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Transcription

1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民國 105 年 9 月出刊 贈閱 廣度十方眾生宗第旨雙月刊 22 期 Pure Land Buddhism September. 2016

2 淨土宗宗祖 善導大師畫像

3 中國淨土宗 十五位祖師 初 祖 慧遠大師 二 祖 曇鸞大師 三 祖 道綽大師 四 祖 善導大師 五 祖 承遠大師 六 祖 法照大師 七 祖 少康大師 八 祖 延壽大師 九 祖 省常大師 十 祖 蓮池大師 十一祖 蕅益大師 十二祖 截流大師 十三祖 省庵大師 十四祖 徹悟大師 十五祖 印光大師 宗祖

4 目錄 4 宗學理論 淨土宗義概說 ( 二 ) 釋淨宗 13 法義闡釋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釋慧淨 36 信與願的關係 釋慧淨 37 往生論註 要義 ( 六 ) 釋淨宗 46 凡夫不能盲目效仿佛菩薩 釋智隨 48 淨宗俗諦 淨土宗宗風 ( 十 ) 釋慧淨 53 心平福滿 釋淨宗 54 淨土宗妙喻 屋舍喻 : 名號總攝萬德 釋慧淨 55 淨土常識 淨土宗小常識 57 問答釋疑 淨土釋疑 專文念佛, 需要清淨心嗎? 59 修學園地 成佛的鞭炮 釋宗道 61 念佛才能往生 諦通 63 難得清淨 笑笑佛力 69 念佛人的 美容觀 佛令居士 71 淨土宗藝術 大足石刻中的淨土宗藝術 佛宣居士

5 發行人 : 釋慧淨社長 : 釋淨音編輯 : 本刊編輯委員會發行所 : 中華淨土宗協會美術設計 : 淨心居士 ( 巫麗雪 ) 版權開放歡迎流通 中華郵政台北雜字第 1964 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ISSN 水中浮葉圖 老土解讀 小魚作畫 78 念佛感應 星雲大師見聞的一則念佛感應 星雲大師 82 慧法法師往生紀實 釋如度 83 祖孫二人同月同日往生 佛武居士 86 鄭氏渥念佛往生記 林美滿 89 阿彌陀佛救回了死亡邊緣的我 辜慧琴 91 漫畫專欄 念佛一聲光十餘丈 靈峰宗論 97 因果紀實 岐王宅裡流轉僧 釋宗道 佛取居士 黃打鐵 99 印章與記憶帶著去輪迴 ( 摘自網路 ) 101 佳文欣賞 一位母親的寬恕, 感動了所有人! ( 摘自網路 ) 103 說話有分寸是一種修養 ( 佚名 ) 106 環保慈善 義大利美貌市長引領市民棄肉食素 ( 摘自網路 ) 109 最新消息 新書訊息 110 流通點 淨土宗雙月刊 流通點 112 叢書目錄

6 淨土宗義概說宗學理論4 ( 二 ) 貳 中國佛教宗派的演變 中國佛教宗派的演變大約有四個方面 : 第一, 彼此消長 大乘佛教八大宗派, 三論 唯識 密宗 律宗這幾個宗派比較弱, 臺 賢 禪 淨這幾個宗派比較盛, 是消長關係 第二, 互相滲入 在教理 教義方面, 有互相滲入 互相影響的關係 第三, 諸宗歸淨, 匯歸淨土 第四, 淨土宗本身成為 寓宗 當然, 到了這個時代, 淨土宗新的因緣出現, 祖典回歸了 中國佛教宗派成立之後, 一切的弘法修行都依據各宗的規範而進行 各宗派以各自的宗派理論在弘揚, 指導學人修行 在這種情況下, 宗派理論在弘法中的巨大成果 顯著 文 / 釋淨宗功效就展現出來了 離開八大宗派, 要弘法幾乎沒有空間, 沒有完整的系統理論, 個人發表觀點來講經說法, 和宗派理論不可匹敵, 就像個體戶和大集團公司比較, 那沒法比 其中唯識宗 三論宗 密宗不數傳而中止, 律則被 清規 所取代, 故漢地八大宗派中相對長盛不衰 影響久遠的是天臺 華嚴 禪 淨土四家, 簡稱 臺賢禪淨 其中天臺 華嚴因其理論宏富嚴密, 稱 教下 ; 禪則自標 教外別傳, 稱 宗門 戒律是佛法共同的基礎, 它傳到中國之後, 受地域 歷史 重視程度等方方面面的影響, 逐漸被 清規 所取代, 就是叢林百丈清規 在長期弘傳的過程中, 諸宗教理與行法不可避免地互相涉入, 互相影響, 但本質上各宗還是保持

7 宗學理論 著本有的特點, 這是因為他宗思 想融入本宗之前, 先經過本宗的解釋, 完成了本宗化 這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宗派間互有影響, 各宗都吸取他宗長處, 為我所用 ; 但它吸收進來後, 經過自己消化, 按照自己的宗派理論, 有自己的說法, 一定要回歸到自身的宗派理論上, 仍然保留了本宗的本質特點, 不會改變 由此可以證知, 中國佛教各宗派理論的完善圓熟, 在相互包容開放的同時, 有類似 防火牆 的自我保護功能, 同時有強勁的力量消化吸收他宗有益的思想, 為我所用 什麼是相互包容開放呢? 因為各宗都有體系性, 在這個體系中, 除自宗所主法門之外, 其他法門各有一個安立系統, 這樣就是包容 但其中淨土宗的情形最為特別 : 一方面諸宗匯歸淨土, 淨土法門的影響日益壯大 ; 另一方面, 淨土失去本來的創宗理論, 無法面對諸宗進行本宗化的改造吸收, 以致淨土一法成為 共宗 的同時, 也成為 寓宗, 成為最不具宗派特色的最大 宗派 為什麼說淨土宗失去了本來的創宗理論? 每一個宗派的創立都有它完整的系統理論, 淨土宗有善導大師的 觀經疏 曇鸞大師的 往生論註 等等 可是這些著作流失了, 其他宗派的理論 行法 觀念匯歸淨土, 把它們本宗的一些氣息帶進來了 ; 帶進來之後, 淨土宗沒有完整的 系統理論來消化 吸收它們, 沒有改造 吸收的過程 這樣, 淨土宗本身的特色就隱沒了, 就成為了 共宗 大家都來匯歸淨土, 學天臺的也求生淨土, 學華嚴的也求生淨土, 修禪的很多人也求生淨土, 淨土宗不就成為一個共同的宗派了嗎? 宗派都有各自的個性和特點, 可是淨土宗成了 共宗, 就沒有特點了 它又成為 寓宗, 就是寄附於天臺 禪等宗派 淨土宗曾是這麼一個狀況, 成為最不具宗派特色的最大宗派 淨土宗很大, 人很多 ; 但是, 在骨幹建立方面, 從完整宗派的理論意義講, 淨土宗處於一種隱沒狀態 這段歷史, 大約是從唐末 五代十國, 一直到清末 近代 現代, 大約一千多年 所謂諸宗匯歸淨土, 乃是由於時代的推移, 眾生根機難以適應諸宗自力修行的法門, 而紛紛轉入 淨土宗雙月刊 5

8 宗學理論6 念佛求生極樂 修禪 天臺 華嚴的, 都念佛求生西方, 這是因時代 根機的不同而產生的結果 一般人不要說按天臺宗 一念三千 的理論修持一心三觀, 或按華嚴宗 十無礙 修持法界圓融觀, 即使只研讀 理解其宗派理論, 也缺乏心力與智慧 這些宗派的理論建設都比較繁密, 好處是廣大精微, 有深度 ; 不足的地方是一般人學不明白, 讀懂就不容易 這是臺 賢二宗的特點 一念三千, 就是在一念心中具攝三千現象, 宇宙法界一切都融攝在這一念當中 一心三觀, 就是在修行中, 當下即空 即假 即中 空觀 假觀 中觀這三觀有次第觀 不次第觀, 不次第觀是當下同時具足 這些修行理論 方法都很嚴密, 一般人很難修學 華嚴的 十無礙 思想讀起來確實很過癮, 它是讚歎佛功德和廣大無礙的圓融智慧, 它度化眾生的方便善巧聽起來很好, 會讓人內心非常景仰佛陀偉大的智慧, 確實會讓人對三寶充滿信心 ; 但是落實下來是很難的, 理解起來也要一定的腦力 禪宗則更因法門高峻, 直接上上根機, 令人無從下手 禪宗則直接上上根機, 令人無從下手, 無從措心, 對一般根機來講比較困難 故大約從諸宗創立不久, 甚至諸宗創立之初, 諸宗大德就開始或作疏宣揚 或實際兼修淨土法門了 如著名的天臺宗智者大師, 在生有淨土的疏釋, 臨終瑞相昭著往生極樂 經此示現, 此後天臺一家皆修淨土, 而有 臺淨不分家 之說 天臺和淨土不分家了 怎麼不分家? 天臺的人都修淨土, 因為他們的祖師智者大師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天臺的子孫沒有不求生西方淨土的 淨土宗的人怎麼和天臺也不分家呢? 善導大師思想在歷史上曾一度失傳, 淨土宗的人幾乎都用天臺宗的教理 教判來解釋淨土教義, 所以淨臺也不分家, 融到一起了 其他如華嚴 禪 律諸宗大德自行化他, 也多求生西方, 數不勝數, 以致形成諸宗匯歸淨土之風潮 降至明清, 已然是淨土一家統領諸家, 一句 南無阿彌陀佛 成為整個佛教的代表 ; 現代

9 宗學理論 的佛教徒則百分之九十以上皆修 彌陀淨土法門 諸宗匯淨是一個歷史過程 八大 宗派在唐朝建立 諸宗歸淨的過程 從創宗開始就有端倪 從宋代開始往 後越來越明顯 現代佛教徒則百分之九十以上 皆修彌陀淨土法門 要是出去問一問 你是什麼宗派 學什麼法門 多 數人可能搞不清楚 要是問急了 會 說 我學淨土法門 念阿彌陀佛 求 生西方極樂世界 寺院的圍牆上都 寫著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 菩薩 在中國歷史上 禪宗是很 發達的 禪宗是最有中國化特色的宗 派 很多寺院都稱什麼什麼禪寺 現 在 不管什麼禪寺 一定有念佛堂 然而諸宗匯歸之後的 淨土 宗 也大大削弱了當初善導大 師所創立的淨土宗的宗派特點 不論是在理論建構上 還是在修 阿彌陀如來立像 平安時代 12世紀 行儀則上 都明顯地依附聖道諸 宗進行 掩蓋了淨土宗 本願稱 名 凡夫入報 之根本特色 的淨土宗的宗派特點 本願稱名 這一段裏的 淨土宗 打了一個 凡夫入報 是淨土宗的根本特色 是 引號 為什麼打引號 因為它在淨土 骨架 只有善導大師的教法才提出這 宗的骨幹框架方面不具備淨土宗的特 兩句話 八個字 翻開中國一千多 點 所以大大削弱了善導大師所創立 年來有關淨土的教著 都沒有這八個 淨土宗雙月刊 7

10 宗學理論8 字 ; 這八個字是善導大師系列著作中才有的 這一千多年來, 歷經唐末 宋 元 明 清, 淨土的著疏很多, 但都沒有這八個字 在理論建構上, 都依據天臺和華嚴 ; 在修行儀則方面, 畢竟經過善導大師陶化 法潤, 也是專念這句 南無阿彌陀佛 ; 可是, 對於念阿彌陀佛, 解釋方法又不一樣, 天臺用 觀 來解釋, 禪用 淨 來解釋 所以, 在修行儀則方面, 淨土宗也受了聖道法門的影響 現在大家常提到 念佛要達到功夫成片, 要達到清淨心, 那都不是善導大師的說法, 都不是淨土宗的說法 本願稱名, 沒有要求一定要以清淨心稱名, 沒有要求一定要達到某種功夫稱名 那都加了一個首碼 ; 稱名, 依阿彌陀佛本願, 口稱名號就可以 這是因為大約唐末宋初之際, 創立淨土宗之根本教典, 如善導大師 觀經疏 道綽大師 安樂集 曇鸞大師 往生論註 在中國失傳, 以致後人失去依準, 自修弘化皆不得不權附他宗 老祖宗的家業 文獻 根本祖典失傳, 以致後人失去了依準, 自修 弘化皆不得不權附他宗 形勢因緣就是這樣 任何宗派都一樣, 祖典失傳了, 一定會沒落 教派要興起, 一定要有文獻 祖典, 尤其是創宗的根本教典必須要恢復 天臺宗也經過這樣的過程 : 經過會昌法難 五代十國的戰亂, 天臺智者大師的法華三大部在中國也都失傳了, 那個時代的人也都不瞭解, 所以講經說法也都不發達 ; 到了宋代, 又從韓國請回了法華三大部, 到四明知禮大師天臺宗又中興起來 一個宗派如果沒有教典, 法脈傳承中斷了, 就一定會沒落 律宗也是一樣, 道宣律師也有三大部, 律宗在宋代元照律師時有中興, 後來這些也都失傳, 失傳了就沒辦法弘揚了 即使像蕅益大師 蓮池大師, 在這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和研究, 也弘揚律學, 但是和道宣律師的南山律相比還是有相當的差距 也是在民國時期, 律宗的經典傳回來之後, 弘一大師就有看到, 而著 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 他對南山律的研究 解釋, 和民國之前的比較起來就不一樣, 他有新鮮的氣象 這一定和該宗派的教典 儀式相關 不管是自修還是弘化, 都要有理論指導 那淨土宗呢, 是因緣吧, 在修

11 宗學理論 行儀則方面, 總是受諸宗的影響, 權 附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方便權巧 暫時 過渡 替代性地依附於其他宗門 直到清末民初, 由楊仁山居士從日本請回善導大師 觀經疏 曇鸞大師 往生論註 等等清晰而完整的淨土宗宗派理論, 以及由此理論支持的修持方法才漸漸呈現出來 修行方法 實踐是由一個理論系統支援的 比如淨土宗, 善導大師判定正行和雜行, 五種正行中又判定正定業和助業, 這都有一套理論來支持 為什麼要提倡本願稱名? 為什麼這五種是正行? 為什麼專修念佛之人十即十生 百即百生? 這個修持方法有它的理論支持 天臺宗也一樣, 一心三觀有它的理論系統, 有 一念三千 的理論來支持這種修行方法 如果沒有理論系統, 修行的法門 儀則 方式 方法就缺乏基礎, 修行的功效 力量就很薄弱 修學淨土宗, 如果缺乏善導大師清晰的理論, 就要用禪 天臺或華嚴的理論來作旁釋, 修持方法也一定是模糊的 我們現在講專修念佛, 心裏很清楚, 很明瞭, 非常清晰, 因為有 一個非常完整 系統的理論來支援 稱名為什麼稱為正定業? 稱名為什麼百分之百往生? 順彼佛願故, 這就很明瞭 稱名這麼簡單, 這麼卑劣根機的人念幾聲佛就能往生, 誰相信啊? 如果沒有理論 教著來支持, 全世界沒人會相信, 你當下信心就破碎了 善導大師為建立稱名必生 的信心, 在 觀經疏 三心釋 中說道, 即使是阿羅漢 菩薩, 乃至十方諸佛, 說造業眾生念佛不能往生, 都不動搖 這讓我們稱名必生的信心非常堅固 現代交通方便, 資訊發達, 除了傳統佛教, 其他如南傳佛教 藏傳佛教, 人們也都很容易接觸到, 人間佛教 也成為一時之新 藏傳佛教講究傳承清淨, 故其宗派特點依然鮮明, 這是非常難得的傳統 對藏傳佛教, 我沒怎麼研究 瞭解, 不過多多少少接觸過一些, 它很講究傳承清淨, 修學者都知道他的祖師從哪裡來 是哪一派的 傳承清淨是很好的傳統, 使它有一個非常穩定的架構, 對歷代的祖師都非常崇仰 怎麼叫傳承清淨呢? 就是不染污, 它的教法必然純淨不雜地傳授下來, 這就有效果 密宗往往說某某人就是文 淨土宗雙月刊 9

12 宗學理論10 殊菩薩化身, 它和漢地不一樣 漢地很少說某某人活著的時候是某某菩薩, 漢地的人都很難理解 : 這不就是一般人嗎? 說他是觀世音菩薩化身, 或者某某菩薩化身, 他有什麼神通道力? 說某某是阿彌陀佛化身, 阿彌陀佛化身來了, 你就這樣對待他? 漢傳佛教不這樣, 都是大德往生後才說他是某某佛或菩薩化身 但是, 這一定有教理上的說明, 有它的解釋 規範, 可以得法的利益, 這不虛假 要怎麼去理解傳承呢? 傳承就像竹竿一樣, 所謂 竹竿傳承 比如, 我有一根竹竿, 推到你身上, 我的手是發力點, 我的力量通過這根竹竿到你身上後, 你身上就有一個受力點 從我這裏到你那裏, 這根竹竿就有傳承 你那裏的力量從哪裡來? 簡單地看是從竹竿來的 ; 但是, 推本求源, 力量是從我手上發過去的, 通過這根竹竿就傳過去了, 這樣一脈相承傳下去, 力量就到了你身上 這個傳承的關係, 不管傳承過程當中是什麼人, 是顯現凡夫形態或其他什麼樣的, 只要傳承關係清晰, 受力的人就能得到利益 從這個簡單比喻可以看出, 傳承很有力量 藏傳佛教講究這一方面, 這是很好的傳統 但現代人心粗氣浮, 似乎難以適應精密的理論抉擇, 而習慣於速食式進食 現代人生活節奏相對快, 心粗氣浮, 事情也多, 習慣於速食式的進食, 似乎難以適應精密的理論抉擇, 這是時代特點 在過去農耕時代, 大家都慢悠悠的, 走路像老牛甩著尾巴搖搖晃晃, 心比較靜定一些 現在都市裡, 車一輛快過一輛, 稍微開慢一點, 後面的人就急死了, 喇叭直按 ; 還有快速的鐵路, 高鐵 動車 故只要有人隨便舉出一部經典, 或宣揚某個法門, 立即就可以吸引大量的人眾 大家都希望速食式地解決問題, 也不會去選擇, 也沒有這樣的基礎, 根性 時代就是這樣 現在五花八門的說法很多, 就有與之相應的人 現在賣東西, 什麼都賣得掉, 往那裏一坐, 拿一堆土疙瘩放旁邊, 就有人來問土疙瘩是怎麼回事, 只要有人賣, 就有人買 假冒偽劣的東西根本沒有用, 也有人去經營 物質上 精神上 信仰上都是這樣, 這是知見稠林 凡夫在這個時代很難遇到正確的法, 就看各人的緣分 你能遇到一

13 宗學理論 個正確的法 能遇到讓你得益的善知 識 那是你過去的因緣福報 不然很 難遇到 人們已經不知道什麼是 宗 也無心尋 宗 對於宗學理論意義上的 宗 一般人不知道 也無心尋宗 也沒有 這樣的心思和心情去依完整的宗派理 論來建立修行 就是遇到什麼算什 麼 網路一打開 看到某個法師覺得 比較有緣 就學他的了 可是對於一個嚴肅的修行者來 說 必然不肯如此草率盲從 什麼叫 嚴肅的修行者 面對 這麼多法門 他要有一個完整 嚴密 的取捨 在唐朝時代 諸宗大德為什 麼要建立宗派 因為他們都是非常嚴 肅的修行人 他們總有一個交代 自 坐佛 北魏 石灰岩 己也好 弘化勸他人也好 必須有完 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整 系統的理論作指導 諸宗匯歸淨土 淨土宗必須復其 修持方法 已不能使普通大眾得到法 獨立 完整的本來形態 這樣才 門利益 諸宗力量不夠了 所以要依 能使衰靡已久的佛教重豎脊骨 靠淨土 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八個 此為當今佛教的時代課題 宗派就像房子的八根柱子一樣 本來 這是一句結論的話 是八根柱子支撐著一所房子 後來七 根柱子對淨土宗說 我們支撐不住 諸宗匯歸淨土 為什麼諸 了 我們靠你 把你當中柱 結果 宗要匯歸淨土 就是諸宗依照本宗的 淨土宗說 我也靠不住 我要靠你 淨土宗雙月刊 11

14 宗學理論12 們! 這間房子就倒掉了! 所以, 七根柱子要靠淨土, 淨土就一定要獨立起來 讓淨土宗豐富 充實 獨立起來, 這是挑起重任, 這是因為各宗各派都要倚仗淨土法門, 這不是標榜自己 打擊人家 隋唐時代有很多高人, 法勢特別興盛, 也不存在諸宗匯歸淨土的問題 而現在大家都倚靠淨土, 如果淨土宗再不能給大家信心, 說 我也不行, 那怎麼行! 就像開車一樣, 一輛車上坐了四個人, 你問司機 : 這條路怎麼走啊? 司機說: 對不起, 我也不知道 你們看往哪裡走? 車上幾個人都靠司機, 司機說 我也不知道, 那整個車上的人不就完了嗎? 諸宗匯歸淨土, 淨土宗再不獨立, 不就散架了嗎? 你說淨土宗要獨立, 你想獨立就能獨立嗎? 大家在迷失的道路要靠你, 你自己手一舉高, 但你本來就不知道路, 要靠你也靠不住 這就是歷史因緣, 善導大師的著作回歸本土面世, 我們一看, 兩眼放光, 這下靠得住了! 這是給整個佛教帶來希望和利益, 是當今佛教的時代課題 這樣佛教就有脊樑骨了, 出去說話就有力量了 不管怎麼樣, 修行的人對自己本宗的法門, 對自己的信仰, 如果沒有這種堅實的信念, 怎麼去教化人家? 你是一個傳法者, 高喊 : 大家都來學佛吧! 學佛很好啊! 怎麼好啊? 你自己學就知道了 你證道了沒有? 你開悟沒有? 三業煩惱斷盡了沒有? 沒有, 我在努力學習 今生行不行? 佛教修行是長遠的, 今生是不行的, 來生吧 來生到什麼時候? 多長時間? 發菩提心, 要 虛空有盡, 我願無窮 這樣發大心的人是很少的, 而且來生怎麼保證不退步? 來生一定能做人嗎? 一定能夠生在有佛法的地區嗎? 能夠接續上世的善根嗎? 而且生生增進都沒有把握 把佛法修行放在毫無把握的狀態下, 作為一個嚴肅的修行者, 也是不敢苟同的 ( 待續 ) ( 摘自 淨土宗概論講記 )

15 法義闡釋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 淨土宗之殊勝 文 釋慧淨 世間有三大宗教 佛教 基督教和回教 我們信仰的是佛教 對佛教徒來 講 什麼是佛教呢 佛教的根本教理是什麼 佛教的出發點是什麼 這些都是最 基本的常識 但是如果能真正深入瞭解它的內涵 就會發現其實這些也是佛教最 究竟的道理 首先 就 佛教 分三個方向來解釋 第一 佛教就是 釋迦牟尼佛之教 第二 佛教就是 佛之教 第三 佛教就是 成佛之教 第一 佛教就是 釋迦牟尼佛之教 釋迦牟尼佛出生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 是釋迦族的王子 他看到世間 有生 老 病 死之苦 有愛別離 怨憎會 求不得 五蘊熾盛之苦 有六道生 死輪迴之苦 為了追求離苦得樂的生命真諦 不但自己能離苦得樂 也令他的親 人乃至所有的眾生都能離苦得樂 因此 他捨棄了王子之位 歷經眾多苦行 最 後成佛 成佛之後 一方面向有緣的眾生宣說宇宙人生的真理 一方面教導大家 離苦得樂的方法 歷史上所記載的開悟成佛者只有釋迦牟尼佛一位 也就是說十方三世眾多 的諸佛菩薩大多不是歷史上的人物 而是透過釋迦牟尼佛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之 後 為我們宣說 我們才知道宇宙是無窮無盡 有此方世界 也有他方世界 更 淨土宗雙月刊 13

