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0236 華嚴懸談會玄記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X0236 華嚴懸談會玄記"

Transcription

1

2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贊助資訊 卷目次

3 編輯說明 本電子書以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Version 2016 為資料來源 漢字呈現以 Unicode 2.0 為基礎 不在此範圍的字則採用組字式表達 梵文悉曇字及蘭札字均採用羅馬轉寫字 如無轉寫字則提供字型圖檔 CBETA 對底本所做的修訂用字以紅色字元表示 部份 epub 閱讀器可能無法呈現指定的顏色 若有發現任何問題 歡迎來函 回報 版權所有 歡迎自由流通 但禁止營利使用

4 No. 236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一 蒼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將明一部懸談啟以二門分別初總解題目後逐難釋文初又分二初別解法題以經疏科鈔題各別故後通解人題以疏科鈔中人無異故今初 大凡開演不越其四謂先科次經次疏後鈔所以然者欲知經疏大綱非科不能故先科釋雖知大綱在文難曉故次舉正經正文雖見非疏何知 故次解疏釋疏釋雖明而多總略故以鈔文補而備之如是四種理應爾故若約生起次第佛先說經依經造疏依疏有科隨科鈔釋今釋題目當 依生起次第示有由漸故後逐難釋文依開演次第不越常規故然法題不同有其四題分為四段初經題二疏題三科題四鈔題 且初經題即大方廣佛華嚴經然此七字廼無盡修多羅之總名義門極廣下雖廣釋今入文之先理應略陳且以七門分別為順七字之題故一 明來意二華梵對翻三依題列對四出名義體五六釋分別六辯其異名七釋通妨難 且初來意者華嚴大教稱性極談我佛世尊初成正覺遍觀眾生皆具性德以妄覆故不能證之於是稱性頓演斯經明各人本地之風光與佛無 異庶其一切共證之也 二華梵對翻者佛出西天教流東土若不翻譯無由解會講學之者首先明之表教來有自然有總翻別翻若總翻者梵語摩訶毗佛略勃陀徤拏 驃訶修多羅唐言大方廣覺者雜華嚴飾經若別翻者摩訶云大毗佛略云方廣勃陀云覺者徤拏云華驃訶云嚴飾修多羅云經其中覺者即是 佛字略存梵音以生信心又略雜飾二字不令繁廣具以七字為名 三依題列對者七字一題列為十事五對一教義一對經之一字是能詮教大等六字是所詮義故二就上義中法喻一對謂大等是法華嚴是喻 三就上法中人法一對謂大方廣是所證之法佛字是能證之人亦名境智對四就上法中揀持一對大之一字是揀方廣二字是持即揀大異小 揀實異權揀果異因亦是體用一對或性相一對五就人中借下華字以喻其因即因果一對佛是果故是以單華字但喻於因若合華嚴二字亦 喻上之四字 四出名義體者大以當體得名常徧為義常則三際莫易徧則十虗無外即以全有全空實相為體方以就法得名軌持為義雙持性相軌生物解 故即以六相十玄為體廣以從用得名包博為義包則廣容博則廣遍即以染淨依正即入重重為體佛以就人得名覺照為義照則朗萬法之幽 邃覺則悟大夜之重昏即以十身無障礙身雲為體華以從喻得名感果嚴身為義感果則萬行圓成嚴身則眾德備體即以行布圓融行願為體 嚴以功用受名資莊為義謂資廣大之體用莊真應之佛身即以無障礙大智為體經以能詮得名攝持為義持性相之無盡攝眾生之無邊即以 身名句文為體 五六釋分別者此有四番離合通其三釋謂依主持業有財也一大方廣所證法也此通依主持業二釋謂大之方廣有體之相用故方廣之大有 相用之體故此約依主則行布義又大即方廣方廣即大體用相即此約持業則圓融義二佛華嚴能證人也亦具二釋謂佛之華揀非因位之行 故華之佛揀非餘行之佛故此亦依主行布若持業圓融相即可知三大方廣之佛華嚴揀非權小之佛等故佛華嚴之大方廣揀非因位所得法 故相即可知四大方廣佛華嚴之經揀非涅槃等經經之大方廣佛華嚴揀非論中所明此則依主若持業者文隨於義義隨於文詮旨圓融故又 上教望於義人望於法通有財釋並可思準 六辯其異名者如攝論中名百千經此約數為目以此經具本有十萬頌故涅槃經中名雜華經此約喻為目智論之中名大不思議解脫經此約 法為目故又出現品及離世間品皆有十名具如後示清涼云前三異名義多總略二品十目多從別名又局當品故今譯者具以七字為名則人 法雙題法喻齊舉具體具用有果有因理盡義圓故標經首 七釋通妨難者問如大方廣三字餘經多同如三戒經十輪經寶篋經圓覺經等十有餘部皆有大方廣言則與此經為同為異若言同者何獨此 經以為圓教若言異者其相云何答圭峯云配屬三大則同釋義隨宗則異謂圓覺大雖配體唯明自體常徧此經則若相若用等皆同真性而常 徧又彼方亦配相但任持自性軌生物解此則雙持性相具十玄門一一諸相皆軌生物解又彼廣亦配用不能即體今此則全德相之業用也故 後序云冥真體於萬化之域顯德相於重玄之門用繁興以恒如等故與諸經異也釋經題竟 次釋疏題即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并序釋此一題初作對二解釋初中先將并序二字望上大等十一字為能序所序對二以第一二字望 上大等九字為能記所記對三又將卷字望上八字為能依所依對卷為所依八字為能依四疏之一字望上七字為能釋所釋對二解釋者亦二 先解義後六釋先解義者經題七字如上所釋疏者疎也決也開也通也謂經中義理深奧之處疏以疏明經旨決擇疑惑開而顯之通而達之故 云疏也又是疏理之義如盧仝云人有髮兮旦旦疏理身有心兮胡不如是今即疏理經中之文義也卷者舒卷為義舒則閱之卷則思之展卷無 礙故謂之卷第謂次第一乃數之極首蓋此疏有二十卷今記其次數令不差互故云第一言并序者并者兼也及也序者緒也如繭得緒緒盡一 繭之絲若疏得序序盡一疏之意又序者爾雅云東西墻謂之序(所以序別內外也) 見墻所以別宅舍之淺深觀序所以知作者之意旨又序者敘也謂 敘述經疏之大意纂於文前令學者頓觀其大旨故云序也上解義竟後六合釋者一疏字望上七字即能所釋之依主也或通揀別依主謂大方 廣佛華嚴經之疏揀非論等故或作通別依主疏字通故以經別之二卷第一三字作釋有其三說一總別依主釋卷字是總第一是別卷有二十 第一唯一總中有別卷之第一二體用持業卷字是體第一是用以體就用卷即第一三帶數釋卷字是法第一是數卷法帶起第一數故三以卷 字望上八字所依紙素之卷從能依疏以彰名謂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之卷依主釋也四第一兩字望上九字能記從所記以彰名亦依主釋五并 序二字望上一題作相違釋釋疏題竟 三釋科題即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科文卷第一釋此科題初列對後釋義初列對者上之八字以為所科下之五字以為能科卷字望上為能所依 第一望上為能所記如前可知後釋義者有四一略解名義二古今對辯三義類分別四六釋料揀且初略解名義者所科八字如前已解能科五 字者卷第一三字義不異前科文二字今當略釋先釋科字後釋文字且釋科字有其二義一依義訓二依字形依義訓者諸說不同今略顯示一 云科者分齊義令文及義有分限故一云科者類聚之義若文若義隨其所應約一類聚而收攝故一云科者斷也定也斷量楷定分是非故一云

5 科者開通為訓若見科文義開通故一云科者略聚為義以少言詞括多義故一云科者次第為義若無科文理必叢雜若標判已有次第故已上 六解並依義訓二依字形者科字形狀禾邊從斗文義如禾科文似斗禾得斗而知數文得科而義明後釋文字者文即是字未改轉位名字已改 轉位名文為名句所依今言文者攝名句故二古今對辯者科判之義本出佛經或名品或名章或名分皆科之異名如今經有三十九品等也若 就迹而言此土以道安為始以魏帝(或云秦主) 請諸德入內講楞伽經已問曰朕聞佛法幽深至理玄奧向觀所談都無科次何耶諸德無對時道安 在襄陽聞之遂將華夏大小諸經科為三分當時舉朝不許後唐三藏譯親光菩薩所造佛地論釋佛地經科為三分教起因緣分聖教所說分依 教奉行分爾來經無豐約科為三分今古同遵然後諸師或多或少各各不同不勞繁述三義類分別者凡科判者有其二類一三義門二四義門 且三義門者一者文科隨文而判故二者義科隨義而分故三者文義科雙約文義而斷故言四義門一以文從義科謂此約所詮之義而科判不 拘於文故二以義從文科謂此就能詮文段而科判不拘所詮義故三義類相從科如題目中雖有人法之異同為題故總為一科本文之中雖有 序文本文之異同是本文故亦合為一等也四分別不同科如人法之題雖同題目人法異故分之為二本文之中序疏別異亦不可同須分開等 四六釋料揀者科文二字文體科用科即是文持業釋餘可思準釋科題竟 四釋鈔題即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一并序釋此亦二先列對後解釋且初列對者一能釋對疏義二字并上七字為所釋疏隨演鈔 等八字為能釋鈔二隨疏二字約能詮文為能隨所隨對三演義二字約鈔家能詮演疏家所詮為能演所演對四隨疏二字對演義二字為隨文 演義對五上四字為用鈔字為體即體用一對六卷字望上為所依能依對七第一望上為所記能記對八并序二字望上一題為能序所序對後 解釋者有三初釋義二六合三問答初釋義者隨謂隨順即無違義疏謂疏文謂不違經之文故演謂流演開通之義義者義理即經疏所詮鈔者 鈔略備缺之義總此意云隨順本疏加言解釋使經疏玄義流演開通鈔其略而補其缺正其異而採其要故云隨疏演義鈔也餘義準思二六合 釋者初對即能所依主釋以能釋鈔從所釋經疏以彰名故第二一對能隨名隨疏之隨所隨名隨疏即隨依主持業二釋如次第三一對能演名 演義之演所演名演義即演二釋亦然第四一對隨文與演義異故作相違釋第五一對作持業釋或作同依釋二用同依一鈔體故或通通別依 主謂鈔字通於諸鈔以隨疏演義而別之故餘三對作釋準前可思三問答問何故隨對於疏演對於義而不得互對耶答疏約能詮鈔但隨順義 約所詮鈔須演唱故不以互對也問准諸家章疏體例經題之下應安疏字於疏字下方立鈔號今何不爾答以鈔題中所隨已有疏字影取疏題 也若上更安疏字則一題之中有二疏字文則重併非立名之巧今唯一疏字互望上下二題雙足立名之妙固在是矣釋鈔題竟上來四段別解 法題竟 後通解人題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釋此一題大分為二上之七字是所依處下之五字是能依人於所依中又上三字所依之總名下四 字所依之別號所以雙舉二者有其二意一舉山令遠人知舉寺令近人知故二以則天弘大經故多改華嚴寺號賢首居處皆標此名故今標山 以揀之也言清涼山者即岱州鴈門郡五臺是也以歲積堅氷夏凝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山峯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又曰五臺即本 經所謂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等又寶藏陀羅尼經云我滅度後於贍部州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國中間有山號為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 居住為諸菩薩眾於中說法等又准大鈔云離坎乾坤得其中理此以八卦通配清涼一山五臺近西是以東臺在離坎二卦之間北臺在坎乾二 卦之間西臺在乾坤二卦之間南臺在坤離二卦之間故中臺在離坎乾坤四卦之最中通表中道之理又云其山磅礡數州七百餘里左鄰恒岳 右接孟津北臨絕塞南擁汾陽迴泊日月蓄洩雲龍雖積雪嚴寒而名華萬品寒風勁烈而瑞草千般乃至云白雲凝布奪萬里之澄江杲日將昇 見三尺之大海等言大華嚴寺者即古大孚靈鷲也按感通傳南山問天神曰今五臺山東南三十里現有大孚靈鷲寺兩堂舊跡猶存南有華園 可二頃許四時發彩人莫究之或云漢明所立又云魏文所作互說不同如何天答曰俱是二帝所作周穆王時已有佛法此山靈異文殊所居周 穆王於中造寺供養及阿育王亦依置塔漢明帝之初摩騰天眼亦見有塔請帝立寺山形似於靈鷲故號為大孚靈鷲孚者弘信也帝信佛理立 寺勸人華園在寺前後之君王或改為大華園寺珠林集云每春首至秋末異華間發光曜人目四邊樹園以愛華奇人間無有移栽不生乃至移 樹園外亦不生等至則天時與于闐三藏譯華嚴經見菩薩住清涼山因改大華嚴焉寺者司也天子置九司以置九卿一太常寺主禮樂二宗正 寺主六親昭穆三大理寺主刑獄四光祿寺主膳羞五司農寺主倉儲六大府寺主平準七太僕寺主車轝八衛尉寺主器械九鴻臚寺主賓客此 寺凡有外方使命皆止其中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二三藏初至此土令鴻臚安下爾後僧居之處因以名焉次釋能依人者沙門二字釋子之通 稱梵語具云沙迦懣曩此云息惡瑞應經云一切諸法中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然有四沙門一勝道沙門二活道沙門三示道沙 門四污道沙門義如別章然今疏主據本而說即勝道沙門依迹而論即示道沙門也 澄觀二字即疏主之別號澄者定也觀者慧也表和尚定慧雙修故按妙覺塔記云法號澄觀字大體俗姓夏侯越州會稽人也法界孕靈隨緣於 帝禹之族誕若剖珠洞鑒鄰室稚歲趨庭厥考授與六月之詩即曰可畏而敬每童戲聚沙建塔或誡之汝聚沙安避塵垢染即鞠躬對曰沙無自 性攬真而成真豈染矣夙習警矣年九歲禮本州寶林寺禪德體真大師為師歲曜一周解通三藏至十一奉恩得度纔服田裳思冥理觀乃講般 若涅槃白蓮淨名圓覺等一十四經起信瑜伽唯識俱舍中百因明寶性等九論年滿具戒於曇一大師門下受南山行事止作遂講律藏又禮常 照禪師授菩薩戒原始要終啟厥十誓體不損沙門之表心不違如來之制坐不背法界之經性不染情礙之境足不履尼寺之塵脇不觸居士之 榻目不視非儀之彩舌不味過午之餚手不釋圓明之珠宿不離衣鉢之則遂參無名大師印可融寂自在受用即曰明以照幽法以達迷然交暎 千門融治萬有廣大悉備盡法界之術唯大華嚴乃依東京大詵和尚聽受玄旨利根頓悟再周能演詵曰法界全在汝矣 至住處品審文殊隨事觀照五頂遂不遠萬里委命(大抄云途雖五千反復萬里當時逆寇亂常兵戈鋒起不憚而遊故云委命也) 栖托聖境相仍十稔掛錫于大華嚴 寺山門真侶懇命敷揚遂思五地聖人身栖佛境心證真如於後得智起世俗心學世間解廼却覽詩禮傳籍圖讖道德寓言四科十翼百家祖述 周易子書華夏古訓竺乾梵字諸部異計四圍五明顯密軌注二王筆法悉煥然氷釋即於般若院啟曼拏羅優游理觀祈聖祐之夢一金像挺特 山嶽月滿毫相卓立空際仍於 內捧咽面門及覺久如遂下鴻筆恍若有神是月也設無遮以慶之疏成將闡忽夢為龍頭枕南臺尾蟠北臺鱗 鬣輝空光逾皎日須臾奮迅化成多龍分照而去流通之兆也後製隨疏演義鈔四十卷隨文手鏡一百卷華嚴綱要三卷法界觀玄鏡一卷三聖 圓融觀一卷華嚴圓覺四分中觀等論關脉三十餘部七處九會華藏世界圖心鏡說文十卷大經了義備要三卷七聖降誕節對御講經談論文 兼一家述詩表牋章總八十餘卷後奉德宗詔與般若三藏譯烏盤所進華嚴後分譯就帝請講之講已上曰誠哉是言微而顯撫廼賜紫衲方袍 兼禮為教授和尚奉詔述疏十軸誕聖節賜輦迎之內殿談法帝命廣敷新經厥旨要曰大哉真界萬法資始(云云) 帝時默湛海印朗然大覺誡於 羣臣曰朕之師言雅而簡辭典而富扇真風於第一義天能以聖法清涼朕心仍以清涼賜為國師之號是時內外台輔重臣咸以八戒禮而師之 後答順宗經義帝於興唐寺為造普光殿華嚴閣塑華嚴圖法界會次因答憲宗法界帝為鑄金印遷國師統冠天下緇侶穆宗敬宗感仰巨休悉 封大照國師以開元二十六年戊寅歲生天寶戊子歲出家(玄宗年號) 至德(肅宗年號) 丁酉年心印受戒代宗大歷戊申年詔入內與辯正三藏譯經 為潤文大德興元元年甲子歲造疏貞元丁卯歲功就貞元丙子年翻經賜紫己卯年授清涼國師號憲宗元祐五年庚寅歲授僧統印文宗大和 辛丑歲帝授心印於師至開成己未年春三月六日旦詔上足三教首座寶印大師海岸等付法囑 竟而卒歷九宗聖世為七帝門師(代宗德宗順宗

6 憲宗穆宗敬宗文宗) 俗壽一百二僧臘八十三形長九尺四寸手垂過膝目夜發光晝乃不瞬言論清雅動止作則學贍九流才供二筆凡著述現流傳 者總四百餘卷盡形一食大經始終講五十遍無遮大會十有五設弟子為人師者三十有八海岸寂光為首稟受學徒一千唯東京僧睿圭山宗 密獨得其奧餘即虗心而來實腹而去蛻經三七顏光益潤端身凜岳自證之力也其月二十七日恭承遺旨遷奉全身於終南山石室皇帝輟朝 重臣縞素其餘即可知也初朞有西域梵僧在葱領見二使者步履虗地以呪止而詰之曰余北印土文殊堂之神東土取華嚴菩薩大牙供養及 至奏啟石室驗之果無大牙唯三十九璨然如霜遂闍維靈骨得舍利數千粒明白光潤舌紅如蓮火不能變(上略記文) 又大宋高僧傳中有贊寧僧 統所述之傳事多錯謬不須繁引 撰者集也採錄眾文集成章句釋此一經故名為撰有本云述者蓋述而不作之義也樂記云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謂 聖述者之謂明已上離解若合釋者清涼之山大華嚴之寺皆通別依主或山有清涼之德用寺中興於華嚴故以為名者持業有財二釋如次或 經顯菩薩住處在於清涼而寺在山中故以華嚴為名者即隣近釋又清涼山之大華嚴寺大華嚴寺之沙門二釋皆是總別依主也清涼山大華 嚴寺沙門即澄觀沙門之澄觀澄觀即述澄觀之述二釋皆得問科疏鈔中各有人題今何唯解一題耶答雖有三題一人無異故於一處通明餘 二不勞繁迷釋題目竟 後逐難釋文中先解鈔序 至聖垂誥鏡一心之玄極者顯如來說經也釋之分三初列對二消文三五教辯明且初二句序文十事五對一人法對至聖是人餘皆是法二法 義對垂誥是法一心等是義二總別對一心是總玄極為別四法喻對鏡字是喻垂誥為法五揀持對至字能揀聖字能持二消文者至者極也聖 者正也見道已去雖名為聖唯至佛果方名至聖垂者布也誥者典誥書云典謨訓誥皆經誥之別稱鏡者喻上誥字法者典誥能明示一心鑒微 玄極喻中如秦鏡至明照人心故朱鎧詩云西國有秦鏡其光世所希照人見肝膽鑑物窮幽微今正取此故後疏云以聖教為明鏡照見自心等 無二無三謂之一堅實靈明謂之心玄即幽玄極謂至極意云我佛世尊布教如明鏡洞鑒一心之中幽玄至極之自理也三五教辯明者一小教 至即生空理聖即生空智菩提樹下斷結成佛名為至聖垂者設也引也權設小法引二乘故誥即阿含緣生等經言一心者即假說一心謂實有 外法由心轉變非皆是心(謂世出世間染淨等法由 心造 業之所感故改轉變動而非皆是心也) 二始教者至即二空理聖即二空智色究竟天上成正覺者名為至 聖垂者說也悟也根本智中流出後得從後得智起大悲心為物宣說令二乘人悟唯識故誥即深密楞伽等經言一心者即本識也然有三類一 相見俱存名一心二攝相歸見名一心三攝所歸王名一心玄極者根本智名玄二空理名極也三終教者至即本覺理聖即始覺智始本不二名 為至聖垂者賜也顯也等賜一乘顯理事無礙故誥即法華涅槃等經言一心者即如來藏名一心此亦有二一攝末歸本(攝前七歸第八) 二攝染淨 歸如來藏寂照即以真妄和合名一心指玄即以真妄不二名一心各唯得一義也言玄極者即始本二覺也四頓教者至即無理之理聖即無智 之智以無佛無不佛名為至聖垂者傳也彰也單傳心印彰絕待理故誥即金剛思益等經言一心者泯絕染淨名為一心絕待之智曰玄絕待之 理曰極五圓教者至即無障礙理聖即無障礙智十身無礙身雲名為至聖垂者布也安也通方之說布於法界安立四種法界義故誥即華嚴大 經言一心者即無障礙一心也此亦有三謂融事相入融事相即帝網無盡(已上五教具十種一心如行願鈔等說) 言玄極者亦無障礙之智與理也 鈔大士弘闡燭微言之幽致者菩薩造論也釋之分四初列對二消文三五教分別四會餘儀此二句序文亦十事五對一人法對大士即人弘闡 等即法二經論對或云本末對微言即經弘闡為論三教義對微言即教幽致即義四法喻對弘闡是法燭字是喻五揀持對大者能揀士者能持 二消文者士謂士夫通目於人然凡聖不同有其四種凡夫唯名士二乘名上士菩薩名大士佛號無上士今揀餘三故名大士准智論中釋大士 有十義一依大乘教二起大信心三發大願四具修大行五備歷大位六起大智七斷大惑八圓證大理九當成大果十當度大生總相而言謂依 大教發大心行大行證大果故名大士問大士若唯菩薩如何通小教耶答小乘諸論多菩薩造如世親菩薩晦孤明於俱舍造五百部小乘論等 是也弘謂弘揚闡謂宣闡謂宣闡即目菩薩所造諸論燭者喻上弘闡之論如經云譬如闇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法中經無 菩薩之論不能見其幽致喻闇中寶若無燈燭不可見而取也微言者即上垂誥之經幽致者幽謂幽深致即致趣即上微言中所詮之義也意云 菩薩大士造論弘闡皆照燭佛經之中幽深之致趣也三五教分別者小教即天親世友等大士弘闡俱舍婆沙等論文釋阿含緣生等經六識三 毒七十五法等之幽致也始教即無著天親等大士弘闡瑜伽唯識等論文釋深密楞伽等經八識十如百法之幽致也終頓二教即馬鳴龍樹等 大士弘闡起信摩訶衍等論文釋法華涅槃等經二門三大九相染淨等法之幽致也圓教即世親龍樹等大士弘闡十地不思議等論文釋華嚴 大經六相十玄之幽致也 鈔雖忘懷於詮旨之域而浩汗於文義之海者釋妨也妨云理本無言(躡前垂誥及弘闡也) 義絕疆域(躡前一心及玄極幽致也) 大覺能仁及諸菩薩以忘分 別情懷證真成果今復說經造論詮義差別豈為允當故此釋也雖字文舍縱奪上句縱下句奪意云佛及菩薩於一真法界之中雖無心懷於詮 旨之疆域而不妨以無緣慈愍生未悟浩浩汙汗起廣多之文義如海之深廣也 鈔葢欲下二句顯意也問既忘懷於詮旨之域何不忘言而契道而反浩汗於文義耶故今云爾意謂道本無言非言何以傳理本無象非象何以 顯故假寄所詮之義象能詮之言繫使學者因其跡而窮無盡真趣矣象繫之言語出周易象謂爻象以喻所詮繫謂言繫以喻能詮即因言以得 象因象以得意得意以忘象得象以忘言也或可跡謂兔象跡如因跡而得兔得象因文義而證玄趣矣准此繫字或目繫象蹄之索也或周易中 大象小象上繫下繫孔子寄以顯易理 鈔斯經等者上該通諸教此下唯顯此經能詮之文所詮義理甚深廣大不可得稱此借論語文彼云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 得而稱焉今顯深廣之極也謂文該三部理極十玄故問諸家外鈔通前段皆讚當經則此段唯屬結嘆之文今所以前通諸教此別讚當經耶答 此中唯云斯經文理故若結嘆前者應云斯經論文理也則有收文不盡之過是以前通此局其理明矣 鈔晉譯下別明造疏此明造疏所由有二今初晉譯得門謂晉朝翻譯之經幽玄祕密雖光統靈裕等諸師皆伸疏解唯賢首大師探玄一記可得 其入理之門也論語云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亦寡矣今借用之 鈔唐翻下唐經迷奧也謂唐時所翻靈妙之篇章(或此經多靈應如譯時雙童現瑞甘露呈祥等故云靈篇) 賢首造新修略疏至十九卷大願不終後時賢哲靜法 苑公刊定而釋之大義屢乖微言將隱未得窺覩其玄奧爾奧者即堂之西南隅也然其上句互影謂得入門者必覩其奧若未窺其奧者由不得 其門也上來新經比舊經文義多全而缺得意之疏學者無由趣入故疏主不可緘默斯造疏之緣也

7 鈔澄觀下二句謙己述作也揆者度也言膚者皮膚淺近之謂也意云我不自揆度學未至於骨髓但及皮膚淺受之學輙便造疏闡揚大經玄微 之旨也膚受之言見論語 鈔偶溢下二句慶疏流通不期而然謂之偶溢謂溢滿意云但隨力通經何期大行於世偶然盈溢中夏九州蠻夷四海言九州者尚書禹貢中云 禹別九州爾雅云兩河之間曰冀州(自河東至河西彼疏云兩河間其氣清厥性相近故曰冀冀者近也) 河南曰豫州(自河南至漢其氣著密厥性安舒故曰豫豫者舒也) 河西曰雝 州(於用切自河至西黑水其氣蔽壅厥性急凶故雍雍者壅也兼得梁之地西北之位陽所不及陰壅也故曰雝州) 漢南曰荊州(自漢南至衡山之陽其急似廠稟性強梁故曰荊荊者祖也) 江南曰 楊州(自江南至海其氣燥勁厥性輕 楊 又陽氣奮揚之地故名焉) 濟河間曰兗州(自河東至濟其氣專賢厥性謙信故曰兗兗者信也) 濟東曰徐州(自濟東至海其氣寬舒稟性安徐故曰徐 徐者舒也) 燕曰幽州(自易水至北狄其氣深要厥性剽疾故幽幽者安也) 齊曰營州亦名青州(東方少陽其色青其氣清歲之首事之始故以青名焉自岱東至海) 言四海者東夷(東方之 人好生萬物觸地而出夷者觝觸也) 西戎(斬伐殺生不得其中戎者兇也) 南蠻(君臣同川而浴極為簡慢蠻者慢也) 北狄(父子嫂叔同穴無別狄者僻也) 而言海者海之言晦以晦闇於 禮義也 鈔講者下學徒陳請初二句標請人疏主常千徒擁座今言盈百者謂或面言心受或懸悟幽宗已能講者其數盈百即僧叡等為首也咸者皆也 叩者以頭叩至地也大教下敘其請意先二句按定經疏文理深遠親承下二句謂面稟微得相近言髣髴者相近也於此經之宗旨不敢言得故 云髣髴近宗也若垂布疏文軌範於千古之下(莊子釋音云古者久也) 我等思慮若無鈔文恐後代學者迷惑疏主高大悟解之疏文也希垂下二句正 伸請希望垂慈造鈔重再分剖得覩經疏之光輝言再剖者前以造疏剖於經今復造鈔剖於疏故言光輝者喻經疏之玄義也 鈔順斯下顯述鈔文也分三初述鈔安名謂隨順百人清雅之懷故再造此鈔言條理者書云如網在綱有條而不紊今謂再治其條貫則教綱不 紊矣立名可知 鈔昔人云者二顯述鈔意分二初引古難易語出楊子彼云楊子先生遊於錦江見一婦人抱子而泣乃問其故曰我夫在日以藤漆鐵木善能造 船夫今亡沒王取其船村人逃避子母慮亡故我泣之楊子嘆曰人在則易人亡則難今此意云若我在世則易為諮訣若吾沒後或有疑昧難為 解也 鈔今為下二顯鈔有益謂此鈔興雖同一時一處望遠於四方終於千古學者見之皆如對我面而解會也 鈔然繁則下三造鈔體式分三初繁簡有失謂章句繁多則學者或生厭倦望涯有退屈之心章句簡略則經疏或昧源流正解無由而起 鈔顧此下二謙無折中者無過繁簡不及之謂也顧此之才實難無此之才而輙伸鈔釋故為愧也此亦鈔主自謙耳理實疏鈔皆得其中矣才難 二字文出論語彼云才難不其然乎今借用之言折中者中之一字通平去二音今以序文平仄音律定之宜作去聲呼也 鈔夫意下三正顯體式問既無折中之才云何造鈔耶答我今之意使後學者見此鈔文一人所作其鈔言辭而於疏文不支離矣易曰中心疑者 其辭支或但令後學遣疑即鈔之式也釋鈔序竟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一

