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Transcription

1 國 立 中 興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系 博 士 學 位 論 文 跨 世 紀 的 自 我 追 尋 台 灣 現 代 詩 中 的 創 傷 逸 離 與 超 越 History of self-pursuit A study of Trauma Deviate and Transcendence in Taiwan modern poetics 指 導 教 授 : 陳 器 文 Chi-Wen Chen 研 究 生 : 徐 培 晃 Pei-huang Hsu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二 年 八 月

2

3 國 立 中 興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第 八 屆 博 士 班 學 位 論 文 題 目 : 跨 世 紀 的 自 我 追 尋 一 一 台 灣 現 代 詩 中 的 創 傷 逸 離 與 超 越 姓 名 : 徐 培 晃 學 號 : 經 口 試 通 過 特 此 證 明. a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拳 金 : 去 論 文 考 試 委 員 為 111 嗨 j 尋 魚? 這 位 被? 可 L 電 < L Y 守 己! 該 市 仁 中 華 民 國 一 O 二 年 七 月 十 六 日

4

5 謝 誌 歷經一些不大不小的波折之後 終於完成論文了 首先當該謝天 不僅留此 性命 此心此身尚且堪用 當真是萬幸 即便在口考完隔天 就發生小事故 得左手打著石膏 遲遲地修改論文 也是萬幸 相信這一切都是有意義的 即便當下未必能瞭解 然則從事件到意義 卻是一條介入的過程 在揀選中不斷詮釋 在不斷詮釋 中 事件的意義得以不斷推衍 遂成為追尋的過程 某個程度上來說 這本論文 就是這樣萌生的 想寫一本至少與自己共鳴的論文 翻閱冷冰冰的書磚時 至少 感應得到自己手心的溫度 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 然則 一本論文的完成 也從來不只是某些事物的附屬品而已 論文有自己 的架構面貌 有其所要論述的意義 因此 必須從研究的對象中抓出一條脈絡 展開推論演繹 要感謝老師幾乎是不厭其煩的協助釐清基礎的輪廓 在動念之初 一方面雄 心萬丈 想寫個包山包海而終不可行 另一方面 目前臺灣現代詩的研究中 尚 欠類似議題的專著可供參詳 只好摸著石頭過河 於是題目一改二改三改 每次 討論每次改 等不及指導教授發聲自己又改了題目 整體內文遂在不斷修改題目 的過程中逐步成形 當中也有改不了的部分 像驕衿自持的語言姿態 雄辯蕪雜 的議論 以及對特定闡述方向的執意挺進 種種原因 造就出現今的面貌 縱然 自知有許多不足之處 當時既然盡力 也就沒麼好慚愧 日後再長進便是 要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之內 完成論文 內心難免焦灼 更何況本身冷淡到會 傷人的脾氣 研究室的夥伴見識最深 不僅在低盪的時候彼此打氣 也得容忍我 的不想說話 毫無表情 其中涉及中國傳統思想的討論 金昌提供許多專業的意 見 以及慧珊協助後製完成 都是重要的助力 此外炳毅和俞佑倆 聽我講了許多荒誕不經的話 當然 還有父母的支持 家 像根一樣埋在土底 默默而源源地提供養分 讓我在人群中知道來處與去處 謝天謝地

6

7 摘 要 本文以 跨世紀的自我追尋 台灣現代詩中的創傷 逸離與超越 為題 探討 1990 年迄今 2013 台灣現代詩作如何藉由詩藝的思維 表現出生命的追 尋徑路 暫時擱置群眾的議題 以個人的生命情境為討論的核心 嘗試拉出一條 創傷 逸離 超越的線索 一方面審視當代詩藝的思維徑路 另一方面則闡述美 學的表現手法 宏觀審視群體的詩藝表現 不限於一人一書 因此篇章之間的聯 繫 純屬議論主題的共鳴 是以先鋪陳跨世紀以來的時代趨勢 以日常生活情境為背景 探索在金錢與 科技蓬勃發展的消費社會中 所帶來的時空感受 繼而轉向討論個體的生命情 境 由個人所遭受的同化與異化 指出為了掙脫同化浪潮所帶來的創傷 於是乎 逸離現實 遁入內在的異質時空 在發聲構圖中 確認自身的存在 然則遁入內 在 展開潛意識的探索 缺乏相應的他者 自身的存在找不到明確的座標 無盡 的追尋反而成為無盡的空缺 於是最後仍著眼於人世 在時空的宏觀中 化消創 傷 將生命寄託於崇高的秩序 尋求提升與承擔 歸諸超越感的追尋 整體來說 本文以生命力的生 死動能為內核 以創傷 逸離 超越為脈絡 從高度現代化的生活環境入手 探討生命與時空的互動 藉此闡述跨世紀以來 台灣現代詩中追尋的徑路 關鍵詞 現代詩 跨世紀 追尋 i

8 ii

9 History of self-pursuit A study of Trauma Deviate and Transcendence in Taiwan modern poetics Abstract The paper's main theme is tried to discuss about the Self Pursuit through the Journey of past centuries. Looking forward the trauma, deviate and transcending which can find in the taiwan modern poems from year 1990 until The modern poems are talking the way thinking of the poetry to show the searching path of life. We just temporarily put the issue of the masses to the side and mainly discuss about the personal life situations. Tries to take out a trail of trauma, deviate and transcending. Firstly, we can check the way thinking of the age of poetry. On the other hand, it will continue to describe the skill performing of the aesthetics to understand the showing of majority's poetry with unlimited people and books. So, the connection of the chapters is just only believed to the response after the discussing of the main theme. Now, the writer tries to figure out the era moving of the past centuries. We can use the daily life style to be a background to explore the money and high technology under the expenses society and brought to the feeling of time and space. Then, turn to the another way to discuss the personal life situation under the experience changing which maybe tried to escape from the popular assimilation. It can made oneself be hurt. After that, ones will try to leave alone from the reality and move into a different life space inside to make sure his existence. Anyway, subconscious starts. If he failed to find his existence, searching will be unstop. He will feel empty forever. For the long sight of the time and space, it can reduce the painful. Rely your life on the top order to find improvements and responsibility. As a conclusion, this paper is pay attention on the living and dying of the energy movement with trauma, deviate and transcending. Begins from the society with high modernization to search between the close relationship of the life and time and space. Through all of the research, we can describe the searching path of the Taiwan modern poems through the journey of the past centuries. Keywords:Taiwan modern poetics, journery of the past centuries, searching iii

10 iv

11 跨世紀的自我追尋 台灣現代詩中的創傷 逸離與超越 目 次 目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跨世紀的浮動 從交通 經濟 通訊審視時空的均質與多重 17 第一節 均質化的時空 21 一 空間平面化 22 二 空間單一化 26 三 時間單一化 28 四 時間平面化 30 第二節 跨世紀的至上神 金錢 33 一 貫通萬物的橋樑 35 二 生命折換成價格 40 三 創造世界的秩序 47 一 無所不包的操控 48 二 跨世紀的新秩序 51 四 金融的秩序與失序 55 第三節 符號組成的世界 65 一 世界的符號化 66 一 破碎化的圖像 67 二 觀看生活的表演 69 二 滑鼠點擊的圖像世界 74 一 網路裡的對望 75 二 組裝世界的化小為大 78 三 現實與虛擬的辯證 84 第三章 同化浪潮下的個體創傷 89 第一節 存在意義的掏空與填補 91 一 生活多樣又趨同 92 二 頻繁接觸卻孤獨 100 三 個體同化且異化 107 v

12 第二節 掙脫無感 重新尋找自我的定位 112 一 感受生命在時間中的變化 113 一 回復被遮蔽的時間感 114 二 回望內在的自我 117 二 中間狀態 生活秩序的再摸索 123 三 從微青到糞青的自我戲謔 128 第三節 五音不全的死亡書寫 132 一 死亡的雙重特性 融入他者 獨自面對 134 二 摯愛之死 象徵界的存在 138 三 無依歸的生命 設想自身的葬禮 143 第四章 內在異質時空的多重構圖 記憶 夢境 末世想像 151 第一節 投入內在的浩瀚感 153 一 將現實浸入想像 藉水的意象觀察 155 二 以訴說延伸自我存在 160 第二節 想像的樂土 現實與樂土時空的辯證 167 一 空間 此境與彼境的暗自混融 170 二 時間 末世與黃金年代的結合 176 第三節 不穩定的質時空構圖 182 一 潛意識的再構圖 內在死亡的浮現 185 二 無盡頭的追尋 內在死亡的浩瀚感 192 第五章 化入天地的超越感受 199 第一節 神人以和 時空感受的宏觀整合 201 一 論 和 藝術人格形象的三個層次 202 二 兩種空間的感知 景象的片段與整合 207 三 兩種時間的超越 時間整體觀照 過往現在未來三時並置 213 第二節 與物同化 靜態的凝定與動態的衝刺 219 一 時空凝定的靜態構圖 221 二 主體衝刺的動態表現 226 第三節 天地壞空 萬有的變滅與個體感受的不忍 236 一 面對時間輪迴的怨嘆 238 二 投身壞空的抒情主體 245 第六章 結論 251 詩例一覽表 259 vi

13 參考資料 265 vii

14 viii

15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範圍 本文以 跨世紀的自我追尋 台灣現代詩中的創傷 逸離與超越 為題 以台灣現代詩為焦點 討論 1990 年迄今 2013 台灣詩作在書寫生命主體與時 空環境的交感互動之際 所表露出的美感觀照 為了凝聚討論的焦點 本文將討論的範疇 限定於敘述主體的個人感觸 強 調敘述聲音將外在的時空環境 吸收為個人生命遭遇 表露為個人的心聲 本文 正是針對發聲主體與時空環境的互動 進行申論 至於國族 族群 宗教 流行等議題 環繞著群眾發聲 詩中之 我 明顯 指向 我們 則容另文再議 換言之 本文聚焦在詩作個人化的感觸 正如 文史通義 所言 遇有升 沈 時有得失 畸才匯於末世 利祿萃其性靈 廊廟山林 江湖魏闕 曠世而相 感 不知悲喜之何從 文人深情於 詩 騷 古今一也 1外在環境與個人 生命交感 時代的興衰議題 匯為個人的升沈得失 家事 國事 天下事 聽於 耳 入於心 成為一己之聲 心 境感通 將外在的環境吐納為個人的悲喜 發 而為篇什 古今 人我之間 同樣因為深情於詩騷 而悲喜相感 職是之故 時 代環境 現實處境 深深契入個人生命的悲喜升沈 藉由生命力的吐納 藝術表 現的涵養 發而為詩 反過來說 在行文闡述詩作的形式美學表現之際 當然也 是生命歷程的探究 同時也是時代環境的顯影 職是之故 本文按察台灣現代詩作中的個人發聲 情境交感 既涉及時代背 景 也關注生命情境的歷程表現 當然也必須回歸詩作的美學表現 首先就時代背景言 將討論的範疇劃定在 1990 年迄今 2013 探討跨世紀 以來的當代詩作表現 主要是考量時代環境的變化 探討在高度現代化 或者說 後現代 的生活背景中 個人的創傷感受 從世紀末到跨世紀以來 衍生出一連串前所未見的發展 雖然金錢 科技發 展的大趨勢未曾移易 但是從資本主義到超極資本主義 從交通科技躍升為通訊 科技 卻是在一貫的脈絡中 掀起了深刻的質變 因此 先就宏觀的眼光來看 源於十八世紀末的工業化浪潮 揭開了現代化 的序幕 同時也加速全球歷史進入大合流的全球化世界 科學發展的趨勢促進自 然知識的發達 理性風氣日盛 神聖體系日漸消散 在均質化的時空還境中 科 技與經濟工業的勃興彼此推進 現代化與全球化兩股力道 愈趨緊密的繳繞糾 纏 掀起波瀾壯闊的長浪 1 章學誠著 倉修良編 文史通義 內篇第一 詩教上 上海 上海古籍 1993 頁 23 1

16 到了二十世紀中後期 科技的發展進一步進展為資訊化的時代 經濟的發展 則朝向 超極資本主義 邁進 2 全球化的趨勢形成大規模的遷徙和離散 已變 成幾乎是無所逃於世間之物 3 高度科技化 經濟化 全球化的結果 後 高 度現代化的風潮席捲各個面向 從世紀末到新世紀 在延續與演變中 又在時代 的長浪之上捲起千堆雪 呈現出有別於先前的面貌 相應於外在環境 文學書寫也顯露出時代的標誌 陳芳明在 臺灣新文學史 指出 一九九0年代至新世紀的文學造詣 出現三個重要的現象 4 第一 解嚴 後方崛起的新世代作家 這個世代從未經歷威權時期的思想檢查與身體控制 從而他們的世界觀也與上個世代截然不同 他們的文學沒有那麼緊張 在對應權 力或社會之際 容許各自的想像力縱橫馳騁 第二 文學成為一種 不在場證 明 文字藝術展現出高度的表演 虛構特質 第三 漢字的運用與提煉 到達 這個階段已經非常成熟 新世代作家在使用漢字時 簡直就是握有一把陶 泥 可以玩弄於鼓掌之間 使漢字變得生動有趣 活靈活現 出神入化 應該是 臺灣文學最感驕傲之處 陳芳明固然是將年代與世代並列 以世代的特色作為年代的標誌 提出輕鬆 遊戲的態度 虛構的表演 文字的純熟三大特色 卻也相當精確的 提點出一九 九0年代以降 相應於高度現代化的社會 所發展出的 跨世紀的文學走向 以 更靈活的形式手法 操控各種題材 在高度的書寫自覺中 或輕鬆 或戲謔 或 玄思高蹈 或直視創痛 表現出更加豐富的表情 然則需要強調的是 本文以跨世紀為時間範疇 從外在環境切入 暫時擱置 世代的議題 其次 就生命情境的劃分來說 以詩作的表現為基準 參酌坎伯 千面英雄 的觀點 啟程 啟蒙 回歸 5 而將生命情境區別為 個體創傷 逸離現實的 內在想像 超越感的追尋三個面向 在坎伯的觀點中 邁向英雄的三階段 啟程 啟蒙 回歸 同時也是生命成 長的歷程 首先強調英雄故事的發軔 必須離開熟悉的環境 不論是物質或心理 擺脫慣常的依賴 轉向面對陌生的情境 在啟程冒險中 激盪生命的潛能 接受 啟蒙 獲得成長 然而在啟蒙的過程中 也可能必須付出龐大的代價 不論是身 或心的淬練 都是以舊我的死亡 換取新我的誕生 惟有潛入 鯨魚之腹 歷 經黑暗 混沌 死亡 才能獲得生命層次的昇華 最後則將啟蒙後的智慧帶回人 羅伯 瑞奇(Robert B. Reich)著 李芳齡譯 超極資本主義 Supercapitalism: the transformation of business,democracy, and everyday life 台北 天下 2008 約翰 達爾文(John Darwin)著 黃中憲譯 帖木兒之後 年全球帝國史 After Tamerlane : the rise & fall of global empires, 台北 野人 2010 頁 37 陳芳明 臺灣新文學史 台北 聯經 2011 頁 坎伯 Joseph Campbell 著 朱侃如譯 千面英雄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台北 立 緒

17 群中 將個人的成就落實於群體的提升 同時完成英雄與生命的歷程 坎伯以宏觀的眼光 指出生命邁向成熟的道路 即是英雄的完成 換句話說 每個人都能成為英雄 生命的成長歷程亦即是英雄的冒險歷程 由是觀之 將生 命情境劃分成三階段 串連成遞進的層次 必須克服前一段考驗 才能眺望下一 段路程的風景 本文參酌坎伯的劃分 以詩作的表現為基準 從個體創傷 逸離現實的內在 想像 超越感的追尋三個面向 談創傷 逸離與超越 首先考量個體與現實環境 交接之際所遭受到的創傷 是以不斷調整心態 藉以不斷認知自我 並且逼視生 命最深沈的哀痛 死亡 其次就內在的想像 強調異質時空的構圖 一方面是 逸離現實 一方面是對現實的曲折照鑑 在敘述中不斷發聲構圖 強化自我的存 在感 隱蔽在一方自給自足的小天地中 最後則強調超越的追尋 指出個體接物 無蔽 在與物同化中 契入萬有 化消了物我之間的衝突 連創傷也融匯在廣袤 的時空當中 進而體認超越式的存在感受 三種生命情境串連成創傷 逸離 超 越三階段 先是擺脫現實 後又回歸現實 在物我交感中企求超越 曲折迴旋地 向上提升 指向一條自我追尋的徑路 試圖不斷化消創傷 認知自我 以更開闊 的胸懷涵融個體與萬有的互動 需要強調的是 本文將追尋的徑路 劃分為創傷 逸離與超越三階段 乃是 就事理上言 對生活有所不滿 感受到生命在時間中的變化 創傷的感受激發起 逸離現實的企圖 最終則以浩瀚的時空秩序為著眼點 尋求超越 三種生命情境 接連扣合成遞進的脈絡 從事相上來說 創作者的書寫 未必會如此按部就班地 指向宏觀的時空超 越感 也可能扣緊單一主題 傾盡心力灌注 而繳出亮麗的成績 況且 就生命 的現實表現來看 也未必盡是邁向最終的超越 然則事相上的未必然 不礙乎事 理上的必然 本文既以 追尋 為貫徹論述的主軸 便是就事理上 提出創傷 逸離 超越的線索 觀察世紀末以降 台灣現代詩作的詩藝表現 也正是因為旨在闡述詩藝表現 職是之故 重點不在詩作背後的本事考 而 是以詩篇的藝術觀照為基準 權衡箇中的詩藝思維 將類似的主題篇什 撮要討 論 在這個前提下 淡化了詩篇與作者的關係 擴大討論的基點 不侷限於特定 作者 而是以詩藝思維為準 先是宏觀瀏覽眾多詩集 區別詩篇所體現的生命情 境 進行分類 再進一步揀選討論的篇章 聚合分析 俾使能益加彰顯該主題的 精神內涵 表現特色 也因此篇章之間的聯繫 純屬議論主題的共鳴 排除了作 者群之間的人際關係 換句話來講 本文乃是以詩藝的觀照為核心 探究詩篇所體現的生命情境 將詩中所流露出的覺知感受 思維理念 行動反應 全都匯諸於藝術的觀照表現 因此 所謂的追尋 所謂的創傷 逸離與超越 其感知思維的行動主體 絕非是 3

18 現實作者 而是全然收攝在藝術精神底下來談 借用敘事學的理路來說 亦即是 著眼於敘述話語的發聲者 以及該文本所構築出的隱藏作者 準此觀之 此間所 謂的主體 純然只存在於篇什的敘述中 敘述主體的展現 確認了追尋的主體 至於主體 敘述互動中 所激盪出的繁複辯證 非本文所要剖析的議題 是以暫 時擱置 最後則強調 本文既以現代詩為討論範疇 因此不論是標舉追尋的徑路 彰 顯主體的感知行動 或者是探究箇中的思維理路 終歸匯於詩藝的表現 共同締 造出整體的意象形式 成為藝術觀照底下 所表露出的自我追尋 須知時代環境是一回事 如何成為詩的表現 藉由藝術的美感 體現時代的 精神氛圍又是另外一回事 同樣的 無論如何劃分生命情境 提出貫穿整體 尋 求超越的徑路 最後落實在詩藝美感的表現 經由藝術的觀照之後 生命的階段 進程 遂轉化為各自分立的面向 高友工便曾申論 對 經驗之知的觀照 的超 越性 指出經驗之知具有絕緣孤立的特色 透過 觀賞 反省 的觀照 包孕 了我們直覺的對觀照對象 想像界 的價值判斷 這種經驗的重現 也就是一個 心象 的重現 雖云重現 但卻絕不能原 版複製 必須有一種有意無意地剪裁 調整 故實屬創造 而且此一創造 的 心象 和實際功用的目的絕緣 故其 感象 和情理上的心理反應並 不是在現實生活領域中出現 而是在一個現實界之外創造的一個想像界出 現 即是說此時如情感雖是同一人的情感 但已成為一個想像中的情感 成為這時 觀賞反省 的對象 反省 狹義的詮釋是侷限在理性的的活動裏 但 觀賞 反省 合為一 件心理活動則是一種內向的 觀照 換句話說 經驗之知 是個人 的心理活動與現實世界暫時隔離 而集中焦點於一個心理對象上 因而產 生的一種與整個活動不能分析的判斷 這種非理性的價值判斷和領悟 實際上正反映了日用語言中判斷運用的同樣性質 即是個人對對象的直覺 反映 只是在此是和想像界合為一體 6 高友工強調 心理狀態的再現 已然是一種創造 將現實轉化為想像的表現 生 6 高友工 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 頁 高友工定義 心象 感象 如下 經驗 孤立地看是個人在某時某地的一種 心理狀態 或稱為 心象 心象 因此是整個人和環境接觸而生的 感應 感 是泛指一切此時此人的 感覺 sensation 知 覺 perception 所感受到的 可以總括為 感象 sense impression 高友工將 知 分為 技能之知 經驗之知 現實之知 命題之知等 並指出現實之知的 最高理想是表現客觀真理 而經驗之知的理想是在體現主觀經驗 因此兩者形成相反的結構徑 路 一者指向外在世界 一者指向內心世界 高友工強調 經驗之知指向的內在世界 乃是經 驗本身的絕緣孤立 成了 無所用 的觀賞 反省的對象 觀賞 反省 才可把 經驗 自 身帶入 知 的領域 頁 10 4

