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之光~第十期--簡體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正法之光~第十期--簡體"

Transcription

1 原始佛教會 Saddhammadīpa 佛陀正觉后 2443 年 2011 年 4 月 8 日 ORIGINAL BUDDHISM SOCIETY 第 10 期 創刊於 年 7 月 5 日 原始佛法 人間佛教 隨佛法師在台北與台中舉辦多場公開性的宣法講座 使佛陀教法在台灣生根茁壯 在现代人间传扬佛陀原说 是向不可能挑战 也许在这人间某个角落里 还有根基成熟的众生 只为在苍茫的人群里 寻觅根基成熟的众生 只为在生死轮回里 点一盏正法之灯 不知何时 或许人们会想到 佛陀的教法 原始佛教會 發行 正法之 光 第十期 2011 年 4 月

2 佛陀正觉后 2443/2011 年 2 月 15 日 4 月 19 日 显扬真义 台北正法研习课程留记 礼敬 世尊 阿罗汉 成等正觉者 法工们正在做开课前的准备 法工受理报到及发上课资料 专注聆听 书记组认真记录 师父开示法要 师父在教导学众即身观察五阴是因缘生 随佛尊者依据古老经说讲解 云何如实观察 尊者配合譬喻 图表详细解说 务必令所有学众都真正了解五阴如何运作与相互增长 师父问 听明白的人举手 师父问 听明白的人举手 2 正法之 光 第十期 2011 年 4 月

3 发行 立场 原始佛教教團宗旨 本會以回歸 釋迦佛陀教導之原始教法 確立奉守 原始佛法與戒律 之僧團 體現 依經依律 尊僧和俗 性別平權 政教分離 之原始佛教教團 一 我们不否认在此方 他方 过去 现在 未来有若一 若二甚或百 千 万 亿佛 但是为避免无谓的臆 测与争论 远离伪说的揉杂 我们回归历史上的 释迦佛陀为我们的根本大师 二 我们承认在历史的递嬗中 佛教有各宗各派的教说 但是我们奉持由大迦叶所号召 经过五百位修行成就 者 阿罗汉所认可的第一次结集之圣典作为修行的依据 虽然这可能没有将 佛陀一生说法全然收集 但是作 为显明正法及修证菩提所需 必(已)然足够 三 经过两千四百多年的传承 佛陀原始教法已然新旧交杂 真伪难分 我们以近 200 年来佛教学界的考据为 依据 确认杂阿含经与南传相应部当中古老修多罗的共说 去除后世之增新与部派教义之混杂融涉部分 还 原第一次圣典结集之原貌 四 我们尊重任何端正信仰之教派 但是我们以奉行 佛陀真实教法之僧团为现前的依止 五 我们尊重任何不违反法律与善良风俗的教说与信仰 我们谨守政教分离之原则 不参与任何政党与政治活 动 我们确认缘生法无从比较出绝对的胜劣平等 男女二众皆能成就无上菩提 是应恪守分责分权之分际 10 第 期 創刊於 年 7 月 5 日 佛 法 骊 珠 清 净 三 宝 正 向 菩 提 指 導 中道僧 團 導 師 隨佛法 師 烏 帕沙瑪 比丘 V e n. B hi kkh u V ū p a sa m a 發 行 原始佛 教會 發行人 明至法 師 2012 年 5 月再版 广 结 善 随佛而行 佛法的纯正性与佛教的多样性 4 关于菩萨与菩提心 6 老病死之缘由与灭尽 7 古老经说白话摘要与读后感言 8 禅林法音 善知识语 特别报导 宿命业报与因缘业报之差异 托钵历程的回顾 参访印度 班加罗尔侧记 善知识语 显扬正义 原始佛法课程之前后 生活中的智见 30 正法新闻 正法新闻 33 心得分享 如何维续正法的火炬 36 学法的因缘 一路走来的因缘 专访王居士 师父的教诫 心得分享 睡眠盖的对治 40 活动报导 拜访 Ramakrishna Ashrama 孤儿院 41 孤儿院访视活动感言 42 古老经说 本期內容摘要 中道僧团导师 随佛尊者强调今年是正法札根台湾的一年 因此 中华原始佛教会法务组规划了一系列宣法 活动 有中台湾的正法宣法活动 有阐扬佛陀十二因缘禅法的台大校友会馆二日禅 还有佛陀教法落实于庶民 小区的台北市民有里正法研习班的开办 这些活动都收录在本期的 正法新闻 我们期望这样的宣法活动 使未来的台湾 在在处处正法勃发 三月中 随佛尊者与 Bhante Aticca 及台湾法友 马来西亚的法友一行 到班加罗尔出席印度摩诃菩提学 会的弘法会 请看本期的 特别报导 这一期 Ven. Ñānavati 撰写一篇专文回顾托钵修行的点滴 读来令人动容 您想了解 佛陀为出家弟子制下 托钵 对修行人的影响与佛法推展的帮助 托钵历程的回顾 值得细细品味 正法之 光 第十期 2011 年 4 月 3

4 隨 佛 而 行 佛 法 的 純 正 性 與 佛 教 的 多 樣 性 選 錄 自 隨 佛 法 師 Bhikkhu Vūpasama 答 楊 居 士 問 2009 佛 法 是 釋 迦 佛 陀 的 教 說, 是 佛 弟 子 的 依 止 與 歸 向 的 所 在 佛 教 虽 以 佛 陀 为 师, 但 现 实 人 间 的 佛 教, 是 出 于 后 世 佛 弟 子 ( 僧 俗 七 众 ) 的 集 团, 是 在 长 久 的 传 袭 中, 发 展 为 汇 集 不 同 时 空 之 社 会 文 化 的 综 合 体, 所 以 传 续 于 佛 教 中 的 教 说, 不 全 然 等 于 佛 法, 这 是 一 种 必 然 的 现 实, 此 事 不 用 大 惊 小 怪, 也 没 有 人 可 以 改 变 此 事 佛 法 的 纯 正 性 与 佛 教 的 多 样 性, 并 非 不 能 并 存, 但 要 分 清 本 末 与 真 实 义 非 真 实 义 若 佛 教 像 百 货 公 司, 那 就 要 像 百 货 公 司 一 样, 所 有 陈 列 贩 卖 的 货 品, 要 确 实 标 明 质 量 用 途 与 品 牌, 以 及 使 用 说 明 和 使 用 禁 忌, 让 顾 客 得 到 充 分 与 真 实 的 信 息, 保 持 商 品 质 量 及 服 务 水 平, 不 卖 假 货, 货 真 价 实 童 叟 无 欺, 如 此 百 货 公 司 的 信 誉 及 服 务 的 口 碑 一 流, 必 定 业 务 增 上 但 若 是 百 货 公 司 中, 因 为 各 个 专 柜 竞 抢 客 户, 又 吹 嘘 自 己 的 商 品, 造 成 质 量 用 途 与 品 牌 的 标 示 不 明, 变 得 把 气 球 标 示 成 救 生 筏, 把 维 他 命 C 当 治 心 药 卖, 太 阳 眼 镜 当 近 视 眼 镜, 将 灭 火 器 说 成 一 般 的 喷 雾 罐, 非 洲 制 当 成 德 国 制, 这 样 的 百 货 公 司 是 否 真 能 利 益 于 大 众? 最 重 要 的 是, 佛 教 不 应 当 是 以 服 务 为 主 的 百 货 公 司 佛 教 是 医 院, 佛 法 是 良 药, 医 生 的 医 术 最 为 重 要 医 院 不 是 张 老 师 专 线, 爱 心 当 然 非 常 重 要, 但 不 能 只 强 调 爱 心 第 一, 病 人 真 正 的 需 要 是 消 除 病 苦, 永 不 再 犯 药 的 种 类 可 以 很 多, 但 药 的 质 量 用 途 禁 忌 及 副 作 用, 有 忠 实 告 知 患 者 的 义 务, 不 可 把 安 眠 药 标 示 为 心 脏 药, 胃 乳 片 说 成 胃 药 医 院 当 以 治 人 为 先, 不 能 拖 延 病 情, 而 巧 说 是 让 病 人 多 见 习 医 术, 增 长 见 识, 更 不 能 盘 算 如 何 赚 钱 与 扩 大 营 业, 却 声 称 是 要 为 更 多 的 人 服 务 医 生 治 病 是 务 实 与 科 学 的 事, 以 能 确 实 治 病 为 先, 心 理 关 怀 与 爱 心 服 务 是 次 要, 感 性 理 想 灵 应 与 安 慰, 不 能 真 正 解 决 病 人 的 疾 病 更 不 能 以 奇 迹, 作 为 医 院 的 广 告 务 实 为 本, 确 实 为 要! 学 法 者 当 先 以 佛 说 为 本, 以 信 从 佛 说 为 先, 再 读 其 他 宗 师 的 著 作, 才 能 走 出 部 派 祖 师 的 身 影, 归 向 于 佛 陀 的 光 环 凡 事 不 必 强 作 解, 既 有 佛 陀 为 师, 有 佛 法 为 归, 又 何 必 斤 斤 计 较 于 历 代 宗 师 是 否 为 明 眼 人 呢? 难 道 不 是 明 眼 人 就 不 值 得 尊 敬 护 持 吗? 如 此 一 来, 对 任 何 一 位 宗 师 的 德 学 与 贡 献, 既 能 仰 重 赞 叹 及 肯 定, 又 得 以 不 陷 于 宗 派 情 感 的 深 谷, 能 如 法 如 律 的 抉 择 祖 师 的 教 说, 而 不 离 于 佛 法 僧 戒 的 归 敬 如 印 度 部 派 佛 教 本 末 十 八 部, 主 张 与 说 法 的 多 样 性, 更 甚 于 现 今 的 ( 大 乘 ) 菩 萨 道, 同 一 问 题 众 解 分 歧 相 互 对 立, 表 面 上 似 是 学 说 辉 煌, 实 是 佛 弟 子 已 忘 佛 之 教 说, 才 众 说 纷 云 莫 衷 一 是 世 间 的 一 神 信 仰, 不 论 神 学 理 论 多 么 纷 杂 对 立, 终 究 不 会 动 摇 真 神 的 绝 对 地 位, 无 碍 于 一 神 救 赎 的 信 仰 本 质, 一 样 可 以 兴 教 于 世 然 而, 佛 教 中 最 可 贵 的 不 是 对 佛 的 信 仰, 而 是 佛 法 的 纯 正, 如 佛 所 说 此 ( 五 根 ) 诸 功 德, 一 切 皆 是 慧 为 其 首, 以 摄 持 故 ( 大 正 藏 杂 阿 含 SĀ655 经 ) 圣 弟 子 若 有 慧, 则 随 信 等 而 住, 随 精 进 等 而 住, 随 念 等 而 住, 随 定 等 而 住 ( 相 应 部 根 相 应 SN48.52 经 ; 大 正 藏 杂 阿 含 SĀ654 经 ), 多 样 而 分 歧 的 教 说, 正 是 佛 教 的 致 命 伤, 部 派 佛 教 的 分 歧, 代 表 着 印 度 佛 教 走 到 了 末 途 公 元 前 一 世 纪 般 若 经 的 传 出, 新 出 于 后 世 的 ( 大 乘 ) 菩 萨 道 兴 起, 印 度 传 统 部 派 佛 教 即 迅 速 的 衰 微 与 没 落, 后 来 ( 大 乘 ) 菩 萨 道 的 学 派 也 不 免 于 分 歧 对 立, 造 成 学 众 无 所 适 从 而 偏 向 信 仰 当 印 度 教 大 盛 之 后, ( 大 乘 ) 菩 萨 道 则 融 摄 于 中, 而 日 渐 消 失 于 印 度 部 派 佛 教 与 新 菩 萨 道 的 衰 微, 都 是 教 说 多 样 与 分 歧 所 致 从 公 元 前 一 世 纪 至 公 元 后 十 一 世 纪, 锡 兰 佛 教 受 4

5 到 南 印 的 影 响, 历 经 教 派 纷 杂 对 立 与 社 会 动 乱, 而 日 趋 没 落 直 到 十 二 世 纪 中 叶, 锡 兰 国 王 与 佛 教 大 德 痛 定 思 痛, 将 衰 落 的 锡 兰 教 派 定 于 分 别 说 系 的 大 寺 派 ( 铜 鍱 部 ), 完 成 了 教 说 统 一 的 工 作, 并 传 布 于 东 南 亚 各 地 此 后, 南 传 佛 教 即 在 保 持 部 派 学 说 ( 铜 鍱 部 ) 的 纯 正 性 之 下, 历 经 了 社 会 的 迁 移 与 异 教 的 侵 凌, 犹 能 稳 建 的 传 续 至 现 在, 发 展 成 为 今 日 的 南 传 佛 教 世 界 因 此, 虽 然 南 传 佛 教 只 是 部 派 佛 教 的 一 部 ( 铜 鍱 部 ) 而 已, 但 对 于 佛 教 的 住 持 来 说, 过 去 的 历 史 已 经 证 明, 教 说 的 统 一 性 与 纯 正 性 是 十 分 有 用 及 重 要 现 今 的 一 贯 道 日 盛 一 日, ( 大 乘 ) 菩 萨 道 正 走 向 印 度 部 派 佛 教 的 老 路, 一 贯 道 的 兴 起, 是 ( 大 乘 ) 菩 萨 道 的 警 钟, 南 方 佛 教 为 回 教 势 力 所 包 围, 耶 教 大 盛 于 世 间 现 今 信 仰 佛 教 的 人 数, 已 为 国 际 性 大 宗 教 之 末 尾, 佛 弟 子 如 再 不 深 刻 省 思 痛 定 思 痛, 一 昧 维 护 过 去 旧 有 的 模 式, 则 只 能 说 来 日 可 能 无 多 了 佛 陀 (Buddho) 的 十 种 称 号 : 1. 如 来 (Tathāgata) 已 如 是 去 者, 已 如 是 来 者 : tathā 副 如 此 ; gata 中 已 去 (gacchati 的 过 去 分 词 ) ; agata 中 已 来 (agacchati 的 过 去 分 词 ) 2. 应 供 (Arahant) 的 梵 语 正 是 阿 罗 汉 阿 罗 汉 福 慧 俱 足, 值 得 领 受 供 养, 为 众 生 之 福 田, 供 养 阿 罗 汉 可 以 修 福, 以 其 能 教 众 生 如 何 修 福 修 慧 断 烦 恼 3. 正 等 正 觉 (Sammāsambuddho) 又 译 做 正 遍 知, 由 于 佛 陀 是 在 没 有 老 师 的 指 导 下, 通 过 自 已 的 努 力, 领 悟 了 四 圣 谛, 圆 满 的 证 悟 解 脱, 因 此 被 称 为 正 等 正 觉 sammā 无 正 确 地, 彻 底 地 ;sambuddho 阳 等 觉 者 4. 明 行 足 (Vijjācaraṇasampanno) 佛 陀 具 足 明, 即 智 慧 圆 满 ; 具 足 行, 即 慈 悲 喜 舍 圆 满, 以 此 引 导 众 生 走 向 灭 苦 之 道 vijja 阴 明 ; vijjācarana 中 明 行 ( 特 别 的 智 慧 和 德 行 ); sampanna(sampajjati 的 过 去 分 词 ) 已 完 全, 已 具 有 5. 善 逝 (Sugato) 佛 陀 灭 尽 一 切 烦 恼, 不 再 生 死 流 转, 故 称 佛 陀 为 善 逝 Sugata : 形 好 好 地 归 去 的, 阳 善 逝 6. 世 间 解 (Lokavidū) 佛 陀 对 世 间 是 苦 苦 的 起 因 苦 的 灭 尽, 以 及 达 到 苦 灭 尽 的 方 法 有 彻 底 的 了 解, 并 向 人 们 解 释, 这 一 切 亦 存 在 于 人 们 的 五 阴 身 心 之 中, 人 们 也 可 以 透 过 修 行 以 达 苦 的 灭 尽 loka 阳 世 界 ;vidu 形 明 智 的 7. 无 上 调 御 丈 夫 (Anuttaro purisadammasārathi) 在 佛 陀 四 十 五 年 的 教 化 里, 教 导 了 许 多 个 性 学 习 能 力 都 不 同 的 众 生, 使 他 们 都 证 得 解 脱, 故 佛 陀 被 称 为 无 上 调 御 丈 夫 anuttara 形 无 上 的 ; purisa 阳 男 人 ; damma 形 要 被 训 練 的 ;sārathi 阳 驾 驶 者 8. 天 人 师 (Satthādevamanussānam) 天 人 师 又 译 作 人 天 之 师, 佛 陀 不 止 是 人 类 的 导 师, 也 是 天 人 的 导 师 satthu 阳 老 师 ; deva 阳 神 ; manussa 阳 人 類 9. 佛 (Buddho) 佛 即 觉 者, 也 就 是 了 悟 真 理 ( 四 圣 谛 ) 之 人, 此 外, 佛 也 能 教 导 其 他 人 觉 悟 10. 世 尊 (Bhagavā) 在 这 世 界 中, 佛 陀 是 最 殊 胜 最 无 上 最 值 得 受 人 尊 敬 的 导 师, 因 此, 他 被 称 为 世 尊, 也 就 是 世 人 所 敬 仰 的 Bhagavā : 具 有 瑞 德 (bhaga) 的 人 (vat); bhaga 中 运 气 注 : 参 考 中 英 文 维 基 百 科, 以 及 巴 汉 词 典 Concise Pali- English Dictionary,A.P. Buddhadatta Mahathera 原 著 5

6 - - - 隨佛而行 關於菩薩與菩提心 選錄自 隨佛法師 Bhikkhu Vūpasama 答歐居士問 2009 从佛教思想的演革史来看 持平而论 菩萨 若聖弟子 於如來 初 發菩提心 所得淨信心 本来就是 理想 的问题 而不是实际的课题 对于 是名信根 參大正 雜 659 經 菩提心 是大 崇高的理想 只有尊重与赞叹 实在难以作务实性的 乘所說 相應部 只說 於如來之菩提起信 讨论 或作任何事实性的辩证 提倡菩萨道的部派佛 參 相 根相應 SN48.50 菩提是如來證得的菩 教时代 菩萨的内涵是甚么 部派间的差异甚大 实 提 瑜伽論攝事分 解說為 由思擇力如理作 无有共识 大众系是极赞叹之能事 而上座部则实际 意 思惟諸法 乃於涅槃得正信解 若依諸佛無 一点 并且在两系分化而出之各部派 或同系却不同 上菩提所得正信 信根是信佛的菩提 涅槃 與 支派间 也多有异议 这可从公元前一世纪的世友论 相應部 的意義相通 可見 菩提心 是後代所增 中 依 真 谛 译 部 执 异 论 玄 奘 译 异 部 宗 轮 附的 论 或是南传分别说部的 论事 探知印度本末 十八部的主张 见解可谓纷杂之至 当中谁对呢 这 就好像在医院的育婴室 几位新生儿的母亲 各自抱 着自己所生的孩儿 心里想着对孩子将来的理想与信 念 而后相互争论谁的孩子将来成就大 对此问题的 争论 实在是让人疲困 诸部派对此意见极纷杂 可 见不是出自古老的共同传诵 这可以从 杂阿含 与 相应部 的对照 还有其他 阿含 与南传圣典的 审视里 证明 菩萨 是佛灭后百余年传出的理想说 法 因此 菩萨 应当是如何呢 还是让生命有多 余时间的人去争论吧 佛法是重于实际与可行的事 关于 菩提心 的教说 印顺导师在一生最后的 重 要 作 品 杂 阿 含 经 论 会 编 上 p.b58 ~ p.b59 提到此一说法 在 杂阿含 与 相应部 的探究 宋譯 雜阿含經 譯出的時代遲了些 而譯 者求那跋陀羅 是一位唯心大乘師 所以譯文中偶有 大乘的名義 如一 佛為阿難說 我正法律乘 天 乘 婆 羅 門 乘 大 乘 說 到 了 大 乘 參 大 正 雜 769 經 相 道相應 SN45.4 瑜伽論 無論義 與此相當的 相應部 是沒有 大乘 字樣的 二 雜阿含經 說 於如來所起淨信 心 根本堅固 世間無能沮壞其心者 是名信 根 參大正藏 雜阿含 647 經 南傳 相應部 根 相應 6 SN 這是 阿含經 本義 又說 正法之 光 第十期 2011 年 4 月 菩 萨 大 乘 菩提 心 的教 说 从 目 前已确证的佛教史来说 似乎不是初始结集所有的用 词与观念 而是后世的增新 杂阿含经论会编 是 印老一生后期的重要著作 前半生定于初期大乘的教 说 但后半生却埋首于部派佛教教法的探究 亦探寻 于 二 十 世 纪 初 叶 日 本 学 者 所 致 力 探 究 的 原 始 佛 法 这值得大家注意啊 可惜印老编成 杂阿含经 论会编 后 已达耄耋之年 无力再对 杂阿含 与 相应部 的教法对照 作更深入的探究

7 - - - 古老經說 老病死 之緣由與滅盡 节录自随佛法师之 相应菩提道次第 第四章 老病死 之缘由与灭尽 第一节 论因 说因 佛陀的教導以明見 苦因 為根本重點 依明見 苦因 有 故苦 有 而得 見 苦 因滅 故苦 滅 所 以 說 論 因 說因 SĀ53 大正藏 杂阿含 第 53 经 如是我聞 一時 佛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 於薩羅聚落 村北申恕林中住 爾時 聚落主大姓婆羅門 聞沙門釋種子 於釋迦大姓 剃除鬚髮 著袈裟衣 正信非家出家學道 成無上等 正覺 於此拘薩羅國人間遊行 到婆羅聚落村北申恕林中住 又彼沙門瞿曇如是色貌 名稱 真實功德 天 人讚 歎 聞于八方 為如來 應 等正覺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 佛 世尊 於諸世間 諸天 魔 梵 沙門 婆羅門中大智能自證知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 為世說法 初 中 後善 善義 善味 純一滿淨 梵行清白 演說妙法 善哉應見 善哉應往 善應敬事 作是念已 即便嚴 駕 多將翼從 執持金瓶 杖枝 傘蓋 往詣佛所 恭敬奉事 到於林口 下車步進 至世尊所 問訊安不 卻坐 一面 白世尊曰 沙門瞿曇 何論 何說 佛告婆羅門 我論因 說因 又白佛言 云何論因 云 何說因 佛告婆羅門 有因有緣集世間 有因有緣世間集 有因有緣滅世間 有因有緣世間滅 婆羅門白佛言 世尊 云何為有因有緣集世間 有因有緣世間集 佛告婆羅門 愚癡無聞凡夫 色 集 色滅 色味 色患 色離不如實知 不如實知故 愛樂於色 讚歎於色 染著心住 彼於色愛樂故 取 取緣有 有緣生 生緣老死 憂悲惱苦 是則大苦聚集 受 想 行 識 亦復如是 婆羅門 是 名有因有緣集世間 有因有緣世間集 婆羅門白佛言 云何為有因有緣滅世間 有因有緣世間滅 佛告婆羅門 多聞聖弟子 於色集 色 滅 色味 色患 色離如實知 如實知已 於彼色不愛樂 不讚歎 不染著 不留住 不愛樂 不留住 故 色愛則滅 愛滅則取滅 取滅則有滅 有滅則生滅 生滅則老死 憂悲惱苦滅 受 想 行 識 亦復如是 婆羅門 是名有因有緣滅世間 有因有緣世間滅 婆羅門 是名論因 是名說因 婆羅門白佛言 瞿曇 如是論因 如是說因 世間多事 今請辭還 佛告婆羅門 宜知是時 佛說此經已 諸婆羅門聞佛所說 歡喜隨喜 禮足而去 正法之 光 第十期 2011 年 4 月 7

8 - - - 古老經說 古老經說 白話摘要 台灣 編輯組 我曾經親耳聽 佛陀這麼說的 有段時間 佛陀 來到拘薩羅國人間遊方教化 在薩羅聚落村北邊的申 恕林中住下 婆羅門請問 佛陀說 世尊 請解釋什麼是 有因有緣才能集起這世間 有因有緣這世間才能集 那 時 這聚 落村 長是 高貴 種姓 的婆 羅 門 他 聽 起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 不曾聽聞正法的愚癡 說 有位出家人 沙門 是釋迦族王子 出身釋迦 凡夫對色法的集起 對色法的息滅 對色法的味著 尊貴種姓 把頭髮鬍鬚剃掉 穿著袈裟 相信非俗家 對色法的過患 對色法應該遠離 沒有如實的正知 的生活 而出家學道 並且已經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因為沒有如實的正知 所以對色法貪愛喜樂 對色法 最近來到拘薩羅國人間遊方教化 在自己聚落村北邊 讚歎 染著而住於色法 凡夫因為貪愛喜樂色法的緣 的申恕林中住下 故 而 對 色法 生起 妄 取 因 取 而緣 有 又聽說 這位沙門瞿曇有著如此莊嚴的相貌 不 凡的稱號 真實的功德 受天神 世人所讚歎 聲名 遠播 所以有十種稱號 如來 應供 阿羅漢 等 正覺 明行足 善逝 世間解 無上士調御丈夫 天 人師 佛 世尊 在諸世間的諸天神 魔羅 梵天 因 有 而 緣 生 因 生 而 緣 老 死 憂 悲 惱的痛苦 這些大苦的聚集 受 想 行 識諸法也 是如此 婆羅門 這就是所說的有因有緣才能集起這 世間 有因有緣這世間才能集起 婆羅門又問 佛陀說 請解釋什麼又是 有因 沙門 婆羅門 註 泛指當時印 度所有的 學術與宗 有緣才能息滅這世間 有因有緣這世間才能息滅 教 中 能以無比的智慧知道自己已經證見 我的再 佛陀告訴婆羅門 聽聞且明見正法的聖弟子對色法 生因緣已經滅盡 清淨德行已經建立 應當完成的已 的集起 對色法的息滅 對色法的味著 對色法的過 經完成 知道自己不再有來生 為世間眾生說法 內 患 對色法應該遠離 有如實的正知 因為己經如實 容從最初 中間到最後都是完善的 完善的法義 完 的正知 對於色法不貪愛喜樂 不讚歎色法 不染著 善的法味 純粹一致 圓滿清淨 表現純潔的修行人 而住於色法 不貪愛喜樂色法 不住於色法 對色法 德行 演說奧妙的正法 既然這麼好 應該面見 既 的貪愛則息滅 貪愛息滅則導致對色法的妄 取 息 然這麼好 應該前往 應該好好的致敬並奉事 有這 滅 對色法的妄取息滅則導致 有 息滅 有 息 念頭後 立刻把車駕整理好 帶領很多族人與隨從 滅則 生 息滅 生 息滅則 老死 憂悲惱的 拿著金瓶 金杖 傘蓋 前往拜訪 佛陀的 所在地 痛苦息滅 受 想 行 識諸法的息滅也是如此 婆 佛陀恭敬奉事 到了樹林的入口 下車 羅門 這就是所說的 有因有緣才能息滅這世間 有 點 準備向 步行進入 到了 世尊的所在地點 問訊說 安好 嗎 然後退到一旁坐下 請問 說什麼 世尊說 沙門瞿曇 您論述什麼 您解 佛陀回答這位婆羅門說 我論述因 因緣 您如何解說因緣 佛陀回答婆羅門說 有因有緣才能集起這世間 有因有緣這世間才能集 起 有因有緣才能息滅這世間 有因有緣這世間才能 正法之 光 第十期 2011 年 4 月 因有緣這世間才能息滅 婆羅門 這就是我所說的 論述因緣 解說因緣 緣 我解說因緣 接著婆羅門又問 您如何論述 8 息滅 婆羅門向 佛陀說 瞿曇 原來您如此論述因 緣 解說因緣 生活中有很多事要做 現在想向您告 辭返家 佛陀告訴婆羅門 應當是時候了 佛陀解說這段經文後 所有在場的婆羅門眾人聽聞到 佛陀的正法 心裡歡喜 感謝 頂禮佛足後就離去 附註 以上的分段 標點依照 相應菩提道次第 的經文

9 古 老 經 說 讀 後 感 言 台 灣 法 觀 本 經 (ĀN53) 記 載 佛 陀 在 拘 薩 羅 國 與 出 身 婆 羅 門 階 級 的 薩 羅 聚 落 主 的 對 話 這 位 聚 落 主 出 身 印 度 最 高 種 姓, 應 該 是 豐 衣 足 食, 物 質 方 面 不 虞 匱 乏, 連 出 門 的 車 馬 道 具 都 十 分 考 究, 然 而 家 大 業 大, 生 活 經 營 相 當 忙 碌 這 位 聚 落 主 的 現 代 版 寫 照, 也 許 可 以 這 麼 描 述 : 受 過 高 等 教 育, 經 營 事 業 成 功, 轄 下 公 司 的 員 工 人 數 頗 多, 自 家 出 入 都 是 高 級 轎 車 代 步 自 詡 為 知 識 份 子, 眼 界 很 高, 社 交 圈 大, 見 多 識 廣, 樂 於 結 交 社 會 傑 出 人 士 但 是, 要 他 認 可 你 是 傑 出 人 士, 恐 怕 不 是 那 麼 簡 單 ; 話 不 投 機, 也 許 馬 上 端 茶 送 客, 或 者 敷 衍 兩 句 客 氣 話, 即 掉 頭 而 去 當 時, 佛 陀 算 是 新 興 思 想 的 開 創 者, 面 對 著 很 多 其 他 論 述 的 挑 戰 ; 佛 法 的 精 闢 正 確 如 果 無 法 勝 過 這 些 論 述, 佛 陀 不 可 能 吸 引 眾 多 的 追 隨 者 我 們 這 位 聚 落 主, 原 本 就 有 自 己 的 婆 羅 門 宗 教 思 想 信 仰, 甚 或 接 觸 過 其 他 的 宗 教 論 述, 但 他 都 不 滿 意 或 存 疑 ; 所 以 聽 到 聲 名 遠 播 的 佛 陀 來 到 他 家 附 近, 自 然 不 想 錯 失 見 面 討 教 的 機 會 這 位 婆 羅 門 聚 落 主 陣 仗 十 足 的 抵 達 樹 林 內 的 佛 陀 住 處, 基 本 的 見 面 禮 節 做 完 後, 立 刻 開 門 見 山 問 佛 陀 的 立 論 點 是 什 麼 當 時 的 傑 出 人 士 佛 陀, 也 是 直 接 了 當 一 句 話 回 答 : 說 因 論 因 很 多 身 處 優 越 地 位 的 人, 對 詳 細 解 說, 沒 有 耐 性, 對 話 一 開 始, 沒 有 切 入 重 點, 後 果 難 測 佛 陀 高 明 善 巧 之 處 在 於 能 看 人 看 場 合 說 法, 如 果 對 這 位 婆 羅 門 聚 落 主 簡 單 一 問, 即 搬 出 長 篇 大 論, 恐 怕 就 會 發 生 話 不 投 機 的 問 題 佛 陀 以 有 因 有 緣 集 世 間, 有 因 有 緣 世 間 集 ; 有 因 有 緣 滅 世 間, 有 因 有 緣 世 間 滅 兩 句 話, 帶 出 因 緣 法 的 集 法 與 滅 法 觀 念, 對 這 位 聚 落 主 闡 釋 世 間 大 苦 的 真 實 本 質, 與 離 貪 斷 愛 的 出 苦 之 道 在 雜 阿 含 其 他 經 文 裏 面, 有 時 會 記 載, 某 人 聽 到 佛 陀 或 聖 弟 子 說 法 後, 得 法 眼 淨, 見 法 知 法, 並 請 求 見 證 皈 依 為 在 家 佛 弟 子 ( 優 婆 塞 ) 這 位 聚 落 主 與 隨 從 們 有 沒 有 真 正 聽 懂 佛 陀 所 講 的, 經 文 並 沒 有 記 載 不 過 在 佛 陀 說 法 結 束 後, 婆 羅 門 對 佛 陀 行 禮 足 大 禮, 表 示 佩 服 佛 陀 的 見 解 內 心 已 經 毫 無 懷 疑 定 位 佛 陀 是 傑 出 人 士 凡 夫 很 難 接 受 五 陰 ( 蘊 ) 即 世 間 的 正 知 正 見 即 使 理 智 上 接 受, 不 表 示 內 心 毫 無 疑 懼 這 種 障 礙 源 於 對 五 陰 的 貪 愛 根 深 蒂 固, 不 易 排 解, 這 就 是 對 五 陰 的 味 著 既 然 對 五 陰 有 貪 愛, 所 以 一 連 串 的 因 緣 流 轉 現 象 : 愛 緣 取 取 緣 有 有 緣 生 生 緣 老 死, 世 間 大 苦 的 輪 迴 就 生 成 了 要 脫 出 這 種 輪 迴, 必 須 明 見 五 陰 是 緣 生 法, 因 為 緣 生 法 是 敗 壞 之 法, 不 可 愛, 不 可 取, 明 白 貪 愛 五 陰 的 過 患, 知 五 陰 不 可 愛, 不 可 取, 則 能 為 出, 為 離, 究 竟 苦 邊 我 們 現 代 在 家 人 忙 於 世 事 的 處 境 與 經 文 中 的 婆 羅 門 聚 落 主 也 頗 為 類 似, 聽 完 佛 法 如 是 論 因, 如 是 說 因 後, 雖 然 歡 喜 隨 喜, 最 後 仍 不 免 世 間 多 事, 今 請 辭 還 生 乃 有 因, 依 其 因 滅, 於 其 因 盡, 則 知 生 已 盡 (SN12.32) 五 受 陰 是 無 常 滅 法 ; 彼 法 滅 故, 是 名 為 滅 (SĀ 260) 多 聞 聖 弟 子, 於 此 因 緣 法 緣 生 法, 正 智 善 見 不 求 前 際,... 不 求 後 際, 內 不 猶 豫, (SĀ 296) 云 何 為 因 緣 法? 謂 此 有 故 彼 有, 若 佛 出 世, 若 未 出 世, 此 法 常 住, 法 住, 法 界, 彼 如 來 自 所 覺 知, 成 等 正 覺, 為 人 演 說, 開 示 顯 發,@ (SĀ 296) 9