8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二 蒼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疏往復無際等者迴向品說迴向眾生即往復無際也迴向實際即動靜一源也迴向菩提即含眾妙而有餘也彼疏中廣以十門三義配三迴向 今略引彼配釋此文一依三法初句眷屬般若次句實相般若三句觀照般若既是即寂之照何德不具而照功無涯故云有餘次句融拂末句結 屬下皆准此二滅三道初句滅業道次句滅苦道三句滅惑道三淨三聚初句饒益戒來往不息故二句律儀戒動靜皆寂故三句善法戒廣含眾 德故四顯三佛性初句緣因萬行無際故二句正因一源清淨故三句了因智含萬德故五成三寶初句僧寶眾多和合故二句法寶理法為最故 三句佛寶佛含眾妙故六會三身初化次法後報可知七具三德初句恩德化生無窮故次句斷德證真無惑故三句智德智為能含故八三菩提 初句方便菩提一切菩提樹下示成正覺故二句實相菩提三句實智菩提九證三涅槃初句方便淨涅槃隱跡雙林根盡應移故二句性淨涅槃 三句圓淨涅槃萬德俱圓故十安住三種祕密藏初句解脫藏往復自在故二句法身藏三句般若藏可知大疏又云十內舉一為首展轉相由成 三百門乃至無盡隨一一義具攝德用即入無礙等故知五句攝義無邊歷劫宣演亦莫能盡故經云欲具演說一句法阿僧祇劫無能盡斯之謂 也問此十門三義准會解記云是終頓宗義不可配圓宗標舉宗體今何故又配而釋之耶答若據各門本義實唯同教一乘之宗不可配法界之 宗體也今各以第四句而融拂之融則三一無礙拂則三一雙寂二義同時豈非法界宗體故大疏云隨一一義具攝德用即入無礙等 鈔順經四分等准大疏科經有其十例一本部三分科二問答相屬科三以文從義科四前後襵疊科五前後鈎鎻科六隨品長分科七隨其本會 科八本末大位科九本末徧收科十主伴無盡科雖具十例以無盡然正釋文時唯用前二例科故今科疏亦以此二例也其問答相屬科即四分 故謂准經大位問答總有四番第一會中大眾起四十問或當會答盡名舉果勸樂生信分二從第二會有四十問至第七會末答盡名修因契果 生解分第八會初起二百問當會答盡名託法進修成行分四第九會初起六十問如來自入師子嚬呻三昧現相答盡名依人證入成德分問依 賢首說善財求法別問別答名漸證分立其五分今何不開答清涼意以頓漸雖殊證法界是同故總立一分也問何故有此四分答入法方便信 解行證理應爾故今疏順此故科為四 鈔若順序正等者三分之始自道安法師如前已敘經三分者以初品為序分三世間莊嚴是起法之由緒故現相品已下為正宗分法界品內善 財已下為流通分今疏三分可知 鈔今初總序名意者名即一部疏文意即綱領大義言亦名教迹者如尋象迹必獲象身尋此疏序得疏本意故或可名意教之三言皆通大經以 雖是疏序而疏正釋經故謂經序唯序經疏序該序經疏鈔序通序經疏鈔故通亦無妨 鈔順無盡者迴向鈔云十是一周圓數順無盡故 鈔言意多含者前於疏中已解四義今於鈔外又申六解足其十意以彰無盡一順一多無礙義故初句一不礙多二句多不礙一三句一多雙融 四句一多雙泯五句結屬法界二順法界緣起義故初句諸緣各異次句互徧相資以一切法同一源故互相資也次句俱存無礙不壞相資故含 眾妙不壞各異故有餘也四句廢識從智末句結屬三順經宗十一字初句即因果二字次句即理實二字次句即法界緣起四字次句即不思議 三字末句結屬四順題中所證法故初句廣字次句大字三句方字四句融拂末句結屬問此與鈔配三大何別答鈔泛就三大說不約經題故異 也五順因門果海故謂前三句是普賢因門緣起法界第四句是遮那果海離言即同因果法界末句結歸六順先解後行故前三句約解故如前 五門所釋以為解境第四一句約行說故言思斯絕也末句結屬可知 鈔初句明用者問配釋三大何不次耶答含餘法界故顯圓融相故彰無礙理故隨作者意故表攝末歸本先用次體後表依本流末中體後相故 又以義就文故此本標舉宗體顯法界義故以法界為次今以義相當故略配二大耳三大正義在後冥真體於萬化之域等故如後說儀周普中 配十身亦不次之例也 鈔往者去也下鈔釋用大一句序文義如繁雜而各有所歸今以科分庶令易見 鈔無際有二下此總說事理二種無際下三解中隨義別分乃成異義問若即事同真豈不濫於體大耶答此有二師所說不同一助正師云唯取 能同事相絕於邊際名為無際亦約事用(意云前無際約成事之體此無際約體空事用) 非取所同之理故不濫體二寂照師說此但當下靜義非即真體一源 方是體大今又助解此別教三大許相即故若用中無體體中無用與終頓何異故體大中亦有廣多無際之用也問豈不相濫答為門不同亦無 雜亂 大科分三 初散訓略釋(二) 初三對釋往復(往者) 後二義釋無際(無際) 二總徵廣釋(二) 初徵列(何法) 二別釋(三) 初雙約迷悟說(二) 初具釋往復(二) 初合明二對(今初) 二別明起滅(二) 初明妄(迷則) 後明真(二) 一隨緣有起滅(然真)

9 二不變無起滅(二約) 後略釋無際(言無) 二唯約妄說(二) 初標(二唯) 次釋(二) 初往復無際合明(二) 初廣多無際明往復(二) 初竪(一竪) 次橫(二約) 次絕際無際泯往復(若約) 次引證(二) 初證竪絕際(中論) 次證橫無際(橫尋) 三返不還源說(二) 初釋往復(二) 初對前唯復(二) 初正對顯(三約) 二引外文(故屬) 後有往復(三) 初總標(就此) 二引證(故文) 三結釋(釋曰) 後釋無際(此中) 三結法所屬(然上) 鈔何法往復下徵列也問何故唯徵往復而略無際耶答往復是法體無際是義用今但徵體義用自來或但要言詞穩便故 鈔今初迷法界下具釋往復三對六義以前二對諸教少說又去動屬迷來靜屬悟其義無差故先合明起滅一對諸教多談而又起滅俱通迷悟 真妄其義有差故後別顯言迷者能迷法界所迷能迷之體有其二說一云根本無明三細六麤十重惑也一云所迷既無盡法界能迷亦帝網之 惑六趣者毗曇論云趣者名到亦名為道謂彼善惡業因道能運到其生趣處故名為趣又趣者歸向之義謂所造業能歸向於彼天乃至地獄也 言悟法界等者悟為能悟法界所悟能悟之體亦有二說一云翻十重染滅異住生四位始覺為能悟體一云所悟既無盡法界能悟亦是無障礙 智不同起信之分齊也言復一心者即眾生之自心前法界之異名也就寂名法界就照名一心又一心有軌持名法一心有性分名界其體無異 也 鈔皆法界用也者略結二對也謂如同教中准起信等說唯以出生世間出世間善因果為用大則揀其惡染不揀善染今此別教一切染淨迷悟 乃至六趣旋還披毛戴角皆法界用也故知同別之義亦天隔矣問此用大中有三義而第一義中亦有三對六義及二無際等今唯明初二對之 義文義未盡何故便有此結文耶答有二一云此中間結該初後故二云此上迷悟義已略畢後不出此故略結也 鈔迷則下此妄法起滅雖唯妄有生滅而妄滅由悟故屬雙約迷悟也然真下約真說起滅也然字不盡之辭意言妄法無體可言生滅真則不爾 有二義故故云然也問初隨緣中既有妄生滅言何故科中唯判屬真答雖有妄言對顯真故標中亦唯云真有二義故問既約真說生滅何屬雙 迷悟答真生即悟真滅即迷亦雙之義也言隨緣者能隨即真所隨即染淨二緣也此有二義若同教義無性真如隨無明緣成十重染法即真滅 妄生悟即反此若別教無障礙理隨緣成無盡染法即性起之義故所起染如帝網重重此染緣起若淨緣起無障礙理起無障礙智滅帝網惑等 此則真妄雖有生滅皆以不生生為生不滅滅為滅皆法界用也問三對六義何唯起滅中明真隨緣餘二對不說耶答起滅既爾餘二亦然謂隨 染緣起而真往六趣亦去動也隨淨緣起而真復一心亦來靜也但二對別說起滅通說為異耳 鈔二約不變下具足應云迷悟動靜生滅來往紛然真界湛若虗空體無生滅去來動靜謂此不變義非唯約生滅中說亦該前二對之中皆不變 也 鈔此義在下體中者問此明用大何故顯體義耶答有二一云真如有隨緣不變二義今相對以立因便明之二云理實隨緣不變二義俱是用大 即二無際故所依無障礙體方是體大若爾如何指在體中答真如二義一隨緣義是違自順他與體疎故不屬體二不變義是違他順自與體近 攝屬體也如唯識中識以了別為行相(如不變屬用大) 亦復用彼顯自性云識以了別為自性(如更以用屬體大) 問妄亦有體空成事二義何故不明答理 合具明今以真不變即妄體空真隨緣即妄成事故影略耳 鈔言無際下略明無際理實此中具八無際迷悟橫竪各二種故今此唯二影取餘六謂迷中一義唯約竪論廣多無際影取竪中絕際及二橫也 若具作者應云鈔中有一迷來無始即無初際二迷無迷源竪無初際既無有始豈得有終絕初後際上二竪論若約橫說一迷心障翳廣無邊際 二橫尋迷心不在內外故亦絕際上四皆迷若悟四者鈔中一云悟絕始終即無後際此唯竪論絕際影取餘三若具作者應云二竪論去來洞徹 三際廣無初後上二約竪若約橫者一橫說悟心通廓浩無邊際二橫尋悟心不在內外故亦絕際問何故鈔家行文如此影略答欲使學者虗己 而求發生觀智故往復三對與二無際前後具闕下皆類此其與夫尋文數字之流不可同日而語也 鈔二唯約妄說等者問此中何以但釋無際不解往復答六趣往復即唯約妄也易故不言承上相傳於此皆說七十二往復謂六趣相望舉一望 六皆有往復則每一趣中亦十二往復六趣總論具七十二種矣如人往人趣復人趣往天趣復天趣等餘趣亦然又若約妄心則緣彼境時為往 緣此境時為復妄念攀緣往復何限故下鈔云動即往復有去來故問往復二字各有三訓何故雙約迷悟中具配釋之唯約妄中全不說耶答應

10 准知故若具說者去來約處起滅約時上皆動亂靜即體虗而隨緣真如亦隨妄起滅去來動靜約不變則迷倒動靜起滅來往紛然真界湛若虗 空體無生滅去來動靜此義在下體中 鈔過去無始未來無終者問如起信云以從無始已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今言無始則可然妄有斷盡之時生死有終又言無終 何耶答略有三義一約一人則可終通一切則無終二若言有終以彼定執長邪見故三此約妄為門故無終 鈔中論云下即彼本際品文十藏品疏鈔釋云初偈引教立理顯無始終次偈二句仍上遣中以無始終可對待故二句遣先後共略有三義謂有 問言生死二法為先生後死為先死後生為生死一時一時名共今且總非下偈出所以云若使先有生後有老死者不老死有生生不有老死若 先有老死而後有生者是則為無因不生有老死釋曰前偈破先生後死生必因死今先有生則不因老死而有故云不老死有生則亦令生無有 老死先獨生故後偈破先死後生生者是死因今死在前為無因矣次破一時偈云生及於老死不得一時共生時即有死是二俱無因釋曰以生 不因死死不因生故後結法空云若使初後共是皆不然者何故而戲論謂有生老死既言本際不可得亦不應定謂無始無終況有始終之見邪 故證前妄無妄源竪無初際等也 鈔是以遠公云者准遠公傳云遠聞羅什入關中即遣書通好(云云) 什答書中有偈一章問其所解法云既已捨染樂心得善攝否(此二句問戒) 若 得不馳散深入實相否(二句問定) 畢竟空相中其心無所樂若悅禪智慧是法性無照虗誑等實無無非停心處(六句問慧) 仁者所住法幸願示其要 是以遠公復以書遣什并報此偈也然迷途非一致下更有四句云時無悟宗匠誰將握玄契來問尚悠悠相與朝暮歲今引此者有二意一寂照 意云通證上四種無際初二句證妄無妄源等竪論絕際次二句證橫說中妄念攀緣浩無邊際次二句橫尋妄心不在內外等後二句證竪論過 去無始未來無終等以致字有本為世字故二玄鏡及助證等唯證妄心不在內外一義也謂雖有上下諸句唯以觸理自生滯一句為引證之本 文也餘句皆是兼來無勞異說後義為正然上四種無際猶是總相據實迷中往復皆各具四以為八種也 鈔初義是總下謂三義對說約橫竪以分異也泛言橫竪而有二義一約時處論橫竪如常可知二就法論橫竪謂約彼此論也橫則彼此不相望 竪則彼此相望也今鈔中三義就法論橫竪也橫論則三義不相望各各具往復以鈔中三番消釋往復無際一句也若各不具則釋文不備故若 約竪論彼此相望則總別有異故初義為總二三別也 鈔復本源者影取往流轉故斯即靜義者影取妄中斯即動義此唯竪論故六義中真妄各一生滅二義皆通真妄故此不論 鈔故周易復卦云下雙引二卦證其復字初復卦者彼疏云天地養萬物以靜為心不為而物自為不生而物自生寂然不動此天地之心也今引 已證靜義泰卦跮云天體在上此卦陽爻居下地體在下此卦陰爻居上即天地氣相交而生萬物天體將上地體將下故云無往不復今證無但 迷往而不悟復也然天地上下陰陽往復具十二卦今當略示正月為地天泰 二月為雷天大壯 三月為澤天夬 四月為純乾 五月為天風遘 六月為天山遁 七月為天地否 八月為風地觀

11 九月為山地剝 十月為純坤 十一月為地雷復 (謂陽已徃而初復一爻故云然往必復) 十二月為地澤臨 其陰陽往復終而復始蓋如此也故以為證 鈔此一義下約橫論影取前唯約妄中亦往復也 鈔故文殊下問前唯約妄中不引經證往復義今返本中焉何引證答前妄中往復易知故不引證今返本中意在勤修故廣引證言文殊初說雙 行之行者彼經云菩薩雖不捨生死而不為生死諸過惡所染等釋曰此約生死涅槃也彼又有六對雙行之行一有為無為二大小乘三空有四 相無相五願無願六生滅無生滅故名說雙修之行次云下標徵釋結可知菩薩往復之道義通諸位有以局配則非也言修空無相無願者準第 七下鈔云三解脫門亦名三三昧三昧即當體受名解脫即依他受稱此三能通涅槃解脫故名為門但是一法以行因緣說有三種觀諸法空名 空門空中不取相轉名無相於無相中無所願求轉名無願等如智論說應度者有三種故一見多者為說空門二愛多者為說無作門三愛見等 者為說無相門也言三種覺觀心者有二解一云是三解脫所對治故言覺觀者疏主云覺觀舊名新譯為尋伺唯識云尋謂尋求令心怱遽於意 言境麤轉為性伺謂伺察令心怱遽於意言境細轉為性皆以思慧為體即覺麤觀細也今三皆空無故斷覺觀也一云准瑜伽第十一云以不淨 治欲以慈治恚以悲治害如是對治三種惡覺觀故即能治非三解脫也 鈔皆上句自利者問初義云觀諸眾生心之所樂應是利他何言自利答有二一雖觀於他成自觀行故二云以少從多故言往涅槃故者涅槃豈 有方所以己求諸義言往耳生死無始在中對前往故名復 鈔雖往復下問正明復義何故上說往復鈔中答也影取妄中雖有往復總為妄往流轉矣問前散訓字義中往復各有三訓今屬法中何以全不 言耶答可以意得故若具說者應云去來約處起滅約時上皆動也靜即上皆相待寂故而隨緣真如亦隨悟心去來起滅動靜約不變則悟心動 靜去來起滅紛然真界湛若虗空體無動靜去來起滅此義在下體中 鈔此中無際下唯略顯總二義影取橫竪若具作者一菩薩行海窮劫而行竪論無際隨一一行遍塵方修橫說無際上二廣多無際二二稱真即 前二無際皆稱真故名絕際無際自利利他又各四種亦具八也 鈔對上三義等者問釋體要對用三義釋相大何不對耶答體用相翻義可爾故疏之文勢理亦通故相大不然 鈔所迷真性下影取所悟真性言一源莫二者離世間品疏云隨客塵去而莫歸見本往則還源返本有還有去皆是起心還去兩亡寂然不起起 則諸善失壞不起則出離蓋纏觸境寂知方冥真體 鈔動即往復有去來故者此證影顯前用大唯妄中有往復三對義故言靜即體虗下謂往必對復來必對去既相待立故知體虗無自性也應知 動即前隨緣義靜即前不變義所依無障礙體方是一源也 鈔不釋動下即肇公物不遷論注釋者捨離也此則成事與體空一相不相捨離也則動靜名殊下方歸體大 鈔自利靜也者亡心遺照定慧兼修故利他動也者涉有化生拕泥帶水故又前十對之中以自利為往利他為復而前總配中以往配動以復配 靜今不爾者約對往涅槃為靜復生死為動故也又前約用大生死無始在中故涅槃云往生死云復今約體大眾生本具故涅槃云復生死云往 化而無化者影修而無修不失一源下歸體也問何故對上用大三義釋於體耶答此中意欲攝用歸體謂初攝迷悟動靜之用次攝唯迷動靜之 用後攝唯悟動靜之用同歸一源體也 鈔若對上二種無際下總就事法明廣多無際具十二種別約一一事皆有分齊(謂前雙約迷悟中迷悟各具橫竪二種成四唯約妄中往復各具橫竪二種為四種返本還源 自利利他各具橫竪二種為四種總為十二種也) 而各即事同真際即無際亦有十二種(三義橫竪亦然) 又前散訓略釋中總明二種即依總開別今此二種即攝別 歸總總別合論有五十二無際也

12 鈔動靜無礙下明混無障礙方顯一源之體意融二無際義為一源故言際與無際者謂前事理二種各各有際及與二種無際亦相待而立既無 定異方顯一源之體也 鈔清淨法界杳杳冥冥者即性淨無障礙理以為能含之體如金含器故恒沙二字釋眾字性德下釋妙字上雖舉能含之體意在所含之相又或 帶因以明也相依乎性下釋有餘二字問如言常德其體皆常何所不遍而言有餘答性德無外無德非體今別舉其德顯體有餘問真體為是常 德否若不是常德何稱無外既非無外望相德何名有餘答相離體無故無德而非體故稱無外相雖恒沙各具隨名數異故體有餘若爾體若是 一何非有名之數如其多法為難亦爾答真理寂寥不墮諸數設說為一為欲破數強曰一源如法句經一亦不為一為欲破諸數等 鈔恢恢焉下借莊子養生篇文具云庖丁為文惠君(粱惠王也) 解牛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焉其於遊刃必有餘地是以 十九年而刃若新發於硎 鈔阿僧祇品等者上能所含猶帶因以明此正約宗以證故釋所以中還帶因論故云毛約稱性等兼前總涉三義初由理事無礙故得事事無礙 此復約法性融通以釋所以即別教因也然此等三句含於同別故作此釋也問准前段則體大甚深相大則有名之數有名之數不遍無外之體 何名眾妙稱大耶答常樂等即是大義而不妨名相各異顯體有餘雖稱體無涯而名相分齊各異故云眾妙 鈔然此略有二義下文外別明相之同別體用准知謂無障礙理為別教體大無性真如為同教體大全法界真妄為別教用大世出世善為同教 用大言本自具足者揀非業用故 鈔亦老子意者前則眾妙二字意目佛教相大恒沙功德不為佛教意亦老子前則義意此則文意又前引內教證此引外教證故云亦也或可有 餘是道教文意眾妙亦道教之文故云亦也道可道下因具引章釋曰下具釋彼意言以一真法界為玄妙者問准下別嘆能詮中說於一真法界 義分心境境中大方廣即是三大何故今以一真法界而為體耶答以全總法界作體大故謂彼以義門階降此據法體不分故不相違也依此總 門或可全作相作用等思之 鈔融則三一互收者問三中舉一攝二應云一二互收今何爾耶答別得總名故亦猶七處中菩提場遍餘六處下鈔云普光忉利等七處皆有菩 提場亦是餘六別得總名故彼既得爾此亦應然故綱要云體相用三非異猶一寶珠寶珠之體圓滿之相鑑照之用三無離理舉一全收 鈔云何超下具徵釋一句義也而但云超者從文便當略而言也 鈔並皆超之故云逈出者顯超逈二字唯一重釋也鈔何者下釋融拂相也融存拂泯既莫能覊豈言象之能到其法故云逈出即以逈出二字釋 其超字然所以超者有三義故一於人超權教菩薩及凡小故二於心非三慧及報生智之境故三顯法體佛菩薩亦不思議故 鈔又借斯下顯超及逈出作二重釋謂前超唯超言思今又逈出上超言思也故經云下上句證超言思下句證逈出言況言相本絕下進顯一義 謂前遣猶帶詮明況言相本寂何待遣之故云亡絕亦亡斯則下約相待門遣拂前但直遣故不重繁但可清耳虗襟自冥契矣 鈔具上諸德獨在法界者問上迷法界而往六趣等豈法界德耶答約具德門無法非德今既融拂無礙全稱法界何非德耶雖悟法界而情謂不 忘何名德耶 鈔初句從本起末者此有二說一云依無際理體為本起往復之事為末一云此句疏中但有其末非謂無際是理問既無其理何言依本起末耶 答豈不前云言意多含也言不動真際建立諸法及不壞假名而說實相此四句即大品及智論等文也各一句本一句末思之可見然此本末不 同前三大釋但以理事為本末也第三句能含為本所含為末第四一句融拂理事或生佛性相生死涅槃等準上釋之 鈔末後結屬通四義焉者若通具上四即同教意若取法界普融四句隨舉一句即攝四句者亦別教意文意雙含故 鈔法界類別中言第三無障礙法界者即事理無礙法界言屬上三法界者以上三法界融拂自在歸總無障礙法界也上屬四法界五法界准此 可知 鈔往復與動下綱要云有為即事法界無為即理法界依理成事事能顯理即亦有為亦無為法界真理奪事事能隱理名非有為非無為法界此 二由上事理無礙法界而生言含眾妙而有餘即無障礙法界者即事事無礙法界亦由事事無礙故總融上四為斯一界混然不亂重重無盡此 猶歸別門名事事無礙法界不同下所歸無障礙法界無得相濫今約圓融門故非普攝門也然法界二字義含多類故上四句配釋種類不同故 疏主下云然法含持軌界有多義梁論十五云欲顯法身含法界五義故轉名法界一性義以二無我為性一切眾生不過此性故二因義一切聖 人四念處法緣此生故三藏義一切虗妄法所隱覆故非凡夫二乘所能緣故四真實義過世間法以世間法或自然壞或對治壞離此二壞故五 甚深義若與此相應自性成淨善故若外不相應自性成染故上五義皆理法界復有持義族義及分齊義然持曲有三一持自體相二持諸法差 別三持自種類不相雜亂與法義同族者種族即十八界上二並通事理分齊者緣起事法不相雜故於中性通依主持業因唯依主後六唯持業 (上下疏文) 今事法界并有為法界皆分齊義并持諸法差別與持自種義及無為法界皆性等五義及持自體義種族中意識所知名為法界攝十六 法謂受想行蘊及五種色(謂極略色極逈色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定自在所生色) 并八無為(謂六無為中開真如為三性也雜集第二言無為法有八種謂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無記法真如 虗空擇滅非擇滅不動及受想滅) 今取所知八無為為無為法界義唯取真如無為為理法界義其理事無礙法界并兩亦雙非法界皆通上義而無礙也其 無障礙法界以性義融餘義故皆無障礙由法界具如是義故所以種類不同也其配五法界下疏具云隨義別顯略有五門一有為法界有二一 本識能持諸法種子名為法界如論云無始時來界等此約因義而其界體不約法身二三世之法差別邊際名為法界不思議品云一切諸佛知 過去一切法界悉無有餘等此即分齊之義二無為法界亦二一性淨門在凡位中性恒淨故真空一味無差別故二離垢門謂對治方顯淨故隨 行淺深分十種故三亦有為亦無為法界有二一隨相門謂受想行蘊及五種色并八無為此十六法唯意所知十八界中名為法界二無礙門謂 一心法具含二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雖有二門皆各總攝一切諸法然其二位恒不雜亂其猶攝水之波非靜攝波之水非動故第四迴向 云於有為界示無為法而不滅壞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法而不分別無為之性此明事理無礙(今鈔唯無礙門) 四非有為非無為有二一形奪 門謂緣無不理之緣故非有為理無不緣之理故非無為法體平等形奪雙泯(今鈔唯此門) 二無寄門謂此法界離相離性故非此二又非二諸故又 非二名言所能至故是故俱非(形奪門要二相假無寄門則當法自離故不同也) 五無障礙法界二一普攝門謂於上四門隨一即攝餘一切故是故善財或覩山

13 海或見堂宇皆入法界二圓融門謂以理融事故令事無分齊微塵非小能容十剎剎海非大潛入一塵也以事顯理故令理非無分謂一多無礙 或云一法界或云諸法界然由一非一故即諸諸非諸故即一乃至無盡上五門十義恐學者要知故筆於此也 第四總彰立意者前三番別消疏文此一番總出初立法界之意言先敘如來為物應生者如梵天請問疏云如來大悲隨機攝誘兼齊十惡非直 五乘所以化創憍陳道終須䟦是也言先小後大者彼疏又云或談權道之三乘乃分羊鹿之殊駕或論究竟之一實復合白牛之同體是也言或 無像現像者如上生疏序云原夫性質杳冥超蹄象而含攝覺體玄妙絕視聽而融貫方智雲於縠月察神理而猶迷假慧刃於叢筠揆靈機而不 測乃至然後俯提十地疎海月於寶方下控三乘挺山儀於垢域等是也言無言示言者如唯識疏序云無言之言風警韜遂彩而月懸等是也(上並 依集玄記中引釋) 鈔答云以是此經之所宗故者此經正宗法界故言又是諸經通體故者如攝論云多聞熏習從最清淨法界所流等釋論云所流者正說正法謂 十二部經疏主下云佛證體智證最清淨法界而於後得安立教法名為所流故知十二部經皆從法界流出故是諸經通體也又是諸法之通依 故是即依理成事故所以根本法界與一切事法為通依也言一切眾生迷悟本故者以真如法界為迷悟依故一切諸佛所證窮故者以未證無 礙法界未證窮故諸菩薩行自此生故者不悟法界行非真流但名假名菩薩爾初成頓說等者不離菩提樹頓彰七處九會等既非權漸之教故 先敘法界也故云不同餘經有漸次故言最後一意正答初問者以上問何不先敘為物應生先小後大等故今正答由頓說故非敘漸次也而前 諸意共成後意者恐有問云初成頓說故不同餘經此則聞命矣何不別敘餘法而便敘法界耶答云以此法界此經宗故所以頓說又法界是諸 經通體故所以頓說乃至諸菩薩行自此生故所以頓說問若爾何不先答後意耶答欲以前六意成於第七意故正意答之於後也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二