19 命既在再現的想像經驗之中 也在此之外 想像經驗遂成為生命整體的對象之 境 在觀賞與反省中 得出一種 內向的觀照 觀照一詞所內含的 反省的超 越性與觀賞的無目的性 首先意味著對 想像的再現 激盪出新一重感應 其次 更進一步來說 就是觀照後的新一重感應 也納入整體的經驗之知當中 達到現 實經驗的擴展 換言之 對經驗 已經由想像後的再現 的觀照 即是 對對象 的直覺反映 只是在此是和想像界合為一體 職是之故 無論是整體時代環境的特色 抑或是個人生命的情境歷程 經由 藝術的醞釀 發而為詩 透過想像的再現之際 同時也是對經驗整體的觀照 進 而反餽經驗之知的感受 回頭強化當心理狀態的意義 在反覆循環中達到內部的 自足 在這整套過程中 生命歷程的階段經驗 透過藝術觀照的欣賞與反思 表 現為生命情境的面向 由階段經驗轉化為情境面向 也就暫時擱置追尋歷程的延 續性 完成度的問題 各進度都可獨立觀照 在藝術的再現中呈現出各自獨特的 風貌 形式美感的呈現與欣賞遂成為關注的焦點 是以本文同時著眼追尋歷程的 連貫 以及生命情境的獨立觀照 嘗試從中拉出一條論述的線索 二 研究步驟 方法 本文從時代背景入手 同時著眼自我追尋超越的進程 以及不同情境下的美 學觀照 為貫穿全文的生氣 是以先從時代環境入手 點明科技 經濟的勃興 一方面促成時空均質化的傾向 一方面又創造出虛擬世界的多重時空 形成虛實 之間的辯證 藉以劃定時代背景的影響 緊接著以現實環境中的同化浪潮 造成個體生命的異化 作為討論的核心 正因為生命個體的受創 不再甘心於既定的生活秩序 試圖恢復生命的動能 是 以逸離現實 追尋超越 由是可知 本文的內裡乃是環繞著死亡與生命的議題 作為貫徹全篇的血 脈 借用佛洛依德的觀點來看 其將生命本有的動能分為兩類 一者表現為求生 的愛欲本能 一者表現為破壞的死亡本能 愛慾本能的目標在於不斷地建立更 大的統一體 並極力地維護它們 簡而言之 是親合 相反 破壞本能的目標 是取消連結 故而帶來毀滅 7 值得注意的是 佛洛伊德強調 死亡的破壞本能 求生的愛欲本能 兩者不 僅相互排斥 也可能相互結合 以食色為例 吃的活動就是對對象一種破壞 而破壞的最終目的是吸收對象 性活動是一種攻擊活動 而攻擊是為了最親密的 結合 兩種基本本能共存和相互對抗的活動 造成了全部豐富多彩的生命現 7 西格蒙德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 王浩威導讀 選讀 無意識大陸的發現者 佛洛伊 德作品選讀 台北 誠品 1999 頁 50 5

20 象 8 換言之 求生和死亡兩種本能都是生命動力自然而然的展露 死亡的 本質雖然是歸向罔無 但是在趨向罔無的過程中 死亡卻也成為一種動能的表 現 鬆動生命既定的疆界 開啟更多連結的可能 透過死亡動能 有助於求生本 能 建立更大的統一體 完成個體的昇華 因此本文著眼於個體的創傷 一方面規避死亡的壓力 另一方面強調死亡的 驅迫力所激盪出的動能 在迴避與激盪中 生之本能的開展與昇華 是以進一步援引的牟宗三和徐復觀的觀點 兩位先生分別按核道家的思想 就藝術化的生命美學 從不同角度切入 提出不同的看法 牟宗三強調生命的承擔 群體之間的聯繫 強調個體成聖需落實表現在人群 中 因此在討論浪漫文人生命的性格時 提拈出 惟顯逸氣而無所成 的特質 指出浪漫的藝術生命本身無所附麗 非但承平之時 世俗之一切禮法不能掛搭 更遑論在受創之際 試圖奮力衝決一切現實的窒塞 此種 惟顯逸氣而無所成 之名士人格 言之極難 而令人感慨萬千 此 事天地之逸氣 亦是天地之棄才 溢出而無所附麗 謂之逸氣 無所成 而無所用 謂之棄才 即遺棄之才 任何處掛搭不上之生命即為典型 之名士性格 外在地說 當然是由時代而逼出 內在地說 亦是生命 之獨特 此境界是逸氣與棄才之境界 故令人有無可奈何之感慨 有無限之淒涼 以浪漫文人生命為底子 則一切理法皆非為我而設 依此 它必冲決 一切藩籬 一直向上衝 直向原始之洪荒與蒼茫之宇宙而奔赴 這是一個 無掛搭之生命 只想掛搭於原始之洪荒與宇宙 不但世俗之一切禮法不能 掛搭 即任何 教 之系統與 學 之系統亦不能掛搭 此即所謂四不著 邊際 此即所謂 逸氣 所謂 天地之棄才 顯然 此純以文 人生命為底子所冲向之原始洪荒與蒼茫宇宙並不真達莊生 天地與我並 生 萬物與我為一 之境界 其表面有相似之契接 然而似之而非也 因 為老子之 道 顯然並不是文人生命所冲向之洪荒 無論如何 它總是由 心 上作 虛一而靜 之功夫所達之至 玄冥 獨化 之境界 無 為而無不為之境界 9 闡明 惟顯逸氣而無所成 的性格 其掙脫一切現實羈絆的衝勁 作為個人生命 力的發揮 表面上契合道家達生的修養 彷彿是一種逍遙的境地 實際上卻無法 企及 老子 致虛極 守靜篤 10 是以種種逸離現實的作為 擺脫創痛的努 8 西格蒙德 佛洛伊德 無意識大陸的發現者 佛洛伊德作品選讀 頁 51 牟宗三 才性與玄理 台北 臺灣學生 1993 頁 王弼注 樓宇烈校釋 老子道德經注校釋 北京 中華書局 2008 頁

21 力 都讓人覺得 有無可奈何之感慨 有無限之淒涼 即便表露出昂揚的生命 動力 終究是無可奈何的逃避 其次則參酌徐復觀的主張 老 莊思想當下所成就的人生 實際是藝術地 人生 而中國的純藝術精神 實際上係由此一思想系統所導出 11 將藝術的 精神抬升到藝術的人生 在恍如倒懸的生命情境中 所謂的自由解放 只能是求 之於自己的心 在藝術化的觀照中 不僅擺脫個人的創傷 獲得無目的的滿足 同時接通了個人與群體的關係 只能是求之於自己的心 心的作用 狀態 即莊子稱之為精神 即是在自 己的精神中求得自由解放 而此種得到自由解放的精神 在莊子本人來 說 是 聞道 是 體道 是 與天為徒 是 入於寥天一 而用現 代的語言表達出來 正是最高地藝術精神的體現 也只能是藝術精神的體 現 莊子把上述的精神地自由解放 以一個 遊 字加以象徵 遊戲是除 了當下所得的快感 滿足外 沒有其他目的 莊子之所謂至人 真人 神人 可以說都是能遊的人 能遊的人 實即藝術精神呈現了出來的人 亦即是藝術化了的人 在最高地藝術精神境界中 含融一切 肯定一切 但與人世間之所謂事功 並不相干 所以即以堯之至治 在最高地藝術精神之前 依然是 窅然喪 其天下 僅有此一消極條件 則常易流於逃避社會的孤芳自賞 不 能涉世 不能及物 於是 遊 便依然有一種限制 較無用更為積極的 是莊子所提出的 和 的觀念 和 是 遊 的積極地根據 老 莊的 所謂 一 若把它從形上的意義落實下來 則只是 和 的極至 和即 是諧和 統一 這是藝術最基本的性格 繆拉認為一切矛盾得到調和 的世界 是最高的美 一切藝術作品 是世界調和的反覆 所以莊子 以和注釋德 德與性同義 指的是人的本質 這即是認為人的本質是和 亦即是認為人之本質是藝術性的 12 是以可知 遊 的初步層次固然是衝決現實的枷鎖 不為物役 以油然奮發的生 命力逸離創傷情境 在無目的的遊戲中得到解放的滿足 但是還有更高得層次 徐復觀 中國藝術精神 台北 臺灣學生 1998 頁 47 徐復觀 中國藝術精神 台北 臺灣學生 1998 頁 徐復觀曾言 老 莊是 上 昇地虛無主義 所以他們在否定人生價值的另一面 同時又肯定人生的價值 中國藝術精 神 頁 47 相對的 牟宗三亦表示 老子講 歸根復命 我一歸根 天地萬物通通歸根復命 一起 升上來 所以道家是個觀照的境界 藝術的境界 牟宗三 中國哲學十九講 中國哲學之 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 台北 臺灣學生 2002 頁 426 由是可知 徐復觀亦深知道家思想的虛無消極面 牟宗三亦承認道家實屬藝術境界 7

22 在逍遙中心與物化 超越了 逃避社會的孤芳自賞 化消個體生命的侷限 在 吾喪我 13的境地中 由自我中心的困局昇華而起 物我之間則必有分 卻又 不知所分 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 胡蝶之夢為周與 周與胡蝶則必有分 此之 14 謂物化 在物化的境地中 消弭了我與他者的衝突 心境的超越表現為情 境的 和 比較牟 徐二式的側重的區塊 牟宗三著眼 逸氣與棄才 指點出個體與 他者的斷裂 體現出一股無可奈何的情懷 徐復觀則在 遊 的 與天為徒 中 拈出 和 的特質 告示真正的逍遙 仍是體現在物我的交接圓融上 是以本文論述的核心 環繞著生 死兩種生命動能的激盪 鋪陳推論 再參 詳牟 徐二式的觀點 打通章節血脈 闡述在創傷 逸離 超越的生命歷程中 生命力的表現 由衝決一切現實的激憤 提升為涵攝物我的超越 同時也藉以劃 定 超越 一詞在本文中的指涉內涵 讓論題 跨世紀的追尋 一語 有更明確 的鵠的 另外需要再次聲明的是 第一 追尋的歷程縱有高下之分 但發而為詩篇 成為情境的觀照 也就從觀賞 反省的角度 審視詩作的表現成果 種種內涵全 都化為敘述美感的得失 避免修養境地的優劣判別 第二 雖然在劃分生命情境的面向之際 隱藏著階段進程的脈絡 步步推進 但訴諸實際行文 卻未必全然按照章節切得一刀兩斷 尤其第三章 同化浪潮下 的個體創傷 在討論環境帶來的打擊之際 便緊接著闡述詩作以戲笑的眼光自我 調侃 在會心一笑中逸離現實的困局 至於第四章則承此 繼續討論個體掙脫外 在環境的束縛 遁入個人想像 換言之 創傷 逸離 超越 乃是全文的伏流 未必全然順著章節標目截斷 第三 行文仰賴各家理論的滋灌 補強詩篇的分析基礎 然而浩瀚學海取一 蠡為飲 旨在所需而已 一來是囿於學識 再者是本文終究以詩藝的論述為歸向 聖賢之經典 卓爾大家之發論 僅只能截取裨益詩作分析之慧見 進而將引文的 思維裡路圈限在詩作的討論範疇之內 藉以發幽顯微 至於引文之間的隱約扞 格 也只能暫時擱置 例如第四章援引佛學 境由心生 的觀點 藉以分析詩作 的敘述聲音遁入內在的想像 在發聲造境之際強化自身的存在感 就佛學理路而 言 此 境 當然不侷限在個人想像 十方三世世界無非是一心所化 而此 心 也不只就 生滅心 來談 尚有更根本的 恆常無染的 自性清淨心 正如 楞 嚴經 15中 富樓那提問 若此妙覺本妙覺明 與如來心不增不減 無狀忽生山 河大地諸有為相 如來今得妙空明覺 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 佛陀回答 此迷無本 性畢竟空 昔本無迷 似有迷覺 覺迷迷滅 覺不生迷 亦如翳人 郭象 莊子註 齊物論 台北 藝文印書館 2007 頁 31 郭象 莊子註 齊物論 頁 69 賴永海 楊維中注譯 新譯楞嚴經 台北 三民 2008 頁

23 見空中華 翳病若除 華於空滅 云何問言諸佛如來妙覺明空 何當更出山 河大地 指出覺迷之後 再無迷境 不動道場遍十方界 身含十方無盡虛空 16 以覺 迷為切入點 討論心與境的接應 然而回歸詩作的討論來看 遁入內在的 想像不完全等同於造境的塵勞妄心 至於覺迷之後再不生迷 也迥異受創的生命 屢屢遁入高蹈的遐想 本文終非特定理論的闡述辯證 以在行文分析之際 僅只 是權巧地片段挪用 職是之故 引文間 原有脈絡的衝突也隨之化消了 例如心理學所言的潛意 識 佛家所言的本性 二者思維徑路的差異不可以道里計 但援引的片段各自專 注於討論的詩作 無所謂衝突言 第四 雖以追尋的歷程作為貫穿全文的脈絡 但就各章內部的討論而言 仍 視為各自完整的議題 各自表現出不同生命情境中 生死兩股動能的拉扯激盪 是以各章內部乃是獨立的辯證 三 文獻回顧 目前學界尚無與本論題直接契通之討論 但是延伸之相關文獻卻浩如煙海 單就 死亡 議題之研究便不可勝數 然而本文終究以臺灣現代詩之研究為鵠的 是以先藉文類劃定回顧的範圍 第一 就詩史史論來看 研究的重心大致都環繞著時代內書寫主題 表現形 式 以及時代間的傳承與反動 以此雙核心 縱橫交織出詩史的風華 17 例如張雙英 二十世紀臺灣新詩史 稱 八0年代 多元現象 依主題將 詩作分十大類 隨後指出九0年代的詩作仍然表現出多采多姿的樣態 但若從 比較深層的結構上來探究其深意 則我們應該可以從這些作品中捉住一條共同的 主線 那就是大部分的新詩作者都在努力尋找 自我定位 可惜並未深入申論 詩人 自我定位 的行動表現 如何形塑出一世代的新風格 陳芳明 臺灣新 文學史 則綜論各文類之發展 標舉臺灣文學在當代華文書寫的領航地位 全書 最後談及 迎接新世紀的文學盛世 雖直接指明 新世代作家表現最為亮眼的當 屬詩的形式 然而同樣未及詳述 16 賴永海 楊維中注譯 新譯楞嚴經 頁 159 張雙英 二十世紀臺灣新詩史 台北 五南 2006 把八0年代臺灣的新詩分為 抒情詩歌 鄉土詩歌 懷鄉詩歌 弱勢族群詩歌 環境生態詩歌 都市詩歌 政治詩歌 社會問題詩歌 後現代主義詩歌 女性主義詩歌等十大種類來進行分析 頁 336 九0年代 詩人自我定位的努力 將 新詩人的自覺 分為一 台語詩的推動 二 年輕詩人追求自我肯定的努力 關於後者 又分成三項 競逐詩壇獎項 以求出人頭地 組 詩社 辦詩刊 擴展發表空間 藉電腦科技之助 推動突破任何傳統框架的 網路詩 大 抵是扣緊場域發聲來立論 並且將九0年代的詩作依主題分九類 臺語詩 本土詩 原住民詩 政治批判詩 從返 鄉到作客詩 女性主體思考詩 社會關懷詩 現代化都市詩和後現代思維詩九種 頁

24 丁威仁 戰後臺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 則扣緊布爾迪厄的 場域理論發揮 強調文學場同時也是力量場 指出在七0年代的笠詩社同仁 繼 續在眾聲喧嘩的八0年代深耕努力 是以能促成九0年代 創建出臺灣本土且具 備高度現代性的現實詩學 丁氏在討論臺灣現代詩跨世紀的風潮時 特別強調載體與書寫的互動 場域 發聲的競逐 就前者來說 特別標舉 數位時代的來臨 網路由書寫的載體反 過來影響敘述的風格 就後者來說 則交錯探討 典律的生成 與 詩文學邦 聯 的結盟與不安 箇中既是權力的角逐 也是世代的競和 當然也是美學典 範的建構與反撲 可惜對於新世紀以降的美學表現 討論篇幅較低 僅針對 情 詩 議題發揮 點出 抒情融入理智的哲思 孤獨荒蕪的私語空間 解消父 權的情慾流動 華麗蒼涼的記憶敘事 精確提拈新世紀詩人專擅的表現情態 以及留心的內容主題 然而每則標目都足以獨立為文討論 擠在一章之內便無法 細膩推論發揮 整體來說 八0年代以降眾聲喧嘩 多元並呈的現象 已成為定論 然而八 0與九0 乃至於到新世紀 又該如何辨析箇中的差異 一語為時代風格定錨 則是學界仍須努力的目標 第二 就現代 後現代主義的詩學研究來看 孟樊於 2003 年出版的 台灣 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 19強調後現代主義的時代 世代特徵 一方面將時間劃 定在八0 九0年代以後 一方面認為 舊世代 詩人 抗拒後現代 藉以突 顯出新時代 世帶的系譜 以羅青 陳黎等為中生代的代表 以夏宇 陳克華 林燿德等為新生代的代表 只是所有的 新世代 最終都難免是廉頗老矣 以 陳克華為例 創造力依舊火熱 也只能自言 不要再一路裝小下去 20 就後現代主義的美學表現來說 孟樊一樣強調 讀者參與 的重要 但顯然 將讀者參與的理念詮釋為物質表現的新奇感 以及由是推衍出的 遊戲互動的參 與感 諧音 同音 訛誤 空格 畫線 重複 拼貼的形式表現中 文字呈現出 物件 的質地 走出了傳統的敘述框架 變得新奇 再以新奇界定有趣 認 為讀者在閱讀這些新奇的詩作中 能獲得有趣的遊戲感 首要的關鍵當然在於新 奇與有趣的連結必須成立 再者就詩作內部來說 則是新奇感能有多久的保鮮 期 最後就詩篇間的競逐來說 正奇相倚 以正顯奇 當眾多奇險的表現手法挾 泥沙以俱下 固然不乏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創意 但只怕在過度的昡目中什麼也 看不仔細 簡政珍於 2004 年出版的 台灣現代詩美學 21 則以大幅心力討論 後現代 丁威仁 戰後臺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 台北 新銳文創 2012 孟樊 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 台北 揚智 2003 陳克華 我和我的同義辭 自序 台北 角立 2008 無頁碼 簡政珍 台灣現代詩美學 台北 揚智

25 風景 其獨到之處 在於將後現代的美學表現 從一眼可見的形式戲耍 轉向 闡述後現代的美學肌理 明確指出 後現代的雙重視野 就閱讀傳播來看 主 張後現代的美學表現 重點不僅在於書寫者的安排 還有賴於讀者敏銳的眼光 拉抬閱讀者的位置 就書寫取材來說 則強調從日常生活的細微處 發現久被忽 略的美感 主張後現代的美學表現 不再只是著重藝術家對美的創造發明 重要 的是對美的發現 就表現的手法來說 以雅克慎二軸理論為切入點 則指出在時 間軸的隱喻功能之外 尚有空間軸所激盪出的換喻效果 整體來說 全書揭橥一 種開放式的閱讀 讀者能從既定的書寫 讀出多層次的訊息 乃至於彼此衝突以 致於相互推升 如此觀之 則所謂 後現代 遂從時間上的斷代劃分解放而出 後現代成為一種觀看的眼光 只要懷抱著後現代的眼光 便能從任何時代的詩作 中讀出後現代的韻味 陳義芝於 2006 年出版的 聲納 臺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 22則以現代主義為 縱貫時代的軸心 貫穿詩史 疏通現代 後現代之間的傳遞與質變 王德威在序 中便表示 本書 對修辭藝術與主體意識等問題表示更多興趣 也間接透露了自 己作為現代詩人的鄉愁 一語道破全書基調 也正因如此 所以將 達達主義 挪用到後現代的範疇 藉以討論夏宇的詩 作 暫且不論以夏宇為孤例 論證世紀末的寫作策略未免顯得單薄 文中的亮點 在於標列出一種 心理狀態下的實驗 的寫作走向 以 感覺 的觸發為要 游 離的字句應和飄忽的感覺 而這樣的書寫的姿態到了新世紀則隱隱成了一條路 數 有待學者深入提挈出當中的精神肌理 23 至於蕭蕭於 2012 年出版的 後現代新詩美學 的討論 則依主題為經緯 揀選個別詩人為例證 將管管 周夢蝶 余光中三位前輩詩人一併納入討論 可見其試圖跨越世代侷限的企圖 全書從諸多不同的面向討論後現代主義的美學 表現 既從形式的討論入手 藉圖象詩測量後現代的跨界越位 也宏觀個別詩人 的影響論 將夏宇 陳黎並列為兩大氣旋 帶給臺灣後現代詩風氣的影響 當 然也針對內容主題進行闡述 以個體 外境為內核 既分論為身體與空間兩章 也和合辯證 討論私我映現 主客置換等議題 閱讀全書的樂趣 在於各章之間無言的呼應 例如論余光中的 身體詩學 陳克華的 私我映現 管管的 主客置換 周夢蝶的 主體超越 可另行串 出一條身體 個體 主體的脈絡 成為讀者延伸發揮的線索 第三 則就主題研究來看 蕭蕭 台灣新詩美學 24就儒 佛兩家的思想 談臺灣新詩美學 以余光中 向明為例 從儒家美學看詩中的入世精神 以周夢 蝶為例 論詩中的出世情懷 書中的宏圖在於另外標舉出現實 超現實主義的美 陳義芝 聲納 臺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 台北 九歌 2006 蕭蕭 後現代新詩美學 台北 爾雅 2012 蕭蕭 台灣新詩美學 台北 爾雅

