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市新未来实验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2015年北京市新未来实验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Transcription

1 2015 年北京市新未来实验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 选择题 ( 共 16 分 )(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 应位置上, 更改答案时, 用橡皮檫去, 重新填涂.) 1.( 2 分 )(2014 密云县一模 ) 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 属于导体的是 ( ) A. 套在铜导线外面的塑料皮 B. 高压电线杆上的瓷瓶 C. 电工用的橡胶手套 D. 白炽灯中的钨丝 考点 导体.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电路和欧姆定律. 分析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根据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可做出判断. 解答 解 : 常见的导体包括 : 人体 大地 各种金属 酸碱盐的溶液等. 题中四种物质, 只有白炽灯中 的钨丝是导体, 其他三种是绝缘体. 故选 D. 点评 此题考查哪些物体为导体, 属于识记的内容, 比较简单. 2.( 2 分 )(2014 密云县一模 ) 在家庭电路中, 电能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 ) A. 电压 B. 电功 C. 电功率 D. 电流 考点 电功.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消耗电能多少的仪器或者说是测量电流做功多少的仪器. 解答 解 :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消耗电能多少的仪器.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电能表的使用, 关键是考查我们对电能表的认识. 3.( 2 分 )(2014 密云县一模 ) 下列关于自行车上的事例中, 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 A. 脚蹬上制有凹凸的纹线 B. 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 C. 把套上制有凹凸的花纹 D. 在滚动轴承中放润滑油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分析 增大摩擦的方法 : 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减小摩擦的方法 :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使接触面脱离 用滚动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 解 :ABC 自行车脚蹬 轮胎 把套上刻有花纹, 是在压力一定时,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 摩擦, 不符合题意. D 在滚动轴承中放润滑油, 是在压力一定时,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 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 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并能利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解 释生活中有关问题. 4.( 2 分 )(2014 密云县一模 ) 如图所示是圆柱形铁桶横截面示意图, 为了将铁桶滚上台阶, 示意图中最省 力的是 ( )

2 A. B. C. D. 考点 杠杆的应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 动力臂越长, 动力越小, 根据图示找出最 长的动力臂, 即可找出最省力的推法. 解答 解 : 由图可知, 圆柱形铁桶可看作是一个杠杆, 台阶的棱角与圆柱形铁桶的接触点是支点 ; 阻力等于圆柱形铁桶的重力 G 不变, 阻力臂在图示四种情况下都相同, 推力 F 是动力, 当动力臂最大时, 动力 F 最小, 各力的力臂, 如下图所示 : 在各图中各力的作用点相同, 力都作用在 A 点, OB OC OE 是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 均小于斜边 0A 的连线, 因此推力 F 3 的力臂 L 3 最大, 因此推力 F 3 最小. 故选 C. 点评 使用杠杆, 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 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 画出力臂, 找出最长的动力臂是本题的 关键. 5.( 2 分 )(2014 密云县一模 ) 在下列的电器设备中, 应用了电磁感应知识的是 ( ) A. 烧水用的电热水壶 B. 玩具车上的电动机 C. 熨衣服的电熨斗 D. 用来供电的发电机 考点 电磁感应.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电动机 磁生电. 分析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叫电磁感应现象, 其 前提条件是施加运动, 结果是产生电流. 解答 解 :AC 烧水用的电热水壶和熨衣服的电熨斗的主要部件是发热体, 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故 AC 不符合题意 ; B 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来工作的, 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 故不符合题意 ; D 发电机即通过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此时电路中会产生电流, 故是电磁感应现象, 符合题 意. 故选 D. 点评 明确各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掌握电流的三种效应, 即可解决本题. 6.( 2 分 )(2014 密云县一模 ) 摄氏温标规定, 在标准大气压下, 沸水的温度是 ( ) A.100 B.120 C.37 D.0 考点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菁优网版权所有

3 专题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 分析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摄氏温度的规定 :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 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 100. 解答 解: 摄氏温度的规定 : 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度, 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 度 ; 故选 A. 点评 此题考查温度的含义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温度计上 表示的温度就是摄氏温度, 在 100 和 0 之间有 100 等份, 每一份代表 1 摄氏度. 7.( 2 分 )(2014 密云县一模 ) 为了让新收获的粮食干得快, 总是将其摊开晾在有阳光的地方, 关于这种做 法, 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 A. 这种做法主要是有阳光的地方温度高, 使蒸发加快 B. 有阳光的地方空气流动的快, 所以蒸发会加快 C.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增大液体表面积, 使蒸发加快 D.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增大液体表面积和提高温度, 使蒸发加快 考点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 分析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液体的温度 ; 液体的表面积 ;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加快蒸发的方法有 : 升高液体的温度 ;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 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解答 解 : 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 提高了粮食的温度, 加快了粮食内水分的蒸发 ; 将粮食摊开, 增大 了粮食的表面积, 也加快了粮食内水分的蒸发. 故选 :D. 点评 此题考查了日常生活中加快蒸发的办法, 我们要使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 问题. 8.( 2 分 )(2014 密云县一模 ) 下列的能源中, 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是 ( ) A. 石油 B. 水能 C. 风能 D. 太阳能 考点 能源的分类.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能够短时间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是可再生能源, 短时间得不到补充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解答 解 : 水能 风能 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属于可再生能源 ; 化石能源 核能 不能够短时间得到补充, 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选 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能源的分类的理解和掌握, 是中招的热点. 二 多项选择题 ( 本题共 12 分, 每小题 3 分 )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 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 3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 有错选的不得分. 9.( 3 分 )(2014 锦州模拟 ) 关于电磁现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 A.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过程中, 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 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 D. 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导体中一定产生电流 考点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磁场 ;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菁优网版权所有

4 专题 磁现象 电生磁; 电动机 磁生电. 分析 (1)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 (2) 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 (3) 物理学规定, 放在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 N 极的指向就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 (4) 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解答 解:A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过程中, 将电能转化为了机械能, 故 A 正确 ; B 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说法正确 ; C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与该点的小磁针无关, 故 C 错误 ; D 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故 D 错误. 故选 A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奥斯特实验 电动机中的能量转化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以及磁场的特点等, 涉及内容较多, 但都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范围. 10.( 3 分 )(2014 海淀区一模 ) 关于由做饭所联想到的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利用高压锅煮食物时锅内水的沸点比用普通锅的高, 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 B. 做饭使用的煤 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 利用燃烧天然气加热壶中的凉水, 是通过做功方法改变壶中凉水内能的 D. 在客厅就能闻到厨房中的饭香, 说明分子在运动 考点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 分子的运动.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 知道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气压越大, 沸点越高 ; (2) 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 (3)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 做功 热传递 ; (4) 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越快. 解答 解 :A 高压锅是利用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特点制成的, 故 A 正确 ; B 煤和天然气都属于化石能源, 是不可再生的, 故 B 正确 ; C 利用燃烧天然气加热壶中的凉水, 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 C 错误 ; D 在客厅就闻到厨房饭香, 说明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说法正确. 故选 AB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物理知识题, 在厨房中和实际的生活中, 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平时生活中 要细心留意, 从生活中学习和体验物理的乐趣. 11.( 3 分 )(2014 海淀区一模 )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空气开关 跳闸, 一定是家庭电路中出现了短路现象 B.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值为 200V C.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或用干燥的竹竿 木棍将人与火线分开 D. 在家庭电路中使用绝缘层破损的导线, 是不安全的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电与热 生活用电. 分析 (1)) 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 : 一是短路 ; 二是接入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2) 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 220V; (3) 发现有人触电时, 应先切断电源, 后施救 ; (4) 如果家用电路中导线的绝缘皮破损, 人体接触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5 解答 解:A 空气开关 跳闸 有可能发生了短路, 还有可能是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造成的, 故 A 错误 ; B 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 220V; 故 B 错误 ; C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或用干燥的竹竿 木棍将人与火线分开, 尽量减小对人体的伤害, 故 C 正确 ; D 在家庭电路中使用绝缘层破损的导线, 在人体接触破损处会造成触电事故, 故 D 正确. 故选 CD. 点评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2.( 3 分 )(2014 海淀区一模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物体不受力, 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改变 B. 空中的石块加速落向地面的过程中, 地球对石块的引力大小一定定等于石块对地球的引力大小 C. 空中下落的排球速度越来越大, 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 D.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 其所受的合力一定为零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惯性.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1)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当物体不受力时,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3) 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 ; (4) 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合力的大小, 合力与速度无关. 解答 解 :A 若物体不受力, 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即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改变, 故 A 正确 ; B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则空中的石块加速落向地面的过程中, 地球对石块的引力大小一定等于 石块对地球的引力大小, 说法正确 ; C 空中下落的排球速度越来越大, 是因为排球受到重力的作用, 故 C 错误 ; D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 其所受的合力不一定为零, 如竖直向上抛出去的物体, 当物体上升到最高处时, 速 度为零, 只受重力作用, 即合力等于重力的大小, 故 D 错误. 故选 AB. 点评 此题考查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要深刻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含义, 并掌握牛顿第一 定律, 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力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正确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学好力学的关键. 三 填空题 ( 共 12 分, 每小题 2 分 ) 13.( 2 分 )(2013 大兴区二模 ) 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考点 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白光是复色光, 由各种色光组成. 解答 解 : 白光由各种色光组成. 故答案为 : 色. 点评 白光经三棱镜后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说明白光由各种色光组成. 14.( 2 分 )(2015 石景山区一模 ) 铁块很难被压缩, 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考点 分子间的作用力.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分子热运动 内能.

6 分析 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 解: 铁块很难被压缩, 是因为铁分子间存在斥力. 故答案为 : 斥力.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用分子动理论的内容解释现象,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主要分析微观现象. 15.( 2 分 )(2015 通州区校级二模 ) 自然界中只存在正 负两种电荷,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考点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直接解答即可, 解答 解 : 由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 : 吸引. 点评 本题是对电荷的基本性质考察, 题目比较简单. 16.( 2 分 )(2010 北京 ) 汽油机在 吸气 压缩 做功 排气 的四个冲程中,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是做功冲程. 考点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比热容 热机 热值. 分析 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 解 : 吸气冲程 排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 ;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而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故答案为 : 做功.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17.( 2 分 )(2015 通州区校级二模 ) 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 如图甲所示,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5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 1 ; 用细线拴一金属球, 将金属球浸没在水中, 如图乙所示,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 2 ; 将细线剪断, 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 如图丙所示, 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7N.P 1 :P 2 =5: 6,g 取 10N/kg. 则金属球的密度为 8 g/cm 3.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密度的计算.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 压强 液体的压强. 分析 设甲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N 1 =5N, 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N 2, 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为 N 3 =7N, 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表示出甲乙两图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利用受力面积不变可求两 者的压力之比, 图乙中对桌面增大的压力等于小球排开液体的重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增加的重力等 于金属球受到的浮力, 进一步求出 N 1 与金属球受到浮力的比值, 图丙中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金属 球的重力减去受到的浮力, 进一步求出金属球受到浮力和自身重力之间的关系, 最后根据重力公式 密度 公式 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金属球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金属球的密度. 解答 解 : 设 N 2 为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7 p=, = = =, 将 N 1 =5N 代入上式, 解得 N 2 =6N, 如乙中桌面受到增加的压力等于小球排开液体的重力, 即小球受到的浮力, = =, 解得 F 浮 =1N, 图丙中, 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减去受到的浮力, = =, 解得 G=8N, G=mg,ρ=,F 浮 =ρgv 排,V 排 =V, = = = =, 解得 :ρ=8ρ 水 =8 1g/cm 3 =8g/cm 3. 故答案为 :8.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球密度的计算, 涉及到压强公式 重力公式 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关键是利用三图各量之间的关系得出金属球重力和受到浮力之间的关系. 18.( 2 分 )(2015 通州区校级二模 ) 某水电站的输出功率为 500kW, 并保持不变, 用 V 电压将电能 输送到较远的用户, 则安装在输电线路起点的电能表的读数与用户的总电能表的读数每天 (24h) 相差 4800kW h. 若对输电设备进行改造, 输出电压改为 V, 则线路上每天可以节省 4500 kw h 的电能. 考点 电功率的计算; 电功的计算.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应用题 ; 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1) 已知输电电压与输电功率, 由 P=UI 可得输电电流, 由起点与终点两只电表的示数相差可知输 电损失的电能, 根据 P= 求出损失功率, 然后由 P=I 2 R 求出导线的电阻 ; (2) 根据 P=UI 求出此时输电电流, 根据 P=I 2 R 求出损失的功率, 再根据 W=Pt 求出每天损失的电能, 与 原来损失电能的差值即为每天可以节省的电能. 解答 解 :(1) 由 P=UI 可得, 输电电流 : I= = =100A, 损失的功率 :

8 P 损 = = =200kW, 由 P=I 2 R 可得, 导线电阻 : R= = =20Ω; (2) 输电电压改为 V 时, 输电电流 : I = = =25A, 每天损失的功率 : P 损 =(I ) 2 R=(25A) 2 20Ω=12500W=12.5kW, 每天损失的电能 : W 损 =P 损 t=12.5kw 24h=300kW h, 线路上每天可以节省的电能 : W 损-W 损 =4800kW h-300kw h=4500kw h. 故答案为 :4500. 点评 输电线上的损失功率与其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而与输电线两端的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故高压输电是为了小电流输电. 四 实验与探究题 ( 共 40 分, 题各 2 分, 题各 4 分,32 题 6 分 ) 19.( 2 分 )(2015 通州区校级二模 ) 如图所示, 物体 A 的长度是 3.10 cm. 考点 长度的测量.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长度 时间 速度. 分析 (1) 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 (2) 起始端没从 0 开始, 把 1.00cm 处当作 0 刻度, 读出末端刻度值, 减去 1.00cm 即为物体长度, 注意刻 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解 : 图示刻度尺 1cm 又分为 10 个小刻度, 故最小刻度值为 1mm; 末端刻度值为 4.10cm, 物体 A 长度为 4.10cm cm=3.10cm. 故答案为 :3.10. 点评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 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 物体,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0.( 2 分 )(2015 通州区校级二模 ) 如图所示, 电能表的示数是 kw h.

9 考点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本题首先要清楚电能表的读数方法 :(1) 月末的减去月初的示数.(2) 最后一位是小数.(3) 单 位 kw h. 解答 解 : 电能表的读数为 kW h. 故答案为 :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能表的读数方法, 关键是知道电能表的最后一位是小数, 单位是 kw h. 21.( 2 分 )(2010 北京 ) 如图所示,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2.4 N. 考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分析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 先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解答 解 : 每一个大格是 1N, 每一个小格是 0.2N. 一定要从数值小的往数值大的顺序读, 力的大小为 2.4N. 故答案为 :2.4N. 点评 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 刻度尺 秒表 电流表 电压表 天平 量筒 弹簧测力计 温度计 等, 任何一种工具, 一定要注意零刻度, 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 22.( 2 分 )(2006 丰台区一模 ) 如图所示, 温度计的读数为 26.

10 考点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温度计 熔化和凝固. 分析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 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 刻度相垂直, 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解答 解 : 由图知 : 温度计上 10 之间有 10 个小格, 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 1, 即此温度计的分 度值为 1 ; 20 在 10 的上方, 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 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 0, 为 26. 故答案为 :26. 点评 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 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23.( 2 分 )(2011 北京 ) 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 N 极.( 填 N 或 S ). 考点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安培定则.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图析法 ; 磁现象 电生磁. 分析 利用图示的线圈绕向和电流方向, 根据安培定则即可确定螺线管的左端的极性. 解答 解 : 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 右端流出, 根据螺线管的线圈绕向, 再利用安培定则即可确定螺 线管的左端为 N 极. 故答案为 :N. 点评 此题考查了安培定则的应用, 题目的难度不大, 考查的知识点较单一. 24.( 4 分 )(2015 通州区校级二模 ) 晴朗的夏天, 小梅游完泳刚从水中出来, 微风拂过, 感觉有点凉, 根 据这一现象, 她提出了一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是 : 蒸发快慢是否与空气流速快慢有关? 突然一阵较大 的风刮过, 她感觉特别冷, 于是她推理 : 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 考点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 分析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 :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从 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项中提到的措施, 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 解 :(1) 根据题中描述的现象 游完泳刚从水中出来, 微风拂过, 感觉有点凉, 可提出 蒸发快慢 是否与空气流速快慢有关? (2) 突然一阵较大的风刮过, 她感觉特别冷, 她可据此推理 : 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 故答案为 : 蒸发快慢是否与空气流速快慢有关 ; 蒸发越快.

11 点评 此题考查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要会从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 流动速度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答. 25.( 2 分 )(2015 通州区校级二模 ) 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选择了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 她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 如图所示. 为了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 小红应将凸透镜向左移动 ( 选填 左 或 右 ). 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 ( 选填 照相机, 幻灯机 或 放大镜 ). 若点燃的蜡烛与凸透镜间距小于 10cm, 小红应该在光屏选填 蜡烛 或 光屏 ) 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成像.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判断 :u>2f, 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2f>v>f.2f>u>f, 成倒立 放 大的实像,v>2f.u<f, 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 实像可以用光屏来承接, 而虚像则必须通过凸透镜才能观察到. 解答 解 :(1)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2f>u>f, 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 为了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 晰放大的像, 应将凸透镜向左移动, 使物距变小, 像距变大. 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 (2) 若点燃的蜡烛与凸透镜间距小于 10cm, 即 u<f, 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 小红应该在光屏一侧透过凸 透镜观察成像. 故答案为 : 左 ; 幻灯机 ; 光屏. 点评 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能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物距 像距的变化, 准确把握成像特点, 是解 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26.( 2 分 )(2015 通州区校级二模 ) 小英利用 伏安法 测量未知电阻 R 的阻值. (1) 小英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 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请添加两条导线将实验电路补充 完整 ; (2) 电路连接正确后, 闭合开关 S,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后, 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 乙 丙所示, 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0.4 A, 电阻 R 的阻值为 5 Ω. 考点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 根据图乙 丙确定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然后将电阻与电流表串联, 电压表并联在电阻两 端 ;

12 (2) 根据电压表 电流表的量程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然后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电阻的阻值. 解答 解:(1) 根据图乙 丙可知, 电压表选择 0~3V 的量程, 电流表选择 0~0.6A 的量程 ; 将电阻与电流表串联, 电压表并联在电阻两端 ; 如下图所示 : (2) 根据图乙可知, 电压表量程为 0~3V, 分度值为 0.1V, 示数为 2V; 电流表量程为 0~0.6A, 分度值为 0.02A, 示数为 0.4A; 由 I= 可知, 电阻的阻值 :R= = =5Ω. 故答案为 :(2)0.4;5.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物电路的连接 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等问题 ; 连接实物电路 图时, 要注意电表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 ; 对电表读数时要先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 然后再读数. 27.( 2 分 )(2013 东城区一模 ) 小海同学用硬纸板 激光笔和平面镜探究光反射的规律, 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 如图甲所示, 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 O 点, 经平面镜的反射, 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 使 i 减小, 这时 r 减小 ( 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 r 总是等于 i( 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 如图乙所示, 把硬纸板沿 ON 轴向里折进一定角度, 这时在纸板的 ONF 半面内不能 ( 填 能 或 不能 ) 观察到反射光. 考点 光的反射定律.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 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 此题主要探究光的反射规 律, 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 O 点, 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 然后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 使 i 减小, 再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 与前一次实验量出的结果进行比较, 即可发现反射角和入射角 关系. (2)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知, 当入射角变大时, 反射角也变大,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解答 解 :(1)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 使 i 减小, 可以发现这时 r 跟着减小 ; 使 i 增大, 可以发现这时 r 跟着增大, 可以发现 r 总是等于 i; (2) 如图乙, 把半面纸板 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 这时, 在 NOF 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说明光线在同一平面 内发生反射. 故答案为 : 减小 ; 等于 ; 不能.

13 点评 让学生通过 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解通过观察和实验等途径 来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交流与合作--提出新问题 科学探究式方法得出. 28.( 4 分 )(2015 通州区校级二模 ) 课外活动中, 小明和同学们一起, 利用太阳能驱动玩具车并记录相关 数据. 实验后,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 : 甲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0.75 m/s; 前 20s 内, 乙车比甲车多运动了 2 m.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计算题 ; 应用题 ; 信息给予题. 分析 从途中可以看出甲车全程的距离和时间, 根据公式 V= 可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 在 20s 内通过图象可以看出, 甲乙两车通过的距离. 解答 解 : 甲车全程通过的距离 S=24m - 6m=18m; 的平均速度是 V= = =0.75m/s; 前 20s 内, 乙车通过的路程为 18m, 甲车通过的路程为 22m - 6m=16m, 乙车比甲车多运动 18m - 16m=2m. 故答案为 :0.75;2. 点评 本题考查速度和路程的就是, 关键是公式的应用, 难点是对图象的正确分析. 29.( 4 分 )(2015 通州区校级二模 ) 小阳利用刻度尺 圆柱形容器 有配重的薄壁长烧杯和适量的水测金 属块 A 的密度. 以下是小阳的实验步骤, 请你按照他的实验思路, 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 在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将一只装有配重的薄壁长烧杯放入圆柱形容器的水中, 烧杯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容器中水的深度 H 1, 如图甲所示. (2) 将金属块 A 吊在烧杯底部, 烧杯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烧杯露出水面的高度 h 1, 容器中水的深度 H 2, 如图乙所示. (3) 将金属块 A 放在烧杯中, 烧杯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烧杯露出水面的高度 h 2, 如图丙所示. (4) 已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 S 1, 烧杯底面积为 S 2, 水的密度为 ρ. 则金属块 A 的密度为.