10 禪 林 法 音 宿 命 業 報 與 因 緣 業 報 之 差 異 今 天 我 们 要 说 的 是 你 们 最 关 心 的 问 题 : 我 这 一 生 为 甚 么 会 这 样? 师 父 在 此 向 你 们 讲 kamma( 业 ) kamma ( 业 ), 它 本 来 不 是 佛 教 的 用 词, 在 佛 教 之 前, 印 度 的 奥 义 书 思 潮 就 已 经 提 出 来 奥 义 书 思 潮 起 于 公 元 前 十 二 世 纪 到 十 世 纪 之 间, 比 佛 教 还 要 早 将 近 七 百 年, kamma( 业 ) 的 学 说 则 确 立 于 公 元 前 约 八 世 纪 那 么, 奥 义 书 所 说 的 Kamma 是 指 什 么 呢? 是 指 宿 命 业 报, 它 主 张 : 所 有 的 现 在 遭 遇 的 全 部, 都 由 过 去 的 做 为 来 决 定 但 是 请 诸 位 想 一 想 : 如 果 现 在 的 一 切, 全 是 由 过 去 或 者 过 去 世 决 定, 它 一 定 会 变 得 很 荒 谬 举 例 来 说, 你 在 这 里 听 佛 法, 听 了 内 心 很 清 净, 下 了 课 以 后, 你 走 出 去, 碰 到 乞 丐 在 乞 讨, 一 时 看 了 不 忍, 慈 悲 心 大 发, 掏 出 五 十 块 马 币, 放 在 他 手 上 噢! 你 做 了 一 个 好 的 布 施 了 那 么, 按 照 宿 命 论 的 观 点, 你 布 施 给 他 ( 乞 丐 ), 一 定 是 前 辈 子 注 定 好 的 为 什 么 呢? 时 间 那 么 晚 了, 早 不 碰 到, 晚 不 碰 到, 就 在 那 个 时 间 碰 到 他 ; 而 且 不 是 碰 到 其 他 的 乞 丐, 就 碰 到 这 一 位 乞 丐 按 照 印 度 传 统 的 kamma( 业 ) 来 说, 一 定 是 注 定 好 的 既 然 是 注 定 好 了, 就 表 示 什 么 呢? 表 示 这 一 位 乞 丐 以 前 帮 助 过 你, 或 者 是 你 欠 他, 所 以 你 现 在 需 要 回 报 或 者 一 定 要 偿 还 既 然 是 一 定 要 回 报 或 偿 还, 那 就 是 应 该 的 事 了! 是 注 定 你 应 该 偿 还 回 报 人 家! 那 么, 这 样 的 报 恩 或 者 还 债, 有 没 有 功 德? 当 然 没 功 德! 因 为 欠 债 还 钱 是 天 经 地 义 啊! 报 恩 或 者 还 债, 应 不 应 该? 当 然 应 该! 那 么, 这 位 乞 丐 需 不 需 要 向 你 说 谢 隨 佛 法 師 2009 年 12 月 說 於 吉 隆 坡 谢? 当 然 不 需 要! 因 为 还 债, 是 应 该 的 事! 为 什 么 要 向 布 施 者 说 谢 谢? 反 而 还 要 对 你 说 : 怎 么 这 么 久 才 来 还? 请 问, 这 是 合 理 吗? 再 举 一 个 例 子 : 我 们 走 在 路 上, 突 然 有 一 部 车 冲 过 来, 撞 到 前 面 的 人, 早 不 撞 晚 不 撞, 就 在 这 个 时 候 撞 上 路 上 的 行 人 那 么 多, 谁 都 不 撞, 偏 偏 就 撞 他! 而 走 在 前 面 的 这 个 人, 没 被 别 的 车 撞, 偏 偏 就 被 这 一 辆 车 撞! 按 照 传 统 的 kamma( 业 ) 来 说, 这 一 定 是 前 辈 子 注 定 的 事 如 果 真 是 这 样, 撞 人 的 是 讨 债, 被 撞 的 是 还 债 那 么 试 问 : 撞 人 的 驾 驶 者 有 罪 没 有 罪? 当 然 没 罪! 因 为 讨 债 怎 么 会 有 罪 呢? 而 还 债 也 是 应 该 的 啊! 所 以 被 撞 的 可 怜 不 可 怜? 当 然 不 可 怜! 这 就 是 宿 命 论 啊! 请 问 : 这 种 观 点 合 理 吗? 在 佛 陀 以 前, 印 度 的 kamma( 业 ), 说 的 就 是 宿 命 业 报 论 这 种 宿 命 论 的 意 思 是 什 么 呢? 它 认 为 现 在 都 是 由 过 去 的 kamma( 业 ) 决 定 这 种 教 说 会 造 成 什 么 后 果 呢? 做 恶 事 没 有 罪 过, 行 善 事 没 有 功 德 因 为 你 做 了 好 事, 就 是 表 示 是 你 欠 人 家, 注 定 该 由 你 还 ; 你 作 了 对 不 起 对 方 的 事, 就 是 表 示 是 他 欠 你, 注 定 你 应 该 向 他 讨 债 如 此 一 来, 世 间 就 没 有 所 谓 的 善 恶! 因 为 都 只 是 讨 债 还 债 而 已 诸 位 明 白 吗? 如 果 宿 命 业 报 论 是 真 实, 我 们 只 要 躺 着 就 好, 反 正 注 定 要 死, 就 会 死 ; 注 定 不 死, 就 不 会 死 注 定 这 一 生 开 悟, 不 用 修 就 会 开 悟 ; 注 定 不 会 开 悟, 再 怎 么 努 力 修 也 不 会 开 悟 你 何 必 浪 费 时 间 的 认 真 听 法 学 法, 反 正 一 切 都 注 定 好 了, 不 用 修 了! 这 个 就 是 宿 命 论 这 种 宿 命 式 的 kamma( 业 ) 的 说 法, 是 荒 谬 的 理 论 佛 陀 不 承 认 宿 命 业 报 论 佛 陀 提 出 了 另 外 一 种 kamma( 业 ) 的 思 想 为 什 么 还 是 讲 kamma 呢? 因 为 尊 重 原 来 的 传 统, 用 原 来 传 10

11 统 的 kamma 用 词, 但 是 佛 陀 赋 予 以 新 的 解 释 这 就 像 佛 教 之 前 的 耆 那 教, 耆 那 教 也 讲 nibbāna( 涅 盘 ), 可 是 耆 那 教 的 涅 盘 是 指 ātman( 神 我 ) 独 存 的 永 恒 存 在 释 迦 佛 陀 不 承 认 这 种 永 恒 不 变 的 存 在, 但 是 佛 陀 也 讲 nibbāna, 是 将 耆 那 教 所 谓 永 恒 独 存 的 nibbāna 涅 盘, 赋 予 全 新 的 解 释 Kamma 与 nibbāna, 释 迦 佛 陀 都 延 用 原 来 传 统 的 用 词, 用 词 是 传 统 的, 可 是 解 释 说 明 是 全 新 的, 是 完 全 的 不 同 佛 教 讲 的 是 因 缘 法, 这 是 佛 法 的 核 心 教 法, 释 迦 佛 陀 就 是 用 因 缘 法 重 新 的 解 释 kamma 跟 nibbāna 用 因 缘 重 新 解 释 kamma( 业 ), 是 怎 样 的 说 法 呢? 请 大 家 注 意 听! 因 缘 的 意 思 是 指 : 在 关 系 当 中 影 响 的 一 种 情 况 眼 前 的 一 切, 是 在 什 么 样 的 关 系 及 影 响 当 中 呢? 这 可 分 为 三 方 面 来 说 : 一 眼 前 的 一 切 正 在 过 去 ( 现 前 之 前 ) 的 影 响 当 中 ; 二 眼 前 的 一 切, 在 当 前 个 人 的 身 口 意 作 为 的 影 响 当 中 ; 三 眼 前 的 一 切, 在 个 人 以 外 的 外 在 的 环 境 及 人 事 物 的 影 响 当 中 是 影 响 而 不 是 决 定! 决 定 就 变 成 宿 命 论 这 就 像 三 个 人 抬 一 张 桌 子, 每 个 人 都 在 出 力, 其 中 任 何 的 一 个 人 抬 的 高 低 与 快 慢, 都 会 影 响 另 外 二 个 人 同 样 的, 任 何 一 个 人 抬 的 高 低 与 快 慢, 也 是 受 其 他 二 个 人 的 影 响 诸 位 听 得 懂 吗? 在 三 个 人 抬 一 张 桌 子 下, 当 中 任 何 一 人 既 影 响 其 他 二 个 人, 也 受 其 他 二 个 人 的 影 响 高 或 低 快 或 慢, 或 是 出 力 的 大 小 轻 重, 既 影 响 其 他 二 个 人, 也 受 其 他 二 个 人 的 影 响 所 以, 眼 前 的 一 切 是 在 过 去 现 前 的 个 人 ( 身 口 意 作 为 ) 现 前 外 在 的 环 境 等 三 方 面 的 相 互 影 响 中 呈 现 着 在 这 三 方 面 的 影 响 当 中, 呈 现 出 相 互 的 关 系 : 过 去 与 现 前 个 人 ( 身 口 意 作 为 ) 影 响 着 现 前 外 在 的 环 境 ; 过 去 与 现 前 外 在 的 环 境 也 影 响 着 现 前 个 人 ( 身 口 意 作 为 ) ; 特 别 要 注 意 的 : 现 前 个 人 ( 身 口 意 作 为 ) 与 现 前 外 在 的 环 境 的 相 互 影 响, 也 影 响 了 现 在 之 前 的 一 切, 对 于 现 前 的 影 响 表 现 举 一 个 例 子 来 说 : 眼 前 这 罐 牛 奶, 是 你 昨 天 买 回 家 现 在 这 罐 牛 奶 你 已 经 打 开 了, 不 能 退 货 表 示 过 去 不 能 改 变 重 来 或 消 除 了, 这 就 是 现 实 现 在 把 牛 奶 倒 出 来 喝, 你 发 现 味 道 不 好, 但 是 你 已 经 买 了 打 开 了 不 能 退 货 了, 不 能 消 除 昨 天 已 买 这 罐 味 道 不 好 的 牛 奶 的 事 实, 这 是 现 在 的 事 实 虽 然 这 罐 牛 奶 不 能 退, 是 不 是 决 定 : 你 现 在 一 定 要 喝 这 种 味 道 的 牛 奶 呢? 有 没 有 决 定 性 呢? 事 实 上 没 有 决 定 性! 我 们 既 然 发 现 味 道 不 好, 现 在 可 以 做 些 什 么 呢? 我 们 可 以 动 手 加 点 柳 橙 汁! 这 可 改 变 什 么 呢? 可 以 影 响 昨 天 买 回 的 牛 奶 的 味 道 这 个 柳 橙 是 从 外 面 买 回 来 的, 是 外 面 生 产 的, 是 外 在 环 境 形 成 出 来 的 我 们 以 用 柳 橙 汁 ( 外 在 环 境 ) 影 响 昨 天 买 来 的 牛 奶 的 味 道, 可 是 柳 橙 汁 不 是 你 作 的, 而 是 从 外 面 买 回 来, 是 现 在 的 所 以, 现 在 的 你 ( 现 前 身 口 意 作 为 ) 把 现 前 外 在 环 境 的 柳 橙 汁 倒 入 过 去 买 的 牛 奶 中, 就 可 以 影 响 牛 奶 在 现 在 的 味 道 请 问 : 在 现 在, 你 喝 的 这 杯 牛 奶, 味 道 是 什 么 呢? 它 受 昨 天 买 的 那 罐 牛 奶 的 影 响, 受 现 在 外 面 拿 来 的 柳 橙 味 道 的 影 响, 受 现 在 你 加 柳 橙 汁 多 或 少 的 影 响, 才 形 成 现 前 这 杯 柳 橙 牛 奶 的 味 道, 这 个 就 是 现 在 的 业 报, 这 就 是 因 缘 性 的 业 报, 而 不 是 宿 命 决 定 的 业 报 因 此, 佛 教 虽 然 讲 Kamma, 却 不 是 印 度 宿 命 论 的 Kamma 宿 命 论 的 Kamma, 佛 教 不 承 认, 那 是 没 有 的 事! 释 迦 佛 陀 讲 的 Kamma 是 因 缘 性 的, 是 过 去 现 前 的 个 人 ( 身 口 意 作 为 ) 现 前 外 在 的 环 境 等 影 响 中 的 呈 现, 是 影 响, 不 是 决 定 从 因 缘 性 的 观 点 来 看 Kamma, 才 是 佛 教 可 以 承 认 的 Kamma, 宿 命 式 的 Kamma( 业 ), 我 们 不 能 接 受! 现 在 请 问 诸 位, 如 果 是 过 去 现 前 的 个 人 ( 身 口 意 作 为 ) 现 前 外 在 的 环 境, 三 方 面 的 影 响, 才 形 成 的 现 在 的 状 况 请 问 现 在 的 状 况 是 自 生, 还 是 缘 生? 是 缘 生! 所 以 称 为 缘 生 法 请 问 缘 生 的 现 在 状 况 是 固 定 呢? 还 是 变 动? 是 不 定 转 变! 这 就 称 为 无 常 因 为 是 因 缘 11

12 禪 林 法 音 性, 因 缘 性 的 Kamma( 业 ) 则 无 常 ( 不 定 ) 没 有 确 定 性! 因 缘 性 的 现 起 ( 缘 生 法 paṭiccasamuppannadhamma), 是 不 是 由 过 去 决 定 现 在? 或 是 现 在 的 个 人 决 定 现 在? 或 是 现 前 外 在 的 环 境 决 定 现 在? 没 有 决 定 性! 所 以 佛 说 缘 生 法 ( 因 缘 性 的 现 起 ) 则 非 我, 这 就 称 为 无 我 没 有 能 够 决 定 的 力 量! 能 决 定 就 像 一 神 教 的 God! 没 有! 所 以 佛 教 说 因 缘 性 的 现 起 ( 缘 生 法 ), 则 为 无 常 无 我 ( 破 除 永 恒 确 定 决 定 等 妄 见 ) 这 种 因 缘 性 的 现 起, 我 们 才 称 为 因 缘 所 生 法 如 果 是 宿 命 式 的 业 报, 就 不 是 因 缘 所 生 法 了 诸 位 明 白 了 吗? 佛 陀 讲 因 缘 性 的 现 起 ( 缘 生 法 ), 还 有 印 度 宿 命 式 的 Kamma 业 报, 对 人 们 的 生 活 来 说, 有 什 么 影 响 和 差 别 呢? 如 果 是 宿 命 式 的 业 报 观, 人 们 就 会 觉 得 : 现 在 所 发 生 的 一 切 的 痛 苦, 都 要 逆 来 顺 受, 只 能 全 部 的 忍 耐 下 来, 并 且 要 服 从 所 有 现 在 的 一 切 遭 遇, 需 要 obey, 既 不 可 以 也 不 能 抵 抗, 因 为 理 所 当 然 的 应 该 要 这 样 这 种 生 活 的 态 度, 会 让 人 们 面 对 现 实 的 困 境 时, 缺 乏 改 变 的 意 愿 及 动 力, 会 让 人 不 自 觉 的 变 得 非 常 的 消 极 颓 废, 以 致 一 事 无 成 谁 最 喜 欢 这 种 宿 命 论 呢? 自 古 以 来 就 是 社 会 上 一 些 用 不 正 当 的 手 段 取 得 利 益 的 人, 最 喜 欢 这 种 宿 命 论 为 什 么 呢? 这 表 示 采 用 不 当 的 手 段, 让 你 痛 苦 而 得 到 利 益, 却 可 以 告 诉 你, 这 是 命 中 注 定 的 事, 你 需 要 接 受, 不 能 反 抗 听 得 懂 吗? 这 是 过 去 封 建 时 代 的 帝 王 贵 族, 或 社 会 动 荡 不 安 时 代 的 强 豪 土 霸, 最 喜 欢 的 信 仰, 因 为 善 良 的 民 众 被 不 公 义 压 在 底 下, 却 一 心 的 相 信 : 这 是 我 命 中 注 定 的 宿 命 论 是 谁 的 信 仰 呢? 是 奴 隶 的 信 仰! 因 为 这 种 信 仰 会 把 正 常 人 变 成 奴 隶 人 们 受 制 于 宿 命 论 的 想 法 情 感 及 面 对 生 活 的 态 度, 当 面 对 困 难 面 对 种 种 不 公 不 义 的 事 情 时, 不 仅 不 会 提 出 异 议 及 反 思, 还 会 像 奴 隶 一 样 的 服 从 跟 接 受 更 可 悲 的 是, 人 们 在 承 受 不 公 不 义 及 迫 害 时, 还 会 告 诉 自 己 : 这 是 应 该 的! 我 不 应 该 抵 抗, 因 为 是 命 中 注 定 我 应 该 作 得 更 好, 才 能 让 来 生 更 好 请 问 这 像 不 像 奴 隶? 因 此, 当 年 印 度 民 族 在 雅 利 安 人 统 治 的 种 姓 制 度 下, 激 起 反 婆 罗 门 教 及 雅 利 安 至 上 的 奥 义 书 思 潮, 就 是 适 应 了 被 雅 利 安 种 姓 所 奴 役 的 印 度 民 族 佛 陀 告 诉 我 们 因 缘 法, 用 因 缘 性 的 kamma, 修 正 宿 命 式 的 kamma, 绝 不 是 让 我 们 做 奴 隶 佛 陀 教 导 我 们 的 是 : 现 在 之 前, 我 们 没 有 办 法 否 定 或 消 除 (delete), 我 们 不 能 否 定 或 消 除 发 生 于 现 在 以 前 的 事, 但 是 我 们 可 以 在 现 在 好 好 的 努 力, 并 且 关 心 社 会 及 环 境, 透 过 现 前 身 口 意 的 改 变, 还 有 现 在 外 在 环 境 的 改 变, 就 可 以 影 响 我 们 无 法 否 定 的 过 去 对 现 在 的 影 响 所 以, 我 们 可 以 透 过 个 人 现 在 的 努 力 对 外 在 环 境 的 关 心 与 改 变, 然 后 改 变 现 在 的 遭 遇 我 们 可 以 向 不 当 的 事 情 ( 包 括 现 前 不 当 的 身 口 意, 以 及 外 在 不 当 的 环 境 不 义 的 对 待 ) 说 NO! 虽 然 过 去 做 错 的 事 情, 现 在 可 以 对 自 己 说 : 我 可 以 改 变! 我 可 以 变 得 更 好! 这 是 智 慧 的 勇 敢 的 前 进 的 进 步 的 表 现! 绝 不 是 奴 隶 诸 位 朋 友! 你 要 的 是 宿 命 式 的 业 报, 或 者 是 因 缘 性 的 业 报 呢? 你 认 为 哪 一 种 符 合 事 实? 哪 一 种 只 是 信 仰 而 已? 你 认 为 呢? 这 里 有 一 个 重 点, 我 们 深 信 : 过 去 不 能 否 定, 但 是 可 以 经 由 现 在 个 人 的 努 力, 以 及 现 在 外 在 环 境 的 改 变, 来 改 变 过 去 对 现 在 的 影 响, 让 我 们 现 前 的 人 生 及 生 活 的 环 境, 就 在 现 前 可 以 更 好 我 们 深 信 这 件 事, 这 是 勇 敢 的 这 是 积 极 的 这 是 奋 进 的, 并 且 也 是 智 慧 的 人 生 反 之, 如 果 我 们 相 信 宿 命 的 业 报, 认 为 一 切 都 是 注 定 那 么, 相 信 的 人 就 会 变 得 很 软 弱, 碰 到 困 难, 或 碰 到 别 人 用 不 当 的 方 式 对 待 我 们, 就 会 不 自 觉 的 退 缩, 会 将 自 己 的 懦 弱, 隐 藏 在 噢! 是 前 辈 子 注 定 的 不 当 信 仰 底 下, 既 欺 骗 自 己, 也 不 敢 勇 敢 的 面 对 问 题 诸 位 朋 友! 面 对 现 实 人 生, 你 们 需 要 正 确 的 健 康 的 生 活 智 慧, 并 且 更 要 记 得 一 件 事 : 我 们 现 在 的 作 为 必 会 影 响 外 在 的 环 境, 现 在 的 外 在 环 境 也 必 会 影 响 我 们 现 在 的 处 境 所 以 一 个 人 不 要 只 关 心 自 己, 也 要 关 心 环 境 因 为 关 心 环 境 就 能 帮 助 自 己 如 此, 自 己 12

13 会 更 好, 环 境 也 会 更 好, 而 过 去 的 影 响 也 能 转 向 好 的 一 面 这 才 是 一 个 正 常 的 健 全 的 现 代 公 民 应 该 有 的 认 识 及 生 活 诸 位 朋 友! 释 迦 佛 陀 关 心 的, 不 是 人 们 有 没 有 相 信 他 ; 佛 法 要 告 诉 诸 位 的, 也 不 是 让 你 成 为 佛 教 徒 真 正 的 重 点 是 要 让 你 在 人 生 当 中 能 够 更 好, 能 更 健 全 的 活 在 人 生 的 道 路 上 诸 位 朋 友! 现 在 不 是 由 过 去 决 定 的 发 生, 过 去 并 没 有 决 定 现 在 ; 现 在 也 没 有 决 定 未 来, 过 去 只 是 影 响 现 在, 只 是 影 响 而 已! 现 在 也 只 是 影 响 未 来 而 已! 其 他 的, 还 要 看 现 在 我 们 的 努 力, 以 及 在 努 力 的 当 中, 环 境 与 个 人 作 为 的 相 互 影 响 变 化, 所 以 缘 生 法 则 无 常 释 迦 佛 陀 教 导 因 缘 法, 让 我 们 明 白 : 现 在 的 修 行, 并 不 会 决 定 : 将 来 会 是 在 什 么 时 候 开 悟 或 解 脱 ; 不 会 有 任 何 人 知 道 或 确 定 : 我 们 将 在 什 么 时 候 什 么 地 方 开 悟 或 解 脱, 即 使 是 释 迦 佛 陀 也 不 会 知 道 这 不 是 释 迦 佛 陀 智 慧 不 及, 所 以 不 知 道 未 来 确 定 发 生 的 事, 而 是 因 为 现 实 是 因 缘 生, 缘 生 的 现 实 就 是 如 此, 无 有 人 们 妄 想 的 确 定 及 决 定, 所 以 说 无 常 ( 不 定 ) 世 间 是 因 缘 影 响 的 呈 现, 不 可 能 百 分 之 百 的 确 定 现 在 之 后 会 发 生 什 么 事 百 分 之 百 的 确 定 是 不 可 能 的 事, 最 多 也 只 能 说 有 可 能 怎 么 样! 但 是 绝 对 不 可 能 是 一 定 会 怎 么 样! 这 是 不 可 能 释 迦 佛 陀 就 是 因 为 有 因 缘 智 慧, 所 以 不 会 告 诉 我 们 : 你 将 会 在 什 么 时 候 什 么 地 方 开 悟 解 脱 证 菩 提 我 再 说 一 遍, 释 迦 佛 陀 就 是 因 为 具 有 因 缘 智 慧, 所 以 告 诉 我 们, 没 有 人 会 知 道 你 将 在 什 么 时 候 什 么 地 方 开 悟 解 脱 证 菩 提 没 有 人 知 道 这 件 事 情, 是 因 为 世 间 缘 生, 因 为 这 是 事 实! 佛 教 有 一 个 美 丽 的 传 说, 说 释 迦 佛 陀 在 尚 未 成 佛 的 过 去 世, 曾 经 被 某 一 个 佛 授 记, 预 先 告 知 : 在 往 后 的 多 久 多 久 时 间 以 后, 将 会 在 什 么 地 方 成 佛, 称 为 何 等 名 号 这 个 故 事 原 本 是 讲 给 相 信 宿 命 论 的 印 度 人 听, 向 相 信 宿 命 论 的 印 度 人 讲 解 因 缘 法, 多 数 听 不 懂, 也 不 容 易 信 受, 讲 解 宿 命 式 的 故 事, 容 易 相 信 这 样 的 说 法, 会 让 相 信 宿 命 的 印 度 人 觉 得 释 迦 佛 陀 很 伟 大, 因 为 他 在 很 久 很 久 以 前, 就 已 经 被 确 定 会 成 佛, 并 且 在 何 时 何 处 成 佛 这 是 后 世 佛 教 的 布 教 师, 为 了 让 相 信 宿 命 论 的 印 度 人 崇 拜 释 迦 佛 陀, 编 造 出 来 的 故 事 寓 言, 只 是 传 教 的 技 巧 而 已 这 就 好 像 化 妆 术, 在 脸 上 涂 粉 画 腮 红, 看 起 来 气 色 会 比 较 好, 穿 上 高 跟 鞋 看 起 来 会 比 较 高, 就 好 像 邻 家 小 女 孩 化 妆 以 后, 变 得 像 个 大 明 星 一 样! 只 是 这 样 而 已 因 为 一 般 人 崇 拜 伟 人, 相 信 宿 命 的 印 度 人, 就 是 崇 拜 理 想 型 神 化 型 的 圣 人, 那 是 古 时 印 度 社 会 的 现 况 因 此, 在 释 迦 佛 陀 灭 后 的 百 年 内, 后 世 佛 弟 子 替 释 迦 佛 陀 编 了 许 多 宿 命 式 的 过 去 生 故 事, 但 这 些 都 不 是 释 迦 佛 陀 的 亲 说, 只 是 出 自 后 世 布 教 师 的 编 造 而 附 于 佛 说 罢 了! 我 们 不 需 要 反 对 这 些 美 丽 的 故 事, 因 为 即 使 在 现 在 的 时 代, 世 界 上 还 有 很 多 人 需 要 美 丽 的 理 想 的 圣 人, 要 不 然 他 们 不 会 相 信 Buddha 在 这 个 世 界 上, 有 很 多 普 普 通 通 的 人, 这 是 因 为 这 些 人 的 智 慧 不 够, 所 以 佛 教 需 要 一 点 关 于 释 迦 佛 陀 的 神 话 但 是 社 会 上 还 有 许 多 有 智 慧 的 人, 为 了 利 益 引 化 有 智 的 人, 当 然 更 需 要 智 慧 的 佛 法 现 在 的 重 点 是 : 你 是 需 要 神 化 明 星 的 佛 陀 呢? 或 者 你 重 视 真 正 有 智 慧 的 佛 法 呢? 这 由 你 判 断 及 抉 择! 在 师 父 的 内 心 是 这 样 看 : 释 迦 佛 陀 的 智 慧 比 长 相 更 光 明 更 庄 严! 最 后 借 用 几 分 钟 时 间, 向 大 家 做 一 个 简 单 的 介 绍 : 释 迦 佛 陀 入 灭 二 个 月 后, 佛 教 举 行 第 一 次 的 经 典 结 集, 历 时 三 个 月, 时 间 是 公 元 前 约 387 年 第 一 次 结 集 的 时 候, 阿 难 陀 代 表 大 众 集 出 了 经 法, 优 波 离 代 表 大 众 集 出 了 律 戒 第 一 次 结 集 以 后, 佛 教 的 僧 团 就 分 成 两 大 师 承 的 系 统 : 一 以 经 法 为 重 心 的 阿 难 系, 二 以 律 戒 为 主 的 优 波 离 系 阿 难 系 与 优 波 离 系 的 发 展, 到 了 佛 灭 百 一 十 六 年 之 后, 因 为 优 波 离 系 的 毘 舍 离 僧 团 提 出 五 恶 见 事, 阿 难 系 僧 团 与 优 波 离 系 僧 团 为 此 而 对 立 分 裂 从 此 以 后, 佛 教 的 僧 团 分 裂 了 在 公 元 一 世 纪 前 后, 佛 教 在 印 度 分 裂 成 为 十 八 派 虽 然 有 十 八 派, 可 是 还 是 两 大 师 承 系 统 : 阿 难 系 与 优 波 离 系 优 波 离 系 又 包 含 两 大 部 系, 一 派 是 大 众 13

14 禪 林 法 音 部, 另 一 派 称 为 分 别 说 部, 分 别 说 部 就 是 现 在 的 南 传 佛 教 系 统 维 持 正 统 经 法 的 阿 难 系 僧 团, 在 公 元 前 二 世 纪 末 叶 分 裂 变 质, 公 元 后 六 世 纪 初 破 灭 隐 没 于 世 阿 难 系 优 波 离 系 分 裂 以 后, 两 系 的 思 想 信 仰 教 法 有 很 大 的 不 同, 彼 此 对 立 不 能 和 合 尤 其 是 分 派 以 后, 佛 教 流 传 的 说 法 变 得 更 乱, 彼 此 各 说 各 话 造 成 后 世 的 佛 弟 子, 听 了 这 么 多 对 立 不 能 和 合 的 法, 也 不 知 道 谁 对 谁 错 很 多 人 还 认 为 说 的 都 对, 根 基 如 此 就 学 这 个, 根 基 那 样 就 学 那 个, 大 家 都 对! 事 实 上, 这 些 派 别 教 说, 彼 此 都 是 不 合, 怎 么 会 都 对 呢? 诸 位 法 友 内 心 一 定 很 纳 闷 师 父 要 向 大 家 介 绍 的, 是 依 那 一 派 为 主 呢? 不! 都 不 是! 我 不 依 那 一 派 为 主, 我 向 大 家 介 绍 的 不 是 十 八 派 中 任 何 一 派 的 说 法 我 们 不 讲 部 派! 向 大 家 介 绍 的 是 依 阿 难 系 及 优 波 离 系 传 诵 的 经 典 中, 属 于 最 古 老 部 份 的 经 法, 也 即 是 第 一 次 结 集 集 成 的 经 法 师 父 是 将 两 边 共 传 的 最 古 老 的 经 法, 加 以 对 照 异 同 在 对 照 当 中, 发 现 有 一 部 分 是 相 同 的 说 法, 但 有 一 部 分 是 不 同 的 立 场 这 些 不 同 的 部 份, 是 分 派 以 后 各 自 传 出 来 的 传 诵 ; 而 相 同 的 部 份, 多 数 就 是 还 没 有 分 派 以 前 共 同 的 说 法, 少 数 是 后 世 部 派 间 共 融 的 部 义 可 确 定 的 是, 这 些 还 没 有 分 派 以 前 共 同 的 说 法, 就 是 第 一 次 经 典 结 集 的 说 法, 代 表 了 释 迦 佛 陀 在 世 的 说 法 现 在 向 大 家 介 绍 的 禅 观 禅 定 经 法 及 菩 提 道 次 第, 就 是 第 一 次 经 典 结 集 的 说 法, 这 是 各 部 派 的 经 典 都 有 的 共 通 的 说 法 这 个 古 老 的 说 法, 会 不 同 于 分 派 以 后 各 部 派 的 主 张, 是 因 为 分 派 以 后, 各 派 祖 师 有 自 己 的 意 见 和 说 法 换 句 话 说, 当 各 派 都 有 不 同 的 意 见 时, 派 的 想 法 一 定 跟 古 老 的 说 法 有 很 大 的 差 别, 要 不 然 怎 么 会 分 十 八 派, 派 派 都 不 同 呢? 现 在 所 谓 的 南 传 分 别 说 部 佛 教 (Theravāda, 自 称 长 老 部 上 座 部 ), 或 者 自 称 是 大 乘 (Mahāyāna), 其 实 这 些 都 是 部 派, 彼 此 不 同, 相 互 对 立 那 这 些 部 派 自 己 对 不 对 呢? 也 不 见 得 是 对 我 说 你 错 你 说 我 错 我 们 两 个 说 他 错 他 说 我 们 两 个 错! 到 底 谁 对? 可 能 三 个 都 错 了! 所 以 现 在 要 向 大 家 介 绍 的 是, 佛 教 还 没 有 分 派 以 前, 各 派 间 共 同 的 说 法, 并 且 是 ORIGINAL 最 古 老 的 部 份, 而 最 古 老 的 经 法, 就 是 代 表 释 迦 佛 陀 在 世 的 说 法, 部 派 的 说 法 我 们 都 不 讲 不 依 不 信 向 诸 位 宣 说 的 经 法 内 容, 既 不 完 全 等 同 是 Theravāda( 南 传 分 别 说 部 佛 教 ), 更 不 是 Mahāyāna( 大 乘 ), 也 不 是 Tibet( 西 藏 ) 的 密 乘 佛 教 不 是 部 派 式 的 佛 教! 现 在 讲 的 是 ORIGINAL BUDDHISM 我 们 需 要 了 解 学 习 的 法, 是 古 老 的 传 诵, 也 就 是 释 迦 佛 陀 在 世 时 的 说 法 注 : 业 kamma( 巴 利 )karma( 梵 语 英 文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karma of fatalism and karma of correlative conditioning What are we going to talk about today? I bet it s something that will cause you great concern. How have I become what I am now? I m going to talk about Karma. The word Karma was originally not a Buddhist term. It dates back between the twelfth and tenth century B.C. in The Upanishads. It was composed seven hundred years before Buddhist scriptures. The concept of karma in The Upanishads refers to determinism, which claims that whatever happens now is predestined by what you have done before. It s quite absurd if the present situation is prefixed by whatever was done in the past or in previous lives only. For example, if you came across a beggar on the way out of this class and under a generous impulse, you shell out fifty Malaysian Ringgits, would it be too much? Yes? Maybe it s because your mind is filled up with dharma teaching from being here and is full of compassion at the moment. Anyway, you give away the fifty dollars and it sure is a very charitable move. Howev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determinism, it was something that was destined to happen. It was the right moment and the right person. It was so late yet that particular beggar was still loitering, waiting for you. It was meant to be. That is the idea of determinism or fatalism. If it is so, 14

15 then it means that he must have helped you before. In other words, you owe him some kind of favor and now it is time to return that favor. If it s just about returning a favor, it s your liability. In that case, will it generate any merit if you re just returning a favor to pay back your debt? Shouldn t that be a responsibility that you are expected to fulfill? Yes, you ought to pay back. Let me ask you then will there be any merit at all? Of course not. If it s destined that your time is up, it s the universal law to pay. Does he need to say thank you for the donation? Probably not. He may even feel entitled to complain that why it took so long to pay him back. Here is another example: While you re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a man walking in front of you is hit by a car. It may be explained again that the timing, the place, and the persons were all pre-set. There must be som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hitter and victim! The victim might be hurt or even owe the hitter a life in previous lives. Now they re even. In that case would the hitter be guilty of the crime? It then seems so justified to hit and run. That s determinism or fatalism in India, not Buddhism. The hitter is not guilty at all. The determinism or fatalism emphasizes th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is predestined by the past actions only. It could cause great damage when the unknown past is used as the excuse to justify wrongdoing and waive off merits of decent behaviors. All the charitable good deeds might be just an incident to pay off the debt. All the wrongdoings can be forgiven because you never know who has a right to claim a share that he deserves. The law and order of right and wrong is this thus lost. Do you understand? Why do we bother to put any effort at all? If I m destined to drop dead, let it be. If I m destined to survive, I ll live. To put it in a more simple way, if you re destined to be enlightened, you will be enlightened. If not, why bother to sit here and pay so much attention to this? You don t need to practice anymore. Therefore, this kind of argument is really a heretic doctrine in India. It s absurd and denied by the Buddha. But the Buddha proposed a different kind of concept of karma. If the concept of karma in Buddhism is different, then why do we still use the same term? It s out of respect towards tradition, but the connotation is completely new. It s the same as how the term nibbana was already in the Jainism before Buddhism. However in Jainism, nibbana means an existence that will last forever, which was also rejected by the Buddha. It s the same term with a different meaning in Buddhism. Therefore when we refer to karma or nibbana, we have to keep in mind that these traditional terms have already developed a new connotation in Buddhism. The core of the Buddha s teaching is correlative conditioning. When it comes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karma and nibbana, it 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rrelative conditioning, too. Now how do you explain karma with this idea of correlative conditioning? Now you must pay attention to what I m going to say. Correlative conditioning refers to any occurrence that comes to change because of the interrelated influence within its related conditions. Take a look at what s under your nose. What s the relation among them? Obviously what is there at the present moment is influenced by what happened before. Notice that it s influence, but it s not solely decided by the past. If it s decided by the past only, then it s determinism. Whatever happens now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he past but also goes along with the intentions and behaviors of the body, speech, and mind at the present moment. Again these elements only have certain impacts on the present moment; they cannot control everything. There are other factors: people you deal with, situations that arise with all kinds of shifting conditions surround you. All of these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your present moment without your permission. It s like three guys who are trying to lift a table. All of them contribute. Each of them may have his own pace and strength, but when they work together, each one is influenced by the other two so that they may keep the table at the same level and stride at the same pace. Do you get it? It s an interrelationship that continuously makes adjustments of how high they keep the table, how fast they walk, and how much strength they should use. The body, speech, and mind that formed your past actions interrelate with your present body, speech, and mind which go along with the present conditions that are formed by others. All of these have a mutual influence on one another. Your past and present mental state and behavior would and will change your surroundings. It s the same the other way around. What I like to point out is that no matter what situation that you re in right now could also change the 15

