成客籍團練 六堆 社群的建立, 這種區域性武裝勢力就是族群危機意識的展現 美濃客家人其文化母體是延續自屏東平原的客族集團 六堆, 雖是源於戰 鬥組織, 其實也是一個有組織的拓墾集團 在清初族群衝突分類械鬥的過程中, 客族受到西岸漳 泉籍閩南人的強勢進逼, 開始東入開墾鳳山八社的地域, 康熙 四十年間, 客人北進路線溯武洛溪而上, 當時武洛社乃八社中最強悍的一社, 但 因此地土質肥沃, 泉水充足, 開發較易, 因而冒險開墾, 最多時達兩千餘戶 康 熙五十八年 (1719) 鳳山縣志 言 : 自淡水溪以南, 則漢 番雜居, 可見屏東 平原移墾初期, 平埔族人和閩客漢人混居過一段日子 康熙末年, 荖濃溪 楠梓 仙溪兩岸以及瀰濃溪下游的岸西, 已有閩南人 客家人的村落 閩南有旗尾 手 巾寮 牛埔 彌勒肚 塔樓 土庫 三張蔀 中萬甲 篤家等庄, 客家人僅有武 洛一庄 129 客家人雖然看來勢單力薄, 但他們能善用機會及組織, 在朱一貴事件 時, 六堆協官平亂, 以 平賊 為由侵入篤家庄 130, 自此, 閩客便常處於對立狀 態 雍正十年 (1732) 吳福生之役時, 客庄派出壯丁護衛莊園, 更將篤家至羅漢門 之間的河洛人村庄, 劃為客家兵團的 防守 地區, 可想而知當時閩庄旗山與客 庄美濃之間關係緊張, 敵我意識分明, 械鬥事件層出不窮 乾隆初年, 原居於武洛庄的右堆總理 副總理林豐山 林桂山兄弟, 感於武 洛庄環境欠佳, 又孤立於閩南聚落中, 在閩客對立的狀況下, 實無發展願景, 因 而帶領十六姓鄉親四十餘人, 花了數年開墾新地, 進而在溪北逐次建造屋舍, 結 聚成庄, 成為美濃地區最早出現的 瀰濃莊 131 由於當年的屏東平原水利灌溉 發達, 客家先民廣鑿埤圳, 待將水利設施開發後, 耕地產量足以供養日增人口, 聚落得以穩定發展 乾隆以後, 客家大庄多種刺竹數重, 培植茂盛, 嚴禁剪伐, 及其牢密, 凡烏鎗 竹箭無所施, 儼然是防守嚴密的堡壘, 然而客家人畢竟是少 127 利天龍 莊天賜 陳秋坤 曾坤木 : 重修屏東縣志: 人群分類與聚落村莊的發展 ( 屏東市 :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2014 年 11 月 ), 頁 組織嘗會亦與下淡水地區客家人的危機意識有關, 如 臺灣土地慣行一斑 所言, 六堆部落之粵民, 因為閩粵爭持之習, 粵民為團結一致, 乃組織許多幫會, 故當地屬於各種團體的土地甚多 即下淡水地區的客家聚落, 係處於閩人及平埔族的包圍之中, 面對墾拓或其他原因所產生的利害衝突, 客家人為求團結一致, 遂採取組織各類嘗會的方式置產耕墾 林正慧 : 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 ( 台北市 : 遠流出版公司,2008 年 12 月 ), 頁 張二文 : 平埔文化在美濃 從美濃平原客家信仰習俗探討埔 漢文化合成, 大高雄地區開發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高雄縣自然史教育館 2001 年 3 月, 頁 朱 案之後, 閩 客關係惡化, 河洛人吃彆, 客家人氣盛 屏東平原的客家人就 侵占番地, 彼此相競, 遂投獻武員, 因而踞為己有者, 搖身一變而成官庄的地主, 以 港東 西二里尤甚 ( 按 : 美濃庄位於港西里 ) 簡炯仁: 再現台灣 高屏地區的發展, 頁 根據伊能嘉矩 大日本地名辭書 台灣 的記載, 乾隆初年, 屏北的客家人即越渡荖濃溪進墾美濃地區 ( 舊稱瀰濃 ) 簡炯仁作: 再現台灣 高屏地區的發展, 頁 30 80

91 數 墾民需憑藉六堆鄉團的武力保護 才能入墾原住民地域 加上與閩南人的利 益衝突 導致族群間衝突嚴重 瀰濃庄環村種植多重刺竹 開設四向柵門 每晚 都要閉柵巡更監視 乾隆 20 年(1755)在東柵門興建城門樓 以高大堅實的防禦性 建築 抵抗其他族群的激烈攻擊 乾隆 51 年(1786)爆發林爽文事件 南部莊大田 也趁機起事 六堆鄉團聯絡聚集各堆壯丁 想趁亂局之勢進行擴張領域 但此舉 激起蕃薯藔地區的閩人反擊 由牛埔方向攻打瀰濃 激戰於瀰濃庄西柵門外 激 戰同時 南邊的中壇庄已被閩人攻入並放火焚庄 瀰濃地區陷入危急之中 幸賴 屏東六堆鄉團派出大批壯丁趕赴救援 才退卻攻入中壇庄之閩人解除瀰濃立基之 危 但六堆鄉團卻聯合原住民趁勢侵入蕃薯藔與楠仔仙地區的閩人聚落 騷擾街 市進行焚搶擄掠 132此戰役讓蕃薯藔街與瀰濃結下深仇大恨 閩客人民水火不容 自清朝以來 旗美閩客關係緊張 小則人群械鬥大則攻庄佔地 一連串的衝 突與侵略舉動摧毀了族群和平共處的互信基礎 聚落間的互動往來因此受限 清 朝官員希望平息族群衝突 曾立 同心赴義 石碑 地方耆老盧文科表示 清道光二十一年 在施里莊 閩南 廣東和平埔族械鬥非常激烈 其中河 洛族較兇惡 大傑顛社藉酒引起暴動 按察使姚瑩為改善他們的衝突而出 來調停和解 當時英 荷侵略台灣 大家議定共同抵抗外侮 於市立了 同 心赴義 四個大字的石碑作為紀念 小字的內容如下 籌備防夷 閩粵 番三籍 大和共心 一矢捍禦外侮 深堪嘉尚 乃建防以備久遠 133 福建按察使姚瑩至蕃薯藔勒刻石碑建坊 目的就是希望此地閩 客 番三族群能 停止械鬥 和睦相處 共禦外侮 看的出清朝以降 旗山閩南人與美濃客家人間 的嫌隙衝突由來已久 兩地雖有偶有商業往來 但庄民間族群意識清楚對立 文 教交流亦少 直至日治以後 新的異族殖民政權介入台灣 閩客關係才開始有了 新的發展 明治 38 年(1905)11 月 8 日 台灣日日新報 曾報導 蕃薯藔廳轄內 閩粵蕃黎雜處之地 兇悍成性 口角細故 輒舉刀弄劍 習以為常 故舊政府時代 閩粵兩族 干戈相見 無年不有 致鎗殺銃斃 者 不勝其數 令兩族靈位合埋鼓山 立大石碑 上刻鍾靈獨厚四大 字 俾其兩族同祭 則夙怨可消矣 李允斐 鍾榮富 鍾永豐 鍾秀梅合著 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 (鳳山市 高雄縣政府 1997 年) 頁 呂順安主編 高雄縣鄉土史料 耆老口述歷史叢書 9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南投市 省文獻 會出版 1994 年 11 月) 頁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 第 6 版 內文提到 上刻鍾靈獨厚四大字 經驗證應 81

92 日治初期蕃薯藔街已是廳內行政與商業中心 族群接觸無可避免 為了消弭閩客 番的矛盾衝突 明治 38 年(1905) 石橋亨廳於鼓山公園立下 鼓山招魂碑 額 刻 鍾靈毓秀 四大字 下方碑文提到 誠難閩與粵之東西列陣也 前清國時釁隙頻生 難免干戈擾動 故自乾隆 年間以來 屢屢械鬥情狀 傷斃命者均有 我蕃薯藔廳署之側有鼓 山 地脈遠來 鍾靈毓秀 可追溯當日閩粵斃死靈魂 與其閩籍立一義勇 公廟於旂尾庄 粵屬設一義勇公廟於大路關庄 曷若將諸靈魂集合於鼓山 頂招魂同社 以為閩粵人子若孫享祀不忒 昔也視如仇讐 今也聯若兄弟 異氣儼如同氣 佛情各具順情 死者已為沾恩 生者亦永為感德 則閩與 粵自無含冤抱恨之苦衷焉 雖然閩與粵不僅後先和睦之一端 而有公共利 益之義務及培育人才之資用 尤當彰明較著者也 有如蕃薯藔區柯必從 龍肚區鍾丁伯 涂伯清 月眉區陳大英 張瑞何等莫辞況瘁 俻資俾圳開 通 不惟有益於身心 亦且有利於家國 更有如溪洲區陳大俊素本慷慨義 舉 愿將自己五十余甲之田园大租金 献納為崇文書院費用 觀音亭區游 化為萃文書院發起人 瀰濃區林其英等捐資立產 施渡後人 于明治三十 八年有二十余甲田園為瀰濃公學校寄附 135 閩客不和 流血衝突在所難免 文中希望能整合閩客籍人分別建立的義勇公廟 於鼓山頂招魂同社合祀 盼三族群能共嬉遊以消弭怨憤 化解長年宿怨 更表揚 廳內閩客籍仕紳 包括建立書院 公學校培育人才者 或者是有開鑿埤圳以利後 世子孫者 皆立碑為文以褒揚善人 促進地方和睦 可見用心良苦 碑後出現廳 136 下各街庄區長署名 包含地方仕紳認同背書 明顯帶有國家統治力介入監督的 意味 明治 40 年(1907)年 12 月 臺灣總督佐久間佐馬太來訪蕃薯藔廳 遊鼓山 公園之際 了解閩客族群爭鬥歷史 有感而發寫下 精忠護國 四字 剴切訓示 曰 該地方之歷史 從來廣東人福建人之軋轢殊甚 今日已能和睦一致 實可 為國家慶也 臺灣既歸日本領土 則福建人廣東人母國人 均為日本天皇陛下之 為額刻 鍾靈毓秀 四字 目前此碑輾轉收藏於旗山區公所內 135 見 台灣記憶 臺灣碑竭拓片 鼓山招魂碑文 國家圖書館 網址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10 日 136 碑文上署名有莊塗(蕃薯寮廳參事) 周純臣(蕃薯寮廳參事) 黃耀光(蕃薯寮廳參事) 陳日成 (蕃薯寮區街長) 陳星輝(溪洲區庄長) 陳連生(龍肚區庄長) 陳忠修(觀音亭區庄長) 蘇玉輝 劉炳華(中云區庄長) 宋守四(瀰濃區庄長) 唐肇堯(月眉區庄長) 丁爾音(古亭坑區庄長) 呂保 生(山杉林庄長) 劉元和(阿里關區庄長) 何發(溝坪區庄長) 江德明(六龜里區庄長) 見劉家 宏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頁 87 82

93 赤子, 將來望能同心協力, 已舉事功 137 隔年, 石橋亨廳長將總督手書刻石, 立為 精忠護國碑, 一方面紀念日本統治初期三十三名地方殉職之官員, 主要 仍是為了化解當地閩 粵籍心結, 招攬民心 一直到大正 9 年 (1920) 所立的 鼓 山公園記 碑, 亦可見 閩粵之鬪 所以使三族 於化日光天 之下以泯消 138 原碑文雖殘缺不全, 仍可看出日本官方對消弭閩客衝突的重視 旗山位居交通樞紐, 與鄰近區域關係密切 清代蕃薯藔街因處銜接府城與屏 東平原的沿山位置, 成為羅漢門中心, 也因位處漢番 閩客衝突區域, 加上清廷 消極處理, 導致族群關係緊張, 商業往來稀少 日治時期, 因官方積極治理, 在 政策 經濟與交通同步發展, 加上官方與地方仕紳合力呼籲消弭衝突, 開啟蕃薯 藔與美濃兩地間的合作契機 儘管如此, 族群間的居住界線仍不易打破, 參照昭 和 10 年 (1935) 旗山街管內各大字別種族別人口數 : 表 2-8: 昭和 10 年 (1935) 旗山街管內各大字別種族別人口數表 地區 內地人朝鮮人 139 族群 資料來源 : 國勢調查結果表 轉引自 旗山鎮志, 第三篇住民, 旗山鎮公所, 2006 年, 頁 343 本島人 福建系廣東系平埔族高砂族 中華 民國人 旗山 北勢 圓潭仔 溪州 磱碡坑 旗尾 手巾寮 清代多用 閩庄 或 粵庄, 日人則稱 福建人 廣東人, 很少用 福 佬 或 客家 稱呼 所謂粵庄包括嘉應五屬的客家庄 廣東省潮州府附近及其 他各縣人遷台居住的村庄 140 清康熙時期因朱一貴 吳福生事件後, 屏東平原的 137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 第 2898 號, 明治 40 年 (1907)12 月 28 日, 第 2 版 138 台灣記憶 臺灣碑竭拓片 鼓山公園記, 國家圖書館, 網址 : hypage.cgi?hypage=index.hpg,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10 日 部分字句因傳抄疑慮難以確認, 或因時代久遠出現脫字卻無處可考, 缺疑處為避選字錯誤, 皆以 代之 139 表格中內地人為日本人, 中華民國人為中國大陸人 福建系人口依祖籍可細分為 : 福州府 ( 福州人 ) 泉州府( 泉州人 ) 漳州府( 漳州人 ) 汀洲府( 客家人 ) 等 廣東系的人口依祖籍可細分為潮州府 ( 潮州話 ) 嘉應州( 四縣腔客家話 ) 惠州府( 海陸腔客家話 ) 等 參見楊順安 : 台灣道教喪葬禮俗之研究 以旗山鎮為例, 頁 鍾壬壽主編 : 六堆客家鄉土誌, 頁

94 閩客族群已因相互慘殺 形同水火 乾隆時期又發生黃教 林爽文民變 征伐之 間 上至富戶 下至民佃 各自搬遷以謀自保 各聚落原本族群混雜 異籍而居 的情況 逐漸有所調整 141根據上列表格 昭和 10 年(1935)旗山大字的主要族群 為仍閩南人 其次為日本人 客家人以及中國大陸人 清楚看出日治以來 閩南 庄與客家庄仍然壁壘分明 雖然族群群居現象難以打破 但少了開墾時期為爭地 護庄所產生的械鬥衝突 居民生活日漸安定自足 互動也隨之頻繁 況且在殖民 政策下 統治者眼中沒有閩客之分 日籍台籍才是社會的主要分流 不論閩南或 客家都是台灣人 就算任公職 也不可能超越日本人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與生活 形態下 以往強烈的閩客意識與界線也隨之鬆動142 以旗山地區而言 在日治中 期已有許多美濃人到旗山開業 美濃民眾也經常進入旗山市街購買生活用品 旗山街寺廟繁多 除了天后宮 福德祠 五帝廟外 民國 38 年(1949) 建於 旗尾山腳下旗美褒忠義民廟 是旗山民眾為求六畜興旺 民生繁榮 而特地前往 香火鼎盛的新竹縣枋寮義民廟分香所建 義民廟主要為客籍人士所供奉 據當地 耆老盧文科說法 聽說此地陰魂不散 豬養不活 我在想 可能當年河洛人與客家人常爭吵 打架 被打死 冤死的那些人在作怪 那一間義民廟我有進去看 但他們 又說是新竹的湖口請香火下來 大部分是牛埔的人及一些客家人在拜 143 明治時期台灣北部樟腦油採盡 大批桃 竹 苗客家人帶著械具南到旗山 進入 山區開採樟樹 定居旗山 因此請香火祭拜的說法可信 不論義民廟是為祭祀閩 客械鬥冤魂或是移民分香 都可知早期地方上族群對立嚴重 時有死傷 在旗山鼓山下北面山窩 也有一座三山國王廟 根據廟誌所言 此廟乃大正 13 年(1924)由曾金輝自屏東九如鄉 三山國王廟 分靈至旗山恭奉 爾後建壇 144 當年張天師來旗山參加三山國王廟開廟時 蕭乾源也曾邀張天師至家中作客 並合影於蕭家樓二樓 一般而言 三山國王廟 是客庄敬仰的守護神 能在旗 山閩莊出現 可見民眾已開始能跨越族群地域之分 接納尊重客家信仰 以閩南 族群為主的旗山地區 日治時期在官方的主導及仕紳的努力下 開啟了閩客合作 141 利天龍 莊天賜 陳秋坤 曾坤木 重修屏東縣志 人群分類與聚落村莊的發展 頁 176 利天龍認為 殖民政府的閩粵和睦政策 目的在 拆解六堆 明治 30 年(1897)10 月以後 六 堆粵境一度被拆解 分由阿里港 內埔 阿猴 萬丹 林邊五個辦務署管轄 明治 31 年(1898)6 月 內埔辦務署撤廢 六堆核心的內埔庄失去了行政機能 大正 9 年(1920)當局實施行政區域改 正 閩粵和睦的政策自此由原先的 堆 落實到更底層的 庄 殖民當局提供的 閩粵和睦 政治平台 無疑擴大了福客之間的交流 利天龍 莊天賜 陳秋坤 曾坤木 重 修屏東縣志 人群分類與聚落村莊的發展 頁 呂順安主編 高雄縣鄉土史料 耆老口述歷史叢書 9 頁 劉家宏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頁

95 交流之門, 加上旗山市街為地方政治 交通和經濟中心, 社會人口流動頻繁, 面對不同族群及信仰, 居民逐漸能以開放與包容的態度應之, 對於地域與族群間的狹隘偏見也不再強烈, 這也是閩客關係和緩之證 戰後加上大陸各省來台人員, 使旗山族群更多樣化, 成為平埔 閩南 客家 外省族群的大熔爐 照片 2-15 蕭乾源先生與第六十三代張天師合影於蕭家樓二樓照片來源 : 旗山奇 網站, 照片左邊為蕭乾源, 右邊為張天師綜觀客家移民入墾屏東平原, 建成聚落後的歷史, 基本上是由清末的 粵人自治, 發展到被國家收編的過程 日治時期的地方殖民官員, 採行閩粵和睦的統治政策, 先是收編六堆組織藉以安定地方, 繼而調整行政區域, 打破原本封閉的粵境 在新的行政區域內, 閩客雙方的合作與交流得以深化, 聚落的組成也有了新的質變 145 昭和 10 年 (1935), 來自旗山的旗峰吟社和美濃諸吟友已同聚於美濃 廣善堂, 共組 旗美聯吟會, 活動辦得有聲有色, 拉進了旗山美濃兩地詩人情誼 昭和 16 年 (1941) 在漢詩擊缽吟詠的興趣同好下, 旗山黃石輝和美濃朱阿華進一步合辦可以聚首兩地詩人的 旗美吟社, 更證明閩客兩庄人際互動的頻繁及友善 關於旗美吟社創立之因, 美濃鎮誌 說到: 美濃朱阿華有次至旗山買豬肉偶遇詩人黃石輝, 兩人筆對後發起共組詩社, 詩社中旗山 美濃兩地社友經常無法言談只能比對, 但卻互相欽羨欣賞 日治以降旗山市街不斷擴張發展, 利天龍 莊天賜 陳秋坤 曾坤木 : 重修屏東縣志: 人群分類與聚落村莊的發展, 頁

96 成為區域的行政 商業及交通中心, 閩客間的互動更加頻繁, 在官方積極介入及地方有力人士的背書下, 日治時期閩客間已少有械鬥事件, 因此當旗峰吟社發展之際, 美濃庄與旗山大字兩地間的仕紳文士也漸能放下清代以來的恩怨仇愾, 開始以詩為盟, 以文會友, 一同擊缽聯吟, 更加淡化原本旗山閩南人和美濃客家人的對立關係, 落實閩客族群的兼容意識 日治以來, 一連串以詩社為名的文化交流帶動旗美地區文風日盛, 在兩地政治 社會與經濟互動良好的情況下, 這種以詩為盟, 以 人 為本體的族群互動, 明確化解了清朝以降兩地間的仇視心態, 有效緩和閩客長期以來的緊張對立 昭和 4 年 (1929) 旗峰詩社成立之際, 正值傳統書院衰落, 詩社成為公學校之外的重要學習場所, 從旗峰吟社的創社, 發展至旗美聯吟會的交流, 最後促成旗美吟社的成立與各項詩社活動, 一連串的文化盛事, 不僅在旗山美濃地區播下更多文學種子, 固守地方傳統的漢學基礎, 也逐漸融合族群消弭紛爭 儘管閩庄 客庄的習慣與界線不易打破, 但在政治勢力的同化 社會秩序的安定, 以及經濟生活的穩定發展中, 兩地間的對立關係也日趨緩和, 加上詩社文藝的交流, 更直接柔化彼此間根深柢固的族群意識 從康熙到日治這兩百多年以來, 族群的對峙與矛盾雖非一朝一夕 一人一事可化解, 但兩地詩人透過聚會合辦旗美聯吟會與旗美吟社, 不只以文會友, 切磋詩藝, 更能連繫兩地民眾情感, 確實消弭長期以來的閩客衝突 86

97 第三章 蕭乾源之生平與文學交遊 日治時期 台灣漢詩因傳統詩社的延續與發展 詩風古韻得以保留 1920 年代全台詩社數量激增 為台灣古典詩社發展的高峰期 在日本官員刻意籠絡與 新式傳媒的引進下 漢詩成為台日文人溝通交流的媒介 使得鉢聲遍地 吟詠不 絕 期間 許多舊文人以詩為器來 干聲名 諂權貴 致使舊詩壇風氣日漸敗 壞 遂引發激烈的新舊文學論戰1 但古典詩社依舊蓬勃興起 足見當時社會傳 統文人的地方勢力依舊強勢 蕭乾源是地方上知名的實業家與詩人 因鍾情古典詩學而創立詩社 更肩負 起地方漢學的傳授工作 他的作品多擊鉢課題之作 常出席各種詩人聯吟活動 與殖民政權友好 獲得至日本遊覽考察 因此戰後不若抗議詩人般受人重視 唯 有旗山在地民眾 才會真正知曉蕭乾源苦心經營旗山文藝 提倡地方文風的認真 態度 江明樹先生更以 旗峰詩社的扛鼎詩人 譽之 根據考據學批評觀點 一個藝術家(文學家)所處的時代 與家庭境遇 物質 環境 心理情況都可能影響到他的作品 這一類歷史或傳記的釐訂與爬梳的工 作 能增益研究者對於作品的認識與評價 2昭和 4 年(1929)蕭乾源倡議成立旗峰 吟社 以青年之姿帶動旗山地區吟詩文風 蕭乾源努力延續區域漢學 將漢詩文 化發揚光大 或許在當代台灣古典詩史論述中少見 卻是引領旗山漢詩風騷的著 名詩人 關於蕭乾源的文獻資料與相關的文學紀錄不多 以下將就蕭乾源個人生 平 生活事蹟以及文學交遊 重建詩人的生命歷程 了解其文學理念與價值觀 增益研究者對作品的認識與評價 由於史料不足 重建過程除了彙整文獻外 也 借重田野調查內容 只是因時間久遠 部分轉述資料未必就是真實情況 稍有模 糊不足處 有待日後修正補強 第一節 1 蕭乾源之生平 黃美娥 對立與協力 日治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戰中傳統文人的典律反省及文化思維 所謂 新 舊文學論戰 狹義而言 當指新舊文人雙方在短期內有過一定數量的文字激辯 較能以論戰事 之 如 1924 至 1925 年張我軍與舊文人之間的交鋒 1929 年葉榮鐘與江肖梅的爭辯 1941 年至 1942 年間林荊南與鄭坤五的論戰 廣義而言 則泛指一切新舊文人對此議題所發表的相關意見 與活動 涵蓋 1924 至 1942 年零星而未集中於某一階段出現的言論 見陳大為 鍾怡雯主編 20 世紀台灣文學專題 I 文學思潮與論戰 (台北市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6 年 9 月) 頁 3 2 參見周慶華 臺灣當代文學理論 (台北市 揚智文化 1996 年) 頁

98 一 家庭背景 蕭乾源本性曾 為蕭家養子 四歲時被蕭水連先生自台南友人家帶回旗山撫 養 蕭水連生於清朝旗山 娶了三位妻妾 但都沒有產下男丁 才會領養蕭乾源 照片 3-1(前)中年輕的蕭水連仍留有清代髮辮 從衣著裝扮可知蕭家經濟頗為富 裕 早期蕭水連經商作生意 與台南曾家因有生意往來而結為好友 據蕭振中先 生表示 阿公(蕭乾源)原來那邊(台南市曾家)有十八個兄弟姊妹(九男九女) 家中 經濟狀況也很好 不是因為養不起而將孩子送人當養子 他曾聽家人開玩笑說到 阮台南阿祖跟旗山這個說 看你有甚麼方法可以讓他歡喜要跟你去 那時 聽說阿公做囝仔時很愛吃鹹魚還是什麼 因為知道囝仔呷意 旗山阿祖要 去的時 就帶鹹魚給囝仔吃 因為囝仔吃了也很歡喜 沒有不要來的意思 因為早期交通不太方便 出入攏是用走路的比較多 所以那時好像沒坐車 用人家在擔的籃子 從台南擔來旗山 兩邊的經濟攏很好 因為姓 蕭這邊攏無生查埔囝仔 才會把台南我阿祖那邊分我阿公過來這邊 3 因為蕭家未有男丁 蕭水連才會領養友人之子 與妻施氏4成為蕭乾源養父母 儘管蕭乾源過繼為蕭家養子 蕭 曾兩家仍往來密切 民國 45 年(1954)蕭乾源生 父曾賜翁先生去世時 蕭乾源也回台南奔喪 由照片 3-2 中盛大的公祭排場可知 曾家也是台南當地望族 照片 3-1 (前)蕭水連先生 (後)蕭水連先生家族合照 右四蕭水連 右二蕭乾源 照片來源 蕭振中先生提供 3 口述資料為 2015 年 5 月 10 日 筆者至旗山東新街乾元藥局專訪蕭振中先生所得 蕭乾源養母逝世時 美濃詩人張琴龍曾作詩悼念之 蕭乾元詞長令堂施老太夫人輓詩 母儀 足式百年長 遽萎庭萱黯北堂 寶婺光沉天上宿 蓮花香現佛前廊 瑤池愴赴青鸞舞 華表愁 看白鶴翔 蓬島歸仙留懿範 慈雲縹緲感哀傷 張琴龍著作兼總編輯 旗美詩苑 第一冊(高 雄縣 美泰印刷所 1985 年 1 月) 頁

99 照片 3-2 故曾老先生賜翁千古告別式紀念 ( 民國四十五年六月二日 ) 照片來源 : 蕭振中先生提供關於蕭乾源的出生年, 資料上出現大正 1 年 (1912, 壬子年 ) 及大正 2 年 (1913, 癸丑年 ) 二種說法 : 江明樹 旗峰詩社的扛鼎詩人一蕭乾源 與黃文車 黃石輝研究 曾提到蕭乾源生於大正 1 年 (1912), 在昭和 9 年 (1935) 台灣實業名鑑 旗山奇 網站 旗山名人堂 蕭乾源 陳淑滿 : 旗山 地名沿革與其文化傳承 黃福鎮 : 戰後高雄地區傳統詩研究 游步廣: 當代旗山文化資產保存運動之研究 (1990~2011) 中則認為蕭乾源出生於大正 2 年 (1913) 前者說法可能根據民國 45 年 (1956)12 月 20 日出版的 南台灣人物誌 所說 : 蕭乾源今年四十四歲, 以及民國 54 年 (1965) 出版的 台灣人物誌 所載 : 先生高雄縣人, 與民國同庚 因而推論蕭乾源出生於大正 1 年 ( 民國 1 年 ) 然而, 根據蕭振中說法 : 祖父蕭乾源生肖為牛, 祖父在世時, 每年農曆 2 月 25 日祖母蕭陳牡丹都會為丈夫過壽 5 比較日治 台灣實業名鑑 資料 : 蕭乾源生於 大正二年四月七日 ( 農曆為三月初一 ), 不論是農曆轉國曆或國曆轉農曆, 兩者日期皆無一致的可能性, 故筆者以目前存留最早史料為主要依據, 加上詩人生肖 家屬提供的訊息等, 判斷蕭乾源出生於大正 2 年 (1913, 癸丑 ) 年 4 月 1 日 ( 農曆 2 月 25 日 ) 6 5 陳宛萱 : 蕭振中訪談記錄 (2015 年 5 月 10 日 ), 地點 : 旗山乾元藥局, 未刊稿 6 因學者資料多半互相引用, 致使時間可能有所衝突 : 陳淑滿論文 121 頁提到 : 旗峰吟社( 又稱旗峰詩社 ) 創立於民國 18 年農曆 2 月 1 日,123 頁處又說到蕭乾源 1913 年出生,19 歲時, 便廣邀旗山當時文士成立旗峰吟社 文中並未說明年代來源, 但若依其時間, 則詩社成立之年應後推為昭和 6 年或昭和 7 年 (1932) 而非昭和 4 年 (1929), 前後矛盾, 說法有待商榷 黃福鎮論文 13 頁說法也與陳淑滿相同, 認為 蕭乾源筆名資生, ,19 歲成立旗峰詩社, 但若依 51 頁所說 旗峰詩社創立於 1929 年, 以此推算蕭乾源出生年則為 1910 或 1911 年, 前後說法明顯 89

100 有關蕭乾源生平記載, 根據日治時期 臺灣實業名鑑 台灣人物誌 : 姓名 : 蕭乾源 / 經歷 : 貸地業 米穀商 / 本籍 : 旗山郡旗山街二九七 / 7 住址 : 本同 / 生日 : 大正二年四月七日生 ( 臺灣實業名鑑 ) 此外, 戰後編纂的 南台灣人物誌 中曾介紹 : 姓名 : 蕭乾源 / 性別 : 男 / 學歷 : 中醫師考試及格 / 經歷 : 開設成診 8 所 旗峯吟社社長 / 住址 : 高雄縣旗山鎮竹峯里文中路四十五號 蕭乾源先生今年四十四歲, 曾參加中醫師考試, 一舉成名, 現在高雄縣旗山鎮竹峯里文中路四十五號開設成診所, 懸壺濟世有年, 救危活人無數, 為人豪爽慷慨, 樂善好施, 富有革命精神, 於民國庚午年鼓勵青年同志, 維護民族正氣, 創立旗峯吟社, 雖常受日警監視, 集會困難, 但蕭氏以不屈不撓之精神, 藉高山古剎為掩護, 秘密集會, 共同維護祖國文化之大計 之後, 河山光復, 日本投降, 乃繼續努力鼓吹中興, 以期達成為國民者之使命 9 之後出版的 台灣人物誌 中也提到 : ( 蕭乾源 ) 少聰慧, 富民族思想, 自修漢學並鑽研我國傳統醫藥之學 光復後, 參加考試院舉辦之中醫師考試, 一舉成名, 極為地方人士所讚賞, 乃懸壺濟世, 蜚聲全台 先生別號資生, 平日以詩文自娛 所作詩文, 詞句清新強勁, 發人深省, 極為儕輩所推崇 遂受聘為高雄縣文献委員會委員, 旗峰詩社社長鼓山國民學校顧問, 旗山鎮農會評議委員, 對整理典籍, 發揚國粹, 厥功至偉 先生尚有老母在堂, 子榮宗已成立 現任高雄縣國藥公會常務理事, 並兼旗山警民協會理事, 有二男孫二女孫, 二女亦已于 矛盾 此外, 根據旗山耆老吳尚卿所言 : 旗峰詩社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 由蕭乾源先生創立的 他的絕句 律詩 長詩都很行, 早年曾參加全省詩人比賽獲得第一名, 有 詩狀元 之稱 他是一個重要領導人物, 曾經在旗山舉辦全省的詩人大會, 當時詩風鼎盛, 旗山人莫不引以為傲 ( 呂順安主編 : 高雄縣鄉土史料耆老口述歷史叢書 9 ( 南投市 : 省文獻會出版,1994 年 11 月 ), 頁 150 ) 文中提及詩社創立於 1903 年, 但 1903 年為明治 36 年, 當時蕭乾源尚未出世, 更遑論成立旗峰吟社 以上包括記憶有誤 口誤或資料引用錯誤等, 導致年代錯置, 需再釐清 7 臺灣實業名鑑, 國立台灣圖書館, 網址 : _classify=databases&esource_pagetype=,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23 日 8 國立台灣圖書館 南台灣人物誌 蕭乾源, 網址 : resource.jsp? esource_classify=databases&esource_pagetype=,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23 日 9 根據照片 3-3( 前 ) 南台灣人物誌 蕭乾源剪報資料之文字內容 90

101 歸 盛年即已子孫滿堂可謂福祿深厚者矣 10 根據以上資料可知 蕭乾源日治時曾從事過貸地業11 米穀商 煙草專賣商 戰 後通過中醫師考試 在旗山當地開設診所 經營 乾元藥行 曾擔任旗峰詩社 社長 高雄縣文献委員會委員 鼓山國民學校顧問 旗山鎮農會評議委員 高雄 縣國藥公會常務理事 以及旗山警民協會理事等 圖 3-1 昭和 9 年(1934) 臺灣實業家名鑑 實業家(旗山大字) 蕭乾源 資料來源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照片 3-3 (前)(中)民國 45 年 南台灣人物誌 蕭乾源剪報資料 (後)民國 54 年 台灣人物誌 蕭乾源剪報資料 照片來源 蕭振中先生提供 10 根據照片 3-3(後) 台灣人物誌 蕭乾源剪報資料之文字內容 殷章甫 昔時 產業未發達 大多數人民均以農業生產作為最主要的生業 在農村普遍缺乏投 資管道 所謂有錢的富豪商賈只要有儲蓄 便集資購置農地 再將其出租供無地農民耕作 收 取地租成為所謂 貸地業 (日治時期的稱呼 即地主或業主之意)的地主階層 殷章甫 土 地改革 網址 檢索日旗 2015 年 3 月 2 日 91 11

102 日治時期蕭家為旗山當地仕紳望族, 先祖蕭水連因為經商有成, 興建蕭家大厝, 蕭乾源自小家境優渥, 因此有能力創立並支撐起整個詩社的大部分開銷 蕭厝座落於旗山五保, 門面約為一般商家的兩倍大, 洋樓的山頭與門與窗皆有造形裝飾, 鑲有當時流行且高貴的磁磚, 門面上嵌有自家姓氏 蕭 與 協記 二字, 是旗峰吟社每週聚會擊缽 每月徵詩收件的事務所 蕭振中表示, 嵌有協記二字的洋樓為住家, 右側才是營業商店 日治時期蕭乾源經營 專賣品乾元日 12, 店門口高掛 煙草小賣所 ( 零售商 ) 13, 回顧台灣總督府專賣事業, 菸 酒兩類因本小利多, 吸食者日眾, 成為中後期台灣專賣事業的主要財源, 除對官方財政有可觀貢獻外, 總督府還透過遍及全島的 專賣品販賣權指定 給予地方仕紳特權, 藉以籠絡人心, 有利於統治 根據當局者所標榜的特許者的詮衡方針, 主要有三項 : 一是有地方信望 有確定的資產信用而能對賣捌事業充分活動者 ; 二是多年勤務於官界而其功勞顯著者 ; 三是對台灣統治上有種種貢獻者 14 因為專賣品的利潤豐厚, 爭取者眾, 被視為一種高報酬的利權 蕭乾源身為地方上有聲望 有充裕資產, 能配合專賣事業活動者, 自然有機會獲得擔任專賣物品的零售商 日治時代, 偶爾會有商店擺設陳列比賽, 蕭振中表示 : 阿公( 蕭乾源 ) 做囝仔時, 很喜歡自己弄一些有的沒的, 所以他的店鋪擺設都用得很漂亮, 不時都會得獎 照片中可見, 蕭乾源不僅擁有旗山市街零售煙草的專賣利權, 還多次參加官方舉辦的 店舖陳列競技會, 獲得煙草特等賞及特等入選等殊榮, 在地方上具有一定的聲望及地位 12 根據照片 3-4( 前 ) 可知店門上寫著 專賣品乾 元日, 無法辨識處以 代之 13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開始實行煙草的專賣事業, 由中央統一種植及販賣, 菸製品的販賣採配銷制度, 初期為三級制, 於 1914 年改為二級制 : 賣捌人 ( 配銷人 ) 與小賣人 ( 零售商 ) 之後就各分局處所轄支配銷區域, 劃分若干個煙草賣捌區 ( 賣捌為日語, 為 批發 之意 ), 每一 煙草賣捌區 設一個 煙草賣捌所, 由專賣局指定配銷人 ( 賣捌人 ) 賣捌所, 文化部 全國藝文活動資訊, 網址 : 檢索時間 :2015 年 5 月 22 日 14 專賣品的販賣 要委公開團體, 不該擁護私人, 台灣新民報 社說, 第 371 號, 昭和 6 年 7 月 4 日, 第 2 版 92

103 照片 3-4 ( 前 ) 店舖陳列競技會煙草特等賞蕭乾源 ( 後 ) 昭和拾壹年度店鋪陳列競技會煙草特等入選旗山蕭乾源 照片來源 : 蕭振中先生提供 照片 3-5 店舖陳列競技會煙草特等賞蕭乾源照片來源 : 蕭振中先生提供, 照片人物為蕭乾源 戰後蕭乾源與人合夥販賣中藥材, 民國 43 年 (1954) 蕭乾源考取中醫師, 才與人拆夥自家開設 乾元藥行 當時藥行右邊為 西湖公共食堂, 就是日治時期的 天外天料理店 ; 左邊第一間矮房早期為 專賣品乾元日 店鋪, 左邊第二間則是祖厝蕭家樓 ( 照片 3-7) 早期蕭家樓附近的地多為蕭家所有, 但在民國 50 年之後, 因親戚惡性倒會, 使得好意作保的推薦人 ( 蕭乾源 ) 須負連帶賠償責任, 加上爆發旗山鎮農會放款專員劉發引盜蓋印章事件, 導致蕭乾源必須給付巨大金額予旗山鎮農會, 儘管被害人極力陳情, 依舊被法院駁回, 蕭家大量不動產遭到變賣, 蕭家樓也因為這個事件遭到旗山鎮農會處置, 幸而蕭振中姑丈從農會手中買回, 一家人還能繼續住在祖厝中 但後來姑丈因生意不順利, 又將蕭家樓的產權過戶給他人, 民國 70 年初蕭家人搬離祖厝, 約有七 八年的時間在對街租房, 至民國 78 年 (1989) 全家才遷至今日東新街上 而這棟曾經矗立於文中路上的磚造騎樓綜合式洋房, 幾經轉手終究難逃拆毀命運, 就在民國 94 年 (2005)2 月 1 日被新地主夷為平地, 當時曾景釗曾賦詩 蕭家樓古蹟夷平感賦 弔念之 93

104 照片 3-6 蕭乾源中醫師考試及格證書 照片來源 : 蕭振中先生提供 照片 3-7 光復後的蕭家樓與乾元藥行 照片來源 : 蕭振中先生提供 身為家中唯一男子, 蕭乾源十分孝順, 有責任心 蕭振中提到 : 曾聽阿媽 ( 蕭 陳牡丹 ) 說起, 阿公 ( 蕭乾源 ) 年輕時很孝順, 那時要去日本幾天而已, 阮阿祖已經 很捨不得了, 如果要去日本讀書或發展, 不僅阿祖不放心, 阿公自己也會擔心 15 身為實業家與悟真社主事的蕭乾源, 一方面經商營生, 投入社會事業, 一方面 擔任旗峰吟社社長 財務幹事, 並提供自家祖厝為詩社事務所, 成為詩社成功運 15 口述資料為 2015 年 5 月 10 日, 筆者至旗山東新街乾元藥局專訪蕭振中先生所得 94

105 作背後最重要的推手 旗山畫家呂浮生曾說 : 沒有蕭乾源先生, 就沒有 旗峰吟社 16 蕭乾源做人率直 豪爽 慷慨, 包括潮州 雙管齊下 名書法家兼詩人蔡元亨 大甲詩人王清彬, 及美濃詩人也十分推崇蕭乾源的人品及詩藝 根據旗山耆老吳尚卿所言 : 蕭乾源絕句 律詩 長詩俱佳, 早年曾參加全省詩人比賽獲第一名, 縣長陳皆興曾題匾相贈, 現在旗山東新街上的乾元藥行店面處, 懸掛著蔡元亨致贈的 獨占鰲頭 匾額, 店面旁的住家客廳, 仍可見于右任 賈景德 張道藩 白崇禧 楊雨河等諸大老墨蹟, 肯定其對漢詩的堅持與貢獻 蕭乾源曾兩次在旗山舉辦全省詩人大會, 是難能可貴的地方文化盛事, 可惜民國 73 年 (1984) 農曆 5 月 10 日, 因中風逝世, 社運陷入停擺, 詩社一度沉寂幾近解散, 所幸十年後在地方有志之士的復興下, 已有再起之勢 蕭乾源努力深耕旗山文化, 出錢出力, 終生推廣傳統詩學的精神令人敬重, 前任社長曾景釗多次於社慶時作詩自勵, 期能效仿 乾源設帳培桃李 17 綿延社運, 將雅韻詩風傳於桑梓 民國 87 年 (1998) 旗山地方人士以詩人之名成立 蕭乾源獎, 希望藉此鼓勵蕉城後學創作, 推廣文學之美 照片 3-8 蔡元亨題贈蕭乾源之匾額及墨寶 ( 上 ) 獨占鰲頭, 蕭乾元先生全國詩人大會掄元紀念 ( 左 ) 賀蕭乾源先生題延平詩集全國徵詩高中双元照片來源 : 蕭振中先生提供 16 江明樹 : 旗峰詩社的扛鼎詩人一蕭乾源,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1 月 4 日 17 旗峰吟社六十五週年誌慶 : 一幟飄飄六五經, 揚輝旗鎮契詩情 騷風蔚起擎天柱, 筆氣滋生擲地聲 綉虎雕龍傳逸韻, 敲金戛玉縱吟旌 乾源設帳培桃李, 緬憶先蹤敬意生 見曾景釗 : 溪山嘯詠集, 旗山奇, 網址 : jwoa/c_san_ shoaw/index.html, 檢索日期 :2014 年 12 月 23 日 95

106 照片 3-9 蕭乾源家中珍藏之名家墨寶照片來源 : 蕭振中先生提供 由左而右依次為 : 于右任 賈景德 張道藩 白崇禧 楊雨河蕭乾源夫人蕭陳牡丹, 本姓陳, 嘉義朴子人, 被旗山福州人阮寶治收養, 為阮文仁之姐 阮寶治具抗日意識, 在旗山市街 ( 五保 ) 經營料理店天外天, 藉此隱匿身份與對岸福州親友, 以及各地抗日分子聯絡 噍吧哖事件後, 出生於甲仙的江保成移居旗山, 被阮寶治所領導的中華會館吸收, 負責招集台南 高雄兩州人民參加抗日, 18 簡文敏依據抗日華僑事蹟登載, 與江保成聯絡或支助者包括阮寶治家族 嚴振貴 王槐三 林家灼 黃華山 張賜 王明義 丁成 邱春來等, 成員分別閩南與客家華僑 19 阮寶治為 小林事件 領導者, 後因抗日身份曝光, 入監拷問, 出獄不久即病逝 噍吧哖事件後, 林獻堂在日本奈良接受梁啟超建議不再以武裝抗日, 開啟了台灣知識分子另一階段的到日抗爭, 事實上武裝抗日仍未止息, 仍在暗地裡活動,1933 年 ( 民國 22) 年的 小林抗日事件 即是 1932 年由阮寶治所領導的旗山中華會館, 吸收住在旗山觀音媽廟的江保成為同志, 展開了另一波秘密抗日活動, 江保成即是 噍吧哖事件 余清芳, 江定的部下, 原是甲仙鄉人, 曾參加攻擊南庄派出所的任務, 事後被捕獲不起訴釋放, 挽回一條寶貴生命, 但他對日警統治的毒辣手段極為不滿, 加上噍吧哖事件的積仇, 期待有朝一日能推翻日人統治, 把日人趕出台灣 見江明樹 : 小林抗日事件, 旗山奇, 網址 : /2culture /index.htm,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30 日 19 簡文敏 : 族群文化與歷史記憶機制 以甲仙地區抗日事件歷史記憶為例, 高雄文化研究,2007 年 12 月, 頁 阮寶治抗日身份曝光, 被抓進牢獄拷問, 罰站不得睡覺, 精神體力衝擊過大, 被關出來沒多久 96

107 根據 台灣民報 報導, 昭和 4 年 (1929)3 月 12 日高雄中華會館於午前八時起舉辦孫中山先生四週年追悼紀念會, 會場懸掛 精神不死 匾額, 直聯一對 奮鬥四十年無非為中華民族謀釋放, 精神永久不滅願死後革命事業境完成 同日旗山中華會館華僑以天外天階上為會場, 由阮寶治擔任主席, 開孫氏追悼會, 出席會員八十餘名 21 當天屏東中華會館也在屏東日春樓舉辦孫總理追悼會, 報導指出 : 三月十二日為孫中山先生的紀念日, 這天在台灣各地, 不論華人或臺人都用著種種方法去追悼 屏東中華會館亦於這天在日春樓開追悼會, 招請了許多來賓, 和新聞記者 但警察的神經過敏, 趨於極端, 不許台灣人赴會, 見某記者赴會時, 立即叫去注意說 : 今天的會, 除中國人外不許參加, 你可下去樓下等待, 要喝酒時再上來吧! 聽說某記者對此非常憤慨 22 同年六月 台灣民報 另一則 孫總理奉安祭中華會館遙拜祭 報導寫道 : 旗山華僑於六月一日正午, 聚集會員五十餘名, 在天外天樓上開孫總理遙拜祭, 先由丁成氐述開會辭, 繼則讀總理遺囑, 陳時新氏讀弔詞, 會員單獨向總理遺像行三鞠躬禮, 然後請求來賓演說, 時有葉榮春氏演說總理偉德及奉安盛況, 次則會員蕭厚明氏講演民族及歷代被外人的束縛條件, 丁成氏演說總理推倒滿清及喚醒民眾對外廢除不平等修約 23 由以上訊息可知, 當時華僑間十分重視中國情勢, 民族情懷強烈, 當時官方雖允許中華會館存在, 卻仍多所限制, 甚至逐出新聞記者, 不許台灣人赴華人集會, 可見當時一般民眾仍注重中國時局變化, 民族意識也隱於部分台人心中 日治時期旗山市街工商熱絡, 洋樓林立, 百業興盛, 秋心 ( 劉順安 ) 在 旗山竹枝詞 提到 : 每到芭蕉盛出期, 旗亭酒館各爭奇 萬花樓裡客常滿, 天外天中飛玉巵 24 天外天就在蕭家樓隔壁三間, 年輕時的蕭乾源經常出入此處, 昭和 6 年 (1931) 便曾寫過 贈鶵妓月仙 七絕三首, 贈與 天外天內 酒家女 身為阮寶治女婿, 又同住旗山五保, 蕭乾源必然知曉岳父的抗日意識與作為, 除此 病逝 見江明樹 : 旗山風化小史( 上 ) 特種行業的變遷,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30 日 21 台灣民報, 第 253 號, 昭和 4 年 3 月 24 日, 第 7 版 22 台灣民報, 第 253 號, 昭和 4 年 3 月 24 日, 第 7 版 23 台灣民報, 第 264 號, 昭和 4 年 6 月 9 日, 第 7 版 24 風月報 6 月號 ( 下卷 ), 第 132 期, 昭和 16 年 (1941)6 月 15 日, 頁 23 97

108 之外, 包括一同創立旗峰吟社且擔任過 台灣光復團 團長的黃光軍 25, 以及好友范國清 阮文仁等, 皆曾熱血投身抗日 蕭乾源心繫祖國, 與其生活環境及文學交遊關係密切, 詩作 祝雙十節 端午懷鷺江國清兄 寄懷阮文仁先生 敬步文仁兄原玉 中, 皆可見濃厚的民族意識與祖國情懷, 因此戰後 南台灣人物誌 中提到 : 蕭乾源先生富有革命精神, 於民國庚午年鼓勵青年同志, 維護民族正氣, 創立旗峯吟社, 雖常受日警監視, 集會困難, 但蕭氏以不屈不撓之精神, 藉高山古剎為掩護, 秘密集會, 共同維護祖國文化之大計 26 但現實生活中, 蕭家並未受到日警監視或威脅, 根據蕭振中先生說法 : 阿公 ( 蕭乾源 ) 身邊很多有抗日想法的人, 像黃石輝也常去找阮阿公 可能是和日本人的關係不錯, 沒去參與社運和政府對抗, 至光復前並沒有受到日本人的限制或警告之類, 不像黃石輝的行動都有人在注意 27 能獲得日政府善意對待, 更證明日治時期蕭乾源穩固的仕紳地位與務實不樹敵的實業家性格, 儘管私下與抗日分子友好, 也不影響他與日本官方的友善互動 照片 3-10 蕭乾源家族照 照片來源 : 蕭振中先生提供, 前排右一阮文仁, 右二蕭乾源 蕭乾源居旗山五保 蕭家樓, 是旗山地區望族之後 江明樹形容蕭乾源 中 等身材, 略胖, 方面大耳, 清俊穩實 28, 年紀極輕便積極投入社會事業, 熱愛 詩學創作, 出錢出力, 廣邀旗山文士一起成立 旗峰吟社, 聘請澎湖碩儒陳月 樵 詩友黃石輝傳授詩學, 用心推動古典詩學, 對社員詩藝幫助甚大 蕭乾源曾 兩次於旗山舉辦全國詩人大會, 並在民國 48 年 (1959) 參加己亥年全國詩人大會擊 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大批台灣青年認為這是實現台灣光復的良機, 紛紛輾轉到中國大陸, 投身於祖國的抗日洪流, 台灣光復團 便以黃光軍為團長 見吳榮發: 活地獄 : 李伯元 鄭坤五的社會寫實小說及其歷史情境, 雄中學報 第十期,2007 年 12 月 1 日, 頁 根據照片 3-3( 前 ) 南台灣人物誌 蕭乾源剪報資料之文字內容 27 口述資料為 2015 年 5 月 10 日, 筆者至旗山東新街乾元藥局專訪蕭振中先生所得 28 詳見江明樹 : 旗峰詩社的扛鼎詩人一蕭乾源,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23 日 98

109 鉢題為 詩人節懷古 稻江競渡 29, 推測其中一首詩作獲得左右元之榮耀, 蔡元亨題贈 獨佔鰲頭 四字匾額留存 旗山畫家呂浮生曾說 : 沒有蕭乾源先 生, 就沒有 旗峰吟社 30 蕭乾源做人率直 豪爽慷慨, 包括潮州 雙管齊下 名書法家兼詩人蔡元亨 大甲詩人王清彬, 及美濃詩人都十分推崇蕭乾源的人品 及詩藝 其孫蕭振中目前繼續經營的 乾元藥房, 除整理祖父 資生吟草 詩 31 集外, 也用心保留許多家族照片與祖父晚期詩作, 為後學研究旗山 蕭乾源或 旗峰吟社等議題, 留下十分珍貴的口述歷史與史料 蕭乾源一生經歷了臺灣政權的移轉變動, 文學上始終堅持古典詩學創作與推 廣, 政治與國家態度上, 則是與當權者妥協友好 日治時期蕭乾源身為地方仕紳, 資產可觀, 必然是統治者籠絡的對象, 與日本政府關係密切, 筆者認為這與詩人 明哲保身 與 維護鄉里 的態度有關 32, 畢竟強烈的抗日思潮不僅攸關個人 生死禍福, 甚至可能危害整個家族的興衰, 蕭家以經商致富, 甚至能就讀以日本 人為主的小學校 ( 或稱尋常小學校 ), 身為養子的蕭乾源若與日本政府交惡, 其影 響絕非個人之事, 儘管內心有著民族情操, 仍與日本官方互動良好, 不僅能守家 業, 也可為地方貢獻一己之心力, 如擔任悟真社主事, 積極推動旗山地區的社會 救助, 這些都不是與日本政府敵對所能辦到的 由此推知, 蕭乾源內心雖懷有祖 國意識, 交遊對象也不乏抗日分子, 但在現實層面, 詩人靠攏殖民政權, 是旗山 市街上安分守業的附庸文雅的實業家, 因此能在官方允許空間中, 追求自我的詩 學興趣與成就 照片 3-11 蕭乾源 ( 左 ) 與其夫人蕭陳牡丹女士 ( 右 ) 照片來源 : 旗山奇 網頁 29 訪問蕭振中先生時, 亦表示不清楚祖父是何首詩獲得全國詩人大賽左右元 筆者根據乾元藥房店面懸掛蔡元亨所致贈的 獨占鰲頭 題匾, 匾額上題寫 : 蕭乾元先生全國詩人大會掄元紀念 民國己亥年蒲月蔡元亨雙管齊下 等訊息, 查詢當年 ( 己亥年,1959) 全國詩人大賽擊鉢題為 詩人節懷古 稻江競渡, 故暫認定兩首作品中有一首為蕭乾源掄元之作 30 江明樹 : 旗峰詩社的扛鼎詩人一蕭乾源, 旗山奇, 網址 : 2culture/index.htm, 檢索日期 :2014 年 1 月 4 日 31 目前筆者所見 資生吟草 為蕭乾源的手抄影本, 旗山奇 網站中收錄了 101 首詩作 32 謝崇耀認為吳德功會靠攏日本, 其原因有三, 包括 : 文學理念因素 ( 日本政府重視古典詩 ) 明哲保身的觀念 ( 以個人生死與家族興衰為重 ) 維護鄉里的手段( 堅守國家意識 對於人民而言遠不如 安定 重要 ) 詳見謝崇耀: 臺灣文學略論 ( 台南縣新營市 : 台南縣文化局,2002 年 10 月 ), 頁

110 二 求學經歷日治初期, 蕃薯藔街西邊的鼓山山腳下有練兵場, 以及蕃薯藔公學校 33 蕃薯藔公學校創立於明治 31 年 (1898)10 月 1 日, 經台南縣署告示第 69 號認可, 首任校長為萬羽三次郎, 開設之初除了教導本島人, 自明治 37 年 (1904) 起亦兼收內地人的兒童 明治 39 年 (1906) 奉准設立小學校於公學校內, 由台南尋常高等小學校派人來教導內地人的兒童, 至明治 42 年 (1909) 因日籍學生日漸增多, 便於公學校北側設置小學校, 稱為 蕃薯藔尋常小學校 34 ( 今旗山生活文化園區 ), 旗山市街西北側也因此成為蕃薯藔街的文教空間 蕭乾源出生於日治大正 2 年 (1913), 有關蕭乾源的求學歷程, 蕭振中表示 : 攏沒什麼記錄, 留下的只有是相片, 較少有文字的記錄 以前日本有公學 校和小學校, 他是讀小學校 當初小學校攏是日本人在讀的, 要不就是地 方人講較有名望, 較有可能讀小學校 35 台灣總督府於 1898 年 8 月 16 日針對日籍學生與台籍學生發布 台灣公立小學校規則 台灣公立小學校官制 小學校令 台灣公立公學校規則 台灣公立公學校官制 與 公學校令 等法規, 臺灣人與日本人分開就學, 直到大正 8 年年 (1919)12 月 27 日, 臺灣總督府發布有關臺日共學制的內訓, 讓臺日學生作試驗性的共學試驗, 到了大正 10 年 (1921)4 月 24 日, 臺灣總督府再次修正 臺灣公學校規則, 將每學年教學程度及每週教學時數重新作了修改, 而大正 11 年 (1922)3 月 13 日又修正了臺日共學的規定, 其中增列一條 允許就讀小學校的臺籍兒童數, 每班級為日籍兒童的人數的三分之一, 透過法規明文限制臺籍學生就讀小學校的比率 36 小學校令中明定小學校的就學資格為 8 歲以上,14 歲以下的日籍兒童, 除將本來四年制教育延伸至六年, 並設兩年的尋常高等小學校 ( 初中 ) 大正 11 年 (1922) 蕭乾源剛好符合八 九歲的就學年齡, 又正好是日本官方推行 台日共學 時期, 開放名額讓臺籍子弟到小學校就讀, 一方面能配合總督府政策, 另一方面也可以籠絡本地仕紳 當時能與日籍學童一起就讀尋常小學校的 33 蕃薯藔公學校學區包含 : 蕃薯藔區 溪洲區 溝坪區 旗尾區 山杉林區 甲仙埔區 田寮區 古亭坑區 觀音亭區, 共 21 街庄, 學生人數增加後又增設了七所分校 見游步廣 : 當代旗山文化資產保存運動之研究 (1990~2011) ( 高雄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論,2011 年 ), 頁 劉家宏 :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 台南 : 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學碩士班論文,2007 年 ), 頁 口述資料為 2015 年 5 月 10 日, 筆者至旗山東新街乾元藥局專訪蕭振中先生所得 36 蔡元隆 : 真平等? 或假平等? 從日治時期 ( ) 的臺日共學制談初等教育本質上的歧視, 國教之友 第 59 卷第 1 期,2007 年 11 月, 頁

111 臺灣小孩 不是當地望族就是家庭背景很好 照片3-12可以看見 (從上而下)第 二排右邊第一位穿著格子衣的就是蕭乾源 雖不知道蕭乾源究竟讀了多久的小學 校 但從這段經歷不難看出蕭水連與日本人關係不錯 經濟能力也令人看重 是 蕭家仕紳身分與勢力的另種證明 照片 3-12 日治時期蕭乾源就讀尋常小學校團體照 (後圖為局部放大) 照片來源 蕭振中先生提供 第四排右一穿格子衣者為蕭乾源 大正 11 年(1922 )日本政府廢除漢文教學後 同年起原本已逐漸減少的書房 竟連續幾年人數增加 當時並非所有孩子都能同時接受兩種教育 經濟因素仍是 影響能否接受雙軌教育的重要因素 蕭乾源所在的旗山五保 是靠近旗山市街西 北側文教區域 因家中經濟能力佳且家族受重視 從小除了接受特別的日文教育 外 另外有私塾老師個別教導漢學 蕭振中說到 早期阿公(蕭乾源)作詩是一位 岡山漢文老師教導的 應該是來旗山教 因為看了很多書 打下深厚的漢學基礎 作起詩來才能行雲流水 引經據典 37在統治者強勢引導廢除漢文的過程中 實 際上地方領導階層仍會利用自身的影響力 支持漢文教育 甚至興辦學堂 爭取 學習自主權 確實發揮相當程度捍衛族群文化的力量 體現地方重視漢文化為主 的本土教育價值 三 事業經營 明清以來 寫詩不僅是閒暇時的抒懷自樂 更是官商互動橋梁 到了日治時 期 詩社更成為重要社交場所 社群中時時可見 士商合一 現象 商人挾帶經 濟優勢 在文化聚會中與仕紳文士頻繁互動 一方面學習漢詩一方面拓展人脈 台灣各地詩社依發動者身份 可約略分為三種類型 其一為當地的領導者 其二 為熱心推廣詩學之文人 其三為兼具兩種身份者 第三種創設者本身即雅好作 37 口述資料為 2015 年 5 月 10 日 筆者至旗山東新街乾元藥局專訪蕭振中先生所得 101

112 詩, 又為地方領導階層故創立區域代表詩社更為理所當然 38 蕭乾源為旗山市街 貸地業 米穀商, 除擔任詩社社長及悟真社主事外, 戰後開設乾元藥局, 且 擔任多項競賽詞宗以及高雄縣文獻委員會委員等, 同時具有實業家 社會事業經 營者 中醫師 詩人與學者等多重身分, 是旗山地區的重要人物 了解蕭乾源的生活環境與交遊範圍, 更能深入探究詩作背景與意涵 根據昭 和 9 年 (1934) 台灣實業名鑑 旗山大字部分, 曾介紹包含陳啓雲 阮寶治 蕭乾 源 林登讚 劉順安等人都是旗山大字著名的實業家 陳啓雲擔任旗山悟真社長, 資產超過二萬圓者 ( 資產額 :42980 圓 )) 阮寶治擔任旗山中華會館主席, 於旗山 五保經營酒家天外天 林登讚擔任石油會社代理商, 經營味の屋 麥酒 罐詰 雜貨卸賣, 劉順安為安全自轉車店老闆 39 除此之外包括協助創社的陳三木曾任 旗山青果容器株式會社書記一職, 40 詩社成員柳傳也曾擔任貸地事, 資產額超過 2 萬圓, 41 可知詩社成員來自各行各業, 許多人一方面經商謀生, 一方面熱衷學習 漢詩, 附庸風雅外也能抒發己懷 蕭乾源居於旗山市街北邊的五保地區, 一方面為米穀商 煙草專賣商, 經營 專賣品乾元商店, 另一方面從事貸地業, 以地主的身分, 將農地租予佃農耕種 雖然昭和 9 年 (1934) 台灣實業名鑑 實業家 ( 旗山大字部分 ) 中, 已有 蕭乾源 42 之名, 但在昭和 16 年 (1941)12 月末旗山大字資產超過 2 萬圓名單及一萬圓名單裡 皆未見蕭乾源, 不確知原因為何 早期文中路蕭家樓附近土地多為蕭家所有, 可 惜民國 50 年起, 因爆發旗山鎮農會放款專員劉發引, 藉辦理其他手續之機會盜蓋 蕭乾源私印作為無辜農民的借款保證人, 被害人有三十人之多, 冒借金額高達新 台幣貳佰陸拾餘萬元 蕭乾源因辦理其他借款或配領肥料, 將自己的印章寄付劉 發引, 法院認定 自係表示授與代理權, 縱被盜用亦咎由自取等詞, 維持第一審 命上訴人給付之判決 43 必須給付巨大金額予旗山鎮農會, 儘管蕭乾源奮力陳 情, 依舊被以 由自己之行為表示以代理權授與他人者, 對於第三人應負授權人 之責任, 固為民法第一百六十九條前段所明定 駁回上訴, 判賠貳佰多萬元, 導 致大量不動產遭到變賣, 連祖厝也難以倖免, 遭遇令人感慨 之後又曾幫忙親戚 38 謝崇耀, 日治時期臺北州漢詩文化空間之發展與研究 ( 嘉義 :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10 年 ), 頁 摘引自劉家宏 :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頁 昭和 7 年 11 月高雄州下官民職員錄 ( 旗山郡之部 ), 資料來源 :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41 旗山街役場所編 : 管內概況一覽簿, 昭和 17 年 (1942) 轉引自劉家宏: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頁 根據旗山街役場所所編 管內概況一覽簿 ( 昭和 17 年 ) 內, 昭和 16 年 12 月末旗山大字共有 53 位資產超過 2 萬元者,52 位資產超過 1 萬圓者 見劉家宏 :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頁 最高法院民事判例 : 裁判字號:52 年台上字第 1719 號 / 案由摘要 : 清償票款 / 裁判日期 : 民國 52 年 6 月 15 日,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5 年 5 月 23 日 102

113 進入合會(類似今日中小銀行性質)工作 但親戚惡意倒會 連累當時作保的蕭乾 源(推薦人) 再賠一百多萬 這些莫名的債務讓蕭乾源幾乎散盡家產 江明樹在 旗峰詩社的扛鼎詩人一蕭乾源 中曾說 蕭老是望族之後 生前是一名中醫 媽與二姐曾說 早年曾給他把脈看病 醫術高明 具有詩人真性情的品質 但不 善治產 過於信任他人 導致不肖親戚朋友惡性倒債而家道中落 44說的就是 這兩起事件 其實早在蕭乾源二十六歲時 就曾因經商不善而愁緒縈懷 鬱悶之情從他寫 給阮文仁詩作中可知心境 營謀未遂嘆沉淪 愁緒縈懷何處申 世事滄桑無限感 好尋幽境隱吟身 憂憤盈腔每欲狂 幾番敗北困商場 無顏自古黃金盡 冷暖人情任彼蒼 (1937 年 丁丑年 敬步文仁兄原玉 七絕二首)45 世態炎涼 雖是人生常事 然而當自己遭遇困難 卻少親友願意伸出援手時 心 境轉而成詩 表現出人情澆薄的牢騷與無奈 詩中詩人自言 營謀未遂 敗 北困商場 致使心情憂憤欲狂 當錢財散盡 飽嘗人情冷暖之際 只能藉由吟 唱來抒懷 此時漢詩空間已然成為蕭乾源沉澱心境 避世抒懷的一方天地 戰後蕭乾源於旗山街上開設乾元藥行 不僅續任旗峰吟(詩)社社長 也受聘 成為高雄縣文獻委員會委員 鼓山國民學校顧問 旗山鎮農會評議委員 高雄縣 國藥公會常務理事 以及旗山警民協會理事等 擁有中醫師 詩人與學者等身分 對地方貢獻卓越 受到地方民眾的推崇愛戴 第二節 蕭乾源之重要經歷 蕭乾源的生命歷程兼跨日治戰後 接受小學校與私塾教育的他熱愛漢詩活 動 能在日人殖民統治下 順利舉辦詩社活動 賡續漢學 甚至與具有抗日色彩 的親友互動 也能免去日警的監視與警告 這些都與詩人的家世背景與經歷有密 切關係 戰後百業待興 蕭乾源經營事業外 仍積極推廣漢詩 參與許多詩社活 動 憑藉自身學識與聲望 成為傳統詩壇的重要詩人 44 江明樹 旗峰詩社的扛鼎詩人一蕭乾源 旗山奇 網址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23 日 45 本文蕭乾源詩作皆取自詩人手稿 資生吟草 影印本 由蕭乾源之孫蕭振中先生提供 之後引 用 資生吟草 詩作部分 不另加注出處 103

114 一 擔任旗山悟真社主事大正 10 年 (1921) 總督府下令全台振興社會事業, 擬定社會事業計畫, 要求全島各地設置貧民調查機構, 並開辦各項經濟保護事業, 保障中下階層人民的生活, 日式的社會事業自此正式引進台灣 曾擔任日本內務省囑託 ( 顧問 ), 兼中央慈善協會主事的社會慈善家杵淵義房, 是當時台灣社會事業的主要推手 大正 15 年 (1926)5 月杵淵義房受台灣總督府之聘, 來台擔任總督府囑託一職, 並於昭和 3 年 (1928) 促成台灣社會事業協會成立, 發行 社會事業之友, 作為引進新知與宣傳理念的橋梁 46 除了政府為社會福利設置專門的行政機構, 尚有規模較大的民間慈善機構, 包括昭和 2 年 (1927) 由陳啓雲創設的旗山悟真社, 這種由地方仕紳所創設的慈善會社, 大抵與明清傳統中國的慈善組織類似, 一方面以救濟為宗旨, 同時具有教化鄉民勸善之目的, 47 詳盡記述旗山街各項社會事業包括 : 旗山街窮民患者施療 旗山公設產婆 旗山悟真社 旗山郡清心會 財團法人吳萬順記念博愛團 旗山悟真社附屬醫院以及旗山悟真社行旅病人收容所等 48 社會事業包括分述社會事業推展情形, 以及窮民救助 公設產婆 方面委員 釋放者保譯等社會事業實績 旗山郡治概況 談到 社會事業, 特別針對窮民救助 公設產婆 消費市場 教化團體 圖書館等議題進行說明, 其中旗山悟真社被歸屬教化團體, 強調有志者以遵奉孔子聖教 社會善導為目的, 實施社會奉世事業, 成績斐然 49 當時慈善社團 悟真社 組織規模完整, 具有一定的活動力及影響力, 推動社會事業不遺餘力, 造福許多旗山街的病痛患者與貧困家庭 旗山悟真社源起於昭和 2 年 (1927)4 月初, 陳啓雲為了教導學童本土母語之精髓, 暫借旗山街天后宮東廡, 聘請塾師開堂授課, 並在中堂左右上方各懸掛一塊匾額, 右方 悟門, 左方 道真, 因而命名 悟真社, 希望民眾勿忘本, 努力進德修業 學堂成立後, 陳啓雲更有服務鄉里之心, 曾茂源說道 : 陳啓雲心中欲再擴充, 創辦醫療部服務桑梓的念頭 因感觸到天地造化不公, 發現貧窮家庭三餐無繼, 而又逢臥病在病床上呻吟哀痛, 家中經濟將受牽連崩潰, 內心浮現憐憫之心, 激發感嘆的情緒沸騰, 又回想一下權衡自己的力量, 缺乏雄厚經濟資源無法達成, 博施濟眾, 矜孤恤貧, 來幫助 46 參見林萬億 : 當代慈善特色 從救濟轉為福利的社福事業, 台灣慈善 400 年 ( 台北市 : 經典雜誌出版社,2006 年 5 月 ), 頁 林萬億 : 當代慈善特色 從救濟轉為福利的社福事業, 頁 旗山郡要覽昭和九年, 高雄州 : 佐藤新文堂, 昭和 9 年 (1934), 頁 9 資料來源: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49 高雄州內務部地方課 : 旗山郡治概況, 高雄州時報 n006, 頁 68-69, 資料來源 :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104

115 弱勢族群 而且細察到地方防疫即醫療設備不足, 未能達到一般民眾的需求, 回光生命權益, 貧苦街民無能力就醫, 醫治自己的疾病而痛恨自己無經濟能力加以治病 至此, 內心欲加速付諸實現, 再度向當地士紳 耆老提議計劃方針, 能運用群眾社會資源與力量參與, 增設醫療門診部門, 嘉惠人群, 是多麼溫馨人情味 50 陳啓雲招攬志同道合之人, 各自招募新會員共襄盛舉, 短時間內會員人數激增, 會員有感地方患病者眾多, 排水系統簡陋, 易淤積污水, 導致蚊蟲孳生, 水井又鄰近廁所, 衛生堪憂, 環境無殺菌消毒配套設施, 髒亂不堪, 需要更多人力投入公益社會救助組織, 積極宣導衛生教育, 輔導人民改善基本生活環境 昭和 2 年 (1927), 悟真社提出造福地方方針計劃方案議題, 為了增設門診及療養所, 組織每月月初向會員收取會費, 做為醫療基金, 會中熱烈討論相關議題, 終歸獲得全體共識, 專案附議通過議題 日治時期, 官方與地方資本家往往存在互惠互存的關係, 謝崇耀認為 : 臺灣在清代即是屬於自負維安任務的鄉治社會, 仕紳是清代鄉治社會中的秩序的維繫者, 在治安上有保甲體系, 在社會福利上有各式勸善局 育嬰 埋屍 義學 義渡等組織, 甚至喪葬土地 糾紛排解等 過往這些工作固然有收入, 但仍仰賴相當財力的支持與保障, 日治後的領導階級既然是以資產作為前提, 當然更有能力勝任這些職守, 他們在社會的期待與自身對社會責任的理解下, 往往會願意為社會的安定奉獻心力, 而體現值得社會信賴的聲望與價值 51 跨越清領與日治時期的仕紳陳啓雲, 不僅心繫本土母語文化, 懷抱悲憫胸襟, 同時也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 具有號召群眾的能力 當社會領導階級擔任官民仲介, 官方會衡量當事人的社經地位, 以及實際的社會影響力而給予適度的頭銜, 不僅能達收編效果, 對地方建設做出貢獻, 也能保障社會秩序的安定, 加強地方統馭能力 昭和 14 年 (1939)10 月 31 日, 陳啓雲曾榮獲高雄州知事正五位勳四等的赤堀鐵吉頒賞表彰狀及花瓶, 表揚他從事社會事業, 增進社會福祉之貢獻 52 能嘉惠旗山大眾, 這就是社會領導階級對人民所能展現的實質互惠與領導價值 50 曾茂源 : 追尋 被遺忘行善團 悟真社 的足跡,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51 謝崇耀 : 日治時期臺北州漢詩文化空間之發展與研究, 頁 曾茂源 : 追尋 被遺忘行善團 悟真社 的足跡,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105