14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三 蒼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疏剖裂玄微昭廓心境者玄微與心境即所詮之義剖裂與昭廓即能詮之經鈔外略申三解一揀偏顯圓釋二上通下總釋三迎前帶後釋初者 如五教相望小教詮生空等雖曰玄微望始教二空則為淺近也如次終教理事無礙頓教絕待真理雖曰玄微望華嚴經皆淺近也故獨此經得 剖裂玄微之稱言昭廓心境者小乘心外有境始教雖攝境唯心猶存八識終頓雖明真心然猶未得心境無礙一即一切故獨此經昭廓心境二 上通下總釋者上句通指上法界宗體剖裂在於經中下句總廓心境收一切法故鈔云因果萬法心境普收三迎前帶後釋者以今玄微心境即 上法界宗體必迎前所詮目此能詮又剖裂昭廓雖是能詮若不帶後說主是誰剖等 鈔故難思議者以上所詮難思議故能詮亦難思議也謂以雖昭廓而言無在而昭廓等不可作言與無言之思議也 鈔謂於無障礙法界者然此法界非界非非界非法非非法無名相中強為立名名為無障礙法界問上云玄微即前法界多義今剖玄微為心境 何獨剖無障礙法界耶答上雖有多義法界皆不離無障礙法界約能歸有多所歸唯一故 鈔一真法界者未分理事等殊絕待曰一非妄曰真問上云無障礙今云一真有何異耶答無異也約離過義名為一真約具德義名無障礙體即 一也體絕對待本無內心外境一理多事等殊為引生悟入義分心境為趣入之門也 鈔故下裕公云者下宗趣疏中引即靈裕法師也彼謂法界門中義分為心境諸佛證之以成淨土法界即是一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等此但證 義分心境非證能所證也從則二皆所證下是鈔出彼意也問上立義以心為能證境為所證今引證如何却以心為所證耶答心有王所不同若 總望境為言則王所皆名心故得為能證若約人運智則王所別明故心為所證心所中智為能證也故諸佛語其總體尅性唯智能證心境皆為 所證此所證唯在果 鈔所證之境下却以心為能證也能所證通因果故以佛華嚴為能證也 鈔文中廣說者既配一題此即經字准此則亦剖裂於心境及前法界多義也 鈔若凡等者地前為凡地上為聖等覺已下為因妙覺為果此等心境廣明故 鈔出現品下以佛果心境例餘心境也佛境者經云云何知應正等覺境界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無障無礙智慧知一切世界境界是如來境界 (一) 一切三世境界(二) 一切剎土(三) 一切法(四) 一切眾生(五) 真如無差別(六) 法界無障礙(七) 實際無邊(八) 虗空無量(九) 無境界之境界是如 來境界(十) 一切世間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亦無量乃至無境界無量又云應知如來智海無量從初發心修菩薩行皆佛境界應如是知疏云正顯 分齊之境兼辨所緣之境分齊即因果理智凡聖有無等即無分齊之分齊境所緣則齊佛所知二義相成皆難思之境界矣如來心者出現亦云 如來心意識俱不可得但應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譬虗空為一切物所依而虗空無所依如來智慧亦復如是為一切世間出世間智所依而如 來智無所依等總有十相如經 鈔諸位心境例此可知者如三四五會明內凡三賢心境第六一會明十地菩薩心境第七會初六品明等覺心境廣如經說下皆准此 鈔如云欲知下亦以觀佛心例餘也此偈即出現品如來心也長行如次上所引疏云諸乘之智依佛智生而佛智果滿更不依他問豈不依心及 依理耶答此中王所無二故無智外如故然此中言令觀佛心者如何觀耶鈔主云欲言其有同如絕相欲言其無幽靈不竭欲言其染萬累斯亡 欲言其淨不斷性惡欲言其一包含無外欲言其異一味難分欲謂之情無殊色性欲謂無情無幽不徹口欲談而詞喪心將緣而慮亡亦由果分 不可說故是知佛心即有即無即事即理即王即所即一即多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王中非有數亦非不有數數非 依於王亦非不依王一一皆示圓融無礙即觀佛心義也 鈔又云若有下出現品偈後空心境中亦引當具釋之疏云初二句總以喻顯後二句約法別顯別顯有二妄取如彼淨空無雲翳故斯則真止二 觸境無滯如彼淨空無障礙故斯即真觀此觀不作意以照境則所照無涯此止體性離而息妄故諸取皆寂若斯則不拂不瑩而自淨矣無淨之 淨則闇蹈佛境此為心要後學思行既遠離妄想空能觀之心及空所取之境令心所向皆得無礙 鈔又云若有欲得下十地品文疏云勸修利益初句所求次句空妄心也次句不許斷常通達平等空妄境也亦無平等之念以遠離微細念故能 如是修疾作人天大導師也 鈔云何張小下意云心境不互全收皆名為小心境互收張小使大也故下經云者即迴向品文疏中自有三釋一約如體性空故如外無智等二 如智一味同一真體安得智外更有如耶三事事無礙舉一全收佛智稱真收法界盡差別事法皆隨所依理在佛智中況所證如寧在智外評曰 第一義順前心境空義次義即下終教中所引義今正用第三義故證如智相收也 鈔真心真境下通難也此牒難辭然此難與答真妄影略問准答妄具難應云真心真境本自無涯無可張小妄心妄境本自局小如何使大答中 應云真體雖爾若非經說無由得知妄隨情局經說即真名張小使大也 鈔經云下問明品文疏云上句總標體深次句分量廣大故佛地論引經釋云諸佛境界唯除虗空無能為喻下二句云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 入 鈔又云下法界品文疏釋云即二十一種功德中於所知一向無量轉功德也謂佛無障礙智於一切事品類差別無著無礙故今唯取其如空廣 大之義下句云其心本來常清淨

15 鈔知妄本自真下須彌偈讚品文疏鈔云遍計所執理本是無今既知妄本真則見依圓名見佛清淨也 鈔如心佛下晉經夜摩偈讚文也下釋云心為總體悟之名佛成淨緣起迷作眾生成染緣起雖有染淨心體不殊然上三各有二義總心二者一 染二淨佛二義者一應根隨染二平等違染眾生二者一隨流背佛二機熟感佛各以初義成順流無差各以後義為返流無差上約橫論若約一 人心為總相佛即本覺眾生即不覺無差可知 鈔皆張妄心者影取妄境故以上文中亦有妄境即真之義也或云此約唯心門境不離心故 鈔因果萬法等者問經中昭廓無邊之法何以但言心境故此答也如或有別說不同則隨一一事皆有張廓也准此則前三義別說因果萬法亦 然 疏窮理盡性徹果該因者大意如鈔今鈔外別伸二解一望前總別解二望後揀餘解初者科云別顯深廣者由上總明能詮剖裂玄微昭廓心境 然未知玄微心境窮理盡性徹果該因否故此別顯前總中玄微等理無不窮性無不盡果無不徹因無不該故云爾也二望後揀餘者對下結法 所屬唯華嚴有窮理盡性等反顯餘經於理未窮於性未盡於果未徹於因未該也如法華等尚於事事無礙理趣未窮況餘權教耶又餘經雖明 佛性未顯法界性雖明三身之果未徹十身滿果又徹果唯屬果未能屬因故又雖該因未徹五周圓融之因又該因唯屬因不能屬果故並非深 廣以揀之也 鈔理謂理趣道理等者理性各二義釋然理雖通真理今對性字故唯目理理二訓然理趣則義有所歸道理則但可詮顯如言火但詮顯火而非 水等名道理若言要火本欲成食溫身等名理趣餘則例然今皆窮極故云窮理性二訓約法約心分二義也如在有情數中名佛性在無情性中 名法性之類也其體是一然下疏云法性者法謂差別依正等法性即彼法所依體性即法之性故名法性又性以不變為性即此可軌亦名法性 此則性即是法故名法性此二並不變釋一切法各無性故名為法性即隨緣之性法即性也鈔釋云法性三義前之二義雖依主持業不同然皆 與法不得相即以不變之性非妄法故第三隨緣與法不離不即不離方為真性評曰今通此三故約深也二心性者若與妄心為體故云心性即 心之性若與真心為體心即性故依主持業二釋如次上之二性今經皆盡故云盡性也 鈔昔者聖人作易下彼疏云昔者聖人之畫卦作易也本意將此易卦以順從天地生成萬物性命之理也 鈔注云者即韓康伯注也言生之極等者有本以極字皆是傳寫誤耳准易注皆極字彼疏釋云命者人之稟受有定分從生至終有長短之極故 云命者生之極也此所賦命乃自然之至理故窮理則盡其極也 鈔即以極字下鈔主釋也言取意即別者即上二理二性也 鈔言徹果該因等者一段鈔文准指玄略為科排分二 初今四字通深廣二義(二) 初略標二義(言徹) 後廣釋二義(二) 初證釋成(二) 初釋廣(徹究) 後釋深(若云) 後重料揀(二) 初辯其廣義直目能詮經(上約) 後釋其深義轉歸能詮經(二) 初證釋却是所詮(今約) 後通妨轉歸能詮(而其) 後古八字唯局深一義(然因) 鈔言徹究五周之果者一所信因果(即初會六品後二品是) 二差別因果(從第二會至七會中隨好已前是也謂第七會中前之六品并前六會是因不思議等三品是果亦名生解因果) 三平等因果(即第七會中後二品也普賢行品為因出現品為果亦名出現因果) 四成行因果(即第八初明六位之因後明八相之果亦名出現因果) 五證入因果(即第九會中初明佛果大用 後顯菩薩起用修因因果二門俱證入故也) 言六位之因者即第二會十信第三十住第四十行第五十向第六十地第七等覺 鈔若云因該果海等者釋深義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即梵行品意具如下引言雖得佛道不捨因門者法界品意位後普賢故寂照云文殊雖已果 滿反為佛子(證果徹因源也) 迦葉上位菩薩却禮初心(因徹果也以涅槃中彼說偈云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初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敬禮 而 發心等是也) 鈔上約廣義等者指玄云上字緣文隔越指前廣義名上今字無隔指上深義名今言以因徹彼果故者徹字誤書應是該字上釋徹果此解該因 故或是行文影略互顯不錯無妨 鈔而其能詮者釋妨也問既深義約所詮者如何科云別歎能詮故云爾也 鈔然因該果海下顯用文字以上句用易即全用其文而不取其意下句用古人之言然欲含其深廣故略彼四字也 疏汪洋等二句既結且歎上句別歎深廣下句總歎深廣雖廣大悉備合當廣義然約深廣皆悉備談故云爾也謂上句四字即為四句汪即是深 洋即是廣冲即非深非廣冲者中也以雙遮顯中故融即亦深亦廣下句即四句皆備也 鈔冲亦深也者以雙非故深言中也者准道教則道體離天地之二邊故中今以離理事二邊故中也和者唯准道教釋也

16 鈔老子云者即彼道冲章第四中文也彼注云道出冲和之氣而用生成萬物有生成之功而不盈滿云或似者於道不敢正言彼疏云冲虗也謂 道以冲虗為用也 鈔融者融通下無不融通謂之廣難窮源底謂之深 鈔故肇公云下即涅槃無名論意也意云汪哉甚深洋哉甚廣四生九類何有不由此本性清淨之涅槃也 鈔八師經者梵志此云淨行言闇旬者撿本即耶旬或是別譯但梵音輕重耳彼經次云巍巍堂堂猶星中月神智妙達眾聖中王諸天所不及黎 民所不聞願開盲瞑釋其愚癡所事何師以致斯尊天尊答曰快哉斯問發開大行吾前世師其名難數吾今自然神曜得道非有師也然師有八 謂一殺二盜三婬四妄五酒六老七病八死吾見此八事多諸過患因而修道離苦獲安故曰八師釋曰前五即戒防非故無六道之業斷集也發 善故為出世之因修道也後三由見苦果即知苦也以斯成道即證滅也今但取其汪洋之言所出耳 鈔亦如冲和等者上唯引文所出此下方配釋經謂所如即冲和之氣用生成萬物無有盈滿能如之經即出生無盡義理無有盈滿時也問上引 三文證其汪洋冲之三字何故唯約老子配釋答雖引三文餘二文約法顯其深廣故不須配唯老子冲字對此是喻故須配釋也 鈔融通下出上融字深廣之相也上句廣下句深故 鈔兼三才者說卦云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剛與柔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也彼疏云八卦小成但有三 畫於三才之道陰陽所以重三為六立天之道有二種之氣曰成物之陰於施生之陽立地之道有二種之形曰順成之柔於持載之剛天地既立 人生其間立人之道有二種之性曰愛惠之仁與割斷之義也 鈔強配之者明非正義遮後人之妄解也 鈔九會玄文下有二意一云只現行經權小不測故難思深廣故稱海也二云無盡時會之大經名難思教海於現行八十卷中可見難思之經如 觀牖隙見無盡空故 鈔說真妄等下通人及法上句人下句法也 鈔法華佛知見一義者即問明品文殊答九首菩薩問佛境界之知偈也偈云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淨開示諸羣生疏鈔云了別非 真知了見心性亦非真知故云非識此遣學南宗失意之病意謂真知唯無念方見故瞥起亦非真知起心看心令心不起亦是妄想故云非心境 界此遣學比宗失意之病是以真知必忘心遺照言思道斷矣心體離念即非有念可離故云本性清淨眾生等有惑翳不知故佛開示皆令悟入 謂開除惑障顯示真理令悟體空證入心體即法華一經不離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 鈔一章必盡其體用者即出現品出現涅槃一章有其十相一體性真常二德用圓備三出沒常湛四虧盈不遷五示滅常存六隨緣起盡七存亡 互現八大用無涯九體離二邊十結歸無住此一章必盡涅槃經圓淨性淨之體及方便淨應化之用也 鈔三天偈文者謂般若多明性空忉利夜摩兜率各十方來集菩薩說偈讚佛多明性空義也以般若是意此讚佛知故同也 鈔一大藏教等者蓋別說難盡故總收之以藏教雖廣皆此所流末不離本又一部之經亦不離本題故謂有人有法有體有用有因有果有喻有 法攝義無邊故也是謂下約佛及性相以結歎也上約收教此約收宗故云廣大悉備者矣 疏故我世尊等者故字躡前能所詮而起我者疏主自稱寄居傳云西域南海稱我不是慢詞設令道汝亦非輕稱但欲別其彼此故不並神州將 為鄙惡若其嫌者改我為今(上會解意) 寂照則云我者尊仰之稱如言我國家等即他邦君王非我國主天魔外道非我所尊(後意為優) 言世尊者目 遮那也此有三釋若順常途具上九號為世所尊故曰世尊若順下經即菩提身具無邊德為世所尊或亦可世即三世間佛為尊故言十身初滿 正覺始成者以經中釋初成正覺之相別有十德疏主以配十身一三業普周(即鈔所引經是也此別當菩提身) 二威勢超勝三福德深廣四隨意受生五相 好周圓六順身演法七化身自在八法身彌綸九智身窮性相之源十力持身持自他依正若順經義應云始成正覺十身初滿今順文之平仄故 倒舉也問既云始成何故下經云我見釋迦成道已經不可思議劫答舊佛新成新佛舊成故況念劫圓融初後一際者哉 鈔該下二段者即此說主難思兼下說儀周普二文之中前具四身後有六身十身具矣今疏初句約菩提身上總標十身下二段別釋十身則始 成正覺一句別為菩提身之相也總中有別故 鈔此下當列遠則依主中列近則次二段文中列也 鈔經云下妙嚴文也此即三業普周之文而言等者等餘九身經文也經次文云譬如虗空具含眾象於諸境界無所分別又如虗空普徧一切於 諸國土平等隨入(上即喻三業也) 身恒徧坐一切道場菩薩眾中威光赫奕如日輪出照明世界(即威勢身超勝也) 乃至云三世諸佛所有神變於光明中 靡不咸覩一切諸佛不思議劫所有莊嚴悉令顯現(即第十力持身持自他依正也) 故知等字等如是經方是十身初滿之相故鈔斷云是初滿也問鈔中 何不具引以釋十身初滿之義答鈔見後二段之中顯其九身之義故不必具引重釋也但引菩提身以釋始成正覺一句也言別語菩提之身者 以對初句為別故言以是總故者出所以也問既是十身初滿何故別說此身故此答也謂要成正覺餘之九身方圓滿故言始覺下但終教義言 下當廣釋者三業普周之文本文廣釋今當粗引疏云具無盡德為世所尊(釋世尊也) 座相現時(釋爾時也) 身即安處(經云其師子座高廣嚴好摩尼為臺蓮華為網 清淨妙寶以為其輪眾色雜華而作瓔珞乃至廣說莊嚴之事故安處此座也) 又智處諸法無前後故(上釋處于此座也) 言於一切法者示所覺境即二諦三諦無盡法也成最 正覺者示能覺智開悟稱覺離倒曰正至極名最獲得名成此當相解若揀別者一對凡名覺對小名正對因名最對滿名成二對凡曰覺對外道 曰正對小曰最對因曰成我佛獨具故云成最正覺言智入下一意業也即二智三智四智無障礙智二智者一如量達俗名入三世二如理達真 名悉平等言三智者一俗智覺三世二真智覺平等三中道智覺三世平等言四智者四智通緣三世境故並入三世言悉皆平等者鏡智離分別 故依持平等現行功德之依種子功德之持故平等性智自他平等妙觀察智觀一切法自相共相平等成所作智普利平等四智圓融無二性故

17 修生本有非一異故不失經宗其身下二身業也以是十身之總故此其身之言通於三身十身充滿三世間故並是圓遍非分遍也謂一一剎土 一一塵等佛皆圓遍非分遍也總看亦現別看亦現其音下三語業也一順異類音經云一切眾生語言海一言演說盡無餘二順所宜如來於一 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三順遍佛以一妙音周聞十方國又圭峯華嚴綸貫中云智入三世平等充滿一切世間普順十方國土其身入三世平 等充滿一切世間普順十方國土其音入三世平等充滿一切世間普順十方國土經各舉一邊互影略故言正覺始成者則有五教不同小乘三 十四心斷結五分法身初圓名始成正覺是實非化大乘之中約化八相示成約報十地行滿四智創圓名曰始成正覺據實即今古情亡心無初 相名之曰始無念而照目之曰正見心常住稱之為覺始本不二名之曰成約頓則法身自覺聖智無成無不成若依此經以十佛法界之身雲遍 因陀羅網無盡之時處念念初初為物而現具足主伴攝三世間此初即無量劫之初無際之初一成一切成無成無不成(一覺一切覺無覺無不覺) 言窮 慮絕不壞假名故云正覺始成也釋曰前二成事次一事同理成次一唯理後一皆無礙也 疏乘願行以彌綸者應先問云果滿十身由何致耶故此答也願以希求為義欲勝解信三法為體即四弘誓願等也行即六度萬行無盡之因行 也言彌綸者雙彰願行果用普周之狀意云昔願行既普周法界故佛身則徧剎利生也 鈔即是願身者然願不是身是願之身依士釋也問乘因有二何獨以願立身答行由願立從其本故但是願身十身之中不立行身者義亦同 此 鈔易與天地準者彼疏云準者準擬如乾徤以法天坤順以法地之類也彌者彌縫補合綸謂經綸牽引能補合牽引天地之道也今則取其包徧 之義可知 疏混虗空為體性者因上願行彌綸故得佛身同空包遍下說虗空有四義同於佛身一含攝義二無分別義三普遍義四遍入義出現品身業第 二喻云譬如虗空寬廣非色而能顯現一切諸色而彼虗空無有分別亦無戲論合中云如來身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諸善根業皆得成就(即含攝義) 而如來身無有分別(即第二義) 又云譬如虗空徧至一切色非色處非至非不至如來身亦復如是徧至一切法一切國土等(即普徧義) 亦非至非不 至(即平等徧入義) 若約法喻說即法性身若唯約法說即虗空身如鈔所明 鈔亦有二義者初義鈔亦有二一故下經云下約諸法本空故云混虗空即是性空之義也此性空即法身疏中虗空即體性也二又云下約喻以 明即虗空之體性也法身離垢清淨故以虗空為喻也上即理空此即事空俱目法性身也二者約外空下唯約事空為虗空身亦虗空即體性也 下八地疏鈔云虗空不可見今世人見者但見空一顯色成實論及涅槃經說虗空唯一不可眼見世人見者但見空中光明之色想心於中知無 實物作虗空解便謂見空其實不見又下經云知虗空身無量相周徧相無形相無異相無邊相顯現色身相今混此六相為佛體性也 疏富有萬德蕩無纖塵者孟子云富有天下繫辭云富有之謂大業今遮那富有法界無盡之德可謂大業也萬德據法纖塵約喻又萬德據總數 以彰無盡纖塵約微細以例麤惑乃文之巧妙也 鈔故下經云下即法界品末一偈假設四喻以讚佛德也 鈔塵沙無明等者謂無明之數廣有塵沙而皆有種子現行及習氣三也然習有二一業習如阿難迦葉二者煩惱習如迦留陀夷有貪習身子有 嗔習周利盤特有癡習畢陵伽婆蹉有慢習等今佛位中三皆斷盡故 鈔總即二障等者問塵沙無明與二障何別答此有二義一云塵沙無明即別以所障非一能障亦多不唯二障故言二障者即總束也其中障菩 提者皆為所知障涅槃者皆為煩惱故云總也二云塵沙是總約大數故通二障也所障不同分二障別今約初義 鈔細中之細等者用起信文勢釋前種現習氣麤細之異起信則約六染以成四句一麤中之麤凡夫境界(謂六染中執相應染是內凡三賢所覺境故) 二麤 中之細(謂不斷相應染及分別智相應染) 三細中之麤(謂能現能見二不相應染也) 菩薩境界(十地已還菩薩所知境也) 四細中之細是佛境界(根本業不相應染唯佛能了故) 今 此三種分四句者種子一義獨得二句謂望現行是麤中之細望習氣即細中之麤餘二各當一句故云等字可知 鈔若總配三德等者問智斷恩與般若等三德何別答智斷恩唯果德般若等通性德也問下斷德可當法身今何二句皆福德身耶答若三德別 配三身則爾今約三皆名德即福德身也問既上下諸句皆是別德應皆是福德身答雖皆是德然約別義配於餘身等但以總句為福德身也問 萬德為總以含諸德何要解脫法身配上下句答就文顯故 疏湛智海之澄波虗含萬象者科云所依定即海印三昧也三昧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趣一境故若言定者謂心一境性今云三昧科云定者疏主 云然三昧為定雖非敵對由平等持心至一境故義旨相順故略云定義如鈔釋 鈔今初說經所依三昧等者一段鈔文前後廣略 口科分二 初懸明疏意(二) 初例舉諸教(今初) 二正明此經(二) 初標名指廣(今說) 後略示相(二) 初約喻(二) 初遠喻(今略) 後近喻(亦猶) 後約法(二) 初現所應根(二) 初正釋(如來)

18 二引證(故下) 後現能應象(二) 初正釋(非唯) 二引證(賢首) 後正消疏文(然此) 鈔無量義處三昧者彼經云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 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等玄贊云觀無相理定名無量義處三昧處謂處所無量義者是教所詮眾義因真理故說真理名處言依等持王三 昧者彼經云爾時世尊於獅子座上自敷尼師壇結跏趺坐端身正願住對面念入等持王妙三摩地諸三摩地皆攝入此三摩地中是所流故貞 元疏云大智度論說一切三昧皆入此中故名為王體即如如如如本寂真智契此故名三昧言說涅槃等者彼經第三十卷云我於雙樹間入大 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今鈔云不動三昧者依下經出現品云佛子如來應正等覺示涅槃時入不動三昧疏云究竟滅也由寂無動故無所不 動耳則名異義同問若爾何以智論說降魔已得不動三昧成無上道則應說華嚴經亦依不動三昧答已却諸魔成無上道孰可動耶與入涅槃 時不動三昧名同義異望說華嚴時同定別 鈔海印三昧者海印之三昧海印即三昧二釋皆通問經中諸會入定但有藏身等定曾何言入海印而說此經耶答如藏身等定當會別義今海 印定即一部通義此應古德義取海印炳現以為所依不然豈得諸會皆一念頓演耶故指涅槃不動亦以此經之文義顯他經之意故知義取 爾 鈔賢首品疏廣說之者彼疏云今以十義釋之以表無盡一無心能現義經云無有功用無分別故(此句即賢首品) 二現無所現義經云如光影故出 現品云普現一切眾生心念根性欲樂而無所現故三能現與所現非一義四非異義經云大海能現能所異故非一水外求像不可得故非異此 顯定心與所現法即性之相能所宛然即相之性物我無二五無去來義水不上取物不下就而能顯現三昧之心亦爾現萬法於自心彼亦不來 羅身雲於法界未曾暫去上之五義與鏡喻大同六廣大義經云於一念頃徧十方悉能包含無所拒故明三昧心周于法界則眾生色心皆定心 中物用周法界亦不離此心七普現義經云一切皆能現故出現品云菩提普印諸心行故此與廣大義異者此約所現不揀巨細彼約能現其量 普周又此約所現無類不現彼約能現無行不修八頓現義經云一念現故謂無前後一念頓成九常現義非如明鏡有現不現時十非現現義非 如明鏡對至方現經云現於四天下像故謂四兵羅空對而可現(此揀也如經云如淨水中四兵像各各別異無交雜等) 四天之像不對而現故云非現現也以不 對待故是故常現該三際也(釋成橫竪九竪十橫所以異也) 具上十義故稱海印諸佛窮究菩薩相似 鈔今略示其相者法喻交互亦略具前十義初遠喻中即前第十兼第九義問凡鏡水印物對至方現如何海印不對而現耶答此即海上有希奇 之德也賢首品經云海有希奇殊特法能為一切平等印眾生寶物及川流普悉包含無所拒無盡禪定解脫者為平等印亦如是等 鈔亦猶下以香水海世人不能見故再舉近水以喻之無來無去即前第五義非有非無即第二義非一即第三義非異即第四義 鈔如來智海下約法說此中具四義無心即第一義頓現即第八義一切眾生心念根欲下即六七二義雖十義無遺而不廣釋故云略示又法喻 影略而示故云略示也 鈔故下經云者即出現品偈唯證第七義 鈔非唯下上句顯前有缺下正顯本義 鈔賢首品云下然經有六偈純顯現十法界之化用具云或有剎土無有佛於彼示現成正覺或有國土不知法於彼為說妙法藏無有分別無功 用於一念頃徧十方如月光影靡不周無量方便化眾生於彼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現成佛道轉正法輪入寂滅乃至舍利廣分布(此三偈頓現佛化用) 或現聲聞獨覺道或現成佛普莊嚴如是開闡三乘教廣度眾生無量劫(此一偈現三乘化用) 鈔中二偈(初偈現餘六類化用後一偈總結大用所依之定) 意明頓現 十法界能應之身應一切眾生心念根欲故也 鈔能應所應皆為萬像者前義即所應後義即能應二義同時方為智海含萬像也 疏皎性空之滿月頓落百川者問新經疏序云星羅法身影落心水鈔約感應相對分四句中今此疏文唯有一二兩句缺三四兩句謂一一星落 一川如一佛應一機二一星落百川如一佛應多機(此二句今疏可說) 三一切星落一川如多佛應一機四一切星落一切川如多佛應多機(此二句今疏 義缺) 今文既缺豈得稱滿答今所以不同彼者唯取一多無礙義故雖有多佛本唯一無障礙身雲故兼順彼文不起樹王羅七處之義故又新舊影 顯義方足故 鈔第二明能應身 一段鈔文口科分二 初略消疏文(此之) 後具釋疏意(二) 初喻顯(謂若) 二法合(二) 初能依所依異(三) 初總法合(能空) 二引證(二)(故一) 初月喻身(二) 初水喻機(故出)

19 後水喻剎(智幢) 後月喻法(若准) 三結顯(上皆) 二能依所依同(三) 初總法合(若以) 二引證(二)(故一) 初月喻身(二) 初水喻機(故出) 後水喻剎(智幢) 後月喻法(若准) 三結顯(則空) 鈔唯性字是法等者影顯前對亦智字是法餘皆是喻以智該之皆含法喻也今言以性該之餘文皆含法喻二意也含喻可知含法者以法性為 所依有報圓之智月分百川之應化月影也無勞異說 鈔若秋空下喻及法中皆三身對詳可了 鈔譬如下以月喻身唯證化身也喻中四義一映眾星光二隨時圓缺三澄淨水中影無不現四一切見者皆對目前法中亦四一智圓映二乘眾 二常身隨宜現壽延促三淨心器中影無不現四見佛之者皆謂對前 鈔智幢偈云者雙證報化二身喻及法中各初後一句是報身中間二句皆化身言水亦喻剎者前以百川喻物根明有善皆見今亦喻所依剎顯 無所不周 鈔若准離世間品下若依前自具十身故下鈔配為化身則唯證化身若依融三世間為十身則此偈證菩薩身及法身之二身也以經云菩薩淨 法輪故或唯證法身是菩薩之法輪故唯取法輪喻月也言不為世所雜者悲不失智故雖處世而無染准此則水亦喻於世間 鈔若以相歸性者喻中如攝月歸空離所依空無能依月故言空亦名佛者即性空真佛也 鈔則空色照水等者以空天之色照現淨水則天之晴空影落淨水言天猶空也者此中晴天字即疏中空字也若次第歸者月影化身歸本月報 身本月報身歸晴空法性物根及剎土淨水與晴空一際則唯一法性也又若唯前義則似法報相分若唯次義則法報冥一今雙明二義不即不 離方為圓暢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三

