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苑鐸聲 讓 華語熱 乘風而起 何福田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任 前言 是感動 溫暖 愉快 而大陸是 難過 之 意 台灣說 水準 大陸說 水平 對 華語熱 與 華文熱 之間存有若干 的模糊空間 兩者不完全相同 有的人會說 華語 但看不懂 華文 這種情況華人 與非華人都有 有的人能看懂 華文 但不 大

Size: px
Start display at page:

Download "師苑鐸聲 讓 華語熱 乘風而起 何福田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任 前言 是感動 溫暖 愉快 而大陸是 難過 之 意 台灣說 水準 大陸說 水平 對 華語熱 與 華文熱 之間存有若干 的模糊空間 兩者不完全相同 有的人會說 華語 但看不懂 華文 這種情況華人 與非華人都有 有的人能看懂 華文 但不 大"

Transcription

1

2 師苑鐸聲 讓 華語熱 乘風而起 何福田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任 前言 是感動 溫暖 愉快 而大陸是 難過 之 意 台灣說 水準 大陸說 水平 對 華語熱 與 華文熱 之間存有若干 的模糊空間 兩者不完全相同 有的人會說 華語 但看不懂 華文 這種情況華人 與非華人都有 有的人能看懂 華文 但不 大會說 甚至不會說 華語 這種情況華 人也有 但為數較少 非華人也有 但相對 而言 為數較多 現在 華文華語因故在世 界許多地方形成學習熱潮 其 故 安在 此 熱 能否成為 氣旋 讓華語與華人 乘風而起 夢初醒 加強子女對華語 華文的學習 而 本文有三個專用名詞必須先予界定 非華人世界的有識之士則有如 春江水暖鴨 第一 華人 泛指與中華民族有血緣關 先知 般地注意到華語文的熱潮 何以會形 於外文的翻譯如soft ware 台灣說軟體 大陸 說軟件 似此差異 不勝枚舉 為什麼會 華語熱 華語 華文本來只在華人世界流通使 用 甚至除了中國大陸與台灣以外 已有逐 漸式微之勢 非華人世界對華語 華文本無 多大興趣 但近年來 海外華人世界有如大 係而且自己或其家長認同此種關係者 對於 成這股華語文熱潮呢 一言以蔽之 華人嶄 華人 究應以何種條件為取捨標準 言人 露頭角 人殊 茲不贅述 起先是台灣的 經濟奇蹟 及其所帶動 第二 華文 係指漢文而言 中華民族 的各種成就 繼而散居在各地的華人菁英在 歷經五千年 其間融和了許多種族 有的也 各行各界有令人側目的表現 近來則有中國 有自己的文字 即以現在的漢 滿 蒙 大陸的崛起 有如睡獅初醒 回 藏五大族群亦各擁有自己的文字 而現 台灣 經濟奇蹟 的具體表現是在經濟 在所謂的華文僅指漢文而已 華文中的文體 繁榮上 可是它的根源卻在義務教育的普及 很多 最明顯的是古文與白話文 其他如甲 今天我們各級各類學校的蓬勃發展 也許有 骨文 金文 大小篆 隸書 楷書 行書 人會以為那是拜經濟繁榮之賜 但事實恰恰 草書等等則不論矣 至若駢文 詩詞 歌賦 相反 稍有年歲的人都還記得 政府於民國 等等亦非各國所認知的華文主調 現在的 三十八年遷台後 是咬緊牙關苦撐六年義務 華語熱 所涉及的 華文 以白話文為 教育的 當時可說是想盡辦法也要普及義務 主 且以簡化字為多 教育 所以才會出現 三對等辦學 的政 第三 華語 以中國大陸所使用的 普 策 好像是省政府 縣市政府與家長各負擔 通話 與台灣地區所使用的 國語 為原 三分之一的經費 共同把學校 教室 蓋起 則 兩者本為一物 但兩岸相隔五十年後 來 絕對不是有錢之後再辦教育 若以台灣 發現有些字的發音改變了 如台灣說 企 經驗而言 絕對是先有義務教育的普及才有 第四聲 業 大陸說 企 第三聲 業 社會經濟的繁榮 真正出現 經濟奇蹟 也 有些詞句的意義不同了 如台灣說 窩心 是在六年義務教育從民國五十七年延長為九 研習資訊 1

3 師苑鐸聲 年國民教育之後的十幾二十年後的事情 2 敵 中國大陸現在成為各國爭相投資的對 中國大陸地廣人多 由於山川河嶽的隔 象 為什麼早不來 晚不來 偏在這個時候 絕 方言 種類之多 至少可以千計 倖 來 當然原因不只一種 像她採取開放政策 其有秦始皇的 書同文 車同軌 用相同 應該也是主因之一 但如果她的基本人力素 的文字來維繫國家的完整性 中國歷代在不 質不足以因應那麼多的建設需求 許多產業 同地方建都 官話 未必相同 官民溝通 是發展不起來的 近若干年來 中國大陸的 常需第三人翻譯 因為老百姓不識字 只會 教育發展絕對不會落後於各項建設的發展 講方言 現在大陸十三 四億人口所用的 這是值得我們用心觀察的地方 普通話 其實是在中華民國推翻滿清政 為什麼會有 華語熱 表面上是因為 府之後 經票決所定的 國語 也就是 台灣與大陸逐漸成為大經濟實體 實質上是 北京話 這是中華民族靠普及義務教育 因為海峽兩岸都致力於教育的普及 快速提 第一次讓全國人民具有運用同一種語言能力 升人力素質所致 的時刻 它一定會產生不同凡響的作用 會 推廣華語文的意義 不會也是當前 華語熱 的原因之一 依 華語熱 的現況來看 這股熱潮 誰都希望自己最熟悉的語文成為人類共 仍以散居世界各地的華人學華語為主 外國 通的語文 這樣就可以用一種語文跟許多不 人學華語的人數畢竟還少 雖然如此 華語 同種族的人溝通 形同以一當百 其利之 本身已是世上最多人的母語 縱然在十三 大 無人不知 四億的華人中 漢 滿 蒙 回 藏等各族 英國從十八世紀開始藉其海上霸權 到 群皆有其各自的母語及文字 甚至連人數最 處殖民 到處推動英語 剛好繼之而起的美 多的漢族也有許多不同的語言文字 但現在 國也用英語 遂藉其經濟優勢與強大政軍力 運用於海峽兩岸的 國語 或 普通話 量 使英語幾乎成為世界語 由於義務教育普及的結果 已經形成共同的 誰能算得出英美兩國獲利多少 就連我 語言 甚至成為許多年輕一代的母語 依此 們的學術論文 哪怕是內容相同 只要是用 情勢 只要順其自然 華語就會成為世上最 英文發表的就比較 吃香 多人用的語言 如果兩岸政府順水推舟 藉 現在世界各地正掀起 華語熱 此 力使力 華語先成為世界熱門語言指日可待 熱 能否成其氣候 抑或一下子就隨風而 華語 極具優越性 它是中華文化中 逝 或能否像英語持續兩 三百年而不衰 的精華 它是經過千錘百鍊 像滾雪球式的 答案就是現在與此後的華人有許多事要做 汰蕪存菁所留下來的精品 不僅語詞豐富 英語本為極少數人的母語 而今竟能成 應有盡有 而且文體多樣 各領風騷 文藝 為世人最重視的語言 很明顯的是藉英 美 同體 美不勝收 將之推荐給其他民族 可 兩國的政治 軍事與經濟力量的推波助瀾 以豐富其文化 增添其文明 且王道本質的 英語文本身當然也有其文化優勢 全憑武力 中華文化是尊王道 非霸道的 是濟弱扶 霸權盍克臻此 否則十三世紀的元朝 武力 傾 不滅人國族的 持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思 橫掃歐亞 蒙文 蒙語豈不成為世界顯學 想 故能近悅遠來 所以我們推廣華語文是 但英語文的文化優勢 究竟難與中華文化匹 利人利己的事 研習資訊

4 師苑鐸聲 加溫 華語熱 方法之我見 許多老師已具有指導非華裔人士學習華語文 1.運用科際整合的理念與技術 讓 華 語熱 加溫 甚至延伸到在海外推動華語文 台灣的新移民 外籍新娘 配偶及其子女 教育工作 必須運用科際整合的理念與技 術 這項工作不只是華語文教師的工作 也 不只是 漢學運動 它所牽涉的層面很 廣 所以是一種科際間共同合作的工作 欲 使世人重視華語文 進而學習華語文 以大 陸現況來看 挾經貿優勢來推動 固為便捷 之道 然以英美兩國成功推動英語之經驗觀 之 在經貿優勢的背後 一定要有政治 軍 的寶貴經驗 他們就是新移民的老師 現在 人數已超過原住民 故其教師已有幾萬人 他 她 們累積了不少指導東南亞各國女士 及其所生子女學習華語文的經驗 在培訓華 語文師資時 讓其現身說法 無形中成為一 種極為有用的助力 又近若干年來 由於師 資培育制度的改變 台灣有近百個 教育學 程 在各校 師資培育中心 中培育中小學 暨幼稚園教師 在顯著的 少子化現象 下 事 文教 外交 傳媒 科技等等做為支撐 師資過剩情況極為嚴重 這批 候用教師 的後續力量 甚至連民生日用都可以巧妙要 雖然未必人人都可通過 華語教學能力認證 求 使外國人的各種產品銷售給華人時 都 測驗 但他們一旦獲得教職 幾乎人人皆 要注意到華語文的運用 一旦喚起華人的覺 可在國民小學擔任班級導師 從而順理成章 醒 無論什麼情況都可藉機推動華語文 地在我們國內任教 國語 其資格無庸置 華語熱 就可加溫 疑 難道反而不能教外國人說 國語 只 2.採取語文並重暨語文一體的策略 在 推展華語的同時 應該巧妙地加入中華文化 要善用以上兩類教師 一樣有助於 華語熱 的精髓 唯有語文並重 語文一體 語言才 有生命 才能持續綿延 中華文化的精髓能 5.規劃周全的配套措施 現在海外各地 已有三 四千所現成的僑校 最近在大陸的 用文字表達者如文 詞 詩 歌等等 兼含 支持下 又在四 五十個國家中設置了一 音 聲 色與意境 一定可以引人入勝而使 兩百所 孔子學院 兩岸的政府透過各自 華語熱 加溫 的管道 多加輔導 支持與補助 必能發揮 3.培育大量的 快速可用的華語文師 資 台海兩岸政府都應該以華人的千秋大業 極大的作用 同時在各國的各級學校中 鼓 著想 各以公費儘速培育百萬雄 師 分 可行之路 當然 兩岸政府主動研發並提供 赴海外協助各國培訓外國人成為華語文師 適合的教材是向外推動華語文教育的必要措 資 華人的 百萬雄師 應以培訓更多的外 施 教材內容宜針對不同對象加以編纂 對 國華語文師資為任務 成為推動華語文教育 初學者最關緊要 比方能否引發興趣與持續 的種子之種子 就像在各國之 孔子學院 學習 應注意初學者的年齡 學經歷等要 中傳播華語文 或在各大學中與中學裏擔任 項 宜因人而異 依其需要 未可皆以 小 華文教師 只要別人有需要 我們就能供給 貓叫 小狗跳 之童言童語開其端 總之 合格的師資 這樣就能有效推展華語文教 任何 運動 都需要有完整的配套與雄厚的 育 就能為 華語熱 加溫 經濟後盾 更需要有計畫 實踐與考評 完 4.善用台灣充沛的現成師資 當前台灣 的國民中小學 尤其是國民小學 中恰巧有 整的配套措施不僅能使 華語熱 加溫 更 的加溫工程 勵 合作或補助其開設中文課程 也是一條 是令其乘風而起翱翔天際的保障 研習資訊 3

5 師苑鐸聲 結語 世界各地掀起 華語熱 是全體華人的 榮耀 華人在現階段只要能讓華語文成為世 人所重視的語文就算盡到責任 暫且不去談 論是否能如英美建立 英語帝國 我以為有三件事攸關 華語熱 能否乘 風而起 第一 華人 尤其是兩岸與各地的華人 菁英們 是否有意願要讓 華語熱 乘風而 4 研習資訊 起 如果意願甚強 接著才能談該做什麼與 該怎麼做 如果沒有意願 華語熱 比較 可能消失 比較不可能自己乘風而起 第二 用夷教夷才有成功的希望 華人 師資直接去教外國人或其兒童講華語並非良 策 作為外國人的華語文師資之老師才是正 途 三 台海兩岸合作推動各地的華語文教 育 可以加速此一理想的實現 因為台海兩 岸現在各具優長 合則兩利至為明顯

6 專 論 兩岸私立 校教育政策發展的比較 施明發 銘傳大 教育研究所 師 培育 心助理教授 ㆒ 前言 我國私立學校的發展至為迅速 從民國 39年的25校增長到現今已經超過500校 不含 幼稚園 私立學校學生數占各級學校學生 一 清領時期 1683至1895年 台灣私立學校教育的發展 始自清領時 期的民間義學 中國傳統文化素來重視教育 孔子授徒講學論道 首開私人講學之風 孔 子之後 私人講學及興學之風持續發展 朝 總人數的比例 民國39學年是1.1% 民國94 廷與民間均以善行義舉的觀點 看待私立學 學年已經增長到31% 其中就讀大學 專科 校 形成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 台灣於清領 學校 職業學校學生人數中 有73%的大學 時期的212年期間 分散各地的書館 書院 生 61%的職校學生 90%的專科生就讀於私 書房 私塾 義學及學田制度都是台灣私立 立學校 教育部 由此可 學校教育的濫觴 見 政府把大部份職業教育 高等教育的責 任交由私立學校負責 明朝末年西方傳教士開始到中國傳教 外國教會基於傳教的使命感 開始設立學校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中國大陸 文革十 用以傳播教義 在大陸 1842年至1877年基 年動亂結束後 大陸採取改革開放政策 20 督教在華學校已有350所 學生5,975人 虞 餘年來私人力量舉辦的民辦學校也如雨後春 云國 在台灣 1876年英國 筍般的蓬勃發展 以1996年與2004年這9年的 長老教會馬雅各醫生 Dr. James Maxwell) 學生人數作比較 民辦學校學生數成長的倍 創辦台南神學校 台南神學院 2007 加 數是幼稚園3.48倍 小學6.09倍 初中9.66 拿大馬偕醫生於1882年創立淡水牛津學堂 倍 普通高中19.1倍 職業高中7.86倍 普通 Oxford College 1884年創辦淡水婦女學 堂 這是台灣清領時期教育的大事 這些洋 高等學校114.5倍 其中普通高等學校 大學 及專科 1996年只有21校 12,100人 2004 學堂的課程 教材與教學都與儒家思想為中 年已經增加到228校 139萬人 占普通高等 心的台灣傳統民間教育不同 為台灣教育注 教育比例達到10.47% 吳華 入新血 當時教會學校帶有濃厚宗教色彩 台灣私立學校教育的地位已經是無可忽 但是滿清朝廷積弱 對教會學校並無管理措 視 中國大陸民辦教育的地位也正在逐漸加 施 溫 本文以台灣地區與中國大陸地區私立學 二 日治時期 1895年至1945年 校教育政策發展進行比較 以了解兩岸在私 依據日本據台後11年 也就是1906年的 立學校政策發展之異同 從比較分析中增進 統計資料 當時登記有案的私立學校共13 對兩岸教育的認識 並探尋彼此可供借鑑之 校 依管轄機關分 計有台北廳7校 台中廳 處 1校 台南廳5校 其中外國人設立者有6校 佐藤源治 再依1940年的統 ㆓ 台灣私立 校教育政策的 演進 計 私立學校有24校 學生數是4,899人 專 任教師331人 24所學校中 屬於高等教育階 研習資訊 5

7 專 論 段的有台北女子高等學院 台中商業專修學 年之久 台南神學院 2007 校 台南家政女學院等校 其餘屬於中等教 三 國民政府時期 育 職業教育 補習教育 女子教育者居多 投降前2年 台灣的私立學校數量仍然是24 校 其中初中4校 女子高中2校 實業學校 陸時期的規章 以私立學校而言 主要規章 2校 實業補習學校4校 佐藤源治 1998 就是民國18年公布的 私立學校規程 這 131 至於民間書房 書院 的數量則隨 著公立學校的普及而日漸式微 1898年有書 是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第一部輔導私立學校 房1,707所 學生數29,941人 1942年實施6 體設立之學校為私立學校 外國人設立之學 年義務教育的前1年 書房數量已降為7校 校亦為私立學校 私立學校之開辦變更及停 學生數300人 李園會 辦 須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之核准 又規定 的法令 此規程共5章38條 明定私人或團 日本據台50年期間 發布有關私立學校 私立學校不得以宗教科目為必修科及在課內 教育的法規計有 1898年的 私立學校設置 作宗教宣傳 此項命令 使所有教會學 及廢止規則 1898年的 書房義塾規程 校 完全納入中國教育正軌之內 張正 1905年的 私立學校規則 1922年的 私 立學校規則 李園會 2005 藩 民國43年9月此規程第4 這些法規所呈現的主要管理方針有如下 各點 李園會 2005 次修正 全部條文共29條 是這段期間政府 辦理私立學校的基本規範 除了 私立學校規程 之外 政府為了 1.各學校需訂定學則 管理私立學校 在這一段時期陸續由台灣省 2.學校設立者及教師資格需符合資格 政府教育廳於民國45年訂頒 台灣省私立中 3.教學不得違反教育目標 等學校輔導辦法 民國61年8月10日由行 4.違反者的懲戒措施 政院令頒暫緩接受私立學校籌設之申請 民 5.民間書房需設置日語 算數等科目 使用政府編輯的漢文教科書 國62年由教育部頒定 輔導各級私立學校校 6.私人設立初中以上學校時 要成立擁 有一定的資產 設備及資金的財團法 員保險等有關事項 人 6 1.輔導立案時期 1945年至1973年 1945年國民政府統治台灣之後 台灣教 育的管理在法令上 完全承接國民政府在大 李園會 年日本戰敗 務改進要點 規定財團法人 評鑑 教職 這段期間教育界要求政府重視私立學校 問題的呼聲日益高漲 第4次全國教育會議 7.各種學校規章比照同等級公立學校的 規定 於民國51年2月14日至17日在台北市召開 年實施義務教育後 廢止民間的 書房教育 切實輔導私立學校案 要求政府對私校 1934年日本政府修正 私立學校規 則 對於私校加強管理 要求教師校長 私校招生等問題提出改進辦法 請撤銷私 的任免 需經監督官廳的認可 李園會 灣省政府教育廳於私立學校規程外 令各私 年太平洋戰爭爆發 日本政府 對私立學校管理日趨嚴格 要求學校任用日 立學校辦理財團法人登記 第三案為大專教 本人為校長 台南神學院為此停辦學校達8 私立學校管理的相對意見 教育部 1962 研習資訊 有關私立學校問題的提案就有3個 分別為 董事會不健全 私校經費困難 教師福利 立學校辦理財團法人登記命令案 反對台 職員參加公保案 前兩案分別反映當時對於

8 專 論 第5次全國教育會議於民國59年8月召 2 條文架構包括總則 設立 董事 開 通過3項有關私立學校的提案 其中 會 財團法人 獎勵與補助 私立學校教職員應比照公立學校教職員 准 監督 停辦與解散等 控的觀點 予參加公教人員保險 及 確立私立學校政 3 設校範圍以高級中等教育 高等 策 兩案為第4次全國教育會議的老調重 教育階段學校為主 不鼓勵國民 彈 惟李振雲提案建議 請政府迅速頒行 教育階段學校的申設 私立學校法 以為私立學校之興辦 管理 4 不得設立分校 不得有宗教課程 監督與獎懲之準繩 最有新意 教育部 5 需設立董事會並辦理財團法人登 1970 記 2.立法管理時期 1974年起 由於私立學校校數不斷增加 加上經濟 6 招生 收費 學籍需由政府核准 社會情勢變遷 私立學校所發生之問題及困 7 政府有減班 停招及撤銷立案之 遵照課程標準進行教育 難亦漸增多 已非行政命令層次的 私立學 權 校規程 所能因應 再者私立學校輔導與管 8 政府有獎勵與補助之責任 理應該立法的呼聲不斷高漲 又以第5次全 為了配合社會及教育發展的需要 20多 國教育會議已作成決議 教育部遂於民國63 年來 私立學校法 進行多次修正 民國73 年2月經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 私立學校 年修正內容主要是允許專科以上學校得設立 法 草案 教育部所持的立法依據為 一是 分校 宗教院系得開設宗教課程 放寬董事 憲法 第162條規定 全國公私立之教 會對重要事項通過人數之規定 民國80年12 育文化機關 依法律受國家之監督 二是 月修正公布第55條 明訂有關私立學校教職 憲法 第167條第一款明定 國家對於 員工退休 撫恤 資遣事宜 這一次的修 左列事業或個人 予以獎勵或補助 一 國 正 一舉解決了私立學校教育人員陳情多年 內私人經營之教育事業成績優良者 根據 的問題 也顯示政府從輔導與監督兩方面導 這兩條憲法條文 政府對於私立學校負有獎 正私立學校辦學方向的決心 在行政措施方 勵補助暨監督管理之雙重責任 整部私立學 面 民國74年4月開放大專部份類科之籌 校法的架構也是圍繞在這兩個對立的原則之 設 民國80年9月公布新設私立學校處理要 下 法案經依立法程序完成立法 終於在民 點 解除了自民國61年8月暫緩籌設私立學 國63年11月16日經總統明令公布實施 相關 校的限制 也代表私立學校教育政策的一大 配套法規也陸續頒佈 包括 私立學校設立 轉變 會計制度實施辦法 私立學校教職員保 險條 等 使私立學校管理的法制趨於完 備 私立學校的教育政策也趨於明確 從這個立法條文顯示當時對於私立學校 的管理政策有下列特色 1 立法目的是增加國民就學機會 民國86年迄今10年期間 這部 私立學 校法 共進行7次修訂 其主要變革有 1 將 公共性與自主性 納入第一 條 作為輔導私立學校政策的基 本原則 使整個立法方向比較符 合憲法的精神 獎勵私人捐資興學 並謀私立學 2 將申請設立學校的範圍擴大為除 校之健全發展 比較偏於政府管 了軍警校院之外的所有學校 使 研習資訊 7

9 專 論 教育自由化的政策大步向前推進 一 全面接管與改造時期 年 3 取消學校名稱必須冠上 私立 1950年中共開始全面學習蘇聯制度 奉 兩字的限制 公有制 私立學校被視為是資產階級的產 5 私立學校收費項目 用途及金額 物 是反動分子 不利於勞動者的教育 使 得在不逾越主管機關規定之範圍 得私立學校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 最後淪 內為之 落到全面被政府接收的地步 1952年9月1日 6 明定私立學校解散清算後 其剩 大陸教育部發布 關於接辦私立中小學的指 餘財產不得歸屬於自然人或以營 示 決定自1952年下半年到1954年全面接 利為目的之團體 但是擴大到可 辦私立中小學 私立大學隨即於1952年全部 以捐贈予私立學校或辦理教育文 改為公立 外人經營的私立學校首先被政府 化社會福利事業之財團法人或各 級政府 7 規定私立學校於停辦 解散 清 算開始前 本於教職員工聘僱契 約所積欠應支付之薪資 資遣 費 應最優先受清償 8 允許私立大學校院得設立宗教學 院或系所 9 辦學績優之財團法人得兼辦各級 各類私立學校 ㆔ 大陸私立 校教育政策的 演進 8 行社會主義教育政策 經濟上主張社會主義 4 取消設立分校的限制 接管 到了1956年 也就是中國大陸社會主 義全面社會改造達到最高峰的那一年 中共 宣稱私立學校比照私人企業全面由政府接管 或改造 劉英杰 受創最嚴重 的是大學 全面被接管 中學次之 1950 年大陸還有23,755位民辦學校的中學專任 教師 1956年最低只剩下1,497位 小學再 次之 1950年有22萬5千位小學專任教師 1953年最低剩下4萬3千人 中國教育年鑑編 輯部 全面接收私立學校不但增加了政府經費 的負擔 政府也沒有足夠的經驗與能力一下 子有效的管理 連帶地消滅了教育的創造力 1949年中共於中國大陸建立政權之初 在205所大學中 尚有81所私立大學 1467 與多樣性 更扼殺了知識分子的心靈 所以 所私立中等學校 學生36萬餘人 私立中等 為不利 Deng 學校校數占全大陸中學校數的48% 在北 二 群眾集體辦學時期 1956年至1980年 京 上海 天津 南京 武漢等大城市 全面接管傳統私立學校的政策事實上只 私立中小學校的學生數更占當地中等學校學 有在高等教育貫徹實施 實際上也無法全面 生總數的84% 賈馥茗 Deng 貫徹實施 大陸幅員廣大 教育事業百廢待 可見當時私立學校教育發展的 盛況 可是中國共產黨 以下簡稱中共 統 舉 尤其是中小學教育根本無法完全依靠政 治地位趨於穩固之後 就開始大力推行社會 題 中共在接管傳統私立學校的幾乎同一時 主義教育政策 摧毀私立學校 文革結束之 期 隨即推出 兩條腿走路 的辦學方針 後 私立學校始再重新發展 現分三個階段 也就是採取 政府統籌 與 群眾集體辦 說明中共統治大陸之後 私立學校教育政策 學 相結合的方針 所謂 群眾集體辦學 的發展情形 指的是包括城市裡的機關 街道 如同台灣 研習資訊 這項政策對於中國大陸教育的成長與發展至 府力量進行 為了解決這個教育上的大問