14 考点 固体密度的测量.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要想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需要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和体积. 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 利用排水法, 可 测出石块的排水体积. 根据漂浮的条件, 可以间接求出石块的质量, 用等效替代的方法可最终求出石块的 密度. 解答 解 :(3) 将金属块 A 放在烧杯中, 烧杯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烧杯露出水面的高度 h 2 ; (4) 设玻璃筒的底面积为 S, 由 (1)( 2) 两步可得金属块的质量 m=ρ 水 S 1 (H 2 - H 1 ) 则金属块的体积 V=S 2 (h 1 - h 2 ). 根据公式 ρ= =. 故答案为 :(3) 烧杯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烧杯露出水面的高度 h 2 ;( 4). 点评 本题关键有二 : 一是知道利用排水法测量碗的体积和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 二是利用好物体的漂 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 30.( 4 分 )(2015 通州区校级二模 ) 下表是小军研究并联电路干路上电流跟支路电流的关系得出的实验数 据, 请写出电流 I 随电阻变化的关系式 I=0.1A+. R/Ώ I/A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应用题 ; 欧姆定律. 分析 分析表中电阻的变化和 IR 的变化可知, 电阻 R 与 IR 成一次函数, 然后根据表中数据得出表达式. 解答 解 : 由表中数据可知, 电阻均匀的增大 (10Ω 20Ω 30Ω 40Ω 50Ω 60Ω) 时,IR(7V 8V 9V 10V 11V 12V) 也是均匀增大, 即电阻 R 与 IR 成一次函数, 可设 IR=kR+b, 把 R=10Ω,I=0.7A 和 R=20Ω,I=0.4A 代入可得 : 0.7A 10Ω=k 10Ω+b, 0.4A 20Ω=k 20Ω+b, 联立等式可得,k=0.1A,b=6A Ω, 则 IR=0.1A R+6A Ω 即 I=0.1A+. 故答案为 :I=0.1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数据得出规律的能力, 分析数据得出 IR 与 R 成正比例函数是关键. 31.( 4 分 )(2015 通州区校级二模 ) 小红想利用实验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于是她找来扎有橡皮 膜的平底试管, 逐渐往试管中加水, 发现加水越多橡皮膜凸起越厉害, 所以她得出结论 : 液体越重, 产生 的压强越大. 请你利用已有器材证明她的观点是错误的,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考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菁优网版权所有

15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关系时, 控制金属盒浸入液体的深度相同, 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用 U 型管内液体的高度差来反映. 解答 解: 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 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到截面积较大的烧杯底部, 向其中倒入适量的水, 记录微小压强计 U 形管两侧液面差为 h. 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到截面积较小的另一个烧杯底部, 把截面积较大的烧杯中的水一部分倒入这个截面积较小的烧杯中, 使微小压强计 U 形管两侧液面差也为 h. 由此可得, 将平底试管倾斜放置, 观察到橡皮膜凸起程度变小, 所以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 点评 掌握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利用控制变换法和转化法探究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32.( 6 分 )(2015 通州区校级二模 ) 小明利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 的规律. 设计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如下. (1) 根据他的设计请补全实验步骤 1 将弹簧的 B 端固定, 再用两个已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 A 端, 使 A 端到达某一点 O 并记录 下该点的位置, 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 F 1 F 2 的大小和方向 ; 2 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弹簧 A 端, 使弹簧伸长到 O 点记录 F 的大小和方向 ; 3 从下表记录中你能得到的关于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力的关系是 : 大小 等于两个力大小之差, 方向与较大力方向相同. F 1 /N F 2 /N F/N (2) 实验改进 : 2.5 向右 1 向左 1.5 向右 1 请你就小明的实验步骤和结论分析此实验的不足实验次数太少, 具有偶然性 ; 2 改进措施改变 F 1 F 2 大小仿照步骤 (1)1 2 再做 5 次实验, 将各次 F 1 F 2 的 F 和大小, 记录在 表格中. ; 3 画出改进后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考点 力的合成与应用.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 力 F 的作用效果与力 F 1 F 2 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时, 这个力 F 才叫做 F 1,F 2 的合力 ; 同一直 线上, 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 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 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即 F=F 1 - F 2. (2)1 实验次数太少, 容易造成偶然性 ; 2 多次实验, 并记录数据 ; 3 根据测量值 实验次数设计表格. 解答 解 :(1)2 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弹簧 A 端, 使弹簧伸长到 O 点记录 F 的大小和方向 ;

16 3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合力等于二力之差, 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一致 ; 故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力的关系是大小等于两个力大小之差, 方向与较大力方向相同 ; (2)1 实验不足之处 : 实验次数太少, 具有偶然性 ; 2 改变 F 1 F 2 大小仿照步骤 (1)1 2 再做 5 次实验, 将各次 F 1 F 2 的 F 和大小, 记录在表格中 ; 3 表格如下 : F 1 /N F 2 /N F/N 故答案为 :(1)2 使弹簧伸长到 O 点. 3 大小等于两个力大小之差, 方向与较大力方向相同. (2)1 实验次数太少, 具有偶然性. 2 改变 F 1 F 2 大小仿照步骤 (1)1 2 再做 5 次实验, 将各次 F 1 F 2 的 F 和大小, 记录在表格中. 点评 本题考查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的关系, 效果相同时这个力才叫这两个力的合力. 五 计算题 ( 共 18 分,33 题 8 分,34 题 10 分 ) 33.( 8 分 )(2014 上海 ) 在图 (a) 所示的电路中, 滑动变阻器 R 2 是规格为 20Ω,2A 和 5Ω,3A 中的一 个, 闭合电键 S, 当变阻器连入电路恰好为其最大阻值的一半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 0.3 安, 此时 : 1 若电阻 R 1 的阻值为 20 欧, 求 R 1 两端的电压 U 1. 2 若在电路中正确连入两个电压表, 示数分别如图 (b),(c) 所示, 请通过计算判断所用变阻器 R 2 的规格, 并求出电阻 R 1 消耗的电功率 P 1.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功率的计算.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欧姆定律 ; 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1 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流表示数为 0.3 安时 R 1 两端的电压 ; 2 由电路图可知,R 1 与变阻器 R 2 串联, 当变阻器连入电路恰好为其最大阻值的一半时, 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流表示数为 0.3 安时两种规格的变阻器时 R 2 两端的电压, 然后与电压表的可能示数值 比较, 判断出所用变阻器 R 2 的规格, 和电压表的连接, 最后根据 P=UI 求出电功率 P 1. 解答 解 :1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 0.3 安, 由欧姆定律得 U 1 =IR 1 =0.3A 20Ω=6V; 2 由电路图可知 :R 1 与变阻器 R 2 串联, 当变阻器连入电路恰好为其最大阻值的一半时, 电路中电流为 I=0.3A, 若变阻器 R 2 的规格为 Ⅰ R 2 =20Ω, 则 R 2 = R 2 = 20Ω=10Ω, 由欧姆定律得 :U 2 =IR 2 =0.3A 10Ω=3V; Ⅱ R 2 =5Ω, 则 R 2 = R 2 = 5Ω=2.5Ω, 由欧姆定律得 :U 2 =IR 2 =0.3A 2.5Ω=0.75V;

17 由图所示电压表示数分别为 :(b)0.9v 或 4.5V,( c)1.5v 或 7.5V, 与 U 2 比较可知, 均大于 U 2, 电压表一定不会并联在 R 2 两端 ; 故一只电压表是并联在 R 1 两端, 另一只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 两只电压表示数之差为 U 2, 即 3V 或 0.75V, 比较电压表示数可知只有 3V 符合, 故取 R 2 =20Ω; 两只电压表组合方式有 : Ⅰ ( b) 测量电源电压, 示数为 4.5V,( c) 测 R 1 两端电压, 示数为 1.5V; Ⅱ ( b) 测 R 1 两端电压, 示数为 4.5V,( c) 测量电源电压, 示数为 7.5V; 电阻 R 1 消耗的电功率 P 1 =U 1 I 1 =1.5V 0.3A=0.45W, 或 P 1 =U 1 I 1 =4.5V 0.3A=1.35W. 答 :1 若电阻 R 1 的阻值为 20 欧,R 1 两端的电压 U 1 为 6V. 2 通过计算判断所用变阻器 R 2 的规格为 20Ω, 电阻 R 1 消耗的电功率 P 1 为 0.45W 或 1.35W. 点评 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关键是根据两只电压表的可能示数, 与电路中的可能电压值比较, 能判断出电压表的连接情况. 34.( 10 分 )(2014 密云县一模 ) 如图所示, 是用滑轮组打捞水中物体的示意图, 已知物体 A 的体积为 m. 当用 F 1 拉绳子自由端时, 物体 A 在水内以 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 ( 未出水面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 当物体 A 完全在水外匀速上升时, 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F 2, 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不计绳重和摩擦,g 取 10N/kg. 求 : (1) 物体 A 在水中匀速上升时, 拉力 F 1 的功率 ; (2) 物体 A 的密度. 考点 功率的计算; 密度的计算 ; 滑轮 ( 组 ) 的机械效率.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分析 先根据求出 A 受到的浮力 F 浮 =ρ 水 gv 排, 然后根据 η= = 表示出 A 的重力和动滑 轮重力的关系 ; 当物体 A 完全在水外匀速上升时, 根据 = 表示出 A 的重力和动滑轮重力的关系, 并联立关 系式求出 A 的重力和动滑轮的重力 ; 并进一步求出拉力 F 1 以及绳移动的速度, 最后根据 P=Fv 和密度公式 即可求出拉力的功率和 A 的密度

18 解答 解 :(1)F 浮 =ρ 水 gv 排 =10 3 kg/m 3 10N/kg m 3 =200N, 物体 A 在水中匀速上升时, 由 η= = 可得 :75%= 即 G A =200N+3G 动 当物体 A 完全在水外匀速上升时, 由 = 可得,80%=, G A =4G 动 由 12 解得 G 动 =200N,G A =800N, 故 = ; υ 绳 =2υ 物 =2 0.1m/s=0.2m/s, P=F 1 υ 绳 =400N 0.2m/s=80W. (2) 由 G=mg 可得,m A = = =80kg, 物体 A 的密度 : = kg/m 3 ; 答 :(1) 物体 A 在水中匀速上升时, 拉力 F 1 的功率为 80W; (2) 物体 A 的密度为 kg/m 3. 点评 本题综合了受力分析 力的合成及密度 功率的计算, 计算量较大, 对学生要求较高.

19 考点卡片 1.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知识点的认识 温度计使用 : (1) 在使用温度计以前, 应该 : 1 观察它的量程--能测量的温度范围, 如果估计待测的温度超出它能测的最高温度, 或低于它能测的最低温度, 就要换用一只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否则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 或者测不出温度值. 2 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 以便用它测量时可以迅速读出温度值. (2) 温度计使用时, 应该 : 1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命题方向 (1) 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是命题热点, 注意零刻线 量程 分度值, 是读准数的前提. (2) 根据图片判断测量过程中的正确和错误也是命题热点, 如果是填空题, 注意语言表达的严密性. 例 1: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 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分析 : 实验室温度计 :1.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 2. 温度计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 3.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 4. 测量前应先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 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若合适便可进行测量. 解 :A 碰到了容器的底部, 所以是错误的. B 碰到了容器的侧壁. 所以是错误的. C 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所以是错误的. 故选 D 点评 : 温度计的使用是初中物理比较重要的实验技能考核内容, 即使卷面考试时出现的频率也是很高的, 所以一定要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例 2: 使用温度计时, 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分度值. 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 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 如图 ( 甲 ) 所示, 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C. 图 ( 乙 ) 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 那么冰的温度是-2, 水的温度是 88. 分析 :(1) 使用温度计前 : 首先看清它的量程, 或者说要看清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 ; 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 也就是一个小格代表的值.

20 (2) 使用温度计时 : 1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 2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后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 3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读数时先看清是零上还是零下的, 然后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最后读出示数. 解 :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要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分度值 ;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温度计的玻璃瓶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能离开液体读数,C 符合这种情况 ;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 测量冰的温度时, 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 0 以下两格处, 示数为-2 ; 测量水的温度时, 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 80 以上 8 格处, 示数为 88. 故答案为 : 量程 ;C;-2;88. 点评 : 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 温度计是初中物理最基本的测量工具, 需要掌握. 解题方法点拨 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中一定要注意如何做才能让玻璃泡全部浸在被测液体中, 并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对温度计的读数方法 : 在读数的时候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对象, 视线应该和温度计内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知识点的认识 (1) 沸点是指物体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温度 ; (2) 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 气压增大, 沸点升高 ; 气压减小, 沸点降低. 但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3) 理由 : 液体在挥发的时候产生蒸气压, 当蒸气压 ( 饱和蒸气压 ) 等于外界的压力时, 液体就会沸腾, 此时的温度就是液体的沸点. (3) 当外界的压力增大时, 必须升高温度才能使蒸气压增大以等于外界压力, 达到沸腾. 当外界压力降低时, 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就能够使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 达到沸腾. 命题方向 利用气压对沸点的影响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例如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等问题都是命题重点. 例 1: 成都的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 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 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 使之成为脱水蔬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真空脱水的原理是 ( ) A. 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 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 从而实现脱水 B. 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 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 从而实现脱水 C. 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 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 从而实现脱水

21 D. 真空环境的气压很小, 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 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 从而实现脱水分析 : 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 沸点升高, 气压减小 沸点降低, 据此分析判断. 解 : 真空环境, 气压很小, 这样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 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沸腾 ( 汽化 ), 从而实现脱水, 使蔬菜成为脱水蔬菜. 故选 D. 点评 : 本题考查了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记住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本题的关系. 例 2: 用高压锅烹煮食物能节约燃料并且节省时间, 是因为 ( ) A. 锅内气压大, 液体沸点高 B. 锅内气压大, 液体沸点低 C. 锅内气压小, 液体沸点高 D. 锅内气压小, 液体沸点低分析 : 用高压锅烹煮食物能节约燃料并且节省时间是因为高压锅内温度高, 而高压锅内温度高是因为气压高而使得沸点高造成的. 解 : 根据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气压高沸点高 ; 又因高压锅内气压是大的, 所以 B C D 错误, 故 A 正确. 故选 A. 点评 : 要解答本题需要知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又要知道高压锅内气压是高的. 解题方法点拨 要理解熟记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3.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知识点的认识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1)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 液体的温度越低蒸发越慢. 同样湿的衣服在阳光下千得快, 在树阴下干得慢. (2)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 液体的表面积越小蒸发越慢. 同样多的水, 装在盘子里干得快, 装在瓶子里干得慢. (3) 液面上的空气流动.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慢蒸发越慢. 同样湿的鞋子在通风的地方干得快, 在没风的地方干得慢. 命题方向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是命题的重点. 例 1: 下列事例中, 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 A.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 通风的地方 D.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分析 :(1) 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 (2) 减慢蒸发, 就是从降低温度 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解 :A 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 是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 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 不合题意 ;

22 B 地下管道输水与传统的土筑明渠输水相比, 减小了渗漏, 也减小了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 即减慢了蒸发, 符合题意. C 湿衣服晾到向阳 通风的地方, 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 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 不合题意 ; D 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 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加快了水分的蒸发. 故选 B. 点评 :( 1) 加快或减慢蒸发, 都是从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去考虑 ; (2) 将知识应用于生活, 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例 2: 在探究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实验过程中, 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 :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 : A. 液体温度高低,B. 液体的表面积,C. 液面上气流的快慢,D. 液体的种类. (1)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 取两只相同的烧杯, 分别盛等重的酒精, 把一杯放在烈日下, 另一杯放在阴凉处, 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 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 A ( 选填 A B C 或 D ). (2)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 D. 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 分析 : 题目中提到的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四个, 因此研究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在 (1) 中, 就要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来确定研究的目的是哪一个猜想. (2) 验证猜想 D, 设计实验时, 就要控制液体的种类不同, 其它量相同. 解 :(1) 由题意知, 相同的烧杯, 都放在室外, 所装的液体都是酒精, 这样就体现了它们的表面积 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 液体的种类都相同 ; 但由于一个在阳光下, 一个在阴凉处, 说明两者的温度不同, 由此可知是为了验证猜想 A. (2)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可设计如下的试验方法 : 取两只相同的烧杯, 分别盛等重的酒精和水, 把两烧杯都放在烈日下, 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剩余的酒精与水的多少. 故答案为 :(1)A. (2) 取两只相同的烧杯, 分别盛等重的酒精和水, 把两烧杯都放在烈日下, 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剩余的酒精与水的多少. 点评 : 在研究液体蒸发快慢时怎样应用控制变量法是此题的考查重点. 解题方法点拨 在此问题上一定要采取控制变量法去解决. 控制变量 :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 ( 多变量 ) 的问题, 常常采用控制因素 ( 变量 ) 的方法, 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 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 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 分别加以研究, 最后再综合解决, 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 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4. 密度的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 (1) 密度的公式 :ρ= (ρ 表示密度 m 表示质量 V 表示体积 ) (2) 密度公式变化 :m=ρv V= 命题方向 利用公式计算出密度来鉴别物质, 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函数图来比较密度的大小.

23 例 1: 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 质量之比是 2:3, 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值比是 ( ) A.2:3 B.3:2 C.1:1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分析 :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明确甲乙两个体积相同, 根据密度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解 : 由 V 甲 =V 乙, = 可得 =, 故选项 A 正确 ; 故选 A.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与掌握, 此题比较简单, 是密度计算题的基础, 因此是一道基 础题. 例 2: 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头. 为了测定它的密度, 小明称出石头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 0.56kg 2kg, 然后将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 又测出了容器的总质量为 2.36kg.( 石头吸水不计, g 取 10N/kg) 求 : (1) 石头的体积 ; (2) 石头的密度 ; (3) 若石头吸水, 所测石头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为什么? 分析 : 由题意可知, 石头的体积等于它排开水的体积, 所以根据盛满水的容器溢出的水求出石头的体积 ; 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石块的密度 ; 若石头吸水, 则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减小, 由此判断所测石头的密度值的情况. 解 :(1) 排出水的质量为 : m 排 =(0.56kg+2kg) -2.36kg=0.2kg; 石块完全浸没 V 石 =V 排 = = = m 3 ; (2) 石头的密度 : ρ 石 = = = kg/m 3 ; (3) 由于石块吸水, 导致排出水的体积小于石头的体积 ; 根据 ρ= 可知, 石头的密度偏大. 答 :(1) 石头的体积为 m 3 ;( 2) 石头的密度为 kg/m 3 ;( 3) 偏大, 由于石块吸水, 导致排出水的体积小于石头的体积, 根据 ρ= 可知, 石头的密度偏大. 点评 :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 关键是知道石头浸没水中时, 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石头的体积 ; 石头吸水时, 排出水的体积小于石头的体积. 解题方法点拨 对于密度公式, 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 (1) 同种物质, 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 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当其质量 ( 或体积 ) 增大几倍时, 其体积 ( 或质量 ) 也随着增大几倍, 而比值是不变的. 因此, 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与体积成反比 ; (2) 具有同种物质的物体, 在同一状态下, 体积大的质量也大, 物体的体积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

24 (3) 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 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 密度大的质量也大, 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 = (4) 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 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 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 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 =. 5. 固体密度的测量 知识点的认识 固体密度的测量关键是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金属块的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得, 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来计算质量 ; 若物体的形状规则, 可用刻度尺测出相关量后根据公式算出体积, 若形状不规则利用量筒或量杯 排水法 来测得, 若物体不能沉入水中的, 可用 压入法 或 重锤法 来测物体的体积. 命题方向 测密度时是先测量质量还是先测量体积, 若物体不能沉入水怎么办? 测量时的步骤及原理都是命题关键. 例 1: 测量大米密度时, 小华发现米粒间有空隙, 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小. 于是, 她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 拧上盖子, 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 143g. 又测出 48g 大米, 放入瓶中, 擦干溢出的水, 再测这时的总质量. 天平平衡时, 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 则总质量为 151 g. 由此可以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为 kg/m 3. 分析 :(1) 米粒间有空隙, 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 则大米的体积会变大. 质量一定时, 体积变大, 密度会变小. (2) 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读数时是砝码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 ; (2) 已知大米的质量, 求出大米排出水的质量, 可求出大米的休积, 求出大米的密度. 解 :(1) 测大米体积时, 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 则大米的体积会变大. 大米的质量不变, 由 ρ= 可知, 在质量一定时, 体积变大, 密度会变小. (2) 砝码的质量是 :150g, 游码的质量是 1g, 所以物质的质量是 :150g+1g=151g; (3) 瓶子和水的总质量 m=143g, 大米质量 m 1 =48g, 则它们的总质量 m 2 =143g+48g=191g, 当把大米放入瓶子中时, 水会被排除一部分. 则它们最后质量为 m 3 =151g, 则溢出水的质量 m 4 =m 2 -m 3 =191g-151g=40g; 则水的体积为 V= = =40cm 3 ; 大米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相等, 则大米的密度 ρ 1 = = =1.2g/cm 3 = kg/m 3 ; 故答案为 : 小 ;151; ; 点评 : 此题中因为大米的体积不好直接测量, 因此用到间接测量法. 本题测量颗粒的体积, 体现的是一种探究实验的科学方法 : 等效替代法. 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属于等效替代. 同时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 例 2: 某同学要测定一个不沉入水的木块的密度, 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 A 用细线打拴住小角铁块, 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 记下此时水面的刻度 V 1 ;

25 B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记下水面的刻度 V 2 ; C 把木块和铁块系在一起, 并让它们全部浸入量筒里的水中, 记下水面的刻度 V 3 ; D 用天平测出木块质量为 m 1 ; E 用天平测出铁块质量为 m 2. (1) 请选择必要的步骤, 并将正确顺序的步骤序号填在横线上 : DAC ; (2) 用上述有关的实验步骤中的数据表示木块的密度 ρ 木 =. 分析 :(1) 实验的原理依据了密度的计算公式, 需要求出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根据物体不能沉入水中的特点, 采用助沉法使之浸没, 间接测出其体积. 其基本操作步骤为 : 在待测物体上悬挂一个重物, 先将重物浸没在水中, 读出量筒中水面读数 V 1, 再将物体与悬挂重物全部浸没在水中, 读出量筒中水面读数 V 2, 则待测物体的体积 V=V 2 -V 1, 在这一过程中, 小重物的质量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无须测量的. (2) 将所测得的有效数据代入公式 ρ= 可得出其表达式. 解 :(1) 根据实验的基本要求可知, 在测量木块的体积时, 借助小铁块, 采用助沉法, 须将小铁块挂在木块之下, 先将铁块浸没在水中, 读出量筒中水面读数, 再将铁块与木块全部浸没在水中, 读出量筒中水面读数, 则木块的体积等于两次示数之差, 在这一过程中, 小铁块的质量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无须测量的. 故必要且正确的步骤序号应为 :DAC. (2) 对照步骤可知, 木块的质量为 m 1, 木块的体积为 V 3 - V 1, 代入密度的公式得 :ρ= =. 故答案为 : (1)DAC; (2)ρ=. 点评 : 在本实验的过程中, 我们重点掌握利用量筒测不下沉的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这里用到的方法称为 助 沉法, 即借助一个密度大的物块帮助其下沉. 在这一过程中, 为了简化步骤 减小误差, 量筒中水的体积 和重物的质量是不需要测量的, 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 解题方法点拨 先用天平测出该物质的质量, 再用量筒 ( 量杯 ) 测出该物质的体积, 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 在实验中应注意 : (1) 关于量筒 ( 量杯 ) 的使用 1 弄清所用的量筒 ( 量杯 ) 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以选择适合实验所用的量筒 ( 量杯 ). 2 测量时将量筒 ( 量杯 ) 放在水平台面上, 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 ( 量杯 ) 中. 3 观察量筒 ( 量杯 ) 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 视线要跟液面相平. 若液面是凹形的 ( 例如水 ), 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 若液面是凸形的 ( 例如水银 ), 观察时要以凸形的上部为准 ( 可记为凸顶凹底 ). (2) 测固体体积的方法 1 对形状规则的固体, 可用刻度尺测出有关数据, 然后根据公式算出体积. 2 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 可采用 排水法 来测它的体积. 具体做法是 : A. 在量筒 ( 量杯 ) 内倒入适量的水 ( 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 ), 读数体积 V 1 ; B. 用细线栓好固体, 慢慢放入量筒 ( 量杯 ) 内, 待物体浸没在水中后, 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 V 2 ;

