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中「信位」行法之內含及特色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華嚴經》中「信位」行法之內含及特色"

Transcription

1 華 嚴 專 宗 學 院 研 究 所 第 十 一 屆 畢 業 論 文 華 嚴 經 十 信 法 門 之 探 究 指 導 教 授 : 蔡 伯 郎 教 授 研 究 生 : 釋 果 錚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五 年 六 月

2 華 嚴 經 十 信 法 門 之 探 究 釋 果 錚 華 嚴 專 宗 學 院 研 究 所 第 十 一 屆 提 要 本 文 以 華 嚴 經 中 信 位 之 六 品 經 文, 來 探 究 其 信 位 行 法 的 內 涵 與 特 色 其 中 如 來 名 號 品 四 聖 諦 品 光 明 覺 品 乃 詮 釋 信 之 對 象 ( 身 業 語 業 意 業 ); 後 三 品 菩 薩 問 明 品 淨 行 品 賢 首 品, 則 分 別 從 信 的 解 行 德 ( 證 ), 闡 明 發 起 菩 提 心 的 十 信 法 門 其 信 不 是 一 般 的 信, 而 是 一 種 智 信, 信 佛 的 果 德, 並 由 此 成 立 菩 薩 的 廣 大 行, 以 成 就 佛 果 為 主 要 目 標, 與 阿 含 經 及 彌 陀 法 門 中 所 說 的 信 不 同 的 形 態 本 文 首 先 說 明 阿 含 經 與 淨 土 思 想 中 所 展 現 出 來 信 的 行 態 與 意 義, 而 後 將 就 華 嚴 經 中 信 形 態 進 行 闡 述 說 明, 其 中 包 含 信 位 菩 薩 如 何 成 就 信 德, 薩 菩 要 如 何 善 用 其 心 之 淨 行, 乃 至 如 何 落 實 在 現 實 生 活 中, 以 成 就 菩 提 其 論 述 內 容 該 要 如 下 : 第 一 章 前 言 : 首 先 說 明 華 嚴 經 在 佛 教 經 典 中 之 地 位, 再 略 述 八 十 華 嚴 之 七 處 九 會 三 十 九 品 的 說 法 概 要 之 後 再 就 中 村 元 等 對 於 佛 教 信 的 重 要 研 究, 摘 要 說 明, 進 而 提 出 本 文 之 問 題 意 識 研 究 進 路 方 法 與 範 圍 第 二 章 阿 含 經 及 淨 土 思 想 中 信 的 意 義 及 形 態 : 本 章 分 為 二 部 份, 一 是 阿 含 經 中 信 的 說 明, 另 一 則 是 淨 土 思 想 中 信 的 說 明 阿 含 經 中 信 為 入 道 的 資 糧 ; 彌 陀 淨 土 強 調 信 願 行, 信 阿 彌 陀 佛 的 果 德, 信 極 樂 國 土 真 實, 深 信 念 阿 彌 陀 佛 聖 號, 念 到 一 心 不 亂 便 可 往 生 第 三 章 華 嚴 經 中 信 的 對 象 之 詮 釋 : 本 章 內 容 闡 明 華 嚴 經 中 所 言 信 的 對 象 ( 佛 的 三 業 ), 如 來 名 號 隨 順 機 宜, 隨 方 名 號 隨 方 語 業 意 業 光 明 遍 照 十 方 法 界 眾 生, 警 悟 無 明 隨 業 流 轉 中 的 眾 生 出 離 第 四 章 十 信 行 法 之 內 容 : 本 章 主 要 以 菩 薩 問 明 品 來 明 十 信 滿 心 及 十 法 甚 深 之 勝 解, 由 文 殊 菩 薩 為 覺 首 菩 薩 等 解 答 十 種 甚 深 法 門 第 伍 章 信 位 菩 薩 之 淨 行 及 信 德 之 成 就 : 本 章 主 要 探 討 華 嚴 經 中 信 的 - 1 -

3 特 色 及 菩 薩 在 日 常 當 中, 巧 發 大 願 之 淨 行, 而 成 就 信 的 功 德 第 六 章 結 語 : 綜 括 本 文 的 大 要 信 位 行 法, 由 凡 夫 位 以 信 為 首, 決 定 取 佛 大 菩 提 果 之 十 信 法 門 關 鍵 字 : 信 十 信 華 嚴 經 佛 的 三 業 - 2 -

4 壹 前 言 華 嚴 經 在 大 乘 佛 教 中 佔 有 極 高 的 地 位, 號 稱 經 中 之 王, 內 容 浩 瀚 深 廣, 闡 述 毘 盧 遮 那 如 來 於 菩 提 道 場 始 成 正 覺, 為 文 殊 普 賢 等 上 根 機 大 菩 薩, 宣 說 佛 的 廣 大 圓 滿 無 礙 自 證 法 門 此 經 在 漢 譯 中 有 三 種 譯 本 : 一 為 東 晉. 佛 陀 跋 陀 羅, 於 西 元 四 二 年 譯, 出 此 譯 本 為 三 十 四 品 共 六 十 卷, 又 稱 六 十 華 嚴, 分 為 七 處 八 會 ; 其 次 是 唐. 實 叉 難 陀 於 西 元 六 九 九 年 譯 出 之 譯 本, 為 三 十 九 品 共 八 十 卷, 略 稱 八 十 華 嚴 分 為 七 處 九 會 ; 第 三 是 唐. 般 若 三 藏 於 西 元 七 九 八 譯 出 之 譯 本 其 卷 數 只 有 四 十 卷, 故 亦 簡 稱 為 四 十 華 嚴 1 八 十 華 嚴 以 七 處 九 會 三 十 九 品 說 法, 其 中 第 一 會 共 有 六 品, 十 一 卷 經 文, 敘 述 佛 在 菩 提 場 初 成 正 覺 所 顯 神 變, 舉 出 佛 的 種 種 莊 嚴 果 德, 令 眾 生 生 起 信 心, 稱 為 舉 果 勸 樂 生 信 分 第 二 會 普 光 明 殿 : 主 要 說 明 十 信 法 門, 亦 有 六 品, 前 三 品 明 所 信 之 果 法, 後 三 品 正 說 十 信 法 之 解 行 力 用 ; 先 明 佛 身 名 普 遍, 次 說 佛 語 業 遍 周, 再 明 身 意 光 明 之 覺, 再 明 信 位 正 解 十 種 甚 深 後 一 品 說 信 位 淨 行 一 百 四 十 願 最 後 一 品 說 信 位 德 成 廣 攝 諸 位, 乃 至 成 佛 六 品 依 次 為 如 來 名 號 品 明 信 佛 名 號 於 十 方 世 界 隨 眾 生 根 機 而 不 同 ; 四 聖 諦 品 明 信 知 十 方 世 界 法 門 名 字 差 殊, 皆 以 四 聖 諦 為 本 ; 光 明 覺 品 明 佛 意 業 遍 覺, 知 光 明 本 從 果 而 來 入 佛 足 下, 今 還 從 足 下 放 彼 果 光, 用 成 信 位 ; 菩 薩 問 明 品 明 菩 薩 所 問 之 法 門 ; 淨 行 品 明 信 菩 薩 淨 行 從 大 願 力 生 ; 賢 首 品 明 信 知 成 佛 以 信 為 首 此 六 品 經 共 成 十 信 位, 說 明 超 凡 入 聖 之 前 方 便 第 三 會 忉 利 天 宮, 說 的 是 十 住 法 門 共 有 六 品, 三 卷 經 文, 明 十 信 滿 心, 入 十 住 位, 初 發 心 時, 便 成 正 覺 第 四 會 夜 摩 天 宮, 說 十 行 法 門, 有 四 品, 三 卷 經 文, 明 十 住 已 圓, 故 說 行 法, 內 容 要 眾 生 依 信 佛 法 力 行 並 實 踐 第 五 會 兜 率 天 宮 說 : 十 迴 向 法 門 共 有 三 品, 十 二 卷 經 文, 為 救 護 眾 生 離 眾 生 相 迴 向 第 六 會 他 化 天 宮 說 : 十 地 法 門 此 會 只 有 一 品, 經 文 有 六 卷, 內 容 說 明 登 地 菩 薩 修 行 菩 薩 道 的 十 個 次 第, 從 初 地 到 十 地 修 因 契 果, 如 何 實 踐 十 度, 及 成 就 三 學 十 個 階 位 ; 第 七 會 再 會 普 光 明 殿, 說 等 覺 妙 覺 法 門 計 有 十 一 品, 十 三 卷 經 文, 明 十 地 果 位 後 的 修 行, 趨 向 因 果 圓 滿 成 就 佛 果 1 此 六 品 為 : 世 主 妙 嚴 品 如 來 現 相 品 普 賢 三 昧 品 世 界 成 就 品 華 藏 世 界 品 毘 盧 遮 那 品 - 3 -

5 第 八 會 三 會 普 光 明 殿, 說 二 千 行 門 只 有 一 品, 經 文 有 七 卷, 初 二 十 句 問 十 信 行 ; 二 從 何 等 發 普 賢 心 下 二 十 句 問 十 住 行 ; 三 從 何 等 為 持 下 三 十 句 問 十 行 位 ; 四 從 何 等 為 寶 住 下 二 十 九 句 問 十 迴 向 行 ; 五 從 何 等 身 業 下 五 十 句 問 十 地 證 行 ; 六 何 等 為 觀 察 下 五 十 一 句 問 因 圓 果 滿 究 竟 位 中 行 ; 此 經 是 為 解 說 諸 菩 薩 行, 從 始 至 終, 令 無 疑 也, 彼 經 六 段 雖 不 配 於 信 等 六 位, 既 云 從 始 至 終, 次 於 末 後 明 成 佛 果 為 終, 故 知 最 初 信 行 為 始 2 第 九 會 祇 陀 園 林, 說 : 果 法 界 法 門, 此 會 也 只 有 一 品, 即 入 法 界 品, 此 經 文 長 達 二 十 一 卷 是 融 合 前 面 的 五 位 因 果, 可 說 整 部 經 文 架 構 先 後 次 第, 凡 夫 從 十 信 位 十 住 十 行 十 迴 向 十 地 等 覺 妙 覺, 乃 至 圓 滿 佛 果, 層 層 分 明 華 嚴 經. 賢 首 品 云 : 信 為 道 元 功 德 母, 長 養 一 切 諸 善 法 3 大 智 度 論 云 : 佛 法 大 海, 信 為 能 入, 智 為 能 度 4 信 為 學 佛 之 基 楚, 而 佛 法 深 奧 廣 大, 不 具 有 信 心, 則 不 得 其 門 而 入 在 信 解 行 證 的 學 佛 過 程 中, 信 為 上 首 聲 聞 乘 中 說 : 信 為 能 入, 戒 為 能 度 5 對 行 者 而 言 惟 有 信 心 具 足, 才 能 領 受 修 學 成 就 佛 果 本 文 以 八 十 華 嚴 為 主, 來 探 討 信 位 行 法 之 內 涵 及 特 色, 其 理 由 是 八 十 華 嚴 相 對 於 其 他 二 譯 而 言, 文 義 最 為 暢 達, 品 數 也 較 完 備 有 關 信 位 行 法 的 建 立, 主 要 在 於 經 中 第 二 會, 屬 修 因 契 果 生 解 分 中 差 別 因 果 周 之 一 部 份, 會 場 於 普 光 明 殿, 說 法 對 象 是 凡 夫 位 眾 生 世 尊 放 兩 足 輪 光, 會 主 是 文 殊 菩 薩, 此 會 不 入 定, 因 信 位 未 入 位 故 信 位 雖 是 成 佛 初 基, 未 見 道 而 沒 入 位, 此 會 眾 生 的 心 進 退 不 定, 所 以 說 的 是 十 信 法 門 一 前 人 研 究 成 果 信 雖 是 學 佛 的 基 礎 關 鍵, 但 在 現 代 相 關 的 學 術 論 文 中 對 於 佛 教 之 信 的 內 涵 與 特 色 的 研 究 文 章 卻 極 為 稀 少, 尤 其 是 華 嚴 經 十 信 行 法, 並 無 直 接 探 討 之 作 品, 有 的 只 是 如 日 本 學 者 中 村 元 等 著 之 佛 教 思 想 11 信 中, 騰 田 宏 達 所 作 之 原 始 仏 における 信 對 信 有 深 刻 的 說 明 他 認 為 在 佛 教 並 不 用 信 仰 一 詞, 只 用 信 心 其 理 由 是, 在 西 亞 和 西 洋 的 宗 教 裡 信 仰 一 詞 的 含 意 是 他 者, 指 向 的 是 指 信 仰 是 他 者 而 非 自 身 的 神, 因 此 適 合 使 用 信 仰 但 是 就 佛 教 而 言 信 是 在 強 調 迴 向, 就 是 把 心 歸 向 自 己 的 心, 是 詞 使 與 覺 悟 合 一, 因 此 信 心 這 樣 的 釋 語 比 較 恰 當 另 外, 在 本 書 中, 吉 津 宜 英 所 作 之 華 嚴 教 學 における 信 一 文 中 也 述 及 有 關 華 嚴 十 信 的 教 義, 其 認 為 在 華 嚴 經. 如 來 名 號 品 中 以 十 住 2 華 嚴 經 探 玄 記 T.35,p.421b 3 華 嚴 經. 賢 首 品 T.10, p.72b 4 大 智 度 論 T.25, p.63a 5 印 順 法 師 著, 學 佛 三 要,p83-4 -

6 十 行 十 迴 向 十 藏 十 地 十 願 十 定 十 自 在 十 頂 6 來 羅 列 到 菩 薩 的 修 行 階 位, 此 外 亦 以 十 住 十 行 十 無 盡 藏 十 迴 向 十 地 十 明 十 忍 來 作 為 品 名 此 中 很 清 楚 的 是 以 十 住 十 行 十 迴 向 十 地 為 主 幹, 來 構 成 華 嚴 經 的 菩 薩 階 位 而 在 賢 首 品 明 顯 地 特 別 強 調 信, 而 在 其 他 地 方 就 沒 有 到 十 信 了, 但 是 在 天 台 或 華 嚴 也 好, 因 為 在 十 住 之 前 立 了 十 信, 且 十 地 之 後 又 加 上 等 覺 妙 覺, 因 以 說 有 五 十 一 位 或 五 十 二 階 位 另 外 在 黃 美 英 撰 初 期 佛 法 弘 傳 之 開 展 以 漢 譯 雜 阿 含 經 之 信 為 趣 向 解 脫 道 之 修 學, 主 要 內 容 以 淨 信 開 展 趣 向 解 脫 道, 探 討 世 尊 為 眾 生 演 說 緣 起 法, 是 為 了 滅 除 身 苦 之 大 患, 接 著 進 入 淨 信 之 行 持 法 門 二 問 題 意 識 信 是 各 宗 教 的 基 本 出 發 點, 也 是 各 宗 教 共 有 之 特 性, 然 而 各 宗 教 之 所 以 有 種 種 差 別, 除 在 所 信 的 教 義, 以 及 所 實 踐 的 方 法 有 所 不 同 之 外, 就 信 的 本 身 的 意 涵 也 有 所 不 同, 現 使 單 就 佛 教 而 言, 在 佛 教 發 展 史 中, 各 經 典 對 信 的 陳 述 與 說 明 也 有 所 不 同 簡 單 來 說, 信 的 意 含 直 接 關 係 到 實 踐 修 行 方 面, 因 此, 對 於 信 的 形 態 的 探 究, 除 有 助 於 對 經 典 教 義 的 掌 握 與 了 解 之 外, 對 於 實 踐 行 門 上 亦 是 不 可 忽 視 的 要 點 信 心 乃 為 入 道 之 初 步, 故 信 為 五 根 之 首 大 智 度 論 云 : 若 人 心 中 有 信 清 淨, 是 人 能 入 佛 法 復 次 經 中 說 信 如 手, 如 人 有 手 入 寶 山 中 自 在 取 寶, 有 信 亦 如 是, 入 佛 法 無 漏 根 力 覺 道 禪 定 寶 山 中, 自 在 所 取, 無 信 如 無 手, 無 手 人 入 寶 山 中, 則 不 能 有 所 取, 無 信 亦 如 是, 入 佛 法 寶 山, 都 無 所 得 7 大 般 涅 槃 經 義 記 云 : 凡 入 佛 法 要 先 生 信, 故 華 嚴 中 說 信 為 手, 如 人 有 手 至 珍 寶 所 隨 意 採 取, 若 當 無 手, 空 無 所 獲, 信 亦 如 是, 入 佛 法 者 有 信 心 手, 隨 意 採 取 道 法 之 寶, 若 無 信 心, 空 無 所 得 8 如 上 所 述, 信 在 入 佛 法 門 扮 演 著 重 要 角 色, 同 時 也 展 現 出 信 在 修 道 上 的 重 要 性 因 此, 筆 者 想 借 由 對 於 原 始 佛 教 彌 陀 淨 土 以 及 華 嚴 經 中 所 言 之 信 作 一 分 析 比 較, 以 了 解 在 佛 教 思 想 發 展 上, 其 對 於 信 的 說 明 與 形 態 有 無 不 同, 並 說 明 其 內 在 意 涵 特 色 及 與 所 述 教 義 之 內 在 關 連, 其 中 又 特 以 華 嚴 經 為 主 要 論 述 內 容 華 嚴 經 明 確 說 明 修 行 的 進 路 為 信 解 行 證, 而 在 階 地 上, 則 以 十 信 為 先, 而 後 有 十 住 十 行 十 迴 向 十 地 等 覺 妙 覺, 以 此 來 看, 就 華 嚴 思 想 而 言 信 是 入 道 的 開 門 磚, 故 本 文 以 此 為 主 要 探 討 之 內 容 6 中 村 元 編 集, 佛 教 思 想 11 信, 京 都 : 法 藏 館, 大 智 度 論 T25,p.63a 8 大 般 涅 槃 經 義 記 T37,p.616a - 5 -

7 三 研 究 進 路 方 法 與 範 圍 如 上 所 述, 本 文 乃 以 華 嚴 經 之 信 的 思 想 意 涵 作 為 主 要 的 研 究 重 點, 而 其 研 究 方 法 則 是 依 就 華 嚴 經 中 對 於 信 的 闡 述, 作 深 刻 的 剖 析 與 說 明, 進 而 加 以 詮 釋 而 在 理 解 與 剖 析 華 嚴 經 文 義 時, 將 參 就 祖 師 之 詮 解 而 為 突 顯 華 嚴 經 中 信 的 意 涵, 本 文 將 先 就 佛 教 發 展 的 脈 落, 簡 述 信 的 在 各 時 期 所 展 現 出 的 形 態, 然 由 於 佛 教 經 論 浩 瀚, 本 文 簡 擇 阿 含 經 以 及 淨 土 三 經 來 探 析 在 原 始 佛 教 中 以 及 大 乘 淨 土 思 想 中, 其 對 信 的 說 明 ; 而 在 華 嚴 經 思 想 方 面, 則 取 八 十 華 嚴 經 及 華 嚴 經 疏 鈔 華 嚴 經 探 玄 記 新 修 華 嚴 經 疏 鈔 等 為 主 要 論 述 依 據, 其 範 圍 包 含 如 來 名 號 品 等 六 品 經 如 來 名 號 品 明 如 來 之 身 業, 應 萬 機 而 示 現 種 種 妙 相, 顯 示 應 化 自 在 ; 四 諦 品 說 明 教 法 因 眾 生 種 種 樂 欲 而 有 不 同, 故 舉 十 方 世 界 的 四 諦 之 名 稱, 明 佛 之 語 業 不 可 思 議 ; 光 明 覺 品 敘 述 佛 兩 足 放 光, 所 照 差 別 之 事, 文 殊 的 智 光 普 照 平 等 之 理, 身 智 二 光 合 一, 以 使 人 悟 理 圓 融 之 理 明 佛 之 意 業 後 三 品 則 為 對 信 之 解 行 ( 德 ) 證, 依 序 為 菩 薩 問 明 品 以 緣 起 甚 深 為 始, 開 示 十 種 甚 深 之 理, 明 十 信 滿 心 入 住 位 10 9,, 所 謂 信 滿 成 佛, 一 位 攝 一 切 位, 圓 融 無 礙 之 說 ; 淨 行 品 名 依 據 正 解 正 行, 隨 日 常 生 活 巧 發 大 願 ; 賢 首 品 表 顯 發 心 的 所 在, 宣 說 信 樂 之 妙, 開 示 信 德 所 具 所 成 諸 行 以 上 是 本 文 所 要 探 討 所 在 貳 阿 含 經 及 淨 土 思 想 中 信 的 意 義 及 形 態 信 即 是 信 心, 信 佛 陀 所 行 所 證 的 真 理, 佛 是 大 覺 大 悟 者, 具 一 切 智, 而 佛 陀 所 證 之 真 理 對 凡 夫 而 言 卻 是 難 以 思 議, 因 此 佛 在 證 道 後 才 有 梵 天 請 問 勸 說 說 法 的 情 形, 因 此 對 於 凡 夫 而 言 信 為 入 道 之 第 一 步, 故 菩 薩 五 十 二 階 位 中 即 以 十 11 信 位 為 首, 三 十 七 道 品 中 的 五 根 五 力 亦 分 別 以 信 根 為 首 信 力 為 先, 信 根 故 能 生 萬 善, 有 信 力 故, 魔 不 能 動 華 嚴 經 亦 云 : 信 為 道 元 功 德 母, 長 養 一 切 諸 善 法 12, 信 為 產 生 一 切 功 德 的 母, 也 是 生 長 一 切 善 法 的 根 源 就 果 位 而 言, 信 是 13 菩 提 涅 槃 的 功 德 母 ; 因 位 來 說, 即 是 三 賢 十 聖 的 功 德 母, 信 乃 修 道 之 根 源, 亦 能 滋 養 諸 善 根 換 言 之, 一 切 功 德 善 根, 不 但 要 信 來 生 長, 同 時 也 是 能 滋 養 它 使 之 不 壞 之 泉, 由 於 信 能 積 聚 福 慧 資 糧 以 達 成 佛, 故 又 稱 為 信 財 信 財 是 七 聖 財 之 一, 於 信 戒 慚 愧 聞 施 慧 等 七 聖 財 中, 信 為 最 殊 勝, 能 受 持 此 七 種 聖 9 文 殊 大 藏 經. 華 嚴 部 一 台 北 : 文 殊, 華 嚴 經 探 玄 記 云 : 終 教 十 信 滿 心 勝 進 分 上 入 十 住 初, 則 得 不 退 故, 能 暫 時 化 現 成 佛 如 起 信 論 說 : 若 一 乘 圓 教 中 實 則 不 依 位, 寄 終 教 位 相 以 辨 之, 於 信 滿 不 退 之 際 則 明 得 彼 普 賢 法 界 行 德 具 攝 因 果 圓 融 無 礙 T35,p.189a 11 三 十 七 道 品 : 四 念 處 四 正 勤 四 如 意 足 五 根 五 力 七 覺 分 八 正 道 12 華 嚴 經 T.10,p 三 賢 : 分 為 小 乘 和 大 乘 小 乘 為 五 停 心 別 相 念 住 總 相 念 住 ; 大 乘 之 十 住 十 行 十 回 向 三 位 ; 十 聖 是 指 十 地 菩 薩, 對 三 賢 而 稱 為 十 聖 仁 王 般 若 經 合 疏 卷 中 謂, 三 賢 即 地 前 之 三 十 心, 十 聖 即 十 地 之 菩 薩 以 十 地 之 菩 薩 皆 已 斷 惑, 證 會 正 性, 故 稱 十 聖 - 6 -

