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Word - 模板.docx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Microsoft Word - 模板.docx"

Transcription

1 佛陀的启示 佛陀, 姓乔答摩, 名悉达多, 西元前六世纪顷生于北印度 父亲净饭王, 是释迦国 ( 今尼泊尔境内 ) 的君主 母后叫做摩耶夫人 根据当时的习俗, 佛在很年轻 才十六岁的时候, 就和美丽而忠诚的年轻公主耶输陀罗结了婚 青年的太子, 在皇宫里享受著随心所欲的豪奢生活 可是, 突然之间, 他见到人生的真相和人类的痛苦, 就下定决心要找出一个方法, 来解决这遍及世间的苦恼 在他二十九岁的那年, 他的独子罗侯罗刚出世不久, 他毅然离开王城, 成为一个苦行者, 以寻求他的答案 苦行者乔达摩在恒河流域行脚六年, 参访了许多宗教界的名师, 研习他们的理论与方法, 修练最严格的苦行 这一切都不能使他满意 于是他放弃了所有

2 传统的宗教和它们修练的方法, 自己另辟蹊径 有一天晚上, 坐在尼连禅河边佛陀伽耶 ( 在今比哈尔邦内伽耶地方 ) 一棵树下 ( 这树从那时起就叫做菩提树 智慧之树 ), 乔达摩证了正觉, 那时他才三十五岁 之后, 人家就都叫他做佛陀 觉者 证了正觉之后, 乔达摩佛陀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 ( 今沙纳特地方 ), 为他的一群老同修 五个苦行者, 作第一次的说法 从那天起, 凡经四十五年之久, 他教导了各种阶层的男女 国王 佃农 婆罗门 贱民 巨富 乞丐 圣徒 盗贼, 对他们一视同仁, 不存丝毫分别之心 他不认同社会上的阶级区分 他所讲的道, 对准备了解并实行它的一切男女, 全部公开 佛陀在八十岁时, 逝于拘尸那罗 ( 在今乌塔卜拉达希邦内 )

3 今日的佛教已遍及斯里兰卡 缅甸 泰国 柬埔寨 寮国 越南 西藏 中国 日本 蒙古 韩国 印度某些区域 巴基斯坦 尼泊尔以及苏联 欧美等地 全世界佛教徒的人数已超过五亿 第一章佛教的宗教态度 在所有的宗教创始人中, 佛 ( 假使我们也可以用世俗所谓的宗教创始人来称呼他的话 ) 是唯一不以非人自居的导师 他自承只是一个单纯的人类, 不若其他宗教的教主, 或以神灵自居, 或自诩为神的各种化身, 或者自命受了圣灵的感动 佛不但只是人类的一员, 而且他也从不自称曾受任何神灵或外力的感应 他将他的觉悟 成就 及造诣, 完全归功于人的努力与才智 人, 而且只有人才能成佛 只要他肯发愿努力, 每个人身内都潜伏有成佛的势能 我们可以称佛为一位卓绝群伦的人 因为他的 人性 完美至极, 以至在后世通俗宗教的眼光中, 他几乎被视为超人

4 依照佛教的看法, 人类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人是自己的主宰, 在他上面再没有更高级的生灵或力量, 可以裁决他的命运 人应当自作皈依, 还有谁可以作他的皈依呢? 注一 佛曾经这样说过 他训诫他的弟子们, 当自作皈依, 切不可向任何人求皈依或援手 注二 他教导 鼓励 激劝每一个人要发展自己, 努力自求解脱 ; 因为人的努力与才智, 足可以自解缠缚 佛说 : 工作须你们去做, 因为如来 注三 只能教你们该走的路 注四 我们把佛叫做 救主, 意思是说, 他是发现以及指点我们解脱之道 涅槃 的人而已 这道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践履的 在这条责任自负的原则下, 佛的弟子们是自由的 在 大般涅槃经 中, 佛说他从不想到约束僧伽 ( 和合僧团 ) 注五, 他也不要僧伽依赖他 他说, 在他的教诫中, 绝无秘密法门 他紧握的拳中, 并没有

5 隐藏著东西 换言之, 他一向没有什么 袖中秘笈 注六 佛准许他的弟子们自由思想, 这在宗教史中是向所未闻的 这种自由是必要的, 因为, 根据佛的话, 人类的解脱全赖个人对真理的自觉, 而不是因为他顺从神的意旨, 行为端正, 因此靠神或其他外力的恩典, 而得到解脱以为酬佣 佛有一次到憍萨罗国一个叫做羁舍子的小镇去访问, 那镇上居民的族姓是迦摩罗 他们听说佛来了, 就去拜见他, 向他说 : 世尊, 有些梵志和出家人来到羁舍子, 他们只解说弘扬他们自己的教义, 而蔑视 非难 排斥其他教义 但是对我们来说, 我们一直都怀疑而感到迷茫, 不知道在这些可敬的梵志方外人中, 到底谁说的是真实语, 谁说的是妄语

6 于是, 佛给了他们如此的教诫, 在宗教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 是的, 迦摩罗人啊! 你们的怀疑 你们的迷茫是正当的 ; 因为对于一件可疑的事, 是应当生起怀疑的 迦摩罗人啊! 你们要注意不可被流言 传说 及耳食之言所左右, 也不可依据宗教典籍, 也不可单靠论理或推测, 也不可单看事物的表象, 也不可溺好由揣测而得的臆见, 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为实, 也不可作如此想 : 他是我们的导师 迦摩罗人啊! 只有在你自己确知某事是不善 错误 邪恶的时候, 你才可以革除他们... 而当你自己确知某事是善良的 美好的, 那时你再信受奉行 注七 佛所教的尚不只此 他告诉他的比丘们 : 弟子甚至须审察如来 ( 佛 ) 本身 这样, 他才能充分地相信他所追随师尊的真正价值 注八

7 根据佛的教诲, 疑是五盖 注九 之一, 能覆蔽人心, 使不得如实见到真理, 并能障碍一切进步 疑却不是一种罪恶, 因为在佛教理没有盲信这一条 事实上, 佛教里根本就没有其他宗教里所谓罪的观念 一切恶法的根本是无明与邪见 不可否认的是 : 只要有疑 迷惑 意志不坚定, 就不可能有进步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 在没有确实明瞭之前, 疑是一定存在的 可是想求进步, 就绝对必须祛除疑惑 ; 而祛除疑惑, 又必须确实明瞭 叫人不怀疑, 叫人必须要信, 是没有道理的 仅仅说一声 我相信, 并不能表示你已有了知与见 一个学生做数学题目的时候, 到了某一阶段, 他不知道该怎么演算下去 这时他就生起疑虑和惶恐, 只要此疑不除, 他就不能进步 想进一步演算下去, 他就必须解除疑惑 解除疑惑的门径很多, 仅靠说一声 我相信 或 我不怀疑, 并不能解决问题 强迫自己

8 去相信与接受某些不瞭解的事物, 是政治, 不是宗教, 也不是睿智 佛为了祛疑解惑, 素极热切 就在他圆寂前几分钟, 他还数度要求他的弟子们, 如果他们对他的教诫仍有所疑的话, 应向他提出问题, 而不要到后来再后悔没有把这些疑问搞清楚 可是他的弟子们都没有出声 那时他所说的话极为感人 他说 : 假使你们因为尊敬你们的师尊而不肯提出问题的话, 甚至有一个人肯告诉他的朋友也好 ( 这意思就是说 : 他可以将所疑的告诉他的朋友, 而由后者代替他向佛陀发问 ) 注十 佛不但准许弟子们自由思考, 他的宽大为怀, 尤令研究佛教史的人吃惊 有一次, 在那烂陀城, 佛接见了一位有名而富有的居士, 名叫优婆离 他是耆那教主尼乾若提子 ( 摩诃毗罗 注十一 ) 的在家弟子 摩诃毗罗亲自选派他去迎佛, 和佛辩论有关业报理论

9 方面的某些问题, 想将佛击败, 因为在这些问题上, 佛的观点与尼乾若提子有所不同 可是出乎意料之外, 讨论论的结果, 优婆离却相信佛的观点是对的, 他老师的看法反而错了 所以, 他就求佛收他做佛的在家弟子 ( 优婆塞 ) 但佛叫他不要急著作决定, 要慎重考虑一番 因为 像你这样有名望的人, 审慎考虑是要紧的 当优婆离再度表示他的愿望的时后, 佛就要求他继续恭敬供养他以前的宗教导师们, 一如往昔 注十二 在西元前三世纪顷, 印度的佛教大帝阿输迦 ( 阿育王 ), 遵照佛陀宽容谅解的模范, 恭敬供养他广袤幅员内所有的宗教 在他雕刻于岩石上的许多诰文中, 有一则原文至今尚存, 其中大帝宣称 : 不可只尊敬自己的宗教, 而菲薄他人的宗教 应如理尊重他教, 这样做, 不但可帮助自己宗教的成长, 而且也对别的宗教尽了义务 反过来做 ; 则不但替自己的宗教掘了坟墓, 也伤害了别的宗教 凡是尊重自教而非难他教

10 的人, 当然是为了忠于自教, 以为 我将光大自宗, 但是, 相反的, 他更严重地伤害了他自己的宗教 因此, 和谐才是好的 大家都应该谛听, 而且心甘情愿地谛听其他宗教的教义 注十三 在此, 我们要加一句话, 就是 : 这种富于同情 了解的精神, 在今天不但应当适用于宗教方面, 也适用于其他方面 这种宽容与了解的精神, 自始就是佛教文化与佛教文明最珍视的理想之一 因此, 在两千五百多年漫长的佛教史中, 找不到一个佛教迫害他教的例子 佛教也从来不曾因为弘法或劝人信佛而流过一滴血 它和平地传遍了整个亚洲大陆, 到今天已有了五亿以上的信众 任何形式的暴力, 不论以什么为藉口, 都是绝对与佛的教诫相违背的

11 有一个时常被提起的问题 : 佛教到底是宗教呢? 还是哲学? 不管你叫它做什么, 都无关宏旨 佛教仍然是佛教, 不论你给它贴上什么样的标签 标签是不相干的 我们将佛的教诫称为 佛教,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 人们为它所取的名字, 是不关紧要的 名字有什么相干? 我们叫做玫瑰的, 叫任何别的名字, 仍然一样的芬芳 同样的, 真理不需要标签 它既不是佛教的, 也不是基督教的 印度教的 或是回教的 它不是任何人的专利品 宗教的标签, 只是独立瞭解真理的障碍 它们能在人们心中产生有害的偏见 这不仅再与理性和心灵有关的事情为然 即使在人与人的关系间, 亦复如是 举例来说, 我们遇到一个人, 并不把他看成人类, 而先在他身上加上一个标签, 好比英国人 法国人 德国人 或是犹太人, 然

12 后将我们心中与这些名称有关的一切成见, 都加在此人身上 实际上, 这人可能不含有丝毫我们所加于他身上的种种属性 人类最喜欢有分别性的标签, 甚至将各种人类共同具有的品性与情感也都加上了标签 因此, 我们常常谈到各种 商标 的慈善事业 : 好比佛教慈善事业, 或者基督教慈善事业, 而藐视其他 商标 的慈善事业 可是慈善事业实在不能分宗派 ; 它既非基督教的 佛教的 印度教的 也非回教的 一位母亲对子女的爱, 既非佛教的, 也非基督教的 ; 它只是母爱 人类的品性与情感如爱 慈 悲 恕 忍 义 欲 憎 恶 愚 慢等, 都用不著宗教的标签 ; 它们并不专属于任一宗教 对于寻求真理的人来说, 某一思想的来源是无足轻重的 研究某种思想的源流及演变是学术界的事 事实上, 如果单为了明瞭真理, 甚至不需要知道这教

13 义是否为佛说, 或是他人所说 要紧的是瞭知与澈见真理 在巴利藏 中部经 第一四零经中, 有一则很重要的记载, 可资佐证 有一次, 佛在一个陶工的棚屋里度过一夜 在这棚屋里, 先到了一位年轻的出家人 注十四 他和佛陀彼此并不相识 佛陀将这出家人端详一遍, 就这样想 : 这年轻人的仪态举止都很可喜, 我不妨盘问他一番 于是佛就问他 : 比丘啊! 注十五 你是在谁的名下出家的? 谁是你的导师? 你服膺谁的教诫? 同修啊! 那年轻人回答说 : 有一位名叫乔答摩的释迦种后裔, 离开了释迦族做了出家人 他的声名远扬, 据说已得了阿罗汉果, 是一位觉行圆满的尊者 我是那位世尊名下出家的 他是我的师傅, 我服膺他的教诫

14 那位世尊 阿罗汉 觉行圆满的尊者, 现在住在那里呢? 在北方的国土中 同修啊! 有一个城市叫做舍卫 那位世尊 阿罗汉 觉行圆满的尊者, 现在就住在那里 你见过他吗? 那位世尊, 如果你见到他, 会认识他吗? 我从来没见过那位尊者 假使我见到他, 也不会认识他 佛知到这不相识的青年是在他名下出家的 他不透露自己的身份, 说道 : 比丘啊! 我来将法传授与你吧 你留神听著! 我要讲啦! 好的, 同修! 年轻人答应道

15 于是, 佛为这年轻人讲了一部极其出色解释真理的经 ( 这经的要领, 以后再行交代 ) 注十六 一直到这部经讲完之后, 这名叫弗加沙的年轻出家人才恍然大悟, 原来那讲话的人正是佛陀 于是他站起来, 走到佛陀跟前, 匍伏在世尊足下, 向世尊谢罪, 因他不明就里, 竟把世尊叫做同修 注十七 然后他请求世尊为他授戒, 准他参加僧伽 佛问他有没有准备衣和钵 ( 比丘应备三衣一钵, 钵是用来乞食的 ) 弗加沙回说没有 佛说如来不能为没有衣钵的人授戒 弗加沙闻言就出去张罗衣钵, 但不幸被一只母牛角触致死 注十八 后来这噩耗传到佛处 佛即宣称弗加沙是一位圣者, 已经澈见真理, 得不还果, 在他再生之地, 即可得阿罗汉果 注十九, 死后永不再回到这世界来 注二十

16 这故事很清楚地说明弗加沙听佛说法, 就瞭解佛所说义, 他并不知道说法的是谁, 所说的是谁的法却见到了真理 只要药好, 就可治病 用不著知道方子是谁配的, 药是那里来的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建立在 信 毋宁说是盲信 上的 但是在佛教里, 重点却在 见 知与瞭解上, 而不在信 ( 相信 ) 上 巴利文佛典里有一个字 saddha 梵文作 sraddha), 一般都译作 信 或 相信 但是 saddha 不是单纯的 信, 而是由确知而生之坚心 只是在通俗佛教以及在经典中的一般用法方面来说, saddha 确含有若干 信 的成份 那是只对佛 法 僧的虔敬而言的 根据西元四世纪顷的大佛教哲学家无著的说法, 信有三种形态 :( 一 ) 完全而坚定地确信某一事物的存在, ( 二 ) 见功德生宁静的喜悦,( 三 ) 欲达成某一目的的深愿 注二十一

17 不论怎样解释, 多数宗教所瞭解的信 ( 相信 ), 都与佛教极少关涉 注二十二 一般 相信 之所以产生, 全在无 见 ; 这包括一切见的意义在内 一旦见了, 相信的问题即告消失 如果我告诉你 : 我握紧的掌中有一颗宝石, 这就产生了信与不信的问题, 因为你看不见 但是如果我张开手掌让你看这宝石, 你亲见之后, 相信的问题便无从产生了 因此, 在古佛典中有这样一句话 : 悟时如睹掌中珍 ( 或作庵摩罗果 ) 佛有一位叫做谟尸罗的弟子 他告诉另外一位比丘说 : 沙卫陀同修啊! 不靠礼拜 信 ( 相信 ) 注二十三, 没有贪喜偏爱, 不听耳食之言及传说, 不考虑表面的理由, 不耽于揣测的臆见, 我确知 明见 生的止息 即是涅槃 注二十四

18 佛又说 : 比丘们啊! 我说离垢祛染, 是对有知见的人说的, 不是对无知无见的人说的啊! 注二十五 佛教的信永远是知见的问题, 不是相信的问题 佛的教诫曾被形容为 ehipasika, 就是请你自己 来看, 而不是来相信 在佛典里, 说到证入真理的人, 到处都用 得净法眼 一词 又如 他已见道 得道 知道, 深入实相, 尽祛疑惑, 意志坚定, 不复动摇 以正智慧如实知见 注二十六 谈到他自己的悟道时, 佛说 : 眼睛生出来了, 知识生出来了, 智慧生出来了, 善巧生出来了, 光明生出来了 注二十七 佛教里一向是由智慧得正见, 而不是由盲信而生信仰 在正统婆罗门教毫不容地坚持要相信, 并接受他们的传统与权威为不容置疑的唯一真理的时代, 佛这

19 种态度日益受人激赏 有一次, 一群博学知名的婆罗门教徒去拜访佛, 并与他作了长时间的讨论 在这一群人中, 有一位十六岁的青年, 名叫迦婆逿伽 他的心智是公认为特别聪颖的 他向佛提出了一个问题 注二十八 : 可敬的乔答摩啊! 婆罗门教的古圣典是经过往哲口口相传, 直至于今今从未中断 关于这个, 婆罗罗门教徒有一个绝对的结论 : 只有这才是真理, 余者皆是假法 可敬的乔答摩, 对这点有什么话说吗? 佛问道 : 在婆罗门教徒中, 有没有一个人敢说他已亲身确知确见 只有这才是真理, 余者皆假? 那年轻人倒很坦白 : 他说 : 没有!

20 那末, 有没有一位婆罗门的教师, 或是教师的教师, 如此上溯至于七代, 或是婆罗门经典的原著作人, 曾自称他已知已见 只有这才是真理, 余者皆是假法? 没有! 那末, 这就像一队盲人, 每一个都抓住了前面的人 第一个看不见, 中间的看不见, 最后也看不见 这样, 依我看来, 婆罗门教徒的情形正与一队盲人相彷 然后, 佛给了这群婆罗门教徒一些极为重要的忠告 他说 : 护法的智者, 不应作如是的结论 : 只有这才是真理, 余者皆假 那年轻的婆罗门, 就请佛解释应如何护法 佛说 : 如人有信仰, 而他说 这是我的信仰, 这样可说

21 是护法了 但这样说过之后, 他却不可进一步地得出一个绝对的结论 : 只有这才是真理, 余者皆假 换言之, 谁都可以相信他所喜爱的, 也可以说 我相信这个 到此为止, 他仍是尊重真理的 但是由于他的信仰, 他却不能说唯有他所相信的才是真理, 而其他一切都是假的 佛说 : 凡执著某一事物 ( 或见解 ) 而藐视其他事物 ( 见解 ) 为卑劣, 智者叫这个是桎梏 ( 缠缚 ) 注二十九 有一次, 佛为弟子说因果律 注三十 他的弟子们说他们已看见了, 也明白瞭解了 于是佛说 : 比丘们啊! 甚至此一见地, 如此清净澄澈, 但如你贪取它, 把玩它, 珍藏它, 执著它, 那你就是还没有瞭解凡所教诫只如一条木筏, 是用来济渡河川的, 而不是供执取的 注三十一

22 在另一经里, 佛曾解释这则有名的譬喻 就是说 : 他的法, 好比是一条用以渡河的木筏, 而不是为人执取 负在背上用的 他说 : 比丘啊! 有人在旅行时遇到一片大水 在这边岸上充满了危险, 而水的对岸则安全无险 可是却没有船可渡此人登上那安全的彼岸, 也无桥梁跨越水面 此人即自语道 : 此海甚大, 而此岸危机重重, 彼岸则安全无险 无船可渡, 亦无桥梁 我不免采集草木枝叶, 做一只木筏, 藉此筏之助, 当得安登彼岸, 只须胼手胝足自己努力即可 于是, 那人即采集了草木枝叶, 做了一只木筏 由于木筏之助, 他只赖自己手足之力, 安然渡达彼岸 他就这样想 : 此筏对我大有助益 由于它的帮助, 我得只靠自己手足之力, 安然渡达此岸 我不妨将此筏顶在头上, 或负于背上, 随我所之

23 比丘啊! 你们意下如何呢? 此人对筏如此处置, 是否适当? 不, 世尊 那末, 要怎样处置这筏, 才算适当呢? 既以渡达彼岸了, 假使此人这样想 : 这筏对我大有助益 由于它的帮助, 我得只靠自己手足之力, 安然抵达此岸 我不妨将筏拖到沙滩上来, 或停泊某处, 由它浮著, 然后继续我的旅程, 不问何之 如果这样做, 此人的处置此筏, 就很适当了 同样的, 比丘们啊! 我所说的法也好像木筏一样, 是用来济渡的, 不是为了负荷 ( 巴利文原字义作执取 ) 的 比丘们啊! 你们懂得我的教诫犹如木筏, 就当明白好的东西 ( 法 ) 尚应舍弃, 何况不好的东西 ( 非法 ) 呢? 注三十二 从这则譬喻, 可以很清楚的瞭知, 佛的教诫是用以度人, 使他得到安全 和平 快乐 宁静的涅槃的 佛的整个教义都以此为目的 他的说法, 从来不是仅

24 为了满足求知的好奇 他是一位现实的导师 他只教导能为人类带来和平与快乐的学问 有一次, 佛在憍赏弥 ( 今印度阿拉哈巴特附近 ) 一座尸舍婆林中住锡 他取了几张叶子放在手里, 问他的弟子们道 : 比丘们啊! 你们意下如何? 我手中的叶子多呢? 还是此间树林的叶子多? 同样的, 我所知法, 已经告诉你们的只是一点点 我所未说的法还多的呢 而我为什么不为你们说 ( 那些法 ) 呢? 因为它们没有用处... 不能导人至涅槃 这就是我没说那些法的原因 注三十三 有些学者正在揣测佛所知而未说的是些什么法 这是徒劳无功的 佛对于讨论不必要的形上学方面的问题不感兴趣 这些都是纯粹的臆想, 只能制造莫须有的问题