16 有十方無量世界 十方諸佛菩薩都各在十方世界中講法度眾生 比如 阿彌陀 法義闡釋 佛 藥師佛 阿閦鞞佛 乃至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所以佛教是 釋迦牟尼佛所說之教 而此教的基本教義是以 解脫輪迴 為出發點的 也就是說 佛教就是解脫生死輪迴之教 因此 說法者若不是站在 解脫生死輪迴為出發點 即使把道理說得非常深入 也不能說是佛教 因為已經 離開佛教最根本的出發點了 生老病死也好 六道輪迴也好 這些都是存在的事實 都是無可否認的現 象 而且其本質都是苦 不是樂 這個苦可以經由如實依佛教所說教法修行而解 脫與拔除 得到永恆自在的安樂 所以佛教基本上就是使眾生脫離六道輪迴的宗 教 佛之教法分為兩種 第一 解脫道 第二 菩薩道 解脫道是屬小乘教法 菩薩道屬大乘教法 中國所傳布的佛教是屬於菩薩道 的大乘教法 那解脫道和菩薩道所修學的內容 以及最後的結果有什麼差別呢 解脫道的修行 主要是依據 四聖諦 十二緣起 為中心 四聖諦就是 苦 集 滅 道 十二緣起是釋迦牟尼佛依十二個次第來解釋我們從過去世 到現在世 現在世到未來世生死輪迴的起因與過程 解脫道必須依靠修行種種戒 律為基礎 亦即五戒 十善 十重戒 比丘戒等等 還要修 四無量心 慈 悲喜捨 及 禪觀 心寂靜 不起妄想雜念的觀照三界 欲界 色界 無 色界 觀察三界的本質是苦 空 無常 無我的 必須捨離 不執著三界 以此 來斷除對三界執著 然後脫離三界輪迴 證得四果阿羅漢 這是解脫道修行內容 及過程的簡單說明 解脫道雖是屬於小乘 卻也是 難行道 譬如要證悟四果阿羅漢 自古以 來能證得的可說少之又少 所以有一句話說 修道者多如牛毛 得道者少如麟 角 這是事實 不要說證得第四果的阿羅漢果 就以初果而言 大涅槃經 說 須陀洹 初果 所斷煩惱 見惑 縱廣猶如四十里 斷見惑就如以人力去阻斷四十 里流水一般 四十里的流水是很強大的 洪水來時 再怎樣強壯的人都會被大水 14

17 , 更何況是四十里流的強水呢? 又有一個譬喻說, 修行就像是 一人與萬人闡釋 沖走 淨土宗雙月刊 15 法義敵 一個人和一萬個人打鬥, 是誰贏? 當然是一萬個人贏 我們曠劫以來的 貪 瞋 癡 習氣 業力像是一萬個人, 我們今生再怎樣刻苦修行, 要和曠劫以 來的無明煩惱和習氣對抗, 是非常艱難的 小乘修行者斷見惑便證了初果, 就時間來講, 利根也要三生, 鈍根需要六十 劫 然而我們曠劫以來都曾學佛修行, 但無量劫以來直到今生, 我們還在輪迴, 可知我們是鈍根中的鈍根, 不曾斷過見惑 以上是就解脫道而言 若就菩薩道來說, 境界更高超, 不但要斷見惑 思惑, 更要向上斷塵沙惑及 四十一品無明惑, 所修的行更多 更艱難 時間更久 內容就是發菩提心 行菩 薩道, 也就是一般所說的 六度萬行 菩薩道以 六度 與 四攝 為主, 六度 就是 :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 進 禪定 智慧 ; 四攝 就是以四種善巧方便來親近眾生 教化眾生 救拔眾 生之法, 內容是 布施 愛語 利行 同事 布施, 人與人能夠親切甚至親密, 首先都要先行 布施 要使對方願 意接受我們, 對我們有好感, 就必須先對他布施, 對他有好處, 對他有恩惠 他 缺什麼, 就給予他什麼, 如此一來, 彼此自然就有 恩惠之緣 布施不只限於 物質方面, 言語 行為 精神上各方面的關照 幫助, 這些都屬於布施的範圍 所以不管四攝也好 六度也好, 布施都置於最前面 愛語, 所說的話都是讚歎的話, 都能適合對方的需要, 讓對方喜愛聽 ; 言語中沒有批評 發牢騷 起情緒 如此自然拉近彼此的距離, 不會有衝突及排 斥, 所以布施 愛語, 之後是 同事 與 利行 同事, 站在對方的立場, 和他一樣的身分 一樣的工作, 這樣才方便引 導 勸化他 利行, 即是對他人有利益 有好處的種種善行 大乘行者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累積 六度 四攝 的智慧與 福德, 以 福慧兩足 來利益眾生, 自利利他, 自己解脫, 也有能力度化眾生解 脫, 最後才得以圓滿佛果 菩薩行是 因, 成佛為 果, 上求菩提 下化眾

18 法義闡釋16 生, 這就是 菩薩道 所以佛教基本教義是從解脫輪迴為出發點, 解脫輪迴之教義與方法, 就是這兩大項 解脫道 與 菩薩道 大乘法門是以 菩薩道 為主, 也就是以 上求菩提, 下化眾生 為目標 ; 至於 解脫道 則是成就阿羅漢果, 他如果沒有迴小向大, 就直接進入涅槃, 沒有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去累積福德智慧, 行六度萬行來利益眾生 再者, 佛教的基本教義為 四法印 十二因緣 及 四聖諦 四法印 就是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一切皆苦 涅槃寂靜 如果 一切皆苦 不納入的話, 就叫做 三法印 (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 什麼叫 法印? 法 是佛教基本教理; 印 就像在社會上的印鑑, 文件蓋上印鑑之後即可證明, 沒蓋印鑑就無法證明一樣 同樣的, 三法印 就像是佛教的印章, 舉凡符合這三法印道理的就是 佛教, 就是正確的 佛法, 如果背離了三法印的道理, 就非佛教, 非佛法 所以 三法印 是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之處, 是佛教的不共特色 其實三法印也是宇宙之人生的真理, 因為真理只有一種, 沒有二種 三種, 真理是 唯一不二 的 所謂 諸行無常, 常 就是固定不變, 過去如此 現在如此 未來也如此, 永遠都是如此, 才能稱之為 常 反之, 若是 無常 就是會起變化 會消失, 所以才說 諸行無常 凡是存在的必定是無常的, 它的過程都會變化, 最後都會滅亡 消失 過去存在的現在已經變化, 甚至滅亡 不存在了 ; 現在存在的, 未來也會變化 滅亡 消失, 不可能永遠存在, 也不可能時時刻刻保持不變化, 所以說 諸行無常 天地萬物 森羅萬象, 舉凡存在的都是無常的 人的身體是無常的, 所謂生 老 病 死, 細胞也時時刻刻都在生滅變異 ; 而在生滅過程中, 並不是愈生滅愈強壯, 也不是愈生滅愈長壽, 過一年就增長一年壽命, 並不是這樣 而是身體時時刻刻都在變弱, 壽命時時刻刻都在減少, 而且減少了, 就無法從其他地方

19 法義闡釋13 世紀畫 釋迦牟尼佛說法淨土宗雙月刊 17

20 法義闡釋18 來彌補 想要返老還童 青春永駐, 是不可能的事, 這就是人的宿命 人類之外的動物也是一樣, 植物 樹木 花草也是一樣 ; 甚至礦物 石頭 牆壁 大地也是一樣 ; 即便太陽 月亮, 所有的星宿也都是一樣, 都在變化之中 依照天文學家的說法, 太陽的壽命已經超過五十億年, 未來還有五十億年, 再過五十億年之後, 太陽就會爆炸, 連帶整個太陽系也會爆炸 如此種種即釋迦牟尼佛所說 生 住 異 滅, 現在存在者為 住, 異 即為變化, 最後會消滅, 此一過程就是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為什麼 諸行無常 呢? 因為 諸法無我 凡是存在的, 無論是有形或無形, 皆稱之為 法 肉體是有形的, 屬於 法, 思想是無形的, 也是屬於 法 現在大家所看到的, 這張佛桌, 上面所供的花, 外面舉凡眼睛看得到的種種景物, 耳朵聽得到的種種聲音, 心思 念頭都是屬於 法, 所以 法 非常非常的多, 總稱為 諸法 諸法無我, 無我 的意思是說, 它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本體, 目前一切呈現出來的, 皆是藉由種種條件來和合 累積 形成的, 也稱為 因緣假合, 佛教稱之為 緣起論 也就是說, 凡是存在的都是藉由種種因緣才能產生 才能存在 譬如 : 我們的肉體是過去的 業識, 藉由父精母血而成, 所以這個肉體本身是 地 水 火 風 之色加上宿世的業識, 所謂 色 受 想 行 識 五蘊和合而成的 而此 五蘊 並非永遠固定, 而是時時刻刻都在改變, 所謂 萬法因緣生, 萬法因緣滅, 因緣具足就產生, 因緣分散就消滅, 所以說 緣聚即生, 緣散即滅, 沒有一個固定的本體 所以凡是存在的皆是 無常 無我 因為 無常 無我, 才能瞭解原來一切都是 緣起 的, 是藉由種種的因緣所產生的 緣, 釋迦牟尼佛是依 十二因緣 ( 亦稱十二緣起 ) 來解釋的 十二因緣 的內容是 : 無明 行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 一切眾生依過去的 無明 和 行, 有了 業識 才來現世投胎 ; 現世投胎之後, 六根 (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 接觸到外面的六塵 ( 色 身 香

21 求 若是追求不到 內心就會產生不平不滿 若遭遇阻礙 就會瞋恨 氣憤 這 就是 愛 取 有 法義闡釋 味 觸 法 而出現 感受 有了好的感受 就會生貪 起愛 執 取 追 取 就是因貪欲或瞋恨 而生起執取 因之而作出的行為都名為 業 也就是 地藏經 所說的 南閻浮提眾生 舉止動念 無不是業 無不是 罪 這種 業 是污穢的 罪惡的 故 無不是罪 今生有了 愛 取 有 業 就會留在阿賴耶識成為種子 這種子稱為識 肉體死亡之後 業 識 再去投胎轉世 繼續生 老死的無盡輪迴 從過去到現在 現在到未來的過程 釋迦牟尼佛以十二因緣來作解釋 如果 這十二種條件有一項斷除的話 這十二種就全部都斷了 也就是說 只要其中一 項斷除 我們就可以解脫 生死輪迴 比如 沒有 取 就不會有 有 要沒有 取 就要沒有 愛 沒有 感覺好 也沒有感覺不好 凡事皆以平淡的心對待 但這對我們眾生來說是不可 能的 因為們眾生的本質即是 貪 瞋 癡 分別 與 執著 若無 貪 瞋 癡 與 分別 執著 眾生即已脫離三界六道之生死輪迴了 我們的本質既然是 分別 與 執著 就不可能看見 聽見 接觸而沒 有一點感覺 有人可能會想 那就不要 觸 就好 但是那也是不可能的 為什 麼 一個人一旦出生 在成長的過程中 一定有父母 兄弟 眷屬 也一定會和 其他人接觸 互動 在接觸互動當中 就一直在 造業 了 這是相當無奈的 事 因為眾生的本質是具足 貪 瞋 癡 執著 分別 面對 諸行無 常 諸法無我 的真實現象時 也是看不破 放不下 因此就產生了 苦 所以說 一切皆苦 現在是 生 老 病 死 愛別離 怨憎會 求不得 五 陰熾盛 之苦 未來是無窮無盡的輪迴 更是苦上加苦 因為有過去世的善惡業 因 致使現在有生 老 病 死的報應之果 現在的生 老 病 死生活中又造 了種種善惡業因 引起未來世無窮無盡的六道輪迴之苦 這就是所謂的 善惡報 應 三世因果 六道輪迴 人生本質便是如此 淨土宗雙月刊 19

22 因為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才看得出凡是存在的都是 因緣假合 假 法義闡釋 合就難免聚散無常 所以凡有執取 最後皆是 苦 釋迦牟尼佛成佛後最初所 說的法即是 苦 集 滅 道 之 四聖諦 無論在人道還是天道的欲界 色界 無色界 皆是 苦 並不是說三惡道 才是苦 人生則苦樂參半 天界眾生皆為樂 並非如此 三惡道是苦 人間也是苦 欲界的天人 色界 無色界的天人也是苦 為 什麼 因為天人的壽命有時而盡 一旦命盡 就會墮落而不可能再重新昇華 因 為天的境界是享受果報 不像在人間可以修行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 法華經 就 說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 甚可怖畏 無安 即是恐怖 三界 是怎樣的恐怖呢 釋迦牟尼佛以大火燒屋來形容 身在起火的房屋中 怎麼可能 安穩呢 眾生若沒有脫出輪迴 將來業緣一到一定會墮入三惡道 經言 雖復 得受梵天之身 乃至非想非非想天 命終還墮三惡道中 也就是說 雖然他現 在持五戒 十善 四無量心 而且禪定深高 達到四禪天 甚至是無色界最高之 境界 有八萬四千大劫的生命 但天壽一盡 照常墮入三惡道中 三惡道不只是投胎做畜生而已 也會墮入地獄 道 餓鬼 道 地獄之 苦根本無法形容 用火燒來形容是最為貼切的 因此釋迦牟尼佛就用 火宅 來 譬喻 苦 四聖諦中 首先將 苦 排在最前面 佛教說 凡事皆有因 凡 事皆有果 沒有無因之果 也沒有無果之因 若是果 那苦的因是什麼呢 集 苦的因就是 集 收集 聚集 集合 集合 貪 瞋 癡 慢 疑 邪見 集合種種妄想 分別 執著 集合種種善業 惡業 才引起輪迴之 苦 滅 是滅苦得樂 滅除煩惱之苦 證得涅槃之樂 簡化來說 滅 就 是 涅槃 就是寂靜 清涼的意思 道 滅苦得樂必須要有方法 就是要修 道 也就是修習 八正 道 以 八正道 的內容 步驟來修行 直到斷苦而離苦得樂 佛教的基本教義即 三法印 十二因緣 四聖諦 菩薩道的大乘教法也是 20

23 發點 法義闡釋 依 三法印 開展出來的 所以佛教的最基本教義都是以 解脫六道輪迴 為出 第二 佛教就是 佛之教 這是依 本體論 而言 是指佛陀的親證的涅槃實相 佛 什麼叫做 佛 佛 又可稱為 覺 覺悟 覺者 從另 一角度來說 覺是 不迷 因已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 所以也稱 不迷 覺 又可分為三種 自覺 覺他 覺行圓滿 自覺 是指已證解脫道四果的 阿羅漢 亦即四聖諦 苦 集 滅 道的 滅 滅 就是徹底滅除煩惱 徹底滅除煩惱之因 就能不再承受 苦果 能做到 滅 就是 覺 就達到涅槃的境界 涅槃 的定義是 不 生不滅 無生無死 已經離開 生 與 死 的輪迴 生命是永遠的存在 而 且是安樂自在的存在 回復本體 進入 涅槃寂靜 的境界 覺他 則是指發菩提心 行菩薩道的 菩薩 不只自覺 而且進一步 覺他 菩薩又可分為 聖者 與 凡夫 只要發菩提心 實踐四弘誓願 即可 稱為菩薩 不過 這只是就教理上來說 實際上 發菩提心 受菩薩戒的人相當 多 但是不論在家 出家 其實目前沒有哪一個人真正能行菩薩道 末法時代的大乘菩薩道中 只有 教理 沒有修行的人 也沒有證果的 人 教理 三藏十二部經 有佛學院在研究 也有布教師在講法 表面上看起來 很興盛 但實際上都是當成學問在研究 一旦真正要起步修行的時候 就無法再 前進了 都是退步的多 覺行圓滿 就是 無上正等正覺 印度話即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 是自覺覺他已經達到圓滿而成佛 其實 眾生真實的生命 佛性 並非因緣結合 它是本來就存在 就空間而 言是普遍存在 以時間來說是永遠存在 因為不是經過種種因緣的假合 所以它 本身原就超越了過去 現在 未來 超越時間性 是永遠不變的 而且 其大無 外 其小無內 總之無大無小 無過去 無現在 無未來 它本身是清淨的 淨土宗雙月刊 21

24 所以無善也無惡 是超越善惡 它本身是平等的 無高無低 它本身是自他一 法義闡釋 體 沒有人與我 親與疏 愛與恨的分別 這就是 涅槃 的境界 這種涅槃境界就是我們的佛性 一切眾生 有生之物 皆有佛性 而且佛 性的本質彼此都是平等無差別的 只是我們凡夫的佛性被貪 瞋 癡蓋住 為業 所覆 受分別 執著所牽絆 所以本有的功能無法顯現 如果我們能夠息滅貪 瞋 癡 離開妄想 分別和執著 自然能證得涅槃境界 恢復本來人 涅槃 佛性也稱為 實相 或 法性 實相 是 真實之相 法 性 是 真實之性 不是我們的肉體之心 煩惱之心 以現代的名詞來說就是 真理 真理 只有一種 沒有兩種 法華經 說 唯有一乘法 無二 亦無三 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 這就是在說明 涅槃 實相 法性 真理 在說明我們的 佛性 大乘就是 一乘 因為大乘是闡述 佛性 的宗教 是以證悟 佛性 為 目的之宗教 唯有大乘一乘的法 沒有其他的 所以說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 三 唯此一真實 若有二種 三種 四種就不是真的 就是假的 因為真的只 有一種 除了這個 其他都是假的 所以佛之教就 本體 而言 就是在講 佛性 法性 涅槃 實相 真理 第三 佛教即 成佛之教 這是就 方法論 而言 也就是所謂的成佛之道 四聖諦 之 苦 集 滅 道 之道就是修行 以小乘教來講 就是依戒 定慧三學斷除煩惱之集 脫離生死輪迴之苦 證得涅槃解脫之樂 大乘則是依戒 定慧三學開展成六度四攝 比小乘更加深徹 超越 圓滿 佛為了要讓眾生能夠離苦得樂 轉迷為覺 開示了八萬四千種法門 這些法 門 都可以讓我們依個人的根機去修學 而達到 涅槃 的境界 佛教傳到中國之後 祖師大德們將此八萬四千法門加以分析 歸納 成為八 大宗派 華嚴宗 天臺宗 三論宗 唯識宗 禪宗 律宗 密 22

25 法義闡釋/ 陸信忠佛涅槃圖 南宋佛畫珍品淨土宗雙月刊 23

26 宗 以及 淨土宗 可以說 展開起來就是八萬四千法門 歸納起來即為八大 法義闡釋 宗派 在這八大宗派中 我們要選哪一宗來修呢 釋迦牟尼佛在 大集經 中說 末法億億人修行 罕一得道 唯依念佛 得度生死 就文字而言 大集經 中並沒有這幾句文字 但是雖無其文 卻有其理 所以祖師們 將之歸納為此一 句話來作說明 讓一般信仰者 不需多費眼力再去看經文 就能明瞭經中意趣 佛教分為三個時期 正法 像法 末法 現是末法時代 末法時代眾生的 根機屬於下劣的根機 誠如 地藏經 所言 舉止動念 無不是業 無不是 罪 在此末法時代 有什麼法可以使這樣的根機得以解脫生死輪迴呢 釋迦牟 尼佛說 唯依念佛 得度生死 唯有依靠念佛 才能夠在今生今世脫離六道 生死輪迴 而且念佛進入極樂世界 就能快速成佛 因此 末法億億人修行 罕 一得道 唯依念佛 得度生死 真實不虛 有人說 不管末法也好 像法也好 正法也好 就根機而言 根機高者 即 使在末法也好像身處正法時代一樣 看到經文宛如親自聞佛說法 一樣能悟道證 果 根機下劣者 即使身處正法時代親自聽聞佛陀說法 也無法解脫 但事實並 非如此 隨著時代演進 不論外在的環境也好 或者人的心地也好 與正法時代皆 相差甚遠 可以說每下愈況 若以現今眾生的根機 即使遇到佛也不一定能夠解 脫 更何況現今是身處五濁之世無佛之時 之所以會有上述那種說法 其實是對 自身根機還不了解 尤其是現代短短幾十年間的變化 可說超越了中國歷史的五 六千年 我民國三十九年 1950 出生在南部的鄉下 在孩童時代沒有電燈 都是點 油燈 到外面挑水 用柴火煮飯炒菜 用雙手洗衣 買東西到傳統 柑仔店 那個時代 電影才剛剛起步 也沒有電視 看戲只有野臺戲 十幾歲之後才有電 話 社會也從農業時代逐漸進入工業時代 商業時代 到如今是什麼時代呢 是 電器化時代 是網際網絡時代 現在全是電子爐 瓦斯爐 全是日光燈 LED 燈 全是自來水 過濾水 24

27 用手機 連手機都是用3G 4G 幾乎沒有人要用2G的了 現在又有Line 有微 信 已很少人在傳簡訊了 買東西已逐漸利用網購 如此種種 都是時代物質文 法義闡釋 全是洗衣機 從半自動 發展到全自動 交通工具是搭飛機 搭高鐵 聯絡多是 明進步的證明 科技發達一日千里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 不過 相對的 心性 的污染卻如江河日下 在過去純樸的時代 沒有目前這些花花世界的污染 大多數人都可以平靜地 好好打坐修行 但現在無論到哪個深山叢林都不太可能平靜 因為都有路相通 有車到達 有人會來去進出干擾 尤其現代的小孩是如何長大的呢 是看電視 打電腦和滑手機長大的 這要如何修行呢 近代有名的廣欽老和尚 他年輕時所處的那個時代生活純樸 在深山修行可 以入定 換成現代人 怎麼有可能入定呢 因為沒有那種深山 也沒有那種環境 了 因此 末法時代 物質文明愈是一日千里 社會的風氣愈益澆薄 修行有心 無力 證果遙遙無期 這是教界當今的現象 可說觸目皆是 從物質方面而言 厚生利用之術一日千里 然而斷惑證真之道如江河日下 這是無可置疑的事實 故佛陀預先斷言 末法時中 罕一得道 因此八萬四千法門中 除了念佛之 外 我們根本不可能修得起 所以佛陀才說 唯依念佛 得度生死 有一句法語說 八萬四千法門 六字全收 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的經 典 法門 修行方法 所證得的果位功德 全都收納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當中 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雖然只有六字 這六字當中完全具足所有的功德 所以 我們不一定要去修各種法門才能夠得到所需功德 相反的 只要 念 佛 所得的功德更大 更何況以我們的根機來說 念佛念得來 修其他法門則 修不來 現代社會 每個人都很忙 生活壓力很大 苦惱非常多 想要修習其他法門 哪有可能 唯有六字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無論何人 無論何時 無論何地 在哪 種情況下都能念佛 所以就功德而言 它收納 具足八萬四千法門的功德 就方 法而言 只有六字而已 非常單純 因為單純所以簡單 因為簡單所以容易 簡 淨土宗雙月刊 25

28 單容易 人人都可做得到 所以才說 八萬四千法門 六字全收 法義闡釋 又有一句法語說 六字統攝萬法 一門即是普門 六字南無阿彌陀佛 將八萬四千法門全部統皆收攝 包含 亦即 天臺 華嚴 三論 唯識 禪宗 密宗 只要念佛 全部都統攝 全部包含 皆無缺少 一門即是普門 念佛法門就是世間所有人都能 普 皆做到的法門 也是 普 遍含攝六度萬行的法門 就好像我們要出門購物 本來是要帶著一千 元 五百元 一百元 甚至有時也得備有五十元 十元銅板在身上 可是如果有 一張信用卡 就不用帶這麼多不同面額的鈔票了 出門就可以通行無阻 這張信 用卡就等於是所有的鈔票 這是一種比喻 另有一句法語說 一句阿彌陀佛 該羅八教 圓攝五宗 該羅 是 總包含之意 八教 是天臺宗的 判教 天臺宗將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之 法 分為八種 藏 通 別 圓 頓 漸 秘密 不定 這些道理非常深奧 對於一般人而言 若非頭腦聰穎 記憶力高強 對學問很有興趣者 恐怕是研究 不來 但是相反的 一個人雖然不識字 若如果他肯 念佛 則天臺宗所說的 藏 通 別 圓 頓 漸 秘密 不定 通通都包含 沒有缺少 甚至超 越 所謂 判教 都是各自站在本宗之立場來和其他教派或其他法門來做比較 經由比較 來凸顯本宗教理之殊勝 以天臺宗所判 本身之教稱為 頓教 也 稱為 圓教 但是 頓教 也好 圓教 也好 都沒離開念佛法門 這 念 佛法門 就是 圓頓教 而且是 圓頓教之中最極圓頓之教 沒有任何法門 比念佛法門更為圓滿 更為頓速 圓攝五宗 圓 即是 圓滿 之意 攝 即是 包含 收攝 統 攝 禪宗講究 不立文字 教外別傳 修行不依靠三藏十二部經 靠參悟而 明心見性 所以稱為 教外別傳 除了禪宗之外的五宗 天臺 華嚴 唯識 三論宗 律宗 都需根據 教理 律宗 則是無分什麼宗 什麼教 因為 律 是每一位修行者 各宗各派只要是存在世間 與人接觸 都 必須要持守 實踐的 26

