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Yiwei( 易 緯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Yi ( 易 )study of Han dynasty. It had rich meanings and close relation with other parts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Abstract Yiwei( 易 緯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Yi ( 易 )study of Han dynasty. It had rich meanings and close relation with other parts"

Transcription

1 中 文 系 一 四 年 度 碩 士 位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陳 睿 宏 教 授 鄭 玄 易 緯 注 及 其 詮 釋 述 評 研 究 生 : 邵 吉 辰 通 過 日 期 : 一 五 年 六 月

2 Abstract Yiwei( 易 緯 )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Yi ( 易 )study of Han dynasty. It had rich meanings and close relation with other parts of Yi studies of Han dynasty as well as other studies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e literature of Yiwei has been almostly collected before. While the collation of the texts and understanding the thoughts of it haven't been done carefully, especially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f Yiwei and Zhengxuan's( 鄭 玄, ) Yiweizhu( 易 緯 注 ) remains untouched. Zhengxuan's Yiweizhu is the annotation of Yiwei, which reflects the thoughts of Zhengxuan's Yi study. However, due to the long history and the lack of arrangement, it had very messy origins and many mistakes in its contents. This essay attempts to sort out the literature and analyze their thoughts in the view of Zhengxuan's Yiweizhu.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essay includes the overview of this research topic and explain the its importance. The second chapter emphasizes the Yi study of Han dynasty, Zhengxuan's biography and his background. Many of the existing contents in Yiweizhu were not authentic, which can be discriminated by Zheng's annotating style. Chapter Three to Five contains the specific analyzation of the eight pieces of Yiwei, which covers the bibliographic research, collation, verification, annotation and critics. The research of Qianzaodu( 乾 鑿 度 ) and Jilantu( 稽 覽 圖 ) is showed in Chapter Three. After that the research of Bianzhongbei( 辨 終 備 ) and Tongguayan( 通 卦 驗 ) is conducted in Chapter Four. Chapter Five involves the close attention to Qianyuanxuzhiji ( 乾 元 序 制 記 ). Moreover,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severely-damaged Kunlingtu ( 坤 靈 圖 ) is also made in the same chapter. The appendix in Chapter Five points out that Shileimou( 是 類 謀 ) and Qiankunzaodu( 乾 坤 鑿 度 ) were not written by Zhengxuan. The summary is taken out in Chapter Six and reveals the significance of Yiwei and Yiweizhu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and thoughts, as well as the precious value brought by Yiweizhu in Zheng's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Key words:zhengxuan( 鄭 玄 ); Yiwei; Yiweizhu; Yi study of Han dynasty; annotation; criticism;

3 目 次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 一 節 研 究 課 題 與 目 的...1 第 二 節 前 人 研 究 成 果 概 述... 3 一 前 人 對 於 緯 書 的 整 理... 3 二 對 於 緯 書 的 詮 解 和 考 辨...5 三 前 人 易 緯 之 重 要 研 究...7 四 對 於 鄭 玄 易 輯 佚 與 思 想 的 研 究...9 五 對 於 緯 書 和 鄭 玄 之 間 關 係 的 探 討 第 三 節 研 究 方 法 與 限 制...12 一 研 究 方 法 二 研 究 限 制 第 二 章 從 易 緯 到 鄭 玄 易 緯 注...15 第 一 節 易 緯 概 論...15 一 讖 緯 的 流 傳...15 二 易 緯 的 考 辨...19 第 二 節 西 漢 易 對 易 緯 的 影 響 一 孟 氏 易 思 想 簡 介...25 二 京 氏 易 思 想 簡 介...29 三 其 他 重 要 的 易 家...32 第 三 節 鄭 玄 其 人 與 其 注 書 體 例...33 一 鄭 玄 行 傳 略...33 二 鄭 玄 易 之 傳 承 三 鄭 玄 注 書 之 特 點...36 四 鄭 玄 與 其 他 易 緯 注 作 者 附 錄 一 : 是 類 謀 注 辨 僞 附 錄 二 : 乾 坤 鑿 度 注 辨 僞 第 三 章 鄭 玄 對 易 緯 的 詮 釋 評 述 ( 上 ) 第 一 節 乾 鑿 度 注 分 析 一 解 題...51 二 校 勘 與 考 證...52 三 詮 釋 與 述 評...55 四 小 結...67 第 二 節 稽 覽 圖 注 分 析 一 解 題...68

4 二 校 勘 與 考 證...70 三 詮 釋 與 評 述...70 四 小 結...75 第 三 節 辨 終 備 注 分 析 一 解 題...76 二 校 勘 與 考 據...77 三 詮 釋 與 述 評...78 四 小 結...79 第 四 章 鄭 玄 對 易 緯 的 詮 釋 評 述 ( 下 ) 第 一 節 通 卦 驗 注 分 析 一 解 題...81 三 校 勘 與 考 據...82 三 詮 釋 與 述 評...86 四 小 結...97 第 二 節 乾 元 序 制 記 注 分 析...97 一 解 題...97 二 校 勘 與 考 證...98 三 詮 釋 與 評 述 四 小 結 第 三 節 坤 靈 圖 簡 論 ( 兼 略 論 易 緯 版 本 流 傳 ) 第 五 章 結 論 第 一 節 易 緯 和 易 緯 注 的 文 獻 價 值 第 二 節 易 緯 和 易 緯 注 的 思 想 價 值 第 三 節 易 緯 注 作 為 鄭 玄 經 的 一 個 側 面 參 考 文 獻

5 第 一 章 緒 論 易 緯 作 為 漢 代 易 的 重 要 一 環, 其 內 涵 相 當 豐 富, 與 漢 代 經 的 整 體 關 係 也 非 常 密 切 而 鄭 玄 ( ) 是 漢 代 重 要 的 經 家, 他 的 易 緯 注 是 研 究 易 緯 的 重 要 參 考 文 獻 之 前 尚 未 有 人 比 較 全 面 地 從 鄭 玄 易 緯 注 的 視 角 反 觀 易 緯 本 文 試 圖 從 這 個 視 角 對 易 緯 和 易 緯 注 作 出 分 析, 發 掘 它 們 的 文 獻 和 思 想 價 值, 從 一 個 側 面 觀 察 漢 代 易 的 思 想 流 變 和 傳 承 關 係 第 一 節 研 究 課 題 與 目 的 漢 代 術 主 流, 經 過 漢 初 的 黃 老 之 後, 迅 速 被 儒 家 全 面 佔 領 漢 武 之 後, 儒 家 化 的 五 經 成 為 標 準 讀 物, 經 迅 速 發 展 起 來 與 之 相 應 的, 是 先 秦 百 家 的 術, 或 是 被 儒 擠 兌 消 解, 或 是 被 容 納 入 儒 家 經 的 框 架 下 讖 緯 便 是 儒 家 經 背 景 下 的 產 物 經 試 圖 構 造 一 種 包 含 天 人 關 係 的 系 統, 但 這 種 系 統 單 靠 先 秦 的 傳 統 儒 家 思 想 很 難 完 成 為 了 滿 足 這 種 需 要, 各 種 帶 有 陰 陽 家 色 彩 的 文 獻 便 應 運 而 生, 董 仲 舒 ( 前 179 前 104) 的 春 秋 繁 露 便 是 重 要 的 代 表 更 晚 一 些 的 時 候, 同 樣 帶 有 陰 陽 家 色 彩 的 讖 緯 也 逐 漸 多 了 起 來 云 : 讖 緯 包 括 讖 和 緯 兩 種 形 態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提 要 易 類 六 附 錄 易 緯 儒 者 多 稱 讖 緯, 其 實 讖 自 讖, 緯 自 緯, 非 一 類 也 讖 者 詭 為 隱 語, 預 決 吉 凶 史 記 秦 本 紀 稱 盧 生 奏 錄 圖 書 之 語 是 其 始 也 緯 者 經 之 支 流, 衍 及 旁 義 史 記 自 序 引 易 失 之 毫 釐, 差 以 千 里 漢 書 蓋 寬 饒 傳 引 易 五 帝 官 天 下, 三 王 家 天 下 注 者 均 以 為 易 緯 之 文 是 也 蓋 秦 漢 以 來 去 聖 日 遠, 儒 者 推 闡 論 說 各 自 成 書, 於 經 原 不 相 比 附 則 讖 與 緯 別, 前 人 固 已 分 析 之 後 人 連 類 而 譏, 非 其 實 也 右 乾 鑿 度 等 七 書 皆 易 緯 之 文, 與 圖 讖 之 熒 惑 民 智, 悖 理 傷 教 者 不 同 1 但 事 實 上, 讖 緯 實 難 完 全 區 分 清 楚 王 鳴 盛 ( ) 蛾 術 編 認 為, 緯 者 經 之 緯 也, 亦 稱 讖 2 顧 頡 剛 ( ) 秦 漢 的 方 士 與 儒 生 指 出, 讖, 是 預 言, 緯, 是 對 經 而 的 這 兩 種 在 名 稱 上 好 像 不 同, 其 實 內 容 並 沒 有 什 麼 分 別 實 在 說 來, 不 過 讖 是 先 起 之 名, 緯 是 後 起 的 罷 了 3 致 地 說, 緯 可 能 指 成 篇 的 緯 書, 相 對 於 一 條 一 條 的 讖 後 起 晚 出, 其 目 的 是 和 經 書 相 呼 應, 用 陰 陽 災 異 的 方 式 對 經 文 作 詮 釋, 為 經 的 一 統 系 統 而 服 務 緯 本 和 經 相 對, 緯 書 自 然 是 經 書 的 輔 佐 者 緯 書 宣 稱 自 己 是 聖 人 所 1 清 永 瑢 等 :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65 年 第 1 版 1 刷 ), 卷 六, 頁 47 2 清 王 鳴 盛 : 蛾 術 編 ( 上 海 : 上 海 書 店,2012 年 第 1 版 1 刷 ), 卷 二, 頁 43 3 顧 頡 剛 : 秦 漢 的 方 士 與 儒 生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1957 年 第 1 版 1 刷 ), 頁 127 1

6 作, 是 聖 人 為 後 世 法 的 文 獻 在 漢 代 的 社 會 環 境 下, 人 們 多 認 為 緯 書 確 是 如 此 但 事 實 上, 緯 書 包 涵 了 量 怪 誕 和 神 話 色 彩 極 重 的 內 容, 和 論 語 中 那 個 不 語 怪 力 亂 神 的 聖 人 簡 直 截 然 不 同 假 如 我 們 認 定 論 語 是 有 關 孔 子 ( 前 551 前 479) 言 行 的 可 靠 記 錄, 那 麼 緯 書 就 顯 然 不 會 是 聖 人 所 作 的 了 而 且, 讖 緯 帶 有 很 濃 重 的 陰 陽 家 說 的 風 氣, 也 不 該 是 孔 子 所 有 的 但 作 為 一 種 術 思 潮, 更 加 上 皇 家 的 需 要 和 極 力 推 行 4, 緯 書 便 以 假 亂 真, 偽 裝 成 經 典 起 來 遺 憾 的 是, 時 代 風 潮 一 過, 緯 書 便 屢 遭 禁 絕 5, 留 存 至 今 且 保 留 較 為 完 整 的, 僅 有 對 易 經 進 行 解 釋 的 易 緯 八 種 而 已 這 八 種 都 是 從 永 樂 典 輯 出 并 被 後 人 陸 續 增 補 的 因 此, 總 的 來 說, 易 緯 依 然 是 混 亂 而 殘 缺 的 儘 管 易 緯 出 現 的 具 體 時 間 很 難 斷 定, 但 者 通 常 認 為, 可 以 通 過 緯 書 的 流 行 和 別 的 證 據 致 了 解 易 緯 的 產 生 時 間 約 在 西 漢 末 至 東 漢 初, 是 緯 書 最 為 流 行 的 時 候 而 從 內 容 上 來 看, 易 緯 繼 承 了 西 漢 易 以 孟 喜 ( 前 90? 前 40?) 京 房 ( 前 77 前 37) 等 人 為 主 流 的 卦 氣 說, 因 此 可 以 被 視 為 孟 京 等 人 易 的 延 伸 但 是, 易 緯 又 摻 入 了 非 常 多 關 於 宇 宙 論 的 成 分, 將 原 先 的 易 思 辨 提 到 了 更 高 的 高 度 上 所 以 可 以 籠 統 地 推 斷, 易 緯 相 較 孟 喜 等 人 的 易 晚 出 到 了 東 漢 末 年, 兼 通 經 今 文 和 經 古 文 的 經 師 鄭 玄 糅 合 今 古, 遍 注 群 經, 對 於 前 代 的 經 做 了 一 個 系 統 的 詮 釋 和 闡 發 注 經 之 外, 鄭 玄 還 做 了 許 多 其 他 的 闡 釋 工 作, 其 中 就 包 括 了 為 緯 書 作 注 顯 然, 在 鄭 玄 看 來, 緯 書 是 具 有 極 重 要 的 地 位 的 緯 書 隨 著 時 代 的 變 遷 而 逐 漸 消 亡 和 保 存 相 對 完 整 的 易 緯 一 樣, 易 緯 注 是 唯 一 相 對 完 整 的 緯 書 注 解, 也 是 少 數 保 留 至 今 的 鄭 玄 注 釋 作 品 之 一, 對 於 研 究 易 緯 思 想 和 鄭 玄 的 易 思 想 都 有 極 高 的 參 考 價 值 鄭 玄 貫 今 古 文, 遍 注 群 經, 糅 合 了 各 家 各 派 的 思 想, 所 謂 括 囊 典, 網 羅 眾 家, 刪 裁 繁 誣, 刊 改 漏 失 6 對 於 易 經, 鄭 玄 也 絕 不 專 宗 一 家, 而 是 博 採 眾 長 所 以, 鄭 玄 的 易 緯 注, 是 鄭 玄 易 思 想 的 體 現, 而 未 必 是 承 襲 某 家 的 師 說 家 法 的 作 品 鄭 玄 對 於 各 家 易 的 取 捨 和 綜 合, 也 可 能 體 現 了 東 漢 中 晚 期 對 於 易 的 普 遍 看 法 這 就 和 易 緯 本 身 呈 現 出 的 思 想 內 容 產 生 一 種 張 力, 使 探 討 和 評 價 其 詮 釋 成 為 可 能 而 另 一 方 面, 在 鄭 玄 之 後, 又 有 許 多 不 甚 知 名 的 者, 陸 續 給 易 緯 作 注, 並 且 最 終 夾 雜 混 入 到 鄭 玄 注 當 中 這 使 得 易 緯 注 呈 現 了 一 種 豐 富 的 思 想 面 貌, 也 需 要 用 文 獻 的 手 段 做 出 明 確 的 辨 析 本 文 正 是 試 圖 結 合 兩 漢 易 背 景, 理 解 易 緯 的 思 想 內 涵, 以 及 鄭 玄 的 解 說 與 易 緯 本 身 有 什 麼 不 同 而 在 研 究 思 想 內 容 之 前, 還 必 須 運 用 文 獻 4 王 莽 建 新 朝 光 武 帝 建 東 漢, 都 利 用 過 讖 緯 後 者 更 是 憑 藉 讖 緯 起 家 參 顧 頡 剛 : 秦 漢 的 方 士 與 儒 生, 頁 鍾 肇 鵬 : 讖 緯 論 略 ( 臺 北 : 洪 葉 文 化,1994 年 第 1 版 1 刷 ), 頁 35 6 南 朝 宋 范 曄 撰, 唐 李 賢 等 注 : 後 漢 書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62 年 第 1 版,1964 年 2 刷 ), 卷 三 十 五, 頁

7 的 方 法, 解 釋 為 何 易 緯 和 易 緯 注 呈 現 了 紛 繁 複 雜 的 思 想 樣 貌 拋 去 後 人 的 改 動, 才 能 還 原 漢 代 易 的 真 實 面 貌 第 二 節 前 人 研 究 成 果 概 述 我 們 可 以 將 前 人 的 相 關 研 究 分 為 幾 個 不 同 的 側 面 : 一 前 人 對 於 緯 書 的 整 理 今 天 所 見 的 易 緯, 最 早 的 輯 佚 和 編 纂 的 版 本 可 以 上 溯 到 明 朝 現 將 今 存 版 本 記 錄 如 下 : ( 一 ) 陶 宗 儀 ( ?) 編 說 郛, 輯 有 乾 鑿 度 易 稽 覽 圖 易 坤 靈 圖 易 通 卦 驗 四 種 說 郛 本 是 類 書 性 質, 對 讖 緯 雖 有 輯 佚, 但 數 量 有 限, 而 且 散 見 各 處, 不 便 查 閱 但 無 論 如 何, 說 郛 在 易 緯 輯 佚 上 具 有 開 創 之 功 7 ( 二 ) 孫 瑴 ( ) 編 古 微 書, 輯 有 通 卦 驗 坤 靈 圖 稽 覽 圖 河 圖 數 筮 類 謀 ( 按 : 即 今 本 是 類 謀 ) 易 九 厄 讖 易 雜 緯 ( 包 括 易 辨 終 備 易 蒙 氣 緯 易 中 孚 傳 易 運 氣 ) 共 七 種 此 書 是 現 存 最 早 的 專 為 讖 緯 輯 佚 而 編 的 書, 意 義 十 分 巨 但 此 書 的 缺 點 也 很 明 顯, 即 不 註 明 出 處, 讓 人 無 法 查 找 原 文 8 ( 三 ) 楊 喬 嶽 (??) 編 杜 士 芬 (??) 校 緯 書 10 卷, 今 藏 日 本 內 閣 文 庫, 有 易 乾 鑿 度 易 通 卦 驗 易 稽 覽 圖 易 坤 靈 圖 易 巛 靈 圖 易 是 類 謀 八 種 按, 鍾 肇 鵬 ( ) 先 生 認 為, 巛 靈 圖 即 坤 靈 圖, 實 系 一 種 而 誤 為 二 種, 故 只 有 七 種 ( 四 ) 乾 鑿 度, 錢 叔 寶 (??) 藏 本 ( 五 ) 乾 鑿 度 乾 坤 鑿 度, 有 范 欽 ( ) 本 ( 以 上 為 明 代 之 版 本 ) ( 六 ) 四 庫 全 書 本 易 緯 是 從 明 永 樂 典 的 版 本 中 輯 佚 得 來, 也 是 第 一 個 比 較 完 整 的 易 緯 整 理 本 ( 七 ) 武 英 殿 聚 珍 本 易 緯 用 四 庫 本 與 錢 叔 寶 藏 本 和 范 欽 本 校 勘 而 成 是 當 時 比 較 好 的 本 子 同 時, 因 為 其 官 書 性 質, 清 代 者 凡 再 對 易 緯 輯 佚, 多 對 此 本 全 部 抄 錄, 一 字 不 改, 所 以 一 定 程 度 上 說 是 後 來 刊 行 的 易 緯 的 祖 本 ( 八 ) 殷 元 正 (??) 輯 陸 明 睿 (??) 增 訂 集 緯 ( 又 名 緯 書 ) 7 明 陶 宗 儀 : 說 郛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72 年 初 版 ) 8 見 清 趙 在 翰 輯 : 七 緯 ( 附 論 語 讖 ), 鍾 肇 鵬 蕭 文 郁 點 校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2012 年 1 版 1 刷 ), 頁 13 3

8 12 卷, 為 抄 本, 有 乾 鑿 度 坤 靈 圖 稽 覽 圖 通 卦 驗 是 類 謀 辨 終 備 萌 氣 樞 天 人 應 乾 元 序 制 記 九 種 北 京 圖 書 館 上 海 圖 書 館 和 日 本 京 都 圖 書 館 有 此 藏 本 ( 九 ) 番 禺 劉 昌 齡 (??) 易 緯, 古 經 解 匯 函 本 全 採 武 英 殿 本 ( 十 ) 趙 在 翰 (??) 輯 七 緯 38 卷, 其 中 l-8 卷 易 緯 部 分 全 照 錄 武 英 殿 本 今 有 鍾 肇 鵬 蕭 文 郁 點 校 本 此 書 的 特 點 是 : 一 一 般 輯 緯 均 不 錄 易 緯 從 研 究 讖 緯 的 角 度 看, 易 緯 是 特 別 重 要 的, 缺 了 易 緯, 則 讖 緯 失 去 重 心 本 書 首 列 易 緯 八 種, 采 武 英 殿 聚 珍 本, 因 為 這 是 欽 定 的 書 籍, 所 以 只 好 照 錄 二 本 書 於 書 詩 禮 樂 春 秋 孝 經 諸 緯 所 輯 各 條, 都 一 一 注 明 出 處, 這 就 勝 於 古 微 書 三 本 書 在 輯 錄 過 程 中, 如 開 元 占 經 五 行 義 等 並 未 見 到, 後 來 又 做 了 補 輯, 作 為 補 遺, 刊 於 各 卷 之 後, 使 輯 佚 更 為 完 備 9 因 此, 此 書 具 有 較 高 的 術 價 值 而 經 過 校 訂 的 七 緯, 排 除 了 一 些 錯 誤, 同 時 也 因 用 了 新 式 標 點 而 增 加 了 可 讀 性 ( 十 一 ) 黃 奭 ( ) 輯 漢 堂 叢 書 和 黃 氏 逸 書 考, 後 者 是 在 增 補 前 者 基 礎 上 而 成 的 漢 堂 叢 書 輯 有 易 緯 ( 泛 引 易 緯 並 附 易 萌 氣 樞 易 通 統 圖 易 通 卦 驗 玄 圖 易 九 厄 讖 ) 易 乾 鑿 度 易 乾 坤 鑿 度 易 是 類 謀 易 坤 靈 圖 易 乾 元 序 制 記 而 逸 書 考 則 增 易 辨 終 備 易 稽 覽 圖 易 通 卦 驗 三 篇 ( 十 二 ) 馬 翰 ( ) 編 玉 函 山 房 輯 佚 書 其 經 編 緯 書 類 中 易 緯 為 武 英 殿 聚 珍 本 王 仁 俊 ( ) 又 輯 玉 函 山 房 輯 佚 書 續 編, 其 中 緯 書 類 輯 有 易 經 備 易 神 靈 圖 ( 按 : 鍾 肇 鵬 認 為, 所 輯 易 神 靈 圖 乃 系 易 坤 靈 圖 之 誤 ) ( 十 三 ) 喬 松 年 ( ) 輯 緯 攟 14 卷 有 易 乾 鑿 度 佚 文 易, 乾 坤 鑿 度 佚 文 易 通 卦 驗 佚 文 易 稽 覽 圖 佚 文 易 是 類 謀 佚 文 易 辨 終 備 佚 文 易 中 孚 傳 易 天 人 應 易 通 統 圖 易 運 期 易 萌 氣 樞 易 內 篇 易 傳 太 初 篇 泛 引 易 緯 凡 十 五 種 ( 以 上 清 代 之 版 本 ) ( 十 四 ) 日 本 安 居 香 山 ( ) 中 村 璋 八 ( ) 輯 緯 書 集 成 此 書 本 名 重 修 緯 書 集 成 但 其 初 版 並 未 引 入 中, 故 翻 譯 時 仍 以 緯 書 集 成 命 名 該 書 以 喬 松 年 輯 緯 攟 為 底 本, 參 校 了 說 郛 古 微 書 9 清 趙 在 翰 輯 : 七 緯 ( 附 論 語 讖 ), 鍾 肇 鵬 蕭 文 郁 點 校, 前 言 頁 22 4