16 禪 林 法 音 way that you developed from the past. Get it? For instance, let s say you bought a bottle of milk yesterday. So this bottle of milk is the result of your action from yesterday. However, you open it, have a sip, and don t like the taste of it. You can t return it anymore. It s like how you can t remove what you ve done and start all over. All you can deal with are the facts at the present moment. Let s see: you bought a bottle of milk that you don t like. It is irritating. It s a fact that you cannot remove now. It is an irritating influence, but that doesn t mean you have to drink it. So the past does have certain impact on the present but not crucial enough to dominate the situation. Is the taste of this bottle of milk a determinant factor in your life? No, it s not. What can we do in a situation like this? We can mix it up with some orange juice. Understand? We can change the situation by pouring in some orange juice. This idea, this move will change the taste of milk that was bought yesterday. It will change the influence from the past. On the other hand, this orange juice, which was made from oranges that were farmed by others, becomes another factor in your life journey. The act of mixing milk with juice is done by you, but the oranges were supported by others. So what s the taste now? The milk is affected by the juice. What s the taste of milk now? It s affected by the milk you bought yesterday, by the taste of orange juice, and also by the amount of juice that you pour in. That s the taste of this orange milk. This is karma. This is the karma of present correlative conditioning, not the karma of fatalism. This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karma in Buddhism. It s different from the karma theory in the Upanishads, which was rejected by the Buddha. Karma in Buddhism lies on the factors from the past,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present moment, and the influence other than oneself. All these three aspects influence each other mutually; none of them is solely in control to determine the fate. This is the karma of correlative conditioning, not the fatalistic karma. We will not accept the fatalistic karma. There is no such karma. Understand? Now, let me ask you, if the present situation depends upon w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and upon the state of body and mind at the present moment and upon what s going on in the general environment, woul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lways be the same or changing all the time? Yes, it s changing all the time. That s why it s impermanent. Correlative conditions are changing all the time. Is there a dominant force that forms what s going on now? Is it something that you ve done in the past? Is it your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t the moment or is it something initialized from others? Can any of these factors decide your fate? No, the answer is none of the above. That s why there is non-self. If anyone can claim that he s fully in charge of everything in this world, then we call him God. But none is really in charge of everything. That s why we say impermanence and non-self. This kind of karma is referred to as correlative conditioning. If it s the fatalistic karma, which is solely determined by the past, then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correlative conditioning. Now that you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se two kinds of interpretation of karma, what has it to do with us? If we believed in the fatalistic karma, then we d have to accept whatever is happening now. Whether it s good or bad, we d just have to take it. We d obey the rules without any resistance because that s what we are supposed to do. This kind of attitude will discourage people from changing and pursuing a better situation when they come across any kind of difficulties in life. It will lead to pessimistic futility and end with a bunch of losers. Who are the advocates of this kind of karma theory? People who like to take advantages of others with inappropriate schemes often embrace this kind of theory to justify their evil doings. They behave badly yet expect you to tolerate it because it s your karma. Do you understand? It s all about political tricks that the ruling class used to abuse the people in a feudal society. In the old times, ordinary people were trodden yet they accept it without complaint because they believed that it was their karma. Fatalism is for slavery. Understand? It will turn you into a slave. Your mind and attitude will be brainwashed and put up with any kind of unfair treatments like a slave. Not only that, while taking in all these difficulties, you probably will tell yourself, I should totally surrender and do my best so that I may have a chance to have a better life next time. The point is that when facing an unfair treatment, instead of improving the situation, those karma believers sheepishly indulge the evil doings by acting like a slave. That s not what the Buddha taught us. The Buddha s teaching is that we cannot start over again. However, by putting in more efforts and care for people and our society, we may 16

17 change the present moment from the residual of the past. We can say no to any inappropriate treatments. We can face the mistakes that have been made in the past and try to correct them. That s a courageous attitude to embrace life. That s also a wise, sincere and modern positive attitude. That s definitely not an attitude of a slave. Ladies and gentlemen, which one would you choose? A Fatalistic karma or a karma based on correlative conditioning? 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closer to the truth? Which one is the doctrine to believe? What do you think? Here is the point: We do believe that bygones can never be changed. However it s never too late to do something now to change the momentum of the past behaviors. Does this make sense to you? We can never change the past but we can change what s left over from the past and make it a better present. This is what we believe. It s a much more positive, wise, brave, and diligent way of living. If we Buddhists mix the meaning of karma with a fatalistic view, we are doomed to be weak whenever there is difficulty. Or whenever we get unfair treatment, we ll tend to cover our cowardice with karma as a convenient excuse, pretending that everything is fine by cheating ourselves. My younger friends, you really need wisdom to lead you on a positive road in life journey. You have to keep in mind that whatever you do will change the environment that you live in and, just as well, that your environment has a great impact on you too. You need the wisdom to see through this. A man cannot survive without any connection toward the environment he lives in. So don t just think about yourself,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r environment too. When you become a better person, your environment should also improve. That s a normal and healthy attitude and way of living. A civilized human being is expected to know this. My dharma friends, what the Buddha was concerned about was not that he should have a group of earnest followers to believe what he said. The purpose of dharma teaching is not to attract more Buddhists to propagate the religion. What the Buddha was concerned about was to make a better person, a wiser person who goes through life journey in a more wholesome way. My friends, right now, this moment is not decided by the past. What s happening now cannot decide your future either. There is only influence. Other than that, it s still up to how much effort you put in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the people and environment that you deal with. That s why it s impermanent. What we practice now does not guarantee that we will be enlightened and liberated at a certain point in the future. No, it doesn t work that way. No one can be sure that at certain time and place, Tom will get enlightened or Harry will be liberated. Even the Buddha himself would not predict this. It s not that the Buddha does not have the wisdom to see this. It s just how life is. Everything is changing constantly based on correlative conditions. Nothing is permanent. Therefore, it s impossible to foretell a hundred percent of anything. What we can say at most is to put the possibility on a scale and make a reasonable inference. But no one can be really sure until it happens. It s just impossible to know. That s why the Buddha never told anyone that he or she would be enlightened at certain time or place. He had the wisdom not to make such a prediction. Let me repeat this. It is because of his wisdom that the Buddha would never make such a prophecy. He would only tell you that it s hard to say. That is a fact. There is a very beautiful legend in Buddhism. It is said that before Shakyamuni Buddha became the awakened one, he was predicted as the future Buddha by another Buddha. The time and place was specified too. It s a very romantic and beautiful story. But the story was told to those who believed in determinism or fatalism in India. They could not understand correlative conditioning. It was much easier for them to take in fatalism. That prediction certainly made the Buddha a sublime figure in the eyes of these fatalists. The Buddha was destined to be the great one. However, that kind of propagation was only a skillful mean to spread the religion. That s all. It s just like the make-up that you put on your face. The powder, the blush, and the lipstick all add up to the healthy glowing look. If you put on high heels, you ll certainly look taller and slimmer. That s all. It s like the girl next door turning into a big movie star after a makeover. It s really no big deal. But people adore movie stars. The fatalists in the ancient India worshiped these god -like omnipotent holy figures. That was Buddhism at the time. That s why some of the followers started to making up anecdotes about the Buddha after the Parinibbana. These stories were not told by the Buddha himself at all. We are not against these romantic stories. It cannot be 17

18 禪 林 法 音 denied that even now in this world there are people who do have a need to rely on these holy figures. They won t believe in the Buddha unless the Buddha was a God-like holy man. It s sad that their wisdom could not be further enhanced to appreciate the truth, the true treasure of the sage. A man of wisdom will not care about the appearance of the Buddha. It s the standard of a movie star fan. There are a few wise men and a lot more ordinary people in this world. That s why we do need some beautiful stories, yet we need more dharma teachings of wisdom for the wise men too. Now the point is, do you need a Buddha who looks like a movie star? Or do you need his true wisdom? It s all up to you. In my mind I would say the Buddha s wisdom is more refined than those descriptions of his features. It s much more bright and ornamented, much more brilliant and glorious. At last, I d like to spend a couple of minutes to brief a short history of Buddhism. Three months after the Buddha s Parinibbana, the First Buddhist Council was held. It was 387 years B.C., the same year that the Buddha passed away. During the First Buddhist Council, it was Rev. Ananda who recited all the teachings that Buddha had given. Rev. Upali was the one who collected all the Vinaya (discipline codes). After the First Buddhist Council, Buddhism was split into two schools or teaching traditions. The lineage of Rev. Ananda mainly focused on the teaching while the lineage of Rev. Upali strictly observes the Vinaya codes. One hundred and sixteen years after the Buddha s Parinibbana, these two schools no longer see eye to eye. After that, the Sangha community kept spinning off and developed into eighteen sects by the first century B.C. Still we can divide them up as two lineages: lineage of Rev. Ananada and lineage of Rev. Upali. Within the lineage of Rev. Upali, there are two divisions, the Mahāsānghika School and the Vibhajjavāda School, which is the Theravada Buddhism at the current time. There is a lot of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doctrines and teachings, and they just couldn t find a common ground to be unified. The schism of all of these schools really left the Buddhists of later generations in great perplexity. Who is teaching the right path? Or maybe everyone is right, and we just need to find the one that fits our level of understanding? Yet how could it be that everyone is right, when most of their theories contradict one another? Obviously this is just an excuse to cover up all the differences since the great schism took place around 271 years B.C. That was the time when the Buddha had already passed away for about one hundred years. Then which lineage are our teachings based on? It s none of these schools. What I introduce here is based on the oldest sutras passed on by both lineages of Rev. Ananda and Rev. Upali. I have made a carefu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lassics of these two lineages and found the common teachings from both sides. There are differences that were added on by each school which we don t really need to learn. The common ground is the part that was collected in the First Buddhist Council, which means they are the authentic teachings from the Buddha. Therefore, the teachings on meditation or dharma that we ve discussed here are purely from the original teachings before the great schism, and they were preserved almost in all schools. Many of these teaching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doctrines composed by adepts or patriarchs of later generations. All of these patriarchs have their own ideas of practic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one another and contradicts the original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most of the time too. Otherwise how could there be eighteen different schools? The current terms of Mahayana or Theravada are actually just different sects in Buddhism. Can anyone of them claim to be the right one? It s really hard to say. Every school has its own ideas of practice and they all claim that they are on the right path. It s unavoidable to deny or even criticize other schools when there is a difference. The truth is: none of these schools is completely right. That s why what I like to introduce the original teachings from before the schism. It s something that is recognized by every school. It s the oldest teaching passed down from the Buddha. We are not going to discuss doctrines from any specific school, so that you may hear the dharma in its original sense. It s neither Mahayana nor Tibetan Buddhism. It s not Theravada either. There i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Buddhism and the Theravada tradition too. There are lots of mix-ups and add-ons in the Theravada tradition. Those are the points that we like to leave behind. We ll only pick up the oldest and the most original one. This you ll have to keep in mind. That will be all for today. 18

19 善 知 識 語 托 缽 歷 程 的 回 顧 Ven Ñānavati 一 钵 千 家 饭, 孤 僧 万 里 游 独 自 托 钵 的 岁 我 是 何 德 何 能 堪 受 此 等 礼 敬? 而 我 的 身 后 又 是 承 载 着 月, 确 实 可 以 让 修 行 者 深 刻 地 体 会 到 个 中 滋 味 今 年 多 少 佛 陀 及 历 代 僧 伽 加 庇 的 光 环, 才 得 以 让 这 些 善 信 大 年 初 一 以 来, 僧 团 增 加 了 二 位 来 自 远 方 的 法 友, 参 者 恭 敬 供 养? 我 是 一 位 出 家 人, 我 是 僧 团 的 一 份 与 僧 团 近 学 一 段 时 间, 来 体 验 真 正 出 家 的 生 活 为 了 子, 我 要 好 好 的 修 行, 才 能 无 愧 于 众 生 在 我 的 内 让 两 位 法 友 能 更 加 体 会 无 常 的 生 命 经 验, 师 父 特 别 让 心 里 真 正 生 起 这 坚 定 不 移 的 信 念, 此 生 的 定 位 就 此 安 她 们 跟 随 我 们 体 验 独 自 托 钵, 不 管 这 一 天 是 满 住 了 这 不 是 如 同 道 德 呼 吁 般 地 告 诉 自 己 : 我 是 出 钵, 或 是 空 钵, 每 位 修 行 者 都 会 有 深 浅 不 同 的 感 受 与 家 人, 所 以 我 应 当 如 何! 如 何! 而 是 发 自 内 心 的 坚 体 会 依 着 这 不 同 的 感 受 与 体 会, 在 往 后 的 出 家 岁 月 定 信 念, 驱 动 及 确 立 了 这 一 生 的 志 向, 这 对 个 人 来 说 里, 将 会 深 深 的 影 响 着 修 行 者 对 生 命 的 认 识 这 是 修 是 非 常 的 重 要 由 衷 感 谢 这 位 老 人 家! 她 的 身 影 将 永 行 中 很 重 要 的 部 份, 却 是 听 经 闻 法 所 无 法 切 身 体 会 到 远 铭 记 于 心 的 事 记 得 早 年 在 市 场 托 钵, 就 如 同 一 家 公 司 要 上 市 或 曾 有 过 托 空 钵 经 验 的 修 行 者, 在 往 后 的 修 行 新 产 品 即 将 开 发, 如 果 没 有 透 过 现 代 传 媒, 只 有 靠 口 生 活 中, 会 更 能 感 受 生 活 的 不 易 不 管 是 法 师, 碑 慢 慢 传 播, 这 条 路 必 定 会 走 得 很 辛 苦 我 们 在 市 集 或 是 在 家 居 士, 要 生 活 在 这 现 实 人 间, 都 会 有 些 许 不 托 钵, 是 藉 由 托 钵 化 食, 将 世 尊 僧 团 的 法 与 律 传 化 给 为 人 知 与 相 当 艰 辛 的 一 面 因 此 对 居 士 们 的 供 养, 不 有 缘 的 众 生, 慢 慢 将 原 始 佛 法 散 播 在 台 湾 这 片 土 地, 管 是 多 或 少, 也 会 特 别 感 念 于 心, 对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因 立 基 在 这 片 土 地 刚 开 始 多 面 对 冷 眼 观 察 的 眼 神, 常 缘, 即 便 是 一 面 之 缘, 也 会 格 外 的 珍 惜! 受 到 冷 漠 的 对 待, 即 使 民 众 接 触 后 得 知 僧 众 实 行 托 钵 化 食, 不 受 肉 食 及 钱 财 的 修 行 方 式, 也 依 然 会 用 在 日 常 托 钵 的 生 活 里, 常 常 会 有 深 切 感 动 的 经 疑 虑 的 眼 神 冷 视 旁 观 着, 实 际 上 会 供 养 僧 团 的 人 是 少 验 记 得 我 刚 出 家 未 久 时, 师 父 带 领 僧 众 到 东 部 结 之 又 少 尤 其 十 多 年 前 的 华 人 社 会 中, 原 始 佛 教 或 是 夏 当 时 我 由 于 出 家 未 久, 还 在 自 我 定 位 的 模 糊 南 传 佛 教 的 学 习 者 很 少, 又 有 若 干 南 传 学 人 高 调 的 期, 对 于 自 己 身 分 的 心 理 定 位, 在 心 中 一 直 困 扰 着 斥 骂 蔬 食, 鼓 吹 可 以 食 肉, 让 已 习 于 传 统 远 离 我 直 到 有 一 回, 我 们 在 东 部 的 一 个 小 乡 镇 上 托 钵, 肉 食 的 佛 教 信 众, 对 我 们 这 样 的 出 家 众, 心 态 上 除 遇 到 一 位 年 纪 约 八 十 岁 左 右 的 佝 偻 老 妪 在 第 一 天, 了 好 奇 以 外, 根 本 是 抱 着 存 疑 的 态 度 在 观 察, 不 相 信 她 看 到 我 们 托 钵 时 已 来 不 及 供 养, 于 是 到 处 打 听 僧 众 这 个 时 代 还 会 有 这 样 的 修 行 者 日 子 一 天 一 天 的 过 安 住 的 地 方, 直 到 问 明 僧 众 的 住 所 她 亲 自 来 向 师 父 去, 中 道 僧 团 依 然 持 守 如 法 如 律 的 修 行 生 活, 穿 梭 在 说 : 明 日 希 望 僧 众 能 再 前 往 市 集 托 钵, 她 将 会 在 僧 市 井 街 头 化 食 如 旧, 渐 渐 地 市 集 里 的 人 群 开 始 谈 论 我 众 行 经 的 路 上 供 养 第 二 天 早 上, 僧 团 依 然 奉 行 佛 们, 也 有 人 愿 意 相 信 我 们 是 真 诚 的 修 行 人 当 有 人 因 陀 时 代 僧 伽 的 生 活, 所 谓 晨 朝 着 衣 持 钵, 入 城 乞 好 奇, 或 为 求 加 被 保 佑, 而 想 要 供 养 僧 团 时, 这 些 长 食 食 已 出, 摄 举 衣 钵, 洗 足, 入 某 某 林, 坐 一 树 期 的 观 察 者, 还 会 自 动 帮 僧 众 宣 传 及 解 释 中 道 僧 团 下, 独 静 思 维 正 当 神 游 于 经 文 情 境 的 当 下, 老 的 出 家 人 就 在 这 样 的 艰 困 中, 一 步 一 步 的 走 出 人 们 对 人 家 已 经 带 着 孙 女 备 妥 食 物 来 到 僧 众 的 面 前 老 人 家 世 尊 僧 团 的 信 心 然 而, 当 一 般 社 会 大 众 对 僧 众 生 起 非 常 虔 诚 恭 敬 的 供 养 僧 团, 不 仅 是 恭 敬 跪 拜 的 供 养 师 信 心 时, 许 多 的 毁 谤 及 非 议, 反 而 来 自 南 传 佛 教 圈 的 父, 也 对 僧 团 的 法 师 们 一 一 跪 拜 这 个 跪 拜 礼, 学 众, 令 人 感 叹! 真 是 令 我 难 以 面 对 和 承 受! 当 面 对 一 位 如 同 自 己 俗 家 奶 奶 年 纪 的 老 人 家, 这 份 礼 敬 真 是 既 沉 重, 又 深 感 莫 托 钵 的 经 历 中, 有 感 动 有 疑 惑 有 神 灵 感 应 名 的 撼 动, 让 我 这 位 才 刚 出 家 的 学 子 不 禁 泪 流 满 面 有 故 意 冲 撞, 当 然 也 会 有 许 多 有 趣 的 经 验 我 们 常 19

20 善 知 識 語 会 在 托 钵 后, 彼 此 分 享 当 日 托 钵 的 点 滴 体 验 托 钵 趣 闻 中, 首 推 独 自 托 钵 时 遇 到 如 下 的 状 况 : 当 有 居 士 前 来 供 养 时, 僧 众 都 会 随 机 为 布 施 者 说 法 教 示 及 鼓 励 行 善 植 福 常 碰 到 是 一 边 为 施 者 说 法 回 向 净 施 时, 就 会 有 好 奇 的 人, 或 是 想 受 加 持 赐 福 的 民 众, 直 接 拿 钱 投 入 钵 中 由 于 独 自 托 钵 时, 身 旁 没 有 其 他 的 僧 众 可 以 向 施 钱 者 解 释 不 受 钱 财 的 僧 律, 此 时 法 师 就 必 需 先 停 止 进 行 中 的 说 法 回 向 净 施, 向 施 钱 者 说 : 我 们 只 接 受 食 物, 不 受 取 金 钱 因 为 考 虑 到 未 能 及 时 说 明 处 理, 钱 又 不 能 受 取, 届 时 只 得 当 场 舍 掉, 不 仅 会 让 来 往 于 街 头 的 民 众 疑 惑 不 解, 也 会 使 施 钱 者 因 为 不 知 而 心 理 有 所 疑 虑 及 受 到 伤 害 不 过, 最 担 心 的, 就 是 遇 上 手 脚 敏 捷 的 施 钱 者, 他 们 可 以 在 迅 雷 不 及 掩 耳 的 瞬 间 将 钱 投 入 钵 后, 马 上 快 步 离 开 现 场 此 时 的 僧 众 就 得 尽 快 的 请 施 钱 者 止 步, 并 请 对 方 自 行 将 投 入 钵 中 的 钱 取 回 但 是 许 多 时 候 僧 众 根 本 来 不 及 处 理, 就 得 麻 烦 旁 观 的 民 众 帮 忙, 此 时 就 会 发 现, 周 遭 民 众 的 目 光 焦 点, 全 都 汇 聚 到 出 家 人 身 上, 一 对 对 看 热 闹 的 眼 光, 全 盯 着 僧 众 看 这 让 僧 众 们 更 得 诫 慎 小 心 的 维 持 僧 律, 并 善 巧 开 化 布 施 者 的 疑 虑 2007 年 僧 团 到 美 国 弘 法, 那 一 年 是 师 父 开 始 将 古 老 的 因 缘 法 传 往 美 国 在 说 法 之 余, 僧 团 很 想 体 验 在 美 国 的 托 钵 生 活, 当 时 师 父 就 提 出 要 在 纽 约 市 Flushing( 法 拉 盛 区 ) 托 钵 的 想 法, 但 却 遭 来 许 多 反 对 的 声 音 纽 约 当 地 法 友 一 致 的 反 应 是 : 不 可 能! 美 国 不 像 台 湾 的 社 会, 可 以 让 佛 教 僧 人 实 践 托 钵 的 生 活 若 想 试 试 看, 可 能 得 先 透 过 申 请, 或 某 种 管 道 的 报 备 才 行 然 而, 僧 团 就 在 这 众 人 皆 曰 不 可 行, 难 行 能 行 的 状 况 下, 在 纽 约 市 区 内 将 托 钵 付 诸 于 实 际 的 行 动 6 月 23 日, 中 道 僧 团 第 一 次 在 美 国 纽 约 市 Flushing 托 钵, 一 行 七 位 法 师 行 走 在 异 国 的 街 道 上, 从 来 往 于 两 旁 的 眼 神 中, 可 以 看 到 一 对 对 充 满 疑 惑 与 好 奇 的 眼 光, 正 在 注 视 着 这 群 佛 教 僧 伽 对 于 中 道 僧 团 的 法 师 们 来 说, 这 是 司 空 见 惯 的 事, 重 要 的 是 中 道 僧 团 承 续 世 尊 僧 团 的 行 迹, 跨 越 时 空 般 的 显 现 在 现 代 世 界 中 心 之 一 的 纽 约 虽 然 七 位 法 师 最 终 只 托 到 一 小 包 冬 粉 两 小 包 葡 萄 一 盒 草 莓 及 少 许 素 鱼, 不 过 这 对 于 认 定 会 空 钵 而 返 的 诸 方 学 众 而 言, 这 些 东 西 已 是 弥 足 珍 贵 因 为 布 施 虽 少, 却 是 有 可 化 之 人, 这 证 明 事 在 人 为 如 是 将 佛 陀 僧 团 的 行 迹 确 证 在 纽 约 市 中, 开 启 了 历 史 性 的 一 页 在 紧 接 着 的 弘 法 行 程 后, 僧 众 又 再 次 的 托 钵 化 食 于 Flushing 商 业 中 心 所 在 的 MAIN St 缅 街, 走 过 的 店 家 就 从 陌 生 到 渐 渐 熟 悉, 直 到 第 三 次 的 托 钵, 因 缘 就 显 得 格 外 殊 胜 有 来 自 台 湾 广 东 福 州 山 东 天 津 泰 国 越 南 等 地, 约 有 20~30 位 陌 生 路 人 自 愿 供 养, 甚 至 是 排 队 等 着 供 养 僧 众, 每 位 僧 众 的 钵 都 是 满 满 的 食 物, 这 让 美 国 的 法 友 深 感 惊 讶 与 喜 悦! 从 台 湾 的 市 集 到 纽 约 街 头, 其 实 人 的 反 应 差 距 不 多 例 如 : 当 有 人 要 供 养 钱, 我 们 告 知 只 受 食 物 不 受 取 金 钱 时, 普 遍 的 反 应 是 我 没 有 食 物 可 供 养 这 时 候 即 使 是 手 上 拎 了 一 大 堆 东 西, 这 些 布 施 者 还 是 无 法 适 时 的 反 应, 常 会 不 知 如 何 布 施 而 感 到 不 安 着 急 发 生 这 种 情 形 时, 僧 众 就 会 告 知 : 没 关 系! 您 有 心 布 施 供 养 就 是 功 德 福 田, 僧 众 仍 会 为 施 者 说 法 祝 福 出 家 十 年 多 来 托 钵 于 市, 经 历 过 的 点 滴 感 受 真 是 很 多 很 多 譬 如 最 近 独 自 一 人 在 台 北 士 林 的 华 隆 市 场 托 钵 化 食 时, 遇 到 一 位 约 三 四 十 岁 的 男 众 居 士, 他 在 市 场 里 摆 摊 卖 衣 服, 这 位 居 士 见 到 我 托 钵 经 过 时, 随 即 拿 钱 供 养 当 时, 我 就 对 他 说 : 我 们 出 家 修 行 只 受 食 物, 不 接 受 金 钱 他 听 了 之 后, 很 感 叹 的 说 : 终 于 碰 到 真 正 好 的 出 家 师 父 随 即 在 摊 位 的 对 面 商 店, 买 了 一 条 素 火 腿 及 一 包 素 松 供 养 当 供 养 时, 一 位 大 男 人 竟 然 就 在 人 潮 穿 梭 的 市 场 内, 当 着 来 往 大 众 的 面 前 跪 在 地 上 恭 敬 的 供 养 食 物 依 一 般 世 俗 传 统 观 念 而 言, 所 谓 : 所 谓 男 儿 膝 下 有 黄 金, 这 一 刻 让 人 既 感 动 又 痛 心, 感 动 的 是 : 在 世 间 的 各 个 角 落 里, 仍 然 有 默 默 信 守 佛 陀 教 法 的 虔 诚 护 法 者 ; 痛 心 的 是 : 正 法 隐 没 已 二 千 三 百 多 年, 佛 教 已 经 变 质 到 让 有 智 信 众 退 却 的 地 步, 许 多 僧 人 尚 不 自 觉 人 们 凭 着 内 心 的 信 仰 情 感, 供 养 法 师 护 持 佛 教, 却 在 实 际 现 实 的 佛 教 内, 发 现 所 谓 的 佛 教 出 家 修 行 者 的 行 径, 多 已 超 出 佛 陀 教 法 之 外 很 远 很 远 了 但 是 人 们 仍 然 恭 敬 的 供 养 护 持 那 内 心 信 仰 的 清 净 佛 教, 面 对 已 经 脱 节 于 佛 陀 教 说 的 现 实 佛 教, 却 不 敢 稍 加 怀 疑 不 敢 怀 疑 的 理 由, 可 能 只 是 深 怕 埋 藏 内 心 仅 存 的 信 仰 被 摧 毁 了 所 以, 人 们 即 使 看 到 种 种 的 不 是, 也 都 会 找 借 口, 自 我 合 理 化 的 掩 饰 信 仰 上 的 20

21 不安 焦虑 彷徨 害怕 虔诚的信众不敢面对现 会教育护法居士 这是出家人的修行 护僧的善念 实的佛教 直到遇上真正奉守 佛陀教法的出家修行 虽是好 但出家人不能因为般般现成如意 就忘了一 者 才会把内心真正的想法及抱怨说出来 当他们虔 饭一施都是来处不易 俗话说 慈母多败儿 诚恭敬的供养时 从他们的眼底里微透出的光辉 可 当然不是说慈母不好 师父曾说 在人的成长历程 以清楚的看到 他们相信景仰的 世尊僧团仍在人间 中 顺境与逆境都是不可或缺的经历 健全的教育是 在漫长的等待过后 终于见到光明 要 赏 与 罚 并行 有赏而无罚的教育模式 会 行走在最贴近普罗大众的市集里 这里不会有深 奥难解的经 律 论三藏 也听不到晦涩难解的名相 及教说 当然更不会有行礼如仪的外交词令及待客之 道 有的只是最真实的人间百态 还有最现实的生存 竞争声音 托钵于市井街头 又岂只是乞食而已 若 只是为求温饱 不需要如此的费事 出家人常行托钵 的意义应是 倾听最真实的人间声音 明见世间的 烦恼及苦难 并让世人知道 佛陀的弟子僧 仍在人间 让人为所欲为 无法无天 以为善意的对待是理所当 然 对于冷漠忽视的对待 会大惊小怪 不能忍受 让人不知在人间 有人肯善意的对待我们 是难得的 偶然 有人以冷漠忽视对待我们 则是理所当然 如 果无法体会世间的现实 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善缘 难 结 而恶缘却 难解 出家人要善知人们内心的 烦恼及如何生起 也要能善自观察 别让烦恼障碍了 对现实世间与解脱的明见 化世不息 这是重要及可贵的修行 身为出家人应 是终生奉行不悖才是 数年前 曾有出家于北传十多年的尼僧来僧团近 学 师父原是不接受 因为僧团中 其他师父代为祈 请 才让这位当时无处安身的尼僧来此 记得这位尼 僧初次随众外出托钵时 曾向师父提出是否可以不托 钵 因为觉得很丢脸 又很辛苦 后来不合于僧团的 学风 也就离开了 忆想 佛陀当年对弟子的教诲 常 精进 莫放逸 太平与安乐的生活 不免让僧人变成 知而不行 的宗教雅士 许多护法居士很关心我们 为了让僧众有更多专 心修行的时间 不用这么劳累 会准备诸多食物供养 在此 很感谢多年来一直默默护持中道僧团的护 法 因为有你们的关心 让我们得以在历经世间风浪 的 打击 下 还能 安然 渡过 劫难 屹立 不 移 越挫 越 勇 一步一履正念住 念念分明行于市 一施一饭得 不易 不论此地与他处 不分地位与种族 仅受钵中可纳物 富贵贫贱等 受食 踽踽正向菩提路 感谢十方护法的护持 歡喜行施者 當得於喜樂 離欲而行施 必 得滿足福 淨信供養者 昇進於涅槃 僧众 目的是要僧众不用托钵 然而 僧团的法师都 正法之 光 第十期 2011 年 4 月 21

22 - - - 特別報導 參訪印度 班加羅爾側記 隨行書記 馬來西亞 法慧 班加罗尔 Bangalore 是南印工业城市和商业中 Bhante Aticca 搭乘马航班机飞往班加罗尔 经过 4 小 心 有印度 花园城市 之誉 法慧有幸陪同 Ven. 时的航程 于印度时间晚上 11 时 45 分 印度与大马 Ācharya Vūpasama 随佛法师 及 Bhante Aticca 前 时差 2 小时 30 分 顺利降落班加罗尔新机场 这是法 往 班 加 罗 尔 出 席 由 摩 诃 菩 提 学 会 Mahā Bodhi 慧生平第一次踏入佛国圣境 步入关卡后 随即见到 Society 举办的供养医院 禅林破土 佛教大学启办 摩诃菩提学会委派的一位信徒在等候师父 他见了法 等 活 动 这 都是 摩 诃 菩提 学 会 为庆 祝 大 长老 Ven. 师抵达后 马上趋步上前献上一大篮玫瑰花 这是表 Ācharya Buddharakkhitaa 90 岁生日的贡献 达对随佛法师的尊敬和欢迎 接着 这位居士安排搭 3 月 16 日 车前往 Mahā Bodhi Vihāra Venable Ācharya Vūpasama 随 佛 法 师 与 Bhante Aticca 从 台 湾抵 达 吉 隆 坡 当 天 大 师父 及 Bhante Aticca 将随身行李安放好后 随即在吉隆坡几 位护法居士的陪同下 马不停蹄的了解吉隆坡市内几 处的办公单位 准备在吉隆坡市区内作一共修中心 当天大家忙到晚上 11 点 还辛劳的在市区内察看适合 作为道场的房子 3 月 17 日 当日白天师父们还是忙于道场事宜 在晚上 10 点 我随同 Ven. Ācharya Vūpasama 随佛法师 与 22 正法之 光 第十期 2011 年 4 月 印度班加罗尔的街道目前还不甚完善 大部分正 处在兴建工程中 道路上的 窟窿四处可见 尘土飞 扬 空气素质不佳 一路上 司机不停地按鸣喇叭 显得很不耐烦 若在马来西亚这么做 这种行为恐怕 已引起殴斗事件了 但在印度似是见怪不怪 没什么 大不了 抵达时已过了午夜一点 寺方将师父们安置 在位于寺院后方街上的旅馆 这是摩诃菩提学会作为 安置参与活动之外国访客的所在 下榻小旅馆后 师 父们入房休息 我也累呼呼了 因为已是大马时间凌 晨 3 点 30 分了

23 3 月 18 日 早 上 6 时 30 分, 这 是 摩 诃 菩 提 学 会 为 僧 团 提 供 早 斋 的 时 间 Ven.Ācharya Vūpasama 随 佛 法 师 Bhikkhu Aticca 和 约 百 位 来 自 印 度 各 地 及 各 国 的 南 传 僧 众, 一 齐 在 斋 堂 接 受 当 地 信 众 们 的 供 养, 场 面 极 为 庄 严 壮 观 居 士 提 供 的 食 物 全 是 蔬 食, 听 说 这 是 南 印 度 普 遍 的 情 况 我 与 几 位 洋 人 居 士, 在 另 一 处 享 用 地 道 的 早 餐, 虽 然 受 到 当 地 人 的 热 情 招 待, 但 我 却 不 敢 多 吃, 小 心 翼 翼 地 选 择 菜 肴, 深 恐 因 为 水 土 不 服, 惹 来 肠 胃 的 不 适 反 观 座 旁 的 那 群 西 方 居 士, 却 把 饭 与 各 类 菜 肴 盛 满 一 碟, 面 无 惧 色 地 大 快 朵 颐, 吃 得 津 津 有 味 过 后, 我 从 他 们 口 中 得 知, 原 来 这 一 群 西 方 居 士 是 这 儿 的 常 客, 已 护 持 学 会 多 年 了, 此 时 我 才 恍 然 大 悟! 早 上 8 时 30 分, 僧 众 及 各 地 护 法 出 发 前 往 禅 林 预 定 地 根 据 寺 方 的 说 法, 十 年 前 这 块 地 已 布 施 予 寺 方, 但 一 直 到 今 年 才 正 式 举 行 禅 修 中 心 的 动 土 暨 祈 祷 仪 式 摩 诃 菩 提 学 会 将 在 此 地 建 立 一 座 禅 修 中 心 Mahābodhi Dhammaduta Vihara, 从 Mahā Bodhi Vihāra 前 往 该 禅 修 中 心 预 定 地, 约 一 个 半 小 时 的 车 程, 共 有 四 辆 巴 士 载 满 僧 众 与 各 地 护 法 前 往 观 礼 途 中, 随 佛 法 师 向 座 旁 的 Bhante Vinayarakkhita 法 师 ( 摩 诃 菩 提 学 会 担 任 教 授 禅 法 的 主 导 法 师 ) 探 询 佛 教 在 印 度 的 发 展 过 程 与 近 况 在 双 方 的 言 谈 中, 大 师 父 真 诚 的 表 达 希 望 见 到 印 度 的 佛 教 能 够 再 次 的 显 现 佛 陀 原 来 的 教 导, 而 不 是 迷 失 在 任 何 后 世 的 大 师 或 学 派 的 教 说 里 大 师 父 认 为 印 度 的 出 家 人 是 相 当 的 可 贵, 同 时 以 佛 陀 的 教 导 为 荣, 并 在 实 践 佛 法 的 过 程 中, 更 要 以 实 用 及 息 苦 为 主, 而 不 是 沦 为 佛 教 学 说 的 研 究 而 已 Bhante Vinayarakkhita 法 师 提 到, 目 前 印 度 佛 教 的 禅 修 界, 多 以 在 家 学 派 的 葛 印 卡 禅 修 系 统 为 主 导, 出 家 僧 众 为 主 的 禅 修 教 授 师 是 少 之 又 少 由 于 在 印 度 教 导 禅 修 的 出 家 众 禅 师 不 多, 出 家 僧 人 反 而 以 居 家 信 士 为 师, 长 期 下 去, 僧 众 的 地 位 势 必 会 不 受 尊 重 及 不 被 肯 定 大 师 父 与 Bhante Vinayarakkhita 都 认 为 这 是 失 衡 发 展 的 现 象, 印 度 的 僧 人 必 须 加 倍 努 力, 才 能 改 变 失 衡 的 问 题, 让 印 度 佛 教 走 得 更 好 更 远 大 师 父 鼓 励 Bhante Vinayarakkhita 积 极 地 传 扬 佛 陀 的 禅 法, 培 育 印 度 的 僧 众, 发 展 佛 教 团 体, 利 益 众 生 车 行 约 50 分 钟, 途 中 经 过 位 在 Nelamangala 的 葛 印 卡 禅 修 中 心, 此 地 是 在 一 个 略 为 偏 僻 的 村 庄 旁, 大 家 藉 此 下 车 歇 息 参 观 Bhante Vinayarakkhita 带 领 我 们 进 入 该 禅 修 中 心, 禅 修 中 心 占 地 10 英 亩, 环 境 幽 静 道 场 内 设 有 禅 堂 男 女 宿 舍 斋 堂 等, 设 备 简 单 整 齐 我 们 在 禅 堂 外 观 望, 看 见 有 一 班 禅 修 者 正 在 聆 听 一 位 在 家 行 者 的 开 示, 可 见 葛 印 卡 禅 修 系 统 在 印 度 佛 教 界, 的 确 占 有 相 当 的 地 位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此 座 禅 修 中 心 土 地 捐 助 者, 正 是 摩 诃 菩 提 学 会 即 将 成 立 的 禅 修 中 心 土 地 的 捐 助 者 Sri Nishkama Chaitaniya 长 者, 我 暗 自 将 他 喻 为 现 代 给 孤 独 长 者, 大 家 都 为 这 位 长 者 的 善 举 深 感 法 喜! 经 由 Bhante Vinayarakkhita 的 介 绍, 这 位 现 代 给 孤 独 长 者 及 几 位 中 心 的 护 法 执 事, 很 恭 敬 地 向 大 师 父 顶 礼, 这 时 候 见 到 了 印 度 佛 弟 子 虔 诚 恭 敬 的 一 面 停 留 参 观 了 约 30 分 钟, 我 们 继 续 前 往 Mahābodhi Dhammaduta Vihāra, 约 莫 经 20 分 钟 后 抵 达 了 目 的 地 众 多 法 师 下 车 后, 即 前 往 禅 修 中 心 搭 建 的 帐 篷, 待 僧 众 就 绪 后 即 开 始 诵 经 祝 福, 此 行 观 礼 的 来 宾, 分 别 来 自 瑞 士 德 国 比 利 时 英 国 韩 国 泰 国 缅 甸 锡 兰 马 来 西 亚 台 湾 等 地, 共 祝 禅 修 中 心 的 建 筑 工 程 能 够 顺 利 的 进 行 此 一 禅 林 土 地 面 积 约 有 10 英 亩, 原 是 芒 果 园, 目 前 先 约 略 整 地, 四 处 摆 放 着 石 匠 准 备 凿 切 为 石 片 墙 面 的 长 方 体 大 石 块, 在 僧 团 及 十 方 善 信 的 参 与 下, 芒 果 园 将 会 转 变 为 正 法 的 园 地 历 经 约 一 小 时 的 诵 经, 法 师 们 受 邀 前 往 隔 邻 的 帐 篷 内 受 供 午 斋 午 斋 时, 我 发 现 没 有 准 备 钵 的 法 师, 23