10 專 論 城市的里行政組織 場礦 企業等 以及 體 辦 理 到了1994年大陸的教育統計又 在農村的集體性的合作經濟組織 如人民公 重新出現 民辦 run by private or other 社 劉英杰 政府統籌辦理 的學校 通稱為 公辦 而這些 群眾集 social sources 這一個分項 中國教育統計 年鑑編輯部 1995 這時候統計數字中的 體 的辦學就是 人民辦學 簡稱為 民 民辦 部分 才真正算是我國所稱的 私 辦 人興學 中共統治大陸素來採取 一哄而起 總之 從1950年代中期到1980年初期 的做法 民辦學校 的作法亦同 根據 中共雖然鼓勵與提倡 民辦 學校 但是對 統計 1958年已經有民辦學校68,000所 中 於傳統的 私人辦學 則是採取 可以允 學生42萬6千餘人 民辦小學學生有160餘萬 許 但不提倡 的消極政策 真正屬於私人 人 Deng, 前述民辦學校 興學的只有少數華僑捐資興辦的學校 劉英 的中學專任教師 1956年最低只剩下1,497 杰 1993 頁92 位 可是1958年馬上竄升到42,225人 增加 三 恢復個人力量辦學時期 1980年至 了28倍之多 小學專任教師也由1953年的 2002年 文革結束之後 改革開放政策造成經濟 4萬3千人增加到1958年的55萬6千人 增加 將近13倍 中國教育年鑑編輯部 1984 的持續發展 也孕育私立學校教育重新發展 這種粗製濫造的學校 收費 高過公立學校 但是教師的待遇偏低 連 的契機 升學沒有成功的學生需要補習 就 學校的課桌椅子也要向家長借用或攤派 師需要校外授課以補貼微薄工資收入 知識 教育品質的低落可想而知 Deng,1997 分子需要以辦學發抒其理想 有能力的家長 這個時期的民辦學校並非私立學校 想努力讓一胎化政策下的獨生子女進入水準 但是它也非公立學校 它的資金事實上來 起 業人員需要學習第二專長以利轉業擇業 教 較佳的學校 這些因素促成私立學校乘勢興 自於 群眾集體 有的來自於全民所有 社會經濟形勢轉為有利於私立學校的發 制經濟單位 如國營企業 有的來自於 展 政府在法律上也做出配合 1980年代之 集體所有制經濟單位 如農村人民公社 後 大陸改用 社會力量辦學 的稱呼來擴 有的是群眾的集資攤派 所以大陸這種 群 大 民辦 的範圍 1982年大陸憲法第19條 眾集體 所辦理的 民辦學校 並非等同於 規定 國家鼓勵集體經濟組織 國家企業事 我國的私立學校 因為其經費並非單純來自 業組織和其他社會力量依照法律規定舉辦各 私人力量 大陸1984年及1986年出版的教育 種教育事業 社會力量 一詞成為官方 年鑑將中小學校主辦者分類為教育部門 其 正式用語 也將社會力量辦學列為國家辦學 他部門及民辦三個類型 而1992年出版的教 之外的一部分 育年鑑及統計年鑑則將中小學校主辦者分類 恢復私人辦學之後 雖有效彌補政府財 為教育部門 其他部門及集體辦理 Run 力之不足 但伴隨的問題也日益增多 主要 by communities 等三個類型 沒有再出 現 民辦 中國教育統計年鑑編輯部 是各方面社會力量紛紛辦學 一些學校教學 顯見當時教育統計部門已經 認識到之前所謂的 民辦 其實就是 集 龍混雜 陳俊生 為了規 管理鬆弛 教育品質低劣 泥沙俱下 魚 範社會力量辦學 1987年大陸國家教委發布 研習資訊 9

11 專 論 關於社會力量辦學的若干暫行規定 劉 英杰 對於 社會力量 定義 為 具有法人資格的國家企業事業組織 民 主黨派 人民團體 集體經濟組織 社會團 體 學術團體 以及經國家批准的私人辦 學 1997年這個行政命令提升為由國務院發 以符合市場經濟的法則 會力量 定義精簡為 企業事業組織 社會 年 社會力量辦學條例 對於私 立學校的決策機構沒有明確規定 新 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 換言 法則要求一律要設立董事會或類似名 之 過去民辦學校大多仰賴企業組織 社會 稱的決策機構 其中董事規定要有董 組織 社會團體等所謂 群眾集體 的力 事人數5人以上 三分之一董事需有5 量 現在開始加上 公民個人 的力量 從 年以上教育 教學經驗 較我國現行 布 定名為 社會力量辦學條例 將 社 此確定在社會主義體制下 重新恢復鼓勵 法律更為明確 可是在這種提倡社會力量辦學的政策 年 社會力量辦學條例 對於產 權關係無明確規定 新法則將民辦學 下 大陸居然出現許多假公濟私 形式不一 校的舉辦者視為投資者 而非捐資者 的 公校民辦學校 以上海市為例 就有 如果停辦可以拿回剩餘財產 如果 私人興學 的政策 將公立學校改用民辦學校的管理與經營形式 有盈餘 可以取得適當的報酬 的學校 劉培鴻 事實上是 立法工作雖然完成 但是由於中國大 假轉制 真收費 的 翻牌 學校 胡衛 陸的民主與法治水準依然落後 所以在民辦 2000 學校的管理上出現政策與立法背離的問題 四 立法規範時期 2002年起 其中最主要的是2004年中國大陸教育部依據 受到政府政策的鼓勵 加上社會經濟環 民辦教育促進法 所訂定的 民辦教育促 境的需要 遂使大陸私立學校教育發展至為 進法實施條例 遠離母法的立法精神 不但 迅速 投入舉辦的力量來自包括華僑 港澳 讓極富爭議的公校民辦學校合法化 使純粹 台人士 新興私人企業 個體戶 教育人 私人力量辦學的學校無法取得制度性的公平 士等 其發展速度與數量的龐大以如前文所 競爭 而且對於母法中的 合理回報 述 管理作為當然不能停留在行政命令層次 產權歸屬 做出各種限制 完全背離母法鼓 的 社會力量辦學條例 因此中共建政之 勵與扶持的立法精神 其次 大陸教育部及 後首部私立學校法 也就是 民辦教育促進 地方教育行政機關對於民辦學校在招生 收 法 於2002年12月立法通過 並於2003年9 費 文憑考試 稅捐等方面的刁難與限制 月起開始施行 都是阻礙民辦教育合理發展的主因 吳華 這個法律主要特色是 年 社會力量辦學條例 規定 民辦學校以職業教育 成人教育 高 ㆕ 比較與分析 級中等教育和學前教育為重點 高等 教育採嚴格控制的原則 新法取消這 研習資訊 一 政策穩定性與法制化進度的比較 台灣私立學校在憲法保障私人興學的原 則下 60餘年持續穩定發展 管理政策逐漸 方面的限制 年 社會力量辦學條例 規定 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舉辦學校 新法將 不以營利為目的 的規定刪除 僅 宣示民辦教育屬於公益性事業 但是 辦學過程中可以有適度的營利行為

12 專 論 鬆綁 學校數量逐年增加 在後期中等教育 民國63年立法之初 較偏重於公共性的監 及高等教育這兩個階段中 私立學校數量與 督 但是民國86年之後 開始強調維護私立 學生數所占的比例都遠超過公立學校 1974 學校兼具公共性與自主性的精神 採取獎勵 年就已經制定 私立學校法 使教育政策 與監督兼容的政策 但是仍然堅持捐資興學 趨於合法化 的基本精神 所以學校解散後之清算剩餘 大陸1949年由中共建政之後 有長達30 不得歸屬於自然人或以營利為目的之團體 年的時間對於私立學校採取消極政策 極度 只放寬為可捐贈予私立學校或辦理教育文化 排斥私人興學 將私立學校視為資本主義的 社會福利事業之財團法人或各級政府 產物 違背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本國策 使 大陸由於急需引入私人興學的力量 在 私立學校沒有生存的空間 1980年代之後 其 民辦教育促進法 條文中列出 積極鼓 大陸才開始採取改革開放政策 開始恢復真 勵 大力支持 正確引導 加強管理 的16 正的私人出資辦學 但是法制進度滯後 遲 字方針 以鼓勵與支持為首要 其次才提及 至2002年始有 民辦教育促進法 的制定 引導與管理 以保障私立學校在中共社會主 所以台灣的私立學校教育政策發展過程 義治國原則中仍有一片生存發展的空間 所 比較穩定 大陸政策起伏較大 法制化進程 以不完全以 捐資 興學的政策強調學校的 遠遠落後於台灣 公共性 反而保障舉辦者的資產 享有法人 二 管理政策方向的比較 財產權 出資人可以從辦學節餘中取得合理 台灣延續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對私立學 校採取的輔導策略 遵守1947年制定之憲法 監督 第162條 與獎勵 第167條 並施的 原則 使私立學校有一個穩定成長的環境 回報 停辦後的剩餘財產可以按照有關法 律 行政法規取回 所以就政策方向而言 台灣強調公共性 與自主性 大陸比較側重保障與鼓勵 參考文獻 中國教育統計年鑑編輯部 年中國教育統計年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國教育統計年鑑編輯部 年中國教育統計年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國教育統計年鑑編輯部 年中國教育統計年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台南神學院 無作者 台南神學院簡介 2007/11/16取自台南神學院網站 h/inter.php 吳華 2006 民辦教育的發展與困境 載於楊東平主編 2005年中國教育發展報告 中國北 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胡衛 2000 關於民辦教育發展與規範的思考 載於中國上海 教育發展研究月刊 2000年3月 陳俊生 1993 中國改革政策大典 北京 紅旗出版社 張正藩 1981 百年來中國私立學校之發展 載於教育論衡 台北 商務 教育部 1962 第四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 台北 教育部 教育部 1970 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 台北 教育部 教育部 2006 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民國95年版 台北 教育部 劉英杰 1993 中國教育改革大事典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賈馥茗 2000 教育大辭書 第四冊 台北 文景書局 研習資訊 11

13 專 論 虞云國等主編 1991 中國文化史年表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劉培鴻 胡衛主編 2000 開拓民辦教育的空間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 佐藤源治 1998 台灣教育的進展 日文 日本東京 株式會社大空社 Deng, Peng (1997).Private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US,CT Westport. 12 研習資訊

14 專 論 國教育發展與改革 周 瑛 國立政治大 教育 系教授 ㆒ 歷史背景 中國現代教育始於清末 二十世紀初 至於在陝甘邊區等地 為中共發源與流 亡老革命區 又名老解放區 受到蘇聯勢力 的影響 逐漸發展出有別於沿海或傳統士大 廢科舉 設學堂 建立現代學制 過程中融 夫的社會觀念 當時在廣大的文盲農民社會 合了傳統文化 國外的思想制度移植 與本 中 中共等人士強調平民與鄉村教育運動 身教育轉折的變遷經驗 民國成立後 1911 如 梁漱溟 晏陽初與陶行知等 崇尚法 年 中國新式教育 當時稱為新學或新教 國的勤工儉學與蘇聯反資本主義 重視工農 育 的起源與發展有很相當大的因素是為了 階級生活的思想改造工作 可說是另一種西 與過去中華文化的傳統有所區別 如 五四 化的探索過程 尤其一九四九年後國民政府 運動時強調新文化運動 主張 打倒孔家 自大陸撤退 中共接收大陸 建立政權後 店 提出反對舊教育 舊文學與傳統文化 在1949年月12月召開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 等行動 所以在整個中國現代教育建立的過 議 指出新中國教育根據一下來源 程中 大都刻意與傳統文化與舊制度保持距 以老解放區教育經驗為基礎 吸收舊 離 儘管從清末到民初 甚至後來的國民政 教育某些有用的經驗 特別要借助于蘇聯教 府時期 都在強調 中體西用 而胡適 育建設的先進經驗 汪學文 民68 杜威等的文化教育思想也不斷交錯影響著近 中國大陸後來的許多教育措施 如 重 代中國 許多當時的教育革新構想與方案也 視社會主義意識型態 強調政治與勞動相結 大多移植自外國 因而常出現無法適應中國 合教育 實行黨對學校的領導 報考大學時 現狀和需求的情況 尤其大多西方新式教育 個人身家與政治調查 免費上大學 大學畢 侷限於沿海地區和大城市中 很少能推展至 業後分配工作 甚至一九五零年代推動小學 其他地區 至於邊遠地區與一般農村則仍保 五年一貫制等實驗 都可說是延續陝甘邊區 有傳統的教育觀念與維持老式作法 例如 的教育經驗 尊重知識 崇尚讀書人的儒家傳統觀念尚未 另外 當時全面學習蘇聯模式1 強調教 改變 民間辦學 私人辦學的傳統也依然存 育理論要承繼馬克斯主義思想 主張教育是 在 費正清 1994 上層建築的一部分 是經濟基礎的反映 教 1 鑑於一九二 年代蘇聯教育改革受到杜威實用主義的影響 學生在校中無法學到系統的知識與能力 於是一九三 年代重新進行全面中小學教育的改革和調整 強調學科中心 課堂中心 與教師中心 等理念 反對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 也提出教育是上層建設 是經濟基礎的反映 階級社會 的教育具有歷史性 階級性 教育是要為無產階級服務的事業 另外引進了 教育 教學 教養 等三個概念 凱洛夫在 教育學 的第一章第一節 論述了各個社會形態的教育以後指出 教育總是和政治相聯繫著的 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必然要消滅阻礙社會向前發展的資產階級的 階級教育 而以共產主義教育來代替它 蘇聯凱洛夫教育理論體系可謂影響了中國教育理論達半 個世紀之久 研習資訊 13

15 專 論 育需遵照階級性和黨性原則 尤其強調蘇維 埃教育是要為無產階級服務的事業 在培養 具有共產主義社會公民特性時 也需重視專 業系統知識的傳授 稱教師為園丁 強調教 師在教學中思想行為的主導作用 顧明遠 2004 於是在一九五 年代初頒布 新民 主主義的文化綱領 中 重申新中國的教育 是具有 民族的 科學的 大眾的 特色 採取高度中央集權制 學校中以政治教育取 代道德教化 與人格養成 需結合國家的利 益與價值 反對一切人文主義 包括宗教 的教育內涵 強調教育的工具性與技術性導 向 杜作潤 1999 當時大量模仿蘇聯的 教育經驗 建立蘇聯模式學校 積極翻譯教 育理論 著作和教材 邀請蘇聯專家擔任教 育部與大學顧問 重視科學與專業技術人員 的培養 及派遣留學生到蘇聯學習等 杜作 潤 1999 顧明遠 2004 同時隨著中共全面推展社會主義革命 儒家等傳統文化再度受到嚴厲批判 包括 民國初年從西方傳入的新式教育 都視為 是具有封建餘毒的舊傳統 而需極力予以消 除 甚至連當時各種私立學校都紛紛收歸國 有 禁止任何資本主義或私人企業的存在 ㆓ 教育制度 儘管一九五 年代以後 中國的教育路線曾 由於近代中國長期的戰爭 加上許多社 多次出現 紅與專 路線之爭 即強調革命 會不利因素使然 中國大陸到了1949年時 運動或專業素養何者為重 Hawkins, 文盲人口仍高達90% 為此中共開始把掃除 不過大多時候仍以毛澤東的反對 智育與考試至上 反對理論脫離實際 反 文盲視為優先的發展重點 主張 教育須為 對制度化 與反正規化教育等思想為主流 相結合 培養徳 智 體等方面 全面發展 尤其毛本人擅長煽動民粹主義 如 發動各 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汪學 種群眾運動 甚至進行革命武裝鬥爭 經 文 民68 訂定為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方 常將教育高度政治化 用政治批判和群眾運 針 當時中共當局也體認到借鑒外國教育經 動來挑戰教育 最後造成十年文化大革命 驗時 必須考慮到中國的實際社會需求與狀 中全面教育中斷等嚴重後果 汪 學文 民68 周祝瑛 1988 況 不能直接抄襲別國經驗與模式 因此強 一直到一九七六年文革結束後恢復高考 14 制度 大學聯考 重新形成了新的考試主 義與學歷文憑主義 傳統中考試領導教學 應試教育 的升學主義情形再度盛行 此種 升學競爭在一九八 年代被稱為 片追 片面追求升學率 一九九 年代被稱為 應試教育 可見升學壓力始終難以去除 為此一九九 年代 中國政府重新提出以為 追求素質教育 均衡發展教育 為重心的教 育改革行動 決心減除學生壓力 至於消失 已久的私人興學也在新的經濟改革中 重新 在一九九 年代中期恢復 總之 近十多年 來中國的教育改革 基本上維持著過去以教 育促進中國現代化的目標 深具教育工具性 實用思想 總之 在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過程中 二十 世紀上半期學習及引進日本 德 法與美國 等教育模式 一九四九年以後中國大陸的教 育發展 除了繼承了中國部分傳統與陝甘經 驗外 還深受蘇聯教育的影響 相對台灣則 學習美國為主 為主 到了一九九 年以後的改革開放 則試 圖脫離蘇聯模式 學習西方歐美經驗 杜作 潤 1999 Hayhoe, 1989 研習資訊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必須與生產勞動 調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理論 和教育制度 吳文侃 楊漢清 1999

16 專 整體而言 中國大陸的教育充滿了各種 實驗性 且經常朝縮短學校年限的目標邁 進 例如自1949年後 大陸的學校制度就已 歷經七次變革 目前是以 六三三四制 及 五四三四制 為主 到了一九八六年才開 始實施九年義務教育 為了因地制宜 將全 國分成三大區域 分期推動 歷年來學制變 化主要的特色在於 程介明 1992 一 受到政治與經濟因素的影響甚钜 教育改革試驗多 二 學制變化大 儘量縮短學習年限 正規 普通 與成人教育並行 俗稱 兩條腿走路 全力掃除文盲 三 教育行政體制調整迅速 教育主管部 門常隨不同的時期而有變化 中央 一級原名 教育部 或 國家教育委 員會 國務院所屬部委亦設有 教 育司 廳 省一級設 教育廳 或 教育委員會 與省同級的自治 區 直轄市也設 教育局 縣級則 設 教育局 或 教育委員會 四 教育規模大 各級學校數與學生數都 非常龐大 茲就一九四九年以來大陸教育的發展簡 述如下 周祝瑛 2002 楊景堯 1998b 范利民 1996 王瑞琦 1994 一 文革前 年 此時期又可分成三個階段 1.蘇化階段 年 此階段主要是向蘇聯一邊倒 強調學習 蘇聯經驗 接收私立院校及三次大規模的 校 院 系調整 在各級教育內容和學習方 法體制上 均採蘇聯經驗 2.大躍進階段 上半年 由於當時中蘇關係交惡 加上學習蘇聯 2 論 經驗與中國實際問題結合有困難 因此興起 了全黨全民辦學運動 實行教育大躍進 教 育上也從 蘇化的教育政策 轉為 毛澤 東主義的教育政策 建立黨委領導制 以 黨領校 成立校辦工廠及正規與業餘教育 並進的 兩條腿走路 制度 3.調整階段 1960年下半 65年 有鑑於上個階段所造成的經濟衰退與教 育問題 此時期由劉少奇接任國家主席 提 出修正主義路線 以 提高 充實 鞏固 調整 為方針 重視教育質量的提升 二 文革時期 年 由於發動了文化大革命 中共中央提出 以無產階級掛帥的群眾路線口號 試圖建立 毛澤東思想學校 例如在高等教育上 首先 廢除高考制度 改採 推薦與選拔結合 的 辦法 停止招收研究生 並大量裁撤 合併 與搬遷各種高校 結果造成一九七六年全大 陸大學畢業生只剩103萬3千人 其中67萬是 一九六五年以前入學的大學生 三 文革後迄今 1977年 迄今 文革後進行以下幾個階段的改革 1.撥 亂 反 正 試 探 調 整 階 段 年 此時期為了整頓文革後的問題 配合四 個現代化 中國大陸重新採用了調整 改 革 整頓 提高等方針 來加強教育的提 升 希望從中國社會主義為出發點 建立具 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體系 2.規範方向 體制改革階段 年上半 為了配合經濟體制的改革 在一九八五 年通過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此時期希 望以穩定的規模 良好的結構 徹底的改革 以提高教育的質量 達成大量培育優秀人才 四個現代化以及三個面向 中國四個現代化 農業 工業 國防 科學技術四個方面全面的現代化 三個面向 面向現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來 研習資訊 15

17 專 16 論 的目的 以符合四個現代化以及三個面向的 要求2 發展多種形式聯合辦學 三級管理 高校收 3.治理 整頓 緊縮 昇華階段 1989 年下半 1992年 由於一九八九年七月發生天安門事件 同年下半年高等教育全面緊縮 出現了減少 高校招生人數 調整科系專業結構 實施社 會實踐活動等 高等教育重新受到政治掛帥 的影響 再度強調思想政治教育 4.加速發展階段 1993年 迄今 一九九 年代 由於配合市場經濟的 發展 教育上採取一連串的改革措施 如 1993年公布了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法 及1999年公布 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振 研習資訊 費 211工程 1998年公布 高等教育 興行動計劃 等一連串加速改革措施 ㆔ 制 中國在1985年5月 中共中央關於教育 體制改革的決定 認為基礎教育 指小學到 高中階段 管理歸屬地方 在學制方面 分 為學前教育 基礎教育 高等教育與成人教 育等階段 吳文侃 楊漢清 1999 參見 圖1

18 專 論 圖 1 國 制 圖 註 : 中 國 小 檔 案 1. 總 人 口 數 :1,313,973,713 人 (2006 年 7 月 ) 2. 土 地 面 積 :9,596,960 km² 3. GDP:2,234,133( 百 萬 美 元 ) GNP: 每 人 $7,600 (2006 年 ) 4. 識 字 率 :90.9% 5. 各 級 學 生 人 數 :(2003) 初 等 :126,543,608 人 中 等 :97,351,826 人 高 等 :15,186,219 人 6. 教 育 部 網 站 : 第 24 卷 第 6 期 研 習 資 訊 17

