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
- 亮缠 元
- 2 years ago
- Views:
Transcription
1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 九 十 年 九 月 )573~614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573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熊 召 弟 陳 業 勇 林 益 興 楊 婷 喬 摘 要 本 研 究 的 目 的 是 探 究 國 小 學 生 對 於 動 物 生 殖 的 想 法 這 些 概 念 知 識 主 要 包 括 五 方 面 :( 一 ) 生 殖 的 定 義 ( 二 ) 生 殖 對 生 物 的 重 要 性 ( 三 ) 動 物 生 殖 的 特 徵 ( 四 ) 動 物 生 殖 方 式 的 區 分 以 及 ( 五 ) 環 境 因 素 對 動 物 生 殖 的 影 響 研 究 方 法 是 利 用 半 結 構 式 試 卷, 受 試 者 共 201 名 ( 其 中 四 年 級 生 100 名, 六 年 級 生 101 名 ), 並 在 各 年 級 選 取 36 名 學 生 ( 男 女 各 半 ) 進 行 晤 談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學 生 忽 視 生 殖 是 生 物 特 徵 之 一, 大 部 份 學 生 是 將 生 殖 列 在 生 物 特 徵 排 序 中 較 後 面, 且 認 為 生 殖 與 交 配 是 具 相 等 的 意 義, 對 卵 胎 生 的 概 念 較 模 糊, 以 及 對 科 技 會 影 響 生 殖 的 信 心 較 強 等 本 研 究 在 結 論 部 份 提 出 這 類 型 的 研 究 過 程, 受 試 者 會 呈 現 主 題 抗 拒 的 現 象 這 些 可 供 科 教 研 究 者 在 課 程 教 學 及 研 究 之 參 考 關 鍵 字 : 動 物 生 殖 科 學 迷 思 概 念 學 校 科 學 熊 召 弟 : 數 理 教 育 研 究 所 教 授 陳 業 勇 林 益 興 楊 婷 喬 : 數 理 教 育 研 究 所 研 究 生
2 574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3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 九 十 年 九 月 )573~614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575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熊 召 弟 陳 業 勇 林 益 興 楊 婷 喬 壹 緒 論 生 命 洋 溢 著 希 望, 而 新 生 命 的 來 臨 亦 可 在 某 時 刻 成 為 普 天 同 慶 的 喜 事,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第 一 天, 就 是 俗 稱 的 元 旦, 在 聯 合 報 的 頭 版 就 看 到 所 謂 的 新 世 紀 第 一 胎, 二 十 一 世 紀 台 灣 地 區 第 一 個 誕 生 的 嬰 兒 誕 生 生 日 常 是 令 人 心 生 愉 悅 的 事, 而 且 總 是 圍 繞 著 周 圍 的 生 活, 然 而 在 這 出 生 的 過 程 中, 生 殖 (reproduction) 的 研 究 卻 很 少 出 現 在 我 們 的 科 學 教 育 的 概 念 領 域 本 研 究 主 要 是 以 半 結 構 的 試 卷 及 晤 談 方 式 來 探 討 小 學 生 就 動 物 的 生 殖 的 概 念 觀 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西 元 一 九 九 六 年, 世 界 上 第 一 隻 由 人 類 複 製 技 術 成 功 製 造 出 來 的 桃 麗 羊 於 英 國 誕 生, 代 表 著 由 人 工 無 性 繁 殖 高 等 生 物 的 開 始 桃 麗 是 由 人 類 將 成 年 羊 的 乳 腺 細 胞 核, 植 入 去 核 的 羊 卵 細 胞 中, 以 所 謂 細 胞 核 轉 殖 法 複 製 成 功 通 常 哺 乳 動 物 都 是 以 有 性 生 殖 的 方 式 繁 衍 後 代, 也 就 是 一 個 卵 細 胞 及 一 個 精 細 胞 結 合, 發 育 生 成 新 的 胚 胎, 而 長 成 新 的 個 體 而 桃 麗 羊 卻 是 由 無 性 生 殖, 保 留 母 體 的 遺 傳 特 色, 完 全 沒 有 基 因 重 組 的 現 象 1 這 項 足 以 顛 覆 千 萬 年 生 物 生 殖 原 理 的 實 驗, 為 物 種 的 遺 傳 與 演 化 開 啟 了 歷 史 性 的 一 頁, 隨 後 複 製 猴 與 基 因 解 碼 的 成 功, 似 乎 正 逐 步 昭 告 世 人, 在 可 預 見 不 久 的 將 來, 生 命 的 創 造 已 不 再 是 造 物 者 的 奇 蹟, 而 是 人 力 所 能 及 的 一 項 生 物 科 技 隨 著 生 物 科 技 迅 速 發 展 帶 來 的 巨 變, 傳 統 的 生 殖 定 義 即 將 面 臨 到 極 大 的 挑 1 熊 召 弟 : 數 理 教 育 研 究 所 教 授 陳 業 勇 林 益 興 楊 婷 喬 : 數 理 教 育 研 究 所 研 究 生
4 576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戰, 雖 然 所 謂 的 生 殖 或 許 會 因 時 代 更 迭 而 有 不 同 的 形 式 與 價 值, 但 追 本 溯 源, 屬 於 生 殖 概 念 的 內 涵 本 質 卻 不 曾 改 變, 瞭 解 生 殖 的 基 本 意 義, 回 歸 生 命 存 續 目 的 的 探 討, 或 可 為 勇 往 直 前 的 科 技 發 展 巨 論 中, 為 人 類 帶 來 一 些 啟 示 身 為 科 學 教 育 者 的 我 們, 應 該 責 無 旁 貸 的 發 揮 教 育 功 能, 肩 負 起 此 一 重 任, 協 助 學 生 學 習 一 個 完 整 健 全 的 概 念 架 構, 並 引 導 學 生 能 做 出 正 確 的 價 值 判 斷 二 研 究 目 的 本 研 究 之 目 的 是 設 計 能 探 究 小 學 生 就 動 物 生 殖 觀 的 半 結 構 試 卷 及 晤 談 題 目 來 描 述 及 分 析 國 小 學 生 在 動 物 生 殖 方 面 的 概 念 有 關 學 童 對 動 物 生 殖 的 概 念 觀, 係 透 過 ( 一 ) 生 殖 的 定 義 -- 生 物 來 自 生 物 ( 二 ) 生 殖 對 生 物 的 重 要 性 ( 三 ) 動 物 生 殖 的 特 徵 ( 四 ) 動 物 生 殖 方 式 的 區 分, 以 及 ( 五 ) 環 境 因 素 對 動 物 生 殖 的 影 響 五 個 向 度 來 呈 現 貳 文 獻 探 討 有 關 學 生 對 自 然 現 象 另 有 詮 釋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與 想 法 的 研 究, 已 逐 漸 成 為 許 多 國 內 外 科 學 教 育 學 者 所 關 注 的 議 題, 這 些 在 學 校 尚 未 正 式 授 課 前, 就 深 植 學 生 心 中 而 先 存 的 想 法, 有 時 候 或 不 同 於 科 學 家 的 觀 點, 而 被 稱 之 為 迷 思 概 念 先 存 概 念 質 樸 理 論 或 另 有 概 念 等 (Wandersee, Mintzes, & Arnaudin, 1987, 熊 召 弟, 民 84), 名 稱 雖 有 不 同, 所 描 述 的 卻 是 相 同 的 學 習 障 礙, 其 產 生 原 因 即 在 於 學 習 過 程 中, 學 生 很 可 能 在 建 構 推 理 時 發 生 錯 誤, 但 是 對 學 生 而 言 卻 仍 覺 得 十 分 合 理, 此 時 學 生 正 對 自 我 所 建 立 的 基 模 感 到 滿 足, 且 能 給 自 己 一 個 可 被 說 服 的 解 釋, 而 不 易 接 受 新 知 識, 長 此 以 往, 甚 至 會 造 成 畏 懼 學 習, 因 此 只 有 深 入 瞭 解 學 生 的 概 念 架 構, 提 供 合 理 又 能 被 接 受 的 學 習 歷 程, 才 能 讓 學 生 藉 由 因 內 在 基 模 不 平 衡 產 生 的 調 適 過 程, 來 改 變 自 己 的 想 法, 進 而 重 建 概 念 架 構 國 內 科 學 教 育 界 對 學 生 概 念 學 習 的 研 究, 近 年 來 在 許 多 學 者 不 遺 餘 力 的 推 動 下, 亦 有 相 當 豐 碩 的 成 果, 如 : 密 度 力 學 壓 力 ( 郭 重 吉, 民 77) 浮 力 研 究 ( 王 龍 錫, 民 79) 光 ( 黃 湘 武, 民 78; 王 龍 錫, 民 81) 力 學 ( 楊 其 安, 民 78) 氧 化 還 原 ( 陸 維 作, 民 77) 熱 ( 黃 寶 鈿, 民 76; 謝 秀 月, 民 79) 月 亮 ( 王 美 芬, 民 80) 水 循 環 ( 林 顯 輝, 民 82) 生 物 現 象 ( 熊 召 弟, 民 84) 生 物 分 類 ( 陳 世 輝, 民 84) 遺 傳 ( 黃 台 珠, 民 84; 陳 世 輝, 民 84) 等, 不 論 是 物 理 化 學 地 球 科 學 生
5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577 物 等 不 同 學 門 領 域 的 研 究, 在 在 都 顯 示 了 概 念 對 學 生 學 習 科 學 的 重 要 性 屬 於 生 物 學 門 動 物 部 分 的 概 念 研 究, 多 集 中 於 有 關 動 物 分 類 生 命 現 象 等 的 探 討, 但 對 於 動 物 單 一 生 理 特 徵 及 機 能 構 造 為 主 的 概 念 研 究, 卻 不 多 見, 以 動 物 生 殖 的 概 念 為 例, 雖 屬 於 生 命 現 象 之 重 要 特 徵, 且 對 族 群 繁 衍 有 重 要 意 義, 但 卻 時 常 容 易 被 學 生 忽 略 ( 陳 世 輝, 民 84) 施 惠 ( 民 82) 曾 針 對 國 小 四 年 級 學 生, 就 課 程 中 動 物 生 殖 類 型 概 念 的 理 解 進 行 一 系 列 相 關 的 研 究, 並 藉 此 研 究 結 果 發 展 改 進 教 學 模 式 以 促 進 學 生 概 念 改 變, 研 究 內 容 著 重 於 課 文 概 念 的 分 析 與 教 學 的 改 進 由 於 現 行 國 小 課 程 中, 動 物 生 殖 的 教 材 部 分 僅 有 提 到 生 殖 類 型 之 不 同, 強 調 分 類 觀 察 等 過 程 技 能 之 培 養, 並 未 深 入 介 紹 完 整 的 生 殖 概 念 與 其 對 生 物 之 重 要 意 義, 相 關 內 容 直 至 國 中 教 材 中 才 加 以 詳 述 隨 著 時 代 與 科 技 進 步 迅 速, 學 生 學 習 概 念 早 已 非 僅 侷 限 於 課 程 教 材 之 內, 現 在 學 生 獲 得 知 識 的 來 源 非 常 多 樣 化, 除 了 課 本 和 教 師 外, 尚 有 課 外 讀 物 電 視 電 影 電 腦 網 路, 和 同 儕 之 間 的 互 動 ( 黃 萬 居, 民 85), 基 於 此 一 理 由, 為 得 知 這 些 學 生 垂 手 可 得 的 資 訊, 到 底 對 其 知 識 的 建 構 會 產 生 何 種 影 響? 本 研 究 將 試 圖 由 較 廣 泛 的 角 度 探 討 目 前 學 生 對 動 物 生 殖 整 體 概 念 的 認 知, 尤 其 在 我 國 即 將 施 行 的 九 年 一 貫 國 中 小 自 然 科 學 課 程 中, 演 化 與 延 續 亦 已 成 為 生 物 學 課 程 部 分 的 重 要 課 題 之 一, 其 中 生 命 延 續 的 探 討, 在 動 物 胚 胎 已 經 能 成 功 的 被 人 工 複 製 並 發 育 為 新 個 體 的 今 時 今 日 看 來, 更 加 凸 顯 出 其 對 於 學 生 的 重 要 性, 生 殖 概 念 對 學 生 未 來 生 活 不 論 是 科 學 素 養 抑 或 價 值 判 斷 等 各 方 面, 都 將 會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義 研 究 者 希 望 藉 由 回 歸 基 礎 概 念 的 探 討, 從 瞭 解 學 生 對 生 殖 概 念 的 理 解 程 度, 進 而 幫 助 學 生 解 決 學 習 上 的 困 難 隨 著 認 知 學 說 對 學 習 者 在 學 習 中 扮 演 主 動 角 色 的 肯 定, 與 科 學 發 展 的 過 程 中, 典 範 轉 移 造 成 科 學 革 命 的 哲 學 觀 更 支 持 了 知 識 由 建 構 而 來 的 論 點, 建 構 主 義 使 科 學 教 育 走 向 更 進 一 步 的 反 思 與 探 討 建 構 主 義 的 認 識 論 (epistemology) 的 觀 點 主 張 : 不 論 是 私 自 的 或 大 眾 共 有 知 識, 均 係 由 人 所 建 構 出 來 的 ; 每 個 人 都 會 建 構 出 他 自 己 周 遭 環 境 的 心 智 模 型 ( 或 基 模 ), 並 且 用 他 現 有 的 心 智 模 型 來 解 釋 和 瞭 解 新 的 知 識, 科 學 知 識 或 數 理 概 念 架 構 是 暫 時 性 的, 會 不 斷 地 被 修 正 和 成 長 ( 郭 重 吉, 民 84) 一 建 構 主 義 與 概 念 研 究 近 代 科 學 教 育 的 發 展, 自 孔 恩 (T. Kuhn) 在 其 著 作 科 學 革 命 的 結 構 ( 王 道 還 譯, 民 78) 中 提 出 了 典 範 轉 移 的 科 學 哲 學 觀 後, 為 科 學 本 質 的 辯 證 注 入 了 新 思 維,
6 578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影 響 所 及, 對 傳 統 科 學 知 識 的 學 習 觀 點 亦 造 成 了 巨 大 的 衝 擊, 建 構 主 義 知 識 論 的 興 起, 提 供 了 科 學 教 育 工 作 者 一 個 深 切 檢 討 與 反 思 的 機 會, 嘗 試 從 學 習 者 的 角 度 出 發, 仔 細 思 索 有 關 學 習 本 質 的 問 題 學 習 的 意 義 究 竟 為 何? 目 的 為 何? 填 鴨 式 教 學 所 訓 練 出 來 的 學 會 表 象, 又 是 否 真 能 反 映 出 一 個 人 心 中 的 認 知?, 建 構 論 者 相 信 學 生 能 夠 主 動 的 建 構 知 識 而 非 被 動 的 吸 收 知 識, 能 積 極 採 取 創 造 的 學 習 策 略, 而 不 僅 是 模 仿 而 已, 並 強 調 學 生 會 根 據 以 往 的 先 存 概 念 和 舊 經 驗, 歸 納 出 一 套 自 己 的 邏 輯 思 考 模 式, 然 後 再 利 用 這 種 模 式 發 現 並 學 習 新 事 物 建 構 新 知 識, 因 此 學 生 才 是 學 習 的 過 程 中 的 主 體, 其 地 位 是 不 容 被 取 代 的 建 構 論 者 認 為 學 生 在 進 入 教 室 前 的 心 智 並 非 是 一 張 白 板, 事 實 上 早 在 學 校 課 程 教 學 前, 從 外 界 的 語 言 環 境 社 會 文 化 風 俗 習 慣 等 資 訊 的 吸 收 與 建 構, 其 實 就 已 成 為 學 生 既 存 的 概 念 架 構 體 系 學 生 在 個 人 理 解 程 度 不 同 與 生 活 經 驗 差 異 的 情 況 下, 即 使 對 同 一 件 事 物 也 時 常 會 產 生 各 自 不 同 的 概 念 二 概 念 的 意 義 在 許 多 與 科 學 學 習 相 關 的 研 究 中, 時 常 由 於 研 究 小 組 在 研 究 動 機 理 論 觀 點 和 研 究 方 法 等 方 面 各 有 所 不 同, 因 此 不 同 的 研 究 小 組 對 於 他 們 所 得 性 質 類 似 的 結 果, 卻 有 各 種 相 異 的 稱 呼 對 於 一 些 密 切 相 關 有 系 統 的 概 念 上 的 知 識, 有 人 稱 其 為 架 構 (framework) 認 知 結 構 (cognitive structure) 信 仰 體 系 (belief system) 以 及 整 體 構 想 (conceptualizations) 等 ( 郭 重 吉, 民 77) 這 些 用 詞 雖 然 各 有 差 異, 但 卻 同 樣 強 調 了 概 念 在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中 的 重 要 性, 概 念 一 詞 常 被 用 以 說 明 學 生 對 科 學 知 識 的 認 知 與 理 解, 因 此 有 必 要 將 其 所 代 表 的 意 義 與 內 涵 更 進 一 步 說 明 概 念 可 依 其 獲 得 的 範 圍 不 同 而 定 義 為 一 件 事 或 物 在 腦 海 中 的 影 像, 是 一 種 屬 性, 是 一 種 法 則, 也 可 以 說 是 交 互 作 用 或 其 它 如 物 質 由 原 子 構 成 的 抽 象 意 義 ( 王 美 芬 等, 民 84) Markle 和 Tiemann(1972) 則 認 為 概 念 是 個 抽 象 化 的 名 詞, 是 由 一 群 觀 念 成 事 實 的 基 本 特 徵 抽 離 出 的 共 同 性 質 符 號 意 義 ; 黃 台 珠 ( 民 73) 強 調 概 念 是 人 類 思 考 和 瞭 解 的 工 具, 亦 是 學 習 的 基 本 單 位, 並 強 調 其 含 具 之 三 項 主 要 特 性 : 共 同 性 符 號 化 及 文 化 特 異 性 總 之, 概 念 是 依 使 用 者 背 景 來 表 達 實 體 (reality), 每 個 人 都 在 建 構 自 己 的 實 體, 因 此 對 概 念 的 認 知 瞭 解 及 詮 釋 會 有 差 異 ( 熊 召 弟, 民 84) 劉 伍 貞 ( 民 85) 的 研 究 提 出 郭 重 吉 及 吳 武 雄 指 出 : 在 科 學 教 育 的 發 展 中, 以 不 同 哲 學 觀 為 出 發 的 理 論 基 礎 造 就 了 不 同 的 派 典 (paradigm), 形 成 了 不 同 的 學 派 早 期 的 實 驗 主 義 哲 學 家 認 為 概 念 是 對 一 系 列 的 事 或 物 給 予 相 似 或 含 相