116 圖3-2 旗山悟真社社長陳啓雲表彰狀 資料來源 旗山奇 網站 蕭乾源十分關心地方上的社會救助事項 不僅熱衷詩學創作 也曾擔任旗山 悟真社主事53 積極從事地方社會救助事項 昭和7年(1932)1月旗山悟真社副社長 柯李忠辭世時 蕭乾源曾作詩緬懷 54讚揚前輩為社會事業晨昏奔走的偉大付出 昭和6年(1931)10月26日 悟真社主事蕭乾源隨總督府石川先生所率領的視察 團搭上蓬萊丸船 由基隆港出發前往日本展開為期二十三天的視察之旅 昭和7 年(1932)1月1日發刊的 社會事業の友 有一篇題名 內地視察團の感想[六] 署名 旗山悟真社主事 蕭乾源 的文章 內容包含 總說 視察後感ずる諸點 と希望 兩部分 主要說明自己視察各地設施 比較台灣與日本社會設施後的心 得 蕭乾源認為本島的社會救助若要追趕上日本內地程度 需經百年大計 冀望 與社會事業有關人士可以不停奮鬥 與社會事業無關者也可以積極宣傳並獲得共 鳴 文章除詳細記錄視察結果外 也簡單寫下感受深刻之處 文中提到 在現今 內地社會事業審查 將為台灣社會事業協會主導的本島事業 進展的一步 而對社會事業是一張白紙的我 被旗山郡守推薦任命為右視 察團 對我來說是至上的光榮 視察團共十八名 由總督府的石川先生率領 於十月二十六日搭上 蓬萊丸船 隨著汽笛一聲咚 駛出基隆港 於二十九日早晨到達門司 踏上親切的國土 前後花費二十三天時間 在遵守團體精神之下 一行人 和氣洋洋 並於十一月十七日平安歸台 我們一行人能獲得如此無 上的光榮 姑且不論我們身為國民 或身為社會事業關係者 歸台後必與 53 日語 主事(しゅじ) 意指事務主持人 主任之意 蕭乾源 吊悟真社副社長柯李忠先生 七絕三首 噩耗傳來值暮秋 塵寰永別不勝愁 劇憐 德望咸著稱 五四年華赴玉樓 誰知一病沒沉痾 藥石無功喚奈何 大夢難醒悲此日 愁 雲黑暗鑽南柯 五度春秋為悟真 晨昏奔走不辭辛 而今化鶴西歸去 風雨淒淒倍愴神 詩報 第 27 號 昭和 7 年(1932)1 月 1 日 頁

117 社會智識者協力以粉身碎骨 義勇奉公的精神回報國家 回報萬分之一的 皇恩 55 蕭乾源畢業於小學校, 國語 ( 日語 ) 能力自在水準之上, 不論是與眾人前往日本訪 查, 或是以日文撰寫報告心得, 都能表現得恰如其分 當時年約二十歲的蕭乾源, 受旗山郡守推薦任命為右視察團, 自言是 至上的光榮 行程中, 蕭乾源曾至 新宿御苑拜觀, 出席拓務省歡迎會, 參訪宮內省內部, 會面宮內次官的關屋貞三 郎閣下, 並與之懇談提問, 受邀品嚐珍菓點心, 視此行為 一輩子的光榮 姑 且不論蕭乾源是否真的與日本政府親近友好或只是虛與委蛇, 可確定的是蕭乾源 與當時旗山郡官方關係可謂良好, 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地位及影響力 蕭乾源認為台灣的社會事業與日本間有雲泥之別, 內地社會事業從事者有共 存共榮的精神, 企業家的社會觀念也很濃厚, 因此社會事業十分發達 他期許台 灣從事社會事業者與企業家能效法日本精神, 盡快趕上內地, 具體建議包括 : 增 設職業介紹所, 以因應經濟不景氣時的大量失業問題 ; 設立簡易食堂, 減緩單身 勞動者與貧困夫婦的辛勞, 給與弱勢者經濟上的幫助與方便 另外, 也要興建托 兒所, 期望台灣市街能以政府公費或社區團體費用設置托兒所, 可使家有幼兒的 勞動者, 能無後顧之憂的前往各工廠 會社工作, 不僅保護幼兒, 許多家庭也能 因此圓滿, 進而達到社會安寧, 增進國民福利等目標 詩人紮根地方, 地方生活圈中本就存在各種公眾政事 宗教祭祀 慈善教化 文化藝術 教育 工商 醫藥 娛樂等多重事務, 衍生的漢詩場域也是地方上多 元文化的一部份 蕭乾源不只是地方實業家 詩社社長, 也是一位留心社會救助 事業的知識份子, 他以自己的方式守護本島家鄉, 並非阿諛媚日, 耽溺享樂之輩 在他的參訪心得中, 我們讀見詩人洞燭機先及悲天憫人的深刻情懷, 了解詩人與 當權者交際互動的同時, 也看到詩人的處世態度與風骨 二 參與其他詩社及詩會活動 56 蕭乾源除舉辦旗峰吟社的各項活動外, 也參與其他詩社吟唱並擔任詞宗品 詩 歸納目前文獻及訪談資料, 除了旗美聯吟會 旗美吟社外, 包括高雄州下聯 吟會 陶社 雄州吟社 壽峰吟社 海鷗聯吟會 六合吟社與各縣市徵詩活動等, 都有蕭乾源獲獎或擔任詞宗的記錄 55 蕭乾源 : 內地視察團の感想[ 六 ], 社會事業の友, 臺北市 : 臺灣社會事業協會, 昭和 7 年 (1932)1 月 1 日,1932 年 1 月 1 日, 頁 76-79, 資料來源 :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全篇內文與翻譯詳見附錄五 56 詞宗 為傳統詩社集會 詩壇徵稿時, 一個評選機制與名位 有時為一人, 視狀況亦可增為左右, 或天地人三位詞宗 詞宗的推任, 一般由當時地方或社會上德高望重者擔當, 無論是詩壇耆老 詩社社長, 能被推舉為詞宗, 就是一種榮譽標記 107

118 昭和 16 年 (1941) 美濃朱阿華與旗山黃石輝共同創立 旗美吟社, 於美濃廣善堂吟詩酬唱, 成為旗美兩地佳話 旗美吟社 重要詩人包括美濃朱阿華 朱鼎豫 李春生 林富琦 宋永成 劉慶雲 謝丙祥 林富生 鍾美盛 陳新賜 溫華玉等, 旗山詩人則有黃石輝 蕭乾源 簡義 劉順安 游讚芳 林桂芳等, 此時期少見旗峰吟社活動記錄, 但在蕭乾源 資生吟草 中 ( 表 2-4), 昭和 17 年至 19 年 ( ) 間, 旗山美濃兩地雅集課題不斷, 雖非旗峰吟社主辦, 仍可見許多旗山詩人創作不輟 戰後旗美吟社仍定期集會課題吟唱, 民國 61 年 (1972) 中秋節時, 也曾在龍肚朱鼎豫家舉辦聯吟大會, 當時與會詩人約有 16 人, 蕭乾源也參與其中 民國 69 年 (1980) 庚申 3 月 29 日於旗山三桃山舉行旗美吟社四十週年社慶, 可惜當天詩作多散失, 美濃詩人天心客 ( 張琴龍 ) 曾作詩懷念 57 蕭乾源熱衷傳統詩學創作與推廣, 除聚會作詩外, 也不吝指導後進詩學, 精神令人感佩, 古信來曾言 : 吾幼承庭訓, 於農閒商假之時, 努力學習詩作, 並效旗美吟社諸先大雅及 春生 乾源 鼎豫, 三位老師之鞭策指導, 涉獵秦漢以上, 唐宋以下之古 書, 獲益良多 58 蕭乾源熱衷傳統詩的創作與推廣, 除聚會作詩外, 也不吝指導後進詩學, 晚年儘 管健康狀況不佳, 仍抱著病身以行動支持詩社, 精神始終如一, 張琴龍曾言 : 眼見旗美吟社, 耆宿詞長相繼賦歸道山, 後生一輩同儕, 又分飛外地, 因此社況寂寥, 癸亥臘月, 余帖邀旗美吟社諸大雅, 聚於舍下, 藉以辭歲迎新大會, 妻邱秀蘭親手掌廚, 以客家粗席及分享楊森將軍養命酒, 歡暢而歸 甲子清明, 蕭乾源詞長星遂旗山, 群鷗黯然 59 由上文及照片 3-14 可知, 民國 72 年 (1983) 農曆 12 月 19 日蕭乾源仍至美濃張宅, 參與 張琴龍主辦的辭歲迎新大會, 遺憾隔年病逝旗山, 終身投入台灣古典詩域至死方 休, 詩人風骨與堅持更令後學敬佩 57 恭祝旗美詩社四十週年社慶 : 旗峯俊秀聚旗陽, 李杜遺風萬世芳 抵禦霸強存氣節, 宣揚詩教立綱常 今朝寶島興文化, 他日神州蔚國光 四十星霜逢社慶, 鯤南雅韻載賡長 旗美詩苑 第 1 頁中提及此詩是為慶祝旗美吟社四十週年社慶, 但在 105 頁卻稱此詩為 恭祝旗峯詩社四十週年社慶 推算旗峰吟社成立於昭和 4 年 (1929), 旗美吟社成立於昭和 16 年 (1941), 以 四十週年社慶 而言, 對象應指旗美吟社 張琴龍著作兼總編輯 : 旗美詩苑, 高雄縣 : 美泰印刷所, 1985 年 1 月, 頁 張琴龍著作兼總編輯 : 旗美詩苑 ( 高雄縣 : 美泰印刷所,1985 年 1 月 ), 頁 張琴龍著作兼總編輯 : 旗美詩苑, 頁

119 照片 3-13 民國 61 年 (1972) 中秋節於龍肚朱鼎豫先生府上聯吟大會 照片來源 : 旗美詩苑 ( 頁 11), 前排右三朱鼎豫, 左二簡義 左三蕭乾源 照片 3-14 旗美吟社癸亥年 (1983) 詩友辭歲暨迎新大會留念資料來源 : 旗美詩苑 ( 頁 14), 前排中蕭乾源昭和年間高雄州內各詩社援三友吟會聯絡情誼, 以通聲氣之旨, 組成 高雄州下聯吟會, 是一個跨縣市地區性的聯誼組織 後因蘆溝橋事變暫停聯吟活動, 昭和 14 年 (1939) 重起雅集 缽聲恢復, 東南亞戰爭後活動又停止 60 根據 詩報 記載, 蕭乾源曾多次於高雄州下聯吟會獲獎, 包括 : 旗峯曉翠 左六(1936) 蔗苗 左八(1936) 選舉戰 右六( ) 淡溪春暖 右四(1941) 等, 常與高雄州詩友切磋詩藝, 交流熱絡 昭和 11 年 (1936)10 月 2 日 詩報 第 138 號, 旗峰吟社舉辦擊缽吟會, 邀請美濃詩人朱阿華 屏東礪社詩人蘇維吾擔任左右詞 年鳳崗吟社假龍山寺開會, 邀礪社 旗津吟社蒞臨, 共組三友吟社 黃福鎮 : 戰後高雄地區傳統詩研究 ( 高雄 :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2009 年 ), 頁

120 宗 會中蕭乾源一人獲選三首 不僅詩藝出眾 亦見詩社力邀知名詩人與會 努 力拓展社務的用心 昭和17年(1942) 詩報 第264號刊登陶社第三期徵詩 蕭乾 源詩作 荷錢 獲得左九佳績 日治時期 因交通與報章傳遞消息便利 不論全國性或地方性之詩社 詩人 之間互動日益頻繁 昭和 6 年(1931) 6 月 15 日 詩報 刊登雄州吟社消息 雄州吟社事務所置在高雄市鹽埕町東壁圖書局內 乃原鼓山吟社員盧耀廷 氏倡設者 黃詠鶴也是該吟社社員 根據詩社多次自行課題所出現的人 名 包含黃詠鶴與范國清等曾參與詩社活動 61 同社詩友黃永好(詠鶴) 范國清曾一起參加雄州吟社的課題活動 蕭乾源與朱阿 華也曾 同赴雄州會 聯吟廣善堂 (1949年 己丑中秋既望 追懷朱阿華老 先生 ) 其他包括高雄苓洲吟社陳皆興 高雄萍香吟社陳月樵62 屏東礪社葉榮 春 屏東詩會陳滌菴(陳福清) 台南香芸吟社石儷玉 台南南社洪鉄濤 台南淡 如吟社陳壽南等等 都曾受邀擔任旗峰吟社詞宗 或一同出席擊缽吟會 切磋詩 63 藝 此外 蕭乾源與美友吟社社長陳保貴晚年往來頻繁互以詩相會 陳保貴去 世時 旗峰詩社亦哀獻祭文與輓詩四首 戰後蕭乾源除了經營詩社外 也參與其他詩社徵詩活動 更因學識 聲望與 文學造詣受人敬重 經常受邀擔任詩會詞宗 負責評閱選錄優秀詩篇 根據壽峰 64 詩社 歷年來課題及擊缽詩題目錄 民國49年(1960)5月蕭乾源曾以 青年節修禊 獲得右元 民國50年(1961)9月 擔任詩題 待榜 之右詞宗 民國52年(1963)1月 任詩題 詩運 之左詞宗 民國55年(1966)3月與陳皆興同任左右詞宗 65另外 鍾壬壽 六堆鄉土誌 記載由萬巒前清秀才李洪九( )晚年創立六合吟 社 戰後曾多次邀請蕭乾源以 旗山耆宿 身分出席詩會 根據 六合吟社徵詩 情形一覽表 (表3-3)66 蕭乾源至少擔任過8次以上的詞宗 61 王玉輝 日據時期高雄市詩社和詩人之研究 以旗津吟社為例 (高雄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 所碩士論文 2003 年) 頁 萍香吟社最初並無固定社址 其社員多由澎湖旅台人士組成 如報載中陳春林 李曉樓 蕭永 東 陳文石等人皆是 因為社員平日星散各地 聚首不易 所以擊缽吟的活動大多必須以通訊 徵詩的方式進行 王玉輝 日據時期高雄市詩社和詩人之研究 以旗津吟社為例 頁 陳保貴晚年與旗山第一詩人蕭乾源往來頻繁互以詩相會 見鍾怡彥 美濃作家的在地書寫研 究 (桃園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2014 年 6 月) 頁 壽峰吟會應該是一個由多社組成的聯吟會 並非單一詩社 性質類似於三友 四美和高雄市內 五社聯吟會 當時本市(高雄市)各詩社均有成員參與其間 除了有傳承漢學的用意 也有各詩 社員彼此切磋和較量詩藝的意味在內 王玉輝 日據時期高雄市詩社和詩人之研究 以旗津 吟社為例 頁 黃福鎮 戰後高雄地區傳統詩研究 頁 六合吟社徵詩情形一覽表 內容摘錄自李慶彬編 六合吟社徵詩揭曉 鄔松貴提供 鄔接 110

121 表 3-1 : 蕭乾源擔任六合吟社詞宗記錄表 時間 期別 詩題 詞宗 民國 55 年 第一期 中秋月 旗山蕭乾源 第一屆第一期 恭賀新年冠首 旗山蕭乾源 民國 56 年 10 月 第二期 武山即景 左詞宗蕭乾源右詞宗黃福全 民國 57 年 2 月 第三期 丁未歲暮書懷 屏東薛玉田 民國 58 年 4 月 第一屆第二期 晚晴 台北吳濁流 民國 58 年 6 月 第三期 春歸 台北吳濁流 第四期 春宵 左詞宗薛玉田右詞宗蕭乾源 第五期 仲夏夜 潮州蔡元亨 第六期 讀韓文公詩感 屏東薛玉田 59 年 3 月 第一屆第五期 春遊 左詞宗台北錢運元右詞宗旗山蕭乾源 59 年 9 月 第一屆第七期 詠竹 鳳山陳皆興 62 年 春節即景七言絕真韻 蕭乾源 62 年 8 月 詠蟬五言律先韻 台北吳濁流 63 年 2 月 第二屆第九期 甲. 暮冬七言絕寒韻 旗山蕭乾源 第二屆第九期 乙. 書懷五言律尤韻 旗山蕭乾源 有關六合吟社活動狀況, 據民國 56 年 (1967)10 月 17 日報紙所載 : 因曾經受到日 治時代權勢壓迫而中輟的高屏兩縣客家籍愛好古典文學人士所組的六合吟社, 為 響應政府推行文化復興運動, 於今年中秋復行組成, 並以中秋節為題, 舉辦吟詩 徵文, 經各詩友投稿, 計有七十餘篇佳作應徵, 刻經延聘高縣旗山耆宿蕭乾源老 先生為詞宗, 加以評定 67 因徵詩活動參加者不侷限於社員, 聘請社外德高望 重的文人擔任詞宗, 可增加徵詩活動的公正性, 也可加強詩社威望, 拓展詩人間 的交遊網路 蕭乾源於民國 55 年至 63 年期間 ( ) 多次擔任六合吟社詞宗, 同時期擔任詞宗者還有吳濁流 陳皆興 薛玉田 鍾國珍等社會知名人士, 足見 蕭乾源的漢詩實力與地方聲望令人景仰, 是高屏地區的著名詩人 除了參加各地詩社活動外, 民國 47 年 (1958), 高雄縣文獻會新定 高雄八景 昌詩作集 ) 江明樹提供六合吟社部分徵詩作品等資料 詳見邱春美: 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 ( 台北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年 1 月 ), 頁 引自邱春美 : 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 頁

122 68 並向海內外徵詩 所徵之詩送請各名家評選後 刊載在民國49年(1960)高雄縣文 獻會出版 陳子坡主編的 高雄縣志稿藝文志 其中由張相評選的 龍崗觀雲 詩作中 蕭乾源榮獲第一 另外在 內門列嶂 翠屏夕照 二景中 也分別 獲得第五名及第六名 表現十分出色 民國50年(1961)為彰化縣觀光年 縣文獻委員會選出八處風景名勝區 定名 為 彰化縣八景 舉辦全省徵詩及攝影比賽 69以 柳橋晚眺 為題進行徵詩 入選作品共三十二首七律 當時大會聘請 天籟三笑 之一的曾笑雲70與四十八 歲的蕭乾源擔任左 右詞宗 民國52年(1963)1月1日 53年(1964)5月1日 蕭乾源 亦受邀為海鷗聯吟會課題 耕耘機 右詞宗與 攀桂手 左詞宗 71詩壇聲望可 見一斑 以詩為盟 大雅不群 的漢詩生活空間 不只具備文學價值 更展現藝術 與生活的美學價值 以生活美學而言 蕭乾源創立詩社 熱心參與各類詩社活動 與四方詩友們相互觀摩切磋詩藝 不僅延續傳統漢學思想 更落實一種兼顧品質 與適性的生活方式 滿足自己對族群文化的選擇 安置自我生命的歸屬 涵養出 日治時期旗山地區內斂雅致的優質文化底蘊 厥偉甚偉 第三節 蕭乾源的文學交遊 子曰 獨學而無友 則孤陋而寡聞 蕭乾源詩才早慧 透過漢詩結交許 多文人詩友 探究其交遊軌跡 可了解詩人各階段生命特質與思想觀點 是重建 蕭乾源文學歷程不可或缺的資料 以下將從日治時期 戰後時期 呈現蕭乾源友 人生平 與彼此間往來酬酢與理念交流的互動情形 一 日治時期 (一) 旗山詩人 68 新定高雄八景 包括貝湖春曉 淡溪秋月 鳳岫織雨 龍崗觀雲 內門列嶂 汕尾歸丹 翠屏 夕照 超峯晚鐘 黃福鎮 戰後高雄地區傳統詩研究 頁 參見陳胤 柳河的生與死 2003 年彰化縣磺溪文學獎 網址 檢索日期 2014 年 12 月 17 日 70 曾潮機 朝機 又作晁機 字朝枝 號笑雲 礪心齋門人 天籟吟社 社員 亦曾參與 和社 1939 年左右加入 登瀛吟社 精於韻學 曾以平生所搜臺灣擊鉢吟詩 擇 其尤者 彙為巨冊 參見 社員傳記 壹 瀛社社史 網址 檢索日期 2014 年 12 月 17 日 笑 雲 曾朝枝與 笑岩 林錦堂 笑園 黃文生 天籟吟社健將 並稱為 天籟三笑 71 吳佳彰 北港口湖地區鄉勵吟社研究 (嘉義 南華大學文學系碩論 2011 年 6 月) 頁

123 1 黃光軍昭和 4 年 (1929) 黃光軍在旗山與蕭乾源 范國清 蕭有國 游讚芳 陳三木等六人創設旗峰吟社 1937 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大批台灣青年認為這是實現台灣光復的良機, 紛紛輾轉到中國大陸, 投身於祖國的抗日洪流, 台灣光復團 便以黃光軍為團長 72 根據林正慧說法 : 1940 年中, 戴笠認為日本可能冒險向南洋侵略, 則必以台灣為重要基地, 因此開始重視對台工作 1942 年 8 月, 軍統局另在福州成立 沿海工作區, 下設台灣組, 並在香港 汕頭 廣州 上海各設一台灣小組, 分別策劃向台推進 1944 年為配合盟軍反攻, 以上海為進行布置之根據地, 戴笠令藍敏和黃光軍成立上海聯絡組, 設法派人入台建立組織, 架設電台 73 黃光軍為台籍抗日精英, 曾擔任 台灣光復團 團長, 昭和 17 年 (1942)3 月台灣革命同盟會召開臨代會, 黃光軍亦為會員之一 民國 34 年 (1945)12 月 21 日, 黃光軍創辦 光復新報, 聘請著名詩人鄭坤五擔任主編, 在 光復新報 的發刊詞上, 鄭坤五清楚傳達台灣光復的時代意義和發行報刊的使命 : 於戲, 偉哉! 壯哉 掃清彈雨煙硝地, 插遍青天白日旗 光復新報 之刊行, 不但將留紀念, 且冀進而發揚國粹, 並追隨政府之後, 推行國策, 宣傳三民主義, 啟發民智, 以報諸公天高地厚殊恩之萬一也 苛政之下, 各地尚有一二抱殘守缺碩儒, 毅然以繼往開來自任, 冒險保存國粹, 委曲組成詩社, 隱燃鼓吹革命, 發揚正氣 藉以維持一線國學於風雨飄搖之中 74 黃光軍與鄭坤五兩人皆為傳統詩社成員, 具有強烈祖國意識與民族情懷, 因能 得歸依祖國慈懷, 洗卻亡國奴隸污名 而歡欣無比, 希望藉由刊行 光復新報 推行國策, 宣傳三民主義, 也對日治時期各地委曲組成詩社, 冒險保存國粹的漢學儒士, 表達崇高敬意 72 吳榮發 : 活地獄 : 李伯元 鄭坤五的社會寫實小說及其歷史情境, 雄中學報 第 10 期 (2007 年 12 月 1 日 ), 頁 林正慧 : 二二八事件中的保密局, 台灣史研究 第 21 卷第 3 期 (2014 年 9 月 ), 頁 5 74 鄭坤五在 光復新報 發刊詞 上表示台灣光復的時代意義和 光復新報 發行的價值與使命, 原文轉引自吳榮發 : 活地獄 : 李伯元 鄭坤五的社會寫實小說及其歷史情境, 頁

124 旗峰吟社成立之初僅六人, 黃光軍就是其一, 非志同道合者實在難以結識相交, 甚至共組詩社組織 早在昭和 5 年 (1930) 資生吟草 內已出現多篇感懷祖國情勢的詩作, 加上蕭乾源與具有抗日色彩的旗山中華會館關係密切, 雖不曾明確表達抗日態度, 但周遭親友的主張與經歷, 仍深刻影響蕭乾源思想, 詩作中可見詩人的祖國意識和民族精神 2 范國清蕭乾源與范國清私交甚好, 昭和 6 年 (1931)7 月 15 日蕭乾源寫詩寄懷黃詠鶴, 當期 詩報 也刊登 端午日懷鷺江范國清君 四首 75 : 今朝佳節憶分離, 况復端陽競渡期 聞道鷺江衣帶水, 時時引領望天涯 樓中獨坐寂無聊, 惆悵離情恨未消 步出玉欄杆外望, 鷺江何處水雲遙 暮雲春樹感悲傷, 地北天南各一方 惟願晨昏勤奮勉, 學成名就早回卿 故國睡獅正欲醒, 竚看怒吼震雷霆 如何手足猶相鬪, 兵燹哀鴻不忍聽 76 民國 17 年 (1928) 起, 國民政府為鞏固和取得成就, 積極立法 建設 改革中國, 此 77 階段被稱為 黃金十年 ( ), 范國清於此時期負笈鷺江 鷺江位於中國 廈門, 是當年鄭成功來台以前的反清復明的根據地, 78 與台灣高雄旗山一水相隔 文 中蕭乾源思念遠方求學的范國清, 希望好友早日學成歸國, 然而此時 故國睡獅正 欲醒, 戰爭一觸即發, 對詩人而言, 中日之戰猶如手足相殘, 一方面牽掛友人離 鄉, 一方面恐局勢變異, 憂心之情溢於言表 75 以上四首詩亦收錄於 資生吟草 (1935 年乙亥年 端午懷鷺江國清兄 ), 部分文詞不同 : (1) 端陽此日憶分離, 細雨絲絲似淚垂 聞道鷺江衣帶水, 時時引領望天涯 (2) 吟樓獨坐寂無聊, 惆悵離愁何日消 頻倚欄杆搔首望, 鷺門渺渺水雲遙 (3) 暮雲春樹感淒涼, 一日三秋幾斷腸 惟愿晨昏須奮勉, 學成名就早還鄉 (4) 故國睡獅正欲醒, 竚看怒吼震雷霆 即今錦繡江山裡, 兵燹哀鴻不忍聽 其中 詩報 第三首末句未押韻, 恐編輯校正有誤 ( 回卿 回鄉 ) 76 詩報 第 16 期, 昭和 6 年 (1931)7 月 15 日, 頁 4 77 筆者根據 寄懷黃詠鶴硯兄 詩中 扁舟幾度往還歸 高雄遙望 與 端午日懷鷺江范國清君 中形容鷺江 水雲遙 領望天涯 等, 推測當時黃 范兩人皆負笈鷺江 78 海港城市廈門是閩南的政治 經濟 文化的中心, 這裡氣候宜人 風光秀麗, 素稱 海上明珠 據說古時候, 這裡是白鷺棲息之地, 因此廈門又稱為鷺島 鷺洲, 廈門與鼓浪嶼之間海峽又稱為鷺江 在鼓浪嶼的東北端有一座巨大的石像, 那是一個將軍披甲按劍 迎風而立, 雄視萬里海疆, 這就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像 鄭成功在廈門經營多年, 留下了水師操練台 屯兵寨 演武廳等許多遺跡, 水師操練台遺址的巨石上所刻的 閩海雄風 四個遒勁剛健的大字, 據說也是鄭成功的筆跡 鷺洲雄風憶延平,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12 月 10 日 114

125 3 阮文仁阮文仁筆名夢辰 僑客, 阮寶治親生之子, 其姐蕭陳牡丹 ( 阮寶治養女 ) 嫁與好友蕭乾源, 兩人乃郎舅關係, 蕭振中稱呼為舅公, 為旗山中華會館成員之一 昭和 1 年 (1926) 成立 旗山中華會館, 以福建籍華僑為主, 由阮寶治擔任主席, 主要任務為團結華僑力量 聯絡華僑感情 增進華僑福利 辦理華僑公益事業及慈善救濟等, 提供鄉親無力謀生者食住問題, 遇有鄉親生病或失業者, 除延醫治病及介紹工作外, 更給予精神鼓勵 79 昭和 7 年 (1932) 由阮寶治所領導的旗山中華會館, 吸收住在旗山觀音媽廟的江保成為同志, 展開了一波秘密抗日活動 昭和 8 年 ( 1933) 發生小林事件, 江保成聯合小林部份村民共同抗日, 因事跡敗露, 尚未起事即遭日警圍莊搜捕, 多人被捕入獄, 阮寶治也身陷其中 中日戰爭期間, 台灣總督府展開大檢舉, 首先肅清所有在台 中華會館, 前後二次搜捕, 凡中華會館的幹部及代表, 皆被逮捕並予以嚴刑拷打, 迫其招認有 抗日救國團, 台灣各地中華會館成半封閉狀況 阮文仁身為中華會館成員, 本身也有明顯的抗日復國思想, 昭和 6 年 (1931) 蕭乾源寫下 寄懷中華阮文仁先生, 詩報 上稱中國為 故國, 同詩收入 資生吟草 時則改稱祖國, 看得出年輕時的蕭乾源雖受日治統治, 但心繫中國情勢, 內容除了思念友人外, 更見知識分子積極奮起的民族意識 昭和 10 年 (1935) 阮文仁曾寫下 中秋夜和蕭君乾元見贈瑤韻 : 一年容易又中秋, 異地何堪客思悠 明月團圓無限感, 金杯瀲灩許多愁 浮生祇覺人情淡, 處世頻牽國事優 熱血滿腔何處洒, 空懷投筆覓封侯 80 文中阮文仁感傷人情淡薄, 憂心國事, 滿腔熱情卻客愁異地, 即使有投筆從戎之 意, 卻有志難伸, 因此向好友抒懷心志 昭和 12 年 (1937), 中日戰爭爆發, 蕭乾 源以 敬步文仁兄原玉 一詩向阮文仁抒懷 : 79 乙未割台, 台灣 淪日, 閩粵人士東渡, 日閥基於當時台灣社會需求以及一般國際通例, 並沒有加以全面設限, 內地渡台人士仍然逐年增加, 只是初期台灣沒有 中國領事館, 因此唐山人 ( 內地籍人 ) 與日本當局交涉, 只得委託於第三國人士, 據稱以德國人最多 唐山人 出外來台, 深覺有 結社 之必要, 乃由容祺年 楊懷瑾 林步雲 陳焯如等人發起在台北創設 清國會館 1903 年 ( 光緒 29 年 )3 月 3 日提出申請立案, 旋於同年今日核准設立, 但名稱卻改稱 在台華民會館 在台華民會館 於獲准後 6 日 (4 月 22 日 ) 正式成立, 何時解散, 已不可考, 惟 唐山人 結社並未從而中斷,1922 年 1 月 12 日, 高銘鴻邀同 在台華僑 於台北創設 華僑俱樂部, 次年雙十節, 正式改組成為 台灣中華會館, 並積極協助台灣各地也繼起設立 中華會館,1924 年高雄 台中中華會館相繼成立 ;1925 年埔里又告設立, 再過一年, 又有嘉義 花蓮港 基隆 台南 旗山 北港 羅東 苗栗 屏東 宜蘭 斗六等地紛紛設立 1927 年 3 月 15 日, 各地會館暨內地旅台人士在台北召開第一次全島代表大會, 決議成立 台灣中華總會館 內容節錄自莊永明先生 : 台灣紀事( 上 )( 下 ) ( 時報出版 ), 網址 : taiwan/taiwanhistory.aspx?id=273&month=4, 檢索時間 :2014 年 12 月 28 日 80 詩報 第 96 期, 昭和 10 年 1 月 1 日, 頁

126 敲膚吸髓感台灣, 遍地哀鴻未忍看 祖國風雲今正急, 此身何處得開顏 (1937 年, 資生吟草 丁丑年 敬步文仁兄原玉 ) 蘆溝橋事變起, 中國戰事告急, 蕭乾源不忍遍地哀鴻, 無法親至中國參加抗日活動, 只能藉詩作傳達心中焦急悲憫之心意, 祖國情懷不言可喻 4 黃志輝蕭乾源曾寫下 春日呈黃志輝詞兄 步志輝兄原玉 二首 寄懷志輝兄 二首等 值得一提的是, 昭和 6 年 (1931)7 月 15 日蕭乾源寫下 寄懷黃詠鶴硯兄, 比較 資生吟草 中的 寄懷志輝兄, 二首七絕內容極為雷同, 同年 9 月 15 日 詩報 也刊登了 寄懷黃志輝先生, 詩中蕭乾源牽掛遠行好友, 盼能如子猷般乘興訪戴, 不只詩句意境相似, 與黃詠鶴負笈鷺江時間吻合, 推知黃詠鶴 ( 永好 ) 與黃志輝應為同一人 表 3-2 蕭乾源詩作比對表題目詩文出處日期 寄懷黃詠鶴硯兄 寄懷志輝兄 寄懷黃志輝先生 殘春握別雨霏霏, 離恨縈懷魂欲飛 我效子猷思訪戴, 扁舟幾度往還歸 秋水伊人眼欲穿, 文旌何日可言旋 高雄遙望空惆悵, 別後銀蟾兩度圓 殘春握別雨霏霏, 折柳長亭魂欲飛 底事駒光如駛急, 榴花紅艷滿墻圍 秋水伊人眼欲穿, 文旌何日再言旋 雲山渺渺空遙望, 惆悵高雄海角天 睽違一日似三秋, 渭北江東兩地悠 回憶西窗同剪燭, 更闌欲泛訪逵舟 詩報 第 16 號 資生吟草 1935 詩報 第 20 號 黃志輝即黃詠鶴, 曾為旗峰吟社社長, 參與雄州吟社活動 81, 擔任屏東縣九 82 塊鄉臨溪吟社詞宗, 學識出色極受推崇, 蕭乾源曾呈詩 : 東風嫋嫋百花鮮, 李白桃紅另樣妍 惟羨鴻才能揭地, 每慚雀志不掀天 (1930 年, 資生吟草 庚午年 春日呈黃志輝詞兄 二首之一 ) 81 黃詠鶴曾於昭和 6 年 (1931)10 月參與雄州吟社第五期擊缽錄, 詩題 江中月 見 詩報 第 22 期, 昭和 6 年 10 月 15 日, 頁 黃永好曾於昭和 6 年 (1931) 擔任臨溪吟社 暮秋 左詞宗 見 詩報 第 22 期, 昭和 6 年 10 月 15 日, 頁

127 蕭乾源以燕雀之志為喻 自慚不及黃志輝的揭地鴻才 滿懷欽羨敬仰之情 昭和 6 年(1931)黃志輝赴中國鷺江學習 臨行前曾寫下 雞聲 夢醒隣雞唱曉天 征人心動難再眠 喈喈斷續情無限 奮起前程勇着鞭 83 黃志輝以征人自比 表明遠行在即 自許帶著奮發進取之心 揮鞭勇往直前 黃 他的離開讓蕭乾源萬般不捨 因而作詩抒懷 以詩句 離恨縈懷魂欲飛 遙望空 惆悵 欲泛訪逵舟 等 訴說內心的不捨與失落 企盼好友早日學成歸國 思念 之情溢於言表 (二)美濃詩人 1 朱阿華 據 美濃鎮誌 介紹 晚清秀才朱阿華生於清同治7年(1868) 歿於民國38 年(1949) 年82歲 為著名詩人朱鼎豫之叔父 世居龍肚茶頂山腳下 朱阿華創 立美友吟社 與黃石輝合辦旗美吟社 詩品高潔 歷經清末 日治與民初三個時 代 見證政局轉變 家國感慨深刻 具強烈民族氣節 朱阿華一生行徑光明磊落 人格高尚 美濃醫生詩人陳保貴以陶潛相比 讚其 卜地蛇山別一莊 半耕半讀 樂悠揚 鹿門月共浩然靜 陶宅菊同靖節香 作品雖多散失 無礙其對旗美地 區傳統詩人的影響 昭和10年(1935)蕭乾源帶領旗峰詩社社員與朱阿華等人結盟 於廣善堂輪開 聯吟會 之後朱阿華開始參加旗峰吟社擊缽詩會 昭和11年(1936)10月2日 詩 報 上刊登旗峰吟社擊缽會上特別歡迎朱阿華 蘇維吾 施雁翔三人 當次擊鉢 詩題為 秋懷 即由朱阿華擔任左詞宗 之後朱阿華也曾參與詩社擊鉢競詩 如 秋聲 ( )曾獲左三右七 昭和16年(1941)重陽節 朱阿華與旗山黃石輝兩人創立旗美吟社 亦於廣善 堂擊缽聯吟 參與人員包括林富琦 童一生 宋永成 朱鼎豫 李春生 謝炳祥 劉慶雲 劉順安 簡義 蕭乾源 古信來等人 昭和18年(1943)朱阿華75歲壽誕 蕭乾源寫詩慶賀 誌慶先生七五春 愧無佳句可披陳 庭蘭桂欣爭秀 府第禎祥喜自新 笑我命乖慚待 羨翁學富勝堆囷 古來仁者偏多壽 應報前生積德因 83 詩報 第 21 期 昭和 6 年 10 月 1 日 頁 4 117

128 龍山彌水瑞雲明, 矍鑠如翁福壽 絳縣龜齡欣後輩, 磻溪鶴算慶先生 淡交墨客三多祝, 奮勇蘭孫萬里征 德望美濃稱獨著, 忘年幸得締吟盟 84 文中蕭乾源讚譽詩人前輩德高望重, 仁者長壽 兩人分屬閩客, 年紀差距 45 歲, 感情猶能如此深厚, 實在難得 朱阿華嚮往陶淵明隱居山林之樂, 偶而與三五詩友吟唱, 教授後學, 享受愜意的田園生活 民國 38 年 (1949) 朱阿華辭世, 蕭乾源亦撰詩緬懷, 詩人間深厚情誼可見一斑 2 陳保貴美友吟社社長陳保貴 ( ), 明治 20 年生於旗山郡美濃庄, 明治 41 年 3 月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台北醫學校, 是美濃第一位西醫詩人 陳保貴溫厚謹嚴, 視病如親, 曾與朱阿華同組美友吟社, 其詩感情自然亦具民族氣節, 寫下抗議詩 熱血兒 85, 控訴異族統治下同胞遭受凌辱 不公平待遇, 流露出詩人憂心祖國積弱不振, 想投筆報效國家, 對抗異族侵略的心意 日治時期陳保貴擔任旗山醫師會幹事, 也曾參加過旗峰吟社的擊缽競詩, 如 種菊 ( ) 獲左十 秋聲 ( ) 獲左右五等 晚年與旗山第一詩人蕭乾源往來頻繁互以詩相會, 86 去世時旗峰詩社獻上祭文與輓詩四首, 收錄於 陳故保貴紀念集 其子陳新賜克紹箕裘, 亦為醫生詩人, 創作鍾情描寫民生疾苦, 時常流露出悲天憫人的情懷 根據朱豫鼎說法 : 戰後旗美吟會曾於癸巳 (1953) 乙未(1955) 兩年在旗山召集, 丙申 (1956) 冬, 老詞長保貴叔公在廣善堂召集現下之新吟侶而至今日 87 由此可見, 詩人一生行醫救人外, 亦致力於古典詩的創作與推廣, 賡續漢文傳統, 劉順安特以 儒林名士, 醫界耆英 讚譽之 3 朱鼎豫朱鼎豫, 號嵫嶠山人, 美濃的詩人尊稱為 豫老, 明治 39 年 (1906) 生, 卒於民國 83 年 (1994), 年 88 歲, 家學淵源為朱阿華之姪, 隨同庄鍾世學文作詩, 文章詩詞名聞遐邇, 譽滿鯤島 早年曾在美濃農事組合做過書記 ( 現在的農會機構 ), 因喜田園悠閒生活, 嚮往陶淵明的耕讀生活與蘇東坡風範, 不久歸園田居, 是一位名符其實的田園詩人 朱鼎豫為旗美吟社 六合吟社成員, 作詩善用典, 語句優美, 書法自創一格, 日治以來, 推廣弘揚詩教不遺餘力, 詩人古信來 張琴龍經常將其作品讓豫老評賞指導, 其作品常見於美濃廣善堂 伯公廟等, 勤學 84 詩報 第 287 期, 昭和 18 年 1 月 1 日, 頁 22 以下所援引 詩報 漢詩部分, 皆從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引錄而來 部分字句因影像難以確認, 缺疑處為避錯誤, 故以 代之 85 熱血兒 : 祖國追懷淚滿襟, 情殷浪逐恨難禁 內憂外患烽煙急, 民弱邦危舊弊深 平白有懷投筆志, 何時得邀請纓心 老當益壯希酬願, 欲挽狂瀾異族侵 86 鍾怡彥 : 美濃作家的在地書寫研究, 頁 張琴龍著作兼總編輯 : 旗美詩苑 第一冊, 頁

129 勤作 旗美詩苑 提及朱鼎豫 在旗美吟社與蕭乾源老詞長並駕齊驅 88二 人年紀相仿 透過詩藝切磋培養出深厚友誼 江明樹曾親訪當年兩地活躍的詩 人 簡義 林富生 鍾美盛 古信來 張琴龍 劉福麟等諸先生 津津樂道蕭乾 源與朱鼎豫間的交遊 有名的蕭乾源 朱鼎豫兩詩人是旗美公認的 一時瑜亮 他們勇於 打破地域隔閡 筆者曾看到朱鼎豫托古信來 帶給蕭乾源的和詩 詩人高 貴的情操 躍於紙上 朱鼎豫不通河佬話 蕭乾源不諳客家語 藉詩詞傳 遞雙方的心靈感受 靠文字仍能愉快的溝通 兩人深厚的友誼畢露無遺 令人感佩 旗美吟社 合作集會吟詩長達四十年而不斷 將可以成為旗 美兩地的歷史大事哩 89 自清代以來 旗山與美濃兩地居民常發生糾紛 甚至集體械鬥 閩客長期處於敵 對狀態 透過旗美聯吟會與旗美吟社 詩人以文藝互動打破隔閡 即使語言不通 仍可藉詩詞傳地雙方心靈感受 靠文字互相習詩唱和 情誼更顯難得 照片3-15 嵫嶠山人 朱鼎豫先生 照片來源 旗美詩苑 (頁3) (三)其他文友 1 黃石輝 黃石輝生於明治 33 年 卒於民國 34 年( ) 本名黃知母 高雄州 鳳山郡人 曾靠短暫私塾自習文言文與白話文 其文藝表現跨越新舊文學領域 88 張琴龍著作兼總編輯 旗美詩苑 第一冊 頁 3 江明樹 記旗美吟社 六堆風雲 網址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130 黃石輝從屏東時期便開始寫作漢詩, 遷居旗山後亦參與詩社活動, 除了受蕭乾源之邀指導後進詩學外, 也創作不少漢詩作品, 與友人共同創立其他詩社 大正 6 年 (1917)8 月, 尤養齋邀集社會人士和私塾弟子組成礪社, 當時黃石輝正在屏東, 得知詩社成立便立即加入, 成為屏東著名漢詩人 大正 14 年 (1925)4 月, 詩社掌舵者尤養齋去世後, 歷經改組分裂, 蘇維吾和黃石輝成為實際領導者 不同於尤養齋以振興漢學為任, 黃石輝與蘇維吾一改傳統詩社的活動樣貌, 提倡學習白話詩文, 致力於新文化和新觀念的倡導, 所討論的主題明顯觸及社會層面運動, 漸取代昔日騷人墨客文字宴飲的擊鉢雅集活動, 自此礪社不再是由塾師 弟子和文友共同組成的傳統詩社, 而是具有左傾思想 90 批判意識及反抗色彩的社團 礪社的左傾質變引來日本官方不快, 黃石輝開始受到當局關注, 移居旗山後也遭日警監控 大正 14 年 (1925) 台灣發生彰化二林事件 高雄鳳山蔗農事件, 隔年成立全台統一的台灣農民組合 台灣農民曾向蔗糖會社激烈反抗, 自大正 14 年 (1925) 來已激盪出五個農民組合,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1930 年代的台灣社會出現了許多左翼作家, 當時來自屏東礪社的黃石輝, 即是旗峰吟社中最具左傾思想的代表人物 昭和 5 至 6 年 ( ) 黃石輝分別在 伍人報 和 台灣新聞 發表 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 和 再談鄉土文字 兩文, 帶動了 台灣話文運動 昭和 7 年 (1932) 黃石輝先應朋友之請隻身至旗山工作, 之後全家定居旗山, 認識許多活躍於旗山美濃一帶的傳統詩人, 包括蕭乾源 朱阿華 劉順安 簡義 朱鼎豫等人, 不僅參加旗峰吟社也創辦了旗美吟社 黃石輝認為在日人同化殖民政策下, 擊缽課題可以磨練詩人們的思考力 創作力, 進而解救台灣漢學之式微, 認為擊缽吟詩著重思考訓練, 持續創作可避免漢文邊緣化, 鼓勵詩友繼續鑽研漢學 91 從加入礪社 旗峰吟社到與朱阿華等人創辦旗美吟社等事蹟, 可見黃石輝對於漢詩的喜愛與傳承態度 這位跨越新舊文學領域, 強調文學本土化的左翼文人, 舉家移居旗山後, 更用心於漢詩教學與創作, 正面肯定漢詩的時代意義 日治以來, 糖業經濟一直是旗山重要的經濟收入, 但製糖會社偷斤減兩, 導致蔗農血本無歸, 才會出現 第一憨, 種甘蔗乎會社磅 這類俗諺, 道盡蔗農心中的憤怒無奈 蕭乾源身為旗山子弟, 必定清楚鄉人被剝削的心酸, 了解左翼思想所主張的公平正義 昭和 10 年 (1935) 黃石輝舉家遷居旗山時, 蕭乾源立即託 90 提到台灣的民族主義運動, 可分成右翼與左翼兩條路線, 右翼路線, 基本上採體制內改革的策略, 以資產階級為領導中心, 大致是在殖民者所規定的範圍內進行 ; 至於左翼路線, 採取體制外抗爭路線策略, 以無產階級為反抗主力的左派運動, 並不遵循台灣總督府的法律規定, 曾進行秘密的政治結社, 也發動公開的罷工示威 詳見陳芳明 : 台灣新文學史 ( 台北市 : 聯經, 2011 年 10 月 ), 頁 黃文車 : 黃石輝研究 ( 嘉義 :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 6 月 ), 頁

131 人找到黃石輝 希望他為社員授課 一方面仰慕詩人之名 另一方面也是暗自認 同其理念 才能不畏當局監視關注 與之交遊 蕭乾源夫人曾說 黃石輝這個人 我印象十分深刻 個子矮小清瘦 平時舉指文質彬彬 常 到我家跟我先生以及一票詩友吟詩 喝酒 酒喝多了 很會批評日本政府 有一次 我還親眼看到他醉酒後 跑到亭仔腳抱著亭仔柱痛罵四腳日本 人 92 黃石輝在旗山經營 心影印房 印鋪店 因為過往的左翼背景 常受到當地日警 監控 據黃承系先生回憶說 那時他父親的身體狀況雖然不佳 但聽別人說他好 像還有跟中部一代的農民組織聯絡 只是沒聽說他加入而已 93而此可見 儘管 黃石輝遷居旗山後文學生活多半圍繞在漢詩創作和詩社活動上 但痛恨日本殖民 政府的態度仍深植心中 蕭乾源灑脫豪爽 常與其他詩友聚會交流 熱心資助詩 社運作 與黃石輝 黃光軍 阮文仁 黃華山94等具有抗日思想的人互動密切 絕非單純親日之輩 照片 3-16 蕭乾源 黃石輝 黃華山三人合照 照片來源 江明樹先生提供95 後中蕭乾源 前右黃石輝 前左黃華山 92 此段田訪見於江明樹 旗峰詩社的扛鼎詩人 蕭乾源 收錄於氏著 蕉城風雨 (高雄 春 暉 1997 年 3 月 1 日) 頁 12 轉引自黃文車 黃石輝研究 頁 此段田訪轉引自黃文車 黃石輝研究 頁 簡文敏依據抗日華僑事蹟登載 與江保成聯絡或支助者包括阮寶治家族 嚴振貴 王槐三 林 家灼 黃華山 張賜 王明義 丁成 邱春來等 成員分別閩南與客家華僑 簡文敏 族群文 化價值與地方文化模式建造 頁 5 由此可知 黃華山亦是抗日分子 95 筆者曾於 2015 年 3 月 1 日於旗山麥當勞訪問江明樹先生 照片與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溪山 嘯詠集 由江明樹先生提供翻印 121

132 2 陳龍吟 陳龍吟, 台南詩人, 昭和 6 年 (1931) 專賣通信 第 10 卷第 11 號曾刊載 書 懷呈蕭乾源先生 : 飄零深愧不如人, 却為耽詩誤了身 未展經綸屈小吏, 枉拋書劒困征塵 半生自覺平洋虎, 斗水誰蘇涸轍麟 倘躍禹門隨變化, 翻江吸浪上雲津 96 同首詩也刊載於 詩報 第 19 期, 部分文詞做過修改 97 文中陳龍吟自嘆 未展經綸屈小吏, 枉拋書劒困征塵, 自比落難之虎和涸轍之魚, 勉能魚躍龍門, 平步青雲, 最後一句融入蕭乾源字號 雲津, 更顯詩文誠意 二 戰後時期楊雨河, 民國 23 年 (1934)7 月 1 日生, 筆名易可, 河南省寶豐縣人, 自稱豫寶, 為職業軍人 民國 37 年 (1948)10 月來台 政治作戰學校正規班畢業, 曾任 青年戰士報 金門戰地記者 金門防衛司令部軍報社特派員 臺灣新聞報 駐臺東縣特派記者 更生日報 商工日報 記者, 中廣 正東電臺特約記者, 1983 年成立中國書法學會臺東縣支會 臺灣省文藝作家協會臺東縣分會 中華民國青溪新文藝學會臺東縣分會, 並當選此三會理事長 曾獲民國 72 年 (1983) 臺灣省文藝作家協會文藝獎及 73 年中國青年寫作協會文藝獎工作優良獎 其創作文類以新詩及散文為主, 麥穗說其詩 獨具風格而佈滿 禪味 和 古意 的風俗 營造 一個空靈的思古之幽情的境界 散文方面, 因擅長書法及喜好佛學, 作品除闡述中華文化的精神外, 亦多有禪理及儒家的超脫 98 楊雨河 14 歲投軍, 時值國共抗爭, 隨部隊移防輾轉來到台灣, 民國 40 年初駐紮旗山, 與詩人羊令野一樣, 現代詩古典詩齊發, 結交新舊詩人, 與河南老鄉周夢蝶, 小說作家夏楚皆熟識, 與洛夫 張拓蕪為同袍, 武俠小說作家臥龍生是其上司, 後來調至台東, 因結婚而留駐, 對書法情有獨鍾, 致力推廣書法, 是台東資深書法名家 民國 87 年 (1998) 六月六日, 旗山地方舉辦蕭乾源文化獎, 頒發獎座給旗山人士參加鎮外有優異表現者, 儀式簡單隆重, 特別垂青資深畫家 作家 詩人等, 資深文化前輩楊雨河特別出席擔任頒獎者, 即使蕭乾源已離世多年, 楊雨河依舊 96 陳龍吟 : 書懷呈蕭乾源先生, 專賣通信 第 10 卷第 11 號 (1931 年 ) 資料來源: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年 詩報 第 19 號亦曾刊載 書懷呈蕭乾源先生 : 飄零我愧不如人, 却為耽詩誤了身 未展經綸空作繭, 難成功業枉勞神 浮生自笑平洋虎, 決水誰甦涸轍鱗 何日禹門隨變化, 翻江吸浪出延津 98 台灣作家作品目錄: 楊雨河, 國立台灣文學館 網址: writer_detail.php?id=1970, 檢索時間 :2014 年 12 月 28 日 122

133 不畏舟車勞頓趕至旗山參與盛會, 更顯友情的真摯可貴 民國 89 年 (1990) 12 月 11 日, 江明樹在 台灣時報 發表一篇 人間有情詩締盟 蕭乾源與楊雨河, 文中提及 : 蕭乾源生於一九一二年, 楊雨河生於一九三四年, 蕭楊年齡相差二十二歲, 彼時 ( 五十年前 ) 楊氏在圓潭, 溪洲駐防並兼新聞記者, 經常得以掛著特殊名牌外出, 有一次, 到 乾元藥房 採購中藥, 看到店鋪壁上有于右任賈景德的書法題字, 交談之下, 楊氏才知道眼前的中醫師是名聞詩界且是 旗峰詩社 的社長, 擅長書法與詩的他, 從此後互相傳閱詩稿, 締結忘年交, 有時休假日下塌蕭家樓, 與蕭老家人打成一片, 並與蕭公子榮宗成為朋友, 還寫了一篇新聞稿宣揚其軍中表現優秀哩! 因緣際會下兩人相識, 民國 44 年 (1955) 9 月 6 日, 楊雨河曾送給蕭乾源個人照片 留念, 一旁寫道 : 蕭乾元前賢詩人惠存 : 旗山巍巍, 旗水漪漪! 有斐君子! 永 使人紀! 99 並附上暫居 ( 賜教處 : 現在溪州 四二八信箱 ) 及永久連絡地 ( 河南寶 豐中山鎮東街永福大藥房 ), 署名後學雨河敬贈 往事久遠難憶, 幸而照片手稿 一直被珍藏著, 蕭振中先生提到 : 因受邀擔任蕭乾源文化獎頒獎人, 楊雨河先生 專程來到旗山, 在某次聚會中遇到楊老先生, 拿出此照片時, 老先生嚇了一跳說 自己也沒有這張照片, 後來特地拿去相館彩色影印再送給他, 老先生感動莫名 100 楊雨河回到台東後特地寫下 旗山小記 贈與蕭振中, 文中回憶當時往事 : 旗山小記 : 我於囻四十四年隨軍駐管圓潭, 秋季於竹峯里街上購中葯 到乾元大藥行買 當歸, 當時主人蕭詩人問有參加全國古詩詩人大會否? 我答有憶及在彰化 嘉義等地, 因此甚 國語不通 台語不懂, 双方交 流, 有其子女在一旁分別翻譯 余之台語於旗山開始學習, 後來蕭詩人極 愛戴我, 相沿後, 每逢年節, 必受邀到府上過節 四十七年到金門担任戰 地記者, 五十年返台, 偶而連絡, 前几年蕭老詩人仙逝, 余正 解甲, 為生活採訪事業, 未能如願到旗山, 直到現在, 年已花甲以上, 公職退休, 每憶故人, 倍覺思念, 旗山告以誌之 蕭老詩人乾元公之嫡孫蕭振中雅存 101 豫寶少林子楊雨河 于囻八 九 十五, 台東市 楊雨河著 99 根據照片 3-16 手稿內容 口述資料為 2015 年 5 月 10 日, 筆者至旗山東新街乾元藥局專訪蕭振中先生所得 根據照片 3-17 手稿內容 筆者無法辨識的文字以 代之

134 蕭振中表示阿公 ( 蕭乾源 ) 私底下攏是說台語, 不曾聽過阿公說國語, 光復後也很少聽到講日語 蕭乾源與楊雨河相差二十多歲, 且分屬本省及外省籍, 儘管一開始語言不通, 還需靠著蕭乾源子女一旁翻譯, 但愛戴敬仰的心意不變, 常互相傳閱詩稿, 締結忘年交 楊雨河後來也與蕭榮宗 ( 蕭乾源長子 ) 成為朋友, 曾寫過一篇新聞稿讚揚其軍中表現 蕭乾源因牽念楊雨河隻身來台無人照應, 每至年節必邀至家中過節, 如此情意不僅讓楊雨河銘記於心, 也見證了蕭乾源跨越省籍族群的敦厚性格及長者風範 照片 3-17 楊雨河贈與蕭乾源先賢詩人惠存 照片來源 : 蕭振中先生提供 照片 3-18 楊雨河 旗山小記, 贈與蕭老詩人乾元公之嫡孫蕭振中雅存 照片來源 : 蕭振中先生提供 124

135 第四章 蕭乾源之漢詩創作 日治時期 漢詩 是傳統文人熟悉的書寫工具 其特徵包括音韻之美 意象 凝練 極富抒情與想像空間 可以抒懷 言志 遊戲 應酬 贈賀等 小至個人 心境的映現 大至家國天下的憂思 都可藉由漢詩形式來表達 蕭乾源身為旗山 詩壇元老 不論日治及戰後時期皆創作不輟 對 他而言 漢 詩書寫既是與外 在 環 境密切互動的社交工具 也是與內在自我對話的 重要媒介 從創作 類 型 來看 有關現代文學部分 目前資料僅見 昭和 7 年(1932)1 月 1 日 社 會事業の友 中一篇名為 內地視察團の感想 的出訪心得 這篇散文以日文書 寫 也可見小學校出身的蕭乾源水準上的日語能力 蕭乾源專注於漢 詩 創 作 擅 長 近體詩 尤以七絕 五律 七律為多 較 少長篇古體之作 應與日治台 灣 盛 行擊缽吟詩會的書寫習慣 有關 詩作取材廣泛 除了擊鉢酬唱外 也有 表現民族意識 敘事抒懷的詩作 少見諷刺及激昂的抗日情懷 日治時期 詩人常以原有的字或號為基礎 再加上其他字 組合成 新字號 或以讀音相近為原則 來命名新的別號 1蕭乾源曾以雲津 資生 乾元等筆名參與擊缽徵詩 以寫作者角度來看 多用異名有助 提高中選機 率 增加詩作能見度 就刊物 而言 則能 予人詩稿來源豐富 響應者 眾 多之印象 詩報 原就有限制作者創作數量的上限 因此許多作者投稿 詩報 時 常會使用不同名號 透過不同報章比對 有助於了解作者名 號的變化 根 據翁聖峰整理 日治時期臺灣漢詩車掌題材作品一覽表 2內容可知 旗峰吟社 刊在 1935 年 8 月 臺南新報 與 1935 年 10 月刊在 詩報 的內容幾乎一致 惟少數用字或作者改用筆名的差異 以表 4-1 而言 阮文仁 夢塵 僑客為同一人 未注明作者應是游水木 值 得注意的是 在這次旗峯吟社擊鉢的投稿詩作中出現詩人 蕭乾添 與蕭乾源 僅一字之差 綜觀旗峰吟社活動中 從未看見另一位與蕭乾源近乎同名之詩友 推測可能為 臺南新報 刊印失誤所致 或是蕭乾源更換名號投稿二篇詩作 故 筆者認為蕭乾添即是蕭乾源 比對 詩報 上魂珍投稿詩作 則 魂珍 極可能 為蕭乾源另個名號 1 王雅儀 縱 然 相 見未 相 識 --隱 身 在 臺 灣文 藝 叢誌 內 的 詩人 們 網址 thu.edu.tw/newsletter/ /page05.1.htm 檢索日期 2015 年 2 月 16 日 2 翁聖峰 日治時期臺灣 女車掌 文學與文化書寫 文史臺灣學報 第 1 期 2009 年 頁

136 表 4-1 旗峰吟社 女車掌 詩人名號對照表 作者 詩文 出處 日期 擊缽評等 蕭乾源 結束時裝妙似花 司機人共計生涯 臺南新報 憐他市上囂囂處 時囀珠喉報下車 號 8 版 左元右八 蕭乾元 結束身材妙似花 司機人共計生涯 詩報 114 號 7 版 憐他市上囂囂處 時囀珠喉報下車 左元右八 蕭乾添 魂珍 阮文仁 時裝窈窕好年華 旦夕慇懃為掌車 臺南新報 左花右五 時裝窈窕好年華 旦夕慇懃為掌車 詩報 114 號 7 版 寄語芳欉宜自護 司機人盡野心家 左花右五 寄語芳心宜自護 司機人盡野心家 號 8 版 當斯世界文明日 男女平權總不差 臺南新報 左五 夢塵 當斯世界文明日 男女平權總不差 詩報 114 號 7 版 事業許多同負責 掌車果用到嬌娃 左五 阮文仁 憨態妍恣女掌車 迎來送往計生涯 臺南新報 多情美目頻誰送 個個離愁正似麻 號 8 版 左六右九 僑客 憨熊妍姿女掌車 迎來送徃計生涯 詩報 114 號 7 版 多情美目頻誰送 個個離愁正似麻 左六右九 未注明 嬌妍裝束自堪誇 逐日勞勞事掌車 臺南新報 悅色和顏勤待客 可憐都是為生涯 號 8 版 左九右十 詩報 114 號 7 版 左九右十 游水木 事業許多同負責 掌車果用到嬌娃 號 8 版 嬈妍裝束自堪誇 逐日勞勞事掌車 悅色和顏勤待客 可憐都是為生涯 本章 以蕭乾源 漢詩為討論對象 試從 文學的本體論與創作論觀察蕭乾 源 作品反映現實生活 表達思想情感現象 探究詩人顯意識的作用 透過文學 外 緣 與內在研究 探討 蕭乾源詩作的內涵及 特徵 彰顯 其漢 詩書寫的文 化 意 涵 接著再以文學現象論中的文學形式 技巧 風格等面向 以文學 批評方式 分析詩人作品規範與美學取向 蕭乾源無論 鑽研詩藝 吟詠個人 情 懷 或 是 以實用功能為取向 的 應制酬唱 都是一種 現實投影 反映 出 文 學 的社會 化及普及 化 看出漢 詩寫作與當時台灣庶民生活的緊密連結 蕭乾源以各種名號參加詩社課題 擊缽 徵詩等活動 統計 資生吟草 影印手稿部分有漢詩 208 首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中得漢詩 63 首 詩鐘 34 首 旗美詩苑 漢詩 4 首 另外日治時期 詩報 台南新報 專賣通訊 南 方 以及戰後各詩社活動等整理出漢詩 93 首 扣除一詩數投情形 目前共計整 理出蕭乾源漢詩 356 首 以下就 內容題材 將詩作分為 寫景 詠人 詠物 感 126

137 懷 敘事 酬唱等六類進行探究3 各分類將列舉數首詩篇為例 就詩人詩作內 容與寫作手法加以評析 第一節 內容題材 日治時期 漢詩創作成為全民的文藝活動 隨著漢詩的持續發展與庶民化趨 向 以台灣鄉土風物 時事為題材的漢詩越來越多 包含社會紀實與抒懷 描寫 地方風物 以及吟風弄月的遊戲消遣之作 這些命題都是以 顯意識的作用 來 規範文學創作 4具有鮮明的時代形象與濃厚的生活氣息 一 寫景 文人對於土地的認知 首先建立於外在空間的描寫 不管是自然風光 家鄉 景物或是農漁風情等 都能看出詩人對地方人文風物的細膩觀察與喜愛 (一)鄉土景緻 文學作品對鄉土史地面向的建構 有其意義與價值 尤其是融合自然人文的 生活情景與情感 更是大大提升了鄉土景緻的感染力 旗山地處阿里山山脈蜿蜒 西側 玉山山脈雄峙於東 楠梓仙溪 荖濃溪縱貫期間 群山環繞 包括旗尾山 鼓山 銀錠山(馬頭山)等 山勢海拔不高 綿延相連 景色秀麗 為人稱道 吸 3 根據賴子清在 台灣詩醇 中將其所蒐集之漢詩作分類成 天文 時令 地理 政治 儀禮 音樂 慶弔 集會 送別 應酬 遊眺 人事 人物 閨閣 文事 武備 技藝 寶飾 宮 室 器用 飲食 草木 花果 鳥獸 魚蟲 詠史 雜採等 27 部 此 27 部在周定山所編的 臺 灣擊鉢詩選 中少了政治 儀禮 應酬三部 多了寺觀 農村 漁家三部 參考上述分類原則 蕭乾源漢詩分類在細目上約可畫分為天文 時令 地理 政治 慶弔 集會 送別 應酬 遊 眺 人事 人物 器用 草木 花果 鳥獸 魚蟲 詠史 雜採 寺觀 農村等 20 部 為求論 文書寫明確 再參考黃文車 黃石輝研究 漢詩分類法 將蕭乾源漢詩所呈現的 20 部細目再進 行歸類 依內容題材擬成寫景(鄉土景緻 自然風光 農漁風情) 詠人(世間人物 歷史人物 寄懷友人) 詠物(器物建築 草木花果 鳥獸蟲魚) 感懷(感於節慶 感於季景 感於人事) 敘事(記事遣懷 民族情懷 應和皇民化政策) 酬唱(慶賀弔唁 活動紀念 贈答帶作)共 6 大類 18 細項 見賴子清 臺灣詩醇 前編 (台北 青木印刷所 1935 年 6 月)目錄部分 周定山 台灣擊鉢詩選 (台北 詩文之友社 1964 年 2 月)目錄前分類 以及黃文車 黃石輝研究 目次摘要 嘉義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 年 6 月 頁 所謂 目的訴求 是指文學創作所朝向的目標 它在創作的過程中是最後達到的 卻首先存 在於創作者的意念中 從創作者的觀點來看 他又可分為創作本身的目的訴求和創作者的 目的訴求 前者以 文學本體 來說 所謂 反映現實生活 或 表現思想情感 或 自我指涉 是論者所期待於文學創作以為取向的 至於後者 它是緣於創作者要藉作品(文學)來達到 作品以外的目的而發生的 如有的要藉作品 謀取利益 有的要藉作品 樹立權威 有的要 藉作品 行使教化 這些都屬於創作者的目的訴求範圍 文學創作一事所以可能或所以 必要 那是創作者 顯意識的作用 結果 以顯意識的作用來規範文學創作 所成就的是命題 (而不再是概括性的敘述) 詳見周慶華 臺灣當代文學理論 (台北市 揚智文化 1996 年) 頁

138 引文人騷客留下許多讚賞詩章 蕭乾源所描繪的鄉土景色含括旗山美濃兩地 作 品有 鼓山春月 旗山橋遠眺 二首 春日遊皷山 二首 旗峯曉翠 二首 龍崗觀雲 內門列嶂 翠屏夕照 羅門探春 二首 羅門秋色 二首等 文字清新素雅 別有韻味 旗尾山位於旗山美濃交界處 地勢巍峨秀麗 因山容呈現三角形 如滿清三 角蛟龍旗 遠眺猶如無數旗幟飄揚 清乾隆巡台御史錢琦所寫的台陽八景詩 其 中最後一句 旗尾秋蒐入望雄 即是在描寫旗山的自然風光與美景 蕭乾源寫道 為愛長橋夕照紅 憑欄縱眼望遙空 纔經雨後風光好 旗尾山頭掛彩虹 徘徊人在霸頭東 白鷺橫天陣陣紅 山下牧童驅犢返 樵歌互答晚煙籠 (1930 年 資生吟草 庚午年 旗山橋晚眺 二首) 旗山八景中的 重橋夕照 與旗山橋晚眺有異曲同工之趣 在旗山橋遠眺旗尾山 日落美景 縱眼遙望彩虹倚山白鷺橫天 聽著樵歌應和 牧童驅犢 一幅鄉村美 景躍然眼前 此外 旗山著名景點 鼓山 隔著楠梓仙溪 與旗尾山遙遙相望 兩山對峙堪稱 旗鼓相當 蕭乾源曾多次遊歷鼓山 登高遠眺寫詩抒懷 拾級登來月色清 名山花草映分明 徘徊人在東風裡 無限吟懷爽氣生 (1930 年 資生吟草 庚午年 鼓山春月 ) 偷得浮生半日閒 飽看勝跡上名山 花香鳥語吟情溢 罄韻鐘聲俗慮刪 聳翠旗峰橫古色 拖藍彌水見幽灣 忠君護國碑巍立 健筆長膽佐久間 名誇八景古名山 山水清幽近市闤 神社威嚴參客集 佛堂靜肅老僧還 平巒義塚松林外 征匪忠靈竹藪間 福地天然堪豹隱 肯從他處覓仙寰 (1942 年 南方 第 153 期 春日遊皷山 二首) 鼓山春望 為旗山八景之一 是文士踏青吟詠的名山勝地 也是詩人寫作的好 題材 早期鼓山是公墓地 光緒三十二年 鄉紳商議遷移墓地 改建為鼓山公園 是日治時代全省十二名勝之一5 光復後又改名為中山公園 清朝以來 旗山族 5 昭和 2 年(1927) 台日社主辦台灣風景投票 票選台灣 八景十二勝 旗山街的 旗山景色 當選為十二勝之一 見曾中宜 1927 年旗山大事 旗山奇 網址 /2culture/index.htm 檢索日期 2015 年 4 月 12 日 128

139 群關係緊張 官員曾立 同心赴義 石碑 希望閩 粵 番三族群能停止械鬥 和睦相處 明治 38 年(1905) 石橋亨廳長於鼓山公園立下 鼓山招魂碑 令兩 族靈位合埋鼓山 立大石碑 冀盼族群能共嬉遊以消弭夙怨 明治 40 年(1907) 年 12 月 臺灣總督佐久間佐馬太來訪蕃薯藔廳 遊鼓山公園之際 了解閩粵族 群爭鬥歷史 有感而發寫下 精忠護國 四字 隔年 石橋亨將總督手書刻石 立為 精忠護國碑 除了紀念日本統治初期三十三名地方殉職之官員 也是為 了化解當地閩 粵籍心結 以招攬民心 根據 文化地理學 的說法 我們顯然無法只把地景當成物質特性 我們也可以將其視為 文本 予以 解讀 並且告訴居民和我們自己有關人群的故事 涉及他們的信仰與認 同 由於地景有所謂的雙重編碼(double encoding) 使得情況益顯 複雜 這是指地景被置入另一種再現之中 在已經充滿意義的地景上 我 們又添上自身的當代價值 情況因而變得錯綜複雜 6 不同於 1930 年單純的閒情吟詠 1942 年正值日本力行同化政策 蕭乾源除了歌 詠鼓山為清幽福地 詩作中也融入地方文史 出現 忠君護國 神社威嚴 長 瞻佐久間 等頌揚母國的詞彙 此類具有皇民意識的詩作 不僅是蕭乾源的文學 抒懷 或可藉此表明自身政治立場 避免成為日本政府監控刁難的黑名單 由此 可知 地景書寫並非單純描摹自然風光 更包含不同時期 不同身分的文人表現 這些隱含在地景背後的歷史發展與價值意涵 也體現了台灣文學的特殊性 康熙時期高拱乾創立 台灣八景 影響擴及後來的文人創作 乾隆後各地 方也開始有八景之選 在各地進行八景詩的書寫 7旗山地區也不例外 旗山市 街三面環山 楠梓仙溪縱貫其中 環境優美且歷史悠久 吸引遠近詩人墨客吟詠 此處佳景 旗山八景包括 旗峰翠曉 鼓山春望 柚林歸鷺 嶺南煙雨 仙溪泛 舟 長堤步月 重橋夕照 玉枕雲雪等8 可惜不知是由何人定下此八景 蕭乾 源曾描寫 旗峰曉翠 6 Mike Crang 著 王志弘 余佳玲 方淑惠譯 文化地理學 (台北 巨流圖書公司 2003 年) 頁 52 7 乾隆一朝最值得注意的是 臺灣已出現 聚落型八景 與 私人園林八景 透過八景的訂定 已由府 縣 廳級的大區域 進入地方上的聚落小區域 甚至連民眾都感染了選定八景的風 氣 清代台灣最早出現的 聚落型八景 是臺灣南部鳳山境內的 鼓山八景 和 龜山八景 劉麗卿 清代台灣八景與八景詩 (台北 文津出版社 2002 年) 頁 旗山八景分別為 旗峰曉翠 鼓山春望 柚林歸鷺 嶺南煙雨 仙溪泛舟 長堤步月 重橋夕 照 玉枕雲雪等 參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編 認識高雄縣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1994 年 頁