19 專 論 一 學前教育 上取消了重點與非重點的名稱 且按學區就 主要以幼兒園為主 招收三至六歲學 近免試升入 但由於升學高度競爭的緣故 一 齡兒童 採公立及民辦 私立 辦學方式 般升學率較高的初中仍採入學考試 少數越 並行 上課形式分全日制 半日制 定時 區就讀或分數未能達到錄取標準的學生 近 制 季節制 和寄宿制等 杜作潤 1999 王 年來也可採繳費或捐資方式入學 在義務教 家通 1996 為了減輕人口成長壓力 育階段一般的初中學生免收學費 但雜費仍 大陸自一九八 年初實施一胎化政策 除 須由家長負擔 了農村 少數民族地區及父母皆為獨生子 至於高中階段 主要採取入學考試 女外 其餘一對夫婦只能有一個獨生子 如 中考 方式 學校種類包括普通高 女 因此幼兒園的入學率高達45 以上 中 職業高中 普通中等專業學校 俗稱 周愚文 1999 一般家庭 尤其是城市 中專 技工學校 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及 居民 對子女教育相當重視 成人高中等 其中普通高中與職業高中階段 二 基礎教育方面 職業教育的人數 包括成人教育部分 比例 中國大陸將小學 初中及高中通稱為基 18 約 礎教育 在一九四九年 大陸學齡兒童入學 此外 普通高中自一九九 年開始實施 率僅20% 全國人口中文盲比例高達80% 畢業會考 制度 由各省 自治區 和直 90% 杜作潤 1999 因此透過各種非正 規的教育途徑來掃除文盲成為施政重點 成 轄市統一命題與統一計分 通過之後才能進 人教育與正規教育並行 重點與非重點學校 試 俗稱 高考 即大學聯考 高考每 並存 成了往後五十年的大陸教育發展特 年七月舉辦 考試科目包括語文 國文 色 到了一九八六年 義務教育法 公布 外語及數學為必考科目 另文史類 文科 將全中國分成三區 分段實施九年義務教育 加考歷史與政治 理工農類 理科 加考 包括五至六年的小學 三至四年的初中 理 化 即所謂 3加X 方案 外語院 一九八九年又發起了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 校並加考英語 外語 口試或聽力測驗 周 基金的 希望工程 活動 到了一九九八年 愚文等 民88 考前每位考生填寫高考志 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8.93% 在校生人數 願時可針對四檔 批 高校 包括 重點 約1億4千萬人 二 六年全中國小學生共 高校 一般高校 大專 及高職 屬高等教 一千七百二十九萬人 增加的數量主要在農 育階段的職業教育 等四類梯次的招生學校 村 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也高達99.27% 考生針對四個梯次的學校 在每個梯次中選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7 擇一個學校 每校填四個專業 或科系 一步參加升大學的高等學校全國統一招生考 至於初中階段 分普通初中與職業初 做為高考志願 另外 由於許多重點大學是 中兩大類 屬義務教育範圍 到2006年底全 面對全大陸招生 因此各省分配到的招生名 中國九年義務教育推廣比率達98% 全國平 額不一 經常同一個學校的同一科系 在面 均人民受教年限約8.5年左右 中華人民共 對各省錄取的學生中出現高考分數不一的情 和國教育部 2007 儘管如此 長期以來 形 此舉有平衡區域 重視地區差異之效 由於升學競爭的關係 一九八 年曾發布 大陸的高考制度同樣的也過幾次變革 了一批所謂重點中學 包括初中與高中 例如 文革期間 一九六六 七六年 廢 一九八六年 義務教育法 實施之後 基本 除高考制度 改為 工作 單位推薦 研習資訊

20 專 論 高等 學校審查錄取 的招生方式 導致了 取得學歷 一般分為 正規學歷 與 非正 大學水準大幅下降 周祝瑛 1999 到了 規學歷 教育兩方面 前者包括各類型的業 一九七七年恢復高考制度之後 一九七八年 餘 part-time 學習方式及成人學校 後者 恢復了研究所招生 設立重點學校 重新對 則是透過各種國家檢定考試方式 如 自學 外國際交流等措施 一九八 年通過學位條 考試 同等學歷考試 國家文憑考試等形 例 自此大學及其以上的畢業生可同時獲取 式進行 畢業證書 及 學位證書 文憑 兩項 ㆕ 教育改革 證明 前者由大學校長署名 代表學生的 學習歷程 後者由大學的 學位評定委員 會主席 簽字 代表 榮譽 但並非每位 一 大陸基礎教育改革 綜觀近十餘年來 大陸地區小學教育改 畢業生都可得到 楊景堯 2001 革政策 包括進行教育管理體制改革 普及 三 高等教育 九年義務教育 推動素質教育 實施新課 此階段分為專科 本科 大學部 及 研究生教育三階段 修業年限專科二年 本 程 加強西部地區小學教育 以及加強小學 德育工作等 林新發 王秀玲 2005 科四年到五年 研究生三 五年不等 在 首先 在教育行政方面 1985年發布 一九九七年以前 實施 包學費 包分配 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提出 實行基 制度 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校的學生上學享 礎教育由地方負責 分級管理的原則 由 有公費 畢業時由政府分發工作 不過到了 縣 鄉兩級政府辦理中小學為主 其次基礎 一九九七年以後 大陸全面實施 供需見 教育法制化發展 連續發布一連串相關法 面 雙向選擇 的自主擇業制度 大學生上 案 包括 198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 學需繳學費 畢業就業需事先與用人單位接 育法 將義務教育延長為九年 1993年 洽 再由學校分發 值得一提的是大陸高等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明確基礎教育 教育除了全國普通 正規 高校 包括四年 的發展方向和基本方針 同年又頒布了 中 制的大學 學院與兩年制的專科 尚包括 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對教師的權利 義 高等專科學校和職業技術學院 以兩年制的 務 資格和任用 養成和培訓 以及對教師 專科為主 又稱高職 而設有研究生教育 的考核 獎勵 待遇等法律權益作出明確規 的機構除了高等學校外 另外還有許多科研 定 1999年初又制定 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 研究 機構 如 中國科學院 也可培養 行動計劃 強調 科教興國 政策 同年 研究生 張力 月 又發布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 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改善以往以升學考 四 成人教育 除了上述正規的教育體制度外 成人教 育制度也是大陸學制度的重要一環 在農村 試 學校教育與生活脫節的情形 重視學生 的均衡發展 地區一般由普通中 小學附設成人教育 在推動義務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同時 如 農民夜校等 在城鎮 則由普通高校附 設幹部專修科 師資本專科 夜大學 函授 2001年6月公布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試行 展開中國自1949年以來基礎教育 學校等 其中的廣播電視大學直屬大陸 教 的第八次課程改革 它從保障每一個人的 育部 自一九八 年中期開辦以來 已培 學習權 推出 三級課程管理 政策 針 育數千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 成人教育也可 對以往應試教育的弊端提示一整套推進大眾 研習資訊 19

21 專 20 論 主義教育的改革方略 包括強化品德教育 關 濟體制改革的步伐 由於中國從控制型的計 注人文素養 重視媒體教育 確立兩種課程 畫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當中 等 值得一提的是 這次課程改革確立兩種 涉及到整個社會型態 經濟體制 管理體制 課程學科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 期能改造學 與方法 以及人民觀念 思想 生活方式的 習方式 發展學生個性 擁有知識與經 重大變革 因此對高等教育產生很大的衝 驗 這次課程改革力圖實現三大轉型 課 擊 例如 過去的高等教育一切都納入國家 程政策從 集權 到 放權 的轉型 課程 計畫之內 辦學體制為國有化 領導體制多 範式從 科學中心主義課程 到 社會建構 頭馬車 而政府對高等學校更是高度管理 中心課程 的轉型 教學規範從 傳遞中心 使得在教學與研究方面與社會隔絕 楊廣 教學 到 探究中心教學 的轉型 鍾啟泉 德 1998 因此到了一九八五年公布 中 2005 經過近幾年的實施至2005年秋季 全國 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的文件 所有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學生全部進入新課 程 課程改革正在給基礎教育帶來相當大的 1.改革高等教育制度 減少政府對高等 教育過度管理 擴大高等教育的辦學 變化 但過程中也出現各級教師配合不足的 自主 以提升回應社會需求的能力 情形 因此自2007年起 中國各師範院校的 師資培育課程將重新修正 這一改革包括頒 2.改變過去由中央政府計畫招生及畢業 生分配制度 然而大學真正開始改變 布 教師專業標準和課程標準 更新課程 的要到一九九 年代市場經濟下的挑 結構和內容 形成新的課程體系 建立教師 戰 如教育行政單位 教育部 中央 教育質量評估制度等 其中 新的教師專業 各部會以及省市地方政府之間 對 標準和課程標準在於要求教師尊重孩子的學 於高校管理角色劃分不明確 造成學 習權 與學生平等地對話等 尤其目前中國 校辦學效能不佳的情況 於是1993年 已建開放型教師培訓模式 允許所有有資格 公布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的高等院校設教育學院或教師教育學院培養 中 明確指出高等教育必須隨著社會 教師 達到規定的教師教育課程學分和標 市場經濟體制和政治 科技體制改革 準 便可獲得教師教育畢業證書和相應的學 的需要而調整 提出 位 如台灣的師資培育多元化 因此 新 具體而言 就教育的目標與功能來看 課程改革將繼續帶來教材 教法 學法等方 如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建立有中 面的根本轉變 不過經過六年新課程改革的 國特色會主義高教體系 如何加強大學生的 行政推動 其中存在不少問題 急需解 德育工作 指思想政治教育 成為各高校 決 包括 城鄉與地區之間的差異 中小學 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從教育法令與規範而 階段之間的差異 課程實施資源不足和配套 言 一九九五年的教育法及一九九九年的高 措施問題 對課程功能結構 內容 實施看 等教育法 試圖以法律規範教育改革的落 法歧異及對課程評鑑看法歧異等問題 林新 實 在大學人力的培育與規劃議題上 針對 發 王秀玲 2005 過去統一招生與統一畢業分配的制度進行改 二 大陸高等教育改革 革 在就業市場上重視僱主員工的雙向選 自一九八 年代以來 隨著大陸勞動市 擇 及重新調整大學科系及課程等 為了提 場的改革開放 教育體制的調整遠遠不及經 升高等教育資源的效率 鼓勵各大學進行 研習資訊

22 專 論 產 學 研三方面的聯合辦學形式 在提升 務教育法 而當前正在全面推行的基礎教 高等教育素質上 引進校長負責制 管理權 育課程改革 則是關係到全體中小學師生的 力下放 最後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以來市場 切身問題 迄今中國教育改革目標仍無法擺 經濟體制的人才需求 改變過去封閉辦學的 脫促進經濟發展及宏觀調控政策的限制 至 形式 在管理體制進行大學整併 引進市場 於在實施策略和作法上則仍然難脫社會主義 競爭機制 鼓勵向各界籌措經費與進行院系 市場經濟的機制 因此 教育的主體性仍然 調整等工作 Pepper, 1996 受限 除了上述改革外 大陸高等教育目前尚 此外 近年來中小學教育改革的重點 推動如 建設一流大學 21世紀的中國 大多是針對為減輕高考二十年之後所造成的 高等教育 以及研議 WTO對中國高等教 應試教育 升學考試壓力 而來 其中 育影響 等議題 鍾宜興 2002 包括 改革大中小學的課程與教材 辦理小 1.建設一流大學 提出 211工程與985計 劃 透過重點經費補助 希望在全中 學免試升初中 停辦重點初中 改進各級考 國建設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一 文等 2000 同時 自一九九八年以來中 流大學 國大量擴充大學招生名額 尤其計畫到2010 試制度 和檢討高考制度等因應措施 周愚 2.規劃21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藍圖 面 對21世紀以知識經濟爲主導的社會轉 年 大學生的毛入學率達15% 希望達到高 型 如何進行中國社會的全面轉型 力 舒緩 應試教育 另外 也包括打破 轉 建立以知識經濟爲主導 以高科 過去計畫經濟時代國家壟斷 政府包辦教育 技 廣義的 爲核心 以創新爲動力 的情況 重新開放私立教育 重新發展社會 的社會 提出中國高等教育面向21世 資源 以促進教育的多元化和多樣化 並不 紀改革與發展的方向 尤其為適應經 斷向地方下放教育權力 實施以促進教育的 濟全球化趨勢和中國加入WTO的需 地方化等措施 要 提出高等教育質量提升和強化國 際意識等規劃 ㈤ 教改評論 等教育的大眾化階段 藉以學生減輕升學壓 總之 中國大陸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 放 人民生活與社會水準已有相當的進展 進入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的時代 全球化競 爭趨勢增強 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 WTO 綜觀上述中國的教育改革及問題 不難 等國際組織 帶給大陸嚴峻挑戰 大陸進行 發現其中錯綜複雜及牽連廣泛 並且息息相 教育改革自有迫切需要 惟在改革過程中造 關 可說是無法獨立於中國社會大環境之 成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利益糾結 地區差 外 例如 近二十年來相關教育法規 政策 異 貧富不均 教育機會不均等 及有關配 甚至重大教育改革 大多是為了因應大陸由 套措施的不足 產生不少問題 值得重視 計畫經濟轉軌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 此外 就整體發展而言 中國教育在硬 要 無論基礎教育或高等教育改革趨勢 大 體上的全面且快速提升 基本上已帶動各部 多是為了解決當前中國社會在面臨時代潮流 分的鬆綁與調整 但在教育的現代化思想與 和世界經濟發展中所遭遇到的新挑戰 尤其 觀念上 卻常因求速效 導致急功近利的政 迫切需要解決全面提升人民素質等問題 其 策 而忽略過程中人文的陶冶與素質提升 中對小學教育發展和普及影響最大的為 義 尤其在批判思考 適應能力 與創新精神等 研習資訊 21

23 專 論 方面仍顯不足 也無法能速成 而創造力最 略自五四運動以來尚未完成的理想 包括教 能發揮的條件之一是重視民主 強調多元與 育民主化 重視兒童性向與個性 崇尚學術 尊重 中國大陸的教育改革恐怕還是不能忽 自由 大學自主等根本之道 參考文獻 王瑞琦 1994 中國大陸大學聯招與高教之發展 臺北 文笙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007年11月9日引自 汪學文 民68 中共教育之理論與實際 台北 正中 吳文侃 楊漢清 1999 比較教育學 北京市 人民 杜作潤 主編 199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制度 香港 牛津出版社 林新發 王秀玲 2005 中國大陸小學教育改革政策 問題與評析 臺北師範學院學報 周愚文 黃烈修 高健民 2000 中國大陸升學競爭研究 收於亞洲儒家文化圈 地區 升學 競爭問題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26-27 臺北 臺灣師範大學 周愚文 黃烈修 高建民 民88 大陸教育 台北 商鼎 周祝瑛 1999 大陸高等教育問題研究-兼論台灣相關議題 臺北 師大書苑 周祝瑛 1988 中共高等教育改革 臺北 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周祝瑛 2002 留學大陸Must Know 臺北 正中 范利民 1996 中共高等教育體制之取向 臺北 桂冠 程介明 1992 中國教育改革 香港 商務 張力 2000 中國教育綠皮書 北京 教育科學 費正清 1994 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 台北 正中 楊景堯 1998 中國大陸教育研究 臺北 師大書苑 楊景堯 2001 大陸大學入學考試改革的思考 教育博覽家 l 楊廣德 1998 轉變觀念 深化改革 迎接挑戰 收於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兩岸大學教育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福建 廈門大學 鍾啟泉 2005 中國課改 挑戰與反思 比较教育研究 12期 北京 2007年11月9日 引自 鍾宜興 2002 大陸教育現況分析與加入WTO後的因應策略 北京 武漢和廣州三地參訪報告 2007年6月10日 取自 顧明遠 2004 論蘇聯教育理論對中國教育的影響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1期 Hawkins, J. (1984).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ew York: Praeger. Pepper, S.(1996). Radicalism and education reform in 20th-century China: The search for an ideal development model.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yhoe, Ruth (1989). China's universities and the open door. N.Y. : M.E. Sharpe. 22 研習資訊

24 專 論 兩岸教育交流的法令與發展 劉勝驥 國立政治大 國際關係 心第㆕所所長 ㆒ 兩岸教育交流的法令與政策 我國政府開放兩岸教育交流之早期大陸 政策主要是依循 國統綱領 之規範 採取 近程 中程與遠程三階段 由交流邁向國家 統一 但面對中共仍對台採取政治矮化 外 交孤立與軍事威脅政策 因此教育交流長期 停留在近程階段 近程階段是以文教交流列 為優先推動的重點 大陸自我於一九八七年開放探親 即頒 發 關於對台灣進行教育交流的若干規定 由 國家教育委員會 負責管理大陸人士來 台灣 的 學 校 教 育 機 構 和 台 灣 人 士 赴 大 陸 的 學校 教育機構學習 進修 講學 研究 但自1989年 六四 事件後 中共即頒 發補充指示 對教育交流嚴加管制 並緩辦 海峽兩岸大學生的各項交流活動 因此 兩岸教育交流審慎中進行 然而稍後兩岸氣 氛緩和 台灣教育界漸漸以參加學術會議及 探親 探病等方式進行交流 始後乃有組團 訪問 校際合作 互聘教授講學 大陸學校 對台招生 學校師生聯誼 捐資興學等多樣 交流形式 已成為兩岸教育交流大宗 兩岸 關係並在融洽中 高等學校師生和教育團體 已在長期交流中培養了共識和找到了交流模 式 2007年4月29日大陸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 及與大陸教育統進行交流 合作的事宜 而 在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宣布 為進一步 中共對台政策以 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 為 促進兩岸教育合作與交流 將歡迎台灣的高 核心 強調國家統一 寄希望於台灣當 校到大陸招生 並對大陸學生赴台就讀提供 局 更寄望於台灣人民 的方針 因此 如 必要的協助 對此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表 何透過各種交流活動 以增加台灣人民對 示 陸委會在政策目標上 主張有必要檢討 祖國 的認同感 進而有利於中共統一目標 中國學生來台就讀的限制 並建議目前可先 的實現 在此一政策背景下 中共基本上是 行推動包括延長中國學生來台文教交流活動 接受台灣青年赴大陸進行交流活動 並歡迎 停留期間為一年 開放中國學生就讀台灣大 台灣青年學生赴大陸參觀 旅行 甚而參加 專院校在中國辦理的推廣教育學分班和開放 由中共主辦的夏令營活動 其程序是透過大 中國學生就讀金門地區推廣教育學分班等三 陸的 對口單位 向中共 國家教委 申 項方案 陸委會同時提出開放中國學生來台 請 經批准者便可進行交流活動 就讀的利弊分析 在利的方面 可增加台灣 大陸既然從統戰立場歡迎台灣教育界人 大學生源 有助於教育產業發展 並可促進 士往返 我則必須有所戒慎警惕 政府於民 中國青年對台灣的認識和認同 也符合台灣 國八十一年六月十六日訂頒 台灣地區與大 大學的期待和國際教育的發展趨勢 展現政 陸地區學生交流活動作業要點 規範與促 府推動兩岸的文教活動誠意 弊的方面 進兩岸學生交流活動 雖支持兩岸青年雙向 恐會引起國家安全及社會問題 以及政府將 交流 但活動範圍則僅限制於學術性 功能 面臨中國學校合法在台招生及中國學歷採認 性與服務性之交流 的雙重壓力 研習資訊 23

25 專 論 ㆓ 台灣教育界 員前往大陸 台灣開放探親以後 就有教育界人員前 往大陸交流 夏潮聯合會屬於統派社團 於 1989年起每年寒暑假推出冬令營 夏令營 組織台灣學生前赴大陸參訪交流 行政院青 輔會1991年在全國青年輔導會議中提出一份 中 職青年來台工作 在台期間則以半工半 23 日在廈門開幕 本屆論壇以 兩岸青年 交流展望 為主題 就兩岸青年交流現狀 兩 讀方式提供就學就業機會 青輔會建議大陸 岸青年在促進兩岸交流中的作用等議題展開 青年在台停留時間以一年為宜 初步規劃引 探討 書面報告 建議以建教合作方式引進大陸高 24 學 台灣大學 輔仁大學等高校的30 多名 大學生參加 由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主辦 的 在廈門市還舉行 2005年度兩岸關係論 壇 於8月22日至26日由大陸海協會海峽 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辦 第六屆兩岸論壇主 題是 兩岸青年交流展望 共有150 餘人與 會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舉辦的關係論壇 進大陸青年人數以一萬名為限 這的確是一 中共全國台聯自1984年起舉辦第一屆台 項大膽的 綠化中國 的新思維 又可解決 胞青年夏令營 2002年兩岸交流的發展體現 台灣缺工問題 但是 政大國關中心 在各個方面 其中 2004年 全國台聯 督 勞委會 可能基於安全考量 建議 不宜讓 辦的夏令營為歷年來規模最大 全大陸共有 大陸勞工上岸工作 十九個省市區台聯 陸續舉辦台胞青年夏令 但兩岸緩和氣氛下 政府法令則到了 營分營活動 參加者共1,200餘名 其中 年頒布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高中以上 學生交流活動作業要點 教育部才表示 人來自台灣 在大陸就讀的台生343人 大 台灣地區的高中以上學生 今年暑假將可申 來自港澳海外的台胞青年 全國台聯 請到大陸參觀訪問了 因而兩岸在教育方 通令各分營活動結束後 前往北京參加七月 面展開進行交流 當中 北一女中樂儀隊是 十四日至十八日舉行的台胞青年夏令營總營 台灣地區第一個學生團體 前往大陸地區訪 活動 其中在上海舉辦海峽兩岸首次 大學 問了北平 上海 南京等城市進行23天交流 生新聞夏令營 來自世新等四所大學的40 活動後返台 其中舉辦營隊活動最多的夏潮 名學生將與上海 北京兩地的新聞學專家 聯合會十年中成行32團 至1999年更擴大為 新聞系學生及業界高層進行接觸和交流 在 4團夏令營 民進黨執政後 兩岸文教交流空間壓 北京舉辦第五屆 台京青少年交流週 縮 2002年 臺灣大專院校青年大陸訪問 年一起進行參觀 座談等活動 台京青少年 團 只辦了1團北京 哈爾濱 吉林40人規 交流週自1999年起舉辦 至2004年已有1000 模的冬令營 此外 2002年暑假台灣統一聯 多名台灣青少年參加活動 在四川成都也舉 盟也辦了規劃百人 22,000元遊學10日的 行 台胞青年夏令營 本次營隊是專門以 北京大學深度遊學團 中共明白把福建尤 在大陸就讀的台灣學生為對象 共有70 多 其是廈門作為對台交流的重點 因此福州大 位大陸台生參加 會堂舉行 海峽兩岸首屆中學生演講大賽 邀請福建省和台北市各派出5支代表隊參加 2005年 全國台聯 主辦的夏令營 在 北京中山公園揭幕 共有來自台灣 香港 廈門舉行首屆 海峽兩岸大學校園歌手邀請 海外及在大陸求學的台灣學生1,123人參與 其 賽 7月27日 有來自北京大學 清華大 中895人來自台灣50多所大學院校 還有126 研習資訊 陸台籍大學生202人 還有部分台商子女和 台灣470餘名大學生及中學生將與北京青少

26 專 論 位在大陸高校求學的台灣學生 大陸全面擴 業訪問團和東海美術團 大兩岸大學生交流活動 優惠台灣學生只需 負擔來回機票費用 食宿完全由大陸方面負 2004年的 海峽兩岸青年中秋聯歡訪 問團 還得到 中國青年大陸研究文教基 責 以期使7月中旬暑假後到大陸進行交流 金會 財團法人真善美基金會 的贊 活動的台灣大學生人數將超過2,000人 人 助參與 2006年的 新世紀新青年兩岸青年 數與規模超越歷年 領袖論壇 還分上海 西安 成都3團先遊 2006年 全國台聯 主辦冬令營 把重 心放在東北 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主 覽當地兩三天 各線再乘坐飛機赴北京 由 辦 吉林省台聯協辦的 全國台聯2006年臺 票18,000元 行程包括參訪天安門廣場 故 灣少數民族大學生冬令營 在長春開營 來 宮 長城 北大 清華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 自台灣24所大學的125名高山族大學生參加 會議廳 與Google總裁李復開 北京大學中 此次冬令營 接著吉林大學舉行第四屆台灣 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 中國奧運會主 學生 北國風情冬令營 有來自台灣82名 席何振梁等名人座談 首屆海峽兩岸大學生 大學師生 在大陸求學的83名台灣學生及吉 歌手大賽決賽在福建東南電視台舉行 包括 林大學的52名大陸學生共217人參加 3名台灣選手在內的16名大學生競藝 由來 自台灣藝術大學的陳彥衡奪魁 2007年的 1991年起兩岸的教育交流漸趨熱絡 四 月中旬 台灣的師範教育界組成 五南教 於大陸方面的落地招待 團費僅負擔來回機 新世紀兩岸三地大學生自然與文化參訪 團 育訪問團 前往大陸訪問 該團一行包括 費比照去年 大陸配合單位為 江西省科學 五十七位學者及教授 先後到北京大學 北 技術協會 活動設計 1.友誼之旅 兩岸 京師範大學 上海東華師範大學 上海復旦 三地的大學生各30名相聚一堂 2.城鎮之 大學 廣東華南師範大學 暨南大學及深圳 旅 參觀南昌 九江市 3.校園之旅 拜 大學等各校 台北市與台灣省各縣市幼教界 會南昌大學舉行交流座談會和聯歡活動 4. 負責人應大陸南京市政府教育局之邀請 組 自然與藝術之旅 遊覽廬山 5.民俗工藝體 成幼教交流考察團 於五月三十日前往大陸 驗與古蹟傳承之旅 參訪景德鎮素稱瓷都和 考察一週 救國團自1991年起暑假和寒假即 婺源明清古建築 已帶團赴大陸訪問 1992年暑假將舉辦五個 國民黨自連戰率團前赴大陸以後 公開 梯次 第一 二梯次為學生團 共有七十二 推動兩岸交流成為其不再避諱的工作 國民 人 第一梯次全為大專學生 第二梯次則包 黨青年團總團部青年部陳淑蓉主任公開招募 括高中學生 第三 四 五梯次則為教師 台灣青年 舉辦 兩岸學生菁英冬令營 團 活動的重點為學術交流 救國團以後以 為看蛻變的中國 嶄新的中國 豐富的中 其背景組成的 中華青年交流協會 為了 1. 國 2007年1月25日至2月2日 九天行程組 體驗兩岸變化與發展差異 2.學習與人文體 團特色 1.名人講座暨菁英交流會 針對 驗之旅 3.自然環境與歷史文化之旅 4.都 知識青年國際觀 兩岸人文面面觀 市 與人文體驗之旅 經貿之旅 5.少數民 高等教育競爭力 等議題 導引兩岸學生 族之旅 6.青年聯歡 友誼之旅 自1996年 菁英進行交流討論 2.參訪台資企業 台商 起每兩年半一趟大陸參訪團 1992年申請赴 廠房參訪 知名企業家座談 將成功台商經 陸獲准的學生團體除了救國團學生訪問團 驗與經營概念與青年學子分享 3.北京生活 還有台大國樂社 淡大學生訪問團 台大企 體驗 大陸學生地陪導覽 自由安排一日行 研習資訊 25