7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579 同 元 素 等 認 定 一 九 六 0 年 代 後, 科 學 課 程 產 生 了 革 命 性 的 變 革, 為 了 科 學 教 有 上 的 需 要, 對 概 念 一 詞 的 描 述 也 發 生 了 改 變 有 關 概 念 之 定 義, 劉 伍 貞 ( 民 85) 並 引 Lawson 將 之 定 義 為 : 概 念 = 心 智 模 式 + 語 詞 (concept =mental pattern + term) Lawson 強 調 心 智 模 式 不 能 經 由 教 師 的 傳 授 使 學 生 習 得, 教 師 只 在 引 介 語 詞, 而 心 智 模 式 必 須 學 生 由 活 動 中 親 身 經 驗 得 到, 語 詞 引 介 提 供 教 師 介 紹 語 詞 的 機 會, 並 使 學 生 能 連 結 心 智 模 式 及 語 詞, 而 獲 得 概 念 綜 合 以 上 國 內 外 學 者 對 概 念 之 評 述, 由 個 人 知 識 建 構 歷 程 的 觀 點 看 來, 概 念 是 人 類 對 周 遭 事 物, 以 思 想 的 本 質 觀 點 以 及 物 體 的 關 係 為 特 徵 作 分 類, 並 歸 納 整 理, 精 鍊 而 成 的 一 種 抽 象 的 心 理 意 象, 當 某 一 社 群 中 之 成 員 對 於 一 特 定 概 念 產 生 相 當 共 識 時, 概 念 可 被 視 為 其 中 所 共 同 協 議 認 可 的 語 言, 在 此 情 況 下, 社 群 中 的 成 員 皆 能 瞭 解 其 中 意 涵 並 彼 此 溝 通, 反 之, 當 處 於 不 同 情 境 脈 絡 下, 同 一 概 念 有 可 能 意 指 不 同 事 物, 同 一 事 物 亦 有 可 能 代 表 不 同 概 念, 因 此 概 念 本 身 並 無 對 錯, 而 在 於 適 用 與 否, 但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學 習 者 因 個 人 經 驗 成 長 背 景 知 識 理 解 等 之 差 異, 造 成 對 相 同 概 念 的 不 同 理 解, 這 種 個 人 直 覺 的 想 法, 常 是 在 學 習 科 學 的 過 程 中 產 生 困 難 的 重 要 因 素 研 究 學 生 學 習 概 念 的 歷 程, 目 的 並 非 在 試 圖 灌 輸 學 生, 強 迫 接 受 一 個 所 謂 完 整 的 正 確 的 概 念, 相 反 的, 正 由 於 概 念 永 遠 無 法 完 全 獲 得 ( 黃 台 珠, 民 73), 今 日 的 科 學 概 念 更 無 一 不 是 歷 經 多 次 科 學 革 命 後, 經 由 不 斷 的 演 變 修 正 而 形 成, 即 便 如 此, 其 本 質 中 依 然 仍 存 在 著 暫 時 性 機 率 性 可 被 測 試 性, 科 學 之 所 以 有 趣, 即 在 於 科 學 社 群 中 的 概 念 並 非 永 遠 一 成 不 變, 而 是 時 時 充 滿 著 創 新 與 挑 戰, 回 顧 人 類 科 學 史, 亦 不 難 發 現 這 些 科 學 革 命 的 產 生, 其 實 正 與 兒 童 概 念 的 發 展 有 著 相 似 的 進 程, 因 此 在 教 科 學 的 過 程 中, 必 須 讓 學 生 能 藉 由 自 身 概 念 改 變 的 歷 程, 體 認 科 學 知 識 的 本 質, 在 概 念 建 構 的 同 時, 能 更 輕 易 的 走 入 科 學 社 群 中, 一 窺 科 學 知 識 的 堂 奧 學 生 本 能 的 將 日 常 所 見 所 聞 經 驗 所 及 的 一 切 事 物, 用 自 己 發 展 的 一 套 邏 輯 加 以 分 類 歸 納, 所 自 然 形 成 的 概 念, 往 往 會 成 為 日 後 建 構 科 學 知 識 的 基 礎, 稱 為 先 存 概 念 (preconception), 當 然, 此 種 概 念 較 之 於 科 學 社 群 建 構 的 概 念, 雖 顯 得 不 夠 縝 密 周 延, 卻 是 學 習 者 最 素 樸 最 直 觀 的 想 法, 但 令 人 擔 憂 的 是, 在 學 習 的 過 程 中, 這 種 自 我 的 內 在 架 構 與 科 學 社 群 認 同 之 概 念 不 同 時, 彼 此 將 會 產 生 衝 突 而 造 成 學 習 障 礙, 使 學 生 無 法 接 受 科 學 的 語 言, 轉 而 採 取 拒 絕 或 應 付 敷 衍 的 態 度, 甚 至 因 此 自 我 排 拒 於 科 學 社 群 之 外, 視 學 習 科 學 為 畏 途, 因 此 概 念 研 究 之 目 的, 並 非 僅 止 於 發 現 學 生 的 迷 思 概 念, 而 是 在 於 藉 由 探 討 概 念 發 展 與 改 變 的 過
8 580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程, 協 助 解 決 學 習 者 在 學 習 科 學 上 的 困 難 三 迷 思 概 念 之 研 究 就 概 念 本 身 的 意 涵 而 言, 也 可 分 為 兩 個 層 面, 在 許 多 研 究 中, 雖 然 conception 與 concept 常 同 被 翻 譯 為 中 文 的 概 念, 但 是 在 英 文 中 此 二 字 的 意 義 卻 有 差 別, 根 據 鍾 聖 校 ( 民 84) 摘 自 韋 氏 大 辭 典 的 解 釋, concept 是 指 我 們 對 一 串 特 殊 事 例 思 考 過 後 形 成 的 意 念 (idea), 它 可 能 是 非 常 抽 象 的, 也 可 能 是 模 糊 地 感 覺 到 的 (sensed), conception 則 強 調 想 像 的 過 程 或 概 念 (concept) 形 成 的 過 程 而 非 結 果, 是 透 過 抽 象 或 反 省 思 考 所 產 生 的 複 雜 產 品, 亦 是 人 對 於 某 事 的 想 法 和 信 念 的 總 和, 王 美 芬 熊 召 弟 ( 民 84) 亦 指 出 conception 是 對 某 一 領 域 的 事 件 裡 的 一 組 類 別 (categories) 或 稱 之 為 概 念 (concept) 及 其 相 互 間 聯 繫 (link) 的 思 考 面 質, 而 迷 思 概 念 (misconception) 就 是 這 些 連 繫 被 錯 置 或 漏 失 而 形 成 與 科 學 社 群 不 同 的 概 念, 從 科 學 發 展 的 角 度 來 看, 這 些 概 念 雖 然 未 臻 純 熟 完 備, 但 卻 是 理 解 科 學 知 識 的 重 要 心 理 歷 程, 對 於 科 學 概 念 的 學 習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義 而 針 對 教 室 中 迷 思 概 念 的 產 生,Trowbridge 和 Mintzes(1988) 透 過 觀 察 整 體 情 境 脈 絡 的 研 究, 得 到 下 列 發 現 :1. 學 習 者 在 小 時 候, 即 可 以 有 系 統 的 說 明 其 對 於 自 然 事 物 的 複 雜 觀 念, 但 常 是 不 合 科 學 的 想 法 2. 這 些 觀 念 是 十 分 穩 定 的, 即 使 在 完 善 的 教 育 後 亦 難 改 變 3. 學 生 時 常 注 意 到 科 學 課 程 進 行 中, 教 師 認 為 不 重 要 或 偶 發 的 事 件 4. 學 生 在 經 過 科 學 課 程 的 學 習 後, 所 得 之 推 斷 與 結 論 常 與 教 師 所 預 期 的 結 果 有 相 當 程 度 的 差 異 5. 機 械 式 的 學 習 歷 程 在 科 學 教 室 中 仍 相 當 普 遍, 導 致 學 生 的 概 念 無 法 無 法 深 留 腦 中, 遇 到 新 問 題 時 無 法 解 決 四 動 物 生 殖 概 念 相 關 研 究 在 我 國 小 學 自 然 科 學 課 程 中, 生 物 學 的 概 念 佔 有 相 當 大 的 比 例, 其 中 又 以 學 生 日 常 生 活 經 驗 中 所 熟 悉 的 動 物 相 關 概 念 為 多, 而 生 物 概 念 之 設 計, 即 以 生 物 類 別 開 始, 而 後 往 下 發 展 動 物 植 物 哺 乳 類 鳥 類 魚 類 及 昆 蟲 等 次 級 類 別 概 念, 生 命 屬 性 也 隨 之 由 生 長 開 始, 而 後 發 展 成 呼 吸 生 殖 及 細 胞 組 成 等 生 命 屬 性 ( 陳 世 輝 林 秀 瓊, 民 82), 課 程 安 排 是 希 望 藉 由 循 序 漸 進 的 過 程, 先 引 導 學 生 認 識 各 種 動 物 的 外 在 特 徵 生 長 環 境 習 性 等, 再 歸 納 出 其 中 的 相 似 與 相 異 處, 學 習 將 動 物 進 行 多 層 次 的 分 類, 進 而 成 為 學 習 遺 傳 與 演 化 的 基 礎, 因 此 分 類 的 過 程 技 能 訓 練 對 於 學 習 整 體 生 物 學 相 關 概 念 的 架 構 組 織 有 相 當 大 的 影 響, 根 據 研 究 顯 示, 在 10 至 15 歲 的 紐 西 蘭 學 生 中, 有 一
9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581 半 以 上 學 生 對 於 動 物 分 類 的 直 觀 想 法 是 以 棲 息 地 作 為 分 類 準 則, 除 此 之 外 尚 有 腳 數 體 型 大 小 體 被 皮 毛 聲 音 等 (Bell,1981), 這 些 想 法 說 明 了 學 生 很 容 易 從 外 在 最 直 接 所 能 觀 察 到 的 生 活 環 境 與 接 觸 到 的 外 型 特 徵 來 對 動 物 進 行 分 類, 而 這 些 特 徵 也 同 時 呈 現 出 所 有 動 物 共 同 具 有 的 生 命 現 象 所 謂 生 命 現 象, 是 指 包 括 新 陳 代 謝 生 長 生 殖 感 應 及 運 動 等 動 植 物 皆 具 有 的 生 物 特 徵, 有 趣 的 是 當 以 生 命 現 象 作 為 動 物 分 類 的 高 層 次 類 目 時, 可 以 發 現 動 物 有 著 共 同 的 生 物 屬 性, 卻 又 同 時 以 各 種 不 同 的 多 樣 面 貌 呈 現, 牠 們 皆 會 運 動, 但 運 動 方 式 不 盡 相 同 ; 皆 會 生 長, 但 體 型 外 貌 卻 各 不 相 同, 學 生 在 學 習 分 類 時, 必 須 瞭 解 彼 此 之 間 的 關 聯 屬 性 與 分 類 層 次, 對 於 整 體 的 動 物 概 念 才 能 有 更 清 晰 的 認 識, 然 而 在 學 生 所 能 直 覺 意 識 到 動 物 的 各 種 屬 性 當 中, 生 殖 往 往 是 最 少 被 提 及, 有 時 甚 至 是 被 忽 略 的 概 念 Trowbridge 和 Mintzes 於 1988 年 曾 以 跨 年 齡 的 研 究 方 式, 探 討 學 生 的 動 物 分 類 能 力, 其 研 究 樣 本 分 別 來 自 小 學 中 學 大 學 的 學 生 共 468 人, 以 之 前 (1985) 的 研 究 作 基 礎, 以 臨 床 晤 談 分 類 工 作 選 擇 簡 答 等 方 式 為 研 究 工 具, 探 究 學 生 對 動 物 概 念 之 理 解 脊 椎 與 無 脊 椎 動 物 之 區 別 及 分 類 之 基 準 等, 結 果 亦 發 現 學 生 對 動 物 的 想 法 仍 相 當 受 到 侷 限, 存 有 相 當 多 另 有 概 念, 特 別 是 在 哺 乳 類 動 物 方 面, 對 於 生 物 特 徵 的 理 解 十 分 薄 弱, 尤 其 在 學 生 自 由 陳 述 的 各 種 特 徵 中, 小 學 生 中 能 直 覺 想 到 生 殖 者, 比 例 竟 然 為 零, 隨 著 年 齡 增 長, 其 比 例 雖 有 提 高, 卻 仍 是 寥 寥 可 數, 即 使 是 大 學 主 修 生 物 者, 亦 只 有 三 成 之 比 例 從 生 物 分 類 學 的 角 度 而 言, 生 殖 既 為 生 物 生 命 現 象 之 重 要 特 徵, 且 為 物 種 生 命 得 以 延 續 的 關 鍵, 在 分 類 學 上 亦 有 其 一 定 意 義, 但 學 生 在 一 般 性 歸 類 分 組 的 情 況 下, 常 不 易 聯 想 到 以 生 殖 為 動 物 之 區 分 準 則, 是 否 由 於 對 動 物 本 身 的 概 念 建 立 並 不 完 全, 抑 或 是 動 物 生 殖 類 型 的 相 關 資 訊 不 夠, 導 致 學 生 在 分 類 動 物 時 無 法 將 相 關 概 念 加 以 連 結, 在 學 習 以 生 殖 為 分 類 基 準 進 行 二 級 甚 至 以 上 的 分 類 發 生 困 難, 其 中 緣 由 值 得 加 以 深 入 探 討 皮 亞 傑 認 為 生 殖 概 念 的 發 展 需 經 過 前 人 為 化 階 段 人 為 化 階 段 與 自 然 階 段 等 三 步 驟, 但 亦 有 文 獻 顯 示, 兒 童 對 於 人 類 生 殖 概 念 的 形 成, 與 皮 亞 傑 所 提 出 之 階 段 理 論, 略 有 出 入,Kreitler 與 Kreitler(1966) 針 對 185 名 約 4~5 歲 幼 兒 進 行 性 別 與 出 生 的 研 究 雖 未 見 人 為 化 階 段, 卻 發 現 幼 童 心 中 認 為 胎 兒 的 生 命 起 源 主 要 有 從 媽 媽 吃 的 食 物 來 的 本 來 就 在 媽 媽 肚 子 裡 被 媽 媽 吞 下 去 等 想 法, 對 從 哪 出 生? 的 想 法 則 有 從 肚 子 剪 開 性 器 肚 臍 等, 而 對 父 親 所 扮 演 的 角 色, 多 為 餵 食 幫 忙 取 出 胎 兒 等 被 動 的 地 位, 此 點 與 皮 亞 傑 自 然 階 段 先 承 認 母 親, 才 認 定 父 親 之 說 法 甚
10 582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為 相 符 其 他 尚 有 Conn(1947) Nagy(1953a, 1953b) Moore 和 Kendall(1971) Berstein 和 Cowan(1975) 的 研 究, 主 要 是 針 對 人 的 生 殖 概 念 研 究 國 內 學 者 施 惠 於 民 國 八 十 年 代 初, 曾 針 對 國 小 學 生 動 物 生 殖 類 型 所 產 生 的 迷 思 概 念, 以 開 放 式 紙 筆 測 驗 臨 床 晤 談 組 織 概 念 構 圖 等 方 法 進 行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此 類 迷 思 概 念, 在 卵 生 胎 生 卵 胎 生 三 者 之 中, 以 卵 胎 生 的 迷 思 情 形 最 為 嚴 重, 迷 思 概 念 包 括 : 客 體 屬 性 和 動 物 生 殖 類 型 客 體 的 分 類 兩 方 面, 其 原 因 可 能 來 自 :(1) 學 生 們 對 胚 胎 發 育 營 養 來 源 的 認 知 困 難 (2) 學 生 對 校 外 的 資 訊 解 碼 的 偏 差 (3) 不 正 確 的 教 學 過 程 誤 導 而 產 生 教 材 內 容 方 面, 由 於 卵 生 胎 生 卵 胎 生 是 屬 人 為 的 分 類 方 式, 經 由 學 校 課 程 中 學 習 得 來 的 分 類 概 念, 因 此 迷 思 概 念 形 成 的 主 因 與 學 校 的 教 學 方 式 有 密 切 的 關 連, 故 而 教 材 敘 述 不 夠 完 整 設 計 不 夠 嚴 謹 均 可 能 為 產 生 迷 思 概 念 的 誘 因 參 研 究 方 法 本 研 究 之 目 的 為 探 究 國 小 學 生 對 動 物 生 殖 概 念 之 想 法, 主 要 是 以 半 結 構 式 試 題 及 晤 談 收 集 資 料, 樣 本 取 自 台 北 嘉 義 與 台 東 三 區 國 小 四 年 級 生 (n=100), 六 年 級 生 (n=101), 並 晤 談 學 生 ( 每 年 級 各 36 人, 男 女 亦 各 半 ), 根 據 施 測 所 得 結 果 歸 納 探 討 學 生 有 關 動 物 生 殖 觀 而 選 取 四 六 年 級 生 之 理 由, 是 現 行 課 程 中 有 關 生 物 的 生 殖 章 節 是 放 在 五 年 級, 故 以 學 習 前 ( 四 年 級 ) 和 學 習 後 ( 六 年 級 ) 的 學 生 為 對 象, 來 收 集 其 自 然 想 法, 以 避 免 流 於 課 堂 學 習 的 成 就 檢 核 一 研 究 程 序 本 研 究 以 半 結 構 式 問 卷 為 主 要 研 究 工 具, 研 究 歷 程 共 分 四 階 段 進 行, 分 別 為 準 備 階 段 工 具 發 展 階 段 施 測 階 段 與 資 料 分 析 階 段, 研 究 主 要 參 考 Treagust(1988) 對 雙 層 選 擇 試 題 的 設 計, 部 份 流 程 各 階 段 之 研 究 步 驟 詳 述 如 後 : ( 一 ) 準 備 階 段 首 先 要 確 定 研 究 內 容 的 範 圍, 以 中 小 學 課 程 內 容 為 主 軸 發 展, 是 本 研 究 的 啟 動 者 1. 收 集 相 關 資 料 與 文 獻 探 討 收 集 目 前 國 內 外 中 小 學 有 關 動 物 生 殖 概 念 之 相 關 課 程 內 容 資 料, 包 含 現