140 積翠朽峯麗 晴空曙氣淸 皷山濃霧罩 淡水碧痕生 瀲艷霞光滿 蒼茫黛色橫 綠窓誰起早 寫照愛新晴 (1936 年 詩報 第 123 號 高雄州下聯吟會擊鉢 旗峯曉翠 ) 聳立羅門翠黛橫 芙蓉萬疊自崢嶸 眉形遠映逢秋麗 髻影新妝向曙明 綠繞仙溪流水碧 青分鼓岫曉氛清 靈峰秀起騷壇幟 藉捲文風振八紘 旗峰曉翠 9 旗尾山臨近楠梓仙溪 水氣較重 雨後隔日清晨易出現大霧瀰漫雲層深厚的奇特 景色 此時遠眺旗尾山 林翠若隱若現 似籠一層薄紗 令人陶醉 兩首詩中提 及鼓山 羅門 仙溪 靈峰等 描述旗山的地靈人傑 詩人極目遠眺 胸襟隨之 開闊 不只寫景之秀麗 更期待能振興騷壇 弘揚文風至八方極遠之地 清代臺灣有鳳山縣八景10 民國47年(1958) 高雄縣文獻會也新定高雄八景11並 向海內外徵詩 刊載於民國49年(1960)高雄縣文獻會出版的 高雄縣志稿藝文 志 其中張相所評選的 龍崗觀雲 由蕭乾源獲得首獎 絕頂登臨去 龍崗氣象雄 雲羅鋪疊嶂 霧縠接長空 鼓岫蒼茫外 旗峰指顧中 家山何處是 親舍望無窮 龍崗觀雲 12 龍肚位於美濃區東端 是美濃通往六龜山路的隘口 因三面環山 其狀如龍 村 庄落於內 如在龍肚裡 因以 龍肚 稱之 此地山明水秀 地靈人傑 附近丘 陵除了茶頂山外 還有龍山(又名蛇山 橫山)與大小龜山 因山勢迂迴 早晨或 黃昏常可看見雲霧繚繞山腰 景色優美宜人 加上傳統社會中為龍象徵帝王 龍 形山脈風水極佳 常成為詩人吟詠對象 龍崗觀雲 有 龍肚八景 之稱 蕭 乾源詠道 雲羅舖疊嶂 霧縠接長空 鼓岫蒼茫外 旗峰指顧中 遠眺旗尾 鼓山 雲霧蒼茫 更顯不凡氣勢 美濃詩人陳保貴與朱鼎豫也曾寫過 龍崗觀雲 9 本詩引自 旗山八景 旗山奇 網址 /index.html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10 乾隆 7 年劉良璧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鳳 岫 春 雨 琅 嶠 潮 聲 泮 水 荷 香 岡 山 樹 色 翠 屏 夕 照 丹 渡 晴 帆 淡 溪 秋 月 球 嶼 曉 霞 光 緒 20 年 盧嘉德 鳳山縣采訪冊 鳳 岫春雨 龍巖冽泉 淡溪秋月 球嶼曉霞 岡山樹色 泮水荷香 翠屏夕照 丹 渡 晴 帆 見李知灝 從蠻陌到現代 清領時期文學作品中的地景書寫 (台南市 台灣文學 館 2013 年 8 月) 頁 民 國 47年 重 定 的 高 雄 縣 八 景 有 鳳 岫 織 雨 原 鳳 岫 春 雨 淡 溪 秋 月 超 峰 晚 鐘 原 岡 山 樹 色 翠 屏 夕 照 貝 湖 春 曉 鳥 松 澄 清 湖 龍 崗 觀 雲 內 門 列 嶂 汕 尾 歸 舟 林 園 12 黃福鎮 戰後高雄地區傳統詩研究 高雄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 2009 年 頁

141 13 只是詩人觀雲角度不同 或從茶頂山往下看 描繪山形雲幻 或由龍山地形 開始 描述雲氣繚繞龜山之景 讚美龍山緊鄰荖濃溪 視野廣闊 景色優美 儼 若臥龍崗 適合隱者躬耕閒居 另有 內門列嶂 翠屏夕照 二景 曳帳羅門裡 林巒氣象幽 重圍千嶂秀 複岫五雲浮 玉枕明如畫 銀屏翠欲流 將軍疑勒馬 屹立望神州 內門列嶂 返照罘罳麗 連峯着絳衣 觀音成瑞藹 貝闕暈殘霞 彩散蓮池灩 光迴鳥徑斜 江河悲日下 客思逐歸鴉 翠屏夕照 14 前首詩描繪羅漢門景色宜人 雲山清風 層巒疊嶂蔚為奇觀 不同於陶淵明 歸 去來兮 雲無心以出岫 鳥倦飛而知還 的隱者心境 文中將軍勒馬望神州 更顯詩人入世情懷 後首詩描寫觀音山側的落日美景 根據乾隆7年劉良璧 重 修福建臺灣府志 與光緒廿年盧嘉德 鳳山縣采訪冊 皆列名 翠屏夕照 為 鳳山縣治八景之一 清朝黃夢蘭的 翠屏夕照 描繪的就是觀音山斜照美景 鳳山縣觀音山 在縣北二十餘里 脈由虎形山出 高三里 長十五里 陡起十九 峰 中一峰屹立如菩薩趺坐 眾小峰拱峰於側 不可名狀 其麓一巖 名曰翠屏 15 根據高雄縣政府所立的 翠屏岩 碑記記載 翠屏岩在觀音山麓 山脈白虎形 山出蜿蜒十五里 相傳觀音山旁有一座大覺禪寺 為清康熙鳳山知縣楊芳聲所 建 因有一巨岩藏風聚氣 康熙敕旨賜名為 翠屏岩 由此可知翠屏美景由來 已久 罘罳原為宮闕中花格似網或有孔的屏風 詩人云 返照罘罳麗 連峯着 絳衣 用來形容山峰相連如瑰麗畫屏 觀音山區因多單面山 巨岩後峭壁如屏 風矗立 向晚時分 漫天橘紅斜照 更顯山城暮靄之美 本詩前四句言暮山餘暉 之美 五六句斜照下的水面景色 皆為寫景 結尾 江河悲日下 客思逐歸鴉 一聯由景生情 免於有景無情之病 13 陳保貴 龍崗觀雲 茶頂山 蜿蜒出自東 形式與龍同 五風方舒翼 穴龜欲吐虹 憑 他雲變幻 依我意潛通 造化原無極 凝眸樂境中 朱鼎豫 龍崗觀雲 之一 龍地 如龍臥 奇觀內外聞 嵐光龜嶺合 翠色馬頭分 清曉籠朝露 黃昏罩暮雲 鄉心無限感 遊子 思紛紛 之二 形奇真秀絕 儼若臥龍崗 諸葛躬耕地 子陵獨釣場 六龜山聳翠 五 鳳嶺含光 極目層巒外 餘暉罩夕陽 14 黃福鎮 戰後高雄地區傳統詩研究 頁 清乾隆鳳山縣人黃夢蘭 翠屏夕照 日落滄江好 揮戈射翠屏 半規誰點綴 孤嶂獨娉婷 殘照浮金鏡 斜照篆玉硎 閒來欣晚對 凭几拾餘青 全詩描述夕陽照射海面與山巖之景象 林正三輯釋 輯釋臺灣漢詩三百首 (台北市 文史哲出版社 2007 年 7 月) 頁

142 (二)自然風光 描寫自然風光的作品包括 雨意 四首 月影 江風 二首 裁雲 二 首 春雪 秋聲 二首 秋光 二首 濃山秋景 二首 秋江盟鷗圖 二 首 冬暖 三首 秋思 二首等 蕭乾源國學底子深厚 擅長用典 描寫自然 風光的詩篇中除了景色摹寫精彩外 更常見各類典故 列舉以下詩作為例 一片滄茫九派通 封姨鎮日逞威雄 頻翻巨浪成天塹 時激奔濤幻雪嵩 數陣海門推急雨 幾番浦口拂斜蓬 痴心我欲追宗愨 獨立江頭待御風 (1943 年 資生吟草 癸未旗峰課題 江風 二首之一) 封姨 是神話裡的風神 以封姨逞勢形容 驚濤裂岸 捲起千堆雪 之景 再 引用南朝宗愨少時 叔父宗柄問其志向 回答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故事 說 明詩人迎風獨立江岸之心境 詩中蕭乾源御風立岸瞻望前程 相信自己終能擺脫 困境 期望能如宗愨不畏強風急雨 懷抱乘風破浪的遠大志向 為人生奮力前行 無心出岫疊崔嵬 擬待從龍天際飛 風剪鏤開成舞服 雨絲穿就幻戎緋 彩兮華蓋功稱著 艷比霓裳妙入微 朵朵裁刪思韻事 唐宮承寵想楊妃 (1943 年 資生吟草 癸未旗美課題 裁雲 二首之一) 本詩由景入情 先描寫白雲繚繞層巒 轉而聯想 龍起生雲 在天際幻化成各 式景象 彩艷無比 最後再以李白 清平調 雲想衣裳 為聯想 帶出玄宗寵 戀貴妃之韻事 更顯雲之奇特 無心車馬走遙峰 石燕商羊飛舞從 疑是禹門鯉角露 風雲際會待成龍 (1952 年 資生吟草 壬辰鳳山課題 雨意 四首之一) 石燕 典出北魏酈道元 水經注 湘水 相傳石燕平時為石 遇風雷則如燕 翔 故在傳說中與強風有關 16 商羊 17則是中國神話記載的鳥名 乃知雨之物 16 石燕 在中國古代神怪傳說中 可見其蹤跡 如 水經注 湘水 云 (湘水)東南流逕石燕 山東 其山有石紺而狀燕 因以名山 其石或大或小 若母子焉 及其雷風相薄 則石燕群飛 頡頏如真燕矣 見李知灝 從蠻陌到現代 清領時期文學作品中的地景書寫 頁 孔子家語 辯政 齊有一足之鳥 飛集於宮朝下 止於殿前 舒翅而跳 齊侯大怪之 使 使聘魯問孔子 孔子曰 此鳥名曰商羊 水祥也 昔童兒有屈其一腳 振訊兩眉而跳 且謠 曰 天將大雨 商羊鼓舞 今齊有之 其應至矣 急告民趨治溝渠 修堤防 將有大水為災 頃之大霖 雨水溢泛 孔子家語 辯證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網址 132

143 傳說飛舞時天將大雨 下雨前會用屈一腳跳舞 故以商羊鼓舞比喻降雨 禹門即 龍門 相傳為夏禹所鑿 詩中引 三秦記 中 鯉魚躍龍門 之典 形容鯉魚登 上龍門之際 即有雲雨隨之而來 天降大火燒其尾巴 於是幻化成龍 詩中連用 三個典故描寫雨意 描摹自然 獨具特色 非有深厚國學蘊底 實難駕馭自如 蕭乾源作品中也有許多描寫四季色彩的詩篇 豐年有兆喜農民 六出繽紛報好春 最是蟾光添瑞彩 江山萬里白如銀 (1942 年 資生吟草 壬午旗美課題 春雪 ) 雪花六角 別稱六出 詩中描繪大雪紛紛帶來豐收的喜兆 在一片的雪白世界 中 月光映雪更添情意 俗 話 云 瑞 雪 兆豐 年 嚴 冬 積 雪 覆蓋 大 地 預 示著來春是個豐收之年 農民喜上眉梢 更顯春雪美好 一幅丹青點綴工 成群鷗鷺戲流中 尋盟江上斜陽裡 添寫蘆花弄晚風 縑緗一幅畫來工 戲水群鷗樂意融 相近相親疑雨後 夕陽江上掛長虹 (1931 年 資生吟草 辛未年 秋江盟鷗圖 二首之一) 此圖描繪雨後江上斜照迎虹 岸邊蘆花輕擺 成群鷗鷺戲水同樂之景 令人陶然 忘機 詩人藉由如畫如詩 動靜皆美的自然風光 表現出閒雅愜意的悠遠情韻 情意盎然 耐人尋味 肅殺西風四野鳴 幾疑萬馬戰荒城 誰家寒杵三更急 何處疎鐘五夜清 竹雨頻敲無限恨 松濤時湧不平聲 歐公有賦同悽切 獨倚欄杆月正明 (1936 年 資生吟草 丙子旗峰擊鉢 秋聲 二首之一) 詩中由秋聲起興 從 疑萬馬戰荒城 寒杵三更急 營造出秋聲悚然 動人心 魄 後由竹雨頻敲與松濤時湧 帶出詩人內心有恨不平 卻只能獨自倚欄望月 難以成眠 詩人以歐陽脩 秋聲賦 為引 以具體物象形容抽象秋聲 讓秋聲如 見如聞 展現出敏銳的觀察與感受力 蕭瑟西風夕照紅 餘輝瀲灩襯丹楓 蘆花閃閃翻金浪 晚雨瀟瀟貫彩虹 十二樓台迷幻裡 三千世界滅明中 詩人惟愛團圓月 入夜清光滿大同 (1943 年 資生吟草 癸未旗美擊鉢 秋光 二首之一) /bian-zheng/zh 檢索日旗 2015 年 3 月 14 日 133

144 十二樓臺為 神 話 傳 說 中 的 仙人 居 處 大千世界原指由小千 中千輾轉集成為 大千 謂之三千世界 文中詩人從虛無難尋的仙人處所 與人世明滅的紛紜諸相 中 體會出團圓的美好 若有似無的禪意 更擴大了詩作境界 此外 詩中出現 夕陽紅 丹楓 金浪 彩虹 清光 等字詞 不僅緊扣 秋 與 光 更讓整首詩畫面繽紛 充滿綺麗色彩 (三)農漁風情 描寫農漁風情的作品包括 春耕 三首 垂釣 二首 雞聲 三首 蔗 苗 等 春耕 一詩寫到 青帝正司權 三農好力田 一犁春水足 滿眼稻秧妍 沃地東風暖 沾衣杏雨綿 黎民欣盛世 擊壤頌堯天 (1942 年 資生吟草 壬午旗美課題 春耕 三首之一) 青帝 相傳為中國古代五帝之一 掌管天下的東方 對應春天 五色屬青色 三 農指農事 農村 農民 擊壤歌 是中國上古時代流傳的民歌 說明堯帝時代 人民豐衣足食 過著太平生活 詩中青帝 力田 春水 東風 杏雨 滿眼稻秧 等 帶出春耕情境 再以百姓樂而擊壤鼓腹 說明人民安居樂業 甚有餘閒遊戲 喜迎太平盛世 詩人也以姜太公 垂釣 為意象創作 一簑煙雨釣江門 注視絲綸逐浪翻 但願上鈎三尺鯉 歸來沽酒樂忘煩 蘆花深處坐黃昏 為釣翻江千歲黿 莫笑垂竿無大志 興周八百太公尊 (1944 年 資生吟草 甲申旗美課題 垂釣 二首) 商周末年 紂王暴虐無道 呂尚(姜子牙)垂釣磻溪 遇到求賢若渴的周文王 被 立為軍師 輔周伐紂 成了興周八百年的功臣 如同白居易 渭上偶釣 所言 釣人不釣魚 七十得文王 此處詩人也非閒情垂釣 垂釣目的直指翻江千歲 黿 豈無大志 詩中借用姜子牙隱釣為水的典故 說明己身敬仰太公興周之胸懷 與期望 雖在日本統治下 台灣人較難一展抱負 表面上只能垂釣自樂 但詩人 對未來仍懷抱雄心大志 具有積極入世的情操 二 詠人 蕭乾源詠人詩作多來自課題或徵詩 部分思想性不強 但設想奇特 用字精 鍊 透過詩作我們也能得知當代社會現象 發掘詩人自我投射意識與其交遊狀況 134

145 (一)世間人相 蕭乾源詩作中曾多次出現美人形象 其描寫世間人相的作品包括 從良妓 五首 美人 三首 畫中美人 二首 女車掌 三首 青樓怨 三首 薄命花 三首 笑花 等 日治時期 旗山市街工商熱絡 百業興盛 文人們狎妓出遊 前往聲色場所 尋花問柳 吟詠交驩實乃常見之娛樂 宴集活動中出現藝妓相陪的場面 幾乎是 臺灣詩會中的慣例 藝妓在大會活動中大致上做的是彈琴 侑酒 高歌 陪 說 話等 各種餘興節目的安排 增強了民眾參與詩社的動機 雖陸續有人針對此現 象提出建言18 但風氣似乎仍有增無減 昭和 11 年(1936)滌庵曾寫下 詩星朗朗耀旗山 暢飲開懷百慮刪 底事筵中題訪艷 醉餘竟困美人關 醒時旭日上窓紗 本欲登堂客路賒 齒頰餘香留我輩 酧恩有紙筆無華 (1936 年 詩報 第 124 號 呈旗峯吟社諸君子 ) 文中描寫滌庵與詩友一同吟詩歡飲 席間有美人相陪 氣氛歡愉 使其醉困美人 關 醒來已是翌日 除了看出滌庵風流自許 不避諱表達自己樂與藝妓逢場歡樂 也可知旗峯吟社聚會時 不乏藝妓侑酒助興 蕭乾源風流倜儻 也常在聲色酒筵 間觸發詩情 描寫世間人相 包括許多風月場所觀察到的人物特色 例如 美人 嬌嬈媚態本天眞 西子前身卿後身 最是紅顔偏命薄 綠章我欲向天申 明眸皓齒與朱唇 十五年華更可人 我也多情如杜牧 未甘遲暮負芳春 貌似驪姬世所珍 不塗脂粉出天眞 任他一朶如花艶 却遜花容歲歲春 (1935 年 詩報 第 101 號 旗峰吟社擊缽 美人 三首) 文中詩人將美人比為西子 驪姬 以杜牧與弋江歌妓蘇柳云的愛情為本 自比多 情杜牧 無奈紅顏薄命 才讓詩人欲以綠章(青詞)為表文向天申訴 推測美人應 為酒家或是吟詩作陪的妙齡女子 酒酣耳熱之際見此佳人 才會讓二十多歲的蕭 乾源如此動心 本次擊缽活動由陳天然任左詞宗 阮文仁為右詞宗 蕭乾源以 蕭 乾元 蕭雲津 蕭資生 等名投稿 分別獲得左花右五 左臚右七及右八等佳績 18 例如昭和 7 年(1932)1 月 1 日 詩報 27 號上史雲由於受到新文化人士廢娼運動影響 為文 壬 申年全島聯吟大會之一提議 提議廢除以往在全島聯吟大會 招致藝妓談唱侑觴以助興的慣例 顧敏耀 薛建蓉 許惠玟 一線斯文 臺灣日治時期古典文學 (台南市 臺灣文學館 2012 年 11 月) 頁

146 另一首 畫中美人 中 一幅風流艷畫宜 十分春色個中披 乳峰高聳幾無掛 玉體豊盈神欲馳 疑是楊妃經晚浴 恍如西子正幽思 阿誰妙筆堪稱絕 費殺痴人欲染脂 (1951 年 資生吟草 辛卯旗美課題 畫中美人 ) 本詩為民國40年(1951)旗美課題之作 詩中用字淺白艷俗 語涉浮薄 不避狎邪 極盡旖旎之態 可見戰後這種以詩酒助興 流連花叢的風氣並未稍減 19當時擊 鉢吟會仍存在宴玩交遊的社交意義 聚會現場經常觥籌交錯 氣氛歡愉 日治時期 徵詩 不僅是交際應酬的工具 後來更成為附庸風雅或打響自 身名號的手段之一 昭和年間 詩報 上處處都是 徵詩 廣告 各行各業皆可 創作投詩 甚至藝旦妓女也加入徵詩行列 舉例而言 南方 139 期有嘉義西 薈芳藝妓彩雲 以 薄命花 廣徵全島名作 聘請黃傳心 吳紉秋為詞宗 不到 兩個月內得詩 1184 首 因反應熱烈遂再進行第二期 第三期之徵詩 南方 143 期也有台中醉月樓名妓玉雲 聘請陳雪滄 施讓甫擔任詞宗 以 青樓怨 為題 20 徵詩 自我推銷 期間蕭乾源也曾創作投稿 雨 風摧暗愴神 愛花誰是惜花人 紅顏畢竟都成讖 那得東君護此身 (1942 年 南方 第 147 期 南方詩壇 薄命花 三首之一) 落花飛絮掩青樓 一曲琵琶萬種愁 薄命恨無紅拂眼 從良何處覓王侯 (1942 年 南方 第 147 期 南方詩壇 青樓怨 三首之一) 自古紅顏多薄命 藝妓貌美命薄 送待迎來卻無主護花 難得春神眷顧 恨無紅 拂慧眼難覓王侯 只能如檻中獸 籠中鳥般怨倚青樓 以琵琶訴情 詩中道出 19 許俊雅 台灣詩學 第 1 輯於民國 37 年(1948)10 月 10 日發行 隔月 11 月 30 日發行第 2 輯 本刊廣拉各式廣告贊助 到了第 2 輯頗見酒家之廣告 樂園酒家 牡丹酒家 太白莊 酒家 昭樂樓酒家 等 地址皆在北斗鎮 足見傳統文人以詩酒助興 流連花叢之風並未稍 減 見 台灣文學期刊目錄資料庫 台灣詩學叢刊 國立台灣文學館 網址 opencms/journal/journal050/ 檢索日期 2015 年 2 月 16 日 20 黃美娥 風月 為 南方 前身 創刊以來 充斥周旋於花柳宴席的詩文 南方 139 期更有藝妓徵詩 薄命花 由嘉義西薈芳藝妓彩雲所徵 共得 1184 首 台中醉月樓名妓玉雲 因此影響 也在 143 期徵 青樓怨 (陳雪滄 施讓甫擔任詞宗) 自我推銷 黃美娥 古典 臺灣 文學史 詩社 作家論 頁 203 楊永斌 有名為 玉雲 之北地妓女 以 青樓怨 為題徵詩 還聘請陳雪滄 施讓甫擔任詞宗 又有 彩雲 之嘉義名妓 以 薄命花 廣徵全島 名作 聘請黃傳心 吳紉秋為詞宗 結果不到兩個月內 得詩 1184 首 如此熱烈之反應 後來 遂再進行第二期 第三期之徵詩 楊永斌 從 風月 到 南方 論析一份戰爭期的中 文文藝雜誌 風月 風月報 南方 南方詩集 總目錄 專論 著者索引 (台北 南天書 局 2001 年) 頁

147 藝妓受 制 老鴇 沒有人身自由 即使遇到理想的對象 也不一定 能從良嫁 作 人 婦的苦楚 日治時期 舉止高雅的藝旦有別於一般娼妓 有些於芳齡年華便嫁做人婦 有些卻是人老珠黃後淪為私娼 喪失了昔日的風華歲月 抑鬱而終 命運兩極 從良妓 中寫到 金縷歌聲從此停 而今不羨錦纏頭 乘龍喜配佳公子 琴瑟和鳴夙願酬 悔恨秦樓露水緣 管絃徹夜怎成眠 從茲遂願從良去 借詠關雎第一篇 超昇苦海謝蒼穹 願為偏房忍寸衷 大婦倘能翻醋甕 問君是否怕河東 好拋歌扇付江潮 皮肉生涯恨已消 從此春藏金屋裡 香衾同度合歡宵 捨卻琵琶習女紅 此身幸脫火坑中 而今嫁作商人婦 雙宿雙棲樂亦融 (1930 年 資生吟草 庚午年 從良妓 五首) 藝旦欲脫離妓女身分 但從良後仍須面對現實問題 詩中從良妓不羨錦繡纏頭 也悔恨露水姻緣 盼能脫離火坑苦海 哪怕夫懼河東也願為偏房 只希望不再唱 曲娛賓專心侍奉良人 藝旦表面看似風光 夜夜與仕紳富豪應酬交驩 實際上卻 是處於社會底層的人物 儘管有從良機會 仍有可能所託非人或遇到 大婦翻醋 21 甕 再回到煙花巷內重覓良人 這些悲苦與無奈實難為外人道 此外 在 雞 聲 詩中 樹下籬邊喔喔聞 喚鶵覓餌日將曛 女權今日歌平等 唱曉何妨讓牝群 (1952 年 資生吟草 壬辰鳳山課題 雞聲 三首之一) 詩人以牝雞鳴叫為題 應和當時社會追求女權平等的議題 唱曉何妨讓牝群 一句雖可見詩人尊重男女平權觀念 但 牝雞司晨 卻有暗諷婦女掌權當政之意 整首詩看來肯定兩性平等 卻仍在字詞中讀出以男性為中心的主觀評述角度 看 出詩人尚未真正跳脫男尊女卑的傳統價值觀 考察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壇 可以由詩題發現漢詩與時俱進的特質 許多知識 分子透過報刊發表許多包括女性在婚姻 教育 經濟 參政上的重要議題 22社 21 如詩句 去年悔作小姨娘 大婦爭風鬧幾場 莫笑楊花成痼性 舒開巨眼再從良 (1931 年 資生吟草 辛未年 代碧珠女校書答輕情郎 ) 22 翁聖峰 日治時期新知識分子透過 臺灣青年 臺灣 臺灣民報 臺灣新民報 等報刊發表許多女性在婚姻 教育 經濟 參政的重要議題 政治社會運動及農工階級運動亦 137

148 會開始關照婦女運動 女性形象與時代滄桑 許多新時代產物及大眾議題也可成 為書寫題材 除了職業婦女外 電話接線生和車掌 也引起文人莫大之興趣 電 話接線生和車掌是臺灣開始有民用電話和公車後才出現之新職業 根據游鑑明 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 應徵者需具備公學校畢業學歷 但有志者甚眾 錄取不易 23日治時期 女車掌 的興起 與官方進行交通運輸建設相關 女子 擔任車掌以改善家計 就是經由經濟與生產所帶起的女性新興職業 以旗山為例 昭和時期已有三家自動車株式會社24 因女車掌人數逐漸增加 服務與韻味又 與傳統男車掌不同 因此能引起詩社注意 藉由擊鉢或課題創作 女車掌 與社 會新風氣相互呼應 蕭乾源在 女車掌 詩中說到 結束身材妙似花 司機人共計生涯 憐他市上囂囂處 時囀珠喉報下車 (1935 詩報 第 114 號 旗峰吟社擊缽 女車掌 ) 由詩推敲 詩人從服裝 身材 動作 聲音 風韻描摹女車掌 文中先以 結束 身材妙似花 形容女車掌的佳麗形象 再用 時囀珠喉報下車 形容女車掌悅耳 的報站聲 作者以男性視角出發 真實表現女車掌除了工作辛勞與危險外 外貌 身形及親切溫柔的女性特質都是大眾關注的焦點 除了旗峰吟社課題外 栗社 以文吟社 仰喬軒皆有 女車掌 的擊鉢創作 正好呼應漢詩的社會化及生活化 不僅描繪出詩人眼中的職場女性 也反應社會 對女車掌的勉勵與關心 看見職業婦女慢慢獲得傳統文人的認同 部分詩人也曾 針對社會事件 作詩叮囑 寄語芳心宜自護 司機人盡野心家 25 提醒女車 掌終日與運轉手因相處 應小心情感糾葛 自我保護 能與新聞時事互相呼應 為各個不同階層發聲 亦可證漢詩創作的時代價值 也成為另種史料證據 日本殖民期間 台灣正體驗現代化歷程 女性受教育比例逐年提昇 隨著時 代發展 女性透過就業逐漸獲取經濟獨立 打破傳統 男主外 女主內 模式 也鬆動了男性為主的支配關係 現代化過程中出現許多女性新興職業 在文學創 作中成為具有時代感的新題材 這些較為時尚的女性與新興的婦女職業 改變日 甚關切婦女解放運動 作者創作漢詩 包括女車掌題材文學 本來就可偏重在社會性或遊戲性 趣味性 翁聖峰 日治時期臺灣 女車掌 文學與文化書寫 頁 李毓嵐 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女性觀 臺灣史研究 16卷1期 2009年3月 頁 昭和7年(1932)旗山的大眾運輸業有旗楠自動車株式會社 榮和自動車株式會社 以及東榮自動 車會社等三家公司 行駛六條營運路線 為旗山地區居民提供往來的交通工具 昭和14年(1939) 以公共汽車為主的大眾運輸已發展至十條營運路線 至此 北高屏以旗山為中心的大眾運輸網略 見雛形 見 1932年旗山大事 旗山奇 網址 event/ /1932.html 檢索日期 2015年7月10日 25 蕭乾添 女車掌 時裝窈窕好年華 旦夕慇懃為掌車 寄語芳心宜自護 司機人盡野心家 臺南新報 號 8 版 1935 年 8 年 23 日 138

149 治女性的視野與生活空間 並且提供女性地位提昇的基礎 女性投入新興職業所 帶有的時尚感 不斷在報紙媒體中被強化 不僅取得部分經濟權 也象徵女性逐 漸走出家庭經濟束縛 不再完全受到父權經濟的控制 女性意識的崛起與進步 意味男女地位已非絕對懸殊 以其為題材的漢詩創作 顯示著日治時期新舊遞變 的過渡現象 儘管根深柢固的傳統女性地位並非輕易就被改變 但隨著時代演進 男性詩人也開始重視兩性平權觀念 具有一定程度的現代性與自省能力 漢詩 人對女車掌另眼觀看並非特例 應是此時期的共有現象 (二)歷史人物 詩人常常藉著歌詠歷史人物 或為自我理想典型的投射 除憑弔其功業外也 以此自勵自許 或是以此撫慰現實世界的缺憾 抒發對時局的感傷與無奈 描寫 歷史人物的作品包括有 甘露寺取婿 三首 賈誼 辛卯詩人節紀念鄭成功 辛卯詩人節懷沈斯菴 追懷七十二烈士 春日訪鄭王梅 五日感懷 二 首等 列舉以下幾首歌詠歷史人物之作 華政上書憂七國 憐忠作賦吊三湘 長沙謫去空悲憤 禮樂終難冠李唐 葵心空向日斜時 萬右長沙過客悲 憂國上書難華政 漢文有道竟狐疑 (1930 年 資生吟草 庚午年 賈誼 ) 賈誼為西漢政論家 文學家 年十八 以能誦詩書屬文稱於郡中 文采與見識深 受後人讚嘆 賈誼少年得志 因招妒被遣調出京 途經湘水時作 吊屈原賦 借憑弔古人抒發自身感慨 謫居長沙時作 鵬鳥賦 強調禍福榮辱皆不以為意 也是謫居時哀傷情緒的自我排遣 雖曾重召回京卻未再受重用 後任長沙王太 傅 因梁懷王墜馬身亡 竟傷感過度而死 賈誼深謀遠慮卻因遭排擠 未能施展 政治抱負 詩人以二十字精要概述賈誼一生 藉賈誼上書對比自身憂國上書之心 境 以葵花傾日卻只能空向斜照 暗諷日方廢除漢文之作為 憂嘆 漢文有道 竟受阻 更見詩人用心維繫漢學詩文的立場與態度 心機徒費嘆周郎 賠了夫人又折艭 假弄姻緣真撮合 千秋艷事說吳江 (1949 年 資生吟草 己丑旗美擊鉢 甘露寺取婿 ) 甘露寺在鎮江北固山 因 三國演義 劉備招親故事而聞名 文中以周瑜賠了夫 人又折兵的故事為典 雖然甘露寺招親悖離史實 但情節鬥智懸疑 精彩絕倫 一樣引人入勝 流傳千古 139

150 在 五日感懷 中說到 寧忘薪膽又天涯 醉飲蒲觴倍愴懷 孤憤有誰同屈子 江山此日尚陰霾 端陽佳節感盈懷 天賦騷人命豈乖 我也相憐同賈誼 招魂待哭楚江涯 (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五日感懷 七絕之一) 詩中藉賈誼被外放赴任長沙王太傅途中 因心情悲愴失望 在渡湘江時作 弔屈 原賦 之事 賦中賈誼觸景感慨 對屈原生前遭遇寄以極大同情 其實也是抒發 自己不受重用與不甘屈服的心情 既是弔古 也是傷今 蕭乾源以賈誼弔屈自比 心境 強調儘管環境惡劣 悒鬱難當 仍要頑強活著 才能不受制於螻蟻之輩 這樣的情思也應和著詩人心志 戰後 旗峰吟社重振旗鼓 蕭乾源與友人一同參 加全國詩人大會 寫下紀念鄭成功及沈光文的詩作 辛卯端陽憶大賢 沈公偉業挽回天 瀛洲始祖推文獻 明室功臣入史編 民族維揚宣正氣 國風遠佈掃蠻煙 延平氣節同堪仰 府誌留名萬古傳 (1951 年 資生吟草 全國詩人大會課題 辛卯詩人節懷沈斯菴 ) 騷人佳節拜遺風 追念孤臣貫日忠 不屈滿奴飄海外 長驅荷鬼據瀛東 軍防律政傳奇績 教化農工頌偉功 民族英雄推第一 應將寶像鑄金銅 (1951 年 資生吟草 辛卯全國詩人大會課題 辛卯詩人節紀念鄭成功 ) 沈光文 號斯菴 浙江鄞縣人 明末漂泊入台以居 晚年與寓台人士唱和 合組 東吟社 是台灣傳統詩社的濫觴 另外 有關延平郡王 鄭成功 抗清記載 被 視為台灣文學中重要的書寫符號 隨著政權更迭與歷史詮釋權的不同 鄭成功的 形象也有所轉變26 國民政府遷台初期 反共復國 成為既定政策 呼應國家 政策的相關傳統詩會活動 也被納入宣揚民族精神的大纛下 政府重視民族精 神 因此推崇驅荷墾台 反清復明的鄭成功 在鄭成功的各種形象中 國民政府 視鄭成功為 中華民族英雄 反清復明 抗元 抗金 都是為了轉化成反共復 國的意涵 異族即是中共 抗異族即是光復中國 27全國詩人大會透過詩人節緬 26 鄭成功的各種歷史形象與評價包括 日本人把他當成是 大和民族英雄 與 日本之光 台 灣的中國國民黨和大陸的中國共產黨把他當成是 中華民族英雄 與 華夏之光 台灣的民主 進步黨把他當成是 台灣民族英雄 與 台灣之光 台灣原住民把他當成 殘暴的外來統治者 陳立驤 鄭成功的各種歷史形象與評價 鵝湖月刊 第 461 期 2013 年 11 月 頁 2 27 蕭鳳嫻 從順治史事到鄭成功史事 1949 年後臺灣索隱派紅學歷史想像與國族認同遞嬗 藝見學刊 8 期 2014 年 10 月 頁

151 懷沈斯菴與鄭成功 除了向先賢致敬外 正好藉由強調兩人的民族氣節來宣揚國 策 冀望大眾能更認識傳統民族精神 啟發復興中華的使命感 (三)寄懷友人 日治時期部分傳統文人曾有海外遊歷經驗並以詩記之 或是友人寄居海外而 以詩相贈 透過這些創作可以勾勒出詩人間的互動網絡與深厚情誼 有關描述寄 懷友人的作品包括 追懷朱阿華老先生 三首 九日懷友 春日呈黃志輝 詞兄 步志輝兄原玉 二首 寄懷志輝兄 二首 懷友 端午懷鷺江國清 兄 四首 寄懷阮文仁先生 敬步文仁兄原玉 三首 昭和十九年甲申簡 義桂芳二詞友將之南方 等 昭和10年(1935)蕭乾源帶領旗峰詩社社員與美濃詩友朱阿華等人結盟 於廣 善堂輪開聯吟會 昭和16年(1941)重陽節 參與朱阿華與黃石輝創立的旗美吟社 昭和18年(1943)朱阿華75歲壽誕 蕭乾源寫詩歡喜慶賀 1949年朱阿華辭世時 蕭乾源也曾撰詩緬懷 念載交遊文墨場 忘年莫逆誼偏長 記曾同赴雄州會 也共聯吟廣善堂 話到投機頻莞爾 醉餘豪興每清狂 杖朝晉二登仙錄 往事重提被感傷 (1949 年 資生吟草 己丑中秋既望 追懷朱阿華老先生 ) 朱阿華生於清末同治 7 年(1868) 82 歲羽化登仙 蕭乾源十分敬重朱阿華 兩人 相差四十餘歲 可謂忘年之交 詩中提起兩人惺惺相惜 曾一同參加旗美聯吟會 旗美吟社與雄州會等活動 可惜哲人已遠 把酒言詩笑談古今已成傷感往事 只 能暗自心傷 情誼深厚可見一斑 日治時期 不論全國性或地方性之詩社 皆有社員重疊現象 昭和6年(1931) 6月15日 詩報 刊登雄州吟社成立消息 與旗峰吟社成立時間相隔僅一個月 根據王玉輝 日據時期高雄市詩社和詩人之研究 以旗津吟社為例 雄州吟社事務所置在高雄市鹽埕町東壁圖書局內 乃原鼓山吟社員盧耀廷 氏倡設者 黃詠鶴也是該吟社社員 根據詩社多次自行課題所出現的人 名 包含黃詠鶴與范國清等曾參與詩社活動 28 蕭乾源與黃詠鶴 范國清私交甚好 兩人除了是詩社的重要幹部外 也是雄州吟 社社員 根據 詩報 記載 當時黃詠鶴 (永好)擔任旗峰吟社社長 范國清為外 28 王玉輝 日據時期高雄市詩社和詩人之研究 以旗津吟社為例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碩 士論文 2003 年 頁

152 務幹事 兩人後因負笈鷺江離開旗山 昭和 6 年(1931)7 月 15 日蕭乾源寫詩寄懷 范國清 當期 詩報 也刊登 寄懷黃詠鶴硯兄 二首 殘春握別雨霏霏 離恨縈懷魂欲飛 我效子猷思訪戴 扁舟幾度往還歸 秋水伊人眼欲穿 文旌何日可言旋 高雄遙望空惆悵 別後銀蟾兩度圓 (1931 年 詩報 第 16 號 寄懷黃詠鶴硯兄 二首) 黃詠鶴與范國清皆曾至鷺江學習 鷺江位於中國廈門 原為鄭成功來台前反清復 明的根據地 與旗山一水相隔 文中蕭乾源離愁縈懷 然而兩地一水相隔 只能 遙望遠方 仿效子猷雪夜訪戴 乘興而行 興盡而返 何必見戴 之胸懷 動心 29 轉念之際 更見詩人情意 同年 詩報 第 20 期 又刊登 寄懷黃志輝先生 睽違一日似三秋 渭北江東兩地悠 回憶西窗同剪燭 更闌欲泛訪逵舟 (1931 年 詩報 第 20 號 寄懷黃志輝先生 ) 黃志輝就是黃詠鶴 蕭乾源因思念遠在中國的摯友 一連寫下數首詩作抒懷 文 中藉李商隱 共剪西窗燭 詩句 盼能與摯友秉燭相聚 促膝暢談 將思念寄託 來日 思歸之切不言可知 昭和 6 年(1931) 詩報 第 24 號刊登蕭乾源 寄懷中 華阮文仁先生 光儀別後五經秋 渺渺相思兩地悠 春樹暮雲無限感 花晨月夕更添愁 詩書愧我深藏拙 品學如君獨擅優 故國需才今正急 最宜投筆覓封侯 (1931 年 詩報 第 24 號 寄懷中華阮文仁先生 ) 30 詩中稱中國為故國 收入 資生吟草 時改字為 祖國需才今正急 肯定品學 出色的阮文仁有投筆封侯之志 看出年輕時的蕭乾源雖處日治社會 對中國情勢 仍念茲在茲 除思念友人外 仍有深刻民族意識 足見知識分子的風骨不滅 29 本詩 1936 年改名為 懷友 暌違一日思三秋 渭北江東兩地悠 每憶西窗同剪燭 何時愿 遂訪逵舟 收錄於 資生吟草 30 本首詩分別刊載 詩報 第 24 號 27 號 以及 資生吟草 部分文詞不同 詩報 第 27 號 寄懷中華阮文仁先生 光儀別後五經秋 天各一方兩地悠 春樹暮雲無限感 花晨月夕更添 愁 詩書愧我深藏拙 品學如兄獨擅優 故國需才今正急 先生投筆好封侯 資生吟草 1936 年 丙子年 寄懷阮文仁先生 神州歸去五經秋 地北天南萬里悠 春樹暮雲縈別緒 花晨月 夕感離愁 詩書愧我深藏拙 品學如兄獨擅優 祖國需才今正急 合當投筆覓封侯 142

153 三 詠物 詠物詩特色在以 物 為描述對象 詩人必須能掌握此物特質 以凝鍊之筆 勾勒其狀貌 非單純寫物 必須託物言志 可投射士人自我意識和社會現象 將 外在物象與詩人內在體悟相契合 才能在細膩的描繪外 達到寓意深遠的目的 (一)器物建築 描寫器物作品包括 筆鋒 二首 筆刀 二首 烽火 凍頂茶 二首 夜漏 等 以下列舉數首賞析 莫怪毛錐勝鉄錐 鋤奸不遜斬蠻師 文場爭霸尋常事 利在千軍曾掃之 (1930 年 資生吟草 庚午歡迎石儷玉女士小集 筆刀 )31 本詩可見蕭乾源視 筆 為刀劍 可憑之斬蠻爭霸 除展現以一擋百的豪情壯志 也可見詩人對創作的自信與期許 此次集會所邀請的石儷玉女士32 乃南都女詩 人 具抗日情操及女性意識 被學者稱為 女中豪傑 33 昭和 5 年(1930)中秋夜 石中英邀集當地閨秀設立 芸香詩社 該詩社也有香芸詩社 香英吟社等名稱 與高雄蓮社為全省僅有之兩個女性會員吟社 旗峰吟社成立之初 便邀請到知名 女詩人出席吟會 可見詩人用心社務 積極與更多詩壇文人熱絡往來 在 凍頂茶 詩中提到 凍頂茗芳好品題 新泉活火曉煙迷 盧仝七碗今何在 空負龍芽勝建溪 (1930 年 庚午年 資生吟草 凍頂茶 二首之一) 唐人盧仝嗜茶成癖 人稱茶癡 曾寫下 走筆謝孟諫議新茶 俗稱 七碗茶歌 31 本詩隔年刊登於 詩報 第 18 號 旗峰吟社擊缽 筆刀 莫怪毛錐勝鉄錐 誅奸不遜斬蠻 師 詞場爭霸尋常事 別有千軍曾掃之 32 石中英(1889 年~1980 年) 字儷玉 號如玉 臺南市人 出身台南 石鼎美 (嘉慶時台南富戶 石時榮所建的七包三進大廈) 家中延聘塾師到宅為子女授課 自幼受家庭教育影響 熟讀典籍 工於詩詞 芸香閣儷玉吟草 首頁曾言 世家相承 幼嫻閨訓 工詩詞 設芸香閣書房以授徒 石中英有過兩段婚姻 第一次婚姻對象為鹿港詩人陳子敏(施梅樵弟子) 二人對於漢學都有深厚 的基礎 婚後石中英不只操持家務 也活躍於詩壇 經常隨著夫婿出席各種詩壇盛會 根據 台 南新報 的 女子赴聯吟會 記載 全台詩社聯吟會 今因月津吟社會員 黃朝碧君 令 妹金川女士 及陳子敏氏 令正室石儷玉女士 均有詠絮奇才 為裙釵之冠 ( 台南新報 第 8252 號 1925 年 2 月 6 日 頁 5) 1929~1934 年間 屢次往返台灣與大陸 1935 年母逝後遠 渡海峽 定居大陸 與小十一歲的呂伯雄結褵 詳文見顏育潔 石中英 呂伯雄其人其詩探究 (高雄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5 年 6 月) 頁 女中豪傑石中英 一文收錄於龔顯宗 台灣文學家系列 (台北 五南 2000 年 3 月)書中 143

154 34 描繪飲下七碗茶的不同感覺 生動傳神 中國自古有 建溪官茶天下絕 之 讚譽 又因 七碗茶歌 盛行 使盧仝 七碗茶成為騷人墨客常引用的茶文學典 故 蕭乾源以盧仝品茶 龍芽勝建溪等意象 烘托旗山凍頂茶之優 也展現詩人 的善於用典的寫作特色 日治臺灣正處於新舊思潮與物質衝擊的時代 加上日本現代化政策的影響 民生器物一日千里 特別是日人致力於建設 務必使之成為南進基地而後已的臺 灣 社會生活相當現代化 往往 物 的形象與相關知識的摹寫已是詩本身的目 的 35漢詩在既有的傳統詩教下 融入社會風氣及生活節奏 逐步發展出一種新 文化的空間產物 開始出現許多對新社會事物的觀察詩作 也引導詩人走向文學 生活化的方向 例如 照空燈 二首 文明稱利器 一道放毫光 閃爍沖銀漢 熒煌出戰場 敵機須謹愼 射砲正高張 探海灯同用 殊勳立國防 一樣雷鞭閃 寒光貫彼蒼 建功憑射砲 戰績勝飛鎗 旋轉機靈巧 熒煌電力强 防空宜賴汝 時勢値非常 (1935 年 詩報 第 117 號 旗峰吟社擊缽 照空燈 五律二首) 照空燈為新式器物 是當時生活中所見的新事物 詩會以符合時代現象的詩題擊 缽創作 連結典雅文化與現實生活 強調漢詩也能與時並進 吸引更多崇尚現代 化的民眾繼續閱讀漢詩 讓漢詩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營造高素質的藝文社會 (二)草木花果 描寫草木花果的作品包括 檳榔樹 牡丹花 榴火 浮萍 蝴蝶蘭 黃花酒 三首 蔗苗 鏡中花影 二首 荷錢 二首 落 花 三首 新荷 二首 桂影 二首 菊影 二首 蕉風 二首等 分 述以下幾首詩作 旁生側出綠初濃 時見耘培是蔗農 他日節高甘到尾 一枝倒啖爽吟胸 ( 資生吟草 同高雄州下聯吟會 蔗苗 ) 34 盧仝 走筆謝孟諫議新茶 俗稱 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潤 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 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35 江寶釵 臺灣古典詩歌面面觀 (台北 巨流圖書出版公司 2002 年 3 月) 頁

155 日治時期 旗山的氣候地形適合生產甘蔗 香蕉 樟腦等 因此成為貨物集散中 心 日本人引進新式農耕技術與製糖廠 曾為旗山帶來不少財富 本詩寫出蔗農 辛勤耘培苗種 期望倒啖甘蔗的爽快心情 艷鬪胭脂面欲然 花開赤帝正司權 江山簇簇楓林襯 疑是紅霞染大千 (1930 年 資生吟草 庚午年 榴火 ) 石榴盛開於農曆五月 時間接近端午節又稱端陽花 赤帝為火帝 司權五月 因 仲夏酷熱 花開時一片嫣紅欲燃 故以榴火稱之 詩中描繪石榴盛開 大地染紅 的美景 在 檳榔樹 一詩提到 參天鳳尾勢凌凌 大節孤高屈未能 安得化成管城子 掃清煙霧淨雲層 (1942 年 資生吟草 壬午旗美課題 檳榔樹 ) 中唐韓愈作寓言 毛穎傳 稱筆為管城子 後 管城子 也泛指從事寫作的人 詩中詩人將檳榔樹比喻為筆 以參天不屈孤高有節之貌 賦予檳榔樹一種氣勢 凜然 且能滌淨塵俗的文士形象 除了檳榔外 高挺的青竹也十分受詩人青睞 瀟湘移植數竿青 志抱參天尚幼齡 瓊葉漸稠成鳳尾 珊柯先具化龍形 (1942 年 詩報 第 266 號 新竹 二首之一) 瀟湘 為竹的泛稱 典出舜的瀟湘二妃因思帝傷痛 淚染湘江畔上的青竹 使 竹盡成斑 故稱斑竹 又稱 瀟湘竹 竹子瀟灑自然 素雅寧靜 且因虛而有 節 不爭艷麗不媚權貴的品格 成為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 不同於歷代文士君 子醉心竹林 以追求超脫凡俗的無拘無束的精神生活 詩中蕭乾源以詩言志 將 竹人格化 吟詠新竹懷抱參天之志 頗具初生之犢的衝勁 自勉能成為人中龍鳳 反而具有濃厚的入世情懷 漢詩喜歡以典故或人物入詩 透過類比建立詩人形象 突顯創作當下的情 志 陶淵明淡泊自適 不論南山 桃花源或是酒鄕中 都有他投射的身影 被視 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也是是詠菊詩中會出現的代表人物 柴桑追隱士 移植癈餐眠 嫩葉殷勤護 新根仔細遷 還期之徑豔 有待九秋妍 佇看花開日 邀朋醉幾天 (1935 年 資生吟草 乙亥旗峰小集 種菊 ) 145

156 攜來綠螘向東籬 正是騷人對菊時 一飲能教香舌齒 葳蕤佳釀醉方知 (1942 年 資生吟草 壬午重九蛇山雅集 黃花酒 二首之一) 惜花有癖幾忘形 日醉東籬不願醒 萬種顛狂非在酒 傍人莫認作劉伶 (1943 年 資生吟草 癸未旗峰課題 醉菊 三首之一) 秋滿東籬月滿天 艷痕重疊印階前 多情我也同陶令 醉臥花陰興欲仙 花痕重疊印籬邊 三徑秋光寫照妍 疑是淵明留畫本 濃描淡掃自天然 (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菊影 七絕之一) 愛菊成癖的陶淵明 厭倦世俗塵網 甘心歸隱種豆彈無弦琴 寄情田園生活 自 古以來 藝菊 醉菊 惜菊既是文人騷客的雅興 更是中國文士人格與氣節寫照 正因菊花被賦予廉潔而深遠的象徵 詩文中只要提到菊(黃花) 便經常出現陶潛 東籬 隱士 酒等意象 除景仰靖節氣節 暗喻自己孤高外 也隱含詩人逃避生 活世俗壓力 嚮往田園生活的清幽閒適 這種超脫塵俗 熱愛自然的情趣 正是 自比陶令的蕭乾源所追求的自在生活 中日戰爭爆發後 官方厲行皇民化政策 後 詩人更只能寄情山水以自樂 消極效仿陶淵明的隱逸忘形 在不願醒的灑脫 中窺見詩人的心志與性格 (三)鳥獸蟲魚 描寫鳥獸蟲魚的作品包括 馬跡 二首 鶯聲 四首 燕剪 二首 蠅 二首 鳳聲 二首 歸燕 三首 魚梭 三首 燕語 二首 鶯梭 二首 噤蟬 二首等 其描寫方式大致可分為純描寫生物者 如 蠅 魚梭 鶯 啼 等詩 夏日多生污穢中 每趨臭味響雷同 搖唇鼓翅傳黴菌 萬病因他厲疫雄 (1931 年 資生吟草 辛未年 蠅 二首之一) 水底波心穿織絲 也同黃鳥擲梭勤 銀鱗學得天孫技 日向江河織錦紋 (1943 年 資生吟草 癸未旗美課題 魚梭 三首之一) 綿巒鳥語出幽林 知是遷喬得意音 日暖風和聲逸雅 喉柔舌嫩韻悠沉 枝頭似鼓金絃瑟 葉底如彈綠綺琴 柳色舒青花艷媚 好攜柑酒聽清吟 (1943 年 資生吟草 癸未旗美課題 鶯聲 二首之一) 146

157 文中不論寫臭蠅傳病 游魚戲水與鶯鳥嚦嚦 都著重在生物摹寫及單純聯想 另 一者則為詠物生情之作 包括 馬跡 燕剪 等詩 騎驢纔過客 踐處認痕初 南北鴻泥遍 萍踪自笑余 (1935 年 詩報 第 116 號 旗峰吟社擊缽 馬跡 二首之一) 呢喃燕子喜回南 玉剪頻翻處處探 漫比并刀開蜀錦 不同利刃切吳藍 穿風斷雨翎刀利 鏤柳刪花玉剪堪 不遜并州誇快銳 裁成錦鏽大江南 (1943 年 資生吟草 癸未旗美課題 燕剪 四首之二) 詩人借題抒懷 馬跡 中化身騎驢過客 以鴻泥遍地暗指蹤跡無常 在自笑之 餘予人豁達坦蕩之感 古代 并州 多武勇之士 也是勇士得以發揮才力之地 燕剪 詩中以 開蜀錦 切吳藍 強調燕剪銳利 飛舞時猶如大家裁切錦繡江 南 帶有活力奮進之感 四 感懷 日治時期 漢詩是一種生活文學 很多時候能表現自我 展現個人情志 又 不至於與既有生活步調相違和 因而能成為重要的生活寄託 蕭乾源 的日常生 活 中 不論是 個人悲歡 家庭苦惱 離別愁緒 民族情懷等 都 以吟詩 來 自 我療 癒抒懷 這類充滿自我關照的題目 或以詩人常出現的動作與心態為 詩題 亦能引起讀者共鳴 呈現詩人更多內在面向 (一)感於節慶 中國古代由於氣候時令 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的需要 演變成許多傳統節慶 習俗 傳統詩歌中的節令詩 不但具有豐富的思想情感 部分詩作也記載下難得 的民俗資料 呈現出精彩的風俗百態 蕭乾源描寫感懷節慶的作品包括 七夕 四首 中秋泛月 除夕書懷 三首 中秋玩月 二首 長命縷 燈蒿 三首 柏酒 新春試筆 元旦書懷 二首 春捲皮 中元節有感 二首等 在 除夕書懷 中說到 臘鼓鼕鼕思悄然 桃符今夜換新年 屠蘇拚把如泥醉 消卻家山百慮纏 (1930 年 資生吟草 庚午年 除夕書懷 三首之一) 屠蘇酒是中國古代春節時合家歡聚喝飲的酒品 又名歲酒 寫作此詩時 蕭乾源 147

158 約莫弱冠 在大家喜迎春節時 詩人心中所希望的卻是要大醉以消百慮纏 可想 而知詩人肩負繁瑣沉重的家業責任 予人少年老成之感 中秋節慶時 詩人吟到 萬里清光水接天 當頭玉鏡十分圓 人生幾度逢秋節 乘興輕舟夜不眠 (1930 年 資生吟草 庚午年 中秋泛月 ) 三五氷輪滿 嬋娟轉玉盤 銀河蟾影淨 雲漢鏡光寒 斜掛天邊現 高懸頭上看 清輝真不夜 翹首獨凭欄 (1931 年 詩報 第 22 號 中秋玩月 ) 明月映水 桂花飄香 詩人在秋夜泛舟 嚮往自己也能如子猷雪夜訪戴般瀟灑不 拘 或是月夜獨自憑欄玩月 觸動內心思緒 因而勾起詩心發為吟詠 詩中描摹 的中秋美景 除了沉靜悠適的心境 也展現出沉穩多感的詩人形象 日治時期隨著新式教育與大眾媒體的宣傳 現代化的觀念及習慣融入民眾的 日常生活中 即使是傳統文人 也經常對過分迷信的風俗陋習感到無奈與不屑 開始對落伍與迂腐的觀念提出反思與批判 看出詩人重視文明開化的新思潮 例 如 長命縷 中提到 誰道端陽繫此絲 傳來陋習果堪嗤 倘教續命憑斯縷 八百彭鏗壽不奇 (1930 年 資生吟草 庚午年 長命縷 ) 長命縷又名續命縷 續命絲 延年縷 長壽線 舊時習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編結 成索 或戴小孩頸項 或繫手臂 謂可祈福免災 安康益壽 燈篙 詩中 長竿高掛數燈青 明滅何曾照鬼形 他日維新除舊俗 冥途黑暗豈難經 (1930 年 資生吟草 庚午年 燈篙 三首之一) 盂蘭勝會白年年 太古風遺俗尚傳 怪底世人施餓鬼 飢寒野莩有誰憐 (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中元節有感 二首之一) 漫道黃花佳釀奇 浸來柏葉避邪宜 元正我也隨迷信 欲避凶災醉不辭 (1943 年 資生吟草 癸未年旗美元日小集 柏酒 ) 民間信仰中把燈篙視為招請神鬼的重要器物 所以建醮前就得建燈篙 邀請神鬼 前來共享 盂蘭意為 救倒懸 (救度亡魂倒懸之苦) 南北朝梁武帝 始興盂蘭 盆法會 唐朝時期 法會活動更加興盛 蔚為風俗 只是 不管是繫長命縷 豎 148

159 燈篙迎鬼魅 還是中元節民眾設置各樣供品 施餓鬼 以祭祀往來孤魂等 這 些都是科學時代難以認同的迷思 詩人以詩嗤斥傳統陋習 除了表達傳統文人在 現代化思潮中求真求實的一面外 也著眼社會問題 寫下 怪底世人施餓鬼 飢 寒野莩有誰憐 的畸形現況 諷刺民眾本末倒置 盲目跟從陋習卻不自省 雖然 詩人曾在 柏酒 詩中說自己 也隨迷信 但此處所指迷信只是一種節慶風俗 詩文重點非在避邪而是期待酣飲不醒 以呼應 佳釀奇 之讚嘆 在 新春試筆 投稿詩作中 我們讀到崇揚皇軍的蕭乾源 遙向東方拜紫宸 官民同慶戰時春 大和魂共祥雲燦 富士山含淑氣新 國運隆昌如旭日 皇軍勇敢勝歐人 社前武運祈長久 逐米驅英靖四垠 (1942 年 詩報 第 263 號 新春試筆 ) 本詩寫作時間為昭和 17 年(1942)年 1 月 當時皇民化正興 許多詩人為保自身及 家人安危 常會寫詩輸誠以表明立場 本時期蕭乾源寫下 新春試筆 祝皇 軍戰捷 等詩 詩中透過新春官民拜天慶春 頌揚大和國運興盛 皇軍驍勇善戰 祈能逐米(美)驅英戰勝西方勢力 以營造大東亞共榮圈 對照蕭乾源早期詩作中 的民族意識 更能感受到詩人在殖民統治下選擇的自處之道 (二)感於季景 描寫感懷季景的作品包括 苦熱 二首 秋懷 六首 秋思 春遊 一首 冬暖 三首 春日登山 三首 春感 探梅 春日訪鄭王 梅 餞春雨 初夏即事 二首 冬夜書懷 二首等 日治以來 描寫 台南內古蹟建築包括赤崁樓 延平郡王祠(開山神社)36 五妃廟 孔廟等知名景點 的詩作眾多 屢見各漢文報刊 蕭乾源曾多次遊歷台南延平郡王祠 並寫詩記之 天寒冒雪到山巔 為愛羅浮春色妍 喜見冰姿迎客笑 遙看疎影得人憐 龍頭攜經尋和靖 駝背搜詩學浩然 未忍延平祠畔過 花開依舊霸圖遷 (1943 年 資生吟草 癸未旗美課題 探梅 ) 36 延 平 郡 王 祠 創 建 於明永歷十六年 1662 之後 主祀開臺聖王 乃因東寜王國亡後 民眾對 鄭成功感念依舊 彰頌其來台驅荷 開疆擴土 稱以開山王廟 之後曾擴地重修但不久傾塌 清 同治十三年 1874 沈葆楨因牡丹社事件來臺籌防 奏請專祠賜謚 遂改開山王廟為 延平郡 王祠 並列春 秋祀典 明治二十八年 1895 日本領臺後 以鄭成功的日本血緣關係(鄭 森生於日本肥前平戶藩的千里濱 母親為日本人田川松) 改建為 開山神社 見 古 蹟 景 點 介 紹 延 平 郡 王 祠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營運科 網 址 /historic/form/index-1.php?m2=171&id=682 檢 索 日 期 2015 年 3 月 6 日 149

160 傳言孟浩然曾在灞水冒雪騎驢尋梅花 故詩人以 孟浩然雪中騎驢尋梅 為典 描寫春日遊延平郡王祠見園內梅花盛開 遙想林和靖 孟浩然的隱逸簡樸 更顯 梅花之幽香淡雅 符合其高潔不屈的形象 另一首 鄭王祠裡日融和 騷客巡簷感慨多 鐵骨凝寒開玉蕊 冰魂忍凍綴琼柯 朱照運竭枝猶健 海島忠靈樹獨俄 知是孤臣遺手澤 長留浩氣不消磨 (1952 年 資生吟草 壬辰嘉南高屏聯吟會擊鉢 春日訪鄭王梅 ) 探梅 與 春日訪鄭王梅 分別為日治與光復後作品 前兩首詠梅詩境隱晦純 粹 可看出詩人在皇民化規範下 著重寫景而少抒懷 光復後的訪梅則強調鄭王 的功業成就 肯定他披荊斬棘 開疆闢土的雄才大略 是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 也顯示同景同事 隨著政權的轉移 詩人的創作意境也隨之變化 秋風無形 不同於春風染綠大地 帶來無邊春色 秋風木葉黃落 更帶肅殺 之氣 這一種淒涼蕭條之景 更易勾起羈泊異鄉的孤寂情懷 牽引遊子對家鄉 親人的悠長思念 蕭乾源有多篇懷秋之作 虛度光陰十九秋 黃花爛熳思悠悠 故山搖落今何似 蕭瑟西風動客愁 花開三徑似舖金 携酒邀朋共賞斟 淪落他鄉歸未得 蓴鱸空有故園心 (1932 年 詩報 第 27 號 秋思 ) 黃英三徑忙秋觀 把酒持螯强醉歡 囘憶故園秋味好 花前竟覺客心酸 (1936 年 詩報 第 138 號 旗峰吟社擊缽 秋懷 三首之一) 王莽專權時 兗州刺史蔣詡辭官歸隱杜陵 於自院中闢三徑 只與求仲 羊仲來 往 二人都是避士逃名的隱士 晉陶淵明曾曰 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 三徑就荒 松菊猶存 故以三徑暗指歸隱者家園 晉代張翰因見秋風起 乃 思吳中菰菜 蓴羹 鱸魚膾 寄託己身思家懷鄉之情 蕭乾源寓情於景 藉菊開 三徑及鮮美的蓴羹鱸膾 道出因秋景所牽引出的鄉愁 與詩人不慕名利之情懷 (三)感於人事 描寫感懷人事的作品包括 驪歌 四首 無題 二首 心花 二首 太平 鼓 二首 灰蝴蝶 二首 烽火 春遊 春日遊太平寺 閒居 三首 行踪 徵婚 二首 木鐸 二首 師恩 二首 情絲 三首等 列出以 下數首 150

161 灞岸數聲吹竹笛 離亭一曲唱驪駒 青萍出匣人爭賞 何慮前程客夢孤 野店分襟留寶劍 長亭折柳醉琼酥 陽關未忍歌三疊 露冷西風一棹孤 (1930 年 資生吟草 庚午年 驪歌 四首之二) 青萍 古寶劍名 古人留劍贈別 有疏財重義的慷慨之風 令人聯想 延陵許劍 的故事 季札掛劍 節義之心固然可敬 但仍深懷遺憾 兩首送別詩中融入大量 古代離別時常用意象 包括離亭 長亭 灞橋 霸陵 驪歌 陽關曲 折柳曲 柳 酒 孤舟 折柳贈別 飲酒餞別 唱歌送別等 透過送別的地點 音樂 事 物 習俗等時空情境 體現詩人離別時的不捨與留戀 除了送別外 閒居隱逸之 情也是詩人鍾愛的題材 不求榮祿故園歸 茅舍柴門日掩扉 三徑菊松情繾綣 滿窗風月興遄飛 林泉心逸知今是 仕宦形勞覺昨非 富貴浮雲何足羨 逍遙世外好忘機 竹屋茅齋願可怡 何須大廈擁嬌姬 千竿繞宅風光好 五柳垂門春色宜 煮酒彈琴邀月醉 裁梅種菊作花癡 功名自古南柯夢 豹隱山中任歲移 (1931 年 資生吟草 辛未年 閒居 三首之二) 這類詩作中常用意象有梅 酒 月 林泉 竹籬 茅屋 柴門 菊花 隱士 謫 宦 彈琴等 詩中以豹隱 鷗鷺忘機 梅妻鶴子 五柳歸園田居等典故 呈現出 詩人熱愛山水 淡泊名利 嚮往田園生活的閒適情懷 在 灰蝴蝶 詩中 不向苑中偷冶艷 偏來塚上弄晴曦 靈身欲入莊生夢 鎮日翩翎舞素姿 (1952 年 資生吟草 壬辰旗美課題 灰蝴蝶 二首之一) 詩中引莊周夢蝶之哲思 運用想像力將隨風飛散的紙錢喻為灰蝶 以灰飛之姿描 寫墓塚前焚舞的冥思 帶出真實和虛幻之境 更牽動詩人愁思 五 敘事 言志抒懷是古典文學重要的書寫主題 以社會學批評角度而言 文學是世代 社會的產物 其演化也是歷史演變的一環 37由於人是社會動物 詩人不能完 37 姚一葦 (社會學批評)自十九世紀以降 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及新興的社會科學帶給藝術(文學) 151

162 全自所依存的社會中游離或超越出來 轉而表現或解釋他所處的社會 或是諷刺 時局時人 或是抒發充滿祖國想像的民族情懷 甚或政治變革下的屈服等 因為 詩的語言精鍊且具多意性 更可隱晦傳達詩人內心的真實情感 (一)記事遣懷 記事遣懷的作品包括 問槎 二首 觀海 三首 夜坐 三首 醉 菊 三首 探梅 二首 竹山亭偶感 樓上晚眺 二首 閒居 三首 年關 掘寶 二首 甲辰詩人節有感 二首 文運 詩聲 二首 野渡無人舟自橫 二首 旗影 等 西晉張華著有奇書 博物志 內容包羅萬象 集神話 古史 博物 雜說 於一爐 蕭乾源藉 博物誌 舊說云天河與海通 近世有人居海渚者 年年八 月有浮槎 去來不失期 去十餘日 奄至一處 有城郭狀 屋舍甚嚴 遙望 宮中多織婦 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 38之說 寫出 問槎 二詩 聞說天河接海流 靈槎誰乘廣寒遊 太虛昔日人曾賞 是否橋邊會女牛 滄海銀河水接流 乘槎誰到碧空遊 果然天地交通得 待會嫦娥願可酬 (1930 年 資生吟草 庚午年 問槎 二首) 太虛謂天也 槎為木筏 傳說 浮槎 為來往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 詩人以神 話為本 想像浩渺銀河有艘靈槎往來天上人間 試問擺渡人誰乘浮槎訪月宮 鵲 橋畔牛郎織女是否相會 透過問句與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 表現出詩人豐富的聯 想力 在 觀棋 詩中 閒來松下看仙奕 局外偏能用意眞 只爲輸贏還未定 恐敎柯爛繼樵人 (1935 年 詩報 第 112 號 旗峰吟社擊缽 觀棋 三首之二) 理論與藝術批評以重大的影響 他們認為藝術是世代 社會的產物 由於人是社會的動物 藝 術家自亦不能例外 他不能自他所依存的社會中游離或超越出來 他只能作為社會的一分子用 以表現或解釋他所處的社會 所以藝術品的製作自此一角度言 只是一個時代或時代精神的表 現 從而藝術的演變只是歷史的演變的一環 社會形態的變革與藝術品的演化息息相關 詳見 周慶華 臺灣當代文學理論 頁 博物誌 舊說云 天河與海通 近世有人居海渚者 年年八月有浮槎 去來不失期 人有 奇志 立飛閣於槎上 多齎糧 乘槎而去 十餘日中 猶觀星月日辰 自後芒芒忽忽 亦不覺 晝夜 去十餘日 奄至一處 有城郭狀 屋舍甚嚴 遙望宮中多織婦 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 之 牽牛人乃驚問曰 何由至此 此人具說來意 並問此是何處 答曰 君還至蜀郡 訪 嚴君平則知之 竟不上岸 因還如期 後至蜀問君平 曰 某年月日 有客星犯牽牛宿 計年月 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 張華 博物志 卷十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網址 gb&chapter= 檢索日旗 2015 年 3 月 14 日 152

163 詩中以晉代樵人王質觀童子棋 因含物忘飢 去時斧柯盡爛的故事 說明觀棋者 閒適觀戰 不覺時間流逝 昭和 10 年(1935)11 月 22 日 台灣舉行第一屆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 翌年(1936)11 月 20 日舉行州議員選舉 39針對此屆選舉 蕭乾源頗不以為然 舌劍唇槍作陣先 奪爭一票議員權 真才終為金錢弊 奏凱終難屬聖賢 (1937 年 詩報 第 156 號 高雄州下聯吟會 選舉戰 ) 詩中諷刺台灣選舉的醜陋相 雖然這是台灣史上首次經由民選方式產生議員 但 只選出一半 另一半仍由州知事派任 除了不是完全自治外 包括行賄 口水戰 等劣行皆現 就算是有才者也可能陷入金錢權勢的泥淖之中 難保參政初衷 間 接否定了日治當時台灣的民主選舉 感嘆政治功利與複雜性 表達出詩人的反感 與無奈 戰後旗美兩地仍課題不斷 在 觀海 詩中 萬里滄茫鎖曉煙 蜃樓海市幻眸前 狂濤怒吼緣何事 豈是靈胥恨未眠 (1951 年 資生吟草 辛卯旗美課題 觀海 ) 宋朝沈括在 夢溪筆談 寫道 登州海中 時有云氣 如宮室 台觀 城堞 人物 車馬 冠蓋 歷歷可見 謂之海市 古人以為 海市蜃樓 為蛟蜃吐氣 而成樓台城廓 靈胥 則是指春秋伍子胥 相傳伍子胥受吳王賜以屬鏤之劍自 殺 浮屍於江海上 遂成濤神 詩中前段描寫觀海時風平迷霧起 海面出現如海 市蜃樓般的幻景 後以靈胥有恨難眠 興浪怒吼 描寫驚濤拍岸 激起千堆雪的 壯闊景色 一靜一動精彩描繪海景之奇 (二)民族情懷 蕭乾源出生於日治以後 自幼在日文教育環境下生長 因曾於私塾學習漢文 對漢文化有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感 雖然比不上一世文人的漢學根基與故國之思 詩作中仍可見民族和寫實精神的作品 根據王玉輝說法 日據中期旗津吟社的詩人 尚具有展現民族志節的氣魄和維護漢學的精 神 其作品風格和詩社活動品質 並未隨著當時大環境的影響而立即產生 /昭和 10 年/民國 24 年 11 月 22 日 台灣總督府公佈實施改正台灣地方自治制度 並舉行 第 一屆市會及街庄協議會 選舉 1936/昭和 11 年/民國 25 年 11 月 20 日 選舉第一屆州議員 詳見顧敏耀 薛建蓉 許惠玟 一線斯文 臺灣日治時期古典文學 頁