26 學表現 最後申論 入世與出世 現實與超現實 新詩美學的再完成 當真是 壯志恢弘 其難處在於兼論兩種論述的徑路 思想內涵所支撐起的美學議題 以 及美學形式所反思的精神內裡 全書暗自激盪著佛家出世與超現實主義的辯證 儒家入世與現實主義的對 話 以周夢蝶為例 雖曰 詩僧 卻也受超現實的風潮所沾漑 此間的接通與 轉化 當可再開啟細密辯證的新局 然而全書限於結構安排 只能在結語中倉促 帶過 殊為可惜 至於陳義芝 詩人的 空 義表現 25試圖 考察戰後世代詩人以詩證空的 超越 企圖 以五項佛法義理 切入五種詩作的書寫內容 一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二 觀身不淨 苦集滅道 三 假名無實 法性皆空 四 止觀 雙修 住於一心 五 慈悲喜捨 眾生迴向 試圖借用佛法離苦得樂的徑路 貫穿眾聲並呈的詩作 拉出一條 超越 的線索 是以將夏宇 失蹤的象 向 陽 發現 歸諸於假名無實 法性皆空 將向陽 囚 歸諸於觀身不淨 苦 集滅道 都可見論述上的苦心 試圖在熠熠星空中 畫出一張觀測的星圖 然而 同樣限於篇幅 在一短篇論文中要提挈出這麼多綱要 無論是標目內法教的義理 說明 詩作的詮釋解讀 或是貫穿各標目的潛在法理脈絡 始於捨離心而終於慈 悲心的轉小乘入大乘 都僅能點到為止 尚且有待進一步發揮 第四 就學位論文來看 宋螢昇 出入人生 詩與現實的磨合 以簡政 珍 羅智成 陳克華為中心 26 既以 現實 為探討的核心 又輻射擴張 藉 三位詩家討論現實與真實 與理想 與自我的辯證 多方面深化 現實 的意指 全文敏銳而貼切的 指陳出詩家的書寫特色 然而以詩家作為界定章節的畛 域 固然方便行文剪裁 然而便利之所在也正是其有待補強之處 例如 頹唐筆 調下的都市抒情 一節 限於結構設定 單以羅智成為例 也就少了兼論遠眺的 開闊視野 郭淑玲 現代詩死亡書寫研究 以孫維民 陳克華 許悔之三家為例 27全 文以 死亡 為研究主題 先從宗教 哲學的義理入手 再略述時代的風潮特色 最後歸諸詩作的分析 從心理感受 外在情境 藝術表現三方面切入 用心闡述 詩作的意涵 蒐羅舉例亦見豐贍 可惜對美感表現的詮釋則稍嫌薄弱 舉為例證的三位詩家 篇什都懷抱著濃厚的宗教感 且不論是具象的神祇 或是抽象的感受 透過超越式的存在俯視芸芸的生死流轉 不禁令人反思受苦的 意義 天地有情與天地不仁 激盪出眾多難解的大哉問 對於 災難的煉獄 恐 怕不是悲憫的單一面向所能盡數涵蓋 至於在談 意象的創造 時 分為鼠與蝶 陳義芝 詩人的 空 義表現 現代詩人結構 台北 聯合文學 2010 頁 宋螢昇 出入人生 詩與現實的磨合 以簡政珍 羅智成 陳克華為中心 台中 中興大 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 郭淑玲 現代詩死亡書寫研究 以孫維民 陳克華 許悔之三家為例 高雄 高雄師範大 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27 花與樹 則看不出分類的必然性 李倍慈 現代詩的宗教向度 以周夢蝶 蕭蕭 敻虹 許悔之為中心的 探索 28考察詩作的意象 分為 宗教思維 宗教原型 宗教神祇 三個面 向 大抵來說 主要是扣緊佛家立論 至於儒道家 教之間的扞格則刻意忽視了 基督教的部分亦顯得沖淡 全文的特色在於作者深諳佛教內涵 藉以釐清詩作的指涉 例如在討論菩薩 的意象時 假借 觀自在菩薩 觀世音菩薩 兩種譯名 區分詩作在呼喊法號 時 或著重在自性真如的覺悟 或仰賴威德神力的拔度苦厄 然而對於他教的詮 釋則未免有疏離之處 例如 詩維度的上帝 的標目 幾乎可套入任何教派 至 於 上帝 詩人的自我實現與自我意識 一點 不僅與基督教理大相逕庭 恐 怕也與詩篇呼告的本懷有異 至於 乘風火輪的哪吒 在現代文學的脈絡中 與其說是神祇形象 不如說是暗示著成長的意象會更貼切 最後 整體來說 本論文的諸多論點深受前人研究成果啟發 例如簡政珍對 瀕死的寫作與閱讀 的闡述 高友工討論美學的精闢見解 都是擲地有聲之作 然則既是宏觀的文學理論 不限於臺灣現代詩之研究 也就不納入文獻回顧的範 圍 另 本文的引文細目 依該書的編目資料為準則 尤其是翻譯著作 難免會 出現一名而多譯的現象 在註腳處一律忠實照錄 待最後之 參考書目 再行 編整 四 預期成果 本論文以 跨世紀的自我追尋 台灣現代詩中的創傷 逸離與超越 為題 探討 1990 年迄今 2013 臺灣現代詩作的美學表現 以 追尋 作為主題 由 外在的時代環境入手 先討論 跨世紀的浮動 從交通 經濟 通訊審視時空的 均質與多重 再從環境的影響轉入生命的遭遇 以創傷 逸離 超越作為潛在 的伏流 將生命情境的書寫分為 同化浪潮下的個體創傷 內在異質時空的多 重構圖 記憶 夢境 末世想像 化入天地的超越感受 三個面向 依討論各 個面向中 求生欲力與死亡欲力兩者所激盪出的生命動能 嘗試透過細密的詩作 闡述 既彰顯形式美感的表現 也申論內容理念的脈絡 首先從外在環境切入 以 跨世紀的浮動 從交通 經濟 通訊審視時空的 均質與多重 為題 探討世紀末以降 多元而浮動的時代氛圍 扣緊科技 金錢 兩條主軸發聲 逐一討論均質化的時空 金錢的操控 符號組成的世界 拉長歷 史的脈絡 著眼風潮的大趨勢 先闡明科技促成時空間的均質化 金錢僭越了傳 28 李倍慈 現代詩的宗教向度 以周夢蝶 蕭蕭 敻虹 許悔之為中心的探索 嘉義 南華 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

28 統的神聖體系 再聚焦討論世紀末以降 金錢的秩序與失序 以及科技所激盪出 的 對生存處境的思索 闡述在物質世界的高度演進中 蘊藏著心靈空間的契機 在虛擬與現實的辯證中 再度響起對存在的多重感受 由是可知 本文提出雙面的辯證 一方面指出科技的發達導致世人對時空認 知的均質化 而世俗享樂的追求則是最有力的集體秩序 另一方面則強調金融秩 序的內在即趨向瓦解 而科技的發達則激發了對存在的多重思索 試圖藉以呈現 跨世紀的多元 浮動的力量 並思索人的存在走出神靈的魅影之後 並不甘於世 俗的物質生活 試圖從均質的時空中越出 以激盪的生命力展開超越的旅程 第三章則將重心由時代環境 轉向個體的感受遭遇 以 同化浪潮下的個體 創傷 為題 指出均質化的時空環境影響了人際之間的互動模式 生活多樣又趨 同 頻繁接觸卻孤獨 不論是對人或物 缺乏深刻的交流也就讓彼此成為意義淺 薄的存在 生活情境中龐大的趨同力量 架空了時間的感受 形成了個體的異化 在同化中形成僵化的死亡 是以強調 回復生命與時間的真切互動 才能成為活生生的人 重新為自身 的存在尋找定位 本文強調 想在趨同的壓迫中 恢復存在的感受 並非是輕鬆 玩樂的消遣 在逼視自身的創傷之際 質疑既已熟習的存在定位 轉而投向未知 面臨著逸離常俗軌道的風險 讓自身的存在成為不穩定的中間狀態 而敏銳的時 間感也意味著感受到自身生命的變化消逝 日漸趨向死亡 面臨意義罔無的壓 力 然而若繼續渾渾噩噩的度日 卻無疑是另一種更無意義的死亡 職是之故 逸離常軌乃成為一種追尋 是生命動力的積極展現 掙脫慣常的感知模式 秩序 定位 不僅是為了擺脫個體異化的創痛 同時也是讓自我存在的意義開啟更多可 能 第四章則以 內在異質時空的多重構圖 記憶 夢境 末世想像 為題 上 承逸離現實常軌的討論 緊接著將觀察的重點 從心神與外在環境的交接 轉向 內在 以個體神思玄想所營造出的內在異質空間為主軸 試圖從不同面向切入 探討如何在想像情境的建構中 表現出自我的存在感 坎伯在討論英雄歷程時 曾提出 鯨魚之腹 的譬喻 指出生命的歷練由現實環境遁入內在自我 在彷彿 潛入大水的夢中 深沈意識中 經驗死亡與再生 職是之故 文中強調 內在異 質時空的建構一方面是自我的再認識 一方面則透過敘述聲音的情境構圖 反過 來強化敘述者的存在感 是以遁入內在的想像構圖 在逸離中 表現出另一種自給自足的存在感 甚 至構想出一方樂土天地 化個人夢想為群體心聲 成為求生欲力的無限開展 當 然也不能忽略 內在的封閉性同時意味著無出口的內在迴旋 對潛意識的再認識 反倒成為一種死亡欲力的表現 不斷鬆動已然的認知 生命力的內在浩瀚感 同 時成了死亡的浩瀚感 第五章則以 化入天地的超越感受 為題 將重點再度聚焦於人世環境 在 14

29 歷經創傷 逸離的歷程中 已然點明遁入個人封閉的想像 固然有助於潛意識的 再認識 卻無能作為最終的避風港 死亡的壓力仍不得鬆懈 職是之故 逸離僵 化的現實之後 最終仍須落實於人世 藉由超越的眼光回頭審視世間百態 獲得 生命的昇華 是以強調個體在受創的掙扎中 最後坦然接受自身的渺小 將生命寄託於恢 恢天道 形成一種仰望超越存在的崇高感 無可名狀的崇高存有 不僅凌駕一切 俗世的造作 讓個體認清自身的渺小卑微 同時也是無所不包的天道秩序 讓個 體的行動得到皈依的意義 在皈依大我 甚至融入天地秩序的超越感中 生命力 得到了無限的開展 化消個體的侷限 甚至得以從宏觀的角度 俯瞰時間的變化 脈絡 以世界在漫長時間中的變化規律 回頭化消時間對世界帶來的死亡創痛 成住壞空自有其規律 在規律中 所有的變化彷彿都成了不變 最終甚至獲得天 地清寧的超越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 在覺知時間 與造化共振的基礎上 所獲致的超越境地 同 時也埋下反省的力道 面對成住壞空的時間規律 亦即再度承擔起死亡的壓 力 換言之 體認變化的定律 在明知壞空 卻又投身其中的毅然深情 也是一 種生命的投入與承擔 整體來說 本文以生命力的生 死動能為內核 以創傷 逸離 超越為脈絡 從高度現代化的生活環境入手 探討生命與時空的互動 衍生出想像與現實 現 實與真實的推論 以詩作的表現為討論的基準 當然 箇中所謂追尋與超越 都 是屬於詩的 美的生命力之表現 本文也正是藉此闡述跨世紀以來 台灣現代詩 中追尋的徑路 15

30 16

31 第二章 跨世紀的浮動 從交通 經濟 通訊審視時空的均 質與多重 跨世紀 一詞 除了作為時間的標示 內在所隱含的 從世紀末到新世紀 從結束到再生的時間觀 也意味著陳舊 混亂 黑暗的時代結束 嶄新 秩序 光明時代的開啟 正因為混亂中孕育著再生的契機 結束前的動盪也就富有深刻 的意義 本文不採新舊 光明黑暗的二元對立 而是側重在時代的更迭新生 時代的 趨勢發展到極致 秩序內含的崩潰因子 必隨之擴大 進而醞釀新生的力量 是 以在這交接蛻變的過程中 務先瞭解整體的風尚 再言秩序的反動 最後則點出 蛻變的契機 希望能藉此展開宏觀的視野 關於二十世紀概略的走向 套用廚川白村的話來說 就是 以自然科學為 根柢的近代文明 排斥了所有理想 破壞了道德標準 動搖了宗教信仰 由是愈 發呈現動搖不安的情調 到處遍聞厭世悲觀之聲 普遍流露懷疑苦悶的現象 1 差別在於 廚川白村是針對十九世紀末的時代氛圍發聲 然而將之置換到二 十世紀 卻仍相當貼合 由是可知 以自然科學為根柢 的走向未曾移易 已 然是既定的趨勢 然而到了二十世紀末 已相差百年 在自然科學的基底上 究 竟衍生出怎樣有別於前人的生活背景 並激盪出時代的思索 便是本文所要深究 的議題 對此 約翰 達爾文在 帖木兒之後 年全球帝國史 以宏觀的 視野 考察全球帝國的生成與困局時 則點出二十世紀全球化的六大特色 認為 全球化 一詞最足以標示與前一個世代 1980 的差異 2 而佛里曼在暢言全球化 高呼 世界是平的 之際 指出了十項 抹平世界 的十大推土機 3 便點出科技的躍進 政治的改革 經濟模式的開放 合力抹 廚川白村 西洋近代文藝思潮 台北 志文 1987 頁 72 大家普遍認為我們所置身的時代 乃是在許多基本方面與前一個世代 1980 前 大不相同的 時代 用通俗口語來說 我們用 全球化 這個包山包海的字眼來概括說明影響我們最深的那 些特色 約翰 達爾文指出 全球化世界 的六個特色 一 全球單一市場的出現 除了大部分普 遍使用的產品 還有資本 信用 金融服務的供應 都出現全球單一市場 二 地理上或許遙 遠 但利害關係已超出地區 擴及全球 彼此間互動密切 三 全球性的媒體深深滲入大部分 文化體 這些媒體所傳達的商業 文化訊息 已變成幾乎是無所逃於世間之物 四 大規模的 遷徙和離散 五 兩極時代 告終 世界進入單一 超強 時代 六 中國 印度以製造大國之姿 突然重現於世界舞台 約翰 達爾文(John Darwin)著 黃中憲譯 帖木兒之後 年全球帝國史 After Tamerlane : the rise & fall of global empires, 台北 野人 2010 頁 這十項分別是 一 1989/11/9 圍牆倒下 視窗開啟 二 1995/8/9 網景上市 三 工作流軟體 17

32 平世界 在以自然科學為主流的背景上 到了二十世紀末 進一步鞏固了全球化 的趨勢 職是之故 本文從全球化的特性介入 嘗試討論從世紀末到跨世紀以來 因 為經濟的全球單一市場 科技通訊消弭時空的阻礙 政治文化趨向改革開放 所 形成的 均質化的特質 以及由是而生的反思 並且嘗試透過詩作的詮釋 指明 一股試圖從抹平的世界中進一步躍升而起的力量 對此 本文進行歷史脈絡的考察 先談其抹平 再言虛擬時空所激盪出的辯 證 從時代背景入手 依序探討現代科技對時空觀的影響 金錢的作用 以及通 訊傳播所觸動的多重時空觀 先就現代科技對時空觀的影響來說 不僅促成舊有價值體系的退位 連帶 的 還從根本上扭轉了人在世界上的位置 上窮碧落下黃泉 兩處茫茫見不到天 堂與地獄 世界成為人類的世界 意味著世上並沒有什麼洋溢著神聖力量的空 間 空間都是等值的 攤平在畫著格線的輿圖 形成空間意義的平面化 與之相 應 就是時間的等值 永不流逝的 神聖時間 被物質思維所刪除 時間平面化 成為鐘錶上一格一格的行進 時空成為物理式的存在 可以無限制延伸 卻沒有 特殊的意義 猶如一座空蕩蕩的舞台 人成為舞台上唯一的角色 既然沒有人世 以外的存在 世俗生活遂成為奮鬥的目標 進而形成時空價值的單一化 以金 錢作為衡量的標準 是以在整個現代化 全球化的浪潮中 科技與金錢彼此推波助瀾 在消失神 聖感 均質化的時空中 世俗的生活佔據了所有心力 為了裨益生活 金錢同時 成為手段與目標 金錢乃成為這時代的上帝 不僅從生活的手段躍升為生活的目 標 其所具備的轉換性 也促使金錢成超越物質的存在 原先只是世人藉以交流 的中介 最後卻異化彷彿成為獨立的生命 反過頭來操控世人 藉由人心趨利的共性 資本主義搭配均質化的時空所打造的 全球化均富的 夢想 許諾彼此合作 合力訂製一座流淌著奶與蜜的樂土 相信能藉由金錢貫通 萬物 成為世界的秩序 然而金錢秩序內部所隱含的 變動的分子 人心趨利 的共性 卻也反過來鬆動秩序 從金融的秩序到失序 就運作的規律來看 肇因 於物質生產與經濟消費之間的落差 導致資本市場本身蘊藏的崩潰 重組的雙重 力量 就歷史的脈絡來看 從二十世紀中後期以降 科技的運作 法規的修訂 逐漸形成學者口中的 超極資本主義 日益開放的金融規範也讓每個人更輕易 地投入金錢遊戲的競逐 而網路設備的發達則進一步協助金錢擺脫時空的障礙 臻乎此境 身為投資者 消費者的身份 反過頭來壓迫身為製造者 公民的權益 成為跨世紀以來棘手的困局 全球化所許諾的 均富的夢想 依然是遙不可及的 四 資源開放 五 外包 六 岸外生產 七 供應鏈 八 內包 九 資訊搜尋 十 輕科 技 類固醇 參見湯馬斯 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著 楊振富 潘勛譯 世界是平的 The world is flat :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台北 雅言

33 夢想 相應於世紀末以來 幾次金融風暴已然證明了以金錢為秩序的不可靠 單一 價值的取向無法作為世人的依賴 就均質化的時空感受而言 同樣也開創出新的 契機 為科技所抹平的時空差異 也因為通訊媒體的發達 虛擬空間的盛行 再 度激盪起對時空的多重感受 就世界的訊息化來說 人們越來越倚賴媒體訊息來認知世界 截斷訊息原生 的時空脈絡 編碼傳送 成為支離的圖像 數量豐沛卻片片斷斷的資訊 呈顯在 觀眾眼前以供挑選 時空固然被抹平為螢幕上一頁一頁的訊息 但是訊息在傳遞 接收間 各自的用意各自拼湊出各自認識的世界 換言之 世界被編碼成訊息 便用看訊息的眼光看世界 永遠不可能 如實 的感知 而高度發展的傳播媒介 從世紀末以來 將鏡頭伸入房門 則將探知世界的眼光 細膩地 晉升到探知生 活 不論是個人的視訊 或公開的實境秀 觀看生活的表演與其說是認識他者 毋寧說是自我的展露 外在的影像仍舊隱隱敲響內心的某個部分 只是敲響的聲 音是自己的回聲 離故事原有的情境脈絡已然很遠了 世界的訊息化的同時 也同步進行訊息的世界化 尤其是虛擬空間的盛行 悖論地 從純物質的物理存在 在心神灌注的同時 暫時擱置虛實大小的全面觀 照 異質空間與使用者彼此部署 合力架構出一個虛擬的世界 沈浸其中 直到 心神回攏之際 虛實兩個世界的差異 迴盪出血肉之軀操控虛擬角色 猶如超越 式的存在操控血肉之軀的高蹈想像 在完全均質化的虛擬世界中 繞道虛擬空間 以網路空間為喻 對當下的存 在提出質疑 意味著一切處境都是虛妄不實 現實成了虛擬 至於真正的真實 則在虛無飄渺間 暗中審視 操控世人的舉動 對超越存在的想像曲折回到世 間 與前現代的差別在於 繞了這麼一圈之後 所謂超越的存在不再侷限於神靈 的具體形象 反倒偏向個體高度的自覺意識 試圖奮力掙脫當下的時空處境 尋 求生命昇華的觀照 職是之故 本文為探討跨世紀以來 詩人在不同空間情境中 對生命超越之 追尋 先就時代背景入手 從均質化 秩序化 符號化的角度來看 一者討論科 技化 均質的時空觀 確定了唯一的 世俗的世界 再者討論金錢的秩序 以其 中介 超越 化現萬物的特質 僭越為俗世的至上神 三者討論通訊科技的發達 進一步抹平時空的差異 在世界的訊息化 訊息的世界化當中 浮世萬端都可編 寫成符號傳播 然而在此同時 也強調反動的力量 在科技理性當道的前提下 思索金錢所 代表的世俗生活是否可成為存在的秩序 以及世人對時空的感受 是否只剩單一 價值 平面存在 是以先點出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中 科技與金融兩大要素 試圖 開闢均質而秩序的世俗世界 但是就實際的發展來說 金錢未必能帶來均富的秩 序 而科技雖然能縮短時空隔閡 卻無法終止對生命處境 對時空奧義的思索 19

34 尤其是世紀末以降 金融秩序內部的矛盾加劇 而科技的發展也激起對存在的多 重辯證 不再信仰科技與金錢能打造出均富而穩定的世俗世界 不甘只是存活在 一元化的物質世界 人心對生命處境的質疑 觀照 以更高的自覺追尋超越 開 啟了跨世紀多元而浮動的力量 20

35 第一節 均質化的時空 黃仁宇在 放寬歷史的視界 一書中 引述李約瑟的心得 歐洲的文藝復 興 宗教改革 資本主義的形成 和現代科技的發展 是一種 成套的 package 4 的事蹟 一有都有 四種事情前後發生 彼此關連 意味著現代化的浪潮 無從切割 在牽連互動中彼此埋下引線 既是歷時的接連引爆 直線性的發展 並到了某一階段 就便成了無可逆轉的形式 5 從另一方面來說 時代浪潮的 內裡 諸多因素層層疊疊的交錯影響 同時也是共時的交互激盪 是以現代科技的發展 也是人文思潮更迭的觸媒 假手現代科技 人類得以 上窮碧落下黃泉 卻兩處茫茫見不到神靈的身影 世界成為人類的世界 地球乃 至於宇宙 兜籠在劃著格線的座標圖上 眾神退位 失去了神聖的所在 空間乃 成為均質化的平面感受 時間也趨向直線無限延伸的物理表現 分分秒秒等質 均質化的時空一舉拉開了現代的 科學的思維 與傳統的 神話的思維兩種思考 方式 6 這兩種思維的差異 絕對不只如李維斯陀所言 科學的思維方式是將難題 切割成許多可能一一解決的小部分 至於神話的思維則試圖 一舉而窮萬物之理 那麼簡單而已 背後還涉及到對生命存在價值的不同認知 耶略亞德表示 這兩種思維的重大差異在於神話思維堅信萬事萬物都有深刻 的意涵 個人的生命透過儀式的模擬詮釋 得以參與神聖的存在 進而超越個體 的侷限 一言以蔽之 古代世界裡沒有 世俗 的活動 任何意義明確的行為 狩獵 漁獲 農耕或競技 鬥爭 性行為 都是參贊神聖 純屬世 俗的活動是指沒有任何神話意義的活動 亦缺乏範例可尋的活動 因此 我們可以說 任何具有明確目的的活動 在古代世界都是儀式 但由於這 裡面大多數活動都已經歷一段漫長的非聖禮化過程 到現代社會 它們已 變為世俗之物 7 強調屬於神話的原型意義 成為一種範例 支撐生命的作為 至於現代化的科學 思維則異於是 個體不僅僅是從儀式中解放出來 連帶也失去了參考的座標 生 命不再有明確的目的 生活流失了神聖的感受之後 成為純粹的世俗生活 在耶略亞德眼中 無範例的世俗生活 不單只是失去行為的楷模 還改變了 黃仁宇 放寬歷史的視界 台北 允晨 1999 頁 104 黃仁宇 放寬歷史的視界 頁 116 克勞德 李維斯陀(Claude Levi-Strauss)作 楊德睿譯 神話與意義 Myth and meaning five talks for radio 台北 麥田 2010 頁 39 耶略亞德 Mircea Eliade 著 楊儒賓譯 宇宙與歷史 永恆回歸的神話 Le mythe de l'eternel retour archeeyes et repetition 台北 聯經 2000 頁 22 21