9 楊 喬 嶽 緯 書 林 春 溥 ( ) 古 書 拾 遺 劉 寵 (??) 諸 經 緯 遺 集 緯 七 緯 玉 函 山 房 輯 佚 書 漢 堂 叢 書 等 九 種 輯 佚 書, 是 當 今 最 完 備 的 易 緯 輯 佚 書, 今 有 河 北 人 民 出 版 社 本 10 這 一 版 本 保 留 有 相 對 完 整 的 乾 鑿 度 乾 坤 鑿 度 稽 覽 圖 辨 終 備 通 卦 驗 乾 元 序 制 記 是 類 謀 坤 靈 圖 共 八 篇, 和 中 孚 傳 天 人 應 通 統 圖 運 期 內 傳 蒙 氣 樞 內 篇 太 初 篇 九 戹 讖 禮 觀 書 記 紀 表 決 象 通 卦 驗 玄 圖 河 圖 數 等 多 篇 殘 句 本 文 的 探 討 範 圍 亦 以 這 些 篇 章 為 限 一 般 而 言, 對 文 獻 的 整 理 總 是 步 步 深 入, 所 謂 前 修 未 密, 後 出 轉 精 清 代 人 在 版 本 考 據 等 問 題 上 較 以 前 人 取 得 了 巨 的 突 破, 在 易 緯 的 整 理 和 輯 佚 上, 最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七 緯 和 緯 攟 二 書 在 這 之 後, 在 文 獻 整 理 上 作 出 巨 貢 獻 的 是 孫 詒 讓 ( ) 的 札 迻 11 孫 氏 雖 然 沒 有 對 緯 書 作 系 統 地 輯 佚, 卻 利 用 他 淵 博 的 知 識 和 豐 富 的 校 勘 技 巧, 對 易 緯 當 中 的 校 勘 錯 誤 做 了 細 緻 的 整 理 另 一 方 面, 日 本 者 安 居 香 山 中 村 璋 八 的 緯 書 集 成, 在 緯 攟 的 基 礎 上, 又 廣 校 眾 書, 加 以 補 充 修 訂 離 章 析 句, 顯 然 是 迄 今 為 止 收 集 最 全 的 易 緯 版 本 但 是 此 本 也 有 自 己 的 不 足, 由 於 對 漢 語 的 理 解 能 力 相 對 不 夠, 此 本 疏 於 點 定, 有 許 多 的 斷 句 錯 誤 所 以 在 研 究 中, 還 應 當 參 照 其 他 的 現 代 人 整 理 校 點 的 易 緯 版 本 2012 年, 中 華 書 局 整 理 出 版 了 七 緯, 由 鍾 肇 鵬 蕭 文 郁 點 校 此 書 在 文 獻 整 理 上 繼 承 了 札 迻 和 其 他 者 的 研 究 成 果, 可 謂 最 佳 但 此 本 的 缺 陷 在 於 對 體 例 沒 有 做 充 分 的 說 明, 容 易 引 起 閱 讀 者 的 混 亂, 并 有 一 些 標 點 斷 句 上 的 錯 誤, 也 沒 有 對 哪 些 注 屬 於 鄭 玄 注 作 細 緻 的 區 分 當 然, 這 後 一 工 作 帶 有 一 定 的 主 觀 性, 超 出 了 點 校 者 的 點 校 範 圍, 點 校 者 沒 有 做 是 可 以 理 解 的 綜 上 所 述, 要 研 究 易 緯, 應 當 將 中 華 書 局 版 的 七 緯 和 緯 書 集 成 兩 書 參 照 使 用, 取 長 補 短 另 一 方 面, 後 人 對 前 人 的 作 品 進 行 校 勘 整 理, 如 果 不 能 保 留 原 文, 實 際 上 也 是 對 前 人 作 品 的 破 壞 因 此 在 研 究 的 時 候, 也 應 當 盡 可 能 多 版 本 綜 合 利 用, 尤 其 是 利 用 較 早 較 原 始 的 版 本, 才 能 不 受 二 手 文 獻 傳 抄 致 誤 的 蒙 騙 二 對 於 緯 書 的 詮 解 和 考 辨 對 於 緯 書 的 詮 解 和 考 辨, 多 和 讖 緯 合 在 一 起 研 究 其 中 比 較 重 要 的 書 有 : ( 一 ) 姜 忠 奎 ( ) 的 緯 史 論 微 10 日 安 居 香 山 中 村 璋 八 輯 : 緯 書 集 成 ( 石 家 莊 : 河 北 人 民 出 版 社,1994 年 1 版 1 刷 ) 此 書 原 名 重 修 緯 書 集 成, 是 兩 位 者 經 過 修 訂 後 的 再 版 本 但 由 於 初 版 並 無 漢 譯, 所 以 在 引 入 中 陸 時, 仍 以 緯 書 集 成 為 名 11 清 孫 詒 讓 : 札 迻, 梁 運 華 點 校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89 年 第 1 版 1 刷 ), 卷 一 5

10 姜 氏 此 書, 是 民 最 早 的 緯 書 研 究 的 專 項 著 作 民 時 期 的 著 作, 擺 脫 了 古 代 經 的 迂 腐 習 氣, 從 現 代 人 的 角 度 來 看 古 代 的 典 籍, 考 察 角 度 從 經 本 位 的 轉 化 為 歷 史 的 經 書 不 再 成 為 唯 一 正 確 的 標 準 從 歷 史 的 眼 光 看, 就 能 把 緯 書 和 整 個 時 代 串 聯 起 來 姜 氏 之 書, 正 是 以 新 的 眼 光, 同 時 結 合 舊 的 細 密 的 文 獻 考 據 方 法, 新 舊 結 合 而 成 的 作 品 此 書 作 為 開 創 性 的 著 作, 雖 然 深 度 有 所 不 足, 而 且 全 文 太 過 重 視 文 字 的 優 美, 對 於 文 章 的 內 容 時 有 損 害, 但 其 材 料 豐 富, 不 失 為 緯 書 研 究 方 面 的 重 量 級 之 作 12 ( 二 ) 陳 槃 ( ) 的 古 讖 緯 研 討 及 其 書 錄 解 題 陳 槃 先 生 是 中 央 研 究 院 院 士, 著 名 的 歷 史 家, 師 從 傅 斯 年 先 生 其 對 於 上 古 史 的 研 究 尤 其 值 得 稱 道, 代 表 作 春 秋 左 傳 義 例 辨, 是 對 左 傳 義 例 的 精 審 考 察 陳 先 生 早 年 研 究 讖 緯 目 錄, 而 後 編 輯 為 此 書, 是 對 讖 緯 書 目 的 全 面 考 察 此 書 體 思 精, 在 今 天 依 然 是 最 為 重 要 的 讖 緯 研 究 作 品 13 ( 三 ) 鍾 肇 鵬 的 讖 緯 論 略 是 陸 地 區 近 年 出 版 的 最 重 要 的 讖 緯 研 究 著 作 鍾 肇 鵬 先 生 生 前 為 中 社 會 科 院 研 究 員, 中 華 孔 子 會 術 委 員 會 名 譽 主 任 此 書 是 對 讖 緯 做 的 全 方 面 概 括, 內 容 豐 富, 條 理 清 楚 其 論 述 的 主 要 方 面 為 讖 緯 的 起 源 形 成 發 展 興 替 流 變 內 容 影 響 等 等, 還 涉 及 到 讖 緯 與 孔 子 與 與 宗 教 與 歷 史 與 自 然 科 的 複 雜 關 係, 對 於 讖 緯 的 形 成 和 同 異 也 提 出 了 自 己 的 見 解 鍾 先 生 同 時 亦 是 上 述 七 緯 的 主 要 校 訂 者 和 負 責 人 14 其 他 專 書, 如 王 令 樾 的 緯 探 原 15, 討 論 緯 書 的 命 名 起 源 真 偽 和 價 值 鄭 均 的 讖 緯 考 述 16 側 重 於 對 讖 緯 的 歷 史 研 究, 但 同 時 也 提 到 了 讖 緯 的 發 展 和 讖 緯 與 科 的 關 係 等 黃 復 山 的 東 漢 讖 緯 新 探 17, 是 對 傳 說 中 的 河 圖 洛 書 和 赤 伏 符 的 研 究, 以 及 探 討 白 虎 通 公 羊 傳 和 緯 書 的 關 係 蕭 登 福 的 讖 緯 與 道 教 18, 把 讖 緯 中 的 神 道 思 想 和 道 教 以 及 現 代 一 些 宗 教 和 考 察 徐 興 無 的 讖 緯 文 獻 與 漢 代 文 化 構 建 19, 討 論 緯 書 與 文 化 的 關 係 張 澤 兵 讖 緯 敘 事 研 究 20, 則 涉 及 讖 緯 與 文 敘 事 方 面 的 關 係 這 些 書 都 是 針 對 讖 緯 做 的 相 關 討 論 姜 忠 奎 : 緯 史 論 微 ( 北 京 : 北 京 圖 書 館 出 版 社,1996 年 1 版 1 刷 ) 陳 槃 : 古 讖 緯 研 討 及 其 書 錄 解 題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10 年 第 1 版 1 刷 ) 鍾 肇 鵬 : 讖 緯 論 略 ( 臺 北 : 洪 葉 文 化,1994 年 第 1 版 1 刷 ) 王 令 樾 : 緯 探 原 ( 臺 北 : 幼 獅 文 化 事 業 公 司,1984 年 第 1 版 1 刷 ) 鄭 均 : 讖 緯 考 述 ( 臺 北 : 文 史 哲 出 版 社,2000 年 第 1 版 1 刷 ) 黃 復 山 : 東 漢 讖 緯 新 探 ( 臺 北 : 臺 灣 生 書 局,2000 年 第 1 版 1 刷 ) 蕭 登 福 : 讖 緯 與 道 教 ( 臺 北 : 文 津 出 版 社,2000 年 第 1 版 1 刷 ) 徐 興 無 : 讖 緯 文 獻 與 漢 代 文 化 構 建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2003 年 第 1 版 1 刷 ) 張 澤 兵 : 讖 緯 敘 事 研 究 ( 北 京 : 社 會 科 文 獻 出 版 社,2013 年 第 1 版 1 刷 ) 6

11 同 時, 從 清 至 今 有 許 多 重 要 的 研 究 緯 書 的 單 篇 文 章 清 代 單 篇 討 論 緯 書 的, 有 俞 正 燮 ( ) 的 緯 書 論 21 蔣 清 翊 (??) 的 緯 源 流 興 廢 考 22 徐 養 原 ( ) 汪 繼 培 (??) 周 平 (??) 金 鶚 ( ) 李 富 孫 ( ) 的 緯 候 不 起 於 哀 平 辨 23 等 民 以 降, 劉 師 培 ( ) 讖 緯 論 24 陳 延 傑 ( ) 讖 緯 考 25 鄭 韜 (??) 讖 緯 起 源 及 其 說 之 興 替 26 沈 切 (??) 緯 書 與 古 天 文 之 關 係 27 周 予 同 ( ) 緯 書 與 經 今 古 文 讖 緯 中 的 孔 聖 28 與 他 的 門 徒 讖 緯 中 的 皇 與 帝 等 文 章, 都 討 論 了 讖 緯 或 緯 書 的 相 關 問 題 上 世 紀 八 十 年 代 以 後, 相 關 論 文 的 數 量 更 是 不 勝 枚 舉 三 前 人 易 緯 之 重 要 研 究 對 於 易 緯 的 全 面 研 究 的 書 籍, 有 清 代 者 張 惠 言 ( ) 的 易 緯 略 義 29, 以 及 晚 近 者 林 忠 軍 的 易 緯 導 讀 30 蕭 洪 恩 的 易 緯 文 化 揭 秘 31 等 張 惠 言 是 重 要 的 易 緯 研 究 者 張 氏 既 精 於 經, 又 擅 長 駢 文 和 詞, 在 經 當 中 則 尤 精 於 易 其 易 的 代 表 作 周 易 虞 氏 易 九 卷, 專 主 虞 翻 之 說 又 作 消 息 二 卷 虞 氏 易 禮 二 卷 易 候 一 卷 易 言 二 卷 周 易 鄭 氏 義 三 卷 周 易 荀 氏 九 家 義 一 卷 周 易 鄭 荀 義 三 卷 易 義 別 錄 十 四 卷 易 緯 略 義 三 卷 易 圖 條 辨 二 卷, 囊 括 漢 易 各 家 古 義 可 見 他 對 於 易 經 實 在 有 非 常 深 入 的 研 究, 故 後 人 亦 將 他 與 清 代 另 兩 位 易 師 惠 棟 ( ) 焦 循 ( ) 並 稱 張 氏 易 緯 略 義 三 卷, 是 最 早 對 易 緯 作 系 統 和 深 入 研 究 的 完 整 作 品 該 書 主 要 對 易 緯 中 的 幾 個 重 要 概 念 和 相 關 問 題 做 了 說 明, 這 些 理 解 奠 定 了 後 來 者 研 究 的 基 礎 張 氏 涉 及 的 概 念 有 : 易 之 三 義 易 數 一 七 九 的 關 係 周 易 的 上 下 經 六 位 八 卦 用 事 六 日 七 分 說 七 十 二 候 六 十 四 卦 主 歲 ( 以 上 卷 一 ) 卦 軌 入 厄 卦 氣 自 然 天 氣 現 象 與 災 異 ( 如 風 雨 雷 電 霜 水 旱 等 等 )( 以 上 卷 二 ) 八 卦 候 六 十 卦 候 二 十 四 氣 候 圖 書 這 樣 將 易 緯 打 散 並 作 專 題 研 究, 張 氏 之 研 究 方 法 實 近 於 現 代 術 但 是, 由 於 他 的 時 代 侷 限, 21 見 清 俞 正 燮 : 癸 巳 類 稿 ( 臺 北 : 世 界 書 局,1980 年 第 3 版 ), 卷 十 四 22 清 蔣 清 翊 : 緯 源 流 興 廢 考, 北 京 愛 如 生 數 字 化 研 究 中 心 電 子 資 源 23 清 阮 元 編 : 詁 經 精 舍 文 集 (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1967 年 初 版 ) 24 劉 師 培 : 讖 緯 論, 劉 申 叔 遺 書 補 遺 ( 揚 州 : 廣 陵 書 社,2008 年 第 1 版 1 刷 ) 25 陳 延 傑 : 讖 緯 考, 東 方 雜 誌,1924 年 第 21 卷 第 6 號 26 鄭 韜 : 讖 緯 起 源 及 其 說 之 興 替, 專 月 刊,1937 年 第 4 卷 第 5 號 27 沈 切 : 緯 書 與 古 天 文 之 關 係, 專 月 刊,1935 年 第 1 卷 第 1 號 28 見 朱 維 錚 編 校 : 周 予 同 經 史 論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2010 年 第 1 版 1 刷 ) 29 清 張 惠 言 : 易 緯 略 義, 無 求 備 齋 易 經 集 成 第 一 百 七 十 六 冊 ( 臺 北 : 成 文 出 版 社,1976 年 第 版 1 刷 ) 林 忠 軍 : 易 緯 導 讀 ( 濟 南 : 齊 魯 書 社,2002 年 第 1 版 1 刷 ) 蕭 洪 恩 : 易 緯 文 化 揭 秘 ( 北 京 : 中 書 店,2008 年 第 1 版 1 刷 ) 7

12 張 惠 言 做 出 了 許 多 錯 誤 判 斷 如 他 在 敘 中 說 : 緯 者, 其 原 出 於 七 十 子 之 徒, 相 與 傳 夫 子 之 微 言, 因 以 識 陰 陽 五 行 之 序 災 異 之 本 也 32 但 事 實 上, 不 管 是 孔 子 還 是 其 弟 子, 都 極 少 能 見 到 他 們 對 於 陰 陽 五 行 災 異 的 記 載 即 便 到 了 西 漢, 司 馬 遷 ( 前 145?) 的 史 記 孔 子 世 家 也 看 不 出 任 何 摻 雜 陰 陽 五 行 災 異 的 痕 跡 33 因 此, 張 氏 之 言 是 否 可 信, 實 可 以 打 一 個 的 問 號 而 歸 根 究 底, 張 氏 之 所 以 會 做 如 此 的 理 解, 還 是 過 分 迷 信 經 書, 以 經 為 指 歸 的 結 果 除 此 之 外, 張 氏 還 對 易 緯 的 文 字 加 以 審 定 但 他 的 審 定 往 往 憑 藉 義 理, 在 文 獻 上 缺 乏 足 夠 的 支 撐, 所 以 也 有 一 些 有 商 榷 之 餘 地 尤 其 是 在 一 些 重 要 的 概 念 和 注 上, 先 以 意 斷 其 是 非, 再 將 不 合 其 意 的 地 方 改 去 張 氏 雖 是 經 家, 對 易 緯 的 研 究 做 出 了 量 的 貢 獻, 但 從 文 獻 整 理 的 角 度 看, 其 態 度 未 免 有 武 斷 之 嫌, 實 不 及 後 於 他 的 樸 師 孫 詒 讓 林 忠 軍 的 易 緯 導 讀 則 是 對 於 易 緯 的 導 讀 性 作 品 該 書 以 現 代 人 的 眼 光 探 討 易 緯, 不 同 於 傳 統 的 經 觀 點 該 書 首 先 探 討 了 易 緯 和 今 文 經 之 間 的 關 係 周 易 如 何 與 陰 陽 五 行 等 災 異 說 相 結 合, 以 及 易 緯 的 流 傳 散 逸 和 整 理 情 況 接 著, 該 書 從 內 部 探 討 易 緯 的 思 想, 主 要 涉 及 到 其 宇 宙 觀 和 漢 代 的 儒 道 思 想 的 合 流 易 緯 的 易 之 三 義 的 提 出 及 鄭 玄 對 其 的 解 說 易 緯 的 爻 辰 說 和 鄭 玄 爻 辰 說 的 比 較 易 緯 的 易 數 說 幾 個 方 面 最 後 則 是 概 括 其 價 值 和 影 響 這 本 書 對 於 易 緯 的 思 想 分 析 基 本 上 已 做 到 面 面 俱 到, 只 是 出 於 導 讀 的 性 質, 深 度 還 有 所 不 足 蕭 洪 恩 的 易 緯 文 化 揭 秘, 主 要 從 文 化 的 角 度, 以 比 較 廣 的 視 野 去 看 待 易 緯 這 一 曾 經 被 認 為 是 糟 粕 的 文 獻 其 書 重 點 探 討 的 內 容 : 有 易 緯 與 讖 緯 與 當 時 時 代 的 關 係, 其 興 起 的 原 因 ; 易 緯 的 象 數 易 的 思 維 模 式, 以 及 其 中 的 宇 宙 論 精 義 ; 易 緯 的 歷 史 觀 及 其 結 構 論, 尤 其 是 討 論 了 其 與 自 然 社 會 的 關 係 ; 對 易 緯 歷 史 地 位 的 認 定 與 評 價 此 書 從 文 化 的 角 度 詮 釋 了 易 緯 的 文 化 內 涵, 格 局 宏, 具 有 相 當 的 理 論 性 和 概 括 性 近 年 來 研 究 易 緯 的 論 文 頗 多, 主 要 的 如 則 有 張 濤 的 略 論 易 緯 的 易 思 想 34 任 蜜 林 的 易 緯 各 篇 形 成 考 35 江 婉 玲 的 易 緯 釋 易 考 36 陳 睿 宏 師 的 易 緯 中 宇 宙 化 生 系 統 試 析 易 緯 數 論 的 哲 理 性 意 義 37 等 32 清 張 惠 言 : 易 緯 略 義, 敘, 頁 1 33 漢 司 馬 遷 : 史 記, 南 朝 宋 裴 駰 集 解, 唐 司 馬 貞 索 引 張 守 節 正 義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 1959 年 第 1 版,1963 年 第 3 刷 ) 卷 四 十 七 34 張 濤 : 略 論 易 緯 的 易 思 想, 河 北 刊,1999(2), 頁 任 蜜 林 : 易 緯 各 篇 形 成 考, 中 哲 史,2009(3), 頁 江 婉 玲 : 易 緯 釋 易 考, 中 術 思 想 研 究 輯 刊 七 編, 臺 北 : 花 木 蘭 文 化 出 版 社, 陳 伯 适 ( 睿 宏 ): 易 緯 中 宇 宙 化 生 系 統 試 析, 朝 陽 人 文 社 會 刊,2002 年 6 月, 第 1 卷, 第 1 期, 頁 1-16 易 緯 數 論 的 哲 理 性 意 義, 第 七 屆 漢 代 文 與 思 想 際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2013 年 12 月, 頁

