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标题"

Transcription

1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外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2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外科专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编写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ꎬ 20 2 (204 2 重印 ) ISBN Ⅰ 全 Ⅱ 国 Ⅲ 中国医药学 - 医药卫生人员 - 资格 - 自学参考资料 2 中医外科学 - 医药卫生人员 - 资格 - 自学参考资料 Ⅳ R26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 第 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 28 号易亨大厦 6 层 邮政编码 0003 传真 北京地泰德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 / 6 印张 字数 547 千字 20 年 2 月第 版 204 年 2 月第 3 次印刷 书 号 ISBN 定价 3 00 元 网址 www cptcm 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社长热线 购书热线 书店网址 csln net / qksd / 官方微博 http: / / e weibo com / cptcm

3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外科专业» ( 中级 ) 编写委员会名单 专业主编陈红风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裴晓华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专业主审李曰庆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主编 ( 以姓氏笔画为序 ) 王自勤王新佩孔军辉刘盼刘春香李杨李冀李兴广李秀惠杨建红宋乃光张永涛张金钟陆小左陈红风郭华郭霞珍翟双庆编委 ( 以姓氏笔画为序 ) 王均宁朱晓男孙士玲宋捷民张犁张国霞范颖姜智慧袁宝权贾玉森贾建东韩力军裴晓华樊巧玲潘涛魏红

4 大 纲

5

6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一 ) 阴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一 阴阳五行 学说 4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 二 ) 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3 指导疾病的诊断 中医基础理论 ( 一 ) 藏象学说的概念和特点 ( 二 ) 心 ( 三 ) 肺 4 指导疾病的治疗 藏象的基本概念 2 藏象学说的特点 3 五脏 六腑 奇恒之腑的功能特点 主要生理功能 2 生理特性 3 与形 窍 志 液 时的关系 主要生理功能 2 生理特性 二 藏象 3 与形 窍 志 液 时的关系 主要生理功能 ( 四 ) 脾 2 生理特性 3 与形 窍 志 液 时的关系 主要生理功能 ( 五 ) 肝 2 生理特性 3 与形 窍 志 液 时的关系 ( 六 ) 肾 主要生理功能 2 生理特性

7 4 中医外科专业 ( 六 ) 肾 3 与形 窍 志 液 时的关系 ( 七 ) 胆 胆的生理功能 ( 八 ) 胃 胃的生理功能 ( 九 ) 小肠 小肠的生理功能 ( 十 ) 大肠 大肠的生理功能 二 藏象 ( 十一 ) 膀胱膀胱的生理功能 ( 十二 ) 三焦三焦的生理功能 ( 十三 ) 脑脑的生理功能 ( 十四 ) 女子胞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 ( 十五 ) 脏腑之间的关系 ( 一 ) 精 ( 二 ) 气 ( 三 ) 血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2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3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人体之精的生成 贮藏与施泄 2 人体之精的分类与功能 气的生成 2 气的生理功能 3 气的运动 4 气的分类 血的生成 2 血的运行 三 精气血津 液神 ( 四 ) 津液 3 血的生理功能 津液的生成 输布与排泄 2 津液的生理功能 ( 五 ) 神神的生成与功能 ( 六 ) 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帅 2 血为气母 气能生津 ( 七 ) 气与津液的 关系 2 气能行津 3 气能摄津 4 津能生气 5 津能载气

8 大 纲 5 ( 八 ) 精血津液之间 精血同源 的关系 2 津血同源 三 精气血津 气能生精 摄精 液神 ( 九 ) 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2 精能化气 3 精气化神 4 神驭精气 ( 一 ) 经络学说 经脉与络脉的区别 2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 二 ) 十二经脉 2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3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4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奇经八脉的主要特点 2 督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 四 经络 ( 三 ) 奇经八脉 3 任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 4 冲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 5 带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 沟通联系作用 ( 四 ) 经络的生理 2 运输渗灌作用 功能 3 感应传导作用 4 调节作用 ( 五 ) 经络学说的应用 阐释病理变化及其传变 2 指导疾病的诊断 3 指导疾病的治疗 ( 一 ) 六淫 六淫共同的致病特点 2 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五 病因 ( 二 ) 疠气 疠气的致病特点 2 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 三 ) 七情内伤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 ( 四 ) 饮食失宜 饮食不节 2 饮食不洁

9 6 中医外科专业 ( 四 ) 饮食失宜 3 饮食偏嗜 ( 五 ) 劳逸失度 过度劳累 2 过度安逸 五 病因 ( 六 ) 痰饮 痰饮的形成 2 痰饮的致病特点 瘀血的形成 ( 七 ) 瘀血 2 瘀血的致病特点 3 瘀血的病证特点 ( 八 ) 先天因素 胎弱 2 胎毒 ( 一 ) 发病的基本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原理 2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中医基础理论 六 发病 ( 二 )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 三 ) 发病类型 环境与发病 2 体质与发病 3 精神状态与发病 感邪即发 2 徐发 3 伏发 4 继发 5 复发 6 合病与并病 ( 一 )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2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阴阳偏胜 2 阴阳偏衰 七 病机 ( 二 ) 阴阳失调 3 阴阳互损 4 阴阳格拒 5 阴阳亡失 气虚 ( 三 ) 气的失常 2 气滞 3 气逆

10 大 纲 7 ( 三 ) 气的失常 4 气陷 5 气闭气脱 血虚 ( 四 ) 血的失常 2 血行失常 3 血热 气滞血瘀 ( 五 ) 气与血关系 失调 2 气虚血瘀 3 气不摄血 4 气随血脱 5 气血两虚 ( 六 ) 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不足 2 津液输布 排泄障碍 七 病机 水停气阻 中医基础理论 ( 七 ) 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 八 ) 内生 五邪 ( 九 ) 疾病传变 ( 一 ) 预防 2 气随津脱 3 津枯血燥 4 津亏血瘀 风气内动 2 寒从中生 3 湿浊内生 4 津伤化燥 5 火热内生 疾病传变的概念 2 病位传变 3 病性转化 4 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未病先防 2 既病防变 八 防治原则 ( 二 ) 治则 正治与反治 2 治标与治本 3 扶正与祛邪 4 调整阴阳

11 8 中医外科专业 中医 基础 理论 八 防治原则 ( 二 ) 治则一 气 阴阳 五行二 藏象 5 调理精气血津液 6 三因制宜 阴阳的基本概念 属性特征 奇恒之腑 五脏 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 2 藏象的概念 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 3 谷食精气的输布运行过程 4 宗气 卫气 营气的循行及作用 阳虚则外寒 ꎬ 阴虚则内热 ꎬ 阳盛则外热 ꎬ 阴 盛则内寒 的机理 内经 三 病机 四 病证 2 百病生于气 的发病学观点 3 六淫的致病特点 4 病机十九条 5 五脏藏五神及五腑虚实证候. 热病治疗大法与饮食宜忌 2.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的病机 3. 行痹 痛痹 着痹的成因 五 诊法辨别阴阳属性的重要性与四诊合参 六 论治 正治法与反治法 2 因势利导治则 七 养生 人生长壮老的规律 ꎬ 肾气与生长 发育 生殖 的关系 2 养生原则及意义 中风表虚证 ( 桂枝汤证 ) 伤寒论 一 太阳病辨 证论治 ( 一 ) 太阳病本证 ( 二 ) 太阳病变证 2 伤寒表实证 ( 麻黄汤证 大青龙汤证 小青龙汤证 ) 太阳蓄水证 ( 五苓散证 ) 2 太阳蓄血证 ( 桃核承气汤证 ) 3 热证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

12 大 纲 9 一 太阳病辨 证论治 ( 二 ) 太阳病变证 4 脾虚证 ( 小建中汤证 ) 5 阴阳两虚证 ( 炙甘草汤证 ) 6 热实结胸证 ( 小陷胸汤证 ) 7 痞证 ( 半夏泻心汤证 旋覆代赭汤证 ) 阳明病热证 ( 白虎加人参汤证 ) 二 阳明病辨 证论治 ( 一 ) 阳明病本证 2 阳明病实证 ( 调胃承气汤证 小承气汤证 大 承气汤证 ) ( 二 ) 阳明病变证湿热发黄证 ( 茵陈蒿汤证 ) 伤寒论 三 少阳病辨证论治四 太阴病辨证论治五 少阴病辨证论治 ( 一 ) 少阳病本证 少阳病本证 ( 小柴胡汤证 ) ( 二 ) 少阳病兼变证 少阳病兼变证 ( 大柴胡汤证 ) 太阴腹痛证 太阴腹痛证 ( 桂枝加芍药汤证 ) 少阴寒化证 ( 四逆汤证 真武汤证 ) ( 一 ) 少阴病本证 2 少阴热化证 ( 黄连阿胶汤证 猪苓汤证 ) 兼表证 (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 ( 二 ) 少阴病兼变证 2 疑似证 ( 四逆散证 ) 六 厥阴病辨 证论治 厥阴病本证 寒热错杂证 ( 乌梅丸证 ) 2 厥阴病寒证 ( 当归四逆汤证 吴茱萸汤证 ) 3 厥阴热利 ( 白头翁汤证 ) 金匮要略 七 霍乱病辨证论治八 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辨证论治一 痉湿暍病篇二 中风历节病篇三 血痹虚劳病篇 霍乱病辨治 霍乱病辨治 ( 理中丸证 ) 瘥后劳复证 瘥后劳复证 ( 竹叶石膏汤证 ) ( 一 ) 痉病证治 柔痉证治 ( 瓜蒌桂枝汤证 ) 风湿在表证 (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 ) ( 二 ) 湿病证治 2 风湿兼气虚证 ( 防己黄芪汤证 ) 风湿历节证 ( 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 历节病证治 2 寒湿历节证 ( 乌头汤证 ) ( 一 ) 血痹证治 血痹重证 ( 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 ( 二 ) 虚劳病证治 虚劳失精证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

13 0 中医外科专业 三 血痹虚劳病篇四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五 胸痹心痛短气病篇 ( 二 ) 虚劳病证治 ( 一 ) 肺痿证治 ( 二 ) 肺痈证治 ( 一 ) 胸痹证治 2 虚劳腰痛证 ( 肾气丸证 ) 3 虚劳不寐证 ( 酸枣仁汤证 ) 虚热肺痿 ( 麦门冬汤证 ) 2 虚寒肺痿 ( 甘草干姜汤证 ) 邪实壅滞证 ( 葶苈大枣泻肺汤证 ) 2 血腐脓溃证 ( 桔梗汤证 ) 胸痹病机 2 类证鉴别 3 胸痹主证 ( 瓜蒌薤白白酒汤证 ) 4 胸痹急证 ( 薏苡附子散证 ) 金匮要略 六 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七 痰饮咳嗽病篇八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 ( 二 ) 心痛证治 心痛急证 ( 乌头赤石脂丸证 ) 脾胃虚寒证 ( 大建中汤证 ) 腹满证治 2 寒实内结证 ( 大黄附子汤证 ) 痰饮证治 饮停心下证 ( 苓桂术甘汤证 ) ( 一 ) 消渴证治 肺胃热盛 ꎬ 气津两伤 ( 白虎加人参汤证 ) ( 二 ) 小便不利证治 上燥下寒水停证 ( 瓜蒌瞿麦丸证 ) 九 黄疸病篇黄疸证治 湿热并重证 ( 茵陈蒿汤证 ) 2 湿重于热证 ( 茵陈五苓散证 ) 十 妇人妊娠 ( 一 ) 癥病证治 癥病漏下证 ( 桂枝茯苓丸证 ) 病篇 ( 二 ) 腹痛证治 肝脾失调证 ( 当归芍药散证 ) 十一 妇人杂 ( 一 ) 崩漏证治 虚寒夹瘀证 ( 温经汤证 ) 病篇 ( 二 ) 梅核气证治 气滞痰凝证 ( 半夏厚朴汤证 ) 风温病的传变规律 ( 一 ) 主要温热类温病的传变规律 2 春温病的传变规律 3 暑温病的传变规律 温病学 一 温热类温病 ( 二 ) 温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卫分证治 ( 银翘散 桑菊饮 ) 2 气分证治 ( 宣白承气汤 清燥救肺汤 ) 3 营分证治 ( 清营汤 ) 4 热陷心包证治 ( 清宫汤 安宫牛黄丸 紫雪丹 至宝丹 )

14 大 纲 一 温热类 温病 ( 二 ) 温热类温病主 要证治 5 热盛动风证治 ( 羚角钩藤汤 ) 6 血分证治 ( 犀角地黄汤 ) 7 真阴耗竭证治 ( 加减复脉汤 ) 8 虚风内动证治 ( 三甲复脉汤 大定风珠 ) 9 后期正虚邪恋证治 ( 黄连阿胶汤 青蒿鳖甲 汤 ) ( 一 ) 主要湿热类温 病的传变规律 湿温病的传变规律 2 伏暑病的传变规律 湿温病初发证治 ( 三仁汤 藿朴夏苓汤 ) 温病学 2 湿困中焦证治 ( 雷氏芳香化浊法 三仁汤 ) 3 湿阻膜原证治 ( 雷氏宣透膜原法 ) 二 湿热类温病三 温毒类温病 ( 二 ) 湿热类温病主 要证治 温毒类温病主要证治 4 湿热中阻证治 ( 王氏连朴饮 ) 5 湿热蕴毒证治 ( 甘露消毒丹 ) 6 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治 ( 菖蒲郁金汤 苏合香丸 至宝丹 ) 7 暑湿郁阻少阳证治 ( 蒿芩清胆汤 ) 8 暑湿弥漫三焦证治 ( 三石汤 ) 9 余湿留恋证治 ( 薛氏五叶芦根汤 ) 大头瘟毒盛肺胃证治 ( 普济消毒饮 ) 2 烂喉痧毒燔气营 ( 血 ) 证治 ( 凉营清气汤 ) 一 中药的 产地 产地主要道地药材 二 中药炮制炮制目的与方法 炮制目的 2 常用炮制方法 中药学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 一 ) 四气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 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三 药性理论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 三 ) 升降浮沉 2 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 3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四 ) 归经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15 2 中医外科专业 ( 四 ) 归经 2 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毒性的含义 三 药性理论 四 中药的配 伍与用药禁忌 ( 五 ) 毒性 ( 一 ) 中药的配伍 ( 二 ) 中药的用药禁忌 2 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3 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4 引起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5 掌握药物毒性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配伍的意义 2 配伍的内容 配伍禁忌 2 妊娠用药禁忌 3 证候用药禁忌 4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中药学 五 中药的剂 量与用法 ( 一 ) 剂量 确定剂量的因素 特殊煎法 ( 二 ) 用法 2 服药法 解表药的性能特点 2 解表药的功效 3 解表药的适应范围 4 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六 解表药 ( 二 ) 发散风寒药 5 各类解表药的性能特点 6 各类解表药的功效 7 各类解表药的适应范围 麻黄 桂枝 紫苏 生姜 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 辛夷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 用异同点 ( 三 ) 发散风热药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升麻 葛根 淡豆豉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七 清热药 清热药的性能特点 2 清热药的功效