8 財, 就 能 資 助 成 就 佛 道 在 佛 教 中, 信 是 指 對 佛 法 僧 三 寶 的 信 心 或 信 仰, 但 在 歷 史 的 發 展 中 卻 呈 現 出 不 同 的 形 態, 以 下 先 就 阿 含 經 中 對 信 的 論 述 進 行 說 明 一 阿 含 經 中 信 的 形 態 阿 含 經 是 佛 教 的 根 本 聖 典, 包 含 長 阿 含 中 阿 含 雜 阿 含 增 一 阿 含 此 四 部 阿 含 之 集 成, 各 有 其 隨 應 之 因 緣 與 目 的, 在 增 一 阿 含 中 說 道 此 四 部 阿 含 經 集 成 的 各 別 目 的, 為 諸 天 世 人 隨 時 說 法, 集 為 增 一 阿 含, 是 勸 化 人 所 習 為 利 根 眾 生 說 諸 深 義 名 中 阿 含, 是 學 問 者 所 習 說 種 種 隨 禪 法, 是 雜 阿 含, 是 坐 禪 人 所 習 破 諸 外 道, 是 長 阿 含 14 以 下 即 就 四 部 阿 含 略 述 阿 含 經 中 信 的 形 態 ( 一 ) 信 的 重 要 性 在 增 壹 阿 含 經 中 說 到, 佛 陀 在 菩 提 樹 下 成 道 未 久, 梵 天 勸 請 如 來 普 為 閻 浮 提 眾 生 廣 說 深 法 : 爾 時, 梵 天 白 世 尊 曰 : 此 閻 浮 提 必 當 壞 敗, 三 界 喪 目, 如 來 至 真 等 正 覺, 出 現 於 世, 應 演 法 寶, 然 今 復 不 暢 演 法 味, 唯 願 如 來 普 為 眾 生 廣 說 深 法, 又 此 眾 生 根 原 易 度, 若 不 聞 者, 永 失 法 眼 此 應 為 法 之 遺 子, 猶 如 優 鉢 蓮 華 拘 牟 頭 華 分 陀 利 華, 雖 出 於 地, 未 出 水 上, 亦 未 開 敷, 是 時 彼 華 漸 漸 欲 生, 故 未 出 水, 或 時 此 華 以 出 水 上, 或 時 此 華 不 為 水 所 著, 此 眾 生 類 亦 復 如 是 為 生 老 病 死 所 見 逼 促, 諸 根 應 熟, 然 不 聞 法 而 便 喪 者, 不 亦 苦 哉, 今 正 是 時, 唯 願 世 尊 當 為 說 法 爾 時, 世 尊 知 梵 天 心 中 所 念, 又 慈 愍 一 切 眾 生 故, 說 此 偈 曰 : 梵 天 今 來 勸, 如 來 開 法 門, 聞 者 得 篤 信, 分 別 深 法 要 15 引 文 中 陳 述 的 是 佛 成 道 不 久, 因 梵 天 勸 請 而 決 意 開 示 菩 提 正 法, 由 於 此 法 深 奧, 世 間 所 未 聞, 因 恐 眾 生 難 知 難 信, 故 世 尊 說 偈, 要 聽 聞 此 法 的 眾 生, 先 生 起 深 切 的 篤 信, 如 此 才 能 得 此 法 要, 故 信 為 入 佛 法 正 法 之 首 鑰 此 外 信 亦 是 一 切 善 法 之 首, 能 增 長 一 切 諸 善 行, 信 亦 能 度 脫 疑 惑, 在 別 譯 雜 阿 含 經 中 曾 以 種 子 來 比 喻 信 的 重 要 : 吾 以 信 為 種, 諸 善 為 良 田, 精 進 為 調 牛, 智 慧 為 轅 轢, 慚 愧 為 犁 具, 念 為 14 薩 婆 多 毘 尼 毘 婆 沙 T.23,pp.503c~504a 15 增 壹 阿 含 經 T.2, p.593b - 7 -

9 御 耕 者, 身 口 意 調 順, 持 戒 為 鞅 子 ; 耕 去 煩 惱 穢, 吾 所 耕 如 是, 故 得 甘 露 果, 超 昇 離 三 界, 不 來 入 諸 有 16 以 上 說 是 明 修 行 者 必 備 的 德 目, 不 外 乎 是 信 精 進 智 慧 慚 愧 念 戒 等, 而 其 中 的 信 為 種 子 換 言 之, 沒 有 信 則 其 他 的 德 目 亦 無 法 成 就, 由 此 可 知 阿 含 經 中 對 信 的 重 視 另 外 在 雜 阿 含 經 中 亦 說 到, 佛 住 舍 衛 國 祇 樹 給 孤 獨 園 時, 有 一 位 天 子 容 色 絕 妙, 於 後 夜 時 來 詣 佛 所, 稽 首 佛 足, 請 問 佛 陀 如 何 渡 生 死 流? 如 何 捨 苦 得 清 淨? 而 佛 回 答 即 是 : 正 信 度 河 流, 不 放 逸 度 海, 精 進 能 斷 苦, 智 慧 得 清 淨 17 世 尊 告 訴 那 位 天 子 言 : 依 正 信 能 夠 度 諸 流, 依 不 放 逸 才 能 度 生 死 大 海, 依 精 進 能 捨 離 眾 苦, 依 智 慧 能 達 道 究 竟, 而 這 樣 的 說 法 亦 同 樣 出 現 在 別 譯 雜 阿 含 經 中 18 ( 二 ) 五 根 與 五 力 之 成 就 雜 阿 含 經 六 五 九 經, 對 五 根 與 五 力 的 論 述 如 下 : 爾 時,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有 五 根 何 等 為 五? 謂 信 根 精 進 根 念 根 定 根 慧 根 何 等 為 信 根? 若 聖 弟 子 於 如 來 發 菩 提 心 所 得 淨 信 心, 是 名 信 根 何 等 為 精 進 根? 於 如 來 發 菩 提 心 所 起 精 進 方 便, 是 名 精 進 根 ; 何 等 念 根? 於 如 來 初 發 菩 提 心 所 起 念 根 ; 何 等 為 定 根? 於 如 來 初 發 菩 提 心 所 起 三 昧, 是 名 定 根 ; 何 等 為 慧 根? 於 如 來 初 發 菩 提 心 所 起 智 慧, 是 名 慧 根 19 阿 含 經 中 五 根 五 力 是 行 者 修 學 入 門 重 要 的 德 目, 五 根 能 生 長 一 切 善 法, 對 於 降 伏 煩 惱 引 入 聖 道 具 有 增 上 之 作 用, 與 三 十 七 道 品 中 第 五 科 之 五 力 同 體, 五 力 乃 顯 示 五 根 行 破 惑 增 上 之 力 用 俱 舍 論 疏 云 : 能 生 善 法 故 名 為 根, 能 破 惡 法 故 名 為 力 有 說 : 不 可 傾 動 名 根, 能 摧 伏 他 名 力 ; 有 說 勢 用 增 上 義 是 根, 不 可 屈 伏 義 是 力 20 而 信 根 為 三 十 七 道 品 中 的 五 根 之 一 信 為 入 理 之 根 本, 根 者 堅 固 不 動 之 義 ; 此 係 以 信 心 堅 固 不 動 搖 比 喻 草 木 之 根 如 引 文 中 信 根 是 佛 弟 子 對 佛 陀 產 生 堅 定 清 淨 不 退 轉 的 信 心 此 五 根 與 五 力 21 皆 為 行 者 所 必 備 之 條 件, 根 能 生 長 而 為 建 立 的 根 源 ; 力 能 破 除 煩 惱, 亦 為 能 持 續 之 力 量 其 實 在 修 行 方 法 皆 少 不 了 五 根 與 五 力 沒 有 根 力 無 法 施 用 ; 沒 有 力, 根 無 法 生 長, 兩 者 是 不 可 缺 一 16 別 譯 雜 阿 含 經 T.2,p.466b 17 雜 阿 含 經 T.2,p.161a 18 別 譯 雜 阿 含 經 信 能 渡 駛 流, 不 放 逸 渡 海, 精 進 能 離 苦, 智 慧 能 清 淨 T.2,p.483a 19 雜 阿 含 經 T.2,p.184a 20 俱 舍 論 疏 T.41,p.762a 21 五 根 ( 信 根 精 進 根 念 根 定 根 慧 根 ) 與 三 十 七 道 品 中 第 五 科 之 五 力 同 體, 五 力 乃 顯 示 五 根 行 破 惑 增 上 之 力 用 五 力 為 利 根 者 所 修, 五 根 則 為 鈍 根 者 所 修 五 力 : 信 力, 信 仰 虔 誠, 可 破 除 一 切 邪 信 ; 精 進 力, 修 正 斷 可 斷 除 諸 惡 ; 念 力, 修 四 念 處 以 獲 正 念 ; 定 力, 專 心 禪 定 以 斷 除 情 欲 煩 惱 ; 慧 力, 觀 悟 四 諦 成 就 智 慧, 可 達 道 解 脫 - 8 -

10 的, 因 信 根 而 得 成 就 四 不 壞 信 力 可 破 除 一 切 邪 信, 精 進 力, 修 正 斷 可 斷 除 諸 惡 ; 念 力, 修 四 念 處 以 獲 正 念 ; 定 力, 專 心 禪 定 以 斷 除 情 欲 煩 惱 ; 慧 力, 觀 悟 四 諦 成 就 智 慧, 可 達 道 解 脫 至 於 五 根 之 關 係 雜 阿 含 經 說 到 : 能 修 信 根, 依 離 依 無 欲 依 滅 向 於 捨, 是 名 信 根 成 就 信 根 成 就, 即 是 慧 根 如 信 根, 如 是 精 進 根 念 根 定 根 慧 根 亦 如 是 說 是 故 就 此 五 根, 慧 根 為 其 首, 以 攝 持 故, 譬 如 堂 閣, 棟 為 其 首, 眾 材 所 依, 以 攝 持 故, 如 是 五 根 22 信 根 成 就 者, 即 是 慧 根 能 成 就, 五 根 以 慧 根 為 首, 若 沒 有 慧, 就 如 同 建 房 屋 而 沒 有 棟 梁, 終 究 修 建 不 成 房 屋 的 此 外 在 增 壹 阿 含 經 也 提 到 五 根, 並 對 信 根 所 應 信 的 對 象 作 具 體 的 說 明 所 謂 五 根 即 是 信 根 精 進 根 念 根 定 根 慧 根 云 何 名 為 信 根? 所 謂 賢 聖 弟 子, 信 如 來 道 法, 彼 如 來 至 真 等 正 覺 明 行 成 為 善 逝 世 間 解 無 上 士 道 法 御 天 人 師 號 佛 眾 祐 出 現 於 世, 是 謂 名 為 信 根 23 而 在 雜 阿 含 經 則 進 一 步 說 明 要 在 什 麼 程 度 下, 才 能 稱 為 信 根 信 根 者, 當 知 是 四 不 壞 淨 24 信 根 就 是 指 四 不 壞 淨 ( 信 ), 修 學 佛 法 者 對 三 寶 的 皈 依, 皈 依 佛 隨 從 佛 陀 聞 法, 對 於 法 之 理 解, 更 對 佛 法 僧 戒 起 清 淨 堅 固 不 移 的 信 心, 此 稱 之 為 信 根, 由 此 信 根 之 增 上 力, 以 成 就 其 餘 諸 根, 以 求 解 脫 如 經 云 : 何 等 為 信 根? 若 比 丘 於 如 來 所, 起 淨 信 心, 根 本 堅 固, 餘 沙 門 婆 羅 門, 諸 25 天 魔 梵 沙 門 婆 羅 門 及 餘 世 間, 無 能 沮 壞 其 心 者 是 名 信 根 雜 阿 含 經 八 四 三 經 云 : 要 到 達 四 不 壞 信 的 程 度, 必 具 備 四 個 條 件 :1. 親 近 對 解 脫 佛 法 有 深 度 認 識 的 善 知 識 ;2. 聽 聞 有 助 於 了 脫 生 死 的 正 法 ;3. 對 解 脫 佛 法 內 正 思 惟 ;4. 對 修 行 的 方 法 次 第, 要 有 明 確 的 認 知 26 行 者 若 能 以 此 親 近 善 知 識, 聽 聞 正 法 如 理 思 惟 ; 而 能 見 真 理, 如 法 確 實 修 持, 方 能 成 就 四 法 不 壞 淨, 不 壞 淨 是 對 三 寶 及 聖 戒 有 深 刻 的 證 信, 於 此 證 信 不 會 敗 壞, 由 此 證 信 內 心 便 得 清 淨, 此 是 得 初 果 之 聖 者 所 成 就 之 法, 能 令 諸 天 魔 外 道 所 不 能 破 壞 之 淨 信 而 要 如 何 才 能 生 起 信 心 呢? 增 壹 阿 含 經 及 中 阿 含 經. 習 相 應 品 俱 有 說 明 首 先 在 增 壹 阿 含 經 中 強 調 修 一 法 而 能 趣 善 處 者 是 信, 如 經 云 : 云 何 修 22 雜 阿 含 經 T.2,p.183c 23 增 壹 阿 含 經 T2, p.779a 24 雜 阿 含 經 T02,p.183b 在 別 譯 雜 阿 含 經 中 所 說 的 信 即 是 四 不 壞 淨 又 稱 四 不 壞 信 25 雜 阿 含 經 T2,p.182b 26 雜 阿 含 經 T.2,p.215b - 9 -

11 行 一 法 趣 善 處 者? 所 謂 心 行 篤 信 27 而 在 中 阿 含 經. 習 相 應 品 則 說 明 要 生 信 心, 必 先 親 近 善 知 識, 聞 善 法, 如 經 云 : 是 為 具 善 人 已, 便 具 親 近 善 知 識, 具 親 近 善 知 識 已, 便 具 聞 善 法, 具 聞 善 法 已, 便 具 生 信 28 二 淨 土 中 信 的 形 態 淨 土 思 想 於 後 漢 靈 帝 光 和 二 年 ( 西 元 一 七 九 年 ) 傳 入 中 國, 後 經 姚 秦 西 晉 諸 位 譯 經 大 師 譯 經 之 成 就, 有 支 讖 所 譯 出 般 舟 三 昧 經, 之 後 吳. 支 謙, 西 晉. 竺 法 護 等 翻 譯 出 大 阿 彌 陀 經 平 等 覺 經, 姚 秦 鳩 摩 羅 什 劉 宋 寶 雲 畺 良 耶 舍 等 陸 續 譯 出 阿 彌 陀 經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無 量 壽 經 觀 無 量 壽 經 等 淨 土 經 典 29 隨 著 經 典 相 繼 翻 譯 與 流 佈, 淨 土 思 想 藉 由 經 典 的 讀 誦 而 弘 傳 最 初 發 願 求 生 西 方 者, 如 西 晉 的 闕 公 則 30, 後 有 東 晉. 慧 遠 大 師 (334~416), 彼 在 南 方 廬 山 結 白 蓮 社, 與 大 眾 共 同 精 修 念 佛 三 昧, 依 般 舟 三 昧 經 為 主, 以 見 佛 往 生 為 期 要, 遂 至 成 為 中 國 淨 土 教 的 主 流 劉 宋 之 後 淨 土 之 信 仰 漸 次 傳 播 各 地, 無 量 壽 經 等 之 講 說 風 行, 彌 陀 佛 像 也 相 繼 造 立, 且 經 南 北 朝 曇 鸞 大 師 唐 朝 道 綽 大 師 及 善 導 大 師 之 倡 導, 淨 土 信 仰 才 漸 次 宏 揚 傳 開 ( 一 ) 淨 土 之 信 在 佛 教 八 萬 四 千 法 門 中, 彌 陀 淨 土 是 屬 於 難 信 之 法, 雖 然 難 信, 但 卻 易 行, 故 此 法 門 完 全 要 靠 信 心 來 建 立, 靠 信 心 來 受 持, 對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起 信 心, 菩 提 心 乃 是 無 上 菩 提 之 正 因, 有 信 才 能 生 願, 由 願 生 行, 若 不 具 信, 則 願 行 皆 不 成 立 淨 土 之 信 即 是 信 阿 彌 陀 佛 光 明 無 量, 壽 命 無 量, 身 量 無 邊 之 存 在, 阿 彌 陀 佛 光 明 無 量, 能 夠 照 十 方 一 切 諸 佛 國, 無 所 障 礙, 所 以 號 為 阿 彌 陀 信 阿 彌 陀 佛 的 極 樂 國 土, 有 種 種 不 可 思 議 功 德 莊 嚴, 經 中 說 阿 彌 陀 佛 國 中 常 放 十 方 無 礙 光 明, 增 壹 阿 含 經 T2,p.566a 中 阿 含 經 T.1,26,p.487c 經 名 年 代 譯 者 般 舟 三 昧 經 西 元 一 七 九 年 東 漢 靈 帝 光 和 二 年 支 婁 迦 讖 平 等 覺 經 西 元 一 四 七 ~ 五 八 六 年 後 漢 支 婁 迦 讖 阿 彌 陀 經 西 元 二 二 二 ~ 二 八 Ο 年 吳 支 謙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西 元 四 Ο 一 年 於 姚 秦 弘 始 三 年 鳩 摩 羅 什 無 量 壽 經 西 元 二 五 二 年 曹 魏 嘉 平 四 年 康 僧 鎧 觀 無 量 壽 經 西 元 二 二 四 年 劉 宋 元 嘉 元 年 畺 良 耶 舍 佛 說 阿 彌 陀 經 西 元 四 Ο 二 年 後 秦 弘 始 四 年 鳩 摩 羅 什 望 月 信 亨 作 印 海 法 師 譯, 淨 土 教 思 想 論, 台 北 : 嚴 寬 祐 基 金 會, 及 張 曼 濤 現 代 佛 教 學 術 叢 刊 66 淨 土 思 想 論 集 ( 一 ), 台 北 : 大 乘, 法 苑 珠 林 記 載 晉 闕 公 則, 趙 人 也, 恬 放 蕭 然, 唯 勤 法 事, 晉 武 之 世 ( 西 元 二 六 五 年 至 二 七 四 ) 死 于 雒 陽 道 俗 同 志 為 設 會 於 白 馬 寺 中, 其 夕 轉 經, 宵 分 聞 空 中 有 唱 讚 聲, 仰 見 一 人, 形 器 壯 偉, 儀 服 整 麗, 乃 言 曰 : 我 是 闕 公 則, 今 生 西 方 安 樂 世 界, 與 諸 菩 薩 共 來 聽 經 T.53,p.616b

12 常 為 聲 聞 大 眾 說 法, 有 觀 音 勢 至 等 諸 大 菩 薩, 輔 助 教 化 眾 生, 此 國 土 無 有 一 切 身 心 憂 苦, 眾 皆 精 進 修 道, 享 受 法 樂 淨 土 思 想 是 以 信 為 基 點 而 出 發 的, 在 佛 說 無 量 壽 經 中 說 到 往 生 淨 土 的 方 法 中, 都 是 以 信 為 起 點, 在 此 經 中 之 第 十 九 願 31 第 二 十 願 32 第 十 八 願, 是 如 來 為 誘 引 眾 生, 追 尋 此 三 願 之 順 序 至 第 十 八 願 第 十 九 願 是 生 起 菩 提 心, 修 諸 功 德, 欲 往 生 淨 土 者, 在 臨 終 時 佛 來 迎 接 引 願 第 二 十 願 是 聽 聞 阿 彌 陀 佛 之 名, 繫 念 淨 土, 植 諸 德 本, 至 心 迴 向 欲 生 淨 土 者, 能 達 到 目 的 是 繫 念 定 生 願 33 佛 說 無 量 壽 經 云 : 設 我 得 佛, 十 方 眾 生, 至 心 信 樂, 欲 生 我 國, 乃 至 十 念 若 不 生 者, 不 取 34 正 覺 唯 除 五 逆, 誹 謗 正 法 又 云 : 諸 有 眾 生 聞 其 名 號, 信 心 歡 喜, 乃 至 一 念, 至 心 迴 向, 願 生 彼 國, 即 得 往 生, 住 不 退 轉, 唯 除 五 逆, 誹 謗 正 法 35 願 中 不 說 發 提 心 修 諸 善 行, 亦 不 說 修 諸 功 德, 只 說 要 至 心 信 樂 至 少 十 念, 即 36 得 往 生 其 淨 土 唯 有 五 逆 者, 誹 謗 正 法 者 不 能 往 生 但 觀 無 量 壽 佛 經 云 : 五 逆 罪 人, 臨 終 懺 悔, 具 足 十 念, 都 可 以 往 生 極 樂 世 界 37 此 法 門 最 大 特 色 是 以 佛 的 聖 號 來 接 引 有 緣 眾 生 佛 說 無 量 壽 經 第 三 十 五 願 云 : 設 我 得 佛, 十 方 無 量, 不 可 思 議, 諸 佛 世 界, 其 有 女 人, 聞 我 名 字, 歡 喜 信 樂, 發 菩 提 心, 厭 惡 女 身, 壽 終 之 後, 復 為 女 像 者, 不 取 正 覺 38 此 願 說 明 若 有 婦 女 專 修 淨 土 法 門, 聞 無 量 壽 佛 ( 阿 彌 陀 佛 ), 歡 喜 信 樂, 而 修 諸 功 德, 發 無 上 菩 提 之 心 再 將 以 此 功 德 迴 向 願 生 彼 國 必 能 脫 離 女 身 證 菩 提 果 又 云 : 設 我 得 佛 十 方 無 量, 不 可 思 議, 諸 佛 世 界, 諸 天 人 民, 聞 我 名 字, 五 體 投 地, 稽 首 作 禮, 歡 喜 信 樂, 修 菩 薩 行, 諸 31 佛 說 無 量 壽 經 第 十 九 願 : 設 我 得 佛, 十 方 眾 生, 發 菩 提 心, 修 諸 功 德, 至 心 發 願, 欲 生 我 國, 臨 壽 終 時, 假 令 不 與 大 眾 圍 遶 現 其 人 前 者, 不 取 正 覺 T.12,p.268a 32 第 二 十 願 : 設 我 得 佛, 十 方 眾 生, 聞 我 名 號, 係 念 我 國, 殖 諸 德 本, 至 心 迴 向, 欲 生 我 國, 不 果 遂 者, 不 取 正 覺 佛 說 無 量 壽 經 T.12,p.268a 33 望 月 信 亨 作 印 海 法 師 譯, 淨 土 教 思 想 論, 台 北 : 嚴 寬 祐 基 金 會, 佛 說 無 量 壽 經 T.12,p.268a 35 佛 說 無 量 壽 經 T.12,p.272b 36 五 逆 謂 : 殺 父 殺 母 殺 阿 羅 漢 出 佛 身 血 破 和 合 僧 其 所 造 罪 極 逆 於 情 理, 違 逆 佛 恩 師 長 恩 父 母 恩 眾 生 等 教 育 之 恩, 故 稱 之 為 逆 犯 下 此 罪 定 感 無 間 地 獄 受 苦 果 之 報 37 佛 說 觀 無 量 壽 佛 經 云 : 下 品 下 生 者 或 有 眾 生 作 不 善 業 五 逆 十 惡, 具 諸 不 善, 如 此 愚 人 以 惡 業 故, 應 墮 惡 道 經 歷 多 劫 受 苦 無 窮, 如 此 愚 人 臨 命 終 時, 遇 善 知 識 種 種 安 慰 為 說 妙 法 教 令 念 佛 具 足 十 念 稱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命 終 之 時, 見 金 蓮 花 猶 如 日 輪 住 其 人 前 如 一 念 頃 即 得 往 生 極 樂 世 界 T.12,p.346a 38 T.12,p.268c

13 天 世 人, 莫 不 致 敬, 若 不 爾 者, 不 取 正 覺 39 此 願 言 菩 薩 行 者, 要 具 足 萬 善, 永 斷 惡 緣, 故 得 現 生 天 人 致 敬, 壽 終 往 生 有 了 以 上 之 信, 還 要 實 踐 信 願 行 ( 二 ) 信 願 行 1 信 : 信 阿 彌 陀 佛 的 依 正 功 德, 信 阿 彌 陀 佛 的 極 樂 國 土 真 實, 不 但 確 信 極 樂 國 土 的 實 有, 而 且 還 要 信 國 土 的 清 淨 莊 嚴, 是 極 理 想 的 樂 土 ; 信 阿 彌 陀 佛 成 佛 以 來, 說 法 十 劫, 有 無 量 功 德 信 彌 陀 法 門 的 殊 勝 德 用, 念 佛 只 要 心 口 相 應, 稱 念 六 字 洪 名, 念 到 身 心 清 淨, 一 心 不 亂, 便 可 往 生 淨 土 如 念 阿 彌 陀 佛 心 得 清 淨, 念 其 他 的 佛 菩 薩 經 典 咒 語, 一 切 都 可 以 得 心 清 淨, 得 一 心 不 亂, 阿 彌 陀 佛 的 慈 悲 願 力 而 外, 更 要 信 往 生 淨 土 的 特 殊, 信 阿 彌 陀 佛 的 悲 願 攝 引 外, 更 要 信 一 心 不 亂, 能 獲 得 彌 陀 願 力 攝 引 的 條 件 之 下, 方 能 往 生 40 淨 土 十 要 卷 六 云 : 又 諸 經 所 說, 或 一 生 繫 念, 三 月 繫 念, 晨 朝 十 念, 七 七 日 念, 十 日 十 夜 六 時 中 念, 一 日 一 夜 不 斷 專 念, 加 以 深 信 之 力, 淨 願 之 力, 佛 加 被 力, 皆 生 極 樂 41 深 信 念 佛 能 達 到 往 生 力 為 自 力, 佛 的 加 持 為 他 力, 自 力 與 他 力 互 相 展 轉 增 上, 自 力 能 成 就 三 學, 戒 定 慧 三 學, 自 力 所 修 持 的 諸 善 根 及 福 德 屬 於 戒, 一 心 不 亂 屬 於 定, 心 不 顛 倒 屬 於 慧 也 ; 他 力 是 依 彌 陀 慈 悲 願 力 的 攝 受, 自 力 佛 力 感 應 道 交, 臨 命 終 時 願 彌 陀 佛 接 引 往 生 極 樂 淨 土 2 願 : 有 了 信 心, 若 不 發 願, 就 如 有 病 於 此, 然 得 靈 丹 妙 藥, 已 知 服 下 必 能 病 除 延 年, 但 置 之 不 服, 則 不 能 健 康 延 年 願 意 往 生 西 方 極 樂 世 界, 願 意 修 此 彌 陀 淨 土 法 門 信 與 願 不 同, 勿 以 為 有 了 信, 必 然 有 願 ; 要 知 凡 願 必 定 有 信, 有 信 未 必 有 願 在 佛 法 中 有 信 心, 當 然 要 有 願 行 唯 有 抱 住 信 心, 信 心 是 決 定 往 生 之 大 業, 求 願 往 生 時, 上 至 一 生, 下 至 十 聲, 乃 至 一 聲 一 念 等, 必 得 往 生, 仗 佛 之 力 求 願 往 生 淨 土 所 以 法 門 無 量 誓 願 學, 應 確 實 的 起 淨 信 而 依 願 修 行 42 在 第 十 九 願 偈 頌 云 : 設 我 得 佛, 十 方 眾 生 發 菩 提 心, 修 諸 功 德, 至 心 發 願, 欲 生 我 國, 臨 壽 終 時, 假 令 不 與 大 眾 圍 遶 現 其 人 前 者, 不 取 正 覺 43 此 願 中 言 發 菩 提 心 修 諸 功 德, 臨 壽 終 時, 假 令 不 與 大 眾 現 其 人 前 者, 不 取 正 覺 所 謂 修 諸 功 德, 不 只 是 念 佛, 尚 須 作 種 種 的 修 行 ( 將 所 修 種 種 功 德 迴 向 往 生 彼 國 ) 此 人 若 真 發 願 欲 往 生 淨 土, 其 人 臨 終 之 時, 佛 必 定 會 前 來 相 迎 往 生 淨 土 44 佛 說 無 量 壽 經 云 : 39 佛 說 無 量 壽 經 T.12,p.268c 40 印 順 著 淨 土 與 禪. 念 佛 三 要, 新 竹 : 正 聞,pp 淨 土 十 要 X61,p.695a 42 印 順 著 淨 土 與 禪. 念 佛 三 要, 新 竹 : 正 聞,pp 佛 說 無 量 壽 經 T.12,p.268a 44 竹 村 牧 男 著 蔡 伯 郎 譯, 空 與 覺 印 度 佛 教 的 展 開, 台 北 : 東 大,