36 對生命與時間的認知 在神話思維底下 萬事萬物 重行某種典範事蹟而獲得實 在性 而且也只能藉著它而獲得實在性 8 換言之 存在的意義得到超越的保 證 個體生命的誕生 受苦重演了神聖的歷劫過程 必然有最後的超越 肯定生 命的意義 獲得最後的昇華 換言之 在耶略亞德口中 這是一種抗拒歷史化的 時間 生命觀 個體的生命最後回歸神聖的存在 不再受到時間的拘束 至於世俗思維則異於是 無範例的生命必須自我創造存在的價值 處在變化 的狀態中 失去了特定的運行軌道 於是乎誕生與受苦的意義並沒有必然的保 證 行動所導致的結果 必須放在時間的脈絡底下衡量 得失成敗可能隨著局勢 的演變一夕翻盤 雖然獲得了經驗 卻不是歷劫的考驗 無法成為超越式的皈依 只僅是一種歷史化的時間 生命觀 成敗必須在人類社會的經驗底下衡量 自行 創造出生存意義 職是之故 現代科技不僅奮力探勘時空的奧秘 同時也徹底改變世人對時空 的認知 在均質化的時空觀背後 抬升了人類在世界的位置 獲得主動權 然而 在走出神靈的巨掌之後 卻未必是得救的保證 目光投注在世俗的生存與生活 對世俗的追求又再度加強了時空的均質化 最後遂成為人的單一存在 金錢的單 一價值 個體生活在其中究竟是創造更豐富的存在意義 抑或是消解了生命的多 元開展 遂成為時代浪潮所掀起的新議題 一 空間平面化 伊利亞德指出 在宗教人的眼中 空間有神聖與世俗的差別 換言之 人類 生存的世界並非均質 相較於一般生活的世俗空間 在某個地方因為具有神聖的 力量 成為神聖空間 神聖空間的概念包含這樣一種想法 就是重複那個原初的神聖 這個神顯 將這個地方標誌出來 切斷其與周圍世俗空間的聯繫 從而使這個地方聖 化了 一個空間成為神聖 是因為最初祝聖它的那個神顯的永恆本 性 空間變成力量和神聖的永不枯竭的泉源 使得人類只要進入這個 空間就能分有那個力量 就能夠和神聖相互交流 這種空間通過神顯而變 成一個永恆的神聖 中心 9 強調神靈力量顯現的同時 將特定地方 祝聖 該地遂從一般的世俗空間脫穎 8 9 耶略亞德 Eliade, Mircea 著 楊儒賓譯 宇宙與歷史 永恆回歸的神話 Le mythe de l'eternel retour archeeyes et repetition 台北 聯經 2000 頁 29 米爾恰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 晏可佳 姚蓓琴譯 神聖的存在 比較宗教的範型 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廣西 廣西師範 2008 頁

37 而出 成為神聖的所在 神聖空間因為薰染了神靈永恆不滅的力量 澤披後世 空間本身就成為力量的泉源 伊利亞德意味深長的指出 神聖空間同時意味著世界的中心 象徵著天地神 靈的秩序 藉以對抗邊緣 外部的混沌失序 不論通往神聖空間之途 是遍佈著 考驗或者能輕易進入 踏入神聖空間之內 便洗滌身上的污穢 並且免於來自邊 緣的黑暗力量所侵襲 換言之 空間有聖與俗 中心與邊緣 秩序與混沌的多重 面向 對宗教的心靈來說 世界有不可知的混沌外部 也有充溢著神聖光輝的崇 高所在 因此 對空間的認知除了是身體移走所覺知的空間感 同時還涵蓋著心 靈的層次 空間具有許多不同的層次面向 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 揭開了大自然層層的面紗 也將眾多神祇驅離原有的 居所 天空找不到天堂 地底找不到地獄 天上地下唯人獨尊 理論上 都是人 類可知可及之處 非但無法在地球上的地圖定位找到靈光顯赫的神聖空間 科技 往外太空探索 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 在遼闊的宇宙找不到崇高的核心 聖與 俗 中心與邊緣的對比被消弭了 空間的層次感被一點一滴削弱 在科技的探照 燈之下 人類生活的空間 必然是以數理的方法 能在空間上算出精準的位置 才稱得上真實 10 空間因此平面化了 物理空間乃是認知空間的標準主流 瑪格麗特 魏特罕 表示 牛頓宇宙論的無限大歐幾立德空間裡 根本沒有人的 靈魂 或 心靈 之類的立足之處 物理空間的邊際一旦消失 心靈空間的領域便被擠出宇宙體 系之外 11 九天之上 九泉之下 用物理的眼光來看是均質的 沒有天堂地 獄的他界 沒有中心與邊緣的差異 當然也失去秩序與混沌的界線 眾神退位 空間平面化之後 人 成為無差別的空間之主宰 個人在空間上 的移動 僅只生存領域的畫界 其他的 也僅只是生存空間的延伸 一切都是世 俗空間 以羅葉 乘噴射機看雲 為例 以搭飛機的經驗為題材 人類的生存空 間從地上延伸到天上 一切都是世俗的平面空間 至於對神靈的玄思也只是旅途 經驗的點綴 缺乏真正的心靈與神靈互動 全詩如下 我像一條夢遊的小魚 在黥肚裡靜止 卻前進 有時也相信自己已經死亡 在一輛奔赴天國的靈車裡 我們必須注意 討論真實與否本質上是現代人才有的問題 這些問題是在標準純物理主義的 背景之中形成的 純物理主義的思考架構卻是中古時代十分陌生的 我們想像中的 真實 東西必然是可以用數學方法在物理空間裡算出標準位置的 瑪格麗特 魏特罕 Margaret Wertheim 著 薛絢譯 空間地圖 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 The pearly gates of cyberspace a history of space from Dante to the Internet 台北 台灣商務 1999 頁 47 瑪格麗特 魏特罕著 空間地圖 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 頁

38 聽氣流與安全感打著禪語 是我選擇旅程容納你的蹤影 或妳決定去向踏上我的歸途 因而結伴成一條航線 鯨的鰭動輕輕搖晃小魚的夢境 12 主角將搭飛機的經驗入詩 機身穿梭在雲海之中 不僅誘發了魚游大海的想像 同時也對天國云云多所遐思 然而現代科技的飛天潛海 既已將人置身在天上 對 天國 一詞來說 就是一種消解 雲端上沒有什麼奕奕發光的神秘之地 已 然失去神秘的境地 沒有任何崇高的情懷 主角置身在一個移動中的空間 旁觀窗外飄忽的雲 再升上到平流層 雲流 在腳下湧動 這個世界從地下到天上以一種均質的方式 平面展開在人類面前 飛行的機艙雖然是一種 異地 卻也是個人生活的延伸 換言之 天上地下都 是生活的世俗空間 比較起宗教心靈對上天的崇高感受 可以發現現代人在平面的空間中移動 純粹是一種身體位置的變動 已然失去了蛻變歷練的象徵 空間的均質意味著個 人的均質 無所謂提升與否的問題 高處 乃是人類自身無法抵達之處 自然屬於超人的權能和存在 當一 個人行禮如儀 踏上通向聖壇的台階 或者登上通往天空的儀式的天梯的 時候 他就不再是一個凡人 那些賦有特權的死者升入天堂之際也將拋棄 俗人的狀態 13 當 天 被視為神聖崇高的所在 通天之路便是一條邁向神聖的生命歷練 登天 的歷程同時是空間與生命的由俗入聖 然而從羅葉的詩中可以發現 主角從一開 始是 一條夢遊的小魚 到結束仍是 小魚的夢境 一切都是過渡時期的夢境 罷了 夢前夢後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 雖然接連將機艙比擬為鯨肚 靈車 但到 底也只是 氣流與安全感打著禪語 的遄逸想像 視 天國 為想像的背景 將 人死升天與飛機升天相比擬 二者的差別在於 鯨魚之腹的想像 在神話的思維中 是世界性子宮意象 乘噴射機看雲 分 壹 蛻變 貳 同遊 參 定位 肆 邂逅 伍 姓名 陸 貪婪 柒 天書 捌 泣婦 玖 映象 拾 贈禮 十首 茲迻錄 貳 同遊 全詩 羅葉 對你的感覺 台北 元尊 1998 頁 壹 蛻變 全詩如下 或者存在一 種轉移的可能 當噴射機飛越命定 渾身激盪就蛻變成鯨 如同一跨過國際換日線 手 錶們的繼一剎那翻新 在感官世界裡我曾如此印證 所以人的後來可以迥異曩昔 所以 噴射機的現在悠遊雲海 羅葉 對你的感覺 The feeling of love 台北 元尊 1998 頁 米爾恰 伊利亞德 神聖的存在 比較宗教的範型 頁 36 24

39 所象徵的意義 被吞入未知領域 幾乎已經死去 藉由鯨肚的意象表現出 走 向內在以求再生 14 是一種由外部追尋轉向內部探索的重生歷程 然而在詩作 的平面空間感受中 雖然以機艙轉換為靈車的意象 暗示主角由生入死 以求再 生的契機 但終究只是 在一條航線 上的玄想 正如同 壹 蛻變 中所言 如同一跨過國際換日線 手錶們的記憶剎那翻新 不否認時差帶來的衝擊 但手錶仍是手錶 不否認飛機升天所觸發的想像 但失去 行禮如儀 踏上通向 聖壇的台階 或者登上通往天空的儀式 在死亡升天的想像之後 著陸步出海 關 我依然是我 至於 妳 的陪伴 則更加體現了主角所經歷的天上空間 是 地面生活空間的延伸 透過科技 一舉拉開人類的生存空間 甚至消弭了聖與俗 的對比 空間便是人類生存的所在 升天便成了生活的開展 相對於羅葉 乘噴射機看雲 從飛機的穿雲入霄 展現出世俗空間的開展 將天際 甚至宇宙 納入人的生活空間之內 若驩 寫生 廟宇風景 則直接表 現出台灣社會中 連廟宇的神聖感 也收編在保全系統中 全詩如下 陰曹地府般 置放著偌大算盤 還有兩尊高大的黑白無常 正訴說著 上刀山下油鍋 以及 一塊側門外的標示 本處所有裝置 已設有警鈴裝置 而我思索著 如何 摹寫位於大都會裡的城隍廟 15 賞善罰惡的閻羅殿 標誌著生命最終的審判 世間的是非曲直 到了陰曹地府 都將獲得最終的廓清 因此 城隍廟意味著道德的超越保證 以超越的存在 一 再昭告人世的善惡獎懲 神靈 道德 律法 交織成一面無所遁逃的恢恢天網 而城隍廟正是天網的具體象徵 然則詩中以一塊側門外的標示 本處所有裝置 已設有警鈴裝置 道破了 大都會環境底下 神靈的式微 連城隍廟都需要保全的守護 世俗的系統凌駕在 神聖的象徵之上 律法由人世間守護 也就意味著世間愈加世俗化 總地來說 即便個人仍流露出神秘幽玄之思 但是整個大時代畢竟已經走出 了神話的魅影 或者說庇護 神靈也不再佔有主動的位置 人 擁有行動的自 由 成為空間的主宰 世界畢竟是人的世界 空間是人的空間 神 不再是追尋 坎伯 Joseph Campbell 著 朱侃如譯 千面英雄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台北 立 緒 1997 頁 若驩 甜蜜並且層層逼近 自費出版 2002 頁 96 寫生 分 街頭風景 廟宇風景 兩部分 25

40 的對象 空間感受平面化 人存在的空間即是一切所在的空間 二 空間單一化 在均質化的平面空間中 失去了神聖的中心 個人在空間內的移動也失去歸 向的目標 空間無所謂聖俗 隨之而來的 便是價值取向的抉擇 既然地圖上無 法標記出神聖的中心 在均質的空間中 找不到能洗滌心靈的世界中心 空間只 是人的空間 空間的價值想當然爾的 就是定位在世俗生活的裨益 生命的重心 放在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 近代科技的起飛肇因於經濟的需求 科技與經濟並行發展 科學迫使眾神退位 消弭聖俗的區別 教導百姓認識這個世界是均質的平面空 間 在此同時 科技運輸的發展 成為經濟貿易的引擎 全球貿易日漸勃興 緩 緩踏開全球貿易的步伐 對世俗生活的追求 空間的價值隨之單一化 以價格作 為衡量的準則 約翰 達爾文在 帖木兒之後 年全球帝國史 指出 從十九 世紀以降 交通運輸的大幅改善和交通網的擴及全球 促使商業經濟的蓬勃發 展 把不同地區的商業活動連為一體 第一項改變 是可讓任何國家連接上 並從中取得到支付進口開銷所需外 匯的國際支付 通路 興起 第二項改變是歐洲的資本出口 但就資 本來說 世界已變成單一市場 更貼切的說 那意味著全球分工 16 從現代化之初 科技便用來消弭空間的距離與時間的落差 鐵路與輪船大幅縮短 空間的障礙 運輸商業產品的同時也運輸槍砲軍隊 商業經濟 與 領土統治 權 雙軌並進 科技 經濟與軍事政治和謀 大力促成歐美經濟全球化 領土帝 國化的擴張時代 隨著科技的進展 全球化的生產線合法通過不同國家的海關 跨國公司佈局 全球 成為另一種型態的帝國 以金錢為武器 操控他國人民的生活 在外國的 土地上蓋廠房 從中賺取 合理的 利潤 還享有在地國開大門招商的禮遇 殖 民時代的最惠國待遇太血淚 盡是殖民與被殖民的屈辱與污名 招商減稅才是全 球商業經濟王道 透過不同而類似的目標 公司的營業成長與國家經濟成長率 以金錢貿易搭連起不同的地域文化 橫跨過國家疆界 約翰 達爾文表示 世界都已成為 或者更快速成為 單一空間 17 將 單一市場 置換為 單 一空間 點出了空間的單一化 約翰 達爾文 帖木兒之後 年全球帝國史 頁 約翰 達爾文 帖木兒之後 年全球帝國史 頁

41 市場 空間兩者互用 點出了現代化以降 空間的價值取決於價格 價值被 單一化 放到金錢的平台上衡量 高貴和貧賤取決於國民所得 經濟產值 凡是 無法創造高收益的地區都屬於落後的地區 有待現代化的資金與技術加以 援 助 在自由經濟者的眼中 所謂自由 乃是各國依據其 專長 提供貿易所需 在經濟交流中獲得互惠均富的許諾 18 實際發展的另一面則是 基金經理人瞄準 新興市場 在資金的進出之間 以客戶的高獲利為目標 資金投資質變為資金炒 作 提供資金的客戶才是效忠的對象 目標不在標的國的發展 而是投資者的獲 利 在單一市場的資金流竄中 所謂空間 不僅僅是金錢流動的範圍而已 就細 部來看 劃分為不同地區 根據其特質 加以炒作 換言之 空間被淋漓盡致的 對象化 選擇某地作為投資標的 方法化 組合不同標的以分風險 賺取獲利 至於該地的實質內容 全部被省略了 或者說 化約在經濟價值之下 該地區的 地理氣候 文化習俗 生活作息 都能藉由生產消費 換算成金錢單位 博取最 大獲利 一切都能用單一價值估價 在這層層的計量估算中 才真正體現空間價 值單一化的神髓 交通 經濟 聯手抹平各國之間的壁壘 鼓吹自由貿易理論者 甚至認為在 全球經濟網絡中 因為活絡的資金 全世界的小農能得到解放 因為各國的經濟 休戚與共 戰爭變得不可能 19 姑且不談其立論的疏漏 在單一空間 市場中 個人 國家 全球綁在一起 成為一套不可逆 或者說不堪逆的進程 在以金錢 為考量 全球單一空間的情況下 一旦涉入其中 商品牽動慾望 便無從阻斷貿 易的網絡 各地方政府也不堪承受經濟衰退的壓力 反過來更加促成單一空間 市場的世界觀 全球單一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則有賴於網路的拓展 網路的發展讓資本市場 得到真正大眾化的發展 線上下單 買進賣出 就金融的匯動來說 透過網路 貿易進一步擺脫了時空的侷限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 異地的生產 貿易 匯率 種種 得以遙遙即時操控 以其速度 將空間打通為單一市場 至於就網路的普 遍性來說 金融的網路化操作 大開金錢競逐之門 金錢和資訊合力將個人拉進 單一金錢空間的連動當中 以其龐大的吸力 從心理上直接改變距離的陌生感 在生活中 日漸習於 直接投入市場的連動 換言之 世紀末以來網路的興起 進一步促成金融市場的統合 加速推進了空間價值的單一化 正如詩人所言 根據大衛李嘉圖的經濟理論 假如每一國都只生產自己擁有成本優勢的商品 再與他國交易他 國所擁有優勢的商品 每個貿易國都會受益 國民所得全會上升 見湯馬斯 佛里曼 世 界是平的 頁 那意識型態所想像的世界 乃是人將因商業浪潮支助而擺脫統治者束縛的世界 個人自由與 國際貿易將一起向上提升 自由貿易理論認為營利性農業乃是全世界小農解放的靈丹妙 藥 戰爭變得不可能 見約翰 達爾文 帖木兒之後 年全球帝國史 頁

42 失去國界 每座森林都有相像的名字 每架噴射機都去 複製的城市 20 三 時間單一化 在工業化之後 為了因應交通需求 在鐵路公司大力鼓吹下 美國開始倡議 標準時間 最後可供全球相互對時的標準時間 遮覆了原有的地方時間 時 間計量的方式 單位統一 不同地域 甚至不同時區的人 逐漸協商出一套換算 的標準 換言之 因應全球空間的接通 形成單一市場 時間也隨之單一化 時 間的價值也日漸趨向於以世俗生活的裨益為考量 形成時間價值的單一化 誠如楊牧 歸北西北 將飛行的時差經驗入詩 自言 將電子錶撥慢一小 21 時表示妥協 現代交通的便捷 在縮短空間的隔閡之際 也產生了時差 生命分分秒秒不停流逝 該如何看待撥慢的這一小時 在全球化的時間秩序中 再如何辯證 面對單一化的計時標準 都不得不妥協 除了地區時差的協商接軌之外 時間的單一化 同時意味著工業對精準的要 求 從生產線上開始往外蔓延溢出 甚至滲入時間的領域 將時間也放在生產線 上 加以裁切 運送 銷售 以時間的單一化促成時間的無縫接軌 單單以員工 休假的時間來說 制度性的固定排休有助於掌控生產動能的變數 勝過個人任意 的請休 22 個人的時間作息漸漸有了共通的標準 時間的彈性漸趨消失 浪費 時間的說法 不僅僅是說時間未得到妥善的利用 無法發揮最大功效 在現代化 的社會中 更深刻的理解可能還在於個人無法按照原先排定的時程 完成其產 值 時間的壓力遂從身後撲來 讓人油然生起一股荒廢正事的感受 換言之 時 間不再只是一段被動 有待填補的空白而已 在時間單一化 一切可換算成金錢 單位計量的狀況下 時間本身彷彿擁有驅動力 驅策個人當下該做什麼事情 畢 竟 統一時間 時間單一化的最初目的 就是為了精準的規劃 從地區開始進行 客觀的 統一標準 其最高成就便是進一步統一個人的作息 以魏安邑 商業午休 為例 該詩描述上班族在一小時午休時間的作息 節 錄二 三段如下 吳奇叡 城市已不是重點 成為雪 高雄 松濤文社 2011 頁 全詩共分六段 茲節錄第六段 楊牧 時光命題 台北 洪範 1997 頁 按照規則行事的度假當作是一種交易 用以換得全年的其他工作時間內更有規律的到班 約 翰 厄里(John Urry)著 葉浩譯 觀光客的凝視 The tourist gaze, 2nd ed 台北 書林 2007 頁 49 28

43 他必須要吃而且他必須要 要想 必定要花幾分鐘慎重比較 考慮 讓腦內各種優質想法良性競爭 剩下五十八分鐘 來回答這個關鍵問題 今天要吃哪一家 有幾分鐘他浪費地走過 某家店的門口 作為投資 剩下五十三分鐘 掙扎了幾分鐘 他成功地走回來 剩下 他又必須要點菜他必須要浪費 或投資 時間把東西叉起來 隨著叉子震盪升起 一小塊在全球市場中脫穎而出的精緻雞肉 23 這兩段描述呈現出非常生硬的情調 缺乏詩語言的彈性躍動 一方面是時間的倒 數以一種尾大不掉的形式附綴在句後 一方面是對主角行動的描述 大多是無趣 的細緻 再者又以第三人稱入手 旁觀 他 的行動 抽離主體的抒情 然而這 種硬澀的風格 卻正好無表現上班族作息的僵硬 充分表現出當代社會對 精準 的要求 即便犧牲了美 意象的跳躍豐盈 與感情 抒情的話語 對時間的計較乃是本詩最大的特色 時間精準而無情的在身後步步驅迫 午 餐時間脫離了生理時鐘 個人真正的需求被壓制 在群體作息的單一時間中 他 必須要吃 因為 也只有這個時候有時間吃 又該吃什麼呢 除了價位的考量 路程時間 出餐時間 用餐時間 乃至於排出多少休憩時間都必須計算在內 本 是無形無狀的時間被統一度衡量之後 得以強力介入 如同詩作所示 時間分明 安置在括號內 應當是被隱藏的 但是括號內的書寫 卻同時意味著一種被意識 到的強勢顯露 換言之 在主角的思維動作中 時間強勢介入 就片段來看 時間的記錄未免有尾大不掉之感 括號除了截斷句式的連結 更重要的是 括號內的時間倒數和括號外的動作思維 說不上什麼深刻而必然的 連結 如同流水帳的記錄附綴在後 囉唆又缺乏想像力的躍動 頂多能說單一化 可供算計轉換成產值的時間 分分秒秒驅策著個人的行動 但就通篇觀之卻又不同了 與其說 是主角的動作思維連貫起時間 不如說 是時間繫聯起個人生活的片片斷斷 組合成人生的不同面向 而 商業午休 的 人生片段 正是這麼單調 瑣碎 短短一小時的午休時間 主角躊躇在構想 挑 23 魏安邑 商業午休 該詩獲得 2012 年台北文學獎首獎 29