13 張 氏 的 文 章 時 間 較 早, 其 特 點 在 於 利 用 對 社 會 整 體 環 境 的 分 析, 探 討 易 緯 思 想 的 來 源 與 作 用 任 氏 之 文 重 點 考 辨 了 易 緯 各 篇 的 成 書 年 代, 這 一 斷 代 的 工 作 對 於 進 一 步 的 研 究 具 有 指 導 性 的 意 義, 當 然 其 結 論 或 還 可 再 做 推 敲 江 氏 之 研 究 主 要 分 為 四 個 方 面, 將 易 緯 與 易 數 易 象 易 義 易 術 四 個 方 面 作 比 較 研 究 這 樣 的 比 較 研 究, 江 氏 可 謂 有 開 創 之 功, 雖 然 細 節 部 分 或 可 再 作 商 榷, 但 重 要 思 想 主 張 的 掌 握, 致 合 宜 同 時, 江 氏 對 易 緯 做 了 考 辨, 認 為 易 緯 是 易 之 別 傳 : 夫 易 有 正 傳 別 傳, 主 義 理, 切 人 事 者, 易 之 正 傳 也 雜 陰 陽 言 術 數 者, 易 之 別 傳 也 以 正 傳 之 周 易 能 擺 脫 占 筮 而 言 哲 理, 範 圍 天 地, 曲 盡 人 事, 故 成 其 博 精 深 而 躍 為 群 經 之 首, 然 其 本 質, 與 陰 陽 五 行 家 思 想 固 有 相 契 之 處, 是 故 漢 世 孟 京 之 徒 以 象 數 說 易, 雜 以 陰 陽 五 行 說, 而 彌 綸 玄 妙 難 測 之 宇 宙 萬 象, 使 易 說 更 形 嚴 密 而 盡 其 精 微, 百 代 以 下, 莫 不 受 其 影 響 ; 而 其 術 數 之 方, 雖 無 益 於 易, 要 可 探 賾 索 隱, 符 合 世 道 人 心, 實 爲 用 世 之, 故 象 數 易 雖 言 別 傳, 亦 有 其 可 觀 之 處 38 江 氏 以 易 緯 為 易 之 別 傳, 其 實 並 沒 有 任 何 證 據 古 人 之 傳 經 只 言 傳, 或 分 內 傳 外 傳, 實 無 別 傳 之 例 至 於 江 氏 說 易 緯 其 術 數 之 方, 雖 無 益 於 易, 要 可 探 賾 索 隱, 符 合 世 道 人 心, 實 爲 用 世 之, 則 是 恰 好 相 反 平 心 而 論, 易 之 象 數 理 占, 各 有 其 功 能, 說 術 數 之 方 無 益 於 易, 不 免 貶 得 太 低 ; 而 易 緯 雖 有 相 當 的 研 究 價 值, 但 在 思 想 上 也 摻 雜 了 量 沒 用 的 東 西, 尤 其 是 它 的 陰 陽 五 行 對 多 有 附 會, 說 它 符 合 世 道 人 心, 是 用 世 之, 又 未 免 抬 得 太 高 易 緯 在 漢 代 就 因 其 荒 謬 而 受 到 了 許 多 者 的 指 責, 在 這 一 點 上, 不 應 該 替 易 緯 過 分 漂 白 陳 睿 宏 師 的 易 緯 中 宇 宙 化 生 系 統 試 析 一 文, 探 討 了 易 緯 中 的 宇 宙 觀 思 想 該 文 對 三 始 乾 坤 太 極 等 幾 個 重 要 概 念 進 行 了 闡 釋, 並 對 易 緯 由 無 到 有 的 宇 宙 觀 做 了 細 緻 的 說 明 39 另 一 篇 論 文 易 緯 數 論 的 哲 理 性 意 義, 則 以 易 緯 中 的 數 的 內 容 為 核 心, 探 討 了 其 後 所 能 表 彰 的 哲 理 性 內 涵, 涉 及 到 先 象 後 數 的 生 成 概 念 陰 陽 十 五 合 數 之 謂 道 太 極 生 次 的 數 論 理 解 太 易 生 次 系 統 下 的 數 論 觀 天 地 之 數 與 衍 之 數 的 哲 理 性 意 義 等 幾 個 方 面 40 四 對 於 鄭 玄 易 輯 佚 與 思 想 的 研 究 對 於 鄭 玄 易 的 輯 佚, 有 宋 代 王 應 麟 ( ) 的 周 易 鄭 康 成 注 江 婉 玲 : 易 緯 釋 易 考, 頁 207 陳 伯 适 ( 睿 宏 ): 易 緯 中 宇 宙 化 生 系 統 試 析, 頁 1-16 陳 伯 适 ( 睿 宏 ): 易 緯 數 論 的 哲 理 性 意 義, 頁

14 41 明 代 胡 震 亨 ( ) 的 鄭 玄 易 解 附 錄 42 清 代 惠 棟 的 增 補 鄭 氏 周 易 43 清 代 丁 杰 ( ) 的 周 易 鄭 注 44 清 代 黃 奭 的 周 易 鄭 注 等 45, 當 中 以 惠 棟 最 為 有 功 有 關 鄭 玄 易 之 研 究, 有 清 代 何 秋 濤 (??) 的 周 易 爻 辰 申 鄭 義 46 張 惠 言 的 周 易 鄭 氏 義 47 清 末 民 初 徐 昂 ( ) 的 釋 鄭 氏 爻 辰 補 48 等 現 代 者, 如 胡 自 逢 ( ) 的 周 易 鄭 氏 49 林 忠 軍 的 周 易 鄭 氏 闡 微 50 劉 玉 建 的 兩 漢 象 數 易 研 究 中 的 最 後 一 章 鄭 玄 易 51 陳 睿 宏 師 的 惠 棟 易 研 究 52, 都 對 鄭 玄 易 做 了 相 關 探 討 但 是, 不 管 是 輯 佚 還 是 對 於 鄭 玄 思 想 的 考 辨, 作 為 重 點 的 鄭 玄 周 易 注 往 往 被 探 討 較 多, 而 鄭 玄 的 另 一 重 要 作 品 易 緯 注, 則 涉 及 者 十 分 之 少 而 相 對 於 整 理 易 緯 并 輯 佚 的 者, 通 過 易 緯 注 研 究 鄭 玄 易 思 想 的 人 就 幾 乎 沒 有 了 五 對 於 緯 書 和 鄭 玄 之 間 關 係 的 探 討 有 關 方 面 的 著 作, 自 清 代 以 來 就 有 一 些 者 提 到 陳 澧 ( ) 東 塾 讀 書 記 云 : 鄭 君 戒 子 書 自 言 : 博 稽 六 藝, 粗 覽 傳 記, 時 睹 祕 書 緯 術 之 奧 澧 案 : 六 藝 則 曰 博 稽, 傳 記 則 曰 粗 覽, 祕 緯 則 曰 時 覩, 三 者 輕 重 判 然 其 注 經 有 取 緯 書 者, 取 其 可 信 者 耳 生 民 詩, 毛 傳 云 : 后 稷 之 母, 配 高 辛 氏 帝 焉 箋 云 : 姜 嫄 當 堯 之 時, 爲 高 辛 氏 之 世 妃 孔 疏 云 : 春 秋 命 歷 序 云 : 帝 嚳 傳 十 世, 則 堯 非 嚳 子 ; 稷 年 又 小, 於 堯 姜 嫄 不 得 爲 帝 嚳 之 妃, 爲 其 後 世 子 孫 之 妃 也 張 融 云 : 若 使 稷 是 堯 兄 弟, 堯 有 賢 弟, 不 用 須 舜 舉 之, 此 不 然 明 矣 鄭 君 取 緯 說 精 確 者 如 此 宋 王 應 麟 : 周 易 鄭 康 成 注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2012 年 第 1 版 1 刷 ) 42 明 胡 震 亨 : 鄭 玄 易 解 附 錄, 無 求 備 齋 易 經 集 成 第 一 百 七 十 六 冊 ( 臺 北 : 成 文 出 版 社,1976 年 第 1 版 1 刷 ) 43 清 惠 棟 : 增 補 鄭 氏 周 易, 文 淵 閣 四 庫 全 書 第 7 冊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86 年 第 1 版 1 刷 ) 44 漢 鄭 玄 : 周 易 注 ( 北 京 : 家 圖 書 館 出 版 社,2010 年 第 1 版 1 刷 ), 清 丁 杰 張 惠 言 校 訂, 經 輯 佚 文 獻 彙 編 第 二 冊 45 清 黃 奭 : 周 易 鄭 注, 無 求 備 齋 易 經 集 成 第 一 百 七 十 六 冊 ( 臺 北 : 成 文 出 版 社,1976 年 第 1 版 1 刷 ) 46 清 何 秋 濤 : 周 易 爻 辰 申 鄭 義, 無 求 備 齋 易 經 集 成 第 一 百 四 十 一 冊 ( 臺 北 : 成 文 出 版 社,1976 年 第 1 版 1 刷 ) 47 清 張 惠 言 : 周 易 鄭 氏 義, 無 求 備 齋 易 經 集 成 第 一 百 七 十 六 冊 ( 臺 北 : 成 文 出 版 社,1976 年 第 1 版 1 刷 ) 48 徐 昂 : 釋 鄭 氏 爻 辰 補, 無 求 備 齋 易 經 集 成 第 一 百 四 十 八 冊 ( 臺 北 : 成 文 出 版 社,1976 年 第 1 版 1 刷 ) 49 胡 自 逢 : 周 易 鄭 氏 ( 臺 北 : 文 史 哲 出 版 社,1990 年 第 1 版 1 刷 ) 50 林 忠 軍 : 周 易 鄭 氏 闡 微 (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05 年 第 1 版 1 刷 ) 51 劉 玉 建 : 兩 漢 象 數 易 研 究 ( 南 寧 : 廣 西 教 育 出 版 社,1996 年 第 1 版 1 刷 ) 52 陳 伯 适 ( 睿 宏 ): 惠 棟 易 学 研 究, 中 術 思 想 研 究 輯 刊 五 編 ( 臺 北 : 花 木 蘭 文 化 出 版 社,2009 年 第 1 版 1 刷 )

15 後 儒 多 譏 鄭 君 信 緯, 如 梁 許 懋 云 : 鄭 元 有 參 柴 之 風, 不 能 推 尋 正 經, 專 信 緯 候 之 書 ( 梁 書 本 傳 ) 孔 冲 遠 亦 云 : 鄭 元 篤 信 讖 緯 ( 舜 典 疏 ) 王 伯 厚 亦 云 : 鄭 康 成 釋 經, 以 緯 書 亂 之 ( 困 紀 聞 卷 四 ) 皆 謬 說 也 續 漢 書 百 官 志 太 尉 公 一 人, 劉 昭 注 云 : 鄭 元 注 月 令 曰 : 秦 官 尙 書 中 候 云 : 舜 爲 太 尉 束 皙 以 此 追 難 元 焉 臣 昭 曰 : 康 成 淵 博, 自 注 中 候, 裁 及 注 禮, 而 忘 舜 位, 豈 其 實 哉! 此 是 不 發 譏 於 中 候 而 正 之 於 月 令 也 廣 微 之 誚, 未 探 碩 意 澧 謂 如 許 懋 孔 沖 遠 王 伯 厚, 皆 劉 昭 所 謂 未 探 碩 意 者 也 53 陳 氏 幫 鄭 玄 說 話 以 佐 證 經, 固 然 未 必 符 合 歷 史 真 實 ; 但 不 容 否 認, 鄭 玄 以 緯 注 經 有 其 重 要 意 義, 陳 氏 之 說 並 非 無 據 類 似 的, 皮 錫 瑞 ( ) 在 六 藝 論 疏 證 54 當 中 也 多 次 提 到 鄭 玄 與 緯 書 之 間 的 關 係, 以 及 鄭 玄 據 緯 說 經 的 事 實, 並 給 予 頗 高 的 評 價 不 過, 兩 位 者 對 這 一 問 題 的 探 討 相 對 缺 乏 系 統 性, 內 容 也 不 太 多 民 以 降, 這 方 面 的 重 要 著 作 當 屬 呂 凱 先 生 的 鄭 玄 之 讖 緯 55 呂 先 生 側 重 發 明 鄭 玄 和 讖 緯 之 間 的 關 係, 第 一 次 以 現 代 術 的 視 角 去 看 鄭 玄 的 緯 書 注, 并 認 為 其 具 有 極 高 的 研 究 價 值, 並 作 了 細 緻 的 研 究, 因 此 具 有 較 高 的 術 價 值 其 書 分 為 三 章, 首 為 讖 緯 概 說, 討 論 讖 緯 的 起 源 內 容 發 展 異 同 虛 誕 和 其 價 值 次 章 主 要 討 論 鄭 玄 之 於 讖 緯 的 貢 獻, 呂 先 生 指 出 了 七 個 方 面 : 一 曰 鄭 玄 精 通 讖 緯 的 時 代 背 景, 一 則 君 主 之 提 倡, 二 則 者 之 競 傳 二 曰 鄭 玄 對 今 古 文 經 及 讖 緯 之 態 度 鄭 玄 注 經, 今 文 古 文 兼 採, 援 據 讖 緯, 亦 皆 可 信 三 曰 鄭 玄 之 引 經 說 緯 四 曰 引 緯 注 經, 二 者 皆 引 明 文 五 曰 鄭 玄 緯 注 之 闡 述 經 義, 據 經 為 說 也 六 曰 鄭 玄 緯 注 之 闡 述 陰 陽 家 之 說, 於 陰 陽 五 行 天 文 星 曆 等 多 所 闡 述 七 曰 鄭 玄 緯 注 對 後 世 之 影 響 56 呂 先 生 是 民 以 來 最 早 注 重 鄭 玄 與 讖 緯 之 間 關 係 的 者, 除 了 上 述 的 七 個 關 係 之 外, 呂 先 生 的 論 文 還 在 第 三 章 涉 及 了 鄭 注 緯 書 的 搜 集 和 整 理 鄭 玄 之 讖 緯 亦 是 系 統 地 討 論 鄭 玄 緯 的 專 書 53 清 陳 澧 : 東 塾 讀 書 記 ( 臺 北 : 臺 灣 中 華 書 局,1966 年 第 1 版 1 刷 ), 卷 十 五, 葉 六 下 葉 七 上 54 清 皮 錫 瑞 : 六 藝 論 疏 證, 續 修 四 庫 全 書 第 一 百 七 十 一 冊,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95 年 第 1 版 1 刷 55 呂 凱 : 鄭 玄 之 讖 緯 ( 臺 北 : 嘉 新 水 泥 公 司 文 化 基 金 會,1977 年 第 1 版 1 刷 ) 56 呂 凱 : 鄭 玄 之 讖 緯, 序, 頁 2 11

16 第 三 節 研 究 方 法 與 限 制 一 研 究 方 法 ( 一 ) 歷 史 研 究 法 人 不 是 超 歷 史 的, 每 個 時 代 有 每 個 時 代 的 術 特 點 要 討 論 易 緯 和 易 緯 注, 就 必 須 從 歷 史 的 角 度, 對 其 進 行 分 析 從 現 代 人 的 眼 光 來 看, 這 些 東 西 或 許 價 值 不 但 思 想 本 是 隨 當 時 時 代 而 產 生, 時 代 不 同, 以 今 非 古, 便 不 免 流 於 外 在 形 式, 不 能 做 到 同 情 地 理 解 鄭 玄 的 易 緯 注, 也 是 歷 史 的 產 物 一 方 面, 它 受 到 後 代 很 多 者 的 詬 病, 認 為 它 偏 離 了 經 的 本 來 面 目 但 另 一 方 面, 其 保 存 漢 代 術 的 原 貌, 有 功 於 術 的 完 整 性 因 此, 必 須 對 鄭 玄 易 緯 注 的 思 想 做 更 加 深 刻 完 整 的 分 析, 才 能 確 切 地 定 位 其 時 代 特 色 ( 二 ) 文 獻 校 勘 考 證 法 對 於 古 代 文 獻 的 考 證, 辨 明 其 真 偽, 確 定 其 正 訛, 是 十 分 重 要 的 術 基 本 功 現 存 易 緯 版 本 雖 多, 卻 是 流 傳 有 序, 祖 本 數 量 有 限 這 可 能 導 致 版 本 無 法 解 決 的 文 獻 問 題, 如 錯 簡 錯 字 等 等 盡 信 書 不 如 無 書, 面 對 一 些 無 法 直 接 在 文 本 中 找 到 證 據 的 問 題, 就 必 須 運 用 相 關 的 文 獻 知 識 加 以 綜 合 判 斷 另 一 方 面, 鄭 玄 生 於 千 八 百 年 前, 其 文 獻 流 傳 至 今 已 經 出 現 了 嚴 重 的 殘 缺 和 竄 改, 因 此 也 不 能 忽 略 整 理 的 問 題 究 竟 哪 些 是 屬 於 鄭 玄 的 話, 而 又 有 哪 些 不 是, 屬 於 後 人 的 增 添, 都 應 該 做 出 判 斷 ( 三 ) 歸 納 法 分 析 法 歸 納 和 分 析 是 兩 種 邏 輯 方 法, 用 在 文 獻 的 解 讀 上 也 有 其 價 值 前 者 能 讓 我 們 不 僅 僅 抓 住 一 點, 更 要 從 多 個 方 面 綜 合 起 來 討 論 鄭 玄 的 思 想, 不 然 就 容 易 犯 以 偏 概 全 的 錯 誤 ; 後 者 則 提 醒 我 們 應 該 細 究 古 人 說 話 的 深 意, 結 合 上 下 文 分 析 其 語 義, 以 三 段 論 的 方 式 確 認 其 內 涵 儘 管 詮 釋 未 必 有 確 解, 但 詮 解 不 脫 離 文 本, 依 然 是 我 們 必 須 抓 住 的 基 本 原 則 ( 四 ) 相 對 比 較 法 鄭 玄 是 經 史 上 最 重 要 的 綜 合 者 之 一, 甚 至 可 以 說 起 到 了 經 樞 紐 的 作 用 正 因 為 他 綜 合 諸 家, 讓 繁 蕪 的 漢 代 經 呈 現 出 一 種 簡 單 的 面 貌 ; 同 時 也 因 為 這 個 12

17 原 因, 漢 代 經 原 本 還 算 清 晰 的 傳 承 混 淆 到 無 法 分 辨 隨 著 漢 人 著 作 的 佚 失, 鄭 玄 經 注 成 了 後 唯 一 的 範 本 皮 錫 瑞 說 : 漢 衰 廢, 不 能 盡 究 鄭 君 ; 而 鄭 采 今 古 文, 不 復 分 別, 使 兩 漢 家 法 亡 不 可 考, 則 亦 不 能 無 失 故 經 至 鄭 君 一 變 57 算 是 對 鄭 玄 頗 中 肯 的 評 價 欲 了 解 鄭 玄 和 比 他 更 早 的 易 家 的 不 同, 就 必 然 要 運 用 相 對 比 較 法, 辨 章 術, 考 鏡 源 流, 弄 清 楚 整 個 漢 代 易 的 來 龍 去 脈, 尤 其 是 要 考 訂 之 前 者 的 易 原 貌 二 研 究 限 制 本 文 研 究 的 限 制 之 一, 在 於 材 料 ( 一 ) 缺 乏 版 本 的 材 料 易 緯 不 是 個 熱 門 的 研 究 話 題, 許 多 一 手 資 料 深 藏 書 庫, 無 人 問 津, 在 校 對 等 方 面 會 有 一 定 的 困 難 而 已 經 校 對 印 刷 的 現 代 人 整 理 的 易 緯 版 本 則 多 有 錯 舛, 體 例 也 不 夠 清 楚 ( 二 ) 相 關 思 想 材 料 的 限 制 漢 代 思 想 史 的 材 料 向 來 稀 少, 憑 藉 少 部 分 材 料 要 得 出 結 論, 以 一 斑 來 窺 全 豹, 顯 然 帶 有 風 險 性 但 是 在 新 材 料 尚 未 出 土 的 情 況 下, 我 們 只 能 藉 助 有 限 的 材 料 進 行 詮 釋, 這 是 迫 不 得 已 的 做 法 因 此, 盡 可 能 掌 握 完 整 的 材 料, 尤 其 是 直 接 的 一 手 的 材 料, 也 是 研 究 時 候 必 須 注 意 的 限 制 之 二, 在 於 對 於 思 想 的 判 準 判 斷 某 思 想 屬 於 某 家 而 不 屬 於 另 一 家, 其 實 是 極 其 困 難 也 是 極 其 危 險 的 困 難 是 指 思 想 的 判 準 頗 多 依 賴 於 心 理 因 素 一 個 者 的 思 想 怎 樣, 往 往 取 決 於 我 們 閱 讀 材 料 後 認 為 他 應 當 這 樣 因 此, 削 足 適 履 或 是 畫 蛇 添 足, 對 古 人 任 意 塗 抹, 幾 乎 是 不 可 避 免 的, 還 原 古 人 的 真 實 思 想 也 就 成 了 困 難 的 事 危 險 是 說, 沒 有 任 何 理 由 認 為, 一 個 思 想 家 的 思 想 是 一 成 不 變 的 但 當 對 一 個 對 象 進 行 思 想 判 準 的 時 候, 卻 總 要 假 定 他 的 思 想 是 單 一 而 不 變 的 那 麼, 當 易 緯 既 沒 有 確 切 的 成 書 時 間 也 沒 有 確 切 的 作 者 的 時 候, 我 們 又 該 怎 麼 認 定 這 是 一 個 人 的 思 想 變 化 所 致, 還 是 成 於 眾 手 所 致 的 呢? 易 緯 注 裡 面 的 解 釋, 又 有 多 少 是 鄭 玄 本 人 的, 有 多 少 是 後 人 添 加 的 呢? 這 種 限 制 可 能 引 起 的 指 責, 思 想 領 域 的 研 究 者 既 無 法 迴 避, 也 無 能 反 駁 唯 一 能 夠 做 的, 就 是 端 正 態 度, 實 事 求 是, 盡 可 能 多 地 利 用 文 獻 材 料 本 身, 以 還 原 思 想 的 本 來 面 目 絕 不 能 任 意 裁 剪, 只 取 有 利 於 自 己 論 點 的 材 料, 而 對 不 利 於 自 己 論 點 的 材 料 視 而 不 見 57 清 皮 錫 瑞 : 經 歷 史 ( 臺 北 : 藝 文 印 書 館,1974 年 第 1 版 1 刷 ), 頁