164 向下沉淪的現象 至少仍然保有日據初期本島有志之士創立詩社 繼 先賢之墜緒 和 續斯文之文脈 之本衷 40 旗津吟社與旗峰吟社地區相近 包括雄州會 高雄州下聯吟會等都曾見兩地詩人 交流往來 蕭乾源與陳皆興亦以詩相交 再加上詩作可證 日治時期旗峰吟社以 維護漢學為己任 具有民族志節的氣魄 一直到皇民化政策強勢影響詩壇之前 詩人們對祖國仍懷有想像 強調賡續斯文的文士風骨 相關創作時有所見 蕭乾源心繫祖國 與生活環境及文學交遊關係密切 包括一同創立旗峰吟社 且擔任過 台灣光復團 團長的黃光軍 以及好友范國清 阮文仁及岳父阮寶治 等 皆曾熱血投身抗日 相關作品有日治時期的 祝雙十節 二首 恨人 三 首 端午懷鷺江國清兄 四首 寄懷阮文仁先生 敬步文仁兄原玉 以及 戰後 滿地紅 二首 角黍 臺灣是民主自由之燈塔 二首 追懷七十二 烈士 雞聲 三首 烈士魂 二首 國慶日雅集 等詩作 都具有明確的民 族情懷與祖國意識 根據 台灣民報 41報導 昭和 4 年 月 12 日旗山華僑曾以天外天 階上為會場 由阮寶治擔任主席 開孫氏追悼會 出席會員八十餘名 同年六月 聚集會員五十餘名 在天外天樓上舉辦 孫總理奉安祭 中華會館遙拜祭 時有 葉榮春演說總理偉德 次則會員講演民族及歷代被外人的束縛條件 以及總理推 倒滿清及喚醒民眾對外廢除不平等修約等事蹟 年輕時的蕭乾源經常出入旗山街 上的料理店天外天 受其影響也開始重視中國情勢 詩作常帶有民族意識 熱血盈腔恨此生 有心救國願難成 即今蠶食神州遍 切齒強胡孰可平 營謀未遂忍艱辛 才學文通本恨人 我亦黃龍思痛飲 從戎有待破強秦 (1930 年 資生吟草 庚午年 恨人 二首) 十八年來國祚興 睡獅已醒足休徵 完成革命孫公志 介石英雄獨繼承 江山錦繡欲重光 革命英賢歲月忙 我願干戈從此息 興師擁蔣解冰霜 (1930 年 資生吟草 庚午年 祝雙十節 ) 二首) 十八年前中國正值武昌起義之際42 未屆弱冠的蕭乾源在詩作中表明己身滿腔熱 40 王玉輝 日據時期高雄市詩社和詩人之研究 以旗津吟社為例 頁 205 台灣民報 第 264 號 昭和 4 年 6 月 9 日 第 7 版 42 武昌起義於 1912 年農曆 8 月 19 日 以陽曆推算起來 那年正是國曆 10 月 10 日 也稱 雙十

165 血卻有心難成 看著神州被蠶食鯨吞 心繫祖國革命情勢的他 興起投筆從戎的 使命感 其他寫給三位友人的作品 也是抒發民族情懷之作 故國睡獅正欲醒 竚看怒吼震雷霆 即今錦繡江山裡 兵燹哀鴻不忍聽 (1935 年 資生吟草 端午懷鷺江國清兄 四首之一) 神州歸去五經秋 地北天南萬里悠 春樹暮雲縈別緒 花晨月夕感離愁 詩書愧我深藏拙 品學如兄獨擅優 祖國需才今正急 合當投筆覓封侯 (1936 年 資生吟草 寄懷阮文仁先生 ) 敲膚吸髓感台灣 遍地哀鴻未忍看 祖國風雲今正急 此身何處得開顏 (1937 年 資生吟草 丁丑年 敬步文仁兄原玉 三首之一) 三首作品分別寫於民國 24 至 26 年 雖然睡獅中國欲醒 但連年戰 亂使人民飽受苦難 蕭乾源擔憂祖國前途外更心繫友人安危 根據 這些漢詩 可知蕭乾源懷有熱血的祖國情懷 只是當時台灣為日本南進政策的中繼站 同化 政策及皇民化運動接連興起 如此異端思想應難見容於當時社會 蕭乾源身為 地 方 士紳 又曾任 悟 真社主事 代表組織赴日考察 和日本統治當局 應有 頻 繁 接觸 究竟他對 統治 者抱持何種態度 與立場 筆者以為蕭乾源 心中 雖 有 祖國想像 仍 接受日本領台 事實 為了因應現實環境 難免會歌頌 大 和 精神 這也 與 官方刻意 以 籠絡手法與皇民 政策 要求台灣士紳 必須 表 態 輸誠 有關 蕭乾源 與日本政府 的互動 其實 也反映著一群 具有漢學 背 景 的傳統士紳 的 共同 心態 他們並非強烈抗日 即使對殖民政權有 所 不 滿 也 能無奈接受 雖然曾 對部分 革命 運動表 現出同情與支持 立場 但 在 現實 情境下 仍 能應和 皇民 國策 與統治者交流友好 研究日治時期 的詩人 很難以二分法區分類別 因為除了詩人生平及學識外 也須考慮受限政 治 經濟與家族因素的生存壓力 詩人理想須架構在現實生活中 慷慨報國或許 是傳統知識分子的使命 卻不是營生熱鬧市街的文人實業家所堅持的理念 戰後初期 乙未割台 是最容易被以愛國 民族氣節等觀點來切入的文學 主題 43尤其台灣傳統古典詩學更常聚焦愛國意識及民族觀點 無論是全國詩人 節 對中國人而言是一個特殊且值得紀念的日子 因此政府特別訂定為 國慶日 也稱 雙十節 43 乙未割台事件所產生的文學作品 如表現激憤 哀傷心境的作品 在日治到戰後 都受到當時 社會氛圍的影響而或刻意包裝以躲避殖民者的文化監控 或重新被提倡以對抗 赤氛 的正氣文 學觀 正說明乙未割台是台灣傳統文學中 最被常提及的一類文學作品 但也最容易被愛國 民 族氣節等觀點來切入的文學作品 也因此 常忽略了當時有乙未割台經驗的作者內心複雜 忐忑 155

166 競賽或詩社課題創作等 都能觀察到被刻意強化的愛國論述 以蕭乾源為例 包來菰米滿盤香 歲歲端陽吊國殤 好把鋒鋩圭角利 打回大陸刺俄狼 (1951 年 資生吟草 辛卯全國詩人大會擊鉢 角黍 ) 救國捐軀氣節雄 拼將熱血濺華中 江山依舊漢民主 萬古稱揚革命功 (1951 年 資生吟草 滿地紅 ) 民主燈光放自由 清輝炯炯照寰球 反攻基地標明識 莫有迷津逆浪舟 自由民主佈鯤瀛 應似燈台四射明 大陸風雲多黑暗 願分一線照前程 (1951 年 資生吟草 全國詩人大會創作 臺灣是民主自由之燈塔 ) 司晨天職合稱勤 窗下鳴三曙色分 喚醒吾儕同起舞 獻身救國殺俄軍 (1952 年 資生吟草 壬辰鳳山課題 雞聲 ) 凜凜中書氣自豪 那堪輕擲慕封褒 鼠鬚不遜鋼錐銳 兔尾何殊麟角毫 尖露文壇誇倚馬 鋒臨學海應占鼇 倘教頴突青天外 好向神州掃匪毛 (1952 年 資生吟草 壬辰旗美課題 筆鋒 ) 登臨鶴嶺慶端陽 鐘聲悠悠鉢韻揚 破碎河山懷隔岸 飄零琴劍感他鄉 海天休灑哀時淚 蘋藻輸誠荐國觴 歲值龍興人未老 王師指日復邦疆 (1964 年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甲辰詩人節有感 ) 詩文提到 打回大陸刺俄狼 拼將熱血濺華中 大陸風雲多黑暗 獻 身救國殺俄軍 好向神州掃匪毛 王師指日復邦疆 等意象 呼應戰後 初期台灣文壇興起的反共風潮 強烈的愛國精神成為面對 赤氛 威脅的精神食 糧 不只新文學發展熱絡 傳統詩作也被國民政府賦予相當高的政治目的 古典 詩壇開始出現各種反共創作 就連賀壽詩作中 也不忘高呼 兆庶效忠齊蹶起 反攻指日凱歌宣 44看得出傳統詩應和時勢之勢 的心境變化 王嘉宏 如此江山 乙未割台文學與文獻 (台南市 台灣文學館 2011 年 12 月) 頁 蕭乾源 恭祝蔣總統六五華誕 欣逢辛卯小陽天 恭祝遐齡六五年 舉世同歡傾北海 盟邦 共慶頌南巔 獻身黨國英模著 克難功勳偉業傳 兆庶效忠齊蹶起 反攻指日凱歌宣 156

167 (三)應和皇民化政策 日治時期受到政治變革的影響 詩人處世方式不一 開始出現不同政治取向 的文人社群 乙未之後 文人們除了選擇回歸中國或隱匿遁世外 也有積極參與 詩文社群活動 作品或公開表明心志 或抒發遺民抑鬱 因日本當局對傳統詩壇 抱持寬容 卻又不完全開放的態度 使得當時本土文人遊走在殖民政策的夾縫中 時時有著擔心觸犯文網的驚悸與難以拿捏分寸的無奈 45因此日治時期詩人作 品中同時出現民族意識與皇民思想的情況並不少見 此類迎合日本政府的詩作除 了能在報章中發表 讓詩社在困頓時局中繼續生存 也記錄下台灣傳統文人在殖 民統治下複雜且糾結的心路歷程 日治後期 日本對華及南洋展開大規模戰爭行動 昭和 8 年(1933)脫離國際 聯盟組織 對殖民地 皇民精神 的宣揚更為積極 昭和 9 年(1934) 旗山街建 造武德殿46 建造目的即在發揚武術道德精神 提倡軍國思想 強化天皇統治 昭和 11 年(1936) 10 月 31 日完成了象徵皇道精神的旗山神社 並公開舉行鎮座祭 儀式 不論是武德殿或神社等建設 都可以看出殖民政權的強勢主導 透過這些 事物來形塑皇國精神 積極強化地方對日本精神的認同度 有關歌頌皇民與戰爭 的詩文增量 包括 詩報 南方 都出現 吟詩報國 的詩篇 顯示詩人在 殖民政權下的認同或妥協 以蕭乾源而言 清楚應和皇民化政策的作品包括 詩 鐘 旗峰 新春試筆 祝皇軍戰捷 春日遊鼓山 二首等 中日戰爭爆發前後 日本軍部開始積極調查台灣人言行 曾於南台灣羅織叛 亂事件 逮捕地方上不協力及不穩定分子至獄中酷刑拷問 以高雄州為例 先後 爆發東港事件 鳳山事件 旗山事件 旗後事件等多起政治冤獄 日警統稱之為 高雄州不逞陰謀事件 逮捕四 五百名可疑的地方領袖下獄 47回顧旗山事 件48 當時日警到處蒐集輿論情報 捉拿陰謀叛亂份子 單方面認定柯水發醫師 45 施懿琳 日據時期臺灣古典詩的抗議精神與比興諷諭傳統 古典文學 第 12 期 1992 年 10 月 頁 台灣的武德殿源自日本的軍國主義與武士道精神 日治時期日本在台倡導 並設置武德殿與警 察系統互相結合 武德殿是警察 青年人修練劍道 柔道等武術之訓練所 每月會定期舉行演 武大會 見游步廣 當代旗山文化資產保存運動之研究 1990~2011 (高雄 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論 2011 年) 頁 吳榮發 高雄州特高事件概述 年 高雄文獻 第19卷第3期 2006年9月 頁16 48 吳榮發 旗山事件起因於溪州庄國民學校四年級社會課堂上 日籍教師和田要學生對時局的 看法寫成家庭作業 題目是 我們對日中戰爭的看法 和田發現作業內容敏感而報告校長 校長以事態嚴重轉告旗山郡警察課 警察開會決定由特高到溪洲偵查 當時溪洲庄有一位高雄中 學 京都醫專畢業的執業醫師柯水發 其為人豪爽親切 經常義務替貧民看診 因此博得居民愛 戴 柯水發外診時 偶會會和病患家屬閒聊 有時談到時局變化 因而被特高盯上 特高監 督檢查局指揮偵查員到處找尋線索 逐漸拼湊出 旗山事件 的情節 柯水發醫師夥同結義兄弟 組織 旗山地區同志會 以狩獵用長槍和刀棍在深山練習拳擊 戰鬥技能等 圖謀武裝反抗日 本政府 並等待一但中國軍隊登陸 就可與中國人交涉脫離日本統治實現台灣獨立 特高以柯水 157

168 圖謀武裝抗日 以違反 治安維持法 拘捕入獄 以刑罰凌遲 製造恐怖氛圍干 擾民心 昭和16年(1941)11月8日 台灣全島報紙以 台灣獨立陰謀大事件 在高 雄州被一網打盡檢舉 為題報導 全島人心大受震撼 旗山當地更是人心惶惶 蕭乾源身為旗山當地文壇領袖 自然需要輸誠以換取自身及家人的安居樂業 在 這樣的政治氛圍中 他曾寫下 遙向東方拜紫宸 官民同慶戰時春 大和魂共祥雲燦 富士山含淑氣新 國運隆昌如旭日 皇軍勇敢勝歐人 社前武運祈長久 逐米驅英靖四垠 (1942 年 詩報 第 263 號 新春試筆 ) 皇軍威武有誰同 愛國忠君氣慨雄 到處敵前爭上陸 太平洋滅敵艨艟 (1942 年 詩報 第 263 號 祝皇軍戰捷 ) 49 偷得浮生半日閒 飽看勝跡上名山 花香鳥語吟情溢 罄韻鐘聲俗慮刪 聳翠旗峰橫古色 拖藍彌水見幽灣 忠君護國碑巍立 健筆長膽佐久間 名誇八景古名山 山水清幽近市闤 神社威嚴參客集 佛堂靜肅老僧還 平巒義塚松林外 征匪忠靈竹藪間 福地天然堪豹隱 肯從他處覓仙寰 (1942 年 南方 第 153 期 春日遊皷山 二首) 隨著戰局緊迫 報章上經常出現吟詩報國類的漢詩 詩中 富士 皇軍 神 社 大和魂 佐久間 忠君愛國 等詞彙 不僅顯示詩人認同日本文化 也正面讚揚皇軍英勇威武 國勢昌隆 這些歌頌皇國的詩篇 許多都是因應時代 之需 向官方輸誠表態之作 在國家極權體制下 文化場域的發展 本就難擺脫政治權力的介入與干涉 回溯皇民化政策時期 台灣出現許多皇國宣傳詩作 這類詩人或為御用 或只是 順應時勢 以求安身立命保衛家園 謝崇耀認為 漢詩空間既然是一種生活寄託而不是革命戰鬥 世俗化的發展本來就是理 所當然的了 所謂 幫閒的文學 客觀一點說 其實就是 生活的文學 畢竟生活是對於既有狀況的認同或妥協 因而得以展開的 戰爭或革命則 發 陳金秋 郭萬成 黃石松等違反 治安維持法 拘捕入獄 參見吳榮發 高雄州特高事 件概述 年 頁26 49 祝皇軍戰捷 也刊載於 南方 第 145 期( ) 部分文詞不同 皇軍威武有誰同 護 國忠君氣慨雄 到處敵前誇上陸 太平洋滅敵艨艟 158

169 是欲擺脫既有的生活 選擇革命或生活是個人意志的問題 所以雙方也不 宜隨便給予對方負面的評價 50 吟詩報國是文人天職 中日戰爭後日本厲行皇民化政策 各詩社開始出現響應國 策或呼應戰爭的詩題 蕭乾源亦有數篇深具皇民思想的作品 向當局輸誠意味濃 厚 評賞此類頌揚忠君愛國的作品 應重視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 不管詩人 選 擇革命而戰鬥 或是 選擇認同而生活 理解作品的詮釋者更該尊重歷史現場 的選擇者 不應給予批判或羞辱性的主觀評價 1930年間蕭乾源寫下許多充滿民族意識的詩作 昭和6年 1931 也曾創作 旗飄紅日扶桑壯 峯聳青天富士高 ( 詩報 第15號 旗峯 )的詠日詩句 1940年間則有多首應和皇民文學之作 直到戰後反共文學興起 蕭乾源更有多篇 詩作應和國策時勢 高喊掃匪殺俄 綜合以上說法可推知 身為實業家的蕭乾源 個性溫和不激進樹敵 與時代當權者保持友好關係 因此不論是日本殖民統治或 戰後白色恐怖等階段 皆能明哲保身 在地方上安居樂業 保有漢詩創作的閒適 性及自主性 六 酬唱 所謂酬作詩 指詩人與他人交往時因人際互動需要而寫的詩篇 包括迎送 酬答 贈詩 以及同樂或哀悼之作 日治時期台灣出現大量詩社 參與詩社者雖 有某種程度的文化傳承使命 但也無意塑造漢族立場 批判時政的抗日空間 由 於詩社普及 文人相互酬應機會增多 如小集 例會 雅會 紀念會等名義的活 動日漸頻繁 不同於肩負道統責任的傳統文人 許多詩友只希望透過漢詩豐富生 命 藉由慶詠節慶 擊鉢應題互通聲氣 找尋現實生活外另一個可供應酬交遊的 休憩空間 因漢詩的實用功能讓作品少了嚴肅性 成為生活中活用的應酬工具 舉凡個人新屋落成 新店開張 祝壽 弔喪 結婚 小兒彌月 遠遊 送別 改 姓名 等家庭瑣事 皆能登報廣徵全島詩篇 51以資紀念 為求慶典圓滿 社 會上串連徵詩 擊缽頌揚之風盛行 這些送往迎來 婚喪喜慶的酬贈之作 不僅 顯示詩人生活地景及所見所感 更勾勒出當時的人際網絡 呈現詩文的交際功能 蕭 乾 源 具有漢學素養的 地方仕 紳 為了人際酬酢 常 撰寫實用漢 詩 這 類 寫 作最能反映 文人善用 漢學素養 來應制 酬唱 是當時社會人際往來不 可 或 缺的禮儀 習俗 也彰顯傳統士紳在 早期社會的角色功能 50 謝崇耀 日治時期臺北州漢詩文化空間之發展與研究 嘉義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 士論文 2010 年 頁 黃美娥 日治時代台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 台灣風物 47 卷 3 期 1997 年 9 月 頁

170 (一)慶賀弔唁 傳統漢人社會向來注重人情 親朋好友間的情意往返構成人際互動的網絡 尤其日治時期台灣古典詩具有廣泛的社會群眾基礎 不僅融入台人日常生活 也 是交際應酬時的最佳祝賀 凡舉婚喪喜慶 總不免要藉詩抒懷 附庸風雅一番 蕭乾源描寫慶賀弔唁的作品包括 壽翁 三首 菽水供親 恭祝蔣總統六 五華誕 眉齊雙壽 日出東方 二首 萱草春 二首 謹步雙麟玉 韻並祝 二首 祝彰化銀行旗山分行五二年度業績考核第一名 二首等 有關 賀壽詩篇 此老年高世所珍 幾疑彭祖是前身 壽星南極長輝燦 五福三多享萬春 (1936 年 資生吟草 丙子菊月祝朱阿華壽誕擊鉢 壽翁 二首之一) 三多典出 莊子 天地篇 請祝聖人 使聖人壽 使聖人富 使聖人多男子 因此稱多福多壽多男子為三多 五福典出 書經 洪範之九曰 一曰壽 二曰 富 三曰康寧 四曰攸好德 五曰考終命 古書中把壽富 康寧 好德 老終 命合稱五福 詩中以仙人彭祖與南極仙翁等長壽之神為喻 以五福三多為揚 慶 賀朱阿華能超凡入聖 富貴吉祥 兩人間的忘年情誼實為難得 王則修(1867~1952) 字文德 台南新化人 光緒間廩生 大正 9 年(1920) 清水楊澄若慕其名 延聘為其子楊肇嘉之家庭教師 時常參加臺灣文社徵 詩與徵文 1925 年後王則修返鄉設帳授學 民 國 40 年 月 及 門 弟 子 向 全 省 徵 募 眉 齊 雙 壽 七 律 為 王 則 修 祝 壽 應 募 者 三 百 餘 首 52蕭 乾源也參與徵詩 真個蓬萊不老仙 虎溪雙壽福綿綿 騰芳蘭桂盈庭秀 競茂椿萱晚節堅 祝嘏詩章來接踵 稱觴珠履到連蹁 中天南極同輝燦 兆慶眉齊逾百年 (1951 年 資生吟草 祝新化王則修先生 眉齊雙壽 ) 52 王則修( ) 譜名佛來 學明文德 則修 號旅中逸老 又號勸化老生 別號花蓮港生 曾以王來 王貴之名發表詩作 臺南大目降(今新化)人 乙未(1895)割台定議 隔年攜家人 內渡至漳州府籠溪縣 明治三十五年(1902)始返台 後因經商失敗 改於故鄉新化教讀 兼任 臺 灣日日新報 漢文記者 大正九年(1920)清水楊澄若慕其名 延聘為家庭教師 楊氏逝世後 於 大正十四年(1925)返鄉設帳授學 名其書齋為 三槐堂 昭和三年(1928)八月創辦 虎溪吟社 擔任社長 後兼善化 光文吟社 顧問 民國四十年(1951)九月及門弟子向全省徵募 眉齊雙壽 七律為王則修祝壽 應募者三百餘首 後發行詩冊留念 王則修 搜韻 網址 %BF%AE&lang=t 檢 索 日 期 2015 年 2 月 19 日 160

171 王則修自幼聰穎好學 一生跨越清朝 日據時期及國民政府三個朝代 是位德 高望重的詩壇前輩 極受後學景仰 本首七律為其弟子向全省徵詩祝壽 因此 祝嘏詩篇接踵而來 再次印證漢詩的生活化及實用性 昭和 3 年(1928) 其門 下創設 虎溪吟社 推王則修為社長 每個月定期舉辦吟詩大會 使新化文風名 噪一時 詩中 虎溪雙壽 不僅是祝壽之詞 更推崇前輩對古詩詞的弘揚不 遺餘力 可惜王則修隔年仙逝 享年八十六歲 另外有以 祝雙麟令堂七一榮壽 為題的課題與擊缽詩作 春光獨占北堂前 瑞葉祥花點綴妍 寸草慈輝閨閣秀 滿門福祿永綿綿 (1951 年 資生吟草 祝雙麟令堂七一榮壽 辛卯仲春課題 萱草春 ) 子道真誠親自寬 一杯菽水可承歡 前賢孝行當堪仰 千古名揚史冊刊 (1951 年 資生吟草 祝雙麟令堂七一榮壽擊鉢 菽水供親 ) 詩人以寸草春暉 菽水承歡等意象 傳達中國傳統孝道思想 有匡正善良風俗 教化民眾的功能 同一件賀壽喜事詩人可連吟多首詩作慶賀 除顯示戰後賀壽酬 唱詩風仍盛 亦可見蕭乾源與劉雙麟兩人深厚的友誼 除了賀壽 詩人也會寫詩 恭賀友人升遷或當選等喜事 咸池纔浴罷 晃朗耀青方 群庶傾葵藿 蒼生沐旭光 彩霞明錦鏽 瑞靄絢文章 龍肚鍾靈秀 迎曦鳴鳳祥 (1951 年 資生吟草 祝鍾啟元當選美濃鎮長 日出東方 ) 龍肚鍾家是美濃政壇耀眼的家族 民國四十年鍾啟元當選第一屆美濃鎮民選鎮長 且當選連任 卸任後又當選兩任高雄縣議員 第三 四屆美濃鎮農會總幹事 蕭 乾源寫詩祝賀 一方面可知戰後古典詩仍是婚喪喜慶詩人表達慶賀心意的普遍方 式 另方面也可見旗山美濃間文人仕紳互動頻繁 弔祭亡者的詩作中 蕭乾源除了懷念逝者的人格作為外 也抒發對世事變化 的無奈與傷感 在 吊悟真社副社長柯李忠先生 詩中 噩耗傳來值暮秋 塵寰永別不勝愁 劇憐德望咸著稱 五四年華赴玉樓 誰知一病沒沉痾 藥石無功喚奈何 大夢難醒悲此日 愁雲黑暗鑽南柯 五度春秋為悟真 晨昏奔走不辭辛 而今化鶴西歸去 風雨淒淒倍愴神 (1932 年 詩報 第 27 號 吊悟真社副社長柯李忠先生 ) 161

172 悟真社成立於昭和 2 年(1927) 詩中提到柯李忠副社長為悟真披星戴月五度春秋 可知自悟真社興辦以來 柯李忠即投身社會救助事業 可惜天妒英才 因病去 世 令人哀戚不捨 另外 追懷朱阿華老先生 每讀遺詩每感傷 騎鯨人去赴修郎 當年遯世蛇山宅 往日消閒翰墨場 劫歷紅羊身益健 友因白戰誼偏長 童顏鶴髮今何在 惟剩荒墳臥夕陽 (1949 年 資生吟草 己丑中秋既望 追懷朱阿華老先生 ) 古人以為丙午 丁未為國家發生災禍的年份 丙丁為火 色紅 未屬羊 故以 紅 羊劫 稱國難 騎鯨有隱遁或遊仙之意 俗傳李太白醉騎鯨魚 卻溺死潯陽 朱阿華氣宇軒昂 美髯垂胸 歷經清末 日治及民國 看盡時代遽變與滄桑 詩 中以回憶手法弔念朱阿華歷經國難 仍舊身強體健 隱遁龍肚茶頂山 晴耕雨讀 閒暇時與三五詩友吟詩唱酬 與事無爭 享受閒雲般的愜意生活 遺憾 82 歲時 駕鶴西歸 留下昔日風雅典範讓人追念 感傷思念之餘 也只能憑塚追懷 (二)活動紀念 一般詩社若遇到重要或具紀念意義的行事時 常會為之舉辦特定主題的擊缽 吟用以致意 描寫紀念活動的作品包括 善堂初會 二首 旗美吟會拾週年紀 念 二首 延平詩社十周年 五首 五日白鶴寺雅集 二首 世界三十七國 詩人大會 等 自昭和 10 年(1935)旗美聯吟會於美濃廣善堂首開吟詩集會後 廣 善堂便成為旗山美濃兩地集會的主要場所 昭和 17 年(1941)黃石輝與朱阿華共同 創立旗美吟社 地點一樣選在信徒眾多的廣善堂 更顯擊缽盛會的熱鬧興盛 善締詩緣勝地來 堂皇旗鼓鉢聲催 初逢吟侶皆瀟灑 會聚何妨醉幾杯 善寺騷人白戰開 堂中撮影喜叨陪 初逢滿座忘年友 會勝蘭亭快樂哉 (1942 年 資生吟草 冠頂 壬午年 善堂初會 ) 廣善堂位於瀰濃里福美路的瀰濃山下 背山面對溪 環境相當清幽 被視為勘輿 學上的風水佳地 祭祀圈涵蓋人口最稠密的大瀰濃庄地區 廣善堂為美濃四大善 堂之首 屬於降筆會鸞堂系統 為儒宗鸞教 透過神筆扶乩為信眾治病解惑 鸞 教是日本統治台灣初期 本土知識分子所發動組織的一種深具民族精神色彩的儒 53 宗神教組織 對當時社會民心的穩定有相當貢獻 因此具有較強的號召力 從 53 蕭盛和 廣善堂係美濃四大善堂 南隆輔天五穀宮 廣興善化堂 石橋仔善誘堂及本堂 之首 屬於降筆會的鸞堂系統 為儒宗鸞教 透過神筆扶乩為信眾治病解惑 鸞教是日本統治台灣初期 162

173 一開始的旗美聯吟會到後來的旗美詩社 都選擇擁有傳統仕紳與信眾的廣善堂為 集會場所 每次詩會 群賢畢至 一觴一詠暢敘幽情 白戰之樂更勝蘭亭集會 令人忘返 戰後蕭乾源仍用心經營詩社 對於旗美吟社的活動亦十分關心 旗鼓堂皇十載移 美誇韻事繼南皮 吟朋太息朱黃逃 會運重興志莫疲 (1951 年 資生吟草 旗美吟會拾週年紀念 二首之一) 在慶祝旗美吟會十週年的紀念會中 蕭乾源吟詩感嘆朱阿華 黃石輝兩名重要詩 友相繼離世 幸而旗山美濃兩地文化已開展十數年 期勉旗美吟社能承繼先人之 志 重興社運 讓詩聲繼續傳唱 發揚傳統漢學之美 (三)贈答代作 隨著漢詩的普及化 各領域加入漢詩創作空間者越來越多 其中不乏女性 包括藝妓也參與其中 日治時期詩人與藝妓交流熱絡 部分藝妓因長年與詩人接 觸開始學詩 進而成為自身的應酬技藝 許多詩人都曾與藝妓賦詩相贈 例如蕭 乾源有 贈鶵妓月仙 三首 代碧珠女校書答輕情郎 四首 敬步韻琛先生贈 蕙蘭原玉54 代蕙蘭女校書作 四首 贈蕙蘭女校書 五首 再贈蕙蘭女校 書 等 根據曾茂源說法 小山城一時旅館酒家 如雨後的春筍般持續林立 見晴館為日人渡假 俱樂部 酒家如今鼓山里段櫻井酒家 新山里段杏花樓 萬花樓 福興樓 靜養軒為日人尋樂的酒家 竹峰里段東雀樓朝鮮亭 天外天等 入夜美女 如雲 生氣勃勃燈火通明 笙歌徹夜 鶯聲燕語 喜溢眉宇 喧嘩猜拳嘹 亮聲音四起震撼半邊天 真是太平歡樂盛世 人力車日夜奔馳 穿梭在各 酒家之間 為藝妓及喜愛杯中物酒客服務 55 日治時期 臺灣傳統文人或是因難遣憂悶情緒或是應酬交際 寄 情 詩 酒 流 蓮 花叢者不乏其人 由於時常出入溫柔鄉 蕭乾源詩作中也常見歌詠藝妓之 本土知識份子所發動組織的一種深具民族精神色彩的儒宗神教組織 對當時社會民心的穩定有相 當貢獻 龍肚庄的廣化堂 九芎林的宣化堂也是屬於同一宗教系統 黃森松 廣善 堂除了提供眾善信燒香膜拜 除疑解惑之外 還從事修橋鋪路 社會救濟等善行活動 廟內建有 宣講堂 設置宣講師以講法勸善 移風易俗 勸化人心 客家話的 講 與 廣 同音 因此鎮 民也把 廣善堂 稱為 講善堂 蕭盛和 一個客家聚落區的形成及其發展 以高雄縣美濃 鎮為例 台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論 2004年8月 頁 玉是一種美好的東西 把原作者的作品稱作 玉 故 原玉 是對原作的一種客套的說法 55 曾茂源 追尋七 八十年前旗山街一群被遺忘的先人奮鬥人物誌 2000 年 3 月 1 日 蕉心 社刊 網址 檢索時間 2015 年 2 月 9 日 163

174 豔詩 例如 贈鶵妓月仙 藝精貌美玉無瑕 妓女生涯未破瓜 月夜琵琶彈綺恨 仙風飄渺入即家 真是蟾宮月裡仙 相逢有幸贈吟篇 倘教得許終身約 勝都痴思天外天 斷髮時粧亦可人 秋波底事善傳神 天生尤物多情種 恐有漁郎待問津 (1931 年 資生吟草 天外天內 辛未年 贈鶵妓月仙 三首) 月 仙 年輕貌美藝精 於天外天 侍酒陪話 一顰一笑令詩人迷醉 甚想互 許 終 生約 可見著迷之深 未屆二八年華的雛 妓可在酒家中送往迎來 侑 酒 作陪 雖不容於今日社會 但在日治當時似乎 習以為常 成為詩人 擊 鉢吟詠的對象 亦見當時社會 人權觀念的 薄弱 許俊雅分析日治時期台灣女性形象 曾歸納有六類 主要分為正反兩種不同 樣貌 包括女性受到環境限制 被命運所安排 或是女性能突破傳統 追求命運 自主與地位提昇 顯示出日治時期不同女性地位的限制與可能性 56儘管日治時 期女性可藉工作權來獲取地位上的提昇 但仍然存在侷限性 以偏向娛樂性質的 女性職業而言 這些描述女給 藝旦與妓女等女性職業的漢詩 雖然本質上有不 同的差異 但事實上都與情慾文化或產業有所相關 儘管如此 部分情色意味也 相當濃厚的藝旦仍具有一定的社會階層57 這些職業名妓能公開社交 部分藝 妓 為 附 和風雅而學習技藝 以迎 合文人 興趣 也有老鴇訓練妓女學習吟詩 填詞 彈琴唱曲等技藝 讓她們可以和富商名流 文人才子唱 酬應和 在 這種環境下 部分容貌出眾並具有才學之名妓 常成為傳統文人愛慕及追求對象 58蕭乾源也曾贈詩女校書 並代作詩歌吟和 56 許俊雅 分析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女性形象 曾歸納有六類 一 被視為男 人滿足生理欲望的對象 二 無由自主被拋售賤賣的女子 三 婚姻不幸庸弱見凌的女子 四 突破禮法追求情欲的女子 五 堅貞剛毅的女子 六 其他 許俊雅歸納的第一 二 三類當 中的女性仍受環境限制 被命運所安排 第四 五種的女性突破傳統 追求命運自主 地位的提 昇 顯示正反兩種不同樣貌 看到日治時期不同女性地位的限制與可能性 而職業婦女題材文學 也同樣有這種現象 顯示日治時期新舊遞變階段 如許俊雅歸納的第一 二 三類的一般女性及 職業婦女可能被現實環境所安排 制約 第四 五種的女性可能產生自主性 進而與不同的現實 抗衡 見翁聖峰 日治時期職業婦女題材文學的變遷及女性地位 台灣學誌 創刊號 2010 年4月 頁13 57 陳惠雯提到 相較於對傳統女性的束縛 藝旦已經超越了社會對於女性拋頭露面的禁忌 因為 閨秀婦女的交往對象多為家人 親戚和鄰居 唯有職業名妓才有公開社交 如此看來 藝旦作為 當時少數靠一己之力獲得經濟資源 及社會認可的女性階層 在開拓女性遊走的空間上 有積極 的意義 見翁聖峰 日治時期職業婦女題材文學的變遷及女性地位 頁16 58 在 東寧擊鉢吟 中充斥著以從良妓 妒妓 病妓 詩妓 俠妓 醉妓 瞽妓 啞妓 老妓 雛妓 歌妓等各式各樣妓女為題材之擊鉢詩作 1930 年創刊於臺南之 三六九小報 更闢 花 叢小記 專欄 每期介紹一位藝妓之生平事略和容貌特徵 多數並附有照片 在此種環境下 容 164

175 驪姬漫道擅芳名 色藝雙誇傾國城 底艷蓮生濁溷 紅顏薄命可憐卿 (1931 年 辛未年 敬步韻琛先生贈蕙蘭原玉 ) 夜閑人靜月三更 綺恨重重心上縈 作繭春蠶終自縳 唱隨何日了殘生 (1931 年 資生吟草 辛未年 代蕙蘭女校書作 四首之一) 憐卿孽海尚沉淪 金屋難藏獨愴神 莫認青年多薄倖 愛花原是惜花人 (1931 年 資生吟草 辛未年梅月玉珠出閣日 贈蕙蘭女校書 五首之一) 獨占花魁擅艷名 蕙蘭尤物應傾城 蛾眉可奪春山黛 匏齒能教美玉清 楚館愁增風月恨 巫山羞殺雨雲情 叮嚀莫負從良約 願共雙棲樂此生 (1931 年 資生吟草 辛未年初秋 再贈蕙蘭女校書 ) 蕭乾源有多篇代寫或寫予校書(藝旦)的詩作 詩中 蕙蘭 傾城傾國 才 華 洋溢 精通詩書詞章 被稱為 女校書 59 令人一見消魂 無奈紅顏命薄 雖不願 長留博艷名 卻仍浮沉孽海 幸而遇見愛花惜愛之人 從良出閣 藝 妓夜 夜笙 歌 與 仕 紳 送 往 迎 來 儘 管表 面 看 似 風 光 事 實 上 仍 處 於 社 會 底 層 不 僅 被 酒 家 剝 削 即 使 遇 到 心儀 對 象 也 不一 定 能 幸 運 從 良 嫁 作 人 婦 詩 人 透 過 詩 句道 出 藝旦的 苦 楚 與 無 奈 也 給予 祝 福 文中作者才二十多歲 已有歡場知己 除了展現詩人的部分生活經歷 也透露當時社會風氣的開放及文 人雅士的多情風流 印證詩人與藝妓間以詩歌交際的現象 日治以來 漢詩場域由一世文人過渡到二世文人 詩人對漢詩的期許與功能 開始隨社會環境而有所改變 從明治時期的詩社以切磋詩藝為主 大正之後 輒 聘有詞宗評詩 浮現詩會之競賽性質 而優勝者也有獲贈獎品 會後更有餘興節 目 詩社原來清心幽吟的風氣已變 漸趨世俗化 昭和之際 對吟詩成果高下尤 加重視 而社友對會後娛樂投入更殷 紅粉胭脂 觥籌交錯 起坐喧嘩 詩社宛 貌出眾並具有才學之名妓成為傳統文人愛慕及追求對象 見李毓嵐 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 女性觀 頁 李 蕙 珊 妓 女 學 習 技 藝 的 主 要 目 的 是 附 文 人 學 士 之 風 雅 而 老 鴇 們 為 了 迎 合 這 些 知 識 份 子 的 趣 味 便 訓 練 妓 女 們 學 習 吟 詩 填 詞 彈 琴 唱 曲 等 技 藝 讓 她 們 因 此 有 了 讀 書 的 機 會 使 她 們 不 只 可 以 和 富 商 名 流 往 來 交 際 也 可 與 知 識 份 子 唱 酬 應 和 其 中 若 有 才 華 高 瞻 精 通 詩 書 詞 章 者 更 可 以 和 文 人 才 子 唱 酬 應 和 而 被 尊 稱 為 校 書 或 校 書 先 生 校書 校勘圖書 古代原指掌管校勘典籍的官員 唐 胡曾 贈薛濤 萬 里橋邊女校書 枇杷花下閉門居 薛濤 蜀中能詩文的名妓 時稱 女校書 後因以 校書 為有文學才華的妓女的雅稱 見李蕙珊 呂 溪 泉 羅山 彩 雲 歌妓 賦 考 釋 東海大學 圖書館館訊 新 153 期 頁

176 如聯誼交際的最佳場所 年代以來 新文學者嚴斥約時應酬的擊缽吟 熱 衷擊缽的詩友則主張以漢詩為器 認為漢詩能體現個人真實生活 肯定這樣的風 雅娛樂 平心而論 擊缽雖是小術 對寫詩仍有引導及鼓勵作用 不僅能磨練遣 詞能力 也可培養文學興趣 只是入門後該如何發揮 端看寫詩者的目的及態度 蕭乾源詩風質樸凜然 追步古典 走入現實 其漢詩風格 不刻意追求華美 文字 遣詞用字不詰屈聱牙 詩作素雅 內容中蘊含典故 深厚的漢學基礎可見 一斑 昭和 4 年(1929)以來 蕭乾源以地方實業家身分集結同好 抱著傳承古典 詩學 涵養個人學識品格創立詩社 只是要在殖民時期適性生活 仍需有現實條 件的支持 因此創立及推行詩社活動時 不免會出現向當局示好的詩作及活動 以蕭乾源而言 創立詩社後除舉辦詩會或聯吟大會外 也曾有應和東亞文化 皇 民化政策 書寫順應國策及歌頌大和精神之作 身為旗山詩壇代表人物 人情應 酬無可避免 自然也有許多應制酬唱之作 不同於追求嚴正詩教的理想者或是支 持新文學的批判者 因為沒有強烈的遺民情懷 所以能坦然面對現實 順應現實 生活 追求擊缽時的休閒適性 承認漢詩實用價值 第二節 藝術特色 詩文創作 是詩人利用語言文字等工具 及藝術的技巧 表達心中的意念 本節將從寫作技巧及特色兩方面 探究蕭乾源漢詩作品中的藝術特色 一 寫作技巧 詩的表現技巧包括音韻 聲調 章法 命意 鍊字 修辭 造句 琢對 用 典等 61以蕭乾源漢詩而言 用典與修辭是詩人最常使用的寫作技巧 以下針對 用典 修辭兩部分進行析論 (一)用典 用典又稱用事 是指在言談 寫作時引用歷史上的古人古事 或是經傳中的 既有文辭 來表白 完足一己情志的一種言辭技術 在劉勰的 文心雕龍 62中 60 黃美娥 古典臺灣 古典史 詩社 作家論 頁 202 林正三 目前坊間有關詩學之論著 於修辭方面鮮少論及 致後學者如盲人摸象 難窺全 貌 本章乃參考董季棠先生之 修辭析論 及黃永武教授之 字句鍛鍊法 二書 擇其與詩學有 關之立論 介紹與有志於古典詩者 二氏之大著 本非專為論詩而作 詩法與文本自略有 差異 詩中有關音韻 對偶與用典等 佔有極大的分量 坊間之論詩書籍 皆另立專章介紹 故本書亦從此例 林正三編著 台灣古典詩學 台北市 文史哲出版社 2007 年 7 月 頁 劉勰的 文心雕龍 事類者 蓋文章之外 據事以類義 援古以證今者也 昔文王繇易

177 曾以 事類 一辭名之 63 凡詩文中引用過去史實或語言文字, 以為比喻並增加詩句之含蓄與典雅者, 即屬用典 高辛勇認為中國古典詩詞美感來源在 意義 的隱藏與發現的過程 這種藝術原則涉及意義的 間接表達, 除了傳統作品中強調的含蓄 婉轉 委屈等修辭手法能引起這種經驗外, 用典 與 類比 的手法也能使讀者做這種心智活動 一般而言, 用典的功能包括 : 使立論有根據 方便於比況和寄意 減少語辭之繁累 美化詞句並充實內容 ; 使用要領上強調要 事如己出, 渾然無跡 純用易見事, 易識事 引用典故須加剪裁, 期能切中題旨 典故有涉及諷刺譏笑或過於恭維者, 皆不宜使用, 64 其種類包括明典 暗典 翻典 ; 典故來源則有譬喻 引成辭 引史事 引古人自比 引古人文章等, 參照附錄五可清楚看見蕭乾源擅長用典的寫作特色 劉勰說的 事類 就是典故, 所謂 據事以類義, 援古以證今, 是一種充實作品, 修飾文辭的方法 根據林正三所說, 典故來源包括譬喻 引成辭 引史事 引古人及文章等 所謂 引成辭 是指引用經傳古籍中曾經出現過, 而叉多半為人所耳熟能詳的文辭, 來表達一己情意的做法 65 從表 4-2 我們可以發現, 蕭乾源引用成語辭句比例最多, 如描寫人物用紅顏薄命 螓首蛾眉 傾國傾城 天生尤物 水性楊花 河東獅吼 明眸皓齒等 ; 懷友言愁時用蓴鱸之思 一衣帶水 暮雲春樹 西窗剪燭 忘年之交 一曲陽關等 ; 抒懷心志時用枕流漱石 南柯一夢 投筆從戎 直搗黃龍 鯉躍龍門 聞雞起舞 馬齒徒長 籠鳥檻猿 響絕牙琴等 ; 應酬祝賀時用琴瑟和鳴 雙宿雙飛 花好月圓 龜齡鶴算 南極星輝 齒德俱尊 蘭桂齊芳 椿萱並茂 南極星輝 菽水承歡 春風化雨 桃李滿門 國泰民安 國運昌隆 駕鶴西歸等, 這些成語廣為人知, 非冷僻奇險之辭彙, 且語出有據, 只要稍有國學概念的民眾也能明白, 不至於劃開詩人與讀者間的鴻溝 表 4-2 蕭乾源引用典故與成語簡表 剖判爻位, 既濟九三, 遠引高宗之伐, 明夷六五, 近書箕子之貞 ; 斯略舉人事, 以徵義者也 至若胤征羲和, 陳政典之訓, 盤庚誥民, 敘遲任之言, 此全引成辭, 以明理者也 然則明理引乎成辭, 徵義舉乎人事, 迺聖賢之鴻謨, 經典之通矩也 是以綜學在博, 取事貴約, 校練務精, 捃理須覈, 眾美輻湊, 表襄發揮 凡用舊合機, 不啻自其口出, 引事乖謬, 雖千載而為瑕 ( 梁 ) 劉勰著 王更生注譯 : 文心雕龍讀本 下篇( 台北市, 文史哲出版社,1999 年 9 月 ), 頁 梅家玲 : 世說新語名士言談中的用典技巧, 臺大中文學報 第 2 期,1988 年 11 月, 頁 林正三編著 : 台灣古典詩學, 頁 在 文心雕龍 中, 劉勰曾將用典的取材方式大別為 據人事以徵義 與 引成辭以明理 二類 引成辭 就是指引用經傳古籍中曾經出現過, 而叉多半為人所耳熟能詳的文辭, 來表達一己情意的做法 梅家玲 : 世說新語名士言談中的用典技巧, 頁

178 詩題 引用典故或成語 詩題 引用典故或成語 從良妓 之一 乘龍 琴瑟和鳴 爭杯 之二 浮生若夢 從良妓 之二 露水姻緣 關雎 心花 之一 狂蜂浪蝶 從良妓 之三 河東獅吼 種菊 陶潛 潯陽柴桑人 三徑 從良妓 之四 金屋藏嬌 壽翁 之一 龜齡鶴算 從良妓 之五 雙宿雙飛 壽翁 之二 南極星輝 五福三多 春日呈黃志輝詞兄 鴻鵠之志 拋磚引玉 壽翁 之三 齒德俱尊 驪歌 之一 霸陵折柳 寄懷阮文仁先生 春樹暮雲 投筆從戎 驪歌 之三 臨岐 懷友 一日三秋 西窗剪燭 訪戴 驪歌 之三 折柳 陽關三疊 秋聲 之一 歐陽脩作 秋聲賦 凍頂茶 盧仝七碗茶 秋聲 之二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 洛城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 ) 問槎 之一 八月槎 春耕 沾衣欲溼杏花雨 (僧志南 絕句 ) 擊壤 秋懷 之三 三徑 蓴鱸之思 善堂初會 之二 忘年之交 蘭亭宴集 訪菊 三徑 探梅 之一 蹇驢破帽登山去 傷心和 靖先生墓 (張可久 塞鴻秋 ) 恨人 之一 浮生若夢 逐鹿中原 探梅 之二 林和靖梅妻鶴子 孟浩然騎驢尋梅 恨人 之三 直搗黃龍 江風 之一 封姨 宗愨乘風破浪 長命縷 彭祖 江風 之二 王閎持劍怒斥董賢 閒居 之一 三徑 昨是今非 鶯聲 之二 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金昌緒 春怨 ) 富貴浮雲 閒居 之二 陶潛解印 彈無弦琴 趨炎附勢 枕流漱石 燕剪 之一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 夕陽斜 (劉禹錫 烏衣巷 ) 閒居 之三 南柯一夢 豹隱 裁雲 之二 雲想衣裳花想容(李白 清平調 ) 春日登山 之一 孟浩然雪中騎驢尋梅 歸燕 之三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 百姓家 (劉禹錫 烏衣巷 ) 春日遊太平寺 丹邱 冬暖 之二 閔子騫蘆衣順母 苦熱 之一 沉李浮瓜 垂釣 之一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 煙雨任平生 (蘇軾 定風波 ) 代碧珠女校書答輕情郎 之二 水性楊花 垂釣 之二 姜太公釣魚 願者上鉤 代碧珠女校書答輕情郎 之四 紅顏薄命 秋光 之二 十二樓台 三千世界 追懷朱阿華老先生 之一 老氣橫秋 蘭桂齊芳 贈蕙蘭女校書 之一 螓首蛾眉 傾國傾城 168

179 贈蕙蘭女校書 之二紅顏薄命 追懷朱阿華老先生 之二忘年之交 莫逆之交 酒逢知 己千鍾少, 話不投機半句多 贈蕙蘭女校書 之三女媧補天 追懷朱阿華老先生 之三紅羊劫 白戰 贈蕙蘭女校書 之四金屋藏嬌 甘露寺取婿 之一賠了夫人又折兵 弄假成真 贈蕙蘭女校書 之五花好月圓 眉齊雙壽 蘭桂騰芳 椿萱並茂 南極星輝 代蕙蘭女校書作 之一精衛填海 觀海 之二海市蜃樓 伍子胥抱憤沉江 代蕙蘭女校書作 之四夜闌人靜 作繭自縛 觀海 之三 滄海桑田 浪花淘盡英雄 再贈蕙蘭女校書 巫山雲雨 旗美吟會拾週年紀念 之二揚風扢雅 敬步韻琛先生贈蕙蘭原玉 傾國傾城 紅顏薄命 萱草春 之二 寸草春暉 贈鶵妓月仙 之三秋波送情 天生尤物 菽水供親 菽水承歡 竹山亭偶感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 雨意 之三 風起石燕飛, 天雨商羊舞 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 紅?( 楊慎 臨江仙 ) 鯉躍龍門 風雲際會 寄懷志輝兄 望穿秋水 望眼欲穿 太平鼓 之一 國泰民安 端午懷鷺江國清兄 之一一衣帶水 太平鼓 之二 擊壤 端午懷鷺江國清兄 之三暮雲春樹 美人 螓首蛾眉 傾國傾城 馬跡 之一 五陵少年 烽火 周幽王舉烽火戲美人 夜坐 之二 新愁舊恨 追懷七十二烈士 鬼哭神號 留取丹心照汗青 笑花 之一 千金難買 灰蝴蝶 之一 莊周夢蝶 笑花 之二 周幽王舉烽火戲美人 雞聲 之二 聞雞起舞 木鐸 右元左花 斐亭 蘭亭 五日感懷 右九左避賈誼作 弔屈原賦 師恩 右十左避 春風化雨 桃李滿門 初夏即事 左花右五南窗高臥 文運 右五左避揚風扢雅 延平詩社十周年 左花右避人文薈萃 斐亭吟會 燕語 左五右避王謝堂前燕 延平詩社十周年 左四右避斐亭吟會 桂影 左五右十二 仙桂曾攀第一枝, 薄 游湘水阻佳期 ( 沈彬 赠王定保 ) 野渡無人舟自橫 左花右五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 舟自橫 ( 韋應物 滁州西 澗 ) 中流擊楫 詩聲 左元右五斐亭 蘭亭 冬夜書懷 左八巴蛇吞象 螳螂捕蟬, 黃雀 在後 臥薪嘗膽 餞春雨 右眼左避一曲陽關 蝴蝶蘭 右元左廿一莊周夢蝶 並蒂蓮 菊影 右眼左避三徑 旗影 右花左五龍盤虎踞 昭和十九年甲申簡義桂芳二詞友將之南方 投筆從戎 破釜沉舟 寄懷黃詠鶴硯兄 王子猷雪夜訪戴安道 秋懷 右六聞砧 吊悟真社副社長柯李忠先生 南柯一夢 駕鶴西歸 秋懷 左七右八蓴鱸之思 169

180 美人 左花右五 紅顏薄命 綠章祭天 新春試筆 國運昌隆 美人 左臚右七 明眸皓齒 元旦書懷 馬齒徒增 觀棋 右臚左十 逐鹿中原 青樓怨 之一 送往迎來 籠鳥檻猿 觀棋 右五左七 袖手旁觀 青樓怨 之三 紅拂女慧眼識英雄 觀棋 左六 柯爛忘歸 春日遊皷山 之一 鳥語花香 春感 右三左八 逐鹿中原 春日遊皷山 之二 豹隱 春感 右五左元 閨中少婦不曾愁 春日 哭黃秋輝詞兄仙逝 俗傳太白醉騎鯨 響絕牙琴 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 一去紫臺連朔漠 獨留青塚向 楊柳色 悔教夫婿覓封 黃昏 (杜甫 詠懷古蹟 ) 侯 (王昌齡 閨怨 ) 春感 左七右九 萬紫千紅 馬齒徒長 秋懷 左二 三徑 翠屏夕照 江河日下 由表 4-2 可知 蕭乾源創作漢詩時 時常脫化古典詩詞 成語名句 一方面與擊 缽創作的限時 限題有關 詩人必須在有限的時空中 引用典實 陶鑄詩句 不 僅可彰顯詩才 也能美化詩文 減少語詞繁雜 拓展詩詞意境的可讀性與說服力 蕭乾源常引古人入詩 包括彭祖 屈原 陶潛 劉伶 賈誼 孟浩然 林和 靖 姜太公 紅拂女 閔子騫等 這些人物不管虛構或真實 都有鮮明的人格特 質 故能以人喻事 以人喻人 除減少詞語的累贅 也可比況與寄意 成為詩人 善用手法 其他如以三徑 豹隱 折柳 封姨 石燕 商羊 並蒂蓮 綠章 聞 砧與柯爛等詞語 分別隱喻歸隱 送別 風雨 夫妻 青詞 遊子情懷與感嘆歲 月流逝 人事變遷等意象 不僅省卻筆墨增加語彙美感 也能擴大詩句的聯想性 此外 作品中也有引古人文章者 例如楊慎的 臨江仙 張可久 塞鴻秋 李 白 春夜洛城聞笛 金昌緒 春怨 劉禹錫 烏衣巷 蘇軾 定風波 沈 彬 贈王定保 韋應物 滁州西澗 王昌齡 閨怨 杜甫 詠懷古蹟 等詩 句都曾被化用 其他引用史事部分 包括蘭亭宴集 斐亭吟會 陳涉的鴻鵠之志 盧仝七碗茶 周幽王舉烽火戲美人 班超投筆從戎 伍子胥抱憤沉江 周瑜賠了 夫人又折兵 王子猷雪夜訪戴安道等 都是中國著名典實史實 非冷僻奇險之典 不至於艱澀難懂 故能獲得讀者共鳴 避免曲高和寡之慮 運用典故時 必須注意 第一要有學問 第二點要選擇精確 66對典故的選 66 王更生 事類又叫事義 就是典故 也就是今人所謂之 材料 運用材料想要得心應手 有兩個條件必須注意 第一要有學問 彥和說 文章由學 能在天資 對於為文用 事 而言當然要依靠廣博的學問 但又不完全是 學的問題 因此第二點 便是要選擇精確 我們在充實見聞 多識前言往行之餘 固應窮源溯流 知所抉擇 但亦當衡情酌理 得適其 要 這樣 在運材的時候 才不至發生謬誤 梁 劉勰著 王更生注譯 文心雕龍讀本 下 篇 頁

181 用 與詩人的才力與識見相關 蕭乾源引用古詩古事 除了應和託事言志外 也 能使立論有所據 突顯詩人豐富的國學底蘊 以旗峰吟社而言 成社宗旨就是 專 研究詩文 與 風雅唱和切磋詩文 詩句出現大量典故 其實也是詩社內的學 習趨向 為求語言精練 言之有物 蕭乾源十分重視詩友的國學涵養 不僅定期 舉辦漢詩研習集會 也邀請詩壇名士蒞臨指導 詩作中常出現熟悉的古人及典故 正可突顯身為詩社舵手的蕭乾源 認真實踐生活文學化與詩學普及化的努力 (二)修辭 創作是積字成詞 綴詞成句的過程 修辭的目的是為了使詩文創作者所欲表 述之意念 能夠達到準確 鮮明 生動 以產生最佳的藝術效果 筆者整理蕭乾 源漢詩 發現常見修辭有 譬喻 設問 轉化 映襯 借代 摹寫 類疊與對仗 等 茲將此部分較為明顯者略列一表以明之 表 4-3 蕭乾源漢詩修辭整理表67 譬喻 / 詩句 / 詩題 設問 / 詩句 / 詩題 情到別離心欲碎 事多流浪鬢如絲 詩鐘 情絲 廣寒未許俗人避 沉李浮衣何處能 苦熱 鎮日炎炎熱氣蒸 汗珠似雨苦難禁 苦熱 人生幾度逢秋節 乘興輕舟夜不眠 中秋泛月 何當一滴垂楊水 灑遍塵寰冷似冰 苦熱 陋習豈因唐作俑 蘭盆勝會繼年年 燈篙 琵琶一曲恨餘生 每訴衷情淚雨傾 贈蕙蘭女校書 有石情天何日補 卿卿我我恨綿綿 贈蕙蘭女校書 真是蟾宮月裡仙 相逢有幸贈吟篇 贈鶵妓月仙 盧仝七碗今何在 空負龍芽勝建溪 凍頂茶 端陽此日憶分離 細雨絲絲似淚垂 端午懷鷺江國清兄 吟樓獨坐寂無聊 惆悵離愁何日消 端午懷鷺江國清兄 世事浮沉生若夢 玉山頹處樂陶然 爭杯 滄海銀河水接流 乘槎誰到碧空遊 問槎 羡翁矍鑠龍鍾態 也似參天古柏春 壽翁 長竿高掛數燈青 明滅何曾照鬼形 燈篙 最是蟾光添瑞彩 江山萬里白如銀 春雪 淒風愁雨打窗前 恨海何時衛石填 天只生人 情便了 多情多恨有誰憐 代蕙蘭女校書作 恰似鶯梭飛擲急 天機活動日紛紛 魚梭 枝頭似鼓金絃瑟 葉底如彈綠綺琴 鶯聲 欣沾教澤欽師惠 似海如山孰敢忘 師恩 秋水伊人眼欲穿 文旌何日再言旋 寄懷志輝兄 片片幾疑飄玉帶 重重恰似剪羅衣 裁雲 聞說天河接海流 靈槎誰乘廣寒遊 太虛昔日人曾賞 是否橋邊會女牛 問槎 玄冥威未展 萬象正如秋 冬暖 每憶西窗同剪燭 何時愿遂訪逵舟 懷友 人心畢竟蛇吞象 世事爭如雀捕蟬 冬夜書懷 東君重駕蒞 夫婿信何遲 春感 終宵入耳丁東響 也似時鐘報刻精 夜漏 誰家寒杵三更急 何處疎鐘五夜清 秋聲 雅號宜男態若仙 獨超凡卉艷陽天 萱草春 萬戶寒砧催夢醒 誰家玉笛惹愁生 秋聲 67 因律詩中頷聯與頸聯本就有對仗要求 且詩句中摹寫與類疊的例子太多 因此本表修辭部分未 列出此三類修辭 171

182 欲活精神疑倩女 如生眉黛如驪姬 畫中美人 滿懷恨緒增多少 惱殺香閨遠戍情 秋聲 疑是楊妃經晚浴 恍如西子正幽思 畫中美人 拔劍王閎何處去 風波萬里感無窮 江風 紙魂灰魄舞斜曦 恍怫漫天粉翅痴 灰蝴蝶 富貴浮雲何足羨 逍遙世外好忘機 閒居 願藉商庚勤谍織 何愁世事亂如麻 鶯梭 大澤橫流傷世態 狂瀾能挽有誰先 觀海 天正霏霏淚滴如 棟花風裡灑庭除 餞春雨 狂濤怒吼緣何事 豈是靈胥恨未眠 觀海 自由民主佈鯤瀛 應似燈台四射明 臺灣是民主自由之燈塔 童顏鶴髮今何在 惟剩荒墳臥夕陽 追懷朱阿華老先生 羅漢佛頭青未瀲 觀音螺髻翠如描 羅門秋色 試問天涯淪落客 江湖浪跡息何時 行踪 霞蔚仙溪紅似染 煙凝鼓岫碧於描 羅門秋色 金谷园中一朶開 問誰移植在靈臺 心花 托根九畹擅芳譽 潔白花開粉翅如 蝴蝶蘭 家山何處是 親舍望無窮 龍崗觀雲 巧運心機手法眞 連攻車炮妙如神 觀棋 大好風光憑藻繪 占鼇誰肯讓人先 結束身材妙似花 司機人共計生涯 女車掌 五日白鶴寺雅集 國運隆昌如旭日 皇軍勇敢勝歐人 新春試筆 舟夫畢竟歸何處 落日江千愁殺人 檻中獸與籠中鳥 只當阿儂不自由 青樓怨 野渡無人舟自橫 玉枕明如畫 銀屏翠欲流 內門列嶂 映襯 / 詩句 / 詩題 好是雌雄聯並蒂 芸窗對舞助吟余 蝴蝶蘭 林泉心逸知今是 仕宦形勞覺昨非 閒居 轉化 / 詩句 / 詩題 不向苑中偷冶艷 偏來塚上弄晴曦 灰蝴蝶 富貴花開色艷紅 生來傲骨笑春風 牡丹花 蕉如有意生南國 梅竟無心偃北風 蕉風 幾疑西子臨粧鏡 相對嫣然百媚生 鏡中花影 借代 / 詩句 / 詩題 明月團圓人尚缺 不勝離恨上眉頭 無題 徘徊人在東風裡 無限吟懷爽氣生 鼓山春月 裁成錦繡風刀巧 織就文章雨線微 裁雲 我願干戈從此息 興師擁蔣解冰霜 祝雙十節 無心出岫疊崔嵬 擬待從龍天際飛 裁雲 朵朵裁刪思韻事 唐宮承寵想楊妃 裁雲 樽前欲別唱驪駒 一路金風送玉軀 驪歌 野店分襟留寶劍 長亭折柳醉琼酥 陽關未忍歌三疊 露冷西風一棹孤 驪歌 樑間底事呢喃語 應有離愁別恨交 歸燕 虛渡韶光十八秋 黃花爛熳思悠悠 故窩無恙雙棲穩 時聽呢喃艷語交 歸燕 即今蕭瑟西風裡 斷續聲蟬動客愁 秋懷 知是天心工醞釀 甘霖欲沛洗塵封 雨意 天憫神州遭赤禍 銀河欲瀉洗妖烽 雨意 我不紅顏偏命薄 滿懷愁恨訴阿誰 代碧珠女 校書答輕情郎 瀟湘移植數竿青 志抱參天尚幼齡 新竹 雅韻悠揚出杏壇 春風滿座響漫漫 木鐸 江山簇簇楓林襯 疑是紅霞染大千 榴火 仰沾時雨惠無疆 桃李欣欣發異香 師恩 橫塘十里曉煙涵 出水田田帶笑憨 新荷 情到別離心欲碎 事多流浪鬢如絲 情絲 化雨春風及萬方 三千桃李鬥芬芳 師恩 絲連藕斷空遺恨 地老天荒不了情 情絲 海上回來社日交 雙雙猶戀去年巢 羡他真個多情種 王謝凋零未忍拋 歸燕 情到纒綿蠶作繭 心難割愛藕牽絲 情絲 不向苑中偷冶艷 偏來塚上弄晴曦 紅顏畢竟都成讖 那得東君護此身 薄命花 海天休灑哀時淚 蘋藻輸誠荐國觴 甲辰詩人節有感 風剪鏤開成舞服 雨絲穿就幻戎緋 裁雲 屈節休嗤錢樹子 鞠躬爭拜孔方兄 孔子節 172

183 靈身欲入莊生夢 鎮日翩翎舞素姿 灰蝴蝶 綜觀蕭乾源漢詩的修辭手法 除了古典詩中最常見的類疊 對仗與摹寫外 還有譬喻 設問 轉化 映襯 借代等技巧 在漢詩寫作中 透過文字對即景或 想像中事物的聲音 形狀 情態 色彩等 作生動而貼切的描繪 即是摹寫 蕭 乾源詩作中包括鄉土景致 自然風光 農漁風情等詩 都可見摹寫手法 是寫景 詩中常使用的技巧 此外 譬喻法類似六義中的 比 能將詩文中的事物描寫 得更形象化 更生動 例如以 江山萬里白如銀 描寫春雪美景 以 真是蟾 宮月裡仙 詠畫中美人 以 細雨絲絲似淚垂 思念友人 以 國運隆昌如旭日 歌詠皇軍氣勢等等 不論是詠物 詠人 抒懷 頌揚等詩題都可見譬喻 是用典 外蕭乾源另一個常用的修辭技法 設問能引人注意 啟動思緒 例如 陋習豈因唐作俑 以反詰語氣批判豎燈 篙的民俗陋習 以 童顏鶴髮今何在 感慨長者已逝 以 何時愿遂訪逵舟 抒 發懷友之情等 不論是有問不答 實問虛答 問東答西 實問實答等 都能在不 直述的過程中 以問句帶出重點 不僅引起讀者注意 也能藉由語氣傳達出作者 的真實心意 映襯則是將兩種相反或相對的事物並列 透過比較性的詞彙或句子 加深讀者印象 如詩中以 昨是/今非 有意/無心 的鮮明對比強化語意層次 讓讀者印象深刻 轉化係指創作時轉變事物原來性質 轉化成另一種與本質截然 不同的想像 是一種將自身對某人或物的感受情緒 投注到其他事物上的修辭 法 如詩中提到花笑春風 天憫神州 歸燕戀巢 瀟湘志抱參天 新荷憨笑等 都是詩人的移情與想像 轉化可以借物言志 寓情於物 除了描述生動創新外 也能表達詩人情思 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因此也被廣泛應用在蕭乾源的漢詩中 一般典故強調有據可依 有證可訪 能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和說服性 借代則 是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事物 而是藉用密切相關的名稱來代替之 如詩中以東風 西風 金風 紅顏 干戈 東君 桃李 折柳 黃花 孔方兄等借代相關事物 能讓意象更豐富 由於詩詞作品有一定的字數限制 為求創新而變換辭彙 借代 成為詩人寫作上的常見修辭 蕭乾源國學蘊底深厚 其漢詩多是擊缽聯吟之作 在限題限韻限時的環境 下 用典與修辭自然成為詩人善用技巧特色 雖然部分詩作受限詩題 許多內容 主題與思想並非詩人當下心境的展現 但我們仍能透過典實及修辭的運用 建構 詩人所欲表現的情境狀態 探知蕭乾源內在真實的感觸及理念 二 寫作特色 因民間詩壇盛行的擊鉢詩有其定法 要點包括 相題命意 選韻 謀篇布局 所謂相題 就是指確認題旨 命題則是先在心中醞釀出所欲表達的詩意 如作畫 173

184 必始於構圖 心中先有丘壑 始能形諸筆墨 另外在選韻部分 因擊鉢詩多為限 韻詩 出題後即行拈韻 詩人必須選定適合題意之字為韻腳 才便於造句遣詞 如東真韻寬平 支先韻細膩 魚歌韻纏綿 蕭尤韻感慨 一般而言 尤 侵 韻之詩 較適於憂愁情緒之表達 覃 東 江 陽 等韻 較適於表達歡樂 開朗之情緒 聲響與所表現的情緒相關 不可草草亂用 68以蕭乾源詩作為例 描寫思鄉的 樓上晚眺 (侵韻) 秋懷 (尤韻) 思友的 懷友 (尤韻) 寄懷 阮文仁先生 (尤韻) 感懷的 鶯聲 (侵韻) 浮萍 (尤韻) 無題 (尤韻)等 命題與韻目屬性相合 更能突顯作品情意 另外 描寫閒樂心境的 旗山橋晚眺 (東韻) 秋江盟鷗圖 (東韻) 秋光 (東韻) 自勉奮進的 筆鋒 (東韻) 寫 物論事的 燕剪 (覃韻) 新荷 (覃韻) 甘露寺取婿 (江韻) 以及歌頌讚揚 的 辛卯詩人節紀念鄭成功 (東韻) 臺灣是自由民主的燈塔 (陽韻) 日出 東方 (陽韻) 滿地紅 (東韻) 角黍 (陽韻) 烈士魂 (江韻)等 都是配合 詩韻本身屬性 鋪陳詩題主旨及所欲表達之情境意趣 亦見詩人重視聲韻之細節 蕭乾源漢詩多為擊缽 課題或雅會之作 課題與擊缽之詩題 立題方向不離 榮遇之詩 諷諫之詩 登臨之詩 征行之詩 贈別之詩 詠物之詩 讚美之詩 69 哭挽之詩 賡賀之詩 酬贈之詩 詠史之詩等 因題材相似 難免遇到辭彙重 複的問題 例如許多與秋 田園或隱逸相關的詩題 常會以陶淵明為發想 三徑 東籬 黃花 豹隱等都是慣用辭彙 談女子或美人時 紅顏 驪姬 貴妃 西子 等人物 也會成為常用詞 故偶有雷同之弊 此外 有關用韻部分 詩歌中押韻是基本的先行條件 除了能加強詩歌聲律 外 也能體現詩歌的藝術魅力 目前近體詩之押韻仍有多種戒忌 包括 戒出韻 戒湊韻 戒重韻 戒倒韻 戒啞韻 戒僻韻 戒別韻 戒犯韻 戒複韻等 其中 重韻(同一韻腳重覆押之)在近體詩中視為厲禁 至於 同音字押韻 是否犯了格 律詩避忌 有人主張不忌 認為唐宋作品中也有類似 有人則以為是犯韻忌 蕭 乾源漢詩中也有一些同音字韻腳 例如 不求榮祿故園歸 茅舍柴門日掩扉 三徑菊松情繾綣 滿窗風月興遄飛 林泉心逸知今是 仕宦形勞覺昨非 富貴浮雲何足羨 逍遙世外好忘機 (1931 年 資生吟草 辛未年 閒居 七律微韻三首之一) 此老修來五福臻 龜齡鶴算世堪珍 羡翁矍鑠龍鍾態 也似參天古柏春 (1936 年 資生吟草 丙子菊月祝朱阿葉壽誕擊鉢 壽翁 七絕真韻) 詳見林正三編著 台灣古典詩學 頁 138 林正三編著 台灣古典詩學 頁

185 旁生側出綠初濃 時見耘培是蔗農 他日節高甘到尾 一枝倒啖爽吟胸 ( 資生吟草 同高雄州下聯吟會 蔗苗 七絕)70 營謀未遂嘆沉淪 愁緒縈懷何處申 世事滄桑無限感 好尋幽境隱吟身 (1937 年 資生吟草 丁丑年 敬步文仁兄原玉 七絕真韻) 無心出岫疊崔嵬 擬待從龍天際飛 風剪鏤開成舞服 雨絲穿就幻戎緋 彩兮華蓋功稱著 艷比霓裳妙入微 朵朵裁刪思韻事 唐宮承寵想楊妃 (1943 年 資生吟草 癸未旗美課題 裁雲 七律微韻二首) 橫塘十里曉煙涵 出水田田帶笑憨 有待高張擎兩蓋 文禽戲水興何酣 (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新荷 七律覃韻) 綺恨春愁抽縷縷 愛苗情種繫紛紛 相思有豆休言贈 心緒纏綿已十分 (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情絲 七絕文韻二首) 扉 飛 非 臻 珍 濃 農 申 身 飛 緋 妃 憨 酣 紛 分 以上六首皆出現同音韻腳 一般來說 近體詩不可同字押韻 同音字韻腳 最好也不要出現 如此才能吟出聲韻之美 只是自古以來 仍有許多大家使用同 音字押韻的詩例71 以 新荷 情絲 而言 這兩首詩雖有同音韻腳的情形 但在擊缽活動中 仍獲得右四(左避)以及右元左五的好成績 可見當時詩社內對 同音字押韻並不避諱 只是部分詩論家仍認為此舉有犯韻之虞 如由其擔任吟會 詞宗 一旦執此以為準繩 詩作是否優先被刷掉 就不得而知了 值得一提的是 在蕭乾源漢詩中 首句入韻 比例極高 他的入韻方式皆 是同韻目韻腳 未使用如飛雁入群格 飛雁出群格 進退格 轆轤格等特殊押 韻法72 一般說來 近體詩中七言詩首句入韻為正格 非則偏格 五言詩首句不 70 本首詩也曾刊於 1936 年 詩報 第 130 號 詩作內容為 雨餘滿圃綠重重 時見耘培務老農 他日節高甘到尾 一枝倒啖豁心胸 押韻字為 重 農 胸 非同音押韻 因 資生吟草 中未註 蔗苗 寫作日期 只提及 同高雄州下聯吟會 無法判斷兩首詩之先後 若 資生吟 草 詩作為後 更可成為詩人不避同音字押韻之證 71 李白 杜甫都有同音字押韻的詩例 如 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 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溪 與 西 是同音字 杜甫 望 嶽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 絕頂 一覽眾山小 曉 與 小 是同音字 72 林正三 古人另有數種特殊之押韻法 如飛雁入群格(或稱孤鶴入群格 即首句所押之韻 非 在同一韻部之內也 惟仍須以古韻能通轉者為限) 飛雁出群格 或稱孤鶴出群格 意謂一首詩 之末句所押之韻 非在同一韻部之內 然亦須以古韻能通轉者為限 進退格(進退格者 如如 七律八句四聯 首聯押 六魚 韻 次聯換 七虞 韻 第三聯復用 六魚 韻 末聯更用 七 虞 韻 一進一退 然亦須在古韻本相通之範圍內 非可任意也) 轆轤格(乃是極端通韻之例 固不可為訓 為初學者亦宜知之) 以上為特殊之押韻格式 略述之以備一格 唯初學者切勿輕 175

