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铜 仁 学 院 学 报 2014 年 篇 好 文 字 啊! 刘 宝 强 博 士 的 王 士 禛 < 唐 人 万 首 绝 句 选 > 选 诗 特 征 与 诗 学 思 想 考 析 一 文, 通 过 数 理 统 计 对 王 氏 的 这 部 唐 人 绝 句 诗 选 进 行 了 探 讨, 指 出 渔 洋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2 铜 仁 学 院 学 报 2014 年 篇 好 文 字 啊! 刘 宝 强 博 士 的 王 士 禛 < 唐 人 万 首 绝 句 选 > 选 诗 特 征 与 诗 学 思 想 考 析 一 文, 通 过 数 理 统 计 对 王 氏 的 这 部 唐 人 绝 句 诗 选 进 行 了 探 讨, 指 出 渔 洋"

Transcription

1 第 16 卷 第 3 期 铜仁学院学报 Vol. 16, No 年 5 月 Journal of Tongren University May 梵净国学研究 主持人语 范子烨 黑龙江省嫩江县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 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 文选 学会理事 中国孟浩然研究会理事 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理事 中 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古文学与文化 主要著作有 世说新语 研究 中古文人生活研究 悠然望南山 文化视域中的陶渊明 中古文学的文化阐释 春 蚕与止酒 互文性视域下的陶渊明诗 和 竹林轩学术随笔 发表学术论文近二百篇 在人类文学史上 任何一位作家的心中都不可避免地晃动着另外一些经典作家的身影 尽管对经典 作家与经典作品见仁见智 但是 在文学的汤汤河流中 前波与后波总是相续不断的 没有人能够隔断 或割断与既有的文学传统的联系 因此 每位作家在影响的焦虑中 都要或多或少地追寻前人的踪迹 或者旧瓶装新酒 或者模仿前人的创作 或者干脆编选前人的作品 上述三种情况正是西方后结构主义 学派的学者们所公认的互文性文本建构的基本方法 相关的论述我们可以在法国学者蒂费纳 萨莫瓦约 Tiphaine Samoyault 的 互文性研究 一书中轻松地找到 对创作主体而言 影响的焦虑也是一种动 力 它 压扁了小才 但却激发出正典之大才 哈罗德 布鲁姆 西方正典 本期刊发的三篇文 章正好暗合并印证西方的这种互文性文学文本阐释理论 傅刚教授的 论曹操的乐府诗写作 堪比其所研究的对象 虽然是老题目 却颇有新意 新在观 点 新在思维 他认为 乐府在东汉时期朝野间的歌唱和表演 直接对建安文人乐府诗写作模式产生了 影响 曹操的乐府诗写作 无论从题目 还是写作及流传的方式 都与乐府制度本身有关系 在文中 他更是强调了曹操的音乐修养以及对音乐的喜好对其乐府诗创作的积极作用 这些观点都是令人回味的 但曹操为何具有那么好的音乐修养 曹操为何如此谙熟乐府制度 我想略作一点推测 公元 188 年 中 平五年 汉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 33 岁的曹操被任命为其中的典军校尉 也就是说 他在宦官家世的 荫蔽之下进入西园担任了皇家卫戍部队的将领 西园正是当时宫廷乐人的云集之所 他们在那里经常为 皇室表演节目 通过和这些乐人的接触 他自然熟悉了当时的宫廷音乐 对旧题乐府的了解即缘于此 但仅仅了解还不够 正如老傅所言 关键在于创新 曹操真是文艺改革的能手 那就是在旧题乐府的艺 术形式特别是音乐形式中注入新的时代内容 从而使宫廷音乐艺术突破宫廷的束缚走向广袤的原野 走 入广阔的社会 曹孟德的文化品格被老傅揭示出来了 应该看到 艺术形式的互文 自当属于互文性理 论研究的重要范畴 可惜西方的后结构主义学派对此方面的问题研究得很不够 老傅以具体的学术案例 客观上弥补了他们的不足 王志清教授的 韩愈模仿<辋川集>刍论 一看题目就吸引人的眼球 他是诗人 自然擅长对诗趣 的捕捉 他指出 韩愈模仿王维 辋川集 而作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 其题材 作法与结构乃至风格均多雷同 同时 他还深入比较了王 韩的诸多诗作 但他并未停留在问题的表象 因而指出 韩愈仿写王维 是其生存与交往的需要 是其顺应清逸幽远时风的自觉选择 这与其避乱江 南的经历有关 也是他争强斗胜的性格使然 如此阐发 令人情思飞跃 看来 互文性的文学建构还与 作家的经历 情趣 性格乃至特殊的心理认同有关 他说 王维 境随心转 而韩愈则 心随物动 因此 韩愈虽然也以空灵澄澈的清远品格为圭臬 甚至还获得了自静自净的人性自现 但他受干扰于现 实处境 毕竟不能像王维那样生成 寄畅山水 的审美状态 而多呈 寄傲林丘 的生命状态 真是一

2 2 铜 仁 学 院 学 报 2014 年 篇 好 文 字 啊! 刘 宝 强 博 士 的 王 士 禛 < 唐 人 万 首 绝 句 选 > 选 诗 特 征 与 诗 学 思 想 考 析 一 文, 通 过 数 理 统 计 对 王 氏 的 这 部 唐 人 绝 句 诗 选 进 行 了 探 讨, 指 出 渔 洋 之 选 基 本 符 合 唐 诗 发 展 的 实 情, 以 艺 术 质 量 为 主 要 的 选 诗 标 准 是 其 基 本 特 征 该 选 本 遍 选 四 唐 之 诗, 但 以 选 录 中 但 唐 诗 人 诗 作 偏 多, 同 时 亦 呈 现 了 略 重 盛 唐 的 诗 学 倾 向 所 谓 文 学 选 本, 就 是 没 有 论 述 文 字 的 文 学 史, 如 萧 统 主 编 的 文 选 即 一 个 显 例 对 这 类 选 本 的 考 量, 对 文 学 史 的 研 究 是 很 有 意 义 的 所 可 略 作 补 充 的 是, 如 果 能 够 从 王 渔 阳 的 唐 人 绝 句 诗 选 出 发, 深 入 开 掘 其 诗 歌 创 作 所 受 这 些 绝 句 诗 的 影 响, 如 语 言 意 象 风 格 等 等, 则 更 有 学 术 意 义 或 许, 这 正 是 宝 强 下 一 步 所 要 做 的 工 作 关 于 古 典 文 学 的 互 文 性 问 题, 其 实 还 有 极 大 的 研 究 空 间 此 方 面 的 研 究, 蒋 寅 先 生 的 拟 与 避 : 古 典 诗 歌 文 本 的 互 文 性 问 题 ( 载 文 史 哲 杂 志,2012 年 第 1 期 ) 有 筚 路 蓝 缕 开 疆 拓 土 之 功, 我 的 春 蚕 与 止 酒 互 文 性 视 域 下 的 陶 渊 明 诗 ( 北 京 : 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出 版 社,2012 年 6 月 版,362 千 字 ) 紧 随 其 后 蒋 兄 的 文 章 比 我 的 书 早 三 个 月 问 世, 但 实 际 上, 在 2006 年 5 月 以 前, 他 对 西 方 相 关 著 作 的 阅 读 就 已 经 很 丰 富 了 我 的 读 书 笔 记 可 以 证 明 这 一 点, 那 时 我 在 报 纸 上 看 到 了 他 的 一 篇 短 文, 这 篇 短 文 提 及 了 西 方 有 关 互 文 性 理 论 的 若 干 代 表 性 著 作 对 学 术 界 的 一 点 一 滴 的 新 动 态, 我 从 来 都 给 予 高 度 的 关 注 我 真 诚 希 望 我 们 能 够 有 更 多 的 学 者 带 着 清 醒 的 理 论 自 觉 来 从 事 此 方 面 的 研 究 工 作, 把 握 西 方 互 文 性 理 论 的 精 髓, 转 换 为 中 国 式 的 学 术 话 语, 在 积 极 的 探 索 中, 建 构 符 合 中 国 文 化 传 统 的 文 本 建 构 与 解 构 理 论, 从 而 获 得 更 大 的 学 术 业 绩 布 鲁 姆 说 : 伟 大 的 作 品 总 不 外 是 重 写 或 重 新 检 视 的 行 为, 它 以 解 读 为 基 础, 此 一 解 读 为 自 我 辟 出 空 间, 或 是 将 旧 作 重 新 开 启 以 承 接 我 们 新 的 苦 楚 ( 西 方 正 典 ) 真 正 的 文 学 研 究 者 必 当 理 解 作 家 的 苦 楚, 因 为 我 们 研 究 作 家 作 品 的 论 著 也 都 是 一 种 互 文, 心 灵 纯 诚 的 学 术 写 作 者 也 必 然 具 有 同 样 的 苦 楚 此 可 为 知 者 道, 难 为 俗 人 言 蒋 兄 的 杨 岘 年 谱 补 述 本 期 全 部 发 完, 蜻 蜓 点 水 式 的 议 论, 已 见 上 期, 不 赘 范 子 烨 2014 年 2 月 23 日, 京 城 鼓 簧 斋

3 第 16 卷 第 3 期 铜仁学院学报 2014 年 5 月 Journal of Tongren University Vol. 16, No.3 May 论曹操的乐府诗写作 傅 刚 北京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 北京 海淀区 摘 要 本文重点讨论曹操以乐府旧题写时事实际发生的原因及情形 认为乐府诗研究必 须与乐府制度 功能联系起来考察 乐府在东汉时期朝野间的歌唱和表演 直接对建安文人乐 府诗写作模式产生了影响 曹操的乐府诗写作 无论从题目 还是写作及流传的方式 都与乐 府制度本身有关系 而曹操以旧题写时事的革新 自然与汉末乐府制度的破坏 乐人流散有关 但就乐府的功能讲 曹操的乐府诗写作仍然没有背离乐府制度 所以研究曹操乐府诗一定要从 这一点出发讨论 依据此点 方能讨论建安文人乐府诗艺术成就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关键词 曹操 乐府诗 乐府制度 旧题写时事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一 文章编号 (2014) 在以前是没有的 所以班固特别强调汉武帝立乐府 曹操是建安诗歌的奠定者 他的写作不仅为他个 指的俗乐而言 曹操是一个懂音律而且也特别喜爱的 人奠定了文学史中的地位 也为建安诗歌的发展奠定 人 他也重雅乐 如他平荆州得到汉雅乐郎杜夔 就 了基础 在建安诗歌的写作过程中 曹操是先驱者 让杜夔掌管音律之事 又曹植 鼙舞诗序 云 故 他的写作是当时文人写作的榜样 曹操主要写作乐府 汉灵帝西园鼓吹有李坚者 能鼙舞 遭世荒乱 坚播 诗 乐府是怎么一回事呢 汉末的乐府又是怎么一回 越关西 随将军段煨 先帝闻其旧伎 下书召坚 坚 事呢 如大家所知 乐府是汉代管理音乐的机关 其 年踰 七十 中间废而不为 又古曲甚多谬误 异代之 实历朝历代都有管理音乐的官署 如殷之瞽宗 周之 文 未必相袭 故依前曲 作新歌五篇 在曹操时 大司乐 秦之太史令 太乐丞 皆掌乐之官 乐府据 恢复了不少旧乐 使得后代能够有所遵循 这是一个 传世文献以为起自汉武帝时 但同样是 汉书 亦 很了不起的事 同时 曹操又好俗乐 如他喜欢听但 记惠帝时有乐府令夏候宽 对此 后人颇多疑惑 有 歌 但歌者 徒歌也 即不用弦节 一人领唱 三人 人以为是误记 何焯认为是 太乐令 之误 有人 唱和 传说曹操的爱妾宋容华 特别擅长但歌 武帝 以为是以后之制度追述前事 沈钦韩说 但1977年 尤好之 但是入晋以后 没有人能够传承下来 曹操 在陕西发现秦编钟 明标有 乐府 二字 则是秦时 一生写作了很多乐府诗 主要是相和歌 所谓俗乐也 已有乐府官署 那么班固多次说汉武立乐府的原因何 曹操乐府诗的成就 前人有许多研究 如他用乐府旧 在呢 恐怕汉武时的乐府与前之乐府有较大的不同 题写作时事 奠定了建安文学的优秀传统 对建安风 以前的乐府是什么样 现在已经没有充分的材料说明 骨的建立 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等等 这些都是大家所 了 但班固几次强调还是有他的道理的 盖汉武时重 熟知的 但大家有没有细想 为什么乐府旧题写时事 俗乐 他不仅常御是俗乐 连郊庙都非雅声 这可能 就是一个贡献呢 按照这个说法 如果不用旧题写时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傅 刚 江苏睢宁人 文学博士 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 心主任 中国 文选 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本文据 2009 年在美国哈 佛大学东亚系所作学术报告改定

4 4 铜仁学院学报 2014 年 事 而用旧题写旧事 就不是贡献了 什么叫旧题写 204 攻占邺城 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旧事呢 据字面理解 应该是指用乐府原来的题目写 他有许多场合都需要使用乐歌 资治通鉴 卷一三 原事 如 陌上桑 又名 艳歌罗敷行 晋傅玄 四 宋纪 升明二年 胡三省注曰 魏太祖起铜爵 用 艳歌行 旧题写的是旧事 台于邺 自作乐府 被于管弦 后遂置清商令以掌之 日出东南隅 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 自字 属光禄勋 可见曹操在建府邺下时 开始为乐府写 为罗敷 首戴金翠饰 耳缀明月珠 白素为下裾 词 这些乐府或用于宴享 或用于军旅 至于用于房 丹霞为上襦 一顾倾朝市 再顾国为虚 问女居安 中乐 可能是清商署建立以后的事 魏志 齐王芳 在 堂在城南居 青楼临大巷 幽门结重枢 使君 纪 注引 魏书 记司马师论曹芳罪状 其中有 每 自南来 驷马立踟蹰 遣吏谢贤女 岂可同行车 见九亲妇女有美色 或留以付清商 可能至迟在齐 斯女长跪对 使君言何殊 使君自有妇 贱妾有鄙 王曹芳时已经建立了清商署 建安九年以后曹操每有 夫 天地正厥位 愿君改其图 意识地为乐府写词 在此之前 他可能有所写作 三 傅玄基本与原事相符 只是结句不合罗敷 是作 国志 魏志 武帝纪 注引 魏书 说曹操 登高 者自己的口吻 旧题写旧事 的确只是在个别字句上 必赋 及造新诗 被之管弦 皆成乐章 王粲 英 加以调整 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有不少这样的模拟 雄记 载 建安中 曹操于南皮攻袁谭 斩之 操 之作 形成魏晋南北朝诗歌史上一个比较突出的现 作鼓吹 自称万岁 于马上舞 十二年 攻乌桓蹹 顿 象 因此也不能说没有意义 在这样的写作中 作者 一战 斩蹹 顿首 系马鞍 于马上抃 舞 [2] 曹操似 的意图很明显是模拟古题以锻炼自己的写作 也有的 在军旅中为乐府写作歌词 不过这也毕竟是建安中 是借古事表达个人的新观点 如傅玄在本诗末尾所要 了 若在早期 即如从袁绍讨伐董卓时 反复狼狈 表现的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 有一部分是通过这 未必有余暇写作 至于被之管弦 皆成乐章 更是 样的模拟开展的 比如 艳歌行 发展为 三妇艳 需要条件的 曹操对乐府是熟悉的 魏志 武帝纪 [1] 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但这个目的不是曹操所要达到 注引 曹瞒传 说 太祖好音乐 倡优在侧 常以 的 曹操没有这样的作品 他的作品都是抒发个人怀 日达夕 所以他选择乐府 也是情理中事 五言诗 抱之作 如 蒿里行 本是挽歌 古辞也是长短句 因是徒诗 其音乐性是靠字词的锻炼和音韵的调谐来 他却用整齐的五言写他经历过的初平元年 190年 达到的 毕竟不如被之管弦的乐府 就歌唱的意义讲 讨伐董卓的事件 借事件抒发个人忧虑战乱的感慨 乐府在演唱时对字词的曼声长吟 曲奏低昂互节 易 这样看来 写时事是曹操的主旨 乐府旧题则是他要 于激荡人心 尤其是俗乐 如清商曲的哀婉动人 相 借助的手段 问题又来了 对曹操来说 他只能采取 和歌的粗厉有气 都是徒诗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乐府旧题的手段吗 没有别的体裁可以使用吗 在 曹操生当汉末季世 历经沧桑 乱世英雄 深怀大志 曹操之前 有辞 骚 赋等传统文体 但曹操都没有 而年渐老大 故其胸中垒落慷慨之气 自非一般文人 选用 赋的写作是比较费气力的事 而且辞繁意深 所可窥测 其志气情怀 惟有乐府才能充分表露 汉 曹操正当戎马倥偬之际 应该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 末以来 乐府颇受社会各界人士喜爱 如东汉梁商聚 至于辞 骚 其幽深哀怨 可能亦不合曹操之意 简 客唱 薤露 挽歌 正是东汉中后期人的审美情怀的 单明了 所谓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乐府诗正合 表现 乐府诗的写作和演唱 为建安诗歌的写作和传 于曹操的写作需要 除了乐府诗以外 还有在当时已 播应该起到帮助 徒诗当时只能靠抄写传播 这在纸 经流行了的五言诗 这是一种新体裁 曹操虽然写的 还未普及的时候 传播的程度自然会受到影响 而乐 乐府 但杂言没有五言多 而且有许多是将乐府的杂 府却可以借助音乐来传播 此外 也是最主要的 曹 言改造而为五言 那么曹操为什么喜爱用五言诗表达 操所作诸乐府诗 要皆是相和歌 其被管弦演唱 本 情怀 却又不用五言的徒诗呢 我推想是不是与曹操 身积蓄蕴含了慷慨之气 这既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理 的写作除了以表达个人怀抱为目的外 还有为乐府写 想 同时也将社会 人生的这种慷慨之气 通过诗歌 词 以充政治和军事需要的目的 曹操在建安九年 形式提练为鲜明的文学风格 从而形成为建安风骨的

5 第 3 期 傅 刚 论曹操的乐府诗写作 5 主要内容 从这个角度来看曹操的乐府诗写作 也许 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 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 对曹操诗歌的意义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因此 要了 嗣还自相戕 淮南帝称号 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 解曹操的诗歌 先要了解曹操这个人 曹操是一个什 虱 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 么样的人呢 以下就我个的理解 谈谈曹操 我用两 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个题目来谈 一 东汉末年的曹操和曹操的东汉末年 这是一首大家很熟悉的诗 乐府诗集 说为魏 二 曹操的破坏和建设 我想试着用 选择和被选择 乐所奏 纪初平元年 190 讨伐董卓事 但不是叙 的说法来解释 所谓 选择和被选择 就是说一个 事 而是追述诗人亲身历的本业是一场正义之战的 人之所以有其独特的功业 是时代选择的结果 即他 往事 但这场正义之战 却没有胜利 原因在于汉 生活的时代决定了他只能作出这样的选择 同时 当 末大乱 人心涣散 各怀异心 这个背景与我们在 他成功之后 他又被时代选择为代表 从而对当时产 前面交待的汉末时无论宗室还是握兵符者以及地方 [3] 生影响 当然这只限于大人物 从曹操今存诗歌来看 其题材主要是抒写个怀 牧守 都已分崩离心 乃心不在王室 袁绍当初谋 诛宦官 或出于公心 而当他举义兵讨伐董卓 海 抱 所谓 忧世不治 年寿不永和功业无成的感叹 内响应时 其野心已经萌动 这也就是曹操诗中所 此外 还有一些所谓的游仙诗 游仙诗主要有 气 说的 刻玺于北方 袁绍谋立刘虞 故刻金印 汉 出唱 精列 陌上桑 秋胡行 等 这些作品 室尚存 袁绍欲图废立 当是自怀异心 当天下正 被视为是曹操对神仙之事抱有幻想的证据 其实 曹 处于危急存亡之时 万姓涂炭 而成功尚难预料 操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 对这些没有根据的传说 他 袁绍迫不急待 当然不是英雄之行为 传说袁绍得 是否真如诗中所说对神仙很相信 曹植 辨道论 说 汉室玉玺 于座中给曹操看 曹操心下轻之 与袁 世有方士 吾王悉招致 甘陵有甘始 庐江有左慈 绍诸人的为势利相争比 百姓死亡 白骨露野 这 阳城有郄俭 始能行气导引 慈晓房中之术 俭善辟 样的对比和哀悯苍生 当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取材 谷 悉号数百岁 本所以集之于魏国者 诚恐此人之 此诗原是挽歌 即送葬歌 曹操写为感念时事 自 徒 接奸诡以欺众 行妖恶以惑民 故聚而禁之也 是变化 但仍以悲哀为主 却也与乐府原意不甚违 岂复欲观神仙于瀛洲 求安期于边海 释金辂而顾云 忤 余冠英先生 三曹诗选 说曹操 薤露行 蒿 [4] 兴 弃文骥而求飞龙哉 可见 曹操是不相信神 里行 前者哀君王 后者哀臣民 似亦有次第 这 仙之事的 曹操自称 性不信天命 又有诗说 痛 也是曹操虽改造了古题乐府 但在曲调上仍遵循了 ② 哉世人 见欺神仙 都表明曹操的确不信神仙 然 而曹操写了这么多游仙诗 有研究者以为是曹操借游 原来的传统 再看曹操的 短歌行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 仙以寄寓对精神自由的向往等 恐怕有点穿凿 之所 当以慷 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 以写作这些游仙诗 很可能与乐府演唱有关 乐府中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 食野之 向有此等演唱题材 曹操借为乐府写词而已 可以视 苹 我有嘉宾 鼔 瑟吹笙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忧 作娱乐笔墨 这样的写作 正可见曹操写作的一般 从中来 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 契阔谈燕 模式 他的诗歌写作确是在应乐府的需要进行的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何枝可 曹操首先是一个政治家 因此他的怀抱当然与一 般的诗人不一样 故此 阅读他的诗歌 也就不能和 依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此诗的题旨很清楚 汉末大乱 中土分崩 曹 一般的诗人那样 他所取材 自然和一般人不同 比 操于乱世中崛起 怀着平定天下的报负 南北征讨 如他说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这就不是任何人可 深知贤才对成就其霸业的重要性 此诗写诗人愿意 以说的 而他确也以周公自喻 以天下归心为其功业 广招天下贤才 冀能深相辅佐 但时事艰难 宾主 之目的 在这样的雄心和自我期许之下 他吟咏怀抱 之间 彼此互相信赖 亦属不易 诗人反复沉吟 的立足点当然就不一样 我们先看 蒿里行 委婉曲折 最终落在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上 关东有义士 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 乃心 兴复汉室 恢复一统 其意豁然明白 曹操这时应