27 專 26 論 程 讓青年學子體驗北京真實生活與民情 大學自發性往來在九 年代台大學生會 4.兩岸學生聯歡晚會 5.參觀北京奧運會址 及城市規劃館 6.中國十大名校校園參訪 八名主要幹部 以 國立台灣大學學生會大 北京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南京大學 7. 和香港 進行為期兩週的參觀拜會 繼而則 成功大陸團經驗 2006暑假 兩岸青年領袖 有國立中山大學學生大陸訪問團一行十二 論壇 人 由應屆畢業學生擔任團長 獲教育部批 陸香港訪問團 名義 赴上海 北京 廣州 淡江大學最早組團訪問大陸的 該校自 准 前往大陸訪問十五天 該訪問團先後訪 1991年起 每學年寒 暑假接組團前往大陸 做參觀訪問 1992年黃天中擔任團長帶領訪 問了廣州中山大學 上海復旦大學 南京大 問大陸十所大學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北 所台灣大專院校前赴武漢 參與台灣大學與 京對外經貿大學 南京東南大學 南京大 華中科技大學共同主辦的 2000海峽兩岸面 學 復旦大學等十所重要大學 做學生與學 向新世紀科技創新研討會 會後決議往後 生的訪問 淡江大學與大陸三所 美國十所 每年均由台灣與大陸各推舉一所大學共同主 大學簽訂學術交流意向書 又設立大陸研究 辦兩岸大學研討會 以促進兩岸大學的學術 所 又邀請復旦大學校長華中一到淡江大學 教育交流 2002年輪由成功大學主辦 共題 訪問 淡江大學連年組團訪問大陸大學及名 山大川 展現其推動兩岸教育交流的願景 3場專題演講和25篇論文 一九九一年一月淡江大學大陸友好訪問 東吳大學從事兩岸教育交流非常積極 團第一團前往大陸 以後該校幾乎每年舉辦 該校因在1992年11月舉辦海峽兩岸法學學術 訪問團 訪問過大陸數十個著名的大學院 研討會曾邀請大陸政法大學等校十一位教授 校 淡江大學熱心兩岸教育交流有一個動 與會 1993年 該校再邀請台灣各大學法律 力 是該校大陸研究所希望能讓大陸所同學 系 法研所教授及所長組成 台灣代表團 能前赴大陸收集論文資料 同樣設有大陸研 由校長章孝慈率領 前往北平參加 第二屆 究所的文化大學和政治大學也學樣 每年暑 海峽兩岸法學學術研討會 會後並訪問北 假組織研究生前赴大陸考察 始作俑者的淡 京大學 人民大學等校 並商談校際合作事 江大學大陸研究所在2000年更以 實習 之 宜 以加強兩岸學校的學術交流 東海大 名 要求研究生前赴大陸觀摩請益旅行後始 學 該校前校長梅可望曾率團訪問大陸 能提出論文計畫 學等校 以後到2000年 又聞台灣大學等多 1995年7月因李總統訪美造成兩岸關係 緊繃 兩岸交流幾近停滯之際 由中興大學 解氣氛 政治人物乃有熱心奔走兩岸者 曾 森林系副教授姜保真帶領中興大學森林師生 任心黨立法委員與副總統候選人的馮滬祥 組成的 大陸交流訪問團 除了拜會北京 是兩岸教育交流的推手 其 馮滬祥立委國 林業大學 海協會外 其他還包括 林業 會辦公室 曾主辦多次 中華文化研習營 部 北京農業大學 中國林業科學院 參 率領多批台灣學生 每批120位台灣學生前 觀實驗林場與農場 張家口華北防護林 和 赴北京 上海作十天左右參訪活動 香山碧雲寺國父衣冠塚及盧溝橋的 中國人 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還得到海協會常務副 1995年台灣科學教育中心主任魏明通 方泰山教授接受 陸委會 委託研究 前往 會長唐樹備的出面作東宴請 可見中共在最 大陸考察科技教育 打開了兩岸科學教育人 壞時刻仍維繫兩岸交流管道 員互訪的大門 隨後1996年 台灣科教中心 研習資訊 辜汪會談 緩和了兩岸緊張 創造和

28 專 論 陳昭地主任率領19名代表團去大陸 1997年 力 方式 輪流到中國大陸西安交大為該校 大陸23名回訪 繼之1999年高師大率團參 研究生上課 並指導學生論文 為兩岸學術 訪 並接待大陸科學教育人員24名 接著由 交流創下另類又特殊的模式 參與這項教學 彰師大組團參訪 並在2000年接待20名大陸 計畫的教授 都是台灣知名的經濟學者 包 科學教育團員 完成了第一輪三年教育交 括中研院社科中心及文化大學教授胡春田 中 流 SARS 中斷後2002年 大陸組織第 研院經濟所教授蕭代基 周雨田 蔡文禎 台 一支14人的代表團來台 2003年台灣地區科 大經濟系教授熊秉元 政大國貿系教授陳坤 學教育人員交流參訪團21人 包括武陵高級 銘 中央大學產經所教授單驥 清華大學財 中學 校長吳正牧 交流互訪 學習成長 務金融所教授張國平 等 這個計畫提出 台灣地區中等學校科學教育人員赴大陸參訪 後馬上得到西安交大支援 中心在1998年正 報告麗山高中校長鄭顯三 新竹園區實驗高 式開始開班授課 隔年正式成立碩士班 主 中數學教師莊添丁 師大附中物理教師黃淑 要招收理工科畢業生 2003年成立博士班 芬 花蓮高中化學教師吳福章都寫了 參訪 中心成立以來 大部分專業課程都由台灣學 隨想報告 和 教育交流活動心得與建議 者負責授課 學生論文主要指導教授 也幾 他們參觀了四所大學和五所重點中學 並出 乎全由台灣學者擔任 參與教學的學者 教 席北大舉辦 海峽兩岸大學及中學科學教育 授 利用個人休假 或是春假 寒暑假前後 與改革 數學與自然科學 研討會 這 台灣學校還沒開學前 到大陸短期密集上 第二個科學教育輪回雙方建立了 海峽兩岸 課 每次上課為期兩周 一次上足8堂24小 大學及中學科學教育論壇 可望促進兩岸 時 幾年下來 有的學者只去一次就未再參 科學教育的定期交流與對話 與 但也有人一去就是六 七次 中共對兩地教育交流是非常歡迎的 基 於統戰目的 還鼓勵要更深入發展 2002年 ㆔ 大陸教育界 員前往台灣 海峽兩岸的教育交流 大陸雖然少於港澳 北京市朝陽區平房小學的小朋友於 團 但人數比上年增加 來訪的台灣大中學 一九九一年八月來信徵求台灣地區的小學生 校的教師和大學生 研究生達1,052人次 結為筆友 這批小朋友的親筆信以及該校教 他們分別參加了在大陸舉辦的32項兩岸交流 師吳海潮信函一封 由大陸紅十字會轉交中 活動 其中 南京大學舉辦的 心園 校 華民國紅十字總會 年齡較高則為大學生及 園 家園兩岸大學精神文化溯源之旅 四 留學生 來自全球各地的大陸留學生及台 川大學的第四屆 海峽兩岸傑出青年學生祖 港 澳學生代表共八十七人 於一九九一 國西部 生態與人文 學術考察研習營 年七月廿一日共同參與了在台北市召開的 武漢大學的第六屆 兩岸中華文化與經營管 二十一世紀中國前途理論研討會 理學術研討會 等內容豐富 形式多樣 中 兩岸學術研討會始自大陸廈門大學人文 共認為達到目的 兩岸學者們在交流中探 學院院長陳支平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 討學術主題 抒發思鄉愛國情懷 加深了兩 授齊東方等六位大陸學者日前經廈金航線直 岸教育工作者之間的學術交流 增進了相互 航金門 成為大陸首批直航交流的大陸學 瞭解和友誼 者 六位學者是應金門縣政府邀請 參加在 近幾年來 國內一群經濟學者以申請補 金門召開的 閩南文化 學術研討會 規模 助或對外募款所得的有限經費 默默以 接 最為浩大的兩岸學術研討會 要數中興大學 研習資訊 27

29 專 論 所舉辦的 兩岸水土保持會議 60多位學 於圓山飯店舉行 中美 系統晶片設計與測 者專家齊集一堂開會 其中四十位大陸學者 試技術 雙邊研討會 後 5月28日此國際 包括中國科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 華中農業 合作計畫相關人員-大陸北京 清華大學程 大學 廣東科學院教授及武漢水電大學副校 旭 洪先龍 邊計年 薛宏熙等四位教授再 長和長江水利會副主任 總工程師等 度來台針對整個合作計畫做討論 會中北京 成功大學舉辦 海峽兩岸高等教育發展 清華大學洪教授除了報告計畫進度外 並說 現況學術研討會 成大吳京校長邀請了西 明瞭目前該校在SOC方面的研究情況 經過 安交大蔣德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湯洪高 此兩次會議後 使得此國際合作計畫參與研 哈爾濱工業大學楊士勤 南開大學侯自新 究人員緊密結合在一起 並有助於中 美 北京醫科大學程伯基 華中理工大學楊叔 大陸三方SOC技術的交流 子 上海醫科大學彭裕文 中南工業大學何 繼善 華南理工大學劉煥彬 西北工業大學 2005年年初 由大陸南開大學校務委員 會主席薛進文率領參訪團參訪高雄的義守大 戴冠中 浙江大學潘雲鶴 由在上海交大校 學 進行兩校教授交流聯誼 2005年7月15 長翁史烈領隊來台 翁校長指出 難得的兩 日清華大學為來台交流的大陸9所大學師生 岸高等教育交流是 不管三通或四通 咱們 舉辦歡迎會 參與學校包括北京大學 復旦 在學術上先通 兩岸十三所大學校長並共 大學 蘇州大學 蘭州大學 北京清華大 同簽署一份 廿一世紀為中國人的世紀 宣 學 浙江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哈爾濱工業 言 以學術界保證並領導海內外華人 迎接 學校與中國科技大學 共有62位師生 是歷 屬於中國人的世紀 同年由北京醫科大學校 年來交流人數最龐大 學生水準最高的一 長王德炳率領的大陸醫科大學訪問團共十九 次 清大國際推廣教育組組長趙啟超表示 為 人 包括十五位校長 一位副校長 三位教 促進兩岸學術菁英的相互交流 近年來清大 授 都是大陸知名的醫界精英 上海醫科大 一直與大陸學校有交換學生的活動 互派學 學姚泰 山東醫科大學王廷礎 北京中醫藥 生至對方學校進行暑期專題研究工作 2006 大學龍致賢 北京醫科大學王德炳 成都華 年7月上海復旦大學老師朱軍 徐虹帶領由 西醫科大學張肇達 西安醫科大學任惠民 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夫婦成立的莙政學者交 武漢同濟醫科大學薛德麟 長春白求恩醫科 換學生 到新竹清華大學進行學術交流 為 大學陳遠耀 南京醫科大學張振聲 哈爾濱 期一個月的交流活動中 清大安排新竹地區 醫科大學金錚 廣州中山醫科大學盧光啟 30多個接待家庭 在假日接待70名學生體驗 台灣的風土民情 廣州中醫藥大學李任先 瀋陽中國醫科大學 何三光 湖南醫科大學胡冬熙 浙江醫科大 學鄭樹 他們受陽明大學邀請來台訪問 大陸各所大學校長走後 北京14所高中 月的插班學習 開展了兩岸大學生團組長期 校長繼而連袂來台 在台北市第一女中揭幕 交流活動 今年 山東大學已選派21名學生 參加 由建國中學及北一女中主辦 海峽兩 分赴台灣成功大學 中山大學和逢甲大學學 岸高中教育研討會 以 二十一世紀人才 習 此外 山東大學正在與台灣其他4所高 培育的目標 為主題研討 三天研討會活動 校洽談類似交流合作 山東大學台辦負責人 再參訪三天台灣東部 南部的經建設施 表示按照規劃 今後山東大學將實現每年向 2001年3月29日至4月1日台灣清華大學 年山東大學派出15名學生先後到台 灣成功大學和新竹清華大學進行了為期4個 研習資訊 台灣地區高校派出百名學生的交流計畫

30 專 ㆕ 結論 兩岸交流自1989改革開放至今 教育交 流一直是最活躍 成效最顯著的領域之一 近 幾年來 大陸已有近百所高校與台灣高校簽 署了校際交流與合作的協議 交流的內容與 合作的領域不斷的充實 拓寬 依陸委會的 統計 3個月為間距 2005年1-3月申請來台 論 的大陸人士有3,233人 之後每有增加 至 今年1-3月申請人數增加到6,401人 短短3個 月就有6千多名大陸人士申請來台從事文教 交流 平均每個月有2千人申請 而從2005 年到今年初 兩年多的時間 已增加近一倍 的申請人數 至於核准大陸人士來台人數則 由2005年初的2,516人提升到4,822人 核准 的比例一直維持在80 左右 參見下表 表1 大陸 區專業 士來台從事文教交流活動統計 時間 申請人數 核准人數 入境人數 核准比例 2005年1-3月 3,233 2,516 2, 年4-6月 4,235 2,947 2, 年7-9月 5,122 3,674 2, 年10-12月 6,558 5,483 4, 年1-3月 3,634 2,961 2, 年4-6月 6,933 5,476 4, 年7-9月 9,556 7,674 5, 年10-12月 6,340 6,398 6, 年1-3月 6,401 4,822 3, 資料來源 作者整理自陸委會文教交流統計 教育交流的主體之一為大中小學生 各 自2005年秋季以來 大陸教育部出台多 種形式的夏令營 冬令營不勝枚舉 各大 項優惠台生政策 讓台生在大陸學習的環境 學 基金會舉辦的交流活動種類繁多 近年 得到部分改善 包括實行台生同等收費標准 來也有不少大陸學生赴台蒐集資料 短期學 和設立台生獎學金 認可台灣高等學校的學 習研修 由陸委會所成立的中華發展基金會 歷等 並且開通了專門的招收台生的信息網 亦有補助大陸研究生來台進行短期研究 今 站 不斷為台生在大陸就學提供各種便利 年更提供50個申請名額 另也有台灣學生赴 大陸學歷雖不為台灣承認 兩岸教育交流卻 大陸訪問 進修 實習等 許多以學生為主 仍不斷在進行 即使在兩岸關係緊張的民進 的大陸文藝團組 團體近年來也赴台演出訪 黨政府時代 兩岸教育交流的次數雖減少卻 問 未中斷 研習資訊 29

31 專 論 研 習 資 訊 30 第 24 卷 第 6 期 96.12

32 專 論 兩岸高等教育法律關係之探討 吳榮鎮 大仁科技大 副教授 ㆒ 前言 近幾年來 兩岸人民在高等教育領域進 行交流事例逐年遞增 而此等教育交流之法 律關係 皆涉兩岸高等教育法律的適用 因 此 針對兩岸有關高等教育法律關係進行探 討 確是極為重要的課題 裨益兩岸從事高 等教育交流者知彼知己 互為借鏡 有計畫的及一定形式的教育設施 主要是指 學校教育 莊懷義等 民76 台灣高等教 育的意涵 可分別從教育主體 目的 功 能 大學宗旨及名稱等說明之 1.教育主體 人民為教育主體 教育基本 法第二條 2.教育目的 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 格 民主素養 法治觀念 人 高等教育法律屬於行政法 無論是公辦 文涵養 強健體魄及思考 判 或私立大學院校皆須受到高等教育法的適 斷與創造能力 並促進其對基 用 學校在辦學過程中 與政府 教師 學 本人權之尊重 生態環境之保 生等所發生的法律關係主要是一種權利和義 護及對不同國家 族群 性別 務的關係 宗教 文化之瞭解與關懷 使 高等教育法律關係一般規定於有關高等 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 教育法律中 例如 台灣之教育基本法 大 野之現代化國民 教育基本 學法 中國大陸之教育法 高等教育法等 法第二條 本文主要依據兩岸現行之 大學法 高 等教育法 以及其他相關教育法律 從下 3.教育功能 教育文化 應發展國民之民族 精神 自治精神 國民道德 列三個方面說明兩岸高等教育的法律關係 健全體格 科學及生活智能 一 高等教育的意涵 二 高等教育法律關 憲法第一五八條 係 三 高等教育法律關係的展望 ㆓ 高等教育的意涵 自古以來 對教育的詮釋 有多種不同 的說法 這是因為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社 會現象 人類對於教育的認知 常隨著社會 4.大學宗旨 大學以研究學術 培養人才 提昇文化 服務社會 促進國 家發展為基礎 大學法第一 條 5.大學教育名稱 大學法 所稱大學指依 本法設立並授予學士以上 變遷而異 在高等教育方面 由於台灣海峽 學位之高等教育機構 兩岸的政治與社會制度的差異 有關教育法 大學法第二條 律賦予其高等教育的意涵如次 一 台灣高等教育的意涵 理論上 教育的意涵有二 一是廣義 二 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的意涵 理論上 中國大陸教育的意涵有二 一 是廣義的 凡是增進人們知識和技能 影響 的 教育是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對個人所 人們思想品德的活動 都是教育 二是狹義 施的影響 二是狹義的 教育是有組織的 的 只要是指學校教育 指教育者根據一定 研習資訊 31

33 專 論 社會 或階級 的要求 有目的 有計畫 等教育法第六十八條 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影響 把他們培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b 養成為一定社會 或階級 所需要的人的活 2007 綜合所述 兩岸法律賦予高等教育意涵 動 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的意涵為 1.教育主體 國家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和建設有中國特色 差異頗大 台灣係以人民為主體 從人格 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 釋高等教育 中國大陸則以國家為教育主 發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 體 以主義 集體 社會等價值 來規範高 教育法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 等教育 和國教育部a 2007 因此 ㆔ 高等教育法律關係 國家才是教育主體 2.教育目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社會主義 的教育事業 在人民中進行愛 育體制的立法 旨在強化教育與社會變遷現 國主義 集體主義 國際主 象的聯結 以保證教育資源的均衡與分配的 義 共產主義的教育 進行辯 正義 然而 教育法律是個爭議性的概念 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 我國謝瑞智教授認為 教育法律為保障教育 教育 反對資本主義 封建的 之自律性與創造性 與教育制度有關之固有 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國家培養 法律之總體 謝瑞智 民81 但是 中國 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各種專業人 大陸原 國家教委會政策法規司 胡文斌認 才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 為 教育法律是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在教 設 憲法第十九 第二十四 育領域的集中表現 胡文斌 1990 兩岸 條 對教育法的認知 影響其高等教育法律關係 自十七世紀以來 教育法律乃是遂行教 3.教育功能 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 設服務 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 容 本文根據有關法律規定 從四個層面說 合 培養德 智 體等方面全 明兩岸高等教育之法律關係 一 法律位 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 階 二 法律關係人 三 法律關係人之權 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法第 利 四 法律關係人之義務 五條 一 法律位階 權利和義務是教育法律關係的主要內 4.高等教育任務 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 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 較低的法律若牴觸位階較高的法律無效 因 高級專門人才 發展科學 此 有關教育法律位階的層次高低 足以彰 技術文化 促進社會主義 顯各該法律關係人的法律地位及其權利與義 現代化建設 高等教育 務之保障 法第五條 1.大學法的法律位階 民國三十七年國民政府公布 大 5.高等教育名稱 高等學校是指大學 獨立 設置的學院和高等專科學 32 人文 人權 生態及多元尊重等價值 來詮 研習資訊 法律位階是法律效力的重要依據 位階 學 法 其後並於民國六十一年八月 校 其中包含高等職業學 七十一年四月 同年七月 八十三年一月 校和成人高等學校 高 九十一年五月 九十二年二月 九十四年

34 專 論 十二月及九十六年一月經過八度修正 在台 知的差異 大陸高等教育法之立法及公布施 灣教育立法體制下 第一層級的憲法是教育 行的時程與台灣相較則遲緩許多 立法的最高法律依據 第二層級的教育基本 二 法律關係人 法 以憲法為基礎而制定 規定我國的教育 教育法律關係主要表現在政府 社會 基本制度 任務和基本法律準則 第三層級 學校 學校內部單位 教師 學生 等法律 為教育部門法 如大學法 學位授予法 成 關係人 以及其權利與義務 人教育法 教師法 高級中學法 國民教育 法等 第四層級是教育行政法規 這類的行 1.大學法法律關係人 大學法計四十二條 條文內容涉及之法 政法規 如大學法施行細則 是教育法規的 律關係人包括 教育部 各級政府 大學 主要組成部分 因此 大學法係由立法院通 董事會 校長 各種委員會 教師 研究人 過 經總統令發布的規範高等教育的法律 員 研究中心 技術人員 行政人員 學 其法律位階僅次於憲法及教育基本法 生 校友代表 社會公正人士 法人團體 2.高等教育法的法律位階 學生自治組織等 九十六年一月公布修正條 中共自一九四九年建國以來 曾經 於一九五四年 一九七五年 一九七八年 文第二十六條另增加身心障礙學生修業期限 之規定 及一九八二年分別制定憲法 其中 僅於 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 軍訓及護理人員 一九八二年的憲法眀定國家舉辦高等教育 之設置 經八十七年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後 已 其中 第十九條規定 國家舉辦各種教育 由大學自主決定 大法官會議於八十七年作 普及初等義務教育 發展中等教育 職業教 出釋字第四五 號解釋 認為各大學如依其 育和高等教育 並且發展學前教育 另 自主之決策認有提供學生修習軍訓或護理課 外 一九八 年二月 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 程之必要者 自得設置與課程相關之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建立高等教 位 並依法聘任適當之教學人員 惟原大 育學位制度 一直到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九 學法第十一條第一項第六款及同法施行細則 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才通過 中華人民 第九條第三項明定 大學應設置軍訓室並配 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置人員 負責均軍訓及護理課程之規劃與教 因此 中國大陸教育立法體制 第一層 學 此一強制規定 有違反憲法保障大學自 級是 憲法 第二層級是 教育法 第 治之旨意 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 至遲於 三層級是教育部門法 如高等教育法 義務 屆滿一年時失其效力 元照編輯委員會 教育法 職業教育法 成人教育法 教師法 等 第四層級是教育行政法規 高等教育法 2003 因此 九十四年十二月公布之大學法 修正條文 已刪除列明學校應設單位 含軍 是經過最高立法機關全國人大會常委會通過 訓室 改為授權學校享有自主組織權 的教育法律 其法律位階僅次於憲法及教育 2.高等教育法法律關係人 高等教育法計六十九條 條文內容涉及 法 綜合前述 兩岸高等教育法皆須經最高 之法律關係人包括 中國共產黨 中華人民 民意機關的立法通過 屬於第三層級的教育 共和國 國務院 教育行政部門 省 自治 部門法 其法律位階僅次於憲法及教育基本 區 直轄市政府 大學 獨立學院 專科學 法 教育法 但是 由於兩岸的最高民意 校 校長 教師 學生 職員 社會團體 機關之體質並不相同 以及對於大學教育認 企事業組織 公民等 研習資訊 33