186 入韻為正格 入則偏格 綜觀蕭乾源詩作 七言詩部分僅約三十首未首句入 韻 其餘全為正格 五言詩部分則幾乎都是首句不入韻 正格書寫的比例高達 九成以上 73由此可見蕭乾源十分重視格律 因此慣用正格寫詩 這也與詩人重 視漢詩研究有密切關係 蕭乾源漢詩中以擊鉢課題詩作居多 不論是特定題目的課題 或是有時間限 制的擊缽競賽 在創作目的與題材的牽制下 常有應和當局政策與時勢之詩作 包括日治應和皇民化思想 或是戰後擁護國軍 高喊反共殺俄等 都是呼應當權 者的作品 另外 詩中也難免出現句型雷同 用詞或用韻重複等問題 如 情絲 綺恨春愁抽縷縷 愛苗情種繫紛紛 相思有豆休言贈 心緒纏綿已十分 千條萬縷認無痕 長短端由意緒分 我也幾番遭束縛 難將慧劍解纏紛 (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情絲 七絕文韻二首) 詩社課題 擊缽活動甚多 詩人常有一題多投的現象 在詩題 用韻 體裁 時 間之限制下 所選韻字也十分容易重覆 以這兩首詩為例 除了用韻一致外 比 較同場詩人之作 其中劉福麟也寫到 多少英雄曾受綑 何曾慧劍解纏紛 74 除困惑兩人末句為何雷同外 重覆語詞也削弱了詩作的獨特性與詩意 蕭乾源擁有深厚的國學底蘊 用典頻繁 能自然融入修辭技巧 增強詩作深 度及廣度 是一般利用漢詩酬唱交驩之人無法相提並論的 他的詩風質樸自然 取材廣泛 較少自怨自艾 消極諷刺之作 包括歷史名人 庶民百姓 草木花鳥 季節時令等 都能入詩引詠 部分詩作因應和擊缽墨戲 雖有詞句重複 詩意不 足之現象 但他重視詩文研究 紮根國學的功夫 仍令人欽佩 易嘗試 蓋恐養成習慣 而積弊難返也 或引為飾詞 則非筆者本意 林正三編著 台灣古 典詩學 頁 就筆者統計 在蕭乾源三百多首近體詩作中(扣除詩鐘與古詩作品) 五言有 春耕 一首 七 言有 從良妓 一首 賈誼 一首 驪歌 二首 凍頂茶 一首 醉菊 一首 情絲 二首 文運 一首 鶯梭 一首 燕語 一首 垂釣 一首 歸燕 一首 魚梭 二首 灰蝴蝶 一首 蝴蝶蘭 一首 雞聲 一首 春日訪鄭王梅 一首 延平詩社 十周年 一首 桂影 一首 烈士魂 二首 野渡無人舟自橫 一首 徵婚 一首 行 踪 一首 觀棋 一首 落花 一首 秋懷 一首 裁雲 一首等 僅約三十多首非正 格書寫 74 劉福麟 縱橫蜜蜜條條繫 俘擄情人意更殷 多少英雄曾受綑 何曾慧劍解纏紛 ( 旗峰 鐘韻擊鉢詩集 情絲 七絕文韻 左眼右十) 176

187 第五章旗峰吟社其他詩人詩作與戰後發展 日治迄今, 旗峰吟社成立已逾 80 年, 歷任社長包括蕭乾源 黃永好 曾景釗 曾俊源等人, 詩社能存在除仰賴社長經營外, 社友的持續參與更是關鍵 本章將介紹旗峰吟社其他詩人詩作, 並深入探訪戰後詩社發展的相關困境與願景, 以尋找永續經營的現代化能力 第一節旗峰吟社其他詩人詩作 昭和 4 年 (1929) 蕭乾源成立 旗峰吟社, 民國 46 年 (1957) 改為 旗峰詩文研究會, 民國 47 年 (1958) 改為 旗峰詩社, 民國 83 年 (1994) 曾景釗 蕭振中等人再以 旗峰詩社 之名復社 本節所謂前期 後期詩人, 是依據前社長曾景釗 創社過程 說法, 1 以民國 83 年 (1994) 重新復社為界, 限定前期詩人主要活躍年代為昭和 4 年 (1929) 至民國 82 年 (1993), 後期詩人主要為民國 83 年 (1994) 復社後, 積極投入詩社者 目前個人詩集包括 資生吟草 ( 蕭乾源著 ) 旗山早覺會詩集 ( 劉福雙著 ) 隴西吟草 ( 李彬著 ) 鍾見興詩集 ( 鍾見興著 ) 溪山嘯詠集 ( 曾景釗著 )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 蕭振中編輯 ) 等 因詩人詩作眾多, 本節將就筆者所蒐錄的書籍文獻及訪談資料, 大略介紹詩社其他成員及其作品, 不足之處有待日後補強 一 前期詩人 (1929~1993) 旗峰吟 ( 詩 ) 社歷任社長包括蕭乾源 黃永好 曾景釗等人, 前期社員包括 : 蕭乾源 黃光軍 范國清 蔡有國 游讚芳 陳三木 吳昆政 劉進丁 葉貞觀 黃石輝 劉順安 阮文仁 王良珪 魏錦標 劉慶雲 陳月樵 簡義 黃來成 柳傳 張清景 李彬 林桂芳 劉福麟 李國琳 黃承系等人 由於史料不足, 部分詩人之生活背景 文學創作記錄甚少, 介紹稍有模糊, 只能借重前人研究與田調資料補充之 茲以下列詩人為主, 簡介詩人及詩作 1 本節所謂前期 後期詩人, 乃依據網頁旗山奇之旗峰吟社 創社過程 說法, 文中曾景釗以民國 83 年重新復社為界, 將社友分為第一代與第二代成員, 為避免 第一代 與 第二代 定義問題, 筆者以 前期 後期 詩人為稱, 將前期詩人限定於昭和 4 年 (1929) 至民國 82 年 (1993), 後期詩人則於民國 83 年 (1994) 後論起 177

188 ( 一 ) 黃石輝 黃承系提到前期詩人, 絕不可忽略 1930 年代提倡以台灣話文書寫台灣鄉土文學的黃石輝 黃石輝接受私塾教育, 喜愛漢詩創作, 是橫跨新舊文學的重要人物 1900 年到 1945 年間, 黃石輝在高雄鳥松 屏東 高雄旗山經歷不同生活情境, 我們可以從他擔任 新文協 幹部 參與 台灣勞動運動統一聯盟籌備委員會 擔任 伍人報 地方委員, 與投身左翼社會運動為無產大眾請命等事蹟, 了解黃石輝所懷抱的社會主義思想, 以及實踐理念的具體行動, 也從其加入屏東礪社 高雄旗峰吟社 創辦旗美吟社 參與其他詩社活動等記錄, 了解黃石輝在舊文學活動中的活躍程度 在台灣新文學運動中, 黃石輝的本土化理念與主體性書寫, 是台灣文學史上建構文學本土化 自主性的先聲, 目前可見的新文學創作包括二十多篇文學評論文章 新詩 小說等, 以扣合台灣鄉土文學的 寫實化 親切化 大眾化 與反帝 反殖民之理念進行文學書寫 在舊文學領域中, 他突破擊鉢課題及徵詩限制, 以詩言志, 淬煉漢詩創作, 藉以延續漢文並抒發感懷 根據黃文車 黃石輝研究 整理, 目前可見漢詩作品約莫有二百首 在擊鉢課題徵詩部分, 詩作內容取材有古典與新式題型, 所傳達的思想多表現在 : 表達人道主義 鼓勵去弊揚善 批判世態醜惡等 閒詠詩作則多為古典題材, 以寫景 感懷 詠物 應制酬唱等為主, 表達出主觀書寫本土 自我人生感悟 勉勵友朋奮發等情懷, 2 除了注重詩人的描寫功力和心境感悟外, 也可見詩人賡續漢文的熱忱 昭和 7 年 (1932) 年黃石輝應朋友之請至旗山工作, 期間受蕭乾源邀約至旗峰吟社講授作詩之法, 昭和 10 年 (1935)9 月正式定居並加入詩社, 結交許多活躍於傳統詩壇的人物 整理黃石輝旗山時期的漢詩創作, 包括 詩報 刊載的旗峰吟社擊缽詩作 : 觀棋 二首( ) 夜坐 ( ) 種菊 二首( ) 春感 ( ) 落花 ( ) 秋聲 ( ) 秋懷 二首 ( ), 與高雄州下聯吟會詩作 : 旗峰曉翠 ( ) 注射針 ( ) 選舉戰 二首( ) 墨浪 ( ) 仙草冰 ( ) 木瓜 ( ) 等, 以及應制酬唱之詩 : 入營贈詩 ( ) 3 敬和朱阿華先生七十五歲感懷瑤韻 ( ) 等, 另有 春雪 昭和十九年甲申簡義桂芳二詞友將之南方 除了參與詩社吟詩活動, 黃石輝也曾擔任旗峰吟社及高雄州下聯吟大會詞宗, 指導後進, 逐漸在旗山拓展出另個時期的文學生命 黃石輝移居旗山之因, 包括經濟貧困的壓力, 加上礪社時期因左翼身分, 不 2 參見黃文車 : 黃石輝研究, 嘉義 :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2001 年 6 月頁 台南新報 ( , 昭和 11 年 1 月 7 日 ) 刊載 : 本詩為旗峰吟社同仁黃石輝 魏錦標兩氏, 為商工銀行勤務並川隆次君祝賀入營, 各賦一詩贈成並川家 178

189 僅長期受到日警騷擾, 身體欠安, 因緣際會下舉家遷至旗山定居, 盼能靜心修養, 如 種菊 所言 : 苗選柴桑種, 高風慕昔閒 編籬修老圃, 培土近南仟 佈置迎秋色, 安排待晚煙 黃金璀璨日, 攜酒共流連 (1935 年, 詩報 第 115 號 種菊 二首之一 ) 文中黃石輝從追慕陶潛下筆, 再談種菊過程與詩人心情, 最後以懸想加入未來情 境, 此種與世無爭之田園樂事, 與陶淵明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的情景遙 相呼應, 亦見詩人盼望閒雅恬淡之心志 另外在 秋懷 詩中, 有興詩追子美難, 怕聞時事且偷安 可憐肅殺西風裡, 濺血南歐不忍看 (1936 年, 詩報 第 138 號 秋懷 二首之一 )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國際情勢動盪不安, 西方因經濟大恐慌, 使得英美等國在外交上採取姑息政策, 加上極端勢力的發展與擴張, 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 昭和 11 年 (1936 年 ), 正是二次大戰亞洲戰火 ( 中日戰爭 ) 引爆前夕, 當時詩人有以詩記史之志, 雖感嘆難有詩聖之筆, 但因不忍殘酷戰事, 因此藉秋遣懷, 表現內心的人道主義與悲憫胸懷 黃石輝加入旗峰吟社後, 與蕭乾源 劉順安 簡義等人彼此吟詠酬唱, 也參加旗美兩地合辦的旗美聯吟會 高雄州聯吟會, 籌辦旗美吟社等 移居旗山後, 文學生活多半圍繞在漢詩創作和詩社活動範圍中, 遺憾久病不癒, 又因戰事緊迫醫藥資源匱乏, 未能對症下藥, 導致病情每況愈下, 4 於昭和 20 年 (1945) 病逝旗山, 得年 45 歲 ( ) 黃石輝育有二兒 ( 承系 鐵魂 ), 二女 ( 冰芸 品惠 ) 大正 13 年 (1924) 長子黃承系出生於屏東, 據黃承系回憶 : 黃石輝決定舉家遷至高雄旗山定居之際正好是他十二歲的那年夏天 (1935) 5 黃石輝常與蕭乾源等詩友吟詩詠唱, 或許因環境及家學影響, 長大後黃承系也成為詩社成員,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中不論是詩鐘或擊鉢課題, 常見黃承系競詩之作, 詩作包括 : 新荷 鶯梭 燕語 桂影 詩聲 餞春雨 菊影 五日白鶴寺雅集 五日感懷 天河會 4 黃石輝身體的病一拖再拖, 據黃承系先生所言, 其實黃石輝身體不適的地方是胃, 但每次就醫醫生總是誤診為肺病, 病情也就無法好轉, 所以黃石輝決定自己買藥來吃, 但當時進入戰事總動員時期, 醫藥根本無法運送來台, 因此黃石輝只好買正露丸來服用, 然而藥不對症, 病情自然也就每況愈下 黃文車 : 黃石輝研究, 頁 黃文車 : 黃石輝研究, 頁

190 烈士魂 掘寶 祝彰化銀行旗山分行五二年度業績考核第一名 延平詩 社十周年 甲辰詩人節有感 冬夜書懷 羅門秋色 旗影 等 在 冬 夜書懷 中詩人寫到 : 月冷風寒霜滿天, 殘燈孤影獨難眠 望穿秋水鄉音渺, 報莫春暉客夢縈 淡薄人情時勢易, 滄桑世事物華遷 願教四海昇平日, 戲彩高堂力務田 (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冬夜書懷, 頁 102) 黃承系回憶, 父親溫文有禮, 對待自己的妻子甚為溫和, 對待子女的態度亦無差別 只是小時候父親只要不在家的時候, 一家大小便有受凍挨餓之虞, 所幸他住在屏東六塊厝的母舅吳伯元會接他們到吳家住, 供應日常所需, 一家的生活始能維繫 6 從小母親為一家人奔波勞苦, 黃承系銘記於心, 及至弱冠喪父, 更感受到世事滄桑人情淡薄, 因而盼望社會安定, 己身安居勤奮, 才能奉養高堂安享天年, 全詩情感樸質, 真誠流露 民國 49 年 (1960) 高屏三縣市庚子春季聯吟大會由旗峰吟社主辦, 首唱 春日遊鼓山公園 次唱 旗影, 黃承系題詩 : 飄飄一幟拂青空, 龍虎飛馳氣概雄 大地於今看寫照, 家家旖旎捲東風 (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旗影, 頁 135) 本詩由蔡連中 蔡元亨擔任左右詞宗, 黃承系獲右九, 現場與眾多詩壇前輩一起 同場較勁, 絲毫不遜色, 有子承志, 相信黃石輝也感欣慰 ( 二 ) 劉順安 劉福麟 劉順安筆名秋心, 日治時期於旗山郡旗山街旗山三八三開設 安全自轉車店 7, 昭和 10 年 (1935) 與黃石輝 王良珪 魏錦標等人加入詩社, 壯大旗峰吟社陣 容, 重振地方吟詠風氣, 昭和 16 年 (1941) 曾參與旗美吟社廣善堂首鉢 光復初期, 因生活困迫, 社友星散, 民國 39 年 (1950) 劉順安亟圖挽回社運, 鼓吹中興, 坐擁 皋比, 培植後起之秀, 與蕭乾源 簡義 黃石輝四人並稱為 四大金剛 民國 41 年 (1952) 辛卯詩人節, 與蕭乾源 劉慶雲二人, 參加全國詩人大會重振旗鼓, 吟侶來歸者二十有餘, 鉢韻鐘聲, 一時驟起 民國 47 年 (1958) 高雄縣政府核准, 6 黃文車 : 黃石輝研究, 頁 14 7 昭和 9 年 (1934) 臺灣實業名鑑 實業家( 旗山大字 ) 劉順安, 資料來源 :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180

191 重開成立典禮, 劉順安擔任常務理事, 當時社員共達 32 人 8 劉順安重視後輩詩學教育, 包括其子劉福雙與姪子劉福麟, 都曾受教詩人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中收錄詩作有 : 新荷 蕉風 秋思 噤蟬 情絲 木鐸 師恩 文運 鶯梭 燕語 桂影 詩聲 餞春雨 菊影 中元節有感 五日白鶴寺雅集 五日感懷 天河會 春餅皮 烈士魂 初夏即事 祝彰化銀行旗山分行五二年度業績考核第一名 年關 野渡無人舟自橫 徵婚 延平詩社十周年 甲辰詩人節有感 冬夜書懷 羅門秋色 孔誕雅集 國慶日雅集 蝴蝶蘭 旗影 等, 另有 昭和十七年壬午七十五歲感懷謹賀原玉 昭和十九年甲申簡義桂芳二詞友將之南方 在 文運 詩中提到 : 撒尿千秋傳漢暴, 坑儒萬古說秦凶 老天未必斯文喪, 履險如夷國步雍 也向燈前卜吉凶, 斯文未喪且從容 中原偏又遭焚劫, 百代猶今罵祖龍 (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文運 二首, 頁 49-50) 劉順安藉劉邦摘下來訪者儒冠 溲溺其中 的賤儒劣行, 與秦始皇 ( 祖龍 ) 焚書坑儒, 滅百家之學的愚民手段, 說明中國自古雖有摧殘儒生和文化之舉, 幸而斯文未喪, 文運再起, 也呼應詩人中興詩社之志 兩首詩用典呼應題旨, 擴展詩句意境, 分別獲得左元右眼 右元左八佳績 劉福麟, 字筱樓, 昭和 9 年 (1934) 出生於高雄旗山, 和劉福雙是堂兄弟, 旗山中學畢業後, 向叔父劉順安學詩, 而後加入旗峰詩社,22 歲時已開始四處比詩, 作詩功力逐日增進, 經常在擊缽比詩場獲致佳績, 是蕭乾源時代最年輕最有潛力的新秀 在旗峰吟社的擊鉢詩會中, 不僅常見叔侄兩人同場競詩, 劉福麟亦曾多次擔任詞宗, 詩作能力備受眾人肯定 民國 47 年 (1958) 重開詩社成立大會, 劉福麟擔任監事, 協助社務發展 劉福麟因從商而徙居鳳山 高雄, 曾接任鳳崗詩社社長, 並被聘為林園國學研究會之詩學指導教師, 擔任過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監事 壽峰詩社副社長, 現任高雄市詩人協會 ( 原高雄市詩人聯誼會 ) 理事長, 持續舉辦課題徵詩 9, 對寫詩的熱情歷久不衰, 作詩不輟, 獲獎無數, 時常抽空在林園 鳳崗 壽峰詩社指導年輕人寫詩, 積極推廣詩學, 著有 筱樓吟草 8 蕭振中編輯 :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 高雄縣 : 乾元藥行,2000 年 12 月 ), 無頁碼 9 高雄市詩人協會目前仍由理事長劉福麟負責, 協會並未聚會吟唱, 而是以明信片方式通知會員月份課題, 說明中列出詩題 韻體 鐘題, 並交代交卷日期 交卷地點 ( 高雄市苓雅區英明路 260 巷 22 弄 5-1 號 ), 持續舉辦徵詩活動 181

192 劉福麟與蕭乾源曾同台擊缽吟唱競技, 民國 88 年 (1999) 獲得第二屆蕭乾源文化獎 ( 第一年因提報過晚, 而成遺珠 ), 其詩作不喜用典, 不喜僻字, 每首詩皆可解, 詩風接近元白體, 10 主張傳統詩宜有古典型式 創新酬唱 開闊境界等主張 春日遊鼓山公園 詩中: 勝地靈山古又今, 偷閑此日一登臨 晴嵐萬里舒清景, 盛會同賡愜素心 嘯傲長天青嶂闊, 流連峻嶺綠林深 催人何處疏鐘響, 一杵悠悠感不禁 (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春日遊鼓山公園, 頁 132) 春天的鼓山公園青山如黛, 林木蔥鬱, 生機蓬勃, 令人心曠神怡 遠處疏鐘聲響, 牽引詩人悠思心境, 更顯意境深遠 又如詩作 冬日遊澄清湖 : 貝清冬來景亦妍, 中興塔聳望昂然 近花架上寒花簇 得月樓頭冷月懸 霜著隴梅疑嫩蕊, 風搖峰柳散輕煙 湖山自十留佳氣 題句慼誰許估先 11 澄清湖位於高雄市鳥松區, 原名大埤湖或大貝湖, 裡面有九曲橋 中興塔等美景, 有西湖之美譽 詩人冬日遊貝湖見冷月高懸, 煙籠湖水寒花繁簇, 除寫出湖山水色之美, 也呈現出一股淡淡的蕭索氣息, 層次豐富, 詩趣盎然而生 民國 84 年 (1995) 為慶祝旗峰詩社 67 週年暨延續成立大會, 假旗山一江山飯店二樓宴請高屏詩人齊聚, 當時任鳳崗詩社長的劉福麟參與盛會, 並頌詩祝賀 : 突起騷壇一幟新, 相延藜夥賴斯人 行看社務從頭整, 再創旗峰第二春 12 劉福麟因遷居高雄定居, 可惜無法親身指導旗山人, 待蕭乾源 簡義等老詩人相繼仙逝, 旗山傳統詩人的香火可能就此斷絕, 幸有曾景釗 劉福雙等人積極復社, 齊聚詩人吟詩切磋, 再現旗山鼎盛文風 民國 87 年 (1998) 初夏客居鳳崗的劉福麟為曾景釗 溪山嘯詠集 作序, 序中提到 : 曾君毅然起而疾呼, 邀約先輩詩人之第二 三代作復社之議, 余忝為同社之一員, 雖客居異地, 亦萬分贊同也 更有 嘆先輩之凋零, 詩聲暫息 ; 喜後 10 江明樹 : 得月樓頭冷月懸劉福麟的古典詩, 旗山奇, 網址 : tw/2culture/db/f_lin/index.html, 檢索日期 :2015 年 4 月 19 日 11 江明樹 : 得月樓頭冷月懸劉福麟的古典詩, 旗山奇, 網址 : tw/2culture/db/f_lin/index.html, 檢索日期 :2015 年 4 月 19 日 12 江明樹 : 旗峰詩社復社,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5 年 4 月 23 日 182

193 生之崛起, 鉢韻重揚 之感 13 同年再以 提振傳統詩學精神 榮獲中華民 國傳統詩學第一次徵詩元榜, 當次天詞宗為陳兆康, 地詞宗為施文炳, 人詞宗為 蔡元直, 詩中寫到 : 二十年來進展中, 吟情藻思互交融 詩承正則千秋氣, 志邁昌黎八代雄 型式縱然循古典, 唱酬更和創新風 宏開境界精神振, 冀望騷壇響應同 14 詩人以 文起八代之衰, 道濟天下之溺 之雄志, 強調作詩應法韓愈之風, 主張文以載道外, 也要情思交融才能不落俗套 雖然格律循古, 但在繼承基礎上創造革新, 才能提振傳統詩學精神, 吸引文藝愛好者一同品詩作詩 ( 三 ) 其他前期社員如游讚芳 阮文仁 李彬 簡義 黃來成 柳傳 顏是 張清景 林桂芳等人, 由於史料不足, 詩人生活背景記錄甚少, 故介紹詩作或簡單記錄之 旗峰吟社創於昭和 4 年 (1929), 草創之初社員僅六人, 游讚芳即為之一, 後也曾加入旗美吟社 民國 47 年 (1958) 高雄縣政府核准詩社重開成立典禮, 游讚芳擔任理事一職, 一路走來, 創作不輟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中收錄的詩作有 : 噤蟬 桂影 甲辰詩人節有感 春日遊鼓山公園 等 阮文仁筆名夢辰 僑客, 為阮寶治之子, 蕭乾源的好友 小舅子, 也是旗山中華會館成員, 具有抗日復國思想 阮文仁年輕時負笈中國, 曾與蕭乾源寫詩互贈, 兩人交情可見一斑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中收錄的詩作有 : 新荷 蕉風 秋思 噤蟬 情絲 木鐸 師恩 文運 鶯梭 燕語 桂影 詩聲 餞春雨 菊影 中元節有感 五日感懷 天河會 春餅皮 烈士魂 掘寶 初夏即事 祝彰化銀行旗山分行五二年度業績考核第一名 年關 野渡無人舟自橫 延平詩社十周年 甲辰詩人節有感 冬夜書懷 羅門秋色 孔誕雅集 國慶日雅集 羅門探春 蝴蝶蘭 等, 另有 寄申江任君窓友 ( ) 鼓山秋望 ( ) 昭和 16 年 (1941) 朱阿華與黃石輝發起成立旗美吟社, 簡義是最初於廣善堂與美濃詩人見面聯吟的旗峰詩人之一 15, 是旗峰吟社四大金剛之一 昭和 19 年 (1943) 13 曾景釗 : 溪山嘯詠集 ( 高雄縣 : 文德印刷廠,1998 年 6 月 ), 頁 1 14 邱春美 : 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 台北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論,2005 年 1 月, 頁 朱鼎豫 : 最初之見面者美濃 : 林富琦先生 童一生先生 宋永成先生, 旗山 : 黃石輝先生 劉順安先生 簡義先生 蕭乾源先生, 龍肚 : 朱阿華先生 李春生先生 謝炳祥先生 劉慶雲先生以上敝人共十二人 張琴龍著作兼總編輯 : 旗美詩苑 ( 高雄縣 : 美泰印刷所,1985 年 1 月 ), 頁

194 簡義欲前往南方從戎報國, 當時朱阿華 蕭乾源 林桂芳 ( 林逢琴 ) 心影 ( 黃石輝 ) 秋心 ( 劉順安 ) 等人都曾寫詩相贈, 預祝簡義凱旋歸來 民國 47 年 (1958) 詩社重開成立典禮, 簡義擔任常務理事, 可見詩人鍾情漢詩, 一生創作不輟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中收錄的詩作有 : 新荷 秋思 噤蟬 木鐸 師恩 文運 鶯梭 燕語 桂影 詩聲 餞春雨 菊影 中元節有感 五日白鶴寺雅集 五日感懷 天河會 春餅皮 烈士魂 初夏即事 祝彰化銀行旗山分行五二年度業績考核第一名 徵婚 延平詩社十周年 甲辰詩人節有感 冬夜書懷 羅門秋色 孔誕雅集 國慶日雅集 羅門探春 蝴蝶蘭 春日遊鼓山公園 旗影 等, 另有 昭和十七年壬午七十五歲感懷謹和原玉 昭和十九年甲申簡義桂芳二詞友將之南方 等等 李彬為旗峰吟社與旗美吟社社友, 曾以李姓堂號 隴西 為名, 出版個人詩集 隴西吟草 民國 47 年 (1958) 重開詩社成立大會時, 李彬擔任監事主席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中收錄的詩作有 : 蕉風 情絲 木鐸 桂影 詩聲 餞春雨 菊影 春餅皮 烈士魂 掘寶 初夏即事 野渡無人舟自橫 羅門探春 蝴蝶蘭 春日遊鼓山公園 等, 另有 龍崗觀雲 在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旗美詩苑 中, 尚可見黃來成 柳傳 顏是 張清景, 以及林桂芳詩作, 其他零星出現在各類詩選中或散見詩友間存留的手稿作品, 因蒐羅不易, 難以一窺全貌 民國 47 年 (1958), 高雄縣文獻會新定 高雄八景 並向海內外徵詩, 所徵之詩送請各名家評選後, 刊載在民國 49 年 (1960) 高雄縣文獻會出版, 陳子坡主編的 高雄縣志稿藝文志, 旗峰詩社許多社員榜上有名, 包括 : 劉順安 貝湖春曉 柳傳 龍崗觀雲 黃來成 內門列嶂 游讚芳 內門列嶂 張清景 內門列嶂 簡義 汕尾歸丹 林逢琴 翠屏夕照 李彬 內門列嶂 與 龍崗觀雲 等 16 日治以來旗峰吟社幾度興衰, 許多社員始終與詩社同在, 創作不輟, 可惜詩人作品多半未能付梓, 只能零星出現在各類詩集之中, 無法讓人廣泛閱讀研究, 殊為遺憾, 這也是古典詩人更趨沒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後期詩人 (1994~2015) 戰後台灣傳統詩社人際網絡的構築, 多以日治遺老為基本成員, 由每位舊社 員為基幹向外擴展, 依舊社員的血親 姻親 師生 朋友及同事等關係, 再邀集 親朋好友入社, 召納新社員, 形成以倫理關係為核心結構的樹枝狀發展系統, 是 參見黃福鎮 : 戰後高雄地區傳統詩研究, 頁

195 一種擬宗族性的結構組織 17 根據表 5-1, 旗峰吟 ( 詩 ) 社後期社員包括 : 曾景釗 劉福雙 曾茂源 黃澤祥 蕭振中 徐麗山 陳育芬 林佑民 陳樂嘉 蘇榕 曾景崧 張丁興 王安正 曾俊源等人 18 表 5-1 後期詩社成員資料表 後期成員曾景釗劉福雙曾茂源黃澤祥蕭振中蘇榕陳育芬王安正徐麗山張丁興曾景崧曾俊源 經歷社長, 民國 47 年生, 師事陳萍如教授學習國學 詩詞, 十多年詩齡 副社長, 民國 24 年生, 詩人劉順安公子 幼承文教 詩意樸實有力 總幹事, 民國 22 年生, 名書法家 政評家 詩作喜評時事 副總幹事, 民國 45 年生, 名詩人黃石輝之孫, 詩意深遠幽追 幹事, 民國 45 年生, 前蕭社長之長孫, 詩作恢宏有乃祖之風 幹事, 民國 47 年生, 中醫師, 詩作有鬼才詩人李賀之風 幹事, 民國 54 年生, 高雄醫學院碩士擅寫景人物之詩作 幹事, 民國 48 年生, 對道教信仰虔誠喜作道家詩作 幹事, 民國 25 年生, 書法家, 擅對社會百態為題材而作詩 民國 47 年生, 擅主持燈謎晚會, 喜作風景詩作 民國 51 年生, 藥師, 曾社長之弟, 喜作批判時弊之作品 民國 81 年生, 曾景釗之子, 任旗峰詩社幹事 中華民國整復總會高雄分會長, 愛好詩文, 曾獲國內書法及詩作大獎 旗峰詩社後期詩人中, 包括蕭振中 劉福雙 黃澤祥等人的父執輩, 都是詩社開創之初的重要成員, 另有曾景釗 曾俊源父子檔加入詩社, 亦見家學影響甚大 茲簡介詩人生平與作品 曾景釗, 字柏儒, 號嘯詠溪山主人, 民國 47 年 (1958) 6 月 18 日生於高雄縣旗山鎮洪厝巷, 與夫人陳育弟藥師共同管理賽珠健保藥局 曾景釗志於詩學, 為蕉城旗山後起之秀, 師事陳萍如教授, 愛好古典詩詞 現代詩 書法 燈謎 楹聯 佛學道典等 營商之於熱衷吟詠, 尚有臨池志趣, 曾任蕉心文藝社社員 高雄縣燈謎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副理事長 旗峰詩社社長, 著有 溪山嘯詠集 曾景釗原為林園詩社社員, 回到旗山後不忍傳承已久的詩社歷史湮滅, 自民國 83 年 (1994) 起便積極籌備復社,84 年 (1995) 為慶祝旗峰詩社 67 週年暨延續成立 參見黃福鎮 : 戰後高雄地區傳統詩研究, 頁 59 表格資料整理自曾景釗 : 創社過程, 旗山奇, 網址 : index.htm, 檢索日期 :2015 年 4 月 12 日

196 大會, 於旗山一江山飯店宴請高屏詩人聚會吟唱, 復社後社址設於自宅 ( 賽珠健 保藥局 ), 開始教導社友詩體格律並四處參加擊鉢競賽, 曾景釗說到 : 民國 83 年復社後每個禮拜我都會在這邊教他們從最簡單的韻跟律, 也就是絕律一些的平仄, 算是公式, 那些就簡單教起, 然後就跟那個我們前輩詩人一樣, 你就帶他們去參加三縣市擊缽聯吟也好, 全國也好, 或者是北部啊, 北部三縣市, 中部幾縣市啊, 都帶他們去參加, 然後我會幫他們看一下, 做現場指導, 所以現在已經沒有在我這邊那個每一周的研習 19 復社第一年每週詩友會到曾景釗家研習詩學, 民國 84 年 (1993) 詩社舉辦高屏三縣市的詩人聯吟, 社員開始參加擊缽聯吟比賽, 曾景釗便會現場指導 民國 85 年 (1996)3 月 10 日於旗山鎮主辦丙子年高屏三縣市詩人大會, 會場懸掛 詩吟大漢文風湧, 墨染三山筆勢雄 兩行墨寶, 會中曾景釗感賦 : 鷗鷺友多方邀請如前盛況不能比, 孔方兄四處張羅欲振騷風何等難 20, 詩人出錢出力, 廣發英雄帖, 無奈習詩風氣日漸淡薄, 常有力不從心之憾 儘管如此, 曾景釗仍用心經營旗山詩藝, 積極保存詩社成員詩集文獻, 延續在地文化 曾景釗復社後, 積極號召詩友發揚國學以端正社會風氣, 不僅為旗山鎮風景區命名旗山八景 21, 同時也在旗山地區大小廟宇撰寫對聯及解釋籤義 為了重振文風, 早期經常在鎮內舉辦地區性 全國性之詩人大會, 並期勉詩社能朝三階段發展, 包括招收社員研習詩學 主導並發揚旗山文藝 催生文化總館, 希望爭取在鼓山國小舊地或武德殿成立文化總館, 讓藝文界人士作品有參展的場所, 各文化社團有屬於自己的辦公室, 使旗山社團能更加發揚光大 22 近期則是希望能申請經費, 尋找合適地點, 成立一個 台灣古典詩學博物館, 把台灣三百多年來詩作, 收藏到台灣古典詩學博物館裡, 再以聲光碟影 虛擬實境的方式來呈現, 讓對古典詩文有興趣的學生 成人 研究生, 或是社會民眾, 都可透過虛擬實境進入某首詩的意境之中, 不僅可能成為寓教於樂的觀光景點, 也可以透過多媒體影音互動模式, 增強現代人對賞析及寫作古典詩的興趣與能力 曾景釗著有詩集 溪山嘯詠集, 由劉福麟題序, 蔡策勳題跋, 內容多為遊 19 口述資料為筆者於 2015 年 5 月 10 日, 至旗山賽珠健保藥局專訪曾景釗先生所得 20 曾景釗 : 詩吟大漢文風蔚, 墨染三山筆勢雄, 但根據詩集前所收錄的照片內容為 吟大漢文風湧, 筆者採照片文字 上述兩首題辭見曾景釗 : 溪山嘯詠集, 頁 曾景釗曾為旗山風景區命名, 寫下 旗山十二勝 詩作 : 旗峰景觀 鼓嶺春遊 護岸觀星 白鶴寺鐘 三桃秋韻 老街懷古 長強燈海 花旗山莊 仙溪渡筏 中寮雲海 馬頭夕照 洪厝懷古 等 曾景釗 : 溪山嘯詠集, 頁 詳見曾景釗 : 創社過程,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5 年 4 月 12 日 186

197 山玩水即興之作, 或作時弊之筆伐, 見其詩如見其人, 真情流露, 少有彫琢 間有擊鉢及唱酬之詩, 亦另有其深遠意境, 不落俗套, 足見其用功之力, 真乃性情中人 23 全書收錄三百多首漢詩, 以及古文 楹聯 燈謎 題匾等, 另有 旗山元宵燈會誌慶 蕭家樓古蹟夷平感賦 春探梅嶺 步月 溪邊獨行 緬懷孫立人將軍 等 民國 94 年 (2005)2 月 1 日蕭厝被夷為平地, 曾景釗賦詩感傷 : 繁華百載傲乾坤, 跌宕風流記墨痕 觸目荒湮傷舊事, 憑樓咽詠緬騷魂 鏗鏘鉢韻雖已矣, 迴蕩吟聲幸尚存 白鷺長埋揮歲月, 廢墟猶自悵黃昏 24 蕭厝肇建於百年前, 亦為詩社舊址, 曾景釗感念蕭乾源對旗山詩壇的貢獻, 不捨百年故居夷為平地, 只能觸景傷弔先人功業, 慨嘆歷史蒼涼, 雖臨廢墟惆悵, 卻也以 迴蕩吟聲幸尚存 表明後生晚輩延續先人遺志, 致力地方詩風的傳承 在 戊寅屏東修褉 詩中 : 緱城觴詠暮春時, 鷗鷺聯翩逸興馳 勝日香醪傾北海, 詩人勝會繼南皮 濡毫重寫蘭亭卷, 拔褉同吟櫟社詩 懷古敘今無限感, 浴沂韻事許追思 25 本詩為掄元之作, 詩中藉詩人勝會觴飲而懷古敘今, 感嘆詩文遭漠視, 他日追思韻事只能賴舊詩殘篇, 猶如 台灣詩社 所言 : 翰墨滄桑四百年, 國中教本漏斯篇 台灣通史詳登錄, 當局輕忽實枉然 26 言詞剴切, 筆伐時弊, 更見詩人對漢學詩文的熱愛與關切 照片 5-1 曾景釗近照 照片來源 :2015 年 5 月 10 日筆者於賽珠健保藥局二樓拍攝 23 曾景釗 : 溪山嘯詠集, 頁 2 24 曾景釗 : 蕭家樓古蹟夷平感賦, 旗山奇, 網址 : 2culture /index.htm, 檢索時間 :2015 年 4 月 18 日 25 曾景釗 : 溪山嘯詠集, 無頁碼 26 曾景釗 : 溪山嘯詠集, 頁

198 曾俊源, 生於民國 81 年 (1992)10 月 17 日生, 繼承父親曾景釗衣缽, 亦愛好詩文, 曾擔任高雄市旗峰詩社幹事 中華民國整復總會高雄分會長 民國 103 年 (2014) 底接任旗峰詩社新社長, 常與父親參加投稿徵詩活動, 出席各地的全國詩人聯吟大會等, 鍾情古典詩創作 曾俊源曾獲國內多項詩學及書法競賽大獎, 包括 2010 年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第三十屆全國書法比賽甲等獎 2010 年國立歷史博物館全國書法比賽創意組入選獎, 以及 2011 年鹿港文開書院全國詩人大會首唱詩作全國第六名等 2010 年 6 月 13 日西港慶安詩社舉辦庚寅年全國詩人大會 首唱薪火相承, 曾俊源榮獲全國狀元 ( 左元 ), 詩作 薪火相承 寫到 : 先賢設帳致叮嚀, 翰墨千秋引典型 吳翁扢雅仁無敵, 徐氏扶輪德有馨 詩風廣佈彰漢學, 筆氣雄奇聚文星 一脈薪傳桃李茂, 元音磅礡遍鯤瀛 27 曾俊源年僅 23 歲, 在書法與漢詩方面, 表現出色, 其傳統詩學根柢與家學息息 相關, 這也證明如果能自小扎根漢學基礎, 就算在新文學主流下, 也能發展古典 詩詞的新接受美學, 培育新世代主動欣賞傳統文學, 以實踐薪火相承的美好願景 照片 5-2 ( 前 ) 曾俊源獲全國詩人聯吟大會狀元之金牌獎狀 ( 後 ) 曾景釗與曾俊源父子於賽珠健保藥局合照照片來源 :( 前 ) 曾景釗提供 ( 後 )2015 年 5 月 10 日筆者於賽珠健保藥局拍攝副社長劉福雙為劉順安之子, 幼承文教, 詩意樸實真誠, 詩作包括 : 旗峰話舊 香蕉節藝文活動 早覺會冬日即事 含羞草 旗山國小畢業生 景義國小 香蕉王國采風 早覺會精神 等, 著有 旗山早覺會詩集 早期社會許多愛好晨間活動的居民, 組成民間社會運動團體, 因多利用清晨活動, 因而命名為早覺會 後來全國各地舉凡晨間運動之組織或團體均取名早覺會, 不僅運動, 包括太極拳 武術 劍術 氣功 拳術 羽毛球 讀書會 誦經 27 旗山名人堂 曾俊源,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時間 :2015 年 4 月 18 日 188

199 拜佛 求學問等, 均屬可能的交流運動 劉福雙在 早覺會精神 中提到 : 不畏寒風路阻難, 踏青之日每年冠 旗峰秀麗揚今古, 鼓嶺清幽共喜歡 早覺同仁如手足, 晨遊思敘好傍觀 相逢一笑心常樂, 山谷呼聲百事寬 28 旗山的早覺會成員情同手足, 經常一起晨遊運動, 詩人曾以早覺會為名出版 旗山早覺會詩集, 可見對團體的認同與投入 詩中描述會友們登高踏青, 以無畏寒風與寬心常樂的精神, 遊賞旗峰鼓嶺, 滌淨俗慮, 閒適心境令人嚮往 此外, 民國 85 年 (1996) 旗峰詩社舉辦高屏三縣市丙子春季聯吟大會, 會中劉福雙題詩 : 綠翠青山一望開, 蕉園沃野喜徘徊 旗峰突兀風光麗, 鼓嶺清新氣象恢 輸出頻年財自足, 銷售逐日利稱魁 鄰翁細數前朝事, 鎮史揚輝著福台 (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旗峰話舊, 頁 142) 本次聯吟大會以 旗峰話舊 為題, 劉福雙由景入情, 先點出旗山受青山環繞, 蕉園沃腴, 氣象清新, 再話鋒一轉, 以地方經濟與傳統文化, 突顯自古以來, 旗 山是個充滿人文涵養的純樸區域 聯吟大會當日的左詞宗為陳輝玉先生, 右詞宗 李玉水先生, 部分獲選作品名次差異頗大, 例如 左元右十一 ( 黃平山 ) 右 眼左卅一 ( 劉福麟 ) 右四左廿三 ( 龔天梓 ) 右六左卅五 ( 蔡策勳 ) 右 廿二左卅九 ( 劉福雙 ) 右花 ( 林欽貴 ) 等, 除了得知當天與會詩人眾多之外, 也見詞宗評詩風格不一, 優劣之分實無準則可依循 副總幹事黃澤祥為黃石輝之孫, 自幼習詩, 詩意幽遠意韻 曾景釗曾賦贈聯 句予黃澤祥 : 澤雅宏詩教, 祥文扢墨風 澤雅宏詩揚祖德, 祥光顯道著文風 29 詩中以名為首, 如詩鐘之 鳳頂格 30, 讚頌黃澤祥宏揚祖德, 興詩教之風 目前黃澤祥詩作見於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以及 旗山奇 網站, 包括 : 提升 經濟 祝賀李總統登輝就職 仙溪蘊澤 冬陽 鼓山晨曦 幽居 西 北雨 慈母暉 文化傳承 香蕉節藝文活動 等 在 仙溪蘊澤 詩中 : 仙溪水沛濺銀花, 激起文流藻瀚霞 蘊育蕉城姿錦繡, 駟揚大雅顯華葩 旗山名人堂 劉福雙,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時間 :2015 年 4 月 18 日 29 賦贈黃澤祥社友聯句 二首, 見曾景釗 : 溪山嘯詠集, 頁 鳳頂格 : 兩字分嵌於兩句之第一字者, 曰鳳頂格, 又名鶴頂, 冠首, 一唱是也 蕭振中編輯 :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頁 2 31 旗山名人堂 黃澤祥, 旗山奇, 網址 : index.htm, 檢索時間 :2015 年 4 月 18 日 189

200 仙溪即楠梓仙溪, 縱貫旗山, 除帶來豐富農產, 也蘊育出蕉城錦繡文風, 詩人移情於景, 詩詠家鄉山水明媚, 地靈人傑 蕭振中為蕭乾源長孫, 蕭榮宗長子, 曾任旗峰詩社幹事及副社長, 祖父晚年常由蕭振中接送至旗美各地參加吟會, 現於東新街上開設乾元藥房 民國 89 年 (2000) 蕭振中擔任詩社副社長, 全力投入整理社內遺稿, 匯集成冊, 出版 資生吟草 ( 蕭乾源著 )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民國 50 年 (1961) 台南延平詩社舉辦 慶祝鄭成功開臺三百年紀念徵詩, 詩題為 鄭成功開臺三百年紀念, 左詞宗周定山, 右詞宗顏興, 當年 6 月 30 日出版的 臺灣風物 中, 蕭家祖父孫三代作品同時刊出 32, 姑且不論三人各自創作或是蕭乾源協助子孫修稿完稿, 都能感受到蕭家對詩學的傳承與堅持 蕭振中詩作恢弘意深, 作品多見於 旗峰鐘韻擊鉢詩集 以及 旗山奇 網站, 包括 : 香蕉節藝文活動 秋日南清宮謁聖 民主政治 秋日澄清湖攬勝 馬關條約一 年 公共安全 蚊 旗峰話舊 等 詩作 香蕉節藝文活動 寫到 : 蕉城韻事足堪誇, 墨客騷人萃藻華 扢雅揚風賡漢脈, 振綱匡俗綻文葩 33 民國 85 年 (1996) 旗峰詩社主辦高屏三縣市丙子春季聯吟大會, 首唱為 旗峰話舊, 次唱為 香蕉節藝文活動, 文中提及旗山歷史悠久, 人文薈萃, 除農產出色外, 擁有百年詩社的蕉城, 不僅文風興盛, 在漢學賡續與傳承上同樣值得驕傲 蕭振中身為詩社要員, 盡心維護收藏詩社及先人遺跡手稿, 家中留有從清朝 日治至民國後各種珍貴文獻, 其口述留下的記錄, 亦是詩社之寶 筆者在蕭家見到許多珍貴照片與名家墨寶, 資料夾內更是收藏大量照片 詩人手稿與剪報等, 為了妥善保留先人文獻, 蕭振中特地委人翻拍老照片, 並放大護貝之, 不僅留下了傳家寶, 也為地方文史保存下珍貴難得的歷史文獻 32 蕭乾源 : 開臺功績豈能忘, 三百悠悠歲月長 天懨中原降黠虜, 力擎半壁拓洪荒 千秋浩氣文丞相, 一代孤忠鄭郡王 不獨聲威揚九域, 猶留姓字照岩疆 ( 右四 ) 樓船橫海壓鯤溟, 血濺紅夷水尚腥 力抗八旗恢漢土, 祚延永曆藐清庭 星移物換年三百, 鯨去龍奔代幾經 大木勳名垂宇宙, 巍峨祠宇壯南寧 ; 蕭榮宗 : 抗滿匡明幾丈夫, 東南半壁獨撐扶 披荊斬擊勤王業, 剩水殘山拓霸圖 大義千秋寒異族, 孤忠一代屬吾儒 年迎三百懷忠烈, 熟忍中原漢未除 ; 蕭振中 : 苦撐半壁拓瀛東, 五度曆還紀鄭公 開府有心扶正朔, 回天無力負孤忠 三朝歷盡王祠壯, 一樹珍遺玉蕊紅 碧血黃花賡後起, 中舊大葉繼成功 見 臺灣風物 第 11 卷第 6 期, 1961 年 6 月 30 日, 頁 旗山名人堂 蕭振中,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時間 :2015 年 4 月 18 日 190

201 照片 5-3 蕭振中近照 照片來源 :2015 年 5 月 10 日筆者於旗山東新街乾元藥行拍攝 第二節戰後古典詩的困境與詩社經營 日治時期, 官方容許組織詩社,1924 年連橫 臺灣詩社記 的記錄有 66 社, 迨至 1960 年 台灣文獻 第 11 卷第 3 期, 刊載賴子清撰 古今臺灣詩文社 ( 二 ) 一文, 揭載台灣詩社計得 244 社 由此可知戰前與戰後初期, 為台灣古典詩最昌盛的高峰期, 時間推展到 1985 年仍有 60 餘社 34 旗峰詩社橫跨日治至戰後, 儘管近幾年來活動甚少, 但在有志之士的堅持下, 詩社組織仍在, 本節將簡述戰後迄今古典詩的發展困境與旗峰詩社的經營情況 一 戰後古典詩的發展困境全國詩人大會是全島詩仔會的最高位階, 有其示範作用, 但因採各地輪流舉辦制, 每年籌辦單位不相同, 負責執行任務的成員也不固定, 主要任務亦僅止於年度詩會的籌辦, 不易凝聚持續性的力量 緣於此臨時性, 即便 大會 於固定時節連續舉辦了十三年, 並未能做任何劃時代的改革, 面對漢學日趨沒落, 應有所改革與維繫, 或有自覺, 卻缺乏可行性的一貫主張 35 加上民國以來各種新思潮的挑戰, 使得古典詩的發展更顯艱困停滯 有關戰後詩社沒落之因, 高雄詩人許成章教授曾言 : 蓋藝日人召開詩會, 廣宴詩人, 屬一時之豪興, 事後發現並無多大作用, 乃自然鬆弛, 而漸趨冷淡 詩人一時受寵若驚, 被冷遇卻猶思其盛會, 34 黃哲永 : 戰後台灣古典詩的觀察與商榷, 台灣文學館通訊 第 40 期,2013 年 9 月, 頁 江寶釵 謝崇耀 : 從日治時期 全島詩人大會 論臺灣詩社的轉型及其時代意義, 中正漢學研究 第一期 ( 總第二十一期 ),2013 年 6 月, 頁

202 有如鹿鳴宴之光榮, 乃向地方士紳募款而開者數次 後來因士紳興趣缺缺而停止 至於私塾之塾師一變而成詩人, 故詩社近千 到無聊時, 即凡結婚 壽辰 落成典禮多被慫恿開詩會 詩人參加者除可得少數獎品外, 又可白吃白喝一頓, 勒此者多不知其榮辱, 至今猶然 36 除了傳統詩社逐漸沒落外, 傳統詩人亦不受重視, 楊永斌認為 : 在戰後仍活動的漢詩人, 對於日治時代的漢學和詩風, 多有其口徑一致的說法, 即漢詩人多是中流砥柱, 挽狂瀾於既倒 的 任重道遠 的人物, 是臺灣人民族心理上與中國聯繫的最後堡壘, 甚至說成是一種 精神上 的抗日行為 但實際進入日治五十年詩文史, 卻發現臺灣詩人經常在吟風弄月 ( 花柳消閒 紙醉金迷 ), 且與日人酬唱交流不斷 當時絕大部分漢詩人, 實在不是韜光晦跡, 而是在應酬文場中拋頭露面的 ( 朱點人等的發言 ) 甚至可說, 在中日戰爭的迫切局勢中, 還有閒情逸致的這群詩人, 其生活層次也就不難想像 37 日治詩文界中, 耆老多有文化成就及地位, 尚能吟詠心志, 無須 干聲名, 諂權貴, 但許多新進詩人以詩為器, 藉此自抬身價攀權附勢, 讓漢詩成為新舊文學論戰中, 眾人攻訐的首要對象 不可諱言, 蕭乾源詩作中也有花柳消閒 酬唱之作, 但如郭水潭所言 : 經過大正 昭和年間, 漢詩乃趨於歌功頌德或吟風嘯月, 勢之必然者也 38 在大時代背景下, 旗峰吟社的擊鉢作品真實呈現出日治時期傳統文人最真實的面貌, 卻也容易成為戰後戒嚴 反日反共氛圍下被忽略的一群文人, 再加上戰後耆老日漸凋零 新思潮大量湧現, 傳統古典詩更顯弱勢 此外, 早從民初五四白話文運動開始, 古典詩已受到影響, 光復後因政府推行文化復興運動, 台灣傳統詩社曾在中央詩壇大老于右任 賈景德等人的鼓舞及政府的經費補助下, 積極推動各縣市重整或成立詩社, 光復初期常見各地舉辦全國性詩會, 詩人集體歌詠國家慶典或太平盛世等, 一度有蓬勃興盛的現象 以旗峰詩社而言, 蕭乾源早年曾參加全省詩人比賽掄元, 獲縣長陳皆興題匾相贈, 在藥房旁的住家客廳, 可看見懸掛于右任 賈景德 張道藩 白崇禧等諸大老生前墨蹟, 肯定其對漢詩的堅持與貢獻 蕭乾源曾在旗山舉辦過兩次全省詩人大會, 36 方俊吉主訪 陳慕貞記錄 : 許成章先生訪問紀錄, 高雄文獻 第九卷第二期, 高雄縣鳳山市 : 高雄縣政府,1996 年 12 月, 頁 楊永斌 : 從 風月 到 南方 論析一份戰爭期的中文文藝雜誌, 郭怡君 楊永彬編著, 河原功監修 : 風月 風月報 南方 南方詩集總目錄 專論 著者索引 ( 台北 : 南天書局,2001 年 ), 頁 郭水潭 : 日僑與漢詩, 臺北文物 4 卷 4 期, 頁

203 是難能可貴的地方文化盛事 只是隨著國民教育的普及與現代化文學的輸入影響, 傳統文學環境面臨衝擊, 社會以科學 新思潮為主流, 教學偏重英 數 理等科, 對多數學子而言, 古典詩文只是數篇文言課程, 就算是大學課程也側重學術研究層面, 習作僅聊備一格, 在無益於升學 就業, 學習又辛苦的情況下, 讀詩寫詩風氣自然衰微不振 新世代對古書典籍涉獵漸少, 國學基礎日漸薄弱, 在考試領導教學的現況下, 傳統漢詩欲振乏力, 逐漸被社會邊緣化, 僅偶爾見於廳堂廟柱 節慶贈聯 吟對遊戲, 或少數人抒懷之作, 就算有詩壇人士願意挺身而出, 仍可能因為無人聞問而白忙一場 39 正因台灣傳統詩社的起社屬於志願型, 擬宗族型的私人結構組織, 主要建立在倫理關係上, 而非以權力 義務為規範, 往往會因人舉事, 或因人廢事, 一旦組織中的主要人事凋零或異動, 或面臨經費不足 社員流失等問題, 詩社運作也將衰沈不振 近年來, 台灣詩社發展每下愈況, 社友聚會通常帶有濃厚的聯誼性質, 難以視為創作群體, 即使部分詩社或詩學研究會每年固定安排課程, 也較側重於古典詩詞及文學史的講授, 難以有效吸引青年學子投入漢詩創作領域, 更突顯戰後古典詩的經營困境 二 旗峰詩社的經營情況 從昭和 4 年 (1929) 創設迄今, 旗峰吟社已成立 86 年 ( ), 歷經殖民統治至光復以來, 詩社雖經幾次沉寂, 幸有熱愛詩學者重振旗鼓, 積極中興社運, 使旗峰詩社能歷久彌新, 成為旗美地區重要的傳統詩社團 只是近年來部分社員因凋零 遷居他鄉或是已無興趣, 社員日漸萎縮, 加上詩社經費短缺, 個別運作困難, 目前 旗峰詩社 已併入高雄市詩人協會 ( 一 ) 地方文史團體的支持 儘管戰後台灣古典詩發展逐漸邊緣化, 旗峰詩社仍在蕭乾源等人的帶領下, 舉辦過多次雅集與全國詩人大會,1980 年代因社長蕭乾源中風逝世, 詩友相繼凋零或創業遷居, 詩社瀕臨解散, 直到民國 83 年 (1994), 曾景釗倡議恢復旗峰詩社, 在劉福雙 曾茂源 蕭振中 黃澤祥等人極力支持下正式復社, 每週於曾景釗處所 ( 賽珠藥局 ) 例會一次, 定期舉行詩文切磋會, 重新為旗山地區的傳統漢詩注入 39 舉例而言 : 李蘭海回憶道 : 屏東縣國學會 會長吳百源私下曾請他至客家庄邀二十位左右便開課, 上些學作古詩之方法等, 他負責一切費用 李蘭海認為是好機會, 便寄信至六堆各鄉鎮公所 各中小學等約六十多封信, 擬利用週六下午至美和中學邀請參加 詩學研究會, 結果才一人報名, 而他擬聘請七 八位老師指導 ( 鍾國珍 黃丁郎 熊一鷗 張國基 姚定寰等 ), 才一位學生如何開課? 以致未成功而作罷 邱春美 : 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 台北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年 1 月, 頁

204 新活力 同時期, 旗山地區也陸續出現許多熱愛鄉土的作家與文史工作者, 大家逐漸凝聚意識, 開始積極維護地方文化 民 87 年 (1998) 江明樹以 十八奇女 蕉城之歌 在高雄市文藝獎中同時榮獲小說類 散文類兩項佳作, 柯坤佑也在同時期以 旗山奇 網站獲得教育部網站建置特優 兩人的榮譽紀錄卻是互相見面後才得知, 江明樹感慨 好事不出門, 這樣的榮耀竟無法見諸報章, 讓旗山人一起分享, 於是有了自家人來辦理文藝獎的念頭 江明樹曾言 : 一行人興高彩烈在旗山街頭高喊 : 發揚旗尾山精神 發揚蕭乾源精神 這兩年的六月六日, 是旗山文化界重要的日子, 舉辦蕭乾源文化獎, 頒發獎牌給旗山人士參加鎮外有優異表現者, 於是 蕭乾源 三字在媒體報導下成為響亮的字號, 甚至蕭乾源居住一輩子的 蕭家樓 亦引起縣府的關注 40 江明樹有感蕭乾源文壇份量之深, 卻逐漸為後輩所遺忘, 因此從民國 87 年 (1998) 起與任職和春工商專的莫皓帆共同設置蕭乾源文化獎, 獎項分為文學 美術兩方面, 一方面提攜文學人才, 一方面彰顯旗山人亦有全國第一詩人之名號, 41 不僅是對蕭乾源的高度肯定, 也讓更多人注意到旗峰詩社, 重新喚起地方藝文風氣 蕭乾源文化獎共舉辦三屆, 分別於民國 87 年 (1998)6 月 6 日 ( 好萊塢鄉村炸雞 ) 民國 88 年 (1999)6 月 6 日, 以及民國 89 年 (2000)10 月 28 日 ( 美濃民俗村 水蓮天 ), 邀請的頒獎者以文化界 教育界優先, 特別垂青資深畫家 作家 詩人等, 是當時極有意義的地方文藝活動 獎項設置目的在鼓勵與培育地方文化人才, 立意甚好, 尤其第二屆得主劉福麟, 寫詩超過半世紀, 因曾與蕭乾源同台擊缽吟唱, 更是名符其實的古典詩獲獎者 可惜在缺乏支持, 鄉區資源又匱乏的情況下, 三屆後便因人事 時間與經費拮据等情況而黯然收場, 但這三年來已讓更多人認識 旗尾山精神 與 蕭乾源精神, 不僅提振地方文藝風氣, 也喚起部分民眾對地方文化的認同, 重新關注旗山文化資產保存與永續經營等議題 ( 二 ) 培養詩社現代化能力 1990 年代台灣古典詩運動, 共分三條路線 : 第一是台灣傳統型態及其衍生的 40 江明樹 : 人間有情詩締盟 ~ 蕭乾源與楊雨河, 旗山奇, 網址 : 2culture/index.htm, 檢索時間 :2015 年 4 月 18 日 41 游步廣 : 當代旗山文化資產保存運動之研究(1990~2011), 高雄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論,2011 年, 頁

205 社團為主的詩壇 ; 第二是以各大學中文系為主的教學與創作系統 ; 第三是高雄市古典詩學研究會所推出的新模式, 42 其中第一項指的就是台灣傳統詩社所帶動的古典詩運動 為適應時代, 加強古典詩的現代化, 陳城富主張創作時雖應遵守傳統的格律與韻, 但用字遣詞宜淺易, 表達清新意象, 忌過份抽象 43 只是 詩社現代化 並非只有漢詩創作的問題, 學院詩人簡錦松認為傳統詩社無法走上現代化之路, 是危機的核心, 他指出 : 過去詩社的高貴性何在? 現在的草根性何來? 詩社的 社團意義 定位為 何? 詩社的內涵實質為何? 詩社的組織發展是否合理? 詩社的經營策略 是否正確? 44 傳統詩社急遽失去吸引民眾的力量, 除了時代變遷 不正確的史觀 官方不重視等因素外, 無法現代化經營更是關鍵, 也是有心改革者須正視的問題 談到培養詩社現代化能力, 包括發行詩會刊物並集結出版, 以及善用影音技術等, 都是拓展詩藝的方式之一, 曾景釗於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題跋中說到 : 近來科技發達, 光影盛行, 網路資訊躍為主流, 是故古典文學若欲在 e 世代流傳, 必須以光碟保存並專網介紹, 期能維持一脈而不墜 未來意欲出版 旗峰紀念詩集, 將網羅七十餘年來所有社友之作品, 而達到文史資料儲存, 俾免殘缺遺失之憾事! 45 進入數位網路科技世代, 網際網路是當前保存傳播鄉土資料的好方法 以旗山而言, 旗山奇 網站透過眾人蒐羅, 詳細整理地方上豐富的人文 宗教 老照片 遊樂 地理 產業 生態 建築等資料, 不僅落實愛鄉意識, 更能發揚地方文化, 讓更多人看見旗山的真善美 網站中留下許多有關旗峰吟社的資料記錄, 包括蕭 42 簡錦松 一九九四年台灣傳統詩社現況之調查, 文訊 66 期 104,1994 年 6 月, 頁 17 從民國 72 年 (1983) 起, 每年由財團法人陳逢源先生文教基金會主辦, 各大學中文學系輪流承辦的大專聯吟活動 (1983 年至 2002 年止 ), 多由簡錦松負責籌劃運作, 除主辦大學外, 包括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 財團法人古典詩學文教基金會 高雄市古典詩學研究會等也陸續投入協辦, 逐漸成為台灣各大學中文學系 古典詩社團年度重要活動, 許多青年詩人透過參與大專聯吟活動, 開始學習漢詩格律並持續創作, 對推動古典詩詞創作與欣賞功不可沒 可惜民國 92 年 (2003) 停辦, 停辦後雖有少數中文系仍舉辦類似的吟唱競賽, 卻已難追當年盛況, 許多大學古典詩社也因缺乏表現舞台, 相繼停社, 校園及社會學詩風氣更加衰弱 此外, 為了提振古典詩, 高雄中山大學簡錦松教授長期致力古典詩的推廣, 賣力推廣兒童古典詩外, 嘗試恢復唐末許多傳統遊戲雅事, 除了帶動地方學詩風氣外, 也能吸引媒體注意與報導, 期望延續台灣傳統詩文化 43 此說見陳城富 城春詩草集自序 轉引自邱春美 : 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 頁 簡錦松 一九九四年台灣傳統詩社現況之調查, 頁 蕭振中編輯 :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 高雄縣 : 乾元藥行,2000 年 12 月 ), 頁

206 乾源 資生吟草 詩作 前後期詩人簡介及作品分享 耆老講古 蕭厝介紹 旗峰詩社大事記等等, 為區域性的珍貴史料, 提供一個現代化的資源共享平台 對於古典詩之衰頹, 不少有識之士皆提出個人看法或呼籲, 曾景釗社長認為傳統詩之未來須往國小紮根, 先以吟詩或背詩為基礎, 唯有加強培養年輕一代的漢學基礎, 增強古文興趣, 始得薪火相傳 曾景釗身為復社社長, 出錢出力, 除了主張薪傳詩學, 發揚國粹外, 也嘗試將詩文融入地方生活, 如命名旗山八景 為地方廟宇寫聯及解籤, 並明確定下詩社未來的三階段目標, 期望能招收社員研習詩學 主導並發揚旗山文藝, 以及催生文化總館, 讓在地藝文人士有展演場地, 並成立各文化社團的專屬辦公室, 積極發揚旗山社團 對於仍存在的詩社地方政府應予以重視 輔導, 讓傳統詩社也能在新時代的文藝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不再只是寂寞的聲音 擴大來說, 為了永續發展, 除了詩人與文化團體的堅持, 組織經營運作也須朝現代化發展, 像是鼓勵政府與民間詩社合作, 配合各式文藝祭典舉辦相關徵詩活動, 例如台南市政府舉辦 山海新象 臺南勝景古典詩徵詩 46, 正是藉由徵詩活動, 讓地方的名勝風光和城市新象更廣為人知 另外, 文化部推廣詩文創作暨閱讀, 自 98 年 (2009) 起開始推動 好詩大家寫 及 大家來讀古典詩 計畫, 鼓勵民眾閱讀古典詩, 分享詩詞文字意境之美 隔年國立台灣文學館以推廣 現代詩創作 與 古典詩閱讀 為兩大主軸, 建構分享交流與互動之網路平台 愛詩網 為了展現 全台詩 階段性成果, 台文館也建置了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 用來作為 大家來讀古典詩 - 部落格文學獎 的閱讀素材, 推廣同樣以城市 ( 如台南 嘉義 高雄 屏東 彰化等 ) 為題材的古典詩文, 吸引更多民眾閱讀, 分享個人讀詩心得或評論, 網站上還有以台灣古典詩為素材的互動遊戲, 以上這些活動, 都是將古典詩推向 現代化 的新作為 2013 年古典詩人黃哲永曾針對古典詩 擊鉢詩 詩人 詩集 詩社 政府獎勵及其他相關議題提出個人觀察, 除了推薦學者說法 期待 增訂台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 出版外, 也建議學者多利用 全臺詩 資料, 希望作為展覽 研究 出版機構的台灣文學館, 能擴充各文體作品的典藏, 由政府編列預算, 逐年徵集購入台灣古典詩集, 刊印詩人作品集時, 最好應以手稿印行, 才能減少訛誤, 不讓先賢心血結晶湮沒 另外, 政府文化部門舉辦的文學獎中, 宜增設古典詩項目, 47 建議利用網路論壇與聯吟大會等虛擬 現實平台共進, 將各類漢詩資料出版並數位典藏化, 積極引導台灣古典詩壇走向 46 本次徵詩活動主辦單位為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協辦單位包括 : 鯤瀛詩社 玉山吟社 學甲謎社 南瀛詩社 安南詩社 慶安詩社 延平詩社 月津詩社 47 黃哲永 : 戰後古典詩的觀察與商榷, 台灣文學館通訊 第 40 期,2013 年 9 月, 頁

207 現代化 唯有做到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才能讓台灣騷壇以堅定的傳統姿態, 迎向新時代的考驗 ( 三 ) 未來展望與願景 旗峰詩社早期在曾景釗的領導下, 經常參與地方廟團, 與公益團體結合, 舉辦書法比賽等復興文化的活動, 對於提倡詩教, 振興地方文風, 貢獻良多 只是隨著時代轉變, 年輕一輩不願學傳統詩, 部分社員或因凋零 遷居他鄉或是已無興趣, 目前較常參加活動的僅曾景釗跟曾俊源父子, 加上兩位副社長 ( 黃澤祥 蕭振中 ), 詩社社員約莫剩下四人而已 除了社員萎縮, 台灣各地傳統詩社普遍有人才與經費短缺, 運作困難的窘境, 現在的 旗峰詩社 已併入高雄市詩人協會, 除林園詩社還有獨辦課題活動外, 其他如 大高雄詩人聯吟大會 等大型詩學活動, 都是由高雄市詩人協會主辦, 由鳳崗詩社 林園詩社 旗峰詩社協辦 2015 年筆者至旗山訪談曾景釗, 曾社長認為大家不必過度哀悼台灣詩社的未來, 並對詩社發展提出與時俱進的新願景 談及未來展望時, 他表示 : 從沈光文到現在三百多年的台灣古典詩社, 如果你沒有成立一個台灣古典詩社博物館的話, 這些東西不管是聲光碟影, 不管是各種手稿資料, 不管是各詩社擊缽活動的紀錄, 或是各詩社它苦心出版的各種書籍, 或者是我們中華傳統詩人協會他所出版的, 每一年出版的它擊缽聯吟的詩冊, 如果你不成立 台灣古典詩學博物館 的話, 這些東西會慢慢遺失掉 不是要發揚光大, 而是必須配合時代潮流, 讓有興趣的人, 比如說 : 有些小朋友 胎教 幼稚園, 或是讀經班, 他們曾經背過唐詩三百首, 會覺得某一首詩的意境非常好, 可以透過台灣古典詩學博物館, 體會把這首詩的意境, 用影音虛擬方式, 重現當時詩人的心境, 把那首詩變成動畫 48 面對古典詩願景, 曾景釗不說發揚光大, 談的是時代的演變與潮流 他認為古典詩跟書法都是跟著時代潮流轉變的特殊才藝, 是一種個人喜好與興趣 如何保留下台灣三百年來的古典詩傳統與記憶, 不能只是擊缽聯吟, 最重要的就是要成立台灣古典詩學博物館, 只要民眾來到詩學博物館, 就能欣賞自己最喜歡的詩作, 透過緬懷先人詩作和興趣引導, 感動才能深刻 為此, 曾景釗自我深切期許 : 如果有一天我有這個能力的話, 我一定要成立台灣古典詩博物館, 台灣古 48 口述資料為筆者於 2015 年 5 月 10 日, 至旗山賽珠健保藥局專訪曾景釗先生所得 197

208 典詩博物館讓我有很多理想從這邊去呈現 其實詩學不管是古典藝文還是現代藝文, 如果能配合現代潮流以聲光碟影的方法去呈現的話, 不會輸給任何偶像的大型演唱會, 還是會有人潮來喜歡看的, 最重要的是要有興趣, 看你怎麼呈現 不管多麼古老的東西, 甚至連古時候那些老古董, 都還很多人愛不釋手 我的理想是以虛擬實境, 讓你人可以跑到裡面去玩, 在裡面和古人對話, 還能把早期唐朝的場景呈現出來 49 曾景釗認為古典詩的現代化能力應當要配合時代潮流, 強調如何營建一個共有的古典詩學平台, 讓感興趣的人有機會進一步接觸古典詩學之美, 才能帶給內心空虛 緊張的現代人, 一個可以依靠的藝文空間, 因此儘管無法抵擋古典詩的沒落, 將傳統詩學發揚光大, 只要主政者與經營者能順應時代潮流, 古典詩也能是新時代中民眾更高深高雅的興趣與才藝 49 口述資料為筆者於 2015 年 5 月 10 日, 至旗山賽珠健保藥局專訪曾景釗先生所得 198

209 第六章結論 清朝時期, 旗山因受限於地理位置與官方消極統治, 發展不大 直到日治時期, 透過統治者的強勢運作, 使得旗山成為沿山地區門戶與行政中心, 不論是交通運輸 軍事單位或行政機關, 皆有其重要性 日治以來日方積極開發, 旗山逐漸成為繁榮城鎮, 人民生活品質提高, 基本生活需求受到滿足後, 文藝風氣也隨之興盛 日本佔台後, 採用剛柔並濟的統治方式, 包括壓制漢文 取締書房 破壞孔廟, 或以紳章頒布 饗老典 揚文會 詩人聯吟等懷柔手法籠絡文士, 試圖進行思想轉化 因書房受到壓制, 詩社也在政府默許下逐步發展, 兩者間出現明顯消長關係 大正 10 年至昭和 12 年 ( ) 間, 全台估計約有 159 個新詩社成立, 其中包括高雄州 旗峰吟社 旗峰吟社以切磋詩藝, 傳授古典詩學為宗旨, 常在市街上新式洋房 鸞堂以及名勝場所舉辦集會, 也多次在報章傳媒上徵詩競作, 積極參與及主辦各項詩會活動, 拓展旗美地區的漢詩空間, 將漢詩文化兼容於實體與媒體空間中, 為旗山市街增添豐富的藝術及人文內涵 本篇論文以蕭乾源與高雄旗峰吟社為論述重點, 除了探究日治以來旗峰吟社如何帶領地方詩寫與文化互動外, 也看見個性溫和的蕭乾源以地方仕紳及詩人身分, 積極推廣漢詩, 打破地理 族群之界, 帶動旗美兩地詩風, 實為閩客文人交流之典範 最後以戰後發展困境與願景為題, 希望詩社能努力邁向現代化, 建構區域文史新方向 一 地方 詩 寫傳承與文化互動論文首先以旗山在地詩學代表旗峰吟社為主架構, 透過地理空間 ( 旗山市街興起 ) 政治態度( 官方支持詩社發展 ), 以及社會風氣 ( 台灣古典詩蓬勃 ) 三方面, 說明日治時期旗峰吟社創立過程 活動概況, 觀察詩社所呼應的文化現象與影響, 及對旗美地區閩客族群融和的助益 以地理空間而言, 清領以來旗山市街是軍事與行政重鎮, 加上交通便利 人口增加 產業興盛, 以及日治後二次街區改正擴張, 市街逐漸成為旗山郡人潮匯聚的重要區域, 提供旗峰吟社興起與發展的良好空間 蕭乾源生長於日益興榮的旗山五保, 是市街上的實業家也是文學愛好者, 昭和 4 年 (1929) 與黃光軍 范國清 蔡有國 游讚芳 陳三木等人創立 旗峰吟社, 除了帶動旗美地區詩潮外, 也突顯地理對文學發展的重要性 旗山市街是蕭乾源經營事業, 發展漢詩文化的生活及嘻遊空間, 當資產階級號召群體聚集旗山市街, 以文人姿態創立旗峰吟社, 積極舉辦漢詩活動時, 詩社儼然成為引領地方文化潮流的核心, 透過媒體更能強 199

