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德学 : 试论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哲学向度 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了近代天皇制, 通过 大日本帝国宪法 赋予天皇至高无上的世俗权力 为国家的繁荣尽力, 也就是为天皇的荣盛服务 ; 为天皇尽忠, 也就是爱国, 就是谋求国家昌盛 没有忠君就没有爱国, 没有爱国也就没有忠君, 一切爱国都要贯穿忠君的至情, 一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阎德学 : 试论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哲学向度 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了近代天皇制, 通过 大日本帝国宪法 赋予天皇至高无上的世俗权力 为国家的繁荣尽力, 也就是为天皇的荣盛服务 ; 为天皇尽忠, 也就是爱国, 就是谋求国家昌盛 没有忠君就没有爱国, 没有爱国也就没有忠君, 一切爱国都要贯穿忠君的至情, 一"

Transcription

1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0 试论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哲学向度阎德学 (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上海,000) 摘要 : 中日两国交往发展史堪称国际关系史之最, 两千余年的历史纵深和客观史实, 足以满足归纳两国关系历史发展规律的必要条件 从大历史的视角出发, 历史宿命的国家主义与古为今用的天下主义 忧患意识外溢的日本对外侵略与中国改朝换代 天朝礼治体系 与 大东亚秩序 两种东亚秩序的建构 战争发源地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力学作用 两国政治领导人的历史担当与义利观等要素, 构成中日关系历史哲学演绎的主要范畴, 从中得出的规律性与合理性结论, 理应成为中日关系 以史为鉴 的重要内涵 关键词 : 中日关系 ; 历史哲学 ; 天皇信仰 ; 天下主义 中日两国双边交往史之久远, 堪称国际关系史上之最 无论是从秦始皇派徐福东渡日本的公元前 9 年, 还是从东汉光武帝赐予 汉委奴国王 紫绶金印的公元 7 年算起, 两国都有两千余年的交往历史了 世界史上除了中国与现存的周边国家, 像朝鲜半岛 中南半岛 南亚等部分国家以外, 几乎找不到保持两千余年至今犹存的一对国家了 斯塔夫里阿诺斯通过 全球通史 来表达一种信念 : 研究历史不是为了把历史当作一种文化装饰品, 而是将其作为了解和改变社会的一种工具 因此,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大历史的视角, 归纳出中日关系的历史哲学规律这一大判断, 进而强调 以史为鉴 的这一大课题, 应该是以中日两国的历史哲学规律为鉴, 而不仅仅是以近代百年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史为鉴 一 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 历史宿命的国家主义与古为今用的天下主义 以明治维新为历史分界线, 在此之前, 日本主要 借用 中国的文化资源, 建构出独特的日本文明 同时, 为了不被中华文明同化, 日本也努力使外来优势文化适应本土的文化传统和国情民风, 这种努力也表现在明治维新以后对欧美文化的摄取和修正上 最终, 日本人创造了大和民族本位的天皇信仰, 并发展成为天皇信仰的日本国家主义, 用来抵御对于中国和欧美优势文化的自卑感和危机心理 古代日本, 国家认同是通过氏族政治的路径, 把众多零散的部落和氏族统一为大和民族, 在更高的政治层面实现了民族与国家的重合, 大和王成为国家元首, 也成为全国各氏族部落的最高氏神, 并得到神道话语体系的支撑, 成为 现人神 在认同程序上, 先是通过对现人神天皇的认同来整合民族共同体, 再通过统一的民族认同来达到对国家的最后认同 通过天皇把民族与国家结合在一起, 这样一来, 对内的 民族主义 与对外的 国家主义 就构成硬币的一体两面, 民族主义 使 国家主义 获得合理性, 对国家发挥着认同与忠诚的作用, 而 国家主义 又让 民族主义 获得政治上的表现, 并在 国家主义 的外壳下获得高度发展 从大化改新到明治维新的一千多年间, 尽管天皇多数只有名义上的政治权力, 但现人神的观念却让 万世一系 的君主世袭制得以保持, 而且每当日本发生危难或者发动对外战争时, 天皇就会将岛内分散的政治力量快速凝聚起来, 一致对外迎接挑战, 日本国民也会主动为国牺牲, 也由此中断了对于大一统国家的想象力和亲和力 参见武心波 : 天皇制 与日本近代 民族国家 的建构, 日本学刊 007 年第 期 [ 日 ] 森岛通夫 : 透视日本 兴与衰的怪圈, 天津编译中心译, 北京 : 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000 年 8 月, 第 8 9 页

2 阎德学 : 试论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哲学向度 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了近代天皇制, 通过 大日本帝国宪法 赋予天皇至高无上的世俗权力 为国家的繁荣尽力, 也就是为天皇的荣盛服务 ; 为天皇尽忠, 也就是爱国, 就是谋求国家昌盛 没有忠君就没有爱国, 没有爱国也就没有忠君, 一切爱国都要贯穿忠君的至情, 一切忠君都要伴有爱国的热诚 结果是, 神国日本 的神话加剧了其对外政策的恶性膨胀, 近代天皇制被军国主义利用, 对内搞军事独 裁, 对外发动侵略扩张, 一味强调日本民族对于世界的使命, 使其陷入危险的自我陶醉之中 当日本对中国和英帝国发动全面挑战, 又对美国发动太平洋战争时, 神国日本 也就开始破灭了 正是由于天皇信仰, 日本的民族主义得以彰显, 国家主义得到强化, 同时也被近代军国主义所利用 二战结束后, 日本确立了象征天皇制, 天皇的神性被否认, 但仍是国家和国民团结的象征 仅就天皇的政治作用而言, 新宪法和历史上的 十七条宪法 存在惊人的相续性, 天皇在两部宪法下都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 政治中立但神圣不可侵犯, 日本也由此得以维持 万世永存, 万世一系 可以说, 日本建立天皇制, 一方面有其固有的神道信仰传统和政治哲学思想, 但更多的是应对外来威胁的政治需求 中国传统的世界秩序观是 天下大同 的天下主义, 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以文教化 德治天下, 最终达到文化意义上的世界统合 因为文化统合即便在西方学者看来, 也 最不激烈 (least radical) 或是 最为保守 (most conservative) 中国古人相信自己居住的 天下 是由 海内 和 海外 构成的一个整体世界, 海内 是中国文化核心区域, 海外 四夷 方外 则在核心区域之外, 但又同处 易经 文化的大系统中, 因此天下本来就是一体, 没有严格的内外之分 中外之别 从 尚书 大禹谟 的 四海, 到 中庸 的 四海之内, 再到董仲舒 天人三策 的 海内 方外, 以及 庄子 的北溟鲲鹏南迁南溟 东海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南海的观音菩萨应声救苦, 以及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 中国古人在文化意义上把 天下 的空间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天下 也由地理空间上的概念, 升华为文化认同上的概念, 中国人相信以天下民众为关怀对象的天下主义 放之四海而皆准, 是中国式的普遍主义, 通过以文教化 文化统合的治世方式最终将实现 天下文明 首先, 中华文明的演进方式决定了 天下一家 的 大一统 思想是正统观念, 中国人坚信以优秀的中华文化来教化影响夷狄, 最终可达到华夷无别 遐迩一体的最高境界 因为 中国人的态度常常是反身向着内看的, 就如 大学 所说的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哲学, 直至今天, 其关注点仍然主要集中于内部 ; 而日本则以明治维新为界, 更多的是向外关注, 只是关注对象由中国转向了欧美 其次, 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把 以文教化 德治天下 作为对外关系的行为准则和理想模式 王道 政治哲学的终极目标是提倡文明的认同和道德感召力的培植, 使周边国家受到核心文化向心力的吸引, 建立起 天下大同 的和谐社会 中国上古三代塑造了 德化天下 的神话, 实现了天下一统的秩序, 为后代树立了 文教德化 的文治典范 中国的 王 大不同于现人神的日本天皇, 是 替天行道 的君主, 其职责对内是修齐治平 文教德化, 对外是修德怀远 东亚朝贡体系以及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事例, 反映的是 德化天下 的外交实践与和平主义的天下秩序观 这与日本明治初年提出 耀皇威于海外 的世界观有着本质区别, 与充满血腥与暴力的 大东亚共荣圈 更是天壤之别 松尾章一 : 日本法西斯史论, 东京 : 法政大学出版局,977 年, 第 页 [ 日 ] 洼田忍 : 简论日中友好共存与共同发展 从主体性的角度进行探讨, 第二次青年论坛 : 文化创造中日共同发展之路, 北京 : 世界知识出版社,998 年, 第 页 余英时 : 余英时文集 第十二卷, 南宁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0 年, 第 8 页 参见王鸿生 苏昊 : 论中西文明中的天下观和世界观,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0 年第 期 钱穆 : 中国文化史导论, 北京 : 商务印书馆,99 年, 第 页 孙建民 : 中国历代治边方略研究, 北京 : 军事科学出版社,00 年, 第 页

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0 年第 期 最后, 中国古人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看法主要是 和为贵 慎战 和礼战 孔子的 礼之用, 和为贵 孟子的 仁人无敌于天下 荀子的 仁者爱人 等儒家思想, 墨子的 非攻 老子的 无为而治, 以及孙子兵法追求的慎战思想等, 共同奠定了中国政治和军事哲学的非暴力取向, 中国人耻于以武力攫取经济利益 所以 在中华帝国历史上的许多时期, 无论是对人所共知的周边地区发动军事入侵, 还是以更大的野心企图将中国的政治 经济和军事实力扩展到比现在周边地区更远的地方, 都常常遇到有儒教思想的文职官员和皇室谋士的抵制 而近代日本的战争哲学则是 扩张国权 宣扬国威 等, 直接与 战争 战绩 联系起来, 坚信 战争富国 战争会给日本带来莫大的国益 不过, 近代的亚洲国家在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之间始终面临着 启蒙 与 救亡 之争的思想困境 中国同日本一样, 在西方的压力下被强行编入新世界秩序之中, 一方面要应付外在的西方强权, 获得独立主权另一方面又要与内在的天下主义脱离, 承认万国并峙的世界新秩序 受 天下主义 民族基因的影响, 中国不仅很容易从争取国家独立一下子跨越到追求大国精神, 而且很容易因为大国地位的丧失而激起强烈的情绪反弹 所以, 不应忽视近代百年屈辱造成中国人的 知耻 意识, 以及由此引发 知耻近乎勇 的革命精神, 救亡图存 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主题 二 忧患意识的两大结果 : 从变革走向侵略与由变革导致改朝换代 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中江兆民说过 : 日本没有哲学, 没有哲学的人民, 不论做什么事情, 都没有深沉和远大的抱负, 而不免流于浅薄 ; 没有独创的哲学会降低一个国家的品格和地位 虽说日本缺少深厚的哲学土壤, 却充满民族危机意识和应对内外危机的行动哲学 通观日本历史, 其政治精英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危机意识, 每当日本民族和国家面临危机时, 其敏感的危机意识神经总会被深深触动, 并随之产生剧烈反应, 在国内多以变革的名义予以应对, 同时会把过剩的变革能量转移到对外侵略战争上 日本民族称得上是被危机意识驱动的民族 关于日本超乎寻常的危机意识根源有几大要素 : 一是地理环境的先天不足与资源短缺, 随着近代化步伐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 经济上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自然就会产生生存危机 二是自然灾害特别是日均四次以上的地震造成的生存和心理上的危机 三是地缘政治上的安全压力, 如白江口战役之后对唐王朝的恐惧 蒙古帝国的两次入侵 近代美国 黑船来航 的叩关以及沙俄帝国的虎视眈眈等, 都给日本造成的有形或无形的威胁 不过, 日本古代对中国文化产生的自卑感以及近代恐惧沦为欧美强国的殖民地, 却有危机过剩之感 为了应对危机, 日本对内选择主动变革来化解危机 7 世纪, 面对强大的 文化上优越的隋唐王朝, 日本滋生出强烈的防御性民族主义情绪, 以圣德太子为首的政治精英主动变革, 建立古代天皇制, 用 万世一系 的天皇制思想防范中国改朝换代的 易姓革命, 使其免受任何革命的冲击 可以说, 以儒家文化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日本天皇制只是防范中国政治哲学的制度安排, 不是用来挑战中华文化的优势地位 就像近代日本水户学代表人物会泽正志斋所说 : 日本没有易姓革命发生, 皇统连绵不绝, 而其他国家没有, 甚至胜过中国 ; 日本和基督教国家不同, 是尊重现实道德注重 生前之伦理 的国家, 而这一伦理就是通过天皇一人向神明祈祷实现的, 天皇报答天恩而祈愿, 就是日本祭政一致的政治之始 7 李少军 : 国际战略报告,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00 年, 第 页 参见宫玉振 : 中国战略文化解析, 北京 : 军事科学出版社,00 年, 第 8 页 [ 美 ] 迈克尔 斯温 阿什利 特利斯 : 中国大战略, 洪允息 蔡焰译, 北京 : 新华出版社,00 年, 第 0 页 葛兆光 : 谁的思想史? 为谁写的思想史? 近年来日本学界对日本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及其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 00 年第 期 [ 日 ] 中江兆民 : 日本哲学思想全书 第四卷, 东京 : 平凡社,97 年, 第 页 7 参见贾志明 : 略论日本民族的危机意识, 沈阳大学学报 00 年第 期 [ 日 ] 金井淳 小泽富夫主编 : 日本思想论争史, 王新生等译,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0 年, 第 页