16 大 纲 3 3 清热药的适应范围 4 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清热药的性能特点 6 各类清热药的功效 7 各类清热药的适应范围 石膏 知母 芦根 天花粉 竹叶 淡竹叶 栀 ( 二 ) 清热泻火药 子 夏枯草 决明子 谷精草 密蒙花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秦皮 苦参 白鲜 中药学 七 清热药 ( 三 ) 清热燥湿药 ( 四 ) 清热解毒药 皮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金银花 连翘 穿心莲 大青叶 板蓝根 青黛 贯众 蒲公英 紫花地丁 野菊花 重楼 拳参 土茯苓 鱼腥草 金荞麦 大血藤 败酱草 射干 山豆根 马勃 白头翁 马齿苋 鸦胆子 半边莲 白花蛇舌草 山慈菇 熊胆 白蔹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生地黄 玄参 牡丹皮 赤芍 紫草 水牛角的 ( 五 ) 清热凉血药 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青蒿 白薇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的性能 ( 六 ) 清虚热药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泻下药的性能特点 2 泻下药的功效 3 泻下药的适应范围 4 泻下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八 泻下药 5 各类泻下药的性能特点 6 各类泻下药的功效 7 各类泻下药的适应范围 ( 二 ) 攻下药 大黄 芒硝 番泻叶 芦荟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7 4 中医外科专业 ( 三 ) 润下药 ` 火麻仁 郁李仁 松子仁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八 泻下药 ( 四 ) 峻下逐水药 甘遂 京大戟 芫花 商陆 牵牛子 巴豆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祛风湿药的性能特点 2 祛风湿药的功效 3 祛风湿药的适应范围 4 祛风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祛风湿药的性能特点 6 各类祛风湿药的功效 7 各类祛风湿药的适应范围 九 祛风湿药 ( 二 ) 祛风寒湿药 独活 威灵仙 川乌 蕲蛇 木瓜 乌梢蛇 蚕砂 伸筋草 寻骨风 松节 海风藤 路路通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中药学 ( 三 ) 祛风湿热药 秦艽 防己 桑枝 豨莶草 臭梧桐 络石藤 雷公藤 丝瓜络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四 ) 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 桑寄生 狗脊 千年健 鹿衔草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十 化湿药 化湿药的性能特点 2 化湿药的功效 3 化湿药的适应范围 4 化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 二 ) 具体药物 藿香 佩兰 苍术 厚朴 砂仁 白豆蔻 草豆 蔻 草果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 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十一 利水渗 湿药 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 2 利水渗湿药的功效 3 利水渗湿药的适应范围 4 利水渗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

18 大 纲 5 6 各类利水渗湿药的功效 7 各类利水渗湿药的适应范围 茯苓 薏苡仁 猪苓 泽泻 冬瓜皮 玉米须 十一 利水渗 湿药 ( 二 ) 利水消肿药 ( 三 ) 利尿通淋药 葫芦 香加皮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车前子 滑石 木通 通草 瞿麦 萹蓄 地肤子 海金沙 石韦 冬葵子 灯心草 萆薢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四 ) 利湿退黄药 茵陈 金钱草 虎杖 垂盆草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十二 温里药 温里药的性能特点 2 温里药的功效 3 温里药的适应范围 4 温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中药学 ( 二 ) 具体药物 附子 干姜 肉桂 吴茱萸 小茴香 丁香 高 良姜 花椒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 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理气药的性能特点 2 理气药的功效 3 理气药的适应范围 十三 理气药 十四 消食药 ( 二 ) 具体药物 4 理气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陈皮 青皮 枳实 木香 沉香 檀香 川楝子 乌药 荔枝核 香附 佛手 薤白 柿蒂 大腹皮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 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消食药的性能特点 2 消食药的功效 3 消食药的适应范围 4 消食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 二 ) 具体药物 山楂 神曲 麦芽 谷芽 稻芽 莱菔子 鸡内 金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 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十五 驱虫药 驱虫药的性能特点 2 驱虫药的功效

19 6 中医外科专业 十五 驱虫药 ( 二 ) 具体药物 3 驱虫药的适应范围 4 驱虫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君子 苦楝皮 槟榔 南瓜子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 同点 止血药的性能特点 2 止血药的功效 3 止血药的适应范围 4 止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止血药的性能特点 6 各类止血药的功效 7 各类止血药的适应范围 小蓟 大蓟 地榆 槐花 侧柏叶 白茅根 苎 十六 止血药 ( 二 ) 凉血止血药 麻根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中药学 ( 三 ) 化瘀止血药 三七 茜草 蒲黄 花蕊石 降香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白及 仙鹤草 棕榈炭 血余炭 藕节的性能 ( 四 ) 收敛止血药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五 ) 温经止血药 艾叶 炮姜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十七 活血化 瘀药 活血化瘀药的性能特点 2 活血化瘀药的功效 3 活血化瘀药的适应范围 4 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活血化瘀药的性能特点 6 各类活血化瘀药的功效 7 各类活血化瘀药的适应范围 ( 二 ) 活血止痛药 川芎 延胡索 郁金 姜黄 乳香 没药 五灵 脂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 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20 大 纲 7 丹参 红花 桃仁 益母草 泽兰 牛膝 鸡血 ( 三 ) 活血调经药 藤 王不留行 凌霄花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十七 活血化 瘀药 ( 四 ) 活血疗伤药 土鳖虫 马钱子 自然铜 苏木 骨碎补 血竭 刘寄奴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莪术 三棱 水蛭 斑蝥 穿山甲的性能 功效 ( 五 ) 破血消癥药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能特点 2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功效 3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适应范围 4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能特点 6 各类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功效 7 各类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适应范围 中药学 十八 化痰止 咳平喘药 ( 二 ) 温化寒痰药 半夏 天南星 白附子 白芥子 皂荚 旋覆花 白前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川贝母 浙贝母 瓜蒌 竹茹 竹沥 天竺黄 ( 三 ) 清化热痰药 前胡 桔梗 胖大海 海藻 昆布 海蛤壳 浮海石 瓦楞子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苦杏仁 紫苏子 百部 紫菀 款冬花 枇杷叶 ( 四 ) 止咳平喘药 桑白皮 葶苈子 白果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十九 安神药 安神药的性能特点 2 安神药的功效 3 安神药的适应范围 4 安神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安神药的性能特点 6 各类安神药的功效 7 各类安神药的适应范围 ( 二 ) 重镇安神药 朱砂 磁石 龙骨 琥珀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21 8 中医外科专业 酸枣仁 柏子仁 首乌藤 合欢皮 远志的性能 十九 安神药 ( 三 ) 养心安神药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 用异同点 平肝息风药的性能特点 2 平肝息风药的功效 3 平肝息风药的适应范围 4 平肝息风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平肝息风药的性能特点 二十 平肝息 风药 6 各类平肝息风药的功效 7 各类平肝息风药的适应范围 ( 二 ) 平抑肝阳药 ( 三 ) 息风止痉药 石决明 珍珠母 牡蛎 代赭石 刺蒺藜 罗布麻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羚羊角 牛黄 珍珠 钩藤 天麻 地龙 全蝎 蜈蚣 僵蚕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中药学 二十一 窍药 开 开窍药的性能特点 2 开窍药的功效 3 开窍药的适应范围 4 开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 二 ) 具体药物 麝香 冰片 苏合香 石菖蒲的性能 功效 应 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补虚药的性能特点 2 补虚药的功效 3 补虚药的适应范围 4 补虚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二十二 虚药 补 5 各类补虚药的性能特点 6 各类补虚药的功效 7 各类补虚药的适应范围 ( 二 ) 补气药 人参 西洋参 党参 太子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白扁豆 甘草 大枣 饴糖 蜂蜜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22 大 纲 9 鹿茸 紫河车 淫羊藿 巴戟天 仙茅 杜仲 续断 肉苁蓉 锁阳 补骨脂 益智仁 菟丝子 ( 三 ) 补阳药 沙苑子 蛤蚧 冬虫夏草 韭菜子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二十二 虚药 补 ( 四 ) 补血药 当归 熟地黄 白芍 阿胶 何首乌 龙眼肉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北沙参 南沙参 百合 麦冬 天冬 石斛 玉 ( 五 ) 补阴药 竹 黄精 枸杞子 墨旱莲 女贞子 黑芝麻 龟甲 鳖甲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收涩药的性能特点 2 收涩药的功效 3 收涩药的适应范围 4 收涩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5 各类收涩药的性能特点 中药学 二十三 涩药 收 ( 二 ) 固表止汗药 6 各类收涩药的功效 7 各类收涩药的适应范围 麻黄根 浮小麦 糯稻根须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三 ) 敛肺涩肠药 ( 四 ) 固精缩尿止 带药 五味子 乌梅 五倍子 罂粟壳 诃子 肉豆蔻 赤石脂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山茱萸 覆盆子 桑螵蛸 金樱子 海螵蛸 莲子 芡实 椿皮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涌吐药的性能特点 二十四 吐药 涌 2 涌吐药的功效 3 涌吐药的适应范围 4 涌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 二 ) 具体药物 常山 瓜蒂 胆矾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 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二十五 攻毒 杀虫止痒药 攻毒杀虫止痒药的性能特点 2 攻毒杀虫止痒药的功效

23 20 中医外科专业 二十五 攻毒杀虫止痒药 ( 二 ) 具体药物 3 攻毒杀虫止痒药的适应范围 4 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雄黄 硫黄 白矾 蛇床子 蟾酥 大蒜的性能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 用异同点 中药学 二十六 拔毒化腐生肌药 拔毒化腐生肌药的性能特点 2 拔毒化腐生肌药的功效 3 拔毒化腐生肌药的适应范围 4 拔毒化腐生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升药 轻粉 砒石 铅丹 炉甘石 硼砂的性能 ( 二 ) 具体药物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一 ) 方剂与治法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 方剂配伍的目的 一 概述 ( 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2 方剂的组方原则 3 方剂的变化形式 ( 三 ) 常用剂型常用剂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剂学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 2 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桂枝汤的组方原理 加减化裁及其与麻黄汤的鉴别应用 二 解表剂 ( 二 ) 辛温解表 2 九味羌活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3 小青龙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4 香苏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5 正柴胡饮的组方原理 ( 三 ) 辛凉解表 银翘散的组方原理 加减化裁及其与桑菊饮的 鉴别应用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组方原理 加减化裁

24 大 纲 2 ( 三 ) 辛凉解表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方原理 4 升麻葛根汤的组方原理 二 解表剂 败毒散的组方原理 加减化裁及其与参苏饮的 鉴别应用 ( 四 ) 扶正解表 2 麻黄细辛附子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3 加减葳蕤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银翘散的鉴别 应用 ( 二 ) 寒下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 2 泻下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大承气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的鉴别应用 2 大黄牡丹汤的组方原理 3 大陷胸汤的组方原理 方剂学 三 泻下剂 ( 三 ) 温下 温脾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大黄附子汤的鉴别应用 2 三物备急丸的组方原理 ( 四 ) 润下 麻子仁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五仁丸的鉴别应用 2 济川煎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麻子仁丸的鉴别应用 ( 五 ) 逐水 十枣汤的组方原理 应用注意事项 2 舟车丸的组方原理 ( 六 ) 攻补兼施 黄龙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新加黄龙汤的鉴别 应用 2 增液承气汤的组方原理 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2 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小柴胡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四 和解剂 ( 二 ) 和解少阳 2 大柴胡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小柴胡汤的鉴别应用 3 蒿芩清胆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小柴胡汤的鉴别应用

25 22 中医外科专业 四逆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四 和解剂 ( 三 ) 调和肝脾 2 逍遥散的组方原理 加减化裁及其与四逆散的 鉴别应用 3 痛泻要方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逍遥散的鉴别应用 ( 四 ) 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清热剂的适用范围 2 清热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白虎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 二 ) 清气分热 2 竹叶石膏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白虎汤的鉴别 应用 清营汤的组方原理 ( 三 ) 清营凉血 2 犀角地黄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清营汤的鉴别 应用 黄连解毒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方剂学 五 清热剂 ( 四 ) 清热解毒 2 清瘟败毒饮的组方原理 3 凉膈散的组方原理 4 普济消毒饮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银翘散的鉴别应用 5 仙方活命饮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五味消毒饮的鉴别应用 ( 五 ) 清脏腑热 导赤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清心莲子饮的鉴别应用 2 龙胆泻肝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当归龙荟丸的鉴别应用 3 左金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龙胆泻肝汤的鉴别应用 4 清胃散的组方原理 加减化裁及其与泻黄散的鉴别应用 5 玉女煎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清胃散的鉴别应用 6 泻白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的鉴别应用

26 大 纲 23 7 苇茎汤的组方原理 五 清热剂 ( 五 ) 清脏腑热 ( 六 ) 清虚热 8 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组方原理 9 芍药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白头翁汤的鉴别应用 青蒿鳖甲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清骨散的鉴别应用 2 当归六黄汤的组方原理 祛暑剂的适用范围 2 祛暑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 二 ) 祛暑解表香薷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六 祛暑剂 ( 三 ) 祛暑利湿 六一散的组方原理 加减化裁 2 桂苓甘露饮的组方原理 ( 四 ) 清暑益气 清暑益气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竹叶石膏汤的鉴别 应用 方剂学 ( 二 ) 温中祛寒 温里剂的适用范围 2 温里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理中丸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2 小建中汤的组方原理 加减化裁及其与理中丸的鉴别应用 3 吴茱萸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理中丸 左金丸的鉴别应用 七 温里剂 ( 三 ) 回阳救逆 四逆汤的组方原理 加减化裁及其与参附汤的鉴别应用 2 回阳救急汤的组方原理 当归四逆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 四 ) 温经散寒 2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当归四逆汤的鉴别应用 3 阳和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仙方活命饮的鉴别应用 八 补益剂 ( 二 ) 补气 补益剂的适用范围及配伍规律 2 补益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四君子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2 参苓白术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四君子汤的鉴别应用

27 24 中医外科专业 3 补中益气汤的组方原理 ( 二 ) 补气 4 生脉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竹叶石膏汤的鉴别应用 5 玉屏风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桂枝汤的鉴别应用 6 完带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参苓白术散的鉴别 应用 四物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 三 ) 补血 2 当归补血汤的组方原理 3 归脾汤的组方原理 加减化裁 炙甘草汤的组方原理 加减化裁及其与生脉散的鉴别应用 八 补益剂 ( 四 ) 气血双补 2 八珍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十全大补汤 人参养荣汤的鉴别应用 方剂学 ( 五 ) 补阴 3 泰山磐石散的组方原理 六味地黄丸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2 大补阴丸的组方原理 加减化裁及其与六味地黄丸的鉴别应用 3 一贯煎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逍遥散的鉴别应用 4 左归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六味地黄丸的鉴别 应用 ( 六 ) 补阳 肾气丸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2 右归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肾气丸的鉴别应用 地黄饮子的组方原理 ( 七 ) 阴阳双补 2 龟鹿二仙胶的组方原理 3 七宝美髯丹的组方原理 固涩剂的适用范围 2 固涩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九 固涩剂 ( 二 ) 固表止汗牡蛎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玉屏风散的鉴别应用 ( 三 ) 敛肺止咳九仙散的组方原理 ( 四 ) 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芍药汤的鉴别 应用

28 大 纲 25 ( 四 ) 涩肠固脱 2 四神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理中丸 痛泻要方的 鉴别应用 九 固涩剂 十 安神剂 ( 五 ) 涩精止遗 ( 六 ) 固崩止带 ( 二 ) 重镇安神 金锁固精丸的组方原理 2 桑螵蛸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缩泉丸的鉴别应用 固冲汤的组方原理 2 固经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固冲汤的鉴别应用 3 易黄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完带汤的鉴别应用 安神剂的适用范围 2 安神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朱砂安神丸的组方原理 2 珍珠母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磁朱丸的鉴别应用 酸枣仁汤的组方原理 ( 三 ) 滋养安神 2 天王补心丹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柏子养心丸的鉴 别应用 方剂学 3 甘麦大枣汤的组方原理 开窍剂的适用范围 2 开窍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十一 开窍剂 ( 二 ) 凉开 安宫牛黄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牛黄清心丸的鉴 别应用 2 至宝丹与安宫牛黄丸 紫雪的鉴别应用 ( 三 ) 温开 苏合香丸的组方原理 2 紫金锭的组方原理 理气剂的适用范围 2 理气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十二 理气剂 ( 二 ) 行气 越鞠丸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2 枳实薤白桂枝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瓜蒌薤白白酒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鉴别应用 3 半夏厚朴汤的组方原理 4 厚朴温中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理中丸的鉴别应用 5 天台乌药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橘核丸的鉴别 应用