18 14

19 第 二 章 從 易 緯 到 鄭 玄 易 緯 注 易 緯 出 現 於 漢 代, 已 經 是 界 共 識 它 和 兩 漢 易 的 關 係 是 什 麼? 什 麼 人 對 它 施 加 了 比 較 的 影 響? 為 什 麼 鄭 玄 需 要 對 它 進 行 注 解? 鄭 玄 的 注 釋 特 點 和 方 法 又 是 什 麼, 這 都 值 得 作 進 一 步 的 探 討 第 一 節 易 緯 概 論 在 漢 代 的 經 語 境 下, 緯 書 是 相 對 經 而 言 的 一 種 文 獻 釋 名 釋 典 藝 云 : 緯, 圍 也 反 復 圍 繞 以 成 經 也 蘇 輿 ( ) 說 : 緯 之 為 書, 比 附 於 經, 輾 轉 牽 合, 以 成 其 誼, 今 所 傳 易 緯 詩 緯 諸 書, 可 得 其 概, 故 云 反 復 圍 繞 以 成 經 ( 釋 名 疏 證 補 ) 1 儘 管 這 種 說 法 聽 上 去 很 牽 強, 似 乎 也 不 是 緯 在 字 源 上 的 由 來, 但 漢 代 人 的 思 想 中, 有 經 書, 就 應 該 有 緯 書 緯 書 是 對 經 書 的 闡 發, 易 緯 就 是 對 易 經 的 闡 發 一 讖 緯 的 流 傳 關 於 讖 緯 的 誕 生 年 代, 陳 槃 指 出 : 讖 緯 之 為 書, 掇 拾 弘 富, 成 分 淆 雜 從 橫 一 方 面 言 之, 九 流 百 家 之 說, 交 互 錯 出, 靡 不 總 覽 從 縱 一 方 面 言 之, 其 沈 澱 凝 聚 又 約 略 可 分 為 兩 重 要 階 段 : 蓋 自 戰 後 期 至 秦 皇 世 為 一 階 段 此 一 階 段 之 讖 緯, 雖 已 由 醞 釀 而 始 基, 然 而 其 書 其 說, 若 隱 若 顯 蓋 其 事 詭 祕, 又 俗 尚 尊 師 重 道, 故 口 耳 相 傳, 鮮 著 竹 帛 其 次 兩 漢 三 為 一 階 段 此 一 階 段 為 讖 緯 極 盛 時 代, 風 氣 所 趨, 用 增 飾 依 託, 剽 竊 矯 稱, 假 之 以 干 祿 取 榮 之 工 具, 是 其 特 色 ; 於 是 而 紛 綸 無 數 之 卷 帙, 並 出 見 於 此 時 吾 人 今 日 所 見 怪 奇 龐 雜 之 讖 緯 篇 目, 即 此 一 階 段 之 產 物 也 六 朝 以 來 之 材 料, 亦 往 往 而 有, 然 而 已 屬 不 甚 重 要 2 這 一 說 法 是 可 信 的 但 經 史 的 研 究, 強 調 的 是 讖 緯 對 於 經 造 成 的 影 響, 因 此 如 說 緯 起 漢 代, 並 不 為 過 儘 管 讖 緯 往 往 託 名 於 聖 人, 但 事 實 上 並 非 聖 人 所 作, 這 點 在 今 天 已 無 疑 義 這 是 從 事 實 上 而 言 然 而 在 漢 人 的 觀 念 里, 讖 緯 應 是 先 秦 聖 人 所 作, 不 然 便 不 會 有 把 經 緯 合 稱, 甚 至 給 緯 書 作 注 的 情 況 出 現 也 就 是 1 2 參 見 鍾 肇 鵬 : 讖 緯 論 略, 頁 2 見 王 先 謙 : 釋 名 疏 證 補 引 劉 熙 釋 名 與 蘇 輿 之 注 說 轉 引 自 陳 槃 : 古 讖 緯 研 討 及 其 書 錄 解 題, 頁 97 15

20 說, 漢 人 的 觀 念 和 今 人 是 不 同 的, 漢 人 在 觀 念 上 會 認 為 它 是 聖 人 的 啟 示 性 作 品, 這 是 就 觀 念 上 而 言 讖 緯 是 否 是 同 一 個 東 西, 向 來 意 見 分 歧 王 鳴 盛 ( ) 蛾 術 編 認 為, 緯 者 經 之 緯 也, 亦 稱 讖 3 明 代 胡 應 麟 ( ) 四 部 正 譌 云 : 世 率 以 讖 緯 并 論, 二 書 雖 相 表 裡 而 實 不 同 緯 之 名 所 以 配 經, 故 自 六 經 語 孝 而 外 無 復 別 出 ; 河 圖 洛 書 等 緯 皆 易 也 讖 之 依 附 六 經 者, 但 論 語 有 讖 八 卷, 餘 不 概 見, 以 為 僅 此 一 種, 偶 閱 隋 經 籍 志 注 附 見 十 餘 家, 乃 知 凡 讖 皆 托 古 聖 賢 以 名 其 書, 與 緯 體 制 迥 別 蓋 其 說 尤 誕 妄, 故 隋 禁 之, 後 永 絕 4 顧 頡 剛 在 秦 漢 的 方 士 與 儒 生 指 出, 讖 是 預 言, 緯 是 對 經 而 的 這 兩 種 在 名 稱 上 好 像 不 同, 其 實 內 容 並 沒 有 什 麼 分 別 實 在 說 來, 不 過 讖 是 先 起 之 名, 緯 是 後 起 的 罷 了 5 可 見, 這 些 者 都 是 主 張 讖 緯 無 不 同 的 另 一 種 說 法, 以 四 庫 館 臣 和 乾 嘉 以 來 的 部 分 者 為 代 表 他 們 主 張 讖 緯 不 同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提 要 的 易 類 六 附 錄 易 緯 云 : 儒 者 多 稱 讖 緯, 其 實 讖 自 讖, 緯 自 緯, 非 一 類 也 讖 者 詭 為 隱 語, 預 決 吉 凶 史 記 秦 本 紀 稱 盧 生 奏 錄 圖 書 之 語 是 其 始 也 緯 者 經 之 支 流, 衍 及 旁 義 史 記 自 序 引 易 失 之 毫 釐, 差 以 千 里 漢 書 蓋 寬 饒 傳 引 易 五 帝 官 天 下, 三 王 家 天 下 注 者 均 以 為 易 緯 之 文 是 也 蓋 秦 漢 以 來 去 聖 日 遠, 儒 者 推 闡 論 說 各 自 成 書, 於 經 原 不 相 比 附 則 讖 與 緯 別, 前 人 固 已 分 析 之 後 人 連 類 而 譏, 非 其 實 也 右 乾 鑿 度 等 七 書 皆 易 緯 之 文, 與 圖 讖 之 熒 惑 民 智, 悖 理 傷 教 者 不 同 6 阮 元 ( ) 敘 趙 在 翰 七 緯 亦 持 此 論, 想 必 是 或 多 或 少 受 了 官 方 定 論 的 影 響 : 毖 緯 之, 始 於 哀 平, 終 於 業 洎 虖 宋 鄭 兩 家 為 之 作 注, 而 緯 與 經 乃 相 雜 而 不 越 然 異 爭 鳴, 七 緯 之 外 復 有 候 有 圖, 最 下 而 及 於 讖, 而 經 訓 愈 漓 不 知 緯 自 為 緯, 讖 自 為 讖, 不 得 以 讖 病 緯 也 自 賈 公 彥 周 官 疏, 造 為 漢 時 禁 緯 之 說, 後 儒 不 詧, 併 為 一 譚, 以 為 古 人 緯 讖 同 諱, 此 繆 論 也 則 緯 之 醇 固 異 於 讖 之 駁 也 7 3 宋 王 鳴 盛 : 蛾 術 編, 卷 二, 頁 43 4 明 胡 應 麟 : 四 部 正 譌, 卷 上, 頁 6 見 楊 家 駱 主 編 中 術 名 著 第 二 輯, 中 目 錄 名 著 第 一 集 第 五 冊 ( 臺 北 : 世 界 書 局,1979 年 第 3 版 ) 5 顧 頡 剛 : 秦 漢 的 方 士 與 儒 生, 頁 清 永 瑢 等 :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提 要, 卷 六, 頁 47 7 清 趙 在 翰 輯 : 七 緯 ( 附 論 語 讖 ), 阮 元 序, 頁

21 讖 緯 是 異 是 同, 不 是 本 文 的 討 論 範 圍 略 而 言 之, 讖 緯 具 有 很 多 的 相 似 性, 比 如 兩 者 都 明 確 帶 有 陰 陽 災 異 的 成 分 誇 奇 談 的 性 質, 這 是 不 能 否 認 的 ; 至 於 緯 書 可 能 包 含 一 些 經 討 論 和 思 想, 而 讖 在 這 一 點 上 沒 那 麼 突 出, 這 種 區 分 也 非 無 據 古 代 的 經 家 從 經 的 角 度 看, 說 緯 書 純 而 讖 語 駁, 當 然 有 一 定 的 道 理 ; 但 從 現 代 人 的 角 度 看, 拋 開 經 至 尊 的 思 路, 讖 緯 其 實 都 帶 著 相 當 濃 厚 的 迷 信 色 彩 所 以, 說 緯 書 純 正 不 駁, 實 在 只 是 在 舊 時 的 經 脈 絡 下 討 論 問 題 才 有 意 義 這 樣 去 理 解 易 緯, 便 能 給 易 緯 有 一 個 基 本 的 定 調 由 於 四 庫 館 臣 對 於 緯 書 作 出 了 正 面 的 評 價, 更 兼 之 乾 嘉 考 證 之 風 的 盛 行, 者 對 於 緯 書 的 重 視 程 度 達 到 了 一 個 新 的 高 度 因 此, 有 許 多 者 肯 定 緯 書 的 積 極 意 義 清 代 者 俞 正 燮 寫 過 緯 書 論 並 指 出 : 緯 者, 古 史 書 也 然 則 緯 宜 傳 乎? 緯 如 後 世 靈 台 候 省 寺 案 牘 先 儒 所 采 以 輔 證 經 義 者, 皆 淳 吉 之 文, 他 或 不 逮 也 其 名 緯 者, 以 經 名 定 之, 通 考 古 事, 知 緯 是 古 史 書 故 爲 論 質 之 好 深 思 者, 毋 尚 耳 食 致 失 聽 也 8 持 今 文 經 場 的 皮 錫 瑞, 認 為 緯 書 相 較 於 古 文 經 家 的 淆 亂 經, 反 倒 為 純 正 他 認 為 讖 緯 多 存 古 義, 原 本 今 文 9, 不 能 割 裂 視 之 又 說 : 當 時 儒 者 以 為 人 主 至 尊, 無 所 畏 憚, 借 天 象 以 示 儆, 庶 使 其 君 有 失 德 者 猶 知 恐 懼 修 省 此 春 秋 以 元 統 天 以 天 統 君 之 義, 亦 易 神 道 設 教 之 旨 漢 儒 藉 此 以 匡 正 其 主 其 時 人 主 方 崇 經 術, 重 儒 臣, 故 遇 日 食 地 震, 必 下 詔 罪 己, 或 責 免 三 公 雖 未 必 能 如 周 宣 之 遇 災 而 懼, 側 身 修 行, 尚 有 君 臣 交 儆 遺 意 此 亦 漢 時 實 行 孔 敎 之 一 證 後 世 不 明 此 義, 謂 漢 儒 不 應 言 災 異, 引 讖 緯, 於 是 天 變 不 足 畏 之 説 出 矣 近 西 法 入 中, 日 食 星 變 皆 可 豫 測, 信 之 者 以 爲 不 應 附 會 災 祥 然 則, 孔 子 春 秋 所 書 日 食, 星 變, 豈 無 意 乎? 言 非 一 端, 義 各 有 當, 不 得 以 今 人 之 所 見 輕 議 古 人 也 10 不 過, 還 是 有 多 數 的 者 對 緯 書 的 評 價 是 負 面 於 正 面 的 畢 竟, 緯 書 怪 力 亂 神 的 東 西 太 多 了, 怎 麼 看 都 不 像 不 語 怪 力 亂 神 的 聖 人 所 作 因 此, 漢 時 就 有 人 反 對 緯 書 後 漢 書 云 : 後 王 莽 矯 用 符 命, 及 光 武 尤 信 讖 言, 士 之 赴 趣 時 宜 者, 皆 騁 馳 穿 鑿, 爭 談 之 也 故 王 梁 孫 咸 名 應 圖 籙, 越 登 槐 鼎 之 任 ; 鄭 興 賈 逵 以 附 同 稱 顯 ; 桓 譚 尹 敏 以 乖 忤 淪 敗 自 是 習 為 內, 尚 奇 文, 貴 異 數, 不 乏 於 時 矣 8 清 俞 正 燮 : 癸 巳 類 稿, 卷 十 四, 頁 清 皮 錫 瑞 : 經 歷 史, 頁 清 皮 錫 瑞 : 經 歷 史, 頁

22 11 可 見, 東 漢 初 年 便 有 桓 譚 尹 敏 這 樣 的 反 對 讖 緯 的 者 然 而, 總 的 來 說, 這 些 人 在 整 個 漢 代 並 不 屬 於 主 流 派 王 莽 ( 前 45-23) 借 讖 緯 稱 帝, 光 武 ( 前 5-57) 憑 讖 緯 起 家, 當 然 需 要 這 樣 的 符 應 給 予 他 們 最 的 幫 助 上 有 所 好, 下 必 甚 焉 故 整 個 東 漢, 緯 書 都 很 盛 行 東 漢 以 後, 對 於 緯 書 的 反 對 開 始 變 得 更 多 鍾 肇 鵬 指 出 : 自 漢 以 後,( 緯 書 ) 屢 經 亂 離 讖 緯 魏 晉 以 來, 歷 代 禁 毀, 喪 失 甚 多 東 晉 元 帝 時, 散 騎 常 侍 戴 邈 上 表 就 說 : 圖 讖 無 復 孑 遺 於 世 ( 宋 書 禮 志 一 ) 又 經 南 北 朝 隋 朝 的 禁 毀, 據 隋 書 經 籍 志 所 載 僅 存 13 部 92 卷 唐 朝 也 禁 止 私 家 收 藏 圖 讖, 並 懸 為 禁 令, 著 於 法 律 唐 高 宗 時 制 定 的 唐 律 疏 義 規 定 私 家 不 得 藏 有 天 文 圖 書 讖 書 兵 書, 違 者 徒 二 年 ( 卷 9 職 制 律 ) 疏 議 解 釋 說 : 圖 書 者, 河 出 圖 洛 出 書 是 也 讖 書 者, 先 代 聖 賢 所 記, 未 來 徵 祥 之 書 可 見 對 於 河 洛 圖 讖 是 禁 止 的 但 唐 律 規 定 其 緯 候 及 論 語 讖 不 在 禁 限 緯 候 指 七 經 緯 和 尚 書 中 候, 正 因 為 有 這 一 區 別, 所 以 經 緯 及 論 語 讖 才 可 以 部 分 保 存 下 來 唐 代 宗 歷 二 年 ( 西 元 767 年 ) 又 重 申 讖 緯 不 經, 蠹 深 於 疑 眾, 蓋 有 之 禁, 非 私 家 所 藏 命 令 天 下 各 州 府 查 禁, 敕 到 十 日 內 送 官, 本 處 長 吏 集 眾 焚 毀 ( 舊 唐 書 代 宗 紀 ) 北 宋 真 宗 景 德 元 年 ( 西 元 1004 年 ) 正 月 詔 : 民 間 天 象 器 物, 讖 候 禁 書, 並 納 所 司 焚 之, 匿 不 言 者 死 ( 宋 史 真 宗 紀 ) 歐 陽 修 乞 校 正 九 經 劄 子 諫 議 悉 取 九 經 之 疏, 刪 去 讖 緯 之 文 當 時 雖 未 見 實 行, 但 後 來 魏 了 翁 撰 九 經 要 義 則 禁 刪 讖 緯 之 文 元 世 祖 至 元 十 年 ( 西 元 1273 年 ) 禁 陰 陽 圖 讖 等 書 至 元 二 十 一 年 ( 西 元 1284 年 ) 又 重 申 私 藏 天 文 圖 讖 的 禁 令, 有 私 習 收 匿 者 罪 之 ( 元 史 世 祖 紀 ) 明 洪 武 六 年 ( 西 元 1373 年 ) 趙 俶 請 頒 正 定 十 三 經 於 天 下, 摒 戰 策 及 陰 陽 讖 卜 諸 書 ( 明 史 趙 俶 傳 ) 這 是 從 魏 晉 到 元 明 一 千 多 年 曆 代 禁 絕 讖 緯 的 概 況 總 的 來 說, 自 隋 煬 帝 發 使 四 出 搜 繳 讖 緯 以 後, 讖 緯 已 量 散 失 唐 以 後 倖 存 下 來 的 多 數 零 篇 斷 簡 今 將 歷 代 禁 讖 緯 的 列 表 如 下 : 朝 代 禁 讖 緯 者 主 要 內 容 出 處 漢 張 衡 建 議 收 藏 圖 讖, 一 禁 絕 之 後 漢 書 張 衡 傳 魏 曹 操 ( 按 : 曹 操 當 屬 漢 ) 科 禁 內 魏 略 ( 三 志 常 林 傳 注 引 ) 晉 晉 武 帝 司 馬 炎 禁 星 氣 讖 緯 之 晉 書 武 帝 紀 11 南 朝 宋 范 曄 : 後 漢 書, 卷 八 十 二, 頁

23 後 趙 石 季 龍 不 得 私 星 讖 晉 書 石 季 龍 載 記 上 前 秦 苻 堅 禁 圖 讖 之 晉 書 苻 堅 載 記 上 劉 宋 孝 武 帝 劉 駿 禁 圖 讖 隋 書 經 籍 志 梁 梁 武 帝 蕭 衍 禁 畜 讖 緯 南 史 阮 孝 緒 傳 隋 書 經 籍 志 北 魏 太 武 帝 拓 跋 燾 不 得 隱 藏 讖 記 圖 緯 魏 書 世 祖 紀 下 孝 文 帝 拓 跋 宏 圖 讖 秘 緯, 一 皆 焚 之 魏 書 高 祖 紀 上 隋 文 帝 楊 堅 私 家 不 得 隱 藏 讖 緯 隋 書 高 祖 紀 上 煬 帝 楊 廣 凡 與 讖 緯 相 涉 者 皆 焚 之 隋 書 經 籍 志 唐 高 宗 李 私 家 不 得 有 天 文 圖 讖, 不 唐 律 疏 義 卷 9 禁 緯 候 論 語 讖 代 宗 李 豫 收 私 家 讖 緯 焚 毀 舊 唐 書 代 宗 紀 後 周 太 祖 郭 威 私 家 不 得 有 圖 書 讖 記 五 代 會 要 卷 11 宋 真 宗 趙 恆 民 間 所 藏 讖 緯 盡 焚 之 宋 史 真 宗 紀 歐 陽 修 建 議 刪 除 九 經 疏 中 讖 緯 之 文 乞 校 正 九 經 劄 子 ( 歐 陽 修 集 ) 卷 112 魏 了 翁 刪 除 九 經 疏 中 讖 緯 九 經 要 義 元 世 祖 忽 必 烈 禁 私 藏 陰 陽 圖 讖 等 書 元 史 世 祖 紀 五 明 趙 俶 建 議 擯 除 陰 陽 讖 卜 諸 書 明 史 趙 俶 傳 12 按 此 表 是 把 禁 讖 緯 和 提 議 禁 讖 緯 混 為 一 談, 而 又 漏 去 元 泰 定 帝 ( ) 二 年 重 申 前 令, 私 藏 不 獻 者 有 罪 一 事, 13 當 予 以 補 充 但 我 們 也 可 以 看 到 歷 代 禁 讖 緯 情 況 之 嚴 重 經 過 了 幾 次 官 方 的 禁 絕, 緯 書 在 歷 史 上 幾 乎 完 全 消 失 明 代 孫 瑴 始 編 古 微 書, 開 始 對 緯 書 進 行 輯 佚 之 後 輯 佚 作 品 漸 多 亦 漸 精 細 清 乾 隆 ( ) 時 修 四 庫 全 書, 從 永 樂 典 中 輯 出 相 對 完 整 的 易 緯 八 種, 算 是 第 一 次 找 到 了 成 篇 的 緯 書 作 品 而 后 之 者 修 修 補 補, 不 斷 尋 找 材 料, 直 至 日 本 者 安 居 香 山 中 村 璋 八 編 成 緯 書 集 成, 文 獻 才 相 對 完 整 二 易 緯 的 考 辨 四 庫 全 書 所 輯 錄 的 易 緯 共 八 種, 見 於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提 要 易 類 六 附 錄, 內 容 皆 從 永 樂 典 中 輯 出 其 名 稱 分 別 為 : 乾 坤 鑿 度 兩 卷, 周 易 乾 鑿 度 兩 卷, 易 緯 稽 覽 圖 兩 卷, 易 緯 辨 終 備 兩 卷, 易 緯 通 卦 驗 兩 卷, 易 緯 乾 元 序 制 記 兩 卷, 易 緯 是 類 謀 一 卷, 易 緯 坤 靈 圖 一 卷 鍾 肇 鵬 : 讖 緯 論 略, 頁 明 宋 濂 : 元 史, 卷 二 十 九, 頁