4 阎德学 : 试论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哲学向度 近代日本对外 脱亚入欧, 不惜降低民族自尊, 学习欧美先进的技术和制度 为了对抗西方列强 尤其是对抗俄帝国的扩张, 日本政府甚至于 87 年与清政府签订第一个对等条约 日清修好条规 可是, 当日本发现清政府迟迟没有推动近代化, 自身安全没有保障, 认为只有成为列强的一员, 其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于是日本开始了强硬的对外路线 在追求强权的过程中, 日本不断进行机会主义式的国家战略调整, 学会了帝国主义的手段, 通过依强抗强 恃强欺弱的联盟战略来征服或遏制敌手, 先后形成日英同盟 日英美法四国条约 日德意同盟和日美同盟, 获得了巨大的战略利益 中国知识分子素有本位上的忧患意识, 面对外来危机, 常以对内改革的方式加以应对, 很少对外发动战争, 但忧患意识的过剩能量, 往往使得国内的变革以改朝换代的方式收场 在费正清看来, 古老的东方文明则充斥着顽固的惰性 传统模式的迟滞与稳固 资源与文化的自给自足使近代中国对西方文明表现出顽强的抵触与排斥, 更作不出相应的反应, 因而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中华文明缺乏内在的动力去突破传统的框架, 所以只能在巨大的冲击下, 被迫对西方做出反应, 这就是费正清著名的 冲击 反应 模式 当 9 世纪中国遇到西方文明的巨大冲击, 做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 永久性变化 要素, 同时背弃传统的 周期性变化 模式, 走上现代化道路 所以 冲击 反应 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是有说服力的 费正清对中国近代史的观察有其独到之处, 他或许比很多中国人更了解中国的历史 不过, 其理论回避了帝国主义的对华侵略, 仍旧没有跳出西方中心论的大框架 按照 冲击 反应 的理论, 中国理应在 9 世纪实现近代化的转型, 结果却是日本成功实现了转型 在西方史学家和中国学者的批评中, 费正清部分纠正了对中国历史的观点, 承认西方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是有限的, 中国自身的内在生命力和原动力才是主要的 自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受西方列强压迫凌辱的时间早于日本, 但中国知识分子忧患意识的爆发时间却比日本晚了近一个世纪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包括忧道 忧天 忧民 忧国 忧天下等, 但最主要的有两点 : 一是民众忧虑国君无能少德而导致国家衰亡, 二是统治者忧虑民众造反 可是, 中国长期形成的文化优越感和地域中心观念, 加之土地辽阔 物产丰富, 中央王朝执政者和民众普遍养成无忧无虑的心态, 认为 中国既安, 四夷自服 的大好局面可以永久维持下去, 所以在鸦片战争之前, 中国近代的民族忧患意识没有产生 受到鸦片战争的巨大冲击, 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有所发展, 但一开始只是从物质层面思考应对危机, 直到甲午战争完败, 经过康有为的疾呼 梁启超的警告和谭嗣同的鲜血之后, 才真正形成近代中国的民族忧患意识, 也就是梁启超在 瓜分危言 一文中提出的中国领土被瓜分的 有形瓜分, 和中国的主权完整以及经济文化利益被瓜分的 无形瓜分 反观日本, 甲午战争之前的日本知识分子, 包括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在内, 一致支持政府发动侵朝侵华战争, 膨胀着对外侵略扩张的意识, 甚至为日本政府的侵略扩张政策摇旗呐喊 推波助澜, 最终酿成国家的悲剧 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发展虽然缓慢艰难, 但始终是围绕着中国的富强和民族独立 摆脱外来侵略与欺凌而深化发展的, 直到今天, 也没人提出对外侵略扩张的设想 这正是中日两国知识分子危机和忧患意识最根本的区别 三东亚秩序的两种建构 : 天朝礼治体系 与 大东亚秩序 自公元前 世纪至 9 世纪末, 朝贡关系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重要方式, 在东亚地区实行了两千余年, 是与条约体系 殖民体系并称的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 [ 日 ] 井上寿一 : 日本外交史讲义, 东京 : 岩波书店,00 年 9 月, 第 9 0 页 [ 美 ] 费正清等 : 东亚文明 : 传统与变革, 黎明等译, 天津 : 天津人民出版社,99 年, 第 页 王新谦 : 对费正清中国史观的理性考察, 史学月刊 00 年第 期 参见胡玉海 论中国近代民族忧患意识的产生与升华, 社会科学辑刊 999 年第 期 参见陈景彦 : 9 世纪中日知识分子危机意识比较研究, 东北亚论坛 00 年第 期

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0 年第 期 朝贡制度 作为一个学术概念, 是经过费正清的系统诠释和发展后, 才成为研究东亚外交史的核心概念 在费正清看来, 中国的外交关系是将国内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原则向外示范的过程 中国中心的等级制外交关系分为三大圈 : 第一是汉字圈, 由朝鲜 越南 琉球群岛等最邻近的且文化相同的几个属国组成, 日本有时也属于此圈 ; 第二是亚洲内陆圈, 由种族和文化上异于中国的亚洲内陆游牧或半游牧民族等属国和部落构成 ; 第三是外圈, 一般由南亚 欧洲等关山阻绝 远隔重洋的 外夷 组成 朝贡制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与中华帝国的各种制度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但同时它既稳定又脆弱, 最后被条约制度替代 朝贡制度是费正清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根本论点, 风靡欧美学界 与西方本位的朝贡体系视角不同, 香港学者黄枝连提出了 天朝礼治体系 学说, 发出了中国学界的声音 他认为 在十九世纪以前, 即西方文化 西方国家 西方殖民帝国主义兴起之前, 这里有一个突出的区域秩序, 是以中国封建王朝 ( 所谓 天朝 ) 为中心而以礼仪 礼义 礼治及礼治主义为其运作形式 ; 对中国和它的周边国家 ( 地区 ) 之间 周边国家之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 起着维系与稳定的作用, 故称之为 天朝礼治体系 可以说, 天朝礼治体系能够涵盖 中国同朝鲜 安南 日本 琉球 暹罗以及更广泛的亚太区域的关系, 乃至 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 的一种国际关系的形态, 是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新概念 日本学者则使用 华夷秩序 来阐释朝贡关系, 认为 这种东亚所特有的国际秩序, 是以 中华帝国 为中心, 周围夷狄各国接受册封, 后者向前者朝贡, 前者羁縻后者 这种关系, 在渊源上是汉帝国内部皇帝与诸侯的上下关系, 在汉皇帝同夷狄君主之间关系上的投影, 而且来自结合儒教王道思想而设想出来的独特的国际秩序观念 由此, 华夷秩序 这一概念广为研究者所接受 990 年代, 东京大学滨下武志等提出 亚洲经济圈 理论, 从亚洲近代史特别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角度对 西方中心论 提出强有力的挑战, 在日本学界激起广泛关注与争论 滨下武志指出, 过去对亚洲史的研究都是把亚洲与近代欧洲的接触视为亚洲近代的开始, 于是欧洲成为主动的角色, 而亚洲则是被动的角色 唯有将关注从欧洲转向亚洲, 从亚洲出发进行思考, 才能真正从一个有机的整体来把握亚洲, 进而寻求亚洲历史内在的联结纽带和亚洲发展的原动力 以中国为核心的与亚洲全境密切联系的朝贡关系,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朝贡贸易关系, 是亚洲独有的唯一的历史体系 其实, 日本学者之所以能够提出基于亚洲视角的华夷秩序和对朝贡体系的理解, 与近代以来日本华夷思想的变迁有着内在的历史逻辑, 日本思想家们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在一步步解构着华夷思想, 同时在构想着日本主体的东亚秩序理论 明清鼎革 是东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异族王朝大清帝国入主中原, 极大打击了中国周边国家对于中华文明的自信, 也引发了日本文化自觉与主体性的形成 一开始, 日本为了克服相对于中华文化的自卑心理, 做了种种理论上的思辨工作, 像林罗山宣称日本是君子之国 熊泽蕃山提出 东夷 日本最优秀 山鹿素行提出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中华的世界秩序 江户中期的徂徕学派提出了 国家主义 的原型, 相信 天命 降临日本 ; 7 幕末维新的本居宣长极力宣扬 国学主义, 从理论上解构朝贡制度的儒家思想内核, 提倡恢复日本古人的 真心, 广传天照大神和天皇的 真道 于日本 8 佐藤信渊被称为 大东亚共荣圈 思想的 先驱, 因为他提出日本是 大地最初形成之国, 系世界万国之根本也 故能经纬其根本之时, 全世界均为其郡县, 万国之君长, 皆成其臣仆 参见陶文钊编选 : 费正清集, 林海 符致兴等译, 天津 : 天津人民出版社,99 年, 第 页 黄枝连 : 天朝礼治体系研究 ( 上卷 ) 亚洲的华夏秩序 中国与亚洲国家关系形态论,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9 年, 前言第 页 [ 日 ] 信夫清三郎等编 : 日本外交史 上册, 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 北京 : 商务印书馆,980 年, 第 页 参见权赫秀 中国古代朝贡关系研究评述,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00 年第 期 参见朱荫贵 朝贡贸易体系与亚洲经济圈 评滨下武志教授的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历史研究 999 年第 期 参见范业红 : 江户时期日本学者诠释下的 华夷 观念, 理论观察 0 年第 期 [ 日 ] 部直 片冈龙编 : 日本思想史入门, 郭连友等译,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第 页 ; 第 页 [ 日 ] 井上清 : 日本军国主义 第 册, 姜晚成译, 北京 : 商务印书馆,98 年, 第 7 页