29 門 萬法的所有修行 方法 功德全部都在念佛裡面 盡攝無餘 所以念佛就是 總持法門 法義闡釋 又有一句話說 念佛就是 萬法總持 總持法門 萬法就是八萬四千法 蕅益大師在 彌陀要解 曾經以一段法語來讚歎淨土法門 他說 華嚴奧藏 法華祕髓 一切諸佛之心要 菩薩萬行之司南 皆不出於此 華嚴奧藏 華嚴經 有四十華嚴 六十華嚴 八十華嚴 內容浩瀚 非常豐富 所以有 富貴華嚴 之說 俗話說 好酒沉甕底 那華嚴之甕底好 酒是沉在哪裡呢 就是在普賢菩薩以十大願迴向往生極樂世界 此即華嚴宗好酒 沉甕底之處 也就是華嚴宗最終極之目的 普賢菩薩迴向而求往生極樂 就是在 說往生極樂之法 亦即求生極樂世界就是華嚴宗的核心 目的 也就是歸宗結頂 之處 但是 依普賢菩薩十大願迴向極樂世界仍屬自力修行範圍 畢竟自己再怎 麼會修行 功德總是非常有限的 與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怎麼能作比較呢 根本無 從比較 世間有形的東西 高 低可以拿來作比較 泰山與喜馬拉雅山的高度可 以比較 地球上的任何事物皆可以作比較 但是地球上的事物要如何與天作比較 呢 根本無從比較 因為十大願王求生極樂世界 仍不如專一念佛往生極樂世 界 所以說 皆不出於此 都沒有超出念佛的範圍 善導大師早就說過 眾行雖名是善 若比念佛者 全非比較也 稱名念 佛是依據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中的根本願 第十八願 第十八願是完全靠佛 的功德 佛的願力直接往生極樂世界 若是以念佛之外的其他修行來迴向往生 則都是屬於第十九願 第十九願是行者自己 發菩提心 修諸功德 是以凡夫 之心來發菩提心 修六度萬行 如 三福 六和 三學 六度 十大願 以此 來作迴向 全都屬於自力修行 這樣的功德非常少 與專念阿彌陀佛的功德自然 是無法比較的 念佛是直接領受阿彌陀佛的功德 所以不只在方法上有所不同 往生極樂世 淨土宗雙月刊 27

30 界的境界也相差很大 念佛往生是即時花開見佛 若非念佛往生 而是迴向往生 法義闡釋 就生在胎胞之中 若欲花開見佛 就要等待 時間長短不定 快慢不一 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之後便是一生補處 若非念佛往生 則是隨著在娑婆世界 的功行層次差異而有品位高低之分 花開時間也有長短之別 若正確深入淨土宗 的教理 就會知道要直接往生極樂世界成佛的最好方法是 念佛 念佛是 正 因 其他的行持 以淨土宗來講皆是屬於俗諦 也就是說我們活在此世間 過 著家庭生活 社會生活 與他人接觸 應該怎麼就怎麼做 盡一己之做人本分 所以那些是盡本分的一個過程 並非往生極樂世界的 正因 正因只有這一句 名號 彌陀本身與彌陀名號是一體的 是 相即不二 二而不二 不二而一的 因為佛的境界是 體 與 名 是一如的 而且極樂世界與阿彌陀佛本身也是 一體相即 二而不二 不二而一的 因為佛的境界是依報 正報是一體的 因 此 我們若要進入極樂世界 當然是要念阿彌陀佛的佛名 靠阿彌陀佛的佛力 所以說 華嚴奧藏 沒有離開這一句彌陀名號 法華秘髓 法華經 的秘密 骨髓之處在哪裡 有兩點 第一點 法華經 說 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 一稱南無佛 皆共成 佛道 法華經 是闡述成佛之道的經典 所以稱之為 成佛法華 這首偈 語是說 不論在何種因緣下 只要曾念一句佛號 就種下一顆成佛種子 將來因 緣會合時 自然會成佛 但成佛時間在未來因緣會合時 而非當下今生就成佛 第二點 依照 法華經 修持 將來也是在菩薩圍繞的蓮花之中花開見佛 法華經 第二十三 藥王本事品 說 聞是經典 如說修行 於此命終 即往安樂世界 阿彌陀佛 大菩薩眾 圍繞住處 生蓮花中 寶座之上 所以 法華經 也有提到念佛 成佛 也有提到念佛蓮花化生 這些都是在說明念佛 往生極樂世界的狀況 法華經 共有二十八品 其核心 骨髓 秘密就在往生 極樂世界 但也都沒有超越念佛 也都不如念佛 總之 眾生若沒有往生極樂世界 都仍繼續輪迴 若要離開輪迴 往生極 樂 都要念佛 所以說 富貴華嚴 也好 成佛法華 也好 其核心 骨髓都 在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28

31 要 都在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只要念佛願生極樂世界 所有佛法都包含在其中 佛法的核心就全部都掌握到了 沒有缺少 諸佛出世的本懷 目的也都達成了 法義闡釋 一切諸佛之心要 這裡所說的心要是指核心 十方三世所有諸佛的 心 沒有遺憾 菩薩萬行之司南 所有聖道法門的修持其實都不容易 而且都需要很長 的時間 菩薩成佛需要勤修六度萬行 以數量來說六度萬行是相當多的 所以說 法門無量誓願學 以時間來說是相當長的 若菩薩們能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就能快速圓滿菩提 所以菩薩萬行的司南指出什麼方向呢 就是念佛往生極樂世 界 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是 菩薩萬行 的方針所指之處 只要念佛往生極樂世 界 那麼菩薩所應該修持的六度萬行 皆包含在其中 就都掌握住了 沒有任何 缺少 蕅益大師另也讚歎念佛法門是 方便中之第一方便 了義中之無上了義 圓頓中之最極圓頓 方便中第一方便 此方便有兩種含意 第一 善巧方便 權巧方便 依方便之法使我們得以進入更高層次的 階段 這是一種說法 第二 是犧牲自己 利益眾生 這也是一種方便 在曇鸞大師 往生論註 中解釋 方便 二字 說 正直曰 方 外己曰 便 依正直故 生憐愍一切眾生心 依外己故 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 這是上述二種方便進一步說明 這裡所說的方便 就是指佛的慈悲眾生救度 眾生而言 所以這種 方便 也只有佛才做得到 若以阿彌陀佛而言 阿彌陀佛 憐愍一切眾生 阿彌陀佛依念佛之法來救度十方眾生 這是阿彌陀佛的方便 因 為念佛方法最簡單 一切凡夫做得到 念佛功德最殊勝 一切凡夫能成佛 這種 方便與剛才所說的權巧方便 或者一般世俗所說的某種方便手段是完全不同的內 淨土宗雙月刊 29

32 涵 阿彌陀佛度眾生的 方便 是所有方便之中的第一方便 第一即無第二 法義闡釋 是最高 最上 最高超之法 蕅益大師這裡所說的 方便中之第一方便 完全契合曇鸞大師 往生論 註 中的解釋 也就是說 並非站在眾生的立場修這個 修那個 再用所修的這 些來作為功德迴向 請阿彌陀佛將來救度 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 並非如此 而 是直接領受阿彌陀佛的慈悲 阿彌陀佛將功德融入這句名號賞賜給眾生 讓眾 生念佛 因為念佛就得以消除生生世世以來的業障 脫離六道生死輪迴 而往生 極樂世界快速成佛 我們就直接領受阿彌陀佛惠賜的功德就可以了 就這點而 言 確實是方便中第一方便 了義中之無上了義 了義就是圓滿究竟的教理 不是半教或小乘教 而 念佛法門 念佛教理是了義教之中的登峰造極之教 圓頓中之最極圓頓 與 華嚴經 做比較 念佛是最為圓融與圓滿之 法 與 法華經 做比較 念佛是最為頓超與頓速之法 在所有圓滿頓超法門當 中 只有 念佛 堪稱是最極圓頓之法 最極就是最頂尖 沒有比這個更為高超 的了 有一首偈說 一句彌陀法中王 無邊妙義廣含藏 念佛往生成正覺 還來苦海作津梁 一句彌陀法中王 這一句 南無阿彌陀佛 乃法中之王 是八萬四千法 門當中之王 一國之中 王只有一位 沒有兩位 王是最超越的 是萬人之上 地位最為崇高 沒有比他更高的了 也無人能與王相比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是萬 法之中 也是所有宗派所有法門之中最為高超的 就像王一般 無法能與之相 比 無邊妙義廣含藏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可說是無上甚深微妙法 蘊藏著 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 八萬四千法門 已說與未說的無量無邊 微妙 深奧的佛理全都包含在一句 南無阿彌陀佛 之中 因此稱之為 無邊妙義廣含 藏 30

33 可往生 往生即可成佛 不論是聖人或者凡夫 善人或惡人 出家眾或在家眾 男或女 老人或少年 兒童 甚至是動物只要念佛即可往生極樂世界 為什麼 法義闡釋 念佛往生成正覺 成正覺 就是成佛的意思 無論何人 只要念佛即 因為念佛即是與阿彌陀佛成為一體 我們的生命即進入彌陀法界之中 南無阿 彌陀佛 中的 南無 二字就是 歸命 之意 將我們有罪 污染 不圓滿的生 命歸投依靠大悲 清淨 圓滿的阿彌陀佛 叫作 南無 而 阿彌陀佛 即是 佛 本身 我們念這句 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的主人 阿 彌陀佛就在我們的心中 我們也在阿彌陀佛的心中 因此 念佛人與阿彌陀佛不 論何時何處都在一起 而且相即相入 成為佛凡一體不離 觀經 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阿彌陀佛無礙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光明的作用是什麼 就是對念佛的眾生 攝取不捨 攝取不捨 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 現當二益 現世中予以保護 使其生 活平安 逢凶化吉 遇難呈祥 臨終時接引往生至極樂世界 使其離苦得樂 即 便眾生臨終因為病苦而念不出佛號來 或者因為陷入昏迷而無法念佛 阿彌陀佛 照樣接引往生極樂 阿彌陀佛是佛 擁有大神通 知道某某人平時有念佛 想要往生極樂世界 因此不管某某人臨終時遭遇到什麼情況 阿彌陀佛照樣攝取不捨 不會失約 時 間一到立即接引 了解這個道理的人 就會終其一生安心念佛 以他目前的根機平平凡凡的 念佛 一天可以念幾千 幾萬者 就念幾千幾萬聲 念佛時 心清淨者就清淨念 佛 心有妄想雜念也沒有關係 反正就是盡個人的根機去念佛 若時間未到 阿 彌陀佛會保護我們 若時間一到阿彌陀佛就會立即接引 因為念佛自然會往生 往生自然會成佛 還來苦海作津梁 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自然會成佛 成佛之後自然 淨土宗雙月刊 31

34 法義闡釋 唐五代 佛說阿彌陀經 變相圖 1956年龍泉金沙寺華塔出土 有願力與神通 倒駕慈航示現娑婆苦海 救度生生世世的父母 子女 兄弟等六 親眷屬 津梁 就是橋樑 這一條河沒有橋樑 我們就造一條橋樑來渡河 亦 即使一切眾生自娑婆世界之此岸渡到極樂世界之彼岸 了脫生死輪迴 以上我們談到的是淨土念佛法門的簡易殊勝與圓頓 有其理必有其事 理與 事雙契方稱圓融 因此接下來在此講述近期發生的兩件故事 以事顯理 第一件故事 新北市有一位蓮友 女眾 今年三十三歲 2008 年開始學佛以 來 只知道持誦 普門品 及 大悲咒 2014 年開始轉誦 地藏經 2015 年 5 月底以前 改誦 阿彌陀經 但都不曾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 遇有 放生 煙供 火供 藥懺以及三時繫念的超薦法會 如果有空 也都會去參加 並將此功德迴向與她有緣的累世冤親債主 32

35 年 月底, 由於她丈夫接觸淨土法門, 也鼓勵她學習淨土法門, 但她感闡釋 覺單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很乏味, 無聊 無趣, 因此很難好好靜心念佛 淨土宗雙月刊 33 法義直到今年夏天, 年 月 日下午三點, 她下定決心要好好的坐下來念 佛半小時 果然, 她沈靜的念了二十五分鐘, 剩下的五分鐘心想應該也會一樣, 於是閉起眼睛繼續念佛 此時, 眼前突然出現一個影像, 一個男性穿著黑色涼 鞋 灰色的棉麻短褲 白色棉 衫上面有彩色條紋, 質料看起來很舒服, 分梳 整齊的黑髮, 白皙有彈性的皮膚, 很年輕也很斯文 她看了這個人的全貌後, 便 念完佛號起身了 不過, 對這個人, 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沈思了好一陣 子, 才猛然想起 : 就是她已過世三十一年的父親! 在她二歲時父親去世, 所以小時候她對父親並沒有什麼印象, 只記得舊相簿 裡的樣子, 但眼前所見的父親卻比相簿裡的照片更年輕 經過六天, 月 日下午, 依舊在家念半小時的佛號, 這次見到她父親盤腿 端坐在一朵大蓮花上, 面容慈祥 無比自在, 又見兩隻孔雀交叉飛翔在父親身邊 圍繞著, 所到之處像灑著金粉一樣熠熠生輝, 身後的背景則是一片晃耀又炫亮的 金光 這代表什麼意思? 代表只要我們念佛, 不知道 也無所求, 自然就會超拔祖 先 自然就會庇佑子孫 這位蓮友三十三歲, 她並不像他的丈夫那麼主動 虔誠 有心 而且她念佛 才念兩次, 前三十分鐘 後三十分鐘 她也不知道念佛可以迴向給祖先, 也不明 白念佛自然可以超渡祖先, 因她不知道, 所以既沒有迴向, 也沒有祈求, 但是自 然就可超度祖先 為什麼? 因為和我們最有緣的祖先 父母 眷屬都會跟隨在我 們身邊, 所以我們若是去道場聽經或者共修, 也會讓祖先得到接觸佛法的機會 ; 只要一念佛, 阿彌陀佛就會應聲而現, 阿彌陀佛一出現, 自然的祖先也會看到 接觸到, 進而領受到阿彌陀佛之功德, 蒙受阿彌陀佛的接引 第二件故事 臺南有一位年輕女眾, 去年 ( ) 月懷了第二胎, 那時她 非常歡喜, 非常期待第二胎寶寶能夠平安落地 可惜到了 月, 懷胎三個月時,

36 法義闡釋34 經過檢查, 醫生發現嬰兒胎死腹中, 怎麼辦呢? 只好開刀取出胎兒 身為人母的她非常傷心 不捨, 那段時間裡, 她每天都非常悲痛的以淚來洗面, 但只能期盼這無緣的孩子能到一個更好的地方 這是去年 月之事 今年她公公住院, 家人都要輪流照顧 就在 月一個晚上, 輪到她去醫院照顧公公 由於隔壁床空著, 所以整間病房只有她和公公兩人, 空氣沉悶得令人感覺淒涼, 更想不到的是到了半夜卻聽到隔床移動床腳的喀喀作響聲, 除了驚訝, 全身起雞皮疙瘩之外, 更想起常聽人說 : 醫院都會有死人, 所以陰氣很重, 而且無形的眾生很多 驚慌害怕中, 憶起她婆婆曾告訴她 : 念佛可以消災免難, 也可以讓無形眾生得度 所以一轉念趕緊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念起佛號來 奇怪的是, 念沒多久喀喀作響的聲音就完全消失了, 她也在念佛中睡著了 不可思議的是 : 睡中她清晰的看到一道很強, 但卻很柔和的光芒射過來, 由於好奇心的驅使, 她很努力的睜開眼睛想看看這是甚麼光? 怎麼這麼強? 又怎麼這般柔和? 這時, 她看到光中一隻掌心向上的大手垂下來, 並且向她說 : 我把妳無緣的孩子帶走了! 她一聽到這句話當下就覺得奇怪, 怎麼會跟我說這些話呢? 怎麼又知道我曾流產, 導致一個無緣的孩子離開了呢? 醒來之後, 她就將這夢境告訴她婆婆, 她婆婆一聽, 立即拿一張彩雲佛給她看, 問她是不是像這尊阿彌陀佛? 她才驚訝的發現, 原來睡中所看到的竟然是彩雲佛中阿彌陀佛垂手接引的手 由此可知, 那道光芒便是阿彌陀佛的光明, 那隻大手便是阿彌陀佛垂手接引她那個才三個月大就離開的胎兒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即無量光, 南無阿彌陀佛 也是光明的名號, 也就是說, 一句 南無阿彌陀佛 不只是一個聲音 一句話, 而且是 光明, 是佛的光, 所以這句名號就是有聲的光明, 也是有形的光明 平常阿彌陀佛的光明我們看不到, 所以這句名號就是有聲音的光明, 光明就是無聲音的名號 總的說這句 南無阿彌陀佛 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與這句名號的集合 所以那天晚上她虔誠的念佛, 念到睡著, 阿彌陀佛的光明就顯現將她的胎兒接引至西方極樂世界

37 , 她平常沒有念佛, 也不知道念佛的好處, 她是因為驚嚇恐怖闡釋 對當事人而言 淨土宗雙月刊 35 法義才會念佛, 然而在不知不求之中, 阿彌陀佛已將胎兒接引至西方極樂世界了 為 什麼? 因為不管祖先也好 胎兒也好 子女兒孫也好, 過世的人多半會在我們身 邊, 希望我們給他功德, 助他超拔 就像窮人沒得吃穿, 於是紛紛跑去有錢人家 門口, 等待別人救濟 平時沒有念佛的人沒有功德可以給人, 等到他念佛時就有 功德給人, 念佛的功德可以令眾生離苦得樂 脫離六道輪迴之苦, 得到往生極 樂世界成佛之樂 所以當下念佛, 當下即可超度祖先 超度流產的胎兒, 甚至附 近的亡靈 這是念佛 自然法爾 的功能 自然法爾 的意思是, 不管你知不知道其中的原理, 或者是有沒有這樣的 心, 自然就具有那種功能存在 比方說藥物, 若將藥吃入體內, 不管我們對藥物 的原理是否了解? 這顆藥物能夠治療什麼病症? 不管我們是有心吃下 還是誤吃 或是被強迫吃下, 只要藥吃進我們的身體, 藥效自然會在我們體內產生作用, 這 個就是 自然法爾 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不管我們有信心或沒信心, 了解道理或不了解道理, 是歡歡喜喜來念, 還是勉勉強強來念, 不管我們知道不知道, 是否有在祈求, 只 要念佛, 佛就有這種功能 力用, 能夠讓我們開智慧 消業障 化解冤孽 超度 亡者 當然, 若要超度親人, 只要自己念佛便可, 方法簡單容易, 效果立竿見 影 了解這種道理之後, 就會領悟到我們人生的價值 生活的價值, 人生的意 義 生活的意義, 就是過著念佛的生活 念佛 即是我們的生活, 我們的生活 最重要 最有意義 最有價值的就是 念佛, 也就是 念佛生活化, 生活念佛 化 ( 年 月 日彌陀誕, 講於淨土宗智覺寺 )

38 法義闡釋36 信與願的關係 文 / 釋慧淨第十八願說 欲生我國, 願成三 望 慕 思之義 就文說 願生彼國, 往生論 說就淨土宗而言, 願 亦有三義: 願生安樂國, 善導大師本願取意一 信前之願 觀經疏 玄義文以 願生我國 取代本願文之 三分 說 : 迴斯二行, 求願往生 信 這是迴向自己所修善行欲求往生之 願 有三義: 願 此是希求義, 屬不定願 一 希求之義 也叫祈願 請二 信當體之願 此有就德就相求願 希求願 對未得之物 未到之之義 : 南無 即是歸命, 歸命乃為處, 願得 願往之希望, 此能得到與往生, 故亦是發願, 這是信心之德具否, 尚未能確定, 故是 不定願 有願 ; 願成就文之 願生彼國, 是二 決定要期之義 已確定可信之相 此是要期義, 屬決定願 得之物, 而要期此將來必得之物 三 信後之願 與要期義同 此非不定之物的想要得到, 而是對問 : 既然信與願同一, 願成就必定會得到的有所期, 此謂 要期文何故在 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 之願 往生論註 說 : 願是欲樂外, 還說 願生彼國? 意 華嚴經. 探玄記 說 : 以答 : 為顯示得生極樂之信心 雖大誓自要, 要成此果, 即要期願也 上文說 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 但又, 所修福行, 悕成此果, 即悕須願並未顯明目的之處, 故再度揭示上之也 以此可知, 願有要期義與希信心歡喜所含有的目的, 並且顯示業求義 成不退之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轉 要期願是向著已確定之事物之願, 故是決定願

39 文 釋淨宗 法義闡釋 往生論註 要義 六 二 佛土論 就佛土 曇鸞大師並沒有如佛身一般立 實相土 為物土 法性土 方便 土 等稱謂 這並非出於偶然 因佛為救度之主 正報之體 一法一身 不容分別 今就一佛名明其具攝實 相 為物二種功能 能起眾生歸命 稱名如實修行故 若不詳明二身 眾生無由 親近 土是往生之所 依報之用 若存別稱 眾生易起分別 心生高下 如我 罪業凡夫 縱能往生 亦當居於下品土 既生高下 即違彼佛平等誓願 雜於 眾生自力修行 為不知彼佛實相身 為物身 不成如實修行 罪業凡夫亦將漏於 往生 然安樂土由彼佛四十八願莊嚴成就 三嚴圓融 入一法句 同一清淨 真 實智慧無為法身故 不同諸佛淨土 隨眾生業感 存優劣差別 故曇鸞大師於一 佛土 不立二稱 唯一佛境故 後來道綽大師 善導大師釋明極樂為 唯報不通 化 之報土 即為循此芳規 然佛身佛土本來一體 相對以明 於義更顯 二身而一土 知二身只是一 身 為眾生故 隨義立名 一土而二身 知一土具二用 由方便 為物之用 凡 夫眾生易得往生 由法性 實相之用 眾生往生即證菩提 唯一佛境故 後來善導大師直接釋為 極樂無為涅槃界 簡明扼要 的符 論旨 主佛涅槃 聖眾涅槃 國土涅槃 同一佛境故 稱涅槃界 善導大師也以 彌陀是報佛 極樂是報土 然此非通途法 報 化分別之報 也非自受用 他受 用分別之報 乃是彼佛別願成就 唯報不通化 之報 全法成報 全報入法 全 自受用為他受用 報法一體 自他一體之報 故說 報法高妙 曇鸞大師也有此義 往生論註 釋 往生論 正道大慈悲 出世善根 淨土宗雙月刊 37

40 生 之 性功德成就 而言 法義闡釋 性 是 本 義 言此淨土 隨順法性 不乖法本 事同 華嚴經 寶王如來 性起義 又言 積習成性 指法藏菩薩集諸波羅蜜 積習所成 亦言 性 者是聖種性 序法藏菩薩於世自在王佛所 悟無生法忍 爾時位名聖 種性 於是性中 發四十八大願 修起此土 即曰安樂淨土 是彼因所得 果中 說因 故名為 性 又言 性 是必然義 不改義 如海性一味 眾流入者 必為一味 海味不隨彼 改也 又如人身 性不淨故 種種妙好色香美味入身 皆為不淨 安樂淨土諸往生者 無不淨色 無不淨心 畢竟皆得清淨平等無為法身 以安樂 國土清淨性成就故 釋 性 有四義 其第一 性是本義 約一法句 第二 積習成性 第 三 聖種性 約願心莊嚴 第四 必然不改義 約清淨句 真實智慧無為法 身 又 第一明法性 實相所成 不顛倒 後三明方便 為物所成 不虛偽 攝 眾生入畢竟淨 二 三約因中願行 第四約果上力用 又 第一明依法性起之報 全法成報 略入於廣 二 三明因願酬果之報 全報入法 廣入於略 第四明即此報法之力用 全自受用成他受用 廣略相入 自利利他 又 第一明性體 二 三明修相 第四明德用 第一明本淨 二 三明因 淨 第四明果淨 往生論註 對安樂淨土不思議境多有闡明 略舉如下 1.安樂攝機 (1)攝菩薩 如來清淨智海 不宿二乘雜善中下死屍故 (2)攝聲聞 生其無上道心故 (3)攝凡夫 令不斷煩惱得涅槃故 38