44 選 進食之中 飯後 剩下二十一分鐘他走到小公園 剩下三分鐘他向公司走 去 在冷硬的時間倒數中 主角只能就有限的資源進行選擇 無法在充分的選 擇自由中呈現個人的特色 也缺乏主體的抒情表露 正在倒數的時間才是統合全 篇的主線 也就是說 單一化的時間 將個人作息統轄在群體經濟運作之內 與 其說是個人運用時間 不如時間在操縱個人 個人已失去時間的主控權 正如詩中所示 以 一小塊在全球市場中脫穎而出的精緻雞肉 暗示主角存 在的處境 即便是脫穎而出 終究還是我為魚肉 已然喪失對自身時間的主控權 反倒像是被一隻巨大而無形的手 用時間的叉子穿透 無可抗衡的力量以時間規 劃掌控了個人的作息 乃致於生活 命運 形成被吞食的換喻 尤其是採用倒數的方式 更能表現時間正在縮短 消耗 進逼當中 畢竟累 積式的正數 時間可以無限的往上堆疊 而削減式的倒數 卻必須面臨時間到了 盡頭的壓力 更容易讓人聯想到死亡的終點 至於遲到 倒數過了臨界之後 就 變成負數 然而時間的負數本身是無法想像的 似乎是某種全然毀滅的災難 倒數計時則能讓無法想像的災難得到譬喻式的呈現 時間寸寸流逝的壓力籠罩 全篇 需要大量時間沈澱的精緻製作 以及隨之而生的作息情調 在當代社會未 免顯得不合時宜 於是乎個人生命的價值在分秒計較的當代總是消耗的多而難以 累積 單一化的時間度量 同時意味著時間價值的單一化 各地乃至個人的時間規 劃都是產品生產線上的成本 時間遂也成為商品 交通速度便是典型的販賣時 間 時間就是金錢 從近代以來成為普遍的圭鎳 圭臬本身就是古代測量時間 的工具 將時間譬喻成金錢 本身就是一種意識型態下的強制黏合 所有低產 值的時間都是一種浪費 而浪費總是不道德的 不論是食物 金錢 乃至延伸到 譬喻思維下的時間 然而 值得深思的是 時間怎麼可能浪費呢 如果你不 是在做一件事情 就一定是正在做其他事 24 四 時間平面化 交通 通訊科技不僅幫助全球化商業生產 弭平地理的障礙 也清除了時間 的鴻溝 除了促成時間的單一化之外 時間也越發平面化了 所謂時間 就是二 十四小時的時間 掛在牆壁 戴在手腕的鐘錶 可用數學計量 在刻度精密的時 間地圖上 未來或遠古都各自有其位置 將時間攤平 均質化 每一刻都是等質 難以在時間地圖上安插 永恆 時間停佇之處 的位置 與之相應 在現 24 你怎麼可能浪費時間呢 如果你不是在做一件事情 就一定是正在做其他事 就算正在跟朋 友講話 或者只是閒坐 那就是你正在做的事 勞勃 勒范恩 Robert Levine 著 馮克芸 黃芳田 陳玲瓏譯 時間地圖 不同時代與民族對時間不同的解釋 A georgraphy of time : the temporal misadventures of a social psychologist The temporal misadventures of a social psychologist 台 北 台灣商務 1997 頁

45 代的時間裡 神 難以在人的生活中擠出一段被膜拜的時間 換言之 在工商業 的浪潮以降 對神聖時間的感受越來越稀薄 伊利亞德強調 凡俗時間與神聖時間的差別 在於凡俗時間一去不返 每一 刻都是等值的在消逝 至於神聖時間則異於是 神聖時間本質上 是可逆轉的 在我們可以理解的範圍內 更適當地說 它是原初的秘思性時間 臨現於此時 因此 神聖時間是本體性的永 恆時間 在彼時 諸神彰顯了他們偉大的力量 宇宙的創生 便是這至 高至大的聖顯 是力量 豐盈 創造力的典範行動 宗教人渴望真實 人 總是想盡辦法要活在最元始真實的根源裡 當世界處於創生中的狀態時 25 神聖的時間 意味著時間並不等值 諸如神靈的創世 臨世 乃至於離世 都是 滿溢光輝的神聖時間 這光輝的時刻從未消失 藉由一次次的紀念儀式 在線性 時間上已然消失的歷史時段 挪到循環時間的架構中 每年的紀念日都是神聖時 間的再臨 逆轉了時間消逝的必然 同時 也意味著死亡是可以被克服的 在參 與儀式的同時 歷代的人都同浸在榮耀的時刻 感受到諸神從未遠去 線性時間 上來不及參與的歷史光輝 在神聖時間的儀式中 神靈再度臨現 後人有幸得以 同霑法喜 藉由神聖的力量 個人的生命也得以跨越時間的界線 死亡 相應於此 便是大自然的循環 在日夜春秋的輪替中 萬物各安其位 逝去 的 必將再回來 時間會在循環中重新啟動 過年的意義便在於 世界就再度回 復它原來的神聖性 26 換言之 在世俗時間之外 另有神聖時間的向度 生活 的作息必須配合信仰 順應自然 世俗時間必須服膺於神聖時間 在謝天酬神中 逆轉死亡的吞沒 同樣的 常民作息必須順應於大自然的作息 春耕秋收既是世 界的秩序 依循著天地的秩序過活 彷彿生命也得到規律的保證 避免被混亂所 消滅 27 然而在眾神退位之後 找不到神聖時間的向度 時間被攤平成世俗時間 等 值而平面的時間 分分秒秒都是物理式的展現 無法保證存在的意義 換言之 時間就只是在進行而已 不代表什麼 更遑論展露為天地秩序 超越死亡的救贖 云云 神聖時間的光輝既已消退 在平面的時間中 不存在 永恆 世俗的物理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 楊素娥譯 聖與俗 宗教的本質 The sacred &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 台北 桂冠 2000 頁 伊利亞德 聖與俗 宗教的本質 頁 122 在規律的循環中 人們得以獲致心靈的安頓感 逃避混亂 以及混亂所暗示的死亡之威脅 進 而從秩序中感受到存在的真實 相關之討論 可進一步參考段義孚 逃避主義 真實 應該 意味著敘述清晰的事件 清楚的圖像 精確限定的建築空間 神聖的宗教儀式 所有這些都能 使自我價值得到提升 活力四射的感覺充溢身心 段義孚著 周尚意 張春梅譯 逃避 主義 Escapism 台北 立緒 2006 頁 6 31

46 時間墾殖著過去 將來的每一刻 一切都是可算計的 當 永恆 開始被討論 神話 也就誕生了 28反過來說 在時空被單一 均質化的現代社會 神話思 維隱退 無所謂恆常不易的永恆 當時間就只是物理時間 多的是無止盡的現在 而非永恆 誠如簡政珍 年夜 所示 以農曆年為題材 卻已感受不到一元復始 萬象 更新的 時間回復的新生喜悅 而是著重在線性的時間感 時間如雨水一般 是 無法買回的滴落 全詩如下 新春的雨 在爆竹聲中緩緩降下 年終的許願 在疾駛的車輪下 成為潰散的水漬 記憶難度年關 午夜電話亭所吞食的銅幣 再也無法 買回時間滴落 29 全詩以雨水的滴落 爆竹聲的消散 車輛的遠逝 電話亭的投幣計時通話 激盪 出一股一去不返的低盪氛圍 詩末雖然標註 農曆除夕 然而非但感受不到節 慶的喜悅 更遑論是從歲末到新春 再生的轉折契機 一去不復返的線性時間中 除夕 的文化標誌 只能提示了時間的流逝 讓人頓時警覺歲月的無情 實際上 除夕這一天 和平常的每一天 殊無二致 失去時間再生的神聖感之後 平面的時間 直線前行 無所謂新生可言 這也意 味著生命最終也將消逝無蹤 無所依歸 只能靠記憶聊為憑藉 而詩中的樞紐也 正是在此 生命如同計時的電話滴滴答答消逝 只有轉化成話語 記在腦海中 藉以抵禦最終的罔無 生命如同通話中消失的硬幣 每一秒都是貶值 只能在發 聲中記憶 無所謂買回 進一步來說 既然時間是平面的世俗時間 雖然無止盡的現在串成生命的軌 跡 但是時間卻無法保證行動的意義 當時間除了移動之外沒有其它的天啟 生命也失去皈依的規律 成為開放式 的行動 以致於必須直接面對隨時間消逝的風險 誠如紀登斯所強調 命運與風 卡爾 弗瑞德里希 蓋爾(Carl-Fredrich Geyer)著 宋晶晶譯 神話的誕生 Mythos formen, beispiele, deutungen 臺中市 : 晨星 頁 6 7 詩末標明 原載一九九三年一月二十二日農曆除夕 自由時報 簡政珍 失樂園 台北 九歌 2003 頁

47 險的差別 當我們認為自身的活動並非遵從命定的進程 所活動都可能是偶然 的 現代社會可界定為風險社會 生活在風險社會中 意味著行動開放的可能性 無論積極或消極 都採取一種算計的態度 30 一切都在計畫之內 知識往時間拓 殖 預測十年 二十年 三十年甚至之後的社會 對未來進行規劃 成為無窮無 盡的單點 缺乏連貫的必然性 卻又能從現在開始規劃 值得注意的是 藉由時間的算計 得以預知未來 當然也可以加碼未來 甚 至預支未來 而加碼預支的行動本身又形成變數 勢必導致對未來的重新估算 所謂投資眼光挖掘新興市場 進而加碼 炒作 以致於走跌的過程 就充分展現 出對未來的行動衍生為自創的變數 導致自我消解 突發的狀況 過往忽略的觀 察點 行動本身的變數 如是種種 未來變得可算計又不可算計 在無盡算計的 緊繃壓力中 我們可以說說是活在無盡的現在 某方面也可說活在無盡的 未定 的未來 充滿變數的未來卻又反過頭來修正現在的行動 最後難免落入現在未 定 未來也未定的窘況 畢竟 既然已經沒有一個不移不易的目標 現在的行動 方向隨著局勢時時調整 相對於在神聖時間的縱深中 生命的成就在於擺脫世俗 時間的束縛 向上提昇 在平面化的時間中 生命的成就在於剔除風險的威脅 向未來邁進 這項趨勢在歐美以外的地方更顯得複雜 強勢的歐美金融貿易 主導了全球 化的走向 相對的 地方時間必須配合全球化的歐美時間運作 一旦將全球收攏 在單一時間 配合休息的日子叫 禮拜天 其他地方的宗教 就更加脫離當地 的常民作息 人的作息與神的時間不再是緊密掛勾 對時間的感受 難以扎根在 當地文化的文化土壤之上 時間隨之平面化 成為每個月的排休表 人與神與當 地文化 作息不再同步 勞動的作息遂成為無根工作 是以平面化的時間 不僅祛除神聖時間的向度 同時也抹平地方文化的深 度 時間的內裡價值被淘空之內 未來未定 連帶現在也未定 開放式的行動固 然帶來自由 也必須承擔被時間吞沒的壓力 第二節 跨世紀的至上神 金錢 隨著科技的發展 眾神退位之後 生命失去了終極的皈依目標 凝視的目光 從神龕上的神像落到人的自身 最終的 洋溢著神聖光輝的淨土 則被理性科技 的浪潮越推越遠 惟有世俗的生活得以把握 在早先 生命的目標是企求神聖的 超越 世俗的勞動賺錢則是生活的手段 在消失了時空的神聖感之後 世俗的生 活佔據了生命的心力 為了裨益生活 金錢同時成為手段與目標 金錢乃成為這 30 安東尼 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 趙旭東 方文譯 現代性與自我認同 晚期現代的自我 與社會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臺北 : 左岸文化 2005 頁 58 33

48 時代的上帝 之所以稱金錢為這時代的上帝 可從三個面向來談 首先 就歷史的發展脈絡來看 金錢是尚的資本主義在發展之初 與新教倫 理雙軌並進 依照韋伯的觀點 禁欲而勤儉的宗教倫理 哺育了近代經濟人 是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源流 尤其指清教徒所宣揚的 理性而節制的生活 是促 進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的沃土 資本主義精神的發展完全可以理解為理性主義整 體發展的一部分 而且可以從理性主義對於生活基本問題的根本立場中演繹出 來 31當宗教倫理的理性從生活中漸漸撤退 經濟的理性便躍升為規劃生活的 重要準則 其次就金錢所具備 可轉換 超越的特性而言 齊美爾指出 上帝 金 錢 二者之間的相似性 上帝觀念的深刻本質在於 世界的萬物和矛盾都在這種觀念中獲得了統 一 上帝觀念是對立的協致 Coincidentia oppositorum 存在的一 切陌生與不可調和 在存在中找到了它的協致和和諧 從這種思想中發展 出和平 安全和情感上無所不包的豐富性 毫無疑問 金錢在其影響範 圍內產生的感覺 在心理上與此相似 金錢越來越成為所有價值的絕對充 分的表現形式和等價物 它超越客觀事物的多樣性達到一個完全抽象的高 度 它成為一個中心 在這一中心處 彼此尖銳對立 遙遠陌生的事物找 到了它們的共通之處 並相互接觸 所以 事實上也是貨幣導致了那種對 具體事物的超越 使我們相信金錢的全能 就如同信賴一條最高原則的全 能 那就是 在任何時候它都能為我們提供這種具體的 較低的東西 彷 彿它能將自身轉換成這種東西 32 齊美爾強調金錢與上帝類似 首先 能夠從具體的事物中超越出來 不被個別事 物所侷限 其次 能夠將事物的多樣性 轉換成抽象的共通準則 因此是 對立 的協致 再者 金錢與上帝在 超越客觀事物的多樣性達到一個完全抽象的高 度 的同時 還能夠保有物的存在 在財物的兌換中化現為 具體的 較低的東 西 因此具備全能的特性 第三 就金錢的操控性而言 一旦金錢價值滲入社會的倫理架構 便彷彿具 備強制力 金錢從生活的手段 躍升成為生活的目標 再進一步成為生活的主宰 金錢秩序成為社會秩序中無可釐清的一環 馬克斯 韋伯 Weber, Max 著 于曉 等譯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台北 左岸文化 2003 頁 43 齊美爾 (Georg, Simmel) 著 顧仁明譯 金錢 性別 現代生活風格 Money, sex, and modern mode of life 台北 聯經 2006 頁 14 34

49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以金錢作為跨世紀的上帝 本應是為了裨益生活 追求 富裕而理性的人生 然而實際的發展卻未必如願 宗教的箝制轉換成金錢的箝 制 追求富裕的理想反倒壓迫了大多數人的生活收入 這樣的現象放在二十世紀 中末期以降更加明顯 羅伯 瑞奇便稱之為 超極資本主義 特別指涉自二十 世紀中後期起 因應新科技發展 全球商業貿易火上添油式的加速 隨之而生的 困境 美國和世界大部分地區的經濟結構轉向比以往更競爭的市場 消費者和投 資人獲得更大的經濟力量 同時 資本主義中的民主層面卻逐漸衰落 藉以分配財物 穩定就業與社 群 建立公平遊戲規則的協商談判機制 漸漸式微 於是資本主義 的耀武揚威和民主制度的衰落相連並行 超極資本主義取代了民主資本主 義 33 強調自二十世紀中後期以降 因應軍事需求所研發的交通科技 轉而運用在商業 貿易 大幅度活絡了全球化單一市場的血脈 得以更輕易的投資高報酬的標的 購買更便宜的商品 身為消費者 投資者的身份重量越來越顯著 相對而言 卻 壓縮了生產者的獲利空間 為了吸引消費者青睞 盡全力壓低成本 增強競爭力 投資報酬率也隨之增加 經濟確實成長了 但利潤卻集中在少數人 勞動者的薪 資在壓低成本趨勢下被犧牲 貧富差距拉大 多數人反而變窮 正如 羅伯 瑞 奇所強調 身為消費者 投資者的身份 擠壓了公民的身份 每個人都希望買到 物美價廉的商品 卻反倒讓自身的薪資縮水 換言之 消費者 投資者的身份 操控了製造貿易的全局 為了牟取更大的 獲利 反倒讓多數人的薪資縮水 成為跨世紀的 前所未見的困局 一心企盼的 均富的樂土 在追求更大投資報酬率的欲望下 反倒望斷桃源無尋處 金錢的上 帝既帶來了秩序 也讓人作繭自縛 鬆動秩序的理想性 總結來說 稱金錢為跨世紀的上帝 一方面著眼於大歷史 在眾神信仰退位 之後 新的世紀乃是由金錢引領人們的生活節奏與目標 隨著全球化市場的愈加 火熱 這樣的趨勢愈顯得沛然莫之能禦 因此另一方面 關注二十一世紀中後期 以降 跨世紀的 超極資本主義 所帶來的影響 金錢秩序帶給世人的 未必是 井然有序的均富樂土 也可能是前所未見的困局 一 貫通萬物的橋樑 33 羅伯 瑞奇(Robert B. Reich)著 李芳齡譯 超極資本主義 Supercapitalism: the transformation of business,democracy, and everyday life 台北 天下 2008 頁 84 35

50 均質的時空不僅是抹平地理的隔閡 區域的時差而已 在其發展之初 就伴 隨著價值單一化的傾向 畢竟工業生產 商業貿易的本質就是貨幣流通與增生 一切都可轉換成金錢單位 納入成品與利潤加以考量 當事物的價值可換算成價格 便意味金錢具備 可轉換性 貨幣在同 一經濟圈的成員間創造了十分強烈的紐帶 藉由貨幣的中介 將每一樣東西都 同別的東西聯繫在一起 使任何一樣東西都成為別的東西的條件 34也就是說 金錢不止消弭了時空的隔閡 更進一步串連起人事物 一日之所需 百工斯為 備 指明人際之間可藉由勞作產生聯繫 遠方的陌生人以其產品進入自己的生 活 於是對自己也有了意義 當然 其先決條件在於百工之間可藉由金錢相互轉 換 金錢成為接通萬物的橋樑 而全球化的威力 也就在於透過匯率轉換可以橫 跨不同的貨幣圈 誠如詩人所謂 我們的錢幣 精通所有的語言 35 仰賴進口 物甚至高於當地的物產 遠在天邊的異邦 產物近在眼前 細數生活用品的製成 幾乎就是活在不同國家供給之中 一旦進入全球貿易圈的分工依賴 彼此產生休 戚與共的聯繫 雖然藉由貨幣的中介 同一經濟圈的成員間創造了十分強烈的紐帶 但是 這種聯繫是貨幣間的聯繫 而非人際之間實際的會晤交流 銀貨兩訖一語足以說 36 明雙方進行的是一種價格的交換 俐落明快的交易才是當代的需求 人際之間 在經濟上的聯繫越來越緊密 但是相對的 這關係是金錢的關係 凡是無法折換 成金錢的物份 都無法納入體系 換言之 金錢的橋樑只能搭載金錢 個別的特 殊性越來越模糊 在心理上的交流越來越疏離 緊密而疏離的感受 遂成為當代 普遍的狀況 稱金錢是接通萬物的橋樑 尚且保有個別的主體性 貨幣只是橋樑 人與物 站在橋樑之上 但更深一層來看 既然在經濟生產消費的體系中 任何一樣東 西都成為別的東西的條件 自給自足的生活愈發顯得困難 每個人的生產都只 是自己生活的一部份而已 在金錢的轉換中 個人的特殊性已然面目模糊 就只 是體系中的一分子 賺錢花錢 付出己力以供金錢轉手 每個人都被轉換成橋樑 主體的存在變得模糊 個人都通往其他的個人 眾人反倒成為橋樑 讓金錢在橋 樑上不斷滋生滾動 以鴻鴻 開門七件事 為例 詩中依序指稱生活是讚美 行動 埋怨 債 垃圾 死 革命 除了第七件 革命 全以 表示 前六樣都不脫產品的 齊美爾 金錢 性別 現代生活風格 頁 4 22 何亭慧 我們的錢幣 首段如下 我們的錢幣 精通所有的語言 早於善意 早於愛 甚至 更早 便與貪婪共生 何亭慧 形狀與音樂的抽屜 台北 麥田 2005 頁 以小型商店為例 雖然一再緬懷舊式商 店 的 人 情 味 但 便 利 超 商 的 蓬 勃 發 展 才 是 實 況 連結帳人員都是時薪計算的工作 在制度上截斷貿易間的彈性 既然不二價當然也 不 眷 戀 便 利 商 店 展 現 出 時 代 人 際 關 係 的 縮 影 開 一 家 便 利 商 店 周 邊 會 倒 掉 十 家 傳統柑仔店 自由時報 電子報 超 商 大 風 潮 小 7 變 大 7 全 家 快 成 你 家

51 製造消費買賣 製造與消費幾乎構成了生活的全部 至於在製造與消費以外的部 分 則在生活中失聲了 淪為無盡的刪節號 滋以末四段 債 垃圾 死 革命 為例 生活是債 車子 房子 小孩 保險 管理費 二氧化碳 稅 終身伴侶 成人網站的會員費 生活是垃圾 你把過時的球鞋丟掉 你把過勞的手機丟掉 你把過剩的 CD 丟掉 你把過期的藥品丟掉 你把用壞的電腦丟掉 你把用壞的情人丟掉 你把用壞的自己丟掉 生活是死 你活著而養殖場的動物橫死 你活著每天兩萬四千人餓死 你活著而轟炸機飛過頂空 你活著而工廠和收銀機 24 小時滾動 你呼吸別人一點一點的死維生 你活在別人的死上 你活著自己的死 生活是革命 37

52 37 全詩的首要特出之處 在於將傳統的開門七件事 修改為現代的版本 柴米油鹽 等已然不足以涵蓋現代生活的必需品 現代生活需要的更多 誠如首段 生活是 讚美 所列 雞蛋布丁 比利時啤酒 小貓的懶腰 瑪丹娜的舞曲 乃至 生 活是債 生活是垃圾 列舉車子 房子 小孩 保險 管理費 過時的球鞋 過勞的手機 過剩的 CD 拉哩拉雜排比一堆 各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 當然 難以組成有機的空間意象以供讀者目遊神往 只能是平面的說明而非立體的表 現 換言之 全詩的特色正是在其零碎 缺乏強力串連的主體 材料壓過了主體 的抒情 使得語言的表現成為有物而無人的景況 乍看之下琳瑯滿目 細看之後 卻破碎無依 迥異於 詩緣情而綺靡 的傳統 少了抒情話語的潤飾 是以表面 上七寶樓台式的物象紛呈 最後是靠物象間的撞擊 激盪出材料的意義 開門七件事 表現出當代生活的情狀 可以從兩方面加以詮釋 第一 強 調現代生活中物的呈現 第二 抒情話語的退讓 轉而以物象的臚列 激盪出理 念的表述 再由此寄寓著被消音的怨懟 先就前者來說 片片斷斷的品項 如同馬賽克式的色塊 不論是單句來看 或是稍微拉遠距離 以段為單位的審視都不足以言 必須全幅觀之 透過整體的 排列對比 細部的色塊才能產生意義 開門七件事 除了看不見的革命一項之外 全都被物所包圍 換言之生活就是在物中遊走 我的生活就是我對物的選擇 這 當中有生存的需要 但更多是顯露個人欲望特色的想要 眾多的物 和部分的事 合成生活的全部 拉遠鏡頭統觀這些零碎的品項 會發現人已經隱退了 金錢才 是繫聯這一切的紐帶 換言之 在生產 消費這一套過程中 金錢構築了生活 至 少是帳面上 的全部 差別在於金錢幽微而細緻的化現為生活中的埋怨 遲到 了 手機不通 老闆開罵 債務 車子 房子 小孩 保險 垃圾 過時的 球鞋 過勞的手機 等等 我們可以說金錢串連起如是種種 是接通萬物的橋樑 藉由金錢展開生活 也可以說金錢讓人的主體位置失聲 人被轉換成橋樑 物作 為金錢的表現在橋樑上滾動 或者開展出第三層解釋 這一切都是金錢的化現 金錢是我們這時代的上帝 在 垃圾 死亡 中才出現的主詞 你 只是金 錢藉以過手的棄子 用以生產 購買 化現更多的金錢 值得一提的是 詩中饒負深意的揭露生活與死亡的關係 遠方的事物固然藉 由金錢的紐帶繫聯在一塊 但同時金錢也掩飾了個別的面目 以金錢購買產品 至於勞動的過程已然被遮蔽了面目 詩中直言 你活著而養殖場的動物橫死 你 37 鴻鴻 女孩馬力與壁拔少年 台北 黑眼睛文化 2009 頁