6 福泽谕吉则从文明开化论的立场, 以 脱亚入欧 论为标志, 彻底否定中华文明, 全盘肯定西洋文明 在福泽看来, 现代世界的文明情况, 要以欧洲各国和美国为最文明的国家, 土耳其 中国 日本等亚洲国家为半开化的国家, 而非洲和澳洲的国家算是野蛮的国家 我国虽处东亚, 然国中早有脱亚入欧之民意 不幸毗邻二国 中国 高丽, 今彼二国于我, 有百碍而无一利, 此乃我国之大不幸也 惟今之计, 我当决断, 与其坐待彼等昌明, 共兴亚洲, 莫若早脱其列, 携手西洋诸国 对于当时的国际关系, 福泽认为 : 现今的世界, 可称为贸易和战争的世界 战争是独立国家伸张权利的手段, 而贸易是发扬国家光辉的表现 甲午战争爆发后, 他组织 报国会 筹措军费, 为战争摇旗呐喊, 宣称甲午海战是 义战, 是 文明对野蛮的战争, 他还进言献策, 提出日军可直入支那国境, 先占盛京 吉林 黑龙江三省, 归于我版图 以甲午战争为标志, 以中国为核心的 华夷秩序 被日本彻底打破, 天朝上国 在亚洲的中心地位被日本彻底摧毁 可以说, 以文明国家与野蛮国家这种二元对立的世界结构来规定日本与中国 朝鲜等亚洲国家的关系, 是福泽谕吉为日本设计的东方主义构图, 承袭了黑格尔 东洋 概念的逻辑, 构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核心理论和正当性逻辑的基础 面对欧洲霸权, 从 9 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 直到 9 年战败投降, 日本成为国际政治游戏的主要制衡力量之一, 谋求建立以日本为盟主的 东亚 地域概念从 满洲国 到 东亚协同体, 又将 南方 也作为不可缺少的领域附加于己, 最后形成 大东亚 秩序, 也即所谓的 大东亚共荣圈 日本提出的 东亚 大东亚 概念, 不是日本近代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亚洲主义 话语的政治性概念, 而是日本对中国乃至亚洲国家发动一系列战争之后, 引发各种意识形态汇聚而成的概念, 进而又发展为 东亚新秩序 理念 所以, 无论用何种理念去粉饰 大东亚共荣圈, 都掩盖不了日本帝国主义战争的实质, 而建立在亚洲诸民族的假扮代表逻辑之上的日本, 其 大东亚战争 只不过是一场使亚洲诸地域 民族对于日本丧失信赖的战争 7 四 地缘政治的力学作用 : 战争发源地的朝鲜半岛 阎德学 : 试论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哲学向度 在日本看来, 朝鲜半岛位于亚欧大陆最东端, 与世界屈指可数的大陆国家中国和俄罗斯接壤, 其对岸横亘着海洋国家日本, 也连接着地缘政治中最大的海洋国家美国 从历史上看, 朝鲜半岛是大陆国家势力和海洋国家势力的冲突点, 构成了地缘政治上的要冲, 具有缓冲地带的战略价值 8 所以历史上, 日本一直把朝鲜半岛作为重要通道, 多次谋求征服和控制, 而中国为了 保全朝鲜 则多次受邀出兵拒倭抗日, 朝鲜半岛成为中日战争的发源地 日本史书 古事记 和 日本书纪 记载神功皇后 00 年渡海征讨朝鲜半岛, 迫使新罗投降 高丽和百济 从今以后, 永称西蕃, 不绝朝贡 9, 虽说神功皇后征服三韩的虚构性已是史学界共识, 但这一最早对外征战的传说, 却足以说明日本对朝鲜的觊觎之心由来已久 世纪中叶开始, 统一日本列岛的大和国在朝鲜南部不断扩张势力并达到全盛 世纪后半叶, 日本在朝势力开始衰退 7 世纪之交, 为恢复日本在朝鲜任那的势力和巩固天皇的地位, 圣德太子发兵征伐新罗, 但没有达到目的 其后, 朝鲜半岛三个国家的争斗愈演愈烈, 形成高句丽 百济 日本为一方, 新罗和唐朝结盟为另一方的对立阵营, 最终导致唐朝与日本的白江口海战 (9 年 ), 这是中日两国第一次兵戎相见 日本惨败, 被迫撤回本土, 非常恐惧中国反击, 再加上后来元蒙军的侵袭, 所以直到 9 98 年丰臣秀吉远征, 日本再未敢进攻朝鲜半岛 [ 日 ] 福泽谕吉 : 文明论概略 北京编译社译, 北京 : 商务印书馆,99 年, 第 9 页 ; 第 7 页 [ 日 ] 福 谕吉 : 福 谕吉全集, 第 0 卷, 第 0 页 福 谕吉 福 谕吉全集, 第 卷, 第 00 页 ; 第 0 页 [ 日 ] 子安宣邦 : 东亚论 : 日本现代思想批判, 赵京华编译, 长春 : 吉林出版社, 第 页 ; 第 页 [ 日 ] 柿原国治 : 朝鲜半岛问题的地缘政治分析与我国的对策, 世界平和研究所研究报告,00 年 月 安万侣 : 古事记 中卷 仲哀天皇, 北京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00 年, 第 79 页

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0 年第 期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 为巩固政权, 解决国内矛盾, 转移国内尚未驯服的封建领主的视线和满足商业资本势力的欲求, 提出征讨朝鲜 进占中国和印度, 进而称霸亚洲的狂妄计划 丰臣秀吉的侵朝战争, 为日本后继的 海外扩张 和 大东亚共荣圈 等扩张行动, 提供了思想依据和历史案例 大明王朝则在战后陷入全面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军事实力大为削弱, 不到 0 年终告灭亡 明治初年, 日本感到面临着地缘政治的危机, 认为如果俄国吞并朝鲜, 将成为日本的永世大患, 所以日本急于同朝鲜建交, 但朝鲜实行严格的锁国制度, 对日本文书中自称 皇上 极为反感, 拒绝谈判 于是, 明治维新三杰 之一的木户孝允提出 征韩论, 认为 韩地之事, 乃是确立皇国国体之基础, 且以今日宇内条理推之, 愚以为, 生光辉于东海, 当由此开始 外务大臣柳原前光则对俄国扩张进行了分析 : 朝鲜是为北连满洲 西接鞑清之地, 昔使之绥服, 实为保全皇国之基础, 将来经略万国之根本也 若使他人领先, 则国事于此休矣 何况, 近年来各国也探察彼地之国情, 频繁窥伺者不少 即如鲁西亚 ( 俄国 ) 者, 吞食满洲东北, 其势欲吞朝鲜, 皇国岂能有一日之轻疏, 更何况列圣垂念之地耶? 87 年, 明治维新三杰 的另外两人 西乡隆盛和板垣退助把 征韩论 推到高潮, 但木户孝允在考察欧美各国之后, 主张优先发展国内资本主义, 反对立即 征韩, 然而自 87 年日本制造 江华岛事件 开始, 逐渐把 征韩论 变成现实, 先从打破朝鲜对华朝贡关系入手, 通过与朝鲜缔约, 否定中朝间的宗藩关系排除清政府对朝影响, 一步步解构着中国的 华夷秩序, 并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扩大了对朝控制, 最终于 90 年吞并朝鲜为殖民地 从 90 年代后期开始, 日本再以朝鲜半岛为跳板入侵中国大陆, 并与美国反目成仇 对于朝鲜自身的态度, 韩国学者认为 : 朝鲜与中国形成最为 典型的 朝贡关系不是因为中国强迫其参与朝贡体系之中, 而是为了朝鲜本国的政治利益, 即朝鲜通过与中国的同质化, 形成与其他周边国家的差距, 来提高自身在东亚文明共同体内的地位, 通过与 大国 的政治联合, 确保了国家的安全, 并借助 天子 的权威, 获得了政权的正统性, 所以才主动而积极地运用了朝贡关系 朝鲜半岛给予日本的启示是 : 无论是唐朝早期的 白江口战役, 还是明朝晚期的丰臣秀吉侵朝, 以及近代的 日韩合并, 结果都是以日本大败 其势力完全退出朝鲜半岛告终的, 可是对于日本的国家发展来说, 每次都是在战后迎来了辉煌的发展时期, 像大化改新后全面模仿唐朝的律令制时期, 培育出日本独特文明的江户时代, 以及二战后受益于 朝战特需 迅速获得经济大国地位的 昭和景气 时期, 足以证明日本侵略必败, 有和平才有发展的道理 朝鲜半岛是日本武家政治文化的演绎场, 同时也是其反躬自问的调教场, 所以希望今天仍将朝鲜作为第一假想敌的日本牢记历史的因果规律 五 领导人的治国理政 : 历史担当与义利观 中日两国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 一些杰出的政治领导人或政治核心人物, 遵循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义利观, 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和地位, 同时又对中日两国关系的根本定位与长远发展做出了战略性的布局, 真正体现了政治领导人的历史担当与政治使命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 义利相兼, 义重于利 义 是中国政治哲学的价值理念, 不同于西方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 其内涵是合情 合理与合法 易经 乾卦文言 中 利者, 义之和也, 是义利融合的明证 ; 论语 里仁 中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的 义利之辨, 长期以来都是中日两国知识阶层关注的话题 ; 当今中国政府提出 计利当计天下利 欢迎 搭便车 的义利观则成为中国外交的理念基础, 讲信义 重情义 扬正义 树道义, 是中国对周边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庄严承诺 当然, 我们也充分肯定在两国交往中更多的一个个具体个人的积极作用, 尤其是在两国处于非正常状态的时期, 个人的作用更显得弥足珍贵, 所以中日之间才有了民间 8 [ 日 ] 渡边几治郎 : 日本战时外交史话, 东京 : 千仓书房,97 年, 第 页 [ 日 ] 日本外交文书 第 卷, 第 9 页 [ 韩 ] 郑容和 : 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 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 国际政治研究 00 年第 期