35 專 論 綜合前述 兩岸高等教育法律關係人有 依法自治權 設校長 副校 1 大學法所稱大學 指依法設立並授予 長 院長 學系主任 研究所 學士以上學位之高等教育機構 高等 所長 處 館 室 中心 教育法所稱高等學校 除大學 獨立 校務會議 行政會議 各種委 學院外 另包括專科學校 員會 聘用教師 畢業應修學 2 大 學 法 未 明 文 列 舉 舉 辦 大 學 者 的 身 分數 訂定學則及獎懲辦法 分 僅將大學區分為國立 直轄市 推廣教育等權利 第一 六 立 縣 市 立及私立 第三條 至三十五條 高等教育法則明確列舉舉辦高等學校 3 教師 申訴權 講座權 授課權 研 者的身分 包括國家 企業 社會團 究權及輔導權 第十七 體 社會組織 公民等 第六條 二十二條 3 大學法規定 大學設校長一人 綜理 4 學生 學生依法享有選出代表出席校 校務 第八條 高等教育法規定高 務會議 或與學業 生活及訂 等學校實施中國共產黨高等學校基層 定獎懲有關規章之會議 成立 委員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中國共 自治體 申訴權 選修課程 產黨高等學校基層委員會按照中國共 權 選修輔系或雙主修權 產黨章程和有關規定 統一領導學校 同時在國內外大學修讀學位 工作 第三十九條 權 成績優異者申請逕修讀博 因此 兩岸高等教育法法律關係人最大 士學位 權 等 第 二 十 六 的不同有二 一 大學法關係人另包括縣 二 十 七 二十八 二十九 市 政府 即縣 市 政府可舉辦大學 二 高等教育法規定中國共產黨統一領導學 校 校長必須執行中國共產黨的路線 方 三十三 三十四條 2.高等教育法 1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高等學校基 針 政策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層委員會按照中國共產 三 法律關係人之權利 黨章程和有關規定 統 法律關係人之權利 是指教育法律關係 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也有權要求他人依法保 障其權利 或者要求他人依法不作為 以免 一領導學校工作 第 三十九條 2 國務院 國務院依法享有統一領導和 侵犯其權利 管理全國高等教育事業 1.大學法 1 教育部 教育部依法享有 大學 系 第十三條 3 教育部 高等學校依法享有 高等學 所 設立 變更或停辦 組 校設立 分立 變更 終 織規程 校長遴聘 教師 止 學校章程等審批權 研究人員 專業技術人員 34 2 學校 大學依法享有 學術自由保障 下列幾點不同 研習資訊 第二十八條 資格 招生辦法核定 學生 4 學校 高等學校依法享有依法自主辦 學雜費規定等審核權利 學 自主確定教學 科學研 第三至五條 究 行政職能部門等內部組

36 專 論 織機構的設置和人員配備 按 以及有關學生事務應辦理事項之規定 包括 照國家規定 評聘教師和其他 辦理學生團體保險 收費不得逾教育部之規 專業技術人員的職務 調整津 定 訂定學則及獎懲辦法 保障並輔導學生 貼及 工 資 分 配 第 十 一 成立自治團體 建立申訴制度 設教師申訴 三十七 四十三條 評議委員會 第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5 學生 學生依法享有減免學費 獲取 獎學金 助學金 貸款 社會 三十六條 2.高等教育法 服務 勤工助學 組織學生團 高等教育法規定 政府有保證國家興 體 合法權利受法律保護等權 辦的高等教育的經費逐步增長之義務 第 利 第五十三至五十九條 六十條 學校應當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和 6 公民 依法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 綜合前述 兩岸高等教育法律關係人之 權利 有下列幾點不同 高等教育法規定 中國共產黨學校委員 會為學校正式法定組織 依法有統一領導高 等學校的權利 但是 高等教育法與大學法 相較 未規定高等學校享有學術自由權 學 生依法享有選出代表出席校務會議 或與學 業 生活及訂定獎懲有關規章之會議 成立 自治體 申訴權 學生修業期限 選修課程 權 選修輔系 雙主修權 成績優異者申請 或直接修讀博士學位權等權利 以及未列舉 學校應設單位 其次 大學法與高等教育法相較 大學 法未規定行政院有權統一領導和管理大學教 育權 執政黨有統一領導管理大學的權利 學生依法享有減免學費 獲取獎學金 助學 金 貸款 社會服務 勤工助學等權利 以 及未列舉學校章程應規定事項 服務之規定 保障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和監 督 第四十三 五十九條 教師應履行法 律義務 忠誠於教育事業 第四十五條 學生應遵守法律 法規 學生行為規範 學 校管理制度 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 澤東思想 鄧小平理論 第五十三條 綜合前述 兩岸高等教育法法律關係人 之義務 有幾點不同 大學法未規定學生應遵守法律 法規 校規 學習特定思想或主義的義務 國家保 證經費逐步增長 以及未規定學校應當為畢 業生提供就業指導和服務 高等教育法則未規定高等學校應辦理學 生團體保險 收費不得逾教育部之規定 訂 定學則及獎懲辦法 保障及輔導學生成立自 治團體 建立申訴制度 以及設立教師申訴 評議委員會等責任 法律關係人之義務 是指教育法律關係 ㆕ 結語 兩岸高等教育法律 關係的展望 人依法承擔的某種必須履行的責任 就學生 綜合前述有關兩岸高等教育法律關係之 言 責任是一種義務 就政府 學校及其工 分析 本文從教育主體 大學民主化 大學 作人員言 責任就是一種職責 法人化 以及學校管教權等四方面 提出兩 1.大學法 大學法有關法律關係人之義務規定 僅 者未來發展的展望與期待 四 法律關係人之義務 一 教育主體方面 規定大學依法應設之組織及會議 教師分級 尊重人的價值主體性 以及在教育的過 及聘用 學生資格 修業年限及學位授予 程中如何實現人的價值 是當前世界教育價 研習資訊 35

37 專 論 值體系共通的核心議題 在台灣 人民為教 校實際上是政府權力的延伸 校長由政府指 育主體 以人格 人文 人權 生態及多元 派 學校設有中共黨委組織 也沒有財政自 尊重等價值 來賦予高等教育的意義 中國 主權等 私立高等學校雖然財政自主 但校 大陸則以國家為教育主體 以主義 集體 內也設有中共黨委組織 接受黨的領導 社會等價值 來規範高等教育的意涵 因 在台灣 大學法的修正所有真正的癥 此 期待未來中國大陸能以人為教育主體的 結 端視公立大學是否要公法人化 公立大 法理 修正其高等教育法律 將有益於培養 學一旦公法人後 當然取得公法人廣泛享有 更具人文素養及多元尊重的高級知識分子 的人事 立法 財政 組織計畫自主權 而 二 大學民主化方面 得以自選校長 自聘教師 自闢財源 並自 大學成為社會價值選擇的反省機制與批 行擬大學發展重點及方向 董保城 1997 判中心 是大學全球化的趨勢 一個缺乏反 在大學法未修正之前 公立大學院校與教育 省與批判機制的大學教育 將無法發揮社會 部的關係仍為上下從屬的關係 公立大學校 與人的中介功能 中國大陸的高等教育法律 長由教育部作最終遴選 教育經費大部分來 未規定大學應受學術自由的保障 反而規定 自政府預算 學雜費的提高須教育部的批 中共在高等學校的組織及領導權 以及學生 准 主要原因是 台灣公立大學院校經費大 應學習特定政治思想 這種將教育視為一個 部分仰賴政府預算 教育部一向以經費補助 給定的事實價值 忽視價值教育的自由 為槓桿 作為管理公立大學院校的工具 因 選擇 深思珍視 行動等程序 並無助於學 此 未來台灣公立大學院校在財源大部分自 術研究及學習自律的提升 中共最近時常提 籌的前提下 才有公法人化的前景 及教育民主化 但是這種民主化仍屬於民主 四 學校管教權方面 集中制 因此 期待未來中國大陸能修正相 兩岸高等教育法律關係最值得注意的是 關法律 保障大學內部教學民主化 提升學 大學院校對學生的管教權 在台灣 傳統特 術權力 以及學術自由的保障 這是兩岸所 別權力關係理論已受到修正 例如 八十四 有大學院校教師及學生最關心的議題 年六月二十三日大法官釋字第三八二號解釋 三 大學法人化方面 各級學校有關學籍規則或懲處規定 對學 就政府與公立大學校院之關係而言 兩 生所為退學或類此處分行為 足以改變學生 岸公立大學校院皆尚未成為公法人 其與政 身分並損及其受教育之機會 自屬對人民教 府的關係仍是上下從屬的關係 兩岸中央教 育之權利有重大影響 此種處分行為應為訴 育行政機關教育部對於大學校院仍存在 褓 願及行政訴訟上之處分 受處分之學生於用 母心態 管制多於輔導 盡校內申訴途徑 未獲救濟者 自得提起訴 在中國大陸 雖然 高等教育法 第 36 院及行政訴訟 元照編委會 2003 三十條規定 高等學校自批准設立之日起 在中國大陸 教育法 第二十八條 取得法人資格 高等學校的校長為高等學校 規定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行使教育權 的法定代理人 高等學校在民事活動中依法 利 四 對受教育者進行學及管 享有民事權利 承擔民事責任 但是 在 理 實施獎勵或者處分 授予學校管教 實際運作上 高等學校與政府的關係仍是上 學生的權利 但是 在實務上 學校管教權 下從屬的關係 高等學校尚未成為辦學法 被認為是一種賦予學校的權力 王亞芳 人 周祝瑛 1999 尤其是 公立高等學 2002 中國大陸行政法律制度中 雖然沒有 研習資訊

38 專 論 明確採用 特別權力 這一概念 但在制度 法規的監督與制約 二是正當程序問題 學 設計及行政實踐中 實際上應用了這一理論 校管教權的行使 應受正當程序原則的規範 劉育喆 2003 但是 目前在中國大陸 但是 中國大陸沒有 行政程序法 學生向法院控告學校 請求司法救濟的判例 行政處罰法 雖然有規定簡易程序 一 愈來愈多 學校管教育權已面臨巨大的挑戰 般程序和聽證程序 並不適用於學校管理處 近幾年來 在中國大陸各級人民法院有 分程序 一直到2005年2月4日教育部發布之 關學校管教權的判例中 可以發現學校管教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 第五十五條 權有兩個問題 一是學校與學生關係問題 提及 學校對學生的處分 應當做到程序 在有些法院判例中 法院將學生不服學校處 正當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c 分控告學校案件駁回 認為學校與學生的關 係是 特別權力關係 學校管教權屬於學 2007 值得注意的是 依據 普通高等學校 學生管理規定 的規定 學生不服學校的任 校內部行政行為 學生必須絕對服從學校之 何處分 都僅能向學校提出申訴 如果不服 處分 不得提出行政訴訟 但是 也有法院 申訴結果者也只能向學校所在地的省級教育 判例認為 學校與學生的關係是屬於 學校 行政部門提出再申訴 因此 未來中國大陸 外部行政 學校對學生管理不是內部管理 大學院校之管教權仍將爭議不斷 學校與學 而是為實施國家教育制度而進行的外部管 生之 特別權力關係 之調整 以及學生申 理 學生與學校的關係是行政法律關係 學 訴制度之建立 只能期待在政治體制改革民 校的管理權是一種行政權 應受到國家行政 主化的前提下 才有發展的空間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a 2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2007年11月1日 取自 n/jyfg/laws/jyfgjyf.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b 2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2007年11月11日 取自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c 2007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 2007年11月11日 取自 e.edu.cn/edoas/website18/ level3.jsp? tablename=743&infoid=9818 王亞芳 2002 論學校管教權 收錄於勞凱聲編 中國教育法制評論 第一輯 北京 教育科 學 元照編輯委員會 2003 教育法規 台北 元照 周祝瑛 1999 大陸高等教育問題研究 兼論台灣相關問題 台北 師大書苑 莊懷義等 民76 教育問題研究 台北 國立空中大學 胡文斌 1990 教育立法與教育法學的比翼發展 上海教育科學研究 第4期 葉上雄 1991 教育學 北京 人民教育 謝瑞智 民81 教育法學 台北 文笙 董保城 1997 教育法與學術自由 台北 月旦 劉育喆 2003 公立高等學校對學生的身分處分權論綱 收錄於勞凱聲編 中國教育法制評論 第二輯 北京 教育科學 研習資訊 37

39 專 論 研 習 資 訊 38 第 24 卷 第 6 期 96.12

40 專 論 兩岸 等 校教育概況之比較 蘇進棻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副研究員 ㆒ 前言 教育制度隸屬於國家總體社會結構下 整體而言 中國大陸的學制分為學前教 育 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種 其中學前教 育以招收3-6歲學齡兒童之幼兒園為主 基礎 不可避免會受社會結構其它因素影響 在諸 教育包括小學 6-12歲 普通中學 又稱 多影響因素中 管理眾人事務的政治作為是 初中 13-15歲 和高中教育階段 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海峽兩岸由於政治形 歲 高等教育則有專科 2年 本科 態不同 呈現在教育上的風貌也就不一樣 4年 及研究生 3-5年 教育等三個階段 海基會 2006 但基礎教育學制各地區 中國共產黨自1949年統治中國大陸以來 即 致力於塑造一個單元的社會總體 強調建立 略有差異 若再細分又可區隔為六三三制 一個政治主觀目的之社會 自建黨以來始終 五四三制 五三四制 九三制等多種型態 緊守馬列主義 毛澤東思想 無產階級專政 陳德珍主編 1993 與共產黨領導等四個堅持 教育必須為政治 中國大陸的高中階段 基本上有兩大類 服務 接受共產黨的指揮 在這前提下 中 學校 普通高中和提供職業技術教育的各種 共在教育上逐漸建立起以黨領教 以黨領校 學校 普通高中又稱為文法高中 學習的內 的政教合一體制 台灣自從1987年解除戒嚴 容是傳統的學術課程 職業技術教育分成三 政治逐步邁向民主憲政 社會亦漸趨開放 類 中等專業學校 中專 技工學校和農 目前 各級行政首長 如總統 縣市長和鄉 業職業高中 鎮長 與各級民意代表 如立法委員 縣市 職業訓練則是注重技術的實踐 比較輕 議員 鄉鎮代表 都由人民直接投票選 理論的學習 較類似職業訓練中心的規劃 出 政治的民主化 也促成教育的多元發 中國技術人才的培育 大致上是大學本科 展 各級教育均大幅鬆綁 教育必須在政治 即有四年制的學士學位的課程 培養工程 選舉中保持中立 師 大學專科 一般三年制 培養較高的技 中國大陸幅員廣大 城鄉差距非常大 中等學校的型式多樣化 無論就學制 行政 術員 中等專業學校培養一般技術人員 技 工學校 顧名思義即是培養技工 組織 學校領導體制 學校營運管理 教師 中等專業學校 中專 是職業技術教 職級規劃 課程內容安排 教師薪資待遇條 育的主幹 中專培養的技術人才 畢業後進 件 重點人才培育 學生入學管道 人格特 入職場大多歸屬於幹部編制 甚至有時候規 質和思維模式 與台灣相較皆有些不同 本 劃為高等教育的一類 比其他兩種學校優 越 屬於正規軍 而且中專的課程 編制 教學比較有傳統 中專的種類除了師範以 外 還包括了工業 農業 林業 醫藥 財 經 政法 體育 藝術等八類 一般而言都 是傳統職業 文先逐項描述中國大陸中等教育概況 再敘 述台灣現況 俾相互對照 ㆓ 等 校教育概況之比較 一 兩岸中等教育學制概況 研習資訊 39

41 專 論 技工學校 技校 則是由企業辦理 有 點像這些企業的學徒訓練中心 技工學校的 學生 入學時都已經被編入某個企業 算是 鐵飯碗 而且技工學校不受教育部門的管 轄 技工學校都有正規的課程 也有班級組 織 是一所正規學校 職業高中是經濟開放後的新學制 職業 高中也包括農業高中 正式名稱應該稱為農 業職業高中 目前中國大陸普通高中和高職 的比例約5 5 未來幾年將逐漸壓縮高中 高職的比例為3 7 但是短時間內是不大可 能達到的 程介明 1993 而台灣自1995 年進行教改 政策上鼓勵普設高中大學 使 得近十年來高中大學如雨後春筍般欣欣向 榮 目前的教育政策是要將高中與高職的比 例調成7 3 正好與中國大陸政策相反 茲 將兩岸中等教育學制列表比較如下 表1 兩岸 等教育 制比較 兩岸 學校 台灣 類型 中國大陸 學校層級 前期中等教育 後期中等教育 國民中學 初中 高級中學 普通高中 文法高中 高級職業學校 職業高中 或農業 工業 商業 農業 中等專業學校 中專 專科學校 五年制 技工學校 技校 二 兩岸中學行政組織概況 中國大陸中學行政組織 因學校規模不 規模大小 酌設教務處 訓導處 總務處 同略有差異 大抵是校長之下有三位副校長 或教導處 總務處 各處室各置主任一 和處主任 分別管教務 總務和思想 管教 人 高級中學法第12條規定 高級 務單位稱教務處 管總務單位稱為總務處 管 中學設立校長一人 專任 同法第13條 思想的單位稱為政教處 或稱德育處 在 規定 高級中學設教務 學生事務 總 各處主任下面 又有副主任 各班導師稱為 務三處 各置主任一人 上述法條並沒 班主任 相當台灣的班級導師 負有指導 有規定須設置副校長 各處室主任之下 學生課業 輔導學生心理 管教學生行為 與 也沒有副主任編制的規定 整體學校組織結 導正學生思想的任務 董奇 王耘 2007 構與任務的安排與中國大陸有所不同 各年級有年級主任 相當於台灣的學年主 三 中國大陸學校或國營企業皆有黨務系統 中國大陸實施以黨領校 以黨領政 以 任 40 制 同法第10條 國民中學 視 台灣的中學組織 依國民教育法第9 黨領軍體制 學校或國營企業都有黨書記或 條規定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各置校長 黨副書記的編制 學校裡管控思想的副校 一人 綜理校務 應為專任 並採任期 長 絕大部份是共產黨員 黨務系統與學校 研習資訊

42 專 論 行政是平行的 甚至於高於學校校長 故中 設立黨支部 並且規定必須實行黨支部領導 國大陸常流行一句話 副的比正的大 下的校長負責制 黨支部領導學校的一切工 意即副校長的權力比正校長還要來的大 原 作 總結其領導體制為 1.上級機關領導教 因就是以黨領校 教 的緣故 由於共產黨 育行政機關 2.校長負責制 校長擁有學校 領導控制學校 中國大陸在中小學學校裡普 一切的最後決定權 包括主計和人事權 遍都有紅領巾標幟的少年先鋒隊組織 那是 一種中小學校的政治教育組織 裡邊設有各 3.黨支部保證監督 係指黨支部要保證學校 行政負責人充分行使其職權 監督其思想作 種幹部 有大隊長 校的自治委員會 中 風 道德 品質 以及執行制度等 薛光 隊長 類似台灣的班長 小隊長 排長 和 陳光輝 1997 等頭銜 由此可見 中國大陸的學校校長擁有人 台灣教育已擺脫政黨管控學校的戒嚴體 事和會計的最後決定權 辦事上較容易 但 制 1987年解嚴之前 中小學校設有安維秘 相對地也較難以防弊 台灣中等學校的人事 書 學校人事室之外 另設有人二室 行政 和會計制度各自形成一個系統 接受上級人 機關人事室之外 也另設人二室組織 現在 事和會計系統的指揮調度 人事 會計人員 已改為政風室 高中以上則設有軍訓教 本於職務法規行事 有時校長與其意見相 官 這些單位或人員所負責承辦業務 有部 左 彼此還得相互尊重 依規定行事 份是教育系統內組織成員思想 言論和出版 五 中國大陸中學教師集體住校 統一管理 的管控工作 隨著1987年戒嚴令的廢除 政 中國大陸許多中等學校的教師 都是集 黨政治 民主政治的實施 上開組織或人員 體住校 統一管理 例如 中國人民大學二 也隨之廢除或改制 附中 華南師大二附中 杭州一中 深圳中 四 中國大陸中小學領導體制 校長負責制 學 華東師大二附中 華北師大附中等學 1952年3月 中國教育部頒布 中學暫 行規程 與 小學暫行規程 草案 其 校 其學校內皆有教師宿舍 且都蓋在校區 中規定 中小學實行校長責任制 設校長 擁有一間二十至三十坪大的房子可住 由於 一人 負責領導全校工作 校長由政府委 教師都住在學校內的宿舍 校長對教師的私 派 直接對人民政府負責 學校一切問題 生活便有管理的責任 中國大陸由於實施校 校長有最後決定權 1954年 中國政務院 長負責制 校長要管的事情很多 聽中國大 為進一步改進學校領導工作 曾在 關於改 陸地區的校長講 連夫妻吵架 校長都須管 進和發展中等教育的指示 文件中 明確認 理 陸委會 1997 內 教師每個月衹要以極便宜的房租 即可 為 改進學校領導的關鍵 首先在於建立 有關教師住房問題 近幾年逐漸開放讓 學校領導核心 發揮集體領導作用 校長對 教師可以自由優先承購 一間房子頂多花個 學校工作應全面負責 但必須以領導教學為 幾萬人民幣即可買到 但若要買第二間以上 中心 使教學工作成為學校的中心任務 的住房 則必須花費數十萬 甚至上百萬人 從以上所述看來 當時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大 民幣 當然 價錢依地區的不同會有差異 陸中小學領導體制已有初步成效 1958年中 上海 北京地區或其它都會地區的價錢較 國中央國務院在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中 明 貴 特別是近幾年 經濟逐漸起飛 也帶動 文指示 一切中等學校和初等學校 都應 都市的房價節節高漲 該放在黨委領導之下 自此 中小學普遍 目前台灣的中學教師並沒有住校的情 研習資訊 41

43 專 論 形 只有部分校長有分配宿舍住宿 校長只 負責管理學校教育有關事務 至於教師的家 庭生活是無權管 也管不著 更無所謂分配 住房或購買住房的問題 六 中國大陸中小學教師實施分級制度 大陸中小學教師採分級制度 分為三 二 一及高級教師四個層級 另有特級教師 評審 各中小學各職級教師比率不同 各校 各職級教師比率的訂定係參考中共教育主管 單位督學評定之結果 因各校辦學績效不 同 各校各級教師比例也不一樣 以浙江省 杭州一中為例 該校是杭州市頂拔尖的學 校 學生參加高校考試 歷年錄取率均高達 九成 甚至九成五以上 其中考進重點大學 者高達七成以上 因辦學績效優 該校特級 及高級教師比例高於其他的市立中學 且校 長有破格用人權 此為其他學校所無 杭州 一中簡介 1997 至於各職級教師晉升條件 須考慮進修 之學時 服務年資及思想 其中 特級教師 一般都必須有特殊優良表現者 才有可能入 選 特級教師每兩年評審一次 被評審為特 級教師者 在校的權利義務不同 除代表殊 榮外 還有特別加給 茲將中學教師職稱 任職條件與工作內容 列如表2 表2 國大陸 教師職稱 任職條件與工作內容 條件 等 項 中國大陸中學教師職稱 任職條件與工作內容 經歷或學歷條件 工作內容 高等師範學校或其他高等學校專科畢 業生 見習一年期滿 考核合格 1.擔任初中一門課的教學任務 備課 講 課 輔導 批改作業 考核學生成績 2.在課內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擔任班主任或組織輔導學生課外活動 3.參加教學研究工作 高等師範學校或其他高等學校本科畢 業生 見習一年期滿 擔任中學三級 教師二年以上者 1.擔任高中或初中一門課的教學任務 備 課 講課 輔導 批改作業 考核學 生成績 2.在課內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擔任班主任或組織輔導學生課外活動 3.參加教學研究工作 一級 須擔任中學二級教師四年以上或有碩 士學歷者 1.擔任高中或初中一門課的教學任務 備課 講課 輔導 批改作業 考核 學生成績 2.在課內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擔任班主任或組織輔導學生課外活動 3.承擔和組織教育教學研究任務 4.指導二 三級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或 承擔培養新教師的任務 高級 任職中學一級教師5年以上或有博士學 位 1.承擔學校安排的教育教學任務指導教 育教學研究工作 2.承擔教育科學研究任務 特級 先校評定再送上省評定 榮譽教師 級 目 三級 二級 42 研習資訊