24 特 別 報 導 面 前 都 有 用 香 蕉 叶 代 替 盛 饭 菜 的 碗 盘, 作 为 接 受 供 养 的 器 具, 觉 得 相 当 的 新 鲜 有 趣 怎 知 轮 到 自 己 用 餐 时, 居 士 们 也 是 用 香 蕉 叶 代 替 碗 盘 来 招 待 香 蕉 叶 上 放 了 几 款 菜 泥 豆 泥 等 菜 式, 淋 上 咖 喱 酸 奶 等 酱 汁, 再 加 上 饭 或 烤 饼 心 想 此 景 可 能 是 印 度 独 有 吧! 午 斋 后, 大 师 父 Bhante Aticca 和 来 自 韩 国 的 朴 清 秀 老 居 士 (Mother Park Chung-Soo) 进 行 了 约 40 分 钟 的 交 谈, 朴 清 秀 是 MahāBodhi Society 的 嘉 宾, 也 是 2010 年 诺 贝 尔 和 平 奖 的 受 提 名 人 之 一, 公 益 贡 献 达 五 十 四 个 国 家, 是 韩 国 圆 教 的 主 导 者 下 午 5 时 在 唯 有 僧 众 受 邀 出 席 的 大 长 老 (Venerable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弘 法 会, 高 龄 90 岁 的 大 长 老 精 神 奕 奕 地 告 诫 众 多 出 家 众, 指 出 佛 教 过 去 在 印 度 消 失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出 家 众 持 戒 不 严, 大 长 老 吁 请 出 家 人 必 须 从 惨 痛 的 教 训 中 醒 觉 过 来, 实 证 佛 法 大 长 老 强 调 禅 观 在 修 行 过 程 中, 扮 演 着 重 要 的 角 色, 出 家 人 在 严 守 戒 律 的 同 时, 应 当 精 进 不 懈 地 修 学 佛 法 禅 观, 利 益 印 度 的 众 多 苦 难 众 生 在 僧 伽 集 会 中, 随 佛 法 师 受 大 长 老 的 示 意, 在 集 会 中 致 词 随 佛 法 师 首 先 向 大 长 老 祝 寿, 并 表 达 了 对 大 长 老 的 尊 敬, 更 推 崇 肯 定 长 老 在 佛 教 回 归 印 度 本 土 上, 一 生 付 出 的 的 努 力 及 重 大 贡 献 In the Saṅgha convocation, by the suggestion of Bada Bhante Ven.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Ven. Ācharya Vūpasama gave a speech. First Ven. Ācharya Vūpasama expressed good wishes to the 90 th birthday of Bada Bhante and paid his highest respect to Bada Bhante. He highly praised and affirmed the efforts and great contributions of Bada Bhante to make Buddhism return to the land of India in his whole life. 随 佛 法 师 接 着 对 来 自 各 方 的 南 传 僧 众 说 到 : 印 度 是 佛 陀 的 故 乡, 对 全 世 界 的 佛 教 徒 而 言, 印 度 是 心 中 仰 望 及 梦 想 之 圣 地 ; 对 华 裔 佛 教 徒 来 说, 印 度 是 孕 育 圣 人 的 地 方 佛 教 徒 前 往 印 度 朝 圣, 主 要 是 为 了 寻 觅 佛 陀 的 教 法, 缅 怀 佛 陀 的 行 迹 然 而, 来 到 印 度 以 后, 多 数 的 佛 教 徒 是 失 望 了 因 为 佛 教 徒 看 到 的 只 是 佛 陀 曾 经 住 过 走 过 的 遗 迹, 还 有 散 布 各 地 近 乎 埋 没 的 佛 教 残 迹, 而 佛 陀 的 教 法 与 僧 团 的 传 承, 却 是 近 于 荡 然 无 存 印 度 佛 教 僧 团 比 起 世 上 任 何 地 方 的 僧 团, 在 唤 起 佛 弟 子 的 信 仰 上 来 说, 更 具 深 刻 的 意 义, 也 更 为 重 要 因 为 复 兴 印 度 的 佛 教, 是 全 世 界 佛 弟 子 的 共 同 心 愿, 这 必 需 仰 赖 印 度 佛 教 僧 团 的 努 力 个 人 虽 是 华 人, 但 身 为 僧 团 的 一 份 子, 印 度 佛 教 的 兴 衰 就 是 僧 团 的 责 任, 印 度 佛 教 僧 团 的 荣 耀, 也 就 是 全 体 僧 团 的 荣 耀 在 此 谨 祝 福 印 度 的 僧 团, 能 兴 隆 于 印 度, 流 传 久 远, 并 且 能 为 印 度 佛 教 作 出 可 贵 及 重 大 的 贡 献 相 信 在 印 度 佛 教 僧 团 的 努 力 下, 佛 陀 正 法 必 将 复 兴 于 印 度, 让 全 世 界 的 佛 弟 子 不 再 遗 憾 除 此 以 外, 随 佛 法 师 向 来 自 十 方 的 南 传 僧 众 说 明 : 华 人 过 去 虽 是 以 后 出 的 ( 大 乘 ) 菩 萨 道 为 主 要 信 仰, 但 近 二 十 年 来, 华 人 世 界 的 原 始 佛 教 及 南 传 佛 教, 已 经 萌 发 且 日 渐 流 传 二 十 年 来, 原 始 佛 教 南 传 佛 教 及 ( 大 乘 ) 菩 萨 道 从 原 先 的 对 立 及 冲 激 中, 已 渐 渐 学 着 相 互 尊 重 及 学 习, 并 且 逐 渐 的 学 习 如 何 共 存 共 荣 但 是, 目 前 原 始 佛 教 及 南 传 佛 教 的 僧 团, 都 还 在 建 立 的 初 期 阶 段, 很 需 要 十 方 僧 众 一 起 关 心 华 人 佛 教 的 发 展, 请 诸 方 长 老 大 德 僧 众 能 够 多 加 支 持 与 祝 福 如 此 一 来, 佛 陀 正 法 的 光 明, 不 仅 可 以 重 新 照 耀 印 度 的 大 地, 也 可 以 在 全 世 界 华 人 佛 教 圈 中 大 放 光 明 Ven.Ācharya Vūpasama then spoke to Theravada monks from many places: India is the home country of the Buddha, and also the sacred land where all 24

25 Buddhists respectfully seek and dream all over the world.to Chinese Buddhists, India is the land where many sages were fostered.many Buddhists go to India for pilgrimage, mainly to look for the teaching of the Buddha and also recall the traces of the Buddha. However, many of them become disappointed after they visited India.What they see are just historical remains where the Buddha dwelled and went, and those nearly buried ruins that are scattered everywhere.the Buddha s teaching and the lineage of the Saṅgha are nearly nothing left.in terms of inspiring the belief of Buddhists, the Saṅgha community in India is more meaningful and important than any other Saṅgha communities in the world.to revive Buddhism in India is the common wish of all Buddhists in the world, and needs the exertions of the Indian Saṅgha community.though I am a Chinese, since I am also a member of the Saṅgha, the prosperity of Indian Buddhism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every Saṅgha member.the glory of Indian Saṅgha is the glory of all Saṅgha members.here I give my best wishes to the Indian Saṅgha to prosper and pass down in India for a long time, and make valuable and great contributions to Indian Buddhism.I believe that, with the exertions of the Indian Saṅgha, the right Dhamma of the Buddha will revive in India again so that Buddhists in the world will not regret any more. Besides, Ven. Ācharya Vūpasama also explained: In the past, the main belief of Chinese Buddhists was the Mahayana Bodhisattva Path that appeared later than Theravada Buddhism; in nearly twenty years, Original Buddhism and Theravada Buddhism have sprout and spread gradually in Chinese world. For twenty years, Original Buddhism, Theravada Buddhism, and the Mahayana Bodhisattva Path have gradually changing from the opposing and confronting situations to a situation of paying respect to,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and learning how to coexist.the Chinese Saṅgha of Original Buddhism or Theravada Buddhism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establishment, and needs the concerns from many Saṅgha communities in the world to care for its development. I appeal to all elder monks and venerable monks to give more supports and blessings.the light of the Buddha's right dhamma will not only shine on the land of India again, but will also shine on the Chinese Buddhist communities in the world. 晚 上 8 时 大 长 老 宣 法 完 毕 后, 众 法 师 稍 事 休 息, 随 即 前 往 寺 院 区 内 的 大 菩 提 树 下, 共 同 为 日 本 大 地 震 大 海 啸 的 罹 难 者 与 受 灾 者, 诵 经 祝 福 法 师 们 双 掌 合 十, 一 个 接 一 个 地 绕 着 大 菩 提 树 徒 步 经 行, 一 边 念 诵 着 巴 利 经 文, 站 在 两 旁 的 信 众 则 虔 诚 地 合 掌 随 僧 众 诵 经 经 行 后, 法 师 及 各 地 护 法 一 起 围 坐 在 菩 提 树 下 静 坐, 表 达 对 日 本 灾 难 死 伤 者 的 哀 悼 过 了 约 莫 20 分 钟 后, 法 师 们 一 起 回 向 此 次 的 功 德 3 月 19 日 早 上 7 时 30 分 在 会 所 用 过 早 斋 后, 随 佛 法 师 与 一 位 阔 别 16 年 的 拉 达 克 (Ladakh) 南 传 比 丘 Bhante Sanghasena 重 逢 这 位 来 自 西 北 印 度 拉 达 克 小 镇 唯 一 的 南 传 比 丘, 在 16 年 前 曾 到 台 湾 寻 求 支 持 与 协 助, 因 为 他 发 心 要 在 故 乡 拉 达 克 建 立 医 院, 救 助 当 地 的 穷 人 当 时 他 遇 到 了 随 佛 法 师, 随 佛 法 师 慈 悲 地 请 一 位 服 务 于 台 湾 慈 济 功 德 会 的 资 深 护 法, 特 别 为 Bhante Sanghasena 引 见 慈 济 功 德 会 的 证 严 法 师, 当 时 曾 得 到 证 严 法 师 的 帮 助 相 信 这 样 的 机 善 缘, 对 于 Bhante Sanghasena 推 展 慈 善 事 务 必 有 着 可 贵 的 意 义 目 前 Bhante Sanghasena 已 成 功 地 在 拉 达 克 建 立 了 一 所 医 院, 利 益 当 地 贫 困 的 众 生 大 师 父 为 此 深 感 欣 慰, 还 将 相 应 菩 提 道 次 第 赠 送 给 Bhante Sanghasena, 希 望 他 也 能 以 佛 陀 正 法 利 益 当 地 众 生 早 上 9 时 30 分 由 摩 诃 菩 提 学 会 创 办, 印 度 政 府 支 助 的 南 传 佛 教 与 巴 利 文 研 究 大 学 (Bhagavan Buddha University of Pali and Theravada Buddhism Centre for Higher Learning), 在 十 方 僧 众 各 地 护 法 人 及 当 地 省 长 的 见 证 下, 进 行 了 开 幕 仪 式 一 早, 会 所 的 禅 堂 挤 满 了 僧 人 与 在 家 信 徒, 场 面 好 不 热 闹 大 会 邀 请 了 该 省 (Karnataka) 的 省 长 Shri 25

26 特 別 報 導 Hans Raj Bharadwaj 主 持 开 幕 仪 式, 接 着 由 大 长 老 Venerable Ācharya Buddharakkhita 致 词 在 开 幕 仪 式 后 段, 由 各 地 的 僧 团 长 老 代 表 致 词, 大 师 父 ( 随 佛 法 师 ) 首 先 代 表 华 人 的 原 始 佛 教 僧 团, 将 正 法 之 光 月 刊 赠 送 给 来 自 韩 国 的 2010 年 诺 贝 尔 和 平 奖 被 提 名 者 朴 清 秀 老 居 士 (Mother Park Chung- Soo), 接 着 向 印 度 佛 教 僧 团 及 与 会 的 护 法 来 宾 致 贺 在 简 短 的 贺 词 中, 随 佛 法 师 赞 扬 摩 诃 菩 提 学 会 在 弘 扬 佛 法 与 利 益 众 生 法 务 上, 所 做 出 的 重 大 贡 献, 并 祝 福 南 传 佛 教 与 巴 利 文 研 究 大 学 的 成 立 此 外, 大 师 父 认 同 大 长 老 开 办 佛 教 大 学 的 方 针 与 目 的, 认 为 开 办 佛 教 大 学, 提 供 研 究 佛 陀 教 法 的 学 府 是 正 确 及 值 得 赞 叹 的 事, 并 赞 叹 这 所 佛 教 大 学 将 会 是 印 度 佛 教 界 的 荣 耀, 她 的 贡 献 也 会 是 全 世 界 佛 教 界 的 荣 耀 大 师 父 说 : 印 度 是 佛 陀 诞 生 之 地 佛 陀 弘 法 之 地 佛 教 发 源 之 地, 在 此 造 就 了 无 数 的 圣 人, 相 信 这 所 佛 教 大 学 也 能 培 育 出 很 多 的 圣 弟 子, 并 为 救 度 印 度 苦 难 的 众 生 作 出 重 要 的 贡 献 大 师 父 认 为 这 一 切 的 成 就 必 须 依 靠 大 家 的 努 力, 无 私 的 奉 献 与 合 作, 接 着 诚 恳 地 吁 请 与 会 大 众 共 同 护 持 这 所 佛 教 大 学 In the later section of the inauguration ceremony, elder monks from many places gave speeches.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Saṅgha of Original Buddhism, Ven. Ācharya Vūpasama first gave a gift, Sammādhammadīpa journals, to Mother Park Chung-Soo from Korea, who was nominated for the 2010 Noble Peace Prize.Next he said greeting to the Indian Saṅgha, dhamma supporters and guests.in his brief greeting, Ven.Ācharya Vūpasama praised the great contributions of Maha Bodhi Society in Bangalore to spread Buddhism and benefit sentient beings, and gave his best wishe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Bhagavan Buddha University of Pali and Theravada Buddhism.He agreed with the policy and purpose of Bada Bhante to establish this University, and believed that it is correct and praiseworthy to provide an institute of higher learning for the public to study the teaching of the Buddha.He also praised that this University will be the glory of Indian Buddhists, and also the glory of all Buddhists in the world.ven.ācharya Vūpasama said: India is the land where the Buddha was born and gave teaching, and also the land where Buddhism originated and numerous sages were fostered. I believe that this University will also foster many sages in the future, and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benefit many suffered sentient beings in India. Ven. Ācharya Vūpasama believed that any achievement must rely on everyone s endeavor, selfless ded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then sincerely urged participants to support this University altogether. 晚 上 7 时 30 分 晚 上 8 点 30 分 开 始, 摩 诃 菩 提 学 会 进 行 一 项 彻 夜 诵 经 的 仪 式 在 诵 经 仪 式 开 始 前, 奉 献 禅 修 中 心 土 地, 被 我 称 为 印 度 的 现 代 给 孤 独 长 者, 在 儿 子 的 伴 随 下, 前 来 拜 见 随 佛 法 师, 而 大 师 父 则 欢 喜 的 接 见 这 两 位 佛 教 的 护 法 大 师 父 赞 叹 他 是 一 位 值 得 尊 敬 的 长 者, 不 但 能 够 亲 近 恭 敬 三 宝, 还 能 为 印 度 佛 教 作 出 可 贵 的 贡 献 大 师 父 对 长 者 说 : 出 家 人 必 需 让 诚 敬 护 持 僧 团 及 佛 法 的 人, 清 楚 的 知 道 佛 陀 真 正 的 教 法 是 什 么 接 着, 大 师 父 简 略 地 向 这 位 长 者 解 说 佛 教 历 史 的 演 变, 佛 灭 后 有 阿 难 系 和 优 波 离 系 两 大 师 承 ; 26

27 阿 难 系 的 传 承 曾 传 向 北 印 及 汉 地, 但 在 公 元 二 世 纪 的 法 难 中, 近 乎 毁 灭, 后 来 又 在 公 元 511 年 被 白 匈 奴 破 灭 于 北 印 度, 优 波 离 系 的 传 承 则 流 传 在 南 传 佛 教 的 巴 利 语 系 统 阿 难 系 与 优 波 离 系 传 承 的 早 期 教 法, 过 去 不 受 汉 传 佛 教 重 视, 还 被 贬 为 小 乘 教 法 目 前 华 人 佛 教 许 多 学 法 者, 正 努 力 的 从 两 大 师 承 传 袭 的 古 老 经 典 中, 两 相 对 照 当 中 的 共 说, 并 参 照 佛 教 历 史 的 考 证, 而 大 师 父 花 费 了 漫 长 的 岁 月, 目 前 已 可 以 恢 复 佛 陀 教 导 的 真 实 原 貌 了 大 师 父 为 长 者 指 出, 目 前 佛 教 界 普 遍 教 授 的 禅 法 多 是 直 观 无 常 苦 无 我 ( 空 ), 但 这 是 不 合 于 佛 经 中 的 禅 法, 而 正 确 的 禅 观 法, 应 在 六 触 入 处 修 因 缘 观 ( 集 法 及 灭 法 ), 才 是 佛 陀 教 授 的 正 确 禅 观 法 大 师 父 对 这 位 长 者 说 : 当 从 六 触 入 处 修 因 缘 观, 才 得 正 见 五 受 阴 是 缘 生 法, 从 中 了 解 现 前 身 心 的 实 况 大 师 父 为 了 让 长 者 明 暸 因 缘 观 的 真 义, 即 亲 身 示 范 如 何 从 现 前 因 缘 观 而 正 见 无 常 苦 无 我 我 所, 使 他 们 明 白 只 能 从 观 因 缘 的 真 相 中 断 除 常 见 我 见 ( 即 正 见 无 常 非 我 ), 开 展 真 正 的 智 慧 经 由 大 师 父 的 开 导, 父 子 二 人 当 下 即 深 有 颖 悟, 了 解 过 往 禅 观 法 的 偏 差, 诚 敬 欢 喜 的 向 大 师 父 顶 礼 致 谢 最 后, 大 师 父 祝 福 长 者 与 他 的 儿 子 健 康, 并 提 醒 务 必 牢 记 今 天 听 闻 的 教 导 又 以 轻 松 的 话 语 说, 他 们 是 当 代 大 师 父 传 授 原 始 佛 法 的 第 2 和 第 3 位 印 度 人 呢! 末 后, 长 者 与 他 的 儿 子 怀 着 感 恩 与 欢 喜 离 开 晚 上 8 时 30 分 这 一 天 是 满 月 日, 由 来 自 斯 里 兰 卡 的 八 位 比 丘 主 持, 在 佛 堂 大 殿 进 行 一 场 彻 夜 念 诵 巴 利 经 文 的 仪 式, 法 师 们 从 八 时 半 开 始 诵 经 至 到 清 晨 五 时 为 止, 连 续 10 个 小 时, 时 间 之 长 可 谓 具 有 特 殊 祝 福 防 护 的 意 义 3 月 20 日 早 上 8 时 30 分 早 斋 后, 随 佛 法 师 会 见 了 摩 诃 菩 提 学 会 的 一 位 在 家 居 士 他 是 拉 达 克 的 一 位 在 家 禅 学 老 师, 主 要 以 依 阿 毗 达 摩 (Abhidhamma) 教 导 禅 法, 曾 在 摩 诃 菩 提 学 会 出 家 3 年, 并 留 学 缅 甸 南 传 佛 教 大 学 2 年, 目 前 在 各 地 教 导 禅 修 听 过 了 这 位 居 士 的 简 述, 大 师 父 有 感 而 发 的 拿 了 笔 和 纸, 写 了 几 部 相 应 部 的 经 篇 章 号 给 他, 劝 他 认 真 的 回 去 研 究 经 说 法 教, 探 究 佛 陀 真 正 的 教 法, 以 免 误 了 他 人 还 不 知 随 佛 法 师 向 他 简 述 各 部 派 传 诵 的 阿 毗 达 摩 的 来 源, 佛 灭 百 年 内 所 谓 的 阿 毗 达 摩 (Abhidhamma), 意 为 无 比 法, 主 要 是 赞 叹 当 时 古 新 经 说 (sutta) 的 九 分 教 ( 九 部 修 多 罗 ) 日 后, 佛 灭 百 余 年 僧 团 分 裂 以 后, 各 部 派 集 成 自 部 的 学 说 理 论 ( 部 义 ), 并 将 自 部 主 张 的 论 说 加 以 赞 叹 为 无 比 法 (Abhidhamma 阿 毗 达 摩 ), 并 作 为 教 说 的 主 要 依 据 从 此 以 后, 佛 灭 百 年 内 原 本 作 为 赞 叹 经 说 的 无 比 法 (Abhidhamma 阿 毗 达 摩 ) 一 词, 转 变 为 宣 扬 部 派 主 张 思 想 之 论 述 的 代 名 词 Abhidhamma 阿 毗 达 摩 各 部 派 传 诵 的 阿 毗 达 摩 (Abhidhamma), 内 容 上 是 各 不 相 同, 如 北 方 说 一 切 有 部 是 依 发 智 论 为 本 的 7 部 论, 南 方 锡 兰 铜 鍱 部 是 依 论 事 为 本 的 7 部 论, 而 中 南 印 的 犊 子 部 及 化 地 部 饮 光 部 法 藏 部 则 是 传 诵 舍 利 弗 阿 毗 达 摩 ( 同 中 有 异 的 四 种 诵 本 ), 在 东 南 印 的 大 众 部 传 的 是 27

28 特 別 報 導 昆 勒, 再 加 上 其 他 的 论 说 大 约 有 一 二 十 余 部 论 书, 并 且 各 部 的 论 书 有 着 重 大 论 点 的 分 歧 大 师 父 反 问 这 位 居 士, 我 们 应 采 纳 那 一 部 派 的 论 书 呢? 除 此 以 外, 大 师 父 又 指 导 这 位 禅 修 老 师, 有 关 于 佛 陀 禅 法 与 部 派 佛 教 禅 法 的 差 异, 这 位 禅 者 听 了 以 后, 很 聪 颖 的 明 白 当 中 的 差 异, 非 常 欢 喜 这 位 禅 者 又 请 教 大 师 父, 如 何 有 效 地 降 低 拉 达 克 青 少 年 的 自 杀 率? 大 师 父 向 这 位 禅 修 老 师 提 供 了 一 些 建 议, 如 何 实 际 的 根 据 大 环 境 及 个 别 的 缘 由, 有 效 的 提 供 资 助 而 对 症 下 药, 才 能 增 强 拉 达 克 青 少 年 的 自 信 心 及 希 望 感, 以 便 降 低 青 年 的 自 杀 率 下 午 3 时 30 分 这 一 天 下 午 是 诸 方 僧 众 长 老 的 宣 法 时 间, 此 时 随 佛 法 师 首 次 在 印 度 公 开 的 传 弘 佛 陀 的 禅 法 大 师 父 先 感 谢 摩 诃 菩 提 学 会 的 邀 请, 随 即 说 明 为 什 么 在 盛 行 ( 大 乘 ) 菩 萨 道 的 华 人 世 界 会 有 南 传 出 家 人? 大 师 父 向 大 众 解 说, 华 人 佛 教 可 说 得 天 独 厚, 不 仅 有 南 传 巴 利 大 藏 经 的 翻 译 成 就, 也 有 汉 译 大 藏 经 的 传 承 从 公 元 1847 年 到 1983 年 之 间, 有 西 方 日 本 大 陆 和 台 湾 学 者, 经 过 多 年 的 研 究 和 考 证, 终 于 确 认 了 佛 灭 后 第 一 次 结 集 集 成 的 经 法 所 在 这 些 学 术 专 业 研 究 是 具 有 国 际 水 平, 而 且 涉 及 的 层 面 非 常 广 在 华 人 世 界 会 探 寻 原 始 佛 教, 或 是 修 学 南 传 铜 鍱 部 佛 教 的 人, 大 都 是 高 等 知 识 分 子 和 社 会 菁 英, 并 且 多 数 曾 在 北 传 ( 大 乘 ) 菩 萨 道 修 学 得 很 好, 绝 不 是 不 清 楚 佛 教 的 普 通 人 接 下 来, 大 师 父 根 据 优 波 离 系 南 传 相 应 部 及 阿 难 系 汉 译 杂 阿 含 为 大 众 讲 解 菩 提 道 次 第 及 禅 修 方 法 In this afternoon, many elder monks gave dhamma speeches.for the first time, Ven.Ācharya Vūpasama taught the Buddha s meditation method in India.First he thanked the invitation of Maha Bodhi Society in Bangalore, and then explained why there are Theravada monks in Chinese Buddhist World where the Mahayana Bodhisattva Path is prevailing. He explained that Chinese Buddhism is exceptionally gifted, because there are translations of Pali Theravada Tipitaka, and also the heritage of Chinese Tipitaka.From 1847 to 1983, Buddhist scholars in the West, Japan and Taiwan, after textual researches for many years, finally confirmed those Suttas from the first Buddhist Council.Their professional academic studies have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nd involve many aspects. Those people, who are willing to search for Original Buddhism or study Theravada Buddhism in Chinese Buddhist World, are mostly intellectuals and elites.they have studied well in the Chinese Mahayana Bodhisattva Path, and are not ordinary folks who do not understand Buddhism. Next, Ven.Ācharya Vūpasama started to teach the practice stages of the Bodhi Path and medit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Samyutta-Nikāya of Upāli lineage and the Samyukta-Āgama of Ānanda lineage. 当 天 大 师 父 是 以 华 语 开 示, 由 Bhikkhu Aticca 现 场 翻 译 为 英 语, 现 场 的 出 家 众 与 在 家 众, 无 不 认 真 的 聆 听 阿 难 系 杂 阿 含 及 优 波 离 系 巴 利 相 应 部 的 共 说, 相 信 这 是 他 们 第 一 次 听 闻 两 部 对 照 而 得 到 的 殊 胜 法 义 吧! 弘 法 会 结 束 后, 有 二 位 德 国 某 禅 修 中 心 的 居 士 听 法 后, 深 感 十 分 的 法 喜, 希 望 师 父 能 到 德 国 说 法 教 禅, 把 佛 陀 正 法 传 播 至 德 国 大 师 父 还 将 相 应 菩 提 道 次 第 赠 送 给 那 位 德 国 男 居 士, 作 为 他 们 的 共 修 中 心 研 究 参 考 之 用 随 后, 又 来 了 两 位 印 度 佛 友, 各 自 向 随 佛 法 师 请 法, 包 括 四 无 量 心 及 对 治 恶 缘 的 修 行 方 法, 大 师 父 慈 悲 地 为 他 们 解 开 心 中 的 疑 惑 这 一 次 随 师 的 印 度 之 旅, 不 但 增 广 了 见 闻, 更 随 师 听 闻 正 法, 还 进 一 步 的 了 解 印 度 佛 教 的 发 展 史 感 恩 一 切 的 因 缘! 善 哉! 善 哉! 善 哉! 28

29 顯 揚 正 義 原 始 佛 法 研 習 課 程 之 前 後 台 灣 書 記 組 从 公 元 2011 年 2 月 15 日 至 4 月 19 日, 每 周 二 晚 上 7 点 半 至 9 点 半, 由 中 道 僧 团 主 办, 中 华 原 始 佛 教 会 与 中 道 禅 林 共 同 协 办, 恭 请 随 佛 尊 者 至 台 北 市 中 心 的 民 有 里 活 动 中 心 礼 堂, 为 一 般 社 会 大 众 开 办 一 系 列 深 入 浅 出 的 弘 法 讲 座, 内 容 为 正 觉 人 生 此 次 宣 法 是 继 去 年 (2010) 在 台 大 校 友 会 馆 举 办 都 会 悠 活 二 日 禅 后, 再 次 正 式 公 开 与 完 整 的 将 原 始 佛 法 传 布 给 台 北 市 民 除 了 一 般 民 众 外, 也 鼓 励 大 都 会 的 上 班 族 群, 在 繁 忙 紧 张 的 工 作 之 余, 能 歇 口 气 来 静 静 地 聆 听 能 够 启 发 人 生 智 慧 的 法 语 课 程 内 容, 除 了 教 导 我 们 正 确 而 妥 善 的 面 对 与 处 理 日 常 生 活 所 遭 遇 的 种 种 问 题 外, 更 进 一 步 的 帮 助 我 们 开 启 正 觉 大 门 记 得 去 年 (2010)10 月, 在 中 华 原 始 佛 教 会 秘 书 组 与 法 务 组 细 心 的 规 划 与 筹 备 下, 我 们 成 功 的 举 办 了 第 一 次 的 对 外 宣 法 ; 今 年 (2011) 中 道 僧 团 在 台 湾 的 弘 法 行 程 中, 就 配 合 中 华 原 始 佛 教 会 法 务 组 所 提 出 来 的 规 划, 在 台 北 市 的 民 有 里 活 动 中 心, 举 办 一 系 列 弘 法 讲 座 规 划 过 程 中, 执 事 的 法 工 们 积 极 地 与 僧 团 讨 论 活 动 内 容, 而 且 依 着 计 划 逐 步 的 完 成 活 动 准 备 工 作, 包 括 : 法 务 组 的 上 课 环 境 与 场 地 勘 察 文 宣 组 的 海 报 制 作 与 张 贴 总 务 组 的 许 多 活 动 细 节 上 的 安 排 与 打 理 等 然 而, 僧 团 于 国 外 弘 法 时, 台 湾 的 法 工 们 仍 持 续 的 进 行 2011 年 2 月 中 旬, 在 举 办 春 节 十 日 禅 修 结 束 后 的 第 三 天, 民 有 里 活 动 中 心 的 课 程 就 紧 锣 密 鼓 的 展 开 了 很 值 得 赞 叹 的 是, 台 湾 的 法 工 群 在 处 事 上 越 来 越 有 默 契, 多 次 和 僧 团 合 作 与 共 事 后, 也 渐 渐 的 了 解 与 体 会 到 僧 团 做 事 的 态 度 与 风 格 在 开 课 的 第 一 天 晚 上, 僧 团 由 居 士 们 接 送 至 上 课 地 点, 下 车 后, 法 师 们 立 刻 看 到 几 位 法 友 熟 悉 的 身 影, 身 穿 着 黄 色 的 法 工 背 心, 在 一 楼 大 厅 的 各 个 出 入 口, 亲 切 的 为 大 众 引 导 入 场 方 向 ; 同 时, 在 楼 上 接 待 处 的 法 工 们, 也 各 司 其 职 的 帮 忙 布 置 与 接 待 听 法 者 ; 还 有 司 仪 及 总 务 组 的 组 员, 也 帮 忙 顾 前 顾 后, 处 理 现 场 的 状 况 ; 另 外, 文 宣 组 的 法 工, 负 责 帮 我 们 留 下 珍 贵 的 弘 法 记 录 由 于 上 课 地 点 在 捷 运 (subway) 站 附 近, 交 通 极 为 便 利 场 地 挑 高 且 宽 敞, 灯 光 明 亮, 而 且 室 内 空 间 能 够 容 纳 近 两 百 人, 是 一 个 难 得 的 宣 法 场 地 在 上 课 前, 僧 团 在 上 楼 的 电 梯 巧 遇 了 法 霖 居 士, 他 跟 我 们 说 明, 此 次 的 讲 座, 里 长 特 别 为 我 们 在 民 有 里 广 播 了 三 次 我 们 听 了 相 当 的 感 动 与 欢 喜, 非 常 感 谢 里 长 对 我 们 的 协 助 上 课 的 法 友, 除 了 一 般 民 众 外, 也 吸 引 了 一 些 上 班 族 群 在 下 班 后, 直 接 提 着 公 文 包 前 来 上 课 另 外, 也 有 几 位 北 传 的 尼 师, 积 极 的 参 与 此 一 系 列 的 讲 座, 听 得 相 当 法 喜 然 而, 每 次 的 善 后 是 个 很 大 的 工 程, 因 为 许 多 物 品 是 由 几 位 法 工, 每 星 期 固 定 从 道 场 与 法 友 住 家 搬 来 的, 因 此, 课 程 结 束 后, 还 得 由 法 工 与 现 场 的 听 法 者 帮 忙 收 拾, 由 而 大 家 的 同 心 协 力, 每 次 的 活 动 都 能 很 有 效 率 的 把 事 情 处 理 好, 让 僧 团 能 无 后 顾 之 忧 随 佛 尊 者 与 中 道 僧 团 常 受 邀 至 各 地 说 法 与 举 办 禅 修, 也 不 定 期 于 各 处 游 化, 随 缘 化 众, 因 此, 每 年 在 台 湾 的 时 间 并 不 多 今 年, 随 佛 尊 者 为 了 让 原 始 佛 法 在 人 民 善 良 宗 教 自 由 物 产 丰 饶 的 福 尔 摩 莎 (Formosa) 台 湾 生 根 茁 壮, 特 别 延 长 驻 锡 于 台 湾 的 时 间, 在 台 北 与 台 中 多 次 举 办 公 开 性 的 宣 法 讲 座 以 及 十 日 禅 修 尊 者 曾 说 : 那 里 的 众 生 需 要 佛 法, 我 就 到 那 里 宣 说 佛 陀 的 法 教, 所 以, 不 会 只 固 定 在 某 个 地 方 弘 法, 如 果 我 不 在 这 里, 那 么, 我 一 样 会 在 其 他 的 地 方, 继 续 转 世 尊 的 法 轮 所 以, 我 们 得 要 多 把 握 尊 者 在 台 湾 的 时 间 与 机 会, 不 要 与 佛 陀 教 说 ( 原 始 佛 法 ) 擦 身 而 过 中 道 僧 团 在 民 有 里 的 活 动 中 心 所 举 办 的 宣 法 课 程 将 在 四 月 底 告 一 段 落, 也 将 在 六 月 延 续 这 殊 胜 的 因 缘, 推 出 第 二 期 正 法 研 习 课 程, 欢 迎 诸 方 法 友 一 同 共 襄 盛 举 相 关 照 片 请 见 封 面 里 页 29