11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583 行 國 民 小 學 自 然 課 本 1 至 12 冊 國 民 小 學 道 德 與 健 康 1 至 12 冊 國 民 中 學 高 中 生 物 課 本 及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之 教 材 綱 要 與 美 國 之 2061 指 標 等 而 近 期 科 學 文 獻 如 複 製 生 物 基 因 工 程 等 相 關 議 題 亦 在 文 獻 收 集 之 列, 以 期 問 題 設 計 能 與 學 生 日 常 生 活 結 合 ( 二 ) 確 立 動 物 生 殖 概 念 命 題 知 識 敘 述 Treagust(1988) 建 議 就 研 究 主 題 的 內 容, 歸 納 出 包 含 在 此 一 特 定 領 域 內 的 知 識, 並 將 其 中 的 概 念 逐 項 條 列 出 來, 以 確 定 命 題 之 範 圍 動 物 生 殖 為 一 複 合 概 念, 分 別 由 動 物 與 生 殖 二 個 概 念 結 合 而 成, 生 殖 (reproduction) 或 稱 繁 殖, 為 生 物 之 重 要 生 理 特 徵 之 一, 意 指 生 物 產 生 新 個 體 的 生 命 現 象, 其 主 要 意 義 有 二 : 新 個 體 的 產 生 與 種 的 延 續 鑒 於 生 物 之 種 類 繁 多, 為 使 主 題 概 念 單 純 化, 本 研 究 在 選 擇 概 念 時, 主 要 聚 焦 於 學 生 對 一 般 動 物 的 生 殖 概 念 動 物 生 殖 的 相 關 核 心 概 念 分 為 :(1) 生 殖 對 生 物 的 重 要 性,(2) 生 殖 的 定 義,(3) 動 物 生 殖 的 特 徵,(4) 動 物 生 殖 方 式 的 區 分 及 (5) 環 境 因 素 對 動 物 生 殖 的 影 響, 以 此 發 展 之 命 題 知 識 陳 述 如 表 3-1 表 3-1 動 物 生 殖 的 命 題 知 識 陳 述 與 問 卷 佈 題 主 概 念 命 題 敘 述 半 結 構 式 問 卷 (A) 生 殖 A-1 生 物 來 自 生 物 的 定 義 1 (B) 生 殖 B-1 生 殖 是 生 物 的 特 徵 之 一 2 對 生 物 的 B-2 生 殖 具 有 產 生 新 個 體 及 延 續 種 族 的 重 大 貢 重 要 性 獻 ( 生 殖 對 生 物 具 有 雙 重 意 義 ) (C) 動 物 C-1 有 性 生 殖 是 由 兩 個 不 同 配 子 受 精 成 受 精 卵 的 生 殖 的 特 過 程 3 徵 C-2 有 性 生 殖 的 過 程 有 減 數 分 裂 及 受 精 4-2 C-3 新 個 體 發 育 過 程 依 賴 母 體 血 液 者 為 胎 生 依 賴 受 精 卵 的 卵 黃 者 為 卵 生 或 卵 胎 生 C-4 胎 生 動 物 的 個 體 較 卵 生 或 卵 胎 生 動 物 個 體 存 活 率 高 的 原 因 是 胎 兒 受 到 母 體 適 當 的 保 護 C-5 動 物 行 有 性 生 殖 時, 由 求 偶 至 配 子 結 合 完 成 產 生 後 代 的 各 種 表 現 稱 為 生 殖 行 為 例 如 求 偶 育 幼 晤 談 工 具 ppt 檔 案 圖 卡 訪 談 腳 本
12 584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D) 動 物 生 殖 方 式 的 區 分 C-6 生 殖 行 為 可 以 確 保 物 種 的 延 續 4-2 D-1 動 物 的 受 精 方 式 可 分 為 體 內 與 體 外 受 精 圖 卡 D-2 陸 生 動 物 只 能 以 體 內 受 精 方 式 進 行 圖 卡 D-3 大 部 份 水 生 及 兩 生 動 物 是 以 體 內 受 精 的 方 式 進 行 圖 卡 D-4 動 物 的 受 精 卵 發 育 形 式 有 三 種 : 卵 生 ( 如 鳥 類 ) 卵 胎 生 ( 如 大 肚 魚 ) 胎 生 ( 如 人 類 ) 圖 卡 (E) 環 境 E-1 環 境 因 素 影 響 生 物 的 生 殖 4-3 因 素 對 動 物 生 殖 的 影 響 E-2 生 物 科 技 可 以 改 變 生 物 的 生 殖 方 式 產 生 新 個 體 的 方 法 ( 如 桃 麗 羊 ) 4-1 ( 三 ) 建 立 整 體 概 念 架 構 圖 Treagust(1988) 建 議 將 與 研 究 主 題 相 關 的 概 念, 畫 出 階 層 式 的 概 念 圖, 研 究 者 可 利 用 概 念 之 間 彼 此 的 關 連 性, 思 考 選 為 診 斷 評 鑑 的 關 鍵 概 念 本 研 究 則 配 合 學 科 專 家 及 資 深 科 學 教 師 發 展 中 小 學 課 程 動 物 生 殖 整 體 之 概 念 架 構 圖 ( 附 錄 一 ), 其 目 的 在 確 立 相 關 概 念 知 識 之 連 結, 以 利 後 續 問 題 之 設 計 工 作, 參 考 資 料 除 了 係 由 中 小 學 教 科 書 中 之 課 程 內 容 發 展 出 具 效 度 的 命 題 知 識 敘 述 外, 並 參 考 施 惠 之 專 家 動 物 生 殖 概 念 結 構 圖 ( 民 82 民 85) 黃 台 珠 設 計 之 概 念 圖 ( 民 84) 與 楊 榮 祥 所 著 動 物 的 生 殖 ( 民 67) 一 書 二 工 具 發 展 階 段 ( 一 ) 半 結 構 式 問 卷 利 用 命 題 知 識 陳 述, 架 構 出 概 念 圖, 以 確 實 聯 繫 出 整 體 的 概 念 關 之 後, 設 計 半 結 構 式 問 卷 為 工 具 問 題 的 設 計 則 是 依 照 動 物 生 殖 的 相 關 概 念 加 以 發 展, 以 瞭 解 學 生 對 概 念 的 熟 悉 程 度, 另 以 動 植 物 石 頭 等 圖 片, 以 powerpoint 方 式, 出 現 在 影 幕 上 及 另 以 侏 儸 紀 公 園 的 影 片 型 態, 放 映 給 學 生 做 為 故 事 情 境, 以 學 生 在 試 卷 上 就 適 當 答 案 做 回 答 ( 附 錄 二 ) ( 二 ) 晤 談 工 具 晤 談 工 具 係 設 計 與 半 結 構 式 問 卷 類 似 的 問 題, 做 不 同 方 式 的 探 掘, 來 確 立 研
13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585 究 者 的 假 設 選 取 共 72 位 學 生, 每 年 級 36 位, 男 女 各 半, 進 行 個 別 晤 談, 晤 談 之 目 的 除 為 確 定 學 生 想 法 與 其 作 答 之 結 果 一 致, 並 針 對 部 分 問 題, 探 討 學 生 可 能 之 概 念 架 構, 故 選 取 之 原 則 以 問 卷 作 答 中 看 法 具 普 遍 代 表 性, 或 研 究 者 認 為 需 以 口 語 詳 述 作 答 理 由 以 深 入 瞭 解 其 想 法 之 學 生 為 主 ( 附 錄 三 ) 進 行 晤 談 時, 是 由 三 位 研 究 者 分 別 負 責 四 位 學 生 的 訪 談 工 作 三 資 料 處 理 與 分 析 本 研 究 所 收 集 到 之 資 料 主 要 可 分 為 問 卷 晤 談 兩 方 面, 問 卷 與 晤 談 之 資 料 主 要 作 為 學 生 學 習 概 念 過 程 中 之 重 要 紀 錄 ( 一 ) 登 錄 概 念 與 歸 類 將 問 卷 中 學 生 每 一 題 之 作 答, 依 題 次 登 錄 後, 核 對 原 問 題 設 計 時 之 概 念 編 號, 再 針 對 其 中 之 概 念 加 以 歸 類 分 析, 並 以 次 數 分 配 和 百 分 比 統 計, 瞭 解 學 生 在 動 物 生 殖 方 面 迷 思 概 念 之 分 佈 情 形 符 號 是 以 n 代 表 個 數,p 代 表 百 分 比, 其 中 n 4 是 代 表 四 年 級 學 生 人 數, 而 p 6 是 代 表 六 年 級 學 生 所 佔 的 百 分 率 ( 二 ) 晤 談 資 料 分 析 1. 編 碼 分 析 : 晤 談 過 程 中 均 予 以 錄 音, 再 進 行 轉 錄, 謄 寫 為 逐 字 稿, 找 出 其 中 有 興 趣 研 究 的 主 要 元 素 或 關 鍵 性 談 話, 利 用 編 碼, 來 鑑 定 主 要 元 素 的 出 現 與 否, 方 便 比 對 工 作 進 行 2. 描 述 分 析 : 描 述 狀 況, 而 不 說 明 資 料 內 隱 含 結 構 的 推 論, 僅 重 視 被 晤 談 者 言 談 的 表 面 結 構 及 表 達 的 意 義 3. 解 釋 分 析 : 研 究 者 以 推 理 來 闡 明 被 晤 談 者 語 意 推 理 的 深 層 結 構, 即 利 用 研 究 對 象 的 口 語 資 料, 推 理 出 其 知 識 結 構 運 作 的 歷 程 作 者 主 要 是 以 描 述 為 主 編 碼 為 輔 之 分 析 方 式, 突 顯 出 可 供 課 程 研 究 人 員 或 科 教 研 究 者 參 考 的 觀 點 ; 對 部 份 觀 點, 作 者 則 以 個 人 理 論 參 考 文 獻 以 作 為 解 釋 分 析 時 推 理 的 根 據 肆 結 果 與 討 論
14 586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一 生 殖 的 定 義 -- 生 物 來 自 生 物 談 到 生 殖 的 定 義, 應 該 從 生 物 的 起 源 思 考 起 有 關 生 物 的 來 源, 由 歷 史 看 來, 在 十 九 世 紀 以 前, 大 部 份 的 人 都 相 信 生 物 可 以 由 無 生 物 變 成, 或 由 一 種 生 物 可 以 轉 變 成 另 一 種 生 物, 這 些 學 說 被 稱 為 無 生 源 論 或 異 生 源 論 在 平 常 人 類 使 用 的 術 語, 包 括 : 無 中 生 有 腐 草 化 螢 腐 肉 生 蛆 等 的 說 法, 被 當 今 科 學 家 視 為 由 於 觀 察 不 週 所 致 ( 諸 亞 儂, 民 80) 在 此 次 半 結 構 式 問 卷 的 第 一 題 的 第 一 子 題 王 明 由 冰 箱 拿 出 的 一 小 袋 土 司, 放 在 餐 桌 上 數 日 後, 有 些 土 司 片 發 霉 了, 請 問 這 些 霉 是 什 麼? 第 二 子 題 它 是 怎 麼 來 的?, 主 要 是 針 對 學 童 對 生 物 來 自 生 物 的 觀 念, 而 逐 漸 引 入 探 究 學 童 對 動 物 的 生 殖 的 一 些 看 法 本 題 的 構 想 源 自 小 學 自 然 科 老 師 的 經 驗, 因 為 有 關 麵 包 發 霉 橘 子 發 霉 是 日 常 生 活 中 常 見 的 現 象, 而 學 校 裡 的 課 程, 不 管 是 目 前 ( 民 國 90 年 ) 在 六 年 級 唸 書 的 學 童 所 接 受 的 六 十 四 年 課 程 標 準 的 教 材, 或 是 目 前 一 至 五 年 級 接 受 八 十 二 年 課 程 標 準 課 程 學 習 的 學 童, 其 自 然 科 教 材 皆 有 類 似 發 霉 的 研 究 問 題 在 六 十 四 年 的 課 程 標 準, 自 然 科 學 習 特 別 強 調 科 學 過 程 技 能 的 培 養, 因 此 要 學 生 能 鑑 定 出 影 響 發 霉 的 變 因, 並 藉 鑑 定 的 變 因, 可 以 用 土 司 能 否 發 霉 作 為 驗 證 操 縱 變 因 的 正 確 性 因 此 大 多 數 教 室 的 教 學, 會 流 於 學 生 來 培 養 一 塊 發 霉 的 土 司, 學 過 此 章 節 的 學 生, 若 問 他 為 什 麼 麵 包 會 發 霉?, 他 的 答 案 將 與 我 們 一 般 大 人 一 樣 : 水 陰 暗 土 司, 至 於 他 們 在 顯 微 鏡 下 看 的 往 往 只 是 一 團 團 黑 茸 茸 的 東 西 學 童 知 不 知 道 它 們 是 生 物? 它 們 的 面 積 由 小 變 大, 是 生 殖 作 用 所 影 響, 它 們 的 來 源 是 空 氣 中 已 有 它 們 遺 傳 基 因 的 孢 子, 或 就 是 他 們 曾 在 顯 微 就 下 層 看 到 的 一 顆 顆 橢 圓 形 的 稱 為 孢 子 的 東 西 產 生, 以 後 就 長 出 一 條 條 的 菌 絲 有 關 黑 黴 菌 的 生 活 史, 大 概 要 在 國 中 或 高 中 才 會 詳 細 敘 述, 然 而 在 小 學 階 段, 學 校 正 式 課 程 中 已 有 讓 孩 子 透 過 做 中 學 獲 得 概 念 的 學 習 機 會, 然 而 如 果 沒 有 教 師 刻 意 將 此 之 間 的 關 係 作 番 引 導, 學 生 是 否 會 犯 了 認 為 發 霉 的 主 要 因 素 在 於 水 土 司, 而 疏 忽 了 水 土 司 或 陰 暗 等 只 是 影 響 黑 黴 菌 生 長 的 環 境 因 素 而 已 參 與 此 次 半 結 構 式 問 卷 者, 小 四 學 生 共 有 100 人, 小 六 學 生 共 有 101 人 對 於 第 一 題 第 一 子 題 的 回 答, 計 分 為 三 個 歸 類 :(1) 黴 菌 (n 4 =18 人,p 4 =18%;n 6 =45 人,p 6 =45%);(2) 其 他 生 物 ( 包 括 細 菌 病 菌 病 毒 害 蟲 等 )(n 4 =73 人,p 4 =73%; n 6 =43 人,p 6 =43%), 以 及 (3) 髒 東 西 (n 4 =1,p 4 =1%;n 6 =6 人,p 6 =6%), 其 中 小 四 學 生 約 有 7 人, 而 小 六 學 生 只 有 1 人 未 做 答 或 答 為 我 不 知 道 ( 圖 4-1) 由 圖 4-1, 可 以 看 出 這 群 受 試 者, 無 論 是 否 學 過 黴 菌, 多 數 人 對 於 霉, 是 平 常
15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587 較 常 說 的 細 菌 病 菌 等, 有 關 於 黴 菌 也 許 平 常 嘴 上 較 少 這 麼 用 此 名 詞, 故 四 六 年 級 生 只 是 缺 乏 名 義 的 科 學 素 養 (nominal science literacy) 而 已 至 於 能 否 說 是 留 在 異 生 源 論 階 段, 應 進 一 步 以 其 他 研 究 工 具 來 驗 證, 在 此 上 無 法 推 證 之 百 分 比 黴 菌 其 他 生 物 髒 東 西 四 年 級 生 六 年 級 生 圖 4-1 學 生 對 麵 包 發 霉 起 源 的 說 法 至 於 第 二 子 題 的 回 答, 計 分 為 (1) 黴 菌 孢 子 (n 4 =3 人,p 6 =3%;n 6 =38 人, p 6 =38%);(2) 潮 濕 (n 4 =23 人,p 4 =23%;n 6 =31 人,p 6 =31%);(3) 接 觸 空 氣 (n 4 =24 人,p 4 =24%;n 6 =14 人,p 6 =14%);(4) 細 菌 產 生 的 (n 4 =11 人,p 4 =11%;n 6 =8 人,p 6 =8%); 以 及 其 它 的 答 案, 例 如 : 果 醬 土 司 沒 放 到 冰 箱 放 太 久 發 酵 蒼 蠅 / 蚊 子 產 生 的 等, 但 這 些 人 數 僅 為 1 人 而 已 ( 圖 4-2) 由 圖 4-2 可 知, 在 尚 未 學 過 黴 菌 之 前, 四 年 級 生 幾 乎 不 會 用 黴 菌 孢 子 此 名 詞 ; 而 六 年 級 生 中 約 38% 學 生 會 答 出 空 氣 中 的 黴 菌 孢 子 至 於 其 他 的 答 案 就 諸 如 : 潮 濕 接 觸 空 氣, 然 而 這 些 答 案 也 不 能 說 錯, 只 能 說 這 些 回 答 不 夠 完 整, 若 能 進 一 步 做 晤 談, 或 許 對 研 究 者 原 先 設 計 題 目 時 的 假 設 部 份 學 生 尚 留 在 無 生 源 論 者 異 生 源 者 的 階 段, 可 以 做 更 充 分 的 支 持 晤 談 時, 有 位 四 年 級 生 說 : 因 為 土 司 成 分 發 酵 了, 然 後 變 成 一 些 微 細 菌, 像 這 些 然 後 變 成 了 一 些 微 細 菌 聽 來 較 偏 向 異 生 源 論 者 觀 點 100 百 分 比 黴 菌 孢 子 潮 濕 接 觸 空 氣 細 菌 產 生 的 四 年 級 生 六 年 級 生 圖 4-2 學 生 對 黴 菌 來 源 之 說
16 588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二 生 殖 是 生 物 的 特 徵 之 一 所 有 的 生 物, 都 具 有 若 干 共 同 的 特 徵, 我 們 可 以 藉 著 這 些 特 徵 來 區 別 生 物 與 無 生 物 諸 亞 儂 ( 民 80,p3-p5) 就 列 出 (1) 細 胞,(2) 生 長,(3) 壽 命,(4) 生 殖,(5) 遺 傳,(6) 適 應, 及 (7) 感 應 等 七 個 生 物 共 有 之 特 徵 但 在 進 行 本 研 究 前 的 預 試, 發 現 縱 使 生 殖 是 生 物 之 主 要 代 代 延 續 的 最 重 要 的 生 殖 功 能, 但 能 夠 說 出 生 殖 是 生 物 的 重 要 特 徵 的 人 數 不 多, 或 者 能 想 到 生 殖 時, 在 排 序 上 亦 是 相 當 後 面 才 想 到 的 本 問 卷 的 第 二 題 主 要 是 測 試 生 殖 在 受 試 者 對 生 物 特 徵 的 印 象 地 位 在 半 結 構 式 問 卷, 利 用 包 括 : 玫 瑰 松 樹 水 筆 仔 鍬 形 蟲 獅 子 企 鵝 斑 澤 蛙 獼 猴 及 蛇 的 九 張 圖 片, 請 學 生 列 出 共 同 特 性 有 哪 些, 一 般 而 言, 學 生 約 寫 兩 個 左 右, 答 案 包 括 有 生 命 會 長 大 會 呼 吸 要 喝 水 生 病 等, 研 究 者 於 本 題 僅 做 兩 個 歸 類, 凡 是 在 其 特 性 中 列 有 生 殖 的 為 一 類, 另 外 就 是 沒 有 寫 生 殖 的 為 另 一 類 四 年 級 生 在 其 答 案 中, 寫 到 會 生 蛋, 生 寶 寶, 產 生 後 代 與 生 殖 有 關 的 人 數 有 6 人 (6%), 六 年 級 生 在 其 答 案 寫 出 會 繁 殖, 產 生 下 一 代 者 有 37 人 (37%) 除 此 之 外, 於 半 結 構 式 問 卷 測 試 完 後, 每 次 在 選 取 受 試 的 班 級 各 取 男 生 6 人 女 生 6 人 參 與 晤 談 總 共 參 與 晤 談 的 學 生, 四 年 級 生 六 年 級 生 各 有 36 人, 每 次 晤 談 時 是 由 三 位 研 究 者 分 別 對 四 位 學 生 進 行 施 測 首 先 發 放 給 受 試 者 每 人 一 套 12 種 動 物 的 圖 片 ( 包 括 : 獅 子 椿 象 蛇 紅 燕 鷗 面 天 樹 蛙 蚯 蚓 人 類 松 鼠 大 肚 魚 鴨 嘴 獸 烏 龜 鵝 ), 請 他 們 自 訂 一 準 則, 將 這 些 動 物 分 成 幾 群, 會 發 現 第 一 次 就 依 生 殖 方 式 來 做 分 類 標 準 者, 四 年 級 生 24 人 中 有 7 人 次 (19%), 六 年 級 生 則 出 現 18 人 次 (50%) 第 二 次 則 請 每 組 的 四 位 同 學 共 同 來 決 定, 再 做 不 同 的 分 類, 出 現 以 生 殖 為 基 準 的 次 數 佔 總 次 數 的 百 分 比 為 何 登 記 之 四 六 年 級 各 有 6 群 團 體, 四 年 級 生 6 個 4 人 小 組 團 體 中 僅 1 個 (11%) 團 體 討 論 以