20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四 蒼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疏不起樹王羅七處於法界者問若據經唯三天有不起之言何以今言羅七處耶答據實七處皆應有不起之言經中欲顯異義故只約三天說 也謂初二會相鄰接故不假帶前此三天中人天隔越故須連帶又此三會同詮三賢位第六已入證不假帶前第七即位中普賢居然不假第八 頓成諸行五位體用已融第九唯明證入體用一味故並皆不假也今約通義故云爾也 鈔此樹高聳等者案西域記長一百尺畢鉢羅樹於下成菩提故云菩提樹也 鈔而昇忉利天等者此云三十三天以須彌頂四面各有八天帝釋居中故云三十三天也等字等餘六處可知 鈔故下經云此是四句中第一句下疏云經中欲顯一多相即故舉初句鈔釋云顯經中不盡之由若云不離一樹而昇一天難思之相不顯若言 不起一樹而昇一切忉利天者則不顯本會圓徧若言不離一切樹而昇一切天則無一多無礙之相故唯出初句下法慧例云十方悉亦然則方 有昇一切天之句也 鈔三天皆有不起而昇之言者忉利如前夜摩經云爾時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及須彌頂而向於彼夜摩天宮寶莊嚴殿等兜率天云爾時世 尊復以神力不離此菩提樹及須彌頂夜摩天宮而往詣於兜率陀天一切妙寶所莊嚴殿等問動靜相違去住懸隔既云不離何得言昇答佛得 菩提智無不周體無不在無依無住無去無來然以自在即體之應應隨體徧緣感前後有住有昇閻浮有感見在道樹故云不離覺樹天中有感 見昇天上故云而昇非移覺樹之佛而昇天宮等譬如澄江一月三舟共觀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見月千里而隨南北者見月千里而隨北停 舟之者見月不移是為此月不離中流而往南北設百千人共觀八方各去則百千月各隨去諸有智者曉斯旨焉(上皆須彌品疏文也) 鈔故成四句者即昇須彌品中也 鈔言如前經文者即前長行全法慧偈中前一偈半也 鈔取其結例之文者即法慧偈中後半偈內上一句也其如來自在力一句通四句之因也然此結例一句自有二說一云結與例別所昇有二謂 一及一切不但昇一須彌頂總結分齊則十方須彌頂也皆例同此一須彌頂為所昇處云悉亦然問若爾二三兩句皆能昇中無文所昇中有文 何偏言第三無文也答其第二句既許第三句更易寧不許耶故云易故文無義必合有此云無文非一向無但以易故曰無若或取之亦有文也 一云此結與例不分二別此句所昇唯一切而無一也意云鈔中取長行全并偈前六句為初句次以十方悉亦然一句為所昇一切取上能昇中 別一及總一切相對成二四兩句問何不亦取能昇中一及所昇一為第三一句文耶答此第三句於結例中無所昇一與四二兩句義不齊故謂 第四一句能昇所昇皆有文故第二一句能昇無文所昇有文故第三一句能昇所昇皆無文故所以不同也故云其第三句易故文無義必合有 問二釋何優答隨情去取若以前長行及所例偈中有所昇一為第三句文前解為勝 鈔是則下總釋疏意則不起法界菩提樹王該羅遍於法界七處則為一重佛為能遍七處為所遍也 鈔今言羅七處下七處二字上為所遍今為能徧通二義 鈔略有二意者一即七處平徧如七星總遍百川二即七處互遍亦云別遍如七盞燈一一遍餘六燈更遍一室 鈔旦初義者下此亦有二一即次第遍二直徧且初中言說處中十重者一閻浮提七處二同類百億三異類四剎種五華藏六餘剎海七前六類 塵八虗空容塵之處九猶帝網十餘佛同 鈔然下十重下揀別前後也所依下進顯難易也 鈔今直下顯直徧之相以五重與法界合說故云直就徧法界也 鈔二徧異類剎中者此上缺法界二字此重即收後十重中四重謂異類剎剎種華藏餘剎海之四重也餘四各當其一 鈔二令一一下釋七處互徧也有本改等七處與徧七處亦徧非七處之處并一一皆徧七處此四箇七字皆為六字並非也此是第二番約互遍 釋疏羅七處於法界也若改作六有所缺故今以義求能遍却為所遍故或別得總名故不可改也 鈔色界十八者(謂初禪有三天二禪有三天三禪有三天四禪有九天義如常說) 等者等餘三州及四空等並非說經處故 鈔更細而論下進顯七處之塵徧也如菩提場中一一塵徧上五重是則能遍一處中有一切處亦以餘六處一一塵俱遍菩提場中則菩提一處 有一切處也如菩提既爾餘六處亦然 鈔前三約事等者此就所徧為言故單約事其第三重雖徧塵中之剎然是一重平徧意在所遍剎故或可前之剎字應迴置微字之上碎剎為塵 徧所碎之塵故唯約事也若能所合論皆事事無礙唯徧第四似兼理事無礙有理空故 鈔由事下顯徧因也即法性融通之因 疏無違後際暢九會於初成者上句圓融不礙行布下句行布不礙圓融暢者敷揚之謂也故易曰宣揚發暢孝經序云約文敷暢問今言初者尚 總是幾日之初答淮下疏有三意一約不壞前後相說纔成初七日說前五會第二七日說十地等第九一會在後時說二順論釋皆在二七日後 二七日非久亦名始成三約實圓融釋皆在初成一念之中一音頓演七處九會無盡之文今此初成之言雖通三釋今文正取第三一念之初暢

21 斯九會也然即十世隔法異成門初句十世隔法九會前後不同下句即異成也一念頓演故所以初說者論云示法勝故及勝處說故不同餘教 三七等別雖普曜彌沙塞等皆言二七說此表末不離本故 鈔謂菩提流支者約文理分為三時以經初云者證初會是初成說三天下證第三第四第五會皆在初說其第二會義准應在初時說言婆伽婆 者涅槃云能破煩惱名婆伽婆即斷德法身亦舉此具攝十身也即佛地經說婆伽梵但梵音小異而自在(示不繫屬煩惱故) 熾盛(猛燄智火所燒煉故) 端嚴 (三十二相所莊嚴故) 名稱(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 吉祥(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讚故也) 尊貴(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倦故上依本論付也) 之六義也七八一 會在十地品後亦在第二七日後說例此前說則第九會在後時說以有下出所以也言有身子等者十二遊行經云成道五年方度身子(彼云佛成道 第二年度五比丘第三年度迦葉兄弟三人五年度身子目連) 准此祗園又在身子之後以佛在王舍城舍衛國須達長者為子娶妻至於王舍城遇佛發心請佛往 本國佛敕目連相與偕行先造精舍等 鈔賢首等者准探玄記即取第二七日頓說九會不許五會在初及第九在後也故彼破云以初七日並不說法十地論云思惟因行緣行故設有 救言只不說十地非不說餘法則不得言思惟也下論又釋為顯己法樂是故初七定不說爾又第九會(彼云第八今順唐經) 亦非後時何得於一部經 前已說半中說餘經後方始續豈令佛無陀羅尼力不能一念說一切法是知此經定是第二七日所說問據此則賢首是第二七頓說此經何故 今云初成頓說耶答賢首之意不定二七謂若約論文定則初七不說若約法定義初成頓說故旨歸云初唯一念二盡七日縱約二七去成道未 久亦初成頓說也不同流支三時故所以異也 鈔今疏會取下正會取賢首無違流支意云既旨歸前後際而無涯流支第九在後五年亦有何過然疏主亦用賢首意會故引旨歸證之明非新 意也 鈔分於三時約所表者妙嚴品疏鈔云疏初五會信解行願最在初故皆云不離道樹第六因地證位居其次深故無不起菩提樹言法界極證最 在後故亦顯二乘絕見聞故問華嚴教旨時乃圓融要歷三時豈通玄趣答常恒之說說無息時後時不說豈名常耶問一音頓演何要三時答雖 能頓演表法淺深問若表三節三七日中一七一節足得成表何要第九五年後耶答三七未有身子等聲聞不能顯於不共教故須後時問時不 圓融豈順經旨答正融於異時故作此會也 鈔又分三時等者昇夜摩品疏云時而後言聞者悅伏時而後動見者敬從 鈔上之二段者處與時也皆分十故云廣辨也 疏盡宏廓之幽宗被難思之海會者上句能被教皆科云所被機者約能目所故下句所被眾言會者聚義聚集多人共在一處名會餘義如鈔問 據下列眾初會四十二眾或四十五眾(同生一異生三十九師子座眾一兼菩提樹中所流一及宮殿中無邊菩薩及新集眾眉間眾總有四十五眾也) 總九會都數有一百七十五 眾既可標列那云難思耶答只由此眾故說難思下疏云然此諸眾或總為一一乘眾故或分為二以有實眾及化眾故或可為三人天神故或可 為四佛菩薩人非人故或五非人開天神故或六加畜生故或七天分欲色故或分八菩薩有此界他界故或九他方有主伴故或十加聲聞故或 一百七十五加前說故或無量無邊義類多方故一一或以剎塵量為數故又如新集菩薩毛光出眾例上皆爾故一一眾皆無分齊此猶約相別 若融攝一一會中皆具一百七十五眾以稱法界緣起之會互相在故上且約一界若通十方及異類剎塵帝網無盡無盡是為華嚴海會眾數據 此則足見難思也 鈔宏者大也者即事法界廓者空也者即理法界幽者深也者即後二法界也以四法界為能被之宗教故上指在旨趣玄微之中 鈔謂普賢等者問說法豈欲被普賢等耶答出現疏云所謂圓根不揀凡聖以法為師何非所被問涅槃云諸佛所師所謂法故則遮那亦成所被 耶答遮那以為教主則不謂所被問十方諸佛為所被答是遮那類故非所被問普賢文殊道圓上果何成所被答今就迹門故為所被經云普賢 行人方得入故但善財等成所被義增普賢等稍隱皆為所被此應與下所被根互有影略今且說當時海會耳 鈔數廣剎塵者或菩薩數廣或上德數廣通二義故 鈔真應權實者真謂海會真實本身應是海會應現雜類之身權乃權巧佛果權現雜類之身或權即上應實同上真言類例多端者應類上深廣 相奪說也謂即真而應等又有因果本迹等類非一故言尤不可思者以果海離念此等菩薩細念已亡故尤不可思也又已該徹果海是不捨因 門之人 鈔故初會下示難思之文也略列四十二眾者一海易等十菩薩同生眾(同配初發心住) 二執金剛神三身眾神四足行神五道場神六主城神七主 地神八主山神九主林神十主藥(已上如次配十住) 十一主稼神十二主河神十三主海神十四主水十五主火十六主風十七主空十八主方十九主 夜二十主晝(已上十行) 二十一阿修羅王二十二迦樓羅王二十三緊那羅王二十四摩睺羅伽王二十五夜叉王二十六龍王二十七鳩盤茶王二 十八乾闥婆王二十九月天子三十日天子(已上配十迴向) 三十一忉利天王三十二夜摩天王三十三兜率天王三十四化樂天王三十五他化天 王三十六大梵天王三十七光音天王三十八遍淨天王三十九廣果天王四十大自在天王(上十地也) 四十一師子座眾(配等覺位) 四十二眉間眾 (配妙覺位) 言皆以剎塵等者經云有佛剎微塵數執金剛等 鈔況口光所召下進顯廣多現相品說佛口眾齒放佛剎塵數光明照十方各一億佛剎微塵數世界海中菩薩眾一一菩薩各領世界海微塵數 菩薩為眷屬來其諸菩薩身毛孔中一一各現十世界微塵數寶光一一光中復現十世界海微塵數菩薩(此即毛光重現) 此諸菩薩徧入法界諸安 立海所有微塵(此即周入剎塵) 彼一一塵中皆有佛剎微塵數諸廣大剎(此即依作用也) 前廣大剎中皆有三世諸佛此諸菩薩悉能親近供養(即正作用 也) 既皆供養三世諸佛故云該攝三際此等之義大位菩薩尚不能思況凡情可測耶可謂義深難信思惟難解應教難說數極難量是故總云難 思海會 疏圓音落落該十剎而頓周者起信疏云一一語音徧窮生界(即圓義也) 而其音韻(恒不雜亂即音義也若音不徧是音非圓若音等徧失其韻曲則是圓非音今不壞曲而等徧 不動徧而韻差此是如來) 圓音非是心識思量境界

22 鈔說經本者即說經之本也以言音乃經教之本非即是經教以教自在機故言疎遠者遠近聽之無大小故 鈔經列二十者華藏品中具列謂迴轉形世界(襵褺往來之形也) 江河世界旋流形(河海深淵之處水施流也) 輪輞形壇墠形(築土曰壇除土曰墠) 樹林形樓觀 形尸羅幢形(此云美玉以玉為幢也) 普方形胎藏形蓮華形佉勒迦形(此云 淮南子云 也以判竹圍器可以盛穀也) 眾生形佛相形圓光形雲形網形門闥形(內 門也) 須彌形嚴具形言結有十佛剎者以經中上一一形各結有十佛剎塵數如言有十佛剎塵數迴轉形世界等問既經列二十異類何以疏中但 云十剎鈔答云舉十以彰無盡故 鈔圓音之義下當廣說者即出現品中十喻廣說一劫盡唱聲喻喻如來說法音聲無主二響聲隨緣喻喻如來音聲無生滅或云無示三天皷開 覺喻喻如來音聲無斷絕四天女妙聲喻喻如來音隨根信解五梵聲及眾喻喻如來隨時分音六眾水一味喻喻如來無邪曲音七降雨滋榮喻 喻如來隨樂欲音八漸降成熟喻喻如來無遲速音九降霔難思喻喻如來音雖差別同一性故十徧降種種喻喻如來音普徧或云隨類音又彼 文有六句料揀謂非量(第九) 非無量(四五二義) 非主(第一) 非無主(第六) 非示(二三兩義) 非無示(七八十三義也) 初對約相雙存顯中道次對約體雙非顯 中道後對約用雙非顯中道也經文極廣不能具引須者往檢 鈔一音之中具一切音者准梵摩喻經有八種音一最好音如迦陵頻伽故二易了音言辭辨了故三柔軟音無麤獷故四調和音大小皆中故五 尊慧音無戰懼故六不悞音無錯悞故七深妙音臍輪發聲故八不女音其聲雄朗故然此且約一相而說理實前十喻之音一具一切方是圓音 之義也 鈔佛演一妙音等者現相品偈也疏鈔釋云初句唯一妙音即天竺一梵音故次句稱性故遍聞(音問聲四達曰聞) 次句理融故一具一切次句彼一 一音雨多法雨四諦緣生六度等法悉充滿故次句隨說一法文詞深廣故次句隨前一音外通物情之類故次句此音各各遍一切處故末句所 說各顯性淨之理故 疏主伴重重極十方而齊唱者餘經隨機別說無此重重極於十方故唯此經說儀周普也問七科皆云說儀普周何故此科獨得說儀之名答由 此六科辨定身處時眾音皆周法界故方得有此主伴重重故前前別說此得通名理實前六皆說儀也或可上約遮那一佛說儀此則別是通方 說法儀式 鈔別示說儀中一段鈔文口科分二 初正釋此疏(三) 初總標(謂是) 二牒釋(二) 初釋主伴(然相) 後釋重重(二) 初互望論重重(言隣) 後互遍論重重(三) 初此佛為主重重(二) 初約第二會顯重重(三) 初標(略有) 二釋(二) 初布定主伴遠近(謂遮) 二釋成法喻重徧(二) 初壓東一重(三) 初法(若此) 二喻(如是) 三合(義當) 二顯餘重重(二) 初法(如是) 後喻(如人) 三結(說一) 二例諸會顯重重(如是) 二彼佛為主重重(十方) 三彼此相望重重(如是) 三結指(故云) 二通前配屬(然上) 鈔謂是通方之說者釋齊唱亦釋科中別字 鈔略有三句者皆約說者為主證者為伴非約聽者約主唯一約伴須多然因人果人雖皆通主伴而主伴不雜故下疏云主主不相見伴伴不相 見主伴伴主則互相見若不相見則各徧法界若互相見則同徧法界等所言齊唱者亦約互為主伴義邊同時徧法界故得十方齊唱也言果主 果伴者問若果主果伴齊唱者僧祇隨好是佛說餘是菩薩說豈遮那并十方佛皆說耶答發心品說十方佛同名法慧證言我等諸佛亦如是說 諸佛既說此佛豈獨不說耶故知但約所表如前已明言因主因伴等者准會解及指玄等以說者為主聽者為伴此中何不指海會為伴而獨指 十方法慧菩薩耶故知此方說者為主時十方說者證之為伴十方說者為主時此方說者菩薩證之為伴故云主伴齊唱然海會等只得為聽眾 不得望說者為伴故果主因伴之中亦唯言普賢等不言餘海會也又旨玄云對屬為文前句頓字唯約說者此句齊字亦為約說者頓之與齊周

23 徧十方非漸次故前句所該中名頓今亦所極中名齊若後能先所則有不對之失今詳如此消釋似不得疏文之意上一極字已明遍於十方今 又齊字目遍則有重繁之失故知前該與頓約橫竪異此極與齊約能所別智者詳之言果主因伴者問前果主果伴因主因伴十方互望可曰重 重今但遮那為主普賢等為伴豈有重重極十方耶答此是一重普賢更與阿閦為伴二重如是望於十方亦有重重義也問若果主因伴齊唱者 僧祇隨好果說因不說餘品因說果不說豈得齊唱答佛義如前菩薩亦說二品者以表細顯超故云佛說亦不礙於菩薩同說也問如說十地佛 與金剛藏皆說豈不雜亂答普賢三昧品說十方諸佛同聲讚於普賢豈其同聲亦雜亂耶多既不雜二人齊唱豈成雜亂如諸菩薩同時應於萬 類尚不雜亂況此雜亂耶 鈔如法慧等者問如法慧說法十方佛證何不亦有因主果伴故此答也問其十方佛應闕伴義設爾下答也問四句圓融方為圓故今何闕此句 耶答理實亦具今約不壞尊卑之相順軌儀故如下真妄交徹而但云即凡心而見佛心等 鈔此界之東者即妙喜世界阿閦如來(此云不動) 即知為主須一為伴須多也 鈔有法界諸佛重數者上唯約十方諸佛則唯十重此以法界諸佛相望則有法界無盡重數思之 鈔如十人下正喻果主果伴亦可兼喻下之因主因伴不喻果主因伴 鈔佛主菩薩伴亦然者問因主因伴有互望義可云亦然其果主因伴無互望義云何例云亦然耶答諸說法菩薩不但望於本佛為伴者更與餘 佛為伴乃有無盡重數故云亦然斯則言總意別 鈔自有三義者結上三句以為三義也 鈔二者遮那一佛下此約互遍論重重也然且約三句中果主因伴一句徧也 鈔遮那處普光堂者說第二會處也然有三釋一殿是寶成光普照故二佛於其中放普光故三佛於殿中說普法門慧光照世故立斯名初義依 主後二有財言東方等者經列十方東方如文殊南方妙色世界覺首菩薩西方蓮華色世界財首菩薩北方瞻葡華色寶首東北方優鉢羅華色 功德首東南方金色目首西南方寶色精進首西北方金剛色法首下方玻璃色智首上方平等色賢首如是十方皆去十佛剎塵數界外而來普 光堂也此即布定主伴遠近 鈔若此主佛向東一界下此略示壓東一重之相也有法喻合此法說也如佛初坐普光堂文殊去十佛剎而來今佛向東徧一界已壓第一重伴 剎應文殊過九佛剎塵數界外而來然以主伴皆徧故文殊還去十剎塵外也 鈔如長空下此喻有二意一略喻上主伴諸剎遠近常定故云月如主佛列宿如伴二略喻主伴不分而徧故云一一水中遠近皆現謂且如此一 溪中所現星月遠近如此若移此星月更近東一溪所現星月遠近亦然是知是中移者不動此界初一重主伴更移近東一界然此喻雖有不分 而徧之義無相壓重重之理故云略也 鈔義當下合也可知 鈔如是主佛下顯餘重先明東之十重以佛初坐普光堂時文殊自十剎塵界外來今主佛徧東正當文殊住處金色依前近東還十剎塵界其西 蓮華色應遠二十剎塵界外今亦不然唯十剎塵界外而來言如是主佛極於東方等者如去金色之東十剎塵界外則金色應在於西十剎塵界 外言終不見文殊下遮妄解也妄解云主佛既極於東文殊應從西向佛今遮也意謂文殊亦從東十剎塵界外來近主佛又妄解云莫不文殊從 西而來於佛前過東邊去方却從東向西來近主佛故今遮云亦不見文殊等然此兩節文有解前遮佛不過文殊向東後遮文殊不過佛向西然 不及前解餘方妄解例此可遮 鈔如是主佛極西方下明西之十重例上可知十方皆然 鈔如人以十錢下且約大數理實先以十一錢布地向東餘方各十總有一百一也法喻方齊每一文錢心如此界主處錢邊緣如金色等伴處開 通元寶等如相去十剎塵界也言第一錢當中者如第一重主伴遠近分量皆爾以第二壓第一錢上者此第二錢望下一錢開通元寶分量十分 之中移近東一分故云近東一緣之地則開通元寶等亦近東一緣之地喻主佛近東一界餘伴剎亦各相去十剎塵界而各近東一界如此次十 錢相壓皆爾有以開通元寶一字喻一佛剎塵界者重重之義稱隱又主佛至金色處時蓮華色界當娑婆處之義不成也今以圖示

24

25 鈔如第一會重重下前猶各各自會論重重今則諸會重重者復相望論重重也若四十八會者下品經有十萬偈四十八品即以一品為一會也 中本一千二百品應成一千二百箇重重言無盡品者即上本經之品也 鈔如是諸佛重重相望者此佛為主重重望彼佛為主重重影此菩薩為伴重重望彼菩薩為伴重重亦互相徧具上三義故疏云主伴重重等問 上說三句主伴今何唯就果主因伴論此重重餘何不爾答義准知故然上猶約顯而說若更細而論如於此處見佛坐一切塵中悉亦然故名主 伴重重則固難思議矣 鈔餘義至下即依處中十重明徧則此佛與彼佛同徧各徧前九重也 鈔然疏本意下問說經處為意生身等豈不義成曲巧耶此答也言全不昭著者集玄云說處配意生身此舉所依處顯能依身又說經時舉所持 時顯能持身又被海會舉所被眾顯能被身如此二三身既非直顯故云全不昭著也 疏雖空空絕跡下四句雖字義含縱奪意該兩對此由前科道理雖玄義多涉迹恐不了者以本末相乖為難故今初句縱其空無朕迹下句奪其 空不乖相下對上句縱其理本無言下句奪其不礙言然此兩對皆含法喻皆可意得言浩瀚者有本云浩爾以對上燦然故後人改為浩瀚取其 讀便也 鈔恐有難言等者難意以無相無言之本難有相有言之迹答意要由相故方顯無相要由言故方顯無言故也須知大意言大象無形大音無聲 者此借老子德經文而立理也彼本云大音希聲今以下句云希微絕朕恐文涉重故改為無聲也言希微絕朕者義引老子道經視之不見章文 也彼云聽之不聞曰希注云希聲之微也道非聲故聽之不聞搏之不得曰微注云搏執持也微妙也道無形故執持不得以況佛教至理甚深難 可思議 鈔則心絕動搖等者即大般若那伽室利分中文也(梵語那伽此云龍室利此云吉祥) 以龍吉祥欲入城乞食妙吉祥曰隨汝意往然於行時勿得舉足勿 得下足勿屈勿伸勿起於心勿興戲論勿生路想城邑聚落想大小男女想所以者何菩薩遠離諸所有想無高無下無卷無舒心絕動搖言忘戲 論無有數量今唯用一對耳言何用下總結相違 鈔故今釋下總答前難也不因教說至理無言何以知乎無言不因今容煥目何以知真身無相則因言入理藉像表真理必然矣 鈔十忍品下引諸文證指配甚明不勞更釋 鈔今疏下上即束義懸明此下方按文隨釋 鈔法性本空空無諸相者直談真性絕相曰空言緣生之法無性故空者又推一切法既假緣成當知無性故空復有何相(上自性空此緣生故空) 皆釋 上空一字借空下釋下空一字 鈔中論云者本頌即龍樹造青目菩薩釋云為破六十二見及無明等煩惱故說空若人於空復生見者是不可化譬如病須服藥可治若藥復為 病則不可治如火從薪出以水可滅若從水生為用何滅 鈔經云下即須彌偈讚品文無上慧菩薩偈也疏鈔釋云初句牒無二之迹以此前經云此中無有二故今牒云無中無有二次句遣之言無二者 但言無有二非謂有無二即執成病若存無二之見則還成二以無二必對二故遣之又遣之以至於無遣故云三界一切空謂第一義空諸佛同 見故云爾也(此段准寂照唯證上空字即鈔中云即空空也者應剩一空字今詳應雙證二空字思之可見) 鈔次云下疏云正顯令住無住之覺身即非身故無可悟身見兩亡真法身也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以悟自身故云則空亦無所住矣(寂照唯證後空字 今詳亦證二空上二句證初空下二句證後空) 鈔又上無中無有下問何以重釋此文答有二意若寂照等意前唯證初空一字今又證空空也若今解者前已證二空義今又成真空以勝前二 空故云三界一切空即真空也真空即第一義故前二有所遣到此無所遣也即下絕迹之義也 鈔言絕迹下若不得意千里遣之未免於跡如以楔出楔以賊逐賊無有已時故云有所得故如鳥履沙無所得故當句即絕 鈔若礙於言身子被呵者淨名經中舍利弗問天女曰止此室其已久如答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舍利弗言止此久耶天女曰耆年解脫亦如何 久舍利弗默然不答天女曰如何耆年大智而默答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此上即若礙於言也) 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所以者何解 脫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解脫相(則身子被呵也) 不礙於言 文殊攸讚者文殊問淨名何等入不二法門淨名默然文殊讚言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言說是為真入不二法門(如下第六鈔中具明) 意云若一向 無言為是文殊亦應默然不應以言而讚也鈔況文字下不但如前無言不礙言況此言來無所從性不可得故即言時亦亡言也故雖性本無言 而不礙性海之中言教波瀾浩瀚今言教海對上義天欲成文故或可言教深廣亦如海也言是以下收成上義言八音者即梵摩喻經所說八音 如前已引言演大藏於龍宮者謂佛滅度後所說教法大分隱於龍宮至龍樹時方入搜求流布中外或云龍宮藏者從喻彰名龍宮多珍寶法藏 具無邊義故 鈔故知下結勸也言至趣非遠者無相秪在相中故非遠下句即相亡相故心無所得而得之則觸處甚深而莫測反顯未得意者雖近而莫覩言 象易知而淺近恒寂故非近即言不礙無言也下句即言亡言云若亡情體之則目擊之事無不幽矣目擊之言語出莊子彼云孔子欲見溫伯雪 子久矣及見絕無一言子路恠之孔子曰如斯人者目擊而道存何用容聲矣言絕下一句成上至趣非遠無相不礙相也繁興下一句成上言象 非近言不礙無言也言故即言亡言也者成上一邊影取即相亡相言融常心言者謂上聖人言象既爾融通我等常途心所緣相及諸言說理皆 如是故云無所遺矣

26 疏若乃千門潛注下初二字則引文之詞初句垂末下句歸本並如鈔釋 鈔以華嚴為根本法輪者此約部帙明本末不約五教而說不爾豈獨華嚴一經占盡圓教(有以圓教為此中本前四為此中末者非正義也) 鈔開漸之本者所開即漸能開即佛所依開處即華嚴本教言如海等者指文所出即出現品意彼云譬如大海潛流四天下地有穿鑒者無不得 水彼喻佛智普入一切眾生身心今借喻華嚴根本法輪潛注眾典故 鈔九流下亦指文所出即肇公涅槃無名論文也九流者有二一瑤公注云即九類眾生也此依聖教說即九有也二云即儒家流道家流陰陽流 法流名流墨流縱橫流雜流農流前義為正以三界九類眾生會歸於涅槃三乘聖人於此涅槃亦冥然而會故智論云魚歸於水鳥歸於林聖歸 涅槃法歸分別 鈔故論云下即攝論文彼明三身從法身流上句證開漸下句證歸本 鈔故法華云下證開漸言一佛乘即華嚴者約所詮目能詮也會三下證歸本 鈔第五經者即從地湧出品也由上首四大菩薩問佛云如來安樂少病少惱諸眾生等易可化度不令世尊生疲勞耶故佛答云始見我身等是 眾生易度無疲勞之相也言法華攝餘經歸華嚴者天台宗中法華補注有破此文立其四難一歸彼不歸此難謂法華攝於餘經何不歸自而歸 華嚴二當部無文難謂法華部內實無入華嚴之文三自語相違難謂是經之言既云法華何謂之歸華嚴耶四縱圓奪別難謂若華嚴便說一極 者圓教可爾兼別如何(彼以華嚴兼別說圓) 准會解皆為通之且通初難者若法華不歸華嚴而別歸自法華者應佛慧有二以前始見我身入佛慧是 華嚴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佛慧是法華則有二佛慧也通第二難者即今此令入佛慧豈非當部之文耶又信解品中初見其父踞獅子床如說 華嚴後認天性之父子如說法華然則此父豈非昔父耶此亦當經文爾通第三難者既因是經即是法華其終入於佛慧既與始入無殊豈非法 華是經攝末歸華嚴之本耶明知自語前後相契通第四難者不善他宗也兼別之說唯汝自宗中義只由汝自宗中不合以華嚴兼於一別故失 圓融具德宗旨今亦以此為難不亦悲夫問如上所通義皆可見然經但云入於佛慧如何乃云歸華嚴耶答此約所詮顯能詮也如上云一佛乘 者即華嚴也者同此義爾以華嚴正詮法界法界即是一乘一乘即是佛慧今歸所詮佛慧即是歸能詮華嚴也是中攝末歸本四字若作釋者能 攝是法華末謂餘經是末之攝能攝名攝攝末即能歸攝末歸之本名攝末歸本以華嚴為本依主持業可知又所攝即末所歸名歸攝末之歸攝 末歸即本名攝末歸本亦以華嚴為本言餘如下說者即下教攝中及為教本中說也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四