30 善 知 識 語 生 活 中 的 智 見 書 記 組 法 萱 法 璧 整 理 由 原 始 佛 教 中 道 僧 团 主 办, 中 华 原 始 佛 教 会 与 中 道 禅 林 协 办, 于 民 权 东 路 三 段, 民 有 里 活 动 中 心, 有 一 系 列 的 正 法 研 习 课 程 课 程 是 从 2011 年 2 月 15 日 到 4 月 19 日 的 每 周 二 晚 间 7:30pm 到 9:30pm 平 时 在 阳 明 山 写 书 禅 修, 随 佛 尊 者, 虽 然 足 迹 遍 及 美 国 马 来 西 亚 新 加 坡, 却 希 望 能 在 台 湾 介 绍 世 尊 宝 贵 的 教 法 仍 未 在 此 公 开 弘 法 的 尊 者, 眼 见 因 缘 逐 渐 成 熟, 遂 答 应 居 士 请 求, 以 讲 座 的 方 式, 并 用 多 数 人 能 理 解 的 说 法, 厘 清 一 般 人 对 信 仰 的 观 点 信 仰 形 式, 在 时 空 地 域 与 文 化 的 影 响 下, 随 着 人 们 的 需 要 在 改 变 佛 教 只 有 一 个 ; 我 们 的 老 师 只 有 一 位 ; 世 尊 对 苦 难 世 间 所 指 出 的 真 实 道 路 也 只 有 一 条, 但 佛 教 徒 却 有 形 形 色 色 的 想 法, 以 致 会 有 南 传 部 派 佛 教 ( 大 乘 ) 菩 萨 道 与 秘 密 菩 萨 道 的 分 别 也 许 诸 位 会 问 : 都 是 佛 教, 何 以 又 要 另 立 原 始 佛 教 呢? 原 始 佛 教 所 呈 现 的, 是 要 排 除 学 术 专 用 语, 以 及 历 史 流 变 中 新 增 或 质 变 的 教 义, 指 的 是 纯 正 朴 实 回 归 释 迦 佛 陀 亲 说 原 教 之 法 义 依 照 学 术 界 的 考 证, 佛 陀 正 觉 至 今 已 有 2443 年 在 漫 长 时 间 里, 传 扬 到 辽 阔 地 区, 各 时 代 文 化 下 的 思 想 家 与 宗 教 家, 为 了 适 应 民 俗 与 不 同 学 派, 演 绎 出 当 时 那 时 空 下 较 为 亲 切 且 容 易 被 民 间 接 受 的 各 种 型 态 佛 教 加 入 了 当 地 的 信 仰 哲 学 思 想 更 揉 杂 了 各 种 的 地 区 文 化 可 以 说, 后 世 佛 教 徒, 在 佛 教 流 传 的 不 同 时 间 里, 对 教 义 内 容 与 信 仰 形 式 多 多 少 少 有 增 有 减 例 如 : 汉 传 佛 教 于 隋 唐 时, 将 印 度 菩 萨 道 加 入 了 浓 厚 的 老 庄 思 想, 形 成 地 方 性 与 中 国 化 的 诠 释 ; 到 了 宋 朝, 又 受 儒 家 影 响, 最 后 成 为 儒 学 与 老 庄 化 的 汉 传 菩 萨 道, 也 就 是 我 们 今 天 所 认 识 的 佛 学 在 此 情 况 之 下, 原 来 世 尊 所 宣 说 的 教 法, 对 众 生 而 言, 却 更 显 得 益 加 的 遥 远 演 变 到 今 日, 竟 造 成 佛 法 只 有 一 个, 而 佛 教 却 有 许 多 种 的 情 形 也 许 对 佛 法 有 识 之 士 或 虔 诚 的 佛 教 徒 来 说, 不 太 容 易 接 受 这 样 的 事 实, 可 是 在 时 空 演 变 下, 这 是 文 化 影 响 的 现 象, 形 成 了 佛 教 二 千 多 年 来 的 风 貌 从 历 史 的 演 变 来 看, 再 过 五 百 年, 台 湾 所 信 仰 的 佛 教, 不 一 定 就 是 我 们 今 天 所 认 识 的 形 式 举 例 来 说, 将 近 四 十 年 前, 台 湾 人 多 数 拜 阿 弥 陀 佛 或 观 音, 少 拜 地 藏 王 菩 萨 但 到 了 二 十 年 前, 慢 慢 有 法 师 推 动 供 奉 地 藏 王 菩 萨, 一 段 时 间 之 后, 女 众 信 徒 开 始 接 受 于 是 家 中 的 佛 堂, 由 西 方 三 圣 改 成 了 弥 陀 观 音 与 地 藏 因 为 娑 婆 世 界 需 要 三 位 圣 者 来 救 度 : 在 世 时 祈 求 救 苦 救 难 的 观 世 音 保 佑 家 宅 平 安 事 业 顺 利 增 福 添 寿 生 儿 育 女 ; 临 终 时, 期 待 弥 陀 接 引 至 西 方 极 乐 ; 至 于 看 不 见 的 鬼 神 世 界, 则 靠 地 藏 王 菩 萨, 消 解 过 去 业 障 或 冤 亲 的 纠 缠, 形 成 符 合 人 生 各 方 面 需 求 的 铁 三 角, 也 是 最 有 保 障 也 最 受 欢 迎 的 信 仰 形 式 迷 信 不 可 怕, 邪 见 才 可 怕 在 宗 教 世 界 里, 尤 其 是 佛 教, 自 古 以 来, 始 终 有 两 个 问 题 需 要 解 决, 以 致 形 成 了 两 种 人 的 存 在 甚 至 往 后 的 岁 月, 这 两 种 人 仍 然 影 响 着 佛 教 的 信 仰 形 式 一 务 实 实 际 追 求 真 相 的 人 : 对 佛 法 有 兴 趣 的 人, 大 多 不 太 能 够 接 受 这 样 的 说 法 : 万 事 万 物 都 由 神 所 创 造 ; 身 为 人 则 必 须 完 全 遵 从 神 的 意 旨 并 且 对 于 难 以 证 明 的 简 单 解 释, 不 怎 么 感 到 满 意 所 以 愿 意 试 着 用 理 智 思 惟, 理 解 佛 陀 的 教 法, 探 寻 生 命 的 真 相 ; 以 智 慧 务 实 的 态 度, 解 决 生 活 的 难 题 二 需 要 寄 托, 寻 找 庇 佑 的 人 : 许 多 信 众 由 于 家 境 的 关 系, 终 年 为 生 活 奔 波 劳 碌, 没 有 太 多 条 件 追 求 真 相 但 他 们 相 信 佛 陀 的 智 慧, 有 大 能 大 力 不 可 思 议, 也 听 懂 离 恶 行 善 的 开 示 当 面 对 黑 暗 害 怕 与 困 境 而 无 所 适 从 时, 将 人 生 的 痛 苦 交 予 托 付, 做 30

31 为 光 明 的 希 望, 以 得 到 依 靠 与 保 佑 虽 然 需 要 的 只 是 寄 托, 并 不 想 探 求 太 多 真 相, 却 不 像 其 他 神 教 来 得 那 么 简 单 随 佛 尊 者 在 此 谈 及 他 出 家 修 行 的 因 缘, 从 不 曾 忘 记 要 利 益 广 大 苍 生 ; 也 明 白 信 众 内 心 的 需 求 都 是 一 样 的, 却 深 信 : 佛 陀 不 是 让 我 们 靠 保 佑 来 解 决 生 活 的 痛 苦, 或 给 我 们 信 仰 上 的 寄 托 而 已 ; 佛 法 应 该 有 更 务 实 实 际 的 方 法 可 以 操 作, 来 明 白 生 命 的 真 相 在 整 个 佛 教 的 发 展 过 程 当 中, 上 述 两 种 人 的 不 同 需 求, 在 各 个 时 空 地 域 与 文 化 里, 造 成 了 两 种 信 众 他 们 用 个 别 的 方 式 礼 赞 佛 陀 护 持 佛 教, 而 佛 教, 就 在 这 两 种 面 貌 下, 相 互 影 响 发 展 牵 引 增 上 而 互 有 消 长, 成 为 今 日 的 佛 教, 这 也 可 以 说 是 历 史 的 必 然 现 象 如 果 纯 粹 为 了 寻 求 真 实, 却 看 到 佛 教 神 化 的 信 仰 活 动 而 感 到 难 过, 是 没 有 必 要 的 现 实 的 真 实 需 要 智 慧 去 理 解, 说 得 再 好, 总 是 曲 高 和 寡 ; 高 深 的 佛 法 没 有 广 大 信 众, 不 能 产 生 澎 湃 的 力 量, 佛 教 将 因 此 变 成 小 教 派, 不 多 久 就 会 消 失 在 世 界 上 如 果 没 有 这 些 将 佛 陀 当 救 度 希 望, 虔 诚 信 仰 的 广 大 信 众, 佛 教 对 社 会 的 影 响 力, 将 会 减 少 许 多, 也 不 会 传 续 很 久 对 于 这 种 形 态 的 人, 应 用 包 容 的 心 去 理 解, 虽 然 看 起 来 好 像 迷 信, 但 是 没 有 了 他 们, 佛 教 却 不 会 变 得 更 好, 他 们 护 持 的 殊 胜 功 德 对 佛 教 的 传 承,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反 之, 如 果 没 有 愿 意 追 寻 真 相 讲 真 话 的 一 群 修 行 人, 将 佛 教 的 智 慧 精 神 淋 漓 尽 致 的 显 现, 让 佛 教 显 现 出 与 其 他 宗 教 卓 然 不 群 的 特 色, 佛 教 依 然 会 传 续 下 去, 可 是 会 变 得 与 一 般 神 道 差 不 多 所 以 不 管 是 需 要 依 靠 或 追 寻 真 相, 都 是 佛 陀 的 弟 子 有 智 慧 与 能 力 研 读 经 典 的 人, 应 有 心 量, 并 懂 得 接 受 包 容 形 形 色 色 将 佛 教 当 做 寄 托 的 人 ; 而 一 般 信 众 对 于 认 真 研 究 经 法 的 人, 则 要 有 与 众 不 同 的 了 解 与 尊 重, 正 是 因 为 有 了 他 们, 才 让 佛 教 更 为 光 明 殊 胜 佛 弟 子 能 用 如 此 智 慧 的 心 境, 互 相 需 要 与 协 助 相 互 尊 重 与 圆 成, 那 么 佛 教 仍 然 可 以 像 二 千 多 年 来 一 样, 佛 法 只 有 一 个, 佛 教 却 有 很 多 因 为 在 不 同 时 代 文 化 和 地 区, 过 去 现 在 到 未 来, 都 会 有 新 的 教 派 和 说 法, 我 们 需 要 智 慧 的 心 胸 了 解 与 接 纳 勿 排 斥 其 他 善 良 宗 教 与 传 统 很 多 人 并 非 由 于 不 喜 欢 基 督 教, 才 选 择 一 贯 道 天 主 教 犹 太 教 或 回 教 世 上 形 形 色 色 的 人, 都 在 各 种 不 同 因 缘 下, 各 取 所 需, 信 仰 他 认 同 的 宗 教 因 此 佛 教 徒 不 只 受 到 佛 教 的 保 护, 举 个 例 子 来 说 : 一 个 弱 小 女 子, 身 上 带 着 钱, 三 更 半 夜 走 在 路 上, 却 可 以 平 平 安 安 回 到 家 警 察 不 会 无 处 不 在, 却 是 因 为 人 们 有 信 仰, 在 信 仰 中 受 到 教 化 而 不 会 侵 害 你 我 们 活 着, 不 时 受 到 其 他 不 同 宗 教 的 帮 助, 也 同 时 辗 转 得 到 利 益, 因 此, 只 要 不 违 背 社 会 约 定 俗 成 的 善 良 风 俗, 任 何 宗 教 都 需 要 受 到 尊 重 并 且 要 谨 记, 当 你 追 求 生 命 真 相 的 同 时, 不 要 因 为 个 人 信 仰 的 痴 情, 对 其 他 宗 教 产 生 排 他 性 而 感 情 用 事, 你 可 以 不 参 与 信 仰, 但 如 果 没 有 了 他 们, 这 世 间 不 见 得 会 更 好 佛 陀 到 底 教 导 我 们 什 么? 今 天 开 始 为 法 友 们 介 绍 与 你 关 系 密 切, 在 原 始 佛 法 中 的 古 老 认 识, 不 管 你 是 哪 种 人, 都 希 望 在 人 生 中, 物 质 所 需 不 缺 ; 内 心 少 烦 恼 ; 与 人 相 处 感 情 会 更 好, 这 样 的 需 求 实 际 而 直 接, 可 是 在 人 生 的 过 程 中, 有 时 是 不 易 达 成 的 目 标 正 因 为 如 此, 我 们 都 很 想 了 解, 以 佛 陀 的 智 慧, 到 底 教 了 我 们 什 么, 用 什 么 方 法 可 以 度 越 生 命 的 难 关 佛 陀 的 教 法 正 式 用 词 是 因 缘 法 ; 而 民 间 的 用 词 则 是 因 果 因 缘 是 佛 陀 智 慧 法 眼 所 见 ; 而 因 果 则 是 一 般 人 普 遍 的 观 念, 其 中 内 容 深 义 迥 然 不 同 如 果 用 因 缘 的 说 法, 就 会 有 以 下 两 种 意 义 : 一 所 有 现 前 的 一 切 事 物, 都 可 以 改 变 二 所 有 未 发 生 的 一 切 ( 指 下 一 秒 下 一 分 钟 或 下 辈 子 ), 都 还 没 有 决 定, 甚 至 此 时 此 刻 也 都 仍 未 决 定 所 谓 的 因 果 则 是 说 : 所 有 的 现 在 就 是 一 种 结 果, 已 经 造 成 这 样 了, 根 本 无 法 改 变 因 果 的 观 念 是 由 原 因 来 决 定 结 果, 比 如 说 : 这 辈 子 做 了 什 么, 已 经 决 定 下 辈 子 的 遭 遇 两 种 观 点 的 不 同, 将 影 响 你 对 生 31

32 善 知 識 語 命 的 认 知, 不 能 有 所 偏 差 一 般 人 会 问 : 为 什 么 我 现 在 会 这 样? 神 教 者 说 是 神 的 安 排 ; 而 佛 陀 的 教 导 却 要 我 们 契 入 因 缘 如 实 观 察, 用 因 缘 观 的 智 慧 来 看 待 世 间 种 种 因 缘 观 指 的 就 是 影 响 的 意 思 因 果 的 观 念 宿 业 决 定 论 宿 命 观 指 的 是 宿 业 决 定 论 现 在 所 有 的 际 遇, 是 因 为 过 去 所 做 所 为 的 缘 故, 在 此 之 前 已 经 决 定 了 包 括 : 长 得 怎 样 聪 明 与 否 住 什 么 房 舍 富 有 或 贫 穷 甚 至 会 遇 到 哪 种 人 人 生 过 得 好 不 好 都 已 经 由 过 去 的 业 报 决 定 了 从 历 史 来 探 讨 宿 业 决 定 论 的 由 来 根 本 上, 宿 业 决 定 论 并 不 属 于 佛 教, 是 比 佛 教 早 六 七 百 年 前 的 说 法 闪 族 的 雅 利 安 人, 在 公 元 前 二 千 年 左 右 南 侵, 进 入 印 度 征 服 土 著, 建 立 殖 民 社 会, 创 造 婆 罗 门 教 的 梵 神 信 仰 也 是 一 种 狭 隘 的 种 族 信 仰 主 要 是 说 梵 神 创 造 天 地 万 物, 最 爱 的 只 有 雅 利 安 人, 所 以 赐 给 尊 贵 的 雅 利 安 人 灵 魂, 死 后 可 以 再 生 而 印 度 原 住 民 则 是 卑 贱 的 种 族, 没 有 灵 魂 不 能 再 生, 是 被 创 造 来 服 侍 雅 利 安 人 的 到 了 公 元 前 一 千 二 百 年 左 右, 印 度 人 不 愿 受 欺 压, 起 来 反 对 婆 罗 门 教 聪 明 的 先 知 们 不 但 不 信 神 造 论, 反 而 开 始 创 造 新 宗 教 当 时 印 度 原 住 民 的 思 想 称 为 奥 义 书, 改 革 思 潮 指 出 : 宇 宙 没 有 造 物 主, 只 有 永 恒 不 变 的 神 我, 那 是 永 恒 不 变 的 本 体 宇 宙 像 大 海 是 咸 的, 那 么 其 中 的 任 何 一 滴 海 水 也 都 是 咸 的, 因 此 大 地 万 物, 甚 或 一 粒 沙, 都 是 宇 宙 的 一 部 分, 现 在 却 拥 有 永 恒 不 变 的 神 我 这 种 新 说 解 决 了 几 个 难 题 : 一 印 度 人 以 前 没 有 灵 魂, 现 在 却 拥 有 永 恒 不 变 的 神 我, 不 只 可 以 和 雅 利 安 人 平 起 平 坐, 甚 至 众 生 也 都 是 平 等 的 二 印 度 原 住 民 拥 有 了 不 变 的 神 我, 藉 由 神 我 可 以 再 生 三 婆 罗 门 教 的 信 仰, 只 能 用 神 的 意 志 和 安 排 来 解 释 现 前 众 生 的 千 差 万 别 ; 而 奥 义 书 思 潮, 则 发 展 出 宿 业 决 定 论 来 解 释 世 间 人 的 种 种 不 同 ( 前 辈 子 的 所 行 所 为, 决 定 了 此 生 的 遭 遇 或 富 贵 贫 贱 ) 宿 业 决 定 论 的 盲 点 如 果 这 样, 你 对 人 的 印 象 好 坏 有 没 有 缘 份, 都 是 宿 业 决 定 的 当 你 相 信 了 这 种 说 法, 会 有 一 种 可 怕 的 结 果 : 相 信 当 前 的 灾 难 是 合 理 的, 以 为 是 上 辈 子 没 做 好, 就 会 逆 来 顺 受, 而 不 肯 务 实 的 面 对 问 题 找 寻 原 因, 寻 求 解 决 的 方 法, 到 后 来 越 拖 越 久 得 过 且 过, 反 而 深 陷 其 中 ; 若 是 在 生 活 中 得 到 了 何 种 利 益 或 恩 惠, 不 但 不 懂 得 珍 惜 感 恩, 却 认 为 是 理 所 当 然 这 种 想 法 使 人 在 社 会 上 遭 遇 不 公 不 义 的 事, 反 而 以 为 是 自 己 的 错 ; 当 一 个 人 做 了 不 当 的 事 获 得 不 应 得 的 利 益, 你 却 以 为 他 前 辈 子 有 修 或 者 用 不 是 不 报, 时 候 未 到 来 做 解 释 宿 命 业 报 的 理 论, 无 形 中 将 受 欺 凌 视 为 理 所 当 然, 却 让 素 行 不 良 的 人 受 到 宿 命 论 的 保 护 好 好 的 人 生, 全 然 成 了 欠 债 与 还 债 的 机 制, 做 好 事 ( 有 如 还 债 ) 没 有 功 德 ; 受 欺 侮 ( 应 当 被 讨 债 ), 成 为 理 所 当 然 逐 渐 形 成 了 逆 来 顺 受 的 人 格, 不 但 有 损 做 人 的 尊 严, 进 而 失 去 对 自 己 的 信 心, 导 致 一 种 怯 懦 退 缩 的 人 生 观 因 缘 观 所 见 : 现 前 三 要 素 佛 陀 不 讲 宿 命 业 报, 只 讲 因 缘, 依 因 缘 观 的 见 解, 现 前 你 的 处 境, 是 由 于 三 个 因 素 所 造 成 一 此 时 此 刻 之 前 的 过 去, 所 发 生 的 事 二 当 前 个 人 身 口 意 的 造 作 三 现 前 外 在 环 境 所 造 成 的 影 响 此 三 者 相 互 关 联 作 用, 形 成 了 你 的 处 境 当 人 生 碰 到 困 难 阻 碍, 唯 有 依 因 缘 法 与 缘 生 法 的 智 慧, 积 极 务 实 的 面 对 问 题 现 前 所 发 生 与 过 去 是 有 关 的 ; 个 人 与 外 在 环 境 也 都 有 责 任, 不 是 靠 消 灾 祈 福 就 能 解 决 此 刻 的 过 去 是 历 史, 无 法 用 任 何 力 量 抹 拭 掉, 虽 然 对 现 在 会 有 影 响, 但 还 是 不 能 决 定 ; 外 在 环 境 错 综 的 人 事, 一 时 也 无 法 扭 转 只 有 努 力 改 变 个 人 的 身 口 意, 才 有 机 会 参 与 转 化 外 在 环 境, 并 缓 和 过 去 历 史 对 现 前 的 影 响, 用 这 样 的 方 式 来 影 响 现 在 的 一 切, 往 更 好 的 方 向, 这 就 是 因 缘 的 现 实 唯 有 在 身 口 意 智 觉 增 上 ; 关 怀 周 遭 环 境 人 事 的 互 动 ; 努 力 度 越 贪 瞋 痴 ; 达 到 苦 恼 的 止 息, 来 影 响 改 变 人 生, 才 能 让 现 在 更 好 32

33 正 法 新 闻 2443/2011 年 3/20 送 爱 到 孤 儿 院 公 益 活 动 关 怀 社 会, 诚 心 行 善, 自 利 利 他, 由 此 做 起 2011 年 3 月 21 日 星 期 日 早 上, 槟 城 中 道 禅 林 再 次 举 办 送 爱 到 孤 儿 院 的 慈 善 公 益 活 动, 发 扬 佛 教 慈 悲 的 精 神, 落 实 不 分 肤 色, 不 分 种 族 的 慈 悲 无 私 的 理 念 俗 话 说 : 助 人 为 快 乐 之 本 一 群 仰 信 原 始 佛 教 ( 佛 陀 原 说 ) 的 佛 弟 子, 抱 持 诚 心 略 尽 棉 力, 帮 助 被 父 母 遗 忘 的 儿 童, 希 望 能 够 带 给 他 们 一 份 喜 乐, 让 他 ( 她 ) 们 和 其 他 孩 子 一 样, 能 有 快 乐 的 成 长 经 验 除 了 槟 城 的 法 友, 还 有 暂 时 驻 锡 在 槟 城 中 道 禅 林 的 法 月 师 父, 加 上 来 自 威 省 的 法 友, 一 行 人 约 有 四 十 多 位 参 与 善 举, 发 挥 为 善 最 乐 的 精 神, 同 送 温 情 到 槟 城 The Ramakrishna Ashrama 孤 儿 院 这 座 拥 有 悠 久 历 史, 并 以 创 办 人 Sri Ramakrishna Ashram(18/2/ /8/1886) 名 字 命 名 的 孤 儿 院, 是 在 1938 年 11 月 10 日 正 式 成 立 于 槟 城 目 前 住 着 45 位 孤 儿, 年 龄 介 于 五 岁 到 十 八 岁 之 间, 其 中 有 一 位 现 年 六 十 多 岁 的 印 度 妇 女, 自 四 岁 起 就 住 在 这 里, 从 受 益 的 孤 童 转 为 利 人 的 施 助 人, 就 这 样 渡 过 一 生 的 岁 月 当 天 除 了 准 备 的 美 味 蔬 食 佳 肴 及 糕 点 以 外, 也 发 放 了 一 些 日 常 食 粮 如 : 米 糖 面 粉 米 粉 饼 干 MILO 饮 品 及 食 油 等, 并 由 吴 居 士 合 家 赞 助 45 份 包 装 精 美 的 礼 物 虽 然 彼 此 的 宗 教 信 仰 不 同, 为 了 表 示 我 们 的 诚 意 与 尊 重, 同 时 展 现 佛 教 灭 苦 为 本 的 精 神, 无 视 于 信 仰 差 异 的 慈 悲 胸 怀, 法 月 师 父 带 领 我 们 大 家 参 与 他 们 的 宗 教 诵 经 仪 式 午 斋 时 间, 大 家 按 照 次 序 排 队, 并 由 法 月 师 父 带 头 接 受 法 工 们 分 配 的 食 物 斋 后, 法 月 师 父 以 英 语 致 词, 法 泉 则 以 马 来 语 翻 译 接 着 数 字 法 友 为 院 童 献 唱 一 首 悦 耳 动 听 的 佛 曲 佛 陀 的 爱, 法 友 们 兼 比 手 语 为 了 能 与 小 朋 友 有 更 近 距 离 的 接 触 与 互 动, 法 友 们 邀 请 这 些 院 童 一 起 比 手 语, 并 安 排 猜 手 语 游 戏 看 那 五 位 小 朋 友 最 先 答 对 五 个 手 语 动 作 : 佛 陀 爱 心 和 平 关 怀, 将 获 赠 送 一 份 礼 物 作 为 奖 励 过 后, 法 月 师 父 与 吴 居 士 一 起 颁 发 45 份 礼 物 给 院 童 活 动 结 束, 大 家 合 拍 纪 念 大 合 照 离 开 时, 法 月 师 父 特 别 祝 福 服 务 已 经 4 年 的 Selvi 及 服 务 20 年 的 Rajalashimi 印 度 妇 女 这 项 活 动 历 时 两 个 多 小 时, 在 充 满 和 乐 的 气 氛 中 圆 满 结 束 相 关 活 到 报 导 请 见 封 底 里 页 2443/2011 年 3/26 中 道 禅 林 台 中 分 院 首 次 举 行 供 修 活 动 中 道 僧 团 每 周 六 于 台 北 中 道 禅 林 有 宣 法 课 程, 同 时 与 世 界 各 地 法 友 同 步 联 机, 为 利 泽 中 南 部 交 通 不 便 的 法 友,2011 年 3 月 25 日 正 式 对 外 宣 布 自 3 月 26 日 起, 每 周 六 早 上 九 点, 台 中 道 场 加 入 同 步 联 机 共 修 行 列, 唯 法 讯 公 告 过 晚 仓 促, 以 致 当 日 参 与 人 数 寥 若 星 辰, 稍 欠 妥 善, 但 这 项 佳 音 意 味 着 菩 提 树 下 的 光 辉 将 照 亮 更 多 忧 苦 晦 涩 的 心 灵, 引 摄 世 人 回 归 佛 陀 之 道, 重 建 僧 俗 和 合 无 诤, 法 同 一 味 之 盛 况 此 外, 平 日 星 期 一 到 星 期 五 (9:00~17:00) 开 放 礼 佛 禅 坐, 欢 迎 十 方 善 友 踊 跃 参 与 共 结 法 缘, 依 止 原 始 佛 法 正 觉 一 乘 菩 提 道, 开 展 人 间 佛 教 实 现 自 利 利 他 行 中 道 禅 林 台 中 分 院 地 址 : 台 中 市 南 屯 区 文 心 路 一 段 378 号 11F 之 1 洽 询 电 话 :(04) 或 (02)

34 正 法 新 聞 正 法 新 闻 2443/2011 年 4/2 僧 团 参 加 故 袁 毓 华 居 士 告 别 式 故 袁 毓 华 居 士 的 一 对 儿 女 与 随 佛 尊 者 结 缘 已 有 约 二 十 年 了, 长 期 的 互 动 与 对 僧 团 的 了 解, 不 管 僧 团 遭 受 多 少 风 雨, 他 们 都 是 始 终 一 路 相 挺 的 坚 贞 法 友 2011 年 4 月 2 日 是 故 袁 毓 华 居 士 的 告 别 式 早 上 7:30 随 佛 尊 者 与 美 国 联 机 说 法 至 10 : 15 ; 僧 团 随 即 赶 往 台 北 市 立 第 一 殡 仪 馆, 故 袁 毓 华 居 士 告 别 式 会 场, 主 持 追 思 开 示 程 仪 追 思 程 仪 进 行 时, 尊 者 引 领 大 众 诵 念 皈 敬 佛 法 僧 戒 文, 以 及 带 领 大 众 一 同 读 诵 佛 经 --- 大 正 藏 杂 阿 含 758 经 与 大 正 藏 杂 阿 含 760 经 ; 接 着 由 袁 故 居 士 的 孙 女 表 达 对 外 婆 的 怀 思 感 言, 这 份 真 挚 祖 孙 之 情 的 哀 思, 令 闻 者 潸 然 ; 在 大 众 正 沉 浸 于 这 样 的 哀 凄 气 氛 中, 尊 者 以 大 正 藏 杂 阿 含 931 经 来 警 醒 在 场 大 众, 要 大 家 随 时 将 心 念 安 住 在 念 如 来 事 念 于 法 事 念 于 僧 事 自 念 净 戒 自 念 施 事 念 诸 天 事 的 六 随 念 中, 即 使 感 伤 也 不 要 忘 记 提 起 正 念 最 后 在 大 众 一 同 诵 念 皈 依 四 法 及 功 德 回 向 时, 尊 者 仍 不 忘 提 醒 大 众 : 每 个 人 都 会 面 临 老 病 死 到 来 的 一 天, 今 天 我 们 来 送 袁 故 居 士, 改 天 轮 到 别 人 来 送 我 们, 我 们 将 如 何 面 对 此 事 呢? 接 着, 尊 者 引 用 佛 陀 回 答 摩 诃 男 的 教 说 : 一 颗 树 在 活 着 的 时 候, 如 果 是 朝 着 东 方 生 长, 当 有 一 天 这 颗 树 倒 下 去 时, 也 必 然 是 倒 向 东 方 以 此 提 醒 大 众 : 如 果 我 们 平 日 就 能 做 正 确 而 妥 善 的 事, 就 不 必 担 心 死 后 会 如 何? 只 要 时 时 安 住 在 正 念 里, 同 时 也 能 行 正 确 的 事, 不 仅 现 前 的 人 生 会 更 好, 死 后 也 无 须 担 忧 将 往 何 处 去? 2443/2011 年 4/9 中 道 僧 团 亲 临 台 中 分 院 宣 法 2011 年 4 月 9 日 清 晨, 中 道 僧 团 与 法 工 们 便 风 尘 仆 仆 地 南 下 台 中 道 场 准 备 弘 法 事 宜, 没 有 舟 车 劳 顿 的 倦 容, 唯 有 智 觉 圆 满 的 热 忱! 随 佛 尊 者 上 午 首 先 针 砭 佛 弟 子 昧 于 不 积 极 善 巧 地 将 佛 法 介 绍 于 予 亲 友, 自 满 于 宽 大 与 尊 重 信 仰 自 由 下 的 虚 荣, 助 长 排 他 性 高 的 一 神 教 扩 张, 形 成 劣 币 逐 良 币 之 势, 徒 增 世 间 的 冲 突 与 对 立 ; 紧 接 着 直 指 学 法 者 的 盲 点 与 错 误 模 式 自 我 主 见 强, 又 只 想 要 别 人 给 答 案, 不 懂 得 亲 自 探 寻 追 根 究 柢 问 题 的 缘 由, 同 时 强 调 佛 法 的 重 点 是 解 决 问 题 与 痛 苦, 而 修 行 的 内 涵 在 于 脑 内 革 命 度 越 迷 惑 与 贪 爱, 改 变 生 活 态 度 应 当 体 认 人 间 没 有 完 美, 在 这 充 满 着 罪 恶 困 难 与 挑 战 的 现 实 丛 林 里, 世 间 的 烦 恼 皆 是 依 靠 四 圣 谛 三 转 十 二 行 而 止 息, 自 利 利 他, 自 觉 觉 他 是 同 步 并 进, 下 午 则 针 对 止 观 的 正 行 与 次 第, 巨 细 靡 遗 深 入 浅 出 地 阐 述, 令 闻 法 者 获 益 匪 浅! 34

35 2443/2011 年 4/16~4/ /2011 年 4/19 台大校友会馆二日禅 原始佛教正法研习课程 一 圆满结束 2011 年 4 月 16 日及 17 日两天 由中道僧团主 由中道僧团主持 中华原始佛教会协办的 原始 办 台北中道禅林 中华原始佛教会协办 在台湾大 佛教 正法研习课程第一期 为期八次的讲座 2011 学校友会馆举办都会二日禅 16 日周六一早就有超过 年 4 月 19 日夜晚 随佛尊者以主题 十二因缘的现 十五位的法友到达 在会场参与布置 协助报到 等 起与流转 作为这一系列讲座的压轴 现场有来自台 等工作 而参加二日禅闻法受益的学员则超过五十 北各地法友超过六十多人参加 尊者在结束说法离开 人 当中有数位北传及南传尼众 约莫 8:50 主法的 前询问法友到场听法感想时 法友如一的回答 法喜 Ven. Bhikkhu Vūpassama 随佛尊者 及八位中道僧 充满 中圆满结束这一期的研习课程 团的僧众到达 由亲近禅林多年的法力师兄接待 这次的讲座 师父提到生死轮回的缘起 来自于 两天时间 随佛尊者除了宣说 佛陀禅修法 十二 无明 而无明不是无始劫来就有 是源自于不如实知 因缘法 的原说之外 原始佛法教说与部派佛教历史 五蕴缘生 并对六触入处 五受阴 四念处及十二因 并重 让现场闻法者拨开了佛教历史的迷雾 在正法 缘法的关系 有非常详细的解说 师父并强调 说法 隐没已近两千三百年后的佛弟子 有机会觐见 佛陀 纯然为听法者得利益 大家应该精进思维 不要放逸 随佛尊者说到 说法既不为名 也不求利 因为只有 懈怠辜负此善缘 来自教界的骂名 又不受取金钱 过去为了避免无 大众在聆听 师父如狮子吼般的开示后 都对因缘 知者谤法 多年来只对近学的学人阐明 佛陀原说教 法 缘生法有更深的体悟 内心期待着第二期课程 法 潜 沉 隐 修 于 佛 教 界 内 作 一 个 没 有 声 音 的 能早日到来 而能再度聆听到 世尊的真实教法 人 2006 年因为生了一场病 又受北传恶尼及恶众 的破僧 深感宝贵的佛法不能隐没于世 端正良善有 智的僧众不能任 人诋毁 让恶众误 导世人毁僧 辱 原始佛教正法研习课程 二 预定于 6/7 开 课 敬请期待 僧 徒造无间恶业 至此决定将 佛陀原说法教向外宣 扬 不论尘世的名利 是非 成败 2008 年随佛尊者依 据阿难系 杂阿含 应正名为 相应阿含 优波 离系 相应部 当中原始经法的共说 编写成 相应菩 提道次第 将原来隐藏于经说 明知于大脑的 菩提 道次第 显现在世间 从此 原始经说当中的正法流 传四方 帮助寻找菩提正道者修行的方向 正法之 光 第十期 2011 年 4 月 35