17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589 生 殖 為 準 來 分 群, 而 六 年 級 生 則 在 6 個 團 體 中 有 4 個 團 體 (44%) 提 出 以 生 殖 做 準 則 ( 圖 4-3) 百 分 比 四 年 級 六 年 級 0 問 卷 個 別 ( 晤 談 ) 分 組 ( 晤 談 ) 圖 4-3 學 生 主 動 提 出 生 殖 是 生 物 特 徵 之 百 分 率 無 論 由 半 結 構 式 問 卷 的 試 測 以 及 晤 談 的 結 果, 與 Mintzes,Trowbridge, Arnaudin 和 Wandersee(1991) 的 發 現 類 似, 學 生 者 對 概 念 學 習 的 問 題 有 窄 化 (undergeneralize) 的 趨 勢, 是 以 有 限 的 (limited) 或 相 當 受 限 制 的 (highly restricted) 的 觀 點 來 看 生 物 界 為 動 物 下 定 義 時, 與 年 級 較 沒 關 係 的 是 動 物 會 動 住 在 森 林 裡 有 腳, 只 有 年 齡 較 大 的 孩 子, 會 提 到 呼 吸 和 生 殖 在 我 們 的 晤 談 裡, 就 發 現 四 年 級 生 較 常 以 生 活 的 環 境 -- 水 陸 空 運 動 方 式 -- 爬 游 飛 還 有 以 脾 氣 -- 溫 和 凶 猛 食 性 -- 肉 食 草 食 雜 食 體 溫 -- 冷 血 溫 血, 甚 而 有 些 認 為 草 食 性 動 物 的 是 冷 血 動 物, 肉 食 性 動 物 是 溫 血 動 物, 都 是 非 常 有 趣 的 發 現 由 本 研 究 發 現, 能 以 小 學 的 卵 生 胎 生 卵 胎 生 生 殖 形 式 來 區 分 動 物 的 概 念, 比 較 不 容 易 自 然 產 生 三 生 殖 具 有 產 生 新 個 體 的 意 義 在 探 究 學 生 有 關 概 念 的 問 題 時, 常 會 出 現 類 似 說 說 看, 你 覺 得 生 殖 是 什 麼
18 590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意 思 的 問 題, 陳 業 勇 ( 民 90) 的 研 究 指 出 四 年 級 受 測 學 生 (n=18) 約 有 50% 是 以 生 孩 子 作 為 生 殖 的 詮 釋, 而 六 年 級 學 生 (n=24) 則 亦 有 50% 是 以 繁 衍 後 代, 傳 宗 接 代 等 生 殖 對 物 種 的 貢 獻 層 面 來 回 答, 並 且 還 指 出 六 年 級 生 有 21% 認 為 生 殖 即 等 同 於 動 物 的 交 配 行 為, 係 以 生 殖 器 官 的 功 能 來 思 考 生 殖 的 意 義 同 時, 他 亦 發 現 四 年 級 生 約 17% 六 年 級 生 約 4% 認 為 生 殖 和 生 長 是 相 同 意 思 從 陳 業 勇 ( 民 90) 的 研 究, 研 究 群 提 出 的 假 說 是 學 生 會 認 為 有 形 的 交 配 行 為 是 生 殖 最 好 的 解 釋, 因 此 可 能 會 有 些 學 生 認 為 植 物 不 具 生 殖 研 究 群 利 用 電 腦 powerpoint 的 方 式 將 每 個 圖 片 一 一 打 在 螢 幕 上, 包 括 : 水 螅 馬 鈴 薯 蝸 牛 信 天 翁 西 瓜 橘 皮 發 霉 ( 黴 菌 ) 石 頭 落 地 生 根 渦 蟲 苦 瓜 題 目 是 請 看 螢 幕 上 呈 現 的 現 象, 如 果 你 同 意 它 屬 於 生 殖 現 象, 就 在 是 欄 位 上 打 ˇ, 如 果 不 屬 於 生 殖 現 象 就 在 否 欄 位 上 打 ˇ, 如 果 無 法 作 答, 則 在 我 不 知 道 欄 位 上 打 ˇ, 而 後 主 試 者 一 一 放 映 各 張 圖 片, 每 圖 片 約 停 留 20 秒 鐘, 主 試 者 隨 時 注 意 是 否 全 體 已 看 此 圖 片, 並 作 答 完 畢 茲 分 如 下 三 群 ( 一 ) 非 動 物 類,( 二 ) 動 物 類 及 ( 三 ) 非 生 物 類, 先 將 半 結 構 式 問 卷 作 答 狀 況 以 及 晤 談 內 容 列 述 如 下 : ( 一 ) 非 動 物 類 : 馬 鈴 薯 落 地 生 根 西 瓜 苦 瓜 橘 皮 生 霉 受 試 者 認 為 馬 鈴 薯 在 圖 片 表 現 的 現 象 為 生 殖 現 象 者, 四 年 級 生 有 58 人 (58%), 六 年 級 生 有 56 人 (56%); 四 年 級 生 有 41 人 (41%) 認 為 這 不 是 生 殖 現 象, 六 年 級 生 則 有 34 人 (34%); 四 年 級 生 答 為 不 知 道 僅 有 1 人, 而 六 年 級 生 答 不 知 道 的 佔 有 11 人 受 試 者 認 為 圖 片 中 西 瓜 呈 現 的 現 象, 認 為 具 生 殖 現 象 的, 四 年 級 生 有 79 人 (79%), 認 為 不 具 生 殖 現 象 作 用 四 年 級 生 有 20 人 (20%) 六 年 級 生 認 為 由 此 圖 可 判 斷 西 瓜 具 生 殖 現 象 者 有 37 人 (37%), 認 為 不 具 生 殖 者 有 32 人 (32%); 四 年 級 生 答 為 不 知 道 者 僅 1 人, 而 六 年 級 生 答 為 不 知 道 者 居 然 佔 32 人 至 於 對 於 圖 片 上 呈 現 的 兩 個 橘 子 霉 的 分 佈 由 小 變 大, 而 認 為 這 是 生 殖 現 象 的 四 年 級 生 有 61 人 (61%), 認 為 不 是 生 殖 的 學 生 有 34 人 (34%) 六 年 級 生 認 為 黴 菌 表 現 出 生 殖 現 象 的 有 63 人 (63%), 不 是 生 殖 現 象 的 有 34 人 (34%), 在 這 題 答 為 不 知 道 者, 四 年 級 生 有 5 人, 六 年 級 生 有 4 人 對 於 落 地 生 根 的 看 法, 四 年 級 生 答 為 有 生 殖 者 為 88 人 (88%), 僅 有 4 人 答 為 不 知 道,8 人 (8%) 答 為 不 屬 於 生 殖 現 象 而 六 年 級 生 則 答 為 生 殖 現 象 有 86 人 (86%), 有 14 人 (14%) 答 為 不 是 生 殖 現 象, 僅 有 1 人 答 為 不 知 道 最 後 針 對 苦 瓜 的 生 活 史 圖 片, 認 為 苦 瓜 有 生 殖 現 象 的 四 年 級 生 有 85 人
19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591 (85%), 答 為 否 者 13 人 (13%), 不 知 道 者 僅 1 人 六 年 級 生 答 為 是 的 有 62 人 (62%), 答 為 否 的 學 生 有 37 人 (37%), 答 不 知 道 者 為 2 人 ( 圖 4-4) 由 圖 4-4 發 現, 整 體 表 現 四 年 級 同 意 其 為 生 殖 現 象, 合 乎 科 學 思 維 的 百 分 率 反 而 比 六 年 級 生 來 得 高, 尤 其 在 西 瓜 苦 瓜 的 原 圖 是 畫 出 種 子 植 物 花 果 實 的 生 活 史 圖, 六 年 級 生 不 認 為 是 一 種 生 殖 現 象 的 比 例 相 當 高, 而 在 橘 皮 發 霉 上, 四 六 年 級 生 答 為 生 殖 的 比 例 相 仿 百 60 分 比 四 年 級 生 六 年 級 生 20 0 馬 鈴 薯 西 瓜 橘 皮 生 霉 落 地 生 根 苦 瓜 圖 4-4 學 生 同 意 圖 片 呈 現 生 殖 現 象 的 百 分 率 ( 二 ) 動 物 類 : 水 螅 蝸 牛 信 天 翁 渦 蟲 學 生 所 看 到 的 第 一 張 以 powerpoint 打 出 來 的 圖 片 為 水 螅, 主 要 是 呈 現 水 螅 的 出 芽 生 殖 現 象 四 年 級 生 看 到 這 圖 片, 認 為 是 具 有 生 殖 現 象 的 有 95 人, 達 95%, 僅 1 人 答 為 否 ; 六 年 級 生 答 為 是 者 為 86 人, 亦 達 86%, 答 為 否 者 有 14 人, 佔 14%, 至 於 答 為 不 知 道 者 各 年 級 各 有 1 人 至 於 蝸 牛 的 圖 片, 四 年 級 生 有 95 人 (95%) 認 為 呈 現 生 殖 現 象, 有 2 人 答 為 否, 不 知 道 者 僅 1 人 而 六 年 級 生 有 95 人 (95%), 認 為 呈 現 生 殖 現 象 有 4 人 答 為 否, 不 知 道 者 為 1 人 對 於 信 天 翁 的 圖 片, 兩 隻 信 天 翁, 後 來 再 加 上 1 隻 小 信 天 翁, 有 育 幼 之 行 為, 認 為 這 是 生 殖 現 象 者 四 年 級 生 佔 95 人 (95%), 六 年 級 生 佔 78 人 (78%),
20 592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答 為 否 者, 四 年 級 生 有 5 人 (5%), 六 年 級 生 有 10 人 (10%), 不 知 道 者 佔 5 人 關 於 渦 蟲 由 一 個 體 分 成 三 段, 特 別 註 明 自 行 斷 裂, 認 為 這 是 一 種 生 殖 現 象 的 四 年 級 生 有 58 人 (58%), 答 為 否 者 有 41 人 (41%); 六 年 級 生 答 為 是 者 僅 44 人 (44%), 答 為 否 者 為 44 人 (44%); 不 知 道 者 四 年 級 生 僅 1 人, 而 六 年 級 生 卻 有 13 人 (13%) ( 圖 4-5) 百 分 比 四 年 級 生 六 年 級 生 20 0 水 螅 蝸 牛 信 天 翁 渦 蟲 圖 4-5 學 生 認 為 圖 片 呈 現 生 殖 現 象 之 百 分 率 由 圖 4-5, 四 年 級 生 比 六 年 級 生 認 為 這 些 圖 片 呈 現 是 生 殖 現 象 的 人 數 較 多, 尤 其 在 信 天 翁 方 面, 認 為 這 亦 為 生 殖 現 象 的 一 種, 六 年 級 生 對 此 認 為 是 的 要 比 四 年 級 生 來 得 少 ( 三 ) 非 生 物 類 : 石 頭 有 關 石 頭 的 裂 開, 認 為 這 也 算 是 生 殖 的 四 年 級 生 僅 6 人 (6%), 六 年 級 生 為 2 人 (3%), 然 而 六 年 級 生 答 為 不 知 道 者 卻 有 10 人 (10%), 四 年 級 生 只 有 3 人 大 部 份 學 生 認 為 石 頭 不 具 生 命, 所 以 這 只 是 裂 開, 而 不 是 一 種 生 殖 現 象 整 體 而 言, 學 生 的 生 殖 認 知 是 在 有 生 命 原 則 下 有 :(1) 交 配,(2) 生 蛋, (3) 產 生 後 代,(4) 由 母 體 長 出 來,(5) 個 數 越 來 越 多 之 下 等 五 項 原 則, 建 立 對
21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593 以 上 各 圖 區 分 為 屬 於 生 殖 或 不 屬 於 生 殖 的 分 類 原 則 對 於 部 份 生 殖 行 為, 如 : 求 偶 育 幼, 小 學 生 較 不 會 將 其 歸 屬 為 生 殖 現 象 在 植 物 方 面, 除 了 落 地 生 根 之 外, 四 六 年 級 生 對 植 物 呈 現 之 是 否 為 生 殖 現 象 較 欠 缺 把 握 四 卵 生 卵 胎 生 胎 生 就 晤 談 的 發 現, 小 學 生 想 到 以 生 殖 來 做 動 物 圖 卡 的 歸 類 時, 四 六 年 級 學 生 是 以 胎 生 卵 生 卵 胎 生 做 基 準, 而 非 如 國 中 生 的 有 性 生 殖 無 性 生 殖 或 體 內 受 精 體 外 受 精 為 基 準 四 六 年 級 生 對 於 胎 生 的 解 釋, 會 以 屁 股 或 肚 子 生 出 來 的 就 是 胎 生, 而 卵 生 就 是 生 出 蛋 等 來 做 卵 生 卵 胎 生 胎 生 的 定 義 將 四 六 年 級 生 對 於 卵 生 的 說 法, 做 五 個 歸 類 :( 一 ) 產 物 是 蛋 ;( 二 ) 由 蛋 生 出 來 的 個 體 ;( 三 ) 具 孵 化 行 為 ;( 四 ) 胚 胎 養 分 來 源 及 ( 五 ) 其 他 ( 如 : 不 似 哺 乳 類 的 吸 奶 行 為, 以 及 產 出 之 後 要 隔 一 段 時 間 才 會 產 生 新 個 體 ) 整 體 而 言, 晤 談 的 學 生 僅 六 年 級 生 中 出 現 第 四 類, 也 就 是 思 考 到 個 體 發 育 是 由 卵 獲 得 養 分 ( 表 4-1) 表 4-1 四 年 級 生 / 六 年 級 生 的 卵 生 定 義 四 年 級 生 ( 一 ) 產 物 是 蛋 一 生 下 來 就 是 卵 蛋 生 蛋 ( 二 ) 由 蛋 生 出 的 個 體 由 蛋 生 出 來 ( 三 ) 孵 化 行 為 需 要 母 親 抱 卵, 才 會 破 蛋 而 出 六 年 級 生 ( 一 ) 產 物 是 蛋 卵 生 是 生 出 來 是 蛋 卵 生 是 蛋 ( 二 ) 由 蛋 生 出 的 個 體 由 蛋 生 出 來 卵 生 是 生 出 來 有 保 護 膜 卵 生 是 從 一 顆 小 小 的 蛋 長 大 ( 三 ) 孵 化 行 為 蛋 生 出 來 每 天 孵 化 它 卵 生 是 先 生 出 蛋, 然 後 再 孵 化 出 來 *( 四 ) 胚 胎 養 分 來 源 由 卵 中 的 養 分 來 養 孩 子 新 生 命 從 蛋 中 吸 收 營 養 生 長 卵 生 幼 體 靠 蛋 裡 面 蛋 黃 來 維 持 生 命, 等 到 成 長 完 成, 再 破 蛋 而 出
22 594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其 他 卵 生 破 蛋 後, 不 必 吸 奶 其 他 卵 生 是 卵 先 生 出 來, 經 過 一 段 時 間 小 動 物 才 再 生 出 來 (*: 出 現 在 六 年 級 生 ) 至 於 有 關 對 動 物 胎 生 的 認 定, 由 被 訪 談 的 四 六 年 級 學 生 的 回 答 類 型, 分 為 五 個 歸 類 :( 一 ) 產 物 是 個 體 ;( 二 ) 哺 乳 類 ;( 三 ) 可 以 活 動 ;( 四 ) 胚 胎 發 育 階 段 及 ( 五 ) 胚 胎 養 分 之 來 源 至 於 ( 四 ) 和 ( 五 ) 的 說 法 是 至 六 年 級 生 才 出 現 的 ( 表 4-2) 四 年 級 生 表 4-2 四 年 級 生 / 六 年 級 生 的 胎 生 定 義 六 年 級 生 ( 一 ) 產 物 是 個 體 身 體 整 個 生 出 來 剛 生 下 來 就 有 一 個 固 定 的 形 狀 直 接 出 來 一 個 整 體 ( 二 ) 哺 乳 類 胎 生 出 來 需 要 吸 奶 哺 乳 類 ( 三 ) 可 以 活 動 一 生 下 來 就 會 動 吃 東 西 ( 一 ) 產 物 是 個 體 胎 生 是 由 身 體 生 出 來 的 小 孩 胎 生 是 直 接 把 動 物 生 出 來 胎 生 是 母 親 直 接 生 下 來 胎 生 是 直 接 從 肚 子 裡 面 就 生 出 來 胎 生 是 直 接 生 出 來 ( 二 ) 哺 乳 類 胎 生 是 哺 乳 類 ( 三 ) 可 以 活 動 胎 生 是 生 出 來 可 以 行 走 活 動 的 胎 生 是 生 出 來 直 接 可 以 行 走 *( 四 ) 胚 胎 發 育 階 段 孩 子 成 熟 後 才 出 生 胎 生 是 幼 體 在 母 體 裡 面, 等 它 成 長 完 成, 再 由 母 體 生 下 來 *( 五 ) 胚 胎 養 分 來 源 從 母 體 中 吸 收 營 養 生 長 (*: 出 現 在 六 年 級 生 ) 有 關 卵 胎 生 的 定 義, 四 年 級 小 朋 友 多 半 無 法 回 答, 僅 有 少 數 以 身 子 較
23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595 弱 一 陣 子 才 會 走 動 來 猜 答 案 而 六 年 級 學 生 的 答 案 則 可 以 說 眾 說 紛 紜 了 主 要 分 為 ( 一 ) 卵 在 母 體 內 孵 化 成 個 體 ;( 二 ) 生 出 的 個 體 尚 有 卵 ; ( 三 ) 蛋 破 後 生 出 之 個 體 ;( 四 ) 孵 蛋 的 哺 乳 類 等 整 體 而 言, 對 此 方 面 的 概 念 較 陌 生, 也 許 卵 胎 生 的 名 詞 較 少 出 現 在 書 電 視 媒 體 或 普 通 的 談 話 吧! 四 年 級 生 表 4-3 四 年 級 生 / 六 年 級 生 的 卵 胎 生 定 義 六 年 級 生 生 下 來 是 卵, 孩 子 出 來 很 脆 弱 生 出 來 要 一 陣 子 才 會 走 動 ( 一 ) 卵 在 母 體 內 孵 化 成 個 體 孩 子 在 卵 中 成 長, 但 卵 卻 在 母 體 腹 中 生 長 卵 胎 生 卵 在 肚 子 裡 面 孵 化 以 後, 再 生 出 來 卵 胎 生 是 卵 在 母 體 孵 化 一 段 時 間, 等 幼 體 可 自 由 移 動 以 後, 再 由 母 體 生 出 卵 胎 生 是 卵 在 肚 子 內 孵 化 好, 再 生 出 來 卵 胎 生 是 在 母 體 孵 化 再 生 出 來 卵 胎 生 蛋 在 體 內 孵 化 再 生 出 來 ( 二 ) 出 生 的 個 體 尚 有 卵 卵 胎 生 是 生 出 來 還 要 卵 子 卵 胎 生 是 生 出 來 還 有 卵 在 上 面 ( 三 ) 蛋 破 後 出 生 之 個 體 卵 胎 生 是 從 蛋 破 掉 之 後 出 生 ( 四 ) 孵 蛋 的 哺 乳 類 以 孵 蛋 方 式 出 生, 但 它 是 哺 乳 類 至 於 卵 生 動 物 每 次 產 的 卵 的 個 數 很 多, 而 胎 生 動 物 的 後 代 數 量 較 少, 有 什 麼 理 由 可 以 解 釋 這 自 然 現 象 呢? 我 們 以 圖 卡 的 椿 象 及 獅 子 為 導 引, 提 出 為 什 麼 椿 象 一 次 產 生 許 多 卵, 而 獅 子 只 生 一 兩 隻 小 獅 子? 的 問 題, 受 試 者 先 將 解 釋 寫 在 白 紙 上, 而 後 再 說 明 之 研 究 者 以 錄 音 機 錄 音, 並 轉 錄 之 茲 以 下 表 來