24 在 易 緯 坤 靈 圖 提 要 下, 有 這 麼 一 段 話 介 紹 易 緯 的 來 歷 : 考 後 漢 書 注, 易 緯 坤 靈 圖 第 三, 在 辨 終 備 是 類 謀 之 上, 而 王 應 麟 玉 海 謂 三 館 所 藏 有 鄭 注 易 緯 七 卷, 稽 覽 圖 一, 辨 終 備 四, 是 類 謀 五, 乾 元 序 制 記 六, 坤 靈 圖 七, 二 卷 三 卷 無 標 目 永 樂 典 篇 次 亦 然 今 略 依 原 第 編 孴, 蓋 從 宋 時 館 閣 本 也 14 在 此 之 後, 趙 在 翰 編 七 緯 與 四 庫 全 書 同, 均 列 易 緯 八 種 僅 通 卦 驗 與 乾 元 序 制 記 順 序 調 換 日 本 者 安 居 香 山 中 村 璋 八 的 緯 書 集 成 則 在 諸 多 輯 佚 著 作 的 基 礎 上, 輯 得 有 名 稱 的 易 緯 二 十 三 種, 無 名 易 緯 近 百 條, 其 篇 名 已 見 上 而 其 主 體, 依 然 是 易 緯 八 種 這 是 目 前 最 完 整 的 蒐 集 易 緯 的 本 子 四 庫 全 書 的 易 緯 輯 錄 自 永 樂 典, 四 庫 館 臣 又 根 據 王 應 麟 玉 海 推 斷 永 樂 典 的 緯 書 出 自 宋 代 館 閣 本, 可 資 參 考 但 宋 之 前 的 易 緯 流 傳 情 況 便 已 無 從 得 知 了 至 於 輯 錄 的 易 緯, 由 於 內 容 十 分 零 散, 對 於 探 討 宋 以 前 易 緯 版 本 的 流 傳 價 值 十 分 有 限 對 於 易 緯 內 容 要 的 介 紹, 高 懷 民 兩 漢 易 史 說 : 易 緯 乾 坤 鑿 度 言 宇 宙 之 生 成 八 卦 之 來 由 四 門 四 正 取 物 取 象 天 地 卦 爻 蓍 策 之 數, 以 及 坤 元 之 性 體 變 化 等 易 緯 乾 鑿 度 言 易 之 三 義 八 卦 與 四 時 方 位 之 應 以 卦 生 之 理 推 論 萬 物 之 生 以 卦 爻 之 數 合 曆 法 歲 紀 等 ( 按 此 書 文 字 於 易 緯 中 較 為 明 白, 發 明 易 旨 獨 多, 故 李 鼎 祚 周 易 集 解 引 用 甚 夥 ) 易 緯 稽 覽 圖 言 卦 氣 六 日 七 分 之 法 推 軌 推 折 之 術 易 緯 辨 終 備 言 易 與 天 象 時 變 災 異 之 應 易 緯 通 卦 驗 言 人 天 相 應 與 卦 氣 之 徴 驗 易 緯 乾 元 序 制 記 言 消 息 六 日 七 分 法 寒 溫 風 雨 五 音 時 節 之 應 易 緯 是 類 謀 言 禨 祥 推 驗, 并 及 於 姓 輔 名 號 之 說 易 緯 坤 靈 圖 以 天 地 之 道 星 象 災 異 解 釋 卦 義, 今 僅 存 乾 無 妄 畜 三 卦 15 這 是 對 易 緯 八 篇 的 一 個 簡 要 概 括 當 然, 由 於 易 緯 文 字 舛 亂, 來 源 複 雜, 若 仔 細 考 察, 高 氏 之 說, 或 還 頗 可 推 敲 易 緯 的 具 體 成 書 年 代, 可 以 根 據 前 人 的 引 用 情 況 來 確 定 白 虎 通 已 經 提 到 易 緯 中 的 乾 鑿 度 : 14 清 永 瑢 等 :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提 要, 卷 六, 頁 高 懷 民 : 兩 漢 易 史, 頁

25 乾 鑿 度 曰 : 太 初 者, 氣 之 始 也, 太 始 者, 形 之 始 也, 太 素 者, 質 之 始 也 陽 唱 陰 和, 男 行 女 隨 也 天 道 所 以 左 旋, 地 道 右 周 16 可 見, 在 白 虎 通 的 成 書 年 代 東 漢 章 帝 (57-88, 在 位 時 間 75-88) 時, 乾 鑿 度 不 但 已 經 盛 行, 而 且 具 有 了 比 較 的 影 響 力 另 一 方 面,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提 要 在 孫 瑴 古 微 書 下 有 這 樣 一 段 說 明 : 考 劉 向 七 略, 不 著 緯 書 ; 然 民 間 私 相 傳 習, 則 自 秦 以 來 有 之 非 惟 盧 生 所 上, 見 史 記 秦 本 紀 ; 即 呂 不 韋 十 二 月 紀 稱 某 令 失 則 某 災 至, 伏 生 洪 範 五 行 傳 稱 某 事 失 則 某 徵 現, 皆 讖 緯 之 說 也 漢 書 儒 林 傳 稱 孟 喜 得 易 家 候 陰 陽 災 變 書, 尤 其 明 證 荀 爽 謂 起 自 哀 平, 據 其 盛 行 之 日 言 之 耳 17 劉 向 ( 前 77- 前 6) 別 錄 早 已 不 存, 七 略 為 劉 向 之 子 劉 歆 ( 前 50 23) 所 作, 四 庫 提 要 之 說 實 有 跳 躍 但 從 今 存 漢 書 藝 文 志 看, 雖 然 有 許 多 涉 及 災 異 五 行 之 類 的 作 品, 卻 並 沒 有 易 緯 或 乾 鑿 度 之 名 因 此, 這 段 話 至 少 給 我 們 一 個 信 息, 即 緯 書 成 為 官 方 的 東 西, 很 可 能 在 劉 向 歆 父 子 以 後 私 人 流 傳 的 著 作, 並 不 會 使 人 重 視, 鄭 玄 也 不 會 去 注 釋 它 只 有 當 它 達 到 一 定 的 影 響 力 之 後, 才 可 能 引 起 者 的 真 正 重 視 從 思 想 內 容 上 看, 易 緯 和 西 漢 孟 喜 京 房 的 易 最 為 接 近 易 緯 中, 有 量 近 於 孟 喜 京 房 等 西 漢 易 家 的 思 想 反 之, 後 者 似 乎 並 沒 有 引 用 易 緯 的 材 料 這 說 明, 易 緯 的 出 現, 最 早 不 應 早 過 西 漢 的 孟 喜 從 上 述 的 推 斷 綜 合 來 看, 易 緯 當 出 現 在 西 漢 孟 京 之 後, 而 在 王 莽 時 或 稍 後 獲 得 了 較 的 影 響 力 至 遲 在 東 漢 章 帝 時, 已 有 乾 鑿 度 一 篇 定 型 並 被 白 虎 通 引 用 而 在 鄭 玄 的 青 年 時 候, 會 融 集 諸 生 考 論 圖 緯, 聞 玄 善 筭, 乃 召 見 於 樓 上 18, 說 明 此 時 圖 緯 之 說 已 十 分 完 備 且 受 到 當 時 者 的 重 視 綜 合 起 來, 易 緯 的 產 生 的 年 代 在 公 元 前 一 世 紀 至 公 元 一 世 紀 這 一 百 多 年 中, 而 在 公 元 一 至 二 世 紀 為 者 們 所 關 注 和 研 究 這 和 通 常 認 為 讖 緯 起 自 哀 平 是 基 本 一 致 的 當 然, 還 要 考 慮 的 是, 易 緯 存 在 被 後 人 偽 造 的 可 能 八 種 易 緯 中, 只 有 六 種 見 於 後 漢 書 方 士 傳, 郡 齋 讀 書 志 直 齋 書 錄 解 題 和 四 部 正 訛 皆 認 為 乾 坤 鑿 度 出 於 宋 人 杜 撰, 清 人 胡 渭 ( ) 易 圖 明 辨 ( 卷 四 ) 指 出, 此 緯 書 出 自 道 經 洞 極 經 參 同 契, 為 劉 牧 ( ) 之 徒 偽 造 19 四 庫 提 要 和 孫 詒 讓 札 迻 ( 卷 一 ) 以 為 乾 元 序 制 記 為 宋 16 清 陳 : 白 虎 通 疏 證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94 年 第 1 版 1 刷 ), 卷 九, 頁 清 永 瑢 等 :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提 要, 卷 三 十 三, 頁 南 朝 宋 范 曄 : 後 漢 書, 卷 三 十 五, 頁 詳 見 徐 興 無 : 讖 緯 文 獻 與 漢 代 文 化 構 建 頁 145, 注 6 21

26 人 抄 撮 是 類 謀 和 坤 靈 圖 的 殘 本, 拼 湊 而 成 20 還 有 一 些 緯 書 可 能 摻 雜 後 人 添 加 的 讖 語, 被 用 來 作 為 後 來 皇 帝 登 基 的 先 兆 如 稽 覽 圖 中, 鼎, 五 月, 吳 人 君, 天 與 延 年 齒, 東 北 中, 庶 人 王, 高 德 之 21 一 句, 被 西 魏 末 年 人 宋 景 業 (??) 用 作 高 洋 ( ) 稱 帝 的 讖 語 22 不 過, 部 分 的 偽 造 畢 竟 不 影 響 全 體, 總 的 來 說, 易 緯 的 時 代 可 以 得 到 致 的 認 定 任 蜜 林 認 為 : 乾 鑿 度 上 下 二 卷 概 形 成 於 孟 喜 之 後, 焦 延 壽 之 前 乾 坤 鑿 度 非 宋 人 偽 作, 而 是 原 本 就 存 在 的 易 緯 之 一 從 其 內 容 來 看, 我 們 可 以 斷 定 其 成 書 於 劉 歆 之 後, 哀 平 之 前 乾 坤 鑿 度 出 現 炎 帝 神 農 氏, 說 明 其 形 成 於 劉 歆 之 後 因 為 王 莽 曾 對 讖 緯 做 過 一 次 編 訂, 因 此, 這 是 乾 坤 鑿 度 形 成 的 下 限 稽 覽 圖 上 出 於 京 房 之 後 稽 覽 圖 的 分 卷 是 根 據 馬 端 臨 文 獻 通 考 經 籍 考 而 來 的, 其 原 來 如 何, 不 得 而 知 因 此, 稽 覽 圖 的 上 下 分 卷 並 不 能 斷 定 其 成 書 的 先 後 而 且 從 後 漢 書 郎 顫 傳 中 所 引 來 看, 其 篇 名 亦 是 後 人 所 加 因 此, 稽 覽 圖 上 下 二 卷 亦 出 於 後 人 編 訂 通 卦 驗 形 成 於 劉 向 父 子 火 德 說 之 後, 乾 坤 鑿 度 之 前 辨 終 備 與 通 卦 驗 可 能 出 於 同 一 作 者 從 內 容 來 看, 其 說 到 卯 金 刀 用, 當 出 於 劉 歆 之 後 又 說 到 八 卦 卦 氣 的 征 王 亡 術, 其 形 成 概 與 通 卦 驗 同 時 ( 坤 靈 圖 ) 此 篇 現 僅 存 少 量 遺 文, 難 以 斷 定 其 形 成 安 居 香 山 認 為, 從 隋 玉 燭 寶 典 和 唐 開 元 占 經 引 用 的 佚 文 來 看, 其 是 自 古 以 來 就 存 有 的 篇 目 從 內 容 來 看, 其 形 成 不 會 早 於 通 卦 驗 乾 元 序 制 記 乃 後 人 拼 湊 之 書 23 任 氏 的 考 辨 具 有 相 當 的 參 考 價 值, 不 過 易 緯 的 流 傳 至 為 複 雜, 其 是 非 還 應 該 根 據 對 文 本 的 具 體 研 讀 才 能 作 斷 定 第 二 節 西 漢 易 對 易 緯 的 影 響 易 在 漢 代 的 傳 承, 由 來 有 自 漢 書 藝 文 志 說 : 易 曰 : 宓 戲 氏 仰 觀 象 於 天, 俯 觀 法 於 地, 觀 鳥 獸 之 文, 與 地 之 宜, 近 取 諸 身, 遠 取 諸 物, 於 是 始 作 八 卦, 以 通 神 明 之 德, 以 類 萬 物 之 情 至 於 殷 周 之 際, 紂 在 上 位, 逆 天 暴 物, 文 王 以 諸 侯 順 命 而 行 道, 天 人 之 20 見 清 永 瑢 等 :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提 要, 卷 六, 頁 47 清 孫 詒 讓 札 迻, 卷 一, 頁 清 趙 在 翰 輯 : 七 緯 ( 附 論 語 讖 ), 頁 見 唐 李 百 藥 : 北 齊 書, 卷 四 十 九, 頁 675 按 北 齊 書 所 載, 文 字 略 有 差 異, 作 鼎, 五 月, 聖 人 君, 天 與 延 年 齒, 東 北 水 中, 庶 人 王, 高 得 之 23 任 蜜 林 : 易 緯 各 篇 形 成 考, 中 哲 史,2009(3), 頁

27 占 可 得 而 效, 於 是 重 易 六 爻, 作 上 下 篇 孔 氏 為 之 彖 象 系 辭 文 言 序 卦 之 屬 十 篇 故 曰 易 道 深 矣, 人 更 三 聖, 世 歷 三 古 及 秦 燔 書, 而 易 為 筮 卜 之 事, 傳 者 不 絕 漢 興, 田 何 傳 之 訖 於 宣 元, 有 施 孟 梁 丘 京 氏 列 於 官, 而 民 間 有 費 高 二 家 之 說, 劉 向 以 中 古 文 易 經 校 施 孟 梁 丘 經, 或 脫 去 無 咎 悔 亡, 唯 費 氏 經 與 古 文 同 24 先 秦 時 期, 易 經 的 傳 承 是 否 如 漢 書 藝 文 志 所 說 的 那 樣 單 線 條, 頗 可 懷 疑 但 漢 書 作 於 東 漢, 對 於 西 漢 的 情 況, 班 固 (32 92) 不 至 於 不 清 楚 25 西 漢 的 易, 以 田 何 為 始, 在 宣 元 時 期, 除 官 方 有 四 家 易, 民 間 又 有 費 高 兩 家, 正 是 易 最 繁 盛 的 時 代 今 天 我 們 所 能 看 見 的 最 早 的 傳 世 易 文 獻, 也 是 這 一 時 期 的 26 皮 錫 瑞 經 通 論 云 : 孔 子 刪 定 六 經 傳 授 之 人, 惟 易 最 詳, 而 所 傳 之 義, 惟 易 之 亡 最 早, 史 記 仲 尼 弟 子 列 傳 曰, 孔 子 傳 易 於 商 瞿, 瞿 傳 楚 人 馯 臂 子 弘, 弘 傳 江 東 人 矯 子 庸 疵, 疵 傳 燕 人 周 子 家 豎, 豎 傳 淳 于 人 光 子 乘 羽, 羽 傳 齊 人 田 子 莊 何, 何 傳 東 武 人 王 子 中 同, 同 傳 菑 川 人 楊 何, 何 元 朔 中 以 易 為 漢 中 夫, 漢 書 儒 林 傳 曰, 自 魯 商 瞿 子 木 受 易 孔 子, 以 授 魯 橋 庇 子 庸, 子 庸 授 江 東 馯 臂 子 弓, 子 弓 授 燕 周 醜 子 家, 子 家 授 東 武 孫 虞 子 乘, 子 乘 授 齊 田 何 子 裝, 田 何 授 東 武 王 同 子 中, 雒 陽 周 王 孫 丁 寬, 齊 服 生, 同 授 淄 川 楊 何 字 叔 元, 寬 授 同 郡 碭 田 王 孫, 王 孫 授 施 讎 孟 喜 梁 邱 賀 繇, 是 易 有 施 孟 梁 邱 之, 史 漢 載 商 瞿 以 下, 傳 授 名 字, 子 弘 即 子 弓, 矯 疵 即 橋 庇, 周 醜 即 周 豎, 光 羽 即 孫 虞, 史 記 以 為 子 弘 傳 子 庸, 漢 書 以 為 子 庸 傳 子 弓, 各 有 所 據, 而 小 異 同, 孔 門 傳 易 之 源 流, 在 漢 固 甚 明 也, 史 記 止 於 楊 何, 距 商 瞿 八 傳, 漢 書 下 及 施 孟 梁 邱, 距 商 瞿 九 傳, 史 記 儒 林 傳 云, 言 詩 於 魯 則 申 培 公, 於 齊 則 轅 固 生, 於 燕 則 韓 太 傅, 言 尚 書 自 濟 南 伏 生, 言 禮 自 魯 高 堂 生, 言 易 自 菑 川 田 生, 言 春 秋 於 齊 魯 自 胡 母 生, 於 趙 自 董 仲 舒, 是 皆 言 漢 初 傳 經 諸 人, 而 申 公 轅 固 韓 嬰 伏 生 高 堂 生 等, 皆 不 言 其 所 授 蓋 史 公 已 不 能 明, 惟 於 易 云, 自 魯 商 瞿 受 易 孔 子, 孔 子 卒, 商 瞿 傳 易 六 世 至 齊 人 田 何 字 子 莊 而 漢 興 田 何 傳 東 武 人 王 同 子 仲, 子 仲 傳 菑 川 人 楊 何, 史 公 父 談 受 易 於 楊 何, 故 於 易 之 授 受 獨 詳, 史 公 能 詳 易 家 授 受 之 人, 豈 不 能 知 易 經 作 卦 爻 辭 之 人, 而 周 本 紀 但 云 文 王 重 卦, 魯 世 家 不 云 周 公 作 爻 辭, 則 文 王 周 公 無 作 卦 爻 辭 之 事 孔 子 世 家 云 : 序 彖 24 漢 班 固 : 漢 書, 卷 三 十, 頁 漢 書 藝 文 志 以 劉 向 的 別 錄 和 劉 歆 七 略 為 草 稿, 二 人 為 西 漢 末 至 新 莽 時 人, 又 都 是 經 家, 對 於 當 時 經 的 傳 承 必 然 了 如 指 掌 26 四 庫 提 要 載 有 傳 世 文 獻 子 夏 易 傳, 相 傳 為 子 夏 所 作 但 此 書 實 屬 偽 作 23

28 系 象, 即 卦 爻 辭 在 其 中 矣 史 記 不 及 丁 寬, 漢 書 以 為 寬 授 田 王 孫, 王 孫 授 施 孟 梁 邱, 又 云 : 至 成 帝 時, 劉 向 校 書, 考 易 說, 以 為 諸 易 家 說 皆 祖 田 何 楊 叔 丁 將 軍, 誼 略 同, 唯 京 氏 為 異 黨, 焦 延 壽 獨 得 隱 士 之 說, 託 之 孟 氏, 不 相 與 同, 據 漢 書, 則 田 何 丁 寬 楊 何 之, 本 屬 一 家, 傳 之 施 孟 梁 邱, 為 易 之 正 傳, 焦 京 之, 明 陰 陽 術 數, 為 易 之 別 傳, 乃 至 於 今, 不 特 王 同 周 王 孫 丁 寬 服 生 之 易 傳 數 篇 無 一 字 存, 即 施 孟 梁 邱, 漢 博 士 授 生 徒 以 千 萬 計, 今 其 書 亦 無 有 存 者, 轉 不 如 伏 生 尚 書, 齊 魯 韓 詩, 猶 可 稍 窺 旨, 豈 非 事 理 之 可 怪, 而 經 之 可 惜 者 乎! 後 惟 虞 翻 注 易, 自 謂 五 世 傳 孟 氏 易, 其 注 見 李 鼎 祚 集 解 稍 詳, 近 儒 張 惠 言 為 之 發 明, 此 則 孟 氏 之 支 與 流 裔, 猶 有 存 者, 而 漢 儒 易, 幸 得 存 什 一 於 千 百 也 27 皮 氏 之 說 雖 拉 拉 雜 雜, 扯 到 一 些 與 易 之 傳 承 譜 系 不 相 關 的 問 題, 但 相 當 詳 細 高 懷 民 的 兩 漢 易 史 用 圖 表 還 原 和 補 充 了 這 一 譜 系 : 28 在 此 傳 經 圖 中, 費 氏 易 的 代 表 者 費 直 被 認 為 繼 承 自 周 王 孫, 高 氏 易 的 代 表 者 高 相 (??) 被 認 為 繼 承 自 丁 寬 (??), 韓 嬰 (??) 被 認 為 遠 紹 周 醜 子 家, 這 些 判 斷 多 有 猜 測 之 嫌, 不 足 成 為 定 論 而 洪 乾 佑 漢 代 經 史 將 易 傳 承 分 為 田 何 系 統 韓 嬰 系 統 劉 安 系 統 費 直 系 統 29 四 支, 概 括 如 下 : 田 何 (??) 系 統 為 今 文 經 田 何 傳 王 同 (??) 周 王 孫 (??) 丁 寬 (??) 服 生 (??) 項 生 (??) 王 同 授 楊 何 (??) 27 清 皮 錫 瑞 : 經 通 論 ( 臺 北 : 臺 灣 商 務 印 書 館,1973 年 第 2 版 ), 頁 高 懷 民 : 兩 漢 易 史, 目 錄 前 附 兩 漢 易 傳 承 表 29 詳 見 洪 乾 佑 : 漢 代 經 史 ( 臺 中 : 彰 出 版 社,1996 年 第 1 版 1 刷 ), 頁

29 即 墨 成 (??) 孟 但 (??) 周 霸 (??) 等, 王 同 之 子 又 傳 衡 胡 (??) 主 父 偃 (??) 等 丁 寬 授 田 王 孫 (??), 田 王 孫 (??) 授 施 讎 (??) 孟 喜 梁 丘 賀 (??), 乃 有 所 謂 的 今 文 三 家 易 又 有 京 房 (??, 漢 代 以 易 知 名 者 有 兩 京 房, 此 為 較 早 者 ), 為 梁 丘 賀 師 施 讎 授 張 禹 (? 前 5) 魯 伯 (??) 孟 喜 授 白 光 (??) 翟 牧 (??) 趙 賓 (??) 焦 延 壽 (??) 蓋 饒 寬 (??) 焦 延 壽 不 僅 受 業 于 孟 喜, 其 術 來 源 亦 采 他 家, 其 弟 子 為 京 房 ( 時 代 較 後 的 京 房 ) 梁 丘 賀 傳 子 梁 丘 臨 (??) 梁 丘 臨 又 師 承 施 讎 至 此, 田 何 系 統 下 四 支 已 較 分 明 韓 嬰 系 統 漢 書 韓 嬰 傳 說 : 韓 生 ( 嬰 ) 亦 以 易 授 人 數 傳 後 至 韓 生, 韓 生 傳 蓋 饒 寬 蓋 饒 寬 同 時 求 于 孟 喜 蓋 饒 寬 無 傳, 韓 嬰 易 絕 劉 安 ( 前 179- 前 122) 系 統 為 今 文 經 惟 漢 書 藝 文 志 有 載 淮 南 道 訓 二 篇, 班 固 自 注 : 淮 南 王 安 聘 明 易 者 九 人, 號 九 師 法 不 知 其 傳 費 直 (??) 系 統 為 古 文 經 費 直 傳 王 璜 (??), 之 後 不 知 其 傳 儘 管 對 於 西 漢 易 的 傳 承 軌 跡, 現 有 的 文 獻 還 不 足 夠 支 撐 精 細 的 討 論, 但 絕 多 數 者 都 認 為, 和 易 緯 關 係 最 為 密 切 的, 主 要 是 孟 喜 與 京 房 一 孟 氏 易 思 想 簡 介 漢 書 儒 林 传 載 : 孟 喜 字 長 卿, 東 海 蘭 陵 人 也 父 號 孟 卿, 善 為 禮 春 秋, 授 后 蒼 疏 廣 世 所 傳 后 氏 禮 疏 氏 春 秋, 皆 出 孟 卿 孟 卿 以 禮 經 多 春 秋 煩 雜, 及 使 喜 從 田 王 孫 受 易 喜 好 自 稱 譽, 得 易 家 候 陰 陽 災 變 書, 詐 言 師 田 生 且 死 時 枕 喜 膝, 獨 傳 喜, 諸 儒 以 此 耀 之 同 門 梁 丘 賀 疏 通 證 明 之, 曰 : 田 生 絕 於 施 讎 手 中, 時 喜 歸 東 海, 安 得 此 事? 又 蜀 人 趙 賓 好 小 數 書, 後 為 易, 飾 易 文, 以 為 箕 子 明 夷, 陰 陽 氣 亡 箕 子 ; 箕 子 者, 萬 物 方 荄 茲 也 賓 持 論 巧 慧, 易 家 不 能 難, 皆 曰 非 古 法 也 云 受 孟 喜, 喜 為 名 之 後 賓 死, 莫 能 持 其 說 喜 因 不 肯 仞, 以 此 不 見 信 喜 舉 孝 廉 為 郎, 曲 臺 署 長, 病 免, 為 丞 相 掾 博 士 缺, 眾 人 薦 喜 上 聞 喜 改 師 法, 遂 不 用 喜 喜 授 同 郡 白 光 少 子 沛 翟 牧 子 兄, 皆 為 博 士 由 是 有 翟 孟 白 之 30 孟 喜 是 田 王 孫 的 生, 其 易 的 最 特 點 是 卦 氣 說 但 是 孟 喜 的 作 品 並 沒 有 多 少 保 留 下 來, 後 人 只 是 認 定, 他 的 理 論 通 過 易 緯 保 留 了 下 來, 并 同 時 借 易 緯 詮 釋 孟 喜, 這 便 陷 入 了 一 個 循 環 論 證 從 一 定 程 度 上 說, 孟 喜 易 與 易 緯, 也 確 實 是 一 而 二 二 而 一 的 不 過, 唐 代 僧 人 一 行 在 討 論 卦 氣 的 時 候, 引 用 了 當 時 尚 存 的 孟 喜 章 句 對 比 孟 喜 章 句 和 易 緯, 可 以 看 出 後 者 30 漢 班 固 : 漢 書, 卷 八 十 八, 頁