27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五 蒼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疏其為旨也下此句雖標在初義貫下二種無礙言冥真下方示三大也問此三大文有四句前三句三大互在第四句止觀雙流何以科中皆云 三大耶答三大是境止觀是心今科但云三大者舉境攝心也或影略故問華嚴三大應與終教等別今何約理事無礙中示三大耶答若別示三 大之相相用二大皆具十玄正當事事無礙雖體大中亦全相用而常徧今由明三大互在事理相融故當理事無礙然勝德之相繁興之用約不 礙真體雖屬事理無礙而相用中常含同別之旨亦即同中必有別義也即有其所通無其所局 鈔雖此經中等者問經詮四法界何以但明後二不說前二事之與理耶故此答也言此門即義分齊中意者彼雖四門今略敘二於二義亦略敘 之復與彼文互相影略彼開十門多明所觀今三止觀即凡心而見佛心及理事雙修等多明能觀應以此之能觀亦觀彼所觀以彼之所觀亦對 此能觀等也 鈔今約能詮等者問此下旨趣玄微即是所詮何言能詮經中答經為能詮詮三大之義豈非所詮問既是所詮前往復等亦是所詮如何不同答 前約收歸宗體此約汎明所詮如下宗趣通局豈濫義理分齊 鈔今明三大所在者問前云三大獨在法界此亦明三大所在云何成異答前別明三大相中不言在處至最後方結歸法界此別說三大便明所 在即三大互在故不同也 鈔為成己宗者不對於他故名己宗此對他以辯故云遮異釋也此正是作文之意以彼刊定立德相業用各十玄門德相唯淨業用通染故彼敘 體即通於事敘相則無相作相入(不通用也) 敘用方有相入相作(不通相也) 故疏主破云使德相無相入相作即用之體不成德相不通染門交徹之 旨寧就今正遮此也 鈔無去無來者離三世故名常影取現在也以不生為無滅等者離四相故名常影取住異二相等字等於餘文彼次文云事包萬類理極一如理 無事而不融事無理而不徹等問准此文則刊定之體亦通事也與此冥真體於萬化之域正同何云遮異釋耶答體雖通事相用各別不許互通 今約相用故遮異釋或可彼云雖有今之所引等下之文彼意唯以鈔中所引能等之文為體不取所等故今遮之 鈔同異類下別顯德相中二門也鈔文超間讀之則顯初即第九微細德此約同類異類體別各能微細容持一能容多多是所持故喻芥瓶下句 即第十因陀羅網德也雖德相具十玄唯舉後二例初八也 鈔其為用也下若約刊定業用十玄配者不分而徧不去而臻即第六純雜用不分名純而徧即雜一多大小而互為即第五相作用延促靜亂而 相在即第三相在用或通第七隱顯用以靜亂相在如東方入正定西方從定起等等字等其餘文彼次文云多劫入於一劫非卷非舒微塵納於 世界無增無減釋曰上句第四相入用下句第九微細用此通舉業用六玄略餘四門也有以鈔大小互為配廣狹門延促相在配十世門者非也 彼不立廣狹唯取純雜不立十世以時為所依體事故不可以此之十玄配彼之用大也思之問豈以事理無礙之淺義能遮事事無礙之深義耶 答不遮相用二大中各明事事無礙但遮彼體相用三互望不明無礙故今遮之恐令三大一向別故 鈔今但明下上皆標舉問答敘其所遮此下方是別釋疏文言深玄者謂前設明十玄等亦皆名事若相用平等總明為理此二無礙方為深玄故 前鈔云雖廣說事及說於理而皆無礙故不爾但是同教事理無礙豈是此經旨趣玄微 鈔萬化乃事法之總名者如十對體事皆名為事皆歸真性而為體大其體大還在萬化事中 鈔原夫下一句總標蕭然下別釋言蕭然空寂即離言湛爾冲玄即離相玄之又玄下無相不礙相表者外也寂之又寂下無言不礙言非象表也 下相即無相在言裏也下言即離言言五目者纂要疏云一肉眼肉團中有清淨色見障內色名為肉眼(依肉之眼名為肉眼) 二天眼者於肉眼邊引淨 天眼見障外色(依大般若佛肉眼能見人中無數世界不唯障內佛淨天眼能見諸天所有細色除見天外見人事等名肉眼也) 三慧眼者以根本智照真理故四法眼者從後得智 說法度人故五佛眼者前四在佛總名佛眼又見佛性圓極名為佛眼言四辯者圭峯云一法無礙辯謂諸法自體二義無礙辯謂法上之義三詞 無礙辯謂得彼方言依彼詞句為他說故四樂說無礙辯於上三種智隨他所喜種種義語樂說無盡故初心習學九地漸成佛能究竟 鈔今疏下問若唯非異無礙義成若言非一理事各別何名無礙答若唯非異無可融通若唯非一不成無礙今由二義同時故成無礙義也 鈔明相不礙體也者亦相大與真體具非一非異故也 鈔明用不離於體下亦具非一非異義故問三大互在何不說相用互在之義耶答理實三大互在合明相用互在之義以體用互在及體相互在 義順理事無礙故此明之若相用無礙義通事事故略不顯也 鈔上體相用三大下結前生後也 鈔智周鑒而常靜下一節鈔文口科分二 初標義指文(疏智) 二分門別釋(二) 初直約止觀釋(三) 初於當句直配止觀無礙(二) 初直配止觀(若當) 後亦配權實(亦權)

28 二通對三句明鏡智無礙(若對) 三別對三句明鏡智無礙(若別) 二別約三大釋(三) 初三觀周鑒(若作) 二三止常靜(對此) 三止觀歸心(三止) 鈔能證能觀者證唯親證觀通比解上境例知上即標義繫詞亦云智周乎萬物故 鈔止觀無礙者即行者通達無礙智也言事理遍觀者無幽不燭故以相別異義故名事忘心體合故名理言惑相皆寂者觸境無念理事等障皆 止寂也二義混然名止觀無礙亦理事無礙也 鈔亦權實無礙者權即俗智實即真智二智俱融故名權實無礙 鈔若對上三句下妙嚴品疏鈔云境即真俗不二智即權實雙行若融境智方為一味問前三句明三大無礙今何但言體用無礙耶答開即三大 合為體用如大方廣即是三大若合之則大方是體廣即是用今對止觀故合為二也 鈔若別對下三體皆理三用皆事亦理事無礙也問觀云能觀可也止字何名能觀智耶答止觀雖殊皆名觀智故起信云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 界相隨順奢摩他(此云止也) 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鉢舍那(此云觀也) 觀義故故知止觀皆觀義也今此真理寂寥與止寂相 順俗諦流動與觀照相順也三大皆然 鈔若作三觀下先單以智別鑒前三大此唯釋其智字言空觀等者智論中分別色等假觀性空寂滅空觀此二不二難思中道觀也今別對三大 以相為中者以居體用之中融攝體用故言三諦齊觀者釋其周鑑二字 鈔對此三觀下言體真等者體真理與理冥故即理止也方便隨緣止者方便涉有隨一一緣無取故止即事止也離二邊分別止者即無念而止 妄不取有無等二相也 鈔三止三觀下即一而三智體隨智相用故即三而一智相用即智體雙照一三智體相用顯然雙遮一三互奪相盡智體同智相用故非一智相 用同智體故非三三止既爾三觀亦然混融無礙為一心觀故 鈔真妄交徹一段鈔文依指玄記易處麤科難處細科分二 初汎科兩段疏(疏真) 後正釋當段文(二) 初略消兩句疏(二) 初釋初句疏(二) 初釋真妄(今初) 後釋交徹(言交) 後釋後句疏(二) 初約實互即(若依論) 後依文徧即(二) 初不壞相(今云不) 後約有益(又凡此) 後廣釋前句疏(二) 初廣陳(二) 初義標(二) 初總彰四義為交徹之所由(然其) 後別開六句分交徹之行由(然或) 後逆釋(二) 初釋六句交徹(二) 初總徵(此義) 後別釋(二) 初示六句(二) 初二門出體(二) 初標(且說) 後釋(二) 初三性門(一約) 後二諦門(二者) 後依門配句(二) 初依三性門(二) 初唯識(如唯) 後涅槃(若涅)

29 後依二諦門(四) 初二諦(若依) 二隨俗(若以) 三通二(若約) 四觸物(若約) 後辨交徹(二) 初直約他無(問真) 後依此方得(二) 初標(今就) 後釋(二) 初依前三性門(二) 初對唯識(如約) 後對涅槃(二) 初正涅槃(若約) 後與引例(二) 初中觀(故中) 後此經(此經) 後依前二諦門(四) 初二諦(二) 初正依彼論略說(若依) 後廣引他教釋成(二) 初引(故彰) 後釋(二) 初此句(即真) 後例餘(餘可) 二隨俗(若約) 三通二(真妄) 四觸物(若觸) 後釋四義所由(次明) 四後總結(是知) 鈔真謂理也等者真妄二法作三對釋理之與惑能所障對生之與佛能所化對此言眾生等覺已下皆名眾生以第八識為趣生體此位之中猶 未轉成圓鏡智故問何以生佛為真妄耶答肇公無名論云真由離起故佛名真妄由著生故生名妄楞嚴亦云由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 妄名真生死涅槃流轉還滅對已上三對皆悉交徹但是義分齊理事無礙門中別義 鈔真該妄末者上三對真皆為源妄皆為末言如波與濕下喻顯波喻妄濕喻真交徹可知 鈔今云爾者下問既合云凡聖互收今何不爾故此答也以不壞相及有益二所以故言不壞相者約修證義說不壞聖相故若壞聖相修行之人 何所希望耶有益者於生有益二義各從一邊說也問前釋真妄以為佛生今此何云凡聖答欲顯真妄通生佛與凡聖有互寬狹故前言生佛即 真狹妄寬等覺已下皆為生故今言凡聖即妄狹真寬三乘見道皆為聖故問三乘見道已上何得名真答俱見理故前對既已理為真見理聖人 豈不即真或可聖謂至聖唯目佛也凡雖總舉地前意顯難思亦不遮等覺已下為眾生也謂地前之妄尚得即真等覺下豈不即耶二釋皆通問 若依前釋何云聖無煩惱答唯無分別故不同凡 鈔於凡有益者令不自欺故亦於他無慢故言令人妄解者謂却沉淪故還迷妄故問即凡見佛豈不叨濫聖流亦誤敬於麤人若即佛是凡方知 德用自在進退無滯此責既齊如何遣通答為遮於妄解方便化根今又作斯謬執豈為正解耶已上略消二句疏竟然上但說生佛一對交徹義 其理惑一對生死涅槃一對准上說之 鈔然其真妄下上雖略釋其真妄交徹一句義猶未盡故有然字然者不盡之詞先彰交徹所以有六故字有云二三合故有五所以有云理實五 六亦合但四所以四者為正今立云一不離一心故二真妄相依故三無有二體故四真妄相收故以此四因故得交徹也 鈔然或說下明交徹之行相有其六句一妄空真有二妄有真空三真妄俱空四真妄俱有五真妄俱非空有六真妄俱通空有(五雙非六雙是) 三對 皆先空後有者順性宗故 鈔一約三性下總束真妄法體為三性即前三對真妄理及涅槃唯是圓成佛通依圓生死及惑皆通於依計或惑唯遍計具二執故 鈔二諦多門下文中廣說八諦區分四重二諦各各不同今具約理事以配二諦也言設淨分下問前三性中依他淨分同真染分為妄今若俗諦 為妄者無漏五蘊淨分依他之事亦妄耶故此答也言妄未盡者有三意一云如楞嚴經云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今淨對染以立對待未忘故 云未盡二云雖體是無漏由假緣成豈有實耶三云淨分依他依相教有實五蘊有為之法今以不即無妄未盡故 鈔如唯識下依門別配前空有六句而不次第但隨義故今唯識中依三性以明二句一遍計對圓成說第一句(妄空真有) 二以染分依他對圓成 及淨分說第四句(真妄俱是有) 此約相教

30 鈔若涅槃下此約性宗故不同唯識染分為有故云染分為空是生死法故淨分依他是涅槃果德故與圓成皆有亦即初句(前唯識約遍計對圓成為初 句今取唯識第四句義成初句也對思可了) 問若以染分為妄淨分為真論交徹者豈非事事無礙答豈前不云淨分同真耶亦即事理無礙也已上三性中配 初四二句訖 鈔若依三論下即中百門三論也此空宗義下四皆是也雖彼宗大分明空亦含性義故疏主云以三論宗四諦品前以空遣有四諦品後以空立 有乃至三觀齊驅三諦無礙豈獨空耶有云學龍猛宗墮惡趣空斯言可怖約俗雖有就真唯空謂世諦妄有真諦真空即第二句妄有真空此則 二諦別論故影公中論序云俗諦故有真諦故無 鈔若約隨俗說下假說妄世俗真勝義如是二諦則第三句真妄俱空如長短相形但隨俗假說二諦也問前云世諦故有何故隨俗名為空耶答 以不但為有既曰隨俗故知俱空問何故不隨真說二諦耶答若隨真說二諦者此理不應何者若真上說二諦真妄俱空者俗可言空真不可言 空故若俱有者真可言有俗不可言有故若言妄空真有者濫此後真妄俱通二諦空有義故若言妄有真空者唯真之上云何妄有故不隨真說 二諦也 鈔若約真妄俱通二諦者第六句(雙是) 然此有二釋一云真妄俱真諦時俱是空真妄俱俗諦時俱是有二云真俗二法皆通於真妄俱空俱有蓋 其諸法准一乘章皆有空有二義用者臨時或單或雙俱存俱泯隨取皆得如三性法遍計情有理空依他相有性空圓成性有相空餘皆准此故 真俗二諦皆通空有二義二釋皆通 鈔若約觸物皆中者已上約二諦俱存中道此約二諦俱泯中道既離空有二邊故真妄皆非空非有第五句也(雙非) 問前總束中但明二諦今配 句中何說三諦耶答中道無別法體但依二諦說之亦不相違 鈔約宗以明下揀餘宗然有二義一唯揀唯識等字內等不揀涅槃三論以望華嚴雖大同小異亦得交徹故不揀也一云三皆揀之約不俱德揀 亦無失等字外等唯識不徹可知涅槃不交徹者空是生死不空涅槃二義對論故為不交徹也三論雖談中道今此別約雙非空有無可交徹故 皆揀之問彼既不明交徹何以引其文成前六句耶答用唯識等文成華嚴義妙之至矣以引彼根令入圓法故 鈔今就華嚴下總收前法皆得交徹也以具一心下總出所以也 鈔如約遍計下以三性各有二義故圓成不變隨緣依他相有性無徧計情有理無今先約徧計二義故得交徹不同唯識唯是空也此下但隨義 明不拘次第此即於第二句妄有真空交徹義也若依前第一句妄空真有明交徹者合云遍計妄空即圓成真有妄徹真也圓成真有即徧計妄 空真徹妄也 鈔若染分下此亦於上第二句妄有真空明交徹也而前約遍計此約依他二義不同若依第四句真妄俱有明交徹者應云染分依他妄有即圓 成真有妄徹真也圓成真有即染分依他妄有真徹妄也然上三性中唯約徧計及染分依他說其圓成二義淨分二義思之可了 鈔若約生死下即前涅槃中義今亦交徹亦依初句妄空真有明交徹也鈔故中論下引證即涅槃品文本文云涅槃與世界無有少差別世間與 涅槃亦無少差別涅槃之實際與世間實際如是之二際無毫釐差別今義引耳問前揀中論不得交徹今證交徹何引中論答前是中論一分俱 非義此是二分無礙義故引之也長毛曰毫十毫曰釐問涅槃與實際何異答涅槃依還滅門而立實際不屬詮門故以實際融之即兼顯真妄二 法同依一心之所以也 鈔此經下亦證前生死涅槃二交徹也即須彌偈讚品文疏鈔云煩惱名諍觸動善品損害自他故名為諍此有漏法諍隨增故名為有諍有彼諍 故故生死者有漏為體無彼煩惱故稱涅槃但因煩惱有無假立其名何有真實二互相即舉一全收故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若對前六句者 有二師義若寂照云此及中論皆正證前涅槃第一句妄空真有交徹義也言亦俱空俱有者若四句同時亦可兼證第六雙是句若前二句明俱 有後二句明俱空不得一時即證三四二句交徹義也若指玄及會解正證第三第四二句交徹義也以初二句為俱有後二句為俱空二釋隨取 若以此唯證前涅槃之義前解為正涅槃前正釋中唯第一句故唯要前二句經文為證也鈔家以文便兼引四句故有亦言亦者兼也豈可以為 正證耶指玄釋云亦者不定之義不唯依於涅槃第一句攝更約此經亦在第三第四句攝今詳指玄既云不唯及與亦在者寂照以釋初句為正 三四為兼有何過耶指玄又云如解唯識不必句同今詳唯識約其本義隨其前後其理無差今約引證若句不同何所證耶智者詳之 鈔以妄為俗諦下第二句妄有真空明交徹也 鈔故影公下即曇影法師乃什公弟子即八哲之一數此即所作中論序也言乃至者次文云不滯於無則斷見絕息不存於有則常見氷消俱不 俱等何由而有諸邊都寂故云皆離(今云寂此諸邊故名中道) 鈔主釋曰此當俗有真空義也意云然統收其要妙所歸則融會通達於二諦以真諦故無 有真空也俗諦故無無妄有也真雖空而妄有故不滯空斷見絕息則真徹妄也妄雖有而真空故不著有常見氷消則妄徹真也問此妄有真空 與前情有理無名妄有真空并前緣生無性妄有真空何別答初約遍計次約依他此約二諦故不相濫 鈔餘可思准者有多意一云此文亦可具於餘句如寂此諸邊即第五俱非句故云思准或可思准乃至之文如前已引或可此文准後鈔主釋之 有四類四對等義今但證其妄有真空餘釋可准思之具如會解中引 鈔若約隨俗下第三句真妄俱空交徹義也由無定實故得交徹 鈔真妄皆真下有二師義若寂照唯明第三句真妄俱空交徹義也即屬三論第二義中之別義前約二諦隨俗此約隨真故是第三句若指玄即 前三論中第三義然不全牒前文言真妄通真者影取通俗故言一味者是雙照空有為一味故即明第六真妄亦空亦有之句也後解為正依前 解者文有漏落故 鈔若約觸物皆中下即第五句真妄俱非空有交徹義也以俱非二邊雙泯中道故交徹

31 鈔若逐假名字下謂若但隨逐生死涅槃假名字執取堅著此二法者次經云此人不如實不知聖妙道言顛倒下須彌偈讚鈔云謂佛已成道功 德難量我心妄惑則名為劣雖無叨濫不了真源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為顛倒耳 鈔此亦法性宗下揀法相宗雖攝一切法歸如仍非即如此法性宗一切法即如豈妄外有真耶則該下釋上也或可上約反成今約正顯皆法性 宗故置亦言也 鈔則該妄之真下上句真即妄而不礙真下句妄即真而不礙妄也 疏事理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者上句標下句釋依本智即修理求佛智即修事本智即佛境界知經云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淨開 示諸羣生佛智即佛境界智經云諸佛智自在三世無所礙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虗空亦名權實二智亦根本後得二智亦理量二智始本二覺 也 鈔上來交徹下有二意初躡上顯文意以前云即凡心而見佛心恐人誤執我心既即佛心不必修行也故此舉雙修之行 鈔亦由下第二直顯文意謂學南宗失意者習三論不得意者謂依本智性即身是佛何用修於萬行六祖既言鏡本自明不拂不瑩豈為不了但 恃天真不須用力溺斯見者近代尤多斯則懶不修斷一切法門猶未通達即守默之癡禪學北宗失意者或義學不通之者及不參問善友不聽 經論但以善心修行者執教法中說修行方便要須起於事行自心之外別求如來依他勝緣以成自己功德乃尋文之狂慧故云並為偏執 鈔無漏智性本自具足者起信云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等故 鈔無所求中吾故求即大方等陀羅尼經中佛為雷音說華聚菩薩往昔因緣云昔有菩薩名曰上首入城乞食時有比丘名曰恒伽問乞士曰汝 從何來答曰我從真實中來又問何謂真實答曰寂滅相故名真實問寂滅相中有所求耶無所求耶答曰無所求又問既無所求何用求耶答曰 無所求中吾故求之乃至又問菩薩於何處求答於六波羅蜜中求恒伽聞已賣身供養此則求無所求分別俱亡雖終日求而無所求也言心鏡 下責前禪宗不拂不瑩之義也又理不礙事下雙結成二修也 疏理隨事變下圭山釋云兩對皆上句明所以下句正明事事無礙雖一多緣起似濫所以然唯約無礙宗說問何故鈔中皆判為所以耶答以上 二句該下二句皆性理融通因也 鈔亦分為二者有二意一望上理事無礙亦分二故二者望下義分齊中周徧含容亦分二故 鈔所以事事下總徵所以以理融事故一句總答也是當門因言初句下正釋二義初義為異門因一即是理多即是事緣起可知若事下反顯今 由下順明言下句下明當門因言理既融通下謂此事與彼事中理非一非異故融一切事亦非一非異也言餘至下明者義理分齊具明十因 故 疏故得十身下科云相即疏云相作者欲會刊定記主相即相作二種玄門無別異義歸此一門故科及疏互言即作也 鈔古今名異者古即至相有此名也今即賢首改為廣狹至下自會 鈔即第八地等者疏鈔釋云由第一義智不分別自身他身故住平等理離分別言非唯照同一性亦乃能所照亡此菩薩知下世俗智也所知十 身皆是毗盧遮那正覺之體三界五趣無盡剎土能招身土業及煩惱今雖言報唯取能招四向四果自悟緣生三賢十地妙覺果人世出世智一 切教理行果理空事空如次是十身之體十地論攝為三初三染分次六淨分後一不二分然國土身合通於淨且從一類以判為染次六總以三 乘為淨分於中前四是人佛菩薩但因果之異次一是能證智後一是所證理問內十身中理智與此理智何別答寬狹異故謂外十身中理智二 法通於五教三乘差別之智及教理行果一切諸法之理故寬內十身中理智唯當乘所具法性之理無礙之智故狹也問既是遮那十身豈可為 八地菩薩俗智境耶答為對上之第一義真智真境且名為俗若直說遮那之身真俗豈局耶蓋順義無方故問唯識云虗空但依識假施設有未 曾聞說虗空名隨分別有虗空相等楞嚴亦云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虗空悉皆消殞何用虗妄無體之義為佛身耶答圓教明此事體性難思故得 為佛身也言知諸眾生下先明相作所由由隨機故或是相作之意意欲攝生故言能以下別顯相作略為四番問法身中理法智身虗空身此三 皆無形質云何言作答若約自智證於法自然應現令於虗空忽見自身即是作義若約機明菩薩令眾生契合理智混同虗空便是作義依止義 邊得名為身問作眾生時亦如染眾生有苦惱否答如世遊戲無損動故今文雖舉四番理應具十成一百身言自身即菩薩身故若自身唯八地 菩薩望諸菩薩別則有一百一十身也 鈔不壞相者約行布也相作二字即約圓融二義無礙方立玄門 鈔其猶下即淨名經以小例大明不壞義非證相入七十七經所證亦然言住處者是彌勒菩薩住處也 鈔是菩薩遊戲者離世間疏云如世遊戲無損動故言於涅槃下問上證理事無礙今何證事事無礙耶答約差別義何非事事無礙 鈔六位等者具如後彰地位中說也 鈔雖有即入意取廣狹者即入是因廣狹是宗以因顯宗故此中大身大剎入塵入毛即異體廣狹晉經下即同體廣狹言至大有小相即法無定 性因也 疏炳然齊現已下八玄皆約喻明今喻芥缾法中如經云於一微細毛孔中不可說剎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諸剎諸剎不能徧毛孔毛若琉璃缾剎 若芥子法喻可知 鈔一能含多下設所含中却取一法為能含亦是一能含多故曰相容

32 鈔此即如來下辯喻所出由此喻古來未有賢首只有束箭喻故今示所出也經云爾時世尊在三昧中放眉間光名大顯發所有一切功用未證 十地諸菩薩等遇斯光已悉見空中諸毛端處及微塵中無量佛剎如琉璃缾盛芥子觀者悉見(意取歷歷區分不錯亂之狀也) 一本云白芥子者即大方 廣佛華嚴經佛不思議境界分云盛白芥子餘文全同言琉璃者一切經音義云具云吠琉璃耶此云不遠山謂西域有山去波羅柰城不遠此寶 出彼故以名之義淨三藏翻云綠色寶又云青色 鈔亦是緣起實德者揀業用也理實此門亦通業用今揀人天之業用故言非人天所作者瑜伽五十四說色無色天變身萬億共立毛端皆定通 力隨心所作今正揀此也但似而非真曾不說言真如具無盡德等 鈔如八相下經名微細故立此微細門即離世間品文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甚微細趣何等為十所謂在母胎中自在示現初發菩提心 乃至灌頂地在母胎中住兜率天在母胎中示現初生在母胎中示現童子地在母胎中示現處王宮在母胎中示現出家在母胎中示現苦行在 母胎中示現詣道場成等正覺在母胎中示現轉法輪在母胎中示現般涅槃在母胎中示現大微細謂一切菩薩行一切如來自在神力無量差 別門釋曰在母胎中一相八相皆具萬德斯圓如一相既爾相相皆然也然亦通德相業用今引此但證德相爾言能含微細者如一毛一塵一相 等難知微細者微塵不大剎不小等而能容故 鈔隨一法攝無盡法者當門具也即教義等十對體事無法不收故及下九門者以列次則此門在初故下九門能具門所具法皆此門中具也以 此下出總具所以若唯具當門義不成總故 鈔潮不過限者五十二經說四天下有二萬五千河流入海中又有八十億諸龍王宮各有其水流入大海涌出有時故潮不失時又准五十一經 海有四大寶能消眾水故海水無有增減一名日藏二名離潤三名火 光四名盡無餘若無四寶從四天下乃至有頂其中所有皆悉漂沒准婆 沙論說阿鼻地獄火氣能吞消海水及儒教說沃焦石者皆非盡理也 鈔涅槃經者即高貴德王菩薩品十功德中第六功德也彼喻修金剛三昧已修一切三昧今借喻此可知 疏等虗空之千光者圓覺云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圓滿無壞無雜即喻所出也 鈔互為緣起者緣起相由門意一切法上有有力能成義邊為緣無力所成義邊為起名力用交徹也故得下正明相入方是玄門言是曰相容者 與微細相容不同上唯一容多此一多互容也 鈔亦可喻相即者以前相即亦有相入義但取相即為門今此喻中亦含相即但取相入為門也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五