8 阎德学 : 试论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哲学向度 外交 以民促官的外交传统, 直至今天 古代日本最具开创性的改革家 政治家和思想家圣德太子 (7 年 ), 足可称之为践行日中 和平共处 世代友好 互利合作 共同发展 关系的奠基者, 用中华文化为日中两国打下了 同文同种 的文化共识根基, 同时也让日本保持着自身的主体地位 推古天皇 9 年即位后, 起用圣德太子摄政, 全面负责日本的内政外交事务 为建立世袭君主制, 统一日本的民族精神, 建设强盛的国家, 圣德太子对旧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引进了中国的行政和司法制度, 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政府机构, 引进道家思想来确立天皇信仰, 把佛教定为天皇和贵族们信仰的国家佛教, 主持制定了日本第一部官法 冠位十二阶 和第一部宪法 十七条宪法 ; 他首派遣隋使出访中国, 首倡编撰日本国史, 亲自注释佛教经典, 对日本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空前的巨大贡献 圣德太子也因此成为日本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日本 年流通的一万日元纸币的头像, 就是他的画像 不过在外交实践上, 他一改过去向中国请封朝贡的做法, 采取同中国对等的立场相处 譬如, 使隋国书中的 东天皇敬白西皇帝, 两度向朝鲜新罗国派遣征讨军, 意欲恢复原来的势力范围, 其根本目的是牢固树立日本天皇 现人神 的神位, 皇位被赋予神权, 就不允许再有革命的观念, 确保天皇制不像中国那样被 易姓革命, 为日本树立不同于中国的政治哲学 室町幕府 ( 7 年 ) 的足利义满在统一日本后, 为满足日商的贸易需求和日本上层对中国商品的爱好, 也为了充实幕府财政, 并借助大明帝国的声势来巩固幕府地位, 恢复对明邦交 明成祖朱棣于 0 年允许日本进行勘合贸易, 再次将日本纳入朝贡体系之中 足利义满和朱棣把中断近 00 多年的日中外交关系接续起来, 两国开创了继唐朝以后的第二个经济人文交流的繁荣时期, 日本也由此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 作为晚清重臣的李鸿章, 在清政府对日外交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他最早主张与日本建交, 促成 清日修好条规 的签订 ;87 年日本出兵台湾后, 他的 联日 思想发生动摇 ;879 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后, 他主张对日采取强硬立场 ; 甲午战争惨败, 李鸿章转向 联俄拒日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性人物的袁世凯, 一生以日本为主要外交对手 作为李鸿章与清政府对日政策的执行者, 袁世凯基本延续了李鸿章 以夷制夷 的策略, 这也成为当时中日关系的历史缩影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其一生对日外交思想主线是联日救国 像孙中山这样真正从内心里对日本及日本人怀有好感的亲日家, 在中国的志士中也是没有的 他对日本怀有特殊感情, 多次声称日本是其 第二故乡 中国与日本为 兄弟之邦, 日本的发展之路就是中国的强国之路 ; 中日两国 情谊最亲, 文化上同种同文 一脉相通, 地理上又非常接近, 故为东亚之大局计, 维持平和, 实中日两国国民之义务 中国实行 亲日外交 是 外交上之最妙着 可是, 信奉强权政治的日本政府并没有把孙中山作为外交上的关注对象, 因为当时中国的政治权力掌握在北洋政府手里 被认为 继承孙中山衣钵 的蒋介石, 在济南惨案前主张中日提携, 这一思想体现在他下野后 97 年访日期间的思考, 以及拜会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的对话中 九一八事变后, 蒋介石在 9 年发表 敌乎? 友乎? 中日关系的检讨 一文, 成为他和国民政府对日外交路线和国际战略谋划的理论基础, 他把中日友好作为理想原则, 通过国际形势的分析, 阐述日本扩张政策的局限性和危险性, 认为日本最大的对手不是中国, 而是英国 美国和俄国 ; 中国不会亡于日本, 因为中国民众认同三民主义, 有国民党及其领袖的 参见 日本书纪 推古天皇 年 ( 公元 08 年 )9 月条 参见管书合 : 袁世凯对日外交述论, 史学集刊 007 年第 期 转引自 [ 日 ] 山口一郎 : 孙中山的对日观, 孙中山研究论丛 第六集,988 年, 第 9 页 在日本东亚同文会欢迎会的演说, 孙中山全集 第三卷, 北京 : 中华书局,98 年, 第 页 在东京中国留日学生欢迎会的演说, 孙中山全集 第三卷, 第 7 页 参见 蒋中正总统五记 之 困勉记 上, 台北市 : 国史馆,0 年, 第 0 页 9

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0 年第 期 存在, 还具有民族意识坚强的群众 解铃还须系铃人, 他最后希望日本承当 打开难关的责任 中共早期的主要领导人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 早年都赞赏日本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这种对日观成为他们一贯主张中日友好的思想基础 ; 他们主张把日本人民和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区分开 新中国成立后, 团结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反对帝国主义 推进 世界革命, 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主线, 他甚至说过 日本帝国主义当了我们的好教员 在他看来,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起到反面教员的作用, 客观上促使中国人民的觉醒 正如周恩来阐释的那样 : 如果仅仅是甲午战争 日俄战争, 还不能教育中国人民, 最大的教育是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侵华战争 作为毛泽东外交思想坚定执行者的周恩来, 在参与制订对日政策中, 特别注重两点 : 第一是严格区分日本人民与日本军国主义 ; 第二点是正确对待两千年的友好与 0 年的交恶 可以说, 周恩来既是这两条对日政策原则的制订者, 也是贯彻执行的典范 邓小平继承了第一代中共领导人的对日思想, 他两度访问日本, 在外事活动中会见最多的来宾也是日本客人 他对中日关系发表过多次谈话, 或深谋远虑, 或一语中的, 展现了他胸怀博大 智慧过人的伟人风范 7 他在 98 年会见日本首相铃木善幸时说 : 中日关系有很多话要说, 但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 : 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要把中日关系放在长远的角度来考虑 来发展 第一步放到 世纪, 还要发展到 世纪 世纪, 要永远友好下去 这件事超过了我们之间一切问题的重要性 8 不过, 中日之间并不是没有任何问题, 比如钓鱼岛问题 大陆架问题 这样的问题, 现在不要牵进去, 可以摆在一边, 以后从容地讨论, 慢慢地商量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 我们这一代找不到办法, 下一代 再下一代会找到办法的 9 邓小平晚年曾对日本客人说 : 我对中日友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对一小撮不甘心中日友好的人, 惟一的办法就是用不断加强友好 发展合作来回答他们 瑏瑠在中日关系中, 中日两国的政治家和领导人, 他们的历史担当与价值取向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走向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后, 尤其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历史反复证明, 中日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勇气 智慧与决断对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往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从古至今, 日本表面上大量 借用 中西文明, 却从未放弃自身的 内在文化堡垒, 构建出亨廷顿眼中的新的东亚文明 日本文明, 并在近代率先找到应对西方侵略的成功模式, 甚至包括今天应对美国的模式以及调适对中国的模式 而中国在 8 世纪以前, 一直是以 天朝上国 的心态俯视日本, 无视日本文明的悄然发展直至成熟并且超越中国 ;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迅速崛起, 当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后, 却出现了一种不好的倾向, 部分国人从邦交正常化后 0 余年的 师法日本 转为轻视和排斥日本, 沉睡的 天朝上国 的历史记忆似乎又被唤醒 如果不能平视而近距离地观察真实的日本, 由此制定的对日政策再正确合理, 最终也难以贯彻落实 最先摆脱西方中心论的汤因比认为, 文明与文明之间通过种种渠道进行双向沟通, 是增进互相了解 消融冲突的最有效方式 瑏瑡而在推进中日两个文明双向沟通的过程中, 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哲学意义上的规律性特征应该成为最基本的预备知识 ( 责任编辑刘晓虹 ) 0 期 00 年第 期 瑏瑠 瑏瑡 参见彭敦文 : 0 年代蒋介石对日思维 以 敌乎? 友乎? 中日关系的检讨 一文为中心的考察, 民国档案 009 年第 蒋介石 : 敌乎? 友乎? 中日关系的检讨, 腾讯历史,0 年 月 日 / view.news.qq.com / a / 00/ 07.htm 参见高凡夫 李天刚 : 中共主要领导人早期中日友好思想述论 以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和周恩来为中心, 安徽史学 参见 毛泽东外交文选, 北京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99 年, 第 页 金冲及主编 : 周恩来传 (99 97) 下, 北京 : 中央文献出版社,998 年, 第 页 钱嘉东 王效贤 : 周恩来与中日关系述论, 党的文献 007 年第 期 参见于青 : 邓小平谈中日关系, 人民日报 00 年 8 月 日 98 年 月 日, 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的讲话,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北京 : 今日中国出版社,99 年, 第 页 978 年 8 月 0 日, 邓小平会见日本外相园田直时的讲话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北京 : 人民出版社,99 年, 第 9 页 余英时 : 余英时文集 第十二卷, 南宁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0 年, 第 9 页

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 # # # % % % # #

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 # # # % % % # # 米彦军 德富苏峰是继福泽谕吉之后日本近代第二大思想家 其思想体系完整地显示了日本天皇制军国主义的发展过程 他早期主张主权在民 与日本社会现实不符 甲午战争前后开始改变主张 狂热鼓吹以皇室为中心对外侵略 给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带来极大伤害 皇室中心主义是包含家国同构 忠君爱国 神国思想和武士道等在内的天皇专制国体思想 其实质是内行尊皇之 王道 外行霸道 继承和发展了唯心主义的皇国史观 对当今日本右翼思想仍有很大影响

More information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战时文化统制与日本文化的现代转型 尚 侠 战时文化统制和 大政翼赞 统制经济三位一体 是日本法西斯国家体制的一个重要而有机的构成 就国民意识整合的本质而言 它是膨胀的 扩大化了的国家主义 文化统制作为政府主导下的一种文化强制力量 割断了日本文化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导致了日本民族精神的某种惯性模式与病态现实 日本 战时 文化统制 文化转型!!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 # 战时文化统制与日本文化的现代转型

More information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期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期 外军史研究 冷战 政策与朝鲜战争的爆发 彭安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阵营 为 遏制共产主义 美国不遗余力地推行 冷战 政策 朝鲜半岛是 两大阵营在东方对立的主要阵地 朝鲜战争是两大阵营之间不可避免的大较量 也是 冷战 政策的必然产物 冷战 政策 朝鲜战争 美国 苏联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期 外军史研究 冷战 政策与朝鲜战争的爆发 军事历史研究 年第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¼ ½ ¾ 回归传统 历史学视野中的资本主义 刘光临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 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 世纪末 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 可简称为 德国历史学派 一起创造出来的 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 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 有鉴于此 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年 月 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抗日战争研究 编辑部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联合举办的 抗日战争与沦陷区问题研究 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师范 大学召开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 杂志社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 学 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 民国档案 编辑部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史学月刊 编辑 部 安徽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十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More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版 李雁南 从明治末期到大正年代 随着大日本帝国的建立 日本文学中形成了 东方主义 视角 拥有了一套用来表述其他亚洲国家的霸权话语体系 中国由于悠远的历史 广袤的国土 适度的距离成为大正年代日本作家普遍关注的 东方异国 的主体 他们用经典文本中的幻象取代中国的实体 在中国寻找神秘浪漫的异国情调 同时 中国作为日本的 东方 使日本作家自身的殖民者身份得以确认 中国因此成为日本帝国文化的有效参照系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影检查 # 汪朝光 抗战时期 日本扶植的沦陷区伪政权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电影检查 从沦陷初期各地各自为政的电影检查 到沦陷中后期分别集中于汪伪 华北和东北三个伪政权统治地域内的统一电影检查 从汪伪政权表面上沿袭国民政府的电影检查制度 到华北伪政权另行自己的电影检查 再到东北伪政权基本上照搬日本电影检查制度 但万变不离其宗 沦陷区电影检查的实质是为日本侵略中国服务的 是为了禁止可能出现的反映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 独立精神和民族感情的影片