30 較 前 者 更 為 繁 複, 又 兼 有 一 些 孟 喜 章 句 沒 有 的 內 容, 將 同 一 問 題 的 不 同 說 法 雜 糅 在 一 起 這 樣 可 以 推 斷, 易 緯 出 現 於 孟 喜 之 後, 繼 承 了 孟 喜 的 許 多 說 法 并 加 以 改 造 孟 喜 最 有 名 的 說 是 卦 氣 說, 主 要 保 存 在 新 唐 書 的 一 行 ( ) 卦 議 裡 : 十 二 月 卦 出 於 孟 氏 章 句, 其 說 易 本 於 氣, 而 後 以 人 事 明 之 夫 陽 精 道 消, 靜 而 無 跡, 不 過 極 其 正 數, 至 七 而 通 矣 七 者, 陽 之 正 也, 安 在 益 其 小 餘, 令 七 日 而 後 雷 動 地 中 乎? 當 據 孟 氏, 自 冬 至 初, 中 孚 用 事, 一 月 之 策, 九 六 七 八, 是 為 三 十 而 卦 以 地 六, 候 以 天 五, 五 六 相 乘, 消 息 一 變, 十 有 二 變 而 歲 復 初 坎 震 離 兌, 二 十 四 氣, 次 主 一 爻, 其 初 則 二 至 二 分 也 坎 以 陰 包 陽, 故 自 北 正, 微 陽 動 於 下, 升 而 未 達, 極 於 二 月, 凝 涸 之 氣 消, 坎 運 終 焉 春 分 出 於 震, 始 據 萬 物 之 元, 為 主 於 內, 則 群 陰 化 而 從 之, 極 於 南 正, 而 豐 之 變 窮, 震 功 究 焉 離 以 陽 包 陰, 故 自 南 正, 微 陰 生 於 地 下, 積 而 未 章, 至 於 八 月, 文 明 之 質 衰, 離 運 終 焉 仲 秋 陰 形 於 兌, 始 循 萬 物 之 末, 為 主 於 內, 群 陽 降 而 承 之, 極 於 北 正, 而 天 澤 之 施 窮, 兌 功 究 焉 故 陽 七 之 靜 始 於 坎, 陽 九 之 動 始 於 震, 陰 八 之 靜 始 於 離, 陰 六 之 動 始 於 兌 故 四 象 之 變, 皆 兼 六 爻, 而 中 節 之 應 備 矣 易 爻 當 日, 十 有 二 中, 直 全 卦 之 初 ; 十 有 二 節, 直 全 卦 之 中 31 惠 棟 歸 納 道 : 孟 氏 卦 氣 圖, 以 坎 離 震 兌 為 四 正 卦, 餘 六 十 卦, 卦 主 六 日 七 分, 合 周 天 之 數, 內 辟 卦 十 二, 謂 之 消 息 卦 乾 盈 為 息, 坤 虛 為 消, 其 實 乾 坤 十 二 畫 也 繫 辭 云 : 乾 之 䇿, 二 百 一 十 有 六, 坤 之 䇿, 一 百 四 十 有 四, 凡 三 百 有 六 十 當 期 之 日 夫 以 二 卦 之 䇿, 當 一 期 之 數, 則 知 二 卦 之 爻, 周 一 歲 之 用 矣 四 卦 主 四 時, 爻 主 二 十 四 氣, 十 二 卦 主 十 二 辰, 爻 主 七 十 二 候 六 十 卦 主 六 日 七 分, 爻 主 三 百 六 十 五 日 四 分 日 之 一 辟 卦 為 君, 雜 卦 為 臣, 四 正 為 方 伯, 二 至 二 分, 寒 温 風 雨, 總 以 應 卦 為 節 32 可 見, 卦 氣 是 用 六 十 四 卦 配 四 時 十 二 月 二 十 四 節 氣 和 七 十 二 候 的 六 十 四 卦 本 是 人 為 的 卦 象, 但 在 漢 代 時 成 為 了 萬 物 運 轉 的 根 本 法 則, 因 此 它 可 以 和 曆 法 時 令 互 相 呼 應, 形 成 一 個 系 統 這 種 歸 納 整 併 成 完 整 系 統 的 想 法, 自 戰 以 來 便 有 者 提 出 過 33 而 到 了 孟 喜 這 裡, 則 是 以 周 易 為 綱, 把 自 然 人 文 的 種 種 現 象 都 收 攝 進 來 了 31 宋 歐 陽 修 宋 祁 : 新 唐 書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1975 年 第 1 版 1 刷 ), 卷 二 十 七, 頁 清 惠 棟 : 周 易 述 ( 附 易 漢 易 例 ) ( 北 京 : 中 華 書 局,2007 年 第 1 版 1 刷 ), 頁 例 如, 呂 氏 春 秋 在 編 寫 中, 是 以 十 二 紀 八 覽 六 論 來 統 攝 全 書 的 騶 衍 則 提 出 過 五 德 終 始 說 和 五 行 相 配 26

31 孟 喜 的 卦 氣 說, 其 特 點 如 下 : ( 一 ) 以 震 離 兌 坎 為 四 正 卦 這 四 個 卦 象, 在 說 卦 傳 中 對 應 東 南 西 北 四 個 正 位, 所 以 稱 為 四 正 卦 34 四 正 卦 分 別 統 領 春 夏 秋 冬 四 個 節 氣, 東 邊 的 震 卦 對 應 春, 南 邊 的 離 卦 對 應 夏, 西 邊 的 兌 卦 對 應 秋, 北 邊 的 坎 卦 對 應 冬 每 個 正 卦 的 六 個 爻, 正 好 對 應 該 季 節 的 六 個 節 氣 具 體 的 對 應 情 況 如 下 : 初 爻 二 爻 三 爻 四 爻 五 爻 六 爻 冬 季 坎 冬 至 小 寒 寒 春 雨 水 驚 蟄 春 季 震 春 分 清 明 榖 雨 夏 小 滿 芒 種 夏 季 離 夏 至 小 暑 暑 秋 處 暑 白 露 秋 季 兌 秋 分 寒 露 霜 降 冬 小 雪 雪 ( 二 ) 除 四 正 卦 之 外, 剩 下 的 六 十 卦 平 均 分 配 到 十 二 個 月 中 一 個 月 包 涵 五 個 卦 這 六 十 個 卦 每 個 卦 對 應 六 日 七 分 的 時 間 長 度 所 謂 六 日 七 分, 正 是 將 一 年 的 時 間 六 十 等 份 的 結 果 漢 代 的 曆 法 以 一 年 為 365 又 4 分 之 1 天, 將 其 除 以 60, 每 一 卦 佔 據 的 時 間 是 6 又 80 分 之 7 天 於 是 古 人 以 一 天 為 80 分, 這 樣 每 一 卦 的 時 長 就 是 六 日 七 分 這 些 卦 的 運 轉 從 冬 至 開 始 冬 至 對 應 中 孚 卦 在 這 個 基 礎 上, 這 些 卦 又 被 分 成 五 等 : 公 辟 侯 夫 卿 其 具 體 排 列 如 下 : 35 公 辟 ( 天 子 ) 侯 夫 卿 十 一 月 子 中 孚 復 未 濟 蹇 頤 十 二 月 丑 升 臨 屯 謙 睽 正 月 寅 漸 泰 小 過 蒙 益 二 月 卯 解 壯 需 隨 晉 三 月 辰 革 夬 豫 訟 蠱 四 月 巳 小 畜 乾 旅 師 比 五 月 午 咸 姤 有 家 人 井 六 月 未 履 遯 鼎 豐 渙 七 月 申 損 否 恒 節 同 人 八 月 酉 賁 觀 巽 萃 畜 九 月 戌 困 剝 歸 妹 無 妄 明 夷 十 月 亥 過 坤 艮 既 濟 噬 嗑 而 其 中 十 二 個 辟 卦, 又 恰 好 是 十 二 消 息 卦 同 時, 六 十 卦 又 可 以 對 應 七 十 二 候 即 七 十 二 種 物 候 變 化 但 為 了 保 持 數 目 上 的 一 致, 侯 卦 組 的 十 二 卦 不 得 不 多 承 擔 一 組 候 七 十 二 候 和 六 十 卦 的 對 應, 在 一 行 開 元 衍 曆 經 中 有 保 留 : 34 說 卦 傳 的 歷 史, 尚 有 可 疑 是 否 為 孟 喜 之 前 的 作 品, 也 不 可 遽 定 但 孟 喜 之 說 確 與 說 卦 相 合, 35 二 者 屬 於 同 一 思 想 脈 絡, 而 且 也 為 後 來 的 後 天 八 卦 圖 接 受 陳 睿 宏 : 惠 棟 易 研 究, 頁 93 27

32 36 節 氣 四 正 卦 初 候 始 卦 次 候 中 卦 末 候 終 卦 冬 至 坎 初 六 蚯 蚓 結 公 中 孚 麋 角 解 辟 復 水 泉 動 侯 屯 ( 內 卦 ) 小 寒 坎 九 二 鴈 北 鄉 侯 屯 ( 外 鵲 始 巢 夫 謙 野 雞 始 卿 睽 卦 ) 雊 寒 坎 六 三 雞 始 乳 公 升 鷙 鳥 厲 疾 辟 臨 水 澤 腹 堅 侯 小 過 ( 內 卦 ) 春 坎 六 四 東 風 解 凍 侯 小 過 ( 外 卦 ) 蟄 蟲 始 振 夫 蒙 魚 上 冰 卿 益 雨 水 坎 九 五 獺 祭 魚 公 漸 候 鴈 北 辟 泰 草 木 萌 驚 蟄 坎 上 六 桃 始 華 候 需 ( 外 卦 ) 倉 庚 鳴 夫 隨 鷹 化 為 候 需 ( 內 動 卦 ) 鳩 卿 晉 春 分 震 初 九 玄 鳥 至 公 解 雷 乃 發 聲 辟 壯 始 電 侯 豫 ( 內 卦 ) 清 明 震 六 二 桐 始 華 侯 豫 鼠 化 為 鴽 夫 訟 虹 始 見 卿 蠱 榖 雨 震 六 三 萍 始 生 公 革 鳴 鳩 拂 羽 辟 央 戴 勝 降 夏 震 九 四 螻 蟈 鳴 侯 旅 ( 外 桑 侯 旅 ( 內 卦 ) 蚯 蚓 出 夫 師 王 瓜 生 卿 比 卦 ) 小 滿 震 六 五 苦 菜 秀 公 小 畜 靡 草 死 辟 乾 麥 秋 至 侯 有 ( 內 卦 ) 芒 種 震 上 六 螳 螂 生 侯 有 ( 外 卦 ) 鵙 始 鳴 夫 家 人 聲 反 舌 無 卿 井 夏 至 離 初 九 鹿 角 解 公 咸 蜩 始 鳴 辟 姤 半 夏 生 侯 鼎 ( 內 卦 ) 小 暑 離 六 二 溫 風 至 侯 鼎 ( 外 蟋 蟀 居 壁 夫 豐 鷹 乃 卿 渙 卦 ) 習 暑 離 九 三 腐 草 為 螢 公 履 土 潤 溽 暑 辟 遯 雨 時 行 侯 恒 ( 內 卦 ) 秋 離 九 四 涼 風 至 侯 恒 ( 外 白 露 降 夫 節 寒 蟬 鳴 卿 同 人 卦 ) 處 暑 離 六 五 鷹 祭 鳥 公 損 天 地 始 肅 辟 否 禾 乃 登 侯 巽 ( 內 卦 ) 36 清 惠 棟 : 周 易 述 ( 附 易 漢 易 例 ), 頁

33 白 露 離 上 九 鴻 鴈 來 侯 巽 ( 外 玄 鳥 歸 夫 萃 群 鳥 養 卿 畜 卦 ) 羞 秋 分 兌 初 九 雷 乃 收 聲 公 賁 蟄 蟲 壞 戶 辟 觀 水 始 涸 侯 歸 妹 ( 內 卦 ) 寒 露 兌 九 二 鴻 鴈 來 賓 侯 歸 妹 雀 入 水 夫 无 菊 有 黃 卿 明 夷 ( 外 卦 ) 為 蛤 妄 花 霜 降 兌 六 三 豺 乃 祭 獸 公 困 草 木 黃 落 辟 剝 蟄 蟲 咸 俯 侯 艮 ( 內 卦 ) 冬 兌 九 四 水 始 冰 侯 艮 ( 外 地 始 凍 夫 既 卦 ) 濟 小 雪 兌 九 五 虹 藏 不 見 公 過 天 氣 上 辟 坤 雪 兌 上 六 鹖 鴠 不 鳴 侯 未 濟 ( 外 卦 ) 騰, 地 氣 下 降 雉 入 卿 噬 嗑 水 為 蜄 閉 塞 成 侯 未 濟 冬 虎 始 交 夫 蹇 荔 挺 出 卿 頤 總 的 來 說, 孟 喜 用 卦 氣 說 構 建 了 一 個 巨 的 系 統, 這 一 系 統, 在 易 緯 中 既 被 繼 承, 也 被 修 正 二 京 氏 易 思 想 簡 介 漢 書 記 載 : 京 房 受 易 梁 人 焦 延 壽 延 壽 云 嘗 從 孟 喜 問 易 會 喜 死, 房 以 為 延 壽 易 即 孟 氏, 翟 牧 白 生 不 肯, 皆 曰 非 也 至 成 帝 時, 劉 向 校 書, 考 易 說, 以 為 諸 易 家 說 皆 祖 田 何 楊 叔 元 丁 將 軍, 誼 略 同, 唯 京 氏 為 異, 黨 焦 延 壽 獨 得 隱 士 之 說, 托 之 孟 氏, 不 相 與 同 房 以 明 災 異 得 幸, 為 石 顯 所 譖 誅, 自 有 傳 房 授 東 海 殷 嘉 河 東 姚 平 河 南 乘 弘, 皆 為 郎 博 士 由 是 易 有 京 氏 之 37 京 房 易 的 代 表 作 為 相 傳 為 京 房 本 人 所 著 的 京 氏 易 傳 此 書 涉 及 京 房 易 的 幾 個 部 分 : 一 是 八 宮 世 應 說 八 宮 變 化, 是 以 八 卦 為 基 礎 本 位, 通 過 變 爻 而 成 六 十 四 卦 每 卦 有 八 種 變 法, 分 別 是 不 變 初 爻 變 初 二 爻 變 初 至 三 爻 變 初 至 四 爻 變 初 至 五 爻 變 一 二 三 五 爻 變 和 僅 五 爻 變 八 者, 對 應 的 卦 名 叫 做 純 卦 一 世 卦 二 世 卦 三 世 卦 四 世 卦 五 世 卦 遊 魂 卦 和 歸 魂 卦 為 了 方 便 說 明, 茲 列 表 如 下 : 37 漢 班 固 : 漢 書, 卷 八 十 八, 頁

34 宮 ( 純 卦 ) 一 世 卦 二 世 卦 三 世 卦 四 世 卦 五 世 卦 遊 魂 卦 歸 魂 卦 乾 姤 遯 否 觀 剥 晉 有 震 豫 解 恆 升 井 過 隨 坎 節 屯 旣 濟 革 豐 明 夷 師 艮 賁 畜 損 睽 履 中 孚 漸 坤 復 臨 泰 壯 夬 需 比 巽 小 畜 家 人 益 无 妄 噬 嗑 頥 蠱 離 旅 鼎 未 濟 蒙 渙 訟 同 人 兌 困 萃 咸 蹇 謙 小 過 歸 妹 京 房 的 這 種 設 計, 和 前 人 的 六 十 四 卦 排 序 截 然 不 同 八 卦 變 到 六 十 四 卦 的 方 式 有 很 多 種, 從 京 房 的 這 種 變 法 可 以 看 出, 京 氏 似 乎 特 別 關 注 五 爻 的 重 要 性, 遊 魂 卦 和 歸 魂 卦 均 與 五 爻 有 著 密 切 的 關 係 和 八 宮 結 合 的 還 有 世 應 概 念 所 謂 世 應, 是 讓 世 爻 和 應 爻 互 相 呼 應 上 爻 呼 應 三 爻, 五 爻 呼 應 二 爻, 四 爻 呼 應 初 爻 具 體 說, 則 在 八 純 卦 中, 以 上 爻 為 世 爻, 三 爻 為 應 爻 ; 一 世 卦 中, 初 爻 為 世 爻, 四 爻 為 應 爻 ; 二 世 卦 中, 二 爻 為 世 爻, 五 爻 為 應 爻 ; 三 世 卦 中, 三 爻 為 世 爻, 上 爻 為 應 爻 ; 四 世 卦 中, 四 爻 為 世 爻, 初 爻 為 應 爻 ; 五 世 卦 中, 五 爻 為 世 爻, 二 爻 為 應 爻 ; 遊 魂 卦 中, 四 爻 為 世 爻, 初 爻 為 應 爻 ; 歸 魂 卦 中, 三 爻 為 世 爻, 上 爻 為 應 爻 這 一 排 列 和 京 房 的 占 卜 之 法 密 不 可 分 京 房 在 占 卜 之 時, 以 世 爻 為 主, 應 爻 為 賓, 以 便 在 占 卜 之 後 確 定 占 卜 者 與 所 卜 之 事 的 吉 凶 作 為 八 卦 世 應 說 的 延 伸, 京 房 又 構 建 了 飛 伏 爵 位 和 建 月 的 系 統 飛 伏, 是 拿 六 十 四 卦 和 八 卦 互 相 配, 其 理 論 相 對 複 雜, 這 裡 只 將 其 配 合 情 況 列 表 如 下 : 爵 位, 是 將 初 爻 至 上 爻 分 別 對 應 於 元 士 夫 三 公 諸 侯 君 主 ( 或 稱 辟 ) 社 稷 ( 或 稱 宗 廟 ) 這 在 易 緯 中 多 次 出 現 而 建 月 則 是 將 卦 和 一 年 十 二 月 的 陰 陽 相 配 十 一 月 為 冬 至 所 在 之 月, 所 以 從 十 一 月 到 四 月, 陽 氣 漸 長, 屬 於 38 郭 彧 : 京 氏 易 源 流 ( 北 京 : 華 夏 出 版 社,2007 年 第 1 版 1 刷 ), 頁

文档 9

文档 9 : : :2001 5 10 :2001 6 10 : < > :Rudimental Studies on A Classified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Books on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 : :K2904.6 Yu Shaosong A classified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Books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 文 學 所 ) 碩 士 論 文 論 文 題 目 ( 陳 千 武 小 說 活 著 回 來 及 其 相 關 事 例 研 究 ) 論 文 題 目 (Chen Chien Wu Return Alive And Some Research About It) 研 究 生 : 朱 妍 淩 指 導 教 授 : 林 葉 連 中 華 民 國 一 0 一 年 6 月 8 日 陳 千 武 小 說

More information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致 谢 文 学 是 我 们 人 类 宝 贵 的 精 神 财 富 两 年 半 的 硕 士 学 习 让 我 进 一 步 接 近 文 学,

More information

9 21-40 2004 12 * * 22 9 1 2 3 1 1992 2 1960 2 3 1984 8 87 23 4 5 1697 AD 1779 6 7 8 9 10 11 12 4 1977 109-112 5 87 41993 13-38 6 614 7 8 632 9 1974 8 10 631 11 12 632 9 24 13 14 13 1990 14 25 15 16 15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i ii Abstract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to encourage and help employees to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so that they can fully contribute to the organization s goals. The main

More information

論文封面

論文封面 6 21 1973 13 274 A Study of Children s Poetry by Lin Huan-Chang Chen, Chun-Yu National Taitung Teachers College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ldren s Literature Abstract Lin Huan-Chang, the poet who devoted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465.doc

Microsoft Word - 465.doc 第 13 卷 第 4 期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Vol.13 No4 2007 年 8 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Aug 2007 幽 人 空 山, 过 雨 采 蘋 唐 代 诗 歌 蘋 意 象 探 微 张 俊 峰 (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江 苏 南 京,210097) 摘 要 : 蘋 意 象 源 自

More information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元 代 題 畫 女 性 詩 歌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Painting Poetries of Women Pictures in Yuan Dynasty 研 究 生 : 張 書 容 指 導 教 授 : 張 高 評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七 月 摘 要 元 代 題 畫 詩 在 唐 宋 完 善 的 基 礎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封面.doc