26 C. 待测物体的体积就是 V 2 - V 长度的测量 知识点的认识 (1)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米尺, 激光测距等.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m), 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 (km), 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um) 纳米(nm) 等, 长度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 刻度尺上两条相邻刻线间的距离 ) 决定的, 测量的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 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 (2) 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 : 1 积累取平均值法 : 利用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 :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细铁丝的直径等. (h= ( 其中 h 是每张纸的厚度,n 是纸张数目, 注意不是书的页码数, 纸张数目 =,H 是 n 页书 总厚度 ) 2 滚轮法 : 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 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 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长度 = 周长 圈数. 如 : 测量操场的周长. 3 化曲为直法 : 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 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 逐步沿着曲线放置, 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 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 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 即为曲线的长度. 4 组合法 : 有些长度很难直接测量, 如球的直径, 圆锥体的高度等, 这时可以使用辅助器材配合测量. 命题方向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 测量长度选择什么合适的工具, 一般物体及特殊物体长度的测量都是命题方向. 例 1: 在学校 运用物理技术破案 趣味游戏活动中, 小明根据 通常情况下, 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 7 倍 这一常识, 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 犯罪嫌疑人 的身高约为 ( ) A.1.65m B.1.75m C.1.85m D.1.95m 分析 : 由图读出脚印的长度, 根据 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 7 倍 这一常识计算身高. 解 : 犯罪嫌疑人 的脚印的长度约为 :25.10cm; 犯罪嫌疑人 的身高约为 :25.10cm 7=175.70cm=1.7570m; 由此分析可知选项 B 是正确的 ; 故选 B. 点评 : 此题主要考查长度的测量和计算, 属于基础知识. 例 2: 要想比较准确的量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的长度, 比较好的办法是 ( ) A. 用直尺直接去测量 B. 用准确度较高的直尺直接去测量 C. 不能测量 D. 用弹性不大的软棉线跟曲线重合, 拉直后测出线的长度

27 分析 : 由于地图上铁路线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曲线, 不是一条直线, 所以我们不能用刻度尺去直接测量铁路线的长度, 所以我们就需要用特殊的方法- 化曲为直 法来进行测量. 测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线长度以后, 用长度乘以比例尺就是铁路线的实际长度. 解 : 找一段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逐段重合, 记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 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长度, 乘以比例尺就是铁路线的长度, 所以选项 A B C 不符合要求. 故选 D.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对特殊测量方法的了解. 长度的测量分精确测量和估测等两大类, 在测量时遵循比较准确且简单易行的测量原则. 解题方法点拨 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 熟记刻度尺的使用, 在刻度尺的选择要注意联系实际. 7.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1) 速度的公式 :v=, 其中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2) 应用 : 1 火车过桥 ( 隧道 ) 问题 : 火车穿过隧道时, 火车头进人隧道就开始算起, 直到火车尾离开隧道才叫做火车通过了隧道, 所以火车穿过隧道经过的路程应该等于隧道长与车身长度的和. 过大桥时也类似, 火车通过大桥经过的路程等于桥长加车长. 故对于本身有长度的物体过桥问题小结如下 : 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桥长与物体本身长度的和. 2 出租车问题 : a. 出租车的速度表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行进速度, 指针指示的数值就是该时刻的速度值, 采用的单位为 km/h. b. 里程示数窗表示该车行驶的总路程, 某段时间的路程就等于这段时间内两个示数的差. c. 出租车票据上给出的上车 下车时间间隔为车行驶时间, 里程就是这段时间内出租车通过的路程. 利用这些信息, 可以解决与出租车有关的多种问题. 命题方向 第一类常考题 : 火车过桥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900km, 一列火车早上 7:30 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 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 在当日 16: 30 到达乙地. 列车行驶途中以 144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 400m 的桥梁, 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 25s. 求 : (1)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 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28 分析 :(1) 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和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 利用 v= 即可求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 (2) 已知速度和时间可求火车和桥梁的总长, 总长减桥梁长就是火车的长度. 解 :(1) 火车从甲地早上 7:30 出发开往乙地, 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 在当日 16:30 到达乙地, 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 t 1 =9h.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v 1 = = =100km/h, (2) v=,v 2 =144km/h=40m/s 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 : s=v 2 t 2 =40m/s 25s=1000m, 火车的长度 s 火车 =s-s 桥 =1000m-400m=600m. 答 :(1)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 100 千米每小时 ; (2) 火车的长度是 600 米. 点评 :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 弄清火车完全过桥时行驶的路程为桥长与火车长的和是关键. 第二类常考题 : 行程问题小光从厦门乘坐某次航班来武夷山旅游, 厦门机场起飞的时间是 7:20, 抵达武夷山机场的时间是 8:05, 飞机飞行路程约为 396km. 求 : (1) 全程飞行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2) 全程飞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时? 分析 :(1) 根据飞机起飞时间和抵达时间, 求全程飞行的时间 ; (2) 又知道飞行时间, 利用速度公式 v= 求全程飞行的速度. 解 : (1) 根据飞机起飞时间为 7:20, 抵达武夷山机场的时间是 8:05 可得飞行时间 : t=8:05-7:20=45min=0.75h, (2) 飞机飞行的平均速度为 : v= = =528km/h. 答 :(1) 全程飞行的时间是 0.75h; (2) 全程飞行的平均速度是 528km/h. 点评 :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 能根据起飞和抵达时间求出飞机飞行时间是本题的突破口. 解题方法点拨 注意事项 :(1) 应用 v= 计算时, 单位要统一.s 用米 (m),t 用秒 (s) 作单位时, 速度 v 的单位为米 / 秒 (m/s); 当 s 用千米 (km), t 用小时 (h) 时, 速度 v 的单位为千米 / 时 (km/h). (2)v= 公式的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

29 8. 惯性 知识点的认识 (1)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 无论是固体 液体或气体, 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都具有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 惯性定义 : 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叫做惯性. 惯性代表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难于改变, 也就是惯性大 ; 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相对容易改变, 也就是惯性小. (3) 当你踢到球时, 球就开始运动, 这时, 因为这个球自身具有惯性, 它将不停的滚动, 直到被外力所制止. 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惯性的, 它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4) 惯性的应用与防止 : 在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对我们既有有益的一面, 又有有害的一面. 有益的要加以利用, 例如利用惯性使锤头套紧 ; 有害的要加以防止, 例如汽车不能超速超载. 命题方向 命题方向有以下方面 :(1) 惯性的认识 ;(2) 影响惯性的因素 ;(3) 惯性的应用与防止. 例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它受到的动力越大, 惯性也越大 B. 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加紧蹬几下, 这是为了增大惯性 C. 足球越滚越慢, 是因为受到了球场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 D. 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它的速度将慢慢变小, 最终停下来分析 : 根据 : 惯性的知识及力的作用效果分析解答此题. 解 :A 物体的惯性取决于物体的质量, 与物体速度无关, 故 A 错误. B 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加紧蹬几下, 是为了获得更大的速度, 自行车惯性不变, 故 B 错误. C 足球越滚越慢, 是因为受到了球场对它施加的阻力作用, 阻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使它停下来, 故 C 正确. D 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则物体由于惯性要继续运动下去, 不会停止, 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 本题考查了 : 物体的惯性 力的作用效果. 应记住 :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取决于物体的质量,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无关 ; 力的作用效果有 : 使物体发生形变 ;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 2: 由于不遵守交通法规酿成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 国家加大了对违反交通法规的处罚力度. 关于汽车安全行驶的规定和措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限制汽车最大行驶速度, 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B. 安全带主要是在汽车突然启动时对驾乘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C. 冬天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 轮胎上装防滑链, 是为了减小摩擦 D. 严禁酒后驾车. 主要是因为饮酒后驾驶员反应迟钝, 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分析 :(1)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其大小只取决于物体的质量 ; (2) 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在紧急刹车时人会前冲而带来的伤害 ; (3) 冰雪天因为路面结冰, 而使摩擦力减小, 故为了增大摩擦可以在轮胎上装防滑链 ; (4) 汽车的刹车距离取决于汽车的运行速度及人的反应时间, 而酒后人的反应时间增长, 故可以分析为什么不能酒后驾驭. 解 :A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 ; 限制速度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刹车距离, 故 A 错误 ; B 根据惯性可知突然启动时人是向后仰的, 安全带不起任何作用, 故 B 错误 ;

30 C 防滑链可以增大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防止交通事故的产生, 故 C 错误 ; D 人饮酒后, 由于反应变慢, 则反应时间变长, 则刹车距离变大, 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故 D 正确 ; 故选 D. 点评 : 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在交通法规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要注意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 解题方法点拨 (1) 惯性不等同于惯性定律.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性质, 而惯性定律讲的是运动和力的关系 (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 (2)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不能说 由于惯性的作用 获得惯性. 正确的是 具有惯性. 9. 力与运动的关系 知识点的认识 (1) 物体在不受力时,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即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 总保持静止状态. (2)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 物体如果受到力的作用, 且受到的力不平衡, 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4) 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那么, 它可能不受外力作用, 也可能受平衡力作用. 命题方向 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平衡力结合是命题的方向, 学生往往理解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这个误区也是命题的知识点. 例 1: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 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分析 :(1) 物体不受力时,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2)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 其运动状态不变, 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3)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 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 体现在速度大小及方向的变化. 解 :A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就会运动, 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 其运动状态不变, 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故 A 错误 ;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可能不受力, 也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 故 B 错误 ; C 只有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 其运动状态才会发生变化 ; 故 C 错误 ; D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 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且是非平衡力的作用 ; 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故 D 正确 ; 故选 D. 点评 : 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 及在不同受力情况下所处的运动状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 还要深刻理解力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例 2: 对于 力与运动的关系 问题, 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 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其核心含义是 ( )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31 C.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D.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分析 : 牛顿第一定律的得来经历了三个阶段 : (1) 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运动, 停止用力物体停止运动. 他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 伽利略通过斜面小车实验, 接触面越来越光滑, 摩擦力越来越小, 物体速度改变的越慢, 物体运动越远. 推理 : 如果没有摩擦, 速度不会改变, 永远运动下去. (3) 牛顿总结前人经验并加以概括, 得到牛顿第一定律. 解 :(1) 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都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相同的. (2) 斜面小车实验, 接触面越来越光滑, 摩擦力越来越小, 物体运动越来越远, 没有摩擦, 物体永远运动下去. 没有力就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选 C. 点评 :(1) 正确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 依靠的是物体的惯性. (2) 掌握研究牛顿第一定律这种在实验的基础上, 经过科学的推理得到结论的方法. 解题方法点拨 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力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正确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学好力学的关键. 知道什么是物 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如何改变. 10. 力的合成与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1)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2)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 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 大小等于二力大小之和, 方向与这两个力方向相同, 即 :F=F 1 +F 2 ; 同一直线上相反的二力的合力, 大小等于二力大小之差的绝对值, 方向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即 F= F 1 -F 2. 知识拓展 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法则 : 实验证明, 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用表示两个力的力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如图所示,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特殊情况. 命题方向 合力的方向与谁的方向相同, 此处用到的物理学方法---等效替代法是命题的关键. 例 1: 关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两个不为零的力, 其合力一定不为零 B. 两个力的合力, 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C. 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 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 D. 不论两个力的方向如何, 合力的方向总是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分析 : 解答此题时, 要从力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来考虑, 在分析各选项时千万不能漏掉力的方向. 解 :A 如果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为一对平衡力, 即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则它们的合力为零, 选项说法错误, 不符合题意 ;

32 B 因为同一直线 反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 因此合力大小不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选项说法错误, 不符合题意 ; C 同一直线 同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和, 但同一直线 反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 选项说法错误, 不符合题意 ; D 同一直线二力的合力方向与两个分力的方向相同; 当二力方向相反时, 合力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所以不论两个力的方向如何, 合力的方向总是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选项说法正确, 符合题意 ; 故选 D. 点评 : 本题考查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要结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方向分析合力大小, 并会能判断出合力的方向. 例 2: 把一个重为 2 牛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 苹果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若苹果在上升和下降 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分别为 F 1 F 2, 则 ( ) A.F l 可能小于 F 2 B.F l 可能等于 F 2 C.F l 一定等于 F 2 D.F 1 一定大于 F 2 分析 : 根据力的合成计算合力的大小, 即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和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 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差. 解 : 因为苹果在上升过程中,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阻力, 所以合力等于二力之和 ; 因为苹果在下降的过 程中,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阻力, 所以合力等于二力之差. 所以 F 1 一定大于 F 2. 故选 D. 点评 : 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会根据同一直线上的二力的合成进行计算合力的大小. 解题方法点拨 利用好两个力的合力的范围是 : F 1 - F 2 F F 1 +F 2 解题. 11.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知识点的认识 (1)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 首先要看清其量程, 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因为弹簧是有一定弹性限度的, 超过这个限度测量就不准确, 还有可能损坏测力计. (2) 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以便测量时读数. (3) 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 如果没有指在零刻度线, 要进行调节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 (4) 使用前, 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 以免指针被卡住, 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 (5) 测量时, 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 避免扭曲和摩擦, 尽量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 (6) 要等到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 命题方向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读数是命题的重点 :(1) 使用前, 使用过程中, 使用完后应注意什么 ;(2) 弹簧测力计的 0 刻度在哪里及读数例 1: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 下面几点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不得倾斜

33 B. 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C. 使用中弹簧 指针 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 使用中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分析 :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 1 使用前要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点, 如果不在则要将指针调到零点 ; 2 用手拉几下看看测力计的外壳与弹簧是否发生摩擦; 3 注意测力计拉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伸长在一条直线上; 4 弹簧测力计不能超过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 5 读数时, 让视线垂直于刻度面板. 根据上述知识来分析. 解 :A 测竖直方向上的力弹簧测力计要竖直放置, 测水平方向上的力弹簧测力计就要水平放置, 所以 A 是错误的 ; B 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不准确要调零, 所以 B 是正确的 ; C 使用中弹簧 指针 挂钩与外壳摩擦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偏小, 所以 C 是正确的 ; D 所测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就会损坏测力计, 所以 D 是正确的. 故选 A. 点评 : 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是一道基础题. 例 2: 如图所示,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0.2 N, 砝码受到的重力是 3.2 N. 分析 :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指的是所能测量的最小值 ( 或者是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所表示的值 ); 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首先要认清分度值. 物体由于自身的重力会对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 拉力和重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解 :(1) 由图可知 : 弹簧测力计 1N 之间有 5 个小格, 一个小格代表 0.2N, 即分度值是 0.2N; 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 3N 下一小格处, 示数为 3.2N; (2)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2N, 就说明了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受到了 3.2N 的拉力, 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受到的拉力是由于砝码的重力引起的, 所以砝码的重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等于 3.2N. 故答案为 :0.2;3.2. 点评 : 此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 是一道力学的基础题. 解题方法点拨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之后再分析使用方面的内容, 读数时一定要明确分度值. 常见的错误使用方法 : (1) 用测力计测量超过量程的力 ; (2) 没有调零就进行测量 ; (3) 使用前没有来回拉动弹簧, 用指针被卡的测力计测量 ; (4) 所测拉力与测力计外壳不平行 ; (5) 示数没有稳定就读数 ; (6)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板表面不垂直 ; (7) 手拿挂钩, 把物体挂在吊环上测量.

34 12.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 (1)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如汽车轮胎做上花纹 ; (2) 增大压力, 如骑自行车捏闸的力越大, 摩擦力越大 ; (3) 变滚动为滑动, 如汽车急刹车时车只滑不滚 ; (4) 变湿摩擦为干摩擦.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 (1) 使接触面变光滑 ; (2) 减小压力 ; (3) 用滚动代替滑动 ; (4) 使接触面分离 ; (5) 变干摩擦为湿摩擦. 知识拓展 1 加润滑油, 可以在摩擦面间形成一层油膜, 使摩擦面不接触, 运动部件只在油膜上滑过, 大大减小了摩擦 ; 2 利用压缩气体在摩擦面间形成一层气垫, 使摩擦面脱离接触, 可以使摩擦变得更小, 如气垫船 ; 3 利用磁悬浮使摩擦面脱离, 可以大大减小摩擦, 如磁悬浮列车. 命题方向 怎样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 生活中的现象使用的是增大还是减少摩擦都是命题方向. 例 1: 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 A. 冬天, 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B. 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 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 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 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D. 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 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分析 :(1)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 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 压力一定时, 接触面越粗糙, 摩擦力越大 ;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压力越大, 摩擦力越大. (2)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 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使接触面脱离, 用滚动代替滑动.

35 解 :A 冬天, 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是在压力一定时,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不符合题意. B 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 使接触面脱离, 减小摩擦力, 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符合题意. C 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 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是在压力一定时,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不符合题意. D 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 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 是在压力一定时,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 :(1) 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 能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例 2: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 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 A. B. C. D. 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在轴承中加滚珠给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轮胎上制有花纹分析 :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个因素,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 : 减小压力 使接触面变光滑即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变滑动为滚动 加润滑油 使两接触面分开. 增大摩擦的方法有 : 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据此分析判断. 解 :A 轮胎上制有花纹, 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从而增大了摩擦, 符合题意 ; B 轴承中装有滚珠, 是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 是减小摩擦的一种方法, 不符合题意 ; C 给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 使两接触面分开, 减小摩擦, 不符合题意 ; D 旅行箱下面的小轮可以变滑动为滚动, 即减小了摩擦力,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 : 增大 减小摩擦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用所学物理知识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出解释, 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活学活用. 解题方法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时, 分析操作前后的摩擦力变化即可. 例如, 锁生锈不好开时, 将少量食用油注入锁孔就易开了, 起初开锁难说明摩擦力大 ; 操作后, 开锁容易说明摩擦力减小. 前后对比说明注入食油使摩擦力减小了, 或者, 直接分析操作符合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哪一项, 这需要我们熟练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与途径. 13. 杠杆的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类型 力臂的大小 力的大小关 特点 应用 关系 系 省力杠杆 l 1 >l 2 F 1 <F 2 省力 费距离 撬棒 铡刀 动滑轮 轮轴 羊角锤 钢 丝钳 手推车 花枝剪刀

36 费力杠杆 l 1 <l 2 F 1 >F 2 费力 省距离缝纫机踏板 起重臂人的前臂 理发剪刀 钓鱼杆等臂杠杆 l 1 =l 2 F 1 =F 2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既不天平, 定滑轮费力也不费距离 命题方向 判断一个杠杆 ( 生活中一些工具 机械 ) 属于什么杠杆是命题的主要方向, 把一些杠杆机械归类. 或者正确画出杠杆示意图, 找出杠杆的支点 动力 阻力. 例 1: 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 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 O 处靠近, 这样做是为了 ( ) A. 增大动力臂, 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 减小阻力臂, 省力 C. 减小动力臂, 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D. 增大动力臂, 省力分析 : 剪树枝时, 用剪刀口的中部, 而不用剪刀尖, 减小了阻力臂, 就减小了动力, 在阻力 动力臂一定的情况下,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减小了动力 更省力. 解 : 用剪刀口的中部, 而不用剪刀尖去剪树枝, 减小了阻力臂 L 2, 而动力臂 L 1 和阻力 F 2 不变, F 1 L 1 =F 2 L 2, F 1 = 将变小, 即省力. 故选 B. 点评 : 灵活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有关杠杆的实际做法, 多积累, 能恰当的使用好杠杆 ( 省力或省距离 ). 例 2: 如图所示为家庭电路常用的两种墙壁开关, 其按钮可绕面板内某轴转动.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 你认为甲较易损坏, 这是因为按动这种开关的力臂较小, 按动需要的力较大. 分析 : 按动开关时, 开关会绕面板内的轴转动, 所以开关属于杠杆. 那么哪个容易损坏呢? 一般开关损坏的原因是由于受力过大造成的.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动力臂小的需要的力较大. 解 : 甲乙两种开关均可在力的作用下绕轴转动, 符合杠杆原理, 因甲力臂小, 根据杠杆原理可知力臂越小作用力越大, 因此损坏的越快, 所以甲较易损坏. 故答案为 : 甲 ; 力臂. 点评 : 根据题中的信息, 用杠杆知识去进行分析. 因为两种开关均可在力的作用下绕轴转动, 符合杠杆原理, 力臂越小越用力因此损坏的越快. 解题方法点拨 学会利用模型法解题, 模型法 : 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 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 模型法借助于与原型相似的物质模型或抽象反映原型本质的思想模型, 间接地研究客体原形的性质和规律. 利用其特点解题 : 省力杠杆费距离 l 1 >l 2,F 1 <F 2 ; 费力杠杆省距离 l 1 <l 2,F 1 >F 2 ; 等臂杠杆 l 1 =l 2,F 1 =F 2.

37 14.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 (1) 压强定义或解释 1 垂直作用于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做压力. 2 物体的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叫做压强. (2)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 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 简称帕, 即牛顿 / 平方米. 压强的常用单位有千帕 标准大气压 2 托 千克力 / 厘米 毫米水银柱等等.( 之所以叫帕斯卡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 ) (3) 公式 :p=f/s p 表示压强, 单位帕斯卡 ( 简称帕, 符号 Pa) F 表示压力, 单位牛顿 (N) S 表示受力面积, 单位平方米 (4) 补充说明 : 对于 (3) 所写的为定义式, 任何压强都可以用. 但是对于液体和气体压强, 还有推导公式 : 命题方向 压强的计算, 主要是运用公式及其变形解决有关问题. 题型常见的有填空 选择 计算及探究题. 压强的定义式 p=f/s, 经验表明, 不少学生在学习了这一部分内容后, 一般会记住公式, 但理解往往是片面的, 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因此, 学习中要注意对压强公式的理解, 除明确各物理量间的数学关系 ( 学生往往重视这一点 ), 明确各量的单位, 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公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 ( 学生往往忽略这一点 ). 进行计算时, 要能正确地确定压力 确定受力面积. 除此以外, 还要明确, 由于固体不具有流动性, 而液体具有流动性, 造成了计算固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压强的方法, 与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的方法一般不同. 另外, 压强的计算常常与密度公式, 重力公式相联系, 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 所以常成为中考的热点. 例 1: 如图为站在沙地上的一名初三同学要搬走木箱, 已知他一只鞋底的面积为 200cm 2, 请你估计木箱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 ) A.1000Pa B.7000Pa C.10000Pa D.20000Pa 分析 : 求木箱对地面的压强, 而没有告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因此只有通过比较人和木箱在沙地上的凹陷程度来间接判断. 那么就必须先求出人对地面的压强, 首先估算人的重力, 然后算出两个鞋底的面积, 再由压强公式可得出人对沙地的压强, 至此题目的未知量就已求出. 解 : 人的质量大约为 60kg, 那么其重力约为 :G=mg=60kg 10N/kg=600N; 人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S=2 200cm 2 =400cm 2 = m 2 ; 那么人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P 人 = = =12500Pa; 由图片知 : 木箱在沙地中的凹陷程度要大于人在沙地中的凹陷程度, 因此木箱对地面的压强要远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强, 即 :P 木箱 >P 人 ;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D 选项符合这个条件, 故选 D. 点评 : 在此题中, 与所求内容相关的物理量没有直接给出, 所以能够从人和木箱在沙地中的不同凹陷程度入手来得出两个压强的大小关系, 是解答此题的突破口, 也是难点所在.