25 他把它们形容为 戏论的原野 在他的弟子中, 似乎有几个人不能领会佛的这种态度 因为有一个例子 : 一个叫做鬘童子的弟子, 就曾以十条有名的形上学方面的问题问佛, 并要求佛作一个答覆 注三十四 有一天, 鬘童子午后静坐时, 忽然起来去到佛所, 行过礼后在一旁坐下, 就说 : 世尊! 我正独自静坐, 忽然起了一个念头 : 有些问题世尊总不解释, 或将之搁置一边, 或予以摒斥 这些问题是 :( 一 ) 宇宙是永恒的, 还是 ( 二 ) 不永恒的? ( 三 ) 是有限的, 还是 ( 四 ) 无限的?( 五 ) 身与心是同一物, 还是 ( 六 ) 身是一物, 心又是一物?( 七 ) 如来死后尚继续存在, 还是 ( 八 ) 不再继续存在, 还是 ( 九 ) 既存在亦 ( 同时 ) 不存在? 还是 ( 十 ) 既不存在亦 ( 同时 ) 不不存在? 这些问题, 世尊从未为我解释 这 ( 态度 ) 我不喜欢, 也不能领会 我要到世尊那里去问个明白 如果世尊为我解释, 我就继续在他座下修习梵行 如果他不为

26 我解释, 我就要离开僧团他往 如果世尊知道宇宙是永恒的, 就请照这样给我解释 如果世尊知道宇宙是不是永恒的, 也请明白说 如果世尊不知道到底宇宙是永恒不永恒等等, 那末, 不知道这些事情的人, 应当直说 我不知道, 我不明白 佛给鬘童子的回答, 对于今日数以百万计, 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形上问题上, 而毫无必要地自行扰乱其心境的宁静的人, 当大有裨益 鬘童子, 我历来有没有对你说过 : 来! 鬘童子, 到我座下来学习梵行, 我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从来没有, 世尊

27 那末, 鬘童子, 就说你自己, 你曾否告诉我 : 世尊, 我在世尊座下修习梵行, 世尊要为我解答这些问题? 也没有, 世尊 就拿现在来说, 鬘童子, 我也没有告诉你 来我座下修习梵行, 我为你解释这些问题 而你也没告诉我 世尊, 我在世尊座下修习梵行, 世尊要为我解答这些问题 既然是这样, 你这愚蠢的人呀! 是谁摒弃了谁呢? 注三十五 鬘童子, 如果有人说 我不要在世尊座下修习梵行, 除非他为我解释这些问题, 此人还没有得到如来的答案时就要死掉了 鬘童子, 假如有一个人被毒箭所伤, 他的亲友带他去看外科医生 假使当时那人说 : 我不愿意把这箭拔出来, 要到我知道是谁射我的 ; 他是刹帝利种 ( 武士 ) 婆罗门种( 宗教师 )

28 吠舍种 ( 农商 ), 还是首陀种 ( 贱民 ); 他的姓名与氏族 ; 他是高 是矮, 还是中等身材 ; 他的肤色是黑 是棕, 还是金黄色 ; 他来自那一城市乡镇 我不愿取出此箭, 除非我知到我是被什么弓所射中, 弓弦是什么样的 ; 那一型的箭 ; 箭羽是那一种羽毛的 ; 箭簇又是什么材料所制... 鬘童子, 这人必当死亡, 而不得闻知这些答案 鬘童子, 如果有人说 我不要在世尊座下修习梵行, 除非他回答我宇宙是否永恒等问题, 此人还未得知如来的答案, 就已告死亡了 接著, 佛即为鬘童子解释, 梵行是与这种见解无关的 不论一个人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如何, 世间实有生 老 坏 死 忧 戚 哀 痛 苦恼 而在此生中, 我所说法可灭如是等等苦恼, 是为涅槃 因此, 鬘童子, 记住 : 我所解释的, 已解释了 我所未解释的, 即不再解释 我所未解释的是什么呢? 宇宙是永恒? 是不永恒? 等十问是我所不回答的 鬘

29 童子, 为什么我不解答这些问题呢? 因为它们没有用处 它们与修练身心的梵行根本无关 它们不能令人厌离 去执 入灭, 得到宁静 深观 圆觉 涅槃 因此, 我没有为你们解答这些问题 那末, 我所解释的, 又是些什么呢? 我说明了苦 苦的生起 苦的止息 和灭苦之道 注三十六 鬘童子, 为什么我要解释这些呢? 因为它们有用 它们与修练身心的梵行有根本上的关连, 可令人厌离 去执 入灭 得宁静 深观 圆觉 涅槃 因此我解释这些法 注三十七 现在, 让我们来研究佛说已为鬘童子解释过的四圣谛 注释 : 一 : 见一九二六年哥仑坡版巴利文 法句经 第十二章第四节

30 二 : 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巴利文 长部经 第二集第六十二页 三 : 巴利文 Tathagata 之字义, 是 来到真理之人, 亦即 发现真理之人 佛自称或称他佛时, 通常用此名词 四 : 见巴利文 法句经 第二十章第四节 五 : 巴利文 Sangha 之字义是社团, 但在佛教中专只和合僧团而言, 亦即僧字的本义 佛法僧总称三皈依或三宝 六 : 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巴利文 长部经 第二集第六十二页 七 : 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巴利文 增支部经 第一一五页

31 八 : 见巴利文 中部经 第四十七经 Vimamsaka Sutta( 译者注 : 约相当于汉译 中阿含经 第一八六求解经 ) 九 : 五盖为 ( 一 ) 贪欲,( 二 ) 嗔恚,( 三 ) 睡眠,( 四 ) 掉举,( 五 ) 疑 十 : 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巴利文 长部经 第二集第九十五页及同版 增支部经 第二三九页 十一 : 摩诃毗罗是耆那教创始人, 与佛陀同时, 可能较佛年龄稍大些 十二 : 见巴利文 中部经 第五十六优婆离经 十三 : 见阿育王石诰第十二篇

32 十四 : 印度陶工的棚屋大都宽敞而清静 巴利文佛典中, 常有佛及苦行头陀等出家人游 方时, 在陶工棚屋中度夜之记载 十五 :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 佛叫这出家人做比丘 佛教僧侣 由下文可知, 其实并不 是佛教僧团的一员, 因他要求佛准许他参加僧团 也许在佛世, 比丘一词也可用 于他教的苦行头陀, 再不然就是佛对这名词的使用并不严格 比丘的意思是乞者 乞食之人 也许, 佛在此用比丘一词, 乃是指它的原始字义 可是今日比丘一 词已仅限用于佛教僧众, 尤以上座部国家如斯里兰卡 缅甸 泰国 柬埔寨 及 七打更等地为然 十六 : 请参阅第三圣谛章 十七 : 此字巴利原文为 Avuso, 意即朋友, 在平辈中这也是一项尊称 但是弟子们从不 用此称呼佛,

33 而用 Bhante 一词, 意思略近于长者, 师尊 佛世僧团的僧众都互 称 Avuso 但佛灭前, 曾训令年幼的僧人称呼年长的为 Bhante( 师尊 ) 或 Ay-asma( 大德 ), 而年长的僧人则应称年轻的为 Avuso( 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巴 利文 长部经 第二集第九十五页 ) 此项称谓至今仍 ( 在小乘国家 ) 沿用不衰 十八 : 印度牛群可在大街上逍遥漫步, 是众所皆知之事 从本文看来, 这项传统盖由来 已久 但一般说, 来这些牛都是驯牛, 而非危险的野牛 十九 : 阿罗汉是已从各种污染不净法如贪欲 嗔恚 不善欲 无明 贡高 我慢等得到 解脱之人 他已得四果, 亲证涅槃, 充满了智慧 慈悲以及其他清净高尚的品性 弗加沙在当时已得到三果, 名为阿那含 ( 不还 ) 二果叫斯陀含( 一来 ), 初 果叫须陀洹 ( 预流 )

34 二十 : 杰勒鲁普 ( KarlGjellerup ) 氏所著之 朝圣者卡玛尼塔 一书, 似系受弗加 沙故事的影响而作 二十一 : 见一九五零年山提尼克坦版无著之阿毗达摩集论第六页 二十二 : 几容洛易氏 ( Edith Ludowyk-Gyomroi) 曾著有 奇迹在早期巴利文学中所扮的角色 一文, 对此论题作过一番探讨, 惜此论文尚未出版 同著者在锡兰大学评论杂志第一卷第一期 ( 一九四三年四月 ) 第七十四页以次, 亦有一文就同一论题予以发挥 可参阅 二十三 : 此处巴利文原字为 Saddha, 但其意义则为通俗的礼拜 信仰 相信等义

35 二十四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二集第一一七页 二十五 : 见同书第三集第一五二页 二十六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五集第四二三页 ; 第三集一零三页 ; 及同版 中部经 第三集第十九页 二十七 : 见同书第五集第四二二页 二十八 : 见巴利文 中部经 第九十五经 Canki Sutta 二十九 : 见巴利文学会版 小部经 经集第一五一页 ( V.798 )

36 三 十 : 见巴利文 中部经 第三十八经 ( MahatanhasankhyaSutta ) ( 译者注 : 约相当于汉译 中阿含经 第二零一嗏帝经 ) 三十一 : 见同书第一集第二六零页 ( 巴利文学会版 ) 三十二 : 见巴利文 中部经 第一集第一三四页至一三五页 法字在此之意义, 根据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觉音疏第二集第一九零页之解释, 乃指精神方面之高度成就, 亦指纯净之见解及意念 不论此等成就是何等高尚纯净, 如有执著, 即须放弃 一切恶法之不应执著, 更当如何? 三十三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五集第四三七页

37 三十四 : 见巴利 中部经 第六十三 Cula MalunkyaSutta( 译者注 : 约相当于汉译 中阿含经 第二二一箭喻经 ) 三十五 : 意即双方都是自由的 任何一方对于对方均无任何义务 三十六 : 关于四谛的详细解释, 请看以后四章 三十七 : 佛这番训诫, 似乎对鬘童子产生了预期作用 因为在其他经中曾有他再度向佛求法, 接著成为阿罗汉的记载 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巴利文 增支部经 第三四五至三四六页 第二章四圣谛 在佛陀的教法中, 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 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 ( 今印度沙纳特地方 ), 向

38 他的老同修 ---- 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 注一, 所讲的就是这个 这次说法的原文尚在, 其中只是简单地叙述了一下四谛 但是在早期的佛典中, 有无数的地方, 都是反覆阐明四谛的, 解释得很详细, 解释的方法也不同 如果利用这种资料和注疏来研究四圣谛, 便不难根据原典, 对佛教的要义, 作一个相当完善而正确的阐释 四圣谛是 :( 一 ) 苦谛 ( 二 ) 集谛 : 苦之生起或苦之根源 ( 三 ) 灭谛 : 苦之止息 ( 四 ) 道谛 : 导致苦之止息的途径 第一圣谛 ---- 苦谛 几乎所有的学者,( 在英文著作里 ) 都将第一圣谛译成 苦难圣谛 ( TheNobleTruthof Suffering), 并且将它的意义解释为 : 根据佛教, 生命除了苦难与哀痛之外, 别无他物 这种翻译及

39 释义极难令人满意, 而且易致误会 就因为这种狭义 粗疏而草率的翻译, 以及肤浅的阐释, 才使得许多人发生错觉, 以为佛教是悲观的 先说, 佛教是既非悲观的, 也非乐观的 如果一定要说它怎么样, 毋宁说它是 实观 的 因为它对人生 对世界的观点是如实的 它以客观的眼光看一切事物, 既不诳骗你, 使你在一个愚人的乐园中, 醉生梦死的度过一生 ; 也不以各种虚幻的恐惧与罪恶来恫吓 折磨你 它只是客观而正确地告诉你 : 你是什么? 你周围的世界又是什么? 并为你指出走向十足自由 和平 宁静与快乐的途径 有的医生会过份夸大病情, 对它放弃一切希望 有的医生会愚昧地宣称根本无病, 不需要治疗, 以虚妄的安慰来欺骗病人 你也许可以叫前者为悲观的, 后者为乐观的 两者都是同样的危险 可是另有一类医生, 却能把症候诊断得很正确 ; 他了解疾病的原因

40 与性质, 很清楚地看到这种病可以治愈, 而且果敢地采取治疗措施, 因而救了病人一命 佛就像这第三类的医师 他是拯救世间疾患的, 有智慧而且合乎科学的科学的医师 ( 药师佛 )( 此药师佛并非大乘经中之东方净土药师佛 ---- 张澄基注 ) 巴利文 苦 Dukkha( 梵文作 Duhkha) 一字, 在一般用法上, 诚然有 苦难 痛苦 忧悲 苦恼 等意义, 而与 Sukha 一字之具有 快乐 舒适 安逸 等意义相反 但用在第一圣谛上时, 它代表了佛对人生宇宙的看法, 包含有更深的哲学意义, 它所诠释的范畴也大大地扩充了 不可否认的, 第一圣谛的 苦, 显然含有通常的 苦难 意义在内, 但是它还包含更深的意念, 如 缺陷 无常 空 无实 等 因此, 要找一个 ( 英文 ) 字而具有第一圣谛 苦 (Dukkha) 的全部概念, 是很困难的事 所以,( 在英文里 ) 这个字最好不翻,

41 以免轻易将它译为 苦难 或 痛苦, 反到令人生起不合适而错误的意念 佛说世间有苦难, 并不是否认人生有乐趣 相反的, 他承认居士和比丘都可以有各种物质和精神的乐趣 在巴利经藏中, 五部原典之一的 增支部经, 就有一张列举各种快乐的清单 例如 : 家庭生活之乐 五欲之乐 厌离之乐 染著之乐 色身之乐 心灵之乐等等 注三 可是这一切都包含在 苦 中 甚至由修习高级禅定而得的非常纯净的精神状态, 其中了无通常所谓 苦难 的踪影, 可称是无染的乐受的各种禅定境界, 以及不苦不乐只有纯粹舍支与一心支的禅定境界, 像这种非常高超的精神境界, 也都包含在 苦 中 在 中部经 ( 也是巴利文经藏中五部原典之一 ) 里有一部经, 佛先赞叹禅定之乐, 后接著说这些喜乐是无常 苦 变易不居的 注四 请注意这里明明白白地标出一个 苦 字 这 苦 并不是通常所谓的苦难, 而是 无常即是苦

42 佛是真实而客观的 他说一个人对人生欲乐的享受, 有三件事必须了了分明 :( 一 ) 欲乐的对象与欲乐的享受 ( 二 ) 欲乐的恶果 危险 以及其它不如意处 ( 三 ) 从欲乐得解脱 注五 当你看见一个愉快迷人而美丽的人儿时, 你喜欢他 ( 她 ), 被他 ( 她 ) 所吸引 你乐于一再见到那人, 从那人处得到欢乐与满足 这就是欲乐的享受, 是经验上的一项事实 但是这种享受不会长久, 就和那人以及他 ( 她 ) 所有的吸引力也不长久一样 情况改变时, 你不能再见到那人 ; 失去了这份享受, 你就变得忧郁, 也可能变得不可理喻而失去心智的平衡 你也许会做出傻事来 这就是 ( 欲乐 ) 恶的 不如意与危险的一面 ; 这也是一项经验上的事实 可是如果你对那人不贪著, 完全抱一种超然的态度, 那就是自在 解脱 一切生命中的享受, 都不离这三件事 从这一点上,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这不是一个悲观或乐观的问题 要想完全而客观地去了解人生, 不

43 可不计及生活中的乐趣 痛苦忧伤, 以及从两者得解脱的三个不同方面 只有这样, 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关于这个问题, 佛说 : 比丘们啊! 任何梵志出家人, 如果不能在享受欲乐的时候, 以客观的态度, 了了分明这是享受 ; 在欲乐的享受不能如意时, 客观地了知这是不如意的 ; 在从欲乐得解脱时, 客观地了知这是解脱 ; 他们就不可能确实而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 但是, 比丘们啊! 任何梵志出家人, 如果能客观地了知欲乐的享受为享受 它们的不如意为不如意 从欲乐得解脱为解脱, 他们就可能确实而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 ( 之究竟 ) 他们也就可以以此教导旁人, 而受教遵行的人, 也就能够完全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 ( 之究竟 ) 注六 苦 的观念可从三方面去审察 :( 一 ) 一般苦难的苦 ( 苦苦 ) ( 二 ) 由变易而生的苦 ( 坏苦 ) ( 三 )

44 由因缘和合 ( 条件具备 ) 而生起的苦 ( 行苦 ) 注七 人生的各种苦难, 如生 老 病 死 冤憎会 爱别离 求不得 忧 悲 哀伤... 凡此种种身心苦楚, 为世人所公认苦难或痛苦者, 都包括在一般苦难的苦 ( 苦苦 ) 中 生活中快乐的感觉和快乐的境遇, 是无常的 不永恒的 迟早要改变的 它改变的时候, 就产生了痛苦 苦恼 不乐 这种变迁都包括在变易的苦 ( 坏苦 ) 中 以上所述两种苦并不难了解, 也不会有人对此持什么异议 苦谛中这两方面的苦比较为众所熟知, 因为它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共同经验, 因而容易明白 但是第三种由因缘和合生起的苦 ( 行苦 ), 却是第一圣谛中最重要 最具哲理的一面 要了解它, 必

45 须先将我们所认为 众生 个人 及 我 的观念作一番分析阐释 根据佛教哲学, 所谓 众生 个人 及 我, 只是经常在变动著的物质与精神力量或能力的综合 这种组合可以分成五类, 或称五蕴 佛说 : 简言之, 这五类能执著的组合体 ( 五取蕴 ) 就是苦 注八 在别的经中, 他更明白地以五取蕴作为苦的界说 他说 : 比丘们啊! 什么是苦呢? 应该说它就是五种能执著的组合体 ( 五取蕴 ) 注九 于此, 必须要明白了知的就是 : 苦与五蕴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五蕴本身即是苦 我们对于构成所谓 众生 的五蕴, 稍为有点概念之后, 对于这一点当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现在且说这五蕴是那些东西 第一是物质的组合之类 ---- 色蕴 在这色蕴之中, 包括有传统的四大种性, 就是坚性 ( 地 ) 湿性( 水 ) 暖性 ( 火 ) 与动性 ( 风 ), 以及四大的衍生物 注

46 十 这些衍生物包括我们的五种感觉器官 ( 根 ), 也就是眼 耳 鼻 舌 身, 以及在外境中与它们相应的对象 ( 尘 ), 也就是色 声 香 味 触等 尚有某种思想 意念或观念为我们精神活动的对象者 ( 法尘 ) 注十一 因此, 色蕴包括了整个物质的领域, 在内和在外的都算 第二是感觉组合之类 ---- 受蕴 这一蕴包括我们身心器官与外界接触到的所有感觉 : 愉快的 不愉快的, 以及既非愉快又非不愉快 ---- 中性 ---- 的 这些感觉可分六种 : 由眼根与色尘相接而生的感觉 ; 耳根与声尘 鼻根与香尘 舌根与味尘 身根与触尘 意根 ( 佛教哲学中的第六识 ) 与法尘 ( 思想与意念 ) 注十二 等相接而生的感觉 也就是说, 我们身心的一切感受, 都包括在此蕴之中 在这里, 对于佛教哲学中 意 之一字的涵义, 似有略作解释的必要 意 并不是与物质相对的精

47 神, 这一点务必要弄清楚 佛教不承认有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 像别的宗教与哲学体系中所承认者 这一点尤须牢记在心 意 只不过是一个器官或官能, 与眼耳一般 它像别的官能一样, 可以予以控制及发展 佛就常常控制及锻炼六种官能的价值 眼的官能与 意 的官能之不同处, 在于前者所感觉的是颜色及形态的世界, 而后者所感觉的则是各种意象 思想等心灵活动的对象 ( 心所有法 ) 的世界 我们以不同感官, 感受世间不同领域的事物 我们不能听见但是可以看得见颜色 我们也不能看见但是可以听见声音 以我们的五官 ---- 眼 耳 鼻 舌 身, 我们只能经验有色 有声 有香 有味和可以捉摸的世界 但这些仅是世界的一部份而不是全体 意念和思想怎么样呢? 它们也是世界的一部份, 但是它们不能用眼 耳 鼻 舌 身等官能来察觉, 只能用另一种官能 ---- 意根 来体会 意念与思想, 并不是与其它五种肉体官能所能经验到的世界无关 事实上, 它们是建立于色

48 身经验之上, 而依之为移转的 因此, 生来盲目的人, 不可能有色彩的意念, 仅能靠声音或其它感官所经验到的事物作譬, 而得到某种程度的色的概念 所以, 构成一部份世界的意念和思想, 虽在意根内形成, 它们却是由色身的经验所产生, 而受其限制 因此, 意根也被认为是一个感觉的器官或官能, 和眼根 耳根一样 第三是识别组合之类 ---- 想蕴 与受蕴一样, 想蕴也有六种, 与在内的六根和在外的六尘相关联 它们也和受蕴一样, 是由六根与外境相接而生起的 它的功能就在认识与辨别各种身心活动的对象 注十三 第四是心所组合之类 ---- 行蕴 注十四 这一类包括了所有善的与恶的意志活动 一般所谓的 业, 也属于这一蕴 佛亲自为业所立的界说, 应该牢记不忘 : 比丘们啊! 我叫作业的就是意志 ( 思 )

49 先有了决意, 才经由身 口 意发为行动 注十五 思 (Volition) 就是 心的造作 心志的活动 它的功能, 就是指挥心智以从事善 恶 无记等活动 注十六 和受 想二蕴一样, 行蕴也有六种, 内与六根 外与六尘相联接 注十七 可是, 受与想不是意志的活动, 不能产生业果 只有意志的活动如作意 欲 胜解 信 定 慧 精进 贪 嗔 无明 慢 身见等, 才能产生业果 在行蕴中, 像这样的心志活动 ( 心所有法 ), 共有五十二种 第五是知觉组合之类 ---- 识蕴 注十八 知觉 ( 识 ) 是以六根 (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 之一为基本, 以及和它相应的六尘 ( 色 声 香 味 触 法 ) 之一为对象而生的反应 例如, 眼识即以眼根为基本, 而以可见的形态为对象而生起 意识 ( 末那 ) 是以意根为基本, 而以心所有法 ( 即意念 思想等 ) 为对象而生起 所以, 识也与其它官能有关联 和受

50 想 行三蕴一样, 识也分六种, 与内六根和外六尘相攸关 注十九 识并不能辨认事物, 这点必须明白了解 它只是一种知觉, 对于某一事物的存在的察觉 眼睛接触一种颜色, 比方说蓝色的时候, 眼识即行生起 但它只是察觉到有一种颜色存在, 并不认识它是蓝色 注二十 在这阶段, 尚没有认识 认出它是蓝色的, 是想蕴 ( 前面讨论过的第三蕴 ) 眼识 是一个哲学名词 它所表诠的意念, 与普通 看 字所表达的一样 看的意思, 并不就是认识 ( 译者按 : 所谓视而不见也 ) 其它各识, 亦复如是 在这里必须重覆说明的就是 : 根据佛教哲学, 世间并无永恒不变而与物质对立的精神, 可以被视为 自我 灵魂 或 个我 者 识 也不可以视之为与物质对立的精神 这一点必须特别强调, 因为有一种错误的观念, 以为 识 是一种 自我 或