29 26 中医外科专业 ( 二 ) 行气 6 暖肝煎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一贯煎的鉴别应用 苏子降气汤的组方原理 2 定喘汤的组方原理 十二 理气剂 ( 三 ) 降气 3 旋覆代赭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吴茱萸汤的鉴别应用 4 橘皮竹茹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丁香柿蒂汤的鉴别应用 理血剂的适用范围及配伍规律 2 理血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桃核承气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下瘀血汤的鉴别 应用 2 血府逐瘀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3 补阳还五汤的组方原理 方剂学 十三 理血剂 ( 二 ) 活血祛瘀 4 复元活血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血府逐瘀汤的鉴别应用 5 七厘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活络效灵丹的鉴别应用 6 温经汤的组方原理 7 生化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温经汤的鉴别应用 8 失笑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金铃子散的鉴别应用 9 桂枝茯苓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鳖甲煎丸的鉴别 应用 十灰散的组方原理 2 咳血方的组方原理 ( 三 ) 止血 3 小蓟饮子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导赤散的鉴别应用 十四 治风剂 ( 二 ) 疏散外风 4 槐花散的组方原理 5 黄土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归脾汤的鉴别应用 治风剂的适用范围 2 治风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川芎茶调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九味羌活汤的鉴别应用

30 大 纲 27 2 大秦艽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地黄饮子的鉴别 应用 ( 二 ) 疏散外风 3 牵正散的组方原理 4 小活络丹的组方原理 5 消风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防风通圣散的鉴别 应用 十四 治风剂 羚角钩藤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紫雪的鉴别应用 ( 三 ) 平息内风 2 镇肝熄风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建瓴汤的鉴别应用 3 天麻钩藤饮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镇肝熄风汤的鉴别应用 4 大定风珠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三甲复脉汤的鉴别应用 方剂学 ( 二 ) 轻宣外燥 治燥剂的适用范围 2 治燥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杏苏散的组方原理 2 桑杏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桑菊饮的鉴别应用 3 清燥救肺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桑杏汤的鉴别应用 十五 治燥剂 增液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2 麦门冬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炙甘草汤 清燥救 肺汤的鉴别应用 ( 三 ) 滋阴润燥 3 益胃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玉液汤的鉴别应用 4 百合固金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咳血方的鉴别 应用 5 养阴清肺汤的组方原理 祛湿剂的适用范围 2 祛湿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十六 祛湿剂 平胃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 二 ) 燥湿和胃 2 藿香正气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香薷散的鉴别 应用

31 28 中医外科专业 茵陈蒿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2 八正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小蓟饮子的鉴别应用 3 三仁汤的组方原理 ( 三 ) 清热祛湿 4 甘露消毒丹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三仁汤的鉴别 应用 5 连朴饮的组方原理 6 二妙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7 当归拈痛汤的组方原理 五苓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2 猪苓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五苓散的鉴别应用 十六 祛湿剂 ( 四 ) 利水渗湿 3 防己黄芪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玉屏风散的鉴别 应用 方剂学 ( 五 ) 温化寒湿 4 五皮散的组方原理 苓桂术甘汤的组方原理 2 真武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3 实脾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真武汤的鉴别应用 4 萆薢分清饮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桑螵蛸散的鉴别应用 ( 六 ) 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九味羌活汤的鉴 别应用 2 独活寄生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祛痰剂的适用范围及配伍规律 2 祛痰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十七 祛痰剂 ( 二 ) 燥湿化痰 ( 三 ) 清热化痰 二陈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2 温胆汤的组方原理 加减化裁及其与蒿芩清胆汤的鉴别应用 3 茯苓丸的组方原理 清气化痰丸的组方原理 2 小陷胸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3 滚痰丸的组方原理 ( 四 ) 润燥化痰贝母瓜蒌散的组方原理

32 大 纲 29 十七 祛痰剂 ( 五 ) 温化寒痰 三子养亲汤的组方原理 2 苓甘五味姜辛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苓桂术甘汤的鉴别应用 止嗽散的组方原理 ( 六 ) 治风化痰 2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天麻钩藤饮 的鉴别应用 方剂学 消食剂的适用范围 2 消食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保和丸的组方原理 十八 消食剂 ( 二 ) 消食化滞 2 枳实导滞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木香槟榔丸的鉴别应用 ( 三 ) 健脾消食 健脾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参苓白术散的鉴别应用 2 枳实消痞丸的组方原理 十九 驱虫剂乌梅丸的组方原理 注 : 组方原理指据证审机 立法遣药 合理配伍的逻辑联系 ꎮ 2 加减化裁主要是指 «大纲细则» 中涉及的常用加减 附方 ꎮ 3 鉴别应用指两首或两首以上方剂在主治 组成 配伍 功用等方面的对比分析 ꎮ 4 凡大纲中涉及的方剂 ꎬ 考生均应掌握其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ꎮ

33 30 中医外科专业 第二部分 相关专业知识 一般情况 2 2 主诉 2 ( 一 ) 问诊的内容 3 现病史 2 4 既往史 2 5 个人生活史 2 6 家族史 2 ( 二 ) 问寒热 问寒热的含义 2 2 寒热症状的常见类型 临床表现及意义 2 中医诊断学 一 问诊 ( 三 ) 问汗 异常汗出的常见类型 临床表现及意义 2 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 2 ( 四 ) 问疼痛 2 疼痛的部位及其临床意义 2 ( 五 ) 问头身胸腹 头晕 胸闷 心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耳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 六 ) 问耳目 2 目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 七 ) 问睡眠 失眠 嗜睡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口渴与饮水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 八 ) 问饮食口味 2 食欲与食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3 口味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 九 ) 问二便 ( 十 ) 问经带 大便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 小便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月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 带下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二 望诊 ( 一 ) 望神 得神 少神 失神 假神的临床表现 相关鉴 别及临床意义 2 2 神乱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34 大 纲 3 常色的分类 临床表现及意义 2 ( 二 ) 望面色 2 病色的分类 临床表现及意义 2 3 五色主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及意义 2 4 望色十法的含义及具体内容 2 ( 三 ) 望形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 四 ) 望态动静姿态 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二 望诊 ( 五 ) 望头面 ( 六 ) 望五官 ( 七 ) 望躯体 望头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 望面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望目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 望口与唇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3 望齿与龈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4 望咽喉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望颈项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 望手足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中医诊断学 ( 八 ) 望皮肤 ( 九 ) 望排出物 皮肤色泽 形态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 斑疹 水疱 疮疡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望痰 望涕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 望呕吐物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 一 ) 舌诊原理舌与脏腑 经络 气血 津液的关系 2 ( 二 ) 正常舌象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2 舌色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2 三 舌诊 ( 三 ) 望舌质 ( 四 ) 望舌苔 ( 五 ) 舌质舌苔的综合分析及临床意义 2 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2 3 舌态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2 4 舌下络脉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2 望苔质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2 望苔色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舌质舌苔的综合分析 2 2 舌诊的临床意义 2 声音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2 四 闻诊 ( 一 ) 听声音 2 语言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2 3 呼吸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2

35 32 中医外科专业 四 闻诊 ( 一 ) 听声音 4 咳嗽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2 5 胃肠声音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2 ( 二 ) 嗅气味口气 病室气味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2 寸口诊法的部位 原理及寸口分候脏腑 2 ( 一 ) 诊脉概说 2 诊脉方法 2 3 脉象要素 2 五 脉诊 ( 二 ) 正常脉象 ( 三 ) 常见病脉 正常脉象的特点 2 2 胃 神 根的含义 2 常见病脉的脉象特征及鉴别 2 2 常见病脉的临床意义 2 ( 四 ) 相兼脉常见相兼脉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2 ( 五 ) 真脏脉真脏脉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2 中医诊断学 ( 六 ) 诊小儿脉 ( 一 ) 按诊的方法与 意义 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 2 2 常见小儿病脉的临床意义 2 按诊的手法 2 2 按诊的意义 2 按虚里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六 按诊 2 按脘腹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 二 ) 按诊的内容 3 按肌肤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4 按手足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5 按腧穴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表里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2 ( 一 ) 八纲基本证候 2 寒热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2 3 虚实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2 七 八纲辨证 4 阴阳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2 证候相兼的内容 2 ( 二 ) 八纲证候间的 关系 2 证候错杂的内容 2 3 证候转化的内容 2 4 证候真假的内容及鉴别 2 八 病性辨证 ( 一 ) 六淫辨证 风淫证候 寒淫证候 暑淫证候 湿淫证候 燥 淫证候 火淫证候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36 大 纲 33 ( 二 ) 阴阳虚损辨证 阳虚证 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 亡阳证 亡阴证的临床表现 鉴别要点及意义 2 八 病性辨证 ( 三 ) 辨气血类证候 气虚类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 血虚类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3 气滞类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4 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5 血热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6 血寒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7 气血同病类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 四 ) 辨津液类证候 痰证 饮证 水停证 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 证候鉴别与临床意义 2 ( 五 ) 辨情志证候喜证 怒证 悲恐证 忧思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中医诊断学 ( 一 ) 辨心病证候 ( 二 ) 辨肺病证候 ( 三 ) 辨脾病证候 心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2 2 心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2 肺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2 2 肺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2 脾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2 2 脾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2 九 脏腑辨证 十 其他辨证 方法概要 ( 四 ) 辨肝病证候 ( 五 ) 辨肾病证候 ( 六 ) 辨腑病证候 ( 七 ) 辨脏腑兼病证候 ( 一 ) 辨六经病证 肝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2 2 肝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2 肾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2 2 肾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2 腑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2 2 腑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2 脏腑兼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2 2 脏腑兼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2 太阳病证的辨证要点 2 2 阳明病证的辨证要点 2 3 少阳病证的辨证要点 2 4 太阴病证的辨证要点 2 5 少阴病证的辨证要点 2

37 34 中医外科专业 ( 一 ) 辨六经病证 6 厥阴病证的辨证要点 2 7 六经病证的传变 2 卫分证的辨证要点 2 中医诊断学 十 其他辨证 方法概要 ( 二 ) 辨卫气营血病证 2 气分证的辨证要点 2 3 营分证的辨证要点 2 4 血分证的辨证要点 2 5 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 2 上焦病证的辨证要点 2 ( 三 ) 辨三焦病证 2 中焦病证的辨证要点 2 3 下焦病证的辨证要点 2 发热的病因 2 ( 一 ) 发热 2 发热的临床表现 2 3 发热的伴随症状 2 4 发热的问诊要点 2 ( 二 ) 胸痛 胸痛的病因 2 2 胸痛的问诊要点 2 ( 三 ) 腹痛 腹痛的病因 2 2 腹痛的问诊要点 2 诊断学基础 一 症状学 ( 四 ) 咳嗽与咯痰 ( 五 ) 咯血 咳嗽的病因 2 2 咳嗽与咯痰的问诊要点 2 咯血的病因 2 2 咯血的问诊要点 2 3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2 呼吸困难的病因 2 ( 六 ) 呼吸困难 2 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2 3 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 2 4 呼吸困难的问诊要点 2 ( 七 ) 发绀 发绀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2 2 发绀的问诊要点 2 ( 八 ) 水肿 水肿的病因 2

38 大 纲 35 ( 八 ) 水肿 2 水肿的问诊要点 2 一 症状学 ( 九 ) 恶心与呕吐 ( 十 ) 呕血与黑便 ( 十一 ) 腹泻 ( 十二 ) 黄疸 ( 十三 ) 皮肤黏膜出血 ( 十四 ) 抽搐 恶心与呕吐的病因 2 2 恶心与呕吐的问诊要点 2 呕血与黑便的病因 2 2 呕血与黑便的问诊要点 2 腹泻的病因 2 2 腹泻的问诊要点 2 黄疸的分类及其特点 2 2 黄疸的问诊要点 2 皮肤黏膜出血的病因 2 2 皮肤黏膜出血的问诊要点 2 抽搐的病因 2 2 抽搐的问诊要点 2 意识障碍的病因 2 诊断学基础 ( 十五 ) 意识障碍 二 问诊问诊的方法及内容 ( 一 ) 基本检查法 2 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 2 3 意识障碍的伴随症状 2 4 意识障碍的问诊要点 2 问诊的方法 2 2 问诊的内容 2 视诊 2 2 触诊 2 3 叩诊 2 4 听诊 2 5 嗅诊 2 三 检体诊断 ( 二 ) 一般检查 ( 三 ) 头部检查 ( 四 ) 颈部检查 全身状态检查 2 2 皮肤检查 2 3 淋巴结检查 2 头颅检查 2 2 头部器官检查 2 颈部姿势与运动 2 2 颈部皮肤 包块与血管检查 2

39 36 中医外科专业 ( 四 ) 颈部检查 3 甲状腺检查 2 4 气管检查 2 胸部体表标志 2 ( 五 ) 胸壁及胸廓 检查 2 胸廓检查 2 3 胸壁检查 2 4 乳房检查 2 视诊 2 2 触诊 2 ( 六 ) 肺和胸膜检查 3 叩诊 2 4 听诊 2 5 肺与胸膜常见病的体征 2 视诊 2 2 触诊 2 ( 七 ) 心脏 血管 3 叩诊 2 诊断学基础 三 检体诊断 检查 4 听诊 2 5 血管检查 2 6 循环系统常见病的体征 2 视诊 2 2 触诊 2 ( 八 ) 腹部检查 3 叩诊 2 4 听诊 2 5 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 2 ( 九 ) 肛门 直肠检查 肛门 直肠指诊 2 ( 十 ) 脊柱与四肢 脊柱检查 2 检查 2 四肢检查 2 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方法 2 ( 十一 ) 神经系统检查 2 感觉功能检查 2 3 运动功能检查 2 4 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方法 2 5 神经反射检查 2

40 大 纲 37 血红蛋白测定与红细胞计数 2 ( 一 ) 血液的一般 检查 2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2 3 血小板检测 2 4 网织红细胞计数 2 5 红细胞沉降率 ( 血沉 ) 检查 2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2 ( 二 ) 血栓与止血 检查 2 出血时间测定 2 3 凝血因子检测 2 4 D - 二聚体测定 2 5 DIC 检查法 2 ( 三 ) 血型鉴定与交 ABO 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 2 叉配血试验 2 交叉配血试验 2 ( 四 ) 骨髓检查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2 2 骨髓增生度分级 2 诊断学基础 四 实验诊断 ( 五 )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蛋白质代谢检查 2 2 胆红素代谢检查 2 3 常用血清酶检查 2 4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2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2 2 血肌酐测定 2 ( 六 ) 肾功能检查 3 血清尿素氮测定 2 4 血清尿酸测定 2 5 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 2 6 浓缩稀释试验的临床意义 2 血清钾测定 2 2 血清钠测定 2 3 血清氯测定 2 ( 七 ) 常用生化检查 4 血清钙测定 2 5 血清铁测定 2 6 血糖测定 2 7 糖耐量试验 2