38 例 2: 一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在水平地面上时, 其受力面积之比为 3:1, 则平放和侧放时,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1:3, 压力之比是 1:1. 分析 : 木块平放和侧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重力不变, 压力不变 ; 根据压强公式求出两者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解 : 木块平放和侧放时, 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木块的重力 G 不变时, 压力 F 不变, 即两种情况下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1:1; p=, 且 S 平 :S 侧 =3:1, = = = =. 故答案为 :1:3;1:1. 解题方法点拨 压强的计算, 需要确定压力 面积. 要注意面积的计算与单位, 其中压力的确定是难点. 正确判断物体间 的压力, 进行受力分析是关键 ; 物体间接触部分的面积, 一般与较小的物体面积相同. 15.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1. 观察 U 形管压强计 U 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相平, 液面上方的压强相等. 用手指轻压橡皮膜, 橡皮膜所受的压强较小, 两管液面呈现较小的液面差. 用手指稍重一些压橡皮膜, 橡皮膜所受的压强较大, 两管液面呈现较大的液面差. 2.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内部深度的关系. [ 实验一 ] 玻璃筒中盛有水, 将 U 形管压强计的覆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入玻璃筒中, 观察在不同深处 U 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U 形管压强的金属盒在水内较深处,U 形管左 右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大于金属盒在水内较浅处的高度差. [ 实验二 ] 玻璃筒中盛有水, 将 U 形管压强计的覆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入玻璃筒中, 观察在一定深度处, 改变橡皮膜面的朝向, 观察 U 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U 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水内一定深度处, 改变橡皮膜的朝向,U 形管左 右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实验表明, 在同种液体内部, 深度越小, 该处压强越小 ; 在同一深度处, 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 研究液体内部液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39 [ 实验三 ] 两个玻璃筒内分别盛有水和浓盐水, 将 U 形管压强计的覆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在水和浓盐水内部同一深度处, 观察 U 形管压强计左右两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U 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浓盐水内一定深处, 左 右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大于金属盒在水内相同深处的高度差. 实验表明, 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 密度大的液体产生的压强. 4. 液体内部的压强取决于液体密度的和液体内部的深度. 命题方向 考查探究实验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是命题关键, 主要加强考查物理学方法. 例 : 小明做 研究液体的压强 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 序号液体深度 /cm 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 /cm 1 水 5 朝上 水 5 朝下 水 5 朝侧面 水 10 朝侧面 水 15 朝侧面 酒精 15 朝侧面 11.8 根据表中的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 可得出的结论是 :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 比较序号 的三组数据, 可得出的结论是 : 液体压强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 比较序号为 5 6 的两组数据, 可得出的结论是 : 在同一深度处,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分析 : 由图表可知,(1) 同种液体 深度相同, 不同的是方向, 液面差相等即压强相等 ; (2) 同种液体 方向相同 深度增加, 压强计液面差增大即压强增大 ; (3) 同一深度 不同液体, 只有 5 6 组. 解 : 由图表可知 : (1) 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液体相同 深度相同, 方向不同, 液面差相等即压强相等, 说明液体压强与方向无关 ; (2) 序号 的三组数据液体相同 方向相同 深度增加, 压强计液面差增大即压强增大, 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 (3) 同一深度 不同液体, 只有 5 6 组. 故答案为 :(1)1 2 3;( 2)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3)5 6. 点评 : 本题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即探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 必须控制其他的量不变. 解题方法点拨 通过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归纳--总结交流等环节培养良好的探究习惯. 注意控制变量法 ( 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 ( 多变量 ) 的问题, 常常采用控制因素 ( 变量 ) 的方法, 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 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 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 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 分别加以研究, 最后再综合解决, 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的使用. 16. 光的反射定律

40 知识点的认识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 反 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 : 三线共面, 两线分居, 两角相等. 特殊情况 : 垂直入射时, 入射角反射角 都是零度, 法线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合为一线. 命题方向 光的反射定律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从命题形式来看, 选择题 作图题 填空题仍然是主要的三种题型, 作图题将更加重视与社会 生活的联系和应用.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多观察, 勤思考,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题方法点拨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 叙述时要先叙述入射光线如何变化, 再叙述反射光线如何变化. 发生反射的条件 : 两种介质的交界处 ; 发生处 : 入射点 ; 结果 : 返回原介质中.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减小而减小, 当垂直入射时,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皆为 0 度. 17. 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知识点的认识 一 光的三原色为 : 红 绿 蓝.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 比如红色玻璃, 只有红色光能通过他, 其他色光都被他吸收掉了. 所以显示红色. 特殊情况 : 如果某物体能通过所有色光, 则没有颜色, 为透明, 比如水.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 比如紫色的木板, 只能反射紫色光, 其他色光都被木板吸收掉了. 特殊 : 如果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 显示白色. 如果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 那就不再有光反射入人眼, 所以显示为黑色. 二 颜料 3 原色 : 红, 黄, 蓝. 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和强弱混合. 可以产生自然界的各种色彩变化. 命题方向 一般直接考查光的三基色 颜料的三原色是什么, 或者考查光 颜料的生活应用题, 而光的颜色是考试重点. 例如 : 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 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 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 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D) A. 苹果呈黑色, 瓷盘呈白色, 香蕉呈黑色 B. 苹果呈红色, 瓷盘呈黑色, 香蕉呈黑色 C. 苹果呈黑色, 瓷盘呈红色, 香蕉呈红色 D. 苹果呈红色, 瓷盘呈红色, 香蕉呈黑色 解题方法点拨 抓住光的三原色和颜料 3 原色知识点中的说明特点既可以解题. 18.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 (1) 凸透镜成像规律 : 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 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 实像有缩小 等大 放大三种. 物距越小, 像距越大, 实像越大. 物体放在焦点之内, 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越小, 像距越小, 虚像越小. (2) 设计并进行实验 : 一 提出问题 : 凸透镜成像, 像的大小 正倒 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二 实验器材 : 带刻度的光具座 蜡烛 光屏 透镜 ( 焦距在 10~20 cm 之间 ) 刻度尺. 见实验装置图. 三 实验步骤 :

41 1 先测出透镜的焦距: 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 找着最小 最亮的点, 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 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2 实验探讨像的大小 正倒 虚实跟物距的关系: [ 方案 ]1 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 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 2 倍焦距的位置. 2 点燃蜡烛, 调整它们的高度, 使烛焰 凸透镜 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 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 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 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观察像的大小 正倒, 测出蜡烛与凸透镜 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 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 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 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 是正立还是倒立, 蜡烛与凸透镜 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 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 光屏没有像, 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 把蜡烛与凸透镜 像与凸透镜的距离, 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 像的正倒, 填入表格中. 物距 (u) 像距 (v) 正倒大小虚实应用特点物, 像的位置关系 u>2f 2f>v>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 摄像机-物像异侧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精确测焦仪成像大小的分界点物像异侧 2f>u>f v>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 电影 投影仪-物像异侧 u=f ---不成像强光聚焦手电筒成像虚实的分界点f>u v>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虚像在物体同侧物像同侧虚像在物体之后 命题方向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例 :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蜡烛 光屏 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1) 如图 a 可知,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1 cm. (2) 如图 b 所示, 若在光屏上 ( 光屏未画出 ) 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的像, 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 a b c d 四点中的 c 点上 (P 是该凸透镜的 2 倍焦距处 ), 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投影仪上. (3) 通过实验, 小明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 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越小 ( 填 大 或 小 ). 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光屏应远离凸透镜 ( 填 靠近 或 远离 ), 此时在光屏上成的清晰像是倒立的 ( 填 倒立 或 正立 ). (4) 实验中, 光屏上已成清晰的 缩小的像, 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 在光屏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 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则需将光屏向远离 ( 填 靠近 或 远离 )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实像 ( 填 实 或 虚 ). 分析 :(1) 凸透镜的焦距是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到光心的距离 ; (2)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 :u>2f, 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2f>u>f, 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u <f, 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 (3) 搞清像距和物距之间的关系. 知道物距越大, 像距越小, 成的像也越小 ; 物距越小, 像距越大, 成的像也越大

42 解 :(1) 根据焦距的定义, 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f=41cm-30cm=11cm; (2) 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的像, 蜡烛应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焦距之间, 即图中的 c 点, 图中的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投影仪上. (3) 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变化规律可知, 蜡烛离凸透镜越远, 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越小. 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光屏应远离, 此时在光屏上成的清晰像是倒立的. (4)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实验中, 光屏上已成清晰的 缩小的像, 此时固定蜡烛和凸透镜, 在光屏和凸透镜间放上凹透镜, 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由于光线发散, 会延迟会聚, 则需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仍为实像. 故答案为 :(1)11;( 2)c; 投影仪 ;(3) 小 ; 远离 ; 倒立 ;(4) 远离 ; 实. 点评 :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 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 并做到灵活运用. 解题方法点拨 识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探究中注意物理学方法. 19. 磁场 知识点的认识 (1) 定义 : 磁体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叫磁场. 磁场看不见, 摸不着, 我们通过它的基本性质来认识. 将一个条形磁体靠近静止的小磁针, 发现小磁针开始转动, 两极不再指南北, 这说明磁体通过磁场对小磁针产生了磁力的作用, 由此证明磁场是存在的, 尽管磁场看不见, 摸不到, 但是客观存在的. (2) 性质 :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下图是利用小磁针和铁屑体现的条形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情况. (3) 方向 : 磁场中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规定为磁场方向. 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与这一点放置的小磁针自由静止时北极的受力方向相同, 与小磁针南极的受 力方向相反. 命题方向 磁场这一知识点是较抽象的内容, 主要是概念的理解判断, 常以选择题出现, 判断其理解是否正确. 解题方法点拨 (1) 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它看不见, 摸不着, 是真实的客观存在. (2)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这种物质来实现的. (3) 磁感线是描述磁场的方法, 磁感线能看到, 但不是真实存在. 20.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知识点的认识 (1) 奥斯特实验说明 :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 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43 (2) 这一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也就是所说的电生磁. (3) 奥斯特是历史上第一个揭示了电与磁之间联系的科学家. 命题方向 (1) 物理学史 : 奥斯特贡献 国籍. (2) 奥斯特实验 电磁感应现象实验 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实验是电与磁的三个重要基本实验, 要掌握它 的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说明的问题, 多进行对比记忆. 解题方法点拨 (1) 甲乙两图对比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甲丙两图对比说明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 为了使磁性增强, 人们把直导线改成螺线管形, 又叫线圈 ; 在通电线圈中再插入铁芯, 磁性会更加增 强. 21. 安培定则 知识点的认识 安培定则, 也叫右手螺旋定则, 是表示电流和电流激发磁场的磁感线方向间关系的定则. 初中教材中表述 : 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 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 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 命题方向 有关右手螺旋定则常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查 : 小磁针的指向 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磁感线方向. 例如 : 已 知小磁针的指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解题方法点拨 其解题思想即为右手螺旋定则的基本内容 :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 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则大拇 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用好 用活 用准右手螺旋定则, 就能解决电磁学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44 22.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知识点的认识 (1) 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2) 其作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 磁场的方向有关. 命题方向 在初中段主要考查 : 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原理是什么? 解题方法点拨 解题是要知道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3. 电磁感应 知识点的认识 (1) 电磁感应现象 :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会产生电流, 这种电流叫感应电流, 这一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2) 历史意义 : 英图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这一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证明了磁可以生电. (3) 实验装置图 : (4) 感应电流方向的影响因素 : 磁场方向 运动方向. 如图, 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同显示电流方向的不同. 甲乙对比可以说明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 ; 甲丙对比可以说明电流方向与运动方向有关. (5) 感应电流大小的影响因素 : 磁场强弱 运动快慢 线圈匝数. 命题方向 (1) 电磁感应现象探究实验 ( 尤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 (2) 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英国物理学家 化学家, 发明家即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者.

45 解题方法点拨 (1) 电磁感应现象实验和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实验对比 : 被研究对象都是磁场中的导体 : 电磁感应现象的前提条件是运动, 结果是产生电流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前提是电流, 结果是产生运动. 即因动而电的是电磁感应现象, 因电而动的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这样记忆 : (2) 一些常见器材的原理归类对比记忆 : 1 电热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 如电饭锅 电炒锅 电烙铁 电水壶 电暖气 电熨斗 ; 2 电动机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 如电风扇 排烟罩 洗衣机 剃须刀, 扬声器也是这个原理 ; 3 发电机和动圈式话筒用电磁感应现象原理 ; 4 电磁铁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 如电铃 电磁起重机 电磁继电器 空气开关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知识点的认识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会产生电流, 这种电流叫感应电流, 这一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这是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最先发现的. 由这一知识点可以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三点 :1 闭合电路 ;2 一部分导体 ;3 切割磁感线运动. 命题方向 磁生电是电与磁重要理论之一. 中考考查的重点是电磁感应现象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发电机的工作原 理等. 解题方法点拨 (1) 如何理解 切割磁感线运动 我们把磁感线理解成从 N 极出发到 S 极进入的直线, 如果导体运动方向会穿过直线, 我们就说切割了磁感线. 例如 :a 是垂直于纸面的通电导线横截面, 磁感线从 N 到 S 方向分布, 甲图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 不切割 ; 乙图导线垂直于纸面运动也不切割 ; 丙图运动方向与磁感线垂直, 切割 ; 丁图尽管斜向运动, 但运动方向穿过磁感线, 切割.

46 (2) 导线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是相对的如果导体静止不动, 磁感线在运动, 也可以切割磁感线. 例如 : 条形磁体在线圈中迅速穿过时,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在运动, 也可以认为线圈是在切割这个磁感线, 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 25.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知识点的认识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用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 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 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 如图 :

47 命题方向 有关右手螺旋定则常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查 : 小磁针的指向 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磁感线方向. 对某一个 通电螺线管而言, 螺线管中电流的绕向 磁感线方向 小磁针 N 极的指向是相互制约 彼此联系的. 解题方法点拨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 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用好 用 活 用准右手螺旋定则, 就能解决电磁学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6. 滑轮 ( 组 ) 的机械效率 知识点的认识 (1) 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有 η=, 因为 W 有用 =Gh,W 总 =Fs, 所以有 η=, 又因为 s=nh, 所以有 η=, 如果不计摩擦和绳重, 则有 F=, 所以 η=. (2)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G 物相同时,G 动越大 η 越小 ;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G 动相同时,G 物越大 η 越大 ; 3 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绕绳方式无关. 命题方向 第一类常考题 : 公式简单运用如图所示, 用滑轮组把重力 G 为 400N 的石块匀速提高 6m, 所用拉力 F 为 250N,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 A.60% B.70% C.80% D.90% 分析 :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 则重物被提升的功为有用功, 而人的拉力所做的功为总功, 故机械效率可用 η= = 来求解. 解 : 已知 G=400N;h=6m;F=250N. 从图中看出有两段绳子在拉重物, 故 s=2h=2 6m=12m 故机械效率 η= = = =80% 故选 C. 点评 : 本题考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属于求滑轮组机械效率中最基础的题目. 第二类常考题 : 如图所示, 是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 某次操作中, 工人用 400N 的拉力 F 在 1 分钟内将总重为 900N 的泥土匀速提升 5m. 在这段时间内 : (1) 拉力 F 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 拉力 F 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48 分析 :(1) 克服泥土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 (2) 拉力 F 所做的功是总功, 总功与时间的比值等于功率 ; (3)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是机械效率. 点评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多, 用到的公式多, 难点是求拉力所做的总功, 由滑轮组的特点知 : 绳子自由端 移动的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是 s=nh; 从而求出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解题方法点拨 (1) 根据滑轮组装形式, 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求出物体上升高度, 然后利用公式 W 总 =Fs 计算总功 W 有用 =Gh 计算有用功, 最后用有用功除以总功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滑轮的机械效率取决于动滑轮的质量和物体的质量, 如果动滑轮质量越小, 物体质量越大, 则效率越高. 27. 功率的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 (1) 功率 : 在物理学中, 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功率的公式 :P= ( 其中 P 表示功率,W 表示功,t 表示时间 )

49 (3) 计算功率的另一个公式 :P=Fv, 即物体在拉力 F 的作用下, 以速度 v 沿拉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拉力 F 所做的功可表示为 Fv.( 其中 F 表示物体所受的拉力,v 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 a. 推导 : 由 P=, 联立 W=Fs, 得 P= = =Fv. 由该公式可知 : 在功率 P 一定时, 力 F 与速度 v 成反比. b. 应用 : 当汽车上坡时, 司机采取换挡的办法, 减小速度, 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 命题方向 第一类常考题 : 某九年级同学家住 5 楼. 一天, 他提着装有 30 个鸡蛋的塑料袋从 1 楼走到家里在此过程中, 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 ( ) A. 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约为 200J B. 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约为 3W C. 他爬楼做的功约为 J D. 他爬楼做功的功率约为 W 分析 : 估算出 30 个鸡蛋的重力和爬楼的高度, 根据 W=Fs 可算出做功的多少. 然后再根据 P= 计算功率. 解 :(1) 根据书本中 手托两只鸡蛋的力大约为 1N, 可知提 30 个鸡蛋的力大约为 F=15N; 住宅楼的楼层高大约 3 米, 家住 5 楼, 此同学实际爬楼高度 h=3m 4=12m; 故提鸡蛋的力大约做功 W=Fs=15N 12m=180J. W 1 =Gs=500N 12m= J, 他爬楼做的功 W 总 =W+W 1 =180J J= J, 故 A C 比较符合实际 ; (2) 从 1 楼到 5 楼大约 1min, 则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 P= = =3W; 故 B 符合实际 ; 爬楼做功的功率 P 1 = = = W, 故 D 不符合实际. 故选 D. 点评 : 所谓估算, 不是猜, 而是依据生活经验或常识, 对相关物理量进行估计, 必要时还需根据相关公式 计算得出结果 ; 需注意 : 实际爬楼的层数等于楼层数减一. 第二类常考题 : 工人用定滑轮将重 240N 的物体匀速向上提升, 所用拉力为 250N,5s 内重物上升 4m. 此过程中, 有用功为 960 J,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200 W. 分析 : 解决此题是利用功的公式 W=Fs 求解有用功和拉力所做的功, 利用功率的公式 P= 求解功率. 解 : 重物上升时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W =Fs=Gh=240 4=960J; 拉力所做的功为总功,W=250 4=1000J, 利用功率的公式 P= = =200W; 故答案为 :960,200. 点评 : 解决此类型题目要区分有用功和总功, 会利用功率公式求解功率. 解题方法点拨 (1) 要明确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功, 或者是哪个施力物体对哪个受力物体做功.

50 (2) 公式中的 F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公式中的 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即注意 F 和 s 的同体性和同向性, 否则在计算功时容易出错. (3)W=Fs 中的 F 是使物体沿着 F 方向移动 距离过程中 ( 同时性 ), 始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其大小和方向是不变的. (4)W=Fs 的变形公式 F=,s= 可求力和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 28.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知识点的认识 (1)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的现象, 叫做热传递. 没有做功而使内能改变的物理过程叫做热传递. (2) 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发生改变的实质是 : 同一种形式的能量 ( 内能 ) 发生了转移. 其转移的规则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 (3) 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的关系 1 在单纯热传递中, 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 系统的内能就增加多少. 即 U=Q 吸 2 在单纯热传递中, 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 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即 Q 放 = - U 命题方向 第一类常考题 : 下列现象中, 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 A. 用锯锯木头, 锯条发热 B. 烧水时, 水逐渐变热 C. 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 发出光和热 D. 小孩从滑梯上滑下, 臀部有灼热感分析 : 解决此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 做功和热传递. 解 : 因 A C D 选项都是克服摩擦力做功, 从而改变物体的内能 ; B 选项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 故选 B. 点评 : 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分析解答. 第二类常考题 : 质量相等的铁块和水, 吸收相等的热量后, 把铁块投入水中, 则 ( ) A. 热从铁块传给水 B. 热从水传给铁块 C. 铁块与水间不发生热传递 D. 无法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分析 : 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先结合热量公式 Q=cm t 分析铁块和水的温度关系, 判断出铁块和水的末温大小后, 再判断热传递的方向. 解 : 水的比热容最大, 相同质量的铁块和水,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水的温度变化较小, 但由于铁块和水的初温没有告知, 无法判定两者末温的高低, 因此它们之间的热传递方向也无法确定 ; 故选 D. 点评 :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发生热传递的条件和比热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解题方法点拨

51 (1) 热传递过程中吸热物体内能增加, 放热物体内能减少, 最终二者温度相同. (2)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29. 分子间的作用力 知识点的认识 (1)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如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 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当分子距离很小时,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 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 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 可以忽略. 命题方向 第一类常考题 : 如图所示,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 削干净, 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 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 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部不能把它们拉开, 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 ( ) A. 一切物质的分子部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 分子间存在间隙分析 :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 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条件, 即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 解 : 两块表面平整的铅放在一起, 经过一段时间下面能吊起重物, 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故选 B.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和掌握, 是中招的热点. 第二类常考题 : 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是因为固态的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 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 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具有流动性, 是因为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 粒子的作用力比固体的作用力要小 ( 填 大 或 小 ) 分析 : 根据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固体 液体的特点来判断. 解 : 固态时分子只在平衡位置上振动, 分子间距很小, 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 所以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 ; 液态时分子在平衡位置上振动一段时间, 还要移动到其他的位置上振动, 分子间距比固态大, 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 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 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 故答案为 : 作用力, 小. 点评 : 正确理解掌握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 分子间距 分子间作用力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解题方法点拨 (1) 通常情况下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它们大小相等, 故不表现斥力, 也不表现引力 ; (2) 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 分子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 但分子斥力增大得快, 这时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 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 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 分子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 但分子斥力减小得快, 这时分子引力大于分子斥力, 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3) 要正确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同时存在性和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规律.