51 灵魂, 在一人一生中为持续不变的实质 这种观念, 自最早的时候起直到如今, 始终为人所固执不舍 佛的弟子中有一个叫做嗏帝的, 声称世尊曾教他 : 轮转飘泊的, 乃是同一不变的识 佛问他, 他所谓的识是指什么? 嗏帝给佛的是一个典型的答案 : 它就是那个能够表现 能够感觉, 而且能够随处承受一切善恶业报的东西 世尊就训诫他说 : 你这愚蠢的人啊! 你听见过我对谁这样说法呀? 我没有用种种方法解释识蕴是由因缘和合而生, 如无因缘和合则不能生起吗? 接著佛就详细为他解释识蕴 : 识是从使它生起的因缘得名 因眼根与色尘相接而生起的识, 就叫做眼识 ; 因耳根与声尘相接而生的识, 就叫做耳识 ; 因鼻根与香尘相接而生起的识, 就叫做鼻识 ; 因舌根与味尘相接而生起的识, 就叫做味识 ; 因身根与触尘相接而生起的识, 就叫做身识 ; 因意根与法尘 ( 意念与思想 ) 相接而生起的识, 就叫做意识

52 接著, 佛更进一步以譬喻作解释 : 火每从所烧的燃料得名, 因木柴而燃烧的火叫做柴火, 因稻草而燃烧的火叫做稻草火 所以, 识也是从使它生起的因缘得名 注二十一 大注疏家觉音在详论这一点时, 解释道 : 因木柴燃烧的火, 只有在木材供应不断时才燃烧 供应断绝时, 即就地熄灭, 因为造成燃烧的条件 ( 因缘 ) 改变了 但是火并不跳到木屑等上去, 而变成木屑火等 同样的, 因眼根与色尘相接而生起的眼识, 只生在眼根门头 ; 而且只在眼根 色尘 光与作意 ( 注意 ) 四缘具备的时候才生起 一旦因缘消散, 其识即时就地止息, 因为条件改变了 但是这识并不跳到耳根等处去, 而变成耳识等等 注二十二 佛曾经毫不含糊地宣称识蕴是依色 受 想 行四蕴而生起, 不能离此四蕴而独存 他说 : 识可以以色为方便 以色为对象 以色为给养而存在, 并且为乐此不疲故, 它可以生长 增进 发展 识也可以以受为方便 而

53 存在, 以想为方便 而存在 ; 以行为方便 以行为对象 以行为给养而存在, 并且为乐此不疲故, 它可以生长 增进 发展 如有人说 : 我可以显示识的来 去 消逝 生起 成长 增进 发展, 而与色 受 想 行无关, 那他所说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 注二十三 很简单地说, 这些就是五蕴 我们叫做 众生 个人 或 我 的, 只是为这五蕴的综合体所取的一个方便的名字或标签而已 这五蕴都是无常的 不停地变迁著的 凡是无常的, 即是苦 这就是佛说 : 简单地说, 五取蕴即是苦 的真实义蕴 从一刹那到相接的另一刹那, 它们 ( 五蕴综合体的成份 ---- 译者注 ) 就不再相同 在这种关系里, 甲并不等于甲 它们是一股刹那的生灭之流

54 梵志们啊! 就好像一道山洪, 源远流长而波涛湍急, 把一切都冲走 它没有一刻一分一秒的停留, 只是不断地流 流 流 梵志们啊! 人生就像这山洪一般 注二十四 佛这样地告诉罗吒波罗 : 世间迁流不息, 无有恒常 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中, 一件事物的消逝, 就构成另一件事物生起的条件 其中, 并没有不变的实体 它们的幕后, 并没有可以叫做 永恒的自我 ( 神我 ) 个性 或真正可以叫做 我 的东西 大家都会同意, 无论是色蕴 受蕴 想蕴 行蕴或识蕴中任何一法, 都不能被认为是真正的 我 注二十五 但是这五种精神与肉体的 蕴, 本来是相互依存的 在它们联合活动的时候, 就成为一架身心合一的机器 注二十六, 因而产生了 我 的意念 但这是一

55 个虚妄的意念, 只是一种心所有法, 也就是前文刚谈过的五十二种心所法之一的身见 ---- 萨迦耶见 这五蕴和合之身, 通俗称为 众生 之物, 就是 苦 的本身 在五蕴的幕后, 再没有其它的 众生 和 我 在那里承当这 苦 就如觉音所说的: 仅有苦难存在, 却找不到受苦者 事迹是有的, 却找不到行事之人 注二十七 在活动的后面, 并没有不动的推动者, 只有活动本身 所以, 讲 生命是活动的 这句话是不对的 应当说生命就是活动本身 生命与活动并不是两样不同的东西 推言之, 思想的幕也没有思想者 思想本身就是思想者 除掉了思想, 就再找不到思想者 于此, 我们不能不注意到, 佛教的这一观点, 与笛卡儿的 我思故我在 是何其相反

56 现在可以提出 生命有没有起源 的问题了 根据佛的教旨, 生命之流的起源, 是不可想像的 相信上帝创造生命的人, 也许会对这答案感到诧异 但是, 如果你问他 : 什么是上帝的起源? 他会毫不犹豫地答覆 : 上帝没有起源 而且不会对他自己的答案感觉奇怪 佛说 : 比丘们啊! 这相续不断的轮回, 没有可见的终点 也不见有众生受无明所蒙蔽 被贪爱的桎梏所羁绊 在生死中飘泊轮转的开端 注二十八 谈到生死相续的主因 ---- 无明的时候, 佛说 : 无明的起源不可见, 不可假定在某一点之前没有无明 注二十九 因此, 也不可能说在某一个确定的起点之前, 世间没有生命 简短地说, 这就是苦的圣谛意义 明白了解这第一圣谛, 是极为重要的 因为佛说 : 凡是真正见到苦的, 也必见到苦的生起, 也必见到苦的止息, 也必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注三十

57 有些人以为这将使得佛教徒的生活忧郁而悲哀 这是错误的想像 其实丝毫不然 相反的, 真正的佛教徒, 是个最开心不过的人 他既无畏怖, 也没有烦愁 他是宁静安详, 不为灾变所恼乱沮丧, 因为他能如实洞见一切事物 从不抑郁不乐 与佛同时的人, 将他描述为 经常微笑著 在佛教的绘画与塑像里, 佛的容颜, 永远是快乐 宁静 满足而慈悲的, 决看不到有一丝受难或痛苦的痕迹 注三十一 佛教艺术和建筑, 佛教的寺院, 从来不曾予人以阴森苦恼的印象, 只有产生宁静安详的喜悦气氛 虽然世间有苦难, 佛教徒却不该因之而郁郁寡欢, 也不应为它生嗔而失去耐性 照佛教的说法, 嗔或恨是人生首恶之一 嗔是 对众生 苦难或与苦难有关的事物起不善欲 它的功能, 是为不快的心境及不良的行为奠下基础 注三十二 因此, 不能忍受苦难是错的 对苦难不耐烦或生恨, 并不能蠲除苦难 反之, 它只有更替你增加困扰, 而使得不顺利的逆境

58 更趋恶化与可恼 对苦难问题必须要有了解, 不该对它愤怒不耐 要明白它如何生起? 如何消除? 然后以坚忍 睿智 决心与精进依法实行, 以袪除它 有两部古老的佛典叫做 长老歌 与 长老尼歌, 其中充满了男女佛弟子的快乐心声 ; 他们在佛的教诫中, 找到了人生的平安与快乐 憍萨罗国的国王, 有一次告诉佛说, 佛的弟子们全不像其它宗教的信徒那样形容枯槁 粗劣苍白 消瘦孱弱 神情猥琐 佛的弟子们 欢欣鼓舞 意志昂扬 诸根怡悦 无所忧怖 宁静和平 心情愉快一如瞪羚, 享受著精神生活的快乐 国王又说, 他相信这种健全的气质是因为 这些可敬的人, 一定都已亲身证道世尊所说法的重大而圆满的意义 注三十三 佛教最反对愁惨 苦恼 悔罪 郁闷等心理状态, 认为这些都是体证真理的障碍 在另一方面, 尤须记

59 得 喜 是七觉支之一, 为证见涅槃所必须培养的一种主要德性 注三十四 注释 : 一 : 见一九二二年阿陆葛马 (Alutgama) 版律藏 大品转法轮经 第九页以次各页 ; 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五集第四二零页以次各页 二 : 此处巴利原文 Dukkha 一字在英文原著并未译成英文, 理由见下文 三 : 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 增支部经 第四十九页 四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五集第九十页大涅槃经

60 五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八十五页以次各页及同版 杂部经 第三集第廿七页以次各页 六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八十七页 七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清净道论 第四九九页及 阿毗达摩集论 ( 一九五零年山提尼克坦版 ) 第三十八页 八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五集第四二一页 九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三集第一五八页 十 : 见同书第三集第五十九页

61 十一 : 见 阿毗达摩集论 第四页 十二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三集第五十九页 十三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三集第六十页 想蕴 (Sanjna,PaliSanna) 不 仅是 perception 而且是 conception 概念及意念, 所以不能说只有六种, 著者太著 重 perception 之义, 故有此曲解, 本人殊不同意 编者张澄基识 ) 又: 阿毗 达摩集论, 无著造, 大正藏一六零五, 六六四页及安慧造, 大正藏一六零六, 六九五页, 皆由六根 六尘中说明想蕴并不是只限于此六种, 想蕴就是思想及概 念 张澄基识 十四 : 心所 一词现常用以代表五蕴中意义甚广的 行 字 行 字在其它行文中 之意义, 几可

62 代表任何有为法, 任何世间之物, 乃至五蕴, 无不是 行 十五 : 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 增支部经 第五九零页 十六 : 见 阿毗达摩集论 第六页 十七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三集第六十页 ( 此处著者亦犯与前面一般的错误, 见注十三, 编者张澄基识 ) 十八 : 根据大乘佛教哲学, 识蕴分心 意 识三义 阿赖耶识 ( 通常译作藏识 ) 即在此 蕴中 本书著者现正从事写作一部佛教哲学之专著, 不久即将出版 其中对此课 题将有详尽之比较研究

63 十九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三集第六十一页 二十 : 如果眼识只察觉到颜色, 而不知是蓝的, 那么此处所谓的颜色究竟是什么意义呢? 没有红 黄 蓝 的颜色, 究竟是什么颜色呢? 张澄基识 二十一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二五六页起 MahatanhasamkhayaSutta( 译者注 : 约相当于汉译 中阿含 二零一嗏帝经 ) 二十二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觉音疏第二集第三零六至三零七页 二十三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三集第五十八页

64 二十四 : 见一九二九哥仑坡版 增支部经 第七零零页 佛称此语乃他多生以前的一位师尊叫做阿逻伽的无欲仙人所说 尚忆西元前五世纪顷之希腊哲人赫拉克利脱氏 Heraclitus 也曾创一切皆迁流不息之说 他的名言是 : 你不可能两次伸足入同一河流, 因为新的水在不断流向你处 二十五 : 无我的教义在第六章内再行详论 二十六 : 事实上, 觉音曾将 生灵 比拟为一木制机器 见巴利文学会版 清净道论 第五九四至五九五页 二十七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清净道论 第五一三页 二十八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三集一七八页至一七九页, 及一四九页至一五一页

65 二十九 : 见同版 增支部经 第五集第一一三页 三 十 : 见同版 杂部经 第五集第四三七页 事实上, 佛说在任何人如见到四圣谛中任何一谛, 即见余谛 四圣谛是互相关连的 三十一 : 犍陀罗国及中国之福建两地, 各有佛修苦行之像, 形容枯槁, 胁骨尽露 但此为佛得道前厉修苦行之像 佛得道后, 即严斥此种修持为非法 三十二 : 见 阿毗达摩集论 第七页 三十三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二集第一二一页 三十三 : 关于七觉支请参阅 修习 : 心智的培育 章 第三章第二圣谛 : 集谛 苦之生起

66 第二圣谛 集谛, 就是关于苦之生起或根源的真谛 这一圣谛最通俗而为人所熟 知的界说, 在巴利文原典中许多地方都可见到 苦的根源, 就是 渴 ( 爱 ) 它造成 来世 与 后有 ; 与强烈的贪欲相缠结, 随地随处拾取新欢 这 渴 ( 爱 ) 有三 :( 一 ) 感官享受的渴求 ( 欲爱 ); ( 二 ) 生与存的渴求 ( 有爱 );( 三 ) 不再存在的渴求 ( 无有爱 ) 注一 这以各种形式表现的 渴求 欲望 贪婪 爱著, 就是生起一切痛苦及使得生死相续不断的根源 但却不能将它视为最初因, 因为按佛法说, 一切都是相对的 相互依存的 这苦之根源的渴 ( 爱 ), 也是依其他的条件而生起的 这条件就是受 注二, 而受又依触而生起, 辗转相依, 即构成所谓十二缘起 这在下文再为详论

67 由上可知, 渴 ( 爱 ) 并不是苦之生起的最初或唯一的原因, 而是最明显 最直接的原因, 也是最主要与最普遍的事实 注三 因此, 在巴利文原典的某些地方, 集谛的定义中, 除了以渴 ( 爱 ) 为主要原因以外, 还包括了其他的烦恼不净法 注四 本文篇幅有限, 无法详论, 只请牢记一点 : 这渴 ( 爱 ) 的核心, 就是从无明生起的虚妄我见 渴 ( 爱 ) 一词的意义, 不仅是对欲乐 财富 权势的贪求与执著, 也包括对意念 理想 观点 意见 理论 概念 信仰等的贪求与执著 注五 根据佛的分析, 世间一切困扰纷争, 小至家庭个人之间的口角, 大至国与国间的战争, 无不由于这自私的 渴 ( 爱 ) 所引起的 注六 从这一观点看, 一切经济 政治 与社会的根本, 都在这自私的渴爱 大政治家们想仅从经济与政治方面去解决国际纠纷, 讨论战争与和平, 只触及问题的表面, 而不能深入到根本

68 症结之所在 佛就曾告诉罗吒波罗 : 世人常感不足, 梦寐以求, 乃成为 渴 ( 爱 ) 的奴隶 每一个人都会承认, 世间一切恶事都从自私欲生 这并不难懂 但是这 渴 ( 爱 ) 如何能产生来世与后有, 就不是那末容易把握的一个问题了 在这里, 我们必须探讨与第一圣谛的哲理相应的第二圣谛中的深奥哲理 我们必须对业与再生的理论有若干的概念 众生所赖以继续生存的要件 因 缘 共有四种, 叫做四食 :( 一 ) 普通物质的食粮 ( 段食 );( 二 ) 感官 ( 包括意根 ) 与外境的接触 ( 触食 );( 三 ) 知觉 ( 识食 ); ( 四 ) 思或意志 ( 思食 ) 注七 四者中最后一项的思食, 就是求生 求存 求再生 求生生不已 繁衍滋长的意志 : 注八 它是造成生命延续的根本, 以善恶等业使生命向前迈进 注九 它就是 思 注十 在前面已经说明过思就

69 是业, 这就是佛自己所下的定义 关于刚才提到的 思食, 佛说 : 一个人能瞭解思食的意义, 他就能懂得三种 渴 ( 爱 ) 的意义 注十一 可知 渴 ( 爱 ) 思 思食 及 业 等名词所表诠的, 都是一样的东西, 都是表示求生 求存 求再生 求日益繁衍 滋长 积聚 这就是苦之生起的原因 在构成众生的五蕴中, 它是隶属于行蕴的 在佛教的教义中, 这是最重要的精义之一 因此, 我们必须明白记取苦之生起的原因 种子, 只在苦的本身之内, 而不在外 我们也须同样地记取苦之止息 苦之灭除的种子 原因, 也是在苦的本身之内, 而不在外 在巴利文原典里, 时常可以看到一条人所熟知的公式 : 凡是有生的, 亦必有灭 注十二 众生 事物 体制, 凡其内在的本性是生起的 是从无到有的, 其身内亦必含有自行息灭的种子 因此, 苦 ( 五蕴 ) 之内, 有它自行生起的本质, 也就含有它自

70 行息灭的本质 这一点在讨论第三圣谛 灭谛时, 还会再谈到 巴利文 Kamma 和梵文 Karma( 从字根 Kr 做 作而来 ), 其字义是 活动 作为 但在佛教的 业 的理论中, 它具有一个特别的意义 : 仅指 有意的行为, 而不指有的行为 有许多人误用或滥用业字来表示业的效应 在佛学术语中, 业 字决没有 业的效应 的意思 业的效应, 叫做业果或业报 意志 ( 思 ) 有相对的善或恶, 如同欲望有相对的善或恶一样 所以业也有相对的善或恶 善业得善果, 恶业得恶果 渴 ( 爱 ) 思 业, 无论善恶, 其结果都能产生一种力量, 一种继续向善的或向恶的方向前进的力量 无论善恶, 业果也是相对的, 而且是存在于轮回之内的 阿罗汉虽然也有活动与作为, 却不造业 因为他没有虚妄我执, 没有烦恼不净, 他已不受后有

71 业的理论, 不可与 道德的正义 或 奖善惩恶 之说混为一谈 奖善惩恶与道德的正义, 是以一个最高的主宰 上帝的观念为出发点的 上帝制造法律, 君临众生, 裁判是非 所谓 正义 一词, 意义含混 使用不当, 危险甚大 假彼之名以危害人类者, 实较造福为多 业的理论, 就是因果的理论 动力与反动力的理论 这是自然律, 与正义 奖惩的观念毫不相干 每一个有意的行为, 一定有它的效应和结果 善业得善果, 恶业得恶果 不是正义, 不是任何 人 或力量对你的行为加以裁判后所施于你的奖惩, 而是因为这些行为的本质如此 这是它们本身的法则 这一点还不难懂 难懂的是 : 根据 业 的理论, 意志行为的效果, 即使在人死后, 在来生仍能继续呈现 在这里, 我们必须依据佛教先解释一下, 死倒底是什么? 前文曾说明 : 众生者, 不过是肉体与精神力量 ( 能 ) 的综合 我们叫做死的东西, 只是身体机能的全部停

72 止而已 这身体机能停止之后, 是否这一切的力量与能也全部停顿了呢? 佛教说 : 不然! 对于生存 持续 繁衍的意志 愿力 欲望与渴爱, 是一股极大的力量, 大到足以推动整个生命 整个存在 整个世界 这是世界最大的力量 最大的 能 根据佛教, 这力量并不因身体机能的活动停顿 死亡 而止息 它继续以另一形式呈现, 而造成称为再生的后有 现在又生起另外一个问题 : 如果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如 自我 神我 者, 那末这个在死后仍能受有 仍能再生的是什么呢? 在进一步讨论死后的生命之前,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现生是什么? 以及它如何持续? 我们已经一再重复的说过, 所谓生命乃是五蕴和合而成, 是肉体与精神力量的综合 这些力量时刻在变, 没有两个相续的刹那是相同的 每一刹那, 它们生起又立刻死亡 五蕴生起 变坏 死亡的时后, 比丘啊! 那每一刹那, 你也生起 变坏 死亡 注十三 所以在今生一生当中, 每一刹那我们都在生了

73 又死, 死了又生, 而我依旧继续存在 假使我们能够瞭解, 在今生中, 我们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如 自我 神我 者, 而能继续存在,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瞭解在身体机能的活动停顿之后, 这力量仍能不假助于 自我 神我 而继续存在呢? 物质的身体不再活动的时后, 能 并不随之消失 它继续形成另外一种形态, 就是我们叫做另一生命的东西 儿童的身体与心智机能都非常娇嫩 柔弱, 可是其中却含有成长为发育完全的成人的势能 构成所谓众生的身心的能, 其中即含有形成新色身 并使之逐渐长成及充份发育的力量 因为没有永恒不灭的实体, 所以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从这一刹那度到另一刹那 因而, 很明显的, 也就没有任何恒常不变的东西可以从今生投向他生 生命只是刹那变化而相继不断的一个系列 这系列, 实在讲起来, 只是一连串的运动 它就像一朵彻夜长明

74 的灯焰 ( 从初夜到天明 ) 它既非同一焰, 也不是另一焰 一个小孩成长为六十老翁 当然的, 这六十老翁与六十年前的稚子不会一样, 可是他也不是另一个人 同样地, 一个人在此地死了, 在另一个地方又生了下来 ; 这两者既非同一人, 亦非另一人 他仍是同一系列的继续 死与生的差别只在一念顷间 此生的最后一念顷, 便决定了所谓下一生的最初一念顷 这下一生实际上仍是此生同一系列的延续 就在此生中, 亦复如是 此一念顷便是构成下一念顷的要件 因此, 从佛教的观点看, 生死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大神秘 佛教徒对这问题是素不罣怀的 只是求生 求存的 渴 ( 爱 ) 存在一天, 生死相续的轮回, 就将不停的流转 只有以智慧照见实相 真理 涅槃, 将它的动力 渴 ( 爱 ) 切断了, 这轮回才会停止转动 注释 :

75 一 : 见一九二二年阿陆葛玛版律藏大品第九页 ; 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五集第四二一页及其他各处 二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五十一页 三 : 见 阿毗达摩集论 第四十三页 四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毗崩伽 ( 分别论 ) 第一零六页以次各页 五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五十一页 ; 杂部经 第二集第七十二页; 毗崩伽 第三八零页 六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八十六页

76 七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四十八页 八 : 所谓 思食 与现代心理学中之 libido( 性本能 生命力的源泉 ) 可成一有趣的对比 九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觉音疏第一集第二一零页 十 : 见同书第二零九页 十一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二集第一零零页 三种渴 ( 爱 ) 是 ( 一 ) 感官享受的 渴求 ( 欲爱 ), ( 二 ) 生与存的渴求 ( 有爱 ),( 三 ) 不再存在的渴求 ( 无有爱 ) 前文集谛 苦之生起的定义中, 业已列举

77 十二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三集第二八零页 ; 杂部经 第四集第四十七页 及一零七页 ; 第五集第四二三页及其他各处 十三 : 根据 小部经 集觉音疏 ( 巴利文学会版 ) 第七十八页, 此语系佛亲口所说 但 著者迄未能查得其原文出处 第四章第三圣谛 : 灭谛 苦的止息 第三圣谛的要义是 : 人类可以从相续不断的苦得解脱 获解放 享自由 这圣谛名为苦灭圣谛, 也就是涅槃 巴利文作 Nibbana, 但梵文的 Nirvana 更为人所广知 要想彻底袪除苦的根本 渴 ( 爱 ) 这在前面已经讲过, 所以涅槃也叫做断爱