36 心 得 分 享 如 何 維 續 正 法 的 火 炬? 紐 約 易 凡 学 了 十 几 年 的 佛 法, 直 到 遇 见 了 随 佛 师 父, 才 令 自 己 的 修 行 与 生 活, 可 以 不 相 互 乖 违 与 矛 盾, 再 度 回 归 到 原 有 的 理 性 和 务 实, 也 才 了 解 了 许 多 的 问 题 如 : 世 间 的 真 相 是 什 么? 是 因 缘 法, 此 有 故 彼 有, 此 生 故 彼 生 ; 此 无 故 彼 无, 此 灭 故 彼 灭, 这 就 是 世 间 的 真 理 别 谈 一 些 玄 渺 的 哲 理, 也 别 讲 一 些 是 似 是 而 非 或 不 可 执 行 的 宗 教 精 神 实 际 的 观 察 现 前 世 间 的 事 事 物 物, 发 现 这 都 离 不 开 : 有 了 这 样 的 因, 承 受 如 是 的 缘, 而 有 了 现 前 的 现 起 它 是 符 合 现 代 科 学 的 验 证 但 千 万 别 又 误 解 而 接 受 了 宿 命 论, 以 为 是 自 己 前 世 造 的 业, 必 须 依 靠 他 力 救 度, 才 有 办 法 解 决 当 前 的 困 惑 与 痛 苦 世 上 以 人 性 需 要 而 创 造 出 各 种 救 世 主 伟 大 圣 灵 神 通 大 菩 萨 活 佛 再 世 大 罗 天 仙 下 凡 的 事, 可 说 是 层 出 不 穷 这 实 在 是 另 一 种 形 式 的 误 导, 使 无 知 疾 苦 求 助 的 广 大 世 人, 陷 入 了 忽 略 事 实 而 只 是 盲 目 的 迷 信, 行 善 与 强 忍 的 情 境 无 法 让 人 们 依 自 己 的 智 慧 与 技 能, 诚 实 努 力 负 责 的 为 自 身 的 生 活 与 前 途 作 有 效 的 改 善 原 因 无 他, 不 知 因 缘 法 是 也! 若 依 因 缘 法, 我 们 就 会 明 白, 今 天 的 志 同 道 合, 并 不 表 示 就 能 天 长 地 久 不 只 佛 教 界 内 的 分 歧 如 此, 现 今 社 会 中 各 宗 教 的 内 部 与 外 部, 也 多 有 门 派 的 冲 突 及 争 端, 就 在 每 日 生 活 与 工 作 当 中 的 人 我 关 系, 不 也 是 如 此 吗? 不 足 为 奇 许 多 的 修 行 者 或 许 会 作 如 是 想 : 我 现 在 做 的 是 正 确 的 事, 正 如 一 个 正 直 无 私 的 好 人 所 应 做 的 行 为 如 此 一 来, 即 不 自 觉 的 陷 入 了 自 我 感 觉 良 好 的 情 境 中, 久 久 不 能 自 已 这 位 好 人 甚 至 会 进 一 步 的 认 定 : 无 私 的 行 为 会 受 到 大 众 的 欢 迎, 让 他 们 能 为 人 表 率 但 是 根 据 新 的 研 究 指 出, 实 际 情 况 是 没 有 人 喜 欢 所 谓 的 好 人 英 国 每 日 邮 报 (Daily Mail) 报 导, 陆 续 有 研 究 发 现, 自 愿 去 做 别 人 不 想 做 的 事, 或 是 自 愿 分 发 礼 物 给 别 人 的 人, 会 马 上 被 人 孤 立 心 理 学 家 认 为, 这 是 因 为 这 些 行 为 会 让 其 他 人 因 为 自 己 的 贪 婪, 而 产 生 罪 恶 感, 并 有 潜 在 的 意 图 要 迫 使 大 家 实 行 同 样 的 无 私 行 为 但 这 对 很 多 人 来 说, 是 很 难 而 不 愿 意 的 作 的 事 华 盛 顿 州 立 大 学 的 社 会 心 理 学 家 帕 克 (Craig Parks) 教 授 的 研 究 员 说 : 好 人 会 让 人 讨 厌, 是 因 为 他 们 提 高 了 一 般 认 定 的 生 活 行 为 标 准 帕 克 教 授 说 : 让 人 害 怕 的 是, 这 种 新 标 准 会 让 其 他 人 看 起 来 都 是 坏 人 这 无 关 于 某 人 的 无 私 行 为, 是 否 会 真 正 改 善 团 体, 或 人 类 的 整 体 利 益 好 人 也 常 被 视 为 是 破 坏 常 规 的 人, 有 时 候, 他 们 甚 至 怀 疑 这 个 好 人 图 谋 不 轨 这 就 好 像 玩 大 富 翁 游 戏, 有 人 把 钱 送 给 别 人 继 续 玩, 却 折 磨 其 他 玩 家 苦 无 结 局 一 群 研 究 员 为 帕 克 教 授 做 了 一 系 列 实 验, 来 证 明 好 人 不 受 其 他 人 欢 迎 实 验 的 结 果 并 不 意 外, 大 部 分 的 人 都 表 示 : 他 们 不 想 再 跟 贪 心 的 人 合 作, 但 他 们 也 不 想 跟 团 体 中 展 现 出 不 自 私 的 成 员 合 作 他 们 常 说 : 这 个 不 自 私 的 人 让 我 看 起 来 像 坏 人, 或 是 说 他 破 坏 常 规 他 们 有 时 候 更 怀 疑 这 个 无 私 的 人 是 意 图 不 轨 由 以 上 的 研 究 所 呈 现 出 的 社 会 事 实, 我 们 就 会 了 解 到 做 坏 人 很 苦, 做 好 人 也 很 苦, 做 不 好 不 坏, 或 讨 好 别 人 的 人, 也 有 老 病 死 之 苦 所 以, 智 者 必 会 体 验 到 : 是 非 说 不 清 的 人 间 社 会, 吊 诡 狂 乱, 世 人 利 令 智 昏 迷 惑 不 已 因 此, 世 上 不 会 有 永 远 的 和 平 ( 不 符 合 因 缘 法 ), 不 论 理 想 再 多, 高 论 多 吸 引 人, 正 义 与 邪 恶 的 冲 突 不 断, 仍 然 是 现 实 生 命 终 归 于 忧 苦 的 无 奈, 还 是 不 断 在 重 复, 终 至 令 人 厌 倦 与 疲 惫 不 堪 只 有 解 脱 : 完 全 的 离 开 贪 嗔 痴 的 人 生 赛 局, 才 是 人 生 的 真 正 出 路 这 样 的 见 解, 绝 对 不 是 一 个 弱 者 失 败 者 或 自 私 者 的 论 调, 反 而 是 智 勇 双 全 者 在 觉 悟 后, 出 于 明 见 与 慈 悲 的 分 享 36

37 因 此, 正 法 的 存 续, 是 智 者 为 了 世 间 前 仆 后 继 的 众 多 寻 觅 离 苦 道 路 者, 必 须 做 的 圣 事, 应 点 亮 的 一 盏 明 灯 不 管 它 的 光 有 多 么 的 微 弱! 信 守 正 法 的 佛 弟 子, 当 以 余 生 与 智 慧, 努 力 点 亮 佛 陀 的 法 灯 这 不 是 点 亮 自 己, 让 世 人 看 到 我 们 或 许 是 一 盏 灯, 但 却 不 是 真 正 要 点 的 那 一 盏 佛 弟 子 需 效 法 当 年 的 圣 弟 子, 化 生 命 为 灯 心 与 灯 油, 点 亮 佛 陀 的 法 灯, 显 现 佛 陀 教 说 当 中 的 正 道, 更 当 效 法 富 楼 那 传 法 涅 盘 ( 大 正 藏 杂 阿 含 311 经 ) 的 精 神, 以 正 念 正 智, 行 无 畏 与 慈 悲, 以 身 为 法 的 传 续 正 法 的 火 炬 对 于 明 白 正 法 而 有 正 信 的 人, 眼 前 只 有 应 做 的 事, 却 不 畏 于 困 难 与 危 机 时 间 不 是 问 题, 空 间 也 不 是 问 题 若 要 彰 显 正 法 的 火 炬, 我 们 需 要 效 法 早 期 的 圣 弟 子 们, 齐 心 协 力 的 让 法 光 显 耀 致 力 为 世 间 可 堪 教 化 之 人, 有 机 会 寻 得 正 道, 随 佛 而 行 让 佛 陀 的 正 法 引 领 众 生 入 于 正 觉 解 脱 之 门, 能 够 真 正 获 得 息 除 痛 苦 烦 恼 的 智 慧 与 能 力 世 上 许 多 人 无 法 明 了 断 贪 离 爱 是 佛 道, 或 只 是 说 法 给 人 听, 自 已 不 愿 实 践 的 人, 因 为 视 而 不 见 充 耳 不 闻, 却 又 自 我 感 觉 良 好, 可 是 大 有 人 在 佛 陀 在 世 时 如 此, 现 在 也 是 如 此 啊! 因 缘 如 是! 确 是 因 缘 如 是 啊! 生 死 轮 回 中 的 朋 友 们, 我 们 应 当 依 法 依 律, 坚 定 安 稳 不 放 逸 的 顺 法 前 行, 依 远 离 依 无 欲 依 灭 向 于 舍 的 正 向 苦 灭 啊! 行 法 随 顺 法, 住 不 放 逸, 令 法 灯 长 明! 學 法 的 因 緣 馬 來 西 亞 法 相 学 习 佛 法, 已 有 八 年 了 从 开 始 的 认 识, 慢 慢 的 深 入 了 解 ; 从 知 识 上 的 理 解, 逐 渐 在 禅 修 中 体 验 一 路 走 来, 透 过 认 真 观 察, 一 层 层 看 清 个 性 上 的 弱 点, 才 明 白 觉 察 身 心 现 况 的 重 要 性 一 直 以 来 对 于 法 义 的 掌 握, 相 较 于 大 乘 经 典, 现 在 的 南 传 佛 法, 会 觉 得 比 较 相 应 也 许 对 我 个 人 而 言, 南 传 佛 法 的 内 容, 较 有 亲 切 感 吧! 比 如 说 : 小 品 的 法 句 经, 在 大 学 时 期, 是 最 爱 不 释 手 的 曾 经 为 了 买 一 本 不 算 便 宜 的 法 句 经 而 省 吃 俭 用 ; 就 为 了 后 来 终 于 买 到, 而 整 整 开 心 一 个 礼 拜 更 令 我 感 恩 的, 从 有 幸 亲 近 的 南 传 和 北 传 法 师 的 身 行 与 言 教 当 中, 也 曾 受 益 良 多 有 时 想 起 来, 真 觉 得 自 己 在 学 法 过 程 中, 是 相 当 幸 运 的 因 缘 的 转 变, 实 在 不 可 思 议, 今 生 能 接 触 到 原 始 佛 法, 真 是 始 料 未 及 当 听 闻 到 真 实 的 佛 说, 实 质 上 有 些 令 人 吃 惊, 原 有 的 认 知 受 震 撼 的 程 度 也 没 办 法 形 容 终 于 可 以 确 确 实 实 地 从 原 始 经 典 里 对 照 出 法 要 的 内 容, 不 是 后 世 佛 弟 子 或 论 师 所 说, 却 是 实 实 在 在 世 尊 的 教 说 ; 不 是 后 期 历 史 上 的 记 载, 而 是 佛 世 时 最 古 老 的 僧 团 传 诵 ; 不 仅 仅 是 一 部 经 典 的 内 容, 而 是 对 照 杂 阿 含 与 相 应 部 的 共 说 结 合 了 前 人 的 发 现, 继 以 随 佛 师 父 的 用 心, 而 成 就 了 现 在 的 我 们, 可 以 不 用 掉 入 法 义 的 思 辨, 只 要 依 教 而 行 真 是 何 其 幸 运! 学 习 佛 法, 是 因 为 了 解 这 世 间 的 不 圆 满 ; 无 法 满 足 人 生 的 需 求 ; 以 及 现 实 生 活 的 逼 迫, 所 以 想 要 远 离 痛 苦 痛 苦 的 原 因 如 何 发 生? 要 远 离 什 么 样 的 痛 苦? 想 追 求 何 种 悦 乐 呢? 从 世 尊 所 说 的 因 缘 法 里, 我 们 可 以 清 楚 找 到 离 苦 的 道 路 今 生 愿 意 认 真 追 求 佛 法 的 真 实 意, 不 在 于 满 足 知 识 上 的 需 求, 而 是 由 于 明 白 这 世 间 有 痛 苦 ; 了 解 痛 苦 的 内 容 之 后 ; 找 寻 痛 苦 的 原 因 ; 在 透 过 自 身 的 观 察, 寻 求 造 成 痛 苦 原 因 的 过 程 当 中, 才 得 以 认 识 自 己 反 观 自 己 承 认 自 己 的 不 足 与 缺 失, 进 而 愿 意 改 变 当 前 的 自 己 ; 再 借 着 止 禅 的 静 修 方 式 ; 加 上 生 活 中 时 时 的 观 察 ; 来 认 识 并 面 对 现 实 的 真 相 现 在 的 我, 心 里 觉 得 很 踏 实, 并 且 正 努 力 地 朝 着 这 样 的 方 向 前 进 37

38 心 得 分 享 采 访 书 记 ( 以 下 简 称 访 ): 请 问 王 居 士 陈 师 姐 是 第 一 次 参 加 春 节 禅 修 吗? 是 怎 么 知 道 这 个 活 动 的? 王 居 士 ( 以 下 称 王 ): 是 的, 我 们 是 第 一 次 来, 是 自 己 从 内 觉 禅 林 网 站 上 得 知 春 节 禅 修 的 讯 息 其 实 在 2007 年, 我 和 我 太 太 就 曾 上 到 北 投 拜 访 师 父 访 : 哦! 是 吗? 可 以 说 说 您 一 路 走 来 的 因 缘 吗? 王 : 要 说 到 整 个 的 因 缘, 就 要 从 2006 年 接 触 佛 法 开 始 那 时 跟 随 一 个 团 体 学 习 藏 传 佛 教, 上 了 差 不 多 一 年 左 右, 觉 得 有 许 多 问 题 不 能 厘 清 于 是, 我 就 在 网 络 上 寻 找 答 案 因 为 是 学 习 藏 传, 所 以 我 就 从 藏 传 佛 教 开 始 搜 寻 学 习 数 据, 找 了 一 阵 子 之 后, 发 现 南 传 佛 教 的 内 容 应 该 比 较 接 近 佛 陀 教 法, 比 较 没 有 历 史 留 下 的 尘 埃 访 : 那 团 体 基 本 上 着 重 在 藏 传 方 面 的 教 法, 您 是 怎 样 觉 得 不 对 劲, 又 为 什 么 认 为 南 传 佛 教 应 是 比 较 接 近 佛 陀 的 教 法 呢? 王 : 根 据 我 粗 浅 的 了 解, 藏 传 佛 法 最 殊 胜 的 应 是 追 求 一 生 完 成 生 起 次 第 与 圆 满 次 第, 当 生 就 可 以 成 就 于 是 我 就 去 看 一 些 密 宗 的 书 籍 然 而 里 面 有 些 很 奇 怪 的 修 行 方 法 例 如 : 男 女 双 修 的 法 门 我 问 自 己, 是 人 法? 探 究 释 迦 牟 尼 佛 为 什 么 会 教 这 些 东 西? 这 是 佛 法 还 同 时, 我 试 着 从 其 他 几 个 主 流 正 派 的 佛 教 团 体 来 佛 陀 的 教 法 这 期 间 曾 接 触 过 念 佛 法 门, 参 加 最 普 及 的 某 个 学 会, 跟 着 他 们 一 起 念 佛, 也 看 了 某 位 法 师 的 书, 因 为 他 在 我 们 华 人 佛 教 界 是 颇 有 名 的 大 德 我 到 他 们 的 道 场 跟 着 大 家 念 了 几 个 月 的 佛 之 后, 也 产 生 问 题 例 如 : 一 经 不 如 一 咒, 一 咒 不 如 一 声 佛 号 的 概 念 我 想, 如 果 只 要 念 佛 号 就 好, 那 何 还 要 讲 这 么 多 的 经? 一 路 走 來 的 因 緣 專 訪 王 居 士 佛 陀 为 于 是, 我 又 开 始 寻 找, 寻 找 佛 陀 真 正 的 教 法 我 也 皈 依 某 著 名 道 场 的 法 师 他 是 台 湾 一 位 崇 高 的 大 德, 也 写 了 很 多 的 书 所 以 我 也 到 台 北 的 某 一 间 佛 寺, 跟 着 他 们 一 起 学 习 但 是, 这 位 法 师 有 一 段 时 期 身 体 很 不 好 的, 寺 里 的 师 兄 姐 都 说 : 法 师 很 慈 悲, 替 我 们 众 生 背 了 太 多 的 业 障 所 以 他 现 在 年 纪 大 了, 身 体 才 会 有 病 痛 我 听 了 觉 得 很 奇 怪 如 果 法 师 能 够 帮 我 们 担 业 障, 那 我 们 还 要 修 什 么? 音 菩 萨 不 早 就 帮 众 生 消 业 障 了? 佛 陀 及 观 世 两 大 禅 净 主 流 道 场 我 都 无 法 相 应, 我 开 始 怀 疑, 难 道 是 我 错 了 吗? 为 什 么 我 没 办 法 跟 其 他 师 兄 姐 一 样 欢 喜 接 受 这 些 殊 胜 的 大 乘 的 教 法 呢? 访 : 所 以 你 开 始 想 要 探 究 南 传 佛 教? 王 : 一 路 走 来 一 直 觉 得 佛 陀 应 该 不 可 能 在 两 千 多 年 前 传 授 那 么 复 杂 难 懂 又 问 题 重 重 的 佛 法 再 说, 已 经 接 触 的 藏 传 汉 传 都 无 法 相 应, 只 剩 南 传, 否 则 就 只 有 跟 佛 教 说 拜 拜 了 我 在 这 寻 寻 觅 觅 的 过 程 中, 却 在 2007 年, 从 网 络 上 看 到 随 佛 法 师 的 信 息, 也 因 此 和 我 太 太 一 起 到 禅 林 拜 访 师 父 师 父 也 很 热 心 的 为 我 们 做 了 三 个 多 小 时 的 开 示 让 我 们 夫 妻 俩 印 象 非 常 的 深 刻 几 年 来 一 直 没 有 忘 记 师 父 访 : 那 时 候, 师 父 对 你 们 做 的 开 示, 大 多 是 哪 方 面? 王 : 虽 然 我 当 场 没 有 记 下 来, 但 是 还 依 稀 记 得 向 师 父 请 示 我 们 学 习 佛 法 为 什 么 会 有 那 么 多 问 题? 师 父 很 有 耐 心 的 将 佛 教 思 想 演 变 的 过 程 及 造 成 困 惑 的 原 因 很 精 辟 地 连 续 讲 解 了 三 个 多 小 时 我 们 当 时 在 听 的 时 候, 就 觉 得 非 常 欢 喜 哇! 过 去 我 们 的 困 惑 不 但 都 得 到 了 解 决, 而 且 对 师 父 的 慈 悲 与 耐 心 赞 叹 不 已! 台 灣 書 記 組 法 育 访 : 王 居 士, 听 了 您 学 佛 的 过 程, 有 一 点 我 很 佩 服 你, 就 是 你 会 怀 疑 我 自 己 在 过 去 的 学 佛 历 程 中, 因 为 一 开 始 就 被 打 预 防 针 说 不 可 以 怀 疑 所 以, 虽 觉 得 不 对 劲, 但 是 却 不 敢 怀 疑, 自 己 一 直 找 理 由 合 理 化 许 多 怪 怪 的 不 太 合 逻 辑, 但 是 却 很 殊 胜 的 地 方 但 是 您 不 但 能 很 诚 实 的 面 对 您 的 怀 疑, 更 能 锲 而 38

39 不 舍 的 一 直 寻 找 答 案 再 请 问 您, 这 次 春 节 禅 十 听 法, 有 哪 些 部 分 让 您 现 在 一 想 起 来, 仍 然 印 象 深 刻? 王 : 当 然 有 师 父 一 开 始 解 释 三 十 二 相 的 说 法, 其 实 原 来 是 没 有 的 我 听 了 师 父 详 细 的 解 说 之 后, 多 年 的 困 惑 终 于 解 开, 顿 时 感 到 全 身 舒 畅! 最 重 要 的 是 师 父 传 的 是 佛 陀 的 原 始 佛 法, 而 不 是 部 派 的 南 传 佛 教 师 父 对 很 多 事 情, 都 从 头 说 起, 清 清 楚 楚, 并 作 理 性 合 理 的 分 析, 这 是 我 平 时 在 很 多 地 方 都 没 有 接 触 到 的 没 有 业 障, 没 有 神 通, 没 有 殊 胜 现 象, 只 要 带 着 一 个 清 醒 的 脑 子, 不 要 预 设 立 场, 好 好 的 倾 听 佛 陀 的 教 法, 就 能 有 效 的 灭 除 我 们 的 苦 恼 听 师 父 说 法, 时 时 充 满 法 喜! 终 于 找 到 真 正 修 行 的 道 路 了! 我 们 很 高 兴 能 跟 随 师 父 学 习 佛 陀 的 教 法, 也 期 待 能 早 日 解 脱 苦 恼, 成 就 菩 提 访 : 王 居 士, 非 常 谢 谢 您 与 我 们 分 享 这 么 多 内 心 的 历 程, 也 祝 福 您 能 结 束 您 寻 觅 的 旅 程, 开 始 向 下 扎 根, 更 希 望 佛 陀 真 实 的 教 法, 能 让 您 在 生 活 上 得 到 真 实 的 受 用 師 父 的 教 誡 台 灣 初 依 多 年 前 有 段 时 间 透 过 法 友 的 介 绍, 利 用 星 期 日 在 市 区 的 某 讲 堂 听 解 阿 含 经, 某 日 讲 堂 突 然 停 课, 我 打 电 话 通 知 法 友 这 个 讯 息 他 提 到 法 雨 杂 志 介 绍 内 觉 禅 林 正 在 办 禅 修, 可 趁 此 机 会 前 去 供 养 师 父 及 请 法 我 要 求 一 起 去, 心 想 有 机 会 种 褔 田 也 是 好 事 当 天 扺 达 道 场 时, 已 是 下 课 过 堂 用 膳 的 时 间 师 父 没 有 接 受 我 们 的 供 养, 但 很 慈 悲 让 学 员 先 下 去 用 餐, 独 自 留 在 禅 堂 接 受 我 们 请 法, 这 是 我 第 一 次 见 到 师 父 记 得 法 友 向 师 父 请 问 有 关 于 六 触 入 处 的 禅 观 入 手 处, 那 时 我 才 刚 接 触 阿 含 经 典, 对 看 似 简 洁 的 经 文, 虽 觉 得 很 亲 切 白 话, 但 不 懂 当 中 的 的 法 义, 所 以 对 课 堂 上 的 讲 解 感 到 很 艰 涩 与 困 难, 不 知 如 何 下 手, 也 不 知 如 何 请 法 当 天 师 父 的 开 示, 我 是 似 懂 非 懂, 但 师 父 开 示 的 神 情 很 专 注, 完 全 没 有 因 为 我 们 突 兀 的 到 访 而 敷 衍, 当 天 下 午 就 留 下 来 随 喜 参 加 禅 修 后 来, 我 向 师 父 陈 述 学 法 的 困 惑, 对 于 自 己 所 要 实 践 的 法, 因 为 心 中 存 在 着 疑 虑, 而 产 生 不 踏 实 感 的 担 忧 当 时 师 父 只 说 : 佛 法 没 有 那 么 复 杂 接 着 举 例 提 问 : 如 果 我 就 快 要 淹 死 了, 正 有 一 束 芦 苇 漂 过, 你 是 要 赶 紧 捉 住 呢? 还 是 要 等 一 块 木 板 或 者 一 条 舢 板 船? 师 父 要 我 好 好 想 想 自 己 要 的 是 什 么? 因 为 这 样 的 接 触, 开 启 了 我 学 习 佛 法 的 真 正 旅 程 师 父 曾 说 : 道 心 的 开 始, 是 不 可 能 因 为 他 人 的 劝 诫 而 深 信 不 移 人 多 是 拒 绝 被 推 销, 喜 欢 保 有 自 己 的, 即 使 别 人 说 得 对, 也 会 产 生 莫 名 的 抗 拒, 这 就 是 我 取 所 产 生 的 傲 慢 这 是 人 之 常 情, 没 有 什 么 可 讲, 重 要 的 是 如 何 解 决 问 题 解 决 问 题 应 当 在 实 修 中, 经 由 苦 谛 苦 集 谛 如 实 知, 再 从 苦 为 缘 生 无 常 中, 直 见 贪 爱 必 受 系 缚 而 生 苦, 才 会 正 见 离 贪 才 得 离 苦 的 正 道 因 此, 要 有 离 苦 的 道 心, 必 须 先 如 实 知 苦 如 何 生 起 的 明 见, 而 不 是 因 为 痛 苦 生 起 道 心 又 提 到 : 学 法 者 更 应 常 思 惟 佛 法 是 怎 么 来, 不 能 只 想 到 我 要 学 习 佛 法, 世 上 的 传 法 者 也 有 亲 人 及 所 爱, 却 能 舍 弃 利 益, 用 坚 毅 的 意 志, 在 艰 难 的 所 在 无 怨 无 悔 的 传 续 法 教, 引 领 人 们 度 越 内 在 忧 苦, 使 世 人 得 到 更 多 的 利 益 学 法 者 都 是 站 在 这 些 传 法 者 的 辛 劳 及 血 汗 上, 所 以 感 谢 是 不 足 以 报 答 的 佛 教 的 传 续, 不 是 只 有 佛 陀 及 许 多 富 有 盛 名 出 家 众 的 贡 献 而 已, 还 有 更 多 无 名 的 传 法 者, 消 逝 在 无 声 无 息 的 岁 月 中, 除 了 感 谢 佛 陀 及 有 名 的 大 德 僧 以 外, 也 要 感 谢 过 往 无 名 的 僧 伽 及 僧 团 我 是 愚 钝 之 质, 实 修 上 有 待 努 力, 只 能 与 法 友 分 享 曾 经 听 过, 自 身 受 用 的 教 诫, 感 恩 师 父 耐 心 的 教 导, 以 及 参 学 路 上 曾 经 为 伴 的 法 友 生 命 无 常, 轮 回 路 长, 当 勤 精 进, 慎 勿 放 逸 39

40 心 得 分 享 这 次 春 节 十 日 禅, 由 于 因 缘 不 具 足 未 能 参 加, 倒 是 在 第 三 天 有 幸 随 喜 晚 间 师 父 的 大 堂 开 示 真 是 幸 运, 当 天 师 父 对 参 与 禅 修 的 学 员 说 明, 五 盖 中 的 睡 眠 盖 之 对 治, 这 正 是 自 己 一 直 感 到 不 得 力 的 困 扰 睡 眠 蓋 的 對 治 台 灣 法 正 字 诵 念, 字 字 不 同, 大 脑 生 理 就 不 容 易 进 入 惯 性 反 应, 因 此 持 续 用 功, 就 可 以 提 升 精 神 力 的 训 练 同 样 的, 当 修 习 安 那 般 那 念 而 专 注 呼 吸, 如 果 没 有 警 觉, 大 脑 生 理 不 久 就 可 能 进 入 惯 性 反 应, 因 此 开 始 昏 沉 当 晚, 师 父 引 用 杂 阿 含 第 715 经 佛 陀 对 五 盖 之 原 因 与 对 治 的 说 明, 何 等 为 睡 眠 盖 食? 有 五 法 何 等 为 五? 微 弱, 不 乐, 欠 呿, 多 食, 懈 怠 是 啊! 睡 眠 盖 因 为 精 神 不 济 对 当 前 不 生 兴 趣 打 哈 欠 睡 眠 不 足 饮 食 太 多 懈 怠 而 增 长 因 此, 佛 陀 一 再 告 诫 弟 子 们 需 要 知 苦 需 要 饮 食 知 量 需 要 精 进 那 么 对 于 精 神 不 济 与 睡 眠 不 足, 应 该 如 何 对 应 呢? 正 如 师 父 所 说, 改 善 睡 眠 不 足 疲 倦 的 最 好 方 法 就 是 好 好 睡 一 觉 而 精 神 力 弱 精 神 不 济 的 微 弱, 主 要 因 为 人 的 大 脑 生 理 会 有 惯 性 反 应, 例 如 : 我 们 在 崎 岖 的 山 区 道 路 开 车, 由 于 道 路 变 化 多, 开 车 的 人 的 大 脑 受 到 不 同 的 刺 激 ; 因 此, 即 使 疲 倦 也 不 容 易 睡 着 但 是 一 旦 开 上 高 速 公 路, 道 路 宽 敞 变 化 不 大, 大 脑 就 慢 慢 对 这 一 些 外 来 刺 激 产 生 惯 性 反 应, 以 为 就 是 这 样, 而 忽 略 外 来 刺 激, 这 样 就 打 起 瞌 睡 所 以, 修 行 的 初 期 精 神 专 注 力 还 不 强 的 时 候, 如 何 避 免 让 大 脑 进 入 惯 性 反 应, 就 需 要 特 别 警 醒 的 地 方 师 父 在 净 土 真 义 CD 之 中 提 到 念 佛 实 修 方 法 时, 提 到 要 能 念 佛 成 就, 念 佛 时 就 不 要 一 次 念 南 无 阿 弥 陀 佛 六 字 洪 名, 而 是 要 南 无 阿 弥 陀 佛 一 次 只 专 注 一 个 字 原 来, 当 六 字 一 起 念, 大 脑 很 快 会 因 为 念 诵 内 容 没 有 变 化, 而 进 入 惯 性 反 应 可 想 而 知, 接 着 就 容 易 打 起 瞌 睡 来 ; 如 果 能 够 一 字 一 所 以, 要 破 除 这 一 障 碍, 经 中 提 及 何 等 为 睡 眠 不 食? 彼 明 照, 思 维, 未 生 睡 眠 盖 不 起, 已 生 睡 眠 盖 令 灭, 是 名 睡 眠 盖 不 食 也 就 是, 我 们 要 调 伏 睡 眠 盖, 就 需 要 明 照 想 那 么 什 么 是 明 照 想 呢? 啊! 我 以 前 就 被 教 导 要 做 光 明 想, 来 对 治 睡 眠 盖 呀! 观 想 晴 空 万 里, 天 色 湛 然, 日 光 遍 照 只 是, 这 一 解 释 对 于 我 的 睡 眠 盖 对 治 似 乎 帮 助 有 限, 自 己 禅 坐 时 经 常 昏 沉, 也 不 知 是 懈 怠 还 是 疲 倦 师 父 当 天 提 到 明 照 时, 也 提 到 光 明 想, 不 过 也 指 出 那 只 是 见 文 生 义 的 解 释 法 师 父 引 用 杂 阿 含 第 1034 经 说 明 明 照 想 之 修 习, 经 中 提 及 六 明 分 想 是 一 切 行 无 常 想, 无 常 苦 想, 苦 无 我 想, 观 食 想, 一 切 世 间 不 可 乐 想, 死 想 由 于 当 晚 上 课 开 示 的 时 间 不 长, 师 父 没 有 太 多 时 间 一 一 解 释 每 一 明 分 想 实 修 之 细 节, 倒 是 对 死 想 作 了 一 些 经 验 分 享, 而 这 一 分 享 也 是 最 让 我 受 益 的 师 父 说 自 己 过 去 在 念 佛 时, 虽 然 精 进, 却 也 经 常 昏 沉, 后 来 就 观 想 自 己 每 一 次 稍 一 疏 忽 的 打 盹, 就 是 自 己 一 次 的 死 亡 经 历 的 警 醒 听 了 师 父 这 宝 贵 的 经 验 分 享, 我 在 坐 禅 时, 也 试 着 观 想 自 己 独 坐 九 仞 孤 峰 之 顶, 心 中 为 之 凛 然, 睡 眠 盖 虽 未 远 离, 却 已 感 改 善 很 多 佛 陀 的 教 导, 经 过 师 父 的 阐 明, 自 己 有 幸 听 闻 而 有 一 点 点 心 得, 将 之 诉 诸 文 字, 以 飨 十 方 与 我 同 受 此 困 扰 的 法 友 善 哉! 40