44 專 論 台灣中小學目前並未實施教師分級制 政治思想教育外 初高中各學年均設政治 度 所以教師沒有職級晉升的考核 只有每 課 並且列為各學科首位 以期加強中學政 一學年結束前的考績評定 每年中小學雖有 治思想教育 薛光和 陳光輝 1997 特殊優良教師的選拔 惟與中國大陸的特級 歷經50多年的演變 期間有關規定雖歷經多 教師評審不同 選拔所應具備的資格 條件 次的更改修正 惟時至今日 政治課仍為初 與賦予的任務內涵彼此迥異 自解嚴後 台 中 高中學生不可缺的一門重要課程 灣社會逐漸開放 教育也大幅鬆綁 教師考 中國大陸初 高中學生政治課程的份 績之評定 以法定服務期間之績效為準 不 量 年級越高 政治課程的節數越多 高三 以政治思想做為考評優劣的依據 學校教育 社會組政治課的比例是自然組的二倍至三 漸趨民主 多元文化教育逐漸受各級政府與 倍 政治課完全由上級佈置 學校照辦 毫 學校教育重視 無自主權 學習方法是 滿堂灌 一般是 七 中國大陸各級學校皆有校辦企業 先唸上級發下的文件 更多的時間是唸報 中國大陸由於辦學經費短缺 學校內皆 紙 然後 大家輪流發言 多半只是重覆報 有校辦企業 校辦企業的負責人是校長 企 刊 電台宣傳過的觀點 許多學生認為政治 業的重要幹部都是學校人員兼任 校辦企業 理論課枯燥乏味 老師也有一套對付的辦 的收入可作為學校充實教學設備經費的部份 法 就是 熬 混 耗 溜 應付 至 來源 亦可作為教師的獎金 校辦企業的形 今政治課仍是中共加強黨對學校的領導與管 式很多 以北京人大附中為例 該校的校辦 理 加強黨組織與建設 發揮黨團組織戰鬥 企業是中寶公司 從事有關影片媒體的製作 力的一門課程 桂挺宮 1998 由此可 北京人大附中簡介 1997 浙江省杭州 見 中國大陸在政治思想教育是相當重視 一中的校辦企業有杭州立輪廠 體育用品 的 此種課程有利於學生思想的管控 此 廠 學校餐廳 勞動服務公司及學校旅行社 外 中學亦有軍訓課 有些學校列入正式課 等琳瑯滿目 浙江杭州一中簡介 1997 程 有些學校不列入正式課表 校辦企業經營得好 學校辦學經費就多 相 台灣自1987年政治解嚴 思想也開放 對的營運不佳倒閉 辦學經費就短缺 開設 由於政治上實施政黨政治 為建立政黨間的 校辦企業必須報主管的教育局或教育委員會 公平競爭 已不容許任何政黨單方面的把持 核准 始能辦理 學校資源或運用教育做為政治宣傳的工具 台灣的中學教育則無此種制度 中小學 因此 解嚴以後 陸續制訂或修正公布很多 校裡的合作社 雖設置有理監事會組織 並 的教育法令 例如 1999年制定的教育基本 以學校教職員工為社員 販賣學生日常學習 法第6條規定 教育應本中立原則 學校 用品或飲食 但主要是為服務學生及推廣合 不得為特定政治團體或宗教信仰從事宣傳 作教育而設 不以營利為目的 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亦不得強迫學校行 八 中國大陸中學普遍安排有政治課程 政人員 教師及學生參加任何政治團體或宗 依照中共規定 在中國大陸各級學校 教活動 即明文規定教育必須保持中立 每週都應安排政治學習時間 即所謂的 政 職此之故 當前台灣各級教育已沒有這種政 治課 中國大陸初級中學思想政治課程 治教條課程 開始自1950年中共教育部頒發中學暫行教學 九 中國大陸重點式的培植各類選手 計畫草案 該草案指出 除各科均應貫徹 中國大陸對於參加國際性的比賽選手 研習資訊 43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專題研究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現狀與問題 政治學研究 毛澤東思想研究 台聲. 新視角 第 6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97 年 1 月 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改革 現狀與問題 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Central-Local Relation Reforms in China 林文軒 (Lin, Wen-Hsuan)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所博士生 1 摘要 關鍵詞 : 權力下放 職能轉換 地方主義 部門利益 壹 前言 1 76 吉首大學學報

More information

教育開支 % % 教育統籌委員會 ( ) 幼稚園教育 % 95% 1:15 2,

教育開支 % % 教育統籌委員會 ( ) 幼稚園教育 % 95% 1:15 2, 第七章教育 190 30 香港教育概況 12 ( ) ( ) ( ) 51 ( 15 ) 41 000 ( ) ( ) 政府的角色 112 教育開支 793 18% 714 22% 教育統籌委員會 ( ) 幼稚園教育 176 400 978 76% 95% 1:15 2,500 75 113 小學教育 266 153 452 (34 418 ) 21 53 15 909 35 095 ( ) 50%

More information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43,1052,272 791222101452 2014719 58339347 396634355 196413164 28269 26 27 28 29 () () () () () () () () () () () () () () () () () () ()

More information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所 3 學 分 課 程, 及 兩 門 跨 領 域 課 程 共 6 學 分 以 上 課 程 學 生 在 修 課 前, 必 須 填 寫 課 程 修 課 認 定 表, 經 班 主 任 或 指 導 教 授 簽 名 後 始 認 定 此 課 程 學 分 ) 10. 本 規 章 未 盡 事 宜, 悉 依 學 位 95 年 訂 定 96 年 11 月 修 正 97 年 10 月 修 正 100 年 2 月 修 正 101 年 4 月 修 正 102 年 1 月 修 正 103 年 4 月 修 正 103 學 年 度 入 學 新 生 適 用, 舊 生 可 比 照 適 用 1. 研 究 生 須 於 入 學 後 第 二 學 期 開 學 前 選 定 指 導 教 授, 經 課 程 委 員 會 認 定 後 方 得 繼 續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20 90 066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PROSPECT EXPLORATION 壹 前 言 20 90 066 第 9 卷 第 2 期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2 月 專 題 研 究 法 律 與 法 制 探 析 中 國 大 陸 現 行 土 地 估 價 法 律 制 度 體 系 探 析 中 國 大 陸 現 行 土 地 估 價 法 律 制 度 體 系 A Study on the Legal Framework of Real Estate Appraisal in China 蔣 國 基 * (Chiang, Kuo-chi) 香 港 鴻 裕 公 司 法 務 長 摘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8.doc 9483 175-203 中共地方政府 較大的市 建制與地位之探討 摘要 關鍵詞 : 較大的市 設區的市 行政區劃 地級市 地方政府 地方立法 175 壹 前言 1 2 貳 較大的市 設置的背景與意義 1949 10 176 1950 1954 9 20 53 1955 6 9 20 1959 9 17 9 3 1978 177 33 4 5 6 80 7 1976 1979 7 1 20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ch07

Microsoft Word - ch07 五 本 要 點 補 助 款 之 請 撥 及 核 結, 依 下 列 規 定 辦 理 : ( 一 ) 補 助 經 費 由 本 署 直 接 撥 付 至 地 方 政 府 經 費 代 管 學 校 及 其 他 學 校 ( 二 ) 聯 絡 處 及 校 外 會 應 檢 附 收 據, 向 經 費 代 管 學 校 或 地 方 政 府 辦 理 核 銷, 原 始 支 出 憑 證 由 經 費 核 銷 單 位 留 存 備 查

More information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校 長 遴 選 者 就 相 關 遴 選 事 項, 有 程 序 外 之 接 觸 遴 選 會 委 員 在 任 期 間 因 故 無 法 執 行 任 務 或 有 不 適 當 之 行 為 者, 由 各 該 主 管 機 關 解 聘 之 ; 其 缺 額, 依 第 一 項 至 第 五 項 規 定 聘 ( 派 ) 委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學 績 效 考 評 辦 法 修 正 對 照 表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二 年 十 二 月 二 十 日 教 育 部 臺 教 授 國 部 字 第 1020118431A 號 令 修 正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任 期 考 評 辦 法, 名 稱 並 修 正 為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校 長 遴 選 聘 任 及 辦

More information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修 課 特 殊 規 定 : 一 法 律 系 學 生 最 低 畢 業 學 分 128;101 學 年 度 修 讀 法 律 系 雙 主 修 學 生 應 修 畢 法 律 專 業 目 64 學 分 ( 限 修 習 本 校 法 律 系 開 設 課 程, 不 得 以 原 學 系 或 外 校 課 程 抵 免 - 法 律 學 系 學 士 班 基 礎 科 目 一 覽 表 101 學 年 度 入 學 學 生 適 用 科 目 名 稱 必 規 定 第 一 學 年 第 二 學 年 第 三 學 年 第 四 學 年 群 學 分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備 註 ( 先 修 科 目 ) 刑 法 ( 一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刑 法 ( 二 ) 群 3 3 基 礎 科 目 / 先 修 刑 法 ( 一 ) 刑 事

More information

四 修 正 幼 兒 園 師 資 類 科 應 修 學 分 數 為 四 十 八 學 分, 並 明 定 學 分 數 抵 免 之 相 關 規 定 及 規 範 修 習 幼 兒 園 教 育 專 業 課 程 之 最 低 年 限 ( 修 正 條 文 第 五 條 ) 五 發 給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四 修 正 幼 兒 園 師 資 類 科 應 修 學 分 數 為 四 十 八 學 分, 並 明 定 學 分 數 抵 免 之 相 關 規 定 及 規 範 修 習 幼 兒 園 教 育 專 業 課 程 之 最 低 年 限 ( 修 正 條 文 第 五 條 ) 五 發 給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公 告 及 送 達 教 育 部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11 月 21 日 臺 教 師 ( 二 ) 字 第 1030167058A 號 主 旨 : 預 告 修 正 幼 稚 園 及 托 兒 所 在 職 人 員 修 習 幼 稚 園 教 師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課 程 辦 法 草 案 依 據 : 行 政 程 序 法 第 一 百 五 十 一 條 第 二 項 準 用 第 一 百 五 十 四 條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1 緒言 澳門博彩業發展面面觀 2010 香港城市大學 中 國 澳 門 特 區 博 彩 業 與 社 會 發 展 前 言 2009 12 2009 8 5 [1] [2] 141.4 [3] 1. 賭 王 病 情 一 度 惡 劣 明 報 2009 年 8 月 5 日 A4 頁 到 截 稿 日 為 止 (2009 年 11 月 5 日 ), 賭 王 病 情 仍 未 有 好 轉 的 消 息 2. 同 註

More information

2014 2015 1 1 2014 84.30 33.78 118.08 75.10 33.22 108.32 72.80 36.14 108.94 45.00 45.00 40.00 40.00 Nout WELLINK 50.00 50.00 50.00 50.00 40.00 40.00 7

2014 2015 1 1 2014 84.30 33.78 118.08 75.10 33.22 108.32 72.80 36.14 108.94 45.00 45.00 40.00 40.00 Nout WELLINK 50.00 50.00 50.00 50.00 40.00 40.00 7 1960 2013 5 2016 1960 2014 4 2017 1955 2004 8 2016 1955 2010 10 2016 1957 2011 7 2017 1972 2011 7 2017 1962 2013 7 2016 1957 2014 9 2017 1954 2014 10 2017 1946 2010 10 2016 1950 2011 3 2017 Nout WELLINK

More information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兒 歌 內 容 分 析 ~ 以 台 灣 省 教 育 廳 發 行 之 大 單 元 活 動 設 計 內 之 兒 歌 為 例 ~ 摘 要 82 76 158 一 兒 歌 類 目 的 分 布 情 形 ( ) 26 23 22 16 61 38.6 16.5 ( ) 二 兒 歌 選 用 情 形 ( ) 2 ( ) ( ) 1. 158 2.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79 第 二 節 研

More information

<30332EAAFEA5F3A440A142A447A142A454A142A57CA147BEC7A5CDB14DB77EC3D2B7D3BEC7B2DFA661B9CF2E786C73>

<30332EAAFEA5F3A440A142A447A142A454A142A57CA147BEC7A5CDB14DB77EC3D2B7D3BEC7B2DFA661B9CF2E786C73> 嶺 東 科 技 大 學 財 務 金 融 系 日 四 技 學 生 專 業 學 習 地 圖 02 年 6 月 28 日 0 學 年 度 第 二 學 期 財 務 金 融 系 課 程 委 會 議 通 過 名 稱 微 積 分 ( 一 ) 微 積 分 ( 二 ) 個 體 經 濟 學 商 業 套 裝 軟 體 ( 二 ) 應 用 統 計 學 ( 一 ) 期 貨 與 選 擇 權 國 際 - 管 理 學 保 險 學 商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Microsoft Word - 10100000191.doc 臺 灣 集 中 保 管 結 算 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辦 理 認 購 ( 售 ) 權 證 帳 簿 劃 撥 作 業 配 合 事 項 部 分 條 文 修 正 條 文 對 照 表 附 件 1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 五 章 認 購 ( 售 ) 權 證 之 權 利 行 使 第 一 節 認 購 權 證 採 證 券 給 付 或 以 證 券 給 付 之 認 購 權 證 發 行 人 得 選

More information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格 成 績 證 明 第 六 條 第 七 條 本 系 大 四 課 程 中 規 劃 日 本 韓 國 越 南 專 題 研 究, 學 生 需 於 大 四 時 修 習 該 課 程, 並 於 規 定 期 間 內 提 出 專 題 報 告, 取 得 合 格 成 績 證 明 本 系 規 定 學 生 畢 業 時 需 取 國 立 高 雄 大 學 東 亞 語 文 學 系 大 學 部 修 業 規 則 (104 學 年 後 入 學 學 生 適 用 ) 修 正 對 照 表 條 文 修 正 後 條 文 原 條 文 備 註 第 二 條 第 三 條 第 四 條 第 五 條 大 學 部 104 學 年 度 入 學 學 生 大 四 上 下 皆 未 選 擇 校 外 實 習 I 及 校 外 實 習 Ⅱ 者 畢 業 學 分 為 128 學

More information

頁 1 / 8 法 規 名 稱 : 公 務 人 員 俸 給 法 修 正 時 間 :97.1.16 第 一 條 ( 本 法 內 容 ) 公 務 人 員 之 俸 給, 依 本 法 行 之 第 二 條 ( 名 詞 定 義 ) 本 法 所 用 名 詞 意 義 如 下 : 一 本 俸 : 係 指 各 職 等 人 員 依 法 應 領 取 之 基 本 給 與 二 年 功 俸 : 係 指 各 職 等 高 於 本 俸

More information

( 五 ) 財 務 會 計 理 論 研 討 3 學 分 ( 六 ) 審 計 理 論 研 討 3 學 分 ( 七 ) 管 理 會 計 理 論 研 討 3 學 分 第 四 條 選 修 科 目 : ( 一 ) 數 量 方 法 3 學 分 ( 二 ) 財 務 會 計 專 題 研 討 ( 一 ) 3 學 分

( 五 ) 財 務 會 計 理 論 研 討 3 學 分 ( 六 ) 審 計 理 論 研 討 3 學 分 ( 七 ) 管 理 會 計 理 論 研 討 3 學 分 第 四 條 選 修 科 目 : ( 一 ) 數 量 方 法 3 學 分 ( 二 ) 財 務 會 計 專 題 研 討 ( 一 ) 3 學 分 國 立 雲 林 科 技 大 學 會 計 系 管 理 博 士 班 會 計 組 研 究 生 修 業 要 點 101 年 9 月 19 日 101 學 年 度 第 1 學 期 第 2 次 系 務 會 議 通 過 第 一 章 訂 定 依 據 第 一 條 會 計 系 管 理 博 士 班 會 計 組 研 究 生 修 業 要 點 ( 以 下 簡 稱 本 修 業 要 點 ) 依 據 國 立 雲 林 科 技 大 學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Microsoft Word - Draft circular on Sub Leg  - 11 Apr (chi)_Traditional 檔 號 : (20) in EDB(SCR) 25/58/11 Pt.4 教 育 局 通 告 第 3/2012 號 2012 年 教 育 ( 修 訂 ) 規 例 2012 年 教 育 ( 豁 免 )( 提 供 非 正 規 課 程 的 私 立 學 校 )( 修 訂 ) 令 2012 年 香 港 考 試 及 評 核 局 條 例 ( 修 訂 附 表 1) 令 [ 注 意 : 本 通 告 應 交 ( a )

More information

2

2 4 1 2 第一節清末與國民政府時期的大陸保險市場 3 第二節中共建政初期的大陸保險市場 3 2001 24 4 第三節大陸保險市場的發展階段 5 4 1990 72-73 6 2-1 7 2-1 12 Trans America New York Life Met Life CIGNA Allianz AXA Gerling Scadinavia Samsung 8 第一節大陸保險法規的演進過程

More information

教 師 相 關 ( 升 等, 依 業 務 需 002 交 通 管 科 評 鑑, 評 量, 徵,C031, 聘, 各 項 考 試 委 C051,C054, 員, 通 訊 錄 等 ),C057, C058,C063 各 項 會 議 紀 錄 依 業 務 需 C001,, 002,130 交 通 管 科 (

教 師 相 關 ( 升 等, 依 業 務 需 002 交 通 管 科 評 鑑, 評 量, 徵,C031, 聘, 各 項 考 試 委 C051,C054, 員, 通 訊 錄 等 ),C057, C058,C063 各 項 會 議 紀 錄 依 業 務 需 C001,, 002,130 交 通 管 科 ( 個 資 檔 案 名 稱 保 有 依 據 個 資 類 別 特 定 目 的 保 有 單 位 教 職 員 業 務 聯 絡 資 料 ( 含 教 職 員 工 通 訊 錄 校 安 中 心 通 訊 錄 文 康 活 動 名 冊 ) 電 子 郵 件 管 業 務 需 C001 002 工 業 與 資 訊 管 各 類 申 請 表 相 關 資 料 ( 含 門 禁 磁 卡 申 請 表 汽 機 車 通 行 證 申 請 資 料

More information

1010327

1010327 核 算 加 計 利 息 滯 納 金 滯 納 利 息 規 定 及 計 算 範 例 各 稅 法 對 納 稅 義 務 人 逾 期 繳 納 稅 款, 大 多 有 加 徵 滯 納 金 加 計 利 息 之 規 定, 而 逾 期 與 否, 應 以 繳 款 書 所 填 載 之 繳 納 期 間 繳 納 期 限 或 限 繳 日 期 為 準 認 定 之 各 代 收 稅 款 金 融 機 構 對 於 逾 期 繳 納 稅 款

More information

中 國 大 陸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之 初 探 專 題 研 究 壹 前 言 1 2006 1999 2014 2 2026 3 2037 4 2051 3 4 2 2013 3 貳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理 論 與 文 獻 檢 閱 1 首 都 經 濟 貿 易 大 學 學 報 (

中 國 大 陸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之 初 探 專 題 研 究 壹 前 言 1 2006 1999 2014 2 2026 3 2037 4 2051 3 4 2 2013 3 貳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理 論 與 文 獻 檢 閱 1 首 都 經 濟 貿 易 大 學 學 報 (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3 卷 第 12 期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2 月 中 國 大 陸 老 年 人 力 就 業 問 題 之 初 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Elderly Empolyment in China 楊 銘 杰 (Yang, Ming-Jey) 中 國 文 化 大 學 中 山 與 中 國 大 陸 研 究 所 博 士 候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0EAA5C1A470BEC7BB50B0EAA5C1A4A4BEC7AF5AAFC5BD73A8EEA4CEB1D0C2BEADFBADFBC342BD73A8EEB1F8A4E5B9EFB7D3AAED3936303230A14B>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B0EAA5C1A470BEC7BB50B0EAA5C1A4A4BEC7AF5AAFC5BD73A8EEA4CEB1D0C2BEADFBADFBC342BD73A8EEB1F8A4E5B9EFB7D3AAED3936303230A14B> 國 民 小 學 與 國 民 中 學 班 編 制 及 教 職 員 員 額 編 制 準 則 修 正 總 說 明 現 行 國 民 小 學 與 國 民 中 學 班 編 制 及 教 職 員 員 額 編 制 準 則 ( 以 下 簡 稱 本 準 則 ) 係 於 九 十 四 六 月 二 十 三 日 修 正 發 布, 為 配 合 立 法 院 第 六 屆 第 三 會 期 第 五 次 會 議 決 議, 請 教 育 部 (

More information

6-1-1極限的概念

6-1-1極限的概念 選 修 數 學 (I-4 多 項 式 函 數 的 極 限 與 導 數 - 導 數 與 切 線 斜 率 定 義. f ( 在 的 導 數 : f ( h 對 實 函 數 f ( 若 極 限 存 在 h h 則 稱 f ( 在 點 可 微 分 而 此 極 限 值 稱 為 f ( 在 的 導 數 以 f ( 表 示 f ( f ( 函 數 f ( 在 的 導 數 也 可 以 表 成 f ( 註 : 為 了

More information

簽 呈

簽      呈 台 新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公 告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5 月 4 日 台 新 投 (105) 總 發 文 字 第 00116 號 主 旨 : 本 公 司 經 理 之 台 新 亞 美 短 期 債 券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基 金 等 3 檔 基 金 ( 以 下 合 稱 本 基 金 ), 修 正 證 券 投 資 信 託 契 約 暨 配 合 修 正 公 開 說 明

More information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計 通 報 內 政 統 通 報 一 一 年 第 四 週 100 年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度 調 查 結 果 內 政 部 統 處 8 成 5 的 居 家 服 務 使 用 者 對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各 項 服 務 表 示 有 7 成 5 表 示 會 介 紹 他 人 使 用 有 接 受 居 家 服 務 所 提 供 的 協 助 洗 澡 協 助 換 穿 衣 服 協 助 吃 飯 協 助 起 床 站 立

More information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骨 折 別 日 數 表 1. 鼻 骨 眶 骨 ( 含 顴 骨 ) 14 天 11. 骨 盤 ( 包 括 腸 骨 恥 骨 坐 骨 薦 骨 ) 40 天 2. 掌 骨 指 骨 14 天 12. 臂 骨 40 天 3. 蹠 骨 趾 骨 14 天 13. 橈 骨 與 尺 骨 40 天 4. 下 顎 ( 齒 查 詢 本 公 司 資 訊 公 開 說 明 文 件, 請 上 本 公 司 網 站, 南 山 產 物 團 體 傷 害 保 險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給 付 ( 日 額 型 ) 附 加 條 款 ( 主 要 給 付 項 目 : 傷 害 醫 療 保 險 金 日 額 保 險 金 ) 100.05.27(100) 美 亞 保 精 字 第 0097 號 函 備 查 101.08.08(101) 美 亞 保 精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Microsoft Word - 立法會十四題附件.doc 附 件 一 公 務 員 資 歷 組 別 I. 資 歷 組 別 及 名 稱 資 歷 組 別 名 稱 1 無 需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2 中 學 會 考 證 書 第 一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的 第 二 組 : 需 要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五 科 及 格 並 具 相 當 經 驗 的 3 高 級 文 憑 及 文 憑 第 一 組 : 高 級 文 憑 第 二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104年說明會簡報-final-0923.ppt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Point - 104年說明會簡報-final-0923.ppt [相容模式] 主 任 導 師 一 年 級 導 師 系 學 會 導 師 二 年 級 導 師 教 育 專 業 課 26 學 分 教 師 資 格 檢 定 考 試 ( 每 年 3 月 ) 中 等 學 校 教 師 證 書 學 習 護 照 ( 實 地 實 習 研 習 服 務 時 數 心 霊 美 學 與 藝 術 人 文 活 動 ) 修 畢 師 資 職 前 教 育 證 明 書 教 師 甄 試 專 門 課 程 ( 任 教 類

More information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一 文職雇員 PROSPECT EXPLORATION 第 10 卷第 9 期中華民國 101 年 9 月 中國大陸輔助警察制度的問題與法制化研究 以 蘇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辦法 為例 A Research on the Issue Concerning Assistant Police in Mainland China and its Regulation: Suzhou as an Example 陳銘聰