24 596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做 四 六 年 級 生 對 此 回 答 的 說 明 由 四 六 年 級 生 的 回 答 中, 各 組 可 歸 類 為 五 項 其 中 前 三 項 相 似, 即 ( 一 ) 卵 / 胎 生 體 積 大 小 ;( 二 ) 以 量 取 勝 ;( 三 ) 卵 / 胎 生 自 衛 能 力 的 差 異 來 說 明 子 代 個 數 多 少 之 理 由, 然 而 四 年 級 學 生 中 亦 有 以 產 物 的 形 狀 會 影 響 母 親 順 產 與 否 來 說 明 個 數 多 少 之 理 由 四 年 級 學 生 的 回 答 會 以 生 物 個 體 ( 如 : 椿 象 ) 的 特 性 來 思 考 此 理 由 至 於 六 年 級 生 中 尚 有 以 生 產 費 力 大 小 與 母 / 親 體 能 否 保 護 幼 體 的 觀 點 來 說 明 子 代 數 量 多 少 之 理 由 ( 表 4-4) 表 4-4 四 年 級 生 / 六 年 級 生 對 卵 生 胎 生 數 量 的 說 法 四 年 級 生 六 年 級 生 ( 一 ) 卵 / 胎 生 體 積 大 小 蛋 比 較 小, 一 次 可 以 生 多 一 點 ; 胎 生 的 小 孩 比 較 大 ( 二 ) 以 量 取 勝 卵 生 的 蛋 易 被 破 壞, 所 以 多 生 一 些, 以 免 絕 種 ( 一 ) 卵 / 胎 生 體 積 大 小 卵 比 較 小, 所 以 生 的 就 比 較 多 胎 生 比 較 大, 所 以 生 的 比 較 少 因 為 卵 比 較 小, 可 以 多 生 一 點 ; 胎 生 動 物 比 較 大, 比 較 難 生 出 來 卵 生 因 為 體 積 比 較 小, 可 以 生 比 較 多 ; 胎 生 體 積 比 較 大, 生 比 較 少 ( 二 ) 以 量 取 勝 卵 要 生 多 一 點, 有 時 候 卵 會 壞 掉, 受 到 撞 擊, 或 者 在 裡 面 就 死 掉, 所 以 要 生 多 一 點 ( 三 ) 卵 生 / 胎 生 自 衛 能 力 ( 三 ) 卵 生 / 胎 生 自 衛 能 力 胎 生 因 為 孩 子 會 動, 比 較 卵 生 的 卵 有 時 候 會 被 其 他 動 物 吃 掉 ; 胎 生 會 不 會 死 亡 自 己 保 護 自 己 比 如 說, 獅 子 會 用 爪 子 保 護 自 己 卵 生 的 動 物 生 下 來 以 後, 父 母 不 會 保 護 他 們, 所 以 要 生 比 較 多 ; 胎 生 生 下 來 父 母 會 保 護 他 們 * 產 物 與 生 產 的 難 易 度 卵 生 的 產 物 是 蛋, 母 親 生 出 來 時 好 生 ; 而 胎 生 動 物 是 形 狀, 所 以 母 親 很 難 過, 一 次 生 一 二 個, 就 * 生 產 所 需 精 力 胎 生 動 物 每 生 一 次 就 要 花 費 很 大 的 力 氣 和 精 力, 如 果 再 生 就 不 行 了 卵 生 就 不 必 花 費 太 大 精 力, 而 且 營 養 是 從 蛋 中 提 供, 才 能 一 次 生 很 多
25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597 生 得 很 少 * 個 體 的 特 性 椿 象 繁 殖 力 強 椿 象 壽 命 短 * 母 體 / 親 體 的 保 護 胎 生 是 把 蛋 放 在 肚 子 裡 面, 有 母 親 的 保 護 比 較 安 全 ; 卵 生 是 蛋 直 接 孵 在 外 面, 破 掉 的 機 率 很 大, 就 多 生 一 點 胎 生 是 幼 體 已 經 在 母 體 完 全 生 長 完 成, 由 母 體 生 出, 已 經 不 太 需 要 保 護 了, 所 以 可 以 存 活 下 來 的 機 率 比 較 大, 但 是 卵 是 因 為 放 在 各 種 地 方, 又 有 各 種 天 敵 可 能 會 把 卵 吃 掉, 所 以 要 更 多 的 數 量 來 維 持 生 活 下 來 的 機 率 卵 生 是 父 母 比 較 沒 有 能 力 保 護 自 己 的 卵, 有 時 候 會 被 其 他 動 物 吃 掉 ; 胎 生 比 較 有 保 護 自 己 兒 子 女 兒 的 能 力 施 惠 ( 民 82) 就 國 小 學 生 對 動 物 生 殖 類 型 ( 卵 生 胎 生 卵 胎 生 ) 提 出 許 多 迷 思 概 念 :( 一 ) 新 生 命 的 初 生 來 源 ;( 二 ) 出 生 型 態 ;( 三 ) 胚 胎 營 養 來 源 ;( 四 ) 構 造 和 功 能 學 生 們 的 眼 見 為 信, 以 看 到 具 體 的 東 西 領 悟 字 面 之 意 義 例 如 : 卵 生, 就 像 母 雞 一 樣, 會 產 出 一 個 雞 蛋, 這 就 是 卵 至 於 胎 生, 就 是 如 人 獅 子, 媽 媽 生 出 的 孩 子 只 是 小 號 的 形 體 而 鮮 少 會 有 如 課 本 上 的 定 義 : 卵 生 代 表 物 體 最 初 的 發 育 乃 是 取 自 於 卵 內 卵 黃 囊 的 營 養 ; 而 胎 生 則 是 胎 兒 的 發 育 營 養 係 取 自 於 母 體 ; 而 卵 胎 生 的 生 物 就 是 胎 兒 最 初 的 發 育 取 自 於 卵 內 之 營 養, 成 熟 後 在 由 母 體 產 出 體 外 五 生 物 科 技 對 生 物 生 殖 影 響 的 可 能 性 針 對 生 物 科 技 對 當 今 生 物 生 殖 之 影 響, 原 本 想 以 桃 麗 羊 為 主 題, 來 探 測 學 生 對 科 技 影 響 生 物 生 殖 的 觀 點, 然 而 在 預 試 時, 發 現 小 學 生 對 此 重 大 發 現 並 無 印 象, 故 改 以 老 少 咸 宜 的 侏 儸 紀 公 園 影 片 為 主 題 的 引 子 本 題 係 先 放 映 侏 儸 紀 公 園 片 段, 約 11 分 鐘, 內 容 係 描 述 一 男 一 女 科 學 家 到 侏 儸 紀 公 園 拜 會 園 主, 看 到 在 白 堊 紀 已 滅 絕 的 腕 龍, 而 且 看 到 的 是 成 群 結 隊 園 主 帶 兩 位 科 學 家 到 展 示 館 去 聽 解 說, 簡 報 中 說 明 了 DNA 建 造 生 命 的 藍 圖, 並 且 報 告 該 園 已 可 製 造 恐 龍 寶 寶, 接 著 他 們 參 觀 實 驗 室, 正 好 看 到 一 個 機 器 手 臂 在 翻 轉 恐 龍 蛋, 而 且 有 一 個 蛋 開 始 破 了 在 這 些 科 學 家 對 話 裡, 侏 儸 記 公 園 不 准 私 生 恐 龍, 數 量 控 制 是 園 裡 的 重 要 安 全 項 目 ; 有 一 位 科 學 家 問 你 如 何 知 道 它 們 不 能 繁 殖?, 另 位 科 學 家 回 答 : 因 為 園 裡 的 動 物 都 是 母 的, 是 精 心 設 計 的 這 之
26 598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後 的 一 連 串 互 相 質 問 之 下, 最 後 有 位 科 學 家 冒 出 一 句 頗 有 哲 學 意 味 的 話 : 生 命 是 奔 放 的, 生 命 會 找 出 路 的 藉 這 影 片 的 提 示, 研 究 群 擬 出 三 個 問 題 :(1) 從 這 部 電 影, 你 認 為 恐 龍 是 怎 麼 產 生 的?(2) 影 片 中 談 到 都 是 母 的 恐 龍 就 無 法 生 出 小 恐 龍, 你 同 意 嗎? 為 什 麼?(3) 根 據 你 所 學 的 科 學 知 識, 你 覺 得 這 部 科 幻 片 會 不 會 成 為 事 實? ( 一 ) 恐 龍 怎 麼 產 生 的? 受 試 者 的 答 案 計 分 四 類 型 :(1) 恐 龍 蛋 孵 化,(2)DNA 產 生,(3) 人 工 繁 殖 及 (4) 交 配 後 生 出 來 其 中 四 年 級 生 回 答 為 恐 龍 蛋 孵 化 的 約 有 49 人 (49%), 六 年 級 生 14 人 (14%); 寫 出 是 DNA 產 生 的 四 年 級 生 有 33 人 (33%), 六 年 級 生 有 60 人 (60%), 多 半 又 都 強 調 從 恐 龍 的 血 中 取 出 DNA 基 因, 就 能 產 生 恐 龍, 至 於 提 到 是 人 工 繁 殖 的, 四 年 級 學 生 未 有 人 提 到, 但 在 六 年 級 生 有 11 人 (15%), 另 外 在 六 年 級 生 有 5 人 (7%) 提 到 交 配 後 生 出 來 的 話 ( 二 ) 影 片 中 談 到 都 是 母 的 恐 龍 就 無 法 生 出 小 恐 龍, 你 同 意 嗎? 為 什 麼? 對 於 這 個 問 題, 同 意 這 句 話 的 四 年 級 生 有 61 人 (61%), 六 年 級 生 有 55 人 (55%), 而 不 同 意 的 四 年 級 生 有 18 人 (18%), 六 年 級 生 有 39 人 (39%) 這 問 題 對 四 年 級 生 而 言, 無 法 作 答 的 約 21 人, 而 對 六 年 級 生 而 言, 則 為 6 人 左 右 在 同 意 者 中, 最 主 要 的 理 由 是 因 為 沒 有 公 的 恐 龍 可 以 交 配 四 年 級 生 有 40 人 (40%), 六 年 級 生 48 人 (48%) 在 不 同 意 者 中 之 理 由, 提 到 用 DNA 製 造 就 不 用 公 恐 龍 了 生 物 會 因 為 環 境 改 變 而 進 化 或 退 化 人 是 萬 能 的 人 類 已 有 複 製 羊 成 功 技 術, 因 此 人 工 繁 殖 可 以 成 功 等 形 形 色 色 的 答 案 ( 三 ) 這 部 科 幻 片 子 是 否 會 成 為 事 實? 認 為 這 部 片 子 或 可 成 為 真 實 的, 四 年 級 生 有 29 人 (29%), 六 年 級 生 有 62 人 (62%), 同 意 者 主 要 理 由 是 認 為 現 在 科 學 進 步, 有 可 能 完 成 這 工 作 至 於 不 認 為 這 部 片 子 會 在 人 類 歷 史 重 現 的, 四 年 級 生 有 61 人 (61%), 六 年 級 生 有 37 人 (37%), 主 要 理 由 認 為 恐 龍 已 經 絕 種, 故 不 可 能 再 次 有 此 現 象 伍 結 論 與 建 議
27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599 如 果 說 人 生 如 戲, 那 麼 在 其 一 生 受 及 正 式 學 校 教 育 的 情 節 裡, 就 如 Schwab (1973) 及 Novak(1998) 所 說 的, 包 含 有 學 習 者 教 師 學 科 知 識 社 會 情 境 以 及 評 量 等 的 重 要 角 色 或 事 件, 而 種 種 之 中, 仍 以 學 習 者 為 最 核 心 Novak 等 (2000) 針 對 學 習 者 而 言, 說 道 : 概 念 在 學 習 理 解 以 及 知 識 理 論 中 扮 演 最 主 要 的 地 位, 我 們 都 知 道 學 生 在 未 入 學 之 前, 其 實 已 經 對 周 遭 世 界 有 千 百 個 概 念 或 者 語 言 標 籤, 那 麼 入 學 後, 尤 其 到 了 四 六 年 級 時, 學 習 者 所 持 有 的 概 念 是 混 和 著 自 發 概 念 (spontaneous concepts) 以 及 學 校 正 式 概 念 (scientific concepts), 能 夠 瞭 解 學 生 所 持 有 的 先 備 概 念, 對 於 教 師 的 教 學 策 略 以 及 課 程 設 計 是 項 重 要 的 參 考 本 研 究 係 針 對 四 六 年 級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概 念, 利 用 半 結 構 式 問 卷 以 及 系 統 的 晤 談 方 法, 就 學 生 在 ( 一 ) 生 物 來 自 生 物 -- 生 殖 的 定 義 ;( 二 ) 生 殖 是 生 物 的 特 徵 之 一 ;( 三 ) 生 殖 具 有 產 生 新 個 體 的 意 義 ;( 四 ) 卵 生 胎 生 卵 胎 生 以 及 ( 五 ) 生 物 科 技 對 生 物 生 殖 的 影 響 作 探 討 整 體 而 言, 利 用 發 霉 的 土 司 想 探 究 學 生 是 否 停 留 在 異 生 源 論, 由 圖 4-1 圖 4-2 數 據 看 來, 尚 能 支 持 這 個 假 說, 然 而 是 否 學 生 在 這 年 齡 尚 無 法 界 分 真 菌 細 菌 病 菌 之 故? 或 許 只 能 說 缺 乏 詞 彙 的 科 學 素 養 (nominal scientific literacy) 而 已 其 次 以 動 物 圖 片 讓 學 生 思 考 共 有 的 特 性 時, 由 獲 得 的 數 據 亦 能 支 持 研 究 者 原 先 之 假 定, 就 是 往 往 忽 略 了 生 殖 至 於 生 殖 具 有 產 生 新 個 體 的 意 義, 由 圖 片 顯 示, 水 螅 旁 側 出 芽 小 水 螅, 與 馬 鈴 薯 塊 莖 長 成 一 株 綠 色 植 物 體, 土 中 才 有 馬 鈴 薯 塊 莖 而 言, 顯 然 屬 於 無 性 生 殖 但 對 小 學 生 而 言, 水 螅 長 出 小 水 螅 個 體, 而 馬 鈴 薯 塊 莖 不 是 直 接 長 出 許 多 小 塊 莖 有 關 西 瓜 苦 瓜, 屬 於 呈 現 的 是 生 殖 現 象 與 一 般 必 要 有 交 配 的 概 念 不 符 合, 這 亦 可 以 由 結 果 證 實 然 而 這 類 型 的 題 目, 六 年 級 生 要 比 四 年 級 生 答 對 的 百 分 比 要 低, 也 許 六 年 級 生 思 考 條 件 更 多, 予 以 限 制 條 件 更 多, 故 此 類 作 答 反 而 呈 現 下 降 情 形 在 卵 生 胎 生 卵 胎 生 的 反 應 中, 可 以 發 現 四 六 年 級 生 有 共 同 的 答 案, 而 比 較 合 乎 科 學 概 念 的 說 法, 是 在 六 年 級 生 出 現 最 後 的 恐 龍 題 目, 六 年 級 生 要 比 四 年 級 生 認 為 這 樣 的 情 形 可 能 會 成 為 真 實 來 得 多 生 殖 是 生 物 的 特 性 之 一, 但 卻 屬 於 較 困 難 無 法 容 易 理 解 的 認 知 問 題 當 談 這 些 問 題 時, 在 研 究 的 過 程 中 會 引 起 一 些 緊 張 的 情 緒 反 應, 因 此 是 否 獲 得 學 生 對 生 殖 概 念 的 真 實 想 法 (real conceptions), 仍 是 值 得 懷 疑 Nagy(1953) 研 究 孩 童 的 出 生 理 論 文 中, 特 別 提 到 Barker(1951) 時 進 行 研 究 的 批 判, 例 如 : 這 個 問 題 會 激 起 某 些 孩 童 的 情 緒 阻 力 ( 或 抗 力 ) 文 中 提 到 包 含 兩 種 情 緒 阻 力 (emotional resistance), 其 一 為 社 會 阻 力 (social resistance), 其 二 為 主 題 阻 力 (topical resistance) 所 有 的 研 究, 一 定 是 由 研 究 者 提 供 研 究 情 境, 並 分 析 一 般 孩
28 600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子 就 其 現 象 的 理 論 (theories) 當 然 孩 子 真 實 生 活 中 的 真 實 想 法 多 多 少 少 會 受 及 某 些 類 型 的 情 緒 阻 力 所 影 響, 而 絕 非 是 在 研 究 者 假 設 情 境 (hypothetical situation) 絕 無 情 緒 阻 力 下 的 狀 況 的 想 法 提 到 主 題 阻 力 就 是 有 些 孩 子 對 生 殖 的 題 目 會 有 些 抗 力, 因 此 在 晤 談 時, 很 難 輕 鬆 自 然 地 回 答 雖 然 參 與 晤 談 的, 在 四 六 年 級 的 晤 談 受 試 者, 是 老 師 邀 請 自 願 者 來 參 加, 但 是 在 這 事 前 並 未 告 知 要 晤 談 的 主 題 為 動 物 生 殖 其 中 有 個 六 年 級 的 學 生 在 晤 談 中 提 出 : 教 授,Discovery 演 的 應 該 是 科 學 的 片 子 吧! 我 回 答 : 是 啊! 孩 子 問 : 那 為 什 麼 裡 頭 有 動 物 交 配 時, 媽 媽 就 教 我 關 掉 電 視? 另 一 個 學 生 說 : 是 啊, 有 時 路 上 看 到 狗 交 配, 媽 媽 就 教 我 們 趕 快 走, 不 要 看! 雖 然 我 們 問 孩 子 的 問 題 並 不 是 放 在 交 配 上 面, 但 是 一 開 始 晤 談 學 生 時, 會 發 現 他 們 的 反 應 是 將 生 殖 和 交 配 的 情 景 畫 成 等 號, 而 交 配 是 一 個 忌 談 的 字 眼, 因 此 在 回 答 動 物 生 殖 時, 愈 高 年 級 的 孩 子 回 答 時 愈 不 自 然, 愈 有 迴 避 之 情 形 同 時, 研 究 者 的 性 別 與 受 訪 學 生 的 性 別 是 否 有 關 係? 學 生 小 組 性 別 的 組 合 ( 如 : 全 為 男 生, 全 為 女 生, 或 男 女 各 半 ) 是 否 會 影 響 表 達 想 法 的 陳 述? 這 都 是 未 來 在 研 究 方 法 應 可 進 一 步 探 討 的 本 研 究 之 歷 程 使 研 究 者 憶 及 某 位 教 學 已 有 四 年 的 小 學 老 師, 他 說 到 在 上 五 年 級 國 語 課 有 關 阿 姆 斯 壯 登 上 月 球 時, 他 以 科 學 證 據 及 觀 點, 說 明 月 球 這 個 環 境 不 可 能 有 適 合 生 物 生 存 的 理 由, 最 後 再 次 問 學 生, 相 信 月 球 上 會 有 嫦 娥 嗎? 居 然 全 班 學 生 皆 舉 手 說 相 信, 這 位 老 師 假 裝 生 氣 地 問 學 生 : 為 何 我 說 了 這 麼 多 理 由, 你 們 仍 認 為 嫦 娥 能 生 活 在 月 球 上?, 學 生 對 他 說 : 因 為 嫦 娥 是 神 仙, 不 是 人 當 然, 要 研 究 這 問 題, 並 不 那 麼 容 易, 也 許 學 生 和 老 師 熟 了, 就 故 意 集 體 如 此 堅 決 地 回 答 但 在 現 實 層 面 上, 確 實 曾 碰 到 已 五 年 級 的 孩 子, 仍 然 會 在 聖 誕 夜 前 夕 掛 個 襪 子 在 聖 誕 樹 上, 裡 頭 還 有 一 封 給 聖 誕 老 人 的 信 讓 孩 子 保 有 這 份 夢 想 想 像, 可 能 也 是 部 份 大 人 肯 定 的 教 育 方 式 在 皮 亞 傑 (Piaget,1929) 所 著 的 兒 童 對 世 界 的 概 念 觀 一 書 中 的 第 一 章 提 到 困 境 和 方 法 (Problem and Method), 就 說 到 有 關 對 兒 童 知 覺 的 世 界 進 行 的 探 究 (investigation) 是 兒 童 心 理 學 (Child psychology) 中 挺 重 要 的, 但 是 卻 也 是 最 最 困 難 的 研 究 皮 亞 傑 的 這 本 書 在 1929 年 時 就 已 有 人 英 譯 出 來 了, 但 是 他 所 提 醒 我 們 做 研 究 者 應 注 意 的 兩 個 問 題, 在 科 教 研 究 始 終 是 亙 古 彌 新 的 問 題 其 一 是 兒 童 在 不 同 的 認 知 發 展 期 中, 在 自 然 中 形 成 的 世 界 的 概 念 觀 究 竟 是 什 麼? 這 裡 可 以 細 分 兩 個 子 問 題, 就 是 兒 童 產 生 這 個 想 法 的 實 體 基 模 (scheme of reality) 為 何? 孩 子 能 否 和 我 們 大 人 一 樣 可 區 分 出 實 際 世 界 (real world) 和 遊 戲 想 像 扮 劇 的 虛 幻 世 界 (fictious world)?