6 年 铜仁学院学报 该是功业渐成 天下归心在即 所以他备感时不我 是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的 待的焦虑 备感人才的重要 希望有人能够帮助他 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这样的抱负当然也不可能是 二 别人所能有的 这是其一 其二 他的身份的敏感 说曹操的乐府更能感人 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 性 他虽后来高至魏王 已可行禅立之事 但他终 就是 汉乐府诗多是从民间采来 经过乐工的配乐 于不敢 说如果天命在他 他也只能做周文王 果 乐府中人物的遭遇和感情虽能感动鼓舞人 但那毕竟 真他还是如周文王一样 禅代大事由其子曹丕来完 是不知名的人物和故事 与听众还有一个距离 但曹 成 观诗中所言 似乎还未到表示如周文王的时候 操的诗不同 就诗本身来说 作者的身份是明确的 还当在此之前 张可礼先生 三曹年谱 系于建安 明确的身份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我们对这首诗的 [5] 十五年 210年 与曹操发布 求贤令 同时 这 背景 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感情 都可以通过作者而得 个时候 由于曹操地位逐渐增高 权力日盛 他对 到鲜明的答案 这就是建安文人有主名诗写作的一个 汉室的威胁是显明可见的了 所以反对他的力量渐 重要意义 后人往往说汉魏诗歌气象混沌 不可句摘 渐多了起来 对此 曹操还是有所忌惮的 所在他 又说 浑然而就 无歧级可寻 无色声可指 许学 只能以周公自比 但借助天下人才的帮助 以达到 夷 诗学辩体 引王世贞语 其实不然 因了魏诗 天下归心的目的 是他非常着急的事 这样功业和 人有主名身份的确认 其歧级已经产生了 我在 魏 年寿间的矛盾便是他这一时期萦绕于心的主题 所 晋南北朝诗歌史论 一书里讨论过这个问题 比如说 以曹操的这首诗 反复回环 沉吟再三 都是希望 汉诗为无主名作品 所以 意 无处落身 魏诗都是 士人能够理解他 帮助他 由于曹操这样的身份 有主名作品 故 意 义极为清楚 比如 古诗十九 所以我们不能以一般文人的诗歌写作标准来阅读 首 你只能根据作品见出汉末社会中游子思妇的一 比如开头 他说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般情况 至于具体一首作品作者的情况 如他的身份 去日苦多 这种人生几何的感慨 是汉末诗人五言 地位 处境 写作的背景等 一无可知 读者得到的 诗和乐府吟咏的主题 曹操也没有什么新的创意 诗外的东西多 诗内的 作者个人的东西少 但是当 但是汉末文人感叹人寿几何 或与个人的生命不永 你读王粲的 七哀 第一首 你得到的就不仅仅是诗 为乐难久有关 或与不能建立名声有关 但同样是 歌所反映的汉末动乱社会中 人们抛家弃子的现象 这样的写法 到了曹操这里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曹 还有更多的诗人的东西在里面 首先他并非普通百 操的慷慨忧思 沉吟难忘 是与他要统一天下有关 姓 也非普通读书人的身份 而是具有四世三公出身 这个志向和抱负直接关系到国家 民生的前途 因 的家庭背景 连他这样的人都要 委身适荆蛮 则 此他同样说了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 普通人民的命运更加难堪了 其次 从王粲的生平得 忧思难忘 就增添了无穷的骨气和风力 我们脑海 知 此诗所记的是公元192年 董卓部将李傕 郭汜 里就会浮现出诗人横槊纵马的英雄形象 又由于当 攻占长安 纵兵劫掠后发生的惨象 这样诗歌写作的 时种种不能明白道出的苦衷 曹操的吟咏愈发地反 历史背景便有了明确的交待 第三 诗人 悟彼 下 复回环 终不点破 正如九曲江河 委婉曲折 吞 泉 人 喟然伤心肝 的叹息 反映了一个有良心的 吐含咀 直到最后才一吐为快 这样的写法当然是 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整顿社会现实的渴望 曹操所面对的现实决定的 但其具有的艺术感染力 但是在风格的表现上 这种同情和渴望 过多地带有 是别的诗人所不能具有的 哀怨的情调 这是属于诗人自己的东西 也即锺嵘所 与汉代的乐府相比 曹操的诗也是入乐的 是 评 文秀而质羸 诗品 上 以上三点的获得 能歌唱的 但其歌唱的效果应该是比汉乐府更能感 正是依赖于诗人身份的确定 这便不同于汉诗的浑沌 染人的 这主要是曹操的情感和怀抱与汉末的士人 无迹 因此 诗人身份的加入 已鲜明地显示了诗歌 百姓有这么多相通的地方 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经历 的发展演进 所以说建安诗人有主名身份的确定 是 遭遇 也有共鸣 因为盼望天下太平 江山一统 一个具有意义的事件 曹操的诗与汉乐府相比是如

7 第 3 期 傅 刚 论曹操的乐府诗写作 7 此 与古诗相比 也是如此 我们在曹操的诗歌中可 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 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 以根据曹操的生平 经历 思想情感等来研读他的诗 夫 安得去四方 戎马不解鞍 铠甲不离傍 冉冉 可以读出无穷的内容来 这一点是古诗不具备的 在 老将至 何时反故乡 神龙藏深泉 猛兽步高冈 短歌行 这首诗里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 我们看到 狐死归首丘 故乡安可忘 曹操还是有他的创造的 他用乌鹊南飞 无枝可依 清张玉谷 古诗赏析 卷八说 此伤久从征役 来比喻士人的处境 的确是十分形象的 而对忧愁这 之诗 首六 鸿雁有时归乡 一层反兴 田中 四 一抽象思情 他用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来描写 句 转蓬长离故根 一层正兴 奈何 六句 方正 还是十分新鲜的写法 月光如水 不可中止 一解掇 叙征夫久从征役 老至难归苦衷 末四 谓故乡不 为 收拾 亦通 正如愁绪不可中止一样 这样的 能忘也 却用 神龙 三句 物各安居 死犹恋土 写法对后人有很多启发 两层三比 然后一句拍合陡收 笔势凌厉 通首增 曹操的身份决定了他是独有的 因此他的诗歌 色 诗的前半部分用两个比喻 鸿雁和转蓬 鸿雁 的内容和情感怀抱也都是独有的 就这个意义上说 离乡 是有它的理由的 因为冬节要南飞食稻 春 他的诗歌是别的诗人所不能学的 作为一代帝王 虽 日天气转暖 则要由南北返 北返 返故乡也 鸿 然他没有称帝 他写诗的热情鼓舞了一般的文人 雁出寒北 此四句倒不必如张氏所说意在写 有时 一般的文人虽不敢怀有他那样的怀抱 但却在曹操 归乡 也 转蓬 长离故根 是因为风的原因 它 写作模式中学到如何抒发属于自己的怀抱 比如王粲 无法自主 所以长与故根绝 万岁不相当 不管是 的 七哀 第一首 写王粲离开长安前住荆州避乱 什么原因 鸿雁和转蓬 其离乡 都是有一定的背 末尾说 南登灞陵岸 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 景和原因的 唯独此征夫 是出了什么原因呢 这 喟然伤心肝 也就是思天下大治而已 而不像曹操 就是下半部分所写的 奈何 的意思 当然征夫之 那样要以平定天下为己任 按 王粲 七哀 古文 离乡 曹操是十分清楚的 如果要为鼓舞士气 似 苑 章樵注称据 王粲集 本为六首 现在仅存三 乎不应说征夫 安得去四方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 首 第一首记其离长安之事 一般系于初平三年 192 假使曹操这里写士兵们为了平定天下 为了百姓的 年 依据也只是所记之事 但这也可以理解为后来 幸福 不辞艰苦 等等 这诗的味道和风格就完全 追记 为乐府写词 俞绍初先生 建安七子年谱 将 变了样 而这么一写 乐府原曲的悲歌慷慨就保留 王粲后二首 七哀 系于其归顺曹操之后 但王粲以 了 所以曹操还是为乐府写词 而欣赏的也是乐府 七哀 为题 应该是大致相同的时期 似乎不会在 的这种声调 这首诗的写法有了变化 除了前面所 前後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境况下都用 七哀 来写 说的用比体带出正题 比兴兼备 从具体的比喻使 似乎可以理解为他后来以 七哀 为题追记往事 从 用看 也有新的地方 以鸿雁作喻 反映出诗人这 建安诗人作品看 阮瑀 曹植均有同题写作 或许是 时对自然界与人事相通的理解 鸿雁本生于北方 邺下时期的倡和之作 七哀 似乎当时并未入乐 然秋冬南飞 因为北方寒冷 无法生存 曹操的解 乐府诗集 也未收录 可能汉末已经不知道此乐的 释是就食南稻 然春暖即返北方 是不忘乡 这是 乐调 故无法入乐 但其 哀 的名 还是让建安诗 取动物中与人事相似的一点取喻 这一点取喻 前 人感兴趣 所以有同题拟作 如果是这样的话 则 人所说不多 汉武帝 秋风辞 有 草木零落兮雁 王粲此作可能受到曹操乐府诗写作的影响 南归 取秋冬南飞一意 而曹操却不仅于此 而又 曹操主要是抒写个人怀抱 大多是通过事件的 取南飞又北还之意 这也是新的比喻了 转蓬亦是 叙述写 如 蒿里行 苦寒行 善哉行 等 短 自然现象 转蓬者 一蓬乱之貌 诗 有 首如飞 歌行 则是直接抒怀 但 却东西门行 却以比体 蓬 之语 亦从自然取象 一旋转不息之貌 故古 带出主题 人有观转蓬而造车之说 淮南子 说山训 而曹 鸿雁出塞北 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里馀 行止 操这里取转蓬无根 长与故根别之意 造意颇觉新 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 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 奇 其后曹植专以转蓬为题写其飘泊流徒之痛 语

8 年 铜仁学院学报 亦从其父来 至于其下 神龙藏深泉 易 有 潜 尚未发生 因此曹操此诗若从山水审美角度来论 龙勿用 语 解为深渊为龙所居处 猛兽步高冈 可能不合实际 但曹操显然在此诗里表达观赏大海 狐死首丘 则是古人常用之典 所感到的大自然和主观怀抱的相通处 这种感觉 曹操有创意的诗 还有 步出夏门行 诸章 只有一代雄主才能拥有 千年大海的壮阔之美 似 其末章为后人所称道 其抒写虽在暮年 犹有壮心 乎曹操是第一个发掘者 尤其曹操刚刚经历过一场 之志 自是一般的诗人所不能道的 诗中以老骥自 殊死之战 按他自己话说 也是胜得侥幸 据 资 喻 赋老骥以自强 乐观的精神 当然是绝妙的比 治通鉴 六十五载曹操 既还 科问前谏者 众莫 喻 这个比喻鲜明 强烈 打动人心 后人再无能 知其故 人人皆惧 操皆厚赏之曰 孤前行 乗 危 超出 因此似乎没有什么人在这个地方多翻新意了 以徼幸 虽得之 天所佐也 顾不可以为常 诸君 我们这里想重点讨论的是另外一章 观沧海 此诗 之谏 万安之计 是以相赏 后勿难言之 可见 本四章 宋书 乐志 载录为相和歌 是大曲 晋 这时曹操对这一胜利的珍惜 同时也更坚定了他平 书 拂舞歌 记作 碣石篇 所谓 拂舞 据 晋 定天下的信心 因此 诗人此时主要写这种感受 书 乐志 说 拂舞出自江左 旧云吴舞 检其歌 但诗的前半却写到海边山岛和草木 这种描写并不 非吴辞也 亦陈于殿庭 杨泓序云 自到江南见白 能起到比拟诗人怀抱的作用 但却能起到衬托环境 符舞 或言白鳬 鸠舞 云有此来数十年矣 察其辞 和背景的作用 这就是山水的写法了 竦峙的山岛 旨 乃是吴人患孙皓虐政思属晋也 但此辞与此题 丛生的树木 显示着大自然和人的关系 要是只有 解并不同 如果确属吴人所演奏的话 则曹操之辞 大海的描写 如木华 海赋 所写 其为广也 其 已传入吴国 并且入乐 南齐书 作 碣石辞 为怪也 宜其为大也 尔其为状也 则乃浟 浟 潋滟 说是晋人以为碣石舞歌诗 逯钦立先生说 此诗用 浮天无岸 浺 浺 沆瀁 渺弥湠 漫 波如连山 乍合 于瑟调曲 作 步出夏门行 用于舞曲者 作 碣 乍散 嘘噏 百川 洗涤淮汉 只见海的浩瀚 不见 石篇 是用乐不同而名称亦不同 人的活动 但由于曹操诗里写到了山岛和草木 就 ④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与人的距离拉近了 显示了人在观海的活动 因此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 这种背景的衬托极为重要 曹操对大海的具体描写 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粲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是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在秋风的吹动下 洪波 歌以咏志 涌起 这显示了大海的力量的壮观 如果写成 惊 清人张玉谷 古诗赏析 卷八说 此志在容纳 浪雷奔 骇水迸集 开合解会 瀼 瀼 湿湿 木华 海 而以海自比也 首二 点题直起 水何 六句 铺 赋 的可怕一面 就与曹操的怀抱不兼容了 曹操 写沧海正面 插入山木草风 便不枯寂 日月 四 重要的是在这涌起洪波的大海中 看到了 日月之 句 转就日月星汉凭空想像其包含容量 写沧海 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的和个人怀 正自写也 末二 以志愿至此 醒出歌意 咏叹作 抱相通之处 日月之行的气魄 汉人也曾描写过 收 此诗在文学史上是名篇 向来受到后人的重视 如司马相如的 上林赋 写上林陂池 日出东沼 有谓是山水诗的开篇之作 此诗是描写诗人胸襟的 入乎西陂 张衡的 二京赋 写昆明池 日月于是 最好写照 用浩瀚沧海来写个人的抱负和胸襟 曹 乎出入 象扶桑与蒙汜 在汉人看来 是很有气魄 操所选取的题材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大海的形象 的了 但人工陂池 如何可与大海相比 故曹操这 在曹操之前 有谁从欣赏 比拟的角度着笔吗 这 样的写法 在当时应是非常感荡人心的 从诗中透 也是曹操受到后人欣赏的一个原因 此诗一般以为 露的情感看 诗人自己也为这大自然的壮观景象所 ③ 写于建安十二年 207 曹操北征乌桓凯旋回来 感动 这中间有奇异 有震动 是诗人新鲜的感受 时 曹操七月兴兵 九月自柳城还邺 途中登临碣 在文学史上 曹操此诗可能是第一首正面描写大海 石山 观沧海而作 大海所具有的自然力 在古时 的作品 对曹操来说 极有可能也是他第一次见到 给人们更多的是可怕 在汉魏时期 山水审美意识 大海 曹操生于平原 内陆人 第一次见到大海 ⑤

9 第 3 期 傅 刚 论曹操的乐府诗写作 9 这种壮阔的景象 是他之前所不曾见到的 他身上 注 释 固有的悲歌慷慨之气和英雄怀抱 顿时便被这大海 ① 后汉书 周举传 六年三月上巳日 商大会宾客 燕 的浩瀚所激起 自然融成一片 因此以大海咏叹怀 于洛水 举时称疾不往 商与亲昵酣饮极欢 及酒阑倡 抱 便自然产生了 阅读这首诗 分析和欣赏 可 罢 继以薤露之歌 坐中闻者皆为掩涕 太仆张种时亦 能还要与全诗的五个部分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理 在焉 会还 以事告举 举叹曰 此所谓哀乐失时 非 解曹操写这诗的心志 不应孤立欣赏这一首诗 此 其所也 殃将及乎 诗的最前部分是艳曲 即引子 写他北征的起因 ② 文选 卷二十四 赠白马王彪 李善注引曹操佚诗 第二章便是观沧海 是九月份从柳城回来所作 第 ③ 曹操东临碣石观海的时间 约有四种说法 参见曹道衡师 三章 孟冬十月 和第四章 乡土不同 写途中之 中古文学史料丛考 曹植 东临沧海 当在建安十二 景和民俗 显示了当时从军的艰难 情绪未免低徊 年 条 北京 中华书局 最末一章 突然转入慷慨激昂 表达诗人积极乐观 ④ 班彪有 览海赋 艺文类聚 八 但观其称 余有事 的精神 这种精神 自是诗人长期以来滋养以成 于淮浦 览沧海之茫茫 似指淮水而言 又其 冀州赋 是他不信天命的实事求是人生态度的表现 但与大 亦有 观沧海以周流 的话 自然的交流 大海的观瞻 很明显也鼓舞激励了他 ⑤ 建安十一年 206 曹操击海贼管承 曾到过淳于县 曹操的性格 经历 怀抱等等促成了他的诗风 相当于现在的山东密县 似乎未到过海边 确如钟嵘所评 是古直悲凉 唐代诗人元稹说 建 安之后 天下文士遭罹兵战 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 参考文献 往往横槊赋诗 故其抑扬冤哀存离之作 尤极于古 [1] 傅刚 南朝乐府古辞的改造与艳情诗的写作[J] 文学遗 元氏长庆集 卷五十六 汉末支离破碎的社会现 产 实感发着诗人 所谓 世积乱离 风衰俗怨 并志 [2] 俞绍初 建安七子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深而笔长 故梗概而多气也 文心雕龙 时序 [3] 傅刚 东汉末年的曹操[C]//新亚论丛 香港 香港国际教 不过 同是 鞍马间为文 曹氏父子却有 魏武之 武 魏文之文 古诗归 卷七 之别 又与诗人 科文出版社 [4] 赵幼文 曹植集校注[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个性气骨有关了 [5] 张可礼 三曹年谱[M] 北京 中华书局 On the Writing of Yuefu Poems by Cao Cao FU Gang (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eking University, Haidian, Beijing , China ) Abstract: The primary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about why and how Cao Chao wrote current affairs with the old Yuefu titles, and this author thinks that the study of Yuefu poems must be carried out in relation to the Yuefu system and its functions. The singing and performance of Yuefu in the royal court and commonality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ies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writing pattern of Yuefu by literate writers in the period of Jian an. The Yuefu poem writing of Cao Chao is relevant to the Yuefu system in title, writing and popularization. Reform made by Cao Chao to write current affairs with old titles is naturally related to the destruction of Yuefu system and the dispersion of musicians in the late period of Han Dynasties, but his writing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Yuefu system. A study of the Yuefu poems of Cao Chao must be based on this knowledge.the background and reasons of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s of the literate writer s Yuefu poems in the Jian an period can therefore be understood. Key words: Cao Chao, Yuefu poems, Yuefu system, writing current affairs with old titles 责任编辑 白俊骞 责任校对 黎 帅

10 第 16 卷 第 3 期 铜仁学院学报 2014 年 5 月 Journal of Tongren University Vol. 16, No.3 May 韩愈模仿 辋川集 刍论 王志清 南通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通 摘 要 韩愈模仿王维 辋川集 而作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 其题 材 作法与结构乃至风格均多雷同 韩愈仿照王维进行创作 是其生存与交往的需要 是其顺 应清逸幽远时风的自觉选择 这与其避乱江南的经历有关 也是他争强斗胜的性格使然 王维 境随心转 而韩愈则 心随物动 因此 韩愈虽然也以空灵澄澈的清远品格为圭臬 甚 至还获得了自静自净的人性自现 但他受干扰于现实处境 毕竟不能像王维那样生成 寄畅山 水 的审美状态 而多呈 寄傲林丘 的生命状态 其二十一咏以搏牛之力 在方寸之地经营 清绮而不失奇险 淡泊而时现焦躁 偏于理性 情多于韵 形成了貌似而质异的全然不同于 辋 川集 的自家面貌 关键词 韩愈 中图分类号 I 王维 仿写 文献标识码 A 生新 山水诗 文章编号 (2014) 韩愈的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 险处 新唐书 杜甫传 中也指出 昌黎韩愈于 咏 诗 模仿王维的 辋川集 其题材 作法 结 文章慎许可 至歌诗 独推曰 李杜文章在 光焰 构乃至风格均多雷同 这是非常难得而极有探讨价 万丈长 诚可信云 其实 韩愈是很难欣赏人的 值的现象 我们之比较研究 并非轩轾二者 而意 即便是他所说的 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 也属 在追究韩愈仿作之缘由 进而讨论其仿作的自家面 于 有为而作 乃出于对同时代元 白苛责李杜诗 目与美学意义 的反击 白居易在 与元九书 中颇有 李杜交讥 之倾向 认为李杜诗缺乏风雅比兴 白居易的密友元 一 韩愈模仿 辋川集 稹也在 杜工部墓志铭 之中 扬杜贬李 韩愈 不 韩愈模仿 辋川集 这是让人感到非常意外的 平则鸣 遂作 调张籍 以抵排 韩愈说 唐之有 人们但知 韩愈追踪李杜 赵翼 瓯北诗话 说 天下 陈子昂 苏源明 元结 李白 杜甫 李观 韩昌黎生平 所心摹力追者 惟李 杜二公 顾李 皆以其所能鸣 其存而在下者 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 杜之前 未有李 杜 故二公才气横恣 各开生面 其高出魏晋 不懈而及于古 其它浸淫乎汉氏矣 遂独有千古 至昌黎时 李 杜已在前 纵极力变化 送孟东野序 他推崇李杜等 是推崇李杜等人的 终不能再辟一径 惟少陵奇险处 尚有可推扩 故一 不平则鸣 的发生形态 是李杜等人的与他英雄同 眼觑定 欲从此辟山开道 自成一家 此昌黎注意所 其所见 是借誉郊 岛而自誉 以策应他不平则鸣的 在也 然奇险处亦自有得失 盖少陵才思所到 偶然 发生学与美学观 然而 韩愈的二十一首诗咏 虢州 得之 而昌黎则专以此求胜 故时见斧凿痕迹 有心 三堂 描绘了当时 虢州三堂 的大致景色 这明 [1] 与无心异也 韩愈 一眼觑定 了的是 少陵奇 摆着的是仿写王维的 辋川集 题材相似 作法相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王志清 南通市人 现为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 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 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唐宋文学与诗学 曾发表论著多种