210 化其地位, 成為在地重要的文化地景之一 此外, 官方態度也助長傳統詩社的興起 日本治台後, 統治者必須處理仕紳問題, 除了改變 鄉治社會 型態, 也須尊重原地方 文治社會 的文化, 與仕紳保持良好互動 當時社會中漢文仍有極高的實用性, 推廣漢學 未必就是宣揚民族主義, 在地方仕紳支持與殖民政權的默許下, 傳統詩社對內扮演著聯繫台灣文人與延續漢文命脈的角色, 對外則能促進台日文人交流, 達成官方拉攏監督的目標, 在雙方各取其利的情況下, 詩社逐漸成為組織性極強的地方社團, 提供鄉里仕紳聯誼交際的最佳聚所 當時旗峰吟社常在蕭乾源自宅二樓聚會, 除聘請師資傳授漢詩外, 也一同切磋創作, 藉由文友間擊缽吟詠, 著詩相贈之風氣, 不僅成為地方上的文教指標 社交平台, 也擔負起古典漢學的傳承 一般而言, 日治時期官方逐步限禁書房, 使得全台書房數量萎縮, 知識分子開始轉向詩社組織, 促使各地詩社蓬勃興起, 只是一種概略性說法 事實上, 各地仍存在因地制宜的現象, 在禁止與允許間, 關係著倡議者在地方上的背景與影響力 以旗山市街而言, 旗峰詩社成立的前兩年, 地方上也曾出現推廣漢文學習的社會救助機構 ( 悟真社 ), 能看出當時旗山大字內對漢文教學相對寬容的態度 在官方對書房限制日多, 與地方仕紳良好互動的氛圍下, 蕭乾源成功創立主張切磋詩藝, 傳授古典詩學的旗峰吟社, 期間未受到太多官方阻撓 此外, 由於印刷術的進步, 出版業日益發達, 詩集刊物蓬勃產出, 也使騷壇訊息傳遞更為便利 蕭乾源創社隔年, 便陸續在 台南新報 詩報 及 南方 發表數十篇詩作, 不僅提高詩社本身知名度, 對於區域型小詩社而言, 媒體的引介能彌補地理空間的局限, 不僅讓漢詩普及, 也左右當時文壇發展, 對招徠漢詩人有一定成果 只是分析蕭乾源詩作, 幾乎全是旗峰吟社擊缽之作, 少見投稿其他詩社之作, 所參與的詩社也是以高屏地區為主, 因此知名度不若其他跨區域詩人, 若非嘉南 高屏等地文士或有緣相交者, 難知其名聲, 易被時代忽略, 實為可惜 在社會風氣方面, 旗峰吟社創立於日治台灣古典詩興起階段, 當時各地興起的 應和風雅切磋詩文, 不僅讓鄉里仕紳互動活絡, 也帶動民眾閱讀與創作的風氣 以官方立場而言, 多數吟社成員思想穩健, 課題擊缽也少有批判政治 時勢之作, 且因主導人物主要為當時鄉里仕紳文士, 與統治者間保有某種程度的友好互動, 才有閒情雅致結社交遊, 這種娛樂聚會與休閒遊戲, 實無嚴禁之必要 蕭乾源與旗山郡官員互動良好, 創立旗峰吟社之初, 不僅未受到嚴厲監督或打壓, 甚至在昭和 6 年 (1931) 隨總督府官員一同赴日考察, 回台後積極投入旗山地區的社會救助事業, 證明地方上詩人具有一定聲望及影響力 旗峰吟社成立目的在研究漢文韻學 傳授古典詩學 切磋社員詩藝, 並廣募社員, 帶動旗山一帶的地方詩學, 使地方文教風氣日興, 是具有社交功能的文學 200

211 性社團, 尤其當日治後期, 政府與民眾都不再熱衷漢詩活動時, 蕭乾源等人仍苦心經營詩社, 不只為了振興逐漸衰頹的漢文教育, 也是詩人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與喜好 旗峰吟社重視風雅唱和, 與詩友相互切磋詩藝, 單純的 以文會友 也是旗峰吟社能夠跨越日治存留至今的重要因素 回溯旗山文化, 日治創立的 旗峰吟社 充滿歷史及人文意義, 引領旗美地區讀詩及寫詩風潮, 詩社功不可沒 雖然戰後傳統詩社曾有短暫的熱絡景象, 但受到新文學影響, 文言使用逐漸邊緣化, 又因擊缽吟詩 詩鐘等傳統作詩型態受到抨擊, 加上耆宿詞長相繼辭世, 後生晚輩又分飛外地, 傳統漢詩快速式微, 各地詩社陸續解散或是社務停擺, 若無有心之士堅持, 實難長久經營 民國 73 年 (1984) 因蕭乾源病逝, 詩社再度沉寂, 直到民國 83 年 (1994), 才由曾景釗等人積極復社,, 承繼這個近百年的傳統詩社 日治時期的詩社團體有地域性關聯, 也有全島以及跨區域性質的聯吟活動, 雖然各地詩社定期聚會雅集, 但參與者多為一地之里巷仕紳 親朋師友, 想要增廣見聞 結交新知同好, 則需跨出地方以聯吟形式, 打破地理上的侷限 觀察旗峰吟社活動 : 昭和 4 年 (1929) 成立, 昭和 5 年 (1930) 庚午 4 月在旗山市街舉行高雄州下聯吟會, 召集南部詩人齊聚一堂, 昭和 10 年 (1935) 更與美濃吟友結盟, 於廣善堂輪流舉辦 旗美聯吟會, 每週課題ㄧ次, 是旗美兩地的歷史結合, 也是以區域性詩社為主體而進行的聯吟活動, 在旗山郡或高雄州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與號召力, 符合地域性分布特色 從旗峰吟社 旗美聯吟會 旗美吟社的出現, 可以看出漢詩文化以 地域觀念 在各街庄興起與擴展 當漢詩文化發展由各街庄 各州到全島最高的聯合統籌組織, 全臺各地幾乎都有詩社分佈, 緊接著由全島 全州到各街庄的層級組織架構開始清晰, 不管是詩人雅集或是詩社聯吟, 都具有陪襯與強化詩社結構的意義 初成立的旗峰吟社明顯為 街庄組織, 一年後便聯合高屏詩人一同擊鉢聯吟, 持續壯大詩社陣容, 充實詩員內涵, 不久又發展出區域性的聯吟組織, 進一步組成跨區域詩社團體, 發展出一整套強化漢詩文化的層級組織 以詩社進化史而言, 旗峰吟社已由地方性社團開始向外擴散, 發展出可跨區創作的聯吟會形式, 再透過旗美吟社的活動, 與美濃及其他地區的詩社緊密互動, 不僅擴大詩人的文學交遊, 也串連起整個高屏地區的漢詩組織, 顯示漢詩文化的強勢擴展, 證明旗山地區的詩社活動非一潭止水 此外, 日治時期地方殖民官員對旗美地區採行 閩客和睦 的統治政策, 先收編六堆組織, 繼而調整行政區域, 打破原本封閉的客家族群, 加強閩客雙方合的作與交流, 聚落開始產生新的質變, 一連串以詩社為名的文化交流帶動旗美文風, 在兩地政治 社會與經濟良好互動下, 這種以詩為盟, 以 人 為本體的族群互動, 明確化解了清朝以降兩地的仇視心態, 有效緩和閩客長期對立 旗峰詩社成立之際, 正值傳統書院衰落, 詩社成為公學校之外重要的漢文學習場所 從 201

212 旗峰吟社的創社, 發展至旗美聯吟會的交流, 最後促成旗美吟社與各項詩社活動, 一連串的文化盛事, 不僅固守旗美地區的傳統漢學基礎, 也鬆動了族群間的緊張關係, 儘管閩客界線不易打破, 但在政治勢力同化 社會秩序安定, 以及經濟生活穩定發展中, 兩地對立關係日趨緩和, 加上詩友間的文藝交流, 更直接柔化敵我意識, 兩地詩人透過聚會合辦旗美聯吟會與旗美吟社, 不只以文會友, 切磋詩藝, 更能透過詩友情感, 逐步消弭長期以來的閩客衝突 二 閩客文人交流之典範論文接著探究創社者蕭乾源之生平與文學交遊, 包括詩人家庭背景 求學過程 事業經營 個人重要經歷以及其重要的文學交遊等, 進而對蕭乾源及其文學理念和創作有更深入完整的研究 大正 2 年 (1913) 蕭乾源出生於台南曾家, 因蕭家未有男丁, 四歲時被蕭水連自台南友人家帶回旗山撫養 大正 11 年 (1922) 正逢日本官方推行 台日共學, 當時蕭乾源與日籍學童一起就讀尋常小學校, 可以看出蕭水連與日本人關係友好, 經濟能力也令人看重, 是蕭家仕紳身分與勢力的另種證明 蕭乾源除了接受日本教育外, 也隨漢塾老師習文, 說明殖民者強勢廢除漢文過程中, 實際上地方領導階層仍會利用自身影響力, 支持漢文教育, 爭取學習自主權, 確實發揮相當程度捍衛族群文化的力量, 體現地方重視漢文化為主的本土教育價值 蕭乾源居於旗山市街北邊的五保地區, 一方面為米穀商 煙草專賣商, 經營專賣品乾元商店, 另一方面從事貸地業, 以地主的身分, 將農地租予佃農耕種 身為地方上有聲望 有充裕資產, 能配合專賣事業活動者, 蕭乾源不僅擁有旗山市街零售煙草的專賣利權, 還曾多次參加官方舉辦的 店舖陳列競技會, 獲得煙草特等賞及特等入選等殊榮, 在地方上具有一定的聲望及地位 他曾擔任旗山悟真社主事, 隨視察團前往日本視察, 積極從事地方社會救助事項 蕭乾源就讀小學校, 國語 ( 日語 ) 能力自在水準之上, 不論是與眾人前往日本訪查, 或是以日文撰寫報告心得, 都表現得恰如其分 在他的參訪心得中, 我們看見詩人與當權者的熱絡的交際互動, 也讀見詩人洞燭機先及悲天憫人之胸懷 蕭乾源交友廣闊, 文學造詣深厚, 在地方上頗具聲望, 與美濃詩人朱阿華 陳保貴 朱鼎豫等人相知相惜, 對隻身來台的後輩楊雨河更是照顧有加, 除了展現長者風範外, 更打破了族群及省籍界限, 成為閩客文人交流的典範 此外, 細數蕭乾源親朋之中, 包括阮寶治 阮文仁 黃石輝 黃華山 黃志輝 范國清 黃光軍等皆是抗日分子, 其部分詩文中也可讀見濃厚的民族意識與祖國情懷, 所幸蕭家與日方關係不錯, 從未受到日警的監視與威脅, 能獲得日政府如此善意的 202

213 對待, 更證明日治時期蕭乾源穩固的仕紳地位, 儘管私下與抗日分子友好, 也不影響日本官方的友善態度 在漢詩創作方面, 蕭乾源作品多為擊鉢課題以及酬唱詩作 擊鉢 原是詩人間的雅興, 是切磋詩藝的聚會, 臺灣擊缽風潮的興起, 透露出漢詩活動具有階級性與反映上層社會追求生活趣味的意涵, 不論是入世層面的酬唱交際, 或是出世避俗的閒適抒懷, 都是日治時期社會領導階級認同的一種文化符號 由於資產階級已不純粹來自仕紳階級, 受到商業文化更偏重感官娛樂的影響, 漢詩文化空間逐漸衍生出耽溺功利實用的享樂主義, 不但促使詩社林立, 也讓漢詩創作走向庶民化 庸俗化, 成為全民的文藝活動 只是民眾熱中擊缽的動機不一, 當漢詩社交功能勝過文學內涵時, 隨即引來強力抨擊, 包括張我軍諷言擊缽吟為 偽文學, 陳逢源視詩社之害如同 鴉片窟, 認為以詩來應酬頌揚, 明顯喪失先賢的遺民風格 以蕭乾源而言, 詩作以擊鉢吟及酬唱詩居多, 書寫主題不乏贈與藝妓 愛戀美人 頌揚官方 祝壽弔念 吟詠抒懷 評論女性議題等, 一方面呼應日治時期漢詩文化中的世俗性及便利性, 同時能論述時事並兼顧個人內在情感, 只是大量課題徵詩 和韻酬唱 旖旎露骨的詩作, 難免予人酬庸享樂 應和當權之印象, 勢必降低詩詞本身的藝術及文學性, 侷限了詩人的漢詩成就 此外, 論文從寫作技巧及特色進行分析, 探討蕭乾源漢詩作品中的藝術特色 以寫作技法而言, 蕭乾源擅長用典, 引用的古詩古事, 除了應和託事言志外, 也能使立論有所據, 突顯詩人擁有豐富的國學底蘊 以旗峰吟社而言, 成社宗旨就是 專研究詩文 與 風雅唱和切磋詩文, 詩句出現大量典故, 其實也是詩社內的學習趨向 蕭乾源十分重視詩友的國學涵養, 為求語言精練, 言之有物, 不僅定期舉辦漢詩研習集會, 也邀請詩壇名士蒞臨指導 蕭乾源擁有深厚國學底蘊, 用典頻繁, 能自然融入修辭技巧, 增強詩作深度及廣度, 是一般利用漢詩酬唱交驩之人無法相提並論的 詩作中常出現熟悉的古人及典故, 印證了詩人實踐生活文學化與詩學普及化的努力 此外, 蕭乾源漢詩中 首句入韻 比例極高, 可見詩人慣用正格寫詩, 這也與詩人重視漢詩研究有密切關係 只是不論是就特定題目進行撰作的課題, 或是有時間限制的擊缽競賽, 在創作目的與題材的牽制下, 蕭乾源的漢詩難免出現句型雷同 用詞或用韻重複等問題 他的詩風質樸自然, 取材廣泛, 較少自怨自艾 消極諷刺之作, 包括歷史名人 庶民百姓 草木花鳥 季節時令等, 都能入詩引詠 部分詩作因應和擊缽墨戲, 顯得詩意不足, 但他重視詩文研究, 紮根國學基礎的功夫, 仍令人欽佩 日治時期, 創作漢詩者不外乎知識分子, 以及社會中具經濟能力的實業家, 他們試圖在世俗之外, 開創另一個風雅空間, 使個人生活與社會文化都能得到提昇 我們暫且不論擊缽詩文的文藝價值, 就詩社活動而言, 以競爭 獎勵 餘興 203

214 節目等動機吸引仕紳商人吟詩寫作, 不僅能切磋觀摩, 交際聯誼, 也可以藉由詩會展現詩藝, 博取聲譽, 具有重要的文化及社交功能 蕭乾源集結同好, 抱著傳承古典詩學, 涵養個人學識品格而創立詩社, 但仍需有現實條件的支持 要在殖民時期中適應順利 享受生活者, 首要條件就是要能面對現實, 因此在創立及推行詩社活動時, 出現向當局示好的詩文便成為一種常態 蕭乾源個性溫和敦厚, 曾透過漢詩應和日方倡議的東亞文化及皇民化政策, 頌揚大和精神之作, 明顯妥協殖民政權 正因沒有強烈的遺民情懷, 所以蕭乾源能坦然面對現實, 追求擊缽時的休閒適性, 承認漢詩實用價值 蕭乾源經歷臺灣政權移轉, 文學上始終堅持古典詩學創作與推廣, 在政治與國家態度上, 明顯與當權者交好, 筆者以為這與詩人 明哲保身 與 維護鄉里 的態度有關, 畢竟強烈的抗日思潮不僅攸關個人生死禍福, 甚至可能危害整個家族興衰, 蕭家以經商致富, 甚至能就讀小學校, 繼承家業的蕭乾源若與日本政府交惡, 其影響絕非個人之事, 因此儘管內心懷有民族情操, 仍與日方保持友好關係, 不僅守護自家產業, 也能為地方貢獻一己之心力, 如擔任悟真社主事, 積極推動旗山地區的社會救助, 這些都不是與日本政府敵對所能辦到的 由此可知, 日治時期蕭乾源身為地方仕紳, 資產可觀, 是統治者籠絡的對象, 雖然內心懷有祖國意識, 交遊對象也不乏抗日分子, 但在現實層面, 他仍是旗山市街上安分守業的領頭詩人, 在官方允許的空間中, 追求自我的詩學成就 日治時期有所謂的 一世文人 和 二世文人 之分, 不同於專以漢文寫作的一世文人, 出生在日本領台後的二世文人, 多數受過漢文教育, 漢文程度雖不如一世, 已足以創作抒懷, 特別是文壇上一群受過新式教育的二世文人, 更被視為日治時期台灣古典詩的改革者和實踐者 以上這樣的二分法, 雖能概念性區分出詩人的時代及學習背景, 但因二世文人風格鮮明, 無法涵括部分出生日治, 受過傳統漢文及新式教育, 卻無鮮明創作立場之詩人, 使得許多未有強烈抗日意識的傳統詩人逐漸被文壇忽略, 甚至被歸為阿諛功利, 沽名釣譽之徒 重回歷史現場, 日治時期的台灣漢詩文化空間, 仍需架構在現實生活之中, 除了詩人學識及風骨外, 更包含受限於政治 經濟因素的個人及家族生存方式, 成為另一個滿足資產階級社交 應酬 興趣及抒懷的生命空間 因此, 評賞此類頌揚忠君愛國的作品, 也須重視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 不管詩人 選擇革命而戰鬥 或是 選擇認同而生活, 在特殊時代背景下討論漢詩, 不宜陷入單一政治角度或道德批判的泥淖中, 才能還原當時庶民文學的真實面貌, 客觀詮釋詩人創作時的生存空間與價值觀 回顧 1930 年間, 蕭乾源寫下許多充滿民族意識的詩作, 也曾創作詠日詩句,1940 年間更有多首應和皇民政策之作, 直到戰後反共文學興起, 蕭乾源亦投稿多篇漢詩應和時勢, 隨國民政府高喊掃匪殺俄 不論詩人馴服或反抗, 可 204

215 確知的是, 詩人的創作空間常受到統治者制約, 多數詩人多半保持一種順服狀態, 唯有不涉及反抗意識, 才能避免受到當政權的監控與壓迫 身為實業家的蕭乾源, 個性溫和不激進樹敵, 與時代當權者保持友好關係, 因此不論是日本殖民統治或戰後白色恐怖等階段, 詩人皆能明哲保身, 在地方上安居樂業, 保有漢詩創作的閒適性及自主性, 成為旗山在地詩學的代表人物 身為實業家與扛鼎詩人的蕭乾源, 個性溫和與人為善, 一方面經商營生, 投入社會事業, 一方面擔任旗峰吟社社長, 出錢出力, 成為詩社成功背後最重要的推手 戰後蕭乾源考取中醫師, 開設乾元藥行 早期文中路蕭家樓附近土地多為蕭家所有, 但民國 50 年起, 因陸續爆發劉發引盜用私印 擔任親屬保證人而遭陷害連累, 莫名債務幾乎讓他散盡家產 民國 73 年 (1984) 農曆 5 月 10 日, 蕭乾源因病逝世, 社運陷入停擺, 詩社一度沉寂幾近解散, 所幸十年後在曾景釗等人努力下有再起之勢 回顧蕭乾源一生深耕旗山文化, 出錢出力, 活絡閩客詩人交流, 終生推廣傳統詩學的精神, 令後世敬崇 綜合上述所說, 我們可以說 : 旗峰吟社是日治以來旗山地區在地古典文學的代表, 不僅開啟旗山市街傳統詩的創作風潮, 也讓漢詩走入市井民眾的生活, 成為旗美地區推廣漢學的重要文教組織 兼具地方實業家與詩人雙重身分的蕭乾源, 不僅是詩社的靈魂人物, 也是閩客文人交流的典範 藉由研究其生平 職業 文學交遊 社經地位以及漢詩作品, 我們可以貼近詩人心靈的自我表述, 感受到一種友好妥協的時代氛圍 蕭乾源心中雖有祖國想像, 但仍接受日本領台的事實, 這種維護鄉里 明哲保身的立場, 反映出日治時期一群具有漢學背景的在地仕紳及資產家心態 他們雖曾對革命運動表現出同情與支持立場, 但基於個人生長背景和家族事業經營, 仍選擇以皇民自居, 與殖民政府和諧相處 因為沒有明顯的遺民情懷, 所以能坦然面對現實情境, 承認漢詩實用價值, 並追求擊缽時的休閒適性, 默默賡續在地漢學文化 三 區域文史發展困境與新方向論文最後探究旗峰吟社其他詩人詩作及其傳承現況, 除了介紹旗峰吟社前 後期部分詩人詩作外, 也以古典詩文化傳承為方向, 分析旗峰吟社戰後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希冀能以現代化策略, 積極尋求政府與藝文團體支持, 組織地方性團體, 培養詩社的現代化能力, 期盼這個近百年的古典詩社能永續經營 旗峰詩社以民國 83 年重新復社為界, 前期詩人主要限於昭和 4 年 (1929) 至民國 82 年 (1993), 後期詩人則從民國 83 年 (1994) 後論起 前期詩人包括黃石輝 黃承系 劉順安 劉福麟 游讚芳 簡義 阮文仁等人, 儘管日治以來詩社歷經幾度興衰, 這些社員始終與之同在, 創作不輟, 可惜詩人作品多半未能付梓, 只零星出現各 205

216 類詩集中, 無法讓人廣泛閱讀研究, 這也是古典詩人更趨沒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關戰後台灣傳統詩社的人際網絡, 多以日治遺老為基本成員, 由舊社員為基幹向外擴展, 依社員之血親 姻親 師生 朋友及同事等關係, 召納新社員, 形成以倫理關係為核心的樹枝狀發展系統 旗峰詩社後期詩人包括蕭振中 劉福雙 黃澤祥等人的父執輩, 都是詩社前期重要成員, 另有曾景釗 曾俊源父子檔加入詩社, 倫理關係結構明顯 其中曾景釗原為林園詩社社員, 回到旗山後開始積極籌備復社, 復社後社址設於自宅 ( 賽珠健保藥局 ), 除教導社友詩體格律, 四處參加擊鉢競賽外, 也積極保存社員詩集文獻, 用心經營旗山詩藝文化 民國 103 年 (2014) 底, 由愛好詩文的曾俊源繼承父親衣缽, 接任旗峰詩社新社長 目前因社員大幅萎縮, 加上經費短缺, 個別運作困難, 詩社皆併入 高雄市詩人協會, 成為協辦組織之一 蕭乾源曾在旗山舉辦過兩次全省詩人大會, 是難得的地方文化盛事 只是隨著國民教育的普及與現代文學的輸入影響, 傳統文學環境面臨衝擊, 社會以科學 新思潮為主流, 教學偏重英 數 理等科, 對多數學子而言, 古典詩文只是數篇文言課程, 就算是大學課程也側重學術研究層面, 習作僅聊備一格, 在無益於升學 就業, 學習又辛苦的情況下, 讀詩寫詩風氣自然衰微不振 此外, 新世代對古書典籍涉獵漸少, 國學基礎日漸薄弱, 在考試領導教學的現況下, 傳統漢詩欲振乏力, 逐漸被社會邊緣化 正因台灣傳統詩社的起社屬於志願型, 擬宗族型的私人結構組織主要建立在倫理關係上, 而非以權力 義務為規範, 往往容易因人舉事或因人廢事, 一旦組織中的主要人事凋零或異動, 或面臨經費不足 社員流失等問題, 詩社運作也將衰沈不振 近年來, 台灣詩社發展每下愈況, 社友聚會通常帶有濃厚的聯誼性質, 難以視為創作群體, 即使部分詩社或詩學研究會每年固定安排課程, 也較側重於古典詩詞及文學史的講授, 難以有效吸引青年學子投入漢詩創作領域, 更突顯戰後古典詩的經營困境 有關戰後旗峰詩社的經營狀況, 首先從民國 87 年 (1998) 起江明樹與莫皓帆共同設置蕭乾源文化獎, 獎項分為文學 美術兩方面, 一方面提攜文學人才, 一方面彰顯旗山人亦有全國第一詩人之名號, 可惜在缺乏支持, 鄉區資源又匱乏的情況下, 三屆後便黯然收場 此外, 針對傳統詩社的核心危機 無法現代化, 曾景釗建議可以透過網路科技, 為區域性的珍貴史料提供一個資源共享的數位平台 擴大來說, 為了讓台灣詩社永續發展, 不僅需要詩人與文化團體的堅持, 組織運作也必須活化經營, 像是鼓勵政府與民間詩社合作, 配合各式文藝祭典舉辦相關徵詩活動, 建議在文學獎中增設古典詩項目, 積極鼓勵民眾閱讀古典詩, 分享個人讀古典詩之心得或評論, 或可透過網路論壇與聯吟大會等虛擬 現實平台共進, 積極引導古典詩壇朝現代化方面經營 206

217 目前 旗峰詩社 已併入高雄市詩人協會, 如 大高雄詩人聯吟大會 等大型詩學活動, 都是由高雄市詩人協會主辦, 鳳崗詩社 林園詩社 旗峰詩社協辦 曾景釗對台灣詩社發展有著與時俱進的新願景, 希望能申請經費, 成立 台灣古典詩學博物館, 把全部詩作收藏到台灣古典詩學博物館裡, 再以聲光碟影 虛擬實境方式呈現, 讓對古典詩文有興趣的民眾, 都可透過虛擬實境感受詩境, 不僅寓教於樂, 更可透過多媒體影音互動模式, 增強現代人對賞析及寫作古典詩的興趣與能力 面對古典詩願景, 曾景釗期望能營建一個共有的古典詩學平台, 讓有興趣的人能隨時接觸古典詩學之美, 或能帶給內心空虛 緊張的現代人, 一個可依靠的藝文空間, 只要主政者與經營者能順應時代潮流, 未來古典詩也能成為新時代中民眾高雅的興趣與才藝 王德威在 台灣 : 從文學看歷史 序言說到 : 歷史的建構不脫虛構, 但虛構不僅只是無中生有 ; 虛構總以生命及生活經驗為前提 文學是欲望 形塑 詮釋, 乃至解構歷史的動力 1 旗峰吟社以地方仕紳文人為首, 共同研習漢學, 切磋詩藝, 不僅維護地方傳統文化, 豐富在地人文, 也為傳統詩學開枝散葉, 對旗山地區的文教發展有著極大的貢獻 蕭乾源身為地方知名仕紳, 因鍾情古典詩學創立詩社, 肩負地方漢學傳授工作 他的作品多擊鉢課題之作, 常出席各種詩人聯吟活動, 還曾獲得至日本遊覽考察的機會, 此類與日本官方友好的詩人, 常容易因為政治選擇而被忽視, 唯有在地民眾真正知曉蕭乾源經營旗山文藝, 提倡地方文風的認真態度, 江明樹先生更以 旗峰詩社的扛鼎詩人 譽之 蕭乾源對漢詩的堅持橫跨日治與戰後, 對漢詩的熱愛表現在詩社活動, 以及現實生活中的大量創作 身為旗峰吟社扛鼎詩人, 蕭乾源不僅能夠 延續一線斯文 鼓盪民族氣節 抒發鬱煩悲憤 留存歷史見證 2, 體現台灣古典詩的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 留下歷史書寫與文史記錄, 也能引領後代學者研究詩人作品特色, 討論其創作背景動機與複雜心境, 更加貼近詩人創作歷程, 這些都是文學回饋歷史的最佳寫照 本論文以 蕭乾源及高雄旗峰吟社研究 為題, 希望透過蒐羅保存旗峰吟社詩人及詩社文獻資料, 重新建構蕭乾源個人生命及文學歷程, 確定蕭乾源與高雄 1 王德威在 台灣 : 從文學看歷史 序言說到 : 藉著文學 看 歷史, 我強調兩者之間的主從辯證關係 歷史既非不證自明的存在, 也未嘗是洞見一切的主體 無論作為組裝記憶的工程, 還是原鄉原道的依歸, 歷史的建構不脫虛構, 但虛構不僅只是無中生有 ; 虛構總以生命及生活經驗為前提 文學是欲望 形塑 詮釋, 乃至解構歷史的動力 王德威編 : 台灣: 從文學看歷史 ( 台北 : 麥田出版,2005 年 ), 頁 4 2 施懿琳 : 就 延續一線斯文 鼓盪民族氣節 抒發鬱煩悲憤 留存歷史見證 這四方面而言, 日據時期臺灣古典詩確實有值得肯定的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 見施懿琳 : 日據時期臺灣古典詩的抗議精神與比興諷諭傳統, 古典文學 第 12 集,1992 年 10 月, 頁

218 旗峰吟社在台灣文學史上價值性, 為詩社及詩人留下更清晰完整的影像及定位, 並見證日治至戰後台灣古典詩學的演變, 期能稍稍補足區域文學上的小塊空白 目前, 許多詩人詩作仍尚未集結完成, 這些湮沒在田野間的史料仍需持續不懈的追蹤整理, 但願 旗峰 這個橫跨日治及戰後的傳統詩社, 能持續朝現代化目標邁進, 和台灣各地騷壇同好一起努力, 迎向新時代考驗 208

219 徵引及參考文獻 ( 以下書目之編排以時間先後為序 ) 一 旗峰吟社蕭乾源著作 ( 一 ) 漢詩 : 詩報 台南新報 專賣通信 南方 等 蕭乾源著 蕭振中編輯 : 資生吟草, 高雄縣 : 乾元藥行,1998 年 蕭振中編輯 :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高雄縣 : 乾元藥行,2000 年 12 月 ( 二 ) 散文蕭乾源 : 內地視察團の感想[ 六 ], 社會事業の友, 昭和 7 年 (1932)1 月 1 日, 頁 二 專書部分 ( 一 ) 台灣漢詩 擊缽集賴子清 : 臺灣詩醇 前 後編, 台北 : 青木印刷所,1935 年 6 月 周定山 : 台灣擊鉢詩選, 台北 : 詩文之友社,1964 年 2 月 張琴龍著兼總編輯 : 旗美詩苑 第一冊, 高雄縣 : 美泰印刷所,1985 年 1 月 曾景釗 : 溪山嘯詠集, 高雄縣 : 文德印刷廠,1998 年 6 月 ( 二 ) 專著 黃叔璥 : 台海使槎錄, 台北市 :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年 王國璠 邱勝安著 : 三百年來台灣作家與作品 : 高雄 : 台灣時報社,1977 年 8 月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編 : 認識高雄縣,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4 年 呂順安主編 : 高雄縣鄉土史料耆老口述歷史叢書 9, 南投市 : 省文獻會出版, 1994 年 11 月 周慶華 : 臺灣當代文學理論, 台北市 : 揚智文化,1996 年 李允斐 鍾榮富 鍾永豐 鍾秀梅合著, 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 鳳山市 : 高雄縣政府,1997 年 Tsurumi, E. Patricia 著, 林正芳譯 : 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 宜蘭縣 : 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 年 209

220 劉大杰 : 中國文學發展史, 台北市 : 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9 年 8 月 鍾壬壽主編, 徐傍興編輯發起 : 六堆客家鄉土誌, 常青出版社,1999 年 8 月 ( 梁 ) 劉勰著 王更生注譯 : 文心雕龍讀本 下篇, 台北市, 文史哲出版社, 1999 年 9 月 黃福鎮 : 大高雄風土誌 第一輯古老的建築, 高雄市 : 高雄復文,2000 年 郭怡君 楊永彬編著, 河原功監修 : 風月 風月報 南方 南方詩集 總目錄 專論 著者索引, 臺北市 : 南天書局,2001 年 劉麗卿 : 清代台灣八景與八景詩, 台北 : 文津出版社,2002 年 江寶釵 : 臺灣古典詩歌面面觀, 台北 : 巨流圖書出版公司,2002 年 3 月 謝崇耀 : 臺灣文學略論, 台南縣新營市 : 台南縣文化局,2002 年 10 月 Mike Crang 著, 王志弘 余佳玲 方淑惠譯, 文化地理學, 台北 : 巨流圖書公司,2003 年 王德威編 : 台灣: 從文學看歷史, 台北 : 麥田出版,2005 年 廖振富 : 櫟社研究新論, 台北市 : 國立編譯館,2006 年 3 月 陳大為 鍾怡雯主編 : 20 世紀台灣文學專題 I: 文學思潮與論戰, 台北市 :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 9 月 黃美娥 : 古典臺灣: 文學史 詩社 作家論, 台北 : 國立編譯館,2007 年 林正三編著 : 台灣古典詩學, 台北市 : 文史哲出版社,2007 年 7 月 林正三輯釋 : 輯釋臺灣漢詩三百首, 台北市 : 文史哲出版社,2007 年 7 月 林正慧 : 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 台北市 : 遠流出版公司,2008 年 12 月 簡炯仁作, 再現台灣編輯小組編輯 : 再現台灣 高屏地區的發展, 台中市 : 莎士比亞文化出版,2009 年 4 月 張毅鈞作, 再現台灣編輯小組編輯 : 再現台灣 台灣詩與詩社, 台中市 : 莎士比亞文化出版,2009 年 4 月 彭瑞金總編輯 : 2008 臺灣文學年鑑, 台南市 : 台灣文學館,2009 年 12 月 李文環 : 空間與歷史: 旗山文化資產之歷史論述, 高雄市 : 麗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 年 邱錦輝 : 台灣美濃客家鄉土典故, 文豪印刷企業社,2010 年 9 月 鄭定國編 : 劉孟梁詩書畫集, 嘉義 : 南華大學台灣研究中心,2011 年 陳芳明 : 台灣新文學史, 台北市 : 聯經出版事業,2011 年 10 月 彭瑞金總編輯 : 2010 臺灣文學年鑑, 台南市 : 台灣文學館,2011 年 12 月 王嘉宏 : 如此江山 乙未割台文學與文獻, 台南市 : 台灣文學館,2011 年 12 月 顧敏耀 薛建蓉 許惠玟 : 一線斯文 臺灣日治時期古典文學, 台南市 : 台灣文學館,2012 年 11 月 李知灝 : 從蠻陌到現代 清領時期文學作品中的地景書寫, 台南市 : 台灣文學館,2013 年 8 月 利天龍 莊天賜 陳秋坤 曾坤木 : 重修屏東縣志: 人群分類與聚落村莊的發展, 屏東市 :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2014 年 11 月 210

221 三 單篇論文 富田芳郎 : 高雄州旗山の町の變遷, 台灣民俗 第 4 卷第 3 期總號 033, 台北 : 東都書籍台北支店東都書籍株式會社,1944 年 3 月 1 日, 頁 郭水潭 : 日僑與漢詩, 臺北文物 4 卷 4 期,1956 年 2 月, 頁 方延豪 : 台灣詩社之今昔談, 藝文誌 123 期,1975 年 12 月, 頁 吳文星 : 日據時代台灣書房之研究, 思與言 第 16 卷第 3 期,1978 年 9 月, 頁 黃得時 : 台灣詩學之演變, 孔孟月刊 第 21 卷第 12 期,1983 年 8 月, 頁 梅家玲 : 世說新語名士言談中的用典技巧, 臺大中文學報 第 2 期,1988 年 11 月, 頁 連雅堂 : 臺語考釋 序二, 連雅堂先生全集 雅堂先生集外集, 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2 年 3 月, 頁 施懿琳 : 日據時期臺灣古典詩的抗議精神與比興諷諭傳統, 古典文學 第 12 期,1992 年 10 月, 頁 簡錦松 一九九四年台灣傳統詩社現況之調查, 文訊 66 期 104,1994 年 6 月, 頁 黃文樹 : 日據時期高雄市初等教育之研究, 高市文獻 第 7 卷第 2 期, 1994 年 12 月, 頁 1-31 方俊吉主訪 陳慕貞記錄 : 許成章先生訪問紀錄, 高縣文獻 第 9 卷第 2 期, 高雄縣鳳山市 : 高雄縣政府,1996 年 12 月, 頁 黃美娥 : 日治時代台灣詩社林立獻向的社會考察, 台灣風物 47 卷 3 期,1997 年 9 月, 頁 張圍東 : 日據時代台灣報紙小史,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 5 卷 3 期,1999 年 3 月, 頁 王順隆 : 日治時期台灣人 漢文教育 的時代意義, 台灣風物 49 卷 4 期,1999 年 12 月, 頁 林文龍 : 文昌帝君與台灣的書院, 傳統藝術 第 34 期,2003 年 9 月, 頁 簡文敏 : 族群文化與歷史記憶機制 以甲仙地區抗日事件歷史記憶為例, 高雄文化研究,2007 年 12 月, 頁 許秀霞 : 功名 文學與傳說 書香美濃的形塑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果報告, 2005 年 12 月, 頁 林萬億 : 當代慈善特色 從救濟轉為福利的社福事業, 台灣慈善 400 年 台北市 : 經典雜誌出版社,2006 年 5 月, 頁 陳淑滿 : 旗山 地名沿革與其文化傳承, 高雄文化研究年刊 2006 年, 高雄市 : 春暉出版社,2006 年 7 月, 頁 吳榮發 : 高雄州特高事件概述 年, 高雄文獻 第 19 卷第 3 期, 211

222 2006 年 9 月, 頁 1-33 翁聖峰 : 台灣文學與文化盛事 詩報 覆刻序, 國文天地 22 卷 12 期,2007 年 5 月, 頁 蔡元隆 : 真平等? 或假平等? 從日治時期 ( ) 的臺日共學制談初等教育本質上的歧視, 國教之友 第 59 卷第 1 期,2007 年 11 月, 頁 吳榮發 : 活地獄 : 李伯元 鄭坤五的社會寫實小說及其歷史情境, 雄中學報 第十期,2007 年 12 月 1 日, 頁 李毓嵐 : 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女性觀, 臺灣史研究 第 16 卷第 1 期, 2009 年 3 月, 頁 97-98, 頁 楊欽堯 : 旗山名稱之演變, 台灣文獻 別冊 29, 南投 :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9 年 6 月, 頁 翁聖峰 : 日治時期職業婦女題材文學的變遷及女性地位, 台灣學誌 創刊號, 2010 年 4 月, 頁 1-31 黃哲永 : 戰後台灣古典詩的觀察與商榷, 台灣文學館通訊 第 40 期,2013 年 9 月, 頁 翁聖峰 : 日治時期臺灣 女車掌 文學與文化書寫, 文史臺灣學報 第 1 期,2009 年 11 月, 頁 江寶釵 謝崇耀 : 從日治時期 全島詩人大會 論臺灣詩社的轉型及其時代意義, 中正漢學研究 第一期( 總第二十一期 ),2013 年 6 月, 頁 黃哲永 : 戰後古典詩的觀察與商榷, 台灣文學館通訊 第 40 期,2013 年 9 月, 頁 陳立驤 : 鄭成功的各種歷史形象與評價, 鵝湖月刊 第 461 期,2013 年 11 月, 頁 2-2 李蕙珊 : 呂溪泉 羅山彩雲歌妓賦 考釋, 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 新 153 期,2014 年 6 月, 頁 林正慧 : 二二八事件中的保密局, 台灣史研究 第 21 卷 3 期,2014 年 9 月, 頁 1-65 蕭鳳嫻 : 從順治史事到鄭成功史事-1949 年後臺灣索隱派紅學歷史想像與國族認同遞嬗, 藝見學刊 8 期,2014 年 10 月, 頁 四 學位論文 王文顏 : 臺灣詩社之研究, 台北 :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79 年 陳丹馨 : 台灣光復前重要詩社作家作品研究, 台北 : 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 年 5 月 黃文車 : 黃石輝研究, 嘉義 :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 6 月 陳芳萍 : 彰化應社及其詩作研究( ), 新竹 :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 212

223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王玉輝 : 日據時期高雄市詩社和詩人之研究 以旗津吟社為例, 高雄 :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 年 許淑娟 : 國家與地方: 旗山鄉街的時空發展過程 (1700s 1945), 台北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年 蕭盛和 : 一個客家聚落區的形成及其發展: 以高雄縣美濃鎮為例, 台北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 年 8 月 邱春美 : 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 台北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5 年 1 月 顏育潔 : 石中英 呂伯雄其人其詩探究, 高雄 :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年 6 月 張二文 : 高雄縣客家地區鸞堂與鸞書文學意涵之研究 以美濃廣善堂的發展為例, 台北市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學術研究,2006 年 劉家宏 : 旗山市街發展之研究, 台南 : 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學碩士班論文,2007 年 郭秋顯 : 海外幾社三子研究, 高雄 :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年 黃福鎮 : 戰後高雄地區傳統詩研究, 高雄 :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謝崇耀 : 日治時期臺北州漢詩文化空間之發展與研究, 嘉義 :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10 年 李郁芬 : 台南新報 漢文欄之研究, 台南 :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吳佳彰 : 北港口湖地區鄉勵吟社研究, 嘉義 : 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年 6 月 游步廣 : 當代旗山文化資產保存運動之研究(1990~2011), 高雄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楊順安 : 台灣道教喪葬禮俗之研究 以旗山鎮為例, 台南 : 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劉慧蘭 : 劉孟梁及其詩書畫研究, 嘉義 : 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年 姚蔓蘋 : 戰後台灣古典詩發展考述, 台北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年 鍾怡彥 : 美濃作家的在地書寫研究, 桃園 :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 年 6 月 五 網路資源 ( 一 ) 主要檢索網頁 213

224 柯坤佑 : 認識台灣的第一站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國立台灣圖書館, 網址 : w/,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國立台灣圖書館, 網址 : w/,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 二 ) 其他相關網頁 臺灣實業名鑑, 國立台灣圖書館, 網址 : _pagetype=,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江明樹 : 記旗美吟社, 六堆風雲, 網址 : content. php?id=1783,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曾茂源 : 追尋 被遺忘行善團 悟真社 的足跡,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曾茂源 : 日治時代羅漢外門蕃薯藔街庄( 旗山 ) 首任庄長莊塗先生事蹟,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旗山八景, 旗山奇, 網址 : / index.html,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已經不在的古蹟, 旗山奇, 網址 : index.htm,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台南新報復刻本, 政府出版品資訊網, 網址 : /kids/gpnet_detail.jspx?gpn= ,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8 日 台灣記憶 臺灣碑竭拓片 鼓山招魂碑文, 國家圖書館, 網址 : 檢索日期 : 2014 年 8 月 10 日 江明樹 : 旗峰詩社的扛鼎詩人一蕭乾源,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23 日 江明樹 : 旗山天后宮沿革,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30 日 江明樹 : 旗峰詩社復社,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23 日 214

225 曾宜中 : 日治旗山街役場資料研讀- 日治政府對台地地方仕紳之放縱, 旗山奇, 網址 : landlord.html, 檢索日期 :2014 年 8 月 23 日 鷺洲雄風憶延平,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12 月 10 日 陳胤 : 柳河的生與死, 2003 年彰化縣磺溪文學獎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4 年 12 月 17 日 社員傳記- 壹 曾笑雲, 瀛社社史 網址: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 檢索日期 :2014 年 12 月 17 日 曾景釗 : 溪山嘯詠集, 旗山奇, 網址 : /db/jin_jwoa/c_san_shoaw/index.html, 檢索日期 :2014 年 12 月 23 日 台灣作家作品目錄: 楊雨河, 國立台灣文學館 網址: writer_detail.php?id=1970, 檢索日期 :2014 年 12 月 28 日 認識羅漢門, 高雄內門紫竹寺,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5 年 2 月 8 日 曾茂源 : 追尋七 八十年前旗山街一群被遺忘的先人奮鬥人物誌, 蕉心社刊, 2000 年 3 月 1 日 網址 : / html, 檢索時間 :2015 年 2 月 9 日 王雅儀 : 縱然相見未相識-- 隱身在 臺灣文藝叢誌 內的詩人們, 網址 : 檢索日期 : 2015 年 2 月 16 日 台灣文學期刊目錄資料庫 台灣詩學叢刊, 國立台灣文學館, 網址 : opencms/journal/journal050/, 檢索日期 :2015 年 2 月 16 日 王則修, 搜韻, 網址 : Qing&author=%E7%8E%8B%E5%88%99%E4%BF%AE&lang=t, 檢索日期 :2015 年 2 月 19 日 古蹟景點介紹: 延平郡王祠,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營運科, 網址 : =682, 檢索日期 :2015 年 3 月 6 日 張華 : 博物志 卷十,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網址 : gb&chapter=349587, 檢索日旗 :2015 年 3 月 14 日 孔子家語 辯證,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網址 : /bian-zheng/zh, 檢索日旗 :2015 年 3 月 14 日 殷章甫 : 土地改革, 網址 : e8df.pdf, 檢索日旗 2015 年 3 月 2 日 215

226 曾中宜 旗山大事記補充, 旗山奇, 網址 : /index.htm, 檢索日期 :2015 年 4 月 12 日 曾景釗 : 創社過程, 旗山奇, 網址 : 檢索日期 :2015 年 4 月 12 日 旗山名人堂 曾俊源, 旗山奇, 網址 : index.htm, 檢索時間 :2015 年 4 月 18 日 旗山名人堂 劉福雙, 旗山奇, 網址 : /index.htm, 檢索時間 :2015 年 4 月 18 日 旗山名人堂 蕭振中, 旗山奇, 網址 : /index.htm, 檢索時間 :2015 年 4 月 18 日 旗山名人堂 黃澤祥, 旗山奇, 網址 : /index.htm, 檢索時間 :2015 年 4 月 18 日 曾景釗 : 蕭家樓古蹟夷平感賦, 旗山奇, 網址 : /2culture/index.htm, 檢索時間 :2015 年 4 月 18 日 江明樹 : 得月樓頭冷月懸劉福麟的古典詩, 旗山奇, 網址 : -san-chi.com.tw/2culture/db/f_lin/index.html, 檢索日期 :2015 年 4 月 19 日 賣捌所, 文化部 全國藝文活動資訊, 網址 : asp?xitem = &ctNode=730&mp=1, 檢索時間 :2015 年 5 月 22 日 最高法院民事判例 : 裁判字號:52 年台上字第 1719 號 / 案由摘要 : 清償票款 / 裁判日期 : 民國 52 年 6 月 15 日, 網址 : 5m?id=1063, 檢索日期 :2015 年 5 月 23 日 1932 年旗山大事, 旗山奇, 網址 : /big_event/ /1932.html, 檢索日期 :2015 年 7 月 10 日 六 報刊雜誌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 第 2603 號, 明治 40 年 1 月 8 日, 第 5 版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 第 2898 號, 明治 40 年 12 月 28 日, 第 2 版 台灣民報, 第 253 號, 昭和 4 年 3 月 24 日, 第 7 版 台灣民報, 第 264 號, 昭和 4 年 6 月 9 日, 第 7 版 台灣新民報, 第 371 號, 昭和 6 年 7 月 4 日, 第 2 版 臺灣風物 第 11 卷第 6 期,1961 年 6 月 30 日, 頁 3-27 中華日報,2001 年 12 月 11 日, 第 10 版 216

227 1 附錄一 : 資生吟草 詩文內容 ( 依詩作時間順序 ) 時間 1930 年 ( 昭和 5 年 ) 庚午 ( 蕭乾源 17 歲 ) 樓上晚眺 庚午年七絕侵韻 詩作內容 獨坐樓台對夕陰, 遙看天際暮雲侵 聲聲杜宇幽窗外, 動我離情是此禽 七絕陽韻遠望雲山景色蒼, 清風拂檻晚來涼 一行白鷺南飛去, 無那鄉心欲斷腸 七夕 庚午年七絕蕭韻 一年悵隔幾魂消, 今夜佳期會鵲橋 天上人間同慨嘆, 悲歡離合總心焦 有恨天孫嘆寂寥, 也應歡喜會今宵 離愁且莫終頭言, 只恐佳期轉眼消 七絕歌韻 此夜女牛 ( 雙星 ) 喜恨 ( 若 ) 何, 一年一會鵲填河 佳期肯許將頭算, 應比人間伉儷多 七絕先韻 誠心獻菓玉階前, 夜靜焚香祝老天 婦女家家爭乞巧, 也應盡許締良緣 鼓山春月 庚午年七絕庚韻 拾級登來月色清, 名山花草映分明 徘徊人在東風裡, 無限吟懷爽氣生 中秋泛月 庚午年七絕先韻 萬里清光水接天, 當頭玉鏡十分圓 人生幾度逢秋節, 乘興輕舟夜不眠 牡丹花 庚午年七絕東韻 富貴花開色艷紅, 生來傲骨笑春風 當年武后能無貶, 獨占花魁冠漢宮 ( 獨佔群芳擅漢宮 ) 九日懷友 庚午年七絕支韻 登高此日憶分離, 況復龍山落帽時 花艷籬東秋欲晚, 故人依舊在天涯 祝雙十節 庚午年七絕蒸韻 十八年來國祚興, 睡獅已醒足休徵 完成革命孫公志, 介石英雄獨繼承 七絕歌韻 江山錦繡欲重光, 革命英賢歲月忙 我願干戈從此息, 興師擁蔣解冰霜 從良妓 庚午年七絕尤韻 金縷歌聲從此停, 而今不羨錦纏頭 乘龍喜配佳公子, 琴瑟和鳴夙願 ( 互唱 ) 酬 七絕先韻悔恨秦樓露水緣, 管絃徹夜怎成眠 從茲遂願從良去, 借詠關雎第一篇 七絕東韻超昇苦海謝蒼穹, 願為偏房忍寸衷 大婦倘能翻醋甕, 問君是否怕河東 七絕蕭韻好拋歌扇付江潮, 皮肉生涯恨已消 從此春藏金屋裡, 香衾同度合歡宵 七絕東韻 1 以下所援引 資生吟草 漢詩部分, 皆從蕭乾源後代手抄影本中引錄而來 部分字句因傳抄疑慮難以確認, 或因時代久遠出現脫字卻無處可考, 筆者盡可能查證比較, 缺疑處為避選用錯誤, 皆以 代之 217

228 捨卻琵琶習女紅, 此身幸脫火坑中 而今嫁作商人婦, 雙宿雙棲樂亦融 鏡中花影 庚午年七絕庚韻月影冰華一樣清, 箇中穠艷照分明 幾疑西子臨粧鏡, 相對嫣然百媚生 七絕灰韻菱花鏡裡絕塵埃, 艷影分明數朵開 最是婆娑嬌欲語, 了無芳氣襲風來 榴火 庚午年七絕先韻艷鬪胭脂面欲然, 花開赤帝正司權 江山簇簇楓林襯, 疑是紅霞染大千 賈誼 庚午年七絕陽韻華政上書憂七國, 憐忠作賦吊三湘 長沙謫去空悲憤, 禮樂終難冠李唐 七絕支韻葵心空向日斜時, 萬右長沙過客悲 憂國上書難華政, 漢文有道竟狐疑 春日呈黃志輝詞兄 庚午年七律先韻東風嫋嫋百花鮮, 李白桃紅另樣妍 惟羨鴻才能揭地, 每慚雀志不掀天 尋春詞遣芳郊外, 訪艷閒消神社邊 安得騷人聯雅會, 拋磚引玉締吟緣 驪歌 庚午年七絕虞韻灞岸數聲吹竹笛, 離亭一曲唱驪駒 青萍出匣人爭賞, 何慮前程客夢孤 樽前欲別唱驪駒, 一路金風送玉軀 未忍雲山人兩地, 臨岐惆悵淚如珠 野店分襟留寶劍, 長亭折柳醉琼酥 陽關未忍歌三疊, 露冷西風一棹孤 瀟瀟秋雨送前途, 一曲驪歌別恨孤 聞道江南風味好, 留君無計負蓴鱸 燈篙 庚午年七絕先韻 長竿搖曳數燈懸, 照徹幽冥誰唱先 陋習豈因唐作俑, 蘭盆勝會繼年年 七絕庚韻一竿懸掛數燈明, 普照陰陽兩道清 習俗至今猶未改, 中元依例尚高擎 七絕青韻長竿高掛數燈青, 明滅何曾照鬼形 他日維新除舊俗, 冥途黑暗豈難經 凍頂茶 庚午年七絕齊韻 凍頂茗芳好品題, 新泉活火曉煙迷 盧仝七碗今何在, 空負龍芽勝建溪 七絕佳韻 當年漫道鴉山好, 今日須知凍頂佳 病渴文園能再世, 也應一碗爽高懷 問槎 庚午年七絕尤韻 聞說天河接海流, 靈槎誰乘廣寒遊 太虛昔日人曾賞, 是否橋邊會女牛 滄海銀河水接流, 乘槎誰到碧空遊 果然天地交通得, 待會嫦娥願可酬 秋懷 庚午年七絕尤韻虛渡韶光十八秋, 黃花爛熳思悠悠 即今蕭瑟西風裡, 斷續聲蟬動客愁 七絕侵韻獨倚欄杆暮色侵, 蒼茫空際雨煙沉 一行白雁飛何急, 無那鄉心感不禁 218

229 花開三徑艷黃金, 攜酒邀朋籬畔斟 自恨他鄉淪落客, 蓴鱸正美故園心 訪菊 庚午年七絕虞韻為訪黃英開也無, 淵明三徑我先趨 持螫把酒籬邊賞, 吐萼葳蕤艷不殊 浮萍 庚午年七絕尤韻未定行蹤任水流, 隨風飄送去悠悠 恨渠北馬南船急, 細草浮生無限愁 除夕書懷 庚午年七絕真韻飄泊他鄉老此身, 遙憐楊柳故園春 今宵盡興忘年酒, 明日歡迎歲月新 七絕支韻歲月如梭鬢欲絲, 英雄遲暮美人思 可憐多少飄零客, 此夜寧無故國悲 七絕先韻臘鼓鼕鼕思悄然, 桃符今夜換新年 屠蘇拚把如泥醉, 消卻家山百慮纏 步志輝兄原玉 庚午年七絕真韻拜誦瑤箋滿紙春, 知君到處有芳鄰 滄桑世態浮生夢, 任彼傍人說富貧 芝宇睽違兩度春, 頻思移宅結芳鄰 花晨月夕聯吟好, 白眼看他富與貧 鳳聲 庚午年七絕庚韻 不同百鳥喚聲聲, 七德來儀應瑞鳴 逸韻悠揚翔彩羽, 呈祥宇內慶昇平 賀世歸昌韻總清, 朝陽音徹慶和平 當年鳴盛岐山兆, 瑞應姬周帝業成 恨人 庚午年七絕庚韻 熱血盈腔恨此生, 有心救國願難成 即今蠶食神州遍, 切齒強胡孰可平 七絕陽韻浮生若夢嘆滄桑, 運命由天隱恨長 憤慨中原還逐鹿, 英雄熱淚灑江湘 七絕真韻 營謀未遂忍艱辛, 才學文通本恨人 我亦黃龍思痛飲, 從戎有待破強秦 長命縷 庚午年七絕支韻 誰道端陽繫此絲, 傳來陋習果堪嗤 倘教續命憑斯縷, 八百彭鏗壽不奇 旗山橋晚眺 庚子年七絕東韻 為愛長橋夕照紅, 憑欄縱眼望遙空 纔經雨後風光好, 旗尾山頭掛彩虹 徘徊人在霸頭東, 白鷺橫天陣陣紅 山下牧童驅犢返, 樵歌互答晚煙籠 筆刀 庚午歡迎石儷玉女士小集七絕東韻一枝彤管劇鋒鋩, 斬惡誅奸倍武功 莫睨鼠鬚身短小, 虎臣未必勝斯雄 七絕支韻莫怪毛錐勝鐵錐, 鋤奸不遜斬蠻師 文場爭霸尋常事, 利在千軍曾掃之 春日登山 庚午新年聯吟七絕先韻踏雪尋梅上碧巔, 隴頭疎影鬦芳妍 何妨繫酒騎驢背, 也似前身孟浩然 219

230 杖藜扶我上岩巔, 煙樹晴嵐別有天 最是梅花春爛熳, 枝南枝北雪爭妍 1931 年 ( 昭和 6 年 ) 辛未 ( 蕭乾源 18 歲 ) 興來理屐覓芳妍, 踏尽蓬萊第幾巔 淑氣春光無限好, 嶺梅耐冷惹人憐 春遊 辛未年七絕庚韻花紅柳綠鬧芳城, 浩蕩風光吟意萌 聞道南枝春爛熳, 馬蹄又向隴頭行 春日遊太平寺 辛未年七絕尤韻梵宮勝蹟自千秋, 罄韻魚聲入耳悠 真個鼓山幽靜境, 何須豹隱覓丹邱 苦熱 辛未年七絕蒸韻鎮日炎炎熱氣蒸, 汗珠似雨苦難禁 廣寒未許俗人避, 沉李浮衣何處能 大地烘烘暑氣騰, 納涼無計卻炎蒸 何當一滴垂楊水, 灑遍塵寰冷似冰 閒居 辛未年七律微韻不求榮祿故園歸, 茅舍柴門日掩扉 三徑菊松情繾綣, 滿窗風月興遄飛 林泉心逸知今是, 仕宦形勞覺昨非 富貴浮雲何足羨, 逍遙世外好忘機 七律庚韻解印攜琴樂此生, 竹林深震好逃名 春來園裡偕花醉, 秋到庭前弄月明 閒向巖泉臨水釣, 晚看山雨潤田耕 當年悟徹趨炎苦, 漱石枕流冷宦情 七律支韻竹屋茅齋願可怡, 何須大廈擁嬌姬 千竿繞宅風光好, 五柳垂門春色宜 煮酒彈琴邀月醉, 裁梅種菊作花癡 功名自古南柯夢, 豹隱山中任歲移 代碧珠女校書答輕情郎 辛未年七絕陽韻隨風弱柳任顛狂, 悞托終身輕薄郎 井臼無勞儂苦作, 怕人譏誚小姨娘 去年悔作小姨娘, 大婦爭風鬧幾場 莫笑楊花成痼性, 舒開巨眼再從良 浮沉苦海嘆滄桑, 心緒如麻春恨長 輾轉夜閑人不寐, 挑燈悶坐讀西廂 220 七絕支韻 西廂讀罷詠唐詩, 吟到西宮句轉悲 我不紅顏偏命薄, 滿懷愁恨訴阿誰 贈蕙蘭女校書 辛未年梅月玉珠出閣日七絕蕭韻 久聞粉黛擅南朝, 螓首蛾眉別樣嬌 真個傾城傾國色, 老僧一見也魂消 七絕刪韻緣何薄命註紅顏, 舊恨新愁何日刪 最是月圓人靜後, 為郎心緒鑽眉彎 七絕庚韻琵琶一曲恨餘生, 每訴衷情淚雨傾 底事媧皇難補綴, 情天缺陷誤卿卿 七絕真韻憐卿孽海尚沉淪, 金屋難藏獨愴神 莫認青年多薄倖, 愛花原是惜花人 七絕先韻 花難長好月難圓, 惆悵伊人亦自憐 有石情天何日補, 卿卿我我恨綿綿 代蕙蘭女校書作 辛未年七絕先韻 淒風愁雨打窗前, 恨海何時衛石填 天只生人情便了, 多情多恨有誰憐 七絕蕭韻

231 秦樓風月可憐宵, 苦海茫茫恨怎消 滿地落花春欲晚, 憐 人杳每心焦 七絕庚韻斜抱雲和對月明, 新愁未解舊愁縈 飄零孽海情無奈, 豈願長留博艷名 夜閑人靜月三更, 綺恨重重心上縈 作繭春蠶終自縳, 唱隨何日了殘生 再贈蕙蘭女校書 辛未年初秋七律庚韻 獨占花魁擅艷名, 蕙蘭尤物應傾城 蛾眉可奪春山黛, 匏齒能教美玉清 楚館愁增風月恨, 巫山羞殺雨雲情 叮嚀莫負從良約, 願共雙棲樂此生 中秋玩月 辛未年五律先韻 誰磨新寶鏡, 皓彩耀中天 玉宇秋光冷, 琼樓夜氣鮮 團圓千里共, 美滿十兮妍 我愛登高望, 清輝遍大千 五律寒韻秋色平分夜, 冰輪湧遠巒 銀河蟾影淨, 雲漢鏡光寒 大地凝金露, 中天轉玉盤 清輝人共賞, 翹首獨憑欄 秋江盟鷗圖 辛未年七絕東韻 一幅丹青點綴工, 成群鷗鷺夕陽中 尋盟江上相親好, 添寫蘆花弄晚風 縑緗一幅畫來工, 戲水群鷗樂意融 相近相親疑雨後, 夕陽江上掛長虹 蠅 辛未年七絕東韻 夏日多生污穢中, 每趨臭味響雷同 搖唇鼓翅傳黴菌, 萬病因他厲疫雄 七絕庚韻 平生嗜臭又趨腥, 引類呼朋鼓翅鳴 驥尾莫教能附托, 恐傳黴菌滿東瀛 敬步韻琛先生贈蕙蘭原玉 辛未年七絕庚韻 驪姬漫道擅芳名, 色藝雙誇傾國城 底艷蓮生濁溷, 紅顏薄命可憐卿 贈鶵妓月仙 天外天內辛未年七絕麻韻 藝精貌美玉無瑕, 妓女生涯未破瓜 月夜琵琶彈綺恨, 仙風飄渺入即家 七絕先韻 真是蟾宮月裡仙, 相逢有幸贈吟篇 倘教得許終身約, 勝都痴思天外天 七絕真韻斷髮時粧亦可人, 秋波底事善傳神 天生尤物多情種, 恐有漁郎待問津 1935 年 ( 昭和 10 年 ) 乙亥 ( 蕭乾源 22 歲 ) 無題 七絕支韻 多情未慣久分離, 腸斷當年月下時 彤管苔箋頻寫恨, 問卿何日慰吟思 七絕尤韻 殘燈孤影夜悠悠, 夙願難酬悶倚樓 明月團圓人尚缺, 不勝離恨上眉頭 寄懷志輝兄 乙亥年七絕微韻 殘春握別雨霏霏, 折柳長亭魂欲飛 底事駒光如駛急, 榴花紅艷滿墻圍 七絕先韻秋水伊人眼欲穿, 文旌何日再言旋 雲山渺渺空遙望, 惆悵高雄海角天 竹山亭偶感 乙亥年晚秋五絕歌韻 此地昔曾過, 蟬聲鳥語多 青山依舊在, 人事嘆蹉跎 端午懷鷺江國清兄 乙亥年七絕支韻 221

232 端陽此日憶分離, 細雨絲絲似淚垂 聞道鷺江衣帶水, 時時引領望天涯 七絕蕭韻 吟樓獨坐寂無聊, 惆悵離愁何日消 頻倚欄杆搔首望, 鷺門渺渺水雲遙 七絕陽韻暮雲春樹感淒涼, 一日三秋幾斷腸 惟愿晨昏須奮勉, 學成名就早還鄉 七絕青韻故國睡獅正欲醒, 竚看怒吼震雷霆 即今錦繡江山裡, 兵燹哀鴻不忍聽 馬跡 乙亥旗峰擊鉢五絕 騎驢纔過客, 踐處認痕初 南北鴻泥遍, 萍蹤自笑余 落花遭踏尽, 印象屐痕如 省識五陵少, 銀鞍過此初 夜坐 乙亥旗峰小集七絕蕭韻良朋三五會良宵, 環坐談天逸興饒 當酒有茶頻剪燭, 何妨話柄續明朝 新愁舊恨覺心焦, 誦罷西廂感寂寥 明月有情常不滿, 可憐人坐可憐宵 芭蕉窗外雨瀟瀟, 孤影殘燈嘆寂寥 迴誦伊人腸斷語, 多情忍冷坐長宵 笑花 乙亥旗峰小集七絕庚韻 枝枝穠艷自輕盈, 相對嫣然百媚生 最是千金難買得, 楊妃一倩更多情 秀靨嫣然百媚生, 痴心我也喜逢迎 可憐烽火歡褒姒, 喪尽江山太不情 爭杯 乙亥旗峰小集七絕先韻 拇戰終宵興倍然, 杯杯誰肯讓人先 如何不籍爭杯力, 拚向中原擁主權 滿堂醉客各爭先, 為奪香醪鬧徛筵 世事浮沉生若夢, 玉山頹處樂陶然 心花 乙亥旗峰小集七絕灰韻 愁日蕊含喜日開, 時教熱血善滋培 料知智舍深藏護, 未許狂蜂浪蝶嶊 1936 年 ( 昭和 11 年 ) 丙子 ( 蕭乾源 23 歲 ) 不向園中爭媚開, 歡時稱意燦靈台 時時智水滋培好, 豔蕊丹紅絕點埃 種菊 乙亥旗峰小集五律先韻 柴桑追隱士, 移植癈餐眠 嫩葉殷勤護, 新根仔細遷 還期三徑豔, 有待九秋妍 佇看花開日, 邀朋醉幾天 壽翁 丙子菊月祝朱阿葉壽誕擊鉢七絕真韻此老修來五福臻, 龜齡鶴算世堪珍 羡翁矍鑠龍鍾態, 也似參天古柏春 此老年高世所珍, 幾疑彭祖是前身 壽星南極長輝燦, 五福三多享萬春 齒德俱尊近百春, 童顏鶴髮顯精神 古來仁者偏多壽, 朱老堪推第一人 寄懷阮文仁先生 丙子年七律尤韻神州歸去五經秋, 地北天南萬里悠 春樹暮雲縈別緒, 花晨月夕感離愁 詩書愧我深藏拙, 品學如兄獨擅優 祖國需才今正急, 合當投筆覓封侯 222

233 懷友 丙子年七絕尤韻暌違一日思三秋, 渭北江東兩地悠 每憶西窗同剪燭, 何時愿遂訪逵舟 秋聲 丙子旗峰擊鉢七律庚韻肅殺西風四野鳴, 幾疑萬馬戰荒城 誰家寒杵三更急, 何處疎鐘五夜清 竹雨頻敲無限恨, 松濤時湧不平聲 歐公有賦同悽切, 獨倚欄杆月正明 側耳西南鐵馬征, 銀河耿耿月光明 雁聲斷續猿聲唳, 蟬韻凄涼蛩韻鳴 萬戶寒砧催夢醒, 誰家玉笛惹愁生 滿懷恨緒增多少, 惱殺香閨遠戍情 1937 年 ( 昭和 12 年 ) 丁丑 ( 蕭乾源 24 歲 ) 1942 年 ( 昭和 17 年 ) 壬午 ( 蕭乾源 29 歲 ) 蔗苗 同高雄州下聯吟會七絕冬韻 旁生側出綠初濃, 時見耘培是蔗農 他日節高甘到尾, 一枝倒啖爽吟胸 敬步文仁兄原玉 丁丑年七絕真韻 營謀未遂嘆沉淪, 愁緒縈懷何處申 世事滄桑無限感, 好尋幽境隱吟身 七絕陽韻憂憤盈腔每欲狂, 幾番敗北困商場 無顏自古黃金盡, 冷暖人情任彼蒼 七絕刪韻 敲膚吸髓感台灣, 遍地哀鴻未忍看 祖國風雲今正急, 此身何處得開顏 檳榔樹 壬午旗美課題七絕蒸韻 參天鳳尾勢凌凌, 大節孤高屈未能 安得化成管城子, 掃清煙霧淨雲層 濃山秋景 壬午中秋既望廣善堂雅集七絕庚韻 濃山秋色十分明, 萬壑千崖入眼清 瑟瑟西風斜照外, 綠林 ( 丹楓 ) 翠竹爽吟情 聳翠濃山景色清, 蟬聲鳥語鬧秋晴 峰頭俯視吟懷爽, 美麗村莊雲下明 月影 壬午旗美課題七絕青韻 一輪玉鏡碧瓏玲, 疊疊花痕印滿庭 夜半清光分外皎, 古梅寫 ( 斜 ) 照入疎櫺 春耕 壬午旗美課題五律先韻 二月東風暖, 農家有事傳 犁扶青豆地, 犢叱緣菁天 除草勤南陌, 分秧急北田 幸逢新雨足, 歡待祝豐年 青帝正司權, 三農好力田 一犁春水足, 滿眼稻秧妍 沃地東風暖, 沾衣杏雨綿 黎民欣盛世, 擊壤頌堯天 銃後勤農事, 躬耕二月天 前村忙插蔗, 鄰舍急鋤田 蕉葉連阡綠, 秧尖出水妍 秋收期大有, 增產應加鞭 春雪 壬午旗美課題七絕真韻 豐年有兆喜農民, 六出繽紛報好春 最是蟾光添瑞彩, 江山萬里白如銀 善堂初會 冠頂壬午年七絕灰韻 善締詩緣勝地來, 堂皇旗鼓鉢聲催 初逢吟侶皆瀟灑, 會聚何妨醉幾杯 善寺騷人白戰開, 堂中撮影喜叨陪 初逢滿座忘年友, 會勝蘭亭快樂哉 黃花酒 壬午重九蛇山雅集七絕支韻 223

234 攜來綠螘向東籬, 正是騷人對菊時 一飲能教香舌齒, 葳蕤佳釀醉方知 採得黃花八月宜, 製成佳釀待佳期 山妻偏解儂心事, 約醉東籬對菊時 1943 年 ( 昭和 18 年 ) 癸未 ( 蕭乾源 30 歲 ) 重九黃英爛熳時, 白衣勞送醉東籬 生來我有劉伶癖, 那管傍人笑酒痴 醉菊 癸未旗峰課題七絕青韻惜花有癖幾忘形, 日醉東籬不願醒 萬種顛狂非在酒, 傍人莫認作劉伶 月下醺酣狂李白, 壚中酩酊醉劉伶 玉山頹盡知多少, 我為黃花怎願醒 霜葩雪蕊燦幽庭, 攜友提壼樂性靈 我也愛花兼愛酒, 如泥鎮日覺忘形 探梅 癸未旗美課題七律先韻聞道孤山芳訊傳, 蹇驢尽日訪逋仙 煙迷廋嶺幽香淡, 雪滿羅浮瑞色妍 涉水穿雲情繾綣, 尋詩覓句興流連 吟鞭轉向隴頭去, 喜見南枝數朵鮮 天寒冒雪到山巔, 為愛羅浮春色妍 喜見冰姿迎客笑, 遙看疎影得人憐 龍頭攜經尋和靖, 駝背搜詩學浩然 未忍延平祠畔過, 花開依舊霸圖遷 魚梭 癸未旗美課題七絕文韻穿波織浪往來勤, 潑刺揚鰭得意欣 恰 ( 也 ) 似鶯梭 ( 兒 ) 飛擲急, 天機活動日紛紛 擲柳誰誇黃鳥巧, 穿波我愛赤鱗勤 倘教織就龍宮錦, 海國經綸稱絕群 水底波心穿織絲, 也同黃鳥擲梭勤 銀鱗學得天孫技, 日向江河織錦紋 江風 癸未旗峰課題七律東韻一片滄茫九派通, 封姨鎮日逞威雄 頻翻巨浪成 ( 疑 ) 天塹, 時激 ( 湧 ) 奔濤幻雪嵩 數陣海門推急雨, 幾番浦口拂斜蓬 痴心我欲追宗愨, 獨立江頭待御風 怒號江上大王雄, 漫比唬花小女同 鼓動銀波翻雪浪, 狂飄岸柳舞堤楓 吹來海角雲心急, 拂向山頭雨意籠 拔劍王閎何處去, 風波萬里感無窮 鶯聲 癸未旗美課題七律侵韻綿巒鳥語出幽林, 知是遷喬得意音 日暖風和聲逸雅, 喉柔舌嫩韻悠沉 枝頭似鼓金絃瑟, 葉底如彈綠綺琴 柳色舒青花艷媚 ( 競艷 ), 好攜柑酒聽清吟 黃鳥應知青帝臨, 頻翻簧舌鼓歡心 間關韻巧啼紅樹, 睍睆聲柔囀綠陰 最愛枝殊曾見影, 可憐葉密只聞音 閨中有婦遼西夢, 遮莫倉庚得意吟 燕剪 癸未旗美課題七律覃韻 呢喃燕子喜回南, 玉剪頻翻處處探 漫比并刀開蜀錦, 不同利刃切吳藍 烏衣巷口斜飛好, 白玉樓前對舞耽 風雨滿城春欲晚, 裁花鏤柳意偏酣 香泥日日補巢銜, 海國歸來月近三 簾外斜飛翻上下, 堂前對舞語呢喃 穿風斷雨翎刀利, 鏤柳刪花玉剪堪 不遜并州誇快銳, 裁成錦鏽大江南 224