29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601 這 就 如 我 所 說 的 那 位 老 師, 他 的 學 生 相 信 嫦 娥 的 存 在, 並 不 證 明 他 否 認 月 球 適 合 生 物 生 存 其 二 是 兒 童 心 內 存 在 的 主 觀 世 界 (internal subjective world) 和 在 他 四 周 的 外 在 世 界 (external world) 的 距 離 究 竟 有 多 遠? 產 生 這 個 距 離 的 限 制 是 什 麼? 總 之, 能 夠 瞭 解 學 童 學 習 本 質 是 落 實 科 學 教 育 的 重 要 條 件, 科 學 概 念 的 發 展 與 科 學 學 習 有 密 切 的 關 係, 而 學 生 科 學 概 念 發 展 相 關 的 研 究, 則 是 課 程 教 材 教 師 教 學 法 及 施 資 培 育 內 涵 的 基 礎 參 考 文 獻 一 中 文 部 分 王 美 芬 ( 民 80) 自 然 科 錯 誤 概 念 之 研 究 台 北 市 立 師 範 學 院 學 報,22,367~400 王 美 芬 熊 召 弟 ( 民 84) 國 民 小 學 自 然 科 教 材 教 法 台 北 : 心 理 出 版 社 王 道 還 等 譯 (Kuhn, Thomas S. 著 ) ( 民 78) 科 學 革 命 的 結 構 台 北 : 遠 流 出 版 事 業 公 司 王 龍 錫 ( 民 79) 我 國 學 生 自 然 科 概 念 發 展 與 診 斷 教 學 之 研 究 :( 一 ) 小 學 生 浮 力 概 念 發 展 之 結 構 圖 研 究 國 科 會 專 題 研 究 成 果 報 告 (NSC S D) 台 北 :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王 龍 錫 ( 民 81) 國 小 兒 童 光 與 視 覺 之 概 念 發 展 研 究 ( 一 ) 國 科 會 專 題 研 究 報 告 (NSC S N) 台 北 :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林 顯 輝 ( 民 82) 國 小 兒 童 水 循 環 概 念 之 研 究 國 科 會 專 題 研 究 報 告 (NSC S ) 台 北 :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邱 美 虹 ( 民 89) 概 念 改 變 研 究 的 省 思 與 啟 示 科 學 教 育 學 刊,8(1),1-34 施 惠 ( 民 82) 國 小 學 生 對 動 物 生 殖 類 型 的 概 念 結 構 研 究 國 科 會 專 題 研 究 成 果 報 告 (NSC S N) 台 北 :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施 惠 ( 民 85) 國 小 學 生 對 動 物 生 殖 類 型 概 念 建 構 之 研 究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國 立 新 竹 師 範 學 院 學 報,9, 郭 重 吉 ( 民 77) 從 認 知 觀 點 探 討 自 然 科 學 的 學 習 教 育 學 院 學 報,13, 郭 重 吉 ( 民 84) 建 構 主 義 與 數 理 教 學 建 構 與 教 學,1,1 陳 世 輝 ( 民 84) 山 地 兒 童 生 物 概 念 及 生 物 分 類 之 研 究 國 科 會 專 題 研 究 成 果 報 告 (NSC S N) 台 北 :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陳 世 輝 林 秀 瓊 ( 民 82) 國 小 自 然 科 生 物 教 材 之 概 念 分 析 ( 未 出 版 ) 陳 業 勇 ( 民 90)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概 念 研 究 國 立 臺 北 師 範 學 院 數 理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未 出 版 ) 陸 維 作 ( 民 77) 氧 化 還 原 概 念 發 展 與 推 理 相 關 之 研 究 國 科 會 專 題 研 究 報 告 台 北 市 : 國 科 會 科 教 處 黃 台 珠 ( 民 73) 概 念 的 研 究 及 意 義 科 學 教 育 月 刊,66,44-55
30 602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黃 台 珠 ( 民 84) 概 念 圖 在 國 中 生 物 教 學 上 的 成 效 研 究 (II) 國 科 會 專 題 研 究 成 果 報 告 (NSC S ) 台 北 :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黃 湘 武 ( 民 78) 我 國 學 生 科 學 概 念 與 推 理 能 力 發 展 之 相 關 研 究 : 光 的 性 質 ( 二 ) 國 科 會 專 題 研 究 報 告 台 北 市 : 國 科 會 科 教 處 黃 萬 居 ( 民 85) 國 小 中 年 級 學 生 酸 鹼 概 念 認 知 之 研 究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與 發 展 季 刊,4,4--29 黃 鴻 博 ( 民 87) 概 念 構 圖 在 自 然 科 教 學 上 的 運 用 國 教 輔 導,38(1),13-18 黃 寶 鈿 ( 民 76) 我 國 學 生 科 學 概 念 與 推 理 能 力 發 展 之 相 關 研 究 : 燃 燒 的 化 學 及 物 理 概 念 國 科 會 專 題 研 究 報 告 台 北 市 : 國 科 會 科 教 處 楊 其 安 ( 民 78) 利 用 臨 床 晤 談 探 究 國 中 學 生 對 力 學 概 念 的 另 有 架 構 國 立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未 出 版 ) 楊 榮 祥 ( 民 67) 動 物 的 生 殖 台 北 : 幼 獅 文 化 事 業 公 司 熊 召 弟 ( 民 84) 以 概 念 角 度 談 學 童 的 生 物 觀 國 民 教 育,35(7.8),8-13 熊 召 弟, 王 美 芬, 段 曉 林, 熊 同 鑫 等 譯 (S.M Glynn R. H Yeany 著 )( 民 85) 科 學 學 習 心 理 學 台 北 : 心 理 出 版 社 劉 伍 貞 ( 民 85) 國 小 學 生 月 相 概 念 學 習 之 研 究 國 立 屏 東 師 範 學 院 國 民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未 出 版 ) 諸 亞 儂 ( 民 80) 生 物 學 台 北 : 三 民 謝 秀 月 ( 民 79) 小 學 師 院 學 生 熱 與 溫 度 概 念 的 另 有 架 構 國 立 彰 化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未 出 版 ) 鍾 聖 校 ( 民 84) 國 小 自 然 科 課 程 教 學 研 究 台 北 : 五 南 圖 書 出 版 公 司 二 英 文 部 分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94). Bench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ll, B. F. (1981). When is an animal not an anim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 15(3), Bernstein, A. C., & Cowan, P. A. (1975). Children's concepts of how people get babies. Child Development, 46, Conn, J. H. (1947). Children's awareness of the origins of babies. Journal of Child Psychiatry, 1, Conn, J. H., & Kanner, L. (1947). Children's awareness of sex differences. Journal of Child Psychiatry, 1, Kreitler, H., & Kreitler, S. (1966). Children's concepts of sexuality and birth. Child Development, 37, Markle, S. M. & Tiemann, P. W. (1973). Behavioral analysis of cognitive cont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0(1), Mintzes, J. J. & Arnaudin, M. W. (1984). Children's biology: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31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603 conceptual development in the life scienc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Mintzes, J. J., Trowbridge, J. E., Arnaudin, M. W., and Wandersee, J. H. (1911). Children's Biology: Studies on Conceptual Development in the Life Science. In S. M. Glynn, R. H. Yeany, and B. K. Britton (Eds) (1991).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Science.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Mintzes, J. J., Wandersee, J. H., & Novak, J. D. (1999). Assessing Science Understanding: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 New York: Academic. Moore, J. E., & Kendall, D. C. (1971). Children's concepts of reproduction.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7, Nagy, M. H. (1953a). Children's birth theories.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83, Nagy, M. H. (1953b). The representation of "germs" by children.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83, Novak, J. D. (1998). Learning, creating and using knowledge: concept maps as facilitative tools is schools and corporation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Novak, J. D., Mintzes, J. J., & Wandersee, J. H. (2000).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a human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In J. J. Mintzes, J. H. Wandersee, & J. D. Novak. Assessing Science Understanding: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 New York: Academic. Piaget, J. (1929).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Schwab, J. (1973). The practical3: translation into curriculum. School review, 81, Treagust, D. F. (1988). Development and use of diagnostic tests to evaluate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in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0(2), Treagust, D. F., Duit, R. & Fraser, B. J. (Eds.) (1996). Impro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Trowbridge, J. E. &Mintzes, J. J. (1985). Students'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of animals and animal classification.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85(4), Trowbridge, J. E.&Mintzes, J. J. (1988).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in animal classification: A cross-age stud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5(7), Wandersee, J. H., Mintzes, J. J. and Arnaudin, M. W. (1987). Children's biology: A content analysis of conceptual development in the life science. in J. D. Novak (Ed.) (1987).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Misconceptions and Educational Strategies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Ithaca, N. 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致 謝
32 604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首 先 感 謝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專 案 研 究 計 畫 NSC S 經 費 補 助, 其 次 感 謝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林 陳 涌 教 授 嘉 義 大 學 張 寶 連 教 授 台 東 縣 馬 蘭 國 小 吳 能 洲 老 師 新 生 國 中 施 日 進 校 長 體 育 高 級 中 學 高 紹 源 老 師 嘉 義 大 學 附 設 實 驗 小 學 李 榮 彬 老 師 黃 雪 雅 老 師 台 北 縣 內 湖 國 中 楊 宜 聆 老 師 台 北 市 興 南 國 小 吳 毓 儒 老 師 熱 心 協 助, 提 供 晤 談 對 象 ; 更 要 感 謝 接 受 晤 談 的 同 學, 他 們 全 力 的 配 合, 才 讓 本 研 究 得 以 成 形 最 後 謝 謝 陳 冠 如 小 姐 在 文 書 資 料 上 給 予 的 協 助 以 及 三 位 審 稿 委 員 的 指 正
33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605 附 錄 一 概 念 架 構 圖 生 殖 功 能 是 產 生 新 個 體 的 方 式 有 的 意 義 是 種 的 延 續 有 性 生 殖 無 性 生 殖 染 色 體 個 數 減 半 造 成 進 行 減 數 分 裂 進 行 有 絲 分 裂 配 子 產 生 分 成 產 生 新 細 胞 方 式 分 成 雌 配 子 ( 精 細 胞 ) 雄 配 子 ( 卵 細 胞 ) 形 成 生 物 分 裂 例 如 出 芽 斷 裂 孢 子 營 養 器 官 例 如 例 如 例 如 例 如 真 菌 原 生 分 成 原 核 植 物 動 物 草 履 蟲 水 螅 海 葵 黴 菌 甘 薯 動 物 的 生 殖
34 606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動 物 的 生 殖 依 生 存 環 境 分 為 陸 生 動 物 水 生 動 物 兩 生 動 物 大 半 為 主 要 為 體 內 受 精 少 數 為 體 外 受 精 進 行 受 精 作 用 形 成 受 精 卵 母 血 卵 黃 卵 白 出 生 時 是 養 分 來 源 是 哺 乳 動 物 例 幼 兒 稱 為 胎 生 幼 兒 蛋 ( 卵 ) 出 生 時 是 卵 胎 生 稱 為 稱 為 卵 生 如 睪 丸 ( 男 ) 染 色 體 46 個 人 有 如 卵 巢 ( 女 ) 染 色 體 46 個 如 大 肚 魚 如 鳥 類 進 行 減 數 分 裂 分 泌 產 生 配 子 精 子 染 色 體 23 個 卵 子 染 色 體 23 個 乳 汁 進 行 受 精 作 用 在 形 成 輸 卵 管 受 精 卵 染 色 體 46 個 在 餵 哺 發 育 胚 胎 子 宮 發 育 幼 兒 有 胎 盤 有 羊 水
35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607 二 半 結 構 式 問 卷 學 校 : 年 級 : 姓 名 : 性 別 : 第 一 頁 1. 王 明 由 冰 箱 拿 出 的 一 小 袋 土 司, 放 在 餐 桌 上 數 日 後, 有 些 土 司 片 發 霉 了, 請 問 這 些 霉 是 什 麼?(1) 它 是 由 什 麼 東 西 產 生 的?(2) 答 :(1) (2) 2. 以 下 九 張 生 物 圖 片, 它 們 共 同 的 特 性 有 哪 些? 答 : 第 二 頁 3. 請 看 銀 幕 上 呈 現 的 現 象, 如 果 你 同 意 它 屬 於 生 殖 現 象, 就 考 慮 它 是 有 性 生 殖 還 是 無 性 生 殖, 並 在 欄 位 中 打 V ; 如 果 不 屬 於 生 殖 現 象, 就 在 否 欄 位 打 V ; 如 果 無 法 作 答, 則 在 我 不 知 道 欄 位 打 V 選 項 題 號 是 否 我 不 知 道 1. 水 螅 2. 馬 鈴 薯 3. 蝸 牛 4. 信 天 翁 5. 西 瓜 6. 黴 菌 7. 石 頭 8. 落 地 生 根 9. 渦 虫 10. 苦 瓜
36 608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第 三 頁 4. 你 喜 歡 恐 龍 嗎? 你 對 恐 龍 好 奇 嗎? 從 古 生 物 學 家 的 研 究 發 現 恐 龍 在 侏 儸 紀 時 代 非 常 興 盛, 一 直 到 了 白 堊 紀 末 期 才 逐 漸 滅 絕 然 而 因 為 自 然 環 境 的 劇 烈 變 化, 使 得 恐 龍 滅 絕 了, 現 在 我 們 只 能 從 化 石 與 圖 片 推 測 中, 看 到 恐 龍 原 來 的 樣 貌 今 天 我 們 看 的 侏 羅 紀 公 園 電 影 片 段, 主 要 希 望 和 你 談 談 動 物 的 生 殖 的 一 些 想 法, 請 盡 量 寫 出 你 的 看 法 (1) 從 這 部 電 影 中, 你 認 為 恐 龍 是 怎 麼 產 生 的? (2) 影 片 中 談 到 都 是 母 的 恐 龍 就 不 能 繁 殖, 你 同 意 嗎? 為 什 麼? (3) 根 據 你 所 學 的 科 學 知 識, 你 覺 得 這 部 科 幻 片 子 會 不 會 成 為 事 實? 為 什 麼? 謝 謝 您 的 作 答! 並 祝 您 學 業 進 步
37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609 半 結 構 式 問 卷 --ppt 檔 案 附 錄 一 : 半 結 構 式 問 卷 圖 片 水 螅 請 翻 開 試 卷 第 二 頁 準 備 好 了 嗎? 馬 鈴 薯 最 左 圖 的 這 塊 馬 鈴 薯 經 過 一 段 時 間 變 成 最 右 圖 蝸 牛 信 天 翁 西 瓜
38 610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黴 菌 石 頭 落 地 生 根 渦 蟲 自 行 斷 裂.. 苦 瓜 接 下 來 看 個 影 片 吧!
39 國 小 學 生 的 動 物 生 殖 觀 611 三 晤 談 工 具 ( 訪 談 腳 本 ) 動 物 生 殖 概 念 訪 談 腳 本 ( 小 學 版 ) 第 一 部 份 : 試 卷 +VCD(40min) 學 校 : 民 國 九 十 年 三 月 二 十 一 日 星 期 三 第 二 部 分 : 分 類 圖 卡 (tools: 試 卷 錄 音 棒 V8 小 圖 卡 4 份 大 圖 卡 1 份 ) 晤 談 工 具 晤 談 步 驟 指 導 語 操 作 說 明 小 型 圖 卡 晤 談 者 將 圖 卡 分 給 4 位 受 試 者, 並 提 出 下 列 問 題 : 研 究 者 登 記 1. 這 裡 有 15 張 生 物 圖 卡, 你 可 以 自 訂 標 準, 將 他 們 分 成 2 堆 3 堆 或, 現 在 請 開 始 做 分 類 : (1) 號 分 類 結 果 : 分 類 基 準 : (2) 號 分 類 結 果 分 類 基 準 : (3) 號 分 類 結 果 分 類 基 準 : (4) 號 分 類 結 果 分 類 基 準 : 2. 現 在 請 你 們 共 同 再 做 一 次 :(4 人 一 起 做 ) 3. 還 能 不 能 再 分 一 次 不 一 樣 的?:(4 人 一 起 做 ) 4. 請 依 生 殖 的 方 式 為 基 準 做 一 次 分 類 :(4 人 一 起 做 ) 5.( 發 白 紙 使 其 先 寫 下 再 晤 談 之 ) 請 問 卵 生 胎 生 卵 胎 生 這 三 種 生 殖 方 式 有 何 不 同? 6.( 舉 圖 1 獅 子 與 圖 2-- 椿 象 為 例 ) 為 何 卵 生 動 物 的 卵 個 數 較 多, 而 胎 生 動 物 的 胎 兒 個 數 較 少? 為 何 用 此 分 類 基 準?( 你 為 何 這 麼 分 呢?) 等 受 試 者 完 成 後, 研 究 者 分 別 向 受 試 者 詢 問 分 類 基 準, 並 由 研 究 者 登 記 之 分 類 時 間 3 分 鐘 詢 問 時 間 4 分 鐘 分 類 時 間 3 分 鐘 詢 問 時 間 4 分 鐘 若 步 驟 1-2 皆 無 用 到 生 殖 觀 念 作 分 類 基 準, 則 需 做 第 3 題 若 有 利 用 到 生 殖 觀 念 作 分 類, 則 直 接 做 第 5 6 題 若 步 驟 還 是 沒 有, 則 直 接 做 第 4 題
40 612 國 立 台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四 期 第 三 部 分 : 大 型 圖 卡 ( 對 照 第 一 部 份 的 試 卷 ) 大 型 圖 卡 1. 這 些 圖 片 是 剛 才 看 過 的, 現 在 依 據 你 們 剛 才 的 卷 子 回 答 下 面 的 問 題 : (1) 為 什 麼 你 認 為 這 些 圖 卡 算 是 生 殖 或 不 算 是 生 殖 呢? 1. 水 螅 發 給 每 人 一 張 白 2. 馬 鈴 薯 紙, 請 他 們 先 寫 3. 蝸 牛 下 來, 再 錄 音 訪 4. 信 天 翁 談 之 5. 西 瓜 6. 黴 菌 7. 石 頭 8. 落 地 生 根 9. 渦 蟲 10. 苦 瓜 (2) 生 殖 需 要 哪 些 條 件?
Microsoft Word - C5詹耀宗、邱鴻麟.doc
以 多 元 觀 點 探 討 中 學 生 氧 化 還 原 迷 思 概 念 337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高 雄 師 大 學 報 2004,17,337-358 以 多 元 觀 點 探 討 中 學 生 氧 化 還 原 迷 思 概 念 * 詹 耀 宗 ** 邱 鴻 麟 摘 要 本 研 究 採 取 多 元 觀 點 來 瞭 解 我 國 中 學 生 氧 化 還 原 迷 思 概 念 的 本 質 本 研
Microsoft Word - concept-culture.doc
概 念 革 命 所 導 致 的 文 化 變 革 : 以 戀 愛 文 化 為 例 * 華 梵 大 學 哲 學 系 冀 劍 制 摘 要 : 概 念 是 人 們 思 考 的 基 本 工 具, 依 據 不 同 的 概 念 就 會 產 生 不 同 的 思 考 而 文 化 則 是 由 一 群 人 所 組 成 的 社 群 藉 由 一 些 共 同 的 想 法 與 做 法 所 形 成 的 風 俗 習 慣 與 認 知
Microsoft Word - 107.doc
利 用 主 題 活 動 提 升 幼 年 期 兒 童 的 空 間 概 念 之 研 究 洪 文 東 楊 志 強 張 琪 美 和 技 術 學 院 屏 東 縣 歸 來 國 小 美 和 技 術 學 院 x0023@meiho.edu.tw nzm.tw@yahoo.com.tw x2132@meiho.edu.tw 摘 要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討 空 間 主 題 教 學 活 動 對 幼 兒 空 間 概 念
作 主 动 追 求 知 识 获 取 技 能, 在 心 理 和 生 理 上 都 非 常 积 极 的 个 体 (Zimmerman & Pons, 1986) 在 此 期 间, 自 我 效 能 感 (self-efficacy) 自 我 控 制 (self-control) 自 我 管 理 (self-
网 络 环 境 中 英 语 学 习 者 自 我 调 控 的 个 体 特 征 研 究 A Qualitative Study of Chinese EFL Learners Online Self-regulation * 1,2 郑 春 萍, 穆 婕 2, 章 僖 格 2, 苑 仁 庆 2, 李 芒 1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学 部 2 北 京 邮 电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 zhengchunping@bupt.edu.cn
紋 (2002) 之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目 前 有 15% 以 上 身 心 健 全 的 學 生, 由 於 種 種 因 素, 無 法 受 惠 於 主 流 數 學 教 學 中 的 教 材 和 教 法, 導 致 學 生 在 數 學 學 習 的 挫 敗, 因 此 我 們 應 該 更 認 真 思 考
運 用 差 異 化 教 學 於 國 小 數 學 領 域 教 學 之 初 探 張 宇 樑 國 立 嘉 義 大 學 教 育 行 政 與 政 策 發 展 研 究 所 一 教 師 專 業 發 展 應 以 理 解 與 實 施 差 異 化 教 學 為 首 要 任 務 在 12 年 國 教 政 策 的 推 動 下, 教 師 須 面 對 的 挑 戰 就 是 如 何 回 應 與 滿 足 每 位 學 生 的 需 求,
ming.PDF
2762 0174 2877 7954 cwwun@ed.gov.hk http://cd.ed.gov.hk/sbp ~ ~ Copyright 2002, Education Department, HKSAR 4 5 Pianko Tse 6 7 (1990) 150, 200, 250 300 Tse 8 9 10 Guilford Flower & Hayes 11 (Emig, 1971;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22EA764AC57C0732DA668B443C5E9B1D0BEC7A4E8AED7B9EFB0EAA470B4BCAFE0BBD9C3AABEC7A5CDAEC9B6A1B7A7A9C0BEC7B2DFA6A8AEC4A4A7BC76C5545FA7EF32>
國 立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特 殊 多 教 媒 育 體 學 教 系 學 方 案 對 國 小 智 能 障 礙 學 生 時 間 概 念 學 習 成 效 之 影 響. 17. 特 殊 教 育 與 輔 助 科 技 學 報, 民 100,3 期,17-36 頁 多 媒 體 教 學 方 案 對 國 小 智 能 障 礙 學 生 時 間 概 念 學 習 成 效 之 影 響 吳 柱 龍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
本 書 的 出 版, 有 很 多 要 感 謝 的 貴 人, 首 先 要 感 謝 新 北 市 頂 溪 國 小 王 修 亮 老 師 的 數 學 教 學 團 隊 宜 蘭 縣 人 文 國 中 小 蘇 珈 玲 老 師 的 數 學 教 學 團 隊 桃 園 縣 林 森 國 小 潘 鳳 琴 老 師 的 數 學 教 學 團 隊 台 北 市 民 權 國 小 郭 熙 妙 老 師 與 黃 杏 寧 老 師 的 協 助 ; 更
59 1 MSLQ 2. MSLQ 2. 1 被 试 196 107 20. 9 Kuhl 1987 Corno & Kanfer 1993 D rnyei 2001 31 10 % 111 commitment control strategies 37% 65 21% 112 37% metac
58 * 英 语 词 汇 习 得 自 我 调 节 能 力 与 四 级 英 语 成 绩 的 关 系 石 运 章 本 研 究 以 D rnyei 自 我 调 节 策 略 系 统 为 理 论 指 导, 对 通 过 整 群 随 机 抽 样 得 到 的 8 个 专 业 300 名 非 英 语 专 业 二 年 级 大 学 生 词 汇 学 习 自 我 调 节 能 力 与 四 级 英 语 成 绩 的 关 系 进 行
Microsoft Word - 51-01-095¶À°ê¾±¼B²»³q.doc
黃 國 勳 劉 祥 通 撲 克 牌 融 入 因 數 教 學 之 創 意 教 學 行 動 研 究 95 教 育 研 究 集 刊 第 五 十 一 輯 第 一 期 2005 年 3 月 頁 95-129 撲 克 牌 融 入 因 數 教 學 之 創 意 教 學 行 動 研 究 黃 國 勳 劉 祥 通 摘 要 針 對 兒 童 因 數 概 念 的 學 習 困 難, 研 究 者 分 別 設 計 了 二 個 不 同
跨 界 的 視 野 壹 緒 論 工 作 動 機 (Task motivation) 是 美 國 Harvard 大 學 教 授 Teresa M. Amabile, 歸 納 歷 年 研 究 所 建 構 之 創 造 力 成 份 模 式 (Componential Model of Creativity
第 一 章 教 育 與 文 化 Amabile 工 作 動 機 理 論 影 響 學 生 科 技 創 造 力 的 內 涵 解 析 李 堅 萍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視 覺 藝 術 學 系 教 授 Email: zenpin@mail.npue.edu.tw 摘 要 工 作 動 機 是 美 國 Harvard 大 學 教 授 Amabile 所 建 構 創 造 力 成 份 模 式 理 論 中
2011年南臺灣教育論壇
2013 年 南 臺 灣 教 育 學 術 研 討 會 十 二 年 國 教 國 中 數 學 科 有 效 教 學 策 略 探 討 - 國 中 數 學 探 究 教 學 經 驗 分 享 研 究 者 : 高 雄 市 梓 官 國 中 林 雅 雯 高 應 大 電 子 工 程 系 江 柏 叡 副 教 授 蘭 陽 技 術 學 院 數 位 生 活 創 意 系 助 理 教 授 鍾 明 仁 發 表 日 期 :102 年 7
?字?构与科???的?系
亚 太 科 学 教 育 论 坛, 第 四 期, 第 二 册, 文 章 四, 第 一 页 ( 二 零 零 三 年 十 二 月 ) 郑 美 红 香 港 教 育 学 院 科 学 系 中 国 香 港 新 界 大 埔 露 屏 路 十 号 电 邮..maycheng@ied.edu.hk 孙 爱 玲 香 港 教 育 学 院 中 文 系 中 国 香 港 新 界 大 埔 露 屏 路 十 号 电 邮..alsoon@ied.edu.hk
1362 A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of Probability Concepts on Sixth-Grade Students Hsin-Chien Tsai Chi-Tsuen Yeh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Abstrac
1361 * * 75% 60% 25% 1362 A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of Probability Concepts on Sixth-Grade Students Hsin-Chien Tsai Chi-Tsuen Yeh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Abstract This research paper focuses
语篇中指代词的分布规律与心理机制*
2004 12 4 524~ 535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 2 3 1 1 1 100101 2 300073 3 100039 1 2 3 B842.3 1 1.1 [1] 1.2 1.3 (experimenter-paced study) self-paced study [2] 2003-11-12 KSCX2-SW-221 CESO16 PEO81
同性戀的起源:天生抑或後天
同 性 戀 的 起 源 : 天 生 抑 或 後 天 香 港 的 同 志 團 體 一 直 聲 稱 同 性 戀 是 與 生 俱 來 的, 這 種 性 傾 向 不 應 受 到 歧 視 他 們 甚 至 要 求 制 訂 反 性 傾 向 歧 視 條 例, 防 止 同 性 戀 者 的 權 利 被 剝 奪 究 竟 同 性 戀 是 天 生 的 還 是 後 天 的 呢? 本 文 嘗 試 從 生 物 學 心 理 學 及
以 项 目 写 作 促 进 英 专 学 生 思 辨 能 力 培 养 的 实 证 研 究 2 文 献 回 顾 2.1 何 为 思 辨 思 辨 不 是 一 个 新 概 念 礼 记 中 庸 第 19 章 就 有 博 学 之, 审 问 之, 慎 思 之, 明 辨 之, 笃 行 之 的 说 法 在 以 分 析
外 国 语 文 研 究 2014 年 第 1 辑 以 项 目 写 作 促 进 英 专 学 生 思 辨 能 力 培 养 的 实 证 研 究 湖 南 大 学 夏 赛 辉 摘 要 : 通 过 一 学 期 的 项 目 写 作 教 学 实 验, 问 卷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 项 目 写 作 教 学 比 传 统 写 作 教 学 更 能 促 进 英 专 学 生 思 辨 能 力 发 展 ; 学 生 写 作 实
2010, spring, v12, n1
2010, spring, v12, n1 Confronting the Baby Blues: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Reflects on Time Spent in a Behaviorist Infant Classroom 正 视 婴 儿 的 沮 丧 : 一 个 社 会 建 构 主 义 者 对 行 为 主 义 婴 儿 课 堂 的 反 思 Mary Benson
東 吳 大 學 歷 史 學 系 碩 士 班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林 慈 淑 老 師 高 中 生 歷 史 因 果 概 念 之 探 究 以 太 平 天 國 為 例 Investigating into High school s Students Conception of Historical Causality An example of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研
瀞 22
21 瀞 22 23 24 25 瀞 瀞 26 27 28 29 30 31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iamond, J. (1997).