52 30.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知识点的认识 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 是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的热机. 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1) 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 燃料在汽缸中燃烧时, 将存储的化学能转变为高温高压的燃气 ( 蒸汽 ) 的内能, 又通过燃气 ( 蒸汽 ) 推动活塞做功, 由内能转变为机械能. (2) 汽油机的工作流程 : 内燃机通过吸气 压缩 做功 排气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如图. 1 吸气冲程 : 进气门打开, 排气门关闭. 活塞由上端向下端运动, 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气缸. 2 压缩冲程 :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 活塞向上运动, 压缩汽缸内燃料混合物, 温度升高. 3 做功冲程 : 在压缩冲程末尾, 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使燃料猛烈燃烧, 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 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带动曲轴转动, 对外做功. 4 排气冲程 : 进气门关闭, 排气门打开, 活塞向上运动, 把废气排出气缸. (3) 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1 压缩冲程 : 机械能 内能 ;2 做功冲程 : 先是化学能 内能, 再由内能 机械能. (4) 柴油机是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在工作时与汽油机工作原理相同. 区别 :1 在吸气冲程里吸进气缸的只有空气, 而汽油机吸进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 2 在压缩冲程里, 活塞把空气的体积压缩得很小, 空气的压强更大, 温度更高 ; 3 点火方式 : 柴油机-压燃式 ; 汽油机-点燃式. 命题方向 第一类常考题 : 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 关于对图中 1234 的补充正确的是 ( ) A.1 做功冲程 2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 压缩冲程 4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1 压缩冲程 2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 做功冲程 4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1 压缩冲程 2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 做功冲程 4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3 D.1 做功冲程 2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 压缩冲程 4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分析 : 热机的四个冲程 :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 : 热机的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压缩冲程中, 活塞上升压缩气缸内的气体, 使气体内能增大, 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做功冲程中, 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选 :C. 点评 : 此题要结合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特点和冲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进行解答. 第二类常考题 : 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 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 ) A. B. C. D. 分析 : 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是吸气 压缩 做功和排气冲程. 吸气冲程进气阀打开, 排气阀关闭, 活塞向下运动 ; 压缩冲程两个气阀都关闭, 活塞向上运动 ; 做功冲程两个气阀都关闭, 活塞向下运动 ; 排气冲程排气阀打开, 进气阀关闭, 活塞向上运动. 解 :A 两个气阀都关闭, 活塞向上运动, 所以是压缩冲程 ; B 一个气阀打开, 活塞向上运动, 所以是排气冲程 ; C 两个气阀都关闭, 活塞向下运动, 所以是做功冲程 ; D 一个气阀打开, 活塞向下运动, 所以是吸气冲程. 故选 C. 点评 : 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判断, 解决此题需要结合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工作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题方法点拨 根据各冲程的特点确定是哪一个冲程, 一般从 2 个方面突破 :1 看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 闭. 进气门开的为吸气冲程, 排气门开的为排气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闭合为压缩或做功冲程 2 看活塞的运动方向. 活塞向下运动为吸气或做功冲程, 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或排气冲程. 31. 分子的运动 知识点的认识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 热运动越剧烈. 不管温度高低, 分子都在无规则运动, 只是运动的快慢不同. 扩散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体现. 命题方向 分子的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区别, 哪些现象是分子的运动这些都是中考的命题方向, 一般以选择题为主. 例 1: 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 A. 春天, 百花争艳 B. 夏天, 波光粼粼 C. 秋天, 丹桂飘香 D. 冬天, 大雪纷飞

54 分析 : 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分子的运动, 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 分子运动, 即扩散现象是肉眼看不见的, 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解 :A 春天百花争艳, 花朵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 不属于分子热运动 ; B 夏天波光粼粼, 是光的反射现象, 不属于分子热运动 ; C 秋天丹桂飘香, 是气体分子运动的结果, 属于分子热运动 ; D 冬天大雪纷飞, 是宏观物体的运动, 不是分子的运动. 故选 :C.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的区别 理解和掌握, 是一道基础题. 例 2: 下列现象中, 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 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 炒菜时, 满屋飘香 C. 扫地时灰尘四起 D. 擦黑板时, 粉笔灰在空中飞舞分析 :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组成物质的分子很小, 直接用肉眼看不到 ; 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解 :A. 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是小雨滴的机械运动, 不是分子的运动, 故 A 不符合题意 ; B. 炒菜时, 芳香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到空气中, 由于炒菜时温度很高, 所以分子的扩散速度加快满屋飘香, 故 B 符合题意 ; C. 扫地时灰尘四起是灰尘的机械运动, 不是分子的运动, 故 B 不符合题意 ; D. 擦黑板时, 粉笔灰在空中飞舞是粉笔灰的机械运动, 不是分子的运动, 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实质, 要注意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的掌握. 解题方法点拨 分子的热运动是永不停息的, 物体的温度低时, 分子的热运动缓慢, 但并没有停止, 不要误以为温度低时, 分子的热运动就停止. 3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知识点的认识 (1) 电荷间相互作用 :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 两个物体 ( 不涉及磁体 ) 相互排斥, 有两种可能 : a. 都带正电 ; b. 都带负电. (3) 两个物体相互吸引, 有三种可能 : a. 一物体带正电, 另一物体带负电 ; b. 一物体带正电, 另一物体不带电 ; c. 一物体带负电, 另一物体不带电. 命题方向 判断物体带电情况是主要的命题方式, 主要以选择填空为主 例 1: 现有 A B C 三个轻质小球, 已知 A 带负电,A 和 B 互相吸引,C 和 A 互相排斥, 则 ( )

55 A.B 一定不带电,C 带正电 B.B 可能带正电,C 带正电 C.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 D.B 可能不带电,C 带负电分析 :1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2 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 3 解题时, 根据小球间的作用关系并结合 A 球带负电这个已知条件判断. 解 : 已知 A 带负电,C 和 A 互相排斥, 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所以 C 带负电 ; 又因为 A 和 B 互相吸引, 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所以 B 可能带正电, 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B 也可能不带电. 所以 B 可能不带电,C 带负电. 故选 :D. 点评 : 异种电荷相吸引和带电体吸引轻小的物体这两个知识点要考虑周全, 考虑不全是此题选错答案的原因. 例 2: 如图所示, 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 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 用干燥的手向下捋几下, 发现细丝张开了, 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 ) A. 大气压的作用 B. 静摩擦的作用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分析 : 用手摩擦塑料绳时, 由于摩擦生电而使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 : 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在塑料绳上捋几下, 手与塑料绳反复摩擦, 使塑料绳带上了同种电荷, 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故细丝会张开 ; 故选 D. 点评 : 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考查了摩擦起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答题. 解题方法点拨 在根据物体间的作用规律判定物体带电情况时, 要注意两者相互吸引有两种可能 :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带 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因此考虑问题要全面. 33. 导体 知识点的认识 定义 :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例如 : 石墨 人体 大地以及酸 碱 盐的水溶液 ; 命题方向 此考点较为基础, 在中考中主要考查导体和绝缘的分类, 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 例 1: 在通常情况下, 均属于导体的是 ( ) A. 人体 海水 干木柴 B. 橡胶 铁钉 陶瓷 C. 硬币 石墨 铜块 D. 水银 塑料 盐酸

56 分析 : 根据导电性的不同, 材料可分为导体, 半导体, 绝缘体三大类,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 解 : 人体 海水 铁钉 硬币 石墨 铜块 水银 盐酸是导体, 干木柴 橡胶 陶瓷 塑料是绝缘体. 故选 C. 点评 : 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系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 不要死记硬背. 如塑料, 橡胶, 陶瓷等常用来制作用电器的外壳, 以防止触电, 它们都是绝缘体 ; 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 因为金属容易导电, 是导体, 酸碱盐的水溶液是导体. 例 2: 小青把以下物品分成两类 :1 铅笔芯 铜线 盐水 ;2 塑料尺 橡皮擦 油. 他分成两类后的物品分别属于 ( ) A. 固体和液体 B. 导体和绝缘体 C. 金属和非金属 D. 晶体和非晶体分析 :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 常见的导体包括 : 人体 大地 各种金属 酸碱盐的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 玻璃 橡胶 油等. 解 : 第一类物体 :1 铅笔芯 铜线 盐水中, 其共同特点是都能导电, 属于导体 ; 而第二类物体 2 塑料尺 橡皮擦 油中, 其共同特点是都不易导电, 属于绝缘体. 故 B 正确 ;ACD 错误 ; 故选 B. 点评 : 物体的分类方法有很多, 此题明显看出物体在导电性上的差别, 生活中哪些物体为导体, 哪些物体为绝缘体, 要有清晰的认识. 解题方法点拨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一般情况下,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当条件改变时, 也有可能导电, 变 为导体. 例如 : 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 而在高温达到红炽状态时, 也就变成导体了. 34. 欧姆定律的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1) 相关基础知识链接 : 1 电流规律 : 串联 :I=I 1 =I 2.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 :I=I 1 +I 2.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 电压规律 : 串联 :U=U 1 +U 2.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并联 :U=U 1 =U 2.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等于总电压. 3 电阻规律 : 串联 :R=R 1 +R 2. 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 并联 : = +.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4 比例规律 : 串联 : =.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并联 :I 1 R 1 =I 2 R 2.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5 欧姆定律 :

57 I=.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解题方法点拨 ( 一 ) 比例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一要掌握规则, 二要弄清是哪两部分相比. 1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即电流之比为 :I 1 :I 2 =1:1; 根据 I= 可知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 2 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 即电压之比为 U 1 :U 2 =1:1; 根据 U=IR 可知电流与电阻成反比,I 1 R 1 =I 2 R 2. 例一 :R 1 =3Ω,R 2 =5Ω, 如图甲, 由于是串联电路, 所以电流之比 I 1 :I 2 =1:1; 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所 以电压之比 U 1 :U 2 =3:5; 如果电路变式成乙图, 则两电压表示数比为 U 1 :U 2 =(3+5): 5=8:5. 例二 :R 1 =3Ω,R 2 =5Ω, 如图甲, 由于是并联电路, 所以电压之比 U 1 :U 2 =1:1; 电流之比等于电阻之反比, 所以电流之比 I 1 :I 2 =5:3; 如果电路变式成乙图, 则两电流表示数之比为 I 1 :I 2 =5:( 3+5)=5:8. ( 二 ) 电表示数变化问题 (1) 解决这类问题最重要的是弄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 不同的连接方式有不同的判断规则. 1 串联电路 : 电流与电阻的变化相反, 即电阻变大时电流变小, 电阻变小时电流变大 ; 按电阻的正比例来分配电压. 例如如图 : 当滑片向右滑动时,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大, 所以电流变小 ; 电阻 R 1 尽管大小没变, 但它占总电阻的比例变小了, 所以 R 1 两端电压变小,R 2 占总电阻的比例增大了, 所以 R 2 两端电压变大. 2 并联电路 : 各支路的电压都与电源电压相等, 所以电压是不变的 ; 阻值变化的支路电流随之变化, 随值不变的支路电流也不变. 例如如图 : 当滑片向右滑动时, 尽管 R 2 的阻值在变, 但它两端的电压总等于电源电压, 所以 R 2 两端电压不变,R 1 两端电压当然也不变 ;R 2 所在支路电阻变大, 所以电流变小,R 1 所在支路电阻不变, 所以电流也不变,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电流变小.

58 3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 : 根据导出式 R= 可知,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代表了某个电阻的大小, 只要电阻不变化, 两表比值是不变的. 例如如图甲,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代表了电阻 R 1 的阻值, 所以当滑片移动时, 两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 如图乙,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代表了电阻 R 2 的阻值, 所以两表示数的比值在变大. ( 但需要注意的是, 当滑片移动时,R 2 两端电压的变化量与 R 1 两端电压的变化量相等, 所以电压表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的变化量之比代表了电阻 R 1 的阻值, 是不变的.) (2) 解决这类电表示数变化的问题时, 常在第一步判断串并联时出错. 请注意下面的电路, 例如图甲是串 联电路, 图乙是并联电路. ( 滑片向右滑时, 图甲 :A 变小,V 变大 ; 图乙 A 1 变小,A 2 变小,V 不变.) (3)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是哪一部分, 没有判断清楚, 也是解决电表示数变化问题常出现的错误. 图甲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全部, 图乙接入电路的是左半部分. 注意滑片移动时对电流的影响有何不同. ( 滑片向右滑动时, 甲 :A 不变,V 1 不变,V 2 变大 ; 乙 :A 变小,V 1 变小,V 2 变大 ) 综上所述, 解决电表示数变化的问题要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 : 1 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 ; 2 分析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是哪一部分 ; 3 找准各个表所测量的对象是哪里 ; 4 按照串并联各自的规则来判断电流 电压的变化.

59 命题方向 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是电学部分的核心, 也是最基础的内容, 这一节知识是难点也是中考必考点. 常结合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电路问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 计算题多与后面的电功率计算结合在一起, 作为中考的压轴题出现. 训练时应足够重视. 例 1: 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 当滑片 P 由 b 移到 a 的过程中, 电压表示数 U 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R 2 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阻 R 1 的阻值为 20Ω B. 滑片 P 移到 b 端时,R 2 两端的电压为 6V C. 滑片 P 移到 a 端时,R 1 消耗的功率为 0.2W D. 当滑片 P 移到中点时, 通过 R 1 的电流为 0.3A 分析 :(1) 当滑片 P 移到 b 端时,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0, 电路为 R 1 的简单电路,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的电压, 根据图象读出电源的电压 ; (2) 滑片 P 移到 a 端时,R 1 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 根据图象读出电压表的示数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利用欧姆定律和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得出等式即可求出 R 1 的阻值, 根据 P= 求出滑片 P 移到 a 端时 R 1 消耗的功率 ; (3) 根据图象得出滑片 P 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 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 R 1 的电流. 解 :(1) 当滑片 P 移到 b 端时, 电路为 R 1 的简单电路,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的电压,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0, 两端的电压为 0, 故 B 不正确 ; 由图象可知, 电压表的示数为 6V 即电源的电压 U=6V; (2) 滑片 P 移到 a 端时,R 1 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 由图象可知, 滑动变阻器 R 2 的最大阻值为 20Ω, 电压表的示数 U 1 =2V,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滑片 P 移到 a 端时,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 U 2 =U-U 1 =6V-2V=4V,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 即 =, 解得 :R 1 =10Ω, 故 A 不正确 ; R 1 消耗的功率 : P 1 = = =0.4W, 故 C 不正确 ; (3) 由图象可知, 当滑片 P 移到中点即 R 2 =10Ω 时,U 1 =3V, 通过 R 1 的电流 : I 1 = = =0.3A, 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 电功率公式的应用, 关键是根据图象读出滑片接入电路中 不同电阻时对应电压表的示数.

60 例 2: 如图所示的电路, 电源电压为 12V,R 1 =R 3 =4Ω,R 2 =6Ω, 求 : (1) 当 S 1 S 2 都断开时,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2) 当 S 1 S 2 都闭合时,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分析 :(1) 当 S 1 S 2 都断开时,R 2 与 R 3 串联, 电压表测 R 3 两端的电压, 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 R 3 两端的电压 ; (2) 当 S 1 S 2 都闭合时,R 1 与 R 2 并联, 电压表被短路, 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各支路的电流, 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电流. 解 :(1) 当 S 1 S 2 都断开时,R 2 与 R 3 串联, 电压表测 R 3 两端的电压, 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电流表的示数 : I= = =1.2A, 电压表的示数 : U 3 =IR 3 =1.2A 4Ω=4.8V; (2) 当 S 1 S 2 都闭合时,R 1 与 R 2 并联, 电压表被短路即示数为 0, 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分别为 : I 1 = = =3A,I 2 = = =2A,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流表的示数 : I =I 1 +I 2 =3A+2A=5A. 答 :(1) 当 S 1 S 2 都断开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 1.2A, 电压表的示数为 4.8V; (2) 当 S 1 S 2 都闭合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 5A, 电压表的示数为 0V 点评 :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关键是开关闭合 断开时电路串并联的辨别和电表所测电路元件的判断. 35.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 (1) 实验原理 : 根据欧姆定律的导出式 R=.

61 (2) 实验器材 : 电源 开关 导线 滑动变阻器 被测小灯泡或定值电阻 电压表 电流表. (3) 电路图 : 左图为测灯泡电阻, 右图为测定值电阻. (4)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 保护电路 ; 改变灯泡 ( 定值电阻 ) 两端的电压 ; 改变通过灯泡 ( 定值电阻 ) 的电流. (5) 实验步骤 : 1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 ; 2 闭合开关, 移动滑片, 使电压表的示数等于小灯泡的正常工作电压, 记下此时电流表 电压表示数 ; 3 调节滑动变阻器, 使小灯泡两端电压逐次降低, 记下每次读出的电流表 电压表示数 ; 4 计算每次的电阻值, 整理器材. (6) 记录数据的表格为 : 电压 U/V 电流 I/A 电阻 R/Ω (7) 分析与归纳 :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题方法点拨 (1)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1 保护电路 ;2 改变通过灯泡 ( 或定值电阻 ) 的电流 ;3 改变灯泡 ( 或定值电阻 ) 两端的电压. (2) 连接电路的两条注意事项 :1 连接电路时把开关断开 ;2 闭合开关前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 (3) 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调节顺序 : 闭合开关, 调节滑片, 使小灯泡达到正常工作的电压, 再使小灯泡电压逐次降低. (4) 数据处理 : 测灯泡电阻时不能求平均值, 因为在不同电压下灯泡的温度不同, 其电阻是不同的, 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 测定值电阻的阻值时应该求平均值, 因为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 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5) 实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现象故障分析灯泡不亮灯泡与灯座处接触不良, 或灯丝烧断, 或灯泡被短路, 或灯泡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的电路中某处出现断路电压表无示数电压表短路或电压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的电路中某处断路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灯泡开路或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了压电流表无示数电流表被短路或从电流表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间的电路中某处断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 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使用的都是上端接线柱, 或使用的都是下端接都不变, 灯泡亮度不变线柱 命题方向

62 伏安法测电阻综合性较强, 涉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流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难点是测量电阻的实验过程的把握, 如电表的接法 电流表和电压表量程的选择 画电路图 连实物图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与接法等, 这一知识点是每年各地市中考的重要考点, 以实验探究题为主, 分值也较高, 是电学几个重点实验之一. 例 : 某同学利用图 1 所示的电路来测量一未知电阻 R x. (1)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将图 1 中实物图连接完整. (2) 闭合开关后, 当滑动电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 1.2V,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2 所示, 则 I= 0.3 A,R x = 4 Ω. (3) 该同学又设计了如图 3 所示的测量电路, 同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 R x, 其中 R 0 是定值电阻. 请在空格内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 闭合开关 S S 1, 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的电压 U; 2 闭合开关 S 断开 S 1, 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 R x 两端的电压为 U 1 ; 3 请用测量值 U 和 U 1, 已知量 R 0 来表达 R x =. 分析 :(1) 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 要注意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处 ; (2) 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示数, 根据欧姆定律求出 R x 的阻值 ; (3) 由电路图可知, 当开关 S S 1 均闭合时电路为 R x 的简单电路, 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 ; 当开关 S 闭合 S 1 断开时,R 0 R x 串联, 电压表测 R x 两端的电压 ;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和定值电阻的阻值求出 R x 的阻值, 据此设计实验步骤得出结果. 解 :(1) 滑动变阻器的下方接线柱与开关的右方接线柱相连即可, 如下图所示 : (2) 由图 2 可知, 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 分度值为 0.02A, 则 I=0.3A, 由 I= 可得,R x = = =4Ω; (3) 实验步骤 : 1 闭合开关 S S 1, 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的电压 U;

63 2 闭合开关 S 断开 S 1, 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 R x 两端的电压为 U 1 ; 3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 0 两端的电压 : U 0 =U-U x =U-U 1,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I= =, 即 =, 解得 :R x =. 故答案为 : (1) 如上图所示 ; (2)0.3;4; (3)1 闭合开关 S S 1 ;2 闭合开关 S 断开 S 1 ;3. 点评 : 本题考查了实物图的连接和电流表的读数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串联电路的特点等, 关键是知道有电 压表 无电流表时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 电压特点进行设计实验. 36. 安全用电原则 知识点的认识 (1)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2)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解题方法点拨 1 不用湿手触摸开关, 不用湿布擦拭正在使用的用电器 ; 2 三孔插座应接地, 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用三脚插头 ; 3 不要在电线上晾衣物, 不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 ; 命题方向 安全用电方法的判断是中考命题热点. 例 1: 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原则的是 ( ) A. B. 雷天站在大树下避雨 用手指触碰插座的插孔

64 C. D. 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分析 : 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进行分析, 注意触电有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两种. 解 :A 雷雨天里, 大树也是很好的导体, 电流会沿大树传到大地, 所以雷雨天千万不要在大树下避雨, 故 A 错 ; B 小孩用手指直接插入插座的孔内, 直接接触火线而触电, 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故 B 错 ; C 因为湿抹布是导体, 当用湿抹布接触带电体时, 可能会使电源通过人体与大地形成通路, 使人触电, 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故 C 错 ; D 洗衣机 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都使用三孔插座, 是由于这些用电器的外壳是金属, 金属是导体, 当用电器漏电时, 会使金属外壳带电, 若接上地线, 电流就通过地线, 流入大地, 而防止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 本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原则 :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特别注意水容易导电, 不要把衣服挂在电线上和用湿手拨开关, 雷雨时不要在树下避雨. 例 2: 洗衣机 电冰箱这些家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的目的是 ( ) A. 插头的造型美观 B. 节约用电 C. 插入插座更稳固 D. 防止触电分析 : 对于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为了防止外壳带电, 外壳要通过三线插头中的地线与大地相通. 解 : 当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火线漏电时, 可能会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故要使用三线插头和三孔插座, 使电流通过地线导入大地, 防止触电的发生. 故选 D. 点评 :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安全用电常识的了解和掌握, 明白使用三孔插头和三孔插座原因. 37. 电功 知识点的认识 (1) 定义 : 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 单位 : 国际单位是焦耳 (J) 常用单位 : 度 (kw h) 1 度 =1 千瓦时 =1kW h= J. 解题方法点拨 根据对电功单位的掌握分析答题, 要熟练单位之间的换算, 明确了解电功的具体含义. 命题方向 此类多考察电功的单位大小, 电功的定义, 主要以选择题及填空题为主. 例 1: 下列各单位中, 不是电功单位的是 ( ) A.kWh B.J C.J/S D.VAS 分析 : 电功 电能有主单位 常用单位和由公式得出的单位, 本题考查对电功单位的认识. 解 :A kw h 是电功常用单位, 生活中又叫度. B J 是电功主单位.

65 C J/S 是电功率的主单位, 能 W 来表示. D 根据 W=UIt 可知, 电压 电流 时间三者单位的乘积也是电功的单位, 即 VAs 是电功单位. 故选 C 点评 : 电能 电功的单位 : 焦耳 (J)-主单位千瓦时或度 (kw.h)-常用单位瓦. 秒 (W.s)-由 W=Pt 得出的单位伏. 安. 秒 (V.A.s)-由 W=UIt 得出的单位电功率的单位 : 瓦特 (W)-主单位千瓦 (kw)-常用单位焦 / 秒 (J/s)-由 P= 得出的单位, 即瓦特 (W) 伏. 安 (V.A)-由 P=UI 得出的单位 例 2: 当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时, 我们就说电流做了电功. 如果电流通过电动机做了 300J 的功, 表示有 300J 的电能转化为 300 J 的机械能和少量的内能. 分析 ; 根据电功的实质和能量的转化方向进行解答. 解 : 电功的实质是电流做功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 电流通过用电器时要对外做功, 消耗了多少电能就产生了多少新的能量 ; 所以电流通过电动机做了 300J 的功, 就有 300J 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少量的内能. 故答案为 : 电功 ;300; 机械. 点评 : 牢记电功的概念, 知道电流做功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 38. 电功的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 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 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计算公式 :W=UIt=UQ=Pt( 适用于所有电路 )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 :W=I 2 Rt= 1 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 :W=I 2 Rt. 2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 :W= W 1 :W 2 =R 2 :R 1 3 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 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 常用公式 W=W 1 +W 2 + W n 解题方法点拨 (1) 当 U I t 均已知时, 利用 W=UIt 来计算电功较为方便. (2) 在串联电路中, 通过各用电器的电流强度相等, 且串联电路各用电器通电时间相等, 经常用 W=I 2 Rt 来取 W 1 :W 2 比值, 并进一步进行其他运算. (3) 在并联电路中, 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 且各用电器通电时间相等, 使用 W=Pt 来进行比较计算较为方便. 命题方向 电功的计算是电学部分综合性最强的试题, 大多作为拉开分数差距的压轴题. 主要考察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和额定功率的计算 利用电能表测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和实际电压等.