53 活著而工廠和收銀機 24 小時滾動 便是將隱蔽的路徑揭露開來 諸如在金錢的 可轉換性中 轉換的雙方並非必然均等 富饒的生活底下 仍有大批受苦的人 你活著每天兩萬四千人餓死 或者點明當個人在賺取金錢的同時 金錢的 可轉換性同樣也把你的生命轉換成別人的商品 你活在別人的死上 你活著 自己的死 我們就手法上說碼賽克式的羅列種種品項 或者就意涵上說金錢接 通 化現萬端 至此才有了深刻的意義 而這些深刻的意義 端賴全景式的審查 才能呈現羅列品項的對比意義 換 言之 開門七件事 並不以抒情話語的感染 空間意象的營造以引發共鳴 而 是在事項的對比中 試圖觸動讀者的反思 是以本詩話語的特色 便是抒情的退 讓 轉為理念的表述 全篇不論就品項的表現方式來看 單點條列 缺乏整體的空間統合 以致無 法烘托出以景托意的感受意象 38 或是就抒情主體的架空而言 流水帳式的羅列 壓縮了抒情聲音發揮的空間 連帶不易以抒情的話語引導讀者進入情感的共鳴 抒情的退讓 取而代之的 是理念的闡發 或者換個方式來說 藉由事項的對 比 在闡發理念的同時 理念同時也就是抒情 總地來說 詩中帶有濃厚的理念闡述傾向 一方面是手法所致 以事項對比 的方式 列舉金錢的流動 化現 金錢本身無所謂抒情可言 在揭露的過程中 又試圖 自然 呈現隱蔽在金錢網絡下的衝突 抒情主體儘量不置一詞 一方面又涉及時代趨勢與寫作手法的互動 在經濟是尚的時代中 金錢的可 轉換性將價值導向價格 萬物都可約化為價格的估量 個別的特殊性消弭 在貨 幣化的同時產生均質化的效果 與之相伴的 便是以理性 物質為重 在如是時 代趨勢之下 所謂理性的思索 不僅是在單一而平面的時空中算計可能的風險 同時也是思索經濟對人性的宰制 理性思索的趨勢與寫作手法互動 遂開啟兩條 不同的路 一條路側重理念的闡發 承其趨勢 面對個人在職能化的社會所受到 的委屈 將情境的遭遇升轉為處境的思索 進而趨向理性的風格 另一條路則是 回到個人本身 外在生活情境中所壓抑的個人情感 在詩中暢言抒情 表露出個 人特色 以個人感受發聲 即便講的是別人的故事 藉由抒情話語的共鳴讓讀者 同理同情 進而趨向感性的風格 職是之故 開門七件事 不但試圖反應時代的題材 也試圖將時代的趨勢 直接呈現在寫作的手法上 呈現出理性思索的風格 下文便將繼續承這條路徑繼 續闡述金錢時代與理性風格的互動 就時代趨勢來說 金錢的可轉換性在接通萬 物之後 也將生命折換成價格 並且進而創造世界的秩序 就寫作手法來看 抒 情主體的隱退之後 轉以事項的羅列營造出對比的張力 以事項 客觀 的對比 取代主觀高蹈的想像 進而從理性節制的風格涉入理念的闡述 甚或以分析式的 38 品項式的羅列 若能統整出整體的空間意象 轉物為景 同樣能達到藉物 景抒情的效果 枯 藤老樹昏鴉 便是顯著的範例 39

54 語言 概括涵攝時代的整體的氣氛 二 生命折換成價格 鴻鴻在 開門七件事 中 稱生活的垃圾包括了 把用壞的情人丟掉 把用 壞的自己丟掉 相對於垃圾便是有用之物 換言之 話語的背後隱含著將人物 化的傾向 人可以被丟掉 如同物被消耗其價值一般 將人物化 價值置換成價格 在金錢的轉換的同時 個別的特殊性 以及人 際之間的聯繫也無形中被忽略 稱金錢是低俗的 原因也正是在此 39 個人 的社會地位 存在價值都可折換成資本 即便是不同的資本面向 在資本的轉換 中仍可估量出個人的身價 生命成為價位 就以生產消費的面向來看 究竟是誰所生產並不重要 因為藉由金錢的可轉 換性 個人的臉孔也被轉換成紙鈔上的臉孔 所有的生產者都被均質化 抹平個 別的特色 同樣地 消費者也顯得面目模糊 同樣被轉換成一張張紙鈔 在全球 分工下 從製程到行銷一手一手轉換 不僅隔開製造與消費端的接觸 更是在根 本上隔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人跟人之間 便是錢與錢的問題 在貨幣面前 不僅時間 空間 連人也一併均質化 個人的特殊性消失 正 如齊美爾所謂 當千差萬別的因素都一樣能兌換成金錢 事物最特有的價值就 40 受到了損害 當金錢能接通萬物 在轉換之際 個別最深刻的意義也就被消 弭了 彼此接通 相互取代 將個人比喻成螺絲釘的通俗話語 即是將個人的職 能當成其存在的價值 因為其效能能在群體中佔據一個位置 在經濟掛帥的社會 上才稱得上存在 也正因為有所貢獻 容易讓人錯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然而在 螺絲釘的譬喻中 大概只有渺小義是可通的 號稱不可或缺的價值無疑是工業生 產線上用以慰藉神話 在龐大的經濟紐帶中 任何人的消失 空缺的產能隨時能 被填補 寄託在產能上的存在價值隨時能被塗抹掉 換言之 一旦生命能折換成 價格 並且就等於那個價格 那麼其存在就能隨時被龐大的經濟體所吞沒 根本 無法佔據一個位置 正如洪書勤 官兵殮葬補助費發放證明冊 段描寫生命折價 的過程 父親 當你走近櫃檯 後邊的青年軍官正在仔細審核 事實上 鑑於事物自身與對任何東西都起作用的交換手段等價 事物本身也貶值了 喪失了 其更高的意義 金錢是 低俗 的 因為它是一切的等價物 任何東西的等價物 齊美爾 金錢 性別 現代生活風格 頁 9 齊美爾 金錢 性別 現代生活風格 頁 9 40

55 發放證明冊金額是否相符 保付印鑑清晰如同事實 太陽底 這些日子以來 按 中略 父親 當你走近櫃檯 青年軍官將證件整齊收好 喚著名字 有厚厚一疊千元鈔在收付盤裡 他聽見你說謝謝 聲音低沈而真摯 一段旅途的終點 孩子沒有回過頭來 41 詩中戳破了生命無價的口號 青春生命在意外中身亡 最後就是銀行帳號的匯款 數字 即便對老父而言這是難以言銓的人倫劇痛 但是在金錢折換的過程中 整 套運作卻是強調理性估量 制度審核 彷彿是一套生產線 投入生命 終端便生 產出金錢 面對龐大的制度機器找不到質問的對象 父親的聲音遂如同兒子的生 命在整個流程中被滅口了 經手金額發放的年輕軍官 面對同樣年輕生命的折 價 當要之務也是仔細審核表格的填寫 款項的核銷 審核完畢後 將厚厚一疊 千元鈔在收付盤裡 遞交給申請者 一聲謝謝多麼像是在商店交易完畢後結帳員 的禮語 只是一般消費是付出金錢換取物品 此情此景則顛倒了 付出物品 生 命 換取金錢 生命像錢一樣付出去 錢像商品一樣被拿回來 此間因錯位而遺 漏的部分 恰恰是不可言說的部分 因為一戳破 最深沈的空缺就無法用金錢填 補 不曉得該如何面對這筆金 金錢一旦無法面對 失去流動 連帶也就失去金 錢的價值 最後什麼都失去了 於是雙方只好盡力保持沈默 詩中極力迴避抒情話語的表露 因為整個場面便是如此有秩序的理性 將生 命折化成價格的制度機器並沒有情感的裝置 敘述者於是讓讀者自行體會被隱蔽 的抒情聲音 從頭到尾不發一語的老父 以低沈而真摯的聲音說出謝謝的青年軍 官 內裡究竟蘊含怎樣的情思 只能交給讀者自行品味 重點在於 撫卹金的發 放櫃臺 並不處理情感 生命等業務事項 一切都是檯面下的同理同情 只能繞 道藉由詩作為生命的消逝發聲 職是之故 金錢是接通萬物的橋樑 金錢將生命折換成價格 一體兩面 接 41 洪書勤 廢墟漫步指南 台北 釀 2011 頁 茲迻錄第 1 5 段 41

56 通萬物的同時 在金錢面前個別的特殊性被抹除 眾生平等 一切都是均等 可 轉換的 換言之 每個東西都可以是別的東西 個別事物原先不可犯的畛域可以 用金錢滲透 原先深深扎根的意義可以用金錢連根刨起 高度經濟化的社會 不 僅改變人際之間互動的模式 甚至可以改變人際的內涵 藉由金錢的可轉換性 一切都在浮動當中 可以被置換成別的東西 正如鴻鴻 不管我在哪兒 所謂 不管我在哪兒 我都不在那裡 不管我說了什麼 我都是別的意思 42在可轉 換的均質化中 事物的疆界鬆動了 最深沈嚴肅的部分遂在勞勞碌碌中被遮蔽 除非如同 官兵殮葬補助費發放證明冊 所示 在極端的情境下能深沈感受到生 命在折價中的流失 否則多數人都是為了混口飯吃 享有優渥些的生活 甘願在 經濟產值中擲耗自己的生命 以鴻鴻的 革命前夕 為例 全詩如下 我沒有參加革命 坐在這剪短頭髮 也不是為了趕赴刑場 這兒談論的不是刑期或逃亡 而是要染 要燙 還要用什麼護髮秘方 座位上一株株盆栽 有的枝幹枯槁 有的生蟲 也有的 心事重重 但枝葉都修剪出一樣的風姿 噴了些水 欣欣向榮 當後廂的小妹洗過一萬顆頭 就能往前晉升 他們將不斷長長的頭髮剪下 又將他們掃起 小鏡子對照大鏡子 望著一顆顆腦勺也望著自己 她們的問題總是 忙嗎 累嗎 有養寵物嗎 有假 出去玩嗎 這樣 會不會太短 你覺得我像不像 得了憂鬱症 一天站十個小時 每星期輪休一日 可以睡覺 出門 繳費 領掛號 和同事 42 鴻鴻 不管我在哪兒 女孩馬力與壁拔少年 頁 76 42

57 約了逛街 這滿店的理髮師 她們也彼此修剪 客人都滿足於 一個月來看她們一次 她們也總是會回到這裡 拿起剪刀 但完全沒有 革命的氣氛 唉呀 革命這字眼 太可怕了 去沖個水回來 我幫你吹一下 43 詩中刻畫理髮師與主角的對話互動 主角一開始就點破自己 沒有參加革命 在迴避的同時點明了革命的存在 成為整篇詩作的對照基準點 相對於革命相 關的刑場 刑期 逃亡 雙方談論的則是 要染 要燙 還要用什麼護髮秘方 生活的瑣碎遮蔽了革命的存在 而賺取金錢的行動目標 又遮蔽了生活的瑣碎 感 遠方的革命遂變得更遠了 一旦生命陷入 一天站十個小時 每星期輪休一日 賺錢為了生活 生活為 了賺錢的無盡循環 在這個循環中 金錢不僅是生活的工具 同時也是生活的目 標 相對的 生命的存在也從目標被貶抑成工具 生命在工具化的同時 大量抵 銷了個人對自身存在處境的思考 平常日就是工作 聊些 忙嗎 累嗎 有養寵 物嗎 有假出去玩嗎 的瑣事 輪休的日子則在 睡覺 出門 繳費 領掛號 和同事約了逛街 將一天耗擲殆盡 生活中似乎沒什麼重要的事 但又似乎每件 事都很重要 一切都被金錢的巨輪碾平碾碎 我們說金錢將一切均質化 就意味 著找不到什麼更重要的事 即便 一天站十個小時 洗過一萬顆頭 但是每 顆腦勺似乎都差不多 佔據生命最多時間的事沒有什麼深刻的意義 只是為了餬 口飯吃 缺乏扎根的經驗讓一切看起來差不多 少了最重要的事 生活遂在瑣碎 中接應不暇 生命遂在均質化中失根 顯得膚淺而隨波浮動 生活的行程被工作賺錢排滿 生命折換成價格 創造個人經濟產值成為社會 上最深刻的制度 由制度上消磨生命的活力 一旦生命成為賺錢的工具 即是被 工具化 飢之 渴之 馳之 驟之 整之 齊之 前有橛飾之患 而後有鞭筴 之威 44成為社會上的有用之人 比起桌上的盆栽 枝葉都修剪出一樣的風姿 客人每個月來店修剪髮型 理髮師與客人也同時接受社會制度的修剪 即便內在 有的生蟲 噴了些水還是展現出欣欣向榮的樣子 革命與理髮 砍頭與剃頭 非常與日常 點出革命的死亡作為對照 詩中揭 露出忙忙碌碌以致於庸庸碌碌的生活行程 召示這些缺乏深刻意義的對話 乃有 鴻鴻 革命前夕 女孩馬力與壁拔少年 頁 郭象 莊子註 馬蹄 台北 藝文印書館 2007 頁

58 了深沈而複雜的意義 在制度化的經濟體制內部 幾乎無從抵抗金錢的生命的異 化 唯有另闢蹊徑 改從政治體制著手 探討勞動與所得之間的公平與正義 或 有機會改變對資產階級對勞動剩餘價值的壓迫 45 於是乎經濟問題轉成政治問 題 而革命正是對政治制度最根本的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 理髮師聽到革命只覺 得 唉呀 革命這字眼 太可怕了 去沖個水回來 我幫你吹一下 分明是經 濟的弱勢 依然擁護整體的 經濟與政治 制度運作 46 經濟的維持穩定反過頭 來為政治制度背書 幾乎要懷疑自己得了憂鬱症的勞動者 在沖水 吹頭髮中再 度迴避了革命的存在 全詩從頭至尾 革命都在遠方 似乎是於己無關的事 至於最後的伏筆 則安排在詩題 革命前夕 似乎透露了以經濟維穩 掩護政治制度的情況無法久持 一旦不想繼續過著 一天站十個小時 的生活 起身抗拒生命的工具化 經濟與政治的軌道將同時崩壞 當然 在真正爆發之前 永遠都是革命前夕 繼續在理髮沖水吹乾中將生命折換成價格 安分作一個社會 上有用的人 至於莊仁傑 祭 則刻畫喪禮上論件計酬 祈求富貴的文化面貌 原該哀悽 肅穆的場合 在金錢議價中 暗地裡質變 甚至連祭祀行禮都成了生者欲望的展 露 全詩如下 哀祭亡者某公某某生某某死於某某跪地遍是某某某為之長嘯某啊某 昨日議價關於行棺你用的上好這付 折扣如是不二價 今日唱頌一拜再拜三拜我說花果菜販孝賢子孫請付帳 生者悲矣因為你僵硬的手足 亡者沈默由於假牙忘記入殮 招魂幡裏繚繞香火一把五十塊 起駕鈴聲一位八千搖動誦經團 燒去一爐諸佛菩薩一爐給你的金元財寶 捻香祝禱的也是請保佑某某的金元財寶 因此我說某公某啊某叩首叩首三叩首菩薩菩薩老菩薩望你鶴歸某與某 昨日商量你賢孝子孫折了大慈大悲半價無量 今日魂往西方你老富子貴孫重聲賣力唱 有喔 這些經濟關係其實就是權力關係 主要就是政治權力 在任何社會都形成主要的政治秩序 在任何地方 即使是最原始最簡單的社會 凡是土地租佃制度 商人顧客關係 物品的交換與 分配關係等等 都無法與政治秩序 political order 脫離關係 同樣的 在進步的工業社 會 介於財產的擁有者和使用者 雇主和員工 生產者和消費者等之間的關係 都是由國家的 法律來支配管理 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相互交錯影響 反複影響對方 亞伯納 柯恩 Abner Cohen 著 宋光宇譯 權力結構與符號象徵 台北 金楓 1987 頁 33 在激烈的變動中 沒有人能確保未來 因此 即便現在的處境不佳 因為不想面對未知的恐懼 害怕日後的處境更加艱困 於是只好繼續安於現狀 凡是從早到晚都須為最起碼的生活而勞 碌的人們 心裏沒有牢騷 也沒有夢想 參見艾力克 賀佛爾 Eric Hoffer 著 且文譯 群 眾運動 台北 久大文化 1988 頁 33 44

59 每個延壽增產市利鴻圖 有喔 各個前途似錦家畜興旺 有喔 千元一張 有喔 百元一張 有喔 零錢一把 有喔 又有一把 有喔有喔 冰冷的身軀 有喔有喔有喔 如今 只剩金元財寶的重量 有喔喔喔 47 全詩生動地刻畫喪禮的實況 在哀戚場合的另一面 是再現實不過的議價 生命 的最後一程是用鈔票鋪出來的超渡之路 棺木 招魂幡裏繚繞的香火 起駕的鈴 聲 無一不是計價論酬 孝賢子孫請付帳 家屬藉儀式流露出最後的心意 而 儀式又不免付出酬勞 以致於連孝心也難免折換成價格衡量 全詩的深刻之處 在於將送行的儀式與生者的祈願並列 儀式的代價是金 錢 而生者的祈願也是金錢 透過法師的中介 在一聲聲 有喔 中 亡者與生 者彷彿達到了共鳴 誠如上文所言 金錢是貫通萬物的橋樑 當此之際 這到橋 樑還是貫通生死的祈願與應答 聲聲 有喔有喔 正如詩中所言 冰冷的身軀 如今只剩金元財寶的重量 彷彿是招財進寶的吉祥物 綜觀來說 官兵殮葬補助費發放證明冊 革命前夕 祭 都在刻畫生 命與金錢的折算 不論是個人的意外 或是大眾工作的剪影 抑或是文化的儀式 表現 在金錢掛帥的處境中 生命淪為經濟產值的工具 然則藝術在此不僅是呈現社會的剪影 在反應的同時也是一種發聲互動 個 體的心聲試圖突破制度的封鎖 再度回歸人性個體的尊嚴 因此就表現的手法來看 雖然詩作在內容上 是反對僵硬的制度 反思理性 化 標準化對人性的斫喪 但是就藝術表現的手法來看 這三首詩都強調寫實的 表述 儘量壓低發聲主體的情感流露 乍看之下是讓事件本身展演 在形同白描 中 呈現出一種世事如此的 自然 感受 若再細究之 則會發現被刻意迴避直接的抒情話語 轉而以事件對比的戲劇 張力展演 所謂自然 是戲劇張力下的自然 藉以呈現最大的情感飽和度 不論 是 官兵殮葬補助費發放證明冊 安排父親臨櫃收受兒子的喪葬補助費 對比尋 日的家常吃飯 或是 革命前夕 以革命的死亡對比日常的理髮 或是 祭 一 聲聲 有喔 正因為著眼於 非常 的基準點 生命的死亡 日常的一言一 行驟然流露出繁複的縱深 47 作者自言 本詩源於祖父與外公的逝世 人的情感太過複雜 尤其牽涉現實上的生與死 血 緣與家族 儀式與瘋狂 變得更加歷目具體 然亦更加錯綜迷惘 那是我於棺前低頭 折完 一座接著一座金紙蓮花時 意欲釐清但仍無力而為的重瓣想法 只好以詩緬懷 以詩紓解 以詩想像 那竟是他們始終不能明白的我的人生志業 但也是我唯一能為他們成就的一切 向陽主編 2008 臺灣詩選 台北 二魚文化 2009 頁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北 岛 诗 歌 创 作 的 双 重 困 境 专 业 名 称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方 向 : 中 国 新 诗 研 究 论 文 作 者 : 奚 荣 荣 指 导 老 师 : 姜 玉 琴 2014 年 12 月 致 谢 文 学 是 我 们 人 类 宝 贵 的 精 神 财 富 两 年 半 的 硕 士 学 习 让 我 进 一 步 接 近 文 学,

More information

1

1 1 * Modernity, Religion, and Magic: Governmentalityof a Local Temple By Ding-tzann Lii and Jieh-min Wu Keywords: modernity, folk religion, magic, governmentality, body, Foucault, Durkheim * NSC 93-2412-H-007-001

More information

從詩歌的鑒賞談生命價值的建構

從詩歌的鑒賞談生命價值的建構 Viktor E. Frankl (logotherapy) (will-to-meaning) (creative values) Ture (Good) (Beauty) (experiential values) (attitudinal values) 1 2 (logotherapy) (biological) (2) (psychological) (3) (noölogical) (4)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生 死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吳 晟 詩 文 作 品 中 生 命 觀 之 研 究 A Study On Life Viewpoint Of Wu S heng's Poems and Essays 研 究 生 : 施 玉 修 指 導 教 授 : 廖 俊 裕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5 月 14 日 謝 誌 感 謝 我 的 父 母, 賦 予 我 一 個 圓 滿 的 生

More information

穨ecr2_c.PDF

穨ecr2_c.PDF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 26 27 2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3 4 41 42 43 5 44 45 46 6 47 48 49 50 51 52 1 53 2 54 55 3 56

More information

電腦相關罪行跨部門工作小組-報告書

電腦相關罪行跨部門工作小組-報告書 - ii - - iii - - iv - - v - - vi - - vii - - viii - (1) 2.1 (2) (3) 13.6 (4) 1.6 (5) 21 (6) (7) 210 (8) (9) (10) (11) ( ) ( 12) 20 60 16 (13) ( ) (

More information

i

i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 20 .. ===== ===== ===== ===== ===== ======.. 21 22 ===== ===== ===== ===== 23 24 25 26 27 28 29 ==== ====

More information

发展党员工作手册

发展党员工作手册 发 展 党 员 工 作 问 答 目 录 一 总 论...9 1. 发 展 党 员 工 作 的 方 针 是 什 么? 如 何 正 确 理 解 这 个 方 针?... 9 2. 为 什 么 强 调 发 展 党 员 必 须 保 证 质 量?... 9 3. 如 何 做 到 慎 重 发 展?... 10 4. 如 何 处 理 好 发 展 党 员 工 作 中 的 重 点 与 一 般 的 关 系?...11 5.