41 38 中医外科专业 ( 七 ) 常用生化检查 8 血脂检查 2 ( 八 ) 酶学检查 血清淀粉酶测定 2 2 血清心肌酶检测 2 肌钙蛋白 T 测定 2 ( 九 ) 心肌蛋白检测 2 肌钙蛋白 I 测定 2 3 肌红蛋白测定 2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2 2 血清补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2 3 抗链球菌溶血素 O 测定 2 4 自身抗体检查的临床意义 2 ( 十 ) 免疫学检查 5 肥达反应检测的临床意义 2 6 梅毒血清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2 诊断学基础 四 实验诊断 7 艾滋病病毒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2 8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2 9 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的临床意义 2 0 C 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2 正常尿液各种检查表现 2 2 尿液一般性状各项检查异常的临床意义 2 ( 十一 ) 尿液检查 3 尿液化学检查异常的临床意义 2 4 尿液镜检异常的临床意义 2 5 尿沉渣计数的临床意义 2 粪便一般性状检查 2 ( 十二 ) 粪便检查 2 粪便显微镜检查 2 3 粪便化学检查 2 4 粪便细菌学检查 2 痰液标本收集 2 ( 十三 ) 痰液检查 2 痰液一般性状检查 2 3 痰液显微镜检查 2 ( 十四 ) 浆膜腔穿刺 液检查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2 2 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 2 ( 十五 )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

42 大 纲 39 ( 十五 ) 脑脊液检查 2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2 四 实验诊断 五 器械检查 ( 十六 ) 生殖系统体 液检查 ( 一 ) 心电图检查 阴道分泌物检查 2 2 精液检查 2 3 前列腺液检查 2 常用心电图导联 2 2 心电图测量方法 2 3 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和临床意义 2 4 平均心电轴 2 5 房 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 2 6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2 7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2 8 心电图负荷试验适应证和禁忌证 2 肺容积检查 2 2 肺容量检查 2 诊断学基础 ( 二 ) 肺功能检查 ( 三 ) 内镜检查 3 通气功能检查 2 4 换气功能检查 2 5 血气分析及酸碱度测定 2 6 常见酸碱平衡紊乱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2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2 2 下消化道内镜检查 2 3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2 ( 一 ) 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2 呼吸系统病变的基本 X 线表现 2 2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 X 线及 CT 表现 2 3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 X 线及 CT 表现 2 六 影像诊断 ( 二 ) 放射诊断 4 消化系统疾病的 X 线检查方法 2 5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 X 线 CT 及磁共振检查表现 2 6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 X 线 CT 及磁共振检查表现 7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 X 线 CT 及磁共振检查表现 2 2

43 40 中医外科专业 8 骨与关节常见疾病的 X 线 CT 及磁共振检查表现 2 诊断学基础 六 影像诊断 ( 二 ) 放射诊断 ( 三 ) 放射性核素诊断 9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 X 线 CT 及磁共振 检查表现 0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意义 2 3 甲状腺吸碘功能测定 2 2 血清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测定 2 2 ( 一 ) 传染病流行过 传染病流行过程 2 程与特征 2 传染病的特征 2 一 传染病学 传染病的诊断 2 总论 ( 二 ) 传染病的诊治与预防 2 传染病的治疗 2 3 传染病的预防 2 4 近几年所发传染病的中医认识 2 病原学 2 2 流行病学 2 3 病机病理 2 ( 一 ) 病毒性肝炎 4 临床表现 2 5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2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2 传染病学 7 治疗 2 8 预防 2 病原学 2 二 常见传 2 流行病学 2 染病 3 病机病理 2 ( 二 ) 肾综合征出 4 临床表现 2 血热 5 实验室检查 2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2 7 治疗 2 8 预防 2 病原学 2 ( 三 ) 艾滋病 2 流行病学 2 3 病机病理 2 4 临床表现 2

44 大 纲 4 5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2 ( 三 ) 艾滋病 6 诊断 2 7 治疗 2 8 预防 2 病原学 2 2 流行病学 2 3 病机病理 2 ( 四 ) 流行性感冒 4 临床表现 2 5 实验室检查 2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2 7 治疗 2 8 预防 2 病原学 2 2 流行病学 2 传染病学 二 常见传 染病 ( 五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 病机病理 2 4 临床表现 2 5 实验室检查 2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2 7 治疗 2 8 预防 2 病原学 2 2 流行病学 2 3 病机病理 2 ( 六 ) 伤寒 4 临床表现 2 5 实验室检查 2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2 7 治疗 2 8 预防 2 病原学 2 ( 七 ) 细菌性痢疾 2 流行病学 2 3 病机病理 2

45 42 中医外科专业 4 临床表现 2 5 实验室检查 2 传染病学 二 常见传 染病 ( 七 ) 细菌性痢疾 ( 八 ) 近年新发 多 发传染病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2 7 治疗 2 8 预防 2 近年新发的传染病概况 2 2 近年多发的传染病概况 2 消毒 2 三 医院感染消毒与隔离 2 隔离 2 一 心理学基 础知识 人的心理现象 3 医院感染的预防 2 心理学的内容 2 2 认识过程 : 感觉 知觉 记忆 想象和注意 2 3 情感过程 :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分类和作用 2 4 个性的定义 内容和个性心理特征 2 应激 应激源及种类 2 二 心理应激应激反应 2 中介机制和应激反应 2 3 应对与心理防御机制 2 心身疾病的特点 2 ( 一 ) 心身疾病的概述 2 心身疾病的诊断要点 2 医学心理学 三 心身疾病 ( 二 ) 临床心身相关问题 3 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2 临床典型的心身疾病 2 2 睡眠障碍与疼痛心理 2 3 妇科和儿科心身疾病 2 ( 一 ) 心理障碍的概述 心理障碍的判断标准 2 2 心理障碍的分类 2 神经症性障碍的临床特征与常见症状 2 四 心理障碍 ( 二 ) 神经症性障碍 2 临床常见神经症性障碍 : 焦虑症 抑郁症 恐惧症 强迫症 神经衰弱 2 ( 三 ) 其他类型的心 人格障碍及类型 2 理障碍 2 行为不良 2 五 心理健康 ( 一 ) 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的意义 2 2 心理健康的标准 2

46 大 纲 43 五 心理健康 ( 二 ) 心理健康的发展 不同年龄的心理健康 : 婴幼儿 儿童期 青春期 中年期和老年期 2 2 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 : 家庭 学校和职业 2 病人角色 2 医学心理学 六 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 ( 一 ) 病人的心理问题 2 病人的心理需要 2 3 病人的一般心理问题 2 4 各类病人的心理特点 : 门诊 住院和手术病人 2 医患关系的模式与重要性 2 ( 二 ) 医患关系 2 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培养 2 3 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2 ( 一 ) 中国医学的道 中国医学道德规范 2 一 医学的道 德传统 2 中国古代医学家的道德风范 2 德传统 ( 二 ) 外国医学的道德传统 外国医学道德规范 2 2 外国医学家的道德风范 2 不伤害原则 2 ( 一 ) 医学伦理学的 2 有利原则 2 医学伦理学 二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范畴 基本原则 ( 二 )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3 尊重原则 2 4 公正原则 2 权利与义务 2 2 情感 良心 2 3 审慎 保密 2 4 荣誉与幸福 2 询问病史的道德要求 2 ( 一 ) 临床诊断的道 2 体格检查的道德要求 2 三 临床诊疗 德要求 3 辅助检查的道德要求 2 的道德要求 4 会诊的道德要求 2 ( 二 ) 临床治疗的道 药物治疗的道德要求 2 德要求 2 非药物治疗的道德要求 2 四 疾病预防的道德要求 ( 一 ) 卫生防疫道德 ( 二 ) 中医 治未病 理论的道德内涵 卫生防疫的道德内涵 2 2 卫生防疫的道德要求 2 治未病 理论 2 2 治未病 实践的道德准则 2

47 44 中医外科专业 有利于医学和社会发展 2 ( 一 ) 人体试验的道 2 维护受试者利益 2 五 医学研究 德准则 3 受试者知情同意 2 道德 4 严谨的科学态度 2 ( 二 ) 医学研究的伦 伦理审查程序 2 理审查 2 利益冲突的预防 2 医学伦理学 六 医德修养与评价 ( 一 ) 医德修养 ( 二 ) 医德评价 医德修养含义 2 2 医德修养的途径 方法 2 医德评价及标准 2 2 医德评价方式 2 七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 一 )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总则 ( 二 )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 总则 2 基本行为规范 2 ( 三 ) 医师行为规范具体行为规范 2 ( 一 ) 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 2 2 民事责任的构成 2 3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2 一 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 ( 二 ) 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 2 2 行政责任的构成 2 3 行政责任的形式 2 卫生法规 ( 三 ) 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 2 2 刑事责任的构成 2 执业医师享有的权利 2 二 相关卫生法律法规 ( 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2 执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 2 3 «执业医师法» 对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提出的法定要求 2 4 «执业医师法» 规定的法律责任 2 ( 二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药品必须符合法定要求 2 2 假药和劣药 2 3 特殊管理的药品 2

48 大 纲 45 ( 二 ) «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品管理法» 4 «药品管理法» 及相关法规 规章对医疗机构 2 及其人员的有关规定 5 «药品管理法» 规定的法律责任 2 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2 2 传染病防治方针与管理原则 2 ( 三 ) «中华人民共 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3 传染病预防与疫情报告 2 4 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及医疗救治 2 5 相关机构及其人员违反 «传染病防治法» 有关 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 2 卫生法规 二 相关卫生 法律法规 ( 四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信息发布 2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2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规定的法律责任 2 ( 五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事故的处理原则与分级 2 2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2 3 医疗事故的处理 2 «中医药条例» 制定目的与适用范围 2 2 国家发展中医药的方针 政策 2 ( 六 ) «中华人民共 3 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原则与中医药现代化 2 和国中医药条例» 4 中医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 2 5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2 6 中医药发展的保障措施 2

49 46 中医外科专业 第三 四部分 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 一 中医外科 学概述 历代中医外科主要学术特色 3 2 现代研究进展 3 3 中医外科基本术语 3 外感六淫 3 2 情志内伤 3 3 饮食不节 3 ( 一 ) 致病因素 4 外来伤害 3 二 中医外科 疾病的病因 病机 5 劳伤虚损 3 6 特殊之毒 3 7 痰饮瘀血 3 中医外科学 ( 二 ) 发病机理 ( 一 ) 辨病 ( 二 ) 阴阳辨证 邪正盛衰 3 2 气血凝滞 3 3 经络阻塞 3 4 脏腑失和 3 辨病概述 3 2 辨病方法 3 4 辨阴证阳证 阴阳辨证应注意的问题 3 4 上部辨证 3 4 三 中医外科 疾病辨证 ( 三 ) 部位辨证 ( 四 ) 经络辨证 ( 五 ) 局部辨证 2 中部辨证 下部辨证 3 4 人体各部所属经络 3 2 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3 3 引经药 3 辨肿 ( 肿块结节 ) 辨脓 3 4

50 大 纲 47 三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四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五 中医外科疾病康复与调护 ( 五 ) 局部辨证 ( 一 ) 内治法 ( 二 ) 外治法 ( 一 ) 外科疾病的康复 ( 二 ) 外科疾病的调护 3 辨溃疡 辨痛 痒 麻木 辨出血 3 4 内治法的三个总则 3 2 内治十一法的代表方剂 常用药物 适应证及注意点 3 药物外治疗法的适应证 用法 注意点 手术疗法的适应证 用法 其他外治疗法的适应证 用法 3 4 外科疾病的康复原则 常用外科疾病的康复方法 3 4 外科疾病的身心调摄 外科疾病的饮食宜忌 3 4 疮疡的致病因素 3 中医外科学 ( 一 ) 概论 ( 二 ) 疖 2 疮疡的发展 3 3 疮疡的转归 3 4 疮疡的治疗原则 3 疖的特点 3 2 疖的病因病机 3 3 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疖的治疗 3 4 六 疮疡 5 疖的预防 3 4 疔的特点 3 ( 三 ) 疔 2 疔的种类 3 3 疔的病因病机 3 颜面部疔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 4 ( 四 ) 颜面部疔疮 2 颜面部疔疮的治疗 颜面部疔疮的预防调护 3 4 手足部疔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 4 ( 五 ) 手足部疔疮 2 手足部疔疮的治疗 手足部疔疮的预防调护 3 4

51 48 中医外科专业 红丝疔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 4 ( 六 ) 红丝疔 2 红丝疔的治疗 红丝疔的预防调护 3 4 ( 七 ) 烂疔 ( 八 ) 疫疔 烂疔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烂疔的预防 3 4 疫疔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疫疔的预防 3 4 痈的概述 3 ( 九 ) 痈 2 痈的病因病机 3 3 痈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痈的治疗 3 4 ( 十 ) 颈痈 颈痈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颈痈的治疗 3 4 中医外科学 六 疮疡 ( 十一 ) 腋痈 ( 十二 ) 脐痈 腋痈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腋痈的治疗 3 4 脐痈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脐痈的治疗 3 4 ( 十三 ) 委中毒 委中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委中毒的治疗 3 4 发的概述 3 2 发与颈痈的鉴别 3 4 ( 十四 ) 发 3 发与丹毒的鉴别 发与有头疽的鉴别 发与流注的鉴别 3 4 ( 十五 ) 锁喉痈 锁喉痈的临床特点 3 2 锁喉痈的治疗 3 4 ( 十六 ) 臀痈 臀痈的临床特点 3 2 臀痈的治疗 3 4 ( 十七 ) 手发背 手发背的临床特点 3 2 手发背的治疗 3 4 ( 十八 ) 足发背 足发背的临床特点 3

52 大 纲 49 ( 十八 ) 足发背 2 足发背的治疗 3 4 有头疽的概述 3 2 有头疽的病因病机 3 ( 十九 ) 有头疽 3 有头疽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有头疽的治疗 有头疽的预防调护 3 4 流注的临床特点 3 2 流注的病因病机 3 ( 二十 ) 流注 3 流注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流注的治疗 流注的预防调护 3 4 发颐的临床特点 3 中医外科学 六 疮疡 ( 二十一 ) 发颐 2 发颐的病因病机 3 3 发颐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发颐的治疗 3 4 丹毒的临床特点 3 2 不同部位丹毒的病名 3 ( 二十二 ) 丹毒 3 丹毒的病因病机 3 4 丹毒的治疗 丹毒的预防调护 3 4 附骨疽的概述 3 ( 二十三 ) 附骨疽 2 附骨疽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附骨疽的治疗 附骨疽的预防调护 3 4 环跳疽的概述 3 ( 二十四 ) 环跳疽 2 环跳疽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环跳疽的治疗 环跳疽的预防调护 3 4 ( 二十五 ) 走黄 走黄的概述 3 2 走黄的病因病机 3

53 50 中医外科专业 ( 二十五 ) 走黄 3 走黄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走黄的治疗 3 4 内陷的概述 3 ( 二十六 ) 内陷 2 内陷的病因病机 3 3 内陷的分类和诊断与鉴别诊断 内陷的治疗 3 4 流痰的临床特点 3 2 流痰的病因病机 3 ( 二十七 ) 流痰 3 流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流痰的治疗 3 4 六 疮疡 5 流痰的预防调护 3 4 瘰疬的临床特点 3 2 瘰疬的病因病机 3 ( 二十八 ) 瘰疬 3 瘰疬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 4 中医外科学 4 瘰疬的治疗 瘰疬的预防调护 3 4 褥疮的临床特点 3 ( 二十九 ) 褥疮 2 褥疮的治疗 褥疮的预防调护 3 4 ( 三十 ) 窦道 窦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窦道的治疗 3 4 乳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3 2 乳房疾病的病因病机 3 3 乳房疾病的辨证要点 乳房肿块检查法 3 4 七 乳房疾病 5 乳房疾病常用辅助检查方法 乳房疾病的常用治法 3 4 乳痈的概述 3 ( 二 ) 乳痈 2 乳痈的病因病机 3 3 乳痈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痈的治疗 3 4