11 第 3 期 王志清 韩愈模仿 辋川集 刍论 类 结构方式相同同 不妨以诗为证 新亭 湖上新亭好 公来日出初 水文浮 枕簟 瓦影荫龟鱼 流水 汩汩几时休 从春复到秋 只言池未 满 池满强交流 竹洞 竹洞何年有 公初斫竹开 洞门无锁 钥 俗客不曾来 月台 南馆城阴阔 东湖水气多 直须台上 看 始奈月明何 渚亭 自有人知处 那无步往踪 莫教安四 壁 面面看芙蓉 竹溪 蔼蔼溪流慢 梢梢岸筱长 穿沙碧簳 净 落水紫苞香 北湖 闻说游湖棹 寻常到此回 应留醒心 处 准拟醉时来 花岛 蜂蝶去纷纷 香风隔岸闻 欲知花岛 处 水上觅红云 柳溪 柳树谁人种 行行夹岸高 莫将条系 缆 著处有蝉号 西山 新月迎宵挂 晴云到晚留 为遮西望 眼 终是懒回头 竹径 无尘从不扫 有鸟莫令弹 若要添风 11 骨 欲度何由敢 月池 寒池月下明 新月池边曲 若不妒清 妍 却成相映烛①[2] 此组诗可谓韩愈清新平淡风格之代表 首首清新 以小见大 读来清新可餐 组诗中写有北湖 月池 竹林 流水 孤屿 花岛 渚亭 柳巷 稻畦 荷 池 方桥 梯桥 月台 镜潭 北楼等诸胜 规模 相当宏伟开阔 如同王维所开创的 辋川集 那样 在二十首诗中 每一首诗写一个景点 诚如赵翼所说 其实昌黎自有本色 仍在文从 字顺中 自然雄厚博大 不可捉摸 不专以奇险见 长 恐昌黎亦不自知 后人平心读之自见 若徒以 奇险求昌黎 转失之矣 [1] 韩愈诗以奇险见长 奇 险也是其鲜明 本色 但是 韩愈诗不仅仅是奇险 像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 以及 晚春 春雪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等作 品 状物灵性 草木传神 仿佛脱口而出 了无造 作之痕迹 然却情思深远 情趣盎然 韵味十足 于常景中翻出新意 独具风采 因此 若徒以奇险 求昌黎 转失之矣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 题二十一咏 即是特例 而且 若徒以追踪李杜评 昌黎 亦转失之矣 还有追踪王维的明证 月 应除数百竿 荷池 风雨秋池上 高荷盖水繁 未谙鸣摵 摵 那似卷翻翻 稻畦 罫 布畦堪数 枝分水莫寻 鱼肥知已 秀 鹤没觉初深 柳巷 柳巷还飞絮 春馀几许时 吏人休报 事 公作送春诗 花源 源上花初发 公应日日来 丁宁红与 紫 慎莫一时开 北楼 郡楼乘晓上 尽日不能回 晚色将秋 至 长风送月来 镜潭 非铸复非熔 泓澄忽此逢 鱼鰕 不用 避 只是照蛟龙 孤屿 朝游孤屿南 暮戏孤屿北 所以孤屿 鸟 与公尽相识 方桥 非阁复非船 可居兼可过 君欲问方 桥 方桥如此作 梯桥 乍似上青冥 初疑蹑菡萏 自无飞仙 二 韩愈何以模仿 辋川集 韩愈何以模仿 辋川集 这是很有意义的话题 韩愈自序曰 虢州刺史宅连水池竹林 往往为亭台 岛渚 目其处为三堂 刘兄自给事中出刺此州 在任 逾岁 职修人治 州中称无事 颇复增饰 从子弟而 游其间 又作二十一诗以咏其事 流行京师 文士争 和之 余与刘善 故亦同作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 三堂新题二十一咏 题目告诉我们 韩愈是用别人的 题材乃至诗韵所写诗 所 奉和 的刘伯刍 因与宰 相李吉甫不和 元和七年以给事中为虢州刺史 次年 修三堂 作诗二十一首 传入京师 韩愈便有是和作 韩愈为什么要奉和 或者说其奉和有什么深意 其一 韩愈诗仿 辋川集 与其江南经历和时 风影响有关 韩愈生于大历三年 768 出生北方 的破落世族 而其青少年时期基本上是在江南渡过 的 其在江南的时间分为两段 第一段约为 3-8 岁 因为其父大历五年 770 去世 随其兄寄寓江南生

12 12 铜仁学院学报 2014 年 活了五六年 后随其兄去长安 第二段时间约为 宪宗即位 虽使韩愈自郴州移官江陵 却仍受到朝 岁 韩愈再次到江南的时间是建中二年 781 来宣 中政敌之制压 心中之抑郁 自不待言 韩愈的这 城避乱 其兄也已经去世 直至贞元二年 786 才 组诗 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 813 是年韩愈四十 离开江南而去长安应进士试 江南文化洒脱清逸的精 六岁 宦海浮沉 饱经世故 在长安任国子学博士 髓 以及温山软水的自然环境 对他一生的行举与创 教授生徒 属于投闲置散的状态 著名的 进学解 作发生着潜在影响 中唐自大历始 进入了后王维时 也写作于同时 从 进学解 可见 韩愈此时 牢 期 清绮温丽的诗风盛行 其中成就最高 也最为活 骚满腹 借勉励生徒刻苦学习 求取进步为名 而 跃的诗人如韦应物 刘长卿 钱起等 皎然 诗式 发话正说 发泄不满 因此 其奉和诗中也不可能 卷四云 大历中 词人多在江外 皇甫冉 严维 如王维那样的息心静气的 张继 刘长卿 李嘉祐 朱放 窃占青山 白云 春 韩愈所奉和的刘伯刍 据新旧 唐书 载 其 风 芳草以为己有 吾知诗道初丧 正在于此 为朝廷要员 出为虢州刺史前 曾任考功郎中 集 迄今余波尚寝 后生相效 没溺者多 皎然生卒年 贤院学士 给事中 是能够在皇帝面前说得到话的 不详 约 720-约 800 活动于大历 贞元年间 可以 人 旧唐书 卷 153 刘伯刍传 肯定的是 韩愈也生活于皎然所说的 余波尚寝 后 伯刍 字素芝 登进士第 志行修谨 淮南杜 生相效 的诗美趣味的风行时 中唐还有两个重要的 佑辟为从事 府罢 屏居吴中 久之 征拜右补阙 唐诗选本可以明证 以王维趣味为趣味 乃时风也 迁主客员外郎 以过从友人饮噱 为韦执谊密奏 其一是高仲武的 中兴间气集 选录肃宗至德初年 贬虔州掾曹 复为考功员外郎裴垍 善其应对机捷 756 到代宗大历末年 多年间作家作品 迁考功郎中 集贤院学士 转给事中 裴垍 罢相 计 26 人 诗 130 多首 编选者选的是钱起 郎士元 为太子宾客 未几而卒 李吉甫复入相 与垍 宿嫌 等人的诗 而却左一个 文宗右丞 许以高格 右 不加赠官 伯刍上疏论之 赠垍 太子少傅 伯刍妻 一个 右丞以往 与钱更长 实际上是在顶礼王维 垍 从姨也 或谗于吉甫 以此论奏 伯刍惧 亟请 所选诗在艺术上多为清逸幽远之境 高仲武 自序 散地 因出为虢州刺史 吉甫卒 裴度擢为刑部侍 中提出 体状风雅 理致清新 的选取标准 基本符 郎 俄知吏部选事 元和十年 以左常侍致仕 卒 合当时诗风的特点 其二是姚合的 极玄集 选录 年六十一 赠工部尚书 伯刍风姿古雅 涉学 善 王维等 21 人诗 也以钱起 郎士元等人为主 今本 谈笑 而动与时适 论者稍薄之 [3] 实录 99 首 其序中称 此皆诗家射雕之手也 非 据史载 唐宪宗时 罽宾僧人般若来华译经 刘伯 常耐人寻味的是 其中只有王维一个是盛唐诗人 王 刍与归登 孟简 萧俛等人奉诏就礼泉寺译出佛经 运熙 顾易生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指出 姚合编 八卷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士大夫受朝廷的指派 选 极玄集 以王维诗居首 称为 诗家射雕手 参与佛教界的译经活动 在唐代是一种极高的待遇 [4] 后面选的大抵都是王维一派诗人的作品 故而 地位与影响 玄奘译经时 唐高宗敕令大臣于志宁 刘大杰认为 李肇 唐国史补 云 大历之风尚浮 来济 许敬宗 薛元超 杜正伦 李义府和学士范 贞元之风尚荡 韩愈的诗歌 在反对当日流行的轻 頵等人 监共译经 随时润色 唐中宗 唐睿宗时 [5] 浮靡荡的诗风上 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韩愈处 南天竺僧人菩提流志在长安译经 译场中有润文官 于大历 贞元之后 走的是 元和之风尚怪 的一路 卢粲 学士徐坚 中书舍人苏晋 给事中崔璩 同 然其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 诗 中书门下三品陆象先 尚书郭元振 中书令张说 则显现出他诗歌奇险之外的清绮一面 是其顺应清逸 侍中魏知古等参与译事 时有评价说 儒释双方 皆 幽远之时风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审美自觉 与其江南经 一时英秀 当代象龙 [6] 所谓 儒释二家 构成全 历和美感积淀有关 美 宋高僧传 卷三 唐洛京长寿寺菩提流志传 其二 韩愈诗仿 辋川集 乃为了投好刘伯刍 中书侍郎崔湜因为行香来到翻经院 由于自己没被 韩愈于宪宗元和元年掾江陵 担任法曹参军时所作 指派来译经 竟然感叹道 清流尽在此矣 岂应见

13 第 3 期 王志清 韩愈模仿 辋川集 刍论 隔 [6] 因此 刘伯刍能够奉诏参与译经 可见其 当时的地位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精通佛理 13 由上述三方面 推想韩愈仿学 辋川集 的创 作意图 绝非凭虚公子之臆想也 还有一则信息也是很应该值得注意的 唐韦绚 三 韩愈模仿 辋川集 而自成面貌 刘宾客嘉话录 载 刑部侍郎从伯伯刍尝言 某所居安邑里巷口有鬻饼 韩愈与王维的诗歌 孰优孰劣 朱彝尊 批韩诗 者 早过户 未尝不闻讴歌而当垆 兴甚早 一旦 召之 早就比较说 韩愈 首首出新意 与王 裴 辋川 与语 贫窘可怜 因与万钱 令多其本 日取饼以偿之 诸诗颇相似 音调却不如彼之高雅 [10] 今人金学智 欣然持镪而去 后过其户 则寂然不闻讴歌之声 谓其逝 在 中国园林美学 中也指出 唐代诗人咏园 爱 矣 及呼 乃至 谓曰 尔何辍歌之遽乎 曰 本流 写组诗以唱酬 这也颇受王维影响 于是 也有一 既大 心计转粗 不暇唱 渭城 矣 从伯曰 吾思官 系列景观题名之出现 如韩愈有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 [7] 徒亦然 因成大噱 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 其中 镜潭 柳溪 月 类说 卷 54 引 刘禹锡佳话 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池 等 颇有诗意 但也颇多凑成的 随意的 如 流 刘伯刍给钱 是因为卖饼者之讴歌 卖饼者所讴者 水 北楼 北 湖 西山 荷 池 稻 何 乃 渭城曲 此记录 是否可以说明刘伯刍是 畦 可见未经深思熟虑 还是 散文化 的 酷好王维诗的呢 如果此论成立 韩愈放弃奇险怪 [11] 异的追求与套路而仿 辋川集 以赠刘伯刍 则具 有严加选择 因而有二十一个之多 更没有对景题深 有投好刘伯刍的成分 不仅有悖辟佛而奉道的信仰 入细致地推敲 加工 因而各题之间重复之字极多 而且背离了他的主流诗风与审美趣味 其实 他只是应邀即兴地 随机地咏了二十一首 这 其三 韩愈诗仿 辋川集 反映了他性格上极 金先生还认为 他 韩愈 对景题亦即诗题并没 种个人行为的结果 就导致了松散组合类型的诞生 强的争强斗胜的一面 韩愈的这种争强好胜的个性 当然 还应肯定其组诗特别是其中有些作品的艺术价 决定了韩愈诗文上的表现 惟陈言之务去 戛戛乎 值 [12] 我们不想讨论韩愈诗与王维诗的优劣 而只 其难哉 答李翊书 其诗最显著的特点是诡怪 是为了呈现二者的美学风貌 以说明诗歌创作中时代 盘硬 豪放雄奇 以险怪取胜 力主以笔法摧破历 背景与诗人个性之差异的 我们试比较韩愈的 渚亭 代诗法规律 突破诗的一般音节 蓄意以古文章法 诗和王维的 临湖亭 诗 见表 1 为诗 而自成一家 郑振铎先生认为 韩愈的诗 虽 王 韩二诗的题材 意象皆同 然情味判然 其 然同样的持着反对浓艳与对偶的态度 却有意的要 笔下的景象有自己的影子 是诗人各自人格的写照 求险 求深 求不平凡 而他的才情的弘灏 又足 王维的诗是写迎客与赏景的心情 无心樽酒 也无心 以肆应不穷 其结果 便树立了诗坛上的一个奇帜 壁隔 沉浸景中 陶醉美色 湖与天一色 湖与心也 [8] 一个独创出来的奇帜 韩愈的山水诗也多五 七 一色 举手投足而听凭自然 意念心性而皆合天道 言长篇古诗 多铺排而写景和记事 我们以为 韩 是 水流花开 的一种禅境和禅悦 韩愈着眼 人知 愈诗仿 辋川集 具有与王维一比高下的意思 这 不忘尘世 虽欲任运自在 却担心有壁之相隔 不是 样的推想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的 日本学者川合 顺其自然而无论有壁还是无壁 刻意追求 无壁 的 康三的 终南山的变容 由盛唐到中唐 比较王 境界 诗中充满了有壁而不能 面面观 的忧心 显 维的 终南山 与韩愈的 南山 从二诗写作上的 示出矻矻奢求的精神沉重 故王维的诗飘逸恬淡 韩 差异来看两个时代的差异 认为王维是用有限的语 愈的诗滞谨深切 而认真阅读韩 王的组诗 便清晰 言把握整体 而韩愈则纤毫无遗地记录了构成终南 发现 韩愈仿写只是貌似 实质上全是他自家面目 山的多样地形地貌 描写了四季晨昏发生的景象变 我们还是从对比中加以分析 见表 2 [9] 化 以及自身在不同情态中的不同感受 因此 韩 张戒 岁寒堂诗话 卷上云 退之诗 大抵才 愈模仿王维的 辋川集 却写了二十一首 硬是要 气有余 故能擒能纵 颠倒崛奇 无施不可 放之 超出一首 与其好胜喜竞的性格有关 则如长江大河 澜翻汹涌 滚滚不穷 收之则藏形

14 年 铜仁学院学报 匿影 乍出乍没 姿态横生 变怪百出 可喜可愕 [13] 可畏可服也 预生活 的强烈情感 其哲学上的道教信仰 以及 方东树云 杜 韩尽读万卷书 其美学上 笔补造化 的美不自美的趣味 将审美 其志气以稷 契 周 孔为心 又于古人诗文变态 物象对象化 而以搏牛之力 在方寸之地经营 总 万方 无不融会于胸中 而以其不世出之笔力 变 感到左冲右突地拘束 从其诗中频繁出现 莫 欲 [14] 历来对韩 等使令词 可以想见韩愈创作时的审美状态 受干 愈本人的评价是 力大思雄 对其诗的评价是 颠 扰于现实处境的他 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不能平静 倒崛奇 或者可以说 韩愈是以 颠倒崛奇 诗而 的焦躁 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感慨 诗中议论似乎含 闻名于世 也擅长诗的 颠倒崛奇 其诗中长于概 有许多故事 唤起读者的许多联想 也因此而表现 括 偏于理性 多铺叙排比 议论风生 情多于韵 出相应的理性深度和感人力量 化出之 此岂寻常龌龊之士所能辨哉 往往显示出 不平则鸣 的心绪波痕 表现出 干 表 1 韩愈的 渚亭 诗和王维的 临湖亭 诗比较 诗人诗歌 图景成像 构图技巧 心情意态 旨趣含蕴 王维 临湖亭 偏于写景 偏于自然的呈示 以 平和安然 恬淡雅适 无欲声色 无碍行止 轻舸迎上客 亭中迎宾 湖 景写人 人在景中 与山水同气相求 与 悠悠湖上来 心畅饮 轻舸 以人衬景 景人不分 友朋同声相应 自由 属于典型的山水审美 当轩对樽酒 悠然 四面荷 以景美凸现闲情 以 而通脱 纯粹是一种 的状态与精神享受的 四面芙蓉开 莲 人和具象生意 寄畅山水 的心态 境界 韩愈 渚亭 偏于议论 偏于心理的描画 以 祈望无碍 渴望自在 暗示其现实中并不通 自有人知处 直写心中之 议论夹杂想象 以想 故而瞻前顾后 执意 顺 悖隔而有阻 然而 那无步往踪 景 景在遥想 象示现情态 意中带 得失 进而生成深度 因为面面可观之欲 而 莫教安四壁 里 情寄理想 景 无中生有 于奢 遗憾 相当于一种 寄 生成强行介入之愿 面面看芙蓉 中 想中获得超越 傲林丘 的情绪 旧唐书 王维传 云 在辋口 辋水周于舍 水流花开 天然成趣 不累于心 顺性而为 游心于物之初 心灵高度自 下 别涨竹洲花坞 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 弹琴赋 由 获得摆脱所有感官的牵累的解放 已悟寂为乐 诗 啸咏终日 耽于禅学的王维 净以解脱 心清 此生闲有余 这既是王维的人生观 也是他的美学 性净则眼界清净 他在 谒璇上人并序 里夫子自 观 美在自美 追求原始幽寂而纤尘不染的境界 道地说 上人外人内天 不定不乱 舍法而渊泊 一切都在本然中 故而 其写诗时多处于心平气和 无心而云动 色空无碍 不物物也 默语无际 不 闲适满足的精神状态 也最易生成 温柔敦厚 的 言言也 意谓自觉地放弃一切目的 由人复天 以 诗观 生成虚静空默 渊泊恬淡的意境 黑格尔认 人合天 以天的规律为人的目的 诗人并不注重于 为 在这类艺术作品中形成内容核心的毕竟不是这 实际意义上的自然人世 而着重于心理主体的建设 些题材本身 而是艺术家主体方面的构思和创作加 站到了终极的意义和审美超越的高度 其诗中常常 工所灌注的生气和灵魂 是反映在作品里的艺术家 以 闲 的形象以呈现其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的心灵 这个心灵所提供的不仅是外在事物的复写 的境界 辋川集 漆园 诗云 古人非傲吏 自 而是它自己和它的内心生活 [15] 在阐明心与外界自 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 婆娑数株树 王维眼中的 然的关系上 这与中国古代美学的精髓相一致 王 庄子之 偶寄 智慧 打破了主客对峙 以我役物 维与韩愈的处境全然不同 故而心境肯定也不一样 的态度 破除自我中心优越而混同于物 不拘于物 了 以 内心生活 观王维与韩愈诗歌的差异 诗

15 第 3 期 王志清 韩愈模仿 辋川集 刍论 15 歌作为各自心灵的映像 无疑是生动而可信的 诗 者观照世界的思维与方法论的显著不同 导致了二 人的思想文化信仰深刻影响了诗人的审美观照与创 者美学趣尚与诗歌文本的极大差异 造 王维 境随心转 韩愈则是 心随物动 二 表 2 韩愈 王维组诗的比较 作者 诗歌举例 檀栾映空曲 青翠漾涟漪 暗入商山路 樵人不可知 斤竹岭 吹箫凌极浦 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 青山卷白云 欹湖 秋山敛余照 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 夕岚无处所 木兰柴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王维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栾家濑 心理动作指向 景象特征 多 顺应性 的心理 景象特点 迷离空 动作指向 心舍于有 幻 明灭缥缈 无 眼界于色空 诗 多 空 无 措辞 也是空无的造境 诗 审美表现 境随心 转 花自开落 人摆脱了外在人事的 艺术效果 深契禅理 种种纷扰 内心充满 而多风神 了愉悦与安宁的禅 悦 因此 其生活情 状则是人应天道的随 缘 无求无欲 随心 闲心 诗意存在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鹿柴 北垞 湖水北 杂树映朱栏 逶迤南川水 明灭青林端 北垞 无尘从不扫 有鸟莫令弹 若要添风月 应除数百竿 竹径 源上花初发 公应日日来 丁宁红与紫 慎莫一时开 花源 闻说游湖棹 寻常到此回 应留醒心处 准拟醉时来 北湖 非阁复非船 可居兼可过 韩愈 君欲问方桥 方桥如此作 方桥 乍似上青冥 初疑蹑菡萏 自无飞仙骨 欲度何由敢 梯桥 寒池月下明 新月池边曲 若不妒清妍 却成相映烛 月池 蜂蝶去纷纷 香风隔岸闻 欲知花岛处 水上觅红云 花岛 柳树谁人种 行行夹岸高 莫将条系缆 著处有蝉号 柳溪 多 使令性 的心理 景象特点 明丽洁 动作指向 诗中重复 净 华彩庄严 使用 莫 外加诸 如 欲 应 等 意动词 表现出士人 审美表现 心随物 动 匠心刻画 难以消解的内心焦 艺术效果 哲味隽永 虑 虽也充满了家的 而尽理趣 自由与天真 却因为 意欲太盛 而诗中让 人读出了多 心 存 心 戒心 惊心 焦心 揪心

16 16 铜 仁 学 院 学 报 2014 年 韩 愈 仿 写 辋 川 集, 虽 然 也 以 王 维 山 水 诗 美 为 圭 臬, 追 求 空 灵 澄 澈 的 清 远 品 格, 甚 至 同 样 获 得 了 自 静 自 净 人 性 的 充 分 自 现, 但 毕 竟 不 可 能 像 王 维 那 样 以 寂 然 之 心 去 观 照 万 物 的 寂 然 本 质, 从 而 生 成 寄 畅 山 水 的 审 美 状 态, 其 诗 中 更 多 的 是 表 现 其 无 限 的 思 想 空 间 和 无 拘 的 创 造 活 力, 反 映 了 他 本 质 上 积 极 事 功 的 人 性 精 神, 具 有 寄 傲 林 丘 的 文 本 特 征, 形 成 了 貌 似 而 质 异 的 全 然 不 同 王 维 的 自 家 美 学 面 目 注 释 : 1 本 文 引 用 古 籍 之 不 注 明 版 本 者, 皆 为 此 本 参 考 文 献 : [1] ( 清 ) 赵 翼. 瓯 北 诗 话 [M]. 北 京 : 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1981:28. [2] 全 唐 诗 ( 卷 343)[M]. 台 湾 : 商 务 印 书 馆, 年 影 印 文 渊 阁 四 库 全 书 本. [3] 傅 璇 琮, 主 编. 唐 人 选 唐 诗 新 编 [M]. 西 安 : 陕 西 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1996:532. [4] 郭 绍 虞. 中 国 文 学 批 评 史 [M].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1979:330. [5] 刘 大 杰. 中 国 文 学 发 展 史 ( 中 册 )[M].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2:512. [6] ( 宋 ) 赞 宁, 撰. 宋 高 僧 传 ( 卷 四 )[M].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1987. [7] 丁 如 明, 等, 校 点. 唐 五 代 笔 记 小 说 大 观 [M].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00:794. [8] 郑 振 铎. 插 图 本 中 国 文 学 史 [M]. 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2001:356. [9] ( 日 ) 川 合 康 三, 著. 终 南 山 的 变 容 [M]. 张 剑, 译. 上 海 : 海 古 籍 出 版 社,2007.( 转 引 自 胡 晓 明, 选 编. 唐 诗 二 十 讲 [M]. 北 京 : 北 京 华 夏 出 版 社,2009: ) [10] 卞 孝 萱, 张 清 华, 编 选. 韩 愈 集 [M]. 南 京 : 凤 凰 出 版 社,2006:21. [11] 金 学 智. 中 国 园 林 美 学 [M]. 北 京 : 中 国 建 筑 工 业 出 版 社, 2005:59. [12] 金 学 智. 风 景 园 林 品 题 美 学 品 题 系 列 的 研 究 鉴 赏 与 设 计 [M]. 北 京 : 中 国 建 筑 工 业 出 版 社,2011:59. [13] ( 宋 ) 张 戒. 岁 寒 堂 诗 话 [M].( 转 引 自 吴 文 治, 编. 韩 愈 资 料 汇 编 ( 第 一 册 )[Z].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1983:258) [14] ( 清 ) 方 东 树. 昭 昧 詹 言 [M]. 北 京 : 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1961:212. [15] ( 德 ) 黑 格 尔. 美 学 ( 第 3 卷 ) 上 册 [M]. 朱 光 潜, 译. 北 京 :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1979:229. On Han Yu s Imitation of Wang Chuan Collection WANG Zhi-qing (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Arts,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 China ) Abstract: Imitating Wang Wei s Wang Chuan Collection, Han Yu created Twenty-one Ode to New Title of Three Tang at the Request of Official Liu in Lvzhou Fenghe, the subject matter, methods, structure and even style of which are more similar. Such imitation is the need of Han Yu s survival and communication. It is also his conscious choice of adapting to the noble and fresh style of that time. All these are connected with his experiences of seeking to shelter from Jiangnan. In addition, his personality of loving to excel others is another cause. Wang Wei s situations turn according to his mind, while Han Yu s mind turn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Therefore, though Han Yu takes the quality of spaciousness as his criterion and even gained the human nature of quiet and peacefulness, he can not form the aesthetic state of reposing his feelings on mountains and rivers as Wang Wei does because of the disturbance by the reality in the special background. On the contrary, Han Yu s works reflects the life state of expressing a little pride in landscape. His Twenty-one Ode spread in a limited field, which formed its own features of similarity in surface, but difference in nature, compared to Wang Chuan Collection. That is to say, Han Yu s writing is combination of purity and remarkableness, also combination of indifference and anxiety, which had more ration than emotion. Key words: Han Yu and Wang Wei, imitation, creation, poems on landscape ( 责 任 编 辑 白 俊 骞 ) ( 责 任 校 对 黎 帅 )