78 你要问 : 可是什么是涅槃呢? 为了答覆这个十分简单而自然的问题, 已有人写了好几部书了 可惜这些书不但没有把问题解释清楚, 反而使它们愈趋复杂 惟一合理的答案是 : 这问题永远不能以语言文字充份而圆满地答覆 因为人类的语言太贫乏了, 不足以表达涅槃这种绝对真理 最终实相 语言是人类所创造以表达他们由感官与心灵所经验到的事物与意象的 超越凡情的经验如绝对真理者, 不属于这一范畴之内 因此, 没有任何语文足以表达这种经验, 就像鱼的字汇里没有形容陆地的字眼一样 乌龟和它的朋友鱼说, 它刚到陆地上散步回湖 鱼说 : 当然你的意思是说游泳啰! 乌龟想对鱼解释陆地是坚实的, 不能在上面游泳, 只能在上面步行 可是鱼却坚持不可能有这么一样东西 陆地一定也是液体, 和它住的湖一样 ; 有波浪, 可以在里面跳潜游泳 语文是代表我们所熟知的事物和意念的符号 这些符号甚至不足以表显日常事物的真实性状 在了知

79 真理方面, 语文是不可靠而易致差错的 所以, 楞伽经 里就说愚人执著语言文字, 如大象陷于泥淖 注一 可是我们又不能没有语言文字 不过如果用正面的文词来表诠涅槃, 我们立刻就会产生一项与这语词有关的意念而执著它, 结果可能与原意适相违反 因此, 说到涅槃, 我们大都用反面的文词 注二, 如 断爱 无为 止贪 寂灭 等 因为这样做, 似乎比较不易引起误解 我们再看看巴利文原典里若干涅槃的定义及说明 : 涅槃是彻底断绝贪爱 : 放弃它 摒斥它 远离它 从它得解脱 注三

80 一切有为法的止息, 放弃一切污染, 断绝贪爱, 离欲, 寂灭, 涅槃 注四 比丘们啊! 什么是绝对 ( 无为 )? 它就是贪的熄灭 嗔的熄灭 痴的熄灭 这个, 比丘们啊! 就叫做绝对 注五 罗陀啊! 熄灭贪爱, 就是涅槃 注六 比丘们啊! 一切有为无为法中, 无贪最上 就是说 : 远离憍慢, 断绝渴想 注七, 根除执著, 续者令断, 熄灭贪爱, 离欲, 寂灭, 涅槃 注八 佛的大弟子舍利弗回答一个游行者 什么是涅槃 的问题时, 他的答覆与佛所作无为法的界说 ( 见上 ) 一般无二 : 贪的熄灭 嗔的熄灭 痴的熄灭 注九

81 放弃 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 就是苦的止息 注十 生死相续的止息, 就是涅槃 注十一 此外, 对于涅槃, 佛又曾说 : 比丘们啊! 有不生 不长的非缘生法 ( 无为法 ) 如果没有这不生 不长的非缘生法, 则一切生的 长的 因缘和合的, 即无从得解脱 因为有这不生 不长 非缘生法故, 生的 长的 因缘和合的, 才能得到解脱 注十二 此中没有地水火风四大种 长宽 粗细 善恶 名色等等观念也一律摧破无遗 无此世间亦无他世间, 无来无去亦无停留, 不死不生亦无根尘 注十三

82 因为涅槃是用反面文词所表达的, 因此有许多人得到一种错误观念, 以为它是消极的 表现自我毁灭的 但涅槃绝不是自我的销毁, 因为根本无 我 可毁 只能说它 ( 涅槃 ) 所销毁的是 我 的幻觉 我 的错误意念 把涅槃说成积极或消极, 都是不对的 消极 与 积极 本是相对的观念, 只存在于 两立 的境界之内 这些形容词不能应用于涅槃 ( 绝对真理 ) 上, 因为涅槃超越两立与相对的境界, 反面的文词, 并不一定就代表消极的状态 在巴利文和梵文中, 健康 一词教做 arogya, 其字义就是 无疾, 也是一个反面的名词 但无疾并不代表消极的状态 英文里的不死 immortal( 相当于梵文的 Amrta 或巴利文的 Amata), 涅槃的同义字, 也是个反面名词, 但也不代表一种消极的状态 消极价值的反面, 就不消极了 涅槃另一个同义字就是解脱 ( 巴

83 利文作 Mutti 梵文作 Mukti) 没有人会说解脱是消极的 但是甚至解脱一词也有其反面的意义 : 解脱者乃从某种障碍得自由的意思 障碍是恶法 是反派的, 而解脱却不是反派的 因此, 涅槃 解脱 绝对自在, 是从一切恶得自在, 从贪 嗔 痴得自在, 从一切两立的相对时 空等得自在 涅槃即是绝对的真理, 从 分别六界经 ( 巴利藏 中部经 第一四零经 ) 里可以略窥其端倪 这部极为重要的经, 是佛住在一个陶工家里的时候, 在一个安静的晚上, 发现弗加沙有智慧而诚恳, 因而对他所说的 ( 前文曾提到过 ) 这部经里有关部份的要义如次 : 人由六种元素组成 : 坚性 湿性 暖性 动性 空与识 佛将六者予以分析, 结论是六者中没有一样是 我的 我 或 我自己 它彻底明了识如何来? 如何去? 愉快的 不愉快的 以及既非愉快亦

84 非不愉快的感觉如何来? 如何去? 由于这种了解, 他即心无所著 心无所著, 就成为一纯粹 平等的舍心 他可将这舍心随意升到任何高层的心灵境界, 而长时间的维持此一状态 但是他又想 : 如果我将这纯净的舍心集中于空无边处, 而生一心与彼相应, 是知该处乃心所造, 是有为法 注十四 如果我将此纯净舍心集中于识无边处... 于无所有处... 于非有想非无想处, 而生一心与彼相应, 是知该等处皆是心造 于是, 他不再以心造作, 亦不以意志求生存相续, 亦不求灭 注十五 因为他不造作, 不求生存相续, 亦不求断灭故, 他对世间心无执取 心无执取, 则无所罣碍 无所罣碍故, 心得澈底完全的平静 ( 内心的寂灭 ) 于是他自知: 受生已尽, 清净的生活已过完了, 该做的事都已做了, 已没有余事可办 注十六 佛在经历一种愉快 不愉快 或既非愉快亦非不愉快的感觉的时候, 他知道这种感觉是不久长的 它

85 即没有缠缚他的力量 经历这些感觉, 不能使他情感激动 不论是什么样的感受, 他都能经历而不受它的拘缚 他知道一旦躯壳朽败, 这些感觉终将归于平静, 就像油尽灯枯一样 因此, 比丘们啊! 有这样赋禀的人, 才是赋有绝对的智慧 因为具有灭一切苦的智识, 才是绝对的圣智 他这筑在真理上的解脱, 是不可动摇的 比丘啊! 凡是虚妄不实的, 都是假法 凡是真实的 涅槃的, 才是真理 因此, 比丘啊! 有这种赋禀的人, 才是赋有绝对的真理 因为绝对的圣谛就是涅槃, 也是实相 在另一部经里, 佛毫不含糊地用真理一词代替涅槃 : 我将教你们真理, 以及走向真理的道路 注十七 在这里, 真理的意义, 很明确的就是代表涅槃

86 什么是绝对的真理? 依佛教说, 绝对的真理就是 : 世间没有绝对的事物 凡所有法都是相对的 缘起的 无常不永恒的 ; 而没有恒常不变 亘古永存的绝对的实体, 诸如 自我 灵魂 或 神我 等, 无论在身内或身外 这就是绝对的真理 虽然, 在通俗言词里, 也有 反面的真理 一词, 真理却决不是反面的 体证这真理, 就是对事物的如实知见, 无有无明妄想 注十八 ; 也就是断绝贪爱 灭苦 涅槃 在此值得记住的, 就是大乘佛教 生死即涅槃 的见解 同一事物可以是生死, 也可以是涅槃, 全在你的看法如何 主观或客观 这种大乘观点, 大抵是从上座部巴利文原典中的观念演变而来 这些观念在我们方才短短的讨论中已经提到过 注十九 认为涅槃是绝灭贪爱的自然结果, 那是错误的 涅槃不是任何东西的结果 如果它是一个结果, 它就是由某种因缘所得的效应 那它就是缘生的, 而为有条件的存在 但是涅槃既非因亦非果, 他是超越因果

87 的 真理不是一个结果, 也不是一个效应 它不是一种神秘的心灵或思想的状态, 犹如禅定一般 真理就是真理 涅槃就是涅槃 你惟一想知道它的方法就是亲见亲证 有路可通涅槃, 但是涅槃并不是这条路的结果 注二十 你可以沿一条小径到达一座山, 但那山却不是那条路的结果或效应 你可以看见一道光明, 但是光明并不是你目力的结果 常有人问 : 涅槃之后又如何? 这问题是不能成立的, 因为涅槃是最终的真理 它既是最终, 它之后就不能再有别的 如果涅槃之后仍有什么, 那末那东西才是最终的真理, 涅槃就不是了 一个名叫罗陀的比丘, 曾用另一方式将这问题问佛 : 涅槃的作用是什么? 这问题先假定涅槃之后仍有余事, 所以要求涅槃须有作用 因此佛答称 : 罗陀啊! 这问题是不得要领的 修习梵行即以涅槃为其最终目的, 沈潜于绝对真理之中 注二十一

88 若干通俗而不正确的语句, 如 佛于死后入于涅槃或般涅槃, 曾引起许多对涅槃的幻想与揣测 注二十二 一听说 佛入涅槃或般涅槃, 即以为涅槃是一种境界 一种领域或一个位置, 其间仍有某种的存在, 而以所熟知的 存在 一词的涵义来臆测涅槃是何等样子 这通俗的说法 佛入涅槃 在巴利文原典中, 并无与它相当的词句 所谓 佛于死后入于涅槃, 根本没有这一说 巴利文中有 Parinibbuto 一词用以代表佛或阿罗汉等亲证涅槃者的逝去, 但这字的意思并非 入于涅槃 这字简单的意义, 只是 完全谢世 完全熄灭 或 圆寂 而已 因为佛或阿罗汉死后即不再受生 另外一个问题是 : 佛或阿罗汉死 ( 般涅槃 ) 后如何? 这问题是属于不可答的问题之类 ( 无记 ) 注二十三 佛谈到这问题时, 也表示在人类的辞汇里, 没有字眼可以表达阿罗汉死后的情状 在答覆一个名叫婆磋的游方者所发的同样问题的时候, 佛说 生

89 不生 等名词不能适用于阿罗汉 因凡与 生 不生 有所关联的色 受 想 行 识等, 以阿罗汉言, 俱已澈底根除无遗, 死后不再生起 注二十四 一般常将阿罗汉之死与薪尽火灭 油竭灯枯相比拟 注二十五 于此有一事必须明白了解, 不容含混 这就是 : 以 火焰的熄灭 作比的, 不是涅槃, 而是由五蕴和合而生 而亲证涅槃的 人 ( 换言之 : 熄灭的是 人, 而不是涅槃 澄基注 ) 这一点必须特别强调, 因为许多人, 甚至若干大学者, 都常误会或误解这涅槃的譬喻 涅槃从来不能与火或灯的熄灭相比 另外, 还有一个很普通的问题 : 如果没有 我, 没有 神我, 那末谁来亲证涅槃呢? 在没有谈到涅槃之前, 先让我们自问 : 如果没有 我, 现在想者是谁? 在前面的文章里, 我们已经弄明白 : 思想的乃

90 是念头, 在念头的后面, 再没有其他的思想者 同样的, 能证涅槃的就是智慧 ( 般若 ) 在证的幕后, 别无证者 在讨论苦的来源 ( 集谛 ) 时, 我们已经明瞭, 不论什么 众生 事 物 制度 只要是缘起的, 在它自身内即含有灭 坏的种子 苦与轮回, 相续不断的生死, 都是缘起的, 所以也一定是缘灭的 苦因贪爱 ( 渴 ) 生, 由般若 ( 智慧 ) 而灭 贪爱与般若都在五蕴之内, 前文已经讲过 由是可知, 它们生起与熄灭的种子, 都在五蕴之内 这才是佛的名言 : 在这众生六尺之躯内, 我说即是世界, 世界的生起与寂灭, 以及走向世界寂灭之道 注二十六 的真实意义 这意思就是说, 所有的四圣谛也都在这五蕴之中 ; 也就是说, 都在我身中 ( 这里 世界 二字代替了苦字 ) 这意思也是说: 苦的生起与熄灭, 并非有赖于外力

91 遵照第四圣谛的方法, 去发展及培养智慧 ( 般若 ) ( 见下章 ) 时, 即能澈见生命的奥秘, 如实地见到事物的真相 这秘密发现后, 真理见到后, 所有一切狂热地制造著轮回相续的妄见的力量, 一时俱归平静, 不能再产生任何业果 因为妄执已破, 对继续生存的渴爱已断 就像精神病患在自觉到他疾病的原因和秘密时, 他的病就霍然而愈一样 在几乎所有的宗教中, 至善之境只有在死后方能达到 涅槃却可以当生成就, 不必等到死方能 获得 凡是亲证真理 涅槃的人, 就是世间最快乐的人 他不受任何 错综 (complex) 迷执 忧 悲 苦恼等苛虐他人的心理状态所拘缚 他的心理健康是完美的 他不追悔过去, 不冥索未来, 只是扎扎实实地生活在现在里 注二十七 因此, 他能以最纯净的心情欣赏与享受一切, 而不掺杂丝毫自我的成分在内 ( 译者按 : 即陶然与万物合一, 浑然忘我之意 )

92 他是喜悦的 雀跃的 享受著纯净的生活 他的感官愉悦, 无所忧烦, 心灵宁静而安详 注二十八 他既无自私之欲求 憎恚 愚痴 憍慢 狂傲以及一切染著, 就只有清净 温柔, 充满了博爱 慈悲 和善 同情 了解与宽容 他的服务精神是最纯正的, 因为他不为自己设想 他不求得 不积储 甚至不积贮精神的资粮 ; 因为他没有 我 的错觉, 而不渴求重生 涅槃超越一切两立与相对的概念, 因此它不是一般善恶 是非 存在不存在等观念所能概括 甚至用以形容涅槃的 快乐 一词, 其意义也迥乎不同 舍利弗有一次说 : 同修啊! 涅槃真是快乐! 涅槃真是快乐! 优陀夷问他 : 可是, 舍利弗, 我的朋友, 如果连感觉都没有了, 怎么会有快乐呢? 舍利弗的答案具有高度的哲学意味, 而不是一般所能了解的 他说 : 没有感觉本身就是快乐

93 涅槃是超越逻辑与理性的 不论我们怎样埋头精研高深的理论, 以臆测涅槃或最终真理与实相, 都只能算是一种无作用的 绞尽脑汁的游戏而已 我们终不能循此途径而对它有所了解 在幼稚园的小娃娃, 不可与人争辩相对论 如果他耐心而勤奋的钻研他的学问, 有一天也许他会了解它 涅槃是要由智者内证的 如果我们耐心而勤奋的循著 大道 前进, 至诚恳切的训练净化自己, 获得必要的心灵方面的成长, 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内证到它, 而毋须乎殚精竭虑于钻研谜样艰深的文字 现在让我们回头面对趋向内证涅槃的大道吧! 注释 : 一 : 见一九二三年京都出版社南条文雄编入 楞伽经

94 二 : 有时亦有以正面文字形容涅槃者, 如吉祥 善 安全 清净 洲 皈依 护 彼岸 和平 宁静等 杂部经 中之 AsamkhataSamyutta 经中列有涅槃之同义字卅二种, 大多是譬喻性的 三 : 见一九二二年阿陆葛玛出版萨达帝沙上座所编之律藏大品第十一页及 杂部经 第五集第四二一页 请注意此处灭 ( 息苦 ) 字的界说, 佛在鹿野苑第一次说法时已讲过 但其中并无涅槃一词, 虽然它的意思就是涅槃 四 : 见 杂部经 第一集第一三六页 五 : 见同经第四集第三五九页 六 : 见同经第三集第一九零页 七 : 此字原为 pipasa, 口渴义

95 八 : 见巴利文学会版 增支部经 第二集第三十四页 九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四集第二五一页 十 : 舍利弗语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一九一页 十一 : 佛陀另一弟子谟尸罗语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二集第一一七页 十二 : 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 小部经 感兴语 ( 嗢陀南 ) 第一二九页 十三 : 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 小部经 感兴语第一二八页及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 长 部经 第一集第一七二页

96 十四 : 请注意一切秘密的精神境界, 不论如何崇高纯净, 皆由心造, 是缘生而有为的 它们都不是实相, 不是真理 ( 译者注 : 关于这段文字, 可在参阅汉译 中阿含 第一六二分别六界经, 有更详尽的解释 ) 十五 : 意思就是他不再制造新的业, 因为他现在已不再有渴爱 决意 思 十六 : 这句话的意思, 就是他已成为阿罗汉 十七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五集第三六九页 十八 : 参阅 入楞伽经 第二零零页 摩诃摩帝啊! 涅槃就是如实地知见一切事物

97 十九 : 龙树很明白地说过 : 生死不异涅槃, 涅槃不异生死 见蒲桑编中论释第廿五 章第十九节 二十 : 请记住在九无为法中, 涅槃是超越道 果的 自性涅槃不是一种结果, 不是什么 东西生的, 但是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则不能如是说 张澄基识 二十一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三集第一八九页 二十二 : 有的作者常用 佛涅槃后 而不说 佛般涅槃后 佛涅槃后 一语是没有意义的, 在佛典中找不到这种说法 应该说 佛般涅槃后 二十三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四集第三七五页以次

98 二十四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四八六页 二十五 : 见同经第一集第四八七页, 第三集第二四五页, 以及巴利文学会版 小部经集 第四十一页 (u.232) 二十六 : 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 增支部经 第二一八页 二十七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一集第五页 二十八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二集第一二一页 第五章第四圣谛 : 道谛

99 第四圣谛就是导致苦之止息的途径 道 这道叫做中道, 因为它是避免两个极端的 一个极端就是经由感官的享受去追寻快乐, 是 低级 平庸 无益的凡夫之道 另一个极端是经由各种自虐的苦行以寻求快乐, 这是 痛苦 无价质而无益的 佛自己都曾尝试过这两种极端, 深知其无有实益, 才由亲身的证验, 发现了 能够产生知 见, 导致宁静 内证 正觉 涅槃 的中道 这正道一般都称之为八正道, 因为它是由八个部份所组成 这八个部份就是 : 一 正见 正实的知见 二 正思 正确的思维 三 正语 正直的言语 四 正业 端正的行为

100 五 正命 正当的职业 六 正勤 正好的努力 七 正念 正净的忆念 八 正定 正统的禅定 佛献身说法四十五年, 几乎在他的全部教诫中都牵涉到这一道谛 他以各种不同的方法 不同的措辞, 对不同的人宣说这一真谛 完全视闻法者的根器 智慧以及力行能力, 而对机施教 但是藏经里面成千卷佛所说经的要义, 不外乎讲的是八正道 读者诸君不可认为上面所列的八条途径, 应当依照上开的一般次序而逐条修习 实际上, 应当视各人能力所及, 尽可能同时修习 这些道彼此之间互有关连 修习一道, 也有助于培育其它各道

101 这八条途径的主要目的, 在促进及完成佛教的基本训练 : 就是所谓的戒 定 慧的三学 注一 因此, 如果将八正道依三学归类, 自将有助于对此一真谛获得较有条理的瞭解 戒学是建立在对一切众生普遍爱护 慈悲摄持的广大观念之上的 这也是佛教的基础 许多学者们谈到佛教或写作有关佛教的文字的时候, 往往耽迷于枯燥的哲学及形上学的歧途之中, 而忘记了佛教这一伟大理想, 实在市一桩遗憾之至的事情 殊不知佛说法乃是 为了众生的利益, 为了众生的福祉, 为了悲悯众生之故 根据佛教, 一个完人必须具备两种品性 : 悲与慧 这两者必须予以等量的培育与发展 悲代表著爱 慈 善 恕以及情感方面的其他高尚情操, 也就是心的品质 而慧则代表著理智方面或思想方面的品质 只发展情感而忽略了理智, 会造成一个好心的傻瓜 只发

102 展理智而忽略了情感, 也许会使人变成一个铁石心肠的思想家, 而毫无对人的同情 因此, 要成为完人, 必须两者等量培育 这就是佛教生活方式的目的 这里面, 悲与慧是不可分的, 下文便见分晓 以爱与悲为基础的戒学里, 包括了八正道中的三条道 : 正语 正业与正命 ( 前开第三 四 五等三正道 ) 正语的意思是 :( 一 ) 不妄语,( 二 ) 不窃议 诽谤 及发表足以引起个人或团体间憎恨 敌意 倾轧 不和的言论,( 三 ) 不用苛刻 粗鲁 无礼 酷毒 及骂詈的言辞,( 四 ) 不作无意义 无利益而愚蠢之饶舌与空谈 这几种不正当而有害的言语既已戒绝, 则发言自然真实, 用词自然友善 愉快 温柔 充满意义与利益 凡人发言, 不可不慎 说话必须顾到时地 如所言无益, 则应保持 高贵的缄默

103 正业的目的是提倡合乎道义 荣誉而和平的行为 它的戒条是不杀生 不偷盗 不作不诚实的交易, 及非法的性交 而应当帮助别人过一种堂堂正正的 和平而光荣的生活 正命的意思, 就是不从事于他人有害的职业, 例如贩卖军火武器 醇酒鸩毒 屠宰 欺诈等 而应以光荣无咎, 不危害他人之职业为生计 从这一条可见佛教是强烈反对任何战争的 因为它制定贩卖军火武器是邪恶而不正当的生计 八正道中这三条 ( 正语 正业 正命 ) 构成合乎伦理的行为 ( 戒学 ) 须知佛教的伦理与道德的行为, 是以增进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和谐快乐为目的的 这种道德的行为, 是所有精神方面的高度成就所不可或缺的基础 精神生活的开展, 如果没有这道德的基础, 是不可能达到的