More information

桃園市104年國民中學新進教師甄選各校複試方式及需求表

桃園市104年國民中學新進教師甄選各校複試方式及需求表 桃 園 市 105 年 國 民 中 學 新 進 教 師 甄 選 各 校 複 試 方 式 及 需 求 表 編 號 校 名 教 評 會 審 查 方 式 及 學 校 需 求 備 註 1 2 桃 園 青 溪 ( 一 ) 口 試 80% 是 否 符 合 學 校 需 求 度 20% 具 數 學 專 長 者 為 佳 ( 一 ) 口 試 70% 是 否 符 合 學 校 需 求 度 30 % 需 擔 任 資 源 班

More information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 劉 再 復 著 與 李 澤 厚 李 歐 梵 等 共 論 五 四 共 鑒 五 四 五 四 五 說 ( 代 序 ) 李 澤 厚 劉 再 復 I I II IV V VII 第 一 篇 五 四 新 文 化 運 動 批 評 提 綱 001 003 006 009 011 014 019 附 論 一 中 國 貴 族 精 神 的 命 運 ( 提 綱 ) 021 021 022 026 028 附 論 二 誰 是

More information

七 獎 金 : 指 為 獎 勵 教 學 研 究 輔 導 與 年 度 服 務 績 效 以 激 勵 教 師 士 氣, 而 另 發 之 給 與 第 五 條 本 條 例 於 公 立 及 已 立 案 之 私 立 學 校 編 制 內, 依 法 取 得 教 師 資 格 之 專 任 教 師 適 用 之 第 六 條

七 獎 金 : 指 為 獎 勵 教 學 研 究 輔 導 與 年 度 服 務 績 效 以 激 勵 教 師 士 氣, 而 另 發 之 給 與 第 五 條 本 條 例 於 公 立 及 已 立 案 之 私 立 學 校 編 制 內, 依 法 取 得 教 師 資 格 之 專 任 教 師 適 用 之 第 六 條 轉 載 總 統 令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6 月 10 日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10400067391 號 茲 制 定 教 師 待 遇 條 例, 公 布 之 總 統 馬 英 九 行 政 院 院 長 毛 治 國 教 育 部 部 長 吳 思 華 教 師 待 遇 條 例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6 月 10 日 公 布 第 一 條 教 師 之 待 遇, 依 本 條 例 行 之 第 二 條 教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教師待遇條例.doc

Microsoft Word - 教師待遇條例.doc 教 師 待 遇 條 例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6 月 10 日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10400067391 號 第 一 條 教 師 之 待 遇, 依 本 條 例 行 之 第 二 條 教 師 之 待 遇, 分 本 薪 ( 年 功 薪 ) 加 給 及 獎 金 第 三 條 本 條 例 所 稱 主 管 機 關 如 下 : 一 公 立 學 校 : ( 一 ) 國 立 學 校 為 教 育 部 ( 二

More information

及 國 民 中 小 學 組 織 規 程 之 規 定 辦 理, 其 班 級 數 之 計 算 依 實 際 班 級 數 ( 幼 教 班 除 外 ) 四 捨 五 入 計 算 : 1. 十 二 班 以 下 者 : 得 置 教 師 兼 教 導 總 務 主 任, 教 師 兼 教 務 訓 育 組 長 各 一 人 2

及 國 民 中 小 學 組 織 規 程 之 規 定 辦 理, 其 班 級 數 之 計 算 依 實 際 班 級 數 ( 幼 教 班 除 外 ) 四 捨 五 入 計 算 : 1. 十 二 班 以 下 者 : 得 置 教 師 兼 教 導 總 務 主 任, 教 師 兼 教 務 訓 育 組 長 各 一 人 2 臺 北 縣 所 屬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員 額 編 制 要 點 修 正 對 照 表 修 正 規 定 名 稱 : 臺 北 縣 所 屬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員 額 編 制 要 點 一 為 規 範 臺 北 縣 ( 以 下 簡 稱 本 縣 ) 所 屬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員 額 編 制 標 準 設 置 原 則 及 加 置 原 則, 特 訂 定 本 要 點 二 本 縣 教 師 員 額 計 算 標

More information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與中共推動中華文化話語權的詮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1 Joseph S. Nye Jr. Soft Power 美國之音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與中共推動中華文化話語權的詮釋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1 Joseph S. Nye Jr. Soft Power 美國之音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與中共推動中華文化話語權的詮釋 Marxism s Sinicization and Communist China s Promotion of Chinese Culture Discourse Privilege 趙春山 (Chao, Chun-Shan)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 林祐斳 (Lin, You-Chin)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班研究生 摘要 Soft Power

More information

105年7月14日糖尿病研討會簡章-衛生局版_docx

105年7月14日糖尿病研討會簡章-衛生局版_docx 105 年 屏 東 縣 糖 尿 病 暨 慢 性 病 共 同 照 護 網 繼 續 教 育 The Conference of Diabetes Joint Care In 本 研 討 為 增 進 慢 性 病 患 之 肺 結 核 與 COPD 疾 病 認 識, 另 針 對 糖 尿 病 胰 島 素 之 臨 床 經 驗 分 享, 讓 學 員 充 分 認 識 胰 島 素 特 性, 以 提 供 良 好 的 醫

More information

ZX 102 國 文 科 大 甲 高 中 朱 碧 霞 老 師 壹 前 言 102 99.07.29 1. 2. 3. 4. 99 101 38 2 76 1 24 102 1. 20 2. 6 18 1 貳 試 題 分 析 99 101 102 一 選 擇 題 1 99~101 年 試 卷 架 構

ZX 102 國 文 科 大 甲 高 中 朱 碧 霞 老 師 壹 前 言 102 99.07.29 1. 2. 3. 4. 99 101 38 2 76 1 24 102 1. 20 2. 6 18 1 貳 試 題 分 析 99 101 102 一 選 擇 題 1 99~101 年 試 卷 架 構 102 四技二專 統一入學測驗 大甲高中 朱碧霞 老師 共同科目 國文 發行人 陳炳亨 總召集 周耀琨 總編輯 蔣海燕 主 編 陳俊龍 校 對 黃筱閔 美 編 林靖雨.本書內容同步刊載於翰林我的網 出 版 民國一 二年一月 發行所 7 0 2 4 8 臺南市新樂路 76 號 編輯部 7 0 2 5 2 臺南市新忠路 8-1 號 電 話 (06)2619621#314 E-mail periodical@hanlin.com.tw

More information

103 學 年 度 第 1 學 期 第 1 次 校 務 會 議 修 訂 第 4 6 12 條 通 過 (1031013) 103 年 10 月 15 日 第 九 屆 第 四 次 董 事 會 議 修 訂 第 4 6 12 條 通 過 (1031015) 103 學 年 度 第 2 學 期 第 6 次

103 學 年 度 第 1 學 期 第 1 次 校 務 會 議 修 訂 第 4 6 12 條 通 過 (1031013) 103 年 10 月 15 日 第 九 屆 第 四 次 董 事 會 議 修 訂 第 4 6 12 條 通 過 (1031015) 103 學 年 度 第 2 學 期 第 6 次 和 春 技 術 學 院 組 織 規 程 ( 核 定 本 ) 1 附 件 九 十 年 五 月 二 十 二 日 台 ( 九 ) 技 ( 二 ) 字 第 九 六 九 四 九 七 號 函 准 予 備 查 九 十 年 七 月 十 一 日 八 十 九 學 年 度 第 二 學 期 第 四 次 校 務 會 議 修 正 通 過 九 十 年 八 月 三 日 九 十 學 年 度 第 一 次 ( 臨 時 ) 校 務 會 議

More information

2016 主 辦 單 位 臺 灣 大 學 法 律 學 院 財 稅 法 學 研 究 中 心 中 華 產 業 國 際 租 稅 學 會 財 團 法 人 資 誠 教 育 基 金 會 東 吳 大 學 法 學 院 協 辦 單 位 臺 灣 稅 法 學 會 會 計 研 究 月 刊 稅 務 旬 刊 2 4 4 8 9 2016 10 10 2016 14 103 65 15 104 358 23 104 412 30

More information

教育實習問與答:

教育實習問與答: 問 與 答 集 一 總 則 Q1: 本 校 開 設 的 教 育 學 程 的 類 別 有 那 幾 種? A1: 本 校 開 設 的 教 育 學 程 有 中 等 學 校 師 資 類 科 教 育 學 程 ( 取 得 國 中 高 中 高 職 等 教 師 資 格 ) 國 民 小 學 師 資 類 科 教 育 學 程 取 得 國 小 教 師 資 格 ) 二 修 習 對 象 與 資 格 Q1: 在 何 種 條 件

More information

在大陸地區設立辦事處從事商業行為審查原則

在大陸地區設立辦事處從事商業行為審查原則 外 國 人 來 臺 申 請 創 業 家 簽 證 資 格 審 查 處 理 要 點 一 為 執 行 行 政 院 推 動 創 業 家 簽 證 之 規 劃 有 關 創 新 創 業 居 留 簽 證 資 格 條 件 之 審 查, 特 訂 定 本 要 點 二 外 國 人 申 請 創 新 創 業 居 留 簽 證 之 資 格, 由 投 資 審 議 委 員 會 ( 以 下 簡 稱 經 濟 部 投 審 會 ) 會 商 相

More information

( 二 ) 資 格 考 試 之 方 式 : 1. 筆 試 : 圖 書 資 訊 學 檔 案 學 或 出 版 與 數 位 科 技 ( 三 科 選 考 一 科 ), 考 試 時 間 3 小 時 筆 試 分 數 以 70 分 為 及 格, 如 不 及 格, 且 修 業 年 限 尚 未 屆 滿 者, 得 於

( 二 ) 資 格 考 試 之 方 式 : 1. 筆 試 : 圖 書 資 訊 學 檔 案 學 或 出 版 與 數 位 科 技 ( 三 科 選 考 一 科 ), 考 試 時 間 3 小 時 筆 試 分 數 以 70 分 為 及 格, 如 不 及 格, 且 修 業 年 限 尚 未 屆 滿 者, 得 於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圖 書 資 訊 與 檔 案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班 修 業 要 點 98 年 10 月 9 日 98 學 年 度 第 1 學 期 第 2 次 所 務 會 議 通 過 105 年 5 月 16 日 104 學 年 度 第 2 學 期 第 2 次 所 務 會 議 修 正 通 過 (105 學 年 度 起 入 學 生 適 用 ) 一 本 要 點 係 為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More information

( 第 4 項 ) 第 1 項 及 第 2 項 投 資 抵 減 之 適 用 範 圍 核 定 機 關 申 請 期 限 申 請 程 序 施 行 期 限 抵 減 率 及 其 他 相 關 事 項, 由 行 政 院 定 之 行 為 時 促 進 產 業 升 級 條 例 第 6 條 第 2 項 及 第 4 項 分

( 第 4 項 ) 第 1 項 及 第 2 項 投 資 抵 減 之 適 用 範 圍 核 定 機 關 申 請 期 限 申 請 程 序 施 行 期 限 抵 減 率 及 其 他 相 關 事 項, 由 行 政 院 定 之 行 為 時 促 進 產 業 升 級 條 例 第 6 條 第 2 項 及 第 4 項 分 會 議 錄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102 年 度 6 月 份 第 1 次 庭 長 法 官 聯 席 會 議 會 議 日 期 :102 年 6 月 4 日 相 關 法 條 : 促 進 產 業 升 級 條 例 第 6 條 第 2 項 第 4 項 ( 民 國 92 年 2 月 6 日 修 正 公 布 ) 公 司 研 究 與 發 展 及 人 才 培 訓 支 出 適 用 投 資 抵 減 辦 法 第 3 條 第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手冊.docx

Microsoft Word - 手冊.docx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2011 春季班赴外交換生手冊 Outbound Exchange Student Handbook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事務處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事務處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Tel:+886-2-7734-1282

More information

前 言 民 主 黨 0 9-1 0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1 2002 1 2 2 0 0 5 2 0 1 2 1 2 0. 5 3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前 言 民 主 黨 0 9-1 0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1 2002 1 2 2 0 0 5 2 0 1 2 1 2 0. 5 3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前 言 民 主 黨 0 9-1 0 施 政 報 告 建 議 書 1 2002 1 2 2 0 0 5 2 0 1 2 1 2 0. 5 3 民 主 黨 立 法 會 議 員 二 零 零 九 年 九 月 目 錄 前 言... 1 政 治 1....5 2....7 3....8 4....9 5....10 經 濟 6....12 7....13 8....14 9....15 10....16 11....17

More information

f o r u m 各 級 學 校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制 度 沿 革 之 回 顧 江 海 泉 臺 中 市 立 梧 棲 國 民 中 學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1984 076

f o r u m 各 級 學 校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制 度 沿 革 之 回 顧 江 海 泉 臺 中 市 立 梧 棲 國 民 中 學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1984 076 F O R U M 學 校 體 育 教 師 與 專 任 運 動 教 練 之 對 談 時 間 :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1 月 11 日 ( 星 期 三 )18:30~20:30 地 點 :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綜 合 體 育 館 247 會 議 室 主 持 人 : 周 宏 室 教 授 ( 國 立 體 育 大 學 ) 指 導 單 位 : 教 育 部 體 育 署 與 談 人 ( 按 姓 氏

More information

論中國大陸公務人員 問責制度 從法制層面分析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SARS 灰信網 (freesion)

論中國大陸公務人員 問責制度 從法制層面分析 專題研究 壹 前言 SARS 灰信網 (freesion) PROSPECT EXPLORATION 第 10 卷第 10 期中華民國 101 年 10 月 論中國大陸公務人員 問責制度 從法制層面分析 A Study of the Accountability of the PRC s Civil Servant: From a Legal System Perspective 沈建中 (Shen, Chien-Chung) 國立臺北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摘要

More information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諮 心 組 職 涯 領 域 與 生 涯 徑 路 圖 一 職 涯 領 域 以 下 為 本 所 畢 業 生 就 業 相 關 領 域 與 簡 介 說 明, 各 類 別 修 課 事 項 之 說 明 請 參 照 頁 碼 欄 位, 並 翻 至 該 頁 詳 讀 其 說 明, 以 作 為 未 來 就 業 與 修 業 課 程 安 排 之 參 考 此 外, 同 學 在 思 索 未 來 實 習 或 工 作 之 機 構 時,

More information

一 業 務 內 容 本 公 司 依 郵 政 法 第 5 條 得 經 營 下 列 業 務 : 1. 2. 3. 4. 5. 6. 7. 1 6 單 位 : 新 臺 幣 千 元,% 99 98 5,486,746,426 100.00 5,318,734,633 100.00 3,039,301,167

一 業 務 內 容 本 公 司 依 郵 政 法 第 5 條 得 經 營 下 列 業 務 : 1. 2. 3. 4. 5. 6. 7. 1 6 單 位 : 新 臺 幣 千 元,% 99 98 5,486,746,426 100.00 5,318,734,633 100.00 3,039,301,167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中 華 郵 政 年 報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中 華 郵 政 年 報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中 華 郵 政 年 報 陸 營 運 概 況 38 41 43 44 48 53 54 55 56 57 58 58 59 60 61 一 業 務 內 容 ( 一 ) 郵 件 業 務 ( 二 ) 郵 件 運 送 ( 三 ) 儲 金 及 匯 兌 業 務 ( 四 ) 簡

More information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第 6 卷第 8 期中華民國 97 年 8 月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 福州大學學報 佳木斯大學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專題研究專題研究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兼析中西意識流文體之異同 王蒙意識流小說淺論 An Introduction of Wang Mon s Ideological Novels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deological Novels 林文軒 (Lin,

More information

前 項 第 三 款 所 定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驗 證 基 準, 如 附 件 一 第 七 條 驗 證 機 構 受 理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之 驗 證, 應 辦 理 書 面 審 查 實 地 查 驗 產 品 檢 驗 及 驗 證 決 定 之

前 項 第 三 款 所 定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驗 證 基 準, 如 附 件 一 第 七 條 驗 證 機 構 受 理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之 驗 證, 應 辦 理 書 面 審 查 實 地 查 驗 產 品 檢 驗 及 驗 證 決 定 之 有 機 農 產 品 及 有 機 農 產 加 工 品 驗 證 管 理 辦 法 (101.06.07 修 正 ) 第 一 條 本 辦 法 依 農 產 品 生 產 及 驗 證 管 理 法 ( 以 下 簡 稱 本 法 ) 第 五 條 第 二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第 二 條 本 辦 法 用 詞, 定 義 如 下 : 一 生 產 廠 ( 場 ): 指 在 國 內 生 產 加 工 分 裝 或 流 通 有 機

More information

untitled

untitled 第 二 章 : 至 今 的 進 展 高 水 平 的 系 統 可 使 用 性.. 建 立 高 水 平 的 系 統 可 使 用 性, 以 確 保 系 統 有 能 力 支 援 醫 療 服 務 需 每 星 期 七 天 每 天 24 小 時 運 作 的 需 要 2.13 我 們 會 為 電 子 健 康 記 錄 互 通 資 料 建 立 中 央 資 料 儲 存 庫, 所 有 由 參 與 計 劃 的 醫 療 服 務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2 卷第 1 期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壹 前言 (community) common 1 2 (communitarianism) (low politics) 1 中國行政評論 ( ) 10 1 ( ) 186 兩岸社區發展與社區交流之研析 專題研究 兩岸社區發展與社區交流之研析 A Stud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Interaction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張峻豪 * (Chang, Chun-Hao)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摘 要 關鍵詞 : 社區 社區發展 社區交流 兩岸關係 基層民主 * 47 PROSPECT

More information

連江縣政府所屬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實施要點(草案)

連江縣政府所屬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實施要點(草案) 連 江 縣 中 小 學 兼 任 代 課 及 代 理 教 師 聘 任 補 充 規 定 中 華 民 國 95 年 5 月 4 日 連 教 學 字 第 0950012838 號 中 華 民 國 97 年 7 月 25 日 連 教 學 字 第 0970022418 號 修 訂 中 華 民 國 99 年 1 月 11 日 連 教 學 字 第 0990001112 號 修 訂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10

More information

一、 資格條件:

一、 資格條件: 臺 灣 港 務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新 進 人 員 甄 選 規 範 交 通 部 民 國 102 年 7 月 22 日 交 人 字 第 1025010095 號 函 核 定 交 通 部 民 國 103 年 8 月 4 日 交 授 港 總 人 字 第 10300564431 號 函 核 定 修 正 交 通 部 民 國 104 年 2 月 13 日 交 授 港 總 人 字 第 10401620891

More information

四 資 格 考 試 ( 一 ) 本 所 學 生 修 畢 先 修 課 程 及 共 同 必 修 課 程 之 圖 書 資 訊 學 研 討 或 檔 案 學 研 究 ( 依 組 別 ), 得 申 請 參 加 資 格 考 試 ( 二 ) 申 請 時 間 每 年 2 次, 分 別 為 6 月 1-7 日 及 12

四 資 格 考 試 ( 一 ) 本 所 學 生 修 畢 先 修 課 程 及 共 同 必 修 課 程 之 圖 書 資 訊 學 研 討 或 檔 案 學 研 究 ( 依 組 別 ), 得 申 請 參 加 資 格 考 試 ( 二 ) 申 請 時 間 每 年 2 次, 分 別 為 6 月 1-7 日 及 12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圖 書 資 訊 與 檔 案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班 修 業 要 點 98 年 10 月 9 日 98 學 年 度 第 1 學 期 第 2 次 所 務 會 議 通 過 104 年 6 月 15 日 103 學 年 度 第 2 學 期 第 3 次 所 務 會 議 修 正 通 過 (104 學 年 度 起 入 學 生 適 用 ) 一 本 要 點 係 為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More information

托 兒 所 及 幼 稚 園 改 制 幼 兒 園 辦 法 條 文 說 明 第 一 條 本 辦 法 依 幼 兒 教 育 及 照 顧 法 ( 以 下 簡 稱 本 法 ) 第 五 十 五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第 二 條 本 法 施 行 前 之 公 立 托 兒 所 幼 稚 園 或 經 政 府

托 兒 所 及 幼 稚 園 改 制 幼 兒 園 辦 法 條 文 說 明 第 一 條 本 辦 法 依 幼 兒 教 育 及 照 顧 法 ( 以 下 簡 稱 本 法 ) 第 五 十 五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第 二 條 本 法 施 行 前 之 公 立 托 兒 所 幼 稚 園 或 經 政 府 托 兒 所 及 幼 稚 園 改 制 幼 兒 園 辦 法 總 說 明 幼 兒 教 育 及 照 顧 法 ( 以 下 簡 稱 本 法 ) 業 於 一 百 年 六 月 二 十 九 日 制 定 公 布, 並 自 一 百 零 一 年 一 月 一 日 施 行, 依 本 法 第 五 十 五 條 規 定 : ( 第 一 項 ) 本 法 施 行 前 之 公 立 托 兒 所 幼 稚 園 或 經 政 府 許 可 設 立 核

More information

章節

章節 試 題 阿 財 每 年 年 初 存 入 銀 行 0000 元, 年 利 率 %, 每 年 計 息 一 次, () 若 依 單 利 計 息, 則 第 0 年 年 底 的 本 利 和 多 少? () 若 依 複 利 計 息, 則 第 0 年 年 底 的 本 利 和 約 為 多 少?( 近 似 值 :0 0 計 ) 編 碼 0044 難 易 中 出 處 高 雄 中 學 段 考 題 解 答 ()000 元

More information

24 24. Special Issue 名 人 講 堂 專 題 研 究 表3 新加坡政府對銷售給不同屬性投資人的對沖基金管理指引 25 焦 點 視 界 27 26 市 場 掃 描 證 交 集 錦 資料來源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網站 25 機構投資人定義 (1)依銀行法設立的銀行 (2)商業銀行 (3)財務公司 (4)保險公司 (5)信託公司

More information

二 零 一 零 年 財 政 年 度 施 政 報 告 目 錄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政 府 前 言...7 協 調 發 展, 和 諧 共 進 施 政 安 排 闡 述...11...12...17...18...20...24 結 語...25 目 錄 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政 府 二 零 一 零 年 財 政 年 度 施 政 方 針 摘 要 行 政 法 務 範

More information

玄奘大學 應用心理學系

玄奘大學 應用心理學系 玄 奘 大 學 應 用 心 理 學 系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申 請 程 序 項 目 日 期 繳 交 資 料 遴 聘 指 導 教 授 一 提 論 文 題 目 及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同 意 書 需 符 合 下 列 條 件 : ( 一 ) 修 滿 超 過 一 半 的 學 分 (30 學 分 ) 或 ( 二 ) 所 有 必 修 課 已 修 過 ** 符 合 上 述 一 項 條 件 即 可 一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A4B5D8A448A5C1A640A94DB0EAB5F9A555ABD8BF76AE76B1F8A8D2B9EAAC49B2D3AB682E646F63>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A4A4B5D8A448A5C1A640A94DB0EAB5F9A555ABD8BF76AE76B1F8A8D2B9EAAC49B2D3AB682E646F63>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註 冊 建 築 師 條 例 實 施 細 則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建 設 部 令 第 52 號 目 錄 一 九 九 六 年 七 月 一 日 第 一 章 第 二 章 第 三 章 第 四 章 第 五 章 總 則 考 試 注 冊 執 業 附 則 第 一 章 總 則 第 一 條 根 據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註 冊 建 築 師 條 例 ( 以 下 簡 稱 條 例 )

More information

二 具 有 博 士 學 位 或 其 同 等 學 歷 證 書, 成 績 優 良 並 有 專 門 著 作 者, 得 聘 為 助 理 教 授 三 具 有 博 士 學 位 或 其 同 等 學 歷 證 書, 曾 從 事 與 所 習 學 科 有 關 之 研 究 工 作 專 門 職 業 或 職 務 四 年 以 上

二 具 有 博 士 學 位 或 其 同 等 學 歷 證 書, 成 績 優 良 並 有 專 門 著 作 者, 得 聘 為 助 理 教 授 三 具 有 博 士 學 位 或 其 同 等 學 歷 證 書, 曾 從 事 與 所 習 學 科 有 關 之 研 究 工 作 專 門 職 業 或 職 務 四 年 以 上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教 師 聘 任 升 等 評 審 辦 法 86 年 4 月 19 日 第 96 次 校 務 會 議 通 過 第 一 至 第 十 六 條 及 十 八 十 九 條 條 文 87 年 1 月 17 日 第 99 次 校 務 會 議 修 正 通 過 第 廿 八 條 條 文 並 刪 除 第 十 一 之 一 條 文 教 育 部 87 年 221 日 台 ( 八 七 ) 審 字 第 87008833