17 第 16 卷 第 3 期 铜仁学院学报 2014 年 5 月 Journal of Tongren University Vol. 16, No.3 May 王士禛 唐人万首绝句选 选诗特征与诗学思想考析 刘宝强 六盘水师范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 贵州 六盘水 摘 要 唐人万首绝句选 是清康熙年间 诗坛圭臬 王士禛 号王渔洋 编纂的最后 一部唐诗选本 以下简称为 渔洋选本 该选本是对赵宦光 黄习远本 万首唐人绝句 以 下简称为 赵黄选本 进行的删纂 对于清代诗学尤其是绝句领域的研究极有价值 故有必 要通过对 唐人万首绝句选 的研读 弄清该选本的选诗特征与诗学思想 渔洋选本基本符合 唐诗当时发展实情 以诗人诗作本身的造诣选诗 该选本虽选 四唐 之诗 以选录中晚唐诗 人诗作偏多 但通过该选本对赵黄选本的删纂仍可窥见该选 略重盛唐 的诗学思想 关键词 王渔洋 唐人万首绝句选 中图分类号 I 文献标识码 A ① 唐人万首绝句选 是清康熙年间 诗坛圭臬 王士禛 号王渔洋 编纂的最后一部唐诗选本 该 ② 选诗特征 诗学思想 文章编号 (2014) 言绝句诗数也远多于五言绝句诗数 是五言绝句诗 数量近三倍 这都符合唐诗发展的实际状况 选本是对赵黄选本 进行的删纂 对于清代诗学思想 在初唐诗人五言绝句的选取上 渔洋选本仅选 的研究极有价值 本文拟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对该 录了上官仪 王勃 卢照邻 骆宾王 韦承庆 于 选本进行初步的探讨 季子 宋之问 王适 郭元振 卢僎 苏颋 东方 虬 张九龄 张说共十四位诗人二十三首诗作 除 一 王渔洋 唐人万首绝句选 的选诗特征 王勃诗选录了五首之外 其余诸人皆只选录了一两 渔洋选本保留了初唐十八位诗人二十八首绝 首诗作 赵黄选本选录五言诗最多的是王勃与张说 句 盛唐五十二位诗人一百八十四首绝句 中唐一 两位 选录了二位诗人各三十三首五绝 但对于初 百位诗人三百七十七首绝句 晚唐六十六位诗人二 唐诗人 渔洋则只看重王勃 他在凡例中认为五言 百六十二首绝句 分别而言 在五言绝句方面 渔 诗初唐王勃独为擅场 故选王勃诗较初唐其他诗人 洋选本中保留赵黄选本中各时期诗人诗作数为 初 多 在初唐诗人七言绝句的选取上 渔洋该选更是 唐十四人二十三首诗 盛唐二十八人七十八首诗 只选录了杜审言 张敬忠 王翰 张说四位诗人五 中唐三十七人九十首诗 晚唐十六人三十首诗 共 首诗作 数量上非常精简 这些选录也符合与盛 收录九十五人二百二十一首五绝 在七言绝句方面 中 晚唐相较 初唐诗作与名家都不多之实情 在 渔洋选本中保留赵黄选本中各时期诗人诗作数为 盛唐诗人中 渔洋选本选录五言诗较多的有王维 初唐四人五首诗 盛唐二十四人一百零六首诗 中 裴迪 崔国辅 李白 王昌龄 王维二十二首 裴 唐六十三人二百八十七首诗 晚唐五十人二百三十 迪八首 崔国辅六首 李白八首 王昌龄四首 等 二首诗 共收录一百四十一人六百三十首七绝 渔 五位 渔洋在凡例中赞赏的盛唐五言诗名家也是这 洋选本中收录七言绝句诗人数比五绝诗人数多 七 五人 而赵黄选本中选录诗作较多的有杜甫 岑参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刘宝强 湖北咸宁人 文学博士 现为六盘水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主要研究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

18 18 铜 仁 学 院 学 报 2014 年 王 维 裴 迪 孟 浩 然 崔 国 辅 李 白 储 光 羲 王 昌 龄 盖 嘉 运 等 诗 人 ( 杜 甫 三 十 二 首 岑 参 十 九 首 王 维 五 十 三 首 裴 迪 二 十 二 首 孟 浩 然 十 九 首 崔 国 辅 二 十 七 首 李 白 八 十 四 首 储 光 羲 十 六 首 王 昌 龄 十 四 首 盖 嘉 运 十 四 首 ) 赵 黄 选 本 选 录 杜 甫 的 五 言 绝 句 数 量 在 盛 唐 诗 人 中 仅 排 于 李 白 与 王 维 之 后, 列 第 三 位 而 王 士 禛 该 选 选 录 杜 甫 五 言 只 有 一 首, 可 见 王 士 禛 对 杜 甫 五 言 并 不 看 重, 而 杜 甫 在 唐 时 诗 名 也 确 实 不 突 出 渔 洋 选 本 选 录 七 言 诗 较 多 的 盛 唐 诗 人 有 贾 至 高 适 岑 参 王 维 王 昌 龄 李 白 杜 甫 ( 贾 至 五 首 高 适 四 首 岑 参 五 首 王 维 十 首 王 昌 龄 二 十 六 首 李 白 二 十 首 杜 甫 十 二 首 ) 等 七 位 这 些 诗 人 绝 大 多 数 ( 除 贾 至 外 ) 代 表 了 盛 唐 诗 的 最 高 水 平, 故 渔 洋 选 本 选 录 他 们 诗 作 较 多 也 符 合 盛 唐 诗 当 时 的 实 际 发 展 状 况 中 唐 诗 人 与 诗 作 数 量 是 四 唐 ( 初 盛 中 晚 唐 之 简 称, 下 同 ) 中 最 多 的, 渔 洋 选 本 中 选 录 最 多 的 也 是 中 唐 诗 人 诗 作, 达 到 了 一 百 位 诗 人 三 百 七 十 七 首 诗 在 中 唐 五 言 绝 句 中, 渔 洋 选 本 选 录 最 多 的 是 刘 长 卿 李 益 韦 应 物 刘 禹 锡 这 几 位 诗 人 ( 刘 长 卿 六 首 李 益 七 首 韦 应 物 七 首 刘 禹 锡 九 首 ) 虽 然 渔 洋 该 选 选 录 钱 起 五 首 白 居 易 四 首 五 绝, 表 面 看 来 收 录 诗 作 数 似 乎 也 不 少, 但 由 于 钱 起 与 白 居 易 是 中 唐 五 绝 创 作 数 最 多 的 两 位 诗 人, 赵 黄 选 本 中 收 录 了 钱 起 一 百 三 十 二 首 白 居 易 一 百 零 五 首 五 绝, 因 此 从 保 留 率 上 来 看, 王 士 禛 对 钱 起 与 白 居 易 的 五 言 绝 句 保 留 率 并 不 高, 反 倒 是 卢 纶 皇 甫 冉 令 狐 楚 三 位 诗 人, 赵 黄 选 本 中 收 录 卢 纶 三 十 二 首 皇 甫 冉 二 十 九 首 令 狐 楚 二 十 二 首 五 绝, 王 士 禛 对 这 三 位 诗 人 都 保 留 了 四 首 五 言 绝 句, 是 中 唐 中 保 留 五 言 绝 句 较 多 的 诗 人 可 见, 渔 洋 并 不 太 重 视 钱 起 与 白 居 易 二 人 的 五 言 绝 句 在 中 唐 七 言 绝 句 中, 渔 洋 选 本 选 录 较 多 的 有 卢 纶 李 涉 韩 翃 张 祜 顾 况 李 益 韦 应 物 刘 禹 锡 白 居 易 元 稹 王 建 张 籍 张 仲 素 这 几 位 诗 人 ( 卢 纶 六 首 李 涉 十 首 韩 翃 九 首 张 祜 十 六 首 顾 况 八 首 李 益 十 四 首 韦 应 物 七 首 韩 愈 六 首 刘 禹 锡 二 十 五 首 白 居 易 十 八 首 元 稹 十 一 首 王 建 三 十 一 首 张 籍 十 三 首 张 仲 素 八 首 ) 这 些 选 录 诗 作 较 多 的 诗 人 占 据 了 中 唐 诗 史 上 著 名 诗 家 的 绝 大 多 数 因 此 这 种 选 录 基 本 符 合 中 唐 诗 之 实 情 还 必 须 指 出 的 是 : 王 士 禛 在 中 唐 七 言 绝 句 上 最 欣 赏 的 并 不 是 刘 禹 锡 白 居 易 元 稹 这 些 诗 歌 大 家, 而 是 在 后 世 并 没 有 太 大 诗 名 的 张 仲 素 刘 禹 锡 元 稹 白 居 易 这 些 大 家 七 绝 创 作 数 量 本 身 很 多, 赵 黄 选 本 收 录 刘 禹 锡 一 百 六 十 五 首 白 居 易 六 百 八 十 七 首 元 缜 二 百 零 三 首 七 绝, 因 而 渔 洋 选 本 保 留 刘 禹 锡 二 十 五 首 白 居 易 十 八 首 元 稹 十 一 首 七 绝 从 保 留 率 上 看 并 不 算 最 高, 但 张 仲 素 七 言 绝 句 创 作 数 量 不 多, 赵 黄 选 本 只 收 录 了 张 仲 素 十 三 首, 而 渔 洋 该 选 却 保 留 了 八 首 之 多 可 见, 王 渔 洋 在 该 选 本 中 最 欣 赏 的 中 唐 七 言 绝 句 诗 人 是 张 仲 素, 显 示 出 一 种 不 拘 众 议 的 喜 好 在 晚 唐 诗 人 诗 作 的 收 录 上, 渔 洋 选 录 七 言 更 多, 这 符 合 晚 唐 诗 作 中 七 言 诗 数 量 远 多 于 五 言 诗 数 量 的 状 况 在 晚 唐 诗 人 中, 渔 洋 选 本 收 录 五 言 绝 句 最 多 的 晚 唐 诗 人 是 李 商 隐, 达 到 了 八 首 第 二 多 的 是 杜 牧, 收 录 了 三 首 其 他 晚 唐 诗 人 只 收 录 了 一 到 两 首 渔 洋 选 本 收 录 七 言 绝 句 较 多 ( 收 录 数 在 十 首 以 上 ) 的 晚 唐 诗 人 有 李 商 隐 许 浑 温 庭 筠 唐 彦 谦 赵 嘏 杜 牧 陆 龟 蒙 罗 虬 ( 李 商 隐 三 十 八 首 许 浑 十 二 首 温 庭 筠 十 五 首 唐 彦 谦 十 首 赵 嘏 十 一 首 杜 牧 三 十 一 首 陆 龟 蒙 十 首 罗 虬 十 二 首 ) 等 八 位 晚 唐 七 言 绝 句 中 收 录 最 多 的 也 是 李 商 隐 与 杜 牧 二 位 诗 人, 收 录 二 人 诗 作 都 达 到 了 三 十 首 以 上, 其 他 人 收 录 都 不 足 二 十 首, 这 也 符 合 晚 唐 诗 人 中 小 李 杜 最 富 诗 才 与 盛 名 的 实 情 王 渔 洋 选 本 中 的 选 诗 也 不 太 不 注 重 诗 人 的 诗 外 因 素 ( 如 政 治 权 势 社 会 地 位 等 等 ), 而 较 客 观 地 以 诗 人 诗 作 造 诣 为 选 录 标 准 赵 黄 选 本 中 收 录 了 许 多 唐 代 帝 王 之 诗, 如 太 宗 玄 宗 德 宗 文 宗 宣 宗, 赵 黄 本 中 都 有 诗 收 录 尤 其 是 太 宗, 赵 黄 选 本 收 录 其 五 言 绝 句 十 四 首 七 言 绝 句 一 首, 收 录 数 量 不 算 太 少 王 渔 洋 选 本 对 这 些 皇 帝 所 作 的 绝 句 均 未 保 留 赵 黄 选 本 收 录 了 一 些 不 太 闻 名 的 诗 人 少 量 诗 作, 渔 洋 选 本 有 时 保 留 却 相 对 较 多 如 在 五 言 绝 句 方 面, 赵 黄 选 本 收 录 初 唐 卢 僎 五 言 绝 句 三 首, 渔 洋 选 本 保 留 了 两 首 之 多, 这 表 明 王 渔 洋 比 较 欣 赏 卢 僎 之 诗, 虽 然 卢 僎 在 后 世 诗 名 不 显 国 秀 集 收 录 诗 作 最 多 的 诗 人 也 是 名 气 不 显 的 卢 僎, 王 渔 洋 在 此 与 芮 挺 章 国 秀 集 中 的 看 法 基 本 一 致 赵 黄 选 本 收 录 初 唐 东 方 虬 五 言 绝 句 四 首, 渔 洋 选 本 保 留 了 两 首 赵 黄

19 第 3 期 刘 宝 强 : 王 士 禛 唐 人 万 首 绝 句 选 选 诗 特 征 与 诗 学 思 想 考 析 19 选 本 收 录 盛 唐 崔 颢 四 首 刘 方 平 四 首 五 言 绝 句, 渔 洋 选 本 对 崔 颢 刘 方 平 二 人 都 保 留 了 三 首 之 多 赵 黄 选 本 收 录 中 唐 李 端 十 二 首 五 言 绝 句, 渔 洋 选 本 保 留 了 李 端 二 首 温 庭 筠 以 词 闻 名, 赵 黄 选 本 收 录 晚 唐 温 庭 筠 五 言 绝 句 只 有 四 首, 渔 洋 选 本 保 留 了 两 首, 这 似 乎 看 出 渔 洋 认 为 诗 词 同 源, 温 飞 卿 既 为 词 之 名 家, 深 精 于 格 律, 诗 作 虽 少 也 必 有 佳 作, 因 而 渔 该 选 本 对 其 诗 保 留 也 相 对 较 多 赵 黄 选 本 收 录 晚 唐 唐 彦 谦 五 言 绝 句 四 首, 渔 洋 选 本 保 留 了 两 首 在 七 言 绝 句 方 面, 赵 黄 选 本 收 录 初 唐 王 翰 四 首, 渔 洋 选 本 保 留 了 两 首 赵 黄 选 本 收 录 盛 唐 元 结 五 首 刘 方 平 四 首 王 偃 二 首 李 颀 五 首 薛 维 翰 二 首 张 颠 五 首, 渔 洋 选 本 保 留 元 结 两 首 刘 方 平 三 首 王 偃 一 首 李 颀 二 首 薛 维 翰 一 首 张 颠 二 首 赵 黄 选 本 收 录 中 唐 王 播 二 首 七 绝 题 惠 照 寺 二 首, 渔 洋 选 本 全 部 保 留 赵 黄 选 本 收 录 中 唐 马 逢 七 绝 三 首, 渔 洋 选 本 保 留 了 两 首 赵 黄 选 本 收 录 晚 唐 韩 琮 七 言 绝 句 四 首, 渔 洋 选 本 保 留 了 两 首 赵 黄 选 本 收 录 晚 唐 张 泌 三 首, 渔 洋 选 本 全 部 保 留 从 这 些 选 录 看 出, 渔 洋 注 重 对 诗 作 本 身 的 品 鉴, 选 录 并 不 完 全 依 赖 诗 人 的 名 气, 以 诗 人 诗 作 之 造 诣 选 诗 不 太 出 名 的 诗 人 也 会 偶 有 佳 作, 而 名 气 较 大 的 诗 人 所 作 也 并 非 均 为 名 篇, 有 些 诗 人 甚 至 只 是 诗 歌 创 作 数 量 较 大 而 已, 如 司 空 图 对 这 些 诗 人 之 诗 渔 洋 是 善 于 鉴 别 持 择 的 他 的 选 诗 基 本 符 合 唐 诗 的 发 展 实 情 二 王 渔 洋 唐 人 万 首 绝 句 选 的 诗 学 思 想 渔 洋 选 本 虽 选 四 唐 之 诗, 以 选 中 晚 唐 诗 人 诗 作 偏 多, 但 渔 洋 该 选 还 是 有 略 重 盛 唐 的 诗 学 思 想 渔 洋 选 本 选 录 初 盛 中 晚 四 唐 之 诗, 选 录 诗 作 最 多 的 是 中 唐, 选 录 了 三 百 七 十 七 首 绝 句 选 录 诗 作 数 第 二 多 的 是 晚 唐, 选 录 了 二 百 六 十 二 首 绝 句 接 下 来 才 是 盛 唐, 选 录 了 一 百 八 十 四 首 绝 句, 初 唐 则 只 选 录 了 二 十 八 首 绝 句 该 选 看 似 选 录 中 晚 唐 诗 人 诗 作 略 多 于 盛 唐, 但 如 果 从 微 观 角 度 进 行 细 致 考 析, 还 是 可 窥 见 渔 洋 存 在 着 偏 重 盛 唐 诗 人 诗 作 的 倾 向 首 先, 从 赵 黄 本 收 录 绝 句 数 较 多 而 渔 洋 选 本 未 予 保 留 的 诗 人 情 况 来 看 在 五 言 绝 句 方 面, 赵 黄 本 第 一 卷 收 录 太 宗 十 四 首 王 绩 十 七 首, 第 四 卷 收 录 耿 湋 十 二 首, 第 五 卷 收 录 韩 愈 三 十 一 首 韦 处 厚 十 二 首, 第 七 卷 收 录 雍 裕 之 二 十 三 首 吕 温 十 四 首 王 建 二 十 七 首 刘 商 十 首 姚 合 十 六 首 卢 仝 十 六 首, 第 八 卷 收 录 曹 邺 二 十 七 首 李 群 玉 三 十 一 首 崔 道 融 四 十 首, 第 九 卷 收 录 裴 夷 直 十 二 首 雍 陶 十 首 高 蟾 十 首 何 仲 言 十 四 首, 渔 洋 选 本 对 这 些 绝 句 均 未 保 留 在 七 言 绝 句 方 面, 赵 黄 本 第 十 七 卷 收 录 于 鹄 十 四 首, 第 二 十 二 卷 收 录 欧 阳 詹 二 十 六 首, 第 二 十 三 卷 收 录 章 孝 标 十 一 首, 第 二 十 五 卷 收 录 孟 郊 十 二 首 姚 合 三 十 四 首, 第 二 十 六 卷 收 录 陆 畅 三 十 二 首, 第 二 十 七 卷 收 录 秦 系 十 三 首 王 初 十 二 首, 第 二 十 八 卷 收 录 卢 肇 十 三 首, 第 二 十 九 卷 收 录 来 鹄 二 十 一 首 张 蠙 二 十 首, 第 三 十 卷 中 收 录 方 干 三 十 五 首 李 洞 十 九 首, 第 三 十 一 卷 收 录 张 乔 二 十 九 首, 第 三 十 四 卷 收 录 李 山 甫 十 七 首, 第 三 十 五 卷 收 录 胡 曾 一 百 零 一 首 曹 唐 九 十 八 首 汪 遵 六 十 首, 第 三 十 六 卷 收 录 刘 得 仁 十 六 首 高 骈 三 十 七 首, 第 三 十 七 卷 收 录 吴 仁 璧 十 首 曹 松 十 一 首 李 频 十 一 首, 第 三 十 八 卷 收 录 黄 滔 二 十 八 首 成 文 幹 二 十 二 首 徐 寅 十 首, 渔 洋 选 本 对 这 些 绝 句 均 未 保 留 由 此 我 们 发 现, 这 些 无 绝 句 保 留 的 诗 人 中 没 有 一 个 是 盛 唐 的, 而 且 绝 大 多 数 在 后 世 的 诗 名 都 不 高, 他 们 虽 创 作 绝 句 不 少, 却 不 入 渔 洋 法 眼, 通 过 这 些 删 汰 可 窥 见 渔 洋 略 重 盛 唐 的 倾 向 其 次, 从 赵 黄 本 收 录 某 些 诗 人 一 首 绝 句 而 渔 洋 选 本 保 留 的 情 况 来 看 在 五 言 绝 句 方 面, 赵 黄 本 中 收 录 初 唐 王 适 一 首 江 滨 梅, 渔 洋 选 本 给 予 保 留 ; 赵 黄 本 中 收 录 盛 唐 王 缙 丘 为 崔 兴 宗 李 收 荆 叔 崔 曙 张 旭 西 鄙 人 等 八 位 诗 人 各 一 首 ( 王 缙 和 兄 维 别 辋 川 别 业 丘 为 左 掖 梨 花 崔 兴 宗 留 别 王 维 李 收 幽 情 荆 叔 题 慈 恩 塔 崔 曙 对 雨 送 郑 陵 张 旭 清 溪 泛 舟 西 鄙 人 哥 舒 歌 ), 渔 洋 选 本 均 给 予 保 留 ; 赵 黄 本 中 收 录 中 唐 柳 中 庸 与 张 起 二 人 各 一 首 ( 柳 中 庸 江 行 张 起 春 情 ), 渔 洋 选 本 给 予 保 留 ; 赵 黄 本 中 收 录 晚 唐 潘 佐 一 首 送 人 往 宣 城, 渔 洋 选 本 给 予 保 留 在 七 言 绝 句 方 面, 赵 黄 本 收 录 初 唐 张 敬 宗 一 首 边 词, 渔 洋 选 本 给 予 保 留 ; 赵 黄 本 收 录 盛 唐 严 武 李 华 綦 毋 潜 冷 朝 光 鲍 防 等 五 位 诗 人 各 一 首 ( 严 武 军 城 早 秋 李 华 春 行 寄 兴 綦 毋 潜 过 上