More information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 # # # #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 # # # # 田苏苏 作为日本侵华战争中除东北地区之外中国最大的沦陷区和日本发动 大东亚战争的战略基地的华北 也是日军实施慰安妇政策最普遍和较典型的地区之一 但由于资料和证据的缺乏 目前对日军在这一地区实施慰安妇制度的具体情况的揭露还远远不够 本文以笔者掌握的有关资料 结合实地调查 对日军在华北地区实施慰安妇政策的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初步考察 日本侵华 慰安妇政策 华北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 # %% &

More information

汪 波 伊拉克战后重建在美军撤离后 将进入伊拉克人自己管理的 后重建 时期 在后重建时期的政治转型中 伊拉克国内政治发展面临着中央集权主义势力与地方自治势力之间的严重分歧 对于建立在阿拉伯民族主义基础上的中央集权主义势力来说 其政治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阿拉伯国家 因此必须削减库尔德人在美国主导的战后重建时期获得的过多的自治权利 修改宪法的联邦主义性质 强化中央政府对国家的全面控制 而库尔德人所代表的地方自治势力则坚持维护已经获得的高度自治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关于西南联合大学战时从军运动的考察 闻黎明 抗日战争时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是中国教育界献身抗战建国事业的壮举 目 前 史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 年国民政府发动的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而对于 贯穿整个抗战时期的从军活动 关注的还很不够 本文旨在对全国高等学府中学生数量最多 师资最强大 学科最齐全的西南联合大学的青年从军运动 做以尽量全面的梳理 同时 拟就不 同阶段的从军意识 动员方式 服务特征等问题进行必要的考察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¹

国际政治科学 ¹ ¹ 中国在领土争端中的政策选择 聂宏毅 李 彬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能够同多数国家通过和平谈判方式顺利解决边界问题 但同印度 苏联和越南曾一度兵戎相见 在解决与陆地邻国边界问题上 中国为何有宽和与强硬两种不同的政策选择 作者发现 邻国的边界政策属性对中国的政策选择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中国的政策选择是 强硬对扩张 宽和对现状 即如果邻国奉行扩张性边界政策 中国的态度趋于强硬 反之 如果邻国奉行维持现状的边界政策

More information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一 外交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视角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外交 年第 期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与创新 白云真 中国外交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应属当下中国外交新的转型的必要内涵和关键环节 外交制度的合理建构有助于促进中国外交健康且持续的发展 也有利于中国公民身份和国家 认同有效且理性的塑造 为此 笔者将尝试运用国家 社会关系的视角来诠释与理解中国外交 制度的创建 发展及其创新 以历史的视角回顾与审视中国外交制度建设的进程 从而能够更好 地为当下中国外交制度的创新提供某些重要的思考或启示

More information

近代日本佛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基地——净土真宗东本愿寺上海别院

近代日本佛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基地——净土真宗东本愿寺上海别院 近代日本佛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基地 净土真 宗东本愿寺上海别院作者 : 忻平 作者单位 : 相似文献 (1 条 ) 1. 期刊论文秦永章.Qin Yongzhang 近代日本佛教净土真宗东 西本愿寺派与中国西藏地 方政权及藏传佛教界的接触 - 世界民族 2007(2) 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这个亚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步西方列强之后尘, 开始向外开疆拓土, 近邻中国便成为日本军国 主义者蚕食的对象.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More information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学动态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易风 :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 : 对资本主义 的反思和对 新资本主义 的构想 ; 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 ; 对自由市场经 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 市场与政府平衡 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 ; 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 ; 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 本文最 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More information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承认问题的提出 英国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陈谦平 南京大学历史系 南京 上海解放前夕 英国朝野各界已经看到了中共胜利的必然性 因此 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在华利益成为英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核心 国民党封锁上海引起了英国政府的关注 后者遂考虑 采取一些救援措施 以防止上海局势进一步恶化 英国各界普遍认为应该寻求同中共合作 而不应该与之对立 上海解放前后英国与中共政权的政治接触以及经贸关系的发展为英国在 年 月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奠定了基础 英国 中共

More information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年第 期 陈 东 信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已被人们广泛认同 的认识 人们仍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认为 但对其地位 特性和作用 就目前人类需求而言 信息资源仍是位 于土地和水 能源和原材料之后的资源 可称之为 第三级资源 信息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较 具有知识性 中介性 转化性 再生性和无限性等特点 因而是一 种 特殊资源 在未来社会中 资源的争夺将以信息资源的争夺为目标 信息战 的形式将是引导其他战争形式的主导形式

More information

欧盟与欧盟属下的民族国家 刘 泓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欧洲人从分散走向联合的步伐 剖析作为新型人们共同体的欧盟的权力 属性与组织功能 阐释欧盟属下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 研讨人们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认为 建立欧盟是欧洲人的一种理性选择 欧盟是一个兼有超国家政治成分和政府间政治成分的区域性人们共同体 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服务于跨国社会的利益 致力于超国家的治理 其成员国政府的长期利益将日益屈服于跨国社会的长期利益

More information

关于罗斯福时代新政 宪法革命 的几点浅见 韩 铁 美国宪法的若干重要法理原则及其运用在富兰克林 罗斯福总统任内 发生了巨大变化 史称新政 宪法革命 不过 这种变化并不是在所谓 年最高法院的 及时转向 中一锤定音的 最高法院在正当程序 商业权 公众福利条款上的态度及其变化充分说明 新政宪法革命无论是从当时还是其后的发展来看都有它的连续性 局限性和复杂性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对新政宪法革命乃至于整个新政的历史评价才会比较准确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孙新兴 本文以大量的历史事实 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两次侵占青岛时期在青岛实施的殖民教育和奴化归附教育 论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当年以教育为侵略武器 在青岛培养殖民统治者 并且妄图从思想上征服中国人民 最终吞并中国的侵略野心 日本侵占青岛 殖民教育 奴化归附教育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日本在青岛的殖民奴化教育评析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日本在青岛的殖民奴化教育评析 #

More information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英美特殊关系 文化基础与历史演变 国别与地区 冯 梁 英美两国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 但自近代以来 英美两国的关系既不友好也不特殊 甚至还是对手 英美 特殊关系 的形成 与两国在世界 上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并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政治家刻意追求 的产物 英美 特殊关系 得以延续 主要是基于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而非单纯的文化因素 英国从 特殊关系 中得益匪浅 特别在欧洲事务上获得了仅次于 美苏的影响 但在世界其他地区 两国关系并无特殊可言

More information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一 治理 概念的历程 一 治理的概念化 欧盟研究 二 治理与国际关系 三 治理与比较政治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四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二 理解欧盟治理 一 欧盟治理的主要特征 年第 期 欧盟研究 二 规制国家的出现及其对治理的影响 欧盟研究中的 治理转向 三 新治理模式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三 欧洲治理中民族国家的转型

More information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中国与欧洲关系 年 周 弘 本文全面回顾了中国与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及其成员国 年至 年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当前中欧关系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 年来中国与欧洲关系的发展变化见证并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和欧洲这两大很不相同的世界力量自身的发展变化 中欧之间不断深入和拓展的交往使双方都从中获益 而这种交往所创造出来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也堪为人先 中欧关系能否在第二个 年中顺利发展

More information

57

57 包心鉴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其本质和功能来说, 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具体体现协商民主制度化程 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密切相适应这就要求 : 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本质, 科学确立协商民主制度化构建的基 本原则 ; 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 深刻认识广泛开展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 ; 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规律, 积极完 善我国协商民主的制度体系 协商民主制度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我国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56 57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 二十世纪的清史研究 钞晓鸿 郑振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 沛 张 丹 本文以过去史学界较少论及的抗日战争后期国统区 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为研究对象 从运动的缘起 运动在国统区的扩展 运动背后的党团纷争等几个方面 力求对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进行较为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和评价 本文认为 应肯定青年学生从军的爱国热情 客观考察当时国民党政权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目的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从军运动及青年军在促进战时国统区社会风气的转变 提高国民革命军素质乃至促进军队改革 国民党整党及行政效率的改革方面

More information

无论中国的传统学术还是西方的大学制度 因 修道 之旨而生 教化 之需的轨迹是颇为相似的 正如中国的 小学 是为 大学 的读经作准备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 人文学科 也是要帮助凡人理解神圣的文本 在西方 进一步使语言成为民族国家的根本标志 并通过强势族群与强势语言的共生互动 为后世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基本 原型 中国早期教会大学对于语言的选用 当代西方国家的相关语言政策 也都可以成为语言标准之统治性力量的生动例证

More information

美国智库对当前中美关系的评析综述 卢 静 美国智库在美国对外政策的分析和制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国智库认为 美中关系是 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而依存与合作是当前新形势下美中关系的主轴 其中合作是竞争性的 美国智库建议美国政府通过 巧实力 外交 全面接触 中国 其短期目的是让中国承担更多的 国际责任 而长远目标是塑造和改变中国 美国智库 中美关系 竞争性合作 卢静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More information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 #! #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 (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 #! #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 (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年第 期 一 从 的译名谈起 领导权还是 霸权! #!! # & ( ) +,! # & ( ) +, & ( ) +) & (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 #! #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 (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 & ( ) +, 年第 期 # ) # # + 二 葛兰西对霸权概念的拓展 & 本期聚焦 葛兰西与文化霸权,! 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More information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 # # # # ( ( ( ( ( ( ( ( )

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 # # # # # ( ( ( ( ( ( ( ( ) 戚其章 世纪 年代 日本国内兴起了一股兴亚思潮 对此后的中日关系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这是近代中日关系上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 但也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课题 对此 近年来研究者颇不乏人 多谓兴亚主义的主流是应该肯定的 窃不谓然 本文认为 对兴亚主义须作具体分析 应肯定的只是其中的个别派别 其主流是不能肯定的 至于大力推动兴亚主义的兴亚会 不但不是所谓 民间组织或 民间对清友好组织 而是由日本外务省直接掌控和主导

More information

二 民国八年的五四运动 群众革命的斗争 曾经给帝国主义与卖国军阀 以莫大的打击 并且发展成为的革命高潮 但资产阶级国民党背叛出卖了革 命 所以现在帝国主义的进攻又厉害起来了

二 民国八年的五四运动 群众革命的斗争 曾经给帝国主义与卖国军阀 以莫大的打击 并且发展成为的革命高潮 但资产阶级国民党背叛出卖了革 命 所以现在帝国主义的进攻又厉害起来了 一 五三 的 济案 与 五九 的 二十一条 一样是日本帝国主 义利用卖国军阀侵略中国的纪念日子 济案 的结束 比 二十一条 更可 耻得多 二 民国八年的五四运动 群众革命的斗争 曾经给帝国主义与卖国军阀 以莫大的打击 并且发展成为的革命高潮 但资产阶级国民党背叛出卖了革 命 所以现在帝国主义的进攻又厉害起来了 中共党史资料 年第 期 三 代表资产阶级的蒋介石 在 济案 发生以后 不但做了许多卖国的

More information

本文通过对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研究 提出了体能文 化的概念 论述了体能文化的国际化和民族性及其对人类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 会生活多方面的影响 文章指出 国际竞技体育运动是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活全 球化的先导 是当代世界各民族 各国家和平共处 平等参与 公平竞争机制实现程度最高的国际事务 是人类社会国际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多样性实现整合的范例 是展望 新世纪人类社会文明范式的着眼点 同时提示了进行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