41 法義闡釋 (4)攝罪人 令念念罪滅 即入正定故 此即是善惡同歸 凡聖通往 五乘齊入 平等成佛 2.安樂勝相 (1)清淨 於不虛偽處 於不輪轉處 於不無窮處 得畢竟安樂大清淨處 此清淨不可破壞 不可污染 諸往生者 無不淨色 無不淨心 (2)實相 彼土是無生界 彼淨土是阿彌陀如來清淨本願無生之生 廣中二十九句 略中一句 莫非實相也 相好莊嚴即法身 (3)平等 使我國土 悉於如來淨華中生 眷屬平等 與奪無路 一得生彼 無瞋忍之殊 人天色像 平等妙絕 願往生者 本則三三之品 今無一二之殊 亦如淄澠一味 大乘一味 平等一味 畢竟皆得清淨平等無為法身 畢竟得證平等法身 同得寂滅平等 畢竟得平等身業 畢竟得平等口業 畢竟得平等意業 淨土宗雙月刊 39

42 (4)成佛 法義闡釋 大乘門者 謂彼安樂佛國土是也 若人得生安樂者 是則成就大乘之門也 彼佛國即是畢竟成佛道路無上方便也 3.安樂勝益 如上勝相 即是勝益 更說勝益 (1)名號為佛事 若人但聞安樂淨土之名 欲願往生 亦得如願 若人但聞彼國土清淨安樂 克念願生 亦得往生 即入正定聚 國土名字為佛事 安可思議 (2)依報為佛事 往生論註 明 安樂依報 光為佛事 影為佛事 聲為佛事 水為佛事 花為佛事 一一莊嚴能為佛事 說法利生 故光稱佛光 亦是光佛 水稱佛水 亦是水佛 一切莊嚴皆如是 入一法句 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 (3)成就大心 聲聞以實際為證 計不應更能生佛道根芽 而佛以本願不可思議神力 攝 令生彼 必當複以神力 生其無上道心 佛能使聲聞複生無上道心 真不 可思議之至也 彼中眾生 住如此量中 志願廣大 亦如虛空 無有限量 彼國土量 能成眾生心行量 無緣是大悲 大悲即出世善 生彼正道世界 即成就出世善根 入正定 聚 (4)自然無為 胎卵濕生 緣茲高揖 業繫長維 從此永斷 40

43 法義闡釋 續括之權 不待勸而彎弓 勞 謙善讓 齊普賢而同德 探湯 不及之情自然成就 彼土是無生界 見生之火自然 而滅 (5)同佛自在 未階自在之位 而同自在之 用 (6)超證佛果 緣佛願力故 超出常倫諸地之 行 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彼國菩薩 不從一地至一地 言十地階次者 是釋迦如來於 閻浮提一應化道耳 (7)還向度生 出第五門者 以大慈悲 觀察 一切苦惱眾生 示應化身 迴 入生死園煩惱林中 遊戲神 通 至教化地 以本願力迴向 故 字 小魚 若人一生安樂淨土 後時意願 生三界教化眾生 捨淨土命 隨願得生 雖生三界雜生水火 中 無上菩提種子畢竟不朽 何以故 以經正覺阿彌陀善住 持故 淨土宗雙月刊 41

44 4.安樂原理 法義闡釋 (1)為何安樂勝過三界 本願所建故 如言 安樂是菩薩慈悲正觀之由生 如來神力本願之所建 勝過三界 抑是近言 (2)為何安樂清淨不染 願心清淨故 如言 應知此三種莊嚴成就 由本四十八願等清淨願心之所莊嚴 因淨故果淨 從菩薩智慧清淨業起 莊嚴佛事 依法性入清淨相 能生既淨 所生焉得不淨 故經言 隨其心淨 則佛土淨 彼土金光 從絕垢業生故 清淨無不成就故 以安樂國土清淨性成就故 (3)為何安樂平等一味 大悲平等故 同一念佛故 如言 平等是諸法體相 以諸法平等 故發心等 發心等 故道等 道等 故大 慈悲等 安樂淨土從此大悲生故 故謂此大悲為淨土之根 凡是雜生世界 若胎 若卵 若濕 若化 眷屬若干 苦樂萬品 以雜業 故 彼安樂國土 莫非是阿彌陀如來正覺淨華之所化生 同一念佛無別道 故 遠通夫法界之內 皆為兄弟也 (4)為何安樂依報為佛事 全體正覺故 如言 安樂國為正覺善持 其國豈有非正覺事耶 安樂國土光明 從如來智慧報起 故能除世暗冥 42

45 法義闡釋 (5)為何安樂利益不可思議 願力成就故 正覺住持故 如言 夫須彌之入芥子 毛孔之納大海 豈山 海之神乎 毛 芥之力乎 能神 者神之耳 正覺阿彌陀不可思議 彼安樂淨土 為正覺阿彌陀善力住持 云何可得思 議耶 佛土不可思議有二種力 一者業力 謂法藏菩薩出世善根大願業力所成 二者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攝 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 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 願以成力 力以就 願 願不徒然 力不虛設 力願相符 畢竟不差 故曰 成就 安樂淨土 是無生忍菩薩淨業所起 阿彌陀如來法王所領 阿彌陀如來為 增上緣故 覈求其本 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凡是生彼淨土 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 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若非佛力 四十八願便是徒設 正因為安樂佛身佛土化益超勝 曇鸞大師自己表達他的歸命信仰說 十方三世無量慧 同乘一如號正覺 二智圓滿道平等 攝化隨緣故若干 我歸阿彌陀淨土 即是歸命諸佛國 我以一心讚一佛 願遍十方無礙人 九 平生業成論 淨土法門以往生淨土為目標 業報之身未捨之前 總在穢土 必待臨終佛來 迎接 才入淨土蓮花化生 然而往生淨土之業事 非必皆要待至臨終才能達成 而是在平生之時即可達成的 此即稱為 平生業成 平生 相對於臨終 業 指往生淨土之淨業 成 是成就 平生之時 往生淨土之業事已經成 就 臨終則必定往生 沒有任何不確定性 如泥坯已燒製成磚 雖在窯未出 磚 已成就 遇水不化 只待出窯而已 淨土宗雙月刊 43

46 願生淨土之人 修五念門行 雖身在穢土 命尚未終 往生之事已然成辦 法義闡釋 只待臨終佛迎而已 往生論 說 菩薩摩訶薩隨順五種法門 所作隨意 自在成就 如向所說身業 口業 意業 智業 方便智業 隨順法門故 往生論註 明 此五種功德力 能生清淨佛土 出沒自在也 此五種業和合 則是隨順往生淨土法門自在業成就 成就 謂無有變壞 不可改轉 自在 明無障礙 出沒 謂沒於穢 土 出於淨土 又生淨土已 任化十方 自在業成就 明修五門行 自在往 生 無有障礙 此指平生而言 若必待臨終 則非自在 是未成就 往生論註 上卷末 八番問答 處 引用 觀經 下下品之十念 十聲稱 名 往生 說明 在心 在緣 在決定 又說 此中云 念 者 不取此時節也 經言 十念 者 明業事成辦耳 不必須知頭數也 十念業成者 是亦通神者言之耳 往生論 雖說五念門行 觀經 唯舉稱名一行 故知五念門行盡收入稱 名一行 又就稱名之十念 釋 念 非取時節 十 不關頭數 則唯是名號之法體 本身令行者往生 與行者稱名久近多少 功夫深淺無關 故知所謂 十念業成 者 成在名號本身 亦即所謂佛力成就 以此而言 十念業成者 是亦通神者言 之耳 其意謂 稱名往生是名號本身之作用 名號如何成就眾生之往生 此是 阿彌陀如來本身之境界 非凡夫所能測度 故只需順彼佛願 積念相續而已 往生之業成在名號 此即 在緣 行者聞名號之德 一心領納 此即 在 心 故也可說往生之業成在信心 一心領納 無間無後 積念相續 執持不 44

47 法, 此即 在決定, 故也可說往生之業成在稱名 義闡業成在名號者, 成在十劫之前, 又成在彌陀大願大行 ; 業成在信心者, 成在釋 怠當下一念, 又成在眾生之身, 此是彌陀施與眾生 ; 業成在稱名者, 念念稱名皆是業成, 此業成不壞之相 觀經 舉下下品臨終之機之十念業成, 以明平生之機之平生業成, 在心 在緣 在決定故, 不在時節久近 頭數多少故 淨土宗雙月刊 45

48 法義闡釋46 凡夫不能盲目效仿佛菩薩 文 / 釋智隨法身大士是可以修苦行的 我到了不倒單, 不睡在床上, 但是念佛們一般凡夫眾生, 有些人為了效仿念著念著就睡著了, 坐在那裏就睡著菩薩, 也修苦行, 嚴持淨戒, 精修苦了 然後自己認為他沒有倒單, 實質行, 日中一食, 夜不倒單, 三步一上他倒單沒有呢? 只要你在昏沉, 只拜, 很多人會很讚歎這種苦行精神 要你沒有清醒, 就像跟睡覺是一樣但是印光大師告訴我們 : 凡夫不可的, 不倒單就是要神志清明, 隨時隨盲目地效仿菩薩 地都在清醒當中, 這是菩薩能夠做到菩薩為什麼能修苦行呢? 他心中的, 我們凡夫眾生做不到 我們凡夫清靜, 他不著相, 他能大捨, 捨棄一眾生你即使不倒單也是在打妄想, 心切, 他有這種承受能力, 心力 智慧思遊散 處在凡夫的境界, 你雖然在力都能達到這個境界, 所以他表面看事相上, 可以做到菩薩的樣子, 但是在修苦行, 其實一點不苦 我們凡夫內在的境界跟菩薩是不一樣的 所以眾生, 你如果沒有智慧, 盲目地修苦印光大師就告訴我們 : 凡夫不可以盲行, 那叫折騰自己 折磨自己, 那個目地去效仿菩薩 不是菩薩道 凡夫做凡夫的事, 菩薩他能做到舉個簡單的事例, 夜不倒單的, 的是他的境界 大家知道濟公和尚酒有很多人有這種經歷, 出家人 在家肉穿腸過 有些人說學濟公和尚就可人都可能經歷過的, 夜不倒單就是晚以了, 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他上不睡覺, 把房間的床都搬掉了, 是佛祖心中留, 我們佛祖心中留嗎? 然後坐在那裏念佛或者讀經, 或者做人家可以吃死的吐出活的來, 這就是其他如打坐等 很多人表面上看是做聖人的境界, 我們凡夫做不到 所

49 法義闡釋 以 凡夫不能盲目效仿菩薩 凡夫要 做的事情是凡夫本分之事 我們學淨土法門的人尤其要有這 種信念 要知道我是罪惡生死凡夫 無量劫以來 都在六道裏面輪迴流 轉 沒有解脫之緣 那麼這一生 我 們就安住於此 安住在自己的本位 做本分的事 有羡慕菩薩行之心 雖 然做不到 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菩薩 怎麼成為菩薩呢 往生西方 能 往生 就可成菩薩 就可修菩薩道 所以淨土法門 不是在現實生 活中一定要達到菩薩的境界 當然有 些人覺得這個要求很低 這個要求是 低 但是現在的人要求高了又做不 到 那麼就是在低的位置下 我們能 夠安住 能夠安心來念佛 然後求真 正的成就 解脫 圓滿 是到淨土 真正的圓滿 要到淨土才能圓滿 往 生之後 就不是凡夫了 自然可以行 菩薩道了 這時其他所有菩薩的苦 行 修行 我們都自自然然可做到 普賢菩薩 文殊菩薩 觀音勢至 這 一切菩薩的功德也自然都圓滿 所以 現在對凡夫來講 我們需安住在自己 的本位上來安心念佛 14世紀 釋迦牟尼佛 苦行 底特律美術館收藏 淨土宗雙月刊 47

50 淨宗俗諦淨土宗宗風 48 ( 十 ) 文 / 釋慧淨 01. 遇到淨土法門, 一方面要專一念佛, 在往生的道路上, 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 ; 在世俗的生活上, 要盡自己的責任, 做好人的本分,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一個念佛人, 如果連做人的本分都做不好的話, 念佛反而讓人輕視, 讓不瞭解的人對阿彌陀佛沒有信心 ; 如果做得好的話, 等於給阿彌陀佛增光 所以學佛念佛的人, 要起模範的作用, 這樣阿彌陀佛 十方諸佛都歡喜, 護法龍天也會擁護讚歎 不然的話, 雖然念佛可以往生, 但是責任義務都沒有去盡到, 阿彌陀佛的心中也會為我們遺憾啊! 大悲傳普化 才能夠 真成報佛恩, 要能夠大悲傳普化, 也要從端正我們的三業行為開始 02. 出家眾是以法為自己的生命, 譬如說, 專崇天臺的人, 天臺的法是他的生命 ; 專崇華嚴的人, 華嚴的法是他的生命 ; 專崇密宗的人, 密宗的法是他的生命 我們學習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的法就是我們的生命 如果專宗淨土, 沒有純正淨土的教法, 我們淨土的生命就會枯萎 死掉, 就不成為是個專修淨土的人, 就沒辦法以淨土來上求下化 自利利人 03. 獻身出家就是為了上求菩提, 下化眾生, 也就是一般講的自利利人 所以身為出家人要有 上求下化 的使命感, 甚至要有領導能力 要能講經說法 當然領導能力 講經說法, 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 除非是通才, 但是使命感是要有的 也就是 上求下化 捨我其誰 的願心 上求下化 未必需要

51 淨宗俗諦, 只要有德, 三業行為的展現自然就會有無形的教化 有學問 有口才 04. 出家是為 法 而出家, 為 道 而獻身 法 有世間法 出世間法, 道 有淨土門 有聖道門, 所以必須要把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深入, 甚至透徹 要怎麼深入呢? 首先, 要把我們這個法門核心教理的相關法語, 可以啟發自己, 又可以方便教化他人的佛言祖語背下來 比較年輕, 身體 記憶力較好的人, 像 淨土宗經論釋要文 善導大師語錄, 可以背的話, 就儘量地背, 而且常加以思維 善導大師語錄 內容很豐富, 可就自己需要的選擇背誦 ; 淨土三經 易行品 往生論註 安樂集 等, 也可以隨自己的能力, 將重要的法語背下來 05. 不論世間的修身養性也好, 或者是佛法出世的修行證果也好, 都是在講德行 如果修行人沒有德行, 當然就不能稱為修行人 ; 修行人最重視的就是有德無德, 如果是被讚揚 肯定是有德行的人, 他的出家修行才有意義 06. 在佛陀的時代, 僧眾和合共住所做只有二事 : 一是 聖默然, 即打坐修定 ; 二是 法談, 即談論佛理 其他世俗的閒聊, 在和合僧團是嚴格禁止的 因為除了佛法, 除了宇宙真理之外, 一切的一切都是空性, 你講它做什麼? 善也是空, 惡也是空, 順也是空, 逆也是空, 把它講出去做什麼? 07. 善導大師往往都是獨來獨往的, 為什麼? 因為有人相伴, 往往容易講閒話 但是, 不講閒話並不表示性格孤僻 冷漠, 或者顯示自己鶴立雞群 特立獨行, 如果有這樣的觀念, 是不正確的 一個人也好, 與大眾相處也好, 都應該是和諧的, 彼此有默契的 淨土宗雙月刊 49

52 淨宗俗諦 我們這個法門是各隨自己的本分, 出家眾當然要隨分隨力持守戒律而念佛, 在家眾儘量安分守己而念佛 以這標準要求的話, 就會愈覺得自己距離太遠, 這個時候, 那一種 常懷慚愧, 仰謝佛恩, 還有謙卑柔和的心會更加實在 這樣的話, 自然就德香顯現, 所謂 香光莊嚴 09. 有的出家眾, 雖然現出家相, 但不曉得修行的真正意義, 過去世俗的習性 觀念還是一樣, 認為他人對自己無理 無理一定要討一個公道, 這是一般人的想法, 但對修行人來說, 別人的無理, 正是我們償還業債的時候, 別人的無理正是讓我們修忍辱度的時候, 別人的無理正是讓我們增加功德的時候, 別人的無理正是讓我們實踐 但願眾生得離苦, 不為自己求安樂 的時候 所以不應該計較, 甚至懷恨在心 10. 出家, 並不是為了出家而出家, 並不是為了求佛教的學問 哲理而出家, 或者是為了做一位講經說法的大法師而出家 不是, 他是為了追究宇宙人生的真理, 了脫生死輪迴, 為了學佛 成佛而出家的 11. 不論何人, 真發心出家, 都是相當有善根 福報 智慧 功德之事, 足得隨喜 讚歎 ; 然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 非將相所能為也, 可見真出家人 過出家生活, 並非一般想像的單純容易 凡事皆需內因外緣 : 內因 : 自己為何出家? 動機要純真, 就是真的要為修行而出家, 為了生脫死而出家, 為荷擔如來家業而出家, 為弘法利生而出家, 喜歡安貧樂道而出家, 喜歡過出家的生活而出家, 喜歡遠離五欲紅塵而出家 ; 非為逃避而出家, 非為享受而出家, 非為勝他 名聞 利養而出家 外緣 : 要有相應投緣的師父 道場 師兄弟, 亦即法門相同, 師兄弟意氣相投, 大家能夠和悅無諍地相處共事的生活 有此道場則可先在此道場住一段時間, 彼此觀察, 若能相應, 則可擇期剃度 若無此內因外緣, 則於事不成

53 淨宗俗諦 12. 僧眾住的地方都會懸掛一副字 隨作務, 隨念佛, 不與人諍, 亦無怒容, 這是我們的座右銘, 而且也是修行的重點之一 隨作務, 隨念佛, 把念佛落實在生活當中, 落實在行住坐臥當中, 落實在時處諸緣當中, 讓念佛成為我們的生命 我們的生活習慣 不與人諍, 亦無怒容, 既不在口頭上與人諍, 內心也無諍 ; 如果內心有諍, 至少也不要表現在容貌上, 慢慢讓內心也能夠不存留 13. 一個威儀安詳穩重的出家人, 他的內心也一定是祥和 平靜的 其實祥和 平靜是很高的境界, 像佛陀因為心中有涅槃寂靜的證悟與內涵, 所以走路自然就不急不緩, 講話也是很沉穩, 不急不緩, 這樣的威儀, 無形中就能感化人 14. 要怎樣做好一個出家人, 就像宗風所寫的 : 生活, 簡單樸素 ; 語言, 誠懇和藹 ; 威儀, 安詳穩重 在佛陀時代, 出家眾的衣食所謂 三衣一缽, 生活是極其簡單樸素的 如果住在精舍裏面, 除了三衣一缽以外, 也只有床座 醫藥 日常用品之類 出家眾在生活上有種種規約, 也就是所謂的 戒條, 但其精神所展現出來的是落實在簡單 不奢侈 不豪華, 也就是我們強調的 簡單 樸素 我們生在末法時代, 雖然科技發達 物質充裕, 但依然要維持著佛陀時代三衣一缽簡單 樸實的生活原則 譬如說, 出家眾的浴室, 洗臉 洗頭 洗身體都只用這一塊肥皂, 洗衣服也是這塊肥皂, 簡單不奢侈 不豪華, 佛陀說不香花塗身, 不坐高廣大床, 因此就不使用香皂 毛巾也是一樣, 洗身體 洗臉都只用一條毛巾 衣服呢? 只有冬 夏兩種, 就這幾件, 不管國內國外 婚喪喜慶都是這幾套衣服 所以, 對身外之物一概不留 因此, 對出家眾來講, 除了衣物之外, 頂多就是我們編的這一套書 希望大家就過著簡單 樸素 樸實的生活 淨土宗雙月刊 51

54 淨宗俗諦 佛門是最講潔癖的, 尤其是割愛辭親, 成為人天師範, 其身口意的行為是信眾的楷模, 所以出家眾的立身處世要比在家眾嚴謹, 固應嚴以律已, 謹言慎行, 持身如玉 信眾對於佛門, 尤其是身負弘法之崇高神聖使命的比丘, 其眼睛總是特別雪亮, 要求也特別嚴格 ; 萬一被發現有了某些不如法, 難免因失去了可敬的對象而產生失望之心 16. 道場的生命就是法, 住在道場的住眾也都必須要有法, 如果住眾有人沒有法, 他就會跟道場不相應 ; 而道場如果沒有法, 對方即使來了也一定不相應, 一定會離開 17. 大眾共住最重要的兩點就是 : 第一 信仰要一致 ; 第二 彼此要和合 以和為貴 以忍為高 18. 出家服乃解脫服, 但應自覺, 依然煩惱熾盛之身, 未因穿出家服而得解脫, 反而因此知自身卑微卑賤, 因而謙卑柔和, 不顯高慢, 常懷慚愧, 仰謝佛恩 19. 出家服亦是法幢, 若威儀安詳穩重, 則不說法亦能度眾, 如馬勝比丘 ; 若言行放任, 肆無忌憚, 則令人鄙視, 而成佛門罪人 20. 我們這個法門是 易行道, 龍樹菩薩以 乘船則樂 來形容, 順風揚帆, 又可以欣賞外景, 輕鬆愜意, 跟一般自力的修行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在修行上如龍樹菩薩所講是安樂的 乘船則樂, 大家過著快樂的出家人的生活 快樂的念佛人的生活, 但也不能因為是易行道 安樂門, 所以就放縱了, 更要注意自己是身著袈裟的修行人

55 淨宗俗諦 心平福滿 文 釋淨宗 不平的心中每發一次牢騷 申辯 一次理由 都會讓自己的福報下降一 層 如山溪水 每次響動 都讓它流 向更底處 心平福滿 如水準不動 就會滿 滿地貯在那 最好心平 萬一心不平 就閉緊 嘴 這樣福報流失會比較慢 心不平 開大口 放口說 福報 便嘩嘩流走了 為他人仗義直言 雖與為自不 同 也以心平為佳 心不平總會失 真 失言 失利 心為福之器 心平福滿 不平福 傾 淨土宗雙月刊 53

56 淨土宗妙喻 屋舍喻 名號總攝萬德 文 釋慧淨 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所修行 54 法 故 稱名念佛功德最為殊勝 以及果上 也就是成佛的時候 而其他的行法就不是這樣 所謂 所具足的一切功德 通通涵攝在六字 各守一隅 它們只擁有一部分 名號之中 因此名號具足阿彌陀佛因 不是整體的 不是圓滿的 所以跟名 位 果地的萬德 所以說為 萬德之 號來比較 就下劣了 所歸 也就是 六字名號是萬德的 譬如世間屋舍名字之中 結晶 有絕對性的價值 使稱念者擁 攝棟樑椽柱等一切傢具 有阿彌陀佛無邊勝德 具足大善根 而棟樑等一一名字中 大福德 如 無量壽經 說 令諸 不能攝一切 以是應知 眾生 功德成就 為眾開法藏 廣 房子是總名 房子裏面的棟 施功德寶 又說 具足無上功 樑 椽 柱 或是衣櫥 櫃子 門 德 意即阿彌陀佛在因位之時 代 窗等等 都只是房屋裏面的一部分 替一切善惡眾生 經過兆載永劫的時 而名號就像房子的總稱一樣 具足萬 間廣修萬行 以及所有波羅蜜之行 善 萬德 是屬於整體的 是絕對性 門 而將這些功德統統容納在六字名 的 圓滿的 除了名號之外的所有行 號 同時將這六字名號布施給我們十 門 是萬善 萬德的一部分 是相對 方善惡眾生 因此 名號具足十方三 的 不是絕對的 所以譬喻為棟 世一切諸佛的萬行 萬善 萬德 可 樑 椽 柱 說 因位果德 內證外用 依報正報 從這些道理來看 阿彌陀佛的六 等等 恆河沙數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 字名號的功德 勝過所有一切法門的 德 無一遺漏地融攝在名號之中 所 功德 所以念佛人應當捨劣取勝 專 以 這句名號成為極善無上殊勝之 一念佛