33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六 蒼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疏隱顯俱成等者經云譬如月輪閻浮提人見其形小而亦不減月中住者見其形大而亦不增釋曰見大則大顯小隱見小則小顯大隱而無增 減前是祕密俱成餘一切法類此可知 鈔八九夜月者下疏云月者缺也有虧缺故下面頗胝迦寶水精所成能冷能照長阿含云其城方正一千九百六十里高下亦爾王座二十里遙 看似圓而實方正(日天同此) 俱舍云近日日影覆故見月輪缺(以日行稍疾月行稍遲行度有異如月時盡漸近日輪日光赫奕發輝照彼月輪映奪不現) 乃至對照或隔須彌 不被照時即全體現今取映奪一半之八九夜月為喻也言不同晦月者初學記云晦者月盡之名晦者灰也火死為灰月光盡而似之也弘決志 云晦者暗也言望者初學記云望者滿月之名日月相望也然此喻有二種隱顯從上喻及法合異體隱顯也如東方下先對異體而東方入處下 彰其同體或但喻其隱顯並通同異體義 疏重重交映下今疏雖八皆舉喻若就門為言唯此一門從喻受名若就法立應云重現無盡門 鈔亦如下以喻顯喻也以重現之理深遠難測帝網之喻世不見形故以近事以況遠旨 疏念念圓融下意謂念劫圓融今隨文對故言念念然念與劫皆有相即相入等義而與諸門異者餘就所依法此約能依時所依之法既自融通 能依之時亦融通也 鈔十種說三世者應云以三世說為十種也 鈔現在說平等者下疏云現在即事可見故但對前後立現在名言未來說無盡者下疏云未來是續起法故未來之未來名為無盡言三世說一 念者下疏云現在一念是過去家未來是未來家過去則自具三世言三世相因者此三世中現在因過未現中有過未過去因現未過中有現未 未來因過現未中有過現以果從因出不異因故則九世為別一念為總也 鈔一夕之夢經於數世者如黃梁南柯之夢亦如下鈔西域隱士等事可檢於此說之言莊生者即內篇云昔莊周夢為蝴蝶翔翔然蝴蝶也自喻 適志歟不知周也等言假寐者毛詩注云不脫衣冠而眠也 疏法門重疊等者隨舉一法即是一切無盡法門如雲起空欻然重疊徧空故 鈔下經云者有指迴向者經無顯文今義引昇兜率宮品由彼有三段經文含於四義謂初一段文有十句明多因以成多果經云百千億那由他 先住兜率諸菩薩眾以從超過三界法所生離諸煩惱行所生周遍無礙心所生甚深方便法所生無量廣大心所生堅固清淨行所生增長不思 議善根所生起阿僧祇善巧變化所成就供養佛心之所現無作法門之所印(即多因也) 出過諸天諸供養具(多果也) 供養於佛釋曰上即多因生多 果也若取前多因一一別生諸供具即第四句多因生一果(即今鈔意也) 然鈔中即義引彼第二句一因生一果文爾文云無生法忍所生一切衣今 舉此華從無生法忍所生者即義引也又加等字為多因故下疏所引倣此可知 鈔非是託此別有所表者不同法華等衣表忍辱室表慈悲但以一事表於一義復離能表別有所表故今明一事即人即法即依即正具無盡德 故 鈔至相等者終南山至相寺唐時智儼法師華嚴第二祖也稟受於文殊化身杜順和尚心既精通自有文釋勒成一卷立十玄門中有純雜賢首 即其門人也故教義中仍立純雜至探玄記方改為廣狹門言然有二意下出改之意也初意中復有二意初濫理事無礙設如下假設牒彼救詞 亦濫單約事說二者下縱成事事無礙而復奪其濫於即入 鈔今以至相約行為異者清涼出至相意應例前難云一者事如理徧故廣不壞事相故狹亦濫事理無礙答取其能如理者與不壞相明無礙何 濫理事無礙若爾至相亦取能契理明無礙故問其能如理之事如理廣徧更無餘法不壞相故則有餘法此二門異亦不成事事無礙答即廣即 狹何有二門異耶若爾至相亦即純即雜何有二門異耶二者如金剛圍山數無量悉能安置一毛端如是廣之與狹不相障礙者則事事無礙義 成而復毛中存諸山相入門也若毛即山相即門也答雖有即入意取廣狹無礙故若爾雖有即入意取純雜無礙若如向說其理則齊今以賢首 通一切法至相但約行以明義則似局故圭山云純雜約萬行與賢首為小異耳今以主伴一門在前說儀周普之中欲成十義故復出之即不遺 古德之義以妙理無方故已上辨古今取捨言比華開下方消疏文萬行芬敷披拆比況華開於錦上雖青黃等五色之線相間宣通錦上而華色 各異喻純雜也 鈔總顯高深者高約權深約小然可互通亦由深故權不測高故小絕聞故新經序云一極唱高二乘絕聽今約義順故作此明由法門高遠權雖 聞而不信由法門深妙故小雖在坐而不聞所以分此高深而不互通也 鈔又前下問此大段既明成益何前二而非益耶故此答也言反勸者未入權小不令入彼令於圓教生信仰故入者迴令入圓即成益也 鈔泰華倚天者泰華即五嶽之二泰山為東嶽言萬物皆相通泰於東方也華山為西嶽華之為言獲也言萬物生熟可得獲也言岷峨拂漢岷峨 亦二山之名漢謂天漢河漢倚天拂漢皆言其高也言論語云者即子罕第九篇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彼美夫 子之道今借初句讚此經之高也 鈔出現品云下疏云文先反顯設有之言似當假設望慈氏讚善財言餘諸菩薩於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行願今善財一生即能淨 佛剎等斯則舉權顯實非假設也言那由他者十萬為億十億為落叉十落叉為俱胝十俱胝為那由他刊定記云第九數當萬萬也言大威德法 門者鏡心錄云即一真心也問若實有此菩薩為在何位下疏答云義當三賢以入證聖必信圓故若約教道三祇亦未入玄故下鈔云若約教道

T2053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T2053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序 起載誕於緱氏終西屆于高昌 起阿耆尼國終羯若鞠闍國 起阿踰陀國終伊爛拏國 起瞻波國終迦摩縷波國王請 起尼乾占歸國終至帝城之西漕 起十九年春正月入西京終二十二年夏六月謝御製經序并答 起二十二年六月 天皇製述聖記終永徽五年春二月法師答書 起永徽六年夏五月譯理門論終顯慶元年春三月 百官謝示御製寺碑文 起顯慶元年三月謝慈恩寺碑成終三年正月隨車駕還西京 起顯慶三年正月隨車駕自洛還西京至麟德元年二月玉華宮捨化

More information

T2060 續高僧傳

T2060 續高僧傳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續高僧傳序 1 譯經篇 1 2 3 4 2 義解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習禪 1 2 3 4 5 4 明律 上 下 附文 5 護法 1 2 6 感通 1 2 7 遺身篇 8 讀誦篇 9 興福篇 10 雜科聲德篇 贊助資訊 卷目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More information

X0843 順正理論述文記

X0843 順正理論述文記 目 次 編 輯 說 明 章 節 目 次 釋 第 十 二 卷 論 釋 第 十 三 卷 論 No. 843-A 釋 第 二 十 九 卷 論 釋 第 三 十 卷 論 No. 843-B 贊 助 資 訊 卷 目 次 9 18 編 輯 說 明 本 電 子 書 以 CBETA 電 子 佛 典 集 成 Version 2016 為 資 料 來 源 漢 字 呈 現 以 Unicode 2.0 為 基 礎, 不 在

More information

JB299 三峰藏和尚語錄

JB299 三峰藏和尚語錄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序 熊開元序 弘儲序 目錄 住海虞三峰清涼禪院語 住蘇州北禪大慈禪寺語 住杭州臨平安隱禪寺語 住蘇州鄧尉山聖恩禪寺語一 住蘇州鄧尉山聖恩禪寺語二 住梁溪龍山錦樹禪院語 住杭州淨慈寺語 住秀州真如寺語 住松陵聖壽寺語 回聖恩寺語 廣錄一 廣錄二 廣錄三 頌古一 頌古二 頌古三 五宗原 臨濟宗 雲門宗 溈仰宗 法眼宗 曹洞宗 總結 傳衣法註 雜偈 大定偈 偈二首 示淨心居士 示懷上人

More information

JB198 雪關禪師語錄

JB198 雪關禪師語錄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總目 信州博山語錄 鼓山語錄 杭州虎跑語錄 妙行語錄 信州瀛山語錄 住瀛山語錄 附各剎上堂法語 答問 答上廓居士陳懋德問(雲怡文宗) 答集生余居士問 答雪航法主問(別號汝航) 答聞子將居士問 答玄鍚關主問 答穎學禪人問 答文學祈季超問 答文學嚴季玉居士問 答太宰李夢白居士問 答楚黃宋心白居士楞嚴四問 答優曇菴主三問 答毛奇生居士問 答天旋禪人問 答徑山語風禪師問 室中勘驗

More information

X1626 高僧摘要

X1626 高僧摘要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No. 1626-A 敘高僧摘要 No. 1626-B 敘 卷目 道高僧摘要卷一目 法高僧摘要卷二目 品高僧摘要卷三目 化高僧摘要卷四目 釋攝摩騰 釋道寵 釋寶唱 釋法建 釋慧恭 釋曇倫 釋志超 釋道傑 釋玄奘 釋法融 釋元珪 釋子鄰 釋神會 釋純陀 唐肅宗問慧忠禪師 釋無業 釋宗密 釋宣鑒 釋從諗 鄂州巖頭全奯禪師 韶州雲門山光奉院文偃禪師 居士都貺 釋元安 釋文悅 釋可真

More information

JB116 憨山老人夢遊全集

JB116 憨山老人夢遊全集 目 次 編 輯 說 明 章 節 目 次 法 語 一 答 鄭 崑 巖 中 丞 示 無 生 祿 禪 人 將 之 雷 陽 舟 中 示 奇 侍 者 示 無 隱 桂 禪 人 促 小 師 大 義 歸 家 山 侍 養 示 洞 聞 乘 禪 人 示 優 婆 塞 結 念 佛 社 示 真 遇 禪 人 示 優 婆 塞 易 真 潭 示 本 淨 貴 禪 人 示 法 錦 禪 人 示 性 淳 禪 人 示 妙 湛 座 主 示 靈 洲

More information

JB277 雲棲法彙

JB277 雲棲法彙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諸經日誦 序 目錄 敘 總集 朝時課誦第一 大佛頂首楞嚴咒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消災吉祥神咒 功德寶山神咒 佛母準提神咒 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 藥師灌頂真言 觀音靈感真言 七佛滅罪真言 往生淨土神咒 善天女咒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念佛緣起 回向文 暮時課誦第二 佛說阿彌陀經 懺悔文 蒙山施食儀 念佛回向 三皈依 善導和尚示臨睡入觀文 別集 經類第一

More information

旺 運限亨通 四時吉利 營求果遂 其心百歲 康寧福祉 介萃於體 諸天擁護 魔恠潛藏 不作十習 之因 不受六交之報 直往菩提 逕登彼岸 更願人人悔悟 物物豐饒 政教化成 雨暘時若無龍鬬蛟起山崩岸圻之災 無地動水立屋倒舟沉之患 無兵戈之釁 無饑饉之虞 無疫癘蟲蝗 無盜賊奸宄 玉燭恒調 金甌永固 萬方 普

旺 運限亨通 四時吉利 營求果遂 其心百歲 康寧福祉 介萃於體 諸天擁護 魔恠潛藏 不作十習 之因 不受六交之報 直往菩提 逕登彼岸 更願人人悔悟 物物豐饒 政教化成 雨暘時若無龍鬬蛟起山崩岸圻之災 無地動水立屋倒舟沉之患 無兵戈之釁 無饑饉之虞 無疫癘蟲蝗 無盜賊奸宄 玉燭恒調 金甌永固 萬方 普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4, No. 1478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78 依楞嚴究竟事懺卷上 凡熏修楞嚴究竟懺法 不須別作佛事 不必申奏表牒 不用金銀錢袱 不動鐃鈸 雲鑼 但當延名僧善士

More information

但了白雲常倚 莫問青山不知 生死情刳 心心不觸 涅槃性徧 步步還鄉 無始劬 勞 剎那報足 大孝不匱 猶曰海之一滴 何況其餘 如或未然 且從錫類篇中 作 箇蠧魚 隨分咬著一字半字 他生後世 返擲有日在 弟子廣瀹吳應賓和南謹序 No. 1435-C賸錄序 先壽昌 於法門寂寥之際 言中有響 脚下無私 使洞

但了白雲常倚 莫問青山不知 生死情刳 心心不觸 涅槃性徧 步步還鄉 無始劬 勞 剎那報足 大孝不匱 猶曰海之一滴 何況其餘 如或未然 且從錫類篇中 作 箇蠧魚 隨分咬著一字半字 他生後世 返擲有日在 弟子廣瀹吳應賓和南謹序 No. 1435-C賸錄序 先壽昌 於法門寂寥之際 言中有響 脚下無私 使洞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2, No. 143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35-A無異禪師語錄序 大光明中 無物不有 無物不空 真俗二諦 於中影現 一點靈明 溷入知見 一念瞥起 認為安身立命之處

More information

No. 1495-C重刻水懺隨聞錄序 夫心源本自澄清 性體原無純雜 祇以一念之參差 遂致千生之謬戾 往來三界 出沒四生 靜言思之 良可慨也 是以諾迦尊者觀羣生昏憒 因示以迦摩羅疾 欲 興懺文緣起 故報膝上人面瘡 將袁晁十生冤業自此消除 蜀嶺三卷懺文從茲成就 集華藏之玄文 作現生之懺悔 奈根基頑鈍者

No. 1495-C重刻水懺隨聞錄序 夫心源本自澄清 性體原無純雜 祇以一念之參差 遂致千生之謬戾 往來三界 出沒四生 靜言思之 良可慨也 是以諾迦尊者觀羣生昏憒 因示以迦摩羅疾 欲 興懺文緣起 故報膝上人面瘡 將袁晁十生冤業自此消除 蜀嶺三卷懺文從茲成就 集華藏之玄文 作現生之懺悔 奈根基頑鈍者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4, No. 149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95-A序 夫水懺隨聞錄者 乃晝中禪師註釋也 昔悟達國師患人面之瘡 若不感諾迦尊者 現澗泉之水 焉能不復為冤 始知因緣會遇

More information

相 會 聲 聲 相 應 一 句 又 作 麼 生 畢 竟 水 須 朝 海 去 到 頭 雲 定 覔 山 歸 隆 興 府 天 寧 禪 寺 語 錄 侍 者 普 通 錄 三 門 閙 市 門 頭 有 一 句 子 擺 手 出 漳 江 全 身 在 裏 許 佛 殿 稽 首 老 瞿 曇 擔 頭 入 閙 藍 炷 香 三

相 會 聲 聲 相 應 一 句 又 作 麼 生 畢 竟 水 須 朝 海 去 到 頭 雲 定 覔 山 歸 隆 興 府 天 寧 禪 寺 語 錄 侍 者 普 通 錄 三 門 閙 市 門 頭 有 一 句 子 擺 手 出 漳 江 全 身 在 裏 許 佛 殿 稽 首 老 瞿 曇 擔 頭 入 閙 藍 炷 香 三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55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355-A 無 門 老 子 早 修 杜 多 行

More information

卷第七法語上 卷第八法語中 卷第九法語下 書 卷第十頌古 真贊 偈頌 佛事 塔銘祭文(附) No. 1359 應菴和尚語錄卷第一 初住處州妙嚴禪院語錄 住湖州顯忠資福禪寺門人(守詮) 等編 師受請 判府左司 度疏 師拈示眾云 此是判府左司 兩手分付 謂之無盡藏 頂王三昧 言言見諦 句句朝宗 若也知得

卷第七法語上 卷第八法語中 卷第九法語下 書 卷第十頌古 真贊 偈頌 佛事 塔銘祭文(附) No. 1359 應菴和尚語錄卷第一 初住處州妙嚴禪院語錄 住湖州顯忠資福禪寺門人(守詮) 等編 師受請 判府左司 度疏 師拈示眾云 此是判府左司 兩手分付 謂之無盡藏 頂王三昧 言言見諦 句句朝宗 若也知得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9, No. 135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359-A應庵和尚語錄序 道不可以言傳 不可以情解 不可以識識 夫如是則應庵語錄 將何用哉 自昔 古尊宿 未甞有無言者 如以黃葉止小兒啼

More information

西 祖 持 來 花 一 真 而 截 名 相 南 華 圓 去 果 五 葉 以 散 師 承 迨 及 新 豐 宏 提 綱 要 圓 融 一 句 分 列 五 門 洎 曹 山 大 師 乃 新 豐 嫡 嗣 將 明 五 位 頌 出 五 篇 兼 舉 一 例 之 言 以 顯 五 門 之 旨 一 者 正 位 為 之 主

西 祖 持 來 花 一 真 而 截 名 相 南 華 圓 去 果 五 葉 以 散 師 承 迨 及 新 豐 宏 提 綱 要 圓 融 一 句 分 列 五 門 洎 曹 山 大 師 乃 新 豐 嫡 嗣 將 明 五 位 頌 出 五 篇 兼 舉 一 例 之 言 以 顯 五 門 之 旨 一 者 正 位 為 之 主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3, No. 1236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236-A 重 編 曹 洞 五 位 序 傳 付

More information

又 拈 香 大 眾 此 一 瓣 香 古 今 無 價 佛 祖 不 傳 且 道 從 什 處 得 來 還 知 落 處 麼 若 也 知 得 祇 者 裏 參 見 真 善 知 識 若 也 不 知 爇 向 爐 中 供 養 我 先 住 楊 岐 後 住 雲 蓋 會 和 尚 乃 陞 座 蔣 山 白 槌 云 法 筵 龍

又 拈 香 大 眾 此 一 瓣 香 古 今 無 價 佛 祖 不 傳 且 道 從 什 處 得 來 還 知 落 處 麼 若 也 知 得 祇 者 裏 參 見 真 善 知 識 若 也 不 知 爇 向 爐 中 供 養 我 先 住 楊 岐 後 住 雲 蓋 會 和 尚 乃 陞 座 蔣 山 白 槌 云 法 筵 龍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50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350-A 金 陵 保 寧 禪 院 勇 禪 師

More information

非 但 瞎 却 這 僧 眼 瞎 却 鎮 州 一 城 人 眼 去 此 意 如 何 師 云 道 得 八 成 進 云 與 麼 則 昔 日 三 聖 今 日 和 尚 師 云 道 聽 途 說 乃 云 諸 佛 出 世 傍 若 無 人 祖 師 西 來 欺 胡 瞞 漢 一 言 相 契 錯 認 驢 鞍 橋 作 阿 爺

非 但 瞎 却 這 僧 眼 瞎 却 鎮 州 一 城 人 眼 去 此 意 如 何 師 云 道 得 八 成 進 云 與 麼 則 昔 日 三 聖 今 日 和 尚 師 云 道 聽 途 說 乃 云 諸 佛 出 世 傍 若 無 人 祖 師 西 來 欺 胡 瞞 漢 一 言 相 契 錯 認 驢 鞍 橋 作 阿 爺 No. 1369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6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靈 隱 大 川 濟 禪 師 語 錄 目

More information

No. 1601 禪 燈 世 譜 卷 第 一 明 匡 山 黃 巖 寺 後 學 比 丘 道 忞 編 修 閩 福 唐 優 婆 塞 弟 子 吳 侗 集 三 十 三 祖 世 系 圖 ( 始 祖 ) 釋 迦 牟 尼 佛 ( 釋 迦 文 佛 ) 即 賢 劫 第 四 尊 示 生 中 天 竺 國 剎 利 種 釋 迦

No. 1601 禪 燈 世 譜 卷 第 一 明 匡 山 黃 巖 寺 後 學 比 丘 道 忞 編 修 閩 福 唐 優 婆 塞 弟 子 吳 侗 集 三 十 三 祖 世 系 圖 ( 始 祖 ) 釋 迦 牟 尼 佛 ( 釋 迦 文 佛 ) 即 賢 劫 第 四 尊 示 生 中 天 竺 國 剎 利 種 釋 迦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86, No. 1601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601-A 序 昔 世 尊 以 正 法 眼 藏

More information

上 堂 云 四 維 風 景 寥 寥 極 目 晴 空 廓 落 孰 為 好 醜 是 非 何 用 識 情 卜 度 石 火 迸 光 清 秋 一 鶚 言 前 得 旨 已 周 遮 句 後 無 蹤 徒 摸 [ 打 - 丁 + 索 ] 劄 著 不 行 秦 時 [ 車 * 度 ] 轢 上 堂 云 久 雨 不 晴 今

上 堂 云 四 維 風 景 寥 寥 極 目 晴 空 廓 落 孰 為 好 醜 是 非 何 用 識 情 卜 度 石 火 迸 光 清 秋 一 鶚 言 前 得 旨 已 周 遮 句 後 無 蹤 徒 摸 [ 打 - 丁 + 索 ] 劄 著 不 行 秦 時 [ 車 * 度 ] 轢 上 堂 云 久 雨 不 晴 今 No. 1347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9, No. 1347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長 靈 和 尚 語 錄 東 京 天 寧

More information

消 災 識 子 ( 二 六 十 月 ) 丑 ( 正 月 十 月 ) 寅 ( 六 八 十 一 ) 卯 ( 正 四 七 月 ) 辰 ( 正 四 七 月 ) 巳 ( 三 四 十 一 ) 午 ( 九 十 十 一 ) 未 ( 六 八 十 一 ) 申 ( 正 四 七 月 ) 酉 ( 二 五 八 月 ) 戌 (

消 災 識 子 ( 二 六 十 月 ) 丑 ( 正 月 十 月 ) 寅 ( 六 八 十 一 ) 卯 ( 正 四 七 月 ) 辰 ( 正 四 七 月 ) 巳 ( 三 四 十 一 ) 午 ( 九 十 十 一 ) 未 ( 六 八 十 一 ) 申 ( 正 四 七 月 ) 酉 ( 二 五 八 月 ) 戌 (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59, No. 1043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043 看 命 一 掌 金 唐 一 行 禪 師

More information

通 五 趣 等 何 故 此 論 但 標 原 人 答 論 主 約 人 是 我 同 類 故 序 云 我 今 得 此 人 身 而 不 自 知 ( 云 云 ) 又 六 道 中 其 餘 五 趣 苦 樂 不 均 不 堪 修 行 故 偏 勸 人 故 曰 原 人 裴 相 國 圓 覺 序 曰 生 靈 之 所 以 往

通 五 趣 等 何 故 此 論 但 標 原 人 答 論 主 約 人 是 我 同 類 故 序 云 我 今 得 此 人 身 而 不 自 知 ( 云 云 ) 又 六 道 中 其 餘 五 趣 苦 樂 不 均 不 堪 修 行 故 偏 勸 人 故 曰 原 人 裴 相 國 圓 覺 序 曰 生 靈 之 所 以 往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58, No. 1032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032-A 華 嚴 原 人 論 解 序 長 安

More information

鉢 囉 ( 二 合 ) 抳 馱 曩 ( 六 ) 鉢 囉 ( 二 合 ) 吠 捨 ( 七 ) 跋 哩 嚩 ( 無 鉢 反 ) 多 ( 八 ) 言 阿 進 底 也 咄 [ 里 * 也 ] 此 云 不 思 議 尾 目 乞 叉 此 云 解 脫 尾 灑 也 此 云 境 界 三 滿 多 跋 捺 囉 此 云 普

鉢 囉 ( 二 合 ) 抳 馱 曩 ( 六 ) 鉢 囉 ( 二 合 ) 吠 捨 ( 七 ) 跋 哩 嚩 ( 無 鉢 反 ) 多 ( 八 ) 言 阿 進 底 也 咄 [ 里 * 也 ] 此 云 不 思 議 尾 目 乞 叉 此 云 解 脫 尾 灑 也 此 云 境 界 三 滿 多 跋 捺 囉 此 云 普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05, No. 22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229-A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普 賢 行

More information

遮 那 牟 尼 如 來 前 受 瑜 伽 最 上 乘 義 後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樹 菩 薩 龍 樹 又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智 阿 闍 黎 龍 智 傳 於 金 剛 智 法 師 金 剛 智 來 遊 震 旦 以 五 部 瑜 伽 及 毗 盧 遮 那 經 蘇 悉 軌 範 授 與 不 空 三 藏 及

遮 那 牟 尼 如 來 前 受 瑜 伽 最 上 乘 義 後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樹 菩 薩 龍 樹 又 數 百 年 傳 於 龍 智 阿 闍 黎 龍 智 傳 於 金 剛 智 法 師 金 剛 智 來 遊 震 旦 以 五 部 瑜 伽 及 毗 盧 遮 那 經 蘇 悉 軌 範 授 與 不 空 三 藏 及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23, No. 446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446 七 俱 胝 佛 母 所 說 準 提 陀 羅

More information

經 曰 人 於 自 衣 繫 如 意 珠 不 自 覺 知 窮 露 他 方 忽 有 智 者 指 示 其 珠 所 願 從 心 致 大 饒 富 方 悟 神 珠 非 從 外 得 也 乃 知 人 人 分 上 各 有 一 顆 無 價 寶 珠 玲 瓏 瑩 澈 常 放 大 光 明 故 古 頌 云 般 若 靈 珠 妙

經 曰 人 於 自 衣 繫 如 意 珠 不 自 覺 知 窮 露 他 方 忽 有 智 者 指 示 其 珠 所 願 從 心 致 大 饒 富 方 悟 神 珠 非 從 外 得 也 乃 知 人 人 分 上 各 有 一 顆 無 價 寶 珠 玲 瓏 瑩 澈 常 放 大 光 明 故 古 頌 云 般 若 靈 珠 妙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62, No. 1192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192-A 清 珠 集 序 執 塗 之 人 而

More information

令人可仰而不可即 且生平不畜長物 隨得隨散 惠施不悋 而獨慎重大法不輕以與 人 故作不輕授受論以見志 葢其擇法嚴明 不忍以相似學解而混淆真源 嘗歎今時 學者於如來聖教量大經大論弁髦視之 於古德親悟親證機緣 初入門來便相傚顰 師 資欺誑作世諦流布 甚至大言不慚壞却心術故 在鼓山時即禁止上堂小參及拈頌等

令人可仰而不可即 且生平不畜長物 隨得隨散 惠施不悋 而獨慎重大法不輕以與 人 故作不輕授受論以見志 葢其擇法嚴明 不忍以相似學解而混淆真源 嘗歎今時 學者於如來聖教量大經大論弁髦視之 於古德親悟親證機緣 初入門來便相傚顰 師 資欺誑作世諦流布 甚至大言不慚壞却心術故 在鼓山時即禁止上堂小參及拈頌等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2, No. 1442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442-A旅泊菴稿序 天地一逆旅也 日月往來 山河流峙 逆旅中之世界也 二乘禪寂 四生升沉 逆旅中之眾生也 三世諸如來 歷代諸祖師

More information

抑亦少盡小子繼述之職云 燈以傳道 統以繼脈 道之不明 統之不正 先聖之所憂也 先師之見法門之有壟斷 憂深而慮遠 故輯此書 真得憲章祖述之旨 今刪繁取要 詳略會同 俾後之學者 開卷而有得焉 滴乳集 單錄倫祖一派 因諸方燈錄 不以佛祖嫡傳慧命為重 專以我人私淑去取為 乖 致令諸祖語錄行世者不多 壽梓者亦

抑亦少盡小子繼述之職云 燈以傳道 統以繼脈 道之不明 統之不正 先聖之所憂也 先師之見法門之有壟斷 憂深而慮遠 故輯此書 真得憲章祖述之旨 今刪繁取要 詳略會同 俾後之學者 開卷而有得焉 滴乳集 單錄倫祖一派 因諸方燈錄 不以佛祖嫡傳慧命為重 專以我人私淑去取為 乖 致令諸祖語錄行世者不多 壽梓者亦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7, No. 1308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308-A序 徑石滴乳者 山鐸在公所編 道脈淵源之書也 書垂成而在公脫去 其得法門人 石源雲公 取而錄成之 以彰先人之用

More information

毒 苦 痛 甚 於 猛 火 或 從 口 入 從 眼 耳 出 周 帀 纏 身 從 劫 至 劫 罪 人 肢 節 常 出 猛 火 復 有 鐵 鵶 啄 食 其 肉 或 有 銅 狗 齩 齧 其 身 牛 頭 獄 卒 手 執 兵 具 發 大 惡 聲 如 雷 霹 靂 汝 固 殺 胎 當 受 此 苦 我 若 妄 說

毒 苦 痛 甚 於 猛 火 或 從 口 入 從 眼 耳 出 周 帀 纏 身 從 劫 至 劫 罪 人 肢 節 常 出 猛 火 復 有 鐵 鵶 啄 食 其 肉 或 有 銅 狗 齩 齧 其 身 牛 頭 獄 卒 手 執 兵 具 發 大 惡 聲 如 雷 霹 靂 汝 固 殺 胎 當 受 此 苦 我 若 妄 說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01, No. 017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7 佛 說 長 壽 滅 罪 護 諸 童 子 陀

More information

第十二被擯不服戒 第十三不捨惡性戒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初三不定法 次二不定法 三十尼薩耆婆逸提法第四 第一衣過十日戒 第二離衣異宿戒 第三衣過一月戒 第四從尼取衣戒 第五使尼浣衣戒 第六非親乞衣戒 卷第六 第七知足受衣戒 第八貪好乞求戒 第九貪好共索戒 第十索衣過六反戒 第十一乞綿作具戒 第十二

第十二被擯不服戒 第十三不捨惡性戒 卷第五 二不定法第三 初三不定法 次二不定法 三十尼薩耆婆逸提法第四 第一衣過十日戒 第二離衣異宿戒 第三衣過一月戒 第四從尼取衣戒 第五使尼浣衣戒 第六非親乞衣戒 卷第六 第七知足受衣戒 第八貪好乞求戒 第九貪好共索戒 第十索衣過六反戒 第十一乞綿作具戒 第十二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39, No. 70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709-A序 夫毗尼是正法之壽命者 蓋由戒淨僧真 性遮之業而無染覆 道弘德備 權實之 教而克闡揚 自行利他 越苦海而登彼岸 紹先啟後

More information

萬 曆 壬 辰 仲 春 十 三 日 達 觀 衟 人 釋 真 可 書 於 五 臺 山 叶 斗 之 陽 玅 德 庵 自 肯 寮 No. 1449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卷 上 法 孫 比 丘 師 皎 重 編 長 興 壽 聖 禪 寺 語 錄 ( 劉 誼 翁 請 師 住 持 疏 附 ) 壽 聖