14 假 使 不 能 作 諸 功 德, 當 發 無 上 菩 提 之 心, 一 向 專 意, 乃 至 十 念, 念 無 量 壽 佛, 願 生 其 國, 若 聞 深 法, 歡 喜 信 樂, 不 生 疑 惑, 乃 至 一 念, 念 於 彼 佛, 以 至 誠 心, 願 生 其 國, 此 人 臨 終, 夢 見 彼 佛 亦 得 往 生, 功 德 智 慧 次 如 中 輩 者 也 45 修 淨 土 法 門 者 上 面 引 文 是 屬 下 輩 往 生, 假 使 無 法 修 諸 善 功 德, 應 當 發 無 上 菩 提 之 心, 求 生 西 方 淨 土, 一 向 專 念 阿 彌 陀 佛, 就 往 生 中, 明 於 夢 中 夢 見 彼 佛, 亦 得 往 生 46 對 此 法 門 深 信 喜 好, 不 啟 疑 惑, 以 至 誠 心 發 願 往 生 願 生 西 方 彌 陀 淨 土 者, 有 四 個 原 則 :(1) 要 有 信 心 願 心 至 誠 心 迴 向 心 菩 提 心 (2) 聞 佛 名 號 一 向 專 念 十 念 乃 至 一 念, 念 彼 阿 彌 陀 佛 (3) 若 犯 五 逆 者, 誹 謗 正 法 者, 雖 願 往 生 彼 國, 亦 不 得 往 生 彼 國 於 觀 無 量 壽 佛 經 言 : 五 逆 罪 人, 臨 終 懺 悔, 具 足 十 念, 亦 能 往 生 極 樂 世 界 47 (4) 若 能 出 家, 修 諸 功 德, 而 求 願 往 生 者, 臨 終 佛 自 來 臨 ; 若 是 在 家 修 善 法 持 齋 戒 飯 僧 造 塔 像 燃 燈 散 花 燒 香, 而 求 願 往 生 者, 臨 終 化 佛 來 臨 ; 不 能 作 諸 功 德, 但 能 信 樂 深 法, 不 生 疑 心, 而 求 願 往 生 者, 臨 終 夢 見 彼 佛, 亦 得 往 生 3 行 : 分 為 一 是 往 生 淨 土 的 正 行, 一 是 往 生 淨 土 的 助 行 正 行 就 是 專 依 往 生 經 論 所 行 者 名 為 正 行, 分 為 五 種 :(1) 讀 誦 正 行, 指 一 心 專 讀 誦 此 觀 經 彌 陀 經 無 量 壽 經 等 讀 誦 為 正 行 ;(2) 觀 察 正 行, 指 一 心 專 注 思 想 觀 察, 憶 念 彼 國 正 報 依 報 莊 嚴 為 觀 察 正 行 ;(3) 拜 佛 正 行, 即 一 心 禮 拜 彼 佛 ;(4) 念 佛 正 行, 即 一 心 口 專 稱 彼 佛 名 號 ( 執 持 阿 彌 陀 佛 名 號 );( 5) 讚 嘆 供 養 正 行, 即 一 心 專 門 讚 歎 供 養 彼 佛, 為 讚 歎 供 養 之 正 行 48 信 願 是 屬 淨 土 之 正 行 49 阿 彌 陀 經 要 解 卷 一 云 : 願 生 彼 國 之 願 從 深 信 生, 此 信 願 為 淨 土 指 南, 而 執 持 名 號 乃 為 正 行 50 除 此 正 行 之 外, 也 不 可 以 少 善 根 福 德 因 緣 得 生 彼 國 51 可 見 要 培 植 深 厚 的 善 根, 增 長 種 種 福 德, 以 作 為 往 生 淨 土 的 資 糧 助 行 範 圍 很 廣 凡 備 修 萬 行 萬 善 止 惡 修 一 切 善 法 執 持 佛 名 號 迴 向 皆 為 助 行 佛 說 觀 無 量 壽 佛 經 云 : 45 佛 說 無 量 壽 經 T.12,p.272c 46 無 量 壽 經 義 疏 T.37,p.108a 47 觀 無 量 壽 佛 經 義 疏 云 : 或 有 眾 生 作 不 善 業 五 逆 十 惡 具 諸 不 善, 五 逆 者 殺 父 殺 母 殺 阿 羅 漢 破 和 合 僧 出 佛 身 血, 違 負 恩 德 故 名 五 逆, 生 報 即 隨 阿 鼻 名 五 無 間 業, 此 明 淨 業 功 深 不 遺 於 極 惡, 但 使 持 名 迴 願 無 不 滅 罪 往 生 故 T.37,p.304a 觀 佛 三 昧 經 云 : 四 部 弟 子 謗 方 等 經 作 五 逆 罪 犯 四 重 禁 等, 如 是 等 人 若 能 至 心 一 日 一 夜 繫 念 觀 佛 一 相 好 者, 諸 惡 罪 障 皆 悉 消 滅 T37,p.304a 48 觀 無 量 壽 佛 經 疏 T.37,p.272a 49 阿 彌 陀 經 要 解 T.37, p.371c 50 阿 彌 陀 經 要 解 T.37,p.371a 51 佛 說 阿 彌 陀 經 T.12,p.347b

15 欲 生 彼 國 者, 當 修 三 福 : 一 者 孝 養 父 母, 奉 事 師 長, 慈 心 不 殺, 修 十 善 業 ; 二 者 受 持 三 歸, 具 足 眾 戒, 不 犯 威 儀 ; 三 者 發 菩 提 心, 深 信 因 果, 讀 誦 大 乘, 勸 進 行 者 52 是 為 三 世 諸 佛 淨 業 正 因 如 孝 敬 父 母 師 長, 受 持 三 皈 五 戒 十 善, 勤 修 六 度, 53 發 菩 提 心, 讀 誦 大 乘 經 典 等 這 些 善 根 福 德, 修 淨 土 的 人, 應 該 隨 分 隨 力 去 做, 使 善 根 增 長, 福 德 增 勝 以 做 為 往 生 淨 土 的 資 糧, 但 最 終 目 的 就 是 信 願 行 具 足, 即 得 往 生 ; 正 行 和 助 行 就 如 同 鳥 的 兩 翼, 車 的 兩 輪, 缺 一 不 可, 信 願 行 是 修 行 者, 求 往 生 淨 土 最 為 根 本 的 條 件 三 小 結 藉 由 上 述, 可 知 在 阿 含 經 中, 非 常 強 調 五 根 在 修 道 上 的 中 要 性, 其 中 又 以 信 為 入 道 的 資 糧, 依 正 信 才 能 度 諸 欲 流, 而 後 才 能 正 行 其 他 四 根 以 達 究 竟 解 脫 由 於 信 有 能 生 長 諸 善 法 之 力, 因 此 也 被 稱 為 根 五 根 中 信 根 是 於 如 來 發 菩 提 心, 所 得 淨 信 心 54 ; 信 根 而 得 成 就 四 不 壞 信 ; 信 力 能 維 持 四 不 壞 信 佛 法 深 廣 如 同 大 海, 信 是 入 佛 法 大 海 之 導 航 者, 智 為 究 竟 之 玄 術, 如 是 者 即 是 淨 信, 若 人 心 中 有 清 淨 信, 是 人 能 入 佛 法 大 海 ; 若 無 淨 信 當 知 是 人 不 入 佛 法 大 海 修 學 佛 法 親 近 善 知 識, 聽 聞 正 法 如 理 思 惟, 如 實 依 法 修 持, 方 能 成 就 四 不 壞 信, 不 壞 淨 是 對 三 寶 及 聖 戒 之 證 信, 能 令 諸 天 魔 外 道 所 不 能 破 壞 之 淨 信 彌 陀 淨 土 不 可 缺 乏 堅 信, 疑 惑 不 定, 要 抱 住 堅 定 的 信 心, 以 信 為 前 導, 真 信 佛 所 說 法 門 殊 勝, 絕 不 虛 妄 以 念 佛 求 生 淨 土 為 因, 必 感 彌 陀 及 諸 聖 眾 來 接 引 是 果 信 願 行 三 要, 是 為 往 生 西 方 極 樂 世 界 的 資 糧 所 以 在 淨 土 的 念 佛 法 門 中 不 但 要 有 信 願 行 同 時 也 要 有 至 誠 心 深 心 迴 向 發 願 心 三 心 具 足 如 此 才 能 成 就 往 生 淨 土, 而 若 就 簡 易 而 言, 最 重 要 的 是 要 至 心 信 樂 同 時 一 心 不 亂 執 持 名 號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或 阿 彌 陀 佛, 則 便 能 往 生 淨 土, 以 此 可 以 了 解 信 在 淨 土 法 門 中 的 必 要 性 參 華 嚴 經 中 信 之 對 象 與 詮 釋 52 佛 說 觀 無 量 壽 佛 經 T.12,p.341c 53 五 戒 : 不 殺 生 不 偷 盜 不 邪 婬 不 兩 舌 惡 口 妄 言 綺 語 不 飲 酒 ; 十 善 :( 一 ) 不 殺 生 ; ( 二 ) 不 偷 盜 ;( 三 ) 不 邪 淫 ; ( 四 ) 不 妄 語 ; ( 五 ) 不 兩 舌, 即 說 離 間 語 破 語 ; ( 六 ) 不 惡 口, 即 惡 語 惡 罵 ; ( 七 ) 不 綺 語, 即 雜 穢 語 非 應 語 散 語 無 義 語 乃 從 染 心 所 發 者 ; ( 八 ) 不 貪 欲, 即 貪 愛 貪 取 慳 貪 ; ( 九 ) 不 瞋 恚 ; ( 十 ) 不 邪 見, 即 愚 癡 六 度 : 布 施 持 戒 忍 辱 精 進 禪 定 智 慧 行 持 以 上 五 戒 十 善 六 度 皆 是 往 生 之 助 行 54 雜 阿 含 經 T.2, p.184a

16 一 信 的 形 態 如 前 所 述, 華 嚴 經 以 七 處 九 會 說 法, 其 中 又 以 因 果 兩 門 分 為 五 周 四 分 從 第 一 會 菩 提 場, 菩 賢 菩 薩 為 會 主, 主 要 說 明 佛 所 親 證 依 正 二 報 莊 嚴 境 界, 令 眾 生 生 起 欣 樂 之 心, 共 有 六 品 經, 來 說 明 盧 舍 那 佛 的 果 德, 以 令 眾 生 信 樂 趣 入, 故 名 為 舉 果 勸 樂 生 信 分 ; 第 二 會, 普 光 明 殿 由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為 會 主, 說 十 信 法 門, 十 信 位 是 為 凡 夫 從 初 發 心 到 賢 位, 在 進 入 果 位 之 前 的 行 門, 從 如 來 名 號 品 至 光 明 覺 品 三 品, 是 明 佛 正 報 之 果, 依 報 是 指 凡 聖 所 依 住 之 世 界, 正 報 而 有 所 信 佛 果 法, 顯 示 華 嚴 經 果 位 上 佛 德, 之 後 令 能 信 之 眾 生 依 解 起 行, 證 入 與 佛 同 果 位 後 三 品 為 菩 薩 問 明 品 淨 行 品 賢 首 品 是 能 依 能 信 的 菩 薩 行, 行 者 信 滿 才 能 入 初 住 位 以 上 六 品 分 為 信 解 行 德, 也 是 本 文 所 要 探 討 的 項 目 五 周 為 所 信 因 果 差 別 因 果 平 等 因 果 成 行 因 果 證 入 因 果 ; 四 分 謂 舉 果 勸 樂 生 信 分 修 因 契 果 生 解 分 託 法 進 修 成 行 分 依 人 證 入 成 德 分 謂 教 理 行 果 之 內 容, 也 是 修 行 次 第 的 因 果 所 在 舉 果 勸 樂 生 信 分, 舉 如 來 二 報 殊 勝 之 果, 以 勸 勵 當 機 者 生 起 欣 樂 淨 信 之 心, 故 稱 信 分, 屬 所 信 因 果 周, 即 是 第 一 會, 有 六 品 十 一 卷 經 文 ; 第 二 會 至 第 七 會 謂 修 因 契 果 生 解 分 有 三 十 一 品 四 十 一 卷 經 文, 進 修 十 信 十 住 十 行 十 迴 向 十 地 十 定 等, 六 位 行 法 之 圓 因, 契 證 十 身 的 妙 果, 令 聞 法 者 生 勝 解, 故 稱 解 分 此 分 包 括 差 別 因 果 周 及 平 等 因 果 周 ; 第 八 會 有 一 品 七 卷 經 文, 名 託 法 進 修 成 行 分, 由 於 前 七 會 生 起 勝 解, 第 八 會 攝 解 成 行, 隨 舉 一 行 而 六 位 頓 修 ( 一 位 攝 一 切 位 ), 稱 為 行 分, 屬 成 行 因 果 周 ; 第 九 會 入 法 界 品 有 二 十 一 卷 經 文 名 依 人 證 入 成 德 分, 此 會 諸 行 既 已 圓 滿 具 足, 則 能 隨 事 而 顯 理, 亦 是 善 財 童 子 歷 參 善 知 識, 所 見 所 聞 而 無 不 證 入, 故 稱 證 分, 是 屬 證 入 因 果 周, 此 四 分 為 信 解 行 證 四 個 修 行 實 踐 教 理 證 果 次 第 由 於 第 一 會 及 第 二 會, 明 佛 的 依 正 果 法 及 此 能 信 的 菩 薩 行, 成 就 了 位 前 55 十 信 行 門 在 第 一 會 中, 普 賢 菩 薩 為 會 主, 舉 佛 的 果 德, 令 眾 生 信 入 此 會 展 現 出 無 量 無 邊 不 可 思 議 的 佛 果 境 界, 即 是 小 乘 根 機 者 無 法 接 受 的 境 界, 在 座 二 乘 之 人 如 聾 若 啞 唯 有 上 根 利 智 的 大 菩 薩 方 能 接 受 而 信 入 佛 法 大 海 第 二 會, 世 尊 放 兩 足 輪 光, 放 光 目 的 何 在? 華 嚴 經 疏 云 : 謂 兩 足 指, 足 指 拒 地 得 住 有 力, 成 位 不 退 而 行 有 恒 56 法 藏 法 師 在 花 嚴 經 文 義 綱 目 中 提 出 十 住 十 行 十 回 向 十 地 等 覺 妙 覺 華 嚴 經 疏 T.35,p.629b

17 放 光 四 個 理 由 : 一 為 現 相 表 法 二 驚 起 信 心 三 照 觸 救 苦 四 集 眾 遠 召, 是 故 彼 眾 依 光 覩 此 知 所 集 處 57 如 來 放 光 是 神 通 示 現, 亦 是 一 種 不 思 議 境 界 展 現, 如 來 境 界, 甚 深 廣 大, 難 見 難 知, 難 測 難 量, 超 諸 世 間, 不 可 思 議 58 放 光 說 法 在 華 嚴 經 是 一 種 表 達 方 式 的 特 色, 令 信 位 菩 薩 行 者 生 起 信 心, 明 入 信 之 首 以 信 為 因, 信 為 最 卑, 故 放 足 輪 光 表 行 之 開 始, 亦 是 十 信 位 凡 夫 趨 入 菩 薩 道 之 實 踐 行 法 以 如 來 名 號 品 明 令 信 心 者 信 佛 名 號 遍 一 切 處, 四 聖 諦 品 令 行 者 信 心 自 信 一 切 世 間 苦 諦 即 聖 諦, 不 別 求 故 ; 光 明 覺 品 明 信 心 者 自 以 自 心 光 明 覺 照 一 切 無 間 無 盡 大 千 世 界 總 佛 境 界 自 亦 同 等, 以 心 隨 光 來 詮 釋 信 之 對 象 ( 佛 的 身 語 意 ); 後 三 品 則 為 信 自 體 之 解, 菩 薩 問 明 品 說 明 行 者 所 信 之 法 門 ; 淨 行 品 是 明 信 菩 薩 初 發 心 時 皆 發 大 願 為 首 ; 賢 首 品 明 信 佛 神 力 通 化 無 邊 得 大 自 在 及 信 心 之 福 59 此 六 品 經 以 文 殊 菩 薩 為 會 首, 闡 述 發 起 菩 提 心 的 十 信 法 門 各 只 要 義 標 示 如 下 : 60 所 依 果 分 如 來 名 號 品 第 七 辨 身 名 差 別 身 能 信 成 德 分 第 二 會 : 普 光 明 殿, 世 尊 放 兩 足 輪 光, 文 殊 菩 薩 為 會 主, 此 會 不 入 定, 信 未 入 位 故, 說 十 信 法 門 所 修 因 四 聖 諦 品 第 九 辨 言 教 遍 周 語 光 明 覺 品 第 八 明 光 輪 窮 照 意 菩 薩 問 明 品 第 十 明 正 解 理 觀 解 淨 行 品 第 十 一 明 隨 緣 願 行 行 德 賢 首 品 第 十 二 明 德 用 該 收 證 修 因 契 果 生 解 分 首 先 詮 釋 信 對 象 明 佛 的 三 業 如 下 : 二 佛 的 身 業 佛 具 足 之 三 十 二 種 殊 勝 容 貌 與 微 妙 形 相, 身 業 無 邊 際, 常 見 的 有 如 來 十 號, 十 號 者 就 是 佛 的 十 種 名 號, 即 所 謂 如 來 應 供 正 遍 知 明 行 足 善 逝 世 間 解 無 上 士 調 御 丈 夫 天 人 師 佛 世 尊 如 來 名 號 前 五 是 顯 佛 自 利 德, 後 五 則 顯 佛 利 他 之 德 61 華 嚴 經. 如 來 名 號 品 說 如 來 身 業 遍 一 切 處, 普 示 一 切 眾 生 會 57 花 嚴 經 文 義 綱 目 T.35,p.499c 58 華 嚴 經 T.10, p.324a 59 新 華 嚴 經 論 T.36,p.808b 60 華 嚴 經 二, 華 嚴 專 宗 學 院 教 材 系 列 出 版, 台 北 : 華 嚴 蓮 社, ( 一 ) 如 來, 謂 乘 如 實 之 道 而 來, 而 成 正 覺 之 意 ( 二 ) 應 供, 意 指 應 受 人 天 之 供 養 ( 三 ) 正 遍 知, 能

18 主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承 佛 威 力 普 觀 一 切 菩 薩 眾 會, 告 訴 大 眾 說 如 來 身 業 隨 方 名 號, 娑 婆 世 界 就 有 百 億 四 天 下, 此 中 又 有 百 億 萬 種 種 如 來 名 號 除 此 之 外, 四 週 十 方 世 界 62 的 如 來 名 號, 也 各 各 有 別 : 十 方 世 界 一 切 諸 佛, 知 諸 眾 生 欲 不 同, 隨 其 所 應, 說 法 調 伏, 如 是 乃 至 等 法 界 虛 空 界 諸 佛 子! 如 來 於 此 娑 婆 世 界 諸 四 天 下, 種 種 身 種 種 名 種 種 色 相 種 種 修 短 種 種 壽 量 種 種 處 所 種 種 諸 根 種 種 生 處 種 種 語 業 種 種 觀 察, 令 諸 眾 生 各 別 知 見 63 說 明 如 來 身 業 隨 在 十 方 世 界, 因 應 眾 生 因 根 機 與 境 界 各 不 同, 所 以 各 種 的 不 同 的 談 論 身 體 名 號 形 貌 高 矮 壽 量 身 根 語 業 亦 令 眾 生 生 起 信 心, 而 容 易 理 解 佛 的 教 說, 故 佛 之 名 號 隨 其 所 顯 身 德 而 於 十 方 世 界 中 有 所 不 同, 明 佛 之 身 業, 身 業 隨 方 名 號 各 不 同 的 展 現 例 如 : 諸 佛 子! 如 來 於 此 四 天 下 中, 或 名 一 切 義 成, 或 名 圓 滿 月, 或 名 師 子 吼, 或 名 釋 迦 牟 尼, 或 名 第 七 仙, 或 名 毘 盧 遮 那, 或 名 瞿 曇 氏, 或 名 大 沙 門, 或 名 最 勝, 或 名 導 師 如 是 等, 諸 佛 子! 此 四 天 下 東, 次 有 世 界, 名 為 善 護 如 來 於 彼, 或 名 斷 言 論 如 是 等, 其 數 十 千, 令 諸 眾 生 各 別 知 見 諸 佛 子! 此 四 天 下 東, 次 有 世 界, 名 為 善 護, 如 來 於 彼, 或 名 金 剛, 或 名 自 在, 或 名 有 智 慧 或 名 難 勝 諸 佛 子! 此 四 天 下 南, 次 有 世 界, 名 為 難 忍, 如 來 於 彼, 或 名 帝 釋 或 名 大 勇 健 或 名 精 進 力 如 是 等 其 數 十 千 令 諸 眾 生 各 別 知 見 64 以 上 引 文 是 如 來 在 十 方 世 界 的 名 號, 其 在 娑 婆 世 界 之 內 另 有 百 億 世 界, 以 此 也 各 有 不 同 的 名 號 隨 方 立 名 是 隨 眾 生 機 宜 而 度 化, 令 聞 法 者 能 證 悟 為 何 有 這 麼 多 的 名 號, 新 華 嚴 經 論 云 : 佛 號 代 表 之 意 義 有 五 緣 :( 一 ) 以 法 界 自 體 根 本 智 緣 以 成 佛 號, 此 意 是 要 令 眾 生 了 知 根 本 無 明, 而 能 隨 其 名 號 真 如 根 本 之 智 慧, 如 不 正 遍 了 知 一 切 之 法 ( 四 ) 明 行 足, 即 天 眼 宿 命 漏 盡 三 明 及 身 口 之 行 業 悉 圓 滿 具 足 ( 五 ) 善 逝, 乃 以 一 切 智 為 大 車, 行 八 正 道 而 入 涅 槃 ( 六 ) 世 間 解, 了 知 眾 生 非 眾 生 兩 種 世 間, 故 知 世 間 滅 及 出 世 間 之 道 ( 七 ) 無 上 士, 如 諸 法 中, 涅 槃 無 上 ; 在 一 切 眾 生 中, 佛 亦 無 上 ( 八 ) 調 御 丈 夫, 佛 大 慈 大 智, 時 或 軟 美 語, 時 或 悲 切 語 雜 語 等, 以 種 種 方 便 調 御 修 行 者 ( 丈 夫 ), 使 往 涅 槃 ( 九 ) 天 人 師, 示 導 眾 生 何 者 應 作 何 者 不 應 作 是 善 是 不 善, 令 彼 等 解 脫 煩 惱 ( 十 ) 佛, 即 自 覺 覺 他 覺 行 圓 滿, 知 見 三 世 一 切 諸 法 ( 十 一 ) 世 尊, 即 具 備 眾 德 而 為 世 人 所 尊 重 恭 敬 此 外, 諸 經 論 中 亦 有 僅 列 舉 十 號 者, 即 將 世 間 解 無 上 士 合 為 一 號, 或 將 佛 世 尊 合 為 一 號, 或 將 無 上 士 調 御 丈 夫 合 為 一 號 等 諸 說 大 乘 義 章 T.44,p.p.863b 四 洲 之 鄰 十 界 : 四 天 下 東 四 天 下 南 四 天 下 西 四 天 下 北 四 天 下 東 北 方 四 天 下 東 南 方 四 天 下 西 南 方 四 天 下 西 北 方 四 天 下 次 下 方 四 天 下 次 上 方, 稱 之 四 週 十 方 世 界 每 個 世 界 各 有 種 種 身, 種 種 名 號 如 四 天 下 北 佛 名 號 為 名 有 師 子, 如 來 於 彼, 或 名 大 牟 尼 或 名 苦 行 或 名 世 所 尊 或 名 最 勝 田 或 名 一 切 智 或 名 善 意 或 名 清 淨 或 名 瑿 羅 跋 那 或 名 最 上 施 或 名 苦 行 得 如 是 等, 其 數 十 千, 令 諸 眾 生 各 別 知 見 華 嚴 經 T.10,p.59 a 63 華 嚴 經 T.10,p.58c 64 T.10,p.58c