54 大 纲 5 ( 二 ) 乳痈 5 乳痈成脓期切开术的操作要点 乳痈的预防与调护 3 4 粉刺性乳痈的概述 3 2 粉刺性乳痈的病因病机 3 ( 三 ) 粉刺性乳痈 3 粉刺性乳痈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粉刺性乳痈的治疗 粉刺性乳痈的预防调护 3 4 乳漏的临床特点 3 2 乳漏的病因病机 3 ( 四 ) 乳漏 3 乳漏的辅助检查 乳漏的治疗 乳漏的预防调护 3 4 乳癖的概述 3 2 乳癖的病因病机 3 中医外科学 七 乳房疾病 ( 五 ) 乳癖 3 乳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癖的治疗 乳癖的预防调护 3 4 乳疬的概述 3 ( 六 ) 乳疬 2 乳疬的病因病机 3 3 乳疬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疬的治疗 3 4 乳核的概述 3 ( 七 ) 乳核 2 乳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核的治疗 3 4 乳衄的概述 3 ( 八 ) 乳衄 2 乳衄的病因病机 3 3 乳衄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衄的治疗 3 4 乳岩的概述 3 ( 九 ) 乳岩 2 乳岩的病因病机 3 3 乳岩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 4

55 52 中医外科专业 七 乳房疾病 ( 九 ) 乳岩 4 乳岩的治疗 乳岩的预防调护 3 4 瘿的分类 3 2 瘿的脏腑经络归属 3 ( 一 ) 概论 3 瘿的检查方法 瘿的病因病机 3 5 瘿的治疗 3 4 气瘿的病因病机 3 ( 二 ) 气瘿 2 气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气瘿的治疗 气瘿的预防调护 3 4 肉瘿的概述 3 2 肉瘿的病因病机 3 ( 三 ) 肉瘿 3 肉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 4 中医外科学 八 瘿 4 肉瘿的治疗 肉瘿的的预防调护 3 4 瘿痈的概述 3 2 瘿痈的特点 3 ( 四 ) 瘿痈 3 瘿痈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瘿痈的治疗 瘿痈的预防调护 3 4 石瘿的概述 3 2 石瘿的病因病机 3 ( 五 ) 石瘿 3 石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石瘿的治疗 石瘿的预防调护 3 4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概述 3 ( 六 ) 桥本氏甲状 腺炎 2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病因病机 3 3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治疗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预防调护 3 4

56 大 纲 53 瘤 岩的临床特点 3 ( 一 ) 概论 2 瘤 岩的病因病机 3 3 瘤 岩的中医辨证 瘤 岩的治疗 3 4 血瘤的概述 3 ( 二 ) 血瘤 2 血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血瘤的治疗 血瘤的预防调护 3 4 肉瘤的概述 3 ( 三 ) 肉瘤 2 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肉瘤的治疗 肉瘤的预防调护 3 4 茧唇的概述 3 九 瘤 岩 2 茧唇的病因病机 3 中医外科学 ( 四 ) 茧唇 ( 五 ) 失荣 ( 六 ) 肾岩 3 茧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茧唇的治疗 茧唇的预防调护 3 4 失荣的概述 3 2 失荣的病因病机 3 3 失荣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失荣的治疗 失荣的预防调护 3 4 肾岩的概述 3 2 肾岩的病因病机 3 3 肾岩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岩的治疗 肾岩的预防调护 3 4 男性前阴各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3 十 泌尿男性 疾病 ( 一 ) 概论 2 泌尿男性疾病的病因病机 3 3 泌尿男性疾病的辨证论治 3 4 ( 二 ) 子痈 子痈的概述 3

57 54 中医外科专业 2 子痈的病因病机 3 ( 二 ) 子痈 3 子痈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子痈的治疗 子痈的的预防调护 3 4 子痰的概述 3 2 子痰的病因病机 3 ( 三 ) 子痰 3 子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子痰的治疗 子痰的预防调护 3 4 水疝的概述 3 2 水疝的病因病机 3 ( 四 ) 水疝 3 水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水疝的治疗 水疝的预防调护 3 4 中医外科学 十 泌尿男性 疾病 ( 五 ) 尿石症 尿石症的概述 3 2 尿石症的病因病机 3 3 尿石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尿石症的治疗 尿石症的预防调护 3 4 男性不育症的概述 3 2 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机 3 ( 六 ) 男性不育症 3 男性不育症的诊断 男性不育症的治疗 男性不育症的预防调护 3 4 精浊的概述 3 ( 七 ) 精浊 ( 慢性前列腺炎 ) 2 精浊的病因病机 3 3 精浊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精浊的治疗 精浊的预防调护 3 4 ( 八 ) 血精 ( 精囊 血精的概述 3 炎 ) 2 血精的病因病机 3

58 大 纲 55 十 泌尿男性 疾病 ( 八 ) 血精 ( 精囊炎 ) ( 九 ) 精癃 ( 前列腺增生症 ) ( 一 ) 概论 3 血精的诊断 血精的治疗 血精的预防调护 3 4 精癃的概述 3 2 精癃的病因病机 3 3 精癃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精癃的治疗 精癃的预防调护 3 4 周围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 3 2 周围血管疾病的体征 3 3 周围血管疾病的检查方法 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 3 4 股肿的概述 3 2 股肿的病因病机 3 中医外科学 ( 二 ) 股肿 3 股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股肿的治疗 股肿的预防调护 3 4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概述 3 十一 周围血 管疾病 ( 三 ) 血栓性浅静脉炎 ( 四 ) 筋瘤 ( 五 ) 臁疮 2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因病机 3 3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 血栓性浅静脉炎的预防调护 3 4 筋瘤的概述 3 2 筋瘤的病因病机 3 3 筋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筋瘤的治疗 筋瘤的预防调护 3 4 臁疮的概述 3 2 臁疮的病因病机 3 3 臁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臁疮的治疗 3 4

59 56 中医外科专业 ( 五 ) 臁疮 5 臁疮的预防调护 3 4 脱疽的概述 3 2 脱疽的病因病机 3 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 3 4 ( 六 ) 脱疽 5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 4 十一 周围血 管疾病 6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治疗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的治疗 3 4 中医外科学 十二 其他外 科疾病 ( 七 ) 淋巴水肿 ( 一 ) 冻疮 ( 二 ) 烧伤 ( 三 ) 毒蛇咬伤 ( 四 ) 破伤风 9 脱疽的预防调护 3 4 淋巴水肿的概述 3 2 淋巴水肿的病因病机 3 3 淋巴水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淋巴水肿的治疗 淋巴水肿的预防调护 3 4 冻疮的概述 3 2 冻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冻疮的辨证论治 严重的全身性冻疮的急救和复温方法 冻疮的预防调护 3 4 烧伤的概述 3 2 烧伤面积估计 深度及程度判断 烧伤的治疗原则 重度烧伤的辨证论治 中小面积烧伤创面的处理 3 4 我国常见毒蛇的种类 3 2 有毒蛇与无毒蛇咬伤的区别 3 3 蛇毒的主要成分 3 4 毒蛇咬伤的病因病机 3 5 毒蛇咬伤的诊断 毒蛇咬伤的治疗 3 4 破伤风的概述 3 2 破伤风的病因病机 3 3 破伤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 4

60 大 纲 57 ( 四 ) 破伤风 4 破伤风的治疗 破伤风的预防调护 3 4 肠痈的概述 3 2 肠痈的病因病机 3 ( 五 ) 肠痈 3 肠痈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 4 十二 其他外 科疾病 ( 六 ) 胆石病 4 肠痈的治疗 肠痈的预防调护 3 4 胆石病的概述 3 2 胆石病的病因病机 3 3 胆石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胆石病的治疗 胆石病的预防调护 3 4 痛风的概述 3 2 痛风的病因病机 3 中医外科学 ( 七 ) 痛风 ( 一 ) 概论 3 痛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痛风的治疗 痛风的预防调护 3 4 肛门直肠的生理特点 3 2 肛门直肠疾病的病因病机 3 3 肛门直肠疾病的检查方法 肛门直肠疾病的辨证要点 肛门直肠疾病的治疗原则 肛门直肠疾病的预防调护 3 4 十三 肛门直 肠疾病 ( 二 ) 痔 ( 三 ) 肛隐窝炎 ( 四 ) 肛痈 ( 五 ) 肛漏 痔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痔的辨证论治 3 4 肛隐窝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肛隐窝炎的治疗 3 4 肛痈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肛痈的治疗 3 4 肛漏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肛漏的治疗 3 4

61 58 中医外科专业 十三 肛门直 肠疾病 ( 六 ) 肛裂 ( 七 ) 脱肛 ( 八 ) 息肉痔 ( 九 ) 锁肛痔 ( 肛管直肠癌 ) ( 十 ) 便秘 ( 一 ) 概论 肛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肛裂的治疗 3 4 脱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脱肛的治疗 3 4 息肉痔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息肉痔的治疗 3 4 锁肛痔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锁肛痔的治疗 3 4 便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便秘的治疗 3 4 原发性皮损 继发性皮损的形态特征 3 2 皮肤病自觉症状的辨证 常用外用药物的剂型 功效 适应证及用法 皮肤病常用内治方法 3 4 中医外科学 ( 二 ) 热疮 ( 三 ) 黄水疮 ( 四 ) 蛇串疮 热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热疮的治疗 3 4 黄水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黄水疮的治疗 3 4 蛇串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蛇串疮的治疗 3 4 十四 皮肤及 性传播疾病 ( 五 ) 疣 ( 六 ) 癣 ( 七 ) 虫咬皮炎 ( 八 ) 疥疮 ( 九 ) 日晒疮 ( 十 ) 湿疮 疣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疣的治疗 3 4 癣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癣的治疗 3 4 虫咬皮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虫咬皮炎的治疗 3 4 疥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疥疮的治疗 3 4 日晒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日晒疮的治疗 3 4 湿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湿疮的治疗 3 4

62 大 纲 59 ( 十一 )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接触性皮炎的治疗 3 4 ( 十二 ) 药毒 药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药毒的治疗 3 4 ( 十三 ) 瘾疹 瘾疹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瘾疹的治疗 3 4 ( 十四 ) 风瘙痒 风瘙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风瘙痒的治疗 3 4 ( 十五 ) 牛皮癣 牛皮癣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牛皮癣的治疗 3 4 ( 十六 ) 白疕 白疕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白疕的治疗 3 4 ( 十七 ) 风热疮 风热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风热疮的治疗 3 4 中医外科学 十四 皮肤及 性传播疾病 ( 十八 ) 白驳风 ( 十九 ) 黄褐斑 白驳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白驳风的治疗 3 4 黄褐斑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黄褐斑的治疗 3 4 ( 二十 ) 粉刺 粉刺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粉刺的治疗 3 4 ( 二十一 ) 油风 油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油风的治疗 3 4 ( 二十二 ) 瓜藤缠 瓜藤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瓜藤缠的治疗 3 4 ( 二十三 ) 红蝴蝶疮 红蝴蝶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红蝴蝶疮的治疗 3 4 ( 二十四 ) 淋病 淋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淋病的治疗 3 4 ( 二十五 ) 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尖锐湿疣的治疗 3 4 ( 二十六 ) 梅毒 梅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梅毒的治疗 3 4

63 60 中医外科专业 十四 皮肤及 性传播疾病 十五 麻醉 ( 二十七 ) 生殖器 疱疹 ( 二十八 ) 艾滋病 生殖器疱疹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生殖器疱疹的治疗 3 4 艾滋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艾滋病的治疗 3 4 麻醉的分类 麻醉的选择 局部麻醉的方法 局部麻醉并发症的处理 3 4 中医外科学 十六 体液代谢十七 输血十八 休克十九 复苏二十 外科急腹症 水代谢失常的临床表现和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钾代谢失常的诊断和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酸碱平衡失调的临床特点和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3 4 输血的适应证 输血反应 输血并发症的防治 3 4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诊断 创伤性休克的诊断 休克的临床处理原则 3 4 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 心肺脑复苏后的处理原则 3 4 常见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外科急腹症的处理原则 3 4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桑菊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寒下 1.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桑菊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寒下 1. 2017 年中西医执业医师 方剂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 : 方剂与治法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 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 细目三 : 剂型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 第二单元 解表剂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辛温解表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More information

细目二 : 阴阳辨证 1. 以局部症状辨别阴阳 2. 阴阳辨证应注意的问题 细目三 : 部位辨证 1. 发于上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2. 发于中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3. 发于下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细目四 : 经络辨证 1. 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2. 引经药 细目五 : 局部辨证 1

细目二 : 阴阳辨证 1. 以局部症状辨别阴阳 2. 阴阳辨证应注意的问题 细目三 : 部位辨证 1. 发于上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2. 发于中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3. 发于下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细目四 : 经络辨证 1. 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2. 引经药 细目五 : 局部辨证 1 第一单元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2017 年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外科学 考试大纲 细目一 : 致病因素 1. 外感六淫致病 2. 情志内伤致病 3. 饮食不节致病 4. 外来伤害致病 5. 劳伤虚损致病 6. 感受特殊之毒致病 7. 痰饮瘀血致病 细目二 : 发病机理 1. 邪正盛衰 2. 气血凝滞 3. 经络阻塞 4. 脏腑失和 第二单元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细目一 : 辨病 1. 辨病的概念 2. 辨病的方法

More information

例会抽查表

例会抽查表 206 年初级中药士 基础知识 考试大纲 考试学科 中药学 单元细目要点 一 药性理论 ( 一 ) 四气 考试科目.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 三 ) 升降浮沉 ( 四 ) 归经 ( 五 ) 毒性 ( 一 ) 中药的配伍二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三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四 解表药 四 解表药 ( 二 ) 中药的用药禁忌.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More information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 : 温下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 : 润下 麻子仁丸 济川煎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 : 逐水

3.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四 : 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细目三 : 温下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 : 润下 麻子仁丸 济川煎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 : 逐水 第一单元总论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 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 细目三 : 剂型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 第二单元解表剂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 辛温解表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青龙汤 九味羌活汤 止嗽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 方剂学 第一单元总论细目一 : 方剂与治法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 : 概述要点 :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More information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 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 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1. 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 2. 妊娠禁忌药的分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 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 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1. 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 2. 妊娠禁忌药的分 www.cyikao.com 2017 年中医助理医师 中药学 大纲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二 : 五味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三 : 升降浮沉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细目四 : 归经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 细目五 : 毒性 1.