57 彌陀救度的特點淨土法門是彌陀救度的法門, 而彌陀的救度是 主動 積極而來, 不因祈求 拜託而來, 不問 對象, 不講條件, 與智慧無關, 與學問無關, 與修行無關, 與善惡無關 三界如火宅 法華經 言 :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 甚可怖畏 淨土宗雙月刊 55 淨土常識 三界 就是欲界 色界 無色界 猶如火宅, 整個三千大千世界, 就 像燃燒的房子, 充滿了大火 ; 既然充滿了大火, 沒有比被火燒更苦的了, 所 以說 : 眾苦充滿, 甚可怖畏 而極樂世界怎麼樣呢? 阿彌陀經 說 : 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其國眾生, 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故名極樂 可見, 娑婆充滿眾苦, 而極樂是無有眾苦, 而且是但受諸樂, 因此可知, 法華經 是在說明娑婆的實相 就像火在燃燒的房子 ; 阿彌陀經 是 在說明極樂的實相 一旦往生淨土, 就離開種種苦, 沒有分段生死的苦, 沒有變異生死的苦, 只有不生不滅涅槃之樂 以此也可以知道, 法華經 的目的是在指向極樂世界 過火聞佛名 無量壽經 說 : 設有大火, 充滿三千大千世界, 要當過此, 聞是經法, 歡喜信樂, 受持讀誦, 如說修行 淨土宗小常識

58 淨土常識56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充滿了大火, 我們也要衝過大火去聽聞彌陀的救度, 為什麼? 現在超越大火, 聽聞彌陀的救度, 就能夠解脫, 否則依然是無窮無盡地受三千大千世界之大火所燃燒 所以, 寧可現在辛苦 痛苦, 也不將來繼續受永恆無盡的三界之火的燃燒 罪惡觀 救度觀 以聖道門來講, 是以 無常觀 發 出離心, 之後以自己的力量去修行, 期盼以自己的力量消除業障, 解脫生死輪迴 淨土法門是進一步體會到自己是 罪惡生死凡夫, 所有的法門都修不成, 無有出離之緣, 幸好阿彌陀佛為我們這種造罪眾生建設極樂世界, 完成六字洪名, 只要願生極樂世界 專稱彌陀佛名, 就必定現在蒙受彌陀的救度 臨終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 淨土法門還要加上 罪惡觀 和 救度觀

59 問答釋疑 淨土 釋疑 專文 念佛 需要清淨心嗎 問 清淨心念佛和妄想心念佛有何異同 是否清淨心念佛能更受用 答 提問題的人其實沒有弄清楚一件事 凡夫有清淨心嗎 凡夫是沒有清淨心的 既然沒有清淨心 又怎麼 清淨心念佛 呢 我們念佛 是因為沒有清淨心而來念佛的 然後通過念佛可以讓我們相對清 淨 是念佛讓我們清淨 不是因為有清淨心來念佛 如果你真有清淨心 你不 念佛也可以啦 有清淨心不會生染污 在任何地方都是清淨的 因為對 清淨心 的理解停留在文字層面上 沒有理解它的真實義 所以才會 有這樣的疑問 什麼叫清淨心呢 在其他法門裏說得比較多 心的本來狀態是清淨的 沒有染 污的 佛性是沒有染污的 它是清淨心 但是一旦有了貪瞋癡的煩惱 這個清 淨心就被破壞掉了 就沒有了 不是本質沒有 它依然有 但是已經被煩惱所 染污 就成了妄心 凡夫眾生雖然有清淨心的本質 而事實上只有妄心的作用 了 隨時都有貪瞋癡 都有妄念 這時候說清淨心念佛只是一個觀念 實質上 做不到清淨心念佛 如果是聖人 菩薩 可以說清淨心念佛 凡夫只是妄心念 佛 沒有清淨心 有祖師說過這樣的話 妄念原是 凡夫本體 妄念之外 別無心也 直至臨 終 猶是一向 妄念凡夫 知此念佛 即蒙來迎 凡夫眾生要知道 我們隨 時隨地都是 妄念凡夫 不可能有清淨心 念佛為了清淨一點那是可以的 我現在妄念很多 希望通過念佛 讓自己的心能夠清淨一些 相對來說 比不 淨土宗雙月刊 57

60 問答釋疑58 念佛時清淨, 這是可以的 不過這種清淨是相對的, 通過念佛讓自己妄念少一些, 讓自己的心安住在佛號裏面, 少妄念少煩惱, 這是通過念佛達到的一個效果 從這個角度來說, 清淨念佛比妄念念佛效果要好一些, 對身心的受用 改變會大一些 平常說妄念念佛都可以往生, 但是如果念得比較清靜, 比較安定, 身心都受用, 現世利益方面感受會比較多一些 從修行角度來說, 這對我們身心有一些幫助, 有它的好處 無論是清淨念, 還是妄心散念, 兩者的共同點都是念佛, 在大街上 南無阿彌陀佛, 或者在佛堂 南無阿彌陀佛, 方法都是念佛, 目的也都是求往生, 往生結果也一樣 所以, 我們要知道念佛的目的是為了了脫生死, 不是為了清淨 如果過分關注 清淨 的話, 就偏離了 往生 的方向了 ; 但如果真正為往生而念佛, 也會自然讓我們這個妄念之心慢慢清淨下來 字 小魚

61 修學園地 成佛的鞭炮 文 釋宗道 有一年輕的蓮友 來寺一月後 一切頗覺相應 每日歡喜莫 名 本來九月分要去讀研 忽心中起念欲捨棄學業 來寺做義工 加入我們編輯部 為法門效力 然時久則疑慮叢生 遍問故交與親人 支持者少 阻撓者多 思來想去 心中躊躇 難做決斷 有一天 忽問我 我才接觸法門一個月 就貿然決定捨棄學 業來寺工作 是不是太過草率與著急 我回說 鞭炮你見過吧 嗯 見過 從點燃鞭炮的引信 到爆炸 要多長時間 最多幾秒鐘 是什麼讓這件事能在幾秒鐘內發生 呃 不知道 之所以有這幾秒間的事情 是因為鞭炮自誕生之日起 就是 為了等這幾秒鐘啊 鞭炮炸開的那一瞬間 會不會說 我都在角落 裡待了一年了 幾秒內讓我爆炸 是不是太著急 太草率了 呵呵 不會 你也是一樣 表面看只接觸法門一個月 但其實背後的因緣 早已具足 積聚在心中的無量福報 如同鞭炮裡的火藥 就等待這 一個月的引燃 啟動 激發 其實一個月還算長的 很多人一個月 淨土宗雙月刊 59

62 修學園地60 都不用, 只要幾天, 甚至 嗯 師父您說的竟然讓我有了一種使命感 哦, 不對, 人 們生來就應該是為了遇到佛法 是的! 以時間來衡量因緣展現之變化, 何其可笑! 何其荒唐! 時間是人類心念波動的產物, 時間具有巨大的彈性, 人之念頭若轉, 恆沙劫數還成剎那之間 ; 念頭堅執不移, 一瞬之間也成無量大劫! 又, 何止於眾生現世諸多現象背後因緣複雜難測, 眾生念佛解脫的心, 不也是一個鞭炮? 早在十劫前, 阿彌陀佛已經做好, 安插進所有眾生的心中, 隨時等待點火的那一刹那 看似從念佛到往生, 從往生到成佛的速度這麼的快, 那是因為阿彌陀佛花了兆載永劫的時間, 早已將成佛的鞭炮做好, 置在我們無始劫中的 我 中啊! 六字名號的鞭炮一開炸, 凡夫的 我 當下就徹底的灰飛煙滅了

63 修學園地 念佛才能往生 文 諦通 在 阿彌陀經 中 佛說完往生 善根 蕅益祖師說 只要信受彌 極樂須具足 信 與 願 的兩大科 陀 願生極樂 執持名號 那麼每一 經文之後 佛緊接著說 不可以少 聲 每一聲 都具足多善根 多福 善根福德因緣 得生彼國 意思是 德 由兩位祖師的解釋 便可了解 若只靠少善根 少福德 是不能往生 所謂多善根 多福德 是信受阿彌陀 極樂世界的 要往生極樂世界 必須 佛的救度 真心發願 願生極樂世 要有多善根 多福德 界 並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 名號 這句話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為 不 也就是說 我們眾生 要往生極樂世 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 得生彼國 界 必須靠阿彌陀佛的功德 而不是 英國學者穆勒則譯成 眾生不因此 靠我們在此世間所做的善行 世 所做善行 得生彼國 意思是 多善根多福德 是阿彌陀佛 眾生要往生極樂世界 不是靠我們在 在成佛前 身為法藏比丘時 為廣 這個世間 所作的善行 因為我們在 度眾生 發了四十八大願 歷經無量 此世間 所做的善行 不論多少 多 劫 修菩薩大行 已經為我們圓滿修 大 都是屬於少善根 少福德 善 成 阿彌陀佛把長劫修菩薩大行的所 根福德 若根據梵文 只是 善 有成就 包括發菩提心 六度萬行等 行 兩個字 以 善行 來包括 善 在內的全部功德 容納入 南無阿彌 根 福德 陀佛 這句 萬德洪名 內 讓眾生 要往生極樂世界 必須要多善 稱念 任何眾生 只要稱念這句萬德 根 多福德 蓮池大師說 稱念 洪名 當下便能擁有名號中所具有的 彌陀名號 就是善中之善 福中之 一切功德 也就是阿彌陀佛所成就的 福 又說 執持名號 願見彌 全部功德 所以我們只要稱念 南無 陀 誠多善根 最勝善根 不可思議 阿彌陀佛 這句名號 自然就具足多 淨土宗雙月刊 61

64 修學園地62 善根 多福德, 自然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可見以恭敬心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 名號, 就是 多善根多福德 我們佛教徒應當要常做善事, 並要隨緣隨分, 要隨力儘可能去做 自己做得來的善事, 譬如孝養父母 奉事師長 修六度萬行, 這些都是我們應盡的本分, 我們理所當然的, 應當努力去做 但是我們須瞭解, 要往生極樂世界, 必須全靠阿彌陀佛的功德力量, 專門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 名號 因為我們在世間所做的善行, 都談不上是多善根多福德 ; 只有阿彌陀 佛為我們長劫所修的功德, 才是最殊勝的多善根多福德 世尊在許多大乘經典中, 都要我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單單在 阿彌陀經 中, 就三度非常殷懃懇切地勸導我們一定要往生 只有往生, 才能脫離六道生死輪迴 ; 只有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 名號, 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末法眾生, 除了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別無得救之道, 別無解脫之門 ( 轉載自 明倫 四六六期. 年 月合刊 )

65 修學園地 難得清淨 文 笑笑佛力 上海有位女大學生 專業是金融財會 但她畢業後卻找了份讓 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工作 公共廁所的管理員 記者問她 身為堂堂大學生 為何要選擇清掃廁所這樣的工 作 女大學生淡淡地反問了一句 那麼 你認為什麼人最適合清掃 廁所呢 記者不禁語塞了 這則新聞讓我想起印度古老的種姓制 印度種姓制的核心是 清淨 它將人們按照 清淨 的程度 從高到底劃分為四個等 級 婆羅門 剎帝利 吠舍和首陀羅 等級愈高 人愈清淨 等級 愈低 人愈骯髒 除了這四大種姓外 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之外的人 叫 旃陀羅 意為 不可接觸者 或 賤民 也就是 最骯髒的 人 旃陀羅的社會地位最低 也最受歧視 只能做那些人人憎惡 的髒活兒 比如清掃廁所 或者挑糞 在古印度時期的舍衛城裏 就居住著這麼一個挑糞人 大家都 叫他 阿臭 阿臭是個孤兒 無父無母 無依無靠 除了挑糞 什麼都不會 由於從小與糞為伍 他的身上散發著足以熏死十頭牛 的臭氣 每個人看見他都躲得遠遠的 更別提和他說句話了 在糞堆旁出生 在糞堆裏打滾 最後終將在糞堆中死去 這 就是旃陀羅阿臭骯髒 孤單 悲慘的人生 淨土宗雙月刊 63

66 修學園地64 為什麼我的人生如此痛苦? 每天晚上, 阿臭望著廣袤的星 空, 發出絕望無助的吶喊 不過, 他並不知道, 除了星星之外, 還 有一個人在靜靜聆聽他的心聲 這個人就是偉大慈悲的佛陀 有一天, 阿臭正在家裏吃飯, 突然聽見外面人聲喧嘩 : 佛陀來了! 佛陀來了! 他聞聲衝到門外, 果然看見佛陀手托缽盂, 沿街挨家挨戶地乞食 儘管阿臭所住的貧民窟泥濘滿地, 骯髒不堪, 但佛陀一路行來, 衣衫足襪卻始終纖塵不染, 妙香徐徐, 清淨無比 唉, 要是我也能像佛陀一樣, 該有多好 阿臭呆呆地想著, 隨即又自卑地苦笑起來, 我在胡說什麼啊? 人的種性不可改變, 我生來就是最下賤的旃陀羅, 又怎麼可能變成最尊貴的佛陀呢? 阿臭一邊想, 一邊望著佛陀 漸漸地, 他發現佛陀離他家愈來愈近, 竟像要到他家來乞食一般 天哪! 我這麼卑賤骯髒, 哪有資格供養佛陀啊? 阿臭覺得丟臉極了, 立刻奪門而出, 逃到一條偏僻的小巷裏 啊呀! 阿臭猛抬頭, 不禁發出一聲驚叫, 只見佛陀竟笑眯眯地站在他的面前 阿臭轉身再逃, 又跑進一片澤地之中 阿臭, 佛陀朝他叫道 : 我是專門來找你的, 你為什麼總是躲著我呢? 阿臭捂著臉, 羞愧地答道 : 我是個挑糞的賤民, 又髒又臭, 怕您嫌棄, 所以不敢見您 您找我有什麼事嗎? 佛陀說 : 你隨我出家去, 好不好? 出家? 阿臭不禁瞪大眼睛, 人人都說, 像我這樣的旃陀羅, 罪大惡極, 苦難深重, 只配死後墮地獄, 做餓鬼畜生, 怎麼可能出家修道呢?

67 在娑婆世界勇猛修行, 成就佛道, 正是為了救度像你一樣的罪苦眾生啊! 話音方落, 佛陀拉著阿臭飛上高空, 一直飛到著名的恆河河畔 阿臭在恆河中洗了生平第一個澡, 然後隨佛陀來到祗園精舍, 剃度出家 在佛力加持下, 他很快證得了阿羅漢果 阿臭出家的消息迅速傳遍全國 波斯匿王得知後非常生氣, 心想, 佛陀來自高貴的釋迦一族, 他座下的弟子們不是婆羅門就是剎帝利, 最差的也在四姓之列, 這才有資格受到我的虔誠供養 但阿臭不同, 他是國內最低等的賤民, 貴為國王的我, 怎麼能屈尊供養一個賤民呢? 不行! 我得找佛陀評評理去! 波斯匿王來到祗園精舍, 只見門前的大石頭上坐著一位縫衣服的比丘, 身旁恭恭敬敬地圍繞著許多天人 波斯匿王請比丘代為通報, 比丘點點頭, 竟縱身躍入石中, 消失不見了! 轉瞬間, 比丘又從精舍的地面上鑽了出來, 將波斯匿王求見之事告知佛陀 佛陀點頭應允, 比丘便再度躍入精舍地中, 從門口的大石頭中鑽了出來, 請波斯匿王進去 比丘在石地中兩進兩出, 大顯神通, 看得波斯匿王目眩神迷, 仰慕不已 見到佛陀後, 波斯匿王立刻請問方才的比丘是誰 佛陀笑答 : 他就是阿臭啊! 什麼? 不可能! 我不相信! 波斯匿王瞠目結舌, 連連搖頭, 他的種性明明是骯髒的旃陀羅, 怎麼可能變成清淨的阿羅漢呢? 佛陀推開窗, 指著窗外那一大片重重疊疊的蓮花, 說 : 這就是答案 泥塘原本是骯髒污穢之地, 可是從泥塘之中卻能長出清淨無染的蓮花 就像阿臭變成阿羅漢一樣 由此可見, 旃陀羅並非阿臭 修, 慈悲地回答 : 阿臭, 你知道嗎? 我之所以學園地 佛陀朝他伸出手淨土宗雙月刊 65

68 修學園地 的本有種性 那麼 阿臭的本有種性是什麼 是阿羅漢嗎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時 發現了宇宙的終極實相 一切眾生都 有佛性 都具有佛的智慧與功德 都可成佛 也就是說 佛性才是 阿臭的本有種性 阿臭不僅能成為阿羅漢 而且能夠成為佛 就 像他最尊敬的釋迦牟尼佛一樣 既然如此 阿臭之前為何是個挑糞的旃陀羅呢 佛陀說 佛性 清淨光明 不受任何污染 但眾生之心因為妄想執著 生出了分別 與貪愛 就像污穢的泥垢將佛性遮蔽 從此墮入輪迴 長劫受苦 對此 雜阿含經 中有一句非常生動貼切的比喻 從暗入 暗 從廁入廁 以血洗血 捨惡受惡 從冥入冥 往生論註 中的說法則更加直接不客氣 見有國土 或以胞血為身器 或以 糞尿為生元 所以 阿臭雖有清淨佛性 卻只能整日與糞為伍 這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不過 我們誰也沒有資格嘲笑阿臭 因為我們也和阿臭一樣 是 從廁入廁 以糞尿為生元 中的一員 無論是女大學生還是 66

69 修學園地 廁所管理員 無論是高貴的婆羅門還是挑糞的旃陀羅 所有眾生的 身心都被污穢所染 都不清淨 即便是已出輪迴的阿羅漢 在佛眼 中也只是 焦芽敗種 並未證得真正圓滿的清淨 清淨一定是平等的 慈悲的 無我的 但在眾生的世界中 有 分別念便不得清淨 有人我便不得清淨 有苦難便不得清淨 有不 平等便不得清淨 若想證得真正圓滿的清淨 就必須擦去佛性上的 污穢 恢復它的本來光明 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即是最好的方 法 清淨 是極樂世界的總功德相 極樂世界的所有聖眾都 是 如來淨華眾 正覺華化生 都從阿彌陀佛的清淨智慧海中 出生 與佛一樣妙潔清淨 大家 咸同一類 顏貌端正 超世稀 有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 無極之體 每時每刻都在 無量香 普熏 之中 所以佛陀反覆勸說眾生 一定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只要往生極樂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會變得臭哄哄啦 鄭板橋有句名言 難得糊塗 其實身處五濁惡世 娑婆火宅 本就一塌糊塗 又何難之有 真正難得的是清淨 清淨 才是每位 眾生真正的 唯一的需要 阿彌陀佛正是聽見了眾生的心聲 所以建造了極樂世界 並將 他的佛心迴向給眾生 令眾生在貪瞋煩惱的污穢中 生出了清淨無 上的願往生心 只要願意念佛往生 無論身處何等污穢之地 都必 然往生 必然成佛 人生雖然難得清淨 但只要一心念佛 縱有無窮貪瞋烈火 都 能融化在阿彌陀佛的清淨佛心之中 從此盡享清涼快意 正所謂 曠劫輪迴到如今 風霜飄零何傷心 唯有彌陀無盡愛 復我圓滿清淨心 淨土宗雙月刊 67

70 修學園地68 故事原文 : 旃陀羅兒被佛慈化悟道 舍衛城裏有一旃陀羅兒 ( 賢愚經 云: 尼提 ), 除糞自活 爾時世尊入城分衛, 次至彼家 客除糞者即避餘巷, 如來逆之, 其人自念 : 吾擔糞不淨, 今日何由得覲世尊 復詣一澤 佛遙喚曰 : 吾為汝來 其人報曰: 不敢親近, 不審世尊何所教誡, 乃能慈愍與罪人語? 世尊告曰: 欲度卿為沙門 其人白佛: 地獄畜生, 亦得為道乎? 佛言: 吾今出世, 正為罪苦 手執其人, 上升虛空, 至恆水側, 沐浴身體 復至祇洹, 敕諸比丘, 度為沙門 其人勸勵, 精勤日新, 未經旬日, 便得須陀洹果 至羅漢果, 六通清澈, 湧沒自由 詣大方石, 當中央坐, 補納故衣 王聞佛度旃陀羅兒, 念 : 佛出釋種豪族姓家, 左右弟子皆出四姓 來入宮室, 受供信施, 五體投地, 接足而禮 今聞如來度旃陀羅, 云何禮敬, 吾今當往責數如來 未到之頃, 見前比丘坐大方石, 有五百淨居天圍繞禮覲 王前語曰 : 煩白世尊, 波斯匿王欲覲世尊 比丘聞已, 即沒石中, 從精舍出, 具以白佛 佛言知時, 比丘還從石湧出, 語王 : 如來有教 先問此比丘: 云何得入是剛鞕石, 湧沒自由? 前至佛所頭面禮足, 在一面坐, 前白佛言 : 向者比丘, 為名何等, 有此神力? 佛告王曰: 此是客除糞人 爾時世尊以此因緣便說二偈 : 猶如穢污惡地田溝深坑生香潔蓮華 云何大王, 有目之士當取此華不? 王言: 世尊, 華極香潔, 當取莊飾穢污 觀母胎於彼胎中, 生功德華 時王白佛 : 彼人快得善利, 不可思議 自今以始, 請此比丘, 供養四事 ( 出 旃陀羅兒經 )

71 修學園地 念佛人的 美容觀 文 佛令居士 一日 從道場共修出來 街上兩個發廣告的小青年 手裡拿著絨布娃娃 看 見我 便向我走來 我知道自己肯定不會對他們推銷的東西感興趣 也不想讓他們白費口舌 更 不想佔有他們的禮物 就先連連擺手說 不要給我 我不需要 但其中一個還是走到我面前 欲向我介紹美容類的產品 你先聽我 講 他邊說邊順眼瞟了一眼我敞開的包 看見裡面的海青 他立即驚怪地叫 起來 啊 你原來是出家人啊 旋即轉身 棄我而去 無獨有偶 女兒就聽到佛願居士 我們念佛堂的領隊 的兩個舊同事背後談 到她時說 現在某人在吃素念佛了 化妝品也不用嘍 口氣裡充滿了惋惜和 費解 清心寡欲 與世無爭 素面朝天 不愛容妝 這是世人對我們念佛人的生 活理念和情狀的基本印象之一 好像也的確是這樣 在我們這個念佛人的群體裡 還真的看不到濃妝豔抹之人 大家都心照不宣 地一起隨意簡單 該長斑的地方讓它長著 有皺紋的地方就讓它皺著 無須掩 飾 更不妝飾 不慕虛榮 不尚鉛華 一襲緇衣在身 一聲佛號在口 言談舉止 之間 自有一種清新之氣 淡雅之息 念佛人對自己的容貌 就像對待自己的 心 一樣 法爾自然 一任舒展 念佛人沒有 美容觀 嗎 NO 淨土宗雙月刊 69

72 修學園地 新疆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 8世紀 持幢菩薩立像壁畫 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 念佛的人自有深悟 在這娑婆世界裡 哪有真實之美 縱然柳眉丹唇 黛髮 水腰 終是難脫心垢的染濁之相 美醜之念 皆是顛倒 男帥女靚 無非虛妄 念佛的人最最愛 美 她們心裡盤算的是驚世駭俗的美容大計 讓自己 無與倫比地美 超塵絕俗地美 而且 還要永遠永遠地美下去 絕不會有年老色 衰的那一天 你知道 那是怎樣的美嗎 告訴你 如佛金色身 妙相悉圓滿 70

73 淨土宗藝術 大足石刻中的淨土宗藝術 文 佛宣居士 釋迦涅槃聖跡圖 它是長江流域唯一一處堪與敦 窟藝術表現儒釋道三教在民間信仰中 煌莫高窟 洛陽龍門石窟 大同雲岡 的融合 它在199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 石窟媲美的大型石窟 它橫跨晚唐至 組織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 它就 明 清的一千二百餘年 是我國晚期 是位於重慶西部大足縣境內 尚不為 石窟藝術最傑出的代表作 中國石窟 國人熟知的 大足石刻 藝術史上最後一座豐碑 它將石窟 大足石刻造像群分佈在多處 北 藝術生活化 大眾化推到了空前的境 山 南山 寶頂山 石篆山和石門山 地 使源於印度的石窟藝術完成了中 上都有不同時期留下的作品 其中被 國化的進程 它以本屬佛教產物的石 列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有 淨土宗雙月刊 71