More information

i

i 9 1 2 3 4 i 5 6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1 1 1 2 3 4 2 5 6 2 3 2.10 ( 2.11 ) ( 2.11 ) ( 2.9 ) 7 8 9 3 10 5% 2% 4 11 93% (2001 02 2003 04 ) ( ) 2,490 (100%) 5 12 25% (2.57% 25%) 6 (2001 02 2003 04 ) 13 100%

More information

39898.indb

39898.indb 1988 4 1998 12 1990 5 40 70.................................................. 40.............................................................. 70..............................................................

More information

明新學報第31期

明新學報第31期 明 新 學 報 31 期 pp.37-55 Volume 31, Ming Hsin Journal, October 2005 李 商 隱 審 美 觀 之 形 成 及 其 理 論 初 探 陳 靜 芬 明 新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摘 要 唐 代 詩 歌 雲 蒸 霞 蔚, 詩 人 各 擅 其 場, 李 商 隱 是 晚 唐 詩 壇 最 後 的 絕 響, 在 深 美 閎 約 的 詩 歌 花

More information

~m~li~* ~ ± ~ 1Jz. IDfU Y:.. a~~.~.oor.~~b~.~fi~~p A Study of Developing a Mobile APP for Supporting the Chinese Medicine Pulse Diagnosis Based on Pul

~m~li~* ~ ± ~ 1Jz. IDfU Y:.. a~~.~.oor.~~b~.~fi~~p A Study of Developing a Mobile APP for Supporting the Chinese Medicine Pulse Diagnosis Based on Pul 南 華 大 學 資 訊 管 理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基 於 脈 象 結 構 開 發 輔 助 中 醫 脈 診 之 行 動 APP A Study of Developing a Mobile APP for Supporting the Chinese Medicine Pulse Diagnosis Based on Pulse Components 研 究 生 : 吳 奇 燊 指 導 教 授

More information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元代題畫女性詩歌研究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元 代 題 畫 女 性 詩 歌 研 究 The Research of Painting Poetries of Women Pictures in Yuan Dynasty 研 究 生 : 張 書 容 指 導 教 授 : 張 高 評 中 華 民 國 一 二 年 七 月 摘 要 元 代 題 畫 詩 在 唐 宋 完 善 的 基 礎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2E20B171A8ADC5E9B750ACE3A873A8FAA6562DBDB2A9C9A8CE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32E20B171A8ADC5E9B750ACE3A873A8FAA6562DBDB2A9C9A8CE2E646F63> 考 古 人 類 學 刊 第 77 期 頁 59-98 2012 從 身 體 感 研 究 取 向 探 討 臺 灣 基 督 宗 教 與 民 間 宗 教 信 徒 之 感 通 經 驗 蔡 怡 佳 摘 要 本 文 以 台 灣 基 督 宗 教 與 民 間 宗 教 信 徒 的 感 通 經 驗 為 對 象, 企 圖 從 身 體 感 取 向 的 分 析 來 討 論 這 些 經 驗 在 分 析 這 些 經 驗 時, 本

More information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學 大 獎 的 肯 定, 對 台 灣 這 塊 土 地 上 的 客 家 人 有 著 深 厚 的 情 感 張 氏 於 玄 奘 大 學 中 國 語 文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客 家 安 徒 生 張 捷 明 童 話 研 究 指 導 教 授 : 羅 宗 濤 博 士 研 究 生 : 黃 春 芳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0 二 年 六 月 摘 要 張 捷 明 是 台 灣 當 代 重 要 的 客 語 兒 童 文 學 作 家, 他 的 作 品 記 錄 著 客 家 人 的 思 想 文 化 與 觀 念, 也 曾 榮 獲 多 項 文

More information

:

: A Study of Huangtao : I Abstract Abstract This text focuses on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Huangtao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of Fukien, by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Huangtao s thought,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論文封面-980103修.doc

Microsoft Word - 論文封面-980103修.doc 淡 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學 系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呂 正 惠 蘇 敏 逸 博 士 博 士 倚 天 屠 龍 記 愛 情 敘 事 之 研 究 研 究 生 : 陳 麗 淑 撰 中 華 民 國 98 年 1 月 淡 江 大 學 研 究 生 中 文 論 文 提 要 論 文 名 稱 : 倚 天 屠 龍 記 愛 情 敘 事 之 研 究 頁 數 :128 校 系 (

More information

天 主 教 輔 仁 大 學 社 會 學 系 學 士 論 文 百 善 孝 為 先? 奉 養 父 母 與 接 受 子 女 奉 養 之 態 度 及 影 響 因 素 : 跨 時 趨 勢 分 析 Changes in attitude toward adult children's responsibilit

天 主 教 輔 仁 大 學 社 會 學 系 學 士 論 文 百 善 孝 為 先? 奉 養 父 母 與 接 受 子 女 奉 養 之 態 度 及 影 響 因 素 : 跨 時 趨 勢 分 析 Changes in attitude toward adult children's responsibilit 天 主 教 輔 仁 大 學 社 會 學 系 學 士 論 文 指 導 老 師 : 翁 志 遠 百 善 孝 為 先? 奉 養 父 母 與 接 受 子 女 奉 養 之 態 度 及 影 響 因 素 : 跨 時 趨 勢 分 析 Changes in attitude toward adult children's responsibility to financially support and to live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口試本封面.doc

Microsoft Word - 口試本封面.doc 國 立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客 家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劉 明 宗 博 士 台 灣 客 家 俗 諺 中 的 數 詞 研 究 研 究 生 : 謝 淑 援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六 月 本 論 文 獲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99 度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博 碩 論 文 獎 助 行 政 院 客 家 委 員 會 獎 助 客 家 研 究 優 良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4217010311110028谢雯雯.doc

Microsoft Word - 24217010311110028谢雯雯.doc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MASTER S DEGREE DISSERTATION 80 后 女 硕 士 生 择 偶 现 状 以 武 汉 市 七 所 高 校 为 例 POST-80S FEMALE POSTGRADUATE MATE SELECTION STATUS STUDY TAKE WUHAN SEVEN UNIVERSITIES

More information

致 謝 在 研 究 所 這 段 期 間 受 到 了 許 多 人 的 幫 助, 才 有 今 日 我 創 作 及 論 文 的 樣 貌 首 先 我 要 謝 謝 我 的 爸 媽, 知 道 我 自 小 就 喜 歡 塗 塗 畫 畫, 高 中 開 始 為 了 準 備 考 美 術 系 而 每 日 下 課 後 往 畫

致 謝 在 研 究 所 這 段 期 間 受 到 了 許 多 人 的 幫 助, 才 有 今 日 我 創 作 及 論 文 的 樣 貌 首 先 我 要 謝 謝 我 的 爸 媽, 知 道 我 自 小 就 喜 歡 塗 塗 畫 畫, 高 中 開 始 為 了 準 備 考 美 術 系 而 每 日 下 課 後 往 畫 東 海 大 學 美 術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學 位 創 作 論 述 風 景 變 奏 指 導 教 授 : 倪 再 沁 教 授 研 究 生 : 吳 冠 瑩 撰 西 元 2011 年 6 月 致 謝 在 研 究 所 這 段 期 間 受 到 了 許 多 人 的 幫 助, 才 有 今 日 我 創 作 及 論 文 的 樣 貌 首 先 我 要 謝 謝 我 的 爸 媽, 知 道 我 自 小 就 喜 歡 塗

More information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By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本 论 文 乃 获 取 文 学 硕 士 学 位 ( 中 文 系 ) 的 部 分 条 件 A di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By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本 论 文 乃 获 取 文 学 硕 士 学 位 ( 中 文 系 ) 的 部 分 条 件 A di 曹 文 轩 小 说 中 的 空 间 叙 事 研 究 A STUDY OF SPATIAL NARRATIVE IN CAO WEN XUAN S NOVELS 陈 诗 蓉 TAN SIH YONG MASTER OF ARTS (CHINESE STUDIES) 拉 曼 大 学 中 华 研 究 院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TUNKU ABDUL

More information

188 一般論文 The Pursuit of Reality in Family Catastrophe and Crystal Boys Hung, San-Hui 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entral U

188 一般論文 The Pursuit of Reality in Family Catastrophe and Crystal Boys Hung, San-Hui 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entral U 2011 年 4 月 頁 187-204 國立台灣文學館 家變 與 孽子 中的父子關係與對 真實 世界的追求 洪珊慧 中央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 摘要 王文興與白先勇同為 現代文學 雜誌的重要成員 王文興 家變 與 白先勇 孽子 亦是七 與八 年代台灣文學史上兩部重要的長篇小說 家 變 以父親出走為始 逐章敘述范曄與父親的關係變化 其小說內容與其獨特 的文字表現 引發當時台灣文壇的注目 孽子 則以兒子出走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以下請擇一勾選) (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請於西元 ( )不同意 原因是 年 月 本論文獲 客家委員會 103 年客家研究優良博碩士論文獎助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語文碩士班 碩 士 論 文 研 究 生 許宏勛 指導教授 黃菊芳 博士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6 月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101 年 9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授權本人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 詳備註 1 說 明) 在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系統

More information

509 (ii) (iii) (iv) (v) 200, , , , C 57

509 (ii) (iii) (iv) (v) 200, , , , C 57 59 (ii) (iii) (iv) (v) 500,000 500,000 59I 18 (ii) (iii) (iv) 200,000 56 509 (ii) (iii) (iv) (v) 200,000 200,000 200,000 500,000 57 43C 57 (ii) 60 90 14 5 50,000 43F 43C (ii) 282 24 40(1B) 24 40(1) 58

More information

榫 卯 是 什 麼? 何 時 開 始 應 用 於 建 築 中? 38 中 國 傳 統 建 築 的 屋 頂 有 哪 幾 種 形 式? 40 大 內 高 手 的 大 內 指 什 麼? 42 街 坊 四 鄰 的 坊 和 街 分 別 指 什 麼? 44 北 京 四 合 院 的 典 型 格 局 是 怎 樣 的

榫 卯 是 什 麼? 何 時 開 始 應 用 於 建 築 中? 38 中 國 傳 統 建 築 的 屋 頂 有 哪 幾 種 形 式? 40 大 內 高 手 的 大 內 指 什 麼? 42 街 坊 四 鄰 的 坊 和 街 分 別 指 什 麼? 44 北 京 四 合 院 的 典 型 格 局 是 怎 樣 的 目 錄 中 華 醫 藥 以 醫 術 救 人 為 何 被 稱 為 懸 壺 濟 世? 2 什 麼 樣 的 醫 生 才 能 被 稱 為 華 佗 再 世? 4 中 醫 如 何 從 臉 色 看 人 的 特 質? 6 中 醫 怎 樣 從 五 官 看 病? 8 中 醫 看 舌 頭 能 看 出 些 什 麼 來? 10 中 醫 真 的 能 靠 一 個 枕 頭, 三 根 指 頭 診 病 嗎? 12 切 脈 能 判 斷

More information

尿路感染防治.doc

尿路感染防治.doc ...1...1...2...4...6...7...7...10...12...13...15...16...18...19...24...25...26...27...28 I II...29...30...31...32...33...34...36...37...37...38...40...40...41...43...44...46...47...48...48...49...52 III...55...56...56...57...58

More information

中共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文件

中共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文件 中 共 昆 明 冶 金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委 员 会 文 件 昆 冶 高 专 党 发 2010 30 号 校 属 各 学 院, 机 关 各 部 门 : 为 切 实 加 强 学 校 在 职 干 部 理 论 学 习, 推 进 学 习 型 党 组 织 建 设, 进 一 步 用 党 的 创 新 理 论 武 装 头 脑 指 导 实 践 推 动 工 作, 提 高 我 校 干 部 队 伍 整 体 素 质 和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MP2018_Report_Chi _12Apr2012_.doc

Microsoft Word - MP2018_Report_Chi _12Apr2012_.doc 人 力 資 源 推 算 報 告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政 府 二 零 一 二 年 四 月 此 頁 刻 意 留 空 - 2 - 目 錄 頁 前 言 詞 彙 縮 寫 及 注 意 事 項 摘 要 第 一 章 : 第 二 章 : 第 三 章 : 第 四 章 : 附 件 一 : 附 件 二 : 附 件 三 : 附 件 四 : 附 件 五 : 附 件 六 : 附 件 七 : 引 言 及 技 術 大 綱 人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1 i -------------------------------------------------- ii iii iv v vi vii 36~39 108 viii 15 108 ix 1 2 3 30 1 ~43 2 3 ~16 1 2 4 4 5 3 6 8 6 4 4 7 15 8 ----- 5 94 4 5 6 43 10 78 9 7 10 11 12 10 11 12 9137

More information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3 1 2 3 4 4 5 6 7 8 9 5 10 1 2 11 6 12 13 7 8 14 15 16 17 18 9 19 20 21 22 10 23 24 23 11 25 26 7 27 28 12 13 29 30 31 28 32 14 33 34 35 36 5 15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ore information

皮肤病防治.doc

皮肤病防治.doc ...1...1...2...3...4...5...6...7...7...9...10... 11...12...14...15...16...18...19...21 I ...22...22...24...25...26...27...27...29...30...31...32...33...34...34...36...36...37...38...40...41...41...42 II

More information

性病防治

性病防治 ...1...2...3...4...5...5...6...7...7...7...8...8...9...9...10...10... 11... 11 I ...12...12...12...13...14...14...15...17...20...20...21...22...23...23...25...27...33...34...34...35...35 II ...36...38...39...40...41...44...49...49...53...56...57...57...58...58...59...60...60...63...63...65...66

More information

中国南北特色风味名菜 _一)

中国南北特色风味名菜 _一) ...1...1...2...3...3...4...5...6...7...7...8...9... 10... 11... 13... 13... 14... 16... 17 I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36... 37...

More information

全唐诗24

全唐诗24 ...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10...10...10...11...12...12...12...13...13 I II...14...14...14...15...15...15...16...16...16...17...17...18...18...18...19...19...19...20...20...20...21...21...22...22...23...23...23...24

More information

心理障碍防治(下).doc

心理障碍防治(下).doc ( 20 010010) 787 1092 1/32 498.50 4 980 2004 9 1 2004 9 1 1 1 000 ISBN 7-204-05940-9/R 019 1880.00 ( 20.00 ) ...1...2...2...3...4...5...6...7...8...9...10... 11...12...13...15...16...17...19...21 I ...23...24...26...27...28...30...32...34...37...39...40...42...42...44...47...50...52...56...58...60...64...68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I Abstract Abstract Kendzaburo Oa and Mo Yan are the writers from Japan and China who have great literature influence and strongly hometown sick in their creations. There are many places that communicate

More information

4.阿的故事地圖-林曉萍.doc

4.阿的故事地圖-林曉萍.doc ( 肆 ) 從 阿 的 故 事 地 圖 出 發 論 原 住 民 兒 童 文 學 於 原 住 民 兒 童 的 教 育 功 能 林 曉 萍 (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國 文 教 學 暑 期 教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班 ) 摘 要 台 灣 原 住 民 歷 史 記 憶 的 喪 失, 一 方 面 是 殖 民 者 的 文 化 機 制 取 代 了 原 住 民 最 初 的 文 化 樣 貌, 其 次 便 是 因

More information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三十二期 因為社會自我 (social ego) 的實現 其實是建構在 泛化的他人 之網絡中 在人們的集體形塑和規訓下 所內化而成的角色認同和扮演 如社會心理學家 米德 (George H. Mead) 所言 這個有組織的共同體或社會群體 使該個體 的自我獲得統一 可以稱它為 泛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三十二期 因為社會自我 (social ego) 的實現 其實是建構在 泛化的他人 之網絡中 在人們的集體形塑和規訓下 所內化而成的角色認同和扮演 如社會心理學家 米德 (George H. Mead) 所言 這個有組織的共同體或社會群體 使該個體 的自我獲得統一 可以稱它為 泛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00 年 月 第三十二期 頁 0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桃花源記并詩 的神話 心理學詮釋 陶淵明的道家式 樂園 新探 賴錫三 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一 前言 陶淵明詩文中的老靈魂性格與神話傾向 陶淵明的性格 一言蔽之 是典型的 老靈魂 老靈魂意指一種追求本真 的生命階段或存在狀態 雖然這和年齡沒有絕對的必然關係 但 通常會發生在 人生的中晚年階段 當人步向遲暮之際 心靈底層會生發一種帶有超越性

More information

天主教永年高級中學綜合高中課程手冊目錄

天主教永年高級中學綜合高中課程手冊目錄 天 主 教 永 年 高 級 中 學 綜 合 高 中 課 程 手 冊 目 錄 壹 學 校 背 景. 貳 教 育 理 念 與 教 育 目 標. 3 一 規 劃 理 念...3 二 教 育 目 標...3 參 畢 業 要 求. 5 一 總 學 分 數...5 二 必 選 修 學 分 數...5 三 必 須 參 加 活 動...9 四 成 績 評 量 方 式...9 肆 課 程 概 述.. 9 一 課 程

More information

14A 0.1%5% 14A 14A.52 1 2 3 30 2

14A 0.1%5% 14A 14A.52 1 2 3 30 2 2389 30 1 14A 0.1%5% 14A 14A.52 1 2 3 30 2 (a) (b) (c) (d) (e) 3 (i) (ii) (iii) (iv) (v) (vi) (vii) 4 (1) (2) (3) (4) (5) 400,000 (a) 400,000300,000 100,000 5 (b) 30% (i)(ii) 200,000 400,000 400,000 30,000,000

More information

穨_2_.PDF

穨_2_.PDF 6 7.... 9.. 11.. 12... 14.. 15.... 3 .. 17 18.. 20... 25... 27... 29 30.. 4 31 32 34-35 36-38 39 40 5 6 : 1. 2. 1. 55 (2) 2. : 2.1 2.2 2.3 3. 4. ( ) 5. 6. ( ) 7. ( ) 8. ( ) 9. ( ) 10. 7 ( ) 1. 2. 3. 4.

More information

(Chi)_.indb

(Chi)_.indb 1,000,000 4,000,000 1,000,000 10,000,000 30,000,000 V-1 1,000,000 2,000,000 20,000,00010,000,0005,000,000 3,000,000 30 20% 35% 20%30% V-2 1) 2)3) 171 10,000,00050% 35% 171 V-3 30 V-4 50,000100,000 1) 2)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5洪淑苓--論黃得時對民間文學與古蹟文化之研究與貢獻.doc

Microsoft Word - 05洪淑苓--論黃得時對民間文學與古蹟文化之研究與貢獻.doc 論 黃 得 時 先 生 對 民 間 文 學 與 古 蹟 文 化 之 研 究 與 貢 獻 洪 淑 苓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臺 灣 文 學 所 暨 中 國 文 學 系 合 聘 教 授 109 論 黃 得 時 先 生 對 民 間 文 學 與 古 蹟 文 化 之 研 究 與 貢 獻 洪 淑 苓 摘 要 黃 得 時 先 生 (1909-1999) 為 臺 北 帝 國 大 學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前

More information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國立中山大學學位論文典藏.PDF I II III The Study of Factors to the Failure or Success of Applying to Holding International Sport Games Abstract For years, holding international sport games has been Taiwan s goal and we are on the way

More informatio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The Body Metapho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 Hsu Hui-Li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成 大 中 文 學 報 第 四 十 四 期 2014 年 3 月 頁 255-290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中 文 系 論 老 殘 遊 記 中 的 身 體 隱 喻 許 暉 林 * 摘 要 晚 清 以 降, 以 身 體 譬 喻 國 體 成 為 理 解 國 民 與 國 家 關 係 的 重 要 方 式 藉 由 對 老 殘 遊 記 中 身 體 譬 喻 的 分 析, 我 試 圖 提 出 以 下 的 觀 察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Paper on PA (Chi)_2016.01.19.docx

Microsoft Word - Paper on PA (Chi)_2016.01.19.docx 立 法 會 發 展 事 務 委 員 會 二 零 一 六 年 施 政 報 告 及 施 政 綱 領 有 關 發 展 局 的 措 施 引 言 行 政 長 官 在 二 零 一 六 年 一 月 十 三 日 發 表 題 為 創 新 經 濟 改 善 民 生 促 進 和 諧 繁 榮 共 享 的 二 零 一 六 年 施 政 報 告 施 政 報 告 夾 附 施 政 綱 領, 臚 列 政 府 推 行 的 新 措 施 和

More information

女性减肥健身(四).doc

女性减肥健身(四).doc ...1...2...3...4...6...7...8...10... 11...14...16...17...23...25...26...28...30...30 I ...31 10...33...36...39...40...42...44...47...49...53...53 TOP10...55...58...61...64...65...66...68...69...72...73

More information

BIBLID 0254-4466(2001)19:1 pp. 249-276 19 1 90 6 ** * ** 88 I 2000 8 249 250 19 1 251 1873-1929 1900 1 1902 1 35 1900 1960 7-12 252 19 1 2 3 2 1900 1902 3 2000 129-197 253 4 5 6 4 1902 1962 103 5 Joseph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24.doc

Microsoft Word - 24.doc 水 陸 畢 陳 晚 明 飲 食 風 尚 初 探 蕭 慧 媛 桃 園 創 新 技 術 學 院 觀 光 與 休 閒 事 業 管 理 系 摘 要 飲 食 是 人 類 維 持 與 發 展 生 命 的 基 礎 之 一, 飲 食 風 尚 會 隨 著 社 會 地 位 物 質 條 件 以 及 人 為 因 素 轉 移, 不 同 階 層 的 飲 食 方 式, 往 往 標 誌 著 他 們 的 社 會 身 分, 甚 至 反

More information

審 核 二 O 一 一 至 一 二 年 度 開 支 預 算

審 核 二 O 一 一 至 一 二 年 度 開 支 預 算 財 務 委 員 會 審 核 二 O 一 一 至 一 二 開 支 預 算 管 制 人 員 的 答 覆 局 長 : 食 物 及 生 局 局 長 第 20 節 會 議 答 覆 編 號 問 題 編 號 委 員 姓 名 總 目 綱 領 S-FHB(H)01 S122 張 文 光 140 (2) 資 助 金.. 醫 院 管 理 局 S-FHB(H)02 S123 張 文 光 140 (2) 資 助 金.. 醫