More information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寒下要点 : 1.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黄牡丹汤 大陷胸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

1. 败毒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2. 参苏饮的组成药物 功用及主治证候 第三单元 泻下剂 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寒下要点 : 1.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黄牡丹汤 大陷胸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 2017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 方剂学 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 : 方剂与治法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 第二单元 解表剂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方剂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总论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 : 概述要点 :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More information

和解剂的适用范同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和解少阳要点 : 1. 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 : 调和肝脾要点 : 1. 逍遥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四逆散的组

和解剂的适用范同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和解少阳要点 : 1. 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 : 调和肝脾要点 : 1. 逍遥散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四逆散的组 第一单元总论要点 : 1.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 常用治法细目二 :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 : 1. 方剂的组成原则 2. 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 : 剂型要点 : 常用剂型汤剂 丸剂 散剂 膏剂的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 : 概述要点 : 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 : 辛温解表要点 : 1.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2. 大青龙汤

More information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细目四 : 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 : 剂量 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细目二 : 中药的用法 煎煮方法 (

细目一 : 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细目四 : 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 : 剂量 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细目二 : 中药的用法 煎煮方法 (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 : 四气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 : 毒性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中西医助理医师大纲 - 中药学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 : 毒性要点 :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

More information

1. 中药的作用 2. 不良作用 细目二 : 中药的功效 1. 功效与主治的关系 2. 功效的分类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 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中药的

1. 中药的作用 2. 不良作用 细目二 : 中药的功效 1. 功效与主治的关系 2. 功效的分类 第三单元中药的配伍 细目一 : 中药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 1. 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中药的 2017 年中医执业医师 中药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二 : 五味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三 : 升降浮沉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细目四 : 归经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 细目五 : 毒性 1.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

More information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要点 : 1.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要点 :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要点 :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要点 :

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 中药配伍的内容要点 : 1. 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2. 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四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 配伍禁忌要点 : 1. 十八反 的内容 2. 十九畏 的内容细目二 : 证候禁忌要点 :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 : 妊娠用药禁忌要点 : 2017 年中西医执业医师 中药学 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症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 : 毒性要点 : 1. 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2014 年中西医医师考试大纲 - 中药学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 : 四气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 四气的作用及适应症细目二 : 五味要点 : 1.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2. 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 : 升降浮沉要点 : 1. 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 : 归经要点 :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 :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内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一 ) 阴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一 阴阳五行 学说 4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 二 ) 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儿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一 ) 阴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一 阴阳五行 学说 4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 二 ) 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一 ) 整体观念 ( 二 ) 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的概念 2 整体观念的内容 症 证 病的概念 2 辨证论治的概念 3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编写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ꎬ 20 2 (204 2 重印 ) ISBN 978-7 - 532-074 - 0 Ⅰ 全 Ⅱ 国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一 ) 整体观念 ( 二 ) 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的概念 2 整体观念的内容 症 证 病的概念 2 辨证论治的概念 3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编写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ꎬ 20 2 (204 2 重印 ) ISBN 978-7 - 532-0690 - 7 Ⅰ 全 Ⅱ 国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耳鼻喉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一 ) 阴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一 阴阳五行 学说 4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 二 ) 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推拿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一 ) 阴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一 阴阳五行 学说 4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 二 ) 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眼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一 ) 阴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一 阴阳五行 学说 4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 二 ) 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骨伤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一 ) 阴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一 阴阳五行 学说 4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 二 ) 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针灸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一 ) 阴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一 阴阳五行 学说 4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 二 ) 五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用 2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 一 ) 整体观念 ( 二 ) 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的概念 2 整体观念的内容 症 证 病的概念 2 辨证论治的概念 3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眼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眼科专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编写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ꎬ 20 2 (204 2 重印 ) ISBN 978-7 - 532-0676 - Ⅰ 全 Ⅱ 国 Ⅲ 中国医药学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骨伤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医骨伤科专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编写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ꎬ 20 2 (204 2 重印 ) ISBN 978-7 - 532-0680 - 8 Ⅰ 全 Ⅱ 国 Ⅲ 中国医药学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编写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ꎬ 20 2 (204 2 重印 ) ISBN 978-7 - 532-069 - 4 Ⅰ 全 Ⅱ

More information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答案 :3.E 4. 反佐药作用包括 A. 辅助君臣药之力 B. 防止病重邪甚拒药 C. 消除君臣药之毒 D. 监制君臣药之偏 E. 缓解君臣药之峻 答案 :4.B 5. 判定方中君药的重要依据是 A. 珍稀或贵重药物 B. 针对方证主要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答案 :3.E 4. 反佐药作用包括 A. 辅助君臣药之力 B. 防止病重邪甚拒药 C. 消除君臣药之毒 D. 监制君臣药之偏 E. 缓解君臣药之峻 答案 :4.B 5. 判定方中君药的重要依据是 A. 珍稀或贵重药物 B. 针对方证主要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第四套 1. 不属于温里剂的方剂是 A. 小建中汤 B. 温胆汤 C. 四逆汤 D. 当归四逆汤 E. 理中丸 答案 :1.B 2. 与方剂基本结构 君臣佐使 无关的是 A. 药味用量 B. 主治证候 C. 药力大小 D. 药物的药性 E. 剂型 答案 :2.E 3. 慢性疾病的治疗宜选用 A. 散剂 B. 硬膏剂 C. 汤剂 D. 针剂 E. 丸剂 答案 :3.E

More information

5. 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五 : 望躯体四肢 1. 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 望四肢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六 : 望皮肤 1. 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 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 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 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七 : 望排出物

5. 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五 : 望躯体四肢 1. 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 望四肢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六 : 望皮肤 1. 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 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 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 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七 : 望排出物 第一单元绪论 1.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2.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第二单元望诊细目一 : 望神 1. 得神 失神 少神 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 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二 : 望面色 1. 常色与病色分类 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 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 面部色诊的意义细目三 : 望形态 1. 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 姿态异常 ( 动静姿态 异常动作 ) 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四

More information

FJXBQ

FJXBQ 高等医学院校选用教材 ( 供成人教育中医药专业 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 ) 方剂学 闫润红 主编 2 0 0 1 内容简介本书是供成人教育中医药专业 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的教材 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部分对中医方剂的基本理论, 如治法 君臣佐使 剂型 剂量等及其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各论部分对常用方剂的主治病证 配伍意义 临床应用 加减变化规律及现代研究概况等内容, 按分类进行了系统阐述 在保证方剂学学科知识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

More information

2. 面肿 腮肿及口眼喁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 目的脏腑分属, 望目色 目形 目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 望口 唇 齿 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 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五 : 望躯体四肢 1. 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 望四肢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六 :

2. 面肿 腮肿及口眼喁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 目的脏腑分属, 望目色 目形 目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 望口 唇 齿 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 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五 : 望躯体四肢 1. 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 望四肢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六 : 2017 年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诊断学 大纲 第一单元 绪论 1.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2.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第二单元望诊 细目一 : 望神 1. 得神 失神 少神 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 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二 : 望面色 1. 常色与病色的分类 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 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 面部色诊的意义 细目三 : 望形态 1. 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More information

学时分配 章节 主要内容 总学时 讲授 实践 第 1 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 2 章 中药的产地 采集与贮藏 第 3 章 中药的炮制 第 4 章 药性理论 第 5 章 中药的配伍 第 6 章 中药的

学时分配 章节 主要内容 总学时 讲授 实践 第 1 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 2 章 中药的产地 采集与贮藏 第 3 章 中药的炮制 第 4 章 药性理论 第 5 章 中药的配伍 第 6 章 中药的 中药学 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4301788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学分 2 学时 32 课程英文名称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制药工程 药物化学 二 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中药学 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 本课程是本科的专业方向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 功效 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

More information

(16) 祛痰剂 : 二陈汤 温胆汤 贝母瓜蒌散 清气化痰丸 小陷胸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17) 消导化积剂 : 保和丸 枳术丸 健脾丸 (18) 驱虫剂 : 乌梅丸 10. 下列方剂的组成 功用 主治及配伍特点 (1) 解表剂 : 加味香苏散 升麻葛根汤 柴葛解肌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 参苏饮 (2)

(16) 祛痰剂 : 二陈汤 温胆汤 贝母瓜蒌散 清气化痰丸 小陷胸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17) 消导化积剂 : 保和丸 枳术丸 健脾丸 (18) 驱虫剂 : 乌梅丸 10. 下列方剂的组成 功用 主治及配伍特点 (1) 解表剂 : 加味香苏散 升麻葛根汤 柴葛解肌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 参苏饮 (2) 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招生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名称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一 考试 内容 1005 或 1006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698 中医综合 方剂学 部分 1. 方剂和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方剂学发展概况 历代医家在方剂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贡献及代表作 2. 治法的概念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常用治法 (" 八法 ") 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3." 七方 "

More information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耳鼻咽喉科学 ( 专业学位 ) 非定向 全国统考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儿科学 ( 专业学位 ) 耳鼻咽喉科学 ( 专业学位 ) 非定向 全国统考 2017 年医学院 ( 含转化院 遗传所 ) 硕士研究生上线考生名单 准考证号 报考专业 外语政治 业务 1 业务 2 总分 报考类别 考试方式 备注 103357000912484 72 72 242 0 386 非定向 全国统考 103357000912003 71 72 242 0 385 非定向 全国统考 103357000911503 77 73 234 0 384 非定向 全国统考 103357000911098

More information

白眉草 2 半枝莲 柴胡 白前 北沙参 柴胡 炒 白芍 荜茇 蝉蜕 白芍( 长 片 荜澄茄 车前草 白芍 酒制 萹蓄 车前 子 白芍 圆 片 扁 豆花 沉 香 鳖甲 陈 皮 白 石英 白术 槟榔 赤芍 白术炒 冰 片 赤 石脂 白头翁 薄荷 赤 小 豆 白薇 薄荷叶 茺蔚 子 白鲜 皮 补 骨脂 川

白眉草 2 半枝莲 柴胡 白前 北沙参 柴胡 炒 白芍 荜茇 蝉蜕 白芍( 长 片 荜澄茄 车前草 白芍 酒制 萹蓄 车前 子 白芍 圆 片 扁 豆花 沉 香 鳖甲 陈 皮 白 石英 白术 槟榔 赤芍 白术炒 冰 片 赤 石脂 白头翁 薄荷 赤 小 豆 白薇 薄荷叶 茺蔚 子 白鲜 皮 补 骨脂 川 1 山楂 生地 黄 红参须 山 熟地个 党参 胖 大海 天 麻 枸杞 子( 一级) 宁夏 柠檬 片 无花果 大枣(红枣) 茉莉花 西洋参(圈 片) 龙眼 肉 玫瑰花 西洋参(圆 片) 矮地茶 贡菊花 溪 黄草茶 艾叶 金银花 野 生何 首乌 八 角茴 香 罗布 麻叶 新疆 野 生天 麻 片 巴戟天(制) 莲 子 心 薏苡仁 菝葜( 金刚刺) 绞股蓝 玉 竹 白扁 豆 决明 子 白 豆蔻 甘草( 大柳叶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初级师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一 药性理论 ( 三 ) 升降浮沉 ( 四 ) 归经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JinGuiYaoLue_Final.doc

Microsoft Word - JinGuiYaoLue_Final.doc Preface Introduction Textual History The Author Zhāng Zhòng Jǐng Description and Outline of the Text Weights and Measures Conclusion Table of Contents Chapter 1 一 1 Bowels and Viscera, and Channels and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初级士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一 药性理论 ( 三 ) 升降浮沉 ( 四 ) 归经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 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More information

6. 下列病证, 不宜使用消法治疗的是 A. 宿食燥屎 B. 气滞血瘀 C. 水湿内停 D. 痰饮不化 E. 疮疡痈肿正确 :A

6. 下列病证, 不宜使用消法治疗的是 A. 宿食燥屎 B. 气滞血瘀 C. 水湿内停 D. 痰饮不化 E. 疮疡痈肿正确 :A 概述 一 A1 型题 1. 下列各项, 属于 " 反佐药 " 范畴的是 A. 减低君臣药之毒 B. 缓和君臣药之峻 C. 监制君臣药之偏 D. 防止邪甚而拒药 E. 协助君臣药之力正确 :D 2. 由半夏泻心汤化裁为生姜泻心汤属于 A. 药味加减的变化 B. 药量增减的变化 C. 剂型更换的变化 D. 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 E. 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正确 :D 3. 祛湿剂属于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初级师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初级师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编写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ꎬ 20 2 (202 2 重印 ) ISBN 978-7 - 532-0687 - 7 Ⅰ 全 Ⅱ 国 Ⅲ

More information

《伤寒论》级别考试手册

《伤寒论》级别考试手册 方剂学级别考试大纲 ( 供参加方剂学级别考试学生使用 )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是中医基础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 是高等中医院校的主干课程, 具有沟通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作用 通过建立方剂学课程的等级测试体系, 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同时为学生今后提高临床遣药组方 分析和运用方剂能力的培养提供技术平台 一 根据教学大纲, 并结合实际情况, 在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的同时,

More information

表药 ( 三 ) 辛凉解表药 芍, 细辛配干姜 五味子的意义各药的药性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 2. 香薷 藁本 苍耳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子 辛夷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该药的药性 功效 用法 使用注意, 与 3. 西河柳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异同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

表药 ( 三 ) 辛凉解表药 芍, 细辛配干姜 五味子的意义各药的药性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 2. 香薷 藁本 苍耳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子 辛夷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该药的药性 功效 用法 使用注意, 与 3. 西河柳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异同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 2017 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 中药专业知识二 2017 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公布, 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复习, 小编整理了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希望广大考生及时复习备考和进行下载, 具体内容如下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是在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一 对中药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 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More information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学年 : 学期 : 课程名称 : 中药学题目 : 总论 ( 概念 发展史 炮制 道地药材 ) 时数 :2 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 1. 掌握中药 中药学及与中药相关的基本概念 2. 掌握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等七部本草文献的作者 成书年代 记载药物数以及主要贡献 成就及地位 3. 了解中药学的起源及各个朝代的主要发展及成就 4. 掌握中药炮制的含义及目的 5. 了解中药炮制的主要方法

More information

五年大纲

五年大纲 中医诊断学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1.031.3.1 课程名称 : 中医诊断学 ( 中文 )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开课 ( 二级 ) 学院 : 基础医学院课程性质 : 必修课学分 : 4 分学时 : 56 学时前期课程 : 中医基础理论授课对象 : 中药专业 ( 本科 ) 考核方式 : 考试 考查 ( 小论文, 或作业,

More information

2. 分析判断 : 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分析 解释疾病发生 发展及诊治的机制, 并对不同的药物 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 综合运用 : 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 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 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 立法 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 考试形式和试卷

2. 分析判断 : 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分析 解释疾病发生 发展及诊治的机制, 并对不同的药物 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 综合运用 : 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 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 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 立法 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 考试形式和试卷 皖南医学院 2018 年考研中医综合 (611)) 考试大纲 Ⅰ 考试性质皖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 (611) 科目是为学校招收学术型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 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 其目的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于学校择优选拔,

More information

论述题 3 题, 每小题 20 分, 共 60 分 Ⅳ 考查内容一 中医基础理论 ( 一 ) 绪论 1.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金元四大家, 温病学派的

论述题 3 题, 每小题 20 分, 共 60 分 Ⅳ 考查内容一 中医基础理论 ( 一 ) 绪论 1.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金元四大家, 温病学派的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中医综合 (611) 考试大纲 Ⅰ 考试性质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 其目的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 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 考查目标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全科医学 ( 中医类 ) 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 阴阳五行 学说 ( 一 )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二 )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一 ) 心 ( 二 ) 肺 ( 三 ) 脾 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 2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More information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学年 : 学期 : 课程名称 : 中药学题目 : 总论 ( 概念 发展史 炮制 道地药材 ) 时数 :2 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 1. 掌握中药 中药学及与中药相关的基本概念 2. 掌握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等七部本草文献的作者 成书年代 记载药物数以及主要贡献 成就及地位 3. 了解中药学的起源及各个朝代的主要发展及成就 4. 掌握中药炮制的含义及目的 5. 了解中药炮制的主要方法

More information

图书在版编目穴 CIP 雪数据做事细节全书 / 赵彦锋编著郾 北京 : 企业管理出版社, ISBN Ⅰ 郾做... Ⅱ 郾赵... Ⅲ 郾工作方法 通俗读物 Ⅳ 郾 B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号 书

图书在版编目穴 CIP 雪数据做事细节全书 / 赵彦锋编著郾 北京 : 企业管理出版社, ISBN Ⅰ 郾做... Ⅱ 郾赵... Ⅲ 郾工作方法 通俗读物 Ⅳ 郾 B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号 书 做事细节全书 赵彦锋著 企业管理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穴 CIP 雪数据做事细节全书 / 赵彦锋编著郾 北京 : 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5.11 ISBN 7-80197-338-0 Ⅰ 郾做... Ⅱ 郾赵... Ⅲ 郾工作方法 通俗读物 Ⅳ 郾 B026-49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136676 号 书 名 : 做事细节全书 作 者 : 赵彦锋 责任编辑 : 吴太刚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大 纲 大 纲 3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 一 ) 四气 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2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二 ) 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 三 ) 升降浮沉 2 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 一 药性理论 3 升浮沉降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四

More information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 学年 : 学期 : 课程名称 : 中药学题目 : 总论 ( 概念 发展史 炮制 道地药材 ) 时数 :4 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 1. 掌握中药 中药学及与中药相关的基本概念 2. 掌握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等七部本草文献的作者 成书年代 记载药物数以及主要贡献 成就及地位 3. 了解中药学的起源及各个朝代的主要发展及成就 4. 掌握中药炮制的含义及目的 5. 了解中药炮制的主要方法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全科医学 ( 中医类 ) 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全科医学 ( 中医类 ) 专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编写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ꎬ 20 2 (204 2 重印 ) ISBN 978-7 - 532-070

More information

2015 Vol.17 No.9 2 结 果 60 2.1 总 述 39 8 - Sunshine 1 44 31 Sunshine 191-2.2 不 同 层 次 Sunshine {8 16 15 18 2 23 25 59 118 1 183}={ - Sunshine } ( {} ) 2.