104 其次就是心智的锻炼 ( 定学 ) 此包括了八正道的另外三条 : 正勤 正念 ( 亦作正志 ) 与正定 ( 前开六 七 八等三条 ) 正勤 ( 亦作正精进 ) 就是以坚强蓬勃的意志 ( 一 ) 以阻止邪恶不善的念头的生起,( 二 ) 以袪除已生起的邪恶不善的念头,( 三 ) 使得尚未生起的善良健全的念头得以生起,( 四 ) 使已生起的善良健全的念头充份发展而臻于至善之域 正念 ( 或正志 )( 即所谓身 受 心 法之四念处 澄基注 ) 就是对于 ( 一 ) 身体 的活动,( 二 ) 情绪的感受,( 三 ) 心智的活动,( 四 ) 观念 思想 见解等法, 精勤注意观照, 忆念不懈 将注意集中于呼吸 ( 数息法 ), 是一种很有名的方法, 可以从锻炼身体而达到精神的开展 此外, 尚

105 有多种修习禅观的方法, 也都以急中注意于身体为发展正念的途径 关于情绪的感受, 行者必须对各种感受, 不愉快的 中性的 以及它们在他体内生起及消失的过程, 无不了了分明 关于心智的活动, 行者必须自觉他的念头是否淫佚? 是否嗔恚? 是否迷惑? 是否散乱? 还是系著一处 就照这样子, 行者对于本身每一举心动念, 如何生起? 如何消失? 俱应了了分明 至于意念 思想 观念等, 行者必须了解它的性质 : 如何生起? 如何消失? 如何开展? 如何抑制? 摧毁? 以上四种心智的培育或禅观的修持, 在 四念处经 中也有详尽的论究 注二

106 心智的锻炼中的第三项, 也是最后一项, 就是导致四禅的正定 这禅定一般都误叫它做出神或神游 ( 编者注 : 出神或神游, 是道教的一种特殊禅定, 与佛教禅定不同, 切须分别 ), 修到初禅的时候, 行者若干强烈的欲望以及不健全的思想如淫佚 嗔忿 贪睡 掉悔 疑法 ( 五盖 ) 等, 一时尽除 心里常保持喜乐二支及某些心理活动 到二禅的境界时, 所有思想的活动全部被抑制, 从而产生内净支及一心支, 同时保留喜支与乐支 三禅时, 喜支因为是一至种动态的感受, 也消失了 但是乐支仍在, 另外还加了行舍的一支 到了四禅的境地, 所有一切的感受, 甚至乐 非乐 喜 忧悔都消失了, 只余纯净的舍支与念支 心智就是这样子经由正勤 正念与正定的训练与约束而发达起来的 其余两条道 : 正见与正思, 就构成三学中的慧学

107 正思所表诠的, 是对一切众生爱护的思维 非暴力的思维 及舍己的离欲不执著的思维 在这里请注意 : 将舍己的无著 爱护 以及非暴力的思维归在慧学之内, 是很关重要的 这很明显的表示真正的智慧是赋有这些特质的 而一切自私的欲念 嗔恚 憎恨 暴力, 都是缺乏智慧的结果 在任何的生活圈子里, 无论是个人的 社会的 或政治的, 都是如此 正见就是对事物的如实知见, 而四圣谛也就是阐释一切事物的真相 因此, 正见最后就变成对于四圣谛的知见 这知见就是直窥最终实相的最高智慧 根据佛教, 知见有两种 : 我们一般称之为知见的实在只是知识 ; 一堆累积的记忆, 以及根据若干已知的条见, 由理性对某一课题所得的瞭解而已 这种知见叫做事见, 是不很深入的见解 真正深入的知见叫做理见, 是不关事物的名称 标志, 而对其实际相状所具的真知灼见 这种深见只有在心地中一切杂染都已涤除净

108 尽, 而且经过禅定的锻炼, 达到充分发展的程度, 方有可能 从这篇简短的叙述道谛的文字里, 可以看出这 道 乃是一种生活方式, 为每一个人所应遵行 修习 宏扬的 它是身口意的自律 自我的开展 自我的净化 它与信仰 祈祷 崇拜与仪规完全无关 从这一意义来讲, 它不含有任何通俗称为 宗教 的成分 它是一条通过道德 理性与精神的完美化而走向最终实相 圆满自在 快乐与和平的途径 在佛教国度里, 遇到宗教节日, 也有些简单而优美的习俗与仪式 它们与真正的 道 很少关系 但也有相当的价值, 因为它们能满足对教义理解较浅的信徒们若干宗教情绪的需要, 而逐渐援引他们走上这条圣道 关于四圣谛, 我们有四桩事情要做 :

109 第一圣谛是苦谛 人生的实相 一切苦难 忧患 喜乐 缺陷 不如意 无常 无实, 都是人生的实际 关于这点, 我们要做的, 清处而澈底地了知这苦的事实 第二圣谛 苦的根源 这根源是贪欲 渴 ( 爱 ) 以及伴随著它们的种种染污不净法 仅仅瞭解这一事实是不够的 我们要做的, 是抛弃它 袪除它 消灭它 根绝它 第三圣谛是灭谛 涅槃 绝对真理 最终实相 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 是去亲身体证它 第四圣谛 导向体证涅槃之路 但仅仅有了对这 道 的智识, 不论多么澈底, 都是没有用的 这方面我们的工作是依教奉行, 锲而不舍 注四 注释 :

110 一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三零一页 二 : 见本书第七章 修习 : 心智之培育 三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清净道论 第五一零页 四 : 见一九二二年阿路葛玛版大品第一零页 第六章 无我论 一般用到 灵魂 自我 个我 或梵文里的 神我 ( Atman)( 编者注 : Atman 其实只是 我 的意思, 一般均译为 神我, 沿用已久, 但是否与奥义书及吠檀多之哲学相符, 甚可置疑 ) 这些字眼的时候, 它们所提示的意义是 : 在人身中有一恒常不变 亘古长存的绝对实体 这实体就是那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背后不变的实质 照某些宗教说,

111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个别的灵魂, 这灵魂是上帝所创造的 人死后, 它即永久地生活在地狱或天堂里, 而它的命运则完全取决于它的创造主的裁判 依另一些宗教的说法, 这灵魂可以历经多生, 直到完全净化, 最后乃与上帝或梵天或神我合一, 因为当初它就是从这里面流出来的 这个人身中的灵魂或自我是思想者 感受者 一切善恶行为所得奖惩的领纳者, 这种的观念叫做我见 在人类的思想史中, 佛教是独一无二不承认这灵魂 自我或神我的存在者 根据佛的教诫, 我见是虚妄的邪信, 与真实绝不相侔 它只能产生 我 我的 之类有害的思想 自私的欲望 贪求 执著 憎恨 嗔恚 贡高 我慢 自利主义, 以及其它染污不净法等种种问题 它是世间一切纷扰的泉源 : 从个人间的冲突, 以至国与国间的战争, 莫不以此为根由 简言之, 世间一切邪恶不善法, 无一不可溯源到这一邪见

112 人的心理上, 有两种根深蒂固的意念 : 自卫与自存 为了自卫, 人类创造了上帝, 靠上帝得到保护 安全与依怙, 就像小孩依赖父母一样 为了自存, 人类想出了灵魂 ( 神我 ) 不灭的主意, 俾得亘古长存 由于他的愚昧 懦弱 恐惧与贪婪, 人类需要这两件东西来安慰自己 因此, 他紧紧地 狂热地抓住它们 佛的教诫不但不助长这愚昧 怯懦 恐惧与贪欲, 反从釜底抽新将这些 ( 劣根性 ) 连根芟除, 以使人类得到正觉为目的 根据佛教, 上帝与灵魂的概念, 是虚妄不实的 虽然神学是一项高度发展的理论, 它们仍然只是极精微的前尘心影, 不过穿上了深奥难懂的形上学以及哲学名词的外衣而已 这些意念之根深蒂固而为人类所亲所爱, 使得人类不愿听闻 更不愿了解任何与之相违反的教诫 佛对这点甚为熟知 事实上, 他曾说过, 他的教诫是反潮流的, 是违反人类自私的欲念的 在他证正

113 觉才四个星期的时候, 他坐在一棵榕树底下, 如是自思 : 我已证入真理 此理艰深, 难见难解,... 惟智者能知之... 为强烈的欲望所征服而为黑暗所包围的人, 不能见此真理 这真理是反潮流的, 崇高 深奥 微妙 难知 他心里这样想著, 佛曾一度犹豫 如将他所证真理, 解释与世人知悉, 是否将徒劳无功? 然后他将世间比作一座莲池 : 在莲池中, 有些莲花还淹没在水底, 有些已长到水面, 有些则已透出水面而不为水所沾濡 同样的, 在这世间也有各种根器不同的人 有些人会了解这真理的, 佛这才决定说法 注一 无我论 ( 或称灵魂非有论 ) 是缘起论的推论, 也是分析五蕴所得到的自然结果 注二 在前文讨论第一圣谛 ( 苦谛 ) 的时候, 已说明所谓众生或个人是由五蕴综合而成 将五蕴予以分析审

114 察, 找不到在它们幕后另有一个可以称之为我 神我或自我的长住不变的实质 这是分析法, 但用合成法的缘起论, 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根据缘起论, 世间没有一件事物是绝对的 每一件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 ( 由条件构成的 ) 相对的 互为依存的 这就是佛教的相对论 在正式讨论无我的问题之前, 对于缘起论应有一个简明的概念 这一项教义可用四句简短的公式来代表它 :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 此无故彼无, 此灭故彼灭 注三 在这缘起 相对 互存的原则下, 整个生命的存在 持续, 以迄寂灭, 都在一条叫做缘起法则的公式里解释得十分周详 这法则共分十二部分 :

115 一 因为无知, 乃有种种意志的活动而成业 ( 无明缘行 ) 二 因为有种种意志的活动, 乃有知觉的生起 ( 行缘识 ) 三 因为有知觉, 乃有精神与肉体的现象产生 ( 识缘名色 ) 四 因为有了精神与肉体的现象发生, 乃有六根的形成 ( 名色缘六入 ) 五 因为有六根, 乃有 ( 感官与心灵 ) 对外境的接触 ( 六入缘触 ) 六 因为有 ( 感官与心灵 ) 对外境的接触, 乃生起种种感受 ( 触缘受 )

116 七 因为有种种感受, 乃生起种种贪欲 渴 ( 爱 ) ( 受缘爱 ) 八 因为有种种贪爱, 乃产生执取不舍 ( 爱缘取 ) 九 因为有执取不舍, 乃有存在 ( 取缘有 ) 十 因为有存在, 乃有生命 ( 有缘生 ) 十一 因为有生命, 乃有 十二 败坏 死亡 哀伤 痛苦等 ( 生缘老病死忧悲苦恼 ) 生命便像这样生起 存在 持续 假使我们将这公式的顺序倒过来, 便得出如下的缘灭的逆定理 :

117 ( 灭 ), 因为意志活动止息, 知觉也同时止息 ( 行灭则识灭 )... 乃至因为生命的止息而一切败坏死亡哀伤等等一应俱灭 于此应该明白熟知的是 : 这缘起法则的每一部分, 一方面是由众多条件 ( 缘 ) 和合而生 ( conditioned 缘生的 ), 另一方面又同时构成其它部分生起的条件 (condition-ing 缘起的 ) 注四 因此, 它们之间的关系, 完全是相对的 互为依存的 互相联结的 没有一事一物是绝对独立的 所以, 佛教不接受最初因, 这在前文已讲过 缘起法则是一个首尾相接的环, 而不是一条直线的链子 注五 自由意志的问题, 在西方的思想界与哲学界中, 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但是根据缘起法, 这问题在佛教哲学中是不存在的, 也是不能生起的 既然整个的存在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 因缘和合的 ) 互为依存的, 我们何能单独自由? 意志与其他思想一样是缘生的

118 所谓 自由, 其本身就是相对的 缘生的 无论是肉体或精神方面, 没有一件事物是绝对自由的, 因为一切都是相对的 互为依存的 自由意志的含义, 是一个与任何条件及因果效应无关的意志 但是整个生存界都是有条件的 ( 缘成的 ) 相对的 受因果律支配的 在这里面, 如何可能产生一个意志, 或任何一样事物, 与条件及因果无关? 此处所谓自由意志的观念, 基本上仍与上帝 灵魂 正义 奖惩等观念相连结 不但所谓自由意志并不自由, 甚至自由意志这一观念都不是无条件的 根据缘起法则, 也根据众生为五蕴和合而成的这一分析, 在人身内或身外, 有一常住不变的实质, 名为神我 我 灵魂 自我 个我, 这一观念, 只能被认为是一种邪信 一种心造的影像 这就是佛教的无我论或称灵魂非有论

119 为了避免混淆, 于此必须申明, 真理有两种 : 世俗的真理 ( 俗谛 ) 与最高的真理 ( 真理 ) 注六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用我 你 众生 个人等名词的时候, 不能因为实无我及众生等而将上项名词视为妄语 这些名词在世俗共认的意义来说, 也是真实的 但是, 最高的真理, 却是实际上并无我与众生 在 大乘庄严经论 里就说 : 当知 补特伽罗 祇是假名安立 ( 依世俗说, 有所谓众生 ), 并无实义 注七 大小乘各宗派的共同特色, 就是否定有不灭的神我 因此, 就没有理由假定在这一点上完全一致的佛教传统, 已经与佛的原始教诫有了偏差 注八 因此, 最近有少数学者 注九, 竟然违反佛教精神, 妄图将 我 观念, 私自输入到佛的教义之中, 实在是奇怪之极 这些学者对于佛及其教义备极尊崇, 仰佛教如泰山北斗 但是他们无法想像如佛这般头脑

120 清晰 思虑精深的思想家, 竟能将他们所热切需要的神我 自我予以否认 他们下意识地寻求佛陀的支应, 以满足他们对永生的需要 当然不是个人的小我, 而是大 我 的永生 索性坦白地相信有神我 自我, 甚至明白指摘佛不承认有神我自我为错误, 都无所谓 可是应要将佛从来不曾接受过的的一种观念注入于佛教之中, 那就不成了 这种观念在现存的原始佛典中, 就我们所见, 是不为佛所接受的 相信有上帝与灵魂的宗教, 并不以这两种观念为秘密 相反的, 他们还经常不断地反覆宣扬它们, 极尽辩才吹擂之能事 如果佛曾经接受这两种在一切宗教中极为重要的观念, 他一定会公开宣布, 如同他谈论其它事物一样, 而不会将它们秘藏起来, 以留待他圆寂二千五百年后的人来发现

121 可是人们一想到佛教的无我, 会将他们幻想的 我 毁灭, 神经就紧张了起来 佛对这一点并不是不知道 有一个比丘有一次问佛 : 世尊! 是否有人因为发现身内无有常住实性而遭受痛苦折磨呢? 有的, 比丘! 佛答道 有人执持这种见解 : 宇宙就是神我, 我死后即将与之合一, 常住不变, 亘古永存 我将这样地存在, 以迄永远 当他听到如来及其弟子所弘传的教义, 目的在摧毁一切臆见 ( 戏论 )... 消灭 渴 ( 爱 ), 达到无著 寂灭 涅槃时, 那人自忖 : 我要被消灭了, 我要被毁掉了, 我将不再存在 于是他就哀伤 忧虑 焦急不安 椎胸痛哭而精神恍惚, 不知如何是好 所以, 比丘, 因为身内找不到常住实体而为痛苦所折磨的人是有的 注十

122 在别的经里, 佛也说过 : 比丘们啊! 这个没有 我 也没有 我所 的意念, 对于无识的凡夫是骇人的 注十一 想在佛教中找出一个 我 来的人, 是这样辩论的 : 诚然, 佛将众生分析为色受想行识, 并说这五者中没有一样是 我 但是他并没有说除了五蕴之外, 人身内或其他地方, 就完全没有 我 了 这种立论有两种站不住的理由 : 第一 : 根据佛说, 众生仅由五蕴和合而成 除此之外再无别物 没有一部经中, 佛曾说众生身中除了五蕴尚有他物 第二 : 佛曾在不只一部经中, 毫不含糊地断然否认人身中或身外或在宇宙中之任何一处有神我 灵魂 自我 个我的存在 今试举例以明之 :

123 在巴利文 法句经 中, 有三首偈极关重要而为佛教之精义 这三首偈就是第二十章的第五 六 七等三偈 ( 或全经中的第二七七 二七八 二七九等三偈 ) 第一 第二两偈中有道 : 一切有为的事物, 都是无常的 ( 诸行无常 ) 以及 一切有为的事物, 都是苦的 ( 诸行皆苦 ) 第三偈却道 : 一切法都是没有 我 的 ( 诸法无我 ) 注十二 这里请特别注意, 在第一 二偈中所使用的是 有为的事物 ( 行 ) 一词, 但在第三偈中则改用 法 字了 为什么第三偈不也和一 二偈一样地用 行 ( 有为的事物 ) 而要用 法 字呢? 整个的关键就在这里

124 原来, 行 注十三 的意思, 就是五蕴与一切缘起 依存 相对的事物 ( 精神的和肉体的都在内 ) 假如第三偈也说 : 一切行 ( 有为的事物 ) 都是没有我的, 那末有人也许会想 : 虽然有为的事物中无我, 但在有为的事物之外, 五蕴之外, 也许仍有一个 我 吧! 就是为了避免这种误会, 所以第三偈中才用了 法 字 法 字的意义比 行 字要广大得多 在佛教中, 没有一个术语的涵义, 比 法 字更广的了 它不仅包括有为的事物, 也包括了无为的 绝对性 与涅槃 世出世间 善恶 有为无为 相对绝对, 没有一样事物不包括在这一个 法 字中 因此, 根据此一申义, 诸法无我 很显然的是说不仅五蕴之中无我, 在五蕴之外或离开五蕴依然无我 注十四 无论在人 ( 补特伽罗 ) 或法中, 都没有我 大乘佛教的态度亦复如是 在这点上, 与上座部一般无二 不仅强调法无我, 也强调人无我

125 在 中部经 中的 阿勒葛度帕玛经 Alagaddupama-sutta( 译者注 : 约相当于汉译 中阿含 第二零零 阿梨吒经 里, 佛向弟子们说 : 比丘们啊! 你们可以接受灵魂实有论, 只要接受了这一理论, 一切忧悲苦恼便不再生起 但是, 比丘们啊! 你们见到过这样的灵魂实有论吗? 接受了它就可以使忧悲苦恼不再生起? 当然没有啰, 世尊! 好极了, 比丘们 比丘们啊! 我也从未见过有这样的灵魂实有论, 接受了它忧悲苦恼便不再生起 注十五 如果曾经有过为佛所接受的灵魂实有论 ( 有我论 ), 他一定会在上节经文里予以阐释, 因为他曾要比丘们接受不会产生痛苦的灵魂实有论 但在佛的看法, 这样的灵魂实有论是没有的 任何的灵魂实有论,

126 无论它是如何高深微妙, 都是虚妄幻想, 徒然制造各种问题, 随之产生一连串的忧悲 苦恼 灾难 困扰等等 在同一经中, 佛接下去又说 : 比丘们啊! 我以及与我有关的任何事物 ( 我所 ) 既然确确实实是不可得的, 所谓 宇宙就是神我 ( 灵魂 ); 我死后就成为神我, 常住不变, 亘古长存, 我将如是存在以迄永远 的臆见, 岂不是十十足足的愚痴? 注十六 这里, 佛清清楚楚的说出神我 灵魂 我实际上是不可得的 相信有这么一件东西, 乃是再愚蠢不过的事 想在佛教中找 我 的人, 也举出若干例子 这些例子, 先是他们把它翻译错了, 之后又加以曲解 一个有名的例子, 就是 法句经 第十二章第四节, 也就是第一六零偈 他将原文的 Attahiattanonatho

127 先译成 我 是我的主宰, 然后又将偈文解释为大 我 是小我的主宰 先说, 这翻译根本不正确 此地的 Atta 并不是含有灵魂意义的 我 在巴利文中,atta 一字除了在少数情形下, 特指哲学里的灵魂实有论 ( 有我论 ) 如前文所见者外, 通常均用为反身或不定代名词 在 法句经 第十二章这句偈文里以及其它许多地方, 它就是用反身或不定代名词 其意义是我自己 你自己 他自己 某人 某人自己等 注十七 其次, natho 的意义, 并不是 主宰, 而是依怙 支援 救助 保护 注十八 因此,Attahi attanonatho 的真正意义, 是 人当自作依怙 或 人当自助 ( 支援自己 ) 这话与任何形而上的灵魂或 我 都不相干 它的意义很简单, 只是 : 人应当依靠自己, 不可依赖他人 如此而已

128 另一个想将 我 的观念注入到佛教中的例子, 就是 大般涅槃经 中被断章取义的名句 Attadipa viharathaattasaranaanannasarana 注十九 这句子的字义是 以你自己作为你的岛屿 ( 支应 ) 而安住, 以你自己作为你的依怙, 而不以任何其它的人作为你的皈依处 注二十 那些想在佛教中见到 我 的人, 却将 attadipa 和 att-asarana 两字曲解为 以 我 为明灯, 以 我 为皈依 注二十一 我们将无法了解佛给阿难这项诰诫的全部意义及其重要性, 除非我们将这些话的背景与上下文加以考虑 佛那时正住在一处叫做竹芳邑的村子里, 离他的圆寂 ( 般涅槃 ) 刚好三个月 当时他年已八十, 正患重病, 濒临死亡 但他认为如果不向那些他所深爱而亲近的弟子们宣布这一噩耗, 遽尔死去, 是不当的

129 因此, 他鼓起勇气, 决心忍受一切痛苦, 克服他的疾病而复元了 但是他的健康仍然很差 他病愈之后, 有一天坐在户外一处浓荫之下, 他最忠勤的侍者阿难, 来到他所爱的师尊身边坐了下来, 就说 : 世尊, 我曾照顾世尊的健康, 我曾为世尊侍疾 但是一看到世尊生病, 我就觉得天昏地黑 神志不清了 我只有一个小小的安慰 我自思世尊在没有留下有关僧团的教诲之前, 是不会逝世的 于是, 佛充满了慈悲与人情, 很温和地对他的忠心而深爱的侍者说 : 阿难啊! 僧团对我还有什么企求呢! 我以将法 ( 真理 ) 不分显密统统教给了你们 关于真理, 如来掌中并无隐秘 当然啰, 阿难, 如果有人认为他应当领导僧团, 僧团应当依靠他, 他自应留下遗教 可是如来并没有这种念头 那末, 他为什么要为僧团留下遗命呢? 我现在已经年老, 阿难啊! 都八十岁了! 用旧了的车子, 须靠修理方能继续使用 同样的, 在我看来, 如来的色身, 也只有靠修理才能