20 20 铜 仁 学 院 学 报 2014 年 人 兰 若 冷 朝 光 越 溪 怨 鲍 防 上 巳 寄 孟 中 丞 ), 渔 洋 选 本 均 给 予 保 留 ; 赵 黄 本 收 录 中 唐 裴 交 泰 舒 元 舆 与 繁 知 一 等 三 位 诗 人 各 一 首 ( 裴 交 泰 长 门 怨 舒 元 舆 赠 潭 州 李 尚 书 繁 知 一 题 巫 山 庙 ), 渔 洋 选 本 均 给 予 保 留 赵 黄 本 收 录 晚 唐 薛 宜 僚 李 讷 高 湘 卢 溵 冷 朝 阳 崔 珏 王 贞 白 等 七 位 诗 人 各 一 首 ( 薛 宜 僚 别 青 州 妓 段 东 美 李 讷 盛 小 丛 歌 赠 崔 侍 御 高 湘 奉 和 卢 溵 奉 和 冷 朝 阳 送 红 线 崔 珏 席 间 咏 琴 客 王 贞 白 折 杨 柳 ), 渔 洋 选 本 均 有 保 留 由 上 述 可 知, 渔 洋 选 本 保 留 了 赵 黄 本 中 有 一 首 绝 句 的 盛 唐 诗 人 有 十 三 位 ( 五 言 绝 句 八 人 七 言 绝 句 五 人 ), 保 留 了 赵 黄 本 中 有 一 首 绝 句 的 晚 唐 诗 人 有 八 位 ( 五 言 绝 句 一 人 七 言 绝 句 七 人 ), 保 留 了 赵 黄 本 中 有 一 首 绝 句 的 中 唐 诗 人 有 五 位 ( 五 言 绝 句 二 人 七 言 绝 句 三 人 ), 保 留 了 赵 黄 本 中 有 一 首 绝 句 的 初 唐 诗 人 有 两 位 ( 五 言 绝 句 一 人 七 言 绝 句 一 人 ) 渔 洋 选 本 选 录 中 唐 诗 人 数 量 最 多, 选 录 了 一 百 位 诗 人 渔 洋 该 选 选 录 诗 人 数 第 二 多 的 是 晚 唐, 选 录 了 六 十 六 位 诗 人 而 对 于 盛 唐 诗 人, 渔 洋 该 选 只 选 录 了 五 十 二 人, 初 唐 诗 人 选 录 了 十 八 人 由 此 我 们 发 现, 虽 然 王 渔 洋 选 本 选 录 盛 唐 诗 人 数 量 少 于 中 晚 唐 诗 人 数 量, 但 在 保 留 赵 黄 本 收 录 只 有 一 首 绝 句 的 诗 人 中, 渔 洋 该 选 保 留 的 盛 唐 诗 人 数 则 多 于 中 晚 唐 诗 人 数, 由 此 便 可 窥 见 渔 洋 该 选 略 重 盛 唐 的 倾 向 最 后, 从 渔 洋 选 本 对 赵 黄 本 中 四 唐 各 时 期 3 诗 作 的 保 留 率 上 来 看 虽 然 渔 洋 选 本 收 录 中 晚 唐 诗 人 诗 作 多 于 盛 唐, 但 在 对 赵 黄 本 中 四 唐 各 时 期 诗 作 的 保 留 率 上, 渔 洋 选 本 对 盛 唐 诗 作 的 保 留 率 远 远 高 于 中 晚 唐 赵 黄 本 收 录 初 唐 绝 句 三 百 九 十 五 首, 收 录 盛 唐 绝 句 八 百 八 十 九 首, 收 录 中 唐 绝 句 四 千 七 百 零 五 首, 收 录 晚 唐 绝 句 三 千 八 百 二 十 一 首 渔 洋 选 本 收 录 初 唐 绝 句 二 十 八 首, 收 录 盛 唐 绝 句 一 百 八 十 四 首, 收 录 中 唐 绝 句 三 百 七 十 七 首, 收 录 晚 唐 绝 句 二 百 六 十 二 首 渔 洋 选 本 对 赵 黄 本 中 盛 唐 诗 作 的 保 留 率 达 到 了 20.7%, 远 高 于 对 赵 黄 本 中 中 唐 诗 作 的 保 留 率 8% 与 晚 唐 诗 作 的 保 留 率 6.9%, 也 远 高 于 对 赵 黄 本 中 初 唐 诗 作 的 保 留 率 7.1% 可 见 渔 洋 选 本 也 表 现 出 了 略 重 盛 唐 的 倾 向, 这 也 符 合 王 渔 洋 一 以 贯 之 的 盛 唐 之 诗 各 朝 均 不 能 及 的 诗 学 观 念 尽 管 王 渔 洋 选 本 的 价 值 不 容 否 定, 但 也 存 在 一 些 错 讹 与 有 待 考 证 的 问 题, 且 有 些 地 方 选 诗 也 值 得 商 榷 渔 洋 选 本 对 赵 黄 本 进 行 了 精 细 的 删 汰, 也 纠 正 了 赵 黄 本 中 的 一 些 讹 误, 如 赵 黄 本 中 将 诗 人 名 误 录 为 司 马 礼, 王 士 禛 将 其 纠 正 为 司 马 扎 渔 洋 选 本 也 有 一 些 错 讹, 例 如 在 七 言 中 将 冷 朝 光 之 诗 列 入 晚 唐, 位 于 冷 朝 阳 之 后 事 实 上, 冷 朝 光 是 盛 唐 人, 冷 朝 阳 主 要 文 学 活 动 在 中 唐, 因 此 赵 黄 本 中 冷 朝 光 冷 朝 阳 二 位 诗 人 的 罗 列 才 是 合 理 的 另 如 渔 洋 选 本 中 有 三 位 诗 人 诗 作 在 赵 黄 本 中 未 予 收 录 这 三 位 诗 人 诗 作 是 柳 中 庸 的 河 阳 桥 送 别 征 人 怨 凉 州 曲, 宋 邕 的 春 日 和 王 涣 的 惆 怅 词 七 首, 这 是 非 常 奇 怪 的 现 象, 因 为 王 渔 洋 选 本 是 以 赵 黄 本 为 底 本 进 行 删 汰 的 何 故 王 渔 洋 选 本 中 这 几 位 诗 人 诗 作 在 赵 黄 本 中 未 收 录, 推 测 是 渔 洋 阅 读 他 人 绝 句 选 本 后 误 作 的 增 补, 但 具 体 原 因 尚 待 考 证 赵 黄 本 收 录 王 之 涣 五 言 绝 句 只 有 一 首 送 别, 而 渔 洋 选 本 收 录 王 之 涣 五 言 绝 句 却 有 送 别 与 登 鹳 雀 楼 两 首 渔 洋 选 本 以 赵 黄 本 为 基 础 进 行 的 删 汰, 收 录 王 之 涣 之 诗 却 多 出 赵 黄 本, 原 因 也 有 待 考 证 再 如 赵 黄 本 收 录 陈 子 昂 五 言 绝 句 六 首 陈 子 昂 之 古 诗, 风 骨 兴 寄 俱 佳, 其 绝 句 亦 然 渔 洋 选 本 对 陈 子 昂 绝 句 一 首 不 留 是 值 得 商 榷 的 还 有 唐 代 著 名 诗 家 韩 愈 与 姚 合, 赵 黄 本 收 录 韩 愈 五 言 绝 句 达 到 了 三 十 一 首, 收 录 姚 合 七 言 绝 句 达 到 了 三 十 四 首, 韩 愈 与 姚 合 都 是 开 诗 歌 流 派 的 宗 师, 渔 洋 选 本 对 韩 愈 五 绝 与 姚 合 七 言 绝 句 一 首 不 留 也 值 得 商 榷 又 如 赵 黄 本 4 第 十 卷 附 录 了 五 十 首 六 言 绝 句, 这 些 六 言 诗 人 中 有 很 多 是 著 名 诗 家, 比 如 王 维 刘 长 卿 韦 应 物 白 居 易 刘 禹 锡 杜 牧 等 人, 渔 洋 选 本 对 他 们 的 六 言 绝 句 均 一 首 不 选 亦 值 得 探 讨 当 然, 选 本 离 不 开 选 诗 家 的 主 观 选 录, 存 在 着 选 诗 家 主 观 性 的 因 素, 就 必 然 臧 否 并 存, 值 得 商 榷 与 探 讨 之 处 也 无 法 避 免, 因 此 学 界 对 选 本 的 研 究 也 就 应 运 而 生 了 注 释 : 1 本 文 中 研 究 王 渔 洋 选 本 所 据 版 本 为 ( 清 ) 纪 昀 总 纂 : 文 渊 阁 四 库 全 书 [M]1459 册 之 王 士 禛 编 选 : 唐 人 万 首 绝 句 选 [Z], 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1987 年 版

21 第 3 期 刘 宝 强 : 王 士 禛 唐 人 万 首 绝 句 选 选 诗 特 征 与 诗 学 思 想 考 析 21 2 本 文 中 研 究 赵 宦 光 黄 习 远 所 编 万 首 唐 人 绝 句 所 据 版 本 为 赵 宦 光 黄 习 远 : 万 首 唐 人 绝 句 ( 上 下 册 )[M], 北 京 : 书 目 文 献 出 版 社,1983 年 版 3 这 里 的 保 留 率 是 指 王 士 禛 唐 人 万 首 绝 句 选 收 录 的 四 唐 各 时 期 诗 作 与 赵 黄 选 本 收 录 的 四 唐 各 时 期 诗 作 的 比 率, 因 为 王 士 禛 唐 人 万 首 绝 句 选 是 以 赵 黄 本 为 基 础 四 唐 不 同 时 期 诗 作 的 重 视 程 度 4 赵 黄 选 本 收 录 的 六 言 诗 作 者 共 有 21 人 ( 不 包 含 作 者 无 考 的 一 首 乐 府 ), 这 21 人 是 李 景 伯 沈 佺 期 裴 谈 张 说 刘 方 平 王 维 刘 长 卿 郎 士 元 皇 甫 冉 张 继 韩 翃 韦 应 物 朱 放 柳 宗 元 白 居 易 刘 禹 锡 王 建 顾 况 杜 牧 贯 休 薛 涛 进 行 的 删 汰, 所 以 通 过 诗 作 的 保 留 率 可 以 窥 见 王 士 禛 对 A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lected Poems and its Poetics Thought of Wang Shizhen s Tang Selected Ten Thousand Quatrains LIU Bao-qiang ( Chinese Department, Liupanshui Normal College, Liupanshui, Guizhou , China ) Abstract: Tang Selected Ten Thousand Quatrains is the last anthology of Tang poems compiled by Wang Shizhen (named WangYuyang), also called poetry standard, in the Qing Kangxi years. The anthology comes into being based on deleting and compiling Zhao Huanguang and Huang Xiyuan s Ten Thousand Tang Dynasty Quatrains, which is extremely valuable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Qing dynasty poems especially in the quatrains field.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on the selected poems Characteristics and poetics thoughts of Tang Selected Ten Thousand Quatrains by reading. Yuyang anthology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 development of the Tang poetry, selecting poems according to the poet s talent itself. Though the anthology has selected Four Tang poems, mainly including the late Tang Dynasty poets, the poetics thought of slightly focusing on glorious age of Tang can be still seen through the anthology of Zhao and Huang. Key words: Wang Yuyang, Tang Ten Selected Thousand Quatrain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lected poems, poetics thought ( 责 任 编 辑 白 俊 骞 ) ( 责 任 校 对 黎 帅 )

22 第 16 卷 第 3 期 铜仁学院学报 2014 年 5 月 Journal of Tongren University Vol. 16, No.3 May 杨岘年谱补述 下 蒋 寅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 北京 摘 要 本稿在吴兴丛书本 迟鸿轩集 附录 藐叟年谱 的基础上 搜辑其往还朋辈诗 文中酬赠 唱和资料 增益其生平行迹 补充其治学 习书之迹 交游 酬唱之什 聊补年谱 之未备 以供论文史者参详 关键词 杨岘 中图分类号 K825.6 年谱 补考 文献标识码 A 编者按 本文体例与 杨岘年谱补述 上 同 楷体部分均摘自吴兴丛书本 迟鸿轩集 附录 藐 叟年谱 自序 简称 年谱 黑体部分为作者补 述内容 文章编号 (2014) 翼之来 又有人送仲兄长子凤台来 为周闲题范湖草堂六言绝句十九首 为凌霞题 秋风破屋图 诗弃 卷四 周存伯范湖草堂十五首 其十 五云 我本苕溪渔隐 无端误蹋槐黄 或作于本年 同治元年 1862 壬戌 四十四岁 自注 旧十九首 主人取十九寓言之意 今失四首 入都会试报罢 房师范鸣和极赏公 谓经义对 诗弃 卷三 凌尘遗霞秋风破屋图时湖州失守余 策闱中无两 敦劝明年再试 公以家乡陷落 亟欲 南旋 范命挈眷俱北 五月三日 太平军陷湖州 姊逃城外十许里 被刃伤 卒 长女静熙 三子能熙死于兵 次子鸿 熙陷于军 妻 次女暂避于南浔难民局 甫自蜀归寻妻子于上海 作于初抵上海时 十一月 叔兄冒险送公妻女出 为道白墙巷屋 被燬 旧藏手校书籍并所著诸稿本尽化劫灰 文弃 卷二 叔兄述 亡室张夫人葬志 十二月 谒李鸿章 借轮船载妻女赴安庆曾国 年谱 文弃 卷二 姊氏述 藩行营 告陈奂在上海 曾国藩驰书延请 以病不 出都绕道湖北 经襄阳 有诗 抵安徽 访同 果至 年道员吴大廷 逢故乡人 闻湖州陷 有诗纪事 文弃 卷二 陈先生述 同治壬戌 岘自京 吴大廷引见 谒曾国藩于安庆大营 留掌牋奏 辞 道安徽 大学士曾公方剿寇 开幕府 留岘侍左右 不任 访闻先生避地上海 以告公 公瞿然曰 曩疑先生 诗弃 卷三 襄阳 吴桐云郎中大廷宣南话别 图 卷一 旅次逢故乡人谭湖州失守事 为此行作 古人 今在邪 亟请相见 一再致书 而先生病 不果来 未几卒 癸亥八月事也 八月 遂奔上海 时叔兄醵富家钱设粥厂拯难 民 得叔兄书 知家祸始末 故人周闲送叔兄长子 同治二年 1863 癸亥 四十五岁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蒋 寅 南京人 文学博士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学评论 杂志副主编 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 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 国际东方诗话 学会副会长 国家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职 主要研究领域 为唐代文学和清代文学 曾发表论著多种

23 第 3 期 蒋 寅 杨岘年谱补述 下 在安庆曾国藩行营 闻侄凤台妇在苏州甪直 使迎来 人口日增 薪水有限 益不能支 三月 感故乡事 作歌十二首 诗弃 卷二 寓皖感故乡事作歌十二首 其 23 山围棋一局 十七日 至曾国藩处久坐 曾国藩日记 同治二年八月十一日 杨见山 来久坐 一云 皖江三月春始来 知诗作与暮春 殿试榜 徐子苓辞曾国藩幕 将归庐州 有诗送行 发后 范鸣和有诗敦促再应会试 依韵奉答 马其昶 龙泉老牧传 曾公水陆大举克安庆 诗弃 卷三 范鹤生师寄诗促计偕依韵奉答四 则遣人迎致 君居三年 江北平 两淮洊以无事 首 自注 张君香涛 壬戌同房荐被落 今年第三 君谓山中屋可葺 田可耕也 乃辞去 诗弃 卷 人及第 仍出师房 据 清史稿 穆宗纪 今年 三 送徐懿甫还庐州三首 其一云 秋风落叶乱山 四月行殿试 诗当作于此后 飞 时为秋暮 然其成行似已至冬日 敦艮吉斋 曾国藩幕中多名士 公皆与相往还唱酬 徐子 诗集 卷二有 将赴皖守风湖干伯昭书来道其同江 苓作 皖江两丐行戏赠独山莫子偲 寄呈相公并要邓 方伯有四川之行亟图面遂舍舟而陆涂间寄伯昭兼陈 伯昭同作时相公视师江上诸军屡有捷闻 公亦和之 方伯时同治二年冬十一月是夕宿集贤关 文集 徐子苓 敦艮吉斋诗集 卷二 又有 同杨见 卷二 上曾制军书 亦云 新正四日子苓力疾作书 老坐月有怀龙泉故居 皆作于本年 诗弃 卷二 别执事 从层冰巨浪中买舟而归 十四日抵庐江之 和徐懿甫子苓皖江两丐行兼呈湘乡相公两匄者一 寓居 知其因与邓瑶会晤而耽搁至明年初方归也 懿甫自谓一谓莫子偲也 即和作 徐子苓 字西叔 去年太平军陷杭州 湖州 友人卞乃譝 钱松 一字懿甫 号南阳 龙泉老牧 安徽合肥人 年二 李念孙 范禾 周学汝 姚宗谌悉死于兵 为作 六 十四中举 历游幕府 光绪二年 1876 六月卒 哀诗 又有 哀二君 疑亦同时所作 年六十五 有 敦艮吉斋文集 事迹见文集所附马 其昶 龙泉老牧传 五月三日 得陈奂平安信 言将来皖 与李善 兰携陈奂札至曾国藩处谈 诗载 诗弃 卷一 次于 中兴诗湘乡相公命 作 之前 殆作于今年 哀二君 见 诗弃 卷二 十二月十九日 与幕中诸君集周学濬 斋赋诗纪 念东坡生日 曾国藩日记 同治二年五月三日 李善兰壬 张文虎 舒艺室诗存 卷五 东坡生日与王孝 叔 杨岘见山来坐 携陈硕甫先生奂一纸 知已由 凤员外家璧孙琴西观察衣言陈小舫庆瀛刘开生翰清 贼中逃出至沪 言将来皖 两太守林若衣郡丞用光方元征少尹骏谟叶云岩游戎 与邓显鹤侄瑶唱和 秋 有诗题其 雪堂听雨 图 送其应四川布政司使江达川之聘入蜀 圻杨见山孝廉岘李壬叔善兰少石文杏吴颖仙文通三 文学张元素布衣绚同集缦云侍御蛰庵缦老先倚哨遍 诗弃 卷四 答邓伯昭二首 应作于本年 文 词为寿予与孝凤壬叔颖仙元素用归去来词韵和之拘 弃 卷二 祭候选训导邓君文 癸亥 江方伯达 于律意有未尽复继长言 其 哨遍 一词收在 索 川要伯昭入蜀 余送登舟 相持泣 方伯亦助泣 笑词 中 周学濬 乌程人 官侍御 同治间在金 各不知涕洟之何从也 迟鸿轩诗集 卷三 邓伯 陵书局主持校刊 史记 集解索隐正义合注本 昭瑶雪堂听雨图即送入蜀二首 其二云 江湖入梦 秋风底 时为秋日 自注 令叔湘皋先生有 南 同治三年 1864 甲子 四十六岁 邨耦耕图 知瑶为邓显和鹤侄 正月 用苏东坡聚星堂诗韵与张文虎 李善兰 八月四日 与曾国藩弈围棋 曾国藩日记 同治二年八月四日 杨见山孝 廉坐次 与围棋一局 同赋 诗弃 卷二 大雪用坡公聚星堂韵张啸山文 虎李壬叔善兰同作 云 皖江江水凌不波 千山万 十一日 与曾国藩弈围棋 山鸟飞绝 据张文虎 舒艺室诗存 卷五 正月大 曾国藩日记 同治二年八月十一日 与杨见 雪周孟舆世澂著屐来索酒于壬叔壬叔用聚星堂韵赠

24 24 铜仁学院学报 之索和 公诗应为当时赓和之作 六月 曾国藩克江宁 李鸿章克苏州 左宗棠 克杭州 湖州 应曾国藩命作 中兴诗 又有 克 金陵凯歌 诗弃 卷一 中兴诗湘乡相公命作 同治 2014 年 子偲友芝 为此行所作 胡培系访公于苏州 劝重辑 周礼制度名物考 文续 所收 胡培系传 著 仪礼宫室提 纲 未成书而天下大乱 乱定以军功官宁国府教谕 犹访余苏州 谈旧事如梦 闻余 周礼制度名物考 岁甲子 日月烂重光 卷四 克金陵凯歌上湘乡相 稿本兵火焚失 勉使再纂 余亦劝君屏弃一切 早 公兼颂沅圃介弟八首 其一 冲皇甲子岁六月 合 竟 宫室提纲 之绪 是天颜有喜时 十二日黄庭坚生日 与周学濬 李善兰 张文 虎等会饮赋诗 诗弃 卷二 六月十二日涪翁生日同周缦云 学濬孟舆世澄李眉生壬叔少石文杏张啸山鲁生斯桂 十月二十一日 访莫友芝 莫友芝日记 十月二十一日 戊子 晴 风 寒 杨见山来相看 冬 曾国藩奉命剿捻 延公偕往 以薪水过薄 负气辞 莫子偲醵饮赋诗用集中水仙花韵而仍其结语 张文 虎 舒艺室诗存 卷五 山谷生日李眉生太守鸿裔 同治四年 1865 乙丑 四十七岁 莫子偲杨见山李少石周孟舆李壬叔同集缦老蛰庵 四月 李鸿章权两江总督 以属吏往谒 曰 为是日所作 被保举以知县留江苏候补 然负债累累 不能 赴江宁 赖朱兰争于曾国藩 获赠白银五十两 始 成行 抵金陵 与陈立 张文虎 刘毓崧同寓城南 铁作坊 若非百里才 吾兄新授湖南巡抚 书来延若参幕 府 湖南与贵州邻 议剿苗逆 若往矣 将来擢道 府不难 据 清史稿 文宗纪 四月癸巳 李鸿章署两 江总督 诗弃 卷四 怀人诗十二首 其十一 南京 准拟赴湖南入李瀚章湖南巡抚幕 汪士铎赠言 城南铁作坊 行人指作集贤乡 众中老夫最屈强 曰 人不可有学问气 君偃蹇不得志 正坐此 不觉低头通义堂 自注 刘伯山毓崧同寓铁作坊 公瞿然 有间曰 敬受命 同人集桃溪水榭送别 著 通义堂集 张文虎 索笑词 所收 八声甘州 与缦云鲁 八月九日 莫友芝 仿唐寫 本說 文木部箋 箋 生壬叔元徵欧阳晓岑员外集桃溪水榭饯刘开生太守 刊成 送曾国藩 有诗题咏 翌日写送莫友芝 命 赴临淮大营杨见山大令赴长沙幕和缦老作 为是日 幕下士和之 所作 曾国藩日记 同治三年八月初九日 午刻核 批札稿 拟作 题莫子偲仿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 僧格林沁追捻军至山东菏泽县境 在高楼寨之 战中被捻军围斩 闻耗有挽诗 诗 将其原书一阅 中饭后作诗 (中略)傍夕 诗 诗弃 卷三 僧亲王挽诗十六韵 为当时所作 成一半 二更三点作结 七古一首 约二百四十字 闰五月十九日 莫友芝闻公明日赴湖南 欲送 张文虎 舒艺室诗存 卷五 再题唐写本说文残卷 之不值 翌日公往辞行 笺异奉次湘乡相侯韵 为当时所作 而公 诗弃 莫友芝日记 闰五月十九日壬午 晴 访 卷二 莫子偲唐写说文笺异琱成湘乡相公首赋诗旌 李眉生 庞省三 曾劼刚 欧阳筱岑 李壬叔 张 之命和 云 矧已三年苦奔走 还恐一饿填江沱 啸山 刘伯山 汪梅岑诸君子 在劼刚所晤李芋仙 天寒尧鹤畏积雪 冰窗冻折金蝦蟆 似时已入冬 劼刚言相公当驻临淮 以山东 河南贼皆窜皖北也 秋 有苏州之行 过镇江焦山 寻 瘗鹤铭 在筱岑所 闻杨见山将明日登舟就湖南李中丞幕 摩崖 有诗纪事 与高心夔 莫友芝同登虎丘禊饮 送之不值 二十日癸未 阴雨 杨见山来话别 有诗纪事 即行 赠以 磨去楞角 一语 见山有学而甘贫守 诗弃 卷一 焦山 虎丘和高陶堂兼示莫 介 已留江苏知县而不愿出 东南人之矫矫者 按