More information

论中日 囚徒困境 的存在及逃逸 马亚华 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中日关系发生困难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前中日关系已在重复博弈中陷入了 囚徒困境 状态 囚徒困境 不仅为第三方势力提供了渔利的空间 直接损害了两国战略利益 而且其 溢出效应 还损害了全体东亚人民的利益 只有透过中国和平发展的参照系考察中日关系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才能把握当前中日关系困难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前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基本处于同一层次

More information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国际政治科学 ¹ º ¹ º 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司乐如 一轨 外交和 二轨 外交都是国际关系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内容 前者有助于说明两国在政府外交层面的表现 对后者的研究则有助于了解在外交现象背后起作用的观念因素 本文的研究试图把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融入国际关系的研究之中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印度学者对中国的安全认知 本文通过提供关于 认知 的更为精确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并通过术语统计和定性的案例分析 深入印度专家的视角 深化人们对中印安全互动的了解

More information

丁光训文集 研读札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丁光训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 他结合新中国的国情 重 新思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他对上帝和基督 的根本特性做了新的界定 对神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诠释 他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新道路和基督徒思想信仰的新 变化 丁光训神学思想 当代中国基督教

More information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图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蒋纯焦 通过采用计量研究 比较研究的方法 对 年以来中国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差异的变迁作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探讨形成和影响高等教育的区域差异的原因 揭示高等教育区域差异与社会变迁区域差异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而建立地方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实行区域推进策略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 当代中国 东中西部 高等教育 区域差异 实证研究 一 建国初期 见图 见图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More information

¼ ½ ¾ À Á Â

¼ ½ ¾ À Á Â 追求知识神话的终结者 评马洛的戏剧人物浮士德 邓亚雄 在西方文学里 求知神话的传统历史悠久 浮士德 既是这个传统的延续 又是它的终结 随着中世纪的结束和文艺复兴的到来 神被边缘化 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 人的意志取代了神的观念 人们渴望认识自然 获得驾驭自然力的知识 在求知精神与新教意识形态严重冲突的语境下 马洛在继承神话传统的基础上 运用他的塑造能力 通过再现和改变神话的方式建构了一个浮士德求知的神话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郭洪茂 满铁是日本推行大陆扩张政策的产物 铁路在满铁经营中始终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九一八事变后 满铁铁路运输业务不断膨胀 铁路工人数量也迅速增大 但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 尤其七七事变以后 满铁铁路运输日益紧张 劳动力供求矛盾也不断加剧 铁路劳动力严重不足 从业员素质下降 铁路事故增多 战时经济日趋窘迫 在这种形势下 满铁庞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体系赖以运转和经营的广大铁路工人 一方面在自身素质不断恶化条件下肩负着日益沉重的运输劳务

More information

将民族文化认同置于一个多民族交往和对话 互相激荡影响的场域中予以考察 包括对少数民 族网络的官方话语 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话语 商业诉求 个人表达四类话语形态的分析 在民族文化认知 情感表达等方面 网络都为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提供了场域 在网络的场域下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 地域认同 国家意识形态相互浸润 形成了多层次的民族和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 少数民族 电子网络媒介 陈静静 云南大学新闻系讲师 庄晓东 哲学博士

More information

忠义 符号 : 论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关岳祀典 作者 : 田海林, 李俊领, Tian Hailin, Li Junling 作者单位 : 田海林,Tian Hailin(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李俊领,Li Junling( 中 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北京,100006) 刊名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英文刊名 : Journal of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抗战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 #!! # % 孔繁岭 七七事变后 主要激于爱国义愤 欧美留学生的近半 关内留学生的几乎全部 毅然回国 投入抗战洪流之中 在教育 科技 文化等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有 名左右滞留海外 战时 鉴于外汇的紧缺和战后的需要 国民政府留学政策经历了前严后松的变化 约有 名学子被派赴海外 主要前往美英 与此同时 沦陷区各伪政权积极推行留日奴化教育 连同台湾 约有 万人前往敌国 整个抗战时期 这两万余名在海外的学子 情况各异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吴易风 :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 : 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对 新资本主义 的构想 ; 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 ; 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 市场与政府平衡 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 ; 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 ; 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 本文最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More information

不对称相互依存与合作型施压 # # ( # ( %

不对称相互依存与合作型施压 # # ( # ( % 世界政治 年第 期 不对称相互依存与 合作型施压 美国对华战略的策略调整 王 帆! 尽管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依存度在加深 但保持不对称的相互依存 关系仍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点 在不对称相互依存的前提下 美国对中国开始实施了 一种新的合作型施压策略 该策略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手段之一 作者分析了在相互 依存条件下美国对华实施合作型施压政策的背景 目的 相关议题和实施手段 并以谷歌事件 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这三个案例

More information

评 一亿总忏悔 与 天皇退位论 # % # %

评 一亿总忏悔 与 天皇退位论 # % # % 王希亮 战后初期 日本 战后处理内阁 为了维护天皇制的 国体 相继抛出了 一亿总忏悔 和 天皇退位论 旨在把战争责任转嫁在 亿国民的身上 从而掩盖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 逃脱联合国军事法庭的正义审判 本文就这两个谬说提出的目的 实质 影响及其美国占领军总司令部的 太平洋战争史观 予以剖析 战争责任 一亿总忏悔 天皇退位论 太平洋战争史观 评 一亿总忏悔 与 天皇退位论 # % # % 抗日战争研究 %

More information

印度崛起对中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印度崛起对中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年第 期 刘少华 高祖吉 印度是继中国之后又一个迅速崛起的国家 印度崛起对地区和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更是全方位的 印度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也增添了解决南海问题的变数 加大了中印边境问题解决的难度 影响中国在中亚的发展 对中国的印度洋航线和南亚战略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印度崛起是中国面临的新挑战 印度崛起 地缘政治 影响 印度崛起对中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年第

More information

近年来中共党史若干重大事件研究的新进展 李庆刚 中共党史 重大事件 研究新进展 中共党史上的重大事件 一直是党史学界教学与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近年 来 党史学界围绕若干重大历史问题 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 或有新材料发现 或有 新观点提出 或有不同观点交锋 总体看来 对于诸多事件的看法 争论多于共识 这给研究者 提供了继续探索的方向和路径 鹍对此持不同意见 他认为 八年抗战 鹍指出 七七

More information

98

98 /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 /... 人本与物本 翻译 与 语义谱系分析比较 牛云平, 杨秀敏 (., ;., ) : 翻译 与 的语义谱系有着根本不同之处 : 前者的本义是语官及其解释活动, 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 ; 后者的本义则是物体搬移行为, 具有明显的物化特征 两词的语义谱系不同, 决定了各自理论发展形态有别, 证明了中西翻译学自然而然地有着不同的研究重心和研究取向 因此, 中国学人强求与西人苟同乃是不智之举,

More information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 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 基于经济全球化两个重要假说的实证研究 刘志彪 吴福象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贸易一体化水平持续上升 对此虽然可以利用引力模型加以说明 但其解释力是有限的 本文在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一体化进行统计描述和计量检验的基础上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体的贸易竞争状况进行了结构分析 结果表明 经济体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 贸易量越大 贸易一体化程度也越高 通过各种因素的传导 经济体的出口竞争能力增强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¹ º ¹ º 共和模式 的困境 ¹ 法国移民政策研究 李明欢 卡琳娜 盖哈西莫夫 今天的法国人中已有大约四分之一是移民及移民后裔 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异族新移民仍源源不断进入法国 因此 移民接纳及移民政策的修订与实施 业已成为法国朝野密切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当代法国移民构成的基本状况 重点评介法国学术界关于法国移民政策研究的主要著述及观点 接着 本文结合 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 将法国战后移民政策分三个阶段进行剖析

More information

蒋维乔思想研究

蒋维乔思想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蒋维乔思想研究姓名 : 何宗旺申请学位级别 : 博士专业 : 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 : 麻天祥 20031101 蒋维乔思想研究

More information

¹ º» ¹ º»

¹ º» ¹ º» 中国获取全球石油资源的战略选择 孙学峰 王海滨 大国获得海外石油权益的基本目标是希望能够顺利进入 分 享石油资源 理想目标则是能够逐步稳定 扩大既有的石油开采权益 大国 分享石油资源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降低竞争对手 包括先进入国家和其他后 进入国家 的抵制 争取资源拥有国的支持 从中国能源外交的实践来看 有 限分流是成功分享海外石油权益最为重要的战略 而有效化解竞争对手干扰的 主要策略包括限制收益和借助矛盾

More information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 一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所涉及的公共领域 特征与性质 ( & (!! # # ) # 世界政治 年第 期 网络民族主义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 王 军 近年来 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中国外交的新因素 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政治社会属性和作用上看 它正拓展着中国的公共领域 以国家民族主义和族裔民族主义为核心议题 催生着中国市民社会的新构造 反映着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推动着网络内外中国大众的民族主义行动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 中国大众的网络民族主义因其信息获取能力增强

More information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贸易增长变化分析 裴长洪 张青松 年日本丧失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这与日本 年以来对华投资增速放缓 占外商对华投资中的比重下降有着密切关系 只要日资企业继续提升投资结构和技术水平 从边际产业转向比较优势产业 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就能带动设备和产品对中国的出口 使中国从日本进口增长速度和规模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这样 日本仍有可能恢复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对华直接投资

More information

!! & & 一 冯金华教授对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证明过程!!!!!! ( ( ( (!!!!!!!!

!! & & 一 冯金华教授对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证明过程!!!!!! ( ( ( (!!!!!!!! 一个真实的经济学命题和一个伪证的学术否定 评冯金华 价值转形 一个伪问题 丁堡骏 长春税务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 价值之所以转化为生产价格 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对利润的平等追求权利 其前提是不同生产部 门资本有机构成差别 不同部门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别 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 冯金华 教授的生产价格体系中既没有资本有机构成的考察 也没有资本周转速度的考察 更没有利润率平均化的分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 马 骏 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谁来使用权力 如何使用权力 选举制度是解决前一问题相对较好的制度 而预算制度是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好的制度 通过历史比较分析 可以总结出三条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世纪的欧洲道路 从建国到进步时代改革的美国道路以及雏形初现的中国道路 这意味着 西方经验并不是唯一的实现政治问责的道路 相对于西方经验来说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杨夏鸣 安全区 和 大屠杀 是出现在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一对似乎矛盾的词语 本文认为所以出现这一现象 是由于南京 安全区 的功能发生了错位 即 安全区某些未定或是次要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超过主要的功能 其原因是日军拒绝承认 安全区 安全区 的建立系个人行为 并非国际政治学意义上的 国际组织 对主权国家不具约束力 因而 安全区 被赋予的功能能否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当局的意愿 南京安全区功能错位原因

More information

珮云 珮云 邓小平的这段批示 使他成为第一个明确倡导节制生育的国家领导人 周恩来后

珮云 珮云 邓小平的这段批示 使他成为第一个明确倡导节制生育的国家领导人 周恩来后 国家人口计生委原办公厅主任 中国计生协会原副会长 珮云 珮云 邓小平的这段批示 使他成为第一个明确倡导节制生育的国家领导人 周恩来后 珮云 珮云 刘少 珮云 珮云 卫生部门应该协同有关方面对节育 珮云 珮云 珮云 畊等 人在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上的联合发言 积极提倡晚婚 避孕和计划生 珮云 这个指示 珮云 珮云 珮云 珮 珮云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编 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史 中国人口出版社 彭珮云主编