235 裁雲 癸未旗美課題七律微韻 天孫手段是耶非, 分割氤氳嶺上飛 片片幾疑飄玉帶, 重重恰似剪羅衣 裁成錦繡風刀巧, 織就文章雨線微 變幻無心空作勢, 豈因龍虎展神威 無心出岫疊崔嵬, 擬待從龍天際飛 風剪鏤開成舞服, 雨絲穿就幻戎緋 彩兮華蓋功稱著, 艷比霓裳妙入微 朵朵裁刪思韻事, 唐宮承寵想楊妃 柏酒 癸未年旗美元日小集七絕支韻漫道黃花佳釀奇, 浸來柏葉避邪宜 元正我也隨迷信, 欲避凶災醉不辭 歸燕 癸未年七絕肴韻海國纔回尋故壘, 芹泥頻啄築新巢 樑間底事呢喃語, 應有離愁別恨交 燕子歸來春滿郊, 疑曾相識舞堂坳 故窩無恙雙棲穩, 時聽呢喃艷語交 海上回來社日交, 雙雙猶戀去年巢 羡他真個多情種, 王謝凋零未忍拋 冬暖 癸未旗美課題五律尤韻 歲暮冰霜絕, 寒威驀地收 人欣傾麥酒, 我喜脫棉裘 旭日烘書閣, 午風煖畫樓 回家增勇氣, 叱犢滿平疇 趙 真可愛, 煖氣佈全球 積雪融山上, 疏梅艷隴頭 擁爐慊熱炭, 著体怕重裘 追憶蘆衣閔, 如今且莫憂 肭鼓鼕鼕裡, 江山煖氣流 漫教添獸炭, 奚用換貂裘 料有搜詩客, 應無踏雪儔 玄冥威未展, 萬象正如秋 夜漏 癸未旗美課題七絕庚韻自古阿誰善發明, 銅壼貯水計魚更 終宵入耳丁東響, 也似時鐘報刻精 秋光 癸未旗美擊鉢七律東韻井梧葉薄正秋風, 蘆白楓丹點綴工 雨霽煙凝千嶺翠, 日斜霞映滿江紅 夜闌星斗珠光閃, 雲靜寰球月色融 我愛尋詩閒散步, 身隨花影印離東 1944 年 ( 昭和 19 年 ) 甲申 ( 蕭乾源 31 歲 ) 1949 年 ( 民國 38 年 ) 己丑 ( 蕭乾源 36 歲 ) 蕭瑟西風夕照紅, 餘輝瀲灩襯丹楓 蘆花閃閃翻金浪, 晚雨瀟瀟貫彩虹 十二樓台迷幻裡, 三千世界滅明中 詩人惟愛團圓月, 入夜清光滿大同 垂釣 甲申旗美課題七絕元韻一簑煙雨釣江門, 注視絲綸逐浪翻 但願上鈎三尺鯉, 歸來沽酒樂忘煩 蘆花深處坐黃昏, 為釣翻江千歲黿 莫笑垂竿無大志, 興周八百太公尊 追懷朱阿華老先生 己丑中秋既望七律陽韻 太息先生壽且康, 龍山豹隱幾滄桑 橫秋老氣依然在, 大夢難醒惹恨傷 滿架詩書留紀念, 一庭蘭桂繼流芳 即今往事空追憶, 翰墨緣深欲斷腸 念載交遊文墨場, 忘年莫逆誼偏長 記曾同赴雄州會, 也共聯吟廣善堂 225

236 話到投機頻莞爾, 醉餘豪興每清狂 杖朝晉二登仙錄, 往事重提倍感傷 每讀遺詩每感傷, 騎鯨人去赴修郎 當年遯世蛇山宅, 往日消閒翰墨場 劫歷紅羊身益健, 友因白戰誼偏長 童顏鶴髮今何在, 惟剩荒墳臥夕陽 甘露寺取婿 己丑旗美擊鉢七絕江韻心機徒費嘆周郎, 賠了夫人又折艭 假弄姻緣真撮合, 千秋艷事說吳江 公瑾奇謀招蜀婿, 使君應策得吳 果真大耳兒多福, 冒險偏成夙締雙 1951 年 ( 民國 40 年 ) 辛卯 ( 蕭乾源 38 歲 ) 佛前相婿使君愯, 天幸龍顏世不雙 諸葛神機喬老策, 功成佳偶脫吳邦 辛卯詩人節紀念鄭成功 辛卯全國詩人大會課題七律東韻 騷人佳節拜遺風, 追念孤臣貫日忠 不屈滿奴飄海外, 長驅荷鬼據瀛東 軍防律政傳奇績, 教化農工頌偉功 民族英雄推第一, 應將寶像鑄金銅 臺灣是民主自由之燈塔 辛卯全國詩人大會課題七律陽韻 巍巍巨塔屹台疆, 民主燈明照八荒 漆黑神州凴朗耀, 昏迷華夏藉烽煌 光穿鐵幕驚俄鬼, 電閃金蛇慄赤狼 中正稜威同燦爛, 反攻指日凱歌揚 辛卯全國詩人大會課題七絕庚韻民主燈光放自由, 清輝炯炯照寰球 反攻基地標明識, 莫有迷津逆浪舟 自由民主佈鯤瀛, 應似燈台四射明 大陸風雲多黑暗, 願分一線照前程 恭祝蔣總統六五華誕 辛卯七律先韻欣逢辛卯小陽天, 恭祝遐齡六五年 舉世同歡傾北海, 盟邦共慶頌南巔 獻身黨國英模著, 克難功勳偉業傳 兆庶效忠齊蹶起, 反攻指日凱歌宣 辛卯詩人節懷沈斯菴 全國詩人大會課題七律先韻辛卯端陽憶大賢, 沈公偉業挽回天 瀛洲始祖推文獻, 明室功臣入史編 民族維揚宣正氣, 國風遠佈掃蠻煙 延平氣節同堪仰, 府誌留名萬古傳 畫中美人 辛卯旗美課題七律支韻居然艷影十分宜, 杏臉桃唇白雪肌 欲活精神疑倩女, 如生眉黛如驪姬 毫端點綴傾城貌, 紙上娉婷絕世姿 我愛書軒懸一幅, 也堪入夢慰吟思 一幅風流艷畫宜, 十分春色個中披 乳峰高聳幾無掛, 玉體豊盈神欲馳 疑是楊妃經晚浴, 恍如西子正幽思 阿誰妙筆堪稱絕, 費殺痴人欲染脂 眉齊雙壽 祝新化王則修先生辛卯年七律先韻真個蓬萊不老仙, 虎溪雙壽福綿綿 騰芳蘭桂盈庭秀, 競茂椿萱晚節堅 祝嘏詩章來接踵, 稱觴珠履到連蹁 中天南極同輝燦, 兆慶眉齊逾百年 日出東方 祝鍾啟先當選美濃鎮長辛卯五律陽韻 ( 避眼 ) 纔分天地色, 五彩燦東方 金鏡輝三嶋, 銅鉦耀八荒 蒼生沾惠德, 萬物浴恩光 從此群陰伏, 昇平兆可慶 咸池纔浴罷, 晃朗耀青方 群庶傾葵藿, 蒼生沐旭光 226

237 彩霞明錦鏽, 瑞靄絢文章 龍肚鍾靈秀, 迎曦鳴鳳祥 觀海 辛卯旗美課題七絕先韻 汪洋萬里水連天, 駭浪驚濤澎湃旋 大澤橫流傷世態, 狂瀾能挽有誰先 萬里滄茫鎖曉煙, 蜃樓海市幻眸前 狂濤怒吼緣何事, 豈是靈胥恨未眠 海門風緊水滔天, 巨浪千層眼欲旋 世事桑田同慨嘆, 古今淘盡幾英賢 旗美吟會拾週年紀念 辛卯七絕支韻 旗鼓堂皇十載移, 美誇韻事繼南皮 吟朋太息朱黃逃, 會運重興志莫疲 扢雅揚風樹鼓旗, 融和廣福共維持 扶輪大雅期長繼, 勝會千秋竹帛垂 滿地紅 辛卯年七絕東韻革命功勳震大同, 獻身黨國總為公 而今白日青天下, 先烈精忠血染紅 救國捐軀氣節雄, 拼將熱血濺華中 江山依舊漢民主, 萬古稱揚革命功 角黍 辛卯全國詩人大會擊鉢七絕陽韻包來菰米滿盤香, 歲歲端陽吊國殤 好把鋒鋩圭角利, 打回大陸刺俄狼 萱草春 祝雙麟令堂七一榮壽辛卯仲春課題七絕先韻 雅號宜男態若仙, 獨超凡卉艷陽天 滿階蘭桂同欣舞, 合應稱觴入壽篇 春光獨占北堂前, 瑞葉祥花點綴妍 寸草慈輝閨閣秀, 滿門福祿永綿綿 謹步雙麟玉韻並祝 蘭孫桂子滿階前, 七一遐齡福壽綿 惟願高堂長健在, 年年好頌九如篇 東風二月帶春寒, 江夏兒孫戲彩歡 珠履三千恭祝嘏, 琼醪陶醉臉霞丹 菽水供親 祝雙麟令堂七一榮壽擊鉢錄七絕寒韻子道真誠親自寬, 一杯菽水可承歡 前賢孝行當堪仰, 千古名揚史冊刊 太平鼓 辛卯旗美課題七絕冬韻民安國泰樂豐農, 鼉吼淵淵雅韻濃 海島年年歌大有, 笙簧協奏慶時雍 1952 年 ( 民 41) 壬辰 ( 蕭乾源 39 歲 ) 眾樂忝和奏九重, 聲喧禁外響鼕鼕 欣知盛世昇平樂, 擊壤群黎到處逢 筆鋒 壬辰旗美課題七律豪韻凜凜中書氣自豪, 那堪輕擲慕封褒 鼠鬚不遜鋼錐銳, 兔尾何殊麟角毫 尖露文壇誇倚馬, 鋒臨學海應占鼇 倘教頴突青天外, 好向神州掃匪毛 縱橫一掃萬軍逃, 瑞彩曾干氣象豪 黑陣爭鋒誇兔尾, 詞場制霸逞狼毫 文通入夢才因富, 定遠封侯志可褒 畢竟除奸兼刺佞, 毛錐功倍快金刀 雨意 壬辰鳳山課題七絕冬韻黑雲漠漠擁層峰, 宇宙居然潑墨濃 知是天心工醞釀, 甘霖欲沛洗塵封 227

238 乾坤暗淡濕雲濃, 穩穩輕雷發九重 天憫神州遭赤禍, 銀河欲瀉洗妖烽 無心車馬走遙峰, 石燕商羊飛舞從 疑是禹門鯉角露, 風雲際會待成龍 天意催詩未肯鬆, 墨雲頭上疊重重 農田苦旱硯田謁, 共待甘霖潤歲凶 美人 壬辰年 七絕真韻 蛾眉螓首見天真, 萬種風流嬝娜身 如此傾城傾國色, 任他啼笑總迷人 烽火 壬辰年 七絕真韻 聯絡諸侯信號珍, 豈同 ( 容 ) 煙火博歡顰 周幽妄舉因褒姒, 傾國端為戲美人 追懷七十二烈士 壬辰嘉南高屏聯吟大會課題七律青韻 忠魂七二古今馨, 鬼泣神號碧血腥 壯志長留興漢族, 捐軀永紀抗清廷 武昌義舉同心赤, 辛亥功垂照汗青 此日黃崗懷毅魄, 願從克難繼英靈 灰蝴蝶 壬辰旗美課題七絕支韻 ( 避元 ) 不向苑中偷冶艷, 偏來塚上弄晴曦 靈身欲入莊生夢, 鎮日翩翎舞素姿 ( 避眼 ) 紙魂灰魄舞斜曦, 恍怫漫天粉翅痴 寄語兒童休錯認, 莫教輕撲付春澌 春日訪鄭王梅 壬辰嘉南高屏聯吟會擊鉢七律歌韻 鄭王祠裡日融和, 騷客巡簷感慨多 鐵骨凝寒開玉蕊, 冰魂忍凍綴琼柯 朱照運竭枝猶健, 海島忠靈樹獨俄 知是孤臣遺手澤, 長留浩氣不消磨 雞聲 壬辰鳳山課題七絕文韻一唱啼開天下曉, 三鳴催上嶺東昕 任教喚起塵寰夢, 難醒浮生勢利醺 司晨天職合稱勤, 窗下鳴三曙色分 喚醒吾儕同起舞, 獻身救國殺俄軍 樹下籬邊喔喔聞, 喚鶵覓餌日將曛 女權今日歌平等, 唱曉何妨讓牝群 本表為筆者歸納整理 附錄二 : 蕭乾源 旗峰鐘韻擊缽詩集 詩作 ( 依書本順序 ) 擊缽題目詩鐘左右詞宗名次詩作內容 旗鼓 一唱 左 : 陳月樵 左元右四 鼓及唐宮花競艷, 旗翻燕市酒飄香 ( 鳳頂格 ) 右 : 高文淵 右元左眼 旗颺大雅昌詩教, 鼓吹中興振國風 德成 一唱 左 : 陳月樵 左眼右避 德業有方師晏子, 成家致富學陶朱 ( 鳳頂格 ) 右 : 蕭乾源 左六右避 德業興隆惟道義, 成功信念守公平 年關 一唱 左 : 右眼 年華逝水英雄淚, 關塞寒蟾國士魂 ( 鳳頂格 ) 右 : 文運 二唱 左 : 蕭乾源 右三左避 斯文有幸存秦劫, 國運無疆固漢基 ( 燕頷格 ) 右 : 劉福麟 228

239 寒食 三唱 左 : 阮文仁 左元右五 登堂食寄三千客, 拔劍寒生四百洲 ( 鳶肩格 ) 右 : 簡義 左四 一樹寒梅懷大木, 三千食客壓平原 春雨 四唱 左 : 蕭乾源 右四左避 字剪宜春迎歲首, 亭名喜雨慶時雍 ( 蜂腰格 ) 右 : 林桂芳 晚涼 五唱 左 : 柳傳 左元 滴碎鄉心涼夜雨, 驚回戍夢晚秋風 ( 鶴膝格 ) 右 : 阮文仁 左四 愁添客地涼宵月, 夢繞家園晚菊秋 秋月 七唱 左 : 劉順安 左眼右五 詩心仍似圓明月, 世事渾如冷淡秋 ( 雁足格 ) 右 : 阮文仁 右眼左八 詩酒聯歡今夜月, 蓴鱸正美故園秋 男女 六唱 左 : 左眼右六 傾國豈真皆女子, 匡時未必僅男兒 ( 鳧脛格 ) 右 : 雲海 三唱 驀地雲封千嶂沒, 漫天海湧萬濤旋 暮春 五唱 妾恨落花春欲去, 郎如倦鳥暮知還 蕉風 魁斗格 左 : 劉順安 左右元 蕉鹿夢回驚夜雨, 草雞魂渺颯英風 右 : 張清景 右花左四 蕉如有意生南國, 梅竟無心偃北風 情絲 魁斗格 左 : 劉順安右 : 阮文仁 天中節 鼎足格 左 : 蕭乾源 右 : 簡義 鵲橋 比翼格 左 : 蕭乾源 右 : 劉福麟 菊影蟬聯格左 : 蕭乾源右 : 阮文仁 孔子節 碎錦格 左 : 阮文仁右 : 劉福麟 黃花崗 碎錦格 左 : 劉順安 右 : 劉福麟 醉中秋 碎錦格 左 : 簡義 右 : 蕭乾源 蘇武 筆 晦明格 左 : 陳月樵 右 : 劉順安 右眼左六 絲連藕斷空遺恨, 地老天荒不了情 左四右五 情到別離心欲碎, 事多流浪鬢如絲 右五 情到纒綿蠶作繭, 心難割愛藕牽絲 左右九 情天難補媧皇石, 愛網猶牽月老絲 右元左避 文山氣節昭今古, 中正恩威被海天 右六左避 天寒塞外持蘇節, 風唳江中訝屈魂 右眼左避 霜落楓橋愁夜泊, 月明鳥鵲看南飛 右四左避天霽虹橋輝五彩, 河顛烏鵲會雙星 左元右五 屈節休嗤錢樹子, 鞠躬爭拜孔方兄 左右花 竹無勁節非君子, 花肯多情屬孔兄 左右眼 三徑花存黃本色, 一崗鵑泣漢忠魂 左五 花開晚節尊黃種, 鵑泣名崗吊國魂 左五右避 杜甫悲秋吟塞外, 陶潛醉菊卧花中 左七右避 月明中夜鄉愁李, 秋滿東籬菊醉陶 左元右六 嚼雪吞氈持漢節, 焚衣投筆滅胡戎 右元左四不為旌忠持漢節, 肯教投筆望侯封 擊缽題目 詩體 左右詞宗 名次 詩作內容 新荷 七絕覃韻 左 : 蕭乾源右 : 劉順安 右四 橫塘十里曉煙涵, 出水田田帶笑憨 有待高張擎兩蓋, 文禽戲水興何酣 右六 一渠紅水映晴嵐, 點點青錢兩又三 翠蓋未張花未發, 亭亭玉立亦驕憨 蕉風 七絕微韻 左 : 劉順安 左元右五 催花偃草是非耶, 習習吹來輕又微 229

240 右 : 張清景 秋思 七絕刪韻 左 : 劉順安 右 : 阮文仁 噤蟬 七絕青韻 左 : 陳月樵 右 : 劉福麟 情絲 七絕文韻 左 : 劉順安 右 : 阮文仁 木鐸 七絕寒韻 左 : 阮文仁 右 : 劉福麟 師恩 七絕陽韻 左 : 蕭乾源 右 : 劉福麟 文運 七絕冬韻 左 : 蕭乾源 右 : 劉福麟 鶯梭 七絕麻韻 左 : 劉順安 右 : 蕭乾源 燕語 七絕鹽韻 左 : 陳月樵 右 : 蕭乾源 桂影 七絕四支 左 : 陳月樵 右 : 陳福清 搖曳窗紗分翠影, 綠天庵外正斜暉 左眼右花吹來習習動青旂, 萬斛涼生減暑威 塵夢醒回人乍起, 半窗分緣弄斜暉 左右元飄零琴劍感難刪, 老我西風鬢欲斑 荊棘銅駝懷大陸, 王師何日凱歌還 右花左五萬方多難感寧刪, 忍對西風展笑顏 漢賊未亡勵薪膽, 天涯何日賦刀環 左元右四高槐緣柳且藏形, 吟月嘶風韻已停 願學微虫能守口, 忍將心緒付滄溟 左眼右眼餐風吸露敢忘形, 吟到無聲孰肯醒 驚楚怨齊成往事, 微虫也解口如瓶 左元右花柔調細縷渾難辯, 意馬心猿繫正殷 乙乙怨江編愛網, 情苗情種獲均分 右元左五綺恨春愁抽縷縷, 愛苗情種繫紛紛 相思有豆休言贈, 心緒纏綿已十分 右四左十千條萬縷認無痕, 長短端由意緒分 我也幾番遭束縛, 難將慧劍解纏紛 右元左花木製休將小器看, 宏揚吾道韻漫漫 斐亭鐘與蘭亭鉢, 一樣尼山響應寬 左五右六雅韻悠揚出杏壇, 春風滿座響漫漫 天教夫子宣吾道, 一擊何妨醒漢奸 右九左避仰沾時雨惠無疆, 桃李欣欣發異香 千古尼山宣聖鐸, 餘音嗣響尚悠揚 右十左避化雨春風及萬方, 三千桃李鬥芬芳 欣沾教澤欽師惠, 似海如山孰敢忘 右五左避揚風扢雅三唐盛, 佈德宣仁萬世宗 吾道隆衰關國脈, 中興鼓吹志寧鬆 左元右避出谷有聲爭擲柳, 弄機無影不穿花 靈禽技奪天孫巧, 織就河山錦繡誇 左眼右避乍看擲柳忽穿花, 機韻交交逸韻奢 願藉商庚勤谍織, 何愁世事亂如麻 左眼右避驚回好夢聽何嫌, 得意呢喃蜜意兼 一樣枕邊人絮語, 輕低聲裡有酸甜 左五右避對舞春風聲細巧, 雙棲畫棟語酸甜 繁華王謝餘陳跡, 遮莫呢喃愛恨兼 左五右十二金粟花開八月時, 天香浮動跡紛披 雲梯直上婆娑處, 許我先攀第一枝 右五天上花開痕淡掃, 人間香動跡紛披 五妃祠外前朝樹, 掩映貞魂月下悲 230

241 詩聲 七絕東韻 左 : 陳月樵右 : 高文淵 左元右五 左右花 餞春雨 七絕魚韻 左 : 蕭乾源 右眼左避 右 : 林桂芳 菊影 七絕蒸韻 左 : 蕭乾源 右元左避 右 : 阮文仁 右眼左避 中元節有感 七絕先韻 左 : 簡義 左元右眼 右 : 劉福麟 右花左四 五日白鶴寺 七絕先韻 左 : 簡義 右眼左八 雅集 右 : 阮文仁 左十 五日感懷 七絕佳韻 左 : 蕭乾源 右花左避 右 : 簡義 右九左避 天河會 七絕元韻 左 : 蕭乾源右 : 劉福麟 春餅皮 七絕支韻 左 : 簡義 左五 右 : 阮文仁 烈士魂 七絕江韻 左 : 劉順安 左右眼 右 : 劉福麟 右花左四 掘寶 七絕肴韻 左 : 陳月樵 左四右避 右 : 蕭乾源 左九右避 初夏即事 七絕虞韻 左 : 柳傳 右眼 右 : 阮文仁 左花右五 祝彰化銀行 七絕陽韻 左 : 陳月樵 右花 旗山分行五 右 : 高文淵 231 戛玉敲金音朗朗, 揚清激濁氣融融 斐亭鐘與蘭亭鉢, 逸韻千秋響應同 發自靈臺韻不窮, 宣揚吾道振文風 劍南吟句離騷賦, 愛國心聲響大同 天正霏霏淚滴如, 棟花風裡灑庭除 東皇去意誰能挽, 一曲陽關別恨餘 秋滿東籬月滿天, 艷痕重疊印階前 多情我也同陶令, 醉臥花陰興欲仙 花痕重疊印籬邊, 三徑秋光寫照妍 疑是淵明留畫本, 濃描淡掃自天然 盂蘭勝會白年年, 太古風遺俗尚傳 怪底世人施餓鬼, 飢寒野莩有誰憐 普渡幽冥年復年, 盛唐陋習尚遺傳 太空時代新風氣, 迷信排除邁向前 端陽勝會萃群仙, 吟幟高颺鶴寺前 大好風光憑藻繪, 占鼇誰肯讓人先 端陽勝會鶴山巔, 寶剎巍巍輪奐妍 漫為傷時吟弔屈, 江山藻繪頌堯天 寧忘薪膽又天涯, 醉飲蒲觴倍愴懷 孤憤有誰同屈子, 江山此日尚陰霾 端陽佳節感盈懷, 天賦騷人命豈乖 我也相憐同賈誼, 招魂待哭楚江涯 月樣團圓紙樣批, 佳肴好捲禁煙時 端陽角黍中秋餅, 一例前朝俗未移 黃花萬朵輝青史, 碧血千秋燦漢邦 我願頭顱同一擲, 追隨戎馬躍長江 毅魄長輝民族史, 忠靈永護漢家邦 書生勁節同先烈, 未搗黃龍氣怎降 頭幫崁下小姑坳, 爭挖窖藏且莫嘲 一樣打撈風氣盛, 發財夢肯等閒拋 利慾薰心念肯拋, 荒山挖遍又荒郊 窖藏珍物真還假, 禍福焉知漫笑嘲 餞春梅雨日霑濡, 琴劍年年悵故吾 漢賊未除胡未滅, 奚妨火傘又前途 棟花風過海之隅, 試葛無人意不愉 高臥南窗消永日, 管他世態幻須臾 彰銀分構遍台疆, 考績旗山獨擅良 端賴金融多挹注, 繁榮百業耀邦光

242 二年度業績考核第一名 年關 七絕蕭韻 左 : 阮文仁 右 : 陳月樵 野渡無人舟 七絕真韻 左 : 陳月樵 自橫 右 : 劉順安 徵婚 七絕灰韻 左 : 陳月樵 右 : 阮文仁 延平詩社十周年 不拘韻 左 : 阮文仁右 : 蕭乾源 甲辰詩人節 七律陽韻 左 : 劉順安 有感 右 : 蕭乾源 (1964) 左七彰銀考核冠台疆, 經理功高業績揚 咸慶蟬聯魁獨佔, 山城此日亦沾光 左八右十忍聞臘鼓響宵宵, 鐵鎖泥封百事慓 一樣當前臨虎塞, 途窮無計總心焦 左眼右八鼍鼓聲喧芳草渡, 鱟帆影隱綠揚濱 舟夫畢竟歸何處, 落日江千愁殺人 左花右五孤篷漂漾傍江濱, 不見舵夫漫愴神 我欲中流雄擊楫, 乘風滿載去來人 左右六端藉新聞不藉媒, 誠求對象竟公開 人緣條件雙符合, 的是婚姻中選才 左八右九為愛婚姻符理想, 披誠條件作公開 太空時代文明盛, 對象還須慎擇才 左元右避吟旌高捲崁城東, 國土重光社運隆 激發天聲揚正氣, 優揚鉢韻振文風 濤掀鯤海詞源壯, 價重雞林筆陣雄 盛會欣逢迎十載, 庚歌復旦頌興中 左花右避高標吟幟署延平, 十載騷壇獨擅名 會萃人文宣國粹, 堂皇旗鼓振天聲 斐亭嗣響千秋繼, 魯殿靈光萬丈明 但願詩人齊喚起, 同揮椽筆佐收京 左四右避吟幟高飄歲十回, 斐亭嗣響寄三臺 黑洋海闊辭源滾, 赤崁樓高鉢韻催 正氣闡揚追正則, 文風鼓吹繼文開 願教社運蒸蒸上, 傑出中興復國才 左八右避堂皇旗鼓壯河山, 聲勢渾如逐鬼荷 鉢韻悠揚門閨關, 詞源倒瀉海婆娑 詩賡蓮社騷風振, 會媲蘭亭名士多 十載欣逢開盛典, 中興雅頌共謳歌 左十二右避詩星朗耀劫餘天, 幟樹延平慶十年 蔚起人文揚正氣, 匡扶吾道賴中堅 南皮韻士千秋繼, 東社風騷一脈延 盛會衣冠欣此日, 心花怒放筆花妍 左眼右避歲值青龍國運昌, 更逢佳節又端陽 登臨鶴嶺翻吟幟, 會集禪門吊楚觴 北望河山猶擾攘, 南來歲月感滄桑 書生筆與英雄劍, 待掃風雲靖八荒 左四右避登臨鶴嶺慶端陽, 鐘聲悠悠鉢韻揚 破碎河山懷隔岸, 飄零琴劍感他鄉 海天休灑哀時淚, 蘋藻輸誠荐國觴 232

243 歲值龍興人未老, 王師指日復邦疆 冬夜書懷 七律一仙 左 : 陳月樵右 : 劉福麟 右眼左七 朔風肭肭冷蟾園, 蠼驅寒宵百感牽 濁世滄桑棋亂局, 浮生歲月箭離弦 同流未肯隨污混, 知白偏教守墨堅 有待乾坤歌復旦, 曦輝朗耀漢山川 左八 獸炭頻添獨不眠, 前塵回首慨茫然 人心畢竟蛇吞象, 世事爭如雀捕蟬 再造乾坤期有日, 忍長薪膽策回天 春來凍雪消融去, 明媚河山草木妍 羅門秋色 七律蕭韻 左 : 劉順安右 : 蕭乾源 左眼右避 是真勝地擅香蕉, 曳杖西風爽氣饒 羅漢佛頭青未瀲, 觀音螺髻翠如描晨光絢爛銀屏麗, 瑞靄紛披玉枕遙 自古南天多雨露, 河山應不為秋凋 左七右避 西風爽氣正飄飄, 羅漢門高景物饒 霞蔚仙溪紅似染, 煙凝鼓岫碧於描眉形積翠金梳麗, 髻影浮青玉枕遙 依舊河山人事變, 虎場何處覓弓彫 孔誕雅集 七律陽韻 左 : 蕭乾源右 : 劉福麟 國慶日雅集 七律先韻 左 : 蕭乾源右 : 簡義 右元左避 宏開盛會小陽天, 鉢韻悠揚筆陣堅 詩頌良辰雙十節, 史增新頁五千年 興中氣魄追光武, 革命功勳仰逸仙 漫為神州沉陸感, 王師指日歌凱旋 羅門探春 五律齊韻 左 : 蕭乾源右 : 劉順安 右眼左避 橐筆羅門路, 尋芳興未低 江山遺沉跡, 藻繪憶錢題 日暖花舖錦, 風和爪印泥 春光行處好, 詩料滿囊攜 右九左避 何處春光早, 羅門策杖藜 尋芳登鼓嶺, 覓翠涉仙溪 柳拂輕煙裊, 梅開冷蕊齊 山城多勝蹟, 著意好留題 蝴蝶蘭 ( 高屏三縣市壬寅春季聯吟大會 ) 七律魚韻 左 : 黃森峰右 : 王隆遜 右元左廿一托根九畹擅芳譽, 潔白花開粉翅如 謝逸詩成添興爽, 莊周夢幻悟情舒 偏偏清影春風外, 栩栩幽懷曉霧初 好是雌雄聯並蒂, 芸窗對舞助吟余 旗影 ( 高屏三縣市庚子春季聯吟大會次唱 ) 七絕 左 : 蔡連中右 : 蔡元亨 右花左五 飄搖大纛捲長風, 虎踞龍蟠寫照中 百萬貔貅憑掩映, 驅除國蠹氣豪雄 233

244 附錄三 : 蕭乾源 旗美詩苑 第一冊詩文 ( 依書本順序 ) 詩題 / 詩作內容 江風 七律一片滄茫九派通, 此間箕伯逞威雄 頻翻巨浪成天塹, 時激奔騰幻雪嵩 數陣海門推雨急, 幾番浦口拂斜蓬 痴心我欲追宗愨, 獨立江頭待御風 昭和十九年甲申簡義桂芳二詞友將之南方 七絕志繼班超應可欽, 決拋毛頴敵前臨 謾云儒士多輕弱, 誓願釜舟共破沉 世界三十七國詩人大會 七律世詩勝會值初冬, 萬國衣冠喜乍逢 鼓吹中興宣大雅, 宣揚正氣息兵烽 尼山聖教尊千古, 魯殿靈光透九重 願把心聲長激發, 八方響應自由鐘 高縣徵詩 龍崗觀雲 五律絕頂登臨去, 龍崗氣象雄 雲羅鋪疊嶂, 霧縠接長空 皷岫蒼茫外, 旗峰指顧中 家山何處是, 親舍望無窮 附錄四 : 蕭乾源與旗峰吟社登報內容 1 日期 昭和五年二月二十八日 ( ) 刊名 台南新報 第 期 詩類 七言絕句 題目 遊春 頁碼 6 詩作 遊春 蕭乾源 百花初放滿春城 悅目芳菲繫我情 最愛呢喃新燕語 殷勤頻和管絃聲 說明 遊春 復刊登 詩報 第 12 號, 昭和六年 (1931) 5 月 15 日, 海國清音, 頁 15 2 日期 昭和六年五月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2 期 標題 旗峰吟社 頁碼 1 正文 該社山旗山街靑年同志組織於昭和辛未年花月, 專研究詩文為目的, 每月徵詩, 每週間開擊鉢吟會, 每夜切磋講義, 事務所置仝街協記商店樓上 社 長 : 黃永好詠鶴 庶務幹事 : 蔡有國遊谷 陳三木鴻飛 財務幹事 : 蕭乾源雲津 外務幹事 : 范國淸克仁 社 員 : 吳昆政心機 劉進丁書燈 葉貞觀靜觀 特別社員 : 吳直哉 黃南山 郭韻琛 陳蓮友 李作藩 3 234

245 日期 昭和六年五月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2 號 詩體 七言絕句 題目 遊春 春日遊太平寺 頁碼 15 詩作 遊春 蕭乾源 百花初放滿春城 悅目芳菲繫我情 最愛呢喃新燕語 殷勤頻和管絃聲 春日遊太平寺 蕭乾源 梵宮勝蹟景淸幽, 春日登臨一望收 絕好旗峰相對峙, 年年長伴自千秋 4 日期 昭和六年五月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2 號 標題 旗山街旗峯吟社 頁碼 16 正文 旗山街旗峯吟社五月一日午後七時開臨時擊鉢吟會社員一齊出席題 玩月 七絕 先韻十時交卷得詩四十八首由郭韻琛蕭乾源左右詞宗各選十名乾源南山二氏獲 左右元至夜闌各領贈品散去 仝吟社前徵 尋春 詩鏡 旗峯 各詩已托洪鉄濤先生評選不日可能發表云 云 5 日期 昭和六年六月一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3 號 詩類 七言絕句 題目 春日登山 頁碼 詩作 樓上遠眺 蕭乾源 (1) 獨坐樓台對夕陰, 遙看天際暮雲深 忽聞檻外鳴鳩喚, 動我離情是此禽 (2) 遠望雲山景色蒼, 晚風拂檻自生涼 一行白鷺南飛去, 無那鄉心欲斷腸 說明 二首詩收於 資生吟草 (1930 年 ), 部分文詞不同 : (1) 獨坐樓台對夕陰, 遙看天際暮雲侵 聲聲杜宇幽窗外, 動我離情是此禽 (2) 遠望雲山景色蒼, 清風拂檻晚來涼 一行白鷺南飛去, 無那鄉心欲斷腸 6 日期 昭和六年六月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4 號 標題 旗峰吟社 ( 擊缽錄 ) 詩體 七言絕句 歡迎葉榮春先生擊缽錄 頁碼 10 詩作 行踪 詞宗 ( 左 : 郭韵琛 右 : 吳直哉 ) 選 右三左二雲津 東西奔走原無定, 南北漂流未可期 試問天涯淪落客, 江湖浪跡息何時 7 日期 昭和六年七月一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5 號 詩體 七言律詩 題目 閒居 頁碼

246 詩作 閑居 蕭乾源 (1) 不求榮祿故園歸, 茅舍柴門自掩扉 三徑菊松情繾綣, 滿窗風月興遄飛 林泉心逸知今是, 仕宦形勞覺昨非 世態炎涼何足道, 不如高臥且忘機 (2) 榮祿久辭閒可知, 草堂茅舍足心怡 青山近宅風光好, 碧柳垂門春色宜 飲酒彈琴欣自樂, 栽花種竹笑吾癡 功名何異浮雲等, 邱壑園林供詠詩 說明 第一首詩收於 資生吟草 (1931 年 ), 部分文詞不同 : (1) 不求榮祿故園歸, 茅舍柴門日掩扉 三徑菊松情繾綣, 滿窗風月興遄飛 林泉心逸知今是, 仕宦形勞覺昨非 富貴浮雲何足羨, 逍遙世外好忘機 8 日期 昭和六年七月一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5 號 詩體 詩鐘 標題 旗峰吟社 ( 徵詩 ) 旗峰 頁碼 15 詩作 詩鐘 : 旗峰 鳳頂格洪鉄濤先生選 十七旗山蕭乾源 旗飄紅日扶桑壯 峯聳靑天富士高 9 日期 昭和六年七月一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5 期 標題 旗峰吟社徵詩 頁碼 8 報導內容 旗峰吟社第一期徵詩 尋春 詩鐘 旗峰 計共得壹千八拾六首, 托洪鉄濤先 生各選取參拾名於左 : 尋春 七絕不限韻 壹名鹿港施春華二名新竹蔡錦鎔三名中壢唐新仁 四名台中王竹修 五名苑裡鄭星五六名鹿港施耀昇七名鹿港施春華 八名臺中王竹修 九名中壢古宗藩十名高雄飽樑臣十一臺中王竹修 十二屏東王松江 十三臺南陳芳村十四臺南韓承澤十五高雄歐烱菴 十六員林許蘊山 十七新竹吳壽堂十八臺南陳芳村十九中壢古道興 二十中壢古炳 二一屏東艷僧 二二中壢古宗潘二三苗栗林杏村 二四高雄鮑樑臣 二五臺南韓承烈二六臺中王竹修二七中壢古道興 二八臺南白璧甫 二九新化鄭曉靑三十臺南韓氏錦雲 詩鐘 旗峰 ( 鳳頂格 ) 一名中壢古炳 二名臺南韓承烈 三名臺南李化三 四名台南李化三 五名北門王大俊六名高雄許君山 七名臺中王竹修 八名新竹蔡錦鎔 九名麻豆邱濬川十名高雄歐烱菴 十一南投蕭藝痴 十二屏東猴山農隱 十參台南白璧甫十四苑裡鄭星五 十五苑裡王淸淵 十六北港源濤 十七旗山蕭乾源十八臺中王竹修 十九臺北駱子珊 二十高雄歐烱菴 二一麻豆邱濬川二二高雄蘇明奎 二三新化鄭曉靑 二四新竹胡海濱 二五臺南李化三二六新竹蔡逸客 二七苑裡鄭星五 二八臺中王竹修 二九高雄歐烱菴三十新化徐壽臣 236

247 附第二期徵詩如左 : 詩題 : 苦熟 體韻 : 七絕不限韻 期限 : 七月十五日止 贈品 : 十名內均有薄贈 詞宗 : 未定 交卷 : 旗山旗峰吟社事務所 10 日期 昭和六年七月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6 號 詩體 七言絕句 題目 端午日懷鷺江范國清君寄懷黃詠鶴硯兄 頁碼 4 詩作 1 端午日懷鷺江范國清君 旗山蕭乾源 (1) 今朝佳節憶分離, 况復端陽競渡期 聞道鷺江衣帶水, 時時引領望天涯 (2) 樓中獨坐寂無聊, 惆悵離情恨未消 步出玉欄杆外望, 鷺江何處水雲遙 (3) 暮雲春樹感悲傷, 地北天南各一方 惟願晨昏勤奮勉, 學成名就早回卿 (4) 故國睡獅正欲醒, 竚看怒吼震雷霆 如何手足猶相鬪 兵燹哀鴻不忍聽 2 寄懷黃詠鶴硯兄 蕭雲津 殘春握別雨霏霏, 離恨縈懷魂欲飛 我效子猷思訪戴, 扁舟幾度往還歸 秋水伊人眼欲穿, 文旌何日可言旋 高雄遙望空惆悵, 別後銀蟾兩度圓 說明一 端午日懷鷺江范國清君 亦收於 資生吟草 (1935 年 ), 部分文詞不同 : (1) 端陽此日憶分離, 細雨絲絲似淚垂 聞道鷺江衣帶水, 時時引領望天涯 (2) 吟樓獨坐寂無聊, 惆悵離愁何日消 頻倚欄杆搔首望, 鷺門渺渺水雲遙 (3) 暮雲春樹感淒涼, 一日三秋幾斷腸 惟愿晨昏須奮勉, 學成名就早還鄉 (4) 故國睡獅正欲醒, 竚看怒吼震雷霆 即今錦繡江山裡, 兵燹哀鴻不忍聽 說明二 詩報 (3) 末句未押韻, 恐編輯校正有誤 ( 回卿 回鄉 ) 11 日期 昭和六年八月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8 號 詩體 七言絕句 標題 旗峰吟社 ( 擊缽錄 ) 七月廿二日 頁碼 7 歡近臺南香芸吟社石儷玉女士 詩作 筆刀 詞宗 ( 左 : 郭韻琛 右 : 葉詠春 ) 選 右三 雲津 莫怪毛錐勝鉄錐, 誅奸不遜斬蠻師 詞場爭霸尋常事, 別有千軍曾掃之 說明 本詩亦收於 資生吟草 (1930 年 ), 部分文詞不同 : 莫怪毛錐勝鉄錐, 鋤奸不遜斬蠻師 文場爭霸尋常事, 利在千軍曾掃之 12 日期 昭和六年九月一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9 號 詩體 (1)(2) 七言絕句 (3) 七言律詩 題目 祝旗錚吟社疊遵友先生祝旗峰吟社開會瑤韻 頁碼

248 書懷呈蕭乾源先生 詩作 1 祝旗錚吟社 陳遵友 (p.4) 萍水相知結靜緣, 躬逢盛會接群賢 旗峰擊鉢開今夜, 喜看珠璣滿錦箋 2 疊遵友先生祝旗峰吟社開會瑤韻 黃南山 (p.4) 締成翰墨好因緣 獨占鰲頭仰大賢 刻鵠自慚羞大雅 葫蘆依樣寫吟箋 3 書懷呈蕭乾源先生 陳龍吟 (p.5) 飄零我愧不如人, 却為耽詩誤了身 未展經綸空作繭, 難成功業枉勞神 浮生自笑平洋虎, 決水誰甦涸轍鱗 何日禹門隨變化, 翻江吸浪出延津 說明 第三首詩並收於 專賣通信 第 10 卷第 11 號 (1931) 部分文詞不同: 3 飄零深愧不如人, 却為耽詩誤了身 未展經綸屈小吏, 枉拋書劒困征塵 半生自覺平洋虎, 斗水誰蘇涸轍麟 倘躍禹門隨變化, 翻江吸浪上雲津 13 日期 昭和六年九月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20 號 詩體 (1)(2) 七言絕句 (3) 五言絕句 題目 寄懷黃志輝先生獨坐江樓鐘聲 頁碼 3 詩作 1 寄懷黃志輝先生 旗山蕭雲津 睽違一日似三秋, 渭北江東兩地悠 回憶西窗同剪燭, 更闌欲泛訪逵舟 2 獨坐江樓 旗山蕭雲津 偷閒鎮日坐江樓, 逝水潺湲韻獨悠 惱我天涯淪落客, 歸心腸斷故園秋 3 鐘聲 旗山蕭雲津 百八听來响, 宮人盡曉粧 數聲敲斷續, 似促老僧忙 14 日期 昭和六年十月一日 ( ) 刊名 詩報 第 21 號 詩體 七言絕句 題目 燈篙 頁碼 2-6 詩作 燈篙 旗山蕭乾源 長竿高掛數燈青, 明滅何曾照鬼形 他日維新除舊俗, 冥途黑暗豈難經 說明 本首詩並收於 資生吟草 (1930 年 ) 15 日期 昭和六年十月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22 號 詩體 五言律詩 題目 中秋玩月 頁碼 15 詩作 中秋玩月 蕭乾源 三五氷輪滿, 嬋娟轉玉盤 銀河蟾影淨, 雲漢鏡光寒 斜掛天邊現, 高懸頭上看 清輝真不夜, 翹首獨凭欄 說明 與 資生吟草 (1931 年 ) 的 中秋玩月 文意相似, 部分文詞已修改 238

249 16 日期 昭和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24 號 詩類 七言律詩 題目 寄懷中華阮文仁先生 頁碼 詩作 寄懷中華阮文仁先生 蕭乾源 光儀別後五經秋, 渺渺相思兩地悠 春樹暮雲無限感, 花晨月夕更添愁 詩書愧我深藏拙, 品學如君獨擅優 故國需才今正急, 最宜投筆覓封侯 說明 本首詩收於 詩報 第 27 號 (1932), 及 資生吟草 (1936) 部分文詞不同: 詩報 光儀別後五經秋, 天各一方兩地悠 春樹暮雲無限感, 花晨月夕更添愁 詩書愧我深藏拙, 品學如兄獨擅優 故國需才今正急, 先生投筆好封侯 資生吟草 神州歸去五經秋, 地北天南萬里悠 春樹暮雲縈別緒, 花晨月夕感離愁 詩書愧我深藏拙, 品學如兄獨擅優 祖國需才今正急, 合當投筆覓封侯 17 日期 昭和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 ) 刊名 專賣通信 第 10 卷第 11 號 作者 新化 陳壽南 ( 陳龍吟 陳大成 ) 題目 呈旗峰吟社諸先生 詩體 七言律詩 書懷呈蕭乾源先生 頁碼 97 詩作 1 呈旗峰吟社諸先生 因緣翰墨契知音, 文字交情海樣深 一室芝蘭多異味, 滿堂瑞靄鬥春陰 酒逢醉裏稱中聖, 詩到酣時足浪吟 安得此身無事掛, 消閒日月鼓峯臨 2 書懷呈蕭乾源先生 說明 第一首詩並收於 詩報 第 31 號 ( 年 ), 以及 台灣警察時報 第 45 號, 懸賞文藝 漢詩欄,229 頁 (1932) 部分文詞不同: 詩報 呈旗峰吟社諸先生 因緣翰墨契知音, 文字交情海樣深 入室芝蘭香撲鼻, 登堂瑞靄氣薰心 酒逢醉 頃方稱飲, 詩到酣時的是吟 安得此身無掛慮, 鼓峯憑我日登臨 台灣警察時報 旅旗山敬呈旗峰吟社諸先生 因緣翰墨契知音, 文字交情海樣深 一室芝蘭多異味, 滿堂瑞靄鎖春陰 酒從醉裏呼中聖, 詩到酣時足浪吟 安得此身無俗累, 消聞日日鼓峰臨 18 日期 昭和七年一月一日 ( ) 刊名 詩報 第 27 號 詩體 七言絕句 七言律詩 七言古詩 題目 秋思 寄懷中華阮文仁先生 頁碼 5-9 吊悟真社副社長柯李忠先生 詩作 1 秋思 蕭乾源 虛度光陰十九秋 黃花爛熳思悠悠 故山搖落今何似 蕭瑟西風動客愁 239

250 19 花開三徑似舖金 携酒邀朋共賞斟 淪落他鄉歸未得 蓴鱸空有故園心 2 寄懷中華阮文仁先生 旗山蕭乾源 3 吊悟真社副社長柯李忠先生 蕭乾源 噩耗傳來值暮秋, 塵寰永別不勝愁 劇憐德望咸著稱, 五四年華赴玉樓 誰知一病沒沉痾, 藥石無功喚奈何 大夢難醒悲此日, 愁雲黑暗鑽南柯 五度春秋為悟真, 晨昏奔走不辭辛 而今化鶴西歸去, 風雨淒淒倍愴神 日期昭和七年二月二十四日 ( ) 刊名 詩報 第 30 號詩體七言絕句 題目 ( 旗峰吟社擊缽錄 ) 春日登山頁碼 9 詩作內文 春日登山 七絕先韻詞宗 ( 左 : 施雁翔 右 : 陳天然 ) 評 (1) 左一蕭乾源 踏雪尋春上碧巔, 欣看疎影鬬春妍 不妨乘興騎鱸背, 也學前身孟浩然 (2) 右一左三蕭乾源 杖藜扶我上岩巔, 煙樹晴嵐別有天 絕頂梅花花似雪, 峯前峯後鬬娟妍 (3) 左二右二蕭雲津 興來理屐覓芳妍, 踏遍蓬萊第幾巔 淑氣春光無限好, 最宜梅放嶺頭煙 (4) 右翰左九雲津 携酒扶笻上碧巔, 逍遙盡日樂陶然 春光滿眼繁華甚, 花木芳菲我亦憐 說明第一 二 三首詩並收於 資生吟草 (1930 年 ): 20 踏雪尋梅上碧巔, 隴頭疎影鬦芳妍 何妨繫酒騎驢背, 也似前身孟浩然 杖藜扶我上岩巔, 煙樹晴嵐別有天 最是梅花春爛熳, 枝南枝北雪爭妍 興來理屐覓芳妍, 踏尽蓬萊第幾巔 淑氣春光無限好, 嶺梅耐冷惹人憐 日期昭和十年一月一日 ( ) 刊名 詩報 第 96 號作者阮文仁 題目中秋夜和蕭君乾元見贈瑤韻詩體七言律詩 詩作 21 頁碼 15 中秋夜和蕭君乾元見贈瑤韻 旗山阮文仁 一年容易又中秋, 異地何堪客思悠 明月團圓無限感, 金杯瀲灩許多愁 浮生祇覺人情淡, 處世頻牽國事優 熱血滿腔何處洒, 空懷投筆覓封侯 日期昭和十年三月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01 號詩體七言絕句 題目 ( 旗峰吟社擊缽 ) 美人頁碼 4 240

251 詩作 美人 詞宗 ( 左 : 陳天然 右 : 阮文仁 ) 選 (1) 左花右五 蕭乾元 嬌嬈媚態本天眞, 西子前身卿後身 最是紅顔偏命薄, 綠章我欲向天申 (2) 左臚右七 蕭雲津 明眸皓齒與朱唇, 十五年華更可人 我也多情如杜牧, 未甘遲暮負芳春 (3) 右八 蕭資生 貌似驪姬世所珍, 不塗脂粉出天眞 任他一朶如花艶, 却遜花容歲歲春 22 日期 昭和十年四月一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02 期 詩體 七言絕句 題目 ( 旗峰吟社徵詩 ) 爭杯 頁碼 4 詩題 爭杯 詞宗 ( 左 : 黃石輝 右 : 姚松茂 ) 選 (1) 右臚 蕭乾元 拇戰終宵興倍然, 杯杯孰肯讓人先 如何不藉爭拳力, 拚向中原擁主權 (2) 左一 蕭資生 滿堂醉客各爭拳, 奮力揚聲奪酒權 世事滄桑都不管, 玉山傾倒是誰先 說明 與 資生吟草 1935 爭杯 內容相似 23 日期 昭和十年四月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03 期 詩體 七言絕句 ( 蕭韻 ) 題目 ( 旗峰吟社課題 ) 水仙花 頁碼 6 詩作 水仙花 蕭乾元 托根泉石絕塵囂, 玉貌娉婷品獨超 吾愛幾莖供案上, 時聞香氣滿堂飄 24 日期 昭和十年八月一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10 號 詩體 七言絕句 題目 ( 旗峰吟社擊缽 ) 笑花 頁碼 6 詩作 笑花 詞宗 ( 左 : 黃石輝 右 : 陳登科 ) 選 (1) 左臚右六 蕭乾元 枝枝穠艶態輕盈, 相對嫣然兩意傾 最是千金難買得, 楊妃一倩更多情 (2) 右臚左六 蕭乾元 秀靨嫣然百媚生, 痴心我亦喜相迎 怪他烽火歡褒似, 悞盡周幽太不情 說明 本次 旗山旗峯吟社擊鉢 笑花 詩作復刊登於 臺南新報 第 號, 昭 和十年 (1935)8 月 日, 第 8 版, 詩壇 亦收於 資生吟草 1935 年作品內 25 日期 昭和十年八月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11 號 詩體 七言絕句 詩題 心花 合点一一点 頁碼 6 241

252 詩作 心花 合点六点 乾元 愁日蕊含喜日開, 藉他熱血善滋培 料知智舍深藏護, 不怕狂風暴雨摧 心花 合点四点 資生 金谷园中一朶開, 問誰移植在靈臺 幸他智水滋培好, 丹艶充分不染埃 26 日期 昭和十年九月一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12 號 詩體 七言絕句 ( 先韻 ) 詩鐘 題目 ( 旗峰吟社擊缽錄 ) 觀棋 頁碼 4 詩作 1 觀棋 詞宗 ( 左 : 姚松文 右 : 茂阮仁 ) 選 (1) 右臚左十 蕭乾源 縱橫出沒運如神, 袖手人偏着意眞 囘首中原還逐鹿, 殘棋一樣感頻頻 (2) 右五左七蕭乾元 巧運心機手法眞, 連攻車炮妙如神 任他勝負都無管, 甘作傍觀袖手人 (3) 左六 蕭資生 閒來松下看仙奕, 局外偏能用意眞 只爲輸贏還未定, 恐敎柯爛繼樵人 2 詩鐘: 白戰 蟬聯格 詞宗 ( 左 : 姚松茂 右 : 阮文仁 ) 選 右元乾元 詩興踏殘冬雪白, 戰酣揮迫夕陽紅 27 日期 昭和十年九月十六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13 號 詩體 七言絕句 題目 ( 旗峰吟社擊缽 ) 夜坐 頁碼 3 詩作 夜坐 詞宗 ( 左 : 黃石輝 右 : 陳登科 ) 選 (1) 左元右眼 蕭乾源 良朋三五會良宵 環坐談天逸興饒 當酒有茶頻剪灼 何妨話柄續明朝 (2) 左六 資生 祇因難寐覺心焦 誦罷西廂嘆寂寥 明月有情常不滿 可憐人坐可憐宵 (3) 左七 魂珍 芭蕉窓外雨蕭蕭, 獨對孤燈嘆寂寥 回憶美人何處去, 教人難受可憐宵 28 日期 昭和十年十月一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14 號 詩體 (1) 詩鐘 (2) 七言絕句 題目 ( 旗峰吟社擊缽 ) 情山 女車掌 頁碼 7 詩作 (1) 詩鐘 : 情山 魁斗格詞宗 ( 左 : 姚松茂 右 : 陳登科 ) 選 第三旗山蕭乾元 山巒起伏擎天志, 溪水潺湲訴世情 詩作 (2) 女車掌 詞宗 ( 左 : 姚松茂 右 ; 陳登科 ) 選 242

253 左元右八蕭乾源結束身材妙似花, 司機人共計生涯 憐他市上囂囂處, 時囀珠喉報下車 左花右五魂珍時裝窈窕好年華, 旦夕慇懃為掌車 寄語芳欉宜自護, 司機人盡野心家 說明本次 旗山旗峯吟社擊鉢 女車掌 詩作刊登於 臺南新報 第 號, 昭和十年 (1935)8 月 23 日, 第 8 版, 詩壇 部分文詞不同 : 結東時裝妙似花, 司機人共計生涯 憐他市上囂囂處, 時囀珠喉報下車 台南 新報 29 日期 昭和十年十月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15 號 詩體 五言律詩 題目 ( 旗峰吟社課題 ) 種菊 頁碼 4 詩作 種菊 詞宗 ( 左 : 蕭乾元 右 : 游讚芳 ) 選 右元 乾元 柴桑追隱士, 移植廢餐眠 嫩葉殷勤護, 新根仔細遷 還期三徑艷, 有待九秋妍 佇看花開日, 邀朋醉幾天 30 日期 昭和十年十一月一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16 號 詩體 五言絕句 題目 ( 旗峰吟社擊缽 ) 馬跡 頁碼 6 詩作內文 馬跡 詞宗 ( 左 : 姚松茂 右 : 蕭乾元 ) 選 (1) 左眼右避乾元 騎驢纔過客, 踐處認痕初 南北鴻泥遍, 萍踪自笑余 (2) 左臚右避資生 落花遭踐盡, 印處屐痕如 省識五陵少, 銀鞍過此初 31 日期 昭和十年十一月十八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17 號 詩體 五言律詩 題目 ( 旗峰吟社擊缽 ) 照空燈 頁碼 2 詩作 照空燈 詞宗 ( 左 : 姚松茂 右 : 阮文仁 ) 選 (1) 左元右四 乾源 文明稱利器, 一道放毫光 閃爍沖銀漢, 熒煌出戰場 敵機須謹愼, 射砲正高張 探海灯同用, 殊勳立國防 (2) 右五左六 資生 一樣雷鞭閃, 寒光貫彼蒼 建功憑射砲, 戰績勝飛鎗 旋轉機靈巧, 熒煌電力强 防空宜賴汝, 時勢値非常 (3) 右八 魂珍 利器鎮殺場, 陰陽二氣將 爆彈防暗炸, 偵探恐高翔 閃閃金蛇掣, 輝輝玉葉長 敵機雲漢上, 怕汝放豪光 243

254 32 日期 昭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23 號 題目 ( 高雄州下聯吟會擊鉢 ) 詩體 五言律詩 旗峯曉翠 頁碼 3 詩作 旗峯曉翠 詞宗 ( 左 : 鄭坤五 右 : 陳春林 ) 選 左六 蕭乾元 積翠朽峯麗, 晴空曙氣淸 皷山濃霧罩, 淡水碧痕生 瀲艷霞光滿, 蒼茫黛色橫 綠窓誰起早, 寫照愛新晴 33 日期 昭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23 號 詩體 五言絕句 題目 ( 旗峰吟社擊缽 ) 春感 頁碼 3 詩作 春感 詞宗 ( 左 : 黃石輝 右 : 陳登科 ) 選 (1) 左元右五 蕭乾元 陌上迎新色, 閨中憶別離 東君重駕蒞, 夫婿信何遲 (2) 右三左八 蕭乾元 萬里江山麗, 迎新壯士悲 中原還逐鹿, 妙手得伊誰 (3) 左五 資生 飲罷屠蘇酒, 醉餘憤又悲 蚕吞逢濁世, 故圃恨何之 (4) 左七右九 魂珍 萬紫千紅裡, 傷心髯欲絲 多增惟馬齒, 自愧奈何之 說明 本次 旗山旗峯吟社新曆元旦擊鉢 春感 詩作首先刊登於 : 臺南新報 第 號, 昭和十一年 (1936)1 月 8 日, 第 8 版, 詩壇 34 日期 昭和十一年三月一日 ( ) 出處 詩報 第 124 號 作者 滌庵 詩體 七言古詩 題目 呈旗峯吟社諸君子 頁碼 15 詩作 呈旗峯吟社諸君子 滌庵 詩星朗朗耀旗山, 暢飲開懷百慮刪 底事筵中題訪艷, 醉餘竟困美人關 醒時旭日上窓紗, 本欲登堂客路賒 齒頰餘香留我輩, 酧恩有紙筆無華 35 日期 昭和十一年六月一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30 號 詩體 七言絕句 題目 ( 高雄州下聯吟會擊缽 ) 蔗苗 頁碼 11 詩作 蔗苗 詞宗 ( 左 : 養源 右 : 景寬 ) 氏選 左八 乾元 244

255 雨餘滿圃綠重重, 時見耘培務老農 他日節高甘到尾, 一枝倒啖豁心胸 36 日期 昭和十一年六月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31 號 詩體 七言絕句 題目 ( 旗峰吟社擊缽 ) 落花 頁碼 11 詩作 落花 詞宗 ( 左 : 黃石輝 右 : 陳登科 ) 選 (1) 右四 蕭乾源 風飄萬点可憐英, 無限春光轉眼更 觸景情生遲暮感, 英雄一樣美人情 (2) 左五 蕭乾源 二八靑春轉眼更, 千紅萬紫剩殘英 願敎歲歲金鈴護, 莫遣紛飛滿洛城 (3) 右五 雲津 减却春光飄御苑, 增加愁緒落江城 憐香空自嬴惆悵, 点点無情逐水行 37 日期 昭和十一年十月二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38 號 標題 ( 旗峰吟社擊缽 ) 詩體 七言絕句 歡迎朱阿華 蘇維吾 施雁翔先生 題目 秋懷 頁碼 14 詩作 秋懷 詞宗 ( 左 : 朱阿華 右 : 蘇維吾 ) 選 (1) 左二 蕭乾元 黃英三徑忙秋觀, 把酒持螯强醉歡 囘憶故園秋味好, 花前竟覺客心酸 (2) 右六 蕭乾元 客裡聞砧腸易斷, 天邊過雁思無端 雲山萬疊家何在, 獨對西風到夜闌 (3) 左七右八蕭乾元 黃花紅葉覺秋闌, 到處寒砧客思酸 我亦他鄉同抱恨, 蒪鱸正美欲歸難 38 日期 昭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39 號 詩體 七言絕句 題目 ( 旗峰吟社擊缽 ) 秋聲 頁碼 9 詩作 秋聲 詞宗 ( 左 : 黃石輝 右 : 陳登科 ) 選 (1) 左元右十蕭乾元 肅殺西風四野鳴, 幾疑萬馬戰荒城 誰家寒杵三更急, 何處疎鐘五夜淸 (2) 右九左十蕭乾元 側耳西南鐵馬征, 銀河耿耿月光明 雁聲斷續三更唳, 蛩韻蕭騷一夜鳴 說明 本詩在 資生吟草 (1936) 中為二首七律作品 秋聲 丙子旗峰擊鉢七律庚韻 肅殺西風四野鳴, 幾疑萬馬戰荒城 誰家寒杵三更急, 何處疎鐘五夜清 竹雨頻敲無限恨, 松濤時湧不平聲 歐公有賦同悽切, 獨倚欄杆月正明 245

256 側耳西南鐵馬征, 銀河耿耿月光明 雁聲斷續猿聲唳, 蟬韻凄涼蛩韻鳴 萬戶寒砧催夢醒, 誰家玉笛惹愁生 滿懷恨緒增多少, 惱殺香閨遠戍情 39 日期 昭和十二年一月一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44 號 詩體 七言律詩 題目 ( 高雄州下聯吟會於東港 ) 競泳 頁碼 19 詩作 競泳 詞宗 ( 左 : 陳文石 右 : 鮑樑臣 ) 選 說明 以下含各篇作者 : 君山, 芳菲, 家駒, 養源, 良玉, 芷涵, 森峰, 精金, 庚辛, 春林, 水 秋, 乾元, 子亮 圖檔中未見詩作 40 日期 昭和十二年二月十九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47 號 詩體 五言律詩 題目 ( 高雄州下聯吟會擊缽 ) 東津秋色 頁碼 8 詩作 東津秋色 詞宗 ( 左 : 郭芷涵 右 : 鄭坤五 ) 選 補充 以下含各篇作者 : 黃石輝 范國清 薛玉田 鄭坤五 尤鏡明 郭韻琛 游讚芳 陳艷僧 蕭乾源 蘇維吾 魏錦鰾 陳文舉 許君山 阮文仁 圖檔中未見詩作 41 日期 昭和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53 號 詩體 七言律詩 題目 ( 高雄州下聯吟會擊缽 ) 觀競馬 頁碼 6 詩作 觀競馬 詞宗 ( 左 : 吳子宏 右 : 陳文石 ) 選 說明 以下含各篇作者 : 黃石輝 范國清 薛玉田 鄭坤五 尤鏡明 郭韻琛 游讚芳 陳艷僧 蕭乾源 蘇維吾, 魏錦鰾 陳文舉 許君山 阮文仁 圖檔註明因 原 稿失抄 故未作詩作 42 日期 昭和十二年七月六日 ( ) 刊名 詩報 第 156 號 詩體 七言絕句 題目 ( 高雄州下聯吟會 ) 選舉戰 頁碼 9 詩作 選舉戰 詞宗 ( 左 : 蘇維吾 右 : 朱阿華 ) 選 右六 蕭乾源 舌劍唇槍作陣先, 奪爭一票議員權 真才終為金錢弊, 奏凱終難屬聖賢 43 日期 昭和十六年四月二日 ( ) 刊名 詩報 第 245 號 詩體 五言律詩 題目 ( 高雄州下聯吟擊缽 ) 淡溪春暖 頁碼 12 題名 淡溪春暖 詩作 淡溪春暖 詞宗 ( 左 : 龔顯升 右 : 郭紫涵 ) 氏選 246

257 右四 乾元 淡溪春意滿, 千里艷陽天 甘蔗連阡綠, 西瓜兩岸鮮 風和寒意外, 日暖曙光前 垂釣行吟好, 何關世慮牽 44 日期 昭和十七年一月一日 ( ) 刊名 詩報 第 263 號 詩體 七言律詩 七言絕句 題目 新春試筆 祝皇軍戰捷 元旦抒懷 頁碼 15 詩作 1 新春試筆 旗山蕭乾源 遙向東方拜紫宸, 官民同慶戰時春 大和魂共祥雲燦, 富士山含淑氣新 國運隆昌如旭日, 皇軍勇敢勝歐人 社前武運祈長久, 逐米驅英靖四垠 2 祝皇軍戰捷 皇軍威武有誰同, 愛國忠君氣慨雄 到處敵前爭上陸, 太平洋滅敵艨艟 3 元旦書懷 履端此日恨偏多, 一事無成鬂欲皤 時局如斯知奮勉, 任他運命到如何 紫氣東來萬象新, 屠蘇醉飲感頻頻 終年勞瘁成何事, 馬齒徒增愧此身 說明 第二首詩收於 南方 第 145 期 ( ) 部分文詞不同: 皇軍威武有誰同, 護國忠君氣慨雄 到處敵前誇上陸, 太平洋滅敵艨艟 45 日期 昭和十七年一月十五日 ( ) 刊名 南方 第 145 期 詩類 七言絕句 題目 元旦書懷 頁碼 31 詩作 元旦書懷 蕭乾源 虛度韶華三十春, 每逢元日倍傷神 投機往事堪追悔, 禍及年來受苦辛 46 日期 昭和十七年一月二十日 ( ) 刊名 詩報 第 264 號 詩體 七言律詩 題目 ( 陶社第三期徵詩發表 ) 荷錢 頁碼 15 詩作 荷錢 詞宗 ( 左 : 陳文石 右 : 陳子春 ) 選 左九 旗山蕭乾源 新荷出水疊田田, 着眼居然萬選錢 赤日如爐憑鼓鑄, 青溪為庫好司權 飛蚨集處苔痕妬, 飲馬投時荇帶穿 惱殺貧夫偷未得, 低徊池畔枉流涎 47 日期 昭和十七年二月十五日 ( ) 刊名 南方 第 147 期 詩類 七言絕句 題目 青樓怨 薄命花 頁碼 34 詩作 1 青樓怨 蕭乾源 送待迎來恨未休, 笞痕永共淚痕留 檻中獸與籠中鳥, 只當阿儂不自由 247

258 一曲琵琶帶淚流, 從良心事恨難酬 早知孽海難超脫, 悔不空門行苦修 落花飛絮掩青樓, 一曲琵琶萬種愁 薄命恨無紅拂眼, 從良何處覓王侯 2 薄命花 蕭乾源 護花無主恨頻頻, 風雨飄零 此身 願叩天閽祈上帝, 莫教薄命注佳人 雨 風摧暗愴神, 愛花誰是惜花人 紅顏畢竟都成讖, 那得東君護此身 飄零脂粉豈前因, 蝶亂蜂狂恨轉頻 儂命如桃郎倖薄, 憐香誰是有情人 48 日期 昭和十七年二月二十日 ( ) 刊名 詩報 第 266 號 詩體 七言律詩 題目 新竹 頁碼 6 詩作 新竹 旗山蕭乾源 瀟湘移植數竿青, 志抱參天尚幼齡 瓊葉漸稠成鳳尾, 珊柯先具化龍形 風來新籜初離節, 月照疎陰欲滿庭 我愛歸閒學山谷, 依然枕簟傍君瞑 49 日期 昭和十七年六月一日 ( ) 刊名 南方 第 153 期 詩類 七言律詩 題名 春日遊皷山 頁碼 42 詩作 春日遊皷山 蕭乾源 (1) 偷得浮生半日閒, 飽看勝跡上名山 花香鳥語吟情溢, 罄韻鐘聲俗慮刪 聳翠旗峰橫古色, 拖藍彌水見幽灣 忠君護國碑巍立, 健筆長膽佐久間 (2) 名誇八景古名山, 山水清幽近市闤 神社威嚴參客集, 佛堂靜肅老僧還 平巒義塚松林外, 征匪忠靈竹藪間 福地天然堪豹隱, 肯從他處覓仙寰 說明 春日遊皷山 復刊 詩報 273 期, 昭和 17 年 (1942)6 月 5 日, 詩壇, 頁 7 50 日期 昭和十八年一月一日 ( ) 刊名 詩報 第 287 期 詩類 七言律詩 題目 敬和朱阿華先生七十五歲感懷瑤韻 頁碼 22 詩作 敬和朱阿華先生七十五歲感懷瑤韻 蕭乾源 (1) 誌慶先生七五春 愧無佳句可披陳 庭蘭桂欣爭秀 府第禎祥喜自新 笑我命乖慚待 羨翁學富勝堆囷 古來仁者偏多壽 應報前生積德因 (2) 龍山彌水瑞雲明 矍鑠如翁福壽 絳縣龜齡欣後輩 磻溪鶴算慶先生 淡交墨客三多祝 奮勇蘭孫萬里征 德望美濃稱獨著 忘年幸得締吟盟 說明 兩首 敬和朱阿華先生七十五歲感懷瑤韻 後再刊登於 南方 第 167 期, 昭和 十八年 (1943)1 月 15 日, 南方詩壇, 頁

259 51 日期 昭和十九年四月九日 ( ) 刊名 詩報 第 313 號 作者 秋心 詩類 七言古詩 詩題 哭黃秋輝詞兄仙逝 頁碼 22 詩作 哭黃秋輝詞兄仙逝 秋心 詩星昨夜墜旗峯, 耗信傳來淚滿胸 一疾豈知成隔世, 騷壇無復見音容 寄跡紅塵卌七春, 騎鯨竟作不歸人 可憐妻老子還幼, 扶助伊誰肯捨仁 聞君抱恙早心酸, 枯淚胸前濕不乾 詎料知音遭鬼妒, 牙琴從此向誰彈 豎旛何處得招魂, 遺恨惟詩數卷存 今去九原長作客, 獨留孤塚照黃昏 囘首締交二載余, 西窓一夜契心知 未成大志竟先死, 從此分金復有誰 52 日期 民國 49 年 (1960) 標題 高雄八景 徵詩比賽得獎作品 書刊 高雄縣文獻會出版, 陳子坡主編 高雄縣志稿藝文志 詩體 五言律詩 題目詩作 龍崗觀雲 第一名蕭乾源 絕頂登臨去, 龍崗氣象雄 雲羅鋪疊嶂, 霧縠接長空 鼓岫蒼茫外, 旗峰指顧中 家山何處是, 親舍望無窮 題目詩作 內門列嶂 第五名蕭乾源 曳帳羅門裡, 林巒氣象幽 重圍千嶂秀, 複岫五雲浮 玉枕明如畫, 銀屏翠欲流 將軍疑勒馬, 屹立望神州 題目詩作 翠屏夕照 第六名蕭乾源 返照罘罳麗, 連峯着絳衣 觀音成瑞藹, 貝闕暈殘霞 彩散蓮池灩, 光迴鳥徑斜 江河悲日下, 客思逐歸鴉 附錄五 : 蕭乾源漢詩中引用典故或成語入詩整理表 詩題詩作部分內容引用典故或成語 從良妓 之一 從良妓 之二 從良妓 之三 從良妓 之四 從良妓 之五 春日呈黃志輝詞兄 乘龍喜配佳公子, 琴瑟和鳴夙願酬 乘龍 琴瑟和鳴悔恨秦樓露水緣, 管絃徹夜怎成眠 露水姻緣從茲遂願從良去, 借詠關雎第一篇 關雎大婦倘能翻醋甕, 問君是否怕河東 河東獅吼從此春藏金屋裡, 香衾同度合歡宵 金屋藏嬌而今嫁作商人婦, 雙宿雙棲樂亦融 雙宿雙飛惟羨鴻才能揭地, 每慚雀志不掀天 燕雀安知鴻鵠志 249