19 動 智 佛 及 無 礙 智 佛 等 ( 二 ) 如 來 示 現 成 正 覺, 以 自 德 緣 而 成 佛 號, 即 十 方 諸 佛 示 成 正 覺, 共 同 具 備 十 種 名 號, 所 謂 如 來 應 供 正 遍 知 等 ( 三 ) 就 如 來 利 益 眾 生 方 便 緣, 依 位 進 修 以 成 佛 號, 為 引 導 眾 生 到 某 一 階 第, 或 自 得 利 益 的 法 以 成 佛 號, 主 要 是 明 此 位 菩 薩 契 理 隨 機 立 名 號, 如 佛 名 號 中 有 舉 十 個 月 佛, 號 之 為 月, 是 指 法 性 本 源 清 涼 ( 四 ) 說 明 如 來 以 一 切 眾 生 隨 根 所 樂 緣 以 成 佛 號, 是 以 眾 生 根 機 而 立 名 號, 為 佛 為 天 為 神 等, 令 諸 眾 生 不 作 惡 者 ( 五 ) 就 法 界 體 用 平 等 緣, 一 切 諸 法 總 名 佛 號 為 一 切 諸 法 及 以 名 言 自 體 無 性, 故 一 切 法 及 名 言 皆 是 佛 號 故 如 來 以 此 廣 大 境 界 為 緣, 故 名 號 眾 多 隨 眾 生 之 機 而 應 現, 引 導 凡 夫 眾 生 隨 其 名 號 入 真 如 根 本 智 慧 三 佛 的 語 業 佛 陀 成 道 之 後, 在 鹿 野 苑 為 五 比 丘 宣 說 三 轉 四 諦 法 門, 前 後 講 三 次 : 初 轉, 稱 之 示 轉, 肯 定 四 諦 人 生 之 苦, 老 死 是 苦 ( 此 是 苦, 此 是 集, 此 是 滅, 此 是 道 ); 二 轉 為 勸 轉, 說 明 四 諦 在 人 生 實 踐 之 意 義, 苦 應 知 集 應 斷 滅 應 證 道 應 修 的 方 法 ; 三 轉 為 證 轉 法 輪, 證 實 已 達 四 諦 的 成 就, 而 說 苦 我 已 知, 集 我 已 斷, 滅 我 已 證, 道 我 已 修 為 佛 教 中 之 基 本 教 義, 亦 為 生 死 解 脫 之 唯 一 方 法 在 原 始 佛 教 經 典 或 大 乘 經 典, 無 不 探 究 此 一 問 題 長 阿 含 經 云 : 苦 聖 諦 敷 演 開 解, 分 布 宣 釋 苦 集 聖 諦, 苦 滅 聖 諦, 苦 出 要 諦 65 來 詮 釋 苦 滅 道 聖 諦, 以 苦 之 出 離 為 要 ; 中 阿 含 經 云 : 謂 苦 聖 諦, 苦 習 苦 滅 苦 滅 道 聖 諦 66 以 苦 習 來 述 說 苦 滅 道 聖 諦, 對 苦 的 詮 釋 有 八 苦 如 云 何 苦 聖 諦? 謂 生 苦 老 苦 病 苦 死 苦 怨 憎 會 苦 愛 別 離 苦 所 求 不 得 苦 略 五 盛 陰 苦 67 此 八 苦 具 體 說 明 苦 諦 華 嚴 經. 四 聖 諦 品 所 明 的 是 四 聖 諦, 聖 有 正 無 上 之 意, 諦 以 真 諦 諦 實 審 諦 為 解 以 眾 生 隨 根 隨 義 而 立 名 不 同, 展 現 出 無 量 法 門 來 對 治 眾 生 的 煩 惱 及 利 益 有 情 根 性 的 方 法 此 品 廣 說 種 種 語 業, 與 原 始 佛 教 中 說 的 苦 習 或 八 苦 有 所 不 同, 是 佛 在 不 同 世 界 中, 因 應 不 同 根 機 的 眾 生 所 展 現 的 差 別 語 業 華 嚴 經 之 四 聖 諦 品 主 要 並 非 在 解 說 四 諦 義 理, 而 是 彰 顯 佛 的 語 業, 然 佛 所 說 的 法 門 眾 多, 何 以 唯 陳 四 諦? 這 是 因 為 四 諦 名 雖 在 小, 義 通 大 小 事 理 具 足 在 四 聖 諦 品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為 在 場 的 眾 菩 薩 說 四 聖 諦, 明 娑 婆 世 界 及 鄰 近 十 界, 說 四 聖 諦, 有 四 百 億 十 千 名 以 下 就 例 舉 娑 婆 世 界 中 之 四 聖 諦 ( 一 ) 苦 聖 諦 : 苦 不 是 指 人 過 著 很 困 苦 不 幸 坎 坷, 而 是 指 生 活 上 的 不 安, 不 滿 意, 65 長 阿 含 經 T.01,p.9a 66 中 阿 含 經 T.01, p.464b 67 中 阿 含 經 T.01,p.464b

20 要 的 求 不 到, 求 到 又 怕 失 去, 世 間 的 苦 與 樂, 及 一 切 人 事 物 皆 無 常 性, 人 有 內 苦 和 外 苦, 內 苦 是 身 心 之 苦 ( 病 老 死 ), 外 苦 是 受 外 界 逼 迫 所 產 生 之 苦, 如 惡 賊 侵 犯 天 災 之 苦 等 ; 事 物 不 能 永 恆 不 變, 無 法 自 己 如 意 的 主 宰 稱 苦 四 聖 諦 品 對 苦 聖 諦 的 說 明 是 : 諸 佛 子! 苦 聖 諦, 此 娑 婆 世 界 中, 或 名 罪, 或 名 逼 迫, 或 名 變 異, 或 名 攀 緣 或 名 聚 或 名 刺 或 名 依 根 或 名 虛 誑 或 名 癰 瘡 處 或 名 愚 夫 行 68 四 聖 諦 涵 攝 一 切 菩 提 道 法, 引 文 中 明 的 是 在 娑 婆 世 界 苦 諦 之 名, 說 苦 諦 及 四 諦, 目 的 是 為 對 治 眾 生 之 種 種 煩 惱, 令 其 調 伏 苦 在 娑 婆 世 界 中 有 種 種 名 號 稱 罪 逼 迫 變 異 攀 緣 乃 至 癰 瘡 處 等, 說 苦 聖 諦 是 要 讓 愚 夫 行 的 眾 生 了 解 苦 的 道 理, 而 不 再 行 惡 業 得 苦 受 ( 二 ) 苦 集 聖 諦 集 是 招 聚 之 意 思, 是 苦 的 因, 若 心 與 結 業 相 應, 未 來 定 能 招 聚 三 界 生 死 流 轉 之 苦, 苦 的 根 源 為 渴 愛, 以 渴 愛 之 故, 形 成 來 世 與 後 有 渴 愛 之 核 心, 由 無 明 生 起 之 虛 妄 我 見, 若 有 渴 愛, 便 有 生 死 輪 迴 經 云 : 諸 佛 子! 苦 集 聖 諦, 此 娑 婆 世 界 中, 或 名 繫 縛, 或 名 滅 壞, 或 名 愛 著 義 卷 或 名 妄 覺 念, 或 名 趣 入, 或 名 決 定, 或 名 網, 或 名 戲 論, 或 名 隨 行, 或 名 顛 倒 根 69 上 面 引 文 中 可 得 知 在 娑 婆 世 界 中 繫 縛 是 集, 愛 著 是 集 妄 覺 念 戲 論 隨 顛 倒 根 等 諸 行 皆 是 集, 就 如 同 網 般 繫 縛 著 有 情 眾 生 不 得 出 離, 因 愛 會 取 有 不 捨 而 趣 入 煩 惱 當 中, 決 定 被 煩 惱 綑 綁 巔 倒 不 得 自 覺, 而 三 界 六 道 生 死 輪 迴 ( 三 ) 苦 滅 聖 諦 滅 是 滅 盡 息 滅 之 義, 亦 可 說 是 涅 槃 之 意, 謂 人 類 若 能 滅 息 苦 之 根 本 ( 欲 愛 ), 即 可 從 相 續 不 斷 之 苦 中 獲 得 解 脫 與 自 由 ; 如 實 審 察 了 知 此 一 真 諦 而 無 絲 毫 虛 謬, 即 稱 滅 聖 諦 經 云 : 諸 佛 子! 苦 滅 聖 諦, 此 娑 婆 世 界 中, 或 名 無 諍, 或 名 離 塵, 或 名 寂 靜, 或 名 離 塵, 或 名 寂 靜, 或 名 無 相, 或 名 無 沒, 或 名 無 自 性, 或 名 無 障 礙, 或 名 滅, 或 名 體 真 實, 或 名 住 自 性 諸 佛 子! 此 娑 婆 世 界, 說 四 聖 諦 有 如 是 68 華 嚴 經 T.10,p.60 a 69 華 嚴 經 T.10,p.60a

21 等, 四 百 億 十 千 名, 隨 眾 生 心, 悉 令 調 伏 70 苦 滅 聖 諦 在 此 娑 婆 世 界 中 稱 之 無 諍, 是 指 煩 惱, 俱 舍 論 云 : 煩 惱 名 諍, 觸 動 善 品 故 71, 滅 盡 煩 惱 故 名 無 諍, 乃 是 離 塵 寂 靜 無 相 無 自 性 無 障 礙, 此 是 涅 槃 的 境 界 ( 四 ) 苦 滅 道 聖 諦 道 諦 又 稱 苦 滅 道 聖 諦 苦 出 要 諦, 是 指 滅 除 煩 惱, 趨 向 涅 槃 的 修 行 方 法 在 原 始 佛 教 中 以 八 正 道 為 道 聖 諦, 72 能 欲 達 苦 滅 之 境 而 依 之 修 行 的 八 正 道 能 超 脫 苦 集 到 達 滅 的 方 法 ( 寂 靜 涅 槃 之 境 ); 華 嚴 經 中 所 明 的 道 聖 諦 如 經 云 : 諸 佛 子! 苦 滅 道 聖 諦, 此 娑 婆 世 界 中, 或 名 一 乘, 或 名 趣 寂, 或 名 導 引, 或 名 究 竟 無 分 別, 或 名 平 等, 或 名 捨 擔, 或 名 無 所 趣, 或 名 隨 聖 意, 或 名 仙 人 行, 或 名 十 藏 諸 佛 子! 此 娑 婆 世 界 說 四 聖 諦 有 如 是 等, 四 百 億 十 千 名, 隨 眾 生 心, 悉 令 調 伏 73 引 文 中 可 得 知 華 嚴 經 中 所 明 的 苦 滅 道 聖 諦 在 娑 婆 世 界 中, 有 一 乘 74 趣 寂 乃 至 十 藏 等 稱 號, 很 明 顯 與 原 始 佛 教 所 詮 釋 有 所 不 同, 一 乘 謂 佛 教 教 義 唯 一 之 真 理, 能 趨 向 寂 靜 境 界, 能 引 導 眾 生 究 竟 無 分 別, 平 等 無 有 高 下 淺 深 之 差 別, 捨 擔 無 所 趣 隨 聖 意 隨 佛 教 法 而 行 ; 其 次, 苦 滅 道 聖 諦 又 稱 十 藏 75, 藏 有 含 攝 積 集 出 生 之 義, 亦 能 含 藏 功 德, 故 稱 藏 十 無 盡 藏 品 將 菩 薩 依 佛 所 說 教 法, 分 為 信 藏 戒 藏 慚 藏 愧 藏 聞 藏 施 藏 慧 藏 正 念 藏 持 藏 辯 藏 76 十 藏 中 以 信 藏 為 首, 最 後 以 辯 藏, 其 表 辯 才 無 礙 自 利 利 他 之 寶 藏 華 嚴 經 疏 云 : 十 藏 之 70 同 註 十 七 71 俱 舍 論 T29, p.2a 72 中 阿 含 經 云 : 諸 賢 : 云 何 苦 滅 道 聖 諦, 謂 正 見 正 志 正 語 正 業 正 命 正 方 便 正 念 正 定 諸 賢, 云 何 正 見? 謂 聖 弟 子 念 苦 是 苦 時, 習 是 習 滅 是 滅 念 道 是 道 時 或 觀 本 所 作 或 學 念 諸 行 云 何 正 定? 謂 聖 弟 子 念 苦 是 苦 時, 習 是 習 滅 是 滅 念 道 是 道 時 或 觀 本 所 作 或 學 念 諸 行, 或 見 諸 行 災 患, 或 見 涅 槃 止 息, 或 無 著 念 觀 善 心 解 脫 時, 於 中 若 心 住 禪 住 順 住 不 亂 不 散 攝 止 正 定 是 名 正 定 T.01,p.469a 73 華 嚴 經 T.10,p.60a 74 一 乘 : 乘 是 指 交 通 工 具 能 載 運 之 義 佛 說 一 乘 之 法, 為 令 眾 生 依 此 修 行, 出 離 生 死 苦 海, 運 至 涅 槃 彼 岸 此 指 成 佛 之 教 法 佛 教 教 義 乃 唯 一 之 真 理, 以 其 能 教 化 眾 生 悉 皆 成 佛, 故 稱 為 一 乘 ; 三 乘 教 法 則 針 對 眾 生 之 性 情 與 能 力, 而 分 為 聲 聞 緣 覺 菩 薩 等, 並 以 其 各 有 三 種 不 同 之 果 報 一 乘 之 語 出 自 華 嚴 經 明 難 品 法 華 經 方 便 品 與 勝 鬘 經 一 乘 章 又 作 佛 乘 一 佛 乘 一 乘 教 一 乘 究 竟 教 一 乘 法 一 道 75 十 藏 :1 信 藏, 信 者 於 實 德 能 深 忍 樂 欲 心 淨 為 性, 對 治 不 信 樂 善 為 業, 此 含 攝 出 生 諸 德, 故 名 為 藏 2 戒 藏, 三 業 善 為 性, 止 惡 作 善 為 業 3 慚 藏, 對 治 無 慚 止 息 惡 行 為 業 4 愧 藏, 對 治 無 愧 止 息 惡 行 為 業 5 聞 藏, 聞 慧 為 性 聰 敏 為 業 6 施 藏, 無 貪 思 為 性 破 慳 為 業 7 慧 藏, 慧 者 於 所 觀 境 簡 擇 為 性 斷 疑 為 業 8 念 藏, 念 者 於 曾 習 境 令 心 明 記 不 妄 為 性 定 依 為 業 9 持 藏, 念 慧 為 性 經 久 不 忘 為 業 10 辯 藏, 以 慧 為 性 應 機 為 業 華 嚴 經 探 玄 記 T35,p.232,b 76 華 嚴 經 T09,p. 474 c

22 內 信 即 是 藏 七 聖 財 中 信 為 第 一 77 四 聖 諦 中 苦 集 二 諦 是 世 間 因 果, 所 知 所 斷 無 改 易 故 ; 滅 道 二 諦 出 世 間 因 果, 所 證 所 修 事 決 定 知 ( 苦 ) 斷 ( 集 ) 證 ( 滅 ) 修 ( 道 ) 能 運 眾 生 到 彼 岸 78 只 是 眾 生 妄 想 迷 惑, 客 塵 所 擾, 迷 失 了 本 性, 隨 業 流 轉, 若 能 了 知 一 切 業 因 皆 苦, 轉 迷 成 悟 即 是 聖 也 苦 集 滅 道 是 佛 陀 的 根 本 教 義, 是 佛 證 悟 時 所 說 之 四 大 出 世 間 真 理, 而 隨 其 觀 機 逗 教 隨 方 語 業, 而 有 不 同 稱 說, 其 目 的 無 非 是 為 令 眾 生 得 到 教 化 調 伏 煩 惱 四 聖 諦 品 中 的 特 色 不 是 強 調 修 行 成 就 的 佛 果, 而 是 在 說 明 佛 觀 機 逗 教 隨 方 語 業 四 佛 的 意 業 光 明 覺 品 世 尊 放 兩 足 輪 光, 表 示 最 初 凡 夫, 起 信 之 開 始 觀 照 之 門, 令 心 廣 大 明 淨 之 外 也 是 代 表 菩 薩 階 位 的 開 頭, 所 以 從 踏 地 足 輪 放 光, 其 次 在 開 顯 十 信 位 修 行 之 行 門, 並 斷 除 疑 惑, 增 加 信 心 於 華 嚴 經 疏 云 : 光 有 身 光 及 智, 謂 覺 有 覺 知 覺 悟 又 光 有 能 照 所 照, 覺 有 能 覺 所 覺, 如 來 放 身 光 照 事 法 界, 令 菩 薩 覺 知 見 事 無 礙, 文 殊 演 智 光 雙 照 事 理, 令 眾 覺 悟 法 之 性 相 79 從 兩 足 輪 下 放 百 億 光 明, 遍 照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有 百 億 的 娑 婆 世 界, 百 億 四 天 王 天, 乃 至 百 億 色 究 竟 天, 悉 皆 受 到 光 明 普 照 一 連 串 的 百 億 表 露 佛 放 光 不 思 議 境 界 放 光 依 個 人 身 體 部 位 來 看, 由 下 往 上 分 別 足 輪, 足 指 足 趺 直 上 升 至 膝 蓋, 乃 至 臉 上 口 與 眉 間, 即 是 表 菩 薩 修 行 實 踐 的 因 果 次 第, 以 十 信 為 基 礎, 然 後 步 入 十 住 十 行 十 迴 向, 最 後 到 達 十 地 等 位 80 在 華 嚴 經. 光 明 覺 品 云 : 爾 時, 光 明 過 此 世 界, 遍 照 東 方 十 佛 國 土 南 西 北 方 四 維 上 下 亦 復 如 是 彼 一 一 世 界 中, 皆 有 百 億 閻 浮 提, 乃 至 百 億 色 究 竟 天, 其 中 所 有 悉 皆 明 現 各 有 百 億 閻 浮 提, 百 億 如 來 悉 以 佛 神 力 故 佛 謂 不 動 智 如 來 等 81 佛 放 兩 足 輪 光 照 耀 十 方 法 界 眾 生, 以 表 示 修 行 須 有 堅 實 的 基 礎, 其 目 的 是 令 眾 生 善 根 增 長, 能 起 發 大 願 大 悲 大 智, 成 就 大 菩 提 心, 饒 益 有 情 眾 生, 而 成 就 十 77 華 嚴 經 疏 T35,p.620a 78 華 嚴 經 疏 T.35,p.593b 79 華 嚴 經 疏 T35,p.595a 80 新 華 嚴 經 論 如 來 十 身 相 海 品 九 十 七 種 相 中 所 放 光 明, 亦 除 夜 摩 天 等 所 放 光 明, 但 且 直 論 表 法 光 明, 始 終 有 十, 一 一 皆 表 因 果 次 第 ; 十 信 十 住 十 行 十 迴 向 十 地 等 位, 其 中 行 相 無 有 雜 亂 或 放 因 光 而 無 果 如 法 華 經, 直 放 眉 間 毫 相 果 光, 而 無 足 輪 下 信 位 因 光 如 大 品 經 中, 佛 放 足 輪 下 光, 及 全 身 一 時 盡 放 光 明 從 凡 向 聖 多 劫 積 修, 行 滿 之 後 方 成 果 德 T.36,p.738a 81 華 嚴 經 T.10,p.63a

23 信 位 在 華 嚴 經 探 玄 記 對 於 放 光 之 意, 有 如 下 敘 述, 毘 盧 遮 那 又 名 盧 舍 那 又 稱 光 明 照, 毘 在 此 是 言 遍, 是 光 明 遍 照 的 意 思, 光 明 分 為 身 光 與 智 光 身 光 是 身 體 放 光, 從 腳 底 乃 至 眉 間 所 放 之 光 皆 是 又 分 為 常 光 和 放 光 : 常 光 是 來 表 示 圓 融 無 礙, 隨 時 常 放 出 光 明 ; 放 光 是 以 光 得 到 警 悟, 有 敲 醒 無 明 隨 業 流 轉 中 的 眾 生 關 於 智 光 即 是 智 慧 之 光, 一 照 法 謂 真 俗 雙 鑒, 二 照 機 謂 普 應 群 品 82 此 意 是 說 對 於 世 間 法 及 出 世 間 法 皆 同 等 一 味, 普 照 群 生 是 平 等 光 明 覺 品 中 文 殊 菩 薩 說 十 頌 來 讚 歎 佛 的 十 德 ( 稱 十 重 光 ), 其 第 五 重 光 言 : 意 常 信 樂 佛, 其 心 不 退 轉, 親 近 諸 如 來, 如 是 業 應 作 志 樂 佛 功 德, 其 心 永 不 退, 住 於 清 涼 慧, 如 是 業 應 作 一 切 威 儀 中, 常 念 佛 功 德, 晝 夜 無 暫 斷, 如 是 業 應 作 83 信 樂 念 學 長 時 修, 長 時 學, 常 信 而 不 退 轉, 所 信 所 念 皆 佛 功 德 佛 而 在 第 六 重 光 有 段 文 說 明 佛 的 大 用 自 在 : 意 淨 光 明 者, 所 行 無 染 著, 智 眼 靡 不 周, 廣 大 利 眾 生 一 身 為 無 量, 無 量 復 為 一, 了 知 諸 世 間, 現 形 遍 一 切 此 身 無 所 從, 亦 無 所 積 聚, 眾 生 分 別 故, 見 佛 種 種 身, 心 分 別 世 間, 是 心 無 所 有, 如 來 知 此 法, 如 是 見 佛 身 84 上 面 引 文 說 明 佛 的 意 業 清 淨 所 行 清 淨, 以 寂 照 智 利 益 眾 生, 變 化 智 自 在 任 運 化 現, 再 以 無 生 智 隨 機 而 現 見 一 身 或 多 身 ; 是 由 眾 生 的 分 別 心 所 起, 而 妄 見 實 有 身 相 可 得 85 因 如 來 了 知 凡 夫 眾 生 分 別 心 強, 難 以 入 佛 法 大 海, 故 勸 要 離 其 分 別, 行 一 切 佛 所 行 道, 方 能 見 佛 五 小 結 華 嚴 經 中 信 是 從 凡 夫 位 以 信 為 首, 決 定 成 就 佛 菩 提 果 的 行 法, 先 以 如 來 的 身 業, 因 應 眾 生 根 機, 所 以 名 號 於 十 方 世 界 中 各 有 不 同, 令 眾 生 生 起 信 心 ; 又 隨 眾 生 根 機 不 同, 觀 機 逗 教 隨 方 語 業, 令 眾 生 得 到 教 化 調 伏 ; 如 來 意 業 光 明, 普 照 群 生 是 平 等 肆 十 信 行 法 之 內 容 一 十 種 法 明 82 華 嚴 經 探 玄 記 T35,p.146c 83 華 嚴 經 T.10,p.64a 84 華 嚴 經 T.10, p.64c 85 新 修 華 嚴 經 疏 鈔,p

24 菩 薩 問 明 品 位 於 五 周 四 分 因 果 分 科 之 差 別 因 果 周 及 四 分 中 修 因 契 果 生 解 分 之 位 置 菩 薩 是 人, 問 明 是 法, 遮 果 表 因, 故 云 菩 薩, 問 即 是 難, 明 即 是 答 86, 能 破 暗 亦 能 除 問 者 之 疑 暗 故 由 文 殊 之 智 必 因 於 信 才 能 成 解, 有 解 無 信 增 邪 見, 而 有 信 無 解 增 長 無 明, 信 解 皆 為 方 便 智, 信 解 智 是 一 體 的, 互 為 融 通 此 品 乃 是 住 位 前 之 方 便 修, 明 信 中 解 行 德 及 明 難 辨 解, 十 甚 深 法 是 明 正 解 理 觀, 淨 行 品 明 隨 緣 隨 行, 賢 首 品 明 德 用 該 收 文 殊 菩 薩 覺 首 菩 薩 等, 互 為 主 伴, 相 互 問 答, 展 開 出 十 種 甚 深 法 明 華 嚴 經 疏 卷 十 四 云 : 以 十 菩 薩 各 主 一 門, 顯 十 甚 深, 即 為 十 段 一 緣 起 甚 深 ; 二 教 化 甚 深 ; 三 業 果 甚 深 ; 四 說 法 甚 深 ; 五 福 田 甚 深 ; 六 正 教 甚 深 ; 七 正 行 甚 深 ; 八 助 道 甚 深 ; 九 一 乘 甚 深 ; 十 佛 境 甚 深 ; 此 十 甚 深 次 第 云 何? 緣 起 深 理, 總 該 諸 法, 觀 解 之 要, 故 首 明 之, 眾 生 迷 此, 故 須 教 化 違 化 順 化 有 善 惡 業, 欲 知 此 業, 由 說 法 成 然 說 法 成 善, 唯 佛 福 田 既 說 順 田, 須 持 聖 教, 教 在 勤 行, 行 須 正 道 助 道 助 必 有 正, 殊 塗 同 歸 得 一 道 者, 當 趣 佛 境 87 由 於 眾 生 迷 惑 無 法 深 解 緣 起 之 實 相, 故 菩 薩 問 明 與 答 難, 從 緣 起 而 教 化, 由 教 化 中 說 明 業 果 之 差 別, 由 業 果 差 別, 說 出 十 法 明 引 眾 出 盲, 此 十 法 亦 可 配 於 十 信 十 法 附 圖 表 如 下 : 88 十 法 行 持 表 十 信 心 十 德 十 種 甚 深 十 菩 薩 信 心 求 佛 智 慧 佛 境 甚 深 文 殊 菩 薩 精 進 心 親 近 善 友 正 教 甚 深 勤 首 菩 薩 念 心 慈 悲 深 厚 教 化 甚 深 財 首 菩 薩 定 心 志 求 勝 法 緣 起 甚 深 覺 首 菩 薩 慧 心 遭 苦 能 忍 助 道 甚 深 智 首 菩 薩 不 退 心 心 常 柔 和 正 行 甚 深 法 首 菩 薩 戒 心 修 習 善 根 業 果 甚 深 寶 首 菩 薩 護 法 心 愛 樂 大 乘 說 法 甚 深 德 首 菩 薩 86 華 嚴 經 疏 T.35,p.600c 87 華 嚴 經 疏 T.35, p.601a 88 華 嚴 經 疏 T.35,p.601a, 菩 薩 瓔 珞 本 業 經 T.24,p.1011c 慧 心 定 心 不 退 心 = 定 心 慧 心 戒 心 及 新 修 華 嚴 經 疏 鈔 台 北 : 華 嚴 蓮 社,2001.7, p