More information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4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4 甲午战争赔款与日本经济近代化 田久川 1 2 3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4 甲午战争赔款与日本经济近代化 5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6 7 8 9 10 甲午战争赔款与日本经济近代化 ~ ~ ` 1 12 ~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13 14 15 16 17 甲午战争赔款与日本经济近代化 18 19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20 21 甲午战争赔款与日本经济近代化 2 23 24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25

More information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¼ ½ ¾ ¼ ½ ¾ 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 肖 峰 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归结为物质 它既不是物质内在既成的东西 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更不是可以离开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纯客观现象或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 哲学含义上的信息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是主体对对象的感知 辨识和建构 也是生命控制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机能 信息与 意义 关联 是一种属人的认识现象 不存在所谓的 本体论信息 而只存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 信息的哲学含义应与信息的日常用法具有连续性

More information

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 一 革命党人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 %& #&

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 一 革命党人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 %& #& 李学智 民国初年 革命党人及社会各界人士都积极鼓吹以法治国 依法行事 热望将中国建成民主共和的法治国家 同时 兴办法政 法律 学校形成热潮 各种法律书籍大量出版 汇成一股颇有声势的法治思潮 在此期间 伍廷芳对陈其美以军政干涉司法和越权滥捕的行为进行的抵制 批驳和斗争 则成为这股思潮涌动中激起的浪花 民国初年 法治思潮 以法治国 伍廷芳 陈其美! 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 一 革命党人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

More information

社会学研究.,,, ;, ( ),, ( ),,,,,,,,,,,, ( ),,,,,,,,,,,,,,,,,,,,

社会学研究.,,, ;, ( ),, ( ),,,,,,,,,,,, ( ),,,,,,,,,,,,,,,,,,,, 吴铮强 : 科举制度本是官僚帝国实现普遍化权力的手段 皇权扩张的工具 均田制崩溃之后, 中华帝国出现了掌握经济资源却没有稳固政治地位的绅士阶层 由于遭到绅士集团的抵制, 宋朝试图通过科举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扩张国家权力的企图失败了 儒家学者扩张自身文化权力的学校取士方案不能 被帝国采纳, 最终放弃了主导文化教育和推举官员的要求, 仅提议通过科举理学化提升绅士集团的政治地位, 为科举制度发展 功名身份的终身制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王奇生 湖南会战是 年 一号作战 中交战时间最长 国民政府军队抵抗最为顽强的一次战役 以湖南会战为个案 具体而微地剖析国民党军的战略决策机制 情报信息系统 官兵素质 后勤补给 兵役军纪以及民众动员等情形 也许有助于从军事史的层面加深或纠正我们对抗战正面战场的既有认知 湖南会战衡阳保卫战一号作战!!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湖南会战 中国军队对日军 一号作战

More information

%!

%! 黑龙江社会科学 李春玲 经济改革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发展 一个被称之为中产阶级! 的社会群体逐步增长 尤其 自本世纪开始以来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中产人群 数量增长更为明显 它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并有极大社会影响的社会群体 不过 中国社会目前还是以农民和工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结构 要发展成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另外 作为一个正在形成的社会阶层

More information

一 土著华人! 二 逃亡移民 #!!! 三 早期的旅俄商人! 四 劳工

一 土著华人! 二 逃亡移民 #!!! 三 早期的旅俄商人! 四 劳工 邓兰华 张 红 一 土著华人! 二 逃亡移民 #!!! 三 早期的旅俄商人! 四 劳工 五 十月革命后的华侨华人! 一 改革与两国关系正常化给中俄两国人民提供了重新往来的机会 ! 二 早期留学生为两国间的民间交往和商贸穿针引线!! ! 三 留学垃圾 损坏中国人形象! 四 战挫败 国营公司进军独联体市场首 五 从! 倒爷 生意一波三折中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 六 独特的华人群体 七 中的地位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周长城汤姆. 伯恩斯 内容提要 : 本文对本世纪 年代以来, 欧洲经济社会学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分 析与综述 从 年代以来的熊彼特, 经济社会学法国学派到现在的经济社会学家.. 伯恩斯. 斯韦德伯格. 马尔蒂利等, 对他们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 与归纳 尽管不可能对欧洲的经济社会学研究进行全面地综述, 但也反映了欧洲经 济社会学的大体轮廓 文中指出目前欧洲经济社会学研究主题集中在经济社会学的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柯 惕!!!!!!!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年海内外中日关系史研究述评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年海内外中日关系史研究述评 #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年海内外中日关系史研究述评 # # # #!!!

More information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中国社会科学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反思经史关系 从 启攻益 说起 李存山 本文论析上博简 二 中容成氏! 关于 启攻益 汤攻桀 以及上古帝王世系的记载与经 史相异 并且探讨了容成氏! 子羔! 和郭店竹简唐虞之道! 具有相同的思想倾向 其 禅而不传 或 至于禹而德衰 的思想当属于 孔孟之间 的儒家之学 在燕国发生了 让国 事件而孟子的思想更集中在 王霸之辨 时 唐虞之道! 等篇的 帝 王之辨 就不合时宜了 史 受到 经 的影响 经 史都存在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论中欧伙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与对称性 周 弘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充满了不对称性和对称性的复杂关系 其中潜藏着挑战 也蕴涵着动力和机遇 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中欧关系之中 中欧关系中的不对称性表现在经济社会 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等三个主要方面 在这些不对称性中同时又包含着对称性 并孕育着发展中欧伙伴关系的机遇 中欧双方需要相互理解对方的 方式 寻求对称性与互补性 创造共赢局面 推动合作伙伴关系的继续发展

More information

抗战时期的山东日伪教育!!!!! #!!!! (!!!!!!!!!!!!!! )!! % & # % & % & % & ( % & ) % &

抗战时期的山东日伪教育!!!!! #!!!! (!!!!!!!!!!!!!! )!! % & # % & % & % & ( % & ) % & 钟春翔 沦陷期间 日本占领军确立了为侵略战争服务的教育方针 在山东沦陷区加强日语教学 片面鼓励留日 严密控制师生 并通过新民会把奴化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全社会 日伪教育是对山东教育的巨大破坏和摧残 是近代山东教育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沦陷区 日伪教育 山东!! # % & # % & 抗战时期的山东日伪教育!!!!!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近代史研究 年第 期 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心的研究 刘家峰 由于农业具有和医学 教育同样的传教价值 早期农业传教士根据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的国情 针对中国教会一贯重视城市忽视乡村的策略 提出了 教会乡村化 的主张 这一主张激起了部分教会对农业的极大兴趣 本文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心 讨论了教会与金大农林科为实现教会乡村化而进行农业教育和科技推广的过程 在教会乡村化和乡村基督化的背景下 农业科技成为传播基督教的媒介 基督教充当了传播农业科技的主体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北京 在将多神教的 女神 索菲亚 圣灵 圣母 大地母亲 俄罗斯祖国 等概念融会贯通的基础上 俄罗斯文化孕育出对女性和母性的广泛崇拜 这成为俄罗斯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导致文学中对尘世爱情的圣化 女性形象蕴涵了更多的圣洁 神秘和深沉 俄国象征主义文学以及后来的 世纪俄罗斯文学对 永恒女性 都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认同 很多女性形象都是对这一原型的改写和翻新 俄罗斯文学 女性崇拜

More information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略论英国移民族群认同的发展和走向 李 琼 李 琼 评扎迪 史密斯的 白牙 要是他 指艾伯特 加勒比海移民 真的回去 了 那么他将要面临的失败是明摆在那儿的 因为当地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这就是移民的悲剧 他们比他们离弃的故乡变化得更 快 于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因回到家乡而感 到幸福 可是 他们在移居的国家也不幸福 因为这不是家乡 瞿世镜 年 外国文学 第 期 这些天来 我觉得来到这个国家 就像是和魔鬼签了协议

More information

王海明 科学 学科 宗教 经验 科学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概念 当我们说 伦理学是一门科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广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或普遍性的知识体系 当我们说 科学的伦理学 的时候 我们所说的 科学 是狭义的 是指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 普遍性的正确的 真理的知识体系 我国有着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 并且 与时并进 不断有新的发展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 以德治国 方略 正是在充分肯定我们民族传统的

More information

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 黄安年 世纪中叶 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接通 成为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干线 它把美国经济区域连成一片 标志着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狂飙时期 在这一美国近代工业化历史的重大事件中 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应召参加了最艰巨的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设 在工程中 他们以中国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出众的聪明才智 为筑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他们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More information

º» ¼ º» ¼

º» ¼ º» ¼ 曾宪义 马小红 一个多世纪以来 传统法在中国常常被视为法治的绊脚石而受到责难 这种旷日持久的责难形成了种种偏见 比如在中西法的比较中习惯以西方法的理 论 模式为标准来割裂传统法的有机组成 在论述传统法内容时局限于刑 而基本 排斥了最具特色的 礼 过分强调法发展的一般规律 而忽视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法 所具有的特殊性 因此 在批判传统法的同时 我们需要反省对传统法的态度 反 省研究中所持的标准 反省研究的方法

More information

立场一直与俄国尖锐地对立着 这构成了日俄战争前因后果的关键一环 就此而论 清政府本无中立的前提

立场一直与俄国尖锐地对立着 这构成了日俄战争前因后果的关键一环 就此而论 清政府本无中立的前提 文 史 哲 年第 期 总第 期 喻大华 在百年前因争夺东北而爆发的日俄战争中 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 长期以来 人们对此不予深究 简单否定 然而 清政府局外中立的表象掩盖着形形色色的真相和矛盾 事实上 出于维护东北主权 联日拒俄的考虑 在战争中 清军和奉天当局暗中为日军提供了帮助或便利 全国舆论更是袒日拒俄不加掩饰 同时 日俄两国也并未尊重清政府的中立 破坏中立的举动屡见不鲜 可见 对于中日俄这三国来说

More information

三国时期墓葬特征述论 韩国河 朱 津 三国时期墓葬制度是从 汉制向 晋制的转变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墓葬形制同东汉时期相比有较大的改变 突出表现在曹魏和东吴地区 随葬器物组合方面基本沿用东汉晚期 但又 出现了一些新器型 此外各区域间的墓葬文化表现出频繁交流的特点 综合以上诸要素可知 晋制 的形成主要源自于中原地区的曹魏墓葬 种类亦被中原地区所接纳 成为西晋墓中典型的器物组合 三国 汉制 薄葬 晋制 突出表现在墓葬形制和葬俗方面

More information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王士花 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在华北沦陷区实施军事 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的同时 极力推行奴化教育政策 日伪控制华北后 以新民主义取代三民主义 推行封建复古教育 改变学校课程设置 修改教科书 强行普及日语教育 华北沦陷区名目繁多的日语学校的出现 成为华北教育界的一种畸形现象 日伪用各种方式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控制 也是华北沦陷区教育的特色之一 但任何宣传和说教都无法改变活生生的现实 华北沦陷区的学生大都保有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5 -,,,,, :,,,,,,,,,,,,,,,,,,,, :,,,,,,, 7,?,,?,,,,,, :,,, 5, 7, ( ):,,,