25 第 3 期 蒋 寅 杨岘年谱补述 下 年谱 云 四月成行 五月抵长沙 据莫友芝日 记所载 公闰五月方成行也 年谱所云当系晚年记 忆之误 秋 吴敏树有书至 示曾国藩赠句 依韵和之 25 子继培系苕溪小隐图二首 是于此时 李瀚章聘陈立掌刑法 幕府多暇 陈立撰 公 羊义疏 公助衍分四术 考朔闰差失 筑迟鸿轩 念次子鸿熙也 撰记述其义 诗弃 卷二 吴南屏敏树书来示曾湘乡公赠句 文弃 卷一 迟鸿轩记 壬戌之乱 举家投 依韵和南屏隐君山余客长沙节署相闻未相见也 云 于水 能熙 静熙死 淑熙偕其母遇救免 鸿熙为贼 秋深枫叶号林干 当为秋间作 得 提其发曰 盍父我 相将去 当是时十六龄矣 丁卯 老庸客湖北 或言杨提督者养鸿熙为亲兵 今 同治五年 1866 丙寅 四十八岁 散矣 询金牛镇某宜知之 询之 果然曰 往江宁 在李瀚章幕 颇被赏遇 薪水亦较丰 时座师 矣 亟寓书江宁为访 复书曰 有之 又它往矣 周玉麒丁太夫人忧在籍 时往请教 值其服丧甫竟 公请曰 朝廷待治殷 敢问所欲施行以安海内 曰 休矣 吾齿衰 旅力已劣 无补万分一 日夜 惭愧而已 公起立负墙曰 愿师为曾相公 文弃 卷二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周公神 道碑铭 嗣是消息绝 乃筑迟鸿轩以招之 并系以歌 四月二十三日 访莫友芝 集 管子 贠其中 辰其外 祥于鬼义于人 为联 亟求其书 莫友芝日记 同治七年四月二十三日辛丑 晴 往火神庙观焚淫词小说 中丞所严禁也 以 书局主之 唐蕉庵相访 杨见山相访 别三年矣 作怀人诗十二首 集 管子 贠其中辰其外 祥于鬼义于人 为联 诗弃 卷四 怀人诗十二首 其三怀徐子苓 索书甚亟 云 懿公一别一年余 其四忆李少石云 湘流渺渺 邓瑶堕水死 有文祭之 向东去 知为今年冬在湖南作 文弃 卷二 祭候选训导邓君文 余去 年浮湘 湘故伯昭之乡里也 私计有见面期 而 同治六年 1867 丁卯 四十九岁 竟死邪 李瀚章权湖广总督 偕往武昌 舟出洞庭湖 遇叔兄自家乡来 而作急装 问何往 则曰 爵相 同治八年 1869 己巳 五十一岁 剿捻贼 需贤 弟能介绍乎 公为乞李瀚章书 李瀚章悯公贫 力劝出山 遂偕粮道英朴转漕 持往李鸿章幕投效 有诗纪事 年谱 文弃 卷二 叔兄述 诗弃 卷 三 自湘诣鄂阻风君山喜遇抱山兄旋别 为当时作 临别周玉麒有纨扇 楹榜之赐 四月二十五日 抵武昌后 有书致谢 天津 事竣 朱其昂助资以知县引见 归拟再赴江 宁 丁日昌一见甚喜 谕留苏州候补 诗弃 卷三 天津 锡之大令申祜画山结隐 图画山者君工山水画此招隐也 应为此时作 冬 访汪曰桢于绍兴府学署 汪曰 吾依历代 文续 所收 谢周韩臣侍郎师书 推步法 为 二十二史朔闰考 过大半 它日书成 太平军余部与捻军合击湖北 公在军幕 案牍 序当属子 辛勤 被保举直隶州知州 赏戴花翎 迟鸿轩文续 所收 玉鉴堂诗序 吴兴丛 书本 玉鉴堂诗集 未收 汪曰桢字刚木 一字仲 同治七年 1868 戊辰 五十岁 维 号谢城 荔墙 湖州乌程人 咸丰二年 1851 李瀚章调任浙江巡抚 偕往杭州 离乡九年 举人 官会稽县学教谕 精史学 历算 光绪七年 兵燹后湖山狼藉 不胜感伤 与故人胡培系 曹籀 1881 卒 年六十九 诸可宝撰传记见 碑传集 戴望 施补华 陆心源等重逢 有诗为胡 曹题画 补 卷四十三 次女字无锡汪煦 诗弃 卷四 曹葛民籀石屋著书图二首 胡 同治九年 1870 庚午 五十二岁

26 26 铜仁学院学报 以去年浙江转漕功 被保举加知府衔 英朴使 总办江苏省转漕事 赴天津 2014 年 同治十三年 1874 甲戌 五十六岁 仍转漕 赴天津 以去年运白粮著效 始定全 年谱 文弃 卷二 叔兄述 漕径运例 公以利少害多 持异议 英朴听信蜚语 五月 李庆诰招饮 甫坐 喧传焚英国教堂仁 与公大忤 九月南旋 力辞转漕差 为两侍郎奏保 慈堂 漕局与邻 几遭殃及 英人与民众武力冲突 初次运通州尤为出力 特旨遇江苏知府缺出 由督 被杀甚众 朝廷命直隶总督曾国藩处置 公驰书曾 抚题授 后不为例 国藩 劝遥拥兵威之 而曾国藩已轻车至 握公手 冬 女婿汪煦来入赘 居经史巷 曰 若言是矣 然如违旨何 草草杀十八人向英 人谢罪 年谱 文弃 卷二 论天津夷事上湘乡相 公书 光绪元年 1875 乙亥 五十七岁 赋闲家居 与高心夔 刘履芬商刻亡兄遗稿 两君以卷帙无多 劝附己作同梓 因以诗二三百属 七月十三日 至曾国藩处久谈 两君删定 两君大删改 有甚不如意者 然已刻 曾国藩日记 同治九年七月十三日 杨见山 置勿论 来久谈 迟鸿轩诗集 汪煦序 乙亥 谋为先叔兄梓 遗著 刘君泖生 高君陶堂劝裒所作俱梓焉 匆遽 同治十年 1871 辛未 五十三岁 录一二百篇 匄两君审去取 陶堂嫌少 不忍删 仍转漕 赴天津 叔兄以同知发直隶待次 邀 泖生性畏谨 删指事诸作 又或移易改窜 长白山 同寓漕局 晨夕畅叙 一篇则陶堂回护旧居停 属删尤甚者二三百字 改 年谱 文弃 卷二 叔兄述 结尾一段 皆非吾意 迫于成书 不暇更收拾 高 夏秋间暴雨成灾 与朱其昂 贝晋恩创捐以舟 心夔 初名梦汉 字碧湄 更名心夔 字伯足 号 载至郡 按口给食 九月水退 别叔兄南旋 兄 陶堂 江西湖口人 咸丰十年 1860 进士 官至 以水灾筹振积劳 十一月十五日病殁于漕局 年 直隶州知州 有 陶堂文录 五十六 年谱 文弃 卷二 叔兄述 六月二十七日 乡试座主周玉麒卒 年七十二 男恩祜 恩祐以年谱来求公为撰神道碑铭 文弃 卷二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周公神 同治十一年 1872 壬申 五十四岁 道碑铭 仍转漕 赴天津 运兄灵柩归葬湖州 始购置 津郡转漕局 盖去年李瀚章入觐道天津时嘱举办者 光绪二年 1876 丙子 五十八岁 事毕 尊例过直隶州知州班 再过知府班 引见以 昔转漕天津时 侄凤台侍 侵吞白银三万余两 天津赈饥功赏道员衔 纳妾赵氏 名宝 公改为宝卿 年十九 扬州 人 寄寓苏州 年谱 文弃 卷二 赵姬传 颇有所闻 隐忍未发 今年续娶李氏 不贤 入门 即唆凤台析居 公怒责之 终逐出族 夏 被遣赴崇明讯盗案 全活渔民八人 年谱续 刘继增跋录公年谱外手书一纸付汪 煦者 云 丙子夏诣崇明讯盗案 先是某总戎以获 同治十二年 1873 癸酉 五十五岁 海盗八禀制军沈文肃 请就地正法 县令邓某疑不 仍转漕 赴天津 以道员用 加盐运使衔 户 类 乞委员覆讯 故有是役 余提八盗诘之 则宁 部侍郎延煦 毕道远令试运白粮七万石径运通州 波渔船与江北渔船争网互斗 适洋兵船至 骤呼盗 始购置通州转漕局 春间与朱其昂 盛宣怀同乘轮 劫 兵船贪获盗有功 以盗闻 其实无兵器无赃 船 偶论时事 盛宣怀议立招商局 夺洋人之利 非盗也 余据情达文肃 文肃怙总戎言 斥余纵盗 朱和之 抵津禀李鸿章 邀公偕 以利害不可知辞 当劾 余曰 奉檄讯盗 非杀盗也 如以杀 何必

27 第 3 期 蒋 寅 杨岘年谱补述 下 27 讯为 讯而非盗 不以实上 而遂杀人 是滥杀矣 外孙陈世修上款 吴氏后人世守之 本年携至沪上 律应照抵 委员官卑不值钱 劾即劾耳 肯以性命 属沈卫题跋 吴之振像杨岘题签落款为 戊寅二月 博长官喜乎!文肃语塞 卒如余议 庸斋杨岘 钤 岘 印 杨岘题签落款为 戊寅 九月十二日 有书致张文虎 告编先兄诗文稿 事 十月二十六日 复有书与论 管子校正 之讹字 国家图书馆藏张文虎旧藏 洪汝奎等札 所收 岘第一札与张论 管子 第三札云 弟前年自京归 春仲 杨岘题 钤 岘 印 两件皆于 2012 年春 为匡时国际拍卖公司收得 印有图鉴 十二月 刘履芬属题小照 刘履芬 古红梅阁遗集 卷首小像公题曰 君 力辞海运差事 去年今年患痔患目痛齿痛舌痛 终 臞于貌 而肥文章 摛藻搜华 有此声香 浏览古 日作病人 与药炉有缘 恐一旦溘先朝露 拟为先 今 雅以方 在物不遗 在道益明 油然一室 不 兄刻诗文稿 而以己作附焉 两人并计不满四万言 闇而光 匪室之光 经籍之祥 彦清先生属题玉照 其它皆已散佚 无可刻也 末署日期为九月十二日 戊寅涂月庸斋岘稿 张文虎 舒艺室杂著 甲集上 答杨见山都转 客 冬两奉手教 适遭室人之丧 春夏来又以迁居郡城 光绪五年 1879 己卯 六十一岁 摒挡细琐 久稽裁答为疚 据缪荃孙撰 州判衔候 购置醋库巷宅 拟长作寓公 四月 周玉麒孙 选训导张先生墓志铭 及 舒艺室诗存 卷六 悼 启僔卒 年二十七 为撰墓志铭 姚孺人 诗 知姚孺人卒于本年 致张书必作于本 文弃 卷二 光禄寺署正周君墓志铭 年冬 六月 与张文虎重晤 为 舒艺室杂著 题签 张文虎 舒艺室杂著 甲编落款为 己卯且月 光绪三年 1877 丁丑 五十九岁 庸叟岘重晤啸山先生属为署检 乙编落款为 己卯 秋 奉饬权知常州府事 代旧交陈大诰也 卒 且月归安杨岘署 无子 又穷 为立继 助以资斧 始扶灵柩归里 有书致张文虎 告权常州事 国家图书馆藏张文虎旧藏 洪汝奎等札 所收 七月 友人刘履芬权嘉定县 因命案出入 疑不 敢决 忌者持之急 十月二日遂自刺死 年五十三 附录高心夔 代理江苏嘉定县刘君墓志铭 傅 杨岘第四札 廿四日自昭文审案回 奉惠书 (中 怀祖 代理嘉定县刘君泖生传 按 诗续 所收 略)弟官衔是盐运使衔江苏补用道遇缺题奏知府 寓 为潘麟生题刘泖生遗札 小序作庚辰 误 金师巷西口 十月间则迁寓葑门内醋库巷西口矣 末署日期为二十七日 秋 粮道英朴被揭 漕事大坏 王毓藻继任 茫然无措 户部仍令公转漕运 十二月 吴恒摹苏东坡琼州泂酌亭遗像 拟于 十九日东坡生日祭之 将访公 先以书来征诗 诗弃 卷二 吴仲英恒摹坡公琼州泂酌亭遗 光绪六年 1880 庚辰 六十二岁 转漕 赴天津 李鸿章诧曰 若胆大 敢重来 像将于公生日荐芷书来征诗高陶堂速之 自注 时 乎 已而漕运大有起色 则又诧曰 若具此手段 余权守常州 诗又云 辜月已过涂月来 当作于 有功江苏矣 十二月初 四月 高心夔选刘履芬遗诗为四卷 许应鑅出 资刻之 高属公序之 公以删落过苛 心虽惜之而 光绪四年 1878 戊寅 六十岁 二月 卸常州知府事 有传闻被揭 久而知其谬 是月 观石门吴氏世藏之禹之鼎绘吴之振像 吴之振手书 后赤壁赋 等 为题签 禹之鼎绘吴之振像纸本手卷 有怀渊中 汪士 鋐 袁桥 陈訏等题跋 吴之振书 后赤壁赋 有 不能诤 诗续 所收 为潘麟生题刘泖生遗札 小序 文续 所收 古红梅阁外集序 古红梅阁遗集 刊本卷首公序署 光绪庚辰秋九月归安杨显撰并书 十月二十日 有札与陆心源 议购书事 杨岘致陆心源札 公新得善本书 岘八月间到

28 28 铜仁学院学报 2014 年 沪 即有所闻 今阅全目 皆残鳞剩甲 公所弃耳 不佞四十许年 每共饮小醉 谈经史得失 或忘昏 殊无合意者 适高陶堂见之 挑四十余种 原函云 晓 而未尝谭诗 盖至是始获读之 (中略)今先生 卅七种 恐误 目上用梅花式红圈者是 似须议价 已宿草 此稿(按指 二十二史朔闰考 )度蚤脱手 原字呈鉴 另有顾千里批 三国志 想是过批 如 傥并诗同梓 不佞虽衰眊 不敢负旧诺也 按 的系原批 非原批不必寄 岘愿得之 见刘荣华 汪曰桢卒于光绪七年 此序疑公归里葬夫人时作 杨岘与千甓亭主人的古砖情结 中国文物报 吴兴丛书本 玉鉴堂诗集 未收此序 2008 年 3 月 5 日 末署日期为 小春二十日 应 为今年十月事 四月初 谒两江总督左宗棠 谓曰 若学问气 重 然官乃别一种学问 好为之 旋奉命权知松江 府事 上海属松江 华洋杂处 讼案山积 公随讯 光绪七年 1881 辛巳 六十三岁 仍转漕 赴天津 漕事益兴 被保举二品衔 加随带三级 十月十四日 友人高心夔卒 年四十九 为撰 墓志铭 随结 不遑暇逸 往扬州谳案 逾月归 十五日有书致张文虎 国家图书馆藏张文虎旧藏 洪汝奎等书札 所 收杨岘札第二通 四月初旬诣扬州谳案 至本月十 三日甫归 末署日期为望日 文弃 卷二 直隶州知州高君墓志铭 光绪十年 1884 甲申 六十六岁 光绪八年 1882 壬午 六十四岁 正月 赴上海侍左宗棠阅渔团归 奉饬以扬州 夏 吴昌硕与汪煦游欣园 有诗纪事 讯案草率 降三级调用 扬州案者 宝应势绅朱寿 吴昌硕 缶庐诗 卷二有 欣园汪符生煦同游 镛与劣生祁炳文隙 致炳文于狱 炳文忿甚 出重 据诗集编次应为本年夏间事 金购获朱家书 有交通巡抚 布政司 按察使语 辞转漕事 赋闲家居 及朱阻某生考乞助于学使者 皆胪列有据 上控 十一月初 奉命往靖江讯案 有书致张文虎 上官惧祸 授意公和解之 公周旋再三而后结 甫 国家图书馆藏张文虎旧藏 洪汝奎等札 所收 反命 学使揭已入 且曰知府藐视学政犹可说 问 杨岘札 顷奉委诣靖江讯案 隆冬跋涉 未免怯寒 官藐视上司不可说 盖案情牵涉学使 学使亦在传 然不敢以衰老辞也 末署日期为十一月五日 讯之数 公以知府不敢传讯 而学使竟以此诬公也 二十三日 夫人张味兰卒 年六十五 时公方 在靖江讯命案 闻讣驰归哭之 年谱 文弃 卷二 亡室张夫人葬志 年谱 文弃 卷二 赵姬传 二月二十三日 妾赵宝卿卒 年三十一 年谱 文弃 卷二 赵姬传 春间 蒋学坚以先君所著 孟子音义考证 乞 光绪九年 1883 癸未 六十五岁 序于张文虎 公见而爱之 拟捐俸助梓 后因镌级 葬张夫人于道场山之庚村 为撰葬志 不果 文弃 卷二 亡室张夫人葬志 蒋学坚 怀亭诗话 卷二 曩曾以先君所著 孟 有书谢去年十二月张文虎吊仪 子音义考证 乞序于松江张啸山丈 太守杨公见山 国家图书馆藏张文虎旧藏 洪汝奎等札 所收 岘见而爱之 拟助俸付梓 寻因镌级卸篆不果 张 杨岘札 去腊室人逝世 承颁赐隆仪 感谢无极 亦遽归道山 未及弁言 甚为可惜 此乙酉春事也 弟现充学台提调差 犹州县之总书 儒学之门斗耳 按 此言乙酉春事 应是指张文虎而言 大约廿余日方可蔵事 末署日期为望日 三月 罢松江知府任 从此寓居苏州 闭户读 亡友汪曰桢 玉鉴堂诗集 付梓 为撰序 书 不复出仕 公在官不问财产 既罢归 宦橐萧 文续 所收 玉鉴堂诗序 诗二卷 乌 然 托文字以自给 喜作汉分隶 远近求者争致馈 程汪谢城先生著 先生博学多闻 尤精畴人术 交 遗 丈缣尺素 挥应不倦 藉是起居裕如 戚族且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論文典藏.pdf 1974~2003 Xiang Yang and the Research upon His Modern Poems: 1974~2003 1974~2003 Xiang Yang and the Research upon His Modern Poems: 1974~2003 by StudentSu-Chen Lee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169B74FC5EF2020A8E2A9A4B0EABB79B1D0ACECAED1A56AA8E5B8D6BA71BFEFBFFDA4A7ACE3A8732E646F63>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人 文 藝 術 學 院 語 文 與 創 作 學 系 語 文 教 學 碩 士 班 ( 暑 期 班 ) 碩 士 論 文 Master Program of Language Instruction ( Summer Program) Department of Language and Creative Writ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More information

50 03 3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0No. Mar. 03 0087 I 07. A 000-599 03 0-007- 00 986 0-0-8 73 3 4 00 3 4 6 0 3 00 867 906 0 74 03 46 56 3 3 4085 886 98 75 885 76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 13 卷第 2 期 2012 年 4 月 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 13 No. 2 Apr. 2012 晚清女诗人刁素云诗作 德冶 之表征论 贺摇 闱 ( 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241) [摘摇 要] 摇 刁素云的诗歌表现出对传统 妇德冶 与 母德冶

More information

論文封面

論文封面 6 21 1973 13 274 A Study of Children s Poetry by Lin Huan-Chang Chen, Chun-Yu National Taitung Teachers College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ldren s Literature Abstract Lin Huan-Chang, the poet who devoted

Mor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5, Jun 2014, pp. 151-178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Era of Suffe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of Providence University Vol. 5, Jun 2014, pp. 151-178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Era of Suffe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五 期 2014 年 06 月 頁 151-178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時 代 苦 難 論 甲 午 戰 爭 詩 張 柏 恩 * 摘 要 梁 啟 超 云 : 喚 起 吾 國 四 千 年 之 大 夢, 實 自 甲 午 一 役 始 也 1894 年 甲 午 戰 爭 把 整 個 清 廷 從 鴉 片 戰 爭 以 來 的 努 力 打 垮, 中 國 陷 入 極 大 的

More information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致 谢 文 学 是 我 们 人 类 宝 贵 的 精 神 财 富 两 年 半 的 硕 士 学 习 让 我 进 一 步 接 近 文 学,

More information

瑏瑢 瑏瑢 0 0 0

瑏瑢 瑏瑢 0 0 0 0 0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0No. Jan. 0 I 0. A 000-0 0-00- 0 0-0-0 000 00 00 00 00 0 00 00 0 瑏瑢 瑏瑢 0 0 0 0 0 瑏瑢 瑏瑣 瑏瑤 瑏瑢 瑏瑣 瑏瑤 00 0 0 00 0 0 000 00 00 0 00 瑏瑢 瑏瑢

More information

Printing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ng Poetry in the Song Dynasty: Grasp the Essence and the Anthologies of Tang Poetry of Song publication Cha

Printing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ng Poetry in the Song Dynasty: Grasp the Essence and the Anthologies of Tang Poetry of Song publication Cha 2007 4 1-44 着 1 Printing Medi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ng Poetry in the Song Dynasty: Grasp the Essence and the Anthologies of Tang Poetry of Song publication Chang Kao-P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ore information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20080791010103 学 院 ( 系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专 业 古 代 文 学 专 业 方 向 明 清 文 学 论 文 题 目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20080791010103 学 院 ( 系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专 业 古 代 文 学 专 业 方 向 明 清 文 学 论 文 题 目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分 类 号 密 级 UDC 编 号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文 化 意 蕴 学 位 申 请 人 : 童 尚 兰 学 科 专 业 : 古 代 文 学 指 导 教 师 : 吴 昌 林 教 授 答 辩 委 员 会 主 席 : 答 辩 日 期 :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20080791010103

More information

陈 异 叶 玉 佩 赋 曳 院 余 幼 好 此 奇 服 兮 袁 企 前 修 之 耿 光 遥 咱 1 暂 渊 册 59 袁 P518 冤 54 袁 P21 冤 P319 冤 胡 或 火 叶 东 白 山 赋 曳 院 佳 树 连 蜷 兮 山 之 幽 遥 咱 1 暂 渊 册 甘 衢 叶 孺 子 亭 赋 曳

陈 异 叶 玉 佩 赋 曳 院 余 幼 好 此 奇 服 兮 袁 企 前 修 之 耿 光 遥 咱 1 暂 渊 册 59 袁 P518 冤 54 袁 P21 冤 P319 冤 胡 或 火 叶 东 白 山 赋 曳 院 佳 树 连 蜷 兮 山 之 幽 遥 咱 1 暂 渊 册 甘 衢 叶 孺 子 亭 赋 曳 2012 年 9 月 求 是 学 刊 Sep.,2012 第 39 卷 第 5 期 SEEKING TRUTH Vol.39 No.5 阴 古 代 文 学 研 究 新 视 界 院 诗 文 研 究 元 朝 后 期 的 骚 体 赋 牛 海 蓉 袁 柳 建 国 渊 湖 南 大 学 文 学 院 袁 湖 南 长 沙 410082 冤 摘 要 院 元 朝 后 期 袁 骚 体 赋 盛 行 一 时 遥 赋 家 的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2 pp. 281-311 19 2 90 12 987-1053 987?-1053? * 281 282 19 2 1034-1038 1 2 1 1957 3 91-98 James R. Hightower, The Song Writer Liu Yung, part 1 & 2,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More information

1 1. M J M M J M J M M J

1 1. M J M M J M J M M J 2018 3 40 2 Modern Law Science Mar. 2018 Vol. 40 No. 2 1001-2397 2018 02-0041 - 16 100872 DF092 A DOI 10. 3969/j. issn. 1001-2397. 2018. 02. 03!"# 1 2017-12 - 05 2017 17CFX006 1. 1982 M. 1997 73-146 216-244.