25 願 心 供 養 諸 佛 福 田 甚 深 目 首 菩 薩 迴 向 心 深 心 平 等 一 道 甚 深 賢 首 菩 薩 佛 境 甚 深 佛 果 境 界 深 廣, 不 具 備 文 殊 的 妙 慧, 無 法 契 入, 文 殊 是 代 表 信 心, 入 佛 境 甚 深 是 表 求 佛 智 慧 ; 勤 首 配 精 進 心, 勤 於 精 進 能 破 懈 怠, 正 教 能 斷 邪 惡, 親 近 善 友 聞 教 法 ; 財 首 為 念 心, 謂 慈 悲 深 厚, 入 教 化 甚 深 ; 覺 首 表 定 心, 能 觀 心 性 為 上 定, 體 解 緣 起 甚 深, 不 被 無 明 生 死 流 轉 所 縛 ; 智 首 表 慧 心, 慧 為 上 首, 兼 己 莊 嚴, 謂 修 六 度 四 無 量 心 十 度 波 羅 三 十 七 道 品 等 為 助 道 甚 深, 呈 現 遭 苦 能 忍 ; 法 首 表 不 退 心, 如 說 修 行, 得 不 退 故, 入 正 行 甚 深 配 心 常 柔 和 ; 寶 首 表 戒 心, 三 聚 無 缺, 如 寶 珠 故, 業 果 甚 深, 戒 所 招 故, 配 修 習 善 根 ; 德 首 表 護 法 心, 護 持 正 教 演 說 無 量 諸 法, 愛 樂 大 乘, 謂 說 法 甚 深 所 護 ; 目 首 表 願 心, 福 田 等 一, 由 願 異 故, 目 能 將 身, 如 願 導 行 故 賢 首 即 迴 向 心, 正 助 同 歸 一 道, 迴 向 真 如 實 際 佛 果 菩 提, 一 道 甚 深 了 知 諸 法 真 實 義, 深 心 平 等 以 上 所 明 十 法 各 兼 多 義, 又 亦 攝 十 信 之 十 德, 是 由 文 殊 菩 薩 發 問, 九 位 菩 薩 答, 但 說 明 妙 慧 通 於 眾 行, 再 由 九 位 菩 薩 問, 文 殊 菩 薩 為 答, 明 妙 慧 顯 差 別 義, 最 後 顯 差 別 同 歸 佛 境 十 菩 薩 之 名 字 是 十 種 甚 深 法 十 信 心 十 德 是 明 正 解 和 理 觀 並 行 之 法, 在 信 位 解 中 行 觀, 觀 中 起 解, 是 問 答 之 中 成 信 的 觀 解 行 法 二 十 信 滿 心 菩 薩 五 十 二 階 位 中, 最 初 十 位 應 修 之 十 種 心, 此 十 種 心 在 信 位, 能 助 成 信 行 全 稱 十 信 心, 略 稱 十 心, 依 諸 經 典 所 舉, 其 名 稱 與 順 序 略 異 華 嚴 經 疏 云 : 文 殊 佛 境 即 當 信 心, 文 殊 主 信 故, 佛 境 即 所 信, 故 約 發 心 次 第 信 居 其 初, 約 所 信 終 極 最 居 其 後, 亦 明 十 心 不 必 次 故 勤 首 即 進 心 ; 財 首 為 念 心, 覺 首 定 心, 智 首 則 慧 心 寶 首 即 戒 心 德 首 即 護 法 心 目 首 即 願 心 賢 首 即 迴 向 心 89 本 業 瓔 珞 經 疏 云 : 初 發 心 住 者, 未 上 住 之 前 有 十 順 名 字, 菩 薩 常 行 十 心, 為 解 決 然 名 信 心, 賞 境 不 移 名 念, 策 懃 不 墮 故 名 精 進 心, 觀 達 法 相 名 惠 心, 澄 心 一 境 名 定 心, 修 行 堅 固 名 不 退 心, 迴 因 向 果 名 迴 向 心, 護 持 佛 法 名 護 心, 防 非 止 惡 名 戒 心 ; 願 者, 十 地 論 云 : 發 心 期 大 菩 提 故, 有 行 無 行 大 願 者 90 以 上 所 明 十 心 雖 說 不 必 次, 但 都 以 信 心 為 首, 十 信 心 是 為 未 登 十 住 位 之 前 方 便, 成 就 十 信 必 須 具 足 十 種 心, 必 須 具 備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的 智 慧, 在 十 信 位 的 眾 生 皆 是 進 退 不 定, 故 信 不 入 位 91, 是 方 便 行 也, 故 說 是 行 法, 行 者 要 修 圓 滿 此 十 心, 89 華 嚴 經 疏 T.35,p.601a 90 本 業 瓔 珞 經 疏 T.85,p.749b 91 為 何 不 入 位? 華 嚴 經 疏 說 仁 王 經. 教 化 品 云 : 伏 忍 聖 胎 三 十 人, 十 信 十 止 十 堅 心 故,

26 圓 滿 此 十 種 心 即 入 十 住 位 又 稱 十 信 滿 心 即 攝 五 位 成 正 覺 等, 如 同 等 覺 位, 若 終 教 十 信 滿 心 勝 進 分 上 入 十 住 初, 則 得 不 退 故, 能 暫 時 化 現 成 佛 92 圓 滿 此 十 種 心 即 入 十 住 位 93, 對 於 十 信 滿 心 之 說, 依 賢 首 法 藏 法 師 華 嚴 一 乘 教 義 分 齊 章 分 判 為 小 始 終 頓 圓 對 位 階 的 說 法 ( 一 ) 小 乘 教 : 立 方 便 位 之 三 賢 四 善 根 見 道 位 修 道 位 及 究 竟 位 等 四 位, 或 立 聲 聞 十 二 住 或 立 三 界 九 地 等 依 俱 舍 論 賢 聖 果 位 分 為 賢 位 有 七 五 停 心 觀 別 相 念 總 相 念 煖 頂 忍 世 第 一, 五 停 心 觀 別 相 念 總 相 念 稱 三 方 便 為 資 量 位, 而 煖 頂 忍 世 第 一 稱 四 加 行 為 加 行 位, 見 道 為 通 達 位, 修 道 為 修 習 位, 無 學 道 為 修 習 位 ; 聖 位 亦 有 七 : 信 行 法 行 信 解 見 得 身 證 時 解 脫 94 不 時 解 脫 依 仁 王 經 言 : 地 前 為 賢, 地 上 名 聖, 即 是 三 賢 十 聖 95 ( 二 ) 始 教 : 分 為 迴 心 教 與 直 進 教,1 迴 心 教 : 於 見 修 等 四 位 及 九 地 等 名 同 小 乘, 或 立 五 位, 謂 見 道 前 七 方 便 內, 分 前 三 種 為 資 糧 位, 以 遠 方 便 故, 後 四 善 根 為 加 行 位, 是 近 方 便 故 96 2 直 進 教 : 立 十 信 十 住 十 行 十 迴 向 十 地 及 佛 果 等 五 十 一 位, 若 於 十 地 滿 心 立 等 覺 位 則 成 五 十 二 位 ; 又 依 瑜 伽 立 十 三 住 者, 以 及 立 信 住 行 向 為 資 糧 位, 煖 等 為 加 行 位, 及 見 道 修 道 究 竟 而 束 成 唯 識 之 五 位 者 ( 三 ) 終 教 : 以 十 信 不 入 位, 十 信 唯 是 行 未 得 不 退, 因 此, 立 四 十 一 位 或 有 加 等 覺 位 成 四 十 二 位 ( 四 ) 頓 教 : 談 一 念 不 生 即 佛, 能 當 下 契 入 佛 位, 所 以 不 立 菩 薩 之 位 次 華 嚴 一 乘 教 義 分 齊 章 云 : 若 依 頓 教, 一 切 行 位 皆 不 可 說, 以 離 相 故, 一 念 不 生, 即 是 佛 故, 若 見 行 位 差 別 等 相, 即 是 顛 倒 故 97 如 楞 伽 云 初 地 即 八 地, 乃 至 云 無 所 有 何 次 等 98 故 此 教 直 說 離 言, 不 立 位 階 ( 五 ) 圓 教 : 分 同 教 一 乘 與 別 教 一 乘 1 同 教 一 乘, 攝 前 四 教 之 階 位 ;2 別 教 一 乘, 分 行 布 門 與 圓 融 門, 行 布 門, 始 從 十 信 乃 至 佛 地, 六 位 各 別 圓 融 門, 主 張 信 住 不 分 也 有 義 云 : 有 四 義 故 信 不 入 位 : 一 進 退 不 定 故 ; 二 雜 修 十 心 ; 無 定 階 降 故 ; 三 未 隨 法 界 修 廣 大 行 故 ; 四 未 得 法 身 顯 佛 種 性 故, 由 斯 不 開 十 信, 則 成 此 會 及 第 三 會 俱 答 十 住 問 也 T.35,p.590a 92 華 嚴 經 探 玄 記 T.35,p189a 93 李 通 玄 撰 新 華 嚴 經 論 此 經 十 住 即 見 道 加 行 資 糧 一 時, 何 以 然, 以 法 界 大 智 用 資 其 行 令 行 無 染, 以 行 資 糧 法 界 智 體 使 慣 習 令 熟, 為 明 從 凡 創 見 如 來 理 智 性 故, 又 此 五 位 中 修 行 位 位 各 有 佛 果 T36,p.810a 94 演 培 法 師 諦 觀 全 集 論 釋 一 俱 舍 論 頌 講 記, 台 北 : 天 華, 俱 舍 論 疏 T41,p.723 b 95 俱 舍 論 疏 T41,p.723 b 96 華 嚴 一 乘 教 義 分 齊 章 T.45,p.488b 97 華 嚴 一 乘 教 義 分 齊 章 T.45,p.489b 98 華 嚴 一 乘 教 義 分 齊 章 T.45,p.489b

27 信 滿 成 佛, 一 位 攝 一 切 位 而 華 嚴 經 疏 云 : 圓 教 者, 明 一 位 即 一 切 位, 一 切 位 即 一 位, 是 故 十 信 滿 心, 即 攝 五 位 成 正 覺 等, 依 普 賢 法 界 帝 網 重 重 主 伴 具 足, 故 名 圓 教 99 華 嚴 一 乘 教 義 分 齊 章 云 : 謂 始 從 十 信 乃 至 佛 地 六 位 不 同, 隨 得 一 位 得 一 切 位 100, 以 上 是 華 嚴 宗 對 十 信 滿 心 修 行 階 位 之 說 三 十 法 甚 深 如 上 所 述, 十 甚 深 是 以 文 殊 菩 薩 提 出 問 題, 問 明 十 個 甚 深, 再 由 九 首 菩 薩 一 一 回 答, 互 為 主 伴, 相 互 問 答, 展 現 十 種 甚 深 法 明 以 下 簡 述 十 甚 深 要 義 : ( 一 ) 緣 起 甚 深 問 答 : 文 殊 菩 薩 問 覺 首 菩 薩 : 心 性 是 一, 云 何 見 有 種 種 差 別? 所 問 之 意 謂 眾 生 的 心 性 是 一, 但 是 會 有 種 種 差 別, 譬 如 眾 生 投 生 五 趣, 諸 根 受 生 形 貌 善 惡 苦 樂 等 的 不 同 101 覺 首 菩 薩 答 : 諸 法 無 作 用, 亦 無 有 體 性, 是 故 彼 一 切, 各 各 不 相 知 譬 如 河 中 水, 湍 流 競 奔 逝, 各 各 不 相 知, 諸 法 亦 如 是 亦 如 大 火 聚, 猛 焰 同 時 發, 各 各 不 相 知, 諸 法 亦 如 是 又 如 長 風 起, 遇 物 咸 鼓 扇, 各 各 不 相 知, 諸 法 亦 如 是 又 如 眾 地 界, 展 轉 因 依 住, 各 各 不 相 知, 諸 法 亦 如 是 102 諸 法 各 各 不 相 知, 是 因 為 一 切 有 為 法 是 從 因 緣 生, 又 互 相 依, 各 無 體 用, 所 以 互 不 相 知 ; 譬 如 河 中 水 前 流, 後 流 皆 是 水, 都 是 無 自 體, 所 以 各 不 相 知 雖 不 相 知 但 卻 不 壞 其 流 向 如 大 火 燄, 前 燄 引 後 燄, 後 燄 無 體 不 能 知 前 燄, 前 燄 已 滅 也 復 無 所 知, 因 各 各 不 相 知 ; 風 不 能 自 動, 要 依 物 現 動, 故 風 無 自 體, 而 物 動 隨 風, 因 物 須 依 風, 故 物 亦 無 自 體, 風 與 物 皆 無 自 體, 所 以 互 不 相 知 地 面 皆 上 下 互 持, 展 轉 因 依, 而 得 安 住 上 下 彼 此 能 依 能 持, 但 皆 無 體 所 以 不 相 知 以 上 四 喻 是 明 有 種 種 緣 但 各 不 相 知, 是 因 為 它 們 都 無 體 性 無 作 用 ( 二 ) 教 化 甚 深 問 答 : 文 殊 菩 薩 問 財 首 菩 薩 : 一 切 眾 生 非 眾 生, 云 何 如 來 隨 其 時 隨 其 命 隨 其 身 隨 其 行 隨 其 解 隨 其 言 論, 隨 其 心 樂, 隨 其 方 便, 隨 其 思 惟, 隨 其 觀 察, 於 如 是 諸 眾 生 中, 為 現 其 身, 教 化 調 伏? 103 財 首 菩 薩 答 : 八 識 本 空, 故 無 眾 生 可 言, 如 來 云 何 在 十 隨 中 示 現 隨 壽 命 身 解 言 論 乃 至 思 惟 觀 察 等, 而 行 教 化 調 伏? 云 何 設 難, 眾 生 既 空, 佛 如 何 化 導? 若 佛 不 見 眾 生 空, 則 無 大 智, 便 成 謗 佛 若 佛 見 空 而 化 導, 豈 不 是 違 背 空 理? 針 對 以 上 之 難, 財 首 菩 薩 答 : 略 有 四 義 1 佛 見 眾 生 本 來 自 空, 非 斷 空 故, 不 礙 隨 緣 化 導 偈 云 : 諸 法 空 無 我, 眾 報 隨 業 生 故 2 佛 知 眾 生 不 能 自 知 真 空, 故 以 悲 心 隨 化 偈 云 : 隨 解 取 眾 相, 顛 99 華 嚴 經 疏 T.35,p.512c 100 華 嚴 一 乘 教 義 分 齊 章 T45,p.489b 101 華 嚴 經 T.10,p.66a 102 華 嚴 經 T.10p.66b 103 華 嚴 經 T.10,p.66b

28 倒 不 如 實 故 3 隨 化 即 空, 不 異 眾 生 空 故, 二 不 相 乖 偈 云 : 此 是 樂 寂 滅 多 聞 者 境 界 故 4 攬 空 為 眾 生, 生 與 非 生 唯 一 味 104 此 是 佛 在 十 隨 中 示 現 化 導, 而 不 違 空 理, 又 能 於 空 中 行 化 ( 三 ) 業 果 甚 深 問 答 : 文 殊 菩 薩 問 寶 首 菩 薩 : 一 切 眾 生, 等 有 四 大, 無 我 無 我 所 云 何 而 有 受 苦 受 樂, 端 正 醜 陋 內 好 外 好, 少 受 多 受, 或 受 現 報, 或 受 後 報, 然 法 界 中, 無 美 無 惡 105 寶 首 菩 薩 答 : 隨 其 所 行 業, 如 是 果 報 生, 作 者 無 所 有, 諸 佛 之 所 說 106 依 俗 諦 而 言, 業 報 相 屬 緣 生, 依 真 諦 我 所 皆 無 所 有, 眾 生 隨 其 行 業 差 別, 故 受 差 別 果 報 ( 四 ) 說 法 甚 深 問 答 : 文 殊 菩 薩 問 德 首 菩 薩 : 如 來 所 悟, 唯 是 一 法, 云 何 乃 說 無 量 諸 法? 107 又 示 現 無 量 剎 土, 化 導 無 量 眾 生 德 首 菩 薩 答, 佛 雖 唯 悟 一 法, 此 法 畢 竟 空 性, 但 眾 生 無 量 無 邊, 根 器 亦 各 各 不 同, 所 以 佛 說 無 量 諸 法 以 渡 眾 生 ( 五 ) 福 田 甚 深 問 答 : 文 殊 菩 薩 問 目 首 菩 薩 : 如 來 福 田, 等 一 無 異, 云 何 而 見 眾 生 布 施 果 報 不 同? 108 目 首 菩 薩 舉 了 十 喻 來 說 明, 如 來 的 福 田 是 平 等 如 一 而 沒 有 差 異, 為 何 見 到 眾 生 因 布 施, 而 有 不 同 的 果 報 如 大 地 喻 : 大 地 是 一, 但 有 無 數 種 子 在 土 地 上, 隨 種 子 各 生 不 同 的 芽, 大 地 對 於 種 子 沒 有 怨 親 之 差 別, 佛 福 田 亦 然 又 如 水 喻 : 水 一 味, 因 器 有 差 別, 佛 福 田 亦 然, 眾 生 心 故 異 又 如 火 喻 : 大 火 起, 能 燒 一 切 物, 佛 福 田 如 是, 燒 一 切 有 為 109 對 眾 生 而 言, 如 來 福 田 猶 如 大 地, 植 福 因 緣 是 一, 隨 芽 種 因 異 然 果 實 有 差 別, 因 為 布 施 之 心 不 同, 迴 向 之 心 亦 有 不 同, 果 報 當 然 也 不 同 ( 六 ) 正 教 甚 深 問 答 : 文 殊 菩 薩 問 勤 首 菩 薩 佛 教 是 一, 眾 生 得 見, 云 何 不 即 悉 斷 一 切 諸 煩 惱 縛 而 得 出 離? 110 勤 首 菩 薩 答 : 佛 子 善 諦 聽, 我 今 如 實 答, 或 有 速 解 脫, 或 有 難 出 離 若 欲 求 除 滅, 無 量 諸 過 惡, 當 於 佛 法 中, 勇 猛 常 精 進 111 佛 法 雖 能 普 令 一 切 眾 生 得 解 脫, 但 要 勇 猛 常 精 進 者, 方 能 速 能 成 辦, 懈 怠 者, 則 難 出 離 並 舉 出 八 喻 來 明 行 者 在 修 行 上 懈 怠 之 過 失 譬 如 微 少 火, 樵 濕 速 令 滅, 於 佛 教 法 中, 懈 怠 者 亦 然 如 鑽 燧 求 火, 未 出 而 數 息, 火 勢 隨 止 滅, 懈 怠 者 亦 然 112 微 少 火 燒 樵 木, 火 弱 不 足 燒 木, 無 法 得 燃 又 如 鑽 燧 求 火, 未 點 燃 就 息 滅, 故 不 能 引 發 強 烈 火 勢 喻 中 行 者 若 懈 怠 就 如 同 微 火 無 法 燒 濕 的 木 材, 如 鑽 火 沒 點 著 就 104 華 嚴 經 疏 T.35,p.606a 105 華 嚴 經 T.10,p.66c 106 華 嚴 經 T.10,p.66c 107 華 嚴 經 T.10,p.67a 108 華 嚴 經 T.10,p.67b 109 華 嚴 經 T.10,p.67b 110 華 嚴 經 T.10,p.67c 111 華 嚴 經 T.10,p.67c 112 華 嚴 經 T.10,p.67c

29 息 滅, 行 者 就 無 法 出 離 修 ( 七 ) 正 行 甚 深 問 答 : 文 殊 菩 薩 問 法 首 菩 薩 : 如 佛 所 說 : 若 有 眾 生, 受 持 正 法, 悉 能 除 斷 一 切 煩 惱 何 故 復 有 受 持 正 法, 而 不 斷 者, 隨 貪 瞋 癡, 隨 慢 隨 覆, 隨 忿 隨 恨, 隨 嫉 隨 慳, 隨 誑 隨 諂, 勢 力 所 轉, 無 有 離 心, 能 受 持 法, 何 故 復 於 心 行 之 內 起 諸 煩 惱? 113 法 首 菩 薩 答 若 人 欲 斷 煩 惱, 不 能 只 憑 多 聞, 更 須 依 法 修 行, 此 中 法 首 菩 薩 舉 出 九 喻, 所 要 明 的 是 如 人 聽 聞 佛 法 卻 不 修 行, 就 如 人 水 所 漂, 懼 溺 而 渴 死, 於 法 不 修 行, 多 聞 亦 如 是 如 人 善 方 藥, 自 疾 不 能 救, 於 法 不 修 行, 多 聞 亦 如 是 如 人 數 他 寶, 自 無 半 錢 分, 於 法 不 修 行, 多 聞 亦 如 是 114 喻 中 如 漂 流 水 中 之 人, 因 懼 怕 溺 死 而 拒 不 飲 水, 卻 渴 死 佛 法 就 像 法 藥, 有 煩 惱 不 應 用 法 來 斷 除, 聽 聞 很 多 方 法 不 依 法 修 行, 就 像 數 他 寶 自 無 半 錢, 多 聞 之 人 不 修 行, 就 如 數 他 寶, 自 己 確 無 法 獲 得 佛 法 之 利 益 ( 八 ) 助 道 甚 深 問 答 : 文 殊 菩 薩 問 智 首 菩 薩 : 於 佛 法 中, 智 為 上 首, 如 來 何 故 或 為 眾 生 讚 歎 布 施, 或 讚 持 戒, 或 讚 智 慧, 或 復 讚 歎 慈 悲 喜 捨, 而 終 無 有 唯 以 一 法 而 得 出 離,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者? 115 智 首 菩 薩 答 : 佛 了 知 眾 生 有 若 干 種 心, 故 說 法 亦 隨 著 眾 生 的 根 性, 依 好 樂 心 的 不 同 而 說 法, 例 如 慳 貪 者 為 他 說 布 施 的 功 德, 毀 壞 戒 律 者, 教 以 持 戒 的 重 要 而 讚 歎 持 戒 的 莊 嚴 ; 嗔 恨 心 重 容 易 憤 怒 者, 即 說 忍 辱 法 門 的 殊 勝, 憂 鬱 沉 悶 者, 勸 其 生 歡 喜 心 等 以 上 是 佛 觀 機 逗 教 為 了 利 益 有 情 所 開 的 種 種 法 門 除 此 之 外 還 要 善 用 正 助 之 智 慧, 助 其 六 波 羅 蜜 四 無 量 心 乃 至 一 切 法 門 因 眾 生 的 根 機 不 同, 所 以 藉 由 六 波 羅 蜜 及 四 無 量 心 等 之 法 門 為 助, 助 於 眾 生 出 離 眾 苦, 以 明 智 能 知 根 權 施 法 藥, 四 攝 四 無 量 心 十 波 羅 蜜 三 十 七 助 菩 提 分, 隨 眾 生 病 輕 重 而 設 藥, 顯 發 菩 提 無 作 之 性 ( 九 ) 一 乘 甚 深 問 答 : 文 殊 菩 薩 問 賢 首 菩 薩 : 唯 以 一 道, 而 得 出 離, 云 何 今 見 一 切 佛 土 所 有 眾 事 種 種 不 同 所 謂 : 世 界 眾 生 界, 說 法 調 伏, 壽 量 光 明, 神 通 眾 會, 教 儀 法 住, 各 有 差 別, 無 有 不 具 一 切 佛 法 而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者? 賢 首 菩 薩 以 頌 答 : 文 殊 法 常 爾, 法 王 唯 一 法, 一 切 無 礙 人, 一 道 出 生 死, 一 切 諸 佛 身, 唯 是 一 法 身, 一 心 一 智 慧, 力 無 畏 亦 然 117 諸 佛 皆 同 以 一 道 出 生 死, 諸 佛 法 身 及 心 智 慧 力 無 畏 等, 都 等 一 無 異 又 云 : 如 本 趣 菩 提, 所 有 迴 向 心, 得 如 是 剎 土, 眾 會 及 說 法 一 切 諸 佛 剎, 莊 嚴 悉 圓 滿, 隨 眾 生 行 異, 如 是 見 不 同 118 此 明 發 趣 菩 提 的 因 地 迴 向 心 有 別, 隨 眾 生 心 樂 得 如 是 剎 土 眾 會 及 說 如 是 法, 唯 說 一 乘, 或 說 三 乘 除 此 之 外, 佛 剎 的 莊 嚴 圓 滿 則 一, 只 是 眾 生 根 機 及 修 行 的 不 同, 而 所 見 佛 國 土 各 不 同 華 嚴 經 T.10,p.68a 114 華 嚴 經 T.10,p.68a 115 華 嚴 經 T.10,p.68b 116 華 嚴 經 T.10,p.68c 117 華 嚴 經 T.10,p.68c 118 華 嚴 經 T.10,p.68c