74 淨土宗藝術 七十五處 雕像多達五萬餘尊 各類 銘文十萬餘字 規模之大 內容之豐 富 水準之高 構成了中國文化史上 一大奇觀 初見大足佛像的莊嚴 除了蔚 為壯觀的造像群帶來的震懾外 還 具會令人心中升起一種很特別的親切 感和愉悅感 面部豐滿柔美 慈目低 垂 文靜溫和 衣冠飾物繁複 端莊 典雅 形體上美而不妖 麗而不嬌 儀態萬千 頗似現實中各類人物的寫 照 佛菩薩大多輝映出頗具女性化特 徵的純潔 柔和 美好與安詳 但同 時又兼具剛毅渾厚 沉著穩健的神態 與氣質 既看得到唐代的豐盈之美 大氣之勢 又帶有宋代寫實和生活化 北山寶印觀音頭像 的明顯風格 提起唐朝 這個令無數中國人屢 屢回望的時代 念佛人與所有佛弟子 一樣神往不已 那時 善導大師 口 出光明 法澤長安 那時 家家彌陀 佛 戶戶觀世音 雖然大足石刻開鑿 時已經是安史之亂後的晚唐 但是隨 72 僧大德 能工巧匠也大批遷至蜀中 加上大足當地很長時間以來安享穩定 豐裕的政治和經濟環境 當地官吏帶 頭造像 殷實之家廣種福田 共同醞 釀和創造了大足石刻的輝煌歷史 著戰事連綿 中國社會政治經濟重心 在北頹南興的遷徙中 淨土宗信 隨 幸蜀 南移 很多文人雅士 名 仰也得以傳播和遷移 在北山和寶頂

75 淨土宗藝術 此龕正壁 阿彌陀佛結跏趺坐 於雙層仰蓮須彌座上 身著圓領寬 袖素面大衫 衣紋疏密有致 生動流 暢 頭有水波紋肉髻 雙手於腹前結 定印 身後有蓮瓣形火焰背光及圓形 火焰項光 頭頂上方懸垂七寶蓋 邊 沿飾有瓔珞珠串 極為細緻精美 寶 蓋兩側各有一飛天 雙手捧物 頭部 高昂 下肢上舉 裙帶飄揚 輕盈活 潑 漫天雲朵 襯托其翱翔自在之 勢 與我們一般熟知的左右侍立觀世 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不同的是 此處 造像中 左邊侍立的是地藏菩薩 右 邊則是觀音菩薩 而這在北山佛灣造 阿彌陀佛龕 像中卻是較為普遍的 想必與當時地 藏信仰在民間流行頗有關係 在北山佛灣的另一端 還有一處 山兩個區域內共有三組較為著名的造 像專門呈現與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有 關的場景 根據 觀無量壽佛經 雕刻而成的變 相圖景 此龕正中是阿彌陀佛 螺髻 金身 頭頂四道無量毫光經七寶蓋橫 貫整個龕頂 氣勢恢宏 光照大千 北山石窟開鑿於唐末至南宋 其 彌陀左有觀音菩薩 右為大勢至菩 中一處 阿彌陀佛龕 和另一處 觀 薩 皆寶冠繒衣 肅穆莊嚴 西方三 無量壽經變相 均造於唐末 聖端坐蓮臺 身後旗幡神聖 五彩迸 淨土宗雙月刊 73

76 淨土宗藝術 觀無量壽佛經 變相整體和局部細節 74

77 淨土宗藝術 發 香花寶蓋 精 美絕倫 諸上善人 聚會此所 或簇立 四周恭敬瞻仰 或 善跏趺坐於蓮座 或漫遊廊宇之間 或列坐筵席之首 或憑欄遠眺 或潛 水 遊 戲 以 佛 為 師 菩薩為友 親 善和睦 不勝其 樂 受 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的極樂淨 以西方三聖為中心 龕壁上部 土生活 心生欣慕 宮殿諸樓閣 觀十方無礙 左右 兩壁建七寶蓮池 八功德水 其聲微 妙 其光微妙 讚佛宣法 隨意所 願 皆悉滿足 池中寶花千萬 微風 徐來 交錯光轉 四周七重寶樹 行行相當 葉葉相次 龕頂之 上 祥雲簇擁 孔雀 共命鳥 飛天 翩然其間 箏 笛 笙 簫懸於虛 空 不鼓自鳴 出無上妙音 天樂天 極樂世界變相 之下分別刻畫 了 觀經三輩九品 以及以邊環畫 浮雕形式呈現的佛陀為韋提希夫人講 法的場景 在龕底門楣的小方框內 韋提希夫人自絕瓔珞 號泣跪拜 唯 妙唯肖 感人至深 門楣左右底部上 方又各開八個小方框 呈現 十六 觀 花 妙香普薰 其繽紛與細膩充分激 整體觀之 佈局嚴謹 充實飽 發了每一位有幸觀瞻者的想像力 從 滿 人物多達五百餘尊 器物多達 視覺 聽覺 嗅覺 觸覺全方位地感 四百餘件 小者如豆 無不栩栩如 生 淨土宗雙月刊 75

78 淨土宗藝術76 如果說北山佛灣的佛龕長於精巧, 著重表現極樂世界和韋提希夫人請法, 那麼, 建造於南宋的寶頂大佛灣的 觀經變相 便是以宏大著稱, 著重表現 觀經三輩九品 龕上部為西方三聖, 左右兩側為 十六觀 下部則清晰而細膩地呈現了從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的九品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時的場面 總覽大足石刻最出色的五十二處造像中, 以釋迦牟尼佛為主題的共有兩處, 千手觀音為刻畫主題的亦是兩處, 而以淨土宗的阿彌陀佛 西方三聖和 觀無量壽經 為表現主題的則達三處, 分別分佈於唐末和南宋兩個時期的造像群 由此可見, 在信仰民間化 生活化的歷史進程中, 淨土宗信仰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這一點不難理解, 因為念佛法門因其易行之特色而天然具備強大的親和力和生命力, 故在民間傳播最廣 影響最深 這是由其慈悲 殊勝的教義所決定的, 歸根結底是阿彌陀佛大願大力的無條件的救度決定的 歷史長河的續流與民族性格 民族記憶密切相關 仰望著千年以前的石刻, 我能感受到 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 便得以往生淨土的信仰曾經成為過無數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休戚不離的元素, 而這對淨土的嚮往之情和念佛的記憶也如血液一般代代相傳, 如種子一般埋入了無數中國人的內心

79 老土解讀 小魚作畫 題詞 : 水中浮葉圖 一片浮葉, 順流直下 水中浮葉, 何其無奈! 水中浮葉, 何其自在! 淨土宗雙月刊 77

80 念佛感應78 星雲大師見聞的一則念佛感應 文 / 星雲大師當我執筆寫此文時, 心中湧起無一個癱瘓了的人, 醫藥對他始終罔限的慚愧, 我應該向諸佛菩薩懺悔 : 效 過去, 每逢弘法講演時, 我很少講說醫藥治不好他, 主治他的醫官告靈感的事蹟 ; 每在寫文時, 我也很少訴他不要再浪費國家的醫藥費, 睡在敘述奇異的故事 床上吃吃東西等死好了 現在我將報導一件千真萬確的奇因此, 年他進入宜蘭員蹟, 這完全是佛菩薩的靈感 山內城村收容大隊 ( 後改 榮民之曾昭煊其人家 ) 他每天不是坐著就是睡著, 讓我先來把這位蒙阿彌陀佛慈悲大家都一致認為他沒有恢復走路的可加被的主角介紹一下 : 能了 曾昭煊是一位殘廢了的退役軍選擇信仰人, 今年 ( ) 四十二歲, 出生在曾昭煊等於被宣判了等死的徒江西省的贛縣 那是 年中秋節刑 年, 由臺中李炳南居士介前, 他隨部隊來臺, 先是駐防新竹湖紹, 他皈依了佛教, 禮拜南亭老法師口, 後遷臺北林口 年的 月, 為三皈證明師 他不幸患了嚴重的風濕症, 不到兩月從此, 曾昭煊皈投入了佛陀的就完全癱瘓, 不能站立, 更不能行懷抱, 信仰了佛教 他很安心, 把一走 切都放下了, 生死 榮辱 人我 是從 年至今, 他經過很多醫非這一切都不計較了 雖然如此, 他院的治療, 什麼野戰醫院, 五十六醫並不是真的睡在床上等死, 相反的, 院, 六十二醫院, 五十四醫院, 可是他更積極精進了, 悲心 道心與日俱

81 念佛感應 增, 他要與他的命運奮鬥, 要掙脫罪 業的枷鎖 一個堅強的人 年, 他到了宜蘭, 隨後就參加宜蘭念佛會成為會員 在 年的春夏之交的時候, 芙瑞達颱風過境, 他住的克難房子被吹倒了, 同修用三輪車把他拉到念佛會, 他要我為他住處設法 我想到離念佛會大約十步之遙的同興廟, 就叫人把他送去那邊暫時居住 他的人緣真好, 不幾天左右四鄰都對他俱有好感, 雖然言語不通, 但大家並不嫌棄他是一個殘廢了的人 每日三餐, 他要自燒自煮, 取水 拿碗等等都有很大的不便 我知道了此事, 就教他自己不要燒煮, 我招呼雷音寺念佛會的住眾每日吃飯時按時將飯菜送去給他吃 宜蘭念佛會每星期三和星期六, 以及初一 十五, 都有定時的聚會共修, 曾昭煊自從參加後, 無論什麼風雨 晨昏, 從來沒有缺席過一次 他兩腿雖然失去了知覺, 不能走路, 但坐在兩個小竹椅子上, 前後移動, 再用兩隻手幫忙搬動腿 可憐的曾昭煊, 他雖患了不治的病症, 但他在精神上確是一個堅強的人! 有時候, 念佛聽經完畢, 蘭陽的雨水是頂有名的, 他無法打傘或穿雨衣, 總是由念佛會有力的男蓮友背著他, 把他送回住的地方 一切奉獻給佛教時光就在曾昭煊誠誠懇懇的信心中過去, 曾昭煊真的把一切都奉獻給了佛教 每逢到佛菩薩的法會, 曾昭煊出功德或是供養總是比別人多, 每個月繳納會員費, 別人總是兩塊錢, 他要納五塊錢 ; 印經書, 他出錢的名字總是寫在前面 ; 他雖然吃雷音寺念佛會的, 但每過一個時期, 他總是一包米兩包麵粉的送去 其實, 他每個月的殘廢養老金只有一百三十餘元 我常對他講 : 你充什麼闊佬? 為什麼自己不留兩個錢零用, 總是要把它花去? 我這麼說, 他聽了, 起初總翻大著兩個眼睛望著我, 最後他微微地一笑, 他不回答我什麼, 仍然照著他自己的意思去做 早晨三時起來念佛宜蘭念佛會每年在救主阿彌陀佛的聖誕時總是舉行彌陀佛七, 從十一日至十七日, 專心持名七日 年的彌陀佛七曾昭煊參加了, 年的彌陀佛七他也參加了, 他因不能起立淨土宗雙月刊 79

82 念佛感80 走路, 在佛堂裏的旁邊放一個拜墊, 給他坐在那兒念佛 應佛七期中, 每天念佛六支香, 中 午還要上供, 曾昭煊坐在那兒, 一坐就是幾點鐘, 這是常事 我們早晨第一支香是在早晨五點半開始, 可是曾昭煊每天三點鐘就來坐在那兒念佛禮拜了 不可思議的感應十七日是阿彌陀佛的聖誕, 也是彌陀佛七的圓滿日, 早晨第一支香, 不可思議的感應奇蹟就發生了 這天早晨, 鐘聲鼓聲特別響亮, 大家唱讚後坐下來誦念 阿彌陀經, 唱讚佛偈後起立行走繞佛 就在那大家起立的時候, 不可思議的曾昭煊走著來到我的面前, 向我頂禮 我看他滿面紅光, 慚愧, 當時我竟被他嚇了一跳! 我像做夢似的, 心想, 大概曾昭煊死了, 這一定是他的魂靈 對曾昭煊我真的抱歉萬分, 在我的心中, 以為曾昭煊這一生是殘廢定了, 他永不可能起立行走了 當時向我頂禮的曾昭煊明明站在我的面前, 我不相信, 回過頭來朝曾昭煊坐的地方看看, 坐在那兒的曾昭煊沒有了! 我一時歡喜感動, 我知道站在我面前頂禮的曾昭煊是真的了 我趕緊招呼他一拜, 他說, 今天一定要三拜 他說話時, 氣色跟平時不一樣, 光彩奕奕, 姿勢威威 他頂禮後, 李覺愍居士想去扶著他, 他搖搖手, 就這樣跟在大家中間繞佛了 第一支香念佛後, 過堂吃飯 佛七期中, 每餐參加過堂吃飯的人總有兩百人左右 ; 每天晚上的一支香念佛, 大人小孩參加念佛的總有千人左右 早餐後, 我請曾昭煊講話, 對他說 : 真為你歡喜, 你今天可以走路了 是的, 這該感謝阿彌陀佛的慈悲, 以及法師您和大眾蓮友們的願力加被! 他很歡喜 很誠懇地回答道 你把怎麼好的經過說一下! 這個, 我想法師您會知道 他莊嚴而安詳地說 : 這幾年來, 我對醫藥的治療已不抱希望了, 甚至對能好已不抱希望了, 我把一切放下, 除了一心念佛以外, 沒有再想其他 這我知道 你說, 你是怎麼忽然好的?

83 苦難 一心持名的人 一樣可以承受 道 今天早上 我照往常一樣 兩 阿彌陀佛的救濟 曾昭煊是很好的證 點鐘起來 三點鐘來此念佛禮拜 當 明 我坐著禮拜到五點鐘的時候 全身的 不兩天這件事就傳遍了蘭陽的 骨節都像動起來了 我滿身大汗 想 地區 礁溪 羅東等各地都有人來看 站起來 但未能如願 五點鐘了 他 曾昭煊感激佛恩 這兩天正拿著 蓮友們陸續前來 我只得移坐到原位 佛菩薩的聖像各處去分發 勸人接受 去 唱香讚時 法師您進來 我想站 佛教的信仰 起來 又未能如願 念 阿彌陀經 時 我懇切地發願 到要繞佛的時 候 就感覺一身輕鬆 腿子像有了感 念佛感應 曾昭煊很興奮 很感動地又說 菩提樹 六十三期 1958 年 2月8日 覺 增加了力量 我就忽然一站站起 來了 這是受您指導修持的法益 才 蒙阿彌陀佛給我再生的恩惠 我聽了後 內心對阿彌陀佛的感 激和歡喜真無法形容 曾昭煊的內心 當然更有勝過我了 向阿彌陀佛感恩 這件阿彌陀佛靈感的事蹟讓男女 蓮友們不知流了多少歡喜的眼淚 這 是科學和醫藥遺棄了的人 但阿彌陀 佛不捨棄眾生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 無論怎樣苦難的人都能蒙受他的慈 恩 平常 我們只知道稱念阿彌陀佛 的聖號是為了百年後可以往生極樂世 界 其實 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 臨 終時固可接引往生 就是現實的病痛 淨土宗雙月刊 81

84 念佛感應82 慧法法師往生紀實 文 / 釋如度譯 / 釋有真我的師父釋慧法尊師, 越南廣念佛聲, 發現師父已往生, 趕緊叫醒義省人, 於三十歲出家, 後來到平定眾僧, 鳴鐘擊鼓致送尊師往生, 試探省 歸仁市建立明淨寺 尊師係位名頭頂尚熱, 口中散發香味, 確定尊師僧, 精通三藏經典, 但僅行持念佛法已往生極樂世界 目睹慧法尊師修行門, 求生西方淨土 尊師時常教導徒淨土法門決定往生西方淨土, 且明確眾, 唯有念佛法門才能脫離生死 尊預知時至, 從此, 徒眾亦精進修行淨師無論行 住 坐 臥皆安住於一句土法門 佛號, 不離正念 我從 年承接仁慈寺住持至 年, 釋慧法尊師九十歲, 今已逾四十年, 亦修行淨土法門, 因一天, 尊師告訴弟子 : 兩個月後, 為亦是慧法和尚之徒弟 自 年於阿彌陀佛誕或前或後七天我將往後, 村中的佛門弟子到本寺皆修學淨生 當年十月中旬, 尊師確定 : 土法門 目前, 仁慈寺已建立了念佛 於阿彌陀佛誕前七天, 我將往道場, 每半月有逾二百蓮友來道場念生 果然, 於乙卯年 年 十一佛 月初九, 尊師召集全部出家和在家最近, 仁慈寺諸蓮友有機緣接觸徒眾 大家都很緊張, 但尊師依然到善導大師系本願念佛的淨土思想, 走動 講說如常, 沒有任何示寂的由慧淨法師闡揚於臺灣和世界各國 預兆 至十一月初十, 尊師與徒眾誦此法門適合於越南國內 外諸蓮友, 佛說阿彌陀經 和念佛 到半夜乘阿彌陀佛本願, 一向稱名, 現世安十二點, 尊師側臥小聲念佛 大家以樂, 臨終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仁為尊師不會示寂, 所以都去歇息, 只慈寺希望能與國內 外諸蓮友依照此留下兩位弟子在旁守候, 由於疲累, 念佛法門宗旨修學 兩者亦不禁睡著了 至十一月十一日按 : 如度法師, 目前為越南仁慈凌晨一點, 一者醒過來, 沒聽到師父寺住持 年 月 日

85 母親老實念佛, 自在往生 我母馮氏, 法名妙音, 往生於 年閏五月初三, 享年九十三歲 母親忠誠善良, 憨厚老實, 不善言 辭, 從不與人爭, 從不論是非, 肯受 屈, 不計較, 心量很大, 對順境逆境 心態一樣, 對父親的呵斥 ( 父親脾氣 暴躁 ) 和外人的諷刺都若無其事, 一 笑了之 一輩子任勞任怨, 扶老攜 幼 勤儉持家, 是我村及鄰村最老實 的人 母親隨我家傳承信仰九宮道, 也 燒香 磕頭 念佛, 但不知有極樂世 界, 每念一定數量的佛號便把佛珠向 上一舉, 說是 升功 年我和妻子皈依佛門後, 我就給母親說念佛要求生極樂世界, 並簡單介紹極樂世界的美好莊嚴 母 親表示非常願意去極樂, 並願意早點 兒去 我當時還沒有接觸到善導大師 的淨土思想, 告訴母親必須要專心地 念, 不能打妄想, 不然極樂世界去不 了 老人家用念珠計數, 很精進, 甚 文 / 佛武居士 淨土宗雙月刊 83 念佛感應 祖孫二人同月同日往生 至不顧休息, 但是妄念不止, 擔心去 不了 我只好鼓勵她要有信心, 其實 自己也沒信心 年, 一個偶然的機遇, 看 到了淨宗法師主講的 印光大師精要 法語, 一口氣看了好幾遍, 然後又 請了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阿彌 陀經大意 等光碟, 看完後對往生有 了絕對把握, 趕快告訴母親不怕有妄 念, 不怕心不淨, 只要專稱佛名, 十 即十生, 百即百生 從此以後母親念 佛有了信心和安心, 累了就休息一會 兒, 然後再念 年春天, 母親跟我住, 突然 有一天口吐鮮血, 醫院拍片發現肺上 有八公分的腫瘤, 醫生說已是晚期 到了 月分, 母親已經不能進食 進水了, 在大姐的強迫下每天靠輸液 維持生命 但母親不願意輸液, 她說 不輸液不難受, 一輸液就難受, 還說 自己不饑也不渴 母親還時不時地坐起來向佛合十 問訊, 祈求阿彌陀佛早日接引 當二

86 念佛感84 姐說話時, 她說念佛吧, 別說話了, 又說等臉上的傷疤掉了就跟阿彌陀佛應走 ( 臉上的傷疤是小解時摔了一下, 被柴草紮破的, 走時果然乾乾淨淨, 一點傷痕也沒了 ) 輸液至 月 日, 母親堅決不輸了, 就這樣不吃不喝不輸液, 竟然又活了九天, 也沒脫水也沒脫像, 而且精神很好, 和沒病一樣, 仍然合十問訊, 向來看她的人打招呼 : 我沒事兒, 哪也不難受, 也不饑也不渴, 你們別跑腿了, 快坐下 說話比平時還利索 月 日, 我有事離開了, 第二天 ( 農曆五月初三 ) 妻子打電話說母親不能說話了, 只是張張嘴, 我就趕回去了, 發現母親呈吉祥臥, 微閉著眼睛, 很安詳 我趕快對著母親的耳朵說 : 別忘了念佛, 要跟阿彌陀佛走 然後給她助念 平時念六字, 現在念四字,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後來母親的嘴張了一下, 待了一會兒又張了一下, 待一會兒又張一下, 共張三下不動了 是否在念佛不得而知, 因為沒聲音, 我摸摸她的鼻子沒氣了, 我沒作聲仍然助念 之後通知村裏居士們七八人助念了十二小時 穿衣服 時, 頭頂溫熱 三天後出殯時, 掀開蒙頭布一看 : 臉色微紅 新鮮, 皺紋消失, 口唇彤紅, 年輕了很多, 好像在甜睡 以前我只是聽說往生人像化妝一樣, 這次終於親眼見到了 大姐看到以後, 也開始專修念佛了, 並帶領一些蓮友向弘願寺申請辦理了皈依證 次子年輕暴亡, 助念得生我次子李勝報, 生於農曆 年臘月三十, 去世於 年五月初三, 世壽三十三虛歲, 助念二十八小時後往生 我次子生來聰明善良, 從小到大打不還手 罵不還口, 對父母非常孝順, 對他哥尊重 學習優秀, 常考第一, 人緣特好, 為人處世總是為人著想, 每到一處必受讚譽 年, 他和他哥共開了一地暖公司, 起早貪黑不顧休息, 我老倆囑咐他別累著別犯法, 他總是說 : 你們只管念佛吧, 別操心了 他要幹大事業讓我們享福 誰知 年五月初三凌晨一點, 他在睡夢中突然就過世了 好在他的法緣很好, 凌晨三點送淨土寺, 正好趕上打精進佛七, 幾百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目錄 ㄧ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2 ( 一 ) 阿彌陀佛的意思 2 ( 二 ) 成熟眾生, 莊嚴國土 的彌陀本願 5 ( 三 ) 淨土法門的殊勝 8 二 念佛的方法 13 ( 一 ) 念佛的方法 13 ( 二 ) 念佛法門的層次 20 ( 三 ) 報恩佛七 的意義 29 三 四種淨土任君遊 35 ( 一 ) 人間淨土 35 ( 二 ) 天國淨土 38 ( 三 ) 佛國淨土 41 (

More information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目錄 生與死的尊嚴 2 認識生命的實相 3 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 8 佛教徒的生死觀 10 如何面對死亡? 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20 生與死的尊嚴 生與死的尊嚴 認識生命的實相 認識生命的實相 ( 一 ) 由生命的無奈 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 轉變為生命的可愛 可貴與自我的肯定 ( 二 ) 生命的出生與死亡, 關係密切, 不可分割 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到臨 生未必可喜, 死未必可哀,

More information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手冊 目錄 安佛化家庭 2 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7 附錄 美滿婚姻的原則 一九九四年佛化聯合婚禮致詞 18 佛化家庭手冊 佛化家庭 一 淨化人間, 必定要淨化社會 二 淨化人間的著力點, 是從淨化家庭開始 佛化家庭 三 佛化的家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 一 ) 孝敬父母如同禮敬供養三世諸佛 ( 二 ) 夫妻之間是同修淨業的菩薩伴侶 佛化家庭手冊 ( 三 ) 對於子女要像母雞帶小雞那樣的呵護備至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的友誼 而且無論外貌怎樣改變 自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發自內心 的自我認同感是無法改變的 只要自我認同才能得真正的心靈富足 而不是單純的改變外表 不同的整容公司亦會利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來作宣傳 誇大整容 後的效果 又用明星效應 令消費者認為整容真的能變成明星一樣 整容這個風氣是由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 有人指出 我們要接納 整容後的人以及香港社會應對此持更開放的態度 但相反地 為什麼 不能接納那些我們認為不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為什麼要做佛事 目錄 一 前言 2 二 什麼叫做佛事? 3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5 四 臨命終時怎麼辦? 6 五 亡靈是什麼? 9 六 誰該做佛事? 12 七 誦經做什麼? 15 八 拜懺做什麼? 18 九 放焰口做什麼? 20 十 人鬼之間的佛事? 22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一 前言 二 什麼叫做佛事? 二 什麼叫作佛事? 為什麼要做佛事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三 請出家人做佛事有什麼用處?