66 例 : 在图中, 导体 A B 是由同种材料做成的,A 和 B 等长, 但 A 比 B 的横截面积大, 当 S 闭合后, 在相 同时间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电流通过 A B 所做的功是 W A >W B B. 电流通过 A B 所做的功是 W A <W B C. 电流通过 A B 所做的功是 W A =W B D. 无法比较电流通过 A B 时做功的大小 分析 : 先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判断电阻的大小, 已知 A B 串联 ; 再利用公式 W=I 2 Rt 比较电流做功的 大小. 解 : 导体 A B 是由同种材料做成的,A 和 B 等长, 但 A 比 B 的横截面积大, 说明 B 的电阻大于 A 的电阻 ; 串联时电流相等, 根据公式 W=I 2 Rt 可知, 在相同时间内, 电阻越大, 电流做的功越多 ; 所以电流通过 A B 所做的功是 W A <W B. 故选 B. 点评 : 本题考查电流做功大小的比较, 关键是电流做功公式的应用, 重点记住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 的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和温度 ; 还要记住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39.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知识点的认识 (1) 参数的理解 : 220V: 表示电能表应该在 220V 的电路中使用 ; 10(20)A: 表示该电能表的标定电流是 10A, 额定最大电流是 20A; 50Hz: 表示电能表在 50Hz 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 600revs/kW h: 表示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 1kW h 的电能, 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 600 圈. (2) 电能的求法 : 1 测量较大电能时用刻度盘读数 : 最后一位是小数位 ; 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单位是度 ( 千瓦时 ); 2 测量较小电能时用转盘转数读数 : 通过记录某段时间内电能表转盘转数, 结合电能表转盘每转表示的电能计算出该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解题方法点拨 (1) 要熟记电能表上各参数的详细含义. (2) 利用转盘转数来计算电能时, 得到的单位是 kw h, 记住单位之间换算关系 :1kW h= J. 命题方向 电能的单位及换算 电能表的读数及其所有参数的含义 电能的求法是学习考查的重点, 学习时要注意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特别是电能表的读数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常与生活中缴纳电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 40. 电功率的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

67 (1) 定义式 :P=UI. 即电功率等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乘积, 该公式是电功率的普适公式, 适用于所有的用电器. P 表示电功率, 单位是 W;U 表示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单位是 V;I 表示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 单位是 A (2) 导出式 :P=I 2 R,P=. 这两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即能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 如电炉子 电饭煲就属于纯电阻电路. 解题方法点拨 (1) 分析比较用电器的电功率 : 首先考虑公式 P=UI 分析, 如果不好使, 可以考虑 : 1 对于串联电路, 因为电流到处相等, 用 P=I 2 R 较为利便 ;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 电阻的关系 : 串联电路 : = = ( 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 电 阻之比 ) 2 对于并联电路, 因为各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 用 P= 较为利便.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 电阻的 关系 : = = ( 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 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 (2) 计算用电器的电功率 : 计算每个用电器的电功率, 无论串联 并联电路, 都可以用 P=I 2 R 计算, 也都 可以用 P= 计算. 选用哪个公式就看题目已知的是哪些量. 命题方向 第一类常考题 : 电功率计算公式的简单运用标有 6V 3W 的小灯泡, 通过它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把它与一只阻值为 8Ω 的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 4V 的电路中, 则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为 ( ) A.3W B.3.3W C.3.6W D.5W 分析 :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当电源电压为 4V 时, 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I 1 =0.4A, 根据公式 I= 可求通过电阻的电流, 进一步求出总电流, 根据公式 P=UI 可求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 解 : 通过电阻的电流 I 2 = = =0.5A, 电路总电流 I=I 1 +I 2 =0.4A+0.5A=0.9A, 则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为 P=UI=4V 0.9A=3.6W. 故选 C. 点评 : 本题考查并联电流和电功率的计算, 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 重点是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还要学会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 第二类常考题 : 变形公式的综合应用如图所示,R 1 =20 欧,R 2 =40 欧,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 当 S 1 S 2 都闭合时, 电流表 A 1 的示数是 0.6 安, 小灯泡 L 恰好正常发光, 求电源电压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

68 (2) 当 S 1 S 2 都断开时, 电流表 A 2 的示数是 0.2 安, 求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 (3)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 分析 :(1) 当当 S 1 S 2 都闭合时,R 1 和灯泡 L 并联,R 2 被短路. 电流表 A 1 的测 R 1 的电流. 由电流表 A 1 的示数是 0.6 安,R 1 =20 欧可算出电源电压. 小灯泡 L 恰好正常发光, 电源电压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 (2) 当 S 1 S 2 都断开时,R 2 与 L 串联,R 1 被断路. 由 R 2 =40 欧, 电流表 A 2 的示数是 0.2 安, 可算出 R 2 的电压, 由电源电压减去 R 2 的电压, 可算出灯泡电压, 由电压和电流可由公式 P=UI 算出灯泡功率. 由 R= 可算出灯泡电阻. (3)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已算出, 再由电阻通过 P= 算出额定功率. 解 :(1) 当 S 1 S 2 都闭合时,R 1 与 L 并联,R 2 被短路 U=U 额 =U 1 =I 1 R 1 =0.6A 20Ω=12V (2) 当 S 1 S 2 都断开时,R 2 与 L 串联,R 1 被断路 I L =I 2 =0.2A U L =U - U 2 =U - I 2 R 2 =12V - 0.2A 40Ω=4V R L = = =20Ω P 实 =U 额 I L =4V 0.2A=0.8W (3)P 额 = = =7.2W 答 :(1) 电源电压 12V,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12V; (2)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0.8W; (3)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7.2W. 点评 : 本题综合性较强, 考查的内容较多. 会辨别串 并联, 会用欧姆定律计算, 会用电功率公式计算, 知道串 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电流规律. 需要注意的是 :P=I 2 R 和 P= 这两个公式在电功率计算题里要 经常用到. 41. 能源的分类

器之 间 向一致时为正 相反时则为负 ③大量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 流 单个电荷的定向移动同样形成电流 3 电势与电势差 1 陈述概念 电场中某点处 电荷的电势能 E p 与电荷量 q Ep 的比值叫做该点处的电势 表达式为 V 电场中两点之间的 q 电势之差叫做电势差 表达式为 UAB V A VB 2 理解概念 电势差是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之差 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电势是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A 组 ( ) 一 选择题 : 共 6 小题 1 ( 易诱导公式 ) 若 A B C 分别为 ABC 的内角,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sin( A B) sin C C. tan( A B) tan C 2 ( 中诱导公式 ) ( ) B. cos(

第一章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A 组 ( ) 一 选择题 : 共 6 小题 1 ( 易诱导公式 ) 若 A B C 分别为 ABC 的内角,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sin( A B) sin C C. tan( A B) tan C 2 ( 中诱导公式 ) ( ) B. cos( 第一章三角函数 1.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A 组 一 选择题 : 共 6 小题 1 ( 易诱导公式 ) 若 A B C 分别为 ABC 的内角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sin( A B) sin C C. tan( A B) tan C ( 中诱导公式 ) B. cos( B C) cos A D. sin( B C) sin A sin60 cos( ) sin( 0 )cos( 70 ) 的值等于

More information

Fig1 Theforceappliedtothetrainwhenrunning :w = w j +w q (3) :w = w = w 0 +w j (4) w i 121 基本阻力 w r = 600 R ( N/kN) (8) :R : [2] w s [3] w s =0

Fig1 Theforceappliedtothetrainwhenrunning :w = w j +w q (3) :w = w = w 0 +w j (4) w i 121 基本阻力 w r = 600 R ( N/kN) (8) :R : [2] w s [3] w s =0 31 4 2012 8 JournalofLanzhouJiaotongUniversity Vol31No4 Aug2012 :1001-4373(2012)04-0097-07 * 张友兵 张 波 ( 100073) : 分析了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给出了制动过程中减速度的计算方法 并采用正向 反向两种迭代方式计算列车制动曲线 两种方式计算出的制动曲线一致 证明了计算制动曲线的方法是正确的

More information

物理练习题

物理练习题 (10 分钟内完成 )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 找出成像的特点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 平板玻璃一块 白纸一张 三角板一对 刻度尺一把 1. 提出问题 :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2. 猜想与假设 : 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的大小可能 3.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 ⑴ 检查器材 ⑵ 在桌上铺上白纸, 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 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⑶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More information

4. 08 年单选 题 动态电路分析 图 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 后,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向右移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电压表 V 与电压表 V 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 B. 电压表 V 与电流表 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 C. 电流表 的示数变小, 电压表 V 的示数变大 D.

4. 08 年单选 题 动态电路分析 图 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 后,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向右移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电压表 V 与电压表 V 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 B. 电压表 V 与电流表 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 C. 电流表 的示数变小, 电压表 V 的示数变大 D. 北京市历年中考真题精选 电学部分. 07 年单选 4 题 动态电路分析 图 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两端电压为 6V 并保持不变, 定值电阻 的阻值为 0Ω, 滑动变阻器 的最大阻值为 50Ω 当开关 闭合, 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 由 b 端移到 a 端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 C. 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 0.~0.6 D.

More information

21世纪教育网普通区模板.doc

21世纪教育网普通区模板.doc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卷 一 选择题 ( 每小题 2 分, 共 24 分 ) 1. 下列光现象中, 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 平面镜中的像 竖直杆的影子 放大的邮票 拱桥的倒影 2. 如图所示, 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 以下四幅光路图中, 能正确说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 是 ( ) 3. 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方法如图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 凸 透镜中心的距离 l,

More information

?????????? 1 10 1 9 16 24 33 34 11 39 46 56 64 71 81 82 12 86 95 95 104 114 2 122 124 13 130 139 145 154 160 170 172 14 178 185 191 198 206 208 15 212 218 227 234 240 248 249 ?????????? 16 253 3 258 264

More information

静安区 2017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调研 九年级物理 一 单项选择题 ( 共 16 分 ) 1. 在上海地区的家庭中, 冰箱的工作电压为 ( ) A. 24 伏 B. 36 伏 C. 220 伏 D. 380 伏 2. 下列实例中, 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 A. 吸尘

静安区 2017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调研 九年级物理 一 单项选择题 ( 共 16 分 ) 1. 在上海地区的家庭中, 冰箱的工作电压为 ( ) A. 24 伏 B. 36 伏 C. 220 伏 D. 380 伏 2. 下列实例中, 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 A. 吸尘 静安区 017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调研 九年级物理 018.1 一 单项选择题 ( 共 16 分 ) 1. 在上海地区的家庭中, 冰箱的工作电压为 ( ) A. 4 伏 B. 36 伏 C. 0 伏 D. 380 伏. 下列实例中, 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 A. 吸尘器 B. 茶壶 C. 脱排油烟机 D. 订书机 3. 首先测定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 ) A. 阿基米德 B. 牛顿

More information

电子技术基础 ( 第 版 ) 3. 图解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 图 4-1-3) 电路名称电路原理图波形图 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u 1 u u sin t a t 1 u 0 A B VD I A VD R B

电子技术基础 ( 第 版 ) 3. 图解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 图 4-1-3) 电路名称电路原理图波形图 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u 1 u u sin t a t 1 u 0 A B VD I A VD R B 直流稳压电源 第 4 章 4.1 整流电路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 熟悉单相整流电路的组成, 了解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掌握单相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计算方法, 并能通过示波器观察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的波形 3. 能从实际电路中识读整流电路, 通过估算, 能合理选用整流元器件 4.1.1 认识整流电路 1. 图解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 图 4-1-1) 电路名称电路原理图波形图 4-1-1. 图解单相全波整流电路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CEEFC0EDA1B0C6C0B9C0D3EBBDBBC1F7A1B1CAD4CCE2C8ABB9A5C2D42E646F63>

<4D F736F F D20CEEFC0EDA1B0C6C0B9C0D3EBBDBBC1F7A1B1CAD4CCE2C8ABB9A5C2D42E646F63> 物理 评估与交流 试题全攻略 湖北省阳新县白杨中学费新仁 在物理探究活动中, 重要的一个环节是 评估与交流 而这个环节是学生和老师容易忽略的地方, 也是中考时容易失分的地方 一 对收集的证据是否可靠进行评估与交流 1. 在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实验中, 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 图 1 是他实验中的情景, 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图 1 钩码总重 G(N) 钩码上升高度 h(m) 测力计拉力 F(N)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A1B0B5E7B1EDCABECAFDB1E4BBAFA1B1C0E0CCE2D0CDB5C4BDE2CEF62E646F63>

<4D F736F F D20A1B0B5E7B1EDCABECAFDB1E4BBAFA1B1C0E0CCE2D0CDB5C4BDE2CEF62E646F63> 运用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特点, 分析电路中电表示数变化是物理中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 综观近年全国各地的中考物理试题, 我们不难发现, 判断电表示数变化题出现的频率还是很高的, 许多学生平时这种题型没少做, 但正确率仍较低, 有的反映不知从何处下手 下面就这类题型进行简单分类, 结合例题进行分析, 并归纳出判断方法, 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启示 一 题型分类 根据电路元件使用情况, 可以将这类题型分为四种类型进行辨析

More information

D. 像 A B 是完整的, 亮度变暗 57 将蜡烛 凸透镜 光屏一次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后, 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 说明蜡烛处于 的范围了. 58 如图所示,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若点燃蜡烛依次放在 a b c d 四处, 其中蜡烛放在 处得到的实像离凸透镜最远,

D. 像 A B 是完整的, 亮度变暗 57 将蜡烛 凸透镜 光屏一次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后, 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 说明蜡烛处于 的范围了. 58 如图所示,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若点燃蜡烛依次放在 a b c d 四处, 其中蜡烛放在 处得到的实像离凸透镜最远,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易错题 ( 6) 51 天然紫外线最重要来源是 52 为了粗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小明拿一张白纸和一把刻度尺, 利用太阳光作光源进行了实验. 请将以下实验步骤的每一步叙述补充完整. (1) 拿一个凸透镜 着太阳光 ; (2) 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 改变透镜与 的距离, 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 (3) 最后测量这个光斑到 的距离. 53 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 请按要求回答. (1)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C4EAC9CFBAA3CAD0B3F5D6D0CEEFC0EDBFCEB3CCD6D5BDE1D0D4C6C0BCDBD6B8C4CFCEEFC0EDBFC E646F63>

<4D F736F F D C4EAC9CFBAA3CAD0B3F5D6D0CEEFC0EDBFCEB3CCD6D5BDE1D0D4C6C0BCDBD6B8C4CFCEEFC0EDBFC E646F63> 2017 年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一 评价的性质 目的和对象 上海市初中毕业物理统一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评价 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落实 教考一致 的要求, 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 有利于引导初中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和谐 富有个性的发展 评价结果是初中毕业生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

More information

天利考试信息网

天利考试信息网 2010 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物理试卷 ( 本卷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 区 学校 九年级 班 姓名 考生注意 : 1. 本试卷含五个大题 2. 答题时, 务必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 在草稿纸 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 选择题 ( 共 16 分 )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更改答 案时, 用橡皮擦去, 重新填涂 1.

More information

( 二 ) 内容要求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 ( 试行稿 ) (2004 年 10 月版 ) 规定的初中 ( 八至九年级 ) 物理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及视力残疾学生的特点确定以下内容与要求 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主题 一级主题 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主题四 物质机械运动电磁运动能量 主题

( 二 ) 内容要求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 ( 试行稿 ) (2004 年 10 月版 ) 规定的初中 ( 八至九年级 ) 物理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及视力残疾学生的特点确定以下内容与要求 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主题 一级主题 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主题四 物质机械运动电磁运动能量 主题 2019 年上海市特殊教育 初中物理课程 ( 视力残疾 ) 终结性评价指南 一 评价的性质 目的和对象 上海市特殊教育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是视力残疾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评价 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落实 针对差异, 按需施教 的视力残疾教育的教学理念, 有利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 有利于提高视力残疾学生的科学素养, 促进视力残疾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和谐 富有个性的发展 评价结果是视力残疾初中毕业生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More information

4.C ( 详细解析见视频课程 绝对值 01 约 21 分 15 秒处 ) 5.E ( 详细解析见视频课程 绝对值 01 约 32 分 05 秒处 ) 6.D ( 详细解析见视频课程 绝对值 02 约 4 分 28 秒处 ) 7.C ( 详细解析见视频课程 绝对值 02 约 14 分 05 秒处 )

4.C ( 详细解析见视频课程 绝对值 01 约 21 分 15 秒处 ) 5.E ( 详细解析见视频课程 绝对值 01 约 32 分 05 秒处 ) 6.D ( 详细解析见视频课程 绝对值 02 约 4 分 28 秒处 ) 7.C ( 详细解析见视频课程 绝对值 02 约 14 分 05 秒处 ) [ 说明 ] 1. 以下所指教材是指朱杰老师的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数学套路化攻略 2. 该文档中所标答案和参见的教材答案, 与视频有冲突的, 以视频答案为准! 基础篇 第 1 章 数 1.2.1 整数例题答案 : 1. A ( 详细解析见教材 P7 例 2) 2. D ( 详细解析见视频课程 数的性质 约 10 分 53 秒处 ) 3. C ( 详细解析见教材 P7 例 3) 4.E ( 详细解析见视频课程

More information

年 5 月 21 日, 在长春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 当运动员加速冲刺时, 运动员的 ( ) A. 动能增大 B. 惯性增大 C. 所受重力增大 D. 运动状态不变 6. 材料 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两根电阻丝 ( 温度相同 ),a 的长度大于 b 的长度, 则 ( ) A.a 的电阻小于

年 5 月 21 日, 在长春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 当运动员加速冲刺时, 运动员的 ( ) A. 动能增大 B. 惯性增大 C. 所受重力增大 D. 运动状态不变 6. 材料 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两根电阻丝 ( 温度相同 ),a 的长度大于 b 的长度, 则 ( ) A.a 的电阻小于 2017 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 系列资料 BY 三好网汇编 一 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 1. 长春市的冬季, 有时路旁树枝上会出现霜, 从而形成雾凇景观, 这一现象属于 ( ) A. 汽化 B. 升华 C. 凝固 D. 凝华 2. 下列用电器中, 没有用到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 ) A. 电暖气 B. 电风扇 C. 电熨斗 D. 电饭锅 3. 下列现象中, 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More information

2015年安徽省初中毕业

2015年安徽省初中毕业 2017 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物 理 一 编写说明 本纲要是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 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 ) 编写而成的 考试内容是 课程标准 中内容标准部分规定的内容, 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在难度和题型等各方面将继续保持稳定, 重点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查 实验既是物理课程基本内容的组成部分, 同时又具有独立的地位 因此,

More information

9. 图 4 所 示 的 各 种 用 具, 使 用 时 属 于 省 力 杠 杆 的 是 10. 图 5 所 示 是 北 斗 导 航 系 统 某 一 卫 星 的 轨 道 示 意 图 已 知 该 卫 星 沿 椭 圆 轨 道 绕 地 球 运 行 的 过 程 中 机 械 能 守 恒. 该 卫 星 从 远 地

9. 图 4 所 示 的 各 种 用 具, 使 用 时 属 于 省 力 杠 杆 的 是 10. 图 5 所 示 是 北 斗 导 航 系 统 某 一 卫 星 的 轨 道 示 意 图 已 知 该 卫 星 沿 椭 圆 轨 道 绕 地 球 运 行 的 过 程 中 机 械 能 守 恒. 该 卫 星 从 远 地 2013 年 福 建 省 宁 德 市 初 中 毕 业 升 学 考 试 物 理 试 题 一 选 择 题 ( 本 大 题 有 l3 小 题, 每 小 题 2 分, 共 26 分, 每 小 题 只 有 一 个 选 项 是 正 确 的 ) 1. 以 下 估 测 值 最 接 近 实 际 的 是 A. 一 元 硬 币 的 直 径 约 2cm B. 人 的 正 常 体 温 是 39 C. 一 个 苹 果 的 质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D6D0BFBCCEEFC0EDA1B0B9E2CFD6CFF3A1B1CAD4CCE2BEABB1E02E646F63>

<4D F736F F D D6D0BFBCCEEFC0EDA1B0B9E2CFD6CFF3A1B1CAD4CCE2BEABB1E02E646F63> 一 选择题 1.( 济宁 ) 如图 1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 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 图 1 A. 水中塔 B. 水面 折 枝 C. 镜中花 D. 手影 2.( 咸宁 ) 如图 2 所示的四种情景中,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 湖中的倒影 B. 碗中的筷子 C. 世博会夜晚的灯光 D. 镜中的陶罐 图 2 3.( 芜湖 ) 物理课上, 同学们正以 科技创新让上海世博更精彩 为主题开展活动

More information

D. 图 2 5.(2017 年海南中考 5 题 3 分 ) 为了同学们顺利进行中考, 考务工作非常细致 用物理知识解释相关做法, 正确的是 ( ) A. 用广播指令, 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 调节广播音量, 是调节音调的高低 C. 用广播指令, 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 禁止喧哗, 是在

D. 图 2 5.(2017 年海南中考 5 题 3 分 ) 为了同学们顺利进行中考, 考务工作非常细致 用物理知识解释相关做法, 正确的是 ( ) A. 用广播指令, 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 调节广播音量, 是调节音调的高低 C. 用广播指令, 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 禁止喧哗, 是在 2017 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物理科试题 ( 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 ) 一 选择题 ( 本大题有 10 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 3 分, 共 30 分 ) 1.(2017 年海南中考 1 题 3 分 ) 琼岛四季瓜果香 下列四种海南瓜果成熟后, 一般情况下, 单个瓜果体积最 接近 2 cm 3 的是 ( ) A. 木瓜 B. 菠萝 C. 龙眼 D. 椰子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A1B6B9A6BACDBBFAD0B5C4DCA1B7D7A8CCE2B8B4CFB0D6B8B5BC2E646F63>

<4D F736F F D20A1B6B9A6BACDBBFAD0B5C4DCA1B7D7A8CCE2B8B4CFB0D6B8B5BC2E646F63> 课程标准对 功和机械能 提出了如下主要的考查要求 : 认识功的概念 ; 理解功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 ; 能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能说明机械能的转化及守恒 其中功 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和实验是中考的中重点知识, 各个题型时常出现, 同学们在复习中要对概念的理解 计算和实验多加掌握 知识总揽 功和机械能 定义公式功单位功的原理定义功率公式单位定义机械效率公式提高效率的方法

More information

7 33 /35 ( ) ( ) 2 /2 4 4 /4 /4 /5 /6 /33 35 36 /36 37 37 /37 37 /37 38 /38 40 47 /47 48 28 76 48/ wljs nj@126com 47 1310 210009 /48 23 A 23 B 21 A 19 B 17 ( wwwskwlorg ) 2 ( 2) 13,,,,,,,, 1820 7, 21,,,