41 活 動 報 導 拜 訪 RAMAKRISHNA ASHRAMA 孤 兒 院 馬 來 西 亞 檳 城 書 記 組 3 月 20 日, 由 槟 城 中 道 禅 林 主 办, 在 法 月 师 父 的 带 领 下, 槟 城 和 威 省 两 处 中 道 禅 林 的 法 友 们, 访 视 了 位 于 青 草 巷 的 印 度 孤 儿 院, 约 有 50 位 法 友 参 与 了 这 项 活 动 上 午 大 家 陆 续 在 禅 林 集 合, 有 法 友 还 携 家 带 眷, 全 家 大 大 小 小 一 起 参 加 整 理 好 物 品 后 上 车 后, 法 友 们 即 浩 浩 荡 荡 的 驱 车 出 发 大 约 中 午 时 分, 我 们 便 抵 达 Ramakrishna Ashrama 孤 儿 院 这 里 一 共 有 45 位 孤 儿, 年 龄 介 于 5-18 岁, 而 最 年 长 的 是 一 位 从 小 就 入 住 孤 儿 院 的, 目 前 67 岁 在 孤 儿 院 的 负 责 人 引 领 下, 法 友 们 把 物 品 搬 运 到 食 堂 里, 接 着 分 工 合 作 把 布 施 品 分 类 摆 设 在 长 桌 上 这 次 的 布 施 品 种 类 繁 多, 干 粮 有 米 油 炼 奶 糖 冲 饮 包 实 时 面, 还 有 许 多 箱 的 蔬 菜 和 瓜 类, 以 及 多 种 美 味 可 口 的 糕 饼 甜 品 和 水 果 等 等 安 置 好 后 大 家 就 在 食 堂 里 先 拍 一 张 全 体 照 午 斋 前 小 朋 友 们 正 在 诵 经 法 月 师 父 告 诉 我 们 : 必 需 了 解 和 尊 重 不 同 民 族 的 宗 教 信 仰 及 仪 式, 接 着 安 排 法 友 们 排 队 有 秩 序 地 跟 随 参 观, 和 访 观 印 度 教 的 诵 经 仪 式 大 家 一 踏 入 设 置 在 楼 中 的 大 殿, 就 闻 到 浓 浓 的 香 味, 看 到 小 朋 友 们 景 然 有 序 地 男 女 分 开 坐 在 里 面, 他 们 一 面 跟 着 鼓 声 唱 诵, 一 面 拍 手 法 友 们 围 绕 着 他 们 坐 在 两 旁, 同 时 参 与 拍 手 小 朋 友 见 到 我 们 的 参 与, 唱 得 更 加 起 劲 经 由 孤 儿 院 的 负 责 人 的 解 说, 了 解 到 院 童 们 正 在 赞 颂 此 院 创 办 人 的 功 劳, 这 是 为 了 让 他 们 时 时 忆 念 及 培 养 感 恩 心, 过 后 法 友 们 阅 览 了 孤 儿 院 的 历 史 图 片 午 斋 时 法 友 们 排 成 一 排 负 责 行 堂 由 法 月 师 父 为 首, 带 领 小 朋 友 们 领 取 食 物, 法 友 们 恭 敬 的 将 食 物 放 进 法 师 的 钵 里, 也 慈 心 欢 喜 的 把 食 物 放 在 小 朋 友 们 的 碟 子 里 当 大 家 领 了 食 物 后, 小 朋 友 们 开 始 唱 诵, 原 来 他 们 在 吃 饭 前 也 要 唱 诵 感 恩 词 接 着, 法 友 们 围 绕 在 师 父 桌 前 供 养, 法 月 师 父 念 祝 福 词 及 带 领 大 家 回 向 用 餐 时 整 个 食 堂 非 常 宁 静, 只 听 到 佛 陀 的 恩 慈 这 首 歌, 在 空 气 中 流 动 在 大 家 的 心 中 萦 绕 此 刻 感 受 到 佛 陀 的 伟 大, 不 分 种 族 地 散 播 慈 心, 并 滋 润 众 生 的 身 心 过 了 不 久, 一 些 小 朋 友 还 会 再 一 次 的 要 求 食 物, 可 见 负 责 食 物 的 法 工 的 确 花 了 不 少 心 思, 准 备 了 适 合 小 朋 友 们 的 印 度 食 物 如 : 印 度 咖 哩 椰 浆 饭 Roti Jala 等 等 餐 后, 此 次 的 活 动 才 正 式 开 始 首 先 法 月 师 父 以 英 文 致 词, 法 泉 居 士 翻 译 成 马 来 语, 小 朋 友 们 安 静 专 注 地 聆 听 当 师 父 提 到 马 来 西 亚 的 中 道 禅 林 也 主 办 慈 悲 喜 舍 的 公 益 活 动, 特 别 是 关 怀 小 朋 友 们, 小 朋 友 们 更 是 掌 声 如 雷 表 示 赞 同 接 着, 法 工 们 一 面 随 着 音 乐 唱 佛 陀 的 恩 慈, 一 面 表 演 手 语 ( 这 些 手 语 是 法 月 师 父 和 法 工 们 临 时 讨 论, 费 心 学 习 的 成 果, 好 让 小 朋 友 们 能 了 解 歌 词 的 含 义 ) 这 时 只 见 小 朋 友 们 脸 上 显 现 出 璨 烂 的 笑 容 欣 赏 着 看 到 小 朋 友 们 看 得 兴 致 勃 勃, 也 就 带 动 他 们 加 入 手 语 表 演 当 进 行 第 二 次 唱 歌 和 表 演 手 语 时, 大 大 小 小, 天 真 活 泼 的 小 朋 友 们 不 只 跟 着 音 乐 做 手 语, 更 是 唱 得 比 法 工 们 还 要 大 声, 让 法 工 们 又 惊 又 喜! 互 动 中 大 家 一 起 沐 浴 在 欢 笑 和 歌 声 中 接 下 来 是 最 精 彩 的 第 三 个 活 动 : 法 工 们 提 出 五 道 有 关 手 语 含 义 的 问 题, 小 朋 友 们 都 踊 跃 抢 答, 而 且 都 答 对 了! 法 工 们 非 常 欢 喜, 因 为 这 是 他 们 意 想 不 到 的 事, 没 想 到 自 己 编 造 的 手 语, 小 朋 友 竟 然 能 明 白 当 中 的 含 义 为 了 奖 励 答 对 的 小 朋 友, 每 人 都 获 得 一 份 小 小 的 礼 物 过 后, 在 法 月 师 父 的 鼓 励 下, 中 道 团 队 的 小 朋 友 们, 把 包 扎 得 精 美 又 大 方 的 礼 物 分 赠 给 每 位 院 童 看 到 小 朋 友 脸 上 扬 溢 着 喜 悦 和 满 足, 我 们 知 道 已 成 功 地 把 慈 心 和 关 怀 带 给 了 这 些 院 童 41

42 活 動 報 導 最 后, 法 工 们 拍 了 全 体 照 纪 念 此 次 的 访 视 活 动 当 大 家 忙 着 收 拾 准 备 离 去 时, 有 两 位 负 责 打 理 孤 儿 院 厨 房 的 印 藉 女 工 (Selvi 和 Rajalashimi ) 轮 流 跪 在 法 月 师 父 前, 向 师 父 请 求 忏 悔 和 祝 福 法 友 们 看 了 内 心 非 常 感 动 其 中 一 位 遊 戲 得 獎 人 法 友 们 带 着 快 乐 的 心 情 离 开 该 院, 回 程 时 在 车 上 大 家 检 讨 了 此 次 的 活 动, 都 认 为 当 天 的 经 验 不 同 于 过 往, 感 谢 及 庆 幸 做 了 一 件 有 意 义 的 事 这 时 我 的 脑 中 忆 起 了 中 智 师 父 与 法 工 们 联 机 时, 苦 口 婆 心 叮 咛 的 话 : 关 怀 社 会, 积 极 行 善, 自 利 利 他, 从 我 做 起 中 道 僧 团 的 师 父 们, 我 们 这 群 学 习 原 始 佛 法 的 居 家 弟 子, 今 天 已 尽 心 地 把 慈 心 慈 行 散 播 给 孤 苦 的 院 童, 不 论 成 果 如 何, 我 们 没 有 后 悔, 心 中 充 满 了 法 喜! 同 时 也 感 谢 法 友 们 及 爱 心 人 士 的 共 同 参 与! 孤 兒 院 訪 視 活 動 感 言 吃 飯 前 的 禱 告 參 觀 禮 堂 馬 來 西 亞 法 宣 2011 年 3 月 20 日, 槟 城 中 道 禅 林 举 办 了 访 视 与 布 施 孤 儿 院 的 活 动, 威 省 中 道 禅 林 以 结 缘 的 方 式 参 与 这 项 活 动 当 天, 几 位 威 省 中 道 禅 林 的 法 友 们 带 着 孩 子 一 起 到 访 这 所 孤 儿 院 虽 然 人 数 挺 多, 但 院 里 设 备 齐 全 小 朋 友 们 以 好 奇 心 和 难 以 掩 饰 的 兴 奋, 迎 接 我 们 一 行 人 的 到 来 这 之 前, 我 本 来 有 些 顾 虑, 因 我 是 与 孩 子 结 伴 同 去, 担 心 院 童 看 到 我 与 孩 子 的 互 动 会 引 起 伤 感, 所 以 刻 意 与 孩 子 保 持 距 离 虽 然 这 里 的 孩 子 没 有 父 母 亲 在 身 边 给 予 适 当 的 家 教, 但 他 们 每 个 都 很 守 纪 律, 很 规 矩, 而 且 看 起 来 都 很 活 泼 开 朗 我 们 大 家 一 起 用 餐, 玩 游 戏, 但 始 终 不 知 道 他 们 内 心 的 真 正 感 受 我 们 离 开 之 后, 他 们 还 是 那 样 的 快 乐 吗? 当 天 法 月 师 父 以 英 语 说 了 一 小 段 话, 由 槟 城 的 法 泉 法 友 翻 译 成 马 来 语, 内 容 是 说 中 道 禅 林 在 缅 甸 长 期 资 助 照 护 孤 儿, 所 以 希 望 以 同 样 的 方 式 在 马 来 西 亚 关 怀 孤 儿 在 这 次 的 活 动 结 束 后, 希 望 和 父 母 一 同 探 访 孤 儿 院 的 小 朋 友 们, 能 有 所 领 会, 更 加 珍 惜 现 有 的 幸 福, 而 家 长 们 也 能 升 起 对 年 老 父 母 尽 孝 的 觉 悟 42

43 下午说法前的供僧 佛陀正觉后 2443/2011 年 3/26 27 及 4/16 17 台大校友会馆都会二日禅留记 参照 正法之光 探讨部派佛教史及部义 师父开示缘生法 问 帽子有 它 的样子吗 师父请法友示范走动 阐明唯是 缘生 而 无有一法来去 佛陀正觉后 2443/2011 年 3/20 槟城与威省法工 与 RAMAKRISHNA ASHRAMA 孤儿院童合影 正法之 光 第十期 2011 年 4 月 43

44 邀稿 導 中道僧團 師 隨佛法師 烏帕沙瑪比丘 Ven.Bhikkhu Vūpasama 發 行 原始佛教會 發行人 明至法師 台北 中道禪林 O.B.S.T.-Taipei 台北市北投區登山路 139 之 3 號 電話: (02) 傳真: (02) 台中 中道禪林 O.B.S.T.-Taichung 台中市南屯區文心路一段 378 號 11 樓之 1 電話: (04) 紐約 中道禪林 O.B.S.A.-New York #1B, 41Ave. Flushing, NY Tel: Fax: Cell: 怡保 中道禪林 O.B.S.M.-Ipoh 61A & 61B, Jalan Chung, Ah Ming, Ipoh, Perak, Malaysia Tel: 檳城 中道禪林 O.B.S.M.-Penang 77-3 Lorong Selamat, Pulau Pinang, Malaysia Tel: 威省 中道禪林 O.B.S.M.-S.Prai 269, 1st & 2nd floor, Jalan Kulim, Bukit Mertajam, Pulau Pinang. Malaysia Tel: 歡迎索閱 正法之光 結緣流通 pucchati@gmail.com Tel (02) 響應綠色環保 減少紙張 歡迎提供 索取電子檔 台灣助印劃撥 戶名 中華原始佛教會 美國護持帳戶 1. O.B.S. 弘法 助印 说 法 结缘 与布 施结 缘 中道僧团于每周六早上八点起 在中道禅林有原始佛法相关之说法 活动 此活动并与台中 美国纽约 麻州 纽泽西 马来西亚怡保 槟 城 威省 吉隆坡同步联机 欢迎十方善友莅场欢喜参与共结法缘 Citibank Savings Account Compassion for Children 扶助孤童 Citibank Savings Account 馬來西亞護持帳戶 Sambodhi World Berhad HSBC Bank 版權聲明 有著作權 如為宣法 非為買賣 不修改 增減內容 歡迎翻印流通 中道僧团谨守 佛陀戒律 不受取 不积蓄 不使用金钱 除接受 信众上山四事供养 并不定时托钵游化 欢迎大众随缘供养 中道僧團 主辦 日期 時間 原始佛教會暨中道禪林 協辦 主題 內容 见佛与息苦 解脱与菩提 见十二因缘即为见佛 修学十 二因缘法与因缘观的重点 菩 提道次第 马六甲 中道与一乘菩提 吉隆坡 中道禅林 5 月 日 5 月 20 日 5 月 21 日 5 月 22 日 5 月 28 日 20:00-22:00 大众弘法 20:00-22:00 09:00-17:00 09:00-16:00 中道三日禅 5 月 29 日 09:00-14:00 20:00-22:00 6 月 3 日 6 月 7 日 大众弘法 吉隆坡中道禅林 启用法庆 中道五日禅 活動場所 柔佛 新山 吉隆坡 中道禅林 中道禅法 指导禅师-中俨法师 威省 中道禅林 馬來西亞 總聯絡人 中智法師 : 或法慧師兄 法摩師兄 以上活動報名網址: retreat.committee@gmail.com 6 月 4 5 日 周六 日 09:00-16:30 6 月 7 日 6 月 28 日 每周二 19:30-21:30 6 月 18 日 周六 09:00-16:30 44 中道禅法 十二因缘观 正法研习课程 第二期 第二期 因缘观之正说 部派佛教的空有之争 原始佛法的无我 部派佛教的 台大校友会馆 3A 无我 大乘菩萨道的无我 台北市济南路一段 2-1 号 台北-民有里礼堂 1.正觉法钥 2.四无量心 3.菩提道次第 4.一乘菩提道 台北市民权东路三段 140 巷 15 号 4 楼礼堂 台中分院 正法之 光 第十期 2011 年 4 月 以上活動報名網址 傳真報名專線 (02) 洽詢專線 (02) 這是一片闡揚 佛陀教法的園地 我們需要您的關懷與灌溉 讓它萬紫千紅百花齊放 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發行立場 您對 佛陀的教說有話要說 或者有問題要詢問 歡迎您投稿 或者投書 編輯部 指 導

C o n t e n t s...7... 15 1. Acceptance... 17 2. Allow Love... 19 3. Apologize... 21 4. Archangel Metatron... 23 5. Archangel Michael... 25 6. Ask for

C o n t e n t s...7... 15 1. Acceptance... 17 2. Allow Love... 19 3. Apologize... 21 4. Archangel Metatron... 23 5. Archangel Michael... 25 6. Ask for Doreen Virtue, Ph.D. Charles Virtue C o n t e n t s...7... 15 1. Acceptance... 17 2. Allow Love... 19 3. Apologize... 21 4. Archangel Metatron... 23 5. Archangel Michael... 25 6. Ask for a Sign... 27 7.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四組心得.doc

Microsoft Word - 第四組心得.doc 徐 婉 真 這 四 天 的 綠 島 人 權 體 驗 營 令 我 印 象 深 刻, 尤 其 第 三 天 晚 上 吳 豪 人 教 授 的 那 堂 課, 他 讓 我 聽 到 不 同 於 以 往 的 正 義 之 聲 轉 型 正 義, 透 過 他 幽 默 熱 情 的 語 調 激 起 了 我 對 政 治 的 興 趣, 願 意 在 未 來 多 關 心 社 會 多 了 解 政 治 第 一 天 抵 達 綠 島 不 久,

More information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English for Study in Australia 留 学 澳 洲 英 语 讲 座 Lesson 3: Make yourself at home 第 三 课 : 宾 至 如 归 L1 Male: 各 位 朋 友 好, 欢 迎 您 收 听 留 学 澳 洲 英 语 讲 座 节 目, 我 是 澳 大 利 亚 澳 洲 广 播 电 台 的 节 目 主 持 人 陈 昊 L1 Female: 各 位

More information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留 学 澳 洲 英 语 讲 座 English for Study in Australia 第 十 三 课 : 与 同 学 一 起 做 功 课 Lesson 13: Working together L1 Male 各 位 听 众 朋 友 好, 我 是 澳 大 利 亚 澳 洲 广 播 电 台 的 节 目 主 持 人 陈 昊 L1 Female 各 位 好, 我 是 马 健 媛 L1 Male L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武術合併

Microsoft Word - 武術合併 11/13 醫 學 系 一 年 級 張 雲 筑 武 術 課 開 始, 老 師 並 不 急 著 帶 我 們 舞 弄 起 來, 而 是 解 說 著 支 配 氣 的 流 動 為 何 構 成 中 國 武 術 的 追 求 目 標 武 術, 名 之 為 武 恐 怕 與 其 原 本 的 精 義 有 所 偏 差 其 實 武 術 是 為 了 讓 學 習 者 能 夠 掌 握 身 體, 保 養 身 體 而 發 展, 並

More information

2009.05

2009.05 2009 05 2009.05 2009.05 璆 2009.05 1 亿 平 方 米 6 万 套 10 名 20 亿 元 5 个 月 30 万 亿 60 万 平 方 米 Data 围 观 CCDI 公 司 内 刊 企 业 版 P08 围 观 CCDI 管 理 学 上 有 句 名 言 : 做 正 确 的 事, 比 正 确 地 做 事 更 重 要 方 向 的 对 错 于 大 局 的 意 义 而 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1月電子報1130.doc

Microsoft Word - 11月電子報1130.doc 發 行 人 : 楊 進 成 出 刊 日 期 2008 年 12 月 1 日, 第 38 期 第 1 頁 / 共 16 頁 封 面 圖 話 來 來 來, 來 葳 格 ; 玩 玩 玩, 玩 數 學 在 11 月 17 到 21 日 這 5 天 裡 每 天 一 個 題 目, 孩 子 們 依 據 不 同 年 段, 尋 找 屬 於 自 己 的 解 答, 這 些 數 學 題 目 和 校 園 情 境 緊 緊 結

More information

hks298cover&back

hks298cover&back 2957 6364 2377 3300 2302 1087 www.scout.org.hk scoutcraft@scout.org.hk 2675 0011 5,500 Service and Scouting Recently, I had an opportunity to learn more about current state of service in Hong Kong

More information

2-7.FIT)

2-7.FIT) 文 化 园 地 8 2009 年 8 月 18 日 星 期 二 E-mail:liuliyuan@qunlitimes.com 群 立 文 化 感 受 今 天 你 开 心 了 吗? 周 传 喜 群 雄 争 立 竞 争 意 识 ; 傲 立 群 雄 奋 斗 目 标, 这 几 句 话 一 直 是 群 立 的 文 化 和 方 针, 也 同 样 是 我 很 喜 欢 的 座 右 铭 我 想 这 几 句 话 生

More information

參 加 第 二 次 pesta 的 我, 在 是 次 交 流 營 上 除 了, 與 兩 年 沒 有 見 面 的 朋 友 再 次 相 聚, 加 深 友 誼 外, 更 獲 得 與 上 屆 不 同 的 體 驗 和 經 歴 比 較 起 香 港 和 馬 來 西 亞 的 活 動 模 式, 確 是 有 不 同 特

參 加 第 二 次 pesta 的 我, 在 是 次 交 流 營 上 除 了, 與 兩 年 沒 有 見 面 的 朋 友 再 次 相 聚, 加 深 友 誼 外, 更 獲 得 與 上 屆 不 同 的 體 驗 和 經 歴 比 較 起 香 港 和 馬 來 西 亞 的 活 動 模 式, 確 是 有 不 同 特 WE ARE BOY S BRIGADE 參 加 第 二 次 pesta 的 我, 在 是 次 交 流 營 上 除 了, 與 兩 年 沒 有 見 面 的 朋 友 再 次 相 聚, 加 深 友 誼 外, 更 獲 得 與 上 屆 不 同 的 體 驗 和 經 歴 比 較 起 香 港 和 馬 來 西 亞 的 活 動 模 式, 確 是 有 不 同 特 別 之 處 如 控 制 時 間 及 人 流 方 面, 香

More information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03施琅「棄留臺灣議」探索.doc 38 93 43 59 43 44 1 2 1621 1645 1646 3 1647 1649 4 1 1996 12 121 2 1988 1 54---79 3 1990 2 39 4 1987 8 16 19 1649 27---28 45 1651 5 1656 1662 1664 1667 1668 6 1681 1683 7 13 1958 2 1651 2002 11 67 1961

More information

國立桃園高中96學年度新生始業輔導新生手冊目錄

國立桃園高中96學年度新生始業輔導新生手冊目錄 彰 化 考 區 104 年 國 中 教 育 會 考 簡 章 簡 章 核 定 文 號 : 彰 化 縣 政 府 104 年 01 月 27 日 府 教 學 字 第 1040027611 號 函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2 月 9 日 彰 化 考 區 104 年 國 中 教 育 會 考 試 務 會 編 印 主 辦 學 校 : 國 立 鹿 港 高 級 中 學 地 址 :50546 彰 化 縣 鹿 港 鎮

More information

錫安教會2015年11月29日分享

錫安教會2015年11月29日分享 錫 安 教 會 2015 年 11 月 29 日 分 享 第 一 章 : 天 馬 座 行 動 答 問 篇 (2) 問 題 (1): 信 息 中 曾 提 及, 有 一 群 忠 良 的 皇 者 和 精 英 製 造 共 同 信 息, 但 亦 有 一 群 奸 惡 的 如 果 將 來 他 們 來 尋 找 我 們, 顯 示 他 們 是 製 造 共 同 信 息 的 人 這 樣, 我 們 有 沒 有 需 要 或 者

More information

2011年高职语文考试大纲

2011年高职语文考试大纲 2016 年 湖 北 省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招 收 中 职 毕 业 生 技 能 高 考 文 化 综 合 考 试 大 纲 2016 年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招 收 中 职 毕 业 生 技 能 高 考, 是 由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 含 普 通 中 专 职 业 高 中 技 工 学 校 和 成 人 中 专 ) 机 械 类 电 子 类 计 算 机 类 会 计 专 业 护 理 专 业 建 筑

More information

ΧΧΧΧ课程教学大纲(黑体,三号,段后1行)

ΧΧΧΧ课程教学大纲(黑体,三号,段后1行) 为 适 应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的 需 要, 提 高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质 量, 满 足 社 会 对 人 才 培 养 的 需 要, 按 照 教 育 部 深 化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改 革 的 精 神 和 要 求, 参 照 2007 年 教 育 部 高 教 司 修 订 颁 布 的 大 学 英 语 课 程 教 学 要 求, 针 对 我 校 的 实 际 情 况, 制 定 上 海 商

More information

We are now living happily. We are now living a happy life. He is very healthy. He is in good health. I am sure that he will succeed. I am sure of his success. I am busy now. I am not free now. May I borrow

More information

可 愛 的 動 物 小 五 雷 雅 理 第 一 次 小 六 甲 黃 駿 朗 今 年 暑 假 發 生 了 一 件 令 人 非 常 難 忘 的 事 情, 我 第 一 次 參 加 宿 營, 離 開 父 母, 自 己 照 顧 自 己, 出 發 前, 我 的 心 情 十 分 緊 張 當 到 達 目 的 地 後

可 愛 的 動 物 小 五 雷 雅 理 第 一 次 小 六 甲 黃 駿 朗 今 年 暑 假 發 生 了 一 件 令 人 非 常 難 忘 的 事 情, 我 第 一 次 參 加 宿 營, 離 開 父 母, 自 己 照 顧 自 己, 出 發 前, 我 的 心 情 十 分 緊 張 當 到 達 目 的 地 後 郭家朗 許鈞嵐 劉振迪 樊偉賢 林洛鋒 第 36 期 出版日期 28-3-2014 出版日期 28-3-2014 可 愛 的 動 物 小 五 雷 雅 理 第 一 次 小 六 甲 黃 駿 朗 今 年 暑 假 發 生 了 一 件 令 人 非 常 難 忘 的 事 情, 我 第 一 次 參 加 宿 營, 離 開 父 母, 自 己 照 顧 自 己, 出 發 前, 我 的 心 情 十 分 緊 張 當 到 達 目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實 施 計 畫 1 專 題 演 講 因 應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課 程 綱 要 學 校 本 位 課 程 的 整 體 布 局 A-1 推 動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課 程 綱 要 相 關 配 套 措 施 A-10 分 組 研 討 法 規 研 修 B-1 課 程 教

目 錄 實 施 計 畫 1 專 題 演 講 因 應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課 程 綱 要 學 校 本 位 課 程 的 整 體 布 局 A-1 推 動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課 程 綱 要 相 關 配 套 措 施 A-10 分 組 研 討 法 規 研 修 B-1 課 程 教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學 科 中 心 105 年 度 研 討 會 會 議 手 冊 時 間 :105 年 5 月 18-19 日 地 點 : 明 湖 水 漾 會 館 ( 苗 栗 縣 頭 屋 鄉 ) 指 導 單 位 : 教 育 部 國 民 及 學 前 教 育 署 主 辦 單 位 : 普 通 型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課 程 推 動 工 作 圈 ( 國 立 宜 蘭 高 級 中 學 ) 協 辦 單 位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十月號.doc

Microsoft Word - 十月號.doc 沙 田 培 英 中 學 二 零 零 五 年 十 月 十 月 號 地 址 : 沙 田 禾 輋 邨 豐 順 街 9 號 電 話 :2691 7217 傳 真 :2602 0411 電 郵 :stpyc@school.net.hk 主 筆 : 邱 譪 源 校 長 張 敏 芝 小 姐 親 愛 的 家 長 同 學 和 校 友 : 新 學 年 已 開 始 了 幾 個 星 期, 今 天 剛 收 到 教 統 局 發

More information

徐汇教育214/3月刊 重 点 关 注 高中生异性交往的小团体辅导 及效果研究 颜静红 摘 要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郑日昌编制并 与同性交往所不能带来的好处 带来稳定感和安全感 能 修订 对我校高一学生进行问卷测量 实验组前后测 在 够度过更快乐的时光 获得与别人友好相处的经验 宽容 量表总分和第 4 项因子分 异性交往困扰 上均有显著差 大度和理解力得到发展 得到掌握社会技术的机会 得到 异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 I II III IV The theories of leadership seldom explain the difference of male leaders and female leaders. Instead of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leaders leading traits and leading styles of two sexes are the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論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首 黃 帝 之 意 義 林 立 仁 明 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摘 要 太 史 公 司 馬 遷 承 父 著 史 遺 志, 並 以 身 膺 五 百 年 大 運, 上 繼 孔 子 春 秋 之 史 學 文 化 道 統 為 其 職 志, 著 史 記 欲 達 究 天 人 之 際, 通 古 今 之 變, 成 一 家 之 言 之 境 界 然 史 記 百

More information

< F5FB77CB6BCBD672028B0B6A46AABE4B751A874A643295F5FB8D5C5AA28A668ADB6292E706466>

< F5FB77CB6BCBD672028B0B6A46AABE4B751A874A643295F5FB8D5C5AA28A668ADB6292E706466> A A A A A i A A A A A A A ii Introduction to the Chinese Editions of Great Ideas Penguin s Great Ideas series began publication in 2004. A somewhat smaller list is published in the USA and a related, even

More information

高中英文科教師甄試心得

高中英文科教師甄試心得 高 中 英 文 科 教 師 甄 試 心 得 英 語 學 系 碩 士 班 林 俊 呈 高 雄 市 立 高 雄 高 級 中 學 今 年 第 一 次 參 加 教 師 甄 試, 能 夠 在 尚 未 服 兵 役 前 便 考 上 高 雄 市 立 高 雄 高 級 中 學 專 任 教 師, 自 己 覺 得 很 意 外, 也 很 幸 運 考 上 後 不 久 在 與 雄 中 校 長 的 會 談 中, 校 長 的 一 句

More information

99 學年度班群總介紹 第 370 期 班群總導 陳怡靜 G45 班群總導 陳怡靜(河馬) A 家 惠如 家浩 T 格 宜蓁 小 霖 怡 家 M 璇 均 蓁 雴 家 數學領域 珈玲 國燈 370-2 英領域 Kent

99 學年度班群總介紹 第 370 期 班群總導 陳怡靜 G45 班群總導 陳怡靜(河馬) A 家 惠如 家浩 T 格 宜蓁 小 霖 怡 家 M 璇 均 蓁 雴 家 數學領域 珈玲 國燈 370-2 英領域 Kent 2010 年 8 月 27 日 出 刊 精 緻 教 育 宜 蘭 縣 公 辦 民 營 人 國 民 中 小 學 財 團 法 人 人 適 性 教 育 基 金 會 承 辦 地 址 : 宜 蘭 縣 26141 頭 城 鎮 雅 路 150 號 (03)977-3396 http://www.jwps.ilc.edu.tw 健 康 VS. 學 習 各 位 合 夥 人 其 實 都 知 道, 我 是 個 胖 子, 而

More information

39 屆 畢 業 典 禮

39 屆 畢 業 典 禮 東莞同鄉會方樹泉學校 地 址 九龍油麻地東莞街43號 電 話 2780 2296 圖文傳真 2770 7590 網 址 www.tkfsc-school.edu.hk 電 郵 tkfsc@eservices.hkedcity.net 39 屆畢業典禮 39 屆 畢 業 典 禮 方 樹 泉 先 生 玉 照 東 莞 同 鄉 會 方 樹 泉 學 校 39 屆 畢 業 典 禮 第 三 十 九 屆 畢 業 禮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0100526_編者序.doc

Microsoft Word - 20100526_編者序.doc 編 者 序 我 一 定 要 功 成 名 就, 才 參 加 同 學 會. 一 位 大 學 同 學 曾 經 這 麼 勵 志 地 對 我 說, 直 到 今 天, 我 都 忘 不 了 他 那 堅 定 的 神 色, 但 也 直 到 今 天, 我 猶 不 懂, 為 什 麼 參 加 同 學 會 必 須 功 成 名 就? 為 什 麼 要 辦 同 學 會? 為 什 麼 要 出 什 麼 紀 念 小 集? 如 果 你 這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TIP006SCH Uni-edit Writing Tip - Presentperfecttenseandpasttenseinyourintroduction readytopublish

Microsoft Word - TIP006SCH Uni-edit Writing Tip - Presentperfecttenseandpasttenseinyourintroduction readytopublish 我 难 度 : 高 级 对 们 现 不 在 知 仍 道 有 听 影 过 响 多 少 那 次 么 : 研 英 究 过 文 论 去 写 文 时 作 的 表 技 引 示 巧 言 事 : 部 情 引 分 发 言 该 生 使 在 中 用 过 去, 而 现 在 完 成 时 仅 表 示 事 情 发 生 在 过 去, 并 的 哪 现 种 在 时 完 态 成 呢 时? 和 难 过 道 去 不 时 相 关? 是 所 有

More information

附 件 三 高 雄 市 政 府 及 所 屬 各 機 關 公 務 出 國 報 告 書 審 核 表 出 國 報 告 書 名 稱 :105 年 長 野 縣 茅 野 市 姐 妹 校 交 流 活 動 出 國 人 員 姓 名 (2 人 以 上, 以 1 人 為 代 表 ) 職 稱 服 務 單 位 洪 薏 婷 教

附 件 三 高 雄 市 政 府 及 所 屬 各 機 關 公 務 出 國 報 告 書 審 核 表 出 國 報 告 書 名 稱 :105 年 長 野 縣 茅 野 市 姐 妹 校 交 流 活 動 出 國 人 員 姓 名 (2 人 以 上, 以 1 人 為 代 表 ) 職 稱 服 務 單 位 洪 薏 婷 教 附 件 二 高 雄 市 政 府 公 務 出 國 報 告 書 ( 出 國 類 別 : 國 際 教 育 旅 行 ) 105 年 長 野 縣 茅 野 市 姐 妹 校 交 流 活 動 服 務 機 關 : 高 雄 市 立 新 興 高 級 中 學 高 雄 市 立 五 福 國 民 中 學 高 雄 市 立 光 華 國 民 中 學 高 雄 市 立 國 昌 國 民 中 學 高 雄 市 立 旗 山 國 民 中 學 姓 名

More information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0 會 考, 世 紀 教 育 工 程 的 重 要 環 節 2 編 者 的 話 3 高 瞻 遠 矚 看 會 考 概 論 篇 壹 簡 介 5 貳 考 試 科 目 成 績 計 算 7 參 試 務 規 劃 11 肆 成 績 應 用 12 條 分 縷 析 答 客 問 釋 疑 篇 13 追 根 究 柢 說 考 題 解 惑 篇 壹 考 試 科 目 與 命 題 依 據 15 貳 考 試 題 型 15 參 考 試 時

More information

(General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 (GEPT) 30 35 16 18 20 35 40 10 1.5 1 1 99 160 72 70 80 120 120 100 100 Week 1 Week 2 Week 3 Week 4 Week 5 Week 6 Week 7 Week 8 Test Week GEPT Week 1 Week 2 Week 3 Week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互 联 网 的 勃 兴 为 草 根 阶 层 书 写 自 我 和 他 人 提 供 了 契 机, 通 过 网 络 自 由 开 放 的 平 台, 网 络 红 人 风 靡 于 虚 拟 世 界 近 年 来, 或 无 心 插 柳, 或 有 意 噱 头, 或 自 我 表 达, 或 幕 后 操 纵, 网 络

摘 要 互 联 网 的 勃 兴 为 草 根 阶 层 书 写 自 我 和 他 人 提 供 了 契 机, 通 过 网 络 自 由 开 放 的 平 台, 网 络 红 人 风 靡 于 虚 拟 世 界 近 年 来, 或 无 心 插 柳, 或 有 意 噱 头, 或 自 我 表 达, 或 幕 后 操 纵, 网 络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从 偶 像 符 号 的 消 解 到 消 费 符 号 的 建 构 网 络 红 人 的 形 象 变 迁 研 究 学 科 专 业 传 播 学 届 别 2013 届 姓 名 孙 清 导 师 王 玲 宁 I 摘 要 互 联 网 的 勃 兴 为 草 根 阶 层 书 写 自 我 和 他 人 提 供 了 契 机, 通 过 网 络 自 由 开 放 的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一 場 交 換 學 生 的 夢, 夢 想 不 只 是 敢 夢, 而 是 也 要 敢 去 實 踐 為 期 一 年 的 交 換 學 生 生 涯, 說 長 不 長, 說 短 不 短 再 長 的 路, 一 步 步 也 能 走 完 ; 再 短 的 路, 不 踏 出 起 步 就 無 法 到 達 這 次

前 言 一 場 交 換 學 生 的 夢, 夢 想 不 只 是 敢 夢, 而 是 也 要 敢 去 實 踐 為 期 一 年 的 交 換 學 生 生 涯, 說 長 不 長, 說 短 不 短 再 長 的 路, 一 步 步 也 能 走 完 ; 再 短 的 路, 不 踏 出 起 步 就 無 法 到 達 這 次 壹 教 育 部 獎 助 國 內 大 學 校 院 選 送 優 秀 學 生 出 國 研 修 之 留 學 生 成 果 報 告 書 奧 地 利 約 翰 克 卜 勒 大 學 (JKU) 留 學 心 得 原 就 讀 學 校 / 科 系 / 年 級 : 長 榮 大 學 / 財 務 金 融 學 系 / 四 年 級 獲 獎 生 姓 名 : 賴 欣 怡 研 修 國 家 : 奧 地 利 研 修 學 校 : 約 翰 克 普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Microsoft Word - 09王充人性論_確定版980317_.doc 王 充 有 善 有 惡 的 人 性 論 王 充 有 善 有 惡 的 人 性 論 朝 陽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中 文 摘 要 王 充 (27-100) 的 人 性 論 本 於 世 碩 公 孫 尼 子, 主 張 人 性 先 天 上 有 善 有 惡, 進 而 批 評 在 其 之 前 諸 家 的 各 種 陳 言, 斷 其 優 劣, 在 中 國 人 性 論 發 展 史 上 十

More information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0 會 考, 世 紀 教 育 工 程 的 重 要 環 節 2 編 者 的 話 3 高 瞻 遠 矚 看 會 考 概 論 篇 壹 簡 介 4 貳 考 試 科 目 6 參 成 績 計 算 6 肆 試 務 規 劃 7 伍 成 績 應 用 8 追 根 究 柢 說 考 題 解 惑 篇 壹 試 題 取 材 與 命 題 原 則 9 貳 各 科 考 試 內 容 11 参 各 科 問 與 答 17 由 小 見 大 觀

More information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0 會 考, 世 紀 教 育 工 程 的 重 要 環 節 2 編 者 的 話 3 高 瞻 遠 矚 看 會 考 概 論 篇 壹 簡 介 5 貳 考 試 科 目 成 績 計 算 7 參 試 務 規 劃 11 肆 成 績 應 用 13 條 分 縷 析 答 客 問 釋 疑 篇 14 追 根 究 柢 說 考 題 解 惑 篇 壹 試 題 取 材 與 命 題 原 則 16 貳 各 科 考 試 內 容 18 参 各

More information

: : : : : ISBN / C53:H : 19.50

: : : : : ISBN / C53:H : 19.50 : : : : 2002 1 1 2002 1 1 : ISBN 7-224-06364-9 / C53:H059-53 : 19.50 50,,,,,,, ; 50,,,,,,,, 1 ,,,,,,,,,,,,,, ;,,,,,,,,, 2 ,,,, 2002 8 3 ( 1 ) ( 1 ) Deduction One Way of Deriving the Meaning of U nfamiliar

More information

新竹市建華國民中學九十四學年度課程計畫

新竹市建華國民中學九十四學年度課程計畫 目 錄 壹 依 據... 3 貳 目 的... 3 參 學 校 背 景 簡 述 與 課 程 發 展 條 件 分 析... 3 一 學 校 基 本 資 料... 3 二 學 校 課 程 發 展 條 件 分 析 (SWOTS)... 4 肆 學 校 教 育 目 標 與 願 景... 5 ㄧ 學 校 願 景... 5 二 學 校 願 景 圖 像... 5 三 學 校 發 展 方 向 與 展 望... 5

More information

LOVE IS OVER LOVE LOVE LOVE LOVE IS EVERYTHING LOVE LOVE LOVE LOVER'S QUEEN LYDIA MAYBE TOMORROW MEN'S TALK MY DEAR MY FRIEND MY OH MY MY SUMMER DREAM