More information

74743 (Project Leader) IPO_.indb

74743 (Project Leader) IPO_.indb 520,000 208,000 DTZ Worldwide Limited DTZ Worldwide Limited 52 208 (i) (ii) 88 (i) (ii) (i)(ii) 201020158.8% 2015 34.3% 201020159.0% 1,080 370 58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More information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0353032A15D3234A15EA4BBA142ADD7A5BFA175AA6BA978BFEEBFEFBFECAA6BA176>

<4D6963726F736F667420576F7264202D203130353032A15D3234A15EA4BBA142ADD7A5BFA175AA6BA978BFEEBFEFBFECAA6BA176> 臺 南 市 六 日 高 雄 市 八 日 屏 東 縣 八 日 宜 蘭 縣 四 日 花 蓮 縣 七 日 臺 東 縣 八 日 澎 湖 縣 十 九 日 東 沙 島 三 十 四 日 金 門 縣 三 十 日 連 江 縣 三 十 日 烏 坵 鄉 三 十 四 日 第 三 條 再 審 當 事 人 居 住 於 大 陸 地 區 或 港 澳 地 區 者, 其 在 途 期 間 均 為 三 十 七 日 再 審 當 事 人 居

More information

CHRISTIAN ALLIANCE CHENG WING GEE COLLEGE

CHRISTIAN ALLIANCE CHENG WING GEE COLLEGE 宣 道 會 鄭 榮 之 中 學 科 目 : 通 識 教 育 科 教 學 進 度 表 2015-16 級 別 : 中 ( 六 ) 級 編 寫 人 姓 名 : 黃 志 偉 老 師 其 他 任 教 老 師 : 黃 愛 敏 老 師 譚 活 幹 老 師 顏 燕 玲 老 師 教 科 書 : 1. 雅 集 新 高 中 通 識 教 育 現 代 中 國 (2012 年 更 新 版 ) 2. 採 用 校 本 教 材 全

More information

【100年諮商輔導所應考科目】

【100年諮商輔導所應考科目】 ( ) 13 年 類 師 在 職 進 修 專 錄 組 別 別 考 試 科 目 考 試 規 定 及 資 格 限 制 取 人 數 台 北 市 立 大 心 諮 商 位 1. 筆 試 9% 心 ( 含 測 驗 評 量 ) 輔 導 諮 商 2. 服 務 年 資 積 分 1% ( 須 繳 交 服 務 經 歷 證 明 文 件 ) 持 有 國 民 小 或 稚 園 合 格 師 證 書, 並 符 合 下 列 任 一 條

More information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4 卷 第 7 期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7 月 壹 前 言 ( ) (2016) 3 5 1 25% 5 2 8 25 2020 (GDP) 2010 貳 任 務 目 標 與 發 展 理 念 一 任 務 目 標 2020 GDP 1 2 (

PROSPECT & EXPLORATION 第 14 卷 第 7 期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7 月 壹 前 言 ( ) (2016) 3 5 1 25% 5 2 8 25 2020 (GDP) 2010 貳 任 務 目 標 與 發 展 理 念 一 任 務 目 標 2020 GDP 1 2 ( 專 題 研 究 從 十 三 五 規 劃 剖 析 大 陸 經 濟 發 展 前 景 An Analysis of China 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spects Based on the 13 th Five-Year Plan 高 長 (Kao, Charng) 國 立 東 華 大 學 公 共 行 政 學 系 教 授 兼 系 主 任 摘 要 2020 (GDP) 2010

More information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傳 真 : 網 址 : 報 告 主 筆 : 李 略 博 士 數 據 錄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傳 真 : 網 址 :  報 告 主 筆 : 李 略 博 士 數 據 錄 家 長 對 澳 門 中 小 學 教 育 現 狀 的 意 見 調 查 報 告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中 華 學 生 聯 合 總 會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2009.3 支 持 機 構 : 社 會 文 化 司 主 辦 機 構 : 澳 門 學 聯 澳 門 青 年 研 究 協 會 電 話 : 00853-28365314 28526255 傳 真 : 00853-28526937 網 址 :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項 目 內 容 頁 數 1 手 機 要 求 3 2 登 記 程 序 3 3 登 入 程 序 4 4 輸 入 買 賣 指 示 6 5 更 改 指 示 14 6 取 消 指 示 18 7 查 詢 股 票 結 存 21 8 查 詢 買 賣 指 示 23 9 更 改 密 碼 24 10 查 詢 股

目 錄 項 目 內 容 頁 數 1 手 機 要 求 3 2 登 記 程 序 3 3 登 入 程 序 4 4 輸 入 買 賣 指 示 6 5 更 改 指 示 14 6 取 消 指 示 18 7 查 詢 股 票 結 存 21 8 查 詢 買 賣 指 示 23 9 更 改 密 碼 24 10 查 詢 股 流 動 股 票 買 賣 服 務 操 作 指 引 目 錄 項 目 內 容 頁 數 1 手 機 要 求 3 2 登 記 程 序 3 3 登 入 程 序 4 4 輸 入 買 賣 指 示 6 5 更 改 指 示 14 6 取 消 指 示 18 7 查 詢 股 票 結 存 21 8 查 詢 買 賣 指 示 23 9 更 改 密 碼 24 10 查 詢 股 價 及 指 數 26 11 切 換 語 言 及 登 出

More information

heepwoh-cover

heepwoh-cover 2016-2017年度 enquiry@heepwoh.edu.hk PDF processed with CutePDF evaluation edition www.cutepdf.com 目 錄 一 本校辦學團體...P. 3 二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教育事工部組織架構...P. 3 三 願景 使命及核心價值...P. 3 四 辦學宗旨...P. 3 五 校徽 校訓...P. 3 六 校歌...P.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MOODLE990201\266i\266\245\244\342\245U1000804)

(Microsoft Word - MOODLE990201\266i\266\245\244\342\245U1000804) (2011.08.04 修 訂 ) 目 錄 壹 舊 課 程 複 製 到 新 課 程 的 方 法... 1 一 將 舊 課 程 的 課 程 文 件 匯 入 新 課 程... 1 二 編 輯 新 課 程... 5 三 備 份 舊 課 程 資 料 還 原 至 新 課 程... 6 貳 元 課 程 (META COURSE) 說 明 與 應 用... 12 一 元 課 程 說 明... 12 二 利 用 元

More information

廿一世紀集居環境規劃與建築型態塑造之研究

廿一世紀集居環境規劃與建築型態塑造之研究 第 一 章 緒 論 第 一 節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1 第 二 節 研 究 內 容 與 方 法 2 3 4 5 第 二 章 回 顧 與 前 瞻 第 一 節 文 獻 回 顧 一 集 居 環 境 規 劃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9.

More information

27 中 國 海 洋 大 學 山 東 52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8 南 京 理 工 大 學 江 蘇 53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9 西 南 交 通 大 學 四 川 55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27 中 國 海 洋 大 學 山 東 52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8 南 京 理 工 大 學 江 蘇 53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9 西 南 交 通 大 學 四 川 55 行 業 特 色 研 究 型 四 2015 年 兩 岸 四 地 四 星 級 大 學 排 行 榜 序 號 1 大 連 理 工 大 學 遼 寧 31 中 國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2 西 北 工 業 大 學 陝 西 32 中 國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3 華 南 理 工 大 學 廣 東 33 中 國 研 究 型 四 星 級 中 國 高 水 準 大 學 4 湖 南 大 學 湖 南

More information

???T????????

???T???????? 資 訊 王 資 料 可 於 相 關 網 站 查 詢 對 應 表 系 統 選 項 資 料 選 項 對 應 相 關 網 址 上 櫃 公 司 現 金 增 資 資 料 現 金 增 資 與 股 上 市 股 票 公 開 申 購 資 訊 票 申 購 上 櫃 股 票 公 開 申 購 資 訊 http://www.twse.com.tw/ch/announcement/public.php 合 併 / 個 別 財 務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小論文-變性狗問卷調查.doc

Microsoft Word - 小論文-變性狗問卷調查.doc 篇 名 : 將 母 狗 變 性 來 解 決 流 浪 狗 問 題 之 問 卷 調 查 研 究 作 者 : 王 柏 勝 國 立 鹿 港 高 級 中 學 養 二 甲 班 柯 志 翰 國 立 鹿 港 高 級 中 學 養 二 甲 班 蔡 其 宏 國 立 鹿 港 高 級 中 學 養 二 甲 班 指 導 老 師 : 陳 光 烈 老 師 1 壹 前 言 流 浪 狗 的 問 題 存 在 已 久,( 註 一 ) 目 前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Microsoft Word - 第四章.doc 第 四 章 - 試 分 別 說 明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與 序 向 邏 輯 電 路 之 定 義 解 :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由 基 本 邏 輯 閘 所 組 成 的 此 種 邏 輯 電 路 之 輸 出 為 電 路 所 有 輸 入 的 組 合 因 此 輸 出 狀 態 可 完 全 由 目 前 之 輸 入 來 決 定 而 組 合 邏 輯 電 路 之 示 意 圖 如 圖 所 a 示 ; 而 序 向 邏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PowerPoint - 102教師升等說明會

Microsoft PowerPoint - 102教師升等說明會 2 1 3 4 2 5 6 3 7 8 4 9 10 5 11 12 6 13 14 7 15 靜 宜 大 學 教 師 升 等 資 料 ( 僅 供 參 考 ) 一 姓 名 : 二 單 位 : 三 現 職 : 四 學 歷 ( 請 詳 填 起 訖 日 期 ): 五 經 歷 ( 請 詳 填 起 訖 日 期 ): 六 教 師 證 書 字 號 : 年 資 起 算 日 : 七 學 術 專 長 領 域 : 八 任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BOOK 山 與 溪 谷 社 編 堀 內 一 雄 執 筆 蕭 雲 菁 譯 CONTENTS 訓 練 內 容 設 計 法 056 淡 季 期 的 訓 練 058 旺 季 期 的 訓 練 060 針 對 爬 坡 賽 的 訓 練 內 容 062 賽 後 的 資 料 分 析 064 067 PART4/ 鏑 木 毅 先 生 的 建 言 活 用 於 越 野 路 跑 的 心 跳 訓 練 068 心 率 計 為

More information

「家加關愛在長青」計劃完成表現及評估報告

「家加關愛在長青」計劃完成表現及評估報告 - 1 - - 2 - - 3 - - 4 - 註 一 一 般 義 工 : 任 何 人 志 願 貢 獻 個 人 時 間 及 精 神, 在 不 為 任 何 物 質 報 酬 的 情 況 下, 為 改 進 社 會 而 提 供 服 務, 時 數 不 限 ( 參 考 香 港 義 務 工 作 發 展 局 之 定 義 ) 註 二 核 心 義 工 : 由 於 建 立 社 會 資 本 所 重 視 的 是 網 絡 的

More information

PowerPoint 簡報

PowerPoint 簡報 程 序 一 : 系 科 自 我 適 性 定 位 1. 分 析 系 ( 科 ) 教 師 之 專 長 特 性 為 何? 1-1: 分 析 系 ( 科 ) 教 師 之 學 歷 專 長 特 性 情 形 1-2: 分 析 系 ( 科 ) 教 師 之 業 界 實 務 背 景 特 性 情 形 1-3: 完 成 系 ( 科 ) 教 師 專 長 背 景 經 驗 分 析 表 1-1: 已 完 成 系 ( 科 ) 教 師

More information

16

16 序 1 16 序 2 KK KK KK KK KK KK 溫 溫 KK KK 周 婉 芬 博 士 2016 年 5 月 前 言 平 安 健 康 便 好 了 16 10 ICU ICU 26 300 26 10 ICU ICU 曾 錦 強 2016 年 5 月 目 錄 Chapter 1 家 庭 親 子 關 係 1.1 多 存 款 入 關 係 戶 口 2 1.2 不 傷 關 係 管 學 業 12 1.5

More information

包 裝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營 養 標 示 應 遵 行 事 項 一 本 規 定 依 食 品 安 全 衛 生 管 理 法 第 二 十 二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二 本 規 定 所 稱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指

包 裝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營 養 標 示 應 遵 行 事 項 一 本 規 定 依 食 品 安 全 衛 生 管 理 法 第 二 十 二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二 本 規 定 所 稱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指 包 裝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營 養 標 示 應 遵 行 事 項 一 本 規 定 依 食 品 安 全 衛 生 管 理 法 第 二 十 二 條 第 三 項 規 定 訂 定 之 二 本 規 定 所 稱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類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指 以 營 養 添 加 劑 作 為 維 生 素 礦 物 質 來 源 之 錠 狀 膠 囊 狀 食 品 三

More information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75 叁 積 木 遊 戲 的 教 學 功 能 一 促 進 體 能 發 展 二 發 展 社 會 技 巧 Ramsey 1991 Beaty 1995 ( ) ( ) ( ) 三 學 習 情 緒 處 理 國 教 之 友 第 59 卷 第 3 期 19 四 增 進 認 知 體 驗 五 提 升 語 言 層 次 六 激 發 創 造 力 發 展 88 肆 幼 兒 在 積 木 遊 戲 上 的 發 展 過 程 86

More information

「技術員訓練計劃」小冊子 "Technician Training Scheme" pamphlet

「技術員訓練計劃」小冊子 Technician Training Scheme pamphlet 技 術 員 訓 練 計 劃 01 機 電 工 程 署 簡 介 規 管 服 務 營 運 服 務 6 80 / 6 02 工 程 部 別 簡 介 機 場 及 車 輛 工 程 部 6,000 綜 合 工 程 部 衛 生 工 程 部 03 工 程 部 別 簡 介 市 政 工 程 部 工 程 策 劃 部 運 輸 保 安 及 中 央 工 程 部 X / 04 技 術 員 訓 練 計 劃 ( 前 稱 學 徒 計

More information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盒 )... 5 參 題 目 3: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晶 鑽 XO 醬 禮 盒 ).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盒 )... 5 參 題 目 3: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晶 鑽 XO 醬 禮 盒 ). 行 動 電 子 商 務 管 理 師 行 動 電 子 商 務 規 劃 師 術 科 考 試 題 解 製 作 單 位 :TMCA 台 灣 行 動 商 務 運 籌 管 理 協 會 證 照 評 測 試 務 中 心 1 目 錄 壹 題 目 1: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玉 井 芒 果 乾 禮 盒 )... 3 貳 題 目 2: 新 增 商 品 ( 商 品 名 稱 為 紅 磚 布 丁 精 選 禮

More information

1公告[1].rtf

1公告[1].rtf 內 政 部 公 告 發 文 日 期 :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8 月 30 日 發 文 字 號 : 台 內 役 字 第 1010830457 號 附 件 : 主 旨 : 預 告 修 正 免 役 禁 役 緩 徵 緩 召 實 施 辦 法 依 據 : 行 政 程 序 法 第 151 條 第 2 項 及 第 154 條 第 1 項 公 告 事 項 : 一 修 正 機 關 : 行 政 院 二 修 正 依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_3_???????-Ch20140625_???

Microsoft Word - _3_???????-Ch20140625_??? 綠 河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董 事 會 議 事 規 則 制 訂 及 修 正 紀 錄 一 本 規 則 初 版 於 2012 年 7 月 21 日 制 訂 二 本 規 則 第 一 次 修 訂 於 2013 年 6 月 29 日 三 本 規 則 第 二 次 修 訂 於 2014 年 6 月 25 日 綠 河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董 事 會 議 事 規 則 第 1 條 本 董 事 會 議 事 規 則

More information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全球資訊網-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全球資訊網-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104 年 6 月 17 日 修 正 證 券 商 辦 理 財 富 管 理 業 務 應 注 意 事 項 問 答 集 一 證 券 商 於 98 年 9 月 28 日 前 經 本 會 核 准 辦 理 財 富 管 理 業 務 者 ( 辦 理 顧 問 諮 詢 業 務 ), 擬 依 新 修 正 證 券 商 辦 理 財 富 管 理 業 務 應 注 意 事 項 ( 以 下 簡 稱 注 意 事 項 ) 第 2 點 第

More information

Microsoft Word - 發行CB轉換辦法_1030717_.doc

Microsoft Word - 發行CB轉換辦法_1030717_.doc 振 樺 電 子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國 內 第 一 次 無 擔 保 轉 換 公 司 債 發 行 及 轉 換 辦 法 一 債 券 名 稱 振 樺 電 子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以 下 簡 稱 本 公 司 ) 國 內 第 一 次 無 擔 保 轉 換 公 司 債 ( 以 下 簡 稱 本 轉 換 公 司 債 ) 二 發 行 日 期 民 國 103 年 07 月 28 日 ( 以 下 簡 稱 發 行

More information

壹、組織編制 代碼:C0101意見反映

壹、組織編制      代碼:C0101意見反映 項 目 編 號 DA14 金 門 縣 政 府 人 事 處 教 師 敘 薪 標 準 作 業 流 程 序 說 明 表 項 目 名 稱 教 師 敘 薪 標 準 作 業 承 辦 單 位 人 事 處 第 一 科 作 業 流 程 說 明 一 起 敘 : ( 一 ) 新 進 教 師 到 職 聘 任 後, 按 其 所 具 資 格 條 件 ( 以 學 歷 為 主 ), 依 公 立 各 級 學 校 教 職 員 敘 薪

More information

依據99年8月25日研發處召開『兩岸學術交流策略討論會議』決議,請各系所以學院為單位提出下年度赴大陸參訪與簽署合作協定之參訪規劃書

依據99年8月25日研發處召開『兩岸學術交流策略討論會議』決議,請各系所以學院為單位提出下年度赴大陸參訪與簽署合作協定之參訪規劃書 行 政 院 所 屬 各 機 關 因 公 出 國 人 員 出 國 計 畫 書 ( 出 國 類 別 : 考 察 ) 兩 岸 健 康 照 護 學 術 合 作 計 畫 - 參 加 護 理 教 育 會 議 與 參 訪 貴 州 中 醫 學 院 參 訪 報 告 書 服 務 機 關 : 國 立 臺 北 護 理 健 康 大 學 出 國 人 職 稱 姓 名 : 校 長 室 謝 楠 楨 校 長 國 際 暨 兩 岸 教 育

More information

貳 肆 公司治理報告 一 組織系統 ( 一 ) 組織結構 ( 二 ) 組織系統圖 14 中華民國 98 年中華郵政年報

貳 肆 公司治理報告 一 組織系統 ( 一 ) 組織結構 ( 二 ) 組織系統圖 14 中華民國 98 年中華郵政年報 14 16 24 30 24 25 26 26 27 27 28 29 29 一 組織系統二 董事 監察人 總經理 副總經理 各部門及分支機構主管資料三 公司治理運作情形 ( 一 ) 董事會運作情形 ( 二 ) 公司治理運作情形及其與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差異情形及原因 ( 三 ) 揭露公司治理守則及相關規章之查詢方式 ( 四 ) 揭露其他足以增進對公司治理運作情形瞭解之重要資訊 ( 五 ) 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狀況

More information

文 ( 一 ) 閱 讀 理 解 英 語 數 學 社 會 自 然 及 國 文 ( 二 ) 語 文 表 達 等 各 科 此 外 嘉 義 區 則 另 外 單 獨 辦 理 測 驗 五 專 亦 有 辦 理 特 色 招 生 考 試 分 發 入 學, 與 高 中 高 職 分 開 辦 理, 但 成 績 同 樣 採

文 ( 一 ) 閱 讀 理 解 英 語 數 學 社 會 自 然 及 國 文 ( 二 ) 語 文 表 達 等 各 科 此 外 嘉 義 區 則 另 外 單 獨 辦 理 測 驗 五 專 亦 有 辦 理 特 色 招 生 考 試 分 發 入 學, 與 高 中 高 職 分 開 辦 理, 但 成 績 同 樣 採 想 報 考 103 年 五 專 特 色 招 生 考 試 分 發 入 學 103.2.20 1. 文 藻 外 語 大 學 ( 雙 外 語 跨 領 域 國 際 專 業 人 才 菁 英 班 ) 2. 國 立 臺 中 科 技 大 學 ( 資 訊 應 用 菁 英 班 創 意 商 品 設 計 菁 英 班 ) 3. 國 立 臺 北 商 業 技 術 學 院 ( 企 業 管 理 菁 英 班 國 際 貿 易 科 企 業

More information

第 2 頁 理 由 現 行 計 劃 3. 現 時, 學 生 如 欲 在 考 試 費 減 免 計 劃 下 申 領 考 試 費 減 免, 必 須 符 合 以 下 資 格 - (a) 首 次 應 考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 下 稱 會 考 ) 1 或 香 港 高 級 程 度 會 考 ( 下 稱 高 考

第 2 頁 理 由 現 行 計 劃 3. 現 時, 學 生 如 欲 在 考 試 費 減 免 計 劃 下 申 領 考 試 費 減 免, 必 須 符 合 以 下 資 格 - (a) 首 次 應 考 香 港 中 學 會 考 ( 下 稱 會 考 ) 1 或 香 港 高 級 程 度 會 考 ( 下 稱 高 考 財 務 委 員 會 討 論 文 件 2011 年 5 月 27 日 總 目 173- 學 生 資 助 辦 事 處 分 目 228 學 生 資 助 請 各 委 員 批 准 由 2011/ 12 學 年 起 推 行 有 關 考 試 費 減 免 計 劃 的 改 善 建 議 問 題 香 港 中 學 文 憑 考 試 ( 下 稱 文 憑 考 試 ) 將 於 2011/ 12 學 年 首 次 舉 行 我 們 須

More information

2 評 價 人 員 之 資 格 比 較 中 國 大 陸 於 1995 年 以 全 國 性 統 一 考 試 的 公 平 機 制 建 立 資 產 評 估 師 執 業 資 格 制 度, 其 資 產 評 估 師 評 估 標 的 即 包 含 有 形 資 產 與 無 形 資 產,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其

2 評 價 人 員 之 資 格 比 較 中 國 大 陸 於 1995 年 以 全 國 性 統 一 考 試 的 公 平 機 制 建 立 資 產 評 估 師 執 業 資 格 制 度, 其 資 產 評 估 師 評 估 標 的 即 包 含 有 形 資 產 與 無 形 資 產,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其 兩 岸 專 利 評 價 制 度 之 比 較 及 結 論 歧 異 之 建 議 作 者 : 陳 政 大 1 評 價 準 則 之 比 較 中 國 大 陸 則 是 由 財 政 部 與 中 國 資 產 評 估 協 會 先 後 制 定 並 發 佈 17 項 資 產 評 價 準 則 規 範 ; 臺 灣 由 行 政 院 金 融 監 督 管 理 委 員 會 證 券 期 貨 局 指 示 財 團 法 人 中 華 民 國

More information

8,530 1,056 52% 951 5.1 94% 1.9 33.3% 730 515 27.2% 179 50.3% 1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5,072 24,043 21,950 24,684 17,537 2011 201

8,530 1,056 52% 951 5.1 94% 1.9 33.3% 730 515 27.2% 179 50.3% 1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5,072 24,043 21,950 24,684 17,537 2011 201 第 四 章 金 融 財 務 80 246 000 6.5% 16.6% 香 港 的 國 際 金 融 中 心 地 位 總 覽 24 Z/Yen 證 券 及 衍 生 工 具 市 場 蓬 勃 暢 旺 24.7 1 866 2,630 52 8,530 1,056 52% 951 5.1 94% 1.9 33.3% 730 515 27.2% 179 50.3% 1 30,000 25,000 20,000

More information

期交所規則、規例及程序

期交所規則、規例及程序 黃 金 期 貨 合 約 細 則 下 述 合 約 細 則 適 用 於 黃 金 期 貨 合 約 : 相 關 資 產 合 約 單 位 交 易 貨 幣 合 約 月 份 報 價 最 低 價 格 波 幅 立 約 成 價 立 約 價 值 持 倉 限 額 成 色 不 少 於 995 的 黃 金 100 金 衡 安 士 美 元 現 貨 月 及 下 兩 個 曆 月 集 團 行 政 總 裁 與 證 監 會 會 商 後 可

More information