More information

物理备课大师【全免费】

物理备课大师【全免费】 专题 03 透镜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16 泰州卷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在距凸透镜 1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 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 30cm 处, 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 A. 倒立 缩小的实像 B. 倒立 放大的实像 C. 正立 缩小的实像 D. 正立 放大的虚像 答案 A 考点 :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2. 2015 扬州市 利用图示凸透镜成像情景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在并联电路中, 一个支路不会影响另外一个支路, 所以灯泡 L1 灯丝烧断时,L2 仍能正常工作, 它两端电压仍是电源电压, 因此电压不变, 故 C 选项正确 ; 在并联电路中, 一个支路不会影响另外一个支路, 所以灯泡 L2 灯丝烧断时,L1 两端电 压不变, 根据 I 得, 电压和电阻不变, 所以

在并联电路中, 一个支路不会影响另外一个支路, 所以灯泡 L1 灯丝烧断时,L2 仍能正常工作, 它两端电压仍是电源电压, 因此电压不变, 故 C 选项正确 ; 在并联电路中, 一个支路不会影响另外一个支路, 所以灯泡 L2 灯丝烧断时,L1 两端电 压不变, 根据 I 得, 电压和电阻不变, 所以 2016 年广州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一 选择题 ( 每题 3 分, 共 36 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A B C A B C C D B D 1. 由图可知,1 英寸大概是大拇指的长度, 再根据生活常识可知, 大拇指的长度大概是 2.5 厘米, 故选 D. 2. 每秒振动次数为频率, 振动次数多为频率高, 频率高的物体, 它的音调也就高. 故选

More information

2013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2013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2013 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 单项选择题 (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 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 28 分, 每小 题 2 分 ) 1.( 2 分 )(2015 平谷区二模 ) 下列文具中, 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 A. 塑料尺 B. 玻璃杯 C. 铅笔芯 D. 橡皮 考点 导体.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1)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More information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 244 第 4 卷 复杂 鉴于本文篇幅所限 具体公式可详见参考文 献 7 每帧的动力学方程建立及其解算方法如图 3 所示 图4 滚转角速度与输入量 η 随时间的变化波形 Fig 4 Waveform of roll rate and input η with time changing 图5 Fig 5 滚转角随时间的变化波形 Waveform of roll angle with

More information

2009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2009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要点提纲 一 初中物理常用物理量 物理中考知识点必备 测量力与运动 1. 长度 (l,s,h): 测量工具 : 刻度尺 ; 国际单位 : 米 (m); 2. 质量 (m): 测量工具 : 托盘天平 ; 国际单位 : 千克 (kg); 3. 时间 (t): 测量工具 : 秒表 打点计时器 单摆 ( 间接 ); 国际单位 : 秒 (s); 4. 温度 (t T): 测量工具 : 温度计 (2 种 );

More information

1. 机械运动 :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扫码关注广州智康 1 对 1 2. 参照物 : 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 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 叫参照 物.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 匀速直线运动

1. 机械运动 :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扫码关注广州智康 1 对 1 2. 参照物 : 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 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 叫参照 物.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 匀速直线运动 中考物理总复习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 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用符号 m 表示, 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 3. 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 1 千米 = 10 3 米 ;1 分米 = 10-1 米, 1 厘米 = 10-2 米 ;1 毫米 =10-3 米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 :0.07 mm 地球的半径 :6400 km 4.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More information

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主题 一级主题 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主题四 物质机械运动电磁运动能量 主题一 物质 二级主题学习内容学习水平 密度 分子原子 质量 A 密度 C 分子原子 A 分子动理论 A 宇宙 太阳系 A 学生实验 探究物质质

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主题 一级主题 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主题四 物质机械运动电磁运动能量 主题一 物质 二级主题学习内容学习水平 密度 分子原子 质量 A 密度 C 分子原子 A 分子动理论 A 宇宙 太阳系 A 学生实验 探究物质质 2018 年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一 评价的性质 目的和对象 上海市初中毕业物理统一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评价 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落实 教考一致 的要求, 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 有利于引导初中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和谐 富有个性的发展 评价结果是初中毕业生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

More information

2012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2012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2012 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 单项选择题 (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 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 24 分, 每小 题 2 分 ) 1.( 2 分 )(2013 丰台区一模 ) 下列物理量中, 以科学家的名字瓦特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 ) A. 电压 B. 电功 C. 电功率 D. 电流 考点 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More information

!!!!!!!!!!!!!!!!!!!!!!!!!!!!!!!!!!!!!!!!!!!!!!!!!!!!!!!!!!!!!!!!!!!!!!!!!!!!!!!!!!!!!!!!!!!!!!!!!! !!!!!!!!!!!!!!!!!!!!!!!!!!!!!!!!!!!!!

!!!!!!!!!!!!!!!!!!!!!!!!!!!!!!!!!!!!!!!!!!!!!!!!!!!!!!!!!!!!!!!!!!!!!!!!!!!!!!!!!!!!!!!!!!!!!!!!!! !!!!!!!!!!!!!!!!!!!!!!!!!!!!!!!!!!!!! !!!!!!!!!!!!!!!!!!!!!!!!!!!!!!!!!!!!!!!!!!!!!!!!!!!!!!!!!!!!!!!!!!!!!!!!!!!!!!!!!!!!!!!!!!!!!!!!!!!!!!!!!!!!!!!!!!!!!!!!!!!!!!!!!!!!!!!!!!!!!!!!!!!!!!!!!!!!!!!!!!!!!!!!!!!!!!!!!!!!!!!!!!!!!!!!!!!!!!!!!!!!!!!!!!!!!!!!!!!!!!!!!!!!!!!!!!!!!!!!!!!!!!!!!!!!!!!!!!!!!!!!!!!!!!!!!!!!!!!!!!!!!!!!!!!!!!!!!!!!!!!!!!!!!!!!!!!!!!!!!!!!!!!!!!!!!!!!!!!!!!!!!!!!!!!!!!!!!!!!!!!!!!!!!!!!!!!!!!!!!!!!!!!!!!!!!!!!!!!!!!!!!!!!

More information

C. 质量增加, 密度不变 D. 质量减小, 密度不变 6 (2013 岳阳 ) 有一体积为 30cm 3 的均匀固体, 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 237g 则 ( ) A. 用天平测质量时, 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 B. 此固体的密度为 7.9g/cm 3 C. 把此固体截去一半, 剩余部分密度减小 D.

C. 质量增加, 密度不变 D. 质量减小, 密度不变 6 (2013 岳阳 ) 有一体积为 30cm 3 的均匀固体, 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 237g 则 ( ) A. 用天平测质量时, 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 B. 此固体的密度为 7.9g/cm 3 C. 把此固体截去一半, 剩余部分密度减小 D. 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 基本题型课后作业 1 (2013 自贡 ) 在生产和生活中, 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 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 A. 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 冬天, 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递热的物质 C. 用钨做电灯泡的灯丝 D. 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 石头 2 (2013 株洲 ) 在宇宙飞船中,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如果将一塑料杯带到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

More information

片 要求小王等同学对这些文物用两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说出分类标准和结果 其所考查的目标实则是呼应了一般学习能力中的 整理信息 的要求 即从图片材料 中提取历史信息 对所获材料进行归类 开卷的第三题以 古代少数民族问题 为材料主题 体现交往与融合在文明发展 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 集中考查学生在开展探究性活动中对文 献 实物 口传等不同种类史料 材料 的运用水平 包括对有关史实的再现

More information

1

1 房山区 207 20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九年级物理 208.5 学校班级姓名. 本试卷共 8 页, 共五道大题,33 道小题, 满分 9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考 2. 在试卷和答题卡 ( 纸 ) 上准确填写学校 班级和姓名 生 3. 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 ( 纸 ) 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 4. 在答题卡 ( 纸 ) 上, 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 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F696E74202D E3236B3F5B6FE2DB9E2D1A7B5A5D4AAB8B4CFB020D1A7C9FAB0E62E >

<4D F736F F F696E74202D E3236B3F5B6FE2DB9E2D1A7B5A5D4AAB8B4CFB020D1A7C9FAB0E62E > 一 光的传播及反射 光源 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自然光源 : 太阳 恒星 萤火虫 水母等人造光源 : 手电筒 火把 日光灯 蜡烛 霓虹灯等 12.28 号 24:00 前老学员续报寒假直播班, 可享 95 折优惠, 之后报寒假直播班就再没有优惠啦啦 ~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条件 光线 光速 现象及应用 光在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果介质不均匀, 即是是同种介质, 光也不会沿直线传播, 会发生折射

More information

东 南 大 学 学 才皮 构 的 效 率损失 更 加 剧 了这 矛盾 传 动 系 统 曲举 前 臂 时 为此 第 卷 本 文 研究 以下 两个 问题 采 用 同 电 机 齿轮 五 型肘 关节 是 否 与 工 型 肘关 节 具 有 相 近 的承 载 能力 如 何 减小 电 池 能源 的 消耗 受 力分

东 南 大 学 学 才皮 构 的 效 率损失 更 加 剧 了这 矛盾 传 动 系 统 曲举 前 臂 时 为此 第 卷 本 文 研究 以下 两个 问题 采 用 同 电 机 齿轮 五 型肘 关节 是 否 与 工 型 肘关 节 具 有 相 近 的承 载 能力 如 何 减小 电 池 能源 的 消耗 受 力分 ! #!!! # 东 南 大 学 学 才皮 构 的 效 率损失 更 加 剧 了这 矛盾 传 动 系 统 曲举 前 臂 时 为此 第 卷 本 文 研究 以下 两个 问题 采 用 同 电 机 齿轮 五 型肘 关节 是 否 与 工 型 肘关 节 具 有 相 近 的承 载 能力 如 何 减小 电 池 能源 的 消耗 受 力分 析 为 简化 分 析 曲上 举 时 减 速器 自重 态 向力 作 用于 构件 小

More information

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理化试卷

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理化试卷 2016 学年宝山区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理化试卷 (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 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 : 1. 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大题 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2. 答题时, 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 在草稿纸 本 一 选择题 ( 共 16 分 )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 置上, 更改答案时, 用橡皮擦去,

More information

8. 如图 所示 B 两只柱状容器 (>B), 分别盛有密度为 ρ 甲和 ρ 乙的两种不同液体, 其质量分别为 m 甲和 m 乙, 现将同一小球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的位置时, 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则.m 甲 <m 乙 B. ρ 甲 >ρ 乙 甲 乙 C. 将小球从容器中取出, 液体对两

8. 如图 所示 B 两只柱状容器 (>B), 分别盛有密度为 ρ 甲和 ρ 乙的两种不同液体, 其质量分别为 m 甲和 m 乙, 现将同一小球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的位置时, 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则.m 甲 <m 乙 B. ρ 甲 >ρ 乙 甲 乙 C. 将小球从容器中取出, 液体对两 考生注意 : 016 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物理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初三理化试卷 1. 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 物理部分. 答题时, 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 在草稿纸 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 选择题 ( 共 16 分 )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 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更改答案 时, 用橡皮擦去,

More information

C. 电动机 D. 扬声器 5. 下列图中符合安全用电与保护原则的是 ( ) A. 在落地高压线附近行走 B. 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 C. 开关接零线 D. 电水壶接三孔插座 6. 在物理实验中, 往往要进行多次实验, 有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有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下 列四个实验中,

C. 电动机 D. 扬声器 5. 下列图中符合安全用电与保护原则的是 ( ) A. 在落地高压线附近行走 B. 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 C. 开关接零线 D. 电水壶接三孔插座 6. 在物理实验中, 往往要进行多次实验, 有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有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下 列四个实验中, 2017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物理试卷 系列资料 BY 三好网汇编 一 选择题 1. 在实验室, 用天平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 ) A. 质量 B. 体积 C. 密度 D. 力 2. 下列光学元件中, 成像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 A. 放大镜 B. 自制照相机 C. 昆虫观察箱 D. 投影仪 3. 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 A. 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 B. 太阳岛湿地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

More information

K12学习管家

K12学习管家 2018 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物 姓名 理 准考证号 试 卷 考场号 座位号 1. 本试卷共 8 页 共五道大题 4 道小题 满分 9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2. 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和座位号.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 作图题用 2B 铅笔作答 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 将本试卷 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C4EAD6D0BFBCCEEFC0EDA1B0B9E2CFD6CFF3A1B1CAD4CCE2BBE3B1E02E646F63>

<4D F736F F D C4EAD6D0BFBCCEEFC0EDA1B0B9E2CFD6CFF3A1B1CAD4CCE2BBE3B1E02E646F63> 一 选择题 1.(2009 年黔东南州 ) 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 ( C ) A. 照相机 B. 放大镜学科网 C. 幻灯机 D. 汽车后视镜 2.(2009 年山西省太原市 ) 眼睛能看清物体, 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 会聚在视网膜上, 形成物体的像. 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B.

More information

社 心 版 中 出 版 学 科 术出 k.cn 技 boo 教.a 职 ww w 科 学 出 版 社 职 教 技 术 出 版 中 心 www.aboo 科 学 出 版 社 职 教 技 术 出 版 中 心 www.aboo 社 心 版 中 出 版 学 n 出 c 科 术 k. o 技 o b 教 a 职 ww. w 科 学 出 版 社 职 教 技 术 出 版 中 心 www.aboo 科 学

More information

已知:AB=4,AC=2,D是BC中点,AD是整数,求AD

已知:AB=4,AC=2,D是BC中点,AD是整数,求AD 1. 已知 :=4,=2, 是 中点, 是整数, 求 = = ==2 在 中 -

More information

C. D. 滚摆向上滚动 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 6.( 3 分 )(2015 赤峰 ) 关于液体和气体压强及相关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由于液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因而液体只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 B. 三峡船闸是最大的人造连通器 C. 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 压强越大 D. 随

C. D. 滚摆向上滚动 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 6.( 3 分 )(2015 赤峰 ) 关于液体和气体压强及相关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由于液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因而液体只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 B. 三峡船闸是最大的人造连通器 C. 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 压强越大 D. 随 2015 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 3 分, 共 30 分 ) 1.( 3 分 )(2015 赤峰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 光在 1s 内传播的距离约为 3 10 8 m C. 凸面镜不能成像 D. 矫正近视眼要用凹透镜 2.( 3 分 )(2015 赤峰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B. 振幅越大,

More information

幻灯片 1

幻灯片 1 第一类换元法 ( 凑微分法 ) 学习指导 复习 : 凑微分 部分常用的凑微分 : () n d d( (4) d d( ); (5) d d(ln ); n n (6) e d d( e ); () d d( b); ); () d d( ); (7) sin d d (cos ) 常见凑微分公式 ); ( ) ( ) ( b d b f d b f ); ( ) ( ) ( n n n n d f

More information

一 选择题 ( 每题 2 分 ) 2018 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真题物理 1. 下列图象中, 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B. C. D.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 : 匀速直线运动 AC 图中的 s-t 图象是曲线, 说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 也就是物体做变速运动, 故 AC 不符合题意

一 选择题 ( 每题 2 分 ) 2018 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真题物理 1. 下列图象中, 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B. C. D.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 : 匀速直线运动 AC 图中的 s-t 图象是曲线, 说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 也就是物体做变速运动, 故 AC 不符合题意 一 选择题 ( 每题 分 ) 018 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真题物理 1. 下列图象中, 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B. C. D.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 : 匀速直线运动 AC 图中的 s-t 图象是曲线, 说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 也就是物体做变速运动, 故 AC 不符合题意 ; B 图中的 v-t 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 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 B 符合题意 ; D 图中的

More information

第四章 102 图 4唱16 基于图像渲染的理论基础 三张拍摄图像以及它们投影到球面上生成的球面图像 拼图的圆心是相同的 而拼图是由球面图像上的弧线图像组成的 因此我 们称之为同心球拼图 如图 4唱18 所示 这些拼图中半径最大的是圆 Ck 最小的是圆 C0 设圆 Ck 的半径为 r 虚拟相机水平视域为 θ 有 r R sin θ 2 4畅11 由此可见 构造同心球拼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投影图像中的弧线图像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 C4EAC9CFBAA3CAD0B3F5D6D0CEEFC0EDBFCEB3CCD6D5BDE1D0D4C6C0BCDBD6B8C4CF E646F6378>

<4D F736F F D C4EAC9CFBAA3CAD0B3F5D6D0CEEFC0EDBFCEB3CCD6D5BDE1D0D4C6C0BCDBD6B8C4CF E646F6378> 2019 年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一 评价的性质 目的和对象 上海市初中毕业物理统一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评价 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落实 教考一致 的要求, 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 有利于引导初中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和谐 富有个性的发展 评价结果是初中毕业生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

More information

6. 下列关于电与磁的说法, 正确的是. 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与磁的联系, 实现了机械能到电能的转化 B. 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C. 感应电流方向只与磁场方向有关 D.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制成发电机 7. 研究力的作用时, 两个小孩共同提起一桶水, 与一个成年人提起同一桶水的效

6. 下列关于电与磁的说法, 正确的是. 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与磁的联系, 实现了机械能到电能的转化 B. 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C. 感应电流方向只与磁场方向有关 D.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制成发电机 7. 研究力的作用时, 两个小孩共同提起一桶水, 与一个成年人提起同一桶水的效 说明 : 青岛市二 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题 ( 考试时间 :90 分钟 ; 满分 :100 分 ) 1. 本试题分两卷 第 I 卷选择题, 共两道大题 ;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六个专题 2. 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 上作答, 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 I 卷 ( 共 30 分 ) 一 单项选择题 ( 本题满分 18 分, 共 9 小题, 每小题 2 分 )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More information

参考答案 ABC 解析 只闭合 S 时,R 1 与 R 0 串联, 电压表测量 R 1 两端的电压, 电压表测量 R 0 两端的电压. 滑片向左移动时, R 0 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由 I= U R 可知 : 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即电流表示数变大 ;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R 1 两端的电压变大,

参考答案 ABC 解析 只闭合 S 时,R 1 与 R 0 串联, 电压表测量 R 1 两端的电压, 电压表测量 R 0 两端的电压. 滑片向左移动时, R 0 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由 I= U R 可知 : 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即电流表示数变大 ;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R 1 两端的电压变大, 2016 河北中考考前猜押 物理 电路图类 第 22 题电学多选压轴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R 1 R 2 为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 0 为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为 R, 下列说的正确的是 ( ) A. 只闭合 S 时,R 1 与 R 0 串联, 滑片向左移动时, 电流表示数变大, 电压表 示数变大, 电压表 示数变小 B. 同时闭合 S S 2, 滑片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为 ΔI, 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为

More information

[2017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

[2017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 [ 名师模块 ] [2017 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 ] [ 科学推理 ] 于丹丹 0 目录 第一章 牛顿三大定律与基础力学...1 1.1 牛顿三大定律...1 1.2 基础力学...3 第二章 浮力...5 第三章压力与压强...7 3.1 固体压力与压强...7 3.2 液体压力与压强及溶解度... 8 3.3 气体压强...9 3.4 流体压强与流速...11 第四章 光学...13 4.1 光的直线传播...13

More information

依据大纲,立足教材是搞好初三物理总夊习的关键

依据大纲,立足教材是搞好初三物理总夊习的关键 江西省 2018 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学科说明 江西省 2018 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 以下简称 中考 ) 物理学科说明是以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 以下简称为 标准 ) 为依据, 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要求的程度 坚持以学生为本, 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通过考试, 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和完善,

More information

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2013 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 单项选择题 (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 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 28 分, 每小 题 2 分 ) 1.( 2 分 )(2013 西城区一模 ) 在以下四位物理学家中, 以其名字命名电阻的单位的是 ( ) A. 安培 B. 焦耳 C. 欧姆 D. 伏特 考点 物理常识.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电压和电阻. 分析 物理学上的很多单位都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More information

中考 考点 物理常用估算量 物理历史 03 常见物理仪器

中考 考点 物理常用估算量 物理历史 03 常见物理仪器 估值法与物理常量 光线与透镜 分享人 : 邱崇 中考 考点 01 02 物理常用估算量 物理历史 03 常见物理仪器 中考 考点 01 物理常用估算量 1. 力学常用量 2. 电热学常用量 3. 真题演练 1. 下列物体的重力接近 20N 的是 ( ) A 一个学生 B 一辆汽车 C 一支铅笔 D 一只公鸡 3. 真题演练 2. 家庭生活中, 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 ( ) A 家用彩电的电功率约为

More information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声音的发生 : 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 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 : 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 声速 : 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 米 / 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 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声音的发生 : 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 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 : 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 声速 : 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 米 / 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 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声音的发生 : 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 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 : 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 声速 : 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 米 / 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 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S=1/2vt 5. 乐音的三个特征 : 音调 响度 音色 (1) 音调

More information

IDEO_HCD_0716

IDEO_HCD_0716 IDEO HCD Toolkit Tencent CDC ...?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Tencent CDC

More information

Conductix-Wampfle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IPT 2

Conductix-Wampfle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IPT 2 IPT 产品简介 非接触式动力和数据传输系统 Conductix-Wampfle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IPT 2 Conductix-Wampfler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IPT 3 9 1 2 3 4 5 6 7 8 4 2 3 4 1 8 5 7 9 6 ² ² ² - 无限的应用可能性... 用于变速箱总装线上的 AGV 小车

More information

SB 系列 / C-Link 产品特点 引用标准 : IEC 结构 : 金属化聚丙烯膜结构 封装 : 塑料外壳 ( UL94 V-0), 树脂填充 电气特性 工作温度 : - 40 至 C 范围 : 1.0 至 150μF 额定电压 : 700 至 1100 VC 偏差 :

SB 系列 / C-Link 产品特点 引用标准 : IEC 结构 : 金属化聚丙烯膜结构 封装 : 塑料外壳 ( UL94 V-0), 树脂填充 电气特性 工作温度 : - 40 至 C 范围 : 1.0 至 150μF 额定电压 : 700 至 1100 VC 偏差 : SA 系列 / C-Link 产品特点 引用标准 : IEC 61071 结构 : 金属化聚丙烯膜结构 封装 : 聚酯胶带, 树脂填充 电气特性 工作温度 : - 40 至 + 85 C 范围 : 15 至 500μF 额定电压 : 500 至 1100 VC 偏差 : ± 5%, ± 10% 损耗因素 : 2 10-3 @100z 20±5 C 预期寿命 : 100,000 小时 @Un, 70

More information

ONTNTS!!!!!!!!!!!!!!!!!!!!!!!!!!!!!!!!!!!!!!!!!!!!!!!!!!!!!!!!!!!!!!!!!!!!!!!!!!!!!!!!!!!!!!!!!!!!!!!!!!!!!!!!!!!!!!!!!!!!

ONTNTS!!!!!!!!!!!!!!!!!!!!!!!!!!!!!!!!!!!!!!!!!!!!!!!!!!!!!!!!!!!!!!!!!!!!!!!!!!!!!!!!!!!!!!!!!!!!!!!!!!!!!!!!!!!!!!!!!!!! !!!!!!!!!!!!!!!!!!!!!!!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8!!!!!!!!!! 1 2 33!!!!!!!!!!!!! 1 2 1!!!!!!!!!!!!!!!! 33 1 2 2!!!!!!!!!!!!!!!! 52 1 2 3!!!!!!!!!!!!!!! 67 1 3!!!!!!!!!!!!!!!!!!!