LOVE IS OVER LOVE LOVE LOVE LOVE IS EVERYTHING LOVE LOVE LOVE LOVER'S QUEEN LYDIA MAYBE TOMORROW MEN'S TALK MY DEAR MY FRIEND MY OH MY MY SUMMER DREAM 曲名 1234 20.30.40 5678 GOING 929 9907 A BTTER DAY ANDY BABY I'M YOUR MAN BACK HOME BAD BOY BEAUTIFUL GIRL BABY BABY BACK HOME BEAUTIFUL DAY BECAUSE OF YOU BETTER MAN CAN'T STOP LOVING YOU CALL ME CAN YOU

More information

4. 每 组 学 生 将 写 有 习 语 和 含 义 的 两 组 卡 片 分 别 洗 牌, 将 顺 序 打 乱, 然 后 将 两 组 卡 片 反 面 朝 上 置 于 课 桌 上 5. 学 生 依 次 从 两 组 卡 片 中 各 抽 取 一 张, 展 示 给 小 组 成 员, 并 大 声 朗 读 卡

4. 每 组 学 生 将 写 有 习 语 和 含 义 的 两 组 卡 片 分 别 洗 牌, 将 顺 序 打 乱, 然 后 将 两 组 卡 片 反 面 朝 上 置 于 课 桌 上 5. 学 生 依 次 从 两 组 卡 片 中 各 抽 取 一 张, 展 示 给 小 组 成 员, 并 大 声 朗 读 卡 Tips of the Week 课 堂 上 的 英 语 习 语 教 学 ( 二 ) 2015-04-19 吴 倩 MarriottCHEI 大 家 好! 欢 迎 来 到 Tips of the Week! 这 周 我 想 和 老 师 们 分 享 另 外 两 个 课 堂 上 可 以 开 展 的 英 语 习 语 教 学 活 动 其 中 一 个 活 动 是 一 个 充 满 趣 味 的 游 戏, 另 外

More information

國 史 館 館 刊 第 23 期 Chiang Ching-kuo s Educational Innovation in Southern Jiangxi and Its Effects (1941-1943) Abstract Wen-yuan Chu * Chiang Ching-kuo wa

國 史 館 館 刊 第 23 期 Chiang Ching-kuo s Educational Innovation in Southern Jiangxi and Its Effects (1941-1943) Abstract Wen-yuan Chu * Chiang Ching-kuo wa 國 史 館 館 刊 第 二 十 三 期 (2010 年 3 月 ) 119-164 國 史 館 1941-1943 朱 文 原 摘 要 1 關 鍵 詞 : 蔣 經 國 贛 南 學 校 教 育 社 會 教 育 掃 盲 運 動 -119- 國 史 館 館 刊 第 23 期 Chiang Ching-kuo s Educational Innovation in Southern Jiangxi and

More information

從詩歌的鑒賞談生命價值的建構

從詩歌的鑒賞談生命價值的建構 Viktor E. Frankl (logotherapy) (will-to-meaning) (creative values) Ture (Good) (Beauty) (experiential values) (attitudinal values) 1 2 (logotherapy) (biological) (2) (psychological) (3) (noölogical) (4)

More information

豐 邑 家 族 季 刊 編 者 的 話 2015.02-04 No.07 彼 此 相 愛 總 編 輯 : 邱 崇 喆 主 編 : 戴 秋 柑 編 輯 委 員 : 黃 淑 美 盧 永 吉 王 森 生 趙 家 明 林 孟 姿 曾 淑 慧 執 行 編 輯 : 豐 邑 建 設 企 劃 課 出 版 發 行 :

豐 邑 家 族 季 刊 編 者 的 話 2015.02-04 No.07 彼 此 相 愛 總 編 輯 : 邱 崇 喆 主 編 : 戴 秋 柑 編 輯 委 員 : 黃 淑 美 盧 永 吉 王 森 生 趙 家 明 林 孟 姿 曾 淑 慧 執 行 編 輯 : 豐 邑 建 設 企 劃 課 出 版 發 行 : 豐 邑 家 族 季 刊 編 者 的 話 2015.02-04 No.07 彼 此 相 愛 總 編 輯 : 邱 崇 喆 主 編 : 戴 秋 柑 編 輯 委 員 : 黃 淑 美 盧 永 吉 王 森 生 趙 家 明 林 孟 姿 曾 淑 慧 執 行 編 輯 : 豐 邑 建 設 企 劃 課 出 版 發 行 : 豐 邑 專 業 整 合 團 隊 地 址 : 台 中 市 台 灣 大 道 二 段 501 號 20F-1

More information

論 文 摘 要 佛教起源於印度 是大多數人所週知的觀念 而素食觀念的起源與實行方 法 在世界各地是各有其特色並非一致 在中國社會 對佛教的飲食觀念 多 數人直覺認為佛教徒應與素食劃上等號 事實上並非如此 因為隨著佛教流傳 到世界各地 與當地的民俗及風土人情相結合 進而使不同國家的佛教徒依照 不同國情

論 文 摘 要 佛教起源於印度 是大多數人所週知的觀念 而素食觀念的起源與實行方 法 在世界各地是各有其特色並非一致 在中國社會 對佛教的飲食觀念 多 數人直覺認為佛教徒應與素食劃上等號 事實上並非如此 因為隨著佛教流傳 到世界各地 與當地的民俗及風土人情相結合 進而使不同國家的佛教徒依照 不同國情 私 立 東 吳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林 伯 謙 教 授 中 國 素 食 文 化 與 漢 傳 佛 教 關 係 之 研 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Vegetarianism and Mahayana 研 究 生 : 方 廉 豐 撰 民 國 一 Ο 四 年 六 月 1 論 文 摘 要 佛教起源於印度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doc

Microsoft Word doc 中 考 英 语 科 考 试 标 准 及 试 卷 结 构 技 术 指 标 构 想 1 王 后 雄 童 祥 林 (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考 试 研 究 院, 武 汉,430079, 湖 北 ) 提 要 : 本 文 从 结 构 模 式 内 容 要 素 能 力 要 素 题 型 要 素 难 度 要 素 分 数 要 素 时 限 要 素 等 方 面 细 致 分 析 了 中 考 英 语 科 试 卷 结 构 的

More information

Love Actually 真 的 戀 愛 了!? 焦 點 主 題 2035 年 一 個 寒 冷 卻 又 放 晴 的 下 午, 爸 媽 一 大 清 早 已 上 班, 只 得 小 奈 獨 個 兒 待 在 家 中, 奢 侈 地 享 受 著 她 的 春 節 假 期 剛 度 過 了 期 考 的 艱 苦 歲

Love Actually 真 的 戀 愛 了!? 焦 點 主 題 2035 年 一 個 寒 冷 卻 又 放 晴 的 下 午, 爸 媽 一 大 清 早 已 上 班, 只 得 小 奈 獨 個 兒 待 在 家 中, 奢 侈 地 享 受 著 她 的 春 節 假 期 剛 度 過 了 期 考 的 艱 苦 歲 愛 情, 每 一 個 人 都 十 分 渴 望 有 的, 不 論 成 年 人 還 是 中 學 生 但 是, 你 知 道 甚 麼 是 愛 情 嗎? 如 何 才 可 以 擁 有 真 正 的 愛 情? 池 田 先 生 對 愛 情 方 面 有 些 甚 麼 指 導 呢? 01 焦 點 主 題 Love Actually... 真 的 戀 愛 了!? 09 Love Song 11 女 未 來 部 長 專 訪 15

More information

TLLFDEC2013.indd

TLLFDEC2013.indd GOOD PEOPLE MANAGEMENT AWARD 2 學教卓越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2010 / 2011 本校重視學生全人發展 致力提供具專業的教學環 6. 通識科的閱讀課藉報章及時事影片與同學進行課堂討 境 營造純樸良好的校風 建立優良的班級文化 積極提 論 提升學生的批判思考及高階思維能力 並藉不同形 升教學效能 善用資源為學生提供分組教學及各種增潤課 程 並成功為學生創造多元化的成功學習經驗

More information

3 Why would Chen risk ending the recent dance of détente between Taipei and Beijing a dance he has helped choreograph? Political analysts say Chen in

3 Why would Chen risk ending the recent dance of détente between Taipei and Beijing a dance he has helped choreograph? Political analysts say Chen in ) 1 8 3 http://www.president.gov.tw/php-bin/shownews.php4. 2. 2002 8 3 2002 7 21 91 7 22 20027 29 7 21 91 7 31 1 3 Why would Chen risk ending the recent dance of détente between Taipei and Beijing a dance

More information

神 学 家 陶 恕 博 士 曾 经 相 当 感 叹 的 说, 数 以 百 万 计 的 我 们 生 活 在 福 音 既 得 之 地, 各 自 都 有 所 属 的 教 会, 也 努 力 去 传 基 督 教 的 信 仰, 但 可 悲 的 是, 或 许 终 其 一 生, 都 未 曾 认 真 思 想 过 神

神 学 家 陶 恕 博 士 曾 经 相 当 感 叹 的 说, 数 以 百 万 计 的 我 们 生 活 在 福 音 既 得 之 地, 各 自 都 有 所 属 的 教 会, 也 努 力 去 传 基 督 教 的 信 仰, 但 可 悲 的 是, 或 许 终 其 一 生, 都 未 曾 认 真 思 想 过 神 Series: Sermon Series Title: 救 赎 历 史 第 四 章 : 耶 和 华 Part: 1 Speaker: 大 卫 普 莱 特 Date: Text: 各 位 亲 爱 的 弟 兄 姊 妹, 欢 迎 你 收 听 救 赎 历 史 系 列 第 五 讲 我 是 大 卫 普 莱 特 博 士 我 要 带 领 你 更 深 入 地 认 识, 那 昔 在 今 在 以 后 永 远 与 我 们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Co-construction Contract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Co-Construction Contract ( ) ABSTRACT Co-constructio in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holds the quite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學 研 究 期 刊 泰 國 農 業 大 學 บ นทอนเช นก น และส งผลก บ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จา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มาเป นบทภาพยนตร และบทละคร โทรท ศน ด วยเช นก น จากการเคารพ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ต นฉบ บเป นหล

中 國 學 研 究 期 刊 泰 國 農 業 大 學 บ นทอนเช นก น และส งผลก บ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จา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มาเป นบทภาพยนตร และบทละคร โทรท ศน ด วยเช นก น จากการเคารพ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ต นฉบ บเป นหล วารสารจ นศ กษา มหาว ทยาล ยเกษตรศาสตร การเล อกสรรของย คสม ยท แตกต างก น โดยว เคราะห 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 บทละครโทรท ศน หร อบทภาพยนต จากผลงานคลาสส 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 สม ยใหม ของจ น The Choice of Times Film Adaptation of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2303130C4EAC0EDB9A4C0E04142BCB6D4C4B6C1C5D0B6CFC0FDCCE2BEABD1A15F325F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2303130C4EAC0EDB9A4C0E04142BCB6D4C4B6C1C5D0B6CFC0FDCCE2BEABD1A15F325F2E646F63> 2010 年 理 工 类 AB 级 阅 读 判 断 例 题 精 选 (2) Computer mouse How does the mouse work? We have to start at the bottom, so think upside down for now. It all starts with mouse ball. As the mouse ball in the bottom

More information

:

: A Study of Huangtao : I Abstract Abstract This text focuses on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Huangtao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of Fukien, by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Huangtao s thought,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22D312DC2B2B4C2AB47A16DC5AAAED1B0F3B5AAB0DDA144A7B5B867A16EB2A4B1B4A277A548AED1A4A4BEC7A5CDB0DDC344ACB0A8D2>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22D312DC2B2B4C2AB47A16DC5AAAED1B0F3B5AAB0DDA144A7B5B867A16EB2A4B1B4A277A548AED1A4A4BEC7A5CDB0DDC344ACB0A8D2>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12 期 簡 朝 亮 讀 書 堂 答 問. 孝 經 略 探 以 書 中 學 生 問 題 為 例 趙 詠 寬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班 研 究 生 摘 要 孝 經 是 十 三 經 中 字 數 最 少 的 經 典, 然 實 踐 性 高, 受 歷 來 帝 王 重 視 但 在 清 末 民 初, 傳 統 思 維 受 到 挑 戰, 被 視 為 維 護

More information

起 初, 距 離 出 版 日 期 還 有 大 半 年, 大 家 雀 躍 萬 分 之 餘 還 滿 盤 大 計, 他 答 應 做 這 樣 她 應 承 安 排 那 樣 你 負 責 做 三 件 事 我 就 辦 兩 件 大 家 都 是 成 年 而 又 自 律 的 人, 一 切 猶 如 入 了 自 動 波, 不

起 初, 距 離 出 版 日 期 還 有 大 半 年, 大 家 雀 躍 萬 分 之 餘 還 滿 盤 大 計, 他 答 應 做 這 樣 她 應 承 安 排 那 樣 你 負 責 做 三 件 事 我 就 辦 兩 件 大 家 都 是 成 年 而 又 自 律 的 人, 一 切 猶 如 入 了 自 動 波, 不 荃 情 第 16 期 2011 年 12 月 31 日 出 版 荃 灣 官 立 工 業 中 學 校 友 會 專 刊 歡 迎 會 員 投 稿 稿 件 請 寄 本 編 輯 部 編 輯 部 地 址 : 香 港 上 環 德 輔 道 中 2 4 4-2 5 2 號 東 協 商 業 大 廈 5 樓 電 話 : 2 3 1 4 5 8 1 1 傳 真 : 2 7 3 9 3 7 2 0 e m a i l : i

More information

9 21-40 2004 12 * * 22 9 1 2 3 1 1992 2 1960 2 3 1984 8 87 23 4 5 1697 AD 1779 6 7 8 9 10 11 12 4 1977 109-112 5 87 41993 13-38 6 614 7 8 632 9 1974 8 10 631 11 12 632 9 24 13 14 13 1990 14 25 15 16 15

More information

高考成绩统计

高考成绩统计 爬 梳 剔 抉 整 体 观 照. 高 三 教 学 工 作 简 报 2016 第 1 期 ( 总 第 34 期 ) 爬 梳 剔 抉 整 体 观 照 人 物 传 记 探 究 题 摭 谈 爬 梳 剔 抉 整 体 观 照. 人 物 传 记 阅 读 将 在 2016 年 新 高 考 中 以 选. 肯 定 与 否, 赞 成 与 否, 我 们 必 须 有 自 己 鲜 明 考 题 的 形 式 亮 相, 其 中, 第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I II III The Study of Factors to the Failure or Success of Applying to Holding International Sport Games Abstract For years, holding international sport games has been Taiwan s goal and we are on the way

More information

090507issue

090507issue 時間已在我們不知不覺間悄悄地溜走 這期校訊 已是本學年最後的一份 學校編製校訊的目的是希望 藉此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讓家長清楚了解學校及學生 的發展情況 我們更期望家長與子女共同閱讀校訊 使子女感受到家長重視他們在學校的學習 提升他們 對學校的歸屬感 2008-2009 年 本人在上學年開始 部分時間被借調到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大 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擔任學校發展主任 今學年將會是最後一年 回顧這兩年在中大的工作

More information

-------------------------------------------------------------------------------- Pekinger in NewYork -------------------------------------------------------------------------------- 1011 121314 151617

More information

89???????q?l?????T??

89???????q?l?????T?? 華 興 電 子 報 第 89 期 民 國 102 年 01 月 12 日 出 刊 網 址 :www.hhhs.tp.edu.tw 發 行 人 : 高 宏 煙 總 編 輯 : 蕭 慶 智 董 大 鋼 許 莙 葇 王 雅 慧 主 編 : 賴 怡 潔 編 輯 群 : 周 慧 婷 陳 怡 君 陳 玫 禎 楊 雅 惠 郭 孟 平 伍 玉 琪 林 冠 良 林 淑 惠 賴 姿 潔 王 思 方 102 年 01 月

More information

1 * 1 *

1 * 1 * 1 * 1 * taka@unii.ac.jp 1992, p. 233 2013, p. 78 2. 1. 2014 1992, p. 233 1995, p. 134 2. 2. 3. 1. 2014 2011, 118 3. 2. Psathas 1995, p. 12 seen but unnoticed B B Psathas 1995, p. 23 2004 2006 2004 4 ah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I II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at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predicament of curren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Savigi tribe and probing the roles played by the school, the family

More information

封面故事 FENG MIAN GU SHI 32 基于课标 基于学生 提升英语课堂 封面图片 上海市闵行区第四幼儿园 现 代 学 校 37 回归本源 彰显特色 / 胡金芳 出版日期 2015 年 5 月 15 日 35 运用问题情境中的有效提问促进大班 幼儿的语言发展 / 胡金芳 双 月 刊 2015 年第 3 期 总第 63 期 教学实效 / 刘董娴 38 尊重差异 培养能力 提高体育教学实 效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全 球 暖 化 的 環 境 知 識 與 危 機 意 識 以 晚 近 環 境 災 難 影 片 為 例 作 分 析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Crisis Awareness of Related Global Warming an Analysis Based on Recent Environmental Disaster Movies 謝 誌 撰 寫 這 篇 論 文,

More information

( ) 001 ( CIP) /. :, 2005 ISBN G CIP ( 2005 ) ( 147 : ) 787 mm1092mm

( ) 001 ( CIP) /. :, 2005 ISBN G CIP ( 2005 ) ( 147 : ) 787 mm1092mm ( ) 001 ( CIP) /. :, 2005 ISBN 7-224-07423-3......... - -. G632. 3 CIP ( 2005 ) 111220 ( 147 : 710003) 787 mm1092mm 16 20. 5 4 307 2005 10 1 2005 10 1 13000 ISBN 7-224 - 07423-3 / G1460 30. 00 2002,,,,,,,,,,,,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傳 播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人 鬼 共 生 與 存 在 的 自 由 : 從 語 藝 觀 點 分 析 華 語 鬼 電 影 的 故 事 敘 說 The Symbiosis of Beings and the Ghosts and the Freedom of Existence: A Rhetor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Ghost Movies 研 究 生

More information

124 第十三期 Conflicts in the Takeover of the Land in Taiwan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A Case in the Change of the Japanese Names of the Taiwanese Peopl

124 第十三期 Conflicts in the Takeover of the Land in Taiwan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A Case in the Change of the Japanese Names of the Taiwanese Peopl 123 戰後初期臺灣土地接收的糾紛 以更改日式姓名的臺人遭遇為例 124 第十三期 Conflicts in the Takeover of the Land in Taiwan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A Case in the Change of the Japanese Names of the Taiwanese People Abstract By Ho Fung-jiao

More information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Emperor Qianlong s integra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into the way he rule the country achieved an impressive result. Thu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ttempt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38-2008.6 Study of Emperor Qianlong as Manjusri Bodhisattva Lo Chung C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202 The Sending Back of The Japanese People in Taiwan in The Beginning Years After the World War II Abstract Su-ying Ou* In August 1945, Japan lost th

202 The Sending Back of The Japanese People in Taiwan in The Beginning Years After the World War II Abstract Su-ying Ou* In August 1945, Japan lost th 201 1945 8 1945 202 The Sending Back of The Japanese People in Taiwan in The Beginning Years After the World War II Abstract Su-ying Ou* In August 1945, Japan lost the war and had to retreat from Taiwan.

More information

第十二课:保罗的宣教计划,问安,劝勉与对福音的总结

第十二课:保罗的宣教计划,问安,劝勉与对福音的总结 第 十 二 课 : 保 罗 的 宣 教 计 划, 问 安, 劝 勉 与 对 福 音 的 总 结 12-1 第 十 二 课 保 罗 的 宣 教 计 划, 问 安, 劝 勉 与 对 福 音 的 总 结 罗 马 书 15 章 14 节 16 章 27 节 (15:14 16:27) 思 信 仰 一 对 上 一 课 因 信 白 白 称 义 与 因 信 操 练 成 圣 ( 圣 徒 的 本 分 ): 活 出 神

More information

98性別平等.indb

98性別平等.indb 98性別平等.indb 85 2009/12/11 8:45:27 PM 分手暴力議題 分手暴力議題 指導 考 試 院 撰稿 現代婦女基金會 黃富源委員 姚淑文執行長 壹 目標宗旨 根據美國 香港的相關調查 一再顯示年齡介乎於16至24歲的年輕女性最容易遭受戀愛暴 力 而最嚴重的暴力傷害則發生在分手的過程 現代婦女基金會曾在2008年的調查中發現 每 月平均就有14.7件戀愛暴力 分手暴力和情殺的新聞事件被報導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8B4C12D42A448A4E5C3C0B34EC3FE2DAB65ABE1>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8B4C12D42A448A4E5C3C0B34EC3FE2DAB65ABE1> ϲ ฯ र ቑ ጯ 高雄師大學報 2015, 38, 63-93 高雄港港史館歷史變遷之研究 李文環 1 楊晴惠 2 摘 要 古老的建築物往往承載許多回憶 也能追溯某些歷史發展的軌跡 位於高雄市蓬 萊路三號 現為高雄港港史館的紅磚式建築 在高雄港三號碼頭作業區旁的一片倉庫 群中 格外搶眼 這棟建築建成於西元 1917 年 至今已將近百年 不僅躲過二戰戰 火無情轟炸 並保存至今 十分可貴 本文透過歷史考證

More information

<D0D0D5FED7A8CFDF2E696E6464>

<D0D0D5FED7A8CFDF2E696E6464>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报 导 : 资 源 处 主 任 陆 素 芬 视 是 青 少 年 喜 爱 的 一 门 艺 术 在 孩 子 们 的 成 长 过 程 中, 许 多 优 秀 的 影 影 片 通 过 直 观 的 艺 术 手 段, 感 染 和 鼓 舞 着 青 少 年 选 择 人 生 的 走 向, 获 得 各 种 知 识, 不 断 提 高 综 合 素 质 因 此,

More information

蔡 氏 族 譜 序 2

蔡 氏 族 譜 序 2 1 蔡 氏 族 譜 Highlights with characters are Uncle Mike s corrections. Missing or corrected characters are found on pages 9, 19, 28, 34, 44. 蔡 氏 族 譜 序 2 3 福 建 仙 遊 赤 湖 蔡 氏 宗 譜 序 蔡 氏 之 先 出 自 姬 姓 周 文 王 第 五 子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DB5BCD6C554AE62A4E5B6B02DA7B9BD5A>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DB5BCD6C554AE62A4E5B6B02DA7B9BD5A> 饗宴開始 DG Antonio 2 MTV 4 許哲誠 5 PDG Jackson 6 廣青合唱團 7 PDG Tony 8 PP Dens 9 哲人遙思-DG Antonio 仰懷 雪泥鴻爪 憶 PDG Ricardo-生平點滴 恰似你的溫柔 許哲誠鋼琴-感恩演奏 向扶輪老前輩行最敬禮 PRID Jackson 追思 奇異恩典與新不了情 廣青合唱團溫馨獻唱 影響我扶輪運動的 Uncle Ricardo

More information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的地形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的地形 释 奠 礼 乐 之 起 源 与 东 夷 文 明 金 圣 基 中 文 提 要 : 本 文 是 为 了 探 究 释 奠 祭 礼 之 乐 舞 的 起 源 与 东 夷 文 明 释 奠 礼 指 在 文 庙 祭 奠 孔 子 等 先 圣 先 贤 的 仪 式 释 奠 是 自 古 以 来 本 着 儒 学 的 独 特 文 化 意 识, 从 学 校 奉 行 下 来, 而 备 受 关 注 本 文 主 要 对 形 成 释 奠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4.doc

Microsoft Word - 24.doc 水 陸 畢 陳 晚 明 飲 食 風 尚 初 探 蕭 慧 媛 桃 園 創 新 技 術 學 院 觀 光 與 休 閒 事 業 管 理 系 摘 要 飲 食 是 人 類 維 持 與 發 展 生 命 的 基 礎 之 一, 飲 食 風 尚 會 隨 著 社 會 地 位 物 質 條 件 以 及 人 為 因 素 轉 移, 不 同 階 層 的 飲 食 方 式, 往 往 標 誌 著 他 們 的 社 會 身 分, 甚 至 反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246~\253\327\262\304\244@\264\301\256\325\260T_Version4)

(Microsoft Word - 10\246~\253\327\262\304\244@\264\301\256\325\260T_Version4) 聖 公 會 仁 立 紀 念 小 學 聖 公 會 仁 立 紀 念 小 學 校 園 通 訊 2010 年 度 第 一 期 第 1 頁 \\\\ 校 園 通 訊 2010-2011 年 度 第 一 期 鄭 秀 薇 總 校 長 在 日 本, 有 一 個 傳 說 故 事 是 這 樣 說 的 : 有 一 對 仁 慈 的 老 夫 婦, 生 活 窮 困, 靠 賣 木 柴 過 活 一 天 老 人 在 同 情 心 的

More information

01何寄澎.doc

01何寄澎.doc 1 * ** * ** 2003 11 1-36 Imitation and the 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anon: Lu Chi s Nigushi Ho Chi-p e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su Ming-ch

More information

第六章

第六章 Reflection and Serving Learning 長 庚 科 技 大 學 護 理 系 劉 杏 元 一 服 務 學 習 為 何 要 反 思 All those things that we had to do for the service-learning, each one, successively helped me pull together what I d learned.

More information

encourages children to develop rich emotions through close contact with surrounding nature. It also cultivates a foundation for children s balanced de

encourages children to develop rich emotions through close contact with surrounding nature. It also cultivates a foundation for children s balanced de * ** *** **** The Instruction of a Sense of Seasons in the Field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Kindergartens in Germany, Australia and Japan Kazuyuki YOKOIKimihiko SAITOKatsushi ONO Koichi EBIHARA

More information

Untitiled

Untitiled 目 立人1 2011 录 目 录 专家视点 权利与责任 班主任批评权的有效运用 齐学红 3 德育园地 立 沿着鲁迅爷爷的足迹 主题队活动案例 郑海娟 4 播下一颗美丽的种子 沿着鲁迅爷爷的足迹 中队活动反思 郑海娟 5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关于培养小学生服务意识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孙 勤 6 人 教海纵横 2011 年第 1 期 总第 9 期 主办单位 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顾 问 编委会主任 编

More information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致 谢 文 学 是 我 们 人 类 宝 贵 的 精 神 财 富 两 年 半 的 硕 士 学 习 让 我 进 一 步 接 近 文 学,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sacred mountains is an essential topic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s. The importance of mountain in Chinese t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sacred mountains is an essential topic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s. The importance of mountain in Chinese t 2002 12 143~165 Sacred Mountains as Location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Buddhism and Daoism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and Daoism in Tiantai Mountain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 Lin Chia-jung 143 Abstract

More information

<4D F736F F D20A470BAB5A8A9A8A9AABAA5CDA4E92E646F63>

<4D F736F F D20A470BAB5A8A9A8A9AABAA5CDA4E92E646F63> 小 熊 的 生 日 Little Bear Bai Bai s Birthday 作 者 : 高 慧 娟 英 譯 : 高 嘉 君 /D.B. Jensen 美 編 : 高 慧 娟 / 王 敏 / 朱 美 珊 兒 童 事 故 傷 害 預 防 童 書 5( 燒 燙 傷 篇 ) ㄓ ㄎ ㄒ ㄒ ㄐ ㄊ 森 ㄙ 林 中 住 ㄓ ㄣ ㄣˊ ㄥ ˋ 著 ㄓ 快 樂 ㄜ ㄞˋ ㄜˋ 的 熊 ㄩ 熊 ㄩ 家 庭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5F4230365FB942A5CEA668B443C5E9BB73A740B5D8A4E5B8C9A552B1D0A7F75FA6BFB1A4ACFC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5F4230365FB942A5CEA668B443C5E9BB73A740B5D8A4E5B8C9A552B1D0A7F75FA6BFB1A4ACFC2E646F63> 運 用 多 媒 體 製 作 華 文 補 充 教 材 江 惜 美 銘 傳 大 學 應 用 中 文 系 chm248@gmail.com 摘 要 : 本 文 旨 在 探 究 如 何 運 用 多 媒 體, 結 合 文 字 聲 音 圖 畫, 製 作 華 文 補 充 教 材 當 我 們 在 進 行 華 文 教 學 時, 往 往 必 須 透 過 教 案 設 計, 並 製 作 補 充 教 材, 方 能 使 教 學

More information

A-錢穆宗教觀-171

A-錢穆宗教觀-171 台 南 應 用 科 大 學 報 第 32 期 人 文 管 理 類 頁 171-186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10 月 錢 穆 宗 教 觀 析 論 以 文 化 與 教 育 為 觀 察 核 心 梁 淑 芳 國 立 體 育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助 理 教 授 摘 要 國 學 大 師 錢 穆, 可 謂 一 代 通 儒 本 文 以 其 文 化 與 教 育 為 主, 輔 以 錢 穆 的 其 餘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CONTENTS 3 5 45 47 50 53 54 57 60 61 社 論 教 宗 華 嚴 行 歸 兜 率 --- 是 華 嚴 行 者 亦 彌 勒 老 人 的 成 一 老 和 尚 本 社 先 導 師 七 七 法 會 日 誌 道 行 菩 薩 彌 勒 是 尊 特 別 報 導 法 乳 深 恩 編 輯 部 追 思 長 老 不 分 僧 俗 上 下 --- 成 一 老 和 尚 追 思 讚 頌 會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0305FBAEEA658B4FAC5E7A15DB5AAAED7A15E>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0305FBAEEA658B4FAC5E7A15DB5AAAED7A15E>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100 學 年 度 師 資 培 育 中 心 招 生 考 試 科 目 名 稱 : 綜 合 測 驗 注 意 事 項 : 本 測 驗 包 括 四 種 科 目 : 中 文 英 文 邏 輯 分 析 與 教 育 時 事 可 以 在 試 卷 的 空 白 處, 建 構 出 邏 輯 架 構 圖, 以 方 便 作 答 答 案 請 填 入 專 用 答 案 卷 表 格 內, 違 者 不 計 分 四

More information

, ,

, , 87 1 1 2 1 2 2,600 27 32 10 50 1978 1985 1987 WTO 2003 10 1 2003 9 25 WTO 88 1978 50 1949 1966-1976 1978 1998 1985 1993 1996 1,032 608 424 740 419 321 2,600 27 32 10 50 70 89 1979 1985 1987 1986 1991 12

More information

序 言 時 值 105 年 丙 申 農 曆 猴 年, 農 曆 春 節 是 一 個 充 滿 溫 情 的 節 日, 本 局 消 防 弟 兄 犠 牲 過 年 全 家 圍 爐 團 圓 的 歡 樂 時 刻, 堅 守 崗 位 24 小 時 不 打 烊, 全 天 候 守 護 市 民 安 全, 提 供 即 時 到

序 言 時 值 105 年 丙 申 農 曆 猴 年, 農 曆 春 節 是 一 個 充 滿 溫 情 的 節 日, 本 局 消 防 弟 兄 犠 牲 過 年 全 家 圍 爐 團 圓 的 歡 樂 時 刻, 堅 守 崗 位 24 小 時 不 打 烊, 全 天 候 守 護 市 民 安 全, 提 供 即 時 到 桃園市政 府消防局 人資羅盤 人事室編製 105 年 3 月 01 02 序言 03 09 支援 0206 南臺地震特別報導 人事動態 專書書目輕鬆讀 10 15 迎新知*送舊友 10 13 105 年 2 月人事異動 33 37 好書大家讀 國家文官學院 105 年 03 月書目-巷 仔口社會學 資料整理/黃燕真 14 15 新血輪報到--認真&執著 執行春安工作紀實 16 18 向春節不休假 24

More information

 

  二 六 年 十 二 月 第 三 十 八 期 專 題 論 文 宋 朝 士 大 夫 的 仁 義 觀 為 紀 念 文 天 祥 誕 辰 七 百 七 十 週 年 而 作 王 德 毅 1 明 代 燒 荒 考 兼 論 其 生 態 影 響 邱 仲 麟 25 試 論 黃 宗 羲 政 治 思 想 的 歷 史 意 義 中 西 公 私 觀 演 變 的 一 個 比 較 王 遠 義 65 職 分 與 制 度 錢 賓 四 與 中

More information

摘要

摘要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客 家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客 家 文 學 中 的 女 性 形 象 與 主 體 敘 事 Female Image and Self Narration in Hakka Literature 指 導 教 授 : 吳 中 杰 博 士 研 究 生 : 林 惠 珊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七 月 本 論 文 獲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99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簡報

PowerPoint 簡報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財 務 管 理 學 系 Department of Finance, NSYSU 刊 登 之 文 章, 其 版 權 屬 於 本 系, 非 徵 得 同 意, 不 得 轉 載 本 期 目 錄 1. 財 管 系 榮 譽 及 活 動 訊 息 2. 讓 夢 想 貣 飛 / 楊 佳 霖 3. Student Ambassador(SA)/ 陳 伯 穎 4. 財 務 報 表 之 重 大 變

More information

2005 5,,,,,,,,,,,,,,,,, , , 2174, 7014 %, % 4, 1961, ,30, 30,, 4,1976,627,,,,, 3 (1993,12 ),, 2

2005 5,,,,,,,,,,,,,,,,, , , 2174, 7014 %, % 4, 1961, ,30, 30,, 4,1976,627,,,,, 3 (1993,12 ),, 2 3,,,,,, 1872,,,, 3 2004 ( 04BZS030),, 1 2005 5,,,,,,,,,,,,,,,,, 1928 716,1935 6 2682 1928 2 1935 6 1966, 2174, 7014 %, 94137 % 4, 1961, 59 1929,30, 30,, 4,1976,627,,,,, 3 (1993,12 ),, 2 , :,,,, :,,,,,,

More information

北 京 奧 運 會 上 倒 舉 中 共 國 旗 的 小 男 孩

北 京 奧 運 會 上 倒 舉 中 共 國 旗 的 小 男 孩 北 京 奧 運 會 上 倒 舉 中 共 國 旗 的 小 男 孩 黃 花 崗 雜 誌 2008 年 第 3 期 總 第 26 期 ( 增 刊 ) Huang Hua Gang Magazine OCTOBER 15, 2008 辛 亥 元 勛 烈 士 吳 祿 貞 編 者 前 言 百 年 辛 亥 專 欄 孫 中 山 和 三 民 主 義 從 林 肯 民 權 主 義 到 孫 文 三 民 主 義 辛 灝 年

More information

诚 实 守 信 公 平 交 易 好 的 伦 理 为 经 营 之 道 我 们 的 价 值 观 我 们 的 日 常 工 作 让 客 户 和 消 费 者 展 露 微 笑 我 们 关 注 员 工 产 品 和 业 务 的 不 断 改 善 和 进 步 我 们 珍 视 我 能 做 到 的 态 度 和 精 神, 尝

诚 实 守 信 公 平 交 易 好 的 伦 理 为 经 营 之 道 我 们 的 价 值 观 我 们 的 日 常 工 作 让 客 户 和 消 费 者 展 露 微 笑 我 们 关 注 员 工 产 品 和 业 务 的 不 断 改 善 和 进 步 我 们 珍 视 我 能 做 到 的 态 度 和 精 神, 尝 行 为 准 则 我 们 的 指 路 明 灯 诚 实 守 信 公 平 交 易 好 的 伦 理 为 经 营 之 道 我 们 的 价 值 观 我 们 的 日 常 工 作 让 客 户 和 消 费 者 展 露 微 笑 我 们 关 注 员 工 产 品 和 业 务 的 不 断 改 善 和 进 步 我 们 珍 视 我 能 做 到 的 态 度 和 精 神, 尝 试 但 未 成 功 是 值 得 鼓 励 的, 而 退 缩

More information

考試學刊第10期-內文.indd

考試學刊第10期-內文.indd misconception 101 Misconceptions and Test-Questions of Earth Science in Senior High School Chun-Ping We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enter Abstract Earth Science is a subject highly related to everyday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