130 继续活下去 因此, 阿难啊! 应当以你们自己为岛屿 ( 支应 ) 而安住, 以你们自己而不以任何他人作为你们的皈依 ; 以法为你们的岛屿 ( 支应 ), 以法为你们的皈依, 不以任何他物为你们的皈依处 注二十二 佛向阿难说这些话的意向, 是十分明显的 阿难本来非常忧郁 他认为他们大师死了, 他们将全部变成孤单 无援 无所依怙 所以佛给他安慰 勇气与自信 告诉他们应该依靠自己, 依靠他所传授的 法, 而不依靠任何他人或物 在这里提出一个形而上的神我 自我的问题, 实在是太离谱了 接著, 佛还向阿难解释一个人应如何成为自己的岛屿或依怙, 一个人应如何以 法 为自己的岛屿和依怙 : 要养成念念分明 对自己的色身 感觉 心王 心所的一切动态, 时时刻刻无不了然洞照 ( 四念处 ) 注二十三 在此, 佛也完全没有谈到神我或自我

131 另外, 还有一段想在佛教中觅神我的人所常常引用的资料 有一次, 佛从波罗奈到优楼频螺去, 在途中一座树林里的一棵树下安坐 那天, 有三十个朋友, 都是年轻的王子们, 带著他们年轻的妻子, 在这树林里野餐 有一个未婚的王子, 带了一名妓女同来 当其他的人正在寻欢的时候, 这妓女偷了些贵重的物品逃走了 王子们就在森林中找她, 他们看见佛坐在树下, 就问佛有没有见到一个女人 佛就问他们为了什么事儿 他们说明原委之后, 佛就问他们 : 年轻人啊! 你们意下如何? 寻找一个女人呢? 还是寻找你们自己? 那一样对你们更有利啊? 注二十四 这又是一个简单而自然的问题 硬要牵强附会的将形上的神我 自我等意念扯这门子官司里来, 实在是说不通的 王子们答称还是寻找自己为妙 佛于是叫他们坐下, 并为他们说法 在有案可稽的原文经典里, 佛对他们所说法中, 没有一个字涉及神我

132 关于游方者婆嗟种问佛是否有神我, 佛缄口不答一事, 已有人写了许多文章 故事是这样的 : 婆嗟种来到佛处, 问道 : 可敬的乔答摩啊! 神我是有的吗? 佛缄口不答 那末, 可敬的乔答摩, 神我是没有的吗? 佛还是缄口不答 婆嗟种就站起来走了 这游方者走后, 阿难问佛为什么不回答婆嗟种的问题 佛解释自己的立场说 : 阿难, 游方者婆嗟种问我 : 有我吗? 如果我答 : 有的, 那末, 阿难, 我就与持常见的梵志出家人站在一边了

133 同时, 阿难, 游方者问我 : 没有我吗? 如果我答 : 没有! 那我就跟持断见的梵志出家人站在一边了 注二十五 再说, 阿难, 婆嗟种问我 : 有我吗? 如果我答 有的! 这答案与我所知 一切法无我 注二十六 符合吗? 当然不符啰! 世尊 还有, 阿难, 游方者问我 : 没有我吗? 如果我答 : 没有! 那将使得本来已经糊里糊涂的婆嗟种 注二十七 越搅越糊涂了 他就会这样想 : 以前我倒还有一个神我 ( 我 ) 注二十八, 而今却没有了 注二十九 佛陀为什么保持缄默, 现在该很明白了 但如我们将全部背景, 和佛对付问题及问话人的态度, 也考

134 虑在内, 就会更加明白 可惜这种态度完全为讨论这问题的人所忽略了 佛并不是一座计算机, 不管什么人问什么样的问题, 他都会不加思索的答覆 他是一位很踏实的导师, 充满了慈悲与智慧 他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才智知识而答问, 而是为了要帮助问话人走上正觉的道路, 他和人讲话时, 时刻不忘对方的水准 倾向 根器 性格以及了解某一问题的能力 注三十 根据佛说, 对付问题有四种方式 :( 一 ) 某些问题必须直截了当的回答 ;( 二 ) 某些问题须以分析的方法解答 ;( 三 ) 另有一些问题须以反问为答覆 ;( 四 ) 最后, 有一类问题须予以搁置 注三十一 搁置一个问题有许多方法 其中有一个方法就是说出这问题是不可解答的 有好几次同一的婆嗟种来问佛世界是否有常的时候, 佛就是这样告诉他的 注

135 三十二 他对羁舍子以及其他的人, 也是这样答覆的 但是对于有无神我的问题, 他可不能同样地答覆, 因为他一直都在讨论与解释这问题 他不能说 有我, 因为它与他所知的一切法无我相违背 而他也不能说 没有我, 因为这将毫无必要 毫无意义地增加婆嗟种的困扰 婆嗟种早就承认 注三十三 他本来已经为一则类似的问题所困惑 他尚未到能了解 无我 的地步 因此, 在这种特殊情形之下, 保持缄默, 将问题置之不答, 就是最明智之举 尤其不可忘怀的是 : 佛认识婆嗟种已有多时 这位好问的游方者来访问佛陀, 这也并不是第一次 智悲双运的导师, 曾为这困惑的求法人煞费心机, 并对他表示深切的关怀 在巴利文原典中, 多处都提到这位游方者婆嗟种 他常常去见佛陀以及佛弟子们, 三番两次向他们提出同样的问题, 显然为了这些问题而十分烦闷, 几乎到了著魔的程度 注三十四 佛的

136 缄默, 对婆嗟种的影响, 似乎要比任何雄辩滔滔的答案为大 注三十五 有些人以为 我 就是一般所谓的 心 或知觉 ( 识 ) 但是佛说, 与其认心 思想 ( 意 ) 或知觉 ( 识 ) 为我, 毋宁认色身为我, 反倒好一点 因为色身比心识似乎较为坚实 心 意 识日夜迁流, 远比色身的变化为速 注三十六 造成 我 的观念, 是一种模模糊糊的 我存在 的感觉 这 我 的观念, 并没有可以与之相应的实体 但能见到这一点, 就是证入涅槃 这可不是一桩容易的事 在 杂部经 注三十七 中, 有一段差摩迦比丘与一群比丘谈论这一问题的会话, 深能发人猛省 这群比丘问差摩迦, 他在五蕴中是否见到有 我 或任何与 我 有关的事物 ( 我所 ) 差摩迦回说:

137 没有 于是, 那群比丘们就说, 假如这样, 他应当已经是一位离尘绝垢的阿罗汉了 可是, 差摩迦自承虽然他在五蕴中求 我 与 我所 不可得, 但是我尚不是一位离尘绝垢的阿罗汉 同修们啊! 关于五取蕴, 我有一种 我存在 的感觉, 但我并不能了了分明的见到 这就是我存在 接下去, 差摩迦解释他所称为 我存在 的东西, 是非色 非受 非想 非行 非识, 亦非在五蕴之外的任何一物 但他对五蕴有一种 我存在 的感觉, 却无法了了分明的见到 这就是 我存在 注三十八 他说那就像是一朵花的香气, 既不是花瓣香, 也不是颜色香, 也不是花粉香, 而是花的香 差摩迦进一步解释说, 甚至已证初阶圣果的人, 仍然保有 我存在 的感觉 但是后来他向前进步的时候, 这种 我存在 的感觉就完全消失了 就像一

138 件新洗的衣服上的化学药品气味, 在箱子里放了一段时间之后, 就会消失一样 这段议论对那群比丘们的作用之大 启发力之强, 根据原典记载, 他们所有的人, 包括差摩迦自己在内, 在议论完结之时, 都成了离尘绝垢的阿罗汉, 终于将 我存在 铲除了 根据佛的教诲, 执持 无我 的见解 ( 断见 ) 与执持 有我 的见解 ( 常见 ) 是同样错误的 因为两者都是桎梏, 两者都是从 我存在 的妄见生起的 对于无我问题的正确立场, 是不要执著任何意见或见地, 应客观地 如实地去观察一切事物, 不加以心意的造作 观察这所谓 我 和 众生, 只是精神与肉体的综合, 在因果律的限制下, 互为依存, 刹那流变 在整个生存界内, 绝无一物是恒常不变 亘古常新的

139 当然,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 如果没有神我 自我, 受业报的又是谁呢? 没有一个人可以比佛本身更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有一个比丘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 佛说 : 我已经教过你了, 比丘们啊! 要在一切处 一切事 一切物中见缘起 注三十九 佛所教的无我论 灵魂非有论或自我非有论, 不应被视为消极的或断灭的 和涅槃一样, 它是真理 实相 ; 而实相绝不能是消极的 倒是妄信有一个根本不存在的 虚幻的我, 才是消极的呢! 无我的教诲, 排除了妄信的黑暗, 产生了智慧的光明 它不是消极的 无著说得好 : 无我性乃是事实 注四十 注释 : 一 : 见一九二二年阿陆葛玛版人品第四页以次各页以及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一六七页以次各页

140 二 : 见下文详解 三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三集第六十三页, 同版 杂部经 第二集第二十八 九十五等页 该式如以现代形式表现, 则成下式 : 甲存在则乙存在, 甲生起则乙生起 ; 甲不存在则乙不存在, 甲消灭则乙消灭 四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清净道论 第五一七页 五 : 因受篇幅限制, 在本书内无法讨论此一极为重要之教义 著者现正撰写另一佛教哲学著作, 其中对此一课题将有较详尽之评议及比较研究 六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觉音疏第二章第七十七页 七 : 见 大乘庄严经论 第十八章第九十二节

141 八 : 见一九五二年二月份中道季刊第一五四页葛拉生纳普氏 H. von Glasenapp 所著 吠檀多与佛教 一文中有关无我问题之议论 九 : 指现已逝世之瑞斯 戴维兹夫人 Mrs.Rhys Davids 及其他学者 见瑞斯 戴维兹夫人所著 乔答摩其人 释迦 佛教之起源 佛教手册 什么是原始佛教 等著 十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一三六 一三七页 十一 : 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觉音疏第二集第一一二页曾引用此语 十二 : 乌德瓦氏 F.L.Woodward 在 佛的功德之路 ( 一九二九年玛德拉斯出版 ) 一书 中 ( 见第六

142 十九页 ), 将 法 字译为 一切复合的事物, 是很错误的 一 切复合的事物 只是行, 不是法 十三 : 五蕴中的行蕴, 是指 心的造作 或 心志的活动, 能产生业果 但此处的文 字, 乃指一切缘成的或复合的事物, 包括所有五个蕴在内 所以, 行 字在不 同的章句, 有不同的释义 十四 : 参照比较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两句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 第二 八页及 杂部经 第二集第一三二 一三三两页 十五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一三七页 十六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一三八页 谈到这一段文字的时候, 罗达吉 须南氏 S. Radhakrishnan 说 : 佛所破斥的, 乃是闹轰轰地要

143 求小我永久续存的 妄见 ( 见该氏所著一九四零年伦敦出版之 印度之哲学 一书第四八五页 ) 我们对这话不能同意 相反的, 佛实际上破斥的神我 ( 亦称灵魂 ) 前一段文中 刚刚说明, 佛并不接受任何我见, 不分大小 他的见地是 : 所有神我的理论, 都 是虚妄的 心造的影像 十七 : 葛拉生纳普在他所著 吠檀多与佛教 一文中 ( 一九五七年三月份中道季刊 ), 对此点曾有详晰之阐释 十八 : 巴利文 法句经 注称中说 : Nathoti patittha 一句中 natho 为支援义 ( 依怙 救助 保护 ) ( 见 法句经 觉音疏第二章第一四八页 巴利文学会版 ) 古锡兰文 法句经规矩 中, 将 natho 一字代以 pihitavaneya 乃一支柱 ( 依怙 救助) 字样 ( 见一九二六年哥仑坡出版之 Dhammapada puranasannaya 第七 十七页 ) 如果我们研究 natho

144 的反义字 anatha, 这意义就更为确定 Anatha 的 意义不是 没有一个主宰 或 无主, 而是 无助 无支应 无保护 贫乏 甚至巴利文学会版之巴利文字典中, 亦将 natho 释为 保护者 皈依处 救助, 不作 主宰 但该字典中将 Lokanatho 一字译为 世间之救主, 以通俗之基督教名词用在此处, 实属未尽恰当, 因为佛并不是救 主 这一称号的实际意义, 乃是 世间的皈依处 十九 : 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 长部经 第二集第六十二页 二十 : 见瑞斯 戴维兹英译 长部经 第二集第一零八页 : 应自作明灯, 应自作皈依, 勿向身外觅皈依处 二十一 :Dipa 一字在此不作灯解, 实作洲 ( 岛 ) 解 长部经 注解中 ( 见 长部经 觉音疏第三八

145 零页 ) 论 dipa 一字时说 : 应将自己作为一个岛屿, 一个休息处而安住, 犹如大洋中的一个岛一样 相续不断的生死, 通常都以大海作譬, 所谓生死大海 而在海中求安全, 要找的应该是岛屿 一片坚实的土地, 而不是一盏灯 二十二 : 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 长部经 第二集第六十一 六十二两页 只有最后一句是按字义翻译的 故事的其余部份, 是根据 大般涅槃经 所作的简略叙述 二十三 : 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 长部经 第二集第六十二页 关于四念处, 请参阅本书第七章 修习 : 心智的培育 二十四 : 见一九二九年阿陆葛玛版大品第二十一 二十二两页

146 二十五 : 另有一次, 佛曾面告这同一个婆嗟种 : 如来没有任何理由, 因为他已亲身证知一切事物的本性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四八六页 ) 在这方面, 他也不愿意和任何理论家发生关系 二十六 : Sabbedhammaanatta 一语 ( 与巴利文 法句经 第二十章第七偈第一句全同 该偈前文已论及 ), 乌德瓦氏将它译成 一切事物皆是无常 ( 见英译 杂部经 第四集第二八二页 ) 是完全错了 ; 但也许是由于疏忽 可是这错误甚为严重 关于佛的缄默, 会有这么多闲话, 也许这也是原因之一 因为在这一句中, 最重要的一个 anatta 无我 被译成 无常 了 英译巴利文佛典中, 颇有不少这类大大小小的错误 有些是由于粗心疏忽, 有些是因为对原文中的文字不够熟谙 对从事这项工作的那些伟大创业者, 我十分敬仰 但是不论原因若何, 都有必要申明 : 这些错误已使无法阅读原文的人, 对佛教产生了偏见 因此, 据悉巴利文学会的秘书 ( 译者按 : 现已

147 升任会长 ) 荷纳小姐 MissI.B.Horner 现已计画出版修正的新译本, 实在是一桩好消息 二十七 : 事实上, 在另一次机缘中 ( 显然在此次之前 ), 佛阐释某一深奥的问题 关于阿罗汉死后如何的问题之后, 婆嗟种道 : 可敬的乔答摩啊! 这一下我变傻了, 我搅糊涂了 在刚同可敬的乔答摩讨论这一问题时, 我尚具有的一点点信心, 现在也统统消失了 ( 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四八七页 ) 因此, 佛不愿再把他搅糊涂 二十八 : 此处作者虽用 Atman,( 大写的 A) 但 pali 文根本无 Capital, 亦无 Punctuation 所以并不一定指的是神我或大我 此处是佛以幽默的口吻说的, 此处之我, 只是泛指的我而已 张澄基识 二十九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四集第四零零 四零一两页

148 三 十 : 佛的这一智力, 叫做根上下智力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七十页及同版 清净道论 第三四零页 三十一 : 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 增支部经 第二一六页 三十二 : 例如, 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四集第三九三 三九五页及同版 中部经 第一集第四八四页 三十三 : 见注廿七 三十四 : 例如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三集第二五七 二六三页 ; 第四集第三九一页以次, 三九五页以次, 三九八页以次, 以及第四零零页 ; 中部经 第一集第四八一页以次, 四八三页以次, 四八九页以次各页 ; 增支部经 第五集第一九三页

149 三十五 : 因为, 过了一段时间, 婆嗟种又来见佛 但这次他来, 并没有和往常一样的问问题 只是说 : 我和可敬的乔答摩已多时未晤谈了 如果可敬的乔答摩能为我简单地说说善不善法, 那就太好了 佛说他将为婆嗟种亦详亦略的解说善不善法, 接著就照办了 最后婆嗟种成了佛弟子, 依教奉行, 得罗汉果, 证见真理 涅槃, 而不再为神我以及其他问题所蛊惑 见 中部经 第一集第四八九页起 三十六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二集第九十四页 有人以为大乘佛教中的阿赖耶识 ( 藏识 如来藏 ) 与 我 相似 但是 入楞伽经 中曾斩钉截铁地说明它不是神我 见东京一九二三年南条文雄订正 入楞伽经 第七十八 七十九两页 三十七 : 见巴利文学会版 杂部经 第三集第一二六页以次各页

150 三十八 : 即使在今日, 多数人对于 我 仍然作此说法 三十九 : 见巴利文学会版 中部经 第三集第十九页 ; 杂部经 第三集第一零三页 四 十 : 见 阿毗达摩集论 第卅一页 第七章修习 : 心智的培育 佛说 : 比丘们! 病有两种 那两种呢? 肉体的病和心智的病 有人可以一年 两年 甚至一百年 一百多年肉体都不生病 但是, 比丘们啊! 世间除了心无染著的人 ( 就是说, 除了阿罗汉以外 [ 注一 ], 心智方面能有片刻不生病的的人, 都是稀有难得的啊!

151 佛的教诲, 尤其是他所教的修习方法, 其目的在培养健康 均衡和宁静的心理, 使臻完美 不幸的是 : 佛教中几乎没有什么法门, 像 修习 那样被教徒及非教徒所误解 只要一提到 修习, 马上就使人想到逃避日常生活, 摆起某种姿势, 像石窟里或寺院佛堂中的塑像一般, 在远离尘嚣的处所, 以从事某种秘密或神秘的冥想, 或专住于神游 真正佛教的修习, 完全不是这种的逃避 佛在这一主题方面所教的内容, 大大的被误解或极少的被了解 以致到了后世, 修习方法变质败坏, 竟成为一种仪式, 其手续繁杂几乎成为专门学问了 [ 注二 ] 大多数的人对于修习 ( 或称瑜伽 ) 有兴趣, 其目的乃在获得若干精神或秘密的力量, 诸如为旁人所无的 第三只眼 等 若干年前, 就曾有一位印度佛教尼师, 想练成以耳视物的神通 而当时她的视力极好, 并未丧失 这种念头无他, 只是精神颠倒而已 ; 所以仍然只是渴求权力的贪欲在作祟

152 英文中所用以代表巴利原文 bhavana( 修习 ) 的 meditation( 沈思 冥索 ) 一词, 十分不妥 Bhavana 的意义是培育 发展, 尤指心智的培育与发展 肯定点说, 佛教中的修习, 正是百分之百的心智培育的意思 它的目的, 在涤荡淫欲 憎恚 怠惰 焦虑 不安 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骚乱不净, 一方面又培育集中的注意力 清明的心智 知识 意志力 精进力 分析力 自信 欢喜心 宁静的心境等优良品性, 以冀最后导致如实知见一切事物本性的最高智慧, 而证入最后的真理 涅槃 修习有两种 一种是发展注意力使能集中, 所谓心一境性 ( 亦称奢摩他 三摩地 止等 ) 经中有许多方法, 修之可达到最高的神秘境界如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处等 这些境界, 跟据佛说, 都是心造心生的 是缘成的 ( 有为法 ) 它们与实相 真理 涅槃无关 这一种的修习, 在佛世以前已经有了 因此, 它不是纯粹佛教的, 但是佛教也并未将它从佛教的修

153 习方法中剔除 可是这种方法并不是证入涅槃的要件 佛在自己证正觉以前, 就曾在不同的师门下, 学过这种瑜伽法门, 而达到了最高的神秘境界 可是, 他并不以之为满足, 因为它们并不能予他以彻底的解脱, 也不能使他亲见最终的实相 他认为这种神秘境界只是 此生中愉快的生活 或 平静的生活, 如此而已 [ 注三 ] 因此, 他发明了另一种的修习, 叫做毗婆舍那 ( 观 ), 深刻地察照万物的本性, 以导致心灵的完全解脱, 而证入最终的真理 涅槃 这才是主要的佛教的修习的方法 佛教的心智培育法 它是跟据观察 警觉 洞照与忆念而作的一种分析法 在区区数页短纸中, 要详论这一广泛的议题, 是不可能的 以下只是一个简单粗浅的尝试, 以略明真正的佛教修习 心智的培育或心智的发展 其实用的方法为如何而已

154 佛所说的法中, 有关心智发展 ( 修习 ) 的最重要的一部经, 叫做 念住经 ( 巴利文 长部第二十二经 或 中部第十经 ) 这部经传统上极受尊敬 不但在寺院中经常定时背诵, 在佛教家庭中亦复如是, 而尤家人团坐虔诚聆听 比丘们亦常在垂死人的病榻边读诵此经, 以净化临终者最后的念头 这经中所创导的修习方法, 既不离世亦不遁世 相反的, 它与我们的生活 日常的活动 我们的忧悲喜乐 我们的语言思想 我们所从事的道德与理性的活动, 靡不相关 这部经共分四大部份 : 第一部分是关于身体的, 第二部分关于感觉与感受, 第三部分关于心智, 第四部分则关于各种道德的与理性的课题 ( 法 ) 这里有一事必须明白牢记 : 不论修习什么方法, 要紧的是念念分明, 忆持不忘, 并须注意观察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肖 峰 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归结为物质 它既不是物质内在既成的东西 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更不是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客观现象或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 哲学含义上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是主体对对象的感知 辨识和建构 也是生命控制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机能 信息与 意义 关联 是一种属人的认识现象 不存在所谓的 本体论信息 而只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 信息的哲学含义应与信息的日常用法具有连续性

More information

图书馆 年第 期

图书馆 年第 期 年第 期 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 北京大学校医院 北京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阅读活动进行了考察 认为许多心理学 生理学的原理不仅是阅读疗法的科学基础 而且是阅读疗法原理的组成部分 阅读疗法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阅读活动起源于人类治疗身心疾患的需要 自发生之时就具有治疗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阅读过程既能带来共鸣 净化 平衡 暗示 领悟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又调动着五脏六腑做着看不见的体操 这些活动起到了调节情绪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fy.doc