Microsoft Word - 封面.doc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楊 樹 達 文 字 形 義 理 論 初 探 研 究 生 : 周 孟 樺 指 導 教 授 : 李 淑 萍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95 年 7 月 25 日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圖 書 館 碩 博 士 論 文 電 子 檔 授 權 書 (95 年 7 月 最 新 修 正 版 ) 本 授 權 書 所 授 權 之 論 文 全 文 電 子

More information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44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人 對 災 異 說 牽 附 荒 誕, 甚 不 苟 同 ; 亦 不 當 漠 視 此 一 獨 特 之 現 象 否 則 對 於 西 漢 經 學 發 展 之 論 述, 就 恐 有 誤 解, 甚 至 失 實 作 者 基 於 以 往 對 春 秋 公 羊 災 異 說 洪 範 五 行 臺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十 二 期 2016 年 3 月 頁 43 ~ 94 臺 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西 漢 經 學 的 另 類 戰 場 : 從 宣 元 成 三 朝 災 異 說 之 發 展 為 例 黃 啟 書 * 提 要 歷 來 學 者 根 據 有 限 文 獻, 對 於 漢 代 經 學 發 展 之 描 述, 堪 謂 完 備 然 在 兩 漢 經 說 文 獻 多 半 亡 佚 的 情

More information

何繼文 232 詩代表因此分析黃詩的肌理特色也會從詩史的宏觀角度出發考察評價黃庭 堅對 詩法 演進所起的作用他主要從三方面探討黃庭堅詩的價值 一 薈萃宋詩 之長為宋詩之祖 二 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 三 運用 逆筆 本文即從 以上三方面展開討論闡述翁方綱評論黃庭堅詩的觀點剖析其背後的詩學理論依 據探討

何繼文 232 詩代表因此分析黃詩的肌理特色也會從詩史的宏觀角度出發考察評價黃庭 堅對 詩法 演進所起的作用他主要從三方面探討黃庭堅詩的價值 一 薈萃宋詩 之長為宋詩之祖 二 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 三 運用 逆筆 本文即從 以上三方面展開討論闡述翁方綱評論黃庭堅詩的觀點剖析其背後的詩學理論依 據探討 翁方綱對黃庭堅詩的評價 何繼文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 引論 蘇軾 1036 1101 黃庭堅 1045 1105 一直是宋詩特徵的典範其毀譽反映著宋詩 地位的升降自宋迄明不少崇唐抑宋的詩學家往往強烈批評蘇黃以表示整 體的宋詩不能繼承唐音例如胡應麟說 大曆而後學者溺於時趨罔知反正 宋元諸子亦有志復古而不能者其說有二 一則氣運未開 一則鑒戒未備 1 蘇黃矯晚唐而為杜得其變而不得其正故生澀崚嶒而乖大雅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論文封面-980103修.doc

Microsoft Word - 論文封面-980103修.doc 淡 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學 系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呂 正 惠 蘇 敏 逸 博 士 博 士 倚 天 屠 龍 記 愛 情 敘 事 之 研 究 研 究 生 : 陳 麗 淑 撰 中 華 民 國 98 年 1 月 淡 江 大 學 研 究 生 中 文 論 文 提 要 論 文 名 稱 : 倚 天 屠 龍 記 愛 情 敘 事 之 研 究 頁 數 :128 校 系 (

More information

2

2 Zhouyi(Zhou Dynasty Book of Changes) and the Literature By ProfKangChuanCheng Far East College ABSTRACT Book of Changes is not only a book of divination but also a classic booksince its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More information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20080791010103 学 院 ( 系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专 业 古 代 文 学 专 业 方 向 明 清 文 学 论 文 题 目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20080791010103 学 院 ( 系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专 业 古 代 文 学 专 业 方 向 明 清 文 学 论 文 题 目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分 类 号 密 级 UDC 编 号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文 化 意 蕴 学 位 申 请 人 : 童 尚 兰 学 科 专 业 : 古 代 文 学 指 导 教 师 : 吴 昌 林 教 授 答 辩 委 员 会 主 席 : 答 辩 日 期 :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20080791010103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5B171AB73B6CBA8ECAB73A6D3A4A3B6CBA158B3AFA46CA9F9BB50B169A445C4D6AABAB750B94AB8D6B9EFA4F1ACE3A87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5B171AB73B6CBA8ECAB73A6D3A4A3B6CBA158B3AFA46CA9F9BB50B169A445C4D6AABAB750B94AB8D6B9EFA4F1ACE3A873> 中 正 漢 學 研 究 2012 年 第 一 期 ( 總 第 十 九 期 ) 2012 年 6 月 頁 111~134 國 立 中 正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111 從 哀 傷 到 哀 而 不 傷 : 陳 子 昂 與 張 九 齡 的 感 遇 詩 對 比 研 究 * 丁 涵 摘 要 在 中 國 古 典 文 學 語 境 中, 一 個 主 題 的 奠 立 往 往 需 要 歷 時 彌 久, 而 這 本

More information

32 2 2013 227 238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32 No. 2 2013 100191 4972 N092 TS-092 A 1000-1224 2013 02-0227-12 1 1 10 9 1 2012-09-03 2013-06-25 1962 2008 228 32 10 1298 1324 1324 1325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ABSTRACT As we know the Sinology has a long history. As earily as 19 th century some works have already been done in this field. And among this the studies of lineages and folk beliefs in Southeast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2E5FA473AEFCB867AED5AA605FBB50B04BCFC8AABAAFABB8DCACE3A873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2E5FA473AEFCB867AED5AA605FBB50B04BCFC8AABAAFABB8DCACE3A8732E646F63> 國 立 臺 南 大 學 人 文 與 社 會 研 究 學 報 第 44 卷 第 2 期 ( 民 國 99.10):1-24 山 海 經 校 注 與 袁 珂 的 神 話 研 究 鍾 佩 衿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中 文 研 究 所 碩 士 生 摘 要 作 為 中 國 神 話 研 究 的 重 要 學 者, 袁 珂 的 研 究 重 心 即 在 於 對 山 海 經 神 話 進 行 詮 釋 與 探 討 ; 研

More information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朱 書 萱 博 士 文 徵 明 師 門 書 藝 傳 承 研 究 研 究 生 : 黃 乾 殷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八 月 文 徵 明 師 門 書 藝 傳 承 研 究 摘 要 明 代 吳 中 書 派 自 祝 允 明 文 徵 明 一 出, 引 領 時 代 潮 流, 將 整 個 吳 中 書 法 藝 術

More information

1

1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獎 勵 人 文 與 社 會 科 學 領 域 博 士 候 選 人 撰 寫 博 士 論 文 成 果 報 告 八 0 年 代 後 台 灣 散 文 之 家 國 書 寫 研 究 核 定 編 號 :NSC 98-2420-H-006-003-DR 獎 勵 期 間 :98 年 08 月 01 日 至 99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More information

鉢 5 2007 6 81~102 鬪 81 鉢 1 1940 2 113 1999 3 114 1999 82 5 邨 册 册 册 邨 册 册 册 册 83 册 册 册 册 册 册 册 册 册 鉢 册 84 5 4 6821952 5 811952 6 册 7 85 峯 邨 8 86 5 册 87 鉢 88 5 咏 89 勲 90 5 煕 峯 91 峯 峯 敎 92 5 邨 93 邨 94 5 邨 敎

More information

Analysis of Cultural Elements of Meinong s Paper Umbrella Painting Abstract Meinong paper umbrellas are a traditional industrial art for the Hakka peo

Analysis of Cultural Elements of Meinong s Paper Umbrella Painting Abstract Meinong paper umbrellas are a traditional industrial art for the Hakka peo 美濃紙傘彩繪文化元素之分析及其應用 歐純純 何明穎 摘 要 美濃紙傘是客家人的傳統工藝 也是客家人生活習俗的一部分 就推廣客家文化而言 是 一個非常值得探究的課題 然而就紙傘的研究而言 到目前為止數量並不多 而且針對彩繪元素 的論述並不完整 是以本文企圖以較為細膩深入的方式 對於紙傘的彩繪進行主題式研究 針對 繪圖時所運用的文化元素進行分析 讓讀者能清楚掌握美濃紙傘彩繪時 這些文化元素的圖象類 型及其意涵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參 行 玲 年 年 理 行 年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關 懷, 使 得 作 品 內 涵 有 著 生 命 悲 嘆 生 死 的

More information

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1999 1992 11 7 1999 8811218 800 150.456 1387 1392 1680 The Research on the Faith in Cheng Hwang Yeh in Kinmen This research is written by a native kinmenese who does a long period of field research and

More informatio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OF ADVERB AT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LEVEL A The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OF ADVERB AT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LEVEL A Thes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对 外 汉 语 初 中 级 副 词 情 境 教 学 研 究 与 实 践 院 系 : 国 际 文 化 交 流 学 院 学 科 专 业 :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姓 名 : 顾 妍 指 导 教 师 : 缪 俊 2016 年 5 月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THE STUDY AND PRACTICE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1966 93 2 1966 2003 THE RESEARCH OF CHANG HSIAO-FENG'S LYRICAL ESSAYS 1966 2003 8911213 172 LAN PEI CHEN Hsu Hsin yi Keywords CHANG, HSIAO-FENG Modern Prose Lyrical Taiwanese Literature Abstract CHANG,

More information

中文版样板

中文版样板 第 17 卷 第 3 期 衡 水 学 院 学 报 Vol. 17, No. 3 2015 年 6 月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Jun. 2015 DOI:10.3969/j.issn.1673-2065.2015.03.005 董 仲 舒 : 儒 学 发 展 史 上 的 一 座 丰 碑 钱 耕 森 ( 安 徽 大 学 哲 学 系, 安 徽 合 肥 230039)

More information

《中庸》釋疑*以書中九則詞語為例

《中庸》釋疑*以書中九則詞語為例 經 學 研 究 集 刊 第 九 期 2010 年 10 月 頁 95~114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經 學 研 究 所 中 庸 釋 疑 以 慎 獨 等 九 則 詞 語 為 例 黃 忠 天 摘 要 朱 熹 萃 聚 群 賢 之 論, 推 敲 注 釋, 傾 其 畢 生 心 血, 完 成 四 書 章 句 集 注 自 元 仁 宗 皇 慶 二 年 (1313 年 ) 以 降, 此 書 更 成 為 科 舉 考

More information

YANGTZE RIVER ACADEMIC 2013 4 40 2013 No. 4 Serial No. 40 100081 1960 1992 2004 1974 2004 2000 1 27 2013 4 1992 25 27 1983 1 2006 144 145 2000 111 28 2006 144 2007 28 3330 29 30 2013 4 2006 78 2006 174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茶 詩 與 文 人 茶 道 生 活 顏 鸝 慧 人 社 科 院 / 人 文 藝 術 教 學 中 心 摘 要 飲 茶 的 起 源, 歷 來 眾 說 紛 紜, 根 據 文 獻 資 料 顯 示, 在 唐 代 之 前, 飲 茶 只 是 一 種 區 域 性 的 生 活 風 俗 然 西 漢 時 已 有

中 國 茶 詩 與 文 人 茶 道 生 活 顏 鸝 慧 人 社 科 院 / 人 文 藝 術 教 學 中 心 摘 要 飲 茶 的 起 源, 歷 來 眾 說 紛 紜, 根 據 文 獻 資 料 顯 示, 在 唐 代 之 前, 飲 茶 只 是 一 種 區 域 性 的 生 活 風 俗 然 西 漢 時 已 有 明 新 科 技 大 學 校 內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中 國 茶 詩 與 文 人 茶 道 生 活 A Study of Chinese Tea Poetry and The Tea Rule of Poet 計 畫 類 別 : 整 合 型 計 畫 個 人 計 畫 計 畫 編 號 : MUST- 97- 人 藝 -02 執 行 期 間 : 97 年 03 月 01 日 至 97 年

More information

苗 栗 三 山 國 王 信 仰 及 其 地 方 社 會 意 涵 The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cieties to Three Mountain Kings Belief, in Taiwan Miaoli 研 究 生 : 林 永 恩 指 導

苗 栗 三 山 國 王 信 仰 及 其 地 方 社 會 意 涵 The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cieties to Three Mountain Kings Belief, in Taiwan Miaoli 研 究 生 : 林 永 恩 指 導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客 家 文 化 學 院 客 家 社 會 與 文 化 學 程 碩 士 論 文 苗 栗 三 山 國 王 信 仰 及 其 地 方 社 會 意 涵 The Influ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Local Societies to Three Mountain Kings Belief, in Taiwan Miaoli 研 究 生 : 林 永 恩 指 導 教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A Surve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vorable Local Conditions and Field, as well as the Artistic Decoration of Street Taking Hai An Road of Tainan City for Example Abstract It has been several decades

More information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論文典藏.pdf 1974~2003 Xiang Yang and the Research upon His Modern Poems: 1974~2003 1974~2003 Xiang Yang and the Research upon His Modern Poems: 1974~2003 by StudentSu-Chen Lee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7-3.doc

Microsoft Word - 7-3.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第 39-64 頁 2003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 馬 行 誼 摘 要 這 篇 論 文 旨 在 討 論 元 儒 郝 經 的 學 術 核 心 - 有 用 之 學 郝 經 是 元 初 一 位 重 要 的 思 想 家 政 治 家, 歷 代 學 者 對 其 學 術 內 涵 的 論 述, 各 執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論 年 六 ii 離 年 拾 領 更 年 不 論 不 不 年 良 年 力 兩 年 不 料 利 論 論 劉 精 了 論 論 更 不 領 六 更 老 論 見 老 老 見 論 句 讀 見 論 更 立 年 歷 不 不 累 便 iii 論 領 易 領 領 來 年 歷 了 數 累 了 數 不 參 領 年 年 老 零 螺 不 力 說 類 更 度 識 不 留 料 螺 料 理 理 念 林 了 略 林 力 螺 iv Chiang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文 與 哲 第 二 十 期 2012 年 06 月 頁 205~238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論 蘇 軾 黃 州 紅 梅 詩 詞 的 書 寫 策 略 劉 昭 明. 彭 文 良 [ 摘 要 ] 蘇 軾 詠 梅 詩 詞 質 精 量 多, 廣 泛 流 播, 影 響 深 遠, 推 動 提 升 宋 代 詠 梅 詩 詞 的 發 展 與 地 位 蘇 軾 謫 居 黃 州, 作 紅 梅 三 首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n Grading and Sequencing of Senses of Grade-A Polysemous Adjectives in A Syllabus of Graded Vocabulary for Chinese Proficiency 2002 I II Abstract ublished in 1992, A Syllabus of Graded Vocabulary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一 期 2012 年 6 月 頁 121 144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以 經 為 法 : 廖 燕 文 學 觀 的 另 一 個 面 向 * 張 政 偉 摘 要 學 界 對 清 初 文 人 廖 燕 的 文 學 創 作 與 理 論 的 研 究 逐 漸 展 開, 並 且 獲 致 一 定 的 成 果 然 而 目 前 似 乎 將 廖 燕 的 文 學 觀 點 歸 類 為

More information

01何寄澎.doc

01何寄澎.doc 1 * ** * ** 2003 11 1-36 Imitation and the 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anon: Lu Chi s Nigushi Ho Chi-p e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su Ming-ch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黃世錦04.docx

Microsoft Word - 黃世錦04.docx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三 十 七 期 2011 年 9 月 頁 1-24 論 陶 淵 明 的 讀 史 述 九 章 黃 世 錦 摘 要 述 是 古 代 的 一 種 文 體 陶 淵 明 有 讀 史 述 九 章 之 作, 此 九 章 不 僅 詠 贊 先 賢, 且 兼 有 述 懷 之 意 歷 來 對 此 九 章 微 旨 之 探 索, 自 宋 蘇 東 坡 東 坡 題 跋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45\376\275\327\244\3451029)

(Microsoft Word - \245\376\275\327\244\3451029) 第 三 期 (2007 年 9 月 ) 天 問 題 名 意 義 及 其 與 道 家 思 想 的 關 連 張 政 偉 摘 要 天 問 全 篇 以 詰 問 的 方 式 進 行 論 述, 歷 來 以 為 本 篇 是 屈 原 所 作, 於 是 探 索 其 間 的 憂 思 憤 懣 成 為 主 要 的 解 釋 方 向 但 是 近 來 的 研 究 對 於 天 問 作 者 傳 統 說 法 產 生 懷 疑, 並 且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1林文彬

Microsoft Word - 01林文彬 興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三 十 一 期 (2012) 民 國 101 年 6 月 出 版 1 周 易 艮 卦 義 理 衍 析 林 文 彬 * 摘 要 易 經 艮 卦 艮 之 本 義 傳 統 上 都 以 注 視 解 之, 引 申 為 止 是 指 目 視 之 所 注 止 本 文 則 認 為 艮 之 本 義 或 當 為 不 見, 引 申 的 止 義 是 說 因 不 見 而 目 視 為 之 止, 艮 卦

More information

, : III

, : III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石家庄公共卫生间设计研究姓名 : 武秀娥申请学位级别 : 硕士专业 : 美术学指导教师 : 张爱民 20100406 , : III Abstract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the city'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ities around the country to the city in

More information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156 ( ) [2] [ 3 ] [ 4 ] [5] [6] 1747 [ 7 ] ( ) [ 8 ] [2] 12 [3] [4] [5] [6] [7] [ BIBLID 1026-5279 (2005) 94:2 p. 155-172 (2005.12) 155 1324 1254 1 330 1936 1747 [ 1 ] Keywords Ma Tuan-lin Wen-hsien T ng-k ao Catalog Edition E-mail: craacl@faculty. pccu.edu.tw [1] 1626 6 156 (2005.12)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生 死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國 中 學 生 地 獄 觀 之 研 究 The Study on the Imagination of He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研 究 生 : 陳 欣 徳 指 導 教 授 : 蔡 明 昌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六 月 Keep Going 讓 我 們 直 接 點 吧, 這 篇 論

More information

158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1540 2 3 4 2 1983 7 1068 3 1284 1983 183 617 4 5 43

158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1540 2 3 4 2 1983 7 1068 3 1284 1983 183 617 4 5 43 BIBLID 0254-4466(2010)28:1 pp. 157-189 漢 學 研 究 第 28 卷 第 1 期 ( 民 國 99 年 3 月 ) ** * 1526-1590 忬 1507-1560 1 2009 2 11 2009 5 26 2010 1 27 * ** NSC93-2411-H-031-016 NSC94-2411-H-031-014 1 2002 157 158 漢 學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出口退税制改革的内容

第一章  出口退税制改革的内容 密 级 学 号 2 0 0 1 0 3 2 9 毕 业 设 计 ( 论 文 ) 出 口 退 税 制 改 革 对 我 国 出 口 的 影 响 院 ( 系 部 ):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姓 名 : 王 晓 年 级 : 2001 级 专 业 : 国 际 经 济 与 贸 易 指 导 教 师 : 杜 秀 芳 教 师 职 称 : 讲 师 2005 年 6 月 10 日 北 京 北 京 石 油 化 工 学 院

More information

206 雜但總的來說陳維崧仍然受到肯定特別是陳廷焯 對陳維崧有了再 發現 侯雅文的文章試圖抽樣選取不同時期的清詞選本來探討陳維崧詞的經典化 內涵及其過程不過其中與本文有關係的只有王昶 國朝詞綜 一種雖然前後對 照多少揭示了其價值但對如何反映雍乾詞學傾向尚未能展開 李睿的文章全 面

206 雜但總的來說陳維崧仍然受到肯定特別是陳廷焯 對陳維崧有了再 發現 侯雅文的文章試圖抽樣選取不同時期的清詞選本來探討陳維崧詞的經典化 內涵及其過程不過其中與本文有關係的只有王昶 國朝詞綜 一種雖然前後對 照多少揭示了其價值但對如何反映雍乾詞學傾向尚未能展開 李睿的文章全 面 雍乾詞壇對陳維崧的接受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晚清譚獻 1832 1901 討論清詞時曾提出過一個著名論斷 錫鬯其年出而本 朝詞派始成 他認為朱彝尊 1629 1709 和陳維崧 1625 1682 是清詞發展中的 1 重要代表人物並特別指出 嘉慶以前為二家牢籠者十居七八 譚獻是在詞學 理論上具有卓越建樹的批評家他的看法歷來為學界所重視 從具體實踐來看對 於朱彝尊的研究已經證明了他的這一論斷正確

More information

mode of puzzle-solving

mode of puzzle-solving 91 12 145 174 * * 146 1 1 mode of puzzle-solving 91 12 147 83-105 148 2 3 2 3 151 91 12 149 150 4 4 101-104 91 12 151 identity 5 6 7 5 6 7 100 140 152 8 9 10 8 31-32 9 27-29 10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More information

UDC The Policy Risk and Prevention in Chinese Securities Market

UDC The Policy Risk and Prevention in Chinese Securities Market 10384 200106013 UDC The Policy Risk and Prevention in Chinese Securities Market 2004 5 2004 2004 2004 5 : Abstract Many scholars have discussed the question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cy on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3BDD7A16DA576B04FA145A4ADABD2A5BBACF6A16EADBAB6C0ABD2A4A7B74EB8712E646F63> 論 史 記 五 帝 本 紀 首 黃 帝 之 意 義 林 立 仁 明 志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副 教 授 摘 要 太 史 公 司 馬 遷 承 父 著 史 遺 志, 並 以 身 膺 五 百 年 大 運, 上 繼 孔 子 春 秋 之 史 學 文 化 道 統 為 其 職 志, 著 史 記 欲 達 究 天 人 之 際, 通 古 今 之 變, 成 一 家 之 言 之 境 界 然 史 記 百

More information

304 吳淑鈿 4 的文化理想其境界比夏氏於唐詩中最推重的孟郊詩更高 第二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所表現的詩歌審美觀念夏氏肯定梅堯臣在詩學上能學唐而有所樹立開拓宋詩新 境他一方面推崇梅詩能開多種境界的平淡一方面強調梅詩開宋詩面目的能鍊和 求生新綜融唐宋開發無窮境界也是夏氏的詩學理想第三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的