More information

出義僧家的意林悟語聖嚴法師著3 目錄 在家與出家 5 選擇出家的四個觀點 21 出家是為 21 世紀的人類努力 37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45 在家與出家 願消三障諸煩惱 在家與出家 5 6 出家的意義 願得智慧真明了 在家與出家 7 8 出家的意義 在家哪及出家好 在家與出家 9 10 出家的意義 將此深心奉塵剎 在家與出家 11 12 出家的意義 堪作人天功德主 在家與出家 13 14 出家的意義

More information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2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你可能不知道的媒體影響 劉正山若用 選戰 的角度來看選舉和參與選舉, 你大腦裡情感的作用一定大過理性的作用, 便會很習慣地拿各種媒體或別人的觀點來使自己的選擇合理化 2012 理性真的普遍嗎 注意力的爭奪戰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13 14 科學發展 2012 年 12 月,480 期 agendasetting 報紙和網路新聞的頭版空間有限,

More information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46 2014 6 498 男女大乾坤 男女的戀愛行為 男人的大腦 女人的大腦 2014 6 498 47 48 2014 6 498 女人的戀愛行為 70 900 男人的戀愛行為 8 2014 6 498 49 50 2014 6 498 對於愛與性的混淆 男女所面臨的問題 和我一樣喜歡做愛除了我, 不可以看別人相信我, 沒有問題現在, 和我做愛知道如何引燃我從不傷害我 朋友關係和性 嫉妒和占有欲

More information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緣起 佛化長青手冊 目錄 緣起 聖嚴法師 2 一 規畫生活, 享受高齡 4 ( 一 ) 心理調適最重要 ( 二 ) 生活起居善安排 二 養生保健, 延年益壽 10 ( 一 ) 長壽養生的要訣 ( 二 ) 別讓病痛成主宰 三 修心養性, 常保安樂 16 ( 一 ) 精進在家自修 ( 二 ) 定期參加共修 ( 三 ) 加入義工行列 附錄一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23 附錄二 念佛的方法 26 佛化長青手冊

More information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綠 野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教 案 設 計 / 朱 秀 芳 老 師 28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故 事 簡 介 綠 野 仙 蹤 心 得 分 享 [99] 處 處 有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設 計 者 : 朱 秀 芳 適 用 年 級 : 授 課 時 間 :200 教 學

More information

005 The Master Key System 006 007 The Master Key System 008 009 The Master Key System 010 011 The Master Key System 012 013 The Master Key System 014 015 The Master Key System 016 017 Contents chapter

More information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劉 再 復 著 與 李 澤 厚 李 歐 梵 等 共 論 五 四 共 鑒 五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8 附 論 二 誰 是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玫 瑰 經 聖 號 經 因 父 及 子 及 聖 神 之 名, 阿 門 信 經 我 信 唯 一 的 天 主, 全 能 的 聖 父, 天 地 萬 物, 無 論 有 形 無 形, 都 是 祂 所 創 造 的 我 信 唯 一 的 主 耶 穌 基 督 天 主 的 獨 生 子, 祂 在 萬 世 之 前, 由 聖 父 所 生, 祂 是 出 自 天 主 的 天 主, 出 自 光 明 的 光 明, 出 自 真 天 主

More information

91 靈魂的一角遺留在北印 從北印回來, 沒有一個人是完整的

91 靈魂的一角遺留在北印 從北印回來, 沒有一個人是完整的 靈魂的一角遺留在北印 採訪 / 葉代芝 2005 12 2,500 爭取獨立 流亡到這裡的西藏難 民, 在刻苦的環境中胼手胝足, 建立起一個個屯墾區 90 希望,沒有句點 91 靈魂的一角遺留在北印 9 5 2.5 4 從北印回來, 沒有一個人是完整的 行動醫療團團長陳志福醫師, 為巡迴醫療團隊掌舵 30 周維正醫師是國合會的長期志工, 走過了三十多個國家, 在各個行動醫療團中, 常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Microsoft Word - Tridentine NL_C.docx 聖人慶日及節日 五月十一日 聖斐理伯與聖雅各伯 宗徒 慶日 五月二十九日 耶穌升天 節日 五月三十一日 聖母天地元后 慶日 文章分享 淺談拉丁文在天主教會的重要性 緒論 一直以來 教會拉丁語被視為西方文化之基石和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語言 可是在 近四十年來 這種 天主教徒的特徵 (sensus catholicus) 已從教會禮儀 信友靈修生活 等逐漸褪色 這現象當然與人們 甚至神長和教會機構對拉丁語應用之誤解有關

More information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戒菸實務個案自助手冊105年Ver.2 本計劃經費來自 品健康福利捐支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我 名字 為了 以下理由 1. 2. 3. 4. 5. 決定從 年 月 日起 簽署人 (簽章) 見證人 (簽章) 年 月 日 a 準備戒 V 環境的準備 排除讓自己想吸 自己戒 的環境 V 心理的準備 瞭解自己的吸 的環境 建立能提醒 行為 強化戒 決心 V 身體的準備 評估身體的尼古丁依賴度 必要時找尋 藥物降低戒 戒 的難度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國 中 數 學 基 本 學 習 內 容 補 救 教 材 第 一 冊 一 -1 單 元 一 數 線 與 整 數 的 加 減 運 算 主 題 一 正 數 負 數 的 意 義 一 正 數 和 負 數 : 尋 找 寶 藏 北 西 東 小 明 南 小 明 無 意 間 得 到 了 一 張 藏 寶 圖, 圖 上 的 黑 點 代 表 小 明 現 在 站 的 地 方, 每 個 腳 印 都 代 表 1 步 若 要 在

More information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1 3 4 13 14 34 17 19 20 24 2 5 26 27 28 29 3 0 31 32 3 3 3 4 35 50 36 42 43 45 46 48 49 50 51 66 52 57 58 60 61 65 6 6 67 76 1. 2. 3. 1 4. 5. 6. CEPA 7. 8. 9. 2 10. 11. 12. 13. 3 14. 15. 16. 17. 4 18.

More information

16

16 序 1 16 序 2 KK KK KK KK KK KK 溫 溫 KK KK 周 婉 芬 博 士 2016 年 5 月 前 言 平 安 健 康 便 好 了 16 10 ICU ICU 26 300 26 10 ICU ICU 曾 錦 強 2016 年 5 月 目 錄 Chapter 1 家 庭 親 子 關 係 1.1 多 存 款 入 關 係 戶 口 2 1.2 不 傷 關 係 管 學 業 12 1.5

More information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Step 4 0 ( 下一頁 ) Camera Raw Chapter 3 089 Photoshop CC Camera Raw Photoshop Camera Raw Step 1 3 1 2 3 SCOTT KELBY Step 2 B Camera Raw 088 Chapter 3 Camera Raw Chapter 3 Camera Raw Step 3-4 -100 negative clarity +25 ] P / -75-50 Step 4 0 ( 下一頁

More information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目 錄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從 普 門 品 談 如 何 自 助 助 人 12 從 大 悲 咒 談 如 何 祈 福 有 福 2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 一 ) 建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觀 我 為 你 祝 福 1. 三 世 因 果, 還 願 受 報 2. 四 大 假 合, 歡

More information

《數學奠基活動模組示例》

《數學奠基活動模組示例》 02 學 年 就 是 要 學 好 數 學 (JUST DO MATH) - 子 計 畫 一 : 數 學 活 動 營 數 學 奠 基 活 動 模 組 示 例 : 分 數 假 帶 互 換 _ 國 小 三 四 年 級 桌 遊 活 動 名 稱 : 分 數 心 臟 病 編 號 : ( 由 主 辦 單 位 填 寫 ) 設 計 者 : 新 竹 縣 蔡 寶 桂 老 師 壹 活 動 器 材 : 一 分 數 撲 克 牌,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臺 灣 集 中 保 管 結 算 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辦 理 認 購 ( 售 ) 權 證 帳 簿 劃 撥 作 業 配 合 事 項 部 分 條 文 修 正 條 文 對 照 表 附 件 1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五 章 認 購 ( 售 ) 權 證 之 權 利 行 使 第 一 節 認 購 權 證 採 證 券 給 付 或 以 證 券 給 付 之 認 購 權 證 發 行 人 得 選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SanShiSong_05.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SanShiSong_05.doc 唯 識 三 十 頌 第 五 講 最 尊 貴 的 淨 蓮 上 師 講 解 講 於 新 加 坡 Orchid Country Club 2014 年 6 月 5 日 喇 嘛! 各 位 居 士 大 德! 晚 上 好! 我 們 昨 天 介 紹 了 賴 耶 的 自 相, 就 是 阿 賴 耶 識 它 的 自 體 的 功 能, 有 能 藏 所 藏 跟 執 藏, 最 主 要 是 講 這 個 我 愛 執 藏 就 是

More information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摘 要 魔 術 師 讀 心 術 背 後 到 底 藏 了 多 少 祕 密? 一 般 觀 眾 心 裡 常 有 著 這 句 話 本 研 究 我 們 破 解 了 魔 術 師 透 過 數 學 規 律 加 上 置 中 手 法 完 成 一 連 串 騙 人 撲 克 牌 遊 戲, 也 學 會 了 如 何 透 過 整 理 表 格 方 式, 來 找 出 數 學 規 律, 也 更 懂 得 如 何 把 簡 單 數 學 技 巧

More information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老人憂鬱症的認識與老人自殺問題 18-24 25-44 45-64 65 10 8 6 4 2 0 ( 40% 15% Affect Cognition : drive Behavior DSM-V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2 9 5 Electronic Convulsion Therapy; ECT Rabins65 1% Rabins, 1992 20%-30% Blazer, 1994 65 12.9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268 別 行 政 區 所 以,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根 據 憲 法 第 31 條 規 定 設 立 了 特 別 行 政 區 沒 有 憲 法 第 31 條 的 規 定, 就 沒 有 特 別 行 政 區 制 度 存 在 的 合 法 性 基 礎 62 正 如 上 述, 憲 法 為 特 別 行

268 別 行 政 區 所 以,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根 據 憲 法 第 31 條 規 定 設 立 了 特 別 行 政 區 沒 有 憲 法 第 31 條 的 規 定, 就 沒 有 特 別 行 政 區 制 度 存 在 的 合 法 性 基 礎 62 正 如 上 述, 憲 法 為 特 別 行 行 政 第 二 十 三 卷, 總 第 八 十 八 期,2010 No.2,267 275 267 * 憲 法 和 基 本 法 是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的 憲 制 基 礎, 體 現 在 二 個 方 面 第 一, 一 國 兩 制 的 實 施 需 要 制 度 化 和 法 律 化, 制 度 化 就 是 設 立 特 別 行 政 區, 法 律 化 就 是 制 定 特 別 行 政 區 基 本 法 制 度

More information

國 文 景 美 女 高. 涂 釋 仁 老 師 壹 前 言 93 8 94 1 98 1 101 98 102 貳 測 驗 題 之 測 驗 目 標 1 2 3 4 98 表 一 98~101 學 測 測 驗 題 能 力 指 標 統 計 年 度 題 數 98 99 100 101 四 年 總 計 四 年

國 文 景 美 女 高. 涂 釋 仁 老 師 壹 前 言 93 8 94 1 98 1 101 98 102 貳 測 驗 題 之 測 驗 目 標 1 2 3 4 98 表 一 98~101 學 測 測 驗 題 能 力 指 標 統 計 年 度 題 數 98 99 100 101 四 年 總 計 四 年 國文考科 景美女高 涂釋仁 老師 發行人 陳炳亨 出 版 民國一 一年九月 總召集 周耀琨 發行所 7 0 2 4 8 臺南市新樂路 76 號 總編輯 蔣海燕 編輯部 7 0 2 5 2 臺南市新忠路 8-1 號 主 編 陳俊龍 電 話 (06)2619621 #314 校 對 游振姍 E-mail periodical@hanlin.com.tw 美 編 宋易儒 翰林我的網 http://www.worldone.com.tw

More information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學 績 效 考 評 辦 法 修 正 對 照 表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二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日 教 育 部 臺 教 授 國 部 字 第 1020118431A 號 令 修 正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任 期 考 評 辦 法, 名 稱 並 修 正 為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More information

17-72c-1

17-72c-1 台灣喜宴文化與陶瓷餐具設計開發 廖素慧 林長弘 林秀娟 摘 要 喜宴文化它包括了生活風俗習慣 禮教的 禁忌與料理 飲食的結合 可以看到民族的思 想行為以及社會的結構模式 是生活文化的濃 縮 它的過程對於一對新人在人生旅程開始 時 得到關愛與祝福也給予責任 所以喜宴的 禮教約束 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好的飲 食禮教約束可以產生良性的人生觀 從喜宴的 食物料理與新開發餐具的造形與裝飾美感等的 結合來做一個開始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Microsoft Word - 結案報告.doc 2 3 4 5 ~ 6 1. 2. 3. 4. 7 ~ 8 9 ~ 10 11 12 13 14 1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五 執行方式 一 甄試過程照片 16 17 18 夣 19 20 21 22 23 24 2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26 27 28 . 29 30 31 32 33 . 34 . 35 96年原住民族電視節目增製計畫 結案報告 (

More information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反 導 函 數 與 不 定 積 分 定 義 6.. 反 導 函 數 說 明 : 第 六 章 求 積 分 的 方 法 若 F( ) f ( ), Df, 則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antierivative) () 當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時, 則 F( ) C,C 為 常 數, 亦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故 若 反 導 函

More information

<A175B752A662A440B05FA176A4BDAF71B971B5F8B74FB5BDB860A5D8C3D9A755A5D3BDD0AED12E706466>

<A175B752A662A440B05FA176A4BDAF71B971B5F8B74FB5BDB860A5D8C3D9A755A5D3BDD0AED12E706466> 先睹為快 蓮生活佛最新文章 華光佛的神通第一 詳細內容請看第3版 2012 國內郵資已付 台 許 北 郵 可 局 證 台北字第4222號 台灣郵政台北雜字第1121號 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華光 龍開新局 傳承 聖尊蓮生活佛慈悲願行 2012年華光功德會 公益電視慈善節目 愛在一起 開播 歡迎十方大眾踴躍贊助 華光功德會公益電視慈善節目 即贈送獨一無二的 蓮生活佛加持開運印鑑 開創真佛宗電視媒體新紀元

More information

關 懷 照 顧 者 小 冊 子 2

關 懷 照 顧 者 小 冊 子 2 關 懷 照 顧 者 小 冊 子 2 3 4 6 長 期 病 患 者 的 照 顧 者 很 多 時 需 要 24 小 時 全 天 候 照 顧 受 關 顧 者 這 無 疑 令 個 人 生 活 空 間 變 得 狹 窄 然 而, 故 事 中 的 受 訪 者 卻 能 把 握 時 間, 在 受 關 顧 者 上 學 後, 通 過 參 與 各 樣 義 工 活 動 充 實 自 已 ; 同 時, 亦 為 長 期 病

More information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目錄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2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3 安身 - 在於生活的勤勞儉樸 8 安心 - 在於生活的少欲知足 13 安家 - 於家庭中的相愛和相助 15 安業 - 在於身口意三類行為的清淨和精進 18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 安誰 - 能夠安人必能安己行菩薩道 - 尊重他人而安心安身 安身 安心 安家 安業 身心平安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1 緒言 澳門博彩業發展面面觀 2010 香港城市大學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仍 未 有 好 轉 的 消 息 2. 同 註

More information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95 年 訂 定 96 年 11 月 修 正 97 年 10 月 修 正 100 年 2 月 修 正 101 年 4 月 修 正 102 年 1 月 修 正 103 年 4 月 修 正 103 學 年 度 入 學 新 生 適 用, 舊 生 可 比 照 適 用 1. 研 究 生 須 於 入 學 後 第 二 學 期 開 學 前 選 定 指 導 教 授, 經 課 程 委 員 會 認 定 後 方 得 繼 續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資 料 庫 正 規 化 正 規 化 的 概 念 何 謂 正 規 化 (Normalization)?? 就 是 結 構 化 分 析 與 設 計 中, 建 構 資 料 模 式 所 運 用 的 一 個 技 術, 其 目 的 是 為 了 降 低 資 料 的 重 覆 性 與 避 免 更 新 異 常 的 情 況 發 生 因 此, 就 必 須 將 整 個 資 料 表 中 重 複 性 的 資 料 剔 除, 否 則

More information

CEDAW HK_item_rev05_ _singlepageartboard

CEDAW HK_item_rev05_ _singlepageartboard 目 錄 02 引 言 03 性 別 歧 視, 存 在 嗎? 06 打 工 姊 妹 11 照 顧 者 的 故 事 15 單 親 媽 媽 的 心 聲 19 我 們 的 建 議 21 性 別 歧 視 條 例 是 甚 麼? 23 香 港 婦 女 中 心 協 會 簡 介 02 引 言 03 性 別 歧 視, 存 在 嗎? 平 等 發 展 04 人 權 公 約 的 規 定 05 在 就 業 市 場 上 女 性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檔 號 : (20) in EDB(SCR) 25/58/11 Pt.4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3/2012 號 2012 年 教 育 ( 修 訂 ) 規 例 2012 年 教 育 ( 豁 免 )( 提 供 非 正 規 課 程 的 私 立 學 校 )( 修 訂 ) 令 2012 年 香 港 考 試 及 評 核 局 條 例 ( 修 訂 附 表 1) 令 [ 注 意 : 本 通 告 應 交 ( a )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C1BFB04F5F372D32325FA4DFBDE5323031323132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6AADBCA6CAAA6BA9FAAAF9BDD7AABDB8D1C1BFB04F5F372D32325FA4DFBDE53230313231322E646F63> 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界法師 下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編 輯 出 版 : 淨 願 蘭 若 釋 心 賢 大 乘 百 法 明 門 論 直 解 第 7 卷 / 共 22 本 論 裡 面 講 到 百 法, 分 成 了 五 位, 就 是 有 五 個 種 類 ; 第 一 個 心 法 跟 第 二 個 心 所 有

More information

6 2012 8476你猜得到它是什麼嗎 它就是 高分子! 生活中的高分子 有種物質的重要性不亞於我們所呼吸的空氣, 不管身在何處, 都有它的存在, 它甚至就隱藏在人體裡面! 人類若失去了它, 就得回到遠古時代, 甚至可能終止生命 高分子是什麼 高分子是由千個 甚至萬個以上的原子所組成, 呈現柔軟的特性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膠袋就是由高分子製造的, 人體組成中的 DNA 也是一種高分子 2012 8476

More information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抓到重點 + 專注力, 做事有效率 GPS You Can Change Your Way of Working Just by Changing Your Way of Thinking 高橋政史 著 黃玉寧 譯 前言 人類的歷史, 因 一個簡單的思維 而改變! 1776 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8 12 1930 60 3 Steve Jobs 你所需要的是技巧? 還是思考方法?

More information

... 03... 10 2... 15...20... 26... 30... 34

... 03... 10 2... 15...20... 26... 30... 34 99 ... 03... 10 2... 15...20... 26... 30... 34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認知概念發展教具 概念類 1. 理解概念 2. 空間概念 3. 速度概念 4. 專注力 5. 記憶力 6. 數概念 理解概念 空間概念 認知概念發展教具

More information

研究一:n人以『剪刀、石頭、布』猜拳法猜拳一次,決定一人勝

研究一:n人以『剪刀、石頭、布』猜拳法猜拳一次,決定一人勝 嘉 義 市 第 三 十 屆 中 小 學 科 學 展 覽 會 作 品 說 明 書 猜 拳 決 勝 負 的 最 佳 策 略 探 討 科 別 : 數 學 科 組 別 : 國 小 組 關 鍵 詞 : 剪 刀 石 頭 布 黑 白 猜 編 號 : 壹 摘 要 在 玩 遊 戲 時 往 往 需 要 運 用 猜 拳 剪 刀 石 頭 布 或 黑 白 猜 來 決 勝 負 或 是 分 組, 但 人 數 一 多, 便 無 法

More information

Session 15-Col-1.pdf

Session 15-Col-1.pdf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5 15 1 5 15 2 5 15 3 5 15 5 5 15 6 167 1 5 15 1 2 3 4 5 15 2 5 15 3 5 6 5 15 5 168 7 5 15 6 8 1 2 3 4 1 2 3 169 3 --- 4 170 171 5 15 1 5 15 1 172 5 15 1 1 2 3 4 5 173 5 15

More information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63 有條件的愛太辛苦 66 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69 別玩劈腿遊戲 72 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 75 恐怖的愛 78 三 生涯規畫 81 人生規畫 81 忙人時間最多 84 非結婚不可嗎? 87 賺錢的福報 90 面對貧窮的勇氣 93 中年別盲目轉業 96 人到中年百事哀? 99 方外看紅塵 自我成長 目錄 一 調和身心 3 慢活人生 3 境隨心轉, 能轉敗為勝 6 如何認清自己? 9 對自己有交代 12 懂得放下, 才能自在 15 小心而不擔心 18 睡前放空自己 21 心定就做事不亂 24 穩重不是無能 27 失意得意一念間 30 忍出工作好本領 33 整形能轉運嗎? 36 通靈預言可信嗎? 38 二 待人處世 41 辦公室的溝通智慧 41 先做好人際關係 44 遵守團體遊戲規則

More information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 1 1 = 0 0 = 1 0 0 = 1 0 = 0 1 = 0 1 1 = 1 1 = 0 0 = 1 : = {0,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More information

三 婚 姻 成 長 63 奉 子 不 離 婚 63 家 庭 主 夫 不 丟 臉 66 做 家 事 的 福 報 69 家 暴 是 前 世 報 應? 72 太 太 為 什 麼 不 再 是 知 己? 75 外 遇 毀 掉 一 家 人 78 娶 外 籍 配 偶 無 法 解 決 問 題 81 娶 外 籍 配

三 婚 姻 成 長 63 奉 子 不 離 婚 63 家 庭 主 夫 不 丟 臉 66 做 家 事 的 福 報 69 家 暴 是 前 世 報 應? 72 太 太 為 什 麼 不 再 是 知 己? 75 外 遇 毀 掉 一 家 人 78 娶 外 籍 配 偶 無 法 解 決 問 題 81 娶 外 籍 配 方 外 看 紅 塵 家 庭 溝 通 目 錄 一 親 子 教 育 3 讓 孩 子 走 自 己 的 路 3 以 佛 心 陪 孩 子 成 長 7 我 不 是 小 流 氓 10 以 勉 勵 代 替 責 罵 13 尊 重 孩 子 的 意 願 16 悲 哀 小 皇 帝 19 青 少 年 為 何 迷 戀 網 路? 22 小 爸 媽 問 題 多 24 接 受 同 性 戀 兒 子 27 單 身 者 適 合 收 養 小

More information

life930106

life930106 下 象 棋 暗 棋 一 象 棋 是 什 麼? 象 棋 是 中 國 老 祖 先 發 明 的, 下 象 棋 可 以 讓 頭 腦 變 聰 明, 所 以 象 棋 是 益 智 遊 戲 象 棋 的 棋 子 有 二 種 顏 色 : 黑 色 和 紅 色 請 你 數 一 數, 總 共 有 多 少 個 棋 子? - 1 - 休 閒 教 育 領 域 教 材 範 例 紅 色 的 棋 子 有 16 個 黑 色 的 棋 子 也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Lecture13_1.doc

Microsoft Word - Lecture13_1.doc 學 佛 五 講 佛 法 的 正 見 十 課 前 講 話 世 界 各 地 天 災 人 禍 不 斷, 有 什 麼 方 法 能 幫 助 這 些 在 苦 難 中 的 眾 生 呢? 從 佛 教 的 觀 點 來 看, 除 非 我 們 能 夠 洞 徹 此 中 真 正 的 因 果 關 係, 否 則 絕 對 不 可 能 徹 底 改 善 世 間 的 災 難 當 我 們 在 尋 求 解 決 問 題 辦 法 的 過 程 中,

More information

T0209_07

T0209_07 不 掉 心 者 :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得 平 等 捨 : 修 心 念 住 的 時 候, 觀 察 自 己 的 心, 心 有 很 多 種 不 同 的 相 貌 這 裡 是 說 怎 麼 叫 做 不 掉 心? 不 掉 心, 簡 單 地 說, 就 是 不 散 亂, 掉 者, 動 也 ; 就 是 不 動 亂 的 心 謂 於 舉 時 及 於 略 時 : 舉, 前 面 解 釋 過, 就 是 昏 沉 的

More information

02 2 成立 Facebook 粉絲專頁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1, Facebook Facebook 1 Facebook 2-21