More information

46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Shangdang Buddhist Temple Theatre Lu-wei Wang* Abstract Drama performance in Buddhist temples and at specialized performance venues

46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Shangdang Buddhist Temple Theatre Lu-wei Wang* Abstract Drama performance in Buddhist temples and at specialized performance venues 45 * ** 45-86 TAIPEI THEATRE JOURNAL 24 (2016) : 45-86 School of Theatre,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2015.11.20 2016.6.22 * 14BZS079 13BZS017 1980 15CZW044 ** 46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Shangdang Buddhist

More information

明新學報第31期

明新學報第31期 明 新 學 報 31 期 pp.37-55 Volume 31, Ming Hsin Journal, October 2005 李 商 隱 審 美 觀 之 形 成 及 其 理 論 初 探 陳 靜 芬 明 新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摘 要 唐 代 詩 歌 雲 蒸 霞 蔚, 詩 人 各 擅 其 場, 李 商 隱 是 晚 唐 詩 壇 最 後 的 絕 響, 在 深 美 閎 約 的 詩 歌 花

More information

2012 2 157 No. 2 2012 Jinan Jour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um No. 157 100871 I127. 41 A 1000-5072 2012 02-0002 - 10 4 1 1 2 1540 1503 2 2011-06 - 27 1969 1 1985 19 2 3 1997 1998 3 2 34 2 3 1540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 文 學 所 ) 碩 士 論 文 論 文 題 目 ( 陳 千 武 小 說 活 著 回 來 及 其 相 關 事 例 研 究 ) 論 文 題 目 (Chen Chien Wu Return Alive And Some Research About It) 研 究 生 : 朱 妍 淩 指 導 教 授 : 林 葉 連 中 華 民 國 一 0 一 年 6 月 8 日 陳 千 武 小 說

More information

马 大 华 人 文 学 与 文 化 学 刊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6 前 言 顾 城 曾 在 接 受 德 国 汉 学 家 顾 彬 及 张 穗 子 专 访 中, 将 其 诗 歌 创 作 分 为 四 个 时 期, 即 自 然 阶 段 文 化

马 大 华 人 文 学 与 文 化 学 刊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6 前 言 顾 城 曾 在 接 受 德 国 汉 学 家 顾 彬 及 张 穗 子 专 访 中, 将 其 诗 歌 创 作 分 为 四 个 时 期, 即 自 然 阶 段 文 化 5 顾 城 水 银 组 诗 的 水 意 象 解 读 内 容 摘 要 : 意 象 长 久 以 来 扮 演 着 沟 通 人 与 物 之 间 的 桥 梁 在 顾 城 的 诗 歌 中, 意 象 更 发 挥 了 回 归 到 本 身 及 本 质 上 的 功 用 本 文 旨 在 探 讨 顾 城 组 诗 水 银 里 意 象 所 拼 凑 出 来 的 有 关 复 归 本 源 / 自 然 的 命 题 在 顾 城 笔 下,

More information

12 () 2009,,,,,,,,,,:,,,,,,, :,,,,,,,,,,,,,,,,?, :,,,, :,,,,,,,,,,,?,,,,,,,,, :,:,,,,,,,,,,,, :,,,,,,, :,,,,,,,,,,,,,,,,:1986,63 :, 654,:1990,2945,:19

12 () 2009,,,,,,,,,,:,,,,,,, :,,,,,,,,,,,,,,,,?, :,,,, :,,,,,,,,,,,?,,,,,,,,, :,:,,,,,,,,,,,, :,,,,,,, :,,,,,,,,,,,,,,,,:1986,63 :, 654,:1990,2945,:19 46 2 2009 3 ()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 Vol. 46, No. 2 Mar. 2009 (, 100871) :,,,,,,:; ;, : ; ; ; ; : I206 :A :100025919 (2009) 0220011211,,,,,,,,,,,,??,,,,,,,,,,,,,,,,

More information

5 05 5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No. May 05 0087 I 07. A 000-599 05 0-07- 4 5 05-0-0 4 5 96 6 994 4 008 408 409 8 05 979 984 96 5 9 987 55 006 67 0 05 00 987 57

More information

their careers and left so many important poem works to be on everybody s lips which achieved that it can never be decayed and also it affected the lat

their careers and left so many important poem works to be on everybody s lips which achieved that it can never be decayed and also it affected the lat 95 12 71 103 Journal of Yuanpei University No. 13, December 2006 P. 71 P. 103 The Poems of Analyzed Theories in Journey of Yangtze Gorges that the Four Great Poets Traveled by the Time of the Tang Dynasty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Microsoft Word - 05張政偉121-144 靜 宜 中 文 學 報 第 一 期 2012 年 6 月 頁 121 144 靜 宜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以 經 為 法 : 廖 燕 文 學 觀 的 另 一 個 面 向 * 張 政 偉 摘 要 學 界 對 清 初 文 人 廖 燕 的 文 學 創 作 與 理 論 的 研 究 逐 漸 展 開, 並 且 獲 致 一 定 的 成 果 然 而 目 前 似 乎 將 廖 燕 的 文 學 觀 點 歸 類 為

More information

250 Discussion of Luo Yin s Object-Chanting Poems Kuei-Fang Liu* Abstract Luo Yin s object-chanting poems have the bright artistic feature and individ

250 Discussion of Luo Yin s Object-Chanting Poems Kuei-Fang Liu* Abstract Luo Yin s object-chanting poems have the bright artistic feature and individ 249270 * ( 93 6 30 93 12 1 ) * 250 Discussion of Luo Yin s Object-Chanting Poems Kuei-Fang Liu* Abstract Luo Yin s object-chanting poems have the bright artistic feature and individuality. Those poems

More information

A Study of Su Hsuei-Lin s Painting Based on the Literati Painting Prototype Wu Rong-Fu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A Study of Su Hsuei-Lin s Painting Based on the Literati Painting Prototype Wu Rong-Fu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2007 4 131-170 prototype theory 131 A Study of Su Hsuei-Lin s Painting Based on the Literati Painting Prototype Wu Rong-Fu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1應制詩之審美特徵__以張九齡應制詩為觀察對象_吳元嘉_編輯稿.doc

Microsoft Word - 01應制詩之審美特徵__以張九齡應制詩為觀察對象_吳元嘉_編輯稿.doc 應 制 詩 之 審 美 特 徵 以 張 九 齡 應 制 詩 為 觀 察 對 象 吳 元 嘉 吳 鳳 技 術 學 院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助 理 教 授 1 應 制 詩 之 審 美 特 徵 以 張 九 齡 應 制 詩 為 觀 察 對 象 吳 元 嘉 摘 要 中 國 文 學 史 上, 從 詩 經 雅 頌 開 始 到 漢 代 梁 園 賓 客 賦 詠, 從 曹 魏 鄴 下 文 士 唐 初 上 官 體 宋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茶 詩 與 文 人 茶 道 生 活 顏 鸝 慧 人 社 科 院 / 人 文 藝 術 教 學 中 心 摘 要 飲 茶 的 起 源, 歷 來 眾 說 紛 紜, 根 據 文 獻 資 料 顯 示, 在 唐 代 之 前, 飲 茶 只 是 一 種 區 域 性 的 生 活 風 俗 然 西 漢 時 已 有

中 國 茶 詩 與 文 人 茶 道 生 活 顏 鸝 慧 人 社 科 院 / 人 文 藝 術 教 學 中 心 摘 要 飲 茶 的 起 源, 歷 來 眾 說 紛 紜, 根 據 文 獻 資 料 顯 示, 在 唐 代 之 前, 飲 茶 只 是 一 種 區 域 性 的 生 活 風 俗 然 西 漢 時 已 有 明 新 科 技 大 學 校 內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中 國 茶 詩 與 文 人 茶 道 生 活 A Study of Chinese Tea Poetry and The Tea Rule of Poet 計 畫 類 別 : 整 合 型 計 畫 個 人 計 畫 計 畫 編 號 : MUST- 97- 人 藝 -02 執 行 期 間 : 97 年 03 月 01 日 至 97 年

More information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 21 卷 第 3 期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2011 年 9 月 Vol.21 No.3 Journal of Handan College Sept. 2011 学 术 名 家 研 究 史 学 大 家 安 作 璋 先 生 访 谈 录 康 香 阁 (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编 辑 部, 河 北 邯 郸 056005) 摘 要 : 安 作 璋 先 生 是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最 早 从 事

More information

續論

續論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第 19 卷 第 1 期 (95 年 3 月 )23~50 王 士 禎 的 山 水 詩 ( 下 ): 神 韻 與 山 水 23 國 立 臺 北 教 育 大 學 王 士 禎 的 山 水 詩 ( 下 ): 神 韻 與 山 水 * 黃 雅 歆 摘 要 引 領 康 熙 詩 壇 的 王 士 禎, 匯 聚 有 清 以 來 詩 人 對 詩 歌 創 作 的 主 張, 加 以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第一章 詩 經 之 植 物 素 材 概 說 詩 經 之 植 物 素 材 概 說 周 明 儀 台 南 女 子 技 術 學 院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講 師 摘 要 詩 經 為 中 國 最 早 之 詩 歌 總 集, 其 內 容 之 豐, 儼 然 如 上 古 時 期 之 動 植 物 百 科 辭 典, 而 其 作 法 及 內 容 對 後 世 文 學 作 品 更 有 深 遠 影 響 就 植 物 素 材 而 言, 現

More information

YANGTZE RIVER ACADEMIC 2013 4 40 2013 No. 4 Serial No. 40 100081 1960 1992 2004 1974 2004 2000 1 27 2013 4 1992 25 27 1983 1 2006 144 145 2000 111 28 2006 144 2007 28 3330 29 30 2013 4 2006 78 2006 174

More information

:

: A Study of Huangtao : I Abstract Abstract This text focuses on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Huangtao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of Fukien, by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Huangtao s thought,

More information

1對外華語文詞彙教學的策略研究_第三次印).doc

1對外華語文詞彙教學的策略研究_第三次印).doc 37 92 1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he Strategy Research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Li-Na Fa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Kaohsiung

More information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aiwan for more 2006 12 137-178 The Various Viewpoints of Yao Ying s Jail-period Poems 137 Liao Mei-Y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Yao Ying was a government official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論 文 晚 清 四 大 小 說 研 究 The Research on The Four Great Novels in late Ching Dynasty 研 究 生 : 黃 美 珍 撰 指 導 教 授 : 龔 顯 宗 教 授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1 月 誌 謝 本 篇 論 文 的 完 成 首 先 要 感 謝 我 的 家 人 親 人,

More information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朱 書 萱 博 士 文 徵 明 師 門 書 藝 傳 承 研 究 研 究 生 : 黃 乾 殷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八 月 文 徵 明 師 門 書 藝 傳 承 研 究 摘 要 明 代 吳 中 書 派 自 祝 允 明 文 徵 明 一 出, 引 領 時 代 潮 流, 將 整 個 吳 中 書 法 藝 術

More information

瑏瑡 B ~ 瑏瑡

瑏瑡 B ~ 瑏瑡 210093 1200 K928. 6 A 1005-605X 2014 04-0059- 10 The Taihu Lake Basin in the Regional History Study Jiangnan or West Zhejiang GAO Yi - fan FAN Jin - min History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More information

06

06 BIBLID 0254-4466(2002)20:2 pp. 141-163 20 2 91 12 414?-466 403-444 * 141 142 20 2 420-479 439 1745-1794 129 121 1 438 444 2 444 436-453 3 453 442-453 1 2000 106 2 Su Jui-lung, Versatility within Tradition: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Microsoft Word - 6.劉昭明.doc 文 與 哲 第 二 十 期 2012 年 06 月 頁 205~238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論 蘇 軾 黃 州 紅 梅 詩 詞 的 書 寫 策 略 劉 昭 明. 彭 文 良 [ 摘 要 ] 蘇 軾 詠 梅 詩 詞 質 精 量 多, 廣 泛 流 播, 影 響 深 遠, 推 動 提 升 宋 代 詠 梅 詩 詞 的 發 展 與 地 位 蘇 軾 謫 居 黃 州, 作 紅 梅 三 首

More information

5 49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classificationcultural significance 1 p p373 3 p494 4 p p27b

5 49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classificationcultural significance 1 p p373 3 p494 4 p p27b 45 5 Vol. 45 No. 5 2012 10 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Oct. 2012 32001 / I206. 2 A 1000-579201205 - 0048-12 Classification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Female Poets Poetic

More information

60,,,, ( ) ;,,,,,,,, ( ),, :,,,,,,,,,,,,,,,,,,,,,,,,, ;,,,,,, : :,,,,,,,,,,,,,,,,,, ( ),,( ) 11

60,,,,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60,,,, ( ) ;,,,,,,,, ( ),, :,,,,,,,,,,,,,,,,,,,,,,,,, ;,,,,,, : :,,,,,,,,,,,,,,,,,, ( ),,( 1983 1940 ) 11 61,,,,,,,,,,,,,,, ( )!,,,,, :,,,?,,,?,,,,,,,,,?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玄 奘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客 家 安 徒 生 張 捷 明 童 話 研 究 指 導 教 授 : 羅 宗 濤 博 士 研 究 生 : 黃 春 芳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0 二 年 六 月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More informatio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二 期 Chang Kao-P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Painting and poetry are comp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二 期 Chang Kao-P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bstract Painting and poetry are comp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二 十 二 期 2008 年 10 月 頁 23-60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蘇 軾 題 畫 詩 與 意 境 之 拓 展 * 張 高 評 提 要 繪 畫 之 局 限, 詩 歌 可 以 相 濟 ; 詩 歌 之 藝 術, 繪 畫 往 往 借 鏡 之 因 此, 詩 與 畫 由 於 同 趣, 故 會 通 較 易 ; 又 因 異 迹, 故 借 鏡 可 成 本 論 文

More information

:

: Thesis on Court Banquet and Assemblage Poetry in Early Tang : I Abstract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ree different stages early Tang: Taizong GaozongWuhou and Zhongzong,this thesis mainly analyzes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0372DB6C0AC4BA9FAA470BBA1A4A4AABAA6D1A448C3F6C368B1B4AA523230303830343231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030372DB6C0AC4BA9FAA470BBA1A4A4AABAA6D1A448C3F6C368B1B4AA5232303038303432312E646F63> 弘 光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8 期 黃 春 明 小 說 中 的 老 人 關 懷 探 析 兼 論 售 票 口 的 意 涵 及 省 思 施 昭 儀 羅 際 芳 摘 要 作 家 的 思 想 言 行 無 法 脫 離 社 會, 其 作 品 是 否 感 人, 常 常 決 定 於 作 品 與 社 會 的 連 結 性 因 為, 只 有 當 文 學 和 社 會 現 實 密 切 結 合, 才 有 深 邃 的 意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12-李若鶯.doc

Microsoft Word - 012-李若鶯.doc 論 莊 子 處 世 哲 學 的 基 本 功 忘 287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高 雄 師 大 學 報 2003,15,287-307 論 莊 子 處 世 哲 學 的 基 本 功 忘 ] 李 若 鶯 摘 要 莊 子 哲 學 不 是 理 論 的 思 維 哲 學, 而 是 實 用 的 生 活 哲 學, 是 經 由 觀 照 人 生, 思 考 存 在 本 質, 歸 納 出 的 性 命 對 應 莊 子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42EB9F9ACFCA5C9BDD7A4E5A15DA4E5BB50ADF5A15E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42EB9F9ACFCA5C9BDD7A4E5A15DA4E5BB50ADF5A15E2E646F63> 文 與 哲 第 十 九 期 2011 年 12 月 頁 87~116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唐 代 江 南 諸 曲 的 轉 化 記 憶 與 書 寫 廖 美 玉 [ 摘 要 ] 本 文 以 唐 代 江 南 諸 曲 作 為 研 究 文 本, 首 先 探 討 由 南 音 到 華 夏 正 音 的 江 南 諸 曲, 闡 述 樂 府 詩 流 傳 與 政 權 的 密 切 關 係 接 著 探

More information

80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 第 25 卷 第 1 期 构 混 乱 表 意 不 明 不 合 逻 辑 其 中 前 四 种 属 于 结 构 类 语 病, 考 查 几 率 较 高 ; 后 两 种 属 于 语 义 类 语 病, 有 时 会 单 独 出 题 上 面 这 道 题

80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 第 25 卷 第 1 期 构 混 乱 表 意 不 明 不 合 逻 辑 其 中 前 四 种 属 于 结 构 类 语 病, 考 查 几 率 较 高 ; 后 两 种 属 于 语 义 类 语 病, 有 时 会 单 独 出 题 上 面 这 道 题 第 25 卷 第 1 期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 年 1 月 Vol 25, No 1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Jan, 2012 我 们 需 要 什 么 样 的 语 言 知 识 中 学 语 文 语 言 知 识 系 统 的 重 建 骆 锤 炼 ( 温 州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浙 江 温 州 325035)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制度缺失与家国利益 晚清内务府腐败问题探析 强光美 中国人民大学 清史研究所 北京 100872 摘 要 晚清内务府以腐败著称 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制度设计及现实执行的种种缺失 即内务 府管理的封闭性 监督机制的失效 内务府大臣整体素质的降低及皇室的奢靡与包庇 作为满洲特权的某 种象征和代表 腐败不堪的内务府成为时人诟病清室的口实 随着清末民族主义的觉醒和立宪运动的展 开 整肃 改革内务府成为朝野上下的一致呼声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論 年 六 ii 離 年 拾 領 更 年 不 論 不 不 年 良 年 力 兩 年 不 料 利 論 論 劉 精 了 論 論 更 不 領 六 更 老 論 見 老 老 見 論 句 讀 見 論 更 立 年 歷 不 不 累 便 iii 論 領 易 領 領 來 年 歷 了 數 累 了 數 不 參 領 年 年 老 零 螺 不 力 說 類 更 度 識 不 留 料 螺 料 理 理 念 林 了 略 林 力 螺 iv Chiang

More information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16卷 第2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年6月 第 18 卷 第 4 期 邯 郸 学 院 学 报 2008 年 12 月 Vol.18 No.4 Journal of Handan College Dec. 2008 赵 文 化 研 究 论 赵 都 邯 郸 与 赵 国 都 城 研 究 问 题 朱 士 光 (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地 理 研 究 所, 陕 西 西 安 710062) 摘 要 : 战 国 七 雄 之 一 的 赵 国 都 城

More information

致 谢 本 论 文 能 得 以 完 成, 首 先 要 感 谢 我 的 导 师 胡 曙 中 教 授 正 是 他 的 悉 心 指 导 和 关 怀 下, 我 才 能 够 最 终 选 定 了 研 究 方 向, 确 定 了 论 文 题 目, 并 逐 步 深 化 了 对 研 究 课 题 的 认 识, 从 而 一

致 谢 本 论 文 能 得 以 完 成, 首 先 要 感 谢 我 的 导 师 胡 曙 中 教 授 正 是 他 的 悉 心 指 导 和 关 怀 下, 我 才 能 够 最 终 选 定 了 研 究 方 向, 确 定 了 论 文 题 目, 并 逐 步 深 化 了 对 研 究 课 题 的 认 识, 从 而 一 中 美 国 际 新 闻 的 叙 事 学 比 较 分 析 以 英 伊 水 兵 事 件 为 例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Narration of Sino-US International News Case Study:UK-Iran Marine Issue 姓 名 : 李 英 专 业 : 新 闻 学 学 号 : 05390 指 导 老 师 : 胡 曙 中 教 授 上 海

More information

清代詩

清代詩 中國文學之學理與應用 明清語言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 所 主辦 會議時間2011 年 3 月 11 日 會議地點銘傳大學桃園校區綜合教學大樓 EE108 演講廳 中國文學之學理與應用 明清語言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1 年 5 月出版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 所 編印 頁 95-130 歷史 地景 文學 劍潭勝蹟與劍潭詩作管窺 徐麗霞* 摘要 臺灣由於特殊歷史變動 多元混種

More information

正文

正文 2015 年 11 月 求 是 学 刊 Nov.,2015 第 42 卷 第 6 期 SEEKING TRUTH Vol. 42 No.6 古 代 文 学 研 究 新 视 界 华 夷 一 体 与 元 代 纪 行 诗 的 繁 荣 刘 嘉 伟 ( 江 苏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江 苏 徐 州 221116) 摘 要 : 华 夷 一 体 是 元 代 历 史 文 化 的 重 要 特 色 元 代 文

More information

曹美秀.pdf

曹美秀.pdf 2006 3 219 256 (1858-1927) (1846-1894) 1 2 3 1 1988 70 2 1998 51 3 5 1991 12 37-219-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1998 5 1998 6 1988 7 1994 8 1995 725-732 9 1987 170 10 52 11 1994 121 12 2000 51 13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2)20:1 pp. 277-307 20 1 91 6 1904 1920 20 1922 15 Phlip de Vargas Some Aspects of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1891-1962 1887-1936 Chinese * 277 278 20 1 Renaissance 1873-1929 1 2 3 1902