萬 曆 壬 辰 仲 春 十 三 日 達 觀 衟 人 釋 真 可 書 於 五 臺 山 叶 斗 之 陽 玅 德 庵 自 肯 寮 No. 1449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卷 上 法 孫 比 丘 師 皎 重 編 長 興 壽 聖 禪 寺 語 錄 ( 劉 誼 翁 請 師 住 持 疏 附 ) 壽 聖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2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Vol. 73, No. 1449 原 始 資 料 : CBETA 人 工 輸 入,CBETA 掃 瞄 辨 識 No. 1449-A 湖 州 吳 山 端 禪 師 語 錄

More information

三藏十二部 接他了也 祇說無是非分別相 早不本分 何況宛出個是非分別相 世 尊四十九年所說 古錐千七百則公案 總是語言文字 若不識得這個 縱使字字句句 依樣葫蘆 即為魔說 即為謗佛 縱能記得佛祖所說三藏十二部 千七百則公案 字字句句不差 正是光明海中 多著泥滓 況既落言詮 即同教相 即同教相 則三

三藏十二部 接他了也 祇說無是非分別相 早不本分 何況宛出個是非分別相 世 尊四十九年所說 古錐千七百則公案 總是語言文字 若不識得這個 縱使字字句句 依樣葫蘆 即為魔說 即為謗佛 縱能記得佛祖所說三藏十二部 千七百則公案 字字句句不差 正是光明海中 多著泥滓 況既落言詮 即同教相 即同教相 則三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5, No. 1281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CBETA 掃瞄辨識 No. 1281-A 上諭 佛祖之道 指悟自心為本 是此說者 名為正知正見 用之以利人接物 令人直達心源 方得稱佛祖兒孫 所言外道魔道者

More information

白雲端禪師 有逸氣 少游湘中 時會禪師新自楊岐來居雲盖 一見 心奇之 與語每終夕 會忽問曰 上人落髮師為誰 對曰 茶陵郁和尚 會曰 吾聞其過溪有 省 作偈甚奇 能記之否 端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鎻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會大笑而去 端愕然左右視 通夕不寐 明日 求入室咨詢其事 時方歲

白雲端禪師 有逸氣 少游湘中 時會禪師新自楊岐來居雲盖 一見 心奇之 與語每終夕 會忽問曰 上人落髮師為誰 對曰 茶陵郁和尚 會曰 吾聞其過溪有 省 作偈甚奇 能記之否 端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鎻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會大笑而去 端愕然左右視 通夕不寐 明日 求入室咨詢其事 時方歲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24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台灣某大德提供 No. 1624-A洪覺範林間錄序 臨川 謝逸 撰 洪覺範得自在三昧於 雲菴老人 故能游戲翰墨場中 呻吟謦欬皆成文章 每與林間勝士抵掌清談

More information

居士翹足 三角禾豆 南華稻粟 婆子作齋 廿贄設粥 灌溪劈箭 疎山囓鏃 天鉢花開 九峯麥熟 啞子延僧 則天賜浴 尚書打毬 大夫雙陸 行者失笑 陸亘合哭 大寂吹耳 尊者撥眉 寒山茄串 解脫粥篦 陳老蒲鞋 龐蘊漉籬 悟本紙撚 法眼香匙 光仁女子 玄則童兒 九峯拽擺 保福扶犂 玄泰布衲 克符紙衣 菴主不顧

居士翹足 三角禾豆 南華稻粟 婆子作齋 廿贄設粥 灌溪劈箭 疎山囓鏃 天鉢花開 九峯麥熟 啞子延僧 則天賜浴 尚書打毬 大夫雙陸 行者失笑 陸亘合哭 大寂吹耳 尊者撥眉 寒山茄串 解脫粥篦 陳老蒲鞋 龐蘊漉籬 悟本紙撚 法眼香匙 光仁女子 玄則童兒 九峯拽擺 保福扶犂 玄泰布衲 克符紙衣 菴主不顧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14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蔡寧君大德輸入 禪苑蒙求目錄 卷上(千八百四十二則一百八十六人) 釋迦七步 達磨九年 靈山密付 少室單傳 青原與斧 南岳磨磚 大雄創寺 百丈開田 溈仰體用

More information

車駕郊迎 延居別殿 遂問聖諦 機語不契 至十九日 潛往江北(傳燈云 祖以丁未普 通八年至韶州 時刺史蕭昂具禮迎接 表奏 據明教禪禪正宗記乃曰 祖以庚子普通元年至韶州 刺史蕭勵迎接 具奏 蓋蕭昂不曾刺韶州 勵乃昂之子也 以南北史驗之 則當以正宗記為是) 先是誌公修高座寺 謂寺主靈觀曰 當有大乘菩薩自西

車駕郊迎 延居別殿 遂問聖諦 機語不契 至十九日 潛往江北(傳燈云 祖以丁未普 通八年至韶州 時刺史蕭昂具禮迎接 表奏 據明教禪禪正宗記乃曰 祖以庚子普通元年至韶州 刺史蕭勵迎接 具奏 蓋蕭昂不曾刺韶州 勵乃昂之子也 以南北史驗之 則當以正宗記為是) 先是誌公修高座寺 謂寺主靈觀曰 當有大乘菩薩自西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79, No. 1559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台灣某大德提供 No. 1559 嘉泰普燈錄卷第一 平江府報恩光孝禪寺(臣) 僧 (正受) 編 紀佛祖 傳燈曰 如來將化 預命摩訶迦葉云 吾以清淨法眼 涅槃妙心

More information

唐丞蘇朗 唐邑令李虗 唐吳逵 唐王待制 唐邑令李惟燕(附惟玉) 唐孫明 唐推司楊旬 唐孫翁 唐宋參軍 唐節度張齊丘 唐府掾陸康成 唐張國英 唐徐玘 唐王孝廉 唐別駕周伯玉 唐任自信 唐太常段成式 唐節度吳少陽 唐強伯達 唐司空嚴綬 唐吳可久 唐邢行立 唐趙安 唐倪勤 唐兖州軍將 唐牙將甯勉 唐張政

唐丞蘇朗 唐邑令李虗 唐吳逵 唐王待制 唐邑令李惟燕(附惟玉) 唐孫明 唐推司楊旬 唐孫翁 唐宋參軍 唐節度張齊丘 唐府掾陸康成 唐張國英 唐徐玘 唐王孝廉 唐別駕周伯玉 唐任自信 唐太常段成式 唐節度吳少陽 唐強伯達 唐司空嚴綬 唐吳可久 唐邢行立 唐趙安 唐倪勤 唐兖州軍將 唐牙將甯勉 唐張政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87, No. 1635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釋智宣法師輸入 金剛經持驗目錄 上卷魏博士盧景裕 梁釋琰法師 隋趙文若 隋寺丞趙文昌 隋博士徐孝克 隋書生荀氏 隋邑令睦彥通 隋參軍杜之亮 隋宋國公蕭瑀

More information

輳 如川東之 凡八年間 環講法華 金光明涅槃 淨名大小部帙 繼晷待且 慈霔 洋洋 續因慈母年邁 思念報親之恩 遂謝事歸寧 廬于祖墳 曰藏雲 居雖叢爾躡 屩尤多 假道問津 盈諸戶外 仍造西方三聖像設廣以化人 其母後有微疾 師就臥 床 夜講心經 念彌陀佛 佛放金光 母及四方 無不瞻覩 殊祥既[乇-一+北

輳 如川東之 凡八年間 環講法華 金光明涅槃 淨名大小部帙 繼晷待且 慈霔 洋洋 續因慈母年邁 思念報親之恩 遂謝事歸寧 廬于祖墳 曰藏雲 居雖叢爾躡 屩尤多 假道問津 盈諸戶外 仍造西方三聖像設廣以化人 其母後有微疾 師就臥 床 夜講心經 念彌陀佛 佛放金光 母及四方 無不瞻覩 殊祥既[乇-一+北 修訂日期: 2006/01/05 發行日期: 2006/2/15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4, No. 2131 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2131 翻譯名義序 宋唯心居士荊谿周敦義述 余閱大藏 嘗有意效崇文總目 撮取諸經要義 以為內典總目 見諸經中每用梵 語 必搜檢經教

More information

問覇 巽說 人文 性德 存心 福解 評隱 喻用 物宜 善惡 性情 九流 四端 卷七 論原 中正 明分 察勢 刑勢 君子 知人 品論 解譏 風俗 仁孝 問經 問交 師道 道德 治心(論原畢) 雜著(六篇) P. 2

問覇 巽說 人文 性德 存心 福解 評隱 喻用 物宜 善惡 性情 九流 四端 卷七 論原 中正 明分 察勢 刑勢 君子 知人 品論 解譏 風俗 仁孝 問經 問交 師道 道德 治心(論原畢) 雜著(六篇) P. 2 修訂日期: 2009/04/23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2, No. 2115 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2115 鐔津文集目錄 卷首 行業記(此即序) (陳舜俞撰) 卷一 輔教篇上 原教 勸書(并序共四篇) 卷二 輔教篇中 廣原教(并序共二十六篇)

More information

從 象 耳 出 照 象 頂 上, 化 作 金 臺 其 象 頭 上 有 三 化 人 : 一 捉 金 輪 一 持 摩 尼 珠 一 執 金 剛 杵 舉 杵 擬 象, 象 即 能 行, 腳 不 履 地, 躡 虛 而 遊, 離 地 七 尺 地 有 印 文, 於 印 文 中 千 輻 轂 輞 皆 悉 具 足, 一

從 象 耳 出 照 象 頂 上, 化 作 金 臺 其 象 頭 上 有 三 化 人 : 一 捉 金 輪 一 持 摩 尼 珠 一 執 金 剛 杵 舉 杵 擬 象, 象 即 能 行, 腳 不 履 地, 躡 虛 而 遊, 離 地 七 尺 地 有 印 文, 於 印 文 中 千 輻 轂 輞 皆 悉 具 足, 一 佛 說 觀 普 賢 菩 薩 行 法 經 宋 元 嘉 年 曇 無 蜜 多 於 楊 州 譯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第 09 冊 No. 0277 CBETA 電 子 佛 典 Rev. 1.19 如 是 我 聞 : 一 時 佛 在 毘 舍 離 國 大 林 精 舍 重 閣 講 堂, 告 諸 比 丘 : 却 後 三 月 我 當 般 涅 槃 尊 者 阿 難 即 從 座 起, 整 衣 服, 叉 手 合 掌,

More information

X1490 舍利懺法

X1490 舍利懺法 目 次 編 輯 說 明 章 節 目 次 No. 1490-A 舍 利 靈 應 序 No. 1490-B 舍 利 懺 緣 起 序 No. 1490-C 舍 利 懺 法 目 次 第 一 嚴 潔 道 場 第 二 預 行 方 便 第 三 正 明 修 意 第 四 燒 香 散 華 第 五 端 申 禮 請 第 六 至 心 讚 歎 第 七 投 誠 禮 佛 第 八 具 通 懺 悔 第 九 恭 持 呪 心 第 十 發

More information

JB246 嘉興退菴斷愚智禪師語錄

JB246 嘉興退菴斷愚智禪師語錄 目 次 編 輯 說 明 章 節 目 次 序 目 次 陞 座 小 參 示 眾 機 緣 行 實 頌 古 頌 偈 和 普 明 禪 師 牧 牛 頌 未 牧 初 調 受 制 回 首 馴 伏 無 礙 任 運 相 忘 獨 照 雙 泯 和 金 明 宋 天 封 佛 慈 禪 師 蜜 蜂 頌 五 首 禮 徑 山 無 幻 祖 塔 呈 本 師 老 和 尚 冷 灰 豆 爆 興 善 即 境 掃 鴛 湖 老 人 塔 呈 本 師 老

More information

X1163 西方直指

X1163 西方直指 目 次 編 輯 說 明 章 節 目 次 No. 1163-A 刊 西 方 直 指 敘 No. 1163-B 西 方 直 指 序 西 方 直 指 目 錄 淨 土 因 地 淨 土 功 果 淨 土 儀 式 淨 土 願 文 淨 土 辨 疑 歸 元 直 指 選 天 台 智 者 十 疑 論 淨 土 指 歸 選 前 文 十 六 妙 觀 一 心 三 觀 心 觀 為 宗 念 佛 通 別 四 土 淨 土 唯 心 以 理

More information

第 二 十 二 天 竺 波 羅 門 造 藥 師 形 像 得 子 五 十 年 壽 感 應 第 二 十 三 昔 一 貴 姓 祈 請 藥 師 靈 像 得 富 貴 感 應 第 二 十 四 貧 人 以 一 文 銅 錢 供 藥 師 像 得 富 貴 感 應 第 二 十 五 破 戒 者 稱 藥 師 名 戒 還 得

第 二 十 二 天 竺 波 羅 門 造 藥 師 形 像 得 子 五 十 年 壽 感 應 第 二 十 三 昔 一 貴 姓 祈 請 藥 師 靈 像 得 富 貴 感 應 第 二 十 四 貧 人 以 一 文 銅 錢 供 藥 師 像 得 富 貴 感 應 第 二 十 五 破 戒 者 稱 藥 師 名 戒 還 得 三 寶 感 應 要 略 錄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2 No. 2084 三 寶 感 應 要 略 錄 完 成 日 期 : 2002/11/04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51, No. 2084 蓋 三 寶 感 應 要 略 錄 者

More information

而入讓之曰 佛法大事靖退小節 風穴懼應讖憂宗旨墜滅 幸而有先師 先師已棄世 汝有力荷擔如來大法者 今何時而欲安眠哉 師矍然起握聰手曰 非公不聞此語 趣辦嚴吾行矣 既至燕坐一榻 足不越閫者三十年 道俗同曰汾陽而不敢名 上堂謂 眾曰 汾陽門下有西河師子當門踞坐 但有來者即便齩殺 有何方便入得汾陽門見得

而入讓之曰 佛法大事靖退小節 風穴懼應讖憂宗旨墜滅 幸而有先師 先師已棄世 汝有力荷擔如來大法者 今何時而欲安眠哉 師矍然起握聰手曰 非公不聞此語 趣辦嚴吾行矣 既至燕坐一榻 足不越閫者三十年 道俗同曰汾陽而不敢名 上堂謂 眾曰 汾陽門下有西河師子當門踞坐 但有來者即便齩殺 有何方便入得汾陽門見得 續傳燈錄 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3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1, No. 2077 No. 2077 續傳燈錄卷第一目錄 大鑑下第十世 汝州首山念禪師法嗣一十六人 汾陽善昭禪師 葉縣歸省禪師 神鼎洪諲禪師 谷隱蘊聰禪師 廣慧元璉禪師 三交智嵩禪師

More information

之 外 條 支 巨 雀 方 驗 前 聞 罽 賓 孤 鸞 還 稽 曩 實 時 移 歲 積 人 欲 天 從 遂 得 下 雪 岫 而 泛 提 河 援 鶴 林 而 栖 鷲 嶺 祇 園 之 路 邐 迤 空 存 王 舍 之 基 婆 陀 可 陟 尋 求 歷 覽 時 序 推 遷 言 返 帝 京 忽 將 二 紀 所

之 外 條 支 巨 雀 方 驗 前 聞 罽 賓 孤 鸞 還 稽 曩 實 時 移 歲 積 人 欲 天 從 遂 得 下 雪 岫 而 泛 提 河 援 鶴 林 而 栖 鷲 嶺 祇 園 之 路 邐 迤 空 存 王 舍 之 基 婆 陀 可 陟 尋 求 歷 覽 時 序 推 遷 言 返 帝 京 忽 將 二 紀 所 寺 沙 門 玄 奘 上 表 記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1 No. 2119 寺 沙 門 玄 奘 上 表 記 進 經 論 等 表 完 成 日 期 : 2002/11/04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52, No. 2119 沙 門

More information

我 今 懇 切 求 哀 諸 願 離 肉 身 毒 火 海 騰 波 沸 涌 無 暫 停 魔 竭 出 入 吞 船 舫 元 是 魔 宮 羅 剎 國 復 是 稠 林 籚 筆 澤 諸 惡 禽 獸 交 橫 走 蘊 集 毒 虫 及 蚖 蝮 亦 是 惡 業 貪 魔 體 復 是 多 形 卑 訢 期 亦 是 暗 界 五

我 今 懇 切 求 哀 諸 願 離 肉 身 毒 火 海 騰 波 沸 涌 無 暫 停 魔 竭 出 入 吞 船 舫 元 是 魔 宮 羅 剎 國 復 是 稠 林 籚 筆 澤 諸 惡 禽 獸 交 橫 走 蘊 集 毒 虫 及 蚖 蝮 亦 是 惡 業 貪 魔 體 復 是 多 形 卑 訢 期 亦 是 暗 界 五 摩 尼 教 下 部 讚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 No. 2140 摩 尼 教 下 部 讚 完 成 日 期 : 2001/04/01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54, No. 2140 思 一 里 思 咄 鳥 嚧 詵 伊 鳥 嚧

More information

經道兩術 掩映於嘉苗 護法一科 綱維於正網 必附諸傳述 知何績而非功 取其 拔滯宏規 固可標於等級 餘則隨善立目 不競時須 布教攝於物情 為要解紛靜 節總歸于末第 區別世務者也 至於韜光崇岳朝宗百靈 秀氣逸於山河 貞槩銷於林 薄 致有聲諠玄谷神遊紫煙 高謝於松喬 俯眄於窮轍 斯皆具諸別紀 抑可言乎

經道兩術 掩映於嘉苗 護法一科 綱維於正網 必附諸傳述 知何績而非功 取其 拔滯宏規 固可標於等級 餘則隨善立目 不競時須 布教攝於物情 為要解紛靜 節總歸于末第 區別世務者也 至於韜光崇岳朝宗百靈 秀氣逸於山河 貞槩銷於林 薄 致有聲諠玄谷神遊紫煙 高謝於松喬 俯眄於窮轍 斯皆具諸別紀 抑可言乎 續高僧傳 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3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0, No. 2060 原始資料: 蕭鎮國大德提供 北美某大德提供 No. 2060 續高僧傳序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原夫至道無言 非言何以範世 言惟引行 即行而成立言 是以布五位以擢聖賢

More information

第一夫根性不同 或獨行得道 或依眾解脫 若依眾者當修三行 一依堂坐禪 二別場懺悔 三知僧事 此三行人 三衣六物道具具足 隨有一行則可容受 若衣物 有缺 都無一行則不同止 第二依堂之僧 本以四時坐禪六時禮佛 此為恒務 禪禮十時一不可缺 其別行 僧行法竟 三日外即應依眾十時 若禮佛不及一時罰三禮對眾懺

第一夫根性不同 或獨行得道 或依眾解脫 若依眾者當修三行 一依堂坐禪 二別場懺悔 三知僧事 此三行人 三衣六物道具具足 隨有一行則可容受 若衣物 有缺 都無一行則不同止 第二依堂之僧 本以四時坐禪六時禮佛 此為恒務 禪禮十時一不可缺 其別行 僧行法竟 三日外即應依眾十時 若禮佛不及一時罰三禮對眾懺 國清百錄 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1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6, No. 1934 No. 1934 國清百錄序 隋沙門灌頂撰 先師以陳太建七年歲次乙未 初隱天台 所止之峰舊名佛隴 詢訪土人云 遊其 山者多見佛像 故相傳因而成稱 至太建十年歲在戊戌

More information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目錄 卷第一 上堂一 卷第二 上堂二 卷第三 上堂三 卷第四 上堂四 卷第五 上堂五 卷第六 上堂六 卷第七 上堂七 卷第八 上堂八 小參一 卷第九 小參二 卷第十 小參三 卷第十一 小參四 卷第十二 小參五 卷第十三 小參六 普說 卷第十四 法語上 卷第十五 法語中 卷第十六 法語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目錄 卷第一 上堂一 卷第二 上堂二 卷第三 上堂三 卷第四 上堂四 卷第五 上堂五 卷第六 上堂六 卷第七 上堂七 卷第八 上堂八 小參一 卷第九 小參二 卷第十 小參三 卷第十一 小參四 卷第十二 小參五 卷第十三 小參六 普說 卷第十四 法語上 卷第十五 法語中 卷第十六 法語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 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2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7, No. 1997 No. 1997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序 龍圖閣直學士左朝奉大夫知處州軍州事兼管內勸農使耿延禧撰 佛以一音 而演說法 故一切法 同此一音 三世諸佛此一音 六代祖師此一音

More information

菩 薩 速 辯 菩 薩 無 斷 辯 菩 薩 住 辯 菩 薩 妙 音 菩 薩 梵 音 菩 薩 喜 一 切 眾 生 音 菩 薩 文 殊 師 利 法 王 子 菩 薩 如 是 等 上 首 七 萬 二 千 人 於 此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釋 梵 護 世 并 餘 大 威 德 諸 天 龍 夜 叉 乾 闥 婆

菩 薩 速 辯 菩 薩 無 斷 辯 菩 薩 住 辯 菩 薩 妙 音 菩 薩 梵 音 菩 薩 喜 一 切 眾 生 音 菩 薩 文 殊 師 利 法 王 子 菩 薩 如 是 等 上 首 七 萬 二 千 人 於 此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釋 梵 護 世 并 餘 大 威 德 諸 天 龍 夜 叉 乾 闥 婆 大 樹 緊 那 羅 王 所 問 經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1 No. 625 [No. 624] 完 成 日 期 : 2002/11/04 大 樹 緊 那 羅 王 所 問 經 卷 第 一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15, No.

More information

觀 者 察 義 觀 察 此 誡 與 佛 法 相 應 不 相 應 及 障 道 過 患 名 字 句 偈 審 諦 思 量 如 實 解 心 得 誡 本 意 又 能 隨 順 止 觀 二 門 此 二 法 者 定 始 慧 初 生 長 一 切 禪 支 道 品 故 名 觀 法 者 即 此 誡 文 首 軸 次 第 慇

觀 者 察 義 觀 察 此 誡 與 佛 法 相 應 不 相 應 及 障 道 過 患 名 字 句 偈 審 諦 思 量 如 實 解 心 得 誡 本 意 又 能 隨 順 止 觀 二 門 此 二 法 者 定 始 慧 初 生 長 一 切 禪 支 道 品 故 名 觀 法 者 即 此 誡 文 首 軸 次 第 慇 淨 心 戒 觀 法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1 No. 1893 淨 心 誡 觀 法 序 完 成 日 期 : 2002/11/04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45, No. 1893 餘 杭 郡 沙 門 釋 元 照 述 太 近 至

More information

誐 底 ( 丁 以 反 下 同 ) 誐 訶 寧 ( 引 一 切 眾 生 所 求 成 就 ) 誐 誐 曩 尾 戍 ( 引 ) 達 寧 ( 一 切 眾 生 慈 悲 覆 護 ) 唵 薩 嚩 播 ( 引 ) 跛 尾 戍 ( 引 ) 達 寧 ( 引 無 佛 世 界 一 眾 生 慈 悲 覆 護 ) 唵 ( 引

誐 底 ( 丁 以 反 下 同 ) 誐 訶 寧 ( 引 一 切 眾 生 所 求 成 就 ) 誐 誐 曩 尾 戍 ( 引 ) 達 寧 ( 一 切 眾 生 慈 悲 覆 護 ) 唵 薩 嚩 播 ( 引 ) 跛 尾 戍 ( 引 ) 達 寧 ( 引 無 佛 世 界 一 眾 生 慈 悲 覆 護 ) 唵 ( 引 金 剛 頂 瑜 伽 最 勝 祕 密 成 佛 隨 求 即 得 神 變 加 持 成 就 陀 羅 尼 儀 軌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1 完 成 日 期 : 2002/11/04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20, No. 1155 No.

More information

十 六 特 勝 初 門 第 十 九 通 明 觀 初 門 第 二 十 ( 亦 名 通 明 禪 ) 卷 中 之 上 九 想 初 門 第 二 十 一 八 念 初 門 第 二 十 二 十 想 初 門 第 二 十 三 八 背 捨 初 門 第 二 十 四 八 勝 處 初 門 第 二 十 五 十 一 切 處 初

十 六 特 勝 初 門 第 十 九 通 明 觀 初 門 第 二 十 ( 亦 名 通 明 禪 ) 卷 中 之 上 九 想 初 門 第 二 十 一 八 念 初 門 第 二 十 二 十 想 初 門 第 二 十 三 八 背 捨 初 門 第 二 十 四 八 勝 處 初 門 第 二 十 五 十 一 切 處 初 法 界 次 第 初 門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2 No. 1925 法 界 次 第 初 門 總 序 完 成 日 期 : 2002/11/04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46, No. 1925 天 台 山 修 禪 寺 沙 門 釋

More information

今日山河大地草木叢林 與覺上座同時成道 一音說法 還相證明麼 良久云 相逢 會有知音知 何必清風動天地 陳謝罷復舉 僧問曹山 佛未出世時如何 山云 曹 山不如 僧云 出世後如何 山云 不如曹山 師云佛與曹山一出一沒 可謂拈頭作 尾 拈尾作頭 子細看來 是他曹山終是不出世 覺上座今日不是顛敗家風 且要

今日山河大地草木叢林 與覺上座同時成道 一音說法 還相證明麼 良久云 相逢 會有知音知 何必清風動天地 陳謝罷復舉 僧問曹山 佛未出世時如何 山云 曹 山不如 僧云 出世後如何 山云 不如曹山 師云佛與曹山一出一沒 可謂拈頭作 尾 拈尾作頭 子細看來 是他曹山終是不出世 覺上座今日不是顛敗家風 且要 宏智禪師廣錄 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2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8, No. 2001 No. 2001 天童覺和尚語錄序 余頑愚拙疎無所可用 獨於世味淡薄 人我相輕 若可學佛者 以故自幼喜從僧 遊 間遇本色道人 雖未言而意已親 殆若磁石鐵之冥契

More information

唵 ( 引 ) 播 那 ( 引 ) 訖 囉 ( 二 合 ) 摩 細 波 囉 ( 引 ) 訖 囉 ( 二 合 ) 摩 細 烏 那 野 摩 細 嚩 那 摩 細 迺 ( 引 ) 囉 摩 細 桉 多 里 馱 ( 二 合 ) 曩 摩 細 娑 嚩 ( 二 合 引 ) 賀 怛 儞 也 ( 二 合 ) 他 ( 引

唵 ( 引 ) 播 那 ( 引 ) 訖 囉 ( 二 合 ) 摩 細 波 囉 ( 引 ) 訖 囉 ( 二 合 ) 摩 細 烏 那 野 摩 細 嚩 那 摩 細 迺 ( 引 ) 囉 摩 細 桉 多 里 馱 ( 二 合 ) 曩 摩 細 娑 嚩 ( 二 合 引 ) 賀 怛 儞 也 ( 二 合 ) 他 ( 引 佛 說 大 摩 里 支 菩 薩 經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1 No. 1257 完 成 日 期 : 2002/11/04 佛 說 大 摩 里 支 菩 薩 經 卷 第 一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21, No. 1257 西 天

More information

悟 之 事 也 余 問 所 從 來 有 一 天 人 來 禮 敬 敘 暄 涼 已 曰 弟 子 性 王 名 璠 是 大 吳 之 蘭 臺 臣 也 會 師 初 達 建 業 孫 主 即 未 許 之 令 感 希 有 之 瑞 為 立 非 常 之 廟 于 時 天 地 神 祇 咸 加 靈 被 於 三 七 日 遂 感

悟 之 事 也 余 問 所 從 來 有 一 天 人 來 禮 敬 敘 暄 涼 已 曰 弟 子 性 王 名 璠 是 大 吳 之 蘭 臺 臣 也 會 師 初 達 建 業 孫 主 即 未 許 之 令 感 希 有 之 瑞 為 立 非 常 之 廟 于 時 天 地 神 祇 咸 加 靈 被 於 三 七 日 遂 感 律 相 感 通 傳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1 No. 1898 重 刻 律 相 感 通 傳 序 完 成 日 期 : 2002/11/04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45, No. 1898 唐 終 南 山 澂 照 大 師 兼 通

More information

第 十 明 會 教 始 終 第 一 明 依 教 分 宗 者 夫 如 來 成 道 體 應 真 源 理 事 二 門 一 多 相 徹 智 境 圓 寂 何 法 不 周 只 為 器 有 差 殊 軌 儀 各 異 始 終 漸 頓 隨 根 不 同 設 法 應 宜 大 小 全 別 時 分 因 果 延 促 不 同 化

第 十 明 會 教 始 終 第 一 明 依 教 分 宗 者 夫 如 來 成 道 體 應 真 源 理 事 二 門 一 多 相 徹 智 境 圓 寂 何 法 不 周 只 為 器 有 差 殊 軌 儀 各 異 始 終 漸 頓 隨 根 不 同 設 法 應 宜 大 小 全 別 時 分 因 果 延 促 不 同 化 修 訂 日 期 : 2005/04/24 發 行 日 期 : 2006/2/2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36, No. 1739 原 始 資 料 : 蕭 鎮 國 大 德 提 供, 維 習 安 大 德 提 供 之 高 麗 藏 CD 經 文, 北 美 某 大