304 吳淑鈿 4 的文化理想其境界比夏氏於唐詩中最推重的孟郊詩更高 第二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所表現的詩歌審美觀念夏氏肯定梅堯臣在詩學上能學唐而有所樹立開拓宋詩新 境他一方面推崇梅詩能開多種境界的平淡一方面強調梅詩開宋詩面目的能鍊和 求生新綜融唐宋開發無窮境界也是夏氏的詩學理想第三部份討論夏注梅詩 的 夏注 梅堯臣詩 的詩學意義 吳淑鈿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近代學者夏敬觀 1875 1953 於 1940 年出版了六本唐宋金詩選注其一為 梅堯臣 1 詩 梅堯臣的詩歌在宋代備受推崇但元明後肯定其成就者卻不多清代至後期 2 始由同光派重新提倡 夏敬觀是同光派中最大力推舉梅詩的學人對梅詩作了深入 3 研究選注之外尚對全部詩作做了校注 於現代梅詩研究有重要意義具有探討 價值本論文以夏注梅詩的詩學意義作為研究範圍考察夏氏選注的詩學思想詩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MCHA

Microsoft Word - MCHA 探 讨 曹 操 用 人 之 法 与 其 政 治 成 就 THE METHODS OF CAO CAO IN THE USE OF PERSONNEL AND HIS POLITICAL ACHIEVEMENTS 张 伟 隆 CHONG WEI LOONG MASTER OF ARTS ( CHINESE STUDIES ) 拉 曼 大 学 中 华 研 究 院 INSTITUTE OF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整 本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兩 閣 本 中 的 文 獻 存 佚, 不 僅 反 映 四 庫 全 書 的 版 本 差 異, 也 朗 現 潛 藏 在 清 代 官 方 修 書 歷 程 裡, 對 某 些 牽 動 政 治 敏 感 神 經 的 作 者 或 著 作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整 本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兩 閣 本 中 的 文 獻 存 佚, 不 僅 反 映 四 庫 全 書 的 版 本 差 異, 也 朗 現 潛 藏 在 清 代 官 方 修 書 歷 程 裡, 對 某 些 牽 動 政 治 敏 感 神 經 的 作 者 或 著 作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2014 年 06 月 頁 91-122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朱 鶴 齡 書 元 裕 之 集 後 及 其 愚 菴 小 集 在 四 庫 全 書 文 淵 閣 及 文 津 閣 本 文 獻 的 存 佚 問 題 與 其 意 義 邱 怡 瑄 * 摘 要 清 代 經 學 大 家 朱 鶴 齡 (1606-1683) 於 明 清 鼎 革 後 專 意 著 述, 終 生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東 華 漢 學 第 10 期 ;227-256 頁 東 華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2009 年 12 月 方 東 樹 昭 昧 詹 言 論 陶 詩 張 俐 盈 摘 要 方 東 樹 (1772-1851) 論 詩 名 著 昭 昧 詹 言, 係 就 王 士 禛 古 詩 選 與 姚 鼐 今 體 詩 鈔 所 選 名 家 之 作, 一 一 論 其 詩 法 而 成 全 書 凡 二 十 一 卷, 其 中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玄 奘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客 家 安 徒 生 張 捷 明 童 話 研 究 指 導 教 授 : 羅 宗 濤 博 士 研 究 生 : 黃 春 芳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0 二 年 六 月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II III The Study on the Calligraphy Theory and Writing Arts of Sun Guoh-Tyng Shu Puu Summary Sun Chyan-Lii, also known as Guoh-Tyng, was born in Chern Liou (or Fuh Yang)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at the

More information

96 7 () 124

96 7 () 124 123~142 96 7 Journal of Kun Shan University, Vol.4, pp.123~142jul, 2007 * ** * ** 123 96 7 () 124 125 96 7 邨 126 () 嶫 127 96 7 : : 128 129 96 7 130 ( 131 96 7 邨 132 ( ). 133 96 7.. 悞 菓 躭 134 畊 嶫 薲 苽 湙

More information

2005 Research on the Lucre, Risk, and Development of Native Bankcard Business 2005 3 2003 6.5 45 18, WTO SWOT I Abstract Research on the Lucre, Risk, and Development of Native Bankcard Business Research

More information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186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十 三 期 民 國 一 一 年 六 月 壹 前 言 貳 從 廢 廳 反 對 州 廳 設 置 到 置 郡 運 動 參 地 方 意 識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肆 結 論 : 政 治 史 的 另 一 個 面 相 壹 前 言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臺 灣 學 研 究 第 13 期, 頁 185-206 民 國 101 年 6 月 國 立 中 央 圖 書 館 臺 灣 分 館 1920 年 臺 灣 廢 廳 反 對 運 動 與 地 方 意 識 *1 日 治 時 期 臺 灣 政 治 史 的 再 論 析 **2 蔡 蕙 頻 摘 要 長 期 以 來, 限 於 史 料 的 限 制 與 戰 後 特 殊 的 時 空 背 景, 日 治 時 期 政 治 史 研 究

More information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精 英 汉 语 和 新 实 用 汉 语 课 本 的 对 比 研 究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Jing Ying Chinese and The New Practical Chinese Textbook 专 业 : 届 别 : 姓 名 : 导 师 :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2013 届 王 泉 玲 杨 金 华 1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More information

I

I The Discussion on Manchu-City of Foochow in Qing Dynasty I Abstract II Abstract This thesis aims to, from the research on the Eight-Banner garrison in Foochow, explore the living situation of the banner-peopl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01\253\312\255\261.doc)

(Microsoft Word - 001\253\312\255\261.doc)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論 文 海 陸 客 家 話 和 閩 南 語 構 詞 對 比 研 究 指 導 教 授 : 鍾 榮 富 博 士 研 究 生 : 邱 湘 雲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五 年 一 月 摘 要 本 文 乃 為 比 較 臺 灣 海 陸 客 家 話 及 閩 南 語 的 構 詞 特 色 而 作, 包 括 詞 彙 的 語 音 構 詞 語 法 及 文 化 部

More information

曹美秀.pdf

曹美秀.pdf 2006 3 219 256 (1858-1927) (1846-1894) 1 2 3 1 1988 70 2 1998 51 3 5 1991 12 37-219-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1998 5 1998 6 1988 7 1994 8 1995 725-732 9 1987 170 10 52 11 1994 121 12 2000 51 13

More information

:

: A Study of Huangtao : I Abstract Abstract This text focuses on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Huangtao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of Fukien, by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Huangtao s thought,

More information

211-234 ¿ Ê£º˝

211-234 ¿ Ê£º˝ 2003 9 211 234 1 5 7 8-1 6 4 5 1 2 1 1 974 1998 2-211- 3 4 5 3 1 49-150 4 1980 17-19 5 1980 8-9 2000 12-16 39-42 -212- 6 7 8 6 1-22 7 1 9 9 7 7 47 8 8 149-213- 1 0 11 1 2 1 3 14 9 9 151 10 77 11 1955 15

More information

03邱敏捷_方以智《藥地炮莊》之「以禪解莊」(刪註).doc

03邱敏捷_方以智《藥地炮莊》之「以禪解莊」(刪註).doc 37 39 1 94 37 54 1 2 3 4 -- NSC92 2411 H 024 003 1 2 1988 27 3 17 257 4 2001 3 1 1652 38 5 1611 1693 6 7 1618 1683 8 9 1724 1805 10 11 12 13 14 5 6 1401 2002 143 7 8 1313 72 101 9 15 54 10 68 12 2901 11

More information

广 州 市 花 都 区 公 务 员 培 训 需 求 分 析 的 研 究 A STUDY OF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ON CIVIL SERVANTS OF HUADU DISTRICT IN GUANGZHOU 作 者 姓 名 : 黄 宁 宁 领 域 ( 方 向 ): 公

广 州 市 花 都 区 公 务 员 培 训 需 求 分 析 的 研 究 A STUDY OF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ON CIVIL SERVANTS OF HUADU DISTRICT IN GUANGZHOU 作 者 姓 名 : 黄 宁 宁 领 域 ( 方 向 ): 公 广 州 市 花 都 区 公 务 员 培 训 需 求 分 析 的 研 究 分 类 号 :C93 单 位 代 码 :10183 研 究 生 学 号 :201223A022 密 级 : 公 开 研 吉 林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专 业 学 位 ) 黄 宁 宁 广 州 市 花 都 区 公 务 员 培 训 需 求 分 析 的 研 究 A STUDY OF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封面 .doc

Microsoft Word - 0封面 .doc ~ Abstract Zheng Huan who was born in 1925, grew up in the rural areas, educated in the agricultural school and personally engaged in the farming. He has the very profound experiences of the farmers lives.

More information

KEY WORDS Eastern Zhou dynasty Hairstyles Accessories ABSTRACT Hair styles and accessorie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research of clo

KEY WORDS Eastern Zhou dynasty Hairstyles Accessories ABSTRACT Hair styles and accessorie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research of clo 46 2011 3 100102 KEY WORDS Eastern Zhou dynasty Hairstyles Accessories ABSTRACT Hair styles and accessorie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research of clothing. This paper classifies women s hair style into

More information

0 No. 0 6 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 Serial No. 6 0087 K09 A 00-0 0-00- 90 89 0-0-8 0JJD77000 < > 99 97 98 00 07 0 90 9 97 9 90 000 998 99 9 96 9 7 9 6 99 99 989 9 9 9 000 60 007 687 0 6 7 8 9 瑏瑠 90 6 7

More information

論 文 付 印 同 意, 研 究 生 命 墨 登... 之 碩 士 在 職 專 論 文... 段 發. 會.~Þ. 說 研 兔.. 係 本 人 所 指 導 r 今 經 口 試 通 過 益 修 改 完 成 r 茲 同 意 該 生 提 交 論 文 付 印 此 致 東 吳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的

論 文 付 印 同 意, 研 究 生 命 墨 登... 之 碩 士 在 職 專 論 文... 段 發. 會.~Þ. 說 研 兔.. 係 本 人 所 指 導 r 今 經 口 試 通 過 益 修 改 完 成 r 茲 同 意 該 生 提 交 論 文 付 印 此 致 東 吳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的 論 文 付 印 同 意, 研 究 生 命 墨 登... 之 碩 士 在 職 專 論 文... 段 發. 會.~Þ. 說 研 兔.. 係 本 人 所 指 導 r 今 經 口 試 通 過 益 修 改 完 成 r 茲 同 意 該 生 提 交 論 文 付 印 此 致 東 吳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的 投 作 守 門 ( 簽 章 ) Ld 年 2 月?-) 日 ~**-* ~~ ±*1iL~t~t~%

More information

排版稿.FIT)

排版稿.FIT) 第 30 卷 第 2 期 2015 年 4 月 Journal ofjingdezhen University Vol.30No.2 Apr.2015 弘 扬 陶 瓷 文 化 提 升 名 城 价 值 特 约 栏 目 主 持 人 韩 晓 光 教 授 景 德 镇 是 闻 名 世 界 的 瓷 都, 千 年 不 息 的 窑 火 创 造 了 辉 煌 璀 璨 的 陶 瓷 艺 术, 同 时 也 积 淀 了 博 大

More information

Master Dissertation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on the Christian Charity Career in the Modern Times of Suzhou (18501937) Master Candidate:Wu Xiaodi Supervisor:Professor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 碩士論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十四日 Elfin Excel I II III ABSTRACT Since Ming Hwa Yuan Taiwanese Opera Company star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Chinese orchestra, the problem of how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music

More information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的地形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的地形 释 奠 礼 乐 之 起 源 与 东 夷 文 明 金 圣 基 中 文 提 要 : 本 文 是 为 了 探 究 释 奠 祭 礼 之 乐 舞 的 起 源 与 东 夷 文 明 释 奠 礼 指 在 文 庙 祭 奠 孔 子 等 先 圣 先 贤 的 仪 式 释 奠 是 自 古 以 来 本 着 儒 学 的 独 特 文 化 意 识, 从 学 校 奉 行 下 来, 而 备 受 关 注 本 文 主 要 对 形 成 释 奠

More information

87H0013陽明山國家公園全區古道調查.PDF

87H0013陽明山國家公園全區古道調查.PDF The study of the historic tracks in the Yangming Shan National Park Principal Investigator JUI-TSUNG LEE The Study of the Historic Tracks in the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Abstract This study, starting

More information

2 1 2 3 4 1 2 3 4 道 家 思 想 有 著 相 當 大 的 成 分 是 落 在 身 學 傳 統 的 範 疇, 特 別 是 人 萬 物 與 道 的 關 係 時, 身 學 的 觀 看 視 野 特 別 有 其 解 釋 性, 事 實 上, 在 道 家 的 思 維 中 並 不 是 不 存 在

2 1 2 3 4 1 2 3 4 道 家 思 想 有 著 相 當 大 的 成 分 是 落 在 身 學 傳 統 的 範 疇, 特 別 是 人 萬 物 與 道 的 關 係 時, 身 學 的 觀 看 視 野 特 別 有 其 解 釋 性, 事 實 上, 在 道 家 的 思 維 中 並 不 是 不 存 在 92 12 1 34 氣 身 體 與 政 治 老 子 河 上 公 注 的 政 治 思 想 分 析 林 俊 宏 * 摘 要 關 鍵 詞 : 氣 精 神 老 子 身 與 國 愛 氣 養 神 前 言 * 國 立 台 灣 大 學 政 治 學 系 副 教 授 收 稿 日 期 92 年 9 月 1 日 通 過 日 期 92 年 11 月 4 日 2 1 2 3 4 1 2 3 4 道 家 思 想 有 著 相 當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中 國 文 學 系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肉 蒲 團 研 究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肉 蒲 團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Rou Pu Tuan 研 究 生 : 林 欣 穎

More information

本 論 文 獲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一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本 論 文 獲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一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客 家 社 會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遠 渡 重 洋 的 美 食 臺 灣 客 家 擂 茶 的 流 變 研 究 生 : 黃 智 絹 指 導 教 授 : 周 錦 宏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年 六 月 本 論 文 獲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一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圖 書 館 碩 博 士 論

More information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 21 卷 第 3 期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2011 年 9 月 Vol.21 No.3 Journal of Handan College Sept. 2011 学 术 名 家 研 究 史 学 大 家 安 作 璋 先 生 访 谈 录 康 香 阁 (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编 辑 部, 河 北 邯 郸 056005) 摘 要 : 安 作 璋 先 生 是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最 早 从 事

More information

~ ~ ~

~ ~ ~ 33 4 2014 467 478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33 No. 4 2014 030006 20 20 N092 O6-092 A 1000-1224 2014 04-0467-12 200 13 Roger Bacon 1214 ~ 1292 14 Berthold Schwarz 20 Luther Carrington

More information

50 03 3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0No. Mar. 03 0087 I 07. A 000-599 03 0-007- 00 986 0-0-8 73 3 4 00 3 4 6 0 3 00 867 906 0 74 03 46 56 3 3 4085 886 98 75 885 76

More information

59-81

59-81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59-81 19 2 90 12 * 59 60 19 2 1498-1583 6 1572 12 27 1525-1582 1572-1620 1368-1398 1426-1435 1450-1456 1610-1695 15 1538-1588 1535-1608 61 1 1503-1583 1516-1591 1472-1528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論文獎助扉頁5份.doc

Microsoft Word - 論文獎助扉頁5份.doc 本 論 文 獲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100 年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士 論 文 獎 助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鍾 屏 蘭 博 士 台 灣 客 家 令 子 的 內 涵 及 其 在 教 育 上 之 應 用 研 究 生 : 馮 詠 書 撰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7 月 謝 誌 三 年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Wang Lung-Hsi Wen-Shu Huang* Abstract Wang Lung-Hsi( ), the leader of the Wang School in the central Ch

A Study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Wang Lung-Hsi Wen-Shu Huang* Abstract Wang Lung-Hsi( ), the leader of the Wang School in the central Ch * 92 1 冃 3 92 5 30 * A Study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Wang Lung-Hsi Wen-Shu Huang* Abstract Wang Lung-Hsi(1498-1583), the leader of the Wang School in the central Chekiang, who was very much concerned

More information

:

: Thesis on Court Banquet and Assemblage Poetry in Early Tang : I Abstract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ree different stages early Tang: Taizong GaozongWuhou and Zhongzong,this thesis mainly analyzes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This research was mainly about the traditional Hakka Ba-Yin music developed in Hsin-Chu area, where the musician Chin-Ho Yeh (1936~ ) played a pivotal role. Some musicians had suggestions about

More information

1 * 1 *

1 * 1 * 1 * 1 * taka@unii.ac.jp 1992, p. 233 2013, p. 78 2. 1. 2014 1992, p. 233 1995, p. 134 2. 2. 3. 1. 2014 2011, 118 3. 2. Psathas 1995, p. 12 seen but unnoticed B B Psathas 1995, p. 23 2004 2006 2004 4 ah

More information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精 簡 報 告 計 畫 主 持 人 : 丁 旭 輝 壹 中 英 文 摘 要 摘 要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是 成 就 最 高 的 現 代 詩 人, 作 品 中 出 現 大 量 對 中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精 簡 報 告 計 畫 主 持 人 : 丁 旭 輝 壹 中 英 文 摘 要 摘 要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是 成 就 最 高 的 現 代 詩 人, 作 品 中 出 現 大 量 對 中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研 究 成 果 報 告 ( 精 簡 版 ) 計 畫 類 別 : 個 別 型 計 畫 編 號 :NSC 99-2410-H-151-025- 執 行 期 間 :99 年 08 月 01 日 至 100 年 07 月 31

More information

明新學報第31期

明新學報第31期 明 新 學 報 31 期 pp.37-55 Volume 31, Ming Hsin Journal, October 2005 李 商 隱 審 美 觀 之 形 成 及 其 理 論 初 探 陳 靜 芬 明 新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摘 要 唐 代 詩 歌 雲 蒸 霞 蔚, 詩 人 各 擅 其 場, 李 商 隱 是 晚 唐 詩 壇 最 後 的 絕 響, 在 深 美 閎 約 的 詩 歌 花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D0ECB7C9D4C6A3A8C5C5B0E6A3A9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D0ECB7C9D4C6A3A8C5C5B0E6A3A92E646F63> 硕 士 专 业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性 灵 文 学 思 想 与 高 中 作 文 教 学 研 究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姓 名 专 业 名 称 徐 飞 云 卞 兆 明 教 育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学 科 教 学 ( 语 文 ) 论 文 提 交 日 期 2012 年 9 月 性 灵 文 学 思 想 与 高 中 作 文 教 学 中 文 摘 要 性 灵 文 学 思 想 与 高 中 作

More information

营养学于一身的著作 也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药膳专书 书中许多内容对今天人们的饮食 营养 食疗食补 养生避忌等有着指导性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书问世之后进献元朝文宗皇帝 文宗批示 命中院使臣拜住刻梓而广传之 兹举也 意欲推一人之安而使天下之人举安 推 ①忽思慧又作和斯辉 一人之寿而使天下之人皆寿 恩泽之厚

营养学于一身的著作 也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药膳专书 书中许多内容对今天人们的饮食 营养 食疗食补 养生避忌等有着指导性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书问世之后进献元朝文宗皇帝 文宗批示 命中院使臣拜住刻梓而广传之 兹举也 意欲推一人之安而使天下之人举安 推 ①忽思慧又作和斯辉 一人之寿而使天下之人皆寿 恩泽之厚 元代宫廷饮食文化探秘 文章编号 1001-5558 2011 01-0202-06 双 金 摘要 成书于 1330 年的 饮膳正要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集饮食文化与营养学于 一身的著作 是元朝蒙古族医学家 营养学家忽思慧于担任元仁宗宫廷饮膳太医期间 在积 累丰富的烹饪技术 营养卫生及饮食保健等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 该书在我国蒙古 族 汉族医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饮膳正要 元代 宫廷 饮食文化

Mor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ediatric standard databas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Master s Degree Candidate:linan Adviser:Prof. Han Xinmin Nanjing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ediatric standard databas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Master s Degree Candidate:linan Adviser:Prof. Han Xinmin Nanjing 密 级 : 公 开 学 号 :20081209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中 医 儿 科 标 准 数 据 库 建 设 研 究 研 究 生 李 楠 指 导 教 师 学 科 专 业 所 在 学 院 毕 业 时 间 韩 新 民 教 授 中 医 儿 科 学 第 一 临 床 医 学 院 2011 年 06 月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ediatric standard database

More information

清代賦格著作《賦學指南》考論

清代賦格著作《賦學指南》考論 2002 10 1-28 Inquiry into Yan Yan-Zhi s The Chant of Five Virtuous Men and Xiao Tong s The Chant of Shan Tao and Wang Rong Chiang Chien-Chun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1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More information

their careers and left so many important poem works to be on everybody s lips which achieved that it can never be decayed and also it affected the lat

their careers and left so many important poem works to be on everybody s lips which achieved that it can never be decayed and also it affected the lat 95 12 71 103 Journal of Yuanpei University No. 13, December 2006 P. 71 P. 103 The Poems of Analyzed Theories in Journey of Yangtze Gorges that the Four Great Poets Traveled by the Time of the Tang Dynasty

More information

47 3 200 5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47No. 3 May 200 200062 20 I207. 2 A 000-59920003-0027-2 2009-0- 2 956 2007 20 28 200 979 90 94 3 29 2 3 2 3 979 93 94 94 98 288

More information

Abstract The adult higher education is a vital par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s an essential tache of selecting qualified students, the adul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ecuring

More information

/ 1942 11 1937 2 1936 10 4 1936 8 1 2 1936 10 110 1934 10 2 6 40 1 2 4 5 3 13 No. 709 3 20 1 1936 5 10 11 8 5 10 200 50 1937 2 110 10 2 3 30 20 1942 1

/ 1942 11 1937 2 1936 10 4 1936 8 1 2 1936 10 110 1934 10 2 6 40 1 2 4 5 3 13 No. 709 3 20 1 1936 5 10 11 8 5 10 200 50 1937 2 110 10 2 3 30 20 1942 1 2016 3 30 122 May 2016 NO. 3 1942 100091 K26 E297 A 1009-3451 2016 03-0012 - 19 Vivid Descriptions and Tensile Force of Life in Narrative Texts during the Early Long March Interpretation of the 1942 Edition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1期 阅江学刊 2016 年 2 月 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 No 1 Feb 2016 审美文化研究 植物审美专辑 论 红楼梦 中的桂花 俞香顺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 210097 摘要 红楼梦 继承了桂花的原型意义 比德 思路 用桂花形容袭人的性格 还使用了 蟾桂 折桂 两个与桂花有关的典故 红楼梦 中出现的桂花既有秋桂 也有南方特有的春 桂 红楼梦 中有两次赏桂活动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