02 2 成立 Facebook 粉絲專頁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1, Facebook Facebook 1 Facebook 2-21 賺更多 24 24 2-10 我就是沒錢! 所以我只能利用免費的資源來獲取網路流量, 怎麼做比較好? 1 透過 Facebook 貼文在自己的個人頁面, 讓好友看見 Facebook Facebook 2-20 02 2 成立 Facebook 粉絲專頁 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1,000 100 Facebook Facebook 1 Facebook 2-21 賺更多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4觀十二因緣品

Microsoft Word - 14觀十二因緣品 觀 十 二 因 緣 品 第 十 四 章 節 大 意 初 看 這 品 的 偈 頌, 我 們 會 很 驚 訝 : 它 跟 歷 來 的 結 構 章 法 完 全 不 同 歷 來 的 結 構 章 法 乃 是 先 立 再 破, 甚 至 一 破 再 破 而 這 品 竟 只 有 立 而 沒 有 破, 甚 至 立 的 部 分, 也 只 是 平 鋪 直 敘 地 看 不 出 有 任 何 特 勝 之 處 我 們 學 佛 以

More information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兒 歌 內 容 分 析 ~ 以 台 灣 省 教 育 廳 發 行 之 大 單 元 活 動 設 計 內 之 兒 歌 為 例 ~ 摘 要 82 76 158 一 兒 歌 類 目 的 分 布 情 形 ( ) 26 23 22 16 61 38.6 16.5 ( )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79 第 二 節 研

More information

T209_06

T209_06 中 身 表 身, 變 異 身 不 變 異 身, 女 身 男 身 半 擇 迦 身 : 這 是 解 釋 身 念 住 的 身, 一 共 有 三 十 五 現 在 這 裡 是 中 身 : 中 身 就 是 身 體 的 內 部, 是 不 清 淨 的, 自 性 不 淨, 叫 中 身 表 身 : 就 是 身 體 的 表 面, 相 似 的 清 淨 變 異 身 : 變 異 身 是 命 終 了 的 時 候, 青 瘀 膿 爛

More information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4 素人頭家圓夢 65 圓夢 桃城食在好味道 3 5 2000 9 6 5 11 66 67 圓夢素人頭家 67 9 專長互補 資源共享, 為彼此加油打氣! 68 素人頭家圓夢 69 透過臉書分享, 用美食料理和粉絲搏感情 3 好手藝 講究的製程, 這些店家習以為常 的事, 對消費者來說卻是最難得的堅持, 3 消費者在找的不就是這樣的好東西? 2000 1500 1000 8 70 素人頭家圓夢

More information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997 197-210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 197 從道德主體的興發論孔子的文學批評理論一 問題與方法 1 ---- ---- 2 3 1 2 3 ---- 198 ---- ---- 4 二 內聖人格的形成與文學理想之建構 ( 一 ) 道德主體的確立 ( 仁 ) 與文學理想之根據 ( 質 ) 4 199 5 ---- 6 ( 二 ) 道德主體的落實 ( 禮 ) 與文學質素之要求

More information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通 報 一 一 年 第 四 週 100 年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度 調 查 結 果 內 政 部 統 處 8 成 5 的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對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各 項 服 務 表 示 有 7 成 5 表 示 會 介 紹 他 人 使 用 有 接 受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協 助 洗 澡 協 助 換 穿 衣 服 協 助 吃 飯 協 助 起 床 站 立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一 前 言 大 般 若 經 中 菩 薩 證 住 實 際 的 探 討 林 崇 安 ( 法 光 雜 誌,251 期,2010) 玄 奘 大 師 所 譯 的 大 般 若 經 是 由 16 部 經 典 所 組 成, 分 成 十 六 分, 也 稱 作 十 六 會 前 五 分 內 容 大 致 相 同 而 經 文 長 短 有 異, 其 品 數 和 卷 數 為 : 初 分 七 十 九 品 400 卷 : 卷 1 卷

More information

國中數學基本學習內容補救教材 第二冊

國中數學基本學習內容補救教材 第二冊 五 -1 單 元 五 比 與 比 例 式 主 題 1 比 與 比 值 及 其 應 用 一 比 : 兩 個 數 量 以 : 區 隔, 藉 以 呈 現 兩 個 數 量 的 關 係 稱 為 比 例 如 : 一 年 四 班 有 15 個 男 生,18 個 女 生, 則 男 生 人 數 : 女 生 人 數 =15:18 練 習 大 小 兩 個 正 方 形 的 邊 長 各 為 3 公 分 與 2 公 分, 請

More information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王蘋 ( 主持人 ) 張正學 愛滋 ( )15 愛滋 185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以及面對這一連串以 責任 為架構衍生出來的愛滋政策如何造就了台灣現在的愛滋處境 2011 186 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責任 (MSM) MSM 2011 2 187 愛滋實務與治理的政治 - 綜合論壇 粗糙的年齡劃分 ISO( ) ( :. )!!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9 The Checklist Manifesto The.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4 5 6 clinic Harvard Vanguard Medical Associates 7 8 Li-Fraumeni syndrome 9 intensive carelife support

More information

類 別 三 方 法 四 材 法 與 實 習 原 理 必 修 2 2 發 展 與 設 計 必 修 2 2 習 評 量 必 修 2 2 輔 導 原 理 與 實 務 2 2 班 級 經 營 必 修 2 2 媒 體 與 運 用 2 2 實 習 必 修 2 2 國 民 小 語 文 材 法 國 民 小 國 語

類 別 三 方 法 四 材 法 與 實 習 原 理 必 修 2 2 發 展 與 設 計 必 修 2 2 習 評 量 必 修 2 2 輔 導 原 理 與 實 務 2 2 班 級 經 營 必 修 2 2 媒 體 與 運 用 2 2 實 習 必 修 2 2 國 民 小 語 文 材 法 國 民 小 國 語 國 立 屏 東 大 國 民 小 師 師 資 職 前 專 業 科 目 及 一 覽 表 部 103 年 1 月 24 日 臺 師 二 字 第 1030010873 號 函 同 意 核 定 本 校 103 年 11 月 12 日 103 年 度 第 1 期 第 1 次 委 員 會 議 修 正 通 過 原 名 稱 : 國 立 屏 東 大 國 民 小 師 師 資 職 前 專 業 科 目 及 一 覽 表 本 校

More information

律 儀 不 律 儀 色 就 是 受 所 引 色 在 五 種 色 裡 面 是 受 所 引 色 三 摩 地 所 行 色 是 定 自 在 所 生 色 另 外 有 極 略 色 就 是 極 微 色 極 迥 色 就 是 極 遠 的 地 方 在 虛 空 裡 面 看 上 去 遠 遠 地 看 那 個 顏 色 就 是

律 儀 不 律 儀 色 就 是 受 所 引 色 在 五 種 色 裡 面 是 受 所 引 色 三 摩 地 所 行 色 是 定 自 在 所 生 色 另 外 有 極 略 色 就 是 極 微 色 極 迥 色 就 是 極 遠 的 地 方 在 虛 空 裡 面 看 上 去 遠 遠 地 看 那 個 顏 色 就 是 辰 六 法 分 二 科 巳 一 出 體 性 分 三 科 午 一 標 略 說 法 界 : 若 假 若 實, 有 八 十 七 法 這 是 外 六 處 最 後 一 個 法 處 也 就 是 我 們 常 說 的 法 塵 前 面 的 色 聲 香 味 觸 都 說 過 了 這 是 最 後 一 個 是 法 界 略 說 法 界 若 假 若 實 有 八 十 七 法 色 聲 香 味 觸 是 以 別 名 表 示 的 每 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Point - 20130101卍4十八界_舌入(動畫) [相容模式] 0 所 有 圖 檔, 皆 為 權 巧 方 便 詮 釋 之 用, 並 非 究 竟 義, 請 勿 複 製, 阿 彌 陀 佛 1 舌 入 阿 難! 譬 如 有 人 : 以 舌 舐 吻, 熟 舐 令 勞 其 人 若 病, 則 有 苦 味 無 病 之 人, 微 有 甜 觸 由 甜 與 苦, 顯 此 舌 根, 不 動 之 時, 淡 性 常 在 兼 舌 與 勞, 同 是 菩 提, 瞪 發 勞 相 ( 圖 39.40)

More information

2

2 990027 Chinese 248 30 (02)2299-9006 (02)2299-9110 99 5 1 1 二 詩 詩 文 本 趙 幼 文 曹 植 集 校 注 一 書 2 2 3 4 2 此 處 論 點 參 見 張 淑 香,< 三 面 夏 娃 - 漢 魏 六 朝 詩 中 女 性 美 的 塑 像 >, 中 外 文 學 第 15 卷 第 10 期 ; 及 趙 彩 花,< 先 秦 到 漢 代 詩

More information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查 詢 本 公 司 資 訊 公 開 說 明 文 件, 請 上 本 公 司 網 站, 南 山 產 物 團 體 傷 害 保 險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給 付 ( 日 額 型 ) 附 加 條 款 ( 主 要 給 付 項 目 :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金 日 額 保 險 金 ) 100.05.27(100) 美 亞 保 精 字 第 0097 號 函 備 查 101.08.08(101) 美 亞 保 精

More information

ZX 102 國 文 科 大 甲 高 中 朱 碧 霞 老 師 壹 前 言 102 99.07.29 1. 2. 3. 4. 99 101 38 2 76 1 24 102 1. 20 2. 6 18 1 貳 試 題 分 析 99 101 102 一 選 擇 題 1 99~101 年 試 卷 架 構

ZX 102 國 文 科 大 甲 高 中 朱 碧 霞 老 師 壹 前 言 102 99.07.29 1. 2. 3. 4. 99 101 38 2 76 1 24 102 1. 20 2. 6 18 1 貳 試 題 分 析 99 101 102 一 選 擇 題 1 99~101 年 試 卷 架 構 102 四技二專 統一入學測驗 大甲高中 朱碧霞 老師 共同科目 國文 發行人 陳炳亨 總召集 周耀琨 總編輯 蔣海燕 主 編 陳俊龍 校 對 黃筱閔 美 編 林靖雨.本書內容同步刊載於翰林我的網 出 版 民國一 二年一月 發行所 7 0 2 4 8 臺南市新樂路 76 號 編輯部 7 0 2 5 2 臺南市新忠路 8-1 號 電 話 (06)2619621#314 E-mail periodical@hanlin.com.tw

More information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四 增 進 認 知 體 驗 五 提 升 語 言 層 次 六 激 發 創 造 力 發 展 88 肆 幼 兒 在 積 木 遊 戲 上 的 發 展 過 程 86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稱謂表-v4.doc

Microsoft Word - 稱謂表-v4.doc 稱 謂 表 目 錄 一 父 系 家 族 長 輩 稱 謂... 2 二 母 系 家 族 長 輩 稱 謂... 3 三 父 母 稱 謂... 3 四 家 族 同 輩 稱 謂... 3 五 夫 婦 及 子 女 稱 謂... 3 六 妻 外 家 家 族 稱 謂... 3 七 夫 家 家 族 稱 謂... 3 八 姻 親 家 族 稱 謂 因 結 婚 而 形 成 的 親 屬 關 係... 3 九 其 他 稱 謂...

More information

1

1 門 ちゃま 喝 水 戶 黃 門 喝 (オリンピア( OLYMPIA )) 八 通 屋 育 樂 事 業 有 限 公 司 07-3733316 www.8tw.com.tw 此 攻 略 本 是 引 至 日 本 遊 戲 攻 略 說 明, 內 容 僅 供 參 考, 一 切 演 出 以 官 方 為 主, 若 有 任 何 錯 誤 或 問 題 敬 請 告 知, 我 們 會 盡 快 改 善, 謝 謝 本 書 圖 片

More information

Layout 1

Layout 1 視 為 優 講 燈 1 講 開 場 簡 報 隨 齡 發 視 變 資 訊 討 論 檢 討 會 與 會 將 夠 幾 點 與 變 關 視 變 兩 種 視 習 慣 個 問 專 業 員 問 題 講 1 燈 2 隨 齡 長 會 視 變 視 變 會 動 變 難 閱 讀 電 腦 視 變 會 裡 絆 體 風 險 藥 護 務 駕 車 動 難 會 響 並 導 慮 鬱 過 適 當 應 對 視 變 繼 續 動 並 減 關 慮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33-134_\244\337\275\345201207)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33-134_\244\337\275\345201207) 大佛頂首楞嚴經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下 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編 輯 出 版 : 淨 願 蘭 若 / 釋 心 賢 大 佛 頂 如 來 密 因 修 證 了 義 諸 菩 薩 萬 行 首 楞 嚴 經 33/134 請 打 開 講 義 第 六 十 八 頁 : 壬 二 明 六 入 性 當 我 們 在 研 究 一 部 經

More information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卷 3 發 菩 提 心 品 第 6 ( 釋 開 仁 指 導, 釋 惟 欣 整 理 ) p.2-3: 見 法 欲 壞, 為 守 護 故 發 心 一 人 二 處 行 出 三 界 四 聖 諦 大 導 師 1 知 五 種 法 藏 脫 於 六 道 佛 多 種 可 能 :1) 自 利 利 他 ;2) 福 慧 ;3) 見 道 修 道 欲 界 色 界 無 色 界 苦 集 滅 道 過 去 法

More information

形 線 畫 教 學 課 程 設 計 設 計 者 : 劉 欣 敏 形 線 畫 教 學 之 課 程 設 計, 依 據 文 獻 探 討, 設 計 為 期 九 週, 共 十 八 堂 課 形 線 畫 教 學 課 程 分 課 程 理 念 課 程 設 計 教 學 內 容 說 明 之 一 課 程 理 念 : 課 程

形 線 畫 教 學 課 程 設 計 設 計 者 : 劉 欣 敏 形 線 畫 教 學 之 課 程 設 計, 依 據 文 獻 探 討, 設 計 為 期 九 週, 共 十 八 堂 課 形 線 畫 教 學 課 程 分 課 程 理 念 課 程 設 計 教 學 內 容 說 明 之 一 課 程 理 念 : 課 程 00 年 度 新 竹 縣 東 安 國 小 藝 術 好 好 玩 教 師 專 業 學 習 社 群 第 十 次 會 議 紀 錄 * 日 期 :00//8( 五 ) * 時 間 :3:30 :30 * 主 席 : 佳 綺 * 紀 錄 : 佳 綺 * 成 員 : 欣 敏 杏 湄 孝 婕 * 地 點 : 二 甲 教 室 * 會 議 內 容 : 一 欣 敏 分 享 形 線 畫 教 案 與 課 程 教 學 二 形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34-134_\244\337\275\345201207)

(Microsoft Word - \255\272\267\253\304Y\270g\301\277\260O_34-134_\244\337\275\345201207) 大佛頂首楞嚴經 講記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 淨 下 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 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 修改 增刪 販售 -1- 編 輯 出 版 : 淨 願 蘭 若 / 釋 心 賢 大 佛 頂 如 來 密 因 修 證 了 義 諸 菩 薩 萬 行 首 楞 嚴 經 34/134 請 打 開 講 義 第 七 十 頁 : 子 四 明 舌 入 即 藏 性 這 一 大 科, 佛 陀 的

More information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目 錄 什 麼 是 佛 法? 2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3 離 苦 的 方 法 5 佛 法 的 作 用 8 在 家 居 士 應 如 何 修 行? 9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什 麼 是 佛 法?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佛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 知 苦 與 離 苦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佛 法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Microsoft Word - _m30.doc 1 2 3 4 5 6 7 8 公式 2 4 2 1 能 整除 因此後玩 者贏 且關鍵數 字為3 的倍數 3 0 3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數字是 4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4 0 4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 5 的倍數 5 0 5 1 不能整除 所 以先拿餘數 2 關鍵 數字是 6的倍 數 2 先玩者贏 7 0 6 1 能整除 因此 後玩者贏 且 關鍵數字為7

More information

1

1 地 獄 少 女 地 獄 少 女 ( 藤 商 事 ) 八 通 屋 育 樂 事 業 有 限 公 司 07-3733316 www.8tw.com.tw 此 攻 略 本 是 引 至 日 本 遊 戲 攻 略 說 明, 內 容 僅 供 參 考, 一 切 演 出 以 官 方 為 主, 若 有 任 何 錯 誤 或 問 題 敬 請 告 知, 我 們 會 盡 快 改 善, 謝 謝 本 書 圖 片 取 材 自 網 路

More information

執 種 子 就 是 攝 大 乘 論 的 三 種 熏 習 一 樣 的 無 始 戲 論 因 這 是 因 緣 淨 不 淨 業 因 已 熏 習 故 是 增 上 緣 它 是 個 增 上 緣 由 我 愛 無 間 已 生 故 它 也 是 個 增 上 緣 也 是 增 上 緣 這 是 標 所 由 就 是 立 出 來

執 種 子 就 是 攝 大 乘 論 的 三 種 熏 習 一 樣 的 無 始 戲 論 因 這 是 因 緣 淨 不 淨 業 因 已 熏 習 故 是 增 上 緣 它 是 個 增 上 緣 由 我 愛 無 間 已 生 故 它 也 是 個 增 上 緣 也 是 增 上 緣 這 是 標 所 由 就 是 立 出 來 丑 二 生 分 二 科 寅 一 徵 云 何 生? 云 何 生 由 我 愛 無 間 已 生 故 無 始 樂 著 戲 論 因 已 熏 習 故 淨 不 淨 業 因 已 熏 習 故 這 是 第 二 科 生 意 地 裡 面 也 是 分 五 科 意 的 自 性 所 依 所 緣 助 伴 作 業 第 五 科 作 業 裡 面 分 兩 科 第 一 科 約 通 相 辨 第 二 科 約 最 勝 辨 最 勝 辨 裡 面 分

More information

4: 18 5: 44 屬天之愛的超然特性, 是一直有主動性 創造性, 和救贖性 5: 44 5: : 44 23: 34 7: 60 5: : : 4 5: 5 它乃是一種出於內心 思想或意志的決定 決意去愛那些不可愛 我們不一定喜歡

4: 18 5: 44 屬天之愛的超然特性, 是一直有主動性 創造性, 和救贖性 5: 44 5: : 44 23: 34 7: 60 5: : : 4 5: 5 它乃是一種出於內心 思想或意志的決定 決意去愛那些不可愛 我們不一定喜歡 5: 43-48 Stephen F. Olford 5: 43 神厭惡罪 神愛罪人 Henry Drummond 愛的偉大卻被它的缺乏所勝過 5: 48 200 N. Main Street, Milltown, NJ 08850, U.S.A Tel: 732-828-4545 Fax: 732-745-2878 E-mail: info@crmnj.org 237 118 Tel: (02)

More information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並對 飲食散文的義界 作一觀念的釐清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將本研究的理 論建構中的概念作釐清 分別為 現代文學 飲食文學的重要論著 等兩個部 分來描述目前文獻的研究成果 並探討其不足待補述的地方 本研究以 文化研 究 為主要研究基礎 統攝整個研究架構 在不同章節裡 佐以相關研究方法進 行論述 茲圖示如下 研究方法

More information

CU0594.pdf

CU0594.pdf 8 SOHO 1 3 003 SOHO SOHO Coder Programmer HTML CSS PHP JavaScrip 009 LECTURE 1-1 1 048 PART 2 LECTURE 1-1 1 049 SOHO Landing Page Landing 050 PART 2 LECTURE 1-1 1 SEO SEO P.093 SEO SEO SEO SEO SEO 051

More information

頁 1 / 8 法 規 名 稱 : 公 務 人 員 俸 給 法 修 正 時 間 :97.1.16 第 一 條 ( 本 法 內 容 ) 公 務 人 員 之 俸 給, 依 本 法 行 之 第 二 條 ( 名 詞 定 義 ) 本 法 所 用 名 詞 意 義 如 下 : 一 本 俸 : 係 指 各 職 等 人 員 依 法 應 領 取 之 基 本 給 與 二 年 功 俸 : 係 指 各 職 等 高 於 本 俸

More information

聽 母 親 說 話 散 文 讀 本 4 美 麗 的 陷 阱 002

聽 母 親 說 話 散 文 讀 本 4 美 麗 的 陷 阱 002 蔡逸君 作者介紹 蔡逸君 1966 出生於彰化小 農村 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畢業後 當過電影場記 副導演與編劇 跨足寫 作 劇場等不同領域 為一多棲的創作 人 三十歲開始文學創作 2004年在妻子的全力支持下 離開 聯 合文學 雜誌編輯工作 做一位專職作家 專心做兩件事 走路與 寫字 發表文章於報刊專欄 出版有小說 童顏 笑彈祕笈 鯨少年 我 城 曾獲台北文學獎新詩首獎 中央日報 文學獎短篇小說第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小論文-變性狗問卷調查.doc

Microsoft Word - 小論文-變性狗問卷調查.doc 篇 名 : 將 母 狗 變 性 來 解 決 流 浪 狗 問 題 之 問 卷 調 查 研 究 作 者 : 王 柏 勝 國 立 鹿 港 高 級 中 學 養 二 甲 班 柯 志 翰 國 立 鹿 港 高 級 中 學 養 二 甲 班 蔡 其 宏 國 立 鹿 港 高 級 中 學 養 二 甲 班 指 導 老 師 : 陳 光 烈 老 師 1 壹 前 言 流 浪 狗 的 問 題 存 在 已 久,( 註 一 ) 目 前

More information

indd

indd 1 這次朝聖歸來, 本期雜誌決定以影像留記的因由, 來自佛教的一種修行法 取像 見過的, 你當以此為相憶 ; 未見的, 你將以此為終生的相尋 嘗試在文字之外, 讓印度與你我, 有個永恆停駐的 既相煦而又相忘的邂逅 4 10 16 2 22 38 50 64 76 8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More information

03-??????

03-?????? 攝 類 學 03 講 者 : 促 稱 格 西 譯 者 : 法 音 法 師 地 點 : 三 學 法 洲 時 間 :20121003 接 續 探 討 常 的 性 相, 如 文 : 非 剎 那 與 法 的 同 位 即 常 的 性 相 空 有 作 用 者, 即 無 事 的 性 相 不 生 即 非 所 作 性 的 性 相 不 堪 生 住 滅 即 無 為 法 的 性 相 非 勝 義 具 有 作 用 者 即 世

More information

sle cover 1

sle cover 1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鳴 謝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2003 For Inquiring Teens With LUPUS ~ Our Thoughts, Issues & Concerns Nichole Niles 為 什 麼 會 有 這 本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The Judges Association of R.O.C 2014.10.15 The Judges Association of R.O.C The Judges Association of R.O.C Upper Mustang Trekking, Nepal 2 3 4 巨人雕像一個個豎立 像在直立行走 他們頭很大 脖頸很長 下頷骨突起 目光深沈 驕傲地立於他們的孤獨之中 他們聳立在那裡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773A55FA5ABAC46A9B2BDC3A5CDA7BD313034A67EA6DC313035A67E33A4EBBFECB27AA9CAA74FA5ADB5A5ABC5BEC9B1A1A7CE>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773A55FA5ABAC46A9B2BDC3A5CDA7BD313034A67EA6DC313035A67E33A4EBBFECB27AA9CAA74FA5ADB5A5ABC5BEC9B1A1A7CE> 新 北 市 政 府 衛 生 局 104 年 至 105 年 3 月 辦 理 性 別 平 等 宣 導 情 形 宣 導 方 式 ( 含 平 面 網 頁 廣 播 影 音 座 談 會 說 明 會 性 別 平 等 宣 導 文 宣 製 作 情 形 CEDAW 宣 導 情 形 宣 導 成 效 記 者 會 及 活 動 等 ) 時 間 :104 年 1 月 10 日 內 容 : 溫 柔 生 產 分 享 及 母 乳 支

More information

南關五年路康莊 02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南關五年路康莊 02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迎接下一個五年 01 築 93 10 南關五年路康莊 02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03 築夢南關回顧 感恩驀然回首,恩如泉湧,南關讓我不再是原來的我 夢南關粉墨社區 社團跳動參與社團,開啟了心中的桃花源;走進社區,沉浸在民眾散發的人情味 04 築透過南關社區大學藝術列車, 人文種子在社區中不斷地萌芽與茁壯!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2 3

目 錄 2 3 國 立 海 洋 科 技 博 物 館 National Museum of Marine Science & Technology 簡 介 目 錄 2 3 主 任 序 Foreword Vision 建 館 理 念 與 願 景 4 5 館 區 概 述 6 7 從 北 火 到 海 科 北 部 火 力 發 電 廠 的 前 世 今 生 8 從 北 火 到 海 科 9 uide Map 全 區 導 覽 圖 預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