More information

形身口色成遠方便 此即當分小乘教也 二者假名宗 即今所承曇無德部 此宗論 體則強號二非 隨戒則相同十業 重緣思覺即入犯科 此名過分小乘教也 三者圓教 宗 即用涅槃開會之意 決了權乘同歸實道 故考受體 乃是識藏熏種 隨行即同三 聚圓修 微縱妄心即成業行 此名終窮大乘教也 然今四分正當假宗 深有兼淺之能

形身口色成遠方便 此即當分小乘教也 二者假名宗 即今所承曇無德部 此宗論 體則強號二非 隨戒則相同十業 重緣思覺即入犯科 此名過分小乘教也 三者圓教 宗 即用涅槃開會之意 決了權乘同歸實道 故考受體 乃是識藏熏種 隨行即同三 聚圓修 微縱妄心即成業行 此名終窮大乘教也 然今四分正當假宗 深有兼淺之能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 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2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40, No. 1805 No. 1805 [cf. Nos. 1428, 1804]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上(并序) 大宋餘杭沙門釋元照撰 出家之士稟戒為體聚法居身 行必據體而修

More information

一 章 是 利 他 行 又 前 四 章 是 聖 默 然 後 一 章 是 聖 說 法 如 此 等 種 種 分 別 料 簡 今 顯 譬 中 當 分 明 包 富 如 囊 中 有 寶 不 探 示 人 人 無 知 者 此 皆 為 分 明 中 作 譬 也 囊 中 有 寶 為 總 三 字 作 譬 探 以 示 人

一 章 是 利 他 行 又 前 四 章 是 聖 默 然 後 一 章 是 聖 說 法 如 此 等 種 種 分 別 料 簡 今 顯 譬 中 當 分 明 包 富 如 囊 中 有 寶 不 探 示 人 人 無 知 者 此 皆 為 分 明 中 作 譬 也 囊 中 有 寶 為 總 三 字 作 譬 探 以 示 人 金 光 明 經 玄 義 CBETA 電 子 版 版 本 記 錄 : 1.1 完 成 日 期 : 2002/11/04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39, No. 1783 No. 1783 [cf. Nos. 663, 1784] 金 光 明 經 玄 義

More information

T051F_01

T051F_01 維 摩 詰 經 節 要 1. 維 摩 詰 所 說 經 卷 1 1 佛 國 品 : 眾 生 之 類 是 菩 薩 佛 土 所 以 者 何? 菩 薩 隨 所 化 眾 生 而 取 佛 土, 隨 所 調 伏 眾 生 而 取 佛 土, 隨 諸 眾 生 應 以 何 國 入 佛 智 慧 而 取 佛 土, 隨 諸 眾 生 應 以 何 國 起 菩 薩 根 而 取 佛 土 所 以 者 何? 菩 薩 取 於 淨 國, 皆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1 深 圳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学 生 代 表 大 会 章 程 2 2 优 秀 毕 业 生 评 选 细 则 7 3 议 事 规 则 8 i

Contents 1 深 圳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学 生 代 表 大 会 章 程 2 2 优 秀 毕 业 生 评 选 细 则 7 3 议 事 规 则 8 i 深 圳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学 代 委 执 事 指 南 发 布 0.0.1 深 圳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学 代 委 2016 年 05 月 25 日 Contents 1 深 圳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学 生 代 表 大 会 章 程 2 2 优 秀 毕 业 生 评 选 细 则 7 3 议 事 规 则 8 i ii 深 圳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学 代 委 执 事 指 南, 发 布 0.0.1

More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for consent

Information for consent Version 1.0 Page 1 of 3 Haemorrhoidectomy ( 痔 瘡 手 術 ) 簡 介 痔 瘡 是 肛 門 黏 膜 的 血 管 組 織 脹 大 而 成 痔 瘡 的 實 際 成 因 並 不 清 楚, 但 與 便 秘 懷 孕 年 齡 和 基 因 等 因 素 密 切 相 關 痔 瘡 的 典 型 徵 狀 是 直 腸 出 血 痛 楚 或 脫 垂 痔 瘡 可 以 細 分 為 內 痔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18 2006 J 1982 N CD-ROM "fl N J "fl J [ ])( N "fl N N ( ) - 5 - J *1 N [ ] 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ftmsw3 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kiwi1/pkiwi.sh UTF-8 3.0 Big5+ [ ] http://www.lingshidao.com/gushi/index.htm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32D323031322E31322E323920BC7EB46FB74DC3A8A4A3B0A3A141A44DB6CBBD62AC72B2D7A4A3A569C2A12028A5D5B8DCA4CEB867A4E5A55BB5F9292D6F6B2D412E646F6378>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332D323031322E31322E323920BC7EB46FB74DC3A8A4A3B0A3A141A44DB6CBBD62AC72B2D7A4A3A569C2A12028A5D5B8DCA4CEB867A4E5A55BB5F9292D6F6B2D412E646F6378> 憂 惱 愚 癡 不 除, 刀 傷 箭 毒 終 不 可 癒 釋 厚 觀 ( 福 嚴 推 廣 教 育 班,01.1.9) 各 位 法 師 各 位 居 士, 大 家 好! 今 天 跟 大 家 分 享 一 則 佛 典 故 事, 這 故 事 出 自 法 句 譬 喻 經 多 聞 品, 在 大 正 藏 第 4 冊 79 頁 中 欄 到 下 欄 過 去 在 羅 閱 祇 國 ( 也 就 是 摩 竭 陀 國 ) 南 方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 Modified Delphi Method ) 100 54 54 5-1 5-1 (AHP) 60 55 91.7 55 AHP (Expert Choice Version 9.0) 5 9.09 50 90.91 50 5-6 58 .. 59 60 5-2 5-3 1 100 0 2 100 0 3 98.1 1.9 4 96.3 3.7 5-4 1-1 100 1-2 94.4 5.6

More information

永嘉禪宗集

永嘉禪宗集 永 嘉 禪 宗 集 大 藏 經 目 錄 經 錄 部 類 禪 宗 類 諸 宗 著 述 部 經 文 資 訊 卍 新 纂 續 藏 經 第 六 十 三 冊 No.1242 永 嘉 禪 宗 集 註 版 本 記 錄 CBETA 電 子 佛 典 V1.4(Big5) 普 及 版, 完 成 日 期 : 2004/11/15 編 輯 說 明 本 資 料 庫 由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依 卍

More information

eZiosuite

eZiosuite 网络教学平台教师简明使用手册 Version 9.0 得实信息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编制 2015年10月 目录 前期准备... 3 用户登录... 3 网络课程的建设... 4 第一步 编辑课程基本信息 老师... 4 第二步 编辑课程结构... 5 第三步 上传课程资源... 7 第四步 建设课程内容... 8 第五步 建设作业和试卷... 13 第六步 交流互动设计... 16 第七步 开展网络教学...

More information

PDF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PDF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gustav / January 01, 2015 09:07PM T10n0293_p0844b14(00) T10n0293_p0844b15(00) T10n0293_p0844b16(00)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卷 第 四 十 T10n0293_p0844b17(00) T10n0293_p0844b18(00) 罽 賓 國 三 藏 般 若 奉 詔 譯 T10n0293_p0844b19(00)

More information

唐五代俗講變文在市場上的運作研究2.PDF

唐五代俗講變文在市場上的運作研究2.PDF 1 ----- 1 2 3 4 2 0203 P.2133 20 0213 P.222 S.32 P.30 021 F101 0221 P.241 2? 13(CBETA, T0, no. 20, p. 41, b2-21) (CBETA, T0, no. 20, p. 41~41) 3 (CBETA, T0, no. 20, p. 41~41) 10 --- 1 11 4 140 0202 31

More information

目 录 1. 硬 件 安 装 步 骤... 3 1.1 云 端 加 密 键 盘... 3 1.2 云 端 键 盘 加 密 串 接 器... 3 2. 软 件 安 装 步 骤... 4 3. 软 件 基 本 功 能... 5 4. 软 件 进 阶 使 用 说 明... 6 1.3 选 单 说 明...

目 录 1. 硬 件 安 装 步 骤... 3 1.1 云 端 加 密 键 盘... 3 1.2 云 端 键 盘 加 密 串 接 器... 3 2. 软 件 安 装 步 骤... 4 3. 软 件 基 本 功 能... 5 4. 软 件 进 阶 使 用 说 明... 6 1.3 选 单 说 明... 使 用 手 册 1.28 版 1/17 目 录 1. 硬 件 安 装 步 骤... 3 1.1 云 端 加 密 键 盘... 3 1.2 云 端 键 盘 加 密 串 接 器... 3 2. 软 件 安 装 步 骤... 4 3. 软 件 基 本 功 能... 5 4. 软 件 进 阶 使 用 说 明... 6 1.3 选 单 说 明... 6 1.4 设 定 窗 口 说 明... 7 4.2.1 键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AAH_Chi_Dec2003_final.doc

Microsoft Word - AAH_Chi_Dec2003_final.doc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政 府 漁 農 自 然 護 理 署 資 料 手 冊 ( 另 有 英 文 版 本 提 供,An English version is also available) 本 手 冊 載 有 的 重 要 資 料, 包 括 居 留 所 的 設 施 入 住 手 續 政 策 規 則 運 作 及 費 用 等 動 物 主 人 務 須 細 閱 本 手 冊, 並 加 以 保 存, 以 便 日

More information

● 源起

● 源起 1 Hot Potatoes Version 6 2 Hot Potatoes LTTC Hot Potatoes 3 Hot Potatoes UVic Clipart Galleries 4 Hot Potatoes Hot Potatoes Version 6 Tutorial JCloze Hot Potatoes Version 6 Tutorial JMatch 5 Hot Potatoes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Mobile Trading User Manual-updated

Microsoft Word - Mobile Trading User Manual-updated 輝 利 市 - 流 動 交 易 平 台 使 用 說 明 目 錄 第 一 章 第 二 章 登 入 股 票 交 易 功 能 2.1 落 盤 功 能 2.2 查 詢 交 易 進 展 2.3 取 消 交 易 / 更 改 交 易 2.4 報 價 組 合 及 倉 底 第 三 章 參 考 資 訊 3.1 戶 口 結 餘 3.2 即 時 報 價 3.3 本 地 指 數 3.4 十 大 升 跌 3.5 特 惠 積 分

More information

ABBYY® FineReader 11 用户指南

ABBYY® FineReader 11 用户指南 ABBYY FineReader 11 2011 ABBYY. 保 留 所 保 留 所 有 权 利 有 权 利 本 文 档 中 的 信 息 如 有 变 更, 恕 不 另 行 通 知,ABBYY 无 须 为 此 承 担 任 何 义 务 本 文 档 中 描 述 的 软 件 将 遵 照 许 可 协 议 提 供 必 须 严 格 按 照 许 可 协 议 的 条 款 使 用 或 复 制 本 软 件 除 非 许

More information

附 件 1: 2016 年 广 东 省 大 学 生 计 算 机 设 计 大 赛 实 施 方 案 一 竞 赛 规 程 ( 一 ) 竞 赛 名 称 2016 年 广 东 省 大 学 生 计 算 机 设 计 大 赛 ( 二 ) 竞 赛 目 的 与 意 义 为 进 一 步 提 高 广 东 省 高 校 计 算

附 件 1: 2016 年 广 东 省 大 学 生 计 算 机 设 计 大 赛 实 施 方 案 一 竞 赛 规 程 ( 一 ) 竞 赛 名 称 2016 年 广 东 省 大 学 生 计 算 机 设 计 大 赛 ( 二 ) 竞 赛 目 的 与 意 义 为 进 一 步 提 高 广 东 省 高 校 计 算 附 件 1: 2016 年 广 东 省 大 学 生 计 算 机 设 计 大 赛 实 施 方 案 一 竞 赛 规 程 ( 一 ) 竞 赛 名 称 2016 年 广 东 省 大 学 生 计 算 机 设 计 大 赛 ( 二 ) 竞 赛 目 的 与 意 义 为 进 一 步 提 高 广 东 省 高 校 计 算 机 教 学 和 信 息 技 术 与 学 科 深 度 融 合 的 水 平, 激 发 省 内 各 高 校

More information

中国第五次履约报告问题单

中国第五次履约报告问题单 ADVANCED UNEDITED VERSION (Format added) 中 国 关 于 禁 止 酷 刑 委 员 会 问 题 单 的 答 复 材 料 第 1 条 和 第 4 条 1. 请 根 据 委 员 会 上 次 结 论 性 意 见 ( 第 32 段 和 第 33 段 ), 说 明 2014 年 提 出 的 刑 法 修 正 案 是 否 包 括 与 公 约 第 1 条 一 致 的 酷 刑 定

More information

中華民國一 一年圖書館年鑑 目 次 1. 2. 3. 中央法規 359 1.1 視覺功能障礙者電子化圖書資源利用辦法 100.12.15訂定 359 1.2 臺灣地區公私立公共圖書館輔導辦法 100.04.13撤銷廢止 360 地方自治法規 360 2.1 臺南市立圖書館組織規程 100.01.21

中華民國一 一年圖書館年鑑 目 次 1. 2. 3. 中央法規 359 1.1 視覺功能障礙者電子化圖書資源利用辦法 100.12.15訂定 359 1.2 臺灣地區公私立公共圖書館輔導辦法 100.04.13撤銷廢止 360 地方自治法規 360 2.1 臺南市立圖書館組織規程 100.01.21 圖書資法規 圖書館法規 繆永承 編 例 一 本文所稱法規 係遵照 中央法規標準法 及 地方制度法 的規定制定者 包括經立法 院通過 總統公布的法律 如 圖書館法 等 或由各機關發布的行政命令 定名為規 程 規則 細則 辦法 綱要 標準 準則等 以及直轄市 縣 市 鄉 鎮 市 等地 方自治團體 就其自治事項或依法律及上級法規授權 制定的自治法規 自治法規經地方 立法機關通過 並由各該行政機關公布者 稱自治條例

More information

Notes for Guidance - Application for HKPIC by a Person Under the Age of 18 Resident Overseas (Chinese versions)

Notes for Guidance - Application for HKPIC by a Person Under the Age of 18 Resident Overseas (Chinese versions) ROPC) 144A 2/2015) ROPE)144A) English version Form No. ROPE)144A) is also available. R OP144 1 2 3 4 ID881A 5 6 R OP144 7 8 9 10 11 12 13 f e d c b a a e a ) b ) 21 d ) 7 7 21 ) ) ) ) ) ) 14 ) ) 15 www.immd.gov.hk

More information

2006 2006 1 1 4 2006 6 7 9 11 2006 13 15 20 22 24 28 INSOUL 19 02-2725-6240 02-2759-8796 www.ca.taipei.gov.tw 31093 02-2733-8921 02-2738-1630 E-mailjiashin2@ms22.hinet.net 75 GPN 2009301828 ISSN 1812-5344

More information

国家外国专家局文件

国家外国专家局文件 吉 林 省 外 国 专 家 局 文 件 吉 外 专 字 2015 75 号 关 于 申 报 2016 年 度 引 进 境 外 智 力 项 目 计 划 的 通 知 各 市 ( 州 ) 外 国 专 家 局, 有 关 项 目 单 位 : 根 据 国 家 外 国 专 家 局 关 于 申 报 2016 年 度 引 进 境 外 技 术 管 理 人 才 项 目 计 划 的 通 知 ( 外 专 发 2015 163

More information

约翰福音二十三课

约翰福音二十三课 第 二 十 四 課 耶 穌 離 去, 卻 留 下 ( 十 四 15~ 十 五 8) 主 耶 稣 应 许 门 徒 们 说 他 去 了, 还 要 再 到 他 们 这 里 来 接 他 们 他 去 的 这 一 段 期 间, 他 是 为 他 们 预 备 地 方 的, 在 他 去 的 这 一 段 期 间 里 面, 门 徒 们 还 要 靠 着 主 所 赐 的 能 力, 作 比 主 所 作 更 大 的 事 情 在

More information

jsj0.nps

jsj0.nps 第 3 章 Word 基 础 应 用 制 作 求 职 简 历 3 畅 1 求 职 简 历 案 例 分 析 本 章 以 制 作 求 职 简 历 为 例, 介 绍 Word 强 有 力 的 文 字 处 理 功 能, 包 括 Word 的 字 符 格 式 的 设 置 段 落 格 式 的 设 置 表 格 的 制 作 图 片 的 插 入 制 表 位 的 使 用 页 面 边 框 的 设 置 打 印 输 出 等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V0986774.doc

Microsoft Word - V0986774.doc 联 合 国 工 业 发 展 组 织 Distr.: General 29 September 2009 Chinese Original: English 大 会 第 十 三 届 会 议 2009 年 12 月 7 日 至 11 日, 维 也 纳 临 时 议 程 项 目 11 2008-2011 年 中 期 方 案 纲 要 执 行 情 况, 包 括 : (a) 拉 丁 美 洲 和 加 勒 比 区 域

More information

正觉电子报 第64期

正觉电子报 第64期 杂 阿 含 经 卷 3 What are the sensation-skandhas of the consciousness? They are the bodies of six sense-consciousnesses. What are the six? They are the eye consciousness body, and even the mind consciousness

More information

377-402

377-402 福 嚴 Fu Yan Buddhist Institute 訓 少 欲 知 足 安 貧 樂 道 明 辨 邪 正 維 護 教 真 修 實 不 唱 高 調 自 利 利 他 上 求 下 化 地 址 :300 新 竹 市 明 湖 路 365 巷 3 號 3, Lane 365, Ming Hu Road Hsinchu, Taiwan 300, R. O. C. 電 話 :03-520-1240 傳 真 :03-520-5041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D0C2C9FAC8EBD1A7D6B8C4CFA3A8D7A8C9FDB1BEA3A9362E36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D0C2C9FAC8EBD1A7D6B8C4CFA3A8D7A8C9FDB1BEA3A9362E362E646F63> 2016 年 专 科 升 本 科 新 生 入 学 指 南 给 2016 专 科 升 本 科 新 生 的 一 封 信 A 新 生 报 到 指 南 一 入 学 准 备 二 报 到 时 间 地 点 和 到 校 方 式 三 报 到 流 程 四 住 宿 安 排 五 网 络 迎 新 六 特 别 提 醒 B 山 青 院 的 教 与 学 一 教 学 管 理 职 能 部 门 二 人 才 培 养 计 划 三 网 上 选

More information

海 外 华 商 投 资 珠 三 角 经 济 区 的 现 状 问 题 及 对 策 分 析 华 商 及 外 商 投 资, 依 托 三 来 一 补 加 工 贸 易, 迅 速 推 动 广 东 外 向 型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 并 成 为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的 排 头 兵 而 在 这 个 过 程

海 外 华 商 投 资 珠 三 角 经 济 区 的 现 状 问 题 及 对 策 分 析 华 商 及 外 商 投 资, 依 托 三 来 一 补 加 工 贸 易, 迅 速 推 动 广 东 外 向 型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 并 成 为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的 排 头 兵 而 在 这 个 过 程 华 侨 华 人 蓝 皮 书 9 海 外 华 商 投 资 珠 三 角 经 济 区 的 现 状 问 题 及 对 策 分 析 林 春 培 郑 文 智 李 义 斌 摘 要 : 海 外 华 商 投 资 在 珠 三 角 经 济 区 的 快 速 发 展 和 转 型 升 级 过 程 中 依 然 发 挥 着 不 可 忽 视 的 作 用, 特 别 是 通 过 先 导 和 示 范 作 用 吸 引 着 更 多 的 资 本

More information

浪潮集团信息化文案

浪潮集团信息化文案 浪 潮 舆 情 云 监 测 系 统 技 术 白 皮 书 浪 潮 软 件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云 服 务 事 业 部 2015 年 11 月 第 1 页 共 35 页 目 录 第 一 章 浪 潮 舆 情 云 监 测 系 统 介 绍... 3 1.1 概 述... 3 1.1.1 舆 情 监 测 背 景... 3 1.1.2 舆 情 监 测 工 作 面 临 的 问 题... 4 1.1.3 产 品

More information

X0433 阿彌陀經約論

X0433 阿彌陀經約論 目 次 編 輯 說 明 章 節 目 次 贊 助 資 訊 卷 目 次 1 編 輯 說 明 本 電 子 書 以 CBETA 電 子 佛 典 集 成 Version 2016 為 資 料 來 源 漢 字 呈 現 以 Unicode 2.0 為 基 礎, 不 在 此 範 圍 的 字 則 採 用 組 字 式 表 達 梵 文 悉 曇 字 及 蘭 札 字 均 採 用 羅 馬 轉 寫 字, 如 無 轉 寫 字 則

More information

(B) 12. 下 列 哪 項 運 動 較 有 利 於 增 加 肌 力? (A) 慢 跑 (B) 重 量 訓 練 (C) 瑜 珈 (D) 游 泳 (B) 13. 小 傑 今 年 20 歲, 他 的 預 估 最 大 心 跳 率 為 200 次 / 分, 請 問 他 想 以 80% 最 大 心 跳 率

(B) 12. 下 列 哪 項 運 動 較 有 利 於 增 加 肌 力? (A) 慢 跑 (B) 重 量 訓 練 (C) 瑜 珈 (D) 游 泳 (B) 13. 小 傑 今 年 20 歲, 他 的 預 估 最 大 心 跳 率 為 200 次 / 分, 請 問 他 想 以 80% 最 大 心 跳 率 運 動 生 理 學 概 論 人 類 發 展 與 老 化 概 論 (A) 1. 田 徑 比 賽 的 三 級 跳 遠 項 目 之 主 要 供 能 系 統 為? (A)ATP-PC 系 統 (B) 乳 酸 系 統 (C) 有 氧 系 統 (D) 以 上 皆 非 (A) 2. 一 般 而 言, 透 過 ATP-PC 系 統 所 能 持 續 供 能 的 時 間 約 為? (A)30 秒 (B)60 秒 (C)12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Mar100.doc

Microsoft Word - Mar100.doc 台 灣 天 主 教 醫 師 協 會 會 訊 Taiwan Catholic Medical Association Newsletter 你 們 去 醫 治 病 人, 宣 講 福 音 ( 路 10:1-9) 發 行 人 : 葉 炳 強 第 十 七 期 :2011 年 3 月 31 日 發 行 會 址 : 台 北 市 杭 州 南 路 一 段 71 巷 9 號 台 內 社 字 第 0950187496

More information

个人网上银行专业版客户使用手册

个人网上银行专业版客户使用手册 00 1... 3 1.1...3 1.2...3 1.3...4 1.4...4 1.5...4 2... 5 2.1...5 2.2...5 2.3...6 2.4...6 3... 7 3.1...7 3.2...9 4... 10 4.1...10 4.2...11 4.3...13 5... 14 5.1...14 5.2...14 6... 15 6.1...15 6.2...15 6.3...16

More information

约 伯 记 : 约 伯 记 : 惟 有 我 一 人 逃 脱, 来 报 信 给 你 他 还 说 话 的 时 候, 又 有 人 来 说 : 你 的 儿 女 正 在 他 们 长 兄 的 家 里 吃 饭 喝 酒, 不 料, 有 狂 风 从 旷 野 刮 来, 击 打 房 屋 的 四 角, 房 屋 倒 塌 在

约 伯 记 : 约 伯 记 : 惟 有 我 一 人 逃 脱, 来 报 信 给 你 他 还 说 话 的 时 候, 又 有 人 来 说 : 你 的 儿 女 正 在 他 们 长 兄 的 家 里 吃 饭 喝 酒, 不 料, 有 狂 风 从 旷 野 刮 来, 击 打 房 屋 的 四 角, 房 屋 倒 塌 在 约 伯 记 : 约 伯 记 : 约 伯 记 撒 但 试 探 约 伯 乌 斯 地 有 一 个 人 名 叫 约 伯 ; 那 人 完 全 正 直, 敬 畏 神, 远 离 恶 事 他 生 了 七 个 儿 子, 三 个 女 儿 他 的 家 产 有 七 千 羊, 三 千 骆 驼, 五 百 对 牛, 五 百 母 驴, 并 有 许 多 仆 婢 这 人 在 东 方 人 中 就 为 至 大 他 的 儿 子 按 着 日

More information

加 拉 太 书 :8 2 加 拉 太 书 2:4 8 过 了 三 年, 才 上 耶 路 撒 冷 去 见 矶 法, 和 他 同 住 了 十 五 天 9 至 于 别 的 使 徒, 除 了 主 的 兄 弟 雅 各, 我 都 没 有 看 见 20 我 写 给 你 们 的 不 是 谎 话, 这 是 我 在 神

加 拉 太 书 :8 2 加 拉 太 书 2:4 8 过 了 三 年, 才 上 耶 路 撒 冷 去 见 矶 法, 和 他 同 住 了 十 五 天 9 至 于 别 的 使 徒, 除 了 主 的 兄 弟 雅 各, 我 都 没 有 看 见 20 我 写 给 你 们 的 不 是 谎 话, 这 是 我 在 神 加 拉 太 书 : 加 拉 太 书 :7 加 拉 太 书 问 候 作 使 徒 的 保 罗 ( 不 是 由 于 人, 也 不 是 借 着 人, 乃 是 借 着 耶 稣 基 督, 与 叫 他 从 死 里 复 活 的 父 神 ) 2 和 一 切 与 我 同 在 的 众 弟 兄, 写 信 给 加 拉 太 的 各 教 会 3 愿 恩 惠 平 安 从 父 神 与 我 们 的 主 耶 稣 基 督 归 与 你 们!

More information

200

200 2015 年 第 三 季 中 级 学 课 智 慧 的 花 束 序 言 3 第 一 课 抉 择 的 智 慧 4 第 二 课 沟 通 的 智 慧 11 第 三 课 成 功 的 智 慧 19 第 四 课 致 富 的 智 慧 26 第 五 课 爱 惜 的 智 慧 33 第 六 课 拒 绝 的 智 慧 40 第 七 课 友 谊 的 智 慧 48 第 八 课 饶 恕 的 智 慧 54 第 九 课 亲 情 的 智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ormones / Steroid ormones 2 3 12 11 1 10 9 5 4 6 8 7 18 17 16 13 14 15 2 3 1 4 19 10 12 11 9 8 7 5 6 18 17 13 16 14 15 2 3 1 4 19 10 5 12 21 18 20 11 17 13 16 9 8 14 15 7 6 Estradiol Testosterone Prop.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AECB1B4BA43A9CAAF66A6D1A67EB177AACCAAF8B4C1B44EC2E5A4CEA5CEC3C4AABAA778C25AA277A548A4A4B3A1AC59C2E5BEC7A4A4A4DFACB0A8D22E646F6378>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AECB1B4BA43A9CAAF66A6D1A67EB177AACCAAF8B4C1B44EC2E5A4CEA5CEC3C4AABAA778C25AA277A548A4A4B3A1AC59C2E5BEC7A4A4A4DFACB0A8D22E646F6378> 投 稿 類 別 : 健 康 與 護 理 篇 名 : 初 探 慢 性 病 老 年 患 者 長 期 就 醫 及 用 藥 的 困 擾 作 者 : 吳 怡 萱 台 中 女 子 高 級 中 學 二 年 十 三 班 陳 語 庭 台 中 女 子 高 級 中 學 二 年 十 六 班 指 導 老 師 : 邱 伯 勤 老 師 壹 前 言 一 研 究 動 機 最 近 碰 到 家 中 長 輩 與 鄰 居 常 往 醫 院 跑,

More information

? ? ? ? ? ? ?

? ? ? ? ? ? ? L organisation de la Justice en France (version en chinois) K:\SAEI commun\doc pour Communication\Doc-OJ-Chinois.doc 法 国 的 司 法 结 构 在 由 家 庭 街 道 学 校 企 业 交 通 等 因 素 构 成 的 社 会 生 活 中 会 发 生 各 种 纠 纷, 例 如 离 婚 后

More information

B

B 90/5/22 (90) 04594 91 12 31 P * 1-12 1 13 01 01 1 2 18-21 22-24 1 2 1 2 / 31-32 37-38 I4 I2I3I4 I2I3I4 . () () ( )... 00 90 010203040506 070809 101112 13141516 17 99 ( ) ( ) ( ) 91. 92. 1 1 2 3 4 ( ) 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1-論壇 990113.doc

Microsoft Word - 21-論壇 990113.doc 教 科 書 研 究 第 二 卷 第 二 期 (2009 年 12 月 ),111-140 論 壇 電 子 教 科 書 趨 勢 與 發 展 科 技 的 發 展 日 新 月 異, 在 教 育 上 的 應 用 也 推 陳 出 新, 近 來 電 子 書 及 電 子 教 科 書 的 議 題, 因 技 術 的 不 斷 突 破 及 政 府 大 力 推 動 數 位 內 容 產 業, 也 炒 得 沸 沸 揚 揚 電

More information

13 15

13 15 2016 5 19 13 15 This programme circular is available in English.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programme circular is available from the offices of the Monetary Authority at 55 th Floor, Two International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