Microsoft Word - fy.doc 爱默生 Emerson 说过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 得意忘形 也不是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 而是激励自我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 是以高昂的斗志 充沛的精力迎接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 演讲者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气场 正是源于内心强烈的自信 演讲给许多人留下的印象往往不是巨大的精神享受, 而是惶恐和错乱 虽然在演讲中, 任何人对下一秒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无从得知, 但恐惧并不会帮助我们做好准备,

More information

蔡 序

蔡 序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祇 祇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巿 26 27 28 29 30 巿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2 44 45 46 47

More information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略论英国移民族群认同的发展和走向 李 琼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这些天来 我觉得来到这个国家 就像是和魔鬼签了协议

More information

蒋维乔思想研究

蒋维乔思想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蒋维乔思想研究姓名 : 何宗旺申请学位级别 : 博士专业 : 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 : 麻天祥 20031101 蒋维乔思想研究

More information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庄世同 ## 祇和理性来统 ## 一 台湾地区 大法官会议 如何诠释法治与人性尊严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二 法治应该具备哪些要件 & %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三 人性尊严应该具有哪些内涵 & % % & & !!! 从实践到理论的反思

More information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赵 林 文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 原罪 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他明确地提出了自 由意志是罪恶的原因 本文探讨了奥古斯丁 原罪 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析 了奥古斯丁在自由意志问题上的思想变化和内在矛盾 并简要地说明了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理论对于后世的影响 罪恶 自由意志 预定论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世界哲学 年第 期 人由于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而堕落 受到公正的谴责 生下有缺陷的 受谴责 的子女 我们所有人都在那一个人中

More information

丁光训文集 研读札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丁光训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 他结合新中国的国情 重 新思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他对上帝和基督 的根本特性做了新的界定 对神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诠释 他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新道路和基督徒思想信仰的新 变化 丁光训神学思想 当代中国基督教

More information

翟永明 台静农是 世纪 年代重要的乡土作家 地之子 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无论在叙述方式 细节描写上 还是在人物语言及风俗描写上 地之子 中的作品均独具特色 从而建构起一个色彩斑斓的 羊镇世界 并折射出作者以及那个时代乡土作家们相似的心理特征 台静农 地之子 大娘 我有点事 就是 她未说 出又停住了 真是丑事 现在同汪二这样了 大娘 真是丑事 如今有了四个月的胎 她头是深深地低着 声音也随之低微

More information

劳动保护与医疗保健 第 二 章 止标志共 23 个 劳 动 安 全 技 术 22 2 警告标志 由于三角形引人注目 故用作 警告 标志 警告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多种危险 三角的背景使用黄色 三角图形和三角内的图像均用黑色描 绘 黄色是有警告含义的颜色 在对比色黑色的衬托下 绘成的 警告标志 就更引人注目 3 指令标志 在圆形内配上指令含义的颜色 蓝 色 并用白色绘制必须执行的图形符号 构成 指令标志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À Á Â

¼ ½ ¾ À Á Â 追求知识神话的终结者 评马洛的戏剧人物浮士德 邓亚雄 在西方文学里 求知神话的传统历史悠久 浮士德 既是这个传统的延续 又是它的终结 随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文艺复兴的到来 神被边缘化 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 人的意志取代了神的观念 人们渴望认识自然 获得驾驭自然力的知识 在求知精神与新教意识形态严重冲突的语境下 马洛在继承神话传统的基础上 运用他的塑造能力 通过再现和改变神话的方式建构了一个浮士德求知的神话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共和模式 的困境 ¹ 法国移民政策研究 李明欢 卡琳娜 盖哈西莫夫 今天的法国人中已有大约四分之一是移民及移民后裔 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异族新移民仍源源不断进入法国 因此 移民接纳及移民政策的修订与实施 业已成为法国朝野密切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当代法国移民构成的基本状况 重点评介法国学术界关于法国移民政策研究的主要著述及观点 接着 本文结合 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 将法国战后移民政策分三个阶段进行剖析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urchnewsletter-issue docx

Microsoft Word - churchnewsletter-issue docx "#$" 年 % 月 & 日第 " 期 同声 同声 "#$" 年四月 第二期 背诵经文 期刊内容 约翰福音 ##$%&'%( 复活节 第二页 灵修 第三页 受洗见证 第八"十页 主日学笔记 第九页 基督信仰 第十三 人生随想 第十一 十二 十五页 耶稣对他说 复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 信我的 人 虽然死了 也必复活 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 远不死 你信这话吗 本期编辑 徐光 闻钟秀 排版 尤国芳 黄黎光 "#$"

More information

佛陀的启示

佛陀的启示 佛陀的启示 What the Buddha Taught 罗睺罗 化普乐 (Dr. Ven. Walpola Rahula, 907- ) 著 顾法严译 慧炬出版社版权所有 佛陀传略...2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态度...4 第二章 四圣谛...23 第三章 第二圣谛 : 集谛 苦之生起...38 第四章 第三圣谛 : 灭谛 苦的止息...45 第五章 第四圣谛 : 道谛...56 第六章 无我论...63

More information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巴思对阿拉伯神话和希腊神话的滑稽性改写 杨仁敬 王程辉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杨仁敬 王程辉 评巴思小说 茨默拉 第一部分背井离乡都完成了 孕育和 出生也符合模式 格劳克斯死了 我有模式 中规定的伤疤 虽然它不在正经地方 但至少说明他要害我 我在一团漆黑中跨越 阈限 在圣林水井处得到了神人要我去旅 行的召唤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同声2013第一期2.docx

Microsoft Word - 同声2013第一期2.docx 同声 2013 年 2 月 8 日 第 1 期 同声 期刊内容 第二页 灵修 第三- 四页 读经 第五- 六页 感恩分享 背诵经文 贴撒罗 尼迦前书 5:16-18 要常常喜乐 不住地祷告 凡事谢恩 因 为这是神 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十七- 十八页 第七页 专访 第八- 十页 主日学 第十一- 十三页 教会建造 第十四- 十五页 经历主 第十六页 青少年心声 编辑 徐光 黄黎光 排版 尤国芳

More information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創形パンフ表1_表4 2017 SCHOOL GUIDE BOOK 2017 SOKEI ACADEMY OF FINE ART & DESIGN 关于创形美术学校? 创形美术学校是培育专业艺术家的摇篮 大家知道 : 用普通的教育课程来培育专业的艺术家是件困难的事 在我们创形, 从老师到办公人员, 大家全体都是专业的艺术家 在美术界, 设计界当中取得卓越成绩的艺术家们将为大家面对面地传授心得 我们重视的并不是通过指定的教学说明书来指导大家,

More information

Ø Ø fi» ` ˆ ˇ `ƒ»» `ƒ` `

Ø Ø fi» ` ˆ ˇ `ƒ»» `ƒ` ` » œ» ł ˇ ˆæ Ø Ø fi» ` ˆ ˇ `ƒ»» `ƒ` ` 责 任 篇 放羊干嘛 挣钱 挣钱干嘛 娶婆姨 娶婆姨干嘛 生娃 生娃干嘛 放羊 感想 多么流畅的对话 多么自然的循环 当然 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 是一个民族要发展 仅仅依靠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有一句格言说得好 生命的悲哀不在于目标未达到 而在于没有目标 可达成 在那没有智慧之光照耀的地方

More information

A reconstruction of Smogulecki and Xue s table of logarithms of numbers (ca. 1653) Denis Roegel 21 October 2011 This document is part of the LOCOMAT project: http://locomat.loria.fr 1 Smogulecki s life

More information

骨头的故事

骨头的故事 头 1 图 206 33 7 12 5 5 4 12 2 54 10 200-400 3 500 图 类 图 图 动 节 4 5 图 发 图 节 180 Youtube 180 [1] 7 2 7 6 9 270 6 图 树懒 块颈 13-25 14 17 25 7 图 扭头 头鹰 鹅 8 图 红 为 关节 绿 为 关节 9 图 类 10 图 类 11 图 盘 动 类 图 阴 犸 艺 你可能会以为图

More information

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工作坊 年级 小五 小六 日期 3月28日 时间 7点正至8点30分 地点 嘉庚堂 1. 2. 3. 4. 5. 6. 1. 2. 3. 1 2 3 4. 1 2 / 3 1. 2. 3. 4. 5. 1 1 4 . 1 . (a) ( ) . (a) ( ) X . (a) ( ) . X X / . . 1 2 2 3 . . 1 2 2 . 5 6 ^

More information

无论中国的传统学术还是西方的大学制度 因 修道 之旨而生 教化 之需的轨迹是颇为相似的 正如中国的 小学 是为 大学 的读经作准备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 人文学科 也是要帮助凡人理解神圣的文本 在西方 进一步使语言成为民族国家的根本标志 并通过强势族群与强势语言的共生互动 为后世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基本 原型 中国早期教会大学对于语言的选用 当代西方国家的相关语言政策 也都可以成为语言标准之统治性力量的生动例证

More information

英雄主义及其在后新时期中国文艺中的显现方式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 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不断进取和奋进 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经历了人与神 鬼 兽之间的挣扎过程 世纪开端 中国文艺的后新时期到来了 主导文艺发展的既不是政治也不是艺术作品本身 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文艺发展的脉搏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的消费型时代 红色经典 的出现 使我们思考在无情的市场中如何显示出英雄主义有情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北京 哲学是民族化 个性化的 只有民族的语言 才能建构与这种民族的语言形 式相适应的哲学形态 和合语言哲学力图在语言结构与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融突而和合的基点上运用并整合言 象 意范畴 语言符号与形象是言与象的关系 言 象与意义 意境是 言与意 象与意的关系 言尽象与不尽象 言尽意与不尽意的争论 以及由 得象忘言 得 意忘象 而推致 得意忘言 历来见仁见智 在和合语言哲学语境中 尽与不尽

More information

, 3,, :,,??,,,, :, ( ),,,,, :,, :, ( ) ( ),!,?,,,??,,??,,?,,,?, :,,,,, 1,,,, : 1 : ( ), :,

, 3,, :,,??,,,, :, ( ),,,,, :,, :, ( ) ( ),!,?,,,??,,??,,?,,,?, :,,,,, 1,,,, : 1 : ( ), :, 源于生活的自由 许振洲 中国传统社会中虽然不存在民主制度, 也没有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政治自由 政治权利, 但广泛存在着源于生活的社会自由 它 主要得益于中国人乐观 开放 宽容 非禁欲主义 热爱生活的态度与 精神 中国传统社会世俗精神禁欲主义宽容 社会自由 生活方式 在今天的时代, 那些挚爱自由 将自由置于法兰西 解放之上的人们, 也就是那些热爱生活中所有快乐的 人们 贡斯当 :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More information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书 名 小说历史 作 者 罗念生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年1月 ISBN 7 208 05059 7 I504 定价 39 00元 110 小 说 历 史

More information

武神少年p1_3.indd

武神少年p1_3.indd 目錄 自序 楔子 六 八 第一章 : 武林至尊. 天下武宗 1. 沒落的少林. 崛起的 武林 十二 2. 兩個失落的少年. 求武之道 十八 3. 武林學藝. 不打不識 二七 第二章 : 武練人生. 武域神人 1. 初到貴境. 大鬧練武院四二 2. 遇奇人, 練奇功八九 第三章 : 學武真義. 天下第一 1. 五里雲的時空結界 一一二 2. 三老絕學, 苦中破極限 一三四 3. 洞中奇人, 走火入魔的悲歌

More information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唐永春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 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 的遗存及其影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 认识这种深层原因 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法学 中国法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

More information

4 8 3+1 8 1 15 15 8 1 2 8 1 2 " = " = " = " = " = " = 形容样貌 那个哥哥长得就像卡通 片里的大英雄一样高大 从台上望下去 观众 席就像一片皑皑白雪 写作技巧 照应式 评价式 疑问式 俗语式 助人为乐 照应式 这就是助人为乐 评价式 经过这件事后 我明白了助人为 乐这个道理 疑问式 帮助人原来是件 快乐的事 不是 吗 俗语式

More information

A reconstruction of Smogulecki and Xue s table of trigonometrical logarithms (ca. 1653) Denis Roegel 21 October 2011 This document is part of the LOCOMAT project: http://locomat.loria.fr 1 Smogulecki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回归传统 历史学视野中的资本主义 刘光临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 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 世纪末 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 可简称为 德国历史学派 一起创造出来的 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 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 有鉴于此 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

More information

IDEO_HCD_0716

IDEO_HCD_0716 IDEO HCD Toolkit Tencent CDC ...?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More information

CBM PROPOSAL

CBM PROPOSAL Maya Grigorovich-Barsky EDU 605 Fall 2011 Professor Durham CBM PROJECT Counting 1-10 in Japanese Recognizing the Kanji Characters and Correctly Pronouncing Them Student Information Name: Melinda Baskin

More information

98

98 /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 /... 人本与物本 翻译 与 语义谱系分析比较 牛云平, 杨秀敏 (., ;., ) : 翻译 与 的语义谱系有着根本不同之处 : 前者的本义是语官及其解释活动, 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 ; 后者的本义则是物体搬移行为, 具有明显的物化特征 两词的语义谱系不同, 决定了各自理论发展形态有别, 证明了中西翻译学自然而然地有着不同的研究重心和研究取向 因此, 中国学人强求与西人苟同乃是不智之举,

More information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 %!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 # # # & &! 滕守尧 生态观就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观 本文通过生态农业和生态教育的对比 证明了自然界中物与 物之间相互联系和补充导致可持续性发展的事实也可以用到教育上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整个现代生态教育 的重中之重 因为它直接让学生面对人类心理深层的生态原型 认识自己的神性 从而有了使自身可持续 性发展的重要动力 生态观 可持续性发展 园丁式教育 灌输式教育 生态式教育 世界存在的真相 # # # 马克思 恩格斯的贡献!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曹正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年第 期

年第 期 年第 期 马 艳 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量 理论假定 新的释义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反向变动关系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 我们将马克思经典 成反比 理论中关于劳动因素做了重新假定 即假定在科技进 步的条件下 伴随劳动客观因素的变化 劳动主观因素也发生同方面的变化 并假设劳动主观 条件的变化幅度大于劳动客观条件的变化幅度 那么 我们就可以获得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 量之间呈现正向变动趋势的结论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北京 在将多神教的 女神 索菲亚 圣灵 圣母 大地母亲 俄罗斯祖国 等概念融会贯通的基础上 俄罗斯文化孕育出对女性和母性的广泛崇拜 这成为俄罗斯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导致文学中对尘世爱情的圣化 女性形象蕴涵了更多的圣洁 神秘和深沉 俄国象征主义文学以及后来的 世纪俄罗斯文学对 永恒女性 都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认同 很多女性形象都是对这一原型的改写和翻新 俄罗斯文学 女性崇拜

More information

教学输入与学习者的语言输出 温晓虹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首先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讨 论了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习得过程 实验研究表明 输入的语言素材必须被学习者所接收 即使接收了的内容也并不会自动进入中介语的体系 而是需要进一步对输入语言进行 分解 归类等分析性与综合性的处理 在语言 内化 的基础上 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才能 够不断地得到重新组合 趋于目的语 另外 学习者在语言输出前和输出时需要调节

More information

片 要求小王等同学对这些文物用两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说出分类标准和结果 其所考查的目标实则是呼应了一般学习能力中的 整理信息 的要求 即从图片材料 中提取历史信息 对所获材料进行归类 开卷的第三题以 古代少数民族问题 为材料主题 体现交往与融合在文明发展 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 集中考查学生在开展探究性活动中对文 献 实物 口传等不同种类史料 材料 的运用水平 包括对有关史实的再现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 马 骏 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谁来使用权力 如何使用权力 选举制度是解决前一问题相对较好的制度 而预算制度是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好的制度 通过历史比较分析 可以总结出三条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世纪的欧洲道路 从建国到进步时代改革的美国道路以及雏形初现的中国道路 这意味着 西方经验并不是唯一的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相对于西方经验来说

More information

论中日 囚徒困境 的存在及逃逸 马亚华 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中日关系发生困难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前中日关系已在重复博弈中陷入了 囚徒困境 状态 囚徒困境 不仅为第三方势力提供了渔利的空间 直接损害了两国战略利益 而且其 溢出效应 还损害了全体东亚人民的利益 只有透过中国和平发展的参照系考察中日关系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才能把握当前中日关系困难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前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基本处于同一层次

More information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年第 期 陈 东 信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已被人们广泛认同 的认识 人们仍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认为 但对其地位 特性和作用 就目前人类需求而言 信息资源仍是位 于土地和水 能源和原材料之后的资源 可称之为 第三级资源 信息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较 具有知识性 中介性 转化性 再生性和无限性等特点 因而是一 种 特殊资源 在未来社会中 资源的争夺将以信息资源的争夺为目标 信息战 的形式将是引导其他战争形式的主导形式

More information

器之 间 向一致时为正 相反时则为负 ③大量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 流 单个电荷的定向移动同样形成电流 3 电势与电势差 1 陈述概念 电场中某点处 电荷的电势能 E p 与电荷量 q Ep 的比值叫做该点处的电势 表达式为 V 电场中两点之间的 q 电势之差叫做电势差 表达式为 UAB V A VB 2 理解概念 电势差是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之差 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电势是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More information

非裔美国文学中的地理空间 及其文化表征 王玉括 地理空间在非裔美国文学中具有强烈的种族意识形态特征 本文通过分析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文本 弗雷德里克 道格拉斯 一个黑人奴隶的自述 看不见的人 与 所罗门之歌 指出地理空间在非裔美国文学中的隐喻作用及其文化表征 非裔美国文学 空间 奴隶叙述 自由 自我 文化身份 作者简介 王玉括 年生 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近期发表著 述有专著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ATALOGUE Almond Chu docx

Microsoft Word - CATALOGUE Almond Chu docx 朱德華 PARADE Price List Oct 27th Parade 1, Hong Kong 2004 遊行一, 香港二零零四 Paper size : 80cm x 100cm / 31-1/2 x 39-3/8 inch Paper size : 120cm x 150cm / 47-1/4 x 59 inch 3/ edition 3 HKD71,000 Paper size : 150cm

More information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www.aboo 科学出版社职教技术出版中心

More information

1:!!!!!!!!!!! 27!!!!!!!!!!!!!! 28 2:!!!!!!!!!!!!! 30!!!!!!!!!!!!!!!!!! 31 1:!!!!!!!!!!!!!!!!!!! 33!!!!!!!!!!!!!!!!! 34!!!!!!!!!!! 36 2:!!!!!!!!!!!!!!!

1:!!!!!!!!!!! 27!!!!!!!!!!!!!! 28 2:!!!!!!!!!!!!! 30!!!!!!!!!!!!!!!!!! 31 1:!!!!!!!!!!!!!!!!!!! 33!!!!!!!!!!!!!!!!! 34!!!!!!!!!!! 36 2:!!!!!!!!!!!!!!! 目 录 MUL U 目录 一 如何切合题意 1:!!!!!!!!!!!!!!!!! 2!!!!!!!!!!!!!!!!!! 3!!!!!!!!!!!!!!!!!! 5 2:!!!!!!!!!!!!!!!!!!!! 6,!!!!!!!!!!!! 7!!!!!!!!!!!!!!! 9 3:!!!!!!!!!!!!!!!!!!! 11!!!!!!!!!!!!!!! 12!!!!!!!!!!!!!!! 14

More information

未命名-7

未命名-7 贾平凹的 后院 生活 Jia PingAo De Houyuan Shenghuo 空手进去又空手出来 这时 门铃响了 志平也是按平凹指令 以最快速度过来 他不是从家里来的 他过来时也没有给平凹带吃的 平凹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给陈景民打了个电话 不一会儿 门铃又响 平凹让武梅去开门 还说 陈景民送来了吃食 客气点儿 的 可是 让来时送点吃食 人家给咱送吃的 平凹和武梅分而食之 第二天 平凹就带着他的贺礼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司乐如 一轨 外交和 二轨 外交都是国际关系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内容 前者有助于说明两国在政府外交层面的表现 对后者的研究则有助于了解在外交现象背后起作用的观念因素 本文的研究试图把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融入国际关系的研究之中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本文通过提供关于 认知 的更为精确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并通过术语统计和定性的案例分析 深入印度专家的视角 深化人们对中印安全互动的了解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版 李雁南 从明治末期到大正年代 随着大日本帝国的建立 日本文学中形成了 东方主义 视角 拥有了一套用来表述其他亚洲国家的霸权话语体系 中国由于悠远的历史 广袤的国土 适度的距离成为大正年代日本作家普遍关注的 东方异国 的主体 他们用经典文本中的幻象取代中国的实体 在中国寻找神秘浪漫的异国情调 同时 中国作为日本的 东方 使日本作家自身的殖民者身份得以确认 中国因此成为日本帝国文化的有效参照系

More information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国别与地区 冯 梁 英美两国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 但自近代以来 英美两国的关系既不友好也不特殊 甚至还是对手 英美 特殊关系 的形成 与两国在世界 上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并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政治家刻意追求 的产物 英美 特殊关系 得以延续 主要是基于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而非单纯的文化因素 英国从 特殊关系 中得益匪浅 特别在欧洲事务上获得了仅次于 美苏的影响 但在世界其他地区 两国关系并无特殊可言

More information

未命名-1

未命名-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s a c y e vg 13 14 15 16 17 18 19 H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发现生命的螺旋 克里克在提出 中心法则 时曾指出 遗传信息是沿 D N A - R N A - 蛋白质的方向流动的 遗传信息不可能从 R N A 回到 D N

More information

关于罗斯福时代新政 宪法革命 的几点浅见 韩 铁 美国宪法的若干重要法理原则及其运用在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任内 发生了巨大变化 史称新政 宪法革命 不过 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所谓 年最高法院的 及时转向 中一锤定音的 最高法院在正当程序 商业权 公众福利条款上的态度及其变化充分说明 新政宪法革命无论是从当时还是其后的发展来看都有它的连续性 局限性和复杂性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对新政宪法革命乃至于整个新政的历史评价才会比较准确

More information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外交 年第 期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白云真 中国外交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应属当下中国外交新的转型的必要内涵和关键环节 外交制度的合理建构有助于促进中国外交健康且持续的发展 也有利于中国公民身份和国家 认同有效且理性的塑造 为此 笔者将尝试运用国家 社会关系的视角来诠释与理解中国外交 制度的创建 发展及其创新 以历史的视角回顾与审视中国外交制度建设的进程 从而能够更好 地为当下中国外交制度的创新提供某些重要的思考或启示

More information

: : 00 9 : : : : : : : : : : : :

: : 00 9 : : : : : : : : : : : : 0 ( ) JOURNALOFLITERATUREHISTORY ANDPHILOSOPHY No.0(SerialNo.) 陈 来 : 仁学本体论是以仁体统摄儒家传统的各种形上学观念 将仁发展为一本体的观念或发展为 一仁的本体论传统儒学 万物一体 的思想既是一种精神境界 也指万物关联共生的整体 这种整体就是 仁体仁体论把传统儒学的一体之仁与生生之仁作了有机结合仁本体与关联共生的万有是 全体是用 全用是体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SC.doc

Microsoft Word - 09_圓覺經SC.doc 圆 觉 经 第 九 讲 最 尊 贵 的 净 莲 上 师 讲 解 经 文 善 男 子! 此 无 明 者 非 实 有 体, 如 梦 中 人 梦 时 非 无, 及 至 于 醒 了 无 所 得 ; 如 众 空 华 灭 于 虚 空, 不 可 说 言 有 定 灭 处, 何 以 故? 无 生 处 故 一 切 众 生 于 无 生 中 妄 见 生 灭, 是 故 说 名 轮 转 生 死 从 真 起 妄 一 念 不 觉

More information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信徒的偽善 郭善熙牧師被稱為韓國 本世代最優秀的講道者 講道是他牧會的最大武器 一如他所說 : 這四十年來, 我惟一做的就是講道 他是擺上生命來講道, 曾以系列解經講道, 帶動盼望教會復興 經文 : 加拉太書二章 11 至 13 節 14 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 與福音的真理 不合 71 新約聖經的福音 3 72, 干擾信仰的原因 30 然而, 有許多在前的, 將要在後 ; 在後的, 將要在前 73

More information

就业办口袋书

就业办口袋书 3 喜欢就是喜欢 兴趣其实很简单 人和人都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特质 兴趣是与带有某种遗传特征的天赋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每个人的兴趣所在必然不尽相同 真正的兴趣是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 可以进入一 种忘我的投入状态 并达到身心愉悦的一种倾向 真 正的兴趣是抽掉了功利色彩的一种本能 与天赋休戚相 关 而不能掉入将社会的功利化作为判断标准的误 区 撇开浮云 喜欢就是喜欢 才是兴趣的本真 问题二 兴趣在哪里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科学战线 年第 期跨学科研究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汪丁丁贾拥民 (, ) 本文是一个从理论出发, 最终又回到理论的 案例研究 在特定的社会网络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习俗 习俗如果能够经受住不断发生的独僻性冲击, 就可以成为传统 这是对梅纳德史密斯的演化稳定策略概念的拓展 独僻性相当于变异或者突变, 演化稳定策略只经受了一次独僻性的冲击, 只有在随机地不断出现的冲击下保持稳定的习俗, 才能成为培顿杨所定义的传统, 这就是随机稳定均衡 义乌市场的发展,

More information

诗词的时空关系可分为诗词的外部时空关系和内部时空关系 在从时空关系的角度欣赏诗词 时 产生审美感受的主要动因不是审美过程中的 时间率领空间 和 收空于时 而是诗词自身化时间为 空间的审美机制 中国人从宇宙意识的构成到对艺术作品的审美 都遵循着在可把握的现实空间中寻找家 园感的心理机制 化时间为空间在诗词中的表现可分为将时间收摄入空间 在时空合一中归于空间 营造 往复循环的空间等数种 时空关系的疏离会导致价值空没的悲剧感

More information

赵燕菁 #!!!