More information

04 中考物理试卷 6. 下列有关自行车的实例中, 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 B. 给车轴加润滑油 C. 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D. 刹车时用力捏闸柄, 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 7. 关于家庭电路和完全用电,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家庭电路中必须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 B. 在未

04 中考物理试卷 6. 下列有关自行车的实例中, 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 B. 给车轴加润滑油 C. 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D. 刹车时用力捏闸柄, 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 7. 关于家庭电路和完全用电,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家庭电路中必须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 B. 在未 04 中考物理试卷 04 年北京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物理试卷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本试卷共 8 页, 共五道大题,8 道小题, 满分 00 分. 考试时间 0 分钟. 考.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 姓名和准考证号. 生.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 4. 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 作图题用 B 铅笔作答, 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知 5. 考试结束,

More information

劳动保护与医疗保健 第 二 章 止标志共 23 个 劳 动 安 全 技 术 22 2 警告标志 由于三角形引人注目 故用作 警告 标志 警告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多种危险 三角的背景使用黄色 三角图形和三角内的图像均用黑色描 绘 黄色是有警告含义的颜色 在对比色黑色的衬托下 绘成的 警告标志 就更引人注目 3 指令标志 在圆形内配上指令含义的颜色 蓝 色 并用白色绘制必须执行的图形符号 构成 指令标志

More information

2017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2017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2017 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 选择题 ( 共 16 分 ) 1. 下列粒子中, 不带电的是 ( ) A. 电子 B. 原子 C. 质子 D. 核子 2. 在太阳系中, 地球是 ( ) A. 卫星 B. 行星 C. 恒星 D. 彗星 3. 闻其声而知其人 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征来判断的 (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4. 今天试场里的气温最接近于 ( ) A.

More information

-2- katugomi2014_c.indd katugomi2015_c :55:18 PM

-2- katugomi2014_c.indd katugomi2015_c :55:18 PM 5-1- katugomi2015_c 1 -2- katugomi2014_c.indd katugomi2015_c 2 2 14.3.3 1:55:18 PM -3- katugomi2014_c.indd katugomi2015_c 3 3 14.3.3 1:55:19 PM 塑料容器包装 塑料标识的收集日 每周一次 星期 所谓 塑料制容器包装 ( 塑料标识 ) 厖 指的是装入或包裹商品并附有

More information

8. 在图 3 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 S 后, 当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 P 由 中点向右移动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电流表 A 示数变小, 电压表 V 示数变大 B. 电压表 V 示数与电流表 A 示数的比值变小 C. 电流表 A 与电流表 A 1示数的差值不变

8. 在图 3 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 S 后, 当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 P 由 中点向右移动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电流表 A 示数变小, 电压表 V 示数变大 B. 电压表 V 示数与电流表 A 示数的比值变小 C. 电流表 A 与电流表 A 1示数的差值不变 杨浦区 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初三物理练习卷 一 选择题 ( 共 0 分 ) 1. 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 ( ) A. 减小压强 B. 增大压强 C. 减小压力 D. 增大压力. 下列器材或装置中, 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 A. 抽水机 B. 注射器 C. 液位计 D. 密度计 3. 九年级第一学期的物理课本共有 68 页, 当它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时, 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约为 ( )

More information

南开区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物理模拟试卷 ( 二 ) 本试卷分为第 Ⅰ 卷 ( 选择题 ) 和第 Ⅱ 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 考试时间 6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答题前, 请务必将自已的处名 考生号 考场号 座位号填写在 题卡 上 答题时, 务必将答案涂写在 答

南开区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物理模拟试卷 ( 二 ) 本试卷分为第 Ⅰ 卷 ( 选择题 ) 和第 Ⅱ 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 考试时间 6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答题前, 请务必将自已的处名 考生号 考场号 座位号填写在 题卡 上 答题时, 务必将答案涂写在 答 南开区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物理模拟试卷 ( 二 ) 本试卷分为第 Ⅰ 卷 ( 选择题 ) 和第 Ⅱ 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 考试时间 6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答题前, 请务必将自已的处名 考生号 考场号 座位号填写在 题卡 上 答题时, 务必将答案涂写在 答题卡 上 请合理分配时间, 祝你考试顺利! 第 Ⅰ 卷 ( 共两大题共 39 分 ) 注意事项 :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More information

7. 如图 2 所示的四个实例中, 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安全锤的锤头做成尖形 B. 注射器针头很尖 C. 书包带做得 D. 压路机的质量很大 8. 图 3 所示的四种情景中, 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剪子 B. 钓鱼竿 C. 核桃夹 D. 羊角锤 9.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7. 如图 2 所示的四个实例中, 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安全锤的锤头做成尖形 B. 注射器针头很尖 C. 书包带做得 D. 压路机的质量很大 8. 图 3 所示的四种情景中, 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剪子 B. 钓鱼竿 C. 核桃夹 D. 羊角锤 9.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2016 昌平二模 一 单项选择题 (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 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 30 分, 每小题 2 分 ) 1. 通常情况下, 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A. 陶瓷碗 B. 不锈钢尺子 C. 塑料筷子 D. 橡皮 2. 下列能源中, 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煤炭 B. 石油 C. 风能 D. 核能 3. 图 1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 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景物在水中形成

More information

2013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2013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 知识点 北师大版质量和密度知识梳理及质量密度计算典型习题解析 1. 质量 :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叫质量, 用字母 m 表示 2. 单位 :mg,g,kg,t 3.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 位置 状态 温度都无关 4. 天平使用要点 : 调节天平时, 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 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 ; 然后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 使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两侧摆动幅度一样时,

More information

5 如图 4 所示为 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 装置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 产生大量水蒸气, 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 将水珠收集即可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先汽化, 后凝固 B. 先汽化, 后液化 C. 先液化, 后汽化 D. 先升华, 后液化图 4 6 如图 5 所示, 一

5 如图 4 所示为 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 装置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 产生大量水蒸气, 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 将水珠收集即可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先汽化, 后凝固 B. 先汽化, 后液化 C. 先液化, 后汽化 D. 先升华, 后液化图 4 6 如图 5 所示, 一 广州市花都区 2016 年中考一模物理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 共 36 分 ) 12. 选择题 ( 每小题 3 分, 共 36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 1 对于家庭厨房用具的下列估测, 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A. 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 25cm B. 普通酱油瓶子的容积约为 5mL C. 普通饭碗的质量约为 2kg D. 电饭锅加热档的功率约为 100W 2 2013 年 6 月 23 日,

More information

B 从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 发生折射, 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当小猫 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 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比实际位置偏高, 所以小猫叉鱼时应对准 鱼的下方叉才可以叉到鱼, 故 B 与题意不符 ; C 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被物体挡住后,

B 从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 发生折射, 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当小猫 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 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比实际位置偏高, 所以小猫叉鱼时应对准 鱼的下方叉才可以叉到鱼, 故 B 与题意不符 ; C 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被物体挡住后, 2016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真题物理 一 选择题 ( 共 12 小题, 每小题 3 分, 满分 36 分 ) 1. 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 A.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 B.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10m/s C.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9 D.220V 电压是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 解析 :A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 故 A 符合实际 ;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m/s,

More information

2008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

2008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 017 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 ( 初二年级 )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 评阅试卷时, 请依据本评分标准. 第一试, 选择题和填空题只设 7 分和 0 分两档 ; 第二试各题, 请按照本评分标准规定的评分档次给分. 如果考生的解答方法和本解答不同, 只要思路合理, 步骤正确, 在 评卷时请参照本评分标准划分的档次, 给予相应的分数. 第一试 一 选择题 :( 本题满分 4 分, 每小题 7

More information

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B. 熔化 汽化和升华过程都要吸热 C. 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D. 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二 不定项选择题 10 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里通过的

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B. 熔化 汽化和升华过程都要吸热 C. 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D. 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二 不定项选择题 10 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里通过的 测试卷 青岛学而思物理团队首发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2 下列作图中正确的是 3 下列关于托盘天平调平方法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 要先将天平放置在水平台上, 并将游码放在左端零刻度处 B. 天平平衡时, 指针应该应该在分度盘中线处或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左右摆动幅度相同 C.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 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左侧, 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More information

昌平物理.doc

昌平物理.doc 昌平区 206 年初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 物理试卷 206.5 考生须知. 本试卷共 3 页, 共五道大题,4 道小题, 满分 00 分 考试时间 20 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 考试编号和姓名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 作图题用 2B 铅笔作答, 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More information

李俊新 崔 敏 刘艳春 姚艳君 周广芬 孙 宝 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 河北石家庄 滦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基础部 河北滦南 在物理化学实验的基础上 对一级反应的 种不同数据处理模型进行比较和分析 通过对 实验数据处理模型进行系统的比较 来改善传统实验数据处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而简化数据处 理 减小作图工作量与作图误差 提升实验水平 提高数据处理结果的准确性 一级反应 数据处理模型 过氧化氢 图 过氧化氢分解实验装置图

More information

办公文档

办公文档 北京市 204 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本试卷共 8 页, 共五道大题,38 道小题, 满分 00 分 考试时间 20 分钟 考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 姓名和准考证号 生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 4. 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 作图题用 2B 铅笔作答, 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 知 答 5. 考试结束, 将本试卷 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B3F5B6FEC7EFBCBEB5DACBC4BDB2BFCEBAF3D7F7D2B5B4F0B0B8A3A8BCE2B6CBB0E0A3A92E646F63>

<4D F736F F D20B3F5B6FEC7EFBCBEB5DACBC4BDB2BFCEBAF3D7F7D2B5B4F0B0B8A3A8BCE2B6CBB0E0A3A92E646F63> 初二秋季第四讲课后作业答案 ( 尖端班 ) 几何变换 旋转 习题. 为等边 内一点, = 3, = 3, 求证 : 以 为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 并确定所构成的三角形的各内角的度数. 解析 绕点 旋转 到 ', 可得 ' 就是以 为边构成的三 角形, 则 ' = 3 60 = 63, ' = 3 60 = 53, ' = 80 63 53 = 64, 即三角形各个内角度数分别为 53 63 和 64

More information

Primary Mathematics Catalogue(for schools) as at 06.07.2016.xls

Primary Mathematics Catalogue(for schools) as at 06.07.2016.xls 序 列 學 習 階 段 級 適 用 人 年 小 _ 數 學 科 _ 小 一 至 以 內 小 的 六 數 _ 教 育 電 視 4. 節 目 目 錄 5. 3. 1. 2. 認 以 排 通 識 數 過 列 單 10 以 和 內 和 一 認 的 雙 一 識 順 對 數 字 應 和 的 1-10 倒 方 法 比 較 兩 組 件 的 多 少 光 碟 22) 以 內 的 數 1. 2. 3. 4. 1 1 1

More information

不对称相互依存与合作型施压 # # ( # ( %

不对称相互依存与合作型施压 # # ( # ( % 世界政治 年第 期 不对称相互依存与 合作型施压 美国对华战略的策略调整 王 帆! 尽管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依存度在加深 但保持不对称的相互依存 关系仍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点 在不对称相互依存的前提下 美国对中国开始实施了 一种新的合作型施压策略 该策略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手段之一 作者分析了在相互 依存条件下美国对华实施合作型施压政策的背景 目的 相关议题和实施手段 并以谷歌事件 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这三个案例

More information

声学总结 产生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声源 : 气体, 液体, 固体 ) 传播 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 介质 : 气体, 液体, 固体 ) 真空不能传声 ( 理想实验 : 抽空的玻璃罩听不到闹铃响声 ) 2 方向: 四面八方 3 速度 :a 在空气中, 温度越高, 声音速度越大 b 一

声学总结 产生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声源 : 气体, 液体, 固体 ) 传播 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 介质 : 气体, 液体, 固体 ) 真空不能传声 ( 理想实验 : 抽空的玻璃罩听不到闹铃响声 ) 2 方向: 四面八方 3 速度 :a 在空气中, 温度越高, 声音速度越大 b 一 测量总结 (1) 选 : 选择合适的量程, 分度值 看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 放 : 刻度尺与被测物体边缘平行 (3) 看 : 视线与尺面垂直 长度测量 (4) 读 : 正确读书 (5) 记 : 数值 + 单位 注意 : 若被测物体边缘与刻度尺刻度线对齐, 既可以估读也可以 不估读 ; 若不对齐, 需要估读 (1) 看 : 量程, 分度值 (2) 放 : 放在水平台上 (3) 调 : 平衡螺母调零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概率统计Ch02.ppt [Compatibility Mode]

Microsoft PowerPoint - 概率统计Ch02.ppt [Compatibility Mode] 66 随机变量的函数.5 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设 是一随机变量, 是 的函数, g(, 则 也是一个随机变量. 本节的任务 : 当 取值 x 时, 取值 y g 67 ( 一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函数 设 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其分布律为 或 P { x } p (,, x x, P p p, x p 已知随机变量 的分布, 并且已知 g 要求随机变量 的分布. (, 是 的函数 : g(, 则 也是离散型随机变

More information

松江区 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初三理化 ( 满分 150 分, 完卷时间 100 分钟 ) 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 : 1. 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 答题时, 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 在草稿纸 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 选择题 ( 共 16 分

松江区 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初三理化 ( 满分 150 分, 完卷时间 100 分钟 ) 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 : 1. 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 答题时, 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 在草稿纸 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 选择题 ( 共 16 分 松江区 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初三理化 ( 满分 150 分, 完卷时间 100 分钟 ) 2018.1 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 : 1. 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 答题时, 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 在草稿纸 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 选择题 ( 共 16 分 )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 置上, 更改答案时,

More information

3. 构造和动作原理 3.1 概要 主要元件有 开关机构 自动脱扣装置 带手动脱扣 按钮 触点 消弧装置 接线端子及塑壳 消弧装置 三菱的MCCB以栅极空隙 形状与 材料的最佳组合获得超群的消弧性 能 塑壳 上盖 磁束 塑壳 底座 栅极 电弧 磁力 消弧 触点 脱扣按钮 按下脱扣 可进行外部机械式脱扣 用于确认 附件开关和手动复位功能的动作 开关机构 触点快速开关 开关速度与操纵柄 的移动速度无关

More information

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八年级 ( 上 ) 期末物理模拟训练试卷 注意 : 打印试卷, 可只打前 5 页 5 页之后的是答案和解析 一 单项选择题 (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 24 分, 每小题 2 分 ) 1.( 2 分 )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 A. 铅球 B. 地球 C. 课桌 D. 太阳 2.( 2 分 ) 在国际单位中, 质量的单位是 ( ) A. 千克 (kg) B. 米 /

More information

B. 两个力的合力, 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C. 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 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 D. 两个力的合力, 可能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2 / 7 系列资料 BY 三好网汇编 8. 如图 4 所示,2014 年 11 月 2 日, 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于北京时间早晨 7 时在小雨中鸣枪 已知拍

B. 两个力的合力, 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C. 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 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 D. 两个力的合力, 可能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2 / 7 系列资料 BY 三好网汇编 8. 如图 4 所示,2014 年 11 月 2 日, 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于北京时间早晨 7 时在小雨中鸣枪 已知拍 松江区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初二物理 ( 满分 100 分, 完卷时间 90 分钟 ) 2015.1 考生注意 : 1. 本试卷含五个大题 2. 答题时, 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 在草稿纸 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 选择题 ( 共 20 分 )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 我国 1 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More information

A. 物体温度升高, 一定吸收了热量 B. 物体放出热量时, 温度一定降低 C. 物体温度升高, 内能一定增加 D. 物体内能增加时, 温度一定升高 6.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 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 为 ( ) 7. A. 2.1

A. 物体温度升高, 一定吸收了热量 B. 物体放出热量时, 温度一定降低 C. 物体温度升高, 内能一定增加 D. 物体内能增加时, 温度一定升高 6.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 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 为 ( ) 7. A. 2.1 2016~2017 学年江苏苏州高新区初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1. 图中正在使用的机械, 属于费力杠杆的有 ( ) A. 13 B. 23 C. 14 D. 24 2. 一列时速为 200km/h 的列车从荆门站驶出,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100km, 在运行过程中的机车牵引功率为 4800kW. 则 该列火车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 机车受到的阻力分别是 ( ) A. 8.64 10 9 J 4.8

More information

年 11 月 20 日, 成都正式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 如图 5), 市民徐先生幸运成为首个换上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的车本主, 关于新能源汽车下到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动汽车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B. 电动汽车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电动汽车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

年 11 月 20 日, 成都正式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 如图 5), 市民徐先生幸运成为首个换上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的车本主, 关于新能源汽车下到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动汽车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B. 电动汽车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电动汽车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 青羊区初 2018 届第二次诊断性测试物理 A 卷 ( 共 100 分 ) 第 Ⅰ 卷 ( 选择题, 共 30 分 ) 一 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 1. 如图 1 我国自行研制的拥有全自主知产程的第二代高铁 复兴号 高速列车在铁轨上呼啸而过, 下列法正确的是 ( ) A. 复兴号列车外表非常光滑是为了增大惯性来提高车速 B. 复兴号在运动过程鸣笛时, 笛声的传播速度超过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专题复习训练卷二 专题复习训练卷二 物质世界的尺度 质量和密度 时间: 90 分钟 一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满分: 100 分 小新三次测量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 48. 17 cm, 48. 1 cm, 48. 1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48. 14 cm B.48. 17 cm C.48. 1 cm D.48. 16 cm.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已经用天平测出,从图 A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doc

Microsoft Word -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doc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 1 章 1.1 (1) U ab 5 (2) U ab 5 () I 2 () I 2 1.2 (a)-10w(b)-8w,0w(c)-50w,25w 1. () P 560 W, P 50 W, P 600 W, P 20 W, P 180 W 1. I 2 m U 60 1.5 P 50 W 1.6 U 26, U 7 ac bd 1.7 U ab 11, I, I 2,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Contents 2017 Contents Contents 噁 Contents Contents 能源化工 ..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Dalian Institute

More information

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 心跳停止. 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 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达到一定程度, 发生触电事故. 解 : A 火线断路, 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 不会发生触电电事故 ; B 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线, 因此用电器金属外壳接触, 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C 使用大功率家用电器, 如果电

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 心跳停止. 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 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达到一定程度, 发生触电事故. 解 : A 火线断路, 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 不会发生触电电事故 ; B 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线, 因此用电器金属外壳接触, 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C 使用大功率家用电器, 如果电 云南省 2014 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 选择题 ( 共 8 小题, 每小题 3 分, 满分 24 分 ) 1.( 3 分 )(2014 云南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 与小轿车相关的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轿车的方向盘其实是一个省力杠杆 B. 使用小轿车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 甲车超过同向行驶的乙车时, 以甲车为参照物, 乙车是前进的 D. 小轿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加速行驶,

More information

2014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数学三试题 一 选择题 :1~8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32 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的, 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 指定位置上. (1) 设 lim a = a, 且 a 0, 则当 n 充分大时有 ( )

2014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数学三试题 一 选择题 :1~8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32 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的, 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 指定位置上. (1) 设 lim a = a, 且 a 0, 则当 n 充分大时有 ( )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数学三试题 一 选择题 :~8 小题, 每小题 分, 共 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的, 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 指定位置上. () 设 lim, 且, 则当 充分大时有 ( ) (A) > (B) < (C) > (D) < + () 下列曲线有渐近线的是 ( ) (A) y + si (B) y + si (C) y +

More information

精 勤 求 学 自 强 不 息 Born to win! 解 析 : 由 极 限 的 保 号 性 知 存 在 U ( a) 当 a 时 f ( ) f ( a) 故 f ( ) 在 点 a 不 取 极 值 f ( ) f ( a) f ( ) f ( a) lim lim a a a a ( a)

精 勤 求 学 自 强 不 息 Born to win! 解 析 : 由 极 限 的 保 号 性 知 存 在 U ( a) 当 a 时 f ( ) f ( a) 故 f ( ) 在 点 a 不 取 极 值 f ( ) f ( a) f ( ) f ( a) lim lim a a a a ( a) 年 考 研 数 学 二 模 拟 题 ( 二 ) 参 考 答 案 本 试 卷 满 分 5 考 试 时 间 8 分 钟 一 选 择 题 :~8 小 题 每 小 题 分 共 分 下 列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项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请 将 所 选 项 前 的 字 母 填 在 答 题 纸 指 定 位 置 上 () 在 点 处 不 存 在 极 限 的 函 数 是 (

More information

高2009级尖子班生物学科第一次测试题

高2009级尖子班生物学科第一次测试题 高中自主招生物理模拟试题 ( 三 ) 一 选择题 (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 分, 共 0 分 ) 题号 4 5 6 7 8 9 0 答案 炎热无风的夏天, 小宇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 看见前面的路面己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 他认为走在淋湿了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感到凉爽, 于是赶快走过去, 结果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到更加闷热了 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 A.

More information

11 (1 ) (4 ) (8 ) (12) (16) 11 (19) 11 (22) 12 (24) (28) (32) (35) (38) (42) 12 (45) 12 (47) 13 (50) (53) (57) (60) (64) 13 (67) 13 (69) 14 (71) (74) (78) (82) 1 (85) (88) 14 (92) 14 (95) (98) 15 (101)

More information

2015年泉州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_原创含答案).doc

2015年泉州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_原创含答案).doc 2015 年 福 建 省 泉 州 市 初 中 毕 业 升 学 考 试 物 理 试 题 ( 满 分 :100 分 考 试 时 间 :90 分 钟 ) 本 试 题 g 取 10N/kg 一 选 择 题 ( 本 大 题 共 20 小 题, 每 小 题 2 分, 共 40 分 每 小 题 只 有 一 个 选 项 是 正 确 的, 错 选 多 选 或 不 选 得 0 分 ) 1. 下 列 的 估 测 中, 最

More information

2018 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真题物理 一 选择题 (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需要放热 B. 斜月沉沉藏海雾,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2018 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真题物理 一 选择题 (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需要放热 B. 斜月沉沉藏海雾,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2018 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真题物理 一 选择题 (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需要放热 B. 斜月沉沉藏海雾,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需要放热 C. 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需要吸热 D. 已是悬崖百丈冰, 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More information

子的长度变 长 这种现象可以用光的 直线传播 来解释 三 简答题 & 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 当眼睛看到瞄准点 准星尖和标尺缺口三者重合时 就算瞄准了 这是什么道理 答案 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里 &+ 第一节 光的反射 课时 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 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 这种现象叫做 光的反射 过入射点

子的长度变 长 这种现象可以用光的 直线传播 来解释 三 简答题 & 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 当眼睛看到瞄准点 准星尖和标尺缺口三者重合时 就算瞄准了 这是什么道理 答案 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里 &+ 第一节 光的反射 课时 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 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 这种现象叫做 光的反射 过入射点 在均匀物质中 光是沿 直线 传播的 发生雷电时 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 后听到雷声 这是因为 光的传播速度比声的快 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 路径 和 方向 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 $ % 光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慢 填 快 或 慢 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 光斑 是!"# 第一节 光的反射课时 树叶的影子 太阳的像 太阳的影子

More information

1

1 北京市顺义区 2015 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 (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 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 30 分, 每小题 2 分 ) 1. 下列能源中, 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 A. 风能 B. 太阳能 C. 石油 D. 潮汐能 考点 : 能源的分类.. 专题 : 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 像太阳能 风能 水能以及动 植物等这类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