More information

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

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 屏 東 教 育 大 學 學 報 - 人 文 社 會 類 第 四 十 期 2013 年 3 月 頁 61-88 永 遠 的 革 新 號 側 論 筆 匯 遺 漏 在 文 學 史 上 的 密 碼 及 其 重 要 性 陳 明 成 摘 要 由 於 歷 來 有 關 文 學 雜 誌 與 現 代 文 學 的 研 究 成 果 已 呈 豐 碩, 相 形 之 下, 對 於 栽 種 在 兩 者 之 中 的 革 新 號 筆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humanities journal of HsiouPing_21→20131015.docx

Microsoft Word - humanities journal of HsiouPing_21→20131015.docx 修 平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二 十 一 期 民 國 一 二 年 九 月 HSIUPING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OL.21, pp. 31-57 (September 2013) 31 * 論 王 小 波 時 代 三 部 曲 的 黑 色 幽 默 語 言 摘 要 在 八 0 年 代 後 期 的 大 陸 文 學 裡, 小 說 本 身

More information

國立桃園高中96學年度新生始業輔導新生手冊目錄

國立桃園高中96學年度新生始業輔導新生手冊目錄 彰 化 考 區 104 年 國 中 教 育 會 考 簡 章 簡 章 核 定 文 號 : 彰 化 縣 政 府 104 年 01 月 27 日 府 教 學 字 第 1040027611 號 函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2 月 9 日 彰 化 考 區 104 年 國 中 教 育 會 考 試 務 會 編 印 主 辦 學 校 : 國 立 鹿 港 高 級 中 學 地 址 :50546 彰 化 縣 鹿 港 鎮

More information

TWGHs S

TWGHs S TWGHs S C Gaw Memorial College 東 華 三 院 吳 祥 川 紀 念 中 學 Subject Selection S3 to S4 (2013 年 2 月 版 ) 中 三 升 中 四 選 科 手 冊 新 高 中 課 程 東 華 三 院 吳 祥 川 紀 念 中 學 升 學 及 擇 業 輔 導 處 P. 1 目 錄 選 科 導 言 P.3 升 學 路 徑 P.3 如 何 選

More information

Teaching kit_A4_part4.indd

Teaching kit_A4_part4.indd 4 ( 學 生 ) i. 認 識 專 題 研 習 甚 麽 是 專 題 研 習? 專 題 研 習 是 學 會 學 習 的 其 中 一 個 關 鍵 項 目 學 生 根 據 自 己 或 老 師 所 訂 立 的 主 題, 依 照 本 身 的 興 趣 和 能 力, 在 老 師 的 指 導 下, 擬 定 研 習 題 目, 設 定 探 討 的 策 略 和 方 法, 進 行 一 系 列 有 意 義 的 探 索 歷

More information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20080791010103 学 院 ( 系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专 业 古 代 文 学 专 业 方 向 明 清 文 学 论 文 题 目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20080791010103 学 院 ( 系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专 业 古 代 文 学 专 业 方 向 明 清 文 学 论 文 题 目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分 类 号 密 级 UDC 编 号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蝴 蝶 意 象 的 文 化 意 蕴 学 位 申 请 人 : 童 尚 兰 学 科 专 业 : 古 代 文 学 指 导 教 师 : 吴 昌 林 教 授 答 辩 委 员 会 主 席 : 答 辩 日 期 :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任 务 书 研 究 生 姓 名 童 尚 兰 学 号 20080791010103

More information

「香港中學文言文課程的設計與教學」單元設計範本

「香港中學文言文課程的設計與教學」單元設計範本 1. 2. 3. (1) (6) ( 21-52 ) (7) (12) (13) (16) (17) (20) (21) (24) (25) (31) (32) (58) 1 2 2007-2018 7 () 3 (1070) (1019-1086) 4 () () () () 5 () () 6 21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 ) 7 1. 2.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 文 學 所 ) 碩 士 論 文 論 文 題 目 ( 陳 千 武 小 說 活 著 回 來 及 其 相 關 事 例 研 究 ) 論 文 題 目 (Chen Chien Wu Return Alive And Some Research About It) 研 究 生 : 朱 妍 淩 指 導 教 授 : 林 葉 連 中 華 民 國 一 0 一 年 6 月 8 日 陳 千 武 小 說

More information

全唐诗28

全唐诗28 ... 1... 1... 1... 2... 2... 2... 3... 3... 4... 4... 4... 5... 5... 5... 5... 6... 6... 6... 6... 7... 7... 7... 7... 8... 8 I II... 8... 9... 9... 9...10...10...10...11...11...11...11...12...12...12...13...13...13...14...14...14...15...15...15...16...16...16...17...17

More information

穨學前教育課程指引.PDF

穨學前教育課程指引.PDF i 1 1.1 1 1.2 1 4 2.1 4 2.2 5 2.3 7 2.4 9 2.5 11 2.6 1 2 1 5 3.1 1 5 3.2 1 5 19 4.1 19 4.2 19 4.3 2 1 4.4 29 4.5 38 4.6 4 3 4.7 47 50 5.1 5 0 5.2 5 0 5.3 6 2 5.4 9 4 5.5 1 2 6 ( ) 1 2 7 ( ) 1 31 ( ) 1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Final Chi-Report _PlanD-KlnEast_V7_ES_.doc

Microsoft Word - Final Chi-Report _PlanD-KlnEast_V7_ES_.doc 九 龍 東 商 業 的 統 計 調 查 - 行 政 摘 要 - 2011 年 5 月 統 計 圖 行 政 摘 要...1 圖 I: 在 不 同 地 區 及 樓 宇 類 別 的 數 目 及 比 例...9 圖 II: 影 響 選 擇 地 點 的 因 素 的 重 要 程 度 對 比 就 現 時 所 在 地 點 各 項 因 素 的 滿 意 程 度...20 圖 III: 影 響 選 擇 樓 宇 的 因 素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 華 大 學 生 死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國 中 學 生 地 獄 觀 之 研 究 The Study on the Imagination of He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研 究 生 : 陳 欣 徳 指 導 教 授 : 蔡 明 昌 博 士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六 月 Keep Going 讓 我 們 直 接 點 吧, 這 篇 論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01036王振勳136.doc

Microsoft Word - 001036王振勳136.doc 朝 陽 人 文 社 會 學 刊 民 國 93 年,2(1),1-36 櫟 社 詩 人 的 社 會 意 識 與 女 性 態 度 之 研 究 王 振 勳 朝 陽 科 技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摘 要 櫟 社 是 台 灣 日 治 時 期 由 中 部 詩 人 所 組 成 的 詩 社, 藉 以 彼 此 透 過 擊 缽 酬 吟 增 益 感 情, 豐 富 個 人 生 活 與 提 升 文 采, 初 期 成

More information

中医疗法(下).doc

中医疗法(下).doc ( 20 010010) 787 1092 1/32 498.50 4 980 2004 9 1 2004 9 1 1 1 000 ISBN 7-204-05940-9/R 019 1880.00 ( 20.00 ) ...1...2...3...4...13...15...17...17...24...25...26...26...28...28...29...31...31...33...33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8_76-93_¦ó³B¬O¡§Âk¡¨®a¡H.doc

Microsoft Word - 08_76-93_¦ó³B¬O¡§Âk¡¨®a¡H.doc 臺 灣 圖 書 館 管 理 季 刊 第 二 卷 第 三 期 / 95 年 7 月 何 處 是 歸 家?: 台 灣 俗 語 中 女 有 所 歸 的 女 性 養 成 模 式 與 文 化 反 映 初 探 The Ending of the Traditional Women: A Study about Nyu You Suo Gui the Female s Education Pattern and

More information

2014 6 No. 6 2014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195 Sum No. 195 610064 K26 A 1006-0766 2014 06-0031-13 1 20 2 3 4 1971 1 7 2004 171 2 2006 44 3 1994 6-9 31-36 4 1 51 336-337 31 195

More information

眼病防治

眼病防治 ( 20 010010) 787 1092 1/32 498.50 4 980 2004 9 1 2004 9 1 1 1 000 ISBN 7-204-05940-9/R 019 1880.00 ( 20.00 ) ...1...1...2...3...5...5...6...7...9... 11...13...14...15...17...18...19...20...21 I II...21...22...23...24...25...27...27...28...29...30...31...33...33...34...36...38...39...40...41...42...43...45

More information

中国南北特色风味名菜 _八)

中国南北特色风味名菜 _八) ( 20 010010) 7871092 1/32 356.25 4 760 2004 8 1 2004 8 1 11 000 ISBN 7-204-05943-3/Z102 1026.00 ( 18.00 ) ...1...2...2...4...6...7...8...9... 10... 11... 12... 13... 13... 14... 15... 17... 18... 19...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II I Abstract Abstract This thesis mainly approaches Wu Wengying s ci poetry through his different class artistic style, and make a subject comment on the controversy of whether its has modernist element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6劉懿瑾.doc

Microsoft Word - 06劉懿瑾.doc 環 境 與 藝 術 學 刊 第 7 期, 第 123~150 頁,2009 年 6 月 Journal of Environment & Art, NO.7, pp. 123~150, Jun.2009 客 家 聚 落 中 心 四 方 的 神 聖 空 間 性 以 苗 栗 公 館 石 圍 墻 庄 為 例 The Sacred Spatiality of Center-Around of a Hakka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Rebuilding The Golden Town Everyday Life and Space at Jin-gua-shi 1897-1987.. ABSTRACT Rebuilding The Golden Town Everyday Life and Space at Jin-gua-shi ABSTRACT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of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 Managing Traditional Temples A Case Study of Representative Temples in CHIA-YI i Abstract This research used the methodology of field study historical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

More information

01何寄澎.doc

01何寄澎.doc 1 * ** * ** 2003 11 1-36 Imitation and the 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anon: Lu Chi s Nigushi Ho Chi-p e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su Ming-ch

More information

Preface to Du Fu s Poetry Chen Mei-Chu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Scholars of all the

Preface to Du Fu s Poetry Chen Mei-Chu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Scholars of all the 2007 12 183-210 The Chényù-Dùncuò (Profound and Forceful) Theory in Zhan-Tai Wu s 183 Preface to Du Fu s Poetry Chen Mei-Chu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ore information

天 主 教 輔 仁 大 學 社 會 學 系 學 士 論 文 小 別 勝 新 婚? 久 別 要 離 婚? 影 響 遠 距 家 庭 婚 姻 感 情 因 素 之 探 討 Separate marital relations are getting better or getting worse? -Exp

天 主 教 輔 仁 大 學 社 會 學 系 學 士 論 文 小 別 勝 新 婚? 久 別 要 離 婚? 影 響 遠 距 家 庭 婚 姻 感 情 因 素 之 探 討 Separate marital relations are getting better or getting worse? -Exp 天 主 教 輔 仁 大 學 社 會 學 系 學 士 論 文 小 別 勝 新 婚? 久 別 要 離 婚? 影 響 遠 距 家 庭 婚 姻 感 情 因 素 之 探 討 Separate marital relations are getting better or getting worse? -Explore the impact of emotional factors couples do not

More information

從電影看黑澤明的心路歷程

從電影看黑澤明的心路歷程 (2006/7) 25326 5 253 1 1 254 2 3 4 5 6 1919 1979 1989 7 1950 1952 1954 1961 1951 12 25 2 ( 1994 ) 199 3 4 5 6 7 9-95 255 1954 1 48 1980 1990 63 1952 Sight & Sound 2002 1998 8 9 10 踪 1965 1990 踪 11 8 9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7-3.doc

Microsoft Word - 7-3.doc 逢 甲 人 文 社 會 學 報 第 7 期 第 39-64 頁 2003 年 11 月 逢 甲 大 學 人 文 社 會 學 院 元 儒 郝 經 的 有 用 之 學 * 馬 行 誼 摘 要 這 篇 論 文 旨 在 討 論 元 儒 郝 經 的 學 術 核 心 - 有 用 之 學 郝 經 是 元 初 一 位 重 要 的 思 想 家 政 治 家, 歷 代 學 者 對 其 學 術 內 涵 的 論 述, 各 執

More information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国 语 大 学 毕 业 之 后, 于 2010 年 3 月 再 次 进 入 上 外, 非 常 有 幸 成 为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的 研 究 生 回 顾 三 年 以 来 的 学 习 和 生 活, 顿 时 感 觉 这 段 时 间 也 精 英 汉 语 和 新 实 用 汉 语 课 本 的 对 比 研 究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Jing Ying Chinese and The New Practical Chinese Textbook 专 业 : 届 别 : 姓 名 : 导 师 :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2013 届 王 泉 玲 杨 金 华 1 致 谢 本 人 自 2008 年 6 月 从 上 海 外

More information

The Belief in Monk Ji-Gong and His Temples in South Taiwan Chang Chung-Liang Lecturer,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Tainan Woman s College of Arts Techno

The Belief in Monk Ji-Gong and His Temples in South Taiwan Chang Chung-Liang Lecturer,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Tainan Woman s College of Arts Techno 2006 6 211 238 211 The Belief in Monk Ji-Gong and His Temples in South Taiwan Chang Chung-Liang Lecturer,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Tainan Woman s College of Arts Technology Abstract The belief in Ji-Gong

More information

第 2 頁 (a) 擔 任 機 場 擴 建 統 籌 辦 總 監 的 首 席 政 府 工 程 師 職 位 第 3 點 ) ; (b) 擔 任 ( 機 場 擴 建 統 籌 辦 ) 的 首 長 級 丙 級 政 務 官 職 位 ; 以 及 (c) 擔 任 總 助 理 ( 機 場 擴 建 統 籌 辦 ) 的

第 2 頁 (a) 擔 任 機 場 擴 建 統 籌 辦 總 監 的 首 席 政 府 工 程 師 職 位 第 3 點 ) ; (b) 擔 任 ( 機 場 擴 建 統 籌 辦 ) 的 首 長 級 丙 級 政 務 官 職 位 ; 以 及 (c) 擔 任 總 助 理 ( 機 場 擴 建 統 籌 辦 ) 的 財 務 委 員 會 人 事 編 制 小 組 委 員 會 討 論 文 件 2015 年 11 月 4 日 總 目 158- 政 府 總 部 : 運 輸 及 房 屋 局 ( 運 輸 科 ) 分 目 000 運 作 開 支 請 各 委 員 向 財 務 委 員 會 提 出 下 述 建 議, 即 由 財 務 委 員 會 批 准 當 日 起, 在 運 輸 及 房 屋 局 運 輸 科 機 場 擴 建 工 程 統

More information

096STUT DOC

096STUT DOC i YouTube was established in 2005 until now only more than 3 years. Although it was established just more than 3 years, it has already become the one of multitudinous video shares website that most people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根 据 澳 门 特 别 行 政 区 第 11/1999 号 法 律 第 三 条 规 定, 审 计 长 执 行 其 职 责, 已 经 对 财 政 局 提 交 的 2011 年 度 澳 门 特 别 行 政 区 总 帐 目 ( 总 帐 目 ) 进 行 了 审 计 与 2010 年 度 相 同, 本 年 度 的 总 帐 目 由 政 府 一 般 综 合 帐 目 及 特 定 机 构 汇 总 帐 目, 两

More information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南華大學數位論文 II III IV V VI VII 28 29 30 31 32 33 1 1 2 2 3 4 3 4 0 5 5 6 6 7 2005 8 9 10 11 7 (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8 38 39 40 41 42 9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apl/9/

More information

cgn

cgn 3654 ( 571 ) 88(4) 2014 3 31 10766 10778 2014 3 31 ( ) 2 21 ( ) 2014 3 31 10768 10778 6 9 1. ( ) 2. 3. 4. 5. 2014 6 3 ( ) 10768 10778 ( ) 2014 3 31 ( 622 ) 11 80 2014 3 31 2014 6 3 10 8 2014 3 31 ( ) 2014

More information

A-錢穆宗教觀-171

A-錢穆宗教觀-171 台 南 應 用 科 大 學 報 第 32 期 人 文 管 理 類 頁 171-186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10 月 錢 穆 宗 教 觀 析 論 以 文 化 與 教 育 為 觀 察 核 心 梁 淑 芳 國 立 體 育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助 理 教 授 摘 要 國 學 大 師 錢 穆, 可 謂 一 代 通 儒 本 文 以 其 文 化 與 教 育 為 主, 輔 以 錢 穆 的 其 餘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03許建崑.doc

Microsoft Word - 03許建崑.doc 東 海 中 文 學 報 第 26 期 頁 63-87 東 海 大 學 中 文 系 2013 年 12 月 曹 學 佺 湘 西 紀 行 的 探 究 許 建 崑 提 要 天 啟 二 年 (1622) 曹 學 佺 授 命 為 廣 西 布 政 使 司 右 參 議, 次 年 四 月 十 二 日 出 發, 自 福 建 福 州 啟 程, 取 道 江 西 廣 東, 再 到 廣 西 桂 林 七 月 四 日 抵 達 公

More information

10 Subjective Reality: Analyzing the Writing of Taiwan Writers in the Modernism Generation on the Chinese Civil War Huang Chi-Feng Assistant Professor

10 Subjective Reality: Analyzing the Writing of Taiwan Writers in the Modernism Generation on the Chinese Civil War Huang Chi-Feng Assistant Professor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九期 2014 年 10 月 頁9-49 國立台灣文學館 主觀的真實 論台灣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的國共內戰書寫 黃啟峰 亞東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摘要 本論文以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作品中的 戰爭想像與恐怖書寫 為主 題 討論該時代作家如何面對上一代不願面對的 戰爭創傷 議題 並進一步 透過 主觀的真實 面相 去勾勒人在戰爭現場或戰時體制下的情貌與選擇 討論的文本包含白先勇 李渝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55BA44AA5D8A6B8AABABDD7A4E5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55BA44AA5D8A6B8AABABDD7A4E52E646F63>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客 家 社 會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客 家 聚 落 之 產 業 地 景 與 記 憶 變 遷 : 以 大 湖 草 莓 為 例 指 導 教 授 : 張 翰 璧 博 士 研 究 生 : 劉 憶 萱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六 月 客 家 聚 落 之 產 業 地 景 與 記 憶 變 遷 : 以 大 湖 草 莓 為 例 摘 要 集 體 記 憶 是 一 種 社

More information

中医疗法(上).doc

中医疗法(上).doc ( 20 010010) 787 1092 1/32 498.50 4 980 2004 9 1 2004 9 1 1 1 000 ISBN 7-204-05940-9/R 019 1880.00 ( 20.00 ) ...1...1...1...2...4...5...7...13...15...17...18...19...21...23...24...24...26...26...27 I ...28...29...30...30...31...32...33...34...35...36...37...39...40...41...42...43...43...45...46...47...47...48

More information

香 港 舞 蹈 總 會    北 京 舞 蹈 學 院

香 港 舞 蹈 總 會    北 京 舞 蹈 學 院 報 名 規 則 : I. 保 送 教 師 資 格 : 香 港 舞 蹈 總 會 主 辦 二 零 一 六 年 秋 季 趣 學 堂 幼 兒 舞 蹈 課 程 評 核 報 名 及 規 則 ( 請 於 報 名 前 詳 細 閱 讀 整 份 文 件 ) 學 生 必 須 由 認 可 教 師 保 送 參 加 評 核, 而 以 下 為 認 可 教 師 的 資 格 : i. 持 有 由 香 港 舞 蹈 總 會 頒 發 之

More information

嗅覺、習氣與衛生政體:三0年代的中國的都市空間與身體消費

嗅覺、習氣與衛生政體:三0年代的中國的都市空間與身體消費 此 篇 文 章 僅 提 供 2006 年 台 灣 社 會 學 會 年 會 會 議 使 用, 若 需 引 用 請 徵 得 作 者 的 同 意 嗅 覺 ( 氣 味 ) 習 氣 與 衛 生 政 體 : 三 0 年 代 的 上 海 的 都 市 空 間 與 身 體 消 費 Smell, Habitus and Hygienic Regime ---Urban Space and Bodily Consumption

More information

一、

一、 ... 1...24...58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i. ii. iii. iv.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 9 - xi. - 10 - - 11 - -12- -13- -14- -15- C. @ -16- @ -17- -18- -19- -20- -21- -22-

More information

婴幼儿护理(四).doc

婴幼儿护理(四).doc I...1 &...6...10 5...15...18...21...25...27...29...33...37...38...39 9...40...48...53...57...57 3...58 II...60...61...62...67...70...71...71...72...75...79...80...81...85...86...87...88 20...89...93...94...96...98...99

More information

(As at 28

(As at 28 内 地 与 香 港 关 于 建 立 更 紧 密 经 贸 关 系 的 安 排 ( 安 排 ) 常 见 问 答 个 别 行 业 : 法 律 服 务 法 律 服 务 ( 18) I 受 聘 于 内 地 律 师 事 务 所 1 II 律 师 事 务 所 联 营 组 织 2 III 香 港 律 师 事 务 所 驻 内 地 代 表 机 构 ( 代 表 处 ) 4 I V 最 低 居 留 条 件 6 V 律 师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中三選科指南 2014 subject

Microsoft Word - 中三選科指南 2014 subject 必 修 科 目 簡 介 < < < 1. 中 文 > > > 本 科 的 公 開 評 核 以 課 程 發 展 議 會 與 香 港 考 試 及 評 核 局 聯 合 編 訂 的 中 國 語 文 科 課 程 及 評 估 指 引 ( 中 四 至 中 六 ) 為 根 據 目 標 本 科 主 要 評 核 考 生 : (1) 讀 寫 聽 說 能 力 思 維 能 力 審 美 能 力 和 自 學 能 力 ; (2)

More information

094THU DOC

094THU DOC 1 Tunghai University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AdvisorProfessor Lee Li-shin Research into Tang Dynasty Poetry about Amusement Activities AuthorChen Cheng-ping July 3,2006 2 3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EDB Panel Paper 2016 (Chi)_finalr

Microsoft Word - EDB Panel Paper 2016 (Chi)_finalr 2016 年 1 月 15 日 會 議 討 論 文 件 立 法 會 教 育 事 務 委 員 會 2016 年 施 政 報 告 教 育 局 的 政 策 措 施 行 政 長 官 在 2016 年 1 月 13 日 發 表 其 2016 年 施 政 報 告 本 文 件 旨 在 闡 述 施 政 報 告 中 有 關 教 育 事 務 的 主 要 措 施 2. 培 育 人 才 始 於 教 育 在 教 育 政 策

More information

Adobe Photoshop PDF

Adobe Photoshop PDF i ii iii 1 2 3 4 5 6 7 8 9 10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16000 12000 8000 4000 8,592 6,860 9,368 7,703 8,472 10,510 9,422 12,299 10,493 13,944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