赵燕菁 #!!! 赵燕菁 城市规划在灾后重建中对于工程技术的关注 很容易掩盖城市灾后重建中看不见的制度因素!!! 产权 城市最基本的制度 原型 # 就是公共产品交易的存在 城市 发达 # 与否 取决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围和水平 现代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最大差别 就是可以以信用的方式 抵押未来的收益 获得公共产品建设所需要的原始资本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差别 就在于高度复杂的产权制度 因此 未来灾区规划中 产权的恢复和重建

More information

Ⅰ Ⅱ Ⅲ1 2 Ⅳ1 2 1 2 3 1 2 1 2 12 34 1 2 3 4 (EKB ) (USP) USP CIS CIS CIS CIS 1 2 1 2 1 2 3 4 1 2 3 ~ 1 2 3 4 1 2 3 4 1 2 3 1 2 3 4 5 ~ ~ 1 2

More information

????????

???????? 深度学习 项目简介 葛丽丽 译 西蒙菲沙大学 教育学院 富有想像力的教育研究中心 电邮 ierg-ed@sfu.ca 网址: http://www.ierg.net 基本思想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 每个学生都会接到一个任意布置的主题 从此将围绕这个主题 进行深度学习 这些主题可能包括 鸟 苹果 马戏团 火车 和 太阳系 等内容 在接下来的小学 初中以及高中阶段 除了基本课程以外 学 生将继续深入地学习指定的题目

More information

王海明 科学 学科 宗教 经验 科学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概念 当我们说 伦理学是一门科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广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或普遍性的知识体系 当我们说 科学的伦理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狭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 普遍性的正确的 真理的知识体系 我国有着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 并且 与时并进 不断有新的发展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 以德治国 方略 正是在充分肯定我们民族传统的

More information

»

» 世纪 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的城市化日新月异 全球化的消费社会也开始进入 我们的生活 中国的城市文学趋向活跃 年轻一代的作家表达了对城市的感受和反思 积极地探寻着新的审美表现力 但总体看来 城市文学依然很不充分 作家的视野中并没有深刻和开放的城市精神 文学作品没有找到表现更具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状况的方式 城市文学依然是一种无法解放和现身的 他者 并且被无限期延搁于主体的历史之侧 城市 现代性 乡土 幽灵化

More information

等 的氛围 有利于与受评者深入交流 五 进行修正 接下来 就要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目标和策略方案的修订 修订 的内容包括 职业的重新选择 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阶段目标的修正 实施措施与行动计划的变更等等 通过反馈评估和修正 应该达到下列目的 对自己的强项充满自信 我知道我的强项是什么 对自己的发展机会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我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还 有待改进 找出关键的有待改进之处 为这些有待改进之处制定详细的行为改变计划

More information

1 4 2 5 3 6 1 2 3 4 1 2 1 1 3 2 5 6 2 2 1 3 2 7 8 2 3 1 3 2 9 10 3 理想的城市形象 1 为实现理想的城市形象采取以下措施 措施1 为培养身心双方面的健康提供终身的支援 所有市民的人权都得到尊重 无论是谁都能充满活力 安居乐业的城市 推进保健 预防医疗的相关工作 推进心理健康和防止自杀对策的相关工作 措施2 健全医疗体制使市民 能够接受合适的医疗服务

More information

年第 期

年第 期 年第 期 论虚拟实践的哲学意蕴 孙伟平 信息技术 虚拟技术 实践 实践形态 虚拟实践 所谓虚拟实践 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 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时空进行的 主体与虚拟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 它是人们有目的 有意识进行的能动的探索和改造 虚拟客体 同时也提升和改造自身的客观活动 是人类在当代技术革命推动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实践活动形态 具有与传统实践迥然不同的特征 虚拟实在性 即时交互性 自由开放性

More information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º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º 曹 莉 占有 历史的真实与文本的愉悦 曹 莉 本文以分析当代英国女作家拜厄特的长篇小说 占有 的 充盈饱满 为出发 点 探讨小说所表现的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之间的距离和张力 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学的历史 内涵以及小说这一特殊的叙事形式 在创作情节和情境以及在进行情节和情境的组合过程中以其特有的较为充分和自由的表达方式所能给予的阅读与写作的愉悦 拜厄特 占有 历史小说 历史叙述 文本的愉悦 ¹ 曹莉 文学博士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郭于华 内容提要 : 从饮食这一看似平常却是最基本的生活空间入手, 观察与理解文化的 变迁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视角 本文以对儿童食品与进食的调查分析, 探讨当前社 会代际之间文化传承的特点及变化 研究表明 :. 家庭中的三代人分别具有相对不同的关于食物的知识体系, 他们在选择食品和安排进食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 依据的 标准和观念是不同的, 孩子比其父辈 祖辈带有更明显的现代消费主义特征 ;. 代际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200 1 3 4 5 15 28 58 69 92 104 106 2 40 200 5 8:00 8:50 8:50 9:40 9:40 10:30 10:30 10:50 10:50 11:40 11:40 12:30 / 200 3 66 2:15 Henrietta C. Mears J. Vernon MacGee John Balchin 4 66 40 1600 39 5 12 5

More information

“国培计划”项目实施工作

“国培计划”项目实施工作 国培计划 项目实施工作 简 报 主办 : 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13 年 11 月 24 日 第 4 期 国培计划 (2013) 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班 卷首语 在这里, 我们曾一起聆听专家讲座, 共同经历破冰之旅 在这里, 我们曾一起参观考察, 相互讨论交流 在这里, 我们曾畅所欲言, 尽情联欢 没有地域的阻隔, 没有年龄的界限 我们相遇在天津师大 学员如火的热情, 专家深邃的思想

More information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阮艳萍 在今天轰轰烈烈的遗产运动中 各类传承和保护主体纷纷登场 除了传统的民间的传承人之外 中央和地方政府 学者 商人 新闻媒体等也都纷纷加入了这场博弈 与数字化技术同步进入这场运动的还有一类新型主体 那就是 数字传承人 他们是民族文化遗产传播 生存和发展的又一类新型主体 他们的数字传承活动 使文化遗产从唯一 不可共享和不可再生的变成了无限 可共享和可再生的 文化遗产 数字传承人 民间传承人 遗产表述

More information

邱 江 吴玉亭 张庆林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重庆 选取 个具体内容的条件命题作为实验材料 以小四 初一 高一 大三的学生为被试 探讨了命题内容对青少年条件推理的影响机制及其发展特点 结果表明 对同一年级而言 不同内容的条件命题的相同推理 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对不同年级而言 相同内容的条件命题的四种推理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青少年的条件推理过程似乎是一种基于对事件发生概率估计的直觉判断 这一判断过程主要取决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增长和主体认知水平的提高

More information

论文,,,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原译作 修补者, 但在英译版本中, 被译作

论文,,,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原译作 修补者, 但在英译版本中, 被译作 * 夏传玲 :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定性研究在最近 多年的发展概况, 总结 了定性研究的六个发展趋势和分析策略上的三种流派 在上述两种背景下,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辅助的定性分析给定性研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特别是它和手工操作对比时的优势和劣势, 以及应用这种定性分析技术所可能面临的困难 : 定性研究定性分析 文化差异,,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2 of 9 第 二 章 2:1 我 小 子 们 哪, 我 将 这 些 话 写 给 你 们, 是 要 叫 你 们 不 犯 罪 若 有 人 犯 罪, 在 父 那 里 我 们 有 一 位 中 保, 就 是 那 义 者 耶 稣 基 督 2 他 为 我 们 的 罪 作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2 of 9 第 二 章 2:1 我 小 子 们 哪, 我 将 这 些 话 写 给 你 们, 是 要 叫 你 们 不 犯 罪 若 有 人 犯 罪, 在 父 那 里 我 们 有 一 位 中 保, 就 是 那 义 者 耶 稣 基 督 2 他 为 我 们 的 罪 作 约 翰 一 书 和 合 本 Page 1 of 9 第 一 章 1:1 论 到 从 起 初 原 有 的 生 命 之 道, 就 是 我 们 所 听 见 所 看 见, 亲 眼 看 过, 亲 手 摸 过 的 2 ( 这 生 命 已 经 显 现 出 来, 我 们 也 看 见 过, 现 在 又 作 见 证, 将 原 与 父 同 在, 且 显 现 与 我 们 那 永 远 的 生 命, 传 给 你 们 ) 3 我

More information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第 卷第 期 年 月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王建平 郭 琦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卷 头上高悬着钢铁皇后一样古老的钢梁上有几 处镶嵌的玻璃已经脱落 透出光亮 但现在却是晚上 他害怕整个玻璃拱顶会随时坍塌下来 不过那将是一幅壮丽的图景 一座水晶宫殿的倒 塌 墙倒屋塌 瓦砾成堆 原本宽阔的街道也越走越狭窄 越来越破败 七扭八拐的岔路也多 起来 直到最后 他们来到拱顶之下 车辆猛地刹 住 跳了起来

More information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外国文学研究 年第 期 柳向阳 论奥古斯丁时间观与罗伯特 潘 沃伦的诗歌创作 柳向阳 在 世纪美国作家中 罗伯特 潘 沃伦以博学多才的文艺复兴式人物著称 但沃伦文学生涯的核心成就是在诗歌领域 在六十余年的诗歌生涯中 沃伦有意识地将 奥古斯丁时间观引入诗歌创作 一方面借鉴奥古斯丁时间的结构特征 通过探索时间向度的变化 展示生命的历程和自我的发现 另一方面挖掘奥古斯丁时间的生命和诗学内涵 通过 对时间的体验 将时间的心灵和生命的属性赋予诗歌中的人和物

More information

引言 从古至今, 人们一直梦想着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 从来不乏这样的例子 人们都认为过时的 PC 电脑配件是积压废品, 迈克尔戴尔却低价收购改装升级后转手卖出, 赚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人们都认为免费聊天工具是赔本赚吆喝, 腾讯却从草根出身的 QQ 起家, 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 人们都认为常旅客里程是航空公司的成本, 航空公司却通过常旅客里程销售获得超过 50% 的附加收入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周 弘 本文全面回顾了中国与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及其成员国 年至 年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当前中欧关系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 年来中国与欧洲关系的发展变化见证并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和欧洲这两大很不相同的世界力量自身的发展变化 中欧之间不断深入和拓展的交往使双方都从中获益 而这种交往所创造出来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也堪为人先 中欧关系能否在第二个 年中顺利发展

More information

近年来中共党史若干重大事件研究的新进展 李庆刚 中共党史 重大事件 研究新进展 中共党史上的重大事件 一直是党史学界教学与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近年 来 党史学界围绕若干重大历史问题 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 或有新材料发现 或有 新观点提出 或有不同观点交锋 总体看来 对于诸多事件的看法 争论多于共识 这给研究者 提供了继续探索的方向和路径 鹍对此持不同意见 他认为 八年抗战 鹍指出 七七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¹

国际政治科学 ¹ ¹ 中国在领土争端中的政策选择 聂宏毅 李 彬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能够同多数国家通过和平谈判方式顺利解决边界问题 但同印度 苏联和越南曾一度兵戎相见 在解决与陆地邻国边界问题上 中国为何有宽和与强硬两种不同的政策选择 作者发现 邻国的边界政策属性对中国的政策选择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中国的政策选择是 强硬对扩张 宽和对现状 即如果邻国奉行扩张性边界政策 中国的态度趋于强硬 反之 如果邻国奉行维持现状的边界政策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对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危害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禁商为主旋律 适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

对利益冲突问题及其危害性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坚持政企分开原则 禁商为主旋律 适用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 我国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的变迁及完善 王琳瑜 杜治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 中国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的变迁过程可以划分为探索 发展 加速推进三个阶段 呈现出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越来越注重制度的执行力 日趋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进一步完善的制度建设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对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进行立法 重构现有制度并使其系统化 建立有效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的实施机制以提高制度执行力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论中欧伙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与对称性 周 弘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充满了不对称性和对称性的复杂关系 其中潜藏着挑战 也蕴涵着动力和机遇 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中欧关系之中 中欧关系中的不对称性表现在经济社会 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等三个主要方面 在这些不对称性中同时又包含着对称性 并孕育着发展中欧伙伴关系的机遇 中欧双方需要相互理解对方的 方式 寻求对称性与互补性 创造共赢局面 推动合作伙伴关系的继续发展

More information

º» ¼ º» ¼

º» ¼ º» ¼ 曾宪义 马小红 一个多世纪以来 传统法在中国常常被视为法治的绊脚石而受到责难 这种旷日持久的责难形成了种种偏见 比如在中西法的比较中习惯以西方法的理 论 模式为标准来割裂传统法的有机组成 在论述传统法内容时局限于刑 而基本 排斥了最具特色的 礼 过分强调法发展的一般规律 而忽视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法 所具有的特殊性 因此 在批判传统法的同时 我们需要反省对传统法的态度 反 省研究中所持的标准 反省研究的方法

More information

再 来 提 到 以 眼 识 为 本 质 的 颠 倒 识 邪 识, 譬 如 执 取 黄 色 雪 山 的 眼 识 阳 焰 现 为 水 的 眼 识, 以 及 白 色 法 螺 看 成 黄 色 的 眼 识 等 等, 这 些 都 是 以 眼 识 为 本 质 的 颠 倒 识 颠 倒 识 的 定 义 是 : 心 对

再 来 提 到 以 眼 识 为 本 质 的 颠 倒 识 邪 识, 譬 如 执 取 黄 色 雪 山 的 眼 识 阳 焰 现 为 水 的 眼 识, 以 及 白 色 法 螺 看 成 黄 色 的 眼 识 等 等, 这 些 都 是 以 眼 识 为 本 质 的 颠 倒 识 颠 倒 识 的 定 义 是 : 心 对 心 类 学 概 要 04 洛 桑 堪 苏 仁 波 切 教 授 法 音 法 师 翻 译 现 在 先 复 习 一 下, 我 们 以 眼 识 为 例 作 说 明, 其 它 的 根 识 也 可 以 依 此 模 拟 一 般 言 之, 眼 识 是 总 名, 有 量 心 的 眼 识 及 非 量 心 的 眼 识 ; 以 量 心 来 讲 就 是 眼 识 的 现 量 而 非 量 心 有 三 种 -- 眼 识 为 本 质

More information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总量开始减少的欧洲人口形势分析 张善余 彭际作 俞 路 自 世纪 年代以来 欧洲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 年人口开始负增长 这无疑是其人口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在欧洲各个地区中 东欧是 年以前全球第一个也是仅有的一个人口有所减少的地区 在北欧和西欧地区 如果没有国际移民的净流入 人口增长率也将很低 大约在 年间 预计欧洲所有地区的人口都将出现负增长 由于自然增长率在过去一个世纪乃至未来的变动 欧洲人口已不可逆转地老龄化

More information

汉语译著中的西洋姓名问题 近百年的西学汉语著作中存在着大量名不从主人 名不副实的虚幻洋名 姓名颠倒 把复姓当全名 胡乱选择姓名简称等错误在词条 索引 著者目录中经常出现 名不正则言不顺 各行各业早晚都要与国际惯例接轨 为了提高西学水平 有必要引进西洋姓名学 姓氏是象征血缘遗传的家庭伦理标志 是风俗嬗变的化石 姓名演变与民族文化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折射传统特色 正确理解和著录西洋姓名 对提高西学和外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More information

¹

¹ 复仇母题与中外叙事文学 杨经建 彭在钦 复仇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 也是以超常态的 极端性方式为特征的人类自然法则的体现 而在中外叙事文学中以 复仇 为取向的创作大致有三种母题形态 血亲复仇 痴心女子负心汉式复仇 第三类复仇 本文在对这三类复仇叙事模式进行艺术解析的前提下 发掘并阐释了蕴涵其中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指向 复仇母题 叙事文学 创作模式 文化蕴涵 ¹ º » ¼ ½ ¹

More information

数字中海 CONTENT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数字中海 CONTENT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Sea level China Overseas 1 1 11 1 1 1 1 数字中海 CONTENT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Feature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Feature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Features China Overseas China Overseas

More information

本 书 由 僧 伽 罗 文 对 照 英 文 本 译 出, 为 佛 陀 的 启 示 异 译 本 感 恩 郑 于 中 教 授 郑 雪 梅 女 士 授 权 印 行, 特 此 致 谢! APPROACH THE BUDDHA TELLING YOU THE TRUE BUDDHA 告 诉 你 一 个 真 实 的 佛 陀 佛 法 瓦 尔 朴 拉 罗 睺 罗 著 郑 于 中 郑 雪 梅 译 主 办 : 北 京

More information

%!

%! 黑龙江社会科学 李春玲 经济改革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发展 一个被称之为中产阶级! 的社会群体逐步增长 尤其 自本世纪开始以来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中产人群 数量增长更为明显 它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并有极大社会影响的社会群体 不过 中国社会目前还是以农民和工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结构 要发展成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另外 作为一个正在形成的社会阶层

More information

抗 日 战 争 研 究 % 年 第 期!!!!!!

抗 日 战 争 研 究 % 年 第 期!!!!!! 作 为 抗 战 文 化 的 史 学 及 其 历 史 贡 献 田 亮 作 为 抗 战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抗 战 时 期 的 中 国 史 学 受 爱 国 主 义 民 族 主 义 思 潮 的 强 烈 影 响 在 培 育 国 民 的 民 族 意 识 弘 扬 民 族 抗 战 精 神 等 方 面 为 民 族 抗 战 事 业 做 出 了 杰 出 贡 献 尽 管 受 到 客 观 条 件 的 限 制

More information

国度、权柄、荣耀

国度、权柄、荣耀 第八课 教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03 课程大纲对成长的回应 : 提摩太书和提多书对逼迫的回应 : 彼得前书对犹太教的回应 : 希伯来书课文目的学完本课后, 你应该能够 : 陈述新约所展现给我们的, 保罗最后几年的生活以及提摩太和提多的事工 描述保罗在提摩太书和提多书中所阐述的牧养事工的观念与目标 认识彼得前书中有关苦难与基督徒生活的教训 阐述希伯来书中有关基督教与犹太教关系的真理

More information

TablesDivision_Chinois

TablesDivision_Chinois Exemple Tables de division Chinois http://www.memrise.com/ 除以 chúyǐ divisé par (diviser par) 等于 děngyú égale (être égal à) 八除以四等于二 bā chúyǐ sì děngyú èr 8 divisé par 4 égale 2 Table de division par 1 一除以一

More information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中的中国文学 齐燕荣 刘洪涛 阮杰宁 俄克拉何马大学现代语言 文学及语言学系 美国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俄克拉何马大学教育学院 美国 世界文学是美国初 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种美国中学的世界文 学教科书共选录中国文学作品 篇 包括先秦典籍 中古诗词 现当代作品 民间故事 美国华裔 文学等 教科书对中国文学评价很高 在选录时 重视中国文学中能够反映普世价值的作品 教材或以主题编目 或以区域和时代划类

More information

孙 蓝等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

孙 蓝等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 第 期 总第 期 年 月 研究生教育研究 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英语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例 孙 蓝 陈纪梁 邢鸿飞 刘海清 万洪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语系 安徽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安徽合肥 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使命是培养学生在当今多元社会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英语语言教育者的任务不是去寻求更好的教学法 而是要探索一套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且与学生学习体验相一致的教与学的策略 为此 有必要构建研究生英语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