30 ( 十 ) 佛 竟 甚 深 問 答 : 諸 位 菩 薩 齊 問 文 殊 菩 薩 : 何 等 是 佛 境 界? 何 等 是 佛 境 界 因? 何 等 是 佛 境 界 度? 何 等 是 佛 境 界 入? 何 等 是 佛 境 界 證? 何 等 是 佛 境 界 現? 何 等 是 佛 境 界 廣? 119 文 殊 菩 薩 答 : 如 來 深 境 界, 其 量 等 虛 空, 一 切 眾 生 入, 而 實 無 所 入 120 以 虛 空 來 表 佛 的 境 界 廣 大, 再 以 入, 入 無 所 入 來 表 佛 境 之 深 對 此 華 嚴 經 疏 進 一 步 以 三 種 意 義 說 明 之, 一 約 一 切 眾 生 即 如 來 藏, 更 何 所 入? 翻 迷 之 悟, 故 云 證 入 二 約 理 而 說, 非 即 非 異, 故 云 入 無 所 入 三 約 心 境, 心 冥 真 境, 故 說 為 入 若 有 所 入, 境 智 未 亡, 豈 得 稱 入? 實 無 所 入, 方 名 真 入 121 而 佛 境 界 的 廣 之 深, 本 來 就 不 能 以 言 說 的 四 小 結 以 上 所 明 之 十 法 十 問 乃 是 文 殊 菩 薩 與 九 首 菩 薩 相 互 問 答, 說 明 十 信 十 慧 解 十 甚 深 法 的 真 理, 是 為 引 導 眾 生 斷 除 疑 惑, 趣 入 佛 道 故 十 法 乃 是 住 位 前 之 方 便 修 伍 信 位 菩 薩 之 淨 行 及 信 德 之 成 就 一 華 嚴 經 中 信 的 特 色 華 嚴 經 內 容 以 菩 薩 行 為 中 心, 明 初 發 心 之 菩 薩, 開 示 菩 薩 道 之 出 發 點, 到 圓 滿 究 竟 佛 地 是 一 部 大 乘 重 要 的 經 典, 充 份 展 現 出 佛 陀 證 悟 宇 宙 之 間 的 真 理, 經 文 的 優 美, 正 如 古 人 言 : 不 讀 華 嚴 經, 不 知 佛 家 富 貴 含 攝 深 遠 的 義 理, 讓 眾 生 認 識 佛 法, 相 信 自 己 的 本 覺 妙 智, 然 後 擇 法 而 修, 以 便 能 住 於 微 妙 智 慧 之 領 域 裡 經 文 中 很 明 顯 於 信 中 有 解 行 和 證, 在 菩 薩 問 明 品 說 出 十 信 慧 解 的 真 理 及 甚 深 的 佛 境, 十 信 滿 心 入 住 位, 故 言 十 信 為 初 住 之 因, 初 住 為 第 十 信 之 果 華 嚴 經 疏 云 : 一 位 即 一 切 位, 一 切 位 即 一 位, 是 故 十 信 滿 心, 即 攝 五 位 成 正 覺 等 122 在 如 來 名 號 品 有 無 量 的 名 號, 四 聖 諦 品 說 苦 聖 諦 說 集 聖 諦 說 滅 聖 諦 說 道 聖 諦 在 十 方 世 界 有 無 量 的 的 名 稱, 接 隨 眾 生 心 之 所 樂, 令 其 調 伏 淨 行 品 以 清 淨 身 口 意 無 間 斷 成 普 賢 法 界 行, 也 是 戒 律 思 想 所 在, 強 調 在 家 及 出 家 戒, 但 也 不 排 除 聲 聞 戒 的 重 要, 以 利 他 為 主 之 戒 律 思 想 是 華 嚴 特 色 所 在 ; 賢 首 品 賢 首 菩 薩 演 說 修 行 所 得 勝 功 德, 以 解 行 相 應 中, 由 凡 夫 而 起 信 願, 修 行 才 能 圓 證 十 信, 登 上 賢 位 華 嚴 經 是 佛 成 道 之 初, 未 起 菩 提 座 之 前, 以 毘 如 遮 那 佛 身 所 開 顯 的 不 思 議 境 界 放 光 說 法, 有 如 日 照 高 山, 同 在 海 印 三 昧 中, 同 時 演 說 十 十 法 門, 所 謂 119 華 嚴 經 T.10,p.69a 120 華 嚴 經 T.10,p.69a 121 華 嚴 經 疏 T.35,p.612a 122 T.35,p.512c 信 位 終 心, 即 是 十 信 滿 心, 即 攝 五 位 成 正 覺

31 十 十 無 盡 法 門 不 是 十 個 十 之 數 字, 而 是 十 而 又 十, 例 如 菩 薩 行 的 階 位 以 十 十 遞 相 上 升, 從 四 諦 品 所 明 的 苦 滅 道 諦, 即 有 十 個 層 次, 十 個 無 盡 藏, 十 種 三 昧 十 種 行 法 十 種 波 羅 蜜 十 方 世 界 十 種 身 等 澄 觀 大 師 以 不 可 思 議 四 字 形 容 因 果 緣 起 理 實 法 界 以 為 宗 趣 123 凸 顯 本 經 宗 趣 的 特 色 修 因 契 果 生 解 分, 謂 修 五 位 之 圓 因, 成 十 身 之 滿 果, 令 諸 菩 薩 解 此 相 故, 即 先 修 因 契 果 之 解 124 如 佛 不 思 議 法 品 明 佛 具 足 種 種 不 思 議 事, 並 舉 了 三 十 二 種, 每 一 種 各 有 十 種, 其 每 一 種 又 都 有 無 量 無 邊 以 重 重 無 盡 的 方 式, 主 伴 具 足, 圓 通 自 在 法 藏 法 師 依 十 十 無 盡 之 思 想, 於 五 教 章 中 說 明 法 界 緣 起 觀, 稱 十 玄 門 或 名 十 玄 緣 起 華 嚴 經 先 明 十 信 法 門, 由 文 殊 菩 薩 介 紹 毘 盧 遮 那 佛 往 昔 所 修 因 果, 利 生 的 諸 種 因 緣 ; 十 住 品 正 說 十 住 法 門, 以 一 乘 教 而 言, 十 住 是 屬 初 發 心 賢 位 的 初 步, 初 發 心 時, 便 成 正 覺, 125 破 一 分 無 明, 證 一 分 法 身, 此 為 華 嚴 法 門 的 特 色, 亦 是 本 經 言 因 該 果 海, 果 徹 因 源, 因 果 同 時 之 最 高 理 論 所 在 其 後 十 行 由 功 德 林 菩 薩 入 定 善 思 惟 三 昧, 乃 諸 佛 菩 薩 加 被 給 他 智 慧, 而 說 法 門 深 廣, 不 可 思 議 之 十 行 法 門, 此 十 行 即 : 歡 喜 行 饒 益 行 無 違 逆 行 無 屈 饒 行 無 癡 亂 行 善 見 行 無 著 行 善 法 行 真 實 行 此 十 種 菩 薩 行, 乃 依 據 十 度 波 羅 蜜 而 修, 以 建 立 菩 薩 因 行, 趨 向 佛 果 十 迴 向 位 的 菩 薩 將 自 已 所 修 之 功 德 迴 向 給 眾 生, 願 一 切 眾 生 永 離 三 惡 途 苦, 迴 向 佛 果 菩 提 迴 向 真 如 實 際 等 ; 十 地 法 門 所 詮 釋 是 登 地 菩 薩 行 菩 薩 道 的 十 個 階 位, 從 初 歡 喜 地 離 垢 地 發 光 地 燄 慧 地 難 勝 地 現 前 地 遠 行 地 不 動 地 善 慧 地 法 雲 地, 以 上 十 地 中 闡 明 菩 薩 如 何 修 因 趣 果, 分 證 菩 提, 要 如 何 實 踐 十 度 波 羅 蜜, 成 就 三 學, 經 中 井 然 有 序, 內 容 通 前 徹 後, 故 十 地 品 云 : 一 切 佛 126 法 皆 以 十 地 為 本, 十 地 究 竟 修 行 成 就, 得 一 切 智 十 地 是 為 分 證 諸 佛 智 慧 法 身 而 得 不 退 聖 位 ; 等 覺 位 菩 薩 所 行 內 容 廣 擴 無 涯, 由 十 通 品 至 僧 衹 品 共 十 品 經 文 來 詮 釋, 無 法 以 言 語 或 數 字 來 說 明, 通 常 以 十 佛 剎 微 塵 數 來 表 示, 或 以 十 127 重 不 可 說 不 可 說 來 代 表 很 大 的 數 目, 此 法 門 則 顯 示 佛 的 壽 量 無 盡, 等 覺 菩 薩 自 行 化 他 之 種 種 功 行 修 圓 滿, 即 證 入 妙 覺 果 海 之 後 再 由 離 世 間 品 菩 賢 菩 薩 答 了 兩 千 個 問 題, 亦 即 普 慧 雲 興 二 百 問, 普 賢 瓶 瀉 兩 千 酬 128 普 慧 問 二 百 問 題, 問 一 答 十, 以 顯 無 盡 外, 在 十 定 品 十 通 品 十 忍 品 佛 不 思 議 品 普 123 華 嚴 經 疏 T.35,p.522a 124 華 嚴 經 疏 T.35,p.588a 125 華 嚴 經 探 玄 記 T.35,p.202c 126 華 嚴 經 T.10,p.180 a 127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云 : 諸 法 如 幻 門, 不 可 說 不 可 說 諸 菩 薩 充 滿 門, 親 近 不 可 說 不 可 說 佛 剎 微 塵 數 如 來 正 覺 門, 入 不 可 說 不 可 說 廣 大 幻 網 門, 知 不 可 說 不 可 說 差 別 廣 大 佛 剎 門, 知 不 可 說 不 可 說 有 體 性 無 體 性 世 界 門, 知 不 可 說 不 可 說 眾 生 想 門, 知 不 可 說 不 可 說 時 差 別 門, 知 不 可 說 不 可 說 世 界 成 壞 門, 知 不 可 說 不 可 說 覆 住 仰 住 諸 佛 剎 門 T.10,p.226a 128 普 慧 雲 興 二 百 問, 普 賢 瓶 瀉 兩 千 酬, 最 初 二 十 問 為 十 信 行 ; 第 二 個 二 十 問 十 住 行 ; 第 三 個 三 十 問 為 十 行 法 ; 第 四 個 二 十 九 問 為 十 迴 向 法 ; 第 五 個 階 段 有 五 十 問 為 十 地 行 ; 第 六 有 五 十 一 問, 所 問 因 圓 果 滿 之 行 內 容 明 世 間 一 切 污 染 惡 行, 行 者 到 等 覺 位 以 後, 就 不 再 沾 染 世 間 貪 嗔 癡 愛 殺 盜 淫 妄 等 等 污 染 行 成 一 和 尚 導 遊 華 藏 世 界 台 北 : 萬 行,

16?????[?????~???Q??1030303

16?????[?????~???Q??1030303 1 中 論 觀 縛 解 品 [ 吉 藏 釋 此 品 由 來 ] 此 一 品 生 有 遠 近 通 別 (p.592) ( 一 ). 遠 來 由 所 言 遠 者, 小 乘 大 乘 外 道 內 道 並 言 有 縛 有 解 約 內 外 大 小 所 計 以 辨 解 縛 : 總 約 外 道 執 以 辨 解 縛 外 道 有 二 : 一 者 云 眾 生 縛 解, 自 然 而 有, 無 有 因 緣, 一 切 眾 生,

More information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95 年 訂 定 96 年 11 月 修 正 97 年 10 月 修 正 100 年 2 月 修 正 101 年 4 月 修 正 102 年 1 月 修 正 103 年 4 月 修 正 103 學 年 度 入 學 新 生 適 用, 舊 生 可 比 照 適 用 1. 研 究 生 須 於 入 學 後 第 二 學 期 開 學 前 選 定 指 導 教 授, 經 課 程 委 員 會 認 定 後 方 得 繼 續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劉 再 復 著 與 李 澤 厚 李 歐 梵 等 共 論 五 四 共 鑒 五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8 附 論 二 誰 是

More information

16

16 序 1 16 序 2 KK KK KK KK KK KK 溫 溫 KK KK 周 婉 芬 博 士 2016 年 5 月 前 言 平 安 健 康 便 好 了 16 10 ICU ICU 26 300 26 10 ICU ICU 曾 錦 強 2016 年 5 月 目 錄 Chapter 1 家 庭 親 子 關 係 1.1 多 存 款 入 關 係 戶 口 2 1.2 不 傷 關 係 管 學 業 12 1.5

More information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 1 3 4 13 14 34 17 19 20 24 2 5 26 27 28 29 3 0 31 32 3 3 3 4 35 50 36 42 43 45 46 48 49 50 51 66 52 57 58 60 61 65 6 6 67 76 1. 2. 3. 1 4. 5. 6. CEPA 7. 8. 9. 2 10. 11. 12. 13. 3 14. 15. 16. 17. 4 18.

More information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心 五 四 運 動 目 錄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張 2 心 五 四 運 動 的 時 代 意 義 4 四 安 : 提 昇 人 品 的 主 張 14 四 要 : 安 定 人 心 的 主 張 18 四 它 : 解 決 困 境 的 主 張 22 四 感 : 與 人 相 處 的 主 張 26 四 福 : 增 進 福 祉 的 主 張 30 心 五 四 運 動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生 活 主

More information

【第35義】中

【第35義】中 一 前 言 大 般 若 經 中 菩 薩 證 住 實 際 的 探 討 林 崇 安 ( 法 光 雜 誌,251 期,2010) 玄 奘 大 師 所 譯 的 大 般 若 經 是 由 16 部 經 典 所 組 成, 分 成 十 六 分, 也 稱 作 十 六 會 前 五 分 內 容 大 致 相 同 而 經 文 長 短 有 異, 其 品 數 和 卷 數 為 : 初 分 七 十 九 品 400 卷 : 卷 1 卷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臺 灣 集 中 保 管 結 算 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辦 理 認 購 ( 售 ) 權 證 帳 簿 劃 撥 作 業 配 合 事 項 部 分 條 文 修 正 條 文 對 照 表 附 件 1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五 章 認 購 ( 售 ) 權 證 之 權 利 行 使 第 一 節 認 購 權 證 採 證 券 給 付 或 以 證 券 給 付 之 認 購 權 證 發 行 人 得 選

More information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我 為 你 祝 福 目 錄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2 從 普 門 品 談 如 何 自 助 助 人 12 從 大 悲 咒 談 如 何 祈 福 有 福 22 我 為 你 祝 福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從 心 經 談 如 何 安 定 人 心 ( 一 ) 建 立 正 確 的 人 生 觀 我 為 你 祝 福 1. 三 世 因 果, 還 願 受 報 2. 四 大 假 合, 歡

More information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學 績 效 考 評 辦 法 修 正 對 照 表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二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日 教 育 部 臺 教 授 國 部 字 第 1020118431A 號 令 修 正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任 期 考 評 辦 法, 名 稱 並 修 正 為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07

Microsoft Word - ch07 五 本 要 點 補 助 款 之 請 撥 及 核 結, 依 下 列 規 定 辦 理 : ( 一 ) 補 助 經 費 由 本 署 直 接 撥 付 至 地 方 政 府 經 費 代 管 學 校 及 其 他 學 校 ( 二 ) 聯 絡 處 及 校 外 會 應 檢 附 收 據, 向 經 費 代 管 學 校 或 地 方 政 府 辦 理 核 銷, 原 始 支 出 憑 證 由 經 費 核 銷 單 位 留 存 備 查

More information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綠 野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教 案 設 計 / 朱 秀 芳 老 師 28 寫 作 背 景 導 讀 [98] L Lyman Frank Baum 1856-1919 1882 1886 1900 1939 故 事 簡 介 綠 野 仙 蹤 心 得 分 享 [99] 處 處 有 仙 蹤 繪 本 創 意 教 案 設 計 者 : 朱 秀 芳 適 用 年 級 : 授 課 時 間 :200 教 學

More information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查 詢 本 公 司 資 訊 公 開 說 明 文 件, 請 上 本 公 司 網 站, 南 山 產 物 團 體 傷 害 保 險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給 付 ( 日 額 型 ) 附 加 條 款 ( 主 要 給 付 項 目 :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金 日 額 保 險 金 ) 100.05.27(100) 美 亞 保 精 字 第 0097 號 函 備 查 101.08.08(101) 美 亞 保 精

More information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我 們 可 以 把 已 經 知 道 反 導 函 數 之 所 有 函 數 都 視 為 不 定 積 分 的 基 本 公 式 基 本 公 式 涵 蓋 的 範 圍 愈 大, 我 們 求 解 積 分 就 愈 容 易, 但 有 記 憶 不 易 的 情 事 研 讀 第 6. 節 反 導 函 數 與 不 定 積 分 定 義 6.. 反 導 函 數 說 明 : 第 六 章 求 積 分 的 方 法 若 F( ) f ( ), Df, 則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antierivative) () 當 F ( )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時, 則 F( ) C,C 為 常 數, 亦 為 f( ) 之 反 導 函 數 故 若 反 導 函

More information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四 增 進 認 知 體 驗 五 提 升 語 言 層 次 六 激 發 創 造 力 發 展 88 肆 幼 兒 在 積 木 遊 戲 上 的 發 展 過 程 86

More information

DaoCiDi2003TC-123-20080831-ct-P255L01-R20120612

DaoCiDi2003TC-123-20080831-ct-P255L01-R20120612 菩 提 道 次 第 一 二 三 雪 歌 仁 波 切 講 授 法 炬 法 師 翻 譯 2008/08/31 請 思 惟 : 為 饒 益 等 同 虛 空 般 的 如 母 眾 生, 務 必 要 證 得 圓 滿 正 等 正 覺 佛 果, 要 證 得 圓 滿 正 等 正 覺 佛 果, 必 須 努 力 於 能 證 得 的 方 法 ( 方 便 ), 是 所 聽 聞 之 法 我 們 已 值 遇 此 法, 而 且 已

More information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兒 歌 內 容 分 析 ~ 以 台 灣 省 教 育 廳 發 行 之 大 單 元 活 動 設 計 內 之 兒 歌 為 例 ~ 摘 要 82 76 158 一 兒 歌 類 目 的 分 布 情 形 ( ) 26 23 22 16 61 38.6 16.5 ( )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79 第 二 節 研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民 主 黨 0 9-1 0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1 2002 1 2 2 0 0 5 2 0 1 2 1 2 0. 5 3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前 言 民 主 黨 0 9-1 0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1 2002 1 2 2 0 0 5 2 0 1 2 1 2 0. 5 3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前 言 民 主 黨 0 9-1 0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1 2002 1 2 2 0 0 5 2 0 1 2 1 2 0. 5 3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目 錄 前 言... 1 政 治 1....5 2....7 3....8 4....9 5....10 經 濟 6....12 7....13 8....14 9....15 10....16 11....17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BOOK 山 與 溪 谷 社 編 堀 內 一 雄 執 筆 蕭 雲 菁 譯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練 068 心 率 計 為

More information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法 律 學 系 學 士 班 基 礎 科 目 一 覽 表 101 學 年 度 入 學 學 生 適 用 科 目 名 稱 必 規 定 第 一 學 年 第 二 學 年 第 三 學 年 第 四 學 年 群 學 分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備 註 ( 先 修 科 目 ) 刑 法 ( 一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刑 法 ( 二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 先 修 刑 法 ( 一 ) 刑 事

More information

sle cover 1

sle cover 1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鳴 謝 給 愛 尋 根 究 底 的 青 少 年 紅 斑 狼 瘡 冷 知 識 ~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2003 For Inquiring Teens With LUPUS ~ Our Thoughts, Issues & Concerns Nichole Niles 為 什 麼 會 有 這 本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4B6BDE5B5D0C2C4A6E6C440AB7E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4B6BDE5B5D0C2C4A6E6C440AB7E2E646F63>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普 賢 菩 薩 行 願 品 唐 罽 賓 國 三 藏 般 若 奉 詔 譯 爾 時, 普 賢 菩 薩 摩 訶 薩, 稱 讚 如 來 勝 功 德 已, 告 諸 菩 薩 及 善 財 言 : 善 男 子! 如 來 功 德, 假 使 十 方 一 切 諸 佛, 經 不 可 說 不 可 說 佛 剎 極 微 塵 數 劫, 相 續 演 說, 不 可 窮 盡! 若 欲 成 就 此 功 德 門,

More information

章節

章節 試 題 阿 財 每 年 年 初 存 入 銀 行 0000 元, 年 利 率 %, 每 年 計 息 一 次, () 若 依 單 利 計 息, 則 第 0 年 年 底 的 本 利 和 多 少? () 若 依 複 利 計 息, 則 第 0 年 年 底 的 本 利 和 約 為 多 少?( 近 似 值 :0 0 計 ) 編 碼 0044 難 易 中 出 處 高 雄 中 學 段 考 題 解 答 ()000 元

More information

1010327

1010327 核 算 加 計 利 息 滯 納 金 滯 納 利 息 規 定 及 計 算 範 例 各 稅 法 對 納 稅 義 務 人 逾 期 繳 納 稅 款, 大 多 有 加 徵 滯 納 金 加 計 利 息 之 規 定, 而 逾 期 與 否, 應 以 繳 款 書 所 填 載 之 繳 納 期 間 繳 納 期 限 或 限 繳 日 期 為 準 認 定 之 各 代 收 稅 款 金 融 機 構 對 於 逾 期 繳 納 稅 款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20 90 066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20 90 066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專 題 研 究 法 律 與 法 制 探 析 中 國 大 陸 現 行 土 地 估 價 法 律 制 度 體 系 探 析 中 國 大 陸 現 行 土 地 估 價 法 律 制 度 體 系 A Study on the Legal Framework of Real Estate Appraisal in China 蔣 國 基 * (Chiang, Kuo-chi) 香 港 鴻 裕 公 司 法 務 長 摘

More information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答 曰 : 為 米 二 斗 一 升 五 分 升 之 三 術 曰 : 以 粟 求 米, 十 二 之, 二 十 五 而 一 臣 淳 風 等 謹 按 : 粺 米 之 率 二 十 有 四, 以 為 率 大 繁, 故 因 而 半 之, 故 半 所 求 之 率, 以 乘 所 有 之 數 所 求 之 率 既 減 九 章 算 術 西 漢 張 蒼 耿 壽 昌 編 定 魏 劉 徽 注 唐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郭 書 春 校 點 九 章 算 術 卷 第 二 魏 劉 徽 注 唐 朝 議 大 夫 行 太 史 令 上 輕 車 都 尉 李 淳 風 等 注 釋 粟 米 以 御 交 質 變 熒 易 粟 米 之 法 凡 此 諸 率 相 與 大 通, 其 特 相 求, 各 如 本 率 可 約 者 約 之, 別 術 然 也 粟

More information

長跨距暨挑高建築特殊結構系統之調查分析

長跨距暨挑高建築特殊結構系統之調查分析 第 一 章 1 2 3 4 第 二 章 5 6 7 8 1. 2. 9 3. 4. 5. 6. 7. 8. 9. 10. 11.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 第 三 章 p 12 b / B 0.75 13 p 14 15 D = l 20 +10 16 17 p l D l D l D 3 p 4 3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More information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實 習 Ⅰ 1. 了 解 CNC 銑 床 的 發 展 2. 了 解 CNC 銑 床 刀 具 的 選 用 3. 了 解 台 中 市 財 團 法 人 光 華 高 級 工 業 職 業 學 校 專 業 科 目 - 數 值 控 制 機 械 教 案 本 適 用 科 別 : 機 械 科 製 圖 科 編 寫 單 位 : 光 華 高 工 機 械 製 圖 科 授 課 老 師 章 節 第 一 章 教 學 教 具 間 3 分 鐘 粉 筆 CNC 銑 床 教 學 內 容 CNC 銑 床 之 基 本 操 作 教 材 來 源 數 值 控 制 機