260 安得騷人聯雅會, 拋磚引玉締吟緣 拋磚引玉 驪歌 之一 灞岸數聲吹竹笛, 離亭一曲唱驪駒 霸陵折柳 驪歌 之三 未忍雲山人兩地, 臨岐惆悵淚如珠 臨岐 驪歌 之三 野店分襟留寶劍, 長亭折柳醉琼酥 折柳 陽關未忍歌三疊, 露冷西風一棹孤 陽關三疊 凍頂茶 盧仝七碗今何在, 空負龍芽勝建溪 盧仝七碗茶 問槎 之一 聞說天河接海流, 靈槎誰乘廣寒遊 八月槎 秋懷 之三 ( 秋思 ) 花開三徑艷黃金, 攜酒邀朋籬畔斟 三徑 自恨他鄉淪落客, 蓴鱸正美故園心 蓴鱸之思 訪菊 為訪黃英開也無, 淵明三徑我先趨 三徑 恨人 之一 浮生若夢嘆滄桑, 運命由天隱恨長 浮生若夢 憤慨中原還逐鹿, 英雄熱淚灑江湘 逐鹿中原 恨人 之三 我亦黃龍思痛飲, 從戎有待破強秦 直搗黃龍 長命縷 倘教續命憑斯縷, 八百彭鏗壽不奇 彭祖 春日登山 之一 何妨繫酒騎驢背, 也似前身孟浩然 孟浩然雪中騎驢尋梅 春日遊太平寺 真個鼓山幽靜境, 何須豹隱覓丹邱 丹邱 苦熱 之一 廣寒未許俗人避, 沉李浮衣何處能 沉李浮瓜 閒居 之一 三徑菊松情繾綣, 滿窗風月興遄飛 三徑 林泉心逸知今是, 仕宦形勞覺昨非 昨是今非 富貴浮雲何足羨, 逍遙世外好忘機 富貴浮雲 閒居 之二 解印攜琴樂此生, 竹林深震好逃名 陶潛解印 彈無弦琴 當年悟徹趨炎苦, 漱石枕流冷宦情 趨炎附勢 枕流漱石 閒居 之三 千竿繞宅風光好, 五柳垂門春色宜 陶潛五柳 功名自古南柯夢, 豹隱山中任歲移 南柯一夢 豹隱 代碧珠女校書答輕情郎 之二莫笑楊花成痼性, 舒開巨眼再從良 水性楊花 代碧珠女校書答輕情郎 之四我不紅顏偏命薄, 滿懷愁恨訴阿誰 紅顏薄命 贈蕙蘭女校書 之一 久聞粉黛擅南朝, 螓首蛾眉別樣嬌 螓首蛾眉 真個傾城傾國色, 老僧一見也魂消 傾國傾城 贈蕙蘭女校書 之二 緣何薄命註紅顏, 舊恨新愁何日刪 紅顏薄命 贈蕙蘭女校書 之三 底事媧皇難補綴, 情天缺陷誤卿卿 女媧補天 贈蕙蘭女校書 之四 憐卿孽海尚沉淪, 金屋難藏獨愴神 金屋藏嬌 贈蕙蘭女校書 之五 花難長好月難圓, 惆悵伊人亦自憐 花好月圓 代蕙蘭女校書作 之一 淒風愁雨打窗前, 恨海何時衛石填 精衛填海 250

261 代蕙蘭女校書作 之四 夜閑人靜月三更, 綺恨重重心上縈 夜闌人靜 作繭春蠶終自縳, 唱隨何日了殘生 作繭自縛 再贈蕙蘭女校書 楚館愁增風月恨, 巫山羞殺雨雲情 巫山雲雨 敬步韻琛先生贈蕙蘭原玉 驪姬漫道擅芳名, 色藝雙誇傾國城 傾國傾城 底艷蓮生濁溷, 紅顏薄命可憐卿 紅顏薄命 贈鶵妓月仙 之三 斷髮時粧亦可人, 秋波底事善傳神 秋波送情 天生尤物多情種, 恐有漁郎待問津 天生尤物 寄懷志輝兄 ( 寄懷黃詠鶴硯兄 ) 秋水伊人眼欲穿, 文旌何日再言旋 望穿秋水 望眼欲穿 竹山亭偶感 青山依舊在, 人事嘆蹉跎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 楊慎 臨江仙 ) 端午懷鷺江國清兄 之一 聞道鷺江衣帶水, 時時引領望天涯 一衣帶水 端午懷鷺江國清兄 之三 暮雲春樹感淒涼, 一日三秋幾斷腸 暮雲春樹 馬跡 之一 省識五陵少, 銀鞍過此初 五陵少年 夜坐 之二 新愁舊恨覺心焦, 誦罷西廂感寂寥 新愁舊恨 笑花 之一 最是千金難買得, 楊妃一倩更多情 千金難買 笑花 之二 可憐烽火歡褒姒, 喪尽江山太不情 周幽王舉烽火戲美人 爭杯 之二 世事浮沉生若夢, 玉山頹處樂陶然 浮生若夢 心花 之一 料知智舍深藏護, 未許狂蜂浪蝶嶊 狂蜂浪蝶 種菊 柴桑追隱士, 移植癈餐眠 陶潛, 潯陽柴桑人 還期三徑艷, 有待九秋妍 三徑 壽翁 之一 此老修來五福臻, 龜齡鶴算世堪珍 龜齡鶴算 壽翁 之二 壽星南極長輝燦, 五福三多享萬春 南極星輝 五福三多 壽翁 之三 齒德俱尊近百春, 童顏鶴髮顯精神 齒德俱尊 寄懷阮文仁先生 春樹暮雲縈別緒, 花晨月夕感離愁 春樹暮雲 祖國需才今正急, 合當投筆覓封侯 投筆從戎 懷友 ( 寄懷黃志輝先生 ) 暌違一日思三秋, 渭北江東兩地悠 一日三秋 每憶西窗同剪燭, 何時愿遂訪逵舟 西窗剪燭 乘興訪戴 秋聲 之一 歐公有賦同悽切, 獨倚欄杆月正明 歐陽脩作 秋聲賦 秋聲 之二 萬戶寒砧催夢醒, 誰家玉笛惹愁生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 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 ) 春耕 沃地東風暖, 沾衣杏雨綿 沾衣欲溼杏花雨 ( 僧志南 251

262 黎民欣盛世, 擊壤頌堯天 絕句 ) 擊壤歌詠 善堂初會 之二 初逢滿座忘年友, 會勝蘭亭快樂哉 忘年之交 蘭亭宴集 探梅 之一 聞道孤山芳訊傳, 蹇驢尽日訪逋仙 斷橋流水西林渡, 暗香疏影 梅花路 蹇驢破帽登山去, 夕陽古寺題詩處 樹頭啼翠 禽, 水面飛白鷺 傷心和靖 先生墓 ( 張可久 塞鴻秋 ) 探梅 之二 龍頭攜經尋和靖, 駝背搜詩學浩然 林和靖梅妻鶴子 孟浩然騎驢尋梅 江風 之一 一片滄茫九派通, 封姨鎮日逞威雄 封姨逞勢 痴心我欲追宗愨, 獨立江頭待御風 宗愨乘風破浪 江風 之二 拔劍王閎何處去, 風波萬里感無窮 王閎持劍怒斥董賢 鶯聲 之二 黃鳥應知青帝臨, 頻翻簧舌鼓歡心 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閨中有婦遼西夢, 遮莫倉庚得意吟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 金昌緒 春怨 ) 燕剪 之一 烏衣巷口斜飛好, 白玉樓前對舞耽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 夕陽斜 ( 劉禹錫 烏衣巷 ) 裁雲 之二 朵朵裁刪思韻事, 唐宮承寵想楊妃 雲想衣裳花想容 ( 清平調 ) 歸燕 之三 羡他真個多情種, 王謝凋零未忍拋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 百姓家 ( 劉禹錫 烏衣巷 ) 冬暖 之二 追憶蘆衣閔, 如今且莫憂 閔子騫蘆衣順母 秋光 之二 十二樓台迷幻裡, 三千世界滅明中 十二樓台 三千世界 垂釣 之一 一簑煙雨釣江門, 注視絲綸逐浪翻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 蘇軾 定 風波 ) 垂釣 之二 但願上鈎三尺鯉, 歸來沽酒樂忘煩 姜太公釣魚, 願者上鉤 追懷朱阿華老先生 之一 橫秋老氣依然在, 大夢難醒惹恨傷 老氣橫秋 滿架詩書留紀念, 一庭蘭桂繼流芳 蘭桂齊芳 追懷朱阿華老先生 之二 念載交遊文墨場, 忘年莫逆誼偏長 忘年之交 莫逆之交 話到投機頻莞爾, 醉餘豪興每清狂 酒逢知己千鍾少, 話不投機 半句多 追懷朱阿華老先生 之三 劫歷紅羊身益健, 友因白戰誼偏長 紅羊劫 白戰 甘露寺取婿 之一 心機徒費嘆周郎, 賠了夫人又折艭 賠了夫人又折兵 假弄姻緣真撮合, 千秋艷事說吳江 弄假成真 眉齊雙壽 騰芳蘭桂盈庭秀, 競茂椿萱晚節堅 蘭桂騰芳 椿萱並茂 中天南極同輝燦, 兆慶眉齊逾百年 南極星輝 252

263 觀海 之二 觀海 之三 旗美吟會拾週年紀念 之二 萱草春 之二 菽水供親 太平鼓 之一 萬里滄茫鎖曉煙, 蜃樓海市幻眸前 海市蜃樓狂濤怒吼緣何事, 豈是靈胥恨未眠 伍子胥抱憤沉江世事桑田同慨嘆, 古今淘盡幾英賢 滄海桑田 浪花淘盡英雄扢雅揚風樹鼓旗, 融和廣福共維持 揚風扢雅寸草慈輝閨閣秀, 滿門福祿永綿綿 寸草春暉子道真誠親自寬, 一杯菽水可承歡 菽水承歡民安國泰樂豐農, 鼉吼淵淵雅韻濃 國泰民安 太平鼓 之二欣知盛世昇平樂, 擊壤群黎到處逢 擊壤 雨意 之三無心車馬走遙峰, 石燕商羊飛舞從 風起石燕飛, 天雨商羊舞 疑是禹門鯉角露, 風雲際會待成龍 鯉躍龍門 風雲際會 美人 蛾眉螓首見天真, 萬種風流嬝娜身 螓首蛾眉如此傾城傾國色, 任他啼笑總迷人 傾國傾城 烽火 周幽妄舉因褒姒, 傾國端為戲美人周幽王舉烽火戲美人 追懷七十二烈士 忠魂七二古今馨, 鬼泣神號碧血腥 鬼哭神號武昌義舉同心赤, 辛亥功垂照汗青 留取丹心照汗青 灰蝴蝶 之一 雞聲 之二 木鐸 右元左花 師恩 右十左避 文運 右五左避 燕語 左五右避 桂影 左五右十二 詩聲 左元右五 餞春雨 右眼左避 菊影 右眼左避 五日感懷 右九左避 初夏即事 左花右五 野渡無人舟自橫 左花右五 延平詩社十周年 左花右避 靈身欲入莊生夢, 鎮日翩翎舞素姿 莊周夢蝶喚醒吾儕同起舞, 獻身救國殺俄軍 聞雞起舞斐亭鐘與蘭亭鉢, 一樣尼山響應寬 斐亭 蘭亭化雨春風及萬方, 三千桃李鬥芬芳 春風化雨 桃李滿門揚風扢雅三唐盛, 佈德宣仁萬世宗 揚風扢雅繁華王謝餘陳跡, 遮莫呢喃愛恨兼 舊時王謝堂前燕 燕語呢喃雲梯直上婆娑處, 許我先攀第一枝 仙桂曾攀第一枝, 薄游湘水阻佳期 ( 沈彬 赠王定保 ) 斐亭鐘與蘭亭鉢, 逸韻千秋響應同 斐亭 蘭亭東皇去意誰能挽, 一曲陽關別恨餘 一曲陽關花痕重疊印籬邊, 三徑秋光寫照妍 三徑我也相憐同賈誼, 招魂待哭楚江涯 賈誼作 弔屈原賦 高臥南窗消永日, 管他世態幻須臾 南窗高臥我欲中流雄擊楫, 乘風滿載去來人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 韋應物 滁州西澗 ) 中流擊楫會萃人文宣國粹, 堂皇旗鼓振天聲 人文薈萃 斐亭嗣響千秋繼, 魯殿靈光萬丈明 斐亭吟會 延平詩社十周年 左四右避 吟幟高飄歲十回, 斐亭嗣響寄三臺 斐亭吟會 253

264 冬夜書懷 左八 人心畢竟蛇吞象, 世事爭如雀捕蟬 巴蛇吞象 螳螂捕蟬, 黃雀 在後 再造乾坤期有日, 忍長薪膽策回天 臥薪嘗膽 蝴蝶蘭 右元左廿一 謝逸詩成添興爽, 莊周夢幻悟情舒 莊周夢蝶 好是雌雄聯並蒂, 芸窗對舞助吟余 並蒂蓮 旗影 右花左五 昭和十九年甲申簡義桂芳 二詞友將之南方 飄搖大纛捲長風, 虎踞龍蟠寫照中 龍盤虎踞志繼班超應可欽, 決拋毛頴敵前臨 班超投筆從戎謾云儒士多輕弱, 誓願釜舟共破沉 破釜沉舟 寄懷黃詠鶴硯兄 我效子猷思訪戴, 扁舟幾度往還歸 王子猷雪夜訪戴安道 吊悟真社副社長柯李忠先生 大夢難醒悲此日, 愁雲黑暗鑽南柯 南柯一夢而今化鶴西歸去, 風雨淒淒倍愴神 駕鶴西歸 美人 左花右五 美人 左臚右七 最是紅顔偏命薄, 綠章我欲向天申 紅顏薄命 綠章祭天 明眸皓齒與朱唇, 十五年華更可人 明眸皓齒 觀棋 右臚左十 囘首中原還逐鹿, 殘棋一樣感頻頻 逐鹿中原 觀棋 右五左七 任他勝負都無管, 甘作傍觀袖手人 袖手旁觀 觀棋 左六 只爲輸贏還未定, 恐敎柯爛繼樵人 柯爛忘歸 春感 左元右五 陌上迎新色, 閨中憶別離 東君重駕蒞, 夫婿信何遲 閨中少婦不曾愁, 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 悔教夫婿覓封侯 ( 王昌齡 閨怨 ) 春感 右三左八 中原還逐鹿, 妙手得伊誰 逐鹿中原 春感 左七右九 萬紫千紅裡, 傷心髯欲絲 多增惟馬齒, 自愧奈何之 萬紫千紅馬齒徒長 秋懷 左二 秋懷 右六 秋懷 左七右八 新春試筆 元旦書懷 青樓怨 之一 青樓怨 之三 春日遊皷山 之一 春日遊皷山 之二 哭黃秋輝詞兄仙逝 黃英三徑忙秋觀, 把酒持螯强醉歡 三徑客裡聞砧腸易斷, 天邊過雁思無端 聞砧我亦他鄉同抱恨, 蒪鱸正美欲歸難 蓴鱸之思國運隆昌如旭日, 皇軍勇敢勝歐人 國運昌隆終年勞瘁成何事, 馬齒徒增愧此身 馬齒徒增送待迎來恨未休, 笞痕永共淚痕留 送往迎來檻中獸與籠中鳥, 只當阿儂不自由 籠鳥檻猿薄命恨無紅拂眼, 從良何處覓王侯 紅拂女慧眼識英雄花香鳥語吟情溢, 罄韻鐘聲俗慮刪 鳥語花香福地天然堪豹隱, 肯從他處覓仙寰 豹隱寄跡紅塵卌七春, 騎鯨竟作不歸人 俗傳太白醉騎鯨, 溺死潯陽 254

265 詎料知音遭鬼妒, 牙琴從此向誰彈 響絕牙琴今去九原長作客, 獨留孤塚照黃昏 一去紫臺連朔漠, 獨留青塚向黃昏 ( 杜甫 詠懷古蹟 ) 翠屏夕照 江河悲日下, 客思逐歸鴉 江河日下 附錄六 : 蕭乾源刊登於 社會事業の友 之文章 日期 昭和七年一月一日 ( ) 刊名 社會事業の友 出版單位 臺灣社會事業協會 題名 內地視察團の感想 [ 六 ] 發行者 柴山武矩 頁碼 出版地 臺北市 作者 蕭乾源 職稱 旗山悟真社 主事 圖檔 255

266 256

267 資料來源 :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綱要以下為內地視察團の感想 [ 六 ] 各篇篇名 : 一 總說二 視察後感ずる諸點と希望語譯 旗山悟真社主事 蕭乾源 在現今, 內地社會事業審查, 將為台灣社會事業協會主導的本島事業進展的一步, 而對社會事業是一張白紙的我, 被旗山郡守推薦任命為右視察團, 對我來說是至上光榮 視察團共十八名, 由總督府的石川先生率領, 於十月二十六日搭上蓬萊丸船, 隨著汽笛一聲咚, 駛出基隆港 於二十九日早晨到達門司, 踏上親切的母國國土, 前後花費二十三天時間, 在遵守團體精神之下, 一行人和氣洋洋, 並於十一月十七日平安歸台 一 總論視察各地的設施, 將本島與母國的社會設施做比較, 我認為 : 若要發達到像母國一般的程度, 必經過百年的大計畫, 也冀望與社會事業有關人士可以不停奮鬥, 與社會事業無關者可以積極宣傳並獲得共鳴, 而我懇切熱望時世的進步 伴隨現今複雜社會的圓滿與發達 我把視察的結果詳細記錄, 並把感受特別深的幾點簡單寫下, 若可成為各位的參考, 則深感榮幸 257

268 二 視察後感ずる諸點と希望 ( 一 ) 新宿御苑拜觀十一月十一日早上九點, 我們一行人在衫本前文教局長和一條甘露原主的引領下沐浴御苑的榮光 御苑內一草一木皆有雨露的滋潤並青青地茂盛長著 特別是在晚秋之際, 御苑的紅葉對視察團來說實在是賞心悅目 ( 二 ) 拓務省歡迎會十一月十日的早上十點, 天空一碧如洗 太陽閃耀, 我們一行人沐浴於如此晴朗的天空下訪問拓務省管理局, 與生駒管理局長會面, 並在正午丸的內會館裡出席歡迎會 我們一行人能獲得如此無上的光榮, 姑且不論我們身為國民, 或身為社會事業關係者, 歸台後必與社會智識者協力以粉身碎骨 義勇奉公的精神回報國家 回報萬分之一的皇恩 ( 三 ) 宮內省參訪十一月十一日午後三點來到宮內省, 會面宮內次官的關屋貞三郎閣下, 並與他懇談 詢問問題, 我們被賞賜了珍菓點心 接著有幸參觀宮內省內部, 我將視為一輩子的光榮 ( 四 ) 社會事業從事者與財產家比較現今的社會事業發展與台灣的社會事業, 則有如天差地別 其差別在於, 內地社會事業從事者有共存共榮的精神, 而財產家的社會觀念也很濃厚, 因此很發達 希望台灣的事業從事者與財產家都有效法的精神, 並更加奮鬥不懈, 早晚趕上內地 ( 五 ) 職業介紹所現今本島幸運地沒有太多失業者, 因此目前仍不需考慮, 但若經濟不景氣持續一段時間, 在不遠的將來若有必須救濟失業者的時機, 則職業介紹所就必須要增設了 ( 六 ) 簡易食堂為了幫助減緩單身勞動者與貧困夫婦平日的疲勞, 本島市郡必須早日設立簡易食堂 並且可預期將成為他們經濟上莫大的幫助與方便 ( 七 ) 托兒所為讓家庭內有幼兒的勞動者仍可以賺取勞動薪水, 以及為了保護幼兒, 在內地設有許多托兒所, 家庭因此頗圓滿 期望台灣市街可以以政府公費或是社區團體費用來設置托兒所, 可使勞動者無後顧之憂地出門往各工廠 會社工作, 願達到社會安寧 國民福利的增進 我的感想寫到此處, 我已盡的職責 258

269 附錄七 : 蕭乾源相關報章報導 刊登日期 民國 89 年 12 月 11 日 ( ) 報刊名 台灣時報 資料來源 臺灣資料剪報系統 作者 江明樹 篇名 人間有情詩締盟 -- 蕭乾源與楊雨河 版次 29 標題 文學 圖檔 259

270 附錄八 : 蕭乾源擔任六合吟社詞宗 1 出處 鍾壬壽與六堆客家鄉土誌 吳煬和 日期 2011 年 11 月 30 日 頁數 32 圖檔 說明 民國 63 年六合吟社舉辦第二屆第九期聯吟徵詩, 由蕭乾源擔任左右詞宗評選 2 出處 鍾壬壽與六堆客家鄉土誌 吳煬和 日期 2011 年 11 月 30 日 頁數 145 圖檔一圖檔 說明 詩人投稿 六合吟社, 由蕭乾源擔任詞宗評選, 用箋右下方有蕭乾源用印 260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篇文概說第七章公文的用語及標點符號公本篇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公文的意義 第三章 公文與高 普 特各類考試 第四章 公文程式之意義及演變 第五章 公文之分類及其行文系統 第六章 公文之結構與行款 第一篇 第一章緒論 003 第一章緒論 等 等 004 最新應用公文 第一篇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005 第二章公文的意義 第一節 一 須為公務員製作之文書 二 須為公務員 職務上 製作之文書 006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8.doc 9483 175-203 中共地方政府 較大的市 建制與地位之探討 摘要 關鍵詞 : 較大的市 設區的市 行政區劃 地級市 地方政府 地方立法 175 壹 前言 1 2 貳 較大的市 設置的背景與意義 1949 10 176 1950 1954 9 20 53 1955 6 9 20 1959 9 17 9 3 1978 177 33 4 5 6 80 7 1976 1979 7 1 20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K 0.9K 05 () 0.9K 3.2K K 9.8K K 20.6K K 28.9K K 41K

contents K 0.9K 05 () 0.9K 3.2K K 9.8K K 20.6K K 28.9K K 41K contents 01 20 0K 0.9K 05 () 0.9K 3.2K 06 07 3.2K 9.8K 08 09 10 9.8K 20.6K 11 12 13 14 15 70801 6 06 299 1111 16 17 20.6K 28.9K 18 19 20 308 28.9K 41K 21 22 23 41K 52.5K 24 25 22 6 06 272 6988 fl jintainan@gmail.com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聖人慶日及節日 五月十一日 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 宗徒 慶日 五月二十九日 耶穌升天 節日 五月三十一日 聖母天地元后 慶日 文章分享 淺談拉丁文在天主教會的重要性 緒論 一直以來 教會拉丁語被視為西方文化之基石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 可是在 近四十年來 這種 天主教徒的特徵 (sensus catholicus) 已從教會禮儀 信友靈修生活 等逐漸褪色 這現象當然與人們 甚至神長和教會機構對拉丁語應用之誤解有關

More information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43,1052,272 791222101452 2014719 58339347 396634355 196413164 28269 26 27 28 29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編撰教育部出版中華民國 96 年 9 月 攜手拼出圓滿的幸福 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 林育瑋 3 目錄 幸福拼圖 序文...p.2 引言 能和心愛的人共度一生, 就是最大的幸福!...p.6 幸福方程式 : 我 + 你 = 幸福關鍵一 我...p.10 關鍵一 你...p.20 關鍵一 +...p.28 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撇步 附錄一...p.48

More information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縣 94 學年度 上 學期      區 國民中學  Q  年級    R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高雄市立茄萣國中國中 103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 英文補救教學彈性學習課程計畫表 一 教材來源 : 二 教學節數 : 每週 (1) 節, 學期共 ( 20 ) 節 三 各單元內涵分析 : 週次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第四週 9/1 9/5 9/8 9/12 9/15 9/19 9/22 9/26 Lesson1 ( 一 ) Lesson1 ( 一 ) Lesson2 ( 二 ) Lesson2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兩岸社區發展與社區交流之研析 專題研究 兩岸社區發展與社區交流之研析 A Stud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張峻豪 * (Chang, Chun-Hao)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摘 要 關鍵詞 : 社區 社區發展 社區交流 兩岸關係 基層民主 * 47 PROSPECT

More information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老年性生理學和老年的性生活 老 和 第四年齡 概念 有不一致, 讀者可自參考, 本書不再多引 第一章導言第一章 導 言 1-1 人一生的年齡變化和老年的概念 1994 0 14 15 6465 20 WHO 44 45 59 60 74 1 1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青老年,75-84 歲稱為 中老年,85 歲以上稱為 老老年 ( 鈕則誠,2006); 有人把 65-74 歲稱為 年輕老人期 (the youngold),75-84 歲稱為 中度老人期 (moderately),85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The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Of The Seafood Industry Studies In Taiwan. I II 目 錄 頁次 第一章: 緒論 1-9 第一節: 研究的動機與研究的目的 第二節: 研究的步驟與研究方法 1-7 8 第三節: 資料蒐集 9 第四節:本文組職 9 第二章: 台灣的水產加工及全球水產供需 10-44 第一節: 台灣的地理位置與水產資源

More information

N3489_PYE_SChi_Cover-back

N3489_PYE_SChi_Cover-back 保華建業集團 業務方針 業務方針 保華建業1946年始建於上海 逾六十年來致力為香港及各 地城市打造宏偉景觀與世界級基建設施 保華建業作風穩 健 積極進取 專注發展其多元化的工程及房地產業務 保華建業的核心業務涵蓋承建管理 物業發展管理及房地 產投資 集團於香港 澳門 中國內地以至海外均擁有龐 大的客戶網絡 保華建業集團 願景 以創新精神 專業態度以及對品質的追求 提供一條龍的房地產服務 從而在香港

More information

2

2 4 1 2 第一節清末與國民政府時期的大陸保險市場 3 第二節中共建政初期的大陸保險市場 3 2001 24 4 第三節大陸保險市場的發展階段 5 4 1990 72-73 6 2-1 7 2-1 12 Trans America New York Life Met Life CIGNA Allianz AXA Gerling Scadinavia Samsung 8 第一節大陸保險法規的演進過程

More information

90 二 村落維生機能活動的調查 (1) (2) (3) 4. 5.

90 二 村落維生機能活動的調查 (1) (2) (3) 4. 5. () 89 () 1960 一 地理環境的調查 (location) 1. (site) 2. (position) 3. (situation) 90 二 村落維生機能活動的調查 1. 2. 3. (1) (2) (3) 4. 5. () 91 (1) (2) (3) (ua 2 ) (4) 1993149-152 6. 1998 三 聚落史的調查 1. 2. 3. 92 4. 四 土地制度 10

More information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第 6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97 年 1 月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 現狀與問題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Central-Local Relation Reforms in China 林文軒 (Lin, Wen-Hsua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所博士生 1 摘要 關鍵詞 : 權力下放 職能轉換 地方主義 部門利益 壹 前言 1 76 吉首大學學報

More information

第六章社區關係 6.1 廉潔教育工作 圖表二十二 年講座統計總表 86

第六章社區關係 6.1 廉潔教育工作 圖表二十二 年講座統計總表 86 第六章社區關係 85 第六章社區關係 6.1 廉潔教育工作 圖表二十二 2000-2005 年講座統計總表 86 6.1.1 廉潔奉公 講座及其他專題講座 87 圖表二十三 2005 年為公務人員所作的各類講座及講解會之統計表 6.1.2 廉潔新一代 小學生誠信教育計劃 88 89 圖表二十四 2005 年 廉潔新一代 小學生誠信教育計劃 參加學生人數統計表 90 圖表二十五 2005 年參加 六

More information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人為因素與 飛航安全 人為因素 7 7 8 人為因素的類別 H 1972 E. Edward SHELL S S L E software, H handware, E environment, L liveware L SHELL 20 2014 3 495 人為疏失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合作, 往往是事故的最終防線, 若能發揮團隊合作的功能, 則比較能克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危害 2014 3 495

More information

行政法概要 本章學習重點 本章大綱 第一節行政作用之概念 第二節行政作用之分類 一 行政程序法 第三節行政作用法之範圍 第四節行政作用之私法 行為 二 行政罰法三 行政執行法一 源起二 類型 第五節行政作用中的非 權力行為 一 類型 二 事實行為 第六節行政作用之內部 行為 一 行政規則

行政法概要 本章學習重點 本章大綱 第一節行政作用之概念 第二節行政作用之分類 一 行政程序法 第三節行政作用法之範圍 第四節行政作用之私法 行為 二 行政罰法三 行政執行法一 源起二 類型 第五節行政作用中的非 權力行為 一 類型 二 事實行為 第六節行政作用之內部 行為 一 行政規則 第 6 章 行政作用及其分類 行政法概要 本章學習重點 1. 2. 本章大綱 第一節行政作用之概念 第二節行政作用之分類 一 行政程序法 第三節行政作用法之範圍 第四節行政作用之私法 行為 二 行政罰法三 行政執行法一 源起二 類型 第五節行政作用中的非 權力行為 一 類型 二 事實行為 第六節行政作用之內部 行為 一 行政規則 二 內部指令 CHAPTER 6 行政作用及其分類 內文教學區 1 行政法概要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2 3 4 5 ~ 6 1. 2. 3. 4. 7 ~ 8 9 ~ 10 11 12 13 14 1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五 執行方式 一 甄試過程照片 16 17 18 夣 19 20 21 22 23 24 2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26 27 28 . 29 30 31 32 33 . 34 . 3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

More information

heepwoh-cover

heepwoh-cover 2016-2017年度 enquiry@heepwoh.edu.hk PDF processed with CutePDF evaluation edition www.cutepdf.com 目 錄 一 本校辦學團體...P. 3 二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教育事工部組織架構...P. 3 三 願景 使命及核心價值...P. 3 四 辦學宗旨...P. 3 五 校徽 校訓...P. 3 六 校歌...P.

More information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本計劃經費來自 品健康福利捐支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我 名字 為了 以下理由 1. 2. 3. 4. 5. 決定從 年 月 日起 簽署人 (簽章) 見證人 (簽章) 年 月 日 a 準備戒 V 環境的準備 排除讓自己想吸 自己戒 的環境 V 心理的準備 瞭解自己的吸 的環境 建立能提醒 行為 強化戒 決心 V 身體的準備 評估身體的尼古丁依賴度 必要時找尋 藥物降低戒 戒 的難度

More information

NAAC_FNEC.indd

NAAC_FNEC.indd 攜 手 同 步 五 載 情 齊 心 邁 向 新 一 天 2003-2008 1 4 5 6 7 耆 智 全 接 觸 消 除 隔 膜 回 饋 社 會 8 9 10 11 12 13 14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5 2008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032008 我們的願景 攜手共創佳 在 過去五年 義工與中心並肩作戰社區的層面有

More information

... 03... 10 2... 15...20... 26... 30... 34

... 03... 10 2... 15...20... 26... 30... 34 99 ... 03... 10 2... 15...20... 26... 30... 34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認知概念發展教具 概念類 1. 理解概念 2. 空間概念 3. 速度概念 4. 專注力 5. 記憶力 6. 數概念 理解概念 空間概念 認知概念發展教具

More information

新舊惡靈的決戰 散文讀本1 遊戲開始 002 現場一

新舊惡靈的決戰 散文讀本1 遊戲開始 002 現場一 拓拔斯 塔瑪匹瑪 作者介紹 拓拔斯 塔瑪匹瑪 1960 漢 名田雅各 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族人 高 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 以台灣原住民 醫療服務為職志 而曾服務於台東縣蘭 嶼鄉 高雄縣三民鄉及桃園鄉衛生所 以及省立花蓮醫院 目前則服務於台東 縣長濱鄉衛生所 其足跡常往 只有他一個醫師 的地方跑 一心 一意為台灣原住民族醫療服務的心願 始終沒變 1981年 拓拔斯以自己為名的小說 拓拔斯 塔瑪匹瑪 獲得了高雄醫學院南杏文學獎小說類第二名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目錄 2013 年度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目錄 1 4 2 5 3 6 3.1 6 3.2 7 3.3 7 4 8 4.1 8 4.2 2013 9 4.3 10 5 15 5.1 15 5.2 16 5.3 18 6 19 6.1 19 6.2 20 6.3 21 6.4 22 6.5 23 6.6 24 6.7 24 6.8 24 7 25 7.1 25 7.2 26 7.3 27 7.4 27 7.5

More information

貳 肆 公司治理報告 一 組織系統 ( 一 ) 組織結構 ( 二 ) 組織系統圖 14 中華民國 98 年中華郵政年報

貳 肆 公司治理報告 一 組織系統 ( 一 ) 組織結構 ( 二 ) 組織系統圖 14 中華民國 98 年中華郵政年報 14 16 24 30 24 25 26 26 27 27 28 29 29 一 組織系統二 董事 監察人 總經理 副總經理 各部門及分支機構主管資料三 公司治理運作情形 ( 一 ) 董事會運作情形 ( 二 ) 公司治理運作情形及其與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差異情形及原因 ( 三 ) 揭露公司治理守則及相關規章之查詢方式 ( 四 ) 揭露其他足以增進對公司治理運作情形瞭解之重要資訊 ( 五 ) 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狀況

More information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997 197-210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7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一 問題與方法 1 ---- ---- 2 3 1 2 3 ---- 198 ---- ---- 4 二 內聖人格的形成與文學理想之建構 ( 一 ) 道德主體的確立 ( 仁 ) 與文學理想之根據 ( 質 ) 4 199 5 ---- 6 ( 二 ) 道德主體的落實 ( 禮 ) 與文學質素之要求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目錄 2014 年度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目錄 1 4 2 5 3 7 3.1 7 3.2 8 3.3 8 4 9 4.1 9 4.2 2014 10 4.3 11 5 16 5.1 16 5.2 18 5.3 20 5.4 21 6 22 6.1 22 6.2 23 6.3 24 6.4 25 6.5 26 6.6 27 6.7 27 6.8 27 7 28 7.1 28 7.2 29 7.3 30 7.4

More information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2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你可能不知道的媒體影響 劉正山若用 選戰 的角度來看選舉和參與選舉, 你大腦裡情感的作用一定大過理性的作用, 便會很習慣地拿各種媒體或別人的觀點來使自己的選擇合理化 2012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4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agendasetting 報紙和網路新聞的頭版空間有限,

More information

三期四期執行報告.PDF

三期四期執行報告.PDF . 1. 1. 2. 2. 5. 7. 8. 9. 9 11 11 11 12 12 13 13 14 15 15 16 16 16 17 18 19 21.. 21.. 24 27.. 28 195 .. 277.. 279.. 279.. 280.. 280.. 283.. 287.. 287.. 287.. 288.. 290.. 293 294 299.. 303.. 303.. 303..

More information

: 730 2 3 8 10 11 13 20 44 51 69 75 76 78 79 81 174 175 Estera Management (Bermuda) Ltd. Canon s Court 22 Victoria Street Hamilton, HM 12 Bermuda 183 22 Canon s Court 22 Victoria Street Hamilton HM 12

More information

104 (5) (6) 二 臺灣民間信仰神祇的分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3

104 (5) (6) 二 臺灣民間信仰神祇的分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3 一 臺灣傳統民間信仰的特性 (diffused religion) (institutional religion) 1 199781-97 1. 2 2. 3. (1) (2) (3) (4) 1 199042 2 103 104 (5) (6) 二 臺灣民間信仰神祇的分類 ( ) ( ) ( ) 10 7-1 7-1 1.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手冊.docx

Microsoft Word - 手冊.docx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2011 春季班赴外交換生手冊 Outbound Exchange Student Handbook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事務處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事務處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Tel:+886-2-7734-1282

More information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個案分析 ( 二 )- 美濃鎮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文化經濟分析 第一節文化觀光之現況分析 4-1 77 4-1 78 85122 66...... E3-5 C4-5 66.. C4-5 79 ............ A1-2 67 68 67 90-1.7.3--2 68 90.11. 9 2 80 .. F2-5 B1-8. C3-3.. C3-4 8878 81 .. C1-2 91b128

More information

Essays 專文

Essays 專文 Essays 專文 Selecting the Finest Blossoms from the Vast Sea: 談日治時期 臺灣傳統書畫 存續流變之背景 : 代導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吳文星 22 Catalogue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by Taiwan's Japanese Artists 1872 1879 4-5 2-3 1919 2 1922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PROSPECT EXPLORATION 第 10 卷第 9 期中華民國 101 年 9 月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A Research on the Issue Concerning Assistant Police in Mainland China and its Regulation: Suzhou as an Example 陳銘聰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軍人干政/ 軍人中立 提法的不當 221

軍人干政/ 軍人中立 提法的不當 221 第五節統獨篇 1990 220 軍人干政/ 軍人中立 提法的不當 221 53-60 1990 222 省籍 / 統獨 / 權術來解釋李郝現象之不當 1990 223 224 從 台灣乎? 中國乎? 分析李登輝之不當 225 paternalistic 威權體制的重返 提法之不當 226 19 16 227 1991 520 在這個時期的 李登輝 - 省籍 情結, 有其特定的右派傾向 228 17

More information

t14phip

t14phip China Tower Corporation Limited (a) (b) (c) (d) (e) (f) (g) (h) (i) (j) (k) 1933 1933 32 China Tower Corporation Limite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 : [ ]

More information

2013~2015 保健食品產業專業人才 供需調查 2011 5 2011529 2012 2013~2015 2012 44.67% 2011 11.96% 2013~2015 ... 1... 1... 5... 10... 12... 13... 14... 19... 20... 22... 24... 12... 19... 21... 22 III IV 1... 1 2... 3

More information

臺南一中 / 程美鐘老師國文考科 壹前 言 貳選擇題命題趨勢分析 101 年 ~104 年學測題型統計表 測驗目標 年度 基礎形音義 字音 字形 字 詞義 成語 文法與修辭 理解與

臺南一中 / 程美鐘老師國文考科 壹前 言 貳選擇題命題趨勢分析 101 年 ~104 年學測題型統計表 測驗目標 年度 基礎形音義 字音 字形 字 詞義 成語 文法與修辭 理解與 臺南一中 / 程美鐘老師 發行人 陳炳亨出版 民國一 四年九月 總召集 周耀琨 總編輯 蔣海燕 發行所 7 0 2 4 8 臺南市新樂路 76 號 編輯部 7 0 2 5 2 臺南市新忠路 8-1 號 主編 江欣穎電話 (06)2619621 #314 校對 陳慧君 E-mail periodical@hanlin.com.tw 美編 李懿娟 杜政賢翰林我的網 http://www.worldone.com.tw

More information

C3特教班學習領域課程計畫

C3特教班學習領域課程計畫 臺南市安南區土城國民小學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資源班班領域教學進度表 ( 學習領域課程計畫表 ) 領域 : 社會技巧領域組別 :M/3 教學者 : 陳鴻佳老師每周教學節數 :1 節 1. 能加強多元性別互動技巧 (2-b-4) 2. 能加強學校基本適應技巧 (3-b-1) 3. 能加強社區基本適應技巧 (3-b-2) 第一週 8/29-9/3 第二週 9/4-9/10 第三週 9/11-9/17

More information

2013 03 1 02 1.1 03 1.2 03 1.3 03 1.4 03 2 04 3 06 3.1 07 3.2 09 3.3 11 3.4 14 4 16 4.1 18 4.2 21 5 24 5.1 26 5.2 27 5.3 29 5.4 32 5.5 33 6 34 6.1 35

2013 03 1 02 1.1 03 1.2 03 1.3 03 1.4 03 2 04 3 06 3.1 07 3.2 09 3.3 11 3.4 14 4 16 4.1 18 4.2 21 5 24 5.1 26 5.2 27 5.3 29 5.4 32 5.5 33 6 34 6.1 35 02 2013 2013 企 業 社 會 責 任 報 告 2013 03 1 02 1.1 03 1.2 03 1.3 03 1.4 03 2 04 3 06 3.1 07 3.2 09 3.3 11 3.4 14 4 16 4.1 18 4.2 21 5 24 5.1 26 5.2 27 5.3 29 5.4 32 5.5 33 6 34 6.1 35 6.2 38 7 2013 42 02 2013

More information

17-72c-1

17-72c-1 台灣喜宴文化與陶瓷餐具設計開發 廖素慧 林長弘 林秀娟 摘 要 喜宴文化它包括了生活風俗習慣 禮教的 禁忌與料理 飲食的結合 可以看到民族的思 想行為以及社會的結構模式 是生活文化的濃 縮 它的過程對於一對新人在人生旅程開始 時 得到關愛與祝福也給予責任 所以喜宴的 禮教約束 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好的飲 食禮教約束可以產生良性的人生觀 從喜宴的 食物料理與新開發餐具的造形與裝飾美感等的 結合來做一個開始

More information

老人 社 交 活 動 McAuley et al., 2000 Glass 1999 Mendes de Leon ~2 1~ % 10.56% 9.23% 6.05% 24.72% 14.18% 12.12% 影響老人社交活動的因素一 生理功能的改變 Bar

老人 社 交 活 動 McAuley et al., 2000 Glass 1999 Mendes de Leon ~2 1~ % 10.56% 9.23% 6.05% 24.72% 14.18% 12.12% 影響老人社交活動的因素一 生理功能的改變 Bar 社交活動對老人的影響 文 / 張麗芳 RN, 新樓醫院護理部督導, 導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研究所進修中 前言 7 28 1993 7 2007 10 65 233 133 10.16 57.6 95 2.4 2005 65 29.52% 65.20% 55.16% Mendes de Leon Glass Berkman 2002 34.1% 43.2% 2005 社交活動的概念一 社交活動的定義 social

More information

中期 12 中期 % 報告期 報告 44 中期 報 年中期報告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期 12 中期 % 報告期 報告 44 中期 報 年中期報告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 2016 6 30 6 2016 2016 www.hkex.com.hk www.chalco.com.cn 2 6 8 10 中期 12 中期 12 13 16 22 25 26 27 5% 28 29 29 報告期 29 30 31 31 31 32 35 35 36 38 報告 44 中期 報 46 1 2016 年中期報告 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1. ALUMINUM CORPORATION

More information

(1) (2) (3) (4) (5) (6) 二 臺灣民間信仰神祇的分類 ( ) ( ) ( ) 三 臺灣地區民間廟宇的神明體系 1.

(1) (2) (3) (4) (5) (6) 二 臺灣民間信仰神祇的分類 ( ) ( ) ( ) 三 臺灣地區民間廟宇的神明體系 1. () 153 一 臺灣傳統民間信仰的特性 (diffused religion) (institutional religion) 1992199 1998a109 1 199781-97 1. 2 2. 1 199042 2 154 3. (1) (2) (3) (4) (5) (6) 二 臺灣民間信仰神祇的分類 ( ) ( ) ( ) 10 6-1 三 臺灣地區民間廟宇的神明體系 1. () 155

More information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SAMS 台上講者從左至右 : 吳薇薇女士 羅陸慧英教授 佘孟先生 李芳樂教授 從 電子銀行服務 到 電子學習 題追3 專蹤電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SAMS 台上講者從左至右 : 吳薇薇女士 羅陸慧英教授 佘孟先生 李芳樂教授 從 電子銀行服務 到 電子學習 題追3 專蹤電 鄭燕祥教授演講座座無虛席專題追蹤電子學習電子學習如何提升 學與教 模式? 學與教博覽 2010 論壇直擊報道 整理 : 蘇家輝 2 學與教博覽 2010 於本年 7 月 15 日至 17 日假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其中 電子學習提升 學與教 模式 論壇邀請了多位學者 專家和官員就相關話題發表意見, 當中不乏具啟發性的觀點, 值得老師參考和細思 子學習3 電子學習的定位 傳統電子學習 與 新世代電子學習

More information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Bandura Bandura (381) 學習輔導.indd /5/31 2:44:13 PM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Bandura Bandura (381) 學習輔導.indd /5/31 2:44:13 PM 學習輔導 課業輔導 381 19 學習輔導 五至七章重點整理 第五章 在學學生的學習輔導 / 第一節 中學生的學習特徵 1. 2. 3. 4. 1. 2. 3. 1. 2. 3. 4. 5. 1. 2. 3. 4. (381)019-030 學習輔導.indd 19 2007/5/31 2:44:08 PM 381 課業輔導學習輔導 20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輔導 Skinner Skinner Skinner

More information

Family Elderly 執行編輯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CONTENTS 01 08 13 18 24 29 34 39 44 01 % % 02 03 樂齡學習 04 05 06 FAMILY ELDERLY LEARNING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FAMILY ELDERLY LEARNING 17 18 % 19

More information

教育開支 % % 教育統籌委員會 ( ) 幼稚園教育 % 95% 1:15 2,

教育開支 % % 教育統籌委員會 ( ) 幼稚園教育 % 95% 1:15 2, 第七章教育 190 30 香港教育概況 12 ( ) ( ) ( ) 51 ( 15 ) 41 000 ( ) ( ) 政府的角色 112 教育開支 793 18% 714 22% 教育統籌委員會 ( ) 幼稚園教育 176 400 978 76% 95% 1:15 2,500 75 113 小學教育 266 153 452 (34 418 ) 21 53 15 909 35 095 ( ) 50%

More information

NCKU Magazine 主編的話 校長的話 大事記 合力寫校史 觀點 發現成大 夢想成大 榕園記事 1998 Amartya Sen human development expanding real or substantive freedoms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 臺南市四個

NCKU Magazine 主編的話 校長的話 大事記 合力寫校史 觀點 發現成大 夢想成大 榕園記事 1998 Amartya Sen human development expanding real or substantive freedoms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 臺南市四個 44 促進健康平等與社區增能, 共創大學新人文典範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 促進健康平等與社區增能, 共創大學新人文典範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 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主任戴華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行政與實踐整合平臺研究助理吳郁婷 不同環境, 不同利基, 不同限制, 大臺南各地發展出不同生活方式, 這些差異我們稱之為城鄉差距 這些差距中, 究竟哪些是正面的地方特色, 有哪些是觀念或制度造成的不平等? 全方面追求發展的大臺南,

More information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凡發生過的必留下痕跡 同位素分析的考古應用? 如何考古 06 2013 9 489 經由人骨中碳和氮同位素的分析, 提供考古學家另一個探討古代攝食系統的途徑 另外, 可以藉由鍶同位素分析了解人群的來源與遷移過程 1970 新技術的應用 13 15 13 12 15 14 13 15 13 12 15 13 15 13 X = 20 + B 13B δ13c X 1 X 2013 9 489 07 δ

More information

珍惜生命 聖嚴法師與吳念真 黃春明 李明濱的對話 珍惜生命 時間 : 二 六年六月十七日地點 : 台北圓山飯店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禪修文教體系創辦人 ) 黃春明 ( 知名作家, 國家文藝獎得主 ) 吳念真 ( 知名導演 ) 李明濱 (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持人兼主任 ) 主持人

珍惜生命 聖嚴法師與吳念真 黃春明 李明濱的對話 珍惜生命 時間 : 二 六年六月十七日地點 : 台北圓山飯店對談人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禪修文教體系創辦人 ) 黃春明 ( 知名作家, 國家文藝獎得主 ) 吳念真 ( 知名導演 ) 李明濱 ( 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計畫主持人兼主任 ) 主持人 珍惜生命 目錄 一 可以再多想想, 放下自殺念頭 4 二 正確的價值觀, 破解自殺迷思 9 三 肯定自我價值, 實踐生命意義 11 四 落實人文關懷, 成功防治自殺 15 五 放下自責內疚, 勇敢承擔責任 19 六 呼吸就是財富, 活著就有希望 23 七 重新檢視媒體, 重視精神生活 28 八 重建媒體道德, 善盡社會責任 30 九 不做成功的人, 做個實在的人 33 十 逆境讓人成長, 打擊磨練意志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Amabile 創造力成分模式與共識評量技術之驗證 以國小五年級繪畫為例 研究生 : 賴足菁撰 指導教授 : 鄭英耀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七月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B1

More information

46 2011 11 467 數位遊戲式學習系統 7 2011 11 467 47 3 DBGameSys 48 2011 11 467 正規化資料模組 如何配置並儲存電子化資料 以 便減少資料被重覆儲存的程序 DBGameSys的主要功能模組包 學習者 審核評分模組 含 正規化資料模組 審核評分 模組 高分列表模組3大區塊 系統資料庫 在正規化資料模組的執行 高分列表模組 過程中 先要求學習者瀏覽遊戲

More information

立法會職權 組成 ( ) 60 2

立法會職權 組成 ( ) 60 2 第一章政制和行政 行政長官 行政會議 1 31 15 16 45 立法會職權 組成 ( ) 60 2 30 30 ( ) 70 35 35 立法會會議 ( ) 38 181 841 479 33 19 131 126 財務委員會 49 ( ) 73 15 20 3 24 58 內務委員會 34 政府帳目委員會 18 ( ) 4 議事規則委員會 12 議員個人利益監察委員會 法案委員會 12 12 30

More information

統一CSR年報-封面+裡+目錄-第1章(靛)-test.indd

統一CSR年報-封面+裡+目錄-第1章(靛)-test.indd 社會責任報告書 統一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1 2 1 GRI 4 6 8 8 9 10 11 12 13 18 20 21 26 29 30 31 32 39 48 50 57 60 68 70 72 73 2 3 4 5 6 489.6 4,758 37,000 72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樂活產品 做為一個負責任的食品生產者 我 們重視消費者的健康

More information

目錄

目錄 ( ) (: 00059) 2015 目錄 2 3 4 5 8 21 41 53 61 63 64 66 67 68 150 151 1 公司資料 公司 股 00059 0.1% 05821 0.1% 05580 0.1% 05855 0.1% 05567 0.1% 05602 業 8 32 33 86 20 2208 2888 86 20 2208 2777 業 151 14 1401 (852)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篇 政治與生活 國家 司法公民 私塾重點提示區 2-1-4 第一章國家 內文教學區 一 國家的意義 二 國家的起源 : 三 國家的目的 四 國家的重要性 : 2-1-5 司法公民 五 國體和政體 1. 2. 1. 2. 六 民主的意義與要素 2-1-6 第一章國家 1. 2. 3. 4. 七 民主政治的優勢 (1) (2) 八 政治文化 G.A.Almond 2-1-7 司法公民 1. 2.

More information

第三章 人間喜劇 縴夫的 愛 202 召喚亡靈的行動 219 流氓無產者 與國債 239 小塊農地的金融化 251 現代社會靠無產階級過活 260 跋一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276 跋二向馬克思學習 281

第三章 人間喜劇 縴夫的 愛 202 召喚亡靈的行動 219 流氓無產者 與國債 239 小塊農地的金融化 251 現代社會靠無產階級過活 260 跋一認真看書學習, 弄通馬克思主義 276 跋二向馬克思學習 281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大國 是怎樣 崛起 的? 馬克思對經濟學的革命 002 金箍棒 與 緊箍咒 : 債務驅動的暴力 010 人 如何成為 世界貨幣 026 文明的辯證法 049 反對 資本主義 不等於反對 資本 066 社會主義與金融 085 第二章古典經濟學的 扯淡 批判 與 扯淡 122 市場經濟的起源 125 信用 : 貨幣化的道德 140 銀行券 : 債務貨幣 157 怎樣讀懂 資本論 167

More information

Palmer & Yu 2013 地方道教論文集PRE-PUB

Palmer & Yu 2013 地方道教論文集PRE-PUB Title 廣東省英德市黃花鎮醮儀紀實 Author(s) Palmer, DA; Yu, WT Citation 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國香港, 2011 年 4 月 21-23 日. In 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3, p. 469-502 Issued Date 2013 URL http://hdl.handle.net/10722/205323

More information

聽 母 親 說 話 散 文 讀 本 4 美 麗 的 陷 阱 002

聽 母 親 說 話 散 文 讀 本 4 美 麗 的 陷 阱 002 蔡逸君 作者介紹 蔡逸君 1966 出生於彰化小 農村 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畢業後 當過電影場記 副導演與編劇 跨足寫 作 劇場等不同領域 為一多棲的創作 人 三十歲開始文學創作 2004年在妻子的全力支持下 離開 聯 合文學 雜誌編輯工作 做一位專職作家 專心做兩件事 走路與 寫字 發表文章於報刊專欄 出版有小說 童顏 笑彈祕笈 鯨少年 我 城 曾獲台北文學獎新詩首獎 中央日報 文學獎短篇小說第

More information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十四卷 第三期 書目文獻 1 2 二 獨著 / 編譯書目述評 (Auguste Comte,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十四卷 第三期 書目文獻 1 2 二 獨著 / 編譯書目述評 (Auguste Comte, ) 書目文獻 民國文人易君左著作述要 王兵 * 一 前言 (1899-1972) * 王兵,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 227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十四卷 第三期 書目文獻 1 2 二 獨著 / 編譯書目述評 1. 2. 3. (Auguste Comte,1798-1857) 1 2 1981 11 678 1961 2 228 書目文獻 民國文人易君左著作述要 4. 5. 6.

More information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期 2000 年 7 月 頁 125-142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 提要 關鍵詞 : 戲曲 關目 情節 故事 表演 勞逸均衡 冷熱調劑 元刊雜劇三十種 曲論 125 戲曲 關目 義涵之探討前言 1 一 關目 之原意與 元刊三十種雜劇 的 關目 126 2 3 4 5 6 127 7 8 9 128 10 129 11 二 明清曲論中 關目 的義涵 12

More information

70 74 86 93 99 5-83 6 72 考 選 論 壇 季 刊 第 1 卷 第 1 期

70 74 86 93 99 5-83 6 72 考 選 論 壇 季 刊 第 1 卷 第 1 期 應考人的期盼 增設考區面面觀 歐陽安琪 摘 要 為什麼國家考不能像大學指考基測一樣 在每一縣市設考區 建議離 島於地方特考之外 大型考再設考區 嘉惠地方考生 為什麼外縣市的考區需 忍受舟車勞頓之苦 臺南縣市已經確定合併為直轄市了 可否考量再新增臺南 考區 請問考選部設置考區的依據及標準是什麼 請貴部找交通方便的 場可以嗎 我是可憐的外地人 這些都是來自應考人地方政府民意代表有關 增設考區的建言 面對這樣的聲音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北 年 度 領 參 II 北 III 陸 錄 參 錄 IV V 1 2 3 4 參 錄 5 6 參 錄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1 2 1 2 28 29 (三) 教學方法 躍華小學語文課程中的第一個板塊 教科書教學採用單元整體教學的思 路 教授一個主題單元時 可以把教學過程分成幾個模塊 自學模塊 字詞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04-105 目錄 / 2 / 3 / 4 / 5 / 6 / 7 / 9 / 10 / 10 / 11 / 12 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教育學系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特殊教育學系心理與諮商學系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 / 16 語文與創作學系兒童英語教育學系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音樂學系台灣文化研究所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 / 20 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自然科學教育學系體育學系資訊科學系數位科技設計學系

More information

四技二專統測國文科 93 ~ 98 年 表一 單元名稱 字音辨正 ( 正確讀音 形近字讀音辨識 ) 字形測驗 ( 正確字形 同音字形使用辨識 ) 字 詞義 解釋 ( 一字多義 古今異義

四技二專統測國文科 93 ~ 98 年 表一 單元名稱 字音辨正 ( 正確讀音 形近字讀音辨識 ) 字形測驗 ( 正確字形 同音字形使用辨識 ) 字 詞義 解釋 ( 一字多義 古今異義 93 98 臺中高工 張麗美老師 93 98 93 10 98 19 93 98 -- 四技二專統測國文科 93 ~ 98 年 表一 單元名稱 93 94 95 96 97 98 1. 字音辨正 ( 正確讀音 形近字讀音辨識 ) 1 2 1 1 1 1 2. 字形測驗 ( 正確字形 同音字形使用辨識 ) 3 3 3 3 2 4 3. 字 詞義 解釋 ( 一字多義 古今異義 2 2 3 2 2 3 4.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Q 32 33

Q 32 33 台灣鄉鎮 農產 美景 人文薈萃之竹山 在南投縣竹山鎮民間 流傳 呷蕃 藷 配竹筍 喝好茶 看風景 閩南語 音 的俚語 十足道盡竹山鎮的地方特 產 也極力推銷在地的觀光產業 南投縣的竹山鎮 古稱 二重埔 亦稱 水沙連 相傳明鄭成功派其愛將 林圮進入竹山地區 由牛相觸口 今竹 山 林內交界帶 到此屯墾 以竹圍仔 今竹山鎮雲林里 為根據地 後來 其 餘漢人開墾此地 改名為 林圮埔 以 紀念林圮開山基祖的功勞

More information

* 1 2 3 32 1 2 3 2014 9 15 4 33 http://www.hisp.ntu.edu. tw/ 34 ID ID 2014 9 15 4 35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 圖三 文獻與案例蒐集資料截圖示意 三 網路平台與資料庫建置 配合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 建置資料庫與網站供計畫成員與大眾進 行資源分享與交流 本網路平台目前已建置完成 內容包含計畫之說明 實 踐研究團隊 政治大學

More information

25 80200 1) 2) 3) 4) 23,005 Expedia 71014 15.7% 15.2%2.9% 5.2% 1.4% 1,677.0 1,622.2 1,748.1 1,904.5 2,065.3 2,202.9-3.3% 7.8% 8.9% 8.4% 6.7% 1.4% 0.5% 2.2% 1.4% 1,328.7 1,310.0 1,413.9 1,523.1 1,624.3

More information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6 20114460台灣綠建築政策的成就 台灣的建築產業消耗了大量的水泥, 也排放了很多的營建廢棄物, 建築物的壽命卻嚴重偏低 建築的環保時代已來臨 1992 199212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CSD1998 1996 CO 2 以鄰為壑的台灣建築產業 27.22 34 1 6 20114460 7 8 201144604

More information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與中共推動中華文化話語權的詮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1 Joseph S. Nye Jr. Soft Power 美國之音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與中共推動中華文化話語權的詮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1 Joseph S. Nye Jr. Soft Power 美國之音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與中共推動中華文化話語權的詮釋 Marxism s Sinicization and Communist China s Promotion of Chinese Culture Discourse Privilege 趙春山 (Chao, Chun-Shan)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 林祐斳 (Lin, You-Chin)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班研究生 摘要 Soft Power

More information

10 不住在水裡的淡水龜 超級大 宅龜 台灣難得仍能保留少數的食蛇龜穩定族群, 在保育研究上顯得重要與珍貴

10 不住在水裡的淡水龜 超級大 宅龜 台灣難得仍能保留少數的食蛇龜穩定族群, 在保育研究上顯得重要與珍貴 40 2014 2 494 台灣食蛇龜生存的挑戰 失落的龜樂園 20 台灣的食蛇龜 J. E. Gray 1863 R. Swinhoe J. Reeve 台灣原來還算普遍的食蛇龜, 也名列投機者高價競逐的少數物種之一, 前景令人擔憂 10 不住在水裡的淡水龜 超級大 宅龜 0.07 8.25 2 40 5 16 台灣難得仍能保留少數的食蛇龜穩定族群, 在保育研究上顯得重要與珍貴 2014 2 494

More information

總結

總結 I. P.1 P.1 P.1 P.2 P.2 P.3 II. P.4 P.5 P.5 III. IV. A) P.6 B) P.6 C) -------------------------------------------------------P.78 P.9 P.9 V. P.1517 P.1718 VI. P.19 P.19 P.1920 VII. P.21 VIII. P.22 IX. P.23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4 素人頭家圓夢 65 圓夢 桃城食在好味道 3 5 2000 9 6 5 11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8 素人頭家圓夢 69 透過臉書分享, 用美食料理和粉絲搏感情 3 好手藝 講究的製程, 這些店家習以為常 的事, 對消費者來說卻是最難得的堅持, 3 消費者在找的不就是這樣的好東西? 2000 1500 1000 8 70 素人頭家圓夢

More information

澳門政治發展的遞嬗 : 以 2013 澳門立法會選舉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貳 2013 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澳門政治發展的遞嬗 : 以 2013 澳門立法會選舉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貳 2013 年澳門立法會選舉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3 期 中華民國 103 年 3 月 澳門政治發展的遞嬗 : 以 2013 澳門立法會選舉為例 Macao s Gradual Chang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Legislative Assembly Election 2013 as An Example 董致麟 (Tung,Chih-Li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澳門研究中心執行秘書

More information

注入新能量明確新方向

注入新能量明確新方向 股份代號 598 Stock Code : 598 注入新能 量 明 確 新方 向 2015 Interim Report 2015 中 期 報 告 中期報告 R O F A Y NE W D T I L A T I V IR E C New Ti Interim Report on 2015 注入新能量明確新方向 2 3 4 5 7 9 10 38 49 50 公司資料 公司 公司 SINOTRANS

More information

中華民國第 四 十 七 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中華民國第 四 十 七 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中華民國第四十七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作品說明書 高中組生物 ( 生命科學 ) 科 040718 光鮮外表下的神秘面紗 - 探討草莓果實生長及其生殖 學校名稱 : 國立鳳新高級中學 作者 : 高二簡溥辰 指導老師 : 王美玲 高二謝宜芬 高二歐盈佛 高二陳柏維 關鍵詞 : 草莓 (Fagaria sp. ) 果實發育 (fruit develop) 萌芽 (germination) ~

More information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專題研究專題研究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An Introduction of Wang Mon s Ideological Novels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deological Novels 林文軒 (Lin,

More information

39% % 李兆基博士大紫荊勳賢 10

39% % 李兆基博士大紫荊勳賢 10 旺角 香港 39%7.61 5.48 38% 4.89 3.54 李兆基博士大紫荊勳賢 10 38% 44% 3% The H Collection 62% 11 18 12 進行發展中物業及已建成主要存貨, 樓面總括如下 : 項目數目 集團自佔實用 / 樓面面積 ( 百萬平方呎 ) ( 註一 ) 備註 ( 甲 ) 可於二零一八年銷售之樓面 : 1. 24 1.1 2. 6 0.6 ( 乙 ) 市區項目

More information

選擇學校午膳供應商手冊適用於中、小學 (2014年9月版)

選擇學校午膳供應商手冊適用於中、小學 (2014年9月版) 2014 年 9 月版 選擇 學校午膳供應商手冊 適用於中 小學 i 1 1 2 3 4 5 6 7 8 9 1 2 2 i. ii. iii. iv. v. i. ii. iii. iv. v. vi. vii. 3 i. ii. iii. iv. v. 4 i. ii. 1. 2. 3. 4. 5. iii. iv. 5 6 3 4 5 6 i. ii. i. ii. iii. iv. v.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Ulferts International Limited Ulferts International Limited 200,000,000 20,000,000 2,000,000 180,000,000 0.62 0.38 1% 0.0027% 0.005% 1711 38D 0.62 0.38 0.621%0.005%0.0027% 0.62 www.hkexnews.hk www.ulferts.com.hk

More information

本 論 文 獲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一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本 論 文 獲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一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客 家 社 會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遠 渡 重 洋 的 美 食 臺 灣 客 家 擂 茶 的 流 變 研 究 生 : 黃 智 絹 指 導 教 授 : 周 錦 宏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年 六 月 本 論 文 獲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一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圖 書 館 碩 博 士 論

More information

高雄市光華國民中學九十二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

高雄市光華國民中學九十二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 05 三年級彈性課程教學計畫表 高雄市立壽山國民中學 05 學年度第 2 學期三年級 彈性課程 補救英語 教學計畫 壹 各單元教學目標 ( 一 ) 培養學生基本的英語溝通能力 ( 二 ) 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方法 ( 三 ) 增進學生對本國與外國文化習俗之認識 貳 各單元內涵分析 週次 2/3-2/9 日期單元名稱對應之能力指標節數評量方式 L Martin and Henry 2 2/20-2/26

More information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_BK07.ps, page Preflight ( _BK07.indd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3 家庭變遷對健康的影響 在經濟起伏時 家庭支持十分重要 在 兩地三岸社會政策 一書中 魏雁濱 曾群 在 社會排斥 一文提及一項研究發現 在北歐六國和蘇格蘭 家人支持對防止失業 青年陷入貧窮發揮重要作用 在福利制度相對比北歐較弱的南歐國家如意大利 家庭 和社會網絡對失業者起較大的支持和保護作用 在中國人社會 家庭支持也十分重要 根據本港社會服務聯會

More information

Free Ma rk e t

Free Ma rk e t 仁愛堂社區中心 2016年1-3月季刊 小組活動公開報名 11月21日 星期六 抽籤活動截表日 11月12日 星期四 由家長導師分享所長 帶領有趣的親子故事瑜珈 感 油 動 加 站 由 一個 社工與特殊學習需要孩子的家 長共同打造的天地 不定期舉辦家庭旅行 家庭 間增加互動和交流 一同歡 度假期 給予孩子空間嘗試新事物 攀石體驗讓孩子挑戰自己 由家長導師設計豐富的主題活動 包括 認知 社交 自我表達

More information

本章重點 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 社會工作的意義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社會工作的哲理社會工作的倫理 21 第一節 社會工作的意義 social work 20 一 社會工作是一種專業的活動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 NASW Standards for Social Service ManpowerZastrow, 1995 2006a 社會工作概論

More information

10 6, 地球的熱循環

10 6, 地球的熱循環 52 2013 4 484 人類活動與 地球熱循環 46 不斷追求進步的我們, 殊不知在迅猛發展的同時, 已經陸續對地球的整個環境生態引爆一顆顆不定時炸彈, 所造成的傷害正逐漸擴大並增強中 10 6,000 500 地球的熱循環 3 2013 4 484 53 54 2013 4 484 工業革命後, 人類活動產生的熱迅速增加, 使地球原本趨於最適合人類活動的熱平衡必須重新調整 環境變遷 18 280

More information

2010/03 1. 2. 3. .. . 14 * (Certification) Certification) 1. 2. 3. ( 5~15%) 4. 5. 20% 企業看證照 具加分效果 機械專業證照至今已獲得120家機械相關企業的認同與支持 企業表達認同的具體作法包含 給予獲證考生優先面試的機會 運用此認證 作為公司招募員工時確保所錄取之新 人基本能力的方式 鼓勵員工報考 提升專業能力

More information

高雄好讀書, 營造城市閱讀風氣 舉辦高雄市故事媽媽認證培訓 全國故事媽媽一起來麻吉 民國 95 年 11 月, 全國故事媽媽一起來麻吉 活動合照 ( 高雄市立圖書館提供 )

高雄好讀書, 營造城市閱讀風氣 舉辦高雄市故事媽媽認證培訓 全國故事媽媽一起來麻吉 民國 95 年 11 月, 全國故事媽媽一起來麻吉 活動合照 ( 高雄市立圖書館提供 ) 劉怜珍 高雄市立圖書館推廣組組長 與局長讀書 詩人局長路寒袖親自與讀書會夥伴讀書 95 1 2 20 95 5 12 76 55 民國 95 年 5 月 12 日, 高雄市文化局王志誠局長 ( 第二排左四 ) 與無願讀書會成員於真愛碼頭合影 ( 高雄市立圖書館提供 ) 36. 書裡寫著我們活過的人生, 以及沒有活過的 邱瑞鑾 高雄好讀書, 營造城市閱讀風氣 40 1977 1996 19 95 20

More information

二 戶外教學的性質

二 戶外教學的性質 285 一 戶外教學的意涵 價值及其面對的挑戰 1999 1994174 1. 286 2. 3. 二 戶外教學的性質 6 1999 26 1. 2. 3. 287 4. 5. 三 鄉土戶外教學的教學目標 10-1 1. (curriculum) (subject material) 288 (1998) 10-2 (conceptualizing) (generalizing) 2. (Educational

More information

1952 年 ( 昭和 27 年 ) 29 壬辰 ( みずのえたつ ) 50 癸丑 49 壬子 48 辛亥 47 庚戌 46 己酉 45 戊申 44 丁未 43 丙午 42 乙巳 41 甲辰 40 癸卯 39 壬寅月干支 6 日 7 日 7 日 8 日 8 日 7 日 7 日 6 日 5 日 5 日

1952 年 ( 昭和 27 年 ) 29 壬辰 ( みずのえたつ ) 50 癸丑 49 壬子 48 辛亥 47 庚戌 46 己酉 45 戊申 44 丁未 43 丙午 42 乙巳 41 甲辰 40 癸卯 39 壬寅月干支 6 日 7 日 7 日 8 日 8 日 7 日 7 日 6 日 5 日 5 日 1951 年 ( 昭和 26 年 ) 28 辛卯 ( かのとう ) 38 辛丑 37 庚子 36 己亥 35 戊戌 34 丁酉 33 丙申 32 乙未 31 甲午 30 癸巳 29 壬辰 28 辛卯 27 庚寅月干支 6 日 8 日 8 日 9 日 8 日 8 日 8 日 6 日 6 日 5 日 6 日 5 日 節入 18:10 07:03 14:27 11:37 20:19 17:38 07:54

More information

參、社會 黎萬民 吳允明 華士傑

參、社會 黎萬民 吳允明 華士傑 大陸情勢 2002 1 總評 : 本期情勢整體而言 : 中共 十六大 前研議局部性 政改 方案, 並藉由各級黨 政領導改組, 進行權力接班 大陸經濟持續成長, 但產業調整 外貿出口 國企 改革 銀行不良貸款等問題, 進入世貿組織後可能加劇 大陸內部連串爆炸事件, 顯示社會治安嚴峻 對外關係上 : 美 中 關係持續改善, 就反恐 軍控及反擴散議題展開對話, 並訂定布希總統訪問大陸日程 中共近期因經濟及安全理由,

More information

PNA 國家圖 各種語言的 MSC 生態標章 P N A W W F P N A M S C stakeholders Moody Marine Ltd PNA MSC EUROTHON ISSF OPAGAC ISSF Moody Mar

PNA 國家圖 各種語言的 MSC 生態標章 P N A W W F P N A M S C stakeholders Moody Marine Ltd PNA MSC EUROTHON ISSF OPAGAC ISSF Moody Mar 6 漁業新知 海洋管理委員會 (MSC) 水產認證標章介紹 文 圖 / 王譽善 張水鍇 (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 ) A: 已認證的永續水產品 B: 海洋管理委員會的英文縮寫 C: 海洋管理委員會的網址 D: 白框線的內容及魚圖必須出現在標章內 E: 代表此為註冊標章 F: 魚圖註冊標章 Parties to the Nauru Agreement, PNA Marine Stewardship

More information

HKSTPC-Annual Report Chi

HKSTPC-Annual Report Chi 企業管治報告 14 企業管治架構 股東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董事會 管理層 企業合規 - 90 - 企業發展 董事會 17 1 16 董事會成員組成 2015 11 20 80 85 簡介會 2016 1 成員與時並進 2015 利益申報 14 利益衝突 - 91 - 董事會職能 77% 專業建議 承擔責任 6 常務委員會 95 企業拓展及批租委員會 9 8 80% - 92 - 企業發展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