content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JournalVol. 6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2007 (1994-2005) Learning experience in public-exam-oriented "Liberal Studies" an analysis of AS Liberal Studies examination reports (1994-2005)
校 本 培 訓 課 程 講 章 系 列 (㆕) 蔡 昌 計 劃 評 核 主 任 香 港 教 育 學 院 教 育 政 策 與 行 政 系 講 師 引 言 教 評 學 家 Gatherer(1995) 認 為 教 學 評 估 主 要 有 ㆔ 個 功 能, 分 別 是 :(㆒) 溫 度 檢 查 : 即 指
㆓ 零 零 ㆒ 年 七 月 JULY 2001 召 集 序 言 李 榮 安 教 授 新 來 港 學 童 教 育 支 援 計 劃 召 集 香 港 教 育 學 院 教 育 基 礎 學 院 院 長 第 ㆕ 期 FOURTH ISSUE 香 港 教 教 育 育 新 學 基 來 院 礎 港 學 學 院 童 教 育 支 援 計 劃 來 港 學 童 教 育 通 訊 出 版 至 今 已 是 第 ㆕ 期 了,㆒ 直
目 录
目 录 江 苏 大 学 关 于 修 ( 制 ) 订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 的 若 干 意 见... 1 江 苏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环 节 简 介... 8 江 苏 大 学 专 业 学 位 硕 士 类 别 ( 领 域 ) 目 录... 12 法 律 硕 士 专 业 学 位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 13 教 育 硕 士 专 业 学 位 ( 教 育 管 理 ) 研 究 生
Microsoft Word - 89竹師學術2.doc
實 踐 學 生 的 數 學 日 記 對 教 師 的 擬 題 與 佈 題 的 改 變 林 碧 珍 * 蔡 文 煥 ** 李 嘉 珍 *** 柯 政 毅 **** * ** 國 立 新 竹 師 範 學 院 數 理 教 育 系 *** 國 立 新 竹 師 範 學 院 國 民 教 育 研 究 所 **** 國 立 新 竹 師 範 學 院 數 理 教 育 研 究 所 摘 要 本 論 文 是 在 描 述 一 群
1
1 2 3 99 100-101 4 () EIL EIL EIL EIL : 5 6 ( ) 7 5 A2 225 390 29 3 130 A2 8 9 118.56 127.1 +8.54 151.82 153.84 +2.01 108.04 111.55 +3.51 142.34 147.53 +5.19 137.15 140.81 +3.66 147.21 151.18 +3.97 117.86
國 際 藝 術 教 育 學 刊 壹 緒 論 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兒 童 在 成 長 的 過 程 中, 是 藉 著 不 斷 的 活 動 與 探 索 來 學 習 並 促 進 生 理 的 成 長 為 了 達 到 生 理 發 展 的 平 衡, 兒 童 天 生 對 肢 體 活 動 有 所 渴 求,
舞 蹈 教 學 之 應 用 廖 樞 陽 碩 士 班 研 究 生 國 立 台 灣 藝 術 大 學 E-mail: chocgirl0330@hotmail.com 摘 要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討 認 知 發 展 理 論 應 用 於 兒 童 舞 蹈 教 學 之 可 行 性 研 究 者 身 為 一 名 舞 蹈 教 師, 瞭 解 在 教 學 中, 面 對 不 同 年 齡 層 的 兒 童, 必 須 給 予
壹 緣 起 在 幼 兒 園 裡 與 幼 兒 互 動 時 經 常 遇 到 一 種 狀 況, 在 看 到 某 些 畫 面 或 說 到 某 些 特 定 的 詞 語 時, 孩 子 們 會 突 然 笑 得 翻 天 覆 地 合 不 攏 嘴, 然 而 一 旁 的 老 師 卻 完 全 摸 不 著 頭 緒, 不 曉
師 生 共 讀 圖 畫 書 中 幼 兒 對 幽 默 的 理 解 郭 書 詠 周 婉 湘 摘 要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究 師 生 共 讀 圖 畫 書 時 幼 兒 的 幽 默 理 解 研 究 者 廣 泛 蒐 集 七 十 二 本 具 幽 默 訊 息 之 圖 畫 書 後, 分 析 與 篩 選 出 三 本 幽 默 圖 畫 書 - 小 狗 比 飛 跳 芭 蕾 小 笨 狗 及 我 家 有 個 壞 好 寶 寶
Microsoft Word - 9-09.doc
資 訊 社 會 研 究 (9) 頁 295-324,2005 年 7 月 家 庭 內 兩 性 數 位 機 會 電 腦 態 度 與 網 路 使 用 行 為 初 探 陳 碧 姬 吳 宜 鮮 義 守 大 學 資 訊 管 理 系 pchen@isu.edu.tw 摘 要 本 研 究 以 深 度 訪 談 研 究 法 探 討 我 國 家 庭 內 不 同 性 別 的 成 員 在 其 家 中 的 數 位 機 會 --
van Dijk 1 2 3 1. representation 2-2
- - van Dijk 2003 Foucault 2003 2-1 van Dijk 1 2 3 1. representation 2-2 media image 1994 1. 2. 3. 1993 1996 1998 1998 1. 2. 3. 2000 1. 2. 3. 1998 1. 2. 3. 4. 2. 19982000 2-3 Stuart Hall1995 Campbell1995
Microsoft Word - 編者序_0_
嘉 南 藥 理 科 技 大 學 師 資 培 育 暨 實 習 輔 導 通 訊 第 21 22 期 合 刊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五 年 四 月 ( 及 七 月 ) 一 日 出 版 發 行 人 : 王 昭 雄 主 編 : 林 達 森 施 宏 彥 編 輯 小 組 : 吳 鐵 雄 許 美 華 陳 昇 飛 黃 月 美 目 錄 教 育 論 壇 學 習 心 得 實 習 心 得 見 習 心 得 編 者 序 本 中
untitled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In The Institute of Techn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By The Strategies of TQM A Case Study of South Taiw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SC 93-2516-S-218-003 930801 950731
untitled
1 2 3 * # * * * * * * *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8 9 59 60 61 62
一個以學童數學認知為基礎的小學教師數學專業發展模式
52734 437347 1 2 82 87 re-education re-socialization Patterson & Czajkowski,1979 3 4 88 88 88 5 52734 347437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2734 5 2 3 5234 semantic 5 2 ( ) 3 16 assignment sentence I 5 2 7
從實驗教材到官方課程──小學社會科板橋模式教材與改編本教科書的發展
教科書研究 第九卷 第一期 2016 年 4 月 37-70 從實驗教材到官方課程 小學社會科 板橋模式教材與改編本教科書的發展 周淑卿 1 章五奇 2 1979~1988 年間 板橋教師研習會發展社會科實驗教材 其後成為全國 通行的國立編譯館教科書 這段歷程是臺灣課程史上由 課程編製 轉向 課程發展 的重要里程碑 在此典範轉移中 實驗教材如何轉 型為官方課程 國立編譯館與教師研習會成員如何歷經磋商
小組工作定義 (Lee, 1999)
跨 越 理 論 與 實 踐 的 鴻 溝 : 怎 樣 應 用 理 論 知 識 於 小 組 工 作 中? 李 德 仁 香 港 城 市 大 學 應 用 社 會 科 學 系 副 教 授 從 事 社 會 工 作 教 育 以 來, 一 直 教 授 小 組 工 作 方 法, 發 現 同 學 們 常 以 學 習 此 方 法 為 苦 原 因 是 從 事 小 組 工 作 要 求 廣 的 知 識 基 礎, 大 體 上 有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AFEA5F3A447A142B1C0BC73B171BE5CC5AAA4A4BEC7B2DFAABAB1D0A87CA6E6B0CAACE3A8735F3230313230383135>
推 廣 從 閱 讀 中 學 習 的 教 育 行 動 研 究 黃 晶 榕 博 士 ( 主 要 研 究 員 ) 岑 嘉 慧 金 卓 麟 李 韻 儀 李 麗 彩 蔡 麗 如 黃 思 慧 ( 其 他 研 究 員 ) 勞 工 子 弟 中 學 摘 要 本 行 動 研 究 旨 在 從 三 個 不 同 的 層 面, 包 括 : 第 一 課 堂 課 程 與 教 學 層 面 第 二 課 堂 校 內 環 境 與 活 動
IJDMD
策 略 性 經 營 遊 戲 對 國 中 智 能 障 礙 學 生 社 會 性 能 力 之 成 效 研 究 黃 曼 妮 1, 鄭 永 熏 2 1 建 國 科 技 大 學 媒 體 與 遊 戲 設 計 碩 士 班,molly-money@hotmail.com 2 建 國 科 技 大 學 媒 體 與 遊 戲 設 計 碩 士 班,jamesyscheng@gmail.com 摘 要 特 殊 教 育 的 最 終
2762 0174 2877 7954
2762 0174 2877 7954 cwwun@ed.gov.hk http://cd.ed.gov.hk/sbp Copyright 2002, Education Department, HKSAR 1 1. 2 2. 3 2.1 3 2.2 3 4 2.3 4 3. 3.1 3.2 3.3 5 5 9 10 4. 12 4.1 12 4.2 12 13 4.3 13 4.3.1 14 4.3.2
1224東華特教52期.indd
幼 兒 園 教 師 如 何 迎 刃 而 解 融 合 教 育 困 境 中 的 難 題 游 翠 芬 南 投 縣 雲 林 國 小 教 師 黃 榮 真 國 立 東 華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學 系 教 授 根 據 教 育 部 特 殊 教 育 通 報 網 2014 年 10 月 20 日 顯 示 103 學 年 度 特 殊 需 求 幼 兒 人 數 約 為 12,910 人, 其 中 安 置 在 普 通 班
92南師學術研討會
2003 92115 1 2003 25 50 1601 229 37 24 17 15 7 38 26 18 18 52.3 55.8 54.1 52.5 48.6 48.0 90% 85% 90% 83% 65.1 61.2 54.4 43.3 TIMSS 2003 92115 1 2003 1991 IAEP 1990-1991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International
(10) CS - Breakthrough of Self-boundary
衝 破 自 我 的 界 限 : 自 閉 症 兒 童 的 心 智 解 讀 引 言 臨 床 心 理 學 家 羅 澤 全 / 實 習 臨 床 心 理 學 家 鄒 凱 詩 根 據 美 國 精 神 醫 學 會 精 神 疾 病 診 斷 與 統 計 手 冊 (DSM-IV-TR)(APA, 2000), 自 閉 症 兒 童 在 社 交 溝 通 及 行 為 方 面, 表 現 均 與 同 齡 兒 童 的 不 同 在
K. J. Gergen 1996 4939-45 1996 4916-24 Gergen, K. J.1995.Social construc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In L. P. Steffe J. GaleEds.. 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pp.17-40.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 卷‧第 期 1
2010 年 5 月 第 十 三 卷 二 期 Vol. 13, No. 2, May 2010 台 灣 數 位 遊 戲 產 業 高 階 經 理 人 職 能 之 分 析 方 崇 雄 康 雅 菁 陳 冠 利 魏 鸞 瑩 http://cmr.ba.ouhk.edu.hk 中 華 管 理 評 論 國 際 學 報 第 十 三 卷 第 二 期 1 台 灣 數 位 遊 戲 產 業 高 階 經 理 人 職 能 之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September, 2013, Vol. 8, No. 2, pp. 53-75 From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University to Study High School Curriculum Refor
主 題 論 文 課 程 研 究 8 卷 2 期 2013 年 9 月 頁 53-75 從 大 學 的 發 展 趨 勢 探 析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普 通 高 中 階 段 的 課 程 改 革 李 文 富 摘 要 大 學 階 段 的 人 才 培 育 是 教 育 的 重 要 課 題, 而 它 與 普 通 高 中 教 育 有 著 密 不 可 分 的 連 動 關 係 隨 著 大 學 數 量 的
论文集10.12.doc
認 識 昆 蟲 虛 擬 實 境 學 習 設 計 之 ARCS 成 效 探 究 Investigation on ARCS Effect of Virtual Reality Learning Design for Understanding Insects 廖 冠 智 臺 灣 新 竹 教 育 大 學 數 位 學 習 科 技 研 究 所 can@mail.nhcue.edu.tw 陳 勇 全 臺 灣
The Transformation and Practice of Confucius Teaching Art Yi-Huang Shy ABSTRACT Teaching as well as learning has been researched in the approach of ps
孔 子 教 學 藝 術 的 轉 化 與 實 踐 台 灣 師 大 教 育 研 究 所 研 究 生 摘 要 The Transformation and Practice of Confucius Teaching Art Yi-Huang Shy ABSTRACT Teaching as well as learning has been researched in the approach of psychology
學生輔導法立法與我國中小學校輔導工作的未來展望
目 錄 一 第 一 天 子 題 : 中 小 學 校 輔 導 與 諮 商 工 作 的 理 念 ( 一 ) 我 國 中 小 學 校 輔 導 與 諮 商 工 作 的 現 況 和 挑 戰 ( 陳 秉 華 )... 1 ( 二 ) 學 生 輔 導 法 立 法 與 我 國 中 小 學 校 輔 導 工 作 的 未 來 展 望 ( 廖 鳳 池 )... 17 ( 三 ) 我 國 中 小 學 校 輔 導 工 作 的
[4] [10] [5] 3 [6] 2 2004 68% 2008 80% 4 2005 1333 2007 1734 2008 1647 2 2004-2008 5 6 [7] 2009 6 9 A B 3-12 1. 2005 2. [8] 2006 100 [9] - 66 -
2012.13-14 笮 - 20 [1] 1998 6% 2008 34% 1 1 2010 46.9% 76.3% 54.9% 2 1 1977-2008 [2] [3] 52.24% / 100871-65 - [4] [10] [5] 3 [6] 2 2004 68% 2008 80% 4 2005 1333 2007 1734 2008 1647 2 2004-2008 5 6 [7] 2009
Microsoft Word - 從家長觀點來看融合-輔大.doc
從 家 長 的 觀 點 探 討 融 合 班 教 學 方 式 之 個 案 研 究 謝 協 君 輔 仁 大 學 職 能 治 療 學 系 助 理 教 授 A Case Study of Parents Opinions on instruction at inclusive preschool settings Hsieh, Hsieh-Chun* 摘 要 本 研 究 藉 由 質 性 研 究 中 的 個
第 2 頁 中 華 民 國 科 學 教 育 學 會 e-news 且 學 會 亦 將 於 今 年 (2009) 科 學 教 育 學 術 研 討 會 中 公 告 欲 爭 取 辦 理 第 27 屆 ( 2011 年 ) 科 學 教 育 研 討 會 者, 須 於 2010 年 2 月 15 日 前 提 出
第 1 頁 中 華 民 國 科 學 教 育 學 會 THE ASSOCIATION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TAIWAN R.O.C. 理 事 長 : 邱 美 虹 發 行 者 : 出 版 委 員 會 編 輯 群 : 吳 心 楷 吳 百 興 e-news 中 華 民 國 科 學 教 育 學 會 e-news 理 事 長 的 話 http://www.ase-t.org.tw May
必 修 环 节 5 学 分, 学 科 专 业 课 程 学 分 不 少 于 11 学 分 自 学 课 程 学 分 另 计 课 程 设 置 参 见 第 九 部 分 2 直 读 博 士 生 攻 读 博 士 学 位 期 间, 需 获 得 学 位 课 程 总 学 分 不 少 于 36 学 分 其 中 公 共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科 学 技 术 哲 学 一 适 用 学 科 哲 学 ( 一 级 科 学, 哲 学 门 类 ) 本 方 案 适 用 于 科 学 技 术 哲 学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二 级 学 科, 学 科 代 码 : 010108 二 培 养 目 标 培 养 科 技 哲 学 科 技 与 社 会 科 技 政 策 与 管 理 等 方 面 的
44(1) (1) (4) (4) 63-88TSSCI Liu, W. Y., & Teele S. (2009). A study on the intelligence profile
03-8632639 E-mail weiyu@mail.ndhu.edu.tw //1997/8~2000/7 / 2008 8 () 1992 8 1. 2. 3. 4. Wei-Yu Liu 2001.8~2008.7 * SCI EI SSCI A&HCI A 2016 11(1) 1-11 Liu, W. Y. (2015). The Study of Writing Reflective
影視科學-以獵殺U-571為例
亞 太 科 學 教 育 論 壇, 第 四 期, 第 二 冊, 文 章 六, 第 一 頁 ( 二 零 零 三 年 十 二 月 ) 陳 正 治 國 立 科 學 工 藝 博 物 館 科 技 教 育 組 807 高 雄 市 三 民 區 九 如 一 路 720 號 電 郵..nelson@mail.nstm.gov.tw 徐 國 文 國 立 高 雄 應 用 科 技 大 學 ( 應 外 系 ) 807 高 雄
影?科?-以??U-571?例
亚 太 科 学 教 育 论 坛, 第 四 期, 第 二 册, 文 章 六, 第 一 页 ( 二 零 零 三 年 十 二 月 ) 陈 正 治 国 立 科 学 工 艺 博 物 馆 科 技 教 育 组 807 高 雄 市 三 民 区 九 如 一 路 720 号 电 邮..nelson@mail.nstm.gov.tw 徐 国 文 国 立 高 雄 应 用 科 技 大 学 ( 应 外 系 ) 807 高 雄
輥輯訛 % 2010~ %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1. J., 1994, 3 14~ J., ~150.