More information

~ ~ ~

~ ~ ~ 36 4 2015 385 ~ 397 The Chinese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36 No. 4 2015 1951 ~ 1956 100049 100190 1951 ~ 1966 1951 ~ 1956 N092 P62-092 A 1673-1441 2015 04-0385-13 1951 ~ 1966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學 研 究 期 刊 泰 國 農 業 大 學 บ นทอนเช นก น และส งผลก บ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จา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มาเป นบทภาพยนตร และบทละคร โทรท ศน ด วยเช นก น จากการเคารพ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ต นฉบ บเป นหล

中 國 學 研 究 期 刊 泰 國 農 業 大 學 บ นทอนเช นก น และส งผลก บ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จา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มาเป นบทภาพยนตร และบทละคร โทรท ศน ด วยเช นก น จากการเคารพวรรณกรรมต นฉบ บเป นหล วารสารจ นศ กษา มหาว ทยาล ยเกษตรศาสตร การเล อกสรรของย คสม ยท แตกต างก น โดยว เคราะห การด ดแปลง บทละครโทรท ศน หร อบทภาพยนต จากผลงานคลาสส กวรรณกรรม สม ยใหม ของจ น The Choice of Times Film Adaptation of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094THU DOC

094THU DOC 1 Tunghai University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AdvisorProfessor Lee Li-shin Research into Tang Dynasty Poetry about Amusement Activities AuthorChen Cheng-ping July 3,2006 2 3

More information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唐彪《讀書作文譜》述略 唐 彪 讀 書 作 文 譜 選 析 唐 彪 讀 書 作 文 譜 選 析 * 呂 湘 瑜 龍 華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摘 要 唐 彪 乃 清 初 浙 江 名 儒, 其 讀 書 作 文 譜 簡 潔 地 呈 現 了 對 於 讀 書 作 文 以 及 文 學 的 種 種 看 法 其 以 為 無 論 是 讀 書 或 者 作 文, 都 必 須 以 靜 凝 神 為 出 發 點, 先 求 得 放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參 行 玲 年 年 理 行 年 摘 要 生 與 死 所 引 起 的 傷 逝 憂 生, 是 文 學 作 品 中 重 要 的 母 題, 每 個 人 對 死 亡 的 詮 釋 和 面 對 死 亡 的 態 度, 將 會 影 響 其 生 命 思 維 和 處 世 方 式, 透 過 歷 史 時 間 意 識 的 貫 穿, 文 人 對 於 生 死 的 關 懷, 使 得 作 品 內 涵 有 著 生 命 悲 嘆 生 死 的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II III The Study on the Calligraphy Theory and Writing Arts of Sun Guoh-Tyng Shu Puu Summary Sun Chyan-Lii, also known as Guoh-Tyng, was born in Chern Liou (or Fuh Yang)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at the

More information

臺 灣 圖 書 館 管 理 季 刊 第 五 卷 第 二 期 / 98 年 4 月 only a small part can be seen. Literature creation is just like iceberg floating on the sea, readers can only

臺 灣 圖 書 館 管 理 季 刊 第 五 卷 第 二 期 / 98 年 4 月 only a small part can be seen. Literature creation is just like iceberg floating on the sea, readers can only 冰 山 理 論 下 的 文 藝 創 作 觀 : 王 鼎 鈞 千 手 捕 蝶 析 論 ( 上 ) 頁 93~104 冰 山 理 論 下 的 文 藝 創 作 觀 : 王 鼎 鈞 千 手 捕 蝶 析 論 ( 上 ) Views of Literature Creation under Iceberg (Part I) 黃 雅 莉 Ya-Li Huang 新 竹 教 育 大 學 語 文 系 教 授 Professor,

More information

4 47 / / / / / / / / / / / / / / 30 T. S

4 47 / / / / / / / / / / / / / / 30 T. S 5 4 05 7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 No. 4 Jul. 05 0087 0 30 I 06. 6 A 000-599 05 04-0046-3 0 30 30 30 05-03-0 0&ZD098 4 47 / / / / / / / / / / / / / / 30 T. S. 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7-3.doc

Microsoft Word - 7-3.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第 39-64 頁 2003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 馬 行 誼 摘 要 這 篇 論 文 旨 在 討 論 元 儒 郝 經 的 學 術 核 心 - 有 用 之 學 郝 經 是 元 初 一 位 重 要 的 思 想 家 政 治 家, 歷 代 學 者 對 其 學 術 內 涵 的 論 述, 各 執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MCHA

Microsoft Word - MCHA 探 讨 曹 操 用 人 之 法 与 其 政 治 成 就 THE METHODS OF CAO CAO IN THE USE OF PERSONNEL AND HIS POLITICAL ACHIEVEMENTS 张 伟 隆 CHONG WEI LOONG MASTER OF ARTS ( CHINESE STUDIES ) 拉 曼 大 学 中 华 研 究 院 INSTITUTE OF CHINESE

More information

23 DOI:10.16246/j.cnki.51-1674/c.2016.02.004 610068 I06 A 1672-9684 2016 02-0023 - 12 1992 1916 11 5 1938 2016-01 - 16 1953-1976 1979 1982-1997 2003-2006 2006-2012 24 50 1979 1949 20 9 237 18 2 16 25 335

More information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精 簡 報 告 計 畫 主 持 人 : 丁 旭 輝 壹 中 英 文 摘 要 摘 要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是 成 就 最 高 的 現 代 詩 人, 作 品 中 出 現 大 量 對 中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精 簡 報 告 計 畫 主 持 人 : 丁 旭 輝 壹 中 英 文 摘 要 摘 要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是 成 就 最 高 的 現 代 詩 人, 作 品 中 出 現 大 量 對 中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古 典 漢 語 題 材 的 現 代 轉 化 - 余 光 中 洛 夫 楊 牧 詩 中 的 古 典 策 略 研 究 成 果 報 告 ( 精 簡 版 ) 計 畫 類 別 : 個 別 型 計 畫 編 號 :NSC 99-2410-H-151-025- 執 行 期 間 :99 年 08 月 01 日 至 100 年 07 月 31

More information

32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Beijing Opera s Jing Actors and Their Vocal Accent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Using Two Operas, Muhuguan and Yuguoyuan, as Exa

32 戲劇學刊 A Study of Beijing Opera s Jing Actors and Their Vocal Accent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Using Two Operas, Muhuguan and Yuguoyuan, as Exa 李元皓 二十世紀初期京劇淨行演員及其唱腔研究 以 牧虎關 御果園 為例 二十世紀初期京劇淨行演員及其唱腔研 究 以 牧虎關 御果園 為例* 李元皓** 中文摘要 形成於十九世紀的京劇 在二十世紀初時 發展的勢頭風潮臻於極盛 新興 的唱片錄音科技也於十九世紀末抵達中國 留下了一批珍貴的老唱片 以不同於 書面文字的方式 記錄著京劇有聲的過往 老唱片所能記錄的雖然只有聲音 然 而聲音 亦即 唱腔 正是戲曲藝術的核心之一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465.doc

Microsoft Word - 465.doc 第 13 卷 第 4 期 中 南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Vol.13 No4 2007 年 8 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Aug 2007 幽 人 空 山, 过 雨 采 蘋 唐 代 诗 歌 蘋 意 象 探 微 张 俊 峰 (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江 苏 南 京,210097) 摘 要 : 蘋 意 象 源 自

More information

-0?- 000 --

-0?- 000 -- Journal of Theater Studies 00 - 唱 一 個 殘 夢 到 黃 粱 * 論 邯 鄲 夢 的 飲 食 和 語 言 一 字 字 俱 費 經 營 0- * 00 00 1-00 0 -- -0?- 000 -- 唱一個殘夢到黃粱 論 邯鄲夢 的飲食和語言 時至今日 湯顯祖對戲曲語言藝術的重視 早已為學界所普遍認同 但論者 泰半是從聲律的角度 或 湯沈之爭 即戲曲創作 聲律 辭采

More information

佛教与中国士大夫的人文精神

佛教与中国士大夫的人文精神 佛 教 与 中 国 士 大 夫 的 人 文 精 神 上 海 社 会 科 学 院 哲 学 所 夏 金 华 内 容 提 要 : 佛 教 自 东 汉 传 入 本 土 后, 一 直 与 中 国 的 封 建 士 大 夫 们 保 持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事 实 上, 他 们 在 有 意 无 意 中 充 当 了 吹 鼓 手 的 角 色 因 而 佛 教 对 他 们 的 影 响 也 是 全 方 位 的 本 文 仅

More information

106陳怡良.doc

106陳怡良.doc 111 1. 2. * 2005 7 111 146 Hsieh Lingyun s Aesthetic Accomplishment and the Artistic Beauty in His Scenery Poems Chen Yi-Lia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More information

86 定人 人生 人性 历史 社会的运动与前进 他们 极善于把政治上对于苏维埃政权的忠贞与爱国主 义 与对于白桦树和草原的依恋 与对于人和人性 2011 年 夺秒地把自己的音乐造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伐木 工人的儿子孙长宁 粉碎 四人帮 后 孙长宁千里 人生的天真的勃勃有生气的肯定结合起来 三 迢迢来

86 定人 人生 人性 历史 社会的运动与前进 他们 极善于把政治上对于苏维埃政权的忠贞与爱国主 义 与对于白桦树和草原的依恋 与对于人和人性 2011 年 夺秒地把自己的音乐造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伐木 工人的儿子孙长宁 粉碎 四人帮 后 孙长宁千里 人生的天真的勃勃有生气的肯定结合起来 三 迢迢来 第 12 卷第 5 期 2011 年 10 月 Vol 12 No 5 Oct 2011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张洁与俄苏文学 黄 乐 平 (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摘 要 俄苏文学对张洁的影响 既来自于时代文化背景的熏陶浸染 也来自于作家主动的接受与借鉴 总体而言 俄苏文学主要影响了张洁早期的创作

More information

01何寄澎.doc

01何寄澎.doc 1 * ** * ** 2003 11 1-36 Imitation and the 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anon: Lu Chi s Nigushi Ho Chi-p e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su Ming-ch

More information

P

P 100871 I0-03 A 1671-7511 2011 04-0072 - 11 6 18 1 2 3 4 2010-01 - 04 1 2 3 4 72 1 20 2 1 P309 310 1 2 73 1 3 2 1933 1 2 3 74 13 1976 7 2 1 2 P281 1929 1930 1935 1937 1948 1 2 1933 3 25 11 1998 5 ~ 1999

More informatio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2014 年 3 月 頁 255-290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論 老 殘 遊 記 中 的 身 體 隱 喻 許 暉 林 * 摘 要 晚 清 以 降, 以 身 體 譬 喻 國 體 成 為 理 解 國 民 與 國 家 關 係 的 重 要 方 式 藉 由 對 老 殘 遊 記 中 身 體 譬 喻 的 分 析, 我 試 圖 提 出 以 下 的 觀 察

More information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By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本 论 文 乃 获 取 文 学 硕 士 学 位 ( 中 文 系 ) 的 部 分 条 件 A di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By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本 论 文 乃 获 取 文 学 硕 士 学 位 ( 中 文 系 ) 的 部 分 条 件 A di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MASTER OF ARTS (CHINESE STUDIES) 拉 曼 大 学 中 华 研 究 院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TUNKU ABDUL

More information

輥輯訛 % 2010~ %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1. J., 1994, 3 14~ J., ~150.

輥輯訛 % 2010~ % Northwestern Journal of Ethnology 1. J., 1994, 3 14~ J., ~150. 1001-5558 2012 01-0029-11 G75 A 12 BGA070049 07JHQ006 1. 50 J., 1999, 5 46~54. 2. J. 1998, 2 3~24.. J. 2008, 6 2 3~42. N. W. Journal of Ethnology 2012 1 72 2012.No.1 Total No.72 12 34 56 78 910 輥輯訛 200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8986.doc

Microsoft Word - 8986.doc 中 国 美 学 与 解 释 学 札 记 胡 晓 明 (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中 文 系 ) 摘 要 : 这 篇 文 章 是 笔 者 读 书 心 得 之 汇 集, 虽 然 是 偶 成, 但 是 却 包 含 了 对 中 国 美 学 及 解 释 学 的 理 解 和 关 心 关 键 词 : 美 学 ; 解 释 学 中 图 分 类 号 :G0 文 献 标 识 码 : 一 中 国 美 学 中 的 身 体 日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720A4E8AA46BEF0A16DAC4CAC4EB8E2A8A5A16EB5FBB3B3B8D620B169AB57ACD52E646F63> 東 華 漢 學 第 10 期 ;227-256 頁 東 華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2009 年 12 月 方 東 樹 昭 昧 詹 言 論 陶 詩 張 俐 盈 摘 要 方 東 樹 (1772-1851) 論 詩 名 著 昭 昧 詹 言, 係 就 王 士 禛 古 詩 選 與 姚 鼐 今 體 詩 鈔 所 選 名 家 之 作, 一 一 論 其 詩 法 而 成 全 書 凡 二 十 一 卷, 其 中

More information

literati can not give up the official imagery. This paper from the "Shi-Jin" boat symbols to analysis its official imagery, and from the cultural netw

literati can not give up the official imagery. This paper from the Shi-Jin boat symbols to analysis its official imagery, and from the cultural netw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38-2008.6 Official-Boat Imagery in "Shi-Jin" Yu-Jen Li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rnst Cassirer) (symbols) 1 Abstract In "Shi-Jin", the little boat is

More information

A-錢穆宗教觀-171

A-錢穆宗教觀-171 台 南 應 用 科 大 學 報 第 32 期 人 文 管 理 類 頁 171-186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10 月 錢 穆 宗 教 觀 析 論 以 文 化 與 教 育 為 觀 察 核 心 梁 淑 芳 國 立 體 育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助 理 教 授 摘 要 國 學 大 師 錢 穆, 可 謂 一 代 通 儒 本 文 以 其 文 化 與 教 育 為 主, 輔 以 錢 穆 的 其 餘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II I Abstract Abstract This thesis mainly approaches Wu Wengying s ci poetry through his different class artistic style, and make a subject comment on the controversy of whether its has modernist element

More information

206 雜但總的來說陳維崧仍然受到肯定特別是陳廷焯 對陳維崧有了再 發現 侯雅文的文章試圖抽樣選取不同時期的清詞選本來探討陳維崧詞的經典化 內涵及其過程不過其中與本文有關係的只有王昶 國朝詞綜 一種雖然前後對 照多少揭示了其價值但對如何反映雍乾詞學傾向尚未能展開 李睿的文章全 面

206 雜但總的來說陳維崧仍然受到肯定特別是陳廷焯 對陳維崧有了再 發現 侯雅文的文章試圖抽樣選取不同時期的清詞選本來探討陳維崧詞的經典化 內涵及其過程不過其中與本文有關係的只有王昶 國朝詞綜 一種雖然前後對 照多少揭示了其價值但對如何反映雍乾詞學傾向尚未能展開 李睿的文章全 面 雍乾詞壇對陳維崧的接受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晚清譚獻 1832 1901 討論清詞時曾提出過一個著名論斷 錫鬯其年出而本 朝詞派始成 他認為朱彝尊 1629 1709 和陳維崧 1625 1682 是清詞發展中的 1 重要代表人物並特別指出 嘉慶以前為二家牢籠者十居七八 譚獻是在詞學 理論上具有卓越建樹的批評家他的看法歷來為學界所重視 從具體實踐來看對 於朱彝尊的研究已經證明了他的這一論斷正確

More information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精 英 汉 语 和 新 实 用 汉 语 课 本 的 对 比 研 究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Jing Ying Chinese and The New Practical Chinese Textbook 专 业 : 届 别 : 姓 名 : 导 师 :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2013 届 王 泉 玲 杨 金 华 1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More information

3 : : 63,,,,,,,, 1903,,, 1904, (, ), [5 ],,,,,, [ 4 ] ( P191 192),,,,,,,,, [ 4 ] ( P192 193),,,,,, 1904,,,,,,,,,,, 1900,, : ( ) ; ( ) ; ( ) ; ( ), ; (

3 : : 63,,,,,,,, 1903,,, 1904, (, ), [5 ],,,,,, [ 4 ] ( P191 192),,,,,,,,, [ 4 ] ( P192 193),,,,,, 1904,,,,,,,,,,, 1900,, : ( ) ; ( ) ; ( ) ; ( ), ; ( 40 3 2003 5 ()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 Vol. 40, No. 3 May, 2003 : (, 100871) :,,, 20,, 1907 : ; ; ; : I20615 :A :100025919 (2003) 0320062213,,,,,,, 1898 ( ), [ 1

More information

4.阿的故事地圖-林曉萍.doc

4.阿的故事地圖-林曉萍.doc ( 肆 ) 從 阿 的 故 事 地 圖 出 發 論 原 住 民 兒 童 文 學 於 原 住 民 兒 童 的 教 育 功 能 林 曉 萍 (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教 學 暑 期 教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班 ) 摘 要 台 灣 原 住 民 歷 史 記 憶 的 喪 失, 一 方 面 是 殖 民 者 的 文 化 機 制 取 代 了 原 住 民 最 初 的 文 化 樣 貌, 其 次 便 是 因

More information

~ ~ ~

~ ~ ~ 33 4 2014 467 478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 33 No. 4 2014 030006 20 20 N092 O6-092 A 1000-1224 2014 04-0467-12 200 13 Roger Bacon 1214 ~ 1292 14 Berthold Schwarz 20 Luther Carrington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2E5FA473AEFCB867AED5AA605FBB50B04BCFC8AABAAFABB8DCACE3A873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2E5FA473AEFCB867AED5AA605FBB50B04BCFC8AABAAFABB8DCACE3A8732E646F63> 國 立 臺 南 大 學 人 文 與 社 會 研 究 學 報 第 44 卷 第 2 期 ( 民 國 99.10):1-24 山 海 經 校 注 與 袁 珂 的 神 話 研 究 鍾 佩 衿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中 文 研 究 所 碩 士 生 摘 要 作 為 中 國 神 話 研 究 的 重 要 學 者, 袁 珂 的 研 究 重 心 即 在 於 對 山 海 經 神 話 進 行 詮 釋 與 探 討 ; 研

More information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典藏電子全文 i ii Abstract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to encourage and help employees to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so that they can fully contribute to the organization s goals. The main

More information

The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ng-tzu in Tzu Style Wang Wei-Yu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hao

The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ng-tzu in Tzu Style Wang Wei-Yu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hao 2006 6 105 138 105 The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ng-tzu in Tzu Style Wang Wei-Yu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hao Fu-Yung Instructor, Center for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z-ww377-03

Microsoft Word - z-ww377-03 台 灣 學 誌 第 二 期 2010 年 10 月 頁 49-77 日 治 時 期 府 城 士 紳 王 開 運 的 憂 世 情 懷 及 其 化 解 之 道 施 懿 琳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教 授 shyyilin@gmail.com 陳 曉 怡 崑 山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講 師 mayfennel@gmail.com 摘 要 王 開 運 是 日 治 至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論 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Doctorate Dissertation 徐 孚 遠 在 世 變 下 之 生 命 情 懷 Xu Fu-Yuan's Life Feelings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between

More information

985 Journal of CUPL No.2 A Bimo nt hly Mar ch 2 0 1 0 ABSTRACTS Getting to the Root and Compromising China with the West: Rebuilding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5 Yu Ronggen /Professor,

More information

标题

标题 第4期 阅江学刊 2015 年 8 月 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 No 4 Aug 2015 审美文化研究 江南渔隐与元代吴镇的渔父词画 李杰荣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广州 510303 摘要 渔父的隐士形象源自姜尚 范蠡 严光等典范人物 受其影响最深远的是唐代张志和 张志和首唱 渔父词 又随句赋象 写景夹词 绘写江南渔隐图 张志和使江南渔隐传统在后 世渔父词画中得以继续传承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8-邱湘雲(223-260).doc

Microsoft Word - 18-邱湘雲(223-260).doc 興 大 人 文 學 報 第 三 十 七 期, 頁 223-260 1 二 六 年 九 月 禪 學 對 唐 代 詩 歌 美 學 的 影 響 邱 湘 雲 摘 要 禪 宗 大 顯 於 唐 朝, 詩 歌 也 大 盛 於 唐 朝, 禪 學 與 詩 學 交 會 於 一 時, 進 而 又 激 發 出 美 學 的 火 花 禪 與 詩 所 追 求 的 境 界 之 美 有 許 多 相 通 之 處, 例 如 重 直 觀

More information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元 代 題 畫 女 性 詩 歌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Painting Poetries of Women Pictures in Yuan Dynasty 研 究 生 : 張 書 容 指 導 教 授 : 張 高 評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七 月 摘 要 元 代 題 畫 詩 在 唐 宋 完 善 的 基 礎

More information

何繼文 232 詩代表因此分析黃詩的肌理特色也會從詩史的宏觀角度出發考察評價黃庭 堅對 詩法 演進所起的作用他主要從三方面探討黃庭堅詩的價值 一 薈萃宋詩 之長為宋詩之祖 二 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 三 運用 逆筆 本文即從 以上三方面展開討論闡述翁方綱評論黃庭堅詩的觀點剖析其背後的詩學理論依 據探討

何繼文 232 詩代表因此分析黃詩的肌理特色也會從詩史的宏觀角度出發考察評價黃庭 堅對 詩法 演進所起的作用他主要從三方面探討黃庭堅詩的價值 一 薈萃宋詩 之長為宋詩之祖 二 以古人為師以質厚為本 三 運用 逆筆 本文即從 以上三方面展開討論闡述翁方綱評論黃庭堅詩的觀點剖析其背後的詩學理論依 據探討 翁方綱對黃庭堅詩的評價 何繼文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 引論 蘇軾 1036 1101 黃庭堅 1045 1105 一直是宋詩特徵的典範其毀譽反映著宋詩 地位的升降自宋迄明不少崇唐抑宋的詩學家往往強烈批評蘇黃以表示整 體的宋詩不能繼承唐音例如胡應麟說 大曆而後學者溺於時趨罔知反正 宋元諸子亦有志復古而不能者其說有二 一則氣運未開 一則鑒戒未備 1 蘇黃矯晚唐而為杜得其變而不得其正故生澀崚嶒而乖大雅

More information

第2期定稿.FIT)

第2期定稿.FIT) 云梦学刊 第 37 卷 第 2 期 Vol.37袁 No.2 Journal of Yunmeng 2016 年 3 月 Mar. 2016 言意之辨 要要 要魏晋玄学的语言论 韩扬文 渊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袁 云南 昆明 650091冤 摘 要院野言意之辨冶为魏晋玄学崤函之固袁后世讲论此期文学袁多探及该题遥 在野言意之辨冶中袁欧阳建尧张韩主要论及野言冶 与野意冶的关系袁而荀粲尧王弼的界说则包含了对于野言冶野象冶野意冶三者的讨论遥

More informatio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dissertation for master s degree Research of e-learning style for public servants under the context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dissertation for master s degree Research of e-learning style for public servants under the context of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新 媒 体 环 境 下 公 务 员 在 线 培 训 模 式 研 究 作 者 姓 名 : 学 科 专 业 : 导 师 姓 名 : 完 成 时 间 : 潘 琳 数 字 媒 体 周 荣 庭 教 授 二 一 二 年 五 月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 dissertation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