More information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國 立 高 雄 大 學 東 亞 語 文 學 系 大 學 部 修 業 規 則 (104 學 年 後 入 學 學 生 適 用 ) 修 正 對 照 表 條 文 修 正 後 條 文 原 條 文 備 註 第 二 條 第 三 條 第 四 條 第 五 條 大 學 部 104 學 年 度 入 學 學 生 大 四 上 下 皆 未 選 擇 校 外 實 習 I 及 校 外 實 習 Ⅱ 者 畢 業 學 分 為 128 學

More information

簽 呈

簽      呈 台 新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5 月 4 日 台 新 投 (105) 總 發 文 字 第 00116 號 主 旨 : 本 公 司 經 理 之 台 新 亞 美 短 期 債 券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基 金 等 3 檔 基 金 ( 以 下 合 稱 本 基 金 ), 修 正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契 約 暨 配 合 修 正 公 開 說 明

More information

100 學 年 度 科 技 校 院 四 年 制 及 專 科 學 校 二 年 制 日 間 部 聯 合 登 記 分 發 入 學 各 校 系 科 組 學 程 總 成 績 統 計 表 ( 一 般 生 ) 類 別 代 碼 學 校 名 稱 系 科 組 學 程 名 稱 01 機 械 066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100 學 年 度 科 技 校 院 四 年 制 及 專 科 學 校 二 年 制 日 間 部 聯 合 登 記 分 發 入 學 各 校 系 科 組 學 程 總 成 績 統 計 表 ( 一 般 生 ) 類 別 代 碼 學 校 名 稱 系 科 組 學 程 名 稱 01 機 械 066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100 學 年 度 科 技 校 院 四 年 制 及 專 科 學 校 二 年 制 日 間 部 聯 合 登 記 分 發 入 學 各 校 系 科 組 學 程 總 成 績 統 計 表 ( 一 般 生 ) 類 別 代 碼 學 校 名 稱 系 科 組 學 程 名 稱 01 機 械 001 國 立 臺 灣 科 技 大 學 機 械 工 程 系 66 66 667.00 385.00 636.00 390.00 01

More information

「家加關愛在長青」計劃完成表現及評估報告

「家加關愛在長青」計劃完成表現及評估報告 - 1 - - 2 - - 3 - - 4 - 註 一 一 般 義 工 : 任 何 人 志 願 貢 獻 個 人 時 間 及 精 神, 在 不 為 任 何 物 質 報 酬 的 情 況 下, 為 改 進 社 會 而 提 供 服 務, 時 數 不 限 ( 參 考 香 港 義 務 工 作 發 展 局 之 定 義 ) 註 二 核 心 義 工 : 由 於 建 立 社 會 資 本 所 重 視 的 是 網 絡 的

More information

2.報考人數暨錄取或及格率按類科分_1試

2.報考人數暨錄取或及格率按類科分_1試 103 年 公 務 人 員 高 等 考 試 三 級 考 試 暨 普 通 考 試 ( 含 公 職 類 科 第 一 試 ) 報 考 人 數 暨 錄 取 或 及 格 率 按 類 科 分 報 考 人 數 到 考 人 數 類 科 別 需 用 人 數 錄 取 標 準 % % % % 錄 取 或 及 格 人 數 到 考 率 (%) 錄 取 或 及 格 率 (%) % % 總 到 考 率 總 及 格 率 119,959

More information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通 報 一 一 年 第 四 週 100 年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度 調 查 結 果 內 政 部 統 處 8 成 5 的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對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各 項 服 務 表 示 有 7 成 5 表 示 會 介 紹 他 人 使 用 有 接 受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協 助 洗 澡 協 助 換 穿 衣 服 協 助 吃 飯 協 助 起 床 站 立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Microsoft Word - 玫瑰經 玫 瑰 經 聖 號 經 因 父 及 子 及 聖 神 之 名, 阿 門 信 經 我 信 唯 一 的 天 主, 全 能 的 聖 父, 天 地 萬 物, 無 論 有 形 無 形, 都 是 祂 所 創 造 的 我 信 唯 一 的 主 耶 穌 基 督 天 主 的 獨 生 子, 祂 在 萬 世 之 前, 由 聖 父 所 生, 祂 是 出 自 天 主 的 天 主, 出 自 光 明 的 光 明, 出 自 真 天 主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3E6A4B830312D2D2DBCC6BD75BB50BEE3BCC6AABAA55BB4EEB942BAE22E646F6378> 國 中 數 學 基 本 學 習 內 容 補 救 教 材 第 一 冊 一 -1 單 元 一 數 線 與 整 數 的 加 減 運 算 主 題 一 正 數 負 數 的 意 義 一 正 數 和 負 數 : 尋 找 寶 藏 北 西 東 小 明 南 小 明 無 意 間 得 到 了 一 張 藏 寶 圖, 圖 上 的 黑 點 代 表 小 明 現 在 站 的 地 方, 每 個 腳 印 都 代 表 1 步 若 要 在

More information

研究一:n人以『剪刀、石頭、布』猜拳法猜拳一次,決定一人勝

研究一:n人以『剪刀、石頭、布』猜拳法猜拳一次,決定一人勝 嘉 義 市 第 三 十 屆 中 小 學 科 學 展 覽 會 作 品 說 明 書 猜 拳 決 勝 負 的 最 佳 策 略 探 討 科 別 : 數 學 科 組 別 : 國 小 組 關 鍵 詞 : 剪 刀 石 頭 布 黑 白 猜 編 號 : 壹 摘 要 在 玩 遊 戲 時 往 往 需 要 運 用 猜 拳 剪 刀 石 頭 布 或 黑 白 猜 來 決 勝 負 或 是 分 組, 但 人 數 一 多, 便 無 法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小論文-變性狗問卷調查.doc

Microsoft Word - 小論文-變性狗問卷調查.doc 篇 名 : 將 母 狗 變 性 來 解 決 流 浪 狗 問 題 之 問 卷 調 查 研 究 作 者 : 王 柏 勝 國 立 鹿 港 高 級 中 學 養 二 甲 班 柯 志 翰 國 立 鹿 港 高 級 中 學 養 二 甲 班 蔡 其 宏 國 立 鹿 港 高 級 中 學 養 二 甲 班 指 導 老 師 : 陳 光 烈 老 師 1 壹 前 言 流 浪 狗 的 問 題 存 在 已 久,( 註 一 ) 目 前

More information

四 修 正 幼 兒 園 師 資 類 科 應 修 學 分 數 為 四 十 八 學 分, 並 明 定 學 分 數 抵 免 之 相 關 規 定 及 規 範 修 習 幼 兒 園 教 育 專 業 課 程 之 最 低 年 限 ( 修 正 條 文 第 五 條 ) 五 發 給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四 修 正 幼 兒 園 師 資 類 科 應 修 學 分 數 為 四 十 八 學 分, 並 明 定 學 分 數 抵 免 之 相 關 規 定 及 規 範 修 習 幼 兒 園 教 育 專 業 課 程 之 最 低 年 限 ( 修 正 條 文 第 五 條 ) 五 發 給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公 告 及 送 達 教 育 部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11 月 21 日 臺 教 師 ( 二 ) 字 第 1030167058A 號 主 旨 : 預 告 修 正 幼 稚 園 及 托 兒 所 在 職 人 員 修 習 幼 稚 園 教 師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課 程 辦 法 草 案 依 據 : 行 政 程 序 法 第 一 百 五 十 一 條 第 二 項 準 用 第 一 百 五 十 四 條

More information

2016年中國語文科試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樣本試卷示例及說明

2016年中國語文科試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樣本試卷示例及說明 目 錄 2016 年 中 國 語 文 科 試 卷 三 聆 聽 及 綜 合 能 力 考 核 樣 本 試 卷 示 例 及 說 明 前 言 1 第 五 級 示 例 一 2 第 五 級 示 例 二 11 第 四 級 示 例 一 20 第 四 級 示 例 二 28 第 三 級 示 例 一 37 第 三 級 示 例 二 45 第 二 級 示 例 一 53 第 二 級 示 例 二 61 第 一 級 示 例 一 68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檔 號 : (20) in EDB(SCR) 25/58/11 Pt.4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3/2012 號 2012 年 教 育 ( 修 訂 ) 規 例 2012 年 教 育 ( 豁 免 )( 提 供 非 正 規 課 程 的 私 立 學 校 )( 修 訂 ) 令 2012 年 香 港 考 試 及 評 核 局 條 例 ( 修 訂 附 表 1) 令 [ 注 意 : 本 通 告 應 交 ( a )

More information

桃園市104年國民中學新進教師甄選各校複試方式及需求表

桃園市104年國民中學新進教師甄選各校複試方式及需求表 桃 園 市 105 年 國 民 中 學 新 進 教 師 甄 選 各 校 複 試 方 式 及 需 求 表 編 號 校 名 教 評 會 審 查 方 式 及 學 校 需 求 備 註 1 2 桃 園 青 溪 ( 一 ) 口 試 80% 是 否 符 合 學 校 需 求 度 20% 具 數 學 專 長 者 為 佳 ( 一 ) 口 試 70% 是 否 符 合 學 校 需 求 度 30 % 需 擔 任 資 源 班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第 四 章 - 試 分 別 說 明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與 序 向 邏 輯 電 路 之 定 義 解 :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由 基 本 邏 輯 閘 所 組 成 的 此 種 邏 輯 電 路 之 輸 出 為 電 路 所 有 輸 入 的 組 合 因 此 輸 出 狀 態 可 完 全 由 目 前 之 輸 入 來 決 定 而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之 示 意 圖 如 圖 所 a 示 ; 而 序 向 邏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Lecture13_1.doc

Microsoft Word - Lecture13_1.doc 學 佛 五 講 佛 法 的 正 見 十 課 前 講 話 世 界 各 地 天 災 人 禍 不 斷, 有 什 麼 方 法 能 幫 助 這 些 在 苦 難 中 的 眾 生 呢? 從 佛 教 的 觀 點 來 看, 除 非 我 們 能 夠 洞 徹 此 中 真 正 的 因 果 關 係, 否 則 絕 對 不 可 能 徹 底 改 善 世 間 的 災 難 當 我 們 在 尋 求 解 決 問 題 辦 法 的 過 程 中,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附 件 一 公 務 員 資 歷 組 別 I. 資 歷 組 別 及 名 稱 資 歷 組 別 名 稱 1 無 需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2 中 學 會 考 證 書 第 一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的 第 二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並 具 相 當 經 驗 的 3 高 級 文 憑 及 文 憑 第 一 組 : 高 級 文 憑 第 二

More information

Layout 1

Layout 1 視 為 優 講 燈 1 講 開 場 簡 報 隨 齡 發 視 變 資 訊 討 論 檢 討 會 與 會 將 夠 幾 點 與 變 關 視 變 兩 種 視 習 慣 個 問 專 業 員 問 題 講 1 燈 2 隨 齡 長 會 視 變 視 變 會 動 變 難 閱 讀 電 腦 視 變 會 裡 絆 體 風 險 藥 護 務 駕 車 動 難 會 響 並 導 慮 鬱 過 適 當 應 對 視 變 繼 續 動 並 減 關 慮

More information

27 中 國 海 洋 大 學 山 東 52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8 南 京 理 工 大 學 江 蘇 53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9 西 南 交 通 大 學 四 川 55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27 中 國 海 洋 大 學 山 東 52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8 南 京 理 工 大 學 江 蘇 53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9 西 南 交 通 大 學 四 川 55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2015 年 兩 岸 四 地 四 星 級 大 學 排 行 榜 序 號 1 大 連 理 工 大 學 遼 寧 31 中 國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 西 北 工 業 大 學 陝 西 32 中 國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3 華 南 理 工 大 學 廣 東 33 中 國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4 湖 南 大 學 湖 南

More information

前 項 第 三 款 所 定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驗 證 基 準, 如 附 件 一 第 七 條 驗 證 機 構 受 理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之 驗 證, 應 辦 理 書 面 審 查 實 地 查 驗 產 品 檢 驗 及 驗 證 決 定 之

前 項 第 三 款 所 定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驗 證 基 準, 如 附 件 一 第 七 條 驗 證 機 構 受 理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之 驗 證, 應 辦 理 書 面 審 查 實 地 查 驗 產 品 檢 驗 及 驗 證 決 定 之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驗 證 管 理 辦 法 (101.06.07 修 正 ) 第 一 條 本 辦 法 依 農 產 品 生 產 及 驗 證 管 理 法 ( 以 下 簡 稱 本 法 ) 第 五 條 第 二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第 二 條 本 辦 法 用 詞, 定 義 如 下 : 一 生 產 廠 ( 場 ): 指 在 國 內 生 產 加 工 分 裝 或 流 通 有 機

More information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1. 主 工 具 列 的 視 窗 搜 尋 器 直 接 輸 入 2121 2. 點 擊 主 選 單 證 券 專 區 下 單 特 殊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畫 面 說 明 1. 下 單 區 2. 個 股 行 情 資 訊 與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1. 主 工 具 列 的 視 窗 搜 尋 器 直 接 輸 入 2121 2. 點 擊 主 選 單 證 券 專 區 下 單 特 殊 下 單 2121 證 券 簡 易 下 單 畫 面 說 明 1. 下 單 區 2. 個 股 行 情 資 訊 與 下 單 :2111 證 券 快 速 下 單 1. 主 工 具 列 的 視 窗 搜 尋 器 直 接 輸 入 2111 2. 點 擊 主 選 單 證 券 專 區 下 單 一 般 下 單 2111 證 券 快 速 下 單 1. 點 擊 後, 可 選 擇 群 組 帳 號 或 單 一 帳 號, 選 擇 後 快 速 點 擊 滑 鼠 左 鍵 兩 下, 可 將 帳 號 完 成 登 錄 並 帶 入 視 窗 2. 點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稱謂表-v4.doc

Microsoft Word - 稱謂表-v4.doc 稱 謂 表 目 錄 一 父 系 家 族 長 輩 稱 謂... 2 二 母 系 家 族 長 輩 稱 謂... 3 三 父 母 稱 謂... 3 四 家 族 同 輩 稱 謂... 3 五 夫 婦 及 子 女 稱 謂... 3 六 妻 外 家 家 族 稱 謂... 3 七 夫 家 家 族 稱 謂... 3 八 姻 親 家 族 稱 謂 因 結 婚 而 形 成 的 親 屬 關 係... 3 九 其 他 稱 謂...

More information

T209_06

T209_06 中 身 表 身, 變 異 身 不 變 異 身, 女 身 男 身 半 擇 迦 身 : 這 是 解 釋 身 念 住 的 身, 一 共 有 三 十 五 現 在 這 裡 是 中 身 : 中 身 就 是 身 體 的 內 部, 是 不 清 淨 的, 自 性 不 淨, 叫 中 身 表 身 : 就 是 身 體 的 表 面, 相 似 的 清 淨 變 異 身 : 變 異 身 是 命 終 了 的 時 候, 青 瘀 膿 爛

More information

LSM Chinese

LSM Chinese 第 六 十 一 篇 人 救 主 的 神 人 生 活 ( 二 ) 書 名 : 路 加 福 音 生 命 讀 經 第 六 十 一 篇 人 救 主 的 神 人 生 活 ( 二 ) 讀 經 : 希 伯 來 書 二 章 十 四 節 上, 十 六 至 十 七 節 上, 腓 立 比 書 二 章 六 至 八 節, 約 翰 福 音 一 章 一 節, 十 四 節, 五 章 三 十 節, 六 章 三 十 八 節 在 本 篇

More information

實德證券網上交易系統示範

實德證券網上交易系統示範 實 德 證 券 網 上 交 易 系 統 示 範 實 德 證 券 網 上 交 易 系 統 分 別 提 供 增 強 版 及 標 準 版, 使 用 標 準 版 必 須 安 裝 JAVA, 標 準 版 自 動 更 新 戶 口 資 料, 而 使 用 增 強 版 則 不 必 安 裝 JAVA, 但 必 須 按 更 新 鍵 才 能 更 新 戶 口 資 料, 請 用 戶 根 據 實 際 需 要 選 擇 使 用 標

More information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肆 研 究 方 法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我 們 首 先 對 研 究 中 所 用 到 名 詞 作 定 義 定 義 : 牌 數 : 玩 牌 時 所 使 用 到 撲 克 牌 數 次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重 複 分 牌 次 數 數 : 進 行 猜 心 術 遊 戲 時, 每 次 分 摘 要 魔 術 師 讀 心 術 背 後 到 底 藏 了 多 少 祕 密? 一 般 觀 眾 心 裡 常 有 著 這 句 話 本 研 究 我 們 破 解 了 魔 術 師 透 過 數 學 規 律 加 上 置 中 手 法 完 成 一 連 串 騙 人 撲 克 牌 遊 戲, 也 學 會 了 如 何 透 過 整 理 表 格 方 式, 來 找 出 數 學 規 律, 也 更 懂 得 如 何 把 簡 單 數 學 技 巧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項 目 內 容 頁 數 1 手 機 要 求 3 2 登 記 程 序 3 3 登 入 程 序 4 4 輸 入 買 賣 指 示 6 5 更 改 指 示 14 6 取 消 指 示 18 7 查 詢 股 票 結 存 21 8 查 詢 買 賣 指 示 23 9 更 改 密 碼 24 10 查 詢 股

目 錄 項 目 內 容 頁 數 1 手 機 要 求 3 2 登 記 程 序 3 3 登 入 程 序 4 4 輸 入 買 賣 指 示 6 5 更 改 指 示 14 6 取 消 指 示 18 7 查 詢 股 票 結 存 21 8 查 詢 買 賣 指 示 23 9 更 改 密 碼 24 10 查 詢 股 流 動 股 票 買 賣 服 務 操 作 指 引 目 錄 項 目 內 容 頁 數 1 手 機 要 求 3 2 登 記 程 序 3 3 登 入 程 序 4 4 輸 入 買 賣 指 示 6 5 更 改 指 示 14 6 取 消 指 示 18 7 查 詢 股 票 結 存 21 8 查 詢 買 賣 指 示 23 9 更 改 密 碼 24 10 查 詢 股 價 及 指 數 26 11 切 換 語 言 及 登 出

More information

頁 1 / 8 法 規 名 稱 : 公 務 人 員 俸 給 法 修 正 時 間 :97.1.16 第 一 條 ( 本 法 內 容 ) 公 務 人 員 之 俸 給, 依 本 法 行 之 第 二 條 ( 名 詞 定 義 ) 本 法 所 用 名 詞 意 義 如 下 : 一 本 俸 : 係 指 各 職 等 人 員 依 法 應 領 取 之 基 本 給 與 二 年 功 俸 : 係 指 各 職 等 高 於 本 俸

More information

連江縣政府所屬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實施要點(草案)

連江縣政府所屬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實施要點(草案) 連 江 縣 中 小 學 兼 任 代 課 及 代 理 教 師 聘 任 補 充 規 定 中 華 民 國 95 年 5 月 4 日 連 教 學 字 第 0950012838 號 中 華 民 國 97 年 7 月 25 日 連 教 學 字 第 0970022418 號 修 訂 中 華 民 國 99 年 1 月 11 日 連 教 學 字 第 0990001112 號 修 訂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10

More information

類 別 三 方 法 四 材 法 與 實 習 原 理 必 修 2 2 發 展 與 設 計 必 修 2 2 習 評 量 必 修 2 2 輔 導 原 理 與 實 務 2 2 班 級 經 營 必 修 2 2 媒 體 與 運 用 2 2 實 習 必 修 2 2 國 民 小 語 文 材 法 國 民 小 國 語

類 別 三 方 法 四 材 法 與 實 習 原 理 必 修 2 2 發 展 與 設 計 必 修 2 2 習 評 量 必 修 2 2 輔 導 原 理 與 實 務 2 2 班 級 經 營 必 修 2 2 媒 體 與 運 用 2 2 實 習 必 修 2 2 國 民 小 語 文 材 法 國 民 小 國 語 國 立 屏 東 大 國 民 小 師 師 資 職 前 專 業 科 目 及 一 覽 表 部 103 年 1 月 24 日 臺 師 二 字 第 1030010873 號 函 同 意 核 定 本 校 103 年 11 月 12 日 103 年 度 第 1 期 第 1 次 委 員 會 議 修 正 通 過 原 名 稱 : 國 立 屏 東 大 國 民 小 師 師 資 職 前 專 業 科 目 及 一 覽 表 本 校

More information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除 十 五 種 貪 欲 得 十 六 心 無 礙 解 脫 5-6) 有 精 進 斷 不 善 法, 有 精 進 長 養 善 法 7-8) 有 喜, 有 喜 處 9-10) 有 身 猗 息, 有 心 猗 息 11-12) 有 定, 有 定 相 13-14) 有 捨 善 法, 有 捨 不 善 法 成 實 論 十 住 毘 婆 沙 論 卷 3 發 菩 提 心 品 第 6 ( 釋 開 仁 指 導, 釋 惟 欣 整 理 ) p.2-3: 見 法 欲 壞, 為 守 護 故 發 心 一 人 二 處 行 出 三 界 四 聖 諦 大 導 師 1 知 五 種 法 藏 脫 於 六 道 佛 多 種 可 能 :1) 自 利 利 他 ;2) 福 慧 ;3) 見 道 修 道 欲 界 色 界 無 色 界 苦 集 滅 道 過 去 法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盒 )... 5 參 題 目 3: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晶 鑽 XO 醬 禮 盒 ).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盒 )... 5 參 題 目 3: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晶 鑽 XO 醬 禮 盒 ). 行 動 電 子 商 務 管 理 師 行 動 電 子 商 務 規 劃 師 術 科 考 試 題 解 製 作 單 位 :TMCA 台 灣 行 動 商 務 運 籌 管 理 協 會 證 照 評 測 試 務 中 心 1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More information

歸 回 安 息. 平 靜 安 穩 重 新 得 力. 展 翅 上 騰 3 3 4 5 6 7 8-9 10-11 12 Sing 2016 fermata 13 vs 14-15 15 16-18 19 Sing 2016 2016 20 本 刊 經 文 引 自 和 合 本 修 訂 版, 版 權 屬

歸 回 安 息. 平 靜 安 穩 重 新 得 力. 展 翅 上 騰 3 3 4 5 6 7 8-9 10-11 12 Sing 2016 fermata 13 vs 14-15 15 16-18 19 Sing 2016 2016 20 本 刊 經 文 引 自 和 合 本 修 訂 版, 版 權 屬 2016 年 3-4 月 號 第 344 期 歸 回 安 息. 平 靜 安 穩 重 新 得 力. 展 翅 上 騰 3 3 4 5 6 7 8-9 10-11 12 Sing 2016 fermata 13 vs 14-15 15 16-18 19 Sing 2016 2016 20 本 刊 經 文 引 自 和 合 本 修 訂 版, 版 權 屬 香 港 聖 經 公 會 所 有, 蒙 允 准 使 用 36

More information

ART_RAE16_ticket_cn_p.1

ART_RAE16_ticket_cn_p.1 1. 2. 3. 4. 基 础 部 分 - 色 彩 TM TM Premier B2C Sales to China 2014 TM OCR www.divcom.com.hk/ocrc 現 在 開 始 計 劃 訪 問 亞 洲 零 售 博 覽 的 行 程! 交 通 配 套 乘 車 路 線 : 由 機 場 乘 坐 公 共 汽 車 : A11 或 E11 到 灣 仔 (~80 分 鐘 ) 地 鐵 :

More information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業 是 國 家 的 根 本, 隨 著 科 技 的 進 步 與 社 會 的 富 裕, 增 加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與 農 病 蟲 害 防 治 方 法 的 提 升, 使 得 糧 食 產 量 有 大 幅 的 增 長, 但 不 當 的 農 業 操 作, 如 過 量 的 肥 料 農 藥 施 用 等, 對 生 態 環 境 產 生 很 嚴 重 的 傷 害, 為 確 保 農 業 的 永 續 發 展 與 安 全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大 陸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之 初 探 專 題 研 究 壹 前 言 1 2006 1999 2014 2 2026 3 2037 4 2051 3 4 2 2013 3 貳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理 論 與 文 獻 檢 閱 1 首 都 經 濟 貿 易 大 學 學 報 (

中 國 大 陸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之 初 探 專 題 研 究 壹 前 言 1 2006 1999 2014 2 2026 3 2037 4 2051 3 4 2 2013 3 貳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理 論 與 文 獻 檢 閱 1 首 都 經 濟 貿 易 大 學 學 報 (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3 卷 第 12 期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2 月 中 國 大 陸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之 初 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Elderly Empolyment in China 楊 銘 杰 (Yang, Ming-Jey)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中 山 與 中 國 大 陸 研 究 所 博 士 候

More information

HSBC Holdings plc Interim Report 2015 - Chinese

HSBC Holdings plc Interim Report 2015 - Chinese 聯 繫 客 戶 創 先 機 助 握 商 情 百 五 載 HSBC Holdings plc 滙 豐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2015 年 中 期 業 績 報 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More information

268 別 行 政 區 所 以,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根 據 憲 法 第 31 條 規 定 設 立 了 特 別 行 政 區 沒 有 憲 法 第 31 條 的 規 定, 就 沒 有 特 別 行 政 區 制 度 存 在 的 合 法 性 基 礎 62 正 如 上 述, 憲 法 為 特 別 行

268 別 行 政 區 所 以,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根 據 憲 法 第 31 條 規 定 設 立 了 特 別 行 政 區 沒 有 憲 法 第 31 條 的 規 定, 就 沒 有 特 別 行 政 區 制 度 存 在 的 合 法 性 基 礎 62 正 如 上 述, 憲 法 為 特 別 行 行 政 第 二 十 三 卷, 總 第 八 十 八 期,2010 No.2,267 275 267 * 憲 法 和 基 本 法 是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的 憲 制 基 礎, 體 現 在 二 個 方 面 第 一, 一 國 兩 制 的 實 施 需 要 制 度 化 和 法 律 化, 制 度 化 就 是 設 立 特 別 行 政 區, 法 律 化 就 是 制 定 特 別 行 政 區 基 本 法 制 度

More information

如何正確使用自己所擁有的正版音樂光碟?