,,,,,,,,, :,,,,,, (,,, :,,,,,,,,,, ) :, ;,,, ;,,,,,,, :,,,,,,,,,,,, :,,, (,, ) 5 -,,,,, :,,,,,,,,,,,,,,,,,,,, :,,,,,,, 7,?,,?,,,,,, :,,, 5, 7, ( ):,,, 左双文 [ ] 中东路事件发生后, 国民政府继续对苏强硬, 一再放弃和平解决事件的机会, 并几度阻挠东北地方当局和平解决的尝试, 中苏交涉陷于停顿 苏联遂在边境发起一系列军事进攻, 使东北方面损失惨重 在苏联强大的军事压力和国内变乱频生的情况下, 国民政府应对乏力, 只得放松了对东北方面自谋局部交涉的限制, 事件乃以中方接受苏联最初提出的条件而草草收场 [ ] 中东路事件国民政府张学良中苏关系,,,,,,,,,,,,,,,,,

More information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唐永春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 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 的遗存及其影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 认识这种深层原因 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联法学 中国法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

More information

, 3,, :,,??,,,, :, ( ),,,,, :,, :, ( ) ( ),!,?,,,??,,??,,?,,,?, :,,,,, 1,,,, : 1 : ( ), :,

, 3,, :,,??,,,, :, ( ),,,,, :,, :, ( ) ( ),!,?,,,??,,??,,?,,,?, :,,,,, 1,,,, : 1 : ( ), :, 源于生活的自由 许振洲 中国传统社会中虽然不存在民主制度, 也没有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政治自由 政治权利, 但广泛存在着源于生活的社会自由 它 主要得益于中国人乐观 开放 宽容 非禁欲主义 热爱生活的态度与 精神 中国传统社会世俗精神禁欲主义宽容 社会自由 生活方式 在今天的时代, 那些挚爱自由 将自由置于法兰西 解放之上的人们, 也就是那些热爱生活中所有快乐的 人们 贡斯当 :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More information

年 月 宁夏社会科学 第 期 总第 期 邓小东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 乞丐问题一直是困扰近代中国的社会问题之一 民国时期 乞丐问题并未因封建腐朽的清王朝的倒台而减轻 相反更加严重 民国时期乞业发达 乞丐在继承传统谋生方式的同时 又有新的发展 乞丐增多 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担和压力 民国时期出现了一些救济和防范乞丐的新的措施和思想 它为我们解决乞丐问题提供了历史借鉴 民国时期 乞丐问题

More information

» ¼ ½ ¾ À Á» ¼ ½ ¾ À Á ½ À À À À À À À

» ¼ ½ ¾ À Á» ¼ ½ ¾ À Á ½ À À À À À À À 徐国栋 最早的宪法用语是基于希腊人的经验确立的 它代表了一种 主体际关系 的宪法观 往后的宪法用语一直循着希腊思想的线索演变 西塞罗把拉丁化 同时把相应的宪法观念客观化为对公共事务的处理规则 西塞罗还基于当时的修辞学和医学的成就打造了 和 两个表示宪法的词汇 并把它们的配词设定为可以互换 托马斯 阿奎那用 诠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宪法观念 把 主体际关系 的含义缩减为阶级关系的含义 进入民族国家时代后 产生了基本法

More information

孙锡芳 明代陕北地区驿站交通的发展及其对军事 经济的影响 鄜城驿 今富县城内

孙锡芳 明代陕北地区驿站交通的发展及其对军事 经济的影响 鄜城驿 今富县城内 明代陕北地区驿站交通的发展及其对军事 经济的影响 孙锡芳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陕西西安 运用比较法和文献分析法对明代陕北地区驿站交通的概况 发达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 分析认为 明代陕西省的驿站数量仅次于四川和湖广 而陕西省驿站交通最发达的地区是陕北 其原因在于陕北地区是明代北部边防前线 明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边防 非常重视这一地区的驿站交通建设 分析结果表明 明代陕北地区发达的交通网对传递军情

More information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欧洲研究 年第 期 气候变化与欧盟北极战略 何奇松 气候变暖改变了北极地缘政治环境 年 月 欧盟委员会通过了 欧盟与北极地区 通讯 年 月 欧盟理事会通过 北极问题决议 这两个文件基本上勾勒了欧盟的北极战略 即保障和维护北极地区及其居民的权利 促进北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北极多边治理 实际上 欧盟希望通过执行北极战略来体现欧盟作为全球气候政策的领先者 北极的经济价值驱使欧盟加入北极的地缘政治博弈 其中一个关键就是保证欧盟油气资源的供应

More information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 :,, ://.. / / / / /., / / 4,,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 :,, ://.. / / / / /., / / 4,, '... 清代广西天后宫的地理分布探析 滕兰花 清代时, 天后宫遍及广西各地, 其空间分布呈现出桂东地区多 桂西地区少的格局, 这与清代时大量的广东商人进桂密切相关, 广东商帮的力量是天后宫在广西各地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 天后宫的空间分布实际上就是广西各地区广东商帮的势力分布东强西弱的折射, 反映了两广之间的地缘吸引力 广西天后宫广东地缘影响力作者滕兰花, 年生,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地理学专业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fy.doc

Microsoft Word - fy.doc 爱默生 Emerson 说过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 得意忘形 也不是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 而是激励自我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 是以高昂的斗志 充沛的精力迎接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 演讲者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气场 正是源于内心强烈的自信 演讲给许多人留下的印象往往不是巨大的精神享受, 而是惶恐和错乱 虽然在演讲中, 任何人对下一秒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无从得知, 但恐惧并不会帮助我们做好准备,

More information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经济社会 全球化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跨境合作 国外理论动态 年第 期 英 安德列亚斯 比勒尔 著 工力 译 英国诺丁汉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安德列亚斯 比勒尔在 新政治经济学 年第 期上发表题为 劳工和新社会运动反抗欧洲的新自由主义改革 的文章 对本世纪初欧洲工会和非政府组织 为反对欧盟着手对公有经济部门实行私有化而组织的 一场持续 年的联合行动进行专题研究 世纪 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的工会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处境窘困 劳工问题学者一般认为近年来各国工会运动与社会运动联合行动的趋势

More information

巨变 村落的终结 & ( ( ) (( & & + # ) # # # # + # #

巨变 村落的终结 & ( ( ) (( & & + # ) # # # # + # # 巨变 村落的终结 都市里的村庄研究 李培林 本文是中国发达地区村落终结过程的记录和分析 作者通过对广州市 城中村的调查发现 村落终结的艰难 并不仅仅在于生活的改善 也不仅仅是非农化和工业化的问题 甚至也不单纯是变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问题 而在于它最终要伴随产权的重新界定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组 作者试图通过建立具有普遍解释力的村落终结类型 建构村落城市化整个链条的最后一环 以便能够在理论上复制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村落非农化

More information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1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1 新时期日本对朝鲜政策初探 赵阶琦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1 新时期日本对朝鲜政策初探 `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2 3 新时期日本对朝鲜政策初探 4 5 6 7 8 9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10 新时期日本对朝鲜政策初探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新时期日本对朝鲜政策初探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新时期日本对朝鲜政策初探 1 12 日本学刊 年第 期 责任编辑 韩铁英 1 と と 2 3 4 5 6 7 8 9

More information

论抗战时期医学高校的迁川! # % &% & # #! # # # # # # #

论抗战时期医学高校的迁川! # % &% & # #! # # # # # # # 黄 茂 曾瑞炎 年抗日战争爆发 日军企图摧毁中国教育事业 对高等教育机关狂轰乱炸 使中国高等教育蒙受了巨大损失 为保存中国教育实力 国民政府教育部作出内迁的决策 据此 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也对医学高校的内迁作了规划 并以这次内迁为契机 对西南 西北及华中地区的医学教育加以了重视 随着国府的迁都重庆 四川成为了抗战后方重地 为此 有不少高校迁往了四川 其中医学高校就有 所 这些医学高校在四川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四川的医学教育事业

More information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夫一妻制的伦理思考姓名 : 任晓晴申请学位级别 : 硕士专业 : 伦理学指导教师 : 李桂梅 20061101 一夫一妻制的伦理思考 作者 : 任晓晴 学位授予单位 : 湖南师范大学 被引用次数 : 1 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 (9 条 ) 1. 谭永一夫一妻制的哲学基础

More information

日本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在伪蒙疆的经营计划及活动述论,, % &!. % &!. % &! % &! % &! % &! % &!!

日本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在伪蒙疆的经营计划及活动述论,, % &!. % &!. % &! % &! % &! % &! % &!! 日本东洋拓殖株式会社 在伪蒙疆的经营计划及活动述论 丁晓杰 卢沟桥事变后 日本扶植了伪蒙疆政权 主要在朝鲜 伪满洲国经营农牧业的日本 国策公司东洋拓殖株式会社的触角亦伸向西部内蒙古 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在蒙疆地区内进行绵羊 改良 在包头附近大规模调查农业 计划开发河套地区 进行水稻种植实验 筹建包头南海子农场 计划向蒙疆移民 为侵略我国西北并继续向西扩张做物质准备工作 东洋拓殖株式会社 蒙疆 绵羊改良

More information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抗日战争研究! 年第 期 % & &!!!!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省赈济会的难民救济活动及其社会影响 周术槐 难民 是一种特殊社会现象 产生难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 战争因素 是导致难民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国内因战争而形成的难民问题 成为当时中国 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 贵州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支援全国抗战的战略大后方 每日都有大量来自沦 陷区的难民涌入 国民党政府因此不仅对难民救济机构进行了必要调整 同时 还制定了相应的难 民转移方案

More information

英雄主义及其在后新时期中国文艺中的显现方式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 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不断进取和奋进 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经历了人与神 鬼 兽之间的挣扎过程 世纪开端 中国文艺的后新时期到来了 主导文艺发展的既不是政治也不是艺术作品本身 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文艺发展的脉搏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的消费型时代 红色经典 的出现 使我们思考在无情的市场中如何显示出英雄主义有情的特色

More information

» ¼ ½ ¾» ¼ ½ ¾

» ¼ ½ ¾» ¼ ½ ¾ 黄 韬 在我国 部分金融法律争议案件因为司法政策的原因而不是基本法律的规定 没有机会进入到法 院 或在进入法院的过程中被施加了某些限制 这一金融司法现象是与当下中国的金融市场和司法体制运行的 某些特点紧密相关的 但这样的司法筛选机制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 金融争议 案件筛选 司法体制 作者黄韬 法学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讲师 ¹ º ¹ º » ¼ ½ ¾» ¼ ½ ¾ Á À

More information

诗词的时空关系可分为诗词的外部时空关系和内部时空关系 在从时空关系的角度欣赏诗词 时 产生审美感受的主要动因不是审美过程中的 时间率领空间 和 收空于时 而是诗词自身化时间为 空间的审美机制 中国人从宇宙意识的构成到对艺术作品的审美 都遵循着在可把握的现实空间中寻找家 园感的心理机制 化时间为空间在诗词中的表现可分为将时间收摄入空间 在时空合一中归于空间 营造 往复循环的空间等数种 时空关系的疏离会导致价值空没的悲剧感

More information

, 1,,,,,,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黄平 克莱尔 内容提要 : 本文通过对四省八村的调查, 认为土地的缺乏是促使农民外出务工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不是一个充分甚至必要的条件 ; 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不是外出务工的 必要条件 ; 是农业收入的相对低下, 使农民日益倾向于非农职业, 自愿放弃农业 外出 务工以挣得高于农业的收入,,,,, 1,,,,, * -, ( ),,.,,,,,,,,,, 1,,,, %,, (- % ), %,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