2015 Vol.17 No.9 2 结 果 60 2.1 总 述 39 8 - Sunshine 1 44 31 Sunshine 191-2.2 不 同 层 次 Sunshine {8 16 15 18 2 23 25 59 118 1 183}={ - Sunshine } ( {} ) 2. 基 于 多 层 次 复 杂 概 念 网 络 生 成 方 法 的 Sunshine * 图 发 现 伤 寒 论 小 便 相 关 方 证 知 识 1 1 1 1 1 2 (1.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 第 一 临 床 医 学 院 广 州 510405;2. 燕 山 大 学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秦 皇 岛 066004) 摘 要 Sunshine 39 Sunshine - Sunshine 44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 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大纲与细则 中药专业 : 中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编写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ꎬ 20 2 (202 2 重印 ) ISBN 978-7 - 532-0695 - 2 Ⅰ 全 Ⅱ 国 Ⅲ 中国医药学

More information

一解表药 ( 二 ) 辛温解表药 ( 三 ) 辛凉解表药 类的性能特点解表药的配伍方法 3. 配伍与使用注意与使用注意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1. 麻黄 桂枝 紫苏 (2) 细辛的用量生姜 荆介 防风 (3)

一解表药 ( 二 ) 辛温解表药 ( 三 ) 辛凉解表药 类的性能特点解表药的配伍方法 3. 配伍与使用注意与使用注意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1. 麻黄 桂枝 紫苏 (2) 细辛的用量生姜 荆介 防风 (3) 2018 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 中药专业知识二 2018 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公布, 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复习, 文都医考小编整理了与 2017 年执业中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不同之处, 希望广大考生及时复习备考和进行下载, 具体内容如下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是在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一 对中药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 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More information

关于转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的通知

关于转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的通知 2014 75-1- 2014 4 22 抄送 : 各市 ( 州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卫生局 )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2014 年 4 月 22 日印发 -2- 本 大纲 包括相关基本知识 医学基本知识 中医学基本知识 3 部分 主要适用于省政府序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 其他省属事业单位卫生专业技术岗位是否使用本 大纲,

More information

( 二 ) 辛温解表药 3. 西河柳 该药的药性 功效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 异同 解 表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 1.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桑叶 菊花 葛根 柴 (2) 葛根

( 二 ) 辛温解表药 3. 西河柳 该药的药性 功效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 异同 解 表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 1.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桑叶 菊花 葛根 柴 (2) 葛根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http://www.cyikao.com/ 中药学专业知识( 二 ) 是在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 ) 对中药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 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直接反映执业药师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 本科目考试大纲由两大部分组成, 即常用单味中药与常用中成药, 具体涉及临床中药学 中成药学 方剂学等内容

More information

E. 温通血脉, 行滞消瘀 3.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3.D 4. 小建中汤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4.A 5~6 题 A. 橘皮竹茹汤 B. 吴茱萸汤 C. 左金丸 D. 逍遥散 E. 丁香柿蒂汤 5. 具有疏肝解郁, 健脾养血作用的方剂是 答案 :5.D 6. 具有益气清热, 降逆止呃

E. 温通血脉, 行滞消瘀 3.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3.D 4. 小建中汤中桂枝的作用是 答案 :4.A 5~6 题 A. 橘皮竹茹汤 B. 吴茱萸汤 C. 左金丸 D. 逍遥散 E. 丁香柿蒂汤 5. 具有疏肝解郁, 健脾养血作用的方剂是 答案 :5.D 6. 具有益气清热, 降逆止呃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第套 1~2 题 A. 君药 B. 臣药 C. 佐助药 D. 佐制药 E. 使药 1. 直接治疗次要兼症的药物是 答案 :1.C 2. 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是 答案 :2.D 3~4 题 A. 助卫阳, 通经络, 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 B. 温中阳而祛虚寒 C. 温经散寒, 养血通脉 D. 外解太阳之表, 内助膀胱气化 E. 温通血脉, 行滞消瘀 3.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是

More information

( 三 ) 辛凉解表药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 1.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异同桑叶 菊花 葛根 柴 (2) 葛根 柴胡的主要胡药理作用 (3) 柴胡配黄芩, 生葛根配黄芩 黄连, 菊花配枸杞子, 蝉蜕配胖大海, 桑

( 三 ) 辛凉解表药 (1) 各药的药性 性能特点 功效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病证的 1.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异同桑叶 菊花 葛根 柴 (2) 葛根 柴胡的主要胡药理作用 (3) 柴胡配黄芩, 生葛根配黄芩 黄连, 菊花配枸杞子, 蝉蜕配胖大海, 桑 2017 年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考试大纲 2017 年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考试大纲已经顺利公布, 壹医考搜集整理如下, 请广大执业药师考生参考 :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 常用单味中药 一 解表药 ( 一 ) 用知总要 ( 二 ) 辛温解表药 2. 分类 3. 配伍与使用注意 解表药的性能功效与适用范围 解表药的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解表药的配伍方法与使用注意 (1) 各药的药性

More information

一 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1.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 ( 包括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 精气 阴阳 五行学说 ;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 藏象 精气血津液神 经络 体质 ; 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 病因 发病 病机 防治原则

一 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1.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 ( 包括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 精气 阴阳 五行学说 ;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 藏象 精气血津液神 经络 体质 ; 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 病因 发病 病机 防治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0050010 课程英文名 :BASIC THEORY OF TH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性质 : 专业基础课课程类别 : 必修课先修课程 : 学分 :5 总学时数 :90 周学时数 :5 适用专业 :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适用学生类别 : 内招生 外招生开课单位 : 医学院中医学系 一 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1.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More information

【外科学】:女,30岁

【外科学】:女,30岁 中药学专业知识 二 中药学专业知识( 二 ) 是在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 对中药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 系统要求的基础上, 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 核心, 直接反映执业药师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 本科目考试大纲由两大部分组成, 即常用单味中药与常用中成药, 具体涉及临床中药学 中成药学 方剂学等内容 其中方剂学不另单列, 具体体现在各成药的方义简释中,

More information

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Ⅰ. 考试性质中医综合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 目的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 确保中医临床医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

More information

附件5

附件5 中医诊断学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1.031.0.3 课程名称 : 中医诊断学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开课 ( 二级 ) 学院 : 基础医学院课程性质 : 必修课学分 :7 分学时 :98 学时前期课程 : 中医基础理论授课对象 : 中医学专业 ( 基础医学方向七年制 临床方向七年制 中西医结合方向七年制 中医方向五年制 骨伤科学方面五年制

More information

24 桑寄生 500g*2 同心 年健 健兴 康美 岭南 25 五加皮 500g*2 岭南 年健 健兴 / / 26 骨碎补 500g*2 同心 岭南 康美 年健 / 27 白芍 500g*2 年健 同心 健兴 岭南 康美 28 生地黄 500g*2 同心 年健 康美 健兴 岭南 29 羌活 250

24 桑寄生 500g*2 同心 年健 健兴 康美 岭南 25 五加皮 500g*2 岭南 年健 健兴 / / 26 骨碎补 500g*2 同心 岭南 康美 年健 / 27 白芍 500g*2 年健 同心 健兴 岭南 康美 28 生地黄 500g*2 同心 年健 康美 健兴 岭南 29 羌活 250 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中药饮片询价结果 我院于 2018 年 9 月 14 日对中药饮片采购项目进行了院内开标 开标询价结果公示如下 : 序号 药品名称 规格 报价公司 1 报价公司 2 报价公司 3 报价公司 4 报价公司 5 2 油松节 5g*200 健兴 岭南 / / / 3 桂枝 1000g 年健 同心 岭南 康美 健兴 4 红花 1000g 健兴 年健 同心 康美 岭南 5 吴茱萸 1000g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D6D0D2BDD1DBBFC6D1A720D6D0D2BDB6FAB1C7BAEDBFC6D1A72E646F63>

<4D F736F F D20D6D0D2BDD1DBBFC6D1A720D6D0D2BDB6FAB1C7BAEDBFC6D1A72E646F63> 全国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 中医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指南 中医眼科学 中医耳鼻喉科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目录 中医眼科学 中医耳鼻喉科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 3 中医诊断学 22 中药学 35 方剂学 56 内经 71 伤寒论 74 温病学 79 金匮要略 88 医古文 95 诊断学基础 99 传染病学 117 医学心理学

More information

中医基础理论 约 13% 中医诊断学 约 13% 中药学 约 13% 方剂学 约 13% 中医内科学 约 28% 针灸学 约 14%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约 6% 四 试卷题型结构 A 型题 第 1 36 小题, 每小题 1.5 分, 共 54 分 第 题, 每小题 2 分, 共 90 分

中医基础理论 约 13% 中医诊断学 约 13% 中药学 约 13% 方剂学 约 13% 中医内科学 约 28% 针灸学 约 14% 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约 6% 四 试卷题型结构 A 型题 第 1 36 小题, 每小题 1.5 分, 共 54 分 第 题, 每小题 2 分, 共 90 分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 中医 )2018 考研大纲原文 ( 完整版 ) 2018 考研大纲即将发布, 新的大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文都教育会及时的给出大纲解析变化, 方便各位考生复习 2018 考研大纲发布在即, 文都考研小编也会及时发布各科考研大纲, 也会及时分析各科大纲的变化 文都教育 2018 考研大纲专题已经上线, 可以随时关注考研大纲专题, 及时了解各科的变化情况 以下是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D6D0D2BDB9C7C9CBBFC6D1A720D6D0D2BDC6A4B7F4D3EBD0D4B2A1D1A72E646F63>

<4D F736F F D20D6D0D2BDB9C7C9CBBFC6D1A720D6D0D2BDC6A4B7F4D3EBD0D4B2A1D1A72E646F63> 全国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 中医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指南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目录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 3 中医诊断学 22 中药学 35 方剂学 56 内经 71 伤寒论 74 温病学 79 金匮要略 88 医古文 95 诊断学基础 99 传染病学 117

More information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女 中西七 1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脾胃病临床研究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 女 中西七 1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中医内科 脾胃病临床研究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 2011 级七年制专业选择 5+3 培养模式学生录取结果 学号 性别 班级 录取医院 录取专业 录取专业名称 录取方向名称 032011142 女 中西七 111 南京市中医院 105701 中医内科 039011115 女 中医七 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江苏省中医院 ) 105701 中医内科 肿瘤临床研究 032011108 女 中西七 111 江苏省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More information

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时间

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时间 2017 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 完整版 Ⅰ 考试性质临床医学综合能力 ( 中医 ) 是为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招收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目的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择优选拔,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D6D0D2BDCDE2BFC6D1A720D6D0D2BDB8D8B3A6BFC6D1A72E646F63>

<4D F736F F D20D6D0D2BDCDE2BFC6D1A720D6D0D2BDB8D8B3A6BFC6D1A72E646F63> 全国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 中医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指南 中医外科学 中医肛肠科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目录 中医外科学 中医肛肠科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 3 中医诊断学 22 中药学 35 方剂学 56 内经 71 伤寒论 74 温病学 79 金匮要略 88 医古文 95 诊断学基础 99 传染病学 117 医学心理学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中医 中西医在线自习室 第十八期 谭杨 理气药 细目一概述一 性能特点 : 味多辛苦芳香, 性多温, 主归脾 胃 肝 肺经, 善于行散或泄降 二 功效 : 能理气健脾 疏肝解郁 理气宽胸 行气止痛 破气散结 三 适应范围 : 脾胃气滞, 肝气郁滞, 肺气壅滞 细目二具体药物一 脾 胃 肺 : 陈皮 木香 沉香二 肝 : 青皮 香附 川楝子 佛手三 心 : 薤白 枳实 檀香四 其他 : 荔枝核 大腹皮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站 辨证论治

第一站 辨证论治 2016 年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考试大纲 2016 年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考试大纲已经顺利公布,24 小时医学搜集整 理如下, 请广大执业药师考生参考 : 大单元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常用单味中药 ( 一 ) 用知总要 ( 二 ) 辛温解表药一解表药 ( 三 ) 辛凉解表药 解表药的性能功效与 1. 性能主治适用范围解表药的分类及各类 2. 分类的性能特点解表药的配伍方法与 3.

More information

2 / 27 ( 二 ) 清热泻火药 ( 三 ) 清热燥湿药 ( 四 ) 清热凉血药 ( 五 ) 清热解毒药 2. 分类清热药的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3. 配伍与使用注清热药的配伍方法与使用注意意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 1. 石膏 知母 天病证的异同花粉

2 / 27 ( 二 ) 清热泻火药 ( 三 ) 清热燥湿药 ( 四 ) 清热凉血药 ( 五 ) 清热解毒药 2. 分类清热药的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3. 配伍与使用注清热药的配伍方法与使用注意意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 1. 石膏 知母 天病证的异同花粉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大纲 大单元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常用单味中药 1. 性能主治 解表药的性能功效与适用范围 2. 分类解表药的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 一 ) 用知总要 3. 配伍与使用注解表药的配伍方法与使用注意意 主治病证 用法 使用注意, 与各单 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 功效及主治 1. 麻黄 桂枝 紫苏 生姜 荆介 防风 宪活 细辛 白芷 病证的异同 (2) 细辛的用量 (3) 麻黄 桂枝

More information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满堂花醉 / 沈胜衣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沈郎文字 ) ISBN Ⅰ. 满... Ⅱ. 沈... Ⅲ. 作家 - 人物研究 - 世界 Ⅳ.K815.6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041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满堂花醉 / 沈胜衣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沈郎文字 ) ISBN Ⅰ. 满... Ⅱ. 沈... Ⅲ. 作家 - 人物研究 - 世界 Ⅳ.K815.6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041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满堂花醉 / 沈胜衣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4 ( 沈郎文字 ) ISBN 7-5343-6512-0 Ⅰ. 满... Ⅱ. 沈... Ⅲ. 作家 - 人物研究 - 世界 Ⅳ.K815.6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第 041843 号 出版者社址网址出版人 南京市马家街 31 号邮编 :210009 http://www.1088.com.cn

More information

方剂学72学时课 程 教 案.doc

方剂学72学时课 程 教 案.doc 课程教案 教研室 : 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 : 方剂学专业 ( 层次 ): 72 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 :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 方剂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7 章节 : 总论 ( 第一 ~ 三章 ) 学时 : 2 学时 (90 分钟 )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重点 教学媒体 第一章掌握并理解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 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的地位和重要性 熟悉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More information

一 中医基础理论 ( 一 ) 绪论 1.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金元四大家, 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 整体观念 : 即对机体

一 中医基础理论 ( 一 ) 绪论 1.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金元四大家, 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 整体观念 : 即对机体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8 年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 中医综合 考试大纲 ( 科目代码 612) Ⅰ 考试性质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 其目的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

More information

Ⅳ 考查内容一 中医基础理论 ( 一 ) 绪论 1.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金元四大家, 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 整体观念