如何正確使用自己所擁有的正版音樂光碟? 學 生 的 共 同 筆 記 有 無 著 作 權? 學 校 任 課 教 師 上 課 時 的 授 課 演 講, 是 一 種 語 文 著 作 上 課 的 學 生 將 教 師 的 授 課 內 容, 一 字 一 句 的 抄 錄 成 筆 記, 這 是 一 種 重 製 行 為 學 生 上 課 的 目 的, 在 於 獲 得 授 課 教 師 所 傳 授 的 知 識, 而 學 生 上 課 做 筆 記, 是 一 種 習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773A55FA5ABAC46A9B2BDC3A5CDA7BD313034A67EA6DC313035A67E33A4EBBFECB27AA9CAA74FA5ADB5A5ABC5BEC9B1A1A7CE>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773A55FA5ABAC46A9B2BDC3A5CDA7BD313034A67EA6DC313035A67E33A4EBBFECB27AA9CAA74FA5ADB5A5ABC5BEC9B1A1A7CE> 新 北 市 政 府 衛 生 局 104 年 至 105 年 3 月 辦 理 性 別 平 等 宣 導 情 形 宣 導 方 式 ( 含 平 面 網 頁 廣 播 影 音 座 談 會 說 明 會 性 別 平 等 宣 導 文 宣 製 作 情 形 CEDAW 宣 導 情 形 宣 導 成 效 記 者 會 及 活 動 等 ) 時 間 :104 年 1 月 10 日 內 容 : 溫 柔 生 產 分 享 及 母 乳 支

More information

死 第 一 覺 悟 : 世 間 無 常, 國 土 危 脆 金 剛 經 凡 所 有 相, 皆 是 虛 妄 大 般 若 經 云 : 諸 佛 出 世, 皆 說 本 性 空 義, 化 導 有 情, 要 聞 佛 說 本 性 空 義, 乃 入 聖 道 得 聖 道 果, 離 本 性 空, 無 別 方 便 成 佛

死 第 一 覺 悟 : 世 間 無 常, 國 土 危 脆 金 剛 經 凡 所 有 相, 皆 是 虛 妄 大 般 若 經 云 : 諸 佛 出 世, 皆 說 本 性 空 義, 化 導 有 情, 要 聞 佛 說 本 性 空 義, 乃 入 聖 道 得 聖 道 果, 離 本 性 空, 無 別 方 便 成 佛 上 如 下 本 大 法 師 佛 學 講 座 講 義 -- 佛 說 八 大 人 覺 經 華 嚴 經 云 譬 如 暗 中 寶 無 燈 不 可 見 佛 法 無 人 說 雖 慧 莫 能 了 古 德 云 : 有 佛 出 世 龍 天 喜, 無 僧 說 法 鬼 神 愁 佛 說 八 大 人 覺 經 經 含 有 上 契 佛 理, 下 契 眾 生 經 具 四 義 : 一. 貫 串 義 二. 攝 化 義 三. 恆 常 義

More information

BSP 烤箱 - 封面-2

BSP 烤箱 - 封面-2 BSPO615 使 用 及 安 裝 說 明 書 總 代 理 優 氏 集 團 客 林 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台 北 市 內 湖 區 行 愛 路 69 號 2 樓 TEL 02-2794 2588 FAX 02-2794 3789 台 中 市 北 屯 區 后 庄 路 1080-12 號 TEL 04-2422 0958 FAX 04-2422 0938 高 雄 市 左 營 區 政 德 路 633

More information

f o r u m 各 級 學 校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制 度 沿 革 之 回 顧 江 海 泉 臺 中 市 立 梧 棲 國 民 中 學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1984 076

f o r u m 各 級 學 校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制 度 沿 革 之 回 顧 江 海 泉 臺 中 市 立 梧 棲 國 民 中 學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1984 076 F O R U M 學 校 體 育 教 師 與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之 對 談 時 間 :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1 月 11 日 ( 星 期 三 )18:30~20:30 地 點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綜 合 體 育 館 247 會 議 室 主 持 人 : 周 宏 室 教 授 ( 國 立 體 育 大 學 ) 指 導 單 位 : 教 育 部 體 育 署 與 談 人 ( 按 姓 氏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附件_table1020328

Microsoft Word - 附件_table1020328 表 1-1: 課 程 名 稱 學 分 數 開 課 時 間 修 訂 表 原 課 程 名 稱 修 改 後 課 程 名 稱 學 分 數 護 理 助 產 學 I 進 階 護 理 助 產 學 I 護 理 助 產 學 II 進 階 護 理 助 產 學 II 護 理 助 產 學 實 習 進 階 護 理 助 產 學 實 習 6 表 1-: 課 程 名 稱 開 課 時 間 修 訂 表 課 程 名 稱 原 開 課 學

More information

苾 芻 當 知 法 謂 正 見 邪 見 非 法 或 復 有 處 無 我 名 法 如 契 經 說 諸 法 無 我 當 知 此 中 無 我 名 法 法 謂 能 持 或 能 長 養 能 持 於 自 長 養 望 他 問 何 故 此 中 先 辯 色 法 答 一 切 法 中 色 最 麁 故 是 一 切 識 所

苾 芻 當 知 法 謂 正 見 邪 見 非 法 或 復 有 處 無 我 名 法 如 契 經 說 諸 法 無 我 當 知 此 中 無 我 名 法 法 謂 能 持 或 能 長 養 能 持 於 自 長 養 望 他 問 何 故 此 中 先 辯 色 法 答 一 切 法 中 色 最 麁 故 是 一 切 識 所 修 訂 日 期 : 2009/04/23 發 行 日 期 : 2009/5/9 發 行 單 位 :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資 料 底 本 : 大 正 新 脩 大 正 藏 經 Vol. 28, No. 1555 原 始 資 料 : 蕭 鎮 國 大 德 提 供, 維 習 安 大 德 提 供 之 高 麗 藏 CD 經 文, 北 美 某 大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Microsoft PowerPoint - 資料庫正規化(ccchen).ppt 資 料 庫 正 規 化 正 規 化 的 概 念 何 謂 正 規 化 (Normalization)?? 就 是 結 構 化 分 析 與 設 計 中, 建 構 資 料 模 式 所 運 用 的 一 個 技 術, 其 目 的 是 為 了 降 低 資 料 的 重 覆 性 與 避 免 更 新 異 常 的 情 況 發 生 因 此, 就 必 須 將 整 個 資 料 表 中 重 複 性 的 資 料 剔 除, 否 則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第 二 章 : 至 今 的 進 展 高 水 平 的 系 統 可 使 用 性.. 建 立 高 水 平 的 系 統 可 使 用 性, 以 確 保 系 統 有 能 力 支 援 醫 療 服 務 需 每 星 期 七 天 每 天 24 小 時 運 作 的 需 要 2.13 我 們 會 為 電 子 健 康 記 錄 互 通 資 料 建 立 中 央 資 料 儲 存 庫, 所 有 由 參 與 計 劃 的 醫 療 服 務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附表二-1030714

Microsoft Word - 附表二-1030714 六 條 附 表 公 特 種 應 目 表 壹 本 表 每 年 所 設 類, 仍 需 配 合 當 年 任 用 需 求 予 以 設 置 貳 類 普 通 目 為 : 及 四 國 文 ( 作 文 公 文 與 測 驗 ) 其 占 分 比 重, 分 為 作 文 占 百 分 之 六 十, 公 文 測 驗 占 百 分 之 十, 時 間 小 時 五 國 文 ( 包 括 公 文 格 式 用 語 ) 採 測 驗 式 題,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1 緒言 澳門博彩業發展面面觀 2010 香港城市大學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仍 未 有 好 轉 的 消 息 2. 同 註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_3_???????-Ch20140625_???

Microsoft Word - _3_???????-Ch20140625_??? 綠 河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董 事 會 議 事 規 則 制 訂 及 修 正 紀 錄 一 本 規 則 初 版 於 2012 年 7 月 21 日 制 訂 二 本 規 則 第 一 次 修 訂 於 2013 年 6 月 29 日 三 本 規 則 第 二 次 修 訂 於 2014 年 6 月 25 日 綠 河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董 事 會 議 事 規 則 第 1 條 本 董 事 會 議 事 規 則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壹 前 言 1 貳 人 口 分 布 2 一 人 口 成 長 趨 勢 2 ( 一 ) 人 口 數 2 ( 二 ) 人 口 數 增 加 率 2 二 性 比 例 3 三 戶 量 4 參 人 口 結 構 5 一 人 口 結 構 年 齡 三 段 組 5 二 人 口 結 構 年 齡 三 段 組 性 別

目 錄 壹 前 言 1 貳 人 口 分 布 2 一 人 口 成 長 趨 勢 2 ( 一 ) 人 口 數 2 ( 二 ) 人 口 數 增 加 率 2 二 性 比 例 3 三 戶 量 4 參 人 口 結 構 5 一 人 口 結 構 年 齡 三 段 組 5 二 人 口 結 構 年 齡 三 段 組 性 別 臺 南 市 左 鎮 區 104 年 人 口 婚 姻 結 構 狀 況 分 析 與 探 討 臺 南 市 左 鎮 區 公 所 會 計 室 編 製 目 錄 壹 前 言 1 貳 人 口 分 布 2 一 人 口 成 長 趨 勢 2 ( 一 ) 人 口 數 2 ( 二 ) 人 口 數 增 加 率 2 二 性 比 例 3 三 戶 量 4 參 人 口 結 構 5 一 人 口 結 構 年 齡 三 段 組 5 二 人 口

More information

三 婚 姻 成 長 63 奉 子 不 離 婚 63 家 庭 主 夫 不 丟 臉 66 做 家 事 的 福 報 69 家 暴 是 前 世 報 應? 72 太 太 為 什 麼 不 再 是 知 己? 75 外 遇 毀 掉 一 家 人 78 娶 外 籍 配 偶 無 法 解 決 問 題 81 娶 外 籍 配

三 婚 姻 成 長 63 奉 子 不 離 婚 63 家 庭 主 夫 不 丟 臉 66 做 家 事 的 福 報 69 家 暴 是 前 世 報 應? 72 太 太 為 什 麼 不 再 是 知 己? 75 外 遇 毀 掉 一 家 人 78 娶 外 籍 配 偶 無 法 解 決 問 題 81 娶 外 籍 配 方 外 看 紅 塵 家 庭 溝 通 目 錄 一 親 子 教 育 3 讓 孩 子 走 自 己 的 路 3 以 佛 心 陪 孩 子 成 長 7 我 不 是 小 流 氓 10 以 勉 勵 代 替 責 罵 13 尊 重 孩 子 的 意 願 16 悲 哀 小 皇 帝 19 青 少 年 為 何 迷 戀 網 路? 22 小 爸 媽 問 題 多 24 接 受 同 性 戀 兒 子 27 單 身 者 適 合 收 養 小

More information

printing.indd

printing.indd 上 帝 信 仰 與 古 代 中 國 13 基 督 教 之 景 教 在 唐 朝 傳 入 中 國 人 類 最 早 期 活 動 都 在 兩 河 流 域 一 帶 人 類 文 化 始 於 巴 比 倫 兩 河 流 域 14 圖 片 中 國 基 督 教 簡 史 挪 亞 三 子 後 裔 分 散 全 地, 中 國 人 是 閃 族 的 後 人 四 大 文 明 古 國 都 離 不 開 大 河 滋 潤 一 般 書 籍 所

More information

333 宜 蘭 縣 蘇 澳 針 具 回 收 桶 衛 生 局 / 所 蘇 澳 衛 生 所 薛 佳 鳳 03-9962486 宜 蘭 縣 蘇 澳 志 成 路 六 十 號 334 宜 蘭 縣 蘇 澳 針 具 回 收 桶 藥 局 宏 一 藥 局 賴 美 雲 03-9962125 宜 蘭 縣 蘇 澳 中 山

333 宜 蘭 縣 蘇 澳 針 具 回 收 桶 衛 生 局 / 所 蘇 澳 衛 生 所 薛 佳 鳳 03-9962486 宜 蘭 縣 蘇 澳 志 成 路 六 十 號 334 宜 蘭 縣 蘇 澳 針 具 回 收 桶 藥 局 宏 一 藥 局 賴 美 雲 03-9962125 宜 蘭 縣 蘇 澳 中 山 314 宜 蘭 縣 宜 蘭 市 針 具 回 收 桶 衛 生 局 / 所 宜 蘭 市 衛 生 所 游 瑜 菁 03-9322362 宜 蘭 縣 宜 蘭 市 健 康 路 二 段 2-2 號 315 宜 蘭 縣 宜 蘭 市 針 具 回 收 桶 藥 局 永 德 藥 局 郭 永 德 03-9368218 宜 蘭 縣 宜 蘭 市 聖 後 街 77 號 316 宜 蘭 縣 宜 蘭 市 針 具 回 收 桶 藥 局

More information

105年7月14日糖尿病研討會簡章-衛生局版_docx

105年7月14日糖尿病研討會簡章-衛生局版_docx 105 年 屏 東 縣 糖 尿 病 暨 慢 性 病 共 同 照 護 網 繼 續 教 育 The Conference of Diabetes Joint Care In 本 研 討 為 增 進 慢 性 病 患 之 肺 結 核 與 COPD 疾 病 認 識, 另 針 對 糖 尿 病 胰 島 素 之 臨 床 經 驗 分 享, 讓 學 員 充 分 認 識 胰 島 素 特 性, 以 提 供 良 好 的 醫

More information

就在那一夜 我重生了 我知道我已是基督徒 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和新的生命 我已脫離過去的捆綁 我自由了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再 活 一 次 5 掙 脫 的 勇 氣 9 我 為 什 麼 信 耶 穌? 14 死 亡 邊 緣 18 悸 動 的 靈 魂 22 神 的 忿 怒 與 祝 福 26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1 2 不 再 拜 拜 只 信 耶 穌 從 佛 陀 到 耶 穌 3 4 不 再

More information

期交所規則、規例及程序

期交所規則、規例及程序 黃 金 期 貨 合 約 細 則 下 述 合 約 細 則 適 用 於 黃 金 期 貨 合 約 : 相 關 資 產 合 約 單 位 交 易 貨 幣 合 約 月 份 報 價 最 低 價 格 波 幅 立 約 成 價 立 約 價 值 持 倉 限 額 成 色 不 少 於 995 的 黃 金 100 金 衡 安 士 美 元 現 貨 月 及 下 兩 個 曆 月 集 團 行 政 總 裁 與 證 監 會 會 商 後 可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第 五 章 實 證 結 果 第 一 節 敘 述 統 計 表 11 表 12 分 別 為 男 女 癌 症, 實 驗 組 與 控 制 組 樣 本 之 基 本 特 性 此 為 罹 癌 前 一 年 度 樣 本 特 性 由 於 我 們 以 罹 癌 前 一 年 有 在 就 業, 即 投 保 類 別 符 合 全 民 健 康 保 險 法 中 所 規 定 之 第 一 類 被 保 險 人, 且 年 齡 介 於 35 至

More information

一、 資格條件:

一、 資格條件: 臺 灣 港 務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新 進 人 員 甄 選 規 範 交 通 部 民 國 102 年 7 月 22 日 交 人 字 第 1025010095 號 函 核 定 交 通 部 民 國 103 年 8 月 4 日 交 授 港 總 人 字 第 10300564431 號 函 核 定 修 正 交 通 部 民 國 104 年 2 月 13 日 交 授 港 總 人 字 第 10401620891

More information

???T????????

???T???????? 資 訊 王 資 料 可 於 相 關 網 站 查 詢 對 應 表 系 統 選 項 資 料 選 項 對 應 相 關 網 址 上 櫃 公 司 現 金 增 資 資 料 現 金 增 資 與 股 上 市 股 票 公 開 申 購 資 訊 票 申 購 上 櫃 股 票 公 開 申 購 資 訊 http://www.twse.com.tw/ch/announcement/public.php 合 併 / 個 別 財 務

More information

名 師 峻 堯 老 師 地 理 考 科 壹 前 言 ( 筆 者 對 於 指 定 考 科 的 界 定 ) 105 103~104 20 107 2

名 師 峻 堯 老 師 地 理 考 科 壹 前 言 ( 筆 者 對 於 指 定 考 科 的 界 定 ) 105 103~104 20 107 2 / / 105 / / 7 0 2 4 8 76 / / 7 0 2 5 2 8-1 / / 06 2619621 #311 / E-mail / periodical @ hanlin.com.tw / http://www.worldone.com.tw http://www.worldone.com.tw NO.00847 ZXCV 名 師 峻 堯 老 師 地 理 考 科 壹 前 言 ( 筆

More information

2 2.1 A H 2.2 601288 1288 12 360001 360009 69 100005 86-10-85109619 86-10-85108557 ir@abchina.com 2

2 2.1 A H 2.2 601288 1288 12 360001 360009 69 100005 86-10-85109619 86-10-85108557 ir@abchina.com 2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1288 2016 2016 3 31 571 XIVA 13.09(2) 13.10B 1 1.1 1.2 2016 4 28 2016 5 2016 1414 1.3 1.4 1 2 2.1 A H 2.2 601288 1288 12 360001 360009 69 100005 86-10-85109619 86-10-85108557

More information

七 獎 金 : 指 為 獎 勵 教 學 研 究 輔 導 與 年 度 服 務 績 效 以 激 勵 教 師 士 氣, 而 另 發 之 給 與 第 五 條 本 條 例 於 公 立 及 已 立 案 之 私 立 學 校 編 制 內, 依 法 取 得 教 師 資 格 之 專 任 教 師 適 用 之 第 六 條

七 獎 金 : 指 為 獎 勵 教 學 研 究 輔 導 與 年 度 服 務 績 效 以 激 勵 教 師 士 氣, 而 另 發 之 給 與 第 五 條 本 條 例 於 公 立 及 已 立 案 之 私 立 學 校 編 制 內, 依 法 取 得 教 師 資 格 之 專 任 教 師 適 用 之 第 六 條 轉 載 總 統 令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6 月 10 日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10400067391 號 茲 制 定 教 師 待 遇 條 例, 公 布 之 總 統 馬 英 九 行 政 院 院 長 毛 治 國 教 育 部 部 長 吳 思 華 教 師 待 遇 條 例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6 月 10 日 公 布 第 一 條 教 師 之 待 遇, 依 本 條 例 行 之 第 二 條 教

More information

教育實習問與答:

教育實習問與答: 問 與 答 集 一 總 則 Q1: 本 校 開 設 的 教 育 學 程 的 類 別 有 那 幾 種? A1: 本 校 開 設 的 教 育 學 程 有 中 等 學 校 師 資 類 科 教 育 學 程 ( 取 得 國 中 高 中 高 職 等 教 師 資 格 ) 國 民 小 學 師 資 類 科 教 育 學 程 取 得 國 小 教 師 資 格 ) 二 修 習 對 象 與 資 格 Q1: 在 何 種 條 件

More information

教 師 相 關 ( 升 等, 依 業 務 需 002 交 通 管 科 評 鑑, 評 量, 徵,C031, 聘, 各 項 考 試 委 C051,C054, 員, 通 訊 錄 等 ),C057, C058,C063 各 項 會 議 紀 錄 依 業 務 需 C001,, 002,130 交 通 管 科 (

教 師 相 關 ( 升 等, 依 業 務 需 002 交 通 管 科 評 鑑, 評 量, 徵,C031, 聘, 各 項 考 試 委 C051,C054, 員, 通 訊 錄 等 ),C057, C058,C063 各 項 會 議 紀 錄 依 業 務 需 C001,, 002,130 交 通 管 科 ( 個 資 檔 案 名 稱 保 有 依 據 個 資 類 別 特 定 目 的 保 有 單 位 教 職 員 業 務 聯 絡 資 料 ( 含 教 職 員 工 通 訊 錄 校 安 中 心 通 訊 錄 文 康 活 動 名 冊 ) 電 子 郵 件 管 業 務 需 C001 002 工 業 與 資 訊 管 各 類 申 請 表 相 關 資 料 ( 含 門 禁 磁 卡 申 請 表 汽 機 車 通 行 證 申 請 資 料

More information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傳 真 : 網 址 : 報 告 主 筆 : 李 略 博 士 數 據 錄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傳 真 : 網 址 :  報 告 主 筆 : 李 略 博 士 數 據 錄 家 長 對 澳 門 中 小 學 教 育 現 狀 的 意 見 調 查 報 告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中 華 學 生 聯 合 總 會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2009.3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00853-28365314 28526255 傳 真 : 00853-28526937 網 址 :

More information

基 金 配 息 資 訊 聯 博 境 外 基 金 2016 AA/AD/AT/BA/BD/BT 月 份 除 息 日 2016 年 01 月 01 月 28 日 01 月 29 日 2016 年 02 月 02 月 26 日 02 月 29 日 2016 年 03 月 03 月 30 日 03 月 31

基 金 配 息 資 訊 聯 博 境 外 基 金 2016 AA/AD/AT/BA/BD/BT 月 份 除 息 日 2016 年 01 月 01 月 28 日 01 月 29 日 2016 年 02 月 02 月 26 日 02 月 29 日 2016 年 03 月 03 月 30 日 03 月 31 基 金 配 息 資 訊 聯 博 基 金 歷 史 配 息 及 報 酬 率 資 訊 境 外 基 金 ( 本 基 金 有 相 當 比 重 投 資 於 非 投 資 等 級 之 高 風 險 債 券 且 配 息 來 源 可 能 為 本 金 ) ( 本 基 金 主 要 係 投 資 於 非 投 資 等 級 之 高 風 險 債 券 且 配 息 來 源 可 能 為 本 金 ) ( 基 金 之 配 息 來 源 可 能 為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發行CB轉換辦法_1030717_.doc

Microsoft Word - 發行CB轉換辦法_1030717_.doc 振 樺 電 子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國 內 第 一 次 無 擔 保 轉 換 公 司 債 發 行 及 轉 換 辦 法 一 債 券 名 稱 振 樺 電 子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以 下 簡 稱 本 公 司 ) 國 內 第 一 次 無 擔 保 轉 換 公 司 債 ( 以 下 簡 稱 本 轉 換 公 司 債 ) 二 發 行 日 期 民 國 103 年 07 月 28 日 ( 以 下 簡 稱 發 行

More information

代 理 人 者, 由 常 務 董 事 或 董 事 互 推 一 人 代 理 之 第 八 條 本 公 司 董 事 會 召 開 時, 總 經 理 室 應 備 妥 相 關 資 料 供 與 會 董 事 隨 時 查 考 召 開 董 事 會, 得 視 議 案 內 容 通 知 相 關 部 門 或 子 公 司 之 人

代 理 人 者, 由 常 務 董 事 或 董 事 互 推 一 人 代 理 之 第 八 條 本 公 司 董 事 會 召 開 時, 總 經 理 室 應 備 妥 相 關 資 料 供 與 會 董 事 隨 時 查 考 召 開 董 事 會, 得 視 議 案 內 容 通 知 相 關 部 門 或 子 公 司 之 人 南 亞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董 事 會 議 事 規 範 民 國 105 年 6 月 22 日 董 事 會 修 正 通 過 第 一 條 為 建 立 本 公 司 良 好 董 事 會 治 理 制 度 健 全 監 督 功 能 及 強 化 管 理 機 能, 爰 依 公 開 發 行 公 司 董 事 會 議 事 辦 法 之 規 定 訂 定 本 規 範, 以 資 遵 循 第 二 條 本 公 司 董 事

More information

102.6.30.xls

102.6.30.xls 之 二 資 產 負 債 權 益 展 開 表 102 年 6 月 30 日 單 位 : 新 臺 幣 千 元 資 產 會 計 項 目 展 開 項 目 現 金 及 約 當 現 金 75,497 75,497 存 放 央 行 及 拆 借 銀 178 178 同 業 透 過 損 益 按 公 允 價 值 衡 量 之 金 融 資 產 139,578 139,578 對 金 融 相 關 事 業 之 資 本 投 資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SanShiSong_05.doc

Microsoft Word - CDtc_WeiShiSanShiSong_05.doc 唯 識 三 十 頌 第 五 講 最 尊 貴 的 淨 蓮 上 師 講 解 講 於 新 加 坡 Orchid Country Club 2014 年 6 月 5 日 喇 嘛! 各 位 居 士 大 德! 晚 上 好! 我 們 昨 天 介 紹 了 賴 耶 的 自 相, 就 是 阿 賴 耶 識 它 的 自 體 的 功 能, 有 能 藏 所 藏 跟 執 藏, 最 主 要 是 講 這 個 我 愛 執 藏 就 是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