1001-5558 2012 01-0029-11 G75 A 12 BGA070049 07JHQ006 1. 50 J., 1999, 5 46~54. 2. J. 1998, 2 3~24.. J. 2008, 6 2 3~42. N. W. Journal of Ethnology 2012 1 72 2012.No.1 Total No.72 12 34 56 78 910 輥輯訛 2009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655B0EAA4A4B5A5BEC7AED5AE76B8EAC2BEAB65B1D0A87CB14DB77EBDD2B57BA4A7B357B9BA2E646F63>
各 國 中 等 學 校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專 業 之 規 劃 一 美 國 ( 一 ) 美 國 馬 里 蘭 大 學 美 國 馬 里 蘭 大 學 中 學 學 程 之 教 育 專 業 總 共 須 修 習 33 學 分, 包 含 : 1. 教 育 研 究 2. 教 育 心 理 學 3. 教 學 原 理 4. 領 域 教 材 教 法 5. 領 域 閱 讀 技 巧 I 和 II 6. 教 學 策 略 以
Microsoft Word - 3906.doc
在 线 测 试 离 我 们 有 多 远? 语 言 在 线 测 试 调 研 报 告 陈 晓 红, 蔡 静 ( 北 京 外 国 语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北 京 100089) 摘 要 : 本 文 是 一 篇 关 于 英 语 在 线 测 试 的 调 研 报 告, 由 三 部 分 组 成 第 一 部 分 介 绍 计 算 机 在 语 言 测 试 中 的 重 要 作 用 及 各 种 基 于 计 算
Microsoft Word - wck.doc
親 密 關 係 中 的 暴 力 為 什 麼 我 們 不 願 意 尊 重 親 人 : : 傳 統 價 值 與 空 間 分 配 的 社 會 心 理 分 析 王 叢 桂 根 據 社 會 新 聞 報 導 改 寫 案 例 一 : 丙 女 嫁 給 學 識 經 濟 地 位 及 社 會 聲 望 皆 相 當 高 的 丁 男 ; 婚 後 傳 出 丁 男 會 對 妻 子 施 暴, 丙 女 並 一 度 離 家 出 走 日
一段“蝶蝶”上休的生命教育故事
一 段 蝶 蝶 不 休 的 生 命 教 育 故 事 幼 兒 園 生 命 教 育 之 實 踐 歷 程 幼 兒 教 保 研 究 期 刊 2010 第 4 期 李 麗 娟 姚 維 芬 陳 宜 君 陳 萱 蔡 佩 其 劉 秋 燕 鄭 莉 君 四 季 藝 術 兒 童 教 育 機 構 教 研 中 心 四 季 藝 術 幼 稚 園 摘 要 本 研 究 以 做 中 學 之 蝴 蝶 飼 養 教 學 實 踐 活 動, 探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22D39383033342DA7DAB0EAAE76B8EAB0F6A87CAABAC075B6D5BB50B0DDC3445FADD7A7EF5F2E646F63>
李 田 英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科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教 師 之 培 育 涵 蓋 四 個 階 段, 分 別 考 慮 四 個 問 題 :(1) 如 何 吸 引 優 秀 的 人 才 進 入 教 師 這 行 業 ;(2) 職 前 如 何 培 育 ;(3) 初 為 人 師 者 如 何 輔 導 ;(4) 在 職 教 育 如 何 規 劃, 以 維 持 教 師 之 水 準 筆 者 畢 業 於 國
0 5 32
32 6 Vol. 32 No. 6 2012 12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Dec. 2012 1 曹 艳 红 511450 I207. 4 A 1003-6873 2012 05-0049 - 06 1 P 5 2 3 4 1 2012-09 - 25 1977 0 5 32 6 19
育達商業科技大學
育 達 商 業 科 技 大 學 九 十 八 年 度 學 術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書 幼 兒 保 技 能 運 用 於 老 人 服 務 工 作 之 可 行 性 研 究 計 畫 主 持 人 : 黃 旐 濤 提 案 單 位 : 幼 兒 保 育 系 執 行 期 間 :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八 月 一 日 起 至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十 一 月 三 十 日 止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Microsoft Word - «JºÕ¶í.doc
殊 教 育 需 求 童 數 習 困 難 之 質 教 策 略 與 創 意 遊 戲 數 之 應 用 / 侯 禎 塘 47 特 殊 教 育 需 求 兒 童 數 學 學 習 困 難 之 特 質 教 學 策 略 與 創 意 遊 戲 數 學 之 應 用 國 立 台 中 師 院 特 殊 教 育 學 系 侯 禎 塘 壹 前 言 特 殊 教 育 需 求 兒 童 (child with special education
世界各國為追求經濟發展及提升競爭力致力於教育改革,以提高教育品質,教師在椒玉品質中具有關鍵性的地位,各國為確保師資品質一致無不進行師資培育改革政策的推動
建 構 國 民 小 學 職 前 教 師 專 業 標 準 及 其 應 用 之 研 究 鄭 毓 霖 嘉 義 大 學 圖 書 館 組 長 摘 要 教 師 對 於 國 家 教 育 品 質 具 有 關 鍵 性 的 影 響, 故 培 育 專 業 素 質 之 師 資 成 為 各 國 所 重 視 的 課 題 臺 灣 自 1994 年 師 資 培 育 法 公 布 後, 師 資 培 育 由 一 元 化 走 向 多 元
从语用的角度看口语水平测试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 语 用 为 纲 口 语 水 平 测 试 的 实 践 与 讨 论 香 港 中 文 大 学 吴 伟 平 本 文 在 语 用 为 纲 的 框 架 下 讨 论 大 规 模 汉 语 口 语 水 平 测 试 中 的 三 个 重 要 问 题 : 题 库 建 设 随 机 组 卷 和 考 后 评 核 纵 观 语 言 测 试 的 发 展,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其 重 点 随 着 语 言
1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JournalVol. 8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2009! "#$%&'()*+=! A case study on students ability to express emotion in his Chinese composition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 longitudinal
252 A Case Study about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s Private Speech Jung-Tzeng Gau* Abstract In this study, Based on Piaget s and Vygotsky s theory about
251276 ( ) * ( 92 9 29 92 12 5 ) 45 (1) (2) (3) (4) * 252 A Case Study about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s Private Speech Jung-Tzeng Gau* Abstract In this study, Based on Piaget s and Vygotsky s theory about
Microsoft Word - ä¸fi颟æ−¥å‚−_å“ı弋论_1104
中 国 博 弈 论 新 近 进 展 及 展 望 摘 要 1944 年 著 名 数 学 家 冯 诺 伊 曼 和 经 济 学 家 莫 根 施 坦 合 著 并 出 版 的 博 弈 论 与 经 济 行 为 标 志 着 博 弈 论 作 为 一 门 独 立 学 科 的 诞 生 在 国 际 上, 从 1994 到 2012 年, 博 弈 论 学 家 已 先 后 获 得 6 届 诺 贝 尔 经 济 学 奖, 对 于
《根於生態、生計、文化的「和平婦女」行動研究》網上版
生態 生計 文化與可持續和平 中國大陸 香港 台灣 和平婦女 行動研究 報告 網上版 作者 陳順馨 陳惠芳 趙群 羅燕 編輯 張彩雲 陳順馨 出版 嶺南大學群芳文化研究及發展部 和平婦女 项目 香港屯門 2014 年 2 月 1 目錄 1. 前言 1.1 和平婦女 是誰 1.2 爲何要將和平的討論扎根於生態 生計 文化的關注或議題上 1.3 行動研究 是甚麼 2. 生態與發展之間的張力 2.1 雲南
95 12 Lightfoot Willie 2002 Baroody Children s Mathematical Thinking 2000 116
115~128 95 12 Journal of Kun Shan University, Vol.3, pp.115~128dec, 2006 * ** * ** 1994 2000 America 2000: An Educational Strategy 2000 America 2000Educate America Act of 1994 1997 Excellence in School
資訊及通訊科技
[ ( 2003)] 1. / 2. 3. 279 4. 219 5. 6. 7. 8. / 9. [ ( 2003)] 220 / 10. 11. 221 12. Curriculum Framework 13. 222 14. 15. (a) : + ( ) 223 (b) ( ) ( : 255 ) 224 (c) * * * 225 / 226 227 16. 17. 18. 19. 20.
引言
1 2 Szelenyi Kostello (1996) Gordon (2000) (Alcock, 1997, pp92-96; Burden, 2000; Duffy, 1998; Gordon et al, 2000; Jordan, 1996; Saraceno, 1997; SEU, 2001) (Bauman, 1998 Silverman & Yanowitch, 1997) 1979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1 1 1 1983 549 1977 59 2 2 3 4 5 2 2000 5-143 3 4 1998 709 5 640 3 4 5 6 6 6 10-12 7 8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7 1 12 1921 7 66-79 8 12 1929 12 691-697 9 1962 9 20 10 1989 3 385-397 11 1963 343-365
untitled
(211) * ** *** **** e-learning ID * ** ** **** (212) e-learning WWW e-learning Cisco John Chambers 2000 WCIT 2000 2001 2001MIC2001 E-learning 2002 2004 2001 CUX Corporate University Xchange2001 1999 c-learning
Microsoft Word - 04-內文-02.doc
應 用 問 題 導 向 學 習 於 護 理 倫 理 教 學 之 課 程 規 劃 與 評 量 工 具 之 發 展 11 應 用 問 題 導 向 學 習 於 護 理 倫 理 教 學 之 課 程 規 劃 與 評 量 工 具 之 發 展 林 秋 芬 1 / 楊 哲 銘 2 / 鍾 春 枝 3 4 / 盧 美 秀 1. 臺 北 醫 學 大 學 理 學 博 士 臺 北 醫 學 大 學 護 理 學 院 副 教 授
2
1 2 3 4 5 6 7 O1 O2 O3... On G1 G2 G3... Gn A1 A2 A3... An 8 9 1. 2. 5. 3. 4.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1 1 1 1 1 1
36 一 前 言 教 育 翻 译 和 语 言 原 本 是 三 个 不 同 的 学 科 然 而, 在 人 口 流 动 和 全 球 化 等 诸 多 社 会 因 素 的 推 动 下, 不 同 的 学 科 出 现 交 叉 点 语 言 和 教 育 的 关 系 比 较 密 切 人 们 从 小 学 习 语 言,
马 来 西 亚 人 文 与 社 会 科 学 学 报, 第 五 卷 第 一 期,2016 年 6 月 :35-43 翻 译 与 二 语 教 学 研 究 综 述 1 Transl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 (ANG Lay Hoon) 摘 要 翻 译 是 一 些 二 语 教 师 常 用 的 教 学 手 法 之 一 在 马 来 西 亚, 多 元 文 化 社 会
70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藝 術 類 Abstract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it became more obvious that students with low level of English language competence in
69 臺中教育大學學報 人文藝術類 00 年 ( ) - 影響學生英語能力之內部因素探討 Study on Intrinsic Factors Affecting English Language Competence 王 珩 Heng Wang 收件日期 年 月 0 日 接受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 國內近年來學生英語程度低落已是一項不爭的事實 在語言輸出及理解上呈現各種不 同類型的錯誤 深深地影響到個人的語言技能
81 T. Parsons patternmaintenance integration goal attainment adaptation L. Althusser state appa- ratus 84 2
1995 11 1 81 T. Parsons patternmaintenance integration goal attainment adaptation L. Althusser state appa- ratus 84 2 1989 197-198 84a 1989 3 1. 4 2. 2-3 3. 3-4 1984 82 5% 400 10% 350 82 4 81 1989 203
I
The Effect of Guided Discovery on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Learning Transfer of Grade 5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s I II Abstract The Effect of Guided Discovery on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Learning
Microsoft Word - 121-04ªÀ°Ïµo®i-¤º¤å_12¸¹¦r_
左 祖 順 周 玲 玲 壹 前 言 壓 力 應 為 本 世 紀 最 嚴 重 之 問 題, 而 工 作 壓 力 則 潛 藏 於 各 行 各 業 中 均 有 發 生 之 機 會 在 現 今 變 遷 的 社 會 環 境 中, 人 們 終 其 一 生 都 會 面 臨 生 活 壓 力 工 作 壓 力 學 業 壓 力 經 濟 壓 力 等 狀 況, 因 此, 在 社 會 步 調 快 速 變 遷 與 職 場 競 爭
生涯規劃團體尊女性幼教人員生涯規劃行為之輔導效果
幼 兒 教 保 研 究 期 刊 2009 第 3 期 75 許 幼 兒 一 個 美 好 的 環 境 - 幼 兒 園 中 介 空 間 初 探 周 怡 伶 段 慧 瑩 國 立 台 北 護 理 學 院 嬰 幼 兒 保 育 系 研 究 生 國 立 台 北 護 理 學 院 嬰 幼 兒 保 育 系 副 教 授 摘 要 環 境 猶 如 無 聲 的 教 師, 潛 移 默 化 地 引 導 幼 兒 發 展 與 學 習
Microsoft Word - 01.兒童的科學觀-洪文東
幼 兒 保 育 學 刊,2007, 第 五 期, 第 1-11 頁 Journal of Child Care; 2007, Vol. 5, pp.1-11 * 洪 文 東 一 前 言 科 學 的 學 習, 兒 童 本 身 的 科 學 觀 是 很 重 要 的 因 素, 近 十 餘 年 來 的 研 究 顯 示, 兒 童 在 教 學 之 前, 常 會 有 一 套 個 人 的 想 法 來 解 釋 自 然
Vygotsky的中介讀寫教學模式
國 立 臺 北 師 範 學 院 學 報, 第 十 六 卷 第 一 期 ( 九 十 二 年 三 月 )413~440 嘉 義 地 區 國 小 教 學 資 源 中 心 推 動 志 工 制 度 之 協 同 行 動 研 究 413 國 立 臺 北 師 範 學 院 嘉 義 地 區 國 小 教 學 資 源 中 心 推 動 志 工 制 度 之 協 同 行 動 研 究 林 菁 李 雪 鳳 摘 要 為 使 學 校 教
成 果 報 告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補 助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期 中 進 度 報 告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領 域 科 學 探 究 能 力 之 培 養 研 究 - 子 計 畫 二 : 科 學 探 究 能 力 之 評 量 (III) 計 畫 類
行 年 領 力 力 量 精 類 行 年 年 行 立 蓮 參 理 魯 益 林 論 理 利 年 年 成 果 報 告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補 助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期 中 進 度 報 告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自 然 與 生 活 科 技 領 域 科 學 探 究 能 力 之 培 養 研 究 - 子 計 畫 二 : 科 學 探 究 能 力 之 評 量 (III) 計 畫 類 別 :
Microsoft Word - 695-699 tb20120355谢涛.doc
微 生 物 学 通 报 Microbiology China tongbao@im.ac.cn Apr. 20, 2013, 40(4): 695 699 2013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高 校 教 改 纵 横 湖 南 工 程 学 院 生 物 工 程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模 式 创 新 与 实 践 * 谢 涛 张 儒 ( 湖 南 工 程 学 院 化
一、
此 篇 文 章 僅 提 供 2006 年 台 灣 社 會 學 會 年 會 會 議 使 用, 若 需 引 用 請 徵 得 作 者 的 同 意 基 因 科 技 的 發 展 對 學 校 教 育 體 系 之 挑 戰 1 林 傳 舜 2 劉 世 閔 摘 要 隨 著 人 類 基 因 體 序 列 在 2003 年 完 成 解 碼, 科 學 家 們 預 言 : 人 類 心 智 及 行 為 的 運 作 之 謎 也 終
<4D F736F F D F30335FB8EAB054ACECA7DEBFC4A44AB0EAA470A743A67EAFC5A5CDACA1BDD2B57BB3D0B379ABE4A6D2B1D0BEC7A4A7ACE3A8735FB6C0A871ACC32E646F63>
資 訊 科 技 融 入 國 小 低 年 級 生 活 課 程 創 造 思 考 教 學 之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reative Thinking Instruction Strategy Integrated into Instruction in Life Curriculum for 1 ST &2 nd Grade Students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ining of Civil Service by Applying Lear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ase Study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Ci
善 用 學 習 科 技 提 升 公 務 人 員 培 訓 之 效 能 : 以 國 家 文 官 學 院 學 習 科 技 之 建 構 與 運 用 為 例 蔡 璧 煌 鍾 廣 翰 摘 要 公 務 人 員 的 素 質 代 表 一 國 國 力, 除 攸 關 國 家 施 政 外, 也 影 響 國 家 整 體 之 發 展, 因 此 如 何 善 用 學 習 科 技 協 助 公 務 人 員 培 訓 與 管 理, 未 來
10 30 interview about instance Piaget & Garcia1989
10 30 interview about instance Piaget & Garcia1989 A Study of Alternative Conception and Conceptual Development for Dissolving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幼 兒 教 育 年 刊 改 善 一 位 幼 兒 岡 儕 關 係 之 行 動 研 究 莊 淑 婷 台 中 市 黎 明 國 民 小 學 附 設 幼 稚 園 團 長 謝 瑩 慧 國 立 台 中 教 育 大 學 幼 兒 教 育 學 系 副 教 授 摘 要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討 如 何 協 助 被 拒
幼 兒 教 育 軍 刊 改 善 一 位 幼 兒 同 儕 關 係 之 行 動 研 究 A Study oflmproving a Rejected Child's Peer Relations 莊 淑 婷 台 中 市 黎 明 國 民 小 學 附 設 幼 稚 園 團 長 Shu-Ting Ghuang Li-Ming Elementary school,taichungtaiwan 謝 瑩 慧 國 立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9A7B1B4402EB1E4B3C7A6702EB169B061B0B7>
由 神 經 科 學 評 析 創 造 力 之 發 展 / 張 妤 婷 曹 傑 如 張 軒 健 47 由 神 經 科 學 評 析 創 造 力 之 發 展 張 妤 婷 1 曹 傑 如 2 3 張 軒 健 1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教 育 學 系 2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教 育 測 驗 統 計 研 究 所 3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特 殊 教 育 學 系 壹 前 言 創 造 力 是 一 種 生 產
2. 反 思 內 省 階 段 : 透 過 觀 察 及 省 思, 結 合 過 去 的 經 驗, 得 到 解 決 問 題 的 方 法, 進 而 產 生 意 義 3. 歸 納 階 段 : 摘 要 出 觀 念 並 形 成 結 論 有 利 於 解 決 問 題 4. 應 用 階 段 : 將 結 論 應 用 於
翻 轉 吧! 社 會 科 將 經 驗 教 育 運 用 於 社 會 科 家 教 中 壹 前 言 教 育 部 (2003) 在 國 民 中 小 學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總 綱 中 明 確 指 出, 國 民 教 育 以 培 養 國 民 十 大 基 本 能 力 為 目 標, 十 大 基 本 能 力 包 含 主 動 探 索 與 研 究 獨 立 思 考 與 解 決 問 題 強 調 培 養 學 生 帶 得 走
Microsoft Word - 九十八年度國科會應用科學教育學門_通知單0830B.doc
受 文 者 : 如 出 席 欄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開 會 通 知 單 發 文 日 期 : 99 年 8 月 30 日 發 文 字 號 : 99 台 會 處 教 字 第 069 號 速 別 : 普 通 件 附 件 : 議 程 及 重 點 代 號 各 一 份 開 會 事 由 : 九 十 八 年 度 國 科 會 應 用 科 學 教 育 學 門 提 昇 研 發 能 量 及 成 果 發
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ACHIEVEMENT TES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THE SECOND LANGUAGE by Chen Wei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and Colleg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MASTER DISSERTATION 学 院 国 际 文 化 交 流 学 院 专 业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硕 士 题 目 届 别 2010 届 学 生 陈 炜 导 师 张 艳 莉 副 教 授 日 期 2010 年 4 月 A VALIDATION STUDY
Acker 1983 Biklen 1995 Acker 1989 ( ) 1950 1960 1998 2
2000 12 1 Acker 1983 Biklen 1995 Acker 1989 ( ) 1950 1960 1998 2 3 (E. Durkheim) 1998 Spencer, 1994 T. Parsons Acker,1995 Dreeben(1973) Lortie(1973) Acker,1995 Simpson Simpson 1969 Biklen 1995 Acker 1989
标题
2014 年 第 5 期 ( 总 第 225 期 ) 厦 门 大 学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Arts & Social Sciences) No. 5 2014 General Serial No. 225 真 理 的 语 用 和 限 度 周 建 漳, 王 摇 展 ( 厦 门 大 学 哲 学 系, 福 建 厦 门 361005)
1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JournalVol. 8 Hong Kong Teachers Centre 2009!"#$%&'()*+,-./0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the se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curriculum standard in mainland China!"#$ Abstract
Microsoft Word - 146專題-12 陳振盛.李麗雲.doc
青 少 年 偏 差 行 為 與 家 庭 陳 振 盛. 李 麗 雲 壹 前 言 家 庭 是 兒 童 和 青 少 年 非 常 重 要 的 生 活 世 界 家 庭 因 素, 如 何 影 響 青 少 年 偏 差 行 為? 過 去 的 研 究 通 常 分 為 分 二 部 分 討 論, 其 一 稱 之 為 家 庭 結 構 因 素, 其 二 稱 之 為 互 動 因 素 家 庭 結 構 通 常 指 的 是 父 母
11-...R.D...S...D.......|......
行 政 第 十 九 卷, 總 第 七 十 二 期, 2006 No.2, 557 584 557 1 探 析 澳 門 特 區 非 高 等 教 育 的 未 來 發 展 楊 子 秋 * 前 言 今 天, 以 人 為 本 的 全 球 化 (Humanizing Globalization) 思 潮 已 席 捲 國 際 社 會 就 教 育 而 言, 新 世 紀 的 教 育 改 革 都 朝 著 人 性 化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