Ⅳ 考查内容一 中医基础理论 ( 一 ) 绪论 1.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金元四大家, 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 整体观念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7 年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 中医综合 考试大纲 ( 科目代码 612) Ⅰ 考试性质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 其目的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

More information

Ⅳ 考查内容一 中医基础理论 ( 一 ) 绪论 1.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金元四大家, 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 整体观念

Ⅳ 考查内容一 中医基础理论 ( 一 ) 绪论 1.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金元四大家, 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 整体观念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7 年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 中医综合 考试大纲 ( 科目代码 612) Ⅰ 考试性质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 其目的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

More information

中医类 (E) 高密市井沟镇卫生院 针灸推拿 中医类 (E) 高密市井沟镇卫生院 针灸推拿 中医类 (E) 高密市井沟镇卫生院 中药 中医类 (E) 高密市井沟镇卫生院 中药

中医类 (E) 高密市井沟镇卫生院 针灸推拿 中医类 (E) 高密市井沟镇卫生院 针灸推拿 中医类 (E) 高密市井沟镇卫生院 中药 中医类 (E) 高密市井沟镇卫生院 中药 现将 2018 年高密市卫生计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公示如下 : 注 : 现场资格审查时间另行公告, 请考生及时关注中国高密网站发布的相关信息, 因本人原因错过重要信息而影响考试聘用的, 责任自负 高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8 年 8 月 24 日 考号 报考专业 报考单位 报考岗位 成绩 名次 3707270818 综合类 (A) 高密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法律 73.5

More information

34 附子理中汤 Fu Zi Li Zhong Tang Aconite, Ginseng, & Ginger Combination 35 甘草附子汤 Gan Cao Fu Zi Tang Licorice & Aconite Combination 36 甘草泻心汤 Gan Cao Xie Xi

34 附子理中汤 Fu Zi Li Zhong Tang Aconite, Ginseng, & Ginger Combination 35 甘草附子汤 Gan Cao Fu Zi Tang Licorice & Aconite Combination 36 甘草泻心汤 Gan Cao Xie Xi 序号 名称 Chinese 拼音 Pin Yin 英文 Common Name 1 八味地黄汤 Ba Wei Di Huang Tang Rehmannia Eight Formula 2 八珍汤 Ba Zhen Tang DangGui & Ginseng Eight Combination 3 八正散 Ba Zheng San Dianthus Formula 4 百合固金汤 Bai He Gu

More information

中医基础理论占 16% 中医诊断学占 16% 中药学占 16% 方剂学占 16% 中医内科学占 20% 针灸学占 16% 四 试卷题型结构 1. 单项选择题 40 小题, 每小题 1.5 分, 共 60 分 2. 是非判断题 20 题, 每小题 1.5 分, 共 30 分 3. 填空题 20 空,

中医基础理论占 16% 中医诊断学占 16% 中药学占 16% 方剂学占 16% 中医内科学占 20% 针灸学占 16% 四 试卷题型结构 1. 单项选择题 40 小题, 每小题 1.5 分, 共 60 分 2. 是非判断题 20 题, 每小题 1.5 分, 共 30 分 3. 填空题 20 空, 2018 年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Ⅰ. 考试性质中医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中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 公平 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中医学各专业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以利于中医学各专业择优选拔, 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

More information

杭州市中药饮片价格信息 2018( 第一期 ) 发布单位 : 浙江省中药饮片产业协会 网址 :www.zjypxh.org 2018 年 3 月 1 日 说明 : 药品编码中 k 代表颗粒剂, y 代表饮片, j 代表净制饮片 ( 在此次价格信息中指精致小包装 ) 序号药品编码药品名称单位 1 C01100101011001k 巴戟天 ( 配方颗粒 ) 公斤 201.76 2 C01100101011001y

More information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本科课程学习大纲 课程名 : 中医学 课程课时 : 72 学分 : 3.5 开课单位 : 中医学教研室 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编印 二〇一六年九月 一 课程简介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 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临床疗效 中医学 集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 中药学 方剂学 针灸经络学 腧穴学及针灸治疗学等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为一体, 选其精华部分向学生讲授 理论授课主要讲授阴阳五行学说

More information

2013 Vol.15 No.4 3. 功效概念网络构建 1 2 Score 1 Cytoscape [6] 健脾 益气 活血 4. 功效网络概念聚类分析 NeMo [7] NeMo Score r ab a b S ab a b λ: N n a a n b b e 1 补中 补脾 1. 功效概念

2013 Vol.15 No.4 3. 功效概念网络构建 1 2 Score 1 Cytoscape [6] 健脾 益气 活血 4. 功效网络概念聚类分析 NeMo [7] NeMo Score r ab a b S ab a b λ: N n a a n b b e 1 补中 补脾 1. 功效概念 过红玲顾浩王耘 ** 乔延江 100102 目的 : 建立中药功效概念网络, 揭示中药功效间的联系, 明确功效概念网络的应用途径方法 : 通过整理 2010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一部 ) 记载的中药功效, 对中药功效概念间的关联关系进行系 统分析, 构建功效概念网络, 并从中抽提特定功效的子网络, 利用网络聚类算法发现连锁出现的功效群结 果 : 构建包含 422 个功效概念的中药功效概念网络,

More information

鱼腥草 败酱草 金荞麦 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 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清热解毒, 祛痰排脓, 散瘀止痛 肺痈 肠痈 肺痈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消痈, 利湿肠痈 5.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祛风湿, 通经络 祛风除

鱼腥草 败酱草 金荞麦 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 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清热解毒, 祛痰排脓, 散瘀止痛 肺痈 肠痈 肺痈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消痈, 利湿肠痈 5.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络石藤 海风藤 雷公藤 青风藤 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祛风湿, 通经络 祛风除 考前绝密押题! 扫码免费送! 每科 60 道题目, 每道都是必考点! 2018 年壹医考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二 ) 知识点速记 1. 生姜 高良姜 姜黄 生姜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呕家圣药, 鱼蟹 半夏及天南星毒 干姜温中, 回阳, 温肺化饮 ( 温里药 ) 炮姜温经止血, 温中止痛 ( 止血药 ) 高良姜 姜黄 散寒止痛, 温中止呕 破血行气, 通经止痛 2. 夏枯草 青葙子

More information

潍坊市中医院 电生理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电生理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儿科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儿科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电生理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电生理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儿科医师 潍坊市中医院 儿科医师 2017 年潍坊市卫计委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市中医院考点面试成绩及总成绩 报考单位报考岗位准考证号笔试成绩 原始面试成绩 面试校正后成绩 总成绩 潍坊市中医院 脑病医师 A 博士 93.10 潍坊市中医院 肿瘤医师 A 博士 93.30 潍坊市中医院 外科医师 A 博士 93.30 潍坊市中医院 骨科医师 A 博士 94.20 潍坊市中医院 病理技师 785013905 60.5 88.30 74.40

More information

3. 具有敛肺止咳作用的药物大多是何种药味 A. 辛 B. 甘 C. 苦 D. 酸 E. 咸 答案 :3.D 4. 治疗筋脉挛急疼痛的药物, 大多是何味药 A. 酸 B. 苦 C. 甘 D. 辛 E. 咸 答案 :4.A 5. 外感风热, 应选择何种性味的药物 A. 辛 温

3. 具有敛肺止咳作用的药物大多是何种药味 A. 辛 B. 甘 C. 苦 D. 酸 E. 咸 答案 :3.D 4. 治疗筋脉挛急疼痛的药物, 大多是何味药 A. 酸 B. 苦 C. 甘 D. 辛 E. 咸 答案 :4.A 5. 外感风热, 应选择何种性味的药物 A. 辛 温 2018 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名师押题卷 A1 型题 1. 药物寒热 温凉的依据是 A. 神农氏尝百草的体会 B. 素问 :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C. 本经 : 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 D. 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 E. 口尝的滋味 答案 :1.D 2. 具有发散作用的药味是 A. 咸 B. 酸 C. 苦 D. 辛 E. 甘 答案 :2.D 3. 具有敛肺止咳作用的药物大多是何种药味 A. 辛 B.

More information

4.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及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5. 实例 : 秦皮 前胡 五味子 厚朴 ( 六 ) 黄酮类化合物 1. 黄酮类化合物的含义 分布 结构与分类 生源途径和生理活性 2.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性状 溶解度 酸碱性 显色反应 ( 基于黄酮母核的反

4.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及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5. 实例 : 秦皮 前胡 五味子 厚朴 ( 六 ) 黄酮类化合物 1. 黄酮类化合物的含义 分布 结构与分类 生源途径和生理活性 2.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性状 溶解度 酸碱性 显色反应 ( 基于黄酮母核的反 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名称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药学院 100800 中药专业 中药综合 一 中药化学 一 考试内容 ( 一 ) 绪论 1. 中药化学的任务和研究范围及其在本专业中的地位 2. 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3. 当前中药研究概况 研究方法和今后发展的趋势 ( 二 )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一般方法 1. 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及生合成简介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中医 中西医在线自习室 第十七期 谭杨 泻下药 概述性能特点 : 沉降之品, 归大肠经 分类 : 攻下药 大便秘结 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之证润下药 年老津枯 产后血虚 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 峻下逐水药 全身水肿 大腹胀满以及停饮 细目二攻下药大黄 芒硝 番泻叶 芦荟大黄功效 :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 清利湿热 ( 超纲 ) 应用 : 1. 积滞便秘 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More information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文学与现代性批判 / 邵建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ISBN Ⅰ. 文... Ⅱ. 邵... Ⅲ. 当代文学 - 文学研究 - 中国 Ⅳ.I206.7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 2005 ) 第 04185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文学与现代性批判 / 邵建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ISBN Ⅰ. 文... Ⅱ. 邵... Ⅲ. 当代文学 - 文学研究 - 中国 Ⅳ.I206.7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 2005 ) 第 04185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文学与现代性批判 / 邵建著. 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4 ISBN 7-5343-6528-7 Ⅰ. 文... Ⅱ. 邵... Ⅲ. 当代文学 - 文学研究 - 中国 Ⅳ.I206.7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 2005 ) 第 041850 号 出版者社址网址出版人 南京市马家街 31 号邮编 :210009 http://www.1088.com.cn

More information

方剂学72学时课 程 教 案.doc

方剂学72学时课 程 教 案.doc 方剂学 教学大纲 ( 供中医专业本科使用 ) 前 言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中医基础应用学科, 是中医药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 方剂是中医理 法 方 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临床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进行治疗的主要措施 方剂的组成与运用正确与否, 对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 课程目的 本课程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 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 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

More information

(1) “肝火犯肺”是属于

(1)   “肝火犯肺”是属于 临床医学院基础知识 一 单项选择题 (50 题, 每题 1 分 ) (1) 肝火犯肺 是属于 A. 子病犯母 B. 克 C. 乘 D. 侮 E. 母病及子 (2) 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 A. 津液 B. 精液 C. 宗气 D. 血液 E. 营气 (3) 阴阳偏胜形成 : A. 实证 B. 里证 C. 热证 D. 寒证 E. 表证 (4) 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为 : A. 血管 B. 经络 C.

More information

表 1 用药频次大于 10 次以上的药物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 频次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频次 甘草 69 前胡 17 陈皮 27 川芎 12 防风 53 麦门冬 17 紫苏 25 野菊花 12 连翘 52 芦根 16 桂枝 23 川贝母 11 薄荷 49 杏仁 16 黄芪 23 五味子 11 金银

表 1 用药频次大于 10 次以上的药物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 频次 中药名称频次中药名称频次 甘草 69 前胡 17 陈皮 27 川芎 12 防风 53 麦门冬 17 紫苏 25 野菊花 12 连翘 52 芦根 16 桂枝 23 川贝母 11 薄荷 49 杏仁 16 黄芪 23 五味子 11 金银 DOI:10.11656/j.issn.1673-9043.2018.02.07 中医药治疗风热感冒用药规律分析 王天琪, 陈婷, 闫海峰, 王怡 (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193) 摘要 :[ 目的 ] 探讨中医药治疗风热感冒用药规律 [ 方法 ] 通过对国家专利网搜索, 筛选出关于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及中药方剂组方共有 164 首, 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V2.5),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在线自习室 第 九 期 若 水 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才会有合理的 收获 网校 QQ 群, 验证消息是听课账号 中医助理 :337524278 中医执业 :583565074 中西医助理 :368090027 中西医执业 :368635034 技能复习视频太多先看哪个? 技能复习视频太多先看哪个? 技能视频 40 个小时左右, 最少看两遍 实践技能 : 病案分析 :2 个病案 方剂名称 (2 分

More information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107 页 1. 内痔 (2) 湿热下注 [ 方剂应用 ] 脏连丸 ( 茯苓 金银花 牛膝 车前子 此花地丁 ) 加减 1. 内痔 (2)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郁证是以情志抑郁 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有上述表现者, 均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107 页 1. 内痔 (2) 湿热下注 [ 方剂应用 ] 脏连丸 ( 茯苓 金银花 牛膝 车前子 此花地丁 ) 加减 1. 内痔 (2) 2018 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2018 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大纲已公布, 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复习, 与 2017 年考试大纲相比会有点小变化, 小编整理了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 希望广大考生及时复习备考和进行下载, 具体内容如下 : 中药学专业知识 ( 一 ) 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从事药品质量监管和药学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 用于评价执业药师对中药学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

More information

12.) 12. 以下哪项不是芦根的功效 ( ) A. 清热泻 B. 生津 止呕 脓 C. 祛痰排 D. 滋阴降 13.) 13. 天花粉具有的功效是 ( ) A. 清热凉 热 B. 清利 C. 滋阴降 痰 D. 润燥化 14.) 14. 可清泄胃热 生津止渴, 尤多用于消渴病的药物是 ( ) A.

12.) 12. 以下哪项不是芦根的功效 ( ) A. 清热泻 B. 生津 止呕 脓 C. 祛痰排 D. 滋阴降 13.) 13. 天花粉具有的功效是 ( ) A. 清热凉 热 B. 清利 C. 滋阴降 痰 D. 润燥化 14.) 14. 可清泄胃热 生津止渴, 尤多用于消渴病的药物是 ( ) A. 清热药练习题 1.) 1. 气分实热亢盛, 壮热烦渴, 脉洪大, 宜首选 ( ) A. 天花粉 B. 石膏 C. 芦根 D. 竹叶 2.) 2. 石膏不具有的功效是 ( ) A. 清热泻 渴 B. 除烦止 燥 C. 滋阴润 D. 煅后外用收敛疮 3.) 3. 煅石膏主要用于 ( ) 疮 A. 口舌生 淫 B. 疹浸 痛 C. 咽喉肿 D. 疮痈红肿不溃 4.) 4. 既可用于肺热咳嗽, 又可用于阴虚燥咳的药物是

More information

2224 WORLDCHINESEMEDICINE November2016,Vol.11,No.11 = 中药, 年限为 年, 共检索到 2364 篇文献 通过排除综述或理论探讨类文献及个案 验案报道, 没有明确的药物组成或仅提供部分药物组成等文献, 最终经筛选后实际进行分析文

2224 WORLDCHINESEMEDICINE November2016,Vol.11,No.11 = 中药, 年限为 年, 共检索到 2364 篇文献 通过排除综述或理论探讨类文献及个案 验案报道, 没有明确的药物组成或仅提供部分药物组成等文献, 最终经筛选后实际进行分析文 世界中医药 年 月第 卷第 期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中医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研究 夏中尚 杜正彩 邓家刚 李 杨 韦林篧 谢蕾卉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药效筛选重点实验室 南宁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 南宁 摘要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 为糖尿病临床选方用药及中医药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与指导 方法 检 索 年发表的 篇文献 进行中药类别 单味药 中药性味归经 系统聚类分析 结果 治疗糖尿病最常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